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声乐教育问题解决办法

时间:2022-09-28 09:52:41

普通高校声乐教育问题解决办法

【摘要】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各个专业的学生数量均在持续增加,其中普通高校的声乐专业学生人数也越来越多,这对我国普通高校的声乐教育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如果普通高校的声乐教育依然运用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那么就会导致我国的声乐教育与世界逐渐脱轨。因此对于这样的局面,我国普通高校的声乐教育需要迅速提升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创新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理念,从而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高速发展。普通高校需要从师资力量、软件硬件设备、教学模式等多方面入手,积极运用科学策略,提升社会对于声乐教育的关注度,全方位培养普通高校学生的声乐专业素养。

【关键词】普通高校;声乐教学;问题;途径;措施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以及新课程标准改革的逐渐深入,各个普通高校以科学技术创新作为核心,贯彻落实人文教育,对学生开展全方位专业教学,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专业知识结构。声乐教育在整体素质教育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升学生的音乐专业素养,引导学生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现阶段,我国普通高校的声乐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普通高校声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究了相应的解决途径和解决措施,希望能够为广大教师带来一些教学方法上的指导和帮助。

一、普通高校开展声乐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很多普通高校在声乐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教学模式比较传统,缺少创新改革,加上声乐专业不断扩招,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声乐教师的数量无法满足专业教学的需求,也使得现有声乐教师的教学压力过大,导致严重影响声乐教育的发展进步。在以往的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以学科内容为教学重点,着重为学生讲解声乐专业内容,但很少为学生介绍专业知识与其他知识的融合点。教师更加关注声乐专业知识的讲解深度,很少重视学生对传统声乐的认知程度,这就导致学生的综合发展受到影响。在普通高校的声乐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如果教师不能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就会造成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此外,相关教学硬件设备的缺失也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部分院校办学水平较低,导致教师在开展声乐教学时,没有相应的教学仪器和教学设备,使得声乐教育的发展受阻。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逐渐推进以及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声乐教学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需要进行及时创新和改革,这样才能满足实际教学需求。高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实施创新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专业创新精神[1]。

二、普通高校声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内容陈旧

现阶段普通高校的声乐教学存在教学模式传统、教学内容陈旧等诸多问题。例如,在部分普通高校的声乐教学课堂中,教师只重视学生对于演唱以及表演技巧的学习掌握,而忽视了乐理知识的讲解,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们难以对声乐专业内容形成深刻认知,只能够简单地模仿,也就限制学生专业思维的拓展。此外,因为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学生只能被动学习,很容易产生消极抵触心理。

(二)没有与实际相结合

目前普通高校的声乐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缺少紧密联系,这样的教学内容很难提升声乐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也不符合当今时代对于声乐专业人才的要求。教学内容是学科发展的基础,由于声乐专业的学生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个人音乐修养以及声乐专业基础都存在很大的差距,如果教学内容不具有足够的针对性,那么学生之间的差距就会逐渐增大,进而影响学生个体的专业发展。声乐教师为了能够帮助学生增强专业水平,有时会给学生安排一定的声乐练习,但是由于教师不能及时指导,导致学生遇到细节问题时不能及时解决,也就难以提升教学质量。

(三)缺乏全面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综合评定学生学习行为的关键指标,能够准确判断出声乐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从而更好地开展后续的声乐教学。倘若缺少综合监督和评价,就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固定的教学评价也会将学生限制在单一的学习思维中,与多元化的教学理念相违背,使学生们无法形成正确的学习思维,导致学习兴趣逐渐降低。

(四)教学方式单一

高校声乐教学的主要方式就是课堂教学,教师科学有序的教学引导能够充分帮助学生理解专业知识之间的差异。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开展,普通高校的声乐教学出现教学方式机械单一的问题,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的知识传递,缺乏足够的学习兴趣,这样一来教师也很难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学生在单一教学方式的长期影响下,很容易形成叛逆心理,逐步丧失学习的积极性。

(五)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从教学目标来看,声乐教学的整体目标与现阶段素质教育的要求没有相结合,主要表现在普通高校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存在大量相似点,存在跟风教学的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与当地的教学特色有紧密联系。倘若教学目标不具备普适性,那么课堂教学与专业实际之间就会存在隔阂。另外,高校如果不能针对性地设定专业教学内容,就会造成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学生的综合发展[2]。

三、普通高校声乐教育的组织路径

(一)运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和仪器

教育领域的科学技术运用能够为教学提供诸多便利,先进的高科技教学设备能够极大提升教学质量,使教学主题更加鲜明形象。在教学中使用的先进教学仪器和设备,不单单指多媒体设备,还包含一些专业的教学设备,比如声乐教师能够将音质比较优秀的录音设备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这样学生们在演唱后可以根据自身音色进行调整,让学生明白自身的薄弱环节,从而有目的地进行改善。

(二)创新教学观念

普通高校的声乐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以及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实际需求,营造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们能够积极融入课堂学习当中,进而提升声乐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教师开展声乐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因此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是十分关键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经常用语言鼓励学生,使之提升学习自信心,进而实现更好发展。此外,教师还需要将创新思维运用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身心发育需要以及个性特点开展教学工作,而不是一味地从教师主观视角灌输知识[3]。

(三)丰富课程内容设计

科学合理的课程内容设计能够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为了推进普通高校声乐教学的创新性发展,课程内容就一定要进行创新与改革。课程内容设计的创新主要表现在对课程的合理分配安排上,教师需要在以往的教学基础上更加重视声乐演唱的练习,重视提升音乐欣赏与音乐分析之间的占比,尽量多角度地扩大声乐教学的范围,使音乐鉴赏能够激发学生的审美需求,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活跃学生的专业思维。对以往传统教学的创新和改革符合当今社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更是对当下教育领域改革的深刻贯彻与落实。为了能够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课程内容设计必须增加足够的实践内容,使学生可以把声乐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演出中,提升学生的实践水平,真正实现教学内容的优化和改善。

(四)增强教师队伍的综合素养

声乐专业的教师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引导者,教师们只有具备创新理念,才能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出改革教学的优势。因此,提升普通高校的声乐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是十分关键的,高校需要对教师的创新水平进行有效培养,定期对声乐教师展开相关培训,使之掌握更多的创新教学方法,进而形成鲜明的教学特点,提升声乐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在实际培训过程中,高校还要重视教师的文化背景教育,实现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交流,给广大教师提供教学交流平台。

(五)创建全面的考核评价

声乐教学必须依据教学内容展开考核评价,并对教学结果展开跟踪调查。声乐教学在评价考核时需要注意减少教师主观评价产生的影响,需要结合考试测验进行多角度考核,其他部分可以运用综合形式来评价。声乐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的综合素养不能单纯以成绩来判定。因此,声乐教师要将学生的日常考勤、课堂积极性、作业完成质量等共同作为考核内容。不论运用何种考试形式,最终目的都是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而采取针对性措施,调整教学环节设置,在持续改进中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4]。

四、改善普通高校声乐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方面要关注声乐教育。声乐教育在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原因就是很多普通高校不够重视声乐教育,将教学发展的重点放在了就业率高的专业学科上。西方声乐教育能够迅速发展,归根到底是因为西方高校重视声乐专业教育,因此我国也需要更加重视声乐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完善教学管理系统。普通院校的相关领导需要更加关注声乐专业,使声乐教学能够更好地跟上时展的脚步。同时,高校还需要完善教学管理系统,及时改进教学评价系统以及考核制度,对学生的违纪现象要实施严厉处罚[5]。

五、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必须积极创新和改革以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在提升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方面实力的同时,注意加强我国的艺术教育,硬实力和软实力共同发展才能实现真正的富强。艺术教育属于软实力的主要部分,普通高校的声乐教育是艺术教育的基础内容,这就要求高校必须积极创新与改革,不断增强教师队伍的专业实力,进而促进声乐教学实现迅速突破。

参考文献:

[1]卢军.普通高校声乐教育中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4(09):38-39.

[2]尹毅.新时期高校声乐教育中的创新性教学路径探析[J].黄河之声,2019,(23):85-86.

[3]尚广平.浅谈高校声乐教育中创新实践人才的培养[J].北方音乐,2019,39(03):163+165.

[4]杜亮.高校声乐教育中的创新路径探索[J].艺术教育,2018,(13):54-55.

[5]范义付.高校声乐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当代音乐,2016,(22):25-26+29.

作者:张海龙 单位: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