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法制教育的认识十篇

时间:2023-09-27 18:19:36

对法制教育的认识

对法制教育的认识篇1

【关键词】法制教育;缺失;实效性

公民法律素质的提高是依法治国的有力保障,因此高校法制教育是依法治国方略中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其核心是培养大学生的法治理想、法律信念和法律价值观,成为知法、守法、护法的理性社会公民。然而,近些年来,大学生违法犯罪呈明显增长趋势,大学生权益遭侵害现象频发,这也反映了我国高校法制教育的欠缺。由此,不得不让人们对高校法制教育的实效产生质疑,也迫使人们对现行法制教育的认识进行深刻反思,进而探索更为有效的教育选择。

一、高校法制教育的认识误区

长期以来,高校的法制教育处于一种尴尬境地。它究竟是侧重智育还是德育;是侧重法学知识灌输还是法律素质培养等等诸多问题,人们还没完全明确。

(一)高校法制教育从属于德育教育

根据我国官方的有关文件精神及实践做法,高校的法制教育从属于德育教育,并没有自身独立的地位。尤其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合并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门课程,法制教育内容仅占教材篇幅的1/4,导致法制教育的地位无法凸显。

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均属于社会价值教育范畴,二者都是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公民。道德教育重在净化人的内心世界,法制教育重在规范人的外在行为。我们说提升人的品质,应从思想和行为两方面塑造,宜采用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的形式,不存在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谁从属于谁的问题。

(二)高校法制教育等同于法学教育

法学教育是通过特定的法学教育机构进行的专业教育或职业教育,讲授的是法律的系统知识、原理和制度以及相关的人文科学,是法律职业者必备的技能、素质以及法律职业者独特的批判性和创新性法律思维;法制教育是指对高等院校非法学专业的大学生进行法学基本知识和理论的教育,使学生知法、守法并学会用法,提高法律素质,自觉树立法律权威。

从培养目标上看,法学教育侧重培养职业技能和法律人才,法制教育侧重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从教育内容上看,法学教育系统学习法学知识、原理和制度,法制教育侧重培养法制观念和素质。

二、对高校法制教育的重新审视

良好的、全面的法制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的法制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对高校法制教育必须厘清认识,正确对待。

(一)高校法制教育的长期性

高校法制教育要贯穿整个大学阶段,不能因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结束而停止。要顺应大学生活的阶段性特征,每一学年制订不同的法制教育计划。大学一年级和二年接可侧重进行法律基础理论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大学三年级和四年级可侧重进行宪法、民法、刑法等实体法教育。有条件的高校可根据不同年级和专业设置一些相应的法律选修课程,将专业教育与法制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例如,中文、外语、社会学等文科专业的学生可重点开设“公务员法”、“劳动合同法”、“行政处罚法”等选修课;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可重点开设“知识产权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和“专利法”等选修课。

(二)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客观性

高校要将法制教育覆盖到大学生整个学习生活范围之中,包括教室、宿舍、食堂、超市、校园网络等,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效结合。可以运用高校的主要传播媒体,如:校园广播、校刊校报、橱窗展板等,开设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法制专题栏目,通过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形式开展灵活多样的法制宣传和教育,使法律深入人心,并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中,使其感到“我们生活在法律之中,并以法律为准绳”。大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高校法制教育还要引导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做好校园与社会的衔接和过渡,为大学生踏上社会做好基本的法律知识准备。

三、加强高校法制教育的有效途径

高等学校法制教育的目的是为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尤其是提高他们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加强高校法制教育,结合大学生教育的实践,建议如下:

(一)加强大学生法律基础课的学习

法律基础课应包括法学基础理论、基本法律知识和法制观念教育课程。通过法制教育,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在思想上树立起法律权威。

教师可以尝试在教学实践中,改进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法制教育贴近学生,让学生成为课程的主体。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发现有关的法律规范、事实材料及其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运用模拟法庭,让大学生扮演角色、进行模拟案件审判,让更多的同学通过观察、评论、角色转换和辩论等方式,从中学到有用的知识,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将法制教育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

没有经过法律实践是无法真正学好法律的,实践是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最佳途径。通过实践,学生将法律知识内化成对法律的信仰,从而自觉地去遵法、守法、维法、用法。

大学生将学过的法律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走出校门,到农村、街道、积极参加法律实践,为人民群众服务,学会用所学知识解答他们提出的有关继承法、婚姻法、消费者权益保障法、社会治安管理、邻里纠纷等问题。遇到问题就回来请教老师,然后再解答,既帮助了别人,又提高了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另外,采用讲座、报告会、发宣传单、文艺演出、个别谈心等方式积极宣传法律、法规。

(三)学校要优化大学生的法制教育环境

大学生在特定的校园环境中生活,学校要贯彻“依法治校”、“以法育人”,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形成和提高。在校规校纪方面应做到“有法可循”,特别是对学生违规违纪的行为,要照章处理。

在我国民主法治建设过程中,社会主义法律制度不完善,监督制度不健全,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不和谐因素。如:诈骗、假冒伪劣、偷税漏税、走私等危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活动时有发生,、或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也影响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和法制观念的形成。如果学校不及时给予正确教育、引导,极有可能导致学生违纪、违法,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四)要不断提高教师和管理人员的法律素质

学校的工作人员在管理中能否严格按照法律和制度办事,关系到依法治校的实施状况,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法制教育的效果。学校里的年轻人的法律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他们是依法治校的根本,学生的榜样,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学校的形象。因此,每一个教师和管理者应该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积极依法办事,做学法、守法、护法、用法的模范。自觉地按照法律和制度来管理学校事务,熟悉相关的法律和制度,具备依法办事的能力。

综上所述,加强高校的法制教育,对培养其大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尤其对未来中国法治社会的最终形成不容忽视。因此,为了使大学生能够适应法治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就必须重视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提高其实效性,为社会输送具有较强法律意识的优秀人才,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亚丽,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提高[J].商业经济,2009(4).

对法制教育的认识篇2

1.1游戏渗透。对于任何年龄层次的人,娱乐都有着一定的“深化”意义。通过游戏的方式,普及和监理法制观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知识记忆,使法制教育得以高效率的实现;另外,游戏教育要求学生身体力行,讲求团队合作性,对帮助学生组织观念的树立也有着极好的促进意义。

1.2案例渗透。法制学习主要的方法便是案例,但是一些课本中的案例与现实生活差之甚远。贴近生活的案例,发生在学生的身边,以法制规范学生认知态度,才能够建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如进行思想政治课中,通过相应的文献案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品德,以法律规范己身。

1.3设施渗透。信息时代的来临要归功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最前沿的信息是引起学生兴趣的关键。通过电脑和网络学习法律知识,建立法制认知,帮助学生更广泛的接收法制信息,促进法制教育方式健全。

1.4作业渗透。作业一直是学生十分反感的学习方式,特别是高校生在历经小学和中学的磨砺之后,促使高校作业多是敷衍了事。在作业中渗透法制观念,要采取适合的方式,布置纸面命题作业,难以引发学生深入的思考。

2、增强教师的教育能力,要求教师不断发现合理渗透点

2.1提升教师的法律意识。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储量,能够客观的认知法制规范,辩证的分析法律案例。如,在会计课课程中帮助学生建立法制意识,可以通过会计知识的应用、会计职业道德,违规的会计行为的危害等之间的关系,在帮助学生学习会计知识的同时,能够认识到会计合法运作的必要性,建立起关于会计的法律认知,并在相关侵害案例的基础上,提出正确的法律解决途径。

2.2深入挖掘课本内容,适时进行形式创新。制定教学大纲时,教师应对知识的合理认知,从教学内容到教育目的挖掘有效的法制渗透点;另外,教育可不拘泥于形式,除必要在课堂教学外,教师可以在相关学习环境中入手,如练习、实践课程等,从侧面帮助学生认知法律。如,教师可以根据“作业”与学生探讨,分析独立完成作业和抄袭行为,帮助学生认识到抄袭所涉及的法律问题,有效引入著作权进行教育,使学生认识到抄袭是一种侵权行为,而被抄袭者,则意味着权益受到侵害。

2.3紧密贴合社会与生活。在高校的现行课本中,大量引入了生活相关知识,根本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对于法制教育而言,课本知识贴近生活的课程改革,也是其渗透到学生思想中的重要契机。如,环境问题。无论任何学科,在课本中都会涉及到环境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概念,以法制规范认知环境保护,更好的认知环境与法律之间的逻辑关系,建立以法制维护环境的行为意识。

2.4寻找兴趣话题。高校学生已具备独立的思考能力,灌输知识往往适得其反,对于此类人群而言,最好的教育方式应是引导。寻找学生的兴趣点,有效的契合法律知识,帮助其更好的渗透。如,在英语教学中,一些能够引发学生兴趣单词便可以作为渗透点。Clone便是社会一般认知生物克隆,通过这个单词便可制造话题,如“克隆羊多莉的成功,是不是意味着人类也能够进行克隆,是否人类也可以进行克隆?”该话题能够引起学生的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帮助学生建立人类道德和法律基础上的克隆观念,普及相关法律意识。

3、建立多环境结合体系,全面落实法制教育需求

学科教学中法律知识的渗透是法制教育实现的重要途径之一,只有建立意识高度统一的多环境教育体系,才能够满足高校法制教育的需求。具体来看:

3.1教师要树立法治观念,主导学科法制教育的渗透。高校在校学校的最主要途径之一就是课堂学习,学科教学中法制教育的渗透应该成为高校法制教育的核心。在事实过程中,首先要求各科教师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在懂法、讲法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学科的知识内容,有效的引导学生认识法律,也使法律能够对知识的理解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

3.2要求学校积极关注。首先,高校的主管部门应认识到法制教育的必要性,加大投入教育支持,或设立专项资金帮助学校提升渗透法制教育能力;其次,任课教师需积极配合高校教学工作,在准备充分的前提下参加学科教育活动,避免结果适得其反;最后,社会媒体要意识到法律责任,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待法律案件,正面引导学生健全法律意识。

3.3帮助教师规范行为。在学校,对于学生行为意识影响最大的人无疑是其教师,教师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会影响到学生对于社会的认知。为更好的实现高校法制教育,教师应以身作则,充分的学习法律知识,并以合理的行为传达给学生,培养其以法制认识社会的思维方式,进而提升法律素养。

4、结语

对法制教育的认识篇3

从法律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来看,学生对法律知识的了解渠道虽然很多,对法律知识也有一定的了解,但知识不够全面和深入。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渠道比较多,电视占78.9%,课本占60%,报纸占44.2%,其他来源的占33.7%,家庭占25.3%。但从总体上看,62.1%的学生认为自己对现在的法律不了解,36.8%的学生认为有一定了解,只有1.1%的学生对现行法律非常了解。

从法律能力上看,学生即使有较好的法律知识储备,但主动运用法律的能力不足。对于参加勤工俭学或工作,只有65.3%的学生会有意向与用人单位签定合同,28.4%的学生会视单位情况而定,还有6.3%的学生则完全没有此意向。当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只有20%的学生曾经运用法律来解决问题,22.1%的学生有时试图用法律解决问题,而选择忍气吞声、自认倒霉的学生则占到了5.3%。(四)从法律意识上看,学生对法律有一定的信心,但法律信仰不够坚定,整体法律意识比较淡薄。36.8%的学生对法律保持充分信任,另外40%的学生对法律有信心,认为法律会越来越完善,60%的学生认为自己无论如何也不会犯罪,这些都表明大学生的法律信仰主流是好的。但40%的学生认为自己“可能会犯罪”或对自己能否坚守法律底线则“不好说”,还有23.2%的学生认为法律越来越成为有钱人和有权人的代言,69.5%的学生认为现在的大学生法律意识一般,27.4%的学生认为较差,只有3.1%的学生认为很好。

高职院校大学生法律素质现状原因分析

根据调查问卷所反映的情况分析,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法律素质虽有明显增强,但整体法律意识水平不高,法律信仰不够坚定,运用法律的能力也较弱。我们认为,造成这种现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社会法治不健全带来消极影响

我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因此缺乏民主法治的历史根基,虽然依法治国的方略实施多年,但我国法治建设还不完善,还未形成良好的法治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因此,在现阶段,我国在法治建设的进程中难免会存在着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立法不够完善、执法不够严明或司法不够公正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法律信仰的确立。

(二)学校法制教育存在误区与不足

近年来,我国各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我们在调查中发现高职院校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仍然存在着一些误区,导致法制教育的存在不足。一是将法制教育从属于道德教育或思想政治教育,没有系统的法制教育体系和独立的法制教育方案,致使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地位没有提到应有的高度。二是法制教育主要依托于课堂法律教学,忽略了校园法制文化环境和法治舆论氛围的构建,法制教育的形式与渠道单一;三是法制教育的课堂教学注重对大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法治思想和法治观念的培养与教育,导致大学生“知法、懂法但不信法、不守法”的情况比较严重;四是法制教育的评价机制重理论轻实践,把学生掌握的法律知识的多寡等同于其法律素质的高低,忽视了对学生法律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大学生陷入“法律知识考得好但不会用”的尴尬境地。

(三)大学生心理发育不成熟

大学生正处在成长的关键时期,思想开放,思维活跃,对事物开始有了独立的判断和思考,比较关注国家的法制建设,也非常关注自己的合法权益。但由于他们心理发育的不成熟,科学的世界观还未完全形成,易产生偏激甚至错误的认识。如很多学生不能正确看待“权力”“、关系”的地位和作用,把二者看成是凌驾于法律之上的因素,从而影响到“法律至上”的法治观念的形成,阻碍自身法律素质的提升。

改进高职院校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基本思路

(一)变革法制教育的认识定位,构建独立而完整的法制教育体系。从我国高校法制教育的实践来看,学校的法制教育从性质上讲是从属于道德教育的,并没有自身的独立地位。事实上,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应该是并列的关系而不是从属关系。只有将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二者有机结合,才能不失偏颇。法制教育的改革,应首先转变理念,构建一个独立而完整的法制教育体系。

(二)调整法制教育的课程设置,突出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特色。高职院校的法制教育主要是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必修课的教学来进行的。由于课时少,内容多,教师往往只能是简单地进行知识的罗列、堆积而无法展开进行深入的讲解,根本无法达到法制教育的目的。因此,在法制教育的课程选择上,可根据学校的职业教育的特点开设不同层次和内容的法制教育课。除进行宪法、民法、刑法等基本法知识的普及外,还可根据学生所学的专业,开设一些与专业(行业)密切相关的选修法律课程,使法制教育更贴近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凸显专业特色,充分体现高素质大学生的内在需求。

(三)遵循法制教育规律,打造实践性法制教育模式。法律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没有经过法律实践是无法真正学好法律的。法制教育需要让学生在生动、直观的实践活动中去感受和理解,单纯的课堂教育模式已暴露出它的弊端。法制教育必须充分利用课堂、网络和其他平台,打造实践性法制教育模式。例如在课堂上进行情景教学,运用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场景去体验;或开辟第二课堂进行模拟法庭审判;或参观监狱、旁听审判,让学生在更为直接的亲临感受中自觉获得价值判断……

对法制教育的认识篇4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法律意识

一、大学生法律意识偏失的表现

法律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体系,是社会主体对社会法的现象的主观把握方式,是人们关于法的理性、情感、认知和信念等各种心理要素的有机综合体。从认识过程角度来看,法律意识既包括在感性认识基础上形成的法律心理、法律认知、法律情感等,又包括属于理性认识范畴的法律观念、法律信仰、法律理论体系等。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要求大学生既要有健康的法律心理,又要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法律基础知识;既要有正确的法律观念,又要有坚定的法律信仰。近年来,随着我国普法教育顺利开展,大学生的法律认知水平不断提高,法律意识不断增强。但是我们通过对濮阳职业技术学院等五所大学的10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的“法律意识现状调查”发现,现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仍存在诸多问题和偏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法律心理的偏失。法律心理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法律现象的表面的、直观的感性认识和情绪,是法律意识形态的初级阶段。虽然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接触到的法律、法律现象日益增多,也都有自己的法律心理,但相当多的大学生的法律心理是不健康的,存在偏失。调查显示,被问及“与别人发生纠纷时,你首先会选择哪种方式解决?”时,有64%的被调查者选择私了,只有12%的被调查者选择采用诉讼的方式,这说明有一大部分学生仍然抱有传统的、与法治国家格格不入的、无诉是求的心理;当被问及“你认为我国现实生活中是权大还是法大?”时,有46%被调查者认为权大于法,说明部分学生看不到法律的作用,对我国法律存在不信任的心理。

2 法律认知偏差。法律认知是人们对法律现象、法律制度等法律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它是形成法律情感和法律信仰的前提。当前,大学生的法律认知状况从总体上看存在较大的偏差,主要表现为大学生的法律知识仍然比较贫乏。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法律的基本概念不理解或是理解不准确;对法律的本质、价值、法律关系等基本原理知之甚少,对各个部门法更是一知半解;对法律与道德、与政策等其他社会规范的联系与区别分辨不清;对法律实现的途径和形式也了解不多。对在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状况”的调查显示,对法律基本概念回答的正确率仅占67%,对法律基础知识回答的正确率是59%。上述数字表明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法律基础知识薄弱,法律知识水平不高。

3 法律情感淡薄。法律情感是人们对法律制度及规则所持的直接情感体验,是人们依据现实的法律制度能否满足自身需要而产生的喜好和厌恶的心理态度。我国大学生的法律情感比较淡薄,具体表现在:第一,大学生对法律缺乏亲近感。调查显示,虽然有66%的学生喜欢收看法制节目,但也只有18%的学生平时能自觉地学习法律知识,多数学生对法律不是很喜欢,缺乏亲切感。第二,大学生对法律的依赖感不强,前已述及,在发生纠纷时,只有12%的学生选择采用诉讼的方式解决,而有88%的学生选择采用私了或其他方式。第三,部分学生认为,法律作为统治工具是为掌握权力的人服务的,是管理老百姓的一种手段,因此对法律产生抵触情绪。第四,有些学生认为,法律主要是规定人们哪些必须做哪些不能做,是限制人们自由的,因此对法律产生厌恶情绪。在问他们权与法的关系时,只有少数大学生认为法比权大,绝大部分人对法律的公平性、正义性持怀疑态度,这显示出有些学生对法律的不信任,没有树立法律至上的理念。第五,大学生对法律的依赖感和信任感不强。大学生对法律的依赖感、信任感最直观的认识来源是对司法公正的认识,当对1000名在校大学生调查关于“你发现亲人犯法时,你劝其自首吗?”的问题时,回答“不劝”的占28%。这里的“劝”与“不劝”说明了大学生对法律的信任度。缺乏信任就对法律的依赖感也不强,大学生很难对法律现象及法律制度产生一种归依。第六,大学生法律责任感方面缺乏。当问及“您在平时生活中是否使用法律手段维护权益?”回答“很少”或“没有”的比例竟达到88%,这反映了大学生在遇到法律问题时不是以一种法律的责任感去对待,不能勇于承担相應的法律责任。

4 法律评价失当。法律评价是人们对于法和法律现象所做出的评论。法律评价是建立在丰富的法律知识和自己已经形成的法律观念的基础之上的。由于大学生的法律评价主要是基于对法律现象的一般认识和了解基础之上的,因此很多大学生对我国的法律现象评价显失允当。调查发现,大学生的法律评价存在一定的错位,部分大学生对我国的法律评价不高,认为法律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不大,不能真正解决问题,甚至是可有可无的;有些学生过分夸大法制建设的困难和法律本身不健全的一面,从思想深处藐视法律的作用;有些大学生对现存的法律制度的态度不明确;也有少数大学生片面夸大法律的功能和作用,认为“一法就灵”等,所有这些对法律的评价都是片面的、不科学的,因而也都是错误的。

5 法律信仰缺失。“一个社会公众对法律的信仰生成相当重要,它是一个国家法治化的关键性要素。正因为如伯尔曼的至理名言‘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才会广为流传。成为所有祟尚法治的人们确信的一条真理性原则。”。法律信仰是人们对法律所抱有的坚定不移的信念,并以此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法律信仰表示的是人们对法律的一种尊崇敬仰的态度,是自愿接受法律统治的一种姿态,是对法律的忠诚,是对法治的一种心悦诚服的认同感,在法律意识结构中居于最高理性层次。然而,大学生的法律信仰状况却令人担忧,主要表现是:第一,部分大学生对法律规范不信任、不尊重和不服从。第二,部分大学生对我国的执法和司法状况有普遍的失望和不满,这种失望和不满反映了大学生对法律的负面评价和消极态度,反映了大学生对法律的疏远、怀疑、排斥的心态。第三,虽然大多学生都能自觉地遵守法律,但究其原因或是因为道德的要求,或是因为对法律的畏惧,对法律远远没有达到热爱和信仰的程度。第四,调查显示,52%的大学生把社会主义道德要求作为行动的指南,21%的大学生把模范人物作为行动指南,仅有27%的大学生把法律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一数字足以说明大学生法律信仰的缺失。

6 权利意识薄弱。权利意识是人们对自我利益和自由的认知、主张和要求,以及对他人认知、主张、要求、利益和自由的社会评价,它包括权利认知、权利主张和权利要求等因素。由于对大学生法制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大学生的义务观念得到了强化,但是大学生权利意识却相对薄弱。第一,权利认知模糊:部分学生并不完全清楚自己享有何种权利,也不知道行使权利的途径和方式。第二,对群体权利的漠视。相对而言,大学生们比较关心的是个体权利,而对群体权利相对漠视。第三,大学生的权利主张和救济存在不合理性。有的大学生不敢维权。特别是面对学校侵权时,觉得自己无法跟学校抗衡,忍忍算了。

二、大学生法律意识偏失的原因分析

1 中国传统法制文化的负面影响。中国传统文化至今仍然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同样,其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植既有正面的积极的效應,更主要的是负面的影响。首先,中国历史几千年的“人治”等法律制度和文化,使人们形成了传统的“重人治、轻法治”的思想,这种思想至今仍残留在许多人的潜意识中,影响着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这使大学生难以产生法律情感,难以形成法律至上的观念,难以确立法律信仰。其次,在传统的儒家“礼治”思想的熏陶下,人们重德轻法,道德是调整社会关系的最主要的手段。这种思想严重影响大学生对法律的依赖感,使大学生对法律的评价失当。再次,我国古代的法律是以义务为本位,强调人们对国家、对统治者的义务,而不是人们的权利,并且权利和义务是完全分开的。由于人们不具备基本权利的观念,所以他们对于任何自身基本权利被剥夺、被蹂躏的事实很少从法的角度去考虑其是与非。传统的义务本位观念的影响致使大学生权利意识淡薄,极易使大学生对法律产生厌恶、排斥等不良的法律心理。最后,传统厌讼、惧诉的观念使人们以无讼为有德,以诉讼为可耻,对法律缺乏信任感和依赖感,影响了大学生正确的法律观念的确立和法律信仰的形成。 转贴于

2 不良的法治环境消极影响。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顺利进行,到目前为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无法可依的现象已基本结束。但法律完备并不等于建成法治国家。我国正处于法治社会的建设时期,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问题,如有法不依的现象仍大量存在;知法犯法、执法犯法的问题时有发生;违法不究的现象屡见不鲜;权大于法、情大于法、钱大于法的问题比比皆是;等等。这种不良的法治环境势必影响大学生对法律的认同感,极易产生对法律的失落感,影响大学生的法律心理和法律情感,进而影响大学生的法律评价和法律信仰。

3 高校法制教育缺陷的不利影响。首先,高校对大学生法制教育重视不够。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虽为大学生的必修课,但学校一般会作为考查课,且学分相对较低,多数学生不重视。正是由于高校对法制教育重视不够,使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学习法律,同时也不重视法律,势必影响大学生的法律认知水平和法律评价。其次,法律教学内容的偏失。在法律课堂上,教师往往只侧重于某些法律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过多地强调学生應遵纪守法、履行义务,而忽视权利教育。这种教学内容的偏失不利于学生权利意识的形成和正确的法律观念的确立,同时也影响了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再次,法制教育的途径单一,教育手段相对落后,教育方法比较简单。法制教育是一项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综合教育,而高校法制教育仍普遍局限于传统的“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侧重法律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实践性教学环节。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最后,法律课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高校大部分法律课的教师由社科部、学工处、德育处、团委或宣传部的工作人员承担,法律专业科班出身的教师相对较少,他们的法律素质必然会影响大学生正确法律意识的形成。

三、匡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有效途径

我国著名法理学家孙国华指出:“社会主义法律意识不可能自发地形成,而必须有意识地培养。”“高校对培养和匡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下面仅从高校的角度人手,分析匡正大学生法律意识偏失的途径。

1 法制教育應当常态化。大学生法律认知水平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主要是依靠不足半学期的法律课程。因此,提高大学生的法律认知水平必须有足够的法制教育时间作保证。所以,高校一方面應当充分发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法制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开足法律课程,保证法律课堂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應加强对大学生的日常法制教育,通过举办法制讲座、考察法制教育基地、开展法律知识竞赛、建设法制教育网站、定期播放法制教育节目等多种形式,使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常态化。

2 强化法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法律信仰。法律信仰不会自发地形成,也不是靠灌输形成的,而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自己的法律体验逐步确立的。法制教育具有鲜明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所以,高校法制教育不應局限于法律课堂教学,而應当更注重法律的实践教学。高校可以举办观摩庭审、模拟法庭、法律进社区等多种多样的法律实践活动,使大学生深化对法律的理解,感受法律的价值和权威,提升对法律的信任和依赖,强化对法律的情感,从而形成坚定不移的法律信念,最终确立法律信仰。

对法制教育的认识篇5

【内容提要】 我国教育知识生产存在着三个方面的不足:只是教育研究者的“领地”,而实践有所“空场”;受基础主义、二元论认知模式“支配”,教育知识的“乡愁气息”消弭;受规划式生产制度“宰制”,自主性泯灭。我国的教育知识生产要走出困境,需在三个方面做出努力:让教师成为教育知识生产者;建构反基础主义与交往认知模式;建立教育知识学术自主式生产制度。

【关 键 词】知识/教育知识/知识生产

中图分类号:G40-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038(2009)08-0025-05

教育知识与教育学的命运休戚相关,因为教育学呈现的就是教育知识。当教育学出现危机并成为困扰我国教育学界的普遍焦虑时,教育知识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就会不可避免地遭到质疑。教育知识来自教育知识的生产,但教育知识生产所解决的绝不仅仅是教育知识的由来问题,在深层次上它关涉的更是教育知识本身的合理性与合法性问题,不同的教育知识生产所产生的毕竟是不同形态的教育知识。因此,面对教育学的危机,反思我国教育知识生产现状并进而探寻其可能出路,无疑是一条化解危机的可行之途。

作为问题分析的具体方法论,分析框架是观察问题的视角、解剖问题的方法、分析问题的路径,而确定分析框架能把我们的注意力引向关键的、核心的论域。因此,要考察我国教育知识生产现状,确定合理的分析框架是前提。教育知识生产作为一种精神产品的生产活动,其核心要素包含三个部分(即生产主体、生产手段和生产方式),分别关涉三个问题(即生产者是什么?以什么生产?如何生产?)。这些构成了分析我国教育知识生产的基本框架。

一、困境:我国教育知识生产的现实反思

1.教育知识生产只是教育研究者的“领地”,而实践有所“空场”

教育研究者是指那些经过严格专业训练,并以教育理论研究为安身立命之本的专职研究人员。“领地”原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归领主所占有的土地,引申为一种排外的专属势力范围。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知识生产的控制权和话语权几乎完全被教育研究者垄断,教育知识生产已然成为教育研究者的专属“领地”。究其原因,这与我们所秉持的教育知识生产观有关:教育知识是由一系列教育概念、判断、命题和推理构成的理性理论;教育知识是抽象的、高深的,系统性与理论性是其主要特色;教育知识只存在于教育学教材和教育专著中;教育知识生产有一套严格的、必须遵守的程序,超出程序之外的所谓“教育知识”都是“非法的”。于是,只有通过实验和推理而获得的知识才是合法的,教育知识生产只能是极少数受过“学科规训”的教育研究者的特权,“研究是纯学术人员与科学家的特有领域,教师只是他人研究过程中的旁观者、研究对象与研究结果的消费者,而非生产者、参与者”。①

教育研究者生产教育知识,有利于从专业高度对教育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从而获得对教育问题理智而深沉的理解。然而,当教育知识生产仅成为教育研究者的“领地”时,产生恶果就无法避免。一方面使教育研究者的知识生产脱离教育实践,成为纯粹形而上学理性王国里的自我满足。教育知识生产远离教育情境,从书本到书本、从观念到观念、从逻辑到逻辑,在书斋和研究机构的围墙内找理论、寻规律。教育知识生产追求的是学术理性而不是实践关怀,教育研究者以象牙塔里的寻觅替代对教育的直接体悟和经验,他们“躺在理论的神话里死去活来,以思考来模仿和代替行动,最终以取消行动来取消失败”。②结果,教育知识生产完全成为一个自我运转、自我发展的独立世界。以至我国有学者惊呼:“教育研究究竟是为理论本身而存在,还是为教育的创新活动而存在?”③另一方面,为了保卫自己的“领地”、维护自己的利益,教育研究者会自觉不自觉地形成知识生产霸权。他们拒绝多样性的教育知识,追求教育知识生产的繁、难、高、深,否认广大教师在知识生产中的作用,贬低或忽视教育实践者的知识和个人经验。因此,广大教师和教育实践者在教育研究者的知识面前永远都是“被指导者”。

2.教育知识生产受基础主义、二元论认知模式“支配”,教育知识“乡愁气息”消弭

基础主义是笛卡尔以来西方认识论的主流。该理论认为,整个人类知识体系必定有一个最根本的、绝对不容置疑的基础,它是知识得以构建的基本原点。按照伯恩斯坦的说法,是指存在着或必须存在着某种我们在确定理性、知识、真理、实在、善良和正义的性质时能够奠定永恒的、非历史的基础或框架。既然存在着认识的绝对基础,那么就能以此为据得到摆脱社会的特殊性和人的差异性的普遍适用性的知识。我国教育知识生产深受基础主义哲学信念的影响,认为一切教育认识都源起于一个预先确定的、永恒不变的“基础”,教育知识生产的首要任务就是寻找教育知识得以构建的“阿基米德点”并由此出发建立包罗万象的教育知识体系。

以基础主义信念为根基,我国的教育知识生产形成了两种惯常思维方式:一是教育知识生产的思辨式思维。这种思维方式把不证自明的“先在规范”和“教育概念”作为构建教育知识的“阿基米德点”,认为必须把论述的基本概念放在一切论述之前,企图从教育概念出发、从理性原则出发进行纯粹的逻辑推演,从而演绎出整个教育知识的系统图景。其目的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言:“不动则已,一动至少就要创造一个完整的体系。”④我国教育研究中关于教育学概念、逻辑起点和范畴体系的讨论以及教育学教材与专著撰写的体系癖等,都是这种思辨式教育知识生产的体现。二是教育知识生产的科学实证式思维。这种思维方式以可以观察到的教育事实、教育现象为教育知识建构的“基础”,通过对这些现象和事实的观察、统计、分析、归纳而总结出具备普遍意义的教育结论或教育规律,最终形成“科学的”亦即“实证的”教育知识。

无论是思辨式思维还是科学实证式思维,都强调教育知识生产必须从一个毋庸置疑的“基础”出发,通过主体与客体分离的认识过程来获得教育知识。实质上言,二者都属于主、客二分的二元论认知模式。这种二元论认知模式认为,教育知识生产就是作为主体的人对客体教育的“镜式反映”,强调通过中立的、价值无涉的立场去探寻教育的普遍规律和客观理论,以确保所获得的教育知识的客观性、普遍性和确定性。这样,教育知识生产就丧失了它那最基本的人文关怀和价值属性;教育知识就消解了它那充满温情、富有诗意、蕴含无限生机的乡愁气息,阉割了它那气韵生动、充满历史感、词语概念关涉不同生活情景的解释性,从感性、体悟的变为逻辑、论说的,从引导、启发的变为后设、分析的。

3.教育知识生产受规划式生产制度“宰制”,自主性泯灭

制度对教育知识生产具有根本制约作用,因为制度具有塑造和引导教育生产者存在方式和价值偏好的功能。现代知识生产方式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制度化。而教育知识的制度化生产方式是一把“双刃剑”,其“刀锋”指向何处,取决于制度逻辑和教育知识生产逻辑之间的关系。当制度功能的发挥仅是为教育知识生产服务时,它无疑是有益的;反之,带来的就是戕害。

目前,我国教育知识生产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教育知识规划”式生产制度。邓正来教授将这种知识生产状况称为“知识规划时代”,即“通过国家以‘研究项目’、‘人才计划’、‘学科建设’、‘职称评定’、‘大学改革’、‘筹备资助’、‘刊物定级’等名义及其相应的制度安排而兑现的‘知识规划’的时代”。⑤全国教育科学的“五年规划”性知识生产从1983年全面展开,并一直持续到现在。教育知识生产的各个环节几乎都在领导小组的规划下进行,教育知识生产的成果也几乎都是这种规划制度的产物。这种由国家主导的、以规划式生产制度进行的教育知识生产,对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教育学的恢复和重建做出了积极贡献。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规划式教育知识生产的弊端愈益明显且发生异化。它已演变为以制度逻辑僭越知识逻辑而成为知识生产的逻辑,教育知识生产由制度服务的对象演变成服务制度的“奴仆”,规划式生产制度完全“宰制”了教育知识的生产。从本质上讲,教育知识规划生产方式所遵循的是工业化的生产程式,形成了指南、申请、审批、展开、评审等环节组成的机械而封闭的系统。此种生产方式存在着把知识生产等同于物质生产、把教育知识产出等同于工业产品制造的危险。这是教育知识规划生产方式本身固有的、走向异化的内在机制。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必然走向异化,关键是这种生产要遵循一定的“度”。问题是,“真理向前一小步,就会变成谬误”(列宁语)。当这种工业化生产的控制力量借助行政力量的强制而转变成一种外在的强制性生产行为时,真理便跨出了这一小步,规划式生产制度便成为教育知识生产的“宰制”力量。这正是规划式生产制度异化的根本原因。

教育知识生产被规划式生产制度“宰制”会导致两种不良结果:一方面使教育知识生产过程丧失自主。它限定教育知识生产完成的时间(教育知识生产的周期就是规划的时间段),要求教育知识生产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它划定教育知识生产的范围(课题指南),规定教育知识生产的内容就是课题指南圈定的范围,只有围绕着指南进行的知识生产才能确保教育知识产出的重大意义;它对教育知识结果采取鉴定制,使教育知识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完全取决于鉴定,通过鉴定的课题就属于“盖棺定论”。于是,教育科研规划束缚了教育知识的生产,使教育知识生产中的创造性逐渐泯灭。而创造性的丧失,则意味着教育知识生产落入了重复的无“实质性增量”的陷阱。这种状况不但与默顿所言的知识的“优势积累”不符,而毋宁说是一种知识的“劣势积累”。若任由“劣势积累”持续,其结果就真如鲁迅先生所言“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了。另一方面使教育知识生产者失去自主。规划式生产的强制性逻辑会由生产逻辑演变成教育知识生产者的生存逻辑。结果,规划式知识生产生成的“规划式价值观”将内化为知识生产者的内在品格,成为个人的价值判准、知识规范和积习心态。于是,知识生产者之心性、价值观、趣味将被规划式生产制度格式化,最终导致教育知识生产者知识创生才情、创造智慧、创造灵感以及想象力、创造力的彻底泯灭。

二、出路:我国教育知识生产的理想图景

1.让教师成为教育知识生产者

教育知识生产并非只是教育研究者的“领地”,教师也是教育知识的生产者。从历史上看,教师不但在古代而且自近代以来一直是重要的教育知识生产的群体。在古代,教师就融教育知识生产者与教育实践者于一身,像我国的孔子,就既从事教育实践又进行教育知识生产。西方最早的职业教师——“智者”,也是一边云游四方授徒讲学一边对教育问题进行思索并形成了其独特的教育思想。近代以来,虽然因学术制度化进程而使教育研究者与教育实践者逐渐分离,但这并不意味着教育知识生产只是教育研究者的专利。像前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他虽然一生为教师,却为世界贡献了极其宝贵的教育知识财富。从现实来看,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要求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呼声愈益强烈,要求教师必须从维持型转向创造型、从灌输型转向指导型、从再现型转向研究型、从单一型转向复合型,可见“教师即研究者”已成为时代的最强音。从教育知识观上看,教育知识并不意味着都是理论性和系统性的理论。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作为在教育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知识形态,同样也是教育知识的组成部分。从条件上看,教师完全能够从事教育知识的生产。主观上,教师是知识分子的内在属性,决定了教师有从事知识生产的能力;客观上,教师生活在教育实践中,而复杂的教育实践不断向教师提出问题,问题的理论破解过程就是教师生产知识的过程。

那么,教师成为教育知识生产者应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有学者从知识、能力、活动三个层面进行了系统解读:⑥一要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二要具备五种意识和五种能力,即主体意识、发展意识、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合作意识以及同化与顺应能力、经验归纳与演绎推理能力、理解或解释能力、反思能力、理性直觉能力。三要从事“学教研”三种实践。这种理解系统全面,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不过仍有两个问题尚待思考:其一,这些条件是前提性的还是形成性的?前提性是说这些条件是前提,教师不具备这些条件就不能开展知识生产;形成性是说教师不必完全具备这些条件也可以从事知识生产,这些条件可以在知识生产过程中逐渐形成。显然,形成性更符合我国教师从事知识生产的现状。其二,这些条件是否完全适合教师?很明显,其中的有些要求过于专业。以专业研究的条件来要求教师,不仅难以达到目的,而且也不符合教师的实际。我们认为,教师的研究不同于专业研究,其所具备的应是最基础性的要求。主要有三点:一是教师要对问题具有敏感性,善于发现实践中的问题;二是教师要善于思考,使思考成为“布迪厄式的习性”,最终成为教师群体的集体人格和气质;三是要掌握适合教师的基本研究方法,并使教师会用、能用、用好。

2.建构反基础主义与交往认知模式

针对基础主义与二元论认知模式给教育知识生产带来的危害,建构反基础主义与交往认知模式可能是一条出路。反基础主义的根本目的如罗蒂在《哲学和自然之镜》中所言,旨在“摧毁读者对知识的信任,即把知识当作是某种应当具有一种‘理论’和‘基础’的东西的信念”。⑦反基础主义否定有绝对中立的、纯客观的认知,认为社会因素、历史因素、文化因素以及认知者已有的理论和价值观念都会以各种方式对认识活动产生影响,认为所谓纯粹客观的知识是不可能的。

从基础主义转变到反基础主义,实现了教育知识生产视野的转移:从绝对的、超验的意识和逻辑领域转向历史的、进化的实践领域;从抽象的思维空间转向情景化的认知环境;从孤立的、符号化的理论世界转向互动的、社会化的生活世界。以此为基础,教育知识生产所采取的是生活认识论。生活认识论是对主、客二元对立认识论的根本超越。它“把认识看作人生活的一种形式,当作认识者生活或存在的方式,当作认识者自我生成、自我实现或自我完善的方式。”⑧任何认识都是关于生活的认识,任何认识都是为了生活的认识,认识和生活浑然一体。生活认识论是多元的和复杂的。它是事实判断、价值判断和审美判断的统一,是自我认识、相互认识和对象化认识的统一。

走向生活认识论的教育知识生产采用的是一种交往认知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教育知识生产已不是主体对教育现象的镜式“映现”,教育知识在交往中并通过交往而产生。教育知识生产的交往认知模式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交往认知。它包括四层含义:一是教育知识生产主体与自我的交往,即与自我已有的价值观、知识积存的沟通。正如伽达默尔所指出,认识就是认识者从自己的“前见”出发、从而使现在的视界与过去的视界发生融合的过程。二是教育知识生产诸主体间的交往。罗蒂的“视角主义”指出了知识生产主体间交往的必要性。他认为,人的认识都是从一个视角出发而具有片面性,不同主体间的认识期许只有在交流中才能实现互补、才能形成对事物的全面认识。哈贝马斯的社会交往理论指出,认识过程就是凭借交往理性并遵循真实、正当、真诚原则达成共识的过程。社会建构主义者也认为,认识的关键特征是主体间的协作与对话,知识是随着对话的继续而不停地生产出来的东西。三是教育知识生产主体与认识对象的交往互动。这里的交往互动是指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的能动而现实的统一过程,而不是纯粹的、客观的反映式的认识。四是教育知识生产主体与环境情境的交往互动。一方面,环境情境为教育知识生产提供外在的建构平台,并通过与主体的互动将自己渗透进主体的知识生产过程中;另一方面,知识生产主体在与环境情境的交往互动中不断能动地汲取对教育知识建构有益的因素,并通过自己创造的新知识去影响环境情境的改变。

3.建立教育知识学术自主式生产制度

现代知识生产是一种制度化生产。教育知识生产走向学术自主,是知识生产制度化的本然要求。按照西方社会学家的研究,现代西方学术就是借助于制度化才得以独立、获得自主性的。事实上,现代意义上的学术制度化,指的就是“神圣”解体,也就是马克斯·韦伯所说的“祛魅”之后学术从政治、经济等领域分离出来而自立。我国有学者详细考察了西方学术制度的形成过程后也指出:“学术制度建构的核心是思想与知识的尊严,而思想和知识尊严的维护依赖于学者研究探索的自由,它反对外行特别是行政权力对学术活动的干预。”⑨可见,知识制度化生产就是使知识生产独立、自主,不受外来干涉、尤其是行政干涉。那么,如何实现教育知识学术自主式生产?提出若干点具体的建构策略固然有益,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要明了学理上的构建理路,因为理路的清晰不但是操作策略构建的前提而且更为根本。我们认为,构建教育知识学术自主式生产制度要在理路上“理顺一个关系,实现两个面向”。

“理顺一个关系”,就是要理顺学术自主与国家规划之间的关系。这里首先要面对的是,国家规划是否有存在的必要?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教育学面临恢复重建的任务。为了有效整合资源、使教育知识生产尽快走向正轨,我国当时采取了国家主导的教育知识的规划式生产。问题是,如何理解国家规划?其最终目的又是什么?事实上,国家规划只是一种借助政府力量推进教育知识生产的手段,其最终的目的仍然是培育学术场域的独立和自治。这是一种采用非自治的手段达到学术自治目的的特殊途径,正如大人扶孩子走路的最后目的是让孩子自己独立走路一样。因此,国家规划只具有工具理性的意义,只能作为工具来使用。而我国教育知识规划式生产之所以走向异化,就在于其越俎代庖、以手段为目的,使教育知识生产服从于规划而不是相反。因此,只要国家规划保持工具本色、不偏离其目的,其存在是合理的。此外,由于国家规划在我国教育知识生产中长期实行且已成为了一种传统,因而对其采取历史虚无主义式的全盘否定也非科学态度。故而,国家规划应予保留和改造,而不是立即取消。既然国家规划在我国当前不宜全盘否弃,那它就必须成为学术自主生产方式的一部分。而学术自主的主体是教育知识界、国家规划的主体是教育行政部门,两者具有一定异质性,如何让两者相融而又能彰显学术自主就成为理顺学术自主与国家规划之间关系的关键。我们认为,这绝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让两者保持张力就能解决的问题,其根本的出路在于,必须通过一种新的制度安排来确保学术自主成为教育知识生产的主导方式,同时将国家规划限定在一定的“度”内并使之真正成为学术自主的呵护与撑持力量。

“实现两个面向”是指学术自主式教育知识生产必须面向两个方面进行:其一,必须面向教育知识发展的内在逻辑理路进行自主生产。这是使教育知识生产真正回归教育知识场域的要求所决定的。即是说,必须以教育理论脉络和教育知识发展范式为依凭进行教育知识生产,把知识作为知识生产自主的旨归。其二,必须面向教育实践进行教育知识的自主生产。无论是“理论来自实践”还是“理论指导实践”,都无法改变教育实践是撑持教育知识存在意义和价值的最本源基础的事实,教育实践考虑是教育知识生产自主的命定。

注释:

①王全林.教师究竟是谁[J].教师教育研究,2004,(5):30.

②李政涛.对教育研究者生存方式的省察[J].教育评论,2001,(6):1.

③丁钢.教育经验的理论方式[J].教育研究,2003,(2):21-22.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6.

⑤邓正来.研究与反思:关于中国社会科学自主性的思考(增订版)[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2.

⑥陈振华.论教师成为教育知识的建构者[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3.46-50.

⑦理查德·罗蒂.哲学和自然之镜[M].李幼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4.

⑧李文阁.生活认识论:认识论之现代形象[J].南京社会科学,2001,(2):13.

对法制教育的认识篇6

论文摘要:法制教育是适应我国践行法制社会,建立法律体系的根本保障。它有效地推广了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保障了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有序发展。本文以中职生法制教育为背景,分析指出了当前法制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1法制教育与社会联系不紧密

我们知道,任何理论知识都是建立在社会实践之上的。对于法律来说,其理论知识的价值正是体现与实践之上。与社会实际不相符或者说脱离社会的法制教育必然是失败的。

从当前中职生法制教育课程安排来看,其大多沿用了以前的老版本,并以国家宏观法制法规为基础,缺乏细节性与实际性。这往往导致学生对法律知识的了解不透彻,在实际法律案件中不能随机应变,灵活运用,抓不住头脑。

其次,在教师的讲解上,教师往往采取传统授教方式。即以理论为主导,缺乏必要的实际案件分析。这使得学生的法制教育出现单一化,狭隘化。法学是一门实践的学问,隔绝社会,封闭教学,很难培养出适应社会,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优秀人才。

2法制教育中缺乏人性化教育

法律社会建立的基础与法律价值的体现是以“以人为本”为基础的。在中职生法律教育中,应当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才能更好地体现法律的价值。在法律教育中,存在以下两点问题:

2.1教学中,教师为教而教

在法律教学中,教师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法律理解。在我们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采用自己的习惯与方式传授。其中,许多不利于学生接受与理解的方式也一并用上。这使得在教学过程中因为教师不当的教学方式导致师生间沟通不畅。甚至出现由于教师的歧义教育使得学生对重要知识点产生偏差理解。其次,由于不当的教学方法,往往会导致学生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达到默契,不能很好地相互融合。

同时,在教学上出现许多老师照搬书本知识的现象,在教学过程中,完全是固定的框架知识点,很少融入学生的智慧和思维。这导致教育的单一化,而非互动。

2.2学生积极性较低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法律教育与学生而言,困扰着法律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即是对法律教育的积极性。法律教育以其枯燥、死板使得学生望而却步,无法真正融入其氛围中,这对法制教育课程的开展造成了阻碍作用。

3法制教育对策研究

提倡建立法制社会,其目的就是推广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使全民具有法律意识。其中,法制教育则是实践这一号召的重大举措。因此,健全法制教育,加强学生法律意识以及法律常识的培养,强化其法律素养就成为关键。

我国中职生法制教育现行矛盾主要体现与以下三个方面:来自与硬软件支持上的矛盾,来自与教师个人素质的矛盾,来自于学生自我法律认知上的矛盾。要解决我国中职生法律教育中的瓶颈,应当从三个方面人手。

3.1政策的支持以及第三方的扶持

中职生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接受新的知识较快,同时对于已培养的思维定势很难改变。中职生法制教育基础薄弱,法律意识不强,这来自与从小的素养。很多学校仅仅依靠聘请当地派出所作宣传,因此学生从小接受的法律教育是狭隘的。不全面的法律教育影响着其对法制的认识。

另外,来自与其他第三方的影响,包括社会对于法制的宣传,家庭教育中法制教育的渗透与积极引导,也对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

3-2教师个人法律素质的培养

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构成教师在教学上对学生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其自身专业素质、自身个性与自身对法制教育的态度。

在法制教育中,教师肩负着培养学生法律意识与传达我国现行法律发规的重任。在中职生法制教育中,教师应当注重自身条件的取长补短,为学生法制教育的学生提供良好的氛围。首先,在教师自身专业素质上,教师应当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教师的法律思维应当活跃,应当认识到我国现行法规的越来越人性化和全面化。只有教师具备了良好的法律素养,才能为中职生法制教育提供可靠的智力保障。其次,教师自身个性是构成教师人格魅力的重要因素。一个正面的教师形象是促进师生关系良好发展的关键。构筑新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当用自身修养去感化人,与学生走在一起,为法制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合理的氛围。再次.教师对于学科的关心和热爱程度将直接影响学生对其学科的认识。只有教师在行动上的影响才能强化学生对法制教育的热爱。

3.3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对法制教育的认识篇7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生理和心理的重要成长时期,良好的教育对于他们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他们同时又处于成长中最严重的逆反期,梦想形成强烈的自我色彩,在行为上表现为对原有的社会地位的不满。如果他们在人格上的这种逆反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和正确的引导,他们便会形成人格,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国家早已认识到此问题的严重性,不断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普及工作,但在广大农村学校,法制教育却不容乐观,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法制教育形式化。

虽然现在农村中小学在上级教育部门的督促下在开学初期的教学活动中都安排有法制教育课程或者法制教育活动,但是大都是流于形式,没有将法制课作为专门的课程来安排,只是在班级周会中作为附带或者是只在一学期中安排一次法制教育报告大会。这对法制教育这样一个需要长时间、具体化的工作来说,不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而此种安排的根源在于思想上的认识不到位,没有真正地理解法制教育对于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性,只是作为一种应付上级检查的工作。

(二)普及形式简单,缺乏生动性。

因为农村地区物质条件的限制,青少年法制教育方面存在着形式单一化的问题,学生除了在班会上由班主任引导象征性地读一些法制教育书籍,办一期板报,最多也是能听一次水平有限的法制教育大会,除此以外就没有其他的什么法制活动了。对于法制教育这种需要紧密结合实际生活,解决生活疑惑的实用性极强的学科来说,以上所述的教育方式实难发挥什么实质性的作用。

(三)内容不系统,知识了解肤浅。

一般的学校会在周会的时候安排法制教育内容,但是因为没有具体的要求,所以老师往往会随便找点资料敷衍了事,学校也没有指定什么具体的要求,所以老师自己找来的资料都很零散,至于教学成果当然是可想而知。这种蜻蜓点水的教学方式有时候会产生误导的恶果,学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比如,有一次我在处理学生打架事件的时候,就有学生理直气壮地说他打架是“自卫”,是对他名誉权的维护,真是叫人哭笑不得。因此说,这种完成任务式的法制教育不但不利于法制意识的培养,在有的时候还会起到反面作用,实在是需要喊停。

(四)教育者法制素养跟不上,缺乏专业人才。

在许多农村学校,法制教育的任务落到了班主任的身上,由于它是一种附带的课业设置,班主任也不会投入太多的时间去研究。何况法律学习本身就十分枯燥,许多老师在大学的时候也很少接触法律知识,最多也就是选修一门法律知识课程,其自身的法律素养可以想象。而他们在工作以后却要面对教育他人法制知识这样一个很严肃的事情,在缺乏制度监督的情况下,他们采取的应付措施和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五)没有严格的考评制度,缺乏经费保障。

当法制教育是一种附带任务的时候,不管是老师还是学校都会在心理上放松,反正不关系学期考评,只要在检查的时候有材料,问学生的时候学生说我们上就成,也不管是怎么上或者是有没有效果,只要在考评的时候在这个方面我是满分就成。这都是没有严格的制度考评带来的结果。如果说法制素养也作为一门升学课程来考,我们就会看见一个不一样的法制教育情况。当然,现实中也不乏对法制教育有深刻认识的老师和领导,但是他们虽然很努力,却收效甚微,这是因为他们在有心进行法制教育的时候却碰到了经费方面的不足,教师自己找材料读需要经费投入,其他的也都要经费投入,不管是提高教师法制素养,进行法制培训,还是请有专业水准的法制从业人员辅导、开讲座,都需要经费投入。而法制教育在升学考试中没有什么要求,所以许多学校因为经费原因,将法制教育放到一个可有可无的地位上,只要保证上面检查的时候有可以证明自己在干的材料就好,法制教育当然也就有名无实。

面对农村学校的法制教育现状,我们作为教育者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需要不断地进行反思,争取通过努力,使得农村青少年法制教育有一个实质性的提升,为法治国家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基于以上各种情况,我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一)加强认识,严格落实。

要改变农村年少年法制教育形式化的问题,首先要在思想上真正认识到法制教育对于农村青少年的重要性,只有从思想的层面上认识到法制教育的重要性,才能将这种认识带到教学实践当中,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去关注青少年的思想变化和法制教育状况,使法制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对青少年成长起到指引和教育作用。

(二)开发课程资源,丰富教育形式。

新课改以后,我们的教学方法由以前的传统教育开始向现代化教育迈进,并且收到了极好的效果,法制教育也应该进行改革,改变以前单一的教育方式,将法制教育多样化。可以通过定期举办法制讲座、展示法制图片、观看各种法制影视作品、建立问题生成长档案、发动学生自己创办法制知识园地等活动,丰富法制宣传方式,使法制宣传不再教条化,更能吸引青少年的眼球,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法制观念,自觉按照法规办事。

(三)开展有针对性的普法活动。

在国家还没有出台正式的法制教育大纲等能规定法制教育具体内容材料的情况下,我们的法制教育一定要总结青少年身边的事情,进行有针对性的法制教育,比如说什么是“正当防卫”等青少年容易产生错误认识的法制概念,务必使他们能深入了解这些法律概念所隐含的条件,避免因为一知半解、自作聪明而带来的各种犯罪。

(四)培养专门的法制教育者。

法制教育光凭一腔热血是不行的。规范、有序的法制教育还需要有一支精明强干、法律素养过硬的专业队伍。这就要求农村学校培训或者在编制中注重引进这类人才,让他们发挥专业特长,正规地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避免因为法制教育者自身法律知识不全面而使学生产生各种疑惑和误解。

对法制教育的认识篇8

当前我国社会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人们的价值观普遍呈现出复杂多样的态势,不同种类的价值观相互冲突,在一定程度上给当代大学生造成了价值取向上的迷茫,加之社会上一些不良倾向、不正之风的影响,使大学生们很容易产生消极的价值观念,对改革开放和国家的发展前景以及个人前途产生困惑,有的大学生甚至思想消极,崇尚自我,过多地关注个人得失,注重物质享受。特别是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西方价值观念对我国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造成不小的冲击,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西方腐朽思想通过大众传媒和文化产品,在消遣和娱乐的幌子下进行多种形式的大规模传播和渗透,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追求产生了较大影响,甚至渗透到日常行为和社会认知中,使当前大学生的价值观表现得特殊而又复杂。具体表现在: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中西文化的碰撞,人们思想的进一步解放、“传统”的价值观已不再为大学生青睐,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已由单一化走向多元化,由简单化走向复杂化。具体表现在价值标准上,有的大学生价值标准务实化、功利化,有的尚能以社会利益为标准,有的则以小团体的利益为目标,甚至以个人利益为标准;表现在价值取向上,有的重事业.有的重原则,有的重金钱,有的重权力,有的重享乐,有的重“关系”。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在当前大学生群体中表现得特别明显。

随着全球化文化思潮的影响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原有体制下形成的单一的价值认识模式正在被多元化的意识内容所取代,这其中既包含代表社会前进方向的先进思想,也不乏一些消极甚至错误的思想,这些错误思想的存在和蔓延严重影响了尚处于思想认识形成期的大学生,造成了部分大学生在理想信仰上的迷茫和错位,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有的甚至持怀疑或者不以为然的态度。在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中,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倾向于个人理想的实现,在人生追求中,有的缺乏远大的理想抱负,未能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利益与社会利益紧密结合,有的重物质利益轻无私奉献,有的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有的重等价交换而不愿倾注爱心。狭隘的个人主义、小团体主义、本位主义现象严重,这对整个社会风气都造成极为不良的影响。

目前大学生正处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冲突、磨合、交融的过程中,他们经常处于价值选择的困惑之中,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突出强调实现自我价值,集体主义观念却非常淡薄,对社会利益对集体荣誉漠不关心,只有对自己有利的事情才积极去做,对社会往往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价值取向模糊,甚至价值观念错位,自律意识差。一个国家科技的进步,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发展,从根本上都取决于公民的素质——道德修养。道德修养是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是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原则。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前提。有的大学生认为:个人价值的实现,主要决定于个人的学识、才能、机遇和人际关系,而与个人品德和修养无直接关系,故出现了“重才轻德”的倾向。有的大学生把精力只放在专业知识学习方面,学习的目的、追求的理想也只是为了将来自己有更好的就业机会和个人发展,忽视个人道德品质的良好养成,少数学生不讲文明和社会公德,对自身的道德实践缺乏严格要求,混淆荣辱,甚至以耻为荣。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和军队发展壮大的传家法宝,也是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动力。从总体上看,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好的,思想主流呈现稳定健康向上的态势.但从艰苦奋斗的角度来讲,少数大学生存在着艰苦奋斗精神淡化、意识欠缺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别大学生开始接受并认同金钱至上的观点,以含金量作为人生价值的衡量标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与个别大学生的高消费、高享受的追求格格不入,有的大学生不考虑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贪虚荣,摆阔气,过分看重人生的物质享受和感性快乐,导致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蔓延。这样的生活价值观念极大地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

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未来的主人,在法治社会,具有基本的法律素养,是他们立足于社会的基本要件。然而,高校的法制教育课并未让大学生们真正懂法,长期以来形成的高校法制教育制度多数流于形式,已不能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传统的法制教育模式必须创新。法制教育是以预防违法犯罪为内容的教育,这几乎已经成为定式.然而,多年法制教育的教训又不得不令人深思,大学生应该遵循法治本身的规律和精神,从权利意识培养的角度开展。为此,教育行政部门要对大学生法制教育进行准确定位,将宣传法律知识,增强法治意识,养成法律思维习惯,树立法律信仰,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构建结合起来,建立一套适合高校的法制教育模式,在普及法律知识的同时,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树立依法治国和公平正义的理念、引导大学生做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

在高校进行全面系统的法制教育,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必须有贴近大学生法制宣传教育的阵地,让大学生普遍感到生活在“张耳能听法、抬头能见法、遇事能说法”的环境中,能时刻不忘遵纪守法。当前,各地高校对法制教育的认识参差不齐,因国家目前没有将学校法制教育纳入教学大纲,没有硬任务和标准,形成了法制课上与不上一个样、上好与上坏一个样的状况。有的高校对法制教育定位不准,把法制教育误认为是道德教育,把政治课误作为法制教育课,各级有关部门虽然采取了许多措施,也制定了有关法制教育的政策,但由于检查监督不够,导致有的高校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对法制教育投入较少,更不用说建立完善的良好的法制教育环境了。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关于继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中指出:“青少年应当具备必要的法律知识。大专院校、中学、小学都应当开设法制教育课”。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增强全民的法律意识。”因此,营造法制教育环境是法制教育的基础。

目前各地高校进行法制教育的方式方法普遍比较单一,宣教单向,受众被动,资源整合不够,流于形式,教育内容有的脱节针对性不强,收效不尽如人意。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高速公路的产生,使得大学生的思想更加复杂多变,对社会对事物的看法不再传统,接受知识的方法和渠道必须适时更新,大学生法制教育如果还停留在刻板的照本宣科与单向灌输等传统方式势必影响法制教育的效果。#p#分页标题#e#

法制教育创新对大学生价值观构建的现实意义

大学生价值观构建与法制教育有机结合,主要是指法制教育必须立足于为构建价值观服务,通过法制教育使大学生充分识别美与丑、善与恶,使社会的要求内化为个体内在的需要,主动地自觉地进一步认识社会、认识自我,去体验自己对社会应作的贡献,去理解人生的真正价值与意义,在社会动态的发展中寻找个人价值观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有机结合点。通过系统全面持之以恒的法制教育,就能够做到防患于未然,就能够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对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的针对性,价值观构建的科学性法制教育是以普及法律常识,增强法律意识,培养维护和遵守法律的行为习惯为目的的宣传教育活动。法制教育的内容包括:法律信仰、法律意识、法律观念、法律知识等方面,要掌握这些内容必须建立科学的法制教育课程体系,让法制教育作为一个重要学科纳入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中,使法制教育在学年编制、课时分配、学周安排和教材编写等方面都明确可行,使大学生能够接受到全面的法制教育。有的高校法制教育的内容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方法简单、手段落后,内容庞杂课时少、教师理论说教和对法律条文的解释多、案例评析和体验实践环节少等因素,造成法制课枯燥乏味,大学生在权利与义务、纪律与自由、法律与道德等关系问题上的认识仍是模模糊糊,虽然学法、知法,但守法、用法意识差的现象普遍存在,甚至有些大学生知法犯法、违法犯罪。法制教育内容的单一和流于形式,常常会导致大学生价值观偏离法制轨道。因此,法制教育应当与价值观构建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促进,才能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对法制教育的认识篇9

[关键词]学术道德教育;知识产权意识;高等学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12 ― 0129 ― 02

近年来,我国学术道德失范现象比较严重。受此不良风气的熏染,学术失范行为在高校学生尤其是研究生中也屡见不鲜。而高校学生是我国学术共同体的接班人,是未来学术队伍的生力军。如果放任其学术不端行为任意发展,将使我们的学术研究失去国际竞争力,最终影响社会发展和民族创新能力。它带来的消极影响和危害是巨大而深远的。所以应高度重视高校学生的学术道德教育。本文拟从知识产权视角来探讨高校学术道德教育问题。

一、知识产权意识缺乏是当前高校存在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重要原因

1.当前高校学生知识产权意识淡薄

知识产权意识是人们关于知识产权的思想、观点、知识、心理和情感等的总称,它是知识产权制度的内容、形式等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它体现的是人们对知识产权法和知识产权法律现象的主观心理感受和认知把握状况。知识产权意识是一个多层次、多领域、多种成分的复杂体系。不同层次主体的意识,对知识产权制度的影响也是不同的。立法者、司法者、执法者以及律师的意识固然重要,广大公众的知识产权意识的强弱和正确与否,对于知识产权制度价值的实现作用也是显著的。提高公众的知识产权意识是我国知识产权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公民知识产权意识写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为提高高校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2004 年11月,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指出,要在高校普及知识产权教育,高校要在《法律基础》等相关课程中增设知识产权方面的内容,并积极创造条件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单独开设知识产权课程,以提高广大师生的知识产权素养。《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亦明确要求,在高等学校开设知识产权相关课程,将知识产权教育纳入高校学生素质教育体系。《2013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推进计划》指出:“鼓励引导高校加强知识产权专业建设,开设知识产权相关领域的辅修课程,开展知识产权普及教育。”但由于相当一部分高校对知识产权意识培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并不重视,所以我国高校的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工作虽然不能说是空白,但是力度确实极其有限。这直接导致了当前高校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淡薄。

笔者所在的课题组,为对高校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以及学术道德状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进一步研究二者之间的有机联系,选取了山东省部分大学的在校研究生(不包括法学专业)为调查对象,在山东高校中进行了调研。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学生对知识产权的总体认知水平不高。学生中总体上认为自己对知识产权知识相当熟悉的仅占3.1%,认为自己对知识产权知识有些了解的占35.0 %,略有耳闻的占55.3%,几乎毫无所知的占6.6%。可见当前高校研究生的知识产权知识普遍比较贫乏。

2.高校学生中与知识产权相关学术道德失范现象比较普遍

学术道德失范行为作为一种世界性现象由来已久,近年来在我国愈演愈烈。高校作为科学发展的火车头,文化创新的策源地,其学术道德失范现象更成为一个突出问题。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杨玉圣先生认为:包括北大在内,没有一个高校的教师没有发生过抄袭剽窃问题的,没有一个高校的学生不存在抄袭剽窃情况的。〔1〕郭世佑先生则认为“凡是在我国学术界存在的学风不正与学术失范现象,无论是低级错误,还是‘高级’错误, 在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中,都不难找到可以对应的根据。”〔2〕可见,高校学生中学术道德失范现象比较普遍。

通过文献分析可以归纳出当前高校学生中广泛存在的学术道德失范行为主要有:1、抄袭、剽窃他人学术成果;2、伪造或者篡改调查、实验数据;3、论文署名搭便车及不知情的挂名;4、一稿多投、多发;5、不当注释等。

笔者所在课题组的调查显示,当前研究生在学术论文撰写及发表或完成论文作业中,87.4%的同学曾有抄袭行为;32.3%的同学曾有修改、伪造实验或调查数据行为 ;63.7%的同学曾引用他人观点而不注明出处;35.8%的同学曾没有参加创作在他人作品上署名;18.0%的同学曾一稿多投。

上述数据显示,排在前三位的学术道德失范行为分别为“抄袭(剽窃)”、“引用他人观点而不注明出处”、“没有参加创作在他人作品上署名”。而这三者都和知识产权紧密相关,既是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同时又是违反知识产权法主要是著作权法的违法行为。所以,笔者认为知识产权意识缺乏是当前高校存在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重要原因。

二、当前的学术道德建设研究忽略了知识产权意识因素

国内外有关学术道德问题和知识产权教育的研究较多,但是,把知识产权教育与学术道德建设二者结合起来研究的则很少,几乎是空白领域。已有研究偶有提及,也往往是一带而过。笔者认为,当前学术道德研究忽略了知识产权意识因素。

检索相关文献,可以发现,计算机之父、英国科学家查尔斯.巴比吉( 1791- 1871) 在1830年发表《对英国科学衰落的思考》一文,最早对学术不道德行为做了研究。〔3〕国内对于学术不端行为的关注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以邹承鲁院士为主的科学家的联合推动。2000年以后,学术道德问题引起社会高度关注,相关研究逐渐增多。随着国内关于学术不端前期研究的逐步积累以及对其关注越来越多,相关的论文、专著和译著数量快速增加。分析已有研究不难发现,关于研究生存在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原因,当前学者们一般从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如傅立民、孙中华认为,“造成当前研究生学术失范的不但有个人因素,也有制度原因,更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学术政治化和经济化是社会大环境,学术共同体内部激励机制的功利化和约束机制的弱化是社会小环境;而部分学生学术价值偏离和道德失范既是学术失范的结果,也是学术失范的原因。”〔4〕关于主观因素,学者们一般认为主要是“研究生个体价值观念扭曲,诚信意识缺失,学习目的功利化”〔5〕。更多的学者则归因于客观环境因素的影响。首先,是探寻制度性因素。如评价机制不合理〔6〕,学术规范制度不够完善〔7〕,监督制度缺位〔8〕等。其次,是社会环境因素。如整个社会诚信氛围的不足,社会环境的急功近利以及官本位等传统意识的影响〔9〕。

我们认为,知识产权意识缺乏是当前高校存在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重要原因,当前学术道德研究忽视知识产权因素是一重要缺陷。

三、加强知识产权法制教育,重建高校学术道德

既然知识产权意识缺乏是当前高校存在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重要原因,为重建高校学术道德,就必须大力培育高校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如何培育高校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呢?根本在于教育。知识产权意识不能自发形成,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实现知识传授和观念教化的双重目的。知识产权法制教育是提高学生知识产权意识的重要途径。所以,知识产权法制教育应当成为高校学术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提高学校对知识产权法制教育的重视程度。

从国家知识产权局对全国12所重点高校进行的知识产权教育情况调查不难发现,大部分高校对知识产权普及教育不够重视,甚至认为它可有可无。重点高校尚且如此,其他普通高校就更可想而知了。因此首先要提高学校领导的知识产权意识,使其认识到知识产权法制教育对于重建高校学术道德的重要作用,加强其对知识产权法制教育的重视程度。

(二)明确知识产权法制教育的目标

学术道德视野中的知识产权法制教育,不同于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教育的博大精深,属于通识教育范畴,具有自身特殊性。知识产权法制教育的目标应设定为:通过传授必要的知识产权基础知识,使大学生初步了解知识产权制度,认同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牢固树立知识产权意识。

(三)关于教学内容。确定教学内容时应针对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努力实现针对性、普及性、实践性、新颖性的统一。具体讲,在内容选择上,首先,应注意针对性,重点突出学术道德相关的著作权保护制度。其次,不必求全求深,应以普及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精神为主。最后,在内容表达上,应深入浅出,并大量引入案例,以案说法,增强吸引力。

(四)关于教学方式。根据教学内容和对象特点,教学方式应突出灵活性、多样性和趣味性的特点,并注重实效。可考虑选择多种方式,如列为必修课、选修课、开设专题讲座、经常举办知识竞赛、问题答卷等。

(五)关于师资队伍。要对全体高校非法学专业学生进行知识产权法制教育,师资问题是一个突出问题。目前高校知识产权师资普遍比较薄弱,设有法学院系的综合性大学能够担任知识产权教学工作的教师数量尚可,但是真正的知识产权教师系知识产权高层次专业人才,应具有法律、科技、外语和管理多种学术背景,所以真正能够胜任工作的优秀教师并不多。对他们来说,法律专业人才培养任务已经很重,再要进行法制教育往往力不从心。在理工科院校师资问题更为突出,已成为知识产权法制教育的瓶颈。要拓宽教师来源渠道,吸引和鼓励具有知识产权知识背景的教师承担一定的知识产权普及教育教学任务;可以聘请实际工作部门的专家学者和法律工作者开设专题讲座;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建立校际教学协作机制,实现教师互聘。

〔参 考 文 献〕

〔1〕杨玉圣.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J〕.社会科学论坛,2005,(08):85-86.

〔2〕郭世佑.学术规范与博士生教育〔J〕.社会科学论坛,2005,(03):17.

〔3〕曾天山.高校教育科研中的法律和伦理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7,(06):10.

〔4〕傅立民,孙中华.当前部分在校研究生学术失范现象的原因探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08):44-45.

〔5〕李建国,贾玉,管丽兵.近十年来研究生学术诚信问题研究述评〔J〕.高等理科教育,2004,(01):35.

〔6〕韩丽峰,徐飞.学术成果发表中不端行为的形式、成因和防范〔J〕.科学学研究,2005,(05):625-626.

〔7〕陈淑妮,裴瑞芳,陈贵壹.研究生学术行为规范认知的实证研究及其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07):35.

对法制教育的认识篇10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信仰;培育

作者简介:孙绪兵(1973-),男,湖北松滋人,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人文社科系,副教授。(湖北 十堰 442002)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项目“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内容针对性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5-0035-02

伯尔曼指出,“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1]作为高校法制课教师,笔者深切感受到:长期以来一些高校的法制课教学停留在法律知识教育阶段,走不出“法律仅仅是工具”的认识误区,使得广大学生难以真正体验法律的精神意蕴和丰富价值。现在,不少大学生依从法律多半出于畏惧法律的心理,很少有人主动地、自愿地依从法律;一些大学生出现违法犯罪行为往往并不是欠缺法律知识,相反有不少大学生法律知识很丰富但却常常规避法律甚至违法犯罪。因此,我们需重新审视高校法制课教学,切实提高该课教学水平。

一、加强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培育势在必行

法律信仰,就是人们对法律的全身心认同。它体现的是人们对法律的态度。一旦某个人对法律产生信仰,他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实践法律。这时,学法、用法、守法乃至护法就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强大精神动力。可见,法律信仰比具体的法制观念更具感召力、统摄性,它对人的法律素质的提高起着决定性作用。可以说,法律信仰是法律意识的最高境界,是法律素质的灵魂。因此,在大学生法律意识或法律素质的的培育过程中,我们应把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培育作为至为重要的乃至终极的培养目标来看待。

可喜的是,目前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在第七章明确提出了大学生要树立法律信仰这一要求,并且围绕这一主旨在教材内容体系上作了特意安排。表现在:第一,教材第五、六章介绍了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家庭生活领域与大学生关系密切的一些法律。这使大学生能充分认识到社会生活各方面需要而且必须有法律规则,自己的身边处处有法律规则存在。第二,教材第七章探讨了“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问题,其中涉及“领会法律精神”、“树立法治观念(含民主与法制观念、法律权利与义务观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加强法律修养(含培养法律思维方式、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等主要内容,这些内容与法律信仰的形成息息相关。第三,教材第八章不再过分强调法律条文的介绍,而是注重大学生对我国法律制度的总体把握和概括了解,其用意在于使大学生认同我国的法律制度。这种编写思路显然是与以往《法律基础》教材过于注重法规知识介绍而忽视大学生对法律价值的体验,和法学教材编写思路雷同等特点很不一样。

然而,笔者发现仍有一些教师没有对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培育问题给予足够重视。表现在:一些教师认为高校法制教育就是要让大学生懂得更多的法律知识,为此追求传授法律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但因学时少、内容多,于是就在课堂上搞“满堂灌”,争分夺秒讲解法律条文,力求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对实用法律知识的需求。如果把高校法制课等同于法律常识课,强调其知识性而忽略其思想教育性,这就改变了该课的德育性质。现在有些高校把法制课讲成了法学概论课,内容的取舍随意性较大,对学生的考核片面追求法律知识的掌握,显然违背了法制课的教学宗旨。由于教学指导思想有偏差,教学内容设置、师资配备、教学方式、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存在问题也就在所难免。难怪据陈大文先生的调查显示,现在大学生对高校法制教育性质的认识,判断为智育(法律知识教育)的竟然占32.7%。笔者认为,尽管大学生知悉法律很重要,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但知法者不一定是守法者,知法是前提和手段,守法、用法和护法才是法制教育的目的。

二、大学生法律信仰培育的目标要求

大学生法律信仰培育的目标就是使大学生绝对认同我国的法律,真正做到依法办事。具体来讲,有四个方面的细化目标:

第一,大学生要对法律的价值绝对认同。大学生不能将法律仅仅作为一种工具来看待。当法律只是被当作维护阶级统治或维护自身权利的实用工具,特别是被当作一种可以被一部分人随意玩弄、缺少灵魂和良知的东西时,当人们服从法律仅仅是因为害怕国家暴力机关的制裁时,法律就难以成为人们信仰的对象。因此,大学生应当对法律所蕴涵的自由、正义、公平、秩序等价值有切实的体验,真正感受到法律表达了他们的要求,法律是为了他们而存在的,他们才珍视法律,绝对认同法律。

第二,大学生应确立“法律至上意识”。大学生应感知到法律在他们的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在。他们应认识到自己的每一个行为都处在身边法律之网的笼罩下。此外,大学生还应把法律置于至上的战略地位来看待。如果在他的生活中有其他行为规范(如道德、纪律、政策)和法律产生冲突,则必须舍其他而求法律,也就是说要以法律作为衡量其他行为是否规范有效的前提和准绳。在法律的效力方面,大学生还要认识到未失效的“恶法”也是法律,必须得到遵循。

第三,大学生应具有积极守法的精神。大学生们应将守法看成道德义务而自愿守法。如果他们是基于法律的强制力而不是自己的内在需求而守法,则表明其对法律并没有信仰,法律仍然是外在于他们的。如果大学生不是因强力而是凭良心守法,不是因他律而是因自律乃至自由守法,并把守法行为视为自己承担的义务和对于自身人格的基本肯定,那就表明他们具有了法律信仰。积极守法精神还要求大学生在有法律规范的情形下,严格遵循法律规范;在没有明确的法律规范时,他们也同样应当遵从法律的精神,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使之符合法律的本意。

第四,大学生应具有强烈的法律参与意识。这表现为:一是大学生要认识到权利是义务之母,要具有权利本位意识。除了具有权利保护意识外,还应当积极要求法律规定新权利。二是大学生还应当促进现有法律不断完善。大学生在学习法律的过程中,要有对现有法律的质疑精神。三是大学生应积极打击破坏法律的行为,比如采取见义勇为等各种方式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也就是说要有维护法律尊严的意识。

三、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切实改进法律信仰培育工作

1.改进教学内容

从法律信仰形成的角度审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应注意抓好如下几方面的教育:一是应将法律工具的优越性、社会主义法律的超工具价值(如正义性、民主性等)、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作为重点内容进行宣讲。只有将法律不仅仅看成工具,将学生不看成工具而是看成具有自身价值追求的主体,法律才能真正被大学生认同。二是深刻分析传统政治文化、传统法律文化中对法律信仰形成具有消极影响的因素,大力批判,并且帮助大学生正确看待现实社会法治运作状况,既不能说得一团漆黑,也不能粉饰太平,帮助大学生调整对法律的心态。三是加强现代法制观念教育。在各个部门法中都有一些法治观念,它们通过立法宗旨、法律基本原则等体现出来。在法制课教学中绝不可忽视这方面的教育。四是通过法律基本知识和理论的教学,使大学生养成用法律进行思维的习惯。如果仍立足于纯粹法律知识的传播,高校法制课就是失败的。如果能把培养学生法律信仰作为这门课的主要任务,传播人权、平等、自由、理性、秩序等法的基本价值观,把具体的法律知识精心设计为培育法律信仰的载体,教师的教学就会符合高校设置该课的初衷。

与教学内容改革相伴随的是要改革法制教育评价方法。目前,各高校法制教育考核的内容仍集中于法律知识,学生追求的仅仅是该课程的卷面分数,学完后并未真正养成依法办事的自觉性。法制教育关键要看学生的行为实践。法制教育评价应实行卷面考试和行为考察相结合,强调学生的“知”、“行”统一。让学生感到不是为了考试成绩而是为了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而学法。

2.改进教学方法

在这方面,关键是要运用“主体性德育”的教育理念来开展教学。主体性德育就是把学生作为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其思想品德形成规律来开展教育,而不是“目中无人”的教育。这体现了教育的针对性。自觉地把这一教育理念落实到法制课教学过程中,能加快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形成。在此,我们需要格外注意的是要强化大学生对法律价值的体验。大学生只有经过法律价值体验过程,他们才有可能对法律价值产生认同心理。只有对法律价值的认同达到足够的程度,才能对法律产生信仰。可见,大学生法律信仰形成过程就是大学生对法律进行科学的、充分体验的过程。离开了这个过程,不论法制教育多么卖力,教育手段多么先进,法律始终不能内化为大学生的价值追求。因此,首先要让大学生感受法律的存在,特别是联系自身利益需要来感受法律的优越性。在对法律感受的基础上,对法律所具有的价值要上升到理性层面来认识,这就需要大学生认真分析法律的价值属性与自身价值追求是否一致。只有经过法律价值体认,大学生才有可能对现有法律体现的价值表示认同。大学生对法律的认同感有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从最初对法律产生信任,到产生法律信赖、法律信念,直至形成法律信仰,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不懈的努力。

而且,让大学生对法律产生信仰,还需要教师在法律认知教育、法律情感教育、法律意志教育和法律行为教育诸多方面下功夫。

就法律认知而言,大学生要对法律有个概括的总体认识,特别是要了解法律的基本理论、原则、宗旨等法律精神。现在,一些教师在法律认知教育方面停留在具体法律条文的讲解上,甚至以为学生掌握的法律条文越多越好,这是片面的。法律认知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大学生建构起法律知识结构,理解法律的价值,学会从法律角度观察思考社会现象,养成法律思维的习惯。要达到这种目的,就必须注重法律观念的培育。法律观念是在对法律具体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形成的以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等价值追求为依归的理性的、系统的法律思想观点,它具有强烈的价值指向性。可见,对法律的认知不能停留在对法律细枝末节的把握上,而是要从总体上把握其精神实质。

就法律情感而言,大学生应对法律产生积极的情感,而非消极情感。积极情感是一种“亲法”心理,也就是对法律表示出关切、喜爱、信赖、依恋和崇敬的情感态度。消极情感包括“恶法”和“冷法”两种心理态度。“恶法”表现为对法律的厌恶、怀疑乃至怨恨的情感态度。大学生一旦具有这种情感,就会把法律视为束缚、妨碍人的自由的枷锁,把守法视为沉重的负担,他们的守法就是一种痛苦的心理体验。“冷法”表现为对法律的漠视或冷淡、疏远的情感态度。在这种情感支配下,大学生习惯于被动守法、消极适法,即使卷入法律纠纷中,也常常采用“私了”的方式加以解决。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如何让大学生在心理上对法律产生积极情感,消除消极情感。大学生只有具有“亲法”心理,才会真正崇尚法律。

就法律意志和法律行为而言,关键在于让大学生明确自己是具有一定法律行为能力的,即让他们认识到自己作出的行为在法律上是会产生积极或消极后果的,自己应该对自身行为选择进行控制。也就是说,要让大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来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对大学生法律行为进行指导的过程中,我们应注重让大学生亲自参与法律实践。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对法律的价值、自身对法律的需求有更深刻的体验,才会乐于践行法律,这将十分有利于他们法律信仰的形成。

参考文献:

[1]伯尔曼.法律与宗教[M].梁治平,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28.

[2]孙绪兵.对大学生法律信仰培育工作的若干思考[J].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教学专辑),2009.

[3]李珂.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培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