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后骨质疏松的症状十篇

时间:2023-11-04 09:39:09

更年期后骨质疏松的症状

更年期后骨质疏松的症状篇1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治疗现状

[中图分类号] R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9(c)-0188-03

[Abstract]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quo of the treatment of senile osteoporosis by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By reviewing related literature in recent years, the paper indicates that the main methods used in treating senile osteoporosis were 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 reinforcing kidney by Chinese medicine, and calcium supplementation, vitamin supplements by Western medicine, which can inhibit bone absorption and promote bone formation. It is concluded that combin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s the first scheme at present for treating senile osteoporosis.

[Key words] Combined treatment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Senile osteoporosis; Treatment status quo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类对自己的身体健康越来越注重,尤其是老年人群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指数越发的关心,特别是我国,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因此相对而言引发老年性骨质疏松的病例就越多,所以受到了我国老年人的高度重视。其次,由于年龄的增长、身体免疫系统的降低等因素导致老年人相比年轻人更容易患一些疾病,骨质疏松症就是其中的一种疾病。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由很多因素引起的骨病,骨质疏松症患者临床上通常表现为骨骼疼痛、腰酸腿痛、易于骨折、驼背以及一些骨骼性疾病[1]。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方法有几种,但是对于老年性患者目前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方法通常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以补充钙、抑制骨质吸收和促进骨质形成为主要治疗手段[2]。该综述旨在探讨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现状,特统计近几年内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文献中使用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现报道如下。

1 目前文献研究中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方法

通过文献查阅以及相应资料收集,在目前的医疗学中,对于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方法主要由以下四类:第一类、非药物类治疗;第二类、中药治疗;第三类、西药治疗;第四类、中西药治疗。首先,第一类非药物治疗,该方法较适用于轻症患者,患者不服用任何药物通过运动方法、健康饮食方法、健康生活方式、合理作息时间等等方法,但是,该方法需要患者的长久坚持方可有效,可以对患者的骨质疏松症状起到一定的改良、改善的作用。其次,第二类中药治疗,中药治疗顾名思义就是老年患者通过服用中药的方法而对骨质疏松症进行一定的治疗,中药讲究补肾壮精、活血化瘀、强肾壮骨、补气养血、健脾壮骨等的治疗方法,从而对骨质疏松症患者以肾虚为起始点治疗患者,从而逐步治愈患者。然后,第三类西药治疗,西药治疗也就是老年患者通过服用西药来治疗骨质疏松症状,服用的西药主要包括补钙和补维生素D,其次还包括一些抑制骨质吸收和促进骨质形成西药。最后,第四类中西药结合,中西药结合方法就很明确了,也就是采用第二类中药治疗方法和第三类西药治疗方法的结合方法,将中药的疗效和西药的疗效相辅相成,达到更佳疗效的目的。

2 目前文献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现状与方法

2.1 治疗现状

通过对多篇文献的参考以及现在医学的理论观点,目前主要用于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方法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文章中指出在我国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采用中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首先,因为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中医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深得中国人民的信任以及在观念的驱使下,总是首选中药治疗。其次,西药使用较单一,很难做到对症状的针对性,同类并不同症状使用同款药片可能不能起到疗效,并且长期使用西药后患者容易出现各种不良反应,通常西药的价格还普遍较高,对于一般经济家庭的患者,使用西药是他们不愿意的。然后,现在中西医的结合治疗方法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医疗界学者通过研究发现,有效的中药和西药的结合治疗可以更加有效的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但是不合理的中药和西药的结合治疗可能适得其反。

另外,根据梁健[3]的研究中显示目前的治疗现状中还强调预防工作,预防工作包括两类:预前和预后。预前强调人们认识到骨质疏松症会给患者带来什么样的生活不便,特别对于老年性患者,一不小心发生骨折可能会危机到他们的生命,并且治疗效果会很慢;因此对于老年性人群,首先应当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防患于未然,若发现有症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其次,由于老年人钙的流失加快,应当保持长期的预防性补钙;最后,老年性人群应当加强活动,增强身体免疫,促进身体对钙的吸收。预后强调患者在接受治疗后预防骨质疏松症带来的并发症,并发症会给患者带来更多的痛苦和生活的不便,因此应当受到患者的高度重视。

2.2 治疗方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中,包括中药治疗方法和西药治疗方法,两者相辅相成,其中中药治疗方法以补肾活血为主治疗,西药方法为补钙补维生素D为主。

中药治疗方法以补肾活血为主治疗[4],补肾活血法药方包括的药材有丹参、当归、甘草、枸杞、补骨脂、山萸肉、鸡血藤、寄生、红花、熟地黄等等[5],药方药材经过水熬后早晚各服用一次,连续服用60 d为一个疗程,需要持续服用3个疗程,可以达到补肾强精、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等功效。此外,有资料显示,中药熬制的健脾壮骨汤也可有效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其药方组成有:白术、大枣、合欢花、陈皮、杜仲、黄芪、龙眼肉等等,它是由归脾汤加上五指毛桃、牛大力和千斤拔三种药材,其次在加补肾活血、活血化瘀、强肾壮骨、补气养血、健脾壮骨等药物组成,可以有效调节老年身体机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西药方法为补钙补维生素D法,钙是骨骼中的重要矿物质之一,是成骨中不可或缺的物质,决定着骨再生。一般情况下,我们每天通过食物获取的量较少,老年人摄入量相对更少,因此需要通过药物或者特殊的食物进行补充。常用的补钙方法是服用钙片或者钙剂,如国产的盖中盖补钙、钙尔奇D片、碳酸钙、葡萄酸钙等。老年人相比于年轻时候维生素D的合成下降了许多,据有关资料[6]显示人每天需要10微克维生素D,它可促进钙的吸收,由于老年人日常的获取量已渐渐不足,所以需要通过维生素D片或者固醇类片进行补充,当然也可以通过服用含量较高的食物获取,如海产鱼类、动物的肝脏、鸡蛋等。

3 讨论

众所周知,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其主要原因包括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自身的免疫力的下降导致骨量流失速度加快,以及运动量的减少导致身体机能的下降等等。此外,经研究发现[7],老年人群钙、维生素D以及性腺激素的缺乏也是导致患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缺钙导致钙的含量不足,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雌激素应当应用于绝经后的女性,用量需要适中。在王彤等[8]研究过程中显示,它可以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若已经患有骨质疏松症,那么它可以有效改善骨质疏松症状。另外,骨质疏松还与年龄、性别、遗传以及营养等因素息息相关。在刘印等[9]研究过程中显示,患有骨质疏松症的患者通常表现出腰酸背痛、骨骼疼痛等症状,疼痛感通常沿着脊柱向外两侧扩散疼痛,长久的站立或者久坐姿势都会带来更加剧烈的疼痛,只有躺卧的姿势可以稍微的缓解疼痛感。

老年人患骨质疏松症是由于肾精虚少、经脉不通畅、血液循环动力不足等,大多数老年人是由于肾精虚少而引起骨质疏松症,根据Yi Weilian等[10]研究分析所采用的中药方法为补肾活血法,可以有效使患者达到强肾目的,从而使肾中精气旺盛,达到改善病症的效果。活血可以有效的缓解血阻、瘀血等症状,有效达到活血化瘀的效果,增加血液循环的血动力。另外部分研究资料显示[8],补肾活血法可以有效调整骨代谢,从而增强骨细胞的活性,进而改善骨营养促进成骨,以提高骨密度、增强骨质的效果,防止或缓解骨质疏松症。但是通过中药治疗的疗程可以看到,中药疗程周期很长,是一种长期调养的过程,且中药种类较多,所需要的花费也较为昂贵,过程中可能还会带来一些不良反应。因此根据Li Fei等[11]研究中显示,在此过程中若结合着西药的治疗可以更加有效的治疗病症,可谓事半功倍,在中药治疗过程中给患者服用钙片、维生素D等药物,可以有效的促进钙的吸收,有效抑制不良反应的发生,缓解骨质疏松。此外,在张国庆[12]的研究中显示,还可以通过非药物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非药物治疗方式结合中西药结合治疗更加增强治疗效果,非药物治疗讲究从患者的生活习惯上的改变而引领患者走向健康路线,例如戒烟、戒酒、戒饮料、加强体育锻炼等,这可以有效增强身体机能,增强免疫系统,从而预防或者缓解骨质疏松症。

经研究发现,骨质疏松症的病因是骨吸收和骨形成的平衡被打破,从而导致骨量以及其质量大量减少,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青春期骨量不足或者是成人期就出现了早期的骨量流失,或者是由于前两种因素兼具,此外还有基因的影响也很重要,以及营养摄入的不足等等,目前在医学界没有得到一个统一的标准以及病因的结论。但在目前路春海[13]的研究中显示,这种情况的出现是这几方面可以对一般情况的病情做出准确的判断,同时从预防角度上可以提供很多预防手段。

综上所述,说明了目前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首选治疗方法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其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改丽,呼永河,张汝,等.伊班膦酸钠输注液和阿伦膦酸纳片防治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30):3469-3472.

[2] 吴爱琴,郑文龙,许崇永,等.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多层螺旋CT腰椎骨结构分析和测量研究[J].放射学实践,2011,26(12):1308-1311.

[3] 梁健.小针刀疗法干预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3 (11):1174-1176.

[4] 汪丙昂,李改丽,姚一民,等.伊班膦酸钠注射液治疗超高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疗效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32):3707-3709.

[5] 陈巧鸽,金莹,朱京京,等.路径式健康教育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康复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9):1776-1778.

[6] 李改丽,汪丙昂,呼永河,等.伊班膦酸钠对高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预防治疗研究[J].四川医学,2013,34(8):1104-1106.

[7] 汪丙昂,李改丽,姚一民,等.伊班膦酸钠对高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表达的影响[J].西部医学,2013,25(8):1237-1239,1241.

[8] 王彤,庞莉,黄晖,等.远针近推疗法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J].中国针灸,2012,32(1):13-16.

[9] 刘印,田京.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2,9(34):31-32,35.

[10] Yi Weilian, Liao Dequan, Lin Yun Bai.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patients sex hormones, cytokines and biochemical markers of bone metabolism change and relation [J]. Laboratory medicine, 2012, 27 (4): 296-298.

[11] Li Fei, Xu Youjia, Li Kai. The iron regulating hormone treatment peri and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J]. The Chinese bone osteoporosis and bone mineral disease magazine, 2011(4):135-139.

[12] 张国庆.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4(4):86-88.

更年期后骨质疏松的症状篇2

近二十年来,缺钙声与补钙声响彻神州。心怀叵测的商家和心地不够善良的医生是要求人们盲目补钙的急先锋。聪明人一眼便能识破,他们的目的并不是让患者获得健康。

当然,相当一部分老年人患骨质疏松症,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你要讲清楚盐从哪咸,醋从哪酸,告诉人家骨质疏松的道理,及实用有效的预防方法。

预防骨质疏松症的三大原则是:平日多吃富含钙的食物(应在年轻时养成习惯)、定期作骨密度检查、适度运动。

世界卫生组织对骨质疏松症下的定义是:身体骨质量降低,骨头组织细微结构变得疏松脆弱,存在骨折危险的一种疾病。利用骨密度仪检测,骨质量低于该年龄段的2.5个标准以下,即可认定为骨质疏松症。

人类的骨骼可分成致密骨和海绵骨两种,前者多分布于四肢骨骼,后者则以躯干、脊椎、骨盆以及大腿骨的上端为主。人的一生中骨骼组织在不停的循环再生。中年后,身体逐渐老化,骨质开始流失,此时骨骼的组成不变,但骨质密度减少,也就是说骨头细胞中,“蚀骨细胞”的活性大于“生骨细胞”的活性,因为新骨的形成速度赶不上原有骨质被侵蚀的速度,结果便使骨骼变脆易折。

骨质疏松症的致病因素很多,除了更年期后的雌激素缺乏和老年性骨质疏松外,致病原因还包括:吸烟、酗酒、咖啡因摄入过量、体重过轻、长期卧床、体力活动过少、家庭性病史及营养不良、甲状腺机能亢进等等。

临床诊断中将骨质疏松症分为两类: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绝大多数骨质疏松症属此类型,也叫做退化性骨质疏松症,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2.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因某些疾病或长期服用某种药物造成体钙负平衡。这种类型的骨质疏松症多发于中青年人群,发病者多不喜欢运动,饮食也不能做到科学平衡,长期缺乏维生素。

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有以下几类:

1.停经后的妇女易患骨质疏松症。

2.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其原因有三:由于衰老,骨质的形成速度降低,而造成骨质流失。钙、磷及维生素摄取不足。老年人由于消化系统功能下降,对钙、磷及维生素吸收减少,加上饮食习惯改变及体内代谢维生素的功能下降,因而使钙质的摄入不足。运动量减少,使骨的矿化能力降低而出现骨质疏松现象。所以老年人在日常更应摄取足量的钙、磷和维生素D,多做户外健身活动,以延缓骨质疏松的进程。

3.因其他疾病引起的骨质疏松症。包括肝肾功能不全者、骨肿瘤、胃部分切除、吸收不良症候群、长期不能活动的病人。另外,甲状腺功能亢进、副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机能亢进及糖尿病等内分泌病变,也可引发骨质疏松症。

4.长期服用药物易引发骨质疏松症。长期服用皮质类固醇治疗气喘、类风湿关节炎或肾脏病者;长期服用利尿剂或含铅的制酸剂者,须及时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5.有不良生活习惯者易患骨质疏松症。吸烟、酗酒、焦虑不安、过分偏食节食及缺乏运动,都会导致钙质、维生素D及蛋白质摄取不足,使骨质流失过快,因此而罹患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长时间积累而成的慢性疾病,一旦罹患此病,任何治疗和保养都只能起到补救缓解作用。因此,有人说骨质疏松症的最好治疗方法,就是预防它的发生。在骨骼的成长和巩固期,应尽量多地存储钙质,增加骨质密度。将运动健身上升到保骨、健骨的高度来认识对待,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预防骨质疏松,最好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塑造坚强的骨质。从年轻时便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在“骨银行”为自己定期储蓄,必须持之以恒地恪守以下原则:均衡饮食,保证钙质、维生素D及蛋白质的足量摄取,应有意识多吃一些乳制品、豆制品及虾皮小干鱼等富含钙的食物,少吃高胆固醇、饱和脂肪酸和高钠盐的食品。适度规则的运动,保持骨质的强度和密度。注意个人健康保健,除力戒不良嗜好外,还应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生理和心理的全面健康,内分泌才不会失调紊乱。定期到正规医院作骨密度检测,及时准确地了解自己的骨质变化情况。

假如你已患骨质疏松症,除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保养外,还应在你的活动空间注意如下事项:

在洗浴处、马桶旁安装扶手。

使用防滑浴缸、淋浴垫。

如果你喜欢淋浴,请安装防滑的淋浴椅及手握式喷头。

购买有椅背扶手的家具,可轻松的起立、坐下。

固定地毯,小地毯背面须有防滑垫,居室内应少放杂物。

在卧室与浴室之间的走廊上安装小夜灯。

起床时不要过猛过快,避免因暂时的血压低导致的头昏。

将常用的厨房用具或食物放在易取用之处,避免弯腰或爬高。

更年期后骨质疏松的症状篇3

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加强,“骨质疏松症”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但是很多人对这个名词都是一知半解的,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患有骨质疏松症。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世界卫生组织定义: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打个比方,我们的身体结构就像一座房子,骨骼就好像房子的钢筋,一旦发生骨质疏松,就好像房子的钢筋被腐蚀了,那么房子就会像豆腐渣工程一样摇摇晃晃,很容易塌陷。

骨质疏松和骨质疏松症并不是一回事。骨质疏松是一种现象,而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疾病。骨质疏松要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称为骨质疏松症。它有三大特征表现:①骨痛(尤其以腰背痛多见,疼痛可沿着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剧;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严重时翻身、坐起及行走均有困难),②骨骼变形(如身高缩短、弯腰驼背),③骨折。

是否有患骨质疏松的可能?预测是否有骨折风险?应该去找专科医生进行骨密度的检查。

绝经后的妇女与老年人最易发生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和病理性骨质疏松(也叫继发性骨质疏松)。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有两种,一种叫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常见于70岁以上人群;还有一种叫绝经后的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10年内。

骨|疏松症的发病率与年龄增长密切相关,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60岁以上的人都会出现骨密度降低;80岁以上的人,几乎百分之百会有骨质疏松。据统计,我国目前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2亿,而有骨质疏松现象的在这些人群中约占90%。保守估计,中国骨质疏松症患者数量约1亿。因此,防治骨质疏松是抗衰老、延长寿命、保障人民生活质量的一个十分迫切的研究课题。

如果绝经后的女性去做一下骨质疏松检测,几乎是一查一个准。事实上,每个绝经后的女人几乎都会发生骨质疏松,但很少有人会注意到;直至发生骨折时,才意识到有可能是患上了骨质疏松症。为什么绝经妇女特别容易患上骨质疏松症?这与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很密切的关系。绝经后由于缺少雌激素,骨密度会迅速降低,继而容易发生脆性骨折、脊椎、腰椎压缩性骨折等。

继发性骨质疏松见于任何年龄阶段的人,比如甲亢、甲状旁腺亢进、长期服用抗抑郁药物的患者,这跟年龄没关系,跟疾病有关。

怎么判断自己是否有患骨质疏松症风险

判断骨质疏松或预测骨质疏松症,临床上主要进行骨密度(BMD)测试。以双能骨密度仪(DXA)为其测定的“金标准”。此仪器较准确,重复性好,是目前国际学术界公认的骨质疏松症检测方法。但此仪器并非所有的医院都有,也有一些患者觉得该检查价格昂贵而未能及时获得诊治。

在此特推荐一种敏感性较高、操作简便、被国际骨质疏松症基金会(IOF)认可的、骨质疏松风险评估及骨折风险预测的方法,即骨质疏松症风险一分钟测试题。共10题,内容如下:①是否曾经因为轻微的碰撞或者跌倒就会伤到自己的骨骼?②父母有没有过轻微碰撞或跌倒就发生髋部骨折的情况?③经常连续3个月以上服用“可的松、强的松”等激素类药品吗?④身高是否比年轻时降低了(超过3厘米)?⑤经常大量饮酒吗?⑥每天吸烟超过20支吗?⑦经常患腹泻吗?⑧女士回答:是否在45岁之前就绝经了?⑨女士回答:是否曾经有过连续12个月以上没有月经(除了怀孕期间)?⑩男士回答:是否患有阳痿或者缺乏这些症状?只要其中有一题回答结果为“是”,即为阳性。

在上面的测试题中,第1题是判断是否有骨折倾向;第2题是判断是否存在遗传因素;第3题是想说明“可的松、强的松”等激素类药品可促进蛋白质分解,增加钙、磷排泄,使骨基质形成障碍;第4题意在说明骨质疏松症常见表现―――身长缩短;第5、6题意在说明过量的吸烟和饮酒已被证明是骨质疏松症重要的危险因素;第7题意在说明胃肠道功能紊乱致使蛋白质、钙、磷、维生素等营养素的吸收水平下降,使骨骼生长受限;第8题意在说明绝经期后雌激素水平下降显著,骨质丢失速度加快;第9题意在说明女性激素水平的异常除了造成月经规律的改变,也造成骨代谢的异常;第10题意在告诉我们,研究表明雄激素是男性生长发育的重要激素,除参与生殖作用外,还影响机体的其他代谢过程,如骨代谢,在获得骨峰值和维持骨量中起重要作用。

测试阳性者表明有患骨质疏松的可能,但这并不证明现在就患了骨质疏松症,还需要去医院进行骨密度测试来确定。

防治骨质疏松症的5大策略

美国“健康日”网站近日刊出了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推出的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症的5大策略。

风险要自知骨质疏松症的常见风险因素有很多,包括45岁前绝经、服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发生过骨折或有骨质疏松症家族史等。用本文推荐“骨质疏松症风险一分钟测试题”进行自测,来明白自己的骨质疏松风险有多高。

骨密度检查老年人、女性一旦进入更年期或自测骨质疏松风险较高,应定期到医院检查骨骼健康状况,请医生评估骨折风险。若是已确诊患有骨质疏松症的女性,应遵医嘱积极坚持治疗。

补充钙和维生素D日常饮食中要注意适当多吃富含钙质的牛奶、芝麻等食品,同时多吃富含维生素D的香菇、海鱼、坚果等来帮助人体吸收钙质。多晒太阳也有类似作用,或者适当补充维生素D补剂。菠菜、西兰花等富含维生素K的食品有助促进骨骼代谢,增强骨骼,也应适当多吃点。

锻炼莫偷懒每周应锻炼3~4次,每次30~40分钟。锻炼项目可以多样化,抗阻训练和力量训练相结合,比如,举哑铃、仰卧起坐、武术和瑜伽等。

更年期后骨质疏松的症状篇4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预防 从小

骨质疏松症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是以骨强度降低和骨折危险性增加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骨疾病。其表现主要为:疼痛(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最主要的症状,包括肌肉痛和骨痛)、身材缩短、脊柱变形(以驼背为主)和骨折(轻度外伤骨折和自发性骨折)。骨强度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即骨矿密度和骨质量。影响骨质量的因素包括骨微结构、骨转化、损伤积累(如微骨折)和骨的矿化状况等。

我国人民对骨质疏松症的了解甚少,几乎没有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治疗措施,国内调查所得的数据基本上没有受外界因素的干扰,真实地反映了骨质疏松症发生的自然生理状况。

据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在40岁以上人群中,骨质疏松症及低骨量的患病率女性分别为19.9%和32.4%,男性分别为11.5%和45.8%;60岁以上人群的骨质疏松症及低骨量患病率女性分别为28.6%和13.8%,男性分别为15%和12.7%。总患病率分别为22.6%和13.3%。据此推测,我国60岁以上骨质疏松症患者大约为2900万例,低骨量患者大约为1700万例。

大部分年轻人认为,骨质疏松症是因为人上了年纪后机体骨质流失所致的一种疾病,年轻人不用理会。但实际上并非如此。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人体的骨量有关,而老年人骨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年轻时的峰值骨量和以后的骨丢失率。正常人在青年时期代谢旺盛,骨质合成大于骨质消耗,30~35岁达到一生最高骨量,称峰值骨量,此后骨量逐年缓慢平衡下降。男性中年以后每年骨丢失率大约为1%,而女性绝经后5―10年,由于性激素不足,每年骨丢失率为2%~4%。而人对钙的吸收率与年龄成反比,平均每增龄10年,钙的吸收率减少5%―10%。60岁以上的人钙吸收率明显降低,70―79岁的人与20―59岁的人比较,钙吸收率减少1/3,80岁以上的老人钙吸收率极差。骨质疏松一旦发生,难以逆转,故获得理想的骨峰值及减少骨量丢失是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关键,但人们却往往只注重后者。

获得理想的骨峰值应始于儿童时期。合理营养、适量的负重运动,可以使孩子的骨库充实,达到最佳骨峰值。坚持运动,加强肌肉和骨骼的锻炼,是重要的防治手段;进食含钙丰富的食物、适量光照是基础辅助措施。

现代青年,特别是一些年轻女性,对体重的要求远远超出了健康的范围。单纯追求苗条,甚至追求“骨感美”,严重限制了她们的钙质摄入。此外,脂肪中含有雄激素,在一定程度上雄性激素会转化为雌性激素。低体重的人缺乏脂肪,间接地就会造成雌激素缺乏,继而引发骨质疏松。另外,出于美容的目的,女孩子们惧怕太阳,为了防晒,想尽各种办法遮盖自己的脸部、手臂和腿部,这就减少了体内维生素D的生成,而维生素D对促进钙质吸收、预防骨质疏松是至关重要的。

吸烟、酗酒、过量饮用咖啡及碳酸饮料,以及长期缺乏运动等都市化的生活方式,在年轻一代中也极为普遍,这些都会增加患骨质疏松症的几率,所以要尽早扭转这些错误认识和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一系列的错误生活方式引起的钙库不足,在年轻时因机体代偿能力强,并没有引起机体的特殊不适。一旦人过中年,原本不足的钙库就经不起钙质的逐年流失而很快发展为骨质疏松。所以,骨质疏松症预防的最有效方法有两种,一是获取骨骼发育期的最大峰值骨量,二是降低与年龄有关的骨丢失速率。这需要从小做起,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才能最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重于治疗,提高峰值骨量是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关键,在积极治疗骨质疏松症和预防骨折的同时应大力开展一级预防,从儿童开始,加强社区防治,努力提高骨质疏松症的知晓率,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大力推广乳制品,加强钙营养和更年期保健,提倡适量运动和早防早治,从而降低骨质疏松症和骨折的发病率。

参考文献:

更年期后骨质疏松的症状篇5

关键词:骨质疏松;病理;治疗

【中图分类号】R2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3-0172-01

一、症状 体征

无并发症的骨质疏松症本身,并无疼痛等症状,也无畸形等体征。早期发现本病依靠骨密度检查。椎体X线平片异常迟于骨密度提示,但是早于症状体征的提示。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发生椎体压缩骨折,也可因咳嗽、打喷嚏、轻微外伤等诱发椎体骨折。新鲜椎体骨折的数周内,出现局部疼痛,体征出现叩击痛。多个椎体压缩者,出现驼背(罗锅),身高变矮。非椎体骨折时,疼痛和畸形表现更加严重。

二、治疗方法

1.应重视基础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可行性和经济性,如运动、饮牛奶、晒太阳,小心预防跌倒。

2.应尽早治疗 理由是完全和部分消失的骨单位(皮质骨的直径0.2mm的柱形骨单位和骨小梁)不能再生,但是变细的骨单位,经过治疗可以恢复原状。因此,逆转已经消失的骨单位(形成骨质疏松症)是不可能的,而早期干预能够预防大多数人的骨质疏松症。女性的围绝经期(45岁)就应该开始治疗。男性往往可以迟10年。

3.不宜联合应用2种或更多种骨吸收抑制药 骨吸收抑制药包括雌激素、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双磷酸盐、降钙素等4类,常常单独或轮流应用;但是联合2种或多种,而且足量应用时(例如:充足剂量的女性激素替代的同时,应用阿仑膦酸钠(福善美)每天10mg的剂量),尽管骨密度的增加更加有效,但是尚不了解对于“骨微结构”、“骨脆性”、“骨折发病率”的影响。

4.缓解疼痛的治疗措施应合理选择 椎体压缩骨折的急性期,缓解疼痛的方法有:止痛药、肌肉松弛剂、热疗、按摩和休息。骨质疏松性骨折或畸形所致痛苦,可以经特殊设计的体育治疗而得到缓解,某些病人可以穿戴保护性胸衣或背部支架。锻炼腹肌和背肌的运动对于多数病人有益。止痛药有引起老年人胃出血的可能。因此,尽可能选择吲哚美辛(消炎痛)栓剂(塞入)和双氯芬酸乳胶剂(外搽)。

5.钙剂、维生素D和骨吸收抑制药等3大类药,已经被FDA批准后全世界广泛应用。对于比较严重的病例,不应该忽略这3种药联合应用的必要性和安全性。钙剂提供骨形成的原料,维生素D促进肠道钙的吸收和抑制骨钙的流失,骨吸收抑制药能够抑制绝经后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过快的骨吸收速度。三者联合应用时作用相互协调,比喻为“海陆空联合作战”。

三、病理

原发性骨质疏松的病因未明,可能与下列1种或数种因素有关。

1.内分泌功能失常

(1)PTH分泌增多:一些原发性骨质疏松(骨高转换率性骨质疏松)者的血PTH轻度增高,这在老年性肾功能减退和糖耐量异常的病人中较明显;加上性激素缺乏、PTH与性激素比例失常等原因,可导致骨质疏松。

(2)性激素缺乏:雌激素和(或)雄激素缺乏与比例失调,导致:①蛋白质合成减少,骨基质生成不足;②成骨细胞功能下降;③PTH对骨作用的敏感性增加;④糖皮质激素对骨作用强度相对增高;⑤肠钙吸收和肾小管钙重吸收降低,绝经期、老年性和卵巢早衰等引起的骨质疏松都可能与此有关,雌激素缺乏可能是绝经期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

2.遗传因素 身材、肥瘦、肌肉发达程度和胃肠功能均与遗传有关。白种人(亚洲人亦近似白种人)易发生骨质疏松,而南非班图人、黑人不易发生骨质疏松,瘦长身材者骨质疏松发生率比矮胖者高得多。

3.营养障碍 由于各种原因,老年人、青春发育期及妊娠哺乳期可发生营养障碍。蛋白质供给不足可能引起骨生成障碍,但摄入过多的蛋白质亦使尿钙排出增加,导致钙负平衡。钙的摄入不足与骨质疏松的关系密切,低钙饮食可能通过继发性PTH分泌增多导致骨吸收加速。饮酒使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尿钙增加,肠钙吸收减少;长期饮酒者性腺功能减退,如并发肝硬化还将影响25-(OH)D3的生成;故酒精中毒性骨质疏松的病因是多方面的综合作用的后果。老年人的活动减少、日照缺乏、胃肠吸收功能和肾小管重吸收能力逐年减退等因素,均可能与骨质疏松的形成有一定关系。

四、诊断

骨质疏松指的仅仅是一种病理状态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因此,在确立存在骨质疏松后,应认真查找引起骨质疏松的病因,必要时应行骨活检进行组织病理学和组织计量学检查。

骨质疏松可单独存在,亦可与骨质软化并存,此时应尤其注意继发性骨质疏松的可能。只有在详尽调查,排除了继发性病因后才能作出原发性骨质疏松之诊断。首先,骨质疏松应与骨质软化和纤维囊性骨炎相鉴别、其次,骨质疏松应着重与多发性骨髓瘤,成骨不全,骨肿瘤等所致的继发性骨量减少鉴别。多发性骨髓瘤的典型X线表现是周边清晰的局限性脱钙灶,部分患者为弥漫性脱钙,需和骨质疏松鉴别。多发性骨髓瘤的生化改变为血钙升高或正常,血磷变化不定,ALP正常,尿本周蛋白阳性,血浆出现M球蛋白等。成骨不全时由于成骨细胞产生的骨基质减少,X线上表现的骨质疏松与多次骨折固定有关,骨皮质薄而毛糙,骨质有囊性变,常伴有蓝色巩膜和耳聋等先天性畸形。老年人骨质疏松应警惕骨转移性肿瘤之可能,临床上有原发肿瘤表现,患者血钙和尿钙升高,常伴尿路结石,X线上骨皮质多有侵蚀,甚至可发现转移性缺损灶。

更年期后骨质疏松的症状篇6

目前骨质疏松症发病率越来越高,它不仅是医疗问题,也是严重的社会公共健康问题,被公认为“无声无息的流行病”。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形势将变得更为严峻。因此,早期预防和健康教育已成为预防骨质疏松症的重要策略。

1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预防骨质疏松症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

对于骨质疏松症,目前尚无有效的方法能使骨量已经严重丢失的患者恢复正常水平。也就是说,任何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量的丢失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但并不意味着每个人到老年都一定会发生骨质疏松症,更不用说一定会发生骨折,关键在于如何及早有效的进行预防,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因此,我们只要从儿童时期开始就注意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抓住提高峰值骨密度和减缓骨量丢失的两个重要环节,就完全有可能降低随着及骨折的发病率。这不仅提高了中老年人生活生命质量,而且大大减轻了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

2 社区广泛深入的宣传,提高全社会对骨质疏松症的重视

我国现已全面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大多数离岗、离退休中老年人都进入了社区管理服务的范围,在社区进行骨质疏松症的相关宣传教育更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骨质疏松症被称为“无声杀手”是因为人们无法感觉到骨质的慢慢流失,早期无症状,到妇女绝经后及中老年人感到腰酸背痛、腰弯驼背、身高变矮时,都认为是人到中年,人老骨脆是自然发展规律。不像对急性心肌梗死、脑出血立即危害生命,不像恶性肿瘤来去匆匆凶险可怕而受到重视。多数群众不知道这是什么病。因此,首先普及对这种疾病的知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这需要各级政府在财力、物力、人力方面大力支持,在社区中、在老年大学、各类学校、老年公寓等部门,通过宣讲、报纸、宣传单、板报、广播等方式进行宣传及健康指导,逐步提高全社会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3 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

3.1 预防骨质疏松症应从儿童时期开始,并贯穿一生:骨质疏松症是一种老年病,这仅仅是指该病的发病时间,但其病因从儿童时期就已经潜伏了。一生中任何时期营养不良,缺乏锻炼及不良嗜好都会增加患骨质疏松症的危险性。儿童和青春期是骨发育的关键时期,大约20岁以前能获得峰值骨密度90%以上的骨量,30岁左右骨量达最高值,称为骨峰值。获得最佳和理想的峰值骨量和防止骨量丢失是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关键。也就是说年轻时让骨库充实,就像一个人再年轻时银行存款充足,以便支付年老期消费的需要。虽然决定骨峰值的高低70%~80%是取决于遗传因素,但还有20%~30%取决于环境因素。在环境因素中已证实,富含钙饮食和规律的负重锻炼有利于建立骨峰值。因此,从儿童期开始进食含钙高的饮食如:奶制品、豆制品、虾皮、低盐和适量蛋白质、鱼类、蘑菇、木耳、绿叶蔬菜等饮食。注重接受足够阳光照射并适当补充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积极运动如跑步、步行、爬楼梯、跳绳及负重锻炼,有助于增强骨骼,提高骨峰值。合理营养与规律运动时预防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措施之一。

3.2 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有益于预防骨质疏松症:不良的生活方式及习惯是加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的主要危险因素。过量吸烟、大量饮酒、过量饮咖啡及碳酸饮料均能促使尿钙排泄增加,骨钙溶出,骨量降低,发生骨质疏松症。有些女性追求苗条身材,限食减肥,体内各种营养物质缺乏,使骨代谢紊乱。组织减少,脂肪组织内的单丸酮减少通过芳香化作用转为雌激素量少,所以,瘦小的女性脂肪组织少,雌激素较低易患骨质疏松症。现代人运动量减少,很少步行及负重锻炼,致使骨峰值低,骨量丢失加速。因为运动可使肌肉发达,运动和肌肉对骨可产生直接机械作用,是骨骼粗壮,免受骨折,从小就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适量饮茶及咖啡,减少碳酸饮料、混合膳食,保持适中体重,极有益于预防骨质疏松症。

3.3 关心高危人群,保护骨骼,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包括:中老年人,绝经后妇女、患内分泌疾病的人群(如糖尿病、甲状腺与甲状旁腺疾病、柯兴氏病、肢端肥大症等)、血液系统疾病(急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病等)、肝肾疾病(慢性肝病、肝硬化、肝癌、慢性肾功不全、尿毒症等),其他疾病(吸收不良综合症、骨软化症、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长期应用某些药物的人群(强 的松、地塞米松、可的松、鲁米那、苯妥英钠、制酸剂、利尿剂、抗凝剂、甲状腺素等)。对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要认真关心,采取骨保护措施。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和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有条件时对高危人群做定期骨密度测定,根据骨量丢失的量及速度,给予不同的防治方法。如给予钙和维生素D补充预防,适量的雌激素替代治疗及其他抗骨质疏松症药物的应用。对中老年人最主要的是定期进行体检及早期发现相关疾病,及早采取有效预防手段,尽量避免长期使用易导致骨质疏松症的药物,合理饮食结构,坚持户外运动,防止摔倒,保持健康的骨骼,强健的体魄。

更年期后骨质疏松的症状篇7

1 不同人群的病因及症状:

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症主要表现为:1、身材变矮、弯腰驼背,这是骨质疏松症的主要表现,一般如果出现就证明一定患有骨质疏松。2、腰背酸痛、活动加重,休息后疼痛减轻的腰背酸痛是由于骨质疏松症引起。3、体型偏瘦、营养状态差或胃肠道疾病所导致的营养状态不好也是骨质疏松症的原因之一。 4、 年龄因素在骨质疏松症的发病因素中占很大比重,在女性绝经前后,也就是45~50岁左右就应该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了,而男性一般在63~77岁之间时才会出现雄性激素分泌减少造成骨质疏松症,所以在这个年龄也要进行骨密度检查。

对于年轻人骨质疏松的第一危险因素是减肥。许多女性在减肥过程中将一切与脂肪有关的饮食都拒之门外。殊不知,在减去脂肪的同时,也会把骨骼减弱了。另外现代年轻人的生活习惯:例如宅男宅女,缺少阳光;好吃懒做,少运动;嗜好烟酒、咖啡、碳酸饮料;口味重,吃盐多;大鱼大肉,蛋白质摄入过多等等,也是导致骨质疏松的原因。

长期用药、某些疾病,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的病人易患骨质疏松症。临床常见的甲状腺疾病、糖尿病、多发性内分泌病、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支气管哮喘病、肺心病、强直性脊柱炎、骨肿瘤引起的骨破坏等多种疾病都会继发骨质疏松。

2 健康教育

由于骨密度检测是立即出结果,这就方便我们及时对受检者进行健康教育。针对不同受检者出现的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的不同结果,我们会及时采取口头指导、发放相关材料的方式进行教育。在做体检结论时,主检医生也会给予书面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对于单位集体体检结束后,还会安排全科医生去单位进行集体答疑、指导。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饮食指导:通常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饮食应以含钙量较高的食品为主,一般来说,小鱼、小虾以及干果类食物的含钙量都比较丰富。而乳制品和豆制品的含钙量也相对丰富。

2.2 生活方式指导:在生活方式的指导中首先要强调的是日照的时间。原因是日光中的紫外线被人体皮肤吸收后能够将维生素D转化成为人能够利用的活性维生素D,即骨化三醇,所以一般建议每天日照的时间不低于30分钟,日照方式要选择阳光直射,不能间隔例如玻璃等对紫外线反射能力较强的物体,否则是无效的[2]。

2.3 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例如:脑力劳动工作者在工作的过程中运动量相对较少,所以脊柱的骨质疏松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对于嗜烟嗜酒的患者,我们就会建议节制烟酒。对于厌食偏食者我们会指导其改变饮食结构从而增加食物的营养均衡性等。不良的生活习惯的改变,在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中占有很重要的比重。

2.4 户外运动与运动形式的指导:户外运动是骨质疏松症患者主要的运动形式。对老年人在运动形式的选择上我们提倡进行持续的低强度的运动,例如:太极拳、散步、节奏较舒缓的交谊舞等等,运动强度不宜过大,运动时间不宜过长,但是要注重运动的质量与周身各个肌肉的协调性。对于年轻人我们强调对骨骼健康最为有益的运动是负重运动,如打球、跳绳等。而持之以恒的运动对骨质疏松的预防效果高于治疗效果,运动开始的时间越早,年老时骨质流失的时间越晚,要长期坚持有计划、有规律的运动。

3 结语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与人类生活方式、环境密切相关的慢性疾病,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个人的生活习惯、生活环境以及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在日常工作中,通过健康教育使人们改变固有观念,接受正确、良好的生活习惯对疾病的预防和控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通过我们及时有效的健康教育,有很多体检者主动给我们打电话,询问骨质疏松症的非药物干预方法,还有很多人用药或改变生活方式一段时间后主动回来做骨密度检测。这也说明有不少人开始关注骨骼健康,我们也不断收集、整理各方面的反馈,以期更好的为体检人群服务。健康体检是一种追求健康的行为,有别于一般的医疗服务,护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使健康保健和防病治病的知识广泛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更年期后骨质疏松的症状篇8

王阿姨最近住院了。一周前,王阿姨在家拖地板,突然出现腰部疼痛,无法翻身,起床和躺下都非常困难。家人把王阿姨送到医院。医生经过X线片检查,发现王阿姨腰椎压缩性骨折。医生进一步了解病史后得知:十多年前,在王阿姨40岁时,她因卵巢囊肿接受了双侧卵巢切除手术。近年来,王阿姨驼背越来越明显,时有腰背痛,但她以为这没什么关系。直至最近,疼痛非常严重,才到医院检查,结果是发生了腰椎骨折,经过详细检查,医生发现骨折的病因是骨质疏松症。

医生的话

骨质疏松症是常见病,但人们对其后果多不了解,往往对本病不够重视。事实上,由于种种原因,这种疾病目前发病率越来越高。腰背疼痛是骨质疏松症的症状之一,但很多时候都不能引起当事人足够的重视。结果像王阿姨那样,导致症状越来越厉害,最后发生骨折。

因此,要提醒绝经女性,对腰背疼痛这样的“小毛病”,绝不能掉以轻心。应该及时查明病因,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当然,像王阿姨这种早期切除卵巢的女性,更要重视。因为研究发现,卵巢切除后,性激素分泌急剧下降,并且与自然绝经妇女不同,导致卵巢切除后妇女骨量丢失较自然绝经妇女更明显。

谨记“10个字”提醒

运动:做多种类型的运动,这样有助于维持骨量。研究发现,绝经期妇女每周坚持3小时运动,总体钙增加。运动还能提高人体灵敏度以及平衡能力,预防摔倒、骨折发生等。总之,绝经女性要尽可能多参加各类活动、运动。

营养:良好的营养对预防骨质疏松症具有重要意义,包括摄入足量钙、维生素D、维生素C以及蛋白质。欧美学者们主张绝经后妇女每天钙摄入量为 1000~1500毫克。为此,要注意合理膳食营养,多食用含钙、磷高的食品,如鱼、虾、牛奶(250毫升牛奶含钙300毫克)、乳制品、骨头汤、鸡蛋、豆类、杂粮、绿叶蔬菜等。另外,多接受日光浴,不吸烟、不饮酒、少喝咖啡、浓茶及含碳酸饮料,少吃糖及食盐,动物蛋白也不宜过多摄入,必要时,可以补充钙剂。

防摔:由于绝经女性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因此一定要防止摔倒,以减少髋部、腕部以及脊柱骨折的风险。

检查:应该一年查一次骨密度。最好做DXA(双能X线吸收仪),来查股骨颈(髋部)和腰部的骨密度。这个检测费用便宜、操作方便,安全性和可靠性也较高,能帮助绝经女性及时发现骨质疏松症。

症状:要了解骨质疏松的各类症状,发现有症状就要及时就医检查,而不可忽视之。①疼痛。多为腰背疼痛,其次为肩背、颈部或腕踝部疼痛,症状时好时坏。②身高缩短,驼背,脊柱变形,弯腰等。③骨折。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后果是骨折,常见部位包括髋部、胸腰椎、桡骨远端以及肱骨近端骨折。

骨质疏松如何治

更年期后骨质疏松的症状篇9

骨质疏松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前者如老年性骨质疏松、绝经后骨质疏松,后者如甲亢性骨质疏松、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另外有少数遗传性骨质疏松。老年人骨质疏松多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来说,女性35岁、男性45岁以后骨钙就开始流失,随着年龄的增加,流失速度不断加快,60岁时大约有50%的骨钙流失,75岁以上的妇女骨质疏松的患病率高达90%以上。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不易被人注意的疾病,骨质流失完全是在人们觉察不到的情况下,像沙漏中的沙子一样,静悄悄地发生的。骨质疏松症具有“四高一低”的特点,即高发病率、骨折后造成的高致残率、高死亡率、治疗的高费用和低生活质量。

骨质疏松早期症状

疼痛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在疼痛患者中占70%~80%,另外还有双髋区的疼痛以及长骨的疼痛等。

身长缩短、驼背: 脊椎椎体前部几乎多为松质骨组成,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负荷量更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身长缩短。

骨折: 这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它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加重经济负责,还会严重限制患者活动,甚至缩短寿命。

呼吸功能下降: 由于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

目前,医院确诊骨质疏松症的检查手段有:生化检查(骨形成指标,骨吸收指标,血、尿骨矿成分检测),X线检查,定量CT,超声波等,但目前应用较为普遍并被认可的主要是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进行骨密度检查。

从生活方式上看,吸烟成为不明原因的年轻男性骨质疏松的重要诱发因素。大量研究已经证明,吸烟可以导致骨密度降低,从而引发骨质疏松。同样,过分依赖代步工具、长期办公室工作、不运动,人体骨质对钙的需求量就会减少,大量的骨钙会游离到血液中,并随尿液排出体外,从而降低骨密度。

反之,适量运动可使人的食欲增强,促进胃肠蠕动,增进消化功能,提高对钙等营养物质的吸收率,并促进骨骼的钙化。运动还能增加骨的血流量,有利于血液向骨骼内输送钙离子以及破骨细胞向骨细胞转变,促进骨骼的形成。

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

1.体格瘦小者。

2.大量摄取咖啡、茶,不当节食减肥者。

3.运动量小,长期坐办公室者。

4.钙、维生素D摄取不足者。

5.月经来潮早,40岁以前绝经者及更年期的妇女。

6.卵巢、子宫、胃或小肠切除者。

7.饮食过于清淡或偏高蛋白,嗜烟酗酒者。

8.家族有骨质疏松症病史者。

9.长期服用类固醇激素药物治疗者,糖尿病、甲亢疾病患者。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饮食调理

供给充足的蛋白质。蛋白质是组成骨基质的原料,可增加钙的吸收和储存,对防止和延缓骨质疏松有利。如奶中的乳白蛋白,骨头里的骨白蛋白,核桃中的核白蛋白,蛋类的白蛋白,都含有弹性蛋白和胶原蛋白,维生素C对胶原合成有利,故应有充足的蛋白质与维生素C。

补充钙质。膳食中应给予充足的钙,正常成年人每日达800毫克,老年人应给予1000毫克。除饮食补充外,可适当补充钙剂,但不要盲目补充维生素AD丸,因服食超量可引起中毒症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注意烹调方法。一些蔬菜如菠菜、苋菜等,含有较多的草酸,影响钙的吸收。如果将这些菜在沸水中焯一下,滤去水再烹调,可减少部分草酸。

限制饮酒。过量饮酒可影响钙的吸收。

骨质疏松症食物推荐

1.主食及豆类的选择:豆类及豆制品、面筋、大米、花生等。

2.肉蛋奶的选择:牛奶、鱼类、虾蟹、乳制品、沙丁鱼、青鱼、鸡蛋、红肉、牡蛎、虾米等。

3.蔬菜的选择:油菜、胡萝卜、青椒、番茄、西兰花、茄子、莴苣、黄瓜、西芹等。

4.水果的选择:苹果、香蕉、猕猴桃、橘子等。

5.其他:芝麻、核桃、松子、蘑菇。

科学合理补钙

骨质疏松与人体内的钙量息息相关,但并不像人们所认为的补钙越多,骨质疏松的可能性就越小。人体所需钙元素的全部或大部分可从食物中获得,对婴幼儿、青春期、妊娠、哺乳期妇女及老年人需钙较多的人群,更应强调以食补为主,只有当食物中的钙含量低、摄入不足或体内钙丢失过多时,或发现有钙缺乏症状,或有钙磷代谢障碍表现时才需补充钙剂,而不是人人都需补钙。

补钙应选择易溶解无刺激、酸碱度适中、口感好、易服用、易保存、价格低廉的剂型。因人体内钙都是以离子形式吸收利用的。所以,餐后或餐时服用,其吸收率要高于空腹时服用,而且分次小剂量服用比一次大剂量服用的吸收率高,机体缺钙时吸收率高。膳食成分对钙的吸收也有很大影响,如食物中的植酸、草酸可阻碍钙的吸收。

不过,补钙过量也会对人体产生危害。钙是目前已知的毒性最小的矿物质之一,但摄入过多,不仅造成浪费,也会有不良反应。专家强调,补钙的基本原则应以食补为主,若需补钙必须同时补给适量的维生素D,单独补钙是不合理的,过多补钙更有害。

远离骨质疏松误区

误区一:靠自我感觉发现骨质疏松症

许多朋友以为感觉良好,骨头不疼不痒的,就不会患骨质疏松症。其实,发现骨质疏松症不能靠自我感觉。此病的早期诊断依靠双光子骨密度仪及定量CT检查。病程10年以上者,可以通过X光拍片检查确认,建议朋友们要定期进行体检。

误区二:去保健品商店诊断骨质疏松症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有许多人是在保健品商店或者药店诊断出骨质疏松症和缺钙的。许多商店内为厂家促销而备有检测骨密度的仪器,其实检测人员并非医务人员,检测结果往往是人人都缺钙,老年人更是个个都患有骨质疏松症。显然,这样的结果是不可靠的。诊断是否患有骨质疏松症,应到条件较好的医院去。该不该补钙,补什么样的钙,补多少,如何补以及补钙中应注意哪些问题,这里面的学问很多,必须根据病情,从实际出发,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

误区三:骨质疏松症患者静养能防骨折

一些已确诊为骨质疏松症的朋友听说这种病容易骨折,因而不敢多活动,更不敢进行体育锻炼,成天不是躺着就是坐着。其实,这种理解是片面的,这种做法也欠妥。因为,运动可以强筋骨,改善血液循环,增强骨密度,特别是在户外阳光下活动,还可以增强维生素D的合成与吸收,而有助于钙在体内的吸收与利用。所以,运动对防治骨质疏松症十分必要。

误区四:常吃多吃钙制品就能补钙

许多人误以为骨质疏松就是缺钙,而多吃含钙丰富的食品或钙制剂就能治疗和预防骨质疏松症。这种看法显然是片面的,因为被人体吸收和利用钙还需有其他条件,如果不能满足这些条件,即使摄入足量的钙质,依然可能发生骨质疏松症。例如长期服用可的松类激素或甲状腺素者,或者患有慢性胃肠道疾病者,都容易因钙的吸收与利用障碍而患病。

误区五:骨质疏松与年轻人无关

骨质疏松不是老年人特有,年轻人同样需要注意,尤其是年轻女性节食减肥,体重下降的同时对骨骼也产生了严重隐患。另外,老年患者认为骨质疏松症无法逆转,放弃治疗也是错误的。

更年期后骨质疏松的症状篇10

I危险的沉默杀手I

据统计,我国目前已明确诊断为“骨质疏松症”的患者高达6900万人。60岁以上的人群中,患有骨质疏松的人高达40%-50%,而约有25%的患者因骨质疏松发生骨折。但是大多数人却往往忽视对这一疾病的防范和治疗。关于这个“沉默的杀手”,有以下三大特征足见其危害:

1.早期不易发现:骨质疏松症是“沉默”的疾病,只有在骨量丢失30%时才表现出症状。腰疼腿酸、驼背、身高降低和骨折,是骨质疏松的特征性表现,但是很多骨质疏松患者在疾病的早期常常没有明显的症状。有的人身高变矮了,背也驼了,这其实就是脊柱骨折。所以,发现骨质疏松症不能靠自我感觉,不要等到发觉自己腰背痛或骨折时再去诊治。

目前,我国40岁以下患有骨质疏松的人约占15.2%,而60-70岁的女性约有1/3患有骨质疏松症。也就是说,随着年龄的增加,骨质疏松症的人也明显增加。

2.有严重的危险性:在很多人的印象里,骨质疏松好像与死亡是互不挂钩。可是,在医生看来,骨质疏松对于老年人来说非常危险。因为患了骨质疏松后,老年人行动不便,肩膀翻身痛,还特别容易摔倒,引起骨折。而一旦发生骨折,尤其是髋部骨折,就得住院治疗,而如果长期卧床,患褥疮、肺炎、肺栓塞、泌尿系统感染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死亡率甚高。

3.不易治疗:严重的骨质疏松容易导致骨折,而且手术及愈后难度较大,医生在稀松的骨质里打入钢钉,就好像在一盘沙土中打桩,稳固性低。另外,骨折手术后老人长期卧床,容易出现并发症,如肺栓塞、心梗、脑梗、下肢静脉血栓等。而本身存在骨质疏松的病人,骨质变脆,即使做完手术也很可能再次发生骨折。

I预防比治疗更重要I

骨质疏松一旦发现,往往就标志着体内30%-40%的钙已经流失,所以预防更重要。补钙、晒太阳、多运动,这些都是我们熟知的增加骨量的方法,而这些科学的防范骨质疏松的方法,还需要全方位地及早做起。

饮食:要想预防骨质疏松,补钙尤为重要,而从食物中补钙,无疑是最天然和安全的方法。其中,牛奶是含钙丰富且吸收率非常高的首选补钙食物,牛奶中的乳糖、合适的钙磷比例也都有助于钙的吸收。另外,像鱼类、虾皮、豆类等富含钙和蛋白质的食物,也都能很好地补充钙质。

运动:有研究显示,骨骼必须在负重状态下才能使钙质有效地吸收于骨组织中。因此,保持一定强度和频度的锻炼,增强骨骼承受负荷及肌肉牵张的能力,能够有效提高补钙的效果,防治骨质疏松。每天走路30分钟、打太极等都是不错的锻炼方法。

晒太阳:我们很难从饮食里摄取大量维生素D,因为直接含有维生素D的食物很少,只有鲑鱼、鲭鱼、金枪鱼等高脂肪鱼类、牛奶以及动物的肝脏和蛋黄中含有。其实,维生素D最有效的来源是阳光中的紫外线,如果一个人在户外穿着泳衣晒20分钟日光浴,那么他体内合成的维生素D比喝200杯牛奶吸收的维生素D还要多。

测骨: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是及时发现骨质疏松的最直接方法。

戒烟限酒:吸烟会加速人体内钙质的流失,而酒精则会弱化您的骨骼,它会过滤掉骨骼中的钙、镁和其他矿物质,饮酒越多,后果也越严重。戒烟限酒会让身体有机会休养生息,让骨骼重塑健康。

及早预防:年龄小于40岁的人,应想方设法积极强健骨骼,如多吃乳制品、多做跑、跳等高冲力锻炼等。而对于年龄大于40岁的人来说,除注意饮食营养外,还要摄入足够的钙、镁、维生素D等营养元素,并做一些力量练习,如仰卧起坐、抬哑铃、引体向上等。

I骨质疏松的易发人群I

由于先天和后天的因素,有10种人的钙质流失要比常人更严重。如果您符合以下10条中的3条,那您遭遇骨折的风险会更大。

1.天生小骨架:骨架小的人,骨骼的总重量自然不高,这意味着他们更易得骨质疏松。

2.喝牛奶少或者吃高钙食品少的人:牛奶含有丰富的钙质,也是维生素D的重要来源。有调查显示,与不喝牛奶的人相比,每天喝牛奶超过300毫升的人,腰椎骨密度要高6%左右,髋部骨密度高7%左右。

3.烟民:研究发现,女烟民每吸烟10年,骨密度就会下降2.3%-3.3%。在绝经女性中,因吸烟带来的骨头变脆风险更大。吸烟时间越长,骨骼受损的程度越大。

4.酗酒者:酒精的危害如前所述,女性在这方面遭受的风险更大,这可能与她们对酒精更敏感有关。此外,开始饮酒的年龄越小,所受危害越大。在青春期和刚刚成年时酗酒,将严重影响骨骼健康,增加日后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

5.饮食紊乱者:厌食症和食欲过盛都会加大骨质疏松的风险。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内分泌学家伊丽莎白·沙恩解释说:“这是因为过于节食会造成人体激素水平下降,而任何降低雌激素的行为都会干扰骨骼构建。”

6.月经不调者:女性的骨骼健康与雌激素水平密切相关。一方面,女性在绝经后失去雌激素的保护,骨密度流失速度大于男性,更容易患上骨质疏松。另一方面,未绝经的女性如果有月经不规律、月经量少等问题,很可能是因雌激素水平低引起的,她们的骨质疏松风险也更高。而雌激素水平低,也可能是由饮食紊乱、过度运动、多囊卵巢综合征等造成的。

7.两年内骨折过的人:如果在两年内,您走路时不小心崴了脚,并因此引发骨折,说明您的骨骼已经出了问题。

8.有家族病史的人:研究人员发现,决定骨密度的高低,75%取决于遗传,25%取决于其他因素。如果家里的老人有骨折史、弯腰驼背、身高下降等问题,那么家族成员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