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新闻课心得体会十篇

时间:2023-11-28 18:34:59

时事新闻课心得体会

时事新闻课心得体会篇1

【关键词】公共关系 探究式学习 小组合作 新闻发言人制度 问题分析

一、课题研究

在公共关系课程的小组合作课题中,我们选取了“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与危机公关”作为研究的主题,目的是通过调查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以及政府危机公关的处理方式,当前的突发事件,以及媒体与公众在整个事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从而研究在突发事件中政府的危机公关策略以及从中体现的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优缺点,最终从政府应当如何与媒体、公众交流的角度探讨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完善。

首先,我们通过搜集大量的资料,从中抽取了有关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以及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在危机公关中的作用,并以温州动车事件作为此次研究的典型突发事件。其次,在了解了相关背景资料之后,我们制作了针对高校应届大学生的一份问卷调查,问卷主要是从个人信息、从个人角度看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核心要素,以及从个人的角度看政府如何处理与媒体和大众的关系三个方面进行提问。最后,通过对温州动车事件中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具体体现,选取了以铁道部发言人王勇平为核心的新闻会,和以总理为核心的新闻会,作为体现当前我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不足和亮点的具体案例,并对此进行可分析,从而得出我们的结论。

二、分析总结

针对调查结果,我浏览了大量国内国外的资料,试图从繁多的建议和研究中寻找最佳的问题解决途径,以下是我对问题的分析和总结的最佳解决途径。

通过问卷调查和文献搜集以及对温州动车事件这一突发事件的研究,我们目前主要需要解决的政府危机公关中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存在的问题有新闻发言人的选择和发言技巧的培养、新时代下政府公信力的加强、危机公关中的媒体管理策略。旨在通过完善政府公共危机下新闻发言人的制度,协调政府、媒体与公众的关系,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目标。

首先,我认为,新时代下的中国处于经济发展上升的阶段,政治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投入的不平衡,以及与各个国家的交流加强,文化冲击加大,不但增加了导致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因素增加,更加增添了公共危机事件处理的难度,所以我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要与时俱进,然而,在新闻发言人制度中,最为重要的是新闻发言人这一要素,由于新闻发言人制度是通过提供人与人面对面的沟通,来实现官民互动,以达到实现充分交流的目的。

其次,在调查结果中,我们了解到目前的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还缺乏公信力。据统计,我国目前有网民近5 亿,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得即时化、多样化、便捷化、国际化。在几乎每个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事件当事人、目击者、受害者及其家属、利益冲突方、民间组织等等,都是天然的民间发言人。而民间表达的意愿在网络平台上持续爆发,更是让不少新闻发言人措手不及。由此看来,新闻发言人背后的团队应当给予新闻发言人足够的信息支撑,最终给公众更翔实的信息。此外,新闻发言人不应只讲官话,只是盲目维护政府形象,并不是掩盖政府处理事件的不足,而是要积极的赢取社会公众的信任,以坦诚的态度积极的处理已经发生的事件,尽力挽回损失,取得遇难家属的原谅。

最后,是政府应当如何在危机事件中进行媒体管理。在危机发生之前,政府应当加强对影响危机产生的因素的监控和预警,利用媒体进行日常监督,尽可能地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在温州动车事件的案例中,其实是由于铁道部疏于对动车的日常监护和管理,才间接地导致这种事件的发生;在危机发生中,政府应当争取舆论主动权,及时地通过媒体向公众最新消息,通过媒体权威的信息,同时媒体吸纳公众的意见;在危机发生后,要积极的和媒体配合,公开事件处理的过程,重获公众的信任。

三、学习心得

在公共关系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实用的问题解决能力,我认为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课题研究的学习方式非常适合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需要,而且通过学习书本上的理论,并通过课题研究将理论结合实际,使得我更加深刻的了解了这一课程的精髓。我在其中学习到了团队合作的策略、分析问题的思路、文献收集的方法、课程理论结合实际的应用,以及调查问卷的设计技巧和应用SPSS技术分析的方法等等,同时团队合作中,我和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在课题完成后,我们都体会到了团结合作精神给我们带来的愉悦。

【参考文献】

[1]王簌蔚. 新闻发言人制度益处良多[ J] . 新闻记者, 2003, ( 8) : 39.

时事新闻课心得体会篇2

关键词:初中;资源;延伸;知识;焦点;新闻联播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7-0211-01

目前,随着农村初中校点布局调整,国家义务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及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已成必然,寄宿制学校成为农村教育发展的主流,同时给学校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村寄宿学生中,留守学生居多,介于条件的限制,他们了解国事、天下事的机会处于相对隔绝状态,上网聊天、玩游戏成为了他们的爱好。由于上述原因,造成现在的初中生对中外大事知之甚少,不利于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也不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因此,笔者愚见,应将《新闻联播》作为初中课程资源的延伸,引发学生对中外大事的关注,对初中各学科知识的补充,收看新闻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为祖国建设学习的信心,从小立大志,为祖国好好学习,从而达到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新闻联播》作为初中课程资源的依据

中央电视台第一套每天晚上七点到七点半的《新闻联播》是一个综合性的节目,它不仅及时向公众传递新信息,而且几乎涵盖了初中新课程教育教学目标的相关内容,可以说是新课程的延伸和补充。

首先,对于政治学科而言,《新闻联播》及时为课堂教学提供新的信息和论证素材,让学生了解当今世界的发展动态,引发学生对当代热点、重点、焦点问题的哲学思考。同时它又为复习考核给予导向和启发。纵观历年初中毕业会考政治试题,“以生活为主线,以问题为中心”的命题思路将当今社会重点、焦点问题作为压轴考点的基调始终没有变。

其次,对于语文学科而言,《新闻联播》为学生学习语文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它以语言传输为主要载体,播音员标准流利的普通话,不仅给学生以美的感受,而且同时也为学生学习普通话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范本,新闻材料简洁规范的采写风格,对学生的写作也是大有帮助的。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鲜活的写作素材,而且它倡导的主旋律还可以为学生瞄准初中毕业会考中作文动向提供帮助。

第三,对于历史、地理学科而言,《新闻联播》将重大的历史事件回放,让学生重温历史,引发久远的思考和关注,在这不经意间,学生既巩固了知识,又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闻联播》还将传递优美的画面,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中外风土人情,各地人文地理,将课堂学习在感性认识上立体化、形象化。同时,对《新闻联播》关注的热点问题,热点地区,又可为学生拓展地理知识,增强空间想像力提供帮助。

第四,对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科而言,《新闻联播》展示的自然科学方面的新发现、新发明、新创造,不仅丰富了学生的阅历,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欲望,提高学生的求知欲,为进一步学习科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五,对艺体学科而言,《新闻联播》展示的艺术作品和艺术成就,或多或少可以启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也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鉴赏美、欣赏美的能力。

二、《新闻联播》作为初中课程资源的重要性和时代性

1.《新闻联播》倡导的主旋律,充分体现了时展的脉搏,反映了当代学生品德发展的主流,有利于学校思想教育把准教育方向,做到有的放矢。

2.《新闻联播》的本质内容与课堂学科教学有关联性,如果开发得好,不仅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好地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3.《新闻联播》可以培养学生开放的胸襟,哲学的思维,创新的意识,让学生真正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把准正确的人生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4.《新闻联播》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让学生紧张的神经得以舒展,缓解学习压力,给沉寂的校园生活注入鲜活的空气,让学生身心得以健康发展。

三、《新闻联播》作为初中课程资源的可行性

时事新闻课心得体会篇3

(一)新闻学专业课程研讨式案例教学的含义

极力倡导研讨式案例教学的克利福德克里斯蒂安认为:“案例教学应在每一个案例后的问题中都有一固定的讨论题,案例后的问题是由每个案例的作者撰写,其指导思想是它们都像同心圆。最中心的圆—微观问题—仅仅着眼于正在探讨的案例以及它反映的困境。下一个圆—中观问题—着眼于案例与语境的关系,有时会将事实稍作改变以观察做出的决定是否一致。最抽象的层次—宏观问题—着眼于诸如真理、平等、责任和忠诚等等主题。如能使用得当,在任何情况下,这些问题都可以在一堂课的时间之内将讨论从个别引向普遍。”[1]属于人文科学的新闻学专业课程案例教学中,新闻专业各问题的答案学生如果不经过系统的学习和频繁地与这些问题打交道是得不出合理的答案的。可以这样认为,新闻学专业课程研讨式案例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新闻学专业课程各种特定案例的讨论、分析、判断,培养学生新闻专业精神和新闻专业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然后师生共同查找各种资料,分析、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不断地实践,使学生逐渐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并确立自己的专业精神。

(二)新闻学专业课程研讨式案例教学的意义

第一,新闻学专业课程研讨式案例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新闻技能与培养新闻专业精神。我国高等院校新闻学专业的主要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新闻学基本理论和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能在新闻宣传部门从事编辑、采访、节目主持与管理等工作的新闻传播学高级专门人才。具体包括两方面:一是培养具有从事与媒介相关的新闻传播实践工作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出色的专业记者、编辑和摄影师等新闻从业人员;二是培养学生的新闻专业精神,用艰苦的工作、勇气和独立提供的事实、信息和思想的方式获得公众的信任,服务于社会,这是新闻学专业教育的核心价值所在。研讨式案例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新闻技能与培养新闻专业精神,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在设立“奈特案例研究开端”时宣称:“案例教学将加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决策能力和领导才能的训练,学生将有机会检验自己在采编、伦理、传媒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深度与广度。”[2]新闻学作为实践性很强的人文科学,要为新闻传媒业培养决策型与应用型人才,要让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能够尽快适应社会与新闻工作环境,在面临复杂的新闻传播问题时能正确果断决策,运用研讨式案例教学加强对他们的思维和技能训练,帮助他们掌握解决新闻传播中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就尤为重要。第二,新闻学专业课程研讨式案例教学为传统的新闻教学增加一个新的向度。我国传统新闻专业教学主要采用课堂理论教学和课外实习这两种基本的教学方法。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深化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教育观念上,要管牢固树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仅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实习这两种传统教学形式越来越难以适应高校新闻专业的教育教学要求。美国学者菲利普帕特森和李威尔金斯指出“案例研究对于研习新闻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教学手段。”[3]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在设立“奈特案例研究开端”时宣称:“奈特案例研究开端是新闻学院的新探索。我们长期以来擅长于训练研究生的报道与写作技巧,而案例教学将使传统的新闻教学增加一个新的向度。”[4]研讨式案例教学法将成为新闻学专业教学方法改革的必然选择,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拉近新闻课堂教学与新闻实践运用之间的距离,缩短学院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差距。第三,新闻学专业课程研讨式案例教学有助于消除教学方法上的一些误区。我国新闻学专业普遍设置的核心课程包括新闻采访和写作、新闻编辑、新闻摄影、布局和平面设计、新闻法律和政策、专业标准和道德规范、研究方法、新闻史和新闻评论、媒体融合等。研讨式案例教学方法也被普遍运用于这些新闻学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但目前对这种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认识和操作误区,比如将研讨式案例教学等同于举例教学等,甚至有时候会把引用案例和案例教学混同起来,即教师先传授新闻专业课的理论知识,再例举具体案例予以印证,以便使学生能理解与掌握这些新闻知识。新闻学专业课程的研讨式案例教学则是以现实社会中的具体生动的案例为起点,以研讨、分析问题为贯穿,以寻找答案为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

二、新闻学专业课程研讨式案例教学的理论逻辑

新闻学专业课程研讨式案例教学需要一定的教育理论作为方法论工具,只有明确以某种教育理论作为研讨式案例教学的实践基础,形成科学的教学观,才能自觉进行教学改革。新闻学专业课程研讨式案例教学主要基于经验主义、建构主义、缄默知识理论等教育理论。

(一)基于欧美经验主义理论的新闻学专业课程研讨式案例教学

研讨式案例教学法源于“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这一经验主义哲学和“能力培养比单纯的知识传承更重要”的实效主义理论。新闻学专业课程研讨式案例教学的思想来源最早可追溯到启蒙运动之后盛行于欧美思想界的经验主义教育哲学及其激进分支——实效主义。研讨式案例教学法贯彻“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这一经验主义教育哲学理念,即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实物观察为导向、以能力的培养为目标的现代教学理念;反对脱离实际的空洞说教,反对将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经验主义教育哲学认为教学资源必须来自于现实世界,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就应来自现实世界,通过自己的观察和研究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强调知识的真实性、实践性和经验性。实效主义教育哲学不仅强调知识经验和知识实践,而且关注知识的实际效用,认为能力培养比单纯的知识传承更为重要;实效主义教育哲学也强调教学应紧扣社会生活,因为“教学即生活”、“教学即成长”、“教学即经验改造”。教学资源应来自真实的社会生活,教学过程也应与学生的社会生活融为一体。教师应引导学生投身于社会活动,在实践中不断重构自己的经验世界与专业知识。新闻学专业课程研讨式案例教学法强调以真实记者和真实案例作为教学模式,通过真实场景强化注重实际的特征,展示新闻理念和原则如何体现在真实环境中,探讨新闻记者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的难题、哲学问题和各种争议。研讨的案例的真实性是为了在课堂与社会之间架设桥梁,使学生能通过真实案例来体验真实的新闻环境。

(二)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新闻学专业课程研讨式案例教学

建构主义教学理念和早期经验主义教学哲学一脉相承,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外部力量强加)被动接受过程,而是学习者的学习行为意图驱动的自主建构过程。自我学习行为会产生意料之外的结果,从而建立起新的意义结构,并对今后的行为产生影响或制约作用。建构主义认为,交流是自发的并可自行做出选择;知识并不是人们所发现的客观存在,而是社会的产物,是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通过与他人的交流而获得的;知识是语境化的,人们给事件赋予意义是在特定时间、地点、社会背景下进行交流派生出来的,对事物的理解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每个人以不同的方式理解自身的经验;理论并不是用来发现真理的客观性工具,而是有助于人们创造新的知识,指导人们应该观察什么,如何理解自身的经验。这种意义建构包含三种模态,或者说三个层面:一是解释或者读解;二是道德感和得体的行为;三是行动中的能力感。也就是如何理解事物(阐释);哪些是应该做的(道德);如何去做(能力)。反过来,学习者的行为也强化这些意义结构——阐释、道德和能力。学习过程中,学生群体中的每个成员都会对所探讨的学习主题积极发表意见,这一意义结构不是群体成员事先规划出来的,而是长期以来群体成员学习行为的一个意料之外的“副产品”。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出现的是阐释的规则——即每个成员都是平等的。不管探讨的是什么题目,每个人都要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行争论,说服对方。在这一教学情境之下,群体成员之间的交流讨论会产生一张关系网,这张关系网为每个成员建立意义结构提供了条件。同时,每个成员建构的意义结构会影响其他成员的意义结构,或是和谐一致或是矛盾冲突。具有“研讨式”特征的案例教学为每个成员获得新闻学相关知识的意义建构创设了生动境景,是获得新闻知识的最佳途径。

(三)基于“缄默知识”理论的新闻学专业课程研讨式案例教学

人们具备的知识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显性知识,也就是通常被说成知识的东西,像能用书面语言、图表或数学公式来表达的知识;另一种是缄默知识,这是一种非系统阐述的知识,比如我们对正在做的某事所具有的知识。“我们总是意会地知道,我们在意会我们的缄默知识是正确的。”[5]匈牙利哲学家、政治经济学家卡尔波兰尼认为,缄默知识是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是不可言传的,只有在实践中形成、应用、检验和修正。正规的教育渠道难以传授缄默知识,只能通过学习者在实践中摸索、顿悟来获得,或者同行之间在大量随机的相互交流和切磋讨论中来获得,从而把一般意义的知识、技能在个性化、实训化过程中转化为自己的缄默知识。就新闻学专业课程教学而言,研讨式案例教学是学生习得缄默知识的最佳方式。发现一种称做“Know-what”的知识而不知道如何运用,其实不能叫做真正地拥有这种知识。如果没有缄默知识的参与,“Know-what”的知识就得不到有效的运用。因此缄默知识是知识发现与知识运用的中介和桥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缄默知识是重要的课程资源,通过情景“类比”或“再现”就能激发和应用。但是“缄默知识既能成为一种提高行为效率的资源,也能成为导致行为效率低下甚至是失败的根源。缄默知识的功效取决于人们对它们的接受及有效利用。”[6]在新闻学专业课程学习中,有些学生总会在一些相同的问题上犯同样的错误。这是因为与显性知识相比,这种缄默的认知模式与学生的行为具有更大的亲和性。研讨式案例教学也是一种证伪主义教育哲学理念,即遵循“以经验为基础”的教学过程,也是一个经验改造的过程,是纠正错误的缄默知识的过程。

三、新闻学专业课程研讨式案例教学的模式建构与环节优化

(一)新闻学专业课程研讨式案例教学的结构模式

模式是对存在的结构和过程进行的一种简约化的表达方式,它将相关要点联系起来,模式一旦被建构就可能成为一种操作规则。新闻学专业课程研讨式案例教学的模式建构就是对教学的结构与过程进行科学设计,制定科学合理的操作规程。经验主义、建构主义、缄默知识理论的共同之处就是强调知识与能力的获取必须依赖一定的情境,因此,新闻学专业课程研讨式案例教学应围绕具有高度情境性的案例来建构教学模式与实践。模式如下图。教师主导型结构模式通常是在学生不具备充足的知识积累时采用,主要适用于新闻传播理论与新闻史等比较抽象的新闻课程;师生互动型结构模式通常是在完整的知识单元结束后在课堂内进行,主要适用于新闻法规与伦理等课程的需要;学生主导型结构模式教师根据学生“做”的情况进行点评,给出实际解决方案与示范,主要适用于新闻实务操作课程。在各种具体的新闻学项目中,研讨式案例教学都要坚持“怎么办”和“为什么”于一体的教学理念,锤炼新闻职业所需的采访、研究、写作、编辑、平面设计、图表绘制、多媒体制作等技术和媒体实用知识,同时解决“为什么”这个容易被遗忘的重要问题。

时事新闻课心得体会篇4

近年来,独立学院发展迅速,不少独立学院都设立了新闻学专业。与传统高校相比,独立学院在办学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都体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以新闻学专业为例,独立学院即更加强调培养应用型人才,以适应新闻传播实践的现实需要。从客观形势来看,目前新闻学专业人才供大于求,很多新闻媒体倾向于选择重点本科院校的学生,这使得独立学院的学生在实习和就业的过程中面临着较为严峻的挑战。但现实的严峻恰恰是促使独立学院新闻学专业进行教学改革的动力所在。独立学院新闻学专业在课程教学中,难度较大的是新闻学理论课程。现实的情况是,学生似乎对新闻实务课程更感兴趣,思想上更为重视,学习也更为主动,这主要是因为实践性课程有较明确的目标导向,学生能体会到参与感,并能在实践成果中获得满足感。而新闻理论课程参与度较低,无法使学生明显感受到能力的提升。面对这种现状,新闻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迫在眉睫。随着新闻媒介传播格局的变化以及新闻传播领域对实践创新需求的日益迫切,独立学院在新闻学理论的教学过程中,应摆脱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求新求变,着眼于“理论促进实务,实务强化理论”,探索紧跟实际需要、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对此,笔者根据自己在独立学院的实际教学活动,谈一些看法。

一、独立学院新闻学理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学生对理论学习有着畏难心理不少学生认为理论枯燥难学,“谈理论就头痛”,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一大障碍。这也许是独立学院的学生存在的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解决的方法应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上。

2、部分学生认为理论无用一些学生认为,老师与其花时间讲授新闻学理论知识,不如传授几招新闻写作编辑技巧。他们渴望成为一名真正的新闻记者“冲锋陷阵”,却不愿意坐下来探讨“新闻是什么”、“新闻的特征和原则”这样的问题。一些学生不清楚理论如何应用于实践,他们认为理论是“纸上谈兵”,而不是“真刀实枪”地演练。殊不知,缺少理论指导的实践只能是盲目和肤浅的。没有理论功底,实践也难以企及一定的高度。“理论无用”这种观点的背后既有急功近利的心理在作祟,也归因于学生无法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认识不到理论对实践所具有的指导作用。

3、传统的“老师讲授要点,学生理解消化”的教学方法遭遇现实的尴尬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传统的单向式教学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的学生甚至游离于知识讲授之外,遇到有趣的内容听一下,感觉无趣便索性不听。在日益崇尚个性张扬的时代,学生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课堂的知识,而是渴望参与到课堂讨论当中,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再是绝对的权威,学生也不甘于充当单纯的听众,两者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变得非常重要。

4、理论知识“学过就忘”,难以形成长久的印象一些学生在课堂上似乎理解了理论知识,但却无法灵活地将其应用于实际操作当中,于是形成了“理论实践两张皮”,时间一长,理论慢慢被淡忘。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视野狭窄,对现实问题缺少深度关注,思维方法存在局限性。

5、在理论学习中,缺少辩证和发展的眼光,缺乏质疑和批判意识理论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新闻传播实践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不少理论需要在时代的变迁中被赋予新的视角和内容。这一点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密切关注业界动态,为学生提供学科前沿的资讯,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启发,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综合思维能力。

二、新闻学理论课程开放式教学的总体思路

所谓开放式教学,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过程中,着眼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打破课程内容边界,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多种形式的课堂互动,体现出教学过程的延伸性和开放性的一种教学方法。开放式教学包括开放的教学环境、开放的教学内容、开放的互动探讨、开放的教学手段等。新闻学理论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掌握新闻现象和新闻活动的基本规律,理解新闻事业的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新闻传播观,运用原理分析和指导新闻实践。新闻学理论课程虽然并不直接讲授新闻采访、写作、编辑技巧,但其重在培养学生的新闻观念和新闻素养,而这对于新闻实践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新闻观念和新闻素养的培养,不在于学生记住了多少名词和概念,而在于对新闻及新闻事业的本质和特点有清楚的认知和理解。这种认知和理解仅凭教师的单向讲授无法形成,它更多地依赖于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体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创设多种问题情境,吸引学生参与到对新闻传播现象和新闻实践的解析与讨论中,在讨论中掌握原理,在讨论中理清概念,在讨论中树立价值观。新闻学理论课程教学不宜从理论到理论,而应与新闻实践紧密结合。新闻传播领域的新现象、新课题层出不穷,大量鲜活的新闻实践案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新闻学理论中的原理和规律,而且能成为透视新闻事业的一面多棱镜,通过对各种“镜像”的分析,使学生能够清楚地认识到新闻媒体和新闻记者的社会角色以及社会责任,这对于新闻观念和新闻素养的培养无疑有着直接作用。

三、新闻学理论课程的开放式教学途径探讨

为了解决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在教学改革中尝试了以下做法:

1、改革原有的案例教学法,鼓励学生寻找案例,创建学生案例库在新闻学理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法的使用是较为常见的。传统的案例教学法通常是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具体案例,并对这些案例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点。这种方法固然使得知识点的讲授变得生动有趣,学生乐于接受,但学生仍处于相对被动的状态,参与度不高。有时还会出现教师花了大量时间寻找或编写案例,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却只是昙花一现的现象,案例的价值未能充分挖掘出来。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尝试了让学生自己寻找案例的做法。即鼓励学生在课后尽可能多地浏览各种新闻媒体,做个有心人,记录下那些具有典型意义或存在争议性的案例,然后拿到课堂上面与大家交流探讨。每次课都会预留一定的时间来作“案例交流”,学生提供的每一个案例经过整理后都会被汇总到学生案例库中。这种做法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增强他们的信息选择、处理和分析能力,并将理论与实践有效地联结起来,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了学生对现实的敏锐洞察力。例如,学生通过搜集国内外不同媒体对“神九”升空的报道并进行比较,更好地理解了新闻的客观性和倾向性等问题。还有学生反馈,通过这种方式,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看问题的角度更加多元了,对问题的思考也具有了一定深度。#p#分页标题#e#

2、创建网络教学互动平台,将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互联网已经成为重要的沟通和学习渠道。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网络教学互动平台具有便捷性、互动性、延伸性等优势。教师可将教学资源放置在网络教学互动平台上,学生也可借助这个平台与教师展开更灵活的互动。网络教学互动平台有助于学生从接受式学习变为自主式学习,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对课程提出疑问并进行在线交流,更好地实现了“教学相长”。笔者发现,学生通过网络平台提出的不少问题都对教学产生了较大的启发意义。

时事新闻课心得体会篇5

论文摘要:新闻传播史学课程是高校新闻传播学科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目前的教学环境下使之适应现实、更好地发挥古为今用的作用的关键首先是转换观照模式、强化当代性、将文化史视角和社会史视角引入到教学中来;其次是增加教学手段的技术含量,实现新闻传播史学课程逻辑性与趣味性的统一,从而它从“挠头的课程”变为“受欢迎的课程”。

    新闻传播史学是研究中外新闻事业、传播学说产生发展的历史及其衍变规律的科学,既是一门历史科学,又是一门新闻科学,它和新闻理论、新闻业务一样,都是新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新闻传播史学与新闻理论、新闻业务课程一样,其课程教学在讲授方法、教授方式上面临着如何与时俱进的问题;而新闻传播史学课程作为高校新闻传播学科各层次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其面临的教学方法改进的压力大大高于其他课程。如何适应目前变化的教学环境、改变其难教的现状成为这类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新闻传播史学课程面临的困境

    1.体系庞大,知识点多。20世纪90年代以来,作为高校新闻传播学科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传播史学基础课程(含《中国新闻传播史》、《世界新闻传播史》)一直以专业必修课的定位出现,发挥着进行通识教育的功能;新闻传播史学延伸课程(包括媒介发展史、新闻教育史、新闻学术史、广播电视史、广告史等方面的课程)以专业选修课的定位出现,发挥着拓展专门知识的功能;二者共同构筑了对于新闻传播学科学生进行通识知识教育和专门知识教育的平台。

    《中国新闻传播史》课程教学内容的主要框架为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总体脉络和历史沿革,包括重要的新闻媒介、新闻人、新闻事件、新闻作品,重要新闻理论家、新闻研究者和他们在特定时代的新闻学说、传播思想等;从而探讨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本土化特征,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在社会发展、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中作出的贡献以及它与中国社会文化进步的关系。

    《世界新闻传播史》课程主要教学内容为欧美主要国家在近代、现代、当代以来的重大新闻界活动,美、英、德、意、俄、日等国各个历史时期主要新闻传播媒介(报刊、通讯社、广播、电视)以及新闻机构的产生发展过程、重要新闻人言论活动等,进而探讨西方新闻思想、传播观念、管理体制、新闻报道的诸多风格等相关问题。

    从上述中可以看出,新闻传播史学课程在教学内容上面临双重的困境:一方面要把庞大体系、众多知识点整合成有趣味的、学生可接受的内容,需要教师知识广博,变“标本”为“活体,’;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及现代化的推进,传统的僵化的“革命化”视角已疏离了今天的现实,必须用新的视角才能解释全球化、信息化语境下的诸多现实及其历史擅变,这需要教师必须做到视角“转型”。

    2.教育技术含量高。在教育技术层面上,伴随着新媒体、新兴技术在新闻业务类课程中的普遍应用,学生对新闻业务类课程的兴趣与日俱增,这对新闻传播史学课程的教学形成了挑战。那么,现实的新闻传播史学课程教学中的课件制作、多媒体应用、网络教学等不再只是一种附属和装饰,而同样成了一种吸引学生、深化教学、提高表达水平的必备手段。

二、新闻传播史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

    新闻传播史学课程面对庞杂的教学体系、教育技术层面、教学理论层面的挑战如何解决?这是目前这类课程授课教师正在思考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通过新闻传播史学课程自身教学方法的改进来转变,具体说就是:在教学内容上重视新闻传播史学的当代性意义,在秉承史学传统品质的同时,将文化史视角、社会史视角引人到新闻传播史学课程教学当中来。

    1.明确新闻传播史学的当代性意义。何兆武先生认为:“通常我们所使用的‘历史’一词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过去发生过的事件,一是指我们对过去事件的理解和叙述”,由此构成了历史事实和历史认识:“前者是史事,后者是历史学,有关前者的理论是历史理论,有关后者的理论是史学理论。历史理论是历史的形而上学,史学理论是历史学的知识论。”按照这二者关系的思路,新闻传播史实与认识的关系可以表述为:新闻传播史实是证明曾经发生过事实的有关记载,可以使人们想象再现这一事件的象征,存在于人们头脑、精神世界、文化创造中;新闻传播史认识是对子新闻传播史实的重构、重组。那么如何从当代性的意义对新闻传播史实进行“重构、重组”呢?

   当代性是“全部历史的本质特征”。新闻传播史实是构成新闻传播史的基础,对它的认识随着新闻传播史学家思想认识的深化、对史料的理解变化而改变。、新闻传播史学家让新闻传播史成为总结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鲜活记忆,那么新闻传播史学课程授课教师要做的就是使新闻传播史的当代性得以体现。新闻传播史的当代性就是让学生认识到新闻传播史总同当代社会、现世人生息息相关,它对个人生活、人类生存来说是不可分离的,其一切内涵(包括价值、发展规律、形态变化等)都属于当下此刻,新闻传播史是活的现实而非死的标本,是现实之镜而非流逝的旧影。当学生认识到学习新闻传播史是基于现实的激情而非思古的幽情时,教师的激情和学生的兴趣会同时被点燃。

    2.重视文化史视角下的新闻传播史学。方汉奇先生认为:“新闻史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考察和研究新闻事业发生发展历史及其衍变规律的科学……新闻史又是一门历史的科学,在门类繁多的历史科学中,它属于文化史的范畴,是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因为新闻事业是文化事业,新闻机关是文化机关,它们都属于上层建筑领域内的文化方面的范畴。”新闻传播史既然作为文化史的组成部分,那么改变其传统教学中少有文化、少有鲜活思想的状貌就迫在眉睫。

    文化是当下的一个关键词。作为应用于新闻传播史学课程中的文化研究方法不仅仅是社会学层面与政治、经济等并列的一个领域的指称,它“更加体现为人类永远追求创造、超越和批判的精神向度”。过去很长时间新闻传播史学课程的教学思路由于受到“革命化范式”的影响,“中新史”一直以“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为主线构筑,形成了单一的阶级斗争史的模式;而“外新史”也以强化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和资产阶级新闻事业的斗争、社会主义阵营新闻事业与资本主义阵营新闻事业的抗衡为主调。这些模式已经无法令人信服地解释诸多史实。相比较下文化学视角则要敦厚、公允得多,也更有利于论证、阐释诸多史实,因而含有较丰厚文化含量的新闻传播史学也就更令人信服。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新闻传播史学家对新闻传播史本体的追寻,新闻传播史学在内容上逐步摆脱了对政治斗争史、政治思想史的重复和演绎,回归到新闻事业自身过程与规律的探讨上。这表现为由重视报刊形式转向宣传内容、由着重历史沿革转向社会作用、由微观考据转向历史分析的转化。这种逐步以新闻事业自身属性为中心,展示新闻传播思想活动、传播媒介殖变的方法着重探讨新佣事业自身产生发展的过程与规律,彰显了新闻传播的现实影响力,进而显示出了新闻传播史学作为“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现实文化内涵和文化意义。这正是我们引人文化学视角的现实语境。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政治说教与宣传在新闻传播史中不再居于独尊的地位,而尝试建构一种文化史视角下的新闻传播史。它以新闻事业作为本体,以整个世界新闻历史的全局为对象,以跨时间、跨空间和综合多种传播媒介作为方法探讨新闻传播史的价值与规律。

    3.关注社会史视角下的新闻传播史学。20世纪以来史学研究的一系列新的动向和新的发展总称为“新史学”。引人社会史的视角研究新闻传播史学,则新闻传播史学也会被改造成新史学所共同追求的总体史。李彬认为“社会史范式在新闻史研究中体现为三种融合:新闻传播与社会生活的融合(从新闻解读社会、从社会透视新闻);新闻理论与新闻史的融合(历史渗透理论、理论立足历史);新闻学与传播学的融合”。那么社会史视角带来的结果如何呢?

    社会史视角下的新闻传播史学注重的是“社会的整体关系、整体结构,针对的是千百万人的日常生活、历史实践,追求的是一种综合的、系统的、全面的总体史”。社会史视角下的新闻传播史不仅仅就新闻谈新闻、就媒体谈媒体,而是既关注新闻本体的内在联系也探究新闻与社会的外在关联,如政治经济、日常生活、文化思想、时代心理、社会风俗习惯等。

    社会史视角下的新闻传播史学在注重新闻本体的多重内涵、新闻传播事业与社会变迁多重关联的同时探讨新闻传播界人物与时代命运的结合,它致力于发掘和展现一种宏观的、有机的新闻传播图景。引人社会史视角不仅使裁闻传播史学课程的逻辑线条更为严谨可信,并且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

时事新闻课心得体会篇6

[关键词]财经院校;新闻采写编;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07-0025-04

2009年3月笔者主持的课题“财经院校《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的实践教学研究”获得立项。自此,课题组开始了为期两年多的教学实践尝试,开展了一些教学实践活动,经历了许多研究的困难,也取得了一定成果。研究发现,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规模和对人才的评价标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就业。广大企事业单位的用人要求日益提高,它们对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向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培养未来事业需要的创新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人才。希望通过课程体系的建设和课程教学改革,解决当前新闻传播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现有新闻采写的教学中学生目的性不强,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性不够,实践与实验脱节,教师的教学与科研结合不密切。因此,课题研究立足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创新,试图改进现有的教学体系,明确财经院校非新闻传播专业进行新闻传播课程教学的定位,探索出新闻学在财经院校中独具特色的培养模式;通过教改锻炼教师队伍,使其适应整合型新闻学教育的发展。

一、构建课程实践的情况

明确目标,以课程实践改革为核心,构建财经院校非新闻类专业尤其是文秘教育、经济文秘专业的《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实训体系,提高学生经济新闻采写能力,满足社会对经济文秘等专业人才的需求。确定研究思路,以课程实践改革为契机,调查企业等社会组织对经济文秘等专业的人才需求和知识能力结构要求,培养学生具有实际需要的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能力。

组建教学实践研究团队,根据教师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能力,集中力量办好事情;组成了相对稳定的研究、教学团队,团队中以教授、副教授为教学骨干,他们科研成绩突出、教学水平较高,老师们还定期到媒体单位进行调研和实践,提高了自身的实战经验。成果中的《新闻采写编实训教程》讲义稿已为课堂教学采用,并受到学生的欢迎。

二、课程实践所取得的成果和成效

(一)加大理论研究力度,实现教学与研究的结合

本课题组成员对新闻与传播学学科理论和教育教学中的主要问题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成果显著,包括:部级、省区级、校级课题共6项,学术论文6篇、教改论文6篇、教材1部。

新闻采访实践充分利用实验设备,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尤其在模拟人物访谈类节目中,各小组充分准备,演示成功,互动良好,能抓住关键问题提问,联系社会实践强,讨论问题有深度和广度。新闻写作实践是本次实践的重点,学生们充分利用各种资料来源和多种采写方式,尤其在人物通讯的写作练习中,能抓住新闻写作的原则,把握写人物通讯的基本要领,从情节和细节等方面来凸显新闻人物的精神和品质。其中,曾任广西财经学院院报学生编辑的何春浇同学和杨柳慧同学的新闻稿件得到一致认可和好评。在有限的几周实训课程训练中,大部分学生都能在课堂内充分利用时间,集中精力听练写,尤其在练习过程中能主动提问,边练习边解决问题,提高较快。有些学生还利用课余时间来进行练习和资料收集,主动性高。

(二)实践与实验结合,取得较为突出的教学成果

在学校大力支持下,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学生在校期间上机实验时间得到保证,设备利用率超过80%。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并能充分发挥这些技能优势,制作出大量的作品。

项目研究的实践成果:近三年来,为理论课程《新闻采访与写作》开设了《新闻采写编实训》实验课,安排近500名文秘教育专业的本、专科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实训。从目前反映来看,教学效果良好,学生积极性高,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之后,我们将继续有序地推进该实验项目的开展。

经过多层次、多体系培养,广西财经学院2010级第一届文秘教育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达90%。

部分学生担任《广西财经学院院报》编辑,得到了锻炼。学生在校期间活跃在各个媒体(广西财经学院院报、南国早报、南宁晚报等)并有多篇文章和作品在各种媒体和重点刊物上发表。

三、构建科学的教学实践体系

(一)树立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

注意尝试实现多方面的转变,在培养模式上变院系理论讲授的独立进行为媒体积极参与,在培养主体上变以教师为主为以学生为主,在培养重点上变侧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为经验和能力的获取。

新闻采写编能力培养的质量如何,关键要看其综合素质能否适应媒体的需求,其所学知识能否有效地转化为学生的实操能力。但由于多方面原因,教学内容与媒介实践、人才的培养与使用经常出现脱节的现象,未能实现人才培养与媒体参与的有效互动。新闻采写编能力的训练不仅要面向媒体,更要有媒体的实质性参与。基于这种认识,学校把着力实现人才培养与媒体资源开发的有效互动作为推进新闻教育改革的中心工作。一方面根据人才培养的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大纲,把课内理论学习和课外实务培训结合起来,重点强化学生在新闻理念和思维方式的训练;一方面主动征求媒体对财经院校人才培养方面的建议,强化学生的实践环节和实习管理,并会同媒体建立实习生培养管理机制,以检验实践教学和学生实习的效果。

(二)丰富人才培养的内容

跳出传统的刻板的教学大纲、教案和内容体系,代之以贴近媒体实践、贴近现实生活的创新理念和方法,使学生在思维方式以及新闻报道领域能对媒体实践保持新鲜的感知,并成为引导与激发其职业理想的内在动力。要求学生大量阅读新闻经典作品、注意及时定期收集最新“好新闻”,引导学生不断明确新闻采写能力在未来职业工作中运用的重要性。

(三)创新人才培养的方法

改变了新闻院系长期形成的“ 理论+案例”的程序化教学模式,让来自媒体一线的记者和编辑现身说法,以实实在在的“案例+经验”的方法,带给学生报道理念新、技术含量高、现场感染力强的教学效果。

在媒体和学生看来,新闻专业教育训练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大脑,更要训练学生寻找故事的嗅觉、观察细节的眼睛、聆听语言和各种声音的耳朵,要让学生在真实的世界采访真实的故事、接触真实的人物、学习真实的本领。举办“模拟采访训练”和举办媒体记者的讲座,就是要实现培养目标,把记者请进来,把学生送出去。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外接受一线新闻采编实务的培训和训练,在贴近媒介实践、关注现实生活的过程中长见识、学本领。具体可采取以下集中方式:

1.开展以强化新闻理念和思维方式为重点的专题培训。具体做法是:精选师资,主要由南宁电视台、广西日报社等媒体选派擅长各自报道领域的采编精英;创新方法,由记者编辑结合典型案例现身说法;凝炼内容,尽可能体现出课程内容的高度、广度和深度。如对当代中国社会特点及人价值观的剖析,对新闻理想和新闻思维方法的感悟,对时政报道中平视社会权力的度量,对大的事件如何进行报道,对方法论的变革以及对新闻调查技巧的解析,等等。这些讲座看似不够系统,但都是记者身临一线的亲身体验,内容真实、生动、新颖,很有针对性。通过演讲过程中记者与学生问题探讨式的现场互动,学生扩展了如何认识中国社会的视野,对新闻工作的专业性有了更深切的体会,更重要的是点燃了学生的新闻理想和持续学习的激情,明确了优秀记者所应具备的学习型素质和创新性能力。

2.进行以提高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采写训练――组织各种形式的社会调查,让学生熟悉社会,了解国情。如组织学生考察银行等金融单位,组织学生进行市民经济生活调查、我校毕业生情况追踪调查、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食品安全情况调查等。通过这些调查,学生对国情有了了解,结合理论学习,掌握的知识更加全面。

3.采用案例教学法。如《新闻采访与写作》理论课,坚持任课教师每年讲前一年的好新闻、十大假新闻等时效性较强的典型案例。随时发生的新闻事件都可以作为典型案例进行教学。

4.进行实践总结。学生从事实践活动之后,及时让他们总结经验教训,如进行模拟采访训练后,教师及时点评和总结。人物通讯的采写练习,教师尽量做到面对面地悉心辅导,找出新闻作品的不足,要求学生不断修改,写出更像新闻的新闻作品。

该课程实践是为了适应快速发展的新闻传播学教育而进行的必要探索,是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和方法综合应用能力的根本途径,是培养适应于当代社会需要的创造性人才的必要手段,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未来意义。从目前所取得的结果来看,这些创新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培养锻炼教师队伍、提高专业教学科研团队实力方面都有明显效果。

四、教学实践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本教学实践项目在新闻采写编的应用研究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取得了相当的成果,这些成果对于高等教育特别是财经类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起到积极作用。但由于授课对象是非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他们对新闻采写编能力提高对职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项目研究与实践联系还不够密切。建议从以下方面来完善:

(一)加强实训场所的建设

本校文化传播学院已建立了文秘专业综合实验室,但适合新闻传播、新闻采写类课程的实验条件不足。为了提高教师与学生的实践能力,要加快实验基地建立,与相关媒体共建实训基地,使师生的新闻采写能力得到真正的锻炼和提高。

(二)加强教学质量管理

在遵守原教学计划的前提下,注意关注学生的兴趣和接受能力,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广泛听取学生意见,使学生真正领会新闻写作的真谛。健全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及评价体系,建立校、学院和学生“三位一体”的信息反馈机制,加强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价。一是学校教学督导小组对实践教学情况定期进行检查,及时指出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二是成立院系实践教学听课小组,组织有经验的教授听本专业教师的上课,检查教学改革内容的落实情况;三是成立学生信息小组,及时收集学生中的信息,针对学生反映的情况对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调整。

(三)加强成果的应用推广

课题组针对财经院校学生的专业特点,编写了《采写编实训教程》,并应用于教学中,效果很好。但由于没有足够经费支持,课题研究的推广研究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建议加强对项目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应用推广,在更大范围提高项目研究与实践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朱信良.新闻专业采写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7).

[2] 蔡军剑,张晋升.准记者培训教程[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

[3] 张波.新闻业务课实践教学探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6(3).

时事新闻课心得体会篇7

关键词: 新闻英语 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课程标准 媒介素养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国际交流日益频繁,收看收听和阅读英语新闻成为人们了解当今国际形势动向,获取全球最前沿的科技动向,乃至学习和掌握英语的重要手段。新闻英语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或将要发生的事件,具有时效味性等特点。学习新闻英语不仅有助于提高英语的听读能力,而且有助于学习现代英语的各种文体和风格,扩大知识面,拓宽视野和思维。

一、将新闻英语引入大学课堂的必要性

1.社会和时展的需要。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在经济、科技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与其他国家进行着不断的交往和贸易往来。外国企业直接在华投资或旅游,我国的政府非政府组织走出国门从事教育、科技和经济方面的考察和贸易,而后金融危机时代更是给中国提供了在国际舞台大展拳脚争取更多话语权的良机,各行各业对既拥有专业技术又精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总理在同济大学演讲时希望学生做一个关心世界和国家命运的人。作为天之骄子、国家的未来,当代大学生不仅要练好自己的专业技术,而且要关心时事与时俱进,这是个人应对职业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强大社会进步的需要。新闻英语将英语学习和信息获取融为一体。新闻英语的引入不仅使学生磨好语言的利器,而且能开阔眼界和心胸,成为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的有用人才。

2.大学课程标准的需要。《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对新时代英语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它规定大学英语教学需要以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读、写、译能力,使他们能用英语交流信息为最终的教学目的[1]。近二十年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相对于各阶段英语教师及学生十多年来在英语学习方面的投入来说,英语效果并不能令人满意。复旦大学的蔡基刚教授通过对《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研究对比,发现前者对高中毕业生提出的英语能力要求已和后者提出的一般要求不相上下,高中英语课程设置几乎覆盖了大学课程设置中的要求,因而提出了大学英语应调整课程设置,逐步把重心向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发展的看法。[2]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简称ESP),顾名思义,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3]如电子商务英语、外贸英语、医学英语、法律英语、旅游英语、科技英语等,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在一定的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交际能力。

3.符合大学生的年龄和求知特点。大学生是一个求知欲旺盛、对新生事物敏感好奇的群体。国内大学教育注重书本知识和卷面考试忽视社会实践和动手能力的教育模式注定使大学生的求知欲得不到满足,繁重的课业和单调的业余生活促使他们更多地从网络、微博和游戏中寻求乐趣。就英语教学而言,虽然这几年的英语教材教学改革轰轰烈烈,但一部教材从选材、编写、出版到发行需要很长时间,到学生手里的时候一个富有争议性的话题早已过时,因此教材的编撰者们也往往选用经典的富有教育性或哲理性的题材作为教学内容。在课堂上,教师对课文的讲解也往往采用精读的教学模式,从词汇、语法、句型到练习,具体细致地确保学生真正理解教学内容和掌握相关表达的用法。这无疑加强了对学生英语基本功的训练,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学习使用英语的能力,但同时也抑制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无法满足学生求知好学的欲望和追逐新鲜事物的心理。在这样的背景下,新闻英语作为辅助教材引入大学英语课堂能很好地丰富学习内容,填补教材空白,拓展学生的词汇和视野,并增加英语学习的趣味性。

4.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媒介素养就是指公众对各种媒体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体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具体包括对媒体信息选择、理解、评价、质疑、创造和批评的能力。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喻国明认为“媒介素养要从青少年抓起”,“媒介的选择和使用是一种素养,它的养成需要知识、经验和积累,也需要智慧、悟性和更新”。[4]媒介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即能完成的,只有将学生的信息素养根植于日常的教学,根植于教学的方方面面,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对新闻英语的阅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作者的观点、立场、倾向进行分析、讨论,变消极的接受性思维为积极的评判性思维,帮助学生培养辨别真伪,理性思考的习惯,从而在信息充斥的网络时代能够正确独立地分析问题建立自己的观点,而不被五花八门、光怪陆离的媒体信息所误导。

二、将新闻英语引入大学课堂的可行性

1.获取渠道多样便捷。在信息公路高速发达的二十一世纪,学生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取世界各地的各种信息。市场上有琳琅满目的含有大量时事信息的英语出版物,报纸类有China Daily,21st Century, English Weekly,Global Times等畅销读物,书籍类有Crazy English,English Study等附带音像资料的品牌刊物。除了传统的纸质媒介外,众多的英语广播如BBC,VOA,CNN,电视节目如国内的CCTV-9,国外的Fox News,Sky,CNN等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时事英语信息获取渠道。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对将来的学业就业规划,获取自己最感兴趣或对自己最有益的英语资料。将新闻英语引入大学课堂需要学生在课外时间准备材料,信息获取渠道的多样便捷使教学实践易于推广展开。

2.教学方法新颖多样。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倡新的教学方法,其中交际法(Communicative Teaching)和任务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已被广泛采用。交际法采用以交际活动为核心的教学程序来进行听、说、读、写的教学;任务法以完成任务为表层目的,以学得和习得目的语为深层目的,以任务为主要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接受任务、执行任务、检查任务的过程中学得和习得目的语。[5]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新闻英语,将教材内容与时事英语有机结合,能够很好地实践这两种教学方法并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新闻英语教学的实践

1.课前五分钟时事英语播报。教师安排学生事先准备,收集最新的国内外时讯,在正式上课前由学生用英语播报。为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可以以值日的形式轮流播报,或两个学生一组采取电视主持人的播报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踊跃性。在播报结束后,教师可就新闻内容作简单的提问、解释等,以确保学生对新闻的掌握并达到教学效果,然后再转入当天的教学内容。

2.课堂时事话题讨论或辩论。当单元教学主题与时事密切相关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就某一话题展开分组讨论或正反方的辩论。为保证期望的效果并节约课堂时间,教师可在上堂课布置好讨论或辩论的内容,要求学生在课后精心准备并在课堂尽情发挥。

3.时事英语板报和小报。在教室开辟专栏,让学生分组轮流出英语板报,刊登最新时事新闻,方便学生阅读和参考。也可指定或不指定主题组织学生自己动手编写英文小报,并进行班级的小报评选。

4.布置课后小作文。教师在课堂根据最新时事结合写作训练布置作文,让学生以书面或电子邮件的形式交给教师批阅。

5.时事英语主题演讲。教师可以根据当前国内国外的热点话题,安排学生查阅相关新闻,然后就此主题举办演讲比赛,要求演讲的论据充分观点明确。

6.在课堂教学,特别是词汇教学中,举例时穿插英语新闻。词汇教学往往枯燥乏味,教师在词汇讲解时可以巧妙地结合时事,以听写、单词或短语造句、连词成句等形式转达时事信息。这样的词汇教学打破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增加对英语基本功训练的兴趣和热情。

7.时事英语讲座。教师利用课外时间就某一时事话题举办讲座,利用多媒体课件多方位、多层次、多视角地传递时事新闻,并培养学生对媒体信息的思考,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和能力。在课外组织学生收看CCTV-9英语电视新闻节目或在课堂适当播放时事英语新闻视频或音频。

四、引入新闻英语需注意的问题

1.材料的选择难度要适中。新闻英语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适当的新闻材料。学生在刚接触新闻英语时可以引入慢速英语,或者摘取国内的英文报纸上反映国内事件的新闻,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就可以适当加大难度。

2.适当结合多种新闻媒介。如果可以将报刊英语与电台电视台的视频音频材料相结合,会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熟悉了报刊英语中的书面的词汇后,再接触广播电视的英语节目就容易多了。

3.充分利用网络学习新闻英语。国内外的主要媒体,包括电台、电视台、报纸和杂志都在互联网上开设了自己的官方网站。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尽可以做到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只需要动动鼠标登录各种媒体的官方网站,就可以接收阅读世界各地的英语新闻。对同一新闻事件的报道,也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不同国家、不同媒体、不同角度的陈述和观点,这对于大学生的思辨能力的培养不无裨益。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2).

[3]齐建晓.引入新闻英语 促进大学英语教学[J].中国成人教育,2010,(2).

时事新闻课心得体会篇8

论文关键词:媒介融合 通识教育 融合新闻

论文摘 要:在媒介整合时代下的中国新闻教育改革大致沿袭三条路径:即分别作为专业课程、专业方向和教育理念来加以建设现有的新闻教育体系 。但是由于对媒介融合实质存在认知误区,三种路径在现实发展中都存着问题。作为专业课程上唯技术至上的课程取向,在专业方向上对通识 课程设置认知模糊,在专业理念上对新闻教育目标缺乏大局意识,都导致现实改革处于瓶颈状态。媒介融合下的新闻教育实质上是传播者和受 传者的传播理念融合,是知识性课程与技术性课程的融合,是对专业人才和社会人才培养目标的融合。

1 媒介融合对新闻教育的冲击

1.1 关于媒介融合

媒体融合是国际传媒大整合之下的新作业模式,是将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的采编作业有效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平台传播给受众。在新闻生产流程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互动与融合使新闻媒体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一体化的数字内容生产平台的建构、一个采编团队同时面对多种媒体终端的内容整合,要求新闻组织与每一个新闻从业者都能胜任媒介融合带来的新的任务。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布赖恩布鲁克斯(Brians Brooks)06年6月在人大讲座时,曾介绍说:媒体融合的“核心思想就是,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和一些藩篱的打破,以及电视、网络、移动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类新闻媒体将融合在一起。”“记者必须跨平台承担不同媒体交给的工作,98%的工作将和今天要做的极大不同。”

1.2 媒介融合呼唤新闻教育的改革

过去的十年,媒介融合已成为全球性的热门话题,在中西方的传媒界实践中也已经相当普遍。在数字技术与网络传播推动下,各类型媒介会通过新介质真正实现汇聚和融合。媒体融合的深度发展为传媒业提供了机遇和挑战,而新闻教育也必须正视这一挑战作出相应变革。媒介整合影响了整个新闻业制作流程,对传统新闻媒体的生存竞争提出了新的问题。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整合传播,促使了以前占据独立市场份额的各个媒介开始从独立经营中转向多种媒介的联合运作,尤其是在新闻信息采集上的联运操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力、资金和设备的投入,从而实现了利润的最大化。其次在整合传播的过程,技术因素的力量越来越得到突显。新媒体不仅作为一种媒介载体,更是成为一种崭新的表达方式。新媒体发展中技术的更新换代,对新闻教育提出了新的问题。

1.3 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新闻教育改革的现状

中国的不少高校正逐步开始顺应媒介融合的时代环境,进行新闻教育的相关改革和调整,既体现在教育观念上,也体现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等方面。概况来说,现阶段的新闻教育改革呈现出三个层次。

1.3.1 把媒介融合做为一种专业课程体系来建设。通过开设具有实验意义的数字传播课程来适应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如《多媒体信息传播》《网络新闻编辑》等,在课程体系上将新增加的课程作为原有课程的补充。

1.3.2 把媒介融合作为一种专业方向来建设。不单独开设具体的数字传播课程,而将新媒体概念渗透于各个专业的课程中,尝试“大传播”意义上的“媒介融合”,并重点借助“网络传播实验室”、“新兴媒体实验室”等教研一体化实验室,让学生在新技术运用过程中掌握相关知识和技巧。

密苏里大学呼应业界的需求,紧跟技术发展潮流,于2005年9月开设了一个新的“媒体融合”的专业,在“交叉”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新闻传播技能的全面训练,以培养适应媒体融合的新型新闻人才。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推出的“融合新闻学”(convergence journalism)专业,已成为这一领域的引领者。

在中国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媒介融合的专业建设也悄然起步。2007年,南京大学金陵学院获批开设媒体融合专业(方向),并于2007年秋季开始招生,这是国内高校首次开设媒体融合专业;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与美国的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合作,成立了我国高校首家融合媒体实验室;2008年4月3日,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与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媒介融合系签署了一项合作协议,双方约定互为姊妹学院,共同举办“新媒体发展与媒介融合”国际学术研讨会,推进双方的师生互访,互相承认学分。

1.3.3 把媒介融合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加以应用。即整个学院以媒体融合为基础,将媒体融合嵌入到新闻理论演变中,将教师的日常教学和学生的实习实践都按照媒介融合的趋势和技术特点进行调整,探讨多元化互动新媒体教育模式。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调整学院治理结构的基础上,在教学中,尝试在本科推出6个专业课程包,让学生能够既打好学科知识基础,同时可根据兴趣、发展潜力选择专业课程包。同时,在此前提下,也积极利用学校学科优势,加强与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等学科的合作互补,试行联合培养,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具有两个以上的学科知识融合。在实践层面,人民大学尝试将学生的实习真正融入到新闻业界的生产流程中,搭建真正具有实战功能的媒介融合平台。

纵观这三个层次的改革,核心点其实体现在了对专业技术的重视。然而单纯对技术的重视并不足以应对媒介融合的发展。媒介融合给新闻传播教育带来的挑战,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还体现在受众心理、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层面的转变。所以,深刻理解媒介融合的实质,正确认识媒介融合对新闻教育培养目标的改变,才能够使新闻教育从根本上适应融合媒介的时代背景。

2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教育的认知误区

2.1 对媒介融合对新闻实践影响的认识误区——停留在了对新闻制作者与制作方式上,忽视了受传者的影响

媒介融合带给新闻传播行业的改变不仅是体现在业务流程、行业规则、媒介形态上,它改变的不仅仅是制作者,更重要的是受传者对媒体选择和利用的方式。单一的从制作者层面理解媒介融合,尝试着通过培训全能记者的方式来适应媒介形态的变化,并不足以应变纷复繁杂的现实状况。更重要的是从受传者的角度来分析媒介融合的影响。媒介融合对受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受众对新闻的获取和理解方式上。

2.1.1 改变了受众获取信息的方式公众日益摆脱被动接受新闻或信息的状态。尤其是年轻人,乐于回应、参与媒体报道,甚至创建个人的媒体。

而且在年轻人中,拥有这种新媒介技能的人群在增加。专业媒体的记者必须正视这一现实,而且学会从这种方式中获取自身工作的养分。如从网上论坛,在线视频中寻找报道的灵感和故事。

2.1.2 改变了受众理解信息的方式。在传统新闻业为主导的新闻时代,人们对新闻的认知和信赖是基于对理论、数据的臣服,而在新媒体时代受众选择和体验新闻更多是出于情感判断。传统新闻学去强调以理服人,摆事实讲道理,用社会学解决理念传播、影响力问题,但今天它的效能却在极大减损。现在95%以上的社会判断、社会信任建立在情感判断基础之上,要让人们在情感体验当中产生向心力和认同感,动之以情,这是在媒介融合时代必须学会的一种传播手段。

2.2 对融合新闻教育培养目标的认知误区——唯技术至上的专业取向

早期在新闻学框架中的新闻教育注重采写编评的技能课程。在新闻学向传播学过渡的过程中,特别媒介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注重新媒体的技能培养又成了新的学科取向,提出培养“全能型人才”、“跨媒体记者”的新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的核心就是体现在了对技术的重视上,尝试打破早期的专业类别划分,让学生打包学习不同的专业方向的知识。实际上全媒体记者的核心并不是单纯的专业质技能的掌握,媒介融合教学目的也不是要求报道者同时掌握所有媒体形式的专业技能。而是要求报道者能够在团队中正确理解自己的角色,将受传者和传播者的身份进行互动,根据现实情况选择合适的报道方式和报道技巧,以适应当前的媒体环境的变化。单纯的“唯技术至上论”会导致新闻信息的重复传播,深度信息的缺乏,减损有效传播的的效率。

2.3 对融合新闻教育课程设置的认知误区——对融合新闻教育的课程设置认知模糊

2.3.1 融合新闻课程设置上停留在了对多个不同媒介的专业技术知识的融合。

中国目前的媒介融合课程体系实质是力图将网络、报纸、广播电视三种不同媒介形态的技术课程进行打包设计,要求学生必须选修自已主修专业外的第二专业的课程。如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将本科课程设计为新闻学选修包、传播学视觉传播选修包、传播学新媒体课程选修课程包、广播电视专业选修课程包、广告与传媒经济专业选修课程包、学术与应用选修课程包,规定专业选修课必须选修够16个学分,其中在本专业选修的课程不少于3门计6学分,其余学分可以自由选择任意一个课程包,但所选课程至少要来自本专业外的3个课程包。在这种课程体系中,网络是作为独立的课程包来讲授。 这样,在实际授课过程中,首先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课程体系重复带来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过多的专业技术课程会减弱课程中非新闻专业领域的课程比重,这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就得不到全面的系统的提高。融合新闻教育的目标并 “重视多能,忽视一专”,而是要实现“一专多能”的综合性人才的培养目标。

2.3.2 融合新闻教育的跨学科融合并没有真正体现。媒介融合带来的最大改变是,对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如何在新闻传播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上,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多学科知识的融汇,是目前新闻教育改革的重点。美国密苏里大学作为首个开设融合新闻专业的大学,以它成功的教育实践诠释了融合新闻教育的实质。威廉姆斯认为,既然将新闻确立为专业,它就既不能不强调通识、整体的文化教育,也不能偏废实践经验所能赋予的训练,新的教育方式是将专业课程和一定数量的经过精心选择的学术课程的结合。以此为理念,密苏里学院非常重视新闻学与其他科系之间的合作。尝试通过加强通识教育的方式来增强跨学科专业的整合。

转贴于

中国新闻教育在通识课程的设置上,却出现了简单的“拉朗配”的局面,即简单地把两种学科领域的知识进行一定的融合。如有些学院要求学生选修经济类、文化类、法律类、信息类课程,提出培养所谓的军事记者,财经记者,法律记者等等复合人才,实质上这种课程体系培养的人才,相较于相应学科领域的专业人才来说,在专业知识的掌握上只处于粗浅的认知阶段,四年的选修课程由于缺少系统的课程体系的设置,专业的师资力量,充足的上课时间,和与传统新闻学知识的有效融合,变成了似是而非的“复合型人才”。

3 误区的重新认识和反省

3.1 对新闻教育培养目标的设置——对全媒体记者的认识解读

3.1.1 脱离唯技术至上的全媒体技者培养观念,确立培养具备技术能力、专业素养和职业理想的新闻创新人才。全媒体技术这一培养目标的三个层次正是体现了新闻创新人才的三方面素质的要求。一融合媒体人才的专业技术能力:掌握全媒体新闻采集和制作技术,在综合利用各类不同媒介特质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形态的差异化传递。如在报道一个突发新闻事件中,先用手机媒体做短信报道,然后是网络媒体滚动播报,再跟上图片报道、视频报道,最后为报纸、刊物提供详细的深度报道。通过多媒体方式对信息进行整合传播以实现信息的最佳传递效果,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二是融合媒体人才的专业素质是指具有职业道德和素养,遵守新闻伦理和新闻法律,富有创新精神,具有创造性才能。体现在全媒体时代就是脱离简单地对信息的重复性加工,防止信息的爆炸式传递,而是能够根据受众的差异化需求和媒体介质的不同特色,对信息进行多样性的富有深度的开掘。三是体现在新闻的职业理想上。不管传播技术如何进步,传播方式如何变革,新闻传播教育的人文内涵永远是至上的,新闻教育理念应以知识和技术为基础和手段,以人文精神的培养为目的。随着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的新闻教育走向了误区,即人文理想、新闻专业理念逐渐被实用主义,技术主义所取代,把新闻教育置于市场逻辑中,漠视生命教育,使新闻教育走向世俗化,功利化的歧途。 因此,全媒体记者的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内涵即是要培养坚持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维护社会公益和价值体系的社会人才。

3.1.2 全媒体记者的核心素质是叙事能力,即要具有深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功底,能够深刻理解社会与现实,不仅能够通过掌握多种媒介技术把信息进行差异化的传递,更重要的是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突显出信息的力量和价值。

美国著名新闻教育家、旧金山州立大学新闻系前主任、新闻学教授贝蒂?迈斯格在演讲中说,新媒体应用技术越来越成为傻瓜,已经变成简单易学的小手艺,今天的新闻院系培养的仍然是发掘和讲述新闻故事的能力,新闻传播院系在教学和科研中对新媒体技术的过分追求,将会削弱新闻学的核心价值,培养的学生很可能只会成为别人原创性的新闻和影视作品的剪贴员或包装工。不管媒体形式如何变化,如何让一个故事讲得生动始终是新闻学教育的关键性问题。已故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教授凯瑞说过:新闻就是一种描写的艺术,或者是描述的艺术。在美国密苏里大学、南加州大学的融合课程改革中,新闻写作课程始终是作为核心课程来开设,因为讲述一个好的新闻故事的能力实质是其他媒介技能的平台和基础。

3.2 融合新闻课程体系的设置——融合课程实质上媒介技术课程和人文与社会课程的深层整合

3.2.1 技术课程融合的实质是不同媒介专业的学科间融合,实现跨学科的整合教育。

媒介整合时代下融合新闻教育的实质是要把广播电视、纸质媒体和网络媒体的报道特色、写作范式、技术理论、视觉需求、专业术语进行课程间的协调整合,建立真正成熟兼容的媒介融合课程体系。

美国南加州大学媒介融合的课程在多次改革后逐步建立了这一体系,即把媒介融合中的网络新技术课程融入到整个传统新闻学教学中,不再像中国目前的新闻课程改革那样,把网络、广电、纸质媒体分别授课。这样的设计一方面避免了课程体系的重复导致的教学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从新闻实践的角度考量更适合融合新闻要求记者和编辑结合新闻题材特点选择最佳的媒介方式进行报道的特点。

表1:南加大新闻系媒介融合课程模式

3.2.2 融合新闻教育不仅要实现在专业课程上不同媒介技术课程的融合,更要在通识课程上实现多种学科间的融合。

媒介融合催生了融合新闻学的发展,技术层面引发的制作流程的改变,促进了在新闻教育中对技术课程的重视。但是在美国密苏里学院开设的融合新闻课程的实践中,发现单纯的技术性知识的掌握并不足以培养出胜任各种状况的优秀新闻人才。虽然媒体技术的力量谁都无法回避。但是也应该看到,内容永远主宰了高质量的新闻与新闻教育,传输系统永远是第二位的,虽然新技术挑战教育模式,但是我们应该坚持教授学生那百分之八十不变的内容,掌握百分之二十的操作技术比掌握百分之八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加重要。

在此理念下,美国新闻教育从早期的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发展,开设课程的重点从专业技术课程转向了人文与科学知识。各学校都努力将反映传媒技术性层面内容的课程减少,增加传媒事业社会层面、伦理层面、文化层面内容的课程。如佛罗里达国际大学的大众传播系对新闻、广告专业学生人文课程的学习做出了严格要求,要求学生必须修65学分的人文课程,包括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历史、国际关系、经济学、戏剧艺术、宗教、讲演等;宾西法尼亚大学传播系认为:“我们的毕业生应该有良好的人文学科基础,我们训练他们能够探求文化、技术、伦理、文艺以及政治事务,并能深刻理解大众传媒对公众的作用、权利和责任。”

目前在中国新闻教育所面临的时代变革和现实危机面前,加强通识教育的理念和实践成了新闻高校改革的一大举措。目前复旦和清华都提出了通识教育的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这一基本理念,定位于培养媒介精英人才。如下表2、表3可看到,虽然两者的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各有特点,但通识课程中对人文和自然科学知识的重视,加强学生知识面的拓宽是其共同特点。通识教育使学生浸润于文理贯通的博雅教育中,使其成长为更适合社会需求的“通才”。

表2 复旦新闻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与修读要求一览表

表3 清华新闻学专业通识类课程设置与修读要求一览表

综上所述,媒体融合是当代传媒业的一种新趋势,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域的联合与合作,早已突破了现行政策的壁垒。与此相适应,融合新闻教育成为现代新闻教育改革的热点和方向。如何在融合媒介的时代背景下,对中国新闻教育的学科整合进行重新认识和规划,对新闻教育改革来说至着重要。这种学科间整合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指包括不同媒体形态技术课程的整合,尝试将新媒体融入到各个传统媒介的教学体系中。二是在新闻学院内部将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知识和传统新闻学科专业课程的整合,着眼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三是打破学院间的藩篱,鼓励学生辅修其他专业,真正实现学科间的联合办学,着力于培养社会性工作人才。只有实现这三个层次的改革,才能够真正实现融合新闻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徐沁.媒介融合:新闻传播业的新趋势.东南传播,2008(6).

2 倪宁.面对媒介融合的新闻教育.中国记者,2011(3). 3 倪宁.面对媒介融合的新闻教育.中国记者,2011(3).

4 Editor and Publisher.Dec.24.1910,20.

5 邓建国.管窥美国新闻传播院校媒介融合课程改革中的经验与教训——以南加州大学新闻系的试错为例.新闻大学,2009(1).

时事新闻课心得体会篇9

一、学生播报时政新闻在高中教学中运用的重要意义

时政新闻是高中政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第一,通过时政新闻可以促进学生养成关心社会、国家大事的习惯,能让学生意识到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性。现在很多青少年不是关心国家大事,而是关注流量明星小鲜肉,甚至有的学生认为政治生活与自己无关。青年强则国强,青年兴则国兴,当代高中生有义务也有责任去关心国家大事,了解最新政策,为国家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第二,学生关注国内国外热点新闻,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让爱国主义渗透到学生的日常,认识到爱国主义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认识到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面临的压力与挑战,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树立正确的三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三,学生播报时政新闻,能更好调动学生积极性,让每个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增加学生自信心,让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得以发挥,真正成为课堂小主人。每节课的时政新闻小主播播报完新闻,针对所选新闻,要以命题人的视角进行命题,抛出问题后其他学生进行及时回答。这使得时政新闻与教材理论知识相结合,与主观题命题相结合,使得教材、试题、新闻三者得以融会贯通。既有利于学生更好理解教材知识,从而更好消化吸收所学知识,又能慢慢形成更强的审题能力,揣摩命题人的设问,最终培养学生的主观题答题能力。

二、如何指导学生搜集时政新闻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师搜集新闻,在新课前向学生播报的方式,优点在于可以把控课堂,有针对性选择和课本知识有关的新闻,教师能在预设中自然而然地导入新课,节约了宝贵的课堂时间。所有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发展,能高效完成教学目标,处理教学重难点。但这种教师播报时政新闻的传统方式的缺点就是没有让学生真正主动参与进来,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也不利于培养学生搜集素材的能力。提倡由学生搜集时政新闻、播报时政新闻。教师把搜集新闻的任务布置给学生,学生按小组轮流提前准备,在每节课的前五分钟由小组两个成员担任新闻主播进行播报,并选择一个新闻结合四本政治教材的任意知识点进行命题设问。教师和其他学生负责仔细倾听,对其点评。学生踊跃回答小主播抛出的问题,对小主播分析不到位的情况,教师及时点评。播报环节结束后,教师选用其中的某个新闻复习上节课内容,导入新课。整个流程要顺利进行,就需要教师要把学生搜集时政新闻的能力、设置问题的能力培养好。教学建议是第一小组的学生在搜集过程中,可邀请教师参与进来,进行选材的取舍、问题的设置。小组在课上播报后,其他小组以此为参照,小组成员合作为主进行时政新闻的搜集、播报、命题。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各种新闻铺天盖地,通过各种渠道来到我们面前,有价值和无价值的混杂在一起,令人眼花缭乱。怎样才能让学生搜集到适合课堂的新闻?毋庸置疑,时政新闻的选择应该在当下最热点的新闻中选择,培养学生科学选择时政新闻的能力,可以遵循以下三个原则:第一,新闻的内容必须是积极向上、带有正能量。第二,新闻所强调的观点与高中生价值观的培养相关。第三,新闻与四本政治教材知识点有联系,以便更好地为教材知识点服务。对学生进行搜集时政素材能力培养必须把这三个原则贯穿进去,才能更加高效,节约学生的时间。为了学生更加有效利用好大众传媒,教师可以推荐学生观看《新闻周刊》《新闻1+1》以及关注央视新闻、紫光阁、中国新闻网等官方微博,这类新闻素材更加具有正能量的导向性,也更加热点化。比如《新闻周刊》不仅仅概括一周热点新闻,还能让学生站在一定的高度,以正确的视角来看待过去一周的新闻。学生课业负担重的情况下,是不错的搜集渠道。《新闻1+1》从时事政策、公共话题、突发事件等大型选题中选取当天最新、最热、最快的新闻话题展开评论分析,深入解析新闻幕后错综复杂的背景脉络,还原新闻全貌、解读事件真相。学生观看容易培养对新闻的概括、点评能力。微博新闻的特点是简约、时效性强,及时更新最近、最快的新闻热点,既概括该热点新闻的核心,又有正能量引导评价,篇幅长短恰好符合课前5分钟的时间。为了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每周对小组进行评选,选出本周最佳新闻小主播。把最佳小主播的播报新闻风采照片展示出来,以“我是小主播,我爱政治课”作为活动主题。必要的仪式感还是需要的,教师对其进行创新性奖励。比如对最佳小主播奖励的是故宫博物院的文创产品、格格书签等。既能让学生感受到参与课堂的快乐,还能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承。

三、教师如何利用课前学生时政新闻引入课堂

时事新闻课心得体会篇10

关键词:思想品德;时事案例;案例教学;时事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0-0238-02

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选取适当的生活素材,利用鲜活的时事作为课堂教学的素材,有助于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热情和求知欲,启发学生联想、分析、归纳,诱导学生的情感和审美情趣。教育需与社会生活相联系,既是现代教育思想品德指导下的产物,也是当代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处理的关系的需要。“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连接。这正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整合所追求的结果,也是新课改对教师所提出的新挑战和新要求。本人试图从目前思品课教学的问题、教学生活化的策略和实践尝试等方面稍作探讨。

一、案例背景:

之一:《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型课程,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等特征。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上开展时事教育,引导学生关心时事、了解社会,并善于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去正确认识、分析社会现象及国内外的热点问题,做到学以致用;让学生从这带有一定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和提高多种能力,在活动、感悟中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实效。

之二:“时事”即“近期发生的国内外大事”,反映了社会发展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它是最鲜活的思想品德课本,也是最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载体。时事进课堂的方式有很多,其中,开展新闻播报就是一种常见的活动方式。通过新闻播报,能使学生及时地了解国内国际发生的大事,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了解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知道我国在发展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使其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坚持开展新闻播报活动。

之三:本学年,我申报了南京市的教科研个人课题《八年级思想品德课时事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的研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通过新闻播报的形式,发动学生课前收集时事内容,通过整理把教材的观点和现实发生的时事结合起来,形成可以为教学服务的时事政治课程资源,这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让教学更有说服力,更调动了学生创造性学习的热情,也使学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自我教育,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思想认识水平,真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

二、教学流程

(一)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始新闻播报

按常规要求,每个班级每节课都安排两位同学做新闻播报。他们经过筛选、整理和加工,为同学们介绍一条一周内发生的国内外重大新闻,要求内容简明扼要。然后,结合书本的知识谈谈自己对这则新闻的看法。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海岸发生9.0级大地震,强震海啸重创日本,并引发核泄漏危机。这样的一件重大灾难性事件自然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关注。学生在新闻看法中表达了对日本及中国公民生命和健康的深切关心。“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是首要的人身权利”正是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我立刻意识到,这则新闻正好可以拿来用作本课的教学案例。

(二)新闻播报的学生回答同学们的问题

本学期,我对做新闻播报提出新的要求:每个播报同学必须要回答同学提出的和这则新闻相关的问题。对于这个新要求,学生都很乐意接受,他们觉得这是给他们一次展示的机会。而且他们觉得前面说新闻时内容要求简明,他们还有很多了解到的相关新闻内容要与同学们分享。同学问1:受大地震影响,福岛第一核电站的部分放射性物质泄漏到外部。请问最新情况如何?新闻播报的学生回答:3月12日发生小规模爆炸,据报道说是因氢气爆炸所致。联合国核监督机构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干事长天野之弥则表示日本福岛核电厂的情势发展“非常严重”。同时,美国核管理委员会主委亚兹柯表示核危机比日本官方说法严重许多。而法国法核安全局已将日本福岛核泄漏列为六级。同学问2:请问放射性物质泄漏对中国有何影响?新闻播报的学生回答:风向是评定核泄漏有可能对环境造成危害的重要因素。现在核电站上方风向由西向东,意味着风是朝海上吹去,暂时不会对我国有什么影响。同学问3:请问我们该如何防护核辐射?新闻播报的学生回答:多吃对核辐射有特殊防治效果的食品。比如黑芝麻、紫苋菜、绿茶、猕猴桃等食品。看来我们同学对这个问题还是很关心,不过对于我们该如何防护核辐射?好像了解不多。到了第二个新闻播报的,继续有人问这个问题。新闻播报的学生回答:铅可以防止核辐射,你可以拿家里含铅的东西来抵挡,例如:将含铅的化装品涂在身上。把铁罐头(一般都含铅)堆在东边,朝日本方向,然后自己蹲在西边(千万别搞错方向了)。这个回答引发了学生的哄堂大笑。于是,学生们开始热烈地讨论这个问题。作为老师,我迅速理清思路,调整教学内容,积极组织学生分组开展讨论。从同学们的热情中体现了我们对一个重要的权利――生命健康权的关心,到生命健康权为什么是首要的、最根本的人身权利,再到我们应如何正确行使生命健康权……这堂课因为融入了鲜活的时政内容,让枯燥的书本知识变为了生动权利观念的自我教育。学生上课情绪高涨,兴趣盎然,再加上教师的启发、引导,自然就成就了高效课堂。过了两天,各地突然出现“抢盐风潮”,学生们在新闻播报里也做了及时报道,有同学在新闻评论里说:“我们要关注自身的生命和健康,但同时也要理性对待。”

三、案例分析与反思

案例一: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再次深刻认识到: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实施者应强调课程的开放性,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在教学中把握时代脉搏,做到与时俱进。教学中充分运用时事材料,有利于创设学习的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对于学生理解书本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十分有益。

案例二: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我们身边的“热点”时事有很多,例如2014年南京青奥会等。这么多的国内国际时事热点问题都可以作为我们课堂教学选择使用的素材,运用效果如何?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于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不能自己包办搜集时事,而是要发动学生主动搜集。另一方面在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只看到时事素材本身,随意罗列一堆时事材料推给学生就算完成任务了;还要对时事材料做更深一步的挖掘,使之成为时事政治课程资源,服务于教学。所以,对于时事素材要做到,选材要广更要精。这就要求教师要养成看新闻、关注社会生活的好习惯,这样才能带动、指导学生也去关注新闻,这样才能让鲜活的时事材料融入教学,有利于提升教学的效果。

案例三:巧用热点时事,理论联系实际。热点有大有小,取舍的关键在于热点是否与学生学习实际密切相关、与教学内容相关,以及它的思维价值。例如:我国每年三月召开的全国“两会”,是我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作为中学生对此一定不陌生,而且多少会从新闻报道中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所以在讲授“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这节课时,讲到“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一节的时候就可以结合两会的热点时事报道。首先分析为什么每年三月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两会”)会特别引人关注?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好奇心;然后向学生简单介绍我国人大的构成、地位、职能等知识。这样结合着时事材料来讲解,既化解了课堂的沉闷气氛,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更促发了学生去思考该如何做好国家的主人,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能感受到学生的进步:由于开展了新闻播报,首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其次,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通过开展新闻播报活动,促使学生更多地了解了社会、理解国情,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作为教师,我也明显感受到时事材料给思想品德课教学带来的生机与活力,使教学气氛活跃,师生互动热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好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结束语

本人认为时事案例教学法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的实现和贯彻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对中学思想政治课贯彻素质教育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可以归纳为“时事―教学―生活”的循环。“从生活到教学”,即课前引入贴近学生生活案例,使学生的学习从熟悉的生活原型,感兴趣的问题情景着手,学习研究学科知识,课堂尽量成为学生学习体会、辩论反思、概括提升的场所。“从教学到生活”则将学生学到的书本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我在讲解商品这一概念时,如果按照书本上的解释,学生无法真正理解它的含义。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课堂通过引进一些生活化的时事素材,会让学生觉得思品课并不是那么深不可测的,也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时时感觉到思品内容就在学生身边。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