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的民俗文化十篇

时间:2023-10-09 17:12:21

当地的民俗文化

当地的民俗文化篇1

关键词:贵州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民俗文化得到大力的弘扬,并成为区域内部向外界展示本土形象的重要旅游资源。将民俗文化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并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作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根本核心,推动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虽然对于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能够追溯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但对于贵州省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较少,本文以贵州省为例进行研究,对该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一、贵州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

贵州全省近4000万人口当中,少数民族的人口数量高达1500万人,占贵州省总人口数量的38.98%。在众多的少数民族当中,主要包括:侗族、苗族、水族、瑶族、布依族、土家族等大型并世代居住在贵州省的少数民族多达17个。这也是贵州省民俗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的关键。同时,贵州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生活习惯、风俗习惯以及语言习惯等构成了民俗文化的基本内容。

在贵州省的民族大家庭当中,各个民族当中的民俗文化交相辉映,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特点。由于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丰富多彩,并具备大量的旅游资源,贵州省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得到推动,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景象。针对贵州的各个地区,都能够发现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存在。针对贵州省内某一地区来说,其体现的是贵州省内民俗文化的“孤岛”,针对贵州省的整体布局而言,由各个“孤岛”形成“千岛”奇观。这些文化各具特色,体现着不同的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贵州省当地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相对较晚,历时十余年的时间,目前这一领域市场开发的前景较为广泛。随着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使得当地旅游收入逐年增加,对当地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2009以来,随着我国对生态旅游、民族旅游业的不断重视,贵州省凭借着这一推动力以及自身具备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大力的发展旅游业,使得该地区在目前民俗文化旅游相关产业的贡献率超过53%,并且具备持续增长的趋势。

二、贵州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1.当地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滞后,宣传力度不达标并且与现代旅游行业的发展严重脱节,不能够满足旅游开发的根本需求。由于贵州省的少数民族众多,并且民俗旅游景点多分布于群山当中,这些地区较为偏远,交通欠发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交通问题是阻碍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关键问题,由于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不能够满足旅游开发的需求,导致开发的效率低下。同时,全省各个地区接待游客服务的住宿环境以及条件较差,在旅游旺盛的季节明显存在床位不够,并缺乏星级宾馆满足接待需求,这一方面的问题主要存在偏远山区当中。由于该地区是当地人世代生活的区域,依旧沿袭传统的生活以及生产方式,导致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受到破坏,当地居民对于旅游文化重视程度低下,不能够参与以及自主的保护当地的民俗文化,严重的影响旅游文化的开发。

2.整体上缺乏统一的合理规划。贵州省在民俗文化旅游文化的开发过程中,除少数民俗景区外,贵州省内的大多数已经获得开发的民俗文化旅游景区未获得科学合理的规划以及评估,导致全省在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过程中,缺乏实地的调查以及整体规划,造成景区分布不够合理,呈现出混乱状态。由于贵州省内的多数民俗文化的旅游景区都分布与村寨当中,开发以及建设的方式普遍采用粗放式开发模式,只为追求近期的利益回收,缺乏长远发展战略眼光的布局,造成不合理布局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产生,导致民俗景区与民俗景区、民俗景区以及非民俗景区之间的不能够得到良好的衔接。体现了民俗文化的层次较低,缺乏配套设施的建设,导致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经济效益不尽人意。

3.民俗文化生态资源开发等相关体制落后。当地在开展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当地政府主管部门与民间组织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扶植力度低下,缺乏对开发与保护的必要专项资金的科学管理,经营管理呈现出混乱的状态。由于政策扶植以及相关体制的落后,造成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发展受到阻碍。同时,民俗文化是反映当地发展情况以及风俗习惯的关键内容,但具体涵义在进行实际开发过程中被歪曲,为了经济收益可以迎合游客,导致民俗文化的传承遭到破坏。因此,加强旅游资源体制建设,保证民俗文化的大力弘扬,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重要作用。

4.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人才匮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人才匮乏是影响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得关键。目前,贵州省内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人才奇缺,边远山区民俗文化的发展需求属于当地民俗文化的人才进行推动,保证当地民俗文化得到弘扬,但目前旅游资源开发人才并不愿意到偏远山区从事旅游资源的开发工作,导致民俗文化在开发的过程中缺乏优秀的人才进行推动。同时,由于当地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展,主要聘用外地的人员担任民俗文化景区的管理者以及向导,但其并不懂得当地民俗文化的具体含义,造成理解上出现偏差,并由于对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以及习俗缺乏理解,造成旅游资源开发受到影响。

三、促进贵州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策分析

1.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保证贵州省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内容,只有将基础设施不断的完善与发展,才能够在根本上保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由于民俗文化的旅游景区位于村寨当中,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应该给予政策支持,保证村寨交通的基础建设与完善。在满足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促进偏远地区的发展,促进区域内部经济的不断发展。同时,旅游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住宿条件,政府以及管理者应该充分的重视住宿条件的改善,满足游客的实际旅游需求。群众是整个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中的重要因素,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应该充分重视民众的环保意识以及参与程度,保证民众参与到民俗文化旅游当中,推动民俗文化的传播,展现地域特色,推动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2.进行统一规划以及合理布局。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地域性较强的特点,并且其中涉及到多方面的综合性因素。其中地理条件、文化条件以及社会经济条件都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在进行实际的开发过程中,应该重视资源的合理规划,制定科学有效的开发模式。首先,在具体规划时,应该充分的考虑地域文化的特色,从当地的旅游资源层面出发,保证将该地区内部存在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将具体的民俗文化特色进行凸显。将景区的设计进行整体规划,有效解决区域内部景点分布不均的状况;其次,在贵州区域内部的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应该充分重视“点”与“面”的关系,保证多方位多角度的发展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打造区域内部的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充分的降低经营成本;最后,在开发贵州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应该贯彻并落实民俗文化的保护性原则,以保护为根本内容进行建设,保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在保护中谋求发展。实现自然生态以及人文生态相结合,促进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高效发展。

3.充分协调各方关系。由于贵州省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过程中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并且受到制度因素以及人文因素的影响,造成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缓慢。因此,需要充分的协调各方关系,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将政府、民众以及当地开发商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保证当地民俗旅游文化的开展能够打破以政府为主导的局面,将当地民众的地位进行提升。鼓励民众积极参与到民俗文化旅游当中来,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以及监督机制;第二,处理好人、自然以及民俗文化等方面的关系,将三方关系进行充分的协调,保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将传统民俗文化进行保护,避免过度开发产生的负面影响;第三,协调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在追求经济效益的情况下应该重视社会效益,加强贵州地区人文环境、生态环境以及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工作,切实的让当地民众感受到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带来的福利。

4.加强民俗文化旅游人才培养。人才是保证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贵州省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需要大量的人才进行保障。因此,在实际开发的过程中,需要将民俗文化的保护工作与贵州省的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列为同等重要的位置。对于贵州地区旅游专业人才的实际培养,需要重视传承。可以通过家族传承、社区范围内的人才培养等方式推选出更多促进民俗文化发展的以及旅游管理的人才,保证人才对民俗文化的充分掌握;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可以充分的运用学校教育的优势,通过专业化、系统化的学校专业的教育与旅游地的实践训练相结合,打造一支具备高素质的旅游人才团队。

四、结论

“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这是对贵州地区美好风光的诠释,同时也是对该地区旅游资源的充分肯定。贵州省旅游资源的开发不光是自然风光,还有独特的民俗风情。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在该地区定会取得蓬勃的发展,带动整个贵州省旅游经济的增长。大力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对推动该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曾石.贵州省苗族服饰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及开发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2.

当地的民俗文化篇2

一、引言

民俗旅游的兴起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时代进步的体现。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开发不仅给我国带来经济效益,也给我国民俗文化提供传播渠道,大力弘扬中国民俗特色。因此,民俗景区的开发不仅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形成独特的文化特色,树立独特的文化形象,而且有利于丰富文化内涵,培育文化,树立良好的主体形象。由此可见,民俗旅游景区的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民俗旅游概述

(一)民俗旅游的含义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与完善,民俗旅游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凭借其自身的特点,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增添了许多丰富多彩的因素,同时对我国旅游文化也有着深远的影响,那么什么是民俗旅游呢?

所谓民俗旅游就是指人们离开惯常住地,到异地去体验当地民俗的文化旅游行程。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民俗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旅游,因为,民俗文化作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内容,由于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因而,旅游者通过开展民俗旅游活动,亲身体验当地民众生活事项,实现自我完善的旅游目的,从而达到良好的游玩境界。目前民俗旅游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活文化、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口头传承文化、民间歌舞娱乐文化、节日文化、信仰文化等等。由此可见,民俗旅游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也是独具特色的,它涵盖了当地的风俗习惯,贯穿了整个地区的风土人情,将民俗文化体现的淋漓尽致,与此同时,它的发展不仅仅可以增添当地的民俗文化气息,同时也可以完善我国旅游业的文化发展,对我国旅游业有着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二)民俗旅游景区的类别

提到民俗旅游景区,它也有其自身不同的类别,旅游景区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成为旅游资源,它主要分为两个类型,第一是自然旅游资源,另一个则是人文旅游资源。

首先,对于民俗旅游景区的类别而言,自然旅游资源是其最基本的类型,它主要包括:地质地貌旅游资源、水体景观旅游资源、气象气候旅游资源、生物旅游资源等等,这些自然旅游资源与当地的地理位置以及原本的生态环境有着必然的联系,同时也受到其一定的限制与影响。除此之外,另一方面就是人文旅游资源,它主要包括:文物古迹、古典园林、文学艺术、宗教文化、城乡风貌、现代设施、当地的民俗风情以及饮食购物类等等,这些方面主要是由于当地民俗地区文化设施的改善与风土人情的具体体现。

(三)民俗旅游景区开发的特点

对于每一个民俗旅游景区来说,它的开发都具有一定的特点,其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文化性与生态性。这也是民俗旅游景区最根本的两大特点,以下就对这两个特点进行详细的分析。

首先,对于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开发来说,文化性是其自身最主要的特点。所谓民俗文化,不言而喻,在民俗旅游景区的开发中,文化是明显的,突出的,而恰恰是因为这种民俗文化的突出,民俗旅游才同其他形式的旅游有所区别。民俗旅游不仅仅单方面的指农村旅游,它们二者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本质性的区别。因为农村旅游指的只是农业活动,而反过来说,农业活动也不能简单的概括成民俗旅游。因为与农村旅游相比,民俗旅游的文化风俗习惯会更加突出,旅游景区当地的风土人情会更加明显,民俗旅游的范围较广,文化性较强;其次,民俗旅游景区开发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生态性,它的生态性又包括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自然生态无非就是指在开发民俗旅游景区的过程中要坚持保护原有的生态环境,减少当地自然资源的滥用,而社会生态就是指保持当地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等等。所以说,在对民俗旅游景区进行开发的时候,就要发挥其自身的文化性也要保留其原有的生态性,这对于民俗旅游景区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三、当前我国民俗旅游景区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整体性,存在地方政府监管与指导缺位的问题

目前来说,我国民俗旅游景区在开发的过程中必然会存在许多问题,首先,民俗旅游景区的开发缺乏整体性,也就是说缺乏整体的全面的规划,存在地方政府监管与指导缺位的问题,这也是影响我国民俗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根本问题。

对于我国民俗旅游景区发展来说,它的旅游管理体制还尚未形成一个统一保护、整体开发、合理利用资源的管理格局。这主要是两个方面问题导致的:一方面,在开发过程中缺乏整体的、全面的规划,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等相关部门管理层工作重心的偏离,再加上我国的旅游业起步较晚,就会导致民俗旅游景区在开发的过程中出现资源破坏、生态环境恶化、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等一系列的生态问题。而且,相关部门指导的缺位会使旅游景区的开发失去控制,就会导致对民俗地区的盲目开发,这不仅仅失去了民俗文化旅游景区原本的生态价值,对于整个民俗地区的经济发展来说也是一种巨大的损失。与此同时,更加失去了政府监管等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性与合作关系,不言而喻,在我国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开发过程中,整体的、全面的规划,以及政府的监管与指导对于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发展来说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二)创新性不足,存在模仿之风盛行的问题

在我国许多行业中,都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模仿跟风的现象,即后进入行业的企业或商家总是选择复制、模仿前者的竞争策略来打开市场。同样,在我国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开发过程中,也同样存在着创新性不足,模仿之风盛行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而言,创新性的缺乏体现在了许多方面。例如:景区主题方面、品牌塑造方面、旅游产品方面以及公共基础设施方面等等,这些综合因素创新性的缺乏不仅仅会导致自身发展的滞后,还会使其降低市场竞争力,逐渐失去消费者,失去市场,无法实现经济效益。除此之外,模仿之风已经成为旅游景区开发的关键性问题,大量的效仿不仅仅会是民俗地区失去自身的特色,失去民俗旅游业发展的意义与价值,与此同时,也无法使自身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还会随时面临着优胜劣汰的危机,所以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发展要进行大胆的创新,打造出真正属于自己的品牌。

(三)参与性不强烈,存在项目内容过于简单的问题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消费者的参与对其自身的发展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决定作用,然而,参与性不强烈,存在项目内容过于简单也是我国民俗文化旅游景区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旅游景区的项目内容的缺乏不仅仅无法吸引到旅游消费者,同时也不能够集中体现出民俗旅游景区的内在价值,所以就进一步导致了参与性的缺乏,这样的恶性循环对于旅游景区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四)持续性不长久,存在重开发、轻保护的问题

在我国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发展中,对于旅游资源的重开发、轻保护,也是目前存在的一个较严重的问题。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某些企业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将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生态价值转化成了商业价值,不顾盲目开发的后果,破坏生态,再加上相关部门缺乏对旅游环境的重视与保护,大大缩短了旅游资源以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这对于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开发来说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损失。

(五)真实性不高,存在生造景观或虚假民俗的问题

除了上述存在的问题之外,在我国民俗文化旅游景区发展中还有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民俗旅游景区真实性不高,即在实际的情况中,某些旅游景区出现了生造的现象,这不仅仅会导致民俗旅游景区失去其自身的价值,还容易导致民俗文化的混乱,除此之外,对于旅游景观的虚假生造也是对当地民俗文化的一种不尊重,所以说,提高旅游景区的真实性对于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发展来说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四、进一步加强民俗旅游景区开发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一)强化监管指导工作

在文章上部分集中阐述了我国民俗文化旅游景区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所以,为了解决旅游景区开发缺乏整体性,以及地方政府监管与指导缺位的问题,这就要求在对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开发过程中强化监管指导工作。

强化监管指导工作,首先就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对民俗文化旅游景区开发的整体规划,也可以通过加强对民俗地区具体情况的了解与掌握来进行调整,制定出一套完备的、有利于民俗文化旅游景区开发的方案,以此来为其自身更好地服务、运用。除此之外,政府也要加强对旅游景区创新管理的引导作用,避免指导位置的缺席与工作的怠慢,同时也需要各个管理部门相互交流与沟通,加强彼此之间的协调性,达成一致的目标,并围绕这个目标分配好工作,提高监管效率,真正为我国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开发所服务。

(二)强化主题设计工作

为了促进我国民俗旅游景区开发的更好发展,解决创新性不足,模仿之风盛行的问题,就要求我国民俗文化景区在开发的过程中要强化主体设计工作,主题对于一个旅游景区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带给旅游消费者的是第一印象,也是其旅游景区民俗特点的集中体现。

在我国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开发过程中,强化主题设计工作,首先就要避免对其他地区主题的模仿,要打破陈规,进行大胆的创新,具体来说,就是主题形象概括要客观、准确、全面地表现出当地民俗地区的特征,体现出当地的风土人情与民俗气息。其次,主题的打造还要充分考虑目标市场也就是消费者真正的心理需求,因为旅游目的地的主题形象是要吸引人前去旅游的,因此,还必须考虑主要目标市场的状况及需求偏好。再次,民俗旅游景区的主题还要受到各个方面的认可,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当地地区的居民,只有这个主题获得了全方面的支持,才会有它存在的价值,最后,主题形象一定要有特色和新意,这也就是所谓的创新,而创新的最终目标就是能够吸引消费者,能够在大众面前脱颖而出,最后,民俗文化旅游景区主题的打造必然离不开对其主题的大力宣传,所以主题形象的文字表述一定要有美感并能够产生美好的联想,要注意用词的感彩,这是实现旅游消费者心理对民俗文化旅游景区产生认同感、归属感的必然要求。

(三)强化品牌塑造工作

品牌对于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形象宣传工具,是企业文化和企业理念的体现,并且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民俗文化旅游景区来说,其自身的开发和建设必然也离不开对品牌的塑造,因为品牌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与其自身价值的外在体现,只有将品牌创造好,它自身的发展才能够长远。

强化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品牌,就要打造品牌专业化,可以将民俗地区当地的旅游产品的特征,以及当地的民俗习惯作为品牌的导向,集中于一个品牌的发展,着力于旅游品牌的精与细。与此同时,还要将当地民俗旅游景区的优点在这一品牌中集中体现出来,以独特、原真的民俗文化内涵塑造旅游景区的形象,通过品牌来提高景区的知名度以及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从而形成旅游市场的民俗文化唯一性品牌。

(四)强化设施建设工作

我国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开发离不开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首先就要加大对其的投资,进而对旅游景区中的各种硬件设施,以及软件设施进行全面的完善与发展,除此之外,为了更好地满足旅游消费者在民俗旅游景区中的心理需求,还可以在民俗文化旅游景区建立各种娱乐设施、健身设施,以此来促进当地游客的休闲娱乐。除此之外,加强基础设施更要涉及到文化方面,例如可以针对当地特有的风俗文化来促进文化纪念馆等公共设施的建设。因为完善的文化设施、浓郁的民俗文化氛围可以为当地招揽更多的游客,以此带动旅游消费者的积极性,从而增强旅游者对当地地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拉动当地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消费,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更好地开发。

(五)强化资源保护工作

要解决我国民俗文化景区在开发中的问题,还应该强化资源保护工作,因为旅游资源是旅游景区得以长期发展的根本动力,加强对民俗文化旅游景区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的保护,不去盲目开发,不以商业利益为借口去破坏当地的旅游资源。除此之外,旅游景区开发的相关部门还要加强对旅游资源的管理,坚持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做到旅游资源的循环利用,做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对于我国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长远发展来说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当地的民俗文化篇3

【关键词】民俗生活 民俗文化 地域文化 机制

引言

物种在群落当中的功能和地位所描述的是物种和物种之间的营养关系,功能和地位反映了生物听从、依赖以及利用生活资源在广度以及深度上所占的地位。在民俗生活的生态系统当中,一方面,民俗生活空间作为整体空间当中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它具有自己独特的内涵,对于认识整体具有不可替代的关键意义;另一方面,它又是对整体的个性化的抽象和概括,能够通过自己特殊的生态状态来反映出整体的性质。

笔者认为,所谓的“民俗”,就是利用物质风俗、口头或者是行为等这些非正式或者是正式(官方)的形式进行创造和传播的一种文化现象,约定俗成是民俗的典型特征。所以,民俗不是人们进行自我标榜的工具,也不是人们宣传与倡导的内容,民俗存在于人们的无意识当中,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自觉遵守并主动维护的一种思维模式、认知方式、道德伦理以及行为规范。不同生活空间下的民俗生活是不同的,甚至具有很大差异。这一点和生存于不同群落当中的物种存在很大差异具有类似性,环境决定了人们的民俗生活方式和模式,而人们又通过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民俗生活方式和模式来使得自己更好地适应当时当地的环境,进而形成了一个动态的民俗生活生态系统。生活于特定民俗生活空间下的人们,他们的思维模式、认知方式、道德伦理以及行为规范均受到了该空间的民俗文化的影响,并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语言、行为、表演、影视、小品等)体现出来,它们也成为承载当地民俗文化的载体。

民俗生活空间的内涵

生活空间是一个复杂的实体,它与其他周围相邻的空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是从更大的空间范围内来看,该空间内部包含的较小的不同生活空间在某些方面或者是某一个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同一性,即空间相似性。依照不同的目的(例如行政目的、分析目的、计划目的)或者是不同的标准(例如社会阶层、人口数量),可以将当前的社会划分为不同的生活空间,但是对于民俗生活空间这个概念,我们通常是认为它是一个具有共同的信仰、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民族特征的一个人类社会的群落。

借助于社会学理论的若干观点,民俗生活空间通常是囊括了该人类社会群落的一些共性,民俗生活空间既然是指具有共同民俗事象的特定地理区域,那么该特定地理区域便不可能成为一个单质的概念,应该包括各种各样的质素。例如,该特定地理区域既可以包括山川地理等自然因素,同时也可以包括习惯、习俗、方言等文化因素,所以说民俗生活空间是综合了若干的自然特征和若干的文化特征的特定地理区域。在我国,山川地理的差异、行政区域划分的不同导致了当前民俗生活空间千姿百态的现状,使得我国的民俗风貌不至于单一和单调。在实际的民俗研究中,山川地理的差异和行政区域的不同为我们分析和探讨民俗生活空间提供了非常清晰而且确定的界限或者是边界,同时也为民俗生活空间的划分提供了重要依据。通常而言,我们将族群社会和当地方言作为界定不同民俗生活空间的两个重要依据,这是因为,族群社会和当地方言不仅是对当地区域民俗构成重要影响的要素,同时它们本身也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民俗事象。

空间和民俗生活的关联性

生活空间不同,则与之对应的自然环境和区位条件也必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从而使不同民俗生活空间内部的民俗内容和民俗形态产生比较强烈的对比甚至反差。因此,当人们进入到不同的民俗生活空间的时候,常常会“入乡问俗”,这也明确说明了民俗的空间性差异。气候、地貌、地缘关系是构成空间的三个要素,它们和民俗生活的关联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气候对于民俗生活的影响。民俗研究者一般均承认气候对于民俗生活有着较大的影响,美国地理学家E·亨廷顿在《文明与气候》一书中对气候和民俗生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化、专业化的论述。首先,气候显著影响了民俗景观,例如,在不同地域空间的民族服饰方面,北方为了抵御严寒必须要严衣厚服,而南方为了凉爽轻快而衣着轻薄。其次,随着当地气候的变化,当地的民俗生活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例如,早先的蒙古族同行居住于干旱多风沙的环境里,因此他们一般均喜欢穿蒙古袍和扎马靴、头上戴帽或者扎巾。但是元朝灭亡、明朝建立之后,留居在云南通海县河西乡的蒙古族为了适应不同的气候环境,他们(尤其是妇女)的衣着与当地的哈尼族人、彝族人相差无几,早已经不再穿长袍,而是穿上了短衫。

第二,地貌对民俗生活的影响。生活于不同地貌环境下的人们,他们的民俗生活为了适应当地的地貌环境,也与其他地貌环境下人们的民俗生活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性表现在物质文化风俗方面则更加明显。在特定的地貌环境下,人们的交通运输方式、聚落型式以及生产劳动方式均必然要与当地的地貌条件相适应,否则便无法得以存在,因而形成了与当地地貌环境相协调的独特的民俗习惯。例如,水葬多在水网密布的低洼地区,悬棺葬只发生于山区,而树葬只流行于林区。这些丧葬习俗的差异也正是当地地貌环境差异的民俗化体现。

第三,地缘关系对对民俗生活的影响。所谓的地缘关系,通常是指在时间悠久的农业定居生活过程中所培育并逐渐形成的人际关系。地缘风俗是我国民俗文化传承的一种重要形式,它让该地域空间内的人们具有了很强的地缘关系心理。地缘关系之所以会在我国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与我国长期是一个农业国以及传统农业文化缺乏流动性有密切关系。假设没有着这种长期共存的影响,中国这种强烈的地缘人际关系便难以形成,中国古代推行的户籍制度更是加强了这种地缘人际关系。人们在背井离乡之后经常举办的同乡会便是对这种地缘人际关系最好的注解。

构建民俗生活空间的机制分析

第一,从建设精神文明的高度重视和保护民俗文化。民俗文化也是规范人们的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保护民俗文化的同时,使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得以丰富,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许多民俗文化都是民众生活集体性的表现,例如太平鼓表演,藏戏演出,春节社火,采花节等等都需要集体演练,这样可以增强集体意识,发扬合作精神,增进乡亲间的感情。通过民俗活动的开展,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灌输其中,逐渐形成一种思想、一种精神,从深层意义上提高民众的思想文化素质。

第二,开发的同时要加以保护,避免过度开发而破坏民俗原貌。在开发民俗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开发和保护并存,避免有些地方由于利益驱动而对民间民俗文化进行破坏性的开发,必要的开发必须由专家进行论证,经有关部门审查批准方可进行。把抢救和保护民俗文化纳入各级政府的经济规划,使保护民间文化与经济发展、城乡发展同步开展。在加大对这些民俗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同时还要倾听广大民众的呼声,征求他们的意见,这样有助于及时纠正有损民俗文化的一些行为。

第三,活化民俗文化,使其转化为生产力。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人民群众所创造,由广大群众所共同享用,在群众中长期传承的各种生产、生活文化。它不但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技能。因此,民俗文化可以转化为生产力。甘南的香浪节为民俗节日,但是通过香浪节可以举办大型的旅游节及招商引资洽谈会,推出一系列具有藏族风情的精晶旅游项目,使民俗文化直接转为生产力,创造经济效益。

第四,大力培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才队伍,使其代代相传。许多专家学者认为保护民间文化的最佳途径,不是把它放进博物馆,而是使其继续留在民间,因为民俗文化只有在适宜的区域和土壤里才能存活,我们可以设立“漆雕之乡”、“花儿之乡”、“皮影之乡”等对其加以保护。同时还要尽可能运用现代技术,对这些民俗文化进行整理保存,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将民间艺术列入大学艺术教育,在中小学各阶段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课程,培养他们对民族民间文化的认同感。此外,为了提高保护工作水准,要尽可能地吸引一些文化人类学家和民俗学家,让他们参与到保护民俗文化遗产队伍中来。

结语

当地的民俗文化篇4

当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之后,人们对精神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旅游业的便是为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而产生的一种产业。近年来,越来越多旅游者选择通过深入旅游当地的风情民俗来满足自身的精神追求,这使得众多的旅游开发商转变开发路径而提高了对风情民俗资源的开发程度,尽管这对风情民俗文化的弘扬以及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利影响,且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之间相背离。

一、旅游开发对风情民俗资源的积极影响

旅游开发对旅游当地的风情民俗最有利的影响便是能有效实现对当地风情民俗文化的弘扬,并能有效对当地的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在时代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以及全球化经济文化交流的进展加快,现代文明文化对我国的风情民俗造成的极大的冲击,并使其逐渐发生着变异。而通过对旅游业的开发,一方面,可以使旅游当地的风情民俗资源得到有效的整合,并让人们意识风情民俗所具备的宝贵性,从而使更加自愿积极的参与到风情民俗的保护中;另一方面,通过旅游开发可以使旅游当地的风情民俗转变为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在不断的宣传中让人们正确认知到风情民俗的可贵性,从而对风情民俗的同化现象加以抵制。同时,旅游开发所获得的经济收入也可强化对已有风情民俗的保护,并对失传的风情民俗加以恢复,进而使旅游当地的风情民俗得到多样化的发展。

二、旅游开发对风情民俗资源的不利影响

(一)风情民俗的同化

所谓风情民俗的同化指的是区域内原有的风情民俗在不同因素的作用下而被其他民族和地区的风情民俗所取代。尽管,通过旅游开对旅游当地的风情民俗文化的弘扬以及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积极作用,并且对促进旅游当地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也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当旅游业发展一定时间之后,会发现其会对旅游当地的风情民俗造成侵蚀。而这主要是因为,随着不同地区旅游者的逐渐增多,旅游当地的居民会在无意识对旅游者进行模仿,而长期之后区域内传统的风情民俗将会被淡忘和取代。

(二)风情民俗的商品化

传统的风情民俗尤其是习俗和活动,其开展往往需要在特定的时间和环境中,并且习俗和活动的各个环节都可用民间传统文化来解释。然而,由于大多旅游开发商过多的重视短期的利益,旅游当地的风情民俗已然逐渐变成了一种才艺表演的形式,这不仅是对风情民俗内涵的破坏,同时也是在利益驱使下的风情民俗的商品化发展。而这一现象的长期发展最终将导致旅游者的摒弃,而多数的风情民俗旅游点也终将被旅游业所淘汰。而这种风情民俗商品化的现象也是发展与文化保护之间矛盾的体现。

三、对风情民俗的保护策略

(一)对旅游当地的风情民俗科学合理的开发

对旅游当地的风情民俗以及传统民间文化科学合理的开发是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既对区域内的风情民俗加以保护,有能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方式。因此,在对某地区进行旅游开发时,就必须以当地的风情民俗为依据对开发的方式进行规划。一方面,要对开发区域当地的经济状况、旅游资源、交通情况等进行深入的了解与分析,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出发,对区域内的风情民俗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进而以此为依据对地区尽心旅游开发;另一方面,要坚持对风情民俗进行保护的原则,在对区域内的风情民俗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时,还应当从保护的原则出发划定资源保护的范围。

(二)从宣传的角度出发帮助人们正确认识风情民俗的宝贵性

就现阶段旅游开发的现状来看,旅游部门的部分管理人员、旅游开发商、旅游当地的群众对风情民俗的宝贵性没有正确的认识,是造成风情民俗被破坏的关键原因之一。也因此,只有使他们能正确认知到风情民俗的宝贵性才能真正做到对旅游当地风情民俗的保护。而要让人们认识到风情民俗的宝贵性可以采取宣传的方式,一方面,让人们真正认识到风情民俗的宝贵性而更加自觉积极的抵制文化的同化;另一方面,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使旅游开发商在开发过程中选择更加适应地区风情民俗传承发展的途径进行开发。当然,在对区域内风情民俗弘扬发展的同时也应当适当的对优秀的外来文化记忆吸取。

(三)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开发和风情民俗保护之间的关系

当地的民俗文化篇5

关键词:大湘西;可持续发展;文化生态;民俗旅游

一、引言

历史上湘西包括的范围甚宽,现在的张家界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下称湘西州)、怀化市、邵阳市和益阳市的安化等地都属于其范畴。本文主要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角度来定义湘西,为和湘西州区别开来,称之为大湘西,主要包括张家界市、湘西州和怀化市。大湘西地处武陵山脉,长期以来居住着土家、苗、侗、白、回等十多个少数民族,其中以土家族、苗族和侗族为主。在长时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信仰、居住、服饰、饮食、节庆活动等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大湘西一直以来相对闭塞,民俗旅游资源保存丰富而独特,土家族的吊脚楼、哭嫁,苗族的银饰、拦门酒,侗族的风雨桥、侗族大歌等民俗风情享誉海内外。从大湘西的旅游资源来看,民俗旅游资源是其无可争议的特色资源和优势资源。在开发中实现大湘西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无疑应成为大湘西地区的正确选择。

大湘西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起步,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形成了张家界的秀华山馆、吉首的德夯苗寨等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开发形式基本涵盖了当前民俗旅游开发的主要模式,即以秀华山馆为代表的民俗博物馆;以德夯苗寨为代表的民族村寨和以张家界土家风情园为代表的主题风情园。但该地区民俗旅游发展很不平衡。张家界民俗旅游依托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的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开发较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湘西州和怀化市发展民俗旅游起步较晚,但发展潜力巨大。

二、大湘西民俗旅游开发中凸显出的问题

大湘西民俗旅游资源在开发取得成功的同时,也凸现出许多问题,影响了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遍地“开花”,缺乏统筹规划

近年来,民俗旅游逐渐成为热点,大湘西各个地、州、市凭借自身的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出众多的民俗旅游景点,据统计,各种类型的民俗旅游景点近20处,但大多规模较小、项目雷同、重复建设多、布局欠合理。各个地、州、市相互之间没能统筹规划、整合,各地的民俗旅游资源难以形成合力开发出民俗旅游的精品,形成品牌,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形象并不清晰。

(二)重仿轻真,深度挖掘不够

开发中过分商业化扭曲了民俗的原始性和真实性,主要表现在民俗旅游被机械地舞台化、艺术化,民俗文化被随意地庸俗化,以至失去了民俗的本色与乡土气息,使一些民俗旅游脱离当地的社会生活,缺乏自然朴素的真情,如在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内所展示的并非真正的土家族传统服饰,婚俗表演缺乏土家族特点,存在欺、哄、骗等不良现象。在开发民俗旅游时,不重视对传统民俗的挖掘和民俗文物的收集整理,制造出许多假古董、伪制的古建筑,旅游实践证明,纯粹人造民俗和风情风光不再,正在被市场淘汰。

民俗旅游开发后由于缺乏民族学、民俗学方面的人才,又没有寻求相关高校、科研单位的智力支持,民俗文化没有专人调查研究,开发层次浅,缺乏深度,止步于对民俗现象特别是奇、怪甚至庸俗的民俗现象的展示,游客的参与性不强。

(三)主流文化和旅游的双重冲击,文化生态面临失衡

少数民族地区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面临发展经济实现现代化与保存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矛盾,大湘西地区也不例外。一方面,要应对主流文化的现代化、全球化冲击;另一方面,随着大湘西对外开放步伐的日益加快,尤其是近年来发展旅游业,大量外地游客带来的“示范影响”改变了当地人的价值观念,也必然会对当地民俗文化的传承产生影响。大湘特的风俗习惯、民族艺术和手工制品等吸引了众多游客,而这些“独特”之处,往往又是“脆弱”之处,在外来文化的压力下很容易遭到破坏。我们已经看到,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和多种文化的吸引,大湘西开发民俗旅游的地区民俗文化已遭到歪曲和破坏,变化速度也大大加快。其民俗文化面临丧失自身独特的品质,被现代主流文化所同化,甚至造成民族文化生态失衡的危险。张家界土家族民俗文化的生存环境已岌岌可危了。

三、大湘西民俗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渐成为主流的、新的全球性旅游发展哲学。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就是通过开发旅游地民俗旅游资源,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民俗旅游的经历,同时,促进当地民俗文化保护、发展,提高当地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实现经济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的统一。大湘西要实现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做到:

(一)坚持三个原则

1.民俗文化独特性原则

这是指发挥“唯我独有”、“你无我有”的民俗旅游资源优势,充分体现本地区、本民族的特色,创造出独特性的民俗旅游项目。民俗文化要在全国、全世界占有位置,关键在于特色和优势,民族特色和优势也是民俗文化旅游的诱人之处。游客旅游动机之一就是探秘猎奇心理,他们所感兴趣的也是异质文化的不同点、特殊点。因此,大湘西要根据自身实际,结合自身的人文和特色优势,开发出具有大湘西特色的民俗旅游产品。在整个大湘西旅游区,重点开发张家界市的土家族民俗旅游、湘西州的苗族民俗旅游、怀化的侗族民俗旅游。

独特性原则是建立在民俗文化真实性的基础之上。现代人旅游又是一个求真求实的过程,大湘西民俗旅游资源有着可靠的文化背景和真实的民俗存在,符合现代旅游者求真的需要。在发展过程中,首先,要认真挖掘蕴藏在民间的民俗遗存,去劣留优;同时,要开展民俗研究,对本区域的民俗加以科学整理。其次,要抓好本区域民族文化的精品挖掘,科学开发,营造一个逼真的文化背景,树立大湘西民俗旅游的鲜明形象。

2.居民参与原则

即民族旅游村寨的居民参与,共同营造民俗旅游的氛围,共享民族开发的利益。民族旅游村寨的开发,涉及到开发商、旅游中间商(旅行社)、政府管理部门、村寨居民等的利益。在开发实践中,我们往往忽略了村寨居民的利益,使他们成为旁观者,这就需要政府引导,开发商要与村寨居民加强沟通,融为一体,共同经营好村寨,实现共赢,从而实现民族村寨的可持续发展。

3.保护与尊重民俗变迁并举的原则

对游客构成吸引力的传统民俗在当前面临一个保护和民俗变迁的问题。处于当前这样一个变化的文化背景下,我们对待大湘西的传统民俗文化一是发扬,既要保留、保护民俗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和精华,又要扬弃、克服民俗文化中落

后、消极的成分。在开发和利用大湘西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实践中,存在着优劣不分、把糟粕当精华、歪曲民俗的现象。二是尊重,要宽容地承接来自大湘西之外的外来文化,尊重当地民俗的变迁,不能打着保护的幌子,拒绝当地民俗的变化和发展。

(二)选择三种优化模式

1.民族民俗博物馆

广泛收集民族民俗的各种实物资料和声像资料,建立博物馆,馆内一般可分为展示、演示、收藏、科研等区。在博物馆全方位展示该地区民族的传统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同时将其建成该民族的保护和学术研究中心。建设时,博物馆的总体布局、建筑风格等要充分体现该地区的民族特色。

大湘西目前建有张家界市的秀华山馆、凤凰的山江苗族博物馆、永顺王村的溪州民俗风光馆等民族民俗博物馆。但规模偏小,所存资料有限,学术研究价值有待提升。吉首市是湘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拥有一所在民族研究方面颇具实力的高等学府——吉首大学,可规划在吉首市建立一座规模较大、特色明显、功能多样的民族民俗博物馆,使之成为大湘西地区民族民俗文化的资料中心、研究中心和发展基地,为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2.原生态民族村寨

也有学者称之为民族生态博物馆。它是在民族地区原有自然环境及设施基础上改建而成,保存当地原有的建筑、生产工具、生活用品、服饰、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和居住者,管理者和工作人员也大多是当地居民。原生态民族村寨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环境,把人与大自然紧密结合起来;该村寨还必须融于周边的文化氛围,共同建成原生态协调的民族村寨。原生态民族村寨是在全球可持续发展思潮影响下,中外学者共同探索出的一种崭新的民族文化旅游持续发展的模式,也是一种实现动态保护与开发民俗文化双重目标的新型旅游发展模式。

目前,吉首市的德夯苗寨、怀化通道县的皇都侗文化村是发展较成熟的民俗村寨,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德夯苗寨位于张家界一猛洞河一凤凰古城黄金游览线上,地理位置优越,现属张家界股份有限公司,实行企业化管理,管理理念和方式较为先进,今后应把德夯和周围的吉斗等苗族村寨作为一个社区加以保护和发展,维护该社区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的平衡,建成湘西州的苗族文化保护区和原生态的民族民俗旅游村寨,将其打造成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品牌和示范基地。

3.挖掘民俗精髓,丰富旅游产品

大湘西民族民俗资源丰富,对传统的餐饮、民居、工艺品和民俗节庆活动等进行挖掘既可开发成单项的旅游产品,如凤凰古城将沱江边的吊脚楼改造成家庭旅馆,张家界把土家十大碗搬上游客的餐桌等。传统民俗又是包装大湘西旅游产品,提升其文化品位取之不竭的素材。

(三)建立四种保证机制

1.政府主导,企业运作

发展大湘西民俗旅游宏观上应坚持政府主导。政府要做好统筹规划,在对民俗旅游资源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编制科学、权威、可行的区域民俗旅游发展规划,明确开发重点。大湘西各个地州市相互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很难做到统一领导,因此,在开发大湘西、打造大湘西旅游圈的形势下,有必要成立一个权威的协调机构,建立定期协调机制,共谋本区域民俗旅游的发展。发展大湘西民俗旅游,微观上要实行企业运作。三种优化模式中,原生态民族村寨在经营体制上适合采用企业运作,一般采取公司+居民(农户)的运作模式。此种模式成功的关键在于必须考虑到村寨居民的切身利益,建立居民参与民俗发展的机制。

2.重视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持

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要保护和发展大湘西的民俗文化、提高大湘西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质量和品位,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尤其是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旅游规划设计等人才。因此,必须加强此类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与本地和其他地方高校、科研单位协作,实施“借脑工程”,加大人才培养和民俗文化学术研究的力度。对于民俗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和一线服务的员工(如表演人员等)的培训,也应引起重视,要特别注意将纯正、丰富的民族民俗文化内容加到培训中去,因为他们是民俗文化的载体和传播者,从而为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上的保证。

3.加强制度建设,实现民俗文化生态平衡

在旅游开发中,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逐渐加强,对人文生态环境的保护还未能引起充分重视。在发展民俗旅游的过程中,我们在强调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要保护民族文化生态环境,保持民族文化生态的平衡。

首先,要通过制度化的手段保护好传统民俗文化。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不要停留在号召和宣传层面上,应通过制度化的手段实施强制性保护。大湘西所属的民族自治州、民族自治县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惠条件,制定民俗文化的保护法规,借助法规的强制性力量对民俗文化实施保护。2006年5月,湘西自治州人大会议审议通过了《湘西洲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草案)》。这标志着湘西在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文化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其次,要利用发展民俗旅游的正面效应唤起当地少数民族对本民族群体及其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激发其民族自豪感,从而自觉地发扬和繁荣本民族文化。再次,要通过编写乡土教材、举办传统节庆活动等形式教育、引导当地居民珍视本民族传统民俗文化,与时俱进,发扬光大,实现民族文化生态的平衡。

当地的民俗文化篇6

[关键词]长吉图区域;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3)09—0116—04

长吉图区域是目前我国唯一的由国家批准实施的沿边开发开放区域,该区域发展规划对旅游业提出了战略性要求,其中明确提出要发展当地民俗旅游,意义重大,毋庸置疑。长吉图区域民俗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目前也开展了一些民俗旅游活动,但却存在着资金投入不足、规划不合理、缺乏法制监管、旅游环境差等若干问题,阻碍了当地民俗旅游的健康发展。在国家着力发展长吉图区域的时代背景下,讨论该区域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笔者结合相关学者的论述和其他地区民俗旅游的发展经验,提出以下建议:

一、政府主导。广辟资金渠道

世界各国旅游业发展的经验表明,当处于旅游开发阶段时,一般选择政府主导战略,由政府以行政力量指挥资源的配置。我国政府在发展旅游业时,总体上也采取了这种战略,但管辖长吉图区域的吉林省政府的主导作用不是很明显。

吉林省政府应充分运用行政力量,建立长吉图区域民俗旅游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民俗旅游专项产品工作的特色和重点,动用政府所掌握的经济、文化、民俗、人力资源,切实调动各方面的工作积极性,加快长吉图区域民俗旅游的开发和建设。

政府主导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多方筹集长吉图区域民俗旅游发展资金。首先,地方财政在年度计划中应相应增加长吉图区域民俗旅游投资金额,加大投资力度。如对一些重点民俗文物古迹和民俗文化传承人,应在预算中拨专款保护,并随着当地经济增长和收入的增加不断扩大专用资金数额。其次,建立长吉图区域民俗旅游发展基金。从当地旅游企业的营业收入中收取一定比例的经费,有助于实现以旅游养旅游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第三,征收旅游资源税,以缓解民俗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经费不足的压力。第四,争取国家旅游局的财力支持。主管旅游工作的吉林省领导应带领吉林省旅游局领导,经常前往国家旅游局汇报长吉图区域民俗旅游开发的进展,引起国家旅游局的高度重视,并申请资金资助。第五,多元化集资。通过国内银行贷款、引进外资、地方集资、发行债券、中外合资等多种形式,多方面筹措资金,调动全社会力量,开发长吉图区域民俗旅游。最后,对于发展旅游的资金保障,吉林省旅游局近期提出了2项比较新颖的规划措施,一是联合组建上市公司。通过资产重组和强强联合,组建2—3个规模大、信誉好、实力雄厚的旅游企业成为上市公司,吸纳社会资本,为旅游大发展注入生机。二是尝试发行旅游。集资具有成本低、风险小的优势,有利于在短期内筹集资金。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尝试采取发行旅游的方式筹资。这2项规划措施也比较适合为长吉图区域民俗旅游筹集发展资金。

二、合理规划,重点开发

政府相关部门应根据长吉图区域民俗旅游资源情况,做到统一规划,重点开发,协调发展。制定开发规划时,一定要注意保持当地的民俗和历史文化原貌,然后根据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开发。为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可组织旅游专家、民俗专家、环境专家、社会学专家一起组成专门的规划小组,进行可行性论证和评估。

长吉图区域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应该和长吉图旅游开发总体规划相结合,才能取得效益最大化的成果。《长吉图特色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1—2020)》中提出构筑“一核三圈三带”旅游总体发展格局,其中,一核是指长白山旅游核心地;三圈是指长(春)一吉(林)旅游圈、大长白山旅游圈、延(吉)一珲(春)边境旅游圈;三带是指长吉图东北亚风光风情旅游带、图们江边境风情旅游带、长(春)长(白山)旅游交通带。这恰好为该区域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规划提供借鉴。

在开发方式上,民俗旅游点、线、面应该有机结合,形成立体式开发网络。选择在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比较集中的地区,如延吉市、吉林市,依托民族博物馆、民俗村、民俗街等旅游景点的开发,推动长吉图区域间联合行动,开辟不同的朝鲜族、满族、冬季冰雪民俗旅游线路;再把这些线路合理串联起来,重点规划、开发民俗文化和历史文化为一体的旅游区。也可在边境城市,如珲春市、图们市,把民俗饮食、民俗建筑、民俗节庆活动、民间工艺品等诸多民俗要素融合在一起进行开发,重点吸引海外旅游者。

三、加强法规建设

为确保长吉图区域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吉林省政府应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颁布当地民俗文化保护条例。对那些从事民俗文化整理、开发、传承工作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那些致使民俗文化珍贵资料和实物受到损坏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相应处分,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吉林省政府还应加强旅游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以及地方性旅游资源保护法规的建设,进一步制定分项条例,如《吉林省旅游资源开发条例》、《吉林省旅游环境保护规定》,并完善具体实施细则。与此同时,加大长吉图区域旅游法规的执法力度,督促当地政府机关和管理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尤其对那些破坏民俗旅游资源、污染旅游环境的违法行为,要坚决予以制止和打击,充分发挥旅游法律法规的作用。

四、改善旅游环境

旅游环境内容广泛,就旅游者而言,旅游环境是指以旅游活动为中心的,涉及旅游目的地及其所在的旅游依托地,并由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等所构成的复合环境系统。为确保长吉图区域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吉林省政府必须从加强旅游服务设施的硬件建设和旅游人才培养的软件建设两方面全面改善旅游环境。

(一)加强旅游服务设施的硬件建设

首先,加强长吉图区域的旅游交通建设,尤其是从长春、吉林、延吉等交通枢纽城市到达民俗旅游村镇的公路客运车有一些比较陈旧还经常超载;而民俗景区本身的交通状况也存在着步行道路不规范,车行道路狭窄等问题。希望相关管理部门能够改善当地旅游交通状况,置换新的旅游交通车辆,并严禁超载;增加旅游客运交通车辆;规范景区内部的交通道路,添置景区内部环保车,等等。这些基础工作完成后,再按照前文所述的《长吉图特色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1—2020)》中对旅游交通的宏观规划,全面加强该区域旅游交通建设。

其次,加强长吉图区域的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如银行外币兑换窗口、医院旅游紧急救援窗口、医疗急救流动站、排污系统、旅游停车场、夜间照明设施、旅游信息系统、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安全紧急救援中心、民俗旅游饭店、民俗娱乐设施、特色餐饮店铺等等。其中,旅游信息系统是长吉图区域应重点建设的服务保障系统,它主要包括:旅游咨询服务体系、旅游解说体系、数字旅游保障。

(二)加强旅游人才培养的软件建设

加强民俗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尤其是既掌握旅游接待礼仪,又知晓民俗风情的专兼职导游队伍的建设至关重要。

其一,组织选拔一批旅游行政管理人才、旅游企业(旅行社、饭店、景区等)高级管理人才到旅游发达国家和国内旅游发达地区参观学习和培训。

其二,应设立多层次全方位的民俗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如在吉林省各大旅游院校成立民俗旅游专业人才培训班;在旅游景区建立民俗旅游专业人才实训基地;设立民俗旅游专业人才多语种培训机构,提高入境旅游接待能力与服务质量;建立“朝鲜族旅游人才研发基地”、“满族旅游人才研发基地”,培养少数民族旅游人才。

五、整合资源,打造精品

长吉图区域民俗旅游资源比较丰富,但开发出来的旅游产品有些雷同且规模较小,如朝鲜族民俗村,在延边州各地现有的和即将建成的有近10个,民俗活动内容相仿,各自特色不明显。建议政府部门整合这些民俗旅游资源,使其形成具有规模效应的、有影响力的民俗旅游品牌。另外,整合资源不只是整合民俗景点本身,还要考虑到民俗饮食、民俗纪念品等相关配套的旅游资源,提高整个区域民俗旅游综合竞争力。

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应该结合每个地区不同特色,打造不同的民俗旅游精品。如延边州应打造朝鲜族民俗旅游精品:延边州朝鲜族民俗文化旅游节、延吉市朝鲜族民俗美食购物街、图们市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龙井市朝鲜族民俗村、珲春市长吉图区域民俗旅游博物馆;吉林市、长白山地区应打造满族民俗旅游精品:吉林市满族民俗文化旅游节、乌拉街满族民俗美食购物街、长白山满族文化博物馆、敦化市满族民俗村;长春市应打造冰雪民俗旅游精品:长春市冰雪民俗文化旅游节、长春市民俗文化博物馆、长春市民俗美食购物街、九台市满族民俗村等。做到各地至少拥有一个精品民俗节、民俗街、民俗馆、民俗村。

六、谋求产业化发展

为确保长吉图区域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谋求该区域民俗旅游产业化发展,这也是民俗旅游资源进行深度开发的重要环节。具体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一是发展民俗文化图书出版产业。在该区域创立与民俗文化相关的专业出版社或专业期刊杂志,建立长吉图区域民俗文化书籍印发中心。通过出版图书、杂志,宣传该区域民俗文化,强化消费者对当地民俗文化的了解、理解,吸引其前往旅游观光。

二是建立长吉图区域民俗文化交流中心,进而促成东北亚国际民族文化交流中心的建立。通过交流中心,举办丰富多彩的民俗节庆活动及商务会展活动,吸引公众参加活动,体验当地民俗文化;举办专业性的学术交流活动,请专家们对该区域的民俗旅游出谋划策,促使其向专业化、科学化发展;举办各种专业培训和讲座,交换国内外旅游人才,提升当地旅游人才素质。

三是发展特色民俗旅游纪念品制作产业,建成长吉图区域东北民俗手工艺品配送中心。配送中心不仅仅负责向全国各地输送当地民俗旅游纪念品,更主要的是要做好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尤其是售后服务,通过有效的售后服务可以了解民俗旅游纪念品的市场需求,随时调整生产策略,做到供求平衡,经济效益最大化。

四是建立长吉图区域民俗文化动漫科技产业城。依托该区域的朝鲜族民俗、满族民俗、关东民俗、宗教文化等丰富的文化艺术类型,朝鲜族农乐舞、满族剪纸、东北二人转等多项世界级、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长春市较为成熟的动漫基地,打造长吉图区域民俗文化动漫科技产业城,制作精美的动漫图片、动漫电影、动漫电视剧、动漫游戏,吸引广大消费者,尤其是青少年群体。而动漫科技产业城本身也可以作为一个旅游景点、购物景点、娱乐景点。

五是在重点旅游城市长春、吉林、延吉、图们、珲春和重点景区长春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吉林松花湖国家风景名胜区、长白山部级自然保护区,设立长期民俗演艺中心等娱乐场所,打造一批高品质、有特色的文艺演艺精品。目前,图们的中国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的小剧场虽然推出了比较精彩的朝鲜族民俗表演,但仅能容纳150名观众,规模较小;吉林乌喇演绎公园大型山水实景灯光表演算是一个良好开端,但演出次数较少,知名度有待提高。

六是开发推广徒步、登山、骑马、漂流、狩猎、拔河、摔跤、珍珠球、滑雪等民俗体育、游戏旅游产品,打造民俗体育、游戏品牌。像满族的欻嘎拉哈、翻花绳、抽陀螺、踢毽子、跳绳、打口袋、玩耍爬犁、老鹞抓小鸡,朝鲜族的栖戏、将棋、对垒棋、井字棋、数斗笺、石战、尺子游戏等,都是简单易学的游戏运动,旅游者可以参与其中,分享乐趣。

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建设,迅速形成该区域民俗旅游产业规模和供给能力。

七、扩大宣传,全民参与

扩大宣传,提高知名度,是长吉图区域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首先,通过散发宣传品,如宣传手册、画册、海报、招贴画等进行宣传。其次,通过在全国各地发行量大的报纸、期刊上开辟长吉图区域民俗文化专栏进行宣传。第三,利用网络、电影、电视、广播、幻灯片等进行宣传。第四,通过举办长吉图区域民俗文化专场演出,编排以民俗文化为主要题材的小品、二人转等文艺专辑等进行宣传。第五,通过举办各种交易会、博览会、新闻会等进行宣传,打造长吉图区域民俗旅游品牌。

在民俗旅游开发中,由于过分强调投资方的利益,导致当地居民利益被忽略,从而引发中断发展等问题。为确保长吉图区域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建立当地居民参与旅游开发的机制尤为必要。首先,广泛征询当地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居民出物、出资、出地参与开发。其次,充分照顾当地居民的经济利益,尽可能多地为居民创造旅游就业机会,如民俗景点、餐厅、宾馆、娱乐场所服务员等。

八、与“非遗”保护相结合,共同发展

有专家指出,在全球化背景下,民俗旅游已成为挖掘、梳理与利用民俗文化、传统文化的最佳载体,其文化传承的意义非常重大。民俗旅游是民俗文化的活化,特别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更是如此。长吉图区域民俗旅游资源中,很多都是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朝鲜族的农乐舞、长白山满族剪纸甚至是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度关注与保护。

当地的民俗文化篇7

作者简介:李云(1992―),女,福建泉州人,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在读;殷志华(1984―),男,江苏苏州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旅游文化、旅游市场。

摘 要:我国旅游业已经实现从经济型向文化型的转变,随着旅游者文化层次的不断提高,其对旅游文化内涵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这促进了民俗文化旅游的飞速发展。以南京六合区“茉莉花”文化为研究对象,对六合区“茉莉花”文化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当前六合民俗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两种旅游开发模式。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以政府为主导、加强政府的引导与扶持、实施人才战略、将民俗文化融于地方特色四大对策。

关键词:乡村民俗文化资源;南京六合区;“茉莉花”文化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7004203

1 引言

民俗文化,是民间各种风俗习惯的总称,可以分为物质文化与精神文明两大类。在中国的许多乡村地区,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但却因为地区偏远容易被忽略。随着研究与实践工作的不断深入,乡村民俗文化资源也开始引起旅游界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乡村民俗文化资源不仅是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具有很高的旅游研究与旅游开发价值。在将民俗文化资源与旅游相结合的过程中,一方面能够使民俗文化发展与传承,但一旦开发不合理不恰当,就容易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南京六合区是江苏民歌《茉莉花》的发源地,当地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目前六合区已经成为南京乡村民俗文化旅游中的代表,该区先后成功地推出了《茉莉花》文化旅游节与“六朵茉莉”两种民俗文化资源开发的主流模式。本文尝试以六合区为研究对象,在六合区“茉莉花”文化旅游开发模式研究的基础上,多侧面地对乡村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与旅游开发进行研究。

2 六合区“茉莉花”文化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现状分析

2.1 南京六合“茉莉花”文化定义

著名的民俗学家钟敬文认为民俗是人民大众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孔德元认为民俗文化就是以民间文化和民俗风情为主体的民族民间物质、精神和制度的传统。关于民俗的分类,张紫晨在《中国民俗与民俗学》中采用平列式方法把中国民俗分为十类:(1)巫术民俗;(2)信仰民俗;(3)服饰、饮食、居住之民俗;(4)建筑民俗;(5)制度民俗;(6)生产民俗;(7)岁时节令民俗;(8)生仪礼民俗;(9)商业贸易民俗;(10)游艺民俗。在民俗学与符号学的研究中,高乐田、邓长青提出民俗学与符号学具有很强的关联性,民俗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具有明显的符号功能,暗示着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结合专家学者对民俗、民俗文化的定义和分类及文化符号学的理论基础,我们尝试对六合区“茉莉花”文化作出定义:“茉莉花”文化是以民歌《茉莉花》为代表,是六合人民经过长期生产、生活而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民间艺术、风俗习惯、食俗文化的统称,是六合的文化名片、文化符号。

2.2 六合区“茉莉花”文化旅游开发现状

“茉莉花”文化是六合区民俗文化的名片和符号,伴随着《茉莉花》文化旅游节的举办和“六朵茉莉”的推出,六合区“茉莉花”文化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六合区“茉莉花”文化具体分类见表1。

表1 六合区“茉莉花”文化代表性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资料来源:南京市六合区文化局

笔者实地调查了旅游者对六合“茉莉花”文化的认知度,通过调查发现,六合“茉莉花”文化在江苏省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大部分旅游者知道六合是民歌《茉莉花》的发源地,对“茉莉花”文化的认知程度高,有超过一半的受调查者认为六合“茉莉花”文化具有较强的原真性,传承性好,具体数据如图1、图2、图3所示。

图1 旅游者对“茉莉花”文化的了解程度

图2 旅游者认为“茉莉花”文化的原真性

图3 旅游者认为“茉莉花”文化的传承性 六合区除了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的优势外,还拥有良好的区位条件的优势。六合区是连接江苏北部、安徽北部的重要交通枢纽,交通十分便捷,这也是六合区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重要优势。随着2014年南京市地铁11、14号线的开通,六合区的交通条件进一步完善,为六合区发展“茉莉花”文化旅游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条件。

旅游开发过程中有优势的存在,自然也有劣势的存在。虽然六合区交通便捷,但在六合偏远地区,特别是一些特别的民俗文化传承地,交通通达度低,游客很难到达。此外,缺乏民俗文化保护的专业人才与旅游开发的人才也成为制约六合区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一个“瓶颈”。通过在六合区文化局的调查,笔者发现六合区对民俗文化的保护还停留在收集资料、整理民俗文化名录的阶段,缺乏实质的保护措施。

2.3 六合区开发“茉莉花”文化旅游的竞争

2.3.1 六合区民俗文化资源与周边区(县)的竞争

同属于南京市的高淳区地理位置同样优越,因为地处吴头楚尾,历史悠久,所以传统文化底蕴深厚。近两年来,高淳充分利用非遗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壮大文化旅游业,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在六合区推出“六朵茉莉”之前,南京市江宁区推出了“五朵金花”,后又推出“新五朵金花”,每朵“金花”中或多或少都有融入民俗与文化体验项目。值得一提的是,“五朵金花”中的“汤山七坊”深度挖掘“七坊”即七种民间工艺,开展农耕文化体验游,是六合区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强劲竞争对手。

2.3.2 六合区民俗文化资源与周边市区的竞争

江苏省作为一个旅游大省有着十分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全省民俗文化旅游发展得较好的有苏州和无锡。苏州姑苏区已经连续两年举办民俗文化旅游节,吸引了众多游客。无锡市依靠“惠山泥人”与“锡绣”发展民俗旅游业,也取得了具大的成功。

3 六合区“茉莉花”文化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3.1 民俗文化缺乏保护,资源流失严重

随着民歌《茉莉花》的创作者何仿老先生的逝世,六合区又失去了一位重要民俗文化传承人。同样,随着老一辈人的相继离世,六合区一些传统民俗文化逐渐失传,六合当地人很多除了《茉莉花》以外已经忘了其他民歌、民谣的存在。传统的民俗美食如蟹黄汤包为了迎合市场的巨大需求量简化了制作步骤,失去了传统的味道。在六合当地的小学、中学也很少开设乡土课程和民俗文化课程,一些导游对六合的历史与民俗文化也一知半解,容易对游客造成误导。

3.2 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缺乏深度的文化内涵与地方特色

文化是文化旅游的核心元素,民俗文化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精神支柱。“茉莉花”文化是六合区乡村旅游与民俗文化旅游的灵魂,忽视“茉莉花”文化内涵的挖掘,开发过程中同质化问题严重,已经严重制约了六合区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

3.3 民俗文化旅游体验性低,民俗文化以静态展示为主

六合区目前的民俗文化旅游开发项目以静态观赏为主,游客可以亲身参与的项目很少,满足不了游客“求知、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民俗文化资源吸引力低。

4 六合区“茉莉花”文化旅游开发的两种模式

4.1 模式一:以节庆旅游带动民俗文化发展

4.1.1 概述

节庆旅游在我国始于20世纪80年代,被认为是旅游目的地旅游业发展的“一种主题、一种灵魂”。多年来,节庆旅游已经发展成为旅游目的地吸引游客,吸引投资,增加当地旅游收入的重要手段。开发得成功的节庆旅游不仅可以促进旅游目的地文化的发展与增强文化传播,同时也有利于推动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

4.1.2 典型案例――《茉莉花》文化旅游节

南京六合区于2002年创办第一届《茉莉花》文化旅游节,至2012年已成功举办十届。该节庆活动将六合地区的文化、美食、旅游融合为一体,形成了具有六合特色的旅游节庆活动,有效地保护与开发当地的民俗文化资源,同时也促进了六合的旅游宣传和品牌建设,扩大了六合文化的影响力,六合旅游也因此走进大家的视线。六合许多优质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渐渐的走出家门,被人们逐渐认识,熟知和喜爱。主要成功之处如下:

(1)充分发掘本地资源与特色,不断开发新的民俗文化旅游体验项目。六合还新开发出竹镇鲜果采摘、东沟乳鸽两个新活动,不断为游客带来新体验,进一步提升了六合地区的旅游吸引力。

(2)借助特色节庆活动,丰富民众的文化生活。节庆期间,开幕式和闭幕式的大型文艺演出让观众享受到一场绝美的视听盛宴,各个子活动也有自己相应的文艺演出活动,这些项目都极大的丰富了民众的文化生活,同时也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

(3)打响六合城市名片,带动经济发展。六合以“茉莉花”文化节为媒介,为经济活动搭建舞台,成功举办六合招商会,六合国际创业峰会等进行招商引资,签约众多经济项目,有力的拉动了六合当地经济的发展。

经过十年的《茉莉花》文化旅游节的举办,拥有优质旅游文化资源的六合,已经形成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品牌效益也开始逐步显现,对六合地区的旅游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茉莉花》文化旅游节的筹办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资金,为响应中央勤俭节约的号召,该节庆活动已于2013年停办。六合《茉莉花》文化旅游节举办十年来,取得的成功是巨大的,虽然已停办,但给我们的启示还是具有较大的借鉴价值的。总结如下:

(1)注重对外形象宣传,提升六合影响力。借助旅游节庆与各界媒体的宣传平台,将“茉莉花”文化、六合美食等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进一步推向全国,扩大六合民俗文化的影响力,提高六合的知名度。

(2)注重群众参与性,提升节庆效应。举办旅游节庆活动不能脱离群众,唱独角戏,而是要依据“市民的节日”的要求来筹划和组织旅游节庆,让更多的市民和游客参与到旅游节庆的活动中来,共享文化盛宴,营造万民同乐的节庆气氛。

(3)市场化运作,促进多方共赢。举办旅游节庆活动,其主要目的是借助节庆打造地方名片,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吸引旅游者消费与资本投入,带动经济发展。六合借助《茉莉花》文化旅游节,成功地实现招商引资。

4.2 模式二:创建旅游示范点促进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

4.2.1 概述

近年来,在国家旅游局的倡导下,一大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相继建立。旅游示范点的建立不仅有利于挖掘区域特色,同时也满足了都市人群求新求异、爱好体验、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修身养性的需求,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4.2.2 典型案例――六合茉莉花园

2013年下半年起,六合区依据原有的“茉莉花”文化特色,打造六个“茉莉花园”。六个“茉莉花园”称为“六朵茉莉”,分别为赫家官塘、农民画乡、长江渔村、大泉人家、平山翠谷、绿航雨花。六合区将“六朵茉莉”定位为六合乡村文化旅游示范点,其内核为特色差异化、开发深度化的民俗性、体验性、休闲型乡村文化旅游精品工程。

“六朵茉莉”推出不到一年的时间已经初见成功的苗头,从“六朵茉莉”的开发模式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成功经验:

(1)深入挖掘,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六合区政府注重整合六合当地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注重乡村旅游与民俗旅游的融合,在乡村旅游中注重注入人文内涵,展现各旅游示范点的独特魅力。

(2)统一规划,先后开发。六合区在深入挖掘本区自然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的基础上,结合每一个示范点的民俗文化资源特色,统一规划,先后开发。

5 乡村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与旅游开发对策

5.1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民俗文化旅游产业模式

在民俗文化资源管理方面,必须明晰资源产权由政府主导规划市场经营,利用市场动力机制挖掘市场潜力,双管齐下避免陷入短期逐利的误区。对民俗文化进行开发保护,如果以当地的政府作为主体力量,那么可能会造成缺乏动力、盲目开发的情况出现;一定要以政府作为主导力量,加强宏观调控,充分调动社会各个领域内的积极性。具体示意图如图4所示。

图4 以政府宏观调控为主导的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开发模式 5.2 加强政府的引导与扶持

在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上,政府既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政府层面的引导与扶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促进思想上的统一,调动包扩民俗传承人、村委保护文化与发展旅游的积极性。二是建立旅游示范点,以点带面。三是政策引导。通过政策倾斜,引导民俗文化传承人、投资者关注旅游业。四是科学指导。民俗文化具有脆弱性,若重旅游开发而轻文化保护则容易造成当地传统民俗文化的流失,因此政府要主动召集相关领域专家进行指导,从而实现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一箭双雕。

5.3 实施人才战略,引进民俗文化保护的专门人才与旅游开发人才

将民俗与旅游相结合,发展民俗文化旅游,需要有专门的人才保障。现阶段基层文化管理与旅游管理部门普遍存在人才缺乏现象,民俗文化保护停留在民俗项目资料汇编阶段,旅游发展同质化问题严重。针对人才结构薄弱环节,政府要出台相关措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助力于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

5.4 将民俗文化融于地方特色

民俗文化以当地社会文化、历史条件以及经济发展状况为背景,不同的地区孕育不同的民俗。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保护与开发,一定不能将其与城市发展建设割裂,而是要将民俗文化保护融入到地方建设与城市规划之中。在此基础上,对旅游开发形式进行合理的创新,增加体验性旅游项目,吸引旅游者。

参考文献

[1]幸岭.基于民俗文化功能分化模型下的民俗旅游开发[J].经济问题探索,2010,(11):170172.

[2]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4.

[3]孔德元.胶东民俗文化与旅游评价[J].鲁东大学学报,2007,(2):125.

[4]张紫晨.中国民俗与民俗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

[5]张洁,黄远水.我国节庆旅游研究综述[J].平原大学学报,2006,23(3):1013.

[6]丁宗胜.旅游节庆成功举办的要素分斩[J].商场现代化,2006,(6):217218.

[7]戴遐海.江苏农业旅游示范点发展分析[J].经济论坛,2009,(23):107109.

当地的民俗文化篇8

【关键词】民俗艺术 城市文化 价值

传统的“民俗艺术”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绝大多数的民俗艺术都具有深刻的民俗观念、区域特色,是特定的历史时期、阶段,广大劳动人民生产、生活以及思想的集中反映。在城市发展的历史过程中,要注重弘扬传统的民俗文化、发展民俗文化产业,促进传统“民俗艺术”向现代“城市文化”的转变,不断地提升现代城市的文化底蕴、品牌知名度,提高城市文化的育化功能。

传统“民俗艺术”的文化内涵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中华民族传统的民间艺术遭受到了巨大的冲击。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的全面开展,传统的民俗文化、民俗艺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中华民族传统的民俗艺术是几千年传统文明的积淀,是现代城市文化的历史来源。现代城市要具有独特的内涵、文化底蕴,必须要塑造自己的城市文化,而城市文化的塑造必然离不开传统的民俗文化、民俗艺术①。我们在注重发展现代城市文明的同时,要特别注重对城市所固有的人文特色、民俗艺术的开发、利用,使其在宣传现代城市品牌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民俗艺术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最基本的精神品质、审美观念,是中华民族深邃的古老文化、思想的艺术表现形式。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孕育了古老优秀的中华文明,而民间传统的民俗意识就是最直接的体现。

传统的民俗艺术在经历过数千年的沧桑变化,依然表现出传统的民俗文化特征、民俗艺术价值,大多是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比如,以潍坊风筝艺术的传承、发展为例,历史上,民间流传着放风筝为“放晦气”的说法,显然,这是一种迷信的说法,然而,却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潍坊风筝的文化内涵比较丰富,经过深度的挖掘、开发,尤其是潍坊国际风筝节的举办,使得潍坊风筝已经成为潍坊民俗文化、艺术的延伸、代表,具有了多元化的社会功能,比如,健身功能、文化功能、政治功能等等。潍坊风筝作为潍坊这座城市传统的民俗艺术之一,与潍坊人民的生产、生活紧密相关,其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研究价值。在当前功利主流文化的影响下,传统的民俗艺术所蕴含的情感、信仰、教化等作用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因为,流传于民间的传统艺术更为执着、真诚、直接,而这正是当代纯艺术形式所缺少的②。现代城市文化不仅要体现流行的“文化元素”,更要折射一个民族、一个城市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精神文化、智慧文明成果,这对于引导现代城市文化走向、传承宝贵的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民俗艺术”向“城市文化”转变的价值

当前,城市文化不断接受外来非主流文化的冲击,如何继承、发展中华民族文化对于促进现代城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民俗艺术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现代城市的“意象”贵在有自己与众不同的个性,而这种个性则是建立在城市对历史文化、艺术传承的基础上的③。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城市先进文化,必须要讲究“艺术美”,努力在“现代城市文明”与“传统民俗艺术、文化”之间寻求“契合点”。

民俗艺术是现代城市的“文化宝库”。传统的民俗艺术多是造型艺术,绝大多数具有绘画、美术以及雕塑等艺术特征,这些艺术形式都是广大的劳动人民的艺术才能、丰富想象力的展现,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审美价值,是发展现代城市文化、城市文明的“文化宝库”,继承民俗文化精髓、实现传统民俗文化艺术与现代城市文化之间的碰撞、交融,不仅可以更好地诠释传统民俗艺术的“价值”,还可以将民俗艺术发展成为一种特殊的纪念活动,带动城市相关的产业发展、打造新的城市名片。以潍坊国际风筝节为例,潍坊是中国风筝的发源地,风筝发展的过程体现了潍坊这座城市所拥有的丰厚的文化底蕴④。与其他民俗艺术形式不同,潍坊的风筝艺术图案数量居多,而且以吉祥、祈福图案为主,比如,求福、喜庆、吉祥等等,无不渗透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文化习俗。事实上,传统民俗艺术挖掘、发展,不仅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还会激发当地群众、相关部门、民间艺术工作者发掘、发展传统民族艺术的积极性,促进当地民俗艺术的复兴、发展,比如,在潍坊风筝节的带动下,跑竹马、民间舞闹海等濒临消失的民间艺术都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总之,或者是对美好未来的期盼,亦或者是对生活的一种无奈的抗争,潍坊风筝在经过艺人们上千年的巧妙构思之后,每个图案几乎都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这对于传统民俗文化的继承、延伸、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由此可见,民俗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演变,其原本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功能也会不断地发生变化,但是,寄托人们对崇拜者、敬畏对象的一种感情期望、娱乐形式,传统的民俗艺术也富含中国特色的文化价值,研究、发展这些传统民俗艺术文化对于构建当代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民俗艺术是现代城市的“文化符号”。民俗艺术、民俗文化都是现代城市的价值宝库,这些艺术、文化的存在,增强了城市的文化底蕴,是现代城市的文化符号。要提高现代化的城市的品味,必须要将这座城市的民族传统、人们的审美观念以及价值追求考虑进去,因为,经典的民俗艺术、民俗文化都能够反映城市所拥有的精神、气质。潍坊作为世界风筝之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风筝博物馆。潍坊风筝博物馆共设风筝历史文化等八个展厅,各个展厅均以绘画、照片、文字、文物的形式全面地展示了潍坊的风筝文化,诠释了中华民族所具有的独特的风筝艺术魅力,可以说,以潍坊风筝博物馆为代表的风筝文化,也是世界风筝的“文化宝库、文化符号”。博物馆是民俗艺术的集中展示,而民间工艺展厅的民俗艺术,则是对这种传统艺术文化的直接反应。

潍坊的大街小巷中,民间艺人现场扎制风筝、风筝年画、风筝剪纸等等,向游客全面地展示了潍坊这座城市民间风筝工艺的魅力。现代城市的发展,不仅仅体现在基础设施、硬件设施的建设上,更重要的是城市的气度、修养、文化以及精神要与城市的发展与时俱进,离开了这些,城市就会缺乏底蕴。从潍坊风筝的发展历程来看,风筝这个最简单的民间艺术经过发展、挖掘、凝练最终转变成了独特的城市文化,世界各地的风筝爱好者每年都会齐聚潍坊这座城市,这既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友谊、放飞了共同的梦想,而且也让世界各地的人民了解了潍坊这座城市。传统的民俗艺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了浓厚的地方文化特色,使其在具有较高文化研究价值的同时,也对现代城市文明的建设起到了积极地导向作用⑤。挖掘独具一格的城市传统文化,对于发展民族旅游、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民俗艺术是现代城市的“文化坐标”。民俗艺术不仅仅是供人们欣赏的艺术品,更是民族文化的一种象征。不同的民俗艺术对于研究特定时期各个民族、地方的人文历史环境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民俗艺术从产生伊始,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古代人类的陶器艺术作品就是那个时代人们审美意识、工艺创作水平的反映,是整个原始华夏文化的组成部分。事实上,从国内外诸多城市发展的实践来看,缺少了民俗艺术的创造、发展,城市文化大多是苍白无力的。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鲜明的坐标,比如,上海的东方明珠、北京的故宫等等,这些建筑艺术都体现了这些城市所独有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而少数民族所独有的泼水节等等,则是对这些民族民俗的一种凝炼。潍坊风筝已经成为潍坊这座城市的象征,每年举办的国际风筝节不仅有力地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风筝文化”已经成为潍坊的城市品牌、金色名片。可以说,每年一度的潍坊国际风筝节是对潍坊城市文化的集中展示。潍坊的世界风筝都纪念广场可谓是吸纳了世界上各个地方风筝文化的精髓,仿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屹立在白浪河畔,已经成为潍坊标志性景观。

以传统的民俗艺术建立城市博物馆,可以增添城市的艺术魅力,使得城市更加富有现代城市文明的文化底蕴。而风筝广场以“人文文化、风筝文化、民俗文化”为主题,在注重现代园林风格、民俗艺术所应具有的特征的基础上,突出了广场的“文化”特色,使得整个建筑群既具有了现代文明的特点,也具有了历史传统文化的特色。传统的民俗艺术是广大民族文化心态的体现,对于弘扬传统的民族文化具有特殊意义。可以说,民俗艺术凭借其来源于人们的现实生活,以其朴实无华的审美角度、实用价值以及表现形式,成为当前城市文化生活的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现代城市文化的“文化坐标”。

民俗艺术打造现代城市品牌。城市是区域范围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旅游产业高度发达的今天,旅游几乎已经成为所有城市发展经济的重要途径。为了杜绝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同质化,地方政府要在抓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服务水平的同时,要独辟蹊径,将挖掘独特的民俗艺术文化作为发展经济、打造城市品牌的“增长点”。秦皇岛利用当地民间广为流传的“望海求仙”民俗传统,将现代舞蹈艺术与传统的民俗艺术、民俗文化进行融合,表达了当地居民渴望健康、渴望长寿的最为温馨、最为灵动的美好愿景。

潍坊在20世纪80年代,还是鲜为人知的小城,城市知名度不高,旅游产业的贡献在经济发展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90年代中期,潍坊市政府决定以潍坊传统的民俗艺术(风筝)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开发潍坊传统民俗旅游产业,将潍坊的现代城市建设、文明与传统的风筝文化进行融合,使得当地的旅游产业独具特色,不仅成为了国内最大的风筝产业基地,还实现了潍坊由不知名的小城到世界风筝之都的“华丽变身”。2004年,潍坊国际风筝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民间艺术保护名录,使其成为了国际知名的文化品牌。毫无疑问,潍坊风筝能取得今天的硕果,与潍坊风筝节的举办密不可分,而国际风筝节的举办则来源于对传统民俗艺术文化价值的深度挖掘,同时,也使得潍坊人民的文化财富在潍坊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更重要的作用,促进了潍坊城市文化的建设、展示了潍坊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现代城市文化植根于传统的民俗艺术、民俗文化,是广大劳动人民辛勤劳动、智慧的结晶,是现代城市悠久发展史、文化底蕴的产物。因此,地方政府在制定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提高城市品牌知名度时,要特别注重以传统的民俗艺术为突破口,不断提升现代城市的文化品牌。可以说,传统的民俗艺术给现代城市增添了更多的文化内涵。

“民俗艺术”向“城市文化”转变的困境及策略

“民俗艺术”向现代“城市文化”转变的困境。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民俗文化对现代城市的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而民俗文化又与传统的“民族艺术”密切相关。以潍坊风筝文化为代表的传统的民俗艺术,在提高城市知名度、增强城市的文化底蕴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现代文明的高度发展、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民间艺术、文化在当前主流文化的冲击下,陷入了发展的困境:大量的传统民俗艺术消失,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现代城市文明、城市文化的高度发展,并不必然意味着是传统民俗艺术陷入了生存危机,而是要求传统的民俗艺术需要从现代城市文化中汲取新的营养,让传统的民俗艺术体现出更多的“民族性、地方性”,使其真正地与现代城市文化的发展融为一体,成为现代城市文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⑥。民俗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必须要与具有地方城市特色的活动连在一起,这样有助于传统的民俗艺术以更加丰富的形式展现出来。

“民俗艺术”向现代“城市文化”转变的策略。综上分析,发扬、保护民俗艺术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在当前多元化文化思潮的冲击下,形形的主流文化、非主流文化扑面而来,现代城市文化的发展,要从传统的民俗艺术中不断地汲取营养,建立自己独特的城市文化。面对来自现代文化的冲击,潍坊应该以风筝文化作为发展的契机,全面地推进城市文化品牌建设,对以风筝为代表的传统民俗艺术、民俗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开发,从根本上提升潍坊风筝文化等的影响力,不断提高潍坊这座城市的文化内涵、品牌知名度。

城市在发展现代文化、文明的同时,要系统全面地梳理传统民俗艺术的发展史,选择最具特色的民俗艺术,并不断地挖掘、创新,让更多地人了解这些艺术、关注热爱这些艺术,以推进“民俗艺术”向“城市文化”的快速转变。潍坊国际风筝节的举办,证明了民俗艺术是可以跨越种族、国界的,实现了不同种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将传统的“民俗艺术”与民间文化、现代城市文化结合起来,用传统民俗艺术的文化教化作用增强现代城市文明的内涵,在继承传统民俗艺术具有的独特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共同保护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艺术遗产。

结论

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要注重提高城市的品牌影响力,使城市具备现代文明特征的同时,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发展现代城市文明与继承、弘扬传统的民俗艺术精髓要紧密地连接在一起,通过开发、挖掘传统民俗艺术的文化价值,将传统的民族艺术与现代城市文化结合起来,或者进行重新的开发利用、推广,或者收藏展示,让每个现代城市公民在享受现代城市文明的同时,肩负起应有的继承传统民俗艺术文化的责任。

(作者分别为重庆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重庆大学艺术学院讲师)

【注释】

①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242页。

②欧阳华:“城市公共艺术在塑造城市文化和个性中的作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第124~125页。

③范玉刚:“警惕‘产业化’埋葬‘文化’”,《人民论坛》,2011年第30期,第37页。

④张黔:“欧洲城市文化与城市艺术”,《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都45~56页。

⑤张彤,韩俊武:“民间艺术资源产业化路径研究—以河北省为例”,《人民论坛》,2011年第20期,第214~215页。

当地的民俗文化篇9

关键词:民俗博物馆;传承;地域文化

民俗是一个国家长期发展以来形成的一种民间风俗,它涵盖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凝聚着人民群众的信仰。改革开放以来,民俗文化在我国各地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也有一些地区民俗文化逐渐流失,这对于地域发展来说,十分不利。随着我国关注于民俗文化建设事业,各地地域文化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如何对地域文化进行有效传承,使之与民俗博物馆建设进行有机结合,成为地域文化发展过程中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议题。本文在对该问题研究过程中,探究了民俗博物馆在传承地域文化中的重要性,并注重探究在地域文化影响下,如何更好地促进民俗博物馆发展。

一、民俗博物馆建设问题

民俗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本身具有一定的地域文化性,随着当代社会兴起的民俗文化复兴运动,民俗博物馆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民俗博物馆在发展过程中,如何有效地进行民俗博物馆建设,使民俗博物馆建设更加合理,能够对地域文化进行有效反映和突出,是当下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年来,我国民俗博物馆建设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一些地域文化特征得到了有效显现。但是民俗博物馆在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对民俗博物馆本身特性的考虑,导致在建馆过程中,缺乏针对性,使其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针对于这些问题,笔者认为,民俗博物馆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对以下问题进行把握:

1.民俗博物馆建设要注重立足于地域文化进行宣传,能够实现地域文化传承功能。民俗文化与实体文化有着较大的差别,其本身不具备实体形态,但与人们的生活习惯有着密切的关联性。人们在长期生活过程中积累的风俗习惯,具有一定的社会经验性,对于解决实际问题来说,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此,民俗博物馆建设,要注重对一些积极的地域文化进行继承和发扬,体现出民俗博物馆建设的重要性和功能性。

2.加强对地域文化的有效保护。民俗博物馆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对地域文化进行保护和宣传,体现出一种活化的传承特点。民俗博物馆在对地域文化展现过程中,要注重利用丰富的陈列手法,将地域生活特征进行有效表现。

3.民俗博物馆建设过程中,要注重立足于地方特色。民俗博物馆建设过程中,整体规划要从地域特征进行考虑,其本身就是一种地域文化象征,建设的外观,要注重立足于民俗文化自身特点,这样一来,才能够真正地突出地域文化特征。

二、民俗博物馆在体现传承地域文化重要性的对策

民俗博物馆在新的发展时期下,要想更好地对地域文化进行传承,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对民俗博物馆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更好地适应地域文化传承和发展实际需要,这样一来,才能够体现出其在传承地域文化中的重要性。

1.挖掘民俗资源。民俗博物馆的特点在于“民俗”上,而民俗本身,是一种地域文化资源。所以说,民俗博物馆在传承地域文化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二者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在进行民俗博物馆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地域优势,挖掘民俗文化资源,并将文化资源与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现况进行结合,将民俗文化更好地展现在民俗博物馆当中。传承地域文化过程中,要将民俗文化各个发展阶段的特征进行有效体现,在民俗博物馆陈列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将民俗文化景象进行活化,使其具备较强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发展特征。

2.体现地域文化的多样性特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俗文化资源地位得到了突出显现,它不单单是民族l展的重要文化遗产,对于人们日后的发展和进步来说,也有重要的影响。可以说,地域文化体现在了发展的基础上,如何对地域文化进行传承和发扬,需要利用到民俗博物馆的展示和宣传作用。民俗博物馆在传承地域文化过程中,要注重将特色的民族文化进行展示,并注重结合地域特征,将多种文化进行全面地体现,突出“多样性”这一特征,提升民俗文化的归属感和自豪感,这是地域文化发展的关键。

当地的民俗文化篇10

关键词:民间风俗;旅游;资源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1-29 -02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世代传承、引人入胜,形成了具有鲜明特征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世界民俗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的一席。当世界各国将自然风光旅游推向人文生态旅游的高层次旅游经济趋势时,我们应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民俗文化资源,结合丰富而广阔的自然生态资源,进行全面的系统规划,形成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民俗旅游,并注重人文生态旅游的整体开发和可持续发展,使我国的民俗旅游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民俗旅游的特征分析

民俗是“民间风俗”的简称 ,广泛的含义是:一个民族流行于民间的全部风俗习惯,具有世代相习的传统文化现象。所谓民俗旅游,可以理解为: 以一国或一个地区的民俗事象和民俗活动为旅游资源,结合民族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资源,为满足旅游者开阔知识视野,促进人类相互了解和认识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我国的民俗旅游从总体上分析,一般具备下述特征:

(一)区域性特征

由于我国自然环境的复杂多样,造成了风俗习惯在不同的地域内,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一般所谓“风土人情”,是将“风土”指为自然环境,是地方特有的风俗习惯和土地、山川、气候、特产等的总称。而“人情”则泛指社会生活习惯。各地自然环境不同,特定的生产、生活条件也不同,产生的风俗也各有差异。“十里不同风 , 百里不同俗”“入国先问禁 ,入境先问俗”都是指风俗的地区差异。各地居民的居住民俗、饮食民俗、服饰民俗、婚姻民俗以及人生礼仪民俗,都具有鲜明的地区特色。由此而展开的旅游活动 ,个性突出,形态鲜异,感染强烈,极具吸引力。

(二)民族性特征

由于各民族历史发展过程的不同,居住的自然环境及生活条件的差异,在物质生活方式和文化生活方式上都有自己的爱好和禁忌 ,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历史、经济、文化和心理状态 ,客观上构成了民族差异的特征。我国56个兄弟民族的民俗文化,无论具体到哪一个兄弟民族,其具体的民俗文化同样各有特色,或者说, 存在着整体民俗文化下的个体之间的差异。这些差异,也就是它的民族性体现。反映我国各兄弟民族的民俗旅游活动的民族性特征,其内容十分丰富,文化欣赏价值极高,若再渗入各民族地区的特色自然生态环境文化,形成内容丰富、形态完善、品位高尚的人文生态旅游经济,并推向世界各国的旅游观光人士,既可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民族文化,又可使世界人民更深入地了解我中华民族56个兄弟民族热爱和平、勤劳勇敢、团结奋斗的民族精神和风貌。

(三)传承性特征

民俗旅游的传承性是指风俗在不同的社会发展中所表现的动态形式。风俗就是泛指历代相沿,积久而成的风尚、习俗,因而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习惯性。正是如此,才构成了各民族、各地区的民族性格、特点和不同的风貌。中华民族的每一个兄弟民族,在祖国的每一块土地上,经过祖祖辈辈的繁衍生息,将自己民族文化历代传承下来,在巩固自己本民族的优秀民俗文化传承的同时,又吸纳其他兄弟民族的先进的民俗文化,在不断地发展,向高度文明的现代社会传承式迈进。没有各民族的民俗文化的传承,就不可能有民族文化的特色和民俗旅游经济的开发 没有各民族地区的传承性民俗旅游经济的发展,就没有整个中华民族的民俗旅游经济的形成。

(四)社会性特征

民俗旅游的社会性是指人们在共同的生活中所形成的风俗习惯,即“约定俗成”。这种风俗习惯有时保留在几个村寨或一个民族中,有时可能涉及几个民族地区甚至广泛地传播于全国。具有这种民族社会性的民俗旅游经济可以从各民族地区的民族族情和风情出发,进行社会性的经济、文化、贸易和科学技术的多方面交往与合作,将民族经济和社会经济通过民俗旅游经济的推动,走向共同的繁荣富强。

二、旅游的文化性决定了民俗旅游的文化特质

民俗旅游是民俗与旅游的结缘,是以民俗事象为主体内容的旅游活动。民俗与旅游历来就有不可分割、血肉相连的密切关系,我们从中外古今旅行家的大量游记中,可以追索到两者结合的渊源。如在《马可・波罗游记》《徐霞客旅记》等古代著名游记中,就有许多对当时各地民俗事象的记述和分析。观风察俗、考察民间文化艺术历来就是旅行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旅游属于文化旅游的范围 ,旅游所具有的文化特性在民俗旅游中均有体现。

(一)民俗旅游给人以文化享受

旅游是以享受为主的人类文化生活。物质享受虽是旅游的一个基本内容 ,而精神享受(或文化享受)则是旅游更为重要的特点。国外游客来到中国,品尝到中国菜的色、香、味 ,固然满足了“物欲”,但更重要的是使国外游客得到一种文化享受:品尝中国的烹饪艺术作品,欣赏中国的饮食文化。民俗旅游的内容能够时时、处处给人以文化的享受 ,它使旅游者在潜移默化中享受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

(二)民俗文化是旅游的重要资源

旅游和旅游业赖以生存的旅游资源和文化有着密切关系。旅游资源主要包括两大类: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不属于文化的范畴,是大自然的造化。人文景观则是以其丰富的文化内容来吸引众多的旅游者。人文景观既包括文物古迹、各类博物馆、当代建筑工程 ,也包括民俗文化等内容。我国是有五千年文字历史的文明古国 ,又是有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 ,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是我国的特点。由于历史悠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产生了与这个时期相适应的风俗习惯,传流至今便成为当代蔚为壮观、丰富多彩的民俗事象。由于民族众多,每个民族又都有其独特的风俗习惯 ,完全可以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奇的特点。

(三)旅游服务是民族文化的具体体现

旅游服务既包括提供必要的生活服务设施,也包括服务人员和导游的服务活动。服务人员和导游是直接与旅游者接触的人员,他们本身的言谈举止表现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素养。他们既要了解一般的国际交往礼仪,以达到与旅游者沟通的目的;又要熟知本国风俗礼仪,为旅游者展现本国文化。

三、做好宣传策划,实现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宣传对旅游业是至关重要的,是民俗旅游开发中不可忽视的因素。民俗旅游尤其需要重视宣传。由于民俗所具有的民族性、地域性特征 ,使当地民俗不易为外人所知 ,有些民俗事象也很难被外人理解。因此 ,宣传和介绍民俗是搞好民俗旅游的首要任务。

旅游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关于人口、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相互协调的一种战略思想。其核心是既考虑当前经济发展中对资源的需要,又为未来社会的发展提出了战略要求,民俗旅游发展实质上是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化,也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主要应包括以下内容:

首先,稳步扩大的客源市场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其次,应完善民俗旅游的基础设施。从当前来看,民俗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大都处在山区或边远地区,交通、信息相对闭塞,经济欠发达。这些地区要开发民俗旅游,就必须加强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其别是邮电、电力、交通、旅店等。扩大综合接待能力,做到“进得去,散得开,出得来”。基础设施建设要突出原始朴素、自然的民俗意境,既满足旅游者需要,又保护民俗文化的自然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民俗旅游就可持续发展。

第三,民俗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民俗旅游是在特定地域形成的。民俗旅游发展必须依赖于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是人类自身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但它的变异特性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有可能随着民俗文化环境的变迁而变迁,甚至因民俗环境的破坏而毁灭。民俗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就可以使民俗旅游得到可持续发展。保护和开发总是相对存在,又是相对矛盾的。有丰富的资源,自然利于开发,而开发不当,就会使资源受破坏而枯竭。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就是在利用与保护问题上寻求一致和平衡。民俗旅游资源的利用应建立在科学研究之上,进行适度的开发和利用,使之与旅游地的民俗文化环境、物质环境、社会环境相适应。

第四,营造良好的民俗文化环境氛围是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保证。要加强民俗文化的宣传,树立民俗文化品牌意识,树立起良好的旅游形象,以使人们认识和理解民俗文化,参与民俗旅游活动。还要注重民俗礼仪、恪守民俗风尚。维护好民俗旅游地的社会治安环境,加强对宾馆、旅行社、商品市场、娱乐场所的管理,规范其经营,打破地区、行业分割,加强旅游各部门协调运作,共同对外促销,实现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

总之,只有努力保护并改善、优化现有民俗文化资源,才能真正实现民俗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实现旅游业大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