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社活动总结十篇

时间:2023-03-31 05:31:10

吉他社活动总结

吉他社活动总结篇1

摘要:阐述了安东尼·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的针对性,认为他的结构化理论是他的“双重解释学”的具体运用,社会整合和系统整合是其结构化理论所要给出的最终答案之一。吉登斯的理论缺乏某种系统性,给人的印象是众多概念的堆积,这些概念所形成的命题没有内在的必然性。他赋予了“结构”及“结构化”概念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含义,但没有说明这两个概念在内容与形式方面何以能够统一。

   

    英国当代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可以说是一位划时代的社会学理论家。他提出的结构化理论,启发人们从新的视角来审视个人与社会、能动与结构之关系,在社会学研究中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学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在社会学发展史上,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研究主要有两种相互对立的取向,即方法论的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吉登斯不满于传统社会学流派对上述关系的割裂,认为在生活世界中社会系统与个体行动是非常自然地结合在一起并形成互动,在社会学理论中不应将它们割裂开来。

    一、结构化理论的针对性

    要认识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必须首先了解他的“双重解释学”。“双重解释学”是吉登斯关于社会学元理论问题的一种表述,其基本涵义是:社会科学观察者必须从解释学角度掌握生活的各种描述,然后将这些描述转化成社会科学的话语范畴,这些话语范畴同时也为普通的行动者解释与掌握,并重新纳人到社会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中。

    吉登斯深刻地探讨了作为结构化理论前提的社会学元理论的核心问题,即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差异性,批判了社会学中从孔德到涂尔干等人形成的“自然主义”和“功能主义”倾向,在解决生活世界与社会科学专业性世界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科学的基本性质与任务等问题上,提出了“双重解释学”。以此为出发点,通过广泛的批判、借鉴其他社会学流派以及心理学、历史学、地理学等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形成了他的结构化理论。“双重解释学”划清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本质差异,指明了社会科学的实践内涵及与日常生活世界的紧密的互动关系。

    与自然科学的“技术性”应用比较起来,社会科学的发现似乎只具有较少的原创性。但吉登斯认为,这并不能说明社会科学较之于自然科学不重要,相反,正是因为社会科学具有本质上的实践性品格,所以它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是某种持续不断的过程,因为它参与到了社会生活的反复不断的建构过程中。比如没有社会科学“主权”、“民主”等现代概念,现代国家是无法想象的。

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针对社会学传统中的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努力实现二者的统一。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或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是传统社会学理论中两个相互对立的方法论研究取向。秉承孔德“社会物理学”研究理路,迪尔凯姆认为,社会学应当而且能够像自然科学那样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他称这样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为“社会事实”(socialfact)。在迪尔凯姆看来,“社会事实”具有客观性、强制性以及社会性。而在吉登斯看来,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及其理论传统,对社会学来说本身就是错误的,它们仅仅是哲学二元论思维方式在社会学领域里的一种深层反映。因此,这样的社会学方法论必然无法解释、说明和把握社会的真实结构,必须用一种新的社会学理论去超越上述方法论的对立。

    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也是针对帕森斯、墨顿等人的功能主义社会学方法论的。他试图努力打破功能主义神话,在关注社会宏观结构中实现宏观与微观的有机整合。其实,针对社会学方法论中的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二元论研究倾向,很多社会学家表示出越来越多的不满,试图用一种新的理论统一社会学二元论。同时,社会变迁的现实也需要对传统社会学方法论进行变革。

    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也针对“二战”以后欧美各国社会变迁的实际。他试图超越“左”和“右”,寻求社会变迁的“第三条道路”,以真正实现现代性的自我认同。与哲学方法论所追求的形而上学不同,社会学始终关注社会现实问题,注重“经世致用”。因此,社会发展道路、社会发展模式以及社会发展动力等社会发展问题也就成了社会学关注的对象。

    二、概念建构和理论批判的结果

    吉登斯在《社会的构成》中将心理学、人类学、语言学等领域的成果融合起来,构建了一些具有一定解释力的概念,并在对社会学理论内部的各派理论进行大清理的基础上形成了他的结构化理论。这一过程与他的“双重解释学”思想是有内在呼应的。

    吉登斯提出了结构的二重性,进一步阐明了结构和人的能动之间的互相生成的关系。结构,一方面是人类行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人类行动的中介。在这种社会实践之中,结构实现了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这就是所谓的结构化。因此,结构并不是对人的行动的一种制约,它更多的表现为某种使动性。可以看出,吉登斯是试图重新界定结构的概念,以“二元化”来代替“二元对立”,以实现社会学方法论中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的统一。

 吉登斯认为,个人所生活的社会本身是丰富多彩的,其中既有社会从宏观结构层面上对个体的制约,也有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这两者相互统一于社会有机体中。她主张抛弃个体与社会的二元论,因此行动就必定是一个核心概念。更重要的是,行动不仅仅是个体的特性,也是社会组织或集体生活的要素。吉登斯认为:“在社会研究里,结构指的是使社会系统中的时空‘束集’在一起的那些结构化特性,正是这些特性,使得千差万别的时空跨度中存在着相当类似的社会实践,并赋予创门以‘系统性’的形式。”这样一来,吉登斯就将这样两对关系化约为一对关系—社会结构与个体行动的关系,并试图在这二者之间实现架通。他主张用结构二重性代替二元论。认为行动者和结构二者的构成过程并不是彼此独立的两个既定现象系列,即某种二元论,而是体现着一种二重性。由此,吉登斯逐渐开始撩起他结构化理论的神秘面纱。他承认结构在整体上对作为个人存在的社会行动者及其行动具有某种“强制性”和某种意义上的不可选择性,但却不像涂尔干那样,强调前者对后者具有决定性的制约作用;他承认无论思考多么宏观复杂的社会问题,都要对主体以及主体的能动性有精微确切的理解,但却不像许多解释社会学家一样,一味强调个人是社会的惟一构成要素,埋头于人的具体行为、动机而不顾整个社会系统的反应。他坚持认为在社会理论中“结构”是一个必须的概念,但他关于这个概念的观点与英美功能主义和法国结构主义中的结构概念不同。英美功能主义中的“结构”概念是作为一个“描述性”术语出现的,法国结构主义是以还原的方式来使用这个概念的。他认为“结构”概念的这两种使用方法将导致从概念上模糊能动的主体。

    吉登斯认为,不应该将行动看作是分散的实体。理性、动机和意图等,不是互不联系的单个行为的总和,而是一种不间断的行动流,一个我们不断地加以监控和理性化的过程。反思性指“持续发生的社会流受到监控的特征”,反思性展示了实践将能动者与结构、主体与客体联结起来的过程。人的行动是有意图的,但结果却并非是完全可以预期的,意外后果也是行动的结果。而正是存在着意外后果,才使得社会的再生产与系统的再生产有了存在的意义,保证了社会与系统生产的非复制性,同时也可以解释人类历史不断演进与社会的变迁。因此“能动行为”和“行动”的问题就在吉登斯的整个分析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所谓社会再生产,主要指的是行动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即双方都在场的交互作用;系统再生产则是群体和群体之间的交互作用。吉登斯希望用这两者来化解微观和宏观的对立。系统整合的机制是以社会整合的机制为前提的,时空的伸延与扩展将二者联结起来。

    在吉登斯看来,社会整合主要指的是行动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即双方都在场的交互作用,也就是面对面的互动,而系统整合则是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交互作用。行动者具有反思能力,社会整合就是建立在行动者的反思性监控与互动的例行化、区域化的基础上的,行动的例行化与区域化保证了跨越时空条件下社会互动的有序完成。吉登斯认为.在前现代社会中,由于时空的有机统一以及国家和市民社会的统一,使得系统整合从属于社会整合;而在现代性社会中,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社会交往活动的扩大化,产生了时空分离以及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分离,民族国家的兴起。在吉登斯看来,宏观社会结构的力量使得系统整合成为可能。

    总之,社会整合和系统整合是吉登斯结构化理论所要给出的最终答案之一,他的结构化理论的形成是他的“双重解释学”的具体运用,即用“敏感的”概念框架来解释社会世界,而不是寻找永不褪色的规则和定律。

吉他社活动总结篇2

【关键词】冲击;阿拉伯世界;阿拉伯剧变;社会文化

阿拉伯地区进入二十一世纪一场突如其来的剧变,打破了阿拉伯世界原有的政治生态,对中东地区格局乃至国际体系产生了剧烈冲击,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阿拉伯世界四个政权,多国陷入一片混乱。阿拉伯世界正经历一次深刻的制度和结构变化,但这场前所未有的剧变都有深刻的社会文化根源,剧变既是偶然也是必然,但终究其原因都与社会文化密不可分。阿拉伯文化与伊斯兰思想和伊斯兰教体系是紧密相连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不仅限于阿拉伯民族而且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全世界穆斯林的文化成就。其实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是水融的一体。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历史悠久,内容博大精深,既坚守纯洁的理念,追求崇高的理想,同时又充满包容,体现出开放的胸怀。当代的极端伊斯兰教派绝不代表阿拉伯伊斯兰文明。

2010年12月17日突尼斯・布瓦吉吉,突尼斯贫民,靠摆地摊为生。 警察便再度没收他的货品,并表示没收是因为布瓦吉吉没有摊贩执照。然而,虽然有消息指出在突尼斯街头摆摊是违法的,也有人说布瓦吉吉没有贩售货品所需的执照,但根据西迪布吉德就业与个体工作办公室的官员所言,从推车上贩卖商品不需要执照。也有消息声称,布瓦吉吉没有钱来贿赂警察以获得允许,可以继续在街上摆摊。同样地,布瓦吉吉的两名兄弟姐妹指责当局企图从布瓦吉吉身上强索钱财。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他的姐姐说:“你能想像是什么样的迫害,才会促使一位年轻男子做出这样的事?他们罚他钱,取走他的货物,令他必须以借贷的方式购买货品,以养活家庭。在西迪布吉德,那些没有关系可靠,也没有钱来贿赂官长的,只得受尽屈辱,失去活路。”除此之外,布瓦吉吉还遭到公开羞辱。一名45岁的女性市政官员菲达・哈姆迪(Faida Hamdi)与两名同事一同殴打布瓦吉吉,哈姆迪还对他甩巴掌、吐口水,没收他的电子磅秤,并推倒他的蔬果车。也有人说,哈姆迪出言诽谤布瓦吉吉已逝去的父亲。由于阿拉伯世界习俗的关系,哈姆迪的女性身份加重了布瓦吉吉所遭受的侮辱。受到激怒的布瓦吉吉前往地方政府办公室投诉,但总督拒绝见他或听他投诉。有人引述布瓦吉吉当时的话说:“如果你不见我,我就自焚。”尽管如此,还是不获接见。于是,布瓦吉吉购得一罐汽油(或两瓶油漆稀释剂),于当地时间上午11:30(距口角发生不到一小时),在当地政府大楼前用汽油淋在自己身上,并用火点燃。布瓦吉吉的母亲在事前都没有得知儿子的意图,她说布瓦吉吉会自杀是因为受到羞辱,而不是因为家里贫困。她也指向遭警察骚扰一件事说:“那件事深深影响他的内心,伤害了他的自尊。”

他的自焚身亡被普遍公认为是阿拉伯之春的起点,激发了阿拉伯世界多国人民起义反抗独裁暴政的民主革命,并成功导致了阿拉伯世界的天翻地覆式的巨变。布瓦吉吉于1月4日在医院去世后,人民起义持续扩大,最终迫使连续执政23年的时任总统本・阿里执政并于于2011年1月14日流亡沙特阿拉伯,结束23年来的统治,但国内的抗议示威活动依布瓦吉吉用自己年轻的生命,唤醒了阿拉伯人对民主的意识,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中击溃了突尼斯,埃及政权,撼动着整个地区微弱累卵的社会矛盾,呈现出海啸袭陆之势。22个阿拉伯国家几乎全部相继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下争民权,上反集权的群众和政治派别运动。

也门:萨利赫一退再退,先宣布2013年任满不再连任,也不传位给儿子,但反对派坚持其立即下台;后宣布改变政治结构和国家制度并启动权力移交程序,反对派依然不干;再宣布成立过渡政府年底前举行大选,对手依然不干,而且军队出现分裂和对峙,政权岌岌可危。

利比亚:从领导人卡扎菲最初被迫与人权活动人士对话,商讨政治改革促进民生,发展到流血弹压,内战爆发和多国干预,政权分崩离析,国家陷入空前灾难。

叙利亚:宗教和世俗反对派提出改善民生和增加自由并酿成,政府被迫取消长达半个世纪的紧急状态法,并承诺逐步落实其他改革方案,但反政府示威已经蔓延,直至爆发大规模的内战。

阿尔及利亚:在反对派强大压力下,总统布特弗里卡被迫宣布将取消禁锢社会20年的紧急状态法。

约旦:民众由于不满生计艰难逐步上升为要求改变内阁产生方式甚至变革君主立宪制;

巴林:长期被统治在底层的什叶派多数要求平等政治权利和待遇后演化成为,并波及沙特的安定。

沙特:全国禁绝示威活动,拿出千亿美元盖房,设岗,补贴民众以求息事宁人;

伊拉克:巴林什叶派遭弹压应发同宗民众抗议,迫于大环境的变化,民选总理马利基竟主动宣布放弃谋求下届连任,并降薪一半稳定人心。旧持续著,并且人民起义风潮在阿拉伯世界多国迅速扩散。

每一次革命都不是悄无声息的,在革命之前,寻求思想认同是每一次革命的前奏,思想文化中新的萌芽慢慢的衍生开来,把即将发生的事情通过文化的表现形式告诉世人,阿拉伯剧变以布瓦吉吉事件为导火线,应发了整个阿拉伯地区的政治大爆炸,它的能量超过,波及范围远远超过了人们的想象。然而,这场让人无法想象的剧变其实早有预言:当代阿拉伯许多思想家,文学家通过自己直接或曲折的笔触,对将要发生的剧变做出了预言。

阿拉伯当下的诸多矛盾、压力与挑战,都与其历史,尤其是近现代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许多阿拉伯作家十分重视通过历史解读当下,为了当下再写历史。书写历史,成为阿拉伯当代小说的一个重要命题。无论是追溯历史还是放眼当下,阿拉伯世界与西方的关系都极为错综复杂。鉴于地理上的比邻、历史上的纠葛、文化的冲突、政治的对峙,西方一直宿命般地存在于阿拉伯人的精神世界与现实天地里。对于阿拉伯人而言,西方既是异教徒、殖民者和敌人,又是导师、楷模和伙伴;西方既是阿拉伯人的“他者”,又是他们认识自我的一面镜子。文学的笔触描叙出现实的真实,每一个阿拉伯人西方文化的感染下对自身所在的环境更深层次的认识了解。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互联网已经在各国普及开来,阿拉伯地区在二次世界大战后,又原始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依靠五海三洲之地的地理优势加上丰富的石油资源,从原本落后的氏族经济步入资源出口型资本主义经济,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地区文化间的依赖加强,同过资源输出的外向经济逐步变为了资源深加工的扩展型经济,大力发展资源深加工的同时也将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带入阿拉伯地区。互联网就成为众多技术中发展最快速的科技技术,互联网的普及就更加的普遍,互联网使得地区间的沟通更加便捷和迅速。

阿拉伯地区的文化思想交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更为频繁涉及的幅面更加广阔。阿拉伯青年通过网络交流十分普遍,开始跨国跨地域的进行文化联系,西方先进的文化也被阿拉伯青年所吸收,人们开始从闭塞的传统媒体跳跃到毫无障碍的自由沟通时代,各国社会现象被原本信息封闭的阿拉伯地区所认识,人们开始思考本国社会的现象,也对各国政治文化所吸引。阿拉伯地区从闭门塞听到聆听世界的声音也不过短短的几年的时间,但处在阿拉伯的黑暗时代,人们更为快速的接受了世界的声音,因为政治的腐败,社会的黑暗让人们对美好社会充满向往。

阿拉伯地区经济主要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因地处五海三洲之地连接亚非欧,地理位置十分特殊,石油储量巨大。其中各国都以石油出口为经济支柱,依赖国际市场这就使得阿拉伯地区经济单一,人民生活主要依靠外国进口原油,国民经济人均收入都处于1000到2000美元之间,阿拉伯国家大多呈现出经济发展水平低下、专制主义历史漫长、文化传统保守落后、社会结构错综复杂的特点。经济的低靡使得人民收入偏低,普遍从在高物价、高房价、高失业率的三高现象。

经济的落后就使得人们开始思考如何改变生活状况,出现许多自发的小商品经济,社会生产生活改变,政府开始监管市场,政治的腐化有让执法者出现暴力执法,加重人民对政府不满情绪,生活没有保障,政治失去公平,就使得人们开始对统治者发求,没有有效的措施让民众没有的生活希望,急需改变得希望,通过民主政治已达到基本生活愿望。总之,经济的单一和过渡依赖国际市场,使得阿拉伯经济停滞不钱,就使得人们开始被迫改变,这也是阿拉伯剧变出现的重要原因。

传统的阿拉伯社会是一个典型的父权社会,它以家族、部落为本位,父亲、族长在家庭和部落中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而君王更被赋予了真主在人间人的神授地位。人们往往将父亲、君王视同如神,因为在一个信奉至高无上之神明的宗教氛围里,父亲、君王、神之间就有了某种微妙的关系,缺乏合法性即民意的执政者垄断权利,还造成了宗教极端主义垄断解释权的后果,专制主义与极端宗教主义联盟,加深了社会危机与人民大众的不幸。

吉他社活动总结篇3

论文摘要:安东尼·吉登斯是当代著名的社会学理论大师之一,以其结构化理论闻名于学术界。文章认为,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得以形成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影响:吉登斯自己的学术旨趣, 20世纪60年代的社会运动、马克思的社会学思想。结构化理论主要是从结构二重性的角度出发,阐述了行动与结构之间的关系,这为分析教育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分析视角,个体受教育娇过程就是一个个体行动与教育结构互动的过程,教育活动处处体现了结构的二重性。

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 1938年出生在英国伦敦北部的艾德蒙顿,曾任英国伦敦经济政治学院的院长,布莱尔首相的精神顾问,是国际著名社会学理论大家,拥有14个荣誉学位。吉登斯以其结构化理论成名并驰骋于社会理论界,那么其结构化理论对教育领域的影响是什么?换句话说,教育领域可以从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中得到什么有益的启示?学界对这一问题探讨不多,本文就这一问题发表一己之见。

一、结构化理论的形成过程

任何一种理论都不是一跳而就的,而是有一个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也不例外。“结构化”( structuration)一词其实首先出现在他在1973年出版的《发达社会的阶级结构》一书中,他讨论了阶级结构化的类型和水平,而后在他1976年出版的《社会学方法新规则》中初步论述了他的结构化理论,在他1979年出版的《社会理论的核心问题》中,结构化理论的实质内涵已经显现,在他1981年出版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批判》第一章里,他的结构化理论得以完整的勾画。但是,结构化理论却是在吉登斯1984年出版的《社会的构成》一书中得到系统阐述的。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得以形成主要受三大因素的影响,下面我们诸一分析。

首要的因素就是吉登斯本人的学术旨趣和目标,即他要力图解决社会学中存在的“原罪”问题,力图构建出一种新的具有一致性的社会学理论。

社会学存在的终极价值就在于它要解释主体与客体、行动与结构、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这些问题是它的基本问题,具有不变性和稳定性,是社会学的“原罪”。在社会理论界,一直存在着两大流派,一派是社会决定论者,这是社会学的主流,一派是方法论个人主义。社会决定论者认为,人的行为受社会规范、社会制度的制约,个人的意志、主观能动性被淹没在社会的结构中,不得以彰显,社会结构既独立于个人之外,又强加于个人的身上。而方法论个人主义者却认为,社会是由许多的个人所组成的,所有的社会规范和社会制度都是这些个人的有意识的行动的结果。每一种社会事实都是许多个人行动的结果,是他们的情感、意志、理性、信仰的体现,是导致和解释社会变迁的因素。社会决定论与方法论个人主义二者的观点是相反的,各自走到了它们自己的极端。社会决定论派过分地强调了社会事实对个人行动的制约和决定作用,而方法论个人主义却是过分地强调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在解释和解决社会学基本问题的这种流派中,也存在着中间派别,但是,他们的理论观点,不是处于骑墙,各打五十大板,就是较多地带有或者社会决定论的色彩或者方法论个人主义的色彩,所以可以大致上划归到两个极端派别之中的一派中去。吉登斯就是要从理论上解决社会决定论和方法论个人主义之间的对立,虽然吉登斯自己极力地否认迄今为止有理论的存在,认为理论的建构也还是一项远待实现的抱负,但他的实际行动却为我们建构了他的宏大的结构化理论。

除了要解决社会学“原罪”这一学术上的因素导致了结构化理论的诞生之外,还有一个社会性因素起了促成加速的作用。20世纪60年代是一个各种运动风起云涌的年代,是一个“社会大实验的时代”,各种团体都活动在社会的大舞台上,诸如,反战运动、女权运动、民权运动、嬉皮士、黑人社团等等。按照吉登斯的看法,60年代的这些运动虽然昙花一现,但是它们的思想和主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们使生活方式获得了一种迄今尚存的流动性”,社会科学的理论,或者说,社会学的理论应该对这些运动和变化做出预言和解释,但是无论是以前已存的社会学理论还是社会学的理论家们都没有提到过这些现象,更不用说对此作出解释了。如火如茶的社会实践没有被社会学家们所关注,他们还静悄悄的进行着他们自以为是的研究工作,这是社会学家的疏忽,因而遭到了许多评论家的批评,称“现代社会学处于危机状态中”,吉登斯也以一种入世的态度认为,社会学理论不用于实践就意味着这些理论是没有生命力的,也是没有意义的,社会学理论就应该服务于社会变动不居的生活。所以,吉登斯在《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的序言中说:“我写这本书是基于这样一个信念,即:当代社会理论应该有一个激烈的变革。这样的变革应该从重新审视那些确立现代社会学主要框架的社会学家的著作开始。因此,社会学家马克思、迪尔凯姆、马克斯·韦伯,就应该备受关注。”结构化理论就得以酝酿于这样的社会背景中。

第三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马克思思想的影响。在系统梳理三大社会学家的理论过程中,吉登斯深受马克思的社会学思想的影响,找到了他构建其结构化理论大厦的基点,那就是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开头写的历史名言。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魔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当人们好象只是在忙于改造自己和周围的事物并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时,恰好在这种革命危急时代,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战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世界历史的新场面。”

由是,致力于自己的学术目标,反省于马克思的名言,深受so年代社会运动的影响,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得以逐渐地形成。

二、结构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最突出之处可以概括为两点:第一点为,吉登斯将行动与结构的二元对立转变成结构的二重性。所谓结构二重性,吉登斯认为,就是“结构同时作为自身反复组织起来的行为的中介与结果;社会系统的结构性特征并不外在于行动,而是反复不断地卷入行动的生产与再生产”。结构二重性是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的基点,以结构二重性为基础和关键,运用他自己创造的一套概念,吉登斯构建了他的宏大的结构化理论,从结构二重性的角度去分析行动与结构、个人与社会的辨证关系;第二点为,吉登斯在处理二重性时有其独创性,他超越了以前的将社会与个人的交互作用定格在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上,一些伟人身上的局限,而是认为人的能动性与社会结构的作用都体现在日月常行之中,体现在我们熟视无睹,浑然不觉的平凡生活中。也正如王铭铭所言:吉登斯认为“人的能动性发挥和社会的制度化构成,都是在我们日常司空见惯、看起来支离破碎的活动中实现的”。

不同于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开始于日常生活中的个体一自我,因为个体是活生生的存在,实体的存在是个体行动的开始。正是在个体这里,结构化理论开始了自我的反思,划分出了话语意识、实践意识和无意识,挖掘出了自我的本体安全感和信任感,这是保证个体行动流得以绵延,保证惯例得以维持的心理内驱力。然后,结构化理论开始向外拓展,将身体定位在一定区域中的时空之中,开始了个体活动舞台和场景的探讨,因为行动总是处于一定的、具体的时空之中,而时空的分离也就意味着行动的“延展”,但是特定的行动的定格总是处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的交汇点上。在将个体的行动区域化之后,吉登斯又开始拓展论述的空间,对行动的结果跨越时空所形成的社会结构方面的作用和特性进行探讨。结构化理论从个人转到与之相联系的社会,从行动转到与之相联系的结构。

总之,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突破从二元对立的角度出发看问题的栓桔,从结构二重性的视角出发去解释个人与社会、行动与结构之间的关系问题,所关注的是社会的结构在平凡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形成过程,所要阐明的是社会实践是行动者的实践,没有人的能动性活动,就不会有社会实践,就不会有所谓的结构,结构就体现在行动者的连续行动之中,制约着行动者的行动,并不断地被行动者所利用并在行动中被生产出来,换句话说,结构化理论所要阐明的是社会的结构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作为行动者行动的结果被生产出来的以及又是如何作为行动者进一步行动的条件被不断利用的过程。

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起笔于个人,落笔于社会;起笔于自我,落笔于制度,阐释了个人的社会性和社会的个人内在性,也可以说是行动的结构性和结构的行动性。我们这里不妨引用王铭铭为《社会的构成》中文版作序时对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的概括,他说:“吉登斯的观点概括起来是这个样子的:人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本体安全感和信任感,而这种感受得以实现的基本机制是人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惯例(routine )。惯例形成于人们的实践中,并能通过实践的重复在人们的意识中促发一种指导人们行为举止的‘实践意识’( practicalconsciousness)。这种意识不需要言说、不需要意识形态话语的宣扬,就能够对行动起制约作用。因为个人受着实践意识的潜移默化,所以他们大凡能够‘反思性地监管’(reflexively monitoring)自己的行为,久而久之使自己和他人达成默认的共识,使人在社会中定位及社会这棵大树在个人心目中生根成为可能。

对于吉登斯来说,最主要的客体性因素就是时间和空间。人只能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相遇,而时空像社会剧场的脚本一样在规定着人与人之间角色的分工。不过,它不是武断的法官,也不强制性地分配个人在社会中的‘席位’。人与人的共同在场(co-presence)是互动的基本条件,而为了共同在场,人们不得不针对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表现出不同的面貌。时间和空间的‘区域化’(regionalization ),就是在这种共同在场的要求中获得力量的,它通过把人的社会活动场景‘固定化’,创造性地促发日常生活的惯例,使人的实践意识固定在特定的客体性场景之中。”

王铭铭还说:“《社会的构成》实际上是为了理解并回答两个意义重叠的问题而写的:我们是否可以被认为外在于人的‘社会制度’的一部分?我们生活于其间的社会到底是如何形成的?……《社会的构成》实际上所要表明的是:我们在受制约中创造了一个制约我们的世界。”也正如李泽厚先生所说的:人被一个自己制造出来并生存于其中的庞大的机器包围着、控制着,也如吉登斯本人所言的:“人的历史逃离于人的意图,但却回到了由这个逃离所影响下的行为所造成的后果面前,这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个持久的特征”。

三、结构化理论与教育

在三大因素影响下的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突破了行动与结构的二元对立,从结构二重性的角度去分析行动与结构、个人与社会的辨证关系,为我们分析教育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分析视角。从结构化理论所提供的角度来看教育,教育也处处体现着结构的二重性。

吉他社活动总结篇4

关键词:骑士梦 诱因 刻板模式 堕落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滥觞的欧洲对堂・吉诃德的解读是“情愿牺牲自己,一心要求实现一个现实世界所不容实现的理想,所以他又可笑又可悲”。笔者认为,堂-吉诃德之所以为世不容、屡遭碰壁有其偶然性与必然性,偶然性在于堂・吉诃德的普通绅士身份,他没有骄傲伟大的过去,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而必然性在于个人愿望和现实社会存在或多或少的违背。从根本上说,堂-吉诃德的济世行动带有自欺欺人的游戏性质,但是对于个人而言,“骑士梦”是堂・吉诃德这个空挽落辉的迟暮者逃出闲闷生活的救命稻草;每一个不甘平庸寂寞的泛泛之辈都萌发过类似白日梦的理想,堂・吉诃德出人意表之处在于不可思议的梦想实践,其颠倒乾坤的划时代意义与后日不断引起共鸣的原因就在此。本文专注于对堂・吉诃德的“骑士梦”解读,由其“骑士梦”初具雏形到实践受挫以致最终理想与生命的双重终结进行分析总结,以期探究出“骑士梦”对于堂・吉诃德这样一个平凡人的恰如其分的价值和意义。

一、“骑士梦”的形成

理想的始作俑者是浩如烟海的骑士小说,堂・吉诃德沉醉其中无法自拔,甚至于到卖田购书的地步。考虑骑士小说何以在这个老绅士的头脑里滋生繁荣必须探究老绅士已具备的身体条件和精神状态。堂・吉诃德体格健壮(第一部)或者身患腰子病(第二部,作者屡犯前后矛盾的问题),这点其实无关紧要,他在实践理想时表现出的强大心智完全可以无视各种客观条件,那么身体状况也不例外。村居悠闲、无所事事,喜好打猎的他壮心不已,本就按耐不住,再加小说情节的挑唆,于是骑士梦的勇敢无畏、建功立业和不安分的老头一拍即合,这其中有个体生命由盛转衰时表现出的不甘与抗争。有人生最后一搏的意味;再者,我们发现他是单身,始终独居或者后来成为鳏夫。种种原因不论但可以确定他到五十岁便形单影只,和他住在一起的是一个四十岁的管家妈,不到二十岁的侄女和做农活干杂物的小伙子,日常的吃食略显穷酸,衣食无忧而寡淡,寂寞孤独是必然的,算的上堂・吉诃德内心呼唤某种精神的爱恋一个诱因。“骑士的爱情观念把贵妇人的地位推至崇高的同时又使她美丽、富有和神圣,人世间如此美妙的东西自然使骑士们难以抑制狂热的追求。”“骑士梦里的爱情有多虚空就有多令人神往。所以在他决定将“骑士梦”付诸实践的时候。他的强大心智和对理想爱情的憧憬都获得依托。这样我们在根源解决了一个困惑,即为什么他无法将骑士精神里的可贵处,诸如不畏艰险、见义勇为等等发挥得恰到好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酝酿这个梦想的动机不在于社会责任或者改革社会的欲望,无非是一个穷极无聊的绅士陶醉于文字勾勒的荣誉与爱情,出于内心虚荣感迷恋上了“骑士梦”的华丽外表。堂・吉诃德的自我实现期望一蹴而就,因而无视社会,否则凭他历史地理艺术方面表现的博闻强识应当能撇除骑士梦幻里已被历史车轮碾碎的部分而得其精华,真正地去做一个在俗世力挽狂澜、狂飙突进的英雄式人物,而非受尽侮辱和嘲讽却不自知。堂・吉诃德的自我价值寻求是闭门造车式的,他无所不为而无所成就。忽略了游戏规则却妄想摘得桂冠带有可笑性质。

许多理想都有其绚丽光华、充满诱惑的一面,“骑士梦”在这一点上也无可厚非。而堂・吉诃德在理想征程上的百折不挠很大程度上成就了“骑士梦”的价值,否则就只是搏人一笑,一笑便了之。无论是怎样的动机和行动在促成他的理想实践之途,堂・吉诃德花费的用心与精力必须得到首肯。

二、堂・吉诃德“骑士梦”的因循与偏执

堂・吉诃德“骑士梦”真正着眼于的是骑士文学情境里的主人公所享有的骄傲自豪、不辱使命,他一直企图做成的是机械化复原每一个场景,把心里激昂的兴奋的经验感受重建出来。结果,堂・吉诃德的“骑士梦”拘泥于骑士文学中的人物、情节模式,他的言说、他的想法全然是文学文本中人物的复制或者延伸,就成为了他人眼里的“自己做不了主的疯子”。

在立足文学文本的基础上,堂・吉诃德“骑士梦”的实践之途缺乏对现实社会的考量认识,社会不可能给他安排表演的场景――城堡和贵妇,巨人,强盗,摩尔人。魔船……无一不是他感官的错觉或是强大心智的反映,堂・吉诃德在荒唐的自我臆断中简直是任意妄为,结果枉遭戏谑嘲弄甚至暴打,有时他也不免伤及无辜,恰背离了骑士梦的正义与崇高。第二部中,堂・吉诃德表现得相对理智,终于不再把旅馆看作城堡,可惜高大的水力磨坊成了城堡,他还是乐于出手相助、急人之所急,而堂・吉诃德离开之后,权力在握的那一方总是出尔反尔让股掌之中的弱者下场更糟的状况在后一部里再次上演(前部是农夫和小孩,后部里是公爵夫妇和其保姆、保姆的女儿、侍从),这样的结果让堂・吉诃德难得的相对无误的义举又成了笑谈。但是这些对于他都算不得是当头棒喝,他忽视事实造成的影响总能找到合适的借口,继续颠簸在游侠的伟大征程之上。因为除了场景和他所谓光荣事件的虚假,堂・吉诃德是绝对注重骑士的那套规则的,以至于在规则之外的东西他不置可否(桑丘询问是否能拿被惊吓的理发师弃下的驴的鞍子,堂・吉诃德回答说“这个我可不大清楚,还拿不定,得仔细研究呢”),到了迂腐的地步,而他分明抢夺了别人的东西,依据骑士道的套路一解释立刻振振有词、毫无愧色,即使骑士幻梦让自己吃了苦头,也会说“照游侠骑士的规矩,一件事尝试不成,就证明是别人分内的,不必再去尝试”,总之他的思维就陷在了骑士规则之中,挣脱不开。在骑士准则之外,由于碰壁过多,堂・吉诃德又将自己不承认或不能认识的客观现象或者客观人为视作“魔法师”的杰作,这一名词无异于是骑士准则的补充条例,以使得一切顺理成章。

类似于堂・吉诃德的每一次徒劳之举,堂式爱情仍然不过是虚妄。杜尔西内娅确有其人,但体貌丑陋粗鄙,实在无法进入骑士爱情的浪漫情景。但堂・吉诃德无所谓,因为一切源于想像,杜尔西内娅只需在他的脑海中美丽高贵,正应他自己在第一部里把这种想像同视为诗人的歌颂:“他们多半是捏造一个女人,找个题目来做诗……所以我只要当真的认为阿尔东沙・洛兰索美貌贞静就行了……她的美貌和她的尊贵,都任由我想像”,他还说过:“我记得杜尔西内娅不会写字……我和她的爱恋只是心灵上的,至多不过规规矩矩地看一眼罢了;就是看一眼也难得。我敢据实起誓:我这十二年来,虽然爱得她比自己这一对早晚要卖掉的眼珠还宝贝,我只见过他四次。” 这些话是第二次冒险途中堂・吉诃德对自己的爱情和情人的想法,他似乎很清楚杜尔西内娅的虚构性,但是他的爱情这样一座妙不可言又飘渺的空中阁楼在他眼里却真实存在着。据说他曾经真的爱过那个漂亮姑娘,虽然这个阿尔东沙・洛兰索在桑丘口中实在不堪。并且我们似乎从来没有充分的依据证明作品中的哪个人指给我看过那个真正的阿尔东沙・洛兰索。不过,至少我们可以认定一件事,即使那个姑娘值得爱恋也不能改变堂・吉诃德爱情的虚无性质,因为她本人由始至终都没有出过场,换句话说,和堂-吉诃德的游侠骑士梦毫无关系。堂・吉诃德如果只是在战场上高呼她的姓名,祈求保佑也罢,可是历史上的骑士们为自己的情人是更具牺牲精神的,堂・吉诃德遵循他们的方法一一做了来,例如无缘无故在路上拦住别人要对方承认自己爱人的美貌举世无双(他始终这么认为),模仿骑士的思念几夜未眠等等,最登峰造极之举是在黑山里苦修,为爱情而癫狂,还很投入很真挚,一点不马虎。很显然,堂・吉诃德一直需要劳师动众地做一些事情,依靠很多外在的模仿来塑造爱情,大概因为真实存在的对象总是缺失。他不得不那么折腾来折腾去使得对于爱情的信念得以维持。

堂・吉诃德这种因循刻板模式的理想实践缺乏灵活性、适应性,而与之相反的是过分的投入、认真,结果他徒劳地努力都元异于推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斯而不得不领受现实的残酷,悲剧意义也由此而生。

三、挫折与死亡

人文主义者在堂・吉诃德身上发掘的先声是其与世格格不入的反叛性,这种反抗性与每一个动荡时代的普遍变革心理投合,意味着对旧时代旧文化矫枉过正的否定。弗洛伊德认为文明之所以被视作“少数人强加于大多数反抗者的一种手段而已”的原因是“迄今发展起来的文明形式的不完善”,堂・吉诃德实践梦想的社会是丑恶黑暗的,而其“骑士梦”大行其道的年代也有其阴暗流毒之所。所以我们与其谈复兴前朝余孽之过,更不如谈在现实的社会里逆水行舟、不合于世的反叛者的悲剧。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把《堂・吉诃德》看作是“一部残酷性为题的货真价实的百科全书”…],可见在堂・吉诃德毫无防备得莽撞出行里要领受的种种挫折极其残酷。对于执着于梦想的堂・吉诃德而言,最大的悲剧性与残酷性莫过于“骑士梦”的逐步堕落,以至于临死的忏悔。

堂・吉诃德的第三次出行可以看作是堂・吉诃德骑士幻梦的破灭之程,与所处社会妥协的堕落之程,他的爱情和无畏都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动摇。这自然是再现骑士文学情景屡遭失败打击的结果,也和“魔法师”频频的阻挠有关。他虽然还偶有失足。诸如把水磨房看作城堡等等,但他开始懂得冷静的审时度势、会事先考虑双方是否势均力敌,远不是第一次第二次外出冒险时横冲直撞;又或者造成了别人的什么损失,堂・吉诃德不像之前会狼狈遭打,常通过金钱赔偿来妥善处理后事;他住旅馆也不坚持骑士道拒不付款了……这时候你就看到堂・吉诃德渐渐地能融入社会而不再碰撞得头破血流了。这种融入可能还因为:主仆二人在第一部传记出版后获得了普遍的认识和接纳,大家纷纷做好捉弄调笑的准备来迎接他们。这样使得他们在所到之处并不显唐突,虽然投合骑士梦却也是对他堕于骑士梦的最大嘲讽。堂・吉诃德面对挑战时过多的斟酌显出怯懦的倾向,骑士大无畏精神的悄然流逝让他失去很多行动的机会,没有了那些形式上的支撑,堂・吉诃德愈加颓唐,以至于后来和白月骑士一战打败,情绪跌倒低谷,他无法主观地去相信自己了。无法主动作为,就需要别的外在手段来辅助证明,于是就出现了堂・吉诃德和桑丘要求绅士阿尔瓦罗・达尔斐声明自己的身份的可笑场面,这无疑是堂・吉诃德对自我梦想、自我经历、自我身份的信心缺失的绝好证明。堂・吉诃德的心智再强大也需要外界的认可,他的疯狂没能延续,就在于现实世界客观而冷漠得到残酷的地步,一切的假想模式迟早被消灭。被剥夺游侠权力之后,堂・吉诃德一息尚存的梦幻紧系在杜尔西内娅和自己的爱情之上,他为此神经过敏,相信杜尔西内娅魔法解除后一心只在见到她,在乡村的路口,孩童的无意之言引发他对未来的无限恐惧。堂・吉诃德没法高枕无忧地做梦了,他之后的努力仍是徒劳。再回头看堂・吉诃德为杜尔西内娅焦灼失眠的每个夜晚,他对桑丘的劝诱甚至怒火都显得无助苍白,具有强烈的困兽犹斗的悲剧性。我们还能看到的悲剧性是堂-吉诃德对于“骑士梦”这个理想的信念的衰亡,一直到他临死时对自己梦想的彻底否定,悲剧性发展到高潮,“这个决定是一个仓猝的投降行为。一个可悲的变节行为。”堂・吉诃德在不自知的状况下完成的无视现实、横扫一切之举无疑是一场对现实的疯狂叛逆,而他自我的否定无异于将自我成就与价值付之一炬,这比死亡更令人心痛。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骑士梦”源于堂・吉诃德或者说拉・曼却的老绅士对自身现状的不满与精神寄托的渴求,而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途径上老绅士表现出异于常人的信念与激情,这种闭门造车式的理想酝酿出来就必定地为世不容,然而老绅士的难能可贵处就是在种种强大的社会压力之下毫不自知。依旧我行我素,他的精神感动了浪漫主义的天才。“骑士梦”后期的堕落与老绅士临死前的忏悔使故事的发展进入一种对现实无奈的感叹,但我们不妨像接受他的执着疯狂一样接受他的变节,他的变节和寻求自我实现的愿望同样是种心理需求,正像他曾经精力过剩一样,最终他疲于奔命。这是一个普通人的故事,一个关于个人理想与现实社会碰撞出火花,又不得不妥协于现实的故事,这不只是某个激进者的悲剧,而是活在集体之中的普通个体的悲剧。

参考文献:

[1]塞万提斯著,杨绛译,堂・吉诃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537

[2]倪世光,中世纪骑士行为变化与爱情观念,世界历史,2005,2

[4]塞万提斯著,杨绛译,堂-吉诃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108

[5]塞万提斯著,杨绛译,堂・吉诃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163

[6]塞万提斯著,杨绛译,堂・吉诃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408

[7]塞万提斯著,杨绛译,堂・吉诃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214

[8]塞万提斯著,杨绛译,堂・吉诃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212

[9]弗洛伊德,一个幻觉的未来,见: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第五卷),吉林:长春出版社,1997,157

[10]弗洛伊德,一个幻觉的未来,见: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第五卷),吉林:长春出版社,1997,157

吉他社活动总结篇5

一、宣传无偿献血及捐献成分血。

从年初开始,吉林市红十字会志愿者工作站的广大志愿者们,就以“以鲜血换生命”为主题,开展了全面细致的宣传工作,使全体志愿者都能够,在各种场所随时开展宣传工作,涌现出大批无偿献血志愿者,大家以捐献成分血为重点,多名志愿者捐献血小板。特别是在有患白血病的儿童紧急求助的时候,志愿者们不分男女齐上阵,体现了、挽救他人生命高于一切的人道主义精神。在志愿者捐献血小板时间过短、不能捐献时,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宣传、动员工作,有力的保证了,急救患者的输血要求。

二、宣传造血干细胞知识,在中华骨髓库吉林省分库的领导下宣传组织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工作。

2010年对吉林市红十字会志愿者工作站来讲,无疑是一个取得优良成绩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我们通过志愿者的努力,实现了造血干细胞捐献零的突破,在上半年一人捐献的基础上,下半年我们又对五人进行了再动员工作,使粗配成功的志愿者一人将在2010年一月捐献、一人完成高分辨,等待进一步的消息。一人同意在明年6月高考结束后进行捐献。全年粗配成功6人,有四人同意捐献。2010年通过志愿者工作站已有202例志愿者血样加入到造血干细胞资料库。

2010年吉林市红十字会志愿者工作站共举行主题宣传活动4次,平时宣传造血干细胞知识活动24次,共28次,发放传单10000分。特别是连续四年响应中华骨髓库的要求,举行了“让爱在生命中延续”大型的广场演出活动,使广大市民成分认识到造血干细胞捐献对患白血病以及其他疾病的治疗作用,和捐献造血干细胞对捐献志愿者本身没有伤害的安全性的认识。

三、继续对全市14岁以下有重大疾病的,困难家庭的儿童的家庭困难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工作,并对其进行登记,以备政府有救济时及时上报。

四、继续对白血病儿童进行重点关注。(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儿童)

目前我工作站登记患儿18名,吉林市红十字会志愿者工作站针对患白血病儿童家庭的特殊情况,开展了专项募捐活动,共举行广场募捐活动24次,大型演出4次。2010年吉林市红十字会志愿者工作站共策划并组织公益活动58次参加自愿服务的志愿者有2171人次。(根据活动现场登记实录,不包括其它小型活动)组织现场募捐26次,共募集善款:121703.10元。救助白血病患儿51人次,一年里共发放救助款:90912.40元。

五、对先天性心脏病儿童进行关注。

应吉林市红十字会志愿者工作站的要求。吉林市红十字会专门下发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对全市小学学生进行‘先天性心脏病的普查工作’。在广大志愿者深入全市各小学宣传红十字会文件精神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今年冬天天气异常,希望检查安排在明年夏季的要求,我们进行了及时的调整工作,将排查工作全部调整到明年夏天。并对宣传过程中发现的两名患儿进行了疾病的检查工作,对两名患儿的治疗提出了治疗建议。

六、继续开展帮助有遗体捐献及眼角膜捐献愿望的志愿者,实现他们的愿望,并进行有效的登记工作。

今年吉林市红十字会志愿者工作站对遗体捐献工作做了重新的调整,选拔了更专业、更优秀的志愿者担任项目负责人,重新印制了遗体捐献志愿者登记表,完成了一人捐献遗体、多人登记在册的工作,并随时可以接受遗体捐献的要求。

七、继续开展发展志愿者工作。(包括学生志愿者)

2010年是吉林市红十字会志愿者工作站有突破性发展的一年,工作站细化了志愿者加入的要求,使广大市民踊跃加入志愿者工作站,目前登记志愿者百多人,长期参加活动人数猛增到2085人次,我们的志愿者行动到了广大市民的充分认可。

八、持续关注部分肢体残弱势群体的淘宝网网店的运营情况,并给予实质性的帮助,以及后续保障工作。

2010年末,吉林市红十字会志愿者工作站开展了旨在帮扶肢残人士自强自立的“绿叶行动”。2010年工作站专门聘请专业人士,针对“绿叶行动”的特殊要求举行了3次集中讲座,共有人参加了培训,成功开设网店26家,在开展“绿叶行动”的过程中共调查100多人次。媒体宣传和网络宣传几十次之多,使广大市民大范围的了解到相关的有用信息,并有多人来电咨询,活动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九、鼓励志愿者自行开展救助项目,工作站应给予大力支持。开展救助贫困学生的“暖春行动” 【1】

以下内容与本文红十字会志愿者工作站工作总结相关,可查阅参考:

查看更多>>

吉林市红十字会志愿者工作站qq群、乌托邦群,联合开设小学生图书阅览室。为志愿者活动开辟了新途径。

“暖春行动”共走访调查46个家庭,资助20名贫困学生,发放资助款:7100元。每个同学还得到了部分学习用品。在中秋节时,每名同学都得到由西林食品公司赠送的高级月饼一盒。

十、继续开展行之有效的广场募捐工作,使之制度化,规范化,健康有序发展

吉林市红十字会志愿者工作2010年组织各类募捐活动54次。有针对四川地震灾区的、有针对肢残人士的“绿叶行动”、有针对贫困学生的“暖春行动”、有针对白血病患儿的“天使行动”。工作站强调以上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使广大志愿者对工作站的募捐工作管理给予成分肯定和大力支持,大家在严格执行的依法募捐活动蹦发出强烈的奉献精神,在有效开展的募捐工作的同时,展现了志愿者的无私奉献精神面貌,赢得了良好的社会赞誉。

十一、继续组织有效力量发掘国内外有关对儿童疾病救助的有关基金,申请及发放情况。重点是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一但发现我地区有符合申请条件的儿童,及时帮助申请基金救助。

多名求助儿童得到基金申报表填写的指导,多名白血病儿童得到省五部委的基金救助。

十二、继续关注吉林市聋哑学校学生健康情况。

在对聋哑学校先天性心脏病筛查过程中,发现一名患儿,及时安排医院进行免费体检,并指导治疗工作。关注特殊群体,走进特教学校慰问。在六一儿童节时,志愿者来到市聋哑学校、昌邑区特殊教育学校,给那里的孩子们送去了书包、笔袋、铅笔、学生用本等学习用品,陪同孩子们过一个快乐的儿童节,使他们感到不在孤单,感受志愿者给他们带来的关爱。

十三、继续关注吉林一中{幸福阳光计划}开展情况。利用一切机会进行宣传。

十四、选派优秀志愿者参加、部级、省级、现场救护师培训、对全体志愿者进行现场救护知识培训。

选派6人参加、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的现场救护培训,一人获得优秀学员称号。3人参加吉林省红十字会现场救护培训

十五、配合市红十字会和自行组织宣传防治艾滋病知识宣传活动。

多人参加防治艾滋病知识宣传活动讲座并参加会场布置保障工作。

十六、对本工作站志愿者家庭生活情况进行长期关注,对有困难的志愿者家庭进行有效的帮助。

积极组织志愿者内部募捐工作,立足本身内部挖潜,救助贫困志愿者。工作站先后多次看望患病志愿者。

十七、各级志愿者主管应主动与分管志愿者联络、主动征求志愿者对工作站的意见和建议。

工作站管理人员充分利用、电话、qq群、开展活动时交流等手段进行交流,效果显著、得到志愿者的认可和好评。

十八、开展针对企事业单位的志愿者工作

2010年吉林市红十字会志愿者工作站先后成立了立足本职工作的志愿者分站。有在诊所设立的“红十字医疗救助点”、“红十字音乐制作基地”食品企业,西林蛋糕厂的“红十字志愿者分站”、博华医院设立的“吉林市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站”。以上分支机构均发挥了非常大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力。

十九、志愿者工作站应定时、定期公布工作站所管理的资金使用情况。

二十、志愿者主动配合媒体对工作站组织的公益活动进行报道。

2010年吉林市红十字会志愿者工作站,在开展活动的同时不忘进行更广泛的宣传工作,先后得到了,吉林市电视台、新闻频道的几十次报道。吉林市电视台娱乐频道的专题报道。江城日报、江城晚报、的多篇报道。吉林市人民广播电台、883台927台1053台。吉林市经济广播电台都市110台、893台、603台的几十次新闻合专题报道,省级媒体,新文化报、城市晚报的多次报道,在全市做到了市红会的要求,【电视有影、广播有声、报纸有字的要求】在众多的媒体报道监督下,不断的完善我们的红十字志愿者管理机制,不断的创新,不断的弘扬红十字的“人道、博爱、奉献”精神。

附:2010年吉林市红十字会志愿者工作站共策划并组织公益活动58次,参加自愿服务的志愿者有2171人次。(根据活动现场登记实录,不包括其它小型活动)组织现场募捐26次,共募集善款:121703.10元。救助白血病患儿51人次,一年里共发放救助款:90912.40元。

总计募集善款:121703.10元。

其中现场募集:110203.10元。爱心市民捐款:4400.00元。助学捐款:7100.00元

总计发救济款: 90912.40元。救济款发放金额说明:

其中现场发放:79212.40元。其他救助:

薛舒文:500.00元

李卫东:200.00元

赵婉冰:5000.00元+3000.00元=8000.00元 蒋春旭: XX.00元=1000.00元=3000.00元

吉林市红十字会志愿者工作站

(2) 以下内容与本文红十字会志愿者工作站工作总结相关,可查阅参考: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

景区管理中心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

党委宣传部工作总结及工作要点

武装保卫处工作总结

企业信用信息管理中心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

工程技术公司年度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县教育体育局工作总结及工作安排

吉他社活动总结篇6

一瑞吉欧方案教学的概念界定

瑞吉欧体系中对方案教学的解释是:“方案是一个或一群孩子针对某个主题所做的深入研究。”[1]“方案教学不只是教学法、学习法,也包含了教什么、学什么。就教的角度而言,方案教学特别点出教师要以合乎人性的方式,鼓励孩子去和环境中的人、事、物产生有意义的互动;从学的观点来看,方案教学强调孩子要主动参与他们的研究方案。”[2]“方案教学是要丰富孩子的心灵生活。所谓的心灵,不单指知识技能,也包括情感、道德以及美的敏感度。”[3]

瑞吉欧方案教学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本人在归纳总结基础上认为,瑞吉欧方案教学是指在皮亚杰和维果茨基建构理论的指导下,以儿童的“活动”或“经验”为中心组成的课程,以儿童为本位,注重从兴趣和需要出发,幼儿通过主动探索,获取知识,教师在活动中是引导者、协商者,而不是控制着和管理者。

二瑞吉欧方案教学的特点

1方案的选择注重“生成”而非“预设”

瑞吉欧方案教学中,一切活动以儿童为主,幼儿是活动中的主体。活动内容的选择并非固定,而是从儿童兴趣和需要出发,依据儿童的兴趣和需要适时调整活动内容。活动设计是非预期的,需要不断根据幼儿的需要来调整目标。瑞吉欧的课程是师生双方共同建构的,教师通过对儿童的观察,提出活动设计。“任何学习行为的首要目的,在于它将来能为我们服务,而不在于它能带来的乐趣。学习不仅是要把我们带到某处,而且还应该让我们日后在前进时更容易”[4]因此说瑞吉欧的方案教学是一种“弹性计划”这个计划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是提供一个框架,教师根据儿童的经验形成一个弹性目标。

2方案的实施注重协商记录

瑞吉欧的方案教学内容是由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完成的,事先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计划和实施过程,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是即时的。那么瑞吉欧方案教学如何确定教学内容呢?首先由教师和幼儿进行讨论,当然讨论的问题都是儿童感兴趣的,迫切想了解的知识,教师在和孩子讨论的过程中,一定要了解儿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并且在此基础上为儿童设置问题情境,帮助儿童对问题进行探索。在实施的过程中,主体性和主动性在幼儿,但是教师要扮演指导者,观察者和倾听者的作用,教师要不断的为儿童提供材料,观察记录,为儿童提供有需要的帮助。活动结束的时候,让儿童进行交流和分享经验,引导儿童发现和理解,帮助儿童评价和回顾整个活动过程。方案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和幼儿共同探讨合作的过程。

记录的方式始终贯穿于瑞吉欧的教育体系之中,但瑞吉欧的记录更多地重视儿童在活动的过程中反映出来的经验、记忆、想法。包括记录儿童在活动中的讨论、评语和解释,甚至家长的评语。

3注重方案教学的评价与反思

评价与反思是瑞吉欧方案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总结阶段,从方案教学的设计、实施和评价总结角度来说,评价与反思是方案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首先教师通过对活动的总结整理儿童的学习结果,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等等。这都是由教师来进行评价的,当然在评价的过程中,也可以由孩子进行相互的评价,评价与反思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教师可以让孩子自己总结在整个活动中的表现,也可以由教师整理儿童在活动中的作品,将作品介绍给其他小朋友或者家长,也可以办一个小型的作品展览,让孩子充分感受到大家对自己的一种肯定。评价和反思是方案教学的重要环节,我们要知道评价和反思是不可分离的两个重要部分,在方案教学中只有评价没有反思评价就失去了作用,如果没有评价,反思又从何谈起呢?因此在瑞吉欧的方案教学中反思和评价的过程是相辅相成的,其实是对儿童获取新知识的展示过程,在评价中我们针对儿童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并反思在活动中的不当之处。

三瑞吉欧方案教学对我国学前教育课程服务网络构建的启示

1师生共同建构的学前教育课程服务网络

我国幼儿园课程的确立多以教师为主进行,教师预先设计好教学计划,甚至在幼儿园中会有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教师的每节活动都要严格按照预先设计好的教学方案来进行,不论儿童是否喜欢、感兴趣,一切以教师的设计为主,并没有儿童的参与,也没有教师和儿童的共同协商,儿童只需要按照老师的要求来进行活动就可以了。教学内容选择单一,只是单纯的从教材上去选取活动内容。

但是在瑞吉欧教育体系中,幼儿探索的主题是他们所感兴趣的并且探索的主题是由教师和幼儿共同探讨完成的,幼儿活动的主题是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风雨雷电可以作为儿童活动的主题,人群影子可以作为儿童活动的主题,甚至日常生活中的一切有价值和趣味的内容都可以作为儿童活动的主题。当幼儿对一个主题感兴趣时,教师及时抓住儿童兴趣点,为儿童提供材料,并和儿童协商共同完成。在活动进行中,教师不是指挥者、裁判员而是引导者和支持者,教师并不是用自己固有的思维来限制儿童,而是站在儿童的角度,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在材料的提供、环境的创设及思维方式的建议等方面为幼儿的发展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在教师与幼儿互动的过程中,彼此交流思想分享智慧,有效促进儿童交流能力的发展。

2树立合作学习观念,促进社会性的发展

我国家庭多以独生子女为主,儿童容易养成孤立、不合群的习惯,不懂得互相合作。教师和幼儿的合作也是合作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我国幼儿园中,教师和幼儿之间的关系大部分是不平等的,教师总是给幼儿高高在上的感觉,认为自己是幼儿的领导者,幼儿的一切行为都应该听从教师的分配和要求,正是因为师生关系的不平等,所以教师和幼儿之间并没有良好的沟通和合作。

那么在瑞吉欧方案教学活动中是一种什么情况呢?首先,儿童活动多以小组方式进行,通常是2~5人为一组,小组中的幼儿共同探讨问题,探索经验,培养其合作精神,并且能够在讨论中养成协商、合作、分享等社会。教师和幼儿之前的关系是平等的,合作式的。瑞吉欧体系中形容教师和幼儿之间的关系时通常用打乒乓球来形容,儿童把球扔给教师,反过来教师又把球抛给儿童,这就说明在瑞吉欧教育体系中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共同参与活动的设计、实施和评价反思的过程。不论是幼儿之间的合作还是教师和幼儿之间的合作都体现出了瑞吉欧教育体系的特点,并且保证了教育质量。

3学前教育课程服务网络的适应化

在我国幼儿园中,教学活动基本上都是预先设计好的,并没有从幼儿的兴趣和角度出发,因此并没有考虑到是否适合幼儿,是否是幼儿感兴趣的问题。

在瑞吉欧的教学活动种,方案的设计和选择适应每个幼儿,每个幼儿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喜好去选择课程内容,教师不会批评任何一个幼儿的兴趣。因此,我们的幼儿园课程一定要适合儿童,应该给予儿童选择的机会,选择那些儿童感兴趣的,适合儿童自己的,并且能够按照儿童喜欢的方式和方法去学习,充分调动儿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每个幼儿的潜能都能够得到激发,在充分尊重每个幼儿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4树立开放的教育观,加强幼儿园、家长、社区之间的联系

瑞吉欧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视幼儿园、家庭和社区的联系,瑞吉欧人认为:幼儿的教育不能只依靠幼儿园本身,更多的需要家庭和社区的协助。因此,在瑞吉欧教育体系中建立家长社区咨询委员会,通过各种途径参与到有关幼儿园的政策,课程设计和课程评估中来。

近年来随着幼教事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我国也逐渐重视起幼儿园、家长、社区之间的关系,并且意识到对幼儿的教育仅仅依靠一方是不正确的,应充分利用家庭和社区的力量,促进三方交流,发挥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瑞吉欧方案教学是瑞吉欧教育体系中重要的教学活动,方案教学不仅反映了瑞吉欧体系中重要的教学理念,也是重要的课程组织形式,方案教学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让儿童快乐、健康的成长,发挥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实施和评价反思中,让儿童体会愉快、合作和友谊。让儿童更健康、更聪明、更具潜力、更愿学习、更能反省自己。

参考文献

[1]Lilian G Katz,Sylvia Chard .心灵之旅―――方案教学的理论与实务[M].心理科学出版社,1989:5.

[2]Lilian G Katz,Sylvia Chard .心灵之旅―――方案教学的理论与实务[M].心理科学出版社,1989:6.

吉他社活动总结篇7

关键词: 自由 冲突 历险 成熟

作为马克・吐温最伟大的杰作之一、《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姊妹篇《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深深感动了全世界许许多多的人。众所周知,《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都是儿童读物,但后者却引起了成年人的极大关注,甚至连海明威都说:“全部现代美国文学都来自马克・吐温写的一本名叫《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书……它是我们所有的书中最好的一本书:以前没有过,迄今也没有这么好的。”

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主人公哈克以第一人称出现,我们从该小说的开头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哈克作为叙述者作了自我介绍:“你们并不完全了解我”,并向读者讲述了他自己的历险故事,这和《汤姆・索亚历险记》所采用的第三人称叙述方式截然不同。《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生动地描写了一个小男孩从童年到成年的成长过程和对自由的执著追求,他在旅途中乘着木筏沿密西西比河顺流而下的形象栩栩如生地铭刻在读者的心中。通过哈克对冒险故事的叙述,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他的成长和他从天真无邪到成熟的思想变化,也使我们深刻地了解了内战前的美国社会的状况。下面笔者拟通过哈克的冒险经历分析哈克的内心冲突、思想的变化及其成长历程。

一、追求自由的天性

哈克讲述的是发生在美国内战之前的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的故事,当时有许多移民定居于此地。在密西西比河岸边的一个偏远小镇上,十三岁的男孩哈克出身于一个贫穷家庭,母亲去世,又被醉汉父亲所遗弃。他是在无人教养、毫无约束的环境中长大的。哈克从小没有受过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肮脏,缺乏管教,几乎不识字,语言粗鲁。他整天东游西逛,对长辈的说教不屑一顾,总是渴望跑到无人管束的地方去,总是想摆脱文明社会的束缚。哈克这种天生就对“文明礼教”的强烈逆反心理在小说第一章中就已表露出来了。寡妇道格拉斯,一个高尚而心地善良的女人,收养了哈克,希望把他培养成为一个有教养的孩子,于是哈克不得不接受一个又一个的规矩:必须穿新衣服;只有在吃饭铃响后才能就餐;不许吸烟;必须上学。对功课的厌恶使哈克说出了“下地狱似乎更快乐”的话。稚气的童言让读者心里一乐却又不禁一酸,为了追求自由逃避“文明的教化”,哈克宁愿选择“下地狱”。这种所谓文明社会的生活方式束缚了一个生气勃勃的少年的思想和活力,压制了他自由的天性。醉汉父亲再次出现,他残忍地毒打哈克,把他锁在小木屋中,没有任何自由。哈克为了摆脱父亲的残暴和传统教育的枷锁,追求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他决心逃跑。哈克以他的聪明才智逃离了文明礼教的束缚和父亲的虐待。

二、善良的本性与畸形的意识间的冲突

在杰克逊岛上,他意外地碰到了吉姆――一个从沃森小姐家逃跑的奴隶。当吉姆要求哈克保守秘密时,哈克马上就面临着选择:是保守秘密还是向镇上告发?社会、家庭的种族偏见使他难以抉择,但哈克的这种偏见比起成人来说要少得多,最终他还是选择了帮助吉姆,孩子善良的本性占胜了畸形的意识。在第十六章中,哈克的善良的本性与畸形的心态间的冲突显得更加明显:是否应该把吉姆送回到沃森小姐家?他决定写信告发吉姆的行踪,当他想起他们共同逃亡的经历,想起他们在患难中结下的友谊,他感到“左右为难”。最后他“琢磨了一会儿,好像连气也不敢出似的”,随后才对自己说:“好吧,下地狱就下地狱吧。”接着就一下子把信撕了,哈克作出了违背传统道德的决定。在沿河而下的旅途中,他和吉姆的关系从旅伴到尊敬的朋友再到最亲的亲人,哈克在想起吉姆是如何保护和照顾他时决定解救吉姆,情愿献出他的灵魂以换取吉姆的自由,这足以证明他个人思想的极大成熟。哈克善良的本性再一次占胜了畸形的意识。

三、哈克道德思想的转变和成熟

首先,在第二十三章里,当吉姆谈论他的家庭时,哈克“很惊奇地发现吉姆几乎和白人一样为其家庭担忧”。吉姆和女儿伊丽莎白的动人故事让哈克总是不由自主地想同情被拆散的奴隶家庭。他感到同他的白人父亲相比,吉姆的这个黑人爸爸倒更关心他的孩子们。当时的社会,黑奴处处受歧视,像畜生一样被白人自由买卖,而所有的小孩子都被灌输了这样一种思想:所有的白人都是好的,而黑奴是“邪恶”和“愚蠢”的象征。因此,在这个冷酷无情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没有爱,没有仁慈,没有友情。吉姆家庭所表现出的超越白人的父爱让他对这一传统的道德教化产生了质疑。其次,哈克在他的历险当中逐渐认清了:“白人都是些极其卑鄙的家伙。”当“公爵”和“国王”面对三个无父无母的姐妹想冒充她们的叔叔并窃取遗产时,哈克对他们产生了极大的厌恶,称他们是“人类的羞耻”。他决定偷走遗产并还给那三个姑娘,哈克的这一行为标志其思想成熟的开始。

随着故事的发展,我们渐渐地对哈克有了许许多多的新的了解。当他坚信黑人与白人并没有多大区别时,他就从一个缺乏判断力的小男孩成长为对生活理想有着承诺的男子汉。哈克已不满足于旁观,而是勇敢地用行动表明他的态度,证明他思想上的成熟。

在小说的结尾,一切似乎都得到解决:吉姆被解救了;萨利姑姑也已答应要收养哈克。但是哈克经过这次历险已经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思想,他勇敢地选择到西部去。在小说的开头,哈克是一个贫穷、单纯没受过任何教育的小男孩,到了小说的结尾,哈克已是一个富有的、足智多谋的年轻人。他敢与权威性的道德传统抗争,敢为所关心的那些人冒生命危险,他在这一生命历程中茁壮成长。

四、结语

通过哈克吉姆乘木筏沿密西西比河顺流而下的历险,我们认识到哈克是怎样从一个孩子长大成人的,怎样改变对吉姆的态度和怎样同“文明社会”彻底决裂的。哈克代表了当时那些积极向上的美国人。哈克的人生历程反映了美国人渴望从欧洲“文明”社会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他们想拥有他们真实风格的生活和自由。更重要的是哈克帮助吉姆逃跑的主题代表了马克・吐温的思想,即黑人应该同白人同样享有相同的民主、自由和权利。哈克的成长和成熟是美国人民的成长和成熟,哈克是同他的国家一道成长的。

参考文献:

[1]白逸欣等.《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写作特点和人物形象[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3,第32卷,(2).

[2]陈小红.马克・吐温和他的儿童艺术形象塑造[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第22卷,(3).

[3]常耀信.美国文学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6.

[4]马克・吐温.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吉他社活动总结篇8

关键词:吉姆;奴隶制;无知

奴隶制也许是小说《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最为显著的主题。自从小说出版以来,吐温对种族歧视的思考和想法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在他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吐温激烈反对奴隶制度。考虑到这一点,不难发现《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反讽了奴隶制的错误。吐温通过吉姆这个男隶形象表达了其对奴隶们复杂情感和斗争道路艰辛的深刻同情。为了不被贩卖以及与家人分离,吉姆从其主人华特森小姐家逃跑,并为获得自由而努力。在他们沿河而下的旅程中,吉姆把自己当做哈克的朋友而非仆人去关心和保护哈克。吐温由此鼓励读者同情吉姆的处境并谴责奴役奴隶身心的社会制度。然而,尽管吐温通过刻画吉姆攻击奴隶制度,却并不表明他在作品中给予了吉姆相当的文学地位。

和聪明并具有冒险精神的哈克相比,吉姆在小说中的地位并不突出。尽管吉姆被描绘成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吐温只不过是借他来形成一种是非曲直的鲜明对比之效果,从而说明根据人的肤色去判断一个人是错误的。我们不能否认正是由于吉姆的善良,他才赢得了哈克的友谊和白人的认可。但是在整部小说中,除了 “迷信”,“无知”、“依赖”和“娘娘腔”等词语之外,我们很难再找到其他描述吉姆的褒义词汇。

1. 吉姆的性格特征

1.1 一个娘娘腔的男孩

当吉姆对哈克说话时,他总是会用比如“宝贝儿”,“孩子”称呼他,就像对待婴儿一样。有一次,吉姆和哈克在密西西比河上漂流,他们遇上了大雾。雾真大,他们走散了。起初,吉姆认为哈克可能已经被急流吞噬了。当哈克终于安然无恙地出现在他面前时,他高兴极了。他的举止和话语像是一个女人:

“我的老天爷,是你吗,哈克?你还活着呀――你没有淹死――你又回来了?这是真的吗?太好了,宝贝儿,这要是真的,可太好啦。让我瞧瞧你,孩子,让我摸摸你。没有,你没有死!你又回来了,活生生的、结结实实的,还是原来的哈克――还是原来的哈克,谢天谢地!”[1]p88

另一次,哈克终于成功地逃离了格兰杰福德和谢泼德森这两家人之间的争执,吉姆再次喜极而泣地说:“老天爷保佑你,孩子,这次我又当你是死定了……。天哪, 你又回来了,我真是高兴啊,宝贝儿。”[1]p121吉姆的话仿佛使我们看到了一个总是在担心她的孩子的安全的女人。还有一次当哈克告诉船上的人吉姆得了天花从而救了吉姆的命的时候,吉姆是如此的感激,说哈克是他在这个世界上最好的朋友,而且是唯一的朋友。

吉姆喜爱哈克的方式过于多愁善感以至于削弱了他作为男人阳刚强悍的一面。他甘心牺牲自我代替哈克值班,像母亲保护自己的孩子一样保护哈克,一方面说明他拥有一颗温暖善良的心,另一方面也折射出他缺少英雄气概。通过他的话语和行为,他那强悍男人外表下脆弱的心也显现无疑。他在整个逃亡过程中的表现更多像是一个容易在困难面前精神崩溃和哭丧着脸的娘娘腔。这也许是这部小说不受黑人读者欢迎的原因之一。

1.2 无能为力的吉姆

从出逃一开始,吉姆的脑海里就没有非常好的计划。起初,他曾想跑到伊利诺斯州的某个地方。在这个州里,任何没有正式文书证明自己拥有自由的黑人都会被抓获且施以惩罚。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吉姆对于自己的境况一无所知,做事缺少明确的计划,为获取自由而盲目行动。在他和哈克驶向目的地的过程中,他不得不依靠哈克的智慧。每次他们遇到麻烦,他别无选择,只能感到沮丧。

在一次暴风雨的夜晚,他们发现一艘汽船撞毁在一块岩石上。哈克提出了到船上去找一下值钱的东西。吉姆极端反对这个提议,因为他担心船上会有看守。不幸的是,碰巧船上发生了谋杀。吉姆和哈克很害怕,他们打算下船,却发现他们的木筏不见了。哈克迅速行动找到凶手的船,而吉姆却说他自己都吓坏了,一点力气也没有了,不能再走了。他们侥幸从沉船逃脱后,吉姆告诉哈克当他们遇到麻烦的时候他脑子里的想法:他说他不想冒更多的险了;他说当他想爬上木筏却发现木筏不见了的时候,他差点死掉,因为他认为这是他所有的一切;还说如果他没有得救就会被淹死了,如果他得救了,谁救了他也会将他送回到华特森小姐那里以期获得奖励。

吉姆似乎对自己的人生非常悲观,在困难发生是很容易变得灰心丧气。他无法在身处险境的情况下想出脱身的法子。在多数被困的情况下,绝望是他惯常的情绪。在他被“国王”和“公爵”贩卖的场景中,他没有寻找到任何逃生的机会。这中安排可以再次证明作者本人对于吉姆的轻视。在小说中,黑人吉姆无疑是一个懦夫,能力和勇气比不过一个十几岁的青少年。

1.3 迷信的吉姆

从哈克在杰克森岛遇到吉姆开始一直到故事结束,吉姆对迷信和民间传说的热衷从未间断。尽管吉姆对于一些符号和征兆坚信不疑看上去有些愚蠢,结果他的许多信仰却真的切合现实或者预示了一些事情的发生,这一点很让人好奇。跟我们大多数人一样,哈克刚开始也觉得吉姆相信那些迷信很愚蠢,但最终却发现自己不得不感谢吉姆对于世事的深刻了解。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吉姆的迷信是其接受社会经验的一种途径,并提醒读者社会的主流习俗并不总是正确的。

然而,吉姆的迷信与哈克相比是相当的不同。哈克只是一个男孩,他的迷信更孩子气。哈克想要知道他父亲打算将干什么。但是小毛球并没有告诉哈克任何他不知道的事情。它只告诉他像你会受伤,但后来你会好起来的,把事情忘了吧等这样一般的事情。吉姆是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奴隶,没有很多的知识。他很无知,容易相信事物。他不仅相信小毛球有魔法,还被哈克戏弄过很多次。一方面,吉姆的迷信表明他很胆怯、无知、无助和顺从,对自己卑劣的社会地位无能为力,只能在迷信中寻求某种心理平衡。这是黑人的共同特征。另一方面,透过把吉姆描摹成一个迷信的人,吐温似乎在告诉读者因为他们的头脑被不切实际的迷信思想所占据,因此黑人无法找到正确的自我救赎之路。

2. 吉姆在小说中的不利地位

2.1 被愚弄者

在逃跑过程中,虽然哈克和吉姆之间培养了亲密的友谊,13岁的哈克起初是瞧不起吉姆的。他认为吉姆愚蠢,非常迷信,并有时捉弄他。有一次,哈克在洞穴里发现一条响尾蛇。他杀了那条蛇,把它放在吉姆的毯子里,觉得在吉姆发现时会有乐子瞧。结果吉姆被蛇咬伤了,他根本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还有一次在一个大雾天被激流冲散了。当两个人重聚的时候,吉姆讲述他的经历,哈克却说根本没有这回事,这只是吉姆自己在做梦而已。这使吉姆很不开心。哈克为何要如此对待吉姆这一点是令人深思的。但从两人的年龄来看,吉姆作为成年人被一个小孩儿愚弄反衬出吉姆的不受重视。

在最初他们在河上冒险的几个月里,哈克并不是全心地在帮助吉姆逃脱。这可以从他们几乎“接近”开罗的那一场景中看出来。当他们认为他们快要在开罗上岸的时候,吉姆兴奋地大声谈论他与家人重聚的未来计划。哈克看到吉姆得意的神情则感到厌恶,并为自己所做的一切感到羞愧。由此,我们看到,虽然吉姆明白自己是生活在白人的阴影之下,却未意识到自己被白人低估的程度。这反映出即使是在一个孩子的眼里,黑人也是不值得怜悯的。

作为一个再现奴隶制时期白人虐待黑人的现实主义作家,吐温对于在他的小说中对黑人表达了极大地同情。然而,站在黑人的立场上,他们所需的并不只是同情而是社会的认可。如果作者把吉姆描述成为一个英雄形象,对于当时的黑人来说,是要比同情更能让他们感恩戴德的吧。而现实却是:作品越受欢迎,读者越多,他们越烦恼。

2.2 被营救者

我们在这里回顾一下在汤姆已经得知吉姆被他的主人释放时对于吉姆进行营救的场景。汤姆没有偷偷溜进棚屋将吉姆救出,而是设计了一个将营救变得更加复杂的计划。吉姆对于两个白人小孩儿的计划全然不知,只能按照被告知的那样做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比如:让吉姆在磨石上刻题辞;把各种各样令人讨厌的小动物放进吉姆的牢房等。白人可以对黑人做任何事情,他们只是为了消遣。而一个非常担心未来和家人的囚犯则不得不遵守他们所有的指示。表面看来,汤姆做的事合乎道德,但他也不是发自内心的。他只是在利用一个机会捉弄吉姆。与善良的吉姆相比,汤姆的做法是不公正的。

2.3 看似欢乐的结局

吉姆终获自由。这是一个幸福结局,但对于黑人来说却不是如此。他所得到的自由并非是通过自身努力而得到,而是在其主人的怜悯之下所得。看来,黑人将不得不继续他们对于白人的依赖。黑人们并不快乐,因为他们还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去获得自由。吐温也并没有提供给黑人值得借鉴的方式去获得他们的自由。

结论

通过对上述分析,小说中黑人形象吉姆被放在了一个次要的位置。这解释了吉姆为什么没有像哈克那样在成为美国文学史上成为光辉灿烂的文学形象的原因。马克•吐温确实揭示了奴隶制的非人道,并指出认为奴隶制是合理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但他通过把吉姆塑造成为这样被动和无作为的人物将黑人在文学作品中的地位降低了。(郑州大学,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参考文献:

[1] 马克•吐温著,徐崇亮,赵立秋译. 《哈克贝里•芬历险记》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

[1] Cooly,Thomas《哈克贝里•芬历险记》 (诺顿美国文学评论系列)/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华文出版社,1999

[2] 李咏梅,黄晓梅. “自由还是奴役――解读《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吉姆的命运(英语)”[J]. 成功(教育),2008,(03):198-199

[3] 王迪生,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人物和主题”,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 04期

吉他社活动总结篇9

科特罗莎•诺娃高维奇是一名典型的吉普赛妇女,年轻时高挑的个子、妩媚的卷发,加上长摆的花裙,会让人不经意间联想起电影中的女主角“爱丝美拉达”和“叶塞尼亚”。如今的科特罗莎已是四个孩子的母亲,皮肤粗糙,脸上也有了皱纹,和年轻时相比,她少了些许浪漫,更多的是潦倒。今年8月,法国的气温屡创新高,但科特罗莎的心却冷到了冰点。她在法国已经生活了八年,虽然她和家人只能靠丈夫卖花维持生计,而且经常遭到驱赶,但她还是愿意待在这里,因为在老家罗马尼亚,她已一无所有。然而一周前,萨科齐总统一声号令,将她的住处所在的营地夷为平地,全家人被迫搬到了巴黎郊区的一个体育馆内。祸不单行的是,科特罗莎听说已经有同胞被陆续遣返回国了,这让她感到了一丝心寒和恐惧,自己会不会是被遣返的下一个?

都是因为上个月圣艾尼昂市发生的事情!科特罗莎琢磨着自己何以沦落至此的原因,不禁心生抱怨,摇头叹息。7月18日深夜,法国圣艾尼昂市警察进行交通检查,一个叫做路易奇•杜格纳的22岁吉普赛青年因无照驾驶和涉嫌偷窃在警察的眼皮底下夺路而逃。法国警察也不是吃素的,在一阵007式的追击和枪战之后,将路易奇击毙。然而事情并未就此结束。近年来,法国的一些团伙或组织形成了与警察作对的“习惯”,当自己的人被警察打死时,就必须要有所“反应”。在路易奇出事的当天晚上,50多名手执斧头和铁棍的吉普赛人包围了当地警署,砸掉警局招牌,砍倒大街上的树、焚烧汽车、国旗,还捣毁了一家面包店。法国当局不得不派出大量警力,并增援300名武装军人,以平息骚乱。

这件事成为萨科齐政府大张旗鼓地把流浪的吉普赛人送回老家的理由。7月28日,萨科齐在爱丽舍宫召开特别会议,讨论国内安全形势并出台数项有关规范“旅居者”和罗姆人(吉普赛人)居留情况的措施。会议认为,吉普赛人居住的帐篷是犯罪活动的发源地,不仅存在非法交易,还进行儿童乞讨及活动。接下来的三个月,近一半的非法帐篷将被拆除,而“非法滞留”的吉普赛人也将会被陆续遣返。

于是,包括科特罗莎家在内的吉普赛人营地陆续被铲平。为了表达对当局的不满,8月15日,吉普赛团体首次发动大规模示威抗议,出动250多辆汽车、卡车与大篷车,封锁了法国西南部城市波尔多郊外加伦河上的一座重要桥梁。赶来维持秩序的警察与示威民众发生了肢体冲突,甚至使用了催泪瓦斯,六个多小时的僵持后,吉普赛人最终没有敌过荷枪实弹的警察。

抗议并不能动摇萨科齐总统的决心:任凭你们怎么折腾,还是要回老家!从8月19日开始,流离失所的外籍吉普赛人开始陆续被遣返,法国内政部长布赖斯•奥尔特弗表示,到8月底,将会有950人被遣返回国。而吉普赛人的选择只能是:要么拿着每人300欧元(小孩100欧元)的补偿金“自愿”回去,要么就被强制遣返。

为什么是吉普赛人

科特罗莎不明白,萨科齐总统整顿社会治安为什么非要拿自己和同胞们开刀,我们究竟做错了什么?这还要从吉普赛民族本身讲起。

在最近媒体对吉普赛人铺天盖地的报道中,最常见的是“罗姆人”一词,除此以外,茨冈人、波希米亚人、玛姆什人、辛迪人、阿什卡人……这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名字都是指同一民族。“吉普赛”一词源于西欧人的误会,误以为他们来自埃及,于是称之为“埃及人”,而“吉普赛”(Gypsy)是“埃及”(Egypt)的音变。实际上,吉普赛人起源于印度西北部,十世纪前后开始向世界各地迁徙,成为一个以流浪为特点的民族。随着时间的推移,“吉普赛”一词逐渐有了歧视色彩,于是在1971年,他们召开了一次世界范围的代表大会,规定了自己的语言和旗帜,同时决定自称“罗姆人”,并正式要求国际承认“罗姆人”是一个单独的民族。“罗姆(Rom)”一词在吉普赛语中是“人”的意思,同时他们也通过这个名字表明自己是罗马人的后代,以示高贵。

除了“吉普赛人”和“罗姆人”以外,其他的名字主要来自吉普赛人所在的流浪地区,是当地人给他们取的特定称谓。例如在法国一些地区称他们为波希米亚人,西班牙人称他们为弗拉门戈人,俄罗斯人称他们为茨冈人,希腊人称他们为阿金加诺人,伊朗人称他们为罗里人,等等。中国没有这个流浪民族,便借用了英国人对他们的称呼――吉普赛人。

一直以来,众多文人墨客用“浪漫”和“无拘无束”来刻画吉普赛人,如雨果名著《巴黎圣母院》中的爱丝美拉达,梅里美的“卡门”,普希金长诗《茨冈》中流浪的茨冈人,而中国人最熟悉的莫过于墨西哥电影里的“叶塞尼亚”。但在现实中,吉普赛人的生活状况与艺术作品中的描绘有着天壤之别。在巴黎的街头,随处可见穿着花色长裙、领着幼小儿童行乞的吉普赛妇女。由于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他们难以在主流社会中找到比较稳定的职业,这就造成了大部分吉普赛人的贫穷。用塔罗牌占卜、舞蹈表演是他们传统的赚钱手段,除此之外,为了生存,许多人不得不铤而走险地做一些偷窃、贩毒、等违法的事情,给当地社会治安带来麻烦。

在全世界1000万左右的吉普赛人中,有80%分布在欧洲,主要在东欧。2004年欧盟东扩后,东西欧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上欧盟内部各国居民都享有在别国三个月的合法居留期的规定,刺激了东欧大量的吉普赛人涌向意大利、法国、德国、荷兰等发达国家。在法国,吉普赛人被分为了两类,一类是拥有法国国籍的人,除少数人外,他们大部分已经放弃了流浪生活,被称为“旅居者”;另一类是外来的吉普赛人,主要来自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有一万人左右,被称为“罗姆人”。“罗姆人”大多保留原国籍,过流浪生活,在巴黎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罗姆人”搭起的帐篷。他们点起篝火,自娱自乐地唱歌跳舞,追逐嬉戏,使当地环境每况愈下,居民怨声载道。“罗姆人”也因此成为法国政府遣返的主要目标。

正因如此,7月份以来,当法国混乱的治安使萨科齐总统不得不用“战争”一词来形容时,总统首先想到的治理对象就是吉普赛人。

自然,科特罗莎家搭在高速公路下的帐篷逃不过被拆的命运。

“令法国感到耻辱的夏天”

“我虔诚地祈祷上帝的原谅,让萨科齐先生心肌梗死。”不久前,法国71岁的教区神甫亚瑟•黑维特在做完通常的弥撒后,用令人咋舌的祷词“问候”了萨科齐总统的心脏。长久以来黑维特神甫致力于改善吉普赛人的生活状况,政府出台遣返政策后,他立刻将所获得的国家勋章退还给了内政部长,以示“对吉普赛人发动的这场战争”的抗议。

按照欧盟的法律,各成员国公民都享有在欧盟范围内自由流动、谋生的权利。因此,当遣返行动开始时,罗马尼亚和法国就掀起了“口水战”。罗马尼亚外长批评巴黎的遣返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可能导致走向民粹主义,引发排外情绪。法国则针锋相对地反击,按照欧盟劳动力市场保护协议,如果罗马尼亚人和保加利亚人在法国停留三个月且不能证明他们有经济来源继续停留,法国可以将他们驱逐出境。同时,法国政府还添油加醋地指责罗马尼亚不负责任:欧盟为帮助吉普赛人融入社会,援助罗马尼亚政府数十亿欧元。吉普赛人表示,他们没有见到这些钱,生活也没有改善,在本国仍然受到歧视。法国有些媒体甚至炒作说罗马尼亚当局将大把的欧元揣进了自己的腰包,挪作他用,对此罗马尼亚政府当然不肯承认。

除了罗马尼亚,欧盟内部、联合国,甚至梵蒂冈的教皇也向萨科齐政府扔出了“板砖”。 8月17日,英国《泰晤士报》以“萨科齐驱逐罗姆人令人回忆起盖世太保”为题,批评法国“排外”。欧洲议会社会主义者团体8月26日表示,法国对吉普赛人的驱逐违反了欧盟关于人民自由活动的法律,并要求欧盟委员会和欧盟理事会对此进行有针对性的立法。

在8月27日闭幕的联合国消除种族歧视委员会第77次会议上,法国的吉普赛人问题成为委员们讨论的重点,委员会指责法国的遣返行动“并非基于真正自愿和自由选择的基础”,法国政府的做法可能使吉普赛人成为“具有种族主义特征的暴力升级的受害者”。萨科齐政府的多数高官也毫不示弱,当天,回击说法国在处理吉普赛人问题上遵守欧盟法律和国际法规定,拒绝接受联合国消除种族歧视委员会在有关法国履行《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报告中的“夸大”和“混淆事实”的结论。

如果说萨科齐可以将欧盟和联合国的批评置诸脑后,那么在天主教徒占多数的法国,教皇的意见他不得不要认真对待了。在8月的一次弥撒中,年迈的本笃十六世一改用意大利语和英语讲话的习惯,刻意用法语对萨科齐总统表达了规劝之意:“我今天讲话的旨意是,所有的做法都将受到惩罚,我诚恳呼唤大家对民族多样性的尊重。”虽然教皇没有明确指出对法国政府的不满,但聪明的法国人心知肚明,于是赶忙派内政部长向巴黎的枢机主教作了解释。

然而,最让萨科齐总统如坐针毡的还是来自法国国内的反应。连日来,法国主要媒体,几乎一边倒地抨击萨科齐政府针对吉普赛人采取的措施。9月4日,法国各地数以万计的群众走上街头,抗议政府的驱逐政策。左翼政党更是众口一词地谴责,将总统萨科齐遣返吉普赛人的决定称为“为了选票”而采取针对一个特定族群的歧视与排斥。法国社会党总书记、里尔市市长奥布里直言不讳地说,萨科齐政府的所为“在违背共和原则方面又迈出了一大步,他们要通过极不公道、极可能违宪的特殊法律,损害法国形象和价值”,今年夏天是“一个令法国感到耻辱的夏天”。

萨科齐的“难言之隐”

既然反对声浪如此高涨,法国政府为什么还要固执己见呢?萨科齐总统自有“难言之隐”。

事实上,法国强制遣返游动移民已经持续许多年了。据法国内政部统计,去年全年,法国就向罗马尼亚及保加利亚遣返了44批、共万余名非法滞留的移民,其中30%是强制遣返的。只是,以往的遣返一直低调进行,没有引起舆论的太大关注,而此次驱赶吉普赛人有些兴师动众,所以舆论普遍认为,这是萨科齐在政治上笼络人心的一次“作秀”。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法国的经济状况急转直下,复苏无力,萨科齐政府已经把明年的经济增长预期由2.5%降为2%。与经济不景气相伴而来的是高失业率,大街上越来越多游手好闲的人,社会治安自然越来越差。令萨科齐心烦的还不止这些。为了给法国人赚面子,萨科齐花费1.7亿欧元购进了一架总统专机“空中萨科齐一号”,翼展比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专机还要长两英尺。但法国人显然不想给总统面子,媒体斥责萨科齐这是用公款满足私人享受,甚至还想往飞机里装浴缸!为了政绩,萨科齐在7月推出了退休法草案,将法国人的退休年龄从60岁延长到62岁。想早点退休的法国民众当然不干了,纷纷走上街头抗议总统的一意孤行。本来这就够乱的,谁料在7月底,退休改革制度的设计者、法国劳工部部长韦尔特又惹上了麻烦。韦尔特因卷入欧莱雅集团继承人贝当古偷税案遭警方传唤。不仅如此,法国媒体还捕风捉影,爆料在2007年大选期间,萨科齐曾收受欧莱雅女老板15万欧元政治献金!萨科齐这回纵是浑身是口也说不清了!在接受法国电视二台长达一小时的采访中,人们发现总统一夜间生出许多白发。萨科齐用缓慢的语速为自己辩解:“我被描绘成为一个20年来出入贝当古家、怀揣装着现金信封的人。我感到受到了侮辱。你能想象我当着那么多人,怀揣着信封离开?”

种种的麻烦事把萨科齐推向了深渊。8月,在法国著名政论周刊《Marianne》的封面上,萨科齐照片旁边醒目地标注着“共和国的饭桶”一词。法国《解放报》最近公布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55%的法国人希望议会主要反对党社会党在2012年的下届总统选举中获胜。

为了挽回颓势,总统必须想办法争取民心。萨科齐素有“治安警察”的称号,整顿治安一向是他的长项,而遣返吉普赛移民无疑是一步奇招,它迎合了西欧各国民众反吉普赛人的情绪。近年来,针对吉普赛人的暴力事件在欧洲各国频发。就在法国遣返吉普赛人的时候,8月30日,斯洛伐克发生了一件骇人听闻的事情:一名男子闯入一家吉普赛人的公寓,开枪打死七人,打伤15人,最终饮弹自杀。法国《费加罗报》最近登载的一份民意调查显示,65%的法国人还是认可遣返吉普赛人的做法,69%的法国人同意拆除吉普赛人的营地。

吉他社活动总结篇10

    塔吉克族的经济文化生活在多语使用环境中健康发展,这些语言的相互作用以及功能的相互补充奠定了其良好的语言生态环境,其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表现在塔吉克族的内、外语言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语言生态环境包括外生态环境和内生态环境,而外生态环境由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和人群环境四部分组成,内生态环境指语言各构成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有机组合。”[3]

    (一)内生态环境———母语使用保持着良好氛围及发展态势

    中国塔吉克族虽然没有文字,但其在强大的民族文化保护意识下,在长久的传统民族生活环境中,其语言实现着社会生活自足的基本功能,并未出现母语转用、弃用现象。根本原因在于,传统文化植根于语言生活。“传统文化对塔吉克族意识结构起着决定作用”[4],换句话说,塔吉克族的很多传统文化形式决定了母语维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塔吉克族社区中,家族和大家庭的‘组织替代’作用十分明显和突出,家族和大家庭在塔吉克社区中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功能、文化娱乐功能、教育功能,而且还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控制功能”[5]。依此来看,塔吉克族社会秩序的维护、社会规范的遵守、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教育的提升都由“家族和大家庭”这个基点出发,而“家族和大家庭”这一核心的维系者就是母语。没有文字的中国塔吉克语在社会生活中非常活跃:一方面她是塔吉克族日常生活、节日礼仪、社会往来等活动中唯一选择的语言,另一方面塔吉克族在文学创作和娱乐活动中仍坚持使用塔吉克语,如歌曲、民间故事、传说、谚语、谜语等口头文学的创作与传承。即使是接受十余年的维吾尔语言文字或汉语言文字正规教育的塔吉克青年亦是如此。而且在塔吉克族的民间社会交流中更多地保留了形式上固有的古朴状态。例如,塔吉克语在语言接触中新生了大量的维吾尔语和汉语借词,这些借词绝大多数限用于文化教育以及公务往来中,其在民间生活中却极少出现。以“请柬”一词为例。以“家族和大家庭”为基础组织单元的塔吉克族非常注重礼仪,其婚丧嫁娶均会邀请亲朋往来,但“请柬”一词目前仍未被借入,因为其民族始终保留着话语邀请或“递烟以示意”的传统“请柬”形式。

    (二)外生态环境———他语接纳拓宽了语言使用的时空范围

    在政治、经济、文化、家庭结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塔吉克族语言发展呈现出既重视母语良好发展,又努力实践双语(多语)使用的突出特征。塔吉克族对语言发展的态度表现在两个方面(见表13、14):一是坚持包括母语在内的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有着明显的地理区域性特征。一被测对象说“在新疆,如果只会说塔吉克语,在大多数地方根本无法交流,甚至连食物都没法买到,只能干瞪着眼睛。”二是正视汉语的强大社会功能,一被测对象表示“学好汉语可以走出大山、走向全国,因为汉语全国人民都在用,是我们进行社会交往、外出工作的必需工具”。塔县的多民族聚居决定了其自然生态和人群环境的多样性;而其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的丰富性则进一步强化了塔吉克族宽容而开放的语言态度。塔吉克族对双语或多语学习持绝对支持的态度。“塔吉克民族的突出特点就是较强的心理包容能力。”“在塔吉克人群中,掌握语言种类越多的人越有地位。所以,塔吉克族虽然远居祖国西南大门,千年一贯制的多元文化包容心理在客观上使他们避免了‘民族隔离’。”[4]具体表现:多语种的广播、电影、电视、图书逐步走进塔吉克族家庭生活。截至2009年,塔县中波台通过4个频道向全县乡村转播汉、维、哈、柯四个语种的节目;电视台总计转播42个频道的节目,其中维吾尔语3个,哈萨克语1个,同时开始自办维、汉两个语种的节目频道和栏目。县文化馆积极推动文化下乡活动,向乡村文化室赠送图书、推动读书活动。这些维吾尔语、汉语节目和图书虽然进入范围大小不同、步伐差参不齐,但价值在于:社会文化环境的改变使原本生活在信息以口耳相传阶段的塔吉克族群跨越了时空限制,社会发展与现代科技进入了他们的现实生活,它带给塔吉克族科学、丰富的生产生活观念,而从语言生活的角度,它则伴随着以上语种的规范语言文字的引导和学习。这种社会文化环境的改变将快速拓宽塔吉克族的语言生活空间、提升塔吉克族的语言生活质量。

    综上,塔吉克族语言生态环境良好,生态系统运行基本稳定。但从另一方面总结,大多数塔吉克族居住于对外联络不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文化生活相对单一的帕米尔高原,故而其语言环境变化相对缓慢,从表5~8能够看出,多语种媒介这一促进语言生活环境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在影响高原居民的语言生活时,其速度较慢、范围较窄。所以正视塔吉克族语言使用现存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语言使用调节举措,将是提高塔吉克族语言生活水平和质量,让塔吉克族快速迈向现代化生活的必要途径。

    二、塔吉克族语言使用现存问题与发展对策

    (一)优化内生态环境,丰富语言要素之词汇,促进语言“有机生长”

    塔吉克语中反映现代化生活的新词新语较为贫乏,科技类、经济类、信息类词汇需要尽早进入塔吉克族的文化生活。现代经济文化生活对语言有着现代化的要求,即现代化词汇的使用和创新,而语言能否传播现代化信息一定程度上又决定着其语言功能、语言地位。塔吉克族保留着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反映出的语言生活也以传统为主。如“在市场化招商引资的经济运作中,塔吉克族正在改变过去‘轻商、恶商、贱商’的旧观念,努力实践着‘亲商、爱商、助商’的新思路”[4]。但从塔县县城商户数据统计来看,塔吉克族商户在调研的三个街区300余家商户中仅有7家,仅占约2%的比例,而且其主营产品也多限于塔吉克族传统服装、饰品及工艺品方面。这一现象说明塔吉克族的经济类词类的发展需求小,用途少。中国各民族的共同发展要求塔吉克族必须面对并不断融入这经济建设、科技发展、文化传播日新月异的社会,而拥有、学习并使用这些反映现代化生活的新词术语就是其重要内容之一。

    (二)改善外生态环境,构建有效的多语种协同进步的语言生态环境

    国内塔吉克语广播电视存在空缺,但维吾尔语、汉语采编应设相应民族生活专栏、专题以满足塔吉克族受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目前使用塔吉克语进行媒介传播的都是境外节目,而出于国内文化安全的必要性考虑境内不转播境外节目。在面对国内影响塔吉克族语言使用最为重要的维吾尔语媒介,“超过半数的受众认为民族类节目办得不太好,认为对本民族有发展作用的占41.8%,认为没有的占50.9%,认为作用一般的占7.3%。”[6]所以,我们应重视塔吉克语言的广播电视节目“,挖掘与民族生活、生产、文化、政治相关的题材,揭示该区社会生活底蕴并给人以深刻启迪与引导的信息,满足塔吉克族受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6]当然,中国目前没有使用塔吉克文字的现实是无法采编塔吉克语广播电视节目的重要因素。而民族出版社出版的由曾钫编写的《汉英塔吉克语900句》前言中有这样一句话“本书用拉丁字母拼写塔吉克语,试图在中亚各国的语言拉丁化进程中,初步做一次尝试”,那么专业人士是否可开拓“用拉丁字母拼写塔吉克语”等方式来采编适量节目呢?当然,更主要的措施是提高境内其他民语言频道节目质量,让各民族受众爱听、爱看,让其真正感受精神文化的价值。

    (三)改变语言教育环境,关注文字学习,奠定培养书面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的基础

    塔吉克族双语(多语)学习存在着语言生活环境不佳的问题,而这一问题与文字密切相关。以乡村双语(多语)语言生活环境为例。塔县虽属于民族语言服务多样化地区,但目前其乡村民族语言的多样化仅停留于双语(多语)人的口语日常生活交际范围,而文字媒介极为欠缺。统计314国道经过的达布达尔乡和塔合曼乡的服务行业牌匾和公共设施领域的宣传条幅,两地共9家商铺均无牌匾,而宣传标语也仅有全疆统一印制的关于计划生育政策、关爱女孩、扶贫政策以及移动通信广告等内容的10幅维汉双语张贴物。在访谈中,当要求测试受访对象对这些张贴物进行识读时,他们绝大多数表示不认识或不明白什么意思。究其原因,中国塔吉克族没有文字,因而形成了一个特殊的语言生态链条:没有文字概念的家庭教育导致文字学习意识淡薄的学校教育,文字学习困难的学校教育导致受教育者主观忽略文字学习的社会教育,这一不良循环在塔吉克族群中表现较为明显。笔者建议政府在坚持广播电视深入百姓生活的同时,多使用维吾尔文、汉字在农牧区村落、农牧民房前屋后进行富农(牧)政策、科普知识、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文字宣传,更重要的是乡村干部在走入农户时更多地发放科普、卫生、健康类小书册并给予适时引导和讲解,从而让塔吉克族农牧民,尤其是担当家庭教育启迪者的妇女尽早建立良好的文字识读意识,逐渐让塔吉克族的语言使用从口语日常交流延伸至文字阅读空间的丰富和发展。笔者认为只有双语(多语)使用环境的全方位塑造以及学校双语教育的稳妥推进,才能真正实现塔吉克族语言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