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体教育的重要性十篇

时间:2023-10-16 17:37:33

艺体教育的重要性

艺体教育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高校教育;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艺术创作形式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数字化的时代,艺术家的创作手段不再拘泥于传统方式了,越来越多的艺术家、设计师开始使用数字化技术来进行艺术创作,让艺术借助于科技表现出来,使艺术融于科技。这种以数字科技和现代媒体为基础,将人的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交汇在一起的艺术形式才得以盛行,这就是数字媒体艺术。法国19世纪著名文学家福楼拜在谈到艺术与科学的关系时,曾经做过一次非常生动的比喻,他说:越往前走,艺术越要科学化,科学也要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回头又在顶峰汇集。数字媒体艺术是一个宽口径的新学科,是一种动态艺术,包括了视觉与听觉的感受。其更多的应用于数字电影、数字电视、高校教育、网络媒体、产品展示、游戏动画、舞台设计等方面。在中国,数字媒体技术发展较晚,但成长迅速,使得数字媒体逐渐成为了当下的主流媒体,而且为现代化的艺术创作提供了技术支持。科技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的进步,数字媒体艺术已经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高效、更便捷。将数字媒体艺术应用于高校教育中,是信息化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教学方式的一个重大改革。数字媒体艺术将数字电影、数字绘画、动画、数码影像应用于高校教育中,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逐渐的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数字媒体艺术强化了美学设计,注重美化画面,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给学生带来了美得享受和美的教育,使得课堂变得轻松、更易懂、学生的积极性变高等,这足以显示出数字媒体艺术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性。

1数字媒体艺术在高校的现代化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1.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字媒体艺术的呈现形式有很多种,例如数字电影、数字音频、动漫游戏、虚拟仿真等,这些表现形式即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的呈现在学生面前,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字媒体艺术会把枯燥的课堂变得有声有色,能够很自然的把学生带领到教师所设定的情境中,将课程内容通过图、文、声、像融为一体,使教学过程图文并茂,绘声绘色,教师通过调动学生眼、耳、脑等器官,让学生处于兴奋状态,创造出一个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情境,使课程内容更具表现力和吸引力。审美会使人的各项心理能力处在一种放松的状态,在感受美的过程中,各项心理能力相互依存相互补充,获得最大限度的发挥,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1.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面对社会的高速发展,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从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的,数字媒体艺术的利用就会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更直观的展示给学生,提高学生的理解力。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般是老师讲课、学生听课,板书整理知识脉络,这样的课堂缺乏了创新意识,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发展。而在使用了数字媒体艺术的课堂上,教师会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动画、游戏、虚拟场景等方式来引导学生、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勇于创新,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并能利用到生活中和工作中去。数字媒体艺术的使用不仅可以丰富课堂,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主动创新的思维能力。

1.3教学媒体数字化,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内容仅限于书本的知识,扩展的内容很少,教师的授课方式也多为板书和讲解。然而在信息化教学的今天,传统的授课方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求,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通过声音、图像、游戏来展示、帮助学生理解课堂内容。数字媒体会把常规的媒体数字化,电视、报纸、期刊等这些运用在教学中的传统媒体都会变成数字电视、数字报刊,这些数字媒体使得教学变得很便捷,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且呈现方式更加丰富多彩,资源获取方便,费用低廉。

1.4形成新型师生关系、交互交流模式

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遵循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学生听课为辅,而应用了数字媒体艺术教学就会产生不同的教学环境,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不再局限于板书与枯燥的讲解,在多媒体的教学环境中,师生的教学关系会发生微妙的变化,会变为以学为主,以教为辅,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自主学习知识。教师也不再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而变为辅助者,引导者,学生遇到困难或是不懂的问题时及时给予帮助,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愉悦的同时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传统教学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仅仅是通过上课发言来完成,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阐述自己的观点、说出自己的疑问。而应用数字媒体技术的课堂则能够实现学生与教师一对一或一对多、多对多的交流方式。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在数字媒体平台上与老师、同学进行学术交流。例如在绘画教学中,教师的绘画技法很难用语言形容,而通过数字媒体艺术的数字绘画,就解决了课堂演示覆盖的全面性,和与学生互动的交互性。

1.5为教学设计提供了多种形式的表达

传统教育中教师的板书都是以文字为主、个别学科需要进行画图、或者图片进行展示,这就会占用很多课堂时间。数字媒体艺术呈现方式的多样性就会使授课过程变得简单。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图形、图片,可以利用数字短片的播放来让学生更直观的学习到抽象的概念,也可以利用游戏的趣味性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巩固。

2数字媒体艺术的美学思考

数字媒体艺术应用于高校教育中大部分是以教学课件的形式展现出来的,多媒体教学课件画面是由文字、图像、色彩、符号等多种媒体元素构成,在课件的制作中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元素的美学特征,来进行合理的设计,增强数字媒体课件的可观赏性,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下文将在三个方面阐述美学理论在数字媒体艺术方面的应用。

2.1文字美

在数字媒体艺术中,文字除了有表达意思的用途之外还要利用艺术的形式来表现。第一、要选择恰当的字体。文字有其独特的含义,比如黑体的醒目、稳重;宋体的端庄秀丽等,使用字体应根据授课内容来定,避免过于杂乱。第二、文字风格要统一。同一层次的标题、正文、备注,应用同一大小、同一字体、同一颜色的文字来表示。第三、文字的内容要简明。文字的使用应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布局合理。

2.2色彩美

色彩的运用在数字媒体艺术上尤为重要,它和文字一样,也是一种语言,色彩可以强调重点,提示区别,增强注意力等,色彩是一种富有感情的语言,给人以特殊的情感体验。在数字媒体课件制作中的色彩使用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前景色和背景色的选用。前景色和背景色要有明显的区别,但不要形成强烈的对比,对比强烈的画面会让人产生视觉疲惫。第二、颜色的使用要适度。颜色的使用上并非越多越好,过多的颜色会使画面看起来杂乱无章,看不到重点。第三、颜色的色调要统一。整体颜色表达的含义要一致,背景色与文字之间、文字与图片之间的颜色要和谐统一。

2.3节奏美

艺体教育的重要性篇2

摘要:有效推进高职院校艺术教育对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美学鉴赏能力、培养团队协作意识、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促进智力开发有重要作用,是培养新时代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就高校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研究,力求实现新的突破。

关键词: 高职院校;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师资;模式;途径

由于就业难,学历层次低和人口出生率大幅降低,国内多数高职院校正面临生源竞争的巨大压力,即使有些院校招到学生,但大多数学生文化基础差,素质能力下滑、学习意愿不强等因素给教学带来的压力已成为各高职院校无法逃避的现实问题,如何有效提高高职教学质量已成为教育专家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科学实施艺术教育,合理开展艺术活动可以有效改善当前的办学困境。众所周知,艺术教育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习兴趣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更好的挖掘学生潜能、激发思维活力、培养参与协作意识、提高自律能力和美学鉴赏能力,从而促进大学生人格健全、智力进步、创造意识和团队精神等综合素质不断完善提高,然而艺术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却不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尽管从原国家教委到现在的国家教育部针对高校艺术教育颁布了一系列纲领性教育文件,尤其是1996年至今连续印发了《关于加强高职院校艺术教育的意见》、《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等多项教育文件,但未能引起多数高职院校的足够重视而成为一纸空文。一些高职院校以专业课多,排课难、缺少师资或没有教学条件等理由拒绝开设艺术教育相关课程,即使开设艺术教育课,也只是音乐欣赏、美术欣赏等几门基础性课程,而且因为缺乏教学资源和设施,使课程变为空洞的理论课,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致使艺术教育在高职教育中难以充分发挥作用。随着“艺术教育评估”走进高校,这种现状将得以明显改善,但做为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高职类院校,做好艺术教育工作,应尽快构建科学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努力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结构、提高教师业务能力;优化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全面提高艺术教育的地位,发挥艺术教育的积极作用,推动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整体进步。

一、以人为本,构建科学完善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

高职艺术教育与艺术院校中的专业技术能力培养目标不同,它是针对在校大学生身心修养、审美能力、智力进步、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等在内的综合素质的完善和提高而实施的一种人文素质教育,有效开展艺术教育对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专业教学效率和效果有显著作用。

构建科学完善的艺术课程体系是确保艺术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必须突出艺术教育的本质,即人的培养。

(一) 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构建要注重学生艺术审美意识培养和人文素质提高,更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和行为能力的培养。高校艺术教育是专业技术教育的粘合剂和催化剂,科学合理的安排艺术教育课程对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专业认知、激发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率能够起到积极帮助作用,可以起到“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但是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一定要避免纯粹、空洞、抽象的理论知识堆砌。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且必不可少,但更应该着力于学生行为参与和亲身体验,激发和调动其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从而提升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 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构建要全面考虑学生专业特点和能力层次。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丰富,种类繁多,有很强的方向性:比如:机械制造专业学生对产品设计的艺术美观性追求就离不开艺术审美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积累;旅游管理专业和护理专业学生对语言艺术要有较好的把握和运用等。而且高职学生大都来自不同地区,艺术基础和程度也大不一样,这些都要求高职院校艺术教育课程设置必须充分考虑学生专业特点和能力层次,加大艺术教育研究和投入,为学生提供充分选择的空间和权力,开展因材施教,保证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熏陶,并逐步缩小整体学生在艺术教育程度上的差距。

(三) 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构建要兼顾到学生整体素质提高和个性发展。我国传统的艺术教育体系停留在初级教育阶段,比较注重艺术相关知识积累和技术技巧训练,如:简单的音乐常识背记,歌曲教唱等,而忽略了学习方法的培养和创新意识的激发,教学内容知识陈旧,与学生生活时代存在较大差距,更重要的是压制了多数学生个性发展。严重脱离了艺术教育的初衷和本质。艺术教育归根到底是意识层面的教育,是为受教育者智力开发和创新能力培养和人格塑造而开设的。不是简单的教会学生唱一首歌、画一幅画,而是通过艺术教育过程实施达到学生思维方式转变、学习习惯和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提高,为将来社会就业奠定基础。

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必须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以培养健全的人为根本出发点,围绕艺术教育目标,充分考虑时展与学生实际,探索立体化(如:必修+选修+讲座+比赛+社团活动)教学模式,以常规艺术鉴赏课程为基础,构建理论结合实践,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灵活性强,实践性强的艺术课程体系。开展机动灵活的授课方式,注重学生体验和加大参与机会,从而拉近课程与学生的距离,达到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根本目的。

二、重视和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师专业结构,提高育人能力

教师是教学内容的制定和执行者,其教学能力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和最终质量。然而,我国高校当前的艺术教育现状却是:课程地位和教师地位低;教学任务重,活动多、排练任务重,教师工作强度大;教师压力大,酬劳低,工作认可度低,职称晋升困难;对外交流和业务学习机会少等,严重的挫伤了教师教学积极性。只有完善政策机制、优化师资结构和重视教师个人发展,才能充分发挥艺术教育作用,有效提高艺术教育质量。

(一) 完善机制、建全机构,为艺术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作为政策决策者,校领导和教学管理机构应站在全局战略高度审视艺术教育课程地位,重视课程建设和发展。已故科学家钱学森先生根据自己一生从事科学研究亲身经历和感受,曾向国家领导人谏言:“中国要发展,必须要重视科学与艺术教育”;前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曾多次发表讲话,要重视高校艺术教育工作,并亲自撰写出版了《李岚清音乐笔谈——欧洲经典音乐部分》、《音乐·艺术·人生》、《原来篆刻这么有趣》、《李岚清篆刻艺术俄罗斯巡展作品集》、《李岚清中国近现代音乐笔谈》等著作,充分展示了他的艺术功底与文化修养,同时也是站在国家领导人的高度上呼吁和倡导大力开展艺术教育工作的先行者;西方国家一些著名大学早在十九世纪就已经将艺术课程列入教学计划,并纳入学期考核管理,俄罗斯的艺术教育更是历史悠久,远近闻名,对我国影响深远。这些都足以证明艺术教育的重要地位和现实意义。高职院校艺术教育发展必须先行确立艺术教育的地位,设立艺术教育研究机构——艺术教育中心,专门负责艺术教育研究、课程开发、师资培养和教学活动组织实施等。二是要建立制度体系,给予政策和经费上的积极扶持。为使艺术教育教学过程常态化,有序化发展,教学管理部门还要根据课程和活动开展实际情况,核定教师工作量和报酬,并在教师业务进修、职称晋升和荣誉等方面予以制度保障。

(二) 加大经费投入,优化师资结构,为课程体系构建和实施提供支撑。与传统艺术教育相比,现代艺术教育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发展趋势,尤其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普及对艺术教育的传统模式发起了有力挑战,普通音乐、美术等基础科目已经远不能满足学生成长和发展需要,单一的教歌、画画或欣赏教学,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和参与积极性,学生更喜欢参与性强、挑战性强的艺术教育课程,如:动漫设计、机械设计、流行乐器演奏、现代歌舞、舞台表演、演讲、摄影、雕塑等等。但高校现有艺术教育师资力量薄弱、专业结构单一,很难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因而造成各高校因人设课现象,致使艺术教育形同虚设,课程效果和质量难以保证,从而更加重了领导层对艺术教育的偏见和歧视,很不利于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

学校教育应以育人为第一目标,不能过分考虑教学成本,要舍得经费和人力投入。满足艺术教育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要积极开展因材施教,根据艺术课程体系需要,积极优化队伍结构,适当降教师低学历门槛,通过专、兼职结合方式,吸引优秀人才,充实教学队伍,提高育人能力,使学生获利,最终使学校受益。

(三)重视教师个人发展,提高业务素质,保障教学过程有序高效。提高艺术教育质量的重点是要重视教师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发展,为其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完善教学设施,提高教师待遇和地位,为其提供必要的学习交流机会,鼓励教师通过自学或进修等形式,长效提高其教学能力和研究水平,从而保证教学过程有序高效。

三、更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目前,高校艺术教育采用的主要方式依然是集体课,而且单次授课人数都在百人左右,教学内容枯燥,形式单一,教学秩序混乱,教学效果根本无法保证,艺术教育作用难以体现;教学方法依然是传统的“灌输法”,课堂教学一刀切,过分压制学生个性、学习兴趣和表现欲,教学过程本身就缺乏艺术性;艺术教育学时少,学分低,管理松散,教师对课程重视不够和责任心不强,备课不充分,课堂教学信马由缰,缺乏主题思想,难以调动学生学习创新意识,教学效果差,效率低下,学生对艺术课有严重抵触情绪。

传统的大班化集体教学模式,对于艺术基础教育所发挥的作用自然不可小觑,但是远远不够,应在此基础上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比如,有针对性的开展讲座、沙龙、文艺社团、协会等形式,为学生提供丰富选择余地和活动空间,定期举办综合性(展示特长)比赛、作品展览等平台,让学生通过自我价值体现,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从而促进教学相长。

结语:艺术教育在高职院校中的重要地位和积极作用正逐步受到社会各界关注,高校艺术教育评估工作也被列入教育部高校教育管理的相关文件并得以实施。当前,中国高职艺术教育正处在重要转型期,艺术教育的春天正在向我们大踏步走来,但艺术教育工作还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但只要各教育阶层达成共识,并努力进行探索和研究,积极推动艺术教育发展进步,艺术教育环境会得到明显改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也将得到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殷玉静.多元化高等艺术教育模式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7).

[2]庞海芍.大学公共艺术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高教研究,2005(12).

艺体教育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高校音乐;素质教育;艺术性特征;构建方向

面对内在艺术性特征的挖掘渠道的尖锐问题,通过音乐风格以及音乐文化的内涵角度来看,音乐的艺术性特征体现在民族性、文化性与传统性等三个方面,而这三个方面是从社会层面中表达出来的,成为当代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全面探索艺术性特征的挖掘应立足于社会层面,从民族、人文、地域性艺术特征感知社会音符,最终形成音乐文化艺术性特征的体验过程。这既是现代高校音乐教育立足社会美,进行内在人文性、民族性、文化性、传统性艺术特征的深化、挖掘的根本路径,也是全面发展学生内心情感素质、人文素质的关键。

一、文化层面的艺术性特征构建作为新目标

音乐与文化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音乐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出的艺术特征具有较强的社会性。高校音乐教育中针对艺术性特征的探索应围绕社会环境进行科学构建,探索音乐文化内涵的艺术性特征、音乐文化风格的艺术性特征等方面,促使高校音乐教育能够关注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全面提升艺术性特征的品质。这既是新时期高校音乐教育发展的新重点,也是艺术性特征挖掘与探索的全新目标,为音乐教育的艺术性内涵的深层发展提供文化层面的推动作用,满足现代高校音乐教育对社会文化、人文、环境全面关注的新要求[2]。

二、民族传统性艺术特征作为挖掘的新重点

1.传统民俗特征的艺术性的表现形式

传统民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民族性与传统性艺术特征较为明显。从音乐角度来看,传统民俗音乐主要体现出古典的艺术气息,同时伴随着民族精神与民族气魄,诠释音乐的传统性艺术特征。高校音乐教育发展中针对艺术性特征的深化与挖掘,传统民俗特征应作为重要组成部分,而民俗音乐所彰显出的艺术氛围、艺术情感更具多样性,能够阐述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人们关于音乐的理解,表达出人们对于社会发展现状的内心情怀。结合高校音乐教育的整体发展形势,艺术性特征的探究注重于民族、传统两个方面,促使高校音乐教育能够成为高雅艺术的代表,间接引导学生理解高雅艺术的意义。而传统民族特征中体现出的是民间音乐具有的通俗而不低俗的艺术内涵,将其作为高校音乐教育艺术性特征体会的全新重点,可以推进高校音乐教育艺术性特征的多元融合与发展之路建设。

2.地域性音乐特色艺术性特征的融合

地域性音乐特色表现出地域风情以及地域人文,能够客观表达不同地域的社会发展现状。从地域性音乐的整体特征来看,音乐风格往往体现出欢快、激情、沉稳等特征,客观展现地域人文情怀注重的方向。高校音乐教育总结地域性音乐特色,并将其内在的人文艺术特征进行总结、划分,确立音乐教育中的艺术特征的融合与发展。为音乐教育带动学生人文认知视角的全面形成,提供多元性人文艺术特征的保障作用,学生不断加深音乐的理解[3]。不同地域的人们关于音乐的理解角度存在不同,内心的追求能够在音乐中得到体现,在抒发自身情感的同时,表现出关于社会环境的赞叹,,因而地域性音乐所蕴含的艺术性特征集中表现在社会人文与社会环境两个方面。高校音乐教育和地域性音乐特征积极引导和优化学生社会环境与社会人文的认知心理,紧密融合内在的艺术性氛围,促使学生感知社会艺术的观点、能力的不断强化。推动高校音乐教育的艺术探索能够面向社会、面向环境、面向人文特征。

3.民族音乐内涵的艺术性特征的渗透

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给当代音乐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积累深厚的基础。从艺术角度来看,其内涵表现出的艺术性特征更为明显。民族音乐集中体现民族精神、民族情感,并且表达出民族意志与民族追求,作为现代音乐发展的核心推动力。高校音乐教育发展面向素质教育发展的整体要求,提供明确艺术特征的引导与挖掘方向。针对民族音乐的基本内涵,将民族精神的体现、民族情怀的表达、民族梦想与民族追求的心理作为重要结合点。积极融合、渗透音乐教育的精神、情感陶冶等艺术性特征,促使高校音乐教育中的素质引导与发展的方向性更为明确,造就高校音乐教育发展理念的艺术性品质。针对民族音乐内涵具备的艺术性特征,将民族情怀的培养、民族精神的深化、民族梦想与民族追求心理优化作为教育新重点,促使民族音乐教育内涵的艺术性视角能够得到广泛认知,最终将民族音乐中体现的民族情怀发扬光大,成为高校音乐教育艺术性特征深化与发展的关键因素,标志高校音乐教育的艺术品质全面提升。

4.民族传统音乐的语言艺术特征的体现

素质教育作为现代高校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强调教育过程中的引导性要素进行深层构建。民族传统音乐中表现出的民主性、传统性艺术特征较为具体,蕴含的古典优雅、庄重大气的艺术内涵较为直观,音乐蕴藏的语言艺术特征更为清晰。在传统民族音乐中,语言具有的基本艺术特征在于押韵,并且还伴有情感语言的深层表达,促使传统民族音乐与现代音乐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4]。而在民族传统音乐的语言艺术性特征中,能够充分体现民族内心情怀及民族精神的渴望与需求,音乐风格往往体现于恢宏大气和婉约古典两个层面。高校音乐教育融合民族传统音乐的语言艺术性特征,深层探索音乐教育的语言艺术,促使音乐语言引导学生艺术性心理认知程度的作用更为直观,满足高校音乐教育艺术性特征发掘与体验新目标和新要求。这是从微观角度认知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艺术性特征的关键,诠释民族传统音乐教育的艺术性内涵,有助于音乐教育的品质化发展,为学生音乐素质的全面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社会和谐音符成为高校音乐教育艺术特征构建的新方向

1.“和谐美”作为艺术特征体验的主体方向

社会“和谐美”的心理体验,作为高校音乐教育艺术特征表达的重要方向,同时作为高校音乐教育艺术内涵深层挖掘的关键点。这不免让很多教育工作者会提出这样的疑问,“和谐美”具体定义是什么?就字面而言,“和谐”就是社会环境中各项因素保持积极促进、全面融合,进而促成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循环发展[5]。高校音乐教育将社会和谐构建为重要的发展理念,全面挖掘构建和谐社会的相关性要素,涉及人文因素、生态因素、环境因素、文化因素等多个方面。积极拓展音乐教育中的“社会美”的认知视角,打造高校音乐教育素质发展新要求与新目标。针对“和谐美”的艺术特征体验的主要内容,以社会生态和谐体验、社会人文情感体验、社会多元文化氛围体验为主要方向,推动高校音乐教育发展立足社会发展环境,系统引导与激发内在美的艺术欣赏视角。这是有机深化高校音乐教育艺术性特征的重要观点,发挥音乐教育的内心、思想、意识真实引导作用,优化过程更为明显[6]。

2.“人文美”表现出艺术特征因素开发的创新性

社会和谐“音符”的构建与挖掘,关键在于和谐因子构建,社会人文因素作为社会和谐因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社会“人文美”就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落实方向。“人文美”顾名思义就是社会人文环境中蕴含的内在美,主要体现于人文情感与人文精神两个方面。人文精神在于陶冶人的内在精神情感,而人文情感说明内心世界的情感表达方式。高校音乐教育强调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而社会人文作为丰富学生内心世界的关键,高校音乐教学应不断加强“人文美”的关注力度,同时全面挖掘“人文美”的艺术性特征。通过音乐教育中社会人文因素的内在美,在陶冶学生内心情怀的同时,充分引导民族精神、民族品质的理解。促使音乐教育进行社会和谐构建的推动作用,并深层陶冶学生心灵,突出高校音乐素质教育发展的新重点,音乐教育的艺术性特征发掘从单一的音乐角度向多元社会角度方向转变[7]。全面升华高校音乐的艺术表现力,感知社会的艺术美能力,艺术体验角度也逐渐向社会环境层面深入。

3.“生态美”体现艺术性内涵的构建与完善

社会发展环境的优化重点在于生态环境氛围的构建与打造,将社会生态发展作为社会和谐环境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挖掘艺术性特征主要以社会环境因素的艺术性为重点,强调将环境中的“生态美”作为艺术特征体验的关键性要素,强调社会环境陶冶人的性格、内心发展的作用,并且产生人的社会情感的环境陶冶作用,促使社会生态与社会心理优化之间的紧密联系直观体现,积极优化学生心理、情感素质。这既是高校音乐教育挖掘内在艺术性特征的关键点,也是创新点所在,重新诠释音乐教育的内在深层含义中的艺术性特征,激发高校音乐教育关注学生内在心理的方向,实现优化与陶冶学生心灵的艺术性新方向。这既是高校音乐教育活动开展中教师落实素质教育发展方向的具体回答,也是深层解读音乐教育内涵中艺术性特征的关键,“生态美”的关注能够从内心与环境角度体现高校音乐教育的艺术性内涵。

4.“人格美”成为艺术性人格特征构建的新要素

引导高校学生对社会“人格美”的认知,作用与意义不仅局限于优化高校学生社会心理,更重要的是,高校学生扩展美的体验角度,在发现自身的内在美同时,能够体会社会和谐美的氛围。高校音乐教育的核心与重点并不应局限于开发学生音乐能力,还应将体会音乐、体会心理、体会环境作为重要因素[8]。积极影响学生的内心人格构建,从社会性艺术特征角度深层优化学生感知“美”的心理,达到音乐教育艺术性特征因素的深层挖掘。众所周知,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普遍存在一种疑惑,人文音乐教育的艺术性特征是一种虚无缥缈的东西,怎样能从实际落实角度进行挖掘。通过正确引导学生“人格美”,积极优化学生音乐艺术体验过程以及心理感知艺术的视角,促使学生从心理层面认知音乐教学中蕴藏的社会性艺术,促使音乐教育积极影响学生人格构建,同时熏陶学生的社会人格。这是现代高校音乐教育艺术性特征挖掘过程融合社会和谐因子,积极引导学生艺术性人格,体现音乐教育中的人格艺术性新特点,解答传统音乐教育工作者关于艺术内涵的认知缺陷。高校音乐教育的艺术探索,关键在于放眼社会发展环境。以社会的环境美、生态美、人文美为根本,全面挖掘音乐文化体现的民族性、传统性、人文性、文化性艺术特征,促进音乐教育的人文引导、艺术心理的培育、社会环境的感知作用的全面强化,促使高校音乐教育引导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高校音乐教育艺术性特征的挖掘与探索能够真正实现关注社会、关注文化、关注环境,提升高校音乐教育的艺术品质与艺术内涵。

参考文献:

[1]张蓉.音乐艺术院校声乐教学组织形式探微[J].音乐创作,2015(5):192.

[2]张帆.音乐教育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基于辽宁省部分高校抽样调查[J].现代教育管理,2014(6):125.

[3]殷婕,王华彪,杨丽娜.地方高校音乐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教育与职业,2014(30):129.

[4]米永盈.音乐与语言的相互作用及其对综合高校公共音乐教学的启示[J].艺术百家,2014(4):262.

[5]李莉.区域音乐史研究与地区高校“音乐史”专业教学的探索与思考———以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史专业为例[J].音乐创作,2014(3):118.

[6]杨莉.高校音乐传统教学创新及发展方向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1):153.

[7]邰乐.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中本土音乐文化的渗透———以江西高校音乐教育为例[J].音乐创作,2015(12):193.

艺体教育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公共艺术课程 质量 保障体系

“公共艺术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思想,力求实现理念上的创新、方法上的创新,将使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教学管理不断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和有效化方向发展。

一、课程内容形式体系

该体系一是要构建融艺术理论学习、艺术作品鉴赏和艺术实践活动于一体的立体式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在普及艺术的基本原理和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对艺术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全面提高审美能力,使他们的身心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二是要形成以《艺术导论》等8门限定性选修课为核心,以提高型和个性化任意性选修课(含校本课程)为重要补充的公共艺术教学内容体系。《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规定的限选课程有艺术导论、戏剧鉴赏、音乐鉴赏、美术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戏曲鉴赏等。艺术教育的新观念强调,“艺术教育课程要多样化……以人的发展为本,把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作为学校艺术教育目标……”。高校应尽量多地为学生提供可选择的公共艺术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发展等进行选择,这样的课程能有效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和发展的积极性,以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如清华大学就设立了艺术自选课,主要包含理论型的欣赏课和实践型的技巧课两方面,这样就可以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接触一些艺术门类。三是要充分利用网络等平台,实现教与学的有效互动,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有机结合,建立好艺术教育网络。由于艺术教育不是一种纯智力活动,它还包含了情感教育、心理教育、道德教育,以及一定的艺术技能方面的教育,因此,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不能仅局限于显性课程,理所当然地要重视隐性课程的建设,将艺术教育延伸到学生的课外生活领域,建立艺术教育网络,扩大艺术教育功能。这要求教育者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实施艺术实践、课外指导、专题报告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其中由于艺术实践有其丰富性、多样审美性、体验性等特点,它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是高校加强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课外艺术实践活动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举办校、院(系)际的主题鲜明的大型艺术活动,如大学生艺术节等;另一方面是加强对学生文艺团体的指导与管理,鼓励大学生在各种类型的文艺社团活动中丰富文化生活,提升艺术素养。

二、教学操作规范体系

该体系是教师教学的起点。规范化的严格的教学要求是保证公共艺术教育具有较高的质量和水平的关键环节。和高校的其他教学一样,公共艺术教学应列入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并对公共艺术整个教学过程的所有环节做出符合课程特点的明确规定,主要包括:一是富有特色的课程设计。艺术教学的实践主要是通过课程设计来完成的。公共艺术课教师要根据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将艺术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机结合,采取各种形式和手段,通过富有特色的课程设计,激起学生对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浓厚兴趣。教师在课程设计中要特别重视教学内容的个体经验性。在公共艺术教育的过程中,最感染学生的往往不是教科书上图文并茂的文字解说,最震撼学生的也不是艺术大师们所具有的非凡的创造力,而是教师凭借自身对艺术作品的体验和感悟、以自身独特而真诚的思考,引发学生学习艺术的兴趣,激发学生表达自己的冲动,并帮助学生实现精神探索的历程。二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主要形式的教学过程。在公共艺术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永恒的主体。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做学生的引导者、示范者、欣赏者和协助者。新奇而轻松、自由而快乐的课堂氛围能够激发艺术兴趣,充分调动广大学生进行艺术学习和实践的积极性,能激发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在公共艺术教育教学过程中,还要以实践为主要形式。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践表明,学生是体验者,还是旁观者,是动态的操作,还是静态的观看,效果是很不一样的。所以,有人把操作性也列为艺术教育中培养艺术鉴赏力和审美能力的一条重要实施原则。三是形式多样的教学总结,形成完整的公共艺术课教学档案等。课堂教学总结是在公共艺术课结束前教师与学生共同对课堂用到的关于公共艺术的知识点、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的总结。好的总结能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好学习过的内容,并对学习的知识起到画龙点睛的归纳作用,通过建立完整的公共艺术课教学档案,不断提高公共艺术课教育教学质量。

艺体教育的重要性篇5

一、职业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意义及作用

艺术教育对于立德树人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职业院校艺术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的途径。为此,教育部于2014年颁布了《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艺术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明确规定,2014年开始,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部属高等学校要向教育部提交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内容包括艺术课程建设、艺术教师配备、艺术教育管理、艺术教育经费投入和设施设备、课外艺术活动、校园文化艺术环境以及实行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公示制度等方面的情况。2015年开始,教育部将编制并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由此可见,对以技能型复合人才培养为目标的职业类院校中积极推进艺术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促进学生个体的综合发展

对于职业类院校而言,人才培养的定位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标准。从当下职业类院校人才培养的总体态势来看,普遍存在着重技术、轻技能,重专业、轻综合,总就业、轻发展的现象。这种教育理念倡导的是学会一门技术,掌握一技之长,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同属高等教育的职业类教育与一般性的非国民系列教育中的技工培训混为一谈。在这种培养模式下,学生发展单一,生存路径狭窄,人文素养不高,不能顺应多元化社会发展的需求。从短时间来看,尽管毕业后能够谋得生存机会,但可持续发展空间小。从这个角度来说,在职业类院校中开展公共艺术教育能够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由此可见,职业类院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对相对较为僵化的培养模式及单一的培养内容是一种很好的补充,对于促进学生个体全方位综合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二)有利于正确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塑造

艺术教育的功能不仅仅在于艺术素养和艺术技能的培养,更多的是通过艺术本身的育人功能潜移默化地熏陶和影响学生。艺术教育能获取的良好情操,不同门类的艺术作品以不同的方式呈现着真善美的真谛,传递着符合时代进步和发展的正能量,引领他们不断历练自身的意志品质,锻造正确的思想品德,传承优秀的传统美德。由此,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习,以艰苦卓绝的意志品质立足社会,以乐观向上的精神面对生活,对生活充满美好的向往,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使他们今后无论在什么样的岗位上工作,都会以艺术的眼光审视世界,以博大的胸怀团结协作,以真善美的标准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三)有利于提升全民艺术素养水平

一个国家进步与发展的水平,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国民素养的程度体现出来;众所周知,职业类院校在我国高校总量中占据了大半壁江山,这就意味着,当高职类院校学生毕业后将成为社会各行各业一支庞大的产业力量,他们的艺术修养、人文素质和价值取向决定着一个民族整体民众的素养状态;此外,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会根据专业方向选择不同的专业岗位,而这些岗位几乎遍及了各行各业,他们的人格品味、思想境界和人文素质还会以不同的方式影响和左右身边的人,这种辐射的力量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决定着一个庞大群体的整体人文素养水平,成为勾勒一个民族素质态势最为重要的一笔。由此可见,在职业类院校广泛开展公共艺术教育除了能丰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内涵,促进学生做一名全面发展的新时代能工巧匠,更能以一种无法取代的力量间接地在培育着一个民族和国家全体民众的文化艺术水平和健康的人文道德情操。

二、职业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

(一)培养目标定位模糊

公共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尽管各级各类院校在育人体系中得以体现,但就实际的运行态势和质量而言却不容乐观,受到其他教育内容挤压较多,加之传统课程模式的固有制约,使得公共艺术教育处在学校一个较为边缘的位置,更多的是充当门脸和道具,缺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质性作用。此外,由于对公共艺术教育在目标定位和价值认知上的模糊,就直接导致了在运行机制、制度保障及机构设置等方面的保障缺失,使公共艺术教育若隐若现地浮游于大的教育体系。目前,多数学校从艺术教育机构设置和管理体制上看,呈现出这样一些态势:一般虽然设有从事美育、艺术教育或文化素质教育的教研室,但隶属于与学科属性本身关联不大的院(系),自主发展能力弱、空间小。以我原先所在学校为例,音乐教育、美术教育隶属教师教育系,从形式上看,随属教育类专业,但学科本质的差异致使这些专业与其他专业的格格不入,横向交流和纵向发展都遭制约,专业的特殊性得不到认知,专业建设的指导性弱。基于对公共艺术教育的工作特性的认知不足,许多学校从事艺术教育的教师除了专业教学外,涉及到社团指导、节目排练及其他艺术实践的工作均被“义务”,在工作量计算、科研奖励、职称评定、人才选拔等方面均不能被“一视同仁”,以及教师在评优评先、晋职晋级等方面的劣势,都影响了专业教师的工作激情,也制约了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1]

(二)政策支持和机制保障缺失

由于受限于定位模糊和政策执行力弱等因素,66存在着职责划分、发展方向、政策保障等均没有受到关注。如教师队伍建设、教学硬件投入、教学成果认定、科研管理手段、工作总量核定、教学手段设计、科学发展规划等均缺乏统筹、科学的考虑。艺术教育是一个高投入、见效慢的学科,这也是艺术能力培养具有周期性的必然规律。但如果带着急功近利的发展思想,缺乏高瞻远瞩的办学思想和内涵提升的办学理念,在办学资金相对短缺的前提下,就会功利化地忽略艺术教育发展的紧迫性和实际需要,政策、经费支持等方面的支持不足,势必削弱艺术教育的发展能力。目前,由于资源上的缺乏,处于边缘地位的艺术教育始终让步于其他学科,艺术实践、社团活动、节目排练等工作,只能见缝插针地跟在其他学科后面捡漏,或者在一些条件简陋的场地进行,进而使公共艺术教育的推进秩序和运行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三)课程设置定位不清晰

目前,许多学校因缺乏艺术教育课程的顶层设计,致使开设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在数量上缺乏科学定量、内容的设计上也是因师资状况而随意确定;在课程形式上一般都是全校范围内任选大课、限选课或通识教育选修课。由于缺乏学科的统一课程标准,导致了艺术教学的无序、随意和不规范。艺术类课程的开设流程一般是由教师本人申请、系部审查上报、教务处审批。这种缺乏科学论证的课程开设模式,在权威性的培养目标的方向引领和核心导向的模糊,致使教师各自为阵,随意性大。这种零散的教学构架就直接导致了整个艺术教育体系的杂乱、无序,艺术教育也就成了无厘头盲目行为,教学质量也得不到保证。

(四)师资力量不足

艺术教育作为一个特殊的学科门类,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学科建设因其固有的特性,独立性也越来越强。但是从政策层面上看,对艺术教育认知差异性较大,作为一门极具个性的技能型专业仍没有从传统的学科体系中独立出来,教师队伍建设也不例外。如在教师招聘中,起点门槛就是硕士研究生,在这点上来看,与其他专业完全一样。其实,在一线从事艺术教育的老师都知道,艺术教育更强调的是实践性而非研究性,高门槛的招聘条件将很多专业技能优秀的人拒之门外,高学历的进校后很多是无法正常使用的“花瓶”。一反一正,使得学校艺术教育师资呈现出“高学历、低水平”的奇怪现象或者根本就无法招聘到真正需要的人才。鉴于此,某些院校实际在编的专业教师只占从事艺术教育教师总量的一半,个别学科(如舞蹈)只占到五分之一。还有些高校因找不到合适的教师,导致舞蹈专业停办也是一个例证。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就直接导致了教学质量的停滞。此外,从事公共艺术教育教师总体比较年轻,加之艺术教育学科背景而导致的文化底蕴不深和教师素养训练的不足,就使得他们在教学规范性,教学手段、方法,教学态度及等方面都无法满足学校艺术教育的需求。基于艺术师资队伍年轻的现状,学校在青年教师培养力度上不够,有针对性的理论、实践的培训不多,这也是导致师资力量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五)资源严重匮乏

艺术教育科目繁多,下设的子科目更是庞杂,这就为艺术教育的设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基于对艺术教育的认知和重视程度,加之经费受限,在艺术教育方面的投入无法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在一所综合类院校,投入的宗旨往往是向“重点、特色”倾斜,艺术教育很难从“面子专业”口中争得一杯羹,很多教师也只能“就汤下面”,根据现有资源状况开设课程,而无法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

(六)课外延伸不够

由于如上诸多原因,艺术教育在课堂上的限制是巨大的,只有在课外通过大量的实践和指导,才能弥补课堂教学的诸多缺失。[2]在学校,各类社团、艺术实践等活动是有效的艺术教育的延伸手段,在这个活动阶段,学生能培养更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但前提必须有专业上的指导。但现实情况是,许多学校的学生艺术社团都处在自发性的状态,学生自作自画、小打小闹,停留在娱乐性的低层面态势。学校在对社团及其他课外艺术实践活动的开展缺乏统筹和保障,如场地和设施的提供、指导教师的配备、活动主导的引领等,在这种无序的环境下,艺术实践活动是得不到根本保障的,活动质量也得不到提升。

三、解决职业院校公共艺术教育问题的策略

(一)形成基于素质教育目标的人才教育观

从素质教育高度充分认识公共艺术教育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尊重艺术教育规律和特殊性,为艺术教育提供机制保障。要形成从领导、教师到学生三位一体的、对艺术教育重要性的共同认知,要从发展的高度看待艺术教育的效益和对学生人格锻造的重要意义。各校可通过成立独立的公共艺术教育机构,明确机构在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具体职责和任务,以责权利统一的方式,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进程。与此同时,要正确认知艺术学科内涵的特殊性和规律,建立有别于其他学科的,在资源配置、师资队伍建设、成果认定、科研标准、评价机制以及工作量的计算等方面的保障措施,促进职业院校公共艺术教学工作有序、健康发展。

(二)科学规划课程教育体系

加强职业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学科建设,提高公共艺术教育培养质量。从人才培养的高度认知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将公共艺术课统一纳入到学校课程体系中,就像其他课程一样,在课程设计和实施上有着规范、科学兼顾的,必修、选修并举的模式,坚持艺术教育的“公共”原则。各职业院校目前公共艺术教育形式多样,主要以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形式进行,强调的是课程的开设,忽略了教育对象———全体学生,存在教与学的脱节现象,无法实现公共艺术教育培养目的,因此,在课程方案的设计上必须实事求是、有的放矢。可以通过设置公共艺术必修课程为先导,通过艺术基础知识普及的必修课,使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具有基本的艺术赏析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考核或申请,选拔有艺术潜能,有发展需要的学生进入更高层次的课程学习———选修课,以两条腿走路的方式来满足不同层面学生的需求,既保证全体学生接受艺术普及教育,又为有艺术特长的学生提供高度发展的机会。在开设艺术课程类别上,既要因地制宜,又要合理开发,在基于学校基础条件现状的前提下,有所侧重、有所突出,但要尽量覆盖音乐、影视、舞蹈、美术、戏剧、文学门类;在课程层次上,应根据艺术学科内涵标准,能循序渐进地将艺术理论、专业技法和作品赏析等多个层次融会贯通;在课程形式上,根据学校师资和教学资源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运用多种方法和形式推进教学活动,锻造个性和特色。

(三)实现艺术教育的全覆盖

职业院校艺术教育的目的有别于艺术专业或院校的培养目标,是非专业化的素质教育。就这点而言,就需要将职业类院校的艺术教育视野覆盖到全体学生,无论是天分好的还是不好的,都需要享受艺术教育这一素质教育内容带来的成长体验,因此,就需要正确面对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还艺术教育的“公共性”。[3]在公共艺术教学中,学生在专业素养上存在差异是无容置疑的,这就需要教师能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并在实际教学中能针对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地开展教学工作。在必修课的开设上,要注重艺术基础知识的普及和推广,让学生有着基本艺术审美能力,在此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选修课,则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涉猎领域,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组教学,以满足不同程度和要求的学生的需要,并通过教学让学生不断提升艺术素养和专业技能。

(四)加强教育资源建设

艺体教育的重要性篇6

人类历史上尽管有不同的文明和文化,但有一点相同的,那就是都离不开艺术。只要有人类的地方就有艺术,文明与艺术同时产生,不管在哪个文明和哪种文化中,艺术都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艺术滋润着我们的心灵,丰富着我们的经验。没有艺术,我们的生活就缺少色彩和光泽,艺术总是为我们提供一个多姿多彩,令人心驰神往的世界。从孔子听到韶国的音乐后沉醉其中,3月不知肉味的故事,到南朝画家张僧繇画技传神,为画布上的龙轻轻一点眼睛,龙竟然复活而破壁飞腾的传说,都可以深刻地感受到艺术所具有的神奇魅力。这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艺术,始终表现着人类的感觉、情感和经验世界,形象地记载着人类智慧和人性的深度,凝结深化着人类对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从更广阔的视野看,艺术有史以来就是人类自身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艺术常常是时代精神的敏锐导体、文明变迀的内在动力。艺术风格类型的变迀往往对应甚至先行启示着文化文明的变迀。正如英国美学家科林伍德所说:“没有艺术的历史,只有人类的历史。”可见,艺术与人类同在,艺术史就是人类的心灵史,伟大的艺术作品正是人类密切协作审美心理和文化心理的集中体现。

正因为艺术如此重要,所以从远古时代,人们就开始了艺术节教育。中国早在三皇五帝时代,就己经用音乐培养统治者人选。至周代,周公开创了“制礼作乐”的历程。在西方,古希腊人一直把艺术教育作为公民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艺术活动成为普通古希腊人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近代和现代社会中,由于对科学学科的过分偏重,学校教育逐渐忽视艺术,这一点在西方尤其明显。19世纪早期,不管是美国还是英国,艺术教育都是与教育的总体目标相脱离的。学校艺术课就是教授学生唱歌和画画的技巧,艺术老师绝不会指导学生阅读和讨论与艺术作品有关的资料,更不注意培养他们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批评能力。

至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随着心理学和人类行为学的发展,点燃了人们对儿童画的兴趣,人们开始探察儿童画是怎样揭示出人的情感和精神的发展的。很多人开始把艺术视为儿童的自我表现和创造性表达,艺术课被视为对学生进行情感和个性培养的机会。到了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西方世界受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艺术教育越来越强调培养儿童的个人创造能力和自由表现能力,开始把儿童视为“儿童艺术家”,因为儿童都是以一种天真的和独特的个人视野来观看和表现这个世界的。20世纪60年代以后,一种综合性艺术教育的思潮得到逐渐发展和壮大,至90年代,己经成为世界艺术教育的主流。

二、幼儿艺术教育综合实施的操作性定义

实际上,综合性艺术教育是对下面两种观点的综合和超越。第一种观点是,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在于,从艺术中学生可以学到有关我们自身和世界的知识、信仰和价值,这些知识、观点、体验和意义是任何其他学科不能提供和代替的。因此艺术教育是公民教育必不可少的和关键的部分。另一种观点认为,开展艺术教育,不仅是因为艺术本身值得教和值得学,更重要的是它还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带来好处。一方面,艺术为学生的情感表达和创造冲动提供了一出口,使学生心理更加健康;另一方面,通过艺术进行的普通教育,是更生动活泼的教育,也是最成功的教育。在这种教育中,学生不仅学到应学的知识,而且学得更自然、更愉快。这种观点进一步发展,人们又认识到,艺术教育强化了学生的知觉能力和表现能力,进而使其语言交流能力、表现能力、批评性思维、解决问题能力大幅度提高。基于对上述两种观点的综合和提炼,加之这一时期许多艺术心理学家和艺术理论家对知觉问题、读者反映问题、交叉文化问题和系统和精密的研宄,人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艺术不仅有利于儿童的个性发展和创造能力的发展,还有利于儿童认识能力的发展;艺术教育不仅教会儿童画画和唱歌,还使学生有机会接触人类迄今为止的大多数伟大文明成果,对这些伟大成果的知觉、理解、欣赏和评论,有利于全面提高儿童的文化素质。艺术教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综合式艺术教育或多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

三、幼儿艺术教育综合实施的策略

1.加强艺术教育领域内各种艺术表现手法的相互联系和有机结合。一方面,表现在艺术作品之间的形式综合,可以某一内容为切入点,以显性形式带动隐性形式进行感知、体验、表现、创造。比如,从音乐欣赏切入,感受、理解和表现作品的旋律和节奏,继而可以发现文学和美术中的旋律和节奏同时,将各种艺术形式结构引起主体的不同情感体验之间的对应性和沟通性进行综合;还可以从不同艺术形式中提取相关的要素或概念综合,用同一个主题组织教育活动或围绕不同艺术形式的相关要素,用不同的主题组织教育活动。

2.体现艺术教育的多功能性。《纲要》在艺术领域目标中明确了艺术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注重知识、技能的传递,而是注重幼儿对艺术的感受和体验,培养幼儿健康的情感和态度,满足幼儿对艺术的表现与表达。这一理念明确提出并加以强化,在认识上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进步。在幼儿园的艺术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幼儿对周围生活环境和艺术作品的欣赏,使之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培养幼儿对艺术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启发幼儿学会从不同距离、不同角度通过视听器官和更多的动觉参与去感受和体验艺术的美;创设丰富的艺术环境使幼儿有机会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形成粗浅的艺术经验和艺术能力,使艺术教育真正成为幼儿自由表达、精神创造的活动。

3.发挥艺术教育的中介作用。当代教育趋向整体化、综合教育、主题教育等模式的共同特征之一就是将艺术活动作为中间环节把各领域协调融合成一体。所以,艺术教育在不同领域的交叉和融合过程中发挥的中介作用是其他各领域所不能比拟的。所以,幼儿园的艺术教育与健康、科学、语言和社会各领域呈交叉关系。发挥艺术教育在其他教育领域中的中介作用,要求教师根据教育内容的需要,将艺术教育作为一种途径、背景在其他教育领域中进行渗透。

4.重视幼儿日常生活的艺术性。《纲要》明确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幼儿的艺术活动充满着游戏性,带有很大的随机性和即兴性,因此,幼儿园的艺术教育不能仅仅局限在教师预设的教育活动或特定的环境中,应渗透在幼儿曰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应利用幼儿生活中的各种资源,有意识进行艺术教育,使生活环境成为幼儿学习艺术的重要途径,充分拓展幼儿热爱真善美率真天性的空间。

艺体教育的重要性篇7

任何一个概念都包含内涵与外延两部分。关于艺术教育的内涵,一直是理论工作者争议不休的话题。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有以下四种:

1. 有人提出“艺术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审美,根本上是人的一种基本的生存方式,其最终意义在于它的人生价值……”――这是理论家对艺术教育的“美育学”论述,它阐明了艺术教育的“终极本质”。

2. 有人提出“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是教育学家对艺术教育的“定性”概括,它确立了艺术教育的地位和目标。

3. 有人提出“艺术教育承担着开启人的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使人的内心情感和谐发展的重任。”――显然,这是对艺术教育功能的勾勒。

4. 有人提出“作为人文教育范畴的艺术教育,既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又能有效地丰富学生的情感。”――这是在注解艺术教育的人文属性。

从以上四种观点我们不难看出,视角不同,所界定的概念内涵会有一定差异,但其精神实质是一致的:艺术教育就是一个健康完整的生命真正立足于社会所必须要汲取的养分。

关于艺术教育的涵盖范畴即外延,教育部颁布的《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指出: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包括这几个方面――艺术类课程教学,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活动,校园文化艺术环境建设。

二、艺术教育的地位介定

艺术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人们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不断深入和教育观念的全面更新,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过程中,艺术教育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并引起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艺术教育之所以在整个教育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与作用,是因为它可以培养和健全学生的审美结构,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无限的创造力,促进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艺术教育的形象性、感染性和愉悦性能有效地调节学生心理,使之淡化厌学的情绪,激发学生积极性,调动非智力因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国家对艺术教育十分重视。2002年7月25日,教育部颁布第13号令,宣布从2002年7月25日起正式实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由国家正式颁布的艺术教育工作规程。该规程共6章22条,详细规定了学校艺术教育的目标、内容、课程安排、考核办法、艺术活动要求、保障机制、赏罚措施等。

规程的实施以来,经过艺术教育同仁的共同努力,艺术教育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现象。为此,教育部于2007年5月30日又颁布了《关于改进中小学艺术教育活动的意见》,及时纠正了艺术教育活动中的不良倾向。

2012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纲要中对艺术教育进一步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是21世纪我国第一个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以上文件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艺术教育逐步进入规范发展、科学发展的良性轨道。

三、艺术教育的问题研究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经过艺术教育同仁的不懈努力,我国艺术教育确实发生了显著变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国艺术教育的现状并不乐观,总体来说,与西方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与艺术教育的本质要求相距甚远。特别是艺术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极不规范。

我国艺术教育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

1. 认识模糊。艺术教育没有引起学校和社会的广泛重视,对艺术教育认识片面、模糊,始终把应试和升学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没有把艺术教育放在应有的位置。对艺术教育消极对待、简单应付的现象比比皆是。学校开展的艺术兴趣小组活动、艺术展演、讲座等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所采取的手段。有的学校为了评比达标的需要,不惜弄虚作假,形式主义猖獗,艺术教育流于形式。这种形式主义对艺术教育的发展危害性极大。

2. 目标功利。我们知道艺术教育不是单纯的消遣、娱乐、享受和技艺传授,而是学生艺术文化素质、审美素质的培养与提高的过程。它是一种隐性教育,潜移默化地作用于人的一生。长期以来,人们把艺术视为技术,当作谋生的手段,带有明显的功利性。追求的是显性的、表面的东西,而忽视了艺术教育的隐性作用。艺术教育评价只是听听课、看看艺术作品、查查艺术设施而已,重形式,轻内容,没有合理科学的评价标准。

3. 发展失衡。我国地域广阔,文化差异明显,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这就使艺术教育发展水平呈现不均衡性的特点。有条件的地区开展了一些实践和研究,积累了许多经验,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不少地区师资队伍薄弱,专业人才匮乏,对艺术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以为开了几节音乐、美术课,唱唱歌、画点画就是艺术教育了,艺术教育在这些地区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

4. 师资不稳。我国艺术类专业师资数量严重缺乏而且素质不高,虽然近几年来各大中专院校陆续培养输送一批批的艺术师资,但远远未能满足实际需求。对于紧缺的专业人才,本应得到抢聘重用,但大多数学校领导却把这少之又少的专业人才“改装”成语数“主科”教师,使这些人才学非所用,才能未能得到发挥。艺术课程只能由不能胜任“主科”教学任务的老弱病残教师来承担。

四、艺术教育的发展趋势分析

艺术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呈现于学校的课程体系之中,常规形式为艺术课程。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经过众多艺术教育工作者的艰辛努力,我们对艺术课程的基本特征有了比较明晰的认识。一般认为,艺术课程具有人文性、综合性、创造性、体验性和经典性。综合我国各地艺术教育研究、课程实施和活动开展等基本要素,笔者以为,我国艺术教育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1. 低龄化。我国具有重视艺术教育的优秀传统,古代文人修习的琴棋书画,现代学校开设的音乐、美术抑或是艺术综合课程,都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物质。传统的艺术教育基本上是从学校教育开始的,近些年,这样的课程已经逐渐提前至幼儿、婴儿甚至胎儿阶段。让儿童从小就接受良好的艺术熏陶,逐步养成艺术的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对于他们心智的形成和品性的完善,乃至生命质量的提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对所见所闻的观察、倾听和体验,犹如通向美的世界的窗口。所以,我们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教会孩子看到和感受到美,而待他们有了这些能力之后,则要教会他们保持心灵的赞美之情和善良之意。”

2. 实践性。“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马克思)实践性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特性之一,艺术课程是我国中小学现行课程体系中实践性、活动性最强的课程之一。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各样的艺术活动,在实践中不断习得基本的艺术知识和艺术技能,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获得积极的审美体验,增强艺术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在具体的艺术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提高艺术教育教学技能技巧,增加教学的艺术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在具体的艺术实践中感受艺术、理解艺术,并逐步形成艺术能力。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不仅可以使学习者畅享愉悦的审美体验,还可以舒展学习的淳朴、率真的本真情怀,形成积极健康的乐观心态,使其学习、生活、工作更加充实,更有活力,更加多姿多彩。

艺体教育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 娃得福;艺术化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 G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1128(2008)05-0029-04

1919年9月7日斯坦纳(Rudolf Steiner)在德国司徒加(Stuttgart)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12年制的“娃得福学校”(Free Waldorf School)。短短几年间,荷兰、英国、美国、意大利、瑞士等相继设立了娃得福学校。娃得福学校现已遍布各大洲各种不同背景和社会价值观的国家。

娃得福教育之所以受到推崇,在于其具有人文性的理论基础即人智学(Anthroposophy)。娃得福创始人斯坦纳把研究人心灵的学问称为人智学,它是研究人类生命本质及精髓的学问,也是自然科学的补足。人智学强调人与宇宙的实质关系,启发人对自然、宇宙的认识,呼吁人对自然、宇宙存感恩与敬虔的心。在研究人智学的过程中,斯坦纳提出人是由身(body)、心(soul)、灵(spirit)组成的。

斯坦纳把人智学的研究成果运用于教育中,提出教育应是身、心、灵全人平衡发展的教育。基于此理念,娃得福依据人的身心灵发展规律,针对身心灵发展阶段来设置教学内容,选择适宜身心灵发展的教育方法,让人的智力、艺术和道德得到平衡发展,在滋养人心灵的基础上促进其全面发展。因此,娃得福教育是崇尚自然,回归人性本质,落实善、美、真的教育。为了达到人的身心灵全面平衡的发展,娃得福教育倡导教育艺术化即艺术化教育,艺术与艺术化的教育方法是娃得福教育的核心。本文试图通过对娃得福艺术化教育的解读,为当前我国的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娃得福艺术化教育

1.娃得福艺术化教育理念

斯坦纳提出教育是一门艺术,而娃得福教育的教育艺术并非仅仅是指艺术课和艺术教育,还包括整个教育过程是艺术化地进行。它强调融科学与艺术为一体,将艺术作为教育内容,教育方式追求艺术化,强调所有学科都要通过艺术的方法来完成。娃得福艺术化教育理念的重点在于回应儿童身、心、灵发展的需要,帮助他们发展和谐的情感、创造的意志及自由思想的能力。斯坦纳认为儿童生活在幻想、想像、情感及意志里,他们需要的不是形式、概念,而是想象、节奏与活动的教学。因此,教学上一定要以艺术的元素点燃。同时,斯坦纳认为艺术和艺术化的教育可以丰富儿童的精神生活,培养儿童健康的心灵和生活理念,让他们亲自动手进行艺术创造,亲身体验把理想变成现实的喜悦。英国娃得福教育家弗兰西・爱蒙德说:“艺术是表达心灵世界的语言,不但可以丰富儿童的情感和深层意识,而且可以培养个人的风格,洞察力和判断力。”

斯坦纳认为艺术化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和谐情感的自由人,让人有能力确定自己的目标,指导自己的生活。通过艺术化教育,让人完全主动、自由地去深刻体会,情感、意志、志向得到陶冶,美感、灵感、顿悟得到触发。斯坦纳指出,艺术行为、人格良好和艺术的关系是密切的,而且是同等重要的。良好的行为也是艺术美的一种形式,在艺术创造中可以不断地完善良好行为和提高自身艺术能力,因此艺术形式和人的行为和谐是教育的重要手段。艺术和美是紧密相关的,美好的环境会给孩子带来深刻的影响。因此,娃得福教育认为从教室建筑本身到课堂生活,从教师的服饰到教师的站立、走动、说话的方式都应充满美感。娃得福艺术教育的真正意义是滋养人的心灵和丰富人的心灵,通过良好的艺术形式来表达心灵深处的活动。

2.娃得福艺术化教育的原则

(1)尊重儿童独特的个性和创造性

娃得福艺术化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注重儿童身、心、灵整体健康发展的全人教育,同时也是尊重儿童独特个性的教育。斯坦纳认为由于每一个人的心灵独特,所以造成人与人之间天然的个性差异,每一个人在社会上都有他扮演的角色,至于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要教育孩子自己去寻找。创造性是一切艺术的生命,个体因认知、情感水平不同,因而创造的过程与结果都不尽相同。教育就应针对儿童的个性特点,采用相应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发挥儿童的特长,优化其缺点,使他的个性得到人文和艺术的内化,把知识内化到人的行为上,而不是急于进行知识的教授。

(2)鼓励合作,不开展竞争色彩较浓的教育活动

斯坦纳认为一个文明的社会环境需要人人都具有合作意识,一起合作使得这个社会更和谐,而不是更紧张。因此,娃得福艺术化教育主张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打破恶性竞争的传统,在学校中创造和谐的环境,避免激烈的竞争性体育、游戏活动、考试、排名和奖励等,让孩子自然地、快乐地、健康地成长,还给孩子童真和童趣。在实施艺术化教育过程中,强调儿童对艺术的感受和体验,通过艺术的形式让儿童体验到合作带来的快乐。

(3)运用多种艺术化手段教学

娃得福艺术化教育是通过艺术化的教育手段让学生内心产生创造的原始冲动,让学生把学习当作有趣的创造,而不是痛苦的工作。在老师的帮助下,让儿童去发现、感受、思考和创造生活。娃得福艺术化教育认为儿童都以艺术家的形象出现,老师应采用多种艺术化手段教学,为孩子提供想象和创造的空间。

(4)自制教材

斯坦纳认为教材(即使是最好的教材)都是抑制学生创造力的工具,儿童不能从教科书的二手知识中感觉到知识和现实的联系。因此,娃得福学校里,学生都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编写自己的教材。艺术化教育更是如此,艺术化教学具有创造性、形象性,更强调儿童“自编自演”。

3.娃得福艺术化教育的内容

(1)创意游戏

在娃得福,幼儿每天最少各有一次户外,、一次室内的自由创意游戏时间,每次约在40分钟左右。游戏作为幼儿最基本的活动,是幼儿艺术表现载体之一。游戏绝非是打发时间,在游戏之中,幼儿不觉得自己是幼儿。”幼儿将生命经验转变成游戏,在游戏中建构、统整新经验。斯坦纳指出七岁之前幼儿游戏可分为三个阶段:身体的游戏、想像模仿的游戏及有目的的假装游戏。游戏不仅是艺术创作的手段,而且本身就是艺术的一部分。在游戏过程中,儿童全身心投入艺术创作,既可以丰富儿童的心灵生活,又能唤醒儿童的洞察力和判断能力。

(2)童话

童话故事是儿童九岁之前重要的精神食粮。在世界各地不同的娃得福学校中,教师会依儿童年龄大小,慎重选取适宜的故事说给他们听,让他们感受和体验到故事中的艺术美与智慧。在娃得福园所里,《格林童话全集》被广泛地应用到教育中,《白雪公主和7个小矮人》、《青蛙王子》等都是儿童的学习内容。通过对童话的学习,儿童们能够认识到什么是好与坏、真与假、善与恶、同情与反感,同时也能发展儿童的创造力与想像力。这需要教师有较高教学艺术水平,通过图像化地描绘事物,而不是直截了当地建立在概念化上,有利于丰富儿童的想像力,同时让儿童感受到语言的美。

(3)韵律舞

韵律舞是娃得福艺术化教育的一大特色,它是由斯坦纳在本世纪初作为语言、音乐和心灵品质表现而发展起来的一门运动艺术,通过身体运动变成艺术表现。斯坦纳认为身体是可以讲话和表达丰富意义的工具,像口一样说话、唱歌、吟诗和讲故事等,但跟口不一样,身体可以表达内心真实和丰富的情感,韵律舞的练习和表演者可以感受到自己的精神和身体一起共同工作,集体表演时还可以感受到他人的精神存在。学习韵律舞可以学会如何正确地运用身体作为语言或音乐来表达自己,获得一种在特定情况下以艺术方式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技巧。在群体韵律舞中,他们通过共同使有这些运动形式提高了自我感知能力和团体合作意识。

(4)体育活动

娃得福学校的体育活动的最大特点在于避免恶性竞争,如在体育活动中不搞评比和评奖,注重团体的荣誉和表扬个体贡献,避免拿学生来比较和树立榜样。娃得福学校的体育课是以身心健康和美为主题,通过玩耍、游戏和体育活动进行社会教育,强调儿童跟周围的人、社会、自然保持和谐。

娃得福教育的艺术化教育比纯艺术教育的范围广泛,除了上述四种艺术性活动之外,它还包括了绘画、雕刻、手工艺、话剧、布偶戏、音乐舞蹈等等。

二、启 示

作为为数不多的全面检讨主流教育的几个独立教育运动之一,娃得福教育对我国的教育改革提供了以下借鉴与启示。

1.教育应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的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关注更多的是经济利益,重视教育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人的心灵需求、人生目标、人生意义和价值观等。而娃得福艺术化教育一直“恪守”人智学的理念,认为人除了物质身体以外,还有生命体、感知体和自我体,即人除了有物质需要外,更需要有和谐的情感、美好的心灵。它告诉我们:缺乏对人的个体的关注、缺乏人文精神的指引,人们的行为就会不受理性、良心、正义和道德的制约,就会沦为经济的奴隶;缺乏人文精神的生活,人们便失去了精神家园,即使物质生活丰富还是会陷入精神空虚。人文精神有一个终极目标,那就是对人的关怀,而艺术化教育强调用艺术的方式来陶冶性情,关怀人的身心健康,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的人。只有这样,人才可能成为自己的主人,才能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因此,教育应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的人是全面发展的要求,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是时代的呼唤。

2.教育应该被当作一门艺术来进行

教育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娃得福艺术化教育具有形象性,它以语言、表情、图像、音响、实物等方式将儿童引入相应意境,让儿童充分感知、体验,从而获得知识,形成良好的性情以及较高的能力。娃得福艺术化教育具有情感性,可以培养儿童的情绪情感和道德认知。娃得福艺术化教育还具有审美性、创造性等,对儿童的审美情趣、创造性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当教育被当作一门艺术进行时,它给予儿童的将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想象空间,儿童在其中掌握多种“语言”,并学会用多种“语言”表达自己。

3.提高教师教学艺术水平

娃得福艺术化教育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要促进学生身心灵全面发展,教师的高水平教学艺术并灵活运用多种艺术手段教学是重中之重。教师是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他人,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优劣,这如同舞台艺术对观众的影响一样。为了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师教学艺术水平迫在眉睫。提高教师教学艺术水平,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因为只有正确观念指导下的操作方法,才是培养儿童素质发展的教学方法,在正确观念指导下的操作,才可以说是我们所需要的教学艺术。同时,教师应灵活运用多种艺术手段进行教学。

4.艺术化教育以创造潜能的开发为目的

娃得福艺术化教育与现行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于,它尊重每一个儿童的创造能力,而不按某种功利标准把“创新能力”贴上等级化的标签。在娃得福学校里,教育者所追求的并不是让儿童掌握艺术的技能技巧,而是通过艺术化教育,让儿童去发现、感受、思考和创造生活,从而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可以说艺术化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儿童的创造性。

参考文献

[1]Waldorf Education:A Growing School Movement,http://hem.passagen.se/thebee/waldorf

[2]黄晓星著.迈向个性的教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

[3]简楚英编著.幼教课程模式――理论取向与实务经验(M).台湾:心理出版社,2003.

艺体教育的重要性篇9

论文摘要:艺术教育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有着共同的追求目标和共同的培养方面,那就是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的实现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其提供了独特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技巧,有着其富有个性特色的教育内容,愈来愈受到教育者的青睐,是最有活力的一种素质教育方式。本文就针对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希望艺术教育会为更多教育者所接受。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培养德、智、体、美、劳等素质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落实和实现素质教育工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艺术教育在德育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艺术教育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教育,含有这道德教育的内容,具有着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艺术教育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一样,有着共同一致的教育目标,都是着眼于完善人的的伦理结构,而相对于道德素质教育的刚性教育,艺术教育作为一种柔性教育,充分体现了人类的主体性,它的实行更有利于人的伦理结构的完善。以艺术为思想道德的教育媒介,改变了思想道德教育讲授式的抽象说教形式。最大限度地消除了思想道德教育的概念化,成为令人欢喜的积极活跃的接受形式,更具有形象性和愉悦性,将思想道德教育中的抽象概念和道理进行情感的形象化和生动化,更能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唤起受教育者的共鸣感,促使他们受教育的自由和心理意向的明朗,更有益与促发受教育者的接受积极性,更有利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感染力。

二、艺术和教育在智育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据相关研究资料显示,人的情感对人的认知具有着组织和瓦解的影响力,痛苦愤怒的情绪有损于人的智力操作,而高兴愉悦的情绪则更有利于人的智力发展。而艺术教育则重视形象性的感性体验,能够有效开发受教育者的创造性思维,帮助受教育者认识和改造世界。对于艺术教育来说,其以形象思维为主导,熏陶受教育者的想象力,可以帮助受教育者从中获得非常多的美感,从而活跃他们的思维,刺激他们的感知,发挥他们的艺术想象力,使得美感成为受教育着进行智力活动的内部诱发因素,激发受教育者接受的兴趣和积极性,能够强化受教育者的各项心理活动和大脑能力,提高受教育者的智力。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教育为智育的发展提供了最佳的情绪效能。而且,艺术教育还包含着异常丰富的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艺术教育通过艺术这种媒介,生动具体地将人类传承下来的知识经验最大程度地传授给受教育者,有效地提高了受教育者智力素质中对知识质量、水平层面的构造,并将其内化为受教育者内在素质,经久不忘。

同时,艺术教育对受教育者智力的开发不同于其他教育,它更有利于受教育者右脑智力的开发。人的左脑主要负责文字、语言、计算等知识的理解和运算,偏重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但是人的右脑则主要负责空间、图形、雕塑等鉴赏工作,也就是所谓的形象思维。二十一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最重要,还必须是创新型人才。人的右脑是想象创新的大本营,主宰着人类智慧的发挥,关乎着人是否才思敏捷。因此,重视艺术教育,促进受教育者右脑智力的开发,有利于激发受教育者的接受主动性,更有利于其创新思维的发展。只有这样,培育出来的新世纪人才才能更好地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求,更好的促进我国更高更远发展。

三、艺术教育在体育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良好的身体素质有利于大脑的发育和感官的增强,也有利于人的审美心理的构建。因此,受教育者的体质结构作为进行素质教育的基础,能够直接影响教育的功效。而艺术教育在体育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完善受教育者的心理结构,有利于增强受教育者的体质和体能。

重视体育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在于锻炼受教育者的体质体能,增强受教育者的体魄。而加强艺术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受教育者的审美修养,激发他们按照美的特点和规律进行自身塑造,而且可以将建立的美的形式应用于体育技能上,通过展现优美的动作和灵巧舒展的身姿,更有利于身体素质的提高,达到动作美、造型美和谐美,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健康的发展。

并且,在艺术教育中,蕴含着百折不挠的崇高精神和坚强意志,能够为受教育者提供一种形象参考,能够激励受教育者进行自身身体素质的培养,达到艺术教育中所富含的审美自由、审美创造和审美超越,有利于受教育者健康体魄的发展,进行活力四射的生命追求,将美感洋溢于坐立行走等所有的行为中,凸现个人的教养和精神。

四、艺术教育在美育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艺术教育是落实和实现审美素质教育的最基本形式。在艺术教育的过程中,艺术作品作为美的教育媒介,往往会激发受教育者对美的特殊感受。当美的客观对象对受教育者产生作用时,就会引发受教育者的美感,产生一种激动愉悦的情感反应,能够产生一股强烈的力量侵入人的心灵深处,升华为一种美化教育,提高受教育者的审美素质。通常情况下,艺术教育所包含的审美素质有两个层面:第一,心里层面。艺术教育可以帮助受教育者通过对美的特殊感觉对事物的辨别形成一种自由把握的能力,进而运用其创新思维进行客观世界的形式创造;第二,精神层面。艺术教育可以通过艺术作用塑造出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并运用其富有个性特色的艺术言语来告知受教育者对美丑的辨别,培养受教育者的审美超越,陶冶受教育者的审美情怀。这两个层面关系到受教育者对审美性情的塑造和审美心灵的构建,在人的审美素质教育中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五、艺术教育在劳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在艺术教育中,艺术教育中包含着丰富的劳动精神品质和劳动技能知识。能够激发受教育者的自由创造和自由超越精神,促使受教育者从艺术教育中更好地接收劳动观念、劳动知识和劳动经验,为劳动素质的培养提供精神支持,有利于受教育者劳动素质的提高和劳动技能的掌握。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艺术教育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融合了多元化的教育因素,能够涉及每一项教育形式,起着一种支撑和融合的作用,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是其他教育形式所能够替代的。

艺体教育的重要性篇10

论文关键词:艺术教育 文化多样性 本土化 素质教育 美育

文化是人类生活方式的总和,道德、艺术、科学作为人类文化的三大支柱共同支撑起人类文化的大厦。科学首先指自然科学,科学致力于揭示自然真相,对自然作理由充分的观察或研究,因此其目的在于“求真”;道德用以协调社会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的共存关系,其目的是“求善”;艺术则是人类活动的最高级表达方式,著名德国艺术史家格罗塞认为,“直接得到快乐,是艺术活动的特性。”因此艺术的目的在于“求美”。从词源上看,英文culture(文化)来自于cultivate(培养),汉语“文化”二字最初则指人受教育的程度。因此,教育成为人类文化记忆与传承发展的重要方式,同时,教育也是文化发展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教育包含道德教育、艺术教育和科学教育等多个方面,艺术教育在艺术“求美”的目的下成为美育。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美育是情感教育,而情感关乎道德。从社会整体来看,艺术教育可以提升个体的道德素养,而人不是一个个孤立的个体,通过文化,人们之间相互联系、沟通,继而实现社会的和谐;创造性是艺术的生命,从受教育者个人来看,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开发个体的创造能力,通过社会这个平台进行表达和交流,继而促进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因此,艺术教育在道德建设、科学发展上有着重要意义,但是面对全球化压力所做出的民族认同反应以及新型媒体科技使艺术传播手段的改变,艺术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亟待改革。

一、艺术教育现状分析

当今时代,西方现代化工业文明的迅速扩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造成了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侵蚀,物质消费方式和生存观念的急剧改变,导致许多民族的本土文化传统发生急剧消亡和改变。而本土文化是民族身份的识别标识,构成了人类多样性的文化生态链条。但是,在全球化背景和西方文化的战略攻势中,文化土壤发生变异,加之人文教育在艺术教育中的长期短缺,中国文化民族性的生态困境以及消解危机也同样显露于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之中。表现在艺术教育上则是“重洋轻土”,使得一些受教育者对本土文化和民族艺术形式感到严重的生疏,历史文脉失去传承,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些年轻一代甚至教育工作者审美趣味和生活方式的西化。这一切都对本土文化的传承造成了极为严峻的现实困难。大学作为教育这一智能、知识、信息基地,首先应对代表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的本土文化意义和价值有确切的认识,加强本土文化基因的认知,承担起历史所赋予的责任,充分发挥大学保护、传承本土文化的作用。

从开创中国教育先河的孔子时代至20世纪初期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教育始终注重的是道德教育,通过道德教育将艺术的“求美”、科学的“求真”贯穿于人的生命历程。由此看出,中国的艺术教育始终与道德教育密不可分,并形成不同于西方的中国本土文化,这种教育从古至今以至未来都有重要的意义。但是,20世纪初期,随着西方教育理念进入中国,艺术教育和科学教育从道德教育中独立出来,丰富了中国现代教育体系。而在模仿西方学院派艺术教育模式的过程中,中国艺术教育选择了以写实主义为主流的形式而抛弃了传统的融道德精神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培养模式,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前苏联艺术教育模式的移植,重视技术轻视艺术思想的艺术教育逐渐成为主流。这一点从高校艺术类招生考试和艺术学科教学就可见一斑,体现考生文化素质的“文化课”分数较其他学科考生可以低很多,只要素描、色彩等绘画技法过关就可以轻松考入大学。而进入大学后,一些学生如同“匠人”一样还是在重复模仿所谓大师的笔法、形态,这种过分强调技术理性、组织纪律的教育方式,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因此,学生的作品尽管符合所谓的“形式美法则”,但内容是苍白空洞的,更不会成为流传百世的艺术作品。这与艺术教育传承传统文化、创造新文化的初衷是不相适应的。

二、尊重美育规律,实现阶段性发展

任何事物都有其发展的规律。美育的发展成熟一般需要历经三个阶段:艺术技术教育——艺术素质教育——审美情感教育。尽管三个阶段是密不可分、相互交织的整体,但是对于艺术教育完整的体系来说,每个阶段又有其不同的培养目标。艺术技术教育可以看做艺术素质培养的基础阶段,这里所说的技术即艺术表现技巧,之于视觉艺术,艺术技术可以看做是造型能力的培养,即对形状、色彩的把握能力培养,没有技术的训练和培养,艺术思想就不能表现出来,就无法与社会形成交流沟通,就无法成为文化,因为文化是群体或者民族整体生活方式的表现,而非个体主观臆想。

这个阶段的教育比照中国整体教育体系应该在基础教育阶段(即中小学教育)得以实现,而高等教育更应该注重艺术素质教育和审美情感教育。所谓艺术素质,是艺术能力和艺术涵养的统一,艺术能力即艺术技术,虽然高等教育阶段还需要强化艺术技术,但是已经不是高等艺术教育的主要培养目标。艺术涵养包括艺术经验、艺术认识,以及对各类艺术特性的了解和掌握,是内在的精神品质。艺术涵养可以通过艺术教育得到提高,艺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文化,与文化母体的传统、道德、行为方式紧密相联。因此,艺术教育不能脱离艺术赖以生存的母体文化。通过艺术教育,让受教育者感受母体文化的美,并内化于心,而不仅仅是唯技术论,只做肤浅的表面装饰。如北宋画家郭熙所说,“人之啼笑情状,物之尖斜偃侧,自然布列于心中,不觉见之于笔下。”“见之于笔下”就是艺术创作。艺术创作是审美情感教育的最高级表达形式,是美育的终极要义,艺术创作形成作品,作品是特有的文化身份识别符号,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就美育发展的三个阶段来说,中国艺术教育甚至高等艺术教育大都还停留在艺术技术教育阶段,这远远滞后于传承、发展人类文化的高等艺术教育的终极目标。

随着我国教育观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和发展,素质教育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艺术教育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仅有技法和表象形式的教育是不完全的,应该从文化现象或者说人文素质的高度来整体认识艺术,才是对艺术素质教育的全面认识。作为艺术的整体,文化是艺术的内核,形式只是其外在表象,因此通过艺术教育使受教育者具有本土文化的优质基因,才能创造出鲜活的艺术形象,才能实现本土文化传承和发展,才能在全球多元文化的生态圈内生存。

三、尊重本土文化,坚持文化多样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波助澜,加之“文化天生具有一种开放和流动的性质”,本土文化被西方文化侵蚀覆盖,西方文化成为一种“标准文化”,在世界各地肆意传播,这引起了人们内心的焦虑与不安。幸运的是,全球一体化浪潮的冲击反而促使保持文化多样性的问题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在艺术教育领域,不同国家与民族的研究者们已开始了深刻地思考,甚至把如何在教育中捍卫与传承本土文化作为神圣的学术使命。人们开始把注意力转向自己的文化,坚持本土文化价值观,把文化作为确定自我身份的一种手段和力量源泉。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根,其物质和精神上的渊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历史蒙昧时期,每一个社会都要尊重自己的传统。一个民族必须了解自己的价值系统、信仰和其他文化元素,这些文化元素对于各民族成员认识自己、彼此相互交流至关重要。所谓交流不仅是指日常生活,更是指关乎民族生存发展的艺术教育。当受教育者通过艺术教育深入了解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之后,才能发掘那些具有普遍人性价值的艺术元素,并创造出辉煌灿烂的文化。

民族认同是对全球化压力的正常的、健康的反应。但是,尊重本土文化,并不意味着排斥外来文化,面对全球语境与本土意识的二元对立与冲突,单纯依靠维护传统也是无法保持自己文化身份和改变自己的命运的。应该根据自身的历史特点和现实要求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批判地吸收外来文化,努力改造外来文化,从而使外来文化带上自身民族历史和现实发展的特征,即创造性地接受、吸纳和改造外来艺术形式使之为我所有、为我所用。同时,同生物多样性一样,要以包容、理解的态度去了解不同种族、不同区域的文化特色。坚持文化多样性,是本土文化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艺术教育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