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科普工作计划十篇

时间:2023-04-11 00:50:49

森林科普工作计划

森林科普工作计划篇1

1、扎实开展园林绿化科研创新工作

开展科研攻关,解决工程建设中的技术难题,组织实施国家林业局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引进国际先进技术(948)、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和局青年科技专项等科研计划项目(课题)26项。组织实施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等17项,提升工程建设的质量和产业发展水平。协调组织开展科技成果鉴定和验收11项,申报北京市科学技术奖1项,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奖3项,茅以升青年科技奖1项,组织评审北京市园林绿化科技奖23项。组织完成了对2012年实施的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的绩效考评和现场查定。组织申报国家林业局2014年度林业行业公益性专项4项;申报北京市科委2013年绿色通道科技项目6项,为今后科技项目立项做好项目储备。

2、高标准召开北京园林绿化科技创新工作大会

2013年8月8日,组织召开北京园林绿化科技创新工作会,会议了《北京市园林绿化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3-2020)》和《关于加快首都园林绿化科技创新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了2013-2020年期间加快首都园林绿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14个重点行动。同时,会议为90名创新团队专家颁发了证书,对北京市园林绿化2012年度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进行了表彰和奖励,并为8个北京园林绿化创新团体、17个北京园林绿化科技创新示范区、27家北京园林绿化科普教育基地颁发了聘书和奖牌。此次会议既是对园林绿化科技成果的梳理总结,又是对后期任务的明确部署,是继往开来的科技动员大会,会议的召开将进一步明确园林绿化科技创新发展的方向,进一步推动园林绿化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的落实和实施,更好的服务于首都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北京建设。

3、 成功举办“绿色科技 多彩生活-2013园林绿化科技创新暨科学普及活动月”活动

活动月主要由“园林绿化与百姓生活”、“园林绿化与森林体验”、“园林绿化与防灾减灾”和“园林绿化与文化感知”4个活动周组成。集中展示了园林绿化在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安全保障、防灾减灾以及在涉及文化、民生和健康等园林绿化各个方面的科技成果116项,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27项。活动以园林绿化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相结合,以科普的形式,展示首都园林绿化科技创新成果,普及园林绿化科技、文化知识,以带领公众进入森林,开展各种体验活动的方式来感知、深化和丰富森林文化的内涵。

4、首都园林绿化标准化工作全面推进

2013年新立项各类标准21项,《林业碳汇计量监测技术规程》、《有机农产品 樱桃生产技术规程》等园林绿化北京市地方标准12项。组织园林绿化标准化培训3期270人,编制《北京市园林绿化地方标准汇编(2011-2012年)》1套,印刷《平原地区森林生态体系建设技术规程景 观生态林》等28项标准共36000册单行本供全市行业人员使用。为推进园林绿化标准化工作的全面建设,加强对园林绿化标准化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工作,更好地促进标准化工作的快速、健康发展,组织开展了北京市园林绿化标准化委员会的各项筹备工作。经过前期各项工作准备,目前已经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复成立北京市园林绿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5、科普宣传工作成果显著

开展了“走进森林、感知文化”为主题的全国科技周暨北京科技周宣传展示活动、森林体验、环湖长走等科普活动50多场,受众群体达到10万余人次。同时将“首都增彩延绿科技示范工程”项目引入科技周,重点展示了“紫霞”黄栌、金叶榆、金叶白蜡、“华源发”黄杨等10余个彩色、耐旱、长绿期树种。

6、示范区建设全面落实

分别从森林可持续经营、森林多功能经营、自然与湿地保护、碳汇营造林、种质资源、花卉产业、果树产业、城市园林绿化、防沙治沙和林下经济等方面成立了17个科技创新示范区,以便更好的发挥科技创新团队作用,为首都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

二、2014年工作计划

1、继续抓好科研、科普工作的开展

建立科研项目储备库,有效引导科技项目的申报和立项,加强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的监督检查力度。组织开展“绿色科技 多彩生活-2014园林绿化科技创新暨科学普及宣传月”活动,普及和宣传园林绿化科技成果。组织开展自然讲解师培训工作,通过建立自然教育资格体系,保障园林绿化科普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

2、继续抓好科技行动计划的落实

加强创新团队专家库的建设与管理工作,根据科技行动计划要求实,以创新团队、示范区、科普基地为基础,抓好科技行动计划的落实。

3、推进北京森林生态监测网络建设

推进北京森林生态监测网络指标体系与监测体系的规划与建设工作,争取在2014年完成北京森林生态监测网络体系规划,落实北京森林生态监测站(点)的建设。

4、狠抓园林绿化标准化建设,促进园林绿化全面建设

一是抓好园林绿化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抓好《北京市园林绿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设工作;

二是抓好标准的推广应用、标准化示范区和标准化基地的建设;

三是抓好标准宣传、贯彻和培训工作。

森林科普工作计划篇2

1.GIS空间数据的来源

1.1各类地图数据

地图数据是GIS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数据来源。地图上标有大量的位置和属性信息。地图的种类很多,包括各种比例尺的普通地图、专题图和地形图。普通地图主要表达居民点、交通网、水系、地形、边界和植物等因素。专题图重点反映某种或几种专门的要素,这些要素对普通地图作了补充,例如土壤、植被、气象、土地利用等专题因素。地形图全面而统一地反映了地型、地貌等各要素的空间分布。

1.2遥感技术数据

遥感技术是GIS数据采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大面积的、动态的、近时实的数据源,利用遥感可以探测人类难以到达的地区的资源信息,如利用陆地卫星进行森林资源调查和森林火灾的调查,利用遥感影像修正和编制地图等。遥感数据源主要有模拟和数字两种形式,模拟信号经过A/D转换装置转换成数字量后,才能进入计算机进行存储和分析。遥感数据是GIS的重要数据源,它弥补了常规野外测量所获取数据的不足和缺陷,随着图象处理技术发展,为GIS数据快速更新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办法,同时,也提高了遥感的数据提取和分析能力。

1.3野外调查、试验观测数据

野外调查、试验及实地测量等获取的数据可以通过转换直接进入GIS,进行分析和应用。随着全球定位系统的发展,利用GPS获取的数据也是GIS的重要数据源。GPS新一代卫星导航和定位系统,在测量和勘察领域可以取代常规大地测量来完成各种等级的定位工作,而GPS与GIS结合,则能更好普及它的应用,同时与GPS结合也提高了GIS动态分析的能力。

1.4社会经济数据

社会数据主要来自政府部门的统计数据,包括社会经济统计普查、人口普查、资源清查等,一般以数据库或人文的方式提供,这些统计数据是GIS建立属性数据库必不可少的资料,在分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空间数据的输入

2.1地图整理和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自然资源地图,森林分布图、地形林相图、土壤分布图、森林资源产量、质量分布图、野生动植物分布图等。自然地理图:如地形图、地貌图(往往用于大范围的森林资源管理)、水系、流域分布图等。社会经济地图: 如交通分布图、人口分布图、资源消耗分布图、居民点分布图、木材加工利用分布图等。森林经营地图:如林业区划图、造林规划图、资源预测图、调查样地分布图等。树木种源规划图、森林资源评价图、自然保护区规划图、森林公园规划图、环境保护规划图、土地利用图等。森林资源管理的某些专题应用领域的信息管理往往只需要一部分图件作为其信息源。以上列出的所有地图有些是最初的原始材料,有些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属性数据分析处理功能制作出来。

2.2属性数据库建立

二类调查数据目前在我国大都采用关系数据库, 每个小班调查卡片为数据库中的一个记录,经输入、检查、修改, 建成小班调查因子数据库和样地调查数据库。

3.森林资源分析的评价

(1)林业土地利用变化监测林业土地变化包括林地类型和林地面积两个方面。GIS 借助于地面调查遥感图像数据,实现了地籍管理,将资源变化情况落实到山头地块,利用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及时对森林资源时空序列、空间分布规律和动态变化过程作出反映,为科学地监测林地资源的变化、林地增减原因、掌握征占林地的用途和林地资源消长提供了依据。

(2)地理空间分布:用GIS 的数字地形模型(DTM),地面模型,坡位、坡面模型可表现资源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利用栅格数据的融合、再分类和矢量图的叠加、区域和邻边分析等操作,产生各种地图显示和地理信息,分析林分、树种、林种、蓄积等因子的空间分布。使用这些技术,研究各树种在一定范围内的空间分布现状与形式, 根据不同地理位置、立地条件、林种、树种、交通状况对现有资源实行全面规划, 优化结构,确定空间利用能力, 提高森林的商品价值。

(3)森林资源动态管理 建立县级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和二类调查数据库系统, 完善了森林资源档案, 并根据实际经营活动情况及生长模型及时更新数据, 为及时准确地掌握森林资源状况和消长变化动态提供了依据。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有机联结实现了双向查询, 根据图形查询相应的属性数据,也可按照属性特点查找对应的地理坐标或图形。查询结果以专题图、统计图表等方式输出。

4.森林经营管理

(1)采伐:借助于GIS制定详细的采伐计划,确定有关采伐的目的、地点、树种、林种、面积、蓄积、采伐方式和更新措施,制定采伐计划安排, 制作采伐图表和更新设计。

(2)抚育间伐:利用GIS强大的数据库和模型库功能,检索提取符合抚育间伐的小班,制作抚育间伐图并进行合理株数模拟预测。

(3)造林规划:GIS可通过分析提供森林立地类型图表,宜林地数据图表, 适生优势树种和林种资料,运用坡位、坡面分析,按坡度、坡向划分的地貌类型结合立地类型选择造林树种和规划林种。

(4)速生丰产林培育:GIS 的空间地理信息和林分状况数据结合, 可依据模型提供林分状况数据如生产力、蓄积和相关数据, 据此可按林分生产力设计速生丰林培育和基地建设。

(5)封山育林:封育区域的确定涉及一些地理地貌、社会经济及人为活动等因素。GIS 的分析设计可兼顾多种要素, 采用DTM、森林分布图及专题图叠加, 区划出合理且更易实施的封育区域。

5.GIS 技术的应用对森林资源管理的影响

(1)改变以往的林业调查作业方式:由于GIS 技术能快速、实时地获取地面三维信息, 省去了以往图像繁重的校正工作及手工作图的作业方式, 人工劳务介入量大大减少, 作业步骤变得简单, 周期缩短, 成本成倍降低, 整个过程将以自动化作业为主。

森林科普工作计划篇3

根据中共***委员会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对做好***“七五”普法工作的通知》(*****〔20**〕4号)文件要求,我局用心组织并安排专人,对照法治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七五”普法以来进行了逐条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成立领导小组

建立健全“七五”普法依法治理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党组书记副局长任组长,下设普法办公室,具体负责“七五”普法工作。并制定了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实施意见、法制教育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建立学习制度,保障****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顺利开展。

二、高度重视,认真学习

领导干部带头学法一是将“七五”普法知识的学习纳入局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做到有计划和针对性地学习:二是局全体成员做到了集中学与自学相结合,学习不留于形式,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切实増强依法执政能力。三是局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适时为干部职工集中利用廉政教育基地开展法律警示教育及法律知识学习,用行动引导大家学法、知法、守法和执法。

三、加强法律宣传,严格落实防火工作,做好辅助执法工作

1、为做好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充分利用************时间,宣传《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森林防火条例》,加大对种植户、牧民的监管力度,严防进入林区人员私自用火,确保火源管理工作落实到位,进一步巩固林区环境整治成效。

2、加强值班调度工作并签订护林防火责任书。保障应对森林火险和林区生态环境安全,严格执行森林防火24小时值班制度,认真履行领导带班值班、扑火队员24小时值班制度,随时处置突发性事件,做到快速反应,科学扑救确保在第一时间内森林火灾得到有效控制,林区生态环境安全得到全面加强,发现非法事件及时上报并按规定进行制止。

3、做好森林资源的保护,全*林地面积***万亩,其中国有林地面积***万亩,部级公益林面积***万亩,划分***个片区护林站,进行24个小时不间断的巡逻。近3年来,我****没有发生毁林开荒案件,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四、开展法制宣传活动

在全面普法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植树节”、“爱鸟周”、 “法治宣传日”等时段,大力宣传《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草原法》等法律法规,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活动,深化“法律六进”主题活动,民族团结活动,不断扩大法治宣传教育的社会影响和实际效果、营造良好的林草法治宣传氛围,使法制理念深入人心,以此增强全体干部职工“廉洁、高效、务实、服务”的便民意识,树立良好的单位形象,为广泛持久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打好坚实基础。

五、执法人员组织学习和培训

加强执法人员的学习和培训。除定期安排人员参加****的培训之外,还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开展***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做到学法“四有”(有教材、有笔记、有记录、有心得),并结合办案技巧、办案经验、执法程序等方面进行学习交流,通过开展各类学习培训活动,全面激发执法人员学习法律法规的自觉性提高办案质量,规范执法行为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

六、下一步工作计划

普法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工作,我局将认真总结经验,找准差距,补齐短板,高质量、高效率地做好“七五”普法工作。

强化法制文化建设,积极探索组织参加法治征文、法治摄影等新形式活动,以此调动干部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普法工作全面深入。

森林科普工作计划篇4

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但是在经济建设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对我们生存环境所造成的危害。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国家生态环境恢复,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文明和谐发展。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大背景下,森林资源发展和培育方式逐渐受到人们高度关注。林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纽带和桥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加快森林资源培育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森林资源培育工作面临全新挑战,基于这种发展形式,就需要我们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及时转变森林培育方式,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临沂市;生态文明;森林资源培育

最近几年,为科学有序推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临沂市大力开展三年大造林绿化临沂行动,探索建立绿色发展长效机制,积极培育生态与森林文化,着力做好绿色延伸和绿色增长工作,截止到2015年,完成新造林7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5%以上,让‘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的目标更加清晰地呈现在市民面前。尽管近些年临沂市在森林工作中取得突出的成就,但是依然存在不少突出问题,需要我们及时采取措施将其解决。

1、当前森林培育工作面临挑战分析

1.1森林资源脆弱

目前,森林资源保护和治理工作进入关键时期,个别地区森林资源开发工作对整个森林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过度开发现象时有发生,当前森林培育的重点应该转变为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当前森林资源十分脆弱,管理和维护工作缺少相应的经济支持和组织保障,最近几年营造的人工林处于幼林阶段,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和资金,林业部门面临巨大的工作压力。

1.2森林资源培育工作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整个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经济结构转型和社会制度变革给森林资源培育工作带来很多挑战,同时也给林业工作带来了很大不确定性。目前,我国林业发展进入改革的关键时期,林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发展会给林业工作带来全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在新形势下开展森林资源培育工作,就成为现阶段我们需要重点攻克的难题。

1.3森林资源培育工作的长期性

当前,我国林业产业发展正处于发展和恢复的关键时期,森林资源培育工作面临着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双重任务,如果在具体工作过程中不能准确把握工作重点,就容易出现指导思想动摇和工作重心转变,出现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重视林业产业和林业资源长期发展规划,导致森林资源过度被开发利用。因此,在进行森林资源培育工作过程中必须坚持长期而系统性的发展策略,将森林资源培育工作进行详细的规划建设,最终促进森林资源培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2、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转变森林资源培育方式

2.1强化森林经营,全面提升森林质量

地区林业部门应该将森林经营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对经营工作进行统一规划,明确森林资源培育和森林建设重点,转变经营模式,以分散经营向着规模化经营转变。要建立森林经营年度规划制度、检查验收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要明确森林资源培育质量标准,确保森林建设质量。同时,要进一步抓好森林抚育补贴制度推广工作,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积极推广全新的种植模式,完善技术标准,扩大试点范围,从而保证森林资源开发利用、营林造林、抚育管理更加高效和科学。此外,还要进一步加强森林经营关键政策研究,要始终坚持森林经营和森林资源开发相结合,及时出台加强森林经营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对策。

2.2重点加强有害生物防治,巩固建设成果

要以森林资源监测为主体,整合现有监测资源,扩展监测内容,重点加强森林病虫害的监测防治,建立健全林场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为主的多种森林资源监测评价体系,实现对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的综合监测和评价。严格落实好各级政府部门关于森林病虫害防治责任制度,确保各个部门兑现防治目标责任书,及时建立森林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奖惩制度,确保责任层层落实。要结合地区森林有害生物发生规律,加强对地区重大有害生物发生和传播规律的研究,并做好防控工作,制定完善的防控预案,坚决防止疫情大规模发生和传播。积极开展生物防治试点,避免对生态和环境造成新的破坏。依法加强涉木市场和企业检查监督,做到疫情早发现、早处置。把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纳入营造林全过程管理,不断优化林种树种结构,全面提升森林健康水平,切实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防虫抗病能力。

2.3强化对森林资源普查和动态监测

临沂市森林资源普查是全省森林资源普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掌握全市森林资源状况,提高临沂市森林资源培育、管理和服务水平,推进现代林业发展,推动绿色沂蒙、生态临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森林资源是国家重要战略性生态资源,临沂市森林资源普查在坚持全省林地“一张图”的基础上,利用近期遥感影像和森林资源调查软件,通过小班区划、实地调查,查清各地森林、林木和林地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实现森林资源空间位置、属性因子数字化。调查内容包括:各类林地的面积、蓄积、分布情况和变更情况;各类农田林网、农林间作、地堰绿化的面积、蓄积和分布情况;村镇树的株数、蓄积和覆盖情况;各林地小班的权属、林种、树种、年龄、立地条件、生长状况等80项调查因子。森林资源普查结果对科学制定临沂市“十三五”林业发展规划,科学划定林地保护红线和森林保护红线,意义重大,同时,也是实现全省林业资源数据“一套数、一张图、一盘棋”管理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袁国兴.保护森林资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新林区[J].内蒙古林业.2009(04)

[2]王洪江,惠兴学,洪新,于欣.浅析森林在生态文明观形成中的重要作用[J].防护林科技.2009(02)

森林科普工作计划篇5

【关键词】林场;种苗培育;要点

0.引言

随着我国林业建设的快速发展和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入,我国十分重视林木良种培育,并建有专门的林木种子研究室,从事良种选育、遗传改良等研究工作。本文着重探讨一下林场种苗培育的要点。

1.我国林业种苗培育的现状

1.1种苗生产结构不均衡

我国的育苗生产中,大规格、大径阶苗量少,小规格、小径阶苗量多;3年生以上苗木少,1-3年生苗多;通道绿化、村镇绿化、环城绿化苗少,荒山造林、城市绿化苗多;经济林苗少、其它苗多;定植苗少、留床苗多;容器苗少、裸根苗多。

1.2种苗培育规模需要提高

随着国家林业六大工程启动实施,林业工程管理的进一步规范,实行林业工程招投标制度,为适应当前的林业发展的新形势,提高绿化工程质量和绿化水平,降低工程成本,增强企业的信誉度,各个绿化工程公司都相继建起了自已的育苗基地,但是个体育苗规模相对较小,且分散,面积大多在20亩以下。

1.3育苗科技含量低

育苗生产技术总体上看,仍然徘徊在低水平上,科技含量不高,播种与扦插育苗所占比例较大,而嫁接、根蘖、组培等育苗则主要靠外地熟练技术人员,或引进外地小苗进行培育,育苗技术的普及工作任重道远。

1.4市场竞争力不强

种苗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这是由于我国人均占有土地和水资源有限,以及气候等因素,致使土地租金高、育苗周期长、劳动力价格高、单位面积内成品苗率低,造成育苗成本居高,在苗木市场竞争力弱。

2.促进林业种苗培育工作的对策

2.1注重科学育种育苗

种子是一切植物的母亲,种苗是林业生产、建设中最重要、最基础的要素,如果没有优良的种苗,万顷碧绿、秀美山川只能是一种梦想。近几年,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广大林农对优良种苗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满足广大林农对优良种苗的需求,完成造林、绿化任务,林业部门侧重从源头抓基础工作,注重科学育种育苗,充分发挥优良种苗在林业生产、建设中的基础地位和战略作用,把科学育种育苗作为森林资源培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增加科技含量,努力提高种苗生产基地建设水平和标准,为造林、绿化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只有增加科技投入,才能提高种子产量和质量。林业部门应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种子生产基地进行普查,实施科学管理。运用疏伐、卫生伐、病虫鼠害防治等技术措施,提高母树结实,为育苗、造林和深加工业提供一定数量的优质种子。只有科学管理,培育出优质的苗木,才能为造林绿化服好务。因为种苗是林业的基础,“林业发展、种苗在先”。为了使林业大发展、快发展,林业站立足种苗抓造林,使造林、绿化质量有了很大提高。通过科学育苗,苗木产量和质量有了突破性进展,每年可向广大林农提供优质苗木万株,提高了质量,降低了成本。只有加强培训,才能提高森林培育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林业部门每年多次对广大林农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种苗业务培训,让他们了解和掌握种苗生产环节上的诸多技术问题,为他们提供政策咨询、信息服务、技术服务和法律服务,确保种苗产量和质量,为我国完成造林绿化任务提供保障。

2.2编制经营方案

各地林业部门在林业厅的正确指导下,在政府领导下,对实现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与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在林权制度改革后,集体林权属已基本明晰到户,森林资源各项事宜都要重新确认,因此再一次开展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和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既是适应新形势对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工作提出要求,也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配套改革措施。为保证森林经营方案顺利实施,特成立林业建设领导小组,主管农业领导任组长,林业部门全体职工为成员。林业建设领导小组主要制定森林经营规划和林业产业规划,组织实施相关部门协调工作,认真做好试点期间先进经验的总结,为资源增长、环境改善、农民增收、集体经济快速发展做好各项工作。

我省林区现有林分中主要树种为柞树、落叶松、红松、油松、桦树、胡桃秋等。人工林以落叶松为主,天然林以柞树为主,二者是我省森林组成的首要树种,也是林下经济发展的主要对象。在林业建设领导小组认真工作下,林业部门对林业资源情况进行调查,并编制了森林经营方案。把批准后经营方案及森林经营各项技术规程向全体村民公开,达到户户知晓,人人了解。

我省大兴安岭地区是一个以天然林为主的,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大部分天然林已分到林农手中,根据广大林农的意愿,结合当地森林资源现状,加大天然林中幼龄林抚育力度,根据上级核定的每年天然林采伐限额,经政府研究确定天然林抚育规划,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对适宜地块的天然林(商品林、公益林)进行适当抚育间伐,一方面为林下栽培的植物创造适宜的生长条件,同时也要为食用菌业发展提供材料。

2.3组织实施计划

按照经营方案进行设计,一个小班由多户经营的推选一户代表申请,由林业设计队整班设计进行施工作业,结束后由林业部门对作业质量进行验收。在方案实施过程中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建立防火联防机制,与责任方签订防火防病虫害等责任状,将管护与经营紧密地联系起来,确保森林资源的安全,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营造并举,提高林地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

由林业部门制定相应的检查办法,每年按照各采伐设计和产业规划进行检查验收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切实建立“尊重民愿,参与管理,共同决策,兴林富农”,提升了林业经营管理的水平。同时以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论为基础,坚持生态效益优先的原则,实行分区政策、分类经营,通过对商品林的科学经营加强对自留山经营管理,提高林木质量,确保林农的经济利益。通过调整树种、树龄结构,提高红松、经济林比重,对符合抚育间伐条件的中幼龄林进行全面抚育,使森林密度更加合理,林内卫生状况得到全面改善。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应通过科学育种育苗,加强森林资源的培育,提高公益林管护水平,使森林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增加了林农的经济效益,更好发挥森林的三大效益。

【参考文献】

森林科普工作计划篇6

1.旅游资源的粗放型开发和利用具有盲目性在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时,调研不够深入和科学论证不够全面,规划与测评的开发太匆忙。实施中以开发为重、对保护不重视的情形造成了一些不可再生的能源资源的损失与耗费。

2.野生动物是极其珍贵的生态文化资源有些地方在开发野生资源时,管理不善,执法不严,很多珍惜动物被乱捕乱杀,一些饭店居然还以野生动物作为招揽游客的美食引子,使不少珍稀品种处在灭绝的边缘。3.风景旅游区生态环境系统失衡风景区受到建设性的破坏例如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致使自然和人文风景不相协调,毁坏了风景的整体性、一致性。

二、塞罕坝森林公园生态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1.制定发展计划和策略把生态文化游作为该项目计划的重点开发项,制定符合塞罕坝发展的法律法规条例,让广大游客适应生态文化旅游逐步增加的需要。

2.开展旅游环保宣传活动在发展塞罕坝生态旅游的实施过程中,带动围场职工推出“绿色文化旅游业”的活动。

3.重视当地人的自身权益肯尼亚是生态文化游游发展较早的国家之一,在生态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就提出了“野生动物发展与利益分享计划”这样的措施。

4.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加强管理许多国家在进行生态旅游开发时都对进入生态旅游区的游客量进行了严格的数量控制,而且也在不断监测人们的行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节约利用水资源的方法以加强对生态文化旅游区的有效管理。

三、森林公园的生态文化建设前景规划

1.把塞罕坝生态文化建设放在当地林业的重要位置来抓充足发挥森林公园建造与森林生态游的开展对构建塞罕坝森林业文化体系的重要作用,把森林公园的生态文化纳入整个林业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并加以实施推进,使森林公园担当生态文化建设的重任。

2.切实提高对塞罕坝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国家对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建立一定的扶持、引导机制,进一步增强森林公园各种生态文化的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更加完善现有的生态文化配套设施,逐步加强森林公园的教育科普功能,充足施展出塞罕坝在生态文化教育、自然科普宣传等公益。

3.逐渐发展塞罕坝森林公园生态文化产品,满足公众需要重点挖掘和提炼塞罕坝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内涵,突出自身特色,提高文化品位,逐步丰满森林公园生态建设的文化内涵,向公众提供更多精彩并附有教育意义的生态文化产品,满足大众多元化要求,扩宽森林旅游业对社会的影响。

4.增强生态文化人才队伍的培养建设增强塞罕坝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的关键是培养人才,加强对导游、解说员及管理人员、表演人员等的培养,提高这些园区人员的文化素养;与科研单位、大中专院校和专业社团等找寻机会合作,邀请一些专家、教授等到园区担任生态文化建设的顾问、讲解员,让人们有机会接触自然、生态文化知识的普及,大范围增强大众的责任意识和生态意识,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5.统一计划、有序发展做好旅游开发规划,贯彻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思想,这不但是开展取得成功的基础,也是防止资源环境遭遇破坏的重要方法。

森林科普工作计划篇7

关键词 森林旅游 休闲度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4690(2009)000-0076-03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态贫困”的加剧,城市工作生活的紧张节奏,还有“短假制度”和“强制带薪休假制度”的实施,种种因素使休闲度假方式日渐成为当今旅游的主题,成为未来旅游发展的方向。因此,以“绿色、健康、休闲、时尚”为主题的森林旅游,拥有优越的度假旅游资源,必将成为今后休闲度假旅游的主体,如何将森林旅游与休闲度假融为一体,发展森林休闲度假旅游已成为重要课题。

一、休闲度假的时代特征

从旧式的观光型旅游到体验型旅游,再到休闲型旅游,世界旅游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这是由社会经济的发展所决定。当今我国社会经济正处速发展的阶段,三个旅游发展阶段在我国依然共存,但随着经济发展,休闲度假正逐步成为一些发达地区旅游的主体,呈现出四个时代特征:

1、自然性和养生性。随着城市“生态贫困”日益加剧,工作生活的压力剧增,使得远离城市喧嚣,寻求更好的休息和放松方式,以增进身心健康,释放压力,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因此,回归自然、休闲养生就成了城市人群生活的组成部分,这正是城市周边温泉疗养、森林旅游、乡村旅游等旅游度假地发展的内因。

2、短期性和高频性。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加,让休闲度假越来越成为生活的必需;生活水平提高了,经济宽裕了,为休闲度假提供了更多的富余资金;国家休假制度的良性调整,为休闲度假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时间;近年来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休闲度假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这些因素决定了当今休闲度假旅游具有短期性和高频性的特征。

3、舒适性和个体性。进入休闲型旅游阶段,游客对舒适性的需求更高,个体旅游服务的差异性更加明显,旅游服务方式从“大众化”、“低档次”和“经济型”为主的快捷团队旅游服务逐步转向以“个性化”、“高层次”和“舒适型”为主的松散型旅游服务。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等因素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舒适的旅途、温馨的旅馆、爽口的菜肴、清新的景点、优质的特产、舒心的娱乐就成了休闲型旅游的服务规范。

4、短途性和小型性。短期性和高频性决定了休闲度假旅游的短途性,城市周边的旅游度假地成为首选;舒适性和个体性影响了旅游出行方式,特别是私家车的日益增多和普及,传统的团队旅游所呈现的“赶场式”的紧张日程、统一的服务标准、程序化的活动安排都与休闲主题不相称,因此以家庭为主体的小型团队、城市郊区短程旅游成为休闲度假的必然选择。

二、森林旅游是休闲度假的主体

森林旅游是依托森林旅游资源,开展森林观光、森林养生、森林度假、科普考察、生态教育等项目的旅游方式。森林旅游以独特的森林景观、优越的生态环境、清新的自然空气、优良的气候条件,成为回归自然、享受自然的重要方式。随着休闲型旅游阶段的到来,森林旅游必当更具优势,必然成为休闲度假的主体。

1、森林旅游具有独特的感观性。我国幅员辽阔,气候类型丰富,不同地域不同气候条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林相景观,如云南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奇观、四川九寨沟的林水一色、福建牛姆林的过渡型生态景观、吉林长白山的寒带森林景观、北京香山红叶等等,都具有独特的观赏性;森林还具有空气清新、泉水清洌、气候宜人、静谧幽深等度假型特性,如江西庐山的避暑、湖南衡山的幽静等等,都成为了休闲度假的胜地。

2、森林旅游具有优越的养生性。森林陆地生态结构的主体,是生态圈完成新陈代谢的转换机,也是生物的基因库和氧气的贮存库。森林中所含的空气负离子被称为“空气清洁器”,是空气质量好坏的标志之一。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清新空气的负离子标准浓度为每立方厘米空气中不应低于1000-1500个。空气中负离子浓度多少不仅预示着空气质量的好坏,同时高负离子浓度的大气环境,对人类的健康有一定的医疗保健作用,能够改善大脑皮层的功能,振奋精神,消除疲劳,提高工作效率,改善睡眠,增加食欲,还有降低血压、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增强身体免疫力等作用。因此,在国外有很多依托森林而设立的项目,比如美国的“森林医院”、日本森林氧气销售站

等,日本每年约有9亿人次到森林中进行森林浴。森林旅游成为最好的廉价养生度假地。

三、森林旅游休闲度假的经营管理对策

我国的森林旅游才刚刚起步,三个阶段并存的旅游发展阶段,让森林旅游还处于观光型旅游的建设和管理水平,还存在着定位不明确、休闲服务还没形成、项目开发缺乏新意、宣传工作不到位、开发建设资金匮乏等与休闲度假旅游不相称的问题。

针对存在的问题,初步探索森林旅游休闲度假的经营管理对策。

1、明确定位,做好规划

先进行森林旅游资源普查,从森林景观、森林养生、森林气候、水质环境等角度进行考察,再从周边客源市场进行客观评价分析,一般离中心城市不超过3小时半径范围,然后才进行休闲度假方向定位,规划建设森林旅游度假区。森林休闲度假旅游规划要突出森林景观特色,结合其他自然景观和休闲度假需求,进行全面规划和空间布局,对功能区划分、旅游环境容量、休闲度假项目、森林景观游览线路、度假体验项目、服务设施、服务规范、品牌形象塑造等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建设,并综合具体的经济实力,制定分步实施规划,逐步完善和美化森林旅游度假地的品牌。初步总结森林休闲度假规划需要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1科学规划定位原则。这是景区建设的重中之重,规划定位的准确与否,决定着景区的生存空间和时间。要确立发展森林休闲度假应回答几个问题:从资源的角度,通过对景区的景观、气候、空气质量、水质等方面科学评估来解答是否适合开发森林度假旅游区的问题;从市场的角度,通过对周边市场需求、客源结构等方面调查来解答开发森林度假旅游区的发展潜力问题;从产品的角度,通过对周边相似资源、度假产品的优劣来解答如何开发独具特色的森林度假旅游区的问题。经过多方论证,最终决定发展方向,进行规划建设。

1.2项目差异化原则。通过对资源和市场的评估,围绕资源特色和发展定位,整合出自己的拳头产品,塑造独特品牌形象,比如最好的“森林医院”、最佳森林养生地、“生命之源”等,围绕这些主题,进行主题项目规划设计,从而避免“跟风”现象,要求森林度假项目建设至少在一定区域内(至少设区市以上)具有“唯一性”或“独创性”。

1.3突出重点原则。规划建设要围绕“森林、度假”两大卖点进行整体塑造,主题突出,包括规划布局、细节雕饰等。从空间布局上可分为森林景观观赏区、森林沐浴区、森林康体保健区、森林度假区等等,以森林为主题,以度假为内涵,规划布局建设一批森林与度假相得益彰的品牌项目。

1.4与环境相协调原则。规划建设森林度假旅游区要与人文自然旅游资源相协调,相生相长,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彰显特色,多元融合

森林度假旅游区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旅游项目,要根据森林旅游的不同特色资源,开发各具特色的旅游项目,比如开发具有森林野趣的体验型项目,如森林标本制作、珍贵树种认养、种植同心树、科普教育、野外生存训练等项目;将自身特色与不同文化相结合,开发多元文化的旅游项目,比如与体育文化结合,开发攀岩、狩猎、滑雪、丛林野营、探险、漂流、划船等项目;比如与康体文化结合,开发自然氧吧疗养室,引入自然的新鲜氧气,让游客除了到大自然中沐浴外,在房间里依然可以呼吸到天然氧气;中草药理疗中心,利用森林丰富的中草药资源,与中医理疗相结合,开发中草药浴、中草药香熏、刮痧、按摩等,真正地把森林疗养的功能发挥到极致;比如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建设多媒体三维立体的森林科普教育影院,让游客身临其境般地体验大自然进化过程、神秘的动物世界、多彩的百花世界,弥补游客们在浏览过程中所带来的缺憾,同时也进行了一次生动的科普教育。总之,森林度假旅游区是一项融合各种元素的综合性旅游项目,要注重彰显特色、多元融合和自主创新,才有生命力和竞争力。

3、精细管理,超值服务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国民素质的提高,旅游散客化越来越明显,游客的需求日趋多样化,对旅游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森林度假旅游区更是如此,因此旅游景区应推行“精细管理”和“超值服务”。

3.1精细管理。“细节决定成败”已经成为管理界的共识,而如今我国的旅游景区管理还处在“大一统”的粗放型管理模式,景区建设和管理以满足观赏性需求为主,服务以标准规范化为主,服务对象以团队旅游为主,其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今休闲型旅游时期的需求。现阶段的旅游逐步向舒适型、人性化、散客化方向转变,因此管理模式的变革理所当然。精细化的管理越来越成为今日景区管理的主流,特别是以度假为主的森林旅游。首先,森林度假旅游区的建设上要求精耕细作,从粗放型向精品型方向转变,大到度假区的规划功能分区和布局,小到休息亭和旅游线路安排,都需要进行科学论证和合理规划。在国外,游步道规划都要精确的测算和评估,通过多人次的测算后,再根据游客身体上、视觉上、精神上的疲劳期,确定哪里建造休息亭,哪里改变景观主题,哪里设置配套设施来缓解精神疲劳。在材料选择上要求“绿色、自然、谐调”为标准,从选材的环保性,到结构的感官性,再到颜色的谐调性,还有设计的实用性和愉悦性,从不同的角度给人以不同的感受,让游客感觉更舒适、更健康,让景区规划和建设为休闲度假服务。其次,森林度假旅游区的管理上要求统分结合。现代化的旅游管理要求既要精细分工,又要统一协调。从管理制度的层面上,度假区管理需要细化分工,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从旅游形象管理的层面上,度假区是一个整体,上到景区领导,下到普通员工,不分彼此,树立统一的服务意识和理念,提供一体化的优质服务,只有整体服务意识的提高,才能作好每一个细节。

3.2超值服务。“超值服务”就是提供超过游客所支付价值以外的有效服务,具有出乎游客意料之外的附加功效,往往能给游客以意外之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旧的服务体系要求标准化和规范化,这在游客心中已成为理所当然必须的服务规范;随着游客个性化需求更加多样化,特别是休闲度假型的游客对服务质量的要求更高,做好“超值服务”,才能长久地吸引宾客的注意力和回头率。首先要以“游客至上”为第一理念,给游客以尊贵、温馨、人性化的服务,做到细致入微,一句暖人心的话语,一个关怀的动作,一点温馨的小提示,都要让游客觉得周到,感到温暖,做到“0缺陷管理”,达到服务过程的尽善尽美。其次,要注意服务经验的总结和服务理念变革,根据度假区发展的不同阶段、服务对象的不断变化,适时地调整服务内容和服务标准。迪斯尼公园进入中国后,就对中国游客的旅游观念进行了调查和总结,对原有的旅游项目和服务内容进行了多项改革,造就了“中国化”的迪斯尼;第三要强化服务意识和技巧的培训。要强化度假区整体形象和服务意识的培训,让员工们对度假区充满感情和热爱,才能激发员工的服务激情,以主人翁的态度去“尽地主之谊”,为游客提供体贴入微的服务。要强化服务操守和技能的培训,从服务技能、操作规范、游客心理学、度假区服务要领、沟通技巧等方面对员工进行培训,让员工体会如何为游客服务、如何与游客沟通、如何体察游客需求、如何适时提供“超值服务”。全心全意为游客服务是宗旨,做好服务规范是前提,运用“超值服务”是提升,是度假地旅游服务的特色。

4、精心运作,塑造形象

森林度假旅游目的地形象营销体系是一个整体,是以森林旅游资源为主体,以休闲度假为主要内容,以增加度假型游客为主要目的,通过外部的市场运作和内部的产品整合,达到最优的系统工程。这个体系包括形象特征、市场定位、价格决策、形象营销。其中形象特征是核心,包括了森林度假旅游资源特性、度假项目内容、服务性质、旅游资源的规划设计等内容,要通过度假产品规划和策划,整合所有资源,挖掘产品特色,形成本身独特的度假旅游个体特征;市场定位是依据,包括了产品定位、市场分析、客源分析、竞争力分析等内容,通过科学的分析和评估,找准市场,做出决策判断,才能制定行销对路的度假旅游目的地营销策划;价格决策是关键,这就涉及到产品特性分析、市场定位分析、容量管理分析等内容,森林度假旅游属于高端旅游产品,而非普通的观光型旅游,片面的追求游客量最大化是不符合度假型旅游的需求,其受到产品特性、接待容量等的限制,追求游客的回头率、效益的最大化才是最终目的,因此,高端旅游产品理应有较高的价格定位。形象营销是手段,是整个体系的主要内容,这主要包括外部营销和内部营销两大方面,外部营销是招徕游客,内部营销是服务游客,外部营销以内部营销为基础,同时也会影响和改变内部营销的内容,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只有达到和谐统一,才能真正树立好森林休闲度假旅游区的整体形象。

4.1外部营销。简而言之就是运用各种旅游市场营销手段,让游客产生旅游的愿望和需求。包括了旅游度假目的地的形象标识、旅游内容、旅游价格等。首先要找准市场,对整个旅游市场进行细分,确定森林休闲度假旅游消费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市场分析,从其出游目的、选择内容、选择方法、出游方式等内容入手,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营销策划。其次是分析客源地的营销方式,包括营销媒介、营销手法、活动载体等内容,制定出多形式的营销方式,吸引游客注意力,产生度假愿望。第三是主题要突出,形式要多样。要大力宣扬森林旅游的绿色健康和休闲度假的时尚养生主题,善借城市健康需求之利、森林养生资源之势,成功策划绿色健康主题活动;利用新闻媒体之力,时代新媒体(如网络媒体、移动信息媒体)之效,形成立体轰炸式的宣传,迫使游客做出度假旅游目的地选择。

4.2内部营销。就是通过内部资源整合,提供最优服务,争取游客回头率和效益最大化的营销手段。这包括了度假区规划设计、人力资源管理、旅游服务营销等内容。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是核心内容,要营造优美的森林度假环境、温馨的硬件服务设施、高档的休闲服务项目等有别于都市生活的另类空间。旅游度假区精心设计的管理体系,让游客随心所欲,真正体验全身心的放松。比如私人会所式的管理、私密性管理、VIP式管理等等。旅游度假区细心周到的服务,让游客倍感温暖和关怀,比如情感营销、沟通营销等等,让游客对森林旅游休闲度假区产生情愫,形成深厚的归属感,产生强烈的“再次光临”愿望。

综上所述,只有通过精心的规划设计、细心的管理服务、全心的形象塑造,才能造就独具特色的森林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

[参考文献]

[1]马建章,《森林旅游学》,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8年8月.

[2]董智勇等,《中国森林旅游学》,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年.

森林科普工作计划篇8

[关键词]技术;林业;应用

中图分类号:P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1-0154-01

3S技术作为目前最为常见的信息化技术之一,已经广泛的应用在各个行业之中,尤其是在林业生产中,其作用更为明显。

一、3S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

1、“数字林业”的发展前景

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已成为中国林业走向21世纪,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林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素质低下、科技进步水平低的状况十分突出。林业建设目前正面临着全新的历史使命和任务,依靠高新技术手段,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实现林业的跨越式发展,是完成这些使命的根本出路,这也是符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精神,新的历史使命和日益紧迫的现实需求要求林业必须跳出传统的发展模式,寻求新的解决手段和途径。

2、GPS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

2.1森林资源样地定位

在我国森林资源清查中,固定样地的定位与复位测量是采用地形图引线定位和直接搜寻样地的方法,此法费工费时而且精度较低。GPS技术的快速动态定位特性,为上述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差分定位是目前GPS最为广泛使用的方法,其基本思路是:借助一个已知精确位置的参考点(一般为部级测量控制点)和一个数据通信链(无线电),使用GPS接收机和电台达到运动载体实时精确动态定位的目的。差分方法有伪距差分、坐标差分、相位差分3种。利用差分 GPS导航功能,只要输入固定样地的纵、横坐标,按导航方向可直接到达样地中心。通过2002年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第二次复查使用GPS技术,发现较以前方法提高工作效率2倍以上,且精度极高。目前(2007年7月)进行的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第三次复查也正在使用GPS技术,深受广大林业工作者的喜爱。

2.2林地面积测量

造林都要涉及林地面积测量。传统的森林面积测量是建立在模拟地图或数字地图的基础之上,如方格网法、条带网法、图形称重法、解析法等。这些方法环节多,测定结果精度较低。用GPS可直接测量出面积(走闭合)。

2.3林地管理

林地资源是林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对各种征占、侵占林地的行为,可用GPS准确定位、求面积,将GPS采集的外业数据提供给GIS,绘制出被征占、侵占林地的准确位置、面积及图形。

2.4采伐设计

在采伐设计中,可使用GPS定位、求面积、割分采伐小班。将GPS采集的数据提供给资源管理 GIS,能够绘制采伐设计图,对占用的林地,通过 GPS进行初步定位、测量,可决定是否审批。

2.5毁林案件勘察

对乱砍滥伐、毁坏造林地等林政案件发生时,使用GPS可快速、准确地勘察被毁林地的位置、面积,并可用GPS采集的数据,绘制出被毁林地的位置图,为案件的处理提供准确数据。

2.6造林规划设计踏查

嫩江县是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重点实施区,每年都要有重点工程的规划设计。使用GPS对准备造林的小区、小班进行踏查,可确定小班的位置、面积,经过内业进一步筛选后,确定需造林的小班。

2.7造林实绩检查验收

每年春季造林结束后,嫩江县林业局对造林情况进行实绩检查验收。在对造林小班进行检查验收时,使用GPS可快速、准确地定位所造林小班的位置是否正确、面积是否准确、是否超越边界等。

3、GIS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

3.1基础数据库的建立

3.1.1基础地图的整理和空间数据的建立

使用GIS建立了森林经营地图:利用已有的林相图、基本图和数据,GIS可制作任何林业专题图。如林业区划图、造林规划图、森林资源清查图、沙漠化土地监测图、森林病虫害防治图、森林公园规划图、土地利用图等。这些森林经营地图中的信息主要是通过资源、地理、社会经济等有关地图进行综合处理获得,也可根据生长预测模型进行属性数据分析以及空间、属性数据的相关分析进行设计和制作。

3.1.2属性数据库的建立

林业资源二类清查已建立了数据库。“二类”调查数据目前在我国大都采用关系数据库,每个小班调查卡片为数据库中的一个记录,经输入、检查、修改,建成小班调查因子数据库和样地调查数据库。在数据库中,数据项及每项调查因子,为实现属性库与图形库的联结,对应于图形库中的关键字,在小班数据库中增加了一个数据项 ID;记录:以小班记录或样地记录为单位;文件:以乡(镇)为单位,文件以乡(镇)名称命名。

3.2资源动态变化监测

3.2.1林业用地变化监测

林业土地变化包括林地类型和林地面积两方面。在管理数据库中,这种变化从数量上反映出来,GIS借助于地面调查数据,可实现地籍管理,将资源变化情况落实到地块,为科学地监测林地资源的变化、林地增减原因、掌握征占林地的用途和林地资源消长提供了依据。

3.2.2林权管理

权属分国家、集体、个人三种形式,不同权属的森林实行“谁管谁有”的原则,通过管理使权属明确,产权清晰,界线分明,标志明显,林权与实地、图面相符。

3.3营林管理设计

3.3.1采伐

采伐借助于GIS,制定详细的采伐计划,确定有关采伐的目的、地点、树种、林种、面积、蓄积、采伐方式和更新措施。制定采伐计划安排,制作采伐图表和更新设计。

3.3.2造林规划

GIS可通过分析提供森林立地类型图表,宜林地数据图表,适生优势树种和林种资料,结合立地类型选择造林树种和规划林种,做到适地适树。

3.3.3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

发展林业提高林分生产力是林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目标,培育速生丰产林成为一项重要任务。GIS可提供地形、地貌、土壤和林分状况数据,并依据模型提供林区林分状况数据如生产力、蓄积等值区划图形和相关数据,据此可按林分设计速丰林培育和基地建设。

3.3.4封育工程

封育工程是林业的一项重点绿化工程,封育区域涉及一些地理地貌和社会经济及人为活动等因素。GIS的分析设计可兼顾多种要素,实现趋利弃弊,规划出合理且更易实施的封育区域。

二、结束语

在目前的林业生产建设中,GPS、GIS应用潜力巨大,已在森林资源调查、造林规划设计、荒漠化监测、森林采伐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随着GPS、GIS技术的发展,它也将在其它领域(如林区物探、湿地调查、森林旅游等)被广泛应用。GPS、GIS技术的普及必将促进林业工作向着精确、高效、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森林科普工作计划篇9

关键词:绿化资源;保护建设;优秀案例;创新利用;森林旅游

中图分类号:S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7)01-0093-04

收稿日期:2017-01-01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practice of relying on greening resources in cities such as Tokyo, London, Bonn, Berlin and Paris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urban environment;the construction,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forest resources in New Zealand, Germany, Japan, Spain and Greece and other countries; the national plans for forest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in Finland, Sweden, Norway and Switzerland;the comprehensive and easy mechanism of forestry carbon sequestration transaction in New Zealand .The paper also introduces the practice of Beijing to optimize urban ecological pattern through afforestation;the practice of Fujian Province to implement the key ecological areas of commercial forest redemption and establish a diversified fund raising system. Base on analysis of the cases and enlightenments, we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Guangdong province forestry.

Key words: Green resources; Protection and construction; Excellent examples; Innovation and utilization; Forest tourism

城市周及大范围区域的林业以服务城市为主旨,利用森林的功能改善城市气候条件、净化大气、恢复和保持城市的绿色生机,将城市与森林相结合,满足城市居民对森林的休闲娱乐、旅游和科普等社会服务需求,将绿色资源转化为旅游和经济资源。广东绿色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广州、深圳城区和周边,粤北和粤西都分布不同类型的山地环境和丰富的绿化森林资源。但是,如何将其充分利用,树立本地特有品牌,将自然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目前还处于不断探索中。笔者通过资料文献和实地考察,总结分析国内外在这方面的优秀范例和做法,以及从中可以借鉴之处。

1国外范例

1.1森林建设提升城市生态环境

世界范围内任何一座清洁优美的城市都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发展起来[1],森林生态环境是城市建设的标志性要素。东京市域面积2 187 km2,人口1 212万人,市域森林覆盖率为33%、郊区为50%;伦敦市域面积6 700 km2,人口1 110万人,郊区森林覆盖率为34.8%[2];德国的波恩,绿地面积占市区面积的1/3以上,柏林周围有4片大面积森林、市区有7个较小的片林,总面积达7 963 hm2,占城市面积的16.2%[3]。维也纳西、北、南三面被森林环绕,到处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约翰施特劳斯在郁郁葱葱的森林里找到灵感,写下了世界名曲“维也纳森林的故事”[1],优美的环境和富有底蕴的音乐文化吸引世界各地游客。

1.2森林城市化提供休闲旅游服务

1.2.1保护森林并提升社会服务功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居民对森林的社会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周边森林步入城市化轨道。欧洲各地从19世纪末开始,将城市周边森林作为自然保护的首要焦点, 努力保护森林,满足城市社会逐渐增长的需求。例如:巴黎附近的枫丹白露(Fontaine bleau)和布鲁塞尔附近的Zonienwoud[4]。英国在城市美化、绿化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1685年的跨越篱笆景观运动,把所有的自然景观看作是公园,在树林中采用常绿的树木划定空间、采用花草增加树林边缘的变化及色彩,以增加自然元素[5]。欧洲许多国家利用城市森林资源向社会提供生态型服务,比如森林旅游与户外游憩等。巴黎每年有25%~50%的森林观光是在大巴黎地区8万hm2 的森林面积上进行,瑞典几乎每人每年要去森林住一晚,其中55% 的人主要去城市森林;80% 的瑞典人一年至少会去森林拾一次野果,这已成为瑞典的一种文化[6]。1.2.2提高森林管理水平

将园艺学、景观设计学、城市规划学、景观生态学、社会科学和林学融入城市化的森林建设和管理[7],提高其观赏性、科普性和服务性,满足市民踏青、观光、运动等各种需求。森林资源专业人员的角色改变为资源管理者或服务商,与园艺学家、城市规划师、景观设计师、森林和绿地管理者以及其他城市内部及其周边管理者之间密切协作,使得森林的产品和服务可持续性发展并有内涵。

1.2.3加强森林公园休闲娱乐功能

除环境保护功能外,城市内部及其周边的绿化森林被赋予更多的休闲娱乐功能,作为日益增长的城市人口的娱乐环境,减轻城市居民身体和精神上的疲惫。而且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的不断改善,城市居民休闲活动的灵活性明显增强,远离城市的森林和自然区域也走进了居民的日常生活。西班牙在保护区、森林公园展览馆中,建设环境保护科普宣传场所、设施,提供形象生动的资料。比如:阿尔布斐拉湖保护区展览馆,有核心区电视实况、保护区生态演变示意图、食物链灯光图形应答显示屏、保护区生物物种显示屏、动植物生态展示室等。人们在休闲娱乐中享受自然的同时,得到环境保护的熏陶和教育。曼沙纳尔河上河谷地区公园分为多个功能区,如爬山、游泳、林间休息、水库边钓鱼、野炊等,方便市民享受,社会功能十分明显[8]。

1.3北欧多国实施森林生态补偿国家计划

芬兰、瑞典、挪威、瑞士等国实施森林生态补偿国家计划,加强国家财政支持和生态保护、增强生态系统服务、促进绿色产业发展。芬兰分别于2002―2007、2008―2016年,实施了两期森林生态补偿计划。以政府作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主要购买方,公有和私有林主作为服务提供方,对国家公园、森林自然保护区、森林法栖息地等签订10~20年的长期合约,支付补偿费用,补偿标准为每年每公顷50~280 欧元。瑞典2010年实施两部分生态补偿,计划实施5年,一部分是给予森林所有者总计 5100万瑞典克朗(约合 3750 万元人民币)的补偿;另一部分为行政管理和土地管理技术指导成本,总计 2300万瑞典克朗(约合 1691 万元人民币)[9]。1.4新西兰林业碳汇交易机制健全易行

1.4.1确定目标逐步实施

新西兰是林业大国,是《京都议定书》缔约方。确立了到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比1990年减少10%~20%,到2050年,减少50%的目标[10]。为了实现目标,2008年启动了碳排放交易体系建设,分步骤将国内所有部门全部纳入碳排放交易体系,林业是首个加入交易体系的行业。新西兰的森林是巨大的碳汇,2009年森林碳汇大约抵消了全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25%[10],且排放潜力大、成本低、综合效益高,最具比较优势和竞争力,是实现减排目标的关键领域。

1.4.2分工合作共同管理

碳排放交易体系由经济发展部、农林部、环境部共同管理,农林部主要负责涉林排放配额分配、林业参与者入市资格审核、林业参与碳交易技术指南制定等。针对林业参与碳排放交易,农林部专门制定了6个技术指南[10]。森林所有者通过比较木材收益和碳汇收益,自愿选择是否加入碳市场。程序简单易行,林业经营者参与积极性高。

1.5希腊建设保护森林资源促进环境改善

1.5.1重视森林建设保护

希腊林业部门重视“退化林地的恢复重建,矮林的转换、高大立木的改善与选择、城市山体保护和林火的预防和控制”等,着力于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管理。1990―2010年,人工林以0.85%的速率增长,其增长幅度较稳定,对林地继续退化起到了抑制作用。同时对矮林林分进行合理转换和改造,使得生态系统稳定增长,景观的观赏度不断提高。另外,采取合适的品种和育林措施以维持高大立木为主的森林,达到维持其生产力和生态效益的目的,提高森林的再生能力。

1.5.2充分发挥城市森林生态功能

根据希腊雅典易米渡山发展保护协会负责人介绍,希腊非常重视建设保护森林资源,依此促进城市环境改善。雅典三面群山环绕,地理结构导致逆温现象,也是导致空气污染严重的原因之一。当地政府在前期对城市中心的伊米托斯山区进行大规模绿化基础上,1990年以来,为了提高城市空气质量,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重点建设和保护伊米托斯山的绿化森林资源,达到改善城市环境的目的,如今雅典市内已经较少见到烟雾。

1.5.3重视基础研究传统产业保护

根据希腊雅典易米渡山发展保护协会提供的资料介绍, 雅典通过加强基础研究和建设,伊米托斯山森林效益多种多样,植物资源分布较为广泛,是欧洲物种最多的地方,共分布600多种(亚种)植物,其中,54种为希腊特有物种,59种为希腊国家保护植物,少量为国际濒于灭绝的物种,还有44种野生观赏兰花,为当地植被的研究提供了优良平台。当地自古已有的养蜂业持续保护至今犹存,对当地的经济与社会都有着颇为突出的意义。

1.6日本、德国将森林疗养纳入国民医疗保险体系

森林释放的负氧离子被誉为“蓝色维他命”“空气长寿素”,对于人体生长发育和疾病防治具有许多积极作用,也迎合了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在森林里疗养有预防疾病的效果,森林疗养是国际林业发展的一个最新趋势。德国已将森林疗养纳入国民保险体系,国民可以在保险范围内,每4年享受一次为期3周的森林疗养。日本认定了60个森林疗养基地,基地的_认包括血压、心率6个方面的指标测试。比如,进行两晚三天的森林疗养,可以提高免疫活性、减压等[11~12]。

2国内范例

2.1北京百万亩平原造林优化首都生态格局

2012-2015年,北京实施平原地区百万亩造林工程,破除土地、违章建筑等各种难题,使平原地区森林覆盖率增长了10个百分点,由14.85%增长到25%,新增万亩以上森林23处、千亩以上森林210处,建成了东郊森林公园等18个特色公园和500多处休闲林地绿地,取得了巨大成效:一是促进了平原和山区绿化的均衡发展;二是对调整低端产业、实现“减人增绿”、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发挥了积极作用,显著提升了首都生态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优化了城乡宜居环境,为市民提供了更多的生态休闲空间。666.7 km2平原造林成林后每年可固定二氧化碳121万t、释放氧气88万t、滞留粉尘10万t[13]。

2.2福建推行重点生态区商品林赎买

重点生态区商品林赎买正成为福建近年来的热点。2013年,福建永安开始探索商品林赎买,共有10片山场、50 hm2商品林被成功赎买,成交价为262.3万元。并编制了《森林永安生态敏感区位林收储工程建设规划》,探索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专业经营模式,建立商品林近自然改造示范基地。2015年省政府明确提出开展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等改革,将赎买后的商品林划为生态公益林或作为生态公益林储备库。2016年,制定全省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等改革试点方案,实现“生态得保护,林农得实惠”的双赢目标。“十三五”期间实施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等改革试点面积133 km2,其中赎买省级试点实施面积946 km2,赎买的重点为矛盾最突出的人工商品林中的成过林,赎买具体价格由各县(市、区)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建立多元化资金筹集制度[14]。

2.3浙江莫干山乡村民宿旅游促进经济发展

2.3.1利用资源发展郊外旅游

浙江天目山的余脉,使莫干山、龙王山多了一分灵秀。由湖州、嘉兴、杭州北部的4个国家森林公园、7个省级森林公园形成浙北竹乡风情游[15]。莫干山风景名胜区近年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原有的自然村、历史及人文影响力,根据每条村的特点与不同定位,利用山、林、水、田等景观要素和人文历史,保留演绎村域的稻田农耕文化景观界面,在山水环抱的自然环境中,规划打造乡村休闲旅游项目、人居环境示范村、高端或适合年轻人的清新民宿,旅游经济发展效果明显。

2.3.2注重营造特色和个性

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在湖边建设茶艺、竹艺、设计、陶艺等小馆,游客可以自己动手制作手工艺品、茶壶,亲自采摘新鲜茶叶或在茶艺馆里品茶,体验当地生活方式,享受不同文化,让山居成为美好的日常经验。另外,建设户外运动需要的基础设施,让骑行者驰骋在乡间小路,陡峭山坡,感受自然和运动的魅力。

3启示和建议

3.1扩大人口密集区域绿地红线

相比国外,珠三角城市绿化森林覆盖率指标不低,但是因森林分布不均及人口高密度等原因,导致生态环境功能欠缺。可以因地制宜增加人口密集区绿地,扩大红线范围。同时,不断改善城市周边森林质量和景观,挖掘历史和植物文化,以森林和田园风光为主题,以建设全国一流森林旅游区域为目标,塑造具有影响力的森林公园。发展“乡村民宿旅游”和“体验式的精品民宿”,打造新型、高端生态度假旅游新格局,满足日益增长的广东城市居民回归自然、休闲运动等多种需求。

3.2加强珠三角及广东森林保护和建设

加强广州、深圳、佛山等城市周围森林的保护及景观、社会服务设施和科普功能建设,提高森林质量、生物多样性和社会服务功能。建设森林公园园中园,利用广东得天独厚的气候和水文条件,建设文化内涵丰富的四季花园、湿地公园等园中景,增加森林公园的观赏性、独特性和吸引力。完善健身徒步步道和科普廊道,增强森林公园的趣味性和科普性。

加强粤东、粤西、粤北各地城市周边大范围的森林建设,结合城市化、同城化的推进和区域部署,建设更多森林、森林公园和休闲林地绿地等,提升大范围的生态环境质量。加强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森林建设,打造广东特色森林旅游。依托南岭国家森林公园、世界著名的丹霞地貌自然遗产等资源,充分利用和挖掘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绿色生态资源,打造国内一流、有影响力的森林公园。加强新时期森林管理人材队伍建设和素质提升,提高森林公园综合服务质量水平,做大做强广东森林旅游业。

3.3加强政府引导和财政支持

加强各地特别是经济发展有限地区的森林建设投资和生态保护力度,增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大力发展城市周边区域的森林旅游, 重视森林和环境价值,提升森林资源的功能。将森林休闲娱乐功能最大化,提高林业产业对生态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留住传统产业,让森林成为现代生活中的原野保留区,让城市居民回归自然寻找传统乡情。加强邻近城市的联合研究,充分发挥各地森林的研究平台作用,共同解决大范围的生态安全问题。

3.4完善管理政策,发展多种经营

我国将森林划分为公益林和商品林,存在划分简单粗放的问题,在管理政策上由于种种原因,森林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经营和高效利用。因缺乏科学合理的经营方案指导,商品林单一以取材为目标,常常带来生态破坏等问题。积极完善管理政策,不断改善上述问题。另外,分类经营,分类施策,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林业的多元化需求。划分出一定区域和比例的森林面积作为多功能森林,按照相应的经营管理系统对公益林、商品林和多功能林进行管理[16]。因地制宜制定完善广东商品林的经营管理措施,推进林业改革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广东林业特点与新西兰[10]相近,人工林较多、中幼林比重大、树种相对单一、森林碳汇增碳潜力大,可以借鉴新西兰的做法,促进广东发展林业碳汇交易。

3.5加快城市周边森林体验和森林养生发展

响应国家林业局《关于大力推进森林体验和森林养生发展的通知》(2016年1月)要求,在有条件的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规划打造高质量的森林体验和森林养生产品,建设专业化、人性化的森林疗养基地,创新森林绿色旅游模式,提高国民对森林疗养的认识,改善民生福祉。

参考文献:

[1] 陈波,包志毅.城市林业――城市化影响下的新林业[J].世界林业研究,2005,18(1):28-32.

[2] 罱.发展城市森林改善城市生态环境[EB/OL]. (2002-10-24)[2017-02-01].http:// .cn/.

[3] 吴澜,吴泽民.欧洲城市森林及城市林业[J].中国城市林业,2008,6(3):74-77.

[4] Konijnendijk C C.Urban forestry in Europe:a comparative study of concepts,policies and planning for forest conservation,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in and around major European cities[D].Doctoral Dissertation. Joensuu:Faculty of Forestry, University of Joensuu,1999.

[5] Konijnedijk C C,T B Randrup.Urban forestry research in Europe:anoverview[J]. Journal of Arboriculture,2000,26(3):152-161.

[6] 李智勇,Konijnedijk C C.亚欧城市林业合作与欧洲城市林业实践[J].中国城市林业,2006,4(1):18-21.

[7] Konijnendijk C C.Adapting forestry to urban demands role of communication in urban forestry in Europe[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0,52 (2-3):89-100.

[8] 浙江省林I考察团.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典范――赴英国、西班牙考察林业生态建设有感[J].浙江林业,2011(10):31-33.

[9] 张利明,赵金成,曾以禹,等.多国实施森林生态补偿国家计划[N].中国绿色时报,2015-12-23(3).

[10] 王祝雄,吴秀丽,章升东.新西兰碳排放交易制度设计对我国林业碳汇交易的启示[J].世界林业研究,2013,26(5):81-87.

[11] 缪宏,耿国彪.森林疗养 放飞梦想――访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刘东生[J].林业经济,2015(11):38-41.

[12] 林增学,郑群明.日本森林浴基地开发特色探析[J].社会科学家,2013,194(6):87-90.

[13] 王钰,吴志勇.百万亩平原造林让首都更加和谐宜居―聚焦北京百万亩平原造林工程之规划建设篇[N].中国绿色时报,2016-1-7(A01).

[14]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福建省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等改革试点方案.(2017-01-12)[2017-02-01]. http://fujian. /zc/zxwj/szfbgtwj/.

森林科普工作计划篇10

化学药剂灭火又有多种形式,这是因为不同的化学药剂能产生不同的灭火效果。例如:有的药剂能产生泡沫,将燃烧物与空气隔开;有的在分解过程中会产生不易氧化的气体,降低了空气中氧的含量;有的在分解时可吸收大量的热量或形成薄膜,覆盖在燃烧物表面,起到降低温度和隔绝氧气的作用;还有的药剂在高温状态下仍可保持湿润,从而阻止了可燃物的燃烧。这些化学药剂可用小型喷雾机、消防车或飞机喷洒,也可制成灭火弹进行灭火。

而爆炸灭火是指事先在地下埋好炸弹,待火焰迫近时引爆,或者临时投掷灭火炸弹。当炸弹爆炸时,会将土掀起覆盖在可燃物上,使之与空气隔绝,从而熄灭火焰。

加拿大:空中优势防林火

加拿大是一个多林国家,森林覆盖率35%,是世界木材和林产品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正因为此,在加拿大的广阔林区中,经常发生森林火灾,其中,雷击火占总火源的1/4,但更多的森林火灾是野营或伐木作业时不慎引起的,由此造成的森林资源的损失相当惊人。

近年来,加拿大不断完善森林火灾的预测预报系统、探测系统、通讯联络系统、阻隔火系统和灭火设施。所有望台、森林经营所、地区森林防火指挥部及防火站都配有无线电通讯设备,巡逻汽车和巡逻飞机上设有短波无线电台,灭火工人还备有重0.45千克的轻便无线电台,通讯范围在6~10千米。现在,红外探测、远程自控雷电探测等先进仪器也被安装到了飞机、卫星上,借以探测一般空中巡逻时不易发现的小火,并自动拍摄火场情景,通过电子计算机求出精确数据后,10分钟内有关火场的详细资料就会传送到相关森林防火单位,30~60分钟内灭火队伍就能赶到火灾现场了。

加拿大的森林防火措施主要依靠其空中优势。各省防火中心都拥有包括侦察机、直升机、重型洒水机在内的各种类型的飞机。在每年的防火期内,用于防火、灭火的飞机可超过10000架次。他们采用侦察机定时监视林火发生,遇有火灾,防火中心可根据火情,用直升机运送灭火人员及时赶到火场扑救,或调用水陆两用洒水机投入扑火战斗。

在森林防火航空队中,飞机有大有小,大型飞机一次可装4吨水,飞临林火上空时,自控系统启动,打开机舱,水泄下去后,如同炸弹爆炸一样,水珠四溅,压住烈焰,熊熊大火便被扑灭。

最近,加拿大还专门设计出一种森林灭火专用飞机。该机是水陆两用型,机身为船形,可在水面上起降;机身两侧设有活动起落架,着陆时可以斜着向外并向下延伸;机头下部还有一伸缩自如的单轮起落架。机身腹部设有水箱两只,飞机俯冲至水面并继续前进一段距离,水即可自动由水勺经导管灌入水箱,20秒即可装满5吨,然后带水飞向火场,飞机可在火场上空30米高度,以175千米的时速飞行;在瞄准火点后,按动电钮,两水箱中的储水可同时或先后向火场倾泻。

美国:计算机网络显神通

火灾每年毁坏美国近2400万亩森林,造成数十亿美元损失,还要花费数亿美元用以扑灭林火。过去,消防人员只能推测森林火源位置、火势移动快慢、林木和下层林丛燃烧速度,以及应在何处设置迎火来阻止灾情蔓延。现在,对付森林火灾的方法正在迅速改进。现代消防人员的装备已经扩大,卫星、太阳能天气站、闪电自动探测器,以及精确性预测火势的计算机等各显神通。

这些高技术手段能够测定地形效应和植被的易燃性,甚至是火焰随天气的变化情况。美国土地管理局官员雷尼格说,以前对火灾的反应几乎总是出自急于救火的强烈感情,经常为寻找火灾出动飞机到处飞行;现在,飞机能够直接飞往雷击起火的地方。

在美国西部,350个太阳能自动遥测天气站星罗棋布,它们不但测量风速、风向、气温、土壤温度和湿度,而且还能测量树木和树梢的温度和湿度,并通过卫星照片显示植被类型和密度。

1985年,美国政府开始将信息资料输入一个称作“初始火灾管理系统”的计算机网络,它可通过终端与西部50个防火办公室紧密联系。研究人员还设计了一个叫做“行为”的计算机程序,利用燃烧速度、湿度、风速和地面坡度预测森林火灾扩大的速度、路径、强度甚至火焰的高度。最初一次“行为”试验,是对1984年蒙大拿州山口自然保护区的林火进行的。尽管当时大火威胁着一个娱乐场和居住区,但扑救工作将会使消防人员处于极度危险的环境。通过概率分析,“行为”预测应任其自然燃烧,林火将在旷野自行熄灭,结果正如其所料。此举节约灭火费用75万美元。

目前,美国联合防火中心的一台计算机与横贯美国西部安装在各地高柱上的33个探测器相连,跟踪风暴,并准确指出雷击起火位置(美国西部75%的大火灾是由雷电引起的)。这些探测器不但帮助该中心协调全国性的防火资源,而且还会帮助预测下一个有问题的区域。

希腊的“普罗米修斯”计划

希腊发明的“普罗米修斯”计划,被希腊研究人员称为“纵火”计划一通过电脑对着火面积加以控制。该计划远远超出了传统的森林灭火做法,对森林防火也是有益的。

在“普罗米修斯”计划中,希腊人收集了有关风力、天气、植被以及其他相关因素的数据,并对它们同着火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无论何处出现了火情,“普罗米修斯”计划都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对可能蔓延的火势以及可能造成的生态和经济损失进行预测。这有助于做出是否扑救、何时采取措施以及采取什么措施的决定。

该计划研制人员乔治・埃夫蒂希迪斯说;“我们不能改变地形、天气,但是我们可以改变燃料。”他还说:“不管我们采取什么措施都是一样的,森林火灾总是不断。但是,我们可以对风险加以控制,为此,我们需要以科学为基础。”并建议,如果情况有利,那么消防队就应该让大火熊熊燃烧或者让其自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