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心理学十篇

时间:2023-10-17 17:36:50

汉语言文学心理学

汉语言文学心理学篇1

关键词 汉语国际教育 本科生 课程设置 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5.046

Abstract Linguistics curriculum provision for Chines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undergraduate should embody the two important points including foreign and Chinese. Under the guiding principle of comparative analysis, this paper sets up a curriculum system which assisting to underst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language. On language teaching course, really cultivate the students' application ability.

Key words Chines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undergraduates; the curriculum; linguistics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是在原“对外汉语”、“中国语言文化”和“中国学”的基础上整合设立的专业。该专业具有很强的融合性,包括语言、文化、教育、心理等相关学科的知识。

专业建设一般涉及师资、教材、课程、教学条件、教学水平、科学研究、教学管理、人才培养等几个方面,其中课程建设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设定。该专业培养面向国际传播的汉语教师。根据2012年国家汉办的《国际汉语教师标准》,认为此类汉语教师应该具备以下素质:语言基本知识和技能、文化与交际、第二语言习得与学习策略、教学方法及教师综合素质。

围绕师资标准,课程应该体现汉语教学基础、教学组织与课堂管理、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交际、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5个板块。①其中语言学课程是该专业的核心。因为这是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物质基础,是先决条件。

李泉认为汉语国际教育教师首要的和必备的知识是:具有系统的汉语言文字知识。其核心内容应该包括汉语言文字理论与知识,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教学理论与知识。②也就是说该专业语言学课程设置要紧紧抓住“对外”和“汉语”两个关键点,课程体系要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的汉语国际推广能力服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一体化”。

如何达到这个培养目标,首先要研究汉语国际教育学生获得相关教学技巧的特点。对外汉语学生只有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将汉语与所派地区外语差异对比,才能理解与掌握汉语理论知识,把握语言教学的重点、难点。这一特点就要求该专业语言学课程要与“汉语言文学专业”有明显区别,要加强各国语言与汉语从发音到文字、词汇再到语法的对比教学。因此在课程设置上,我们认为要建立一个有利于对比分析的课程体系。

1 语言学课程体系

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应设置汉语基础课、汉语选修课、外语、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课等语言类课程。“课程的横向结构以课程对于专业的适用性划分,把课程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③我们认为起码应该设置以下必修课和选修课。

1.1 汉语基础课

这一板块为汉语语言学的基础课,核心课程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是一门知识性、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基础课。课程主要讲述现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知识,并就汉字的规范化与简化等问题做专门讲解。该课程系统地讲授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训练其语言表达的基本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能力。

古代汉语相对于古典文学、古典文献学是工具性课程,但对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其主要的教学目标是理解古今汉语的差异,了解汉语词汇、语法系统的简单发展历程,了解汉字的简单发展历程,以便于学生理解现代汉语词汇、语法系统。其中常用词教学要放在重要位置,因为古代的单音节词,今天绝大部分成为双音节词的语素,如果能挑选部分常用词讲解其常用意义,一定能帮助学生理解现代汉语词汇系统,提高他们的词汇认知能力。

语言学概论着重讲授语言学的一些主要理论和方法,使学生系统地掌握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并了解语言接触、语言演变等内容,加强学生对语言进行分析的基本能力,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实践能力。

1.2 汉语选修课

这一板块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而设,核心课程为:文字学、汉语词汇学、汉语语法学。

文字学着重讲授汉字的起源、汉字的性质、汉字的结构、汉字形体的演变、汉字的使用以及汉字的整理和简化、文字信息化、文字与文化等内容。提高学生书写、分析、运用文字的能力,帮助其理解文字中的文化内涵。

汉语词汇学旨在使学生了解语言单位词和非词的区别、词和词位的区别、现代汉语的构词法和构形法的区别,了解词汇的分类、词汇的类聚、词义类聚,了解义素分析法和语义场理论。重点掌握词义解释方法,为他们将来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编撰双语词典打下专业基础。

汉语语法学以培养学生的语法分析能力为教学出发点,以汉语词法、句法、语法分析方法为主要内容,重点培养学生观察语法现象的敏感度,以帮助他们观察留学生语言运用中的语法错误。

1.3 外语语言能力课程

核心课程为:英语(含听力、口语、精读、写作)。选修课程为:汉外语言对比。

英语课程要“改变过去传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一齐抓的情况,突出英语作为媒介语和交际工具的作用,强调对生活用语的训练,强化用英语进行汉语教学的能力。”④

学生获得一定的英语听说能力之后,选修汉外语言对比,运用对比语言学知识分析汉语与英语语法、词汇类型差异,掌握部分外文类语言学术语,以便于在语言教学中,称说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1.4 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课程

核心课程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法。选修课程为:第二语言习得、偏误分析。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主要讲授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使学生系统了解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掌握该学科所涉及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教学法,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修养,培养学生初步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能力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付诸研究的能力,为以后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和研究打好基础。

对外汉语教学法主要介绍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语音、词汇、语法、文字、语用功能等语言要素和综合、听力、口语、阅读及书面语表达等技能课的教学方法与技巧,同时讲解语言要素中包涵的文化思想。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语言习得的本质和习得过程,主要描述学习者如何获得第二语言以及解释习得者为何获得第二语言。涉及中介语研究、语言习得者内部因素研究、语言习得者外部因素研究等内容。

偏误分析着重讲授对比分析的理论框架和语言学习偏误类型,介绍儿童语言获得理论、国内外中介语研究情况,使学生学会搜集偏误语料,掌握偏误描写、分析的基本方法,并能进行偏误分析实践操作。

2 语言学课程内在逻辑依据

课程体系要考虑共同性和时间性。所谓共同性,是指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上的共同性。在本专业要求培养国际汉语教师宗旨下,语言学课程之间要形成一些互相联系的系统: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英语与汉外语言对比相联系,通过古今对比、汉外对比,强化汉语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文字学、词汇学、语法学与教学法相联系,通过分解教学难点,强化学生相关语言学知识。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是本学科的核心课程,与教学法相联系,最终所有这些课程与第二语言习得、偏误分析为培养出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服务。这个语言学课程体系,突出了“对比分析”的教学理念,能够实现语言学课程为语言教学服务的宗旨。

所谓课程体系的时间性,是指课程在时间上的关联。汉语国际教育语言学课程“共同性”围绕学生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获得而设计,“时间性”围绕着学生学习认知规律: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而设计。大一宜开设现代汉语,使之获得浅显的语音、词汇、语法、文字知识。这一门课程将为语言学概论,为汉外语言对比提供专业基础知识。古代汉语应与“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相区别,强调古今汉语的一致与差异。语言学概论是一门理论性课程,要联系大一现代汉语、大二古代汉语具体实例,以实例讲解带动理论学习。

专业核心课程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以学生具备语音、词汇、语法相关理论知识为宜,于语言学概论同时或之后开设。文字学、词汇学、语法学针对语言要素教学中的难点而设。词汇学、文字学宜于分别在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之后开设;语法学难度最大,应在高年级开设。汉外对比、第二语言习得等难度较大的课程也应该在高年级开设。各高校还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增加专业选修课,以开阔学生学术视野。

3 语言学课程体系设置最终旨归

语言学体系设置的最高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指在学习过程中领悟、理解和产生与教材没有直接提示的新思想、新能力或新技能。汉语国际教育是一门应用型专业,所有课程以学生能产生运用能力为归宿。

具体说来,学生应该具备《国际汉语教师标准》所要求的相关能力:“能结合自己的教学环境和教学目标, 运用第二语言习得的基本概念分析自己的教学对象”、“能了解并解释影响语言正负迁移的各种因素, 能分析和解释学习者在汉语学习过程中的语言迁移现象”。这是一种创新能力,没有一所学校能设置课程,帮助学生解决未来面对的非汉语学生学习问题,只能学生自己运用学校所学进行分析归纳。

当学生看到非汉语人员学习汉语所产生的错误,能对错误类型归类、并对错误原因进行分析,指出正确运用汉语的途径和方法,这就达到了本专业培养学生的最终目的。这也是“一体化”课程建设的最终目标。如何达到这一目标是我们下一步深入探索的方向。

注释

① 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国际汉语教师标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1.

② 李泉.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原则与实施重点探讨.华文教学与研究,2010(3).

汉语言文学心理学篇2

关键词:生活化;形象化;大众化;时髦化;幽默化

一堂汉语文课,教师的课堂语言非常重要。课堂语言运用恰当,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都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

用,反之,将影响课堂的授课效果。我认为,汉语文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课堂语言的特点。

一、汉语文课堂语言要生活化

汉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只有这样的语言,学生才能听得懂,也才能理解。汉语文教师要善于把书面语转换成学生容易理解的通俗语。如果一个汉语文教师的课堂妙语连珠,成语运用甚多,但学生连成语的意思都不懂,那这些教学语言就失去意义了。因此,教师应该把这些语言在前面的基础上适当地转化为学生易懂的语言。也就是说,汉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要通俗,这样学生才能理解,学习才能收到实效。

二、汉语文课堂语言要形象化

汉语文课堂的语言和其他课堂不一样,区别在于汉语文课堂的语言要形象。不管是分析课文,还是和学生交流,都要求汉语文教师的语言要形象、具体、逼真。这样的语言才能引人入胜。形象的语言有利于帮助学生认知抽象的事物,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更有利于学生的汉语文学习。

三、汉语文课堂语言要大众化

汉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既是引导学生的语言,也是和学生进行交流的语言。既然是交流,那么认准对象就非常重要。对象的职业、身份、年龄、文化水平等决定了说话者的语言特点。针对我们学校的实际,汉语文教师的语言要面向大多数同学,这就要求汉语文教师要说绝大多数学生能听得懂的语言。针对不同班级、不同基础的学生,教师的教学语言既要适应学生又要在此基础上

适当拔高。这样,汉语文教师就要说“人话”,不能说“神话”,如此,汉语文教师的语言全班绝大多数学生才能听得懂,这就是汉语文教师语言的大众化。这样的语言讲起来才能深入浅出,才能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是汉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一种能力。

四、汉语文课堂语言要时髦化

汉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除了通俗易懂外,还要追求时髦。学生都对新事物,尤其是时髦的东西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心理学认为:“好奇心是个体遇到新奇事物或处在新的外界条件下所产生的注意、操作、提问的心理倾向。好奇心是个体学习的内在动机之一,是个体寻求知识的动力,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因而,追求时髦的语言,能够缩小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能够较容易和学生产生共鸣,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学习汉语文的积极性。相反,学生会感到厌倦,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所以,汉语文教师要尽量留意时髦的语言,使之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这样,让学生对教师的语言有亲近感,对教师也会有亲近感,对教师的教学更有亲近感。亲其师,才会信其道。

五、课堂语言要幽默化

幽默的语言,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调节教师的情绪。一样的事情,同样的意思,运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效果就不一样。汉语文教师在汉语文课堂上,尤其是学生注意力不大集中、学习情趣不浓、课堂气氛沉闷的情况下,使用幽默的语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幽默、风趣的语言需要教师具备渊博的知识、丰富的人生阅历。因此,作为汉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努力培养和锻炼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

汉语言文学心理学篇3

论文摘要:汉语热渐渐地成为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越来越多,这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汉语教师不仅给外国学生教语言,而且还给外国学生传播中国的文化。传播中国文化是对外国人进行汉语教学的关健,在此过程中应该注意语言学习的心理差异,应该注重跨文化传播背景下的微观人际交流。

当英语走向世界各地时,中国的汉语教学雨后春笋般逐渐地覆盖全球,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下股汉语热。现在学习汉语的外国朋友达到了4000多万人,一些国家还专门开设了孔子学院专门对外国人教授汉语。为适应全球持续升温的“汉语热”的需要,首届世界汉语大会(The WorldChinese Conference)于2005年7月召开,它为促进世界各国汉语教学的发展和加强中外语言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一个有效的工作平台。面对持续升温的汉语热以及大量的汉语教师输出,汉语的教学逐渐成了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汉语教师仅仅教外国人汉语的语音、语汇、语法、语用等还不足以让外国人真正学好汉语,他们在实践中意识到进行汉语的文化传播更能促进汉语的传播。但是,在进行文化传播中,我们认为的文化是什么?怎么认识文化?它和语言、人的心理及人际交流之间是什么关系?只有深人地认识文化,尤其是汉语文化,辨析文化与语言、人际交流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传播汉语。

一、文化是语言传播的内在载体

对于“文化”,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世界上对文化的定义大概有200多种。英国文化人类学家泰勒(E.B.Taylor)认为“文化是一种复合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人们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与习惯”;我国的《辞海》将文化解释为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也专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目前对文化并没有一个确切具体的定义,研究的人只是从各自的专业角度来解释文化,专业不一样,文化的内涵也会有区别。从某种程度上看,文化是一种意识形态,是一个抽象的名词,不像老虎、大雁等这些具体的词语表示视而可见的事物,人们需要通过抽象思维才能理解文化的概念。同时,文化又是人类集体智慧的结晶,每一种文化都聚集着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人在某个具体阶段的创作。

20世纪60年代开始,学术界才把文化引人语言现象的研究。美国语言学家萨巫尔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并且,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由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文化是隐藏在语言 的外壳之中的,需要通过语言学习才能真正了解语 言背后的文化。语言是显现的,文化是隐现的,需要学习某种语言的人不断地进行挖掘。有些语言还必须了解相关的文化才能真正懂得其中的意思。如汉语中的“龙腾虎跃”,这个成语出自唐·严从《拟三 国名臣赞序》:“圣人受命,贤人受任,龙腾虎跃,风 流云蒸,求之精微,其道莫不咸系乎天者也。”从字面上看好像是龙在天上飞,虎在地上跳跃,两个都很高兴的样子,其真正的意思是:象龙在飞腾,虎在跳跃。形容跑跳时动作矫健有力。也比喻奋起行动,有所作为。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文化通过语言得以凸现,其表现力得到充分展示。”口健就像坐在船上的人,船是语言,人是文化。船是人的载体,离开了船,人无法在水上长时间的停留,船是人停留在水上必不可少的工具;人通过移动船体现智慧和创新,具有更强的表现力。20世纪20年代后出现的功能学派和以萨巫尔为首的北美人类语言学派就开始关注这二者的关系。其中功能学派以马林诺夫斯基为代表,他在进行语言研究中比较注重语境这一点,这是探索语言和文化关系的开始;之后的北美人类语言学派对二者的联系的研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们发现了文化在语言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并通过对美洲印第安人的语言文化的田野调查证实了语言和文化的相关性。语言和文化关系紧密,我们在学习或教授某一种语言的同时,不可以忽略对这种语言的文化的解读和研究,我们更可以通过了解某种文化来接受相应的语言。传播语言也是在传播一种文化,反过来,文化的深人传播也会促进语言的传播,二者是互相促进,互相影响的。

二、语言学习的心理差异是汉语教学中的重要问题

中华民族与西方民族在文化发展上的时空差异较大,民族心理也有相当的差异。这必然造成对 汉语教学的影响。首先,从两者的认知心理看,汉民族偏好形象思维,多从整体上认识事物,表现在语 言上,就是汉语形象性强,注重相关性和整体性,具有非形态特点。西方民族偏好抽象思维,注重逻辑性,重个体轻整体,重理性轻感性,体现在语言上,如西方的典型语言—英语,是一种显性的形态语言,抽象词语较多。因此,以西方的思维方式理解具有整体性、意合性的汉语,往往会觉得缺乏逻辑,难 以理解。

其次,从感情和意志心理看,汉民族表情达意比较含蓄,习惯于间接表达。西方民族感情外露,往往喜欢直率表达。由于信息交流的同时必然伴有感情交流,中西民族的感情表达差异常常是导致汉语学习者语用失误或产生语言交际障碍的主要原因。

再次,中国传统哲学塑造了汉民族重视和谐、注重二元统一的心理,因而遇事多考虑以协调的方式来处理矛盾,适可而止。西方传统哲学则强调二元的并存与对立,因而形成了不刻意回避矛盾的意志心理,于是往往表现出不易屈服、坚持到底的意志力。所以,西方的汉语学习者在接触到一些语篇时,常常觉得中国人模棱两可的态度难以理解,造成汉语学习上的问题。

最后,从性格上看,汉民族总体属于内向型,求稳求和,知足常乐,具有宽厚、圆融的特征;西方民族总体属于外向型,强调个人至上,具有开拓冒险精神与竞争意识,自信心强。这种个性可能使部分学生产生在学习中急于求成,盲目运用语言知识的现象。当然,积极主动、外向大胆的性格也有助于他们克服心理障碍,采取主动措施弥补自己语言能力的不足。

所以,在汉语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调整西方学习者的心理态度。由于民族心理的差异,会造成语言底层冲突,进而形成语言表层的诸多问题。因此教师首先要鼓励汉语学习者从自身的心理态度出发,在心理上接受汉族文化。语言学习者固然不能消除本民族文化习惯和心理模式的影响,但有必要在学习过程中尽量多地了解中国文化,形成一套汉化的心理模式。其次是加大汉语言材料的输人量,尤其是那些关系到语言底层的文化内涵和心理差异的语言材料,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有意回避,反而应该尽量输人,并且尽量使输人的材料与自然习得语言的材料一致,以便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深对汉语文化的理解。这样,由于有语境的参与,学习者可以发现与母语社会不同的语用规则,反过来又促进对汉语的正确理解。最后,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允许甚至鼓励西方汉语学习者在自身文化环境中理解汉语文化,在文化的冲突中深化对汉语言的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将汉民族的文化传到世界各地。

三、跨文化传播背景下的微观人际交流是汉语教学的重要方式

跨文化传播属于传播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始于美国的一个新的独立的学科,那个时候的跨文化传播主要是以不同国家的政治和经济传播为主体。在我国,跨文化传播形成于20世纪的80年代后期,其中代表性的著作有胡仲文主编的《跨文化交际与英语学习》。当时中国经济落后于发达国家,全国掀起一股向西方先进国家学习的热潮,英语在当时备受欢迎,出国留学也被很多人视为一种理想和奋斗的目标。人际交流是指个人与个人的信息交流,它包括个人与个人之间的面对面的和非面对面的信息交流。

将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通过正确合理的方式传达给非本民族的其他人,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象征,每一个国家或民族都有本民族的文化,宏观跨文化传播背景下进行人际交流是汉语、汉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中国早在西汉的时候,汉武帝派遣使者张赛出使西域就是进行跨文化交流的一个很好的见证,到了强盛时期的唐朝,唐朝和其他民族互派大使进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有的还互相通婚以示友好,唐朝将自己的文化、礼乐制度传播到异域民族,其他民族在吸收和接受了先进的唐文化的同时,也将本民族的文化传到了唐朝。

汉语言文学心理学篇4

关键词:高职汉语;阅读教学;影响因素;策略研究

前言

汉语有六千多年的文化历史,从“汉学”到“中国学”,汉语已逐渐成为了一种富有综合性特色的研究学科,汇聚了多种学科的文化知识和思想内涵。从狭义上来讲,高职汉语教学应是发挥、表现出阅读教学的优势与价值,教学中的汉语具有明显的的“文化特征”,无论是从社会体系、思想内涵、文学修养,还是从哲学理论、历史研究上讲,汉语教学依旧需要配合阅读教学模式,并可以从教学中找到其思想定位和社会价值。

1、高职汉语教学的现状表现

随着汉语学习热在世界范围内的持续升温,汉语学习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高职学生们的关注,高职汉语价值体现的呈现与创建,为培养我国高职汉语人才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也带来了空前的机遇和挑战。目前,在高职汉语教学中,文化词语教学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挖掘高职汉语中的教学资源,尤以“阅读材料”为主,汉语文化词语的文化、思想,都倾向于阅读教学模式,所以教学表现还很好。

但并对各种对外汉语教材中的中国文化词语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例如《新实用汉语课本》和《成功之路》中对汉语阅读资料的解读一样:“文化词语项目归类以及对文化词语教学现状是阅读教学的意义所在,高职教育不善于挖掘汉语文化、不注重体现汉语阅读的优势,再加上学生对于“汉语”学习容易掉以轻心、失去积极性,所以高职汉语教学的教育环境并不乐观,即便奠定了以阅读教学为核心的教学策略和观念。本文从对高职汉语教学中阅读教学策略入手,对高职学校阅读教学现状调查着手,并作出教学问卷调查,挖掘文化词语教学技巧,文化背景知识的讲解侧重,归类集中解说,提出合理建议。

2、高职汉语教学的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上文提到,阅读教学需要在语言学与语言功能上做细致研究,围绕阅读教学的本体、技能,以及文化知识的拓展为几个项目,发展阅读教学。同时,将语言分成了多种功能性的教学结构,语言交际能力也逐渐成为我国教育领域、汉语文化研究的焦点,从语言的功能性上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汉语水平,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2.1深入挖掘“本体教学”的积极影响作用

构成汉语言体系的基础结构,如语言词汇、汉字、拼音、构词法、读音、语法等,如:语音、汉字、词汇、语法、语义、修辞等,这些都是本体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和研究课题,对于高职学生而言,汉语是“母语”,所以在基础性语言知识的教学上不需要划分过大的比重,这一环境从侧面上提升了阅读教学的环境优势。为此,阅读教学可抛弃汉语教学体系内的复杂语法内容,专供汉语文化知识和思想素质,让学生们能够在一个阅读开放的语言学习环境下,有效的理解、感悟汉语。

比方说,在引入本体教学资源时,必须将词语教学引入实际语言环境中,并通过阶段性和集中性的词语考核项目拓宽学生词汇量。学好语言最重要的是规范语法,词汇教学如果起到了阶段性的教学作用,则语言教学可以将教学重心逐渐转移到语言运用上,学生可以通过交际和运用语言感受到词汇学习的乐趣,也可以慢慢习惯于汉语的交流方式和构成特征。同时,阅读教学中,文化词语的语言内涵是基础要素,情感、思想、文化不仅可以影响每个词组的搭配效果,文章信息的基本思想不会改变,也就不会改变汉语教学的侧重点。

所以对汉语教育初级水平并不高的高职学生来讲,过分追求学生对词语引申意义的理解和应用,只能从阅读教学中,语言词汇概念理解上突破。因此,本体教学格外看重体现在让学生掌握并灵活运用词语的理性意义,阅读教学必须在保证相关理论概念能够更好的服务于体系结构的前提下做到吸收和理解。

2.2依靠专题教学开发阅读教学中的技能训练项目

通常情况下,技能教学会从锻炼学生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为基础,向外延伸一些具有特殊语言功能性的教学内容和课程,阅读教学主要集中在“听”与“说”两个方面,并没有高度的独立性,所以技能教学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如交际技能、运用语言技能、研究语言技能等。可透过汉语教材,搜集网络上可供学生阅读的文章和资料,从汉语所体现出的文化特征入手,深刻挖掘汉语文化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发展历程。从汉语基础知识、应用技能、文化与思想构成上可看出,阅读教学能够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语言和奠定坚实的语言习惯,对提高学生总体汉语水平。

文化词语不仅有理性意义,还有内涵丰富的附加意义,语法和构词法对附加意义具有思想上的导向作用,技巧教学时,老师通常会教授学生具有汉语语言象征性的网络热词、文化词汇,如“duang” 、“山寨”、“给力”等词汇引入阅读教学议题,挖掘词汇、文化在影响汉语文化、语义方面的影响,都增强语言表现力,但同时又影响着汉语文化;又如:“龙”、“凤”等标志性动物、“成语”、“ 谚语”、“歇后语”、“特色节日”、“民族文化”等,通过特色教学可以让学生深刻领悟到文化词语的附加意义,汉语的博大精深。

2.3优化阅读教学的语言环境

语言在环境下可以在不同词语结构和使用环境下表现出丰富的含义,如“对”与“双”的不同、“个”与“只”的运用、“感到”与“感觉”等相近词语的语用意义,因此,阅读教学不仅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汉语文化兴趣,还要在形式表现、语言能力上突出阅读教学语言环境的轻松、自由的特性。与其他学科教学相比,阅读教学的目的性、任务性不是很强,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比较有利于优化教学环境教学手段的落实。如:引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组织演讲活动、构建汉语文化词语学习小组、制定具有先进内涵与文化思想的文化词语教学理论、设立有规范性、统筹性的指导思想等等,一系列手段,完全可以优化高职汉语教学中阅读学习的教学环境。

三、结论

通过上文分析可知,高职汉语教学依靠阅读教学为核心,创建教育体系是具有实践意义和推广价值的,阅读教学对高职汉语教学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高职语言素质文化培养中的应用地位越来越高。(作者单位: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陈流芳.对外汉语阅读教学中的提问教学策略[A].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国家汉办.第十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选[C].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国家汉办,2010,12(22):160-165.

[2] 李静.对外汉语中级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23):190-192.

[3] 许多会.论第二语言汉语教学中的阅读策略[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22(102):72-77.

[4] 王沫.CET-4阅读题型变化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分析[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2(101):84-86.

汉语言文学心理学篇5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审美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学所包括的内容很广泛,涉及的领域也比较多,其中要掌握的知识点也很多,在这个时候,汉语言文学表现出来的没一个特点,都是世界的,很多国家都开始重视学习汉语,也就表明汉语的魅力非常大,本文就是具体的分析汉语文学其中的审美。

1汉语言文学的特性

汉语言文化是中国文化传承的主体,对于中国来说。汉语言是我们的母语,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热爱自己的母语,汉语言文学就像语文一样,是为了培养我国良好素质的人才,让语言文化得到发展,目前,汉语言教育是一个门比较重要的学科。中国文学、世界华文文学、汉民族文学这三个组成了汉语言文学,对于中国文学研究主要是重视文学的发展多样化、对于汉民族文学来说主要研究的就是历史中出现过的文学,大多是传统的文化具有民族特性。世界华文文学就是在世界上汉语表现出来的特点。通过这些,让汉语言文化再进步一些,作为一个人文学科,要把握其特点特性,感受当中的文学魅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让汉语言文学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2古汉语言文学的审美

在古代,要想在实际创作中表达美的感受,是一件非常难得事情,因为在古代,容易把语言和审美分开来看,经常顾此失彼,要么特别重视一方面,另一方面完全不管。比如法家的作品,教育的就是人们要懂得用法,比较强调的是法的重要性,但是这些文章毫无美感,让人没有读下去的欲望,就好像现在的教学一样,一味的传授知识,没有引起学生的兴趣,还有一种就是只注重文学上面的美感,一点实用性都没偶,写一些看着比较美的文字,但是实际上不能让人获得什么启示。

2.1古汉语来源生活

在学习古代汉语言文学的时候,就会研究文学中想表达的时候内容,有什么样的意境,但是在这些意境背后,都是从生活中来源的灵感,在经过作者的渲染,往往能表达出想表达的情感,古代的时候创作经常是要仔细观察身边的生活,然后表达自己的感情,让文章有作者自己的审美和意境,这样的创作会让文章变得在有美感的同时也会让人们有所启发,所以在解读古汉语言文学的时候,要善于思考其中的意境。“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所渲染的气氛就是不同的角度来看同一件事物都是不一样的,作者通过一波三折的描写,让读者有了想读下去探讨其中缘由的意愿,同时这种氛围还让读者领悟了道理,是文学与审美的结合。汉语言文学就是通过身边的事情来阐述一些道理,让读者有所思考,从而得到道理。

2.2古汉语言可以侧面描述内心观点

在古代的诗歌中,常常会发现作者通过诗歌侧面的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描写的非常形象,用这种描写来表达自己心中所想。这就说明了古汉语言能够全面的作者表述内心,在唐代著名的诗人李白的诗中,我们常常会感受到他心中所想,所发出的感慨,比如《早发白帝城》就抒发了自己流放途中遇赦返的心情。通过景物的描写,能够让读者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也能够明白作者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情感。就此我们就能看出来,古汉语言的美感表现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思想,烘托出氛围。

3传媒时代汉语言文学的审美

因为时代不同了,导致创作文学的环境也变了。表达的形式也开始不一样,因为时代背景不同,对于文学的审美也会有所影响,在一九八零年那个时代,由于的兴起,人们开始进行沉思,对于文学审美、人性、等等都开始思考,在那个政治混乱的年代,作家以及诗人都在思考历史,揭露当代社会的黑暗,这种沉思和揭露思想,像大海中引航的船,让我们有许多思考的东西,也引领我们在文学中研究思考,再对现实进行沉思的时候,让文学更加有了力量,也更多的抒发了群众的新生。在那个年代对于文学的审美,可以将沉思当作主题,那个时代人们向往于追求人生的解放,面对复杂的人生,总是会进行深刻的沉思,这样才会使一九八零年代的文学呈现出一定的特性,而这些特性中,最重要的就是拥有一定的理性,审美的色彩,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这样才会使作家将自己的忧国忧民的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

4汉语言文学中的语言审美

4.1汉语口语的审美汉语文学中最重要的还要数语言的审美,因为不同的地区的汉语拥有着不同的审美标准。正是由于汉语言文学的学科属性,致使学习汉语言的学生的文学能力以及文学素养都会拥有很高的造诣。在汉语言的应用过程中,语言的运用拥有很强的规律性。正是由于我国的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少数民族之间的语言有所不同,不同地方的语言也是各不相同,一般来说,普通话是所有国学语言的标准,汉语的审美要与普通话靠拢,但是在实际的生活当中,南方区域很难分清卷舌,就会分不清许多读音,讲很多的读音都说成一个;而与之不同的是,北方区域的普通话虽然较之南方较强一些,但是由于北方人们对于卷舌不是特别敏感,也使发音不够标准,就不能准确的说出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所以,在口语方面的审美,就存在着地方差异。

4.2汉语书面语的审美汉语言文学中的代表就是古代的诗歌,因为这些诗歌一般都是朗朗上口、对仗工整,并且还能够表达出深刻的感情。往往是人都会采用一些华丽的语言来描写景物,或者是运用白描的方式,来真实的描绘景物,有的诗词则是用词鲜活,不会随波逐流,有的诗词则是简单明了的表达含义,一语中的,道出重点,有的诗词则是在其中蕴含深刻的道理,通过正面描写景物,或是通过侧面的描写,来衬托出自己的心中所想。有些古诗中的悲剧描写并不是真正的悲剧,而是会为读者带来更深的震撼,而非悲伤;而有些古诗中的喜剧则不尽然是读者的趣味所在,而这种戏剧往往是一种反讽,来揭露一些现象,挖掘事物的本质。这就充分体现出了诗歌的审美的另一种形式,帮助一些汉语言文化的研究者们更深层次的领悟到汉语文学的真谛,能够审查到汉语文学中的美感,弄清楚汉语言文学的审美标准。

结束语

汉语言文学处在不一样的时代会有不一样的审美,在通过对汉语言文学进行解析的时候,就会发现我国很多学者正在积极创新探索,但是其中避免不了一些错误,但是我们应该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这一问题,为了让汉语言能够让世界所接受所宣扬,就需要更多的研究者能够探索汉语言文学。

参考文献

[1]薛学共今译.礼记[M].新疆人民出版社,新世纪出版社,2002:294.

[2]司马迁著.韩兆琦译.史记[J].北京:中华书局,2008,1:34.

汉语言文学心理学篇6

不仅频繁出现在日常用语中,亦存在于专业领域语言中。从普通用途英语(EGP)和特殊用途英语(ESP)的角度,我们认为涉及的隐喻还可分为普通隐喻和专业领域隐喻。例如,针对英汉体育报道、英汉财经报道、英汉学术书评、英汉科技语言等领域内隐喻的对比研究,大大拓展了隐喻研究的范畴。综上分析,近年对英汉隐喻类型的对比研究仍相对缺乏。未来研究应进一步修正和完善已有的隐喻分类和标准,同时应更多关注英汉隐喻类型的对应和不对应关系。

二、研究层面为实现特定的研究目标

跨层面多维的隐喻研究已成为必要。早期的隐喻研究主要限于词汇层面,近年越来越多的国外研究扩展到了语法、语用、语篇、非语言等不同层面[4]。国内英汉隐喻对比研究主要涉及认知层面、文化层面、词汇层面、语法层面、语篇层面,基本跟上了国外隐喻研究的步伐。客观来说,不同的研究层面本质上并无优劣之分,均有其价值所在。隐喻研究层面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具体的研究目标、研究条件、研究方法、理论框架等因素。

三、隐喻理论与英汉隐喻异同的阐释

英汉隐喻对比研究的核心任务是揭示英汉隐喻异同的规律,并对造成异同的相关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和解释。隐喻类型研究和跨层面研究为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英汉隐喻对比研究也离不开相关理论的支撑。因此,有必要理顺近年研究中隐喻理论的应用,探讨其对英汉隐喻“异”和“同”的阐释力。

(一)隐喻理论的应用和探索

近年研究对英汉隐喻异同的阐释,主要涉及现代隐喻理论、语法隐喻理论及国内学者的理论探索。1.现代隐喻学理论。具体主要有Lakoff与Johnson(1980)的概念域映射理论,Lakoff(1987)的理想化认知模型[5],Johnson(1987)的意象图式理论[6],Fauconnier(1994)的心理空间理论[7],Fauconnier与Turner(1998[8];2002[9])的概念合成理论。概念域映射和意象图式理论是用来阐释隐喻语言的常规模式。由于始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是单一的,概念域映射和意象图式理论对隐喻的解释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概念合成理论则从两个心理空间开始,建立跨空间映射,并借助背景框架知识、认知和文化模式、建立层创结构以实现认知运演,弥补了意象图式理论映射单一性的不足。此外,Talmy(2000)的运动事件词汇化模式理论[10]在英汉隐喻运动表达的对比研究中得到了有效的应用。2.语法隐喻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Halliday首次提出该理论,极大地扩展了隐喻研究的范围。他认为隐喻不仅出现在词汇层面,也发生在语法层面;当语法形式或语法范畴发生转换时,就产生了语法隐喻。1999年,Halliday和Mathiessen提出新的语法隐喻体系[11],详细地论述了语法隐喻的本质、种类、意义等。从本研究选取的论文看,语法隐喻理论在英汉隐喻对比研究中的应用还不多。因此,从语法隐喻角度进行英汉隐喻(类型)对比研究仍有极大的拓展空间。3.英汉隐喻对比研究的理论探索——语言世界观。很多学者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隐喻认知作了对比研究,但对英汉语隐喻认知对比的哲学基础则很少被论及。陈家旭(2006)[12]认为语言世界观是英汉语隐喻认知对比的主要哲学基础:语言世界观揭示了语言的本质,反映了语言和思维的辩证关系,能从哲学的高度解释语言研究和语言学习的许多根本性问题。语言世界观的问题是由德国语言学家、哲学家、普通语言学的创始人威廉•洪堡特提出来的。概括地讲,语言世界观的主要观点是:思维影响并决定语言;语言影响思维和思维方式,不同语言认识世界的图像和方式不同;语言世界观与语言的民族性是一致的。语言世界观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第一,语言是各个民族的世界观,语言间的对比就意味着世界观的对比。因此,应更加注重从民族心理和民族文化的角度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隐喻认知进行对比研究。第二,语言世界观不仅承认语言的共性,更强调语言的个性和民族性。由此可见,英汉语隐喻认知对比研究不仅要注重共性的对比,更要注重个性差异的对比。本研究选取的论文中,约79%采用了现代隐喻学理论,从词汇、语法、语篇、认知,文化等层面探讨了英汉隐喻的构建与作用机制,并阐释了造成异同的动因;约15%的论文采用了语法隐喻理论,主要对英汉情态隐喻、英汉语气隐喻、英汉科技语篇中的名词化隐喻,以及英汉科技语篇中的语法隐喻类型进行了对比研究;理论探索方面的论文则仅占6%,可见英汉隐喻对比研究的理论构建方面略显薄弱。

(二)英汉隐喻异同的阐释

综合上述英汉隐喻对比研究的相关理论,近年研究对英汉隐喻异同的阐释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语言方面的共性和差异,导致英汉隐喻存在“同”和“异”。例如,汉语中能够被隐喻为名词的动词总数明显低于英语,英语具有“名词优势”,而汉语有“动词中心”的特征,因而英汉学术书评中的语法隐喻存在差异。2.在文化方面,不同民族生存的自然环境和文化大环境不同。社会生活、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心理状态、历史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方面存在差异,故英汉两族人民在进行隐喻认知时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例如,汉语中对情感的概念隐喻化认知深受中国古典哲学、传统文化及中医理论的影响,从而形成了汉语中独特的人类基本情感的隐喻化认知。3.人类的生理构造、客观事物的属性和功能具有相似性,使人类在认识世界中获得类似的身体体验及物质经验。因此,不同民族会有一些相同的文化积累,从而产生共识文化,基于共识文化就产生了语言和认知上相似的隐喻。例如,许多与身体部位相关的隐喻在英汉两种语言中体现出相同的认知策略。4.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文化趋同倾向,势必造成更多的共识文化语义[13]。人类语言不是自我封闭的系统,而是处于开放的状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不同地域各民族间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的交往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得以迅速发展,某种语言特有的隐喻映射会进入另一种语言,为他国人民所接受[14]。比如,中国人常说的“风水”已经融入英语词汇(fengshui);英语中的“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superhighway)、“软着陆”(softlanding)、“牛市”(abullmarket)、“熊市”(abearmarket)、“峰会”(summitmeeting)等隐喻已经在多种语言中体现。

四、跨学科视角及研究方法

在当今跨学科研究的大趋势下,英汉隐喻对比研究还应在跨学科视角和研究方法上寻求突破。虽然隐喻研究早已成为一门跨学科的学问[15],但是近年英汉隐喻对比研究基本属于语言学角度的研究,主要涉及认知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等分支。由此可见,跨学科视角的隐喻研究仍有提升的空间,有助于扩充和完善隐喻理论,可为英汉隐喻对比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例如,对隐喻的语用特性及其翻译的研究等。

五、结语

汉语言文学心理学篇7

民族双语儿童的学习问题一直是民族教育家、心理学家等倍受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对汉语文的学习,因为汉语文是作为第二语文引入的。在以前分析影响藏族双语儿童学习的社会文化背景变量时发现,社会文化背景对双语儿童学业成绩的影响归根结蒂是通过影响儿童的双语态度、学习汉语文的动机、以及对汉语文成绩的归因而起作用的。双语态度、动机、归因等是一些非智力因素成分,国内对非智力因素与学习的关系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对影响双语儿童学习的这些非智力因素且至今未有研究,所以探讨它们对双语儿童汉语文学习的影响关系十分必要。我们知道,双语态度是一个语言态度问题,所谓语言态度也即语言观念,是指个人或集体对某种语言的价值如何评价及其行为倾向,包括如何认识和理解某种语言的地位,对某种语言采取某种情感等。双语态度反映了双语人对双语行为的态度,主要表现为对待母语(藏语)和第二语言(汉语)的各种不同态度,双语学习的过程就是双语行为的习得过程。双语态度可能会影响到这种双语学习行为的形成和巩固。汉语文学习动机指直接推动双语儿童进行汉语文学习的直接动因,是社会对学生学习之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一种反映。我们将汉语文的学习动机划分为两类: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前者包括学习兴趣,学习能力感,后者包括学习价值观和外部目标。对学习汉语文的归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过程,所谓归因(causalattribution)即原因归属,或通俗地讲是寻求结果的原因。归因和动机与学业成绩之关系的研究一直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它们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影响无论怎样强调都不过分,而这两个因素对双语儿童第二语言的学习又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也只有分析了这些因素对双语儿童学业成绩的影响,才能更全面的了解影响藏族双语儿童学习的因素,及其心理社会文化机制。

二、研究方法

2.1实验设计:研究假设,对学习汉语文的归因直接影响双语儿童的双语态度和学习动机,进而影响到其学业成绩,对其模型可描述如下:

2.2被试选择:选取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夏河藏中的初一、初二学生为被试,共158人。夏河藏中位于藏传佛教六大寺院之一的拉卜楞寺镇,该地是甘、川、青交界地区,是藏族文化、宗教之中心,也是商贸、旅游的中心,该地区保持着浓郁的藏族文化传统,藏传佛教文化的特征十分明显。同时也可以看出汉族文化为主的全国各民族文化的影响,该镇有4万多人口,其中藏族占54%。当地藏民都能讲藏语,他们的交际语为藏语,除少数农牧民外大部分藏民基本上会使用汉语交流,从总体上看,这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藏、汉双语社会,因而本研究取样于这一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我们所选的被试所在学校99%以上为藏族学生。由于在施测过程中出现被试缺失的现象,结果有效被试为121人,其中男生50人,占总人数的41.3%,女生71人,占总人数的58.7%。从地区分布上看,农区34人,占被试的28.1%,牧区22人,占总被试的18.2%,农牧混杂区13人,占总被试的10.7%,城镇52人,占总被试的43.0%。就双语模式而言,藏+汉班75人,汉+藏班46人。所谓藏+汉模式指除单科加授汉语之外,其余各科均为藏文字,用藏语授课;汉+藏模式指除单科加授藏语文外,其余各科均为汉文字,用汉语授课。

2.3工具:自编调查问卷,“参照汉语教学的综合评估方案”(陕西师大双语课题组)并结合多次实地访谈的资料搜集,编成此问卷。

2.4施测程序:采用团体测试的办法,当堂做答,当场收卷,不受时间限制。

三、研究结果

3.1统计发现,有74.4%的双语儿童喜欢讲汉语;4.1%的人不喜欢讲汉语;21.5的人说不清。

3.2有33.1%的人希望用藏语教学,17.4%的人希望用汉语教学,47.9%的人希望用双语教学。

3.3有88.4%的人认为汉语对将来生活会有很大的帮助,有81.8%的人认为汉语对升学有很大的帮助。

3.4有43.0%的人认为汉语文课里感兴趣的内容很多,49.6%的人认为感兴趣的内容比较多。

3.5采用Oneway分析的结果显示,动机、双语态度对汉语文的影响极大,具体见表1。

四、分析讨论

从研究结果来看,双语儿童的双语态度、动机和归因对其汉语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在双语教育中,由于汉语文课是作为第二语言、第二文化的学习而设置的,对汉语学习的价值判断不同将会影响到双语儿童的双语态度和学习动机,多元回归的结果显示,对汉语文课的归因与汉语文成绩间的关系非常显著,不管这种归因是倾向于内的还是倾向于外的。就拿“是否有汉语的学习能力”而言,它属于一种内部归因,把汉语文成绩的好坏归因于自己有无能力,对双语儿童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因为能力是内在的稳定的又难以控制的因素。研究发现,双语儿童一般地把汉语文成绩的高低归因于自己本身因素的影响,如,“是否有汉语学习的能力”,“是否努力学习”,“是否喜欢汉语文”等,其中有些因素是可控的,有些因素是不可控的。若归因倾向于能力,又是积极的归因,则会增强双语儿童学习的自信心,激发更大的学习动机,产生一系列的良性效应;如若是消极地归因于能力因素,则会妨碍双语儿童汉语文的学习,影响学习的动机和积极性,削弱对自己将来学历的期望,产生一种恶性循环。

另外,由于双语态度表现为对待母语和对待第二语言的各种不同态度,双语学习的过程就是双语行为的习得过程,研究发现,它将直接影响到个体对将来学历的期望,调查中主要是以“希望用何种语言教学”为指标来判断其双语态度,结果发现有33.1%的人希望用藏语教学,有17.4%的希望用汉语教学,而47.9%的人希望用双语教学。其理由大致可归纳为,用藏语教学是因为“我是藏族,藏语是母语”,“对藏语有深厚的感情”等;用双语教学是因为:“懂双语便于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长大后可到别处去,对上大学有极大的帮助”等。

显然,藏语作为藏族儿童的母语,对之有着深厚的感情,不愿失去自己的母语,又由于希望能走出藏区(跨越土门关)看看外面的世界,这样就形成了一种矛盾冲突,既怕失掉母语,又必须学习汉语,这种语言选择上的彷徨不定,给双语儿童的学习带来了心理困惑。但是更多的儿童是乐于接受双语教学的,而且对汉语的评价也较高,反映了在情感与理智的冲突中理智成份大于情感成份。[1]进一步研究发现,希望用汉语教学和希望用藏语教学学生的汉语文成绩存在着显著差异(P<.049)。希望用双语教学的儿童其汉语文成绩与希望用藏语教学的儿童的汉语文成绩间也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差异(P<.0001)。我们已多次强调,双语学习不仅是藏、汉两种语言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两种文化的学习,对语言的态度进一步讲也即对文化的态度。对汉语文的不同态度反映了双语儿童对以汉族文化为主体的主流文化的态度,而文化态度的转变对第二语言汉语的学习就显得非常重要。可见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导入第二语言所代表的文化,对培养双语儿童的双语态度有着积极的作用。按照双语教育的研究理论,学习者在接触第二语言及其文化时存在着一个“文化关键期”(culturalcriticalperiod),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而言不分年龄长幼都无法摆脱由文化特性所决定的这一关键期。在第二语言学习者刚刚摆脱文化冲击而进入初级阶段时,有效地导入第二文化对第二语言的学习是大有好处的。因为这一时期第二语言学习者刚刚摆脱了压力过大的文化冲击期,而又尚未进入压力极小的接近或完全恢复期,他们此时的心理是感到自己处在已经远离母语文化但又未完全学会在第二文化中顺利生活的“没有着落”(rootlessness,homelessness)的状态。显然,第二语言学习者或双语儿童为了适应第二文化,怀有强烈的学习第二语言及其文化的动机,若能很好地适应,对藏族儿童的汉语文学习乃至各科的学习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对于藏语双语儿童而言,在他们进入学校之时,存在着一种把家庭文化(homeculture)转变成学校文化(schoolculture)的过程,这种转换是为了适应新的文化和语言行为的要求,为了适应新的社会关系、新的交际方式及新的思维方式。如若双语儿童在初涉汉语时未能很好地进入学习汉语的角色则对以后学习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至少拖长了所谓的文化适应期。另外,由于藏族全民信教,藏传佛教文化作为一种精神文化根深蒂固地埋藏在藏族人们的心中,但是由于所处社区的差别,宗教及其传统文化对不同的社区人们的影响又不一样,相对而言农牧区人们受到的影响更大,大部分人意识不到双语教育对其今后人生的道路的重要性,家长及学生习惯了安于现状,对汉语作用的估价不够,因而缺乏学习的动机。再加上夏河又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地区,由于闻名遐迩的拉卜楞寺,该地旅游开放程度较大,小商业比较盛行,商品经济的冲击也使得一些家长和学生产生了读书无用论的念头,辍学现象比较严重。这种对学习甚至汉语文学习的短视现象,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双语态度,不利于他们汉语文的学习。

五、结论

1.对汉语文学习的归因直接影响到双语儿童的双语态度和汉语文学习动机,进而影响到了其学业成绩。

汉语言文学心理学篇8

关键词:字本位;对外汉语教学;“符号之符号”说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0-0206-01

一、“字本位”的起源

“字本位”这个概念最早见于郭绍虞写于1938年的《中国语词的弹性作用》一文,以“字本位的书面语”与“词本位的口头语”相对。《文心雕龙》说“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先生在长期的汉语英语对比研究后,于1975年明确指出:汉语是不计“词”的,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字”是中心主题(《赵元任语言学论文选》248页)。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1980年也指出:“词”在欧洲语言里是现成的,语言学家的任务是从词分析语素;汉语恰好相反,现成的是“字”;汉语里的“词”之所以不容易归纳出一个令人满意的定义,就是因为本来就没有这样一种现成的东西(《语文常谈》45页)。1994年,当代著名语言学家徐通锵先生在《世界汉语教学》杂志上连续发表了《“字”和汉语的句法结构》和《“字”和汉语研究的方法论》两篇著名论文,指出:英语等印欧语的基本结构单位是“词”,汉语的基本结构单位是“字”。明确提出了汉语的“字本位”理论。(转引自《汉字文化》07年第4期)“词”是印欧系语言的一种基本结构单位,汉语的“词”是从西方语言学中输入的一种语言结构单位,其内涵与“字”有重要的区别。(引自徐通锵《“字本位”和语言研究》)因此,汉语的字本位与国外学术界所争论的字本位就不可同日而语了罢。我们还是应当立足汉语的实际来客观地看待这个学术性问题。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字本位

世界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在一百年前创立他的理论时,就注意到了中国汉字汉语的特殊性,他指出:世界上有两种文字系统,一种是表意系统,每个词各有单独一个符号表示,而这个符号与该词本身的声音无关,每个书面符号都代表一个完整的词,因而,也就代表那个词所表达的观念,表意文字系统的经典范例,就是汉字;另一种是表音系统。“我的讨论将仅限于表音系统,特别是今天还在使用的源起于希腊字母的这种系统。”(转引自《汉字文化》07年第3期)

从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上来说,主张字本位还是词汇为中心应视情况而定,印欧语系的文字系统为表音体系而汉藏语系文字系统属表意体系,因此,在确定采用何种教学法为中心时应当首先考虑学生学习汉语的需要。如果仅就汉语的听说等日常交流(即口语)为前提,因汉字符号本身形体与读音没有直接关系,因此排除在学习内容之外,同时也就撇开了汉字的表意功能,学习过程类似儿童习得母语,词汇教学为中心无疑是操作性强,易实施,并且接受起来较快的一种方式;然而,若以汉语的熟练掌握与运用(口语及书面语)为教学目标,那么,字本位的思想确应是贯穿始终的中心思想,毕竟汉语中无论是语音间隔(此处指音节)所表示的、书写行文中最小的独立个体无疑都指向这个最基本的单位――字。因此,由字向外辐射所得到的,是最全面、最完备、最适应于汉语语言体系的对外汉语教学策略,更适合于长期学习研究、并有兴趣深入挖掘汉语语言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的二语学习者。综上,采取字还是词汇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中心,应当全面的考量教学对象的程度、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及学习汉语所要达成的目的和效果等多方面的因素。

三、文字是“符号之符号”说

所谓“文字是符号的符号”之说,应当是仅就于表音文字而言罢,中国古字起源于图画,东汉许慎著《说文解字》提出造字法“一曰指示;二曰象形;三曰会意;四曰形声;五月转注;六月假借”,由此不难看出,汉字并非简单的表音或是记音的符号,而是确确实实的表达意义,用于沟通交流的工具,若说语言是人类思维的体现,那么汉字同样是思维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它起初应是如同绘画和音乐一般的独立形式,而绝非表音文字之类,除却了约定俗成以外便一无是处的符号。

四、结语

关于字本位教学,我们关注的是更适用于对外汉语的教授,更利于留学生的学习,更利于汉文化的传播,更利于汉语言的全球化普及,让更多热爱汉语,热爱中国文化的学习者能够有效且得法地掌握汉语这门语言。

参考文献:

[1]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间题[M].商务印书馆,1979.

[2]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商务印书馆,1999.

汉语言文学心理学篇9

关键词:英汉对比研究;理论研究;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0-0125-02

一、引言

对比是研究和学习语言的重要方法,对比语言学(Contrastive Linguistics)是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言做共时、静态的观察和分析,属于共时语言学(synchronic linguistics)。对比的方面可以包括语言中的各个层次:语音、词汇、语法、篇章等等,通过发现其中的相似和不同之处,并运用社会学、心理学、篇章语言学、语言哲学、思维与文化等各学科理论去归纳和总结规律。英汉对比研究不仅是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分支,对语言教学更具有指导意义,能够有助于英语教学和现在越来越多的对外汉语教学。本文选取了具有影响力的代表作,通过对其研究把英汉对比研究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二、第一阶段

我国的英汉对比研究起源于1898年,当年出版了《马氏文通》(马建忠)和《英文汉估》(严复)。之后又出版了一系列的主要研究语法的著作,包括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和王力的《中国现代语法》。因此,1898―1949年可称为英汉对比研究的第一时期(刘重德,1990)。这一时期对英汉对比研究有理论上和方法上的指导意义。吕叔湘先生指出英汉对比研究最需要注意的是“此有彼无或者此无彼有”的这种相同而又不完全相同的情况。

三、第二阶段

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英汉对比研究不如俄汉对比研究活跃,处于相对停滞的状态,但还是“取得了一批有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许高渝,2003)。

1.语音。在英汉语音对比研究方面有初大告的论文《英语语音的特点及学习的方法》、方淑珍的论文《英语和广州话语音比较分析》和吴千之的论文《英语语调的研究和教学》。初大告(1956)着重分析了英汉双元音的不同,指出英语元音有长短之分,而汉语元音的长短区分没有作用。文章分析了中国学生容易犯的错误,并提出了学习英语语音的难易顺序表。方淑珍(1957)认为英汉语音对比研究的意义在于把本族语言发音习惯带来的消极因素变为学习外语的积极因素。她对发音方法和具体音素进行了比较,指出了在学习语音中会碰到的困难。吴千之(1963)提出了建立“比较语调学”的命题。他认为英汉语在语调上有本质的差别,因此如果在英汉语调对比研究上有重大的突破则对英语教学将大有裨益。

2.语法。这一时期的英汉语法对比研究主要体现在陆殿扬的两本著作《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和《汉英词序的比较研究》上。陆殿扬对英汉语单词和词组作定语、状语、宾语时的词序进行了对比研究,对英汉的异同进行了考察,总结出正常词序、局部颠倒词序和全部颠倒词序,是这一时期具有较高水准的研究成果。

3.词汇。英汉词汇对比研究主要有唐逸的《英语构词法》、张培基的《习语汉译英研究》和《英语声色词与翻译》。唐逸(1959)在对转化法、合成法、前缀、后缀、词根等英语构词法的讨论中,引入了英汉对比的内容,指出了英汉之间的异同。例如,在一词兼用上,英汉颇为相似。张培基对英汉语中的习语、拟声词和颜色词做了详细的对比研究,并指出在这些方面的差异是与不同的生活风俗、习惯和经验息息相关的,因此,英汉语中有关“心脏”、“狗”“黄色”等的习语与用词均反映了不同的民族传统。

四、第三阶段

20世纪70年代开始,英汉对比研究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持续至今,产出了丰富的成果。

1.语音。桂灿昆(1978)的《汉英两个语音系统的主要特点比较》对英语语音教学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从语音语调等多方面讨论了英汉语的区别和特点。潘永(1999)的《英汉元音变化的比较》通过历时研究,发现英汉语的共同规律,解释了一些共时研究无法解释的语言现象。

2.语法。这一时期的英汉语法对比研究有赵世开(1981)的《英汉指示代词的对比研究》、沈家煊(1984)的《英汉介词对比》和王菊泉、宗福常(1988)的《英汉被动意义名词性短语的对比研究》等。这类研究对于英语教学和英汉互译均有较高的指导意义。到了21世纪,英汉语法对比研究较倾向于对句子结构的研究,同时研究角度也渐渐从英语教学转向了对外汉语教学,学者们通过英汉对比的方法也重新审视了汉语这一母语的语法特征。例如,潘文国(2003)在《从“了”的英译看汉语的时体问题》的论文中质疑了“了”字是汉语时体标记的这一观点。在英汉对比研究与其他学科想结合方面,也渐渐从结构主义理论和转换生成理论转向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例如,魏在江(2008)的《基于功能的英汉情态隐喻对比研究》从情态的实现手段、及物性系统的转换、情态与意态等几个方面就英汉语中的情态隐喻进行了对比研究,并指出从功能上讲,英汉语都有情态的隐喻用法,而从形式上讲,英语采用形合而汉语采用意合的手段。

3.词汇。在英汉词汇和语意对比研究方面,刘宓庆(1980)的《试论英汉词义的差异》和杨自俭(1986)的《试谈英汉多义词的比较》不仅研究了英汉词义的差异,而且讨论了差异产生的原因,具有方法论上的指导作用和对英语教学的借鉴意义。自上世纪末,英汉词汇对比开始与社会学、认知心理学、思维与文化等学科相互结合。邵志洪、郑国锋(1999)的《近20年英汉词语互借对语言文化的影响》就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英汉对比研究的范畴又被扩大了,研究成果也更加丰富了。

五、反思与展望

纵观英汉对比研究一百多年来的发展,其对英语教学、翻译理论、词典编纂和现代汉语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也尚有不足。①实用性大于理论性,对教学的实用价值研究较多,而对英汉对比理论本身研究较少。②微观多于宏观,对英汉单词、语法等细节研究多于对英汉语言的发展、演化等的研究。③个性研究重于共性研究,对英汉个别差异的研究多于对英汉共性差异的研究。④定性研究超过定量研究,即建立语料库的研究较少。⑤描述有余,而解释不足,对英汉差异的对比较多只是停留在找出差异,描述差异的阶段,而没有十分系统的理论体系去解释和支撑英汉语言之间的差异表象。可以说如何把运用的理论工具与实际的英汉语料更好地结合起来,是英汉对比研究碰到的共同问题。

随着英汉对比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和人类在各个方面对世界认识的加深,今后英汉对比研究将更多地与其他学科相互融合,包括心理语言学和哲学等。英汉语义与句法层面、英汉句法构造的功能原则方面、英汉语言演化的认知机制,将很可能是英汉对比研究今后发展的主要领域。

参考文献:

[1]刘重德.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序;李瑞华.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

[2]许高渝.不可忘却的一段历史――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英汉对比研究成果回顾[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3).

[3]杨自俭,李瑞华.英汉对比研究综述和构想[J].外国语,1990,(3).

[4]邵志洪.英汉微观对比研究30年(1977-2007)综述[J].外国语文,2010,(5).

[5]杨自俭.英汉语比较与翻译6[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汉语言文学心理学篇10

论文摘要: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情境中正常学生群里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基本心理规律。但其具体的研究范畴是围绕着教与学的相互作用过程展开的,一般来说,这一系统过程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个要素,分别从教育心理学的教与学的系统过程中包含的五个重要要素来分析它们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怎样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知识,以促进对外汉语教学成果的进步。

教育心理学顾名思义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同时它也是心理学的重要分支,属于应用心理学的一种。它是一门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教学过程和学习的基本心理规律的学科。教育心理学不仅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性质的交叉学科,它还是一门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独立学科。它有其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那就是学生在常态的教学中如何学、教师如何教以及教与学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见,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情境中正常学生群里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基本心理规律。但其具体的研究范畴是围绕着教与学的相互作用过程的展开而展开的,那么,如果我们想发挥出教与学的有利相互作用就必须搞清楚这一过程包含的要素。一般来说,这一系统过程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个要素,基本上将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这三大过程交织在一起。

再来看外语教育心理学,显然是教育心理学中语言教育心理学的一个方面。这里我们有必要分清几个语言教学中有关语言的基本概念。首先,是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这是一组按人们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来区分的两个概念。第一语言是指人们出生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第二语言是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首先接触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其次,我们来区分一下母语与外语,这是一组按国家的界限来区分的两个概念。母语指本国或本民族的语言,外语一般是指外国的语言。通过对比分析这四个概念,我们不难看出,母语不一定是第一语言,外语也不一定是第二语言,我们不能将它们互相等同。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再来思考,本文是想分析对外汉语教学的教育心理,首先要对对外汉语教学做出明确的定义,一般来讲,这里指的对外汉语教学就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并且是一种针对外国人进行的以培养语言交际能力为目标,将语言知识转化为技能、以技能训练为中心,以基础阶段为重点,与文化因素紧密结合,在语言对比的基础上进行的集中、强化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接下来就分别从教育心理学的教与学的系统过程中包含的五个重要要素来分析,它们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怎样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来促进对外汉语教学成果的进步。

一、对外汉语教学中学生的教育心理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个人因素体现出来的影响教学效果的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点:生理、认知、情感三大方面。下面来分别看一下它们是怎样影响学生学习的。

(一)从生理因素角度来分析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心理

跟语言习得有关的生理因素主要就是年龄,我们都知道目前比较受学术界认可的语言习得“关键期”也叫“临界期”假说,是由伦尼伯格提出的。他的理论认为,所谓语言习得关键期,就是指在青春期(12岁左右)以前,由于大脑语言功能侧化尚未完成,左脑和右脑都能参与语言习得的这段时期。此时大脑灵活,可塑性大。因此比较容易习得语言。这是习得母语的最佳时期。这一假说现在也被广泛运用到第二语言学习中,所以,一般认为,2-12岁也是第二语言学习的关键期。

所以,这就启发我们,在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角色的时候。我们要认识到年龄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是存在的,不同年龄的第二语言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方面具有不同优势。但是每个学习者都存在个体差异,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也都不一样,我们不能认为所有人的学习语言最佳年龄段是固定的,也不是学习语言越早越好,还要看后天的学习时间长短和努力程度。我们一定要分析教学对象,根据不同年龄的学习者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二)从认知因素角度来分析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心理

语言学习的认知因素一般包括智力、学能、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等。

1.智力因素

大体来说,智力是人的一种心理机能,是成功地认识客观事物和解决问题的各种心理因素的总和,是由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组成的综合能力。人的智力水平多用智商来表示。尽管智力因素在第二语言学习中不是决定性因素,但教师还是应当对学生的这一情况有所了解,要特别鼓励智力一般或较差的学生,培养他们学习汉语的自信心。

2.语言学能因素

如果教师发现某些学生其他科目成绩都不错,但学习外语却十分吃力,这就说明其缺少学习第二语言所需要的特殊认知素质,即语言学能,它包括对语音编码解码的能力、语法敏感性、强记能力和归纳能力等。语言学能的差异可能会影响到第二语言学习的速度,老师要了解学生哪部分的语言学能不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帮助学生反复练习,强化记忆,这样才能使学生不断提高。

3.学习策略因素

学习策略主要是指语言学习者为有效地掌握语言规则系统,发展言语技能和语言交际能力,解决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而采取的各种计划、途径、步骤、方法、技巧和调节措施。我们可以看学习者是否有求解的意识,首先,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布置任务预习课文,培养学生对汉语知识的求知欲;其次,外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很容易自己推理,造成母语的负迁移等问题,教师要及时纠正;另外;实践和记忆是学习语言比较重要的环节,教师一定要带领大家进行大量的练习,从模仿、重复到记忆,以达到学习效果。

4.交际策略因素

交际策略是指学生为顺利进行语言交际活动(即理解对话者的意图和表达自己的意思)有意识采取的计划措施或方法技巧,是语言使用者交际能力的一部分。尤其是初级汉语学习者,他们掌握的词汇量还不是很多,在遇到自己无法用汉语表达的时候一般会采取以下几种交际策略:回避、简化、语言转换、母语目的语化、母语直译、语义替代、描述、造词、重复、使用交际套语、利用交际环境、等待、体势语等。

这就要求对外汉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交际策略鼓励和培养,并且要紧密配合语言知识学习和语言技能的训练,才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从情感因素角度来分析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心理

作为个体因素的情感因素,一般包括:动机、态度和性格三个因素。

1.动机因素

动机是指激励个体从事某种行为的内在动力,常表现为为达到某种目的而付出努力的愿望。这也要求对外汉语教师要明确学生学习汉语的动机,有的是为了升学,有的纯粹是出于个人爱好,有的是为了旅游临时性的学习,有的是为了贸易等,教师要根据学习不同的需求和感兴趣的内容来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学习动机,结合鼓励、表扬等外部动力加以巩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适当运用竞争机制,展开学习竞赛,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进一步鼓励动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态度因素

态度是指个体对某种客观事物的评价性反应,是在对事物了解的基础上产生情感上的褒贬好恶,并反映出对之采取行动的倾向性。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影响学习效果的态度一般包括:学生对目的语社团和文化的态度,对目的语的态度,对课程和教师、教材的态度。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中国的文化、历史、社会等有好感,而且教师要提升个人魅力,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不要让学生感觉学习汉语太枯燥又难学,这样会导致学生产生消极态度,不利于学生学习。

3.性格因素

性格因素主要体现在个性特征方面,有的同学性格内向,有的同学性格外向,有的同学自尊心很强,这就要求教师要对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有基本的了解,内向的同学要鼓励其多参与课堂活动。要鼓励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尽可能地排除学生的心理屏障,教师要有正确的奖罚措施,不要用不恰当的言语行为造成学生的焦虑、自尊心受挫等。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的教育心理

作为一名对外汉语的教师,是一名学习的示范者、教学的组织者和研究者,是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也是中华文化的传播者与学习者。教师除了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外,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

对对外汉语教师身份的认同、具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能正确地自我认识、自我调适与自我控制、具有教育独创性、具有情绪稳定性、能克服文化冲突以及能与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和有效的适应。

教师只有在保证心理素质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其指导者的角色功能。

三、从教学内容角度来分析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心理

对外汉语的教学内容除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等汉语本身的基础知识外,还包括与汉语紧密相关的文化因素和基本的中国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对于每一种教学内容,对外汉语教师都要掌握针对汉语各方面的特点以及教学难点,根据各个内容的教学原则,综合针对不同方面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汉语语音的特点是没有复辅音,元音占优势,有声调等。这些特点都是汉语与印欧语系的语言做比较得出的结果,所以对于很多本国语言没有声调的学生来说,汉语拼音的声调就是学习难点,也是教学重点。教师要首先排除学生的抵触心理,有些学生听别人说难学,就对自己也失去了信心。教师要尽量使教学内容生动有趣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由“害怕学”过渡到“想要学”。

四、从教学媒体角度来分析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心理

教学媒体就是指承载、加工和传递教学内容信息的介质或工具,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也为教师和学生传递信息提供了辅助作用,如:实物、口头语言、图表、图像以及动画等。反映在课堂上,教学媒体一般需要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而实现,比如:板书、投影仪、计算机、录像、图画等多媒体手段。如果课堂上教师的讲解配合丰富多彩的教学媒体,使教学内容生动且有吸引力,这也是帮助学生减轻学习心理负担的有效手段之一,可以帮助外国学生更好地理解汉语,教师要合理利用教学媒体,既不可不用也不可滥用。

五、从教学环境角度来分析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心理

教学环境是一个由多种不同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广义的教学环境是指影响学校教学活动的全部条件,既包括物质的也包括精神的,它可以是物理环境也可以是心理环境。而这两类环境又可作为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存在,并具有各自不同的构成要素。狭义的教学环境特指班级内影响教学的全部条件,包括班级规模、座位模式、班级气氛、师生关系等。我们这里主要说其狭义的教学环境。就座位模式而言,我们知道西方的座位模式和中国的传统的座位模式不一样,他们通常一个班上只有10-20个左右的学生,座位也是围绕老师呈拱形排开的,不像国内课堂一排一排、一行一行排列整齐。所以,在教授西方学生汉语时,也要把每班人数控制在10个左右,座位模式也要随意些,让学生保持一个相对习惯、轻松的心态下学习,这就是教学环境对教学的影响之一。师生关系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要建立平等、民主、开放、和谐的良好师生关系,师生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影响,这样才能塑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有利于学生学习。

本文开始从介绍教育心理学为切入点,先理清楚教育心理学的范畴,在深入研究其分支之一,即语言教育心理学,从而引出外语教育心理学,本文最终是要介绍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所以还要讲清楚跟语言有关的几个重要易混淆的概念,接下来,就集中从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个方面来分析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心理,这样有利于教师通过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来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有助于教师找到正确的方法帮助学生减轻学习压力和心理障碍,保证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