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外阅读成果十篇

时间:2023-10-17 17:25:17

小学生课外阅读成果

小学生课外阅读成果篇1

一、课外阅读内容多面

1.阅读多方面的作品。专看文学书,是不好的,这是鲁迅先生的告诫。因此,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将方方面面的优秀作品推荐给学生。如利用寒、暑假读书活动,分层次、分门类将好书推荐给不同年段的学生;借每年举办“科技节”的契机,开展“读科普书,走科技路”的主题读书活动;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为收获信息,分析、解决实际中的问题,进行广泛性的阅读等。这样,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不仅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还涉足天文、历史、经济、地理等方方面面,这会为以后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及终身学习奠定很好的基础。

2.阅读多个人的作品。小学生的膜拜心理较强,整日抱着自己喜欢的作家的作品不放,这也是有的。指引学生博采众长的最好办法,是结合课内的阅读教学引荐众多的名家名品。如学习了《趵突泉的欣赏》,指引学生读老舍《济南的冬天》;学习了《再寄小读者》,指引学生读冰心的散文集《寄小读者》;学习了《凡卡》,指引学生读俄国作家契坷夫的《小公务员之死》;学习了魏巍的《我的老师》,指引学生读现代作家贾平凹的同一题目的作品等。

3.阅读多种体裁的作品。小学生受童话启蒙的居多,因而,童话类的书一直是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最爱,尤其在中、低年级。因此,学校有必要结合各科课堂教学及各种主题读书活动,将优秀的记叙文、诗歌、散文、科普小品、小说、人物传记、旅行记等推荐给学生。如少年版的四大名著;现代作家的小说《草房子》及《五三班的坏小子》等;郭沫若、冰心、泰戈尔等国内外名人诗歌选……多体裁的课外阅读,会让学生在小说的真情世界感受真善美,在传记的人物传奇经历中体悟成功的苦与乐、在诗歌的韵律中变得越发灵秀……

二、课外阅读方式多元

1.主题阅读。让课外阅读成为一种集体行为,这对于从众心理较强的小学生来非常必要。如学习了《鹌鹑》一课,以“母爱”为主题,开展读书周活动,让学生从书刊、网上查阅大量关于“母爱”的文章,大家不仅读、诵、记,而且还要在“佳文欣赏”课上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此外,开展科普读书月、走近名人读书月、经典诵读活动周等都会大大地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

2.亲子阅读。在低、中年级开展亲子阅读,对于小学生养成课外阅读习惯非常重要。亲子阅读,需要家长的大力配合,尤要学校做大量细致入微的工作。因为,我们是个缺少阅读习惯的国家,身边不买书、不读书、读不进去书的家长比比皆是。学校除了召开家长会进行动员外,还需要教师及时提供亲子阅读的目录,乃至具体读书内容。建立家校联系卡,及时予以评估。

3.休闲阅读。主题阅读和亲子阅读是有明确指向性的任务性阅读,而休闲阅读则是在轻松状态下的一种自由阅读方式。学生在进行休闲阅读活动中,可以参考老师、同学的推荐书目,也可以自己选择读书内容及方法。

三、课外阅读方法多样

1.精读与略读。要想查找资料、快速获取信息,最为直接的办法便是略读,这是课外阅读最常用的,但不作为唯一的方法。有时,遇到需要揣摩、玩味的精妙之处,也需要精读。

2.读、写、批、划、注。课外阅读极具个性化,选择什么样的方法,既因人的习惯而定,也因阅读内容、因目的指向而定。有的课外阅读只限于读,有的要写读书笔记、填写周(月)读书卡,有的需要在上面批一批、划一划,遇到疑难词句,还要在查字典或请教别人后加上注释。

3.读与背。在课外阅读中获得语言材料,这是语文课标对小学生提出的要求。尤其,当遇到一些语言优美、内容精彩的句、段、篇时,又需要学生在读的基础上,将它们吟咏、甚至背诵下来。

四、课外阅读评价多层

1.评价主体多层。课外阅读突出的个性化倾向,决定了对学生课外阅读评价要多主体参与。即学生自评、互评、小组评、家长评和教师评相结合。

2.评价内容多层。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一般从态度、习惯、数量、效果四个层面进行。可以定期请家长和学生共同填写“课外阅读反馈卡”,对所读书目、作者、每天阅读时间、是否主动阅读及读的效果作出评价。同时,结合现场读书汇报、读书摘要卡、读书笔记检测等,给予学生全面的激励性评价。

小学生课外阅读成果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探析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6-0182-01

小学语文的教学一直比较重视课堂教学和教材内容的教学。在课外阅读教学中,缺乏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力。对学生课外阅读没有明确的要求,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缺乏规范性的指导。造成的问题是,目前我国一些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不足,课外阅读能力低下。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起学生的课外阅读教学。

一、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

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条件与改革开放前相比有了明显的提高。多媒体教学和数字化教学等创新教学手段越来越多。作为小学语文重要组成部分的课外阅读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首先是阅读成本低。由于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电子书的普及,各地图书馆和书店都可以免费阅读。由于资源和信息的丰富,家长往往不知道应该为孩子选择什么样的课外阅读材料。主要还是由学生的语文老师引导学生阅读指定的课外阅读素材。一些专家学者对小学生阅读习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我国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兴趣不浓,课外阅读目标有偏误,课外阅读意识不强和课外阅读意志薄弱等问题。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独立支持经验,注重情感性的阅读,有目的地创设和谐的课外阅读氛围等措施,加强对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有学者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足够的阅读量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强学生的阅读语感,这对语文作文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语文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课外阅读,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善于挖掘与课文有关的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知识

在教语文时,教师应该向学生正确推荐与课文有关的课外阅读材料。在选择课外阅读材料时,教师可以结合内容,如学了《三顾茅庐》向学生推荐《三国演义》;学了《太阳》等说明文,向学生推荐科普知识《十万个为什么》。结合年龄特点,低年级学生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因此,向他们推荐浅显的童话、寓言、儿歌、童谣等。中年级较关心作品人物的命和喜怒哀乐,因此,可以向他们推荐名人故事、历史故事等;高年级学生情感比较丰富,向往追求美好的理想,因此,可以向他们推荐小说、散文等。结合师生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行之有效的活动,有助于引领学生积极地加入课外阅读的行列中。在学校、班级开展活动之前,可给学生推荐相关课外书籍。结合重大节日,向学生推荐重大节日来历相关的历史故事书籍,促进学生对祖国的了解,增强学生爱国之心。

三、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寻找素材

语文来源于生活,生活无处不蕴含着道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入手,让学生在平时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蕴藏的美,及时捕捉生活中的新鲜事物。将生活中的道理运用到作文中去。另外,教师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语文,通过创设阅读情景,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阅读,让学生对生活产生感悟。

四、利用“成果”展示法

学生除了爱听故事外,还大都喜欢表现。当他的行为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赞扬时,他的热情往往会很高。笔者在教学中利用每周的班会课,让学生讲他们从书上看到的故事,他们都说:“陈新,真是我们班的故事大王。居然知道那么多的故事。”这时,笔者会告诉其他同学,如果你们也想成为故事大王,就要向陈新同学一样,多看书。除了讲故事外,笔者还让学生把从书上看到的好词、好句和自己喜欢的名人名言用一个本子抄下来,如果不喜欢抄的可用一张纸把它做成书签也可以,每个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五在班上展示,通过展示进一步地促进学生读书的热情。同时,在“六一儿童节”时,还让学生自己制作手抄报,把自己从书上看到的小故事,好的词语,好的句子和笑话、谜语写上去,版面自由设计,并在班中的墙壁上粘贴。这样,学生读书的成果得到了肯定,有了展示的舞台,自然学生对读书就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所以,“成果”展示法可以进一步调动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促使他们将兴趣转化为热爱。

阅读是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是每个人在成长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家长应高度重视起课外的阅读。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基础上,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为学生良好的成长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宋娟娟.浅析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读写算:教师版,2017,(26):60-60.

小学生课外阅读成果篇3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离不开量的积累,为此,语文课标中提出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不少于145万字。如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使之在有效积累“量”的同时,能有“质”的突破?笔者认为,应做到“四多”,即课外阅读内容多面、课外阅读方式多元、课外阅读方法多样、课外阅读评价多层。

一、课外阅读内容多面

1. 阅读多方面的作品。专看文学书,是不好的,这是鲁迅先生的告诫。然而,“专攻文学书”恰是一些小学生课外阅读中存在的最大问题。这是继习题集、作文选一度成为小学生课外阅读抢手货后出现的又一令人担忧的现象。因此,在强化指导教师素质的同时,学校还要通过各种途径将方方面面的优秀作品推荐给学生。如利用寒、暑假读书活动,分层次、分门类将好书推荐给不同年段的学生;借每年举办“科技节”的契机,开展“读科普书,走科技路”的主题读书活动;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为收获信息,分析、解决实际中的问题,进行广泛性的阅读等。这样,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不仅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还涉足天文、历史、经济、地理等方方面面,这会为以后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及终身学习奠定很好的基础。

2. 阅读多个人的作品。“只读一个人的书是不好的,这样,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鲁迅)小学生的膜拜心理较强,整日抱着自己喜欢的作家的作品不放,这也是有的。指引学生博采众长的最好办法,是结合课内的阅读教学引荐众多的名家名品。如学习了《趵突泉的欣赏》,指引学生读老舍《济南的冬天》;学习了《再寄小读者》,指引学生读冰心的散文集《寄小读者》;学习了《凡卡》,指引学生读俄国作家契坷夫的《小公务员之死》;学习了魏巍的《我的老师》,指引学生读现代作家贾平凹的同一题目的作品等。

3. 阅读多种体裁的作品。小学生受童话启蒙的居多,因而,童话类的书一直是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最爱,尤其在中、低年级。因此,学校有必要结合各科课堂教学及各种主题读书活动,将优秀的记叙文、诗歌、散文、科普小品、小说、人物传记、旅行记等推荐给学生。如少年版的四大名著;现代作家的小说《草房子》及《五三班的坏小子》等;郭沫若、冰心、泰戈尔等国内外名人诗歌选;毛泽东、林肯、爱因斯坦等伟人及名人传记……多体裁的课外阅读,会让学生在小说的真情世界感受真善美,在传记的人物传奇经历中体悟成功的苦与乐、在诗歌的韵律中变得越发灵秀……

二、课外阅读方式多元

1. 主题阅读。让课外阅读成为一种集体行为,这对于从众心理较强的小学生来非常必要。如学习《长征》、《草地夜行》后,组织开展“走近毛泽东”的主题读书月活动,引荐有关毛泽东传记、诗词、传奇类的优秀作品给学生,举行“毛泽东诗词朗诵会”、“毛泽东故事演讲会”,让学生穿越时空,真正走近伟人、了解伟人、学习伟人。学习《鹌鹑》一课,以“母爱”为主题,开展读书周活动,让学生从书刊、网上查阅大量关于“母爱”的文章,大家不仅读、诵、记,而且还要在“佳文欣赏”课上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此外,开展科普读书月、走近名人读书月、经典诵读活动周等都会大大地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

2. 亲子阅读。在低、中年级开展亲子阅读,对于小学生养成课外阅读习惯非常重要。亲子阅读,需要家长的大力配合,尤要学校做大量细致入微的工作。因为,我们是个缺少阅读习惯的国家,身边不买书、不读书、读不进去书的家长比比皆是。学校除了召开家长会进行动员外,还需要教师及时提供亲子阅读的目录,乃至具体读书内容。建立家校联系卡,及时予以评估。

3. 休闲阅读。主题阅读和亲子阅读是有明确指向性的任务性阅读,而休闲阅读则是在轻松状态下的一种自由阅读方式。学生在进行休闲阅读活动中,可以参考老师、同学的推荐书目,也可以自己选择读书内容及方法。

三、课外阅读方法多样

1. 精读与略读。要想查找资料、快速获取信息,最为直接的办法便是略读,这是课外阅读最常用的,但不作为唯一的方法。有时,遇到需要揣摩、玩味的精妙之处,也需要精读。

2. 读、写、批、划、注。课外阅读极具个性化,选择什么样的方法,既因人的习惯而定,也因阅读内容、因目的指向而定。有的课外阅读只限于读,有的要写读书笔记、填写周(月)读书卡,有的需要在上面批一批、划一划,遇到疑难词句,还要在查字典或请教别人后加上注释。

3. 读与背。在课外阅读中获得语言材料,这是语文课标对小学生提出的要求。尤其,当遇到一些语言优美、内容精彩的句、段、篇时,又需要学生在读的基础上,将它们吟咏、甚至背诵下来。

四、课外阅读评价多层

1. 评价主体多层。课外阅读突出的个性化倾向,决定了对学生课外阅读评价要多主体参与。即学生自评、互评、小组评、家长评和教师评相结合。

2. 评价内容多层。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一般从态度、习惯、数量、效果四个层面进行。可以定期请家长和学生共同填写“课外阅读反馈卡”,对所读书目、作者、每天阅读时间、是否主动阅读及读的效果作出评价。同时,结合现场读书汇报、读书摘要卡、读书笔记检测等,给予学生全面的激励性评价。

小学生课外阅读成果篇4

课外阅读是阅读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对提高读写能力,扩大学生知识,发展思维,培养学生阅读兴趣,陶冶情操,促进学生志向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较为全面了解掌握XX小学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及特点,加强学生课外阅读指导,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性,更好地对课题有效研究,特对XX小学四至六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分析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查对象

本次问卷调查选取了XX小学四至六年级共46名学生进行调查。

二、调查时间

2014年11月18日----19日。

三、调查问卷内容及结果`

内容共收录15个不同类型的问题,题型及结果如下。

1、 你喜欢阅读吗?

A、非常喜欢 26人 占56 %

B、一般 19 人 占41%

C、不喜欢 1 人 占2 %

2、 你在什么情况下阅读课外书?

A、主动阅读 39人 占84%

B、老师要求 4人 占9 %

C、家长监督 3人 占7%

3、 你最喜欢的课外书籍是

A 、漫画 3人 占7 %

B、童话故事 7人 占15%

C、科幻故事 19人 占41%

D、神话故事 17人 占37%

4、 你每天用多少时间阅读课外书?

A、一小时以上 10人 占21 %

B、40分钟 14人 占31%

C、30分钟 19人 占41%

D、15分钟 3 人 占7%

5、 你阅读书籍来源有哪些?

A、购买 34人 占74%

B、向同学借 8人 占17%

C、交换 4人 占9%

6、 你觉得阅读给你带来的最大好处是什么?

A、提高语文成绩 7人 占15%

B、打发时间、消遣娱乐 2人 占5 %

C、丰富自己的知识 26人 占56%

D、没感觉说不清 11人 占24%

7 、你读课外书时喜欢

A、摘抄好词佳句 24人 占52%

B、写读后感 6人 占14

C、圈圈点点,写批注 5人 占10%

D、随意地看看 11人 占24%

8、在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明白的地方你是

A、查字典 30人占65%

B、请教他人10人占21%

C、不管它,跳过去 6人占14%

9、如果你向父母提出购买一些课外阅读书刊,你觉得他们会承受的价格是多少?

A 、20元以下 14人 占31%

B 、20到50元 24人 占52%

C 、50到100元 3人 占 7%

D 、100元以上 5人 占10%

10、我一个学期大约读课外书

A 、2本 13人 占28%

B 、3本 7人 占15%

C 、4本 12人 占26%

D 、5本或以上 14人 占31%

11、在阅读中你感觉快乐吗?

A 、快乐 41人 占90%

B 、不快乐

C 、说不清 5人 占10%

12、如果在学校专门增设一门阅读课,你会接受吗?

A 、会 43人 占93%

B 、不会 3人 占 7%

13、你们老师每天布置课外阅读作业吗?

A 、每天都布置 14人 占31%

B 、有时布置 22人 占48%

C 、不布置 10人 占21%

14、写出一部或几部你知道的文学作品的名字,你读过它们妈?

15、在你读过的这些作品中,哪个人物让你难忘,请写出它们的名字。 四

四、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6份。我们对问卷结果进行了整理归纳。现将相关调查结果情况分析归纳如下。

{一}、学生阅读行为习惯尚需培养,选读物类单一。

小学生课外阅读行为习惯的培养,实际上是从小学四年级开始阅读。开始由句、段到篇的阅读。这时的阅读习贯,仅限于兴趣,并且选读物类单一。随着学龄增加逐步全面阅读。因此,选择适合学生读的课外书籍尤为重要。从调查结果看却不容乐观。第1题:“喜欢阅读”的26人,占56 % ;第2题:“主动阅读”的39人,占85 %;第3题,读“童话故事”的7人,占15%,“科幻故事”的19人。而读“神话故事”的17人,占37 % ,占的比例较大。学生所选课外读物类别比较单一,“科幻与神话”接近,各占一半。这对促进学生志向形成、阅读写作能力的提高将会受到很大影响。说明学生在选择图书上,还需家长、老师和社会的正确引导。我们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学生阅读面。天文、地理、历史、科普、

文学等,都应有阅读。这样学生阅读面才能更广。

{二}、学生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还不够。

第4题:“你每天用多少时间阅读课外书的”调查中,每天用一小时以上10人,占21%,每天40分钟14人,占31 %。每天30分钟19人,占41 %。每天15分钟3人,占7 %。没有用足够时间进行课外阅读,说明小学生的阅读行为习惯还没有形成。

{三}、学生对科学的阅读方法掌握不够

从第5题、第6题、第7题、第8题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书籍来源于购买,34人,占74 % ,没有互相交流读书感受的习惯;阅读所带来的好处,虽“丰富自己知识”,26人,占56 %,“提高语文成绩”,7人,占15 % ,“打发时间”2人,5 % 。但“没感觉,说不清”,仍有11人。说明没有目的性;第7题中,“摘抄好词佳句”24人,占52 % ,虽占一点比例,但“写读书笔记”仅6人,占14 % 。“随意看”11人,占24 % 。说明阅读时很少有同学写读书笔记,依赖性大;第8题, 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而不去查找资料等。说明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学生对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逐步增强

第9题调查中,家长对课外阅读给予了一定支持,并希望孩子通过课外阅读对孩子有所帮助;第10题看出,学生课外阅读量由年级逐步增加;第11题、12题分别是:“阅读快乐吗?”有41人感到快乐,占90 % 。接受开设课外阅读课的43人,占 93 %。这说明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支持和重视程度,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渴望。

{五}、让学生了解更多文学作品、历史人物等

从第14题、第15题看出,发现很多学生对文学作品知之甚少,甚至一知半解。很多同学写出《童话小说》、《故事会》等。部分同学对《神话故事》很感兴趣;在读过的作品中哪些人物难忘,只少数同学写出历史人物、英雄人物、文学巨人、名人等。部分同学写出

并不熟知的青春偶像人名等。

五、对当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思考

1、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应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家庭、社会、学校应积极宣传提高对课外阅读的认识。树立阅读观,把阅读活动渗透到家庭生活、社会实践中去。转变观念,改革教学方法,让课外阅读深入人心。

2、给予学生充足的课外阅读时间,保证足量阅读。教师应布置一定的课外阅读量。脱离题海战术。阅读精品,以读带写。养成自觉读书动笔的习惯,让学生自己读书、爱读书、扎实读书。

六、今后如何更好地开展阅读活动

1、开展校园阅读创建活动,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充分利用早读时间,让学生尽请读书。

2、强化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首先,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阅读时注重理解词、句、段、篇,写读书感受等。第二、要重视课外阅读书籍类别的选择。精读那些积极向上,促进志向、励志成才、增长知识的书籍。第三、重视阅读学习品格的培养。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努力上进精神,摒弃那些低级庸俗的书籍。

小学生课外阅读成果篇5

关键词:小学生 课外阅读 指导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4.182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自古至今都是求知成才的方法,也是自我修养的途径。因此,我们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无论是在课堂中,还是在课堂外,都要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与书交朋友。小学生的上课时间短,课堂上除了阅读教学外,还有其他方面的教学,这要求语文教师尤其要注重利用课外的时间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帮助学生阅读。那么,语文教师应该如何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呢?

一、创设阅读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通过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我经过细致观察和总结发现:学生对某一事物产生了兴趣,就会对该事物表现出强烈的探索欲望,并积极把这种欲望付之于实践。就拿阅读来说,如果学生有了阅读的兴趣,他们就会捧着书本津津有味地读起来,废寝忘食,手不释卷。因此,激发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兴趣,成为教师极为迫切和重要的工作之一。

所以,创设阅读氛围,激发阅读兴趣,成为小学语文教师思考的首要问题。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虽然小学生的好奇心强,对什么都想尝试一下,但要使他们对课外阅读产生稳定的兴趣,教师不加以引导,目的就无法顺利实现。例如,根据小学生崇拜名人的心理特点,我经常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一些名人热爱读书的故事,讲述他们通过大量阅读而学贯古今、博学多才的事例,如西汉匡衡“凿壁借光”,晋代车胤“囊萤映雪”,韩愈的“口不绝吟”,等等。有趣的名人读书的故事不仅激起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也使他们充分认识到了读书对于成才的重要性。

同时,我还从各渠道搜罗了很多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籍,在教室的后面设置了班级图书架,除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外,每周还开设一节读书课,选取学生都阅读过的一本或两本书,让学生畅谈阅读心得或者交流读书收获,并列举一些爱读书的学生榜样,多他们给予表扬,激励学生向他们学习,从而在班内创设了良好的阅读氛围。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前和课后进行阅读。如,针对课本内容,在课前布置学生收集与之相关的资料,以此引导学生开展课外自主阅读;在课后,推荐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课外书籍或是作者的相关书籍引导学生主动阅读。阅读内容前后相关,能够使学生阅读的兴趣更加持久,从而使学生不再苦读书。

对于学生来说,对一个阶段的阅读进行考评,往往能够更加激发他们的课外阅读积极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采用新颖的方式对学生的阅读成果做出合理的评价。如每个月举行一次阅读评级活动,制定相应的评级标准,从学生中选出评级评委,然后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由评委给予阅读等级评定,记录在阅读评级表中,下个月对照上个月看是否有进步。通过对学生阅读的评级,有效地使学生明确了阅读的目的,激发了其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二、进行必要引导,提高阅读能力

盲目阅读,即使阅读量再大,阅读的书籍再多,也不会很快达到提高阅读能力的目的。要想使学生避免盲目阅读,小学语文教师就要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必要的指导,使学生的阅读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在学生阅读初始,教师就要培养学生做好读书笔记的习惯,如果是自己的书籍,可以把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喜欢的词、句、段等勾画出来;如果是借阅的书籍,可以把喜欢的词、句、段摘抄下来,并注明出处。学生还要把遇到的问题记下来,及时向教师请教,或是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加以解决。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把在课外阅读中收获的成果和体会写下来,积极与同伴分享、讨论,以取长补短,完善自己是思想,提高阅读的能力。

此外,由于小学生的辨别能力还不是很强,而现在图书市场上的图书质量又良莠不齐,如果放任学生自主选择书籍阅读,很可能使学生选择到不良的读物,给学生造成负面的影响,甚至是伤害。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给学生布置课外阅读任务后,可以适当推荐一些优秀的课外读物让学生阅读,并及时了解学生的阅读动向,对学生阅读的书目给予必要的关注,使学生读好书,好读书。

三、家长支持配合,培养阅读习惯

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对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除了学校、教师创造机会外,还需要家长的配合。

小学生的课外时间大部分是在家里,家长除了敦促学生完成家庭作业外,还应该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引导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言语引导,但这种引导方式收效甚微;也可以是身先示范,这种引导方式卓有成效。如晚饭后或双休日,家长不是打开电视机收看电视节目,而是捧一本书在手认真阅读。家长的阅读行为,引起学生的模仿兴趣,也自己找一本书阅读。这是家庭阅读初期的状态。慢慢地,学生就会自觉主动地进行阅读。如此的阅读氛围,想不培养出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都难。

四、明确阅读目的,谨防走入误区

开展课外阅读走入了误区:考试时写好作文。这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悲哀。读书的意义不在于为了什么,而只是闻道罢了,这是学生课外阅读的真谛。因此,教师和家长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时候,不应硬性要求学生记住多少名言佳句,背诵多少名篇经典,而是要求学生在阅读中感悟作者的情感,领会人生的酸甜,体验为人处世的方式,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小学生课外阅读成果篇6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在课余时间的阅读。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借助丰富的人类文化精品滋养学生的心灵,充实学生的头脑,无疑是使孩子终生受益的重要措施。课外阅读,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一、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指兴致,是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它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因此学生对语文课外阅读是否有兴趣,在阅读的过程和结果上将会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要培养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兴趣和热情,从而达到良好的效果。

小学生最喜欢听各种各样的故事,从新生一开学,只要有空闲,教师就可以让他们围坐在一起,给他们讲《格林童话》、《伊索寓言》等,用形象生动的话语把他们带入一个美妙的童话世界,激起他们强烈的看书欲望,激发阅读兴趣。教师还可提出一些问题,如为什么井水冬暖夏凉,麻雀站在电线上为什么不会触电……当学生迫切想知道原因时,教师再“趁热打铁”,给他们推荐读物,让学生自己去书中寻找答案。喜欢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听到老师讲故事,学生们情趣非常高涨,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给学生讲完故事后让学生自读原文,让学生主动去进行阅读。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才会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当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被激发后,为了稳定这种兴趣,并且也为了获得学生阅读后的反馈信息,可以采用故事会、朗诵比赛、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这类竞赛活动需要学生充分运用课外知识来完成,在活动中,由于活动需要,会不断激发他们阅读的欲望,使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断得到巩固,阅读量大大增大,学生书读得越多,就越会读书,越喜欢读书,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最终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二、 设立特定阅读课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新课改的形势下,要为小学生制定特定的阅读课,来让学生充分进行课外阅读。比如可以拿出每个周五的两节语文作文时间让学生进行阅读,这样学生有了固定的时间来吸收课外阅读的精髓,就保证了一定的课外阅读量,日积月累对学生阅读的提高会实现一定的突破。

并不是所有的阅读都能取得好的阅读效果,现代社会是知识爆炸的社会,各种信息、知识铺天盖地而来,我们没有时间,也不可能对所有的篇目详加研究。因此,学会有选择地进行阅读,灵活采用精读与略读两种方法,将很有实际意义。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精读与略读相结合的能力,让学生知道读书先看前言、目录,读报先看标题、栏目,在粗略的浏览中获得大致印象,然后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资料,再进行阅读,省时、高效。语文教师要帮助学生选择一些积极向上,能够给学生带来正面影响的课外书籍。从而让学生在阅读中取得最好的阅读效果。可以让学生读一些励志人物书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来为祖国做贡献的伟大目标。同时,教师还要给学生必要的阅读方法指导。阅读方法影响着课外阅读的效果,如果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没有兴趣,感受收获不大,阅读的积极性就会减退,如果阅读方法得当,学生会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阅读的积极性就会空前高涨,课外阅读就会成为一种内在动力。因此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外阅读写读书笔记,从而加深对阅读的理解和感悟,如果是学生自己的书籍,还可以让学生在书上直接作出点评,从而收获读书的成就感。

三、让学生交流阅读心得

学生只是阅读了书籍还不行,最重要的是要吸收,因此,语文教师可以每周开展一节阅读交流心得课。开展课外阅读交流 同学之间的交流是最直接最贴近的思想传递,最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可以使同龄人之间取长补短。把讲台留给学生,让他们自己上台交流阅读心得。这样的阅读交流课,让学生随口演讲发表看法。教师不直接参与,可以坐在下面记录学生表现,最后做出点评。通过阅读交流心得,不仅锻炼了学生上台的胆量,更锻炼了学生的交流和表达能力。学生还可以在相互碰撞中得到更多的阅读心得,从而相互启发,共同提高阅读鉴赏能力。这样,学生的阅读就有了深度,能够从字里行间来发掘出内容,阅读能力也就提高了。这也可以由讲促进读,形成良好的循环。

四、抓住假期时间来阅读

暑假、寒假的时间就成了学生进行自由课外阅读的最好时间。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课外阅读假期计划。比如规定读几本书,写几篇阅读笔记,这样既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又提高了阅读水平,这对进一步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和知识面是有极大好处的。

图书馆是学校进行课外阅读的重要场所,是知识的源泉,财富的宝库,笔者认为,即使学校经费再紧张,也不能穷了图书馆,一些新书、好书,该买的一定要买回来。另外,学校也可与周边的兄弟学校开展图书互借活动,定期交换图书,以保证图书永远保持流通,内容新颖,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每个人以读书为乐事,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最终让全社会人人读书,逐步形成“阅读社会”。

新课标背景下语文阅读的基本要求是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教好语文的阅读,就是教好了语文。教师在新课标下,必须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朝良好的阅读方向发展,用兴趣做诱饵、用行动做指导、用方法做拄杖,让课外阅读真正的发挥应起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常洁.《新课标下的语文阅读教学》[J].考试(教研).2012(7).

[2] 杨久俊《小学语文教学概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版

小学生课外阅读成果篇7

一、快乐阅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要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要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始。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学生只有乐于读书,并在阅读中体会到快乐,才能真正产生阅读的兴趣。那么如何让学生乐读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课内外关联激发阅读兴趣。课内阅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对课外阅读起示范作用,而课外阅读则是课内阅读的继续和补充,可以巩固课内阅读教学的成果,二者是相互促进发展的。现在的小学各年级都有与课本配套的课外读本,教师可以在讲解课文的时候联系与之相关的课外读物,发挥其故事的魅力,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娓娓道来,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阅读方法指导培养阅读兴趣。首先是静下心阅读,即专心阅读。这看似简单,但对爱动的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要多训练,并逐步增加专心阅读的时间;其次,小学生缺乏阅读思考,阅读大多等于浏览,教师要在阅读与思考的衔接上多下功夫。最后,小学生迁移能力还不到位,老师教授的阅读方法未必能做到学以致用,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老师还要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只有使学生能理解阅读的对象,才能使其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从而使学生在阅读中体会读书的乐趣,进而形成浓厚的阅读兴趣。

3.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引发阅读兴趣。小学生都是爱动爱表现的,更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与表扬,所以老师可以利用这点,设计丰富多样的读书活动,如诗歌朗诵会、读书讨论会、名人格言接力赛等活动,让小学生展示自己的读书心得体会,并及时给予评价,肯定学生阅读中的优点,能引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正确阅读: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阅读兴趣是读书的原动力,如何让这种阅读动力转化为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还需要老师在阅读方法上进行细致到位的指导。小学生读书往往是被书中情节吸引,走马观花式浏览,不懂得从阅读中积累知识,吸取写作技巧,语文能力的提高非常有限。老师作为阅读教学的指导者,要引导小学生不仅爱读书,还要知道该读什么书,更要会读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学生正确阅读,以有效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

1.速读法。在课内学习或课外阅读的时候,迅速略读可以快速找到需要阅读的内容,以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也可以丰富语言的积累。

2.精读法。所谓精读就是要逐字逐句精思熟读,在阅读重要文章和经典读物的时候需要运用此法,这也是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方法,要指导学生调动全身的感官投入到阅读中,增强阅读效果。

3.摘录法。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所以要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随时摘录,积累语言,提高阅读效果,为写作奠定坚实基础。

4.心得评价法。读懂文章是阅读的基础,在理解的基础上抓住重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见解是阅读的更高要求。这就要老师鼓励小学生养成写读后感的好习惯,发表自己的读书心得体会,并加强交流,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益的。

三、坚持阅读:提升学生阅读素养

1.评价为阅读添动力。老师要在阅读教学中完善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评价机制,建立适时、适度、准确、具体的科学评价体系,让小学生的阅读过程充满老师的表扬语,使小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真正感受到快乐。小学生只有体会到阅读带来的成功和喜悦,才能调动阅读兴趣,从而把阅读变成一种自觉行为,从“要我读”变为“我要读”,切实把阅读习惯贯彻到底,在阅读中提升语文阅读素养。

小学生课外阅读成果篇8

关键词:兴趣 指导 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首次提出小学阶段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从中可以看出,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相当的比重。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指导学生“读”呢?

一、明确读的目的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读”必须抓住课文的重点、难点、疑点去读,在指导学生读的过程中,有机渗透学法指导,教会学生读书的方法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思维、想象和创新的能力。

二、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

叶圣陶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课本内数量有限的文章只能举其一,只有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才能反其三,才能在应用中化方法为能力,使阅读能力越来越强。

历史的经验充分说明,“多读”是增强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小学阶段,课内精读、略读的文章只有三百多篇,不超过40万字;如果小学生只读这些课文,是无法形成独立阅读能力的。加强课外阅读,不仅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迅速提高,对于扩展阅读教学的资源、增强语文教学的文化底蕴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推动课外阅读活动持久地进行,我们学校每两周安排有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

根据课外阅读指导课应承担的教学任务,可将这种课型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阅读兴趣培养课。其基本任务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生动活泼的导读方式激起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爱读、乐读的感情。

第二类是阅读能力训练课。这是课外阅读指导课的主要课型,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是由学生进行阅读活动所必需的内部智力操作和外部技能操作两方面的因素组成的。

三、注重读的技巧

朗读时速度的快慢是由课文的内容和体裁决定的,声音的高低是依照思想的变化而调节的。如小珊迪临死前的话,后一层意思表达了他对弟弟可怜、牵挂的强烈感情。训练中,我指导学生放慢速度、降低声音、加强停顿、突出重音,把小珊迪牵挂弟弟、控诉当时社会制度的强烈感情准确地表达出来,从而达到了教育、教学的目的。

四、以科学方法引导学生阅读

在现实中,不少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不尽人意,主要是由于阅读方法不当,我们应教会学生一些阅读技能。

阅读,其主要方法有二:一是精读,二是略读。课外阅读应以略读为主,因为当今社会正处于知识爆炸的时期,信息含量大、变化快,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篇篇精读。但是略读并不等于贪多求快,囫囵吞枣的结果必然是一无所得。

略读方法指导可侧重于下面两种:

1.浏览式读书法。这是一种广泛阅读课外读物、获取各类知识的读书方法,可按照“速读――寻找知识点――摘记”的程序进行指导。

2.筛选式读书法。这是一种快速查阅资料、选取所需信息的读书方法,可按照“目的――检索――浏览――精读――摘记”的程序引导学生对阅读材料分步筛选,获取所需知识。在此值得一提的是,任何一次课外阅读都是多种读书法的综合运用,都应在略读中穿插精读,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思考,如果懒于思索,不肯深入钻研,其结果必然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因此,我们应当把教会学生边读边想作为课外阅读指导的又一个重点。

指导时可着力于下面两种读书法:

1.问题式读书法。这种方法是针对阅读材料从正反两方面多角度地提出问题,并逐一查询有关资料进行分析解答,从而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2.评议式读书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针对文章提出个人的看法和见解,列举优点和缺点,提出改进意见。

五、逐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小学生课外阅读成果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阅读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还没有形成固定的学习模式,在阅读时他们也大多是按照自己的心情与喜好有选择性地阅读,这样的方式虽然会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但是对于小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不利的影响。因此,在新时期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引导学生阅读适合的书籍,帮助学生进行一定的筛选工作,进而使学生的阅读更加高效合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进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

一、精心指导学生的阅读学习

好的阅读方法会让学生的阅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学生还没有形成自己的阅读形式,对于不同的阅读文章,他们也不会迅速准确地判断出需要采取的阅读方式,这就会降低学生的阅读效率。因此,教师要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有效的指导,让学生可以合理高效地阅读,进而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高,使语文课堂的阅读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课文《惊弓之鸟》时,我就先为学生制订了阅读的目标,让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我制订的阅读目标主要有三个:(1)学习本节课的生字生词,理解一些词语的意思;(2)理解更羸最后所说的四句话之间的逻辑关系;(3)了解课文所讲述的故事,并从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在制订了这样的教学目标后,我便让学生朝着这个阅读目标努力,先通读课文,然后再着重分析最后四句话,完成这些阅读任务。学生也都积极地投入到了课文的阅读中,虽然有的学生在完成第二个学习目标时有一定的困难,但是经过讨论与思考,他们很快就解决了自己在阅读学习中的困难,从而使得课堂教学的效果得到了保证。

二、科学合理地选择课外读物

语文教材中的阅读内容十分丰富,但是对于阅读教学的深度与广度还是有所欠缺,学生如果仅仅阅读教材上的课文,要提高他们的阅读效果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教师还要积极地鼓励学生进行课下阅读,并为学生推荐适合的课外读物,让学生在阅读时能够学有所获,从而真正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另外,为了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设立专门的阅读时间,让学生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并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自主地阅读。

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我都会在星期五的语文课上让学生自主阅读,学生可以阅读自己从家里带来的课外书籍,也可以从班级的图书角借书阅读。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会为学生适时地推荐一些书籍,比如,学习课文《草船借箭》时,我会简略地为学生介绍《三国演义》在我国书籍中的地位,并鼓励学生购买小学版《三国演义》的读本,其通俗易懂的语句、形象的插画都会让小学生的阅读效果得到提升;在学习课文《女娲补天》时,我会推荐学生阅读《中国神话故事》,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充分地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从而既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又让学生的阅读质量得到保证。

三、优化创新阅读教学的形式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阅读教学中也是如此,要让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还要优化创新阅读教学的形式,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到乐趣,从而激发出学生内心的阅读欲望,使其对阅读产生需求,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对于小学生来说,单调枯燥的阅读方式难以使其长期阅读,因此,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检验学生的阅读成果,增强学生的信心。我曾经组织学生进行过“猜字谜”的游戏。首先,我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利用多媒体出示字谜,学生则可以通过举手抢答的方式答题,答对则小组积一分,答错不扣分。这样的游戏设置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与荣誉感,在热烈的游戏氛围中,学生的思维都得到了发散,在小组讨论中,他们的思考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从而真正地实现了愉快的学习,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师要采取合适的教学手段与方法进行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内心的阅读自主性与积极性,从而真正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其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其今后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舟.新课程背景下小语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导”[D].华中师范大学,2010.

小学生课外阅读成果篇10

一、中小学学生阅读工作现状

(一)极其重视阅读工作的展开。我国针对中小学课外阅读活动已经执行了科学有效的政策方案。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实施了一些推广措施。国家不仅给予了高度重视,而且采用了一些实际措施,例如建立图书馆帮助人们可以在舒适的环境下进行阅读,从而使得每个人有足够的条件进行阅读。针对处于发展时期的中小学生来说,提高阅读质量是非常重要的。中小学阶段是学生处在人生的黄金时期,是习惯养成和素质构建的重要阶段,在他们未来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国家也对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给予了重视。

(二)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不多。中小学生的主要阅读方式便是课外阅读,这些学生在学校需要接纳老师的课堂内容,展开的阅读也是与教科书有关,因此,那些喜爱阅读的学生们只有课外阅读才能满足对阅读的需求,可是,我们必须思考学生课外阅读时间的不足,由于课程内容繁多,升学压力大,很多中学生难以腾出额外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这样的状况很不利于课外阅读活动的推广,难以形成活跃的全民阅读氛围。

(三)推广力度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中小学学生正处于不断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的阶段,极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诱惑,往往很难在课外阅读方面投入足够的精力。另外,针对中学生来说,巨大的升学压力,让他们必须将主要时间放在课程内容学习上,造成课外阅读难以进行,约束了学生的发展,限制了学生的成长。因此,社会要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全面展开中小学生课外阅读。

二、中小学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工作的措施

(一)重视科学分类。课外阅读书籍从内容上来说有很多种,如果不重视类别的选择,很有可能给学生带来心灵上的创伤,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所以,图书馆应该给予学生内容丰富健康有特色的书籍,保障学生在阅读时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并且图书馆应该实时掌控学生的阅读兴趣,根据学生的爱好选择性购买书籍,尽量发挥每一部书籍的作用。另外,图书馆应该不断丰富内部书籍的数量和种类,并且对这些杂乱的书籍进行科学分类,尽最大可能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从而增加学生的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