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学历史教学的认识十篇

时间:2023-08-14 17:40:44

对中学历史教学的认识

对中学历史教学的认识篇1

关键词:中学历史 教学改革 认识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3-0016-01

一、对在历史教学中贯彻和落实素质教育的认识

在基础教育中要贯彻和落实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中学历史教学亦是如此。但是,坦率地说,在已经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在历史教学中的实践效果并不明显。笔者认为,这是由于我们对涉及素质教育的一些问题缺乏足够的认识所致。

首先,是对什么是素质教育认识不够。在历史教学实践中,有的认为取消、削弱考试或在教学中学生多活动就是素质教育等多种看法。其实,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教育,其至少有两方面含义:一是对学生个体来说,成熟发展要全面;二是对学生群体来说,要使每一个人都能够成熟发展。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真正做到贯彻和落实素质教育,就要使教学的各个环节有利于切实落实两个“全面成熟发展”。

其次,是对素质教育下的历史教学目标缺乏必要的科学认识。当前,在重新构建历史教学目标体系时,有三个问题需要科学论证:一是素质教育都有哪些具体内容。二是怎样完善新的历史教学目标体系。三是新的历史教学目标如何体现层次性,以适应落实基础教育培养总目标的需要。当前,不少历史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尝试“目标分层教学”,这不能说不对,但笔者认为,“目标分层”不是教师个人所能完成的一项工作。真正实现科学的历史教学“目标分层”,是制定教学目标时应该解决的问题。

再次,是对在历史教学中,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途径认识不足。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下,课堂传授越来越成为了历史教学的惟一途径。因此,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是需要开辟多条途径的,如果仅仅抱着课堂传授一条途径,到头来只会在历史教学中严重地影响素质教育的落实。

二、对历史教学内容改革的认识

要正确地认识历史教学内容的改革,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历史教学内容。较长的一个时期以来,我国的中学历史教学就是在这样一种认识的指导下进行的,所以就出现了上课老师教教科书,学生背教科书,考试考教科书这样一个缺乏活力和生气的教学模式。因而,谈论历史教学内容和历史教学内容的改革,就需要从历史教科书与历史教学内容的关系这一话题展开。

第一、 谈一谈历史教科书在历史教学内容体系中的地位。

历史教科书在历史教学内容中处于重要的位置,这是无庸置疑的。历史教学内容应该包括书本知识的内容和书本以外知识的内容。书本知识的内容一般包括历史教科书以及其它一些相关历史书籍的内容;书本以外知识的内容一般包括生活当中遇到并与之密切相连的诸多内容。在完善的历史教学内容体系中,书本知识的内容和书本以外知识的内容应该构成一个比例合适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历史教科书占据主导位置,它需要其它部分知识内容的配合,离开了这些知识内容,历史教科书就会失去主导的位置,而教科书的这种主导位置一旦失去,把它变成惟一的历史教学内容,那么,其在历史教学内容中的地位不会得到加强而是削弱,其应有的作用便不能充分发挥出来,这也是当前我国中学历史教学实践改革不能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的原因之一。

第二、 谈一谈历史教科书自身的建设和发展。

谈论历史教科书与历史教学内容的关系,不能不涉及到另一个问题,即历史教科书自身的发展。当前历史教科书自身的建设备受人们的关注。

第三、 谈一谈如何构建历史教学内容体系的问题。

近年来历史教学内容虽然有所变化,但更多地表现为量上的增减损益。目前,中学历史教学内容过分“科学化”的具体表现为:没有建立起相对独立、适合教学全面需要的体系、结构;使本来活生生的历史成为缺乏生气、远离生活,使学生大都不感兴趣、不愿意接受的内容。因此,在教学中各种形式的灌输(在上述情况下,无论使用何种手段、方法,其效果大都如此),就成为了最好、最有效的教学方式。

要改变这种状况,尽快建立起全面适合中学教学需要的历史教学内容体系,必须要做到:以历史学为依托,改变长期以来“压缩史学”的历史教学内容模式,真正从学生的历史意识、历史认知的特点和有利于学生全面、生动地了解和掌握人类历史的基本过程出发,通过对基础史实的选择、对其结构的适当处理,最大限度地“复原”和“再现”不同历史时代人类生活的场景。只有这样的历史教学内容,才是学生历史思维活动得以真正展开的必要前提和条件。

三、对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的认识

对中学历史教学的认识篇2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 情境教学 “主动探究式”学习方式

在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有一个新理念引起了一线教师的共鸣:新课程改革要“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即由被动接受式学习向主动探究式学习转变。如何引导学生由被动接受式学习向主动探究式学习转变呢?华盛顿大学有这样一个条幅:“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领会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如果教师能够设法激活学生的情绪、兴趣,让学生通过自己听到的、看到的甚至做过的,再加以独立的思考,最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让学生学习的过程成为主动参与的过程,我想这样的学习方式就是“主动探究式”学习方式。而我认为,情境教学是吸引学生积极置身于自主探究学习活动的有效途径和手段,是推动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最佳教学策略。

一、“情境教学”的基本含义

所谓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从教学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师引入、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主动且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达到情感升华,从而促进他们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活动。本质在于促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呈现积极化的状态。中国现代教育家叶圣陶说过:胸有境,入境始与亲,这句话的主旨就是要实行情境教学。情境的创设使教学内容情、学生情、教师情融为一体,不断激发学生新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以积极饱满的情绪投入学习,收获知识,促成学习思维的成长,同时得到情感的升华。

二、开展情境教学的必要性

从心理学角度看,开展情境教学有其必要性。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实验心理学指出:获取信息的途径来自多种感官的刺激,而最能刺激学生感官的是跟他们密切相关的,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情境。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水平出发创设情境,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开展情境教学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过去性”是历史学科的显著特点,同时历史又是具体的。事件或现象有其起因、经过、结果;人物有其语言、思想、特定的心理活动等,可见历史是生动、形象、具体的,其情景性强,但由于教材的简约性,使本来鲜活的历史黯然失色。如何让学生对这些历史事实有更直观的体会与理解呢?要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展示丰富的文字、图片、表格、音像、实物等创设恰当的历史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阐述自己的见解,并获得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高效学习,必然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课改形势下,高考的新要求决定了开展情境教学是必要的。近几年来,从高考历史试题考查内容来看,识记题比重下降,思维能力题的比重上升,而且上升幅度较大。试题以教材知识为依托,通过创设“新材料、新情境”,使试题的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不拘泥于教材的表述,突出学科能力的考查,如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史论结合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归纳、概括、比较、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等。而这些历史学科思维能力可通过情境教学充分有效地培养,学生在情境中主动思考、分析、感悟,在获得历史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科思维能力。

开展情境教学顺应了当前时展对新型人才的需求。据美国劳工部提出的就业人员必备的五大能力和三大基础来看,其中一大能力是“获取并利用信息的能力:能获取信息、评估信息;能组织信息、保持信息;能诠释信息、交流信息;能用计算机处理信息”;一大基础是“思维基础:能进行创造性思维,有决策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想象能力、学习能力和推理能力”。情境教学是培养当今社会新型的有想象力、判断力、分析力人才的关键。那么,怎样创设情境才更加有效呢?

三、创设有效情境,需要把握好的三个维度

1.情境的创设要忠实于服务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有效的情境设计要从教学内容出发,有针对性,以落实三维目标为归宿,而且围绕重、难点知识开展情境教学是最有效的。如我在讲《开辟新航路》一课中“价格革命及其影响”这一难点知识时,创设了角色情境:新航路开辟后,大量的黄金、白银等贵金属涌入欧洲,造成金银贬值,物价上涨,这被称为“价格革命”。它促进了欧洲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1)假如你是当时从事商品生产的资本家,你对此现状满意吗?为什么?(2)假如你是依靠固定货币地租为生的封建地主,你又会作何感想?学生分角色去体会当“价格革命”发生后,欧洲社会不同阶级的处境,从而准确理解了欧洲资产阶级因获取暴利,实力上升;而欧洲封建主收入减少,势力衰落。最后自然而然地得出“价格革命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一结论。这样“价格革命”及其对人类社会进程产生的影响这一难点知识就得到了有效解决。

2.情境的创设要兼顾趣味性和真实性。一个寓趣味、知识于一体的教学情境,能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使干巴巴的历史问题在不知不觉的趣味情境中得以有效解决。同时,情境的创设还要有真实性。“情真”,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景真”,历史课的灵魂来自它的思考,历史课的精神来自它的情感,但这一切都离不开它们的载体――历史的本身,历史的真实。如我在《太平天国运动》一课中讲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时,尝试为学生创设这样一个故事情境:“我是小破孩,广西桂平人,生于1840年8月6日。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平时常与丫丫一起玩。父亲耕作,母亲织布。可是,最近几年,听说来了许多红头发和蓝眼睛的人,咱家的布没人买了,父亲种的田完了租剩余还不够全家人吃。今年还发生了旱灾、水灾和虫灾,日子就更难过了。家里实在太穷了,我们天天吃番薯,但后来连番薯也没有了,最后父亲和母亲商量,一起加入了‘拜上帝教’,我也参加了。教徒们都比较穷,互相接济着过日子,听说我们那么穷都是‘阎罗妖’在作怪,大家都以兄弟姐妹相称。我一个小破孩也要弯腰射‘阎罗妖’了。”设置探究问题:“阎罗妖”是指什么?小破孩为什么要射“阎罗妖”?这样,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这一难点就在一个趣味情境中解决了,而且这一情境的创设有它的历史真实性,小破孩的身世和经历符合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前的中国社会状况。小破孩是虚拟的,但是他生活的社会是真实的。总之,创设的情境有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创设真情境,才能切实引导学生感知真历史。

3.情境创设中问题的设计要满足学生思维发展的需求。促成学生思维的成长是教师最大的美德。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如果教师的提问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就能使学生在每个阶段都连贯地表现为等待、探索和行动。”而高中生有“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渴望探索发现”的学习心理特征,如果“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就说明问题的设计满足了学生的这一心理需求,并触及学生能够但还没有提升的思维领域。总之,设置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积极求知的状态,即考虑到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和思维水平,使问题解决需要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略高于学生原有的状态,从而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这样,问题的设置就满足了学生的思维发展需求,结果是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这样的情境创设才真正有效。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策略是在高中历史新课改过程中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一种教学策略,能够在保持教师“主导性”地位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它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感受,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创新意识,满足了高中生认知心理上的一些需求,拓宽了学生的历史知识视野,真正实现了新课程改革下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从而提高了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人教版《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①、②》.

[2]于友西主编.中学历史教学法.

[3]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

对中学历史教学的认识篇3

关键词:高中历史;新课改;新观念;新认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6-122-01

新课程改革之后,高中历史主要是以专题的形式进行内容编排,主要体现了专题史的特点。课本编排以“专题”的形式,将古今中外的历史编成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必修和四个选修教材。同时新课程对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知识和能力是显性的,直接体现在教材之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则是隐性的,是活的教学内容,需要教师在教材中发掘,并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教师的教要服务于学生的学,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面对新课改、新教材,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成为当务之急。

一、历史教师要转变观念、转换角色

历史课程改革要求历史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教学观、教材观、师生观、评价观。树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新型教育观;树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发现”知识和“感悟”历史的新型教学观;树立和谐、平等、合作、师生共同学习和探索的新型师生观;树立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有利于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新型评价观。历史新教材的教学要求已不仅仅停留在考试的层次上,更多地是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联系历史,分析当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发生的某些事件的前因后果的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素质。

历史课程改革要求历史教师迅速转变角色,由重结论的灌输者转变为重过程的学习促进者;由机械的课程阐述者转变为课程以及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者;由默默耕耘的孤独者转变为善于和同行交流的合作者;由传统的知识搬运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研究者。教师要成为学生成长的知心者,学生发展的引路人,学生潜能的开发人,课程改革的研究者,教学艺术的探究者。

二、历史教师要提高专业素养

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历史教师必须具备系统的、渊博的、扎实的专业知识。信息时代的一个特点,就是社会成员获取信息渠道的多元化、即时化。目前,由于电视及电脑网络等的发展,教师在信息和知识占有上的优势不再那么明显。因此不应该像过去“教师爷”那样摆出一副包打天下的样子,而真正需要的是虚怀若谷的态度,虚心学习。中国古代的孔子曾“入太庙,每事问”,我们又何尝不可呢?因此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自己最后学历取得时的知识水平,要经常钻研史学,以便“温故知新”;同时,还要及时了解史学研究的新信息和新成果。另外,教师应弄懂、弄通课程标准、教材,理清线索,掌握教材的知识框架、基本内容、内在联系、重点难点,将整体和局部融会贯通。只有这样,才能使课本知识简约化、系统化和整体化。久而久之,学生的归纳、比较、概括、分析、评价等历史阐释能力也将会在教师的熏陶下逐步

三、在历史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增强学科学习动力,重视师生的人际交往,是扩大学科亲情的重要因素。师生情谊深厚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不可忽视的的一个重要心理条件。“亲其师而信其道”,良好的师生情谊有利于保持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学生将会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教师的人格魅力将会积极影响学生,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也会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因为师生之间的情感会对其交往活动和关系产生直接作用,最终影响教学和教育的效果。教师应重视师生人际交往中的情感因素,努力以自己良好的情感去引发学生良好的情感,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以发展和谐的师生关系,优化学习效果。

四、采用新的教学手段

历史新课改之下,因为教材体系作了大量的调整,以专题史的模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而且增加了大量的图片和史料,显得异常丰富,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师充分地利用这些优势向学生展示历史学科的独特魅力。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层次地利用教学手段,来向学生展示历史。如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推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历史多媒体教学及电子课件的制作与使用上。在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还可以充分利用历史学的最新理论成果,结合教材给学生设问,并建议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和史料加以分析得出答案,教师最后引导学生探究形成了最终结论。在过程中引导学生养成思考历史、评价历史、质问历史的习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总之,新形势下历史教师只要不断地更新观念,探究教学方法,关注课改,积极参与,认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就一定能顺利完成自身角色的转换,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

参考文献:

[1] 王燕.高中教师如何面对新课改[J].考试周刊2007(18).

[2] 张亚金.历史课堂的情感教育[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2(06).

对中学历史教学的认识篇4

关键词:历史教材 每课一得 挖掘课程资源

“每课一得”在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中每课都有安排,这些供学生阅读的材料,取材广泛,内容丰富,通俗易懂,注重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结合,感染力极强。“每课一得” 是编者的精心配置,它既是主体教材内容的深入与扩展,也是主体教材内容的补充和完善,能够拓宽学生视野、启发学生思维、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广泛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它的功能,为完成新课程标准、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一、“每课一得”的功能体现

1.充实和丰富教材内容

北师大版教材从减负角度考虑对老教材中的内容进行了删减,对作为学生必备的历史常识性知识点的编写体例进行了改革,以“每课一得”的形式呈现出来,是对教材内容的有效补充与拓展。历史知识是有时间性的,如果离开了时间,那就不是历史了,所以为了让学生懂得纪年的来历及其推算方法,编排了“怎样推算公元纪年?”的“每课一得”,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年代的推算,为以后学习历史提供了方便;又如,“你知道孙中山‘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的主要内容吗?”在阅读了这一“每课一得”后,学生了解了孙中山先生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新三民主义”,并且提出了“三大政策”,从而成为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基础的历史知识。诸如此类的“每课一得”的精心安排设计,补充了教材知识量的不足,丰富了学生的历史知识。

2.拓宽视野,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初中阶段的学生,有积极的求知欲,好奇、好问、好学。“每课一得”安排了大量有价值的史料内容,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学了“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后,学生会产生这样的疑问:“现代人是怎样得知元谋人、北京人生活的年代的?”因此,教材编排了“考古学家怎样测定远古人类生活的年代?”的“每课一得”,使学生的疑惑迎刃而解,满足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还有如,“你知道抗美援朝战争中著名的上甘岭战役吗?”“你知道什么是‘大使’‘公使’‘代办’吗?”学生在阅读完一个个“每课一得”以后,既丰富了知识,又开阔了视野,还培养了学生向往与追求科学的兴趣,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较好地掌握所学内容。

3.培养兴趣,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使人集中精力去获取知识,产生强大的动力。情趣与爱好的培养,往往要靠外界的刺激和诱发,这就要求教师经常全面、细致地观察学生兴趣的倾向性,从而激发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以确保教学目标的完成。为此,“每课一得”精选了诸如“你知道‘卧薪尝胆’这个成语的典故吗?”“你知道新文化运动时期‘德先生’和‘赛先生’是指什么吗?”“你知道竹简的典故吗?”“你知道《三国志》和《三国演义》有什么区别吗?”“你知道《西游记》里‘唐僧取经’的故事与玄奘西行的史实有什么区别吗?”“你知道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的寓意吗?”等一系列奇闻趣事,使学生学得有滋有味、饶有兴趣,自然就对历史学科情有独钟,学习的劲头更足。

4.帮助教学,启发学生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材中大部分的“每课一得”都以直接提出疑问的形式出现,或是对一些历史名词的解释,或是对某一历史知识的补充。在教学中适时穿插“每课一得”的讲授,能启迪学生思维,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如“你知道什么是传说时代吗?”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传说时代”,再了解中国的传说时代的情况,最终使学生分清“传说”与“史实”的区别,这样学生在思维激活的状态下学习,既容易突破重难点,易于理解历史知识,又可以节约时间,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把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变成让学生进行“再创造”的过程,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5.渗透德育,陶冶学生情操

历史教学本身就很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这是历史教学的功能之一,在“每课一得”中处处都渗透和蕴含着这一重要目标。如“你知道什么是长征精神么?”“什么是国耻?国耻纪念日意味着什么?”“你知道什么是‘两弹一星’精神吗?”学生读后都深受感染,得到了启迪和教育,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他们的民族责任感的作用。“每课一得”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素材,教学时要充分挖掘其蕴含的思想内容,来感染、熏陶、教育学生,促使他们形成优良的思想品质。

二、“每课一得”的教学运用

1.课前预习,设疑问难

为了让学生学好下节课的重点内容,与教材内容紧密联系的“每课一得”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可以在前一节课授完之后,将其布置为下节课的预习阅读材料,以期顺利完成课堂教学目标。如教学“宋金南北对峙”之前,要求学生预习时阅读“每课一得”:“你知道杭州岳王庙和岳飞墓吗?”这有利于学生明确课文的重点,激发学习兴趣,为新知识的学习蓄势。如教学“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前,要求阅读“你知道新文化运动时期‘德先生’和‘赛先生’是指什么吗?”这样可以使学生提前进入史实,便于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2.教师讲授,激趣引导

作为教学内容中的某个知识点的拓展链接,学生必须掌握的、常识性的历史知识的“每课一得”,应当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作为讲授新课导入激趣时的教学辅助资料,在给学生讲课伊始就造成悬念,缩短学生同教材的距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会兴味盎然地进入学习状态,对提高教学效果大有裨益。如讲解“你了解首都北京的历史沿革吗?”时,教师可采用多媒体图片展示与讲解北京古都的政治文化概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了解北京历史的基础上,再去详细地学习明清的皇宫,用学生熟悉的知识去解释新知识,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探究历史的浓厚兴趣,还可以为新课的学习创设情境,使知识点的过渡水到渠成、衔接浑然天成。

3.教师复述,释疑解惑

对充满故事性和趣味性的“每课一得”,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对其内容进行复述,即可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你知道‘卧薪尝胆’这个成语的典故吗?”“你知道神奇的胡夫金字塔吗?”“你知道‘东方问题’的由来吗?”“拿破仑死亡之谜”等,教师通过绘声绘色地讲述故事内容,自然地把“每课一得”穿插融入进去,学生听来生动有趣,教师讲授也轻松愉快,教与学相映成趣,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课内阅读,突破难点

历史学科内容浩繁,每一段历史都涉及一些生动感人的事例、故事,但囿于篇幅的限制,教材不能详尽阐述,要求新教材的编写应言简意赅。“每课一得”都是专家们精心筛选、符合教学目标内容的重要历史材料,布置学生在课堂适时进行阅读,对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你知道‘八股文’是哪‘八股’吗?”“你了解我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情况吗?”“你知道什么叫‘闪电战’吗?”这些结论性的史实通过教师拓展和精巧链接,能突出课堂教学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对历史知识留下深刻印象。

5.课堂讨论,情趣盎然

匹配问题的“每课一得”,能帮助和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围绕问题进行讨论,然后由教师进行点拨、概括和总结,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如“你知道法国革命期间的共和历吗?”匹配上了“你认为雅各宾派实行共和历的做法对不对?”的问题;“你知道西方的‘契约’思想吗?”匹配上了“你认为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是一种契约关系吗?为什么?”的问题;“你知道文明与文化的概念吗?”匹配上了“讨论人类文明交往方式上的进步及其原因”。类似的“每课一得”,使史料之间互相印证充实、相辅相成,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加深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

6.课后自学,拓展延伸

对中学历史教学的认识篇5

关键词: 历史图片 初中历史 应用

历史图片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初中历史老师一定要认识到历史图片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加强历史图片在教学中的应用,从而更好地加深学生对于历史的认识,提升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结合历史内容,历史图片可以分为很多种类型,那么历史老师就应该结合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历史图片进行辅助教学,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历史图片的辅助教学作用,加深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

一、历史图片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1.加深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在初中历史课堂上,通过加强对历史图片的应用,可以使得历史教学更加直观和生动,从而更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拓展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程度。由于历史是一门讲解过去的事情的学科,对于这些历史知识,学生是没有经历过的,因此仅靠口头讲解,是很难加深学生对于历史内容的认识和理解的。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应该加强对历史图片的应用,进行图文并茂的讲解,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2.有效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在讲解历史知识时,教师可以借助历史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如果学生能够认真仔细地观察,就能从一张历史图片观察到很多该年代所特有的特点,从而更好地认识图片所代表的年代。因此,加强历史图片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3.有效提高历史课堂趣味性

历史其实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然而由于大部分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使用演讲式教学方式,从而使得历史教学变得越来越无趣,从而使得学生学习兴趣也不断下降。如果能够将历史图片应用于初中历史的教学中,就能大大增强历史课堂趣味性,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二、历史图片的分类

1.人物图

人物图是历史图片中非常重要的图片类型之一,通过人物图,我们可以很好地认识到各个朝代的人物特色,从而加深对历史的认识。例如,通过对清朝任务的观察,我们可以得知清朝男子衣着宽松,都蓄发挽髻。

2.地图

地图在初中历史的学习中也非常重要,不同朝代的地图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在学习五代十国的时候,加强地图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于各个国家之间的纠纷与合作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

3.社会经济图

通过社会经济图,我们就能判别图片当中的经济发展情况,并且结合图片内容判断是哪个朝代。

4.科学技术图

我国是四大文明发源地之一,因此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比较发达,不同朝代有不同的科学发明,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就可以通过相对应的科学技术图进行教学。

三、历史图片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1.人物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人物图是初中历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素材,在进行不同朝代的教学时,教师都应该借助人物图进行教学,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不同朝代的服饰、文化等的区别。例如,在进行唐朝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播放唐朝时的人物图,然后让学生分析唐朝时的服装特点;在进行明朝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播放明朝的人物图,让学生分析明朝时的服装特点。服装、发型和妆型都能体现出不同朝代的开放程度及文化经济程度。例如,唐朝女子服饰是最为丰富多彩的,最基本的穿着为三件套,分别是裙、衫和帔。唐朝的女子妆容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画黛眉和贴花钿。因此,在进行初中历史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把握不同朝代不同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教师可以通过人物图进行辅助教学。

2.地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地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意义也非常重大,例如在进行八国联军侵华时,历史教师就可以借助地图进行教学,通过播放八国联军侵华的地图,就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八国联军侵华的顺序和所侵占的地方。此外,在进行抗日战争和内战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历史地图进行辅助教学,如在内战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将红军长征的地图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让学生结合现代地图更好地认识红军长征的路线。

3.社会经济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社会经济图是最能反映一个朝代的兴衰的,因此在进行初中历史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社会经济图进行辅助教学。其中,最为著名的社会经济图就是清明河上图,通过观察清明河上图,我们就可以很好地认识北宋商业的繁盛。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也应该加强对社会经济图的应用。

4.科学技术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我国是四大文明发源地之一,因此我国古代的文明程度非常高,那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借助相关科学技术图进行辅助教学,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对于历史的认识。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在进行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大一统的秦汉帝国》教学时,纸就是在秦汉时代被发明出来的,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就可以展示秦汉时期的纸的图片给同学们观看,而且可以播放纸的生产过程图给同学们浏览,从而让同学们更好地认识到当时的纸的制作生产过程。除此之外,在发明纸之前,我国古代人是利用竹简、帛等各种物质进行书写记录的,那么老师也可以展示古代的各种书写记录的物质,从而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

由于初中图片在历史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加强对历史图片的应用,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认识,并通过历史图片,将历史知识生动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应该加强研究如何有效地应用历史图片。

对中学历史教学的认识篇6

【关键词】:创新性教育

现在中学阶段的任何一门学科都具有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意识、创新性精神和创新性能力的功能。笔者认为历史学科的创新性教育,首先要解决对学生进行创新性教育定位问题,也就是什么样的初中历史学科教育教学才是创新性教育?对学生的创新性教育应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如果这一问题没有解决,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创新性教育就会成为一句空话。那么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的创新性教育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呢?

在此将自己在初中阶段历史学科教学中进行创新性教育的实践中形成的关于初中历史学科创新性教育定位的认识、思考从创新性教育的内容和创新性教育课堂教学目标的改变两个方面诉诸笔端,祈有益于同行的创新性教育。

一、当前初中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过程中的特点。

当代初中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许多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其中最为突出的有以下两方面:

1、重历史表象而轻本质。

由于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的飞速提高,电视机等各种电子媒体得到了普及,极大地增加了学生了解外界各种事物的渠道。在进入初中阶段学习以前,学生对历史知识了解的途径主要是电影电视中历史题材的各类节目(近年来电视中历史题材的电视剧节目相当多)。但由于学生识别能力和判断能力的限制,使他们无法从中甄别哪些内容属于真实的历史事实,哪些是艺术家们的“再创作”,导致了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缺乏对历史知识的应有的严肃性,学习只重历史现象的表象,对历史知识的形象性、直观性、故事性感到有强烈的兴趣,而对历史事件来龙去脉的分析很容易厌倦,对历史知识的学习方法和历史思维方式的掌握感到十分困难。

2、轻理解、运用重记忆。

初中学生在学习历史学科知识的过程中,很少意识到历史知识也同样可以通过理解、运用来达到掌握知识,根本不重视对同类历史事件认识方法的归纳,不重视运用已知的方法去认知相似的历史事实,缺乏有效的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方法,在“读死书,死读书”的怪圈里死记硬背。 初中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历史知识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历史事件名称等基础知识确实需要学生牢固地记住,但更多的时候我们应当考虑如何树立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如何加强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独立思考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学会在掌握基础知识上的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让他们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的创新性意识、创新性精神、创新性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培养,拓展他们学习历史知识的思维空间,掌握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并学会分析历史现象,最终学会学习历史知识,分析历史资料、历史事件,能正确解释历史现象,这才是历史学科教育教学的重要目的。 ? ? 二、初中历史学科创新性教育是建立在学生现有认知水平上的学习历史知识过程中对知识认知和掌握的思维方法和能力上的创新性教育。

在创新性意识和创新性精神上。教师通过历史知识的教学使学生能有意识地在学习历史知识过程中经常有意识地具有独立思考历史问题或历史现象的意识,敢于发表有一定创见的言词并把这种言行经常表现在课堂内外的学习中,形成一种习惯;

在创新性思维的能力上。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的逆向性思维、举一反三的发散性思维等等,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认识、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的学习方法;学生在认识、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具有初步的分析、归纳和综合历史人物、事件的能力,能够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材料运用来论证自己的观点,点评历史人物和事件,勇于发表不囿于教材的新观点、新看法并能言之有理的能力。 三、在创新性教育课堂教学总体目标上,要由在课堂上教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向指导学生学习历史知识转变,逐步变知识传授为学习能力的培养。

对中学历史教学的认识篇7

一、“框架包围、理论内在”的概念的意义

“框架包围、理论内在”是一种学习模式,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的理论基础是元认知,是对“学习方法”的学习,是多层次、全方位认识学习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框架包围、理论内在”的元认知学习体系以中外历史的发展轨迹为框架,以时展的规律和特征为内部理论,使学生首先从整体上勾勒中外历史骨架,其次从细节上掌握历史的内在,从而达到“以史为鉴”、“经世致用”的教育目的。

从教育意义的角度看,“框架包围、理论内在”元认知学习体系首先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理性认识学习的概念和意义,懂得如何学习,如何在学习中获取更多知识,并学以致用。其次,从学习历史的角度看,虽然历史学科有庞大的脉络和复杂的理论体系,但运用“框架包围、理论内在”元认知学习方法,可帮助学生寻获历史发展的规律,对历史形成更清晰和客观的认识,从而提高学习兴趣,获取更多知识。

二、“框架包围、理论内在”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1.以“时间轴”勾勒历史的外部框架

所谓时间轴,是指将一些历史事件划分到某一时间段,并将这些时间段串联起来,最后以数轴形式将其呈现出来,使学生便于用某一时间段为历史事件定义,并了解历史来龙去脉的一种学习方法。历史的时间轴本身即是一个结构完整的知识体系,它就像一幅由多个单一的时间轴串联起来的表现历史的“挂历”,将历史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使学生更清晰地认识历史的全貌。

时间轴的划分方法有很多,如以“左图右史”的方式作出时间轴,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图,如此,可帮助学生在学习和应用知识时快速找到某一点在整个时间轴上的位置和地位。又如,对不同的历史分期进行整合,制作成一个系统的时间轴,如中国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在时间轴上,分别在古、近、现代史部分标出年份和重大事件,这种学习方式扩充了时间轴的容量,虽然信息量的增加不利于学生记忆,但能系统地反映出更多历史事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通史思维,构建历史的外部框架。

此外,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历史时间轴增强学史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自主探究,创设更多历史时间轴的制作方法,以便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掌握正确的学史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不断组织学生串联相关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历史观,继而利用时间轴引导学生将对历史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融合,对一条条直观的时间轴进行整合,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历史知识网络,如此则既能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又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通史思维,有利于不断完善学生的内部知识结构,构建历史知识体系。

2.以“特征总结法”学习历史的内在规律

“特征总结法”是一种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它在“框架包围、理论内在”元认知学习系统的基础上,首先掌握中外历史体系的框架,继而总结历史发展和时代变迁的具体特征,配合对历史框架的理性认识,从而使学生树立完善的历史观,掌握历史全貌。

在课堂教学中,“特征总结法”在每一课都应当有所体现,构建一课学习一个历史知识、总结一个发展特征的学习模式。如教学“汉朝的建立”一课,汉朝是在什么样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带着这样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总结“汉朝”这一历史分期的特征,学生会发现汉朝的建立源于农民起义。同样,唐、明、清朝的建立也是源于农民起义,这就说明这几个朝代的建立有共同特征。而在中国古代史中,并非所有朝代的建立都与农民起义有关,如晋朝和宋朝,东晋刘裕以地主阶级篡晋,赵匡胤则出身军官家庭,陈桥兵变后攻城略地,是以军阀身份推翻残唐、建立宋朝的。因此,这说明晋朝和宋朝的建立有相似的特征。

引导学生总结这些特征,有助于让学生发现历史发展的总体规律,从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构建学习历史的内部理论体系,实现经世致用、读史明智和提升人文素养的教育目标。

对中学历史教学的认识篇8

【关键词】初中历史 历史学习 存在误区 纠正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5.068

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本人积攒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历史虽然是一门十分受学生欢迎的学科,但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误区,影响了学生有效进行历史知识点学习。历史教师,只有引导学生走出历史学习的误区,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历史学科学习,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首先对目前初中学生历史学习过程中存在的误区进行分析,并提出帮助学生走出误区的有效策略。

一、初中学生历史学习过程中存在的误区分析

在实际的教学中本人发现,导致初中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出现误区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只有教师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走出误区,才能使学生更加顺利的进行历史学科学习。本人首先对目前初中学生在历史学科学习中存在的误区进行分析,希望对广大初中历史教师的教学有一定的启发:

误区一:历史学习主要是为了应对考试。目前初中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认为进行历史学科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对考试。历史不仅是一门包含着丰富知识点的学科,而且也是一门对学生的人生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学科,因此,学生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历史学科学习理念,才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而目前为数不少的初中学生在历史学科学习过程中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对考试,这就使学生对为何要进行历史学科学习没有正确的认识,进而影响了学生进行历史学科学习的积极性。

误区二:历史学习过程中单纯的死记硬背。目前初中学生在历史学科学习过程中的误区之二,就是学生存在对历史知识点进行死记硬背的情况。传统教学中受应试考试的影响,学生只有对历史教材上的知识点进行死记硬背,就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因此,进入新时期,不少学生依然认为只要对教材上的知识点进行死记硬背,就一定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实际上现代考试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点的能力,如果学生依然对教材上的知识点进行死记硬背,那么,势必难以有效应对现代考试,也必然难以取得优异的成绩,结果影响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误区三:寄学好历史学科的希望于历史课堂教学。认为历史是一门“副科”,这无疑对学生正确认识历史学科学习的重要性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进行历史学科学习。受历史是“副科”这一教学理念的影响,很多学生寄学好历史这门学科的希望于课堂,认为只要把握好课堂时间进行历史学科学习即可,课余时间没必要再耗费一定的时间进行历史学科学习。学生在历史学科学习过程中投入的时间不足,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不仅影响学生对基础知识点的掌握,而且影响了学生历史应用能力的有效提升。

误区四:难以将历史知识点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提升学生应用知识点的能力,是现代教学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学生只有能够对学习的知识点进行有效应用,才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而目前初中学生在历史学科学习过程中存在的误区之一,就是难以将历史知识点与实际生活有效结合起来。不少学生只有在考试的时候才对历史知识点进行应用,而没有意识到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也能够通过历史知识点的应用加以解决,这就使得学生的历史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打了折扣。

二、引导初中学生走出历史学习误区的有效方法

上文对目前初中学生在历史学过程中存在的误区进行了分析,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存在的这些误区有很强的代表性,希望对初中历史教师有一定的启发,及时思考自己班级学生在历史学科学习过程中是否存在这些误区。针对上文中提到的目前初中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存在的误区,本人提出如下几种引导学生走出误区的策略:

(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学习理念

针对目前初中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历史学科学习理念,认为进行历史学科学习,就是为了应对考试这一现象,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教师要引导学生真正认识到进行历史学科学习的意义,使学生明白应对考试只是进行历史学科学习的目的之一,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好的指导学生的生活、工作与学习,也是进行历史学科学习的目的所在。学生只有树立正确的历史学科学习理念,学生才能更加积极主动的进行历史学科学习。

(二)帮助学生改变死记硬背学习历史的现状

这对目前初中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存在死记硬背的学习现象,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使学生将历史学科学习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为了帮助学生走出对历史知识点进行死记硬背的误区,要求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死记硬背的危害,采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对学生应对考试也产生了不良影响,影响了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对知识点进行灵活应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点的过程中积极进行理解,这样才能更加高效的掌握知识点。

(三)将课堂学习与课余时间的学习结合起来

针对目前为数不少的初中学生寄学好历史学科的希望于课堂的情况,要求教师积极的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历史是一门知识点十分丰富的学科,学生把握好课堂教学,只是学生学好历史学科的途径之一,而课余时间进行历史知识点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本人认为学生不仅要在课余时间进行历史知识点的学习,而且要能够有规律的进行历史知识点的学习,这样学生才能更加扎实的掌握知识点。

(四)将历史知识点与实际生活有效结合起来

对中学历史教学的认识篇9

关键词:多媒体 高中历史 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22-0-01

1 前言

多媒体教学方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已有一段时间,并对教学效果的提升起到了显著的作用,但与此同时,这种教学方式所表现出来的问题也是十分明显的。为了能够让广大教师更好地认识与解决这些问题,克服多媒体网络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文章从四方面提出了基于多媒体环境的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不足,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2 基于多媒体的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不足

2.1 对多媒体教学功能的认识不足

对于多媒体教学的认识中,高中历史教师存在两种比较偏激的想法,是认为多媒体技术完全没有用,完全忽视了多媒体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另一种是盲目地依赖多媒体技术,完全忽略了传统教学方式,这两种错误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历史教学中多媒体技术使用效果的发挥。在这两种观念的影响下,历史教师均表现出对多媒体功能认识上的不足,也客观地说明我国高中历史教学观念的落后,高中历史教师对多媒体网络教学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2.2 对历史教材的处理和历史素材的选择存在误区

目前,高中历史教师对多媒体网络历史素材的认识存在着以下三种错误想法,一是完全依赖于网络历史素材,而忽视教材中的历史知识及要点;二是单纯地利用多媒体,照抄照搬教材,多媒体课件仅仅是教材的电子版,毫无创新意义,反而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三是有些历史教师盲目注重课堂内容的大容量,使课堂教学内容没有主次之分,而学生也会对历史知识点的掌握感到茫然而不知所措。这些误区将会对教师教学效果造成较大的影响,并直接体现在学生对历史课堂教学的反应及学生成绩当中。这种错误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是与国家对历史教学的要求相违背的。

2.3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使用不当

在基于多媒体环境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历史教师往往会被多媒体技术可以直观、形象地展示知识要点的特点所迷惑,而忽视了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概括总结能力下降。再加上有些历史教师盲目地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历史知识的反复简单演示,并未对学生进行适当地引导与启发,导致学生很难具备创新能力及历史思维。而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历史教师没有恰当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与手段,需要教师逐渐认识并改变这种错误观念。

2.4 表现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

从当前基于多媒体环境的高中历史教学现状来看,教学过程有利用多媒体对学生强制灌输知识的趋势。部分历史教师盲目响应学校多媒体教学要求,用多媒体来代替教师应做的所有工作,忽略了作为历史教师本身应当承担的责任与义务,未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主动性。结果导致课堂单一无趣,没有个人风格,课堂氛围沉闷,学生不愿意积极参与到教师教学中的情况。

3 基于多媒体环境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3.1 正确认识与处理多媒体教学手段与师生主体地位的关系

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手段与师生主体地位的关系,是为了避免历史教师忽略学生主体地位,而盲目地依赖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情况出现,并实现各种教学要素的科学合理分配。为此,高中历史教师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处理好教师本身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关系,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作用,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二是处理好多媒体环境下历史教学与培养学生自主创造性的关系,在多媒体教学条件下,高中历史教师需适当地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并保证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互动当中,活跃课堂气氛,提升教学效果。

3.2 正确认识与处理多媒体与历史教学内容的关系

为了保证基于多媒体环境的历史教学课堂与历史教学本身的一致性,应当结合历史教学的具体内容选择性地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具体来讲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以教学内容与细节为依据,选择性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例如,针对历史事件、历史图片等可以通过多媒体影视资料进行直观、形象、生动的展示,而对于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则可以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二是注意多媒体教学手段与历史教材的结合,避免盲目使用多媒体技术,而忽视教材内容结构安排及重难点划分等情况。实际上,不管技术如何发达,教学手段多么丰富,都离不开教材,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的重要依据,多媒体网络资源的获取应当以教材为参考。历史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要与教材内容相一致,不能为了节约备课时间从网络中直接下载与教材内容不相符的课件,保证基于多媒体环境的高中历史教学符合国家的各项要求与标准,促使师生共同掌握完善的历史知识。

3.3 正确认识与处理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的关系

从高中历史教学的整个过程来看,历史教师应当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结合课程教学实际需求,有选择性地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并能够在科学合理利用多种不同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实现传统教学方式与多媒体网络教学方法的有机整合,有效提升高中历史教学效率。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广泛应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着明显的问题。文章研究了多媒体环境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四方面不足,并结合高中历史教学实际要求,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望能够为未来的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提供新的思路,为高中历史教学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础。

(唐山市丰润区第二中学,河北 唐山064000)

参考文献:

[1]李慧军.多媒体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能力培养[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1.

对中学历史教学的认识篇10

关键词:历史教学;公民意识;教师;培养;学生

现代公民社会最重要的标志就是有具备现代公民意识的高素质公民。公民意识是一种现代社会意识形态,是公民对自己在国家中的社会地位、社会权利和社会责任的一种自觉认识,主要包括国家意识、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公德意识、环保意识等,对于初中阶段学生来讲其核心是以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为主的国家意识。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公民意识的培养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有利于提高初中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加上中学生作为未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且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在结合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探索培养初中学生公民意识的各种有效途径和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现实意义。初中阶段历史教学需要培养的公民意识主要有爱国主义及民族精神、法律意识、价值观念,其中最为强调的是学生对国家认同感,然后才是遵法、守法的意识,最后是责任、公德等意识。本文以研究公民意识的培养与初中历史学科相结合为突破口,分析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意义以及公民意识培养所涉及的内容,并结合自己教学实践就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公民意识的培养做了初步探索。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意义

学生有了历史认同才会产生国家认同及民族认同,所以对于初中生来说通过历史教学去了解我国的历史作用和意义是非常大的。通过一定的历史学习和训练,能够帮助初中生风度历史意识,然后引发其对现实的理解和思路,进而形成公民意识。

1.利于学生适应社会发展。

初中阶段的学生是社会化的关键期,同时也是学生公民意识形成的关键期,而学习历史实际上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过去,而是让学生习得历史修养,进而做到思想上的迁移,从而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

2.利于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

首先能够让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价值有充分的认识,因为历史的过去性很多学生认为历史是无用的,那么作为教师则应该在教学当中注重历史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认识到历史知识的重要性,进而产生学习兴趣。例如我们在学习“贞观之治”的时候,教师则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视野的开阔,帮助学生认识到国家要强大就需要具有开放意识,同时还应该注重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建设。其次教师在进行公民意识培养中所使用的多样化教学形式也利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二、公民意识培养所涉及的内容

1.国家意识的培养。

初中历史教学为学生国家意识的培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例如初中历史教学中讲到的“四大发明”、讲到的岳飞以及各个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等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在历史的潮流当中做出了可歌可泣的壮举,这些英雄人物激发着学生的爱国情怀。另外外国史的教学还能够让徐色吸取爱国的营养,而这些内容都是可以成为学生国家意识培养的重要素材。

2.责任意识的培养。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人类历史实际上就是人类对社会负责的延伸史,涉及到很多关于责任意识的素材,例如初中历史教材中的文天祥、林则徐、谭嗣同等都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公民的责任意识。

3.国际意识的培养。

历史教学当中很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都是培养学生国际意识的有效资源,例如在讲授四大发明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为什么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会遭遇不用的对待?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当前改革开放的重要性,让学生能够将当时中国的发展放到整个世界环境中来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

三、提高初中历史教学公民意识培养有效性的措施

首先要树立起学生整体的、系统的观念,然后作为初中历史教师还应该去积极的争取各种教育力量,将课堂教学的关键作用,和社会实践的辅助重要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有效性。

1.深刻挖掘出历史教材中能够公民意识培养的素材。

初中历史教学内容涵盖内容丰富,有政治、科学、社会,也有经济、文化等内容,总体上来讲国内史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世界史的学习则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求同存异的国际意识。例如教师在讲授《甲午中日战争》的时候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国家的强大能够让我们具有更强的归属感,对于该课程教师还可以采用视频的形式进行相关影片的播放,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当中心灵受到洗礼,进而产生强烈的爱国意识。又比如,《我们身边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一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告别了历史课程中单纯的历史知识学习,而更加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初中生的兴趣、思想、观念等。笔者在研读历史教材时,结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发现这部分内容是向学生渗透公民意识的有效载体。学生对于这些内容比较熟悉,加上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学生十分自然地产生了思想上的共鸣,顺利地进入历史课程学习。笔者通过联系身边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现状,让学生提出自己观察到的社会、国家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和现象,有的学生提出了当前农村土地大量荒芜、我国的粮食危机、环境污染严重等一些公众普遍关注的热点,并通过与老师以及同学讨论,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抓住这些有利的切入点,不但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促使学生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强化了学生的公民意识。

2.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性。

我们知道公民意识涉及到很多内容,同时有和现实结合的较为紧密,那么作为教师要想达到培养公民意识的目的就需要根据教学需要采用灵活性的教学方法,将讲述法、角色扮演法和讨论法灵活运用起来。例如《鸦片战争》这节课的讲授方法教师就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来进行,选取学生分别的扮演嘉庆皇帝、孙玉庭、巡抚、统领等角色,不仅能够让学生参与到表演当中,还能让学生在表演当中体会到侵华日军对中华民族造成的伤害,对全面抗日的价值有更深的了解,从而激发起学生的为中华复兴而奋斗的责任意识。

总结:

初中阶段的学生是公民意培养的关键时期,该时期的学生应该形成的公民意识主要有爱国主义及民族精神、法律意识及价值观念。而要想使初中历史教学发挥出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作用,需要教师深刻挖掘出历史教材中能够公民意识培养的素材、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性。

参考文献:

[1]张雪琴.中国公民意识生成之路及对当代中国的借鉴[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第6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