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概念十篇

时间:2023-11-20 17:29:05

融合教育概念

融合教育概念篇1

【关键词】情感教育体验;中学生;核心概念;教学模式

本文以下简单的概述了情感教育体验,并且将生物教学的核心概念也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同时,将将情感教育体验融入到生物核心概念教学中的必要性以及中学生生物核心概念的教学模式的选择进行了陈述,最后,将情感教育体验融入到中学生生物核心概念教学模式中的重要意义进行了综合阐述。

一、关于情感教育体验简述

所谓情感不是凭空而产生的,其本质离不开“体验”,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所进行的体验而体现于人们大脑的一种普遍反映活动方式。关于情感教育就是通过培养学生们的各类情感而使得学生们全方面的能力得到培养,从而成为综合素质较强的社会应用型人才。在教学活动中,教学教师在激发学生们的学习情感以外,还要给予学生们体验情感的机会,使得学生们能够在情感教育下而养成良好的思维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

二、关于生物教学的核心概念分析

生物教学核心概念是指生物教学内容中关于概念性的知识,其包括基本概念、原理以及相关理论等知识,这些内容能够真实的反应出当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是整个生物学科中的重要内容,能够反映出生物学科的逻辑结构。因此,在生物学科教学活动中,教学教师需要把握生物教学的核心概念,并且采取相关有效教学方法将这些重要内容传授于学生们,从而提高学生们的生物学教学内容的认识,以提高他们的生物学科成绩。

三、试析将情感教育体验融入到生物核心概念教学中的必要性

由于生物教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对其核心概念内容进行深刻领悟是实践的关键基础。根据目前生物教学实践来看,很多教学教师仍是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要求学生们靠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记住生物教学内容中的概念内容,而没有采用其他有效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们记忆,以至于使得学生们的思维模式过于死板,并且其认知能力也被局限,不仅影响了教学质量,而且使得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受到了限制。因此,应用情感教学体验来融入到生物学科教学活动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们学习生物学科的兴趣,而且还能够有效的掌握生物学科的教学内容,另外,这种教学方法还可以培养学生们的探究生物科学的精神,从而有效的将所有学生们培养成符合21世纪的全能性人才。

四、关于中学生生物核心概念的教学模式的选择

随着素质教育政策的推广与实施,学生们的主体地位逐渐得到了重视,因此,教学教师在选择生物学科核心概念教学模式的时候,需要结合提高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以及思维模式的教学目的进行选择,并且注重学生们的体验以及能力的培养,严格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式,而鼓励学生们之间进行合作式学习、自主交流学习、探究式学习,不仅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利于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另外,教学教师还需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多媒体技术、网络资源,通过这些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而且使得学生们能够掌握到最新生命科学领域研究动态,从而使得学生们的综合能力均得到了培养。

1.合作式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是学生们之间以小组的形式来完成某一个学习任务,同时,教学教师会根据学生们小组间的表现而进行评价、鼓励的教学模式。这一中国教学模式不仅使得学生们的团队协作意识得到了增强,而且还提高学生们的思维敏锐度。

2.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是需要教学教师正确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学习,让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进行有效学习,在解决学习问题的同时,还可以自己制定学习计划以及学习策略,从而使得学生们更易于理解与掌握教学教师所传授的内容,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们自主完成任务的信心。

3.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是通过教学教师来引导学生们进行探究学习的,学生们应用探究方法来主动获取生物教学知识内容,并且可以亲身来体验实践活动中生物学科的知识点,从而使得学生们更加稳固而掌握教学内容,因此,这一教学模式使得生物情感教育体验与生物核心概念教学能够完美结合。

五、试析在中学生生物核心概念教学模式中融入情感教育体验

将情感教育体验融入到生物学科核心概念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课前自主学习、课堂组织教学、课堂评价,例如:学生们在课前通过自主学习方式主动预习了教学内容,然后在生物教学课堂上,教学教师组织学生们之间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式学习,并且通过探究式体验生物学科的知识点,最后,教学教师会根据学生们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并且将其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指出、分析,从而使得学生们不有效的掌握了生物教学中内容,因此,生物学科教学活动中,将情感教育体验融入到教学活动中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水平,同时,学生们的学习成绩以及综合素质均得到了提高。

综上所述,在开展生物学科核心教学的时候,首先让学生们通过自主学习方法来对生物学内容进行简单的了解,其次,在教学课堂上,教学教师组织学生们进行合作式探讨,最后,通过探究式教学模式来让学生们通过探究式学习方法来稳固生物学科的教学理念,从而有效的将情感教育体验融入到生物学科核心概念教学活动中,因此,通过情感教育体验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而且还有效的改善了教学现状。

参考文献:

[1]仰海峰.表象体系、主体幻觉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职能――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探析[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

[2]吴群芳.和谐社会视野下公民均衡利益表达中的政府职能[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

融合教育概念篇2

现代远程教育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以及教育技术的结合体,现代远程教育已经成为成人获取高等学历的重要途径。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与教育技术的结合、与多媒体技术的融合成为发展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新方向。随着传播媒体等其他形式媒体的活跃,新媒体和现代远程教育作为新时期的新生事物,必定会在当下时代产生一定的碰撞和融合。本文从新媒体时代的角度出发,介绍了新媒体时代与现代远程教育的融合。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现代远程教育;融合与发展

1前言

现代远程教育是我国网络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后产生的新概念,即运用网络技术与环境开展教育。招生对象不受年龄和先前学历限制,为广大已步入社会的群众提供了学历提升的机会。而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其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因此,新媒体也被称之为数字化媒体。

2新媒体时代的阐述

2.1新媒体时代概念在媒体领域对于新媒体所下的定义可谓是众说纷纭,由于不同学者是从新媒体不同角度来做的定义,因此很难以对错对其进行判断。新媒体概念所包括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新媒体是一个相对概念,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二是新媒体还是一个时间概念,就是指其在某段时间内,新媒体有其自身发展的内涵,就比如现阶段的新媒体,就是指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基础上,所出现和更新的媒体形态;三是与其时间概念相对,新媒体亦是一个发展概念,静止状态只是相对而言的,在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新媒体的表现形式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2.2新媒体时代的特征新媒体时代自然有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优势。首先,新媒体具有消解力量,简言之就是突破了旧媒体所带有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信息发送者与接受者以及产业模式之间的界限。阳光文化集团CEO吴征曾经说过:“创造性破坏是新媒体最根本的特性。”在一定程度上,新媒体冲破了传统媒体形成的壁垒,使得媒体呈现了一种大融合的形式,催生了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媒体和新型产业结构,而且新媒体在发展的同时,也孕育和创造了新的产业和商机。其二新媒体改变了以往大众传媒的特点,不同时代的传媒有不同的功能,新媒体改变了以往大众传媒“一点对多点的传播方式”,实现了“多点式对多点式的传播方式”,使得传播更加细化;三是新媒体实现双向互动的传播形式,数字化媒体信息的传播更加畅通,摆脱了时间上的约束,它使任何人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可以与其他任何人进行任何形态信息的沟通交流。

3新媒体时代与现代远程教育的融合

3.1远程教育的发展历程远程教育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三代:第一代是函授教育,这一方式为我国培养了许多人才,但是函授教育具有较大的局限性;第二代是80年代兴起的广播电视教育,我国的这一远程教育方式和中央电视大学在世界上享有盛名;90年代,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以信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第三代现代远程教育。澳大利亚国际远程教育专家迦里森曾经将远程教育的发展阶段分为三代技术革新,即是:函授、电子通信和计算机。远程教育引发了教育领域一次深刻的变革,远程教育中教育技术的应用体现对远程教育基本理论的贡献,“三代信息技术和三代远程教育”则是其中重要的理论。

3.2“三代信息技术和三代远程教育”理论三代信息技术和三代远程教育在我国是丁兴富提出来的。这是一个很普遍的也很符合中国实际国情的有关远程教育的论断。三代信息技术主要是指应用到远程教育里的媒体以及通信技术。他们与三代远程教育有着这样一个对应的关系:印刷媒体,邮政运输技术以及早期的视听技术(第一代远程教育,也就是函授教育);单项传输为主的电子信息通信技术(多种媒体教学的远程教育),如管玻电视,计算机辅助教学等等;双向交互的信息通信技术(开放灵活的移动学习)如远程电子通信,无线移动通信、计算机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知识(智能)媒体、虚拟技术等等。技术从简单到复杂,媒体从单一到多样。远程教育经历着这样一个过程。但是无论是技术还是媒体,都没有专门为了教育而研发的。所以,教育不是以技术为主,也并非以媒体为主。媒体和技术的应用也只是为了辅助教学,最重要的还是理念。远程教育有了多种媒体和技术的参与,一方面提高了教育的质量,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教育的信息化和现代化。

3.3新媒体时代与第三代远程教育根据丁兴富专家对“三代信息技术和三代远程教育”理论的细致划分,第三代远程教育亦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现代远程教育”,其借助双向交互的电子信息通信技术,借助远程电子通信(续)、无线移动通信、计算机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知识(智能)媒体、虚拟技术等媒体形式来实现远程教育。基于此,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到新媒体时代在第三代远程教育的范畴内。第三代远程教育的特征是实现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双向互动,而新媒体时代特色更是改变了传统媒体单向传播的局限性,实现了双向互动的传播形式,而且在信息的传递和接受两方面中,信息传递者不再占据主动作用,更多的是满足了信息受众的兴趣、时间等需求。而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技术轻松实现了同步和异步通信,数字化媒体正在像四大发明对人类发展的意义一样推动着社会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3.4新媒体时代与现代远程教育融合的重大意义新媒体时代与现代远程教育的融合之下,引发了媒体领域和远程教育领域新而广的变革,不仅是信息传播介质的变革,而且传播内容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新媒体时代下,极大丰富了远程教育传播的内容,提高了传播质量。新媒体技术不是将传统媒体的传播内容进行加工、处理、传播,而是根据社会需求实现与技术无间缝的联合。现阶段,适应多媒体需求的视频短缺是新媒体时代面临的主要难题,翻拍、模仿等视频内容参差不齐,大大影响了新媒体的社会效益。就拿互联网视频来说,其是现代媒体的重要载体,在新媒体视频领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尤其是互联网上的视频共享是最受远程教育学习者欢迎的功能。而且在新媒体实现了信息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亲密互动,而远程教育既是通过媒体技术、教育技术实现师生之间信息的传递,单就这方面,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就为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羽翼”。

4结语

新媒体、现代远程教育作为当下两种不同形态的新事物,对现代教育改革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它们两者的出现时间以及功能等方面如出一辙,使得它们的融合是时展的必然趋势。新媒体时代与现代远程教育的相互渗透和相互弥补,引发了社会教育领域的重大变革,也必将推动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蕊,郝风武.新媒体时代远程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与探索[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1:31~33.

融合教育概念篇3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科学;有效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35-0005-02

[作者简介]张海燕(1982―),女,江苏海安人,本科,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角斜镇老坝港小学教师,小学二级。

一、思维导图融入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思维导图是英国学者托尼・巴赞于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的,是一种应用于学习、思考、记忆的思维模式,能充分激发人脑的潜能,有效训练人脑的发散性思维,在很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我国有20多年思维导图的应用历史。思维导图应用于小学科学教学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已经表现出了很强的应用价值。

(一)思维导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方法,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实际教学中,小学生需要自己先选定研究的主题,再找出相关要点,预设出自己的思维导图模式,自己动手绘制,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升华内容和结果。利用思维导图将自己的成果向其他同学展示的时候,会让学生产生自豪感,这区别于传统的被动接受教学方式,小学生能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思维导图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顾名思义,思维导图是人们逻辑思维的一种外在表达方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能有效融合学生的左右脑,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及记忆能力。思维导图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为小学生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思维图形工具,学生要想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就应该主动参与思维导图的学习当中去。

(三)思维导图能提高科学教学的教学质量

思维导图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课堂灌输式为主,教师是传授的主体,整个过程中学生缺乏学习的自主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差。而思维导图能充分发挥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能将理论知识和绘制图形结合起来,增强了学习兴趣,自然就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思维导图融入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本文以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电和磁》中的第五部分电磁铁为例,论述思维导图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掌握思维构图的理念和技巧

进行思维导图教学的首要步骤是要让学生掌握思维沟通的理念和技巧,为学生能在课堂上熟练完成思维沟通做好准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完成简单的思维导图,如植物的分类,学生尽量将自己能想到的植物归类并绘制出来。为减轻学生的认知负担,教师可以在练习过程中逐渐将思维导图的技巧传授给学生。常见的思维导图理念和技巧有:主题放在整张图的中间,次要的概念放在“枝干”上;每个分支只能写一个关键字,且字体要端正;整张导图要遵循交叉联结不同分支的要求;可以采用符号、色彩等方式让导图更为美观。

(二)合理引入课堂主题

本课的教学主题是电磁铁,教师可以用合理有趣的方式将学生逐步引入教学主题。借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吊车的Flas,并配上有趣的旁白,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进入学习过程。然后,教师可以向学生简单地讲述一下电磁铁的基本知识,将这一课的主题分为电磁铁的性质、影响电磁铁大小的因素、电磁铁的应用三个部分。

(三)分组构图和讨论

成功导入主题后,教师可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导图设计并自主讨论,这样能减轻学生刚开始的绘图负担,同时还能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根据此前对电磁铁主题分好的三个部分,教师可以在学生导图和谈论前提出相应的问题,如:电磁铁的基本构造有哪些?电磁铁的缠绕过程是怎样的?等等。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设计自己的思维导图,自主搜集材料、完成构图。之后,让小组成员讨论自己的思维导图作品的不足或者突出的部分,并作一定的修改,在自己的导图上完好地体现出来。

(四)构图成果展示

各小组经过讨论和完善,将最终导图成品展示给其他小组,通过对比学习、深度讨论发现别人的长处,改进自己的短处。教师在此过程中,首先要肯定每位学生的成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其次要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最后对整个思维导图的学习作总结,将学生的导图成果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完善的思维导图。

完整的电磁铁思维导图可以由电磁铁性质、影响电磁铁大小因素、电磁铁应用以及电磁铁知识拓展组成。电磁铁性质概念可继续分成结构特点、工作原理、电磁铁的制作三个分支,电磁铁应用概念可以分为电磁起重机、电磁选矿机、磁悬浮列车等分支。

三、思维导图融入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虽然思维导图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很强的应用性,但是仍然有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是思维导图没有很好地对主题中各个分支概念进行分析和联系;其次是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为了更好地将思维导图融入到小学科学教学中,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

(一)思维导图与概念图相结合

将思维导图与概念图结合起来是对两者优势互补的一种教学方法,能帮助学生在学习中理清学习思路,理解主题与概念、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也能帮助教师建立一套完整的课程框架体系。两者的相互结合有效解决了思维导图无法全面分析主题中各个分支概念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同时,在结合思维导图与概念图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帮助学生分清概念的主次,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在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第四部分的《看月亮》教学中,可以先给学生提供一个简单的概念图,包括满月、峨眉月、弦月三个分支概念,让学生将空白的部分填好,如:我们一般在( )能看到满月。学生通过熟悉和理解各个概念充分理解主题,可以更好地学习思维导图。

(二)思维导图融入其他学科

受教学时间限制,教师逐步将思维导图深入其他学科中,如数学、语文等,这样不仅能合理分配资源,还能保障思维导图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作用。同时,对学生而言,他们也可以将思维导图融入生活中,利用思维导图来记录自己每天的生活、展示自己的家庭和兴趣爱好等。

在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光与色彩”的《照镜子》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融入思想品德与生活学科中,向学生提出问题:“我们生活中经常会照镜子,你们知道在生活中镜子有哪些具体的应用吗?”这样学生就会联想到妈妈的梳妆台、爸爸的汽车后视镜等。

参考文献:

[1] 杨兰娟.思维导图融入小学科学课的教学理念与实践[J].上海教育科研,2007(2).

融合教育概念篇4

摘要:随着近几年对于教育事业的进一步重视,逐渐把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这两个不同的教育思想体系区分开来。科学教育一般以对科学精神的培养和对智力的开发为最根本的目的,注重对书面知识的讲授;而人文教育的目的则是对自我价值的引导和实现的过程,注重人格塑造和人性的养成。基于此,本文以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概念界定和这两者相融合的基础为理论依据,重点阐述了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必然性、实质与两者相融合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最后对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基本途径加以探讨与研究,以期为这两者的融合和促进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科学;人文;教育相融合

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关概念的界定

科学教育指的是自然科学和科学技术的教育传授,包括对于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知识和科学能力的教育,以及科学人格和行为习惯的培养。科学教育主要是针对知识的传授,把教育的根本,甚至是唯一的目标归纳为科学精神的培养与智力的开发。人文教育则是指以传授人文社会学科知识为主,培养人文精神,以发展学生对社会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物我关系的认识和处理能力,并影响学生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人文观、道德观、价值观、审美观为目的的教育;而人文教育则更为注重对于人格的塑造和人性的养成。该教育体系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对人对价值的创造和人性的引导。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即将启智的过程与情感、人格的陶冶过程相融合,不仅教人做事,更教人做人。

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基础

(一)理论基础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从理论层面入手是科学与人文相互结合、渗透与制约。一方面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促进人素质的发展与人格的完善方面具有互补性,是求真与求善的巧妙结合。另一方面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同源共生。二者在起源、发展的过程中侧重于不同方面,但最终都可以归结于提高人的素质,在这一点上二者具有高度的内在一致性。

(二)现实基础

首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需要,合乎科学的东西,并不一定都能办成好事,科学研究的成果甚至可能威胁人类的生存,比如:核武器如果被滥用,则会给人造成毁灭性的灾害;同时合乎人文的东西,也并不一定完美无瑕,而是需要与科学规律相结合,以免事与愿违,弄巧成拙。其次这二者的融合是人类社会全面发展的内在需求,需要物质与精神的和谐统一,二者切不可偏颇。而当今教育提倡的素质教育不仅包含做什么而且还包含如何做的问题,唯有此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对于教育本身目的的实现。

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现状

由于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价值争议贯穿在当今大学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并呈现出涨消变幻的趋势,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变得日趋严重。对于当前的大学教育来说,科学和人文这两种教育体系融合的具体操作实践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从宏观来讲,如何通过科学、人文这两类课程及跨学科课程的交互编排来体现科学和人文的全面融合;二是在微观上通过立足各专业的教学来实现科学与人文融合的最终目的,进而充分挖掘出科学教育的人文价值。因此在编排课程时,可以设立学群、学类组织实现对综合知识的传授,并进一步在基础的科学学群、学类下设立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学类,在这方面做的较好的是日本的筑波大学。第二层次主要是基于专业教学的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像王义道教授就指出人文精神在科学教学过程的重要体现:王教授认为,人这个主体在探索未知世界和客观规律的应用时,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实践起到了关键作用,涉及到科学技术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文化因素也包含在内。这就要求专业教育应改变传统只见物不见人的教学情况,体现出当代教育的人文因素。此外,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不仅是在专业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必要前提,也是迫切需要。

(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中遗留的问题

(1)有融合之“形”,而无融合之“神”。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实践中缺乏一贯而彻的教育理念,因为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缺乏系统的哲学思想和精神内涵的深度,所以每个课程组和都带着明显的机械痕迹。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应该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没有概念指导实践将是盲目的,缺乏实践的概念是空乏的。现代西方两种比较典型的概念,一个是由科学和摆脱传统束缚的人文和快速发展的时代,强调科学和人文的统一的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念;二是产生于科学高度发达而人文精神失落时代,强调了人文对于科学的统帅作用的赫钦斯的永恒主义教育理念,这两种观念之间相互补充,对当前国内对于科学和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实践具有重大的意义。

(2)有待实现从“混合物”向“化合物”的飞跃。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微观层面仅仅停留在了知识层面的叠加与组合,注重的是知识外在的形式,而没有深入把握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实质。融合的实质就是科学与人文是否与人的经验相结合,是否对人的经验成长具有促进作用。融合的最主要的目的即是突破知识的疆界、超越知识的差别,让知识服务于人性的再生长,由对外在知识的关注转向对学生内在经验的关注,由知识的传递转向知识的创造。

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途径

(一)理念指引:科学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的树立思想引领行动,因此科学人文主义理念的树立则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在给学生传递知识的同时,要交给他们做人的道理,利用科学人文主义的理念与追求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此过程中,人将是一个真正的人,一个活生生的、独立的个体,而不是单纯的作为现实劳动者而得到的发展与满足,提倡个人在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过程中来实现自我的发展与完善,兼顾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双向构建,最终实现人的幸福。

(二)基本途径: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完善两大教育的融合要通过课程改革来实现的。一是提高人文学科与科学学科的渗透性,提升学科综合性,发展跨学科与跨学科学位课程,比如以专业为核心,课程的设置内容应向外延领域做一定扩展。理工科专业对于人文知识的学习和文科专业对于科学知识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打破原有思维定势,以更全面广阔的视角理解和处理问题,有利于学科创新和学生的全人教育。其次增设一些活动类课程,在传授传授知识的同时完成对学科文化的传承及人类道德文明的结合,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和艺术修养,同时也促进学生个性与自由的全面健康发展。

(三)文化场的构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环境的打造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通过构建学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校园文化场,使学生们被浓厚的人文信息与科学信息所包围,在“润物细无声”的熏陶中接受持久、广泛而绚丽而又深刻的熏陶。一方面需要改善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对教师进行定期培训或要求教师参加有关科学教育和人文知识的讲座。以促进其在教学过程中对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二是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发挥创新精神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过程中的催化剂的作用,因为创新不仅需要冷静思考、深入研究、努力探索科学精神,而且还需要激情,激情和情感,和其他人文精神的相关内容。教师作为引导者启发者,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思维能力,打破学科局限和科学、人文的局限,努力对所学知识进行探索,推进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真正融合。

五结语

科学与人文是统一的人类精神活动的两个重要侧面,虽然在不同的教育发展时期也存在整合与分离的变化,但是两种教育必然走向回归。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人文的发展却显得相对缓慢,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说法以及文科无用论的偏见,这都是不利于全人的培养的,所以本文提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理念,并对其进行了相关论述,希望在当前的教育中能够跟好的促进二者的紧密结合,在知识传授的同时,更够更好的促进人的精神世界的打造,使人的心灵得到进化与成长。

参考文献

[1]吴秋凤,崔玉祥.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培养创新人才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6,09:22-23.

[2]倪宝汉.略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J].东北师大学报,2004,04:144-148.

[3]赵燕徐.浅议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必然性及融合的途径[J].《教研探索》,2011,7.

[4]肖林根.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可能性及其实现[D].湖南师范大学,2013.

[5]李太平.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历史考察•理论探讨•实践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融合教育概念篇5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史教育;实践探究

一、数学史教育的意义分析

1.数学史教育有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真谛[1]

数学的真谛对于数学理论的应用具有直接性影响,在数学领域当中,任一数学概念的理解、数学公式的推导都反映着数学的真谛。纵观数学史,数学精华的传递同样是数学真谛的传递。因此,在数学教育当中,唯有真正领悟数学学科的思考方法、实践方法,方能从原有知识体系当中创造出更加前沿的理论。唯有真正从数学思维出发,领悟数学教育的真谛,才能清晰的认识到数学领域的总体发展方向以及数学学科同其他学科的关联。除此之外,在数学史当中含有大量的经典内容和教育案例,利用对数学史的了解、接触数学理论的产生过程,能够促进学生对教材形成更加透彻的理解,领悟数学教学的真谛,进而提升对数学教材的掌控。

2.数学史教育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长久以来,数学教育都被视作是培养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的重点学科,而数学史则是完成上述目的的重要资料基础。在数学史中收录了诸多数学专家的理论探究过程,让学生了解到探究的过程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将数学史当中的重点事件――解析几何的由来、电子计算机的出现等向学生进行选择性讲解,能够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任何学科从产生、发展到最终实践均非一帆风顺,使学生了解到数学家的探究过程能够让学生更加明白知识产生过程的艰辛,从而告诉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与此同时,学生在了解到数学家的创造思维时,更能够形成自身的创造性。

3.数学史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科研素质

数学理论的产生都需要基于某种方法,采用恰当的方法能够减少岔路,否则将导致理论形成时间的延长。数学家在进行理论探索的过程中,提炼出了诸多方法。为学生讲授数学史当中的此部分,吸取数学家的经验和教训,能够使学生得到足够的引导和启示,进而形成应有的科研素质。学生从数学史当中既能够获取重要的理论知识,又能够了解到数学方法的重要之所在,使学生形成了科研素质,进而为未来的工作和学生提供了指引作用。

4.数学史教育有助于课堂氛围的活跃

在原有初中数学授课实践上,学生常常是处于静止的接受状态,这种单向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造成学生缺乏主动探索的精神和创新的能力。应教学模式改革的要求,教学大纲也做出了相应调整,在新的课程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要注重学生创造精神和革新能力的培养。将数学史内容融入初中数学课堂,能够从一定程度上点燃学生的好奇心,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因此,将数学史内容融入初中数学教学当中,也是对发展教育事业的配合。

二、将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教育的措施探究

1.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若想将数学史真正融入初中数学教育,首先要做到教师对数学史的深入了解。唯有教师的深刻领悟,方能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引导。因此,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是十分必要的。首先,构建一支具备专业知识、具备较高稳定性的教师队伍,从而有利于数学史的传播和融合。一方面,可以定期为教师开展相关培训和深造,并在培训结束后进行效果考核;另一方面,可以组织教师进行校外实践走访,吸取他校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并依照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性应用,从而在重重联合的条件下提升教学质量。

2.选择匹配的数学史资料,辅助教学实践[2]

我国的数学史专家十分注重数学史资料的撰写,编著了诸多数学史教材。此类资料分别以不同的角度编著:一些资料是依据年代的先后进行编著,一些资料是依据学科的发展线索进行编著,还有一些资料是依据各方内容的综合角度进行编著的。大量的数学史资料为我们呈现了丰富的数学史精华,然而如何将此类数学史资料有效的融入数学教育,从而辅助教学实践,则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例如,对于初中一年级学生而言,因其刚刚接触到初中数学知识,数学史资料的融入意在拓宽学生的视角、提升学生的科研素质。因此,应选择数学史当中的一些初等内容,并配合专题性探究。如此,能够为学生的深入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于初中三年级学生而言,因其已经对初中数学知识具备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数学史资料的融入意在使学生借鉴、吸取数学专家的研究方法,从而为学生的数学实践提供一些启发,达到学用融合的效果。总而言之,将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教育的首要步骤是:立足初中数学教学的现实情况和学生的自身特征,以清晰的教学目标为引导,将数学史资料加以合理的选择、加工和重构,使其能够更加容易的被学生所接收,从而为教学实践提供相应的辅助功能。

3.将数学史同学生的知识储备进行关联,做到深入浅出

就数学领域的整体内容来看,数学史是组成数学体系的元素之一,是前人进行的数学研究。将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教育,即将同一理论的前人研究同现代研究加以对比,发现二者之间的不同点,从而揭示数学发展的进程变化,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引导作用。例如,就初中数学的函数内容来说,为了使学生清晰的理解函数的基本内涵,就要立足历史角度进行阐述。从古至今,函数概念的界定发生的不断的改变和修订。为学生讲述函数概念的修订过程,才能是学生真正了解函数的基本内涵。对比现有函数概念和初始函数概念,二者在表述方式上存在显著的不同。在进行函数概念的阐述时,应从历史角度出发,置身于函数概念产生的初始状态,从而感悟当时的背景和方法。并逐步向现有函数概念进行过渡,利用恰当的比喻和贴切的生活例子展现前沿研究理论,使学生触及函数概念的最终研究成果。

4.利用数学史宣传数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将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教育的过程中,更要注重数学理念的宣传。对于数学科研而言,最重要的理念在探究。在数学教育中,应将侧重点适当的放置在数学理论的产生于发展上,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理论的由来和完善,从而形成正确的科研理念和方法论。长久以来,数学均被视作严密的、无漏洞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仅是一味的接受和获取,从未对理论的成立与否提出丝毫怀疑。然而,数学的严密性和无漏洞性是在学科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就现阶段而言,数学学科依旧存在稳定根基、探索发展的问题。使学生了解到上述内容,对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具有显著功效。此外,还应宣传数学家的经典探索案例,使学生得到触动,从而使学生向数学家致敬,开展自我创新和探索。

三、结语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融入数学史内容,不仅是对教学方式的丰富和改善,也是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独立性的提升。本文从“数学史教育有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真谛、数学史教育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数学史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科研素质、数学史教育有助于课堂氛围的活跃”四方面提出数学是教育的意义,并具体提出了初中数学融入数学史的措施: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选择匹配的数学史资料,辅助教学实践;将数学史同学生的知识储备进行关联,做到深入浅出;利用数学史宣传数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魏悦姿.对数学史融入数学教育的思考[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5:88-93

融合教育概念篇6

(一)美国教师教育课程变迁及学科融合趋势

教师教育课程包括文理基础学科、任教学科与教育学科三部分内容。美国教师教育中,长期以来存在着任教学科与教育学科分离与对立的现象。19世纪的教师培训主要限于任教学科的内容;20世纪早期,教师教育课程结构基本形成,但强调教育学科是这一时期的特点;五六十年代,强调学术学科、削减教育学科又带来了新问题,如何保持两类课程的平衡仍然是课程改革的重点;20世纪80年代以来,基础教育的质量改革将教师教育定位在教学专业化的方向上。美国许多教育专家呼吁,提高教师质量的关键是提高教师培训的专业性,对教师培训课程设置要进行彻底的改革。这一时期,任教学科与教育学科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们由过去的对立走向了融合,反映了教师专业化的种种新特征。[1]学科融合是经过100多年的反复探索之后,为培养适应多元文化与知识经济时代的新型教师而作出的理性选择,它要求教师不但具有教学反思能力,还要有宽广的教育视野和稳定的职业兴趣。对未来教师具体教学能力的培养是学科融合最直接的目的。而培养未来教师宽广的教育视野则是学科融合追求的最高目的。[2]

(二)学科融合的认识论基础与层次

1.强调自主建构的认识论基础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科融合直接受到认知科学发展的影响。强调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强调主体的自主建构、强调学习的智力要素等是认知科学不同于行为科学的主要特点。新的认识论把学习过程看作是一个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在与环境的交往中积极地构建自己的认知过程和知识结构。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也是一种积极的构建过程,他在与学生、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材料等多种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构建他的认识并形成判断。[3]从建构主义的观点来看,教师对学生和学习情境的理解是教学的基础,因为学习发展在学生而不是教师身上,只有在对学生和学习情境理解的基础上才能为学习创造情境。[4]这就要求教师不仅仅是知道现成的学科知识,而且能够理解学生的发展规律、认识过程和不同的学习方法,最终能够把自己的学科知识转化为与学生原有知识相联系的教学知识。这成为了任教学科和教育学科融合的认识论基础。

2.学科融合是一个多层次的立体结构

从方法论角度进行分析,学科融合包括通过心理学和教育学方法对两类学科知识进行整合。首先,新的认识论要求用心理学的方法将任教学科与教育学科知识进行重新整合。1985年李•S•舒尔曼在美国教育研究协会(AERA)上提出“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contentknowledge)”的概念。这一概念是用心理学的方法将任教学科知识与教育专业学科知识进行重新整合,也就是按学生的认知规律对任教学科知识进行编排,使它成为不仅可以教,而且更有利于学习的知识。其次,用教育学的方法对两类知识进行再组织。1985年舒尔曼最初提出“学科教学知识”概念时强调学科知识如何转化为可以进行教与学的知识。经过几年的发展,进入90年代后,“学科教学知识”又强调对学科教学中的教育学知识的研究,也就是说,在新的知识体系中,在如何处理普通教育学与特定学科领域教育学知识(subject-specificpedagogy)的过程中,又出现了新的矛盾和对峙。对学科教学中教育或教学知识的研究,表明研究者试图用教育学的方法对这些知识进行再组织,是从教育规律出发对学科内容进行的融合的过程,旨在解决如何教的问题。从参与主体的角度来分析,学科融合是由专家和教育实践者在两个层次上实现的。首先,由专家实现的从心理学和教育学方法上对两类知识进行的整合。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是由教育学科专家和任教学科专家合作实现的,它能使未来教师在培训阶段的教育更具体、更有针对性。80年代以来的一些重要报告,如《霍姆斯报告》、《卡内基报告》和《教师教育学院协会报告》等都强调要加强学科教育学的研究,把学科教学实践中的学术研究与临床研究成果纳入教育学的研究中,实现学科专家与教育学科专家的合作。其次,由教师完成的将学科知识与具体教育情景相结合的实践层面上的融合。当真正的教学发生——教师处在真实的教学情景中时,他们还要对两类知识进行再整合,通过对多种因素重新建构,以形成独特的教学模式。[5]

(三)学科融合的改革实践

1.学科融合的制度保证

教师教育制度是教师教育课程实施的保证。强调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增加学科专家和教育学教授的对话的5年综合计划受到重视。另外还有在本科毕业后再进行专业训练的第5年研究生计划也为学科融合提供了制度保证。80年代以来的一些重要报告和专业团体充分肯定了教育学科与任教学科的融合,并为学科融合的实现创造了种种便利的条件。霍姆斯小组和《卡内基报告》均提出新的以非定向型的教师教育制度为基础的教师教育计划,即任教学科与教育学科教育在两个不同的阶段进行,既重视扎实的学科知识基础,也强调专业化的培训。这种形式上分离而实质上的结合是美国80年代后教师教育模式的新特点,是教师教育学科融合的制度保证。

2.构建未来教师新的知识结构

如前所述,培养未来教师宽广的教育视野是学科融合追求的最高目的。扩大知识范围,强调差异性、偶然性和多元文化教育是未来教师拓宽视野、实现自主建构的重要条件。为此,教育学科课程体系中增加了许多新的课程,如有关教育与社会、文化、人类学、公民、国家、政府、社区、班级团体、教室文化等课程,体现了教育对多元文化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体现了培养未来教师宽广的教育视野和具体教育能力的发展趋势。这种趋势是100多年以来进步主义关注社会进步和要素主义注重学术能力的思想的融合,它突破了20世纪60年代两类学科在制度层面上的结合,从外部形式的简单相加深入到了学科内部的实质性融合。

3.构建合理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进入20世纪90年代,在认知科学理念的影响下,美国开始构建以质量为核心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达林-哈蒙特(Darling-Hammond)、怀斯(Wise)和克莱因(Klein)在1995年的研究中比较和概括了这一时期教师教育的新课程体系。他们的研究反映了美国20世纪末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新的课程设置中的学科课程、学科教学法、学科教育学等都体现了学科统一的思想。这种融合还表现在教育学与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其他课程的融合过程中。教育学与心理学的融合除了传统的教育心理学课程以外,还体现在学习差异研究、儿童发展研究、学生的需要研究等具体的课程中;教育学与其他社会学科的融合表现为关于学校与社会、教育的社会基础以及民族与文化等课程中,这些课程旨在培养未来教师宽广的教育视野与具体的教学能力。这种新趋势是美国教育历史经验的升华,它扎根于教育实践之中,它的发展在80年代以来表现出越来越清晰的思路,但在教育实践中也还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和实践模式,改革还在进行之中。[6]

二、思考与启示

(一)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的现状与问题长期以来,我国的教师培养任务一直是由师范院校单独承担的,这种封闭性培养模式存在着课程体系比较狭窄、教师培养渠道过于单一、教师知识结构不尽合理等缺陷,严重削弱了教育专业课程。在我国师范院校课程设置中,从课程结构看,教育专业课程的比例大大低于美国调整后的课时比例(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教育专业理论与实践课所占比例不足10%[7]),并且只有公共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三门专业课和非常有限的教育类选修课外加教学实习,教育专业性质明显体现不足。从课程内容看,注重学科专业课程的纵深发展,忽视学科之间横向知识联合,从而造成师范生专业性太强,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过于狭窄,综合能力不强。这都导致了所培养的教师缺乏教育专业素养,不但缺失一般教学知识,更缺少学科教学知识。例如,全国高校英语教师发展需求的调查显示,高校英语教师对发展的自觉需求和外语课堂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差异。教师普遍认同以学为本的教育理念,但是教师的课堂实践活动与他们所认同的理念及方法之间没有发现显著相关。教师在自觉需求和有效课堂教学需求之间的差距反映出传统外语教师教育发展理论对教师的影响,即外语教师教育=语言技能+语言学理论+教学法。我国大部分英语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仍局限于以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作为单一学科的理论指导,其结果是导致我国的外语教师教育实践中存在着重学科知识,轻学科教学知识,重语言技能培养,轻教育理念、语言学习理论和教育心理学理论指导的趋势。[8]这种教学理念与课堂行为之间存在差距、课堂行为滞后于教学理念的现象,说明要完成教学理念到课堂实践的跨越需要教师以丰富的教学经验、成熟的心理发展和出色的语言把握能力等多种条件来支撑,而帮助教师实现这种跨越的理论基础就是舒尔曼所提出的学科教学知识,这是一项在我们的教师教育课程中明显缺失的内容。

(二)PCK: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视角

1.PCK:学科融合的突出表现

专业知识基础是一门专业得以安身立命的根基之所在,是专业人员区别于其他人员的根本特征,是专业能力得以生长的土壤。关于教师的专业知识基础,在教师培养史上主要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一是学科知识(subjectmatter/content knowledge)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科知识就构成了教师知识基础的全部。二是学科知识+教育知识(pedagogicalknowledge)阶段。在此阶段,不管是教育专业受到忽视还是重视,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是处于分离的两种平行知识。三是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and contentknowledge,PCK)阶段。80年代中期以来以舒尔曼为首的一批研究者企图重新寻找教师的专业知识基础,提出了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contentknowledge,PCK)概念,成为美国教师教育改革学科融合趋势的突出表现。他们认为松散分离的“学科知识+教育知识”的教师知识结构还不足以成为教师专业的知识基础,因为在这种知识结构上还不能产生能够区别教师和科学家等其他知识分子的专业教学能力,只有在这些知识之上产生的学科教学知识才是教师所特有的、区别社会其他人的真正知识基础。[9]学科教学知识理论开创了教师知识基础的第三种观点,对美国独立分离的专业化教师教育体制改革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融合教育概念篇7

一、当前教育研究的困境和发展趋势

范式的隔阂所引发的研究话语方式的不同以及理论与实践的脱离是当前教育研究面临的最大困境。而日益发展的信息技术却正在一定程度上搭建起沟通的桥梁来填补这个巨大的鸿沟,甚至涌现出新的研究范式。

(一)当前教育研究范式的隔阂

范式(paradigm),是托马斯·库恩(Thomas Samuel Kuhn)于1962年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文中提出,并首次使用这个概念来描述科学发展的模式。范式主要是指科学共同体所共有的信念体系、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是从事某一科学研究的群体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和实践方式。对于教育领域而言,当某一派别的教育研究群体在长期的研究活动中以某一信念体系为导向,以规定的研究方法和程序为行为方式,就形成了某一教育研究范式。胡森指出教育研究有两个主要范式:“一是模仿自然科学,强调用数字工具来分析的经验的、可定量化的观察。研究的任务在于确定因果关系,并作出解释。另一范式是从人文学科推衍而来的,所注重的是整体和定性的信息,以及说明的方法。”[1]这两种范式概括起来,就是量化研究范式和质化研究范式。由于价值观、方法论、操作程序乃至研究结果的迥异而一直处于尖锐的对立状态的两种范式,长期以来争论不休但彼此都不能说服对方。教育研究也在这两种范式之间游离,呈现库恩所说的范式转换(paradigm shift),也造成了范式之间的隔阂。

(二)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

从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来看,量化研究属于工业化时代的产物,质化研究作为量化研究的对立面,其历史就要比对方悠久得多。当量化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呈现精细化发展的时候,质化研究也紧紧地抓住对方的“去人性化”不断地对其进行批判,而量化研究也不甘示弱,认为对方的研究由于“科学化缺失”而没有很强的说服力。但是,两大研究范式在本质上其实是相通的,双方争论的焦点其实在于研究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上。质化研究擅长于思辨和价值观的引导,却缺乏大范围的实证研究的支撑,量化研究虽然擅长于以形式语言和数学语言揭示教育的关系,却在目前科学技术还不够智能化的情况下被认为是机械的、与早期的行为主义教育心理实验并没有两样的研究,因而也饱受诟病。

因此,当信息技术的智能化飞速发展达到比较全面地解放人和生产力的时候,量化研究必将由于人机交互的深度延伸而赋有更多的人文主义色彩,而质化研究也能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让其理念找到实践的落脚点,两大范式必将在对立中走向融合。这样,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有力介入教育研究之中,有效填补了量化研究范式与质化研究范式之间的鸿沟,使得两者在研究理念和操作程序上有了很大的契合性,并呈现出一种综合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教育研究范式,即信息化教育研究范式。

二、“信息化教育研究”的解读

信息化教育研究范式,严格来说并不是一种独立于两种范式之外的新的研究范式,因此有必要对其概念进行追本溯源地详细解读。“信息化教育研究”的概念,是由“信息化”和“教育研究”两个概念复合而成,必然承继了这两个概念的含义和特征。

首先,“‘信息’并不是一个具体的直接物质存在形式,信息是在表征、表现、外化、显示事物及其特征的意义上构成自身的存在价值的。”[2]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社会也随之而来,1967年,日本科学技术与经济协会在类似“工业化”的概念上首先使用了“信息化(informatization)”一词,意指有目的地推进与使用信息与信息技术。“所谓‘信息化’是指将信息作为构成某一系统、某一领域的基本要素,并对该系统、该领域中信息的生成、分析、处理、传递和利用所进行的有意义活动的总称。”[3]从“信息”和“信息化”的概念可以看出,某一领域的信息化,不仅将信息看成一种重要的、特殊的系统构成要素,而且强调了系统的信息化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过程。

其次,“教育”是指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研究”则是对这一培养人的活动的研究。这应该是目前被引用最广泛但也最为含糊的定义。实际上,柏拉图曾经说过,教育和政治是世界上最难的两门艺术。教育研究作为一种事理性研究,是一种复杂的研究活动,是以人类自己创造和从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是同时包含了工具理性的量化研究和充满人文色彩的质化研究过程。它既要说明是什么,又要解释为什么,还要讲怎么做,包含着价值、现状和行为三大方面,涉及目的、评价和方法三大内容。

明确了“信息化”和“教育研究”的含义,笔者尝试对“信息化教育研究”进行定义,并作出相应的解读:所谓信息化教育研究,是指在信息社会中,将具有工具理性的量化研究和充满人文色彩的质化研究相融合,同时通过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层次整合,以促进人和教育更好地发展的动态的、复杂的理论与实践。该定义采用的是“属+种差”的定义方法,“教育研究”作为属概念,将“信息化教育研究”统摄于自身之下,表明前者是后者的上位概念,明确了“信息化教育研究”是“信息化的教育研究”,而非范围较为狭窄的、专业指向较强的(一般指教育技术学领域)“信息化教育的研究”;“具有工具理性的量化研究和充满人文色彩的质化研究相融合、同时深层次整合了现代信息技术的”作为种差,表明信息化教育研究与其他范式的教育研究之根本区别。

融合教育概念篇8

关键词:变易图式;整合教学内容;自主学习

针对教学学习内容及其关键特征的变易,保持某些特征或整体大致不变而只是变易某些特征或整体的情况,称为“变易图式”。变易图式能带出四个主要学习功能:对照、区分、类合和融合,每种功能关注学习内容的不同方面。在教学中,运用这些功能,可以对教学内容的剖析更深入,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能引导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

下面本文就以《基本不等式求最值》为例,通过使用导学案教学,从这四个方面谈谈如何利用变易图式整合教材,设计导学案带出对照、区分、类合和融合四个主要学习功能,一方面从教学内容设计上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系统的学习,另一方面从教学方式上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一、利用对照,辨析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概念

对照是分出不同的、相异的事物。利用变易图式的对照功能,把相关的旧概念联系起来,在教学过程中信任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把某种情境用数学方法加以表征,最好用导学案进行适当的引导,留给学生充足的思维空间让学生思考,指导学生自主地建构新概念。

通过对照,学生可以很快地掌握新学习的基本不等式的形式和条件。但是,要对定理成立的三个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的理解与掌握还要通过对三个条件变易、区分。

像这种,通过对已有的概念、定理、性质等的条件或特征进行变易,从而得到新的知识。通过对照,可以让学生较快地接受新知识,并结合实例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有对照才有鉴别,用对比的方法找出容易混淆概念的异同点,有助于学生区分概念,获取准确、明晰的认识。

二、利用区分,突显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三个”关键特征

在上面,利用对照得到新的知识后,还需要利用区分来突显关键特征,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而区分的主要功能就是把变易维度和关键特征显现出来,是探究发现整体和部分之间关系的重要变易活动。学生新接触一个概念、定理或性质,往往对其中的条件不是熟悉,教师需要对条件进行变易,让学生体会各个条件的影响,从而加深对整个概念的理解。

变易图式中,变易哪个维度的量不是随意的,而是根据教学内容的关键特征,而关键特征可以由教师的经验,或者根据对学生进行课前检测得知。在这里,变易的功能是为了区分关键特征。

例如在讲基本不等式a、b∈R+,a+b≥2ab(当且仅当a=b时取“=”)时,对定理成立的三个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的理解与掌握是教学的难点,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在运用定理时经常会忽略其中的一个或两个条件。如果在导学案中设计题目:求函数y=x+1/x的值域,求函数y=x(1-x)(0

三、利用类合,总结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题型及规律

类合是在区分后的高层次的对照,用于查对分辨出来的数学规律是否有普及性。要让学生从变中找不变,通过变易图式,让学生从变化中找出不变的原则。

变易的设置,除了解决单个的数学问题外,通过几个问题的前后联系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的变化,形成一种更高层次的思维方法,以达到对问题本质的了解、问题规律的掌握、知识技能的巩固、思维的拓展与迁移等目的,题目的变易不是几个独立数学问题的简单组合,而是注重题目之间的内在联系,它们的解决能印证一种数学规律,并能引导与启发学生掌握这种规律。

通过融合的学习功能,让学生通过变易图式,找到概念间不变的东西,并融合到解题中,理解这些“变中不变”的关系之后,学生再解决相关的题目方能游刃有余、从容不迫,达到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要求。

以变易贯穿课堂教学设计,有助于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内容的关键特征,构建及表达出恒常的数学规律,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与质量。同时,理解和运用变易图式也会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卢敏玲.变易理论和优化课堂教学[M].安徽教育出版社,2011.

融合教育概念篇9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堂;构建;科学概念;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2-0255-02

建构主义认为,科学概念的学习是将前概念转变为科学概念的一个过程。而科学教学则是要帮助学生将前概念转变为科学概念,这也是科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如何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构建起科学概念体系,从而形成科学的认知观和正确的思维方式,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关注的一个问题。

一、前概念简介

我们都知道,前概念大多来源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生活经验。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形成的大部分概念都是前概念,由于没有转变为科学概念,导致小学生在系统学习科学知识时,通常不容易摒弃已经形成的错误认识,有时甚至对正确的概念加以排斥,得不到很好的理解和及时纠正,对新知识的学习和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科学概念的建构。除此之外,学生的前概念还具有自发性、隐蔽性、顽固性等特点,错误的前概念对学生科学概念的形成具有不可低估的负作用。因此,教师要想在科学课堂上有效地帮助学生构建科学概念,首先就注意要了解学生的前概念水平,可以对前概念水平进行测试。测试的方法可以包括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访谈法是了解学生前概念水平的重要方法,更科学,层次更深,灵活性也较大。作为小学科学教学的教师,必须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前概念水平,并且在课堂教学中创造充分的访谈时机,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原有的想法,不断对前概念进行纠正。

二、科学概念构建

小学生学习科学课程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提高科学认知,是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门核心课程。小学科学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小学生对科学概念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理解科学概念,不断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态度。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我们要积极构建科学概念。科学概念的来源主要源于日常生活,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搭建科学概念与日常生活间的紧密联系。构建科学概念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可以利用实验,对科学概念进行丰富和完善。在构建科学概念的过程中,学生是带着一定的认知来学习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必须了解这种认知,让学生对将要建构的概念有一个逐渐了解和认识的过程,切不可强行改变学生的这种认知。此外,科学概念的建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学生的反复思考,在每一次思考中对科学概念有新的认识,在每一次思考中提高对科学概念的认识。有人将小学科学教学形象地比喻为“引导学生过河”。主要意思就是说,教师将科学知识传授给了学生,学生要自己学会不断消化和吸收,并最终学会如何自己“过河”。

三、促进前概念向科学概念转变的关键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要将学生的前概念转变为科学概念,这是重中之重。如何促进前概念向科学概念转变,成为许多教师关注的问题。首先教师要对学生的前概念有个大致的了解,要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沟通,而不要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判断学生的前概念水平,那只是教师自己的想法,并不能代表孩子们的真实想法,也不是孩子们真正的前概念水平。作为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科学概念建构的进程,要让科学概念的构建有一个逐步的递进过程。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都很慢,因此,构建科学概念时,教师要不断解决学生所面临的困惑,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去理解科学概念,往往更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前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化。教师只要时刻关注学生即可,不用把学生直接从起点推到终点,这样反而不利于前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化,要让学生自己摸索,教师及时给予引导和帮助。教师要提供有针对性的自身经历和生活经验支持,这样学生可以从生活中学习和理解到科学概念,更加容易记忆。对同一科学概念的构建可以有不同的学习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其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经验,建构科学概念。所以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以学生实际生活为出发点,从学生前概念出发,采用不同教学策略和学习活动,能够有效促进前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化。

四、小学科学建构科学概念的策略

1.关注前概念。前概念在建构科学概念过程中是不容被忽视的。学生在进入校园接受比较正规和系统的科学教育之前,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和自身经历对形成了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一些看法和观点,这就是所谓的“前概念”。前概念在入学前,广泛存在于每个孩子的脑海中,它主要来源于对日常经验和生活的积累。前概念对于科学概念形成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在科学教育中,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的前概念,了解学生前概念的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学生已有的前概念为科学概念的形成服务。为了促进教师在讲授科学概念的教学时,对学生的前概念有一个更加充分的了解,在课堂教学时应该增加一个环节,主要用于教师对学生前概念的了解,这样能够使科学教学更加有针对性和效率性。在每堂课前,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对学生进行一个调查,以朋友的身份跟学生进行交谈或者以做问卷的形式,充分了解学生的前概念。比如,在讲“水和水蒸气”时,教师可以先与学生进行口头访谈。“你们在平时生活中看到水蒸气了吗?”“你们知道水可以变为水蒸气吗?”等等问题,这种问题可以让教师在最快的时间内知道学生前概念的大致水平,比较方便。

2.重视科学探究。科学探究主要是指通过科学研究来寻找事物的规律和本质,而进行的一些探究性活动和自主性学习过程。在小学科学教育教学当中,通过科学探究的方式学习科学概念,是一种很有效的接受和掌握科学概念的方式。科学概念与科学探究的关系,我们可以归纳为,科学概念是内容,而科学探究是形式,科学探究是学习科学概念的一种方式,科学概念可以借助科学探究的方法来实现。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科学探究活动是帮助学生构建科学概念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方法。可以让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感受到科学概念的特点,促使前概念向科学概念转变。教师要引导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提供的材料要有多样性和选择性,重视学生的科学体验,让学生能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科学概念。比如,在讲“水溶解物质”时,对于溶解这一科学概念,小学生们接受起来可能有些困难,必须建立在科学探究基础上。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将食盐放入水中搅拌,观察食盐在水中慢慢消失的过程,再让学生用吸管品尝一下水的味道,这样可以充分证明盐已经变成肉眼看不到的小颗粒均匀地分散在水里了。通过孩子们的亲身体验和有趣科学探究活动,可以使科学概念的构建过程变得更加轻松有趣。

3.重视合作学习。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合作学习也是建构科学概念的有效方法之一,作为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强调学习互动,强调沟通与交流。主要原因在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感悟都不同,每个学生对科学概念理解也都存在着差异,只有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不断阐述自己的观点和倾听他人的意见,才能更好地形成自己的理解和思维。因此,在科学教学中要重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发挥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与他人进行讨论,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真正地全身心地投入到解决问题和探究的活动中去。有的合作学习往往能够得出出人意料的结果,甚至能够引发学生间的认知冲突,揭露前概念的不合理性,但正是这样才能够建立和形成新的科学概念。比如,在学习“摆”时,合作小组成员要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有负责计时的,有负责操作的,有负责记录的,还有负责监督的。这个实验需要所有成员间严谨和默契的配合才能够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精确性,才能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4.将科学概念的建构融于生活。科学概念本身就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并服务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所以科学概念的建构一定要从实际的日常生活入手,将科学概念的构建融于生活,将学习与生活相互融合。让学生在学习和了解了科学知识后,再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能够使学生对所学到的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时时感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离我们并不遥远。同时也使对科学概念的学习变得轻松和有趣。将科学概念融于生活,使科学这个十分抽象的名词,变得更具目的性和实用性。而且对小学生来说,将科学概念的构建融于生活更具有吸引力,更容易引起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带给他们一种想要参与和验证的渴望和冲动。比如,在讲“沉浮”时,教师不仅要准备材料,在课堂上演示浮沉的原理,使孩子更好地理解“浮沉”这一科学概念,还要联系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例子,这样更有利于学生顺利掌握这一概念,帮助学生构建科学概念。教师传授学生知识,不仅是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还要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知识。

五、结语

科学教学是要帮助学生建立起科学概念体系,促进前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化。我们在进行科学教学时,要关注学生的前概念水平,重视科学探究和合作学习,不仅要将科学概念的学习融于现实生活,还要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在科学实践中建构科学概念。

参考文献:

[1]盛桂兴.基于学生前概念的科学概念建构策略[J].探秘(科学课),2012,(02):6-8.

[2]朱颂伟,周斌.建构科学概念的教学策略探讨[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2,(Z1):97-98.

融合教育概念篇10

为了满足化学教学发展的需求,提高化学教学的效率,文章主要对慕课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研究,包括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和方式;根据化学知识特点,有选择地“翻转”;获取多方支持。

关键词:

慕课;中学;化学教学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单纯的传统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为了适应当下教育的发展,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慕课”应运而生。慕课是一种大规模的,开放性的网上在线学习课程。与其他网络教学最大的不同是,在慕课平台上的学习者可以实现课上学习、交流探讨、完成作业、课后小测的整个过程。慕课的诞生对于基础教育的发展来说是新的曙光,它将成为我国新型教学模式的重要形式。

一、中学化学教学发展的需要

2014年5月15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曾在大会上强调:课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教育工作的核心、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依据、学生成长成才的保障。”可见建立符合中学化学课程需要的新型教学模式的重要性。教师应转变化学教学理念,从知识本位走向综合素质本位,使课程多元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型化学人才。慕课这一教学形式由高等教育发展到基础教育,引起了教育界的高度关注。笔者认为,将慕课与中学化学有机结合,是中学化学教学发展的需要。

二、慕课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和方式

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学教育的发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需要教师建立现代化的教育观念。传统化学教师对慕课并不是很了解,甚至有些教师对新的教学模式具有抵触心理,这就需要教师主动去了解慕课,并结合中学化学的教学特点,联系学生的学习现状,在教学中敢于将慕课与化学课堂教学联系在一起,实现“慕课”与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

(二)根据化学知识特点,有选择地“翻转”

根据人教版高中化学知识的特点,笔者将化学知识分为以下三种类型:记忆性知识、理论计算以及化学实验。教师在采用慕课授课时,要根据以上三部分内容进行有选择地“翻转”。第一,记忆性知识。化学中的记忆性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应用。教师对记忆性知识进行教学时,可以利用慕课对课堂进行“翻转”。教师利用慕课进行记忆性知识教学时可以按照以下流程进行:①教师录制基本概念的慕课视频并设计配套的学案;②学生根据慕课视频掌握基本概念并完成学案;③回归于课堂,教师带领学生巩固基本概念,引领学生对基本概念的应用进行小组讨论。第二,理论计算。化学中的理论计算一般是根据公式或方程式进行的有关计算。教师利用慕课进行理论计算教学时可按照以下流程进行:①教师录制相关的公式或方程式的慕课视频并设计配套学案;②学生根据慕课视频掌握相关公式或方程式并完成学案;③课堂上,教师设计例题,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进行小组讨论,掌握理论计算的一般解题步骤;④教师设计习题,学生在交流过程中,进一步加强理论计算在解题过程中的应用。第三,化学实验。化学实验考查内容一般是实验原理和实验技能。实验原理部分主要是实验前的准备阶段,包括知识的准备、物质的准备以及实验中的注意事项等。让学生先观看慕课视频,了解实验原理或者实验中可能会出现的错误,再做实验,就可以避免很多问题。但实验技能是视频课程无法替代,学生必须亲自体验其过程才能积累基本的化学实验经验。为此教师应有选择地进行“翻转”。

(三)获取多方支持

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成长需要多方参与。将慕课融入中学化学教学中,需要家长的参与。只有家长了解并接受慕课这一模式,才能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使慕课发挥重要作用。学校也应支持将慕课应用到中学化学教学中,并构建网络化的慕课学习交流平台,组织教师之间进行研讨、实践及反思。

三、结语

慕课是将最优质的教育资源融入到中学化学课程的教学中,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时空限制。这种学习模式可充分地引导学生课前学习及课后复习,促进了课堂教学的多元化,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思维能力,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慕课的出现符合目前中学化学教学的发展,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创造性地将中学化学教学与“慕课”有机融合,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作者:宋柏萱 孙和鑫 朱春城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