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专业实习工作计划十篇

时间:2023-03-20 04:19:29

机械专业实习工作计划

机械专业实习工作计划篇1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工程训练;课程改革;参观实习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5-0237-02

一、引言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由教育部启动的一项重大改革计划,其主要目标是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的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山东理工大学是教育部批准的第一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61所高校之一,“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是山东理工大学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三个专业之一。山东理工大学在2010级、2011级“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每届160名学生中各挑选了40名学生组成一个班,进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试点。《工程训练》是山东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本科工程型“卓越工程师教学计划”中的第一门实践课程。

二、《工程训练》的培养要求

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特点和山东理工大学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计划”,制订出适合于我校“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班用的《工程训练》课程的教学大纲,选择合适的机械制造企业,实践《工程训练》课程教学大纲中的教学内容,确定考核标准,建立运行机制。《工程训练》是学生培养工程意识、学习工艺知识、进行工程训练、提高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的实践活动,是感知机械制造基础知识的过程,是获取工程师基本素质的重要途径。《工程训练》涉及机械制造过程中的热加工和冷加工、现代数字加工等众多内容。以实践教学为主,要求学生通过实践教学了解现代机械制造的一般过程和基本知识;熟悉机械零件的常用加工方法、所用的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典型机构、刀具、夹具、量具以及安全操作技术;了解机械制造的基本工艺知识,初步建立机械制造的工程概念;了解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在现代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具有初步对简单零件选择加工方式和进行工艺分析的能力,在某些主要工种方面应能独立完成简单零件的加工制造和在规定工艺过程中的实践能力。建立以现代工程材料与制造工艺为基础、以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为媒介的工程概念,培养学生熟悉图纸、加工符号及了解技术条件的能力,培养学生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能力的机械工程师的基本素质。《工程训练》实训时间为四周。

三、《工程训练》实训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工程训练》课程内容要求,制订了教学大纲,确定了实训内容。

带着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求制订的培养计划和所有需要在企业进行实践课程的教学大纲到企业走访,联系学生到企业进行实践、实训的事宜。企业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都很赞同,也很支持,但对《工程训练》实训这个项目提出了异议。现代机械制造企业专业化程度都较高,热加工企业没有冷加工,冷加工企业没有热加工,或有热加工,但工种不全,没有一个企业具备《工程训练》实训大纲所需要的全部工种。而且企业是以产品生产为主的,让企业停止生产,拿出设备训练学生是不可能的。让学生参与生产,学生对设备性能、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危险因素等均不熟悉,稍有不慎,容易出现设备、人身安全事故,而且学生的操作技术不熟练,加工出的产品质量不高。这样,企业的管理人员提出:产品的质量是否能够保证?出了产品质量问题找谁负责?造成经济损失怎么办?等实际问题难以解决。故《工程训练》实训在企业进行是行不通的。

四、解决问题的途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采用在学校内进行实训的同时,到专业化生产程度高的机械制造企业进行参观实习的方法,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利用星期六学校休息,而企业不休息的时间差,在课外安排了四次企业参观实习。

五、做法

选择到距学校100公里范围内专业特点强的“淄博格尔齿轮有限公司、胜利油田胜利动力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济南四机数控机床有限公司、潍坊盛瑞传动机械股份公司”四企业参观实习;租用公交公司的客车,早上出发,在企业上班时间后半小时内到厂,企业晚上下班前出厂,当天晚上返回学校。到淄博格尔齿轮制造股份公司实习了直齿圆柱齿轮、斜齿圆柱齿轮、直齿圆锥齿轮、弧齿圆锥齿轮、蜗轮等的大批量机械加工,和热处理加工。了解了滚齿、插齿、剃齿、珩齿、磨齿等直齿圆柱齿轮轮齿的制造方法及加工设备的名称、型号和工作原理,了解了刨齿、铣齿、磨齿等弧齿圆锥齿轮轮齿的加工方法和设备名称、型号及工作原理,了解了齿轮齿端倒角的作用、加工方法、加工设备的工作原理。到潍坊盛瑞传动机械股份公司参观实习,了解了内燃机连杆、凸轮轴等零件的制造生产过程;了解了棒料毛坯的工频感应加热,连杆毛坯的滚锻、膜锻、切边、校型、余温淬火等工艺方法;凸轮轴毛坯的楔横轧工艺方法,了解了感应加热设备、滚锻机、曲柄压力机、摩擦压力机、链式输送机、楔横轧机等设备的名称、型号和工作原理。参观了连杆加工生产线、凸轮轴加工生产线,看到了立式回转台铣床、立式回转台磨床、立式拉床、金刚镗床、连杆铣端面—镗孔—倒角加工组合机床,消磁机、刻字机、凸轮轴车床、凸轮轴磨床等在学校实训中心看不到的加工方法和设备。了解了连续铣削、精密镗孔、平面拉削、刮削去毛刺、连杆与瓦盖配对刻字等工艺方法。到胜利油田胜利动力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实习,参观了600KW燃气内燃机的机体、曲轴等的加工,了解了大型内燃机的机体的平面铣削加工、瓦盖槽波形面的成形刨刀刨削加工、汽缸孔的镗孔加工、气门孔的铰孔加工、曲轴轴颈的切削与磨削加工,看到了大型龙门铣床,大型龙门刨床,单臂刨床,大型曲轴车床、曲轴磨床,落地镗床等大型加工设备。到济南四机数控机床有限公司实习,参观了M14320A万能外圆磨床;MGB1412高精度半自动万能外圆磨床的床身刨削加工、主轴的精密磨削加工,床身导轨与工作台导轨的刮研加工,机床的装配、主轴的回转精度、工作台直线运动精度的检验等制造工艺、检验方法与产品的装配过程。

六、结语

通过在学校实训中心内的实训,学生们对机械零件的常用加工方法、所用的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刀具、夹具、量具等有了初步了解,初步掌握了部分工种的操作技术,对机械制造的基本工艺知识、机械制造的工程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

通过带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使学生们对机械零件的加工制造方法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学到了很多教科书上没有的先进制造方法和技术及设备知识,对机械制造企业规模化生产的程度和特点、各工种的发展程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开拓了视野,提高了学生对规模制造企业的认识,对学生工程素质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机械专业实习工作计划篇2

一、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

机电技术专业教学计划的培养目标,已从培养具有一定设计能力的技术人员改为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学制改为三年,试行学分制。课程的设置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角度出发,对基础课程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一方面对于一些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如机械制图保留了原来的课时,因为作为一个应用型人才,看图和画图技能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功。而另一方面,原来作为一个工程技术人员所必须的有关设计基础课程,如工程力学、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工程材料工艺学及公差与技术测量等。对于这些课程,在新修订的专业教学计划中大幅度减少了授课课时和内容,取消了一些课程,把其内容整合到一些相关课程中。

为适应社会的需求,新修订的教学计划增加了数控机床的课时及实操时间,加强了有关数控加工设备的实操技能培训,为学生在这方面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新的专业计划还为学生今后发展出发,新增了与模具加工或数控加工中心有关的计算机软件课程,增加这些课程主要是适应目前加工行业普遍缺乏这方面的技术工人,通过这些软件的学习使学生更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二、试行学分制并采用模块体系

重新修订的教学计划试行了学分制,为适应学分制改革的要求。在专业课的设置中,提供了A、B两个模块供学生选择。A模块的发展方向是以普通机械加工及数控加工为主,其主要课程有机械制造工艺、机床概论、数控机床及电气控制的课程,如机床电气控制与PLC应用等。而B模块则以机电控制为主,主要课程有电机与电气控制、微机原理及应用、PLC原理及应用和有关的机械类课程,如液压传动及数控机床等。通过设置不同的学习模块,使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拓宽了将来的就业面。

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动手能力

在实践教学环节上,新修订的教学计划也作了较大的改革。根据目前学生毕业以后的就业情况,把培养目标定位在应用型人才上。因此大幅度减小了与设计有关的课程设计及专题设计,改为以提高动手能力为主的专题实习或技能等级证的考核(专题实习或技能等级证的考核均计有学分),入学第一学期就安排了钳工实习,使学生既能运用刚学到的机械制图知识帮助看图,而通过实习又提高了看图能力。新的教学计划在每一个学期都安排了一定时间的机加工实习,而且还增加了数控加工实习,使学生毕业时就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并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机械专业实习工作计划篇3

关键词:大类招生;卓越计划;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杜小振(1978-),男,河南邓州人,山东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副教授;于红(1977-),女,山东烟台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理学院,副教授。(山东 青岛 266590)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品牌专业建设项目“机械电子工程”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9-0027-01

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是参照以前苏联的模式按二级学科设置,由于专业划分过细,知识结构和技能单一,虽然经过不断的专业调整和教育改革,但改革的结果多表现在教学方法的改进上,专业方向及专业划分反而越来越窄。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全国大部分高校已经开始探索采用欧美等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教育与培养经验,修改专业培养方案,实行宽口径重基础模式培养。[1]近年来,为了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逐步探索实施大类招生,低年级通识教育,高年级分专业培养。[2-3]随着大类招生培养模式在实践中的实施,通过对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以及到企业工作一段时间的反馈问题分析,发现大类招生虽然提高了学生的适应能力,但同时出现全国各地培养模式单一、知识结构单一、缺乏特色等问题。[4]鉴于此,教育部、财政部“质量工程”规划在“十一五”期间遴选3000个左右本科专业试点特色专业建设。山东省在“十二五”期间为解决目前高等教育面临的办学模式单一、同质化倾向明显、学科专业结构不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等问题,决定在地方高校中遴选一批应用基础型、应用型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三类特色名校进行重点建设。本文通过对国内高校近年来的招生及培养方案研究,以机械类专业为例探索当前社会需求环境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思路。

一、机械大类招生和培养现状分析

所谓大类招生是指在高校招生录取时,不再按专业或专业方向来确定招生计划进行招生,而是按学科(也有按系或学院)制订招生计划而进行招生录取的一种招生模式。按类培养是指在按类招生的基础上,低年级学生在学科(或系、学院)范围内共同实施基础课程的学习,高年级学生通过对学科、专业的进一步了解后,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再在学科范围内选择专业。通过学习进行选择,通过选择完成学习直至毕业的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国外大学中与机械专业相近的专业主要是机械工程专业(Mechanical Engineer),培养模式主要是大类培养。例如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关于本科生培养目标的提法是机械工程教学计划为学生提供广而精的基础知识,它将工程科学力学与材料、流体力学和热力学、设计、系统与控制的基础知识与专题实验、设计实践融合在一起,努力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创造力和组织能力以及能不断提高自己专业水平的能力。在英美等西方教育发达国家,学生一年级和二年级主要进行理论性强的专业基础课和通用性课程的培养,如数学、制图及设计与制造、计算机应用、材料、力学、电子学等,三年级或四年级主要开始学习与实践性相关较强的课程,如流体力学、结构学和设计以及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国内大学机械类学生的培养经过近年来大类招生的培养模式探索,基本与国外(主要是欧美国家)机械工程专业培养模式较为接近,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面,同时削减了原培养模式下的非常专业课程,如矿山机械中较为具体的采掘机械、矿山运输机械设计等专业课程,石油机械中的抽油杆、抽油机设计等。

机械类专业大类招生政策实施过程中逐渐形成以下思路:以“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为培养方向。“宽口径”是指立足机械学科的知识体系,将电子信息、自动化技术和管理技术等相关专业知识纳入课程体系中,使学生适应宽广的工作领域;“厚基础”体现在加重数学、力学等学科基础类课程;“重实践”体现在注重学生的基础技能训练和工程训练;采用“基础平台+专业模块”的灵活教学培养模式。

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该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纵观各高校当前出台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发现培养目标重在突出人才工程技术特色。[5-6]

三、普通大学生与卓越计划生两种培养模式协调推进

我国在建国初期高校的创建和学生培养模式基本以特色为主,注重工厂实践的锻炼学习。回顾我国高校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名称不难发现,每一所高校的校名就能体现其专业特色,如钢铁、煤炭、石油、建筑、纺织等等学院。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高校学生相对较少,全国企业以公有制企业为主,大部分企业都能接收大学生到企业进行动手实践操作,如学钢铁专业的学生可以每年到钢厂实习长达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学机械

专业的可以到机械加工车间亲手操作机床,石油类院校学生可以直接到油田,采煤采矿专业学生甚至能够深入井下进行现场调研和学习。与此同时,要求专业课教师必须下工厂熟悉生产流程然后才能走上讲台。中国高等教育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逐渐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每年招生数量急速增大,在校生规模庞大。据统计1990年全国本专科招生数量仅60.89万人,仅与2003年的研究生数量持平,2012年招生本专科生达到了685万人,增长了10倍多,在校生规模2011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2308.5万人。第二,高校教师队伍快速增加,但远远低于在校学生增长速度,师生比例逐渐扩大,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普通高校教职工总数从1991年的100.89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215.66万人,20年间增加了114.77万人。其中专任教师人数从1991年的39.08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134.31万人,增加了95.23万人。大学新招聘的专任教师普遍缺乏社会生产实践锻炼经验,中国高校教师招聘模式主要是招聘大学毕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教师本身接受的是校门对校门的培养方式,基本没有工厂实践经验。第三,全国公有制企业逐渐完成政企分离,以效益为先导,常常以安全和效率为由不愿接收大学生入厂实习。目前大学大类招生培养模式实现了由学生接受单一学科背景下的专业教育向接受多学科交叉、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教育转变。这一培养模式的转变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考生填报志愿的盲目性,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也顺应了学科发展综合化、人才需求多元化的趋势。但同时要注意到大类招生不仅是招生模式发生了变化,关键是整个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运行等都要发生重大变化。针对当前高校学生规模、教师队伍、社会企业运行模式的特点,当前普通大类学生教育存在以下不足之处:课堂教学偏多,工厂实践锻炼较少(当前大学生所谓的实习基本上是参观认识实习),高校教师重理论、缺实践。以上问题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却已经造成最近十多年来从高校毕业的学生到了企业还需要半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实践培训才能真正成为企业需要的人才,甚至出现了大学生回炉进技校学习的现象。针对近年来学生就业及工作中暴露出工程实践能力欠缺的现象,教育部联合工信部等各部委提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该计划在制订培养方案过程中重在突出两点,即工程和特色,培养目标主要确定为:掌握扎实的工程原理、工程技术和本专业的理论知识,获得工程师的良好训练,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宽厚,具有很强的工程实践、创新性思维和系统性思维的能力,能胜任工程设计工作。培养方案以3+1方案实施,即3年在校学习,累计1年在企业实习和毕业设计;采用双导师制的校内培养方案和企业培养方案结合模式。目前各高校的“卓越计划”培养方案都明确列出了与企业联合培养的工程实践部分。

四、结束语

高校大类招生已经实施多年,但培养的学生进入社会刚刚开始,作为高校教育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要不断跟踪回访毕业的学生和其工作的企业。根据当前反馈的信息,大类招生与通识教育培养模式逐渐得到学生和企业的认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就业和适应社会能力方面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暴露出的不足就是实践能力较弱,这正是最近教育部提出的“卓越计划”培养模式重点强调的方面。通过两者的协调以达到“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培养模式的统一,满足社会各层次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京芳,曾又其,杨艳.院系按专业大类招生和培养的改革与通识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2007,(1).

[2]张悦刊,杨俊茹,杨前明,等.本科教育按“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3,(3).

[3]陈义厚,周思柱.机械本科大类招生、分类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圈,2007,9(61).

[4]贾永堂.我国大学通识教育难易深化的根本原因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05,(2).

机械专业实习工作计划篇4

1.教学内容与知识体系的统筹调整

从知识体系上来说,目前高校机械设计课程的授课内容主要包涵了机械原理和机械零件两大块。传统上,非机械类工程专业的学生只学习机械设计基础,总的学习时间为一个学期。而机械类专业的学生通常在一个学期学习机械原理,随后一个学期学习机械零件。对于实践环节,非机械专业的学生在学完机械设计基础理论课程之后,两周的时间内完成以减速箱为设计对象的课程设计训练;机械专业的学生则在修完机械原理和机械零件之后,三周的时间内完成减速箱课程设计。这种教学计划是根据课程内容特点进行安排,在由教师到学生的知识传递过程中较多的体现出教学内容与知识的系绕陛和连贯性。

按照目前学科大类平台建设的目标,机械学科大类专业建设要求机械专业的学生和近机类工程专业的学生统一学习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等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在完成基础课程内容学习后,学生根据选定专业,进入专业课程的学习阶段。大类专业建设面向学生角度,增加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权。面向学科大类平台建设,教研团队对机械设计课程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首先,组织有多年授课经验的教师对延续多年的传统教学计划进行了调整和修订。面向全校学生,包括机械专业、汽车专业、材料工程专业、能源动力专业、环境专业、出版印刷专业、医疗器械专业等多个专业的学生,在大学二年级的下学期统一开设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完成大类专业基础教育。而在三年级的上学期,主要面向机械专业学生开设机械设计课程,与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相比,要求在专业内容理论层次上进行拔高。与此同时,教研团队组织人员编写了一本《机械设计基础》教材,教材从规划到编撰依据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面向高等院校大专业规划,综合考虑了各专业学习的基本要求,2010年9月该书已在化学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在上海理工大学学科大类平台建设的探索中,该教材已经使用两年。从课后学生反馈以及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实践过程,可以看出教材内容体系适合大专业建设要求。

今年,为了满足机械专业或近机专业学生的学习要求,编写了一本《机械零件设计》教材,该教材区别于现有机械设计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该书以机械系统设计方法为贯穿主线,穿插了机械创新设计方法的内容,加入了近年来的机械设计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而且补充了一些常用零部件的设计计算。以往学生在学习基本机构和常用零部件设计方法之后,对知识的掌握仍然是零散的,当设计一台机器或一个机械系统时仍然不能很好地掌握。该书使得学生从一个完整体系角度掌握机械系统的设计。目前该书已经在上海理工大学校内试用一年,反馈良好,目前正联系正式出版。教研团队在机械设计课程改革方面首先从教学内容和体系上进行了改革,面向不同专业的使用要求,重新进行了定位和调整,实现了课程内容的层次划分,满足了各类专业的要求,体现了学科大类平台建设的层次性和优势。

2.教学方法与授课手段的灵活运用

随着课程内容和教学计划的变动,教学容量和对象也发生了变化,要求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多媒体在高校教学活动中已经越来越普及。相对于传统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具有下面一些优点:知识容量大;趣味性强,能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形象具体,使学生的认知过程更为深刻。例如讲述机械传动结构时,其运动特性单凭口头表述比较抽象,而把机构运动过程做成动画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就会一目了然。但是,多媒体教学也存在一些局限性,节奏较快,学生在课堂上常常处于被动灌输状态。如果老师不能“因课制宜”,灵活控制节奏,就成了照本宣科的解说员,学生课堂上无疑会缺少了主动思索训练。这就要求教师能根据课程内容特点,调整教学方法,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手段。例如对于繁琐的理论公式推导,适宜采用教师板书启发式讲授,通过教师的节奏停顿、启发引导、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达到好的课堂效果。在面向大专业建设的机械设计课程改革中,学校教研团队应用AuthorWare、Flash等工具制作了CAI课件,设计了大量动画,录制了一些典型机械的工作录像。

此外,为了弥补多媒体教学中“听得好,忘得快”的缺陷,借助于网络资源平台,扩充师生互动渠道。通过学校的课程中心网,所有的教学课件、补充习题、动画和视频资料等都挂在网上。通过网上作业、测试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通过在线答疑,及时对知识难点进行疏通。网络课程手段的改进较好地协调了课堂教学授课时间少和授课内容多的矛盾。在机械设计课程教学中,要求教师能够根据内容灵活应用传统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网络课堂等多种形式,做到内容与手段的最佳匹配,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3.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的锻炼培养

面向学科大类平台建设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思维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理论课程的补充,课程设计的实践训练对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近年来,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出现了知识容量膨胀、质量标准提高但学时压缩的矛盾,课程设计同样也面临着学时压缩的现状,学校机械专业学生的课程设计时间由以往的三个星期缩短为两个星期。为了缓解课程设计学时较少的矛盾,教研团队借鉴案例教学的方法,对机械设计课程的教学活动安排进行了调整。传统上笔者学校对机械设计课程的教学活动安排是在正常学期先进行理论课学习,穿插着进行试验教学或理论课成绩考核之后,然后在学期末或者是短学期再开始布置题目、讲解计算,完成课程设计过程。传统的教学活动安排如图1fa)所示。

重新调整的教学活动安排如图1(b)所示。采用理论授课和课程设计平行进行,即在讲述理论课程的过程中就布置课程设计任务,把课程设计实践作为一个案例贯穿于整个学期的理论学习中。在学期上课之初就把题目布置给学生,讲课过程中每章内容都结合课程设计内容来讲,不但利于学生学习目的更加明确具体,而且解决了学时较少的矛盾。课程设计时计算过程基本完成,主要再讲述工程图和零件图的绘制,说明书的编制内容,结果时间上更加从容,课程设计质量显著提高。这与传统教学安排相比体现出一些优点。首先学生带着实践问题来学习理论知识,增强了学习目的性和学习兴趣,教师在理论讲授过程中也可以针对具体的设计对象,使得理论知识不是泛泛而空洞。重要的是,这样做可以避免理论与实践出现断层,大大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耦合程度,实践有理论的指导,趁热打铁,教学效果更好。最后,教学环节的调整使得两周的课程设计学时不再显得捉襟见肘。学生在理论知识讲授结束后,就可以完成相关设计计算和校核,课程设计开始有更充分的时间准备工程制图表达,学生课程设计的说明书和图纸质量普遍得到提高。通过课程设计题目可以把机械设计课程中的多个零散的知识点贯穿起来,从而实现教学内容的融汇贯通,使学生达到系统把握知识点的效果,形成一种系统思维和综合思维,避免了知识的零散和片面性。经过两年教学实验,在综合考评以后,学生的反应较好。

实验作为机械设计课程中另一个重要环节,近两年也进行了相应的跟进改革。实验装置由单一性、封闭性向着多样化和开放性发展。建立了开放式的典型零件陈列柜和创新案例展示柜,引入了新型的实验教学,实验方法上开展了虚拟实验教学,鼓励学生学习ADAMS软件和ANSYS软件进行机构和零件仿真分析。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我国21世纪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学校教研团队面向大类专业建设的机械设计课程改革非常重视机械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组织教师成立了机械设计创新团队,建立了创新实验室,在该实验室分区展示了历年经典创新实例、仿生机构学创新、新型专利及创新案例,建立了创新设计平台,定期指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

全国大学生创新设计大赛为学生参与创新设计活动提供了一个平台。由创新团队的教师组织学生踊跃参加创新设计大赛,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更加浓厚,既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也增加了创新实践机会。讲课过程中将机械学科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以及教师的相关科研成果融人课堂教学,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学习兴趣。对于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目的的训练,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设计能力,更好的发挥了个人创造性。

机械专业实习工作计划篇5

关键词:卓越计划 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改革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目前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23%。但是,企业的反馈意见却认为目前大学培养的毕业生无法胜任企业的工作,工科大学生的培养方式必须进行改革。为了解决工科学生的培养无法满足企业人才需求的问题,教育部于2010年召开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启动会,该计划培养的标准体系由通用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学校标准三个层面构成。“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的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其目的在于通过培养方式的改革,培养出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和企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的工程技术人才。

清华大学工程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林健认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是成功地进行卓越工程师培养必须完成的一项至关重要而又具有挑战性的关键工作,实现卓越工程师培养课程体系的四个方面的价值取向为总体目标,采用模块化结构进行卓越工程师培养课程体系的设计和构建,并对原有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全面系统的整合重组,最终形成一个“厚基础、宽专业、重实践、强个性”的课程体系,应该能够满足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需要。

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于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进入第二批“卓越计划”,该项目的批准是专业深化学校办学定位的一个标志性成果。为了适应国家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的需求,构建工程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原课程体系

1.公共基础课,共67学分,其中含选修6学分。高等数学(12学分),大学物理及实验(10学分),大学英语(16学分),大学计算机基础(2学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3学分)。

2.学科基础课,共48学分,其中含选修3学分。线性代数(2学分),机械制图(7学分),互换性与技术测量(2学分),理论力学(4学分),材料力学(4学分),机械原理(4学分),机械设计(4学分),电工电子学及实验(7学分),机械制造基础(3学分)工程材料(2学分),液压与气压传动(2.5学分),机械工程测试技术(2学分)。

3.专业课,共2分,分为三个专业方向,方向平台课程10学分,方向限选10学分,任选分。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2学分),机械制造装备(2学分),机械制造工艺学(2学分),数控技术(2学分),机械制造专业英语(2学分)。

三、“卓越计划”新课程体系

我校是新建本科院校,学校的《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培养和造就卓越的高等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核心理念和“技术立校、应用为本”的办学方略,为了贯彻这些思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经过几次修订,形成了上述的2011版培养方案。从上述课程可以看出,该方案基本上体现出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掌握现代设计、先进制造及自动化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获得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在机械工程领域内从事设计制造、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专业获批“卓越计划”后,对原方案进行了细致的讨论,认为需要打破过去以“掌握知识”为主的传统课程体系,按照“卓越计划”的学校培养标准,研究建立以能力为主,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课程体系设计应根据机械类专业具有卓越工程师素质的能力和知识结构要求的多个核心技术为各自的聚焦点,聚集与其相关的若干门课程,形成具备核心技术特征的模块化课程组,使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而且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工程环境中接受熏陶,提升工程素质和能力。

通过对行业需求、岗位描述、能力描述及专业核心技术的分析,形成具备工程能力特征的模块化课程群,每个模块都有其对应的具体应用领域或应用对象,每个课程模块结束时均安排一个综合实践项目,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使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加强实践环节,确保学生机械工程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1.优化培养体系,降低总学分

原培养方案中,总学分为200,这使得学生的业余学习时间很少,而上课时候的注意力集中程度有限,使得学习效果不佳。计划将学分减少到170左右,课余引导学生参加各类大学生创新项目和竞赛,培养和激发专业学习兴趣。加大选修课程的比例,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创造条件。增加校外企业实习经历,与企业进一步对接。

2.强化基础,拓宽专业

在降低总学分的同时,增加专业核心课程的学分,计划将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机械制造装备、机械制造工艺学、数控技术这四门课程的学分进一步增加,同时改革课程内容,将原来课程重叠和老旧的部分内容删除,增加企业需要的新知识。

同时增设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控制工程基础、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程,加强力学学科基础和控制工程学科基础。

设置两个专业课程模块,学生可任意选修,同时在每个模块中安排对应的综合实验和项目综合实践,如机械制造技术模块安排了数控机床检测综合实验和机械制造技术项目综合实践,将前面学习的相关课程知识与工程实际项目结合,锻炼学生实际工程能力。

3.加强实践教学

原2011培养方案中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是课程实验、综合实践、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而生产实习的安排是以班级为单位,人数众多,企业安排的时候以集中讲解、现场授课和参观为主,很难达到动手的目的。毕业设计环节与大多数工科院校一样,教师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命好题目,学生查找资料,确定研究路线,进行设计和研究,设计图纸和撰写说明书或论文。由于毕业设计时间较短,且与各单位实习重合,学生精力有限;同时教师的题目数量有限,而且,不可能有很多较系统全面的题目,因此,毕业设计的综合训练往往达不到我们对学生的预想期望值。

综上所述,解决这个问题主要采用两个途径。加强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要求每位没有工程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必须到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挂职锻炼,同时所有教师定期走访企业交流。另外,为“卓越计划”试点班级配备5-6位不同企业指导教师,学生的实习、综合实践和毕业设计环节采用企业项目,由学校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共同辅导完成。

四、总结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计划”的课程体系体现了“厚基础、宽专业、重实践、强个性”的人才培养模式。降低了总学分,使得学生课余时间增加,授课学时大大减少,同时增加了专业核心课程的学分,增设了力学和控制工程学科课程,加强了专业基础。通过综合实验、综合实践环节的改革,得到了全面、系统、工程化的锻炼,完善“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工程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卓越计划”的学习与工程实践,使学生系统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理论基础,具备数字化设计或制造技术专长,具有创新精神和机械工程能力,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能在生产第一线从事产品设计与制造、设备维护与管理、质量控制、产品调试、生产与技术管理、产品营销等方面工作卓越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M].武汉: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

[2]丁毓峰.基于创新计划体系的机械工程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方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2,(11):34-36.

[3]林健.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5):1-9.

机械专业实习工作计划篇6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

为了推进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教育部决定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各类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这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次创新,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针对不同的专业科目,深入研究其教学内容,创建符合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的特色教学模式,对全面落实卓越计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课程特点及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机械制造工艺学”是机械类专业学生须掌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机械类专业教学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加工质量的分析、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制定和装配工艺过程设计等几部分。该课程实践性强,涉及知识面广,教学内容组织上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以及强化学生的工程意识。

作为机械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机械制造工艺学”对机械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教学改革成败,对“卓越计划”试点工作有重要影响。

长期以来,大多数高等学校受到教学和实验条件的限制以及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重理论轻实践,教学内容陈旧、更新缓慢,培养的学生与社会需求脱节。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教学存在一系列问题:①缺乏合理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仍以单向灌输为主,问题讨论太少,导致创新思维培养滞后,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②评价体系将理论学习和考试成绩视为评价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考试时以记忆性的问题和选择题代替了分析性问题;③缺乏实践环节,应用和实践能力的考核不足。

落后的教学体系和方式严重束缚了人才质量的提高,必须进行深入的改革,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及手段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学习潜能,才能满足实施“卓越计划”的需要。

2 改革措施

(1)改革课程教学内容,适应行业特色。目前“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教材大概有50多种,但是内容基本相同,甚至连教材的实例都雷同,导致各高校所讲授的内容高度一致,致使培养的学生高度同质化。

不同的高等学校其毕业生就业领域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各高校不应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而应该根据毕业生就业单位产品的零件工艺特点进行“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教学,从而缓解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的状况。

我国作为世界第一的造船大国,拥有众多的船舶企业,为使我国由造船大国跃升为造船强国,迫切需要大量具有扎实理论功底,掌握科技发展最新技术以及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人才。而我校是一所具有鲜明特色的高等工科院校,多年来为各级船舶企业及科研院所输送了大批毕业生,为使我校毕业生熟悉船舶企业产品的工艺特点,缩小学校教学与企业实际情况之间的距离,我们针对“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在教学内容选取上突出了船舶特色。

船舶企业的产品很多,其中船舶辅机是涉及机械加工最多的产品。船舶辅机包括船用泵、空气压缩机、液压舵机、起货机、锚机、绞缆机、船舶制冷装置、空气调节装置、船舶锅炉和海水淡化装置等一些设备,为提炼这些设备的常用零件加工工艺,对这些设备进行分解,对这些零件进行分类,如轴类零件、盘类零件、箱体类零件、焊接件等。然后就每类零件,选择2-3个零件进行工艺分析,将这些内容贯穿于教学中。这样一方面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对船舶产品的浓厚兴趣,另一方面,又能使我校将来在船舶企业工作的学生尽快进入角色。

(2)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建立跨越时空、方便学生自主学习的“外延式”教学模式。实施“卓越计划”后,学生的实践教学学时将大幅度增加,这将导致课堂理论教学学时一定程度的减少。在实施“卓越计划”后,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教学学时也将由现在的32学时减少为24学时。这必然导致课堂上老师讲解的时间减少,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模拟仿真教学等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基于校园网的资源平台、教学平台和管理平台,丰富网上教学资源,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

目前,课堂教学中广泛采用的多媒体教学相对于传统的板书教学方法,可以在有限授课时间内使所传授的内容更多。但其信息传递是单方向的,学生被动地接受,很难在课堂上全部消化吸收。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网络辅助教学,使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课堂教学中确立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外借助于网络平台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将课堂教学延伸到了课外,使“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教与学突破了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另外,网络教学交互性强,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不足,给教学和学习带来了新鲜感和乐趣,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创新的能力。

(3)借鉴CDIO工程教育理念,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教学的新机制。CDIO工程教育理念最早由麻省理工学院创立,它倡导工程教育应当从科学向工程回归。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

,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它以专业理论为基础,关注实践,强调人才培养的核心信念:个人、人际交往的能力以及产品、过程和系统的建造能力必须在真实的工程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取得。

教育部提出的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以实际工程为背景,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两者在人才培养理念上不谋而合,CDIO教育模式,对于我国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CDIO工程教育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运用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实现了学生的“做中学”和“基于项目教育和学习”,构建了一个政府、社会用人单位、高校、学生等多个模块共赢的一个良性合作机制。在“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过程中,借鉴CDIO工程教育成功的经验,运用校企联合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行业企业掌握本行业的发展趋势、技术前沿、人才需求情况,应该发挥他们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指导作用。

行业企业拥有高校不具备的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制造技术,真实的工程环境,以及经验丰富的工程师,这些对工程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

将行业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丰富实践经验和高校教师渊博的知识结合起来,相互取长补短,应用于教学中,进行联合教学,可以有效地解决教学内容与企业实践脱节现象。

“卓越计划”的实施,为像“机械制造工艺学”这种实践性强的课程进行校企联合教学提高了难得的契机,强化了行业企业在“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中的作用。邀请企业工程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参与制定“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机械制造工艺学”的理论教学内容由高校教师负责承担,课程设计从企业选题,并由企业工程师负责提供指导或咨询。按照“术业专攻,双剑合并,分工协作,有机配合”的原则进行课程教学,使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到课程教学中,创建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教学的新机制,加强学生基于企业实际生产现场的实践环节,着力推行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学习、基于案例的讨论式学习、基于项目的参与式学习等多种研究性学习方法,从根本上解决工程人才培养中校企脱节的现象。

(4)构建“机械制造工艺学”双语教学平台。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明确提出,“卓越计划”是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培养的学生应该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合作和竞争能力”。参与高校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工程教育资源和高水平的工程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国际交流、到海外企业实习,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考虑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大、层次和类型多的实际情况,组织大规模大学生进行国际交流和海外企业实习仍然存在很大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构建双语教学平台,对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采用双语教学对“卓越计划”的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教材与教法是任何一门课程“双语教学”成功与否的三大决定因素。“机制造工艺学”的双语教学过程中,需要处理好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对于高校双语教师队伍的建设过程必须坚持“请进来”和“送出去”两种策略并重。现在国家及地方每年都派遣一定数量的高校教师出国访问学习,其中大部分教师都是进行纯科学研究。其实,从国家卓越人才教育出发,外出学习人员可利用交流机会,选择一两门国外大学的相关专业课程教学进行观摩学习,从而提高自己采用外语进行教学的能力;另外,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每年在国外学有所成,回国发展的高层次人才不断增加,高等学校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欢迎那些有志于从事科学研究和教育工作的人员加入到学校教师队伍中来。

在中国高校中,目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广泛采用的课程体系是前苏联模式,大而全、多而细的知识结构形成了机械类课程的主要特色。而欧美等发达国家由于职业教育起步早并日趋完善,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层次性更加清晰。对于大学本科课程,重基础、重实践、重综合能力的特点比较突出。使用欧美原版《机械制造工艺学》教材更加适合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的实现以及提升学生跨文化交流、合作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

“双语教学”可分成单语教学与混语教学两种方法。单语授课要求教师自始至终应用外语(目前主要是英语)授课,不掺入母语。混语授课指在一堂课的教学中可同时混用两种语言。混语教学法又可分成过渡式与渗透式。过渡式是指课堂师生交流主要使用英语,遇到学生“卡壳”(不理解),可用中文解释。渗透式是指课堂师生交流以母语为主,教学中逐渐渗入英语。究竟采用哪个教学方法,可以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灵活变化,不应采用一成不变的模式。

(5)改变考核模式,强化实践模块,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正确的方式对待课程学习。考试成绩的高低直接与学生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考试方式成为学生学习的指挥棒。恰当的考核方式对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

长期以来,评价一个学生的“机械制造工艺学”这门课程的学习情况,都是采用书面考试的形式,这种考核方式导致学生“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后全忘记”,在学习的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不利于卓越工程师人才的培养。

为扭转这种局面,将过去的一次书面考试方式,变成贯穿于教学过程中的多元模块综合考核模式。学生的期末总评综合平时考核、实验考核、课程设计、期末考试四大模块,并且加大平时考核模块所占的比重。在讲解完每一章教学内容时,针对工厂实际课题,留给学生一次大作业,作为学生的平时考核。例如在讲解完“机械零件工艺规程制定”这一章时,我们给每个学生一个零件的图纸,然后让学生编制工艺过程,再根据工艺过程进行零件的加工,零件加工后分析零件的加工质量,找出问题所在,提出问题解决方案。通过在考核中增加实际部分的考核,使学生对实践操作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大大增强。

这种过程性评价有效地督促学生将功夫下在平时,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前松后紧”、“期末突击”的现象。

针对“机械制造工艺学”实践性强的特点,充分利用“卓越计划”的契机,借鉴CDIO工程教育理念,以提高“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质量为目的,以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最终目标,进行“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文中从五个方面阐述了“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具体措施,以从根本上解决工程人才培养中校企脱节的现象,为实践性强的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了一条有效途径,为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文福,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自然地理教学模式的构建[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0(4):136-139

[2]陈贤姜,锐周晨,改进《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方法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6(4):88-89

[3]王维,朱瑛,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2007 24(4):48-49

[4]彭易菲,CDIO教育理念对我国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启示[J],现代企业教育,2011(2):143-144

[5]林健,谈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引发的若干变革IJ]中国高等教育,2010(17):30-32

[6]杨月全,李亚琴,卓越工程师教育背景下双语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0):47

机械专业实习工作计划篇7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教育;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创新实践教学;课内外科技创新;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3)02?0032?04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作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组织实施的一个重大项目,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1]。上海理工大学是教育部批准的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之一[2],以大学生卓越工程师教育所要求的创新创业及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通过不断完善课内外一体化教学体系[3],构建因材施教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将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实现理论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课外培养体系的同步发展,使理论、实践、创新环环紧扣,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程创新实践能力。本文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研究基于创新实践教学的卓越工程师教育。

一、改革现有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

1. 成立由企业技术专家参与的教学指导委员会

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就是要主动适应工业界的需求,为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4]。从人才培养模式上,强调要由企业参与高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为此,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专门成立了由企业技术专家参与的教学指导委员会,聘请五位行业知名企业的专家担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该教学指导委员会不同于现有的专业教学委员会,其主要职能是对该专业的学生培养与发展方向、培养目标、专业标准、教学计划等重大教学问题进行评议与指导。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由行业知名企业的高水平专家和专业带头人、资深学科教授组成。成员中企业专家占到近一半,他们具有丰富的工程经验、出色的企业管理水平和长期的产学研合作经历。

2. 与多家企业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共同指导学生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与多家大型企业、外资公司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或预备工程师培养计划,共同培养本科生,开展合作研究项目,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实习机制。目前该专业校外实习企业达100多个,近年来每届有70-100人到企业实习半年,学生在学校和企业指导教师的双重指导下,按照实纲和有关要求,在企业开展实习,达到了“让学生认识社会,让社会了解学生”的目的,提高了企业对学生的认可度,实现了学生、学校、企业“多赢”。近年来,学生就业率在97%以上,毕业生就业首薪显著增加,居各行业前茅。

3. 构建综合实践教学体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借鉴德国工程型人才培养的方法,以学生个性化发展为出发点,以加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为主要抓手,以强化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按照“分层次、多模块、加强综合实践、发展专业特色”的教学改革思路,改革机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计划,优化课程体系,将第七学期以理论教学为主改为以综合实践教学为主,对学生按照综合实验、综合实习、综合实训进行分模块综合实践教学,构建了综合实验、综合实习、综合实训相互支撑、有机结合又各有侧重的新型综合实践教学体系,达到了在校内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

二、构建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的卓越工程教育体系

1. 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基本构架

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基本构架如图1所示。创新实践教学是卓越工程师培养的主体,对联接课内和课外起着重要的作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师由进行科学研究、技术攻关和企业工程实践的国际化教学团队组成,以校内外实习基地、学校教学实验平台、大学生创新研发基地和校内外试验室为支撑平台,以思维训练和方法论培养为主线,建立课堂教学链、创新实践链和国际合作链,从而培养出面向世界和未来的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课堂教学链由精品课程、双语课程群、课程设计、专业学术报告和学术研讨会组成;创新实践链是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的核心,由实践教学体系、实验教学内容体系、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和各类学术科技创新活动构成,其中实践教学体系由“实践体验―知识反馈―技能训练―创新设计”4个阶梯环节构成,而实验教学内容体系按照“基础性―综合设计性―研究创新性”3个层次建立;国际合作链由国际课程、学生互派交流、双学位项目和联合设计等环节组成。

2. 构建大学生课内外科技创新活动平台

充分发挥网络学习模式的优势,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网站,在网站上不断各种科技创新活动的信息,鼓励本科生积极参加;不断公布各种科技创新活动的成果,供广大学生学习参考。目前我校每年定期举办大学生学术科技节、大学生科技论坛,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竞赛、卓越工程师班科创比赛等。通过这些比赛活动,以及活动的成果展示,为本科生自主学习和课外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创造了条件,拓展了学习时空,加强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融合,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打造良好的平台。以提高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坚持开展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优秀科技创新项目的评选、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评审、实验/实训教学中心绩效评估等,不断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从而强化实践教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做到课内外相结合、基础与创新相结合。加强实验/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充实一批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到创新实践指导教师岗位,组建一支“精干、专业、高效、优质服务”的创新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加强对本科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指导。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建立了相应的学生奖励、指导教师奖励等有效激励机制,建立完善一套大学生科研课题的申报、立项、指导、评审、验收、奖励、转化等制度,并有专项经费资助;在卓越工程师班的教学计划中要求每位学生必须取得一定的创新创业学分,并将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作为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重要考核点之一。建立校院实验室和创新实践基地开放制度,构建较为完善的大学生课内外科技创新活动评价体系。

3. 完善以学科竞赛为载体的课内外创新实践教学培养体系

实践教学、学科竞赛和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创新活动共同构建了一体化的大学生创新教育体系。通过多年的积累和积淀,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实现了“课堂内外结合、多种形式互补、相互支撑促进”的良性循环,并通过校院两级创新实践平台发挥人才培养作用。参赛的过程,就是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的过程,对于参赛者来讲,是人生财富积累的过程。学科竞赛成为增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同时活跃了校园文化,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目前,机械工程学院组织或参加的上海市机械工程创新大赛、全国机械设计创新大赛等10余个重要的机械工程学科竞赛项目通过学科竞赛这一纽带连在了一起,并逐步确立了“自主是关键,个性为基点,兴趣是动力,项目来驱动,竞赛为载体”的创新实践人才培养思路。通过有计划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课外科技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与此同时,在学科竞赛的指导和实施理念上实现了三个转变:一是以传统的指导为主,向指导与自学结合转变;二是以课外为主,向课内外结合转变,相互渗透;三是以成绩评价为主,向以参与过程与结果评价相结合转变。这些转变对于培养学生自主性、研究性学习,推动学科竞赛进入第一课堂,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另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除积极创造条件,着力构建完善创新实践平台,强化卓越工程师实践能力培养外,还着力营造浓厚的创新实践文化氛围,培养创新意识。结合机械工程学科特色和专业特点,开展各类创新实践培训和竞赛。通过不断延展学科竞赛平台的宽度和深度,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形成开展课内外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通过学科竞赛,形成了注重实践、尊重科学、崇尚创新、追求卓越的文化氛围,同时也带动了优良学风建设。

三、推进“做中学”、“探中学”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

多年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积极探索创新实践课程为中心模式的教学改革,调整实验室建设思路,推进研究性教学和研究性学习实验教学方法改革和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开展,完善了校院大学生创新工作室建设。此举一方面全面推进了“做中学”、“探中学”和“导师(组)制”的教学模式改革[5],另一方面调动了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能够尽早了解社会、接触工程实践、参与科研创新训练,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推行“教学、科研、服务”一体化的教学理念,以“做中学”、“产学合作”和“本科生团队培养”为特征的创新工作室实践课程,将创新精神、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等卓越工程师教育的要求作为创新创业类课程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开展基于创新竞赛项目学习、体验性学习、自主学习,推进研究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此外,通过开设“机械创新理论与实践”、“实用机器人设计”、“工程力学竞赛”、“工程图学竞赛”等创新竞赛类课程来提高学生创新实践技能。为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训练,给学生营造一个重视创新实践技能训练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利用机械工程学科自身产学研合作的优势,将产业资源和需求引入工程教育,课程教学以直接服务于社会需要为特征推进“产学研合作”,共同培养符合产业需要的创新实践型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

四、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教师。学校与德国斯图加特大学以及汉堡应用工程技术大学具有长期的合作关系,这为借鉴德国先进的工程教育经验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近几年来学院先后选派了多位教师前往德国进修工程实践教学,有多位青年教师到上海机床厂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齿轮厂脱产进修3个月至1年,鼓励教师到企业实习、学习、兼职,让他们逐步具备工程师的素质。

在鼓励教师走出去的同时,学院提倡和鼓励产业界具有丰富理论和实际经验的工程师到学院讲课,保证师资中来自第一线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的工程师占有一定的比例,确保教学内容的适时更新。通过企业到校开设生产技术讲座,使学生了解行业最新进展,通过聘请资深退休工程师为外聘教师,弥补青年教师实践经验的不足;通过沈阳机床、上海机床等共建企业组织教师充电,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技术资质培训,提高学生的工程技能;通过共建企业技术指导人员实习、实训的“双指导”制,确保学生学习效果与质量;学生毕业设计实行“双导师制”[6],结合企业实际项目在企业完成,增强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加强国际交流,拓展国际视野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要面向世界培养工程师,要配合企业走出去,在多个语种培养工程师,培养熟悉当地国家文化、法律和标准的国际化工程师。近年来,学院与德国汉堡科技应用大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德国富特旺根大学、德国科特布斯工业大学、日本中央大学、福井大学、韩国全北大学、韩国釜庆大学等大学建立了国际交流项目,先后有20多位本科生分别赴德国、日本、韩国、美国等高校交流学习。自2004年以来,与日本福井大学、韩国釜庆大学合作,每年举办由研究生参加的中日韩机械工程学术研讨会;自2008年起,与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合作,每两年举办中德制造技术研讨会。随着国际交流活动的开展,为学生赴国外交流提供了平台,2011年起每年至少有20名本科生赴德国、日本交流学习。另外,学院定期聘请外籍教授来校授课,最近还配合国际交流处选送7名研究生和本科生到海外企业实习,通过这些举措,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六、结语

目前,基于创新实践教学的卓越工程师教育正在进行中。通过该体系的实施,形成了良好的创新意识和理念,学生的课内外科技创新兴趣明显提高,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积极性高涨,人数不断增多,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升,已取得了一批丰硕的成果。2012年5月举行的第一届上海市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大赛暨第五届全国机械设计创新大赛上,我校共组织了35支队伍参赛,有18支队伍的作品获奖,其中《诺亚方舟―仿水母推进器》等8支队伍的参赛作品获得一等奖,占一等奖总数的44.5%,获奖数量在各参赛高校中位列第一。更为重要的是,该体系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核心所在,有效保证了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工作方案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30-36,43.

[2]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教育部关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与工程技术人才培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 唐铁军,王平祥,王春潮.课内外结合,构建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体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4):19-22.

[4] 王菁华,周军,岳爱臣,等.“卓越计划123模式”的创建与实践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47-52,72.

机械专业实习工作计划篇8

关键词:机械专业;教学;技能培养

一、 机械类教学与就业现状

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能适应现代化生产和新兴行业的一线熟练技术工人和操作人员,特别重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

一年比一年严重的企业“用工荒”从沿海席卷到内地,机械行业用工严重短缺。各地工人薪酬增长幅度普遍达到5%-10%左右,部分机械加工类企业甚至达到了30%,技术工人月薪数千赶超白领,但缺口依然明显。

另一方面,机械类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同时存在。随着珠三角、长三角等城市产业升级,企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加大,而很多企业高技能人才急缺。现有的教育模式,忽视市场需求,忽视高技能人才培养,职业院校培养的机械类毕业生无法满足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二、机械类教学与技能培养

人才培养应与市场需求接轨,掌握技能即是用工需要,也是用工必要。贯彻教育部提出的“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办学宗旨,彻底解决日益严峻的“用工荒”与“就业难”问题。

(一)机械类教学以技能培养为主

市场青睐高技能人才,企业对成熟人才的需求占到总需求的七成以上;而且市场对专业人才需求开始细分,新工种层出不穷。中职学校机械类教学以培养实际操作技能为主,讲授理论知识为辅,学会技能是目的,理论知识为技能服务,最终考核的是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学生必须把老师授予的实操技能学到手,出校门即可直接上岗。

(二)以技能为主的机械类教学的几点改进措施

1.调整机械专业教学计划

以技能培养为主,将课程与实践重新整合,调整机械专业教学计划。

《机械基础》专业课是枯燥、乏味、抽象、晦涩,有些内容甚至如同听天书。由此,相当一部分学生重新进入到学习的“困难期”,对学习产生畏惧感,动摇了学好的信心,甚至失去了学习兴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认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不了解职业教育的特点,还没有适应教学。我认为,不管对于教师还是学生,上好每学科的第一课至关重要,把头开好,是我们作为老师的一门技术。对于中职学校机加工专业,培养目标就是把学生培养成机械加工操作员,学生学习的主要技能包括车、铣、刨、磨、钻、钳工和数控等,以需要掌握的技能为主,结合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调整机加工专业教学计划。

2.教材改革

要推进以技能培养为主的教学改革,应改革现行的教材。教材改革的主要思想是,以掌握技能为出发点,配合项目教学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技能培养与相关的理论知识揉合在一起。

对于机加工专业,可直接将主要技能包括车、铣、刨、磨、钻、钳工和数控等,按技能分类编写成教材。突出重点,以一种机加工技术如车工为例,配以项目教学法组织教学。在车工技术基础上开展其它机加工技术教学。教学完成后,学生应达到初级工技术等级标准。

对于工程机械专业,需要掌握的技能主要有工程机械驾驶技术、工程机械维修技术等。同样,可按技能分类编写成教材。涉及的理论知识,如发动机、工程机械底盘、工程机械概论等,结合教学条件,以一种工程机械如挖掘机为例,配以项目教学法整合教学。在挖掘机驾驶和维修技术基础上开展其它工程机械驾驶和维修技术教学。工程机械驾驶技术与考取劳动部颁发的工程机械驾驶员操作证结合,实现工程机械专业学生毕业即可持证上岗。

3.灵活选用教学方法

鉴于本门课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多结合实际例子进行讲解,尽量使教学内容形象直观。一是根据个人具体情况,帮助学生摸索适合他(她)自身的学习方法;二是提出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三要求学生比着学,要制定合适的学习方法,和自己原来成绩比,与自己基础相近的学生比,实实在在地比,争取学有目标。用项目教学法组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也可采用突出技能的教学方法,如多媒体课件演示,应用工程机械教学仪演示,应用数控加工编程模拟仿真系统模拟数控加工过程,引入工程机械模拟驾驶仿真训练系统进行模驾教学等。

职教学生的共性就是,基础普遍不够好。如果让他们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比登天还难。所以作为职教的老师,我们就必须不辞辛苦地想方设法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不能从言语上贬低他们,让他们重试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常言道“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确确实实,只要我们真正地关心他们,他们也可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4.实训基地建设

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在参照教学大纲的基础上,要以市场为导向,紧密结合社会和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从实训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出发,根据不同实训室建设的用途和功能入行建设。

校外实训基地,应该是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和实训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在社会上选择符合实训要求并以合作协议形式确定的、相对稳定的能够提供学生实际操作训练的场所。工程机械专业可直接选取工程项目部作为校外实训基地。

5.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目前中职学校所谓的“双师型”教师,实质上很多只是“双证型”教师,中职学校应加强对“双师型”教师的认证与资金奖励政策。针对“双师型”教师队伍不足这个现实,安排专业理论教师到实训岗位轮岗,设置实训辅助教师岗位,有计划地组织专业老师、实训老师到工厂、其他院校参观学习,也可邀请设备厂家到学校利用现有机床设备,有针对性传授实际操作等方面的知识。还可采取其它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方式培养师资。

三、结语

机械专业实习工作计划篇9

关键词:机械专业;基础课程设置模式;典型工作过程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区别点主要是:普通教育是“以知识为导向”,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促进就业为目标”。大多数职业院校的课程与普通教育课程并无实质区别,均按学科体系设置,讲求学科的完整性、系统性,这与当代职业教育的要求即通过综合和具体的职业技术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获得在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相差甚远。

当代机械专业职业教育课程必须及时吸收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采用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现行的机械专业基础课程设置模式

机械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机械制图、机械零件、机械设计、计算机绘图、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公差配合、工程力学、机械制造工艺等8门课程,均是理论课。一般第一学期开设机械制图、公差配合;第二学期开设机械零件、机械设计、计算机绘图、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第三学期开设工程力学和机械制造工艺。机械专业基础课程设置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分学科设置课程还是沿用传统的单一的学科课程的组织模式,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逻辑体系的完整性;重知识传授。课程体系陈旧,三个学期才完成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节奏缓慢,教学效率低。同时,分科课程容易导致轻视学生的需要、经验和生活,忽略当代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将学科与学科彼此割裂,从而限制了学生的视野,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广度。wwW.133229.cOm很多时候,我们发现学生在学完了一门课后,不知道学习这门课有何意义,在日后的工作中会起到什么作用。

重理论、轻实践职业院校大部分学生的认知特点是形象思维强于逻辑思维,实践学习效果好于理论学习,动手能力长于动脑能力。同时,部分学生缺乏强烈的学习动机以及主动探索、反思的学习习惯。如果在专业基础课教学中仍沿用传统的理论教学方法,那么,理论课程就很难实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教学目标。

重应试教育、轻实用性现行的机械专业基础课程仍偏重于应试教育,未充分考虑到课程的实用性。应试教育具有选拔性和淘汰性,而职业教育面向的是全体学生,一方面必须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得到发展;另一方面必须使每个学生在社会所要求的基本素质方面达到规定的合格标准,使每个学生都成为合格的毕业生。因此,机械专业现行基础课程设置模式必须改革。

机械专业基础课程的新型课程设置模式

在技术与工作高度融合的时代,人们的认识以整体化的形式进行。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必须与整体化的实际工作过程相联系。机械专业的学生,将来的工作对象是机器设备。新型课程模型就以减速器为载体,按照由简至难的顺序让学生学习减速器的拆装、绘制、测量、材料选择、校核等一系列典型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是与技能集成的教学过程。具体课程模式如图1所示。

新型机械专业基础课程设置模式的特点

符合学生职业成长规律人的职业成长不是简单的“从不知道到知道”的知识学习和积累,而是“从完成简单工作任务到完成复杂工作任务”的能力发展过程。《零件机械性能分析与测绘》是学生通过“工作”来学习的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就是以减速器为载体,通过完成减速器中各种零部件的绘制、分析、检测等任务,把学生从较低发展阶段有序、有效地带到更高一级的发展阶段。同时,轴、轴承、键、螺栓、齿轮、箱体等相应工作情境构成了一个由易到难的工作和学习过程。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现行的机械专业基础课程的课堂上,特别是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工程力学、公差与测量、机械制造工艺等理论性强的课堂上,学生睡觉、聊天、玩手机等现象比比皆是。问学生原因,回答大致为:听不懂;不想听;不感兴趣;不知学这些有什么用……在现实中,对实践活动感兴趣的人,比对纯粹理论感兴趣的人多得多。再加上多数职校学生是理论学习的“失败者”,对理论学习形成了恐惧和厌恶心理,如果再让他们整天在教室里学习理论,难以激发其学习兴趣。如按照“典型工作任务”展开课程,让他们尽快进入职业角色,通过减速器的拆装、手工绘图、计算机绘图、测量、检测、校核等工作过程的学习,边练边学、边学边练,则能激发他们潜藏已久的学习兴趣,从实践中体验到学习的成功感,从而激发出学习动机;同时,通过实践让他们深刻感受到理论学习的必要性,进而激发其理论学习的动机。

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有机结合学科体系是由一门一门的基础课程组合而成的,为并行体系;而行动体系一体化课程是由一个一个的项目组合而成,为串行体系。《零件机械性能分析与测绘》这门课,就是按照典型工作过程展开的课程,其学习分别通过若干个学习任务来完成,每个任务均要求学生通过小组或个人动手实践直接掌握实践知识。在实践中遇到了问题,又使学生对理论的学习变成内在需要。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之时,又通过实践巩固理论知识,从而使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知识学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提高学习效率如果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增加,同时又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学习理论知识,那么学生学习的效率将提高很多,理解也更深。以减速器为工作载体的《零件机械性能分析与测绘》课程由学科体系的三个学期、8门课改革为现在的7个学习情境、在一个学期完成,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与锻炼《零件机械性能分析与测绘》课中的每个项目都是一个完整的行动模式即工作过程,是一个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做出决定——实施计划——检查控制——评定反馈的过程,如图2所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培养和锻炼。传统课程主要呈现显性知识,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提高的程度十分有限;而这门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大大促进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零件机械性能分析与测绘》是根据学习情境设计的,学生在工作中有独立进行计划工作的机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有利于培养创造能力。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己克服、处理在项目中出现的问题,使学生学会面对困难。小组的讨论与合作,使学生学会与人的沟通与协作。项目教学也使学生学会了自主学习的方法,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胡静.高职机械类专业基础课课程组织模式改革探讨[j].考试周刊,2007,(52).

[2]李秋娟,吴岱.论机电类专业开设机械制图的差异[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7).

[3]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4]f.劳耐尔.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机械专业实习工作计划篇10

关键词:矿冶特色;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9-0173-02

一、前言

矿山冶金机械包括采掘机械、选矿机械、起重运输机械、筛分机等冶炼机械设备,具体有凿岩机、推土机、装载机、挖掘机、破碎机、工程起重机、冶炼设备、通风排水等辅助设备,广泛用于矿产品的开采与加工、公民建设、国防建设、救援等多领域,通常也称为工程机械。我国的工程机械行业彻底打破大型和超大型工程机械产品依赖进口的局面,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中核心能力最强的代表,产品研发不断向高端、大型化、智能化方向挺进。生产的工程机械占据亚洲的半壁江山[1]。对于行业而言,整机与配件技术一直处于畸形发展的状态,在国际工程机械的舞台上,拥有世界响当当的工程机械整机企业,而零配件乃至核心技术在国外也很少能够找到值得骄傲的看点[2]。当前,我国矿山冶金机械行业存在的问题包括下列层面。

1.矿山机械行业企业综合实力不强,大多数企业在科研、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和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精力和资金投入不足,人才匮乏。

2.国内矿山冶金机械产品品种,尤其是国家建设急需的关键设备不能满足要求,产品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不高,质量不稳定,全员劳动生产率低。

3.传统矿山冶金机械质量差,效率低,耗能高,污染大。研制和改进矿山冶金机械设备急需矿山冶金机械专业人才。

二、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我国高等学校采用学年制和学分制两种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要求按照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中各门课程及教学环节的学时量,确定每门课程的学分,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规定各类课程的比例,以及准予学生毕业的最低总学分。以学分代替学年,以弹性的教学计划和学制代替刚性的教学计划和学制,有较大的时间弹性和选课弹性。以选课代替排课,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与兴趣安排个人的修学计划。由于资源短缺和人才培养的特殊规律要求,不可能存在完全学年制或完全学分制,在资源配置上,学分制与学年制两种配置方式可能并存。从学年制到学分制的变化也不只是简单的取代方式,而是在两种资源配置方式之间寻找某个最佳的结合点,从而获取最大的质量效益。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在规定的四至六年的学籍时间内,允许学生有一定的选学课程自由,只要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必修课,完成必要的实践性教学活动,并选学选修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毕业总学分,且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即可毕业。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选择课程,自主制定学习计划,能够真正地实现“选我所爱,爱我所选”,有利于因材施教,有效地开发潜能。目前本科毕业总学分为160~190,除思想政治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实践课必须开出外,一些专业课只能作为选修课开出。但有些学生对选修课并不重视,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三、培养模式的思考和研究

1.我国高校很多专业设置雷同,采用统编教材,学计划。结合办学特点和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优势,建立分方向的培养模式,让学生自愿选择。

2.矿山机械专业和冶金机械专业是原江西冶金学院的传统专业,拥有强大的师资和设备资源。加强教学改革,以科研促教学,努力提升办学层次,突出办学特色,培养更专业、更实用的专业人才是高校的办学目标。(1)在人才培养上,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重视实践能力与创业能力的培养,实现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个人能力的协调发展,培养能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机电液一体化设计、矿冶设备维护与管理、科技开发与应用研究、运用管理且具有三实品质与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2)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融合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现代管理等方面知识的高级技术人才,综合运用于矿山、冶金、工程机械检测、使用、管理和机械化施工行业。(3)紧扣产业需求,建设多维度的教学平台,最大可能地扩大受益面,使专业内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受惠,培养矿冶特色机械专业人才。(4)以学生素质教育和专业技能培养为目标,引导教师转变教育思想观念,积极进行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改革。加强课程/教学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论文/实践等环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的机械专业人才。在课程内容设计中,进一步加大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专业岗位的调研和用人单位的反馈来调整方案,使课程内容能够较好地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使培养出的人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3.专业特色。矿山冶金机械专业的方向是以机械为主,以电为辅,机电结合,以为冶金生产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目标。学校和企业进行人才培养战略合作计划,整合双方优势资源,建设工程师培训基地和学院校外实训基地,共同培养符合企业需求、市场升级的优秀工程机械行业人才。这不仅可以解决学校专业教育中教学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更通过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强化教学师资力量,增强高校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同时也为企业进一步开发拓展市场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通过事业发展培养人才,通过人才培育创造事业发展的机会,为培养国际化人才而努力。

四、方案实施

1.经过市场分析、调查和研究,以2011级、2012级、2013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增设机械工程专业矿冶机械方向,根据课程体系分专业方向教学。矿冶机械专业方向是以机械为主,以电为辅,机电结合,以冶金生产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为目标,培养可以在冶金设备等机械设备检测调试、安装维护、故障诊断、运行管理、技术革新和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合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形成教学计划,设置专业课程体系,设立主干学科和主干课程,增加矿山机械、冶金机械、冶炼机械、工程机械等课程和教学实践环节,如图1。

五、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首先要将这种培养方向定位于面向工程实际。机械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是指进行过工程师、技师初步训练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面向生产一线从事设计、制造、施工、维修、测试等工艺和管理工作。校企合作的推进有利于强化实践性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与岗位竞争能力,推动重点专业建设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有助于培养一批理论联系实际的专业骨干。校企合作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以“校企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为合作理念,以培养工程应用型技术人才为导向构建实践教学平台,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2.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通过制定教学计划和形成人才培养方案来落实企业的经营理念和要求,在订单培养、科技研发、互享资源等方面开展更深层次与更广泛的合作。

3.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机制,真正推进校企合作关系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合理化。

4.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和锻炼,让教师了解学科发展前沿,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学院与福建、广东、浙江、江苏、安徽等省的矿山冶金企业进行长期合作,采用学生主动报名、学校和企业筛选的形式,让大四学生在企业相关岗位实习3~6个月,与一线师傅亲密接触,由师傅手把手地教学生实践知识,强化他们的动手能力,当学生和企业双方都满意时可直接签订就业协议。通过企业工程师授课、安排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多种有效措施,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等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地结合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中,缩小学校和社会对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的差距,使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更加贴近社会发展的需求,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增强他们进入社会的竞争力,达到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多维实践平台的建设和运作,可以增加学生与企业的沟通了解,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提高就业率,帮助企业培养人才和稳定人才队伍。企业对学院的办学理念及力行推进校企合作表示赞赏。

六、总结

构建矿冶特色机械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提升机械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有助于全面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