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药学专业的了解十篇

时间:2023-11-16 17:29:44

对中药学专业的了解

对中药学专业的了解篇1

[关键词] 中药专业;通用人才;《方剂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17-09-02

《方剂学》是中医药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目前高校各专业《方剂学》教学基本沿用中医学专业的教学思路,即以培养处方能力为主。但是,中药专业学生就业岗位主要是担任药师,新药研发和推介等,故需通过《方剂学》获得与中药相关的临床知识而不是处方能力,基于这一需求,对中药专业《方剂学》进行教学改革具有现实意义。

1 中药学各专业的《方剂学》教学改革的意义

近年来全社会对本科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关注,用人单位非常重视毕业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对实用性要求较高,因此中医药教育也要顺应就业需求,考虑学以致用[1]。因此,应调整和创新各学科的教学思路与方法,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这对于学生在大学期间所学知识向就业实际工作的合理转化有着现实意义。其次,为了考虑学生的长远发展,基本理论也不能荒废。因此,通用人才的培养需要知识与能力并重,基本理论和实用知识兼顾。

2 中药学各专业的《方剂学》教学改革的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就是综合考虑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两方面的要求,在不降低《方剂学》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兼顾就业市场对学生的要求。

从就业出口来看,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临床工作,而中药学各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是担任药师、新药研发(临床监察)和新药推介(针对临床医生的讲师和医药代表)等工作。这些工作对《方剂学》知识的第一需求并不是获得临床处方的能力,因此若完全按照中医类学科的《方剂学》教学内容、大纲和模式授课,将不能完全适应中药专业学生的知识需求,因此中药专业的《方剂学》教学应具有自己的特色,有专用的教材、教学大纲,其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等也应该有所改进。

虽然中药学各专业学生就业出口不在临床一线,但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又离不开临床,所以他们也需要丰富的临床用药知识,而药学各专业课程设置都没有中医临床课,因此《方剂学》在使得中药学各专业学生获得临床用药知识方面就尤为重要。然而,当前多数中医药院校中药专业《方剂学》教学课时设置反而比中医专业少。

因此,我们重点研究了如何适当调整中药学院的《方剂学》教学方法、内容及与之适应的教学大纲,使中药专业学

生在掌握《方剂学》基本知识的同时,兼顾与本专业特点有关的《方剂学》相关知识,又能拓展与就业有关的实用的知识面,在应用能力上有提升,即保证学生在《方剂学》有限的学时里获得最佳的知识结构。在保证学生毕业时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实力,又不缺少持续发展的基础知识和能力方面,充分发挥《方剂学》课程应有的作用。

3 教学改革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我们认为,中药学各专业的《方剂学》教学改革的重点在于将《方剂学》核心知识与中药学院学生的特殊需求有机的结合,使学生在《方剂学》有限的课时内获得最佳的知识结构。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在较少的课时内完成更为丰富的教学内容,在保证核心知识、基本知识讲授的基础上适当兼顾专业需求。

4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本研究旨在使中药学院的学生通过《方剂学》有限的学时获得最佳的知识结构,为了既保证在有限的课时内适当兼顾就业市场对中药专业学生的特殊要求,又保证学生能系统掌握《方剂学》的基本知识、重点掌握核心知识,我们采用经验总结法、文献研究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和统计分析法进行了以下内容的研究。

4.1 教学中必须保证的核心知识和基本授课内容

我们认为《方剂学》的基本知识和核心知识对于各专业是相同的,但是由于各专业《方剂学》学时设置不同,学生将来要进入的行业也不同,因此对基本知识和核心知识的讲授,其深度和广度方面又有差别。为保证研究结论准确和严谨,有必要通过文献研究和经验总结等方法再次确认《方剂学》教学中必须保证的核心知识和基本授课内容。首先,通过纵向和横向的比较,提炼出《方剂学》的基本知识和核心知识:纵向方面,研究建国以来各版《方剂学》教材,了解《方剂学》内容的变化情况;横向方面,研究国内知名中医药大学针对各专业《方剂学》的教学大纲,了解各学校各专业都重视的《方剂学》教学内容。其次,进一步访问教学管理部门对《方剂学》课程设置的建议,访问资深的《方剂学》教师以了解前贤和同仁在《方剂学》教学中总结的经验及发现的问题。再次,总结作者个人多年的经验。其对方剂学的知识体系和对中药专业学生的知识需求都有切身的体会。通过以上方法确定了《方剂学》必须讲授的核心基础知识。

4.2 学生所需知识的特点以及与《方剂学》的相关性

(1)调查研究中药学各专业学生培养方案,以及《方剂学》在各专业课程设置中的比重,并调查中药学各专业在校学生对《方剂学》学习的需求和教改建议。(2)了解中药学院各专业的就业出口,调查已毕业学生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对已学《方剂学》知识的应用情况及所需补充的相关知识。(3)调查用人单位对中药学各专业毕业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的需求,并分析确认其中哪些是《方剂学》教学能够给予学生的。

4.3 中药专业《方剂学》的最佳知识结构和相应的教学方案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将各种研究方法得到的结论进行归纳和总结,将《方剂学》必须讲授的核心基础知识与中药学院各专业学生对《方剂学》的特殊需求有机地结合,得到适当调整《方剂学》教学内容的方案,制定了适合中药专业的教学大纲。

5 本研究的结论

5.1 《方剂学》核心知识和基本授课内容

比较建国以来历版《方剂学》教材,发现各版教材的章节设置基本一致。比较我国比较知名的中医药大学《方剂学》课程的教学大纲,发现基本内容一致但是细节有差异。

结合总结个人《方剂学》教学经验,我们认为《方剂学》教学内容的核心是相同的,中药专业也不例外[2-3]。当然,中药专业《方剂学》的课时较少,而且中药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工作与中医专业确实有所不同,因此中药专业《方剂学》的教学内容设置和教学方法确实也需要有自己的特色。

一般说来,《方剂学》课程的主要内容,总论中包括方剂学发展史、方剂与治法、方剂的组成变化、剂型和用法,各论是经典方剂讲解。

5.2 中药专业《方剂学》课程总论教学的特点

药学生出口不论是药师,药品推介还是医药研发企业等,都是通过药与临床密切相关,因此任何一专业和行业都必须掌握方剂学基本知识,理法方药缺一不可,因此总论中方剂的组成变化,也就是组方配伍理论和法度,是方剂学教学重点,是必保的核心知识。

考虑到中药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工作特点,从剂型与成药关系密切角度考虑,总论中除治法和组成变化外,还应该重视剂型的讲解,应把剂型讲解提到一个高度。

中药专业的《方剂学》课程通常在三年级开设,在此前的两年中,中药专业学生基本都是在学习与中药相关的课程,如中药学、中药化学、中药炮制等,因此中药专业学生对单味药的理解和记忆比较深刻。然而临床等应用领域中,中药的治疗作用是以方剂的形式实现的,所以《方剂学》总论的教学中还应该强调中药和方剂的联系与区别,以理法方药方剂配伍思路为重点,讲解其用药知识,这对于中药专业毕业生将来开发新成药或者作为药品推介师向临床医师讲解宣传自己的产品都是很有好处的。

5.3 中药专业《方剂学》课程各论中的选方原则

考虑到中药专业《方剂学》课时相对较少,各论中所能选择的经典方剂的数目相对就少,必须采用少而精的选方原则,主要是注重方剂对治法的体现:“方从法出,法随证立”,“以法为纲,以纲为目,纲举目张”。

5.3.1 体现法度的方剂 依据“方从法出,依法统方”的理念,选方和授课时注重以方表法,重点是能表达配伍法度的方剂尤其是一方多法的方剂,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并不强调对每一张方剂面面俱到。如麻黄汤,麻黄配杏仁,表达了宣降相因的理肺法度,对肺系疾病的处方和肺系新药配方的开发都具有重要意义。

5.3.2 目前临床常用的中成药药方 药学专业培养目的不是临床医师,通过方剂学学习侧重的不是培养其处方能力,而是实际应用能力,中成药的使用不可忽视,因此在正方和附方的选择中尽量选择一些已经具有中成药剂型而且使用频率较高的中成药的方剂,这一特点特别适合于药店的药师。

5.3.3 近年新开发成功的药方(适合于制药企业的药师) 近年来,新药研发人员将一些经典方剂剂型加以改革,成功开出新的中成药,这些成药成功的走向市场,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也为制药企业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如由安宫牛黄丸研发为清开灵就是一个剂型改革的成功案例;又如逍遥散是疏肝解郁,健脾养血的传统名方,今人在此基础上去生姜加香附、丹皮、栀子增强方剂疏肝解郁的作用,又可治疗肝郁化热,成功的开发出中成药舒肝颗粒,舒肝颗粒疗效稳定,使用安全,价格便宜,已纳入非处方中成药目录。这是一个方剂配伍改革的成功案例。因此,为培养学生在药品开发企业的就业竞争和长足发展的能力,应多选对古方剂型改革获配伍调整取得明显成功的案例,并重点说明其成功的原因和关键点。

5.3.4 《方剂学》教学的实践环节 中药专业的《方剂学》教学还应该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实践环节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实用能力的培养,如模拟药店药师、药品推介师和住院药师的工作场景,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方剂学知识撰写求职报告病进行模拟求职答辩等,通过以上环节的讲解和点评,使方剂学理论知识实用化。实践环节可以再教学课时内进行,也可以在课外进行。

[参考文献]

[1] 王璞.中医药通才教育的几点看法[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5,13(2):51-52.

[2] 谢鸣.临证选方配伍及其规律[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22 (4):2-5.

对中药学专业的了解篇2

1农药学科的发展

农药学科在我国仍是一个新兴学科北京农业大学于1952年创建了第一个农药学专业.距今仅有50年的历史。却得到了快速发展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有关学科专业进行调整时,将农药学上升为植物保护学的二级学科:国家在“九五”和叫一五”规划中加大对农药基础和应用研究的投入]:各农林院校也纷纷建立了农药学硕士点、博士点,培养农药学高级人才。农药学科的发展已经成为农业院校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国内绝大部分植保专业本科生毕业之后所面对的就业岗位,往往与农药有很大关系,如农药营销、农药技术服务、农药管理、农药残留检测、农药应用和农药开发等。但在国家本科招生专业目录上没有农药学专业.因此,许多高等农林院校都在尝试开办与该专业相近的专业.开始了农药以及与农药相关专业的本科招生_3]。从2002年开始,山东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及莱阳农学院等.陆续在植保系或植保学院下招收制药工程专业农药学方向的本科生同时西南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和海南大学(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也在原植保专业中招收农药学方向的本科生而更多的农业院校则是通过加强《植物化学保护》课程来系统介绍农药学相关的知识体系这些举措对农药学人才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也说明农药学在我国现代化农业中的作用和地位不断提高。

2海南农药现状及农药学科的建设

海南热区对农药的需求量巨大.但海南农药企业基础较薄弱,科技含量低,缺乏核心竞争力:农药市场较为混乱.应用管理方面严重滞后及存在盲目促销等现象。同时,农民施药水平低.综合防治观念薄弱.病后过分依赖化学农药.不注意清理田间病虫源及采取各种农业的、生物的防治措施,滥用和乱混农药现象严重,使得防治效果差.又污染环境这些都直接导致海南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较大隐患.农产品农药残留污染所致的人畜中毒事件屡屡发生2010年初的水胺硫磷等高毒农药残留超标所致“毒豇豆”事件.再次给海南农业生产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敲响了警钟2010年底.海南颁布了《海南经济特区农药管理若干规定(修订)》,规定在海南禁用的农药品种多达52种要解决海南农药的诸多问题.除了政府制定禁用高毒农药加强农药管理的决策与举措外.还需发展高效、经济、低毒、低残留的环境友好型农药品种以替代高毒农药,需要提高科技含量、提升研发能力及加强农药的科学使用与管理而解决问题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完善农药学科体系.培养合格实用的农药学专业人才。

2.1海南大学农药学科的课程体系建设

农药学科的课程体系建设直接影响到相关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优势和竞争力.同时也影响到用人单位对高校的社会评估。为了适应农药学科的发展以及培养专业人才的需求,对农药学科系列课程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实践环节等进行规划、改进和完善,就成了当务之急。《植物化学保护》作为研究和指导科学合理应用农药的一门学科.在农药学人才的培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植保专业的学生对于农药的认识和了解主要通过对植物化学保护课程的学习_4]海南大学于1965年创建化保实验室.主要承担农学类本科专业的《植物化学保护》课程。进入21世纪,随着高校本科教育计划的调整.我校相关学科的设置及教学计划进行了很大的调整及改革.植物化学保护总学时从100缩减为5O.其中实验学时却增加了3学时.并增加了0.4周的课程实习.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针对市场需求和社会需要.在原有化保实验室基础之上.于2000年创建农药学实验室随着高校的扩招计划.2004年增加了植物保护专业农药方向:2005年又设置“制药工程”专业农药方向.同年开始招收农药学硕士研究生2008年建立了“农药学省部共建实验室”近年.我校植保专业的教学计划出现较大的调整.在农药学科的建设、农药学课程体系的设置方面紧跟时代步伐.开始全方位的改革我校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调研、资料收集.结合本专业实际提出改革实施方案根据植物保护专业的教学计划和学生的培养目标.在新设多门专业课及专业选修课的基础上.对本专业的部分专业课程进行整合.重新修订教学大纲.并根据本学科的发展动态和生产实际.更新和补充有关教学内容.加强了科学无害化控制技术及农药的安全使用方法研究目前我校已开设的与农药学科有关的课程除原有的《植物化学保护》外,还包括《杂草识别与防除》、《农药生物测定》、《农药毒理学》、《生物农药》等专业选修课程。针对农药方向本科生新设专业课程有:《农药学》、《化学制药工程》、《农药分析》、《农药剂型与加工》、《农药残留检测》、《田间药效试验与分析》、《农药合成》和《生物制药二『=程》等。农药学的系列课程所涉及的专业,包括植保、农产品质量与安全、制药工程及园艺、农学、果树等农学类专业。

2.2农药学科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必需紧跟时代步伐时代在前进,社会在不断进步.教学改革的步伐也不会终止.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永恒的主题.教学改革是推动教学质量提高的动力但是教材的编写和修订需要较长时间,不可能将本领域最新的研究动态、进展以及一些与课程密切相关的“边缘知识”都汇集到一本书中。因此在理论教学中.需要及时对课程内容进行更新,使其更加充实、新颖、结构更为合理,更好地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在教学手段方面.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把农药加工、田间施药及毒理学研究等学生不能亲自实践的内容,以及一些比较枯燥乏味的、难以理解的章节,通过图片、动画、穿插的视频等更加生动、直观和形象地表达出来。优秀多媒体课件提高了教学的直观性.并调节课堂气氛.增加学生学习的感性认识和趣味性.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E8]。但是.多媒体教学并不意味着课堂讲授只是播放幻灯片.我们强调的是以多媒体为主.适当辅以板书;以课堂讲授为主,讨论及作业为辅,建立多形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借鉴其它学校的il女革经验.改变以往老师一味灌输的方式.充分运用启发式、互动式、研究式、实地考察式等多种教学珏;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索学习的兴趣.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参照华南农业大学等的方法提供学生登台讲解机会.培养学生查阅专业文献资料、提高分析问题和表达能力:以专题形式向学生介绍农药研究的最新动态.对社会大众普遍关心的问题采取辩论式教学.对存在争议的内容进行探讨;通过对实验室、农药厂的参观、对农药实验方法、生产技术的了解。可以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农药老师在理论教学中可以结合实验实习内容做到有的放矢.通过实验操作环节.巩固所学的基本理论.提高教学质量。

2.3农药学实践教学的改革

农药学专业课程具有实践性强、与生产紧密联系的特点。我校不断探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一是新开设了许多实验、实践课,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验和实践.充分调动学生的思考积极性,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激发其创新意识,以提高学生独立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二是设置了独立的课程实习.课程实习是在授完理论知识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一门实践课程.并专门建立了课程实践操作基地.紧密结合当地生产实际开展实习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学生积极性很高,认真执行并主动对出现问题进行讨论与分析。三是教学计划中还安排了l周的植保综合实习可以利用现有的实验设备条件和海南知名的农药厂、农药经销部门等校内外教学基地.通过在农药企业实习、参观、市场上常见农药品种调查等了解生产实际.并通过大量的实例及实践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与实际应用的掌握四是与老师的科研工作相结合.利用科研来促进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和学生的主动参与.增加学生的实际操作机会.使学生能够亲身体会所学知识的应用.通过实践环节巩固所学的基本理论.充分发挥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提高在生产实际中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中药学专业的了解篇3

【关键词】临床药学 本科教育 问题 解决方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2C-0154-02

在成熟、有效的教育体系支撑下,美国临床药学工作发展迅猛,引起了其他国家效仿,美国推行的Pharm.D.(药学博士)学位教育也成为全世界临床药学教育的标杆。2002年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中提出,医疗机构应建立临床药师制,并规定不同级别医院应配备临床药师人数。在国家相关政策推动下,国内临床药学工作取得长足发展,临床药师需求增多,高校瞄准了需求缺口,纷纷开设高等临床药学教育专业。然而我国临床药学专业本科教育尚处于探索阶段,许多方面需要改进。

一、国内临床药学专业本科教育现状

华西医科大学于1989年开始5年制临床药学专业本科招生,1999年停止招生。2006年教育部批准高校再度设置临床药学专业,大多数高等院校开展临床药学专业本科教育时间为6~10年。通过网络查到13所高等院校临床药学专业本科招生信息,其中11所院校学制5年,2所为4年,均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就业方向包括医院、医药院校、医药企业、社会药房、药品监督与管理机构、营销机构等,培养目标包括从事临床药学、药学教育、医药营销、药政药事管理、药品检验等工作。以化学、药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为主干学科,开设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药事管理、医药市场营销学、药物化学、药理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人体解剖学、医学微生物学、医药伦理学、内科学、外科学、诊断学、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临床药物治疗学等主要课程。

二、国内临床药学专业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多,学制短

临床药学专业是从药学专业中分化出的新专业方向,国内尚未形成系统的专业课程体系,专业课程的设置采用药学专业加上临床医学专业模块。因学制最多5年,而两个专业的课程门数多,重复内容少,难以统筹安排全部课程,放弃部分课程是唯一选择,因此,不同高校有不同的课程设置,大多数难以保持课程的连贯性。面对众多专业理论课程,4年学制不可取,6年学制对本科教育过长,失去招生竞争力,参照本科临床医学专业5年学制是较好的选择。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适用教材缺乏

1.临床医学课程设置不合理。国内高校普遍设置内科学、外科学、诊断学等临床医学课程,但Pharm.D.没有以上课程,临床医学课程仅占很小比例,相应临床医学知识可能穿插在临床药物治疗学课程中讲解。美国的临床药师定位于与医护人员组成治疗团队,为患者诊治共同工作,主要承担合理用药、药物治疗评价、保障药物治疗质量等责任,药物治疗知识是主要学习内容,临床医学知识是辅质,因此,临床医学课程较少。

2.不重视人文社科类课程。受课程过多影响,部分高校缺乏心理学、管理学、医学伦理学、公共关系学、信息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设置,即使设置也不重视。没有经过相关系统培训的学生不能理解患者的痛苦、需求,无关爱生命的观念,难以把现代医学模式下的人文关怀融入到治疗中。

3.缺乏专用化学类教材。大多数高校选用药学专业本科化学课程体系教材,化学类课程教学内容较多,其他课程被迫压缩授课时间或放弃(不设置)。少数高校选用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化学课程体系教材,学习内容少,学生基础差,不利于后期药物分析、药物化学等药学专业课学习。

4.缺乏临床实践教材。大多数高校不设置临床实践课程,从事理论教学的教师不了解临床实践教学,无法编写出教材。临床实习期间,没有经过临床实践培训的学生不清楚学习的方向,思维及行为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差异不大,背离临床药师培养目标。

(三)师资缺乏,教学方式落后

缺乏临床药学专业课程教师是制约临床药学专业教育发展的瓶颈。院校药学专业教师无临床实践经验,拥有丰富临床治疗经验的医学专业教师受职业习惯影响很难讲解到位。对专业教育定位的认识模糊使大多数院校未意识到临床药学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依然采用培养科研型人才的药学专业传统教学方式,教学质量差强人意。美国高等药学教育普遍开设 PBL(以问题为中心/基础课程)讨论课,其对师资的要求甚高,国内院校很难开展。

(四)临床实习时间短,实践教学效率低

国内院校都制订了详细的实习计划,但实习期间往往用药学部门实践代替临床,以完成毕业论文为由减少临床实习时间,导致临床实打折扣。在临床轮转阶段由于缺乏高水平的临床药师的指导,学生的注意力放在临床医学知识上,关注药物治疗偏少,未能很好地掌握合理用药实践技能。

(五)教育定位不能满足用人单位期望,学生毕业后难胜任工作

现实中很多医院希望毕业生能够很好地提供合理用药的咨询和指导,深入临床参与药物治疗方案设计和实施。而临床药学本科教育以培养学生毕业后接受临床药师专业培训所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目标,毕业后需要经过一年以上的专业培训,或在经验丰富的临床药师带教下工作数年,才有能力与医师对话,成为临床治疗团队中一员。因此,临床药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大多认为自己不能胜任临床药师的工作,希望接受更多专业培训。

三、可供参考的解决方案

(一)集中培训目标,重整课程体系

面对学制过短、课程过多,减少培训目标是上策。发展服务业是国策,归属服务业的医疗行业处于扩张期,医疗单位需要更多高素质的临床人才,相对于药学专业学生,他们更乐于接受临床药学专业的学生,在就业问题上,临床药学学生有其自身的优势。因此,培训目标收缩为临床药学、药学教育、药政药事管理,放弃医药营销、药品检验等工作,不影响毕业生就业,相应可以缩减化学课程,不设置医药营销学等课程,最终减轻学习负担。

经过近几年的教学探索不难发现,简单地把药学、临床医学专业课程组合不是最佳方案,重新编制课程虽然困难,却是必然趋势。总结国内教学得失,吸取欧美发达国家临床药师的培训经验,压缩化学课程,把内容相关、相近、重复课程组合成长周期教学课,增加实践性教学课程等是改革方向。

(二)重视教材建设,按培养临床应用型人才设置教学课程

临床药学专业通过设置更多与药物临床应用相关的课程,拓展学生的视野,促使其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掌握实践知识和技能。化学类课程不必使用药学专业本科教材,基础化学教学内容不影响后期药物化学、药物分析科目即可,可考虑重新编写教材,现阶段使用药学专业大专教材较适宜,节省的时间可用于生理学、病理学、微生物学、人体解剖学等基础医学课程的深入学习。临床药物治疗学是最重要的课程,把临床医学知识融入药物治疗学中学习能使学生明白临床工作中的定位,更易形成有别于医师的临床药物治疗思维。患者病情评估、临床治疗监测、药物治疗效果评价等是临床实习中必须掌握的技能,应设置相关课程。人文社科类课程增加临床沟通技巧科目,让学生掌握与医、护、患沟通技巧,在实践教学中尽快成为治疗团队队员。贴近现状的课程,如药物经济学、临床营养学、循证药学、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等,争取请临床药师授课,尝试开设PBL讨论课。

课程设置与教材密不可分,不解决教材问题则课程设置合理性无法实现,对于无教材的课程,都有必要短期内解决教材问题。

(三)多种途径聘请师资,组建稳定的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需要较长时间,现阶段可从多种途径聘请临床药学专业课程教师。聘请临床经验、教学经验丰富的医师长期负责临床药学教学工作适合现状,强调长期是希望转行的教师能够安心日常教学工作,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另外,选派院校优秀教师到临床进修学习,为日后教学培养师资;聘请临床药师转行成为专职教师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四)见习、实习相结合,聘请临床药师指导实习

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多采用早期见习、后期实习的实践教学模式,临床药学专业也适用类似模式。早期见习与临床医学学生混编,共同接受临床医师教学指导,了解临床治疗过程、需解决的问题,获得临床治疗的感性认识。后期实习时间约1年,分为临床实践和药学部门实践,临床实践时间不少于8个月,学生在临床医师的带领及临床药师的指导下在科室(内、外、妇、儿)轮转,参与日常查房,处理与药物治疗相关的工作。

临床医师大多数不了解临床药学的培训内容,按临床医学专业模式培训学生,等同于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这样的培训不到位,学生在获得临床知识的同时没有将关注点放在药物治疗上,不知道自己在临床的位置,不知道如何以临床药师角色与医护人员、患者沟通,而临床药师的指导能够帮助学生掌握以上技能,因此,为保障实践教学质量,实习生的人数应与称职的临床药师挂钩。

(五)适应用人单位需求,设立长学制临床药学专业研究生教育

现在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须接受三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后才有资格成为合格的医师,临床药学专业也是类似,但规范化的临床药师培训还很遥远,现阶段适宜的解决方法是设立长学制临床药学专业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是基础,办好本科教育才能尝试研究生教育,大多数的院校不具备办学条件。

综上所述,现阶段临床药学教育体系和培养模式不能适应医疗单位的需求,在发展中改进是必然的。临床药学是医院药学的发展方向,虽然现行的医疗政策、制度限制了临床药师队伍大规模扩张,但仍然需要补充新生力量、储备专业人才,希望各位同行齐心协力推动发展,切不可急功近利,须脚踏实地做好工作。

【参考文献】

[1]秦阳,张峥,胡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临床药学专业课程设置探讨及启示[J].中国药房,2012(28)

[2]谢晓慧,史录文.长学制临床药学专业教学计划的建立及思考[J].中国药学杂志,2007(13)

对中药学专业的了解篇4

【摘 要】对中医药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兴趣偏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系列方案,以提升学生对自身所学专业的了解程度和热爱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培养质量。

关键词 中医药院校;计算机专业;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8-0126-02

作者简介:韦昌法,讲师,研究方向:中医药信息学、数据挖掘。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14C0840) 的研究成果。

自从2000年以来,随着中医药院校的稳步发展,国内许多中医药院校陆续开设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然而在中医药院校中,与中医药类专业的学生相比,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习兴趣普遍不高、甚至偏低。良好的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最直接最有效的推动力,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中医药院校计算机专业负责人和专业教师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对中医药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兴趣偏低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我校的教学管理实践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中医药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兴趣偏低原因分析

针对中医药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兴趣偏低的情况,笔者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学生入学专业志愿被调剂,导致学习兴趣偏低。由于计算机专业在中医药院校属于非医非药专业,是新兴专业但不是传统优势专业,所以很多报考中医药院校的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填的第一志愿大多是医药类专业,第一志愿填报计算机专业的不多。因此,计算机专业的生源主要来自志愿调剂,很多学生因为自己是被调剂到该专业的,所以在主观上并不喜欢该专业,学习兴趣偏低。

2.学生对本专业缺乏认知,导致学习兴趣偏低。很多被调剂的学生在入学之前对计算机专业了解甚少,入学后很长一段时间他们都不知道这个专业有何优势、有何特点、要如何开展该专业的学习,也不知道自己毕业后将从事什么工作、以后的发展前景如何,在专业方向上比较迷茫,学习兴趣偏低。

3.受部分学生转专业影响,导致学习兴趣偏低。有一部分学生在入学之后因为不喜欢计算机专业所以想转专业,他们按照学校转专业的规定参加了转专业考试,少部分成绩合格的学生转到了别的专业,但大部分学生还是留下来继续学习。由于有少部分学生转了专业,这对留下来的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心理波动,他们潜意识当中会觉得有同学转专业是因为自己所学的专业不好,学习兴趣偏低。

4.学校缺乏理工科氛围,导致学习兴趣偏低。中医药院校的主体专业是医药类专业,计算机专业是中医药院校少有的理工科专业之一,很多院校甚至只有这一个理工科专业。这两类专业的学习方法大有不同:医药类专业需要背记的内容比较多,在中医药院校的校园内经常可以看到很多学生在背书;而理工科专业更侧重理解和实践,需要有更浓厚的理工实验氛围和动手实践环境。在中医药院校,这种氛围比较缺乏,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常常感到学科上的孤独,学习兴趣偏低。

5.专业师资力量薄弱,导致学习兴趣偏低。与国内的综合性大学或理工科大学相比,中医药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师资力量要薄弱一些。在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方面,高级职称比例较低、中级和初级职称比例较高;在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方面,博士学历比例较低,硕士和本科学历比例较高。此外,专业教师的人数也相对较少,很多教师要承担好几门专业课的教学工作,这会让学生觉得本专业的师资力量太薄弱、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全社会对医疗卫生信息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2012年7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了《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研究制定中医药信息化人才培养战略和规划、加快信息化人才培养。作为医疗卫生信息化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中医药院校需要加强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培养,针对学生学习兴趣偏低的情况,需要研究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中医药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方案

针对中医药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兴趣偏低的情况,笔者结合我校的教学管理实践,提出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方案如下。

1.加强招生期间的专业宣传。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办学模式多样化必将引起激烈的生源竞争,各高校要认识到招生宣传的重要性。中医药院校的传统优势专业是中医药类专业,很多参加完高考的考生和他们的家长在决定是否报考中医药院校时,他们考虑的专业主要是中医药类专业、很少会考虑非医非药类专业,甚至不知道中医药院校还设有计算机专业。在这种形式下,加强招生期间的专业宣传工作对中医药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要通过专业宣传使考生和家长了解中医药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办学特色和就业前景,让他们对这个专业有信心,这有助于提高学生入学后的学习兴趣。

2.加强新生入学初期的专业认知教育。新生专业认知教育是新生入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直接影响新生是否能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由于各种原因,中医药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入学之前对本专业的了解有限,入学初期有一部分学生会萌发转专业的想法,这个时期对新生开展专业认知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这使得学生可以更多地了解和认同自己所学的专业,稳定学生的专业思想,最大限度地降低学生转专业率、减轻部分学生转专业对其他学生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加强教学过程中的专业辅导。在学生的专业思想逐渐稳定之后,专业教师除了要把专业课教学工作认真完成之外,还要参与到对学生的专业辅导中来。通过举办专业学习座谈会和专业讲座等方式,让学生更了解自己的专业、逐渐掌握本专业各门课程的学习方法。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在学习上就可以渐渐上手,学习兴趣也会渐渐提高。此外,我校计算机专业还制定了兼职班主任制度,为每个班级配备一名专业教师作为兼职班主任,对学生进行专业辅导、为学生解答他们在求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专业问题。这一举措深受学生欢迎,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有帮助。

4.加强教学过程中的专业实践环节。计算机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专业实践环节是十分有必要的。我校计算机专业选取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来开展课程设计实践,在课程学习的中后期布置课程设计任务,让学生分组去完成,专业教师负责指导、答疑及成果评价。通过课程设计,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过程中去,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检验了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除了课程设计之外,我校计算机专业还组织学生参加暑期实训和毕业实习。在暑期实训环节中,由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到IT企业去参观学习,让学生切身体会IT企业的员工是如何开展工作的,了解自己所学的知识如何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并通过每次实训扎扎实实地掌握一项专业技能。在毕业实习环节中,大四学生有半年的时间到企业去参与实际工作,他们在实习中的收获和体会将反馈给低年级学生,让低年级学生有机会发现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尽早改进。

课程设计、暑期实训和毕业实习这些环节的开展,有助于开拓学生的专业视野、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大学生学科竞赛与实践教学和学生就业有着紧密的联系,它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校计算机专业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等学科竞赛,让学生通过竞赛与其他高校的师生有更多的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开拓他们的专业视野,也不断激励他们更进一步学好专业知识。高年级学生还可以把他们参加竞赛的经验传授给低年级学生,增进各年级学生之间的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针对中医药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师资力量相对比较薄弱的情况,我校大力鼓励计算机专业的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有一部分教师在职攻读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学位,还有一部分教师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参加专业培训、到国内外高校参加进修学习,这都大大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质。此外,我校还积极引进高学历、高层次的学科人才,进一步充实计算机专业的师资队伍,学生也越来越感受到本专业师资队伍的壮大,学习兴趣稳步提高。

7.积极申报信息类新专业。针对中医药院校缺乏理工科氛围的情况,我校在努力建设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上,结合本校的专业特点,积极地申报了医学信息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这两个信息类的新专业并获得成功,现在我校每年有3个信息类专业面向全国招生,校园中的理工科学习氛围渐渐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

本文对中医药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兴趣偏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合笔者所在学校的教学管理实践,提出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系列方案。加强专业宣传、专业认知教育、专业辅导和专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申报信息类新专业等,这一系列举措有助于提升学生对本专业的了解程度和热爱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培养质量,为社会输送更多合格的医疗卫生信息化人才。

参考文献:

[1]赵章留.论学习兴趣的培养[J].衡水师专学报,2003,(1).

[2]姚远.关于高校招生宣传的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2006,(22).

[3]汪育文.大学新生专业认知教育亟待加强[J].文教资料, 2010,(12).

对中药学专业的了解篇5

关键词: 《药品应用基础》 教材改革 课程改革

《药品应用基础》课程是本校近年来新开设的专业课程,是学校将《人体解剖生理学》、《药理学》和《常见病防治》三门课程综合改革的结果,是学校项目化、模块化的教学试点。

《药品应用基础》教材改革源于学校一直以来都在开展的课程改革活动:从原先各门专业课程内部的“小打小闹”,自我反思,自我修改,一直发展到现如今相关课程的“联手”改革:在《人体解剖生理学》、《药理学》和《常见病防治》三门课程自身改革的基础上进行,将这三门课程内容融合,弃去繁复,以解剖―生理―疾病―治疗(药理)为主线,按学生认识疾病、实施医疗的过程设计。课程实施后,有一些经验可以积累,也有一些不足需要在将来的工作中弥补。

一、教材改革的缘由

在使用该教材之前,学校安排三个学期分别为学生教授《人体解剖生理学》、《药理学》和《常见病防治》,学生普遍对自己能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课程《人体解剖生理学》抱有极浓厚 的兴趣,但是随着知识的积累,课程难度加大,记忆量增加,学生对于后续的两门课程越学越觉得困难,越来越不感兴趣,考试成绩亦是每况愈下。在这样的情况下,每一门独立的科目课程内部的改革势在必行。

三门课程的课改目的几乎都是一样的,一方面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呼应其他学科,不断复习巩固常见疾病的用药指导。这三门课程内容上相关,在课改环节上也相似,于是萌发了将三门课程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的想法,这样也许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整理和理解。

二、《药品应用基础》教材改革

基于上述情况,本教材在编撰过程中积极融合了三门课程,合理地安排三门课程的内容及分布。

1.融合《人体解剖生理学》、《药理学》和《常见病防治》三门课程,以学生认识疾病―选择治疗的认知过程编排内容。

本校药学类专业学生所需学习的专业课程较多,其中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有关的不外乎这样三门课。这三门课程内容上有关联,依照课程改革模块化教学的思路,将所有内容按照不同的系统编排模块;每个模块里又按照正常人体解剖―正常生理过程―“异常的解剖或者病理”(即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至正常”(即药物治疗及其他)这样的思路展开。对于每一个系统来说,可以自成体系:在学习时,每一部分都是先学习最直观的解剖和生理,逐步向需要思考、难度较深的疾病和药物过渡,这样就有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2.删去繁复,突出主线。

由于是三门课程的综合,其中重复的内容不少,因此在进行新教材编纂时,将前后重复的内容进行删改。此外,为了适应学生将来的工作情况,我们改变了原先对学生掌握知识要求“多而全”的看法,转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时能足够用的“少而精”的思路,突出用药指导。因此,在教材编撰中将一些学生将来工作不会涉及,内容相对庞杂的部分进行删除或改写,务必以简单明了的方式,将其中的原理告知学生。

3.贴近生活,贴近工作。

职业类学校药学专业学生将来主要从事药房、药店的药品营销工作,学习诊断和治疗不是最重要的,反而是了解药品的正确使用才是关键,学生将来在自己的岗位上如何进行合适的药学服务和用药指导是笔者较关心的内容。面对病人进行“药学服务”时,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帮助病人缓解病痛,同时也需要让学生知道,哪些情况是需要要求病人立即就医,而非药师指导或者自行购药能解决的。因此,教材在编撰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对整个系统的总体把握,了解生理、疾病、治疗和康复之间的相互联系;强化学生对药物类别及应用的记忆,并且加入大量生活中常见的药物商品名、常用名,甚至是别名、俗名的介绍。这样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时,不会对常用药物使用的商品名称感到陌生,更不会对许多老年顾客提出的俗名感到无所适从。

《药品应用基础》是一门复杂的课程,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它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学生借此获得书本知识或者获取文凭,更主要的是学生在将来的职业(或执业)过程中会以此知识影响(甚至是左右)患者的身体健康。可以说,病人性命相托的事业,需要学生以深厚的知识底蕴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对待。虽然学生从目前的情况说,“深厚的知识底蕴”是有差距的,但是笔者仍然希望通过努力使学生获得学习进步。

参考文献:

[1]张新忠.中专版《药用植物学》教材的使用体会与改革探索[J].亚太传统医药,2010,6(6):183-185.

对中药学专业的了解篇6

关键词:教学目标;中职学校;微生物;实践教学

在日常教学中,教学目标的制订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尤其在实践教学中,如果没有目标,就如航海时没有灯塔,很容易迷失了方,向。因为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处于核心位置,它决定着教学行为,不仅是教学的出发点,而且是教学的归属,同时还是教学评价的依据,它既有定向功能,又有调控功能。教学目标是教师的主观愿望和客观教学实际的统一。只有依据课程标准,制订符合实际的教学目标,才能实现教学的预期效果。这样的教学目标能够发挥其功能性,是有效的教学目标,才能够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效性。

为了突出职业教育课程的逻辑核心是“工作实践”,强化“以实践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的职教理念,实现培养目标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对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我们以微生物课程为突破口,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制订微生物实践教学目标:了解学生,了解企业,进行课程分析。具体过程如下:

一、了解学生的特点和实习、工作情况

在新课程下要制订恰当的教学目标,了解学生是非常重要的。就我们中职学校而言,学习对象为中职学生,要制订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我们首先要了解中职学生的特点。中职学生是指正在接受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生,其年龄一般在15~18岁之间。其年龄正处在青年的早期,这时学生的生理发育已趋于成熟,而心理上的成熟度却远未跟上,与一般高中生相比,其心理也有一定差异。一般来说,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考不上普通高中,在家长督促下被迫去上中职学校,这就造成这些人在心理方面缺乏自信。由于学习成绩不理想,他们往往觉得低人一等,极易自暴自弃。在学习上,他们一方面对一般的学习生活没有兴趣,厌学情绪明显;另一方面在学习上也易产生畏难情绪,尤其是难度较大的专业课,常常使他们无所适从,产生畏惧心理。然而,中职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很迅速。他们在行为特点上有个明显的长项,就是喜欢实际操作,喜欢动手。虽然他们厌学文化理论课,但对于实践课、实验课以及其他需要实际操作的课程,往往兴趣浓厚,而这正是中职学校学生适应社会市场需求的必备条件。如何因势利导,进一步加强中职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是中职课改的重要任务。

其次,作为中职教师的我们,更要积极了解学生的实习、工作情况,以使教学目标制订得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我校学生毕业后可以在医药、食品、化妆品等行业以及医院中西药房、化验室、药品检验部门和卫生防疫部门从事相关行业的生产、流通、销售以及药品的调剂、化验等岗位工作。通过走访、座谈、问卷、企业实践等方法,对广州白云山天心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山明兴制药有限公司、荔湾区中医医院、广州百山制药有限公司等单位进行了了解。通过了解近五年我校某些中职实习生、毕业学生的实习和工作情况发现,学校与企业合作不足,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教学改革,完善微生物课程的教学目标,更好地确定微生物课程的实际应用。

二、了解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要求

为了更好地制订微生物实践教学目标,我们要主动了解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脱离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是没有任何实用价值的。因此,目标的制订要适合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一般而言,大纲和教材都是静态的,往往几年不变,而社会发展却是动态的,可以说教材内容对时代进步来说总是滞后的。在制订教学目标时应当考虑到这一点,适当地根据社会需要,充实必要的内容。为此,我们通过走访、座谈、问卷、企业实践等方法,对广州潘高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百山制药有限公司、广东粤兴医药有限公司、广州天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星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荔湾区中医医院、深圳市龙岗区南湾人民医院、广州白云山明兴制药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山光华制药有限公司等相关用人单位进行调研。通过企业反映发现,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效果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着差距,主要表现为学生的专业知识不够扎实,实际操作能力较低;知识面窄,学习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薄弱;团队协作精神、吃苦耐劳、个人道德行为欠佳等。造成这样的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职业学校的课程与企业的工作实际脱节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这让我们深深体会到教学改革的迫切性。

三、了解微生物课程的开设情况

不同教材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教学内容也有不同的教学要求。因此,我们要了解教材、吃透教材,把握编者意图,顺着编者思路去设计教学目标,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去考虑目标的侧重点。如,我们通过走访、问卷和上互联网搜索资料等方法,对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广州卫生学校等相关学校进行调研,从而了解到相关学校的专业设置、微生物课程的开设情况、教材的选用情况、实践(实训)教学的组织和设置、实践(实训)设备、技能竞赛的开展情况等,从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组织实践教学。

四、确定微生物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

职业学校应紧密结合行业发展,培养与企业需求相匹配的专业技术人才。以广州市医药职业学校为例,微生物实践教学目标应结合我校近两年来新的专业设置(由原来的药物制剂、中药药剂、药品营销、药物分析检验、中药营销、生物技术制药、食品化妆品检验、制药设备维护、商务英语等专业改为制药技术、中药制药、药剂专业、药品食品检验、中药专业、生物技术制药、制药设备维修、商务英语等专业),结合专业的课程设置、专业就业方向和企业的需要。根据上述原则,现把我校涉及微生物课程的六大专业分为三大类。其中第一类主要是制药技术、中药药剂、药剂专业、中药专业等,第二类主要是药品食品检验专业,第三类主要是生物技术制药专业。通过把专业分类,更好、更恰当地确订微生物实践教学的内容和能力培养的目标,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市场的需求。最后,通过技术人员、专家、教师们讨论,归纳出我校微生物课程的典型工作任务主要为微生物技术基本要求、安全要求与实验常用设备的操作;微生物形态观察技术;微生物人工培养技术;菌种的选育及保藏技术;微生物分布检测技术;微生物代谢产物的测定技术;药物体外抗菌试验;药品卫生检验技术;常用血清学试验等。

对中药学专业的了解篇7

关键词:药理学 考试评价 专业需求

中图分类号:G424.7

文献标识码:A

在国际医学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快速发展。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培养专业也越分越细,但是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医学领域对不同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药理学是医学类学生的必修课,是基础与临床间的桥梁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具备合理用药、科学研究等工作所必需的药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今后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提高职业技能、增强继续学习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基础,而传统药理学考试评价模式无法满足新的人才培养需求的问题日益突出。因此,我们针对传统考试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对药理学考试评价体系进行改革完善。

1 研究背景与现状

考试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实现教学目的重要途径之一。传统的考试评价体系体现了医学科学的系统性、基础性、完整性、逻辑性、循序渐进性等特点,使学生在完成正规的医学培训后具有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宽泛和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较强的专业能力、良好的科学医学思维能力,并且方便教学实施和管理。但是随着专业的细化,医学领域对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从业者需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工作中要深入钻研,善于沟通、表达和协作,而传统的考试评价体系不能很好体现专业特色,远不能适应当前新技术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学生长期被动的、缺乏沟通与合作的,完全接受的学习方式,易生成惰性,缺乏创造力。要培养高素质医学专业人才,提高高等学校教学水平,必须摒弃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考试评价体系的改革迫在眉睫。新的药理学考试评价系统的开发应用,提高了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一,针对传统考试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特点,开展针对师生的问卷调查,从具体的操作层面上探讨并构建不同医学专业药理学考试评价体系,充分体现临床、护理、口腔、麻醉、影像等各医学专业的专业特色,根据新的教学大纲要求,适当缩减部分考试内容,加强专业相关药理学教学内容的试题,增加病例讨论在考试中占的比例,增强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药理学考试评价的准确性。

第二,药理学考试评价体系的开发应用,有助于教师转变观念、转换角色,认识到学生作为主体参与教学的重要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药理学评价体系建立

3.1问卷调查

分别以2009级、2010级、2011级临床医学、全科医学、影像学、预防医学、护理学、口腔医学、麻醉学、药学、专科等不同专业层次师生为调查对象,开展问卷调查,总结现行的药理学考试评价体系的不足和改进建议。

3.2药理学试题库现状

目前,我校药理学试题库包括药理学总论、作用于外周神经系统药物、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药物、作用于心血管系统药物、作用与血液系统和内脏系统药物、作用于内分泌系统药物、化学治疗药物、作用于免疫系统的药物和影响自体活性物质的药物,共8部分,48章。

3.3构建不同专业药理学试题库

根据新的教学大纲要求,考虑到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特色,针对临床医学、全科医学、影像学、预防医学、护理、口腔、麻醉、药学、专科9个专业,分别构建相应的药理学题库。例如:临床医学专业题库删减章节包括:局麻药、全麻药、子宫平滑肌兴奋和抑制药、性激素类药及避孕药、抗寄生虫药;重点强化章节有:作用于传出神经系统的药物、作用与心血管系统的药物、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抗菌药物等部分。并加强专业相关病例分析试题。

口腔专业药理学试题库的删减章节有:抗癫痫与抗惊厥药、抗帕金森病和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药、抗精神失常药、抗动脉粥样硬化药、子宫平滑肌兴奋和抑制药、性激素类药及避孕药、抗寄生虫药、抗恶性肿瘤药;重点强化章节:局麻药、全麻药、镇静催眠药、解热镇痛抗炎药、作用于心血管系统药物、作用于血液系统药物、抗菌药物等部分。并加强专业相关病例分析试题。

麻醉专业药理学题库删减章节包括:抗癫痫与抗惊厥药、抗帕金森病和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药、抗精神失常药、抗动脉粥样硬化药、子宫平滑肌兴奋和抑制药、性激素类药及避孕药、抗寄生虫药、抗恶性肿瘤药;重点强化章节:镇静催眠药与安定药、阿片类镇痛药及其拮抗药、吸入、静脉、局部、骨骼肌松弛药及其拮抗药、作用于胆碱受体的药物、作用于。肾上腺素受体的药物、抗心力衰竭药、抗心律失常药、控制性降压药、血浆容量扩充药、抗菌药物等部分。并加强专业相关病例分析试题。

3.4反馈与完善

药理学试题库的构建与应用成为师生之间的桥梁。在试题库构建、应用过程中,不断收集师生意见反馈,进一步修订、完善药理学考试评价体系。

对中药学专业的了解篇8

关键词:输入型教学法;翻译技能培养

党的十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在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本文以制药科学学院各专业学生为授课对象,研究英语翻译教学对药学专业培养实践性应用型人才的策略。

1 医药学专业英语翻译技能培养的意义

医药学学科专业英语词汇涉及化学、临床医学、药理学等,学科的交叉需要学生突破自己的专业,靠英语翻译能力,全面掌握医药相关专业英语词汇才能顺利获取专业信息,因此学习药品英语名称翻译、专业文献阅读和翻译、中药学英语等非常必要。很多制药专业学生会报考本专业硕、博士研究生,这需要扎实的专业外语知识帮助其查阅国外最新文献、撰写科研论文、参加国外学术交流。

2 对医药学专业英语翻译技能的培养

对医药学专业学生英语翻译能力的培养以输入型教学理论为研究基础。美国语言学家S.D.Krashen认为单纯主张语料输入是不够的,学习者需要"可理解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可理解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当前的语言知识状态定义为i,把语言发展的下一阶段定义为i+1。这里的1就是当前语言知识与下一阶段语言知识之间的距离。只有当学习者接触到属于i+1水平的语言材料,才能对学习者的语言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可理解语言输入是习得语言的关键,学生应接受尽可能多可理解的语料。

以下方面是培养的重点:第一,了解药学英语的词汇特征、句式特征和语篇特征及药学英语翻译对译者的要求;第二,熟悉药学英语翻译的策略及翻译步骤--信息分析、信息转换、重组信息和检验译文;第三,学习药学英语翻译标准,了解关于翻译标准的各家学说;第四,学习英汉语言特点对比对药学英语翻译的影响;第五,学习药学英语翻译技巧,词性与句子成分转换法及具体药学英语的翻译技巧;最后是药学英语语篇翻译实践和常用工具书介绍。

以药学词汇翻译为例,专业术语虽然整体比例不高,但数量增长很快,而且不断有新词出现。这个特点在药学英语中尤其突出。药学英语涉及范围广,关联学科多,不仅含有药学领域的专业词汇,还有很多相关领域的术语,包括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等。例如:neuroleptic(安定药)、glucagon(胰高血糖素)、gonococcus(淋球菌)等。对于翻译者而言,药学英语的专业词汇虽然数量庞大、词义难懂,但是语义固定,绝大部分都能在汉语里找到完全对等的词来表达,只要翻查一下药学英语词典或检索一下药学英语语料库就可以解决问题,一般情况下采用直译即可。如果遇到不能直译的情况,可以采取三种办法:(1)按照英文字根拆分原词,再根据汉语的构词法造出意义对等的新词。例如:glycerol phenylbutyrate译为"苯丁酸甘油酯",因为glycerol是"甘油"的意思,而phenylbutyrate是"丁酸苯酯"的意思,按照汉语习惯将化合物的译名顺序稍加调整则更加通顺;(2)如果在语义上难以造出对应的新词,可以考虑音译法。如hormone(荷尔蒙)、viagra(伟哥)等。(3)意译与音译相结合。例如,carbidopa-levodopa中的levo有"左旋的"的意思,可译为"卡比多巴-左旋多巴"(一种延迟释放制剂)。另外,有一部分专业术语存在一词多义现象,这是由于药学包含的学科范围广,同一个词在不同学科中可能表示不同的意思。例如lead既可以表示元素"铅",也可以表示作为新药研发起点的"先导化合物(lead compound)"。其次要格外注意医学词汇中较多的两栖词汇,即那些既可用于普通领域,又可用于专业领域的词汇。在药学英语中,很多普通英语词汇被赋予了专业含义,不能机械地按照原义翻译,否则就会句义不通。这时,应结合上下文判断其具体含义,尝试在原义基础上引申转述,如果还不切合语境,就需要参考专业词典或查阅相关资料再进行对译。

3 结语

随着我国医药事业的发展以及国际医药合作交流的不断深入,医药领域专业翻译需求越来越大。有了理论指导,选用了合适的教材,应用好的实践方法必然会提高医药学专业学生的英语翻译水平,培养出医药学专业实践性应用型人才,更好的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龚长华,陈怡华. 药学英语翻译实践教程[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

[2]张超,金朋荪. Krashen的输入假说对英语课堂教学的启示[J].科技信息,2011(23).

对中药学专业的了解篇9

关键词:中职卫校;药剂学;教学改革;探索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学科。它是药学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之一,也是我们中职卫校药剂学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该课程内容复杂、涉及面广,与生理学、生物化学、数学等学可相互交叉,而且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与生产实际联系非常紧密。这就要求我们药剂学专业老师无论是理论水平还是实践技能都要有很高学术造诣,再加上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使中职卫校的药剂学专业学生将来才能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因此,笔者结合十多年来在延安市医药卫生行业的实践经验以及在延安市卫生学校的教学经历,从中职卫生学校学生的实际出发,尝试在药剂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改革,以期为陕北地区乃至全国培养出优秀的药剂学专业综合人才。

一、整合教材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以教材内容为指导,对教学大纲进行重新修订

根据我国中等卫生职业学校药剂专业课的教学大纲及教材内容的要求,现代药剂学专业的学生应该通过对药剂学课程的学习掌握现在我国各类剂型的特点、质量要求与应用,制剂制备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一些典型品种的制备工艺及原理;掌握药物剂型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础学科知识在药剂学中的实际应用;能够根据现代医疗需求选用适当的药物、赋形剂及附加剂并将其制成安全、有效、稳定的制剂;初步了解制剂生产中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性能、使用等安全等方面的知识以及目前本学科的新成就、新技术和新发展等。面对如此复杂而繁重的教学任务,我们就应该适时的对教学大纲进行重新修订,我校就对课程设置进行了改革,首先在适当缩减理论课教学学时的同时增加了实验及实践的学时数,充分体现了药剂学的实践性强的特点,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针对药剂学课程内容多而庞杂的现实,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教改,根据剂型不同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与分类,让整个教学内容系统化。使学生能更牢固地掌握药物制剂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宽学习思路,减轻学习负担。

2、从学生及专业实际出发,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因我校地处陕西北部黄土高原,消息较为闭塞,而且学生大多数都来自偏远山区的农村,接受义务教育的程度不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较差。再加上教学资源不足,就使得对学生的教学难度增加。为了能满足药剂学的教学任务,我们就对药剂学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分析,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在教学的过程中尽量通过身边医药事例或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故事去引导学生,有时也可通过多媒体的引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自发的对药剂学产生兴趣。

二、课堂教学方式灵活多样,让学生多方受益

1、开放课堂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是一言堂,满堂灌,这样的课堂教学方式往往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在课堂上睡觉、说话甚至影响课堂秩序。长此以往,学生厌学、老师也没有激情,教学效果也没有办法保证。因此,在面对"90后"的年青一代时,我尝试着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一切活动中来,想办法为他们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例如,根据教学内容,教师事先将学生进行分组,确立小组长,然后结合教学实际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或者提出一些探究性实验然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讨论,老师最后进行总结。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在快乐的情境中迅速的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2、请专家学着讲学,丰富课堂教学

在学校教学经费允许的情况下,我们药剂学专业老师可以到制药企业、药店、医院或者其他医药行业中去交流学习,结实更多同行。这样,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邀请医药行业的专家学者走进课堂进行讲学或者作报告。例如我们学校可以就近聘请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或医学院的专家教授、延安常泰制药厂或其它制药企业的老总和技术骨干以及医药经营企业的领导为药剂学专业乃至全校学生公开讲学或者做专题报告。专家教授丰富的教学和临床经验以及对药剂行业发展的精辟分析可以使学生对药剂学专业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企业老总可以从管理者、企业家的角度剖析药剂学的发展的趋势、研究动态、制约该产业发展的因素,挑战与对策,同时给学生传递现代制药企业及医药行业中需要大量既具有理论知识,又掌握专业技术的人才(供不应求)等信息,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长见识。

3、注重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药剂学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药剂学实验课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基础实验的教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加综合设计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并且在实验过程中严格要求,规范操作,充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在学生掌握的药剂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到药店以及医院去实践,初步了解药品的种类、类型及功能,到制药企业去参观、见习或者实习,通过现场实践及亲身体验,将课堂所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解决课堂中的遇到的疑难问题,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又能真正掌握制药的操作原理及流程,从而加深对制药企业的制药设备和流程的感性认识,全面了解药品生产GMP规范,熟悉各类剂型的大生产操作流程,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和实践水平。

三、结语

笔者对药剂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在延安市卫生学校药剂学专业中进行了初步尝试,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想与药剂学专业的同仁进行沟通与交流,为我国培养更多的药剂学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禹俊梅.药剂学教学改革初探[J].考试周刊,2010,(37).

[2]董洁,陈军.中医药院校药剂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2010,(21).

对中药学专业的了解篇10

关键词:工业药剂学;药学教育;改革;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182-02

药剂学作为培养新世纪医药专门人才的主干课程,在药学等相关专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工业药剂学是在药物制剂理论的基础上,融合了材料科学、机械科学、粉体工程科学等学科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主要讨论药物制剂的工业生产和工艺过程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2]为了提高工业药剂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水平,为医药工业培养高素质人才,我们药学教研组就如何让药剂学理论与工程知识、实验教学有机结合,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

一、重视课堂教学,与学生进行互动

工业药剂学是在药剂学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制剂工艺设计、生产技术和质量控制、制剂生产的单元操作以及相关生产设备等内容。这些内容的突出特点是和实际工业生产密切相关,但就课堂教学而言,内容非常抽象,较难理解。因此,在课堂教学时我们采取图片与多媒体动画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将抽象的概念、原理和设备比较直观的展现出来,让学生易于理解。如在粉体学章节的教授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内容十分枯燥,公式理论偏多,而实际应用实例偏少。我们就采取从各种渠道将一些直观的磨粉设备、传输设备和储存设备等用图片的形式给大家展示出来,并就设备的原理和操作过程进行讲解,增加学生的直观印象,有利于他们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为了避免出现教师一个人“炒冷饭”的场面,我们就一些具体剂型让学生自己去查阅书本和文献,了解制剂的配方、设计方法和制备等过程,以3~5人为一小组,到课程上与大家一起分享,教师只是在旁边讲解和引导。该教学方法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同时也让同学们丰富了专业知识,开阔了眼界。

二、注重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工业药剂学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基础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占有较大的比重。[3]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是教师讲解为主,学生重复老师讲过的内容和步骤,然后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打分。该教学方法缺乏对学生设计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虽然我们对传统实验教学中“先实验,后报告”的实验程序进行了调整,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虽然老师在每次实验前都对学生预习实验内容进行检查,由于缺乏有效的督查机制,无法把此事落到实处。实验课进行过程中,尽管教师已经把实验操作步骤、方法等都写在黑板上,并且逐一讲解,但仍有不少学生由于事先没有预习实验,不知道该怎样着手操作,多次发生放错试剂、用错仪器等现象。实验完毕后,通过查看学生交上来的实验报告,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内容雷同的报告。针对这些突出问题,我们对实验教学进行了一些改革,更加重视学生实验前的预习作业,以及在实验过程中具体操作动作的规范和对出现一些问题的分析解答。比如缓释制剂的制备及释放度测定这一实验,我们让学生自己先去查阅文献,总结一下主要有哪些缓释剂型以及其缓释原理,对缓释制剂处方中的各组成成分的作用和制备方法进行分析。然后在实验过程中,老师随时对一些实验步骤和现象进行提问,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还可以怎么做。实验完成之后,各个小组互相对对方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定,从而加深了同学们对该制剂的原理、制备工艺和性质检查等方面的知识。下次实验前,通过抽查几位学生,叫他们回答上一个实验报告中的一些问题。如果报告写得很好,但问题回答不上来,实验成绩照样很差。通过实行这一手段,有效杜绝了实验报告相互抄袭的现象,切实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强化了学生理解和掌握工业药剂学课程中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基本操作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规范、独立的实验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分析、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

三、学校教学与工厂实习参观相结合,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

对于学校教育而言,无论你怎么增加实验内容,始终和工厂的实际生产过程有一定的距离。而对工业药剂学来讲,工厂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又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为了激发同学们对本专业的热爱,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让理论教学与工厂实际相结合,我们在短学期中都会组织学生去相关的工厂参观实习,让他们熟悉制剂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有助于他们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了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对相关实习内容的了解,我们在具体的实验内容设计过程中,安排了与工厂实习内容相关的设计性实验。例如某工厂主要生产阿司匹林片剂等相关产品,我们在安排实验内容时,开设了阿司匹林的理化性质、剂型的选择和制备等实验内容,让学生在实习前对相关药物的性质有一定的了解,并掌握其制备、质量控制等原理。如此一来学生在生产实习时,对于课本知识从实验室到工厂实际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加强了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同药品实际应用的结合,增强了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拓宽了专业视野,提升了专业水平,提高了实践能力。学生普遍反映,通过工厂参观实习后,同学们发现工业药剂学一点都不枯燥,原来很讨厌该课程的一些学生也渐渐的转变了想法。他们通过与工厂师傅的交往和沟通,增强了对本专业的自信心。同时,我们也会请一些工厂的工程师和专家到学校来举办讲座,将工业药剂学研究领域的一些新动态,如新药物及剂型的开发,社会关注的药学方面热点等问题,将讲座知识与教学内容相衔接,加深了同学们对本专业的认识,增加了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同时,也进一步开拓了学生思维,增强了创新意识,为培养学生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本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始终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将理论、实验教学、工厂实习与学生的个人兴趣、特长相结合,从工业药剂学的基本理论到生产工艺和设备,多角度传授相关知识,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工业药剂学的重要性和趣味性,提高药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上仅是我们对工业药剂学课程改革的一些探讨和总结。鉴于我们从事本专业教学的时间不长,经验还十分有限,希望在今后的教学和学习中多多努力,使本课程的教学效果更好,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好。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用性药学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胡海燕,王永理.《药剂学》教改方案及实施[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1,21(5):39-42.

[2]吴卫,黄洁.工业药剂学的教学方法[J].药学教育,2008,24(5):32-33.

[3]王勤,李华文,彭新生.药剂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个问题[J].南方医学教育,2009,2:25-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