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非法学辅导十篇

时间:2023-09-27 18:19:52

法律非法学辅导

法律非法学辅导篇1

关键词:辅导员;加强;法制教育;对策

大学生是我国的优秀人才,大学生也是未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的生力军,其法律素养的高低,不仅关系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问题,同时也关系到国家的民主法治建设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健康和谐发展,关系到中国梦的实现。因此,在大学阶段增加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力量,不仅要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也需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

一、高校辅导员增加大学生法制教育现状及开设的必要性

目前,在很多高校都只重视专业课教育,不是很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也不重视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学校所制定的校规校纪是缺乏法制内容的融入,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学校也不能做到以法律知识为指导做学生的管理工作,学校法制教育的渠道单一。仅仅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了少量的法律教育内容。学校法律基础课时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课时中所占的比例不大,导致学生不能全面系统地接受法制教育。在整个大学四年教育中,只在低年级开设的有简单法律基础教育,法律教育在整个大学教育阶段并没有实现全覆盖,常态化的系统化的法制教育体系没有建立起来,这样就导致高校法制教育效果不理想。存在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目前,在社会上用人单位只对高校学生的专业能力有要求,用人单位往往以专业技术水平的高低对学生的是否优秀进行衡量,不重视考量学生的法律素养。这种现实就导致在大学教育中,教育者把主要的教育精力放在专业课程教育中,而学生也把大部分的时间用在专业课的学习上。学校和教育者和学生都不重视法制教育活动,对法律教育存在一种应付态度,只要学生法律基础课程考试能够及格就达到了要求,而学生实际法治素养的提升则不受重视,这样,学生法律素养不高就成为必然。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各行业对人才培养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有效建设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需要的是社会主义觉悟高,文化素养好,法制观念强,专业技能高的综合型人才。因此,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必须要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发生改变,学校要能够把培养综合素养人才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贯穿于整个教育实践活动中。另外,现在社会中出现了很多大学生犯罪的情况,这与法制教育的缺失或者是法制教育的薄弱有直接的联系。无论是从培养综合素养人才方面考虑,还是从解决社会矛盾,杜绝犯罪方面考虑,高校要培养真正的优秀人才,都必须要增加法律教育,提升法律教育质量,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高校要能够积极宣传法律知识,另外还需要做到教育的知行统一,能够多开展一些实践活动,或者是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丰富学生的法律知识,提升学生的法律观念。学校要重视法制教育,要把法制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实践活动中去,保障法制教育的目标能够实现,保障人才的有效培养。这样,大学教育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实现综合素养人才的高效培养。

二、高校辅导员开展日常法制教育的教育目标

高校开展法制教育不仅要能使学生学习全面系统的法律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尊重和信任法律的意识,要引导学生积极践行法律,树立平等、民主、自由的法律观念和价值认识,使学生能够懂法,守法,自觉地用法。普通高校的开展法律教育目标不是为了培养律师,不是为了法律行业培养人才,而是为了培养学生系统的法律知识,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因此,要能够利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学生提供学习法律知识的途径,以日常的法制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在日常教育中,辅导员要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法律信仰和法律意识,要培养学生的法律习惯,能够利用日常教育活动,使学生学会用法,自觉树立法律信仰,提升学生的法律素质,这应该成为高校辅导员开展日常法制教育的教育目标。

三、高校辅导员增加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在辅导员日常工作中融入法治教育内容

要有效培养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意识,辅导员就需要能够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中融入法制教育内容,在日常学生教育管理中融入法制教育内容。其中,重点要实现以下三方面的融入:第一,法制教育与学生干部选拔工作相结合。辅导员要公开学生干部选拔原则,要求公开选拔学生干部,学生全体参与,全程参与学生干部选拔过程。学生履行自己的监督职责,要享有自己监督的权利。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能够树立公平正义的意识,增加学生的法制观念。第二,奖贷助优对象评选活动融入法制教育内容。在奖贷助优对象评选活动中融入法制教育内容,辅导员作为这项活动的组织者和执行者,要明确评优条件和办法。辅导员要结合学校和院系的相关规定,成立评选小组,经过严格的选拔程序把最符合条件的学生选出来,通过这种形式培养学生依照规则办事的意识。第三,考风考纪教育中融入法制教育内容。辅导员在考风考纪教育中可以融入法制教育内容,通过主题班会和个别谈话方式有效维护考试纪律,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帮助学生养成守纪守法的好习惯。

(二)将法制教育贯穿于班级建设工作中

良好的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辅导员将法制教育贯穿于班级建设工作中,是增强法治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径。在班级建设工作中贯穿法制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和权利义务观念,能够增加学生的法制意识观念。在班级建设工作中贯穿法制教育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第一,引导学生参与各项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工作,使学生能体验制度制定的过程,使学生能够理解相关制度,树立规则意识。通过这个过程,使学生能够行使制度制定的参与权,提议权,表决权等权利,提升学生遵守制度和法则的意思。第二,引导学生参与班级活动策划和组织的全过程,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形成活动决策,提升学生的参与集体活动的意识,培养学生的集体归属感。第三,开展班级安全法制教育班会活动,通过专门的法律指导,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这种法制教育班会活动要实现常态化,成为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重要渠道。第四,成立班级法律兴趣小组,通过小组形式定期开展一些普法活动,开展法律学习活动,以活动形式积极引导全体班级学生参与法律学习,提升全体学生的法律素养。

(三)法律教育要实现课堂理论学习与课外实践应用的结合

对于大学的非法律专业学生而言,学习法律知识的重要途径是通过《思想道德修养和与法律基础》课程进行的。辅导员要督促学生在学习该课程的过程中,认真学习,能够通过课堂学习形成较为完善的法律知识结构体系。另外,辅导员要向任课教师了解学生法律知识的学习情况,能够积极搜集学生所关心的法律问题,能够与任课教师沟通,创新课程教学方式和内容,针对学生的感兴趣的法律问题设置问题讨论活动,以提升学生法律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丰富学生的法律知识。辅导员还需要结合学生的法律知识学习情况,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设置要与法律基础课堂教育内容向结合,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品味法律知识,应用法律知识。比如,辅导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普法教育宣传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到社区进行普法宣传。以此方式,提升学生法律知识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组织一些模拟法庭审判活动,针对某一法律问题引导学生在法庭上开展辩论,通过这种方式提升学生法律知识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应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活动能够有效活跃法律教育的气氛,能够使学生轻松愉悦地参与法律知识地学习,提升法律教育的实效性。

(四)引导学生利用大众传媒自主学习法律的意识和习惯

大众传媒中所包括的法律知识非常丰富,法律信息非常生动,这些法律讯息的趣味性极强,内容覆盖面极广,作为辅导员要积极引导学生关注大众传媒,关注相关法律讯息,要引导学生收听收看大众传媒的习惯,培养学生能够利用课外时间自觉进行法律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以有效提升学生法律学习的效果。教师要主动向学生推荐一些质量好,生动性强的法制节目,比如,中央六套的法制频道。只要有时间,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提供学生观看这些栏目的机会。另外,一些报纸和杂志中也有很多法律方面的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适合的法制报刊杂志学习,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法律报刊书籍,供学生阅读,以这种方式,拓宽法律教育途径,促进学生养成阅读法律书籍的好习惯。其实,在网络中也有很多法律精彩内容,辅导员要积极引导学生利用网络途径,学习法律。还可以开通微信,班级博客等,通过多种途径,宣传法律知识,与学生就法律问题形成互动,以这种方式培养学生学习法律知识,掌握法律知识的好习惯。总之,在高校教育中,全面推行法制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辅导员作为学生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推行者,要积极承担起进行法制教育的使命,能够明确大学生法制教育目标,能够依据学生情况,选择设计大学生法制教育有效开展的途径。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实现人才的有效培养。

作者:高艳 单位:九江学院

参考文献:

法律非法学辅导篇2

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重要依托。在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中做到合情合理合法是对辅导员的基本要求,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情理法的纠葛和矛盾普遍存在,很多辅导员不能恰当处理情理法三者的关系,制约了工作职能的发挥,降低了工作实效。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从辅导员工作中情理法的内涵谈起。

一、情理法:辅导员工作的三维度

辅导员工作中的情主要指情感。在现代汉语中,情感一词主要有三种解释,一是指心情感动,如“情感于旧物”;二是特指感情;三是指人受到外界刺激而产生的肯定或者否定的主观心理反应,如喜欢、厌恶、悲伤、恐惧、愤怒等。[1]心理学认为,情感包括价值感和道德感两个方面,在社会交往中具有行为调节、信息传递和身心保健等功能。情感是维系教育工作者和工作对象的纽带,爱岗敬业,恰当运用情感因素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是对高校辅导员的基本要求。

在中国社会,理的内涵较复杂,首先是指事物的规律,即基于事物本来面目的看法和观点,以事实为依据或与事实密切相关,可以引申为真理性的认识;其次,理指合规律性、合规范性,即行为遵守规矩,服从道德、良俗、伦理、契约、规律、礼仪等;最后,理还指代事情或者论点的根据,即理由。[2]辅导员工作要重理,就是要求辅导员要把握教育规律和学生特点,尊重并传播道德伦理,明事理,讲道理,遇到问题理性思考,冷静应对。

辅导员工作中的法指的是法制。法制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法制指法律制度,即由国家出台的并由国家强制力量保证实施的法律和制度的总和。广义的法制除了法律和制度外,还指全体社会成员严格平等地遵守和执行法律制度这一动态过程。辅导员工作中的法制体现为三个层次,首先是辅导员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根据教育法规和制度开展工作,并对学生开展法律法规教育;第二,辅导员按照学校章程和学生教育管理规章制度开展工作,保证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第三,辅导员在具体工作开展过程中根据需要,自主创制的成文的或者不成文的规章制度,要求学生遵照执行。

二、辅导员工作中情理法关系误区

高校辅导员工作条例中“履行岗位职责,关爱学生,理性思考,依法办事”等内容,是对辅导员工作的基本要求。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些看似平常的“基本要求”有时却变成“最高要求”,情理法三者无法兼顾的情况普遍存在。

(一)情感泛滥,忽视理法

中国是最具有“人情味”的国家,“情理法三者,情字当先”的观念在国人心中根深蒂固。学生工作离不开情感的滋养,然而情感泛滥,必然会“淹没”理性和法制。这种现象在两类辅导员群体中比较明显,第一类是新入职的辅导员,他们和工作对象的年龄差别较小,具有和学生相似的兴趣点和爱好,他们精力充沛,工作热情高,和学生关系紧密。但是,由于刚从学生成为教师,很多辅导员不能很好地转变角色,“朋友”的身份突出,教育管理者的身份不明显,在工作开展过程中感情丰富而缺乏理性,工作方式以交流和沟通为主,过于强调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忽视甚至从心理上抗拒学校的规章制度。第二类是入职时间较长,工作经验丰富的辅导员,他们成熟老练,深谙人情世故,社会气息浓厚。他们把学生区别对待,将学生干部或是自己喜欢的部分学生视为“自己人”,在工作中“对人不对事”, 利用工作便利对“自己人”大加照顾,甚至包庇纵容违章违纪行为。

(二)偏重于理,漠视情法

部分辅导员认为,当工作中情理法产生矛盾的时候,应该把理放在首要位置,做好学生工作的关键在理而不在其他,正所谓“万事不出一个理字”。很多辅导员将讲道理作为主要工作方式,各种会议和谈话不胜其烦,过度重理而不讲情感,这会使学生教育工作变成简单乏味的说教,造成学生的反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重理而漠视规章制度,将法制束之高阁,这会使学生管理工作失去尺度,缺乏力度。此外,部分辅导员在工作中以“合理”为理由,“积极”开展工作,看似合理,实则“动机不纯”。例如学生在校出现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为校方和自己免责,而不是如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很多辅导员经常在第一时间将学生在校表现告知家长,于理而言并非不当,但忽视作为成年人的学生的感受,会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再者,为提升院系形象,抓主要工作和突出亮点、特色是很多辅导员工作的着力点,这本无可厚非,但是部分辅导员将此作为主要工作内容,大搞“政绩工程”,忽视学生的真实需求,背离育人目标。

(三)强调法制,不通情理

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为辅导员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提供了依据,学生工作必然以法制为准绳。然而部分辅导员片面强调法的作用,认为法代表着公平与正义,法无所不能,法制才是开展工作的最主要手段,工作方式单一,不通情理。部分辅导员以“严师”和“执法者”的身份自居,刻板执行学校规章制度,表面上“?F面无私”,实际上简单粗暴,冷漠僵化。例如,学生违纪处理标准主要依据过错情节和认错态度,有些辅导员只看重前者而不考虑学生的悔过态度和后续表现,“量刑”过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很多学校的规章制度陈旧,不能适应新阶段学生工作的新特点,一味强调法制会影响问题的解决效果。此外,部分辅导员以加强管理为由,自我创制了很多成文或是口头的管理制度,有些是对校级校规的细化,有些却与学校章程相左。学生完全在辅导员设定的“条条框框”内活动,稍有越界便受到处理,学生创新积极性和自我教育管理的热情受到影响。

三、情理法在辅导员工作中的和谐统一

辅导员工作的任务和职能决定了情理法三个维度应统筹兼顾,不可偏废。情理法的统一既是辅导员工作的基本要求,又是高超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艺术的体现,要充分发挥三者各自的有利因素,实现三者在工作中的有机统一。

(一)法为准绳,法统情理

法为人的活动设定了范围和尺度,具有指引、预测、评价、强制和教育等多种功能,在人治思想影响较大的中国突出法的作用意义格外重大。亚里士多德认为“法治”包含两个要素,第一,法律本身应是良法;第二,这种良法应该得到普遍的遵从。辅导员工作首先要有良法作为依据,即从立法角度,与辅导员工作相关的规章制度要体现公平正义原则,并符合工作实际,切实可行。尤其是学校层面的规章制度要对辅导员工作和学生成长具有引导性,而不是简单地对行为的消极限制,同时要体现时代性,符合当前学生工作和学生思想行为的新特点。辅导员自我创制的制度也要符合“良法”的要求,要以服务学生成才为目标,单纯的严格管理只会限制学生的发展。从执法和普法层面来讲,辅导员要认真执行法律法规和学校章程,在具体工作中以法律和制度为准绳,保证各项工作合法、规范、有效,做到自身不越界。同时重视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养成知法、用法、守法的良好习惯。

法统情理是指法为情和理设定了边界,当情理法出现冲突,首先要考虑的应是是否合法,要坚守法律底线,避免情感泛滥,私欲扩张,道德沦陷。人有喜怒哀乐,人的行为受思维和情感支配,如果缺少约束,必然出现纵欲为恶、秩序混乱等现象,理自然也不存在[3]。因此在辅导员工作面临情理法的纠葛时,应控制情感,理性思考。作为教育管理工作者,行使权力时应坚持“法无授权即禁止”的原则,始终在法律和制度的范围内活动。需要注意的是,法统情理绝不是法高高凌驾于情理之上,僭越于情理之外,因为法本身就是产生于情理之中,是制度化的情和理。工作中每一次情理法的冲突有可能代表了在这一领域法制的空缺,对于辅导员而言是一次法制“创制”的好机会,问题解?Q后及时总结经验,在兼顾情与理的基础上以法制的形式将问题解决路径固定下来,为以后同类问题的解决提供制度保障。

(二)理为依托,理涵情法

坚持理为依托是由情理法三者的特点决定的。理反映了事物内部的联系和规律,以道德、礼仪、伦理、风俗等形式为人类的各项活动设定了规则,与法相比,理不带有明显的强制性,但其教育引导性和行为评价作用更加突出。从作用的时间来看,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理则伴随人类社会始终。从调节的广度来看,法处于逐渐健全之中,未必能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理则无所不包。情感是人际交往的纽带,但是有时却带有明显的随机性、波动性和非理性,其作用发挥的稳定性不足。坚持理为依托并不是忽视法和情的作用,而是在道理中蕴含情与法,即将情及法蕴含的价值标准和内涵以理的形式呈现出来,讲理既要体现法制的强度,也要体现情感的温度。

辅导员在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既要坚持理为依托,明理、讲理,又要做到理涵情法,内容全面,生动活泼。首先,辅导员自身要学习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大道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和学识水平。第二,在学生教育工作中要遵循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规律,遵循社会规范,符合社会道德伦理和公序良俗的要求,体现文明、诚信、平等、礼仪等社会价值标准。第三,要将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教育与学生的道德教育结合起来,找出二者的共通性,以浅显易懂的道理向学生讲明遵章守纪的重要性,对违纪学生晓之以理,微言大义。第四,讲道理不是简单的事实陈述,要包含情感和价值判断。辅导员事务性工作千头万绪,各种关系、矛盾纷繁复杂,学生特点和喜好千差万别,辅导员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对待具体事物是喜欢、支持还是厌恶、反对,要清楚地将立场和态度告知学生,使学生明确是非善恶的标准,知道何者可为,何者不可为。

(三)情为手段,情融理法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情感和愿望是人类一切努力和创造背后的动力”。情感是人类行为的原动力,是人际关系的调节器,也是教育工作的着力点。教育从来都是饱含情感的事业,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对于情感因素在教育中的作用格外重视,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作为教育成功最主要的原因。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果缺乏情感,必然变得苍白无力。辅导员工作要以情感为手段,首先要发自内心的热爱学生,视学生为亲友,有意识地建立起与学生的深厚感情。第二,辅导员要保持健康、积极的情感和言行,并以此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将情感教育渗透到学生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第三,辅导员要常怀悲悯之心,及时了解学生的内心活动和实际需求,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第四,要善于利用积极的情感去激励学生,教育学生,使他们端正生活和学习态度,拥有持续向前的动力。

情理法在辅导员工作中并非天然对立,而是可以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正所谓“情为理之维”,在理和规范中已经蕴含了情感因素,且情成为衡量理的一把尺子,这是情能融进理法的一个原因。另外,情感反映着人们对现实社会的欲望和追求,体现着人们的价值取向,而这种欲望和追求很难单独呈现,大多时候以理与法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是情能融进理法的另一个原因[4]。情融理法对辅导员工作要求,首先表现在无论是开展说理教育,还是以法制为手段进行学生管理的过程中都要符合“人之常情”,以关爱学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其次,要以学生的情感反应作为评价辅导员工作效果的重要标准。道理讲完后,学生是心悦诚服还是口服心不服,规章制度出台后,学生是奉为圭臬还是阳奉阴违,所代表的工作效果是截然不同的。第三,辅导员要注重情感的提升,更好地服务于说理和“执法”工作。情感是维系辅导员和学生关系的纽带,辅导员情感细腻丰富,与学生关系紧密,必然会在学生中产生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此基础上开展思想教育和规章制度执行工作自然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当工作中情理法出现暂时的矛盾时要发挥情感“润滑剂”的作用,多做沟通和疏导工作,为问题的解决创造条件。

(四)科学评价,有效监督

法律非法学辅导篇3

(一)高校法制教育的现状

回顾我国高校法制教育的历程,高校开展法制教育已有二十多年,但效果却不尽人意。从常见现象来看,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无视学校的“小法”(校规校纪),违反学校教学和考试纪律、宿舍管理制度等;二是部分大学生漠视国家的“大法”,没有法律信仰,践踏法律所追求的诚信、权利义务相统一等价值目标,恶意拖欠学费和贷款、求职时弄虚作假和随意违约,少数学生甚至有盗窃、抢劫、故意杀人等违法犯罪行为。

(二)高校法制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高校法制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校法制教育渠道单一。一些高校进行法制教育的唯一渠道就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开设时间一般为48学时(有的高校甚至将其缩短为36学时),并且“法律基础”所占比重极少,大学生基本没有接受全面的法制教育的可能性。二是高校法制教育和考核方法枯燥。目前一些高校很少为“法律基础”专门配备甚至根本不配备法律专业出身的教师。考核往往是一张试卷。法制教育考核方式变成了记笔记、考笔记。三是社会上很多用人单位往往以CET和专业课成绩的高低来衡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以证书的多少作为是否录用的标准。导致了学生对法律基础等公共课的不重视。

二、拓宽高校法制教育渠道高校开展法制教育应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与辅导员和学生管理工作者对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相结合,不断拓宽高校法制教育渠道。

(一)拓宽高校法制教育渠道的必要性

中国古代思想家朱熹曾讲过“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传授基本的法律知识之后,我们更应该按照教育规律,帮助大学生把知与行结合起来,搞好课外实践活动。而这些活动往往都是任课教师无法安排和协调的,辅导员和学生管理工作者则是大多数实践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法律所以见效,全靠民众的服从,而遵守法律的习性须长期的培养。”高校任课教师“上课才来,下课就走”的教学方式和较短的教学时间决定了高校进行法制教育绝对不能仅仅依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任课教师。在高校,辅导员和学生管理工作者负责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心理辅导、操行考核、学籍注册、档案管理、教学秩序、内务卫生、党团活动等,是大学生在高校里接触时间最长、最为直接、最为频繁的人。由此可见,无论从内在的教育规律,还是外在的教学环境来说,将辅导员和学生管理工作者纳入到高校法制教育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二)拓宽高校法制教育渠道的可行性

法制化的校纪管理是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有效手段。高校校规校纪是高校小范围的“法律”,而执行和引导、监督大学生遵守执行校规校纪的正是辅导员和学生管理工作者。在执行校规校纪时,辅导员和学生管理工作者首先应该公正公平,在处理关系大学生切身利益的事情时,如违纪学生的处理、学生干部的选拔、奖助学金的评定、评优评先、安排实习、毕业生推荐等问题上,要一视同仁,严格按照校规校纪办理。其次辅导员应引导、监督大学生严格遵守和执行学籍管理制度、学代会制度、申诉制度、听证制度、考勤制度、考试制度、教室管理制度、图书借阅制度、宿舍管理制度、奖助学金评定制度等与大学生关系密切的校规校纪,使他们时刻感受到校规校纪的约束力,懂得遵守校规校纪带来的益处和承担违反校规校纪造成的后果,从而养成遵守校规校纪的良好习惯。由此可见,将辅导员和学生管理工作者对大学生的教育管理纳入高校法制教育体系是可行的。

三、改革高校法制教育和考核方法

(一)高校法制教育的基本方法

1.科学、灵活的授课方法。提高任课教师专业素质对搞好高校法制教育非常关键。有条件的高校要建设一支受过正规专业教育、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来从事“法律基础”的教学工作;暂时没有条件的高校也要通过组织培训、进修等形式,不断提高非法律专业出身的教师的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如果想使学生发生兴趣,我们就应用心使方法合口味,务使一切事物,无论如何正经,都可以亲切地、诱人地放到他们跟前。”教师应打破传统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比如情境式教学方法、讨论式教学方法、案例式教学方法等活跃课堂气氛,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以达到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效果。

2.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搞好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我们应重视学生的课外实践。辅导员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和实践活动的法制教育功能,利用校园网络、电台、橱窗等阵地传播法律知识;组织学生参加知法用法辩论赛、法律知识竞赛,送法下乡、普法宣传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动中受到教育。还可以与地方公安局、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监狱等单位建立联系,让学生走出校园,接受教育,让他们结合亲身所见所闻去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内涵,切实感受法律的威严。

(二)高校法制教育课考核方法

法律非法学辅导篇4

一、高校惩戒权现状

(一)不合理使用惩戒权。高校不合理使用惩戒权主要有过度惩戒、过时惩戒和惩戒标准不统一。国家授予高校管理学生的权力,但有些高校对学生的惩戒手段和惩戒内容超出了一定的度,限制了学生的权利。惩戒的及时性与教育的效果呈正相关。但一些高校对学生的惩戒滞后,影响了教育效果。学校在制定校规上有一定的自主权,各高校惩戒方面很难形成统一的标准。另外,有些高校未能做到对违纪违规学生进行一视同仁的惩戒,致使某些学校内部也存在教育惩戒不公的现象。

(二)惩戒权流失。在“和谐校园”和“以人为本”理念的影响下,人们对高校惩戒权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一是认为对成年学生应该多采取正面表扬和鼓励的方式,二是把惩戒权等同于体罚,认为其会损害学生身体健康。这些认识的误区导致了高校教师迫于社会的压力回避惩戒权,在对惩戒学生的违规违纪现象时责任心有所下降,惩戒权流失。

二、和谐视域下辅导员合理运用“绿色惩戒权”的原则

(一)合法原则。依法治校是当代中国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任何人都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然而在实际教育惩戒过程中,有些辅导员往往忽视了学生的权利。比如:行为暴力,侵犯了学生的身体健康权;没收物品如违规电器等,侵犯了学生的财产权;随意给予处分,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等。辅导员应该不断增强法律意识,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法从教,合理惩处。

(二)尊重原则。教师尊重学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要求一个人”,由此可见对学生的尊重和惩处并不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如果不讲究策略,为惩罚而惩罚,使学生失去了尊严,不但达不到惩处的目的还会让学生自暴自弃。辅导员要把尊重融入在学生管理工作的实践中,既要让学生接受惩罚,知错就改,又要保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三)适度原则。辅导员惩戒学生要讲求一定的度。惩戒若是超过了必要限度,不仅得不到预期结果,还可以造成不良后果。惩戒的度因人而异,对于不同心理素质的学生要给予不同的惩戒对待。辅导员实施惩戒轻重的度不能仅看过失的严重和学生个人的心理素质,还要看惩戒能否阻止不良行为的发生、能否唤起良好行为的产生。

(四)一般性与个别性原则。辅导员在行使教育惩戒权时应该做到“不偏袒、不专断”,对同一类型的错误要一视同仁。但是面对不同的情况,也应当采取差别对待。如由于先天遗传、后天环境的影响,学生之间的身心差异性也是客观存在的,这就需要辅导员在尊重一般性原则的基础上实行特殊学生个别对待的方法,如可以采取“自主选择惩戒方式”、“取缔惩戒法”等。

三、和谐视域下辅导员合理运用“绿色惩戒权”对策分析

辅导员在行使“绿色惩戒权”时,要明确惩戒的对象。惩戒权惩戒的对象是学生的违规违纪行为,而非学生本身。和谐视域下辅导员合理运用“绿色惩戒权”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引导,重构社会信任体系。当辅导员对学生进行直接惩戒的时候,部分学生包括家长会本能地进行情绪对抗或表示不理解。由此看来,为了使惩戒达到应有的目的,重构社会信任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要使人们从观念上了解惩戒权的目的、性质与意义,使家长和学生了解到惩戒的教育性远大于惩罚性。其次,应该在辅导员与学生中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基础,使学生认识到“老师的目的是为我好”,这种感情基础会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即使是辅导员的言辞有时不得当,也会被学生所理解。

法律非法学辅导篇5

关键词:高校;女辅导员;组织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一、高校女辅导员工作现状分析

在当前新形势下,经济、社会的发展非常快速,这给女性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国提出深化教育改革,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发展,高校女辅导员作为高校职工中的一支队伍,我们的工作呈现出新的特点。由于女性辅导员在生理、心理、历史、社会以及自身方面存在种种的特殊原因,使得高校女辅导员的劳动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关于目前高校女辅导员工作现状分析如下。

1.高校女辅导员队伍发展迅速

现阶段,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事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女教职工人数随之快速增多,占高校教师人数的40%左右。其中,女辅导员在学校教学活动、科研建设、教学管理、人才培养和学生工作中,发挥着半边天的作用。但是,在高级职称评定方面,女性远远不及男性,说明在如今高校中,资源分配和社会地位依然明显向男性倾斜。

2.高校女辅导员劳动关系多元化

我国提出高等院校办学主体应当多样化,例如有公办高校、民办高校、公办民助高校、股份制高校;办学形式可以多元化,例如有一般性的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专教育,另外有成人教育、函授教育、网络教育,以及各类合作教育和培训等。不同的办学主体和不同的办学形式,使高校劳动关系复杂化,如聘用制、劳动合同制、人事制、劳务派遣制等用人制度,使得教职工身份各异,薪酬分配不同,管理部门不同,适用法律不同,法律关系走向复杂化。

3.高校女辅导员担当多重社会角色

绝大多数的高校女辅导员都受过高等教育,读书毕业进入高校工作后紧接着就面临结婚生子的现实压力,她们往往具有多重社会身份,承受工作和家庭的双重负担。一般男性教师在工作中需要承担繁重的工作压力,这些压力来自教学、科研、职称、管理、人际关系等多方面;而女性教师除了同样需要承担此类压力,同时,她们比男性教师更多一份压力,这些压力来自繁重的家务劳动,哺育子女,操持家务,照顾老人等。如果不想放弃自己的追求和事业,女性需要比男性付出更多的辛苦,从而努力做到工作和家庭两不误。

4.女辅导员组织活动民主参与度低,维权意识薄弱

女性就业难一直以来都是劳动力市场上普遍存在的一个现实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到中国传统封建思想和陈旧观念的影响,加上计划生育新政策的实施,二孩政策放开后女性在就业方面受到的性别歧视愈发明显。女性就业难,升职加薪难,发展困难,使女性教育者承受来自工作和家庭方面的双重压力,影响其身心健康。由于工作机会来之不易,有些高校女辅导员工作时十分珍惜现有的工作机会,但是,多数高校女辅导员不十分清楚自己享有的劳动者权利,也不愿意主动提出自己的维权主张,工会各项活动民主参与度较低。

二、高校女辅导员工作中存在的困扰及其原因

根据高校女辅导员工作现状分析可以看出,在当前新形势下,劳动关系多元化,有关高校女辅导员权益保障相关法律制度体系尚不健全,多方面因素均对高校女辅导员资源的优化配置产生影响。她们面临来自工作及家庭等多重压力,当较长时间处于压力过大、疲劳或身体有疾病等情况下时,这类人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身心等方面的困扰,因此,当前高校女辅导员不同程度存在来自不同方面的困扰。例如身体健康方面的困扰,心理健康方面的困扰,个人业务发展的困扰,意识形态方面的困扰,人际关系方面的困扰等,而造成高校女辅导员出现各类困扰的因素可结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对教育者过高的期望和要求,在传统观念中,社会对男女的期望具有双重标准。高校女辅导员受教育程度高,非常希望能成就一番事业;但传统观念“男主外,女主内”仍然存在于大多数中国人观念意识中,特别是结婚、生育后,如果职业女性想做到工作家庭两不误,往往比一般男性要付出更多的艰辛。一部分女性当难以应付多种角色时就会出现内在冲突,各种社会舆论会给女性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2.科研管理工作因素

进入高校工作的女性一般具有高学历,对科研有较高要求。业务方面常常会给高校女辅导员带来巨大的压力,成为她们最大、最常见的压力源。她们与男性一样有教学任务、科研任务、管理任务。在当前重科研、轻教学的大环境下,科研、职称的相互影响使个人收入差别很大,科研能力相对较弱的女性需要投入更多。

3.自身生理性格因素

大多数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知识分子具有争强好胜的性格,她们将“事业家庭两不误”作为目标,希望做得尽量好,从而容易自我施压。加之女性生理特殊,自我调节能力较弱,容易情绪化,易感受到压力和忧虑。女性独有的敏感细腻的性格,容易造成与周边各种人际关系紧张的状况,长期的透支致使她们心力交瘁,甚至会出现一系列心身疾病。此外,女教职工易受如配偶、子女、父母、领导及同事等,各种生活事件的影响。再加上收入偏低以及家庭角色与社会角色的差异等因素,易导致高校女辅导员产生严重的职业倦怠感。

三、新形势下高校组织建设思路研究

针对以上分析,为了更好地提升高校女辅导员的素质,使她们能心无旁骛,充满干劲,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去,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事业,高校组织应当关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给事业单位劳动关系带来的变化,关注和重视高校女辅导员队伍的利益诉求,维护女辅导员的合法权益。

1.提高女辅导员的活动参与度

积极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激发高校女辅导员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组织活动参与度。高校组织动员女辅导员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例如讲座、座谈会、参观、调研等,从而培养和增强女辅导员的主体意识,能够自觉意识到并且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人生义务、历史使命,肯定和实现自己的价值追求。在新的形势下,组织应抓住女性教职工关注的热点问题,扩大视野,主动关心女职工身心健康。鼓励广大女性教职工积极广泛参与到组织活动中,以活动为载体,营造良好的交流学习氛围,构建女教职工社会支持系统,相互鼓励与支持。转变传统观念,改变生活方式,增强女性教职工各方面的竞争能力,提升自信心。高校组织应鼓励她们积极参与高校教职工民主管理,反映女性辅导员的利益诉求,通过高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参与民主监督,落实维护女性的权益制度,使女辅导员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得以落实和保障。

2.加大宣传相关法律力度

帮助引导高校女辅导员学法懂法用法,首先就要针对女辅导员加强权益法律知识方面的宣传普及,宣传有关妇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法维护女性教职工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家庭方面等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通过开展各类法律法规知识讲座,提供法律问题咨询平台,对典型案例进行专题解析,从而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护法》等与高校女o导员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让高校女辅导员可以更好地懂法、用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3.帮助女性教职工签订劳动合同

高校工会组织可以帮助和指导女辅导员签订好劳动合同,因为相对于教职工个人,工会组织更加了解相关劳动法律法规,因此,帮助和指导女辅导员签订好劳动合同,不仅可以规范用人单位用工行为,更重要的是可帮助女辅导员明确自身的权利与义务,权益更加明确,从而保障就业权。

4.建立法律援助组织

女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是广大女教职工最关心和最直接的利益之一。高校组织中应建立法律援助相关组织,设置配备法律咨询顾问,为女性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配备专业人员负责女性教师合法维权工作。当她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有地方可去,有人员帮助,有方法处理,切实维护高校女辅导员的合法权益。

5.建立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基层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职工通过民主选举,组成职工代表大会,行使民主管理权利。高校通过加强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从而实现劳动关系的民主化。若是涉及女性教师合法权益的重大问题,则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审议,让其民主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使劳动关系的调整更多地体现女教职工的意志,确保女辅导员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6.加强劳动法律监督

为了保证劳动法律法规的更好执行,高校组织应加强对劳动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当前新形势下,高校的劳动关系多元化的现实,使得劳动争议不断增多。当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侵犯职工合法权益时,女辅导员有权要求单位有关部门认真处理,对违反保护女性特殊权益的法律法规,要求单位行政方面予以纠正。高校组织应高度重视单位劳动争议的处理工作,认真研究、掌握事业单位劳动争议的特点,积极参与单位劳动争议处理,及时、妥善处理劳动争议,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

此外,高校女辅导员自身要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观念,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高校组织建设中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树立自强不息的主人翁态度,通过自身、学校及社会多方面共同努力,不断提高女性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为促进高校环境更加和谐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四、结语

高校女辅导员工作的发展,对教育改革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应贯彻落实男女性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家庭等各方面平等发展,提高我国妇女的社会地位,保障妇女各项权益,优化女性的社会生存环境,使女辅导员工作有阶段目标和长远发展目标,使得高校女辅导员的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姚晓黎.高校多元化劳动关系下的女教职工权益保护探讨[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2(5).

法律非法学辅导篇6

关键词:德主刑辅;依法治国;明德慎罚;德治;明刑弼教

中图分类号:D9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11-0039-03

“德主刑辅”不仅是儒家法律思想的经典命题,而且是传统中国的基本治国方略,对古代社会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到了近现代,民主法治成为时代主旋律,“依法治国”成为奋斗的理想目标。人们在强调和倚重法制作用的同时,出现了轻视、弱化道德对社会的引导、调节作用的倾向,“德主刑辅”因不合时宜而被视为腐朽、落后的代名词,被遗弃。这样的现实加重了人们对法制作用的依赖,似乎只要有了完备的法律体系,法律秩序与社会秩序就可以顺利建立起来。然而,三十年风雨兼程,法治之“法”可谓硕果累累,但法治之“治”却依然长路慢慢。“法”多“治”少成为中国法治进程中的一个隐忧[1]。审视问题的所在,蓦然发现,解决中国社会问题和法律问题,一味遥望西方是没有出路的,应该更多地尊重传统,恢复并重建中国人自己的生活秩序和法律秩序。无疑,“德主刑辅”所蕴含的法律智慧对于当下法治社会的实现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德主刑辅之历史考察

中国传统“德主刑辅”萌芽于西周,形成于春秋,确立于汉,发展于唐,继承于明清。在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德主刑辅”经历了明德慎罚―重德轻刑―德主刑辅―明刑弼教的发展轨迹。这一发展轨迹是德刑关系由分离走向统一的历史过程,是德不断被强化的历史过程,亦是刑罚地位、功能不断被提升的历史过程。

1.西周的“明德慎罚”思想是“德主刑辅”的先声。商朝灭亡以后,西周的统治者“监于有殷”(《尚书・诏告》),认为“天命靡常”(《诗经・大雅・文王》),“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左传》),统治者要“以德配天”,“敬德”,“保民”。从“以德配天”的思想出发,周公提出“明德慎罚,亦克用劝。”(《尚书・多方》)所谓明德慎罚,是指治理国家一方面要推行德政,弘扬德教,另一方面要谨慎使用刑罚,对民众要以劝说、教化为主,不要一味使用刑杀。“以德配天”、“明德慎罚”思想,首次凸显了德在统治中的地位及其对刑的规制。

2.孔孟的“重德轻刑”思想标志“德主刑辅”初步形成。在继承西周“明德慎罚”思想的基础上,孔子提出了系统的“重德轻刑”思想。孔子认为,天下大乱,礼崩乐坏,刑罚无法起到重建社会秩序的作用,最多达到“民免而”的效果。统治者要治理好国家,必须实行道德教化。《论语・为政》中记载,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在孔子看来,道德教化是社会秩序的最佳维持方式,可以使人达到“有耻且格”。当然孔子并没有完全否认刑罚的作用,当他听说郑国统治者出兵镇压盗贼者时说:“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左传・昭公二十年》)可见,孔子既主张道德教化,也不反对刑罚,只是在“德”“刑”之间,孔子表现出明显的重德轻刑倾向。孟子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重德轻刑”主张。孟子所处的时代,战争更加残酷而剧烈,德与刑的关系更为疏离,孟子强烈期望用道德来治理国家,用德来驾驭刑罚,使德居于刑之上,他认为“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孟子・公孙丑上》)。他主张以德服人,先德后刑,“省刑罚”,反对严酷刑罚。与孔子相比,孟子对于不顾人们死活的好战分子和杀人越货行为,主张“重刑”,甚至“不教而诛”。

3.荀子“隆法重礼”思想是“德主刑辅”的一朵奇葩。荀子认为,治理天下的最好办法是德政和教化,但是他并不否认刑罚的作用,相反,他主张“隆礼重法”,认为“赏庆刑罚势诈不足以尽人之力、致人之死”(《荀子・议兵》)。可以说,“德礼政刑”相互为用的思想在孟子身上得到了很好的诠释。与前人相比,荀子更加关注国家治理制度的建设。荀子对传统之礼(被制度化的德)进行改造,抓住礼“分定”的功能,揭示礼的法属性,并对法进行了礼的改造,提出“礼法”概念,从而沟通了德与法的关系。荀子虽然贯通了礼法,主张“隆礼重法”,但是依然坚持礼法有本末之分。孔孟的“重德轻刑”与荀子的“隆礼重法”标志着“德主刑辅”的初步形成。

4.董仲舒“德主刑辅”学说标志“德主刑辅”正式确立。西汉中期,黄老思想已无力解决各种社会矛盾,统治者苦于寻找恰当的国家治理方案与统一的意识形态工具。董仲舒应时世所需,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传统“重德轻刑”思想发展为“德主刑辅”理论,并且给它披上“天道”、“阴阳”的外衣。董仲舒认为,“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天之任阳不任阴,好德不好刑。”(《汉书・董仲舒传》)董仲舒在肯定儒家德治优先地位的同时,又肯定了刑罚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与作用,他说:“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庆赏刑罚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还可不备也。”(《春秋繁露・四时之副》) 董仲舒的“德主刑辅”理论的提出,标志着“德主刑辅”理论的正式确立。此后,唐朝将“德主刑辅”理论实践化。《永徽律疏》(元朝以后改称《唐律疏议》)的修订标志着儒家思想制度化、法典化。此时,德刑关系进一步融合,道德进入刑罚领域,刑罚领域渗透着道德性要素,“礼法”观念进一步强化。但是,刑作为德的辅助者的地位并未改变。

5.朱熹“明刑弼教”推动“德主刑辅”进一步发展。南宋朱熹所处的时代可谓内忧外患,为整治朝纲,巩固专制统治,朱熹强化了“德主刑辅”理论,并利用“理学”体系使“德”绝对化为“天理”。他认为只有德礼,才能使人民“有耻且格于善”(《朱子语类》卷二十三)。朱熹一方面强化封建伦理纲常为“天理”,另一方面对儒家弱化的刑罚予以强调,认为“有德礼而无刑政又做不得”(《朱子语类》卷二十三),正面肯定了刑罚的必要性。朱熹针对南宋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之现实,创造性提出“明刑以弼五教”。具体而言:首先,朱熹将说教与刑罚均看作天理的表现,两者“如影随形”,从而确认了刑罚存在的合理性。其次,朱熹认为刑罚与教化都是国家治理的手段,服务于“三纲五常”,并不存在必然的贵贱、先后之分,冲破了传统儒家“先德后刑”的思维模式。最后,朱熹论证了刑罚的具有“仁义性”,刑罚本身包含仁义,这一观点改变了人们对于刑罚的负面评价。经过朱熹的阐述,“明刑弼教”思想被统治者言正名顺地大加利用。明太祖朱元璋主张明刑弼教,恩威并举。他认为,“礼乐者治平之膏粱,刑政者救弊之药石。”“明礼以导民,定律以绳顽。”[2]清康熙帝则要求礼法并用,“以德化民,以刑弼教”。由此,刑罚的功能更为凸显,并得到普遍肯定。

二、德主刑辅之内容解读

1.在治国理念上,崇尚德政。“德主刑辅”在治国理念上,即为崇尚德政。有人将“德主刑辅”的“德”理解为德教,应该说这是不准确的。“德主刑辅”中的“德”与“为政以德”的“德”指向相同,是“仁政”、“德政”之意,泛指封建伦理道德与人情,具体指代“三纲五常”。西周周公正式提出“德”,指出德是联系天人之间的纽带,“皇天无亲,唯德是辅”(《左传》僖公五年引《周书》)。后来孔孟主张“为政以德”,德是实现大同的根本。董仲舒则将德视为阴阳五行之必然,谓“天不变,道亦不变”。到了朱熹,他把封建伦理道德看作上天的安排,是不能违抗的“天理”。古人分别从天命、仁学、阴阳五行、天理角度论证德政的重要性,看得出古人对于“德”的情有独钟与不懈追求,当然这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无论原因如何,“德主刑辅”作为一种治国理念,主张当政者治国应实行德政、善政,而非暴政,这点是肯定的。

2.在治国方略上,要求教化与刑罚并举。“德主刑辅”体现在治国方略上,它要求既重视道德教化,又肯定刑罚的作用。朱熹在论述教化与刑罚的关系时,说:“礼字、法字实理字。”[3]“精粗本末虽若有间,然其相为表里,如影随形,则又不可得而分别也。”[4]言外之意是说礼教和刑罚均是天理的表现,二者之间地位相同,功能相同。他还说:“故圣人之治,为之教以明之,为之刑以弼之,虽其所施或先或后或缓或急,而其丁宁深切之意未尝不在乎此也。”[5]言外之意,在现实的治理中刑罚与教化并没有必然的先后次序。当然,在先秦儒家看来,在同样可能使德或礼的内容得以实现的条件下,用教化的方法比用法律制裁的方法好,因为教化可以使人“有耻且格”(《论语・为政》)。纵使如此,孔子也清醒地认识到“德”和“刑”、“宽”和“猛”对于社会的稳定都是不可缺少的。他说:“宽以济猛,猛以济宽,宽猛相济,政是以和。”(《左传・昭公二十年》)“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孟子也认为,“徒善不足以为政”,单有道德教化不能使国政治通,还有要法律。

3.在立法上,要求以儒家道德原则为指导。“德主刑辅”体现在立法上,要求立法要以儒家道德原则为指导。“德主刑辅”对于立法的指导,集中表现在法律规定的伦理性上。首先,将儒家之礼法律化。《唐律》的“一准乎礼”,如“八议”、“十恶”、“准五服以治罪”等等即是明证。礼法发生冲突时,古代律法明确要求曲法以全礼,如在律法中规定“亲亲得相首匿”、“犯罪存留养亲”等制度。其次,对违反封建纲常伦理的行为,一律加以重罚。如《唐律疏义》规定:“诸子孙违犯教令及奉养有缺者,徒二年。”“引礼入法”使得古代法律与社会伦理价值相吻合,获得了有效承认和普遍效力,避免了法律与道德的实践冲突。

4.在执法、司法上,要求刑罚应维护封建道德礼仪。“德主刑辅”要求执法、司法上,一方面要刑罚适中,禁止滥用残忍刑罚;另一方面要体现刑罚的教育功能和对封建伦理道德的维护。为此,古代封建统治者处理案件可以不拘于法律条文,可以“执法原情”,“原心论罪”。如,清道光年间,百姓周四在父亲丧期娶周氏为妻,这一行为既触犯了刑律“居丧嫁娶”之条,又犯了“同姓相婚”之罪,依法应判处离异。刑部对此案的批复却是:“律设大法而体贴人情,居家丧娶虽律有明禁,而乡曲小民昧于礼法,违律而为婚者亦往往而有。若必令照法律离异,转致妇女之名节因此而失。故例称:揆于法制似为太重或名分不甚有碍,听各衙门临时斟酌,于曲顺人情之中仍不失维持礼法之意。凡属办此种案件,原可不拘律文断令完娶。若夫妻不和谐,则此种违律为婚,即有离异之条,自无强令完娶之理。所有该司书辨周四居丧娶周氏为妻一案,自京临时斟酌,于律例并无不合,应请照办。”(《刑案汇览》)在礼法发生冲突时,解决的办法往往是“曲法以全礼”。因为忠孝节义而违律法的人在古代往往被格外“开恩”,这几乎成为惯例。相反,如若有人因遵从道德而受到法律的制裁则会得到舆论的广泛同情[6]。

三、德主刑辅之于依法治国的现代借鉴

通过对“德主刑辅”的内容解读,我们发现“德主刑辅”思想有其消极的一面。如,在德主刑辅的指导下,道德的作用被无限夸大,地位被无限拔高,法律相应被轻视。立法上、司法上,一味以儒家伦理纲常为指导原则,有混淆了法律与道德关系的嫌疑。但是当我们剥去其不尽合理的地方,就会惊喜地发现“德主刑辅”蕴含着丰富的治国智慧和法律思想,这对于当下依法治国有着十分积极的借鉴意义。

1.建设法治社会,实行法律治理与道德治理并举。“依法治国”强调法律至上,但并不意味着法律万能。法律运作有时滞性、非全真性、不周延性、外部性、形式性等弊端[7]。我们在接受法律主治的同时,必须看到法律鞭长莫及之处。同样,道德的作用也是有限的。因为道德固有属性中的非确定性易导致过度弹性、自觉自律性易导致缺乏普遍有效性、非普遍性易导致标准多元化,过多至善理想易导致缺乏宽容和衡平因素,难以适应社会对于国家治理规则的更好要求[8]。无论法律,还是道德,都有其固有局限性,社会需要多元的控制机制。改革开放以来,刑事犯罪率持续提升。将这种结果归结为一些地方或一段时间对刑事犯罪打击力度不够,这是不准确、不全面的,甚至是不负责任的。应当积极寻找更深层次、更为深刻的原因,如贫富差距、就业困难、房价飙升和人口流动等因素。面对新的社会问题引发的社会治安问题,必然要求社会管理、刑事政策与时俱进,应寻找某种社会现象产生的原因,从而寻求解决的有效办法[9]。所以,“德主刑辅”思想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它要求我们运用综合控制手段矫正法律与道德各自的局限性,在建设法治社会过程中,实现法律与道德的综合治理。

2.立法应以“常识、常理、常情”为基础。在现代法治实践中,法律与道德、情理的冲突频繁出现,已成为法治实践的一大难题。虽然我们不能直接效法古人“执法原情”、“曲法全礼”的做法,将道德直接引入执法、司法活动。但是古人行为背后所折射出的对于“常识、常理、常情”的理解与尊重,是应当继承的。“常识、常理、常情”是经过长期实践检验而形成的一个社会民众普遍认可的基本经验、基本道德和基本情感。“常识、常理、常情”既是民众基本意志的体现,也是民众根本利益的体现。法律只有符合常识、常理、常情,才可能得到民众的真心理解和拥护。法律只有符合常识、常理、常情,才可能最大程度地避免法律与道德人情的冲突可能性。不仅如此,法律的合乎道德性是法律权威性的一个内在依据。法律只有符合常识、常理、常情,才能从根本上树立法律的权威,有效激发人们内在的守法意识。所以立法应当反映人类的基本道德伦理价值“常识、常理、常情”。

3.执法坚持“宽严相济”,一手抓处罚,一手抓教育。在“德主刑辅”思想指导下,对于刑罚的适用,儒家强调“先教后诛”,反对“不教而诛”,认为“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论语・尧曰》)。刑罚不是用来威吓百姓的,刑罚执行的目的在于教育百姓,使百姓自律、自制、自觉,从而真正实现“以德去刑”目的。在具体法律执行中,儒家要求各级官员在审狱决案时宣讲儒家道德。在现今主流价值多元的时代背景下,重罚主义的威吓已经失去了市场,法律价值观念相应发生转变,法律制裁需要兼顾公正和功利的价值要求。惩罚性只是法律的自然属性,并非根本目的。法律制裁的根本目的在于使违法者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按照法律规范行事,不再实施违法行为。这要求法律执行者在执行法律制裁时不能为处罚而处罚,要特别注意对违法者进行思想劝导与法制教育,使其认识自己危害行为的性质,反省自己行为的恶性,谴责自己内心的罪恶。未来执法应当邀请更多的教育专家、精神病医学家、心理学家参与,尤其是参与刑罚执行,使受罚者通过治疗和感化等措施实现再社会化。

4.建设法治国家应高度重视法律职业人员道德素质的提高。“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十分重视道德修养。而且特别重视当政者个人的表率作用,所谓“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尧曰》)。这对于我们加强执法人员、司法人员的个人道德素质不无借鉴意义。确实,法律的运行状况与法律职业者素质高低有着直接的内在联系。台湾著名法学家史尚宽对此有真知灼见,他说道,虽有完美的保障审判独立之制度,有彻底的法学研究,然若受外界之引诱,物欲之蒙蔽,舞文弄墨,徇私枉法,则反而以其法学知识为其作奸犯科之工具,犹如为虎添翼,助纣为虐,是以法学修养虽为切要,而品格修养尤为重要[10]。穿越历史的长河,寻找“德主刑辅”给予我们的教诲远不止这些。

参考文献:

〔1〕凌斌.法治的两条道路[J].中外法学,2007(1).

〔2〕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34.

〔3〕朱熹.答吕子约[A].晦庵集(第48卷)[C].文渊阁四库全书,1144册.436.

〔4〕朱熹.读两陈谏议遗墨[A].晦庵集(第70卷)[C].文渊阁四库全书,1145册.387.

〔5〕朱熹.戊申延和奏[A].晦庵集(第14卷)[C].文渊阁四库全书,1143册.227-227.

〔6〕马小红.礼与法[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220.

〔7〕秦国荣.法治社会中法律的局限性及其矫正[J].法学,2005(3).

〔8〕马长山.法治社会中法与道德关系及其实践把握[J].法学研究,1999(1).

法律非法学辅导篇7

关键词:《孙子兵法》;辅导员;应用

中央16号文件中明确指出,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按照党委的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中指明,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M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

《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的经典军事学著作,蕴含着丰富的哲学、管理学、心理学思想,其原理的普遍性已被广泛运用于各个行业领域。高校辅导员既是教师,又是管理者,事关国家人才培养质量和高校改革发展,借鉴《孙子兵法》原理应用于日常工作中,会得到诸多有益启迪和帮助。

一、“未战而庙算”的统筹规划

开篇《始计篇》中说道:“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说明了庙算对于战争的重要性,在未战之前要有总体的谋划考量,预测战争的胜负概率。庙算的方法是“经之以五事,校之以七计”,“五事”是指“道、天、地、将、法”,“七计”是指“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通过考量“五事七计”,就可以有效预测战争胜负。对于高校辅导员而言,“未战而庙算”的意义在于开展工作之前要有一个总体的统筹规划,根据目前的环境条件制定总体战略和工作方案,确定一个时期内要开展的工作,以及能不能开展、什么时间开展、谁具体开展、何种方式开展、开展效果如何等问题,根据学校的战略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工作开展的轻重缓急。通过对现有资源的合理评估,科学有效的预测结局,在掌握规律、把握条件的基础上决定最终行为。

二、“知己且知彼”的资源评估

《谋攻篇》说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意思是在战争中了解敌我双方情况的,每场战争都会胜利;不了解敌方而了解自己的,胜负各半;既不了解敌方又不了解自己的,每战必然失败。孙子还列举了“君”“患于军者”的三种情况: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出现如此情况,则“三军既惑且疑”,导致“乱军引胜”。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要有“自知之明”和“知人之明”。“自知之明”是指辅导员要深刻了解自己,明了自身的特点、优势和不足,工作中善于发挥优势、克服短板。“知人之明”要求辅导员一方面要充分了解国家和学校的各类政策和规章制度,熟悉工作的职责范围和职业能力标准,依法依章办事,掌握工作原则性;另一方面要了解学生的全面情况,掌握当代大学生的普遍特点如自我意识强烈、独立能力不足、功利思想严重,理想信念模糊,诚信品质缺失等b],在把握规律性基础上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更好的做好管理、教育、服务工作。

三、“智信仁勇严”的素质能力

《始计篇》中对“将”的要求是“智、信、仁、勇、严”,要求为将者要拥有智谋出众、公正诚信、心存仁爱、勇敢果断、严明军纪等优秀品质,将领具备这些品质与否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知兵之将”是“国之辅”,是“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相反,不具备这些品质的将领“非人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必然导致“辅隙则国必弱”。对辅导员而言,这些品质既是对其个人综合素质的要求,又是其选拔培养学生干部时应参照的标准。“智”要求辅导员有足够的聪明智慧,能够掌握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遇事能够准确判断情况,作出合理决定;“信”要求辅导员先己而后人,做到“其身正”,坚持公平公正的工作方法,树立诚信稳重的工作形象,获得学生们的信任和悦服;“仁”要求辅导员从学生成长发展的角度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时刻把学生放在心里,全心全意帮助学生成长成才;“勇”要求辅导员要有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处事果断有执行力,工作中勇挑重担,敢担责任,能够根据客观形势和时代变化勇于创新突破;“严”要求辅导员严格遵守和执行国家学校的法律和规章制度,做到令行禁止、奖惩严明,引导学生守纪律、讲规矩。

四、“择人而任势”的干部选拔

《兵势篇》中说道:“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意思是善于作战指挥的将领,追求形成有利态势,而非一味苛求士兵,能选择人才去适应和利用这种有利态势。说明了环境育人的重要性,不仅要选拔“智信仁勇严”的优秀人才,也要学会布局造势,使人才在环境氛围的熏陶下达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效果。指出: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辅导员在工作中一方面学会选贤任能,选拔优秀学生干部,并安排至合适的工作岗位,充分发挥其优势和特长,利用优秀学生营造良好环境;另一方面要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制造争当先进的激励氛围,使学生形成上进的自觉,使优秀学生更加进取努力,普通同学也自觉励志上进。

五、“利弊相权衡”的得失取舍

关于利害相权的问题,《孙子兵法》在多处都有论述: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作战篇》);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九变篇》);犯之以利,勿告以害(《九地篇》)。意思是明智的将领在思考问题时总是考虑到利和害两个方面,既要考虑用兵的好处,更要考虑用兵的坏处,从而能够确保胜利,避免祸患。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辅导员在工作中要用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和思考问题,既要看到积极的有利方面,又要看到消极的不利方面,进行综合系统的分析,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然后作出决策。工作中树立底线思维,做好各类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确保得其利而避其害。当然,“利”是合乎国家、学校、学生的利益而非自己的私利,也不是功利性地处理问题,而要做到“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

六、“修道而保法”的政治建设

《军形篇》中说道:“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道”与“法”是将领取得胜负的重要保障因素。《始计篇》中说道:“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道”和“法”都是政治建设,通过“修道”以致“上下同欲”“与众相得”,通过“保法”以致“治众如治寡”“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从而取得胜利。对辅导员工作而言,“修道而保法”就是要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明确的规章制度和合理的工作岗位,根据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党支部、团支部和班级编制,制定各个组织的规章制度,建立高效的工作体制机制,同时辅导员要以身作则,公开透明的开展工作,做到“政治清明”,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要注意“令素行以教其民”,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才不会使学生们“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确保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七、“文武并相用”的管理策略

《行军篇》中说道:“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意思是将领在处罚士卒时要掌握时机和分寸,用“文”的手段即政治道义教育士卒,用“武”的方法即军纪军法来统一步调,并且要在平时注意执行命令的严格性,这样才能士卒信服,取得胜利。辅导员在工作中要注意“文”“武”的配合使用,一手抓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手抓刚性的制度纪律约束,“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通过思政教育引导同学们明确目标方向,制定发展规划,成长成材;通过严格的奖惩制度,对学生及时实施正面和反面激励,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保证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状态。

八、“五间俱起用”的信息渠道

《用间篇》中讲道:“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是谓神纪”。意思是优秀将领经常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事先了解敌情,而要了解敌情只能通过掌握敌情的人来取得,掌握敌情者有很多种,都能够为我所用,才会做到事先掌握情况从而取得胜利。辅导员与学生之间不是敌我关系,但辅导员在开展工作过程中也需要“知己知彼”,全面了解学生信息,才能进行准确的“庙算”,采取正确的行动策略,做到“动而胜人”。辅导员在展开工作前要有详细的计划,在制定计划前要有系统全面的调研,以获取足够的信息资料,这就需要畅通信息渠道,除阅读整理学生填写和提交的各类资料外,还要通过各种途径搜集信息,学会“用间”:各类学生干部、日常学生助理、甚至需要关注的困难学生,以及班主任、任课老师、相关科室等,都可以成为信息来源,通过整理汇总和综合分析,获得有效全面的资料。

九、“贵胜而治变”的危机管理

法律非法学辅导篇8

论文关键词:辅导员工作;科学化;原则;实现

高职院校辅导员是高校师资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工作的成效与我们国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4号)第三条规定“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那么,高职院校辅导员在组织、实施、指导大学生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应该怎样科学化呢?本文拟从高校辅导员工作科学化的本质和应坚持的原则入手,就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科学化的制约因素进行探讨,并对如何实现问题提出建议。

一、高校辅导员工作科学化的本质

要探究高校辅导员工作科学化的本质问题,就先来理解“高校辅导员工作科学化”这个概念。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内容主要是负责大学生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我们都知道,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都是专业的学科,都是需要经过系统学习才能掌握的技术科学,都有专门的研究对象和自身的发展规律。我认为,高校辅导员工作科学化,就是指高校辅导员在负责组织、实施、指导大学生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中,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思维严谨地研究问题,自觉地运用教育和管理的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和开展工作,并不断总结出其自身工作规律的过程。

从以上关于“高校辅导员工作科学化”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辅导员工作就要求必须用科学的理论指导,运用科学方法组织、实施、指导大学生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过程,是动态的发展过程。我们对辅导员工作的认识必须符合大学生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实际,开展辅导员工作必须遵循工作主体、过程、对象、环境等自身发展的规律。所以,我认为高校辅导员工作科学化的本质就是主观符合客观,主观能动反映客观、改造客观的过程。

二、实现高校辅导员工作科学化必须坚持的原则

实现高校辅导员工作科学化是高校学生工作的要求和目标。我认为,高校辅导员在组织、实施、指导大学生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过程必须坚持求真务实、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循序渐进、尊重个性、规范有序的原则。

求真务实。求真务实原则也可以理解为坚持客观性原则,就是不断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并在规律性认识的指导实践。坚持求真务实,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本质要求。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要求的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辅导员组织、实施、指导大学生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前提就是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基本情况,按照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规律开展工作。

以人为本。同志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同时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发展的根本动力,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人与发展的统一构成以人为本的完整内容。辅导员组织、实施、指导大学生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就必须坚持“以生为本”原则,面向全体学生,把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即人的全面发展,指人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和谐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四条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辅导员工作必须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培养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循序渐进。事物的存在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而任何事物都处于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循序渐进原则要求辅导员工作的开展需按照一定的时间和步骤逐渐深入并推进。人的身心是不断发展的,生理和心理都经历一个不断发展成熟的过程。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情况是认识事物的基础。所以,做好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必须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过程。

尊重个性。事物的发展是多样的、特别的。尊重个性也就是尊重多样性,尊重特殊性。个性是实现的人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其主体在个人身上体现出的独特性。在市场经济和信息社会条件下,人的个性发展更加凸现。坚持尊重个性原则就要求辅导员工作必须尊重学生的实际情况、个性差异,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个性潜能的发掘,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有区别地开展。

规范有序。规范有序是指凡是有人群的地方,每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有一定的规矩和标准,按照一定的规律生活和活动。“无规矩,不成方圆”。完善的规章制度是有效开展工作的基本依据。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虽然细小繁杂,但是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教育性,而且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周期性。所以,做好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必须科学制定学生工作的规章制度,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实现高校辅导员工作科学化坚持求真务实、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循序渐进、尊重个性、规范有序的原则,实际上就是尊重规律,主观符合客观,主观能动反映客观、改造客观的要求和体现。

三、影响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科学化的因素

在高职院校中,辅导员处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链的末端,是连接学校与学生的中间人,有人形象地把辅导员的角色说是“兵头将尾”,其工作具有明显的基层性、服从性和执行性的特点。高职院校辅导员实现工作科学化明显受到各种现实因素的制约,主要有下面几方面:

第一,社会因素。社会是个大系统,学校和个人是小系统,大系统影响制约着小系统运行和变化。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各种条件的作用和各种因素的影响。辅导员实现工作科学化也同样与社会大背景紧密相关。整个社会在追求物质的丰富,提高人的生活水平的过程中迷失了自我,在追求感官享受的过程中遗忘了生命的价值,丧失了生存的意义,人逐步异化为追逐金钱、物质和权利的经济动物。整社会重视追求物质、只拼效率、浮躁拜金的风气也折射到大学校园里来。还有,社会的诚信缺失严重,弄虚作假风气盛行。辅导员就是在这样的大社会背景下开展工作的,而这样的社会背景明显不利于工作思维、工作决策、工作程序的科学化。

第二,学校因素。学校是辅导员直接的工作单位、管理单位、生活单位,学校的办学理念、传统习惯和校园文化对辅导员工作的影响最直接和最明显。辅导员工作的理念和思路、模式和方法都受学校的制约。辅导员工作的成效,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很难像教学可以凭课时、科研可以凭论文一样去量化,很难有突出的代表性成果。所以,一些高职院校领导并不是特别重视辅导员的工作,觉得重视了也难以出成绩,而把注意力集中在科研等影响学校排名的方面。甚至有些高职院校办学目的主要在于追求经济效益,那么更是不会重视辅导员工作了。如果学校都不重视的话,那么就难以实现辅导员工作科学化了。

第三,家庭因素。我们发现一个很普遍的现象:绝大部分辅导员工作几年后就争取从辅导员岗位转向教学或者其它行政岗位,而高职院校基本每年都要重新招聘辅导员。这种现象的背后应该说有种种的原因,但我觉得家庭因素起着很重要的影响作用。大部分刚参加工作的辅导员都没有成家,没有太多的家庭负担,所以还能把大量的时间用在繁杂琐碎而且工作时间毫无规律的辅导员工作上。但是大部分已经成家的辅导员因为家庭的因素则很难再像成家前一样不分昼夜地工作,所以选择了转岗。家庭的因素明显制约了辅导员工作的“量”,也更影响着工作的“质”,当然也影响科学化了。

第四,工作因素。我这里想分析的是辅导员工作的内容问题,也就是辅导员工作本身的特点。按照《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我们知道辅导员具有教师和管理者双重身份,具体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由于辅导员处于学校学生教育管理的最基层,所以学校大大小小与学生有关的教育管理问题都通过辅导员直接去落实。这样,辅导员的工作内容非常繁杂,工作量非常大,工作时间非常长且不规律。他们经常处于疲于应付的状态,很难有空闲的时间和安静的心情去整理工作的思路,研究如何提高工作质量、科学工作的问题。

第五,个人因素。按照教育部门的文件,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是教师和管理者的双重身份。但是,就辅导员本身而言,他们是否就认同辅导员的“教师和管理者”身份呢?或许有部分是这样的,但是相当一部分的辅导员认为自己更像“办事员”、“勤杂工”、“保姆”的角色。实际上,辅导员由于大多数年轻资历浅,没有话语权,在同事心目中位置并不高。辅导员工作任务繁重,待遇低下,地位不高,这些都造成他们对自身工作的认可度也不高,很多人根本就没有把辅导员当成可以长期从事的工作岗位,而是把辅导员工作当成进入高校工作的临时岗位。部分辅导员的“过度”思想也就决定了他们不会长期把注意力集中在本职岗位上,不会研究辅导员工作如何科学化的问题。

四、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科学化的实现

在实践中,实现工作的科学化是每位辅导员不懈追求的目标。要做好辅导员工作,实现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的科学化,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

第一,树立科学的工作指导思想。思想就是旗帜,就是方向。指导思想的科学与否关系着工作的成败和效率。现在我们国家并没有开设辅导员专业,但是辅导员专业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依托。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科学,有自身的运行和发展规律。所以,辅导员工作不仅有很强的政治性,而且也是具有一定专业性和科学性的工作,必须有科学的理论指导才能出成效,出成果。刚刚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了我们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辅导员也必须在工作中坚持和贯彻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才能实现科学化。

第二,加强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学习。辅导员工作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依托的科学,需要通过系统的学习才能掌握。辅导员在工作中必须以专业化促科学化。目前,辅导员队伍中有部分人员的专业基础既不是思想政治教育,也不是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与学生工作相关的专业。我认为原来专业基础与学生工作不相关的辅导员必须自学补齐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不断加强专业学习,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专业出身与工作性质相符合的辅导员也同样必须不断加强专业的学习,掌握新的科学理论,以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同时,作为高职院校以及相关的主管部门应该为辅导员的进修和培训创造条件,提高辅导员工作的各种能力和技术水平。

第三,运用科学方法开展辅导员工作。科学方法是指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遵循或运用的全部正确方法。工作中运用科学的方法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辅导员工作具有基层性、繁杂性、教育性、服务性等特点,保质高效地完成工作就离不开运用科学的方法。我们很多专家学者对辅导员工作的方法做了大量的研究,例如总结了理论教育、实践教育、比较教育、典型教育、自我教育、感染教育、预防教育、心理咨询等等多种教育法,为辅导员工作的科学化提供了方法论前提。辅导员身处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有大量的体验感悟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要善于总结经验方法,提升到方法论的高度并指导实践。

第四,完善科学的工作检验评估机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辅导员工作是否科学、是否有效必须通过实践来检验。那么高职院校必须制定相应的辅导员工作检验评估机制,定期检查辅导员的工作开展情况,确保工作的科学高效有序开展。当然,检验辅导员工作的评估体系必须充分把握其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既有质的评估也有量的评估,既有静的评估也有动的评估,评估的标准和要求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确保评估体系的科学性。根据评估的结果,辅导员必须针对不足的地方改变不合实际的观念,加强学习,调整工作的方法,提高工作的实效性。

法律非法学辅导篇9

1.1部分民办高校法制教育针对性不强,法制教育体系不健全,法制教育内容形式单一由于民办高校办学时间段短,对法制教育重视不够,尚未建立专门的法制教育师资队伍,法制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知识参差不齐。目前,绝大多数学校的法制课教师基本上是由思想政治课教师和辅导员兼任,一方面缺少必要的法学理论和法律知识,另一方面又缺乏实践经验,大部分仅依靠自学掌握的一些理论知识和一些简单案例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当遇到实际问题时,就显得束手无策,教学质量大打折扣。民办高校的法律基础课作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主要形式,其内容简单,形式单调,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仅仅学习法制理论知识,没有结合高校典型案例分析,导致学生认为法律与自己无关,甚至离自己很遥远。

1.2学生法制观念淡薄,法律知识薄弱大部分学生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法制观念淡漠,一方面表现在部分学生对法律的公正性和权威性持怀疑、不信任的态度。另一方面表现在大学生缺乏权利观念,当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能积极主动地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例如打架、盗窃案件、恶性杀人伤害事件、、传销、利用网络媒体进行恶意跟帖、利用组织破坏法律的实施等时有发生。他们的思想和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当面对社会的种种现象时他们缺少理智的判断,往往容易冲动走极端,悔恨终生。

2加大法制教育的力度,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2.1做好高校法制教育课程的教学改革工作法制教育理论课作为一门极具专业性和实践性的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法制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法制教育理论课肩负着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教育和保障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使命,有着其他专业课不能替代的作用。但是从目前的教学现状看,高校法制教育理论课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教学效果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一些民办高校忽视了法制教育课的设置。做好高校学生法制教育课程的教学改革工作,需要深入研究,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认真研究学生的思想问题,组织好教学,同时开设相应的选修课,形成与必修课配套的结构合理、内容互补的课程体系,以更好地增强法制教育课的时效性。制定合理的法制教育课程实施计划,进一步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作用,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

2.2加大法制教育的力度,深入开展法制教育宣传工作在高校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还必须加强法制教育。高等教育应该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责任意识,教会他们勇于承担应负的责任,对社会负责,对自己负责。由于部分高校的法制教育不扎实,未能深入人心,在学生中会产生一些违法行为,甚至会造成严重的后果。2008年汶川地震,全国人民一方面都沉浸在无限的悲痛中,另一方面都担心是否会再次发生地震或余震,政府和高校都在积极关注,想方设法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可是西安某高校学生张某不仅仅对地震灾区没有正确的认识,还用自己掌握的计算机技能在网上散布谣言,引发市民恐慌,影响学校教学秩序和社会稳定。这种做法是自身行为的肆意放纵和社会责任感的严重丧失的表现,社会影响恶劣,造成的后果极其严重,他也会因此而付出应有的代价。一些案例中的相关人员虽然付出了应有的代价,但作为学校和教育工作者,也应进行深刻的反思,进一步认识高校加强法制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全校学生形成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良好风尚。

2.3提高辅导员的法律素养,使法制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辅导员应注意自身法律素养的提高,任何管理岗位都应树立起法治的思维,因此,要学会利用一切机会,学习法律的相关知识。我校也为辅导员提供了这样的机会,例如,利用各大高校的特殊案例,为全体辅导员开展关于法治观念和安全防范意识的讲座,普及《治安处罚法》等法律法规,从而增强了全体辅导员的法律意识和整体防范能力。

2.4建立完善预警机制是处理好各种突发事件的有效手段未雨绸缪,应当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防患于未然才能把各种突发事件的损失和影响降到最低限度。我校在这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成效也是显著的。第一是制定了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保证及时、有序、高效地应对和处理突发事件。做到统一领导、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协调处理。第二是学校制定了辅导员处理突发事件操作流程,以便更好地指导辅导员在遇到突发事件后怎么有效、及时处理问题。第三是学校经常组织辅导员参加突发事件模拟演练和培训,进一步提高辅导员应对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第四是建立了安全隐患信息员制度,畅通信息报送渠道。第五是建立了突发事件报告制度,使学校在第一时间了解和掌握事态发展情况,以便作出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第六是加强了辅导员对矛盾纠纷排查工作的力度,注重发现和处理各种影响稳定的因素。今后随着形势发展的要求和工作的深入开展,目前建立的预警机制还需要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使之更加科学,更加有可操作性,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2.5发挥新型媒体的影响和教育作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同样也应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他希望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继续做好以宪法为核心的国家基本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把法律法规、法治建设资讯、热点社会问题法律解读和法治舆论引导等作为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最大限度地传播法律知识和法治理念。我校结合“六五”普法工作实际,发挥互联网等新媒体表现形式多样性的优势,及时、全面反映依法治理开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效。高度重视、积极利用博客、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形式,着力打造高校较强影响力的普法网站、普法官方微博、官方微信。

2.6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法制教育环境要求学校把主题教育活动与师生党员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起来,与校园文化建设、学生党团组织建设、班级建设等结合起来,精心安排主题班会等活动以及座谈交流、法律知识竞赛、法律演讲、书画征文、国旗下讲话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并组织和邀请专家学者、党政领导、英雄模范人物等到校进行法制讲座和演讲,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革命历史和光荣传统,引导广大师生共抒爱国情怀、共话祖国新貌、共享国庆喜悦,增强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

2.7建立“家长联系制度”,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共同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一个人一生中要接受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教育,受学校的教育非常重要,但一个人接受的家庭教育可能会影响他的一生。大学生虽然在校学习,但是不能脱离家庭父母的教育,学校与家庭配合对学生的教育非常必要,收效也十分显著。我校和家长建立联系制度,能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影响学业的个案逐渐减少,独生子女对学校的理解多了;自理自律意识强了,有效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多了;心理原因诱发恶性事件少了,家长与辅导员主动联系的多了。

3法制教育初现成效

3.1学生的法制观念得到了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律素质提高,他们进入社会,踏上工作岗位以后能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严格依照法律办事,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维护国家法律尊严与权威。

3.2促使大学生健康成长,预防和减少了大学生犯罪近年来,大学生违法犯罪案件屡有发生,并呈上升趋势,这与大学生法制观念淡薄不无关系。我校深入开展的法制教育,切实提高了大学生法律意识与法律信仰,增强了学生明辨是非、自觉抵制“黄、赌、毒”等不良社会现象影响的能力。使大学生养成理性思维的习惯,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去面对所遇到的困难,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以理治事,依法行事,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促使大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3.3有效提高了大学生综合素质我校通过法制教育帮助大学生从历史和现实的大量素材和生动事例中,汲取有益的精神养料,获得真、善、美的心理启迪,提高了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大学生虽然能快速接受新事物,但容易感情用事,法制教育培养了他们养成健康的思维方式,在遇事处事时能从法律的角度考虑问题,从而逐步养成理性思维的习惯。

法律非法学辅导篇10

[关键词]校园文化 繁荣发展 高校辅导员 工作水平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明确提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①。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一个充满活力、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校校园文化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保证。高校辅导员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沿工作者肩负着指导和引领的重任。

一、高校辅导员在校园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建设中的作用

高校辅导员是校园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抓手,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进程中发挥着独特而又重要的作用。

1.辅导员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织者、规范者和创造者。大学各级学生党团组织、学生会、社团等通过开展各色校园文化活动,搭建自育平台促进自我教育,成为校园文化建设和繁荣发展的主力军。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第二课堂、各类学生组织的指导者,对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规范起着重要作用,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发展。同时,辅导员作为“形势与政策”“社会调查与实践”等课程的主讲老师,在教学中形成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及影响学生思想意识形态的文化素养,经过长期积淀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

2.辅导员是校园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活动、日常管理、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也是校园文化形成、发展、繁荣的基石。他们通过深入学生成长的各个阶段和思想交流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充分把握大学生的所思所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学生的精神面貌决定着校园文化繁荣发展的程度,因此,辅导员工作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校园文化建设质量。

二、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新问题、新困难

当前,大学生物质文化生活和思想意识发生了巨大变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也面临着具有时代烙印的新问题和新困难。

1.非主流文化影响日趋严重。受到市场经济、西方自由化思潮和网络的影响,诸如短信文化、宿舍文化、消费文化等非主流文化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成长,其人生观、价值观等都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震荡和变革,各种高校非主流文化均以不同方式和程度影响着大学生的发展②。同时,非主流文化由于其形式多样,表象生动活泼,对大学生有着很强的吸引和诱惑,其糟粕的一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的主流文化形成冲击,并且越来越严重。

2.社会热点事件影响校园文化建设及育人功能。社会热点事件通常具有大众性、综合性、内含矛盾的复杂性、对人们思想触动的深刻性等特征,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一些热点事件的发酵及部分媒体的渲染导致很多大学生产生无望感、无奈感、不安感、对政治缺乏现实感,最终影响着学生对校园主流文化的理解与践行。社会事件的负面影响渗入校园各个角落后,对校园文化核心价值观产生冲击,导致一些学生在思考、探索人生价值问题的过程中加剧了对崇尚自我价值的偏执,加剧了个人本位主义和利己主义倾向,使得校园文化的深层次育人功能弱化。

3.大学生接受教育的方式发生了转变。当前,高校教育更加强调以学生为本,注重从“受教育”角度思考问题和教授知识,更加重视结合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差异性和创造性来进行教育,从“主—客”模式向“主—主”模式转变。由于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占据校园宣传教育的半壁江山,学生接受教育的方式更加灵活化、多样化,从多角度影响着学生的个性、品德以及思维、表达、创新等能力的培养。

三、辅导员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不足

辅导员往往忙于烦琐的日常工作,不能及时在工作中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疏于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因此,反思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够全面、不够协调的各种问题十分必要。

1.工作中的自身定位不明确,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尚未普遍确立。辅导员的多种职能体现了多重角色的综合功能,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大多重视日常工作而忽视辅导员的重要作用——育人。辅导员在进行教育管理中,也往往忽视了教育对自由和谐发展的需要,只重视政治理念、思想伦理的灌输,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究其原因,是没有把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提高到应有的高度。

2.相对重视人文文化,忽视科技文化。人文文化和科技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相生相成、互补互荣。科学文化中有人文文化,人文文化中也有科学文化;没有人文文化导引的科学文化是残缺的科学文化,没有科学文化支撑的人文文化则是空洞的人文文化③。可以说,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统一和融合,是促进校园文化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辅导员往往比较重视通过建设人文文化来实现育人功能,而忽视校园科技文化的建设,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学校整体的安排,没有形成以辅导员为主导的基层层面的科技文化建设。因此,忽视了科技文化建设的校园文化无法更好地实现育人功能。

3.处理社会热点问题影响的能力不足。社会的热点问题对大学生的社会经验、社会认知和人生态度有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深刻影响着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部分辅导员在处理热点问题对校园的影响中存在能力欠缺的问题,对于负面的社会事件,很多辅导员在处理时采用封闭消息、禁止谈论,甚至利用谎言掩盖事实等方式,非但未能有效消除不良热点问题对校园文化的冲击,反而加重了不良影响。

4.充分利用新型媒体促进建园文化繁荣的能力欠缺。网络、微博等新型媒体在校园文化繁荣发展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学校的宣传也越来越重视新型媒体的运用。有些辅导员虽也使用新型媒体与学生进行交流,但由于更加依赖传统方式,以至于未能充分占领新兴媒体的阵地来助力校园文化建设。有些辅导员认为人人网、微博是“90后”小孩子的玩意,对校园主流文化影响不大,不重视新型媒体的建设和利用,无法充分认识到网络已经成为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利于提高对于新兴媒体运用的能力。

四、以促进校园文化繁荣发展为目标,提升辅导员工作水平

1.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为辅导员工作指明了方向,《纲要》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思想方法。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其繁荣发展影响着我国未来文化发展方向与方式。辅导员在具体工作中,既要促使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又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按照教育部的有关部署大力繁荣发展高校校园文化,保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流文化的繁荣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纲要》)对辅导员的工作要求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指导意义。《纲要》指出各项工作既要以人为本,又要着眼长远;既要引导大学生传承、发展校园文化,同时还要引领学生创造校园文化。辅导员要善于把全会精神和《纲要》的内涵与具体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在事务性工作中融入社会主义主流价值文化的建设,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辅导员要“统筹兼顾”地加强利用校园网络文化,积极探索网络时代下文化建设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同时要注重促进“全面发展”,探索实践教育机制,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提高辅导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促进校园文化繁荣发展。第一,确立“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强化文化建设职能。工作中在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鼓励个性发展的同时,还要深入贯彻“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接受校园主流文化的熏陶。高校应该进一步加强辅导员在校园文化教育中的引导功能和创造功能,加强其文化建设职能,重点建设所带学生的寝室文化、年级文化,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基层文化。第二,加强科技文化建设力度,促进人文文化与科技文化协同发展。在科技文化建设方面,一年级营造科技创新氛围,通过科技文化意识唤醒活动来培养新生的科技创新意识;二年级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开展特色科技活动,形成以老带新层次化的建设团队;三年级提供更多参赛、展示、交流机会,在科技文化建设上形成学、帮、超的竞赛氛围。规范兴趣小组,引导学科创新团队建设,规划年级科技文化方向,创建繁荣发展的科技文化活动方式和氛围。同时,要注重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协同创新发展,强化两种文化融合,形成相互促进、灵活多样的发展模式。第三,提升危机处理能力,驾驭新型媒体。社会事件产生不良影响时,辅导员要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情绪疏导、安全稳定等工作。一方面,要树立危机意识,做好危机预防和干预工作;另一方面,高校在培训中应加强应对危机事件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提升辅导员应对危机的综合能力。辅导员要熟悉并能熟练运用网络媒体、驾驭网络媒体,主动占领网络各级宣传阵地,善于使用学生喜欢的人人网、Fetion、MSN、校园BBS、博客、微博等新媒体,以互动式、体验式、引导式、渗透式的方法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④。注重利用新媒体建设网络校园文化,抓住网络文化宣传阵地,确保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主流思想的校园文化在网络中繁荣发展。第四,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校园思想教育工作规律。高校要促进主流校园文化繁荣发展,其思想政治教育应以树立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为前提,以遵循学生思想活动规律为关键,以把握校园文化发展规律为基础,以构建科学化制度为前提来全面提升辅导员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律化。树立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遵循大学生思想活动规律就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握校园文化发展规律就是必须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来建设和发展校园文化;构建科学化制度就是要着力创新方式方法,着力提高队伍素质,着力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着力优化育人环境。

总之,当今形势下,辅导员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校园文化发展规律,提高科学化工作水平,促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主流的校园文化繁荣发展,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总目标。

[注释]

①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1-10-26.

②张永红.加强大学生非主流文化引导的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0(15):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