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委会文化工作计划十篇

时间:2023-03-17 07:08:23

管委会文化工作计划

管委会文化工作计划篇1

全面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创建活动

——认真贯彻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精神

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之后,嵩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行动,要求县计生委认真研究、扎实准备、积极筹备召开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暨春季集中服务活动动员会议。

一、召开四个层次会议,认真分析人口形势,研究工作目标和措施

月日,县计生委召开了党组会议,对当前人口形势和创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工作进行了认真分析,讨论修改了××年度工作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思路和具体措施。月日,针对研究的意见和建议,县计生委党组全体成员于集体向县委常委、副县长梁长平进行了专题汇报,进一步理清了工作思路和措施。月日,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专题听取了县计生委主任石小琳的工作汇报,对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创建工作、需要重点解决的突出问题、准备采取的工作措施、拟定的会议材料一一进行研究、讨论,并形成了决定性意见。县委、县政府决定于××年月日召开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暨春季计划生育集中服务活动动员会议,全面总结××年度、安排部署××年度计生工作,对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奖惩。

二、强化目标,细化措施,全面动员,强力推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创建活动

〈一〉重点解决四个突出问题,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创建活动创建良好的工作环境

一是解决齐抓共管、综合治理问题。为强化对计生工作的领导,县委决定重新调整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县委书记刘培中、县长吴宁军亲任组长,县委常委、副县长梁长平任常务副组长。县委、常委会议要求公安、工商部门要主动配合搞好流动人口管理,解决验证率低问题;司法部门对计生部门申请强制执行的计划生育非诉讼案件,要快审、快办、严办,营造声势,强化力度,解决社会抚养费征收率问题;卫生、药检部门要加大对医疗单位、个体诊所的管理力度,严禁非法开展计划生育手术和胎儿性别鉴定,一年两次开展专项综合治理,解决性别比偏高问题;广播、电视部门要开办专题栏目,加强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宣传;对计生部门查处计生案件不积极配合的,取消本单位当年一切评先、评优资格。县委书记刘培中要求以上决定意见要形成文件,进一步明确有关单位的计生工作职责,切实做到对计生工作齐抓共管、综合治理。

二是解决工作措施问题。县委、县政府重新修订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奖惩办法》,明确了具体奖励办法以及实施通报批评、重点管理、黄牌警告、一票否决的条件;县委要求各单位、各乡镇要教育党员干部职工自觉带头实行计划生育,凡发现计划外出生一例的扣减包干经费万元,计划外出生二例的实施黄牌警告,计划外出生三例以上的实施一票否决;为了解决干部职工非法收养问题,由县委组织部牵头,计生、公安、民政等部门联合拟定了《关于党员干部收(寄)养子女问题苦干规定》,决定以县委文件形式下发;为了综合治理计划生育后进村,县委决定在春季计划生育集中服务活动中实行计生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分包后进村、分包四术任务,对完不成任务的成员单位每少一例引产罚元,流产、结扎罚元,从县财政直接划拨到有关乡镇。

三是解决优惠政策落实问题。为确保领证独生子女户元保健费和计划生育手术免费的落实,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原来的基础上为计生委划拨万元专项资金。为督促有关部门落实好对广大计划生育户的优先优惠政策,县政府进一步修订了《关于落实计划生育户优先优惠政策的意见》,要求各有关单位、涉农部门要按照县政府《意见》要求出台对计划生育户的优先优惠政策。为确保这些政策落到实处,要求由县计生委以县政府名义统一制定《计划生育户优先优惠政策明白卡》,选择合适时候召开协调会议在全县推开。

四是解决经费落实问题。为搞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创建工作,县委要求县、乡政府必须按照省定的人均⒎元标准投入计生经费,严禁空转、挪用。同时,明确提出对以牺牲低生育水平为代价收钱放生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坚决予以党政纪处分。

〈二〉会议拟出台有的关文件

县委、县政府出台、转发文件个:⑴《对××年度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有关单位和个人的奖惩决定》;⑵《嵩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考核奖惩办法》;⑶《关于干部职工收养子女问题的规定》;⑷县政府《关于印发嵩县农村计划生育户优惠政策暂行办法的通知》;⑸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工作标准〉的通知》;⑹县政府《关于搞好计划生育队伍建设的意见》;⑺《党员干部违反计生政策案件调查处理规定》;⑻《关于进一步明确有关单位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职责的通知》。

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出台文件四个:一是《××年春季计划生育集中服务活动实施方案》;二是关于转发省《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问题综合治理工作规范及基本要求的通知》;三是《关于对××年度乡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分类情况的通报》;四是《关于印发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示范乡(镇)标准的通知》。

〈三〉拟奖惩的单位和个人

⒈对获市××年度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乡镇的个乡镇予以通报表扬,其党委书记、乡镇长、分管计划生育工作的副职领导、计生办主任各奖现金元。

⒉对获得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的六个乡镇各颁发奖牌一个,其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分管计划生育工作的副职领导、计生办主任各奖现金元。

⒊对计划生育综合管理水平较高、计生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履行较好的个县直单位授予“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其管理员授予“优秀计划生育管理员”称号,予以通报表扬,各奖现金元。

⒌对个行政村予以通报表扬,授予“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示范村”称号。

⒍对名村级计生管理员授予“优秀计划生育管理员”称号,予以通报表扬,各奖现金元。

⒍对计划生育综合管理水平较低的德亭乡予以通报批评,并实行“重点管理”。

管委会文化工作计划篇2

【关键词】党委绩效管理;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评价

近年来,常村煤矿工会根据党委绩效评价体系的总体要求,坚持以“抓班子、带全队、创环境、促发展”为工作思路,严格按照 “一纲、四目、三书、两评价、一通报”的工作模式运行,在完成公司、矿规定的工作内容的基础上,坚持以创新党建工作模式为重点,着重从常村矿工会实际出发,大胆创新,把党委绩效管理全方位融入到工会工作质量目标管理体系中。较好地解决了“干什么、谁来干、干到什么程度、如何考核、如何评价、如何持续改进”等一系列问题,解决了长期困扰基层工会“转变活动方式,建立有效机制”的两大难题。得到了上级工会领导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国、省、市工会系统推广了经验。具体做法就是把党委管理的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评价、绩效提升与激励四个环节,全面纳入工会工作管理的全过程,重新修订编制出了《岗责定位》、《工作策划》、《过程控制》、《考核评价》、《持续改进》五个管理手册,作为指导工会工作的纲性文件。实现了党委绩效要求的制度和流程规范。工会干部队伍更加精干、高效、管理日趋科学、规范,为工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定基础。全面提升了工会整体工作质效,保证了工会各项职能的全面履行,促进了企业与工会工作的共同协调发展,更好地维护了职工权益。为建设煤矿“全国一流的高标准模范职工之家”的奋斗目标奠定了基础。

一、合理定员、定岗,明确责任是党委绩效管理运行的前提

为保障党委有效运行的绩效,在工会内部成立了以工会主席担任组长的领导组和监督组,具体由工会质量体系办公室负责工会绩效管理体系四个环节的实施与监督工作。并根据企业工会的性质、任务,编制了《岗责定位》文本,把工会的整体任务和职责细化分解到各部室、各岗位,合理定编、定岗、定员,修订、完善了工会8个部门、27个岗位的职责。进一步把工会的各项职责合理分配到各岗位,落实到具体人头上,制作成“岗位责任书”牌摆放办公桌面上,具体解决了“是什么、谁来干”的问题,是工会实行绩效管理体系的前提。

二、工作绩效计划制定的科学性、规范性是党委工作绩效考核的基础

工作绩效计划是绩效管理的起始环节,是通过制定工作计划,对一定时期内的工作做出规范和安排,来保障管理目标的实施,核心环节是科学制定《年度计划书》和《月度任务书》。在制定绩效计划时,突出了科学性、规范性,为此主抓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积极学习,吃透上级精神;二是在参与企业管理中掌握企业的生产状况及改革发展动向;三是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及时了解职工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四是组织会议讨论、研究、审定。这四个方面是我们制定《年度计划书》的基础工作,根据制定出的工会整体工作的《年度计划书》,各部室进行具体工作策划,从各自业务实际出发,将工会《年度计划书》中的任务、目标细化分解,制定出工会各部室《年度计划书》。各部室再把部室《年度计划书》具体落实分解到各月中,制定出《月度任务书》,《月度任务书》实行百分制考核,对各项工作按照“一般性、原创性、突破性、带动性”的标准确定工作绩效预期,再按照“岗位责任书”细化分解责任落实到人头,做到“月月有任务”、“人人有目标”。 在此基础上再经过综合提炼编制了《工作策划》文本,确保了绩效计划的科学、规范, 解决了“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是工会绩效管理运行的基础。

三、绩效管理实施的规范化、程序化是党委绩效管理运行的核心

绩效管理实施是通过分解计划、明确职责、落实责任、沟通辅导,来保障绩效计划落实的重要环节。根据企业工会担负的主要任务,编制了《过程控制》文本,明确规定了50项重点工作的工作程序,制定了工作流程图表,提出了每个环节的具体要求和检查标准,按照矿内部市场化的要求,对每项工作环节制定了“工作单价”,按单价标准,工会员工每日购买工作量,每月按购买工作量多少计算员工收入。通过对购买日工作量实现了对每项工作每个环节的有效控制,确保了各项工作目标的高标准实现。解决了“如何运行、怎样控制”的问题,是工会绩效管理运行的核心。

四、绩效评价的公正、合理是党委绩效管理运行的关键

绩效评价是绩效管理的“牛鼻子”,是绩效评价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评价体系形成良性循环和闭合运行的主线。根据工作运行情况和结果,编制了《考核评价》文本,按党委绩效管理标准,制定了对工会机关人员、基层工会和基层工会主席的考核标准、考核办法、考核流程、奖惩标准。

矿党委对工会工作的评价是依据党委绩效考核评价体系要求,按照“年度计划书”、“月度任务书”规定工作及临时性工作完成情况,每月对工会工作进行考核评价,考核评价结果纳入矿各机关科室月度排名当中,排名在前三名的单位奖励,排名在后三名的单位进行处罚,直接与当月工资、奖金挂钩考核。

工会内部考核采取分级考核,即:主席考核副主席、副主席考核分管部长、部长考核干事的体系。采用“日购买”、“日考核”、“月评价”的办法。“日购买”,是各部室将当月工作任务按“岗位责任书”规定的职责岗位分解到各部室每位员工人头上,各员工根据工作流程、工作完成期限对工作进行购买,质量办按“日工作购买单价”确定员工的当日购买工作量。“日考核”是考核负责人按照6S考核标准对被考核人当日购买工作量完成情况按标准、准时、清洁、整理、安全、素养、创新考核七个方面的内容进行考核。月底由质量办汇总出每人的工作总量,纳入当月工资、奖金分配。同时作为年终评先选优的主要依据。“月评价”是每月填写“个人月度绩效表”对员工本月工作进行自我评价和组织评价。对于工作有创新的干部、职工,不仅按照规定及时给予奖励,而且作为任用工会干部的重要依据。

管委会文化工作计划篇3

一、认清形势,明确工作目标和方针

1、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明显成绩,逐步形成了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人口调控体系和计划生育思路与管理体系。全省以宣传教育为主、避孕为主、经常性工作为主的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由于我省人口基数大,人口的高增长量在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仍是今后一个时期我省计划生育工作的首要任务。

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到,人口问题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人口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省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重要战略决策。必须以对党和国家、对群众利益、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坚持不懈地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抓紧抓好。

2、今后十年我省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目标是:到2010年末,全省年均人口出生率不超过13.5‰;出生人口素质有明显提高;出生性别比逐步趋向正常;育龄群众享有基本的生殖保健服务,普遍开展避孕节育措施的知情选择;初步形成新的婚育观念和生育文化;逐步建立调控有力、管理有效、政策法规完备的计划生育保障体系和工作机制。

3、为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坚持以下工作方针:综合治理人口问题。动员全社会力量,建立党委重视、政府领导、部门指导、各方配合、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各负其责。采取法律、教育、经济、行政等措施综合治理人口问题。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尊重人民群众作为计划生育主人的地位,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维护其合法权益。把计划生育工作与发展经济、帮助群众勤劳致富奔小康、建设文明幸福家庭有机结合起来,把群众的满意程度作为衡量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志。

整体推进与分类指导相结合。坚持以宣传教育为主、避孕为主、经常性工作为主的“三为主”方针,突出重点,抓典型、抓难点,抓人口大县、大镇、大村,加快后进转化工作,提高整体工作水平。

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把计划生育工作的重心下移到村(居)委会,走一条县领导、镇负责、村为主、组配合、户落实、人人参与的计划生育工作新路子。

二、齐抓共管,综合治理

4、各级党委、政府要协调有关部门,调动全社会力量,建立健全综合治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管理机制和考评办法。纪检监察、组织、宣传、计划、教育、科技、民族、公安、民政、司法、财政、税务、人事、劳动保障、建设、国土资源、农业、文化、卫生、广播电视、统计、工商等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及计划生育协会等群众团体要进一步明确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制定具体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计划生育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协助党委和政府组织、协调、督促、推动各部门落实综合治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5、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制定各项社会经济政策,尤其是制定有关土地、企业、医疗、社会保障、户籍、劳动就业、城镇发展、教育、财政、税收、工商、扶贫等方面的政策和改革措施时,要充分考虑计划生育工作,促进人口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

6、省计划生育委员会实行兼职委员单位制度,各兼职委员单位要按照《广东省计划生育委员会兼职委员单位职责》认真履行职责分工。各地级以上市计划生育部门要按照省的规定实行这一制度,县(市、区)、乡镇要明确计划生育兼职单位的分工职责,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并进行考核、检查和监督。

7、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我省计划生育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建立健全依法管理计划生育的工作机制。加强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增强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对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追究法律、党纪、政纪、经济责任。全面推行计划生育部门行政执法责任制,完善计划生育案件查处和督办制度,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人大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司法机关要依法打击非法为他人进行节育复通手术、终止妊娠手术、摘取宫内节育器、假节育手术、假医学鉴定,出具虚假计划生育证明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强计划生育行政执法监督,发挥行政诉讼法在规范计划生育行政执法中的作用。

8、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对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各级政府和基层组织要按照《广东省计划生育条例》落实各种奖励和优惠政策。城市独生子女的父母退休时,各地可按当地上一年度的职工年平均工资额给予一次性奖励。对实行计划生育特别是只有女孩的家庭,在分配集体经济收入、享受集体福利、划分宅基地、承包土地、培训、就业、就医、住房及子女入托、入学等方面给予照顾。各级政府和涉农等部门要采取小额贷款、项目优先、科技扶持、政策优惠等各种优惠措施,帮助计划生育农户增加经济收入,解决实际困难,提高其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对实行计划生育的贫困家庭,各级政府和扶贫开发部门应优先扶持。

劳动保障及其他有关部门要建立有利于计划生育的社会保障制度。民政部门要制定有利于计划生育家庭的社会救助政策,对实行计划生育的贫困家庭给予生活保障补助。在城市建立并发展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社会福利等保障制度,在农村继续推进农村计划生育养老保险等利益导向机制。

9、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纳入社区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在城市,把计划生育工作与社区服务结合起来,将计划生育管理逐步转向社区,推行属地化管理,强化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的管理职责。在农村,实行党员、干部包干责任制,继续推进计划生育合格村创建活动,把计划生育工作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小康村”、“文明村”、“五好文明家庭”建设的重要内容。

10、落实法定代表人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制。各类所有制形式的企事业单位、各种社会组织等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承担管理计划生育的责任。

三、以人为本,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

11、计划生育和卫生部门要围绕生育、节育、不育等共同做好计划生育技术、优生优育和生殖保健服务。坚持现行的避孕节育政策,加强孕前型管理。严禁违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积极稳妥地推进避孕节育措施知情选择,为育龄妇女选择安全、有效、适宜的长效避孕措施,提供优质服务,到2010年全省基本实现避孕方法知情选择。全面开展对已婚育龄妇女的季度查环查孕及计划生育技术优质服务。把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降到最低限度。

12、完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建设。到2005年,全省县级以上服务站(中心)、乡镇服务所实行达标管理。所有的村委会建立服务室并能正常工作。

13、计划生育、卫生、药品监督和工商行政管理等职能部门要加强对计划生育药具及性用品市场的管理。发展性与生殖健康产业,提高产品质量及科技含量,满足群众计划生育和性与生殖健康的需求。

四、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

14、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出版、文艺、网络等传播媒介的作用,设立专题,深入开展全民性基本国情和基本国策宣传。广泛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大力宣传和普及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生男生女都一样、计划生育夫妇有责等生育观,引导人民群众树立科学、进步、文明的婚育观念,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型生育文化。

15、各级党校、行政干部学校、团校要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教育工作,高等学校、中小学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国策教育和青春期科普知识教育。针对不同时期的育龄群众,开展青春期、新婚期、孕产期、育儿期、中老年期人口与计划生育基础知识教育。

16、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网络建设,建立健全乡镇、村婚育学校和分校。认真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品进村入户工作,乡镇、村要办好宣传栏、读报栏和人口与计划生育情况公开栏。

五、以村为重点,加强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

17、加强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建设,把工作重心下移乡镇(街道)、村(居)委会。乡镇(街道)建立由乡镇(街道)党委书记、镇长(主任)担任组长、副组长的计划生育领导小组,设立计划生育办公室;村(居)委会成立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由村(居)委会党支部书记任组长、村(居)委会主任任副组长,配备专职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具体办法由各县(市、区)制定。建立健全城乡基层计划生育协会组织,各级要切实落实协会工作人员和经费,村民小组建立计划生育协会小组,使计划生育协会成为计划生育基层工作的重要力量,为推动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创造条件。

18、加强乡镇(街道)、村(居)委会计划生育规范化管理,及时向群众公布各项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奖惩政策、管理制度、办事程序等,把辖区内计划生育的有关情况纳入乡镇政务、村(居)务公开的重要内容;村(居)委会要把计划生育的具体规定写进《村(居)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

六、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

19、按照国家《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建立以流入地管理为主、流出地紧密配合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机制。对外出人员,流出地要做好发放《流动人口婚育证明》、落实节育措施及有关方面的信息反馈等工作。流入地要把流入人员纳入日常管理。公安、工商、税务、劳动保障、卫生、房产管理等有关部门要围绕办证、租房、用工等环节,在流动人口现居住地形成有效的管理和服务。

七、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完善人口计划管理

20、加强计划生育系统信息化建设。到2005年,省、市、县、乡镇建立起以现代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信息网络系统。全省所有乡镇(街道)逐步配齐计算机。提高各级计划生育部门信息处理的效率,促进人口与计划生育的系统服务和科学决策。

21、改进和完善人口计划管理,充分发挥人口计划的调控作用。计划部门要做好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规划。改进计划生育经常性统计工作,规范统计管理,充分发挥统计工作的监督和服务作用。

八、切实加强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

22、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摆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首要位置,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做到思想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重大事项的督查内容,进行专题调查和重点检查。各地级以上市党委、政府每年要将本地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情况向省委、省政府作专题报告。超级秘书网

23、各级党委和政府及组织、人事、编制、计划生育部门要加强计划生育干部队伍特别是乡镇(街道)、村(居)委会基层计划生育干部队伍建设,落实人员、任务、报酬。在机构改革时,应保持计划生育干部队伍的稳定,加强对计划生育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增强法制观念、群众观念和服务观念。

提高各级计划生育干部的工资待遇。各级政府视财力适当提高计划生育专(兼)职工作人员的岗位津贴。把计划生育专(兼)职工作人员的工资和岗位津贴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取得《计划生育工作者荣誉证书》并在该岗位上退休的人员,保留其岗位津贴。在乡镇(街道)从事计划生育工作的专职人员,连续在乡镇(街道)从事计划生育工作每满4年,可上浮一档职务工资。对在计划生育系统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有关部门应按计划生育工作的特点评聘相应职称。

管委会文化工作计划篇4

    一、指导思想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树立“工业是城市经济脊梁”“工业强市”战略思想,紧紧围绕“百项工业项目大会战”工程和“百家亿元工业企业”工程,狠抓多机遇叠加、多区域合作等重大历史机遇,紧扣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以提高工业战线各级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为重点,着力加强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工业化人才队伍,为做大做强我市工业、实现“工业千亿元目标”,为工业在全区率先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二、培训目标

    以提高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建设为核心,按照“统一规划、分级管理、分类培训”的原则,统筹兼顾、点面结合、重点突出、分工协作、齐抓共管,构建“分级负责,脱产培训、短期学习、日常教育相结合”的教育培训体系,努力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大规模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新格局。

    精选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法,提升培训层次,不断夯实各级干部理论基础、坚定理想信念、提高驾驭经济工作能力,形成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和良好的育人、用人环境。在全委干部、全市工业经济管理干部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中进一步确立终身教育和全员培训的理念,培养和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熟练掌握现代科学文化和管理知识,有开拓创新精神,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作风优良的能够担当新世纪改革开放重任的现代化工业化领导人才和高素质干部队伍。

    三、培训计划

   (一)对我委机关及直属单位干部的培训

    1、专题理论学习。

    根据上级要求,围绕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总书记在广西考察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权力观教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等专题,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精神,做到理论与实际、学习与运用、言论与行动的高度统一,充分调动全体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推进我市工业经济的发展。

    2、党委(党组)学习中心组理论学习。

    重点是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胡锦涛总书记在广西考察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锟同志对全区领导干部的新春寄语、廉政建设理论等。学习中心组理论学习每个季度学习一个专题,安排学习1—2次,每次1—2天,每季度分散学习和集中学习总时间不少于3天,全年学习总时间不少于12天。在学习的方式上,采取分散学习与集中学习相结合,个人自学与专家辅导相结合,业余学习与脱产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业务学习相结合,学习理论与调查研究、参观考察、现场办公、解决实际问题等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学习方式的创新。通过重点专题学习,使领导工作更加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3、党风廉政教育。

    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中央纪委二次全会、自治区纪委四次全会、南宁市纪委第四次全体会议精神;组织学习《江泽民文选》,学习党中央关于反腐倡廉的重要指示;组织学习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认真解决党员和党组织在思想、组织、作风以及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反对和防止腐化堕落行为,在全委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

    4、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专题辅导培训。

    为扎实开展我委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做好学习讨论工作,于3月份举办一期由相关领导讲授的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专题学习辅导课,以帮助全委党员干部学习理论,提高认识,认清形势,理清思路。

    5、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学习调研。

    结合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进行学习调研活动,计划组织委机关工作人员分专题调研组进行学习调研,撰写调研文章。

    6、工业化理论专题培训。

    为推进工业化建设,推动工业经济的发展,计划在全委开展工业化理论专题培训,将采取自学和集中培训辅导相结合的方式。一是购买《工业经济管理教程》,做到人手一册,组织干部职工系统全面的学习工业经济管理知识。二是计划于10月份邀请知名的工业化专家到委里授课,举办专题培训班。

共4页,当前第1页1

    7、公文写作知识培训。

    为提高机关工作人员公文写作水平,规范机关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计划于11月份举办一期公文写作知识培训班,主要学习内容为公文写作的格式、特点、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应当注意的事项等,由市政府办公厅领导授课。

    8、信息化知识培训。

    为提高委机关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推动委信息化建设,计划采取网上教学、知识讲座等形式,开展信息化知识的学习培训。全年在委局域网的网上学校计算机信息化相关知识教学,出版相应期刊:《计算机病毒资讯》、《办公自动化》、《计算机操作有关知识》等。

    9、参加市调训、自治区经委等部门培训。

    为进一步提高我委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更好地为全年工业经济工作服务,将组织委机关干部职工参加自治区党委、政府、自治区经委组织的各项培训项目及市委干教办组织的干教年“十二大工程”各重点培训班。

    (二)对我市有关职能部门领导干部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

     1、中级工商管理培训。

    根据《全国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纲要》和 “干部教育年”活动的安排,为培育高素质的企业家及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队伍,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推进工商管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试点工作,计划于5月—6月份与市经干院举办一期以大型企业中层管理人员、中小型企业领导人员和后备干部为培训对象的中级工商管理培训班。

    2、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律知

识培训。

    200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为进一步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工业化人才队伍,根据中共中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XX-2010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自治区经委及市委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委工作实际,特制定2008年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树立“工业是城市经济脊梁”“工业强市”战略思想,紧紧围绕“百项工业项目大会战”工程和“百家亿元工业企业”工程,狠抓多机遇叠加、多区域合作等重大历史机遇,紧扣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以提高工业战线各级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为重点,着力加强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工业化人才队伍,为做大做强我市工业、实现“工业千亿元目标”,为工业在全区率先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二、培训目标

    以提高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建设为核心,按照“统一规划、分级管理、分类培训”的原则,统筹兼顾、点面结合、重点突出、分工协作、齐抓共管,构建“分级负责,脱产培训、短期学习、日常教育相结合”的教育培训体系,努力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大规模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新格局。

    精选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法,提升培训层次,不断夯实各级干部理论基础、坚定理想信念、提高驾驭经济工作能力,形成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和良好的育人、用人环境。在全委干部、全市工业经济管理干部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中进一步确立终身教育和全员培训的理念,培养和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熟练掌握现代科学文化和管理知识,有开拓创新精神,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作风优良的能够担当新世纪改革开放重任的现代化工业化领导人才和高素质干部队伍。

    三、培训计划

   (一)对我委机关及直属单位干部的培训

    1、专题理论学习。

    根据上级要求,围绕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总书记在广西考察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权力观教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等专题,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精神,做到理论与实际、学习与运用、言论与行动的高度统一,充分调动全体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推进我市工业经济的发展。

    2、党委(党组)学习中心组理论学习。

    重点是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胡锦涛总书记在广西考察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锟同志对全区领导干部的新春寄语、廉政建设理论等。学习中心组理论学习每个季度学习一个专题,安排学习1—2次,每次1—2天,每季度分散学习和集中学习总时间不少于3天,全年学习总时间不少于12天。在学习的方式上,采取分散学习与集中学习相结合,个人自学与专家辅导相结合,业余学习与脱产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业务学习相结合,学习理论与调查研究、参观考察、现场办公、解决实际问题等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学习方式的创新。通过重点专题学习,使领导工作更加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共4页,当前第2页2

    3、党风廉政教育。

    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中央纪委二次全会、自治区纪委四次全会、南宁市纪委第四次全体会议精神;组织学习《江泽民文选》,学习党中央关于反腐倡廉的重要指示;组织学习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认真解决党员和党组织在思想、组织、作风以及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反对和防止腐化堕落行为,在全委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

    4、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专题辅导培训。

    为扎实开展我委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做好学习讨论工作,于3月份举办一期由相关领导讲授的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专题学习辅导课,以帮助全委党员干部学习理论,提高认识,认清形势,理清思路。

    5、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学习调研。

    结合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进行学习调研活动,计划组织委机关工作人员分专题调研组进行学习调研,撰写调研文章。

    6、工业化理论专题培训。

    为推进工业化建设,推动工业经济的发展,计划在全委开展工业化理论专题培训,将采取自学和集中培训辅导相结合的方式。一是购买《工业经济管理教程》,做到人手一册,组织干部职工系统全面的学习工业经济管理知识。二是计划于10月份邀请知名的工业化专家到委里授课,举办专题培训班。

    7、公文写作知识培训。

    为提高机关工作人员公文写作水平,规范机关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计划于11月份举办一期公文写作知识培训班,主要学习内容为公文写作的格式、特点、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应当注意的事项等,由市政府办公厅领导授课。

    8、信息化知识培训。

    为提高委机关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推动委信息化建设,计划采取网上教学、知识讲座等形式,开展信息化知识的学习培训。全年在委局域网的网上学校计算机信息化相关知识教学,出版相应期刊:《计算机病毒资讯》、《办公自动化》、《计算机操作有关知识》等。

    9、参加市调训、自治区经委等部门培训。

    为进一步提高我委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更好地为全年工业经济工作服务,将组织委机关干部职工参加自治区党委、政府、自治区经委组织的各项培训项目及市委干教办组织的干教年“十二大工程”各重点培训班。

    (二)对我市有关职能部门领导干部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

     1、中级工商管理培训。

    根据《全国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纲要》和 “干部教育年”活动的安排,为培育高素质的企业家及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队伍,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推进工商管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试点工作,计划于5月—6月份与市经干院举办一期以大型企业中层管理人员、中小型企业领导人员和后备干部为培训对象的中级工商管理培训班。

    2、企业经营管

理人员法律知识培训。

    为进一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律素质和竞争能力,解决当前企业改革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重要法律问题,提高我市企业依法办事、依法经营的能力,计划于6月份与市司法局举办一期全市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律知识培训班,聘请有关专家、教授授课。

    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培训。

    为适应形势,抢抓机遇,学习和借鉴发达地区先进经验,促进企业职教干部相互学习交流,不断提高全市职教干部综合素质,深化职教改革与创新,推动企业职教工作再上新台阶,计划于5月份组织部分企业职教干部赴区外开展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方面的培训。

    4、工业化和产业集群、工业园区化专题培训班。

为增强全市经济管理工作者工业化理念,打造产业集群,促进园区建设,加快工业发展,推动我市在全区率先实现工业跨越式发展,计划于7月与市委干教办在成都市举办一期由各县区、各开发区、各有关职能部门领导及业务骨干、规模以上企业领导参加的工业化和工业园区化专题培训班。

    5、机械与装备制造业发展研讨班。

为提高我市机械与装备制造企业的管理与技术水平,于5-6月间组织市机械与装备制造企业企业负责人参加的机械与装备制造发展研讨班。

    6、东盟国际经济合作培训班。

    为推进实施“走出去”战略,主动融入多区域经济合作,推动与东盟国家企业的交流与合作,计划于8月份与市委干教办、广西民族大学商学院到东盟国家举办一期由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参加的东盟国际经济合作培训班。主要培训内容为东盟经济区域经济合作分析、东盟国家投资环境分析、国际商务、商务礼仪、进出口报关实务等。

    7、县处级领导干部节能减排培训班。

    计划于6月份与市委干教办、市环保局联合举办一期由市直单位副处级以上干部,各县城区、开发区副处级以上干部参加的县处级领导干部节能减排培训班。培训内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单位GDP能耗统计指标体系实施方案》、《单位GDP能耗监测体系实施方案》、《单位GDP能耗考核体系实施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共4页,当前第3页3

    8、市直单位科级领导干部节能减排培训班。

    计划于8月和9月份与市委干教办、市环保局联合举办两期由市直单位正副科级干部,各县、城区、开发区正副科级干部,市属各企事业业负责节能减排工作的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科级领导干部节能减排培训班。培训内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单位GDP能耗统计指标体系实施方案》、《单位GDP能耗监测体系实施方案》、《单位GDP能耗考核体系实施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

    9、技改项目专题培训班。

    计划于5—6月举办一期由各县、城区、开发区及企业从事技改工作相关人员参加的技改项目专题培训班,培训内容:项目前期策划;有关技术改造的政策、法规;进口设备办理免税手续等。

    10、技改统计业务培训班。

    计划于6—7份举办一期由各县、城区、开发区及企业从事技改工作相关人员参加的技改统计业务培训班,培训内容为:技改报表的填报、统计分析方法、统计法规等。

    11、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和亿元企业信息化建设培训。

计划于5月份举办一期由企业分管技术创新工作的领导和技术中心负责人参加的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培训班,6月份举办一期亿元企业信息化建设培训班。

    12、经济运行协调专题培训。

    计划于于9—10月份举办一期由各县(区)、开发区经贸(发)局参加的经济运行协调专题培训班,培训内容为:工业经济运行分析方法和协调措施;外地经济运行协调的经验。

    13、煤炭安全生产、经营培训班。

    计划于12月份举办一期由煤炭生产经营企业负责安全生产的负责人参加的煤炭安全生产、经营培训班,培训内容为:煤炭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

    14、全市糖料蔗管理、机械化技术培训班。

    计划于7—8月份举办一期由专业户、糖厂技术员、农基站技术人员参加的糖料蔗管理、机械化技术培训班,培训内容为:糖料蔗管理提高、机械化水平等。

    15、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品牌战略培训班。

    计划于10—11月份举办一期由全市大中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参加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品牌战略培训班,培训内容为:大中型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品品牌提升,创建名牌产品。

    16、南宁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系列培训项目。

    为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为中小企业做好各项服务工作,积极指导南宁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南宁市中小企业培训中心)做好对中小企业的各项培训工作。中心全年计划共举办13期针对中小企业业主、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的国家银河培训工程中小企业管理、创业辅导、企业经营管理、法律法规等内容的培训班。

    17、其他适应性短期培训项目。

    根据企业需要灵活举办一些岗位知识、岗位技能、管理创新等内容的短期培训班。

    四、经费管理

管委会文化工作计划篇5

____区人民政府

关于创建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的

请 示

市人民政府:

近年来,我区按照国家、省、市创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的要求,在全区范围内扎实有效地开展了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区创建活动。对照《国家计生委优质服务先进县(市、区)评估指标体系》和《河南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市、区)评估标准》,我们于20__年7月对全区创建工作进行了综合自我评估,目前已具备创建省级优质服务先进区的条件。现提出创建申请,请市政府审核。

当否,请批复。

附件:__*区关于创建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评估报告

二七年七月十八日

(联系人:__* 电话:____)

附件

__区关于创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

评 估 报 告

__区是安阳市政治、文化、商贸、交通中心,辖*乡*镇、__个街道办事处、__个社区居委会,__个行政村,总人口__万,已婚育龄妇女5.7万人。近年来,我区按照国家、省、市创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区)的意见要求,扎实有效地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创建活动。近期,我们组织有关人员,按照领导重视好、政策导向好、依法行政好、服务质量好、民主管理好、队伍作风好的“六个好”要求,以及国家和省人口计生委的评估指标体系,对我区的创建优质服务先进区活动进行了严格认真的评估,从评估结果看,我区已基本达到了优质服务先进区的标准,现将评估结果报告如下:

一、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我区依照国家、省人口计生委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活动的要求和市人口计生委的统一安排,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思想,突出争创省级优质服务先进区工作,以深化宣传教育为先导,以规范管理为基本,以技术服务为重点,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群众满意率,推进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两个转变”,使我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步入了健康发展的轨道,圆满地完成了省、市下达的各项人口计生工作目标,政策生育率达到99.8%以上,出生统计准确率达到100%。连续几年群众满意率都在98%以上。尤其是省、市计划生育综合改革会议召开以来,我们按照省、市人口计生委工作重心下移的指示精神,针对新形势下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大胆创新,锐意进取,构建了“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综合管理”的工作新机制,进一步提高了我区计划生育工作水平。

二、领导重视,“创优”工作列入政府重要工作议程

区委、区政府多年来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列为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搞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紧紧围绕优质服务,努力创造有利条件,为全面推进优质服务提供可靠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了推进优质服务的全面开展,成立了以区长为组长,区委、人大、政府、政协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区直21个职能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优质服务领导小组,负责各级各部门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区委、区政府多次召开常委会和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经费投入、队伍配备、部门分工、考核奖惩等问题,把开展优质服务列入各级各部门年度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责任状,定期检查、年度评比,确保优质服务工作的

顺利开展。(二)加大经费投入。区委、区政府为确保计划生育经费投入,20__年,按人均8.7元的标准按月进行了拨付。20__年按人均9.0元的标准投入到位,20__年按人均10元的标准预算,前6个月已拨付到位。同时加大了社会抚养费征收力度,首次征收金额都在72%以上,总征金额达到90%以上,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区财政设立了独生子女专项经费,按照领证户名单,统一发放到对象手中,区纪检、财政、审计、计生部门联合监督资金的管理与使用,确保独生子女领证户的发放率达到100%。对双女结扎户和主动退回二胎指标的已婚育龄妇女均按规定给予奖励,对计划生育户除按规定给予奖励外,在入托、入学、就医等方面酌情补助或减免有关费用,在招工、征兵、划分宅基地等方面优先给予照顾。近年来,区财政投入大量资金对乡镇技术服务所、办事处服务所、村服务室进行了规范化改造,确保农村育龄妇女不掏一分钱就能享受到避孕节育技术、生殖健康服务。投资30余万元,按省定标准建成了中心机房、多媒体教室,成立了文峰区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中心,投资近20万元用于区、街、社区(村)计划生育微机室的建设。

(三)加强管理服务机制改革。由行政制约手段为主抓计划生育,改变为实行行政、法律、服务、宣传等多种手段综合治理计划生育工作;由突击、集中活动,改变为实行依法行政,开展经常性工作;由以乡(镇)办事处为主抓计生工作,改变为实行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由计划生育单向性管理,改变为实行民主合同管理;由区、乡(镇)办事处、社区(村)等群众上门,改变为实行深入群众,服务上门,访问探视;由单纯依靠指令一刀切服务,改变为以群众需求为主的社会化服务;由以文件指导工作,改变为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分类指导;由单靠计生部门开展工作,改变为各职能部门配套联动,齐抓共管;由单一的指标考核,改变为实行计划生育综合考评。

三、深化改革,“创优”宣传服务工作崭现新面貌

几年来,我们紧紧依托“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面向社会,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努力构建“五改四化”的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宣传教育格局,建设新型生育文化。

“五改”即:一是把宣传计生政策法规为主,改变为宣传政策法规与宣传生产科普知识并举;二是把单靠计生部门搞宣传,改变为宣传职能部门牵头搞社会大宣传;三是把只对育龄群众宣传,改变为对各阶段干部、群众宣传;四是把集中“覆盖式”宣传,改变为面对面指导的个性化“渗透式”宣传;五是把以传统的口号宣传,改变为现代化新闻媒体宣传。

“四化”即:一是内容系统化。为了深化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满足广大育龄群众的需求,我区与时俱进,对人口学校教材,计划生育宣传品及宣传内容进行更新。我区投资50多万元,用于社区(村)文化大院、生育文化一条街建设,相继创建了__村、__村等9个高档次的文化宣传阵地和20多个文化大院。充实了避孕节育知识、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科技致富等科学知识,拓宽知识涵盖面,增强计划生育宣传教育趣味性和实效性,为建设新型生育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主体多元化。全区由宣传部门牵头,在社区开设“人口与计划生育”专栏;教育部门在中小学开设青春期教育、人口教育课程;工会、妇联、团委、党校、计生协等对相关人群开展计划生育知识教育,全区形成了社会化的宣传教育格局。三是对象全员化。区委中心组,常年坚持学习人口与计划生育知识政策;组织部、党校对办事处干部、区直机关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办事处计生分管领导每年进行1—2次集中培训,区计生委每年两次对村级以上计生工作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办事处、社区(村)人口学校每月组织一次对育龄妇女进行人口知识、计生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培训。使不同的对象在不同的层次按时按期接受计划生育知识的系统培训。四是形式多样化。1、舆论宣传阵地标准化。全区80%的社区(村)都建成了计划生育宣传一条街或文化大院。人口学校、计划生育宣传栏,全区建设率100%,形成了浓厚的计生宣传氛围;2、舆论宣传活动经常化。每年计划生育宣传月、5·29协会成立日、世界人口日、9·25公开信发表日等纪念日我区都举办了大型街头集中宣传活动,另外,区计生委在“三八”、“五四”、“六一”等节日举办了独生子女运动会、智力竞赛等活动;3、面对面宣传个性化。区人口计生委创办了“文峰人口”网站,区便民大厅、各街道办事处和部分社区配有触摸屏,通过现代化的传播手段为育龄群众开展面对面的宣传服务。计生干部进社区(村)入户发放计划生育宣传品,定期上门提供跟踪随访服务,有针对性的解答疑难,使计生服务更加人性化、科学化,满足了广大育龄群众不同时期不同层次的计划生育需求。

四、积极探索,“创优”工作队伍建设日益完善

加强队伍建设,是搞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前提条件之一,为了激发内部活力,区委、区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区委组织部、区人口计生委联合制定了实施方案,将过去因人设岗改变为按岗配人,将过去的委派制、终身制改变为“招聘制”,将固定待遇改变为绩效挂钩。一是实行机构改革。我们优先保证计生机构人员的稳定及待遇落实,区机关、乡(镇)办事处、社区(居委会)保持了机构不砍、人员不减。在办事处保留了计划生育办公室和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办公室,今年我区重新招聘选拔了一批文化程度高、工作能力强、政治素质好、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年轻干部充实到社区一线,平均年龄35岁。二是实行公开招聘。由区政府监督,计生委和办事处组织,按照公开、公正、竞争的办法,对村级计生专干实行公开招聘,择优上岗。目前,全区60个行政村的计生专干全部通过竞聘实行了区管乡聘村用,平均年龄比聘前下降了10岁。今年还为全区52个社区选聘了53名社区计生宣传管理员,平均年龄27.7岁,其中本科学历占15%,大专学历占58.5%,高中学历占26.5%,计生队伍素质得到大幅度提高。三是加强培训。区计生委对微机、统计、会议、技术等专业每年进行2次严格的岗位培训,确保工作人员持证上岗。我们还实行岗位练兵,强化

业务水平。每年都开展开展村级计生管理员岗位练兵活动,通过开展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技能比武、台帐资料展评等一系列活动,计生队伍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四是重视计生协会队伍建设。目前,通过整顿,健全了区、乡(镇)办事处、居(村)三级协会组织网络,成立了流动人口、个体私营企业计生协会,协会的生命力得到加强,协会的活动开展日趋活跃,真正体现了协会“生命力在于活动,凝聚力在于服务”的宗旨。各级协会利用春节、元旦、协会活动日、节假日等时机开展各种宣传服务活动,从生产、生活、生育三方面为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各级协会充分发挥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作用,积极参加有关计生工作会议,反映群众意见和需求,维护群众正当利益。五是加强行风建设。区委、区政府每年将计生部门列入行评单位,接受社会评议,计生部门实行公开承诺、阳光作业、挂牌服务,受到群众好评。20__年全区各部门行风评议中,区人口计生委名列第六名。五、健全机制,“创优”基层基础工作更加扎实

健全机制,夯实基础是创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的先决条件。近年来,我们大力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充分发挥网络作用,着力实现工作重心的下移,以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为前提,以抓好重点人群管理为主线,对各乡(镇)办事处提出了“一手抓创优,一手抓基础工作”的要求,形成了以育龄群众为中心,融教育、服务和管理为一体的新路子,

(一)建立健全流动人口综合服务体系。一是建立了流出地、流入地、用工单位三方信息互通,流动人口档案同建、同步管理的新机制,力争从源头上管住;二是建立健全了“四证一卡”社会制约机制,不断引导流动人口自觉实行计划生育,力求管好;三是坚持寓执法于服务、融服务于执法,建立健全流动人口计生宣传、教育、管理、服务“四位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力争从内外环境上抓好管活。通过常抓不懈,齐抓共管,综合治理,我区流出人口办理《婚育证明》率达到96%以上,流入人口《婚育证明》计划生育查验率达到98%以上,对无证人员催办《婚育证明》率达到96%以上;计划生育管理率98%以上;流入已婚育龄妇女康检率达到99.3%以上。公安部门办理暂住证时检查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率达到98%以上;工商部门在办理营业证时检查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率达到98%以上。

(二)进一步落实了企业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制。一是和辖区内的企业签订计划生育管理协议。积极协调企业计划生育工作,做到了企业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克服了企业计生工作无人管、无人问的现象。二是定期和企业领导班子开碰头会,听取企业计划生育工作汇报并专题研究企业计生工作,督促企业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工作人员、经费、措施和奖励优惠政策。三是帮助企业组建计生协会。定期开展活动,帮助育龄职工进行健康检查,为他们开展综合服务,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四是加大对下岗职工的服务。我们根据各企业不同情况,和企业协商共同制订下岗职工管理办法,建立下岗职工管理档案,同他们签订计划生育合同,做到了人员下岗后计划生育不脱管、不漏管。对有下岗职工的企业,在精减机构和分流人员时,使其仍保留计生办和计生工作人员,并落实了相关待遇。

(三)推行居(村)民自治,夯实基层基础。我们把工作重心下移到社区(村),积极发挥党支部核心作用,以计生协会为载体,由居(村)委会组织实施计划生育居(村)自治,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民主管理。区人口和计生领导小组制定了全区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实施方案,按照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优质服务的要求,指导各街道办事处、社区(村)完善《计划生育居(村)民自治章程》,制定居(村)规民约,规范计划生育合同化管理和计划生育政务公开,使村级计生工作走上了法制化轨道。目前,全区60个行政村已全部实行了计划生育村民自治,不仅推进了计划生育理论创新、机制创新、工作创新和保障创新,还在全区统一制定了育龄人群计划生育全程优质服务流程,开展针对性的管理服务措施,增强了管理服务的效能,区规划、乡指导、村负责、户落实、群众受益的工作机制逐步形成。

六、提升质量,“创优”工作三项服务更加深入人心

多年来,我区以技术服务网络为依托,积极改革服务方式方法,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深入开展避孕节育、优生优育和生殖健康保健三项服务,使全区技术服务工作由管理主导型转向了优质服务型。

(一)做到“四个加强”,搞好避孕节育服务。大力推进避孕节育措施知情选择,我们制定了《关于推进避孕节育措施知情选择实施方案》和《避孕节育措施知情选择规范》。按照《技术服务管理条例》规定,为了保护育龄群众的身心健康,帮助已婚育龄妇女选择并落实一项节育措施,我们坚持做到四个加强:一是加强避孕节育措施的宣传教育培训,使避孕节育对象和技术服务人员双“知情”;二是加强避孕药具零售管理,公安、工物价、药检、计生部门联合每年对药具零售点进行两次检查整顿,保证了药具质量;三是加强对避孕节育措施随访服务,及时解决手术对象的实际困难;四是加强技术质量管理,严格按照操作程序,严把术前思想、无菌消毒、术中操作、观察护理、术后随访等五关,多年来没有发生一例手术后遗症和手术事故,育龄群众对避孕节育服务的满意率达到95%以上。

(二)抓好“四个环节”,开展优生优育服务。按照省、市统一部署,20__年以来,我区实施了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制定干预和预防措施,突出抓好“四个环节”:一是搞好优生咨询培训,区宣技站、办事处技术服务机构设立优生咨询门诊,免费为群众提供咨询服务,办事处、村人口学校定期对新婚夫妇进行优生知识培训;二是开展婚前健康检查和孕前优生检测监护;三是开展孕期保健,对孕妇实行孕期全程保健服务,B超监督、跟踪监护;四是开展常见遗传疾病的咨询和普查。全区逐步形成了孕前、产前及新生儿三级出生缺陷干预体系,并对高危育龄人群实行了优生四项检查,几年来,先后对45例有出生缺陷的孕妇终止妊娠。孕期接受保健服务和孕情监测服务的人数达98%。

(三)依托技术网络,开展生殖健康服务。为适应育龄群众对自身生殖健康的需求,我们在大力实施生殖道感染干预工程

的同时,大力普及性保健和生殖健康知识,开展性传播疾病、不孕不育症、妇科疾病、男性疾病的宣传、普及和防治服务,计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已婚育龄妇女建立了生殖健康档案,每年对已婚育龄妇女组织两次免费生殖健康检查,育龄妇女接受规范的基本生殖健康服务率达到95%。三年来,先后查出各类疾病患者657例,并对患者进行了跟踪服务治疗,对病情较重的4例患者介绍到上级医疗部门就诊。目前,全区育龄妇女常见妇科疾病明显下降,广大群众基本享有了初级生殖健康服务。七、依法行政,“创优”工作法制建设步入新轨道

随着社会主义法制的不断健全,20__年以来,文峰区委、区政府进一步加强了计划生育依法行政力度,规范执法、文明执法、强化管理,使计划生育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一)坚持依法行政,不断提高计划生育执法水平。一是根据计划生育“一法三规一条例”,依法规范了各级各部门的计划生育执法责任,执法主题、执法依据、执法内容、执法权限;二是依法规范了计划生育执法行为,依法公开“一孩登记、二孩审批申报、社会抚养费征收、独生子女证发放、流动人口证查验、发放、手术并发症、禁忌症初审鉴定”等13个工作程序,落实了国家计生委的“七不准”规定;三是加强了计划生育执法监督。区政府每年提请区人大、区政协对计生执法工作进行审议视察,区法院、司法、监察、物价、财政、审计等部门根据自身的职责对计划生育工作进行业务监督,计生部门层层实行执法公示、执法监督检查、执法评议、执法错案责任追究、执法服务承诺等制度。多年来,全区未发生计划生育行政违法案件。

(二)强化政策推动,依法落实计划生育优先优惠政策。为了确保优质服务的开展,组织广大育龄群众积极参与,区政府出台《落实计划生育优先优惠政策决定》,区政府每年要对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发放情况进行督查。区直部门有的放矢的出台一些优惠、优先和帮扶措施。譬如,教育部门对独生子女特困户减免学杂费、区卫生和计划生育部门对到技术服务机构就诊的独生子女父母或本人免收挂号费、为农村独女户提供免费健康检查服务等。去年来,仅区宣传技站就提供免费服务8642人次,工商部门为计生特困户和失来人员再就业减免各种费用7000余元。

我区优质服务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领导与基层群众需求还有很大差距,例如:优惠政策的落实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个别社区(村)的计划生育工作还不扎实,优质服务的各项制度还须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等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定》精神,继续创新思路,开拓进取,以人为本,服务群众,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服务质量,把我区的计生工作推向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

管委会文化工作计划篇6

一、尽心尽职,全面完成人口计生各项目标任务

(一)夯实基础,迎难而上,全力冲刺“十一五”创建目标。

今年是省“十一五”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区创建验收年,我作为单位主要负责人深感任务重、压力大、责任大。今年以来,本人坚持在做细做实上下功夫,努力使每一项创建指标经得起历史的考验、领导专家的评判和群众的检验。一是实行挂钩联系制度。今年6月份,本人率委领导班子所有成员到基层进行专题调研,形成调研报告,报区有关领导,为区委区政府提供创建重大事项的决策参谋。委所有人员实行分片包干到街道、社区制度,实行“一月一例会、一汇报、一督查、一评分、一通报”,形成经常性督查机制。二是开展创建集中活动,今年3到5月份,在本人的带领下,在全区组织开展了三项集中创建活动:集中优质服务活动(rti);集中登记随访出生待生和流入人口突击月活动;集中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全区集中突击活动将创建工作掀起新的高潮,使创建任务有更大的进展。三是认真做好创建各项工作,本人和委同志们一起制定创建工作方案,组织召开了全区创建省“十一五”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区推进会。完成了省定的8个村(居)样本点的实地考察、个别访谈和入户调查工作。对7个街道办事处逐一进行创建情况调查,召开由党政领导、相关部门参加的座谈会;通过听汇报、查阅资料、个别访谈的方式,完成了区级“十一五”以来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全面调查评估,顺利通过市级复查和省级“十一五”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区创建验收。

(二)强化综合管理,全面推进城市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均等化。

今年是“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规范年”,突出抓好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重点,积极实施计划生育便民工程,千方百计改善计划生育公共服务条件,实现常住与流动人口同宣传同管理同服务同待遇。一是健全机制,进一步规范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制度。建立了流动人口信息采集、联席会议、区域交流、婚育证明查(办)证等八项制度。二是拓宽思路,进一步规范流动人口信息交换载体。今年起,全区全部通过流动人口padis在线软件进行网上交换信息,运用国家流动人口padis平台的功能,对流动育龄妇女个案信息的管理。三是完善措施,进一步规范流动人口服务内容内涵。建立惠及流动人口的公共服务机制,切实保障流动人口的基本权利和需求,实现流动人口的“市民化”、“本土化”,为每位流动人口已婚育妇建立“一卡一证”即新人爱心服务卡和免费服务证,开展免费服务“进市场”惠民活动。为市场内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进行免费生殖道感染综合防治检查。在市场、小区、单位等人员集中地方安装免费药具自动刷卡发放机。四是结合实际,创新服务机制。建立分类管理“六靠六管服”机制,即:“靠社区管理服务暂住人口、靠市场管理服务从业人员、靠单位管理服务在职职工、靠承建管理服务工地民工、靠房东管理服务房客、靠协会管理服务会员”。

(三)创新理念,全面优化城市人口计生公共优质服务体系。

一是构建城市“十分钟计划生育公共服务圈”。建成区、街道、社区三级世代服务体系,并创新社区世代服务“六有三角一空间”的建设标准。二是实施“世代服务”拓展项目。在区世代服务中心建成了孕前保健实验室和宫颈癌筛查实验室,成功引进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援建的“乳腺宣教诊治中心”,在新区建立世代服务“爱吧”,大大提升了世代服务品牌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更大的满足了群众对人口计生公共服务更高要求,三是实施“幸福世代、优质服务”工程。开展女性乳腺健康普查和宫颈癌筛查;开展计生健康讲座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银行等活动,结合计生优质服务集中活动月活动开展为民服务,为辖区内育龄妇女查病治病;今年3月被市委市政府表彰“幸福世代工程”创新奖。

(四)创新思路,打造品牌,努力实现人口计生工作新跨越。

一是创造“结构化流程管理法”。本人根据人口计生各项工作特点,结合基层工作实际,将日常工作和创建要求进行关联度的结构分析,找准其工作各个环节的内在规律,进行工作流程改造,编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图谱》。现已成为全区计生干部、群众的工作手册、考核标准、培训教材,深受广大干部群众欢迎,今年9月被省人口计生委表彰为“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综合改革创新奖。”二是创新理念,努力创造全国第一:家庭人口文化教育基地。通过精心策划下,分步实施,努力创新人口计生宣传教育新模式,主动融入新区生态新城建设,建设“中国淮安家庭人口文化生态园”。在新区内建设家庭人口文化展、世代服务“爱吧”、人口文化雕塑群,让人们在轻松愉悦的生态环境中,得到先进的现代文明家庭人口文化的启迪。本人多次陪同市、区有关领导到省、国家人口计生委协调家庭人口文化基地命名工作。今年8月份被省人口计生委授予“江苏省人口文化教育基地”。11月份被国家人口计生委初定为“中国家庭人口文化基地”,努力让全国、让世界了解。三是创新办法,主动参与,扎实做好被拆迁家庭计划生育工作。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居民因拆迁而流动居住,人口计生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切实做好被拆迁居民及周转居住期的跟踪管理和服务工作。制订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被拆迁家庭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的通知》。让基层计生干部主动参与旧城改造项目建设;跟踪做好被拆迁居民登记、建卡、建档做好“一上门三服务”随访;做好异地安置定居户人口和计划生育情况交接工作;确保不因拆迁造成管理服务的断档,成效显著。

二、以身作则,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本人始终坚持清正廉洁的为人之道,坚持自警、自励、自省、自勉。同时还积极抓好机关廉政责任制的建设,制订了专门文件,研究了多项防范性措施,召开廉政建设学习讨论会议。教育本人和委员会全体成员都能做到遵守纪律,工作认真,廉法奉公,服务热情。一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公仆形象,当好党风廉政建设的带头人。制订和完善廉洁自律承诺制,带头签订廉洁自律承诺书,在制度上约束自己及每一名干部职工的行为,用制度管好人,从源头上防止腐败。二是自觉遵守和维护党的政治纪律。坚定不移地保持与我们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统一。积极争做党员先锋模范,时刻维护党的形象,不做有损党的事。三是严守各项规定。一年来,本人严格执行组织人事纪律,没有“跑官要官”的情况;没有违规投资证券和期货或其他委托理财的名义获取不正当利益规定的行为;没有已明显低于或者高于市场价格买卖商品房、违规购买经济适用房;没有利用职务和影响收受有关单位或个人的现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和贵重物品;没有为本人、配偶、子女和其他亲友谋取不正当利益;没有用公款报销应由本人及配偶和子女支付的费用;严格执行配偶、子女从业规定。没有借机大操大办、收钱敛财的现象;平时从不,工作日中午不饮酒,没有利用公款相互宴请、大吃大喝和进行高消费娱乐行为;没有用公款出国(境)或国内旅游等情况。严格执行公务车辆配备、使用和管理规定。四是切实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本人严格遵守行风软环境建设“六条禁令”和计划生育行政执法“八不准”规定。

三、注重学习,切实提高自身领导能力和理论水平

一是积极参加各类培训。今年以来,本人积极参加区委组织《发展论坛》和省、市人口计生委举办的各类培训,做到认真听、认真记,并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自己的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并善于运用所学知识指导实践,解决工作中的难题。11月份,本人在区委安排下积极参加赴浙江大学举办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培训班,使自己增长了许多知识,提高了理论水平,开阔了视野。二是加强个人自身自学。本人坚持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专门抽时间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本人按照年初机关干部在职学习的年度计划,认真研读了《公务员公共政策》、《公务员保密知识》、《反腐倡廉教程》等内容,完成了2万多字的读书笔记。三是加强业务理论学习。本人坚持每周一参加区人口计生委组织的集中学习,认真学习《人口和计划生育法》、《江苏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等政策法规,增长了知识,提高了业务能力。通过学习,我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找准了问题、看到了差距,理清了思路、明确了目标,振奋了精神、激发了干劲。

四、学法用法,努力提高计生法制意识和执法水平

管委会文化工作计划篇7

一、最难干的事让最能干的人来干

长期以来,计划生育工作在基层是一个谁也不想干、能推则推、能躲就躲的事。这直接导致计生干部队伍的青黄不接。有能力的人不愿干、看不到前途,有门路的人都想方设法调换工作了,整个计生队伍的状况是:年龄偏大、文化偏低、业务不熟、待遇偏少、整体素质不高,尤其是一些村(居)委会基层组织战斗力差,对"天下第一难事"干部不敢抓。据统计,2002年全县镇、村两级计生专干883人,其中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占64%,45岁以上的占48%。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群众的生育愿望与计生政策有一定距离,干群矛盾突出,管理方式上主要依靠强制执行,很多人不愿意抓计生工作,只好挑选一批身强力壮、文化程度不甚高的人员做计生工作。九十年代后期至今,这种队伍素质和管理水平已无法适应形势发展要求,从而造成计生工作底数不清,统计不实,管理混乱,规范化建设无法开展。新一届县委、县政府对症下药,下决心从根本上解决队伍建设问题,并采取了几条措施:

一是强化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组织保证。县委决定由分管组织的副书记兼管计划生育工作,这样既便于让组织部门把握全局,从计划生育工作的好坏来考察、了解乡镇领导的能力,又便于及时调整乡镇干部,让计划生育工作成为锻炼干部的试金石。2004年,县委还做出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公开招考一批年青党员干部,任命为乡镇副书记,专管计生工作;对政绩突出、留任分管计生工作的副乡镇长全部提拔为副书记。同时,选拔了一批年轻有为、大中专文化程度以上的国家公务员担任乡镇计生办主任。

二是实行公开招考,择优录用镇、村计生干部。2004年和2005年,我县先后两次招考450名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安排到村(居)委会,使每个村(居)委会大中专文化程度的计生专干达到2至3名;招考17名大中专毕业的妇幼医生安排到乡镇计生服务所,使每个乡镇计生服务所医技人员达到3人以上;2004年,又从村级计生专干中招考17人安排到乡镇计生办;对28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的计生人员实行离岗退养。2004年,县里根据村级大中专毕业生专干招考、调动、提拔后岗位缺人的状况,补招85名大中专毕业生充实了村级专干岗位,使镇、村两级计生工作人员大中专文化程度的达到60%,高中以上的达到81%,平均年龄从40.5岁下降到32.3岁,计生管理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如南山镇龙埚村计生专干黎秀程,父亲久病去世后,家境贫寒,但她吃苦耐劳、尽心尽职、深入群众,使所任职过的村委会从"三类村委会"跃上"一类村委会"。

三是提高镇、村两级计生干部的待遇。几年来,县委、县政府为了解决计生干部的待遇问题,想方设法从人员编制、经济待遇等方面给予解决,先后将18名事业编制的计生办主任全部转为公务员;非行政编制的计生服务所、服务中队人员,享受行政工资,由县拨款400-600元,不足部分由乡镇补发,与包干任务挂钩;县招考的大中专毕业的计生专干工资由县、乡镇、村三级按5:3:2的比例分担,乡镇负担的三成工资先由财政部门拨付,年终再从乡镇财政包干基数中扣除,确保每个专干工资待遇达到750-850元;乡镇自聘的村级专干工资由县、乡镇、村委会分担,达到400元以上。这既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又消除了他们"放水养鱼"、靠征收社会抚养费发工资的思想。

四是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提高计生干部的业务素质。三年来,我县先后将分管计生的乡镇领导、计生办主任、统计员和村专干250人,分四批送到南京人口干部学院学习;邀请省、市计生部门领导到我县举办培训班12次;县自办培训班8次。参加学习的县、乡镇、村三级计生干部达12000人次,使各级计生干部理论、业务水平都得到明显提高。

二、建立一套奖罚分明、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

一是建立一套激励干部成才的良好机制。我县公开招考计生干部的举措,不但解决了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又使他们在最基层、最艰苦的地方得到锻炼。为了激发村级计生专干的工作积极性,县里规定:凡被国家、省、市、县评为计生先进工作者的,在招考县、镇计生事业编制工作人员时,在总分基础上分别给予加15分、10分、6分和3分的奖励。三年来,在村(居)委会工作的计生专干,有15人通过招考或经推选当上乡镇和县直单位副科以上领导,如2005年县招考录用的3名副科级干部就有2名是村级计生专干;85人考上乡镇和各级机关公务员,如2004年县招考录用的25名公务员中就有23名是村级计生专干;18人考上乡镇事业编制计生干部,其中12人是计生先进工作者而得到加分奖励。

管委会文化工作计划篇8

一、做好立法计划组织实施和编制工作

为保证2011年立法计划的有效实施,充分发挥各专工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单位立法整体合力作用,着重抓好以下工作:一是拟定《浙江省人大常委会2011年立法计划实施方案》,对列入2011年立法计划的法规项目确定提请主体和承担法规草案起草的部门、单位,加强法规草案起草和提请审议工作,落实立法计划实施责任制。二是编制立法计划一类项目进度安排表,对列入2011年立法计划的10件一类法规项目依次细化并明确相关审议和报送时间以及责任人员等,层层落实责任,确保法规起草、审议工作进度,保证了立法计划的顺利实施。三是落实立法联席会议制度,每次常委会会议之后,与省政府法制办公室召开联席会议,通报法规草案的起草、修改和审议情况,督促做好列入下一次常委会会议审议的立法项目的准备工作。四是加强与有关专门委员会的沟通和联系,提前介入法规草案重大问题的调研,协助有关专门委员会按期完成法规草案的起草、审议工作,形成立法工作整体合力。

为提高2012年立法计划编制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确保2012年立法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着重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早谋划早安排,从8月底启动2012年立法计划编制工作,在反复调研论证、公开征求社会各方意见的基础上,提出2012年立法计划草案,确定了一类立法项目8件、二类立法项目33件,并已经主任会议讨论通过。二是坚持围绕中心,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推进生态省建设以及关系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的内容作为立法重点,切实推动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解决,为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制保障。三是正确处理立法数量和质量的关系,根据本届人大工作收官之年的工作实际,适当控制数量,确保质量。四是坚持立法计划编制与二类法规项目督查工作相结合,把各责任单位完成2011年立法计划二类法规项目调研准备工作的情况作为列入2012年省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一类法规项目的重要依据,确保立法计划编制的科学性。

二、认真做好法规草案统一审议和修改工作

先后对实施节约能源法办法(修订)、科学技术进步条例(修订)、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条例、实施食品安全法办法、风景名胜区条例、资源综合利用促进条例、河道管理条例、禁毒条例(修订)、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等9件法规草案进行了统一审议,提出草案修改稿、审议结果报告和草案表决稿,提请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做好已经常委会初次审议的道路运输条例(修订)、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修订)、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修订)等法规草案的调研、审议工作。同时,对杭州、宁波两市人大常委会报批的14件地方性法规进行合法性审查,提出批准文本草案、审议结果报告和批准决定草案,提请常委会会议审议批准。

在法规审议和修改工作中,坚持把实践科学发展观作为立法工作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中央和我省“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工作重点,着重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如在审议科学技术进步条例修订草案时,明确了我省科技进步的重点领域和推进方向,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等方面的引领作用,强调了企业创新主体的作用,采取措施激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和应用力度,补充细化了科技创新服务与资源共享,完善了科技投入体系与保障措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转型升级。又如在审议资源综合利用促进条例草案时,增加了省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工艺、技术导向目录,加大资源综合利用的促进力度,对生活垃圾和餐厨垃圾的处置和综合利用作了补充完善,在财政资金和科技支撑、生产要素等方面增加了具体的激励与扶持措施,切实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二是围绕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如在审议实施食品安全法办法草案时,进一步明确地方政府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增加建立健全“行政监管、生产经营者自律、社会监督有机结合”的食品安全全程监管机制,确立了食品安全群众监督员制度和有奖举报制度,同时对食品安全隐患较大、关注度较高的食品添加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餐饮具集中消毒等问题作了明确的监管规定,补充和完善了食品安全违法责任追究机制,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水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如在审议禁毒条例修订草案时,创新戒毒管理体制,强化、细化了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禁毒职责,明确了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并对禁毒预防措施、管制、戒毒措施等作了进一步规范,切实推动禁毒工作的开展,预防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保护公民身心健康。三是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如在审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条例草案时,为了统筹土地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明确了政府及部门职责,加强和规范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定和管理,补充、细化了土地用途空间管制、基本农田保护和农民合法权益保障等问题,切实保障我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又如在审议修改实施节约能源法办法修订草案时,为推进节能降耗工作,增加了高耗能行业限制制度和区域限批制度,鼓励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制度,在合理使用与节约能源方面补充若干强制性和鼓励性规定,明确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的主体,有效地推进了节能评估审查制度的贯彻实施。再如在审议风景名胜区条例草案时,加强了对风景名胜区内建设行为特别是重大建设项目的控制与管理,规范了对风景名胜区内影视剧拍摄、实景演艺及其他人为活动的监督管理,对于市、县级风景名胜区,虽不再纳入风景名胜区条例的调整范围,仍作严格保护的规定,以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这些风景名胜资源。

三、认真组织实施好行政强制专项清理工作

行政强制专项清理是继行政处罚清理和行政许可清理等之后进行的第五次地方性法规集中清理。为切实做好本次法规清理工作,确保清理工作的全面性、准确性、科学性,维护法制统一,着重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及时谋划制定实施方案。8月下旬,研究起草并由常委会办公厅印发《关于对我省地方性法规开展行政强制专项清理工作的实施方案》,将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在1979年-2011年8月期间制定的172件现行有效地方性法规纳入本次专项清理的范围,明确清理的重点和清理标准。二是专门组织成立了清理工作小组,将审查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处室及责任人,对列入清理范围的172件现行有效地方性法规进行逐件排查。三是坚持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对清理审查中发现的疑难问题先后两次召开行政强制专项清理讨论会进行了讨论,对相关问题初步达成了共识。同时,还专门就审查的疑难问题向全国人大作专题请示和汇报。11月和12月,综合各地各方面意见,按照分类处理的原则,将涉及行政强制的66件法规分为四类:一是根据2011年一类立法计划已修改或提请初审的法规有禁毒条例和道路运输管理条例等2件;二是向常委会提出集中修改议案的法规有专利保护条例、反不正当竞争条例等20件;三是同时存在其它问题或因上位法的修改,建议根据情况逐步处理的法规有取缔无照经营条例、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等11件;四是涉及行政强制不需修改的法规有松材线虫病防治条例、陆生野生动物保护条例等33件。2011年底前,就本次地方性法规清理工作向常委会会议提出清理工作报告,并上报全国人大常委会。

四、完善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工作机制

不断健全和完善立法工作机制,不仅是科学立法、民主立法自身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立法质量的重要保障。一年来,着重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实施立法计划预安排制度,将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促进条例、湿地保护条例列入2012年立法计划项目,确保立法工作的滚动实施。二是创新立法调研和论证工作,如食品安全是全社会极为关注的焦点问题,在制定实施食品安全法办法过程中,除了坚持法规草案网上公开、组织专家论证等方法外,还采取了公开登报征求全社会意见,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集体调研,邀请食品及其相关产品生产经营者代表、食品消费者代表及其他有关方面的代表举行公开听取意见会,常委会三次审议通过等举措,更加全面深入地听取社会各个方面的意见,进一步提高立法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取得良好的效果。三是为进一步发挥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代表在地方立法中的作用,拟定《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省人大代表参与立法调研工作办法》,经常委会秘书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办法主要根据立法工作流程,对各个工作环节保障常委会组成人员、省人大代表以及非省人大代表的秘办领导参与立法调研工作,作了制度性规定。根据个人意向,邀请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代表参加科学技术进步条例(修订)、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条例、实施食品安全法办法、风景名胜区条例、资源综合利用促进条例等法规草案的立法调研工作,直接听取基层意见,深入、系统地了解和把握法规草案存在的问题,提高法规审议的质量。四是为保证法规的有效实施,对2006年至2010年省法规配套规范性文件制定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并专门印发法制工作简报予以通报。为促进法规配套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还拟定《关于地方性法规配套规范性文件制定的工作程序》,报主任会议讨论通过。同时,法工委还制定《关于落实法规配套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的规定》,并自5月份常委会会议后,逐件向有关机关发出《关于报送法规配套规范性文件制定情况的通知》,督促做好法规配套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五是加强立法宣传工作,会同研究室完善新闻通气会、新闻会、法规公告等工作机制,并通过网络知识竞赛、专题讲座、条文释义等多种形式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引导社会公众正确理解新制定的法规,为法规正确、有效实施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五、积极、慎重地开展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

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是监督法赋予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是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统一的重要保障。一年来,共接收、登记、分送报送备案审查的规范性文件47件,其中省政府报送规章5件,其他规范性文件18件;杭州、宁波市政府报送规章14件;设区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报送规范性文件10件。一年来,着重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认真做好备案工作,积极开展主动审查工作。对报送备案的规范性文件,逐件做好接收和形式审查工作,确保符合备案要求。认真按照规定的流程和职能分送有关专门委员会审查,同时落实法工委工作人员进行主动审查,做到有备必查。二是拟定《关于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的意见》,于2011年4月经主任会议讨论通过,着重就加强领导、健全机构、督促备案、突出审点、加大审查工作力度、做好沟通和纠正工作、创新和完善工作制度等提出明确要求,全面推进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三是进一步明确政府规范性文件备案范围。在与省政府办公厅、法制办多次研究、沟通的基础上,于2011年5月以办公厅名义向省政府办公厅发出《关于明确省人民政府报送备案的规范性文件范围的函》,要求省政府办公厅报送规章、决定、命令和法规配套规范性文件。四是加强对市、县、区人大常委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的调研和指导。通过调查统计,了解市、县、区人大常委会开展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的情况,对有关备案、审查、处理等工作进行研究分析并以法制工作简报形式通报。五是召开全省人大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会议,交流做法与经验,推动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开展。六是加强与各地的日常工作联系和沟通,对各地有关备案审查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予以答复和指导,或者及时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请示,促进工作顺利开展。

六、做好五年立法调研项目库调整准备工作

2009年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讨论通过的《浙江省第十一届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调研项目库》涵盖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体现了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的立法工作重点,较好地发挥了在地方立法中的指导作用,适应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十二五”的开局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对我省立法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新形势新发展新需要,增强立法工作的前瞻性和指导性,从8月份启动了五年立法调研项目库调整工作,要求省各有关单位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贯彻“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围绕推进生态省建设、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设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等重大决策,提出需新增加的立法建议项目(包括修改、废止),或根据客观形势的重大变化,提出拟删去的立法建议项目。目前已经收集了50多件立法建议项目,将进一步调研论证,为立法调研项目库调整或补充做好准备工作。

七、具体做好代表议案办理等其他各项工作

一是代表议案等办理工作。办理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主席团交付审议的代表议案4件、代表建议1件以及省政协交付的政协提案3件。代表议案的审议结果报告已经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办理闭会期间代表建议1件。二是法律法规询问答复工作。答复法律法规询问4件,其中书面答复3件。三是全国人大下发的法律草案征求意见工作。对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下发的个人所得税法等7件法律草案进行认真研究,经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见,及时上报修改意见建议。四是编印法制工作简报24期,为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法规草案提供参考。五是法规基础资料编印工作。编印《浙江省地方性法规目录(1979-2010)》。编印《浙江省地方性法规电子库(2011年5月)》。做好《浙江省地方性法规汇编(2011)》编印工作。与省政府法制办共同做好《浙江省法规规章全书(2011年版)》的整理、编辑、校正。六是课题调研工作。参加主任会议成员重点课题调研,完成《关于“十二五”时期浙江地方立法工作的若干思考》的工作任务。七是会务和接待工作。召开全省立法工作座谈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座谈会,召开省与杭州、宁波两市立法联席工作会议,多次参加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及外省人大召开的研讨会,交流立法工作经验。接待全国人大及兄弟省、市来访考察20多批次。八是地方立法网工作。做好地方立法网的法规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网民意见建议整理和沟通反馈,以及立法信息和理论文章采编、加载、更新和维护等工作,畅通公民有序参与立法工作的渠道,推进立法公开,为常委会审议法规提供更多的民意参考。

八、努力加强自身建设

自身建设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一年来,认真组织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同志在十七届中纪委第六次会议上的讲话、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及3月底省委工作会议有关部署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工作的精神,召开法工委务虚会,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学习省委十二届九次会议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决定、十二届十次会议关于大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决定,并结合立法实践工作进行专题研究。积极参加创先争优、深化作风建设和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参与“之江先锋”创先争优闪光言行展示评选,创建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深入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排查廉政风险,制定防控措施,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确保防控机制建设取得实效。

一年来,法制委员会认真履行法定职责,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一定成绩,但与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和常委会的工作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主要是立法调研论证尚需进一步深入细致、法规配套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尚需进一步督促完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力量尚需进一步加强等,要努力在今后工作中不断改进、逐步解决。

2012年是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的收官之年。法制委员会要在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精神,按照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总要求,积极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提高立法质量,加倍努力,开拓进取,不断创新,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一、做好立法计划的组织实施。认真做好列入2012年立法计划一类项目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促进条例、湿地保护条例、国防教育条例(修订)、农业机械化促进与农业机械安全管理条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修订)、实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办法(修改)、沿海船舶边防治安管理规定(修订)、海域使用管理条例等8件法规草案的统一审议工作。做好对舟山群岛新区条例等33件二类项目的立法调研准备督查工作。继续做好已经常委会初审的道路运输条例(修订)、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修订)、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修订)等3件法规草案的调研、审议工作。改进立法计划编制工作,做好2013年立法计划和五年立法调研项目库的编制准备工作。召开全省人大立法工作座谈会,加强立法知识的培训和工作指导。加强与杭州、宁波两市人大和景宁畲族自治县人大的联系沟通,做好上报法规的审查批准工作。

二、继续做好地方性法规专项清理工作。根据清理审查和调研论证的结果,对部分法规进行修改。健全和完善法规清理工作机制,促进法规修改和废止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三、做好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加强工作机构和力量建设,创新工作方法,完善工作程序和制度,突出审查工作重点,加大主动审查工作力度。同时,加强对市、县、区人大常委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的指导和督查,督促其依法开展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全省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

四、积极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进一步改进立法工作,完善立法工作机制,探索实践立法最佳性决策,提高立法质量。进一步突出地方特色,切实转变立法工作重点,突出加强社会领域立法,重视法规的修改完善。进一步完善立法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改进法规起草模式,完善立法沟通协调机制。进一步改进和加强立法调研和论证机制,促进法规草案审议和表决程序的科学化。进一步改进立法公开和公众参与立法工作,提升地方立法科学化、民主化的水平。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立法技术和立法方法。进一步健全法规审议机制和制度,不断提高法规草案审议的质量。

管委会文化工作计划篇9

【关键词】会计委派制 高校财务管理 应用 探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2C-0085-02

一、会计委派制的概念及产生背景

(一)会计委派制基本概念。会计委派制的本质内涵是指政府或产权管理机构直接委托并指派财务会计人员到相关企业中工作,委派人员直接代表政府或产权管理机构,主要负责监督企业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所有经济资金行为。会计委派也可以理解为所有者委派制度,是一项全新的管理措施,能够从根本上分离企业与资金之间的联系,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

(二)产生背景。财务会计是企业运营过程中的重要构成因素,在其良好发展道路上发挥着非常关键的影响作用。目前财务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部分企业领导主导意识较为强烈,阻碍了会计工作的正常运行,甚至篡改会计信息或数据,设置几套账簿,偷税漏税,私吞公款。另外,还有一些会计工作人员没有遵照职业操守,利用岗位职能为违法犯纪行为提供便利。以上问题严重威胁财务会计职能的正常发挥,甚至降低会计信息真实性,对社会经济秩序产生负面影响,直接损害国家与人民的切身利益。因此,探索有效的会计管理及监督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会计委派制的出现,为解决以上问题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高校会计委派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委派会计人员所处地位影响到其工作的开展。大多数委派会计人员是高校财务处与人事处代表联合下文任命的,代表学校对被委派单位的财务及各项经营活动进行监督,而被委派单位的负责人也是学校任命的,全权负责管理企业,拥有单位的经营权、人事权及管理财务权等。这无形中就把委派人员推到了企业的对立面,使委派人员在被委派单位容易陷入孤立被动的尴尬局面。对于被委派单位管理层和其领导下的会计系统来说,委派财务人员属于外来人员,极易被架空,发生利益冲突时,被委派人员往往就难以及时掌握真实的经济活动信息,使其委派职能发挥受到限制。另一方面,被委派人员既是监督者,又是被委派单位的经营者,在其个人利益与派入单位经营者的某些利益相挂钩的情况下,就委派人员在开展正常工作中约束制止不规范会计行为的同时就要冒着牺牲个人利益的风险,这将影响委派人员照章办事的工作态度,打击其工作积极性,难以发挥财务监督的独立性。

(二)高校对自身财务管理主体地位的认识仍然模糊。在我国高校,过去长期实行的分散会计核算模式中,财务管理工作与会计工作统一由单位财务部门负责,这常常导致人们混淆了财务管理与会计的概念,从而出现了集中核算后,有的领导认为既然会计日常的记账都移到了会计核算中心,单位就不再履行任何职能。特别是高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后,要求将高校所有的财政性经费乃至业务性收入全部上缴到财政统一账户下的分类账户中,由银行代收、财政统管,并且支出也须经财政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使用,这也使得单位负责人对经费支出的审批权用得比较随意,认为既然每笔支出都要由核算中心审核后报销,把关问题是核算中心的事情。伴随而来的是,单位经费支出大量超出用款计划、预算执行失去有效的监督和控制以及投入不讲效益,花钱不精打细算,浪费严重。实行会计委派制后,高校对自身财务管理的主体地位认识仍然模糊,财务管理职能也有所弱化。

(三)财务资金计划管理尚缺乏规范。资金计划的编制相对来说可能并不完整准确,但是在执行过程中随意性较大。在实际操作中,高校虽已编制了部门资金计划,但计划定额和支出标准不够准确,尤其是项目计划的编制尚未摆脱基数法;基本支出计划定额标准缺乏对发展预测的佐证,前瞻性的科学依据不足;按经济支出分类编制的计划缺少合法依据,如招待费、其他费用支出计划编制难以准确把握。因此,超计划指标和不足指标的现象时有发生。计划编制的不规范、批复不及时、年度计划调整频繁等因素,均会造成计划编制、执行与资金管理间缺乏有效衔接制衡。

三、在高校财务管理中应用会计委派制的措施

(一)树立正确理念。会计委派制牵涉的范围及内容都非常广泛,多方面利益纠葛,矛盾阻碍严重,施行难度系数比较大。因此在推广应用会计委派制度之初,首先应通过思想传播来帮助高校相关人员树立正确理念,争取获得各级领导人员高度重视,审计、财务、监察等部门的全力配合与密切支持。树立正确理念是开展会计委派制度的先决条件,能够为具体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另外高校领导还可以组织专业人员形成会计委派工作领导班子,负责领导并推动落实会计委派工作,从制度及组织上确保会计委派制工作获得顺利施行。

(二)选择最佳委派类型。目前我国高校普遍使用以下几种委派形式:一是委派到各下属教学机构,包括所有二级教学院系。二是委派到管理体系正位于逐渐往企业社会化转变阶段的实体,比如后勤服务机构或公司。三是委派到具备独立的核算资格,却不被赋予法人资格,比如研究所和实训实验基地或工厂。四是委派到在具备独立核算资格条件下被赋予法人资格的实体,比如由高校主办的一系列企业。

在会计委派机制实际操作过程中,应依据各下属单位具体情况挑选最佳的委派类型,并区分部门设置会计核算机构。一般由高校财务处领导会计核算机构,确保各行政、教学部门预算管理机制,各方面资金使用及所有权维持稳定状态下,以内部机构为主要对象落实集中管理、分户核算的资金管理控制模式。以上要求,高校下属部门不具备另外设置会计机构、人员、账户的权力,所有在日常活动中产生的费用都属于会计核算机构管辖范围,这样能够持续强化资金监控力度,并且能够对下属部门日常经济行为产生约束力。

按照企业化要求运行的各高校下属单位,例如实训基地、校办企业、后勤服务机构,可以通过设置校企财务科来落实会计委派工作。这些单位的财务科也由高校财务处统一领导。由于高校中存在较多数量的下属单位,业务范围及内容都较为繁杂,为了深入挖掘会计委派制的潜在作用,可以经由会计、出纳、审核员全员委派的方式来获取更为理想的监控效果,为高校财务处在最短时间内掌握各下属单位财务情况提供便利,从而增强财务信息的实效性。注意学院学报、工会、教育基金会等方面核算业务的特征,这几个方面并不会涉及过多的经济费用问题,因此要根据实际业务及工作量来安排适当的财务会计人员,避免人力及物力上不必要的浪费。学院学报、工会、教育基金会核算工作主要由委派会计人员进行,定期将财务报表上交至高校财务部门。

(三)制定落实办法。高校领导者应全面了解并掌握院校实际情况,并结合相关法律和文件来制定有效的会计委任制度落实办法,具体法律和文件包括《会计法》,监察部、财政部《关于试行会计委派制度工作的意见》等。落实办法中应明确规定被委派财务工作者的工资、福利、奖惩、编制等与实际用人单位之间不存在联系,高校承担被委派者所有的费用及开支,另外被委派者也无权享受用人单位提供的任何优待。制定落实办法不仅可以排除被委派财务工作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可能出现的利益联系,而且能够为会计委派工作提供制度保障,确保满足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要求,降低人为因素产生影响出现的频率,以此迅速提升会计委派服务质量与工作效率。

(四)强化管理力度。高校财务处应制定详细具体的委派会计工作人员基本准则,工作内容及职责包括必须时刻保持正确的思想理念,认真执行贯彻我国各项财务规章制度,认真落实会计核算工作,积极发挥监督职能。委派人员主要负责高校下属单位所有的会计活动及业务,编制月季财务报表及年度计划,编写资金分析及年度决算报告,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将有效的财务资金信息送至领导者手中,以提升决策的准确性及可行性。会计委派工作人员应定期向高校主管财务部门报送报表,同时负责报表信息的真实合法性,及时报告各下属单位出现的重大经济资金流动或支出事项。会计委派人员必须严格坚守我国财务法律法规,秉承公正、公平、公开的态度监督各下属单位日常财务工作。严格把关资金流动及支出,避免出现不合理开支现象;拒绝各下属单位所有的不合理要求,及时向高校财务处报告严重经济违规行为;定期并主动向高校财务处汇报相关工作,自觉接受审计、税务、财政等政府部门的监督。

(五)落实会计委派考核制度。会计委派工作人员日常考核主要由高校财务处负责。考核内容如下:会计委派工作人员福利、工资、奖金、培训、学习、年度考核、晋升等;工作表现、业务绩效、劳动纪律、日常出勤、人员流动相关手续的办理与转交等。高校财务处负责人可以按年度对会计委派人员施行考核评估,也可以将各下属单位意见纳入考核范围,最终结果作为该人员续聘、解聘、奖惩的原始依据。会计委派人员一般同时接受高校财务处与实际委派单位的领导及监督。在实际操作中还应深入挖掘审计监察处潜在的职能,监督各下属单位资产运营、财务支出流动情况,防止高校资产流失。

【参考文献】

[1]胡国柳,曾春华.会计委派制背景下的高校财务管理创新[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

[2]姜玉梅,袁志刚.浅析会计委派制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J].科技创新导报,2008(7)

[3]吕艳梅.基于高校财务改革下的会计委派制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4]宋鹏.完善高校会计委派制的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7)

[5]陈媛惠.加强和完善高校会计委派制的实践与探索[J].现代商业,2012(7)

[6]周德杰,杨国栋.对高校实行会计委派制的探讨[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 (10)

[7]孙大海.浅谈高校校办经济实体会计委派制的完善[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报,2010(5)

管委会文化工作计划篇10

一、20*年完成的主要工作

为了改变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体制不顺、职责不清,重批轻管,缺乏监督的弊端,我委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要求,改革管理体制,创新工作机制,构建新型管理方式,取得了市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好评。

(一)推进“三大改革”,实施“阳光规划”,构建新型规划管理方式

1.改革规划体制,市规划委、市规划院、分局一体化工作机制初步建立市、区两级规划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各区县规划局调整为市规划委的派出机构,确定了统一内设机构和职能,考察任命了新的领导班子。从去年9月1日起,委机关与各分局实现联网办公,各分局按照新的审批权限、统一的程序、工作周期和统一的标准进行审批,初步实现了项目审批权的较大幅度的下移。为保证衔接,通过联席会、协调会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各分局规划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对分局工作人员进行了多次审批程序、计算机网络方面的业务培训。分局已经承担了1/3的审批量。

市规划院体制改革方案拟就。按照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本市规划管理体制的通知》要求,市规划院调整为市规划委所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其主要职责是受市规划委的委托负责本市城乡规划的组织编制和论证工作,承担市政府交办的有关规划编制任务。目前,市规划院改革方案已经上报市政府。

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初见成效。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确定了“两个统一”、“两个分离”、“两个加强”的内部机制调整思路。依据工作性质整合机关内设机构,建立新的工作机制。将市规划委内部各处室分为政工行政保障、政策技术支持和规划建设管理三个组团。调整管理处设置,将原来按区域划分处室、全程管理的模式调整为按审批内容划分处室、分阶段管理的模式。涉及的11个业务处室的96个职位进行了重新竞争上岗,同时允许市规划院和分局的处级领导干部竞争委机关的领导岗位,实行轮岗和交流。仅用两周时间即完成了处室和人员调整,一夜之间实现了新旧办公系统的切换,确保了审批工作正常运行。其后多次召开协调会,职能和工作方式的转变已经初见成效。

2.实施“阳光规划”,推出以“一图、一书、一网”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公开化措施

为有针对性地解决规划不公开,审批存在随意性,缺乏社会监督的问题,决定下大力气系统地推进规划公开工作。“一图”是指公开已审定的各类已审定的规划图。目前除城区以外的14个区县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各类规划图,已编印成册公开发行,受到各区县和社会各界的普遍欢迎和高度评价。“一书”是指《*地区建设工程规划设计通则》和《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守则》。现已向有关单位发售。

“一网”是指利用电子信息网络,包括内网、政务专网和外网。内网即规划管理办公自动化系统已经升级,对建设项目的审批实现了全过程监控,实行严格的审批周期制度。政务专网已经整合了市规划、水利、园林、文物等单位的信息资料,制作完成了电子地理信息地图,已提供给市委、市政府信息中心、市国土房管局、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等单位使用。

依托市电子政务专网骨干和区县政务专网平台,建成委机关与区县分局的高速信息通道。“一网”办公打破了委机关与区县分局规划行政审批工作的时空界限,降低了信息传输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实现了全市范围内所有建设项目办理过程的可视化,规划审批成为阳光作业。保证了规划审批管理的公开、高效,也促进了我委的勤政廉政建设。

3.强化督查、督导,开展技术协调,大力推进审批规范化

为推进依法行政,规范审批,成立了由委领导直接负责的“依法行政督查督导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已审批的建设工程规划审批件的督查督导工作。每两周一次,按10%的比例抽查上两周各管理处室办理的规划审批件,主要核查违法、违规审批。一旦发现,在全委通报。这一工作在全委反响很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已开展了15次,从2465个审批件抽取250件,存在问题卷数49件,占总数的19.6%。同时,对规划分局的督查督导也已开始。为及时有效的解决内部机制调整后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建立了协调会制度。定期召开由主管委领导主持的有关处室、分局参加的规划审批衔接会十几次,研究解决审批工作程序和技术衔接问题,不断完善运行机制。

通过一年的努力,在规划管理方面,初步理顺规划系统内部三方关系,对内加强监管,对外扩大公开,正在逐步形成运行协调、监管有序、规范透明的新型管理方式。

(二)编制“三大规划”,推进规划设计竞赛,提高规划设计水平

1.“三大规划”进展顺利,战略规划得到肯定

为了扭转城市规划宏观指导不够,城市空间无序蔓延的趋势,组织中规院、市规划院和清华大学三家编制单位开展了《*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确定了京津冀区域发展战略,提出了“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发展新格局。研究成果得到了市领导和国务院领导的肯定,为总体规划修编提供了空间战略指导。

为加强城乡规划的宏观调控力度,组织编制完成了《*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年—2008年)》,确定了近期*重要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建设的空间布置和建设时序等问题。现正在准备上报建设部。

《*城市总体规划》修订的准备工作已经开始,目前已完成《*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回顾与评价》、《*城市总体规划的民意调查》,初步拟订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计划和重点专题研究项目。

2.加强了名城保护、绿化和基础设施规划

为完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体系,全面有效地对*旧城进行整体保护,组织重新核定了第一、二批历史文化保护区,扩大并完善了保护范围,初步提出了第三批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范围。同时,启动了第二批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

开展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更新研究工作。对旧城路网结构进行了统计分析,探寻旧城路网的适宜密度和尺度,对控规规划地块进行了分层统计,研究单个规划地块的控制规模,研究旧城边界界面情况。对旧城范围内的危改项目进行了调研、归类、分析,针对不同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处理原则。

在经市政府批复的《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上,组织制定了《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规划的实施意见》;编制完成了《*市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限建区控制性规划》(试点);划定了《*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第一批绿线。

与市有关部门共同组织了《*市中心地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市电网空间布局规划》以及《*市通信管道规划》等重要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其中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的规划纲要和编制大纲已经市政府批准,预计20*年6月完成。电网空间布局规划20*年完成了500千伏、220千伏、部分110千伏变电站布点和架空走廊保护规划以及电缆隧道规划,计划20*年3月完成全部成果,上报市政府审批。通信管道规划已上报市政府审批。

3.区县域总体规划、卫星城、小城镇规划不断完善

为促进郊区小城镇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我委与有关部门共同组织开展了“*市中心镇环境规划”的编制工作,组织制定了“*市中心镇环境规划编制要求”。审查了房山区长沟镇和昌平区小汤山镇的环境规划。

去年我委审批区县域、卫星城、边缘集团等各类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56项。组织开展了顺义区后沙峪镇和通州漷县镇等小城镇规划试点的规划方案征集工作。

4.控规调整和重点地区城市设计有新进展

在中轴线城市设计国际征集活动的基础上,去年上半年完成了总体规划方案的深化和综合,编制完成了《*中轴线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组织开展了“*永定门城楼复建及南中轴部分地段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征集活动,邀请了5个国家的规划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形成了综合方案,为南中轴的整治提供了指导。

为进一步完善和维护《*市区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调整了控规80项。组织相关部门对市区控规按地区进行修订进行了研究,完成了新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管理办法。

5.扩大规划设计竞赛,拓展规划研究的思路,发挥中央单位、专家和社会咨询组织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提高规划编制和设计水平,我们采取“开门搞规划”的做法,进一步开放规划设计市场,吸引国内、国际一流的规划设计力量,参与*的城乡规划编制和建筑设计。同时,广泛吸纳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的意见,进一步扩大公众参与。目前,奥林匹克公园、国家体育场、馆和中央电视台等重要项目都已经采取了规划设计方案征集的方式,优选出了一批优秀的设计方案。

探索引入市社科院、市心理所等科研、咨询单位开展规划问题研究的新模式,关注经济、社会变化对规划工作的影响,完成了《*市居住人口的空间变动与郊区化发展研究》、《*经济发展趋势及其就业人口变化研究》、《*历史文化保护区引入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研究》、《*市区绿化隔离地区规划实施情况调研》等重大课题的研究工作。首次将市民对规划工作的要求和意愿作为调查对象,开展了针对总体规划的大范围抽样入户调查和社区座谈,《*城市总体规划民意调查》工作引起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受到市民的普遍欢迎。

充分发挥首规委专家咨询组织的作用,广泛征求各方面专家对规划方案的意见和建议,提高城市规划建设决策的科学性。20*年共召开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专家咨询会150次,邀请专家900人次,其中首规委专家90人次,参加人数106人,占首规委专家总数的85%。主要开展了奥林匹克公园主体育场和游泳中心、南中轴、商务中心区世贸商业中心、大栅栏危改区、地铁四号线和五号线、城市雕塑设计、首都机场扩建等重大建设项目的规划咨询论证工作。初步形成了重大规划的编制和审批过程中,依靠专家,广泛听取专家意见的新型工作机制。

“三大规划”等规划编制工作,抓住规划观念创新和方法创新,加强宏观规划研究,扩大规划设计竞赛,推动规划设计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三)加快重点功能区和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工作,推进城市现代化进程

20*年是奥运工程规划设计全面启动,重点功能区加快建设,基础设施全面推进的一年,规划前期和设计工作十分艰巨。

组织完成了奥林匹克体育公园详细规划,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和中心区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国家体育馆、奥运村、会议中心、国家网球曲棍球中心等项目的规划工作。

完成了中关村科技园区西区海淀镇南街、彩和坊路,区内道路及雨污水、中水、上水、天然气、电力等管线设计、中关村软件园一期市政道路设计的规划审批。完成了北大科技园、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二期控制性详细规划,正在进行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国际招标。

审定了中央商务区中中央电视台新址、万达广场南区、万通中心等项目的规划设计方案。世纪财富中心、中环广场、*银泰中心等项目已经开工建设。

在道路交通建设方面,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认真完成规划审批工作。已审批开工的地铁线路有:地铁四号线、五号线、十号线、奥运支线。八通线全线通车。三环路道路改造工程已完成。京蓟公路、五环路、108国道已全线通车。京承高速公路(三环~四环段)正在建设中,二期(高丽营~沙峪沟)、六环路(黄村~良乡段、温泉~西沙屯段)等规划方案已审定。奥运配合道路工程北辰西路等已开工建设,西直门、东直门交通枢纽设计方案已审定。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强对市政专项配套、供水、供电、环境治理、生态绿化和水利项目的规划协调,减少中间环节,加快办理,保证了重大项目的顺利实施。配合完成了十三陵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转河治理工程、通州区自来水供水配水工程、清河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怀柔应急水源等工程的前期规划配合工作。完成了沙河、良乡高教园区部分道路的规划审批。

此外,我委还进一步规范地名审批管理,及时统一并启用地名管理专用章。认真做好全市性的无障碍、户外广告、邮(信)箱、便民早点、小商品和蔬菜站、公共厕所、数字信息亭等设施建设的综合协调工作。

(四)完善法规体系,加强规划监督,加大设计质量监督,严查违法建设和违规设计

1.规划立法有突破性进展

完成了《*市测绘条例》、《*市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办法》、《*市建设工程招投标监督管理规定》、《*市城市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执照费实施细则》、《关于贯彻实施建设部〈城市绿线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市规划委员会关于贯彻建设部〈关于加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规划管理工作的通知〉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建设工程用地内雨水资源利用的暂行规定》,《44号令的行政处罚细则》和《*市规划委员会应急反应机制》、《关于加强新建居住区规划审批中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管理的通知》等法规规章的制定。

《*市无障碍环境条例》、《*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以及修订《*城市规划条例》的立法调研工作进展顺利。委托清华大学、中规院、市规划院和市规划学会进行《国际国内规划法的综合比较研究》、《<*城市规划条例>执行情况及规划实施机制、公众参与机制研究》、《*城市规划编制与审批体系评价及立法建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国际化大都市建设问题研究及立法建议》四个重大课题的研究已完成,为明年完成《条例》的修订工作奠定了基础。

制定了《行政审批事项程序性规定》、《城市规划公示管理暂行办法》,废除了《关于严格控制高层楼房建设的规定》等一些不利于当前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法规、规章。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地下空间安全使用管理办法》等80多项法律、法规及规章的协调工作。

2.利用卫星查违,加大规划监督和查处力度

继续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将“创建无违法建设地区”活动推广到远郊区县。应用卫星监测违法建设系统,制定了《利用卫星查处违法建设工作实施方案》,通过对卫星影像图的核查,共发现了751处违法建设。制定了《<*市城市规划条例>行政处罚办法》的处罚细则,统一了委执法大队和分局的处罚标准。执法大队及各规划分局共对全市4878项总建筑面积1.13亿平方米的建设工程实施了规划监督。并与有关单位共同组织,共拆除各类违法建设和临时建筑约361.8万平方米,其中违法建设323.8万平方米,临时建筑38万平方米。全市共查处违法建设1552处,建筑面积93.2万平方米,罚没款约1.56亿元。

3.加强勘察设计质量的监督管理

继续推行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制度,组建了施工图设计文件专家委员会,建立了设计文件审查网络管理系统,定期对审图单位的审图质量进行监控。完成了第四批勘察设计单位换证工作。至此,*地区甲、乙、丙、丁级共755家设计单位的换证已全部完成。完成了2002年度规划、测绘、勘察、设计单位年检,并登报、上网公布。进一步建立了勘察设计招投标管理机制,制定了《*市建设工程招投标监督管理规定》,制定了有关评标专家库管理办法,目前正在建立评标专家库。

(五)以优化发展环境为重点,大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各部门、各单位齐心合力,各项工作取得突出成绩

机关党建工作紧紧围绕实施“三大改革”,组织编制“三大规划”,实现“阳光规划”,努力构建公开、公正、规范、高效的规划管理工作机制这一目标,组织干部党员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开展优化发展环境主题教育活动,制定和推动实施优化发展环境的措施,引导大家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增强创新意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千方百计为加快全市经济发展做好服务,为全委中心工作的圆满完成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按照把党风廉政建设与规划管理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的思路,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重点,推动反腐倡廉各项工作的落实。制定了《市规划委系统实行廉政谈话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性文件。委党组和领导班子在廉洁自律上率先垂范,各级领导干部自觉做到“五个亲自”、“三个抓好”和“两个同时”。纪检监察工作全面参与规划审批的督查督导,发挥了有力的指导和监督作用。广大党员、干部的自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不断增强,从政行为进一步规范。特别是加强了行业作风建设和源头治理,使优化发展环境工作初见成效。

干部人事工作紧紧围绕“三大改革”,坚持与时俱进,积极组织制定和细化分局、规划院和内部机制调整的有关方案,按照改革的要求,研究提出了分局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制定并实施了内部机制改革人员竞争上岗和轮岗的方案,为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了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特别是针对新形势对城市规划工作的要求,全面推进干部队伍素质建设。在委机关、执法大队和分局范围内,强化公务员依法行政教育和岗位培训,组织了“一书”等规划管理业务的全员培训。为加快分局干部队伍建设,制定了《市规划委所属分局20*-2005年人才培养规划》,举办了《城市规划和规划管理高级研修班》,使分局规划管理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专业素质得到了提高。

由于我委的党风廉政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常抓不懈,干部队伍不断优化,先进事迹不断涌现,形成了弘扬正气,表彰先进,惩戒违规行为的良好风气。在“非典”期间出现了战斗在小汤山医院等第一线的原市政处、郊二处等同志的先进事迹。随着内部运行机制调整,经办人员变动较大,各管理处的同志克服现状情况不熟和工作衔接出现的问题,加班加点,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认真细致的工作,保质保量的完成了规划审批工作,努力为建设单位提供优质服务。科技信息处为配合机制调整,连夜加班调整切换办公系统,我委的网站在*市网站评比中被评为优秀网站,并在委办局中名列第一。财务处坚持以我委中心工作为重点,想方设法保证所需资金到位,完成了我委部门预算和财务决算编制工作,荣获*市2002年度行政事业单位决算评比一等奖。办公室等部门的同志,经常加班加点,用辛勤的工作,默默无闻地维护着市规划委的形象。

20*年,我委机关共核发各类审批件11402件。其中,审批建设用地规模约3830公顷;审批建筑面积约3797万平方米;审批各类市政管线约488万米。

(六)各分局、各单位努力工作,成绩突出

市规划院在机构编制、经费、人事分配制度等改革方案尚未落实的情况下,按照《*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本市规划工作管理体制的通知》的要求,主动进行职能调整,不再接受建设单位委托的控规调整等规划任务,集中力量加强首都城乡发展的战略研究和城市建设中重点问题的研究,加强区域、市域城镇体系布局、道路交通、市政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综合规划的研究,加强重点地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深化工作。全年共完成市政府下达的规划研究、编制任务52项;其中包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的研究和综合、《*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编制等。完成市规划委下达的规划研究、编制任务122项;完成中央、部队和市政府相关委办局、区县政府提出的规划研究、编制任务64项;为规划委规划管理部门提供各种技术服务470项;开展规划科研课题22项。

各分局以市、区规划管理体制改革为动力,克服“非典”和审批权限下放后工作量大增的困难,比较圆满地完成了规划管理的各项任务。按要求调整了科室设置,规范了科室职能,建立了与委各处室对应的运行机制。进一步规范审批程序和审批环节,规范服务,不断提高审批质量和效率。怀柔分局加强服务意识,设立了全程办事管理室;丰台分局实行“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工作日全日对外办公”等制度,规范审批报务;开发区规划局把工业项目的规划审批从三级调整为二级或一级,加快了审批速度。朝阳、海淀、通州等地区审批量增幅较大,分局领导班子积极采取措施,加强与机关各处室的沟通,保证了工作的顺利过渡。东城、西城、崇文、宣武以危旧房改造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为重点,努力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

结合“三大规划”,积极推进各区县的规划编制工作。配合编制“空间战略发展规划”,积极为确定区域发展方向献计献策。大力开展区域规划、卫星城和乡、镇域规划,以及各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顺义分局以奥运会、机场扩建和汽车基地建设为契机,各项规划编制实现新的突破。房山、密云、延庆、平谷、门头沟以区域规划、卫星城规划、乡、镇域规划为核心,城乡规划取得新的进展。通州、大兴、昌平、石景山等地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各专项规划不断深入。

积极开展规划监督和违章查处工作。对建设工程实施全过程监督。并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加大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拆除各类违法建设和临时建筑。

加大规划宣传和信息化建设工作力度。各分局认真组织各区县规划图册的编制和规划展览馆区县规划展区的备展工作。房山分局充分利用全市唯一的区县级规划展览室,以及《走向未来》规划宣图册,向社会展示规划和建设成果;顺义分局通过“一科带四镇”工程,加强规划宣传和指导、监督工作;海淀分局不断完善“海淀区规划图形数据库;西城分局围绕“数字西城”,开发网络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崇文分局正在抓紧制作《崇文区城市建设及远景规划模型》和《崇文区城市规划虚拟工作系统》。

20*年,各分局共核发各类审批件6630件,审批建设用地约3328公顷,审批建筑面积约3670万平方米。

后勤服务中心增强主动服务意识,特别是在“非典”期间,全力以赴,发挥了强有力的后勤保障。为了使全委的工作人员有一个舒适的办公环境,及时调整办公室,购置、维修办公用具等。机关食堂工作突出抓好安全、卫生、营养、健康四个方面。加强行车管理,积极开展交通安全的宣传教育,派出专人为全委及时维修车辆。对八里庄、定慧寺宿舍区实施了庭院绿化工程,改善了干部职工的居住环境。

规划展览中心进一步加大城市规划宣传力度,积极筹建*规划展览馆,为建设一个全国一流的规划展览的窗口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划、制作和布展。

雕办在“非典”期间在网上推出“融入自然、共享空间、雕塑生命”的艺术作品网上展。并在王府井大街举办了展览。*国际雕塑公园正式命名并完成了二期雕塑建设,主持了*建都850周年纪念阙的设计建设工作。闕

标办积极组织完成了《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技术规程》、《隔声楼面、轻质隔声墙》等多项*市建筑工程地方标准、*市试用图、*市企业标准、华北地区建筑构造标准和专项图集的编制、出版和发行工作。

城建档案馆按照“事业发展、心情舒畅、待遇提高”的总目标,战胜“非典”带来的不利影响。超额305%完成接收城建档案资料年度计划。结合《*市城建档案管理办法》的颁布实施,大力开展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宣传。结合市区规划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和完善区县城建档案工作管理体制。

交流中心积极拓展业务范围,主动研究改善机关接待窗口服务的措施,经营收入不断增加。

勘察院全年营业收入为1.*5亿元,约比去年同期提高6%;院本部全年营业收入为8627万元,约比去年同期提高10%。院全年实现收费总计为9492万元,院本部全年实现收费总计为7566万元,均约与去年同期持平。

测绘院实现总产值1.5亿元,完成预计目标1.4亿元的107%,创历史最好水平。扩大了各比例尺地形图的覆盖率,并已经提供市规划委、各规划分局以及公安、交通、水利等十多个政府部门。完成了绿化隔离地区规划绿地钉桩、批后监督测量等测绘任务。配合完成了《*市测绘条例》的起草和宣传工作。

二、20*年工作计划

20*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奥运场馆及相关设施建设全面展开的一年。做好20*年的规划工作对全市城市建设管理贯彻落实“五个统筹”的要求,实现“新*、新奥运”的构想具有重要意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乡规划工作,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规划工作,发挥规划工作对落实“五个统筹”的核心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今后一个时期的规划工作指明了方向。

20*年规划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决贯彻落实市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规划工作,牢固确立科学的发展观,准确把握“五个统筹”的要求,树立一个观念,围绕一个中心,抓住一个环节,强化三个意识。即树立全面的规划观,围绕总规修编这个中心,抓住培养人才这个环节,强化依法行政、政务公开和优化服务三个意识。主要工作任务可以概括为转变观念、总规修编、依法行政、政务公开、优化服务、培养人才24个字。

(一)转变观念

城乡规划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五个统筹”的要求,树立全面的规划观。统筹城乡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南城与北城、城区与郊区、平原和山区的良性互动;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城乡规划是实践新的发展观的重要载体,是全市城市建设发展落实“五个统筹”核心工作之一。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各项工作都要把“五个统筹”的要求贯彻进去,从城市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和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在空间上统筹安排不同利益群体的需求,兼顾公平与效率,既要积极调动和激发开发商等城市建设参与者的积极性,又要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创造宜居的城市环境。

要创新规划工作的评价体系。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研究制定城市规划工作的评价指标体系,作为规划审查的依据,作为评价自身和区县规划工作的依据,引导各项城市建设在空间上全面落实协调发展的观念。

(二)总规修编

要创新总体规划修编的思路,建立新型工作机制,在编制方式方法和成果上大力创新,争取年底完成总体规划初步方案,为城市的整体发展和市政府的宏观决策服好务。要以“五个统筹”的新的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城市空间战略研究》提出的空间发展构想,内容上锁定几个关系城市发展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关键问题开展修编,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整合首都的文化资源,确定*的产业优势,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力度。对重要公共资源强化使用控制,对产业发展提供更大灵活性,加强规划政策的指导作用。

市规划委在市政府领导下组织修编工作,市规划院负责修编方案的编制。要尽快建立委机关相关处室、各分局、规划院既有统一领导,又能各负其责、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加快制定总规修编工作计划,尽快研究确定总体规划纲要,动员各方力量开展专题规划研究,修改相关技术标准,年底完成总体规划初步方案。

(三)依法行政

修订《*城市规划条例》。配合完成《*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条例》、《*市无障碍设施建设管理条例》的立法工作。建立健全规划管理、测绘管理、勘察设计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完善配套的各种技术标准和规范。

贯彻《行政许可法》。建立完善规划许可制度。认真做好对现行行政审批事项的清理工作,理清行政审批事项设立的法律依据,认真研究拟保留和撤并的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规范规划审批行为和程序,提高审批效率,简化审批事项和环节。

强化委机关的决策职能和分局的执行职能。加强规划编制的组织和审批管理,建立和完善规划审批的周期和程序。加强建设用地的宏观调控。与市发改委、市国土房管局等部门加强协调和配合,共同建立用地管理的新机制。研究提出年度土地供应的控制总量和细化的供地方案,配合市有关部门制定年度土地供应计划。结合落实《*城市近期建设规划》,滚动编制和实施年度建设计划。加强对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方案申报文件标准化的指导。

继续将项目审批工作交由分局办理,加强对分局的督导和管理,完善委机关内部及委与分局的工作衔接机制。进一步加强对分局规划监督检查工作的业务指导,完善规划监督检查工作制度,规范分局执法程序和执法文书,统一执法标准。

坚持对建设项目规划审批工作的督查督导,做好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工作,加强行政监督。坚持建设单位对我委工作的评价制度;进一步探索对审批项目进行全过程督查。探索聘请社会监督员、与建设单位座谈,网上征求意见、引入社会专业调查公司等多种形式,加强社会监督。同时,加大责任追究力度,通过预防职务犯罪网络,加强对公务员的管理,增加行政审批的透明度,树立廉洁高效的政府形象。

进一步加强勘察设计、测绘市场管理。深入调查研究*市规划设计招投标情况、规划设计规范的执行情况、中外设计单位的市场占有率情况,研究制定积极引导勘察设计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四)政务公开

规划展览馆开馆。位于前门东大街的规划展览馆新馆,将于20*年上半年对外开放,成为对外宣传规划的重要窗口。展览馆共四层,总建筑面积约16000平方米。展览内容充实丰富,包括古城变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现代交通体系、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建设、长安街规划建设、未来家庭、生态环境规划建设、奥运场馆规划建设、*空间发展战略、区县规划建设等。

展览形式上应用声、光、电等新技术,突出模型、电影等现场感觉效应。观众可以看到反映未来的*市规划模型,表现古都风貌的青铜模型。在立体影院里欣赏清乾隆*城和奥运中心区的仿真影片。

实施公示制度。按照20*年底制定的《城市规划公示管理暂行办法》,对涉及拆迁的建设项目、变更居住区建设工程规划方案的项目实行公示。同时,在重要媒体上公示有关规划内容,公布部分已审定的新建住宅区的规划设计方案、部分住宅区审定规划设计方案的调整方案,以及控规调整项目公示预告。在施工现场设立“公示牌”,并纳入规划验线的审核内容。探索定期公开举行规划方案审查会、举办听证会等方式,尝试行政审批全程公开的方式。

同时,要继续推进阳光规划。完善“一书”,滚动编制“一图”,加快完善“一网”。在现有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规划管理电子报件系统,试用地名管理信息系统,加强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和规划系统政务平台建设,提高办事效率,方便建设单位。将阳光规划作为全市“阳光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常抓不懈。

加强规划宣传。建立定期新闻制度,扩大信息公布的范围和渠道,充分发挥媒体的宣传引导作用,通过有关政务信息网和新闻媒体,让公众了解规划、理解规划、监督规划。

(五)优化服务

启用新的对外接待大厅,优化窗口的服务环境。设立电子滚动屏幕,适时公布规划信息。免费为建设单位提供办事指南、法规规范材料。增设意见反馈单,不断改进服务。推进对外服务方式改革,设立办事咨询台,为公众和建设单位提供全天候的办事咨询服务。将每周两个对外业务接待日改为每周五个(周五下午除外)接待日。研究探索经办人预约接待和部门负责人轮流值班等接待方式。并设定规划意见复函的办理周期,细化规划备案文件的内容,为建设单位办理相关手续提供便捷服务。

改进档案管理和查阅方式,研究合理、便捷的查阅方法,尽量为人民群众查阅规划审批档案提供方便。

改进工作机制,妥善处理群体性上访事件,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树立我委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新形象。

今年优化发展环境,推进依法行政、政务公开、优化服务工作的重点是“一馆、一厅、一牌”。“一馆”是规划展览馆,“一厅”是对外接待大厅,“一牌”是公示牌。

(六)培养人才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和全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以培养专业化、复合型规划管理人才为核心,建立和完善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加大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青年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任用力度。一是实施后备干部制度,设立副总工程师和处长助理职位;二是通过在全系统范围内公开竞岗的方式调整和选拔机关部分处室领导干部;三是通过向社会公开招聘的方式选拔部分分局副职。四是建立市规划院中层领导和委属事业单位中层领导聘任制度。五是建立新招录的公务员必须深入基层分局工作的机制。

改革公务员考核办法,建立以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干部评价体系。突出工作分析和职位分层、分类,实行领导考核与群众评议相结合,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建立科学的工作导向。

建立和完善以终身教育为导向的职业培训和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人才培养奖学金”制度,培训登记制度和人才培养评估制度。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投入,结合工作实际,分层次、分类型、多渠道、多形式地组织开展公务员职业教育培训工作。加大集中培训、境外短训的力度。以专题研修、参观考察、座谈研讨、学历教育、学术交流等多种形式,开展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主要包括:对分局业务干部的规划管理基础知识、市政、交通管理、项目个案分析等方面的培训。全体干部的行政许可法、公务员法、规划监督行政执法、公共管理等方面的培训。

(七)专项规划

1.新城规划

深化《*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提出的“两轴、两带、多中心”的空间布局构想,结合总规修编,提出新城发展的构想。新城的确定要考虑发展全局、区位、社会经济基础和生态环境等条件,也要考虑发展潜力和前景。

2.交通走廊规划

发挥基础设施带动作用。优先发展东部、东南部重点发展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使其成为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引导因素。加快开展京沪铁路、第二条京津塘高速公路的规划设计工作。

3.城市整治规划

整治建成区。按照以人为本、完善功能的原则,研究对建成区的街区等公共空间、建筑、交通网络、无障碍系统和居住环境进行整治的方案。20*年选定部分地区进行尝试,研究提出综合整治的意见,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创建宜人的城市环境。

进一步加强旧城建设和历史风貌保护工作。在指导思想上要按照建设性保护的原则有所创新。将旧城城市设计成果转化为审批依据,提升城市形象。配合土地供应方式改革研究土地使用强度效益,优化落实开放的公共空间。研究制定和完善保护规划的法定图则。制定保护规划管理实施办法。落实历史文化保护区试点规划方案。推进危旧房改造工作,落实各类危改项目的规划实施问题。

迎接建国55周年,大力推进城市环境的综合整治。把卫星查违作为全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全市环境整治目标纲要,将核查发现的违法建设列入区、县政府当年的拆违整治计划。20*年年底前完成全市所有预期临建的拆除工作。继续深入开展创建“无违法建设地区”活动,将创建活动延伸到远郊区县,努力改善城乡结合部地区的环境面貌。

4.市区控规调整

在市区中心大团整体城市设计的基础上,对旧城区控规组织整体、全面、主动的调整,研究旧城控规的管理规则。有步骤地对绿化隔离地区、边缘集团等已经编制控规的地区进行整合,将市区控规的覆盖面从325平方公里扩大到500平方公里左右。

5.奥运工程规划设计

我委承担着在*的所有奥运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招标工作。20*年奥运工程全部开工。除了已开工的工程外,其他场馆和所有改建场馆,以及大量的交通、市政基础设施项目,都要完成前期规划设计协调和审查工作。奥运工程是庞大、系统、复杂的工程,很多规划设计方案是国际招标的结果,新观念、新技术、新材料、新手法都是闻所未闻的。为了全力保障奥运工程规划设计的高水平,我委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组,拟吸收全国一流专家成立专家组,形成专职和兼职相结合,政府与专家相结合的工作机制。

主要工作任务有:奥运中心区标志性建筑的方案咨询与招标,奥运中心区中轴线景观详细规划设计方案;奥运中心区的国家体育馆、会议中心、国际广播中心、射击馆等,以及森林公园的规划设计前期工作;奥运工程相关市政、交通方案的设计和审查、奥运中心区的专项规划调研;奥运规划信息库及信息平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