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心理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6 23:13:55

大学生网络心理论文

大学生网络心理论文篇1

网上不文明行为。网络言行随意放纵,人们向网络投放没有价值或负价值的作品。调查发现,有18.8%的学生在网上聊天或发表自己的看法时使用过不文明的言语或符号缩写;有61.8%的学生表示在聊天室或论坛中曾遇到过其他网友使用脏话或带有人身攻击的语言。少数大学生把网络当成“情绪公厕”,借助论坛、聊天室等对他人或团体进行恶意攻击,并且借此逃脱法律的约束。浏览黄色网站。互联网中渗透着不少色情的东西。据调查,11%的大学生承认有过虚拟,36%的大学生主动寻找过,曾经浏览过的比例接近50%。大学生虽然生理已成熟,但心理还不成熟,特别是社会经验和阅历不足,受网络影响较大,大量浏览不健康的信息和资料,将对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产生损害,甚至会导致部分学生因此而走入犯罪的泥潭。剽窃他人工作成果,抄袭他人作品。互联网具有信息量巨大、获取迅速、便捷、信息公开程度高等特点。在大学校园中,学生的学习离不了网络信息的检索、吸收与借鉴。但目前在高校学生中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均存在部分学生不以学习他人、提升自身为目的,而是直接剽窃他人劳动成果,抄袭他人作品,完成自身学习任务。网络道德观偏差。网络道德是人们利用互连网络进行交往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道德关系。网络道德与现实生活中的传统道德有一定的差异,具有主体指向性不明、规范约束性差等特点。有研究表明,有31.5%的学生认为“网络虚拟的欺骗很正常”、“说什么无所谓,只要开心就好”,表现出明显的道德感弱化现象。网络犯罪行为。当网络失范行为超出一定的限度,对现实社会中的他人或财物造成损害,即可认定为犯罪行为。部分大学生虽掌握较高水平的知识与技能,但却未能用于正途,而是为满足个人利益,实施违法犯罪行为,例如网络黑客行为、网络诈骗行为和网络盗窃等。

二、社会心理学视域下的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分析

由此,去个体化将会导致个体的责任感下降,但却增加了对团体规范的顺从。引发去个体化行为的最主要的认知因素是个体自我意识的减弱及群体意识的增强。现实社会中人们的行为通常受道德意识、价值系统以及所习得的社会规范的控制,并且能够不断地从现实的社交网络中的其他个体那里获得反馈,从而增强自我觉察。自我觉察的人,会表现出更强的自我控制,并且行为更清晰地反映他们的态度。自我觉察的人更少地作出欺骗行为,更易约束自己的行为。网络社会所具有的强大的交往、交流平台为尽可能多的人提供了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的人使用互联网,而不是面对面地交流,由此造就了庞大的网络群体。但便捷、迅速的网络交流平台,却缺乏现实社会中人际交往的约束机制,使得个体行为缺乏有效的反馈监督,从而降低个体的自我觉察,从而更容易出现失范行为。个体在网络中很容易就淹没于群体之中,失去自我意识,丧失自我判断能力。同时,网络行为本身即具有身份隐匿性的特点,这将使个体更容易在群体中迷失自我而出现行为解放,做出一些单独时不会、不敢做的事情。青年学生本身即具有心智发展不成熟、行为判断能力不足、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等特点,在缺乏约束的网络行为中,部分控制能力差、自我约束水平低的学生就有可能出现欺骗、浏览不良网站等各种负性网络行为,甚至出现极端的网络犯罪行为。从众。从众心理即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是大部分个体普遍所有的心理现象。网络用它的虚拟现实技术创造了一个独特的现实的精神文化空间,成为一种强大的社会力量,并且以信息海量、更新迅速、互动性强等优点最大限度地吸引了大学生们的视觉注意力。青年学生虽然自我意识急剧发展,充满热情,勇于创新,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又缺乏个体倾向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他们的独立性、自制力、意志力及分辨是非的能力都不强,往往会陷入焦虑、困惑和迷茫之中,表现出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因此,某些负性网络行为,例如浏览黄色网站、使用不文明语言等行为往往是受到同伴影响而出现的“随大流”行为。

网络中大量的人际交往机会及交流平台为大学生网民的交往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使得部分具有共同经历、共同爱好的网民之间交往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并在频繁的交往中固化成为一个群体。群体成员在交往过程中往往会抵制那些对群体的设想和言论提出质疑的人,而且这种抵制会以针对个人的嘲讽、打击等形式出现,导致那些对群体言行有不同意见的个体面临来自群体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多数个体会选择从众。同时,网络言论的自由极大地增加人们对他人开展语言攻击、抵制他人的可能性。大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并具有强烈的归属与交往的需要。因此,他们更希望通过网络平台与他人交往并加入群体,也就更容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出现从众行为。挫折-攻击。挫折攻击理论主要由多拉尔德、米勒等人提出,是指当人的一个动机、行为遭到挫折后,就会产生攻击和侵犯性反应,甚至出现犯罪行为。攻击的形式可以表现为语言攻击、身体攻击等。调查显示,76.6%的人感觉当前互联网上羞辱、谩骂等人身攻击现象普遍。其中,25.6%的人表示“非常普遍”。仅3.9%的人“很少”或“没有”发现类似情况。所谓“挫折”是根据某种愿望进行有目的的行为时,由于内部或外部障碍,使欲求的满足受到阻碍,这种状态就是挫折。多拉尔德认为,攻击的发生强度与欲求不满的量成正比,挫折越大,攻击的强度也越大。现代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均较以往有较大改变,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就业、经济的压力较以往均有所增加,导致一部分学生内心出现较强的挫折感。同时大学生宣泄心理压力的途径有限,或者是缺乏应对挫折的能力,从而导致一部分学生通过在互联网上羞辱、谩骂甚至报复他人的方式,发泄自己挫折感,或者过度宣泄着自己的情绪。

三、应对策略

大学生网络心理论文篇2

[关键词] 互联网;网络环境;人文精神;价值取向;路径

【中图分类号】 D2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4-43-2

21世纪人类已步入信息时代,网络已深入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社会各个领域。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对新生事物历来敏感,所以网络技术的发展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尤为明显。由于网络具有不受空间和时间制约、交互性强、传输速度快、资源共享等特点,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手段,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和生活模式,

尤其对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方面影响更为严重。如何借助网络,开展好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工作,是我们面临的一大课题。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在网络时代的大背景下,对如何开展好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展开论述,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一些参考。

一、网络时代背景下大学生人文精神状态及成因

人文精神是人类社会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的自我关怀和爱护,具体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追求的关心,对前人留下的各种精神文化的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精神”包含三个元素,第一个是人性,就是对人的尊重,可以用一个概念来说明它,就是强调人的尊严,实际上也就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第二个元素是理性,可以说是对真理的追求,关于真理的思考,这就是广义的科学精神;第三个元素是超越性,就是对生命意义的追求,这就是广义的宗教精神。对于网络时代下大学生人文精神状态的分析,我们可以从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三个方面展开分析和论述。

思想道德素质是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灵魂,在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过程中,应该充分重视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在调查中我们发现:

第一,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亲眼目睹了祖国经济发展的成就,亲身感受着祖国改革开放的成果,并通过政治理论学习和实践加深了对邓小平理论的理解,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充满信心。同时,各高校也在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这使得大多数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政治鉴别能力,不再容易被一些负面的思潮所蛊惑出现过激行为。但是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思想政治问题,部分同学对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感到不解,比如经济发展地域性问题、社会分配不公问题等等。对这些问题不能做出正确的分析,随便发表负面言论,并给周围的同学带来负面情绪,这表明当代大学生内心潜藏着浮躁和不安。

第二,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敢于竞争,懂得通过努力实现自我价值。但在价值取向上有过分追逐自身利益,过分重视自我价值的倾向。乐于奉献,帮助他人的价值取向趋于淡化,利己主义日益严重。

专业素质是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核心,是指大学生掌握的专业理论及相关知识,并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能力。据我们调查当代大学生专业素质不容乐观,表现有如下几点:

第一,大多数大学生只重视本专业的学习,对专业以外相关知识知之甚少,不重视知识的广泛涉猎,学习具有局限性。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批判思想,不敢于挑战权威,对新问题的研究也不够深入,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第二,不能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无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理论与实践从来都是相互促进的,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实际就是知识迁移的过程,而实践到理论的过程又是知识的总结和升华,理论必须与实践联系起来才有价值,同时实践也需要理论作为支撑,两者是缺一不可的关系。现在很多大学生恰恰缺少的就是从理论学习到社会实践这个知识的迁移过程,导致专业素质不高,步入社会后难以在工作岗位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三,缺乏创新的思维能力。有些大学生在学习和研究中很想去创新,但又不知道如何去创新。在逻辑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逆向思维能力等方面仍然比较薄弱,需要加强思维能力的锻炼。

心理素质是在教育与周围环境的影响下经过大学生主体的实践所形成的一种心理品质和心理动力的综合体现。我们在调查中也发现当代大学生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归纳以下几点:

第一,自豪感与自卑感交织。刚刚通过高考步入大学,往往是以胜利者的姿态出现,有很强的优越感。然而进入大学之后发现自己并没有想象中优秀,跟很多同学仍有差距,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情绪和自卑心理。

第二,沟通能力差导致恐惧心理。不少大学生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相处,与同学、老师关系紧张,产生沟通危机,又孤立无援,不知道如何去改变这样的现状,产生心理恐惧。

第三,自傲心理。自傲心理是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出现的一种盲目自大的情绪,具有这种心理的学生往往不能尊重别人的人格,容易伤害他人的自尊心,从而使自己在人际交往中陷入难堪境地。

网络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获取信息的手段和沟通手段,网络的应用已深入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据我们调查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当代大学生不能令人满意的人文精神与网络上的信息对大学生的影响有着直接关系。

第一,网上信息丰富,涉及面较广,但是存在良莠不齐的问题。部分大学生血气方刚,价值观并未完全成熟容易受到网上的不良信息与言论的蛊惑从而迷失方向。

第二,网络中虚拟与现实的矛盾给大学生身心健康带来危害。网络是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网络世界中人与人的交流不受空间、时间的制约,交流更加快捷和方便,同时通过网络交流比现实中的交流更加平等,人们可以不受社会地位、阶层的限制自由的交流,这些特点都使得人之间的交往范围更广,关系更加平等。但是,网络世界毕竟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人们在网络世界中可以任意扮演自己的角色,可以不受制约的发表任何言论,而不会让他人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这种匿名性使得大学生缺少面对面的人际互动,再回到现实世界中难以适应现实世界人与人的交往方式,产生“网络疏离”的现象,导致人格的异常和心理障碍,不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

通过以上对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状态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现在这种状态不容乐观,迫切需要加强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特别是在网络时代背景下,我们更应该强调通过网络来加强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路径

网络的出现给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带来新的空间,我们应该注意到网络在人文精神培养方面具有的优势,使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模式呈现新的架构。

第一,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把握文化主旋律。应该在网络上传播政治理论知识和新的理论成果,确保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正确的政治导向。对于重大的政治问题、敏感的意识形态问题、稳定大局问题要旗帜鲜明的发表正面评论,积极引导,对错误的思潮和观点展开批评。在网上传播优秀的民族文化和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在让大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的同时使他们了解国外先进文化,扩宽视野。我们应该营造一个健康的网络文化氛围,给大学生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

第二,加强大学生上网引导教育和德育工作。组织有关专家开设上网引导课程,让大学生知道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中,如何挖掘知识宝藏,并了解在互联网中到底能做什么。同时,还应该加强网络德育工作,建立民族传统文化网站和思想政治理论网站,传播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大力宣传政治理论研究成果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网络政治舆论氛围。

第三,建立人文精神培养的网络平台。据统计,高等学校计算机上网率已经超过90%,大学生不仅在网上学习,获取信息,而且在网上与他人交流沟通,寄托精神生活,网络无疑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思想品德的第一文化空间。以往的教育体系中,人文学科教师与网络技术部门一直处于分立并置的状态,现在应该改变观念,以建立人文精神培养的网络平台为契机,调动人文教师和网络技术部门形成合力共同建立网络人文精神培养的平台,使人文精神培养在网络形态下得到完整的实施。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领略世界各地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访问图书馆、美术馆的数据终端,如同身临其境。通过专业的软件模拟美术、书法、音乐等创作活动,并可以与网络上志同道合的人交流经验,使自己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都得到提升。

第四,重塑人文教师的角色意识。在现代传播环境下,仅仅立足于三尺讲台的人文教师已经远远跟不上信息时代的步伐了。我们虽然不能要求所有人文教师都精通网络技术,但必须认识到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已经不仅仅是看书、看电视、看光盘的一代,他们更习惯于徜徉在网络模拟出的世界中。一个合格的人文学科教师,至少应该理解这种新型的媒介变化给教育对象带来了我们从未接触过的认知方式。因此,转变角色意识,将信息技术应用于人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将教学软件应用于课堂教学当中,尝试用网络教学辅助课堂教学,在网上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改变传统的师生交流方式,采用面对面交流与网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很多时候面对面的交流方式带有局限性,有些学生当跟老师面对面交流时很难吐露心声,很多心里话说不出来,但是通过网络与老师交流却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就要求人文教师应该重视通过网络与学生沟通的方式,这样才能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更好的帮助他们提高人文素养。

第五,广泛开展旨在提高大学生网络应用能力的活动。举办网络技术大赛,提高大学生网络应用能力,加深学生对网络的理解,从而将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结合起来,引导新一代大学生走健康的网络之路,为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营造良好的网络氛围。

人类的发展已步入网络时代,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人文精神。高校应积极面对挑战,在大学生人文精神形成过程中起指导、启迪的作用,加强对学生上网的引导,增强学生对网络上存在的不良信息的抵抗力,克服由于上网引起的人格障碍等心理问题,使互联网能够真正起到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合格的高素质人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尹韵公.论网络文化[N].光明日报,2007,04(29).

[2] 鲍宏礼,鲁丽荣.论全球化时代网络文化的双重效应[J].学术论坛,2004,(1).

[3]易徽.网络虚拟社区的文化特色及其影响[J]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2,(1).

[4]于杰勇. 网络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集宁师专学报,2007,(02).

大学生网络心理论文篇3

医科院校网络文化的现状是:网络文化的多元性与校园文化教育理念的主导性;网络成员沟通的交互性与校园文化教育方法的机械性、静态性、单向性;网络技术发展的创新性、时效性与现有校园文化教育模式的滞后性等诸多冲突对目前医科院校校园文化教育工作过程的可控性提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具体的表现有:缺乏网络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来负责统筹指挥学校的网络文化建设工程;缺乏专门的管理办公室及专职人员负责实施具体工作;校园网硬件建设方面投入很大,实现了网络进办公室,进实验室,进课堂,但是网络思想教育所占的分量小且无特色;缺乏心理咨询版面;少数学生在写论文时,不再专心查看文献,而是搜索网络上的共享资源,直接抄袭他人的学术成果,这不仅会导致学生创新能力逐渐丧失,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高校学术的发展;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脱节,学生网上网下存在“双重道德标准”.但同时网络的开放性,可以获取来自各方面的信息,丰富校园文化教育的资源和视野;网络的匿名性,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学生思想的真实性,有助于提高思想文化教育工作的针对性;网络的迅即性,可以及时发现、处理学生存在的思想问题.只要善于把握这一新的思想文化阵地,就能够拓宽高校思想文化教育工作的渠道,为高校思想文化教育工作创建一个为广大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新载体.

2医科院校网络文化建设管理体系

针对医科院校网络文化的现状,笔者提出了医科院校网络文化建设管理体系,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对网络文化的指导地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营造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更新网络文化建设工作观念.教育的首要目的是使学生“成人”,其次才是“成才”.

2.工作内容:拓宽网络文化的信息传输渠道,打造主流宣传网站,形成良好的网络宣传阵地环境.

3.工作形式:从封闭型走向开放型、从一元式走向多元式.

4.工作方法:将传统面授、融合教育信息技术教学、网络教学三种方法交叉使用,坚持网上思想文化教育与学校整体育人工作相结合.

5.具体措施:

①建立集大学生教育、学习、生活、娱乐及思想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网络文化教育网站、思想教育网站、理论网站、新闻网等.其中新闻网是高校新闻宣传和思想教育的主力,在师生中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加强新闻网的建设是抓好校园网络文化阵地建设的重点,充分发挥网站的思想教育功能,并对校园网络论坛及涉校舆情进行正确引导.

②开展各种网络技能比赛和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开展网络知识竞赛、个人网页的交流和评比、网络文学征集等有益的活动.在鼓励大学生参与的同时提高其自身的网络素养.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特长,应逐步建设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栏目,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网络论坛建设,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不断提升自我修养.我们应该把心理健康教育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两课”、心理学和网络科学技术等课程中;还可以举办专家讲座,开展以网上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活动.加强正面宣传,主导网络舆论,以健康、积极向上的内容占领网络阵地,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互动性网络平台是必不可少的,比如“BBS”、“校长信箱”等多种形式.学生可以通过这些平台交流学习、交流技术、交流情感,也可以发表自己对学校教学、管理、科研的看法,学校管理工作者、德育工作者和任课教师可以通过这些平台了解学生的思想,找出工作的不足,同时利用这些平台积极引导学生的不良情绪和思想.

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对网络不良信息的免疫力,提高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通过课堂思想教育、校园文化活动、法律知识宣传等途径积极培养大学生的网上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他们在虚拟空间的法制观念和责任意识,增强他们的道德自律和自我约束能力.大学生只有提高了道德选择和观念批判层次的信息分辨能力,具备了道德习惯和理想信念层次的道德自律意识,明确了网络生活中合法与违法的行为界限,才能自觉地抵制有害信息,正确地认识网络、利用网络、维护网络,在网络文化的影响下实现自身的成长.增加“网风”与“网德”教育,通过团课、专题讲座、校园板报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网络伦理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伦理.还可以通过开设涵盖网络行为的校园规章、网络文化素质培养与网络人格塑造等内容的《网络伦理与道德》课程,培养学生的网络责任意识、政治意识、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

④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的网络文化教育工作队伍,提高网络文化教育开发者、传播者和管理者的水平.没有一支懂网络技术的专职队伍对信息庞大、内容虚拟、传播自由的高校网络文化进行有效的监控与引导,是很难有效遏制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最大限度发挥网络文化的教育优势的.因此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专职的网络文化管理干部队伍建设.主要由学校负责宣传、文化工作的管理部门,如党委宣传部等机构设置网络文化管理工作岗位,配备相应的专职人员;二是指定兼职网管干部.可由每个部门/学院指派专人负责网管工作,以此为基础建立学校统一领导的兼职网管干部队伍;三是建立网络评论员队伍.选聘部分有网络评论工作经验、素质较高的师生担任网络评论员,参与学校网络舆论的监督和引导工作;四是校园BBS版主队伍建设.抓好这几支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学校需要有专门的经费投入,推动相关的教育培训工作,带动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

⑤建立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控制机制.建立专门的网络问政平台,指定有关职能部门及时收集网络舆情信息.在信息时代,面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处理,“疏”比“堵”更有效.学校应该在第一时间对事件进行全面评估,确定舆论引导方案,及时利用校园网络和公共信息平台事情的真相,利用网络传播快的特点抢占舆论主动权,对于随后出现的误解和谣言要及时解释并澄清,还应该主动与社会媒体联系,通过正确的信息传递,避免造成社会的误解,维护学校的良好形象.

⑥“道德建设、法律约束、技术控制”三管齐下,强化对于高校网络文化的监督、管理和引导,打好“系统战”,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各司其职、职工全员参与,协调一致,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大学生网络心理论文篇4

关键词:网络文学 危机 冷思考

自从1998年3月台湾作家蔡智恒发表了网络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网络文学开始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至今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庞大读者群的文学样态。随着网络文学影响力日益扩大,学术界开始把目光投入到了这一新的文学活动领域,出现了一批从事网络文学研究工作的学者专家,也出现了大量的研究论文乃至专著。这一现象昭示着我国当代文学研究中心的转移,而且这种转移对于发展新的文学理论具有积极意义。近年来,随着伴随网络而成长起来的一代人逐步进入学术界,网络文学研究有越来越热的趋势。但是目前的网络文学研究模式存在着巨大的危机,需要我们进行冷思考。

一、网络文学研究没有理论深度

理论的哲理深度是理论生命力之所在。网络文学研究也需要不断夯实自身的理论基础,寻找文学理论背后更深的哲理支撑。我们知道,网络文学出现依托的是数字技术,它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可以说,每一次数字技术的发展都会激发网络文学的新变化。从BBS到文学网站继而到博客到微博等等,无不彰显了数字技术对网络文学的巨大影响。数字技术的问题其实是一个现代性问题。

所以,首先我们对网络文学的研究应在现代性视域下进行,不能仅仅将网络文学理解为“网络中”或“网上”的文学活动。目前大多数研究者只是停留在网络文学本身去谈网络文学,视野狭窄,没有高屋建瓴地把握网络文学的核心实质。他们的讨论只是蜻蜓点水,泛泛而谈,没有理论深度,没有深入到审美现代性这一网络文学的理论核心[1]。

其次,正如李立在分析农民工文学时所指出的:“当代作家描述农民工群体区隔、流动、错位乃至异化的空间境遇,并不局限于某种形式化的艺术表征与再现,也不单纯停留于某种伦理道德层面的批判,而是将这种描述上升为一种强调介入社会、改变现实的主体实践”[2],对网络文学价值的挖掘也需要进入主体实践层面来进行。

二、网络文学研究脱离阅读实践

很多网络文学的研究者(尤其是不熟悉网络的研究者)从来不曾进行过“网络阅读”。他们往往只是阅读某些已经出版了的、纸质的网络原创作品,认为这就是网络文学作品,然后对这些作品进行研究。这样,就会出现两个问题:

第一、被出版商看中并且出版的某些作品,能代表网络文学作品吗?显而易见,出版商出版是为了有利可图,他们的选择是市场化的选择,而非从文学本身视野进行的选择。而批评者又使用与传统纸质文学一样的批评标准,这就造成了网络小说的“原罪”。

第二、在线阅读和纸质化的阅读有着本质的差异。如果不承认这一点,那么电脑屏幕界面和纸质界面又有什么差异呢?网络文学的特殊性又在哪里呢?这些问题正是一些网络文学批评者所忽略的。其中原因在于对网络文学作品的偏见。

三、网络文学批评脱离作品实际

第一、首先是批评界对网络优秀作品的关注较少。我们注意到,网络文学作品在以爆发式的速度增加,但是对网络文学作品的批评却寥寥无几。尤其是在国内有影响的权威与核心批评刊物上几乎看不到对网络作品的评论文章。这种批评的失语状态不仅暴露了网络批评理论的缺失,更重要的是导致网络文学创作没有理论引导而日益陷入低品位审美状态。

第二、批评者脱离作品实际。他们根据一般的纸质作品的审美法则对网络作品进行评判,无法欣赏到网络作品特有的美感,所以对网络文学作品的批评自然就无生气可言。

四、将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相对立

大学生网络心理论文篇5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高校网络文化 作用 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12(b)-0243-02

1 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校网络文化战略框架

2012年11月,中共十报告明确指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核心价值体系的实现在于营造一种积极健康的氛围,以环境的影响和约束力去提升人的思想素质,达到教育的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4个方面,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2]。这4个方面可以具体的论证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中的技术、管理与保障层面,为其提供充分论据。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践行实践中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最高领导,丰富理论高度,更好地占领高校文化前沿。以实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网络文化践行核心思想,让社会环境、校园环境、舆论走向各方面达到聚合。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激发学生个体思维,固化网络平台上的学生其个体价值走向。以社会主义荣辱观规范大学生在网络观点宣扬中的道德标准。

网络文化以其存续基础的高科技性、传播途径的虚拟性、参与者的互动性迅速成为当代社会最具影响力的数字化的文化形态,而高校是社会信息化程度最高的场所之一,传统校园文化与网络文化相互融合,诞生了校园文化的新形态――高校网络文化[3]。作为一种反映社会现实与观点宣扬的文化形态,其建设基本框架以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作为基点,发挥网络文化的开放互性等特点,但改变常规网络传播的主体途径及其者的主观性与客观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思想,增加高校网络文化践行者实现被教育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认同,建设根植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校网络文化,完成技术、管理、保障方面的框架,这是在新时期下高校网络文化建设者的时代命题。

2 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校网络文化运行机制

互联网文化的兴起引发网络全球化,在这一大前提下高校网络也随之迅速发展,其文化已经融入青年群体的生活与学习中。高校网络建设工作者作为主体参与创建的网络文化载体根据其本身具有的社会扩散性、参与群体高知性、空间虚拟性、开放集成的多功能性等特征与现实文化有机的结合起来。高校网络文化丰富和拓展了校园文化、悄然改变了原有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关系,个体交集信息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其根本运行机制集教学、信息传播、人际交往、管理服务等于一体。

高校网络文化载体设计包括教务管理系统,各学院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话题等公众平台,各个职能部门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个体价值选择。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者,要了解学生心理变化的特点和趋势,增加其互动参与性,将学生作为服务对象,在某种程度上作为主流媒介代替学生发声。加强其对话与交流,最大限度地寻求学生群体对核心价值体系的共识。在具体方向上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注重学生情感引导。“只有与人的需要有关的事物,才会引起人的情绪和情感”,而能满足人们需要的事物,会引起肯定性质的体验[4]。基于管理层面的新媒介教育与管理组织建设充分尊重学生的情感需要。高校网络文化载体设计在这一大前提下保障管理与教育的时效性,使学生在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体认中找寻到对于价值取向的精神寄托。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工作者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准确把握和深入研究,有利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其个体行为与整体环境健康发展,进而实现对大学生网络文化参与的引导和规范。

(2)依托载体强化情感渗透。高校自身网络文化管理运行机制及网络文化平台建设滞后。高校网络平台的运营,应该拓展内容、丰富形式,增加高校网络文化引导的感染力和震撼力。高校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大学生思想的过程中,要将网络素养、道德、法制等纳入教学内容,明确规则与底线,本能性的抵触不良信息的接受与传播,加强道德方面建设。基于技术层面的网络资源建设、基础设施、安全技术、监管技术完善从舆情到个体参与程度的技术保障。官方网络文化载体应及时掌握校园情况,保证载体内容的权威,在社会方面实现主流价值观的有效传播,促使从学生社会各方面对其情感归属。

(3)固化个体意志的价值认同。人们可能会因为对某种事物的需要而产生一定的情绪情感,在自觉不自觉地被某些情感表达和价值渗透所触动,不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5]。而意志则可以在自觉地确定目的后有效的支配其行动以实现预定目的。针对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功能发挥不足,在社会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改革创新为主题的时代精神可以更好的培养大学生网络群体的个体意志,使之具备对国家、民族更的情感倾向。基于保障层面的法律法规完善与制度范建设则可以为高校自身校园文化提供外在保障。在个体层面学生个体的意志成为校园网络文化的组成部分,学生个体与高校校园文化相辅相成,共同组成参与广泛并且传播深远的特色校园文化。

3 结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网络文化中的作用的研究,有助于更加深入地认识和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情况以及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不足的现状中,在高等教育如何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保持其先进性、科学性、发展性上产生一些理论探索。而高校网络文化的发展已凸现其巨大影响力,怎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去引领和指导高校网络文化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对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以及和谐文化的建设完善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认真明确高校网络文化的发展方向,在充分论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网络文化的作用后,更好地促进高校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为新时期的中国培育更多的栋梁。

参考文献

[1]文宗.“中国梦”之魂――聚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党员干部之友,2014.

[2]杨义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综述[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6(3):105-111.

大学生网络心理论文篇6

摘要:从网络信息时代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出发,分析了网络信息时代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各种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这对网络信息时代的学生管理工作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网络信息时代学生管理学生管理工作者

随着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改变着社会的方方面面[1],网络以其独特的方式介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学生是接触网络最广泛的群体,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在政治立场、价值观念、人生态度、行为方式等方面产生着巨大影响,网络文化的出现,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正确认识互联网[2],有效利用其平台作用,可以抑制网络的负面效应,有效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服务。

1网络信息时代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新问题

大学生们通过网罗拥有比较宽广的国际视野,他们身处校园却能了解到全球化下发展着的世界。大学生思想活跃,接受网络新事物快,但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如果不加以引导,将会步入歧途。网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提供了全新的载体和现代教育手段[3],同时也对大学生思想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1.1网络文化垃圾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消极影响

网络资源虽然极其丰富,但是网上虚假信息、文化垃圾却屡见不鲜,大学生的身心还处于不完全成熟阶段,这种不良的网络环境,对一些大学生容易产生不良的后果。在网上虚拟的环境中,容易出现责任心不强、冒名顶替、肆意破坏、粗言恶语等道德伦理问题,感情问题、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及个人安全等问题,一些组织或个人可以怀着特定的目的,制造言论、传播非法信息或诽谤中伤他人或误导青年学生。在一些西方大国,凭借经济、技术和信息资料的优势,宣扬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加强信息大国政治的、文化的扩张与渗透,网络上大部分都是那些所谓西方国家的民主、人权的宣扬,大量的外来文化信息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力。青年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辨别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很容易受到这些信息的侵挠,使他们在价值观念上更重实惠,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他人的人文关怀越来越淡薄,甚至导致人文品格和道德水平的滑坡,同时使许多大学生对未来的目标有失偏颇,他们更趋向于用金钱来衡量一切。有的网站为了提高点击率,牟取暴利,宣传色情、暴力、沉沦等刺激大学生眼球的文化垃圾,使部分大学生沉溺于其中,难以自拔,荒废学业,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对社会造成恶劣影响。诸如此类对那些涉世不深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伤害。

1.2网络游戏成瘾及网络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学生集体主义感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些大学生对自己所处的现状及处境不甚满意。有的心比天高,整天夸夸其谈,总想超越他人,成为一名受人敬仰的人,而网络游戏则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很多大学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追求心理满足。他们认为在虚拟世界中获取成功的机会远远高于现实生活。很多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大学生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受挫或达不到自已的理想。因此,选择网络游戏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他们一旦从中寻出快乐,就难以从中走出来。比如,现实中的不如意,可以在网络游戏中发泄,级别高点可以带着大批“兄弟”到处砍人、厮杀。不但从心理上得到满足,而且还能得到现实中很难得到的金币、金银手饰、武器装备等使自己更加强大、更具统治力。在这种虚幻的环境中,会使大学生依赖网络的情绪越来越强,上网成瘾已不再是不可思议,他们每天花大量时间泡在网上,长久下来,不但花费了大量金钱,还荒废了学业,摧残了精神。甚至造成心理畸形发展,心理变态。作为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玩网络游戏上瘾这种情况,应引起重视。

学习人际交往和处理人际关系需要时间的投入。由于大学生恋网,在人机相对封闭的环境里,使得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与别人交往的机会,减弱了与他人交往的愿望。人际交往的减少很容易加剧自我封闭心理,造成人际关系淡化,导致一部分大学生脱离现实,只满足精神需求。一些学生在真实的交往中感到紧张,不适应,产生孤僻的情感反应,产生对现实人际交往的逃避和恐惧,甚至还会出现“网络孤独症”等症状,造成人际关系障碍,这对人生的发展是非常有害的。“学会共处”是现代素质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这样影响学生的集体主义感从而影响校园班级的建设。

1.3网络问题对大学生兴趣爱好的引导影响校园文化的建设

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是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没有良好的情绪情感和健康的体质是不能完成学习任务的。沉溺于网上游戏或聊天以后,大学生将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甚至不可利用的时间上网。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从这一点来看,他们不可能再给以往的业余爱好让路。迷恋于互联网以后,他们对现实的各种活动,如打球、下棋、看电影以及班级里的各种活动都不感兴趣,认为这些活动没有什么意义,网络已成为能够代替一切活动的一种新的嗜好。

1.4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不适应网络信息时代下的工作

面对网络的冲击,部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缺乏应有的思想准备及应有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格素质。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来说,对于网络这一领域不甚了解或只是略知皮毛,不具备较高的网络知识水平,明显落后于青年大学生。这样导致缺学生管理工作者缺乏与学生沟通的人格魅力及亲和力。大学生在深入网络生活并渐渐习惯于网络这种双向甚至多向的沟通方式后,必定要求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从内容到形式都能够采取更为民主、更为自由、更为生动的方式进行,做到以人为本的教育方式。对此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显然还没有充分的准备。

2网络信息时代学生管理工作的应对策略

2.1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把握文化主题,健全网络管理机制

对大学生本身而言应端正上网动机和行为,但诸多网络垃圾文化、网络游戏的出现,使大学生对网络不能保持足够理性的头脑,对网络文化不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故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控制文化主题乃当务之急。首先,进行政治理论与政策的熏陶,在网上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讲话精神,确保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政治导向。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网上教育、交流、讨论等活动。精心策划,开展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网上校园文化活动。如网上论坛,对重大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开展网页制作竞赛等。最后,介绍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和国外的优秀文化成果,使大学生进一步树立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使他们了解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拓宽视野。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应提高对大学生网络问题的正确认识,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加强对大学生使用网络的管理,研究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

2.2进行网络心理咨询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解铃还须系铃人”,专家们提出,对待网络成瘾,应利用好网络这个平台来治愈它。据了解,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已成立了这样的心理咨询网站。通过借鉴多种方法,可以在网络中利用聊天室的功能开展团体咨询,还可参照朋辈心理咨询的原理,让部分治愈者成为志愿者,互相促进,帮助解决。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着手进行青少年网络成瘾症的预防与矫治研究工作。高校应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不断探索更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高校的两课教师,特别是心理咨询室的咨询员,应该成为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咨询与辅导的主力军,配合学生工作部门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使大学生对过度上网带来的身心问题有较多的了解,从而自觉地调整自己的网上行为。高校的心理咨询员要不断提高网络心理问题的咨询技能,对网络问题学生专门进行跟踪心理辅导,通过有计划的心理治疗方案,使他们尽快摆脱心理困扰。对那些由于上网而产生的突发性心理问题,如网恋失败等,更要配合辅导员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以有效地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

2.3增强管理者素质提高管理水平[2、4、5]

面对网络文化思潮的侵袭,大学生教育管理者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和紧迫感,始终坚持以正确的理论引导学生,以先进的方法教育学生。充分发挥大学生管理工作的传统优势,又要改变观念、调整策略、讲究实效。加强研究网络环境中开展思想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充分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和信息技术手段解决网络教育中的新问题,拓展新的教育领域。培养出既精通业务又懂得网络技术的管理工作人员,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大学生管理工作队伍。这支队伍应当具有深厚的政治理论水平,具有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道德观和自觉维护这种道德观和价值观的责任感;深入了解网络的特点,能熟练使用网络进行形象生动的思想教育;能驾驭网络,及时解决网络传播中的问题;有快速的反应能力,能够以敏捷的思维、快捷的行动迅速的抓住问题,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有强烈的开拓进取精神,不断克服困难,探索网络时代的大学生管理工作的规律,开辟大学生管理工作的新天地。

3结语

总之,面对网络信息化的挑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新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与时俱进的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正确认识网络文化带来的利与弊,引导学生取利避害合理利用网络,为培养21世纪的新型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朱小玲,陈肖飞.网络信息化改变高校学生管理的发展模式[J],网络财富?管理视野,2009,10:34.

[2]洪莹,吴健豪.网络时代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创新[J],中国电力教育,2008,121(9):167-168.

[3]罗飞,网络时代高校辅导员加强学生管理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472:185.

大学生网络心理论文篇7

[关键词]社交网络 心理健康教育 自我认知 团辅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4-0150-04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压力与日俱增,对现代人的心理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当今,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新的问题也随之产生。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数据称,截至2012年12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人,普及率达到42.1%,超过全球平均水平。而其中大学生已然成为网络文化的主要参与者,调查显示,20―29岁网络使用者占全体网民的60.2%。在网络社会发展过程中,互联网给人们带来了便捷和享受。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心理问题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逐渐显现,网络的使用使个体脱离群体等一系列问题。相关研究表明,个体在使用网络时,会产生认知问题、人际关系问题、人格问题、情绪情感问题、自我意识问题以及网络成瘾问题等。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亦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主要有两方面的理解。一是网络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二是基于网络的心理健康教育。前者是以网络所引发的心理问题为主要内容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文化对个体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心理特质正在成熟的大学生来说,必然产生不容忽视的作用。后者则是以网络为工具,在基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之上,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借助网络平台来传播教育,网络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当前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讨论多将两者结合起来,既有针对网络环境下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探讨,又有以网络为传播手段对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创新研究。然而,当今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在实践过程中暴露出了各种问题,需要我们以创新方式构建全新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格局。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对大学生群体做了基本的调查。

一、当代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调查

(一)网络心理健康问卷以及访谈调查

设计了针对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问卷》。抽取南京地区7所高校(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工程大学)500名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四个年级大学生进行问卷测量。

前期研究采用访谈法,在南京师范大学随机抽取11名(6女5男)同学进行关于社交网络等相关问题的访谈。

后期根据量表测量结果,针对个案进行关于社交网络对自我认知影响的访谈,选取了实验中结果特点明显的学生20人(4男16女)。

(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现状

我国研究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时间较短,还处于理论探索阶段。现今,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理论与实践研究。

在理论方面,我国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点。

首先,我国的网络心理健康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论证其开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一,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是高校教育创新性的体现,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可以迅速了解新问题,进行内容创新。第二,基于网络的资源丰富性,信息资源的开放与共享,拓展理论研究空间,同时,其丰富性给个体以选择的权力,而不只是被动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信息的传递。第三,基于网络的虚拟性和非实体性,为主体个性的释放提供了理想氛围。第四,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时展的需要。而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适应整个社会的发展。第五,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解决网络心理问题的需要。网络存在诸多不完善、不成熟之处。

在实践研究方面,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主要着眼于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档案、开设网络心理健康课程、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校园网站、积极开展网络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立。

(三)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高校开展以来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其仍在发展阶段,理论体系上不成熟,目前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有以下方面。

第一,缺乏关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系统理论研究。当前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建立,是基于实践研究的基础之上的,但其也主要针对实践研究提出对策,并未形成系统的理论性的研究。

第二,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立的实践过程中以单向性信息输出为主。在各大高校践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过程中,各个高校均开设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站,但在实际调查过程中显示,在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站中,均以心理健康课程与心理健康文章教育为主,少有互动平台或以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平台来互动交流。

第三,网络的虚拟性和隐匿性使得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无法建立真实的、良好的、值得信赖的咨访关系。在心理咨询过程中,良好的咨访关系的建立是顺利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前提条件。但在网络世界中,大多个体因为对心理咨询避讳等原因,采用匿名或者昵称来进行网络心理咨询,由于其网络的非真实性导致咨询者和受访者之间无法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因而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进行。

第四,在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过程中,均存在过分强调“心理健康教育”概念的问题。在传播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大部分内容都会冠以“心理健康”之名,而现实的个体由于认知局限等问题,还不能完全接受“心理问题”的概念,会引起个体的回避心理。

第五,在具体建立网络心理健康体系过程中,亦存在技术操作困难,关注度较低等问题。利用网络平台就表明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需要专门的信息技术人员来进行网络平台的运转,并且进行相关的技术开发。除此以外,虽然网络心理健康平台在不断优化升级,且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在普及,但现今大学生对网络心理健康网站等相关主题的关注度还是较低。部分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

在问卷调查中显示,关于“你是否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回答,约66.3%的大学生表示,自己并不了解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只有33.7%的大学生表示听过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在问及“了解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时,超过半数的人(55.29%)选择了“网络专业心理测验”,说明大家普遍对于网络心理健康的形式比较陌生,大学中经常开展的心理健康网站,只有30.28%的大学生有过了解,低于5%的大学生有主动搜索此类的网站。超过80%的同学认为,关注度和普及率低,内容无聊是低关注的原因,也有同学提出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过分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不敢去了解,这种怕被贴标签的心情,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同学们了解网络心理健康的兴趣,也给有需要的同学很大心理压力,要么不愿承认自己面临的困境,要么持有一种自卑的情绪,对于他们的心理健康都有很大的影响。

二、社交网络平台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

(一)社交网络的界定与发展

社交网络即社交网络服务(Social Network Services, 以下简称SNS),是指建立在真实人际关系基础上的网络平台,是作为现实中的社会团体在互联网上交流的辅助工具。SNS是建立在网络实名制基础之上的人际交往平台,如国内的人人网、腾讯校友和国外Facebook等。CNNIC调查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使用社交网站的用户规模为2.75亿,较上年底提升了12.6%。其中大学生是使用社交网络的主体。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根据教育环境和教育对象的变化情况,充分运用网络手段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文化阵地”。因此,社交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值得相关人员加以重视,并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二)社交网络下的心理问题

社交网络作为大学生网络活动的新兴载体,对大学生人际关系、思想观念、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都产生了极大影响。同时,大学生在社交网络的社交环境中,会对自己的存在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会展开新的评估。随着社交网络在大学生生活中扮演的重要性的逐日提高,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和价值观也产生影响。其具体影响方面主要如下。

第一,社交网络对大学生自我认知的影响。在社交网络使用过程中,个体通过互动平台中他人的生活展示以及他人对自我生活状态的评价等活动进行思考与探索。通过社会比较,主体会重新审视自己,对自我产生不同的看法。同时,社交网络的使用会使主体产生自尊、自信或者自卑等不同程度的自我认识。研究表明,社交网络平台对自我认知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社交网络下自我认知的偏差;在社交网络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自我体验的消极化;社交网络使用中自我调节的忽略。

第二,社交网络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社交网络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对其交往方式、交往需求、交往效果和交往发展的影响。社交网络依托网络的虚拟性让个体以非实体的方式进行交往,建立在真实人际关系基础上的社交网络交往,随着交往的深入,良好的人际关系亦可建立。但是,虚拟的人际关系并不等同于真实人际关系,社交网络平台上人际关系的建立也可能弱化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从而引起消极反应。

第三,社交网络的使用对大学生情绪的影响。社交网络满足大学生在情绪方面的需要。社交网络中的好友等互动群体就给了大学生很好的抒绪的平台,作为同样的用户给予一定的理解和支持甚至是共鸣。但是,在使用社交网络过程中也会因为自我认知的偏差等问题而产生消极的情绪影响。

第四,社交网络平台影响下,大学生的行为问题。通过社交网络对主体自我认知、人际关系以及情绪影响会影响主体的行为控制等。

(三)基于社交网络的心理健康及引导实践

1.社交网络平台下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相对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在社交网络上开展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有其实行的可行性和优势。

首先,从理论角度来讲,社交网络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平台之一。人本主义观点认为,良好的咨访关系建立需要来访者和咨询者的真诚关系建立。由于网络的非实体性和虚拟性,主体往往会进行匿名的咨询来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虽然这样有助于咨询者对“面对面”无法进行的心理问题进行询问,但依然无法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来访者无法对一无所知的人完全暴露自身存在的问题,会有所保留,因而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基于实名制的社交网络可以依托“实名”的概念先建立真实的交往印象,在此基础上经过一定的咨询进展,可以建立起较为良好的咨访关系,从而有利于心理问题的解决。

其次,在实践过程中,社交网络平台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由于其互动、真实等特点有其存在的优势。

第一,SNS自身的互动性和双向性弥补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单向性和被动性等问题。SNS为使用主体创造了一个良好的互动平台。在SNS中,个体可以发表合适的言论,展现自己的生活状态。同时,可以了解他人的生活状况和思想观点,并且可以就此进行交流与讨论,有利于观点的巩固与加深。

第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在SNS上的进行,可以依托已有的SNS平台。现今的SNS平台提供了开放的应用功能开发,网络健康教育可以利用这个空间进行相关心理健康教育应用平台的开发,从而减轻过去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中需要开发整个网站的技术工作,有利于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更新与研究中。

第三,SNS在大学生中的普及性也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提。

但是,社交网络平台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还是存在很多不足。

首先是社交网络这个平台本身的特点,社交网络作为大学生的一个广泛交际圈以及信息交流圈,的信息良莠不齐,缺乏权威性和可信赖性,所以如何在考虑趣味性和实用性的同时加深大家对于心理健康的理解,在利用好大学生熟知的心理学测验时,通过其他更为准确和个人的方式帮助同学切实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是我们遇到的困难。同时,经过之前的研究表明(认知风格与社交网络模式的相关实验),社交网络上信息对于大学生的影响主要是依赖于大学生本身的认知风格和人格特点,独立的人更难以被社交网络上的信息所影响,所以如何让不同种人格类型的人信任这种类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也是我们现在的难点,也是社交网络平台中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所以,社交网络应用的嵌入形式应该需要更多的研究。

第二,根据2010年末的数据,人们在网络上花费的平均时间比10年前增加了82%。2011年达沃斯论坛举办了以“社交网络成瘾”为话题的沙龙讨论,美国杜克大学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教授丹・艾研究得出:人们在社交网络上的时间突飞猛进,是占据上网时间中最长的,目前占上网总时间的22.7%,而且有不断向上的趋势,也就是说:“社交网络”已经让越来越多的人“成瘾”。这一点提醒我们,在社交网络嵌入应用的设计中需要加入社交网络登录提醒与计时,帮助学生在建立自我认知的过程中避免过多的网络沉迷。

2.线下的心理学团体辅导

针对以上提出的有关社交网络沉迷与大学生依赖社交网络信息(来源于自己的重要他人,同学和老师)建立的矛盾,可以通过自我认知团辅来帮助大学生建立自我认知。帮助大学生更多地在现实生活和实践中建立自己的自我认知。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传入我国内地的,它是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形式。团体心理辅导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与优势,是一种预防性、发展性的工作。团体心理辅导有助于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促进自我反思,不断进步。团体心理辅导将具有不同背景、人格和经验的人组合在一起,为每个参与者提供了多角度的分析、观察他人的观念及情感反应的机会,可以使参加者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和他人,同时建立新的自我认同模式度。

[ 参 考 文 献 ]

[1] 孟芳兵.SNS平台对青少年群体人际交往影响的实证研究[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2] 李林,俞佳,周杰.超前教育对学生社会交往与自我认知影响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2,(3).

[3] 齐宁,王雅静,袁海萍.大学生使用SNS网站的心理需求分析―以人人网为例[J].浙江社会科学,2011,(11).

大学生网络心理论文篇8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 高校危机管理;网络文化建设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网络化成为大学生生活的新特征,网络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一些大学生在网络空间出现行为失范现象。网络新媒体的推波助澜有可能引发高校,危及校园安全,甚至造成社会不稳定。因此,重视高校网络舆情问题,构建完善的网络舆情监控预警机制,是引导大学生正确面对社会现实问题的需要,也是帮助大学生理性选择个人言论和行为的需要。

一、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主要表现

当前部分大学生沉迷于网络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为在网上缺少监督和制约,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约束能力又十分有限,其自控能力比较弱,于是一些人的网络行为便渐渐失去了控制,造成了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失范。

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沉迷于网络色情,诱惑越轨行为

当前大学生沉迷于网络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一些大学生无法抵御网络上存在的大量色情信息的诱惑。网上色情信息包括色情文字、色情音乐、、色情动画、和色情聊天等。目前,英文“sex”和中文“色情”这两个词是互联网搜索引擎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网络目前已成为色情媒介,不但能提供色情资料、交换色情经验,而且也成为现实生活之外的进行易的重要场所,成为诱发性犯罪的重要温床。医学心理学家普特纳姆指出:“沉迷于色情文学的人能意识到它的危害性却无法控制自己。为此,他们的心理和精神上将变得非常压抑、自卑、脆弱,甚至与他人打交道都会变得困难。” [1]大学生极容易因为受网络色情内容和信息的诱惑而导致沉迷于网络色情以至成瘾,进而诱发他们的越轨行为。

2.沉迷于网络游戏,诱发暴力行为

网络游戏吸引了许多大学生使之沉迷于其中而无法自拔。心理学研究表明,通过网络游戏中频繁的角色转换,会使游戏者的人格统一性受到影响和破坏,容易使之出现双重人格倾向或多重人格的极端性表现,甚至会发生心理疾患。这样,不仅会浪费掉他们大量的时间,耽误他们的学业,而且也会对他们的生理发育造成危害,影响他们智力的发展。另外,网络游戏中的攻击、战斗和竞争等行为带来的最大问题是网络暴力横行,这极容易使大学生在对虚拟世界的体验过程中获得成就感,进而深陷其中,从而会使他们模糊了道德认知,模糊了游戏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差异,以至他们将在虚拟世界中随意伤害他人的行为带到现实世界之中来,催生他们的暴力倾向,引发他们的暴力行为。

3.沉迷于网络谣言,构成违法犯罪行为

如今,互联网给人们带来了海量的信息,提供着便捷的服务。然而,一些人却在网络博客、论坛、贴吧中肆意“扔垃圾”、“泼脏水”,煽动谣言、编织谎言。这些谣言、谎言混淆视听,真真假假让人难以分辨。新浪校园全国渠道经理孔令旭表示,现在有超过60%大学生习惯微博生活。一些人上网更多是为了娱乐,对好人好事的关注度不高,反而疯狂转发奇事坏事。大学生作为一个充满活力的群体,应该传递正能量,明善恶、辨真假。“散播谣言造成严重后果,还可能触犯法律。”

二、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应对策略

1.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网络素质

采取多种途径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网络素质。首先,对一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集中培训,学习网络技术,掌握网络信息。网络化时代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要能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内容,而且要把握网络背景下科学理论的时代性,能够把科学理论与网络文化发展规律相结合,坚持与时俱进,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适应不断变化的新情况,正确把握事物的本质,对出现的新事物能够做出全面客观的分析和把握。其次,成立一支专门队伍,负责对校园网络的建设和管理,并对全校各级领导和教职工进行网络知识培训,使所有的教育者都可以参与到网络道德教育活动中来,全体总动员,引导大学生正确利用网络这一现代化信息手段。

2.构建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由于网络交往的隐匿性和不确定性、网络活动的超时空性、网络交往的宽泛性以及网络交往对象的平等性等特点,它也为高校开辟“心育”工作的新领域提供了可能。心理学界目前把在网络上由心理教育专家主持的通过网络对青少年进行心理知识和心理辅导技能的普及和教育,帮助青少年解决各类心理问题,并努力提高其心理素质的专业性教育手段,称之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即网络心育。它主要包括网络心理训练、网络心理咨询、网络心理测验、网络心理知识普及、网络心理教育、网络心理问题诊断以及网络心理问题矫治等方面。尤其要重视网络心育新模式给心理健康教育带来的深刻变革,要设法适应这种变革,以促进网络心育能持续、健康和稳定地得到发展,充分发挥网络心育应有的作用。

3.建立高校网络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心理危机干预是指高校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学生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其因心理危机而造成的伤害行为的发生或将这种伤害行为所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是事关学生生命安全与心理平衡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难度较大的一项工作。因此,有条件的高校都要建立起自己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要把大学生的心理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当大学生凭借一己之力无法走出网络陷阱的时候,他就应该设法求得他人的援助,其中包括来自教师、同学、家长、医生和朋友的援助,使之可以通过外界的支持和帮助,重新找回迷失了的自我,回归现实生活。

4.培植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

心理学研究表明,健康的人际交往是保持人的心理健康的条件之一,也是人确立自己的自我价值和人的安全感的需要。大学生从脱离父母的监控那一天开始,就力图去了解同学,认识教师,感悟周围的环境,需要来自他人的理解与支持,需要爱与归属,更需要通过展示自己的才能以获得他人的认同。所有这些,都要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需要通过来自社会的支持来实现。良好的人际关系会引领大学生从虚拟的世界回归到现实的世界之中来,因为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才能使他们深刻地体会到良好、有序与和谐的人际关系带给自己的愉快和自尊的体验。另外,文化底蕴深厚的校园氛围、优美的校园环境和有序的群体生活也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安全感、温暖感和价值感,这对于大学生而言,既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支持系统,也是避免其沉迷于网络的重要举措。

5.搞好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首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保证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方向,以共同理想为基础增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感召力,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动力激发校园网络文化的活力。其次,建设特色网站。在校园网站增开特色板块,并且在这些板块的建设中渗入网络道德规范的内容,形成具有特色的网络文化。第三,利用技术手段加强网络管理。对于校园网的管理,严把“入口关”,利用技术手段控制不良信息的渗透,努力创设一个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

6.培养大学生的网络主体自律意识

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自身的自我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网络行为。网络空间没有现实社会的道德与责任约束,大学生在网络空间的行为主要靠自律,因此,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自律意识,是解决大学生网络失范问题的重要途径。首先,网络道德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使大学生对网络有较为系统的认识,对网络中的行为是否合乎道德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在网络行为中自觉规范自我。其次,充分利用校内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开展网络知识宣传,并且可以在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注明文明上网的准则,规范学生上网行为。第三,注重人文社科类课程的开设,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对网络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正确判断,不断提升自我修养,培育自律意识。可通过开设一些相关的人文社科类课程,来提高大学生对道德规范的认知,培养其自律意识,规范网络行为。

7.健全高校校园网络舆情危机管理与引导机制

和应急机制,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良莠不齐的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观等的形成有着很大的影响。[2]一旦发生校园舆情危机,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引导,往往容易引发或者恶性事件。因此,只有建立起完善的网络舆情管理机制,才能使高校网络舆情趋利避害,充分发挥其正面效应;才能防患于未然,提高应对舆情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校园舆情安全。[3]

[参考文献]

[1]谢海光.互联网上思想政治工作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

大学生网络心理论文篇9

一、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作为一名成功的学者,不仅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执着的敬业精神,还应具有善于创新的睿智和勇于担当的气魄,这是时代和社会赋予的良知和责任,也是治学生涯中孜孜以求的品格和精神。欧阳友权教授便是这样一位学者,多年从事文艺理论研究,成果丰硕,著述等身,从早期对文艺学、美学的“文化寻根”与“本体探索”,到数字化时代“比特世界”的人文精神理性建构,他始终以其独特的创新意识,孜孜不倦地挖掘治学的“富矿”。

欧阳友权教授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从硕士到博士一路与文学研究结缘。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从事高校教学和科学研究,由于在学术思想上不类前说,不惧定论,善于思考,敢于创新,加之心性勤奋,笔耕不辍,在学界的影响日益显现。他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表的《农耕文化——中国文学之根》《新时期文学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等论文,因其视点新颖引起较大反响。硕士论文《文学创造本体论》从人类本体论的全新视角探讨文学创造本体而备受夸赞。他提出的“文学是主体审美意识的语符化显现”,更是被文论名家评价为“标示了新理念”的“卓有成效的做法”{1}。他的《人民文学,重新出发》等专题论文在《文艺报》引发了广泛的争鸣,并被《新华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转载。1990年代以来,欧阳友权教授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陆续出版了《艺术美学》《文学原理》(高等教育21世纪课程教材)、《艺术的绝响》《国民素质论》《萨特论艺术》(译著)等著作,这些著作多以本体论为支点,从哲学深层探讨人文精神价值经脉,为他的治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出于对学术由衷的热爱与责任感,欧阳友权教授曾说:“我们这些永远‘在路上’的研究者的职责,就是设法走进前沿,敢于触摸前沿,勇于探索前沿,并希图对前沿研究有所推进。”{2}早在20世纪90年代,欧阳友权教授的学术视角便敏锐地触及了高科技与现代美学的关系问题,他开始从人类本体的意义上去思考现代高科技的美学品性,寻找这两者在价值取向上的人文精神趋同,提出:“对现代高科技的美学阐释,便是对人类本身的生命、个性、潜能的自我审视和心灵陶醉,思考现代高科技中的美学精神,是窥视人本、睥睨人伦、礼赞人生的又一面窗口。”{3}基于这样的洞见,面对信息革命的风起云涌,欧阳友权教授以“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气魄直抵文学理论最前沿,毅然站在信息媒体革命的潮头,以新的学术视野重构文学理论。

新世纪网络文学发轫之初,在许多人尚对网络文学观望质疑时,欧阳友权教授已走进这一领域,先后发表了研究报告《互联网上的文学风景》和论文《网络文学:挑战传统与更新观念》,并立即引起广泛的社会反响,为他接下来的研究增添了信心。从此,他在选定的这一治学“富矿”持续钻研,笔耕不辍,完成了博士论文《网络文学本体研究》,先后出版了《网络文学论纲》《网络文学本体论》《网络传播与社会文化》《网络文学概论》《网络文学的学理形态》《数字化语境中的文艺学》《网络文学发展史》《比特世界的诗学》《数字媒介下的文艺转型》等著作。主编了“网络文学教授论丛”“文艺学前沿丛书”“网络文学新视野丛书”“新媒体文学丛书”;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北京大学学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重要学术报刊发表数百篇网络文学理论文章。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数十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其网络文学研究成果纷纷获奖。带领中南大学文学院研究团队成立了国内高校第一个网络文化研究所, 成功创办湖南省网络文学研究基地,以网络文学研究选题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项目、湖南省重大重点项目等,创下了多个学界第一,从基础学理上奠定了网络文学的学科地位,欧阳友权教授因此被学界评价为“我国网络文学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欧阳友权教授从1998年介入“高科技美学”论题起,一直关注和涉足“科技与人文”“网络文学”“数字文化”等问题的研究,致力于对数字化语境中的文艺学问题的学理阐释,其核心的学术理念寄寓了他对“高科技与高人文”的期待与思考,表达了他对数字化时代人文精神的忧患与理解。由于在网络文学研究领域的成就和影响,中南大学文学院成了国内网络文学研究的重镇,欧阳友权教授和他的团队以网络文学研究成果走进人们的学术视野,又以扎实的基础学理研究一步步挺进学林杏坛,由此开启了一个新学科的学术征程。他带领学术团队完成的网络文学专著和同一领域的系列学术论文,成为国内研究网络文学不可或缺的学理标识。

二、纵横捭阖,游弋学海

欧阳友权教授经过十多年的呕心钻研,沿着“生成背景、存在方式、文学变迁、媒介叙事、主体阐释、文学性辨析、精神表征、文化逻辑、人文价值、研究理路”的基本逻辑线索,逐渐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网络文学学理形态体系。基于这样的理论思路,欧阳教授的网络文学研究在理论结构上可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从“史”的维度辨析数字传媒下的文论转型,二是从“论”的维度探讨网络文学的本体与本性,三是从“史”与“论”融合的维度反思“比特世界”的学理症结和诗学创生空间。通过这些有机联系的理论,系统而多角度地解读了网络文学的诗性蕴含,从纵向(史)和横向(论)的不同视野阐释了网络文学的审美价值和诗学向度。

首先,对媒介变迁与文学转型的探讨。对于数字媒介时代文艺学的转型问题,欧阳友权教授从艺术活动主体审美动因的改变、电子化文本对书写语言诗性的解构、技术语境对艺术经典的消解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一是数字媒介对艺术审美支点的置换。数字媒介的符号行为改变了艺术活动主体的审美动因,变换了人与世界之间原初的艺术审美关系,使得文艺学的理论逻辑与艺术实践之间呈现出调适性创生空间。二是数字媒介对文学性的祛魅与返魅。电子化文本的界面操作对书写语言诗性的解构,使文学作品的“文学性”问题成为技术“祛魅”的对象,传统审美方式及其价值基点开始淡出文艺学的思维视界。三是数字媒介对艺术经典观念的消解。技术语境对艺术经典性的消解,使得既往的文艺学观念积淀及其理论范式成为“去中心化”的覆盖物,丰富的历史文论资源成了期待重新审视的“昨日成规”。相对于传统的生产机制,数字媒介作品消解了真实与虚拟、话语能指与言语所指的两级分立,抹平了艺术的技术性与技术的艺术化的审美边界,更换了人们对文本诗性的认知与体验范式,用电子数码的“祛魅”方式褪去文学艺术的原有韵味,重铸人与虚拟世界间的审美关系,用符号仿真的图文语像刷新时代对艺术经典的命意。对于数字媒介革命所引发的文学变革,欧阳友权教授指出,媒介“载体和传播工具的改变,不会改变文学的本质与品格,不可能也不应该改变人类赋予文学的精神内涵”“技术进步会给未来的文学艺术生产增设更多的技术含量,但新世纪的中国文学转型最需要的并不在技术媒介的升级换代,而是借助新技术、提升作品的艺术水准与审美价值”。{4}

其次,对网络文学的本体与本性的探讨。欧阳友权教授指出,网络文学作为伴随现代数字化技术而迅速崛起的崭新文学形态,能否在艺术审美的表意链中形成文学史的一个历史节点,以媒介转型在文学审美场域中实现范式转换,是21世纪文学格局中一个意义重大的命题,一个期待合法性体认的文学母题。{5}他尝试采用了本体论哲学方法来探讨这一新的课题。本体论(Ontology)是关于存在的理论,所探讨的是事物(自然界、社会和人)的本原和本性的存在方式、生成运演及其本质意义的终极存在问题。他的《网络文学本体论》(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版)运用本体论哲学思维探究网络文学时,借鉴“回到事物本身”的现象学方法和“存在先于本质”的本体论追问模式,聚焦网络文学“如何存在”又“为何存在”的提问方式,选择从“存在方式”进入“存在本质”的思维路径,从现象学探索其存在方式,从价值论探索其存在本质,即由现象本体探询其价值本体,解答网络文学的存在形态和意义生成问题。欧阳教授把这两者分别称之为网络文学本体的“显性存在”和“隐性存在”。最后再反思其“何以存在”的问题,以图从理论逻辑的“正题”与“反题”走向“合题”——将网络文学的本体论分析从“形态”与“价值”层面,延伸至艺术可能性层面,思考其本体的审美建构与艺术导向,完成网络之于这种文学的艺术哲学命名,以求探讨构建一种网络文学学理范式的可能性。他提出,网络文学本体存在的显性结构,包含几个相互依存的逻辑层面:媒介赋型、比特叙事、欲望修辞、在线漫游、存在形态。这些要素间的有机融合与脉理渗透,构成了网络文学本体存在的基本内容。而把握网络文学的隐性存在,需经由现象学走进阐释学和历史哲学,反思重建精神价值深度的必要与可能。这一隐性价值结构包括:文学体制转换、民间话语寻根、文学性嬗变、文化逻辑依凭、人文性的意义酿造等问题。另外,欧阳友权教授还从观念预设层面探讨了网络文学的本体建构问题:即坚守文学的本体论承诺、注重新民间文学的审美提升和实现电子文本的艺术创新。{6}

第三,对网络文学的学理反思与诗学前瞻。以互联网为标志的数字媒介以不可逆转的发展势头引发了新世纪文学的历史性转型,并由此衍生出文艺学新的研究热点。在对网络文学的学理指认中,欧阳友权教授指出,网络文学在我国的出现只有十几年的时间,对它所带来的文学转型研究还很不充分,特别是缺少内质性和前瞻性学理思考,亦很少有人从网络虚拟现实关系变迁的维度,去考辨在技术操作、资本运作的背后,是什么样的交往方式、生存方式,以及由此造成的人与现实审美关系和表意体制的深刻变化,引发并构成了网络文学转型的学术理路。面对数字媒介下的文学转型,研究者必然要碰到两个难题:一是阐释框架的非预设性,即没有既定的理论范式可供效仿和参照;二是研究对象的非预成性,网络文学前景如何,尚难定格其文化表情。这时候,研究者需要奉行的研究原则应该是:其一,建设性学术立场而不是简单的评判性研究态度;其二,基础学理的致思维度而不是技术分析模式。前者可以使我们避开对数字媒介文学“好坏优劣”的简单评判而将其当作科学研究的对象,后者则可以将多姿多彩的数字媒介文学现象作为有效的理论资源,为建构数字化语境中的文艺学开辟新的学术空间,这样不仅有利于新兴文学走向规范与健康,还将对推进数字媒介文学本身的基础学理建设有所裨益。{7}欧阳友权教授认为,网络文学历史性地出场,以及人们对于这一文学转型的研讨与争鸣,不仅需要解决“存在者”是否存在和如何存在的问题,更需要从学理逻辑上解决其理论形态、逻辑原点和意义与价值问题,后者才能真正揭开数字媒介文学的学理症结,也是新世纪文学转型由学术资源向学理建构提升的必由路径。

三、独辟蹊径,登高临远

面对数字技术对当代人文生活的深刻变革,欧阳友权教授深远地看到了数字媒介技术对文学生态良性发展的重要作用和积极影响,同时又清醒地认识到在其意志自由、知识民主、交往平等和信仰重塑等“后审美”现象背后隐藏的艺术审美价值、人文精神价值的表征危机。他在理论建构上既推重价值理性,关注意义承载,又自始至终保持着一种沉静严肃的反省态度和怀疑精神,彰显了乐观豁达、精深审慎的学术品格和学理特点。理性化的学理阐述,历史语境化的人文审视和立场鲜明的价值向度,使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表现出较高的理论水准和独特的学术魅力。

第一,学理阐释的自觉意识。多年来,欧阳友权教授和他的团队所做的网络文学理性审视和学理研究,主张以建设性的学术立场对待新兴的网络文学,力求从事实出发审视纷纭复杂的网络文学现象,避免情绪化的简单评判和非学理的即兴抒发。他从关注网络文学开始,就一直坚持和倡导“建设性的学术立场而不是评判性态度”,“基础学理的致思维度而不是技术分析方式”。这使得他的研究更侧重于“从原理性的角度”阐述网络文学问题,致力于建构完整的网络文学基础理论,实现对网络文学研究的理论提升。欧阳教授始终关注高科技时代文学的新变化,而非网络文学的技术性本身。在他看来,“文学的发展离不开技术,但它的艺术命意是超越技术的。”这决定了他的网络文学研究是学理分析性的,而非技术分析性的。是以文学性为核心的,而非以技术性为核心。基于这一思路,欧阳友权教授对网络文学进行了多维度、宽视野的基础学理研究,着力探讨网络文学技术性和人文性的双重品格,力图科学、全面地分析网络文学现象。所涉及的如网络文学的生成背景、存在方式、媒介叙事、文学性辨析、精神表征、文化逻辑、人文价值、消费意识形态等诸多方面。深入细致地对网络文学的一系列“元问题”作基础学理研究的努力,对网络文学的后现代话语逻辑、主体视界、创作嬗变、接受范式、价值趋向等问题展开思考论析。尝试采用本体论哲学方法来探讨网络文学这一崭新课题,力求将网络文学的本体论分析从“形态”与“价值”层面,延伸至艺术可能性的层面等等。这些方面的积极努力,显示出了作者建构新型文艺学体系的自觉意识和创新精神。

第二,学理品格的批判视野。欧阳友权教授长期致力于对网络文学存在的合法性及其学理症结进行论证,解决网络技术与文学的内在逻辑问题。他在构建网络文学的学理形态时,始终坚守可贵的人文立场,对各种文化现象秉持一种批判眼光,在热心呵护新生网络文学的同时,也冷静地剖析了它的局限和困境。他指出,目前网络文学存在的艺术症结问题有几个方面:一是数字媒介对于文学性的技术化消解,从而造成文学的非艺术化趋向加剧,不利于文学品质的改善和提升;二是主体承担感的淡化导致文学作品的意义缺失,文学放弃了应该有的艺术承担、人文承担和社会承担,出现作品意义构建上的价值缺席和承担虚位;三是类型化写作膨胀,隔断了文学与现实生活的依存性关联,使网络文学面临生活“断奶”的潜在危机;四是数字媒介下文学经典引退形成的文学信仰消退和地位下滑,数字化写作常以“渎圣化”思维,将精英文学时代崇高的文化命意改造成快乐游戏。面对上述问题,欧阳教授提出,网络写作需要对网络志存高远,对文学心怀敬畏,真正建立起文学承传“创造”担当和超越意识,提升自己艺术创造的高度,挖掘作品思想内涵的深度,描绘时代的精神影像和图谱,赋予文学更强健的精神品质,提供给读者更多具有人性温暖和心灵滋养的东西。{8}他指出,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不断拓展了网络文学的生长空间,然而,如果这种文学仅仅止于媒介传播和时尚文化消费的意义,而不能以自身的诗性魅力抒发人类的审美情怀,用技术的基质承载艺术的人文价值、建构审美的精神家园,人们对它的艺术期待就将是无所依凭的。当网络文学的媒介更新多于艺术创新、传播方式胜于传播内容、休闲娱乐消解审美意义的时候,它得到将不会是艺术的尊重,而是文学审美本体的缺失和历史合理性的悬置。面对这些表征危机,我们需要重铸这样的价值理念:用数码技术表征艺术审美,以电子媒体彰显文学本性,是网络文学必须坚守的本体论承诺。同时,欧阳友权教授还对网络文学在经典化探寻过程中如何实现技术与艺术的融通,网络时代文学创作的工具理性与诗性智慧抉择等进行学理追问,认为“如果我们不能从审美认识论上解决这些问题,势必会在艺术本体论上为之付出价值缺失和意图谬误的代价,形成审美导向的失依与失范。”{9}

第三,学理立场的正向秉持。欧阳友权教授所思考的学理逻辑主要遵循的是科学技术范畴与精神文化范畴的二元关系模式。基于这样的模式,他找到了把稳网络文学发展脉络的正确路径,认为数字传媒时代文学的转型最需要的不在技术媒介的升级换代,而在于借助新媒介提升作品的艺术水准和审美价值。在他看来,网络文学极大地解放了艺术生产力,使文学走下神坛,走向大众,使文学从专业化创作向新民间写作转变,网络这个高度开放、自由共享、话语平权的媒体拆除了纸质媒体的“高门槛”,实现了文学创作和接受的“零壁垒”准入与实时动态交互,文学交往变得便捷自如。在为之欣喜的同时,欧阳教授也在为网络文学存在的局限和问题感到焦虑,他从人文审美视角对网络文学进行了技术理性批判,认为网络文学要想在文学进步的历史节点上赢得人们的普遍尊重,需要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一是避免以游戏冲动替代审美动机。二是避免以技术智慧替代艺术规律。三是避免工具理性替代价值理性。在著作《数字化语境中的文艺学》中,他既为网络文学对文艺困境的技术救赎而欢欣鼓舞,又清醒地看到了文艺生态中数字机遇与数字鸿沟并陈、文艺形态新生与末路相伴的复杂状况,提倡对“读屏乌托邦”予以省思,并在科学与人、科学价值与人文精神的交汇点上,找到了数字化与美学的本质联系。对“高科技与高人文”的期待与思考,对“数字化时代人文精神”的忧患与理解是隐含在他著述中的一个核心文化理念。他主张把科技革命和人文关怀联系起来,克服“技术崇拜”和“工具理性”的观念误区,培育高科技时代的人文精神,实现科技进步与人的自由发展的统一。另外,在著作《网络文学论纲》中,他指出尽管网络文学在价值观念方面与传统文学颇为不同,但“对于对象的审美把握与审美价值创造”仍然是讨论网络文学价值的前提和基础。这即是要找准“人文审美”这一价值原点,上述问题便有了迎刃而解的可能。

欧阳友权教授的网络文学研究理路与思辨方式,彰显了哲学层面、精神层面的反思性高度,对“人文审美”的始终关注,是其重要的学理维度。正如他所倡导的,文论学术有责任从观念上把新媒体对文学的强势介入看做文学在涅槃中新生的历史机遇。当代文学的网络在线最终还是要靠人文审美和艺术创新的价值含量来表征它的历史存在、美学命意、艺术成色和深层文化积淀,只有这样才能成就网络文学的诗性命名。{10}“切入文学现场,关注媒介变迁,呼唤文学魂归,秉持守正创新”,欧阳友权教授以建设性的学术立场和基础学理的致思维度,从价值理性上探寻网络文学人文审美的必要与可能,在学界逐渐树立了旗帜性的理论创建,赢得广泛的学理肯定和深远的学术影响。作为一名永远“在路上”的学者,历经披荆斩棘的艰辛耕耘,终于在数字化人文的丛林中结出丰硕的果实。

注释:

①王先霈:《标示新理念》,《中国教育报》2001年2月1日。

②欧阳友权:《我们去哪里触摸文艺学的前沿》,《文艺报》2005年12月22日。

③欧阳友权:《现代高科技的美学精神》,《求索》1996年第6期。

④欧阳友权:《数字媒介与中国文学的转型》,《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⑤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本体论纲》,《文学评论》2004年第6期。

⑥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本体论》,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版,第1—5页。

⑦欧阳友权:《比特世界的诗学——网络文学论稿》,岳麓书社2009年版,第253页。

⑧欧阳友权:《新媒体文学:现状、问题与动向》,《湘潭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

⑨欧阳友权:《网络文学的审美设定与技术批判》,《中南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大学生网络心理论文篇10

关键词:核心价值体系;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作者简介:李春梅(1963-),女,湖北武汉人,湖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孟丹(1982-),女,山东淄博人,湖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湖北?武汉?430068)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2Z02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8-0150-02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先进文化是灵魂,制度文化是保障,行为文化是基础,三者密不可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完整体系。本文拟就此三个方面展开分析,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具体途径。

一、发挥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

先进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灵魂,是高校的精神源泉和发展动力。因此,必须注重发挥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唱响校园网络文化的主旋律,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精神。

1.加强红色文化的正向植入

校园网络文化中的红色文化资源内容丰富,每一项红色活动、每一堂人文讲座、每一个红色网站都折射出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面对西方强势文化的入侵,必须加强红色文化的正向植入,倡导红色文化主旋律,占领校园网络文化发展的制高点。

一是建好红色网站。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关键是要建设好一批广大师生喜闻乐见的“红色网站”。通过校园红色网站的产品和文化服务来传播先进文化。在红色网站,可以建立马克思主义思想阵地,加大正确价值理念的宣传力度,拓展社会主核心价值体系的网络辐射空间;可以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结合起来,转化成信息化、数字化产品,让青年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与熏陶,进而发挥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

二是依托活动载体。一方面依托重大节庆典礼活动。充分利用好节庆活动资源,我国的革命节庆、传统节庆活动比较多(如庆奥运会、庆改革开放等),改变崇尚洋节淡化民族节庆的状态。这需要大力发掘活动主题,让学生在活动中更深刻的体会到优秀民族文化精神。另一方面以学习道德楷模为载体。每年度“感动中国”道德模范楷模的力量是巨大的,这些公众人物身上体现了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震撼力,可以促使广大在校青年学生完善自身进而推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2.掌握网络文化的话语领导权

高校校园文化的话语领导权是指高校校园文化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通过发表意见、提供信息等手段对校园文化生活施加影响的权利。校园文化话语权是在师生生活话语权的基础上形成的,体现了广大师生对学校事务的参与权与表达权。然而,网络语言的出现与兴起,极大冲击着传统规范化的思想教育体系,校园网络文化的话语权受到挑战。为保证校园网络文化健康发展,就需要研究网络语言的规律与趋势,掌握校园网络文化的话语领导权。

一是主动设置议程。议程设置理论能够很好的解决目前校园网络文化的舆论导向,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要有意识地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内容编排与设置,在思想上引导学生,使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同时,不断形成正确的观念意识,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价值观。在议程设置的内容编排中,应该根据大学生的网络生活,科学安排主题,精心创建各个模块以及各种栏目,及时协调应对,努力掌握热点问题的舆论导向,把对学生的正面引导与服务结合起来,提高议程设置效果,营造和谐有序、积极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

二是培育意见领袖。意见领袖是指在网络传播中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在网民中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应从专家学者和学生中挑选一些政治可靠,知识丰富,文字表达能力强,人气指数高,了解网络传播技术、熟悉网络语言的精英,将其培养成意见领袖,强化主流言论、引导网络民意导向。

三是加强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这支队伍必须具有深厚文化修养和政治理论水平,具备网络技术专业知识和工作实际经验、热爱网络文化工作以及熟悉网络文化特点等基本要求。为此,学校应统一部署,积极组建专门的网络评论员队伍,加强网络评论员培训。比如,邀请有关专家对网络传播与安全、网络评论与引导、突发事情的处理与引导等内容进行培训。同时,积极探索网络评论员建设的各种有效机制,诸如培养机制、选拔机制、奖惩机制、淘汰机制等。

二、强化制度文化的规范作用

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成员的行为准则,对校园网络文化起着规范与约束作用。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建立一套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念为核心,符合校园网络文化发展规律的纪律严格、管理科学的规章制度,以保障校园网络文化健康和谐的发展。

1.健全网络规章制度

校园网络文化建设需要有完善的、规范的管理制度来护驾,没有规范的管理制度,谈不上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学校应根据网络时代的发展要求和我国当前的法律法规,依据校园网络文化自身发展规律与特点,及时补充、修改和完善校园管理制度,制定一套既维护广大师生员工合法权利,又切合学校发展实际的网络文化管理规章制度,以保障校园网络文化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