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十篇

时间:2023-11-17 17:22:02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篇1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努力推进素质教育,落实国家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学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逐步建立起顺应时代要求、符合基本市情、充满教育活力、富有改革实效的*市普通高中新课程体系,为造就大批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认真贯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落实湖北省“积极推进、点上突破、兼顾各方、逐步到位”的工作方针,本着积极稳妥、因地制宜、规范有序、探索创新的基本原则,科学有效地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

——积极稳妥。充分认识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必要性、系统性和复杂性,按照湖北省的相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积极营造适合课程改革的社会大环境,积极学习和思考,调动一切有利于普通高中学校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彰显学校办学特色的因素,抓住核心学科、抓好课堂教学,精心谋划,稳步扎实地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

——因地制宜。充分遵循课程改革的规律,结合不同地区和学校情况,实事求是地规划和实施课程改革,所有的改革举措务必既贴近国家课程要求,又贴近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努力探索具有我市特色的课程改革路径,形成可资借鉴的经验。

——规范有序。在全市统一部署的前提下,立足省级示范学校、市级示范学校、一般高中学校和农村地区学校的实际,分类有序地进行课程的规划、实施、管理与评价工作。

——探索创新。探索、研究课程改革推进的方式、方法,使之更具有针对性、操作性和实效性,在课程开发、教学方式、管理与评价上下功夫;力求在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等领域有所突破;使课程改革各项工作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有利于课程改革终极目标的达成。

三、目标与任务

(一)建立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开齐开足必修课程,合理设置选修课程,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尤其要保证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

(二)建立校内选课制度和学分管理制度。指导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自主选择修习课程,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三)建立适合我市课程改革要求的管理新机制。研究行政班级与教学班级并存的新型教育教学组织和学生管理形式,保持正常、规范的教学秩序,初步建立起有利于新课程实施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四)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鼓励教师针对新课程实验中的问题开展教学研究,重视不同学科教师间的交流与研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五)建立科学、规范、公正的教科书选用制度。切实加强教学用书的管理。认真规划、积极开发新课程实施所需的课程资源,建立广泛而有效的课程资源网络。

(六)建立目标多元、方式多样的学生评价机制,注重过程评价,建立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制度。

(七)建立科学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努力促进课标、模块与教学实施的有机统一,探索课程改革实施与高考、高中学业考试与评价、学分管理相适应的有效衔接机制。制定符合素质教育方向、有利于高中新课程实施、具有*特色的普通高中评价体系,不断提高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

四、课程结构、内容与学制学时

(一)课程结构。普通高中课程结构分学习领域、科目、模块3个层次。课程设置包括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8个学习领域;每个学习领域设置若干课程价值相近的科目,科目设置包括语文、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等)、数学、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等15个科目;每个科目的课程内容由若干模块组成。

(二)课程内容。普通高中课程内容由必修、选修两部分构成,选修分为选修Ⅰ和选修Ⅱ。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4个学习领域的科目选修Ⅰ分为选修ⅠA、选修ⅠB、选修ⅠC。列入选修ⅠA的模块是全省指定的修习内容;列入选修ⅠB的模块是全省指定的选修内容,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模块修习;列入选修ⅠC的模块是学校视条件开设的选修内容,学生根据自身发展自主选修。选修Ⅱ是由学校根据本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开设的课程。

(三)学制与学时。每学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1周、假期11周。每学年分为2个学期,每个学期分为2个学段,每学段10周,其中9周授课,1周复习考试。必修和选修Ⅰ课程的每个模块的教学时间通常为36学时。选修Ⅱ课程按照模块开发,每个模块的教学时间通常为18学时。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获得一定的学分,3年中获得116个必修学分,选修Ⅰ至少获得22个学分,选修Ⅱ至少获得6个学分,达到144个总学分方可毕业。

五、推进策略

(一)整体推进,重点突破

1.认真分析和总结全国先行课改实验区的经验和教训,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整合在汉高校和各种教育科研力量,对课程改革作出整体规划,并对课程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应对方案,为课程改革提供科学的宏观指导和必要的专业支持。

2.建设一批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样本学校。样本校要围绕新课程改革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自身的校情,在重要领域和环节上积极探索,力争在点上有所突破,努力做到在实施新课程的实践中逐步形成自己的课程特点和办学特色。

3.根据教育部制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结合我市实际,研究制订《*市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市普通高中课程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方案》、《*市普通高中学分认定与毕业管理办法》、《*市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建设指导意见》、《*市普通高中考试与评价改革意见》、《*市普通高中学科教学装备规范》等,确保全市课程改革工作有序展开,平稳推进。

(二)抓好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执行课程的能力

1.建立由高等院校、教科研部门、师训机构和高中学校共同参与的高中新课程培训体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认真组织教育行政干部、校长、教师和教研人员学习教育改革政策和新课程理论,切实转变教育观念,主动适应新课程要求。

2.建立市、区、校多级新课程培训体制,实现“全员、全面、全程”培训,做到“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各级教科研机构和师训机构要针对学校课程实施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服务。

3.建立务实科学的校本教研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鼓励教师增强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把对新课程的研究和日常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发挥备课组在新课程教学中的作用,巩固“备课组建设工程”的成果,使之成为学习型、研究型的基层教学组织。

六、保障机制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市人民政府成立由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岳勇为组长,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市委宣传部,市发展改革委,市编办,市教育、财政、人事、物价、新闻出版局负责人为成员的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附后),负责全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组织协调、政策制定和指导实施工作。市教育局成立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小组,具体负责落实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的相关政策和指导意见,组织协调课程改革实施工作。

充分整合教育资源,成立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专家指导小组,充分发挥教育专家、课程专家、学科课程专家、教研人员、高中校长和一线骨干教师的作用,着重研究和解决全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中教育管理、教学实施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充分发挥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作用,加大专业研究力度,对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研究、设计、实施、指导,提供强有力的专业支撑。

各区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部门都要建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负责落实各项课程改革工作任务,加强对辖区学校新课程实施工作的组织和管理,认真做好课程改革所必需的各项服务。

普通高中学校是新课程改革的主体,校长是学校课程实施的第一责任人。学校应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新课程实施工作小组,贯彻落实市、区课程改革的各项要求,做好学校新课程改革工作的规划、实施和管理工作。确立适应新课程要求的办学理念,按规定开齐开足必修课程,合理安排选修课程,尽力开发校本课程,努力满足全体学生全面且富有个性发展的要求;建立符合校情,行之有效的选课指导制度,鼓励学生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自主选择课程,形成个人发展目标和学习计划;有条件的学校要建立导师制,落实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公民素养教育和学习生活指导;根据课程设置方案的学分要求,形成有效反映学生课程修习状况的学分管理制度;积极探索行政班级与教学班级并存的教学组织形式,建立和完善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校本教研和评价制度;及时修订学校发展规划,调整教师专业结构,加强学科建设,改善装备条件,不断丰富学校文化内涵,形成办学特色和品牌。

(二)加大投入,保障师资

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的实际需要,确保新课程所必需的师资配备;设立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专项经费,用于新课程培训、专项研究、实施推进等各项工作;加强对专项经费使用的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三)专项督导,及时反馈

教育督导部门要建立并完善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工作的评估督导制度,特别要加强学校落实国家课程、课时、学分管理、教学用书使用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等方面的督查,总结经验,奖励先进,发现问题,修正不足,确保每一所学校都能正常有序地开展新课程改革工作。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篇2

序,按照实事求是、积极稳妥、分步实施、自主申请的原则,从2019年秋季学期起,全国各省(区、市)分步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可以于2019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起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2018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可以于2019年或2020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起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2019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可以于2019年或2021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起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2020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可以于2020年或2022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起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各省(区、市)要结合实际,认真总结前期课程改革经验,组织开展基础条件评估,深入研究多项改革交替叠加可能给普通高中学校带来的困难和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本地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的时间,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和方案,并于2019年6月底前报教育bu。有关省份要统筹考虑、积极稳妥地做好民族地区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安排。

从2020年起将组织专业机构对各地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情况进行跟进指导和总结评估,不断提升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

2普通高中教材改革方案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篇3

一、前言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全球经济风暴促使了我国普通高校的扩招,中国的大学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过渡为大众教育。但是,中国人民大众的观念仍旧没有随着改革开放与经济腾飞而有很大的改观。中国大多数家长仍旧将上学视作为孩子跳跃龙门的唯一捷径,在中国的广袤大地上,高考依旧关乎着一个家庭甚至家族的前途与命运。然而,课程改革逐步推广到全国各地,素质教育的理念正在一步一步地渗入到广大教育工作者和普通百姓的思想观念当中。身体素质也越来越被大家所关注,在此,仅初步阐述一下普通高中体育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及相互之间的影响。

1997年恢复的那一场高考,圆了几代人的继续学习的梦想,经历了文化浩劫的几代人通过高考成功改变命运的事实也从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人们对于学习改变命运的信念的笃定。作为高考之前的重要学习阶段,高中一直以来都备受考生和家长的重视。家长为了孩子能够考上理想的大学不惜以孩子的各方面的发展为代价,只求孩子能够考到一定的分数,正是这种观念主导着我国的普通高中教育的主线,阻碍着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的理念,从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开始逐步推行到普通高中,作为关乎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体育课的改革也需要逐步引起大家的关注。

二、现状

普通高中的课程改革刚刚起步,自选课的推行类似于目前各大高校普遍实行的学分制。在文化课领域,新课程的改革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的权利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科目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与需要选取合适的科目学习文化知识,充实自我。在改革的进程中,学生被赋予一定的自主选择的机会,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一方面,学生需要为自己的发展选定方向;另一方面,学生也必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坚持学好自己选择的科目。

与此同时,学生仍旧需要面对还没有得到全面改革的选拔制度,绝大多数学生仍然需要面对高考的压力,需要为了顺利通过高考而努力学习高考考核范围的知识。

体育课一直以来都不被学生所重视,大多数同学仅仅将体育课作为无关紧要的科目,将本应该用来锻炼身体的时间用到其他地方;甚至部分喜欢不同体育项目的同学也因为需要全身心地投入高考的准备而放弃自己的爱好。

作为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普通高中体育课程的改革亟需大范围的开展,它不仅仅是一门课程的改革,同时也是关乎学生对于身体素质的观念的改变。

三、改革初探

普通高中文化课的改革借鉴了高校的自主选择模式,事实已经证明这种尝试是可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主动,学习效率也提高了许多;同样,我们也可以在普通高中试行更多高校当中的优秀制度,将普通高中的课程改革做到更好,逐步实行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

首先,普通高中需要从学校领导阶层到任课老师再到学生在观念上加深体育课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要充分认识到身体素质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没有强健的体魄,一切都是虚无的。

其次,学校需要正确面对体育课的设置。学校需要改变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不仅为广大学生安排更加合适的时间来上体育课,养成运动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试着为不同的学生开设不同的体育课学习项目,逐步将体育课的辅导地位提升到与其他文化课同等重要的地位,用更加有趣、丰富、多彩的全新的体育课吸引学生参与到运动当中。

再次,学校需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场地设施支持与教师指导。不同于其他文化课的强适应性,大多数体育项目都需要在特定的场地和设施支持的情况下顺利展开,足球与篮球的区别一定程度上就在于两者对于运动场地以及辅助设施的要求不同,恰当的场地与设施支持有助于学生客观正确地了解这一体育项目,从而将兴趣培养成爱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体能发展;专业的指导对于体育项目来说也是相当重要的,体育项目因其活动性而增加了伤害事件出现的概率,我们的课堂应该是安全的,这就需要老师的专业项目学习指导以减少伤害与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改革

鉴于普通高中体育课课程改革的分析,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体育课的改革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精力,只有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我们才有可能顺利地改革普通高中的体育课,使学生受益,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相对于普通高中其他科目的改革,体育课的改革需要教育机构及各部门给予更多的经济支持。可供学生学习的体育项目众多,而且大多数项目需要独特的场地、设施和器材,再加上场地维护,器材的更新换代,一直以来传统数目的教

育经费不足以支持体育课的改革。若是想要顺利开展普通高中体育课程的改革,国家就必须增加教育经费的分配,给予学校足够的资金以支持普通高中开展体育课的改革。

2008年奥运会在我国的举行,掀起了一场全民运动的热潮,我们也认识到:健康需要我们的恒久坚持才能获得。一直以来,因为教育成效的后显性,国家对于以培养人才为主要任务的教育事业的投入是落后其他行业的,我们应该从长远发展的视角来对待普通高中体育课程改革:也许在一段时间内我们一直在投入却没有看到改革的成效,但是我们应该相信改革是正确的,孩子们会因为我们的抉择而受益终生。课程改革关乎中国教育事业未来的方向,不仅是了解教育事业特点的相关人员需要高度关注改革的进程,全社会都需要在思想领域支持更适合孩子全面发展的课程改革的开展,同时在实际行动中支持课程改革的实施。

体育课不同于普通文化课,它集规则性与灵活性于一体。不同的体育项目拥有自己一体系的运动规则,只有服从规则,该活动项目才能够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下开展;而不同项目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不同的项目侧重身体不同部位的锻炼,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选择自己在一段时间内的运动项目,从而逐步锻炼身体,健康成长。

体育课亦是技术性比较强的学科体系,每一项运动都有其自身的基本动作和技巧。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需要教师给予正确、专业的指导以打牢基础,为之后的更进一步的提升做好准备;在基础技术娴熟之后,技术的升华也需要老师的指点以避免浪费探索的时间。因此,对于体育课教师的要求就不再如之前的那般简单,教授不同体育项目的老师就必须取得相关体育项目技术方面的资格证。只有从教学的传授者开始改变、提升,整个教学过程才得以突破传统,实现真正的改革。

体育课是以教授动作技能为主的科目。教师需要为学生更加有效的学习而做好教学设计,从而使得体育课的课堂更加科学化。动作技能的教学仅仅通过示范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该依据学生不同时期的心理以及身体特点而合理地组织体育课的课堂教学,尝试着运用其他适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对于动作技能的学习。与此同时,教师也需要引导学生正确地面对体育项目:体育活动的进行有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通过长期不间断的练习,学生能够拥有强健的身体从而可以更好地投入其他文化课的学习当中;同时,合适的体育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练习者释放情绪,缓解压力,更快地跳出情绪低潮期,以更好的心态投入到学习、生活当中。

五、小结

毋庸置疑,普通高中体育课的改革在素质教育进程当中不可或缺。体育课程的改革不仅有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也在无形当中帮助学生养成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在高中就接触丰富多样的体育项目,有助于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不会面对众多的选择而无从下手,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运动特点选择适合的体育项目,将健康进行到底。

普通高中体育课程的改革不同于文化课的特点,使得我们在进行体育课的改革时投入更多的精力、财力与物力。改革的道路是曲折而漫长的,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投入到教育改革当中,为了孩子的身体健康与全面发展而坚定地坚持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 王家宏,蒋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之审视[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01期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篇4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全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会议。今天的会议是在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全面铺开并取得阶段性成果、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即将实施的背景下召开的,是对全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一次全面动员和部署,对于巩固义务教育阶段的课改成果,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我市基础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会议结束前,我讲几点意见。

一、认真回顾,进一步坚定做好高中课改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20__年,教育部在全国启动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根据省教育厅统一部署,从20__年秋季开始,我市义务教育阶段所有中小学全部进入课程改革实验区,全面实施新课程。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三年来,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实验学校、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的实验工作启动平稳,工作扎实,措施得力,抓住了重点和难点,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领导重视。课改实验工作普遍受到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各地各校加大教育投入,实施了坚强有力的领导,做到了组织机构健全,有计划、有措施、有保障。

二是精心组织。师资培训工作扎实有效,教育科研工作积极推进,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正在深入开展。

三是构建体系。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初步形成,提高了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建设与管理能力,基本形成了教材和教辅资料编写、审定、选用的良性运行机制。

四是形成氛围。关注、支持课程改革的良好氛围正在形成。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实验区和实验学校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宣传课程改革,社区、家长共同参与新课程建设的氛围逐步建立,课程改革得到了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的关注。

五是变化喜人。基础教育朝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目标,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行为正在逐步形成,共同学习、平等交流的师生关系逐步建立,“享受学习”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学生的真切感受,有利于教师成长的教研、培训活动广泛开展,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的科学考试评价制度开始探索,考试的内容与形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综上,几年来,我们在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中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如重视师资培训,重视加强科学研究和专业支持,重视评估监控和交流合作,重视社会宣传和营造氛围等。这些将为推进高中课程改革提供有益经验。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义务教育阶段课改实验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如:进一步转变观念,进一步均衡发展,进一步强化队伍建设,进一步建立课程评价体系,进一步提供保障条件等。但是,我们毕竟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我们毕竟取得了宝贵的经验,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高中课改也一定会开好头,起好步,同样取得明显的成效。

二、统一思想,进一步增强做好高中课改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高中课程改革是顺应国际潮流的必然选择

从全球教育发展趋势来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无论是反思本国教育的弊端,还是对教育发展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往往都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入手,通过改革基础教育课程,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美国《20__年教育战略》提出“学生4、8、12年级毕业时有能力在英语、数学、自然科学、历史和地理学科内容方面应付挑战”。英国1999年颁布新一轮国家课程标准,提出要通过课程教材的改革和实施,实现学生在精神、道德、社会、文化4大方面的发展目标,掌握交往、数的处理、信息技术、共同操作、改进方法、解决问题6项基本技能。日本从20__年实施新课程方案,其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突出4个方面,即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和提高国际意识,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为学生掌握本质的基本内容和个性发展创造宜人的教育环境,鼓励每所学校标新立异、办出特色。我国台湾地区,20__年颁布的九年一贯制基础教育课程新标准,把人、自然、社会作为有机整体,用整合的观点规划课程,提出着力培养学生科技与资讯、主动探索和研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把表达、分享等10大能力作为教育培养的具体目标。一些有远见的国家和地区,都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增强国力、积蓄未来国际竞争实力的战略措施,加以认真推行。

(二)高中课程改革是体现国家意志的客观要求

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来看,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实现教育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只有在课程改革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素质教育的推进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1999年1月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和同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都提出了改革现行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研制和构建面向新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的任务,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启动。20__年,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进一步明确了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提出了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__年,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验和推广工作进行了布署;20__年5月,省教育 厅下发《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从今年9月起,全省进行高中新课程实验。在此期间,为了确保高中课改工作的顺利进行,在20__年全国课程改革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之后,我市已经提前开始工作,成立了市和各辖市区、部委办局分管领导担任小组成员的常州市高中课改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推进我市高中课改工作;同时,市教育局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常州市普通高中课改实验方案》、《常州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师资培训方案》等规范性文件,省常中等5所学校全面启动高中课改试点工作,为即将进行的全省高中课改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三)高中课程改革是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机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1.课程改革是一项重要举措。目前,全社会都在讲科学发展。什么是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是科学发展。教育系统怎样科学发展?应该认识到课程改革是教育系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要坚持科学发展,就要坚持课程改革;要坚持内涵发展,就要坚持课程改革;要实施素质教育,就要坚持课程改革。

2.课程改革是一次重要机遇。有的校长说,我想实施素质教育,苦于没有机遇,而现在课程改革就提供了这样的机遇。叶澜教授在常州二实小搞的新基础教育很不容易,原因在于它是一个学校在做。即使有几个学校在做,没有大环境的支撑也很难。但是,从今秋起,全省所有高中都进入课改实验区,小学四个年级,初中第二轮启动课改,这种大环境对于推动高中课程改革无疑是千载难逢的契机。在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三年实施的基础上从事高中课改,我们应该确立机遇意识,把实施高中课改作为高中阶段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

3.课程改革是一个重要载体。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最核心的内容。因此,在研究教育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问题时,都离不开课程改革这个载体。我们必须牢牢把握高中课改的方向,坚持课改不动摇。

(四)高中课程改革是教育系统一场关键的、深刻的、系统的革命

课程改革是一场改革教育系统制度、运行、思维和评价方式的关键的、深刻的、系统的革命。

从课程目标来看,以前是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今后要以人的发展为中心。

从课程管理来看,高中课改实施以后,今后的课程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课程,教师要负责指导学生的选修和选班。同时,不但要努力挖掘、开发校内资源,还要建设、整合和利用校外资源;另外,要有效利用互联网的健康资源,切实为课程改革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

从组织方式来看,课程改革实施后,原有的教学组织管理要打破。从高二起,将要实行“走班制”,就是学生背着书包找课堂;还要实行“学分制”,每个学生由于兴趣爱好不同,选择不同,将拥有一张有别于他人的课表;考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学分要求,但只要修满一定的学分就能毕业;高中课改如果真正实施到位,延续数百年的班级制、学年制的历史将要改写。

从课程评价来看,新课程重视过程评价、综合评价和开放评价。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成长记录袋,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思想、行为等轨迹;评价不仅局限于知识层面,还涉及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评价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仅有教师评价,还有学生互评、社会评价,考试评价中不仅有学业成绩,还有综合素质测试。

从队伍建设来看,由于实行模块式教学和学生自主选课,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学校的教师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照新课程要求,一所高中要开设数十至上百门选修课,从理论上来说,只要学生有需求,学校就必须开设相关课程,但实际情况是我们的教师队伍目前还很难完全适应,新课改对教师培训提出了新的要求。

从装备保障来看,面对新课程改革,我们的实验室、图书馆、电教和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等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挑战。

高中课程改革没有现成的经验,但不允许失败,因为它牵涉到高中学生的每一个家庭;高中课改可以逐步推进,逐年提高水平,但学生没有机会再来;一个高中校,高二、高三老课程,高一新课程,任务繁重;新高一三年以后是否参加新高考,老师们疑惑不少,顾虑很多;高中课改是一次机遇,锻炼队伍,更新观念,脱胎换骨彻底革命,但同时也是一次严峻考验,更是一次重新洗牌的严峻挑战,必须认真对待,认真思考,及早筹划,及早启动。

三、明确目标,进一步提高高中课改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今年及今后一阶段,我市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构建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常州普通高中课程新体系,为建设教育强市、推进“两个率先”提供有力支撑。当前,要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要抓住四大重点。一是重点加强学习和培训。普通高中教师是新课程实验工作的主要参与者和具体实施者。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利用和挖掘教科研部门和师资培训部门的资源,认真组织教育管理人员和广大校长、教师学习新课程理论,积极参与省、市级培训和校本培训,努力将通识培训、课程标准培训、教材培训结合起来,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多样化的培训,真正实现“全面培训、全员培训、全程培训”的目标,使高中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与高中课改得到同步提高。二是重点提高课程实施水平。三星级以上学校要开设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全部必修课和选修课,形成优质的学校课程和研究性学习项目;要高度重视新开设的技术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好职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实习基地作用,使学分制和选课制有序推进,取得成效。三是重点探索新课程管理机制。学校是课程改革的主体,校长是学校课程实施的第一责任人;学校要成立课程指导委员会,组建各学科课程小组,认真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探索适应模块化教学特点的、行政班与教学班相结合的教学组织、管理新机制。四是重点推动学校主动发展。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围绕服务课改,进一步转变管理方式,帮助学校自主发展,增强活力;学校要将高中课改纳入三年发展规划,既实事求是又勇于探索,努力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品牌。

二要密切关注农村地区高中课程改革。要对农村高中的办学条件及队伍现状作出实事求是的分析和判断,努力加大对农村高中的领导和支持力度,大力加强校际之间的合作,城市地区条件好的高中要帮助扶持条件相对较差的农村高中,通过联合开发、共享资源、互聘教师、互认学分等形式,支持农村高中的课程改革,确保全市高中教学质量稳步取得提高。

三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于高中课改,认识上要到位,培训上要抓紧,措施上要严密,步骤上要慎重,确保高中课改健康地扎实地推向前进,以求实效。

四、加强领导,扎扎实实地推进我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一要加强领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绝不仅仅是教育内部的事情,它涉及经费投入、硬件保障、队伍准备、资源整合、环境氛围等,需要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市和各辖市区都要成立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由政府牵头,各部门参与,定期研究课程改革的重点难点问题,各级各部门要真正把课程改革摆上位置,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作为贯彻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的具体措施来抓紧抓好。

二要各司其职。教育部门要将高中课改工作作为当地教育工作的重点工作,仔细思考、认真谋划、具体部署,迅速抓上手,出实效。各校校长是高中课改的第一 责任人,要深入课堂,深入实际,掌握第一手资料,争取对高中课改的发言权和掌握领导的主动权;发展和改革委要把高中课改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来研究;财政部门要把高中课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安排课改专项经费,确保教师培训和必要的实验基础条件;机构编制部门要根据课改的形势要求,合理核定高中教职工编制,加强编制管理;物价部门要加强高中收费的核定与管理;新闻媒体等要加强宣传,形成全社会理解支持高中课改的良好氛围;各相关部门要结合本部门的职责,对高中课改给予支持,作出努力。

三要强化监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督导团要建立对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专项督导制度,将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纳入对政府教育工作督导和对普通高中办学水平评估体系,强化对各地新课程实验进展情况的监管;要加强对基层实施新课程的调查研究,确定定点联系学校,及时发现问题和总结经验;要定期组织课程改革的工作交流,树立典型,激励先进,推动本地区课程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篇5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程 普通班 教学策略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对公民的外语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阶段的外语教育是培养公民外语素质的重要过程,它既要满足学生心智和情感态度的发展需求以及高中毕业生就业、升学、和未来生存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要满足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为此,高中英语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目标――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新的课程目标要求教师教学策略的变革与创新,特别对普通高中普通班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普通高中相对于重点高中学苗差,相对较差的学苗再经学校实验班的筛选,普通班可谓是后进生的集体。这些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学习态度不端正;主观懒惰不努力;缺乏意志力;个别学生内心孤独、自卑,时常采取不当的方式以引起同学和老师重视。这就要求普通班的英语教师在教学策略的选择上要有针对性。

一、构建融洽师生关系,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古语说:“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与任课教师有很大的关系,他们佩服、喜欢任课教师,才会喜欢上他的课,才会对英语感兴趣。所以,教师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情绪的变化,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让老师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近的亲密朋友。学生就会由爱老师到爱上英语学科,使学生从喜欢学、愿意学到自觉学,由“苦”学变成了乐学。在这种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就能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

二、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生理学研究表明,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能使学生以愉快的心境学习、思考并获得知识,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兴趣。所以普通班的英语教师应采取知识性与趣味性融为一体的教学策略,因势利导,从而让学生始终保持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做到:

(一)趣味导课,引人入胜。“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风趣的开场白,生动的故事,再配以投影片、录音机等所承载的视听材料、影视歌曲、电影录音剪辑等,都会不由自主地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唱歌曲、说绕口令和顺口溜,激发兴趣。普通班的学生活泼好动,英语基础不好,单调乏味的学习势必扼杀他们的学习欲望,因此通过适当的唱歌曲、说绕口令等活动,让学生适时地唱唱玩玩,编编说说,可以培养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创设语言情景,激发兴趣。学习一种语言一定要有语言环境才能学得好。可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扮演角色进行对话,也可利用多媒体,创设有声有色的语言环境,这种身临其境的学习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英语交际能力。

三、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一成不变的教法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感,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不同的学生个体,设定对应的教学方法。譬如阅读根据教学需要可分为默读、诵读、背读、齐读、分组读、分性别读、竞读等;会话可分为两人一组、多人一组会话,师生、男女生会话等;课堂讲授可采取师生互换角色,让学生事先预习备课,课堂上给同学们讲授,老师进行点评总结,也可以老师根据要讲授的内容归纳提出几个问题或话题,由学生们进行讨论或辩论等形式多样的授课形式、这样就会把死教材活用,学生学得兴趣浓,用的机会多,效果必然好。

四、开展课外活动,内外结合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篇6

作者简介:郭琼珠(1959-),女,福建漳州,副教授,研究方向高校体育教育、民族传统体育。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我国92所普通高等院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呈时代性、教育性、健身性、民族性、娱乐性、多样性等多元化发展趋势。武术类内容仍然是各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设置的主干内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巨大的挖掘和发展空间,但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整合、创新和研发为高校教学所用。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的改革与拓展,应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优秀民族传统体育的资源,选编与现代教育理念和课程目标相一致的,构建具有时代性与民族性、健康性与娱乐性,科学性与实用性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内容的体育课程体系为我高校教学所用。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改革;普通高校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02―0241―03

随着我国体育与世界体育频繁、广泛的交流,近几年来国外竞技与非竞技性的现代体育项目纷纷引进普通高校的体育课堂,譬如具有时代特征的街舞、体育舞蹈、健美操;富有挑战性的攀岩、野外生存等;还有国外武技的跆拳道、空手道、柔道、拳击、击剑等对抗性项目快速在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中开展,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笔者从2002―2003年对我国92所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现状进行的调查发现,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已呈现出多元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历史悠久,蕴涵着丰厚的民族传统文化,品种流派繁多,形式方法多样,集健身、美体、育心、娱乐为一体.具有雄厚的群众基础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但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整合、开发和引入教学,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高校体育教育面临着在以西方体育为代表的当代体育文化中,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如何定位,如何找到自己应有的位置,如何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92所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的调查分析,探讨高校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建构具有现代体育文化和我国民族体育文化特色相融合的民族传统体育内容的教材体系,使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内容体系更具有世界性和民族性,更具有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现实意义,为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内容的深化改革提供参考。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期刊网上查阅收集了近十几年来有关我国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开展状况的文献资料。

1.2 调查法

1.2.1 问卷调查法 对20多个省市高校体育部领导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100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现状调查表”,回收92份,有效问卷9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

1.2.2 访谈法 利用教育部举办的“全国高校体育部主任培训班”、部属综合大学体协会议及各类全国性高校会议之机,对各高校体育部主任和有关人员进行面访。

1.3 数据统计法 对问卷调查和收集的资料进行归类和常规数理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现状

2.1.1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内容总体现状分析 长期以来,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以当代外来体育、武术、球类为主,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大,内容呈多样化。各教材内容所占的比率为:当代体育类占22%,武术类占20%,球类占19%,民俗类占14%,体操类占10%,水上冰上类占9%,田径类占6%,田径教学内容的技术性、竞技性强,实用性、娱乐性较差,而逐渐失去丁原有的重要地位,所占的教材比重在逐渐减少(图2)。

2.1.2 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内容现状分析 调查显示,民族传统体育课内容在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内容改革中也有了很大的进展,以武术为代表的民族传统体育课内容从原有4、5个项目内容拓展到14个项目内容,教学内容向单项系列化发展,如:长拳系列;太极拳系列;器械系列;传统拳术系列;对抗系列;木兰拳系列;健身保健系列等。此外,我国民间民俗体育项目,近两三年来也不断引进课堂,如:舞龙、舞狮、毽球、抢花炮等(表1)。民族传统体育内容的拓展为大学生学习民族传统体育内容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

2.1.3 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内容的比率 从总体上来看民族传统体育内容(武术类、民俗类、养生类)占有相当大的比率(25项,35.710/o),名列当代体育类、球类、体操类前茅。从项目内容设置的学校数量来看,武术项目内容设置的学校多于民间民俗项目内容的学校数量达89.71%,民间民俗类达8.04%,养生类达6.25%(表2),武术项目内容开设的学校大部分在10所以上,太极拳、剑开设的学校甚至达到72所,占被调查高校的78.26%;开设民俗类项目内容的大部分在4所以下,最多的一项毽球也只有8所,养生类项目内容只有两项。目前学校开设内容最多的前六位依次是:太极拳剑、散打、长拳、体育保健、武术器械、健身功法与木兰拳等,由此可见,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内容中,武术乃是教学的重点内容,教材所占的比重相当大,其次是民俗体育的毽球、飞镖。

2.2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中开设民族传统体育内容存在的问题

2.2.1 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内容的开发滞后于外来现代体育课内容 如野外生存、定向越野、攀岩等极限性的运动项目;体育舞蹈、街舞、轮滑等娱乐性项目;跆拳道、空手道、柔道、拳击、击剑等对抗性项目颇受学生欢迎,开设的学校数和班级数也较多,发展趋势呈现良好的状态。而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更多的是以健身内容为主,其对抗性、激烈性、挑战性就不如当代外来体育项目明显,能进入课堂的民族体育项目,也大都是武术太极拳类内容,民间民俗的体育项目引进极为重要有限。

2.2.2 普通高校开设的民族传统项目有些内容并不具有普及性和实用性 从92所高校选择民族传统体育内容现状来看,所选择的项目内容基本上能符合普及性,但有些项目内容就缺乏普及性和实用性。如舞龙、舞狮这两项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承传下来的,假日庆典活动最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传统的体育项目,作为高校教学内容就没有实用性。此外,一些传统武术项目内容开设后,由于内容太陈旧又未进行改编,选课的学生少而不能成班授课。

2.2.3 对原民俗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进行的整合与开发 我国有56个民族,在劳动生活中创造出上百种民族传统体育,有不少项目聚强身健体、对抗娱乐为一体,如抢花炮、珍珠球、毽球、藤球等适合青少年开展的项目,但在学校体育中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展。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民族传统体育在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内容中所占的比率为总课程内容之首,但开设的学校少。 2)武术类内容在民族传统体育课中仍然占主导地位;武术类内容设置也逐渐趋向单项内容系列化,某些传统武术项目也列为单独一门选项课,打破了原武术课包罗长拳、长短器械或太极拳等内容的状况,使学生对中国武术传统文化和多种功法有较为系统的深入了解与掌握。

3)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课内容的开发滞后于外来现代体育项目,有的项目不具有普遍性,课程内容形如虚设,选修人数少不能成班,有的课程内容只开1、2学期就因种种原因被取消。

3.2 建议 1)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应重视对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内容的开发和设置。

2)应确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课教材内容筛选的理论依据。(1)选编民族传统体育教材应注重其时代性与民族性原则。(2)选编民族传统教材应注重其健康性与娱乐性原则。(3)选编民族传统体育教材应注重其科学性与实用性原则。民族传统体育教材的选编应有科学的依据,应考虑到运动项目的技术特点、方法、组织形式是否符合运动规律,其健身价值是否符合运动生理学的基本原理,其娱乐性是否能使参与者得到情感的体验。而实用性,必须考虑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普及性、简易性、可行性、安全性、。对于在民间流传较为广泛的,有群众基础的娱乐性、游戏性较强的项目可进行改编后在高校里试开。内容应便于大部分学生能掌握的动作技术和运动技QB的形成,以及课外体育活动便于参加的项目。同时也应该考虑到课程内容开设的条件是否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师资力量,以及区域经济、环境条件等等,使教材的选编更有实效性。

3)从所调查的数据上看,民族传统体育内容在92所高校体育总体课程中所占的比率为34%,但有些传统体育项目课是形同虚设,实际上达不到这个数。相对外来竞技运动项目而言,许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受场地、器械设备、年龄等条件的限制,既经济又便于开展。因此,应充分利用民间民俗传统的体育项目资源,加大力度开发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加大课程内容的比率。其教学内容所占总课程的比率,应该根据本校的师资力量、学校的场地设施、经费等情况而定。

4)师资力量、场地设施、教学经费等等不足也是影响民族传统体育研发和引入课堂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J].教体艺,2003.13.

[2]李鸿江.中国传统体育导论[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0.

[9]林建华.黄景东.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的调查分析[J].体育科学研究.2003,(2):28-31。

[4]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出版社,1998.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篇7

【关键词】中国民族音乐;案例教学法;教改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7-0194-01

一、案例教学法之我见

案例教学法又名“case based teaching”,起源于1920年,哈弗大学商学院极力倡导,通过对典型商业管理真实事件的案例分析,鼓励学生自主参与课堂讨论,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1990年以后,中国教育工作者开始探究实施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的基本程序为:(一)教师精选案例,讲解案例,指出重点难点,使学生产生兴趣,明确学习目标;(二)教师分析学习方法,对学习资源进行概述,并组织引导探讨;学生模仿案例,自主进行探究;(三)教师改编拓宽案例,学生同教师一起进行案例的改造、制作与实践;(四)教师评价教学,学生共同参与教学评价活动。案例教学法具有如下三个特点:(一)案例教学法能够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教导学生如何做,学生在教师的“灌输”下学到的知识未必能够用于实践,同时也抑制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案例教学法需要学生自己去创造、思考,并同他人探讨,发表自己的见解;(二)案例教学将知识转化成能力。“填鸭式”学习只能学到书本上的“死知识”,经过思考、探讨、应用而获得的知识才是真能力,案例教学即为此而生;(三)案例教学重视师生的双向交流。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讲、学生听、课后记,测试时方知其教学效果、学习成果。在案例教学中,学生需先消化拿到的案例,查阅必要的知识再进行探讨,经过缜密的思考后提出解决案例问题的方案,这无形中更好地理解了知识,得到能力上的升华。

二、普通高校音乐专业《中国民族音乐》课程教学现状

中国民族音乐是以中国各民族、各地域的传统音乐为教学内容的一门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在熟悉和理解中华民族音乐、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弘扬民族音乐文化、保护传统优秀音乐文化遗产、提高人文修养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中国民族音乐》课程的教学以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中的民间歌曲、说唱音乐、戏曲音乐为主要内容,通过对各门类历史概况、音乐形态等方面的讲授,重点对不同历史时期产生的代表人物的音乐作品进行鉴赏与模唱,使学生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有一个全面而概括的了解和感知。该课程将理论讲授、录音录像与当堂范唱模唱相结合,尤其是借鉴和沿袭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传承过程中“口传心授”的传统方式,使学生既了解名家的风格,又亲身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还能够学会演绎传统音乐的风格特色与表演技艺,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

三、案例教学法下的《中国民族音乐》课程教学

案例教学是建立在假设前提基础上的,即学生能够通过探究案例来进行自主学习,并理解应用这些知识,参与教学评价活动。王耀华教授在《中国民族音乐》一书中将中国民间音乐分为四大类:(一)民间音乐(含民间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族民间器乐、综合性乐种等);(二)文人音乐(含古琴音乐、词调音乐等);(三)宫廷音乐(含外朝音乐、内廷音乐等);(四)宗教及仪式音乐(含佛教音乐、道教音乐、伊斯兰教音乐、基督教音乐、祭孔音乐等)。笔者认为,教师可从中选取一个地区的某首作品为案例,以点及面,分析这一地区的音乐色彩,总结归纳它的艺术特征及其与人、自然、社会、历史、文化的关系。例如,教师可以在第一周选择朝鲜族民歌《阿里郎》为案例,将与《阿里郎》相关的资料发给学生,并教授学生如何进一步查找获取与《阿里郎》相关的资料,提出问题:朝鲜族有哪些民俗特点?朝鲜族的传统音乐有哪些?朝鲜族人民一般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表演这些传统民俗音乐等等。第二周,教师和学生一同探讨这些民俗音乐与人、自然、社会、历史、文化的关系,并以《阿里郎》为例进一步分析朝鲜族的传统音乐本体的特点。提出问题从音乐本体的角度出发,朝鲜族民歌《阿里郎》属于中国民间音乐的哪一音乐体系?此外,教师将关于中国民间音乐体系的相关书籍、论文列给学生,并于第三周进行探讨、总结。

案例教学法下的《中国民间音乐》课程教学,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矛盾,展开矛盾冲突,总结时只对探讨过程、学生表现进行探讨总结,而将问题的结论、问题的处理方式及其它未完成部分交与学生去处理决策。不同方式的学习分析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案例结果越多样越有价值。

参考文献:

[1]王耀华.中国民族音乐[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

[2]乔建中.中国经典民歌鉴赏指南[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篇8

2. 建立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校制度,重点在制度建设、课程开设、课程管理、评价改革、校本教研、师资建设、设备配置、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为全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提供成功经验。

(二)组织新课程实验的教师培训

1. 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指导组统一组织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培训,坚持“全员培训”和“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采取“统一规划,集中培训,分段实施,研训一体”的措施,在教育厅对全省普通高中校长、各地市教育局长、教研室主任进行通识培训的基础上,各地市要组织好对学科教师、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教研员的学科课程标准培训和学科教材培训。

2. 充分发挥国家、省级培训的作用,积极开展市级、县级培训和校本培训,并注意做好“四个结合”,即通识培训与学科培训相结合、理念更新与课例分析相结合、专家讲座与名师示范教学相结合、集中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多样化的培训,使受培训者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深刻领会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精神实质,逐步按照新课程理念进行学校管理和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3. 优化整合各类培训机构的资源和力量,高等院校、教研部门、科研部门要密切合作,各司其职,共同做好培训、咨询、指导等工作。培训者要先接受培训,要切实转变课程观念,把握高中新课程的精神实质,研究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和解决思路,真正成为新课程实施的先行者,并在指导和服务于基层学校的过程中成长为新课程的专家。课改实施后,省教育厅将组织普通高中新课程讲师团赴各地讲课和指导培训。

4. 坚持“边改革、边培训、边总结、边提高”,将新课程的师资培训工作始终贯穿于新课程实验的全过程。培训要求新、求实,努力更新培训观念,探索新的培训模式和手段,要充分发挥案例研究和课例观摩课在课改培训中的积极作用,不断增强课改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5. 加快网络资源建设,充分发挥网络手段在高中课改培训中的积极作用。省电教馆和教科所要进一步完善陕西教育网和教研网站建设,加快资源建设步伐;要指导市县相关部门做好教师利用网络资源学习、掌握高中课改知识的具体规划和实施办法。普通高中学校要加强和完善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设施设备建设,引导并鼓励教师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获取各种高中课改资源。

(三)加强新课程实验的实施、建设与管理

1. 各普通高中都要成立学校课程指导委员会,统筹负责学校新课程的实施、管理与评估。学校课程指导委员会下设各学科课程小组,各学科课程小组提出本学科的开课方案(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开设的学科、模块、时间、任课教师,课程说明,以及选修课注意事项等),报学校课程指导委员会审定后实施。学校课程指导委员会在此基础上编制学生选课指导手册,指导和帮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科学、合理地选课。

2. 严格按照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规定的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的要求实施课程,学校在按计划开设好所有必修模块的同时,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开设选修课程的年度计划,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开好各类选修课程。各普通高中要按课程方案的要求开齐必修课程。省级标准化高中和新课改样本学校要在选修课程开设方面为其他普通高中充分发挥示范、带动和帮扶作用。

3. 积极创造条件,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开设好通用技术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切实加强通用技术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实施、考核、评价及学生校外活动的管理,在保证课程开设的基础上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保障活动课程的安全有效,防止活动课程学科化、课堂化的倾向,积极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的新模式和新途径。

4. 加强对实验教材选用的指导与管理,统筹安排新课程实验教材在全省的使用。编制《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教材选用指导意见》,提高学校实施课程、建设课程和管理课程的能力。积极引进、开发并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充分挖掘包括网络资源在内的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建立校际资源交流与共享机制,发挥课程资源的最大效能。

(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与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建设

1. 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积极探索新课程的教学改革,切实推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知识的意义,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的组织管理方式、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2. 建立并完善学生选课指导制度,促进基于模块的课堂教学改革。探索适应新课程需要的教学组织形式,逐步建立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普通高中教学管理制度。

3. 建立学生学分管理制度。学校要根据课程方案的学分要求形成学年学分分配表。坚持客观、公正、透明的原则,严格学分认定的标准、程序,规范操作过程,严禁学分认定中的营私舞弊、弄虚作假行为。

4.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学校根据新课程实施的需要,进行教师、场地、设备等学校现有人力和物力资源的重组和优化,充分发挥现有资源的效益,探索建立适应模块化教学特点、行政班与教学班相结合的新型教学组织和管理机制。

5. 加强学校教研组织的建设与重组,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建立健全课程发展的专业咨询、指导和进修体系。组织并引导教师及时解决新课程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真正使新课程的实施过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

(五)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

1. 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场地和设施设备,引进、开发与利用好报刊、电子音像教材、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等多样性课程资源。因地制宜开发课程资源,努力与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结合,利用和争取学校所在地的工厂、社区、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为新课程实施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支撑。注重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与成人教育的融合与渗透。农村学校要结合农村建设和发展的实际,积极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

2. 合理利用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课程资源,努力形成学校的课程资源体系。建立省、市、县、校四级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资源网,形成课程资源共享机制。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等共同开发课程资源,逐步实现学校与社会教育资源的接轨与共享。

3. 学校要在自主建设技术课程教室、购置技术课程教学设备的同时,积极与当地的职业技术院校、工业技术企业、农业技术企业联合办学,利用他们的师资和技术设备资源,落实通用技术等选修课程的教学与实践活动。

(六)推进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

1. 探索高中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建立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引导学校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构建并形成发展性的评价制度。探索符合模块课程特点的多样化的考试方式,形成校内学分认定的规则和程序。

2. 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制度,全面、科学、准确地评价教师教学工作,将教师教学工作评价与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统一起来。通过评价,促进教师提高实施、开发、创新课程的能力,发挥评价对实施新课程的促进作用,努力营造实施新课程的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

3. 建立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学校自我评估与外部评估相结合的普通高中学校评估机制。引导学校围绕办学理念和发展规划、学校组织与管理、教师队伍建设与学生发展、学校环境与办学条件以及学校与社区等方面进行经常化、制度化的评价。使普通高中评估成为保障新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和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4. 组织力量开展对新课程背景下的高校招生制度和考试制度改革的研究,制定《陕西省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

六、选修课开设要求

考虑到全省各级各类普通高中学校在办学基础和办学条件方面存在的较大差异,我们对选修课开设提出三类不同要求。

(一)选修课开设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普通高中学校要求)

1. 高一年级学生班额在64人以下;

2. 能够开设各学科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全部必修课和40%的选修Ⅰ模块,能满足学生3年中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和在选修Ⅰ中获得22个学分;

3. 学校开设的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能满足学生在选修Ⅱ中获得6个学分;

4. 参与新课程的教师要全部参加新课程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能够承担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必修课程和选修模块的教学工作;

5. 学校条件性资源能保证新课程开设的需要,并能够重视教学过程中素材性资源的开发和生成;

6. 学校建立教师全员参与的校本教学研究制度,活动能够正常开展;

7. 学校建立并全面实施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学生综合评价制度;

8. 学校有整洁的环境、稳定的秩序和良好的校风与改革氛围。

(二)省级标准化高中需要达到的要求

1. 能够开设各学科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全部必修课和60%的选修Ⅰ模块;

2. 能够开好本省地方课程和若干门类校本课程;

3. 学校具有学生跨班级选课学习的条件;

4. 学生3年中获得的选修学分高于28个学分(其中在选修Ⅰ中获得的学分高于22个学分,在选修Ⅱ中获得的学分高于6个学分);

5. 教师教学方式能服务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选择性学习,学生学习新课程的自觉性和选择性明显提高;

6. 素材性资源受到重视和有效的开发利用,学校数字化课程资源能对教师教学提供有效帮助;

7. 学校校本教学研究制度取得成效,教师普遍重视自我反思和同伴互助。

(三)省级示范高中需要达到的要求

1. 能够开设各学科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全部必修课和选修课;

2. 能够基本按照学生选课要求开设高质量的选修课程,并形成学校的特色课程或优势研究性学习项目;

3. 学校具有学生跨班级选课学习的条件,学生选课最低于开班人数可少到30人,并能允许部分优秀学生跨年级选课;

4. 学生3年中获得的选修学分高于36个学分(其中在选修Ⅰ中获得的学分高于28个学分,在选修Ⅱ中获得的学分高于8个学分);

5. 教师能正确选择和运用多种教学方式组织课程教学,学生普遍学会自主学习和有选择性的学习;

6. 新课程所需要的条件性资源完备,素材性资源受到普遍重视和生成利用,学校拥有能不断更新和服务便捷的数字化课程资源;

7. 学校校本教学研究制度成效显著,教师合作探究蔚然成风,反思教学已成为教师的职业习惯。

以上三类要求是我省对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选修课开设的条件划分。全省各普通高中学校要根据本校实际,对照三类要求做好改革规划和具体的工作计划,努力形成自己的课程特色,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

七、保障措施

为保证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的顺利实施,需要各方面在政策支持、经费投入、办学条件、制度建设、师资培训、专业指导、舆论宣传等方面做好准备并提供有力保障。

(一)提供政策保障。为保障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努力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主要领导同志的理解与支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把保障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有关的教师编制、经费投入、教学管理、督导评估、招生考试、条件装备等配套政策制定好、落实好。省教育厅将定期交流各市有关信息,研究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和政策,共享资源和信息,推动各市课程改革工作的协调发展。

(二)落实课程改革专项经费。省教育厅将每年安排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专项经费,用于高中新课程组织、培训、项目研究、课程资源的引进与开发、实验推进以及检查督导等各项工作。各市、县(区)和普通高中学校也要根据当地实际,相应设立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专项经费,确保上述各项工作措施的有效实施。

(三)合理编制班级和配备教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学生实际人数和新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指导和督促学校合理编班,从2007年秋季招收的新生开始,把每班的学生人数限定在64人以内;同时争取各级人事、编制部门的支持,按照学校实际班数和学生数,落实教师编制,为学校配备相应的教师。学校要有计划地从工科院校、高师院校以及职业技术学院遴选优秀毕业生,通过教育科学和高中新课程培训,充实高中技术课教师队伍,以满足技术课教学的需要。

(四)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按照新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和《陕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装备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和《陕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信息化建设工作指导意见》的要求,指导和支持普通高中加强校舍、图书、体育场馆、器材设施、实验仪器、电教设备及各种软件资源等方面的建设工作,不断优化学校教育资源,努力使每所普通高中都能具备实施新课程方案所需的基本条件。

(五)重视师资培训。要把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培训工作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省高中校长培训和教师继续教育的重点。从新课程改革和广大学校、教师实施新课程的实际需要出发,科学合理地确定教师培训标准,制订切实可行的培训规划,在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和培训资源开发以及培训评估和经费保障等方面探索创新,不断加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提高培训质量。

(六)加强课程改革的专业研究和指导。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实现教研重心下移,市一级要逐步建立起面向全体普通高中学校的教研网络,发挥业务指导作用,加强教研工作的协作与对口支援,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和教育质量较高地区以及样本学校的示范作用。加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项目的研究工作,针对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开展研究,对课程改革实践进行指导。高中学校要主动加强与各级教研机构和高等师范院校的联系,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形成自己的专业咨询和专家指导队伍。省教育厅将积极利用陕西教育网和省教科所教研网站,收集新课程实验的有关信息,介绍改革动态,咨询答疑,建立畅通的课程改革实验信息沟通渠道。

(七)强化评估与督导。要建立对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评估监控机制和专项督导制度,省教育厅制订《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评估标准及评估方案》,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好对本地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专项调研和阶段评估。将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纳入对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考核和对普通高中办学水平评估,监控各地新课程实验的进展情况,及时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反馈情况,总结经验,奖励先进,鞭策后进,确保每一所学校新课程实验都能积极、稳妥、有序地进行。

(八)加强舆论宣传。课改宣传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向学生及其家长和全社会广泛深入地宣传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目的、任务和意义。争取社区、家长的积极配合,建立学校、家庭、社区有效参与课程实验的新机制,形成领导重视,群众理解,全社会对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广泛理解与支持的环境,努力营造有利于新课程改革的良好社会氛围,确保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各项目标的实现。

八、实施步骤

(一)2006年6月至2006年12月

1. 启动、组织各种形式的研修活动。举办由市、县教育局长、基教科(股)长、普通高中校长、教学副校长、教导主任,并邀请县(区)主管教育的副县(区)长参加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研修班”,通过领导报告、通识培训、学校实施新课程改革操作层面的培训以及专家解说新课程标准等形式,使受培训者充分认识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深入领会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的精神实质。各有关处室和部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启动以下方案或意见的研究制定工作。

(1)陕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工作方案

(2)陕西省普通高中实施新课程高考改革方案

(3)陕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装备建设工作指导意见

(4)陕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信息化建设工作指导意见

(5)陕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学分管理指导意见

(6)陕西省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建设指导意见

(7)陕西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与管理指导意见

(8)陕西省普通高中选课指导方案

(9)陕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校本评价指导意见

(10)陕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11)陕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教材选用指导意见

(12)陕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2. 确立样本校联系制度,每个市根据各地实际,分别在城市、农村、企事业办学校等,确立2-5所各种类型的样本学校,样本学校可分别就选修课程开设、课程资源开发、校本教研、学分管理、选课指导制度等各个方面有侧重地进行研究、学习和模拟实施,在改革中形成教育行政部门和专家能够在学校层面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机制。

3. 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学校要制定本学校实施新课程的准备工作方案。各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对辖区内所有普通高中学校应对新课程改革的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2006年以前不能达到新课程实验条件要求的学校,要通过布局调整进行资源整合。通过整合和优化教育资源,使高中教育的布局更加合理,满足普通高中新课程对学校建设和办学规模的要求。

(二)2007年1月至2007年6月

1. 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省内有关新闻媒体,特别是《陕西教育》、《陕西教育科学研究》、《中教论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动态》和《陕西教育网》等教育刊物与网站,向学校、教师、家长以及社会各界广泛、深入宣传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内容、措施及外省的改革动态。市、县教育部门要积极向各级政府领导宣传新课程改革,深刻认识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目标任务、课程结构的设计以及课程制度建设等重要问题,同时向高中学校和社会广泛宣传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高社会认知程度。

2. 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对我省普通高中学校实施新课程改革观念转变、认识程度、硬件设施以及选修课程的开设能力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调研,为指导各学校积极应对新课程及制定有关政策提供参考情况。

3. 省教育厅组织部分市、县教育行政人员、教研人员和高中校长考察先期试验省区的实验情况,对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借鉴外省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

4. 省教育厅完善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各项政策。

5. 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督查力度,指导各普通高中学校严格按照省教育厅提出的选修课开设要求,合理规划、认真实施,努力创造条件满足新课程实验的条件要求。各项准备工作必须在2007年8月就绪。

6. 各市要组织全市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动员大会暨通识培训会;各校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陕西省高中新课程实验实施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及其解读,特别是要利用寒假组织开展高中新课程首期全员通识培训工作。在此基础上,各地、各校要制订出切实可行的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实施方案。

(三)2007年7月至9月

1. 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分学科举办担任新课程教学任务的所有教师及专职教研员的培训,以课程标准培训和课程教材培训为主,做到“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

2. 各学校要完成课程实施和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建立并完善学生选课指导制度、行政班与教学班的组织管理制度、校本教研制度、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制度等。

3. 各学校按照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精神及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自己的实际,形成有特色的校本课程。

4.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准备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对认识不到位、准备不充分、措施不得力的学校,指导并督促其及时纠正,限期整改,确保改革全面启动,万无一失。

(四)2007年9月至2008年8月

1. 组织课程专家和教研人员深入学校进行调研和指导。

2. 省、市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以课程标准培训和课程教材培训为主,分学科举办高二年级教师的培训。

3. 启动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评估工作,培育典型、推广经验、表彰先进,及时调整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4. 各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对新一轮高一年级任课教师组织新课程培训。

(五)2008年9月至2009年8月

1. 组织课程专家和教研人员深入学校,重点就选修课的开设情况进行调研和指导。

2. 省、市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以课程标准培训和课程教材培训为主,分学科举办高三年级教师的培训。

3. 召开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研讨会,重点就选修课的开设、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和质量监测等问题进行研讨。

4. 各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对新一轮高一、高二年级任课教师组织新课程培训。

(六)2009年9月至2010年8月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篇9

【关键词】:高中英语 新课程 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教学

普通高中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价值。它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又与高等专业教育(大学)阶段相衔接,对于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因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明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积极进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对加快普通高中发展、推进教育创新等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终身学习理念的推广,学会学习 、自主学习 被公认为外语教育的理想目标。自主学习能力表现为一个人能够自我管理自己的学习,这正是元认知能力的表现。自主学习中学习行为的自我计划、自我管理、自我监控、自我评价等也正是元认知策略的应用。缺乏策略知识,学习者则无法很好地管理自己的学习。研究显示,自主能力的培养完全可以通过策略培养的渠道实现,尤其是认知策略与元认知策略相结合的训练。也就是说,要达成自主学习的教育目标,要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在教学中有必要贯彻策略教学的理念。虽然一个人的自主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但是,如果缺乏系统的策略训练,一个平庸的读者将永远不可能成为一个流畅读者。但是策略培养应如何开展,各个阶段都应该培养什么样的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策略的发展如何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发展相协调?虽然这方面的研究逐渐增多,但目前还没有对策略发展的系统培养教材。现行中小学教材都把策略作为教材的内容之一,但是却显示出其对策略的理解不同,策略的安排也很难与儿童的认知水平、语言水平等发展相协调。

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理念

随着对教育民主化、国际理解教育、回归生活教育、个性化教育、创新教育等等的强调,世界现代课程发展的基本理念也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如强调学生的全人发展、科学与人文相结合以及课程回归生活等等。我国的高中课程改革离不开国际课程发展的大背景,因此,国际视野中的课程改革新理念同样也应该在我国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中体现出来。

(一)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全人发展的课程价值观。在人类已步入新的世纪、普通高中英语教育不断加强的今天,普通高中教育的基本精神要求每一位高中生都拥有平等地接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全面教育的权利。在这种意义下,学校课程应该是服务于每位高中生的完整、和谐发展需要的,而且对每一位高中生的终身发展是有价值的。因此,把高中生从“考试文化”中解放出来,使高中生被束缚的心灵重获自由,在选择中学会选择,在主动学习中实现有个性的全面发展,就成为我国当前这次史无前例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主题。本次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就特别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全人发展。在其课程价值体系中,不仅包括了“升学”和“就业”,而且还包括了素质培养、文化辐射、社区服务、自身发展等多个方面,真正做到了“升学、就业和育人”三纬度的整合,体现了课程价值的多重性、全面性。

(二)强调科学与人文的整合,建立科学人文性课程文化观。在西方,科学和人文的争论反映在课程领域里,便形成了科学主义课程文化观和人文主义课程文化观。科学主义课程文化观强调科学知识的传授和科学精神的养成,而人文主义课程文化观强调人文知识的传授和人文精神的养成。而事实上这两种知识是人类生活经验的两种不同的理解和表达,人类一方面内在地探索自我世界,形成自我认识,另一方面外向地向自然世界探索,形成科学知识,这是人类历史发展中两类不可缺少的经验。

因此,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整合了这两个方面,既重视了对自然科学知识等客观知识体系的掌握,又认识到了人文社会学科知识的多元性、内在性和境域性,而且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统一于课程的“文化内涵”之中,使科学和人文走向融合。科学人文性成为普通高中课程文化精神的一个重要特征。毋庸置疑,科学人文课程是科学主义课程和人文主义课程整合建构的课程,它以科学为基础,以人自身的完善和解放为最高目的,强调人的科学素养与人文修养的辩证统一,致力于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沟通与融合,倡导“科学人道主义”,力求把“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尊重、理解和宽容”、“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创造”等当代教育理念贯穿到普通高中课程发展的各个方面。[2]这样,普通高中教育塑造的就不是一个抽象的人,而是一个不仅能够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而且也能认识自己,不仅能够经世致用,而且还具有公民基本素养和健全人格的活生生的人。

(三)回归生活世界,寻求人、自然、社会和谐统一的课程生态观。以科学知识为主的现代课程,建构了一个脱离学生实际生活的科学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3]这是因为在学校教育中,教育过程丰富的社会历史性被冷冰冰的知识授受和机械的理智训练所代替,“生活世界”里那种“生动的主观性”荡然无存,人的主体性失落了。因而,学校课程重返生活世界,找回学生失落的主体意识,确立一种新的课程生态观,是当代普通高中课程发展的一个重要理念,它关系到新世纪普通高中教育的成败与人类自身的命运。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从本质上说,就是强调自然、社会和人成为课程的基本来源。因此,自然即课程、生活即课程、自我即课程便成为现代课程生态观的基本命题。对普通高中而言,学生所面对的最根本问题是人生道路的选择和抉择问题。因而,普通高中课程的设计和教学实施,突出引导学生自主地思考并规划人生,形成合理的人生观,形成合作、分享等良好的行为品质,具有独立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因此,可以说,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在处理课程教学与生活的关系上,注重的是对学生深层次生活的现实写照,意味着普通高中课程要突破学科疆域的束缚,向自然回归、向生活回归、向社会回归、向人自身回归,意味着理性与人性的完美结合,意味着科学、道德和艺术现实地、具体地统一。

(四)注重课程整合化,采取综合取向的课程设计观。21世纪是不同领域科技创造性融合的时代,课程要反映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并促进知识的再生产,就必须纳入一些重要的综合性知识,只对原有分科课程进行细节上的调整是远远不够的。为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类面临的种种社会问题,应重新整合学科知识,加强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如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等,是学校教育所要加强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在分科课程中难以综合体现。

因此,课程设计的综合化趋势,是现代社会科技综合性加强的必然要求。由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综合取向的课程设计观是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正如《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所言,普通高中课程应“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

(五)倡导教师与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建构,采取创生取向的课程实施观。根据美国课程学者辛德尔(J. Snyder)、波林(F.Bolin)和扎姆沃特(K. Zumwalt)的归纳,课程实施有三个基本取向,即“忠实取向”、“相互调适取向”与“创生取向”。[4]创生取向的课程实施观关注的是师生的课程构建问题,认为知识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是主体参与其中的人格建构。课程知识对教师、学生开放着,在师生的协作、对话、交流中生成,课程实施是教学情境中师生利用课程计划所进行的知识开发、审议、创造。因此,它注重的是课程实施中的意义诠释、文化背景、价值认同等。这种取向是建立在课程实施者个人的教育观念之上的,强调批判性对话和主体意识的觉醒,因而其成败的关键与实施者的课程设计能力关系很大。这种取向是当前课程实施的主要发展方向。 转贴于

(六)合理处理高中课程评价,采取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课程评价观。课程评价指的是研究一门课程某些方面或全部的课程价值的过程。当前,世界课程评价的趋势呈现出以下特点:以质性评定统整、取代量化评定; 评定的功能由侧重甄别转向侧重发展;既重视学生在评定中的个性化反应方式,又倡导让学生在评定中学会合作;强调评定问题的真实性、情境性;评定不仅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而且要重视得出结论的过程。因此,评定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评价的方式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我国高中课程评价的最大问题是学校内部评价(即校本评价,核心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缺乏自身的独立性格,沦为以高考为核心的各种外部评价的简单复制、预演和准备。为改变这种状况,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就应该合理处理高中课程评价与大学入学考试的关系,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课程评价观。

(七)赋予每一所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采取民主化、科学化的课程政策观。当前,世界各国课程政策发展的基本趋势是:走向分权,即赋予每一所学校充分的课程自主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校在课程开发和实施上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对我国而言,由于一直比较重视中央对课程的统一决策,加之高考制度一统天下,由此使得学校沦为文化沙漠。尽管曾经进行了课程多样化的改革尝试,但终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因此,为使每一所学校成功、每一位学生成功,我们应该把赋予每一所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作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从国家课程的创造性实施到富有特色的学校选修课程的开发;从学生自定学习计划制度、学生选课指导制度到学分制管理;从校本教学研究制度的建立到校本评价体系的形成,无不依赖于学校自主性的充分发挥。

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策略

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明确上述理念是必要的前提。但在明确上述理念之后,我们还应把握国际高中课程改革的趋势,顺应国际高中课程改革的潮流,审视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状况,积极推行并实施以下一些策略,以真正贯彻落实上述理念,更理性地推进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步伐。

(一)注重课程目标的完整性,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一般而言,课程目标包括四个部分:其一,认知类,包括知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理解和思维能力;其二,技能类,包括行为、习惯、运动及交际能力;其三,情感类,包括思想、观点和信念,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四,应用类,包括应用前三类来解决社会和个人生活问题的能力。《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方案(实验)》在培养目标上就非常注重这四个方面的完整结合,力求达到认知与情感、知识与智力、主动精神与社会责任的和谐统一。如《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方案(实验)》就明确指出:“普通高中教育应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所确定的基础教育培养目标,并特别强调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掌握适应时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由此可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目标不仅注意到了认知性目标,还注意到了技能性、情感性、应用性目标,体现了课程目标的完整性,有利于在普通高中阶段更好地进行认知教育、情感教育、道德教育、公民教育以及技能教育,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在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它要为每个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基础。由此,课程内容应注意这样三点: 1、普通高中课程内容应该在体现时代精神的同时选择那些超越不同历史时期而具有恒久价值的相对稳定的知识。2、普通高中课程内容应在尊重多元文化的同时选择那些超越不同地域、民族与文化的共同知识与价值。3、普通高中课程内容应致力于为每一个高中生的终身学习、毕生发展奠定知识、能力和态度的基础。因此,高中课程内容应该“既进一步提升所有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更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奠定不同的基础”。总之,基础知识具有广泛的迁移性和适应性,它对于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同化、吸收能力和对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未来社会,社会职业的不断转换,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学习化社会的到来,都首先要求人们必须具备扎实、宽厚的知识基础。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在迅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正因为如此,教育领域在当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已经到来的二十一世纪是人类依靠知识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纪,世界正逐渐步进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信息时代,知识以加速度方式转变。知识总量的高速增加,要求学生的知识和智力高度发展。所以在新形势下,掌握知识成为人们的追求。人类的未来和国家的繁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科技人才培养和科技知识的应用。创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与效率将成为影响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二十一世纪给教育改革带来机遇和挑战。在《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下,新编制的英语教材客观上要求教师转变观念,转变角色,关注学生的发展与需求。因此,新形势下的教学活动,教师要从绝对的、权威的知识的讲授者的角色中转变过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平等、友好的方式对待学生,注意培养他们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独立学习的能力,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真正适应祖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的新型人才。此外,教师还应该使自己的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内容个性化,教学手段多元化,应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自己的知识面及各种能力,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平等与互动关系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以及教材的改革,为我国英语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为培养能真正适应二十一世纪的激烈的交流、合作、竞争的具有丰富的本国的人文知识,又有跨文化意识与跨文化交流的国际性人才提供了物质前提。但作为新时期培养“国际性人才”的教师,能否充分认识到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以及正确实施教法改革乃成为新教材改革成败的关键。

参考文献: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篇10

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整体改革;课程评价体系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整体改革是指在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从高校体育机制、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教学以及课程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各环节紧密连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实现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整个系统要突破传统的体育教育观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现健康、实用、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互动与建构为特征的教学观,激励与发展性的评价观。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各环节间的关系,把握课程、教学、评价统合的发展趋势,以适应高校体育课程发展的需要。

一、普通高校体育机制改革

我国高校体育机制的三级管理是教育部、省、市行政部门、普通高校,形成层层管理、分权协调的垂直管理体制。随着高校体育课程的重大改革,必须要完善高校体育机制,形成国家宏观调控和高校自我协调的体育教育体制,把具体执行的权利交由学校,使学校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充分发挥高校自主管理体育的作用。我国的学校体育课程属于部级课程,性质是必修,具有强制性,是普通高校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这在新《纲要》中己明确规定。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由国家作相应的宏观调控,具体地区具体学校灵活处理。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整体改革与高校体育机制的改革是相互影响的、相互促进的。一般情况下,高校体育课程整体改革发展出现新的趋势必然影响高校体育机制的改革。

二、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目标体系改革

高校体育课程目标是课程设计和课程教学实施的起点,是由教育行政部门依据高校人才培养总目标的要求确定的,是指导高校进行课程编制的准则,也是指导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准则,其目标要求既要体现社会需要又要体现个体发展要求,还要符合体育学科特点。

高校体育是为社会培养身心健康的专业人才,使学生拥有健康的身体,掌握获得健康的体育能力和手段是高校体育课程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标。普通高校体育课程需要构建自身的目标体系来支撑,完成培养人才的总目标。强身健体作为体育教育的本质功能,是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不断追求的目标,针对高校体育教育的总体目标,以“健康第一”的思想为指导,在促进学生运动能力提高的同时,还必须有助于学生养成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行为习惯,并获得心理和情感上的满足,实现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健康促进,体现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多功能”的目标特点。

三、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结构改革

结构决定功能是系统论揭示的规律,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结构要以满足体育课程功能实现为目的。课程目标的达成,必须建立在科学的课程结构组织之上,而课程结构的形成又必须体现在课程计划的设计中,所以课程计划解决的具体问题是根据课程目标设置哪些课程,如何设置这些课程,各种内容、各种类型、各种形态的课程的相互结合,如何达到整体优化的效应即课程类型、课程内容和课程比例等规定,为达成体育课程目标服务。从图2我们要实现的体育课程目标来看,体育课程结构的设置应涉及运动技能、身体健康、意识行为等目标。目前普通高校体育课程都涉及到了各个运动技能项目的开设,为学生身体健康提供保障,同时,也会使学生的运动技能得到提高。意识行为目标应函盖社会适应、运动参与、心理健康等,这些在我们现有的课程设置中没有明显体现。怎样让学生的社会适应、运动参与、心理健康等得到发展,将体质差、病弱残和正常学生的体育课程设置重视起来,是今后需要改善的地方。笔者认为,在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结构设置中,应加大课外体育锻炼的力度,组织各种形式的联赛,在比赛中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心理健康、运动参与等各方面能力。对于特殊体质和特殊能力的学生,应设置不同的课程,满足他们的学习、锻炼需求,克服“吃不饱和吃不了”现象。

四、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

1、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的过程也是教师学习和发展的过程。只有改变教师的观念,使之拓展知识和技能,与改革的要求相吻合,才能确保改革的成功。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整体改革中体育教师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水平有所提高,但滞后于普通高校新体育课程的推进所需要的教师素质要求;二是体育课程改革要求实现整个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的角色转换,即由体育教学大纲的“实施者”或“执行者”转向体育课程的“开发者”或“设计者”。为此,高校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必须为教师提供这些方面的发展机会,丰富教育的科学化、连续化、终身化和个性化的内涵。可以说,对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忽视已经成为制约体育教师素质与专业发展的瓶颈。

2、充分利用体育设施资源。体育场地、器材是体育教学改革的有力保证,也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条件。近年来,绝大多数高校都不同程度地改善了体育场地与体育教学器材等硬件设施,各所高校相继建立了自己的综合训练馆,定期购置体育教学器材,改善教学条件,以保证体育教学课的顺利进行。目前各高校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是体育设施资源的利用,高校体育不仅仅是完成正常的体育教学课,尤其要注重课内外一体化,让学生在课外尽可能多地参加体育锻炼,提高场馆利用率;另外,还要加大场馆对社会开放的程度。提高场地利用率的同时,要注重对场馆、器材定期地保护与维修,明确安全责任,消除安全隐患,制订安全措施,做好防范工作,确保师生安全,为体育教学提供有保障的运动场所和设施资源。

3、体育教材改革。体育教材是体育课教学的重要组成成分,是学生学习的资源和工具,是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和体育教学目标而组织编订的具有一定范围和深度的体育理论知识和技能体系。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材是体育教师和学生进行教与学活动的材料,是连接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主要媒体。因此,体育教材在体育教学的环节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体育教材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形式不够新颖,内容简单重复,竞技内容教材化不够;二是理论编写不够全面。当今,学生吸取知识的资源渠道比较多,网络、电视等媒体给他们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这些媒体形式新颖,信息量大,又能以生动形象的形式展示给他们,如果我们的体育教材再不进行改革,学生会越来越失去对体育课的兴趣。在改革中,我们应本着给学生提供形式新颖、信息量更大的原则,满足学生的需求。

4、学生体育态度、行为的转变。教育部、国家体

育总局、共同决定,从2007年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文件指出,阳光体育运动要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保证学生平均每个学习日有一个小时体育锻炼时间,要将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纳入到教育计划,并形成制度。

然而,对学生的体育态度、行为调查发现:有近1/4的学生不喜欢体育课,许多学生很少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且参加锻炼的时间和运动量也达不到阳光体育运动的要求。目前天津在高校学生中有一半以上达不到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更保证不了每周至少参加三次课外体育锻炼的要求。要想改变学生的这种体育态度和行为,各高校相关部门就要制定有效的方法,督促学生锻炼,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真正把学生体育工作放到所有工作的第一位来抓。学生只有拥有了健康的体魄才能精力充沛地从事学习和其他活动。

五、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改革

高校体育课程以学生学习活动为中心,这是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体现。学生既是体育课程教学的主体,评价必须确立以尊重学生为基本前提,因此,在评价主体问题上,一定要把学生纳入评价体系,与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和社会评价一起构成一个有机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原则要克服、避免单一评价原则,做到: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相结合等三个结合。课程评价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要促进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促使学生、教师正确运用评价的反馈激励作用。

普通高校体育新课程的目标体系应包含三方面内容:即运动指标、健康指标和行为指标。

1、运动指标。运动指标由运动知识目标和运动技能目标构成。运动知识目标主要是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用科学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运动技能目标是指学生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掌握1-2项自己较为喜爱的运动项目的锻炼方法,并在这方面形成一定的特长,为今后的自我锻炼打好基础。

2、健康指标。健康目标由身体素质目标、形态机能目标、健身知识目标构成。身体素质目标要求发展与学生增进健康关系密切的身体素质;形态机能目标要求学生的人体组成成分、身体匀称性方面达到或接近较理想的标准和要求;健身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健身的原理与方法以及与健身有关的保健、养护和卫生等知识。

3、行为指标。行为指标主要由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三方面构成。运动参与是体育最为显著的特点,通过身体运动来完成和实现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最基本要求。因此,课程的首要任务在培养学生对课程正确认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使他们能自主经常地参与锻炼,并能鼓励和带动周围的人一起锻炼,这是实现运动参与目标的前提。心理健康指标在体育教育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主要体现在情绪的调控能力和树立健康向上的自信心两大方面。通过体育教育及体育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合作能力、交往能力、适应能力,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是社会适应性指标的主要内容,体育在这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与作用。

六、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整体改革的对策

1、“搞活”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学活动赖以开展的必要条件,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与发展,是教学思想的改革和教学内容的变化的最直接、最生动的体现。体育课教学组织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强调一个“活”字,让学生广泛参与,在参与中增长智慧和创新能力。在课堂内,可以多些讨论式、座谈式、游戏式的教学活动。这样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可以使每个学生真正置身其中,在与教师交往、与同学交往中做到经验共享、学会合作和发现自我。具体实施起来我们可以打破原有的教学自然班,以兴趣、特长分班,以体质状况分班,以教师的特长分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扩大学生的自由度,形成一个有特色的、充满活力的教学组织体系。

2、改进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要强调充分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正确引导和解决学生在运动锻炼中遇到的疑惑和困难,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并且充分考虑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确定教学方法,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力争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与成功的乐趣。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健康,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观的目标。

3、以公共体育课为先导,将课外体育与公共体育课统一起来,形成“课内外一体化”的体育课程体系。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的延伸,是学生自我教育的途径。体育课是培养学生体育习惯、理念、技术的过程,而课外体育则是实践的课堂。我们应该将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结合起来,形成“课内外一体化”的体育观。最终将必修选项课、俱乐部训练课、俱乐部辅导课的课程模式作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方向。主要以“三自主、三互动、三自治、三开放”为宗旨,并将其贯彻到大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其中,三自主主要表现在选择运动项目自主、选择上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自主;三互动包括教师与学生互动、课内与课外互动、现场与网络互动;三自治包括课余体育锻炼自治、课余体育训练自治、课余体育竞赛自治;三开放包括时间开放、空间开放、资源开放。通过这种课程体系提高大学体育课程教育质量,完成大学体育课程目标,最终达到将课外体育与公共体育课统一起来,形成“课内外一体化”的目标体系。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体系,各高校应该加强师资力量和场馆设施的建设,提高学生体育参与的积极性,加强课外体育指导,建立自由活动与专人指导相结合的课外活动形式,满足学生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