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特殊教育的认识和看法十篇

时间:2023-09-19 16:51:50

对特殊教育的认识和看法

对特殊教育的认识和看法篇1

关键词: 特殊教育 语文教学 德育教育 学校教育

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1],学校教育又是未成年人德育教育的主要教育途径,所以学校教育中的德育教育在未成年人的人格素质和思想品格的形成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特殊教育是使用一般的或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设备,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旨在达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2]。由于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对象往往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障碍、生活障碍和心理障碍等不同于普通学生的特殊性,所以特殊教育学校的德育教育相对于普通学校的德育教育显得更加复杂。于是如何将德育教育如何更好地融入到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帮助特殊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便成为值得每一名教育工作者思考和探索的。

一、正确认识特殊教育学校中的德育教育

在中国当前的特殊教育学校发展的背景下,特殊教育学校的课程发展程度往往被有关部门、学校领导和教师对于课程的认识程度影响。特殊学生表面上与正常儿童无异。但从日常的学习、生活、举止上的表现看却存在很大差异,特殊教育学校中的特殊学生往往存在智力低下、反映愚钝、性格怪异、情绪偏激等障碍。也正是因为特殊学生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存在障碍,一些地方的相关部门和学校往往忽视对特殊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提高残疾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培养残疾学生积极面对人生、全面融入社会的意识和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3]。教育部颁布的《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指出特殊教育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具有良好的品德,养成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掌握基础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具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得到提高;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掌握一定的口常生活、劳动、生产的知识和技能;初步掌握补偿自身缺陷的基本方法,身心缺陷得到一定程度的康复;初步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形成适应社会的基本能力。由此可见,德育教育在特殊教育中的地位也十分重要。如何将特殊学生培养成一名德、智、体、美、劳全面合格的学生,使特殊学生在经过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后可以融入整个社会,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协调发展[4],也正是相关部门、学校领导和教师所应该正确认识的。

二、常规教育是德育教育的基础

特殊学生在认知活动中只看到表面的、形象化的事物或现象,不能正确进行分析,认识到事物的本质[5],往往只需要稍微进行欺骗,特殊学生便很容易受骗,甚至成为犯罪分子的帮凶。因此,特殊教育学校对特殊学生进行德育时要更加重视常规教育,让特殊学生可以更好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当然,让特殊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具有很长的周期性和反复性。为了更好地对特殊学生进行常规教育,特殊教育学校可以在保证学生安全和学校稳定的基础上通过制一系列切实可行规章制度强化对于学生的管理,诸如设立《在校一日常规》完善学生在学校的日常行为管理,培养学生在学校规范的行为和遵守纪律的意识。

三、抵制诱惑,提高特殊学生道德素养

现代各种传媒的普及,促进了每个人的学习与生活,但是也导致很多不良信息充斥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往往这些不良信息会直接影响与干扰我们的生活。对于分辨能力相对于我们较差的特殊人群,大量影视制品直接教唆和宣传低级庸俗的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书刊、画报大肆泛滥与流行,更是严重腐蚀了一大批文化程度有限的特殊人群[6]。因此,提高对特殊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也是特殊教育学校应该十分重视与关注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健康优美的校园环境就像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它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美化心灵、激发灵感、启迪智慧,也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校园环境对于特殊学生的教育作用是长期的、持续的。特殊教育学校可以从自身环境入手,将校园文化、教育理念与宗旨融入学校环境,比如可以将一些关于诚实守信、勤俭自强的字画挂到学生经常可以接触到的地方。特殊教育学校还可以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生活安全和法律教育主题班会,夯实特殊学生的基本安全常识和基本法律常识。特殊教育学校甚至可以开设情景模拟课,让学生分辨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做到让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避免接触一些危险的人和事,降低学生受骗、受诱导的几率。特殊教育学校还需要加大对教师的德育教育培养,强化教师的与人责任意识,提高教师对于特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德育教育质量,提高学生道德素质。

四、个别化教育,重视课堂中的德育教育渗透

特殊教育学校思德育教育重点应符合特殊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状况,重视特殊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学习和掌握他们独有的行为和理解他们独有的“语言”。由于特殊教育学校中的特殊学生障碍种类不同、生活环境不同,特殊教育学校在对特殊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应该符合特殊学生个人的实际情况,将对特殊学生的德育教育内容融入其《个别化教育训练方案》当中,做到以人为本。在日常教育教学之中,特殊教育学校应该重视对于学校教师的德育教育培养,让学校每一名教师可以真正将德育教育融入课堂,进行课堂教育中的德育教育渗透。比如,在语文《认识人》中穿插一些基础性道德认识;在体育课堂中可以让特殊学生在互相帮助中体会友谊的力量;在美术教育中通过认识我国古代画作认识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培养特殊学生的爱国精神。

特殊教育学校的德育教育是复杂的、持久的,如何更好地对特殊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特殊教育学校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应该不断探索与实践的,也更是每一名教育工作者思考和探索的。只有不断探索与研究,才能更好地促进特殊学生真正走向融合,融入社会,甚至建设社会。

参考文献:

[1]朱小蔓,其东.关于学校道德教育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4(10).

[2]朴永馨,主编.特殊教育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9.

[3]王辉.特殊教育学校脑瘫学生康复模式研究――“学校、医院、社区与家四位一体的综合化康复模式”构建[J].中国特殊教育,2012(04).

[4]雷小波,叶玲.职业培训:特殊教育的亮点[J].现代特殊教育,2005(11):12.

对特殊教育的认识和看法篇2

特殊教育的对象随着文化全球化的到来和科学的发展,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思维也在改变,最终形成了特殊需要儿童的概念。在特殊教育的实施中,爱心教育与爱心理念的树立至关重要。与此同时更应该建立一个具有比较完整体系的中国特殊教育的制度和规范,即爱心教育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特殊教育教师很高尚。而同时,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特殊教育教师最重要的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有爱心,只有充满爱心才能真切地投入到特殊教育当中,使特殊人群感受到人们对他们的关爱,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心,让特殊人群的心理得以正常的发展。

关键词:

特殊教育对象;爱心教育;制度

一、特殊教育的对象及其表现

关于特殊教育的对象一般指残疾儿童。1981年英国的教育法中取消了其传统的对残疾儿童的分类,即不再分为盲、聋、弱智、肢残等类,而使用了更广泛的一个概念,即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Childrenwithspecialeducationalneeds)。不过,为了方便,在英国仍在使用聋、盲、肢残等术语,弱智用“学习困难”(Learningdifficulties)来代替,学习障碍的儿童(如阅读等方面的困难)称做“有特殊学习困难”;关于特殊教育在法律上的含义,在我国的法律条文中没有明确的界定。由于我国的特殊儿童主要是指残疾儿童,因此,我国的特殊教育主要是指残疾人或残疾儿童教育。在我国,特殊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关于特殊教育在理论上的定义也有许多,从定义的内容上分析主要包括特殊教育的对象、内容、方法、场所以及人员等。例如,有人认为特殊教育是使用一般的或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设备,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旨在达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它的目的和任务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要求和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发展他们的潜能,使他们增长知识、获得技能、完善人格,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随着文化全球化的到来和科学的发展,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思维也在改变,最终形成了特殊需要儿童的概念。理论上的发展并不完全等同于实践观念上的前进,所以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上,甚至是教师,对于特殊教育对象也无法做到心平气和。这里引用一个普通学校教师第一次看到特殊教育对象的观感:当我初来到这个学校时,我简直惊呆了。我以前虽然也在朋友家见到过一个智力低下的孩子,但是他的生活都能自理,表面甚至看不出与一般儿童的差别,所以当时我还劝说他就读普通小学。可是现在我所见到的情况确实出乎意外。特殊学校的孩子的智力程度实在不容乐观。大多数孩子的智商都是70以下的,70左右的学生在学校就是极品了,一般都是50以下,甚至于有些就10、20的,相当于几个月的宝宝那样的。不会吃饭,不会大小便,不会说话。第二节课自己上的,一个中年级班,因为之前上的满好,所以我以为都那样的,然后上到一半,后面有一个学生开始大叫,然后撕本子,我也不知道怎么办,就走到他边上,突然他就把我一把抱住,拉起我的手,在我茫然的时候一口咬下去。当时我就吓哭了,然后他就抓我的手,抓的一道道痕,我吓傻了,赶紧跑出去喊他们班主任。那是第一次,当时真的整个人吓的哆嗦,又痛又怕。他们班主任后来就握住他的两个手不让他抓到东西。后来他们班主任跟我说,这学生自闭,一不高兴就咬人抓人,他也经常被抓的,还把手臂摞起来给我看以前的疤。我教的这个班还有一个学生,都十七八岁了,10以内的加减法还得掰手指算,写字学到今天忘记昨天的。类似这样的情况,其实是比较普遍的,因此在观念上平静地接受特殊教育对象是由特殊教育转向爱心教育的开端和发轫。

二、爱心教育与爱心理念

特殊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不仅教师心理有波澜,即使在家长那里,也很难体现出平常心。下面是一个特殊教育对象家长的自述:我因为有了这样一个智力残缺的孩子,于是断绝一切朋友来往,来到了异乡。正因为在异乡,我敢带着儿子四处溜达,不怕别人的眼光。反正也没几个认识我的。来了这里三年多,我才像一个蜗牛一样,慢慢探出头去,试着接触社会,联系了家乡的一些同学朋友。不过还是隐瞒了孩子的事情以及我的现状。有一次在公交车上看到一个家长带一个七八岁的男孩坐车,那个男孩明显的智力有问题,他的妈妈,很耐心的哄着他。看着这母亲,而且听了这个母亲跟我们说:我不指望她有多聪明能完全正常,哪怕她像班上某某某一样叫我一声我都满足了,我的心于是激情翻滚。从这样的例子看来,能够建立起平常心的理念,对于特殊教育来说是至关紧要的。在特殊教育上,老师虽然也辛苦,但毕竟是老师,而这些孩子的家庭才是最苦的。一般无论家长还是老师,其实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学生的进步,那种成就感很让人满足,可是对于特殊教育对象而言,这样的希望是遥遥无期,甚至是绝望。正如有的老师所诉说的:真的很难有那种教师的成就感,有些孩子从一年级进来到九年级毕业都还在认识1,想想真的是难过,不是我们教学水平不好,真的是没办法啊。普通小孩子认识1,说一遍就行了,可是我们想尽各种办法从食物刺激到实物联想到数字宝宝卡片,绞尽脑汁,可最后得到的还是一双茫然的眼睛,很多老师自己上课后都哭了。这说明,如果在观念上我们不能取得共识,不能进到“平常心”也就是既然是特殊的教育对象,就不要用一般孩子的标准去要求他们。就该按着他们自己的标准来看待他们。在这方面国外和我国台湾地区做得就比较好。在发达国家(地区),面对特殊教育对象,大家不会投去异样的阳光,社会都帮忙,台湾在这方面也做的很好,意识技术素质都领先我们不止十年。国外特殊学校老师不仅需要普通教师资格证还需要特殊教师资格证,是一个很专业很专业的教师,特殊学校的老师会以此为荣;国外的家长也不怕因为家里有这样一个孩子而被人笑话,经常带孩子出去玩,像对待一个普通孩子一样带他出去见世面,这就是爱心观念和爱心理念的发展与树立。

三、特殊教育向爱心教育嬗变及其制度化

在中国大部分地区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往往充满心酸,几乎难以获得太多职业成就感,长期在比较边缘化的群体中心理大概也会压抑。尤其现在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盲聋哑类越来越少,智力障碍学生越来越多,对学生的教学和交际更加困难,这些感觉也许会更强烈。具有特殊教育对象的家庭也大多数以面子为重,自从有了特殊教育对象后,他就再也不参加朋友间的任何聚会了,除了上班,彻底与世隔绝了,以前的朋友全都不去联系,都躲着他们。因此,为了改变这样的现状,我们首先应该在政府层面建立一个与爱心教育密切相关的制度。这个制度的本质是让大家不会再歧视特殊孩子和特教老师,给他们足够的关爱和待遇,甚至令他们骄傲和自豪,因为他们从事了最艰难的让爱得到体现的事业。其时只要看看那些特殊教育对象的本身,我们就会意识到建立这样的制度是多么的刻不容缓。有一个特殊教育的对象这样说:我是一名脑瘫患儿,就是一般所说的特殊教育对象、智障儿。我觉得我们和你们健全人身体的某些发面不一样。但是我很快乐,因为我生活在爱的世界,爱的海洋里。本来我们这些孩子能够活下来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我觉得快乐就好了。请理解我们这些不幸的特殊孩子,同时也请尊重我们这些特殊的孩子,和这群不一般的奋战在特殊教育第一线的特殊教育工作者。在制度层面上我们更应该认同:社会需要付出,社会需要奉献,社会需要更多的正能量,需要用制度催生出奉献爱心的感动人物。一个人的爱心是有限的,只有在制度层面肯定奉献和支持爱心,爱心才是无限的。我国一向有“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社会理想;1859年太平天国运动革命领袖洪仁玕的治国方略<资政新篇>中“兴跛盲哑院”;从131年前我国第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启明瞽目院悄然在北京王府井大教堂旁的甘雨胡同开办,到新中国成立56年来特殊教育的全面蓬勃发展;中华民族浩浩然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留下了许许多多对残疾、对残疾人教育弥足珍贵的科学阐释、实践探索和杰出人物,值得我们去回味,去继承,去光大。因此,今天我们应该建立一个具有比较完整体系的中国特殊教育的制度和规范,这即是爱心教育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特殊教育教师很高尚。而同时,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特殊教育教师最重要的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有爱心,只有充满爱心才能真切地投入到特殊教育当中,使特殊人群感受到人们对他们的关爱、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心,让特殊人群的心理得以正常的发展。他们除了要有职业要求的教育培训,即特殊教育、教育学、心理学、康复等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同时更应该具有奉献和大爱无疆的精神,施爱与特殊教育对象,掌握特殊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遵守职业道德,完成教育教学工作,能吃苦、有爱心、耐心、会沟通。用自己的爱心和行为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国家给予的高尚待遇。

参考文献:

[1]谁来保证残疾青少年的受教育权利——山东省农村残疾青少年特殊教育状况调研报告[R].互联网文档资源,2012.

[2]杜鑫(导师:熊西北).中国部分高等体育院校开设特殊教育专业现状的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硕士论文,2010.

[3]张德生.综合实践课在特殊教育中的意义和价值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1(4).

[4]中国特殊教育行业调研与前景预测报告(2012-2016)阿里巴巴fiendy999的博客,2012.

[5]梁春艳.特殊教育方向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感调查研究[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13(2).

对特殊教育的认识和看法篇3

关键词:中国 特殊教育 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特殊教育尤其是残疾儿童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例如,1978年我国残疾儿童的在校生(义务教育阶段)的人数为31,000人,1996年为321,000人,而到2004年,则达到了371,800人。仅仅从人数上看,2004年的残疾儿童在校生数就是1978年的12倍。

同时,我国特殊教育的形式也趋向多样化,不仅有专门的残疾儿童幼儿园、有各种义务教育阶段的专门学校,也有专门的残疾人大学或系科,还有从幼儿园到大学的随班就读;不仅有政府如教育部门、民政部门举办的学校,还有群众团体或组织(如残疾人联合会)、个人举办的学校;不仅有残疾儿童如盲、聋、弱智儿童的专门教育,还有肢体残疾、特殊才能、一般智力超常儿童的专门教育。

我国特殊教育的成绩巨大,但是,残疾儿童接受教育率的地区差异很大,不仅农村地区和城市有差异,东、西部也有差异。同时,残疾儿童的教育效益也存在差异。不仅盲、聋、弱智学校之间的教育质量(主要从文化课角度看)存在差异,而且,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的教学效益差距也很大。

何以在特殊教育发展迅速的同时,又存在上述明显的差异呢?本文从我国近20年的经验出发,总结出四个与之密切相关的问题,和大家交流。

1 民间文化

成绩的取得和问题的存在与民间文化的变化或与某些要素关系密切,或者说,特殊教育问题有着深深的文化烙印。

例如,有的家庭并不富裕,可是为了残疾的孩子却不辞辛劳地到处求医问药,并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到学校读书。有的聋儿家长甚至连续好多年替孩子在学校上课,然后回家再教给孩子,直至使孩子获得大学文凭。在盲、聋、弱智三类儿童中都有这样典型的例子。这些例子反映出了人们对残疾人的慈爱、怜悯和把他们当作人来看待的文化特点。相反,有的家庭其实不贫穷,可就是不让自己的残疾孩子上学。这些家长认为,家庭可以养活他,不需要出去念书。还有人认为如让别人知道有一个残疾孩子,是很没有面子的。因此,从海南岛到内蒙大草原,从东海之滨到青藏高原,都有一些残疾孩子被关在家中、成为圈养人的例子。

其实,我国早在商、周时代就有了对待残疾人的一些正确对策和理念一,但时至今日,围观肢体残疾、聋人、盲人,甚至对其恶作剧的现象,也不是没有。许多人还存在着一些阻碍残疾儿童接受教育的理念,这些理念不除,残疾儿童的教育权就会受到影响。

因此,应该使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或方法,矫正下列不正确的影响残疾儿童入学的观念。

(1)对残疾儿童以及残疾儿童的教育无知、怀疑

由于缺少相应的知识,许多人怀疑盲、聋、弱智等残疾孩子是否能够学习。因此,自然就不送孩子念书。这种现象在农村地区更多见。

(2)认为读书无用论

这些人认为,普通儿童读书都找不到工作,残疾人念书又有什么用。因此,也就不需要送到学校读书。

(3)报应、遮掩论

这些人认为,生了残疾孩子是报应的结果,因此而产生遮掩的行为,不乐意孩子出门,更不乐意孩子读书。

(4)认字即可论

认为孩子读书能够认识几个字会写自己的名字就可以了。这样,孩子还没有接受完完整的义务教育就可能辍学。

(5)男女有别论

认为男女有别,男孩可以读书,女孩就算了。因此农村地区尤其是落后的农村地区的残疾的女童特别不容易有读书的机会。

(6)经济困难论

经济困难是许多残疾儿童家长拒绝残疾儿童入学的金字招牌。但是,只要不是挨饿,这个借口就不站不住脚。

我国那些特殊教育发达的地区,都是上述观点纠正的比较好的地区。

本文认为,这些文化现象的消除或改进,当然要靠政策、法律一,但就目前情况看,在全国范围内,发挥大众传媒——尤其是可视媒介,如电视、网络、电影等的作用尤为重要。

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曾经制作过两期残疾人的节目,2005年中央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曾经有聋人的舞蹈节目,它们的教育效果和对某些人的震撼是空前的。实际上,包括电视、电影、录像和网络等在内的传媒,在改变人们的观念,提供相应的知识和方法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作用。

因此,本文建议相关部门或机构,在专业人员约协助下,利用媒体为建立优良的民间文化、发展各种事业(包括残疾人事业)而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这应该是目前改善民间文化、提高残疾儿童入学率的最有效、直接的文化手段。

2 执政水平

这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但是,现实使我们不得不承认,教育问题(包括残疾儿童的教育问题)和执政水平有很大的关系:

执政水平尤其是基层官员的执政水平,其实反映出一种执政文化。共产主义运动在19世纪至20世纪中叶之所以风靡全球,并在许多国家建立了政权,除去依靠其提出的诱人的生活前景和美好的理想外,当时大多数运动者的优良的工作作风(或称为执政文化)也是使之成功的重要因素。

我们发现,在我国凡是特殊教育发达的地区,都是当地领导(包括教育官员和党政领导)比较重视残疾儿童事业的,对残疾儿童有着比较深情的同情、怜悯,并乐意为他们在能力范围之内服务(也就是当年毛泽东提出的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因此,才出现了单单靠某个或某些教师的行动或游说,就促使当地政府建立了特殊教育学校的例子。

实际上,教育问题在日理万机的主要官员那里并不是急迫的问题,残疾儿童的教育就更是小中之小了。在这种情况下,官员的高执政水平需要外力的推动。

我们发现,政府想举办特殊教育学校时,家长不一定送孩子来上学,但是,家长有强烈的上学愿望时,就可以促进政府帮助实现愿望。

在欧美都有民间组织,如残疾儿童家长组织积极呼吁,促进了残疾人的待遇和权利的实现,从而提高了政府执政水平。因此,还需要政府之外的组织、人员,共同促进执政水平的提高。

对残疾儿童事业不重视的地区或个别官员,既要采取系统内机制,又要采取系统外机制,使之转化观念、为残疾人服务。

就系统内机制而言,应当强化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依法、认真施政。对于那些行政无作为者,在通过诸如“先进性教育”等教育措施纠正的同时,应该严吏治、重法典。因此,本文以为,一些基层执政者以经济落后、资金短缺、法律不健全为借口,不能很好的保障残疾人的基本权利(教育权)的行为,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实际上,利用已有的资金(包括地方税收和中央政府的拨款),保证每个残疾孩子入学是有相应的经济条件的。或者说,从政府的消费(如上海一年的公车消费就是20)多个亿)一些落后地区的官员照样使用好车、照样大吃大喝来看,经济再也不能当作拒绝发展特殊教育的借口了。

就系统外而言,则需要广大的社会民众、团体组织,从国家发展、民族强大的角度,真诚的通过各种措施帮助政府,提高执政水平,从而促使各种事业(包括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例如,如果全社会没有把人看作是人,人的基本权利就被忽视,残疾人的教育问题自然也就可有可无。相反,我们在人的视野下看残疾人,他们就应该具有人的权利,自然,只要有饭吃,就应该有权利读书。

如果有了这样的氛围,相信政府就一定能够提供相应的服务了。

3 法律

文化毕竟是文化,它只能通过相应的影响来解决残疾儿童的教育问题。在现代社会,要真正实现残疾儿童的教育权,法律(包括强制的执行)是最有效的手段。

尽管笔者曾经不止一次的发表观点,强调利用好现有的法律,就能够有利的提高残疾儿童的入学率。也就是说,我国特殊教育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发展,在很大的程度上依赖我们的教育法律的建设。但是,美中不足的是,现行有关特殊教育的法律或条文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并且这些问题亟需解决。

笔者曾经把这些问题总结为三个方面、七个点,即法律不全、无良法可依和执法不严三个方面。

例如,从宪法、义务教育法、教育法到残疾人保障法,有关特殊教育对象的术语比较混乱,宪法中使用盲、聋、哑和其他残疾的说法,而残疾人保障法使用的则是视力残疾、听力残疾等术语。再如,已有法律条文界定的特殊教育对象不统一、范围较狭窄。义务教育法规定的是盲、聋哑和弱智三类,残疾人保障法规定的是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对象不统一。同时,表面上看,残疾人保障法似乎比较全面的给出了特殊教育的对象。其实不然。就特殊教育的实际而言,需要特殊教育的还包括大量的非残疾人,甚至包括一般智力超常儿童和特殊才能儿童。

因此,法律在促进特殊儿童的教育权的实现方面实乃任重道远。

按照目前情况,笔者以为,若以法律为武器解决特殊教育问题,应该从下列三方面着手:

(1)树立特殊教育的法律意识

有法律意识比有良法更重要。

(2)制定恰当的法律——建立良法

尤其是需要责任、权利、处罚明确的、操作方便的特殊教育专门法。

(3)有效的利用法律

按照法律办事,有效的遏制集体违法,包括对违法者追究刑事责任。

4 教育管理措施

从经济投入和招生人数等一般教育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我国特殊教育的效益也许比西方发达国家还要高。

但是,仅仅从学生的角度、从义务教育阶段教学效益的两个主要方面,即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学生的品德行为素养中的文化素养来看,盲、聋学校学生的文化水平明显比同类普通学校低一,弱智学校和随班就读的学生亦是如此。

之所以出现这种结果,表面上看似乎是教师、学校的问题,仔细分析时,却发现是教育政策问题(包括经济投入、师资水平等)。其中最主要的恐怕与片面的、割裂的理解特殊教育,没有把特殊教育和整个义务教育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有关一一。

传统上,我们只把盲、聋、弱智儿童当作特殊教育的对象,并且设置相应的学校。在发展初期、在积累经验的阶段,这种做法无可厚非。然而,在基础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这些思想和做法就应该做相应的调整。否则,就会出现特殊学校教育质量低、随班就读学生随班就读或者回流到特殊学校的情况。根据我们的调查,普通小学存在着大约10%左右的包括学业不良、情绪行为异常在内的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同时,又有超过一半的普通小学的教师不懂得或不能很好的教育这些学生,这就使随班就读的回流现象在一些地区非常明显。北京的一些特殊学校的学生竟有接近40%是由普通学校转来的,实际上反映的就是普通学校没有能够满足这些学生的需要。

因此,要解决我国特殊教育的效益问题,必须多措施同时进行。

4.1 理念

扩大特殊教育的内涵,把所有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包括一般智力超常儿童、特殊才能儿童、情绪行为异常儿童、学业不良儿童等等所有需要在教育上需要特别帮助的儿童,都看作特殊教育的对象。然后,采取科学的措施在特殊学校或普通学校对各种儿童因材施教。

4.2 措施

4.2.1 师资培训

师资培训的方式应该发生改变,应该把教师当作一个具有职业技能的工作来看,进行更符合职业要求的培训,包括特殊教育的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要使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和相当数量的普通学校的教师具备基本的特殊教育的知识和技能。

4.2.2 教师配置

在普通学校实施辅助教师制度,广泛设置辅助教师或辅导教师,或称特殊教育教师,对学校中的特殊学生进行课堂、课后辅导或补救教学,或者对心理、情绪、行为问题学生进行帮助,发挥特殊教育师资培训的综合效益。

4.2.3 加强督导

对特殊教育的认识和看法篇4

特殊教育法律建设研究主要表现为专著和论文,由于专著总体数量有限、不具有样本作用,而论文数量和类型较多,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因此能直观反映特殊教育法律建设的研究状况和发展态势,本文仅选取论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中国知网以“特殊教育法律”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截至2014年12月23日共有文章21079篇。从成果数量看,有一个明显的分界线:1990年以前,成果增长极其缓慢,每年发表的成果数量都少于40篇,有的年份较上一年甚至有所降低。从1990年开始,特殊教育法律建设的研究成果呈爆发式增长,除1996年、2010年较上一年略有下降和2014年未完全统计外,保持年均10%以上增幅,2013年成果数量为1990年的76.8倍。(见表一)从研究层次看,研究成果中属于基础研究、政策研究、高等教育、行业指导和应用研究范畴的,分别为11647篇、1634篇、834篇、1930篇、264篇,其他均属于公报文稿、科普宣传、文艺作品等,与特殊教育法律建设关联度较小。在上述范畴中,政策研究与法律建设联系最紧密,但此类成果数量仅1634篇,占总数的8.1%。(见表二)从基金资助看,获得资助的共有762篇,占总数的3.8%;获得部级基金资助的有559篇,获得省部级基金资助的有134篇,获得各省教育主管部门社科基金等市厅级基金资助的有69篇。(见表三)综上可见,1990年以来,特殊教育法律建设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成果数量增长迅速。但总体研究层次偏低,相关高层次成果比重很小;获得基金资助的成果比重更低,其中以部级基金占比较大,既反映出国家正大力推动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更反映出中央部委、地方政府推动力度不一,存在“上热下冷”的情况。

二、特殊教育法律建设代表性研究成果概述

(一)国内特殊教育法律建设的研究。1.条文解读。唐淑芬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随班就读、教师待遇、学校运转等5个方面,全面解读了新《义务教育法》中与特殊教育相关的内容[1]。顾定倩、陈琛比较了新旧《义务教育法》,肯定我国特殊教育立法的进步,指出还存在教育对象界定、“残疾人”概念等比较混乱的问题[2-3]。2.体系分析。刘春玲、江琴娣认为我国特殊教育法律体系由宪法、教育法律、教育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等五个层次构成[4]。陈久奎、阮李全认为立法层次低、缺乏专门性立法,现行法律规范过于原则笼统、缺少特有制、操作性不强等是我国特殊教育法律建设的主要问题[5]。于靖指出存在立法程序和法律用语不规范、特殊教育司法制度薄弱的问题[6]。包万平等认为,我国特殊教育法律的缺陷主要是法治环境不完善、行政领导不到位、法律难以贯彻等[7]。刘全礼认为,特殊教育法律建设更重要的问题是执法不严,监督和追责机制不完善,导致残疾人教育状况不容乐观[8]。3.建设方向。邓猛、周洪宇认为由于缺乏法律切实保障,特殊教育发展过度依赖于行政推动,应尽快起草通过《特殊教育法》[9]。孟万金认为我国特殊教育法律条文比较分散,制定《特殊教育法》是当务之急[10]。汪海萍详细论证了加强特殊教育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认为特殊教育立法已经具有一定基础[11]。汪放着重讨论特殊儿童受教育权的公平问题和实现途径,并提出了制定特殊教育法、开展立法研究、提高立法质量、保障家长参与和呼吁权利、加大政府执政力度等五点建议[12]。(二)境外特殊教育法律建设的研究。境外尤其是发达国家(地区)特殊教育法律完备、理念先进,吸引了众多国内学者的关注。1.美国特殊教育法律建设。杨柳认为美国对残疾的认识更具人性化,对残疾人教育的目标和原则更加明确,充分调动家长、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参与残疾人教育事业,强化了残疾人教育的效果[13]。于松梅、侯冬梅着重分析了美国残疾人教育法中零拒绝、无歧视性评估、个别化教育、最少限制环境、合法的程序和家长参与等6条基本原则及其特殊教育理念[14]。黎莉分析了残疾婴幼儿早期干预的规定,认为我国也应加快制定早期干预的法律法规,重视早期干预理念的建立与推广[15]。崔凤鸣、林霄红等人对比分析了有关高等教育规定,指出我国对残疾的观念认识应进一步改进,在立法技术上应增强操作性[16-17]。高杭指出我国应注重特殊教育立法,形成完备的特殊教育法律体系,增强可操作性[18]。肖非、李继刚认为司法判例是美国特殊教育法律体系的重要部分,对推动立法进程、解释说明和补正法律具有重要作用,建议我国加以借鉴,在特殊教育领域引入判例制度[19-20]。2.其他国家和地区特殊教育法律建设。苏雪云认为加拿大特殊教育法律体系比较完备,特别是地方政府颁布的具体法律对保障残疾人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21]。牟玉杰认为丹麦特殊教育法律直接反映从隔离式教育到一体化教育的变化,贯彻了“正常化”理念和融合教育模式[22]。赖德胜认为英国特殊教育法律注重对有特殊教育儿童的评估和鉴定工作,并强调家长参与和不同教育阶段间的衔接服务[23]。黄霞认为韩国《特殊教育法》具有对象细化扩充、无偿教育年限扩大、重视残疾人终身教育、保障学生与家长的权利等突出特点[24]。张继发、李贤智认为台湾《特殊教育法》多部门协商、重视专家作用等经验值得借鉴,具有责权细化、内容具体、易于操作的独特优势[25]。

三、特殊教育法律建设的趋势展望

对特殊教育的认识和看法篇5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兴起融合教育思潮。研究自闭症的各行业专家纷纷提倡自闭症儿童走融合教育路线,从各自所在领域的角度出发发表观点。一致认为,自闭症儿童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需要在正常化的教育环境中成长。从生态学的角度看,自闭症的存在并不是静态的,而是发展着的;如果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不能克服神经发育损伤所造成的障碍,那么就会遭受第二次身心障碍,会出现认知等一系列行为问题。言下之意为要抓紧进行教育干预;神经科学研究证实,经验在修正大脑结构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而经验的获得最理想的场所莫过于学校,学校教育可以让自闭症儿童体验到实际生活中的经验。对于30%智商正常或超常儿童来说,学校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2自闭症儿童受教育权实现的现实困境

2.1自闭症儿童家长因认识不足延误最佳教育干预时机研究表明,3~6岁是自闭症的最佳治疗期,也成为治疗关键期。在对自闭症儿童及时进行早期康复教育的情况下,随着年龄的增长,半数以上的患儿情况会有一定程度的好转,且教育干预时间越早,训练强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则治疗效果越好。但可惜的是,由于家长普遍缺乏对儿童自闭症的正确认识,对孩子早期的异常反应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些家长认为孩子说话晚是民间所说的“贵人语迟”,孩子不合群是独生子女具有的特点,没什么要紧的,故而延误了孩子的最佳教育干预时机。

2.2自闭症儿童家庭的经济收入不足以维继康复治疗费用因自闭症是一种发生于儿童期的严重神经发育障碍,属慢性病程,需终生治疗。这给自闭症儿童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心理负担。根据杨静对河北省内5个城市中99个自闭症儿童家庭的收入调查数据显示:月收入低于1000元的母亲占总调查对象的60%以上,而月收入低于1000元的父亲的比例也近一半。这说明自闭症儿童家庭收入偏低成为坚持治疗的困难之一。据专家研究,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效果至少需要两年才能见成效。仅康复训练费一项,每个月需支出2000元,还不包括上学、养老以及终生需要付出的生活费用,这的确是一笔不菲的费用。在国家没有建立相应社会福利保障机制的情况下,照顾自闭症儿童的责任完全落到了家庭身上。每年都有不少家庭因无力承担康复治疗费用而放弃接受教育康复训练。

2.3特殊教育资源的缺失使自闭症儿童遭遇入学难自闭症儿童中有20%是正常智商范围,10%是超常儿童,可见约有30%的人有上学能力。家长希望孩子有更好的就学机会,但普通学校出于没有特殊教育师资配备的考虑,大多选择了劝退;尽管国家规定普通学校不能拒绝能够在校学习的残疾儿童入学,但大部分学校出于本校利益考虑,仍拒绝自闭症儿童入校,而现有特殊教育机构的缺失也使得相当一部分自闭症儿童无处可去。

3对自闭症儿童推行教育公平的建议

3.1完善特殊教育法律并制定配套措施首先,通过立法形式保障自闭症等特殊儿童的受教育权。从全球特殊教育发展的趋势与人权发展角度看,通过立法实施特殊教育,是衡量一个国家残疾人特殊教育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参与机会是否平等、是否享受平等人权的基本尺度。美国、英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均颁布法案,保障残障儿童在普通学校接受教育并获得必要的支持与服务。我国自新中国成立至今,只有一部特殊教育方面的法律,且该特殊教育法律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具体表现为用词空泛、原则性表达多,无明确的法律问责制。很多条款带有“号召”“鼓励”之意,没有规定具体的法律责任和惩罚措施。法律条文更像宣传资料,具体操作性不强,结果导致执行与监督困难。特殊教育法律应明确规定,任何教育机构不能以自身原因为由拒绝接收自闭症儿童入学。法律对于自闭症群体受教育权的保障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以立法的形式将自闭症等特殊群体受教育权法定化,确认受教育是特殊群体应该享有的法定权利,并非恩赐、施舍。第二,明确特殊群体与普通人群享有同等受教育权,使其在形式上获得教育平等权。其次,为自闭症儿童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我国特殊教育的法律法规只是保障了残疾儿童的权力,缺少相应的配套措施。因此,对自闭症儿童来讲,可以考虑制定以下相应配套措施。第一,规定自闭症儿童的鉴定标准以及鉴定机构的构成和资格。特殊儿童接受相应教育之前,需要对残疾类型与程度进行鉴定,但是现有特殊教育法律法规中没有鉴定标准,对鉴定机构的构成与资格也没有规定,这样就不能相对准确的鉴定,也就不能保障特殊儿童接受适合他们的教育。第二,对自闭症家庭提供一定的资助补贴。为避免自闭症家庭因经济原因放弃康复治疗,建议对自闭症家庭给予一定的资助补贴。关于补贴方式,可以将补贴按照1∶1的方式拨至家庭和康复机构;既督促家长将补贴用于康复治疗,又对康复机构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2确保随班就读自闭症儿童享受到特殊教育资源在我国现阶段,融合教育的理念就是采用随班就读的模式,即将特殊儿童安置在普通学校的普通班级里。这是一种在普通教育机构中对特殊学生实施教育的形式,为特殊儿童创造适宜的教育条件进行教育教学。建议普通幼儿园和学校招收轻度自闭症儿童随班就读,使他们能接受融合教育。并要确保随班就读班的资源合理配置,在财政经费投入等方面要能支持到位,每所学校均配有特教老教师,保证师资力量,为自闭症儿童提供切实的帮助。

对特殊教育的认识和看法篇6

一、目前特殊教育质量评价的常见认识和做法

目前,特殊教育质量评价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概而言之主要存在以下三种现象。

(一)特校普教化,把普校评价思路和方法直接运用到特校

教育行政部门主要通过考试指标来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甚至组织特教学校统一参加当地中小学考试。因此,特教学校便注重以考试分数和升学率作为教师工作的主要考核指标,同样将其列为衡量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准。这一行为,本质上反映了教育行政部门对特殊教育管理简单化的思维,忽略了特殊教育中最主要的学生本位。让特校教师疲于应付各种考试、检查,无力去开发和研究适应学生特殊需要的课程,个别化教育也大都无暇实施。

(二)普特隔离,特校闭门造车

与前述相反,这一认识和做法是把特殊教育视为与普通教育完全不同的教育类别,忽略教育的内在联系和共性。有意或无意地将特殊教育作为一种独立于基础教育的教育形式,特教学校各项工作均不纳入当地教育督导和评估。兼之一般情况下一地仅有一所特教学校,因此特教学校作为质量评价的主体,既负责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又开展自我评价,教育行政部门对此基本不闻不问。教育质量如何,多由学校自行评价,学生与家长既无法选择,也无法参与。教育质量如何提高,既无外在参照对象,也缺乏自我认识的内驱力。这种情形下,很容易会把特殊教育质量低下归咎到当地经济水平落后等外在因素上。

(三)缺乏特殊教育办学质量观

除上述两种观念和认识外,在新建特校,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建特校,普遍缺乏特殊教育质量意识,或对如何开展有质量的特殊教育无从着手。2009年至2013年,笔者连续5年对云南省特殊教育新教师开展岗前培训。在参训的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中,约70%毕业于非特殊教育专业。在培训中,60%以上的转岗人员简单地把特殊教育理解为政府对残障人群的优抚和安置。转岗人员中,约40%系从普通学校转岗至特教学校。这些人员在认识上缺乏主动性,主观上认为自己到特教学校是一种失败和挫折,对自我发展尚处于茫然阶段,遑论主动思考学校定位、特殊教育效应和质量等问题。

二、特殊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要点分析

(一)特殊教育的主要任务

论及特殊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必然要先讨论特殊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别,其主要目的和任务是什么,并围绕目的和任务来设计和思考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狭义的特殊教育,是指使用一般的或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设备,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旨在达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其目的和任务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要求和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发展他们的潜能,使他们增长知识、获得技能、完善人格,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可以看出,特殊教育的主要任务集中在人的社会属性和个体发展需要两大方面。换言之,特殊教育的质量评价,应着眼于其是否满足了残障人群的社会化发展和个体发展需要。前者最直接的表现和载体,可以归纳为交流能力与合作能力。这是特殊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中首先要明确的两个任务点,对残障学生尤为关键。而在满足残障人群个体发展需要方面,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这个框架要求下,包含了发展潜能、增长知识、获得技能、完善人格四个任务点,并最终通过这些任务点形成社会适应能力、生存能力与发展能力。

(二)特殊教育质量评价体系需落实的要点

构建特殊教育质量评价体系,重点应是在特殊教育主要任务的前提下,从满足学生社会化发展需求和个人潜能发展需求出发,针对学校课程体系、培养模式、交流合作渠道、内外环境建设等进行适当的改进和探索,完善特殊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1.满足社会化发展需求

这是特殊教育质量要求的出发点和回归点,基于这一要求的课程体系已经在三类残障儿童基础教育课程设置方案中分别得到不同层次的体现。可是,由于前述原因,课程的有效性和质量仍待商榷。困难的是,特教学校开展的教育教学,是否以开放和多元化的办学思路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较难在短期内作出评价。这就必然要求要把学生置于社会实际环境中观察其效应。对此我们认为,对这一要素进行评价,应引入家长和社会这两个评价主体。同时,还要引入学生就业(升学)单位评价环节,了解与残障人群合作的有效性。前者可采用年度评价或者阶段评价的方式,直接评价学校教育在学生交流能力培养方面的效果。后者可采用追踪评价方式,由就业(升学)单位对学生在新岗位的适应性与合作性进行评价和反思。

2.满足个体发展需要

对特殊教育进行质量评价,要更多地关注学校教育是否满足了学生个体发展需求。这需要学校在特殊教育课程设置方案的基础上,推进个别化教育,并根据学生需求开发和建设校本课程、校园文化,形成各具特色的本土化课程体系。

(1)发展潜能

医学康复理论认为,面对残障人群,首要任务是阻止已有缺陷进一步发展和恶化,其次是寻找和开发替代功能来补偿缺陷。同时,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也告诉我们,0—3岁和3—6岁是孩子身心发展的两个关键期,残障儿童也不例外。如果在这两个关键期得到有效的早期干预,其补偿性教育与训练措施的效果会更显著。据此我们认为,构建特殊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在学生发展潜能需求方面,要关注两个方面的要点。一是早期干预,预防缺陷。体现在办学结构上,是学前教育是否作为特殊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并得到有效实施;体现在课程体系上,注重评价学校是否具备科学、系统的早期干预课程体系与康复训练技术力量;体现在效应上,注重评价教育活动中是否有完备、合理、科学的学生个别化教育和成长记录,以分析教育效果和质量。二是补偿康复,潜能开发,补偿训练。这一要点,注重评价特教学校在关键期之后,对不同年龄层次具备补偿康复可能性的学生,是否有针对性的系统康复教育、潜能开发计划和补偿训练措施。这一质量要点,体现在课程体系上是否具有系统规划的补偿康复课程体系与师资力量;体现在学生个体上,注重评价学生个别化教育效应。

(2)增长知识

对这一要点进行质量评价,可借鉴普通学校评价机制中较为成熟的思路和方法,适当采用知识点考核等评价手段。但要把握这一评价结果在整个质量评价体系中的权重,既不能将此作为总体评价,也不能舍弃这一要点。

(3)获得技能

在特殊学生个体发展需求中,获得有效技能和相应职业能力是不可或缺的。在学校办学方面,这一要点体现为是否根据学生需要设置相应的职业教育体系和中高职衔接的渠道。对这一要点的评价应包含两个层次:由教育行政部门基于职业教育属性开展的评价,学生就业(升学)单位的评价。

(4)完善人格

不管是基于人的社会属性还是自然属性,健全的人格、符合社会道德的情感价值观,都是特教学校教育教学的重点任务,也应是质量评价体系的重点之一。对人格和情感价值观的评价,历来比较困难。我们认为,可适时借助互联网等渠道,采用社会调查等形式,邀请社会人士参与评价。由此,学校要积极主动地引领学生融入社会,增加社会对特殊教育的认识与了解,同时要加强德育、美育、体育、艺术教育等,引导学生发展健全人格和情感价值观。

三、一些思考

可以看出,围绕特殊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构建特殊教育质量评价体系,需要从两个大模块、五个要点来实施综合动态的评价。其评价过程涉及教育行政管理、学校、学生、家长、用人单位等多个层面。其评价要素,至少应包括特殊教育政策落实、学校服务、教育结构与体系、知识获得的有效性、个别化教育、教育效果、职业能力、学生发展、学生社会能力和学生情感价值观等。在推进这一开放、立体的特殊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建设时,还有一些问题应当重视。

(一)明确主体,循序渐进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作为构建特殊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主体和推动者,将特殊教育的发展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将特殊教育质量提升纳入教育管理、考核、督导和评估体系,循序渐进推动特殊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建设。

(二)正视区域差异

构建质量评价体系,切忌一刀切。既不能忽视差异,以经济发达地区的质量评价体系来对欠发达地区特教学校进行评价;也不能过于看重差距,一味地降低评价标准。对此,我们认为以省为区域来构建相对灵活的特殊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既能降低差异性的影响,又能以质量评价来促进不同层次特教学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三)评价的开放性和多元性

对特殊教育的认识和看法篇7

【关键词】特殊教育;小学语文;有效学习

由于残障儿童的客观存在和需要特殊的关怀的现实,国家在各地开办了不少特殊教育学校。而所谓的特殊教育,就是指使用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设备,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旨在达到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特殊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要求和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发展特殊儿童的潜能,使他们增长知识、获得技能、完善人格,并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因此,特殊教育中包含了社会发展及当下人类生存所需的各门课程内容。

在普通国民教育体系中,语文学科是基础性的学科。同样,在特殊教育中,语文学科也是不可替代和或缺的基础性学科。特别是特殊教育的小学阶段,语文成为培养特殊儿童交际能力的重要工具学科,也是培养他们人文精神的重要文化学科。特殊教育中的小学语文教学,要使孩子们既要掌握语文的工具性内容,又要受到其中的人文精神的熏陶培养,加上孩子们接受教育的方式和能力又异于普通孩子,因此,特殊教育小学语文教师们肩上的担子不轻,心里的压力不小。笔者从事特殊教育小学语文教育多年,一直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和调研,现就如何引导特殊儿童学好语文这一问题,谈一些自己的看法,希望能抛砖引玉。

一、教师要从心底里重视和关心每一位特殊儿童

大多数的特殊儿童都是特别敏感的,都是比普通人更加在乎细节上的东西。所以说,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在给特殊儿童传授知识之前,首先要把感情基础打好。教师,对于学生来说,是仅次于父母的人,有的甚至高于父母,也是陪伴学生时间最长的人。我认为,语文教师不仅仅要在学习上帮助他们,在生活中也要尽可能地去亲近他们,去照顾他们,去爱护他们,去温暖他们。除此之外,语文教师也要多关注特殊儿童的行为习惯、心理活动,以及在各个时段的真实信息和发展水平,还要在思想上多对他们进行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和矫正他们的思想。

1.特殊儿童大多有孤独感和自卑感。这是几乎每一位特殊儿童都会有的,因为无论是聋哑儿童,还是智障儿童,在他们的心里,都明白自己的缺陷,就会产生一种不能融入人群无法融入社会的孤独感和自卑感, 因而会使他们内心特别敏感,情感特别丰富,自尊心特别强。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适当的调节。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多与特殊儿童沟通,要充分了解他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问题要解决,或者是有什么想法或者建议。语文教师不要摆高高在上的教师架子,要试着去和他们做朋友,试着走进他们的心里,多关心他们。语文教师要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他们,去陪伴他们,使他们充分的体会重视感。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语文教师要尊重他们。

2.大多数的特殊儿童都是非常内向的,甚至有些会出现自闭的现象。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多和他们谈心之外,要多带领他们去人多的地方,并鼓励和引导他们去尝试着与人沟通。语文教师还可以带领他们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让他们感受一下这个世界的美好,从而在潜移默化中使他们学会感恩生命。

由于特殊儿童的特殊性,教师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要引导他们树立生活的信心,让他们在教师的关怀下获得快乐,奠定学习语文的情感基础和认知心理基础。

二、教学中要设法多角度多方式激发特殊儿童学习语文的兴趣

无论是普通人群还是特殊人群,在学习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兴趣是可以转化为学生的内在动力的,是可以推动学生和引导学生学习的。所以,语文教师在给特殊儿童传授语文知识的时候,一定要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一环节重视起来。关于激发特殊儿童学习语文这一学科的兴趣,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1.现在社会在进步,科学技术也在日益的发展,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是越广泛。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这一教具。特殊儿童的思维都是很简单的,太复杂的知识一般都很难理解,对此,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把教学中遇到的难理解的重点和难点,利用多媒体转化为一个一个鲜活的、简单的、直观的形象,这样就把许多问题都简单化了,也能在教学中给学生带来新鲜感,使学生很轻松地就学到了知识。如果学习轻松,学生就会愿意去接触,愿意去学。这也是激发特殊儿童学习语文这一学科的兴趣的一个方法之一。

2.大多数的特殊儿童都会因为自身的缺陷而产生自卑的心理,对此,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帮助他们克服自卑。语文教师可以在授课的过程中多与他们互动,多设置一些问题,让他们上课时多回答问题。无论回答的对与错,语文教师都不能去批评,而要多表扬和鼓励他们。慢慢地,他们就会有小小的成就感。并且,这种小小的成就感会让他们变得更加勇敢、更加自信。如果特殊儿童在上语文课的时候总是能够得到表扬和激励,并总是能收获一点自信,那么,久而久之,他们就会爱上语文课的。这也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要大力发展特殊儿童的阅读

对特殊教育的认识和看法篇8

关键词:学前融合教育 普通幼儿 残疾 认识 态度

分类号:G760

1.问题提出

随着学前融合教育的起步与发展,学前融合教育从关注特殊幼儿与普通幼儿是否共处(即物理融合),转向于关注特殊幼儿是否被普通同伴接纳与尊重(即心理融合)以及是否接受了适宜的教育(即教学融合)。其中,特殊幼儿在学前融合班级中的同伴交往与同伴接纳成为了当前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关注热点之一。因为,学前融合教育的重要价值不仅在于能让特殊幼儿在有意义的自然情景中发展社交能力、获得归属感,还能让普通幼儿认识与了解特殊幼儿,促使普通儿童尊重与接纳人类的差异性与多样性。

尽管不少研究者从理论层面论证了学前融合教育对于特殊幼儿、普通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意义,但是国外与我国台湾地区的实证研究却发现,如果缺乏成人有效、系统的指导,特殊幼儿与普通幼儿的同伴互动明显低于师幼互动,并出现交往难以维持、策略较为简单的特点,特殊幼儿还有可能处于不利的社会地位中。特殊幼儿所具有的残疾特点可能造成特殊幼儿存在理解交往信息困难、口语表达能力有限、抑或交往意愿与能力不足等问题,因此,普通幼儿对于发起、维持双方的交往以及在包容、接纳特殊幼儿方面,发挥着更为重要的能动作用。普通幼儿对残疾认识与接纳态度、以及从幼儿期帮助普通儿童客观认识残疾与积极接纳残疾,这应该成为教育工作者的重点工作。但是,国内对残疾的认识与接纳研究多针对成年人与学龄儿童,并未开展学龄前的相关研究。鉴于此,本研究致力于回答在学前融合教育中,4-6岁普通幼儿对残疾的认识与接纳态度,以期为国内学前融合教育促进普通幼儿与特殊幼儿的相互接纳与支持提供实证参考与依据。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从北京市2所开展融合教育的幼儿园中,随机选取接受特殊幼儿的中班、大班各2个(每班均有1-3名特殊幼儿,特殊幼儿的残疾类型分布为智力落后、孤独症、脑瘫、发育迟缓四种类型,特殊幼儿在融合班级的作息时间为半天至全天不等),然后从每个班级中随机选取14名普通儿童(男女各半)作为被试,共计84名儿童。中班儿童42名,平均月龄60.42月,大班儿童42名,平均月龄71.23月。

2.2研究工具

本研究设计了半结构访谈提纲,访谈主要包括两个维度:(1)对残疾的认识,包括残疾的定义、残疾的稳定性、残疾的传染性、残疾的差异性;(2)对残疾人的接纳程度,包括是否喜欢残疾人、与残疾小朋友交往的愿望、是否害怕残疾人。

2.3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个别访谈法,每次邀请1名幼儿进入安静的场所,访谈过程进行全程录音。访谈结束后,将录音材料整理成文本材料。由2名编码者对访谈资料进行数据的编码和录入工作,编码者的评分一致性达到99%。对于不一致的地方,由编码者共同核查访谈资料,经讨论取得一致意见后再进行编码和录入。

使用SPSS11.0软件处理数据。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普通幼儿对残疾的认识

3.1.1残疾的概念

在“什么是残疾”的问题上,48.8%的幼儿认为“肢体残缺”,15.4%的幼儿认为“使用辅具”,仅有4.8%的幼儿认为“视力缺陷”属于残疾,而23.8%的幼儿则不能给予任何解释(参见表1)。

研究者根据幼儿的上述回答分别进行追问,对所有儿童均给予相应提示并追问视觉缺陷、听觉缺陷是否为残疾,对未能主动回答出“肢体残缺或使用辅具为残疾”的幼儿给予相应提示并追问该问题,结果如下:(1)77.4%的幼儿经追问,认为“看不见”属于残疾,20.2%的幼儿否定,2.4%的幼儿回答“不知道或说不清楚”;(2)59.5%的幼儿经追问,认为“听不见”属于残疾,39.3%的幼儿否定,1.2%的幼儿回答“不知道或说不清楚”;(3)89.7%的幼儿经提示,认为“肢体残缺或使用轮椅、拐棍的人”是残疾人。

幼儿在被问及“身边是否有残疾人”时,90.5%的幼儿认为身边没有残疾人,仅有9.5%(n=8)认为有残疾人,其中2名幼儿正确说出了班级殊幼儿的名字,1名幼儿将班中有攻击的幼儿列为残疾人。

由此可见,4-6岁幼儿主要从“肢体残缺”及“使用辅具”等显著外部特征来定义残疾,大部分幼儿经提示也认为感官缺陷是残疾,说明4-6岁幼儿的残疾概念中已经开始包含了感官缺陷。

3.1.2残疾的稳定性

在“肢体残疾的稳定性”方面,有71.4%的幼儿表示肢体残疾具有稳定性,19.1%的幼儿认为肢体残疾不具有稳定性,9.5%的幼儿不知道答案。

在“听力残疾的稳定性”方面,有86.9%的幼儿认为听力残疾具有稳定性,10.7%的幼儿认为听力残疾不具有稳定性,2.4%的幼儿不知道答案。

在“视力残疾的稳定性”方面,有86.9%的幼儿认为视力残疾具有稳定性,10.7%的幼儿认为视力残疾不具有稳定性,2.4%的幼儿不知道答案。

综上可见,绝大部分幼儿认为残疾具有稳定性,并不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改善。

3.1.3残疾的传染性

幼儿被问及“残疾的传染性”并且要求说出原因。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54.9%的有认为残疾不具有传染性,其中39.3%的幼儿明确回答“残疾不是传染病”,而33.3%的幼儿认为会传染。

3.1.4残疾与健全人的差异性

幼儿被问及“残疾与健全人的差异性”,并要求说出理由。从表3中我们可以看出,97.6%的幼儿认为残疾人与自己有差异,其中45.2%的幼儿认为这种差异主要在于外表肢体,21.4%的幼儿认为存在能力差异,8.3%的幼儿认为差别为是否辅具使用,仅有1.2%的幼儿认为残疾人和自己没有差别。

3.2普通幼儿对残疾人的接纳态度

本研究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了解普通幼儿对残疾人的态度:是否喜欢残疾人,与残疾小朋友交往的愿望与行为,是否害怕残疾人。

3.2.1是否喜欢残疾人

本研究要求幼儿回答是否喜欢残疾人并说出原因。由表4可见,81.2%的幼儿表示不喜欢残疾人,原因依次由高到低为:不知道原因、残疾人缺乏能力、他们有肢体残疾、他们有传染性。16.4%的幼儿表示喜欢残疾人,主要从亲社会性意识与残疾人需要帮助的角度给予解释。

3.2.2与残疾小朋友交往的愿望

幼儿被问到“如果残疾小朋友来我们班上你愿意和他们一起玩”时,表5显示,54.8%的幼儿表示愿意和残疾小朋友一起玩,主要理由为残疾小朋友需要帮助、幼儿的亲社会倾向意识。42.8%的幼儿表示不喜欢残疾人,主要是因为他们肢体残疾和缺乏能力。

3.2.3是否害怕残疾人

幼儿被问到是否害怕残疾人及原因。表6显示:66.6%幼儿表明他们不害怕残疾人,主要原因依次由高到低为:残疾人的外表不可怕、同情可怜残疾人、残疾人没有伤害性;31%的幼儿害怕残疾人,其主要原因是为残疾人存在肢体缺失。

4.讨论

4.1普通幼儿已具备朴素的残疾观念

本研究发现,4、5岁的普通幼儿已经对残疾形成了朴素的看法与观点,他们主要以自身为参照物,从外在身体特征敏感察觉残疾人与自己的差异,认为身体残疾或使用辅具的人是残疾人,这与国外及台湾地区的研究基本一致。幼儿此时的思维属于前运算阶段,对事物的本质认识容易受到外在显著特征的影响,因此肢体残疾作为相对外显的残疾类型进入幼儿的意识范畴,符合幼儿的认知发展特点。本研究还发现,幼儿对于感官缺陷的残疾概念正在形成中。

此外,4、5岁的普通儿童对残疾的稳定性、传染性、差异性有较为客观、正确的理解。但是我们也应注意到部分幼儿认为残疾可以传染,这种理解偏差可能会影响对残疾人的接纳程度。在差异性认识上,幼儿普遍认为残疾人在身体结构或能力上与自己存在差异,这种过于从差异角度看待残疾人而鲜少从相同之处看待两类人群的视角,可能是影响接纳程度的另一个认知因素。

4.2普通幼儿对残疾人持消极与积极并存的接纳态度

本研究发现普通幼儿对残疾人的接纳态度持消极与积极并存的状态。一方面,80%的普通幼儿表示不喜欢残疾人,30%的幼儿害怕残疾人;另一方面,54%的普通幼儿表示愿意和残疾小朋友一起玩耍。这可能与普通幼儿在社会交往上更倾向于与年龄相仿的同伴互动游戏的特点有关系。本研究与国外发现的83%的普通幼儿表示愿意与特殊幼儿交往的研究结果存在一定差距。

5.建议

本研究考察了普通幼儿对的认识和接纳态度,普通幼儿具备朴素的残疾观点以及倾向于接纳残疾幼儿的特点,对我们针对普通幼儿开展残疾认识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

(1)在认识残疾的类型上,应符合普通幼儿的认识特点,从幼儿较能理解与认识的外显残疾类型过渡到相对内隐的残疾类型,如首先认识肢体残疾与脑瘫儿童,其次为听力残疾、视力残疾儿童,最后为智力落后儿童与孤独症儿童。帮助普通幼儿认识身边的特殊幼儿,消除其对特殊幼儿的错误看法,不仅能促进两类儿童的交往与接纳,也能促进普通幼儿更好地认识与了解人类的差异性与多样性。

(2)在认识残疾的内容上,特殊幼儿与普通幼儿的差异性固然是认识的起点,但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区分上,而应更强调三点。第一,从特殊幼儿与普通幼儿的差异性,延伸到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每个人都和别人不一样,进而帮助普通幼儿更好地发展自我意识;第二,引导幼儿认识特殊幼儿和普通幼儿的相同点,即他们也和我们一样能做什么、能玩什么,引导普通幼儿从正向角度认识特殊幼儿与自己的相同处;第三,帮助普通幼儿体验与感受特殊幼儿的困难,帮助普通幼儿在实际体验中感受到特殊幼儿要完成同样的事情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从特殊幼儿的需要角度以及普通幼儿的积极自我价值归因去提高普通幼儿帮助特殊幼儿的自觉性。

对特殊教育的认识和看法篇9

【关键词】特殊教育 师资培训

【基金项目】该研究由重庆师范大学科研项目基金资助(10XWB042)。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198-01

1.引言

特殊教育师资培训,是指为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理论及实践水平而进行的各级各类培训的简称。它涉及到特殊教育师资培训的内容,制度和政策保障体系及相应的培训模式。随着我国的特殊教育迅速发展,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特殊教育师资的质量也成为人们关注的课题(孙颖等,2011)。而由于特殊教育的迅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对特殊教育师资的需求量增加,加上特殊教育师资质量要求提高,由此伴随的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训格局也相应发生了新的变化,并表现出一些新的趋势。

2.特殊教育师资培训的新变化及趋势

纵观国外发达国家及地区的特殊教育师资发展的历程,都包含了特殊教育兴起到逐步重视,然后到繁荣阶段。越是在兴起初期,对特殊教育的各方面要求越是建立在粗放的格局之上,越是发展繁荣时期,就对特殊教育的质量有了新的要求,因而也出现一些新的发展变化及趋势。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也经历着相似的变化与历程。

2.1特殊教育对象的扩大化

从国内外特殊教育的实践来看,特殊教育对象在不同的时期经历了相当大的转变。尽管各国并没有统一的特殊教育对象的分类体系,随着对特殊教育对象的认识和不断扩大,特殊教育对象扩大到所有具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这也就要求特殊教育师资培训能适应特殊教育对象特点的变化,根据不同的时代要求来调整特殊教育师资的培训内容和特点。从国外特殊教育的趋势来看,学习障碍成为特殊教育的重点,超常儿童的教育受到重视,逐步形成了面向所有特殊需要儿童的全方位的终身服务体系(兰继军,2001)。随着一些特殊需要学生进入到高等教育学校,也对目前的特殊师资培训的结构与层次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培养高等教育师资,也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2.2特殊教育内容的专业化

对于特殊教育具备的基础专业能力,从事特殊教育的国内外专家已有了相应的共识:即对特殊人群内在心理与生理能力了解的基础上,对其现有状况进行评估诊断、鉴别,并依据诊断与评估进行个别化教育计划的设计与规划,并不断在实施过程中,通过提供给特殊需要人群适当的沟通与辅助技术的帮助,根据个案的改变,不断调整个别化教育计划,以促进个案能力得到最大提升等内容(杨晓等2002)。这一专业能力,已经被看作是特殊教育专业的基础能力,在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专业学习和发展中不断地得到强化与重视。

2.3特殊教育培训的制度化

国外已经广泛实施了特殊教育师资的资格认证制度,从我国在颁发的《特殊教育学校(班)教师资格条件》中已经有明确要求,要实行特殊教育教师资格制度,实行双证书制度(普通教师资格证、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书)。通过规范的资格认证制度,无疑可以更好地保证特殊教育师资的水平。

2.4特殊教育培训的终身化

特殊教育师资培训并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需要将“入职前-入职-入职后”的阶段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做到特殊教育师资培训的终身化趋势,让特殊教育师资适应不同发展阶段特殊教育变化的需求。

2.5特殊教育培训实践的本土化

具体到每个国家在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方面的做法,则各有特色(Brownell et al. 2010):德国建立了完善的各专业团队合作的机制。以为特殊需要人群的终身服务为导向,给特殊需要人才在不同发展阶段提供相应的服务(应伟忠,1999)。英国则在高校通过竞争成立优秀的特殊教育中心,为促进特殊教育师资的培养提供了便捷的通道。

3.特殊教育师资培训趋势展望

特殊教育师资培训出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趋势:首先,表现在由于特殊教育对象的不断扩大,特殊教育师资培训除了特殊教育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之外,还包括了与特殊教育相关服务专业人员的培训,其内容更具有广泛性。其次,由于特殊教育对象所处的年龄阶段及学习阶段的层次性变化,表现出既有学龄前特殊儿童,也有处于基础教育阶段学龄期特殊学生,还有进入高等教育阶段的特殊需要学生,因此也对目前特殊教育师资培训提出新的要求和培训标准。再次,为了适应特殊教育教师不断提升自己能力以适应特殊教育变化的新形势,如何建立起中国本土的全方面的综合多层次特殊教育培训系统,也成为特殊教育师资培训的一个关键,另外由于信息资源网络化的实现,能够通过网络学习国内外的先进理论与实践经验,也成为特殊教育师资培训的一个途径。最后,要保证特殊教育师资培训的顺利进行,仍然离不开相应的政策与制度保障,只有建立了适宜的制度法规系统,才可以让特殊教育师资培训能够连续不断地开展,并有效保证特殊教育师资培训的经费,而前面提到的双资格认证制度就不乏为一个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1]朱琳, 孙颖. 北京市特殊教育师资培训现状调查. 中国特殊教育, 2011, 8: 20-24

[2]兰继军. 从国外特教对象的演变看我国特殊教育的改革. 中国特殊教育, 2001,4:1-5

[3]杨晓,吕晓乐,姜春萍. 关于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师资培训的构想. 中国特殊教育, 2002, 2: 18-22

[4]丁勇. 从“人本特教”看高等特殊教育的新形势、新要求、新突破、新发展.中国特殊教育,2008,10:22-26

对特殊教育的认识和看法篇10

【关键词】学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支持系统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召开“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号召世界各国广泛开展融合教育,强调教育应该面向所有人,尽量使特殊儿童在最接近正常化的环境中,与正常儿童一起接受教育。学前教育阶段作为儿童社会化的开始,是特殊儿童社会融合的基础。2014年教育部《关于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意见》中也提出了努力增加残疾适龄儿童的入园机会,以提高学前特殊儿童的入园率。

河北省石家庄市于2015年被确立为“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提出创新机制,整合资源,增强实验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石家庄市人民政府于2015年4月印发了《石家庄市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按照“幼特融合、普职融通、双擎驱动、协调发展、先行实验、全面推广”的原则,实施学前教育“幼特融合”和中等职业教育“普职融通”两大工程。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了解目前石家庄市学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支持系统的建构现状,主要从师生接纳度、无障碍环境与设施和学校支持等方面开展研究,分析当前石家庄市在学前融合教育支持系统建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对策研究。

一、学前融合教育支持系统现状调研与分析

(一)政策支持方面

2015年4月印发的《石家庄市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实施方案》中提出,要全面开展残疾儿童学前融合教育,石家庄地区确定了16所幼儿园作为融合协作试点幼儿园,以及20个幼特融合试点班,以此为试点,面向社会招收学校特殊儿童入学。

(二)幼儿园支持方面

幼儿园要为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提供的支持应坚持无障碍、个别化的原则,从人员上包括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家长的支持;从内容上需要制定适合特殊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课程、教材教法;提供无障碍的环境设施与辅助器材;根据特殊儿童的康复治疗需求,提供康复治疗或相关资讯;提供亲职教育或家长培训等。

通过对石家庄市融合协作试点幼儿园及幼特融合试点班的的了解与走访发现,其中大多还并没有能真正地接收特殊儿童入园学习。具体分为三类,一类幼儿园表示可以接收特殊儿童,但还没有特殊儿童入园。第二类幼儿园表示,有个别的特殊儿童在园学习,但这些学生障碍程度较轻,最初入园时也并非以特殊儿童的身份入园,所有的教学与生活服务与正常儿童没有差别。第三类幼儿园是在每周的固定时间,允许特殊儿童入园开展集体活动。在这样的前提下,还谈不上针对性的课程、教材、配套服务、康复治疗等方面的支持,即使从最基础的无障碍设施与环境条件来看,也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是教学场所与户外活动场所设施缺失。教学场所和户外活动场所的建筑无障碍现状参考国际通用的无障碍设计标准,幼儿园均无专门的无障碍设施,如入口没有设置坡道或是无障碍的通道、走廊的地面不具有防滑的特性、户外没有铺设盲道等,教学场所与户外场所无障碍环境基本为零。其次,无障碍的教学设施与资源缺失。如没有个别化教育计划,只有个别增加心理辅导的课程;在师资上面,没有特殊教育专业的师资多为学前教育专业的老师;在特殊和进入学校后无法提供教学支持等。

(三)普通幼儿家长与社会支持

要在幼儿园实现融合教育,除了要有政府的政策支持以及幼儿园各项条件保障,还需要整个社会,特别是普通幼儿家长的认可与支持,否则,融合教育是不可能实现的,通过对石家庄市普通幼儿园的家长进行《普通幼儿家长对学前特殊儿童随班就记态度的调查问卷》的调查进行分析 。

调查问卷共20道题目,主要调查对特殊儿童的总体态度,例如他们对特殊儿童的类型与特征是否了解;对学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的作用的看法,例如家长对学前融合教育以及特殊儿童的作用的看法;对学前融合教育对普通儿童的作用的看法等。问卷在面向石家庄市普通幼儿园的家长中展开调查,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30份,有效回收率为77%。问卷结果显示:

在关于是否了解特殊儿童及类型的问题中,72%的家长基本了解什么是特殊儿童,89%的家长愿意接受在日常生活中自己的孩子与特殊儿童一起玩耍。在关于特殊儿童融合教育的态度问题上,19%的家长明确表示反对特殊儿童进入自己孩子所在班级或者幼儿园,35%的家长表示可以接受,但接受特殊儿童的障碍程度为轻度,46%的家长保持中立态度。在接受随班就读特殊儿童的类型相关问题中,对于智力障碍、学习障碍、自闭症这三种类型的特殊儿童接纳程度最低。89%的家长认为有特殊儿童在班级里生活,教师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照顾他们。65%的家长认为有特殊儿童的班级里的教学活动会影响普通儿童的教育质量。

普通幼儿家长对于幼儿园接收特殊儿童还是存在一定的抗拒心理与质疑的。虽然大部分家长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和特殊儿童进行接受与玩耍,但却对特殊儿童完全进入普通幼儿园学习与生活的支持态度并不积极,这也是各类幼儿园开展融合教育最大的心理顾虑与外界阻力。在能够接受特殊儿童入园的家长中,对于特殊儿童的障碍类型选择有较明显的倾向性的,对于智力障碍、自闭症和学习障碍的学生接纳程度最低,而对于肢体残疾、语言障碍、听视障碍的学生接纳水平较高,原因在于一方面学生的学习与交往能力会对老师的教学活动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影响自己孩子的发展。

二、学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支持系统的构建

(一)政府支持体系

教育需要依靠教师、家长和学校多方合作,还需要政府,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给予支持。

1.加强政策和法律保障。支持系统需要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依靠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强制约束力来规范支持系统和保障支持行为, 一方面对幼儿园无障碍环境的建设提供法律执行过程中的保证,另一方面明确幼儿园、家长、教师各自应承担的责任,既要各行其责,又要相互配合,保证特殊儿童应享有的权益。

2.加强教师在职培训。幼儿园提出接纳特殊儿童最大的困难在于没有专门的师资,普通幼儿教师不具备相应的知识与技能。一方面要鼓励幼儿园引进特殊教育专业师资,更重要的是要让普通教师能增加特殊教育专业知识,教育行政部门应该为幼儿园教师的在职学习培训创造条件,鼓励教师继续深造。

3.保证融合教育的资源和经费投入。普通幼儿园开展融合教育,必然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特别是需要对幼儿园教师进行专业化的指导,因此应该给予融合幼儿园更充分的资源和经费投入,保证幼儿园在无障碍环境设施及师资培训、个别化教学与康复等方面有物质保证。

4.建立完善的融合教育评价体系。在融合教育中,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应该从特殊儿童评估、入学等方面有一套权威的评量体系,以此作为判断融合教育开展实效、幼儿园制定教育计划的标准,从而能够及时反馈融合教育中的问题并及时调整。只有建立完善的融合教育评价体系,才能充分调动起融合协作幼儿园的积极性与热情,同时为他们具体的融合教育提供指导。

(二)幼儿园支持体系

特殊需要儿童进入普通幼儿园学习,这些学生在融合环境中可能会遇到学习能力差、情绪行为问题、人际交往困难等问题,这就需要针对特殊需要学生的个别需求提供合适的支持服务和相应的措施,使他们在学校中用更好的适应性。幼儿园应提高对融合教育的认识,在实践中努力探索整合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1.教学支持系统的建设。教育支持系统的建设主要包括课程的调整与教师的素质。在编制、调整与选择课程时,课程应该具有弹性,体现学生能力多样化的需求,能够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特点与学习需求,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对普通教育中的部分内容最适当的调整与修改,以便特殊儿童获得知识与技能,在课程的选择中要考虑课程的统整性。在学生计划上面,教要掌握个别化教育计划的能力,给学生拟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学校要提供学生相关的服务,让学生有适当的教学材料;在教学方法上面可以用互助式的学习,合作学习。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进行评价。

2.师资队伍建设。必须要引进专业的特殊教育师资充实到幼儿园教师队伍,能够根据特殊儿童的障碍程度进行适当康复训练,还应建立与之相配的支持、评量体系,及时调整教育计划。同时针对原有的普通幼儿教师提供充分的教学辅导资源,开展专业素质的培养与锻炼,同时定期对承担融合教育的教师进行心理疏导。

3.幼儿园要加强对普通幼儿家长开展融合教育的知识普及与宣传,要让普通儿童的家长更多的了解特殊儿童的特点,了解幼儿园开展融合教育的意义与价值,提高家长的接纳程度。

(三)特殊儿童家长支持系统

引导家长如实向幼儿园说明孩子的真实情况,调整好心态,正视孩子的特殊之处,遇到困难应该及时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特别是要与所在班级教师充分地沟通与合作,家长参与是实施融合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影响融合教育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此基础上,家长应与教师建立共同的目标,相互信任,互相合作。家长要尽力配合教师要求,积极参与亲子活动,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最后,家长也要不断学习特殊儿童的相关知识,掌握一些方法,把教育及康复训练延续到日常生活中。

(四)社会支持体系

整个社会应加强对特殊教育的宣传与引导,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关注、帮扶特殊儿童的成长。要让整个社会和教育系统认识到,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一样,拥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与机会。开展融合教育,是特殊儿童真正融入社会、回归社会的关键与必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郭军,牟映雪. 融合环境中的同伴支持:一个未被利用的资源[J]. 外国教育研究. 2011 (10).

[2]陈瑾,曾凡林.我国随班就读教育评价问题[J]. 基础教育. 2011 (04) .

[3] 连福鑫,贺荟中.美国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研究综述及启示[J]. 中国特殊教育. 2011 (04) .

[4] 卿素兰,封志纯.普通学校对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支持的案例研究[J]. 中国特殊教育. 2009 (07) .

[5] 李永,陈洁.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实施的困境探讨[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 (36).

基金项目:

2016年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SQ16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