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十篇

时间:2023-11-20 17:29:09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篇1

关键词:美国;日本;韩国;课程改革

Abstract:This paper compares and analyses respectively some basic questions of America, Japan, Korea about a series of curriculum reform since 1980s,expounds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three curriculum reform,and analyses the world of curriculum reform trends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our ongoing basis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key words:the USA;Japan;South Korea;Curriculum reform

中图分类号:G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1-0001-02

进入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日本、韩国作为教育水平较为领先的三个国家,在不同的时间里都对本国的基础教育课程做出一系列的改革。美国科学促进会于1985年开始着手制定《美国2061计划》,并由此掀起了新的一轮教育改革的浪潮。1998年6月,日本教育课程审议会发表了关于改善中小学课程标准的审议报告,同年12月,文部省颁布了新的《学习指导要领》,由此,日本开始了新的一轮课程改革。韩国教育部在1997年12月30日告示,确定了第七次基础教育课程大纲,以此拉开了韩国第七次课程改革的大幕。在这一系列的世界课程改革运动中,美、日、韩三国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的改革上都表现出了较为独特的特征,比较和梳理这些特征对于看清世界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深入思考课程改革问题都有重要的意义。

1 美、日、韩三国课程改革特征比较

1.1 课程目标改革:重视基本学习能力的同时闪现人性的光辉。创建于1848年的美国科学促进会是世界著名的科学研究团体之一,它在认真考察和分析了美国基础教育的成效后认为,进入80年代的美国中小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既低于国际的一般标准,也未达到美国自己的教育标准。如此下去,美国的教育质量将急剧下滑,美国的人才将很难达到与别国人才竞争的能力,美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也将极度锐减。为此,该学会于1985年开始着手制定《美国2061计划》。该计划指出,未来的社会是科学技术的社会,要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科学的探索方法和学习科学的基本规律是比记忆简单的结论和知识的细枝末节更加重要。因此,正规的学校教育应当将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以及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作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从该计划所蕴含的课程目标中可以看出,重视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是美国课程目标中较为突出和着重的地方。美国正在逐步调整教育课程目标,把重心放在培养学生基本的学习能力上来,提高本国人才的基本素质,以此达到强国的目的。

自80年代初期开始,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就针对日本教育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指出,学校教育应重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贯彻基础教育和基本教育,尊重学生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尊重文化和传统。80年代中期,临时教育审议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教育应向尊重个性、营造"宽松时间"的方向改革;充实个性教育。 从这时的日本的课程培养目标可以看出,日本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自主发现,学会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创造性地开展探究活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人性,以使学生能够主动灵活地适应急剧变化的国际化、信息化社会。

韩国教育部在1997年12月30日告示,确定了第七次基础教育课程大纲。由此拉开了韩国第七次课程改革的大幕。此次课改基本方向是培养主导21世纪世界化、信息化时代的自律的富有创造性的韩国人。改革目标是培养富有健全人性和创造性的人。此次课程改革是在全球化、信息化、多样化的教育体制变化和急剧的社会变动,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济、产业、就业结构变化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强调培养人才的健全人性与创造性的目标是此次课程改革目标的一大特色。

通过对美、日、韩三国80年代以来的一系列课程改革中的课程目标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美国教育与亚洲国家教育的一些区别。美国一直自诩是自由、民主的国家,因此,一直以来都崇尚自由、民主的教育,培养自由个性的人。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这种课程培养目标已经不能满足美国想要称霸世界的需要,所以,美国正逐步扭转课程培养目标为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基本的科研能力,重视学生基本的学习能力。相反,日本和韩国却将课程培养目标转变成培养富有个性的人和创造性的人,强调重视个性教育。由此可以看出,不管各国出于什么样的原因调整课程目标,其中最重要的原因都是为了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主动的地位。国家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想要达到什么目标,那么,教育课程目标就要做出适当的调整,以满足国家的需要。但是无论怎样的课程目标,各国都特别强调基本的科学研究能力、创新精神和优良品德等等。并且,可喜的是,随着人们对人性的发掘和尊重,培养健全的人性也是大多数国家课程目标所提倡和采取的。

1.2 课程结构改革:稳中有变出新意。美国自80年代以来,学校课程的改革一直致力于学科秩序的整倾,重视基础学科的教学,把它们作为"核心课程",并制定这些核心课程的全国标准。美国希望以此一改过去地方分权制的课程设置及重视选修课不重视必修课和基本学科的课程设置状况。以此,美国想通过调整课程结构设置达到课改的目标,改变美国基础教育落后的现状,从而实现对本国国民基础学习能力和基本科学素养的培育,以便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保持美国科学技术世界领先的霸主地位。

日本在这次改革中,重新构建和调整了课程结构和体系。在课程结构上,将原有的由学科、道德、特别活动构成的"三板块",变为"四板块",即学科(基本学科领域)、道德(培养儿童道德性的教育实践活动)、特别活动(培养儿童适应集体、社会生活的具体实践活动)、综合学习(体验型、问题解决型的学习活动),并且强调各板块之间的相互关联和沟通。

新开设的"综合学习时间"在小学阶段平均每周3个课时,初中阶段平均每周23个课时,高中阶段平均每周36个课时。"综合学习时间"在中小学总课时当中所占比例在10%左右。

日本课程改革中出现的综合学习是这次课改的特色之处。学生在"综合学习时间" 里进行独立学习、自主发现,学会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创造性的探究活动,这些举措都有助于学生全面能力的发展和培养。

韩国教育课程的构成,主要以国民共同基本教育课程为主辅之以高中选修中心的教育课程。韩国的小学很少在课堂上对孩子们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也没有让孩子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但是他们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校园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他们煞费苦心地告诉孩子怎样去思考问题,教给孩子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并竭尽全力肯定赞扬孩子的一切努力,保护和激励孩子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韩国中学采用的是教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来获取必要的知识的指导性教学法。让学生自己筛选真正的知识,使学生有足够的机会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他们认为一个教师在课堂上所要扮演的角色应该是激发学生思维的泉眼.而不仅仅是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某种权威。教育是要教给学生知识,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脑袋去创造出更新的知识,以推动社会进步。韩国的大学更是重视激励学生的首创精神,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这些大学为本科生提供大量参加研究工作的机会。例如,首尔大学的每个系和每个跨系实验室都向本科学生开放,科研工作的每个阶段都允许学生介入。

结合美、日、韩三国课程结构的调整来看,在课程结构改革方面,三国基础教育课程基本结构已趋于一定程度上的稳定,有关改革主要表现为局部性的调整。当然,课程结构的局部调整也是很有新意和必要的,也是必须得到重视的。在调整课程结构趋于合理化、科学化的同时,三个国家都注重了各类课程的合理结合,力求保证本国的课程结构均衡化,确保课程目标的全面实现。

1.3 课程内容改革:基础和深度并重,科学和方法看齐。在《美国2061计划》中可以看出美国课程改革关于课程内容改革的一些指导性思想。报告中指出,研究美国中小学教育改革的理论与思想,确立21世纪美国学生的学习目标,设计教育改革(特别是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总体方案,并确立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应掌握的科学、数学和技术领域中的基本知识、观念和技能。这些基础知识、观念和技能主要包括: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能以及科技关联,学生应当具有的科学的观念和态度,教学的重点内容和教学的手段与方法。

在课程内容方面,日本教育审议会指出,学校课程是一个整体,在构建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应努力使不同的课程类型相互融合和沟通。本次改革在课程内容上的特色表现为设定了"综合学习时间",并采用直接体验和活动学习方式,加强了学习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获得能力的全面发展,促进了认知学习和经验学习、个人学习和团体学习、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的有机结合。希望通过这些课程内容的变化,从而更好地发挥课程的整体教育效果。

韩国在此次课程改革中为了使教育课程内容的数量和水平适当化合理化, 使学习更有深度, 设置了不同水平的教育课程。课程内容设置考虑到学生在能力、个性、需要、兴趣等各方面存在着差别, 为了使学生的个人潜力得以充分地发挥, 教授效果更加突出有效, 国语、数学、社会、科学、英语5个科目设置了不同水平的教育课程。

综合美、日、韩三国课程改革内容的比较和分析,可以看出,美国强调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能以及科技关联,关注科学的观念和态度,教学的重点内容和教学的手段与方法。日本和韩国则关注体验和活动学习的内容,重视个性和能力的全面发展。总之,各国都在保证教育课程内容基础性的同时,适当追求深度,以应对日益发达的科技和时代前进的需求。并且,基础科学学科的重视与学习方法的强调也是其中显著的特色之处。

2 从美、日、韩三国课改管窥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

2.1 始终把课程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组成部分,自然有着其独特和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教育改革要以基础课程改革作为突破口,强化教育的社会功能。社会的进步与兴衰与学生的学习成效有着密切的关系,现代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几乎都是以此为导向。当然,课程改革也要杜绝夸大课程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盲目地无限夸大这种作用,使课程乃至教育背负太多的历史和社会重担也是一种及其不负责任的表现。教育工作者要对课程改革的必要性有充分的认识,充分认识到课程在整个教育改革中的作用。课程是学校培养目标的具体表现,课程如何改革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课程改革从某种程度上决定教育改革的成败,只有具备这种观念,并把它置于国际间竞争的背景下去理解,才会使本国的教育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2 课程改革的目标追求多元化和人性化的和谐统一。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发挥教育功能的核心手段,而教育目的与教育功能具有多方面和多层次的要求和特点,这也决定了课程目标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为了适应21世纪学习化社会的需要和儿童全面发展的要求,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倾向于课程目标的多元化。具体来说,课程目标不仅要包括读、写、算基本技能,还应关注探究能力、捕捉信息能力、操作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训练与培养。课程目标绝不可只片面地立足于某一点,而应当向多元转化,只有多元化的课程目标才能既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能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同时,与80年代以前,一些国家设置课程目标时,只注重对学生学习成效的考虑,忽略人性的因素相比,当今和未来的课程目标更关注课程对人性的培养,更强调学生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的存在的意义。学校课程教育就是要通过学校生活的全部(不论是课程内学习还是课程外学习)关注孩子的人性与个性,使学生愉快地成长,满足并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在各种学习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要相互信赖和学习,使每一个人都切实感受自我成长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喜悦,发展每个人独特的人性。因此,课程目标要注重多元化与人性化的和谐统一。

2.3 课程内容改革体现出重视基本学科与新兴学科的趋势。课程改革的目地是强化学生的科学技术素质和终身学习和生活的能力,使他们日后能适应急剧变化的高科技社会的挑战。随着科技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掌握科学、数学和技术教育等基本学科将成为教育儿童面对未来世界的基本能力。与此同时,随着知识陈旧与更新的速度加快,这就要求不断更新教学课程内容,使课程内容反映当代科学文化的新水平。并且,为了培养具有深层次智力水平的人才,也需要把新兴学科和高、精、尖的学科内容纳入学校课程当中,增强反映科学技术最新成主和最新研究方法的内容,使得课程内容现代化气息更浓,时代感更强。因此,新时代课程内容的改革就是要删减那些陈旧的或用处不大的知识,保留对于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基本学科的内容,充实一些中小学生能够接受的、反映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及当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的新兴学科内容。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世界各国今后基础课程内容的发展趋势将表现在:中小学课程将继续强调学术性科目,加强基础学科的教学,中小学课程内容愈趋现代化、时代化,课程内容设置趋于综合化。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张华.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郭雯霞.当前日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1(8)

[3] 孙启林.面向21世纪的韩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外国教育研究,2001(4)

[4] 郝德永.战后英、美、日学校课程改革的比较分析[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1996(4)

[5] 李协京.对日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考察[J].教育评论,2003(1)

[6]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篇2

一、课程资源的涵义

课程资源,就是可能进入课程活动的直接成为课程活动的内容或支持课程活动进行的物质和非物质的一切。课程资源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则仅指形成教学内容的直接资源。综合两种观点,可以将课程资源视为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校、家庭和社区中所有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有个性的全而发展的各种资源。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是任何课程目标顺利实现的必要条件。

课程资源具有丰富多样性,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来源,分为校内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网络课程资源;依据功能特点可以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根据性质,分为自然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根据物理特性和呈现方式分为文字资源、实物资源、活动资源和信息化资源;根据存在方式分为显性资源和隐形资源。

二、在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中融入课程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基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教育部于2001年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课程改革时代。《纲要》指出:中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 强调课程即教师教师必须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创造者和整合者。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唤醒、修正、拓宽教师的课程意识。要全面实施新课程,教师必须树立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课程意识,重新定位和理解自身角色,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如何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培养能适应这一轮课程改革需要的教师队伍,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

《纲要》明确指出师范院校和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院校和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公共教育学是高等师范院校为培养未来教师的职业素质所开设的必修课程,是涵养学生教育理念,教人为师的学科,它在我国职前教师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开设的质量如何,将直接影响高师生今后教书育人的效果。因此,在公共教育学的课程教学中必须增强教育教学改革的责任感,要及时反映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依据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

三、在高师公共教育学中融入课程资源开发的教学实践

1.在课程相关教学内容中穿插课程资源开发

公共教育学的教材是教育理论知识、技能与经验的载体,其本身就是一种主要的课程资源形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了很多的版本,但是基本的内容主要还是围绕四大块来进行,即教育基本理论、教学论、德育论、管理论。这些内容很多都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提出的课程资源开发新理念相关,所以应该在教学中适当地将其补充进去,使得高师毕业生形成新的知识结构,以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

例如在讲第七章教学理论中教学设计这部分内容的时候,要求学生在进行备课时首先要备教材。受传统认识课程即教材的影响,很多学生往往会把教材看作是惟一的课程资源,教材所提供的材料成为学生学习的惟一内容。

2.在课程教学中增加课程资源开发的专题

高师公共教育学的教学内容中涉及到课程论的章节,在这一章内容的教学中,可以将与课程资源开发与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零散的课程资源开发新理念综合起来。

3.改革教学方式,在学生的主动参与中渗透课程资源开发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篇3

关键词: 课程建设 教学研究 教学改革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而迫切的任务。课程是体现学校培养目标的基本单元,课程设置反映了对人才规格的要求,要培养基础扎实,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关键在课程。因此,高校应将课程建设作为教学基本建设的重点工作,常抓不懈。

一、明确课程建设目标是课程建设的前提

课程是指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建构的各学科和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系统,既包括学科体系,又包括其他有目的的教育教学活动体系。课程是人才培养活动中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的统一,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手段。课程又是学校办学思想、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等转变为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介。课程建设与改革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战场。

教育部1998年的《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强调,“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的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落脚点,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中关于“十五”期间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明确指出,要“改革教学内容,构建面向21世纪的教育课程体系,确定符合素质要求的课程、内容、目标与标准,改革教学手段与方法”。课程体系改革、课程建设水平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因素之一,所以,构建符合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重要保证。

二、把握课程建设的内涵是搞好课程建设的关键

课程最直接的表现是师生在课堂内外进行的教学活动。课程质量如何,主要取决于构成这类教学活动的诸要素相互作用的综合效果。因此,课程建设的内涵相当丰富,包括教学思想与教学目标,课程结构与体系,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教师的素质与水平,教学基本条件与教学管理等。

(一)更新教育教学思想

课程建设与改革必须在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指导下才能取得明显成效。我校自2003年合校后,先后召开了以“转变教育观念,推进学分制改革”为主题,以结合本科教学评估,加强本科教学工作为内容的两次教学工作会议,就更新教育教学思想观念进行了深入的学习、讨论。经过研讨,学校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培养基础扎实、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教学质量观,进一步明确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学观,克服主知主义的影响,重视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和谐发展,从学生的个性发展与社会需要,从学校的办学定位等方面规范教学活动。既把学生视为教学的主体,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作为教师有效教学的一个主要因素。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需要和个性差异,教师与学生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实现师生互动与教学相长。

(二)优化课程结构

课程的结构决定了学生的基本知识结构和基本能力的形成。在课程建设中优化课程结构,就是要依据专业人才培养要求设置课程,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转化为课程目标,明确各门课程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加强课程之间的衔接,将不同类型的课程系统化,实现课程的总体功能。

学校根据教学改革的要求,在制订本专科生的人才培养计划时,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都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实现了“四压缩四增加”,即压缩专业课学时,增加基础课学时;压缩必修课学时,增加选修课学时;压缩理论课学时,增加实践课学时;压缩非主干课学时,增加主干课学时。经过改革,学校各专业课程结构、学时分配更加合理,反映在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的课程分必修课与选修课,二者的学分比例一般为7.5∶2.5。必修课是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学生必须修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方面的课程,包括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选修课是按学科类别,为满足社会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和学生个人兴趣、爱好和特长的需要,为拓宽学生知识面,发展学生各方面能力而设置的课程,包括通识教育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其中,学生毕业必须修满10个学分的通识教育选修课。

(三)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

教学内容对增强教学效果和提高课程建设水平具有重大影响,学校适应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切实改变部分课程教学内容陈旧、分割过细、重复过多和简单拼凑的状况,及时将课程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同时,学校把教学内容的新颖性作为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推动教学内容的更新。学校在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重组的同时,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注重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新编了各专业各类课程的教学大纲。

教材是教学内容改革最集中的表现形式,学校在教材选用方面,不断完善教材选用机制,严把教材质量关,积极编写新教材。主要课程选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国家规划教材和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的教材及近三年出版的新教材,鼓励教师编写高水平、有特色的专业课教材及实验、实习教材。学校先后分五批对133种教材进行了立项建设。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是加强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学校把开展研究性教学,推进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和合作式学习方式等作为加强本科教学工作的重要方面,通过多种途径,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学校开展的教师课堂教学评估、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教学质量奖评奖、教学名师评选等,推动了教师对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的探索与改革;学校每年在教学研究项目立项评审过程中,对受益面大、推广应用价值高的教学方法与手段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同时,立项开展双语教学,扩大双语教学课程的数量,提高双语教学课程的质量;学校按照教学规律和课程特点,推动多媒体辅助教学,鼓励教师自主开发多媒体课件。

三、积极开展精品课程建设是搞好课程建设的重点

“十一五”期间,学校把精品课程建设作为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设一批部级、省级、校级精品课程,带动全校课程建设水平的提高。学校依据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的精神,建立了每两年开展校级精品课程立项建设工作制度。“十一五”共立项建设3门部级精品课程、24门省级精品课程、128门校级精品课程,对所有精品课程实现了网络教学与管理,做到了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上网并免费开放,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已形成了多学科、多课程的网络共享平台。

“十二五”期间,学校按照教育部、教育厅相关工作要求,积极组织申报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程,成功获批3门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部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2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我校获批部级和省级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与精品视频公开课程的数量在省属高校中均名列前茅。

四、加强教学研究与改革是搞好课程建设的源泉

课程建设是一项严肃的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对教学计划的修订、课程结构的调整、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必须进行认真的研究,在建设中进行研究,边研究边建设。自2003年以来,学校先后获批148项省级教研项目,立项442项校级教研项目,其中涉及课程建设与改革的省级教研项目24项,校级教研项目154项。这些研究项目以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为先导,在探索21世纪本科层次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与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相一致的主要课程内容与体系的基本模式,构建了以人才素质和能力培养为起点,以课程结构体系为骨干,以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为支撑点的新的教学体系。在学校先后获得的4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中,涉及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教学成果为14项,并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进一步推广应用,收到了良好的实践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

五、完善对课程的管理是搞好课程建设的保证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篇4

关键词: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飞速发展,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但就总体而言,我国的基础教育水平还不高,基础教育课程已经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由此国家便开展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决定。

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意义

基础教育改革涵盖了幼儿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三个方面,其目标是对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评价、课程管理与开发以及课程实施过程做一全面而系统的改革,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逐步破除传统应试教育的流弊,建立起一套全新的基础教育体制。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公民和一部分尖端人才,使受教育者养成良好的创新精神和人文精神,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审美情趣。因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坚持“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1]的双重任务。首先是以“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前提,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这也正是此次新课程改革重点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真正地当作学习的主人的深刻内涵。它特别强调要使学生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能自主学习,改变以往教师过分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者。与此同时,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其意义就是坚持“既是世界的,也是民族的”的理念,发展符合时代潮流、传承中华文明的,具有国家情怀和世界眼光的现代教育,使受教育者能以广阔的胸怀接纳和吸收外国的先进文化思想,继承和发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评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要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具体规定了课程的结构、内容、评价、管理与开发以及课程实施过程等九个方面共二十项,全面而具有突破性。

在课程结构方面,设置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课程,明确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不同结构。其中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以分科与综合结合的方式,高中主要采用以分科为主的方式。这种分科模式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充分考虑了各阶段学生需求的不同性。如处于心智发育萌芽期的学生,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兴趣发展很不稳定,以综合课程为主能够满足他们的兴趣需要。处于身心发展飞跃期的初中生容易出现发展不平衡的倾向,采用分科与综合课程相结合的方式有助于他们均衡发展;而身心已经发展到一个比较成熟阶段的高中生,采取分科的方式,有助于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在课程标准方面强调了德育的重要性,要求学科中渗透德育,这就拓展了德育的阵地,丰富了德育的形式,增添了德育的渠道,扩充了德育的内容,对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三观,培养良好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过程方面,新课程改革重点强调要注重学生独立性与自主性的培养,促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在教材开发与管理方面,规定教材内容的选择要符合课程标准,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不局限于教材本身,充分利用各种现代资源,为学生选择符合自身需求和特色的教材,满足学生强烈而多样的求知欲。在课程评价上,此次课程改革以考试制度的突破为重点,要求继续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重点突出水平考试的性质,真正减轻学生的考试负担,让学生不要为了考试而学习。在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方面,则要求中小学教师必须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让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和理念深入到教师的教学实践中,让学生真正享受到新课程改革的成果。同时,还对教育行政部门为落实基础教育课改提出了要求,在制度、经费、人员上给予了充分保障,必将极大的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程的推进。

三、 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几点看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巨大的项系统工程,只有可观的看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绩、正确对待其在实践中面临的问题,才能有助于新课程的推进。

首先,课程改革必须兼顾各方利益。课程改革不仅涉及技术问题,而且涉及政治、文化、观念、意识形态等方面的问题,充满着具有不同观点、不同利益的群体之间的竞争与角力。因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坚持民主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积极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和中小学教师投身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2]各地区、学校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其次,课程改革必须坚持强制性与适度性的结合。虽然改革需要使用一些强制力来保障,但是,“改革的强制性一旦超出了实践需要和民意的范围,改革就可能走向反面。”[3]当前教育体制下,分数决定了成绩和荣誉。因此,重分数是普遍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一线教师们面对强制性改革,一方面用“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这样的方式应付上级领导推行的课程改革,一方面还是按传统灌输知识式的方法施教。有学者就指出,太多强制实施的改革措施,或者不加批判地、盲目地去实施革新项目,正是公共教育的主要问题。事实上,“改革中强制性的东西用得越多,时髦的东西就越泛滥,变革看起来就有更多表面化的东西和偏离教学的真正目标。”[4]

最后,课程改革必须坚持传承创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要始终贯彻“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尤其是先试验后推广的方针是尊重教育规律和教学实践的体现。然而,当前一些教育工作者为了所谓的成绩和创新,往往认为改革就是破旧立新,不破就不立。因此,出现一些不管地方教育实际、不管学生接受能力,甚至也不管教师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传承性,采取全盘否定、另起炉灶、重来一套的做法,使得课程改革面目全非。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等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M].华东师范大学出社,2001:1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J].2001年,第5期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篇5

一、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演变与发展

建国64年间,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经历的较大的演变与发展,以和改革开放为时间界限,大体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49-196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的17年)。这一阶段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主要经历了3次大的改革。3次改革的代表分别是1950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体育课程暂行标准(草案)、1956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和1961年教育部重新制定的十年制中小学体育教材。随着相关政策的不断颁布和实施,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步伐也是走得越来越稳。

第二阶段:从1966-1976年(“”10年)。这一阶段,由于政治原因,体育课被严重的扭曲,不仅仅是体育课,对于整个教育事业的性质定位和发展走向都做了严重错误的判断,导致该时期的体育课程的基础教育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这一阶段的体育被“军训”替代,体育课则被“劳动课”所替代,我国的基础体育课程教学处于名实存亡的境地。

第三阶段:从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30多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有了显著改观,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当然也不示弱,在体育课程教学理念、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等方面都有很多突破和完善,但是,我国基础教育中体育课程教学的总体实施情况还不是特别的乐观,总体水平还不高。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我国基础教育的体育课程已经不能完全跟上时代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步调不相一致。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提高我国基础教育课程,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两大具有指导意义的政策性文件,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以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二、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取得的成绩

1.体育课程教学理念不断创新

体育教学理念是指人们在进行体育教学和体育学习的过程中,对其内在规律认识的集中体现,也是在进行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一种态度、观念和信念。教学指导思想正确,即是指学校或学院能依据体育学科的性质、体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从实际出发,正确贯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促进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健康深入的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至今,人们对体育教学理念的理解,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由“学科中心论”向“素质教育”理念方向转化;第二,由“教学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素质教育为主、以学生身心协调发展为主、健康第一”;第三,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走向“教师”,由“关注学科”走向“关注学生”。

其中,第一种观点主要是指体育教学理念由单方面的以学科为中心向素质教育理念的靠拢,素质教育的实质是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尖子教育”;第二种观点则直接将体育教育的价值取向对准了学生;第三种观点则更加注重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整理和融合,倡导的体育学习方式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凸显其民主、自主和开放的特点。正确的体育课程教学理念对于进行有效的体育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能真正使学生在进行体育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进步,不断提高。

2.体育课程教学目标更加明确

体育课程教学目标是指体育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到的锻炼身心的效果,是进行一切体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明确、具体,且操作性强,对体育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可以进行检查和评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进行多时,人们对于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仍有分歧:第一,通过对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演变和历史经验的总结,得出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与学生发展、学科建设和社会需要保持一致;第二,汪晓赞博士于2007年针对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理解和认识的问题,进行了大范围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增强学生的体能和运动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主要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占93.8%)。毛振明老师在对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总结中得出:在进行基础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体育工作者经常混淆“体育课程教学目标”和“体育课程学习目标”的概念,且将教学目标一定写在教学内容之前和每节课都要写全五个领域目标等等看成是大家对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误解和错论。

在美国中小学课程中,体育课程是颇受欢迎的课程之一。通过对比美国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发展身体和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与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中的教学目标基本一致,教学目标的大方向都是为了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适应社会。

3.体育课程教学内容逐渐改进

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是指在进行体育教学的学和教的过程中,传递的主要信息和内容,简单讲即体育教师传授给学生的体育知识。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与发展需要,能准确地把握教材的性质、特点和价值,且教材处理得当,主要教材具有适宜的技术难度和较强的教与学的因素。

与其它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相比,中国香港地区则更加关注学生的体验、从育人的角度选择具体的教学内容、关注学生的实际应用,且更加注重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美国则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年龄结构,针对不同时期的学生设定与其年龄相适应的内容,如小学(1-5年级)的体育课程内容主要是基本技能的学习,中学(6-8年级)则主要是发展学生的运动策略和学习各种体育知识,高中(9-12年级)则将体育课程的内容更加细化,一些现代化的元素逐渐走进学生的课堂。目前我国关于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正在逐渐改进,且改革主要趋势是:本土化、多样化和基础化,主要表现在内容结构设计应本土化;内容安排选择应多样化;内容功能表达应基础化。

4.体育课程教学模式趋于完善

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体育教学思想或体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体育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体育课程教学的实施过程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中心阶段,包括传输教学内容、指导、干预和管理课堂等等。针对究竟如何设计体育教学模式,如何实施体育教学这一问题,中国学校体育研究会给了我们一些解释,即教学设计科学,教学分段合理,教学组织严密,教学方法有效,教学步骤清晰;教学负荷适宜,对各项的练习的时间、次数及强度能做出科学具体的安排;场地、器材、教具及现代技术手段的利用经济、实用、有效,符合教学的实际需要。

目前关于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大致有三种类别:第一种是以新西兰、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日本、加拿大、中国台湾省等五个国家或地区为代表的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课程模式;第二种是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英国为代表的体育与健康教育两门课程分设的模式;第三种是以俄罗斯为代表的体育与生命安全基础两门课程分设的模式。三种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在各自的区域特点内都有自己的优势。其实,有时我们基础体育教学也可以参考一下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模式:如以北大、清华为代表的“三(四)自主”体育教学模式;以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大学为代表的“一体化”教学模式;以福建师大为代表的“主附项兼修”模式;还有以深圳大学为代表的“俱乐部”模式等等。这些教学模式与之前相比都有很大的进展和改善。如深圳大学在尝试进行“俱乐部式体育教学”改革时,实施过程是先由普通体育课到选择制教学,再到选修课的改革,最后转化到体育俱乐部的体育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的确定是一种需要不断探寻的过程,不过我们基础教育的体育教学在此条路上正在逐渐完善。

三、体育教学改革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与困难

解毅飞教授曾指出:当前学校体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体育地位的问题、体育条件的问题、体育课程改革的问题、课余体育活动的问题和学生体质健康问题五大部分。汪晓赞和季浏等老师在对我国新一轮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现状调查中,针对“影响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因素”问题,得出的结论是:缺乏教学条件(占72.1%)、经费保障(73.4%)、领导不理解新的做法(占61.1%)等。还有部分体育教师对此问题的观点是:主要困难在于缺乏培训机会(占40.4%)、缺乏交流机会(占48.2%)、缺乏指导(占37.1%)、缺乏政策保障(占36.3%)等等。针对该问题查阅相关资料,得知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与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困难有以下几点:

1.体育课程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的理解频出误解

误解一:淡化运动技能的教学

根据“三维健康观”(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体育学科的特点,并参照国外体育课程的发展趋势,重新构建了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内容体系,拓宽了课程的学习范围,将学习内容划分为五个学习领域,即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每一个领域都不可偏废。但社会上流传一些说法,如“应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重运动技能的传授式教学方法助长了学生学习的依赖性,泯灭了学生的创造性,学生也不会有良好的情感体验”和“运动技术教学不用正规”等等,这些都是对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错误理解和说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内容繁、难、窄、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目标强调了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些体育技术如站立式起跑的技术动作,我们小学在学,中学继续学,到了大学的田径课仍有站立式起跑的教学,这种枯燥且基本的运动技能可以稍作改变,但是不能对所有运动技能的教学都淡化。

误解二:否定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还指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且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但是这并不是否定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指导者和引导者地位,但是有关否定教师作用的错误思想与说法也有很多,如“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上帝,教师是辅助者”和“给学生一只篮球,给他一片场地,难道学生会束手无策地看着篮球发愣吗?不要说是篮球,就是再换上一种学生完全陌生的体育用品,如壁球、板球等,学生照样会去玩,只不过此时学生的技术是不熟练。”等等,这些把体育教师的地位进行了严重的否定,这些对体育教学理念和体育教学目标的理解是很可怕的。

2.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和选择缺乏基础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学内容部分的改革是:改变课程内容繁、难、窄、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毛振明老师指出在对不同体育课程管理思想的指导下,应设置不同的学习内容与之相匹配。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很多体育教师由于过于强调课堂的创新性和娱乐性,设置的教学内容幼稚且不能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相一致,破坏了原本体育课的教育性意义。窥视很多广场中活动的年轻人或者老年人,大家都有很强烈的活动欲望,但却苦于活动内容的缺乏,这与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应坚决抵制诸如幼稚的游戏、表演性内容、类内容和多米诺骨牌等进入体育课堂。

3.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忽视教育性与健身性的统一

教学组织不严密(如跳箱分腿腾越),教学方法无效(蹲腾跃的分解教学),教学步骤过粗(如缺乏身体练习的体操)和过细的课(如农村小学的投掷)都不是好课,因为这些体育课程没有把握好体育课程的教育性与健身性的原则。每一堂合格的体育课程,都是教育性与健身性的和谐统一,两者不可偏废。季浏老师倡导自主、探究和合作的体育教学模式,毛振明老师主张体育课要上得有实效,即必须使学生先听懂、学会,然后乐在其中地进行练习和不断巩固学习。两者说法不一,但都是对体育课程教育性和健身性意义的表达。总之,在体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决不能忽视其教育性和健身性和谐统一的特性。

回顾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走过的路程,体育实践者在体育课程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等方面作了很多的努力,虽然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阻力,但是体育课程教学改革还在探索中,相信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精神的引导下,一定会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 李忠堂,阎智力.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60年回顾.体育学刊,2010,17(12).

[2] 曲宗湖,顾渊彦.体育课程热点探索.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3] 李忠堂,阎智力.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60年回顾.体育学刊,2010,17(12).

[4] 于军,徐元君.试论体育课程观念的更新与体育学习方式的变革.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4).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篇6

关键词: 高校公共基础课程 教材建设 创新人才 培养方法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创新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全球高等教育和教学改革讨论的热点问题,美国最先开展创新人才的培养,随后英国、日本等国形成了符合自身特色的培养目标。我国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教学改革的基本取向。但创新教育仍需根本上的突破,优秀创新人才的成长积淀还需加强,距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的目标实现还有一段路要走。

一、公共基础课程的重要性

思考是砖瓦,公共基础课程是地基,要想建结实的高楼,就要有扎实的地基做基础。少了砖瓦,还可以在学习中广猎知识以补己缺,若无基础知识,则无法进行后继的学习和思考。很多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一些常识很陌生,相当多的基础知识需要在后期恶补,这不仅浪费了课堂教学时间,更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产生了不小的打击。

二、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的必然性

多年来,我国高校教学中充斥着一些陈旧的教育观念,很多公共课程教师是为了教学而教学,并非将课堂当做一种知识与方法的传播渠道看待,总结有如下几种不正确的理念。

(一)只重知识继承。把知识的继承当做教育、教学目标。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忽略了对学生思想及思考方式的锻炼,学生被动接受了知识,填鸭式教学模式应用较为广泛。

(二)公共基础课无创新内容。公共基础课阶段教学不进行创新教育理念的培育,公共基础课程内容无法融入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三)抑制了学生个性发展。只重视了全面素质的培养,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四)唯标准答案主义思想严重。教师在课上大量训练学生的求同思维,压抑求异思维。

上述陈旧教育理念的禁锢,造就了公共基础课程内容的如下缺陷:课程内容陈旧;课程内容结论型过多,问题型过少;公共基础课程内容没有层次性。

虽然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但是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以传授知识为主要讲解方式。教师很少引导学生进行实践训练,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这造成了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普遍较弱,广泛涉猎知识的能力远远不够,导致其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不足。

三、公共基础课程的宏观改革

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教学观念的改革,此外,还须进行课程内容等宏观层面的改革。

(一)质量观改革

为了适应现代社会需要,教学质量的标准必须符合时代和社会的双重标准。以往仅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素质的主要指标的想法已经过时。现代社会竞争极为残酷,学生需要在学校里为将来的择业做好准备,所以人才培养质量以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的评价与认可程度为准。因此,教学质量观也要相应地变革为综合质量观。

按新的质量标准,高水平的教学应该是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激励式、参与式的教学模式,是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优秀的教师应该既传授给学生重要的知识内容,又启发学生进行主动思维;优秀的学生需要善于学习,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求创新、能创新、会创新。

(二)教学观改革

变“继承性教育思想”为“以生为本”。教师必须由单纯的教书育人向全面育人转变,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学生的心理状态,正视学生间的综合素质差异,使他们真正能够主宰自己的学业。

公共基础课程加入创新内容。创新人才培养贯穿于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而公共基础课程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必然也必须融入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起到支持和支撑作用。

发展学生个性。由统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向注重培养学生个性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教师的责任不仅在于带领学生思考,更在于激发学生产生思考的欲望与能力。

(三)课程内容改革

公共基础课程的内容应随着社会的变化进行更新。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上,既适度保持学科知识体系的系统化和完整性,又强调学生思维方式的建立与培养,让学生掌握学科的理论框架和逻辑框架,养成自我学习的好习惯。

教学内容采取分层设置,设立创新教育课程模块。对于公共基础课程,高效各院系可根据创新素质培养的需要,设置合适的教学内容,分专业进行教学,有针对性地增减教学内容,也可以进行试点班级、试点学科的选修实践。

为了培养创新人才,要将公共基础课程建设推进到课群建设中。逐步建立以创新人才培养为总目标,将知识、能力、素质实现系统考虑的大模块课群结构,把课程体系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提高到一个更高的阶段。

(四)教材建设

公共基础课程的改革离不开教材建设工作,教师除了选用优秀教材之外,还应该通过一定数量的网络课程和多媒体课程教材的应用,以适应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设计符合新时期学生接受方式的科技型课堂。

(五)教风、学风改革

要培养创新人才,除了在变革课程本身入手外,还要从有关学生学习的其他方面入手,进行变革与创新。利用学校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校园文化是大学中有着独特作用的教育方式,它在用无声的语言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1.在教风上,实现以问题为主线的教学。

2.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学习主体是学生。学生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会提出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形成研究讨论问题的风气,是创新性学习最重要的形式,也是重要的学风建设。

3.引导学生掌握综合分析知识的能力,善于通过多种知识的综合解决实际问题。教育界一直以来强调拓宽专业口径,培养复合型人才,就是为适应这种多元化、综合化的实际要求而提出的。

4.指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与素质。知识必须转化为能力与素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人可能会忘记学过的知识,而能力和素质才是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砝码和永久的工具。

5.勇于突破过去。科学的发展,以继承前人为基础,又以怀疑和否定前人为突破。如果没有怀疑和否定,爱因斯坦的经典的相对论就不会横空出世。

四、公共基础课程的实践改革

(一)课堂教学的改革

一切教研和教改最终都应该体现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特别应该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教材提供了教学的基本内容和素材,但教师不能“照本宣科”,需要对有限的教学内容有一个再创作的环节,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使教学活动充满时代性。

1.案例式教学。对结合社会或工程实例的课程,选择适当的案例进行思维的扩散。这种方法包括案例的编选、组织案例讨论和案例评价三个环节。如讲解《线性代数》课程时,对于特征值与特征向量问题,可以引入google搜索算法。

2.实验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采用适合的实验,将问题的原理用亲自动手、亲自体验的方式让学生在练中学,在学中体会,通过亲身体会将概念、原理融会贯通,而并非单纯死板地记忆。

3.目标式教学。以一个统一的教学目标为中心,教师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资料的查找,并得出必要的实验验证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研究全过程。

4.提问式教学。既有老师提问学生,又有学生提问老师。其中,双向提问的实时情况可作为平时成绩计入学生的课程总成绩,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堂互动,提高动脑积极性。

5.合作式教学。合作式学习指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包括小组讨论、相互评价、相互激励、互帮互学等形式的合作互助,从而营造合作与竞争相统一的课堂氛围。在这样一种轻松的交流环境中,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机会相互启发、发现问题,并就相关问题寻求同学的帮助。因此,解决问题的开始就是学生独立于教师学会独立思考的开始,而经过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这样心理暗示能帮助他们获得自信,从而树立良好的自我意识,也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塑造,将使他们终身受益。这一过程,同样也是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的过程。

6.开放式的内容。课堂的内容不要讲得过多,而要给学生留下课堂上尚待解决的问题,留给学生思考、探索的空间,对下次课来说,也是对之前知识点的一个很好的回顾方法。

7.组织讨论课。以小班授课的方式组织一定的讨论时间,指定某位学生主讲,其他学生提问,由老师总结讨论内容。此方式在大班授课时不易操作,但可以通过在课上提出讨论题,组织学生进行课外讨论的方式予以变通。

8.交互式教学。师生间相互交流与影响不只是信息认知方面的,更重要的是情感信息的交流与互动。通过师生间的充分交流、讨论、争辩、合作,以及教师对学生有针对性地指导,对提高学生知识建构的质量有着很大的帮助。

9.研究式教学。研究式学习就是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学习研究知识的同时,获得知识,且提出自己的疑惑与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共同讨论问题,研究知识,既尊重人类过去所获得的知识,又敢于以理性的批判态度审视知识,并向已有的知识发出挑战,从而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创新教育就是要珍惜和培养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兴趣。

(二)课后教学的改革

一直以来,教学讲究“三分教,七分学”,除了课堂有限时间的师生互动以外,良好的课后巩固也是重要的一环。为保证所学知识的历久弥新,课后教学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颠覆原有预习、复习方法。可以针对性地给出预习和复习的课件,在课件中导入素质教育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2.改革考核办法。a)改变试题构成:限制客观性试题的比例,试题要以分析、综合和学生可自我发挥的题目类型为主;b)考试的形式与记分办法:课堂提问、讨论发言、作业情况、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都要按一定比例计入总成绩,避免期末考试的“一试定成败”。

3.注重课外科技活动和各类竞赛的组织与开展。在这些活动中,有助于学生的知识能更好地转化为能力,其自身得到的收获比课内学习还要多。

4.成立兴趣小组。让学生按兴趣组织讨论,学习最有用的知识,使自身具有创新品质。

五、结语

公共基础课程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它关系到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公共基础课程的改革又是教学改革的难点,需要改变在教师和学生中长期养成的不良教学习惯,需要在教育思想、教学模式等方面实现创新,还需要克服很多学校师生比过高所带来的客观上的困难。因此,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必须在引起高度重视的基础上进行大力推动,必须引起广大教师和学生的积极响应和有效行动,形成浓厚的氛围,采取切实的措施,务求实效。

参考文献:

[1]吴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探索[J].大家,2010(4).

[2]刘积学,李世刚.提高师范生实验创新能力的实践与探索[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篇7

在研究田径课程内容的历史嬗变时,我们必须对几个相关的概念进行界定,而不致于使研究的重点有所偏离。在我国教育学中,一般认为课程就是有计划的系统的教学内容,是一系列教学科目的集合,具体的讲就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所规定和表述的那些教学内容[2],可见,教学大纲在我国实际上执行的是课程纲要的功能。其含义是对教学实施中所要表述的内容及时数、要求给予确定,具有法定性、稳定性的特点;而课程内容一般指特定形态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的事实、概念、原理、策略、技能、态度及价值观念等。学科中的课程内容往往以课程标准的形式规定下来,具有法定地位,一般不能轻易改变。学生要学到生动的内容,就必须对课程内容进行物化,用素材将课程内容体现出来,可见教材实质上是课程内容的物化形式,使课程内容的具体体现[3]。从这一角度出发,对体育教育专业的田径教材进行分析,是掌握田径课程内容发展趋势的必要条件。

2建国后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纲要的历史嬗变

2.1学习苏联阶段到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田径课程的建设,处于“学苏”阶段,体育教师培养课程模式从此抛弃了旧中国采用的美国的通才教育课程模式,完全照搬了苏联以培养“专才”为核心的体育教师教育课程模式。因此当时的田径教学计划和教材,具体的教学方法都是由前苏联移植到我国。田径课程有着浓厚的竞技色彩,就是专门培养学生的田径运动技术,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运动技能,达到一定的运动等级。而忽视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开设的田径具体教学内容,按照田径运动的竞技项目设置,包括:径赛、田赛两大类,几乎涉及到每个具体的单项。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和意志品质的培养。学习苏联阶段一直延续到60年代初,1963年8月,教育部颁发《体育专业教学计划(草案)》,这次重新修订与编写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及部分教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部分内容考虑了我国的实际情况,基本具有了一定的“中国特色”[4]。具有我国特色的田径教学大纲也诞生了,但不久就进入了时期,田径课程建设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挫折。

2.2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彰显我国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内容的特色

2.2.11986年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学大纲

改革开放以来,分别在1980年、1986年、1991年、1997年、2002年、2003年、2004年共7次修订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计划(课程纲要),从历次修改的程度上来看,1986年的田径课程内容基本上代表了以前田径课程内容改革的精髓。1986年的田径教学计划,基本上延续了80年代以前的内容,内容基本涉及到田径每个单项,理论部分主要以田径训练理论为主,较少涉及到田径教学,基本以培养“体育专才”的思想为指导来设计田径课程内容(具体内容见表1)。虽然1986年田径课程内容将不同单项按照学生未来从事的工作要求,划分了不同类别,体现了田径课程内容的针对性,使学生具备较为扎实的田径技能和训练知识,却没有突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某种角度上讲,86年田径教学大纲已经认识到了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田径课程上应掌握的重点的知识和技能,但还是以“技能本位”为主,从内容的设置上和开设的项目上,只能说改革的步子较小,课程的主导思想没有改变。

2.2.21997年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学大纲

1997年,为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精神,原国家教委组织了课题组,对国内外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教学计划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论证,结合中等学校体育改革的实际,起草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方案》。根据此方案和教学计划,制定了1997年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大纲,大纲中包括课程目标、任务,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教学内容包括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其中理论部分3个专题,分别是:“田径运动概述、田径运动竞赛组织与裁判法、中学田径教学训练与技术原理”;实践部分内容有“推铅球、掷标枪、短跑、中长跑、跳高、跳远、跨栏跑”“掷铁饼、三级跳远、撑杆跳高”。

2.2.32002年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普修教学大纲

2002的大纲与1997年教学大纲相比,在内容上基本没有多的变化,只是取消了1997年大纲中考查项目中的一项即“三级跳远”,证明在课程内容选择的思想上没有太大的变化,因此,对于2002年田径教学大纲中涉及到的内容还处于“原地踏步”上,这显然已不适应基础教育的体育课程改革。然而,2001年我国颁布了基础教育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这一文件颁布表明基础体育课程,不仅只是传授体育项目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建立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同时以体育内容为载体,进行素质教育。面对这一改革,我们高等体育院校应把培养合格体育师资放在学校发展的首要位置,建立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体育师资的课程体系以及各学科课程的内容体系。于是在2003年教育部组织编写了新的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方案,次年,我国由对2003年的《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指导方案》进行了修改,其中,对于田径课程内容的改革尤为突出。

2.2.42003年和2004年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纲要

我国教育部组织课题组对我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分别在2003年、2004年颁布了新的《我国高等普通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其中对田径课程内容改革的力度较大,首先田径课程名称改为田径类课程,课程的性质为:“田径类课程以走跑跳投等多种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竞技性、健身性、实用性练习项目为主要内容,以发展人的基本运动能力和生活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基础性体育实践课程”[5]。其次,在具体内容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将单项的内容归为一类,例如竞走改为走类,跑的项目归为跑类等等,将一些实用性强、休闲性的与田径运动联系紧密地新兴运动项目纳入到田径类课程中,如:定向越野,野外生存等,再次,强调不同项目的锻炼作用和健康性。上述的变化,都充分体现在田径类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注重对学生健康知识的传授,注重田径课程与其他课程资源的整合,将一些与田径运动相关的新兴运动项目纳入内容体系中,使田径课程内容不再只局限于田径运动,而是将田径运动项目作为课程内容的素材来源之一(具体见表2)。总之,2003年田径类课程内容完全打破了传统的田径课程内容体系,突出了田径类课程内容的开放性、广泛性、时代性;而2004年田径类课程纲要是对2003年的细化和补充,表明:田径类课程内容不等于田径运动各个项目的排列,是一个多元化的课程,它的内容组成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田径运动本身;与田径运动相关的、具有地方特色传统体育项目;与田径运动相关的休闲、娱乐时尚运动项目。

3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材体系的变革与分析

课程内容的改革和教材的建设有着紧密地联系,纵观历史和国内外的课程改革,教材的建设往往是体现新课程的思想所在。[6]由于特定的历史因素,我国建国后出版和使用的各个学科教材从机构体系和内容的选择方面很大程度上都受到前苏联的影响,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教材与我国社会对教育提出的要求之间的不和谐表现得愈来愈明显,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教材也存在这种缺陷和不足,这就要求我们在深化教学改革的过程中,紧密结合体育教育专业与田径课程相关改革进行田径教材的更新,使改革的成果在新的教材体系中得到体现,保证教材的更新成为课程改革的延续与反映[7]。从而进一步对田径课程内容加以规范,提高课程质量,使田径课程内容与教材建设达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效果。(注:为了表现田径教材变化的系统性,本文参考的田径教材均为人民体育出版社和高等教育出版社的版本)

3.1各个版本田径教材的分析

田径作为体育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主干课程,其教材的建设现状与教学质量有着很大的关联,从1960年至今,历经了49年的变迁,出现了许多版本的全国或地方性教材,还包括一些院校自编的教材,为了体现本研究的有效性,这里的田径教材是指普修所采用的教材,不是专修的教材。从1961年到2001年,全国体育院校所采用的田径教材有:1961年、1978年、1983年、1990年、1994年、1998年、1999年、2001年、2005年9个版本[8]。1961年,综合北京、上海、成都、武汉、西安、沈阳六所体育院校原有的教材和北京、上海体院函授讲义,编写出了体育院校和高师体育院系四年制本科田径教材,这是我国第一部体系完整的田径教材,1978年出版了体育教育专业《田径》通用教材,这是以1961年版的使用教材为蓝本编写的,1983年出版新的体育教育专业《田径》通用教材,两次改版最大的变动就是缩减了部分技术、训练内容,同时增加了教学方法的内容和比重,教学方法内容的比重在1961年、1978年、1990年版分别是22.3%、33.5%、39.2%,呈上升趋势,表明田径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并且紧紧围绕培养体育师资的目标进行田径教材的建设。虽然在2005年版田径教材教学方面的内容有所下降(占19.41%),但却增加了田径健身和娱乐方面的知识,丰富了田径教学内容,与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联系更为紧密(见表3)。

3.2对最新田径教材的评析

2005版的田径教材,删减了一部分内容,增加了田径健身理论方面的知识(9.31%、9.04%),更加详细叙述了田径历史人文类内容,与中学的田径教学更加联系紧密。说明田径教材内容由知识单一化向多样化发展;同时,新版本的田径教材注意学生个人的学习历程,每章之首都提出了“学习要求”,和不同技术发展对人们的精神和思维启示;吸取了当代体育理论和田径运动科学研究的新成果,表现了教材的时代性。但是对于目前而言,在新《课程方案》的指导下,出现了不同版本的田径教材,不同学校使用的教材各不相同,有1999年、2001年、1998年和2005年等不同版本,由于不同时期的教材代表某一时期的课程改革的精华,因此对教材的规范化应具有指导性意见,这也是新《课程方案》的不足之处[9]。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篇8

关键词:基础化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的教学改革也在不断向纵深推进,而改革的核心则是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化学是长春工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食品、生物类等非化学化工专业的重要基础课,因此,把食品、生物类专业基础化学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作为一项课题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的必要性

我校食品、生物类专业开设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课程,这些课程是按照化学化工类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设计的,它们相对独立,系统性很强。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催生了新的学科,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又产生了新的交叉学科和前沿学科,这对高校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和挑战,我校食品、生物类专业也多次调整了人才培养计划,对各学科的课程学时进行了调整,减少了各门化学课程的学时数,这样,传统的“四大化学”式的基础课程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教学要求。

当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化学教育已基本上打破了“四大化学”的框框。这些国家的大学,或者设计一些合理的内容“板块”采取板块教学法,或者是把“四大化学”融为一体,重新组成一门新的基础化学。这些改革大胆删除了一些陈旧的、重复的内容,为化学学科发展新成果引入课堂教学扩大了空间。国内的大学也进行了教学内容的尝试性改革,也出版了一些新的基础化学教材,但在教学实践中却多未进行实质性的改革。因此,有必要重新构建新的化学教学体系,对基础化学的相关课程进行教学内容调整和优化。

二、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的总体思路

(1)改变教育思想,转变教学观念。要改变教育思想,转变教学观念,就不能把化学教育单纯地看成是学科专业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在传授化学知识的同时,更要重视这些知识所载荷的观点、创造力及情感,领悟学科知识的实质、内涵和外延,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组织和实施化学教学,使学生掌握化学知识的同时,了解化学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对社会的影响,利用化学中蕴含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他们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思想,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学的任务和作用,建立现代全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

(2)加强基础教育,强化专业特色。传统的基础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重理论性,轻实践性;重基础性,轻应用性;重独立性,轻相关性。“导致教材越来越厚,内容越来越多,理论越来越深”,存在贪多贪全的弊病。这一方面造成学生学习负担越来越重,兴趣越来越少;另一方面学生只知道学好知识考好试,却不知道学到知识在生产实践中怎么用。在实践环节中也只会将原理照搬照套无实用性,无创新性。鉴于此,在教学改革中应注重基础教育,强化专业特色,突出相应的重点,紧扣专业脉络,步步深入,并尽可能结合专业实例。

(3)注重课程内容的先进性,重视素质教育。我校是一所工科院校,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教学内容必须具有先进性,要使学生了解本学科前沿的理论知识,吸取发达国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要正确处理先进性与传统内容的关系。学生学习知识需要遵循由浅入深和循序渐进的原则,但不能只强调某一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要把“四大化学”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化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如分析化学中传统内容比较多,在加强分析化学基础知识和建立“量”概念的同时,增加仪器分析方面的内容,反映现代最先进的分析测试技术。实验教学要从验证性实验,转变到实验方法、实验技术及仪器使用方面上来,注重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新的课程体系的建立,避免了教学内容在不同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低水平的重复出现,节省出的时间可加强学科前沿知识、新理论和交叉学科知识的介绍,充分体现了基础化学教育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先进性。

参考文献:

[1]胡 谨,胡忠鲠.非化工类化学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的改革成果[J].中国大学教育,2007(9).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篇9

关键词:新课改;政治教学;初中政治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3-0266-02

当今社会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人的专业性和创造性要求日益提高。基础教育改革是提高专业性和创造性的必然要求,是社会进步和时展不可阻挡的潮流。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现代化改革的基础,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教学策略的改变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在与知识的相遇中,人不能控制知识,知识就将控制人,人成为知识的奴隶”[1],教育由“单方向应试”向“全方位素质”的转变,是当今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根本性的转型。如何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把新课改的理念要求与初中政治教学相结合,成为广大初中政治教师必须要进行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基础课程教育现代化改革概述

改革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原动力,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近年来,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为了适应21世纪科技、经济、文化、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局面,在对基础教育现状进行深入跟踪调查的基础上,对国内基础教育长期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纷纷推进基础教育的现代化改革。目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发展阶段。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深入发展,国内国际人才竞争加剧都凸显出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改革基础课程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国未来的发展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社会和教育界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现行的基础教育体系还不能完全适应国家未来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对实用型、复合型、高信息素养人才的需求。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经过广泛深入的调研后发现,确实存在一些有悖于素质教育要求与教育规律的突出问题:如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同时展的需求不能完全适应;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课程内容存在“繁、难、偏、旧”的状况;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得到完全落实等[2]。教育系统如何培养具有较高个人素质和较强现代社会生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事关国家前途、社会发展和家庭幸福,是辛勤耕耘在基础教育一线教师们的使命,也是从事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工作者们的责任。因此,深化基础课程教育现代化改革成为社会和教育界共同的心声。

二、初中政治教学现状

1.教学观念不能适应现代课程的需要。实施新课程教育改革,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作为新时代的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之外,教学观念的转变尤为重要。叶澜教授指出:“未来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理念,主要是在认识基础教育的未来性、生命性、社会性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教育观、学生观、和教育活动观。”[3]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要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但在具体课程教学过程中,很多政治教师片面强调思想政治书本知识的重要性,不注重内容的梳理讲解,只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忽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方法论的学习。大多数政治教师还没有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课堂应该是展示学生自我思考的成果,充分彰显学生自我价值的一个开放式平台。思想品德政治课不能简单地用“是非、黑白、对错”的观念来灌输,政治教师要肩负起解答疑惑的重任,而不是代替学生进行思考。

2.教学内容脱离社会现实和学生生活。新课程改革之前,初中政治教学内容更注重学科知识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从而脱离了社会和现实生活。初中思想品德政治课教学内容仅仅依托于学校配发的教材,没有做到与社会上正在发生的时事新闻相结合,没有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结合。学生感到授课内容缺乏对现实的针对性和对生活的前瞻性,课堂学习必然丧失积极性,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得不到保证。加之当前手机通信和电脑网络十分发达,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获取信息的方式和获取信息的数量与以前相比都有了明显的飞跃。初中学生身心还未成熟,遇到社会上和生活中发生的形形的事件,如果政治教师不利用课堂对其进行正确而有效地教育和引导,个别学生难免会出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模糊,甚至扭曲。初中政治教师要敢于维护授课内容的“教学自”,要大胆对教学内容进行详略得当的调整和安排。删减和略讲与时代相脱节的内容,增补学生关心的内容,如科技前沿的最新知识、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建设成就、国际时事热点舆论等,同时注重与其他学科知识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3.教学方法和手段信息化程度不足。政治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转变并非朝夕之间就能达成的。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则是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初中政治教师在实际的教学生活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更习惯于知识的传授,信息现代化程度不足。在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背景下,一些政治教师的信息素养能力不高,不善于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改进传统教学方法,使得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学方法和手段信息化程度不足。很多中小学政治教师只是利用多媒体重新包装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也是“只换汤不换药”,投影仪代替了黑板,课件代替了板书,教学方式由过去的“人工灌输”变换成了“电脑灌输”或者“课件灌输”而已。有的政治教师没有从教学目的出发,科学地制作和利用多媒体,只是单纯地将同一内容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手段表现出来。如在日常的课件除了大量的文字用不同的播放动作表现之外,增加了一些图片、动画、音频和视频的内容。思想政治课堂的多媒体化如果仅仅展示教材内容本身,没有充分展示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思考和理解,表达政治教师自己的思想和体悟,只会造成“外行看热闹”的喧嚣。

三、初中政治教学改革策略

1.强调“教学合一”的教育理念。“课程要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普遍共识,当前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同样提倡和强调这一基本理念。基础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是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政治教师在提高教学水平的同时,也应该克服心中作祟的教师权威思想,放下身份和地位的束缚向书本学,向学生学。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每个个体思考的角度不一样、对同一内容的理解不一样,诸多的不一样所造成的差异性是思想的平等交流和观点的相互碰撞。学生思考后形成的新的观点、新的想法、新的理解都可以丰富和深化政治教师的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和水平。相对而言,初中学生要在学习教材内容,理解教师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也应该勇于尝试向同桌讲解自己对书本的理解,向全班同学和授课教师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因为,只有“想明白”才能“说清楚”;只有“说清楚”才能“做得对”。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文化理论课,更是一门社会实践课。

2.拓宽教学内容,积极开展终身学习。“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思想政治课教学应该立足于现有的教材,选取具有教育意义,贴近生活的新闻案例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与此同时,思想政治课不应该满足于课堂教学,应该从课内走向课外,从课堂走向生活。让课堂上看不见,摸不着的思想理论应用到具体的,精彩的生活中去。思想政治课要突出强调“课堂明理,课外践行”的功能,此次新课程改革增加的综合实践活动必修课程就是为了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现代“知识经济时代”(Knowledge Economy Age)使得知识呈“爆炸式”增长。根据知识半衰期理论,一个人的知识存在衰减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知识创新的速度不断加快,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学生在校期间学到的知识,90%的知识会被时代舍弃。现代社会中的个人生存能力最终将取决于一个人的自学能力。因此,新课改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途径和方法,注重使学生在知识、技能、素质各方面全面协调发展,不再以向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为唯一目标,而是向他们提供所需要的一些事实、事例或问题,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独立开展探索,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或结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理念和方法。

3.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信息素养。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处理好教师的权威性、专业性和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的关系;处理好“以灌输为中心的教”和“以对话为中心的学”的关系。要从根本上改变过去过于强调被动式学习、死记硬背式学习、机械训练式学习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思考、乐于探究、勇于质疑的能力,培养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合作式学习、在实践中探究性学习、在质疑和思考中主动式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大力推进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赫德永.走向文化批判与生成的建构性课程文化观[J].教育研究,2001,(6).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篇10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基本功培养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需要我们对教师教学基本功进行重新思考,同时更需要我们针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分析新时代新型教师需要什么样的教学基本功。

一、关于教学基本功

所谓教学基本功即指教师完成教学工作所必需的技能和技巧。教学基本功具备如下特点:

1.共同性。教学基本功是所有教师都必须掌握的。它既不是某些教师的特权,也不是个别教师的天赋。它是使教师成其为教师的基本资格。

2.基础性。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最基础的实践能力和智慧。它为教师履行职责所需要的其他本领奠定基础并提供条件。

3.专业性。不同专业领域都有相应的基本功。教师教学需要的基本功,应充分体现教师的专业特征。

二、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视角重新思考教师教学基本功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改变传统的过于注重知识传承、强调学生的主动的知识构建;增强课程的整合性和选择性并实施三级课程管理模式等改革目标。这些改革目标能否实现,有赖于教师角色的转变,有赖于教师教学行为方式的改变和转换。因此,面对新课程,不论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都需要重新思考,我们所拥有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包括所练就的教学基本功是否能够适应新课程的需要。

(一)重新看待“三字一话”基本功

首先看粉笔字。不论是从现状及发展前景来看,粉笔、黑板都会不断走向历史。依赖于这两个载体而存在的粉笔字也将一并成为历史。与粉笔字相关的另一项基本功是板书。不论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都需要在课件制作及多媒体教学方面练就一套新的基本功。

其次看钢笔字和毛笔字。在现代信息技术下,借助于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可以在网上批改作业、写评语、向学生家长信息和公告。可见,钢笔字和毛笔字作为教师教学的基本功之一,也同样受到了历史性挑战。

现代信息技术同样冲击着新一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目前教师普遍反映的中小学生对写字和书法课不感兴趣,部分原因正在于此。

再次,看普通话。讲普通话是国民的一种基本素质,更是中小学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因此,必须达到基本标准。师范院校及中小学可以对未达标的师范生或新老教师开展适当的培训或组织一些竞赛类的活动以提高普通话水平。

(二)重新思考教师教学基本功

教师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的基本资格。但是,教什么样的“课”需要教师有什么样的教学基本功。在课堂讲授成为压倒性的甚至是唯一的教学方式时,教师的教学工作差不多无一例外地包括: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评定成绩。

首先看备课。备课实际上就是对教学过程与结果的预先设计。课前对教学的设计有助于教师进一步明确教什么、怎么教,特别有助于新教师明确教学内容和目标,建立课堂教学自信。新课程要求教师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创设开放民主的课堂环境,这更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充足准备。但是,在新课程的要求下,不仅教师备课的内容需要变化,而且备课的组织形式和方式方法也需要改变。

其次看上课。上课是教师教学基本功的集中体现。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我们的课堂教学方式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教师纷纷尝试各种新的教学方法,如探究教学、合作学习、体验学习、网络学习等,课堂教学的环节和步骤也随教学方式方法的不同而不同。

最后看批改作业和学生成绩评定。在“应试教育”的驱使下,题海战术使得学生埋头于作业。新课程改革首先需要让学生从繁重的作业和考试的负担中解放出来,以更充沛的精力和体力投入新课程。

三、新课程,新教师,新教学基本功

(一)现代信息技术的掌握和运用

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有三种不同的“境界”。

首先,教学演示。这包括:借助于计算机及多媒体技术将文本的教材内容转换为更为直观生动的超文本形式的教学材料,如电子教案、PowerPoint演示文稿;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开发相关教学课件、网上课程等。多媒体演示教学内容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而且可以增强学习内容的直观性,提升教学效果。

其次,网络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最后,构建交互式学习环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高境界是综合运用各种信息技术重构课堂学习环境,如构建网上学习社区、网上论坛等新的教学平台等。

(二)课程开发与课程实施的基本功

新课程改革实行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客观上要求教师不仅要思考怎么教的教学问题,同时需要思考教什么课程的问题。为了成功地开发适合本校学生学习需求的课程,教师需要掌握基本的课程开发和课程实施技能。如学生学习需求评估技能、教材分析技能、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技能、组织课程内容和安排教学活动的技能等。

(三)教学科研基本功

课程改革提出了许多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设立了许多新的改革目标,这些理念和目标是否适宜,还有待实践的检验。总之,新课程需要教师成为一个研究者。

总之,由于时代的变迁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教师的培养需要我们把重点放在新时代所需要的新的教学基本功,在保证普通话达标的前提下,重要的是重新练就一套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的新的基本功,学校应该为他们这方面的提高和发展创造条件,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