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概述十篇

时间:2023-11-07 17:51:11

旅游资源概述

旅游资源概述篇1

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境内由长白山地、大、小兴安岭和东北平原四大地形区组成。除兴安山地北部属亚寒带地区外,大部分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温暖短促,冬季严寒漫长,一月平均气温在-8°以下,七月平均气温在24°以上,年降水量在600—800毫米左右且集中夏季。应该讲,6、7、8月是旅游适宜的时段,但东北也更是我国冬季滑雪胜地。

长白山地和兴安山地林海茫茫,垂直地带分异明显,盛产红松、云杉,兴安落叶林等经济林木,林中不但栖息有东北虎、梅花 、也是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聋的产地。由死火山口形成的长白山天池,风光倚俪,也是松花江的源头。鞍山附近的千山自古为辽东名胜。大兴安岭中段的五大连池被誉为“火山博物馆”,也是旅游的好去处。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通过区有大面积的湿地沼泽分布,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丹顶鹤主要栖息地。辽东半岛的大连湾山海相衬,气候宜人,附近还有蛇岛自然保护区。

沈阳是我国最大的主重工业城市,又是我国清朝政府发源之地。625年后金努尔哈赤由东京城迁都沈阳,以沈阳为盛京;满清入关后,又易名奉天。 下有沈阳故宫(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的宫殿),北陵(清太宗皇太极和皇后博尔济古特瓦的陵墓),东陵(清太祖努尔哈赤和皇后叶赫那拉氏的陵墓)和永陵。在北陵公园东北还有“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大连是我国第三大港,也是着名的海湾旅游城市,着名的星海公园有宽达800米的海水浴场,是夏季游客必去之地。长春是我国着名的“汽车城”和“电影城”,游览“一汽”厂容和电影城是一件特别意义和旅游项目。洲国皇宫(溥仪)也是旅游客常去之处。哈尔滨素有“冰上运动城”之誉。人们选择冬季来滑雪和欣赏冰雪艺术宫殿。另外,吉林傅安县的高句丽园故都遗址,敦化县渤海国都城遗址也是东北名胜古迹。

二、长城内外华北游

华北通常指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及北京、天津五省二市,即所谓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包括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秦岭和汾渭河谷,山东丘陵等地形区。这里属温带季风气候区,一月份平均气温低于0°,七月平均气温24--28°左右,年降水量在600—800毫米之间,且集中夏季,一般来讲,5-10月都是适宜旅游的季节,而北京尤以9、10月份为最佳。五岳中的北岳恒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东岳泰山都在华北,黄河三门峡和壶口瀑布堪称奇景,山西北部的五台山和山东青岛附近的崂山分别是佛教道教名山。秦皇岛市的北戴河和山海关都是我国着名的旅游胜地。

北京是金、元、明、清等朝代的都城,现保存最大最完整的皇家建筑群。皇家游猎场,皇家陵寝等名胜古迹。故宫、景山、北海、颐和园、天坛、十三陵、八达岭长城、雍和宫,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西山处,芦沟桥等都是名闻国内外的名胜古迹。承德避暑山庄、大同云同岗石窟、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华清宫、大雁塔、洛阳的龙门石窟和白马寺、开封的铁塔和龙亭、相国寺、曲阜的孔庙、孔府和孔林都是我国着名的名胜古迹。此外,革命胜地延安、避署胜地青岛、蓬莱仙境烟台、潍坊市的风筝等均是旅游者的好去处。

本区的土特产丰富,如北京的烤鸭、良乡板栗、玫瑰葡萄闻名于世,还有山西汾阳杏花村的汾酒,河北沦州、石家庄的鸭梨以及保康房县的黑木耳。山东莱阳的莱阳梨、泰安的的明栗、肥城的肥城桃、乐陵的金丝小枣等着名土特产。

三、丝绸之路西北行

甘肃、宁夏、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有时也将内蒙古纳入西北的范畴。境内主要有内蒙古高原、河西走廊、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天山、阿尔泰山、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由于地处内陆,降水稀少,年降水量一般不足400毫米,日照较强,气候干燥;一月份气温在-8°以下,七月份平均气温在24°以上,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大,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地表植被稀少,多风沙。除内蒙古东部分布在森林、草原外,西部大部分地区分荒漠、戈壁、水资源缺乏,山麓地带地下水较多的地方有小面积的绿洲。应该讲,本区适宜旅游的时段为5-9月。

河西走廊的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古称“河西四郡”,古迹甚多,着名的有嘉峪关,莫高窟、西千佛洞庭湖、榆林窟。吐鲁番盆地有火焰山、葡萄沟、高昌交河古城遗址、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等风景名胜和奇特的坎儿井,喀什的艾提尕清真寺和扞妃墓更是伊斯兰教的胜地。塞外青城呼和浩特有成吉思汗陵和昭君墓让人怀古、塞上名城银川有西夏王陵和西夏离宫遗址古迹。作此之外,新疆阿克陶县的慕土塔格峰和公格尔冰峰是喜爱登山运动、观赏现代冰川的好去处。

本区的土特产有新疆哈密、吐鲁番的哈密瓜和无核白葡萄,甘肃的当归、白兰瓜,宁夏的枸杞子、发菜等较有特色。

四、山水最美是江南

这里说的“江南”是泛指秦岭---淮河以南,南岭武夷山以北的长江流域地区,包括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和江苏的南部、江苏、浙江、上海等境内除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外,还包括大巴山、巫山、雪峰山、罗霄山脉、大别山,浙东山地等低山丘陵墓地形。境地内一月份平均气温在0°以上,七月份平均气温在28°以上,年降水量在800-1600毫米左右,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相对而言,全年皆适宜旅游,只是7、8月份天气稍嫌闷热,6月份多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境内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多风景秀丽的名山且植被森林被保存良好,四大佛山名山的峨眉山(四川)、九华山(安徽)、普陀山(浙江)、道教名山武当山(湖北)、青城山(四川)、龙虎山(江西)均列其中,着名的山地风景区还有黄山(安徽)、庐山和井岗山(江西)、南瓜岳衡山的张家界(湖南)、九寨沟(四川)、天目山(浙江)等,本区河网密布,湖泊众多,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是我国着名的湖泊风景区。

上海是甸国最大的城市,除豫园等古迹外,还有鲁迅故居,孙中山故居等近代名人故居,苏州有“东方威尼斯”之称,有拙政园、寒山寺、忠王府、虎丘等效中胜古迹。无锡有太湖、蠡园、扬州有瘦西湖、随炀帝墓。南京五大古迹有栖霞山、莫愁湖、率武湖、中山陵、明孝陵、雨花台等名胜古迹,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柳浪闻莺、灵隐寺、岳飞庙、雷峰塔、六合塔更为国内外游客所向往。宁波的保国寺、阿育王寺、天竟寺是我国佛教名寺。南昌的滕王阁、武汉的黄鹤楼、岳阳的岳阳楼是我国的三大名楼。长沙有岳麓书院落、爱晚亭、马王堆墓、蔡谔墓等古迹,成都有武假祠、刘备墓、杜甫草堂、三苏祠、都江堰等名胜。

本区的土特产有浙江奉化的玉露桃,江苏泰兴的白果,福建建阳和广东惠州的香菇,产于福建、四川、湖北的银耳,安徽祁门的红茶,广东英德红茶,安徽屯溪、歙县等地的绿茶,黄山毛茶,西湖的龙井茶,福建的铁观音茶更是闻名中外。

五、热带风光数岭南

本区泛指南岭、武夷山以南的地区,包括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海南、香港、澳门,属于我国亚热带南缘和热带地区,一月气温在8°C以上,七月平均气温在28°C以上,年平均降水量大多超过1600毫米,气候具有明显的海洋性特征。一般来讲,全年均适宜旅游,7、8、9月多湿热天气,偶有台风等灾害性天气。境内的福建武夷山,广东桂林岩溶地貌,海南三亚热带海岸风光,台湾的阿里山、日月潭,夏季盛产荔枝、菠罗、香蕉、龙眼等热带水果会使游客一饱口福。,广东肇庆七星岩、鼎湖山是着名的自然风景区。

广州是祖国的南大门,有黄埔军校旧址、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三元里抗英纪念馆等近代革命史遗址,海南三亚不仅有天涯海角、鹿回头等海岸风景,也是冬泳的好去处。深圳的主题公园近几年更是名躁国内外,锦绣中华、世界之窗、民俗文化村、明斯克航母是新型的现代旅游风景,厦门的鼓浪屿、南普陀寺、集美村远近闻名。台北市的阳明山风景区因曾有蒋氏父子住处而引人探幽,台南市的法华寺、开元寺、弥陀寺、竹 寺号称台南四大古刹。得法是旅游者的购物天堂,海洋公园、宋城为着名景区。澳门是天堂,有大三巴教堂、妈祖阁、晋济蝉寺等古迹。广西是我国壮族

主要聚居地,南宁、百色、杭州、河池等地区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塞歌”,抛绣球等娱乐方式及“中之节”、“牛魂节“、“乞云节”等民间节日,每年吸引了众多的游客。 六、民族风情在西南

这里说西南主要指云南、贵州两省,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包括云贵高原和横断山区,属亚热带南部和热带北部,年降水量1200-1600毫米,一月平均气温在8℃以上,七月平均气温在24℃左右,气温年较差较小,全年尤其是冬季均适宜旅游。云贵高原以岩溶地形区以奇山异洞见长,横断山区以“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自然景观而闻名,西双版纳的热带风光森林遮天蔽日,繁殖着亚洲象、犀牛、金丝猴、孔雀等珍禽异兽。黄果树瀑布(贵州镇宁县)世界闻名。安顺龙宫和和织金打紫洞是贵州两个最有名的溶洞庭湖风景区,云南路南的石林更是闻名世界。

贵州是我国苗、彝、侗、瑶、布依等少数民族分布比较集中的地方,苗族的“跳坡节”、龙船节、“踩花山”等少数民族喜庆节目是吸引游客的主要旅游资源。云南是我国白、彝、纳西、哈尼、傣、僳僳等少数民族集居的地区。建筑、俗、风俗习惯都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比如,自然传统贸易集市“三月街”和盛大节庆活动“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僳僳族的火把节,往往游人如织,盛况空前。昆明又称“春城”,滇池口岸边的大观楼是游客观存在必游之地。

七、唐蕃古道青藏游

旅游资源概述篇2

关键词:旅游形象屏蔽;概念解析;产生机理;概念体系

一、引言

屏蔽现象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和人文社会,比如大树下的植物生长受限,月亮周边的星星不亮,奥运冠军遮蔽亚军光芒,知名品牌产品身后的无名产品,等等。在旅游目的地开发中屏蔽现象也非常普遍,先开发资源级别高的旅游地往往会获得较好的发展机会,知名度高,企业政府投资多,游人如织;而后开发或资源级别低的旅游地情况则有可能相反。如谈到傣族风情和热带雨林,人们会想到西双版纳而不是德宏;谈到香格里拉会想起云南而不是四川,其实它们的资源彼此相似,只是因为受到旅游形象屏蔽作用的影响,拉大了发展差异。

王衍用(1993)最早提出“热影区”概念以来,旅游形象屏蔽研究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旅游形象研究的热门课题。但是纵观十几年的研究可以看到,学者走的是一条实用主义的道路,研究集中于被屏蔽区域如何定位、如何发展的问题,对旅游形象屏蔽研究存在着基础理论薄弱、概念混淆或错误的情况,不能不令人担忧。

我国旅游形象屏蔽研究文献中尚无对其概念体系的系统梳理,本文就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整理,从旅游形象和屏蔽概念的研究人手,全面解析与认识旅游形象屏蔽现象与概念体系,以期为旅游研究者提供参考。

二、旅游形象屏蔽研究回顾

在提出旅游形象屏蔽概念之前,已有学者开始研究相邻旅游地的关系问题。张凌云(1989)做过旅游地竞争的论述,保继刚(1991、1994)对景观类似性较高的滨海沙滩、名山旅游地、喀斯特景观之间的竞争进行过细致研究,并提出了“替代性竞争”概念。而最早研究屏蔽现象的是王衍用(1993),并将邻近热点旅游区的旅游区定义为“热影区”。许春晓(1993)在论述旅游资源非优区时,认为旅游资源之间具有屏蔽现象。随后其他学者也开始了相类似的研究,陈传康(1996)通过对北京文化景观的强大“阴影”功能的揭示而评价“老北京城”微缩景观项目的可行性许春晓(2001)回顾了过去的研究成果,归纳了屏蔽现象的类型及性质,并对屏蔽度概念及其测量方法进行概述。此后李国平(2002)、杨振之(2003)、肖星(2004)、张英(2004)、刘睿文(2006)等相继展开了相关研究。

但就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旅游形象屏蔽的概念混淆;(2)旅游形象屏蔽的产生机理不清;(3)旅游形象屏蔽的概念体系缺失。本文拟就这些问题做进一步的探讨。

三、旅游形象屏蔽的相关概念解析

1 旅游形象的概念解析

国内外学者研究旅游形象已有30多年,其概念界定日益严谨和完善,对形象本质认识日益深刻并逐渐取得共识。Echtner和Ritchle(1993)提出了目的地形象概念框架,即属性一整体链、功能一心理链、共同性一唯一性链3个连续链;Mazanec(1994)提出形象变量可归结为3个方面,即主体(subjeets)感知(方面I)围绕客体或目的地(Obiectives)(方面Ⅱ)的特定属性(Attributes)(方面Ⅲ)进行;李蕾蕾(1999)也指出旅游形象概念结构包括主体(人)、客体(旅游地与媒介信息)和本体(人脑对客体环境与媒介环境的感知);杨永德(2007)提出旅游目的地形象蒲公英模型,从形象主体、客体及信息媒介三方面归纳形象本体具有的维度,为旅游形象的研究构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内在结构。由此看出,旅游形象的研究已经不再从单一方面入手,而是涉及到旅游活动的三要素,即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介体(旅游业)和旅游客体(旅游资源),分别形成感知形象、服务形象和资源形象。那么,在研究旅游形象延伸问题旅游形象屏蔽时,也应该同时考虑这三个要素。

2 屏蔽的概念解析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屏蔽有两个解释:像屏风似的遮挡着;屏障。从这两个解释可以认为,屏蔽就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遮挡。在物理学中的屏蔽效应是指:由于其他电子对某一电子的排斥作用而抵消了一部分核电荷,从而引起有效核电荷的降低,削弱了核电荷对该电子的吸引。由此看到,屏蔽现象应该具有两个特征:第一,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第二,一物体对其它物体产生了遮挡。这样就把物体自身缺陷或不利因素排除在屏蔽现象之外。

3 旅游形象屏蔽概念解析

王衍用(1993)提出“热影区”的概念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这一问题。学者依据自身的专业背景和理解对其进行了定义,目前各种定义还没有达成共识。

对各种定义进行总结,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概念比较混淆,有众多提法,如“热影区”、“旅游资源非优区”、“旅游地屏蔽现象”、“游客感知灰度区”、“阴影区旅游地和投影区旅游地”、“形象遮蔽”、“旅游资源非显优区”、“边缘旅游地”、“旅游形象不对称作用”、“非主流旅游资源”等等;

(2)研究角度单一,多半只考虑旅游地屏蔽。从旅游活动的三大要素(旅游主体、客体和介体,即旅游者、旅游资源和旅游业)来看,旅游屏蔽现象是存在于每一要素之中的。11个定义中有9个指旅游客体屏蔽,3个涉及旅游介体屏蔽,2个指旅游主体屏蔽,而全部定义中没有一个同时从旅游活动三大要素来考虑,从而导致目前旅游屏蔽现象研究不全面、不深入。

(3)对旅游形象屏蔽概念的理解不确切,有概念泛化趋势。从上文对屏蔽概念分析得出,屏蔽现象必是存在两个或以上物体,且其中一个对其它产生遮挡作用。而有学者把旅游地自身不利因素视作屏蔽,泛化了屏蔽概念,如许春晓(2001)把旅游地发展的自身限制性因素都归为旅游屏蔽现象,把旅游地屏蔽划分为要素屏蔽、资源屏蔽、区位屏蔽、条件屏蔽、事故屏蔽,其中要素屏蔽中的要素指资金、劳动力、技术和土地。

四、旅游形象屏蔽产生机理

通过上述解析可以得知,研究旅游形象屏蔽现象的产生机理应该同时考虑旅游活动的三大要素,并且要充分关注屏蔽的两大基本特征,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准确地认识旅游形象屏蔽现象。

1 屏蔽现象在旅游主体中的产生机理――认知屏蔽

旅游主体指旅游者,旅游者总是依据旅游形象选择旅游目的地。发生在旅游主体的屏蔽现象主要受首因效应和类化原则规律的影响:首因效应是指个体根据最初的信息形成的印象不易改变,甚至会左右对后来获得信息的解释;类化原则是指个体将所接收的信息纳入已预设好的范畴之中,将其视为同一类别。旅游者首次接触某类旅游目的地信息时,会逐渐构建出一个新认知结构,以整合该目的地信息,并且这些信息形成的印象不易改变,会 左右后来获得相类似信息的解释,形成首因效应;如果旅游者将来再接触其它类似旅游目的地信息时,会从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提取相关线索,顺利将该信息同化,遮蔽了旅游者对后来旅游目的地的相关认知,即类化原则。由首因效应和类化原则造成旅游者对后来信息的同化,形成了旅游主体在认知规律作用下的旅游形象屏蔽――认知屏蔽。

2 屏蔽现象在旅游介体中的产生机理――利益屏蔽

旅游介体主要指旅游业,主要包括旅行社、旅游交通、旅游饭店和旅游购物,其空间行为主要受利益驱动,会决定区域旅游业的空间形态。保继刚(1993)在谈到旅游饭店的宏观选址时认为,受大尺度的旅游空间行为的影响,旅游者到达目的地后,往往选择该旅游区的中心城市或较高级别的风景区暂住,因此不宜在旅游资源级别较低的景区,或非旅游中心城市选址。其实不仅旅游饭店选址有此规律,旅游业的其它行业选址也是如此,比如说旅游社的选址行为――线路设计。同时,韦伯的集聚指向论认为,多种企业在空间上的集中会产生聚集,这种集聚利益主要来自企业间的协作、分工和基础设施的共同利用。受选址规律和集聚效应的双重作用,寻求稳定回报和低风险的旅游投资往往会选择较高级别和知名度的区域,放弃低级别和知名度低的区域,从而形成旅游介体在追求利益前提下的旅游形象屏蔽――利益屏蔽。

3 屏蔽现象在旅游客体中的产生机理――引力场屏蔽

旅游客体主要指旅游资源或旅游吸引物,它最大的特性就是具有吸引力。旅游资源吸引力的产生是由于其周边存在吸引力场,就像地球会产生重力场,使得地球上的物体受到吸引力一样。地球重力场强的大小取决于地球质量大小;而旅游资源吸引力场强的大小取决于旅游资源的质量,即旅游资源级别,级别越高,场强越大。引力场都是有方向的,地球的重力场指向地心,而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场指向其中心。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存在两个或多个旅游吸引物时,它们的吸引力场会彼此交错,资源级别高的具有较强吸引力场强,对旅游者产生较大吸引力,资源级别低的吸引力场强小,对旅游者产生较小吸引力。最终结果是旅游者放弃吸引力场强低的低级别旅游地而选择吸引力场强高的高级别旅游地,从而形成旅游客体在吸引力场强作用下的旅游形象屏蔽――引力场屏蔽。

五、旅游形象屏蔽的概念体系

旅游形象屏蔽的概念体系由旅游形象和屏蔽两大概念构成。旅游形象涉及到旅游活动的三大要素,即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介体(旅游业)和客体(旅游资源),分别构成感知形象、服务形象和资源形象;屏蔽现象的发生必须同时具备两个特征,即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旅游目的地,并且彼此产生遮挡作用。相对应地,旅游形象屏蔽也必然涉及到旅游活动的三大要素,分别形成认知屏蔽、利益屏蔽和引力场屏蔽。基于以上分析构建的旅游形象屏蔽概念体系。

六、结语

旅游资源概述篇3

容却是旅游资源文化。

关键词:旅游文化;旅游资源文化;界定

冯乃康指出“普遍认为,在关于旅游文化的解说中,旅游文化主要是指旅游资源中的人文资源,即旅游的客体。”赵飞等2004年的《国内旅游文化开发研究综述》中,作者在摘要中开门见山的说道,旅游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这里谈的其实就是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王会昌等的《中国旅游文化》也是以旅游资源为主体来构架的。胡幸福指出,有的研究者认为旅游文化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和价值。”马波在研究中也发现了许多将旅游资源文化研究等同于旅游文化研究的错误。例如,在许多以旅游文化为题的著作,论文中。其实只是研究人文旅游资源的形式和特性。徐菊凤发现许多名为《中国旅游文化》的书籍,完全就是对园林、宗教、饮食、建筑、民俗等人文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的介绍与阐述。由此可见,国内旅游界往往把旅游对象物的文化内涵完全等同于“旅游文化”。

人们在把握“旅游文化”与“旅游资源文化”这两个概念时的确有很大的难度,除了它们本身的交错复杂,而且在旅游实践中,旅游活动离不开旅游资源,更加大了难度。我们再将旅游文化用于实践指导和开发时,肯定离不开对旅游资源文化的深入研究,而且在认识旅游文化时,也不可避免的要遇到旅游资源文化。从另一方面来说,深入研究旅游资源文化的发掘,会极大地丰富和提升旅游文化,从而加速旅游的文化底蕴,扩大旅游的影响力。如果把握不好他们的内涵和外延,就会把旅游文化的研究引向旅游资源文化的研究。所以,避免混淆两种文化的关键就是认识和把握旅游文化与旅游资源文化的关系,区别它们的实质特征。

一 、旅游文化的界定

关于旅游文化的界定目前尚未得到统一,国内对于“旅游文化”的概念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旅游文化是旅游接待的社会文化和旅游客源的社会文化借助旅游者这个媒介相互碰撞作用的过程和结果,是旅游经营者和旅游者在旅游经营服务和旅游消费中所反映创造出来的外在表现和观念形态的总和。

旅游文化是旅游主体旅游者借助旅游媒介的外部条件,对旅游客体的能动的活动,所产生的各种旅游文化现象的总和,是一种文明所形成的生活方式系统。

旅游文化是以旅游消费与旅游服务行为文化。旅游资源文化和旅游产品文化、旅游环境文化共同组成的以旅游行为为核心,旅游产品为依托,旅游环境为背景的系统性的场景文化体系。

旅游文化从狭义上说,是一门研究商品经济运行环境下如何合理开发利用过去时代所创造的旅游文化遗产。怎样立足本地创造有地域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旅游文化的学问;从广义上说,旅游文化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旅游活动发展规律的学问。

以旅游活动为核心而形成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关系的总和叫旅游文化。

从旅游文化的概念众说纷纭中,我们可以看出两点:第一,旅游文化是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是学者们几乎都提到的;第二,旅游文化不可能离开旅游资源文化而存在,两者之间存在这必然的关联,无论它的主体要素是以旅游客体,或是旅游主体还是旅游活动本身来界定。通常笔者认为旅游文化是由旅游活动而产生,是旅游活动所整合的文化,从他自身的结构来说可以划分为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和旅游介体文化。

二、旅游资源文化的界定

旅游资源是旅游资源文化必备的基本条件,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吸引力,它具有文化内涵。旅游资源是吸引旅游者的最基本的条件,由于其特有的物质组成,体现出美学价值,这种类学价值就是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

姜红莹认为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指的是旅游资源所包括的时代特征、民族性格、审美情趣、宗教情绪、思维方式、历史背景等无形的精神文化和各种文物古迹、生产工具、风俗习惯、名族服饰、建筑、饮食、节庆活动等有形的物质文化。王德刚认为无论是人文的还是自然的资源,它们之所以成为人们旅游的对象,成为旅游资源,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它们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能够使游人获得知识和美感,从而在精神上得到享受与愉悦。马锐认为一切的旅游活动如果是以人文动态和物质资源为基础的都可以纳入旅游资源文化的范畴,它是人类在通过旅游活动培育自身,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行为模式,价值观念,物质成果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由此可以看出,旅游资源文化在学术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笔者认为旅游资源文化是旅游资源的文化载体,是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

因为旅游资源赋予了丰富的文化特质,产生旅游吸引功能,因此呈现了不同的审美状态,引起人们的审美享受。

参考文献:

[1]冯乃康.关于旅游文化概念的探讨[J].旅游研究与实践,1991,(2):2-5.

[2]赵飞,等.国内旅游文化开发研究综述[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4,(2):48-52.

[3]胡幸福.论旅游文化与历史文化的区别[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8-12.

[4]马波.我国旅游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2):8-10.

[5]徐菊凤.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理论与实践的若干问题[J].旅游学刊,

2005,(4):67-72.

旅游资源概述篇4

生态旅游目前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热点,是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生态旅游在倍受关注、并被寄予厚望的同时也招致了很多的非议。什么才是真正的生态旅游?

一、生态旅游兴起的时代背景

人类工业文明的迅速发展增强了人类认识和开发地球的能力,但也严重扭曲了人类与地球之间的正常关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得到极大的丰富,资源、环境、生态等一系列全球性生存危机使人类的环境意识开始觉醒。人类开始思考自身的生存方式和发展模式。人类社会对经济高速增长的执着追求,甚至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在这种发展模式下,人类生存环境急剧恶化: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森林资源减少、海洋资源的破坏、能源的急剧消耗、自然灾害频繁、化学物质的滥用、人口与经济的发展、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等等。面对这一系列的严重问题与矛盾,人类不得不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继承传统的发展模式和重新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之间做出选择。环境和自然保护的绿色浪潮开始在世界各国兴起,人类逐步调整其与地球之间的关系。最终人们在深刻认识了环境与资源可持续的基础作用之后,最终选择了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协调,可持续发展思想便应运而生。

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传播和渗透,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也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旅游业曾一度被认为是“无烟工业”,因而在世界各国都得到高度重视。但是,传统旅游业对旅游对象“掠夺式”的开发利用,使得旅游活动的范围和程度超过了自然环境的承载力,从而严重破坏了旅游目的地的生态环境,造成旅游资源极大浪费,阻碍了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全球“可持续发展”思潮的兴起为旅游业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道路。生态旅游这一新型的旅游概念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二、生态旅游概念的提出与探索

“生态旅游”概念是由谁最早提出的,目前尚未有定论。但大多数观点认为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os-Lascurain)在20世纪80年代初首次提出的。直到1992年“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大会”的召开,在世界范围内提出并推广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之后,生态旅游才作为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形式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的研究和实践。

生态旅游一词虽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的研究和实践,但是对其概念仍存在较大争议,有的仍沿续绿色旅游和自然旅游的概念,将其定义为一种旅游产品。而新的观点则认为生态旅游是在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达到可持续旅游目标的有效手段和途径。

世界银行环境部和生态旅游学会给生态旅游下的定义是“有目的地前往自然地区去了解环境的文化和自然历史,它不会破坏自然,而且它会使当地社区从保护自然资源中得到经济收益。”

日本自然保护协会(NACS-J)对生态旅游的定义是――“提供爱护环境的设施和环境教育,使旅游参加者得以理解、鉴赏自然地域,从而为地域自然及文化的保护,为地域经济做出贡献。”此定义将生态旅游定义为一种新的旅游形态,以认识自然、欣赏自然、保护自然、不破坏其生态平衡为其基本特征,同时强调应具有观光、度假、休养、科学考察、探险和科普教育等多重功能,以自然生态景观和人文生态景观为消费客体,陶冶性情、净化心灵。

国内出现的“生态旅游”的定义达几十种之多。大致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认为“生态旅游”就是回归大自然的“自然之旅”,由于城市人长期“困扰”在嘈杂拥挤的城市环境中,他们愿意通过亲近自然而使自己的身心得到放松,还有一部分认为“生态态旅游就是自然条件下的大众旅游”。第二类认为“生态旅游是以生态学原理为指针的可持续旅游”,这种观点强调人们在欣赏自然风景时并能对自然环境进行有意识的保护,是一种能利用自然环境供人们观赏的同时,又对自然进行保护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活动。第三类认为“生态旅游既能满足游客游览观赏自然风景,又能通过旅游探索自然奥秘,了解和认识自然,进行环境教育的特殊旅游形式”,这种观点认为生态旅游就是在生态学的观点和理论指导下享受、认识、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带有生态教育,生态科普色彩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旅游活动。第四类认为生态旅游首先表现为一种经济活动。如果发展生态旅游不能为当地人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不能提高当地人们的生活水平,不能使当地人从旅游中活动直接受益,则会出现旅游发展与当地居民发展经济的矛盾,从而就会导致既不能时游客得到旅游的满足,也不能时当地群众受益,更谈不上保护生态环境了。结果生态环境也破坏了,生态旅游发展不可持续,旅游地经济发展也受到干扰。

三、生态旅游概念再探析

上述对生态旅游概念的众多阐述,虽然都没有能全面地反映生态旅游的全部内涵,但他们都从不同方面涉及到了生态旅游的本质含义,那就是:1、生态旅游必须强调旅游者的旅游动机,。这一类概念主要是针对现代化的工业和城市发展过程中,长年生活工作在钢筋混凝土构筑都市与工厂中的城市居民,他们生活节奏紧张,竞争激烈,希望能返璞归真,到静谧、优美、洁净、开阔的野外去感悟大自然,考察生态,增长阅历,放松身心。这类定义明确了生态旅游是人类旅游活动的形式之一,也反映了现代旅游者的主要动机。2、生态旅游必须强调对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这是生态旅游的核心内容之一,这一点是生态旅游与传统自然山水观光旅游的本质区别。生态旅游是一种带有责任的旅游,其旅游活动要受一定的限制。3、生态旅游必须强调的旅游环境的教育作用,通过生态旅游达到保护环境,教育旅游者的目的。它是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生态旅游,并赋予生态旅游以重要责任和义务。4、生态旅游必须强调是一种可持续的经济活动。生态旅游是以生态学原则为指针,以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为取向,所展开的一种既能获得社会效益,又能促进边缘性生态工程的旅游活动,可见,生态旅游只有在为当地创造足够的经济效益,进而阻止生态环境进一步破坏的情况下,才能真正显示出它的意义”

旅游资源概述篇5

【关键词】生态旅游;研究开发;问题;建议

1993年9月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与保护会议(北京)通过了“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概要”,首次以文件形式提出“生态旅游”的定义;1994年成立了中国生态旅游协会(ceta)并于1995年1月在云南西双版纳发表了《发展我国生态旅游的倡议》,标志着我国学术界对生态旅游研究开发的关注;1996年6月召开武汉国际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同年10月推出的《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1997年12月,与生态旅游密切相关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1998年10月在桂林市召开“亚太议员环发大会”第六届年会主题为“旅游与环境保护”;国家旅游局将1999年定为“生态环境旅游年”,首次承办了主题为“人与自然”的“中国昆明‘99世界园艺博览会”将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推向高潮,1999年前后是我国学术界发表有份量的生态旅游研究成果的高峰期。2001年国土资源部建立11个首批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首批国家矿山公园挂牌,意味着我国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向理性发展。我国生态旅游业迅猛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同时由于不规范的过度开发和落后的管理体制所造成生态旅游区资源环境的破坏也是触目惊心的;旅游废物的处理并不比处理传统工业三废容易,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超负荷运行必将导致景观的消亡和旅游景区的毁灭的警告不是危言耸听的。

综上所述,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历史短,发展快,存在问题多。

一、我国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内涵界定方面存在误区:

1.生态旅游内涵界定生搬硬套国外学者研究成果多,创新少。许多研究者频频引用某某外国专家对生态旅游的定义以示正统或经典,缺乏创新,实际上外国学者对生态旅游的界定到“目前还是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2.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概念界定争议很多,沟通少。有代表性的有卢云亭(1996)从旅游开发和经营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金鉴明(2002),杨富泉(1995),郭锦超(1997)持类似的观点;张广瑞(1998)从旅游需求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是一种“有目的的旅游活动”,李绪萌(1995),张延毅(1997),刘健生(1997),王兴国(1998),王尔康(1998),陈立军(1998),刘家明(1999)的观点与这相近似。李东和等(1999)认为从供给者(开发者,经营者)的角度看,生态旅游是一种将生态学思想贯穿于整个旅游系统并指导其有序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从需求者(旅游者)来看,生态旅游是一种旅游活动形式或旅游产品。笔者认为虽然存在上述争议,但是绝大多数研究者对生态旅游概念内核的理解是一致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生态旅游是可持续旅游方式之一。

3.存在严重的生态旅游概念泛化倾向。生态旅游概念泛化是将生态旅游内涵外延的拓展而使其概念主体泛延,其具体所指模糊化的现象。例如有人认为生态旅游既是生态工程又是旅游活动,将与生态环境有关的旅游均称为生态旅游,认为中国生态旅游占全部旅游的70%。(冯天驷等,2000),然而,世界旅游组织(wto,1997)在“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中指出生态旅游在全球旅游市场中仅占3%~7%,中国生态旅游真得那么旺吗?生态旅游概念泛化的结果是引起认知混乱,最终导致消费者对生态旅游失去兴趣引发生态旅游市场的崩溃。

(二)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足

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历史短,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够,目前尚未到形成一个大家普遍认可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上以描述性分析为特征的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较少,只在旅游容量(环境承载力)等个别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如崔凤军[7]等(1999)在泰山名胜风景区案例研究基础上提出一套由生态承载量、资源空间承载量、心理承载量、经济承载量四部份组成的适用于山岳风景区不同功能类型区的量测模型。

我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比较零散,公认的基础是有关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其次是文明社会中人类所共同追求的具有生态哲学意义的“生态美理论”和建立在人与自然协调论和生态人文论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显然,我们在以生态旅游市场主体(生态旅游业从业人员和消费者)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如消费行为理论)研究不足;针对生态旅游市场客体(有形的,无形的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研究,如资源规划与管理、旅游地学等方面不够全面,尤其是自然、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方面几乎空白;生态旅游企业营销环境研究,尤其是社会人文生态旅游环境的研究更少。

二、对策

(一)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积极参与生态旅游的开发,在实践中实现创新

“生态旅游”是一个正处于发展的概念,它的内涵和本质特征有待于人们深入研究,但是理论源于实践,目前,我们的研究者应该采取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到实践中去领会生态旅游的真谛的态度,从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及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总结归纳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旅游内涵。

(二)中国传统文化应融入生态旅游理论中促进理论本土化

生态旅游理论源于欧美发达国家,尽管其概念界还无法统一,但是其概念内核是很清楚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这与我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天人合一源于“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指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类和统一。历代诸子百家都力图以求天(大自然)人之协调,和谐与统一。西汉董仲舒继承和发展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和“无为为之之谓天”(《庄子·天道》)等诸子观点,建立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思想体系,首次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类与大自然要和谐共处,只能有限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绝不能盲目地破坏自然规律,使自然生态失衡,一旦失衡必将自食其果。丽江古城之所以能保存完好与东巴文化强调人与自然协调的传统不无关系。

综上所述,我们的传统文化与生态旅游理论有许多相似的理念,我们应该将它融入到生态旅游理论研究中,这将有利于挖掘和弘扬传统民族文化,有利于生态旅游理论的本土化,将对研究中国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发挥重要作用。

(三) 拓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提高生态旅游科技含量和文化品位

面对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比较零散的现实,拓宽理论基础研究十分重要,旅游地学就是其中之一。旅游地学是运用地学的理论方法为旅游资源调查,规划开发及保护工作服务,从而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一门边缘学科。生态旅游资源中的地质旅游资源、地貌旅游资源、水文旅游资源等均涉及旅游地学问题。可见,旅游地学与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密切相关。目前已建立的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矿山公园无一不是科技含量高、文化品位高的生态旅游热点。生态旅游和地质旅游的对象也常常是相同的,例如近年推出冰川探险游,沙漠景观探险旅游,焦作市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旅游开发及广西西部天坑群科考探险游和全国性的漂流旅游热等等。

(四)加强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我们发现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分布是有某些规律的。一般情况下,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保存完整的地方都分布于相对封闭的地方(以滇西、湘西为代表的西部地区),也常常保存有较完整的民族文化原出状态,具有丰富的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加强两者的整合研究有助于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有利于保护和继承民族文化,更有效地利用资源。例如,东巴文化与滇西秀美的自然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有助于认识“香格里拉的魅力”,体会东巴文化“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协调美。

(五)完善旅游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 引导生态旅游企业贯彻“社会市场营销”理念

传统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偏重于酒店管理和旅行社管理,知识结构方面存在自然科学知识面不够宽的缺陷,生态旅游知识更是不足,从而造成我国生态旅游产品设计、开发和资源保障方面的人才不足的现状。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开展消费者教育,并将之渗透到企业营销的各个环节,让消费者在享受生态旅游乐趣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生态旅游的内涵提高生态环保意识。让政府管理层和旅游业从主人员在实施生态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更加深刻体会生态旅游环境效益外部化和内部化的内涵,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企业乃至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促使他们转变观念,主动地考虑社会长期利益即生态旅游环境保护,正确处理好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及社会长远利益三者的关系,真正实现以社会市场营销理念为生态旅游企业经营理念,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 卢云亭.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j].经济地理.,1996,16(1).

[3] 张广瑞..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j]. 财贸经济,1998,(8).

[4] 晓,彭建.生态旅游内涵辨析[j]. 桂林旅游专科学校学报,2001,12(1).

[5]李东和,张结魁.论生态旅游的兴起及其概念实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2).

[6]崔凤军,杨永慎. 泰山旅游环境承载力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利用强度研究[j]..地理研究,1997,16(4).

[7] 白光润. 生态旅游[m].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旅游资源概述篇6

【摘 要】通过阐述生态旅游的起源,及中外学者对生态旅游概念的研究,归纳出生态旅游概念泛化的原因。通过研究旅游及生态的概念,及阐述反映生态旅游概念共性的8个指标,指出生态旅游概念的研究不能偏离其经济本质。国内对其概念的研究在紧随国际潮流的前提下,要把研究重点从如何吸引旅游者专向如何教育旅游者。

【关键词】生态;旅游;生态旅游;经济本质

一、生态旅游的起源

地球诞生至今已有40亿年,有一位学者提出将漫长的数亿年地质年代压缩成百年的设想。在虚拟的地球百年中,人类来到这个世界不到1天,大约开始于5分钟前的工业革命,极大改善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在个人和社会条件允许的前提下,人们的旅游意识开始觉醒,旅游类型呈现多样化,由单一的观光旅游逐渐发展为度假、公务、专项旅游等。工业革命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地球产生了前所未有、不可恢复的破坏。随着城市化发展的深入,世界各地接连发生种种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1930年的马斯河谷事件,1948年的多诺拉事件,1952年的伦敦烟雾事件,1961年四日市哮喘事件,近年来北京雾霾事件等。噪音、水、大气、土壤等污染让人们逐渐意识到城市不是最佳活动区域。越来越多的人们逃离城市,选择去风景秀丽、空气清新、充满文化底蕴的地方去放松心情。这样大型的社会活动严重影响着旅游目的地的生态环境,甚至对其造成不可逆的有害影响。旅游资源受到破坏,旅游质量下降。在传统旅游与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背道相驰的时候,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KN)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在1983年首次提出生态旅游(Ecotourism)。生态旅游的提出立即得到世界范围内的响应。但是,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对生态旅游的概念很模糊,旅游供应商在市场营销中不断推出各种生态旅游活动,但多数结果都是“非生态化”。那么到底什么是生态旅游呢?

二、 生态旅游概念的发展

生态旅游发展至今,已然成为一个人们口中的时尚名词、市场营销的法宝、投资商的生财利器。而作为生态旅游目的地,多数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家园建设与文化生态保护失去话语权。生态旅游概念的泛化使得它从理想的云端跌落下来。生态旅游是一门交叉学科,要了解它的概念,首先要理解清楚什么是生态,什么是旅游。

(一)生态的概念

生态一词源于古希腊,原意指住所或栖息地。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最早提出生态学的概念。简单的说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如今,生态学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生态”一词涉及的范畴越来越广。人们常用其修饰美好、健康的事物。生态即指自然生态,也指文化生态。

(二)旅游的概念

旅游是人们为了休闲、娱乐、探亲访友或商务目的而进行的非定居性旅行和在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随着人们旅游需求的出现,旅游发展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目前,旅游已融入到全球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之中,融入到人们的工作生活之中,成为人人享有的权利。旅游可以拉动目的地的经济增长,促进社会消费,推动就业,已成为我国战略性支柱产业。旅游的本质归根到底是一种经济行为。所以对任何一种类型的旅游研究都不能偏离经济本质。

(三)中外生态旅游的概念的发展

生态旅游思路的提出距今有40余年,一些国际性组织和机构的积极参与使得生态旅游广为推崇。经过多年研究,国际上初步形成了生态旅游的3大核心理念:保护、负责任和维护社区利益。1995年1月,中国旅游协会生态旅游专业委员会召开了第一届“中国生态旅游研讨会”,首次倡导在中国开展生态旅游活动。国家旅游局将1999年确定为“99生态环境游”,将生态旅游在中国推向高潮。

国际、国内从事生态旅游的研究机构较多,各机构的学术背景差异较大,因而在阐述生态旅游概念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类概念认为生态旅游的核心就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对资源的保护,这类观点与旅游者的旅游动机背道而驰;有类概念认为生态旅游概念核心是增加当地居民收入。旅游是一个劳动、资金密集型产业,旅游者从客源地到目的地,均可以直接或间接为当地居民带来经济收益。这类概念使得生态旅游无异于大众化旅游,不利于专项研究。有概念认为生态旅游就是回归大自然,这类观点将生态旅游的概念范围扩大到所有的户外旅游,给旅游者及市场造成了认识上的混乱。

生态旅游概念繁杂主要原因就是生态旅游概念标准的多样性。有国内学者通过对中外当代近10-15年内40个有影响力的生态旅游概念分析,提取了8个指标规则反映生态旅游概念的共性。这8个指标分别为:遵循以自然为基础、对保护做贡献、当地社区受益、环境教育、道德规范与责任、可持续性、旅游享受与体验、文化。

三、生态旅游概念研究的方向

旅游资源概述篇7

[关键词]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模型;比较研究;建议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8)10-0047-07

自从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战略大师迈克尔・波特提出竞争优势理论后,关于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研究便开始成为旅游研究领域的一个新课题(Pearce,1997)。但自从普恩(Poon,1993)首次较为系统地提出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模型至今,国内外众多旅游学者也未就此形成一个广泛的共识,这就顺理成章地引出本文的比较研究议题。

1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概念解析

1.1 旅游目的地

鲁宾斯(Robbins,2007)认为旅游目的地包含旅游者需要消费的一系列产品和服务;里奇和克劳奇(Ritchie&Crouch,2002)则进一步指出旅游目的地是影响当地各功能提升的一个直接因素。因此,旅游目的地在整个旅游地系统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关乎旅游地整个规划大局的成败得失。

保继刚等(1993)认为,一定地理空间上的旅游资源连同其旅游专用设施、旅游基础设施以及相关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就成为旅游者停留和活动的目的地,即旅游目的地。魏小安(2002)认为,“旅游者”、“追求”、“实现”、“各类空间”和“要素”这5个方面构成了旅游目的地的内涵。杨振之(2007)在区分了“旅游目的地”与“旅游过境地”的基础上,认为旅游目的地除了是一种地理空间集中外,其还形成了旅游产业发展的格局。

布哈里斯(Buhalis,2000)认为,旅游目的地是旅游产品的集合体,并且向旅游者提供完整的旅游经历。戴维德森和梅特兰德(Davidson&Maitland,1997)认为,传统意义上的旅游目的地可被认为是有着良好基础设施的地理区域,如一个国家、一个岛屿或是一个城镇。雷培尔(Leiper,1995)认为,旅游目的地是旅游者到此旅游,且在此为了体验对其具有吸引力的景点的某些特性的地方。

1.2竞争力

“竞争力”,就其字面意思,牛津词典上解释为:极力争取质量上的优势。斯科特和洛奇(Scott&Lodge,1985)将竞争力理解成既是一个相对的、也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因此在对竞争力进行定义和评价时就很难得到统一的界定。

在竞争力研究方面,迈克尔・波特做出了杰出贡献。他自1980年以来,先后发表了《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全球产业中的竞争》、《国家竞争优势》和《竞争论》等5本专著。提出的五力竞争模型、三种基本竞争战略和完整钻石体系等竞争理论被广泛应用到产业竞争中的各个层面,为决策者进行产品定位、实现利润最大化和提高竞争地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我国学者对竞争力研究的成果包括《区域竞争力理论与实证》(王秉安等,2000)、《过度竞争论》(曹建海,2000)和《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一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金碚,1997)等。相对于国外,我国对竞争力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其研究的理论框架还不够成熟和完善,研究成果缺乏普适性。

1.3旅游目的地竞争力(Tourism DestinationCompetitiveness,TDC)

克劳奇和里奇(Crouch&Ritchie,1999)认为,TDC就是要既能满足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又能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恩利特和牛顿(Enright&Newton,2004)认为,TDC除目的地和自身的“旅游”因素外,还影响着生产旅游“产品”的其他机构。换言之,旅游目的地之所以有竞争力就是能吸引和满足潜在的旅游者,同时这种竞争力是由影响旅游服务提供者的诸因素所决定的。迪豪特瑟(d’Hartserre,2000)认为,TDC表现为与其他目的地比较有属于自己的某些差异化的优势,即其能够维持、提高其市场地位和份额的能力。布哈里斯(Buhis,1999)则从营销的角度说明了TDC是在与其利益相关者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主动的能力。朱明芳(2007)认为TDC必须是双维度的,既要有吸引旅游者前来的能力,同时也具有让当地居民安居乐业的能力。杨勇(2006)提出了TDC要重视对“文化”因素的分析,并详述了“文化”因素在TDC中的地位和作用机制。张超(2002)提到TDC实质上是一种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竞争战略。

2 TDC综合模型――概念性模型(ConceptualModel)的分析

克劳奇和里奇提出概念性模型是随着各种研究活动与思维方法的不断融合而发展起来的,是建立在广泛假设和概念基础之上的。它是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为人们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思维方式。纽曼(Neuman,1994)认为,概念模型是对真实世界中问题域内的事物的描述,不是对软件设计的描述。概念的描述包括:记号、内涵、外延。其中记号和内涵(视图)是其最具实际意义的。因此,概念性模型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有多种用途。克劳奇和里奇在1999年介绍了他们历经8年,经过7个阶段,才完成的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概念性模型(A conceptual model of destination competitiveness)。随后,迪耶和金(Dwyer&Kim,2003)、易丽蓉(2007)、曹宁(2003)等都对克劳奇和里奇提出的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概念性模型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2.1TDCM的理论基础

国内外许多学者(De Holan&Phillips,1997;Crouch&Ritchie,1999;Enright&Newton,2004;史春云、张捷,2006;郭舒、曹宁,2004等)认为,TDCM主要以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s)理论和竞争优势(Compefitive Advantages)理论为主要理论基础。比较优势理论主要指目的地自然资源(生产要素)禀赋方面存在的差异,而竞争优势理论则强调目的地长期以来有效利用这些资源的能力。一个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目的地,其旅游竞争力可能还不如旅游资源缺乏的旅游目的地。克劳奇和里奇以新加坡和俄罗斯两国作为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对比为例,说明了上述问题。众多学者(Crouch&Ritchie,1999;Enri曲t&Newton,2004;Dwyer&Kim,2003;黎洁,1999;郭鲁芳,2000;戚能杰,2004;朱应皋,2005等)也都是以波特的国家竞争力钻石体系模型(见图1)为本底要素从而构建TDCM。

2.2TDCM的功能结构比较分析

TDCM的重要功能就是为旅游目的地提供一种提高其竞争力的理论思路和系统框架,旨在充分满足旅游者旅游需求以及提高当地居民生活质量的基础上,强化目前的旅游竞争力,尽可能地挖掘自身的潜在竞争力。

克劳奇和里奇在波特的国家竞争力钻石体系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旅游目的地的综合性竞争力模型(见图3),而迪耶和金(Owyer&Kim,2003)在前者模型基础上构建了新的模型(见图2),两者的模型③基本相似。模型基本上由4个主要的部分决定:核心资源和吸引物(core resources andattractors)、支持性因素和资源(supporting factors andresources)、目的地管理(destination management)、限制性因素(qualifying resources)。(1)C-R模型中核心资源和吸引物是旅游者选择某地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基本条件,它包括地理概况、文化和历史、市场联系、活动组合、市场联系和上层设施,而D-K模型中有6个决定TDC的部分:资源禀赋、人造资源、支持性因素与资源、目的地管理、环境条件、需求条件。D-K模型中资源禀赋和人造资源则相当于前者的核心资源部分,后者将游客可参与的旅游活动与设施统称为人造资源与资源禀赋分离,这样更能说明目的地的竞争潜力以及目的地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戈迈兹里耶和米哈里克(Gomezelj&Mihalic,2008)认为,D-K模型中的资源禀赋、人造和支持资源构成了一个旅游目的地吸引游客前来的各种旅游特质。(2)c-R模型认为,市场关系即联系的纽带是至关重要的,旅游目的地管理者在处理这个问题时,不仅要区分这些纽带关系(个人的和组织的)所涉及的对象,而且要决定如何去使用这些联系去刺激、引导游客到访特定的旅游目的地。克劳奇和里奇认为,旅游目的地吸引物中的市场联系部分有时也是不在旅游目的地管理者的直接控制之中,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不同程度影响目的地管理者的决策。而D-K模型则将市场联系归为支持性因素和资源,认为旅游资源在被开发成旅游产品供游客体验时,其中市场联系这个环节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3)c-R模型将环境条件(宏观和微观)分为:全球环境和竞争环境。宏观环境指的是影响世界旅游业的全球性因素,微观环境则指的是影响旅游目的地和旅游系统的因素。他们把环境条件只是当作对C-R模型核心部分的作用力,并未上升到核心地位。D-K模型则将需求条件和环境条件上升到了决定TDC模型的核心因素地位。

克劳奇和里奇(Crouch&Ritchie,2003)在C,R模型中加入了目的地政策、规划与开发这一核心要素,其中的子要素包括旅游政策、哲学体系、理想愿景、目的地审计、监控与评估、开发等。这样既完善了c-R模型,使整个模型的功能发挥更加系统,又补充了D-K模型的不足之处,从而保证整个模型在实例研究中的有效性。

波特所提出的五力竞争模型(产业竞争对手、潜在进入者、供方的议价实力、买方的议价实力、替代品)、三种基本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集中化战略)以及决定产业竞争力的完整菱形钻石体系六要素(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企业的战略、结构与竞争、机会和政府)等竞争性理论,毫无疑问,都对以后的学者研究TDC模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就我国而言,我们国家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那么这种以套用波特的竞争性理论而构建的TDC模型是否同样适应我国的旅游发展呢?这一问题还有待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

美国著名旅游学者冈恩(Gunn,2002)从旅游规划竞争性定位的角度,认为C-R模型(2000)将竞争力和可持续性纳入到旅游规划过程中,这从另一角度说明了旅游规划的复杂性。因此,此种TDC模型也是得到肯定的。比较经济学指出,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进行比较,发现它们之间的异同和特点,有助于认识该事物,马克思称之为认清事物现象的“钥匙”。利用这一方法,恩利特和牛顿以C-R模型为理论指导分析了香港的TDC;戈迈兹里耶和米哈里克以D-K模型(稍加修改)为理论指导分析了斯洛文尼亚的TDC。

3 TDC核心因素模型――简约性模型(Concise Model)的分析

因为模型描述的大多是复杂的事物现象,所以模型的构建还是要以简约为主。简约性模型意为能够以最小的复杂性实现最大程度的解释力。但是简约性模型不等同于简单性模型,前者意图明确、简单明了;后者意在表面、有待深化。

郭舒、曹宁(2004)认为国内学者在TDC研究领域存在6种观点,并指出这些研究并未清晰地描述TDC所涉及的诸多方面问题,由此,他们通过对64位相关专业的博士生进行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得出提升TDC的六个关键性问题,并构建了“核心六因素联动模型”(见图4);易丽蓉(2007)针对D-K模型的不足,对其进行了部分修改,使模型更加简洁顺畅,在此基础上,通过调查问卷,利用路径分析,得出了"TDC五因素模型”(见图5)。以上两种核心因素的TDC模型均都力求简洁,以最关键的核心因素来表达提升TDC的理论解释。

旅游资源概述篇8

关键词:旅游文化研究;热点;发展趋势

相对于英语世界对旅游文化的研究,我国国内的旅游文化研究起步要晚近半个世纪的时间。英语世界对旅游文化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我国国内的旅游文化研究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1984年,旅游文化作为一个专业概念出现。此后,有关旅游文化的零星论述,频频出现于报刊杂志之中,部分文化学的论著也涉及到了旅游文化问题。但总体上。这些研究还是很零散的。未引起旅游理论界和旅游实业界的足够重视。

一、旅游文化研究的热点问题

(一)关于旅游文化基本理论研究

1、旅游文化的定义之争。界定旅游文化是进行实质性旅游文化研究的第一步。窦石认为,旅游文化是一个金字塔结构的文化体系。其“主体应当是鲜明地反映了旅游经济和旅游活动的特殊需要部分。”除主体外,旅游文化还有广泛的部分,它表现在一般社会文化素养的普遍提高及其与旅游活动和旅游服务体系相交错的瞬间。杨时进在其由中国旅游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专著《旅游述略》中对这一见解进行了进一步完善。魏小安则认为,旅游文化是通过旅游这一特殊的生活方式。满足旅游者求新、求知、求乐、求美的欲望,由此形成的综合性现代文化现象。晏亚仙指出:“旅游文化,是根据发展旅游事业的规划和旅游基地的建设,以自然景观和文化设施为依托,以包括历史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内容,以文学、艺术、游乐、展览和科研等多种活动形式为手段,为国内外广大旅游者服务的一种特定的综合性事业。”陈辽主张“旅游文化是人类过去和现在所创造的与旅游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喻学才在《中国旅游文化传统》第一章中写道:“所谓旅游文化,是指旅游主体和旅游客体之间各种关系的总和”。20世纪90年代后期,贾祥春提出:旅游文化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是环绕旅游活动有机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尽管旅游文化研究在我国已经发展近30年时间,对于旅游文化的具体指向,到目前为止,学术界仍然没有一个基本共识,旅游文化的基本内涵与外延一直都是旅游文化研究的重中之重,在未来的研究中将仍是争论的焦点问题。

2、旅游文化的学科地位之争。随着旅游文化研究热的出现,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还出现了专门讨论“旅游文化学”的学科地位的论文。唐友波、徐吉、郭青生、高蒙河的《旅游文化学发凡》已经意识到旅游文化是一种“从本质的高度对旅游进行综合研究,进行宏观的规律性的研究”的学科。据北京刘垣生《文化――旅游的灵魂――第二届旅游文化学术研讨会侧记》披露,1994年8月在南戴河会上代表们也曾对旅游文化学科的建立问题进行了讨论。毛桃青的《旅游文化应有自己的学科地位》认为无论是对旅游业健康发展,还是从学科分类的角度上都应设立旅游文化学科。它标志着高等旅游教育已经敏锐地感觉到了旅游业对旅游文化的呼声,也从学科建设角度显示了旅游文化在旅游学中的重要地位。与上述学者急于赋予旅游文化研究以学科地位不同的是:郭栩东、傅吉新两位学者在其《基于旅游文化是一种概念的理解》一文中并不认为旅游文化研究能够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旅游文化应该被看成是一种概念――“对旅游文化含义进行了阐述。认为旅游文化其实是一种概念而不是一种现实。它是过去发展起来的一种思想,并且与旅游目的地的政治文化密切结合的一种表现形式;作为一个概念,旅游文化不断地体现一种矛盾:一方面,它吸纳了一种均质化的政治议程,它暗示生活在一个特定旅游地场的人以相同的总体方式活动,并为一个群体划出界限来确定该群体的身份;另一方面,如果一个人仔细观察被描述的行为模式,将会发现这些模式并非真的可以划出界限。因此,对旅游文化是一种概念的理解应侧重于:作为一种继承。旅游文化可视为从过去保留下来的文化遗产;作为一种选择,旅游文化可以被视为一种接受和妥善处理变化的创造性力量。”在论文主体部分,他们对于这个提法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尽管事实上人们说旅游文化是‘真实的’,确实‘在那里’存在的,但实际上它却是一种知识观念,用以表达一系列复杂的人类行为、思想、感情和人工制品。学者们提出这一点已经几十年了。人类学家洛伊(Lowie)在1937年写道‘文化不变的是一种为方便之目的而分离出来的人造单元’。克罗伯(Kroeber)在1945年进行了类似的断言。人类学家格尔茨认为:‘描述一种文化……尤其在描述旅游过程中,并非陈列某种古怪的事物……而是尽力引诱某处的某人来看某些事物,如我被旅行亲眼所见和对话所引诱而看它们那样’,与其陷入对什么是、什么不是旅游文化的争论和寻找一种(或多种)本质含义,也许不如聪明地采取实际的观点来问一问:当提及旅游文化时,倾向于表达什么具体问题?”

3、关于旅游文化在旅游业中的作用的研究。1985年,上海旅游学会率先开展了旅游文化的研讨活动。代表们指出:从旅游业的特殊性来看,旅游经济结构的综合性、时间和空间的延伸性、形体景观的趣味性和活动内容的启示性,及其满足五洲四海游客文化需求多样化的客观规律性,迫使旅游业必须有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文化形态。1987年9月,由湖北省青年旅游研究会组织召开的首届中国旅游学学术讨论会也进行了这方面的研讨活动。代表们普遍认为:发展旅游事业不接受旅游文化的指导是不可思议的。由于旅游从业人员缺乏对旅游文化特性的了解,因此在旅游服务中出现了许多完全可以避免的失误。加强旅游文化研究,无疑是对现有旅游资源进行深层开发的前提。20世纪90年代以来,很多学者都指出了旅游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1)旅游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和支柱。谢春山指出:文化是旅游的本质特征,是国际旅游名城的主要标志之一,其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潜能,而且是提高人的素质、提高管理水平的关键,旅游业提高竞争力的法宝。费振家认为旅游者和旅游资源都是一定社会文化背景的产物。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也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反映,并强调重视旅游文化营销。罕华兴也提出旅游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于邦成、陈晓辉也指出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活动,发展旅游业必须加强旅游文化建设。晏性枝也指出“文化是旅游的内质(特质),是旅游的高级形式和精神享受”;“发展旅游业要树立大文化观”。(2)旅游文化是旅游可持续发

展的源泉。黄佛君、金海龙、许豫东提出“在旅游活动中旅游文化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旅游活动的过程是从经济中进去,从文化中出来的过程,旅游开发的价值最终是体现文化的经济价值”;“可持续旅游业要求生态文化作为发展支撑”;“旅游文化的可持续成为可持续旅游业的基础”。赵文红也提出“旅游文化是旅游活动的内涵,旅游文化的载体是旅游资源,而旅游资源又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旅游文化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源泉。”

(二)关于旅游文化建设及应用的研究

1、关于旅游宗教文化建设及应用的研究。宗教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历史现象。据估计,全世界宗教徒占总人口的3/5以上。我国从来没有陷入到宗教极端主义的狂热中,而是以博大的胸怀兼容了许多外来文化,始终没有被宗教化。杨文棋认为,宗教旅游文化业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秦永红提出,宗教与旅游通过文化相联,两者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融合;宗教文化的交流与传播途径之一是通过旅游得以实现的,同时宗教文化又伴随着市场经济的进程日益成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专项旅游宗教文化之旅。朱桂凤提出,在新的环境下,作为特殊的旅游文化资源之一的佛教旅游已不仅仅是佛教信徒以朝觐为目的进行佛教文化传播的方式,而更多的是人们在旅游中将其作为一种人文景观加以追求和欣赏。王亚欣提出,藏传佛教文化是藏区的文化特色和优势资源。是以旅游业促进藏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我们可以看出,旅游与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宗教文化已经成为我国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2、关于旅游饮食文化建设及应用的研究。人类的饮食生活是一定历史阶段文明基准与文化风貌的综合反映。如马晓京提出,我国清真饮食文化的旅游价值主要表现在它的食用性价值和通过清真饮食文化的核心“善”而表现出来的美学价值两方面。唐留雄提出,我们要继承与发扬中华饮食的精华,满足旅游者对“吃”的需要,推进旅游业的发展;营造、提升中华饮食文化氛围,增强饮食文化作为旅游吸引物的吸引力:把饮食、饮食文化溶入到旅游节目中去,使其真正成为旅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刘瑞新提出,只有深层次挖掘饮食文化资源、开发多种特色饮食旅游文化,才能更好地弘扬中华饮食文化,提高旅游地的综合吸引力,促进餐饮业和资源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中华民族的祖先在自己的饮食生活中倾注的心血是世界上任何其他民族所无法比拟的,因此中华民族的文化有着更为鲜明独特的“饮食色彩”。这便是中华民族长期积淀形成的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

3、关于旅游民俗文化建设及应用的研究。民俗文化是旅游文化的基础部分,同时也是旅游者最感兴趣的部分之一。如锦英提出,民俗文化与社会生活是水融、混为一体的,民俗从一个角度看。是一种文化意识形态,从另一个角度看,又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张文祥提出,民俗文化作为人类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以其丰富的内涵和多彩的外在形式成为旅游审美的重要内容。刘雷提出,旅游市场的消费需求是民族特色文化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或者说民俗文化转变为旅游资源的基本动因。张军提出,民俗文化的原真性是相对稳定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民俗传统也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发生变化,而民俗文化也正是在这种继承和发展的综合作用下才得到延续。人人都有猎奇的心理,人人都想从旅游中获得新奇的体验和感受,作为具有异国他乡的民俗文化,正好满足广大旅游者猎奇的心理需要。

二、我国旅游文化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回归文化成为旅游的核心内容和发展方向的趋势

旅游在经历了单纯的观光游到如今的深层次的旅游文化,这种回归文化的趋势取决于文化对旅游的作用。旅游业的竞争本质上是文化的竞争,文化因素成为旅游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物质方面的需求是较低级的需求,易于满足;但是其最终目标是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属于高级而复杂的需求,较难于满足。由于各地域、各民族的文化差异性往往为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所独有,很难模仿和复制,可比性较低,易于创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形成发展旅游强有力的竞争能力,文化中所带有的民族和地域的独特信息,往往是不可再生也是不可替代的,突出旅游文化特色形成区域间文化特质,是培植旅游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随着旅游开发逐渐向深度发展,文化像一只无形的手支配着旅游经济活动,只有通过文化创新才能保持旅游经济基业长青。

旅游资源概述篇9

Abstract: Facing the inflict between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 protect, humans have been looking for the path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from the point of ecology, and advoca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The following paper firstly illustrates the production and the content of a few related concepts, inculding, eco-tourism, green tourism, low-carbon tourism and sustainable tourism, and then analyzes the different and relations of them.

关键词: 生态旅游;绿色旅游;低碳旅游;可持续旅游

Key words: eco-tourism;green tourism;low-carbon tourism;sustainable tourism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3-0308-02

0 引言

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者对高质量旅游环境的追求日益明显,“生态旅游”“绿色旅游”“低碳旅游”“可持续旅游”应运而生。但对这几个概念的定义以及内涵目前并没有统一的界定,概念上的争论在促进学术发展的同时,也给现实的旅游活动带来了一些混乱。一些旅游企业在进行旅游推广时任意冠以“生态”“绿色”“低碳”等词汇以假乱真,误导旅游者,造成损害旅游者的利益的许多问题。我们不得不反过头来,重新从理论上研讨这个问题,对这几个概念加以辨析。

1 几个概念的产生和内涵

1.1 可持续旅游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版《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1995年,可持续旅游世界发展大会签署了两个重要文件:《可持续旅游》和《可持续旅游发展行动计划》,提出了关于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论述:①旅游发展必须建立在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上,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道德规范。②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实质,就是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③可持续旅游的目标就是在满足当代旅游需求的同时,又不破坏后代人满足其旅游需求的能力。

1.2 生态旅游 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

大多数观点认为“生态旅游”一词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在20世纪80年代初首次提出的。而直到1992年“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大会”的召开,在世界范围内提出并推广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之后,生态旅游才作为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形式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的研究和实践。然而,至今尚未有一个统一认可的定义,对生态旅游的内涵也众说纷纭。

不过,关于生态旅游的目标却得到了基本的认同:生态旅游应该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的多样性、维持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更好的实现这一目标,生态旅游应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生态旅游还应该突出对旅游者的环境教育意义,生态旅游的经营管理者也更应该重视和保护自然。

与国外相比,我国对生态旅游的认识更强调了生态旅游产品的高品位性和类型的多样性,并且认为生态旅游不是一种普通的旅游产品,而是一项专项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是可持续旅游的一种方式,一个包括自然、经济和社会的系统。

1.3 绿色旅游 “绿色”往往用来比喻“环境保护”、“回归自然”、“生命”等内涵,它应该是一种比喻的说法,然而其定义却众说纷纭。但总的来说绿色旅游应该属于旅游活动或旅游方式的范畴,绿色旅游是指在旅游消费、生产建设、经营服务等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所倡导和实行的一种保护生态环境、求得生态平衡的原则和方式。有以下几点特征:

1.3.1 以自然环境为资源基础。绿色旅游是一种旅游活动,旅游活动依托自然资源环境,绿色旅游当然以自然环境为资源基础。

1.3.2 运用绿色理念,坚持绿色管理。旅游开发商以及经营商必须为社会提供舒适、安全、有利于人体健康的产品的同时,以一种对社会、对环境负责的态度,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1.3.3 倡导绿色消费。旅游者要求具有强烈环保意识与较高的环境道德水平,在旅游过程中,保证自身的安全,也不伤害动植物,严格遵守旅游点的规章制度,不带走旅游点原生态的任何东西,使环境得到保护。

1.3.4 强调“三大和谐”。绿色旅游不仅像生态旅游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且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就像郭因先生强调的“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基础,人与人的和谐是保证,人自身的和谐是动力。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1.4 低碳旅游 顾名思义,即是一种降低“碳”的旅游,也就是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尽量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行,是绿色旅游的深层次表现。其中包含了政府与旅行机构推出的相关环保低碳政策与低碳旅游线路、个人出行中携带环保行李、住环保旅馆、选择二氧化碳排放较低的交通工具甚至是自行车与徒步等方面。日前国务院通过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就是在减排的大背景下,国家为配合低碳经济发展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信号,而旅游业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行业。

2 几个概念的比较分析

2.1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 既不能将生态旅游简单地等同于是一种绿色或自然旅游产品,也不能将生态旅游概念完全等同于可持续旅游。

生态旅游包涵两个基本内容:首先,生态旅游是一种以自然环境为资源基础的旅游活动;第二,生态旅游是具有强烈环境保护意识的一种旅游开发方式。可持续旅游是基于旅游业发展中产生的日益突出的环境、经济和社会问题提出的。两者的区别和联系表现在:

2.1.1 生态旅游不仅是一种旅游产品,还是一种旅游活动方式,甚至说是一种旅游开发方式;而可持续旅游更确切的说是旅游业发展的一种原则和方向,是产业发展的目标。两者的概念属性存在着较大的不同,但是本质一致。

2.1.2 生态旅游是在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达到可持续旅游发展目标的有效手段。也就是说,两者的最终目标一致,都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而生态旅游是可持续旅游的实现途径。

2.1.3 生态旅游重视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的多样性,强调对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和对社会的贡献,也突出了对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环境教育功能;而可持续旅游在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人类和谐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代际公平,强调旅游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两个概念的产生原因一致,然而侧重点却又不同。

2.2 生态旅游与绿色旅游 生态旅游与绿色旅游本质相同,都是为了实现旅游环境的“绿色性”,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却在以下方面有所不同。

2.2.1 产生基础不同。就产生的基础而言,前者是传统大众旅游,后者是一般的生态旅游。生态旅游是在人们意识到传统大众旅游对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之后提出保护自然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绿色旅游是建立在一般生态旅游即在生态理念指导下大众可以参与的旅游基础之上的,对于旅游者来讲,是一次经历、一种消费方式、一种旅游形式(绿色消费);对于开发商来讲,是一种开发方式、一种产品形态(绿色产品);对于旅游景区管理商来讲,是一种管理方法(绿色营销与管理)。

2.2.2 主题内容不同。生态旅游只局限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绿色旅游则上升到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人自身的三大和谐。

2.2.3 出发点不同。生态旅游大多是从旅游者的视角去认识、以旅游者生态意识的高低为标准来划分的,如把旅游者划分为严格的生态旅游者和一般的生态旅游者。绿色旅游则不仅对旅游者提出要求进行绿色消费,同时对相关的饭店业、交通业、邮电业、公共设施等都做要求。如绿色消费包括绿色交通、绿色宾馆、绿色娱乐、绿色商品等等,为了能满足旅游者绿色消费,必须要求相关的行业部门或企业绿色开发、绿色营销与经营。

由以上的分析来看,从概念、内容方面看,绿色旅游应该是生态旅游的发展,它完全超越了传统旅游,并丰富、发展、深化和完善了生态旅游,从这个角度上说,“绿色旅游”是生态旅游的高级形态。

2.3 绿色旅游与可持续旅游 所谓绿色旅游是指包括旅游者、饭店、景点管理者、旅行社和导游在内的旅游参与者在整个旅游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必须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绿色旅游是指一种旅游活动,它是在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的道路中,对生态旅游概念的一种升华的基础上,是重视在旅游开发、旅游经营管理、旅游消费、旅游从业人员意识等多层面进行环保的一种旅游方式。

因此,两者的区别在于,绿色旅游只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可持续旅游则是旅游业发展的一种原则和方向,偏重于产业发展,绿色旅游是可持续旅游这种原则方向的具体应用。

2.4 低碳旅游与绿色旅游 中国政府向世界承诺的减排目标是,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随着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以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未来旅游业发展方式变革的重要背景和机遇。

低碳旅游是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是指借用低碳经济的理念,以低消耗、低污染为基础的旅游。它要求通过旅游要素的每一个环节来体现节约能源与降低污染,以实际行动来诠释和谐社会、文明社会和节约社会的建设。低碳旅游把人类对旅游所寄予的低碳环保的希望全部融入食、住、行、游、购、娱的各个旅游要素当中,低碳饮食、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游览、低碳购物等。

因此,可以说,低碳旅游是绿色旅游的一个方面,是实现绿色旅游的一种形式,它是在绿色旅游的目标下,偏重于旅游过程和旅游活动中节能减排的目标。相比于绿色旅游,实现目标更具体,实现方式更容易量化,实现途径更直接,是绿色旅游的一个侧面。

3 结论

综上所述,可持续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终极目标,生态旅游、绿色旅游和低碳旅游都是其实现的途径或手段,四个概念本质相同,侧重点不同。生态旅游是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旅游产品、旅游方式以及旅游开发形式。绿色旅游时生态旅游的高级形态,不仅强调自然的和谐,还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的三大和谐。低碳旅游是绿色旅游的一个侧面,是实现绿色旅游的一个直接方式。

参考文献:

[1]王志稳.对生态旅游概念内涵的系统认识[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4).

[2]张林博,张俐俐.浅析绿色旅游及在中国的发展[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9,(1):265-281.

旅游资源概述篇10

编辑整理本文。

摘要:安庆市作为皖西南地区唯一一座拥有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桂冠的中小城市,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独特,旅游发展呈现出强劲的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回顾学术界对安庆市旅游发展研究,结合安庆市旅游发展现状,有针对性地阐述安庆市旅游发展策略。 关键词:旅游发展 策略研究 和谐旅游 ⒈关于安庆市旅游发展研究的综述与研究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安庆市的旅游业取得了长足进展。随着安庆市的地位不断得到凸显,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安庆市先后被国家有关部委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荣誉称号,引起了不少研究者对安庆市旅游发展的关注。 但关于安庆市旅游发展策略研究一直是研究领域的一个薄弱环节。随着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群众消费结构转型,推动了中国旅游整体发展浪潮,优化旅游发展策略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本文建立在此基础上,在探讨了安庆市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旅游发展优化策略。 ⒉安庆市旅游资源概况和旅游发展现状 2.1安庆市旅游资源概况 安庆市具有开发利用价值与潜力的旅游资源共有85处(种),而且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兼备,其中自然旅游资源39处(种),占到总体旅游资源总数的46%;人文旅游资源46处(种),占到总体旅游资源总数的54%。在自然旅游资源方面,其中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18处(种),占总体旅游资源的21%;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10处(种),占总体旅游资源的12%;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6处(种),占总体旅游资源的7%;气候与气象景观类旅游资源5处(种),占总体旅游资源的6%。在人文旅游资源方面,其中历史文物古迹遗产类旅游资源36处(种),占总体旅游资源的42%;现代与抽象人文类旅游资源10处(种),占总体旅游资源的12%。总体来说,安庆市旅游资源类型丰富,数量众多,是安庆市旅游发展的潜在动力。 2.2安庆市旅游发展现状 安庆市委市政府和地方县委县政府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精神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地方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其中安庆市在2010年国庆黄金周期间,全市共接待旅游者167.28万人次,与去年同比增长32.27%;实现旅游总收入5.45亿元,同比增长40.03%。安庆市旅游发展之所以取得这么大的成绩,与安庆市自身的旅游资源特色和旅游发展举措是分不开的。 2.2.1 安庆市旅游资源具有独特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安庆市旅游资源不仅种类丰富,而且类型多样,全市已开发的旅游资源、正在着手开发的旅游资源以及极具开发价值的潜在旅游资源极具特色,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安庆市山环水绕的地缘优势和皖江文化的发源地,使得安庆市可挖掘的旅游资源品牌是其他地区不可复制的。安庆市旅游资源具有极高的价值性,形成了享誉海内外的旅游品牌,如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被汉武帝封为“古南岳”的天柱山,传遍四海的黄梅戏以及着名黄梅戏艺术家(如马兰、韩再芬等),桐城派故里,长江孤岛——小孤山,南国小长城——白崖寨,高山出平湖的花亭湖,中国佛教第一山——司空山等等,举不胜举。 2.2.3 安庆市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在国家政策的领导下,安庆市委市政府和地方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旅游发展,将旅游业定位为支柱产业,尤其是在“十一五”时期,确立了“打造旅游文化休闲基地,建设旅游经济强市”的战略目标。市委市政府通过出台《关于推进旅游经济强市建设的意见》,明确了旅游业发展的战略布局、战略目标、工作举措和政策保障等。2008年制定了《安庆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确立了“三山两水”(天柱山、司空山、妙道山、花亭湖、潜河)旅游扶贫项目规划及《城区人文旅游资源暨大龙山风景区综合开发规划》等,并研究制定了《当前抓旅游促消费十项措施》, 全力支持旅游市场振兴。各县(市)、郊区及重点景区(点)也在规划制定及修编完善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有力地推动着当地旅游发展,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和全民参与的良好旅游发展局面。 ⒊安庆市旅游发展优化策略 3.1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这里所要阐述的“人”包括三个层面。首先是客源市场层面的旅游者。旅游资源的开发是为了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以吸引旅游者为目的,这就使得旅游发展应客观全面的了解旅游者的空间流动,科学合理的分析和预测客源市场。其次是旅游管理者层面的政府。安庆市旅游发展总体上处于快速发展的初期阶段,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旅游系统的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