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商安全管理十篇

时间:2023-03-18 06:30:02

承包商安全管理

承包商安全管理篇1

虽然许多外租车驾驶员的驾驶恶习得到了控制,但与公司安全要求仍有较大差距,习惯性违章仍未得到有效解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缺乏对车辆的管理,对车辆的安全技术状况不够了解。外租车驾驶员的收入主要与工作量挂钩,因此驾驶员不情愿主动修车,能凑合跑就继续运行。途中没有严格执行“三查十五点”,一旦在运行中遇到刹车、转向等故障问题,就有可能发生安全事故。

(2)驾驶技术和安全知识欠缺。现在驾驶员的培养流程极为简单,基本上在驾校交过学费后都能拿到驾照,驾驶员的水平基本都是在日常运行中摸索学习的,有较多的驾驶坏习惯,却无人管理,安全知识从未培训过。识别风险、规避风险以及突发事件后的应急处置能力都不足,这些都是存在的安全隐患。

(3)驾驶员安全环境保护意识差。驾驶员都是以追求利益为目的,不顾环境污染的后果。

(4)车辆技术状况差,维修保养跟不上,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

2运输承包商安全隐患分析

2.1车主安全方面不足的主要体现

(1)追求利益最大化。外租车到特车公司的目的就是获得效益,全部心思都在追求尽可能高的利益,对利益无关的几乎不关心,更是不愿意出钱给驾驶员培训,购买劳保护具等。

(2)安全意识差。车主在生产工作中对驾驶员交代的往往是工作情况、车辆损耗、油料消耗等,未做到安全提示。

2.2驾驶员自身方面不足的主要体现

(1)驾驶技术和对车辆技术状况方面了解不足。首先如大家所知,驾校里面所学的东西远不能满足驾驶需要,但只要交够学费就能拿到驾照,之后就直接上车工作,逐渐养成较多的不良驾驶习惯,只能从遇到的事故和工作经验中获得相关知识,既不系统也不全面。

(2)生产中只想到任务和酬劳,其他想的不多。驾驶员工作中往往想的都是尽快完成任务,拿到更多的酬劳,但是往往忽视了驾驶员是一个危险的职业,稍不留神就会出现意外。

(3)安全知识知之甚少。外租车驾驶员都未经过系统的学习和培训,对安全知识的掌握往往是通过经验和自身的教训,安全知识不足直接导致驾驶员不能有效的进行风险识别和风险规避,在应对突况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

2.3客观原因

(1)多拉快跑的风气影响。外租车都是从社会上租来的车辆,进入特车公司后,虽然好多恶习得到了纠正,但是在车辆运行途中仍和社会上的车辆共同运行,外部车辆这种松散管理以及投机获得的高额利润仍不断影响诱惑着外租车的车主和驾驶员。

(2)社会车辆不规范操作带来新的安全隐患。由于新疆地广人稀,大多数路段处于交警和电子警察的监控盲区。部分社会驾驶员常常会出现强超抢会、开“英雄车”、“赌气车”、不让道等情况严重影响车辆的安全运行。

(3)社会车辆不安全行为。有时候,由于社会车辆的不安全驾驶行为也影响公司外租车的安全。如逆向行驶、紧急刹车、盲区超车等,甚至有些驾驶员因疲劳驾驶直接冲向迎面而来的车辆。

(4)车辆的安全技术状况。部分车辆的安全技术状况欠佳,加上车主和驾驶员对车辆的维修保养重视不够,在途中易发生抛锚、故障,从而引发安全事故。

3运输承包商安全管理措施

3.1车辆的措施

(1)严格控制外租车车辆的车况。在租用外租车时要严格把关,确保车辆的技术状况好、车容车貌好,并加强日常的安全检查,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车辆要立即叫停。

(2)定期对车辆进行回场检查。按照公司车辆管理办法,要求车主每月进行回场检查。

3.2车主的措施

(1)执行严格的处罚措施。外租车进入公司的主要目的就是想获得尽可能高的收益,要提高车主对安全方面的关注,就必须执行严格的处罚措施,对于违反纪律和违章要进行严肃处理,这样才能引起车主们的注意,才能有效约束他们按照要求做好安全工作。

(2)进行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安全认识。要改变车主对安全的认识,必须培训相关的安全知识。因此公司生产科、安全科组织车主进行安全方面的学习,使其认识到事故是最大的损失,安全就是效益,不断灌输“安全第一”的思想,车主才能主动的想安全,要安全,尽力做到安全。

3.3驾驶员的措施

(1)执行严格的处罚措施。驾驶员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高的酬劳,因此对违章、违反纪律的驾驶员要执行重奖重罚措施,让驾驶员明白遵章守纪才能拿到相应的酬劳,严厉的处罚制度威慑其不敢违反规定。

(2)加大违章查处力度。要有效监督驾驶员是否遵章守纪,必须加大现场监督检查力度。通过不定时、不定点的安全检查,通过GPS监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组织驾驶员进行安全学习。要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必须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教育。让驾驶员明白事故带来的危害,对个人、家庭、社会造成的影响,驾驶员才能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同时要对驾驶员的风险识别、应急能力进行反复培训,提高驾驶员识别并规避风险的能力,对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驾驶员只有掌握了这些,才能有能力做好安全。

3.4公司的措施

(1)积极完善管理制度。公司的管理要不断的完善,尽可能的完善运输承包商管理制度,以减少安全管理的盲区和漏洞。

(2)有效利用科技手段监督检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车辆管理手段,公司目前已有的GPS技术已日趋完善,能有效的监控车辆的运行地点、车速、连续运行时间和历史运行记录等,这些能有效的弥补现场管理不到位的问题。

承包商安全管理篇2

西南油气田矿区服务事业部主要是为四川油气田后勤服务的,主要服务川渝两地的18个区域性油气田生活基地,工程项目点多、面广、规模小。以2013年为例,工程项目有80余个,合同总金额1.6亿,涉及的承包商近70家,这给安全管理工作带来先天难题。2010年矿区服务事业部制定了《工程技术服务承包商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管理实施细则》,通过严把承包商资质审核关、QHSE业绩关、人员素质关、施工监督关、现场管理“五关”,严格签订工程安全合同,严格承包商安全监督考核,使承包商安全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矿服系统工程承包商安全管理总体上还是存在重准入、轻监督、少清退问题。

2承包商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承包商安全管理的不足和难点

1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按照矿区服务事业部规定,建设单位在与承包商签订工程合同时,同时要签订安全合同,落实安全主体,明确安全管理主体责任。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直线责任部门要求多、落实少,属地单位监管责任缺位,项目管理责任没有真正落实,造成了现场安全监管责任不明确,加大了对承包商安全管理难度。2施工现场监管力度不够。首先,由于集团公司“三控制一规范”及矿区业务收缩的政策,专业技术人员补充有限,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专业人员配置不足,不能满足承包商安全监管需要。其次,施工现场安全检查深度不够,注重突击性的安全大检查,忽视日常的监督管理制度和措施的落实;注重施工过程实体安全检查,忽视承包商安全责任制的建立和落实的检查。再次,现场安全监管人员素质良莠不齐,部分人员缺乏系统的专业及安全知识,履职能力有限,对于存在的问题难以有效查出及准确处理。3承包商安全业绩考核困难。在工程建设领域,尤其是建筑行业信用体系缺乏,资质挂靠、随意分包、违法转包等乱象大量存在,承包方和实际施工方不统一,导致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责任不明确,部分实际施工方不具备相应管理水平或施工技术,造成施工现场管理失控,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的各项措施得不到落实。但建设单位是与被挂靠方直接签订合同,对承包商的各类业绩考核也只能针对被挂靠方,难以真正落实到实际施工方。

2.2承包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主要问题

由于生产设施的临时性,作业环境的多变性和人员设备的流动性,造成施工现场管理中的漏洞较多。1承包商人员素质不高。一方面,施工工人绝大部分是农村劳动力,文化层次不高,没有受过正规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相关知识缺乏,安全意识淡薄,违章操作、野蛮施工等现象频发,他们往往成为安全事故的肇事者和受害者。另一方面,现场安全管理人员不按要求配备,一是不按中标文件中明确的安全管理人员到现场,二是中途更换频繁,三是由现场施工员或技术人员替代。部分管理人员认识存在偏差,重效益、重进度、轻安全,认为花过多的时间在安全工作上会影响施工的进度,认为安全和工期是矛盾的。2承包商安全投入不足。现行的施工招标,尤其是土建招标,大多是低价中标,虽然在合同中要求安全费用单列,而且单独制定了安全合同,但是在承包商低价中标之后,因为缺少对安全资金使用的监控,不少承包商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安全投入是一种负效益,能省则省。安全投入不足,还体现在承包商聘用尽可能廉价的劳动力,对所辖的施工人员缺少有效的安全教育和训练,以及设备设施简陋、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数量不足,且质量低劣等。更有甚者,由于一些企业对陈旧老化机械设备维修、更新不及时,造成带病运转,给施工作业带来了安全隐患。3承包商内部管理混乱。由于矿区建设项目多、规模小的特点,承包商施工现场有“工头式”管理现象,没有建立或者部分机构没有设立,一些对口联系无法建立,没有形成顺畅的管理链,使很多工作没有办法进行对接,存在管理死角。管理制度、岗位责任、技术方案、应急预案等多流于形式,尤其是技术方案、应急预案缺少有效的风险分析和应对措施,所以在施工前就没有办法对施工人员进行有效的安全技术交底,施工现场安全工作处于盲从和无序状态,一些不符合标准、规范的施工行为,不能得到及时的发现和纠正,如作业现场劳保防护用品穿戴使用不正确、安全防护设施设置不规范、临时用电违规搭接的现象时有发生,作业现场安全隐患不能得到彻底的消除。

3承包商安全管理对策及建议

3.1建立项目分类管理制度

按照工程规模和作业风险将工程项目进行分类,规模大、风险高的项目设置专门安全管理监督机构,配置专职安全管理监督人员,开展日常巡检,严格审查其作业方案,重点加强现场监管;规模小、风险低的项目进行属地安全监管,定期组织培训,告知其作业风险,严格按照安全管理程序进行监管。

3.2健全安全监管考核制度

建设单位是项目安全责任主体,严格配备项目安全管理人员,统一协调、监督参建各方的安全工作,明确直线部门、属地单位现场监督人员的职责;完善安全监管单位、个人考核实施细则,对成绩突出的建设单位和个人给予一定形式的表彰奖励,对问题较多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曝光处罚,对不能正常履职的安全监管人员及时撤换,切实落实现场安全监管职责,确保现行安全管理制度得到贯彻执行。将建设单位承包商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作为年度安全生产考核的重点内容,考核结果作为评选矿区服务事业部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的依据。

3.3理顺承包商管理链的衔接

承包商安全管理贯穿于项目各个阶段,时间跨度相对较长,参与管理和监督的责任部门多,要科学统筹整个管理过程,优化资源配置,认真研究每个环节,在管理链上形成无缝闭环对接,做到既有合理分工又有沟通协作,实现投资、工期、安全、质量的协调控制,确保工程质量安全无事故。

3.4优化承包商安全管理制度

太多的标准会让人无所适从,适合自己的标准比正确的标准更重要。针对矿区建设项目特点,在项目分类管理的基础上,以矿区服务事业部各项安全管理标准及审核清单为依据,编制适宜于自身管理需要的工作指南和工作表单,化繁为简,增强制度文件的可操作性。对一些内容涵盖面较广的安全标准编制针对矿区建设项目的执行程序,建立矿服系统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标准。

3.5抓好现场监督人员及承包商培训

1抓好项目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只有项目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责任心提高了,才能对更好地对承包商进行监管,打造和培育一支承包商安全管理的专业队伍。各建设单位可总结项目管理的经验教训,并在矿区服务系统内部进行经验分享,为兄弟单位借鉴参考;可组织各单位对承包商安全管理培训的课件开发,开展经验交流评比活动,通过交流、学习,集大家的智慧,共同提高矿区服务事业部的承包商安全管理水平。2抓好承包商的培训。一是对施工单位管理人员严格按分公司要求进行入场安全教育培训;二是施工单位逐级对施工现场人员进行入场三级教育培训(查资料,抽查员工;三是在施工区域张贴安全文明警示语,处处提醒,采取公示栏对单位之间或民工主动遵守或违反规定给予公示等方式营造安全文件氛围;四是通过培训将成熟的安全管理方法推行到承包商内部日常管理中。将企业的安全文化植入到承包商员工心中,只有承包商员工真正树立了“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的安全理念,才会筑牢矿服系统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的根基。通过触动承包商员工的灵魂,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促使其改变观念,由被动接受检查变为主动抓安全管理。

3.6落实施工现场安全监管

1人员、材料、设备入场管理。核查承包商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材料、设备是否与投标文件承诺的、工程合同约定的一致,变更项目(或施工过程中变更必须承包商提出书面申请,尤其避免人员频繁更换对项目不熟悉,造成施工过程、安全管理断档。审查承包商入场人员的职业健康证明和安全生产责任险,核查施工作业前安全技术交底。2安全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建设单位招标管理部门应在招标文件中列出安全生产施工保护费用项目清单,承包商的报价中应当单列此项费用;重点检查承包商列入概算的安全生产施工保护费用是否按规定使用、是否专款专用,关键是确保专款专用,制定安全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在合同中增加安全专项资金使用条款,使安全专项资金的支付与对承包商的日常检查评价及总体评价挂钩,并在项目完工后对实际使用明细经各责任方确认,最终与项目结算挂钩,从而有效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3施工过程抓关键、保重点。矿区服务事业部安全管理资源有限,工作应有的放矢,找到安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关键控制点,就会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有研究表明:在建筑施工中有五类伤害造成的事故占建筑行业事故总数的95%以上,它们分别是: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坍塌,因此,对建筑类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重点可以放在对这五类伤害事故的防范上。

4结束语

承包商安全管理篇3

关键词:承包商 安全 生产管理

胜利海洋钻井公司是一家从事浅海、极浅海海域钻井作业的专业化公司。由于工作性质和业务范围的因素,确定了海上生产的突出特点。公司始终把安全生产作为基本发展战略,不断提高自身的安全管理水平,下面就该公司在做好承包商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一些做法汇总如下:

一、承包商管理的背景以及理念

公司的生产建设离不开承包商的协助,创造优良的安全生产业绩自然也与承包商的管理密不可分,海上施工情况复杂、人员密集、设备密集等等客观原因更加重了双方的安全施工难度,稍有闪失就会引发安全事故,同时承包商还可能存在分包、借工等用工形式,有的承包商安全管理不到位,承包商现场施工人员素质不高,这些都对公司的海上安全生产提出了挑战,成了公司安全管理的软肋。对此,公司组织专题会议,分析承包商管理的现状,确定了公司承包商管理理念:携手承包商共管,实现甲乙方安全生产双赢。制定了承包商的安全管理规定,在实际应用中并结合生产变化不断探索和创新承包商安全管理办法和模式,使承包商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二、承包商管理的具体措施

1.与承包商施工前的沟通和管理

1.1开好座谈会

公司在每个大型项目招标前都会召集各承包商开一个座谈会,会议一是告知承包商项目的具体内容和技术要求,更重要的是要和承包商沟通交流安全管理理念,让承包商在安全管理认识方面要与公司达成一致,树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概念。同时告知各承包商,公司会优先选择能独立完成施工项目的承包商,因为转包和分包对工程本身以及承包商的自身利益危害极大,经常发生以包代管,包而不管的现象。转包、分包,会失去业主的信任和牺牲未来的市场,会带来工程质量低劣,安全事项频繁发生以及工期拖后,这些都给承包商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还要承担分包商违约的连带责任,对承包商今后的市场开拓蒙上阴影。

1.2把好资质关

把好承包商资质关,这是承包商进入公司市场的前提。试想,一支资质不合格的队伍,如何有能力为我们提供合格的服务。对承包商队伍资质审查工作重点应放在三个方面,一是承包商是否取得相关的有效证照,是否建立完善有效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和制度,二是是否具备相应资质的管理、操作人员队伍,三是是否有相应的物资设备的硬件设施等方面。对存在超资质承揽工程、信誉不佳、业绩较差等问题的承包商不予考虑。

1.3定好责权利

公司管理部门经过长期的观察发现这种管理容易和承包商产生分歧的,一是按照惯例风险抵押金一般收取项目总投资的2%-5%,毕竟发生安全事故的几率是比较小的,这样承包商总感觉增加了运营成本,公司在处理这个问题上有所变通,根据施工风险适当降低收缴标准,这样承包商不但不会降低自己的安全管理还会更加努力,因为公司给与了承包商信任,承包商自然也会努力管理反馈业主,再者真要出现风险抵押金扣罚不足时,承包商也会信服积极补交的。二是安全承包合同的履行也存在问题,“营的不用,用的不知”,即经营管理合同的部门具体不运用合同,真正要落实合同责任的部门和人员却不知晓合同内容,大大降低了责任部门和人员的责任心。针对这种现象公司要求不但要和承包商签订完安全承包合同,而且要与承包商一同做好安全合同交底工作,让所有的施工参与者都明确安全责任在哪里,把安全责任分解到具体施工部位,工序、工种和人员岗位上,全员参与安全控制。

2.对承包商施工过程的控制

2.1对承包商人员的监督和管理

首先项目所在单位与承包商均要明确安全生产负责人。项目实施过程中,指定双方现场安全管理的对口工作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必须持有安全监管部门颁发的资格证。其次要核对承包商派驻现场施工人员的真实情况,防止不具备施工资质的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确保特种作业或专业技术人员依法取得相应资格证书,重点对特种作业人员资质的年审记录进行审查。在承包商确保提供了合格员工的同时,鉴于海上作业特点,公司考虑到还要保证承包商员工的出海安全,公司在前线驻地专门成立了出海人员教育基地,所有的承包商人员均要在此接受专业的出海前的教育,学习平台有关安全知识,掌握平台的基本安全要求,签订承包商平台施工作业HSE事项告知书,上平台后严格遵守平台的各项管理规定。

2.2对承包商安全设施的监督和管理

承包商的商业运作特性决定了利润最大化是首要要素,使得安全设施投入不够。个别承包商常常用侥幸心理走在事故发生的边缘。为节约经费,总是减少安全措施环节,降低安全措施要求,在安全措施和环节控制上“偷工减料”。比如:安全帽,我们现在严格执行规定在有效期内使用。而承包商的安全帽,很难是在有效期内使用的,还经常出现劣质安全帽。再就是使用安全性能差的设备设施,在现场管理过程中,会发现承包商所使用的临时电源线老化严重,设备没有电气安全保护设施等现象。对待这样的现象我们会责令承包商立即整改,直至其满足安全需要。

2.3对承包商施工现场的监督和管理

重点抓好承包商施工作业方案审批、技术安全交底、作业许可办理、安全防护措施落实、现场文明施工、“三违”情况、安全监护履职等全过程监督管理情况。开工前业务主管部门和项目施工所在单位会和承包商一同就施工作业方案进行研讨,经过讨论达成一致再在公司各相关部门进行方案审批,确保施工方案科学严谨。开工前甲乙双方会进行技术安全交底,明确彼此的安全管理职责,相互告知项目施工中存在的风险。具体施工期间公司还会结合重点专项检查、日常周期检查和突击检查等多种形式加强过程控制,使施工作业全过程全面受控,检查内容涉及人员上岗证件、作业区安全环境、安全技术措施落实、应急处理能力等,发现承包商在施工期间出现违章行为及事故的,列入《安全环保检查公报》考核,罚款从安全风险抵押金中扣除。对于分包商、转包商的安全处罚从其总承包商的安全风险抵押金中扣除。对承包商的一般违规及隐患下发问题通知单立即整改;对重大事故隐患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单限期整改;对严重违约、违规、违章停产整改,直至解除商务合同。对以上问题拒不整改的每出现一次分别扣除安全风险抵押金的10%、50%和100%,对承包商出现安全事故的同时追究项目施工所在单位的连带责任。

三、承包商管理取得的成绩

通过以上的措施,促使承包商由被动接受管理转变到主动加强管理,夯实了安全管理的基础,在公司与承包商的共同努力下,双方均取得了安全生产的良好业绩,累计近15年未发生过海上重大安全事故,实现了业主与承包商的和谐共赢发展。

参考文献

承包商安全管理篇4

关键词:承包商;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安全生产是供电企业的头等大事,做好安全风险控制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特别区县级供电局主配网分开管理后,地区配电网络得到了飞速发展,配网现场施工作业出现点多面广、作业环境复杂多样的情况。现阶段各类基建、技改、大修、检修现场的不断增多,且其中承包商施工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如何控制施工作业中的承包商人身安全风险,成为配网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

1. 承包商人身安全风险

1.1承包商数量偏多、良莠不齐,部分承包商的安全管理薄弱,现场控制存在不到位现象,特别是多班组、多工种协同作业现场,以及交叉作业现场欠缺协调、分工不清、职责不明、违章现象依然存在。

1.2承包商由于工程项目较多,施工人员不稳定,流动现象严重,造成安全培训教育不到位,并存在以包代管的情况。

1.3对于大型、复杂或危险性高的现场施工作业,承包商事前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能力不足。

1.4施工单位工作负责人现场安全管理、指挥及协调等综合能力不满足现场作业的要求。

1.5承包商自身管理不健全、不完善,部分承包商安全管理人员严重不足,项目监理人员紧缺,普遍存在一人兼管多项工程现象。

1.6施工现场生产机具、生产用电及个人防护用品存在管理不到位、使用不当和配置不足的情况。

1.7对于特种作业施工,譬如土建、电焊、气割等作业,工作人员未取得相关专业资质或作业不规范。

2.承包商人身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2.1施工前风险管控

2.1.1项目管理单位及承包商应指定相应资质的管理人员负责工程项目的实施协调,明确业主项目部、项目管理人员、供电所项目管理人员及承包商项目管理人员职责,各项目管理人员必须具备项目管理及风险管理理论及知识。

2.1.2项目管理单位和监理至少在开工前一周按“十大必备条件”对施工组织机构、施工方案、安全技术交底、安健环设施、施工人员资质、开工前安全考试、应急措施等资料和签名情况进行审核,不具备条件不允许开工。

2.1.3项目开工前,承包商必须从人身、作业、用电设备、工器具管理、防护用品配置等方面对项目施工开展作业风险评估,并且要对施工单位全员进行风险和防范措施的培训教育后方可进入现场作业。同时,将风险管控措施逐项落实到人,制作成风险看板装设在作业现场的显著位置。

2.2.施工过程中安全风险管控

2.2.1严格执行项目管理单位的项目管理人员、监理人员和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安全员及工作负责人的到位标准,监理人员和施工单位安全员、工作负责人不在施工现场不允许开工作业。

2.2.2严格执行计划管理措施,施工单位必须每日报送次日的施工作业计划,由承包商项目管理人员对施工计划的准确性负责。安全监察部门根据施工计划制定每日监察计划,落实安全监察工作。

2.2.3开展安全风险分层分级管控,充分发挥安全监察部门、业主项目部及属地供电所项目管理人员、监理人员及施工单位安全员作用,对中级以上风险施工项目及隐蔽工程施工,实行全过程安全管控,如深基坑开挖、高支模搭建等。

2.2.4发挥现场监理人员的作用,并对其进行考核。项目监理人员要严格履行监督管理的职责,服从项目管理单位的管理,监理人员严格按照监理大纲开展工作,监理人员有权对现场的违章行为进行制止、教育和处罚,对施工单位拒不整改安全隐患的行为,可向业主提出扣罚施工单位安全保证金的建议。项目管理单位应每月对监理人员到位情况进行考核,对不合格的监理人员提请更换。

2.2.5落实项目实施的沟通协调机制,项目业主、监理人员、设计人员、施工单位相关人员必须参加每周的工程现场例会,协调处理和安全质量有关的事项,监理人员和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安全员及工作负责人缺席两次及以上者,取消其个人在本工程项目的相应资质。

2.2.6介入承包商内部管理。除对其作业现场进行安全监察外,采用定期和不定期“飞行检查”等方式,增加对承包商安全投入、安全培训与学习、隐患排查与整改、人员配置和流动情况等内部管理的督察。

2.2.7项目管理单位应对承包商派出的工作负责人和施工人员进行监督,对不符合管理和技术要求的应立即责令其中止现场作业,并提出更换工作负责人或施工人员的要求,如承包商无法提供符合要求的工作负责人及施工人员,项目管理单位应向上级单位提出更换承包商的请求。与承包商签定的合同应有体现业主上述权益的条文,项目管理单位和承包商须切实履行职责,对因失职产生后果的项目管理单位和承包商进行问责。

2.2.8加强施工现场生产机具、生产用电及个人防护用品管理。项目管理单位人员、监理人员及安全监察人员共同参与监督承包商的安全防护资金和施工设施投入,监督施工现场的生产机具、生产用电及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状况,对检查中发现涉及人身安全隐患的必须立即停工整改。

2.2.9施工作业期间,业主项目部、监理和安全监察人员须对承包商现场工程管理和施工人员的资质和施工安全实施监察,对没有资质注册、没通过开工前安全考试、未经业主项目部审核批准的人员坚决清理出施工现场。

2.2.10落实违章“说清楚”机制,即现场违章人员、工作负责人、项目管理人员必须就违章事件的经过、原因及整改措施向安全监察部门说清楚,并对其进行问责,及时将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

2.2.11落实“站班会”制度,开展“三交三查”,“三交”(交任务、交安全、交技术),“三查”(查衣着、查工器具、查精神状态)。即工作前,全班集合,工作负责人检查每个成员是否穿工作服?是否扎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是否睡好觉?精神状态如何?然后进行分工,布置工作,交待技术要点、安全注意事项和危险点。必要时要求作业人员回答工作的目的、内容、方法、安全注意事项以及工具、材料的准备情况。通过站班会使作业人员更快速的进入工作状态。

2.3施工后风险控制

2.3.1项目管理单位应每年对当年开展施工的承包商,根据其安全管理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安全评价,以来年选择安全管理基础良好的承包商,降低安全风险奠定基础。

结语

只有真正将承包商安全管理纳入供电企业安全管理中,真正落实安全风险管控,对施工项目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全面分析,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并做好落实及监督指导工作,才能真正控制住承包商人身安全风险,为配网建设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安全稳定的发展。

承包商安全管理篇5

关键词:工程分包;安全管理;项目协调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2001年以来,建筑业总产值以20%左右的增长速度持续稳定上升,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同时,建筑业就业容量大,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全国3,200多万建筑业从业者中,农民工的比例高达84%。然而,建筑业的安全水平相对较低,每年由于安全事故丧生的从业人员超过千人,直接经济损失逾百亿元,是所有工业部门中仅次于采矿业的高危险行业。2009年上半年,全国因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死亡1,074人,发生重大事故4起,死亡45人,同比增加3起、35人,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作为一个传统的工业部门,建筑业之所以成为危险行业,与其自身特点是分不开的。建设工程是一个庞大的人机工程,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材料和机具必须通过相互联系和配合才能完成一定的施工生产任务,因此这一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除了取决于施工人员的行为,还受各种施工机具、材料以及建筑产品的状态的影响。而在建设过程中人、物以及施工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因素非常多,比如建筑工人的文化素质较低、施工生产的离散性、变化的物理工作环境以及恶劣的露天作业环境等。另外,工程建设往往由多方参与,管理层次较多,管理关系复杂。仅施工现场就涉及业主、总承包商、分包商、建设监理和供应商等各方,尤其是数目众多的分包商给建筑安全的目标管理、协调管理带来了不利影响。

二、工程分包对安全绩效水平的影响

由于工程建设项目日益复杂化、系统化、专业化以及建筑市场激烈的竞争环境,一个建设项目往往由数量众多、层次众多的分包商共同完成。在房屋建设项目中,分包商完成工程量的80%~90%是很普遍的。在公路工程或其他重大项目上,分包的部分一般会少一些。国外研究者已经证实了工程分包有助于建设项目更高效、经济地完成。同时,有研究成果表明工程分包是影响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水平的因素之一。总包商和分包商之间混乱的责任关系加大了控制现场安全的难度。另外,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分包商往往会压缩职业安全健康投入以谋求经济上的存活。澳大利亚的一项实证研究分析了分包商遵守职业安全健康法规的障碍,发现实施法律规定的安全健康防护措施的费用、语言和教育水平的限制以及对新制度的恐惧是制约法律有效实施的主要障碍。

在中国,依据《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办法》的规定,专业工程分包、劳务作业分包以及专业工程+劳务作业分包三种形式都是合法的工程分包活动,同时相应法律法规也规定了不合法的工程分包活动,包括违法分包、转包以及挂靠。本文暂不讨论《建筑法》等法律法规中禁止再分包的规定是否制约多元化发包模式的发展、是否与市场需求相悖。目前,建筑业中转包和层层分包现象非常普遍,经常出现一个项目由几个承包商层层转包,导致安全责任不明确,各个分包商都忽视安全。同时,经过层层盘剥,也使得最底层的分包商微利或无利可图,无法保证在安全上的人力和资金投入,安全事故也就不可避免地发生。

可以看出,在世界范围内,工程分包都是影响施工现场安全绩效水平的重要因素。美国在安全管理和建筑安全管理方面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逐渐形成了比较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在分包商的安全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三、美国对分包商的安全管理

从合同的角度看,分包商通常和总包商直接达成协议,尽管业主拥有对所选分包商的最终批准权,他们通常会接受总包商的第一选择,因为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总包商而非业主负责协调管理各个分包商。实际上,业主将分包商看作是总承包商的雇员。这点体现在总包商和业主之间的合同条款中:“在没有得到业主的书面同意的情况下,承包商不应当转租、出售、转移、分派或以其他方式处置合同或承包商的权力、资格或利益的任何部分。在得到上述同意的情况下,可以允许承包商转包一部分工程,但承包商必须承担总计不少于合同总价款50%的工程。在计算承包商自身应承担的工程量之前,还应在合同总价中扣除其在合同当中有专门条款指定的、可以由分包商完成的项目的价值。任何合同的分包或者转移行为都不能使承包商免除其在合同或合约中规定的责任。”

分包合同在一定程度上提到安全,要求分包商遵守政府的安全规定,一些分包合同中的安全规定如下:“分包商应当遵守所有的安全规则、规定和保护员工或其他周边人员的行业惯例。分包商应及时执行任何由承包商或业主提出的,属于安全的指示,并应充分参与承包商的安全计划。”

尽管业主将分包商视为总承包商的下属,但是大多数总包商却并不这样认为。他们会仔细起草分包合同,通过合同条款的约定使得分包商成为独立的承包商,而非总包商的。因为,如果分包商毫无风险地成为总包商的,总包商的责任会增加。尽管很多分包合同都表述了分包商的安全责任,大多数情况下表述的方式还是很肤浅的。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由于总包商拥有更广博的知识和更强的控制能力,应承担一部分由于分包商行为引起的责任。对此,OSHA规范(29CRF§1926.10条款)规定:“通过合同获取某部分工程的任何承包商或分包商,不得要求任何壮工或技工在建筑安全标准确定对其健康或安全不卫生、有危害或有危险的工作环境或条件下工作。”该规定强调总包商对“所有员工”负有责任。因此,对于总包商而言,选择合适的分包商成为影响项目能否顺利进展的先决条件之一。

当然,总包商首先应该具备指挥不同工种和分包商的能力;其次总包商必须迅速而有效地让项目建设各方感受到项目安全文化。为了避免雇佣不能理解安全工作重要性的分包商,总包商应仔细对其加以选择,安全成为选择分包商的明确且重要的标准。总包商应如何识别安全的分包商呢?美国的经验是通过安全记录来判断,具体而言,可以采用经验调整系数、工伤赔偿损失率以及事故发生率。如果所有衡量手段得到了一致的结果,当然可以为决策提供强有力的基础。但是,如果它们之间相互冲突,决策就会变得复杂。

在选择了安全记录良好的分包商之后,进一步探究总包商对分包商安全的影响方式。在对中型项目分包商安全的研究中,安全专家Hinze和Fingone(1988)发现安全主要受到五大类变量的影响,按照其对分包商安全影响的降序排列为:项目压力、项目协调、强调安全、关注员工和安全标准。项目压力对分包商安全绩效的影响最大,其中包括总包商的项目主管判断的项目压力,如果他们认为项目存在巨大压力时,分包商的安全记录一般很差;进度压力也影响安全绩效,如果进度提前,则相对事故率更低;还包括总包商的项目经理的利润压力,如果他们仅重视项目利润,分包商的安全记录会下滑;此外,分包商自身的安全压力也关系到其安全生产水平。研究发现,总包商协调项目所付出的努力与分包商的安全状况直接相关。当其具有良好的项目协调能力时,分包商就会有很好的安全记录。而影响总包商协调效果的因素很多,包括项目的规模、复杂程度等,同时项目中分包商的数量也影响安全,随着分包商数量的增加,事故率随之上升,特别是在分包商数量超过50个以后,事故率明显增加。

而一项针对全美国大型项目分包商的研究发现,其安全主要受以下两个因素影响:总包商对安全工作的重视;总包商有效地进行项目协调工作。在大型项目中,以下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委派一名全职的项目安全员;所有员工必须参加班组安全会议;在各方协调会议上讨论安全;在开工预备会议中讨论安全;监控项目和项目经理的安全绩效;高层领导在视察现场时强调安全等。此项研究还发现,总包商而非分包商自己对分包商的安全有着更显著的影响。

四、对我国的启示

关于总包商与分包商安全生产责任的约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明确规定:“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负总责;分包合同中应当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义务,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对分包工程的安全生产承担连带责任;分包单位应当服从总承包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对比发现,我国法规对总分包之间安全责任的约定与美国并无实质性的差别,关键在于能否将法律规定落到实处,即总承包商应该制定怎样的安全计划以保证现场的安全状况在其掌控之下,分包商又应该采取怎样的安全措施以履行其安全责任。因而,现阶段对分包商的安全管理应该从企业和项目层面着手。

由于我国建筑劳务分包队伍主要由农民工构成,文化素质较低,安全意识不足,很多没有经过正规培训便从事施工生产。而劳务分包企业往往管理能力不足,难以有效地管理农民工队伍。美国的研究表明,总包商对安全的干预比分包商的自我管理更有效,因而总包商应向分包商灌输安全文化理念,强调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审查分包商制定的安全生产计划,并监督、指导安全计划的执行,逐步形成依据分包商的安全记录进行招标决策的机制,激发分包商进行安全的自我规管,从根本上提高行业的安全生产水平。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2~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

[2]方东平,黄新宇,Hinze J.工程建设安全管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8.

[3]王茜.建筑施工频繁“触雷”全国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N],中华建筑报,2009.7.21.

[4]David Arditi,Ranon Chotibhongs,Issues in subcontracting practice.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131 2005.8.

[5]Loosemore M,Dainty A,Lingard H,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n construction projects-strategic and operational aspects.London:Taylor and Francis Ltd.2003.

承包商安全管理篇6

领导支持是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必备条件。我们日常所有的工作都离不开各级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安全管理更是如此。由于涉及到方方面面,牵涉到的人员也较多,没有领导的支持和重视,各项管理制度就无法严格执法,狠抓落实就无从谈起。为做好装置检修HSE管理工作,检修前生产、设备、安环、保卫等职能部门应会同检修装置,组织召开承包商专题会,围绕检修质量进度、安全环保、职业卫生及治安防盗等方面对施工单位进行检修前的动员与宣讲,并将各项预防工作落实到位。生产部门负责编制详细的停、开车计划,制订设备管线退料吹扫、置换、清洗等方案,在实际操作中严格督促实施,为承包商进场检修提供良好的作业环境。设备部门严把承包商准入关,将承包商的筛选工作落到实处,并根据检修时间安排制订严谨的检修计划,控制检修进度,避免承包商为赶进度加班加点疲劳作战,消除检修质量、安全隐患。保卫部门严格门禁制度,对探伤作业队伍加强监控,做好防盗工作。安环部门组织承包商项目经理、HSE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进行HSE培训、考试摸底,组织人员对检修现场实行“网格化”管理,审核、编制并发放检修作业指导书至承包商,由承包商组织员工学习,强化施工人员危害辨识意识。通过这一系列的职责落实,为后续安全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检修安全、顺利进行提供有力支撑。

二、准备充分是安全检修的基础

充分的准备是所有工作成功的基础,安全管理也不例外。检修前组织召开承包商检修HSE专题会议,提出具体HSE管理要求,将检修所涉及到的各项规章制度汇编成册,形成书面材料发放至每家承包商,要求承包商组织员工学习。认真审核承包商检修施工方案HSE篇,保证各项检修作业HSE管理有章可循。各承包商在作业前均需按规定办理检修项目开工报告,装置安环条线与职能部门认真审核,对承包商提出具体要求,督促承包商按规定建立健全HSE管理组织机构,制订HSE管理制度,配置HSE管理人员,编制出与作业内容相对应的施工方案。要本着“怀疑一切”的态度,对各个作业环节危害因素辩识再次验证,制订HSE防范措施,并要求承包商传达至每一个作业人员,在作业中落实。根据装置实际情况,编制装置检修HSE管理方案与作业指导书,内容包括检修HSE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职责,检修各阶段重点关注重点等,将HSE管理方案与作业指导书发放至各承包商,要求承包商对每一个作业人员进行教育,告知其作业区域的危险性。所谓无知者无畏,许多事故的发生,都与当事人员所掌握的安全知识不足有着密切关系。通过真实的事故案例教育检修人员规范作业,告知作业危害及进装置注意事项,并使用考试的方法来检验其掌握相关知识的程度,对于考试不合格的坚决予以淘汰。通过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认真负责的安全教育,能有效控制事故发生率。在检修队伍进场前,HSE管理的重点是装置的退料吹扫,因为退料吹扫彻底与否,将直接影响检修后续工作的顺利实施。为给检修提供一个安全的作业环境,装置严格按照预先制订的停车方案实施操作,将设备、管道内的液相物料尽可能倒空送出装置,将可燃、有毒气体排至火炬。严格执行工艺操作规程,杜绝就地排放,做好能量隔离,消除作业隐患,为检修作业人员的进场作业提供安全的作业环境。为了能够及时掌握检修现场各类信息,更好地调配安全监督力量,各装置业务骨干每天召开碰头会,由装置介绍每日的作业情况、通报隔日的作业计划并提出需要协助的相关事宜。HSE“网格化”管理人员每天对查出的“三违”现象根据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进行分类汇总,画出“三违”趋势图,建立数据库。有关领导根据装置作业预报情况结合“三违”分类趋势图进行分析,预测第二天施工作业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根据实际情况对HSE“网格化”管理人员作出合理安排,对下一步的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促使HSE“网格化”管理人员有的放矢开展工作,确保现场各类作业安全得到有效掌控。

三、加强承包商管理是安全检修的重点

承包商安全管理篇7

第一条为了规范对外承包工程,促进对外承包工程健康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对外承包工程,是指中国的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以下统称单位)承包境外建设工程项目(以下简称工程项目)的活动。

第三条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展对外承包工程,提高对外承包工程的质量和水平。

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和完善促进对外承包工程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对外承包工程服务体系和风险保障机制。

第四条开展对外承包工程,应当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保障外派人员的合法权益。

开展对外承包工程,应当遵守工程项目所在国家或者地区的法律,信守合同,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第五条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对外承包工程的监督管理,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与对外承包工程有关的管理工作。

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组织协调建设企业参与对外承包工程。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对外承包工程的监督管理。

第六条有关对外承包工程的协会、商会按照章程为其成员提供与对外承包工程有关的信息、培训等方面的服务,依法制定行业规范,发挥协调和自律作用,维护公平竞争和成员利益。

第二章对外承包工程资格

第七条对外承包工程的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取得对外承包工程资格。

第八条申请对外承包工程资格,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法人资格,工程建设类单位还应当依法取得建设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颁发的特级或者一级(甲级)资质证书;

(二)有与开展对外承包工程相适应的资金和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中至少2人具有2年以上从事对外承包工程的经历;

(三)有与开展对外承包工程相适应的安全防范能力;

(四)有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最近2年内没有发生重大工程质量问题和较大事故以上的生产安全事故;

(五)有良好的商业信誉,最近3年内没有重大违约行为和重大违法经营记录。

第九条申请对外承包工程资格,中央企业和中央管理的其他单位(以下称中央单位)应当向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提出申请,中央单位以外的单位应当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申请时应当提交申请书和符合本条例第八条规定条件的证明材料。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书和证明材料之日起30日内,会同同级建设主管部门进行审查,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予以批准的,由受理申请的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颁发对外承包工程资格证书;不予批准的,书面通知申请单位并说明理由。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应当将其颁发对外承包工程资格证书的情况报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条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发现对外承包工程的单位不再具备本条例规定条件的,应当责令其限期整改;逾期仍达不到本条例规定条件的,吊销其对外承包工程资格证书。

第三章对外承包工程活动

第十一条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建立对外承包工程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定期有关国家和地区安全状况的评估结果,及时提供预警信息,指导对外承包工程的单位做好安全风险防范。

第十二条对外承包工程的单位不得以不正当的低价承揽工程项目、串通投标,不得进行商业贿赂。

第十三条对外承包工程的单位应当与境外工程项目发包人订立书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

第十四条对外承包工程的单位应当加强对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管理,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的规章制度。

对外承包工程的单位将工程项目分包的,应当与分包单位订立专门的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分包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并对分包单位的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

对外承包工程的单位不得将工程项目分包给不具备国家规定的相应资质的单位;工程项目的建筑施工部分不得分包给未依法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境内建筑施工企业。

分包单位不得将工程项目转包或者再分包。对外承包工程的单位应当在分包合同中明确约定分包单位不得将工程项目转包或者再分包,并负责监督。

第十五条从事对外承包工程外派人员中介服务的机构应当取得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的许可,并按照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的规定从事对外承包工程外派人员中介服务。

对外承包工程的单位通过中介机构招用外派人员的,应当选择依法取得许可并合法经营的中介机构,不得通过未依法取得许可或者有重大违法行为的中介机构招用外派人员。

第十六条对外承包工程的单位应当依法与其招用的外派人员订立劳动合同,按照合同约定向外派人员提供工作条件和支付报酬,履行用人单位义务。

第十七条对外承包工程的单位应当有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负责保护外派人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并根据所承包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制定保护外派人员人身和财产安全的方案,落实所需经费。

对外承包工程的单位应当根据工程项目所在国家或者地区的安全状况,有针对性地对外派人员进行安全防范教育和应急知识培训,增强外派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十八条对外承包工程的单位应当为外派人员购买境外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第十九条对外承包工程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和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规定,及时存缴备用金。

前款规定的备用金,用于支付对外承包工程的单位拒绝承担或者无力承担的下列费用:

(一)外派人员的报酬;

(二)因发生突发事件,外派人员回国或者接受其他紧急救助所需费用;

(三)依法应当对外派人员的损失进行赔偿所需费用。

第二十条对外承包工程的单位与境外工程项目发包人订立合同后,应当及时向中国驻该工程项目所在国使馆(领馆)报告。

对外承包工程的单位应当接受中国驻该工程项目所在国使馆(领馆)在突发事件防范、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及外派人员保护等方面的指导。

第二十一条对外承包工程的单位应当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在境外发生突发事件时,应当及时、妥善处理,并立即向中国驻该工程项目所在国使馆(领馆)和国内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预防和处置并重的原则,建立、健全对外承包工程突发事件预警、防范和应急处置机制,制定对外承包工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第二十二条对外承包工程的单位应当定期向商务主管部门报告其开展对外承包工程的情况,并按照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和国务院统计部门的规定,向有关部门报送业务统计资料。

第二十三条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建立对外承包工程信息收集、通报制度,向对外承包工程的单位无偿提供信息服务。

有关部门应当在货物通关、人员出入境等方面,依法为对外承包工程的单位提供快捷、便利的服务。

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四条未取得对外承包工程资格,擅自开展对外承包工程的,由商务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对其主要负责人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五条对外承包工程的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商务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主要负责人处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商务主管部门可以禁止其在1年以上3年以下的期限内对外承包新的工程项目;造成重大工程质量问题、发生较大事故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商务主管部门可以吊销其对外承包工程资格证书;对工程建设类单位,建设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主管部门可以降低其资质等级或者吊销其资质证书:

(一)未建立并严格执行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的规章制度的;

(二)没有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负责保护外派人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或者未根据所承包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制定保护外派人员人身和财产安全的方案并落实所需经费的;

(三)未对外派人员进行安全防范教育和应急知识培训的;

(四)未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或者在境外发生突发事件,未及时、妥善处理的。

第二十六条对外承包工程的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商务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15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主要负责人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商务主管部门可以禁止其在2年以上5年以下的期限内对外承包新的工程项目;造成重大工程质量问题、发生较大事故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商务主管部门可以吊销其对外承包工程资格证书;对工程建设类单位,建设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主管部门可以降低其资质等级或者吊销其资质证书:

(一)以不正当的低价承揽工程项目、串通投标或者进行商业贿赂的;

(二)未与分包单位订立专门的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未在分包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责任,或者未对分包单位的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的;

(三)将工程项目分包给不具备国家规定的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将工程项目的建筑施工部分分包给未依法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境内建筑施工企业的;

(四)未在分包合同中明确约定分包单位不得将工程项目转包或者再分包的。

分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工程项目转包或者再分包的,由建设主管部门责令改正,依照前款规定的数额对分包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处以罚款;造成重大工程质量问题,或者发生较大事故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的,建设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主管部门可以降低其资质等级或者吊销其资质证书。

第二十七条对外承包工程的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商务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对其主要负责人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与境外工程项目发包人订立合同后,未及时向中国驻该工程项目所在国使馆(领馆)报告的;

(二)在境外发生突发事件,未立即向中国驻该工程项目所在国使馆(领馆)和国内有关主管部门报告的;

(三)未定期向商务主管部门报告其开展对外承包工程的情况,或者未按照规定向有关部门报送业务统计资料的。

第二十八条对外承包工程的单位通过未依法取得许可或者有重大违法行为的中介机构招用外派人员,或者不依照本条例规定为外派人员购买境外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或者未按照规定存缴备用金的,由商务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主要负责人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商务主管部门可以禁止其在1年以上3年以下的期限内对外承包新的工程项目。

未取得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的许可,擅自从事对外承包工程外派人员中介服务的,由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对其主要负责人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九条商务主管部门、建设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对外承包工程监督管理工作中、、,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

第五章附则

第三十条对外承包工程涉及的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人员出入境、海关以及税收、外汇等事项,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三十一条对外承包工程的单位以投标、议标方式参与报价金额在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和国务院财政部门等有关部门规定标准以上的工程项目的,其银行保函的出具等事项,依照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和国务院财政部门等有关部门的规定办理。

第三十二条对外承包工程的单位承包特定工程项目,或者在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会同外交部等有关部门确定的特定国家或者地区承包工程项目的,应当经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

第三十三条中国内地的单位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承包工程项目,参照本条例的规定执行。

承包商安全管理篇8

【关键词】核电厂 维修外包 采购策略 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TL4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维修业务外包是核电企业在国家法律允许条件下,充分利用社会专业分工,通过合理使用外部承包商资源,综合考虑安全、质量、进度、成本等因素,满足公司维修类业务需要,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基本手段,也是核电厂运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红沿河核电厂自2007年8月18日开工以来已历经近六年建设,1号机组已投入商运,涉及电站运营的机组维修相关合同已陆续签订。为使电站运营期机组维修业务长期、稳定和顺利开展,有必要结合红沿河核电厂维修目标、维修策略、外包需求等研究并制定机组维修外包(采购)策略。

核电厂维修目标、维修策略及外包需求

维修目标

维修活动是对构筑物、系统、设备或部件实施的任何保持或恢复其设计功能的工作。对与安全有关的构筑物、系统、设备和部件进行有计划的维修活动,包括预防性维修、纠正性维修和改进活动等,红沿河核电厂的维修目标是:

确保维修过程满足核安全法规、导则和规范的要求;

使电厂的核安全保持在较高水平,至少是与原设计水平相同;

获得电厂最佳可用率;

使人员的受照射剂量保持在“合理可行尽量低(ALARA)”的水平和防止污染扩散,尽量减少事故频率,保证维修人员的安全;

制订并优化维修承包商政策;

在上述目标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减少维修费用。

维修策略

红沿河核电厂的维修策略为:在DCS、特殊仪控(堆内外通量测量,控制棒调节,汽机调节与控制等)、继电保护等与机组运行安全可靠密切相关的核心系统和设备领域中培育自主维修能力,其它外部资源充分且成熟的维修工作采用外包方式依托社会资源,实现专业化、社会化的维修模式。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合理降低生产成本,通过持续改进,使电厂主要性能指标进入行业的先进水平。

外包需求

红沿河核电厂目前在编生产人员约1000人,需同时承担四台机组移交接产、运行、日常维修和机组大修任务,这些人员将主要是负责维修计划,机组状态,安全、质量控制等工作,能够投入机组维修工作的人员数量有限,现场具体的检修活动需依靠外部承包商来实施。参考同类电站经验,2015年后红沿河核电厂维修承包商总人数将达到约4000人。

市场承接维修外包需求的资源现状

核电厂设施维修工作质量要求较常规电站高,维修工作具有严格的工作程序规定,对维修工作人员技能要求更高,导致核电维修市场进入和退出成本都较为昂贵,维修市场供给呈现刚性。

国内核电厂核岛维修资源不足,除核电厂自主维修外,仅有深圳中核二三核电检修有限公司等少数几家承包商,其他承包商尚无核电检修经验,资源现状难以满足国内电站需求;常规岛/BOP维修资源相对丰富,但受限于传统的主、辅业管理模式和上、下游公司的经济关系,导致可用资源缺乏、资源可靠性不高;其他通用服务外包资源有限,大部分项目未得到市场重视。

新承包商的引入和培养未得到核电厂业主应有的重视,随着新核电厂的逐步投产,现有承包商骨干流失严重,技术水平将进一步稀释;如不注重引入和培养新承包商,核电厂在与承包商合作方面的主动权将逐步丧失,致使外包项目安全、质量、成本等可靠性降低。

外包项目的采购策略

市场化项目

市场化项目与承包商的关系是基于市场化的合同关系,应立足于市场竞争的内在动力,通过招标、竞争性询价、竞争性谈判等竞争性采购方式执行采购;从资源的长期可靠性和经济性角度考虑,针对同一类项目应争取同时使用两家以上承包商,从生存基础上形成良性竞争条件。

战略合作项目

与承包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是市场化合同关系的延伸,是市场化发展中强化双方合作的新需要,是核电项目外包及承包商管理的需求,与承包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的条件:

承担核电运营中常年或周期性项目;

掌握关键技术,市场资源紧缺;

有独立、完善的安质环管理体系;

具有优良的战略性项目合同的记录及业主方的评价;

经济及管理模式适应与核电长期合作,具有成熟的社会化资源的培养能力。

针对战略承包商,应依据其所负责任的大小,对其成本予以测算,并结合市场价格水平商谈具有合理价格优势的合同,形成战略合作层面上的市场价格化。

对于同一类的战略合作项目,应争取两家以上承包商在用,力求以维修活动为中心展开竞争,通过良性竞争不断提升资源品质,实现优胜劣汰。

承包商管理策略

核电厂运营管理主要活动包括生产管理和维修管理,维修工作主要依靠承包商完成,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生产管理指标,因此承包商管理是核电厂运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予以重视。

承包商管理策略应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公司内部的承包商管理体系,二是公司与外部承包商的关系策略。前者需要在公司内部建立承包商管理机制,包括承包商管理组织机构(承包商管理委员会)、管理策略和工作流程。后者是承包商管理工作的延伸,通过制定合理的外部承包商关系规划,以指导各项承包商管理工作。

承包商管理体系

核电厂成立承包商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维修外包需求识别、决策和实施,对承包商资源进行规划和配置。承包商管理委员会下设承包商管理工作小组,作为承包商管理委员会的操作层负责完善承包商管理政策,处理现有管理程序不能覆盖的问题,跟踪电力检修市场,向管理层提出人力资源及商务管理方面的建议。

核电厂基于承包商关系策略而施的有针对性的一系列管理措施,主要体现在对关键承包商(战略承包商)的管理方面,主要措施举例如下:

与战略承包商签订长期合作的框架协议,达成长期合作意向;

与战略承包商共享计划及预测的需求,督促承包商制定长期的人力资源培养规划;

将战略承包商工作负责人以上员工培训计划纳入核电培训体系;

向战略承包商开放相关培训设施。

核电厂应针对承包商管理建立一系列管理程序和流程,如承包商引入流程,承包商评价流程,承包商等级确认及调整流程、安全培训与授权管理、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工作过程管理等。

承包商关系策略

根据成熟核电厂经验,四台机组合格服务商的数量约200家,其中重要承包商比例与其承担的项目合同总金额比例较符合“二八定律”,即与20%的承包商签订的合同总金额占全年服务项目合同总金额的80%。因此,与关键承包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是承包商关系策略的重点。

针对战略承包商,应培养其核心竞争力,扶持做强做大;保证其价值观及战略目标与公司趋向一致;强化有效沟通机制,建立相互高度信任关系;共同探索,全面有效控制成本;加强对其信息化管理,促进高度信息共享;以正向激励以促进战略合作为目标进行控制。

结语

核电是电力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核能已经成为人类使用的重要能源。我国已进入核电高速发展期,根据国家核电发展规划,2020年我国核电运行装机容量将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合理引导和培养核电厂专业维修承包商资源,使用好、管理好维修承包商,对确保电站长期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承包商安全管理篇9

在现场管理中,我们不仅仅落实安全工作,落实安全措施,做好安全防护,我们也需要对安全工作“固执”的人,需要坚持原则的、“固执”的安全管理者,需要那些不讲情面,而且具有一定裁决权的人。因为他们时刻牢记:自己一时的疏忽大意就有可能给职工个人造成终生难以弥补的悔恨,违章指挥就是杀人;时刻牢记不查处“三违”、不吸取事故教训、不惩处事故责任人,就是纵容杀人;时刻牢记不严格管理,就是对员工生命的亵渎,就是对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的背叛。在管理过程中严谨、周密和细微安全精细化管理必须用“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为指导,必须建立科学的安全工作标准实施班组安全管理流程再造。在现场管理过程中要建立安全文化,特别是目前工程建设中大量使用农民工,文化水平低,对安全认知很低,在安全培训方面要加强文化建设,这是个长期的工作,每一天都要讲安全,每一天都要说安全,特别有部分人对安全完全是盲区,所以安全工作任重道远,每一天的班前会就非常重要,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为了保障国家和企业的财产安全,为了职工的安全与幸福,让每一个人都要绷紧安全的弦是我们安全管理者的重要职责。安全文化建设是建立安全生产现场机制客观要求,是实现安全生产科学化管理的重要途径,安全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激发员工安全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育本质安全人。是引导安全生产发展方向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的工程,需要长期抓、反复抓,就能有力促进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再上一个新台阶。执行与落实显得尤为重要。责任就意味着执行,执行就必须落实到位。只有如此,我们的各项工作才能出色完成,我们的安全工作才能确保长治久安。也只有在不打折扣不找丝毫借口的执行与落实中,才能发现自身潜质,为施展才华开辟更广阔的空间。工作扎实、乐于奉献,超强的执行力就是我们现场安全管理的追求。凭借我总承包的远见卓识及坚忍不拔的执行力,我总承包部管理的工程没有出任何安全事故,同时也锤炼出了一支专家型、知识型员工队伍。责任在于执行,做任何工作贵在执行与落实。立即行动马上落实是能认真履行职责的基础。加强执行力,严禁空谈。总之,抓好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任重道远,需要组织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创新手段,总结出一套符合工程建设实际的安全工作之路,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企业安全工作上台阶、创水平,才能实现本质安全、生命安全、健康安全目的。

二、安全管理职责划分

1、总承包单位安全职责

(1)确定合理工期,按基建程序组织工程建设。

(2)组织招投标工作,确保与具备相应资质的施工承包商签定合同。

(3)负责向承包商提供符合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要求的安全文明施工基础条件。

(4)负责按规定向施工承包商提供现场安全措施补助费,并不得列入投标竞争性报价。

(5)负责向设计、施工承包商提供施工现场毗邻区域内供水、排水、供电、供热、电力、邮电、通信等地下管线及地质资料等等。

2、总承包项目部的安全职责

(1)总承包单位项目经理是现场的安全第一责任人,对现场安全文明施工和《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以及业主单位的要求的执行负监督、管理责任。

(2)制定保证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的措施规划,并按项目法人规定的安全和健康工作程序目录,编制安全和健康工作程序。

(3)建立安全保证体系和安全监督体系。

(4)制定安全健康与环境保护各项管理制度。

(5)成立现场施工安全委员会,领导和协调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的整体工作等等。

3、建设项目安监部门的职责

(1)监督检查各承包商执行安全委员会决议的情况。

(2)审查施工承包商施工组织设计、重大技术方案及现场总平面布置所涉及的安全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

(3)监督检查施工承包商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状况,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4)审查施工承包商大、中型起重机械安全准用证、安装(拆除)资质证、操作许可证,监督检查施工机械安装、拆除、使用、维护过程中的安全技术状况,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5)审查设计承包商设计体系覆盖安全职责的状况,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等等。

4、施工承包商安全职责

(1)施工承包商必须服从项目法人(建设管理单位)、监理承包商、总承包单位对安全文明施工的管理,并全面遵守总承包单位在承发包合同中及现场所规定的各种条款。

(2)承包商在现场的项目经理是安全施工的第一责任人,对现场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和本规定有关条款的执行负全面责任。

(3)必须制定保证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的各项措施,明确提出工作过程中的安全方针、目标、政策和必须遵守的安全健康与环境保护法规。

(4)必须建立现场安监机构,其人员、装备应满足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的要求,并报项目建设管理单位备案。

(5)向项目总承包单位提供现场“总平面布置图”和总平面管理措施,并说明危险物品的保管、存放和使用中的安全防护措施等等。

三、安全防护

(1)进入施工现场,注意各种安全标示牌,并自觉遵守标牌要求和现场规定。

(2)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系好帽带,严禁坐安全帽(各承包商安全帽的色别、标识,由项目法人统一作出规定)。

(3)进入施工现场人员严禁穿拖鞋、凉鞋、高跟鞋、背心、短裤及裙装。严禁在现场内赤膊。

(4)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应穿符合安全要求的工作服,承包商工作人员着装要求整齐统一、佩卡上岗等等。

四、总结

承包商安全管理篇10

世界各地的建筑业都非常依赖分包程序。分包制度不但被普遍应用,亦可能成为企业经济体系的一个永久特色。它从传统的建筑业延伸至其他行业。职业安全专业人士对分包制度如何影响工地安全甚表关注,而其他人士同样关注环绕分包对品质控制的问题。虽然安全与产品品质有密切关系,但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工地分包制度对安全的影响,并描述客户、承建商与法例在改善分包商的安全水平方面所作出的贡献。要强调的一点是,在任何讨论有关分包制度问题中,它是不能独立考虑的。同样地,分包商与总承建商的关系及互相配合对工地安全极为重要,承建商与客户及其代表的关系亦然。因此,探讨客户与总承建商的角色,作为找出如何影响分包商对工地安全所作出的贡献。客户、总承建商与分包商亦须在社会厘定的法律架构范围内营运,以防工业意外发生。因此,有必要探讨有关分包商的安全标准的充裕程度或在其他情况下所涉及的法律问题。

建造业的分包制度

分包制度有两种不同的模式,首先是提供专业技能的分包商,它们并非由总承建商提供特殊技术或非其资源所能承担者,例如升降机安装承建商、涉及机电设施或搭棚工人。其次,是有惯例将分包工作再分多重转包。这可能曾发生在专业分包商身上,但最有可能与半技术或非技术性劳工的工作有关。最明确的一点是,分包制度是建造业不可缺少及永久性的特色。减少过度分包是可行及适宜的,但事实上采用分包对建造业的效率及竞争力能作出重大贡献,任何想将分包制度废除均不切实际。基于分包制度不会消失,安全专业人员应考虑如何对分包商作出更有效的控制,以期改善工地的安全水平。

分包制度有关的安全问题

首先,是如何可以有效安全管制工地安全。大部分国家的法例都规定总承建商须建立有效监管工地安全的制度及程序。在多重分包制度的情况下,要履行此责任变得难上加难。相关的问题是安全培训与安全意识方面。这是工地安全策略方面的主要关键因素。理想的做法是为工地的所有工人提供安全培训最基本的标准水平,不论个别工人的雇主是谁。但如有多层分包制度,此实难以达致,而逃避培训责任机会亦较大。香港许多承建商规定地盘所有工人参加了基本工地安全培训课程。但这并非一个适用于全球的规定,1999年一个数据显示(由香港大学史提芬逊博士Dr.Stevenson提供),有14%工地受伤的工人完全没有接受过培训。有些工地规定平安训练卡作为基本培训的雇佣条件。有很大机会是此等受伤工人可能属多层分包及趋向低层。

从过多分包导致的安全问题乃工程层层分包,每层都赚取利润。最后承包者常没有,甚至全无资源用作安全,即使他们有意识及兴趣投资于安全方面。加上这种分包制度鼓励推行每日支薪制度,这在香港是非常通行的,亦导致工人经常转工,尤其在劳工短缺时。工地劳工转工率高层构成对安全培训、有效管制,以及承诺订立安全制度及程序方面的问题。这均对希望改善安全水准的承建商及专业安全人士构成难以控制及解决的问题。

下面将提出可使用的方法,其中一些有实践成功的例子。

客户扮演的角色

客户委托承建商进行兴建工作并支付工程费用。作为给予承建商报酬,客户在工地安全问题上是具有权力及影响力,但在许多情况下客户对这问题漠不关心甚至不知道问题存在,有时候客户的要求更不利于工地施工的安全标准。这多发生在客户的首要考虑是工程以最低价格及在最快的时间内完工。这直接导致削减安全基本要求,及对需要尽快完成工程的承建商增加压力,这同时会危及承建商在考虑安全的基本要求。在此等情况下,总承建商对工程速度的要求及缺乏提供基本安全的资源,均极大影响分包商的表现。

当客户想改善工地安全的水准,成效可以很显著。香港多个主要客户对承建商及分包商采用一系列奖励,因而工地安全达致及维持在良好的水平。这些客户的工地意外率在过去十年间,相比私营机构工地持续及显著地低。他们是怎样做到的?

过程的关键在于投标/承包阶段。客户在投标阶段拟订对有关承建商安全标准的要求。这包括承建商必须符合的目标意外率、提供安全资料及竞投承建商的历史,以及明了良好安全表现可获奖励,而持续表现欠佳的将面对重罚。在工地展开工程时,承建商知悉在安全表现施行财政上的奖励计划,安全制度适当的制订及有效运作者可以得到奖金。反之,将向其施以财务上的处罚,方式通常是在未来一段时间不能投标。这大力推动承建商确保所有分包商在安全制度下运作,并驱使承建商对工地上的分包商的活动施行更有效的管制。表现佳的客户亦可推选一些承建商地盘安全标准的经常监管措施,从而建立长远的承建商资料,有助于厘定批出未来的承包合约。

客户亦可利用承包条件,以减少分包及多层分包至合理的水平。这并非否定承建商或分包商的法定权益,而是清楚确定多层分包不获客户接纳。因此,客户如欲对工地安全水准有一定影响,可透过承建商,利用分包制度之利,发挥最佳功用,减低甚至消除因分包工程而导致的工地安全问题。此等权力乃属客户自愿行使者。在下文将讨论将客户纳入工地安全法定范围的论据,并研究有关国家在这方面累积的经验。

承建商扮演角色之一:确保分包商在工地达到可接受的安全水平许多承建商在投标/承包阶段制定一个安全计划。而积极进取的客户要求有一个安全计划,计划涵盖面需详尽广泛及直接和承包工程有关。承建商须确保所有工地的分包商对计划均明了,并预备与计划所制定的制度及程序配合。承建商须确保透过对分包商在工地上的安全表现的的监察,(通常透过安全主任)分包商实在地将承建商拟订的安全标准付诸实践。安全标准及安全意识的培训及预防地盘意外极其重要的一环,且此亦为承建商的部分责任,以确保分包商工人均训练有素。有多个承建商认为培训问题的关键在于向分包商的雇员提供适当培训。基本培训可透过定期的工地座谈去加强,且承建商须确保分包商的工人均参与此重要的推动计划。地盘安全委员会可以在改善安全方面扮演一角色,委员会的成功,需要有分包商的代表列席会议及聆听意见。概言之,承建商须透过订立良好标准监管实施,严格执行基本培训及安全持续训练,并呼吁所有分包商参与所有相关活动。在香港法例规定下,承建商基本上须负责工地的安全事宜。这责任只能实际地做到如果承建商能依从上述因素去做,即是确保所有分包商确认明了及接受其职责在于和总承建商所订的制度及程序相配合。

角色之二:评估法律规定,确立安全状况及管制分包商的活动最重要的一点是法律的规定只是代表监管的最低要求,而多于现行安全惯例的最佳标准。其目的在于确保工地有一个基本安全的水平,并对未能符合基本水平者施以惩罚。在大部分发达国家,安全法例的规定乃低于表现最佳公司所施行的水准。在香港,工地安全法例适用于开展的建筑工程,并与承建商的活动大有关系。目前,法例本身并不涉及客户及负责建筑进程的设计师。大部分发达国家都采用此策略。欧盟成员国根据欧盟指令的条款立法,将建筑法例的范围扩展涵盖包括客户及设计师。上文提出论据乃客户对提高及达致工地安全有重大影响,而在香港,我们有有形及数量性证据支持此论据。但目前并无法律规定客户在任何方面需要涉及建筑工地的安全事务。基于客户参与所累积的正面及有效结果,有足够的说服力去建议草拟实施此等法例。劳工处必定表明对概念有兴趣,但一如大多数法例一样,问题所涉及的在于时间性多于其是否适宜。

安全法例传统上不愿意具体地针对分包问题,以及承建商与分包商在工地安全一环的法定关系。一般方法是识别须承担主要责任的实体,即总承建商。此方法是正确的,主要或总承建商须对工地发生一切负整体责任。法例在界定广义归纳范围以外的分包商的职责方面可更具体化。此情况亦发生于欧洲联盟指令适用于所有会员国,而在英国,指令改为1994年的《建筑(设计及管理)规例》。规例规定分包商须负有特定职责,这包括以下要求:1.与总承建商合作,以期双方能遵从健康及安全职责。2.向总承建商迅速提供有关可能影响工地工人的健康及安全的资料,而此资料可能须对工地安全计划作出修订。例如,分包商携带到工地的特别设备,及/或属有毒或高度易燃性物体。3.遵从总承建商在健康与安全问题方面的指示。4.遵守地盘安全计划。5.向总承建商提供属分包商雇员发生的意外、受伤或危险事件的详情。

可能引起争论的是,其中一些规定其实在现有法例中虽无明言,但已有暗示这有足够理据去支持将分包商须承担的法律责任详细列出。此点可减少争议,并有助于协助急于履行法律职责者。

以欧盟为根据的法例亦界定有关总承建商向分包商须付的职责。此等职责包括以下规定:1.总承办商须采取合理步骤,以确保所有分包商合作及遵从安全法例。2.对进出工地的途径作有效管制。3.可向分包商发出指引,以确保他们遵从安全标准。4.可以纳入其安全计划规则,以期有效管理工地。

三方长期的伙伴关系

总承建商及分包商必须知道一系列紧扣相连的规定,以确保健康及安全问题应视作在工地上每个人须负的责任,而非单一方面所须承担。总承建商及分包商如能认识到对其相互职责与责任在法律上有较明确的定义将有所得益。香港是否希望跟随这模式,将取决于政府。假如我们希望对与分包有关的安全问题有所进展,则此类法例会有所帮助,并对已自动采取此方法的客户及承建商提供支援。

最后,再谈谈客户、承建商与分包商之间的关系。我们须通过发展三方长期的伙伴关系,而非仅凭单一份承包合约偶然特地靠拢一起,这在质地、成本及安全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均已被确认。承建商,尤其是与专业分包商之间的长期伙伴关系,促使双方为良好的安全水平努力,制定工作安全的有效方法,以及培养工地的相互职责。其意义在于各合约能否都如此,并加以发挥效用,而非每份新合约从头开始。但这却是世界建筑业的一个普遍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