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师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4 19:22:19

项目管理师论文

项目管理师论文篇1

论文关键词:英语应用文写作,项目化教学,教师,作用

 

一、引言

作为人类社会的交流形式、管理手段和思维载体,英语应用文在涉外经济、行政、司法、教育以及日常生活各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能根据岗位需要撰写相应的英语应用文是高职高专学生应该具备的职业技能之一。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强调应用性和实践性,把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上。项目化教学是高职高专英语新一轮教学改革的典型模式,通过真实的任务情境、丰富的学习机会,团队成员的共同参与和合作学习,能有力地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与提高,是改进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有效途径。项目化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要求教师对教学中的角色重新定位。本文在阐述项目化教学的内涵的基础之上,通过教学实例来探讨教师在英语应用文写作项目化教学中应发挥的作用。

二、项目化教学的概念和意义

项目化教学是指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出发点,以团队合作为基础教育管理论文,将传统的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通过构建真实任务情境,围绕具体的学习项目,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在实际训练中获得新的知识与技能,促进实践能力发展与提高的教学过程。具体来说,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个人或小组的工作方式,制定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项目化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与合作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

三、项目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的区别

从教学目标来看,项目化教学突出实践性。传统教学是知识和技能的单纯传授,而项目化教学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融合于项目实施过程,教师不再局限于传授书本知识,而是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项目实施过程,帮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与新的知识融会贯通。

从教学内容来看,项目化教学具有跨学科性。教学所涉及的内容涉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研究方法以及当前社会的综合问题。学生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知识和多种信息来源(如书籍、网络资料等)来理解和分析所遇到的问题。

从教学形式来看,项目化教学具有主动性和互动合作性。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学习中国论文网。项目化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教育管理论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评价和验证假设,最后得出结论。学生需要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思考才能解决问题。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项目化教学强调学习活动中的互动与合作。教师、学生以及涉及该项活动的所有人员相互合作,形成“学习共同体”,共享资源和智慧,共同探讨解决问题,合作完成项目。

从教学手段来看,项目化教学具有先进性。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项目化教学中,师生要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学习信息,利用PPT、网页、动画、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制作多媒体课件及进行成果展示。

从评估手段来看,项目化教学具有多样性。传统教学评估手段单一,多采用终结性方式。而项目化教学评估手段多元化,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四、教师在英语应用文写作项目化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英语应用文写作项目化教学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项目的准备、实施与评价。

(一)准备阶段——项目设计、指导的作用

根据英语应用文写作课程的知识体系及学生生活、职业岗位的需求,教师设计开发出与各项内容相适应的实践项目,将整个课程内容分为“个人事务写作、文秘事务写作和商务事务写作”三个模块,每个模块作为一个项目,每个项目再分成若干个子项目,构成教学内容。个人事务写作包括个人简历、申请信、求职信、求学信、名片、演讲稿等;文秘事务写作包括通知、公告、海报、总结、会议纪录、传真、电子邮件、备忘录、邀请函、致辞等;商务事务写作包括广告、建立业务关系、推销信、投诉及理赔信、询(报)盘、支付条款等。教师提出项目任务设想教育管理论文,与学生讨论并确定项目的目标和任务。以“个人事务写作”这个项目下属的子项目“求职信”为例,确定的项目任务是了解求职信的内容与特点,掌握求职信的写作格式、基本结构和典型词汇和句型。确定项目训练形式(课堂实训和课外实训)以及实训实施步骤。教师指导学生搜集、整理和讨论与此项目相关的知识,词汇,句型,范文;准备图书、PPT、VCD、视频等工具,在这个阶段,教师是项目课程的设计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

(二)实施阶段——组织、引导的作用

课堂实训分为三个环节:案例讨论、错例修改、情景模拟训练。教师营造学习氛围、创设实践教学环境,按既定的实施步骤组织和引导教学过程。首先由学生展示准备的案例,师生讨论引出第一个知识点:求职信的概念和特点。接着以小组为单位分析案例,引出第二个知识点:求职信的组成部分及写作格式。然后由教师展示错误案例,提出问题,比如该求职信结构是否合理,语言是否得体,应如何修改?师生共同讨论问题,修改错例。演示范文,讨论总结求职信的写作要点和技巧以及常用词汇和句型。最后,进行模拟写作训练,以PPT文件、纸质作业、角色扮演、讲述等方式进行成果展示。课外实训包括利用网络或其他途径查找相关案例,进行评析,仿写;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社团活动进行实战训练;结合专业学习、毕业求职或社会调查活动进行实战训练。教师提出目标,与学生共同制定计划教育管理论文,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定期检查、督促,实行过程指导。课堂实训和课外实训均由学生唱主角,采用“交互式”学习模式,教师当好“导演”。从主讲人转变为协调者;从教学生转变为帮学生;从一言堂转变为控制整个教学活动的进程。在项目化教学情境下,学生遇到的问题更加综合和复杂。教师需要在心理上引导学生,激励学生勇于尝试、积极参与,还要培育学生善于合作的素质。当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给予具体的帮助中国论文网。在这个阶段,教师是项目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三)评价阶段——检测评估的作用

评价阶段是对整个项目活动的检查评估和总结。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中,可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形成性评价主要对学生在整个项目完成过程中的表现(写作资料的收集准备情况、学习态度、参与实践、作业完成质量等)进行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能及时地反映学生学习中的情况,及时地肯定学生的成绩,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引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方向。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三位一体使评价更深入,更全面。教师还需要帮助学生对项目教学的目标、过程和效果进行反思,总结体验。终结性评价主要对学生的本课程期末考试情况作出评价。在这个阶段,教师是项目教学的评估者。

五、结语

教师在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使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应重视自我发展,树立实践和终生学习的观念。项目化教学的实践性和跨学科性要求教师除了具备较高英语语言水平之外,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要了解涉外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和工作过程以及对人才的要求教育管理论文,才能够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工作任务来设计、组织、实施项目活动。不仅娴熟本学科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还要了解商务、外贸、文秘、旅游、物流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这就要求教师成为一名终生学习者,不断学习新知识,并通过专题培训、企业挂职顶岗锻炼等方式,积累教学所需的实践经验和职业技能。此外,在项目化教学中,项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教学情境和学习环境的创设和教学评估是教师的主要工作之一。教师还应成为教学的研究者,学会用研究理论来指导、提高自己的教学实践。最后,由于项目化教学强调团队协作性,教师要具备良好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教师要从个体的工作方式走向合作,不仅要善于与学生互动,还要与同事,甚至不同专业领域的教师联合起来进行项目教学。

[参考文献]

[1]刘景福,钟志贤.基于项目的学习(PBL)模式研究[J]. 外国教育研究,2002,11.

[2]雷术海.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英语课程项目化教学研究[J].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

[3]方义桂.高职院校实施英语项目课程的师资要求及其对策[J]. 现代教育科学,2009,3.

[4]李卫星.项目管理实践精要[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项目管理师论文篇2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BB平台;项目教学法;小组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32-7276-03

Blackboard平台(简称BB)是美国Blackboard公司开发的在线教学管理平台,是目前市场上唯一支持百万级用户的教学平台。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在使用BB教学平台,并且很多课程也都在使用BB平台,通过BB平台可以丰富课程资源,方便学生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在线、远程学习。北京中医药大学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全校的精品课程,在这门课程的BB平台建设上,教师投入了很多时间和精力,BB平台建设的比较完备。

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中,使用项目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得理论知识与实践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但是,如何有效的管理项目、追踪项目的实施情况,及时解决学生在项目中遇到的问题是使用项目教学法的老师遇到的普遍难题。该文探索出一种新方法,使用BB平台管理项目,可以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经过一线教学实践,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管理追踪项目的实施情况,同时极大的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非常值得推广。

1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BB平台建设

计算机基础课程BB平台,主要有以下功能:最新通知、课程介绍、教师信息、教学大纲、教学日历、电子教材、电子教案、教学课件、在线测验、课外习题、实验指导、学生作品、常见问题、在线讨论、指定教材、参考资料、小组管理。如图1所示。

最新通知介绍这门课程近期的一些通知,比如在线辅导教师的安排、计算机等级考的报名时间、Access数据库项目的有关竞赛等;课程介绍对课程性质、课程特点、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及实际应用价值进行了介绍;教师信息介绍任课教师的详细情况;教学大纲介绍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知识点及掌握要求、学时分配、考核方式及成绩的评定;教学日历介绍这门课的教学进度、教学安排以及理论课时和实验课时的分配;电子教材部分可以在线浏览教材;电子教案介绍每节课教师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教学课件提供了ppt课件的在线下载;在线测验将题库导入到BB平台中,学生每学完一章后,随机抽题组卷,进行在线测验;课外习题主要介绍历年计算机等级考试的真题;实验指导介绍各章上机实验的实验内容及实验步骤;学生作品收集了历年优秀的项目作品和计算机信息系统比赛中获奖的作品,并提供了一些选题比较好的项目题目,供学生选择;常见问题中将每一章学生遇到的常见问题列举出来,供学生在线学习时参考;在线讨论建立了课程论坛和自由交流论坛,当学习中遇到难题或有疑问时,可以发帖,同学或老师看到后可以解答;指定教材主要介绍这门课程所使用的教材和参考资料;小组管理主要针对项目小组进行管理,每个小组可以上传项目文件,小组内可以发帖讨论项目相关问题。除此以外,还建立了丰富的题库供学生测验或练习使用;通过成绩中心可以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看到每个学生的测验分数及答题情况;通过预警中心设置成绩规则,可以筛选出满足要求的学生,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对这些学习较差的学生给予更多的辅导。

2 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项目教学法是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进行处理,学生在了解具体要求之后,以小组的工作方式共同制定计划、分工、合作完成整个项目[1]。北京中医药大学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主要讲授Access数据库基础,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础知识,掌握关系数据库的基本原理,掌握数据库程序设计方法,具有熟练使用Access建立一个小型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能力。因此,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中,使用项目教学法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紧密结合,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理论知识。

在计算机基础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分组选定一个主题,组成项目组进行项目。项目组要求有一个组长管理整个项目,组长制定项目执行计划、组内成员的分工,组内所有成员合作完成整个项目。当讲授完数据库理论知识、Access数据库和表的创建后,要求各组根据所学知识,创建数据库,创建表、表之间的关系,并将数据输入到表中;当讲授完查询和窗体后,要求项目组继续进行项目,添加查询和窗体,将整个项目实现的功能通过窗体组织成一个完整的有界面的应用程序;当讲授完报表后,要求各项目组进一步设计项目中的报表,以便用户打印输出数据;当讲授完宏和模块后,要求项目组进一步完善项目实现的功能,使用宏和VBA编程实现更多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功能。这样,当整个课程结束时,各项目组都实现了一个功能齐全、界面美观的数据库应用系统。

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课堂所讲的理论知识,要求在课后的项目中同步完成。学生需要消化课堂所讲知识,还要应用在项目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些问题和难题,需要小组共同讨论、查阅资料或寻求帮助。使用项目教学法,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项目组需要不断协调,成员之间需要合作、共同完成项目。随着项目的进行,每个成员都能深入到项目中,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学习的积极性极大提高。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也使理论知识和实践无缝结合,使学生真正认识到了这门课程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每学年,全校本科生都要进行数据库信息系统作品竞赛,获奖作品代表我校参加全国文科生计算机竞赛。以此鼓励学生不断创新,制作更多优秀项目。

3 利用BB平台的小组管理功能,方便的管理项目

项目教学法中,教师如何有效地管理项目、监控各项目组的实施过程、实时解决学生在项目中遇到的问题呢?在尝试了多种方法后,作者找出了一种在BB平台中,使用小组管理功能管理项目的新方法,可以很好的解决以上问题。

在BB平台上,教师需要在“控制面板”上自己新建“小组管理”功能,之后为各个项目组建立小组页面,显示每个小组的名称、组长及成员。并将已经加入BB课程的学生,添加到各个小组中。这样,各小组可以进入自己的小组管理页面。各小组管理页面中可以显示项目组中每个成员的信息,项目组内还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文件交换、发送电子邮件。如图2所示。

在项目驱动式教学中使用BB平台的小组管理功能,方便各项目组交流讨论,同时可以上传文件,以方便项目组其他成员下载最新版本文件。教师也可以在BB平台上看到各个小组的项目进展情况(包括小组讨论内容、上传文件的详细记录等),也可以对各个小组的项目进行检查、指导。通过BB平台的小组管理,整个项目的完成情况都在教师的监控和管理之中,教师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在空闲时间检查学生项目的情况。对于进展较慢、活动状态不太活跃的小组,教师可以跟项目组长谈话,找出项目进展缓慢的原因,是遇到了无法解决的难题还是因为组长组织不佳没有继续进行项目;对于十分活跃且项目进展很快的小组,教师可以积极鼓励,并进一步引导,解决一些具有深度、难度、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4 在BB平台上,建立优秀项目库

在BB平台上,还可以建立优秀项目库,收集那些制作精良、功能完备、技术水平较高、与学生专业结合紧密、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项目。方便师生参考学习。目前,优秀项目库中已经收集了大量项目。有了优秀项目的参考,各项目组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可以参考这些项目中的部分功能,以制作出更好的数据库应用系统。

通过连续两年信息系统作品竞赛就可以看出,学生通过项目教学法,一边学一边做,制作的项目,与实际应用、与学生的专业结合越来越紧密,功能越来越强大,界面越来越美观,学生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项目教学中,学生体会到了学习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

5 小结

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中,使用项目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得理论知识与实践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同时,使用BB平台的小组管理功能,分组管理项目,对项目的执行过程进行监控和指导,有效解决了项目管理缺失,教师工作量大,无法及时指导学生的问题。经过两年的教学实验,效果非常好,值得其他老师借鉴。

参考文献:

[1] 姬海宁,曾娟,胡永达,等. 新型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2(23):144-145.

项目管理师论文篇3

关键词:社会责任;项目管理;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9-0248-02

对个人而言,社会责任是指成员对社会应肩负的责任,是保证自己能在社会中持续生存和发展而必须对社会的付出。承担社会责任,是一个青年社会化的重要标志。高校作为众多青年步入社会前的最后一站,有责任为其提供社会责任教育。

一、项目从业者的社会责任

现代项目往往涉及到较多的人和事,存在分工与协作,项目的成功很大程度依赖于项目从业者的责任意识与落实。项目从业者可能是项目管理者也可能是项目参与者,除有分工职责外,还有与其专业、地位、能力或所掌握资源相适应的社会责任,表现为对项目相干者的责任、对项目所在社区的责任、对自身行业信誉的责任等。这些社会责任强调社会、公众安全和环境的利益;要求从业者遵循有关的政策、条例、规章和法律;倡导从业者应接受与自己专业背景、经验、技能和资质相符的工作任务,履行承诺,勇于承认和纠正错误,保护委托人的私密,尊重当地的文化,等等。

二、《项目管理》课程中应含社会责任教育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项目概念的延拓,一切可以计划的、一次性的、有目的的活动都被纳入项目管理的视野,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亦得以扩充,并发展成知识体系。《项目管理》是一门实用性强的课程,除讲授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外,还训练学生的项目思维和行为习惯。学生通过学习应该掌握以下知识:项目管理的一般流程(启动、计划、实施、控制及收尾)和主要领域(包括项目整体管理、范围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及采购管理等);项目管理的技术和方法(如分解、决策树、敏感性分析、关键路径法、蒙托卡罗模拟等);项目策划、项目计划以及项目运作。个人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与环境和教育关联紧密。就前者而言,公平的制度环境,健康的文化环境和诚信的道德环境都是社会责任生存不可或缺的土壤。就后者而言,家庭、学校和社会实践三者皆是社会责任教育的阵地。对大学生来说,离家在外,却尚未完全涉世,学校教育的影响显然超过其他二者。《项目管理》作为专业课,应结合教学内容和目标,帮助学生树立项目管理职业的社会责任意识。

三、《项目管理》课程中实现社会责任教育的途径

将社会责任教育植入《项目管理》课程,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途径着手。

1.教学的内容设置与目标定位。任何课程的教学过程实际也是一个项目过程,需按照一定的计划来施行。要做好《项目管理》课程项目,教师应在开学前定位教学目标与范围,围绕目标制订教学计划,然后按照计划实施和控制教学,教学结束后进行经验与教训的总结。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MI)在其推行的项目管理职业资格(PMP)认证培训项目中,除向学员教授项目管理知识指南(PMBOK)的内容外,还有《项目管理道德与职业规范》的介绍。该规范认为指导从业者抉择和行动的基础是价值观,以责任、尊重、公正和诚实这四条价值观念作为基本依据,详细地制订具体条款,并将具体条款分为典范性准则和强制性准则两类。笔者认为这项做法值得学校的《项目管理》课教师借鉴,向着培养未来的项目从业者的目标,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将这个职业的社会责任观念传输给学生。

2.教师的言行示范。在高校,辅导员教师普遍反映学生更愿意聆听专业课老师的教诲,因为专业课教师比辅导员教师更了解专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拥有更加丰富和前沿的专业知识。专业课教师的言行对学生具有极强的示范效应。如果教师过分强调就业率、就业工作薪酬和现时利益,则其学生的就业取向就可能更加偏重于大城市、高收入的就业岗位。如果教师过分强调专业知识的学习,忽视对学校活动的理解与支持,则其学生容易对于学校活动表现出消极和懒散。如果教师过分强调自我理想、自身发展,其学生也往往表现出集体主义、公德意识的缺乏。不可否认的现状是,国内很多的教学活动教育学生就是“好好学习”,拿个好成绩,而在责任和良知方面的教育非常缺乏,只“教书”,不“育人”。《项目管理》课程教师要做到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教育就应该从自身的言行规范开始,言传身教,让学生在职业生涯开始前就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

3.课堂文化的塑造。虽然《项目管理》课程的历时不长,一般也就三、四十个学时,但教师还是应该重视课堂文化的塑造。文化是个抽象的名词,但它可以意化为精神、观念,形化为物质、行为等。每个教师上课时都有自己的思路、作风、行事惯例、奖惩标准等,这些都是课堂文化的表现。社会责任教育不同于科学知识教育的所在就是,它的内涵是潜移默化地发生转移的,需要学生感性和理性思维的双重接受。课堂文化可以作为教师授课的辅助和补充,催化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这里值得指出的是,教师应在课堂文化的塑造中发挥主导作用。也许会有质疑说,高校里的专业课教师大多一个星期才和学生会一次面,一次两、三个45分钟时间,保证教学进度才是第一要务,哪有时间和精力去管课堂文化?再说了,学校不是有校园文化吗?错。其实,课堂文化对教学目标的完成来说是“磨刀不误砍柴功”,《项目管理》课的社会责任教育,仅凭教师的言传是完全不够的。借助课堂文化这个载体,教师可以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责任观等带到学生的意识里。

4.实践活动的开展。实践是人磨炼意志、砥砺品格的重要方式。项目管理本身属于应用型知识,对它的学习和掌握需要知行并重。通常在《项目管理》课程里,教师都会让学生分组进行项目活动,一则让学生实践其所学,二则模拟项目的运行情境,再则启示参与者的团队意识。活动中同学们分工协作,锻炼自己的问题分析能力、动手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等。教师在指导学生的实践或是评价学生的实践成果时,应该抓住机会适当给予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因为这样做带给学生的记忆留痕是非常深刻的。笔者曾经给学生安排项目规划的实践作业,即给出一个企业案例背景,请学生分析问题,归纳目标,策划项目。在这项实践活动里,学生除了应用目标导向项目规划技术外,还要考虑大局的资源限制和长远利益。学生分组完成作业后在课堂用多媒体工具讲解自己小组的项目规划成果,台下老师和其他同学可以评论或给出建议。综上所述,大学社会责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这其中应该有专业课教师的工作。《项目管理》课程应结合其对人才的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教育。

参考文献:

[1]PMI:项目管理道德与职业规范[Z].2007.

[2]王继全,黄兆林.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教育[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6,(01).

项目管理师论文篇4

原作者:汪小金

一、确定项目目标

把论文写作当项目来做,就必须要为它确定明确、具体的目标。按项目管理的要求,项目的目标必须要包括时间、成本、质量和范围这四个基本要素。通常,学校对完成论文的时间有明确规定(可能有伸缩余地),对质量也有基本要求,而对成本和范围则不做硬性规定。

在开始论文写作的研究工作之前,学生应该认真考虑自己的论文写作项目的时间、成本、质量和范围要求:

时间:何时开始、何时结束?可以在学校规定的时间范围内,给自己规定一个硬性的结束时间,只能提前不能拖后。给自己施加压力其实是激励自己的最好办法。

成本:用多大的代价完成论文?外在的、经济上的代价不难确定,比如调查研究费、书费及其他费用等。论文写作项目的另一大块成本是你自己的努力程度,即:你愿意付出多大的精力来完成这个项目?你应该在保证身心健康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投入精力。

质量:论文写作项目的质量标准是什么?它直接决定着你所获得的学位的含金量。学位的含金量主要不是取决于授予学位的学校,而是取决于你的论文的质量以及你在整个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与锻炼出来的能力。质量可以用多种标准进行界定,比如:论文评阅人对论文的评阅意见,论文答辩顺利过关,在同行审议的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学会了发现问题、定义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的相关知识和能力有了较大提高等等。

范围:完成符合质量要求的论文必须要做哪些工作?比如学习研究方法,进行广泛的文献搜索,选题,编制研究计划(开题报告),设计研究工具,收集数据,分析数据,进行讨论,撰写论文等。如果应该做的工作没有做,就会影响到你的项目的质量。

作者在国外攻读博士学位的第一学期就对论文写作的目标做了明确规定:从1999年3月至2001年7月、用比学校规定的6个学期少一个学期的时间完成博士论文;把论文写作所需要的调查研究费用控制在3000澳元以内,以追求学习效率和效果的态度,尽最大努力经历学习研究方法、选择研究题目、进行文献搜索、实施研究和撰写论文的全过程;不仅要完成优质的博士论文,而且要培养自己发现问题、定义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优秀能力。这其中包括了时间、成本、范围和质量四个方面的要求。作者对质量还确定了一些比较具体的要求:

撰写论文参加(美国)项目管理协会的国际研究生论文比赛;

在美国projectmanagementjournal和英国internationaljournalofprojectmanagement上发表学术论文;

成为导师的最优秀的学生之一,为导师和学校带来一定的声誉。

二、初步选题和工作分解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知识结构和兴趣等确定选题领域。任何一个领域都有需要研究的问题,但是学生一定要注意选择自己比较感兴趣和熟悉的领域。

选题领域确定以后,就可以对论文写作项目编制工作分解结构。工作分解结构(wbs)是项目管理中的基本技术之一,用来把大的工作任务分解成便于管理和控制的较小的工作任务,并据此确定应该提交的各种工作成果和安排实施计划。论文写作项目的工作分解结构及其底层的要素应该提交的工作成果。

在工作分解结构完成后,学生可以根据其中底层的要素和相应要提交的工作成果来编制论文写作项目的进度(时间)计划。

三、论文题目与研究目标确定

项目管理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微观层面的管理,强调目标的具体性、可衡量性和可操作性。大而泛的目标不仅不便于衡量和操作,而且对人们起不到应有的激励作用。比如:

􀁺“为客户提供一流的服务”就是一个不便于衡量和操作的目标;我们需要把“一流”的标准定下来,包括用什么指标来衡量,在这些指标上要分别达到什么水平才是“一流”的。

􀁺“把办公室油漆成很漂亮的颜色”,这也不是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项目目标。我们可以把它具体化为:用1000元在8小时内完成4面墙的油漆任务,质量要达到国家白颜色墙的2000标准。

项目管理的这种要求,也应该在学生的论文题目和研究目标中得到体现。好的论文题目应该是比较具体的,直指论文要回答的问题,让读者明白论文的研究内容,要包括论文的几个核心的关键词。当然,论文题目必须简明扼要。为了便于学生理解,表1举例说明“好的”和“不好的”论文题目。

与论文题目一样,论文的研究目标也必须是具体的,直接提出论文要解决的问题。目标越明确、具体,就越容易采取合理可行的对策和实施过程。对研究目标的描述,可以采取下面这种形式:先用一句话描述出项目的总体目标,再具体列出有关的几个分项目标(可衡量、可操作的)。比如:

本研究旨在鉴别和确认项目管理文化的关键特性,并调查和评价项目管理专业人士围绕这些关键特性的工作价值观和信念的现状。本研究的具体目标为:

􀁺跨组织和行业调查项目管理专业人士的工作价值观和信念;

􀁺在上述调查的基础上,鉴别和确认项目管理文化的关键特性,建立项目管理文化的模型;

􀁺在调查结果和所建模型的基础上,分析和评价项目管理专业人士围绕项目管理文化关键特性的工作价值观和信念。

四、项目实施与监控

在制订了工作分解结构和论文写作进度计划之后,学生就应该严格照此执行。学生如果能够按照计划认真完成前文所列举的工作成果,不仅最后的论文的质量可以得到保证,而且能够保证学生经历一个比较完整的研究过程,学会规范的研究方法,极大提高发现问题、定义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是来学习的,不能以“走捷径”的方法来完成学位论文,必须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经历研究的全过程,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完成学位论文。省略其中的任何环节,即便不会影响学生获得学位,也一定会影响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得不到应有的锻炼。

任何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项目管理要求人们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去对待这些问题。与其他项目不同的是,对学生来说,论文写作项目实施中出现问题是好事。每出现一个问题都是学生的一次极好学习、提高的机会。学生应该在解决问题当中不断学习,朝自己的项目目标迈进。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的过程中,甚至有意采取了“创造问题”的做法,以便“通过问题学习(learningbyproblems)”。作者深刻体会到:没有问题便没有学习(noproblem,nolearning);每克服一个问题,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就会提高一步。

项目管理强调按计划的均衡生产,不提倡大赶工和大会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需要动态地检查、监督项目的实施情况,发现与计划的偏差,找出偏差的原因,并及时加以纠正。在论文写作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应该定期检查各阶段要做的工作有没有按期完成,要提交的工作成果有没有按期提交出来。学生特别要注意某些自己不能控制的外部事件对项目进度的影响,比如问卷调查表不能按期收回、导师出差、社会活动等。这些外部事件是项目的风险,必须要加以有效管理。学生如果能按计划均衡地实施和监控论文写作项目,就不会出现在交论文之前的一段时间拼命赶工的情况,可以保证论文写作的进度和质量。

项目管理强调计划是需要在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中逐渐细化和不断更新的,因为许多情况是逐渐明了和不断变化的。在论文写作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需要对计划阶段编制的技术路径进行明细化。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的过程中,就曾经对文献搜索编制了图2所示的“文献搜索路径图”。

五、项目团队建设

撰写学位论文是一件困难的任务。更糟糕的是,不少学生认为自己是孤立地在从事这项任务。既然把论文写作当项目来做,就要按照项目管理的要求依靠项目团队来完成论文写作项目,避免“孤军作战”的局面。

项目管理中所说的团队是“大团队”,即:任何能对项目的成功施加影响的人都是项目团队的成员,都是重要的项目关系人。项目要取得成功,必须做好项目关系人的管理,搞好项目团队建设,充分调动积极因素,化解消极因素。也许某些项目关系人并不认为他们自己是你这个团队的成员,但至少你自己必须把他们看作是团队的成员,并且按团队成员对他们加以管理,使他们为你的项目服务。

撰写学位论文,表面上看起来是学生一个人的事情,其实也是有一个团队的,只是这个团队不像其他团队那样明显。除了学生本人以外,团队成员至少包括:指导老师、相关同学、其他相关老师、家人等。如果要进行社会调查,就会涉及到更多的人。在团队建设中,学生一定要了解相关人员在自己的论文写作项目上的利益领域和影响领域及其利益和影响力的大小,以便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的过程中,就特别重视与导师、相关同学之间的团队建设。指导研究生进行论文写作,老师最主要的利益追求不是经济方面的,而是学术声誉、学生的成就。与导师进行团队建设最好的办法就是当一个好学生,让导师看到你的努力、你的成绩、你的培养前景,同时你必须对导师的指导给予承认(但是不需要送礼)。与同学之间,则要经常交流与沟通,互通有无,建立起相互支持的关系。作者的导师在作者完成博士论文后给予了作者这样的评价:他善于把导师的每一建议付诸实施,并且不断地对导师的指导给予承认和感谢。作者的导师还曾经说过:“当一个好导师是很容易的,如果你有好学生的话。”作者希望把这句话送给正在或将要撰写学位论文的研究生们。如果你想要有一个好的团队来帮助你成功完成论文写作项目,你首先必须是一个好学生,是一个好项目经理。

六、结语

项目管理师论文篇5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沙盘模拟;实践教学

一、前 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企业对管理人才的需求与高校对人才的培养模式产生了冲突,高校必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沙盘简介。沙盘原是军事战争中战地指挥工具,它能形象地显示占领地区的地形,表示敌我阵地组成、和兵器配置等情况。通过沙盘这种实物模型,军事指挥员无需亲临现场便可以直观地了解整个战场的全貌,进而研究地形、敌情、作战方案,组织协同动作,实施战术演练等,从而运筹帷幄,并做出最优的决策。

2.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现状。项目管理课程要想尽量从整体上来把握项目管理的各种运行情况,往往要通过引入国内外优秀项目管理案例,让学生充分体会案例背景,尽量做到仿真模拟。但由于目前高校扩招,教师趋向年轻化,管理实践经验缺乏,也只能讲解理论和概念,使学生感到枯燥和不能达到学以致用。

3.沙盘模拟在工程项目管理实践教学应用契机。面临这个难题,沙盘模拟可以让学生在模拟的施工现场或者投标中大胆反复应用在课本上学到的各种管理方法和手段,而不用担心给企业造成损失,让参与训练的学生体会并学习工程项目管理知识,熟悉项目管理流程,切身体验项目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以及项目管理者的各种职责和任务。可以将所学理论充分的加以验证与应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

二、沙盘模拟在工程项目管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1.教学内容的选取及目的

2.教学建议

2.1教学过程中,应以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为基础,将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系统性与趣味性相结合。营造学生愉快学习、自主学习的氛围,要注重寓教于乐,将系统性和趣味性有机结合。

2.2在教学手段方面,采用分组训练方式沙盘模拟,建议每次最多6-8组,每组6-7人为一个模拟公司,学生要担任不同企业角色,每个学生至少要担任一个角色。在运营企业前,每个团队要根据任务制定出实施计划,沙盘模拟结束后提交模拟训练总结,与前期的计划进行对比。

2.3课程要体现商业竞争氛围,要求每个阶段均要形成管理文件及经营成果,每个阶段结束后,指导教师要对每个团队的经营成果及管理文件进行评析、总结与排名,以激励学生继续努力,争取成为最终优胜团队。学生通过“积极参与———教师讲评———自我总结———改进管理”这样的竞争训练,经历了挫折、失败与成功,个人专业素养及实际操作技能将得到全面的提升。

2.4项目管理手工沙盘模拟实践课程可设立评奖制度,以鼓励学生竞争、创新的精神优胜团队可以获得在校园内组织一次真实模拟的机会

3沙盘模拟教学评析

对于工程项目沙盘模拟教学效果,有以下收获:

从学生方面看,沙盘模拟内容紧扣实务,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实战技能的传授,让学生在短短几天里面,学生得到了工作几年才能体会到的企业运作的系统模式;不但让学生学会团队合作,培养危机意识、创新精神和提高抗压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们看到自己知识结构的缺陷,能在剩下的时间内扬长避短,增强自身的素质和竞争力。

从教师方面,教师在沙盘模拟活动中进行全局控制,起协调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对模拟的每个环节都非常熟悉,因此也督促教师对工程项目管理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不断探索。

三、结 语

沙盘模拟集商战角色扮演及知识性、实践性、趣味性、挑战性于一体,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沙盘模拟中学生得到的不再是空洞乏味的概念、理论,而是极其宝贵的实

践经验和深层次的感悟,因此是值得推广的实践教学模式。但项目管理沙盘毕竟是一个仿真的项目和项目环境,与真实的项目及项目环境相比要简单得多。所以要尽量发挥项目管理沙盘的积极作用,又不能对它过分地依赖甚至迷信,更不能作为考核学生项目管理知识与技能的唯一标准。

[参考文献]

1.汪文雄;杨钢桥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期刊论文] -高教论坛2006(12)

2.黄海荣 工程管理专业生产实践环节的教学改革研究 [期刊论文] -高等建筑教育2007(16)

3.杨月坤 ERP沙盘模拟实践的特色与创新 [期刊论文] -科技信息2009(02)

项目管理师论文篇6

 

近年来是否要取消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争论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赞同者有之,反对者亦理由充分(1)。其实这种争论的本质是现行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随着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大,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高等学校教学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任务更加艰巨(2)。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作为毕业生走出学校的最后一次,也是最重要的系统性的实践课程;笔者认为应该重新审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方法、评价体系,改变传统的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模式;积极地将用于现代工程项目中行之有效的项目管理理论、方法引入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各个环节,有效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培养目标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近年来有被弱化的趋势,主要原因在于目前本科毕业生面临较强的就业压力,往往忙于找工作而疏于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教育部2004年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一文中重申了本科毕业设计的重要性,毕业设计(论文)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础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4)。

 

长期以来对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目标定位大多在学生能够综合地应用所学的知识完成一个较复杂的课题上。毕业设计的实施手段不外乎开题报告、翻译、教师答疑、论文评阅和答辩。这种模式与其他教学模式(如课程设计)有近雷同的趋势且带有太多学究式的色彩,完全不同于企业对项目的开发方式;对学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对面临就业压力的毕业生很难提供经验积累。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不仅是对大学生本科阶段学习的一次实践检验,更重要的是能够为学生走向社会提供一次准职业化的训练。通过模拟企业的项目管理模式,学生能够熟悉企业的工作方式,贴近企业的技术环境和用人标准,符合企业精确定位的用人需求。从而使学生认识到通过认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可以极大地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培养目标除了我们传统的认识之外,当前尤其需要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包括解决问题的条理性、计划性,强烈的质疑精神,风险规避意识,以及项目团队合作素质等。这些素质的培养必须改变传统的重结果、忽视过程的做法,而项目管理的应用能够确保以上素质得到锻炼和培养。

 

二、引入项目管理的必要性

 

创建于1969的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对项目的定义是:项目是一项为了创造某种特定的产品或服务所做的一次性的努力。项目管理就是为了满足项目干系人对项目的需求和期望,将理论知识、技能、工具和技巧应用到项目的活动中,以满足或超过项目干系人对项目的需求和期望。项目具有一次性和独特性的特点。项目管理的知识领域包括九个方面: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项目采购管理和项目集成管理。

 

根据《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的定义,项目管理包括五大过程:

 

1.启动过程:认可项目可以开始。

 

2.计划过程:为完成项目所要达到的目标要求而对实际可行的工作计划的设计。

 

3.执行过程:通过人员和资源分配执行计划。

 

4.控制过程:通过监督、检查进度并在必要时采取改进措施来确保达到项目目标。

 

5.结束过程:正式地接受项目并使它有序地结束。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完全符合现代项目的特征,理应通过项目管理的方式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整体水平。项目运行全过程中充满了风险和不确定性,只有有效地运用项目管理的科学和艺术,才能极大地提高项目成功的可能性。传统的对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手段比较单一,主要依靠指导老师的督促和学生的自觉性,论文的好与坏完全取决于学生是否足够优秀,过于强调高水平运用知识的能力而忽视了对学生其他科研素养的培养如沟通、合作等。

 

将项目管理引入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中也是改变教育脱离实际的一个重要措施。项目管理不是精确科学,通常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调整、改进。这就要求指导老师或机构能够不断研究企业的运作方式和管理手段、工具。例如软件类课题的管理,通常需要应用多种工具软件来管理项目,如版本控制软件CVS、项目计划变更软件Project等。

 

将项目管理引入到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中也是指导老师或机构不断成长、成熟的需要。通过系统化的细致管理过程,可以有效地积累指导项目的经验并将这些经验不断进行改进。

 

三、在毕业设计(论文)引入中项目管理的五大过程

 

项目管理是多种理论、方法、手段和工具的综合,经常需要在多个方面进行权衡,某方面的获得或许需要另一方面的损失为代价。在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中引入项目管理的五大过程,每个过程是产生结果的一系列行为。五大过程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五大过程之间的关系图

 

(一)启动过程

 

启动过程标志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正式开始,学生认可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启动。可以通过较为隆重的大会形式,如学校领导、名教授的参与,往届优秀毕业谈经验,参加工作的毕业生参与座谈等方式,以此强调毕业设计(论文)的严肃性和重要性,使学生在思想上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计划过程

 

对毕业设计课题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计划设计应考虑分阶段设置任务,通过设置里程碑的检查点控制项目进展,计划设计应充分考虑人员和资源的应用,关注项目计划中的关键实施路径。项目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制定并达成共识,项目计划应是科学的和可行的,其变更应是可控的。一些好的项目计划软件可以帮助我们实施计划过程,如MS Project。

 

(三)执行过程

 

执行过程是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执行过程是建立在项目计划之上的,要严格按照项目计划实施执行过程,只有项目计划发生改变,执行过程才能发生改变。执行过程要在控制过程的监督之下执行,要受到控制过程的影响。

 

执行过程中要应用时间管理,制定合理的工作时间,如项目周例会、技术研讨时间、培训时间,项目走读(Review)时间等,形成周报告制度。对学生加强各方面的培训工作,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

 

建立或开发适用于项目管理型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信息技术平台,以有利于项目管理过程中信息的收集、沟通和运用。

 

(一)控制过程

 

控制过程不仅直接影响执行过程,而且影响计划过程。当控制过程识别到某些变化影响到计划内容,应该从控制过程回到计划过程,修改计划后再变更执行过程。

 

控制过程应设在学校系一级或教研组,建议成立系级的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控制小组实施项目控制过程,控制过程应在质量标准文件的基础上对项目的计划、执行和结束实行监督和衡量,必要时可以采取改进措施保证目标的实现。质量控制小组的成员应定期参与项目组的周例会,并监督、记录、指出其不符合计划或质量标准的部分。

 

(二)结束过程

 

结束过程表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可以有序地结束,结束过程必须通过控制过程,而不是从执行过程直接进入结束过程。论文评阅指导老师应由质量控制小组的成员担任,应由质量控制小组提议是否允许某论文进入答辩程序,而不是由指导老师确定。

 

四、建立项目管理型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机构

 

采用项目管理的方式指导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变革,传统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机构是不能适应这一变革的,建立项目管理型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机构是这一变革的必然趋势。

 

美国PMI学会提出了组织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OPM3,OPM3设计了一组用来提高组织项目管理能力的基本方法。OPM3把组织定义为4个级别:1.标准化的,2.可测量的,3.可控制的,4.持续改进的。

 

项目管理型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机构的设置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可以参考OPM3的基本做法,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个细节,确保组织能够获得不断成长,最初应做好标准化的工作,通过三、五年的努力力争达到4级标准。

 

五、结语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完全符合项目的特点,在执行过程中充满了风险和不确定性,只有将项目管理的知识、方法有效地运用到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才能极大地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和成功的确定性。同时也能够使高等学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机构形成不断改进的项目成熟度模型,确保组织机构的成长、成熟。

项目管理师论文篇7

项目管理师网权威2016年5月山西一级项目管理师报名条件,更多2016年5月山西一级项目管理师报名条件相关信息请访问项目管理师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网。 2016年5月山西一级项目管理师报名条件

(1)取得本职业项目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高级项目管理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博士学位,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并担任项目管理领导工作1年以上,负责过2~4项以上复杂项目管理工作,取得一定的工作成果(含研究成果、奖励成果、论文著作),经高级项目管理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3)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8年以上,并担任项目管理领导工作3年以上,负责过3~5项以上复杂项目管理工作,取得一定的工作成果(含研究成果、奖励成果、论文著作),经高级项目管理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相关推荐:报名时间 | 考试时间 | 成绩查询 | 真题 | 答案 | 模拟试题

项目管理师论文篇8

关键词:教学法;课程改革;物流成本管理;项目导向;任务驱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rough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logistics cost management”course, we proposed curriculum reform idea and implementation scheme of“project oriented, task driven”pedagogy, completed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of“logistics cost management”course effectively, and promoted the logistics management talents.

Key words: pedagogy; curriculum reform; logistics cost management; project-oriented; task-driven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现代物流管理已成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物流成本管理是企业在日常运营管理服务中,结合自身发展战略,对客户服务成本、物流运营成本计算、运输成本、仓储成本、库存持有成本、物流成本控制、分析与决策、作业成本管理等进行全过程的系统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的本质是以成本为手段的物流管理方法,其管理对象是物流。很多企业的物流成本占产品总成本的比例一直居高不下,而物流成本的“黑大陆”学说、“冰山”理论以及“第三利润源”则充分说明了研究物流成本的重要性。物流成本具有计算要素难以确定、现行核算制度计算难度大、核算方法难以统一等特点。《物流成本管理》课程作为高校物流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其课程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物流成本管理的结构体系,熟悉物流成本的构成与特征,熟练掌握物流成本的分析与预测方法,培养学生对物流成本的核算技能,为企业相关部门输送合格的专业技能人才。

1 课程改革思路

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创新是教师实现教学目标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运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对《物流成本管理》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已成为物流管理专业教育教学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基于“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项目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是源自于德国的行为引导性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完成一个完整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熟悉项目的基本要求以及实施过程的重点与难点,充分挖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学生是完成项目的主体,项目方案的设计、详细分析和研究均由学生负责具体实施,而教师则是完成项目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协调者,起到答疑、指导的作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围绕真实的学习任务,进行的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实践活动,其教学目的是在真实情景和问题动机的驱动下,营造互相讨论与合作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索创新的精神。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具体任务进行探究性的主动学习,而教师只是学习情境的创造者和学习资源的提供者,起到指导和帮助的作用。

2 “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分类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结合《物流成本管理》课程的专业特点,按照模块的形式可以分为跟学项目和独立完成项目等两种学习方式,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2.1 跟学项目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是项目的引导者和讲授人。首先,教师为学生讲解项目中所需的知识并提供完整学习内容,为引导学生分析任务目标做铺垫;其次,教师对学生在解决项目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及时提供知识及方法上的指点;最后,通过师生协力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目标和学习项目。以物流成本控制流程为例,教师先系统地向学生介绍物流成本控制的理论知识,然后进行班级分组讨论,最后由各个小组演示讲解以完成该项目。

2.2 独立完成项目

学生是独立完成项目的主导,教师帮助学生独立完成项目,能够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实施能力,使他们在模拟环境中深刻体会物流成本管理的知识点,具体步骤为:(1)自主研读分析。在《物流成本管理》课程的项目学习中,学生通过查阅和研读教材、资料、文献等,对物流成本管理的内容、知识有基本的了解和掌握,对相关材料深入分析,从而对物流成本管理各项条款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以便合理运用。(2)确定目标任务。项目的总体目标任务的设计要遵循项目的相关知识和实际操作流程,目标任务和项目模型的确定要易于实施。例如,学生在完成“物流成本分析”项目时,要根据相应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流程进行分析,并制定出物流成本模式,以便项目目标的有效实施。(3)制定实施方案。根据项目总体目标方向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操作流程,制定和设计出详细的项目实施方案和项目模型。在物流成本管理的项目教学中,学生要合理规划完成项目的内容和时间,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制定项目的学习技巧、实施方法和手段,保证项目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例如,在“物流成本管理流程”教学时,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组,分别进行成本计算、物流成本分析、物流成本决策、物流成本控制与业绩评价等任务。(4)完成任务学习。学生在任务的驱动和教师的引导帮助下,根据实施方案,运用“学做结合”的方式,通过图书馆、实验室、课程教学网站、网络仿真软件等途径,积极探索并学习目标任务,独立学习物流成本管理课程的理论知识并进行实践操作,达到预期学习结果。(5)教师检查考评。为检验学生对项目完成情况,教师必须考评学生的项目内容,主要包括知识技能的掌握和使用,对新知识技能的运用,自主学习能力等,对表现突出的要给予表扬,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指出,最后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表现情况及成效给出相应成绩和评价。例如在“物流成本管理流程”教学完成后,教师要对每组进行点评、总结,通过这样的形式,让每个学生对物流成本管理中涉及的每个环节、流程和相关单据有清晰的了解和掌握。

3 “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实施

3.1 “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目标设定

《物流成本管理》涉及会计成本、财务学、交通规划、市场营销等多学科知识,既涉及模型和公式推导,又要运用相关的计算方法。从本质上讲,《物流成本管理》是兼具物流管理特征的成本管理课程体系。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不仅要求学生把降低对象企业物流成本作为课程目标,还要将其当成一项工作任务来完成。为此,学生不仅要运用在课堂、书本上学到的专业课程知识,还要查阅大量的资料,才能探析企业在物流成本管理实践中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应用知识、积累经验,通过表格的制作、成本的计算,优化物流成本管理,最后完成一个完整、明确的项目报告。“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以完成任务为驱动,将各项任务作为实际教学目标,是项目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融合,强调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形成学生学习的驱动力。这种教学模式以完成具体教学任务为最终目标,与以往循序渐进、知识积累的过程有显著差异。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将某个具体任务作为教学的基本线索,并将教学内容融入具体的教学任务中,让学生自行发现问题,并在教师的协助下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在《物流成本管理》课程教学中,可以将具体的教学任务细分为理论学习、技能掌握和实践应用等多个小任务,并将其作为阶段性目标,最终实现整个教学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了物流成本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提高了表达、沟通、实践等综合应用能力。

3.2 实施“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注意事项

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将作业有意融入到项目中去,提高知识的实践性,使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更加主动地去学习。从制定计划开始,就要制定好项目任务方案,明确项目任务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进度、预期结果等。同时,通过深入物流企业,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企业存在的实际问题。每个学生都要分配一定任务和相应工作,最后要求每个学生整理出相关文字材料。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要增强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注意组织、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研究,带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给予相应的点评。

3.3 “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有效尝试

为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和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笔者根据《物流成本管理》课程教学经验,以物流成本核算教学方案为例,“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主要分为情景导入、提出教学任务、任务效果展示、知识(下转第57页)(上接第51页)导入及示范、学生自主完成项目、教师点评等六个步骤。(1)情境导入。根据项目背景,让学生了解工作任务的背景。(2)提出教学任务。教师导入项目背景后,提供学生相关的数据、信息,将完成某企业某年度物流成本核算的任务布置给学生。(3)任务效果展示。教师将项目中需要完成的物流成本核算成果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有全局观念,培养其目标导向习惯。(4)知识导入及示范。演示前,教师需要先进行知识导入,对物流成本核算对象、物流功能分配比率、物流范围分配比率等概念进行讲解,使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对概念有清晰的认识。讲解的过程是教师帮助学生梳理物流成本核算逻辑思维的过程。知识导入完毕后,教师进行原始数据整理、分配比率核算、数据透视等实践教学操作示范,制作出相关表格。(5)学生自主完成任务。根据班级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让每个小组自主完成相关任务。学生根据表格,分析出物流成本控制的重点方向。(6)教师点评。最后,教师对各小组的演示情况进行点评、讲解,查漏补缺,巩固物流成本核算知识的学习成效。

4 结 论

物流成本管理是兼具物流管理特征的成本管理体系,在物流环节所占比例较大,直接关乎物流企业的经济效益。一方面,物流成本管理作为物流管理的关键环节,企业对该行业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物流成本管理相关专业人才倍受业内人士的重视。另一方面,高校是培养人才的中坚力量,不仅承担着物流管理人才的教育教学任务,还要加强物流成本管理专业学生的基础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深刻领悟物流成本管理的各个环节,为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优质的人才支撑。在进行《物流成本管理》课程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以物流管理作为项目导向、成本计算作为任务驱动进行物流管理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课程内涵。“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不但使学生熟练掌握并丰富物流成本管理课程知识,而且为提高学生的物流成本管理技术和实践应用能力提供了有效支撑,为他们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赵艳玲. 《物流成本管理》课程改革与实践[J]. 物流技术,2012(9):441-443.

[2] 曹旭光,张华,李培麟. Excel在《物流成本管理》教学中的应用[J]. 现代教育,2013(10):36-37.

项目管理师论文篇9

在项目管理中建立争议评审制度,最早起源于美国的土建工程施工中,尤其是大坝、水资源管理等工程中运用较为广泛。争议评审是通过组建争议评审团这种非官方的组织形式来实现的,旨在通过此形式使业主和承包商在合同实施过程中产生的索赔和争议能得到及时、公正地解决。“争议评审团”(“DisputeReviewBoard”),简论文称为“DRB”,距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从国际的项目管理,尤其是从我国的项目管理来看,在项目的合同执行过程中建立争议评审制度,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1.索赔现象频繁并日趋严重

索赔虽然在国内外的项目合同执行过程中已经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但近年来索赔现象更加频繁并日趋严重。承包商为了维护或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以各种理由或借口向业主提出索赔。如果业主能把索赔费用控制在合同总价的30%以内,这就足以说明项目的管理工作是十分有效的。

2.仅仅依靠工程师已经难以解决项目中的有关索赔和争议如果业论文主和承包商发生争议,双方对监理单位(在菲迪克“FIDIC”条款中称为工程师,以下简称工程师)的决定均不能接受时,则工程师的决定对双方无最终约束力。

3.承包商怀疑工程师的公正性按FIDIC条款的规定,工程师都是由业主聘请的,即使工程师作出的决定是公正的,但承包商也可能认为缺乏公正性。

4.国际仲裁的时间太长且费用太高

按国际惯例,若业主或承包商对工程师的决定不满意时,均有权将争议提交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国际经济法庭仲裁。但是,向国际经济法庭申请仲裁存在两个问论文由整理提供

idi-font-size:12.0pt;mso-fareast-font-family:宋体;mso-font-kerning:1.0pt;mso-ansi-language:EN-US;mso-fareast-language:ZH-CN;mso-bidi-language:AR-SA">论文题,一是时间太长,一项争议仲裁往往需要2~3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二是耗费巨大,胜负难卜,将严重影响工程进度。经验表明,即使最后仲裁结果是公正合理的,但时过境迁,对争议双方都无济于事了。

鉴于上述情况,业主和承包商都希望在将索赔和争议提交国际经济法庭仲裁前,能寻找一种更为有效的,在项目的施工现场能够更快地、客观地、公正地解决办法。因此,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国际项目合同实施中便产生了一种新的解决索赔和争议的组织形式,即争议评审团(DRB)。

目前,DRB在美国、英国、法国、南非、印度论文和孟加拉等国家得到了广泛的采用。1992年底,我国的二滩水电站项目的管理也采用了DRB,这是我国内陆世界银行项目第一次引进DRB(香港已广泛采用)。二滩项目采用DRB来解决合同双方的争议所取得的成效,得了世界银行的好评。随后,我国的小浪底等项目中也采用了DRB。世界银行二滩工程考察代表团在对二滩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已将DRB这种形式写入了世界银行导则,向全世界,特别是第三世界推广运用。同时,1995年,世界银行将DRB纳入了世界银行的招标文件范本,建议世界银行贷款额度超过5000万美元的项目采用DRB。1995年9月,FIDIC将一个类似DRB的解决争议机制纳入了FIDIC的“黄皮书”,并在1996年的“红皮书”(合同一般条件)修订草稿采用了DRB。DRB在全世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二、我国项目管理建立争议评审制度的意义和作用

实践证明,在项目管理中采用DRB来解href="/eWebEditor_new/">,如果双方中有一方不同意DRB的建议和决定,那么DRB的所有记录和建论文议将是随后任何正式裁决和诉讼中可采纳的证据。这也反过来使双方更为慎重地对待DRB的建议和决定,从而有利于合同双方的团结合作。

3.有利于降低调解的费用和节省时间

DRB处理索赔和争议的程序简单易行,双方所花费用比通过国际仲裁解决或法律诉讼解决要少得多,而且不会干扰项目的管理和整个项目施工的正常进行,避免了仲裁争议论文久拖不决,或凡遇争议就提交国际仲裁机构仲裁,造成双方既花时又花钱的情况,有利于降低双方的费用和节省时间,从而保证项目的按期完成。

4.有利于我国项目管理与国际接轨

我国加入WTO以后,项目管理也必须与国际接轨,即按照FIDIC条款的要求对项目进行管理。如果在项目管理中推广和应用DRB,不但对于我国今后搞好项目论文的建设,解决业主和承包商之间的索赔和争议有值得借鉴的作用,而且有利于加快实现我国的项目管理与国际接轨。

三、争议评审团的产生与形成

1.争议评审团(DRB)成员的素质评价和任职条件

(1)争议评审团(DRB)成员的素质评价

DRB虽然是一个非官方机构,但却是高于“工程师”,仅低于国际仲裁机构的一个独立的有声望的中立机构,它的工作将贯穿于全部工程的建设工期。DRB工作状况如何,必将直接影响整个项目管理工作。因此,作为DRB的成员,不但要具有较高的素质、丰富的经验和在国际上有一定的名望外,还应当从学历、工作经验、知识面、独自处理仲裁和争议经验、国际工作经验、熟悉FIDIC或类似合同的程度、中国或亚洲工作经验和工程施工经验等方面进行资格预审和综合素质的结构性评价。在符合条件的候选人中,从高到低挑选DRB成员。对要担任DRB论文由整理提供

scii-font-family:''''TimesNewRoman'''';mso-hansi-font-family:''''TimesNewRoman''''">论文性”,即对于业主和承包商之间发生的索赔和争议的建议,以调解人的身份,在充分考虑双方利益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判断,提出如何解决索赔和争议的建议。对于DRB提出的建议,业主和承包商可以接受,也可以不接受。表面看起来DRB的作用似乎不大,但实际上,经验表明,DRB提出的意见容易被双方接受。DRB的这一特点,决定了DRB在解决业主和承包商之间索赔和争议的独特作用。因此,在我国的项目管理中应当大力推广DRB,从而提高我国项目的管理水平。

主要参考文献:

1.胡小平,解洪主编.二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M].当代中国出版社,1999.

项目管理师论文篇10

(黄淮学院,河南 驻马店 463000)

摘 要:分析教改项目建设存在问题;指出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学校教改项目要立足于校本导向而转型变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阐述校级教改项目“4个原则、3个转变、2个突破、1个目标”的指导思想。实践表明,转型变革后的教改项目建设有力地引领和助推了学校的转型发展。

关键词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校本导向;教学改革;项目建设

基金项目:黄淮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资助项目(2014XJGLX1002);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省级研究项目(2014SJGLX320)。

作者简介: 王冰,男,教授,黄淮学院副校长,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hhxywangbing@163.com;时文中(通信作者),男,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shiwz64@163.com。

1 校级教改项目存在的症结

1.1 项目没有起于教学实践

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以下简称为教改项目)是立足于自我发展的反思型应用研究,具有极强的反思性、建构性和实践性。多数地方高校高教研究工作存在研究选题的趋同化、内容的低层次化、力量的分散化和成果利用的自我化等“四化”问题。这些问题的症结在于教改项目不是从教学实际出发,没有研究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不接地气,即教改项目没有起于教学实践、没有起于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没有归宿于教学。这是第一个问题,也是最大的问题。多数教育教学人员,特别是一线教师也去研究他们力所不能及的全省乃至全国的高等教育教学体制问题、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问题等。教改项目表现出的任务型、自我化和职称型等问题已经司空见惯,见怪不怪。

1.2 项目成果没有落实到教学实践

教改项目建设要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关键是实践,根本是应用。因此,评价教改项目的建设成效不仅要从其逻辑性衡量、从其周延性衡量,更重要的是研究与建设是否贯穿于实践,能否切实解决实际问题,是否具有示范性、引领性和推广价值。当下评价教改项目建设多是坐而论道,仅凭项目组或承担单位提供的丰厚的系列材料去评价,缺少对实践绩效的考量。这是教改项目建设存在的第二个症结。

1.3 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浓度低和维度少

由于教改项目缺乏源于教学、形成于教学、终结于教学的基因,缺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浓度和维度,其产生的所谓“成果”缺乏实践性和可应用推广性,从而导致教改项目及其成果要么是人云亦云的理论逻辑,要么是简单化的经验总结,失之于浅。这是教改项目存在的第三个大问题。

2 校级教改项目建设转型及其成效

我们认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浓度、维度是教改项目的固有本色。校级教改项目建设变坐而论道为起而行道,变纸上谈兵为实兵演战,变主观判断为客观衡量的改革势在必行,是当务之急。

教学改革项目具有前瞻性、基础性、引领性和推动性。为此,我们立足黄淮学院转型发展和教育教学实践,着眼于教育教学问题,提出并实施了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工作“坚持4个原则、完成3个转变、做到2个突破、实现1个目标”的总体思路与举措,彻底实现学校转型发展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的转型,以此来指导教改项目的建设,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可持续健康发展。

2.1 教改项目转型的4个基本原则

1) 研究引领。

研究引领的核心在于把具有代表性项目的建设成果转变为引领相关项目自觉设计建设的范例和驱动力的过程。这里既是对经验的总结,同时又使相关教改项目在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完善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自主设计和自觉设计;使教育教学既合规律性,又合目的性;变教改项目建设的盲目性为自觉性,变自觉为坚定。通过“真题真做”式的探索把经验化的东西提升到理性层次,引领更多的教改项目建设好和应用好,避免浪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于低层次的探索。

学校规划了应用型本科的专业建设标准、课程资源建设标准、实践教学模式、实验教学体系、实验室建设及实验教学管理体制、实践教学内容与方式、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质量标准与管理、教育教学工作考核评价、考试制度改革、教师教学竞赛改革、教学院系网站建设、院系教学档案建设及管理、教研室建设与教研活动管理和院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运行机制等17类项目建设指南,批准了“黄淮学院应用型专业建设标准与管理研究”等84个系列项目的建设,有效地解决了应用型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内容重构、实践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模式等存在的问题。根据研究与建设成果,学校制订了《黄淮学院专业建设工作条例(试行)》(院字[2012]267号)等涵盖教学综合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建设管理、教学质量管理、教学研究与改革、学风建设与学生指导等6个方面的67个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使教学运行和日常教学在横断面和纵向线上得到了系统性规范,引领学校教育教学活动进入健康的运行轨道,保障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2)实践突破。

把教学问题仅仅当作理论课题来研究显然不是我们的目的。实践突破的最终目的在于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做到将实践成果转化为教育生产力,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然后又用这种提高的质量激励教师主动参与研究的积极性,形成可持续的动力。如通过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模式、实验教学体系、产教融合平台建设、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教育教学工作考核评价、考试制度改革、教师教学水平竞赛改革、教学档案建设及管理、教研室建设等项目的研究与建设,既聚焦了一个专业、一门课程、一个学时、一个人员,又促进教师和教学管理者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从盲目性转向自觉性。通过上述措施,学校探索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经验,实现了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上的突破。

3)以点带面。

教改的项目在实践中落实,它是一个从点到线、从线到面的过程,这些研究成果实际上是一粒粒种子,从种子到树木,再从树木到森林的过程。我们期望的是,种下一棵树,长出一片林。因此,我们提出一门课程实践,多门课程铺开,整个专业推进;一个专业实践,多个专业铺开,整个学校推进的新思路。

2012年学校批准的“黄淮学院课程资源建设标准研究”项目建设引领带动了“黄淮学院课程资源建设研究:以某课程为例”等40个校级教改项目。这些项目的建设成果现已在各教学院系开花结果,探索出适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建设的经验、方法和模式。据此,学校制订了《黄淮学院课程资源开发质量标准》(院字[2013]283号)。前期的建设成果带动了《黄淮学院关于公布2014年度校级重点课程建设立项项目的通知》(院字[2014]146号)中批准的141门校级重点课程建设。这141门课程都是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及以课程资源开发为重点的重点课程。假以时日,各专业课程建设不仅在规模上能上一个台阶,还会在质量更上一个层次,积淀的经验和探索出的规律将会越来越丰富,将能够更加有效地解决学校转型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课程内容的重构问题。

4)制度规范。

制度不仅仅在于规范,教学改革项目及其成果管理制度改革的本身就是对教学改革的改革,是教学改革新理念得以实现的保障,是改革教学改革的理念、导向、路径、方法和保障。

因此,我们提出对教学改革项目建设的管理规章要率先进行改革,于2012年制订出台了《黄淮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及教育教学成果奖管理条例(试行)》(院字[2012]43号)。文件明确提出了校级教改项目建设“研究引领、实践突破、以点带面和制度规范”的4项基本原则和“选题源于校本、立项突出应用、研究贯穿实践、成果推进创新”的立项基本要求。

该文件注入了教改项目建设的新理念、新导向、新方法和新措施,是完成教改项目转型的法规性抓手,其成果反映了我们教改项目建设转型的前瞻性、稳定性和法定化。这种制度规范是为了逐步实现教育教学改革从学校正逼院系、院系正逼教师和教师正逼学生转变为学生倒逼教师、教师倒逼院系和院系倒逼学校的新局面。这样一来,自上而下以及从下到上的一系列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教学活动将会更加顺畅,教学效益将会最大化。

2.2 完成3个转变

1)变任务研究型为自觉研究型。

教改项目建设转型后,教师从教学实践出发开展教学改革的目的性明确了、目标清晰了、积极性提高了,不为职称,而为推进自身的教学改革。这种积极性的调动会产生无穷的潜能,教师对课程、专业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对教育教学基本规律的把握会更充分,这是一个循环互动。

2)变分散研究型为系统研究型。

学校不断梳理转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的教育教学问题,规划制订出具有校本导向的,可由教师、教学组、教研室、教学院系和职能部门承担完成的教改项目建设指南,然后组织力量开展研究与建设,力图使人人都是教改的研究者和实践者,从而促进教改项目建设团队的形成,促进教育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从信息工程学院近年来立项的校级教改项目来看,有“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建设问题研究——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软件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以‘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翻转课堂为例”“软件工程专业课程资源开发与建设研究与实践——以‘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为例”“软件工程专业课程教材建设研究与实践——以‘数据结构’课程教材建设为例”等,表面上看,教师个体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具有片段性,但将信息工程学院承担的系列教改项目整合起来,对学院乃至学校来说就是系统化的研究与建设。

3)变个体研究型为团队研究型。

过去的教改项目多是任务型、论文型、职称型。现在,学校通过制度约束和从人才培养方案到人才培养模式,从专业建设到课程建设,从课程整合与重构到课程资源开发,从课堂教学模式到教学方法,从实践教学模式到产教融合平台,从教学运行与管理到管理机构到管理平台等系列项目的规划和建设,为教育教学改革形成闭合的体系;学校通过教师个体、课程组、教研室、专业团队等有组织、有计划和有目标地进行教改项目研究与建设。如信息工程学院通过教改项目的研究,培育建设了软件团队、网络团队、嵌入式开发等6个教学研究团队,将个体力量凝聚为团队力量。这本身也是对教改的延伸和探索。

2.3 做到2个突破

1)理论突破。

教改项目的根本问题是应用性,应用性实际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改项目是有问题导向的应用型研究,其实践突破性成果反过来又推动理论创新。3年以来,通过“黄淮学院应用型专业建设标准与管理研究”“黄淮学院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以某专业建设为例”“专业课程内容的改革问题研究与实践——以某课程为例”“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标准与管理研究——以某类专业毕业论文质量标准与管理为例”等系列项目的建设,学校实现了转型发展,确定了“就业能称职、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基础、增强后劲、突出应用、强化实践、坚持创新、分类指导”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原则,“突出应用、集群发展、培育特色、提高质量、突出地方性、突出应用型”的专业建设基本原则,“强化实践、开发资源、项目驱动、案例教学”的课程建设原则,“专业对接行业、实训扎根基地、科研结合产学、项目驱动创新”的校企合作育人基本思路,“企业命题、学生完成、双师指导、市场检验”的学生毕业论文写作基本原则,构建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科研协作、四创教育”等综合性人才培养平台,制订了《黄淮学院专业建设工作条例(试行)》(院字[2012]267号)、《黄淮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办法(试行)》(院字[2012]274号)、《黄淮学院课程建设管理规定(试行)》(院字[2012]268号)、《黄淮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规定》(院字[2011]147号)和《黄淮学院毕业实习管理规定(修订)》(院字[2013]159号)等成闭合体系的文件,解决了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课程重构、实践教学等问题,促进了学校治理结构的变革,实现了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创新和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上的理论性突破,引领了教育教学活动的健康进行,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助推了中国特色的应用科技大学建设的进程。

2)实践突破。

教改项目的建设丰富了学校对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高校办学模式的认识,制订和完善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重构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积淀了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建设经验。如通过“应用型本科高校合作发展平台的构建与运行研究——以黄淮学院合作发展联盟建设为例”(该成果获河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黄淮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管理运行机制研究与实践”“黄淮学院合作发展联盟构建与运行研究”“某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研究与实践”等项目的建设与实践,学校制订了《黄淮学院合作发展联盟建设工作条例(院字[2012]42号)》和《黄淮学院合作发展联盟章程(院字 ([2012]41号)》两个文件,打造了集教产研于一体的黄淮学院创新创业园、黄淮学院科技产业园、黄淮学院梦工厂、驻马店市科技创新孵化中心等综合平台,建设了近200个学生实习实训基地,构建了“产学研相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能力型人才培养模式和校企“双主体”课程教学改革模式,实现了学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双师队伍建设”的3个提升,保证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推进了学校战略转型。所有这些都是通过教改项目实现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突破。

2.4 实现1个目标

实现1个目标是指校级教改项目要实现教改项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标,力图教改项目的成果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推动教育教学实践,回归教改项目的本来面目。

3 总结与展望

概括起来,立足校本导向的教改项目建设的转型变革,历经了以管理制度变革为标志的根本性转型、以校本导向建设内容为标志的形式化转型和以成果转化为教育生产力为标志的本质化转型3个时期。

自教改项目建设转型以来,学校教师承担了29项部省厅级教改项目和366项校级教改项目的研究与建设工作,870余名教师参与了研究与建设。建设成果获得各级教学成果奖120余项,其中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其他等级的省级教学成果奖35项;公开发表教学改革论文705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60篇。这些成果对学校的转型发展起到了引领和助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