工艺美术运动的特点及局限十篇

时间:2023-11-30 17:27:37

工艺美术运动的特点及局限

工艺美术运动的特点及局限篇1

关键词:工艺美学运动;发展;思想;价值

1绪论

1.1研究背景

工艺美术运动发源于19世纪末期的英国,是在工业革命之后,对工业美学的否定.工业美学的核心是“杂糅”,是“我们用机器制造出的商品在产量上优于所有的外国竞争者,但在形象设计方面却居于人后,不能满足用户需求”[1]的发现后对艺术的商品化,最终四不像.基于此,以莫里斯为先驱,一场手工艺的复兴运动即工艺美学运动轰轰烈烈展开来.工艺美学运动着力于对人的精神的关注,追求艺术的精致、设计的韵味.

1.2研究现状

关于工艺美术运动的研究,国内外皆具有不菲的成果:国外关于工艺美学运动的研究较为成熟:约翰•拉斯金的《威尼斯的石头》和《建筑的七盏明灯》是工艺美学运动得分理论先导,威廉•莫里斯的《梦见约翰•鲍尔》和《乌有乡消息》是在记叙性的文体中散落着工艺美学运动的的思想,尼古拉斯?佩夫斯纳的《现代设计的先驱者—从莫里斯到格罗皮乌斯》和《现代建筑与设计的源泉》从现代设计的角度,给予了莫里斯及工艺美术运动高度肯定,爱德华•卢西•史密斯的《世界工艺史》是从手工艺发展的角度对工艺美术运动进行了评述,此外,德尼•于思曼,斯蒂芬•贝利……,都对工艺美学运动思想进行了阐述.在这些对工艺美学运动思想的阐述中,少见系统的剖析.我国关于工艺美学运动的研究,包括:王受之主编《世界现代设计史》、《世界平面设计史》,张夫也主编《外国工业美术史》、河西主编《艺术的故事———莫里斯和他的顶尖设计》……,这些著作大多是对国外的工艺美学运动思想研究进行介绍,具有足够的信息量,但语言和内涵上较为粗糙.

1.3研究内容

本文首先是对工艺美学运动的发展进行梳理;然后对工艺美学运动思想进行剖析;最后归纳工艺美学运动的价值.

2工艺美学运动的发展

2.1工艺美学运动的发源

约翰•拉斯金是工艺美学运动的理论先驱,在他的名著威尼斯的石头》与《建筑的七盏明灯》中,明确批判工业美学“庞大无比的水晶宫不过是一座机器生产力的证明”[2],“水晶宫里的作品丑陋而且虚伪”[3].他倡导艺术应该为大众服务,否则就是“十分无聊的东西”[4];艺术应该具有人类的苦心孤诣,颇费一番心血与劳动,不仅仅是形式的繁复;只有经过思考的艺术,才具有人性的庄重.这些思想无疑使得杂乱的机械工业美学柳暗花明,但是他从中世纪的哥特艺术寻求出路,却又是一种桎梏.威廉?莫里斯是工艺美学运动的实践创始人,红屋是他的代表作.对于艺术设计思想,他公开倡导设计的对象是多数人以及设计是一项集体活动两个方面,这是对民主和自由的倡导,但是,他否定机械化大生产,否定工业的成绩,认为只有手工业和中世纪的哥特艺术才能挽救当代艺术的不堪,并且他的设计越来越趋向高雅,这些与他公开倡导的思想渐行渐远.

2.2工艺美学运动的盛衰

工艺美术展览协会是对莫里斯思想的全盘继承,“机械生活呈现出的是丑陋的商品,是对美的否定,这是生产者和使用者同时犯下的罪过”[5].随着工艺美学运动的不断发展,后继者发现了工艺美学运动在思想和实践上的脱节:工艺美学运动倡导大众艺术,却通过复兴手工艺和哥特形式来实现,这两者在生产上的局限很难成为工艺美学运动所倡导的大众美术,于是,工艺美学运动反而走向其所倡导思想的对立面———为少数人服务;而且,与机械生产相分离,也使得工艺美学运动在实践上处处掣肘,难以满足大众的需求,不能实现自己所倡.在大众的接受度低和自身的反省之下,工艺美学运动落下了帷幕.

3工艺美学运动的主体思想

3.1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把人作为产品生产的出发点和归宿,在物的生产中,体现个体的精神,体现人性的自由,以人的审美为标准,以人的需求为基础.

3.2艺术为大众服务

艺术设计面向的对象是谁,是少数的能够欣赏艺术或者是能够为艺术添砖加瓦的贵族,还是具有绝对数量优势的底层大众,这一直是艺术界争论的焦点.一览设计历史,设计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总是为贵族服务,只有贵族,才有享受设计的专利,无论是巴洛克还是哥特,皆是贵族的奢侈享受.威廉?莫里斯一改观念,强调艺术为大众服务,如果不是人人都能享受到艺术,那艺术的价值将无处安放,它不过是权力和财富的玩具,艺术不仅是为了大众服务,而且还是集体活动,个人的智慧和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合众人之力,才能创造出不俗的艺术.莫里斯的民主思想对后来艺术设计的影响是深远的,这与他深刻接触社会主义思想密不可分.在工业化的时代,大众是艺术的创造者,也是艺术的消费者,没有大众参与其中,艺术只能止步于伤感和昨日的思念.

3.3追求艺术之美

工业化的生产,使得艺术的质量消退,本是高雅的文明,瞬间跌入了“祛媚”,消解了艺术的神秘和美好,徒留程式化的繁复和俗气.对此,一些艺术家开始深感不安,比如拉斯金和莫里斯,他们开始思考艺术为何会变得如此不堪,如何使艺术回归美好,思来想去,他们得到的答案是复兴手工艺与哥特风.工艺美术运动倡导者的思想毫无疑问是保守的,他们否定机器,反对工业生产,然而,在对艺术质量的追求上,他们却又是激进的,敢于对当时盛行的浮夸和矫揉提出质疑,并开辟出一条与众不同之路,虽然这条路并不是新路.工艺美术运动尝试运用复古方法来回避机械生产造成的艺术缺陷,使艺术脱离了机械的桎梏,却落入了旧时的窠臼和脱节于时代的不合时宜.

3.4分离时代追求艺术

工艺美学运动源于艺术被抛之于机器生产的脑后,大众所接触到的皆是复制和庸俗,所以,工艺美学运动强调艺术,甚至脱离时代的潮流运用手工艺实现艺术之雅致.在工艺美学运动者看来,“手工艺象征生命,而机器则意味着死亡”[7].这为衰退的手工业找到了一条明路,却不是追求艺术的正确途径,阿什比的手工艺行会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远离时代的艺术终会被时代所弃,不与机器相结合的艺术不是现代文明.无论文学还是艺术,都必须站在时代之列,与时代紧密结合,才能具有自身的价值或者是更充分地实现自身价值,无病、抱残守缺,在机器的时代反其道强调手工艺,在战火纷飞时书写田园牧歌,排斥进步,否定当下,只能使文学和艺术失去意义,自己的一番努力注定付之东流.

3.5日常生活需要美

英国学者迈克•费瑟斯认为日常生活与艺术之美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艺术亚文化试图消解掉艺术与生活的界限,比如超现实主义运动、达达主义等;其次是“把生活转化为艺术”[8],如此可以实现艺术的大众化,减少艺术的孤立感;然后是用艺术之美来呈现生活,使生活呈现不一般的色彩.新艺术运动正是对日常生活需要美的最好诠释,曾有人把莫里斯作为日常生活需要美的首倡者,他是通过美化人们的日常生活环境来消除艺术和生活的界限,在美遍布平凡之中,置于家中的东西除了有用之外,还必须美观,这样才能提高生命的价值,艺术需要涉及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于日用品的色彩与形状,不应局限于绘画、雕刻等,如此,才能实现艺术的价值,提高生活的品质.日常不是呆板,生活不是无趣,完全可以通过艺术的融入将日常生活变得与众不同,使生命多些鲜活的色彩.艺术不是高高在上,艺术不是少数人的享受,艺术完全可以在大众的日常中体现自己巨大的价值.

4工艺美学运动的价值

4.1正面效应

首先是产品需要设计这个理念,为当时工业化生产出的大批量重复“丑陋”的产品开辟了新的路径.融入设计的产品,才会更吸引大众的目光,才能更有价值;不经设计只妥协于机器功能的产品不仅减少了自身存在的意义,甚至会影响大众的审美情趣,降低大众的审美品位,久而久之,大众的精神就会向不良的方向发展.其次是设计为大众服务的理念,为设计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在工业化生产的条件下,大众是产品的消费者,产品为大众而生产,艺术也必须为大众服务,与其为贵族设计豪华与奢侈,不如为大众设计淳朴与自在,让多数人享受比让少数人享受更能体现艺术家的价值.

4.2局限性

工艺美学运动的局限性在于否定机器的意义,使自身减少了生命力.一个运动的成败在于它影响的深远,也在于它持续的时间性,而这是由其思想的进步性决定的.思想的进步性集中于其与时展结合的紧密性.工艺美学运动倡导产品设计和设计的大众化是符合时展的,但是却有着致命的缺陷———否定机器生产:在机器生产势不可挡的环境下,对其进行否定,这是逆历史潮流而为,失去机械的艺术,已经游离于人类文明的大门边际;并且,由于手工艺的成本较高,工艺美学运动的实际走向了其思想的反面———少数人的享受.否定机械,注定了盛极一时的工艺美学运动只能惨淡收场.

5小结

工业革命之后,面临艺术被隔离于机器的危机,艺术家们开始了工艺美学运动,试图为机器生产的丑陋产品注入生机,为艺术的发展寻找光明之途.工艺美学运动主张用手工艺和哥特来升华人的精神,创造艺术的生命力;通过取法自然将艺术与生活结合,实现艺术的大众化与生活中美的普遍存在;以艺术是大众的艺术为思想基础,为艺术的发展找到新的方向,为大众的生活注入雅致的品味.但是,工艺美学运动的不足之处也是毕露无遗的:否定机械生产的大潮流,注定成不了艺术发展的总趋势;对手工和材料的重视,使其增加了额外的费用,注定被大众遗弃.所以,虽然工艺美学运动在设计产品和设计大众化这两点上影响深远,为艺术的发展寻找到了新的方向,不过,却不能否认这只是一场艺术家理想主义的运动,知识分子煞费苦心却成果有限.

参考文献:

〔1〕李砚祖.外国设计艺术经典论著选读上[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3-19.

〔2〕罗斯金.过去:约翰•罗斯金自传[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2.72-76.

〔3〕约翰•罗斯金.建筑的七盏明灯[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42-44.

〔4〕王受之.世界现代平面设计史[M].广州:新世纪出版社,1999.76-79.

〔5〕GillimNayley.TheArtsandHandicrafts[M].London:StudioVistaPublishers.1971:121-126.

工艺美术运动的特点及局限篇2

关键词:漆画绘画性 工艺性 统一

漆画是中国既古老又年轻的艺术形式,说其古老是因为漆画衍生于数千年沉淀积聚的深厚的漆艺文化;说年轻是因为漆画在中国是上个世纪中期开始尝试突破,到80年代第六届全国美展才被正式列为一个独立的画种。目前,漆画在我国正以飞快的速度蓬勃发展,特别是随着创作队伍的不断壮大,随着漆画力作的不断涌现,中国现代漆画越来越多地引起业内外人士的关注。然而,尽管中国漆画的发展进程迅速,但漆画语言的定位却远远没有完成,漆画家、评论家站在各自的立场,阐述不同的观点,众说纷纭。

主要的不良观点有三种,一是重技术轻艺术:认为漆画脱胎于传统漆艺,老祖宗传下来的漆工艺是其根本,不可逾越。二是重绘画轻技术:认为漆画是“画”,应迅速摆脱漆艺的影子,要和工艺划清界限。最后一种是带着好奇的心态参与漆画的创作,不去探索漆画材料、技法的运用,不去钻研漆画独特的表达方式,而是把漆画变成国画、油画、版画的仿制品,只不过多上了一层漆。前两种观点有相当的局限性,最后一种则是完全错误的,这些观点对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都极为不利。现代漆画如何定位,该如何确立起现代漆画的本体语言,是当今中国漆画面临的首要问题,也是每一个漆画家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然而,要探讨这一问题,就要深入解读漆画的特性,即其工艺性和绘画性特征。

一、工艺性――现代漆画的本源

现代漆画是从传统髹漆工艺中转型而来,与生俱来就与材料、技法密不可分。漆画,顾名思义,其绘画语言是围绕着“漆”来展开,漆画正是通过“漆”这一媒介进行艺术的表达。漆画是以天然大漆为主要材料的绘画,除漆之外,还有金、银、铜、铝、锡以及贝壳、蛋壳、石片、木片等材料。入漆颜料除银朱之外,还有钛白、石黄、立索尔红、钛青蓝、钛青绿等。漆画的技法也丰富多彩,可分成髹涂、描绘、镶嵌、刻填、磨绘、变涂、堆塑等不同种类。漆画创作用的材料和技法注定了它具有很好的耐久性和强韧的生命力、不易变形、不易受潮、不怕虫蛀,而且时间越久色彩越明亮,甚至可以保存千年以上,这是其他画种无法比拟的。

中国传统漆艺博大精深,历经数千年的漫长发展,汇集了无数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如由明代著名漆工黄成编著的中国现存唯一的漆工艺专著《髹饰录》,记录下无数漆工的技巧和经验,再加上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为数众多的艺术瑰宝,这些都给了中国现代漆画雄厚的技术保障和丰富的物质基础。这里要特别提出的是,在艺术的发展过程中材料和技术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如国画要有水墨和宣纸,油画要有画布和油彩,版画要有板材和刻刀,每个艺术门类都有自己特定的材料和技法,及其特定的艺术语言和样式。每一种艺术语言和样式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同时也有各自的局限性。这些局限性既是弱点也是特点,关键在于艺术家如何把握和运用以扬长避短,因此,现代漆画一定要坚定地立足于“漆”这一媒材,理直气壮地运用各种工艺手段,让漆画艺术展现自己独特的魅力。

二、绘画性――现代漆画的本质

现代漆画,顾名思义,作为一种绘画形式,“画”才是其立足的根本。绘画性是现代漆画发展的核心,也是漆画能否长期立足于画坛的关键所在。思想性、艺术性是一幅作品的灵魂,是不同艺术共同的追求目标。想要让漆画在艺术领域占据一席之地,漆画家首先要树立先进的艺术观,要真诚地追求作品的深度和内涵,其次要在作品中要反映时代的旋律、社会的脉动,不能仅仅停留在小情小趣,以及技巧、材料的炫耀上。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创新,现代漆画的生存与发展同样离不开创新。在艺术中所谓的创新,是指新的思想观点、新的手段途径、新的语言语汇。时代在发展,观念在革新,漆画传统的风格和样式已经无法跟上历史的脚步,所以,现代漆画需要在过往的基础上重新构筑自己的绘画语言,不断拓宽漆画创作的题材,拓展漆画的创作风格,还要在艺术观念及思想内涵上多下功夫,在审美上要与时代同步,完成精神性绘画的使命,这样才能在艺术的殿堂拥有自己的位置。

三、绘画性与工艺性的统一――现代漆画的立足之本

众所周知,作为一个画种,现代漆画首先要有绘画性,这是毋庸置疑的,在此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是要保留漆的特性。现代漆画的特性就是“漆性”,如果丧失了这样的前提,现代漆画也就丧失了隽永意趣、厚重迷离的审美情趣,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我们应深入研究如何让现代漆画的精神内涵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研究现代漆画艺术形式美的规律,研究现代漆画技法独特的表达方式,及其现代漆画创作内容和材料技法如何完美结合。

现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现代艺术观念也逐渐融入漆画家的创作理念之中。中国现代漆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逐渐呈现出风格多样、异彩纷呈的发展态势。越来越多的优秀作品表明,现代漆画的工艺性与绘画性在作品中是完全可以统一的,是可以在互相的碰撞和融合中找到一个恰当的契合点。绘画性会让现代漆画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和时代特色,工艺性会让现代漆画展现出深邃含蓄的独特魅力。

现代漆画同时具备工艺性和绘画性双重品格,看似是漆画的局限性,其实正是现代漆画的优势所在,这就要求漆画家熟练地掌握传统漆艺技巧,熟悉各种制作材料,提炼现代漆画的语言特征,另外还要从多方面加强自身修养,深入挖掘绘画精神表现的实质,创作出具有显著个人风格、体现当今时代精神的艺术作品,这样才能为现代漆画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创作原动力。

当然,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的历史才几十年,而一个画种的成熟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在这个文化多元、画派林立的时代,中国现代漆画必须要在夹缝中找寻自己的方向。笔者相信,在漆画家的不懈努力下,在对现代漆画的形式、内容、工艺的不断摸索和探讨下,绘画性和工艺性会像鸟儿的双翼,其和谐的律动必将带给中国漆画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乔十光.漆艺[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0.

工艺美术运动的特点及局限篇3

    手绘就是直接在纺织品面料上绘制出装饰纹样。

    用手绘的方法制作出来的纺织品图案纹样与织造或印染的纹样比较起来,有它自己的特点。而今,手绘织物艺术已在世界上形成了流行的趋势。这是人们爱美心理的一种自然反映。

    一、手绘纺织品的发展

    手绘是一门古老的染织艺术。在印花工艺发明之前,古代人就采用手绘的方法装点服饰,称之为“画缋”。我国古代的手绘技术源于原始彩陶艺术。商周和汉时都有彩绘的纺织品。随着生产的发展,印花技术的发明,手绘渐渐失去了竞争力。但手绘的法并没有失传,它作为一种古老方法被保留了下来,也曾在汉唐时代的中外文化交流中,随着当时的丝织、染缬的技术向世界各地传播。

    我国的纺织品手绘艺术,经过长期的沉寂之后,于上世纪70年代末又得以发展。在上海,纺织品的手绘首先出现在丝绸品种上,近来又波及到针织、棉纺品类。不但有作为衣料、裙料、头巾的手绘,也有作为室内装饰用料的手绘,如窗帘、台布、床罩、装饰壁挂等,新颖别致。现在,手绘艺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发展。在俄罗斯,手绘纺织艺术被作为一个专业进行学习和研究,在纺织品上不仅从事和生活相关的物品的美化装饰,还进行纯艺术的美术创作。在日本,手绘的方法一直被用在和服的花色绘制上,对于纹样、染料、工具、绘制技术等方面不断地发展创造,总结了一整套完整的手绘知识和经验,形成了和服图案上的一种独特绘法,并扩展到其他服饰绘制上去。手绘织物艺术已在世界上形成了流行的趋势,这是人们追求美、热爱美的一种心理自然反映。手绘纺织品以新奇、浪漫、洒脱的风格给人以幻想和追求,不仅促进了设计与制作的完全结合,也促进了设计师与服用者之间的密切联系。手绘为设计者提供了突出个人风格、展示设计才华的平台。同时,手绘的服装又使那些追逐时代潮流的人在显示自己的独立个性和审美情趣上得到特殊的心理满足。

    二、手绘纺织品的特点和运用

    (一)机械化生产的织花或印花织物的缺陷

    在机械化生产的服装上织花或印花的制作过程中,存在着设计与制作分离的现象。通常花纹纹样是由设计者根据社会的需求和生产的可能先画出纸样(或称图案、花稿),然后由生产技术部门经过意匠踏花或雕刻制版后再进行生产制作。在这个过程中,花样设计者只是提供了可供生产的设计稿样,而并不参与实际的制作。生产设备与生产工艺的制约,也往往使设计者的许多奇思妙想得不到充分发挥,限制了花色风格的多样性。

    (二)手绘纺织品的工艺

    织物手绘工艺的出现,表面上好使纺织品花色的生产回复到原始落后的手工阶段,但它却有着机器大生产不能取代的优点。手绘纺织品图案纹样与织造或印染的纹样比较起来,特点表现在:①手绘简便、易于操作,设计者的意图可以充分发挥。②制作方便。它不需要过大的场地和复杂的设备,只需一些简单的绘制工具、染化料和必要的后整处理,即可进行。③具有强烈的个性特色。手绘的方法适用于丝绸、棉布、化纤、毛麻等多种针纺织品。

    (三)手绘纺织品的特点

    1.花色具有针对性。一般说来,纺织品花色的设计生产,应满足于不同民族、地区、阶层,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素养,以及不同环境、不同用途的需求。今天,人们对于“美”的认识逐渐深化,自我装饰也逐渐改变东施效颦的盲目性,在谋求装束与环境相和谐的同时,恰如其分地强调个人的喜好。人们对服饰面料、花色的要求,最好是“天下只此一件,唯我独有”。这使生产厂家认识到:花色派路越多越好,生产批量越少越好;一个花样,动辄上千近万米的生产,将失去针对性,唯有手工绘制的面料能根据人们的爱好、意图或指定要求进行选题造型、布局设色,以满足各自独特的审美需要。

    2.花色布局具有随意性:以机器大生产出来的织花、印花纹样,显示出来的花色效果,多数是单位纹样的四方连续。尽管设计者在单位花回里对图案纹样的形、色可以处理得生动活泼,但从面料的整体布局来看,很难从服装装饰的需要作局部花位的增减或色彩变化。也唯有手绘工艺能根据不同人的要求、不同服装的款式做出局部的或整体的花位布置。不求严谨对称,但求潇洒新颖。可在做好的服装上直接绘制,也可绘好面料再行剪裁,尽量使服装的款式和花色达到完美的结合。

    3.色彩运用具有无限定性。任何织印效果,都要受到套色的限制。一般印染生产中,考虑到工艺设备和成本效益,总要限定印花的滚筒或花版,即限制色套数量。唯手绘工艺可以根据装饰需要无限定地运用色彩。采用各种手绘方法,能在不同的织物面料上得到多种色彩效果,如混合、渗化、复色、浓淡渐变等,以求变化统一、新奇别致。

    4.表现手法具有灵活性。由于受生产工艺的限制,织花、印花图案的设计必须符合制作的特定要求。而手绘工艺则不必考虑线条的长短、块面的大小、泥点的粗细、接版的限制等问题;可绘画,也可喷洒、平涂、渲染,根据设计需要采用多种手法,能达到织印工艺无法达到的绘制效果。

    织物手绘的方法也是不拘一格的。从目前使用的染料色彩的形态来区别,大体有三种绘制方法:中国绘画式的手绘法、浆料绘法和染料溶液绘制法。

    在手绘艺术中,设计者应不断地吸收各种艺术手法,发展、创造新的风格。手绘也可以与其他方法相结合,如织绘结合、印绘结合、绣绘结合等,以产生新的手绘效果,增添服饰的魅力。总之,纺织品手绘的发展将为人们日益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添加光彩。

    参考文献:

    [1]汴宗禹.中国工艺美术史[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3.8.

    [2]罗虹. 基础图案设计[M].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6.

工艺美术运动的特点及局限篇4

关键词:纺织品手绘图案

手绘就是直接在纺织品面料上绘制出装饰纹样。用手绘的方法制作出来的纺织品图案纹样与织造或印染的纹样比较起来,有它自己的特点。而今,手绘织物艺术已在世界上形成了流行的趋势。这是人们爱美心理的一种自然反映。

一、手绘纺织品的发展

手绘是一门古老的染织艺术。在印花工艺发明之前,古代人就采用手绘的方法装点服饰,称之为“画缋”。我国古代的手绘技术源于原始彩陶艺术。商周和汉时都有彩绘的纺织品。随着生产的发展,印花技术的发明,手绘渐渐失去了竞争力。但手绘的方法并没有失传,它作为一种古老方法被保留了下来,也曾在汉唐时代的中外文化交流中,随着当时的丝织、染缬的技术向世界各地传播。

我国的纺织品手绘艺术,经过长期的沉寂之后,于上世纪70年代末又得以发展。在上海,纺织品的手绘首先出现在丝绸品种上,近来又波及到针织、棉纺品类。不但有作为衣料、裙料、头巾的手绘,也有作为室内装饰用料的手绘,如窗帘、台布、床罩、装饰壁挂等,新颖别致。现在,手绘艺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发展。在俄罗斯,手绘纺织艺术被作为一个专业进行学习和研究,在纺织品上不仅从事和生活相关的物品的美化装饰,还进行纯艺术的美术创作。在日本,手绘的方法一直被用在和服的花色绘制上,对于纹样、染料、工具、绘制技术等方面不断地发展创造,总结了一整套完整的手绘知识和经验,形成了和服图案上的一种独特绘法,并扩展到其他服饰绘制上去。手绘织物艺术已在世界上形成了流行的趋势,这是人们追求美、热爱美的一种心理自然反映。手绘纺织品以新奇、浪漫、洒脱的风格给人以幻想和追求,不仅促进了设计与制作的完全结合,也促进了设计师与服用者之间的密切联系。手绘为设计者提供了突出个人风格、展示设计才华的平台。同时,手绘的服装又使那些追逐时代潮流的人在显示自己的独立个性和审美情趣上得到特殊的心理满足。

二、手绘纺织品的特点和运用

(一)机械化生产的织花或印花织物的缺陷

在机械化生产的服装上织花或印花的制作过程中,存在着设计与制作分离的现象。通常花纹纹样是由设计者根据社会的需求和生产的可能先画出纸样(或称图案、花稿),然后由生产技术部门经过意匠踏花或雕刻制版后再进行生产制作。在这个过程中,花样设计者只是提供了可供生产的设计稿样,而并不参与实际的制作。生产设备与生产工艺的制约,也往往使设计者的许多奇思妙想得不到充分发挥,限制了花色风格的多样性。

(二)手绘纺织品的工艺

织物手绘工艺的出现,表面上好使纺织品花色的生产回复到原始落后的手工阶段,但它却有着机器大生产不能取代的优点。手绘纺织品图案纹样与织造或印染的纹样比较起来,特点表现在:①手绘简便、易于操作,设计者的意图可以充分发挥。②制作方便。它不需要过大的场地和复杂的设备,只需一些简单的绘制工具、染化料和必要的后整处理,即可进行。③具有强烈的个性特色。手绘的方法适用于丝绸、棉布、化纤、毛麻等多种针纺织品。(三)手绘纺织品的特点

1.花色具有针对性。一般说来,纺织品花色的设计生产,应满足于不同民族、地区、阶层,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素养,以及不同环境、不同用途的需求。今天,人们对于“美”的认识逐渐深化,自我装饰也逐渐改变东施效颦的盲目性,在谋求装束与环境相和谐的同时,恰如其分地强调个人的喜好。人们对服饰面料、花色的要求,最好是“天下只此一件,唯我独有”。这使生产厂家认识到:花色派路越多越好,生产批量越少越好;一个花样,动辄上千近万米的生产,将失去针对性,唯有手工绘制的面料能根据人们的爱好、意图或指定要求进行选题造型、布局设色,以满足各自独特的审美需要。

2.花色布局具有随意性:以机器大生产出来的织花、印花纹样,显示出来的花色效果,多数是单位纹样的四方连续。尽管设计者在单位花回里对图案纹样的形、色可以处理得生动活泼,但从面料的整体布局来看,很难从服装装饰的需要作局部花位的增减或色彩变化。也唯有手绘工艺能根据不同人的要求、不同服装的款式做出局部的或整体的花位布置。不求严谨对称,但求潇洒新颖。可在做好的服装上直接绘制,也可绘好面料再行剪裁,尽量使服装的款式和花色达到完美的结合。

3.色彩运用具有无限定性。任何织印效果,都要受到套色的限制。一般印染生产中,考虑到工艺设备和成本效益,总要限定印花的滚筒或花版,即限制色套数量。唯手绘工艺可以根据装饰需要无限定地运用色彩。采用各种手绘方法,能在不同的织物面料上得到多种色彩效果,如混合、渗化、复色、浓淡渐变等,以求变化统一、新奇别致。

4.表现手法具有灵活性。由于受生产工艺的限制,织花、印花图案的设计必须符合制作的特定要求。而手绘工艺则不必考虑线条的长短、块面的大小、泥点的粗细、接版的限制等问题;可绘画,也可喷洒、平涂、渲染,根据设计需要采用多种手法,能达到织印工艺无法达到的绘制效果。

织物手绘的方法也是不拘一格的。从目前使用的染料色彩的形态来区别,大体有三种绘制方法:中国绘画式的手绘法、浆料绘法和染料溶液绘制法。

在手绘艺术中,设计者应不断地吸收各种艺术手法,发展、创造新的风格。手绘也可以与其他方法相结合,如织绘结合、印绘结合、绣绘结合等,以产生新的手绘效果,增添服饰的魅力。总之,纺织品手绘的发展将为人们日益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添加光彩。

参考文献:

[1]汴宗禹.中国工艺美术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3.8.

[2]罗虹.基础图案设计[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6.

工艺美术运动的特点及局限篇5

第六届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新亮点

进一步凸显两岸特色

第六届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文博会)致力于进一步体现两岸特色,不仅邀请了往届参与承办、合作的台湾亚太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台湾科技产业联盟等机构以外,今年还新增了台北电脑商业同业公会、台湾文化创意产业联盟、香港贸易发展局等两岸四地众多有影响的文创机构、协会作为合作单位,为第六届文博会注入了新的资源和活力。截至目前,台湾文化企业和文化机构已报名展位数近千个,几乎覆盖台湾全岛,文博会已经成为了大陆地区吸引台湾企业参展最多的综合性文化展会。

进一步扩大展会规模

本届文博会将与第九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第六届厦门国际动漫节、第十届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及中国厦门国际运动健身器材展同期举办,形成了“两会两节一展”的格局。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将设置15个展厅,总展览规模约10万平方米。

进一步拓展展会内容

本届文博会将设置一个城市主题展区和八个专业展区,重点打造两大板块:一是工艺美术板块。工艺美术板块的展览面积达近8000平米。其湾工艺研究发展中心将搭建660平方米超大特装展位,台湾工艺发展协会组织198平米特装,展出迄今为止在大陆最大规模的台湾工艺精品。亚太文化创意协会也将组织百余家的台湾工艺企业来厦参展。二是数字内容板块。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华电信、台湾大哥大、远传电信等两岸六大通讯运营商将首次集中亮相第六届海峡两岸文博会,成为本届文博会的一大亮点。此外,中国电影股份公司等全国三十强文创企业以及香港美亚娱乐股份有限公司、台湾太极影音科技企业等境外文化名企也将参展,并将在文博会现场设立3D演播厅播放《国宝总动员》、《土星之谜》、《台湾真相》等两岸影视作品。

进一步丰富展会活动

一是工艺美术板块举办“中华工艺精品奖”。由两岸具有高度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工艺美术机构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台湾工艺之家协会和组委会办公室共同主办。“中华工艺精品奖”的评选是首次

第九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新亮点

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第九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以下简称图交会)秉承“书香两岸·情系中华”的由两岸工艺美术权威机构联袂评选。

二是数字内容板块举办“海峡两岸数字内容产业采购对接会”等数字内容对接系列活动。为两岸六大通讯运营商、参展的中小数字内容从业者和企业搭建对接采购平台,此举应为两岸展会的一大创举;举办海峡两岸数字内容产业大会,邀请移动数字内容的专家作为论坛嘉宾进行行业评析,为广大数字内容与互联网应用创业者指点迷津;举办厦门市(及其他城市)关于促进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征求座谈会,厦门及其他城市政府相关部门针对两岸六大通讯运营商、数字内容相关协会、数字内容开发商等召开落地需求,政策等交流说明会;组织邀请参展参会的业者参观厦门软件园、闽台文化创意园等园区,海峡两岸文博会将竭力为企业对接落地搭线牵桥。

三是创意设计板块举办“两岸高校主题,由厦门市人民政府、福建省新闻出版局、中国出版协会、台湾图书出版事业协会、台湾图书发行协进会、台北市出版商业同业公会联合主办,由浙江设计展”和“海峡两岸工业设计大赛”。目前台湾艺术大学、台湾实践大学、台湾树德大学、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华侨大学等两岸50余所高校将参展,通过高校的参展和设计大赛的举办将推动厦门成为两岸设计人才与新一代设计创意的发源地。

进一步提升论坛层次

在今年配套举办的论坛的设计和安排上,我们围绕产业助推,精心组织安排了文化产业投资论坛、两岸文创产业发展论坛、亚洲六城市(厦门、广州、台北、北京、首尔、曼谷)创意设计论坛。三大论坛主题更进一步地贴近展会、贴近产业、贴近实际,服务于产业的发展,将邀请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主席Lee Soon in(李淳寅)等名人和重量级嘉宾发表主旨演讲,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专业、创新的理念,提升展会对两岸文化产业发展的引领性推动作用。省新闻出版局、厦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厦门外图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书友之家文化交流有限公司、台湾图书出版事业协会承办,执行机构为厦门外图集团有限公司、台湾图书出版事业协会。

本届图交会展场总面积35000平米。主会场设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展场面积17000平米,设立大陆图书展示区、台湾馆、主宾省展示区、两岸数字出版展区、馆配区、主题馆活动区、两岸版权贸易区、图书零售区等8大展区,同时在厦门集美区和翔安区设立图书销售分会场,面积各约1500平米,外图厦门书城图书现采、销售分会场15000平米。本届展会除传统的出版物展示、订货、销售和常规性活动外,还将增加一些新活动、新亮点:

品牌展会汇聚,人气更旺。今年“两会两节一展”的大格局,两岸文化名人齐聚、文艺精品荟萃,展会活动好戏连台,文化氛围浓重热烈,预期将是一次空前盛大、人气爆棚的文化盛会。配合大文博的展会格局,我们将结合各个关键节点,在两岸各大媒体展开有计划、分步骤、多层次的宣传造势,吸引两岸业界人士、普通和参与,凸显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的核心主旨和特色。

展区格局优化,效果更好。本届展会延续主分会场格局,主会场设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二期L、K、H展厅,另设置集美区、翔安区和外图厦门书城三个分会场,总展览面积达到3.5万平米,拟邀请大陆400家以上出版单位和图书出版产业相关单位、台湾250家以上的出版企业参展。在展馆布置上,本届展会将首次设立特色主题馆,如国学文化馆、亲子主题馆、漫画主题馆、数字出版馆,融时尚潮流和经典元素于一体。同时,为突出图书馆样采区的特色和功能,开幕前一天拟定为“两岸出版界对接交流与图书馆采购日”,便利业内人士现场洽谈和订货,搭建两岸业界共创商机、共谋发展、共图大业的重要桥梁。在运作模式上,本届展会由大陆主承办单位和台湾图书出版事业协会共同策划运作,开幕后即全时段开放各展厅供社会民众参观,在提升社会效益和商业效益的同时,充分展示海峡两岸出版发展的新举措、新成果、新风采。

严格甄选参展图书,品质更高。今年的交易会在图书内容和品质上将严格把关,用心筛选,重点组织和推出一批近两年出版的适合两岸民众、出版单位、科研院所、馆藏机构阅读和研究的新书、精品书和畅销书。力争参展出版物书目更新、数量更多、品种更全、品质更高。

配套活动丰富,内容更实。本届交易会共设置主题活动和配套活动20多项。其中,两岸四地华文出版年会将汇聚来自大陆、台湾、香港、澳门的出版界人士,共同商议新形势下华文出版的合作机遇。以“女性写作与绿色生活”为主题的研讨会,将邀请两岸知名女性作家,就当代文学性别写作的热点议题,以创作者的角度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

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浙江省作为本届图交会的主宾省,设立主宾展区,展区规模60个展位。浙江省新闻出版局将组织省内图书、期刊、音像出版社和数字出版相关单位积极参展,同期组织一系列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浙江新闻出版业的新内涵、新业态、新发展和新形象。

第二届中国厦门国际运动健身器材展新亮点

厦门是中国最大的运动健身器材出口和制造基地。厦门运动健身器材展的主要特色在于:展会是依托产业基地而举办的专业贸易展会,境内外专业观众买家在参观展会的同时还可就近参观考察厦门运动健身器材企业的工厂。

第二届中国厦门国际运动健身器材展(以下简称厦门运动健身器材展XSPO),组委会特别重视展会的招商宣传和专业观众邀请,除了与二十多家境内外专业媒体合作对展会进行宣传外,我们还参加了慕尼黑国际体育用品展、台北国际体育用品展、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春季广交会等专业贸易展会现场邀请专业观众。为吸引专业观众前来参观洽谈采购,我们还向前300名在官网登记参观的境内外专业观众提供免费住宿。

今年的展览面积预计超过10000平米。展会的内容也将更为丰富,展会呈现以下亮点:

首次设立“创新设计产品展示区”

为了提升中国运动健身器材产业的创新研发水平。第二届厦门运动健身器材展XSPO将首次设立“运动健身器材创新设计展示区”集中展示2013年厦门运动健身器材企业最具创新设计的产品。这些创新设计产品同时还将参加由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和厦门市政府主办的“首届海峡工业设计大奖赛”。该活动的举办旨在促进设计与制造的互动和对接,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强化企业国际竞争力。

同期举办“体育用品网络营销发展高峰论坛”

我们筹备在展会期间举办“体育用品网络营销论坛”。将邀请电子商务专家和运动健身器材生产企业、经销商商共同参会,对运动健身器材领域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和趋势、运动健身器材领域的网络销售渠道拓展、线上线下销售如何协调发展等议题进行探讨。

“健美达人秀”引导健身时尚,倡导健康生活

厦门运动健身器材展XSPO是一个定位专业化的贸易展会,4天的展会前两天(10月25-26日)主要对专业观众开放,后两天(10月27-28日)对公众开放。在公众开放日,我们将举办“健美达人秀”比赛活动,通过活动倡导和传播运动健身时尚生活理念。此外,开放日期间参展企业会将部分参展展品进行现场特卖,普通观众可以在现场“淘”到特别实惠的运动健身器材。

工艺美术运动的特点及局限篇6

关键词:蓝印花布;纹样;审美特征;文化内涵;创新应用

检 索:.cn

中图分类号:JO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5)01-02-0000-00

The Aesthetic Features and Creative Application Analysis of Traditional Indigo Calico’s Patterns

TAN Xiao-jing(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241000, China)

Abstract :Chinese traditional handicraft Indigo calico has a unique art form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This kind of treasure of folk art is disappearing in modern society due to poor technology and single expressions. However, traditional cultural value connotation and artistic concept is the source of modern civilization.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Indigo Calico’s aesthetic features, cultural connotations and creative design applications with a brand new look in modern design, so as to show the charm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Key words :Indigo Calico; patterns; aesthetic features; cultural connotation; creative application

Internet :.cn

传统民间工艺承载着的历史文明,凝聚着民族精神和特质,富含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精巧的技艺手法。传承民艺对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和建设现代经济文化有促进作用。蓝印花布是传统印染手工艺制品,是极具继承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蕴含着深厚的文化价值和美学内涵。上千年的历史积淀让它散发着传统民间文化艺术特有的古朴和纯美,折射出中国传统思想和民间美学观念,高度概括的传统图案、构图形式和色彩等丰富的视觉元素为当代设计师提供了全面的创作素材和灵感源泉。

一、文化内涵的解读

(一)信仰内涵

吉祥纹样最初源于人们对未知自然的古老信仰。最初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不够,受风电雷雨和山洪猛兽的威慑而产生趋吉避凶、追求生命的观念。并通过祭天祈福、沟通神灵、敬神消灾等宗教仪式来慰藉心灵、寻求精神寄托。人们用石雕虎兽、门神守卫等形式来祈祷平安、驱邪纳福。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自然崇拜逐渐演变成祈求和顺、渴望丰收等祭祀风俗,人们的婚丧寿宴、衣食住行等生活事务成为民俗活动的主要内容。人们将象征祥瑞寓意的图形纹样运用在门神年画、窗花剪纸、花版木雕、纺织印染等生活器具上,成为一种承载着人们情感寄托的精神食粮,表达他们对幸福未来的期冀和憧憬。蓝印花布纹样寓意丰富、题材广泛、形式美观,在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中广为流传,深受百姓们的喜爱。

(二)中国传统思想内涵

传统纹样历经千年的积累和沉淀,富含多彩的形式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内容当中的哲学思想、宗教文化、人伦道德都有着充分的体现。中国传统道家思想提出:“立天地之道,曰阴,曰阳”①,“一物一太极,一物一阴阳”②。万事万物都是阴阳相济、有无相生的,蓝印花布的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形成方圆之间、蓝白相衬、虚实并存的和谐之美。并与中国画的知黑守白、篆刻的阴阳虚实有同工之妙。

“天人之际,方圆之间”③,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天圆地方是人们固有的空间观念。圆形物体有旋转易动的特性,方形物体则具有稳定性,这二者已不是常规意义上的几何图形,而是体现了一种古代哲学思想和空间概念。蓝印花布中经典的框式构图在方圆相扣、动静之间透露出儒家文化的气息。

(三)民俗审美观念

蓝印花布是艺人们通过自然和生活的题材对百姓们作息生活的载录和写照,采用比喻、谐音、象征等手法表现艺术造型,表达了对幸福生活的希冀和美好愿望的寄托,体现了百姓的审美意趣和精神追求,在民俗庆典和婚丧嫁娶当中都有广泛运用、备受追捧。如蓝印花布凤戏牡丹,中心纹样是白底蓝花的凤羽飞舞环绕、牡丹穿插其中,辅以简洁的植物蓝底白花边饰,造型优美饱满,蓝白相衬、层次分明。在传统观念中凤是天地灵物、吉利祥瑞,牡丹意为国色天香、繁荣富贵,吉祥鸟穿行富贵花的纹样组合表达人们对昌盛兴旺、美满幸福的追求。符合民众崇尚完整与圆满,讲究对称和偶数的审美习惯,并赋予其美好的寓意和耐人寻味的神秘传说。(图1)

二、基于形式、色彩、工艺等审美特征的鉴赏

(一)蓝印花布的纹样形式

蓝印花布的图案形式丰富、包罗万象,是当地民众长期的生活经历和地域约定俗成形成的独特艺术图案造型,体现了民俗生活习惯和地方艺术特色。蓝印花布的纹样都是印染在家居织物或服饰表面的装饰图案,因此具有抽象概括和图形化装饰的特点。由于花版是通过镂刻制作图案,因此多用“断刀”制点形成虚线或虚面来塑造图形纹样。艺人们将原始形象高度概括、提炼形成规律化造型,粗细、曲直变化丰富、节奏韵律感强、极具表现力,形态简化,特征突出,表现出抽象化的艺术趣味和追求圆满对称偶数的审美观点。

蓝印花布根据图案布局有匹料和件料之分。匹料是用连续纹样来表现,符合任意裁剪的需求,在制作时图案的整体性不受造型的限制;件料是指在产品造型限制范围内制作的框式结构边饰环绕衬托中心纹样的独幅图案,边饰多用几何图形以点成线的副边和简单植物纹样连续排列的主边组成,形成繁简对比、层次分明、突出中心,“众星捧月”的向心感,这种方圆相宜、动静结合、中心对称的构图方式与道教的八卦图颇有联系。蓝白之间虚实并存、动静结合,形成富有节奏变化的美感。

(二)色彩

传统民间蓝印花布是由植物靛蓝通过发酵上色再氧化由黄变绿再变蓝染制而成,呈现的蓝白色彩清新明快、纯朴素净,有着江南水乡倒影里的青瓦白墙那般清丽秀美、温婉绵长。靛蓝也是我国传统五行色彩观念中的青色,青色主木在人们的生活中有以春天回大地、万物生长、生命繁衍的象征意义。蓝色具有朴素平凡、平民化的特质,在我国古代服饰制度当中青色就代表着平民的阶层,因此在民间盛行久远、广泛应用。蓝印花布简朴的色彩积累了深厚的传统美学基础,蓝白之间汇聚了艺人们的创作的灵性和热情。

从色彩学分析靛蓝有着鲜明的情感特征和心理学感受。蔚蓝的天空和辽阔的大海让人们对蓝色产生平静祥和、自由广阔的联想。蓝色具有沉稳深邃、智慧理性的意象,也具有含蓄、忧郁等情感色彩。人们对蓝色产生特有的情感意涵和心理感受源于长期形成的社会文化和艺术积淀。

(三)工艺

蓝印花布工艺是一种源于古老民间的手工漏浆防染印花技术,是以豆粉、石灰调水制作防染剂,用雕花版作拓印形状来控制防染形状达到所需花纹,用植物靛蓝作染料制作的传统印染工艺。因花版的镂刻手法不同于绘制,笔画之间不能闭合,用间隔的点形成虚线或虚面描绘的图案具有笔断意连,大小、聚散对比丰富,方向、动态感强烈的独特艺术性。蓝印花布是染制材料和工艺手法都取自于民间再用于民众自己的民间染织品,“土生土长”“土法土用”的一种地道的民间传统手工艺,是艺人们通过长期积累、熟能生巧形成的经验,承载了由环境和人们思想性情影响的地域特征,反映着当地的民俗风情,表达“地方性知识”和乡土文化,并富含了手艺人宝贵的手工精神。(图2)

手工精神是以人为主,工具为客,手艺人通过工具发挥他的技艺,表现他的思想和个性,制作出贴近生活富有情感温度的作品。手工制作不同于批量化机械生产,可以有选择地保留艺术品的自然性、增添制作实践性,体现作品的艺术性和个性化,包含了很多文化创意的元素,如刺绣、雕刻、编织等。用独具匠心的技艺刻画栩栩如生、饱含人情味的作品,使人感受到仅凭双手对材料的改变形成的结构、美感,秩序、灵动,形式同样多样丰富,各具差异和特色,避免了机械生产的冰冷和了无生趣。

三、蓝印花布图形纹样的试验性探析

蓝印花布色彩古朴沉着、清新悦目,纹样形式丰富多彩、题材广泛富有内涵、工艺巧妙。它独特的艺术形式和崇尚吉祥圆满的民间审美观念以及富于吉祥寓意的装饰意蕴,为艺术创作者提供新的思路和启发。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蓝印花布用品逐渐退出人们的生活,仅有的用途狭隘而局限,并且其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俗风味与现代生活的调性格格不入。

因此我们在欣赏蓝印花布的工艺特色和美学特征的同时,应该去思考将旧有的传统图形元素进行改良和创新,摆脱功能的局限和装饰上的繁冗。根据时代的需要探究新的表现手法和艺术思路,力求更加宽泛、多元地表现题材和内容,运用民族传统工艺制作出符合时尚审美风格、传递现代运用功能的工艺产品。并且可以在现代图形设计或艺术创作中借鉴使用传统造型元素,提升现代设计作品的民族、地域特色和传统文化内涵,这对研究发展形成具有特有民族风格的设计作品尤为重要。

本作品以蓝印花布纹样为研究对象,归纳其内容、题材和布局的艺术特点,用纸材料结合手工雕刻、折叠的手法将其艺术特征创新再现,再拍摄成二维图片,用图像处理软件通过点线面的构成形式排版设计成海报,展示其在家居、服饰、手工艺品中的图形创新运用。海报是以《纸间蓝白之情、调、韵、味》为题的系列作品,四幅海报作品表现的图形分别是西湖留情的油纸伞,深庭高院的吊灯和灯笼,袅娜韵味的旗袍和饮食品味的桌旗、盘子,镂刻、折叠交汇出半立体的纹样在纸间绽放,传统的图案简化成现代简约的几何图形,依据点线面的构成设计,体现了丰富的形式感和表现力,展现了传统蓝印花布蓝白相衬、阴阳相济、高洁素雅的古典美,并且蕴含了广为流传的民间美谈佳话和悠久的民俗文化。

在作品探析初期,本人尝试用基本的几何形序列组成圆满的图形纹样,用蓝印花布的经典框式构图进行多种图案设计的探析。再将图案匹配运用在对应的产品造型限制的画面范围内。并查阅资料文献,了解民间传统图案的丰富寓意和应用习惯,比如将莲花和鱼的造型运用在表达物资富足的饮食或与囤积相关的物件上,将梅兰竹菊等表达气节坚贞、高洁傲岸纹样运用在文人雅士常用的扇面上,将植物花鸟纹样运用在服饰、被巾等日常织物上等。(图3 )

四、结语

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审美意趣,现代图形设计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借鉴使用中国传统蓝印花布图形纹样的素材,结合现代视觉语言和设计形式表达传统艺术的精髓,创作出既符合时代审美的需求又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作品。对蓝印花布传统图案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探索试验,可以给现代设计寻求题材和创作源泉。只有把握时代潮流、融入现代观念,与时俱进,扬民艺特色之长、避时代差异之短,才能为民间艺术寻求更多的发展和再生的方向。

项目来源:安徽省安徽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与实践项目 项目编号:2014yks038

注释:

①《说卦》西汉时期,与《周易》并行而用的具有工具书性质的筮法书篇

② ③陶雄. 民间蓝印花布之传统元素解读[J]上海艺术家,2007(5)

参考文献:

[1] 吴元新,吴灵姝 蓝印花布[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

[2] 陶雄. 民间蓝印花布之传统元素解读[J]上海艺术家,2007(5)

工艺美术运动的特点及局限篇7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艺术性;空间;平面;设计原则;综述

当今许多社会公共空间的设计并没有完备的环境设计,多数只具备基本大体空间和基础设施,仅能满足人们基本生活休闲需求,并不能体现一个环境的的艺术价值和精神内涵。因此我通过对环境艺术设计基础、美学原理、发展历程的相关文献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从西方传统绘画发展、景观空间构成要素、近现代平面艺术创新的角度对环境艺术设计的“艺术性”灵感来源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具体概括为:西方传统绘画艺术美学思想和表现手法上都是环境艺术设计基础,立体构成艺术对环境设计的推动,西方现代平面设计的表现语言对现代景观布局的影响。探究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艺术性”表现。从而对当今环境艺术设计的设计手法、风格趋势有所启发。

一、西方绘画艺术及美学原理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

在西方艺术和设计史中可以看出西方传统绘画艺术所体现的审美价值和美学思想是环境艺术设计的灵感来源,西方绘画主要有“形式”、“节奏”两大特点,体现在环境空间形式的多样化设计,并使其与西方美学思想融合,形成整体的的艺术性展现。环境艺术设计在园林构成方式和艺术形式也通常采用抽象、提取、概括的方法对空间进行更有艺术性的呈现。1)环境艺术设计对点、线、面等基础绘画语言的应用。现代环境艺术运用西方绘画艺术的抽象性特征,从具象的物质中提取抽象的元素,并通过点、线、面、和色彩的不同组合,给人们带来不同的视觉和心理感受。如《外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中概括出抽象主义美术它是指那些在现实生活面前,不去表现自然物体的表面现象,而是以经过抽象的色彩、点线、体块去构成无具体客观形象的总称。2)画面的结构性和创意性是环境艺术设计的精髓。通常画家所要传达的信息并非是事物表象的形态和美观,而是从画面结构表达出的深层次的寓意和情感。这里的结构性是根据绘画资料总结出的,是画家看到表象后,通过自己的感受,将原有的事物形态与自己的思想情感进行重组升华,并最终生成理性结构与内心感受结合构成新的思维意向和形态,这也是环境艺术设计的精髓所在。3)“西方美学原理”中的形式法则在环境设计中的体现。在柏拉图,苏格拉底的注重人思想的美学原理中,设计更多考虑人的思想意图,后来逐步转向设计心理学。除了苏格拉底提倡的注重人内在精神的美学思想外,还受理性美学的影响,西方美学很早就开始研究对于数理形式的,在雕塑和建筑领域多有体现。有代表性的是毕达哥拉斯学派。它们把“数”看作是万事万物的起源,认为“数理”是事物存在的基本原理。因此他们根据这一概念创造了关于人体、雕刻、绘画和音乐等关于事物的“数理形式”的美学规定。具有代表性的有“黄金分割法则”。之后,柏拉图又进一步将“数理形式”深化,把“数理形式”转向了精神层面,开辟了形式美学的新领域。“数理形式”在环境设计比例尺度的把握更科学,“黄金分割点”能具体分析环境布局的审美性。

二、立体构成理论对环境设计的影响

立体构成本身就是对立体空间的营造,立体构成有很多形式的表现手法,通过体块的创意排列,自然材料的巧妙运用而形成一种具有生命力和艺术性的大地艺术。最大化地唤起人们的审美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环境艺术设计本身就是对立体构成的应用,对居住环境进行艺术设计,既丰富了场所表现语言及建筑景观构成形式,又使审美与使用价值在环境设计中得以统一。当代环境设计为了更突出设计的艺术性,整体上广泛运用新的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通过几何语言对空间形式以抽象或半抽象的手法进行概括,从而不断地推广新的设计理念和创新精神,不断完善人的物质世界丰富人的精神家园。如“京天安门”、“法国埃菲尔铁塔”、“美国的自由女神像”好的景观环境设计不仅能创造好的生态环境还能增加地区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气息。总之,立体构成要素和大地艺术创新应用,能不断增强环境设计艺术性,对环境设计绿色生态可持续性发展也有不断地推动作用。

三、平面艺术的创新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影响

现代的平面作品通常是将绘画中的线条、块面、色彩转化为可以运用的平面元素,现代景观的艺术性创造运用了平面分割的方法,在景观布局中将平面图运用平面构成法进行诠释,使空间分布更具艺术性。运用空间中具有的多种透视视角,并与平面构成要素进行巧妙结合,从而产生多种冲击力强的艺术效果。如在景观中运用单体叠加的表现形式,并结合透视声光电等科学原理,营造出更奇幻的效果。蒙德里安所提出的新造型主义也能激发起当代环境设计的艺术性,他的作品主要将绘画的基本元素结合几何形式的排列,组合成错落有致富有节奏感的几何体。他的影响不仅局限于平面设计,对环境艺术设计、建筑设计、都有深远影响。他认为:“造型不能理解为‘塑造形体’,而是要理解为‘用线、面、体这些手段构成一个形象’”。从蒙德里安的上述观点可知,他对环境艺术的认识与他的几何风格绘画是息息相通的。他的这一设计思想成为了环境艺术设计的设计理念和“艺术性”的体现。

四、结语

通过运用系统论横纵结合的分析方法,对环境艺术设计的设计基础、设计理念、设计原则等方面做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具体从西方现代绘画发展历程和立体构成要素的特点探索了环境艺术设计“艺术性”来源,并分析了影响环境艺术设计“艺术性”发展因素,对现代环境空间设计及景观布局的艺术性体现上都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作者:沙晨迪 单位:河南大学艺术学院设计学

叁考文献:

[1]翁剑青著,城市公共艺术,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26页

[2]翁剑青著,城市公共艺术,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09-111页

[3]叶锋,当下现实主义绘画的审美取向,第10期

[4]高师,外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64页

[5]赵,形式美学:中国与西方,文史哲,1997年,第4期,第37页

[6]丛鑫、段渊古,绘画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内在影响,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3):3858,3945

工艺美术运动的特点及局限篇8

关键词:Photoshop;美术设计;分析;阐述

当前,我国美术设计相关产业发展迅猛,市场前景光明。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对于美术设计的艺术性、时代性有了更高的需求。而Photoshop技术在美术设计环节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美术设计的时代性与超流性,全面展示设计的根本体现与艺术构思。

1Photoshop在美术设计中的原则

行使用中的Photoshop全称是“AdobePhotoshop”,简称是“PS”,是由AdobeSystems公司进行开发和对外发行,而版本PhotoshopCS6是AdobePhotoshopCS系列的最后一个版本,它具有卓越的科学性和先进性,解除了之前其他版本对平面设计限制和束缚,为美术设计提供了更多、更方便、更全面的技术服务。使用Photoshop软件在进行美术设计时要注意三个原则。一是明确和清楚原则。设计工作者在使用Photoshop软件处理文字、图形和图片时,要在众多设计要素和作图技巧中做出适当、合理的选择,保证使用素材和最终制作效果明确并且清楚。二是全局与部分的统一协调原则。使用Photoshop软件时,应当始终以整体设计最终将呈现给人们的视觉感受和传达给人们的有效信息为重心,设计过程充分为设计目标服务,既注重设计全局的整体把握,也关注部分的细节要求和处理工作,将全局和部分的设计紧密联系并结合起来,一方面强调全局的设计结构,一方面也留意色彩之间的共通性和相互作用,使平面设计作品具有全局的协调统一。三是设计理念为视觉效果服务原则。设计工作者在应用Photoshop软件时,明确的是对作品的整体设计构思,并将设计构思建立于更好地去表达和宣传设计目标的基础上。

2Photoshop的功能

具体职能是通过对图片资料进行扩倍、缩放处理、对具体内容进行移动调整,对背景进行柔滑处理或环境等,在应用于人物图片素材的过程中其优越性能得以最大限度的展示,如将图像中的人物进行加工美化,对人物面部管线进行调整等方面。

2.2图像合成功能

合成功能,即选取一幅图像素材作为基础部分,将不同类别的其他图像材料进行局部选取后加入基础像素图片中,实现各类图片局部地区的集成,合成后的像素图片具有以上图片的特点。这一合成功能在应用于建筑、园林等前期概念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实现各类图像资料的无缝对接。

2.3校色调色功能

美术设计环节中,对取色、配色、背景色调整有着严格的要求,而此项技术的应用能够充分满足图片颜色配比、校正功能,根据背景色中不合理的颜色区域进行合理调配,调整画面的冷暖色调以满足艺术需求。

2.4特效制作功能

由于当前美术设计的风格日渐多样化,传统的艺术字或美化图片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时尚潮流需求,而Photoshop可以根据实际美术设计中不同风格种类的需求制作带有特效视觉的图片或字体及影像等,在充分符合设计风格的同时,最大限度展现设计师的艺术构思。

3Photoshop在美术设计环节的重要作用

3.1完善美术设计的内容与种类

我国传统的美术设计环节,由于技术较为落后所展现的艺术内容与种类存在单一性与重复性,难以吸引公众的审美眼球,其具体内容多为艺术字体或风格较为艳丽的图像,无法满足公众的审美需求。而Photoshop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改善了此类现象。对传统艺术设计中采用静态字体或单一图片的表达内容与风格进行改良,在设计中加入特效动态艺术字体、影像资料、视频GIF图等,丰富整体艺术设计的审美风格,在保障设计构思超流性、时尚型的同时,提升客户群体的审美体验与视听感受。

3.2丰富美术设计使用工具

在Photoshop尚未问世前,美术设计环节所采用的艺术美化工具过于单一,常用的绘画、作图、修图工具多是绘图颜料、画笔、美工纸等,并且大多由人力完成绘图、修图工作,而由于工作强度较高、修图难度较大等原因时常出现因人为失误造成的艺术设计图像违背设计理念等现象发生。随着Photoshop应用于艺术设计工作中,上述难题一一迎刃而解,通过计算机作为艺术设计的媒介,取代了人工操作,极大减少了设计误差的出现,节约了人力、物力的同时,保障了艺术设计成果的质量。对于设计操作中有误的部分,能够进行重新调整修改而不会留有痕迹,增强了美术作品的整体观赏性。

3.3丰富美术设计理念

传统的美术设计工作中,由于相关技术手段落后,缺乏新型的创意构思加之客观条件的限制,致使美术设计师的创意概念无法得到有效的展示,各美术设计师相互模仿创作,难以形成自身独有的美术设计风格。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Photoshop正式应用于美术设计工作中,使美术设计师的概念模型能够通过此项技术进行展示,打破了传统美术设计中固有思维的束缚,将概念思维模型转化为显示图像,从而形成自身特有的艺术设计理念与特点,不断完善美术设计行业的整体交汇创新功能。

4Photoshop在美术设计环节中的应用领域

时下建筑领域在进行美术设计环节,Photoshop技术是必不可少的,如在展现建筑设计师的建筑概念模拟图像时,通过Photoshop进行实际展示,即降低了概念设计的人力、物力消耗,又提高了整体概念模拟构思展示的效率,最大限度保障建筑设计师的设计理念与图像效果间的误差。以Photoshop技术中配色与图像编辑功能为例,在充分展现设计师设计理念的同时,逐步优化概念构思中存在的缺陷。传统建筑设计师采用平面绘图的方式展现立体空间,工作难度较大且无法充分展示立体空间的建筑结构,影响概念展示效果。而采用Photoshop技术,可将建筑美术设计的概念进行立体化、全方位展示,建筑整体效果图得以有效展示,可通过不同角度与方位对建筑结构的艺术特点进行完善,在降低设计师绘图难度的同时,充分展现设计师的设计理念。而当前Photoshop处于新兴发展阶段,距离美术设计行业整体普及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时下科学技术日益完善,各类创新型模拟技术不断应用于Photoshop的加工改良中,不久的将来,将实现Photoshop在美术设计领域的普及应用,以推动行业上升发展。

4.1动画美术设计

动画美术环节中的艺术设计作为设计行业的难题技术出现后得以有效改善,随着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的日益发展推动了动画美术工作的进步,在动画美术设计中运用技术Photoshop技术,使动画美术设计由传统的单一、平面、概念的形态逐步转化为三维立体、全面、真实的艺术形态。通过对动画中的人物、背景、风景等进行立体化展示,提升动画整体的审美功能。

4.2平面美术设计

21世纪随着新型技术产业的逐步革新,创新性科学技术得以普遍应用,Photoshop技术逐步应用于平面美术设计工作中。一改以往平面设计中工作难度大、人工设计强度高、创意构思单一、概念构思与实际展示图像出入较大的现象,实现了平面设计领域的革新。如在家居装饰品的艺术设计环节可通过将概念图像以计算机进行构思展示,并针对不同的艺术图像进行选取,对其中适用的图像进行整合与原有图像进行加工融合处理;将不同种类的图像中适合的素材进行扩倍或缩放后应用于概念图相中,进行背景色彩的调整。既丰富了原有概念图像的艺术性,又可以有效避免出现重复性图像而引发的审美疲劳。也可将具有艺术特点的图片进行分类处理,选用不同特点的图像局部位置进行无缝拼接、覆盖等创意性调整,在丰富艺术图像风格内容的同时,增强概念图像的整体审美性;在图片整合工作完成后对其进行人工痕迹清除。由此可见使用Photoshop能够大大减轻设计师的工作负担,同时可以有效提升设计作品的质量与完成度。

5结论

总而言之,通过在美术设计当中运用Photoshop能够有效强化美术设计质量,提升美术设计效果,设计师可以使用更多的工具不断丰富美术设计的表达方式。在我国社会不断现代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下,美术设计必将加大对Photoshop的使用力度,并且积极寻找和开拓Photoshop中的其他功能,从而全面提升美术设计效果,推动该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冬娥.Photoshop技术在中职美术与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以一节创意广告设计教学课为例[J].职业,2015(14):99-100.

[2]马驰,陆全龙.PhotoshopCS艺术设计教程[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3]于红梅.Photoshop软件应用于艺术设计的新思考与实践[J].科技广场,2011(2):50-52.

[4]王晓姝.运用项目教学法,提高电脑美术设计专业学生Photoshop软件的应用能力[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2(6):83-84.

工艺美术运动的特点及局限篇9

关键词:漆画; 非传统材料; 特征

漆画是一门重材料的艺术形式。伴随着当代艺术的发展,材料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漆画主要以漆这种媒介材料作为载体反映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和人的思想。当代漆画还得具备在材料语言特征上不断超越的特质,这个特质是与所有艺术崇尚创造精神与实验精神的具体显示。”由于当代漆画发展需要关注的时尚审美元素,更侧重非传统材料的探索和运用,所以漆画材料的使用不是孤立的。在漆画发展中,我们强调应继承传统优良的髹漆工艺的技法,在生活中不断地发现新的事物,美的形象,不断探索研究新材料,新方法,汇集各画种的优势并结合漆画自身的艺术语言,只有不断地尝试和拓展新材料新方法的使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继承漆艺术传统。

一、漆画创作中材料运用的传承与创新

在漆画创作中,所谓材料的传承与创新也就是传统材料与新材料的运用以及对比延伸。现代漆画不是完全从传统漆艺的母根上完整衍生下来的,是从传统漆绘材料和工艺中改变程式化的思维,活跃构思,以此找到漆画创新的基础。因此,在现代漆画的设计与制作过程中应不断寻求创新的非传统材料,探索其独有的特征,为漆画创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时展对传统材料运用的局限及非传统材料的由来

传统的漆艺是作为使用器皿而留存的,随着时展,人们生活状态的变化,人们在视觉审美上的特殊要求,传统漆艺在装饰审美、制作工艺和成本上也受到了时展的局限,逐渐由陶器、玻璃器皿所代替,漆器发展的缓慢也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所致。

由于传统大漆的一些特殊化学性质的限制,同时也影响了漆画艺术的正常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聚脂漆、合成漆的使用成了漆画创作的新媒介,解决了一些问题,并且让画面出现了新感觉。

(二)现当代材料对漆画的表现需要

发挥新材料的特性,创作出富有特色的画面效果,跨越限定,让漆画创作丰富起来,这是时代与社会发展的必然审美需要。非传统材料在漆画创作中不仅能按照创作者的意愿随机应变,而且能充分反应作者的表现意图及思想情感,巧妙运用打破常规的入漆材料,进而能够产生出非常丰富的画面语言,给欣赏者一种全新而又另类的视觉效果,这是传统漆画材料的表现效果所难以企及的。

二、非传统入漆材料的特征

(一)漆本体的特征在画面中的独特效果

非传统入漆材料的特征语言是光作用下材料所传递的艺术信息,不同材料的光学效应是不同的,材料不同带给人视觉和触觉上的感受也不相同。入漆材料在未涂抹前是液态的,涂抹后才出现凝固状态,以这种物理特性以及把握入漆的时刻,将漆的不同物理状态呈现出来。

例如:漆中调入物理发泡剂,可以使漆液产生各种大小的泡沫状空洞。利用漆快干起皱的物可形成变化丰富的水波纹理。《髹饰录》中记载的“彰髹”技法,利用媒介而得的自然纹理。

(二)入漆材料的化学特征功能及运用

中国漆艺流传至今,主要是因为人们最初是利用漆的防腐、防水等特性来保护漆物胎体,以此强调入漆材料的化学特性。漆作为一种抗氧化的隔离剂使饰材料保持着原貌,即使是漆画中的镶嵌工艺也能避免材料与漆产生化学反应。在现代漆画制作工艺中,将一些非传统材料加入漆画制作,使材料间发生化学反应并产生不一样的画面效果。

例如,将易氧化的金属及相互会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作为装饰材料加入漆画中。当金属与酸或碱作用时,金属表面会产生各种金属盐,随着时间的增长,其强度也发生变化并呈现各种形态和色彩,这些新材料的变化在漆的髹饰下产生丰富的视觉效果。

(三)超越传统表现各类辅助材料综合运用的特殊效果

时展,艺术家们对传统的髹漆录也有了不同的认识,传统髹漆工艺是为精准制作而产生美,在制作的过程中每一步都应按照记录完成,以此达到效果不偏差,结果不出错。现代的漆画则为独特的绘画性而创造机会,打破传统故意犯错制造出错的机会,在材料的选择环节以及制作过程中推陈出新,随意修饰任其变化,故因出错而使画面富有变化,产生新颖的画面效果。

例如,利用材料的水溶性经打磨冲洗后在画面上产生“留白”的效果,利用油性与水性材料不相溶的特征,将其二者混合加入不同的颜色任其自然流动产生丰富的纹理效果。

三、非传统入漆材料为现代漆画创作服务

非传统材料的运用不仅在材料上体现不同的表现形式也从内容上展现出独特的涵义。传统的髹漆工艺及材料主要是以实用为目的,现代漆艺材料主要以观赏为目的,作为装饰品已成为当代漆画的主要功能。

譬如将电脑内存条之类的现代电子产品部件作为辅助材料直接嵌入漆画中,不加修饰直接罩上透明漆,让画面形成大的对比效果,将现代都市的元素嵌入传统的工艺中,以传达独特的视觉信息,体现现代生活与传统装饰元素的结合,更直接,更具体。

四、结论

古语云“精研古法,博采新知”,这对于现代漆画技术来说,意味着不同文化间的碰撞交流,互相渗透,在融合过程中促成了新的发展。结合着中国的传统文化,新艺术形势的发展趋势对漆画创作工艺及材料的运用起着较大的推动作用。所以,中国漆画材料的运用应提倡多元发展,勇于创新,大胆尝试,强化漆画创作技术的修养,使漆语言的表达既有精湛丰富技艺的表现,又有深厚扎实的审美修养,使中国未来的漆艺发展结出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①参见乔十光:《漆艺》,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0。

②参见朱益民、肖飞:《中国漆画艺术的现代审视》,江西美术出版社,2004。

③参见( 美) 卡斯顿海雷斯著,李田心译:《现代艺术的美学奥秘》,湖南美术出版社,1988。

工艺美术运动的特点及局限篇10

[关键词]艺术与手工艺运动 工业化 手工艺

[中图分类号]J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4-0077-03

现代设计萌芽于19世纪中期。如果将现代设计视作一株植物,那么植物的种子必然包含着这株生命日后成长的全部可能性。从萌芽到破土而出,再到成长为遮天蔽日的参天大树。然而,在惊叹于生命形态的变幻之余,更应去仔细回顾那颗神奇而伟大的种子,因为那里包含着这株植物最为重要的生命密码。

兴起于19世纪中叶的“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又称“工艺美术运动”,在设计史中被视为工业设计的萌芽。这粒“种子”经过一个多世纪的生长,经历了新艺术、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阶段,业已长成今时今日的面貌。在发展的百年历程之中,设计一直按照“否定之否定”的客观规律徐徐演进,掀起一浪高过一浪的设计风潮。每场设计运动、每种设计风格都在试图否定和修正着前者。然而,这种类似于生物进化式的推进却使得他们在否定前者的同时,自己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前者某种程度上的延续。在原始萌芽时期所包含的许多元素、矛盾、属性都成为了这个生命体的固有特征被保留和遗传下来。若将设计视作大海,那么在这片看似平静流淌的水面之下,无时无刻不在涌动着暗流。然而,激荡起汹涌波涛的始终是那些与生俱来的“不平静”。如果说“存在即合理”,那么“发展就反证了种种不合理或不够合理的存在”。正是这些“不合理”及“不够合理”的矛盾体共同构成了设计的历史与现状。当这些矛盾第一次被正视,和被试图解决时,设计便孕育了崭新发展的可能。

“艺术与手工艺运动”是世界进入现代工业社会后第一个有广泛影响的设计运动,也是欧洲艺术设计理论的源头。它采用自然主义装饰风格,推崇中世纪哥特样式,融入东方艺术的特点,散发出质朴清新的意味。它反对机械生产、反对华而不实,推崇艺术与手工艺相结合的诚恳设计。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堪称现代设计的启蒙,有着极其重要的、开创性的意义。

从内涵上来说,被制造出来的物品必然会涉及到“功能”的实用性层面和“审美”的艺术性层面,因此,必须找到相应的途径来完成“美”与“制造”的任务。艺术与手工艺运动第一次正视了这个问题,并明确提出“美与技术结合”的主张,要求打破艺术与手工艺之间的界线,主张艺术家投身设计实践,使设计免于工业化的粗陋。暂且不论其主张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单其开创意义就不容小视。它以自己的方式勇敢地迈出了现代设计的第一步。从此,关于装饰、艺术、设计、风格、功能、审美、手工艺、工业化等问题的讨论,便贯穿于现代设计的始终,成为现代设计关注的主题。

从现代设计萌芽产生的客观原因来说,生产力的变革是现代设计产生的根本动因。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在设计发展的过程中,担当了重要角色,成为推动设计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18世纪末,随着工业革命在英国率先完成,工业生产便以不可遏制之势到来,从本质上促使艺术与手工艺运动产生和现代设计发轫。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如果说实用艺术的发展推动了现代设计的诞生,那么,艺术存在了如此之久,且早前就有应用于手工业生产的传统,却未能在更早时间里促成现代设计的产生,究其原因还在于生产力变革所引起的一系列矛盾,这也成为现代设计萌芽的核心。由此可见,生产力的发展是现代设计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18世纪中叶,英国珍尼纺纱机的诞生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端。紧接着,蒸汽机的轰鸣作响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这场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给社会、政治、经济带来了极大的改变。它促使钢铁、塑料等新材料,煤、电、石油等新能源的产生;机器开始代替手工生产方式,诸多改变也同时带来某些社会情绪上的恐慌……这些都不可避免地反作用于设计:第一、工业革命创造出生产力的奇迹,预示着机器将取代人类长期以来赖以生存的手工劳动。然而,技术产生之初的种种缺陷也暴露无疑,工业产品的形态不堪入目,“水晶宫”中的展品在变革者眼中成为“粗制滥造”的佐证。第二,机械化生产对手工业造成残酷冲击,使得怀旧复古的情绪日益高涨,机器所带来的恐慌也在一定程度上激起了民众的不满,引发出大量的社会问题。第三、机器生产分解了原来手工艺时期的生产过程,逐渐将制造环节与设计环节相分离。然而,就当时的客观情况来说,一方面,由于条件的约束,最初的工业生产水平尚无法承担制造“精品”的职能。1851年,在伦敦海德公园举行的世界上第一次国际工业博览会上,在对博览会的赞扬声中,一些人却对展品的简陋拙劣进行了尖锐的批评。他们怀念制作精良的手工艺产品,于是把罪责归于刚刚兴起的机器生产,将工业化等同于粗制滥造。另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生产与设计分离之后,设计的职能需由谁承担?这个现实问题也悬而未决。新的生产方式呼唤着与之相应的设计形态处理手段。可此时的艺术正处于极端的自恋之中,难以自拔。现代设计必须正视以上两方面的内容,并试图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工艺美术运动恰逢其时地阐明了自己的解决之道,即运动的核心理念――倡导将艺术与手工生产相结合。莫里斯、拉斯金等运动先驱者们之所以会发出这般呼吁,是因为当时艺术存在着严重的贵族化倾向,这种倾向一方面来自于艺术的天性;另一方面是由于商业因素的介入,客观上促使艺术家不得不为了自身及行业的生存发展,有意迎合少数权贵的品味与喜好。与此同时,除了贵族化的倾向使艺术逐渐脱离民众显得盛气凌人之外,艺术本身的某种势头也日渐暴露出来,这种苗头存在于艺术的体内。“早在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便第一次学会了自命不凡而成为有负使命之人。艺术家决不肯屈膝仅仅成为一个手艺人。当有人问米开朗基罗,他在美弟奇祠堂里为一位生前有胡子的美弟奇氏所做的肖像为什么没有胡子时,他回答说:再过一千年以后,谁还想知道他长什么样子?”可见,艺术家们鄙视实用和民众,艺术的地位已越升越高,脱离于时代生活,与普罗大众产生了隔膜。“为艺术而艺术”、“为艺术家而艺术”成为当时盛行的风潮。这种局面完全异于历史曾出现过的状况:在中世纪,艺术家被公认为“手艺人”,他们以把任何“委托”尽力做到最美为豪。那时侯,美术和手工艺之间的区别极为模糊,甚至在早期,各种手工艺之间也鲜有所谓界限的分隔。但这并未妨碍中世纪工艺美术发展的蓬勃态势,此种繁荣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基督教的影响。众所周知,基督本身便作为木匠的儿子而被抚养,因此在基督教作为统治意识形态的中世纪,手工劳动获得了不同于以往的尊重。这也就促使了中世纪手工艺的和谐发展。中世纪的“成功经验”便顺理成章地成为变革者们的参照。

从现代设计萌芽产生的主观原因来说,资产阶级民主思想逐渐产生,资产阶级在完成最初原始资本积累的过程中聚敛了大量实力与财富,为了谋求进一步发展,他们需要更多的产品和公共建筑。然而,事实上工艺美术运动并未解决这一问题,反而使人们开始认识到必须依靠工业生产来满足“量”的需求,从反方向为现代设计提出了“应如何实现为大众而设计”的课题。如果说工艺美术运动是孕育着现代设计的种子,那么资产阶级的壮大则是一种促进成长的基因。另一方面,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明确地表达出为“多数人”而设计的主张,这种观念与现代设计的诸多思想高度一致,显示出积极而伟大的意义。

与此同时,不得不承认的是艺术与手工艺运动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诸多主张有着自相矛盾之处,需要我们做出客观全面的评价。虽然,这种局限性在客观上使其没有可能成为主导设计发展的风格,但正是基于这种种局限,才得以进一步引发现代设计对于相关问题的深入思考。

首先,运动明确反对工业化、否定机械文明,而试图通过倡导回复手工艺传统来解决全部的问题,实现社会理想。虽然这种艺术与手工艺的结合实质上是一种企图用历史的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的主张,但工艺美术运动第一次正视了“面对工业化我们应如何去做”,并且提出了自己的解决之道,以“美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原则,要求美术家从事产品设计。虽然这种主张有着天生的局限性,为大众而设计的理想最终也没能实现。但是,其意义恰恰正在于这种并不成功的探索。它用铁一般的事实将“往回看”的道路堵死,说服现代设计应该放弃逃避的念头,惟有顺应历史,才能实现发展。运动中所倡导的实用艺术等主张正是现代设计观念的雏形,客观上孕育了现代设计的种子,初露头角的设计行业正从这里悄悄启程。

其次,它认为“艺术不是为少数人的,而是为所有人的”,主张为大众而设计,但却又明确反对工业化。实际上,二者构成了矛盾。举例来说,莫里斯工场生产的产品功能优良、造型美观,但手工艺生产致使成本增加、价格昂贵、数量有限,并没能为所有人服务。工艺美术运动复活的是艺术的手工艺,而不是工业艺术。虽然它回到中世纪的主张是一种倒退,但它复活手工艺的工作却具有积极的意义,这种复活中所寄托的民主意愿更是难能可贵,它代表了新兴阶级的主张,这也成为现代设计所要追逐的核心精神。同时,对于精致合理设计的推崇,以及对手工艺的完好保存,迄今对现代设计仍具有相当积极的作用。

再次,它过分强调装饰的作用,增加了产品的生产成本,无法为平民百姓所使用。但它明确地反对维多利亚般的矫饰,一扫矫揉造作的繁琐之风,在现代设计风格上做出了初步的尝试和探索,将源于自然的简洁而忠实的装饰作为其设计基础。这场运动并未垄断一切风格,而允许了多种风格并存。它主张“师自然”,倡导设计采用中世纪的纯朴风格,吸收东方的装饰语言,这完全与历史复古大异其趣,以难能可贵的设计探索,创造出有声有色的新风格,表现出一种“出世的理想主义情感”。这种种探索都在为日后的现代设计发展铺路。此后,在英国艺术与手工艺运动的感召之下,欧洲掀起了一场规模更为宏大、影响更加广泛,变革程度更深的新艺术运动,促使现代设计更加坚实地迈出了一大步。

诚然,工艺美术运动所提出的解决之道的确存在着诸多先天不足:它只会从历史中找寻参照,胆怯于除旧布新;它反对工业化的主张从根本上违背了历史发展的规律;它过分强调装饰,增加生产成本,运动的结果与民主的初衷向左;它过于理想化,成为不切实际的乌托邦……然而,正是因为“艺术”和“手工艺”紧密结合的改良方法无法解决根本问题,身处窘境,反而从客观上激化了矛盾,促进了崭新意义上的现代设计的发展。“艺术”和“手工艺”注定不能完成所有的重任,而只有当与工业化相结合之时,现代设计才得以自由驰骋。

艺术与手工艺运动使最早实现工业化的英国最早意识到设计的重要性。这场运动将设计视为更加广泛的社会问题:渗透着功能与审美的思考,寄托着民主改革的理想,充满了“为多数人而设计”的关怀精神,主张设计上的诚实诚恳,反对哗众取宠、华而不实,功能主义的某些思想初露端倪。工艺美术运动存在的先天不足和内在矛盾性使其无法成为改革方向的主流。莫里斯和拉斯金的后来者们在实践中渐渐认识到了工业化是不可扭转的趋势,只可顺应,不能逃避。莫里斯本人也在晚年时有所察觉,最终不得不承认“艺术和手工艺的廉价几乎是作不到的”,并倡导“应该试着变成‘机器的主人’,使机器成为改进我们生活条件的一种工具。”但这些探索与经验均成为现代设计发展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

尼古拉斯•佩夫斯纳提出“现代设计的真正先驱者是那些从一开始就主张机器艺术的人。”其实,这样的说法并不准确。实际上,对于工业化与设计等问题的最初思考,以及这场爆发于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共同构成了现代设计的萌芽,都应被视为现代设计的先驱。现代设计的巨匠和大师们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艺术与手工艺运动思想的启发,一次次提出关于这个深刻命题的种种思考,推动着现代设计的蓬勃发展。实践使他们渐渐意识到“机器造成的许多令人不如意的事情,责任并不在于机器,而在于设计者”。工业革命的爆发标志着西方手工艺设计开始向现代艺术设计转型,这一转型过程大约延续了一个半世纪,期间经历了艺术与手工艺运动、新艺术运动以及以包豪斯为代表的现代主义运动等几个关键性的发展阶段。产生于20世纪初的现代主义明确倡导工业化生产,虽然其观点与工艺美术运动的主张看似大相径庭,但无可否认,他们确是同根同源,一脉相承,有着不可分割的深刻联系,也同样寄托着变革社会的理想。设计的发展历程再次证明:19世纪中后期盛行于英美的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奠定了现代设计的基石,是艺术设计走向近代化迈出的第一步。艺术家们将前辈设计改革者的理想付诸现实,当之无愧地成为现代设计的伟大先驱。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唤醒了人们对于设计的重视,初步探索了艺术与生产的结合方式,在艺术设计的伦理道德观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前瞻性工作。这场运动开启了现代设计的大门,并对现代设计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堪称现代设计的启蒙。

由此,不难相见,眼前的参天大树原是由那颗19世纪的种子初长成。

【参考文献】

[1]尼古拉斯•佩夫斯纳(英).现代设计的先驱者――从威廉•莫里斯到格罗皮乌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4.

[2]汉斯•维尔纳•格茨(德),王亚平(译).欧洲中世纪生活.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

[3]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