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的路径十篇

时间:2023-11-17 17:47:19

科技创新的路径

科技创新的路径篇1

关键词:科技管理 体制创新 路径选择

进入21世纪,科技已成为决定一个国家政治地位与经济实力的关键,成为决定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科技管理体制是否合理,关系到科技政策能否得到认真正确贯彻,科研机构和队伍的潜力能否充分发挥,科技规划、计划能否顺利实现。笔者通过分析当前科技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索科技管理体制创新的路径,以期为提高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成效提供若干可资借鉴的参考。

一、科技管理的内涵

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 (NRC) 在1987年的报告中将科技管理定义为:科技管理是一个包含了科技能力的规划、发展和执行,并且用来规划和完成组织营运以及策略目标的跨科别领域。

科技管理的目的在于鼓励创新,促进经济成长和增进全人类的利益。短期的科技管理包含品质改善程序、高效率的制程设计等,长期的科技管理内容则包含了整体性、策略性的科技预测与规划。

科技管理是一个整合了各种专业领域,诸如科学、工程学、企业管理等跨领域的学科,其影响组织的研发、设计、生产、营销、财务、人事以及信息等各个不同功能部门的活动,包括组织的日常运作以及策略规划。

二、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科技管理体制,是科技活动的组织结构、管理体系和制度的总称。我国原有的科技体制存在着科技与经济严重脱节的现象,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发展到今天,仍然有许多深层次的问题亟待解决,包括科技管理体制所需要的基本法律框架,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科研院所的治理结构,科技资源的使用和监督等,这些都是制约我国科技发展的瓶颈。目前,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源配置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在科技资源配置中,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二)决策机制不适应科技创新的需要。宏观调控能力不足,科技和经济在国家层次上的决策机制中存在许多弊端;缺乏高层次的科技决策咨询、评估、监督机构,不能就科技发展的总体设计、战略重点提供政策建议与咨询意见。

(三)自主创新不适应科研活动的特点。各创新主体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管理僵化,人才活力难以激发,无法适应科技创新的规律。

三、现行科技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现行科技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科技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这主要表现在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到30%,高新技术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例不到10%。

(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独立于企业之外的科研开发力量过多,企业内应用研究仅占全国总量的约10%,大大低于美国80%这一比例。

(三)科技力量内部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独立科研机构的大量重复设置;科技人员难以流动,难以进入企业和市场。

四、科技管理体制创新的路径选择

分析我国目前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制度变迁造成。只有逐步探索、研究和解决好这些科技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我国经济才能走上依靠科技自主创新促进发展的良性轨道。为此,笔者就改革我国科技体制机制提出以下三大路径选择:

(一)建立合理的资源配置机制。

科技创新的路径篇2

【关键词】科技新闻;大数据;数据新闻;创新传播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0-0280-01

科技对社会的价值与之被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密切相连。但是,面对中国转型社会中公众对科技知识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面对众多与科学知识相关的危机公共事件,当前我国科技传播的现状不容乐观。

一、数据新闻开创科技传播新格局

大数据时代为科技传播的创新提供了契机,数据新闻是大数据时代下一种跨学科、跨领域的新闻呈现方式,它通过数据挖掘,探寻隐藏在大数据背后的新闻,并利用图表和交互式多媒体等形式将新闻内容视觉化呈现。科技传播就是有关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其核心目标是把科学知识以更高的效率与更好的效果传播出去。数据新闻在科技新闻传播中的应用,使数据与科技的关系更为密切。但要在大数据时代把握科技新闻传播的机遇,还面临着诸多挑战。

二、科技新闻数据化传播面临的挑战

(一)专业的数据分析和可视化人才不足。数据技术普及率低、实际操作难度大等问题给大数据在科技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带来不小的现实障碍。虽然科技新闻工作者对技术的接受程度较高,但他们作为非技术人员,对于大数据的实际了解和掌握程度十分有限。新闻单位缺乏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而其数据新闻生产的实际操作者――记者和编辑又缺乏熟练的大数据相关技能,这使得数据新闻生产存在实际操作者不懂技术运用,而懂技术的人又不懂内容编排的现实困境。

(二)缺乏对数据的深度挖掘。在各个行业、领域,信息正以数据存储的方式高速增长着,海量信息这笔宝贵的财富仍有待开发和挖掘。虽然大数据在总体上蕴含着巨大的价值,但其本身却有着价值密度低的特点,也就是说单位数据的价值量并不高,如何充分挖掘其价值,成为科技新闻工作者的又一大挑战。

(三)科技新闻选题内容不够贴合受众的实际需求。目前国内的数据新闻仍然处于尝试发展阶段,特别是传统出身的新闻从业者,对其理念的接受度及实践操作熟练度都有待提高,很多时候还是按照传统的自上而下宣传的思维进行科技传播,只是顶着数据新闻的帽子,换汤不换药,同样不能起到很好的传播效果。

三、科技新闻数据化的创新传播路径

(一)坚持开放的理念。大数据时代的科技传播应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即尽可能有效地向社会开放。同时科技传播体系内部不同传播方式和传播媒体之间应具有包容性,即口耳传播、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所有传播方式都能在同一个社会环境中有机会整合,使科技传播得以不断完善。

(二)组建专业化团队。数据新闻的表现形式以其独特的工作流程,对从业者的专业技能有一定要求。特别是对于科技类的数据分析,其对专业性的要求更高。结合国内外的数据新闻实践的角色分工,一个完整的数据新闻团队应该包含以下几类专职人员:团队负责人、数据记者或编辑、数据技术人员、可视化设计师。

(三)扩展数据来源,深度挖掘数据价值。在制作数据新闻时,有的数据是已经公开发表的,媒体可以直接从相关渠道获取;有的数据则不是公开发表的,必须采用一些特殊的获取方法才能得到。对于公开发表的数据,可以通过网络在线搜索、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或权威数据库资源获取数据。对于并未公开发表的数据,或是与报道主题相关的数据只是散见于不同的信息源中的情况,可通过采访相关人员,或直接向有关部门、机构或个人提出数据检索请求;策划实行对相关新闻事件和话题的问卷调查;还可以通过发起用户众包等方式来采集所需要的数据。

(四)营造个性化叙述。傅爱军在《中国科技新闻十大百姓化趋势》中写道:“科技新闻中一些顽疾之所以难以克服,是由于没有在一个百姓化的大环境中去解决,没有放在社会化的坦途去考察,因而不好下手。”大数据时代的科技新闻,应当注重数据新闻内容的信息化、故事化、个性化以及人文化,从而引发受众的自主传播。

(五)注重与受众的互动。科技传播首先要在信息的形成上体现互动性,即在科技传播中,要设计互动环节来增加受众对科技传播的参与性。与受众的互动还体现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传者与受者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模式。

参考文献:

[1]彭兰.“大数据”时代:新闻业面临的新震荡[J].编辑之友,2013(1).

[2]盛毅韬.数据可视化在科技传播中的应用――以BBC与《~约时报》埃博拉病毒报道为例[J].科技传播,2014(10).

[3]解莹.大数据在科技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J].科技传播,2015(11).

[4]傅爱军.中国科技新闻十大百姓化趋向[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

[5]何苏六,张国平主编.科技与传播策略及创新研究[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科技创新的路径篇3

【关键词】分红权激励 创新驱动战略 创新主体

分红权激励促进创新驱动战略的必要性

创新驱动是相对于投资驱动、模仿驱动而提出的,包括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其核心是科技创新,是通过对创新发展过程的战略管理,充分发挥科技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近几年来,大家逐渐认识到只有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才能保障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才能释放经济发展的正能量,才能保证创新型国家的顺利建设。而且这种认识已经逐步凝聚成共识,提出中国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并将科技创新定位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要求必须将其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在十精神的指引下,各地纷纷确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创新驱动引领经济发展。如河北省将创新驱动确立为振兴河北的发展路径,要求将其贯穿于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浙江省确立了全面实施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把创新驱动发展摆在核心战略位置;江苏省把创新驱动作为其十二五规划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核心。这些都是地方对十精神的深刻领悟,是符合国情省情的战略选择。但是,创新的基本要素是人才,低价位的工资只能吸引低素质劳动力,只有高价位的工资才能吸引到高端人才,才能创新高科技和新产业,从而创造自己的竞争优势。①因此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前提是激励制度创新,如果没有科学有效的激励制度,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就无法调动,创新人才的创新动力便无法激发,创新能力也很难提高。而没有足够多的创新主体加入创新驱动行列,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初衷有可能被扭曲,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发展路径有可能会偏离轨道,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美好蓝图也有可能成为一纸空谈。

在企业激励制度的探索过程中,我们先后经历了奖金激励制度、年薪激励制度和股权激励制度等。相对于传统的死工资模式,奖金激励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个人工作的积极性,但由于其绩效难以量化,考核的结果也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员工“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例关系。因此,对于科技研发、管理等岗位激励效果不明显。“年薪制”是以年度为单位确定经营管理者收益报酬,它把经营管理者的利益和企业经营业绩挂钩,以期实现同步增长。这种激励制度有利于激发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积极性,是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激励方式。但是由于它只着眼于激励企业经营管理者,激励范围有限,尤其对科技创新人才没有足够的激励效果。股权激励虽然能跟企业的效益增长直接挂钩,但我国上市公司股票价格与其经营业绩之间的弱相关性以及涉及国有资产流失等敏感性问题,导致股权激励制度也缺乏激励效果。尤其是针对科技创新型人才,其激励效果更不明显。

从以上的分析可知,以前的激励制度对科技创新人才的激励效果都不明显,科技创新缺乏专门的激励制度。因此,要建设创新型国家,要让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必须另外寻找激励制度。2010年财政部、科技部共同制定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实施办法》。2010年10月11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资委”)对13家央企发出《关于在部分中央企业开展分红权激励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从部分央企实施分红权激励的基本原则、基本条件、试点的激励方式、激励方案的制订与审批、激励方案的考核与管理和试点工作的组织六个方面进行了部署和规定。2011年7月29日,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分红权激励试点工作启动会》,航天恒星和有研稀土两家央企正式启动试点分红权激励方案,并由中智公司提供咨询和帮助,正式开启了分红权激励制度的阀门。

分红权激励的主要对象为企业核心科研、技术人员和管理骨干,包括岗位分红权激励和项目收益分红权激励两种方式。岗位分红权激励按照岗位在科技成果产业化中的重要性和贡献,确定激励总额和不同岗位的分红标准,对具体岗位实施分红奖励。项目收益分红权激励是企业通过自行投资、合作转化、作价入股、成果转让等方式实施科技成果产业化,然后将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形成的净收益采取项目收益分成方式对奖励对象实施激励。分红权激励可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将激励力度与业绩持续增长挂钩,充分调动企业科技创新人员的积极性,建立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和长效激励机制,进而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分红权激励对创新驱动战略的助推功能

有利于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创造主体条件。十报告指出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但目前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还未建立,企业的创新动力不足,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不强,很多企业只愿意维持现状,不愿意大力投入科技创新,走自主创新道路。企业是否愿意创新,其拉力在于创新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②因此,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必须首先培育创新主体,只有足够多的企业愿意以科技创新为发展战略,创新驱动战略才可能实现。而激发企业创新意愿必须靠科学有效的激励制度,通过对激励制度创新,使企业看到利润增加的希望,企业才有实施科技创新的动力。实施分红权激励制度,一方面可以增加企业的经济利益,调动企业从事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它把企业的业绩持续增长与激励力度挂钩,用科技成果产业化给企业带来的利润增加值对科技创新人员进行奖励,在给科技创新人员奖励之前,企业自己首先获益。企业在自身利益的驱动下,自然愿意实施科技创新战略,愿意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积极引进、留住和培养创新人才。另一方面,实施分红权激励制度还可以加快企业的转型升级。目前由于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十分突出,环境治理压力逐步加大,自然资源的稀缺性逐步显现,再加上劳动力成本逐渐上升,大部分企业转型升级的压力逐步加大。实施分红权激励制度,通过对企业科技创新人员的分红奖励,激发企业科技创新人员研发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可以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因此,在分红权激励制度的指引下,更多的创新主体愿意加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列,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创造主体条件。

有利于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供动力源泉。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企业,而具体实施科技创新工作的是科研人员。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创新人才是第一推动力。③在没有科学有效的激励制度激励下,科技创新人员缺乏创新动力,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对创新工作的投入往往较少。但是,在分红权激励制度的激励下,科技创新人员只要脚踏实地地认真从事科技创新工作,创造出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并使企业利润增加,就可以通过科研岗位分红奖励或项目收益分红奖励获得实实在在的红利。因此,分红权激励制度将激励程度与创新人员的努力程度直接挂钩,可以很好地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动力,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供动力源泉。

有利于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供能力保障。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因素,只有科技创新人员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才能创造出优质的科研成果,才能实现企业利润的增加,才能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在分红权激励制度中,科研人员只有创造出优质的科研成果,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科研人员才能获得分红奖励。这就要求科研人员不仅要有创新动力实施创新,而且还要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努力让自己的科研成果符合社会需求,能够顺利转化为生产力。只有这样,自己的努力才能与收益成正比,自己的投入才会有价值。因此,实施分红权激励可以促进科研人员创新能力的提升,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供能力保障。

有利于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供制度性保障。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必须先改善创新环境。在实施分红权激励制度之前,需要先制定相关的政策,明确企业和科研人员的权利义务,明确具体分红奖励的规则,包括奖励的主体、奖励的对象、奖励的时间、奖励方案的决策权限等。在实施分红权激励措施的过程中应该不断总结完善,并逐步将党和政府的激励政策上升为法律法规,逐步建立企业科技创新的长效激励制度,营造创新驱动的法治环境。因此,实施分红权激励制度,可以从政策和法治层面改善创新环境,提升企业的人才竞争力,进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供制度性保障。

实施分红权激励制度的立法论取向

要使分红权激励制度顺利促进创新驱动战略实施,需要从立法论层面对分红权激励制度的适用主体、激励对象和分红额度等进行合理界定。

分红权激励制度的主体范围界定。分红权激励制度的主体是企业,《通知》对实施分红权激励制度的企业进行了严格的条件限制,明确规定只有注册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的中央企业所属高新技术企业、院所转制企业及其他科技创新型企业才能进行分红权激励试点,排除了上市公司和已实施股权激励的中央企业。同时要求试点分红权激励制度的企业具有明确的发展战略以及健全的管理制度和人事制度,具有科技创新的能力,要求试点企业近三年研发费用占企业年销售收入达到规定比例,研发人员人数达到规定比例。《通知》对央企试点企业的严格条件限制对分红权激励制度的成功试行有重要意义。一项新的制度能否试行成功关键看实施主体,严格条件限制的试点企业成功率较高,分红权激励制度的优势容易展现,容易被得到认可。同时试点企业严格条件限制可以防止分红权激励制度被滥用,成为一部分国企或国企管理人员私分企业国有资产,变相分配红利的途径。但是,适用主体的严格条件限制,其负面作用在于不利于企业产生创新动力和提高创新能力,在国家层面上不利于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实施,也不利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因此,从立法论的角度分析,对国企实施分红权激励制度可以进行一定条件的限制,但对其他类型的企业实施分红权激励制度,应该尊重商主体的意思自治,由企业自主决定是否实施分红权激励制度。应鼓励科技型企业积极采用分红权激励制度,增加科技创新投入,激发其创新动力,提高其创新能力,使其争取加入国家创新驱动战略行列,从而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创造主体条件。

分红权激励制度的激励对象范围界定。激励对象的范围过宽会导致平均主义。激励目标不明确,不利于激励对象积极性的发挥;相反,激励对象范围过窄,虽然激励目标明确,被激励人员积极性容易激发,但不利于科研项目的产业化。整个科研项目从研发到科技成果产业化直至产生企业利润不仅需要科研人员的努力,更需要企业负责人的支持、协调,需要生产、销售等部门的齐心协力才能圆满完成。《通知》将岗位分红权激励对象限制于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企业核心科研、技术人员和管理骨干,将项目收益分红激励对象限制为科技成果项目的主要完成人,重大开发项目的负责人,对主导产品或者核心技术、工艺流程作出重大创新或改进的核心技术人员,项目产业化的主要经营管理人员,排除了企业负责人、监事、独立董事和企业控股股东单位的经营管理人员。很显然,《通知》的激励对象主要集中于科技创新人员,排除了采用分红权激励制度的主要决策者和项目研发的直接推动者,其激励的效果只能及于科研项目研发。这样过窄的激励对象范围,在企业层面上,不利于企业主动采纳分红权激励制度;在国家层面上,不利于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因此,从立法论的角度分析,应该合理界定分红权激励对象的范围,充分考虑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需求,按不同的比例对相关人员进行奖励,以核心科研人员奖励为主,其他参与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人员也应该有适当的奖励,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科技创新人员的积极性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参与人员的积极性。要实质性地促进企业研发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促进企业科研成果的产业化,为企业转型升级和增强竞争实力提高切实的帮助。

分红权激励制度的分红额度范围界定。依据企业激励理论,过度的激励和不足的激励,激励效果都不理想:过度的奖赏激励,会使人感到得来全不费功夫,丧失了发挥潜力的积极性;过低的奖赏激励,会使人感到得不偿失,激发不了创新驱动的积极性,达不到激励的效果。因此,需要合理把握激励的额度,做到恰如其分,激励程度既不过高,但又需要达到能够激发激励对象积极性的激励效果。这需要从立法上合理界定实施分红权激励制度的分红额度范围。其一,在立法层面上不应该作出具体激励额度的限制性规定,只需作出原则性限制指导。《通知》将国企年度岗位分红权激励总额限定为不得高于当年税后利润的15%,激励对象个人岗位分红权所得不得高于其薪酬水平与岗位分红之和的40%;限定项目收益分红权激励的激励对象个人所获激励原则上不超过激励总额的30%。但是,进行多少比例的激励份额,需要考虑企业自身的盈利能力、所在地区的收入水平、激励对象对企业的贡献等多重因素,不是一个简单的比例能够解决的问题。如何进行激励、多大层度上进行激励需要企业和激励对象进行沟通,需找到双方能够接受的合理额度。而这些只能由企业自主决定,法律不应该对具体比例作出强制性的规定;其二,不同的激励对象对企业科技研发的贡献率不同,在立法层面上应该作出差别激励的指导性原则规定。在创新驱动战略研发项目中,不同的科研人员对项目研发的贡献不同,投入精力不同,所以,应该得到不同的分红奖励。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科技创新人员的研发积极性,使企业科技创新水平能够得到切实的提高;其三,激励的时间限制应该由企业自主决定,法律不应该作出强制性规定。《通知》将国企年度岗位分红权激励时间限定于在岗时间,离开激励岗位的激励对象自离岗当年起,不得享有原岗位分红权;项目收益分红权激励,自产业化项目或者子公司开始盈利的年度起,在3年内进行分红权激励。但是,科技创新的研发项目,需要长时间投入才会有产出,如果对分红权激励的时间做出在岗限制或是具体年份的限制可能会导致急功近利的效果,不利于企业科技研发项目的长远发展。因此,何时进行激励,持续多长时间,应该由企业根据自己的科研规划自主决定,法律上不应该作出强制性的规定。

(作者分别为石家庄铁道大学讲师、吉林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石家庄铁道大学助教;本文系2012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河北省大型国有企业分红权激励制度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项目编号:HB12FX006)

【注释】

①洪银兴:“论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学家》,2013年第1期。

科技创新的路径篇4

关键词:科技进步;自主创新;企业主体;市场导向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3-0003-02

当今世界,迅猛的科技变革、激烈的国际竞争、突出的资源环境约束,使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和综合国力竞争的迫切需要,成为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关键要素。近十年来,中国十分重视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2006年,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提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2007年,十七大报告提出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2010年,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紧紧抓住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更加注重自主创新,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一、确立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主体——企业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掌控和调配一切经济活动,包括科学技术的创新、应用和推广,同时,由于建国初期中国资金资源匮乏,必须由政府出面集中力量取得科学技术上的突破和创新,就形成了政府是科技进步主体的局面和路径。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主要单元,具备一定的科技创新的能力,科技创新的主体由政府转向企业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

以国家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不利影响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不利于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科研成果主要集中于科研院所,与直接从事生产的企业之间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和隔阂,科学研究与产业发展不协调、不匹配,科研成果难以商品化、市场化。二是不利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和长远发展。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不仅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企业安身立命、增强活力的关键因素,企业只有依靠科技创新,才能赢得市场、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中国以国家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使企业从事科学研究的压力和动力不足,创新能力普遍较弱。因此,必须扭转政府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局面,明确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全面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国有大中型企业要尽快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机制,调整好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创新和成果开发的关系,促进技术创新产业化。建立自有的科研机构,对企业的科研活动进行管理和规划,吸引大批优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到企业中进行科技创新。加强与高校、研究所等专有科研机构的沟通和协作,实现优势互补、利益共享,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中小企业要发挥自身潜力,增强科技创新的内在动力,把科技创新作为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突破点。

二、明确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导向——市场

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和适应市场需求,以市场为导向,才能促进自身的生存发展和经济的增长进步。一是市场是技术生长和技术扩散的重要机制。市场具有资源配置的功能,通过优胜劣汰,促进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不断由生产效率较低的产业和部门向生产效率较高的产业和部门流动,促进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劳动者素质提升和科研队伍的壮大。二是市场是实现经济与科技共同发展的基础机制。科研成果只有在市场中实现商品化、产业化,才能真正发挥其效能。市场的需求和竞争为企业、院校和研究机构提供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推动经济与科研主体加速科研成果转化。

以市场为导向推进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要求我们必须建立有利于科研成果发挥作用的完备的市场体系和良好的经济运行秩序,为科技创新提供促进要素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的良好环境。

第一,培育和完善国内技术市场。建立公正、诚信、规范的技术市场秩序;引进竞争机制和优胜劣汰,增强企业自主创新的压力和动力;发展壮大技术市场中介组织,形成辐射面大、影响力深、凝聚力强的大型技术交易市场或信息平台,提供较为充分的市场信息和前沿动态;打破条块分割和行业垄断,增加中小企业的科学研究活力;完善相关的经营服务、资金支撑、管理监督、法律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严格保护知识产权。

第二,利用和吸收国际市场中的科技资源。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挑战,但也带来很多机遇。中国拥有大量的外汇储备,便于引进外国的技术成果和创新资源。我们在应对挑战的同时更要抓住机遇,以战略视野充分利用全球的科技资源,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使中国的自主创新具有更加坚实的基础和更加丰富的资源,提升中国科学技术和自主创新能力,降低对外科学技术的依赖,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和主动。

三、优化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环境——宏观管理

推进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健康有序发展,需要一个法律法规健全、政策制度支持、交流合作畅通的良好的外部环境,进而需要发挥政府的服务作用,加强科技创新的宏观管理。同时,政府还要加大对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投入,推进基础前沿研究的发展,带动全社会的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一是健全政策制度和法律法规体系。增强各级政府对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重视程度,完善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尽量协调统一行业、部门和地区之间的推进科技创新的政策法规,实现政策制度和法律法规的连续性和联动性;继续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尽快出台有关技术市场形成和完善的政策制度和法律法规,对技术市场和中介机构的法律地位、审核认证、经营机制、组织结构、权利义务及从业人员资格进行明确详细地规定;通过向科技创新倾斜的财税政策、分配政策,引导和激励企业的创新活动;搭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交流合作平台。

二是加大政府科技投入。政府对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宏观管理,不仅表现在为企业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还表现在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持和有效补充。企业的创新活动主要面向市场需求,而对投入大、收益慢、外部性强,但又对国家科技领域具有重大影响的基础前沿研究则鲜有参与,这就必须发挥政府的作用,加大科技投入,加强基础前沿研究,为提高企业整体科技创新水平和中国科技竞争力打下坚实基础。此外,中国除大型国有企业外,其他大部分企业普遍发展规模较小、生长时间较短,对政府资金和技术扶持的需要较为迫切。

四、拓展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投入——社会化多元投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科学研究活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少数知识精英。在这个知识和智慧竞相迸发涌流的时代,科技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广、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参与者越来越多样化,呈现出明显的社会化趋势。推进大规模的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已经不是单个个人或企业所能承担的,需要社会力量共同努力、共同参与。因此,科技创新投入除了以企业为主体、以政府为支撑外,还要调动全社会投入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积极性,作为政府投入和企业投入的重要补充,形成合力,实现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投入的社会化和多元化。

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除了自有资金投入和政府财政拨款外,还可以通过银行等金融投资机构和科技中介等第三方组织吸引国内和国外资金,全方位、多渠道增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投入。一是通过银行贷款。银行,特别是政策性银行,可适当提高用于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贷款比例,设立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专项资金,支持科技产业的发展和科技市场的培育。二是通过证券等金融产品及衍生产品向社会集资。借鉴国外经验,设立有利于推进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及其成果转化的投资产品和投资机制,以高风险高收益的“风险投资”吸引国内外资金的流入。三是通过科技中介、社会团体、非营利组织等第三方机构,吸收国内外各种形式的资金投入,例如募捐、赠予、设立专项基金等,形成社会支持,加大科技投入。总之,要形成一个以企业投入为主体、以政府投入为支撑、以金融信贷为拓展、以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对科技创新的社会化多元投入结构。

五、巩固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力量——人才培养

科技创新的路径篇5

关键词:主题公园产业;文化科技融合;先进技术

人类经历从狩猎文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今天以工业化、信息化高度发展为特点的后工业文明,技术的每一次革命性突破都会推动社会及其文化形态产生深刻的变革。在当今时代,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扩大消费市场、彰显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支撑产业,随着各项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已渗透到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的各个层面和关键环节,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支撑和重要引擎。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最近的几十年间,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不仅推动影视、戏剧、出版、展览、建筑等传统文化产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与发展,更是创造出了像文化装备制造、动漫游戏、交互式互联网媒体内容、文化旅游等等这些全新的业态。面对这样的全球化背景,我们要清晰地认识到文化与科技融合在产业发展中的必要性,并研究出可持续的发展路径来。

一、文化科技融合已成为现代娱乐业发展的重要特征

文化与科技融合本质上是高新科技向文化领域的选择性渗透,也就是说,科技是以一种辅助形式帮助文化领域的产品以更精准、更直观、更新颖的形式呈现出来,让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领域乃至整个文化产业链都得到更新更好的发展和延伸。科技向文化领域的渗透推动的是文化产业模式创新的一场变革。科技使文化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效率进入民众生活,扩大了文化的覆盖面并增强了其影响力。这是人类文化活动史上的进步,也是人类文明在科技与文化的双重基础上结出的智慧之果。

而现代娱乐业则是一种以提供娱乐产品和服务而产生商业价值的活动。现代娱乐产业具有以下四个特征:一、以文化创意内容为核心。二、以尖端科技为支撑。三、以人民大众为服务对象。四、以工业化流程为规范的全产业链条,具体的业态形式包括文学出版、影视剧、舞台演出、音乐、展览、主题公园、动漫游戏、文化娱乐装备、互联网媒体九大类。这其中,日渐发展的高新科技为现代娱乐业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大。

首先,由于文化科技的融合性,现代科技已渗透到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的各个层面和关键环节。在当今时代,这些以现代娱乐业为载体的文化产品很难再仅靠传统的形态继续生产和传播。国内外娱乐产业的竞争日益呈现出一场科学技术的竞争,依靠新科技占据娱乐产业竞争制高点已成为新趋势,科技创新成为娱乐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其次,娱乐产业的发展不是一个简单的商业业态,只有具备市场潜力的文化创意产品才会进入娱乐产业。这是和国家战略息息相关的一个重要引擎,也是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支撑型产业。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这是将创新发展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再次,科技进步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已经能从多方面看出效果。现代科技的介入,能提升文化的体验效果,丰富文化的生产资料,增强文化的传播能力,扩大文化的消费需求,拓展文化的储存路径。在文化产业也亟待创新的时代,科技对现代娱乐业的影响只会日渐显著。

二、文化科技融合是主题公园娱乐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主题公园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特殊产物,是一种人造旅游资源,它着重于特别的构想,围绕着一个或几个主题创造一系列有特别的环境和气氛的项目来吸引游客,并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多层次活动设置方式,是一种集诸多娱乐活动、休闲要素和服务接待设施于一体的现代旅游目的地。因主题公园的表达形式多样化,高科技化,并可与影视文化及民俗文化紧密结合的特点,成为世界上文化旅游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处于现代娱乐产业链条顶端的产业之一。

主题公园这个产业在上世纪50年代开始在美国出现,在出现的最开始,主题公园就代表着全美国甚至是全球最高水平的文化内容创意,并且凝聚着全球最高水平的科技含量,它的出现和发展壮大,正是因为采用了不同于当时像电视、图书、音像出版物、电影院这种已经成熟的、大众化的、低技术含量的文化内容载体,而是用当时先进的游乐设备、先进的现场演出技术、先进的景观规划与游乐项目包装技术,甚至是先进的氛围营造与服务技术等,再结合好莱坞影视作品或者迪士尼动画作品这些全球一流的文化创意内容,才得以发展成为今天巨大的产业市场。可见主题公园在一开始就带着文化科技融合的基因,这也是主题公园区别于其他文化娱乐业态的核心竞争力。

三、新时期主题公园娱乐产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在主题公园的发展历程中有四个阶段:第一代主题公园以自然景观为依托,营造舒适放松的休闲环境; 第二代主题公园以都市娱乐为特征,营造热闹欢快的氛围; 第三代主题公园以模拟类体验项目和景观相结合,打造奇幻的异境世界;第四代主题公园以文化元素为主题,结合新媒体科技,是科技含量最高、技术最先进、影像最逼真、文化内容最丰富的主题乐园类型。伴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主题公园产业已进入第四代以文化元素为主题的发展阶段。

从上世纪50年代到今天的主题公园产业整个发展的历程中,有几个重大的发展节点,而这些发展节点均由先进技术和文化内容的融合来推动的。比如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各种智能科技的应用,云计算的应用、智能产品的普及、立体显示技术的应用、轨道车行进与互动技术的应用、超感平台技术的应用等等,都催生了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游乐项目产品品牌,进而带动了整个产业的发展。

(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

娱乐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就是大数据娱乐时代的来临。以大工厂为标志的大工业革命结束,而以数据科学和感知技术为代表的文化科技革命开幕和以大数据为生产资料的信息产业革命开始。主题公园作为非常适合应用大数据技术的产业之一,在倚靠科技的进步之下也有了更进一步的拓展。大数据产业在信息科技体系支撑下,伴随文化科技革命的浪潮,以大数据为生产资料,一代又一代地创造性地生产各个领域的文化智慧产品,全面转变人类的生产生活。

而大数据带给主题公园产业的助推功能主要体现在:第一更精准地定位受众群体,第二更有效率地广泛传播,第三更多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第四更加智能的自动化创作。有了这些推动作用,在未来,主题公园所有产品的生产、服务的提供、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互动、业态的建立和品牌的传播,都将深度依赖大数据带来的技术变革,因此我们说,大数据主题娱乐的时代已经来临。

(二)以IP为核心的新型文化产业链形成

娱乐产业全球发展趋势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以IP为核心所构建的新型文化产业链。IP,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知识产权。现代娱乐产业的价值链条是以IP为核心构建的,以文学作品作为起点,逐步向影视、动漫游戏、主题公园等高级链条延伸,形成同个IP的不同娱乐产品,级别越高的产品市场价值越大,文学出版的IP是一级价值链条,根据文学作品的IP开发出来的影视剧舞台剧动漫游戏和互联网产品是第二级的价值链条,而主题公园是价值最大的第三级链条。

在耳熟能详的世界级主题公园中,例如哈利波特就是典型的由文学到电影的衍生IP。主题公园就是把由IP衍生出的所有文化产品进行实体化包装,变成可视可听可以体验的东西。在整个实体化的过程中,主题公园利用数字媒体技术来实现这些虚拟事物中不易实体化的东西。主题公园分很多层级:大型主题公园如迪士尼;城市娱乐中心则可能更多是室内设施的形式;还有亲子乐园这种类型,体验区域更小,但是数量更多;巡游嘉年华,着重于短期的活动;还有微乐园例如密室,鬼屋等。是基于一个独立的小活动场地,而这一切的基础都是 “IP”。

(三)新技术在主题公园领域的应用

主题公园产业是飞速发展和变化的产业,在这个产业中每年都会有全新的技术和文化内容进行整合,这些新的文化科技融合的产品,需要我们在创意、设计和规划的过程中,不断地调整才能跟上产业发展的步伐。而最近几年正是主题公园从第三代到第四代进化的过程,有很多的新的科技手段已经在新的主题公园产品中进行了应用或者马上将要投入使用,包括新型的互动装置,虚实结合的全息演出手段、新的投影显示技术和交互技术等等,下面列举一些相关的最新技术。

1.混合现实技术

混合现实技术是一种把虚拟现实技术和增强现实技术结合起来,并通过诸如可穿戴设备这样的方式来提供更加深度的沉浸体验的技术。在混合技术的游乐体验中,像视频中看到的这样,观众将会直接置身于一个虚拟空间中,并且在视觉听觉触觉和互动方面都有极高的仿真度。利用这种技术,小型的、单人的、全虚拟空间的游乐设备产品很快就会出现在各个主题公园中,这些技术的应用已经打破了传统主题公园游乐项目中的游客与游乐内容的关系,不是通过座椅、银幕或者骑乘设备,而是一种全新的游玩方式,因此在规划和设计这类项目的时候也需要全新的思路。

2.新媒体技术

新媒体技术是一种基于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基础之上的具有信息服务功能的技术,主要应用于舞台表演类项目。实际上舞台表演秀作为主题公园产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一直在不停地与最新的技术进行结合,早在20年前环球影城就通过真人演出、3D电影和现场机械秀结合的方式来打造了《终结者》的项目,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迪斯尼也将现场立体电影和后台工作人员实时控制结合起来打造了《海龟脱口秀》的项目,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到今天,新型的交互媒体技术可以让舞台演出的效果更炫、更吸引人,同时还可以和演员的表演更好地结合起来,因此这会一直是主题公园新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方向。

3.体感交互技术

体感交互技术是一种人们可以直接使用肢体动作,与周边的装置或环境互动,而无需使用任何复杂的设备便可让人们身历其境地与内容做互动的技术。主要应用于游乐项目中。目前的体感交互技术已经从早年的动作捕捉技术中进行升级,并且和大数据的技术相结合起来,可以实现实时的体感动作识别、实时的面部特征识别、以及在虚拟图像中进行实时的渲染,带来的就是通过体感技术,可以让观众将自己直接带入到一个虚拟世界中来,成为新的游乐项目的互动体验方式,视频中的很多产品已经在一些主题公园中进行了应用,因此也是未来我们需要重点研究的技术之一。

四、中国主题公园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

在短短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的主题公园发展状态不算乐观,真正能带来商业利润和价值的主题公园并不多。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主题公园存在的一些短板也非常明显。

(一)同质化严重,缺乏特色

中国主题乐园由于起步晚、起点低,一度呈现出模仿追赶其他世界级主题公园的痕迹,然而却没有深厚的文化基础作铺垫,产业链延伸度不长,产品内涵可挖掘程度浅。由于个别主题公园的空前成功,许多地方把主题公园当成快速致富的一种手段,从而忽略对主题的深入挖掘,许多主题公园仅是对世界上成功的主题公园案例的一种简单的模仿和粗制滥造,虽然项目繁多,却没有独特鲜明的主题,也没有精品,同质化严重,形成恶性竞争。

科技创新的路径篇6

关键词:科技创新人才;多元化培养;培养路径;人力资源

目前,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理论与人才培养实际情况存在较大的差距,不利于人才培养措施的贯彻执行,但从科技创新人才多元化培养路径着手分析,从自我培养、学校培养、继续教育培养等层面展开研究,有助于提升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是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

1科技创新人才的涵义

科技创新人才是我国特有的名词,国际通用的概念是科技创新人力资源。科技创新人力资源是指“实际从事或有潜力从事系统性科学和技术知识的生产、促进、传播和应用活动的创造性人力资源”。概念上,科技创新人才是科学技术与创新人才的结合。从普遍意义上来说,科技创新人才是指具有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从事科学和技术工作、具有较高创造力、对科学技术进步和人力进步作出较大贡献的人。科技创新人才包含了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2方面的资格条件。科技创新人才是一种广义的、抽象的、与时俱进的,是随人们对品德、知识、才能理解的变化而变化的动态概念。

2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现状

我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取得了较大成效,不仅人才总量持续增长,人才素质普遍较高,还实现了人才结构的优化与人才机制的完善,形成了较好的人才生态环境,为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①科技创新人才规模相对较小,目前,我国人才数量较大,相对而言,科技创新人才还是存在明显的不足,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社会对科技创新人才的需求较大,需要快速壮大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提高科技创新人才的战略地位。但目前科技创新人才数量明显不足,远远达不到社会需求,阻碍了社会的快速发展。②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匮乏。目前,存在高层次人才少、一般性人才多、创新型人才少、继承型人才多等问题,真正具备科技创新能力,能够自主研发的人才较少,无法真正推动社会的快速发展,还是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以及国家竞争力。③产业研发力量十分薄弱。目前,我国人才企业研发队伍还处于初级阶段,高层次研发人才严重匮乏,无法满足自主研究需求,且人才流失严重,因此,我国高科技产业研发能力依旧较弱,弱势十分明显。

3科技创新人才多元化培养路径

3.1自我培养

自我培养是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创新科技人才培养需要坚持的原则是“思想素质与业务素质相统一”,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加强对自身的思想教育,意识到终身学习、自我培养的重要性,树立自我培养意识。自我培养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需要端正工作态度,明确自身学习、努力的方向,在培养中注意政策与国家方针需求,并以此为准绳,自我培养,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②需要准确进行自我定位,提升自我约束能力,提升自身的思想素质,在工作中积极主动,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升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适应社会需求。

3.2学校培养

学校培养是系统培养的主要手段,培养效果较佳,但是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的必要阶段。学校培养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从源头着手,从基础教育开始,为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做好铺垫,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培养不同类别的人才,实现人才队伍的协调发展。②注重大学教育。大学是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战场,是科技创新的主要阵地,因此,各大学需要注重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重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完善课程设置,革新教学内容,增加实践性、创新性内容,从而达到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目的,切实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③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社会与国家需要支持研究生参与科技创新,为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创造有利的条件,实现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

3.3继续教育培养

继续教育十分重要,一次性教育存在较大的弊端,不能结合时代特点,无法与时俱进,因此,进行继续教育、进行终身培养十分重要,可以实现科技创新人才知识的更新,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因此,继续教育培养是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继续教育培养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内容:①企业建立自己的继续教育机构,加强知识培训,为科技创新人才奠定基础。同时,根据企业的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形势进行能力与技术培训,提升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②制订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为企业培养高素质、高层次人才,并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使人才能够满足社会需求,满足企业发展需求,达到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目的。

3.4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

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理论实践相结合。科技创新人才是一种复合型人才,既需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又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理论实践结合培养十分重要,这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主要途径。理论实践结合培养的关键主要在于加大实践训练力度,给予学生更多创新、实践的机会。企业可以与高校密切结合,高校负责知识讲解,企业负责实践培训,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从而提高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

4结束语

总而言之,科技创新人才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实现人才的多元化培养,可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因此,研究科技创新人才多元化培养路径十分重要,能为社会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达到理想的人才培养效果。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根本,是科技发展的关键,当前,正处于需要大批创新人才的时代,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从多角度、多渠道进行人才培养路径的完善与创新,实现科技人才培养路径的多元化,达到培养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田刚.探索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路径[J].群言,2014(04).

[2]李红军.高层次科技创业人才现状及培养模式研究[D].石家庄:河北经贸大学,2014.

[3]陈艾华,吴伟,陈勇.美国工科院校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新理念与新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12(09).

[4]刘志宏.科技创新人才多元化培养路径的战略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06).

科技创新的路径篇7

关键词:产业科技;创新;模式;路径

基金项目:江宁区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江宁区建设区域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模式与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6E02)资助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南京市江宁区建设区域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模式与路径研究

收录日期:2017年1月18日

一、引言

新常态下,产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同时南京市江宁区正处于深化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关键期,必须依靠产业空间集聚、科技创新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培育经济增长新优势,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率。近年来,江宁区坚持把创新驱动摆在引领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突出位置,在创新型经济发展上已取得丰硕成果,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格局逐步形成,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创新支持体系。江宁区的地区生产总值2015年突破1,500亿元,人均GDP达到2.39万美元,五年均翻了一番多,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稳居全省第三位,2015年达到191.7亿元;规模工业总产值达3,000亿元,比2010年增长1.3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由59%提高到64.2%。对外开放优势不断扩大,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41亿美元,是“十一五”的1.4倍;外贸出口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背景下保持平稳增长,总额与增幅连续三年居全市第一位。

当前有关产业科技创新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内涵的分析和路径的探索方面。关于产业科技创新的内涵,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Fridrich(2011)指出产业科技创新的目的是发现新技术,增加知识存量,提升现有结构和流程的价值,增加产业链利润。Jiang Hong等(2012)认为产业科技创新是一个包含了设计、研发、生产和运营的知识产生、扩散及应用的过程。刘嘉宁(2013)认为产业科技创新平台是一个地区知识、技术、人才等系列要素的集成。谢学芳和韩晓芳(2015)指出产业科技创新与产业技术创新存在着较大差异,技术创新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方面,技术创新能力是科技创新能力体系的关键构成。

二、现状分析

(一)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江宁统计年鉴》、《江宁科技年鉴》相关数据,构建江宁区建设区域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分析江宁区建设区域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标体系与各指标权重如表1所示。指标权重由大到小依次为X32、X21、X12、X22、X31、X11、X13、X23、X33,其中企I研发经费中政府资金占比、国有控股企业工业总产值占比、发明专利、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权重分别为30.29%、21.36%、20.57%、17.44%,表明了研发经费中政府资金占比、国有控股企业工业总产值占比、发明专利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是江宁区建设区域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主要因素。研发经费中政府资金占比、国有控股企业工业总产值占比分别是一个地区科技环境的体现,发明专利是一个地区科技储备力量的集中体现,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是一个地区产业科技成果的表现,体现了一个地区技术发展的速度以及产业发展对于技术的依赖程度,因此科技创新环境和产业科技成果对江宁区建设区域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有显著性影响。(表1)

从理论上讲,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能为产业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产出的增加导致投入的增加,如此形成一个科技发展的良好循环。而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科技创新提供了优秀的内部环境,对于科技活动的开展、科研机构的活跃度都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因此说,科技创新环境是江宁区建设区域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因素。

科学技术发展成果(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等)是一个地区科技水平的主要考量标准,也是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反映。丰富的科学技术发展成果显示着一个地区强大的科技能力,由于是成果的体现,所以对于江宁区建设区域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有着更直接且客观的影响。因此说,产业科技成果是江宁区建设区域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因素。

(二)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有科研活动的企业数占比和外商投资企业出货值占比的权重不到1%,教育经费投入的权重也远低于我们的预期,说明它对于我们研究对象的解释不够明显。有科研活动的企业数占比理应对科技创新能力有一个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我们得出的结果同理论假设相违背,经过分析,我们从以下两方面来解释该现象:一是历年来产业科技高速发展,需要大批科研人才,而江宁区教育经费投入和研发类企业数量不足,这种科技储备能力的薄弱使得无法充分发挥其对江宁区建设区域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显著作用;二是江宁区建设区域产业科技创新中心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而目前江宁区经济结构的发展尚不成熟;三是这些指标反映出江宁区建设区域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劣势所在,即政府对于企业研发的支持力度不够,政府的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由表2可知,2013~2015年综合得分呈现稳定增长,而2012~2013年则是一个迸发式增长,究其原因,2012年无线谷一期、U湖未来网络科技交流中心正式投运,80多个项目、公共平台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落户三个紫金特区和东山研发园。新增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研发中心58家,院士工作站1个;创建知识产权示范企业33家,被认定为省知识产权战略示范区。多种产业优势的集聚极大地推动了江宁区经济发展,为江宁区建设区域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提供了新动力。(表2)

三、模式与路径分析

(一)模式分析――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当前,发达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率已超过70%,我国却仅为10%左右,大量科技成果“沉睡”在实验室里,造成巨大浪费。究其根源,在于政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不足,创新驱动乏力。“一个斯坦福能带出一个硅谷”,资源整合、协同作战是江宁区建设区域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关键。相对于独立创新、开放式创新的浅层合作,政产学研协同创新追求的是一体化的深度合作,必须清除政产学研之间互动的障碍,坚持“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共谋发展”的原则,形成合作“磁场”,使之成为多赢的利益共享机制,推动政产学研联合体的发展。

1、一致的愿景和战略是基础。在创新活动中,企业追求最大利润,大学追求科研和教育成绩,政府追求社会福利,这种价值观的分歧影响各方对合作利益的评判,为此必须认同与包容各方行动目标的差异性,在利益分配、风险承担等敏感问题上找到利益平衡点,达到多赢的心理预期,形成信任的合作关系。

2、以人为本的体制改革是纽带。政府应该提供相关政策,鼓励高校和研究机构实行“以人为本”的体制改革,使得人才的流动是双向的。这种“以人为本”的体制改革,促使企业与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不仅仅是直接购买技术、成果,而且通过“人的引进”享受技术和成果,同时增强企业技术实力和稳定的技术优势。

3、高效的沟通和管理机制是手段。在政府方面,要为协同创新体系创造良好环境,从政策鼓励、法律保护等方面搭建合作平台,为企业和学研方提供财政政策倾斜、资金支持。在高校和研究机构方面,重点在于完善人事聘用、岗位设置、考核激励等一系列人事管理的政策和制度,鼓励科研人员到企业兼职、离岗创业和在岗创业,解决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在企业方面,重点在于建立吸引高校教授研发团队到企业兼职,建立反哺和支持高校学科建设、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回馈机制,形成与高校“谋长远”、“可持续”的产学研合作机制。

(二)江宁区建设区域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路径研究

1、指标选取与数据处理。根据上文的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以下指标作为显变量表征潜变量:科技进步(r1)用研发经费内部支出GDP占比(a1)、发明专利(a2)和教育经费投入(a3)衡量;产业培育(r2)用高新技术产业产值(a4)、国有控股工业总产值占比(a5)和有RD企业数占比(a6)表示;制度新(r3)用单位专业授权量(a7)、研发中政府资金占比(a8)和外商投资企业出货值占比(a9)代表;江宁产业科技创新水平用江宁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南京市比重(a10)衡量。结构方程路径图中椭圆表示潜变量r1~r3,方框表示显变量a1~a10。借助SPSS16.0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利用Smart PLS3.0将标准化数据(a1~a10)导入软件测算,据此分析江宁区建设区域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作用路径,如图1所示。

2、实证结果分析

(1)变量检验。通过Smart PLS3.0测算结果的AVE、CR综合评价指标的效度,如表3所示,对潜变量的效度进行效度检验(没有间接效应,所以信度是1,无需检验)。各潜变量的CA都超过门槛值0.7,AVE均超过门槛值0.5,说明本文数据通过了效度检验,具备较好的一致性和有效性。(表3)

(2)影响效应。通过路径系数可以观测变量间的影响作用,如表4所示。国有控股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和研发经费中政府资金占比这两个指标系数为负,其余系数均为正,这说明,在江宁建设区域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过程中,政府的过多参与可能会对其有一定的束缚,从而影响企业的创新。(表4)

从路径来说,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的路径系数均为正,产业培育的路径系数为负。这说明,在江宁建设区域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过程中,技术上的进步和制度上的创新均对其有正向作用,产业培育对其有负向作用,这和江宁区当前的产业结构有一定的关系。相比于鼓楼、玄武区这些市中心区域主打发展服务业,江宁区当前仍是南京的重工业聚集地,第二产业占比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江宁区建设区域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有不利的作用。

四、对策建议

本文基于南京市江宁区建设区域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现实基础,着眼于科技基础、产业基础和制度基础等三个层面,分析了江宁区建设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模式和路径。基于前文的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加大科研投入,推动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新模式。江宁区要强化科技资源的吸引、集聚和配置,积极吸引在国内甚至是在世界范围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研发机构入驻江宁区,同时重点关注海外高端科技人才及留学生的引进,鼓励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高端科技人才流向企业,促进产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以及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现代产业。江宁区应通过优惠的产业政策,促进技术创新产业的集聚,积极培育现代产业。除了一些优惠政策外,还要提高服务业在江宁区的战略地位和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加快推进具有优势的服务业集聚功能区建设。

(三)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江宁区应进一步完善市场对于产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评估、中介、转化等功能。建设与完善科技中介体系,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化程度,提升公共信息基础设施水平。

主要参考文献:

[1]Friedrich J.Making Innovation Happen:the Role of Standards and Openness in an Innovation-friendly Ecosystem[C].In Proceedings of 2011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tandardization and Innovation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Berlin,2011.

[2]Hong Jiang,Shukuan Zhao,Yue Zhang,Yong Chen.The Cooperative Effect between Technology Standardization and Industri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Based on Newtonian Mechanics[J].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2012.13.4.

科技创新的路径篇8

1.国内外经济形势迅猛发展形势催生铁路运输企业尝试与时俱进性的除旧革新

国内外经济形势的迅猛发展态势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铁路运输企业进行管理体制和经营方式等环节的改革进度。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必须具备强劲有力的竞争实力和发展动力。而获取这些优势的方式只有通过不断的除旧革新,以现代化的企业管理理念改造企业原有的陈旧观念,以科学合理的制度机制变革旧有的运作方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预计目标。因此,及时醒悟,未雨绸缪是我国铁路运输企业与时俱进的应有之义。

2.铁路运输企业陈旧落后的管理模式愈发加速其机制性的除旧革新

据统计,铁路行业从1994年开始连年亏损。其中,一些长期困扰铁路运输企业的问题,主要体现为:铁路企业内部机构松散,运输材料浪费严重,运输成本长期居高不下;客货运输服务管理水平较低,致使其丧失与其他运输方式同台竞争的先机和优势等等。总之,传统计划经济的弊端还大量的残存在于铁路经营管理模式当中,这成为困扰铁路行业的主要问题。时展的主流思想倡导以现代管理方式经营现代化的企业。然而,铁路行业的落后管理模式却与这种主流思想格格不入。因此,铁路行业想要真正摒弃落后陈旧的内部管理模式,非改革创新所不能。

二、影响铁路运输企业发展的成因分析

1.铁路行业整体科技创新水平滞后是制约铁路运输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21世纪是知识经济,这样的时代背景更呼唤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持续性创新。目前,我国很多铁路运输企业已经建立起相对完备的技术创新体系。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铁路技术装备水平仍然相对滞后,这是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当前,我国铁路运输行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如下方面:首先,铁路运输的机车车辆装备技术不先进,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相当距离。其次,有关铁路运输理论的基础研究工作起步较晚,发展较慢,缺少在国际领域处于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再次,铁路 运输行业尚未建立高速铁路的智能一体化技术,对于高铁的检查施工方面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最后,铁路行业整体存在信息化、智能化、科技化的现代企业管理水平低下的全行业问题。

2.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相关制度的缺失是制约铁路运输企业发展的关键原因

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提倡以财务管理为核心和依托,通过财务制度的科学化管理带动企业整个经营运作过程。“在运输生产计划既定的情况下,运输成本效能分析反映在财务工作中是运输成本核算向各个运输作业成本核算的转变,从而为运输成本管理创造基础。但是,从现有运输成本核算系统在成本项目设计和信息提供方面看,跟这一目标的匹配性还不够,还没有真正形成以财务管理为中心全面优化成本管理的机制。”事实上,我国铁路运输企业的很多经营负责人往往只关注显示盈亏的财务结果,却不在意生产经营的动态财务过程。这导致这些短视的经营者忽视生产经营过程存在的漏洞和不足,没有亡羊补牢的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3.财务成本核算方面缺乏科学性是制约铁路运输企业发展的首要原因

“经营效能是指企业通过经营耗费所获得的使用价值与所付经营的比值;经营效益也即经营收益,指经营利润与经营成本的比值。”当前,我国很多铁路运输企业在成本核算时都将关注点集中在考核经营水平是否达到预定目标,但却忽视了对经营效益水平的达成程度进行精确的分析和测算。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核心是提高企业的整体经营效能或经营效益指标,只有达成这个预期目标才能真正说明企业的盈亏状况。然而,我国大多数铁路运输企业存在的通病就是每每提及成本控制必然将矛头指向某一确定的成本降低标准,而这一标准的确定又往往是缺少成本效能分析作为前提的盲目性指标。当前,我国众多铁路运输企业每年年初制定的全年运输成本指标总是在一个较为局限的范围之内滚动调整,对于收支管理的双向调节机制和约束激励机制严重缺位。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本应支出的确保安全生产的必要成本被人为不合理的降低。与此同时,由于政策导向偏差,调节机制不够健全,出现很多“鞭打快牛”的状况,严重抑制了铁路员工主观能动性的调动和发挥。

三、铁路运输企业经营管理的创新路径分析

1.维度一:科技创新路径

针对我国铁路运输行业整体科技水平发展现状,应当将科技创新的路径定位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研发投入方面要舍得大手笔斥资,在锁定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方面,企业要真正做到自主研发,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一流的成套技术。第二,在铁路行业科技创新方面,要分清主次,部署铁路行业科研方面的前沿领域和具体的研究方向,关注科技创新能力的持续性提高。第三,政府相关部门要适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和配套机制,确保对铁路行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性倾斜力度。对于铁路企业科技创新而言,除了要明确铁路企业科技创新的思维路径以外,还应当进一步明确科技创新具体应当涵盖哪些领域。对此,已有学者指出,我国铁路科技创新领域应当包含下列内容:“1.重大技术领域。铁路科技创新可以我国十一五铁路科技发展目标为指导,重大技术主要包括以高速动车组技术、客运专线列车运行控制技术、客运专线修建技术、牵引供电技术、旅客服务技术、客运专线系统集成技术为主的客运专线成套技术;包括机车同步控制技术、重载机车、货车技术、重载线路技术、重载运输组织技术、重载运输通信信号技术的重载运输成套技术。2.专业技术领域。专业技术领域的创新主要包括装备技术、信息技术、运输组织与客货服务技术、安全技术及节能环保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在信息化发展越来越迅速的当下更应该加强创新。如:行车调度指挥及信号技术、专业信息系统和信息安全及共享技术。3.基础技术领域。铁路运输企业要提高铁路持续创新能力,需要对铁路基础理论进行系统研究,加强试验基地、试验手段和信息数据库建设,建立健全铁路技术标准体系,重视政策理论和管理科学研究。以基础理论的研究创新为例,高速与重载轮轨的关系、高速弓网关系,安全分析评估理论与信息安全技术等方面都需要创新研究。”

2.维度二:经营理念创新路径

知识经济要求以知识为基础,通过高科技发展带动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推进经济稳步、快速、可持续增长。铁路运输企业要适应时展要求,始终保持强劲的竞争实力,实现的路径只有通过企业经营者适应时代要求及时更新经营理念,创新管理模式,持续性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其中,这里所说的“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是针对铁路企业所具有的相对于其对手而言的,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一贯和稳定的保持某种其他人所不具备的得天独厚的自身条件和资源优势。为此,铁路企业必须创新经营管理理念,以使企业具备真正意义的竞争优势。企业更新经营理念最终取决于经营者是否能够及时更新自身观念,而经营者更新管理理念的基本前提就是其思维方式的先一步转变——铁路运输企业的经营者不能够再像以往那样单纯一味的追求业绩指标,而要将眼光放得更加长远,在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方面、管理层科学决策方面、先进管理知识的吸收和应用方面、建立高品位的人性化服务方面、完善高效率的科技创新理念方面、健全高利润的资本运作模式方面、构建高品质的产品研发团队方面、树立高效益的团队协作方面等都要敢为天下先,积极的做到与时俱进。

3.维度三:内部管理方式创新路径

科技创新的路径篇9

1974年,费里德曼继承和发展了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认为创新不仅指技术创新,还包括组织、管理等其他方面的创新。

概括起来,一种是基于发明和创新视角的狭义的技术创新,强调技术创新中技术的发起性,注重技术与经济的结合;另一种是从技术、市场、管理和制度等经济系统的要素角度的广义技术创新。这表明自主创新有两种观点。曼斯菲尔德的技术推广理论,门斯的周期阵发理论,卡曼、施瓦茨的市场理论等是最具代表性的技术创新理论。

随着技术进步不断加快,自主创新的产生途径也不断变化,大致经历了技术推动模式、市场拉动模式、耦合模式、系统集成及网络化模式、整合模式等五个阶段。

关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如何进行自主创新,各国学者均有相关研究。综观世界各国创新途径的选择,韩国和日本是实施引进创新、集成创新战略的成功典范,而美国则是原始创新战略最为成功的国家。美国企业长期以来强调以产品创新为中心的营销战略,不愿在开发新的制造过程上进行大量投资,让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的企业从事制造;日本企业则通过对先进过程技术的开发来提高市场份额,对产品技术的价值进行补充。在产业自主创新领域,A-U(Abernathy-Utterback)模型作为经典的研究范式,以美国产业创新为案例,反映了产业成长过程中产品创新、工艺创新的关系及分布特点。发展中国家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的演化路径最初也是基于A―U模型展开的。

Kim(1997) 以韩国的汽车产业、电子产业、半导体产业为例,提出了发展中国家不同于发达国家的逆向技术发展的三阶段模式,即引进、吸收和提高的阶段发展过程。

Hobday(1995)以电子工业为研究对象,对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四个国家或地区的技术学习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后发国家技术学习的五个阶段。但这一过程也不是完全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发展路径相背,可能跳跃一些阶段。

Amsden (1989)认为发展中国家初始阶段技术引进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后技术追赶过程呈现为一定的阶段性;Lee,Lim(2001)也提出发展中国家技术追赶的三种途径:路径创造式、路径跳跃式和路径追随式。

“自主创新”是基于发展中国家的背景提出的,国内较早涉及自主创新的是陈劲(1994),随后谢燮正(1995)、杨德林(1997)、柳卸林(1997)、傅家骥(1998)等对自主创新进行了深入研究。学术界对自主创新的概念界定存在较大的争论(胡晓鹏,2006),但大多数认可自主创新包括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关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途径分析很多(陆国庆,2003;郑锡胜,刘保民,王德智,2001;谈毅等,2007;徐荣贞,2007;张保胜,2007;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2008),但归纳来看,原始性创新模式、集成创新模式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模式这三种模式代表了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发展途径的主要类型(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2006;郁培丽,孙飞,2005)。在不同的高技术产业领域,针对不同的产品和技术,自主创新的途径也会存在差异。比如信息产业,核心技术要依靠原始性创新;重点技术领域要强化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模式则重点推动未来具有产生高附加值潜力的战略性产业发展(曹方,2005)。此外,还要借鉴日韩两国的经验(刘勇,雷平,2008),并考虑我国技术现状及社会发展状况等问题(吴晓波,1995;谢伟,1999;周路明,雷家,2007;陈劲、王方瑞,2007)。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国内学者指出当前制约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的障碍有政策环境、创新体制和国家的科技投入(郭励弘等,2000;李志军,2004;路甬祥,2005;刘新民,2005),还有企业的技术选择路径等因素(安同良,2003;陈清泰,2006)。因此,要着力营造有利于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的发展环境(王昌林,2007),探索企业基于产品升级的自主创新路径(毛蕴诗、汪建成,2006),并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提升我国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江小涓,2004)。

科技创新的路径篇10

>> 从创新主体的视角探析高校主导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 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财务运行机制创新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研究 高校协同创新的有效运行机制和驱动力研究 高校协同创新的内涵、特征及运行机制 西安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的路径选择 协同创新视域下高职顶岗实习运行机制构建与实践 我国高校协同创新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 我国高校协同创新现状与运行机制 协同创新中心科研绩效运行机制探析 区域协同创新体系构建的路径选择 高校与区域协同创新的路径选择 协同创新视角下的高职院校产学研运行机制研究 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系统的特性及运行机制研究 大学生创业协同创新平台的建构机理和运行机制研究 “先进通用飞机设计制造与示范协同创新中心”运行机制研究 高校协同创新的组织文化路径 高校协同创新的意义及路径研究 高校组织内部的协同创新路径研究 政校行企协同创新理念下的高职院校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模型及运行机制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4]H・哈肯.协同学导论[M].张纪岳,郭治安,译.西安:西北大学科研处,1981.

[5]韩强.农业高校协同创新:模式、问题与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13:15-19.

[6]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07-19).

[7]徐莉.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组织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J].科技广场,2012:210-214.

[8]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EB/OL].(2011-12-27)http:///link?url=_jqyu

[9]胡思虎,王玲华,杨林.高校协同创新动力要素分析[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4,(11):110-113.

[10]王智勇.多主体人才培养:高校协同创新的应有之义[J].科技信息,2014,(10):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