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创造劳动力自身的价值十篇

时间:2023-10-16 17:37:52

新创造劳动力自身的价值

新创造劳动力自身的价值篇1

【关键词】 价值 活劳动 物化劳动 生产性劳动 非生产性劳动

一、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创造价值的问题

1、基本概念

首先,理解马克思对相关概念的界定。第一,活劳动是指劳动者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脑力和体力的消耗。马克思说“发挥作用的劳动力即活劳动”是生产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在任何社会形态下,生产过程总是活劳动作用于生产资料的过程。而与生产资料结合、凝结在新产品中的活劳动,除了再生产劳动力价值以外,还创造剩余价值,使资本增值,因此,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甚至价值增值的唯一源泉。第二,物化劳动是指凝结在劳动对象中,体现为劳动产品的人类劳动。马克思指出:“劳动与劳动对象结合在一起。劳动物化了,而对象被加工了。在劳动者方面曾以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东西,现在在产品方面作为静的属性,以存在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物化劳动是指对象化或物化在生产资料上的劳动,又称“死劳动”或“过去劳动”。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物化劳动借助活劳动的推动作用,将自己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它并不创造新价值和增值。第三,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或抽象的人类劳动。所以,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人类劳动量来决定的。价值是一个历史范畴,是商品生产特有的范畴。只有当劳动产品成为商品时,人类劳动才表现为价值;即使是劳动产品,如果不是当作商品来交换,也不具有价值。因此,价值不是物,而是物掩盖下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然而,并非只要是活劳动就能创造价值。人的劳动包括两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马克思认为“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作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的价值。一切劳动,从另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作为具体有用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所以,正是抽象劳动而非具体劳动创造了价值,并且在劳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同时也创造出了新商品所具有的新的使用价值。这种使用价值是通过人的具体劳动的作用,将原有劳动对象的属性改造形成的,同时转移了劳动对象本身所包含的价值到新产品中。因此,物化劳动在生产过程中并未创造出新的价值,只是转移了自身的价值,改变了原有使用价值的形态。

2、活劳动与物化劳动的关系

物化劳动是和具体劳动结合在一起才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的。正如马克思自己的阐述:其一,“种种商品体,是自然物质和劳动这两种要素的结合”;其二,“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及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像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其三,“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的源泉,劳动本身不过是一种自然力即人的劳动力的表现”。所以,“价值”和“社会财富”不是同一概念。大自然赋予我们的资源是一种社会财富,但它没有价值,因为它没有凝结人类的抽象劳动;物化劳动通过具体劳动的作用形成新的使用价值,也构成我们的社会财富,但它同时形成的商品具有价值,因为它凝结了活劳动的贡献。所以,物化劳动是活劳动创造价值的前提条件。没有物化劳动,任何生产劳动都无法进行,任何价值和使用价值都无法创造;同样,如果只有物化劳动而没有具体劳动的作用,也不能形成新的使用价值,而使用价值是社会财富的物质形态表现;没有抽象劳动的作用,就谈不上生产过程,就不能形成新的价值,从而,也就谈不上人在改造自然以及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及决定性作用。因此,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对立统一的,是商品不可或缺的二因素,价值创造过程离不开使用价值的创造。而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是生产过程的统一体,只是二者所起的作用不同,主次地位不同罢了。

可见,物化劳动与活劳动在价值创造过程中是相辅相依的,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也不能混淆二者各自的作用。物化劳动只把自己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而不创造新价值,进一步研究其原因可归纳为以下两方面:一是物化劳动是由其他一些劳动者在以前的各种场合中所支出的活劳动转化或异化而来的,这与它在同一次生产过程中直接支出的劳动不同,所以又被称为过去劳动。其本身就是活劳动的凝结,是活劳动的物化。所以,追根溯源还是活劳动在先,物化劳动在后。当然,物化劳动所凝结的价值大,转移到新产品中的价值就大;所凝结的价值小,转移到新产品中的价值就小。之所以说物化劳动只是转移价值而不是创造价值,是因为在生产过程之前,当在市场上购买它们时,市场已对其所含价值给出客观的评价;在生产过程中,它们已不再是抽象的、一般的、存在于活的人体中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以物化形态存在的劳动,所以它们的价值只能由活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其本身却不可能增加任何新价值。二是物化劳动只有靠活劳动的推动,并且只有与活劳动结合在一起,才能使过去劳动所创造的使用价值改变成为符合人们需要的、另一种形式的新的使用价值,否则,它们本身只是一堆“死东西”。所以,它们本身所具有的形成生产和生活中的必需品的使用价值,如果不通过人的活劳动,是不可能无形中就创造出价值来的。不通过人的活劳动,有多少的物化劳动就只有多少的社会财富,它们不可能创造出新的价值和财富的增值。哪怕是先进的劳动技术和劳动对象,也只有通过人们掌握并且应用它,才能创造出价值。可见,相比之下,活劳动占据首要位置,即生产的主观因素占首位,而物化劳动则居于次要位置。从以上分析可知,正是活劳动创造了价值,从而创造了人类社会,创造了整个世界。任何把物化劳动也看作是价值源泉的观点,是对人在生产活动中以及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决定性作用的完全否定。这种观点无非不过是又回到了萨伊的“三位一体”论,其缺陷在于没有从根本上区分价值和使用价值,以及劳动二重性之间的关系。而在这一点上的正确认识正是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二、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创造价值的问题

1、基本概念

马克思认为只有生产领域中的劳动(即生产性劳动)创造价值是由当时的历史条件决定的。在现代社会中,非生产领域中的劳动(即非生产性劳动)对GDP的增长和社会进步的贡献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没有非生产性劳动的存在,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是无法想象的。因此,有必要对“劳动范围”做出新的界定才能更好地分析现代社会条件下价值创造的问题。

在这里要紧紧抓住三个概念:第一,什么是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体现的是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第二,什么是商品?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是社会财富的物质形态的具体表现。第三,什么是社会财富?社会财富是对人类有用、有益的各种有形、无形的产品或服务,它不仅是人类劳动创造出来的价值和增值的集合体,甚至还包括各种没有价值,不是商品的自然资源、社会环境等。因此,判断什么样的劳动创造价值时,应该看该劳动的结果是否产生了商品,如果没有,则不能说明该劳动创造了价值;反过来,也并非属于社会财富的物品就一定具有价值,二者是不同的概念。因此,可以认为,凡是直接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商品(包括有形和无形的商品),以及直接为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而服务的劳动(包括经济实体的内部管理劳动和科技劳动),都属于创造价值的劳动或生产性劳动。这样的理解,并没有否定马克思的核心思想和方法,而恰恰是遵循了马克思研究物质生产领域价值创造的思路,并把它扩展到一切社会经济部门后所形成的必然结论。

2、创造价值的劳动形式

具体地说,创造价值的劳动应该包括以下三种:第一,生产物质商品的劳动,如为市场提供物质商品的农业、工业、建筑业、物质技术业等领域中的生产性劳动。第二,广义上的交通劳动,如运输劳动,提供书信、消息、电报、电话等各种信息传递的邮电劳动。它们是发生在商品流通领域中的特殊生产性劳动。其实,如果这些劳动是由生产性企业自己来完成,那么它们创造价值的生产属性就一目了然了。但是,由于社会分工,这些劳动从物质生产领域中独立出来,由生产性企业以外的专门部门来进行,从而造成了人们对非生产领域的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的理解上的偏差。第三,现代社会中对价值及其增值做出巨大贡献的一些非物质生产领域中的劳动,如教育、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化技术、文学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医疗、卫生、体育等领域中的劳动。这些劳动是人类直接生产过程的一种延伸,是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必不可少的劳动。

其实,马克思从未否认过这些劳动的作用。在他看来,劳动是劳动力的支出,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创造价值的劳动越来越依赖于智力劳动,因此,科学技术等非生产性劳动也创造了价值。没有科学技术等非生产领域中的劳动,就不会有价值以及价值增值的创造和实现。但是,科学技术等在生产过程中作为一个生产要素的自身性质并没有改变,其本身也不能成为价值创造的源泉和主体。因此,不能因为非生产性劳动的作用巨大,就赋予它们在生产过程中具有创造价值的功能,这与认为机器设备也创造价值的观点如出一辙,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只作表面现象的理解所造成的。同样推理就可以理解诸如教育、管理、为生产所进行的服务等劳动是如何创造价值的。事实上,这些非生产领域里的劳动正是创造价值的直接生产领域里的劳动的一种延伸。但是,却不能因此认为所有非生产性劳动都创造价值。政治、行政、军事、国家法律等服务性劳动,虽然也耗费了人的劳动,但其结果并没有形成进入市场交换的商品,从而没有创造价值。总体而言,这些部门的劳动不是直接为市场商品交换而从事的生产劳动或作为生产性劳动的一种延伸。当然,它们所创造出来的良好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环境,是从事价值创造和价值增值的劳动的必要社会条件,也是一种社会财富。还应当指出,在任何制度下,各种类型的劳动体现的是社会分工的不同,有的属于创造价值的生产性劳动,有的属于实现价值或价值形态转换的流通中的劳动,有的属于分割现存价值的分配劳动。因此,不能有意或无意地混淆现实经济生活中不同的劳动分工和劳动性质,不能混淆不同类型的劳动在本质上的差异。只有真正理解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核心思想,才能将其科学运用和继承发展。

三、启示

之所以再重新对马克思关于价值创造问题的论述进行剖析,是为了帮助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国际背景下更好地理解一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和主要动力之所在。在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发展的历程中,曾几何时都是把服务业占据了主要地位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模式作为追求和学习的榜样,而忽视了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劳动分工和劳动创造价值的作用形式的不同。物化劳动、非生产性劳动对于国家经济的增长贡献不容置疑,但社会财富的扩大、国家经济实力的强大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不是依赖非生产性劳动就能够实现的。人们往往在追逐高昂利润的非生产性劳动过程中忽略一些本质的问题,而当经济的衰退和金融的动荡来临时,才意识到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动力是什么。它能给予的深刻反思就是,无论在任何条件下,人作为生产的主体地位以及人的能动性是无法改变的,改变的只是劳动分工的不同,或者说劳动具体作用的表现形式不同,以及生产性劳动的范围扩展与延伸。尊重人在生产过程中的主导性地位,尊重一切创造价值的生产性劳动及其延伸的劳动,是一国经济稳步发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 陈征:重视现代科学劳动的作用[N].人民日报,2001-11-27.

[2] 彭志强、谷亚华:社会主义商品价值的构成与创造[N].中国改革报,2001-11-5.

[3] 杨圣明:深化和发展劳动价值论时应划清的界限――如何深化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下)[J].领导参考,2001(34).

新创造劳动力自身的价值篇2

论文关键词:劳动力;生产

论文摘要:在任何社会中,劳动力都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劳动力具有使用价值,其所有者可以将其作为商品出售给资本家,也可以将其留作自用。当作为商品出售时,称为劳动力商品,具有价值,表现为资本家支付给工人的工资。除作为商品出售外,剩余的劳动力留作自用,如用于劳动力的再生产。本文应用劳动价值理论,分析劳动者将自用劳动力用于劳动力的再生产的过程。

一、引言

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并没有按照马克思的预言,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从而激化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而是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普遍繁荣,形成了“橄榄球式”的社会财富结构,出现了一个新的阶层——中产阶级。中产阶级的数量开始占社会成员的大部分,这些中产阶级大都源于资本主义早期仅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工人。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劳动力的价值就是维持劳动力占有者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工人按等价交换原则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从资本家那里得到的工资就是工人维持自身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的货币表现。显然工人的工资仅够用于购买维持自身生存的生活资料,积蓄是根本不可能的。而现实中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通过出卖劳动力的获得的工资不仅能维持自身的生存,还能有积蓄。随着积蓄的增加,他们不再是以前除劳动力外一无所有的工人,而是名副其实的中产阶级。

二、自用劳动力的使用

仅靠出卖劳动力获得工资收入的工人,其积蓄从哪里来呢?设积蓄为a,工资收入为w,生活和发展资料支出为c。

a=w—c(1)

公式(1)中,要使积蓄a大于零,显然工资收入w必须大于生活和发展资料支出c,也就是说工人的工资收入不仅能够工人的自身生活,而且有剩余。工资是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的货币表现,用于购买生活资料的支出同样是生活资料的价值的货币表现,可以得出,工人出卖给资本家的劳动力的价值大于生活资料的价值。

在工人消费生活资料进行劳动力的生产与再生产的过程中,发生了价值的增加,即创造了新价值。依据劳动价值理论,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可知工人在劳动力的生产过程中进行了劳动,耗费了劳动力。

劳动力是人的劳动能力,是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工人在劳动力的生产过程中耗费了上一生产过程生产的部分劳动力,也就是说工人并没有将全部劳动力出卖给资本家,而是留了一部分劳动力作为自用。正是这部分自用劳动力的使用,使得在下一次劳动力的生产过程中发生了价值的增加。自用劳动力的使用同资本家使用购买来的劳动力一样是会创造价值的,同样会创造剩余价值。

三、劳动力的生产

劳动力是指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它蕴藏在劳动者的身体当中。而劳动者又是生产力中最主要的起决定性作用的要素。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任何社会发展的必要前提。社会生产的一个首要任务,就是要保证劳动者的生存和发展。工人阶级的不断维持和再生产始终是再生产的条件圈。

一般地,工人并不会把全部劳动力出卖给资本家,而是留一部分给自己支配,用于家务劳动、学习等等。家务劳动和学习都要耗费体力和脑力,创造价值。同任何其它商品一样,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也是由生产和再生产这种独特物品所必要的社会劳动时间决定。在劳动力的生产过程中,生活资料和发展资料本身不创造价值,其本身的价值在劳动力的生产过程转移到了新生产的劳动力中。自用劳动力的使用创造的价值和生活资料的价值一起构成劳动力的价值。

假设社会平均剩余价值率为100%,工人初始拥有劳动力的价值为1000个单位,将初始劳动力按4:l的比例在出售劳动力和自用劳动力之间进行分配。假定生活资料的价值保持不变为800单位,工人出卖劳动力获取的工资超过生活资料价值部分作为积蓄。

从图1可知,工人将800个单位价值的劳动力卖给资本家,获得800个单位价值的货币,又将货币换同相同价值的生活资料,剩余的200个单位价值的劳动力留作自用生产了400个单位价值的劳动力,加上生活资料转移而来的800个单位价值,新劳动力中的价值为1200个单位。接着,:工人将新劳动力中的960个单位的劳动力出售换来价值960个单位的货币,又用800个单位价值的货币买来800个单位价值的生活资料,剩下的160个单位价值的货币留为积蓄,另外,240个单位的劳动力用于劳动力的再生产,加上从生活资料中转移而来的800个单位价值,共生产出1280个单位的新劳动力,依次循环。经过三次劳动循环,该工人除基本满足生活消费外,另有160+224=284的积蓄。

在下班后或在节假日,工人使用自用劳动力生产劳动力,家务劳动、学习劳动这些具体劳动创造了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了劳动力的价值。通过自用劳动力的使用,实现了价值的增加,劳动产品既劳动力归工人自己所有,新增价值即剩余价值也自然归工人所有。

劳动力本身也足一种劳动产鼎,而且是一种具有创造社会财富的特殊的劳动产品。劳动力产品不是天然自生的产物,而是人类自身劳动的结呆。在其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耗费了人们的精力、休力、时间和各种物质财富。

四、自用劳动力是实现按劳分配的路径之一

工人将自己的部分劳动力留作自用,以实现劳动力的再生产,新增价值即剩余价值有工人自己占有,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并没有被资本家剥削掉。劳动成果足按劳动量进行分配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作岗位对劳动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复杂劳动在总劳动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劳动力市场对高级劳动力的需求将越来越大。未来消费产品的高科技含量和高环保要求使得劳动者要大部分的劳动时间用于学习以获取生产这种产品所需要的技能,而真正直接作用于产品的劳动时间相对很少。价值的增加主要发生在学习劳动者的过程中。

社会总财富的积累在于价值的净创造,即剩余价值的生产。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决定荇工人在劳动前要进行长时间的学习,在工作期间也需要更多的假期,更多的时间供自己支配,以进行劳动力的再生产,特别是高级劳动力的在生产。劳动者作为劳动力的所有者,直接占有这个劳动过程的剩余价值,实现财富的积累。劳动者扩大自用劳动力的使用,有利于确立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使劳动者与资本所有者收人日益扩大的趋势得到遏制并逐渐缩小,使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日臻完善。

五、重视高级劳动力的生产

劳动力的生产町分为低级劳动力的生产和高级劳动力的生产。低级劳动力只能从事简单劳动,而高级劳动力能胜任复杂劳动。低级劳动力的生产主要体现在人口数的增加,它受到地球环境承载力上限。高级劳动力的生产主要体现在人口素质的提高,是未来社会生产的重点内容,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生产可分为劳动力的生产和消费牖的生产。在不同的社会阶段,两种生产的价值净创造足不同的。在原始社会,人口数量少,维持人口的繁衍是部落的第一大事,低级劳动力的生产,主要体现为人的简单繁衍,是当时社会生产的主要内容。在奴隶社会,战争和祭祀是国家的头等大事,战争和祭祀都需要用奴隶,奴隶主全部地占有奴隶,奴隶是其财富的主要内容,奴隶数量的多少反映奴隶主的贫富。尽管具有些简单技能的奴隶的价钱更高一些,但低级劳动力的生产体现为奴隶的数量增加仍是当时生产的主要内容。进入封建社会,最低生活消费品的生产成为价值净创造的主要领域。随着最低消费品的满足,剩余价值创造主要发生在般消费品的生产过程。人的消费需求是无止境的,一般消费品的满足了,随之出现的是科技含量高、环保要求高的高级消费品的需求。

对高级消费品的需求引致对高级劳动力的需求。要实现高级消费的生产,首先要实现高级劳动力的生产。高级劳动力的生产所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高级消费品的直接生产过程所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比越来越大,相应地高级劳动力的生产过程创造出的价值量与高级消费品的生产过程创造的价值量之比也越来越大。社会中价值的净创造越来越多地发生在劳动力的生产过程,特别是学习劳动过程中。高级劳动力的生产所实现的价值净创造占价值总净创造的比重不断提高,这种发展趋势不可阻挡。正如前所述,劳动力生产的劳动成果归劳动者占有,而高级劳动力的生产又是劳动力生产扩大和深化的重要领域,加大高级劳动力的生产可以大大的提高社会分配中按劳分配的比例。这就要求社会重视高级劳动力的生产,努力创造和完善高级劳动力生产所需的条件,如加大教育投入、尊重人才等。作为高级劳动力的一种存在形式,人力资本自1960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首次提出后,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

新创造劳动力自身的价值篇3

 

关键词:知识价值论 劳动价值论 知识经济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石,是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当时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进行了系统调查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实践证明,马克思创立的劳动价值论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正确的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不断受到一些挑战,特别是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价值论”的提出引起了人们对劳动价值论的质疑。 

一、“知识价值论”的提出及其对“劳动价值论”的质疑

20世纪50年代以来,伴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巨大进步,直接参与物质产品生产的工人在发达国家越来越少,在发达国家白领工人的数目已经超过蓝领工人;科技产业、信息咨询业、金融保险业以及为生产与生活服务的众多非物质生产部门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却日益提高。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加大对高科技领域和教育的投资,以便在激烈的国家竞争中占有一定席位……近十几年来,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人类基因工程,纳米技术等不断取得新成就,人类已经迈入知识经济时代。

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的报告《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为知识经济下了一个著名定义:“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更新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应用之上的新型经济。它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基础,以创造性的人力资源为依托,以高科技产业和信息产业为支柱,在经济增长源泉上。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起决定作用。

知识价值论认为。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取代资本和劳动,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和财富。有些学者认为,为反映知识在经济中的首要地位,经济理论中要用“知识价值论”取代“劳动价值论”。例如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中写道:“‘劳动价值论’诞生于工业经济初期,必将被新的‘知识价值论’所取代,在信息社会中,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实现的,知识是一种完全不同类型的劳动”,“我们必需创造一种知识价值论”。“商品的价值的实体是知识,价值是由商品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知识量决定的。”“知识的使用。能够在生产中创造新价值,创造大于生产或购买它所花费的价值。我认为这就是知识价值论的主要内容”。1985年,日本学者芥屋太一在《知识价值革命》中用“知识价值社会”来描绘未来的社会。他说:“我在这里引出了‘知识价值’这一新的概念。顾名思义,就是‘知识的价值’、‘知识所创造的价值’。更严密的定义是:由于符合社会构成与社会主观而得到社会承认的创造性的知识价值。”1999年12月北大历史系教授何顺果先生发表了《劳动时间不再决定价值——千年经济回眸》一文,根据20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清楚地说明了知识经济时代“劳动时间已不再是并且必然不再是判断价值的尺度”。

二、知识价值论并没有否定劳动价值论

但知识价值论的提出并不是对劳动价值论的否定,劳动价值论仍具有鲜活生命力,因为:

首先。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品仍然具有商品的两重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知识是属于人的一种对象性的具有客观内容(信息)的意识形式。它不是人脑天生固有的,而是人通过人脑的意识思维活动对相关对象的观念掌握,是人类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产物。知识作为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能量的产物,是人类劳动的结晶或劳动成果,而不是人类劳动本身。当知识参与生产和交换过程时,就形成了知识产品,于是它们就有了价值和使用价值。知识产品不管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都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都具有有用性,因而具有使用价值;但知识本身并不创造价值,正如再先进的机器设备不创造价值一样,所以知识产品都是人们辛勤劳动的成果,知识产品都具有价值。

其次,在知识经济时代,劳动二重性理论仍然适用。

一些学者提出劳动价值论已经过时,其中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认为马克思创造劳动价值论时尚处于工业经济初期,科学技术并不发达,在劳动过程中也是以体力劳动为主,因而马克思所指的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指体力劳动,在科技如此进步和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今天,劳动价值论的基础已经不复存在。虽然马克思那个时代,直接劳动者的劳动,以体力为主的劳动,是社会劳动的主要形式。但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是抽象劳动创造了商品价值。

尽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生产劳动的具体形式会有所变化,但只要商品经济存在,这些劳动具体形式所体现的对人类劳动力耗费——抽象人类劳动,是不变的。而且,马克思也从未把劳动仅限定为体力劳动,并非没有看到知识,智力的作用。例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人类一般劳动不单纯表现为体力劳动,而是体现为各种智力的付出”。“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马克思还认为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这种发展总是来源于发挥着作用的劳动的社会性。来源于社会的分工。来源于智力劳动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因此。马克思的抽象劳动创造商品价值在知识经济时期仍然具有生命力。

再次,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品的价值商品价值的总公式W=C+V+M对知识产品同样适用。

创造价值的仍然是人类的活劳动,这是知识经济无法改变的事实。在知识经济时代,c无论是指先进的生产工具和设施。还是指有较高科技含量的人类加工过的劳动对象,但他们都不能自身创造价值,他们只是同其他生产资料一样,将自身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V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在劳动产品中的体现。M是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创造的高于v的那部分价值。因此,在劳动产品的价值构成中,无论是旧价值的转移还是劳动者的劳动创造的价值,都难以找到知识创造的价值,归根到底还是劳动创造了价值。

新创造劳动力自身的价值篇4

论文关键词:劳动;劳动价值论;价值创造;价值分配;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的理论,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现在,……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本来是批判资本主义的武器,用它来揭示资本主义条件下经济运行的规律,揭露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唤醒无产阶级埋葬资本主义制度。我国已经进人社会主义社会,它是否过时了,江泽民同志作了科学的回答,并指出必须同马克思主义其他理论一样“与时俱进”。

一、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经受实践证明的科学理论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科学性、革命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革命,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武器。它的基本内容是:

首先,价值产生的一元性即劳动创造价值是绝对真理的颗粒。而劳动的内涵却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不断予以充实和深化,绝对真理存在于相对真理之中。

所谓“劳动创造价值”,即劳动者(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的活劳动(体力或脑力的支出)创造价值,当然这里的劳动是指有效劳动,表现在商品的有用性上,这种有用性是劳动力的有用性,即具体劳动改变了劳动对象又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而创造的使用价值。而生产资料不能创造价值没有活劳动,再好的棉花不能成为布,再好的机器也不能生产出商品。

其次,科学技术,当它转化为先进的机器后,即使是全自动化的机器设备,也是生产资料,自身并不创造价值。生产资料是上次活劳动创造的,尤其是脑力劳动的凝结,它投人生产过程后,还需要人的活劳动来操纵、使用,这是更复杂的脑力劳动。即使是无人车间,装备它、监视它的运行过程、排除故障、定时保养、维修等,也离不开活劳动。这种劳动是倍加的简单劳动,没有活劳动,它也是一堆废铜烂铁。

再次,知识也不能创造价值。西方的未来学家奈斯比特说:“在信息经济社会里,价值的增大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实现的。‘劳动价值论’诞生于工业经济的初期,必将被新的‘知识价值论’所取代。”这种观点之所以不是科学的,其一、从规范“知识”这个范畴谈起。如果这里“知识”是指系统化、理论化的观念,它是脑力劳动者“基础研究的成果”,即使是它正确地揭示出自然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对生产有极大的应用价值,但是在它没有被应用于生产过程中,只属于“精神”范畴,至多是“潜在的生产力”,由于没有转化为现实的商品,根本无价值可言。其二、如果“知识”是指已经转化为劳动者的技能,这种“知识”又必须通过劳动者的活劳动,才会在创造物质财富中发挥重大作用。如果劳动者不劳动,这种技能本身也不能创造价值。其三、如果这种科学技术已经转化在生产资料当中成为先进的机器设备,形式上看,这种机器设备一旦被应用,就会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在这里已经是两层活劳动的结果。一是“知识”—“科学”—“技术”转化为“机器设备”时它是物化劳动,即是活劳动的结果;二是这种机器设备,又要靠活劳动才能创造产品。最后,如果“知识”转移为“科学管理,即科学地组织生产,从而多创造社会财富。这一过程的实现,也要靠经理阶层即管理人员吸纳了这种知识,使这些人员的素质得到提高后,他的脑力劳动与现场工人的体力劳动、机器设备(物化劳动的成果)相结合。这时的管理人员的劳动可能成为倍加的简单劳动。从上述四层意思分析,“知识”本身或演进为“科学技术”都不能创造价值,所以,活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即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科学,没有过时,也不能被推翻。

二、深化“劳动”的内涵,使劳动价值论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

马克思运用的是从抽象到具体的辩证思维方法,暂时舍弃若干个与研究不直接联系的因素,对“劳动”内涵的界定就是一种抽象。他在深人研究中,对“劳动”不断具体化,从不同角度把“劳动”又具体化为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抽象劳动与具体劳动、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直接劳动与间接劳动、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共同劳动与一般劳动、活劳动与物化劳动等等。他在《资本论》第一卷为揭示资本家阶级与无产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根据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者与生产条件相分离的状况,即劳动者一无所有,他要从事劳动就要被资本家所雇佣,被资本所支配,因此,这里的“劳动”是与“资本”相对立,劳动是劳动者的专利“资本”是资本家的化身。所以这里的“劳动”仅仅是指生产领域中的体力劳动。又由于管理者与资本家一同构成对“劳动”的统治(即劳动者按资本家的意图进行劳动,而且劳动成果也属于资本家),所以没有对管理者与资本家的全部收人状况作具体分析,并非意味着他们的收人都占有剩余价值,否则,如果在这里同时对资本家的全部收人作具体分析,就会看不清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今天有必要根据《资本论》第三卷的思想,深刻领会江泽民同志关于这个问题的重要论述:“不能简单地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当作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与落后的标准”,“看他们财产怎么得来的”。重新深化对“劳动”的认识。

1。马克思对“劳动”的抽象是革命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马克思从来也没有否认过资本家如果参与生产管理,这种劳动也是创造价值的。他说:“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是作为劳动的管理者和指挥者出现的,在这个意义上说,资本家在劳动过程本身中起着积极的作用。……这种与剥削相结合的劳动·一当然就与雇佣工人的劳动一样,是一种加人产品价值的劳动”由于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的财富主要不是劳动的结果,是以无偿占有无产阶级创造的剩余价值,他的积累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正因为如此,在分析剩余价值产生时,没有同时论及,这与今天我国私营企业不同。

2.目前我国的实际状况比马克思分析的状况要复杂得多。江泽民同志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他们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他们的劳动是否创造价值,江泽民已经作了肯定性的回答。如最为敏感的私营企业主是否参加劳动,是否创造价值,回答是肯定的。他们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乐章而起家,当时创业要承担很大风险,有的既是管理者,又是技术人员,也要参加劳动,他们今天的资产不能认为都是剥削来的,当然也不是全部都来自自身的劳动。承认他们的劳动也创造价值,才有利于团结私营企业主,有利于私营经济的发展。只看到劳动的一面,认为他们同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是一样的劳动者,显然是片面的;如果简单地把他们归类为“剥削者”也是片面的。他们是生长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棵大树上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分枝,与生长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的资本主义企业不同。根本不同之点就在于这是两种根本对立经济制度下的企业,其性质、作用与前途均不同,已经并将继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所以这样的企业主叫“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是贴切的。

3.服务行业的劳动者的劳动是否创造价值。

马克思为了揭示剩余价值的来源,根据当时的时代特征(当时服务业在社会总劳动中的比重比较少),把社会劳动区分为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前者是创造价值的劳动,后者不创造价值。马克思所指的“生产劳动”主要是参加直接生产过程的劳动,以及直接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继续的劳动(包装、保管、运输等),把从事其他第三产业劳动者的劳动排除在生产劳动之外。但是现在的第三产业的劳动比重逐渐上升,发达国家(包括中国香港地区)的第三产业已占GDP的70%以上。而从事第一、二产业的劳动者越来越少。经济学家预见在不远的将来美国的第一、二产业劳动者将下降到20%。在中国从事农业的广大劳动者越来越出现剩余,他们进城后,除了进工厂外,多数人是从事理发、餐饮、修鞋等服务行业。如果把从事第三产业中的劳动(如:金融、保险、文化、教育、娱乐、旅游等)排除在劳动之外,那么创造价值的劳动越来越少,社会上依靠剩余劳.动生存的人越来越多,这既不符合实际情况,又会损害第三产业劳动者的积极性,影响第三产业的发展。像中国香港地区近年的发展,主要靠第三产业的支撑。从理论上分析,第三产业的劳动者的劳动大致分为:一是直接为劳动力再生产服务的劳动,他们的劳动使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得以恢复、更新和提高,显然属于直接创造价值。二是为生产要素(资金、原料、设备)投人生产领域服务,如果没有金融、信息等领域职工的劳动,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也是不可能的,生产领域的劳动者也不能创造价值。这些第三产业的劳动如果不是直接创造价值,也是间接创造价值。三是维护生产正常进行的经济管理机构、中介机构的职工的劳动(包括决策、控制、监督、承担风险所付出的劳动)虽然没有直接创造社会财富,但是创造社会财富中也是不能缺少的,也在创造价值。

三、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既密切联系又分别属于两个领域的问题

为了深人理解劳动价值论,还应明确价值创造与财富创造是既有密切联系,又有严格区别的两个范畴。分配财富与分配价值也是不同的。

首先,价值与财富是不同的。除商品经济外,财富是不具有价值的。只有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是财富,而这时财富的物质内容即使用价值同时具有价值,所以不能认为在任何条件下,只要有了劳动,就能创造财富或创造价值。对此,马克思早在1875年的《哥达纲领批判》一书中就明确指出:“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而物质财富就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的源泉,劳动本身不过是一种自然力即人的劳动力的表现“。马克思又说:“只有一个人一开始就以所有者的身份来对待自然界这个一切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第一源泉,把自然界当作属于他的东西来处置,他的劳动才成为使用价值的源泉,因而也成为财富的源泉”。被称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之父的配第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马克思在《资本论》引述它,是很值得注意的重要观点。财富的创造需要劳动同各种生产要素的结合,其中包括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等。生产要素参与社会财富创造,它们参与分配是合理的。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经济不发达、需要尽快增加社会财富,以便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要的国家,不能由于生产资料自身不创造价值而否定它的积极作用。为了多创造社会财富,除了多投人劳动外,还必须有相应的生产资料。明确这一点对目前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次,价值分配与价值创造不仅概念不同,而且研究的领域也不同,尤为重要的是,后者与经济制度紧密联系。如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价值分配就是分配剩余价值。所以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把分配理论直接定名为剩余价值分割。价值分配理论与价值创造理论,虽然有密切联系,但研究的问题不同,价值创造理论是研究价值是怎样创造的、价值的源泉是什么。价值分配理论是研究各经济主体之间是怎样进行分配社会财富(包括价值),它直接涉及到生产要素本身虽然不创造价值,但又是活劳动创造价值时不可缺少的条件,它是否也参与分配,主要是研究分配原则是由什么决定的,对此马克思早有深刻的阐述,“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则表现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这就是说分配方式和原则是由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决定的,不同的所有制形式决定了与之相适应的不同分配方式。因此,不能认为不创造价值就不参与分配,或者反过来说,参加分配的因素就是价值创造。最明显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按资分配,不能认为资本也创造价值。如果这样认识,恰恰是法国庸俗经济学的创始人萨伊的效用价值论。他说:“创造具有任何效用的物品,就等于创造财富。这是因为物品的效用就是物品价值的基础,而物品的价值就是财富构成的”。于是得出劳动、资本和土地“三位一体”的分配方式,即工人凭劳动得工资,资本家凭资本应该得到利息,土地所有者凭土地应该得到地租,三者得到的报酬都是公平合理的。这显然是为剥削者作理论论证。他在理论上的错误:一是把价值的创造(活劳动创造价值)与财富的内含(c十v十m)混在一起;二是把价值产生的源泉与社会财富的分配这两个领域的问题混为一谈。

新创造劳动力自身的价值篇5

关键词:知识价值观;劳动价值论;继承;发展

一、知识经济与价值

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是指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为重要因素的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里,人对价值财富的创造很可能形成知识价值论,即知识创造价值。其主要理由是:

1.知识是智力劳动的成果。知识本身包含着价值,它是人类劳动的凝结。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就是在劳动过程开始以前对生产什么样的产品,通过什么样的途径,用什么办法达到某种效果,就已在劳动者的观念中存在着。马克思指出:“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渐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在他用蜂腊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这就是说,人的劳动过程首先是一个思维过程。在第一项具体的劳动过程开始之前,劳动者的头脑中必需积累足够的有关知识,并以这些知识为基础,对劳动过程进行构思和设计。通过构思和设计,形成如何通过人的自身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知识。只有在这种知识的指导下,才能进行各种具体的劳动。因此,劳动过程从本质上讲是一个知识积累和知识使用的过程,也就是创造价值的过程。人的劳动能力,即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就是在人的大脑中积累的如何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知识,每个人的知识积累,都是通过不断学习和探索而得到的,学习和探索过程无疑都是一种劳动过程,因此劳动力可以看作是一种知识形态的劳动产品,都是社会生产总过程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学习过程是劳动力的再生产过程,探索过程则是劳动力的生产过程。

知识经济时代,在新知识生产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已有的全部相关知识,知识量往往是相当大的。越是重要的新知识,使用的知识量越大,因此新知识产品价值中的新价值就越大。

2.知识价值转化的倍加效应。在知识经济时代里,知识的价值不仅在于它能转化为现实的价值,而且在其应用于生产过程中能创造出大于自身的价值。可以说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就是人能创新,而人类创新的原动力就是知识。人类科技发展的历史表明,基础研究的科学发现,应用研究的原理探讨和开发研究的技术发明,三者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转换周期日趋缩短,并日益成为融合一体的形式。知识产品在其创新的过程中往往是一种或几种使用价值的探索过程,但在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过程中,其使用价值和价值往往呈现出倍加效应。如最早人们在开发计算机的时候只是想加快运算速度,但自从本世纪40年代计算机问世以后,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今天上至航天航空,下至工农业生产,科技文卫几乎无所不包,其使用价值和价值呈几何数膨胀。

二、劳动价值论与知识经济价值观的差异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认为,只有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才创造价值。在知识经济时代里,由于知识的重要性日益提高和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生产劳动将不再是生产过程的主体。

关于这点,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曾预言:随着大工业的发展,“劳动显示出不那么值得继续包括在生产过程以内了,因为人只是以看守者和调节者的地位和生产过程发生关系。”其次,商品价值量与劳动时间的关系也有所变化。马克思指出:“随着大工业的继续发展,创造现实的财富已经不再依靠劳动时间和应用的劳动数量了,而是依靠劳动时间以内运用的动源的力量,而这种动源自身的生产上所耗费的直接劳动时间根本不成比例,相反地却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程度式或科学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这实际上道出了随着工业的发展,财富的创造取决于“动力源”,进而取决于科学水平及技术进步程度,亦即知识。

由马克思对价值创造的预设到知识经济在现实社会中迅速发展的情况,不难看出,劳动价值理论有它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1.劳动价值理论中的价值太狭义。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而这种劳动是用劳动时间来度量的。显然至今人们还没有找到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在时间上价值的换算方法。

2.劳动价值理论中的价值实指经济价值,不包括无形的价值财富,比如专利,信息等。

3.劳动在生产中的地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变化的。

4.价值与直接劳动时间的关系也不是不变的,而是富有弹性的。

知识经济时代的价值与传统的劳动价值论有一定的差异:

1.基础不同。劳动价值理论是以劳动为主体和基础的;知识价值论则是以知识为基础,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

2.过程不同。劳动创造价值的过程是直接生产劳动过程;而知识形成价值的过程则主要在知识的开发、应用、传播和扩散等过程。

3.对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要求不同。前者对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要求一般不高;后者则因以科学技术为主体,对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要求将越来越高。

4.商品价值量的度量方法不同。劳动价值理论认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知识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商品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知识量决定的。

5、价值实体不同。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实体是抽象劳动;而知识价值论认为商品价值的实体是知识。

6.价值规律的主要含义不同。劳动价值论认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的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也是价值规律的主要含义;而知识价值论认为商品价值量总是由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最新知识来决定的,并且是价值规律的主要含义。价值规律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三、知识价值论对劳动价值论的继承和发展

1.劳动的过程既是知识积累的过程又是知识创新的过程。

知识作为一种劳动产品同实物产品和劳务产品一样,在其生产过程中必然要耗费一定的物质资料和活劳动。其中耗费的物质资料即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价值形成知识产品价值中的旧价值部分;活劳动使用的知识量则形成知识产品价值中的新价值部分。

新创造劳动力自身的价值篇6

关键词:劳动力价值;劳动报酬;人力资本

中图分类号:F01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7-0096-02

美国心理学教授、职业指导专家约翰•霍兰德分析了职业差异性、层次性的客观存在,论证了人的劳动是一种有差别的劳动,这种差异不仅仅是一个数量多少的问题,更是一个层次水平的不同。现实社会无论什么样的人才,究其本质首先是一个劳动者,凭借自身的能力所创造的价值及对社会的贡献确定自己的位置。为使当代青年学生对自己有一个科学的人才定位,有必要从人才最基础的内涵给以分析。

一、劳动力、人力资源、人力资本、人才

马克思指出,劳动力,即人进行劳动的能力,是“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一般的“劳动过程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在一起了。”在马克思看来,创造价值的劳动即包括体力劳动,也包括脑力劳动,而且,这两种劳动在生产过程中是结合在一起的。虽然在不同社会、不同科技的发展下,在不同的形式的劳动中,体力和脑力的支出会有不同,甚至区别很大,但绝不会有什么纯粹的体力劳动或纯粹的脑力劳动。

所谓人力资源,又称“劳动力资源”或“劳动资源”,是指某种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它是以人口为存在的自然基础,存在于人的自然生命机体中的一种国民经济资源。

人力资本是经过开发的人力资源,是对人进行投资形成的。一般来说,凝结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体力健康状况等构成了人力资本。换言之,体现于劳动者身上以其数量和质量形式表现的资本即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产生要有两个社会历史条件:一是知识、技术、信息成为商品;二是整个社会经济直接依据知识和信息进行生产、交换和分配。其中第一个条件,即知识、技术、信息与劳动力分离成为商品,是人力资本产生的前提条件。尤其是经验型的知识,它直接内化于人的自身,形成某种特殊的劳动能力,这种劳动能力转化为人力资本就成为可能。但是,仅仅有这一个条件人力资本还不能产生。在工业经济社会中,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充分认识,并且知识已经成为商品进入经济交易,其典型代表就是工业产权。然而,在工业经济下,承担复杂劳动的高级劳动力并没有转化为人力资本。只有当第二个条件得到满足,即知识经济时代到来,当整个社会的生产、交换和分配围绕着知识而展开时,人力才可能作为一种资本参与分配,获得经济剩余。

二、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是劳动力价值层次区分的基础

劳动二重性是马克思科学劳动价值理论的核心内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此作出了精辟的论述。他将劳动区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简单劳动指一定社会一定时期普遍的、大多数劳动力可以从事的劳动,简单劳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全社会价值量决定的标准或尺度;而复杂劳动则指必须经过特殊的培训的劳动者才可以从事的劳动,其所创造的价值是简单劳动的倍加或倍乘。

现代科学劳动同样是抽象劳动的支出,是高级复杂劳动,是简单劳动的大量倍加,过去人们往往只注意劳动报酬而不注意贡献报酬。在研究劳动报酬时又不重视现代科学劳动是高级复杂劳动在创造价值中的倍加作用。虽然今天的技术水平对李嘉图、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来说已今非昔比,科学技术的复杂程度和它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也已发生了质的变化。但是无论现时的技术已经多么复杂,里面凝结着多么高级和复杂的劳动,它对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又起着怎样的决定性作用,在同样多的时间里创造的使用价值量多于以前的千万倍,但它们在价值形成过程中的根本作用则没有任何改变,它们仍然是只能把它本身原有的价值转移到新的产品上,而不可能在这个过程中创造出丝毫的新价值。

从马克思创立劳动和劳动价值论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特别是新的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人类生产劳动逐步由体力劳动为主转变为以脑力劳动为主。人类生产及社会服务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正在不断提高,许多繁重、重复的体力劳动正在被各种自动化机械和计算机所替代,对劳动者知识和技术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若要从劳动力要素方面来提高劳动,就不能只是简单劳动的增加,而只能是提高劳动的质量,也即提高生产中复杂劳动的比重。所以,在商品经济的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中,就可以引申出这样一个结论,即,复杂劳动更体现着生产力的进步,它在价值形成和社会财富的创造过程中的重要性具有不断上升的趋势。正因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客观存在,才使劳动力价值出现了层次区分。

三、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是劳动力价值层次区分的核心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间,体力劳动对于人类的产生、生存和发展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劳动创造了人。生产力水平越低,体力劳动越重要,体力劳动的实践发展了人的智力。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脑力劳动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各种科学技术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单纯的体力劳动是无法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对于脑力劳动的认识已达到新的水平。

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DECO)在当年的《科学、技术与产业展望》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概念。 知识经济的内涵在通常意义上讲,就是以知识生产、应用、传播为基础,以知识创新为主要动力的经济形态。它是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人类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生产要素中智能性要素在分配关系中的地位大大提升,创造性劳动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人才价值得以更充分广泛的认可。创造性劳动等于倍加的重复性劳动,在分配关系中其地位突出。这种划分既充分体现了知识经济时代价值创造的特点和客观状态,又把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融合在一起。

到了发达的现代工业社会,商品的自然要素价值越来越小,劳动的价值越来越大。产品中所含的科技因素越大,其价值中的劳动要素越大。到了今天,许多商品中的自然要素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大多数的价值是人的劳动价值[特别是脑力劳动价值]。进一步说,在今天的知识经济里,知识性的商品中就根本不存在自然要素的价值,完全是人的脑力劳动的成果。因此,随着科技进步,人类社会中商品的自然物质成分越来越少,人的高级劳动成分越来越大。咨询公司的一份报告,完全出自人的头脑,这种商品的劳动价值不是简单的体力劳动价值,而是复杂的脑力劳动价值。一项专利技术,完全是人脑的劳动价值,当它被用于产品的生产制造之后,产品也被赋予了脑力劳动价值。

由此可见,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客观存在,使劳动力价值出现了层次区分,而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形成是由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决定的,所以,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是劳动力价值层次区分的核心。

四、劳动报酬是劳动力价值层次区分的标志

尽管从社会需要的角度来看,职业间不必区分重要与否,或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现实生活中,职业间的差别本身是一种客观存在而非人的主观意愿,因此承认和运用职业的层次性是非常重要的。从劳动报酬上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劳动力价值的层次区分。

人才的创新能力不是凭空赋予的天赐财富,在现代社会专业化分工如此细密、技术技能要求如此尖端的情况下,很少有人能不经过正规教育和专业培训就能登上科学的殿堂。对人的投资在这个时代益发凸现在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这种投资集中体现在受教育的程度上,由此形成了人才的层次。如果我们以人才为主线进行分析,社会对人才层次的需求是广泛的,具体来说包括中专、技工、高职高专、大学本科、硕士、博士、院士等各个层次。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知识经济是建立在正确认识、运用客观规律和人类创造的先进科学知识基础上的。正确认识和运用客观规律,不能依靠单纯的体力,而须有赖于智力即脑力劳动。劳动者受教育程度越高,劳动经验越丰富,复杂脑力劳动和创造发明的能力就越强,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就越快,体现在劳动者自身价值的劳动报酬就越高。现代社会,人们往往是根据职业的社会评价去区分不同的层次。职业的社会评价取决于各种不同职业的体力脑力支出、工作的复杂度、工作的轻松性、教育资格条件、在工作组织的权力结构中的地位、工作内容的自、收入水平、社会声望、个人兴趣与才能的发挥程度等方面的差别。总的来说,职业的层次性高低的标志就是经济收入的多少。无论是在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下,劳动报酬都是劳动力价值层次区分的标志。

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年轻人大量增加,而对劳动力价值层次区分知之甚少,影响了自身价值实现。了解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有关劳动力价值层次区分的理论,有利于对目前接受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教育的青年学生自身定位,使他们对高素质劳动者有深刻的理解,帮助引导他们科学的实现自身价值。

参考文献:

[1]托夫勒.力量的转移[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0.

[2]托夫勒.未来的冲击[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

新创造劳动力自身的价值篇7

一、关于商品价值的创造问题

该问题是近几年学术界研究、争论的热点。有的坚决维护只有活劳动才创造价值的传统观点,认为任何对此观点的怀疑和否定,都会直接导致对劳动价值论的否定,从而必不可免地导致对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的否定。有的则提出了不同于传统观点的新观点,这类新观点主要有:

(1)钱伯海、温志宏等人认为不只活劳动创造价值,物化劳动也创造价值,商品价值由活劳动与物化劳动共同创造,否定了物化劳动创造价值,科技是生产力就不能成立,相对剩余价值包括超额剩余价值就无从得来,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就不存在,从而就等于否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2)许成安等人认为非劳动的生产要素与劳动共同创造价值。不过,创造价值的到底有什么因素,彼此又各存己见。有的说是劳动、资本、土地三种生产要素,有的说是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四种生产要素,有的说不只这些生产要素,尚有科学、技术及知识,还有的说,不仅是各种生产要素,而且还有非生产要素、非经济因素。

(3)沈建新认为,只有创造性劳动才能创造价值,重复性劳动不创造价值,而只能转移价值。[1]

(4)笔者杨英法认为,劳动、资本、土地、管理及科学、技术、信息等都是劳动者用来创造价值的凭借,离开了劳动者,任何因素都不能独立创造价值,活劳动也不例外,故能够独立创造价值的只能是劳动者,劳动者是运用生产工具、科学、技术、信息等在特定土地上通过劳动来创造价值的。上述诸因素都不能独立创造价值。如若可在非独立、作为凭借的意义上被看作创造价值的因素,那就看其能否增加或改善商品的效用而使商品的交换力在弥补自身成本的基础上又有新的提高。由此观之,因劳动及生产工具、科学、技术、信息皆可增加或改善商品的效用,使商品的交换力在弥补自身成本的基础上又有新的提高,故它们都创造价值,而加工材料是商品价值增加的载体、对象,只能弥补自身的成本,故其不能创造价值,而只能转移价值。如服装厂职工制衣,严格来说,是服装厂职工创造了价值,宽而言之,我们也可以说服装职工的劳动创造了价值,还可以说服装厂职工所使用的工具、所掌握的科学技术及获得的相关信息创造了价值,但决不能说布、线、颜料这些加工材料创造了价值。以此衡量,则物化劳动与活劳动共同创造价值论、诸生产要素共同创造价值论,虽都有道理,但因把加工材料也当成刨造价值的因素,故也有不妥之处。

二、关于商品的价值及价格的决定问题

这是劳动价值论争论的核心问题,发表的相关文章极多。首先在商品的价值、价格的关系问题上存在争论。大多数学者都坚持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为价值的表现,围绕价值波动的传统观点,但晏智杰、王则柯等学者却认为没有必要运用价值这一概念,直接谈价格即可。

在商品的价值及价格的决定上,新的观点主要有三大类:

1、供求决定论。晏智杰、王则柯等人认为“价格机制的劳动决定论庞大复杂仍漏洞百出,供求决定论则简单扼要却普适有力”,[2]主张用供求决定论代替劳动决定论。

2、劳动价值论与供求价格论结合论。蔡继明、袁庆明、白连志、高翔、丁聪等持此类观点,认为劳动价值论与供求价格论各有长短,主张吸收二者之长而实现二者的融合。(1)蔡继明、白丽健建立了必要劳动i和必要劳动ⅱ共同决定价值论,认为商品价值不由必要劳动i和ⅱ任何一方单独决定,而由二者共同决定。[3] (2)袁庆明建立了价值供求价格论,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马歇尔的供求价格论都有科学价值,但都有理论上的不足或缺陷,应取二者之长来实现二者的融合,并提出了融合的图象描述方法,其要义是:价值 (或生产价格)始终是价格波动的基础和中心,但供求关系的作用也不可低估,是引起价格波动的重要原因。[4]

3、成本供求论。笔者杨英法认为,劳动价值一元论确有缺陷,但供求价格论虽对同类商品在不同供求关系中的价格变动颇具解释力,却对同样的供求状态下,如供求平衡状态下,不同商品之间的价格差异缺乏解释。此差异是因不同商品之间的社会生产成本 (注意:不是个别生产成本)的不同造成的,故商品价值由社会生产成本与供求关系共同决定,价格又因交易者交易能力、交易策略的不同而围绕价值波动。成本无需必有,矿山、荒地、自然生长的树木等非劳动产品的商品便无成本,但因人对其有需求,故也有价值。此时,商品的,价值、价格会因需求量的日益增长而随年月不断增加,永无止境,其高低与成本的关系已不太密切,而主要取决于人们的需求、购买力。

三、关于价值规律的内容和基本要求问题

传统政治经济学价值规律的内容和基本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商品按其价值量进行等价交换。所谓等价交换就是指商品社会必要劳动耗费相等。只有当交换价值与社会必要劳动耗费相等时,才是等价交换。故工农业产品之间,贫国与富国之间往往存在不等价交换。近年来,对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商品交换的基本要求等问题,都提出了新的观点。问题的争论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商品交换是不是进行等价交换?二是怎样才算等价交换?绝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商品交换是进行等价交涣,但董明堂却认为等价交换只是偶然的奇遇,多数情况是需求收入价值大于供给成本,即使出现收入价值小于成本的情况,交换也是有利的,这可避免更多的亏损,换回的收入可转化成新的投资、生产经营成本。用成本交换的收入大于成本,交相利或交相益,是市场经济制度公平、高效率的奥妙之所在。[5]同样认为商品交换是进行等价交换,但蔡继明的等价交换涵义却与传统观点大不相同。蔡继明认为是由比较劳动耗费(通过公平交换被社会承认的单位产品的劳动耗费)所决定的比较价值(蔡又称广义价值)相等。比较价值相等时,“价值”(实为社会必要劳动耗费)在多数情况下并不相等。广义价值量与比较生产力成正比,而非传统观点所认为的价值量与生产力成反比。按照广义价值论,凡是根据比较成本或由平均比较利率决定的交换价值进行的交换都是等价交换,故工农业产品之间、贫国与富国之间的交换,尽管其社会必要劳动耗费不等,但只要不存在超经济的强制,也是等价交换。[6]

[参考文献]

[1]沈建新.知识价值论[m].学术月刊,1999,(2).

[2]王则柯 .价格机制:劳动价值一元论的困境[m].学术研究,1997,(8).

[3]蔡继明,白丽健.必要劳动ⅰ和必要劳动ⅱ共同决定的价值[m].学术月刊,1995,(9).

[4]袁庆明 .价值供求价格论——对劳动价值论与供求价格论的融合[m].社会科学辑刊,1997,(2).

新创造劳动力自身的价值篇8

论文摘要: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知识的作用日益显现,国内外一些经济学者对传统的经济理论,包括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提出了质疑,甚至提出“知识价值论”。“劳动价值论”是科学的理论体系,是不能被取代的。在知识经济时代,“劳动价值论”的内容要不断创新发展,应该树立科学的认知观。

目前,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知识经济是以经济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知识经济的来临,不仅对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发生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传统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提出了挑战。其中“知识价值论”的提出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挑战的表现形式。

一、知识经济时代,国内外一些经济学者对“劳动价值论”的质疑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价值论”认为:知识已经取代了资本和劳动,成为生产要素的核心。劳动资料是高度知识化了的生产工具和设施;劳动对象在很大程度上是知识化了的劳动对象而不再是纯粹的自然资源;劳动者是具有高度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者;对生产的管理也主要是运用知识进行管理,也是对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的管理。离开了知识就无法开展生产,也就无法产生价值。这是在理论上从生产要素知识化的角度进行的分析。在实践上,也有确凿的证据证明,从1996年以来,DECD成员国家GDP中的50%来自知识产业。在美国这一数字已经达到80 %。

鉴于理论的分析和数据的证明,西方一些经济学者们首先提出知识价值论并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提出了质疑:一是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失效”的,它虽然成功地解释过商品价值的来源,但那是工业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这一理论已失去了说服力。创立新的理论取代劳动价值论是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学面临的重要任务。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派的重要人物哈马贝斯在70年代就说:“技术和科学已经成为一个主导的生产力,这时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条件不起作用”。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更是直接了当地说:“在电子计算机时代,技术起着决定的作用,因此,马克思所阐述的价值观念也要改变。过去是劳动创造价值,现在是知识、技术创造价值”。持“失效论”的人大部分曾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信奉者。二是认为马克思在参与资本主义生产的众多的要素中选择劳动作为研究资本的起点是一种随意的行为。最突出的是凯恩斯,他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就说:“当今世界上只有一种价值理论,它就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但已经被批得体无完肤了。”现在西方在研究知识经济方面有影响的人物,大都不承认劳动价值论,要求把“知识价值论”确立为研究知识经济的基本概念。

从我国国内出版的知识经济著作和公开发表的研究文章来看,个别论者也提出”知识价值论”观点。如秦言在《关注知识经济》一书中就明确提出“我们必须创造一种知识价值理论来代替劳动价值理论”,并指出:“在信息经济社会里,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实现的,‘劳动价值论’诞生于工业经济的初期,必将被新的‘知识价值论’所取代。”个别论者的观念似是而非弄不清到底是劳动创造价值还是知识创造价值或是劳动和知识都创造价值。如黄顺基主编的《走向知识经济时代》指出:“无论是理论探讨还是实际操作,在企业的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问题上,我们倾向于用知识概念‘替代’劳动概念。不用说‘替代’并不否定劳动的价值,而是强调知识价值和知识地位的增强。”并且还指出:“劳动创造价值的过程一般与劳动时间有关……,但知识创造价值却和知识劳动的时间没有必然的关联,知识有其独特的创造机制—时间长不一定创造较多的价值,但有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创造出巨大的价值。”多数论者所持的观念都是在坚持劳动价值论的前提下,同时肯定和强调只是在商品价值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也有一些论者观念鲜明的提出在知识经济时代,要拓展和丰富乌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完善劳动价值论的理论说服力,并区分了“价值的创造”与“价值的转移”,“体力劳动创造价值的方式”与“脑力劳动创造价值的方式”等概念的内涵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创新作了一些基础性工作。

二、劳动价值理论是科学、严密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因素决定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人们劳动是商品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唯一的源泉。“价值除了劳动本身,没有任何别的物质”。真正创造价值的是活劳动即“一切加人商品生产的劳动(这里所说的生产,包括商品从首要生产者到消费者所必须经过的一切行为)不管这个劳动是体力劳动还是非体力劳动(科学方面的劳动)。”“知识”作为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科学、技术、能力)本身不能创造价值,只能为价值的创造提供条件。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任何一种知识无一不是人们劳动的结果。正是人们的辛勤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但生产知识的劳动以脑力劳动为主),才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才获得了“知识”。也正因为知识是劳动的结果,所以生产知识的劳动凝结在“知识”商品中才形成了知识商品的价值,并且由于生产“知识”商品的劳动往往是非常复杂的,与一般商品相比耗时较长,所以知识商品才具有较高的价值。因此,不是知识创造价值,而是劳动创造了知识的价值。也就是说,知识不但不能代替劳动创造价值,而且知识本身的价值也是劳动创造的。知识只是提高了劳动创造价值的效率。

商品的价值由三部分构成:C+V+M,这个公式对知识产品同样是适用的。在知识经济时代,C可能是先进的生产工具和设施,也可能是有较高科技含量的人类加工过的劳动对象,但与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生产工具、纯粹的自然资源相比,虽然它们为价值创造提供的条件有很大的差别,但在生产过程中,总是只转移旧价值而不可能创造新价值。V+M是劳动者劳动创造的新价值。v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在劳动产品中的表现,V的高低整体上取决于社会当时的最低生活水平,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和对M贡献大小,脑力劳动者所得高工资就是因为他在劳动中对M的贡献大。M是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创造的高于V的那部分价值。所以,在知识产品的价值构成中,或是旧价值的转移,或者是劳动者的劳动创造的价值,但难以找到知识本身创造的价值,因此,纯粹从知识本身的角度说,知识创造价值是没有道理的。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品的价值较大。如一张光盘,原材料是聚碳酸脂价值3元左右,但制成光盘后价值可高达上千甚至上万元。知识劳动者的工资也较高,不是因为知识创造了价值,要究其根本原因仍要从劳动价值论中寻找答案。首先是因为转到知识产品中的不变资本的价值较大。转到知识产品中的不变资本包括两部分:一是生产知识产品过程中所耗费的物质资料包括固定资本的折旧、原料能源的耗费等。这部分是有形的耗费。随着这些物质资料的耗费,其价值也就转移到新的产品中去。

是生产知识产品过程中所耗费的资料即知识,这部分资料尽管是无形的,但生产知识产品却是必须的,也要转移到知识产品中去,形成知识产品价值的一部分。而这一部分价值对非知识产品来说是没有的,或者是很少的,这就造成了知识产品与非知识产品价值的差异。其次,生产知识产品与生产非知识产品的劳动的复杂程度不同。马克思曾指出:“比较复杂的劳动只是自乘的或不如说多倍的简单劳动,因此,少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多量的简单劳动”。正因为生产知识产品的劳动是复杂的劳动,且其复杂程度要比生产非知识产品高得多。所以,生产知识产品的劳动在同样时间内或在较短的时间内创造的价值要大的多。从而是知识产品的价值也就大大高于一般的商品的价值。所以,以知识产品价值大而得出知识价值论试图否认劳动价值论的观点是错误的。

新创造劳动力自身的价值篇9

长期以来,社会主义实行的是按劳分配原则,劳动者个人所分配消费品或领取的报酬是以劳动的质和量为依据的,于是,人们就形成了这样一种观念,按劳分配似乎源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既然商品价值是由活劳动创造的,那么劳动就理所当然地应当成为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唯一依据。这样,价值的创造就成为衡量收入分配合理性的唯一依据,也就是说,只有价值的创造者才有权获得收入。受这种观念的影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合理性问题,就产生了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只有活劳动才创造新价值,其他非劳动要素不创造新价值,新创造的价值只有在创造新价值的劳动者之间进行分配才是合理的。否则,将其中一部分分配给投资者或其他要素所有者,都是对劳动者的剥削。与此相反,另一种观点把物化劳动也作为创造价值的源泉,提出新价值是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共同创造的,以此来论证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合理性。这两种观点都有偏差,其根源在于把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和收入分配理论混淆了起来。前一种观点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一元论本来是正确的,但由于把价值创造与收入分配问题混在了一起,导致了错误的结论;后一种观点虽然坚持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合理性,但其以价值创造为依据,把物化劳动也作为创造价值的源泉,结果导致了对劳动价值论的片面认识。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尽管研究社会主义收入分配问题应当联系劳动价值论,但必须明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与收入分配理论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价值创造与收入分配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劳动价值论的核心问题是创造商品价值的源泉问题,马克思指出:“劳动是唯一的价值源泉 ”。(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5页。)“价值本身除了劳动本身,没有任何别的‘物质’”。(注:《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132页。)根据劳动价值论,商品价值是人类无差别的抽象劳动的凝结,活的抽象劳动是创造价值(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而收入分配问题涉及到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与收入分配理论相联系的方面就在剩余价值上,即收入的源泉是劳动者活劳动创造出的新价值,从而创造出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分配的条件和基础。因此,仅从劳动价值论来说是不够的。根据马克思的收入分配理论,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依据在于生产关系,在法律上表现为产权关系。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是生产要素所有权或产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是体现所有制关系的利益关系必须具有的经济上的实现形式。马克思指出:“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则表现为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3页。)由此,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依据是产权,至于是什么创造价值与收入分配并没有直接关系。马克思指出:“就劳动形成价值,并体现为商品的价值来说,它和这个价值在不同范畴的分配无关”。(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下),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30页。)

尽管生产要素所有者是凭借产权获取收益,与谁创造价值无关,但这并不意味着价值创造与收入分配就无关了。由于产权本身是资源稀缺性与人们需求无限性之间矛盾的产物,生产要素的稀缺性及其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即要素贡献)是决定要素报酬的重要因素。强调活的抽象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这决不排斥和否定其他要素在价值形成中所起的作用,资本、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都是生产过程中必不少的。马克思指出:“虽然只有可变资本部分才能创造剩余价值,但它只在另一部分,即劳动的生产条件被预付的情况下,才会创造剩余价值。”(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上),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0页。)物化劳动虽不是商品价值的源泉,但却是作为价值的物质载体——使用价值的源泉,马克思曾一再批评“劳动是财富的唯一源泉”这种说法,肯定了威廉·配弟的一句名言:“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7页。)因此,价值的源泉是一元的,但价值的形成要素是多元的。如果混淆了价值的源泉和价值创造的条件,进而把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混为一谈,认为一切生产要素都是价值的源泉,主张把物化劳动创造价值作为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依据,其结果是必然走向马克思早已批判过的萨伊的“三位一体公式”。因此,对社会主义收入分配问题的研究,必须建立在正确认识价值创造与收入分配的关系的基础上。

二、现阶段按劳分配的特点与实现形式

我国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原则。这一新的收入分配原则是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状相适应的,是由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所决定的。按劳分配是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相联系的分配方式。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阶段,在个人收入分配上不仅有必要而且有可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原则。这是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经济基础。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关系内部劳动者个人消费品分配的一种原则,其逻辑前提是商品货币关系已经消亡,个人的劳动已具有直接的社会性,因而社会在再生产过程已能够直接计量和直接分配社会的总劳动,而不需要著名的价值插手其间。于是,在个人消费品分配上,才有可能根据每个劳动者所提供的劳动量,以劳动券的方式来使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显然,经典形式的按劳分配只有在商品货币关系已经消亡这一前提下才能实现,如果个人的劳动还不具有直接的社会性,社会还不能以劳动时间的简单标准直接测量出社会总劳动和每一种产品生产上的社会必要劳动,那么真正的按劳分配就是不可能的。事实也正是如此,传统体制尽管在理论原则上坚持按劳分配,但由于分配主体——国家既排斥市场的作用,又不可能从时间上直接测量出社会劳动,因此完全缺乏按劳分配的必要条件和形式,结果便不得不实行“大锅饭”式的平均主义分配。

当前的社会主义实践已经超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预言和设想,商品货币关系不但没有消亡还将长期存在下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市场机制来使劳动报酬准确地反映劳动力资源的相对稀缺性和它的实际贡献,从而按劳动力要素的价值进行分配就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劳动者按劳分配与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在形式上是一样的,所取得的报酬在数量上也是一致的,即二者都是劳动力在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V)。否则,在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劳动力就会流向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所得报酬比按劳分配高的部门。尽管二者在形式上是一样的,二者的性质和所反映的生产关系是不同的。按劳分配是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相联系的,作为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而存在的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主要是归劳动者共同占有或分享,不存在剥削关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仅按劳分配是以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实现形式存在,而且随着时代、实践和科技的发展,劳动具有新的特点,劳动创造价值出现新的情况,从而按劳分配具有新的特点。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上大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七·一”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的理论,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现在,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所面对和研究的情况有很大不同。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

传统观点认为,只有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只有生产劳动才创造价值,从而参与分配。现在看来这种观点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与认识。不能把生产劳动简单地等同于物质生产,生产劳动与其他经济范畴一样,是社会生产关系的概括和反映,是与特定的生产方式和生产目的相联系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凡是直接生产满足社会需要的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和服务产品的劳动都是生产劳动。除了物质生产部门以外,商业流通部门、精神生产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部门和金融、邮电、咨询等服务生产部门以及进行经济管理、调控与决策的政府部门,都存在着生产性劳动。不过同一部门既有生产性劳动,也有非生产性劳动。马克思指出:“如果把生产活动的特定性质撇开,从而把劳动的有用性质撇开,生产活动就只剩下一点:它是人类劳动力的耗费。”(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7页。)“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90页。)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智力劳动为内容的科学技术工作和经营管理工作,在社会生产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类劳动者所从事的科技创新和经营管理等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大,但其结果的不确定性也比较大,于是,他们承担的责任和风险比较大,其工作的效益弹性就比较大。由此,根据劳动力要素的价值或贡献进行分配就具有新的形式和特点。对这种以智力为特征的高端劳动力单纯依靠市场直接定价的方式是远远不够的,更多地应采取市场直接定价与间接定价相结合的方式,如年薪制、股票期权制、技术股权制、专利权制等等。

三、按要素分配的性质与“剥削”问题

新创造劳动力自身的价值篇10

作者简介:张伟婧,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99级经济学(基地班)

自建国以来,理论界对劳动价值论及相关问题的讨论就一直没有间断过。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于是学者们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标准角度对劳动价值论进行了讨论。如何为按生产要素分配提供合理的理论依据呢?有的学者坚持劳动价值论,但有的学者却对此产生怀疑,认为传统劳动价值论无法解释按要素分配,便以新的方式提出劳动非价值唯一源泉,而这又涉及到了自马克思时代就开始的多元价值论和一元价值论争论的问题。鉴此,笔者特撰此文,对这两个问题存在的几种观点谈些看法。

一、劳动价值论与按生产要素分配

钱伯海教授在《价值创造与按要素分配》①(以下简称钱文,引文皆出于此篇文章)

中,提出了按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即认为“要使货币、购买力形成资本和现实生产力,必须实行按资本要素分配”。而此理论依据又是以物化劳动创造价值这一结论为基础的。

为了说明物化劳动创造价值与资本创造价值即资产阶级的要素价值论是不同的,钱文首先区分了物化劳动与资本:认为物化劳动是生产要素,是社会生产一般。物化劳动在一切社会形式下都是存在的,这是毫无疑问的。文中又指出资本是经营要素,属生产关系方面,是随不同的社会制度而不同的。文中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中资本有不同名称。社会主义社会中资本不是资本,而是资金,因此社会主义社会中“物化劳动与资本是有严格区别的”。但是,马克思指出,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都处于商品经济阶段,必然都遵循这个规律。只不过在两个社会制度下剩余价值的归属不同,这才是资本在两种社会制度下不同的表现。因此,钱文论证物化劳动与资本的区别的角度有问题。虽然物化劳动不一定是资本,但在商品经济阶段,资本都是以物化劳动的形式参于生产活动的。因此,钱伯海教授的物化劳动创造价值论无异于要素价值论。

钱文区分了物化劳动和资本以后,提出物化劳动创造价值,但前面已经提到,他的物化劳动价值论无异于要素价值论,因此可以说,其价值分配依据的科学性存在问题,钱文提出的价值分配的原则也就没有说服力了。但为了研究其按资本要素分配的理论逻辑,我们可暂且认为物化劳动创造价值。

物化劳动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创造价值呢?钱文认为,只有货币购买了物化劳动即“先进的设备、材料和工艺”,这些物化劳动才能“创造剩余价值”。而货币拥有者“从中‘分取’一部分剩余价值”是合理的,“因此合理合法地取得利润,对剩余价值实行按资分配,这是货币转化为资本(资金)的前提条件”,“否则,投资不给报酬,不按资分配,货币、购买力就不会转化为资本”。是这样吗?既然物化劳动创造价值,货币拥有者购买了物化劳动,他即为物化劳动的人格化,最低限度也可取得物化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即钱文中所谓的“‘分取’一部分剩余价值”,怎么可能会没有“报酬”,而要通过按资分配的原则来取得收益呢?可见,此价值分配理论依据并不成立。

在钱文的最后一部分,谈到了按资分配的原则。文中提到了“按资分配形成m,按劳动分配形成v”。如果此处m、v的含义还是马克思所指的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则其分配原则有些问题,既然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共同创造剩余价值,为何物化劳动分得其创造的剩余价值,而活劳动却丝毫没有得到其创造的剩余价值呢?但文中提到“在生产总成果作必要的企业扣除和社会扣除以后,就是按资本(资金)和按劳动分配的数额”,可见此处m、v非其原意。文中认为“从经济技术条件看,资金短缺……会提高按资分配的数额和比例”,则在社会主义社会,应优化两者的分配比例,即“优化按要素分配”。从这里可以看出,钱文将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地位看作一样,甚至物化劳动的地位更重要些。这样的看法源自物化劳动创造价值理论。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钱文的价值分配理论以物化劳动创造价值为基础,以鼓励投资者的积极性为依据。但经过分析,这样的基础和依据都有问题存在。

钱文还没有明确提出价值规定决定价值分配,但有些学者却是明确提出了这样的看法,认为“基于‘劳动价值论’的分配是,劳动者不但享有工资,利润、地租也是劳动者创造的,也应全部归劳动者所有”②。即他们认为价值规定决定价值分配,而“传统的价值论存在着很大的问题”③,因此他们提出“三元价值论”来解释现实问题。

价值规定决定价值分配吗?马克思认为按劳分配是从劳动价值论导出的吗?汤在新教授在《劳动价值论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④(以下简称汤文,引文皆出于此文)一文中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汤文认为,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的观点并非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也不是从劳动价值论中推演出来的。因为“马克思在预测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按劳分配消费品时,所论述的已是没有商品和价值的社会”。因此,按劳分配不是从劳动价值论中引申出来的,同时,也不能说非劳动收入的不合理性。

这样的解释是符合马克思的原意,对于上述学者们的对“传统的价值论”的理解也进行了反驳。同时,汤文还指出“决定价值这一规定性的条件是,存在着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须性以及这一必然性是通过商品交换来实现的。只要这个条件不变,价值规定也不会发生变化。”可见,上述学者提出的“三元价值论”有待商榷。

汤文又指出,“各种收入是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在经济上实现的形式,价值分配体现的是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的关系”,“而价值规定……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交换劳动以实现社会劳动的联系这种关系”。因此,可以说两者反映不同经济关系,属两种经济范畴,是两个不同的问题,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已有明确论述:“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则表现为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⑤也就是说,价值的分配,归根到底,是由作为生产技术条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作为生产社会条件的社会生产关系及所有制决定的,因此可以说,价值规定并不意味着决定价值分配。

马克思的这段话就是我国现阶段分配制度的理论根据。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公有制。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各地方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平衡,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就决定了我国现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为基本经济制度。因此这样的生产条件要求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方式。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应该抓住精髓,而非表面,这样才能使得我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新的发展。

二、价值的形成与生产力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各种先进的生产资料的应有在生产中越来越重

要。那么作为较高生产力的化身的先进设备在价值形成中到底起什么作用呢?

付廷臣先生为了解决生产资料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在《试论生产资料在价值形成中

的作用——兼评我国劳动价值论之争》⑥(以下简称付文,引文皆出于此文)中引进了“劳动能力量”的概念,认为“劳动能力量是劳动技术水平、劳动的自然时间、劳动者的基质和数量的函数”。对一个人来说,“只要条件一定,劳动能力量也一定”。同时,付文认为决定价值的抽象劳动是劳动能力量,“同一个劳动者使用不同的生产资料,其劳动能力量是不同的”。付文由此得出了结论,生产资料在价值形成中占据了重要作用。

付文新概念的引入,很能解释现实问题,有其现实意义。马克思认为,劳动只有在与生产资料相结合时才能创造价值。付文可谓是马克思这一思想的发展,但有生产资料创造价值之嫌。付文中虽然明确地表示生产资料在价值形成中起重大作用,但付文又认为技术水平是决定劳动价值量的因素之一,而劳动能力量构成价值,这不也就是说作为体现技术水平的生产资料创造价值吗?但是付文强调生产资料的作用时,将劳动能力量问题联系起来分析,为劳动价值论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钱伯海教授在《科技生产力与劳动价值论》⑦中提出“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主要来源于物化劳动”,“讲企业物化劳动也创造价值,主要是剩余价值,实际就是从社会看的活劳动创造价值”。即认为一个企业的物化劳动来自其他企业的活劳动,而且全部来自本期的活劳动,因此从社会宏观看,生产资料创造价值正是社会活劳动创造价值。但是,其社会活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成立的理由是有条件的:只有假设各企业只使用劳动对象,才可能找到初始生产单位没有使用生产资料,从而才能把某个企业的生产资料的价值说成是由社会活劳动创造的,但各企业不可能不使用劳动资料,则其社会活劳动创造价值理论不成立。因此可以说,此文其实也是论证了生产资料创造价值。

钱伯海教授在此文中认为由于物化劳动即先进设备的使用产生了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因此物化劳动创造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但马克思指出,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创造价值的条件。这就造成了既认为物化劳动是取得超额剩余价值的条件,又认为它创造了超额剩余价值,这显然是有问题的。那么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来源自何方呢?

唐国增先生在《论超额剩余价值的来源》⑧(以下简称唐文,引文皆出自此文)中提出“超额剩余价值恰恰来源于那些没有取得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力特别低的个别资本中的劳动”。其理由便是生产力低的企业创造了价值,却在市场上实现了较少的价值。可见其理论前提是先要区分劳动创造和劳动实现,由此推出了生产力高的个别资本实现的价值要多于它本身创造出的价值。但其关于价值的规定是否符合马克思的原意呢?有的学者对价值规定有不同理解,认为“产品只有在交换或市场中才会变成商品,才会有价值”⑨。可见大家对于价值规定有不同的理解。这也就是说,唐文的理论前提是有争议的。

马克思认为超额剩余价值来自企业内部的工人的较高生产率的劳动,这种较高生产率的劳动可以看作是一种加强的劳动,可以引起价值的增加。但随着科技发展,直接生产工人进行的可能是比以前还要简单的劳动。那么怎么解释超额剩余价值呢?许多学者用马克思的整体工人理论来解释这个问题。杨继国先生在《论知识经济中劳动价值论的新发展》⑩(以下简称杨文,引文皆出自此文)中认为由于科技进步引起的增加的剩余劳动的价值是科学劳动的价值,这种观点是马克思整体工人理论的延伸。

杨文认为,科学劳动是一种创造性智力劳动,其“产品”科学理论被“创新劳动”环节及技术创新部门“免费取用”,而当技术商品物化到先进设备,而先进设备用于生产产品中,其中科学理论的成本始终没有被包括进去。但产品出售时,其中却包含着一直传递下来的但不反映于成本的“理论劳动”的价值。这也就是在一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超额利润”的真正来源。

笔者认为,这种解释比较合理,而且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重视科学理论研究。而现阶段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其中最重要的是人的智力性劳动,从而应该重视教育,重视知识劳动者。而这一思路也符合现实。美国在1980年入到科学研究的资本很多,从而在1990年代享受到了前期投入的成果。但是在近些年,有统计表明,美国在全世界来说,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投资还是领先的,可是与其自身比,却比1980年代的投入少了很多,也许美国目前的经济状况与此不无关系。

注释:

①钱伯海,1998:“价值创造与按要素分配”,《经济学动态》第3期。

②③丁建中、解强,1994:“价值形成和分配的基本原理新探——‘三元价值论’及其意义”,《江汉论坛》第8期。

④汤在新,1996:“劳动价值论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第1期。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3页。

⑥付廷臣,1999:“试论生产资料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兼评我国劳动价值论之争”,《南都学坛》第2期。

⑦钱伯海,1998:“科技生产力与劳动价值论”,经济学家,第2期

⑧唐国增,1994:“论超额剩余价值的来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