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入门音乐教学十篇

时间:2023-10-10 17:43:07

吉他入门音乐教学

吉他入门音乐教学篇1

大学是一个学生进入高等学府之后,对一种技能进行更深入的认识和学习的阶段,是对自己的专业进行一种研究一种立足于社会又面向世界的学习。我国对于吉他教育,尤其是电声吉他的教育的里程碑上还没有任何记载,原因有两个:第一,我国的高等音乐教育走的是古典音乐教育体系,走的是欧洲的古典音乐教育路线和教纲,没有涉及到现代音乐和吉他这个方面。第二,我国没有完整的正规的吉他教学体系。既没有统一的教材,也没有对电吉他等级的衡量标准。还有就是我国刚刚开始涉足、承认这种音乐。这样一来许多学生在学习的期间也有很多困惑和无奈,比如风格方面,练习引导方面,技术掌握方面等。吉他的风格流派很多,吉他的种类也很多,这样学习起来的系统性就相对较差。我国现阶段在电声吉他上没有学院派的研究生和博士生,这样就给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和弊端,也给技术和水平的定位加上了问号。在我国吉他初级学习无法和高等的音乐艺术院校接轨,还因为高等院校最初没有设立这个专业,也就没有人去引导正确的学习模式。最初的学习者都是跳跃的学习方法和过程,例如没有乐理,音阶练习就直接进入SOLO部分,没有五线谱和简谱的概念只能看六线谱,刚学会和弦就急于完成歌曲弹唱。没有进行各种基础的技术练习就直接简化曲子来达成目标。学过古典音乐的同学一定知道,这样学习乐器的过程是极不科学、极不合理的。这样就会给我们的理解上带来偏差,使我们的进度走弯路,乃至最终达不到学习目标。

吉他是一个完整的管弦乐团,以及其复杂的对位性和丰富的和声深受人喜爱。然而,如何学习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鉴于以上考虑,本人就吉他教学起步的一些主要特征,再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来谈谈吉他教学的几个重要步骤。

一、基础教育

吉他的基础也是所有乐器的基础,除了要了解吉他的历史以外,就是识谱和小三门(听音,试唱,节奏)。这些是学习音乐的必备条件。吉他的考生通常进入大学后这个方面很薄弱,原因很简单,原来学的时候看的是六线谱(吉他谱),没有系统学过练过乐理和小三门。这也是我国吉他发展初级阶段的一个弊端,很多教材都没有五线谱,有的也只是配上了简谱,这样一来就使我们对音符和音与音之间的关系没有了理解的概念。所以,很多吉他学生在基本乐理方面很薄弱,需要很好地进行训练,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吉他的学习和对音乐的认识。

二、基础练习

我们都知道钢琴有车尔尼、哈农、拜厄等优秀的初级练习教本,可是吉他的初级教本是什么呢?现在市面上普及的入门训练教材的内容都是吉他的和弦的指法和单音练习的小片段,这些练习没有从根本上起到基础练习的目的,只能做到了解。基础的练习就我个人来看有三个关键:一是对姿势和手型的训练和掌握。二是对谱子的理解和认识,也就是五线谱和六线谱的相互对照。三对吉他指板上的音的了解。这三个基础方面又要通过哪些方面的练习来完成呢?有音阶的练习、节奏的练习、和弦的转化练习。通过这些练习,我们就能更好的衔接到下一步的学习之中去。

三、提高练习

提高练习主要是对手的灵活度和机能的练习。这种练习可能会一直伴随着学生的学习过程,比如有琶音练习、八度音练习、过弦练习、速度的提高等。

吉他入门音乐教学篇2

随着东方卫视《中国梦之声》节目的蹿红,来自林芝的门巴族姑娘央吉玛,一下成了最炙手可热的选秀明星。她凭借着空灵嗓音与清丽气质脱颖而出,被歌迷冠以“女神”称号。而对其本人及家人来说,她们更看重的,是对门巴音乐的宣传、保护以及推广。

天籁之音获封“女神”

如今,东方卫视大型励志音乐真人秀节目《中国梦之声》已落下帷幕,林芝姑娘央吉玛最终取得了第二名的佳绩。当然,也有“黑幕论”者还在为央吉玛最后未能问鼎而忿忿不平,不过更多喜欢央吉玛的人早就对最终的名次不以为然,他们似乎更津津乐道于夏天里“女神”的横空出世。对,仿佛那才是央吉玛在音乐的舞台上展露才华绽放梦想的开始。

有人说,来自门巴族的央吉玛最早是在6月中旬《中国梦之声》的“组合之夜”上,与其他三位少数民族歌手共同演绎民族版的《想你的365天》而迅速走红的,她空灵清澈的天籁之音仿佛从天而降,超越世俗,让人心灵平静,这或许正是现在都市的人们期待而难以领略的声音;也有人说,其实她早在《中国梦之声》试音会上,就超凡脱俗,表现独特,在那一幕中,她盘腿而坐,用门巴老调演唱了一曲《祈祷永恒的美丽》,一开口就征服了在场的“美偶”级人物亚当·兰伯特;还有人说,在《中国梦之声》42强终极对战环节中,央吉玛的原生态唱法,再配上空灵嗓音,让在国际娱乐圈人脉深厚的李玟激动不已,站起身来大喊:“我一定要带你走向国际歌坛。”一时间,让人想到以藏音乐元素而走向世界的萨顶顶与朱哲琴,而央吉玛和她们完全不同的是,她是一位门巴姑娘,一位土生土长的人。

与超高的人气相比,与“女神”不符的是除了她的音乐,她的资料和介绍无论在媒体报道还是网络上,都少得出奇。炎炎夏日,《中国梦之声》也是进行得最如火如荼的时候。央吉玛每天要排练、录制节目,无暇接受采访,我们只能来到无比凉爽宜人的林芝,来到她的家中,以希望对“女神”有一个大的“起底”。

“墨脱在藏传佛教经典中称‘博隅白马岗’,意为‘隐藏着的莲花’,据说全域地形极像一幅女神多吉帕姆的仰卧图,因此又有说法这里是金刚亥姆多吉帕姆身躯幻化而出,被藏传佛教信徒视为圣地,相传九世纪时莲花生大师受吐蕃赞普赤松德赞之请访遍仙山圣地,到了这里后,由天莲花生大师修行观想时从墨脱上空发现此处如一朵盛开的莲花,有圣地之象,遂在此修行弘法,并取名‘白马岗’。早在300多年前,门巴人从不丹迁移而来,到了的门隅地区,再从门隅迁入墨脱,最早到达的有12代人,最晚的移民也有8代了,而次仁央吉是第7代,作为一个普通的门巴族女孩,在音乐上她不仅传承了祖辈们的传统风格,而且她以自己对音乐独特的感觉和理解,诠释着不同的观念和意境。”

这是豆瓣小站上对央吉玛背景的一段描述。而此外,央吉玛比较公开的信息有:1986年5月3日生;2005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导表系;门巴族驻唱歌手。而她在《中国梦之声》的晋级之路也比较顺利:参加试音会,演唱门巴族歌曲《橄榄树》并顺利通过;5月19日在《中国梦之声》第一场表演中以一首《祈祷永恒的美丽》赢得众评委的一致青睐,最终成功突围;在6月22日《中国梦之声》的42强终极对战中成功晋级20强;在7月7日《中国梦之声》的12强争霸战成功晋级12强,再次被《中国梦之声》称之为“女神”;在7月21日《中国梦之声》全国十强争霸战,成功突围进入十强……

从小获得铺垫的音乐之路

“我的童年是在美丽的雅鲁藏布江畔长大的,美丽的林芝还有“江南”之称。我家是墨脱地区门巴族的后代,我最早听到的音乐,其实是姥姥诵经的音调,她是我进入音乐世界的启蒙老师。

我妈妈是医生,也是文艺积极分子。受妈妈影响,我很小就喜欢登台表演,又唱又跳。我们地区很早就知道我了,大人跳舞,我也会常常客串表演。 [论文网]

我姨妈是林芝地区群艺馆的,我小时候受她影响也很多。姨妈有许多磁带,我就会偷偷拿她的磁带回家听。那时,我第一次听到new age的世界音乐,听到了英格玛乐队的音乐专辑,并非常迷恋其中……每天傍晚,当天边升起晚霞,我总会塞着耳机听心爱的音乐,我在院子走来走去,有时我也会躺在草坪上,一边听着音乐,一边望着五彩云霞在翻滚在变化,彩霞十分美丽壮观,变化莫测,伴着音乐,更给了我无限的遐想。

我爸爸在广电系统工作,报考大学时,他曾希望我去考中国传媒大学的播音专业。但我从小热爱艺术,更喜欢的是表演,最后我违背了父亲意愿,没考播音,考上了表演专业。”

在央吉玛的家里,除了妈妈杨忠(汉语名),我们也见到了她所说的音乐的“启蒙老师”姥姥,还有类似“指导老师”的姨妈。

姥姥白玛拉珍和外公都是“莲花圣地”墨脱人,1959年作为历史上第一批干部培训班的学员,到了北京中央民族学院(现中央民族大学)上学,1962年毕业后回到林芝工作。从小喜欢唱歌的姥姥虽然成了有学问见过大世面的知识分子,但不改本色,是最为优秀的民间门巴歌手,唱门巴族民歌一直坚持到七十岁的高龄,退休后还在地区的各种活动上进行表演。

这种天分再传承给了央吉的妈妈和姨妈这一辈。妈妈能唱会跳,是林芝地区人民医院的文艺骨干。而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的姨妈德吉在林芝群艺馆工作,更是知名的编曲、作词作曲家,给卓卓玛、阿佳组合、次仁桑珠等知名藏族歌手、音乐人做过曲。

因此,央吉玛能完美演绎原生态的门巴民族音乐,这源于她的家庭背景,也源于她对音乐的独特理解,从小耳濡目染,加上从祖辈那里的继承,使她从小就不断汲取着门巴族音乐中的精髓。

从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央吉玛没有回到林芝,开始在北京,后来又去了云南大理,一直致力于门巴族音乐的传唱。

妈妈杨忠给我们讲了央吉玛的一件趣事:大学期间,央吉玛羡慕同学,也想跟着一位叫梁晶的声乐老师学习其他唱法,但被老师“赶”出了课堂。“因为她老师听了她演唱的门巴族歌曲后,希望她能保持自己原生态的风格和感觉,这是最珍贵的,千万不要受到技巧派的影响。老师一边哭着一边把她从教室里推了出来,说听课会让她‘听坏’。于是央吉也哭了,她们俩就抱着一起哭。”

姨妈德吉认为,这是老师对她的爱护,因为如果央吉玛去学了别的唱法,她那原汁原味的门巴族音乐风格肯定会受到影响,甚至流失。

正因为如此,央吉玛保留了门巴族的原生态唱法,唱出了原汁原味的门巴族老调,比如她在许多歌曲中用的长音正是门巴老调的一种唱法,有时也用门巴族老调演绎新的歌曲,一如《想你的365天》。央吉玛在梦之声的演唱中也时常说,“门巴音乐是在用感觉唱歌,用心唱歌,而不是技巧。”而央吉玛的姥姥曾这样告诉央吉:“门巴族音乐的真谛就是唱歌时无论是开心还是痛苦都是一种表情,就是没有表情。”也许正是因为这样,央吉玛的音乐有种抚慰人

心的力量,也养成了那种宠辱不惊的淡定女神范儿。

宣传推广门巴音乐

据德吉讲,从世界屋脊的到首都北京上学,有一件事情对央吉玛的刺激很大。

那时央吉玛刚上大二,德吉让她一同去参加民歌盛典活动,全国五十多个少数民族都参加了,有些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由几十人集体演出,场面非常热闹,气场很大。而门巴族人口很少,仅8000多人,那天登台参加演出时只有央吉玛、德吉还有表姐三个人,活动中显得很不受重视,也没有什么影响力。这次演出,使央吉玛深深感到保护和传承门巴族音乐舞蹈的重要性,更立志要把门巴音乐中独特的一面给体现发挥出来,让更多人知道。她觉得首先应该从姥姥、姨妈那里学习,让自己民族的音乐得到传承和推广。由此,每逢寒暑假,她总是从北京返回,认真听姥姥的回忆和唱诵。刚好巧的是,外公在民族宗教局工作,负责收集门巴族历史记载,他就配合姥姥的吟唱,根据音调把歌词重新填上,并让德吉认真记录下来。而德吉的工作中,也有一项是负责门巴族音乐的收集、整理和保护。央吉玛就跟着德吉学习,她们一起深入墨脱采风,前前后后共录了十多盒门巴族的音乐。

在介绍墨脱门巴音乐时,德吉告诉我们,过去传统的门巴歌曲主要包括门巴酒歌、悲歌、劳动歌和祝福歌四大类型,另外还有讴歌大自然永恒美丽的“环保歌”,以及少量的传递男女爱意的情歌。酒歌多在宴请会客时唱,内容有歌唱父母、旧社会时歌唱喇嘛上师以及地方头人、亲朋好友等;而悲歌则是在门巴人东迁过程中因背井离乡,亲人分开、失散等原因形成,多表达思念、哀悼之情;劳动歌则主要是在劳动场合里相互呼应的歌曲;祝福歌主要是节日庆典、送宾迎客等。门巴音乐多配以竹笛、口弦,调子绵长,柔美。说到这里,德吉还打了一个生动的比喻,说门巴笛音就像雅鲁藏布江上的水波,能让人感觉到涟漪那样一圈圈荡漾的感觉。

这些音乐和歌曲是经过世世代代的门巴族人口头传唱留存下来的,都是人传人的方式,因为门巴族只有方言而没有专门的文字,过去对这些音乐和歌曲从无记载,受到外来流行文化和音乐的冲击,现在的年轻人纷纷改唱流行歌,很少有人再去学唱这些民族歌曲。甚至会讲门巴方言的年轻人都不太多了,随着一大批老一辈的歌者的去世,现在墨脱的门巴音乐快到了失传的境地,比如门巴的竹笛,现在基本已经没有人再会吹了。情况如果再继续恶化下去,门巴音乐恐怕就没有传承人了,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这也是德吉目前在着手做的保护工作,而央吉玛参加《中国梦之声》的初衷,也是为了宣传门巴族音乐,让更多人知道了解门巴族音乐,对门巴音乐的宣传、推广以及保护有所帮助。

央吉玛大学毕业后,父母曾希望她回到考公务员,找个稳定工作,但她不愿意,虽然她通过了公务员考试,但我还是坚持要走自己的艺术道路,想办法骗妈妈回到了北京,开始闯荡她的音乐之路,这一度还让妈妈和爸爸十分伤心。

“我的名字叫央吉玛,‘央’,能量的意思,代表具有积极意义的正能量;‘吉’就是快乐幸福的意思;‘玛’代表女性。我的音乐之路都是和女性有关,姥姥、姨妈、妈妈、女老师……有一个珞巴族的老太太亚夏,她去世了,,她是唱史诗的,我和姨妈到她那儿采过风。我希望通过音乐能给人带来心灵安慰和欢乐幸福,给人们带来积极的正能量,就像我的名字一样,这样,能让我的音乐变得更有意义。”这是央吉玛在电视采访中对自己名字的解释。

而她最欣赏的两个女性,一个是俄罗斯图瓦共和国的老太太歌手珊蔻,一个是舞蹈家金星,“我喜欢她们的勇敢、坚强和智慧。”从小吸收民族民间音乐的央吉玛,一直坚信“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致力于少数民族音乐的传唱,央吉玛,比出生于广东的朱哲琴,学过通俗唱法的萨顶顶,更具有得天独厚的民族音乐素养,而得天独厚的空灵嗓音也为她加分。就像她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的一样,她觉得自己找到了一把“钥匙”,一把“上面积累了很多灰尘的钥匙”。

“我现在在把灰尘慢慢地扫开,洗干净、擦干净,看到钥匙原来的颜色、形状,这个过程中,不仅是灰尘被扫掉,可能它的形状都会产生一些变化,恢复到它原来的样子,亮亮的。我还在这个过程当中。”

雪山顶上是那么美

雪山下面也那么美

清澈的湖水中游着金色小鱼

吉他入门音乐教学篇3

爱上你不是我的错

1991年3月25日,梁博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一个普通的市民家庭里。父亲经营一家汽车配件门市,教育梁博的重任便落在了母亲身上。梁博小时候就喜欢唱歌,可是,母亲从来没有想到让梁博走艺术这条路。梁博与音乐结缘完全是一个偶然。

这件事发生在梁博小学毕业的那个暑假。这天,梁博到一位同学家玩,同学家的墙上挂着一把木吉他,这是梁博第一次见到吉他。出于好奇,梁博随手摘下来,抱在了怀里。他用手轻轻地拨动了琴弦,木吉他便发出了清脆的声音,这声音把梁博醉倒了。

母亲领着刚上初一的梁博找到了杨老师。自此,梁博便跟着杨老师学习弹吉他,他没日没夜的练,甚至影响了文化课成绩。不过,这时候的梁博不仅跟着杨老师学会了弹吉他,而且能跟着吉他唱出动听的歌。

面对糟糕的文化课成绩,母亲很着急。在舅父的建议下,梁博决定走音乐这条路。初中毕业,梁博报考了吉林一所艺术中专,专门学习音乐。

轻狂木吉他:

碎梦时刻的华丽转身

中专的管理相对松懈,不少同学看不到希望,糊里糊涂的混日子,这对正处于青春骚动期的梁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王丽娟是他的教师,她对梁博特别好。一天王丽娟老师把他找来说:“梁博,我看你应该离开这里了。”梁博以为王丽娟老师要把他开除,生气地说:“你开除我,我也不怕,反正,中专毕业也没有啥前途。”王丽娟老师望了望梁博,说:“不是开除,而是希望你抓紧备考,提前参加高考!”王老师的话让梁博大吃一惊。他问:“老师,我能行吗?”王丽娟老师说:“你要继续这样混日子肯定不行,但是,如果你努力,一定能行。因为,你的专业基础很好,我对你有信心。”

这次谈话彻底改变了梁博的人生。自此,梁博把自己的行李搬到了琴房,除了吃饭、睡觉,他一直努力的练习。终于,他以专业考试第三名的成绩考上了吉林艺术学院流行音乐学院。

青春木吉他:

削发立志往前冲

如果说杨老师和王老师是梁博艺术人生中的贵人,那么,吉林艺术学院流行音乐学院的孙大峰院长就是梁博艺术生涯中的第三位贵人。其实,梁博不仅音乐才华在长春艺术类中专是出了名的,而且,他的捣蛋也是出名的,甚至在老师们的眼中有些臭名远扬。可不,在录取的时候,就有老师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在新生录取讨论会上,孙大峰院长一提到梁博的名字,马上就有老师说:“你说的是那个留长发的男孩呀?他可是一个混世魔王,你要把梁博录取到咱们学院,就不怕他把咱们学院闹翻天?”这位老师话音未落,许多老师也跟着反对。甚至,有些老师还讲述了许多关于梁博的“丰功伟绩”。听了各位老师的发言,孙大峰说:“咱们录取新生最重要的是要看潜质,看才华。我相信,咱们学院能够把梁博同学培养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的艺术人才。”在孙大峰院长的坚持下,梁博才有幸进入吉林艺术学院流行音乐学院深造。当然,这些幕后的故事,梁博是后来才知道的。

梁博到学校报到的第一天,孙大峰院长就把他请进了办公室。孙大峰院长说:“梁博同学,你是最牛的,我对你有信心。”这句话,让梁博感激得热血沸腾。当天下午,他就去理发馆剪去了长发,他暗暗在心里发誓:一定要努力,用最好的成绩报答孙院长的知遇之恩。

梁博在孙大峰院长的调教下,不仅回归成一个乖孩子,而且在音乐上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他的吉他弹得越来越成熟,歌声越来越动听,不仅如此,他还跟着孙大峰院长学习创作歌词,谱写歌谱。他自创自唱的《碎梦》、《因为》、《不染》、《完美不完美》等歌曲在网络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这实在令老师们感到惊喜。

巅峰木吉他:艺术的路永无终点

浙江卫视举办的《中国好声音》开始海选后,梁博在权振东老师的推荐下参加了比赛。他唱的第一首歌是《长安,长安》,尽管只有短短的几十秒,但是,梁博那沧桑而又阳刚的声音征服了所有喜爱摇滚的网友,也震撼了评委。那英为其转身,将他招入麾下。接着,梁博在那英和汪峰的指导下,一路过关斩将,最终摘取了《中国好声音》第一季冠军。

吉他入门音乐教学篇4

美国国家音乐教育协会(MENC)副主席麦克尔・布莱克斯利表示:“音乐是我们文化的一部分。把这种文化传递给更多的人是任何一个音乐家的责任,无论他们以表演的方式还是将他们学到的东西教给别人。”

布莱克斯利认为,这种合作关系对于提高50%缺乏音乐教育的美国学生的音乐素质来说,仅仅是一个开始。布什政府曾经颁布的《不让任何一个孩子落后》法案明文规定,艺术是一门核心课程,而很多学校则只重视阅读、数学、科学等科目的教学。“如果学校领导人只重视那些学科而忽视艺术,那他们的目光是短浅的。一个合理的音乐教学计划,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在科学、数学或其他任何学科上取得更好的成绩”布莱克斯利解释说。

近年来,很多学生均体现出音乐教育与学术表现之间的密切联系。近期MENC参与赞助的一项调查还发现,90%的学校领导人认为,音乐教育有助于降低辍学率。

今年冬天,西雅图、费城、华盛顿和洛杉矶将加入伯克利音乐计划。伯克利城市音乐计划的参与者艾什丽・罗德里格斯回忆说,与朋友一起分享音乐的激情对她来说很重要。艾什丽是马塞诸塞州切尔西市的一名高中毕业生,她很想去伯克利城市音乐学院学习,但是如果没有在伯克利城市音乐计划获取的奖学金,她现在可能已经身陷债务,或者为了获得奖学金而去州立大学学习,不得不放弃她的梦想。如今,艾什丽已经成为伯克利城市音乐明星表演团成员。这个表演团的成员都结束了在伯克利音乐计划的学习,他们已经去美国西海岸巡回演出,以推广这个计划。

表演团的萨克斯吹奏者安南特・普拉德汉说:“伯克利城市音乐计划,改变了我对音乐的看法。现在音乐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个爱好。”

歌手阿珀罗・佩顿表示,在伯克利城市音乐计划接受大学水平的音乐教育,使他对音乐的理解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佩顿加入这个计划时,刚被波士顿一所艺术表演学校录取。“有些人认为音乐很容易。但当你更深入学习时,你会发现音乐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音乐也是一门语言,你必须掌握很多术语,那需要很多学习。”佩顿认为,伯克利音乐计划对青少年来说是个很好的项目,它可以挖掘出他们藏在深处的音乐才能,并通过学习使这种才能充分发挥、展示。

青少年很自然地受新技术吸引,伯克利音乐计划的组织者们注意到这一点并采取网上授课和表演的形式,以增多面对面教学的机会。该计划的信息技术负责人戴维・马什提到一位学生曾到网站下载吉他演奏家约翰・梅尔的演奏会,这个学生试图模仿梅尔弹吉他时手的动作,但这并不容易。一位教授注意到这个学生的举动,并告诉他为什么会这样:他的手比梅尔小,而吉他比梅尔的大。马什说:“网上录像带与教师指导的结合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纽约卡内基大厅总经理、艺术总监克莱夫・吉林森回忆起他执掌伦敦交响乐团时说,音乐大师与青少年之间的音乐教学,可以极大地激发年轻人对音乐的热情。在伦敦和其他很多城市,他目睹了“无数个落选纽约音乐学校和音乐学院的青少年。于是,他希望与这些学校建立合作关系以培养乐器演奏者。朱利亚音乐学院主席约瑟夫・波利西已表示对此项目很感兴趣。

这个学期,来自美国各地的16名音乐学院毕业生,将与伯克利城市音乐计划的学员们一起进行表演、参加大师班课程、接受音乐训练,并与公立学校的音乐老师每周一起工作一天半。

吉他入门音乐教学篇5

曾经钟爱音乐,也自认有一些音乐禀赋,虽然至今我连最简单的乐器也不精通,但我对音乐的喜爱,却一天也没有停止过。

那是上个世纪70年代,那时,我的家就住在村小学校里。记得我好像只有5、6岁的样子吧。有一天,被父母带去见我第一个音乐老师,说是让我去学二胡。老师就是这村小学里的音乐教师,姓张。张老师据说是城里人,因成分不好被下放到村里。当时,张老师的二胡在村里甚至全乡都是出了名的。我也经常看到他在放学后拉二胡,尤其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听到张老师那动人的的二胡声,小小的我就觉得张老师非常了不起,暗想自己将来有一天也能像他一样该多美妙啊。

我生平第一把二胡,就是这位老师借给我的,当时那把二胡和我的身高差不多。就这样,每天放学后,我都会到张老师宿舍里去上课。练二胡成了我每天懵懵懂懂的功课。两年后的生日,我终于可以拉到超过一页的曲谱,然而,没过几个星期就听说,张老师被了要回城里,所以不能再教我了。我并不明白这里面的意味,只是觉得老师要收回他的二胡,我有点失望,有点舍不得……

上小学后,我们家搬进了城,本想还找张老师学二胡,可这时听说张老师已到省城音乐学院读书去了。

自己对音乐敏感,任何歌曲听一遍两遍也就会唱了。清楚地记得,1986年,我的首次登台演唱是在高一第一学期末,在全校的春节联欢会上演唱一首歌曲。当时电视上正在播放新加坡电视剧《雾锁南洋》,我就唱了同名主题歌。这是一首通俗歌曲,但在演唱上需要采取美声唱法中的一些发声和呼吸。现场手风琴伴奏,效果还不错,我第一次听到了掌声,感觉到在舞台上张扬自我的快意。

80年代时大陆吉他风行。学二胡、小提琴需要从小开始,有一定的难度和要求,虽然我小时学过二胡,但那点基础实在可怜,不过学吉他似乎入门没有严格的年龄限制,也相对容易学。那时花40块钱可以买一把红棉吉他。跟当时大多数人学吉他一样,我学的第一首吉他曲就是《爱的罗曼斯》,由于印象太深了,十年没碰吉他的我,到现在唯一还能弹起的曲子就是它。当时也学了一些流行歌曲,都比较简单,只用一个Am和弦,一个C和弦、一个Dm和弦、G和弦、F和弦。就可以唱歌了,当然solo就需要功夫了。记得我用吉他学唱得第一首歌是《成吉思汗》。

那个年代物质缺乏,大部分家庭都情况相似,生活负担较重。除了音乐世家、或者音乐教师之家能有资源培育孩子去学音乐。喜爱音乐的孩子就只好对那些背着二胡、小提琴的伙伴投去羡慕的眼光,对那些有钢琴的家庭心向往之。第一次看到交响乐,是在80年代初,在看电影前面的加演纪录片时,看到了小泽征尔率领美国波士顿交响乐团来华演出,第一次感受到做乐队指挥的潇洒和帅气,当时真想能当一名乐队指挥,过把指挥瘾。

吉他入门音乐教学篇6

关键词:古典吉他;教学;体会

吉他作为西洋乐器引进国内几十年了,真正普及开来也就是近十几年的事情,吉他在舞台的活跃程度大幅提升,吉他作为弹拨乐器以它的音色优美,表现力丰富,容易操作等等,被广大音乐爱好者所喜爱。然而在真正的学习训练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很多问题。本人就教学多年的教学心得总结一下,以便帮助那些在学习吉他的朋友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疑惑给以参考。

在广大学习吉他的爱好者中,青少年已经成为主体,而且有像年龄小的儿童蔓延趋势,家长们越来越重视从小培养,像学习钢琴一样系统的学习和深造。然而,在真正的学习和训练中能够以严谨的学习态度和严格科学的练习方法而坚持下来的却很少。这其中不乏各种客观原因造成不能继续学习的,但是本人认为造成大部分学生不能学有所成半途而废的原因不外乎两个原因,首先,对吉他这种乐器重视的程度不够,没有真正了解吉他的魅力所在,认为吉他只是一种休闲娱乐的乐器,没有像钢琴一样可以在大型舞台上演出的机会,更不会在交响音乐会上出现。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吉他乐曲欣赏讲解,多多介绍世界级的吉他演奏家,例如中国的青年演奏家杨雪菲就是个榜样,使学生对吉他的表现力加深了解,听懂吉他演奏的乐曲。避免在学习过程中重技巧轻表情的讲解。要使学生在弹奏练习曲和简单乐曲时也能感受到美的享受。第二个造成学生不能继续坚持深入学习的原因就是国内还没有比较有系统,有标准的教材,市场上的教材大多不适合系统的长期渐进式学习,这与钢琴教学的教材相差甚远。本人在多年的教学中不断摸索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教学系统,在众多的古典吉他的教材中找到了一本适合青少年儿童从启蒙开始渐进式教材,那就是姜宏义编著的《古典吉他渐进教程》。我们都知道近年来出现了大量的风格各异的古典吉他教材。但是不难发现他们都存在着一些古典吉他发展的因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快速入门,宣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自学掌握古典吉他的演奏技巧;二是内容繁琐,最求教程内容的大而全,缺少针对性和实用性,讲解复杂且多是一家之言,严重缺乏器乐教程的客观共性的内容;三是教程内容缺乏实践检验,环节设置,内容安排脱离学习者的能力范围,经不起教学实践的检验。

究其症结产生的原因,概因我国古典吉他教学还停留在非专业状态阶段,古典吉他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与教学方式远远落后其他器乐教学的现状。很多古典吉他教学者缺乏教学的严谨性和规范性,教学过程中存在明显的随意性。这些情况的存在,已经严重阻碍了古典吉他教学事业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其后果不容忽视。

《古典吉他渐进教程》在策划,编写过程中严格遵循器乐教学渐进性,规范性的指导思想,从学习者的实际接受能力出发,讲求客观性和器乐学习的共性,一改古典吉他教程编写“个性教案化;的弊病,从循序渐进的角度出发,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严禁,系统地安排教学进度。综上所述,在以《古典吉他渐进教程》为主,再配以其他有针对性地对学员出现问题的练习曲和手指操(类似哈农钢琴指法练习),这样学生的琴艺进展就会快速而扎实。进而也能促进学员在学习吉他的音乐道路上越走越远。

当然,在具体的教学中,由于青少年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存在感知和认知的不足等特点。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毛病。首先,左手出现的问题是最多的,A当左手握琴的时候大拇指不要超出指板,只是在琴颈后面做好支撑就好了。琴颈更不能落入左手的虎口。这样会导致四个手指伸展不开,不能灵活的按弦。B手指的第一关节瘪塌横倒的现象,影响邻弦的正常发音。这也是青少年儿童身体发育的特点造成的,可以暂时用创可贴把第一关节缠上,等指力增强后,塌瘪的问题就可以解决。C当食指或中指按琴弦时无名指和小指垂直弯曲在指板下面,并且很僵硬,没有用指的准备。一定要自然弯曲且放松,做好用指的准备。D手指尽量用指尖按在琴品的后面,按在琴品上和太靠后都会出杂音。E随着手指从一琴弦到六线的弹奏一定要逐渐把手臂和腕部送出去以达到指尖站立的效果。

其次,右手也容易出现不容忽视的问题,A没有用小臂在琴箱侧面找好支点,很多学员用小臂加紧琴箱导致右手手指僵硬,正确的姿势是小臂找好支点右手自然放松呈半握状,并且腕部要隆起高于手背,手指下垂的方向与琴弦大约垂直。B右手触弦过于深入和用力,导致发音滞后,影响音色。C手指勾弦时过于向外,有种弹棉花的味道。勾指应该平行琴面的方向并且放松。D拇指的放在手心里,没有做好用指准备。应该伸直放松,做好用指准备。E拇指触弦的位置应该是拇指肚的外侧,挥力的方向应该是食指的第一关节最为恰当。且不能弯曲大拇指第一关节。

右手弹奏有三种流派,即索尔派的索尔奏法,阿瓜多派的阿瓜多奏法和塞戈维亚派的塞戈维亚奏法。

索尔奏法是用右手指尖的肉垫(指头)弹奏,即把指甲剪得很短,这样,在弹奏的时候指甲就完全碰不到琴弦了。这种奏法可以表现出柔润的音色,最适宜演奏优美典雅风格的维也纳古典音乐。

阿瓜多奏法则是全部用指甲来弹奏的。一般指甲留得长些,弹奏的时候肉的部分不要碰到琴弦上。这种奏法可以弹奏出明亮而活泼的音调,与索尔奏法正好形成鲜明的对比。

塞戈维亚奏法是将指甲和指头同时应用,但不使指甲在弹奏时发出噪音。一般只要把指甲稍微养长一点,在从右手心看过去时,略微看见一点点指甲露出就可以了。

关于手指的触弦的方式,目前有两种,一种是勾弦弹奏,另一种是靠弦弹奏。由于吉他是和声乐器,在独奏曲时经常是主旋律和伴奏同时出现,交织在一起,因此像单一地用一种弹发是不妥的。要想使乐曲层次分明,主题清晰分明,是必要同时使用勾弦奏法和靠弦奏法,用靠弦法演奏主旋律,突出主旋律,用勾弦法弹奏和声伴奏,烘托气氛。这样才能使乐曲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与左手相比较,右手的运动性会更难些,因为左手的技巧要通过右手来配合表现出来,并且要求音色优美饱满清晰。所以在右手弹奏时要时刻保持其动作的灵活自如,张弛有度,运指得当。要时刻根据乐曲需要和音色需要进行力度调整,动作既不夸张也不扭捏。除了弹奏的手指外,其余手指应该自然保持在琴弦上方。只有弹琴的手指保持一定的紧张度(视音的强弱而定)弹奏后,手指必须马上放松,并回到原处。手腕,指关节要张弛适度,不要紧张的连成一体。弹奏时,前臂,手腕,手臂不要乱动,因为它们通常不是主动运动,要以手指的运动为主,运用指部的力量,有弹性的弹奏。这种协调的运动要多加练习才能成为习惯。

关于吉他演奏技巧这里不做赘述,相应的教材写得也很详细。只要多加练习就会运用自如,得心应手。要想学好吉他,短时期的培训是远远达不到的,只有系统的按着教学计划,有步骤,有节奏地循序渐进的有针对性的训练才能达到高水平演奏。

以上就是我在多年吉他教学中,学员最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做了一些归纳性的总结和心得体会。并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希望能对广大吉他爱好者给以帮助。

参考文献:

[1] 姜宏义.古典吉他渐进教程[M].北京:同心出版社,2011.

吉他入门音乐教学篇7

好家伙,我一听原来特长也可以加分,二话不说立刻找班长报了音乐班。(因为我是班内一致看好的音乐天才,嘿嘿)下了第二节课,和一个很好的朋友一起去了音乐教室报到,刚把门打开,哇这人山人海的,1、2、3、4、5、6……足有50来人,把老师那围了个水泄不通,大概过了半个多钟头,终于轮到我了,我一看那老师长的还真漂亮,有鼻子有眼的(嘿嘿,就这么一说)“嗯,同学,报名表上写着你会吉他是吗?”“哦哦,是的,我会,不过只会些基础的,呵呵”“音乐教室里有吉他,你能弹一下吗?”“好,没问题,就弹一首最简单的吧,《小步舞曲》”拿起吉他……“嗯,同学,弹得还不错,好,通过了,明天来上课”“真的?谢谢老师”

第二天,“今天是我们的第一节课,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刘**,你们可以叫我刘老师,咱们第一节课呢,讲……”45分钟后,“好,同学们咱们留下作业,给你们一个礼拜的时间练习,下个星期的今天我收作业,今天吉他基础的课程大家都会了,就把这些手法自己再好好练练,加油!”

两个月后,“同学们马上就要放寒假了,大家也都可以用吉他弹几首简单的曲子了,今天这节课我什么也不讲,就给你们留一个作业,只要你们把这个作业完成了,相信你们可以在吉他上更上一层,《罗密欧与茱丽叶》大家都听过,我们的作业就是把这首曲子完整流畅的弹下来,相信你们能够做到,这回给你们两个礼拜的时间,两个礼拜后,我检查,希望大家努力!”

我晕那,都弹了4天了,竟然连一段都连续不下来,我的手指都磨红了。哼,没关系,老师不是说过吗,只要把手指磨出茧子,弹吉他感觉不到疼痛的时候,就练出来了。我现在只是刚刚开始而已,嗯,你要加油!

10天后,哈哈,《罗密欧与茱丽叶》小样的,终于给我弹会了,真是黄天不负苦心人那!不行,我得找老师去,(抱着吉他,以刘翔的速度,狂奔到音乐教室。知道的,我是去汇报学习成果。不知道的,还以为发生什么大事了呢。嘿嘿)“老师,老师,你在不!!”“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这么着急”“老师我跟你说,我会《罗密欧与朱丽叶》了”“哦,原来这样,看你急的。来,过来坐下,让老师看看你的成果”“嗯”抱起吉他……“嗯,不错,看来你是用心练了,老师刚才看见你的手指都弹肿了,真是下功夫了,你是老师最为看好的一个学生,老师真的希望你长大后在音乐上能有所作为。”“您放心,我一定不会辜负你对我的期望的。”

谢谢您,老师。

吉他入门音乐教学篇8

音乐会的幕后策划者除了勒杜外,还有纽约市“感觉与情绪网”的心理学家詹妮佛・约・布劳特。参与演出的既有科学家,也有职业音乐人,包括著名歌手兼词曲创作者、1973年出生的洛福斯・温莱特。

勒杜的具体研究领域是情绪记忆之下的生物学机理。他认为,摇滚乐是激发人们对神经科学的兴趣的完美手段。他说,“我们所有的歌曲都隐含着一个心/脑视角。我们坚信,通过音乐能使一些人对粗糙的概念发生兴趣。”比如,2006年该乐队的首场音乐会就演唱了几首涉及神经科学概念的原创歌曲,包括《疯狂的抑郁》《第十九次神经崩溃》和《妈妈的小帮手》。

音乐会上,杏仁岩乐队表演了收录在其新唱片《头脑风暴》中的一些曲目。有的歌曲涉及一些科学内容,比如,陷入情网会怎样扰乱正常的思维加工过程。歌曲《激情之罪》中,一位因嫉妒而昏了头的情痴唱道:“我因为自己的一桩罪行而被判死刑/我收不住手/我被愤怒和痛苦攫取而铸成大错。”

吉他入门音乐教学篇9

不过,韩磊的歌声独一,会使用冷门乐器给自己的表演锦上添花的歌手却不是无二。无论是第一季还是第二季的“歌手”中,周笔畅、彭佳慧、羽泉、周晓鸥、杨宗纬……他们都有在节目中找来小伙伴或是自己演奏过一些相当冷门的乐器,也把《我是歌手》这个节目变成了一堂堂“冷门乐器大讲堂”。于是乎,在第一、二季的节目收官之后,我们决定开一个科普贴,从这两季的《我是歌手》中挑出了12种平时不怎么能见到的乐器,分享它们究竟是怎样的乐器、产自何方、价位如何(价位调查来自某宝网,不过不包邮哟亲)。这样,在以后您和其它小伙伴聊起天来,就会显得博学多才又高端大气啦。

马头琴

演奏者:金山 乌日图雅 大吉雅 小吉雅

出处:韩磊《鸿雁》(第二季总决赛)

产地:中国内蒙古

价位:700-18000元

马头琴是一种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乐器,蒙古语称“绰尔”。琴身木制,长约一米,有两根弦。共鸣箱呈梯形。相传有一牧人怀念死去的小马,取其腿骨为柱,头骨为筒,尾毛为弓弦,制成二弦琴,并按小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装在琴柄的顶部,因以得名。

马头琴是蒙古民族的代表性乐器,不但在中国和世界乐器在家族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也是民间艺人,牧民家中所喜欢的乐器,马头琴所演奏的乐曲,声音圆润,低回宛转,音量较弱,具有深沉粗犷、激昂的特点,体现了蒙古民族的生产、生活和草原风格,是适合演奏蒙古古代长调的最好的乐器。

肉埙

演奏者:王文颖

出处:杨宗纬《矜持》(第一季第三期)

产地:每个人都可以自产自足

价位:0元

肉埙是个乐器,但又不能算是乐器。因为,商场买不到,乐器行找不到,就连万能的购物网站都没得卖。难道脱销了?NONONO,真正的原因是,肉埙其实是不需要花一分钱,我们每个人都能“自给自足”的乐器。没错,所谓的“肉”,就是自己的手。把手握成埙的形状吹奏,就是肉埙,也叫手埙。这才是真正的携带方便!有木有觉得自己也想跃跃欲试啊?

下面教您一些练习方式:1、手势:双手相捧时,除了两个拇指中间留一个小孔以外,其它地方都不能漏风;2、嘴与手的配合:手势正确的情况下,将两个拇指的关节部位轻轻贴在两片嘴唇中间;3、气息与吹奏:手势与嘴部的配合到位以后,最着两个拇指间的小孔轻轻吹气,即可听到“呜呜”声,即基本音。如果没有出声,则对照上述两条进行检查, 然后再吹,直到吹出稳定的音,基本功初步练成;4、音阶的吹奏:在能自如的吹出一个音的基础上,将这个音作为1/3/5中的任何一个音,进行上行或下行音阶练习。改变音高的方法是调整两手中,外部那只手的开合度。当你能吹出稳定的一个8度音程,恭喜你,你已经可以试着吹奏你熟悉的旋律了!

曼陀铃

演奏者:庞志鹏

出处:韩磊《鸿雁》(第二季总决赛)

产地:意大利

价位:213-4500元

曼陀铃,又称曼陀林、曼德琳,是弹拨乐器,属于鲁特琴族。有四组复弦,指板上有铜品。音域较接近于小提琴。有使用拨片弹奏,属于旋律乐器,它的振音弹法最能带给听众特别深刻的印象。调音法和小提琴相同,采取五度音隔。经常与吉它等低音乐器合奏,也可做独奏用。贝多芬、舒伯特、莫扎特等作曲家,编有不少曼陀铃演奏用的古典乐曲。

曼陀铃的声音像是银铃滚动一般,非常的清脆美妙、空灵、细碎、干净,古典味道浓厚。在它的指板上,埋有小提琴上所没有的金属细条,借以辨认音阶,不必为了习得正确音阶作苦练,是一种家庭乐器和教学用乐器。因为弹奏简易,所以学习相同乐曲所费的时间,比小提琴要少得多,可以享受学习简单、进步快速的乐趣。

火不思

演奏者:朝鲁蒙

出处:韩磊《掀起了你的盖头来》(第二季总决赛)

产地:中国西北地区

价位:1590-2380元

在韩磊的表演中,这把琴被字幕标注的是“胡必斯”,但实际上,更多人叫它的另一个名字——火不思。其实字幕组也没有打错名字,因为这种乐器是在有太多的名字了。火不思一词为突厥语“qobuz”的音译,约于唐代从中亚传入中国,又名浑不似、和必斯、虎拨思、琥珀词、吴拨思、胡不思和胡拨四等(均为蒙语音译,即琴的意思),还有民间称其为胡不儿或浑不似。

火不思是蒙古族的一种弹拨乐器,四弦、长柄、无品、音箱梨形。见于元代,盛行于明代,清朝列入国乐,新中国成立后重新发掘改良,现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和甘肃省北部等地。

胡笳朝尔

演奏者:青格勒

出处:韩磊《在那遥远的地方》(第二季半决赛)

产地:中国内蒙古

价位:未知

木制三孔胡笳,流传于蒙古族民间,深受普通牧民的喜爱。1985年,有关学者在新疆阿勒泰地区罕达嗄图蒙古族自治乡发现了这种胡笳,将其定名为“阿勒泰胡笳”。管身木制,管长58.5厘米、管径1.8厘米,下部开有三个圆形按音孔,上端管口不设簧片。演奏时,管身竖置,双手持管,两手食指、中指分别按放三个音孔。上端管口贴近下唇,吹气发音。可发出十二度的五声音阶。多运用喉音吹奏,常用喉音与管音结合同时发出声音,或用喉音引出管音。发音柔和浑厚,音色圆润深沉。演奏技巧独特,擅长吹奏蒙古族长调乐曲。可用于独奏、器乐合奏或乐队伴奏,是富有浓郁民族色彩的吹奏乐器。

西塔琴

演奏者:姚策

出处:韩磊《在那遥远的地方》(第二季半决赛)

产地:印度

价位:6998-8926元

西塔琴(Sitar)又称锡塔尔琴、锡塔琴,是印度一种长颈诗琴,形似吉他,用作印度古典音乐乐器,1950年代起也开始作为流行音乐中乐器使用。西塔琴是印度最具代表性的印度古典乐器,它的构造非常有趣,有一头长颈部,上层的主弦通常有7条弦,下层11条是持续共鸣弦弹奏的方式是以手指发弦。共鸣弦在主弦弹奏是无需弹发的。共鸣箱是葫盖做的,通常只有一个,大师也有特定做两个共鸣箱的。

西塔琴在全世界闻名得益于摇滚乐的发展。比较经典的运用是披头士乐队在其专辑《橡胶灵魂》(Rubber Soul 1965)中的著名歌曲《挪威的森林》(Norwegian wood),滚石乐队的《Paint It Black》也因运用了西塔琴而独具特色。除此之外,如周传雄《寂寞沙洲冷》、F.I.R《月牙湾》、王心凌《睫毛弯弯》都是西塔琴运用的成功代表。

弗拉门戈吉他

演奏者:克尔曼

出处:韩磊《在那遥远的地方》(第二季半决赛)

产地:西班牙

价位:440-72000元

弗拉门戈吉他是古典吉它与弗拉门戈音乐技巧相结合的产物,可以分成两大派:一种是古典派演奏,其特点以稳重的节奏为主;另一种则是纯浪漫派的演奏,其特点是以一种弹性的节奏来表达乐曲。弗拉门戈是西班牙南部地区安达鲁西亚的一种地方音乐,在其艺术发展过程中深受阿拉伯音乐的影响。

弗拉门戈吉他在外观上与古典吉他相似也使用尼龙弦,但背板与侧板用料不同,琴弦与面板之间的距离也不同等等。数十年间众多吉他大师利用吉他清晰的节奏感及能强烈表现自我个性的特色,埋首潜心研究出许多艰难的技巧,产生许多不同效果的方法,至今日弗拉门戈吉他在西方的世界,方能跃升而自成一门弹奏艺术,非同于往昔替舞者、歌手伴奏的角色。聆听能充分表现西班牙民族热情奔放个性的弗拉门戈音乐后,或许在他们敲击吉他琴箱,热情的节奏中,也能激起您对生命的热情。

新疆手鼓

演奏者:伊卜拉伊木·巴拉提

出处:韩磊《在那遥远的地方》(第二季半决赛)

产地:中国新疆

价位:60-4850元

新疆手鼓又称达卜,是以其音响命名。手鼓是新疆各族人民庆祝丰收、节日的常用乐器。造型可爱,颜色热烈,能产生欢快的气氛。达卜早在1400年前的南北朝时就已出现,隋唐时期,达卜随西域歌舞传入内地。1759年以后,达卜列入清代的回部乐。长期以来,达卜广泛流传于民间,成为新疆维吾尔、乌兹别克、塔吉克和锡伯等少数民族的民间乐器。

维吾尔族人民非常喜爱达卜,男女老少都会演奏。在维吾尔族各种形式的器乐合奏和歌舞伴奏中,它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乐器,经常作为领奏乐器使用,并起着协调乐队高、中、低音和统一节奏的指挥作用,除可合奏或伴奏外,还能进行独奏。达卜音色清脆响亮,声音力度变化幅度较大,演奏技巧灵活多变,可以起到烘托各种不同乐曲情节气氛的作用。

特雷门琴

演奏者:梁翘柏、周笔畅

出处:周笔畅《光之翼》(第二季半决赛)

产地:俄罗斯

价位:940-12000元

特雷门琴是世界第一件电子乐器。生产于1928年,由前苏联物理学家利夫·特尔门教授发明,艺名雷奥·特雷门。同年己经由一位女演奏家作出公开演奏,尤甚者连爱因斯坦都曾参观,至今依然是世上唯一不需要身体接触的电子乐器。因为触觉上得不到任何依靠,演奏难度可想而知。

特雷门琴的原理是利用天线和演奏者的手构成电容器,天线接在一个带有放大电路和扬声器的LC回路上。通过天线接受手的位置变化来发出声响。圆形天线是用来调节音量的,手越靠近,声音越小。垂直的天线用来调节频率,手越靠近,音调越高。演奏的关键是了解双手的位置与所发出的音符之间的关系。该乐器并大量运用在好莱坞电影中,例如著名外星侵略片《地球停转之日》。

卡宏鼓

演奏者:刘效松

出处:彭佳慧《相见恨晚》(第一季总决赛)

产地:非洲

价位:288-8850元

卡宏鼓(Cajon),木箱鼓,中国有专业人士把它叫做鼓箱,英文名box drum,具有爵士鼓的音色木箱鼓,有很高的即兴演奏空间,很适合在各种曲风下伴奏。最早的卡宏鼓来自于非洲中西部国家,由黑奴带到美国去的。17、18世纪流行于南美洲。2001年,秘鲁国家文化学会宣布其为“国家文化遗产”。

卡宏鼓最初是由废弃物改装变成木制的乐器;木箱鼓中会安装小鼓的弦或是吉他弦,来制作共振,产生和爵士鼓相似的声音,有些较为高级的木箱鼓在这鼓身当中还会加上strainer、共鸣箱活塞踏板,以及其他的打击乐器来增加音色的多元性。演奏时演奏者坐在乐器上,身体略向前倾并使卡宏抬起一定角度。可用手掌敲击鼓面或用手指轮鼓,亦有人装上踏板,用脚控制敲击。这使得箱鼓在某些架子鼓中可以取代大鼓的地位。

Hang Drum

演奏者:栾树

出处:周晓鸥《流星无悔》(第一季半决赛)

产地:瑞士

价位:24999元

Hang Drum是在2000年时瑞士的两位乐器制作者所开发的。它的外型很像是两个大锅子的结合,上面有很多凹点,正上方的凸点每个点都有一个被调过音的音高,所以Hang Drum会有很多种不一样调的形式;下方则是有个洞,让乐器共鸣的空气可以流动,原理与小鼓的洞类似,也可以拿来演奏,像是Udu的效果。

该套鼓音色均以6个不同区域进行采样:Gu、Ding、Outer Ding、Tone-field Centre、Tone-Field Edge 和 in-between the Tone-field。每个区域均使用几种不同的演奏方法演奏:手指、掌和关节部分。这个乐器的名称叫做Hang Drum,简单的说就是把钢鼓Steel Drum变成可以携带以及用手即可敲击的乐器。

印第安笛

演奏者:胡海泉

出处:羽泉《狂流》(第一季第十期)

产地:南美洲

价位:590-2750元

吉他入门音乐教学篇10

你作为摇滚标志性乐队唐朝的主音吉他手以及国内技术派现代电吉他演奏家,被很多人视为吉他英雄。能得到今天的殊荣,这一路走来背后一定有不少艰辛吧?

我只是一名吉他手。至于其他人给你添加了多少殊荣,那都是一份厚爱,我很感激。但是,我自己并不敢这样标榜自己,我的一切都是我所选择的行业所致,我只是更加热爱我所从事的行业,我可能比行业里的有些人更加勤劳,仅此而已。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这句话想必大家都知道。没错,我也想在我这个行业里当上将军,当你认为自己足够优秀了,不管你任职哪行哪业,你都会有想当将军的冲动。可是,将军也是要分三六九等的。你心里要有自己的目标,要定位好你到底想当哪种将军。如果你觉得你还没有成为自己心目中的将军,那么你就还是个士兵,你还要继续刻苦努力。对于吉他这门艺术来说,我永远都是一名乐手。我不是不想当英雄,只是我还没有达到我心目中的英雄预期。

至于说这一路走来的艰辛,那就实在太多了。我相信各行各业皆是如此,你若想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有所造诣,那么必然要花上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我和很多有梦想的年轻人一样,当年也是同样的艰苦,但是我坚持了下来,因为我足够热爱这门艺术。我会花更多的时间去练琴,去玩音乐,我的爱好就是吉他本身。当你可以拿着吉他站在舞台上为人演出的时候,说明你已经成功一半了!

我很感激那一段不短的时光,我忙碌于各地酒吧、歌厅的串场演出。辛苦就不多说了,那是一种异于常人的工作状态,支撑我的一个是吉他的信仰,另外一个也是现实的报酬,这并没有什么难以启齿的。不过,更值得我感激的是在此期间我积累的演出经验以及人生阅历,那才是最可贵的财富。任何的失败、挫折都不是坏事,当你回首往事时,你就会发现,那些当年并不使你感到快乐的过往,其实现在是会闪光的,会让你挖掘出更好的自己,规避一些弊端,这就是经验、你的财富,这是那些初生牛犊们想具备都具备不了的力量!

当年,我拿着比一般乐手还要高的薪酬的时候,我就知道,我离成功又进了一步。有一天,唐朝乐队找到了我。说实话,我非常感谢几位老大哥对我的照顾,他们人都很好,并没有妄自尊大,在业务上,在生活上,都能够相互理解与包容。我必须更加努力,争取用我自己的形式让唐朝的音乐变得更具现代气息。这一走就是这么多年了,老哥几个还能聚在一起,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这实属不易。这些年,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我会用我的方式去回报唐朝,我也是这样在努力工作着。

你在生活中很有亲和力,并给人以内敛的形象,但是在舞台上你却有着异乎寻常的爆发力,感觉像是换了一个人似的。你娴熟的技术、现场表演的投入都成为了专业乐手以及新一代吉他手追求的榜样,在音乐表现上你怎样诠释你对音乐的理解?

其实,这种情况,很多人都是。尤其是“玩”艺术的,不管是现代音乐,还是传统曲艺,很多艺人都是台上一个样,台下一个样,这很正常。很多相声高手,台上多能说会道的,在台下都没话。一个人如果过多地把舞台上的那套表现力放置在台下,那么他一定不会有太大的成就,起码可能会招人烦。换而言之,要是一个人在舞台上毫无表现力,没有爆发力,没有亮点,那么他也不会成功的,起码是平庸之辈吧。

看一个人什么样,还是跟环境有很大关系,环境不同了,他所表现的形象也会不一样的。在舞台上,我尽力发挥我的专长,音乐从心而发。我并不会刻意做一些耍酷的动作,那些在你看似炫目的表现,其实是我弹琴时候的技能需要。我个人认为,年轻一代的吉他手,还是应该多学习一些音乐本质的技能,而不要从表面上过多地模仿他人。你应该有你自己的行为方式,但是初衷是由心而发的就好,不必刻意做作为之。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摇滚乐坛出现了唐朝乐队、黑豹乐队、崔健及魔岩三杰等优秀的摇滚乐队

及代表人物,他们也代表着中国摇滚乐最辉煌的时代。近年来摇滚乐貌似一直在缓慢前行,摇滚音乐人也在艰难地追求着自己的音乐道路,“摇滚不死”成为了摇滚人的口号。有人说是近些年摇滚乐没有出现好的打动人心的音乐作品,即便是张炬还活着,唐朝乐队也未必能再现辉煌。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唐朝、黑豹、魔岩三杰等的涌现,确实奠定了那个年代中国摇滚势力的辉煌。那时资源要比现在少得多,国外的摇滚音乐形式也没有如今这样庞杂繁复,老一辈的中国摇滚乐先驱能够在那样的时代里创造出属于我们本国特色的中国摇滚乐来,实属不易。说他们是奠基石,是先驱,一点都不为过。试想,如果没有他们的探路与尝试,我们可能一直都处于混沌状态。现在条件优势那么多,又有很多可以效仿或者可以规避的道路,如今的摇滚创作人玩好摇滚乐,是理所应当的,要是还做不好,那就真是个人问题了。

我很不理解有些人对老一辈摇滚人士的不屑一顾,更有甚者就是大言不惭的亵渎,我觉得那是不成熟的表现,他们玩不好音乐是有原因的,不是技术上的问题,而是思想上的。我们不应该用现代的眼光来看待过去的音乐,这就好比足球运动发展至今,技战术越来越丰富,打法也越来越多彩,可是提到马拉多纳与贝利,他们依旧是足坛不可磨灭的重量级先锋人物,他们的能力与意识,是现在很多运动员都无法逾越的。

其实,如今的摇滚乐并不是没有打动人心的优秀作品问世,而是现在的音乐市场太过繁荣,风格迥异,大家听的东西太多了,可选择的余地也比过去多了很多。在这种情况下,在单一的摇滚风格里,不太可能像过去那样,一首好作品就能够传遍大江南北。这并不是我们的摇滚乐出现了问题,而是整个音乐行业共同的现象,不仅仅是摇滚乐,流行音乐、古典音乐也是如此。而我们摇滚乐手要做的,是去掉浮华,沉下心来,继续做我们喜欢的音乐,这就够了。

迄今为止,你已经有上百场的演出,并成为十二家知名乐器品牌的代言人。同时,您还经营着自己的陈磊音乐平台工作室,培养了众多优秀的吉他学生。你对吉他教学也有着自己的教学理念,那么,你对目前吉他教学的理解和感受是怎样的呢?

这些年来,演出、教学我几乎都是同步进行,从未间断。我是一个很传统的人,我很喜欢老一辈艺术家所制定的艺术传承的制度,我也是这样贯彻执行的。我认为,传授任何一门技能之前,首先是要树人。也许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是很理解过去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传承模式,他们觉得过于死板,过于严苛。但是,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师傅如果不把规矩树立起来,不传授育人之道,他就不是一位合格的师傅,徒弟自然也很难真正自己步入社会,成事做人。我的教学体系相对严格,正是要让徒弟知道尊师重道的意义。这不仅是对我这个老师的尊重,而是当你以后可以独当一面,面向社会的时候,你所能体现的为人之道。

德艺双馨,才是真正的艺术从业者应有的素养。目前,大多数的教学市场确实存在着种种乱象,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得有些利欲熏心的人把金钱放在了首位,教育的实质却被最大限度地降低。很多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学了半天琴,也没学出个所以然,觉得与其这样还不如让孩子学点其他项目。我虽然对这样的乱象嗤之以鼻,但是大环境所趋,靠个人的力量也是很难扭转局面的。这需要我们从业者尽可能地团结起来,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把教育的真正本质归于教学本身。在这个基础上,更多地传授孩子们为人之道,让他们有能力和内涵去面对这个复杂的社会,不受利益所迷惑,静下心来,真正去从事自己喜爱的音乐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