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特殊儿童的教育方法十篇

时间:2023-09-14 17:51:34

对特殊儿童的教育方法

对特殊儿童的教育方法篇1

一、我国特殊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资源匮乏,教育质量低。我国高等学校特殊教育专业设置的较少,对特殊教师进行培训的机构也较少,社会对特殊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政府对特殊教育的扶持力度低,从而特殊教师的就业面比较窄,很多特殊教育的教师找不到适合的岗位,造成人才的流失,导致大量非专业人士的介入,造成特殊教育质量的下降。(二)特殊教育机构少,经费不足。从当前特殊儿童的义务教育看,大陆地区接受特殊教育的在校生为340621人,接受特殊教育服务率为4.53%,这与国务院批准的"中国残疾人事业''''九五''''计划纲要"中"视力、听力言语和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分别达到80%左右"的目标和我国大陆普通儿童98.7%的入学率相比尚有一段距离。由于特殊儿童康复所需的器材和对特殊儿童的服务所成本很高,政府对各地的拨款不能满足需求,而社会力量办的福利机构又经常缺乏持续性的资金来源难以持续。(三)缺乏健全的法律制度保障。中国建国以来虽通过宪法,义务教育法,残疾人保障法等对特殊儿童受教育的权力和特殊教育的实施做了规定,但由于这些法律都不是专门的特殊教育法规,对特殊儿童受教育的权利和特殊教育实施的细则都规定得不够具体,因此执行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这就使特殊教育实施既缺乏明确的指导,又缺乏应用的法律保障。此外,我国普通学校殊教育的专业化组织体系和专门化管理制度尚不健全,从组织制度和人力,物力上难以保证特殊教育的顺利进行。(四)家庭、社会观念落后。目前,在社会和绝大多数家庭中存在这样一种观念:特殊儿童不同于正常儿童,他们达不到正常儿童的水平,接受普通的教育存在着极大的难度,接受特别教育难以找到相应的学校和教师,并且费用高昂,即使接受教育之后,他们也不能达到正常水平,所以,有一部分群体认为特殊儿童接受教育是不必要的。

二、我国特殊儿童教育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普及特殊儿童的相关知识,提高人们对特殊儿童的认识。导致特殊儿童教育工作难以长期持续大范围进行的原因之一就是人们缺乏对其了解。所以,社会应积极地普及特殊儿童的相关知识。如特殊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1.智力障碍儿童:由于智力障碍他们大脑受到器质性损伤或由于遗传因素的染色体畸变和基因突变等造成的大脑发育不全,导致了他们认识活动的障碍和全面的心理活动障碍。2.视觉障碍儿童:由于视觉障碍儿童的视觉感知能力的缺陷,导致了视觉障碍儿童的空间感知能力和判断能力相对较弱。3.听觉障碍和言语障碍儿童:由于听觉障碍和言语障碍儿童身体行动迟缓,反应迟钝,动作不协调,缺乏节奏感,空间定向能力差,导致了他们交流能力差,感知能力不精确,分析和判断能力差。4.自闭症儿童:由于自闭症儿童语言发育迟缓和不正常,导致他们不能和他人建立起正常的社会关系,极度孤独,语言简单和重复。(二)国家加强对特殊儿童教育的重视和支持,多方融合资金。近几年,我国特殊儿童教育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由于特殊教育本身发展比较迟缓的特点,所以,政府应该深化体制改革,将特殊教育融入到大教育体系中,切实加大对特殊儿童教育的经费投入。特殊儿童的发展也始终是政府和养成机构的关注所在,对他们的教育从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一个社会的进步水平。然而,特殊儿童教育仅仅靠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应该积极发挥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关怀特殊儿童,是特殊儿童教育达成社会的共识,从而,达到多方法融合资金,减轻国家的负担,共同使特殊儿童教育事业健康、良好的发展。(三)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特殊儿童的教育质量。特殊儿童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特殊儿童教育质量的高低,目前,我国特殊特殊教师队伍还十分薄弱,应加强特殊教师队伍的建设。首先,在高等师范院校应增设特殊教育专业,扩大招生规模,从而,向特殊学校输送专门的高素质教师,提高教师队伍的质量;其次,在普通学校增设特殊班或扩大规模招收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并且,组织专门的培训,提高教师有关特殊教育方面的技能;再次,要提高特教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以保障特教教师队伍的持续发展和壮大,从而为特殊儿童教育提供更加稳定的师资保障。(四)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目前,我国只是在相关的法规中涉及到特殊儿童的条目,尚未有专门的关于特殊儿童的法律法规。多层次的特殊儿童保护法律体系可以确保法律法规更具有操作性,以保障特殊儿童的基本权利。我国应尽快完善有关特殊儿童教育的法律体系,确保特殊儿童教育有法可依,提高特殊儿童及家长的维权意识和法律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近年来,我国特殊儿童教育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我国特殊儿童教育起步晚、发展慢,特殊儿童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想使特殊儿童健康、良好的成长,不仅需要国家的支持,还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只有在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努力下,才能为特殊儿童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作者:刘云廷单位: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对特殊儿童的教育方法篇2

关键词 特殊教育需要儿童 校车 保障

分类号 G769

在美国城市化进程中,随着学校人数规模的扩大、人口日趋多样化,不同种族、经济和社会背景的学生给学校带来社会、文化和语言问题,这些变化使得学校在满足特殊教育需要儿童需求方面承担越来越大的责任。作为特殊教育一部分的学校交通系统如何满足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上下学需求,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为了给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提供校车服务,美国1973年颁布的《康复法案》(the Rehabilitation Act)中提及为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提供校车服务,此后在联邦法律层面对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校车问题关注越来越多,联邦法律一直在不断完善,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校车服务获得迅速发展。2004年《残疾人教育法》(the Indi―viduals with Disabihties Education Act of 2004)颁布后,基本形成一个完善的校车保障机制。在这个机制中,联邦政府负责制定法律,州和学区根据实际情况,在联邦法律的框架下制定相关的校车政策予以保障。

1 美国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校车的法律保障

特殊教育是指“为满足身体残疾儿童的特殊需要而专门设计的教育”。在提供特殊教育时,校车服务是相关服务之一。美国对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校车管理有详细的法律规定。其中,涉及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校车保障的联邦法律主要有:《康复法案》、《公法94―142》(Publk:Law 94―142)、《美国残疾人法案》(the American With Disabilities Act)和《残疾人教育法》。

《康复法案》规定公立学校需为所有残疾儿童提供教育及相关服务,包括校车服务,法案具体涉及到校车的规定是:学区为残疾儿童提供的校车服务必须与普通儿童的校车相同。《公法94―142》,即《所有残疾儿童教育法》(the Education of All Handicapped Children Act),规定特殊教育需要儿童交通服务作为特殊教育的服务,其服务内容包括:(1)上下学的交通服务,以及学校间的交通服务;(2)在学校里或学校建筑物周围的交通服务;(3)为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提供特殊设备,例如,特制或改造的校车,升降梯,供轮椅上下的坡面等。

《美国残疾人法案》中对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校车保障的规定,延续了《公法94―142》中的要求,即公立学校要“为残疾儿童提供非学术服务、课外服务和活动,以便残疾儿童可以与普通儿童在这些服务上享有同等机会”,在这一规定的框架下,《1990年美国残疾人法案》把特殊教育需要儿童交通纳入“非学术服务”中,强调尽最大可能把特殊教育需要儿童与普通儿童融合在一起。

《残疾人教育法》是对《公法94―142》的修订,这部法律更详细规定交通部门官员的职责,例如,为不同年龄的特殊教育需要儿童设置不同的安全保护装置;对行车过程进行监管;增加对相关服务人员的培训等。根据《残疾人教育法》的规定,特殊教育需要儿童须是具有一定特征的儿童,具体的分类是:孤独症儿童、聋一盲儿童、聋儿童、听力障碍儿童、智力障碍儿童、多重残疾儿童、肢体障碍儿童、言语语言障碍儿童、情绪障碍儿童、特殊学习障碍儿童、创伤性脑损伤儿童、视力障碍儿童、发育迟缓儿童、其他健康障碍儿童。

综上,联邦政府制定的这四部法律不仅从法律上保障了特殊教育需要儿童与普通儿童享有同等服务的权益,而且充分顾及到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特殊需求。这些法律也随时修订,不断完善校车的相关规定。

2 美国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校车的政策保障

2.1州的政策保障

各州制定政策具体规定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校车服务,如:伊利诺伊州出台的《特殊教育需要儿童交通》(Special Needs Student Transportation),阐述了特殊教育需要儿童分类、特殊教育需要儿童乘坐校车所需提供的服务、合理设计路线、严格控制行车时间,以及在校车上如何处理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紧急状况;科罗拉多州的《科罗拉多州学生交通――残疾儿童手册》(Colorado Student Transportation Disabilities Manual),规定特殊教育需要儿童乘坐校车所需设备、校车路线、司机培训、司机职责以及各种特殊教育需要儿童乘坐校车时可能需要的服务。从州政策来看,各州都充分考虑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特殊性,在保障特殊教育需要儿童乘车需求的同时,还考虑他们乘车的便捷性,保障了特殊教育需要儿童乘车时的安全,使得校车的安全性是私家车的40倍。为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提供校车服务成为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福利之一。

2.2学区的保障政策

各州的学区根据自身的实际,制定区域性政策。以德克萨斯州的科尔普斯・克里斯蒂独立学区(Corpus Christi Independent School District)为例,其官方文件《特殊需要交通的家长,监护人手册》(Special Needs Trans-pertation Parent/Guardian Handbook)明确提出,该学区不以种族、民族、肤色、性别、残疾与否对儿童区别对待,为所有儿童提供校车服务。这保证了特殊教育需要儿童与普通儿童享有同等的乘车权利,促进了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权益。

3 美国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校车的运作保障

特殊教育需要儿童乘坐校车是联邦法律赋予的权利,各州和学区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实施运作,以保障特殊教育需要儿童享有的校车服务权利和乘坐校车的安全。校车的运作机制是由多方要素组成,包括:家长/监护人、学生、司机和助理人员、学校、特殊教育办公室、特殊教育需要儿童交通服务部门。校车的运行依靠各方相互沟通与合作,成员之间的分工十分明确,他们各尽其责。

3.1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校车相关人员的责任

3.1.1家长/监护人

家长/监护人的主要职责包括:(1)协助学校及时提交交通服务表,如果信息提供不及时或信息有误,会导致交通服务的推迟;(2)需向学校行政人员、校车司机、助理人员说明可能影响儿童安全与健康的药物和行为;(3)如果应急下车地点和备用下车地点发生改变,要及时告知学校新的地址,家庭住址发生改变时,要及时告知学校行政人员,如需安排新的校车,将会在3到5个工作日内安排好新的校车线路,或安排途经新地址的已有校车,原有的接送时间也会发生改变,确保指定接送儿童的人员每天按时接送儿童,接送人员或接送地点(包括备用下车地点)发生了改变,要向学校和交通部门提交书面申请;(4)保证儿童每天按时到达校车站点;(5)如有必要,需协助司机和助理人员帮助儿童上下车;(6)没有司机的允许,家长不能上校车。

3.1.2司机和助理人员

司机是保障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校车安全的关键,为了校车安全,司机主要做到:告知家长,监护人校车编号以及接送儿童的时间;按时接送儿童上下学;严格遵守校车时刻表的时间安排,即使提前到达站点,也须等到校车时刻表上规定的出发时间才可离开该站点;保证行车安全;只在指定站点让儿童下车;制定紧急疏散计划;妥善保管学生名单,以便在事故中供医务人员使用;在紧急事件中,高效地组织儿童撤离校车。

助理人员是校车上直接接触儿童的人员,作为司机的助手,他们有自己的职责:助理人员在校车上的座位要位于恰当的位置,以便照顾到每个学生;帮助行动不便的学生安全上下车,并根据每个学生的需求妥善安置他们使用的辅助设备;看管残疾学生使用的导盲犬、导听犬,或者为其他残疾者提供帮助的服务动物;发生紧急情况时,协助司机帮助儿童撤离校车。另外,为了更好地服务特殊教育需要儿童,司机和助理人员也要接受交通部门关于急救措施和安全驾驶方面的培训,他们需要了解每位乘车儿童的残疾状况,并且能提供正确的急救措施或心肺复苏术。

3.1.3学校

学校在保障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校车安全方面肩负重要职责:学校需要向校车服务部门及时准确地提供学生的交通申请,如有变化,要及时更新;校车时刻表一旦有变化,及时通知家长,监护人;如果学生上下车需要有人协助,学校应提供相关服务;学生不是正常乘坐早晚校车上下学,或放学后用其他方式回家,学校应向校车服务部门说明情况。

3.1.4特殊教育办公室

特殊教育办公室在校车运行保障中,主要担任的职责是:当有关特殊教育政策和程序上的一些变化可能会影响到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校车服务时,特殊教育办公室需负责通知校车服务部门有哪些变化,同时,需确保学校在指定的时间内向校车服务部门提交每年的交通申请。

3.1.5特殊教育需要儿童交通服务部门

特殊教育需要儿童交通服务部门的责任是:给每个符合标准的儿童安排校车线路;向家长/监护人、学校行政人员、司机、助理人员和社区居民说明特殊教育需要儿童交通服务的重要性;制定安全、合理、高效的校车路线和时间表;为司机和助理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在学区的政策框架内,制定和完善交通规则;确保每辆校车都遵守联邦、州及地方的法律法规;确保校车上的轮椅固定装置达到联邦标准。

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校车安全不仅要依靠以上各方相互协调、配合,还需要儿童与上述各方合作,例如,儿童乘坐校车时要遵守司机和助理人员制定的规则,尊重校车上其他学生和人员的权利,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等待校车。

3.2特殊教育需要儿童乘坐校车的程序

特殊教育需要儿童交通服务部门制定了常规程序,以便为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提供安全、高效的交通服务。交通服务部门接到家长,监护人的特殊请求时,有权决定是否满足他们的要求,同意与否主要需考虑整个校车的儿童安全问题。

3.2.1接送事项

第一,路边到路边服务(curb―to―curb service)。在大多数情况下为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提供的是路边到路边的交通服务。路边到路边服务意味着校车在学生家或日托中心门口接送学生。接送地点个别时候可能需要学生过马路,如条件允许,司机或助理人员会带领儿童过马路。碰到儿童家或日托中心门口的路面状况不太好的情况下(比如死胡同、路面过窄),这时的接送地点会选择在更安全的地点。无论何种情况,都会选择距离儿童家或日托中心近的地点接送学生。

第二,接送时间。开学初接送学生的时间是交通服务部门根据多种情况估算的。时刻表会根据实际情况而变化,校车司机或交通服务部门会在改动时刻表之前通知家长。时刻表是根据每所学校的上下学时间制定的,以保障校车有效运营。司机在一个站点等待不能超过三分钟,否则校车的延误会影响到沿途其他儿童的乘车时间。

第三,备用下车地点(alternate drop―off)。司机只能在学校或指定的地点让学生下车。如果在学校之外的指定地点没有指定人员接学生,则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司机将把学生带到交通申请表上注明的备用下车地点;在备用地点还无人接学生,或者交通申请表中没有写明备用下车地点,司机可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至少再遣送小学生两次、中学生一次到指定地点或备用下车地点;在此期间家长/监护人尚未与司机联系,学生会被送到校车停车场;家长如果还没在指定时间内来停车场接学生,学校会把学生交给警察局照看。

3.2.2上下车事项

校车到达接送地点时,司机或助理人员会帮助学生上下车。在特殊情况下,家长/监护人可以帮助自己的孩子上下车,并且只能帮助自己的孩子。家长/监护人最好向司机或助理人员提供关于安全帮助学生上下车的信息。校车到学校时,为了使学生更便捷地上下车,学校工作人员会协助学生上下车。在上下车过程中,学校工作人员会注意到每个儿童的安全。

3.2.3学生行为事项

学生的任何不安全行为都会及时上报给学校行政人员。如果校车上学生的行为对其他人产生潜在的危险,司机就会立即给交通服务部门打电话求助。学生行为一旦对他人构成严重的威胁,司机会立刻报警求助,随后给交通服务部门打电话汇报校车所在位置,并说明具体情况。

3.2.4应急措施

为了自如应对紧急状态,所有学生每学年都要参加司机或助理人员组织的撤离校车演练,每个学生需要了解在校车行驶过程中遇到突发事件,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司机和助理人员有义务确保每个儿童了解在紧急状况下应如何撤离校车。学生也要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可使用应急门。

在真正发生紧急事件时,司机需立即向交通服务部门报告事故地点,并寻求指导。根据时间和事故类型,司机会在疏散学生之前向交通服务部门汇报情况,交通服务部门需了解发生了什么事故及事故地点。如遇特别紧急的情况,司机可报警求助。交通服务部门会向乘车儿童家长/监护人和学校行政人员告知事故的具体情况。

如遇突发事件,司机和助理人员需保持冷静,给乘车儿童明确的指示,并指导儿童撤离校车。先要观察校车所处的环境、位置以及有无烟雾、燃料泄漏。一旦发现校车所处的位置不安全或车内有烟、火、燃料泄漏等问题,就要立即组织儿童撤离校车。

撤离校车的大致步骤是:司机或助理人员帮助儿童松开或剪断安全带,以便让儿童离开座位;对于坐在轮椅上的儿童,则先把儿童转移到安全地点,时间允许的话,再从车内拿出轮椅;迅速选择使用适合的应急出口(儿童使用的辅助设备可能会不能通过离儿童最近的出口);把儿童带到离校车至少100英尺的地方;拿出的轮椅如尚未损害,还适合乘坐的话,司机或助理人员再帮助儿童坐上轮椅。

但该机制目前遇到的问题是,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具体人数难以估计,每个部门的统计数字不一致,这为开展有针对性的校车服务带来难度。以坐轮椅儿童乘坐校车人数为例。在2011年,美国国家层面尚无法准确获得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数据。因为美国教育部的数据表明,约有13.8%特殊教育需要儿童乘坐校车。而来自美国汽车舰队的数据约为15%。但根据美国残疾人的14种分类来看,有三种儿童――肢体残疾儿童、多重残疾儿童、发育迟缓儿童――需要乘坐校车。汽车舰队的数据显示特殊教育需要儿童中约10%属于这三类,但在这三类中只有1.5%乘坐校车。因此,美国大概有300,000乘坐轮椅的儿童乘校车上下学。没有具体的数据,就无法在校车上安装轮椅的特定设备,数据不精确变成为坐轮椅儿童提供校车服务的一个障碍。

在涉及乘坐轮椅儿童的校车保障政策和他们乘车所需设备方面,联邦政府没有强制性规定,致使各州、乃至州内不同城市,在这一方面都有不同的要求,这导致交通事故发生时,乘坐轮椅儿童受伤的几率增加。据2008年的统计数据,如果合格的技术人员正确安装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校车的座椅,校车死亡人数会大大减少。目前这一问题已受到重视,有学者就乘坐轮椅儿童的校车安全规则进行探讨,如对家长在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校车安全方面的作用,以及对固定轮椅装置是三点固定还是四点固定进行了比较。但是,统一标准并非易事,这需要乘坐轮椅儿童的家长、医生以及交通专业人士共同探讨解决。

4 结论与启示

美国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校车保障越来越受到关注,其相关法律与政策健全,运行得到保障,已形成比较合理的校车保障机制。美国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校车保障机制能够为我国城镇化中校车发展提供一定启示。

4.1建立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校车法律

美国联邦通过制定《康复法案》、《残疾人教育法》等法律,保障了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校车服务。而在我国大多学校,特殊教育需要儿童处于被边缘地位,他们的需求不能得到社会和学校的认同。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校车还处于发展阶段,校车相关法律尚不完善。为此,我国应加大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校车的立法力度,健全我国的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校车的法律,做到有法可依。依靠法制保障对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提供校车服务,从法律层面保障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校车权利。

4.2制定完善的校车区域政策

美国在联邦法律的范围内,由各州和学区根据实际制定区域政策,统筹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校车的运行。我国地域广阔,每个地区之间的差异性较大。为此,应当建立区域性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校车政策,包括规定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特殊需求、校车路线、行车时间、司机培训、财政投入、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特殊设备、安全保护装置以及相关部门的责任等。加大不同地区间校车政策统筹,开拓相互协调,相互补充,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局面,从政策层面保障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权益。

4.3建立良好的校车运行保障

在实施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校车服务时,充分考虑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特殊性,制定合理的乘车程序。针对不同情况,例如行动不便儿童、视力障碍儿童、失聪儿童及其他身体障碍儿童,配备轮椅、导盲犬、导听犬等服务设备和动物,在安全地点接送儿童,在校车停靠点与地面接触地方,放置铁板,保障行动不便的儿童上下校车。还要注意校车应急处理措施的模拟训练,一旦遇到意外事故,司机、助理人员和学生能机智应对紧急事件。从实施角度保障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校车的安全运行。

4.4明确校车相关人员的责任

美国在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校车供应中,家长、司机、学校、特殊教育办公室、交通部门等都有明确的分工与责任。为此,我们在校车运作过程中,需要各方相互配合、彼此合作。要做到学校了解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具体情况。家长要按时接送学生,及时与学校沟通。政府要制定符合各地实际的校车政策,交通部门要制定安全的行车路线。同时加强对司机与助理人员的培训,使司机等人员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一旦发生意外可在第一时间帮助儿童。

对特殊儿童的教育方法篇3

关键词:中国;特殊教育;立法;现状;建议

教育的平等权是公民享受权利的基石,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保障。“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现代代建设中,对弱势群体权利的关注,已逐渐成为社会和学者们关注的热点。如何来维系和推动特殊群体的教育日益成为人们思忖的话题。从现实情况来看,发展特殊教育事业,确保残疾人受教育权的享有和实现,离不开法律的保障和支撑。客观上说,对特殊教育立法的构建与推介则决定着我国特殊教育的成败。特殊教育立法过程中仍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进行修正与适度调整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1.我国特殊教育立法的发展历程

1.1概念的界定

特殊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特殊教育是指正常儿童之外的所有儿童的教育,即超常(天才)、低常(智力落后)、有品德缺陷(问题儿童)、器官缺陷(盲、聋、肢残)、儿童精神病和病弱等各种儿童的教育。狭义的特殊教育也即传统意义上的特殊教育,指的是残疾人的教育,即盲聋、弱智、致残等残疾儿童的教育。现在,特殊教育的对象逐步扩大到脑瘫、自闭症、严重情绪障碍、言语和语言障碍等类型的儿童。近年来其他类型的有特殊需要的儿童也包含进来:贫困家庭子女、女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农村留守儿童、孤残儿童、寄养儿童、流浪儿童、服刑人员儿童、有罪错的儿童,以及边远落后地区儿童、少数民族儿童等。①本文所指的特殊教育是残疾人教育。

1.2我国特殊教育立法的发展历程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公布的《关于学校改革的决定》中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设立聋哑、失明等各种学校,对生理上有缺陷的儿童、青年和成人施以教育。”把特殊教育事业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使特殊教育为社会所关注。然而,由于特殊时期,我国的特殊教育一直处于缓慢发展状态。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教育事业进入全新的发展时期,法制建设也进入一个划时代的阶段。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为盲、聋哑和弱智儿童、少年举办特殊教育学校和班级”。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对残疾人教育方面提出相关规定,从办学渠道、办学方式、师资等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第一次在法律中明确提出残疾人有受教育的权利。1994年国务院颁发我国第一部有关残疾人的专项行政法规——《残疾人教育条例》,提出残疾人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规定残疾人职业教育除由残疾人教育机构实施外,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接纳残疾学生。2006年,新《义务教育法》中提出为了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新法采取多种措施保障适龄儿童平等地接受义务教育,比如说,“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特殊教育学校(班)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应当高于普通学校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和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2.我国特殊教育立法的现状思考

从我国教育发展历史来看,特殊教育的研究取得成果是可以肯定的。然而,与国外许多国家的特殊教育相比,我国对于特殊教育的立法尚存在诸多问题。

2.1特殊教育立法观念落后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特殊教育的不断发展,特殊教育的对象范围不断扩大。立法应带有一定的前瞻性,对未来有所预见,以便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而我国现存的特殊教育立法在观念上明显滞后于特殊教育的发展和现实需要。诸如部分发达国家已把特殊教育对象除残疾人外,扩大到超常儿童、情绪儿童、学习障碍儿童等,而我国现行的特殊教育立法则将教育对象限定为盲、聋、智障等残疾人。

2.2特殊教育法律层次较低

刘春玲、江琴娣在其专著中对我国现有的特殊教育法律体系进行了梳理和内容解读,将我国涉及特殊教育的法律法规概括为如下5个层次:宪法、教育法律、教育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②从构成的层次可以看出,我国特殊教育已形成一个初具规模的纵横交错的法律体系。但是,在我国特殊教育法律体系中,虽然有保障特殊教育对象的权利的法律条文和法规,但它尚未完备。现行的特殊教育的法律法规只有一部属于教育行政法规的《残疾人教育条例》,而应该比《条例》先出台的和各大教育部门法相并列的独立的《特殊教育法》却迟迟不见其身影,可见我国特殊教育立法层次比较低。

2.3特殊教育法律缺乏操作性

我国现行特殊教育法律法规原则性表述过多,缺乏操作性。如国务院于1994年制定并颁布的《残疾人教育条例》中关于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的仅三条:第十条规定了残疾儿童机构;第十一条规定了残疾幼儿的教育应当与保育、康复结合实施;第十二条规定卫生保健机构、学前教育机构和家庭应注意早期发展、早期康复和早期教育。此外在其他法律法规中再没有关于残疾幼儿学前教育的规定。这样的规定显然只是停留在宏观层面,难于操作,使特殊教育对象的受教育权难以得到实质性保障。

2.4特殊教育法律救济制度不健全

众所周知,虽然我国已步入依法治国国家的行列,但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国家的法律还是有不健全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偏远山区的孩子的受教育权都受到了影响。当然,更不用说是残弱儿童了。他们的受教育权同样受到影响,这其中有很大原因是由于法律对残疾人的救济制度不健全造成的,没有独立的特殊教育法律救济制度。

对特殊儿童的教育方法篇4

一、问题的提出

对特殊儿童而言,在一所对象来源单一,且以隔离、分类为特征的特殊学校里,对他们的社会融合是不利的。我国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推行的“随班就读”是一种实用主义的特殊教育模式,但在我国教育界却并未得到较好的推广。在一些人心目中,教师的主要时间和精力应在普通学生身上,普通学校里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常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主动或被动地受到隔离和排斥等不公平的教育待遇。文章研究的问题:当前我国教育体制、社会文化与社会网络三个维度如何排斥特殊儿童接受教育?特殊儿童、普通学校、主流社会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如何?社会工作如何介入来降低特殊儿童教育过程中的社会排斥?

二、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

(一)研究方法

本文以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为主,以文献法为辅,进行质化分析和研究。笔者选取X机构6名社会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深入了解儿童在学校的具体情况,以及寄养家长、学校老师的评价。笔者查阅与特殊儿童教育、社会排斥理论、增能理论、社会融合理论等相关文献,对本文的研究设计与内容富有启发性。

(二)研究分析框架

基于社会排斥视角,本文认为教育体制、社会文化与社会网络三个排斥维度是导致特殊儿童教育被排斥、被边缘化的机制和过程。当教育体制不健全时,社会建构起一种忽视特殊儿童教育需求的文化,许多特殊儿童被排斥于社会普通教育计划之外。特殊儿童受到主流社会的排挤,日益成为孤独、无援的弱势群体,他们受教育的权利被排斥与剥夺。随着这种文化内化在社会大众的意识形态里,从而产生更加持久与深远的影响(见图1)。从图1可知,特殊儿童教育被排斥和普通学校排斥、主流社会排斥三者之间构成研究的互动框架,其中教育体制、社会文化与社会网络三个排斥维度是特殊儿童教育社会排斥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排斥系统中,普通学校、主流社会是主体,特殊儿童是客体,他们之间社会需求的出发点不同,在彼此互动关系中产生排斥与被排斥,与影响因素一起形成一个复杂的循环怪圈,共同影响着特殊儿童接受教育。

三、特殊儿童的基本情况暨三个排斥维度的分析

(一)个案基本介绍

儿童A:男,9岁,两性畸形术后,被遗弃时约18天大,入院至今由X机构监护抚养。儿童B:男,8岁,地中海贫血,被遗弃时约10个月大,入院后由X机构监护抚养。6岁时家庭寄养,目前就读小学二年级。儿童C:女,8岁,精神发育迟滞,被遗弃时约5个月大,入院后由X机构监护抚养。6岁时家庭寄养,目前就读小学二年级。儿童D:男,9岁,语言障碍,被遗弃时约5岁大,入院后由X机构监护抚养。5岁时家庭寄养,目前就读小学三年级。儿童E:男,8岁,先天性唇腭裂术后、先天性指趾畸形术后,被遗弃时约12天大,入院后由X机构监护抚养。4岁时家庭寄养,目前就读小学二年级。儿童F:女,10岁,脊柱侧弯术后,被遗弃时约7个月大,入院后由X机构监护抚养。3岁时家庭寄养,目前就读小学三年级。

(二)特殊儿童教育的问题暨三个排斥维度的分析本文尝试通过“社会排斥互动框架”,分别从教育体制、社会文化、社会网络三个排斥维度探讨特殊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这三个排斥维度对特殊儿童教育的影响与作用。

1.教育体制排斥及其引发的问题我国制定的《义务教育法》、《残疾人教育条例》都规定普通学校不可拒绝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然而,X机构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适龄儿童却常被排斥在外。经多次协商无效,X机构将情况如实反映到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某普通学校迫于来自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压力,为X机构申请就读的适龄儿童专设了入学面试,经校长面试合格方可入学。一般情况下面试通过率不高,直接影响X机构儿童随班就读率。学校不愿意接收,校长的面试很严格,孩子当时没达到入学标准,X机构尝试了好多方法,学校才给临时安排就读。(寄养家长1)我们是普通学校,老师都没有参加过特殊教育的相关培训,学校里也没有设置适合特殊儿童的课程。(学校老师1)一个班级只能有2个左右的特殊儿童,不然这个班级会很难管理。很多授课老师都不会对他们提什么学习要求。(学校老师2)当前教育体制的各种政策、制度都致力于保障特殊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但是政策执行过程却有太多的不尽如人意,导致特殊儿童接受教育的不平等,形成了教育体制对特殊儿童的结构性社会排斥。

2.社会文化排斥及其引发的问题特殊儿童可能外观有小缺陷,或说话不太清晰,或行为有些偏差,或入学就读时年龄偏大,这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排斥,甚至被歧视。社会上的家长担心特殊儿童会影响他们孩子的成长,他们会向自己的孩子灌输一些对特殊儿童有偏见的思想,给特殊儿童贴上“另类标签”,心理上产生无形的隔阂。于是,正常儿童有意或无意与特殊儿童保持距离,拒绝和特殊儿童一起玩耍、交友,形成了正常儿童与特殊儿童的摩擦性互动。老师和同学们都不喜欢我,他们都不跟我一起玩,我在学校没有伙伴;每次寄养妈妈送我来上学,我总想着能回家。(儿童D)他喜欢一个人待在角落里不说话,不知道他在想什么。我面对全班的同学,真顾不上他,找不到合适的方法帮他。(儿童D的老师)老师总说我不懂事,同学也不喜欢我。上课的时候老师讲得很快,我听不懂。每当我做错事时,老师就会批评我,说我这不好那也不好。(儿童E)他就是一个捣蛋的学生,不管走到哪,谁都不会喜欢。学习不好,性格不好,什么都不懂,可以不来学校了。(儿童E的老师)普通学校排斥特殊儿童,孩子很容易受到歧视。本来还只是肢体上的残疾,到了学校连心理都出问题了,变得自卑、胆小。(寄养家长2)在当前社会精英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学校老师教学任务繁重,没有时间和精力为特殊儿童提供个别辅导,更何况他们都没有特殊教育背景或接受过特殊教育培训,他们感觉难以胜任特殊儿童的教育工作,难免会对特殊儿童表现出“视而不见”、“漠不关心”。

3.社会网络排斥及其引发的问题本文的社会网络是指特殊儿童的社会交往与支持网络。当前教育环境缺乏盲道、扶手等无障碍设施,无形中体现以强势群体的意志为主导,导致弱势群体资源分配上的边缘化。学校的人文环境也不容乐观,正常儿童对特殊儿童避而远之,对特殊儿童持有愚弄、歧视的心态,老师时常对他们视而不见。长此以往,特殊儿童被排斥于正常儿童群体之外,几乎不与正常儿童往来,而是将自己的社会关系和群体情感投向同类群体,形成一个不断萎缩的社会关系网。同学会骂我是狗屎,有时几个同学围攻打我。每次老师总是批评我,都说是我的错。在学校里我只和几个也是X机构的孩子一起玩。(儿童B)他在学校不遵守纪律,扰乱课堂纪律,经常被学生家长投诉,没有孩子愿意和他一起玩。(儿童B的老师)老师不喜欢我,她觉得我什么都做不好。我在学校过得不开心,没有伙伴,感觉大家都离得远远的。(儿童C)她在学校里很少跟别人接触,偶尔也就是和X机构的其他孩子玩,平时班级的活动她很少参加。(儿童C的老师)我寄养X机构的儿童好些年,家人支持我做这份爱心工作,但周围其他人都不理解,社交范围缩小了许多。(寄养家长3)学校的老师没有接受过特殊教育,真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普教老师根本就无法为他们提供个别辅导。(学校老师3)社会排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排斥可以是单向的,也可以是双向的。单向的排斥是社会主流教育剥夺了特殊儿童受教育的权益,让他们自我价值无法得到体现,极易形成持久的多重劣势;双向的排斥是特殊儿童受到社会主流教育的排斥,产生了被剥夺感、被边缘化,长期以来他们也会排斥普通学校的老师、同学,有的还会选择离开学校。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即使他们走出了学校,同样面临着对社会的不信任与排斥,甚至延伸到敌视社会的心理。#p#分页标题#e#

四、社会工作对特殊儿童教育的介入

前文笔者深入分析三个排斥维度对特殊儿童教育的影响与作用,现进一步讨论社会工作介入特殊儿童教育的可行性,分析社会工作介入的途径与方法,探析特殊儿童在社会工作介入中如何实现增能,降低社会排斥,改善社会融合。

(一)社会工作介入的可行性分析

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本身就体现了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与理念,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满足特殊儿童发展的原则,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是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社会工作强调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价值观,认为特殊儿童有获得资源以解决问题并发展潜能的权利,强调从生态系统的视角来建立一个评量和介入的交互框架,以满足其需要并促使他们与环境达成和谐。

(二)特殊儿童在社会工作介入中的增能

1.社会工作介入的途径X机构的特殊儿童中多数是残疾儿童,社会工作者根据特殊儿童的服务需求,立足于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与方法开展社工介入服务。

(1)特殊儿童的识别与评估特殊儿童是需要识别与评估的。X机构的哪些儿童应该就读特殊学校?哪些儿童可以到社会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他们是病理性问题多一些,还是适应性心理障碍多一些呢?此时,社工对儿童进行实地观察,每学年评估他们的生活环境、社会环境及其互动关系,提供儿童社会发展的资料,组织教育、医疗、康复、护理、心理、法律等跨多学科专业技术团队一起诊断与评估,如是轻度残疾儿童(轻度弱智、肢残或有心理障碍但生活能自理、不严重影响正常上课的学生)则依照融合教育理念安排到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社工在特殊儿童入学前先与学校联系,让学校了解特殊儿童的基本情况,促使学校能够尝试接纳一些轻度残疾但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儿童随班就读。

(2)特殊儿童寄养家长的有效支持特殊儿童情绪、情感和态度会有不同变化,寄养家长作为模拟父母承受着更多的压力,这是没有养育过特殊儿童的父母难以想象的。社工根据寄养家长的需求提供个别化的家庭支持,比如情绪支持、咨询服务、知识培训等。当特殊儿童向寄养家长倾诉因某种残疾所造成的情感困扰“我不想出去,没人陪我玩”,“为什么我长得和其他孩子不一样”,此时寄养家长的回应至关重要,对特殊儿童的自我意识和感觉具有很大的影响,积极的态度可以帮助他们变得积极、自信去迎接挑战,消极的态度则会使他们变得退缩、孤僻。所以寄养家长积极地回应与交流有助于特殊儿童提高交往接纳能力。与此同时,社工开展一些寄养家长的小组活动,让他们在互动中分享经验,获得必要的非正式支持。

(3)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权利维护社工作为特殊儿童代言人走访X机构所在地的教育部门和学校,积极为特殊儿童争取义务教育的权利。X机构儿童以计划外招生的方式分散安置附近学区内的不同学校不同班级。如有的学校不愿接收,所在地的教育部门采取软硬兼施的方法,以政策制度为主,以鼓励支持为辅。社工作为特殊儿童权利的代言人,与学校协商、组织专家为特殊儿童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加强学校老师对特殊儿童的了解与沟通,消减在文化上的排斥。让学校老师意识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兴趣和能力,正常儿童之间的学习能力各不同,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自然存在差距。与此同时,社工制定一些帮助特殊儿童增强能力的活动计划,必要时为特殊儿童提供个案跟进服务。

(4)特殊儿童的社会支持体系建立社工通过沟通、法律维权等渠道,帮助特殊儿童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本。社工与寄养家长进行积极的沟通,实行家长会、个别化教育计划会、家庭记录、儿童成长报告等。寄养家长不但将日常生活技能传授给特殊儿童,而且以家庭为基础的学业技能辅导,补充课题教学的内容。社工与学校进行有效的沟通,改善特殊儿童学习的环境,根据特殊儿童需求设置无障碍通道,为特殊儿童提供合作性、个别化的教学策略。对于老师在特殊儿童融合教育过程中缺乏的相关知识,社工提供所需的咨询服务与支持,必要时协调社会资源为老师开展培训与指导。社工与社区进行良好的沟通,开展一些社区宣传教育活动,推行有意义的特殊儿童教育项目,动员社区资源帮助更多的特殊儿童。

2.特殊儿童增能的实现根据儿童A的具体情况,社工从个体与环境方面分析儿童A在校面临的困境,并采取相应的介入策略。为了改善儿童A的情绪管理能力,社工尝试通过生活中的模拟场景、行为预演的方式,帮助儿童A澄清脾气暴躁的原因,与儿童A分享调节情绪的方法。效果评估时儿童A的情况有了良好的改变,社工将儿童A的积极变化告诉学校,但学校并未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儿童A的进步,坚决不再让其返回学校随班就读。社工向相关教育部门反映实际情况,依法维护儿童A接受义务教育的基本权利。经多方协调,今年秋季学期儿童A有机会重新进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以前我在学校里表现不好,校长不让我去上学了,我只好回到这里上特教课。最近,我知道9月份可以出去读书,好开心。(儿童A)他以前被学校劝退,学校的校长怎么也不愿意再接收他入学。社工因此多次与教育部门沟通协调,也递交了相关的申请报告。(儿童A的老师)针对儿童B的具体情况,社工意识到儿童B在班里处于边缘地位,改变这种状况需要让老师和同学看到儿童B身上的优点,尝试接纳儿童B。社工主动与老师取得联系,告诉老师儿童B面临的主要困境,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介入策略,为儿童B提供心理疏导和情绪支持,争取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帮助。老师召开了以关爱为主题的班会,让班上的同学们和儿童B一起玩互动游戏,儿童B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重新返回课程。社工与老师一起为儿童B设立阶段性目标,引导儿童B遵守课堂纪律,学会与其他同学友好相处,其他同学也要学会尊重和接纳儿童B。

现在老师很少批评我了,还夸奖我进步了很多。同学们也愿意和我一起玩了,我也积极参加班级的活动。(儿童B)他现在基本上可以遵守课堂纪律,与同学们的相处渐渐好起来。他有一些什么想法,也会跟我沟通。(儿童B的老师)社工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儿童C在校面临的困境,并采取相应的介入策略。在会谈中,社工运用反映感受、角色扮演等技巧帮助儿童C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情绪反应。与此同时,社工向其老师提供儿童C社会的发展状况,让老师理解她学习能力存在的局限,也能让老师看到她乖巧可爱的另一面。老师开始意识到自己对儿童C是先入为主了,所以很多时候总是觉得她做得不好,经常批评儿童C,导致儿童C每次见到她都会很紧张,越紧张就会越做不好。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老师对儿童C的态度从排斥逐渐变为接纳,也适当照顾儿童C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的个别化需求。老师会对着我笑,她很少批评我。同学们也会邀请我一起做游戏。现在我喜欢去上学了,虽然我学知识还是有点慢,我会按时完成作业。(儿童C)如果其他同学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她都主动去帮忙,大家都挺喜欢她,也乐意跟她一起玩。(儿童C的老师)针对儿童D①的具体情况,社工与儿童D的老师一起探讨儿童D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的途径。老师了解儿童D的成长经历,在寄养家长的关爱与引导下,儿童D的性格渐渐开朗起来,已经不再像以前那么内向。寄养家长为儿童D提供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同时也希望老师在班级里能给儿童D多一些鼓励与支持,为儿童D营造良好的同伴互动与支持的环境。随后,儿童D的老师渐渐改变对儿童D的看法,鼓励其他孩子和儿童D一起玩,平时多参加班级活动。儿童D在大家的关心和鼓励下,性格逐渐开朗起来,会主动跟熟人打招呼,可以流利地与人说话,各方面表现都取得较大的进步。我喜欢去学校上学了,老师和同学们愿意和我说话了,有时还会和我一起玩,有一次老师还邀请我到讲台为同学们讲一个小故事呢。(儿童D)他的情况比以前好了许多,不再一个人躲在角落里,表达的能力也提高了许多。现在他愿意与别人交流,课堂上也会主动回答问题。(儿童D的老师)#p#分页标题#e#

针对儿童E的具体情况,社工与老师探讨班级里同学们反应的具体情况,呼吁同学们用爱心来接纳儿童E,做到不嘲笑、不歧视,让儿童E感觉到班级的温暖。社工针对儿童E的过于好动的行为问题进行个案辅导,了解儿童E在学校和寄养家庭的状况,共同探讨问题的症结,达成共识。社工运用优势视角的价值理念,正面关注并激励儿童E通过努力改善不良行为,强化良好行为。与此同时,社工也运用角色扮演的技巧帮助儿童E改善课堂行为,灵活设计课堂模拟情景,引导其分享换位的感觉与思考。社工及时向老师反馈儿童E的进步,与老师沟通适当改变以批评为主的教育方式。现在同学们不会给我取一些难听的名字,他们会和我一起玩,有时还一起写作业。我能认真听老师讲课,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儿童E)他比以前安静很多了,起码在课堂可以坐得住,每堂课也能认真听下来,作业也完成得比较好。他和同学们也渐渐有较好的相处。(儿童E的老师)社工运用同感、尊重的技巧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帮助儿童F②消除自卑,学会悦纳自己。

社工主动与儿童F的老师联系,告诉老师关于儿童F不想上学的想法以及原因,与老师沟通儿童F在融入学校中所呈现的问题,并寻找相应的解决途径。社工不定期与儿童F各位任课老师进行沟通,了解儿童F在班级里的具体表现,也希望各位任课老师能在课堂上多鼓励儿童F。与此同时,社工与老师一起鼓励儿童F与班里同学一起开展一些游戏活动,让他们在一起学习和玩耍,这能为儿童F融入班级创造良好的条件,积极引导班里同学一起来关心儿童F,真正做到用爱心来接纳儿童F。最近的考试我都拿了优,老师说我很棒,我开心了好几天啊。现在同学们会跟我玩,有时还会和我一起做游戏。(儿童F)她平时勤奋好学,成绩还不错,在班级里的成绩算是中上水平。我尽力帮助她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儿童F的老师)

五、结论

对特殊儿童的教育方法篇5

特殊教育存在问题法律政策学习兴趣中国近代意义上特殊教育的真正发展始于1874年,如今中国的特殊教育已有了130多年的历史。纵观这一百多年,从最初的不完善到现在的逐渐成熟,取得的成果令人兴奋,但特殊教育的发展现状也暴露出了许多不足,在特殊学生的教育上方式也存在问题。

一p特殊教育的理念与内涵

特殊教育学是一门针对身心上有缺陷,包括智力较低、身体残疾、心理疾病等特殊人群的教育学科。特殊人群中广大儿童的受教育问题更是为世人所关注,特殊教育儿童学因为面临的是特殊儿童群体,所以采用的方法必然要和传统的教育方法有所区别,它采用“育”与“爱”相结合的教育方法。“育”,从字面上看有养育的意思,特殊儿童大多数生活不能自理,从事特殊教育的老师在很多时候就要扮演“妈妈”这一角色,教会他们穿衣,说话,学习。“爱”,则蕴藏着人性之本,爱心。特殊儿童他们经常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弱,这时候就需要的是用耐心用爱心走进他们的生活,帮助他们成长。

二p我国特殊教育的现状

1.我国特殊教育的形式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特殊教育进入了迅速发展时期。1951年,总理签署了名为《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的文件,明确规定各级政府要积极创办设立盲人聋哑人特殊学校,关注残疾人的受教育问题,保障他们受教育的权利。1979年,北京市为智障儿童创办了特殊教育班级,聘请专业特殊教育老师针对儿童们的需求授课。1982年,我国第一次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要关爱残疾人的生活和关心他们的受教育情况。1989年,国家教育部颁发文件指出:特殊教育要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发展,一方面,要提高特殊教育的普及化程度,尤其重视其在经济较落后地区的发展;另一方面,加强开展特殊人群的中高等教育,逐步使其适应社会的发展。现如今,我国特殊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政府社会相配合,设立特殊教育专项经费,积极拓展实施特殊教育的地区,逐步形成较为完整的残疾人教育体系。

2.当今特殊教育面临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国家开放程度大大提高,人们对平等的追求更加显著,从而对残疾人生活的关注度也逐渐增加。目前,全国学龄残疾儿童近650万,但接受特殊教育的只有40万,而这40万儿童的受教育质量又急需提高。所以为提高特殊教育的发展质量,我们应努力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1)师资数量短缺,专业程度较低

教师是教育事业不断传承的重要保证,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素养,还应拥有优秀的品质品德。特殊儿童在身心上的缺陷,容易造成他们心灵感情上敏感脆弱,这就要求特殊教育教师在具备耐心爱心的同时,更要求他们要掌握科学专业的教育方法去引导特殊儿童。但是目前,特殊教育专业在全国高等院校的开设率很低,只有少数师范类高校设有本科专业。除此之外,社会环境造成了对特殊教育专业的偏见,就业选择有限,发展前景较差,使得从业人数远远无法满足特殊教育学校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了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

(2)学校教育资金匮乏

特殊教育学校一般是由国家政府一次性投资建设,由于教育资金有限,许多学校的教育环境并不适合儿童发展。尽管当今社会中热心人士积极捐款帮助学校的发展,但是投资大,几乎零回报的运作模式使得很多学校入不敷出,资金短缺使得学校的发展受到限制,规模小,硬件设施水平低,这在一方面造成了学校环境条件较差,教师薪资较低,也吸引不到专业的优秀的特殊教育教师。

对于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法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转变国人的观念与认识,给残疾儿童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在受教育机遇,工作机遇中,不应有先后之别,使全社会参与到特殊教育中;另一方面,加强法律政策的制定实施,增加教育资金的投入,完善特殊教育体制。

三p采用正确的方式教育特殊儿童

兴趣是儿童最好的老师,对某件事物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可以激发特殊儿童学习的欲望。在许多特殊儿童中,也许因身体残疾或者精神异常使得他们生活不能自理,但是他们却可以在其他方面(如心算,演唱,指挥等)具有很高的天赋。开发特殊儿童的潜能首先要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产生对知识渴求的情感,从而产生学习的动力。

1.用关爱的方式教育,用竞争的方法激发

特殊儿童的生活是艰难的,他们无法和正常儿童一样接受事物,他们的心理承受力有限,因此生活和学习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有可能对他们造成伤害。在教育特殊儿童时,我们应该秉承着耐心关爱的态度,慢慢地重复地教育他们,鼓励他们。特殊儿童也有孩子般天真可爱的性格,小小的竞争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奖品可以带给他们喜悦。

2.用不同的方法教育不同特点的学生。

特殊儿童在个体之间也存在差异,因人而异,从而因材施教,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在熟悉不同学生的特点后,充分认识到学生间的不同,正确地加以引导教育,使每个特殊儿童的天赋得以展现。

特殊教育的发展水平,是检验一个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条件,它是一个长期而又缓慢的过程。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还处在上升阶段,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正确认识并处理这些问题,才能使特殊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而在教育方式方面,应更加注重激发特殊儿童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潜在动力,调动了他们的兴趣,才能点燃他们求知的欲望。双管齐下共同努力,使特殊教育的发展日渐成熟。

参考文献:

[1]林永馨.特殊教育概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

[2]孟万全,刘玉娟.再论如何激发特殊儿童学习动机,特殊儿童学与教的心理学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

对特殊儿童的教育方法篇6

[关键词]特殊儿童;社会保障;照管;非政府组织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 ― 0086 ― 02

大法官Butler Sloss在《Cleveland需求报告》中陈述到,“儿童是人,不是物品”。同样,特殊儿童也是人,不仅仅是我们照管的对象,也是拥有自身权利和自身文化的社会行动者。满足特殊儿童的生理及情感需要,并为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自身事务及社会活动提供充分的社会保障,是一个文明社会应尽的责任。随着各国对《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接受,儿童权利已经得到普遍的认可,但特殊儿童有特殊的社会保障需要,该需要在正常社会系统中无法得到全部满足,因而从社会保障的角度讲,除了要满足保障对象的普遍需求外,还必须针对特殊儿童生存和发展面临的各种困境提出特殊制度安排与保障方案。

一、特殊儿童的年龄界定与范围

(一)关于儿童的年龄界定,目前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对儿童的年龄范围采用不同的划分标准,医学界是以0-14岁儿童作为儿科研究对象,而心理学领域则普遍认为0-12岁为儿童,在《联合国儿童权益保护公约》中,儿童指的是“18岁以下的任何人,除非对其适用之法律规定成年年龄低于18岁。” 不仅如此,各国国内立法也与联合国公约缺乏一致,如美国将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作为“儿童”,西方国家一般是指12周岁或14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我国《现代汉语词典》中“儿童”为“较幼小的未成年人”,而《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18周岁以下的人为未成年人。因此沿袭我国法律传统以及公众认知,建议以14周岁作为界定儿童的年龄上限。

(二)特殊儿童的范围,我国长期以来将特殊儿童狭义地理解为残疾儿童,目前广义的理解是“与正常儿童在各方面有显著差异的各类儿童”,差异可能表现在智力、感官、情绪、肢体、行为或言语等方面,由此可能使特殊儿童的范围扩展到天才儿童等颠覆我们认知的领域。

二、我国特殊儿童社会保障的现状与困境

(一)特殊儿童社会保障立法缺位。目前我国关于特殊儿童的专门法律、法规或规章尚未出台,相关社会保障主要由《残疾人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收养法》等法律以及民政部颁布的一系列行政规章构成,相关法律法规缺乏统一协调。与此对应,特殊儿童的行政管理权分散于民政部、教育部、妇联及司法等诸多部门,全国统管特殊儿童福利机构缺失。

(二)家庭抚养殊儿童医疗及教育保障严重不足。目前的社会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包括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以及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儿童只能依照户籍状况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或是新型农村医疗保险,而这样的普救型保障对于需要经常就医以及进行康复训练的残障儿童而言是远远不够的。残疾人联合会对残疾儿童及家庭给予一定的物质救济,也有北京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将一些儿童常见的致残疾病列入大病范畴给予救济,但毕竟病种有限,救济人群有限。教育方面,目前我国的特教学校主要针对部分感官障碍以及语言障碍的儿童展开,而多数轻度残疾、学习困难及天才儿童则面临教育困境,进入特教学校意味着儿童及其家庭将与主流社会脱离,而在普通学校又难以得到特别辅助,儿童常常受到挤压与歧视。

(三)机构抚养殊儿童福利机构设置及运行缺陷。 我国政府儿童福利机构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民政局管理的儿童福利院,包括独立儿童福利院、社会福利院中的儿童部、养老院中的儿童部,目前共约800余家,这些机构专门负责孤儿群体的国家养育。二是政府教育部门管理的特殊教育学校,约1000余所,主要为盲、聋哑、智力轻度残疾儿童提供基础教育以及技能培养。机构抚养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儿童福利机构保障水平不高。缺少专业的护理康复人员和教师;性别比例差距较大,忽略了男性在特殊儿童教育中的地位;同时,工作人员与被照顾特殊儿童比例偏低,目前我国福利机构工作人员与被照顾的儿童比例是1:5,而这一比例在社会保障充分的国家为1:1。

2.运行机制单一,传统的封闭式办院阻碍了其发展,孤残儿童主要以集体式院内照料为主,缺少流动交流,也忽略了儿童个性化的培养,造成情感世界的盲区,不能使这些孤残儿童融入社区而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对于一些有家庭的特殊儿童,比如自闭症儿童,尽管福利机构为特殊儿童提供各方面的康复治疗,但是受家庭经济状况以及传统思想的影响,家庭对于儿童的关注引导较少,未和福利机构形成良好的对接,导致特殊儿童的康复更为困难。

3.民间特殊儿童福利机构大量存在,但地位尴尬。大部分民间特殊儿童福利机构都由特殊儿童家长或社会爱心人士创建,但由于国家政策变化,国家没有像对待私立养老院那样鼓励民间资本进入,而是采取“不鼓励”“不取缔”“不监管”的态度,任其自生自灭。以秦皇岛山海关光明爱心之家为例,该机构由爱心人士个人创办,儿童宿舍、图书馆、教室、操场等硬件设施相对齐全,但设备陈旧;目前有学生130人,年龄从5岁到20岁不等,包括纯孤儿、贫困子女、服刑子女、买卖婚姻中的子女、遗弃儿童等;2男2女共4名生活老师;为解决资金问题,创办者另外创办私立龙腾学校,“以校养院”,但即使这样,各方面条件也与国家财政支持的儿童福利院差距甚远。一方面,由于缺乏国家资金投入与政策支持,这些民间机构资金来源非常单一,稳定性差,加之特殊儿童生活及医疗费用都较高,这些爱心小屋的生存可谓举步维艰。另一方面,这些机构也由此脱离了国家的管理监控视线,一旦这些儿童的权益受到侵害,国家基于社会公共管理的职责又不得不为此埋单。

三、特殊儿童社会保障的完善

(一)完善社会保障立法,规范特殊儿童社会福利体系。通过立法手段保护特殊儿童的权益,是现代社会保障立法的重要内容,特殊儿童的社会保障包括特殊儿童的机构照顾、家庭寄养、收养服务等,涉及社会福利机构、寄养家庭、收养者、社区等多方主体,直接关系流浪、孤儿、遗弃、残疾、受虐等特殊儿童的照管与保护,建议建立统一完善的特殊儿童福利法,为特殊儿童提供基本的、合理的、完备的社会保障。

(二)建立特殊儿童医疗救助保险制度。在我国民政部门统计的特殊儿童中,残障儿童占绝大多数,孩子的身体残疾及智力缺陷不但使家人陷入绝望与痛苦,也使家庭背负难以承受的经济压力。在美国,特殊儿童的医疗费用可以得到医疗救助保险的保障,该保险专门针对贫困人群设置,贫穷老年人、智力缺陷者、盲人等残疾人、单亲抚养的儿童及其父或母都能从中受益。建议我国能在实现基本医疗全覆盖的基础上,针对包括特殊儿童在内的弱势人群设置附加医疗救助保障,让更多的残障儿童家庭可以不用牺牲自尊获得治疗与康复的机会。

(三)完善特殊儿童的教育保障。面向特殊儿童开展的特殊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普及义务教育的实施,在教育面向每一个儿童的观念指引下,残疾儿童、学习困难儿童甚至是天才儿童的特殊教育需要逐渐显现。据美国教育部的统计,全美有10%的儿童正在接受特殊教育,特殊教育实施的范围以及质量,已成为国家教育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建议在普通学校中推行设置专门师资,针对学习生活能够自理、智力范围基本正常的特殊儿童开展帮衬教育,努力使更多的孩子在普通的教育环境中成长,培养他们成年后适应社会的能力,增强特殊群体与正常群体的融合。

(四)特殊儿童照管理论与实践。儿童照管理论与实践内容十分丰富,进入照管的评估、安置与联系、机构照管和寄养照管、收养与长久安置、离开照管与照管之后等,无不体现儿童社会保障的人文关怀与完整性。更为重要的是,照管理论几乎可以适用于虐待和忽视、残疾、流浪、孤儿等各种类型的特殊儿童法律保障。把特殊儿童带进照管系统,使其获得良好的健康照管并获得适合的学习机会与教育,不仅是特殊儿童的需要,也是文明社会应尽的责任。期望通过全面细致地考查英国儿童照管理论与实务,为完善我国特殊儿童福利制度吸取营养。

(五)鼓励非政府组织以及义工参与特殊儿童社会保障。目前的特殊儿童社会保障多以“国家福利”的形式表现,国家福利院包揽了孤儿的养、治、教、衣、食、住等所有方面,残疾人联合会可以为残疾儿童家庭提供一定的物质补助。但仅仅依靠国家来解决特殊儿童问题是不现实的,社会本身也有介入参与的愿望和能力,因噎废食只能使社会保障的发展陷入固化和僵局。 未来我国的特殊儿童社会保障,规范和鼓励义工尤其是大学生志愿者资源,并制定相关的奖励制度,如开具相关志愿服务手册,记录服务内容,有义工实践经验的大学生会被优先录用;应该允许营利性的非政府组织介入,允许政府向其购买服务,在政府主导下,联合儿童福利院、社会组织等多方面, 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整合各方面的有力资源,使特殊儿童的社会保障向多层次、多渠道、专业化方向发展。

〔参 考 文 献〕

〔1〕成海军.中国特殊儿童社会福利〔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

〔2〕〔英〕奈杰尔・托马斯.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照管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M〕.田国秀,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董保华,等.社会保障的法学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对特殊儿童的教育方法篇7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国务院就关于当前学前教育提出了若干意见。其中提到,“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是终身学习的开端,因此应将学前教育发展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在其发展过程中坚持公益性及普惠性,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保障每一个适龄儿童接受具有质量的基础学前教育[1]。”由此可见目前学前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然而在我国据统计目前残疾儿童数量大约在900万人(0~14岁儿童)其数量占儿童总数的2.66%,残疾儿童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数量随年龄增加而增多;(2)农村多于城市;(3)经济文化不发达地区多于经济文化发达地区;(4)教育条件普遍低于正常儿童;(5)家庭对其关注度少等。这样的现状就迫切要求将关于残疾儿童教育的相关政策落实到实处,紧抓主要矛盾,从学前教育开始做起,以学前体育为其一基点,更好的构建全纳教育体系。

1 特殊儿童学前体育教育现状

1.1 学前教育仍以慈善型教育为主

对于残疾儿童而言,仍无法像正常儿童一样行走在阳光下,由于自身的一些缺陷,使其在内心形成了高高的心墙,父母、家庭、社会的一些区别对待使他们幼小的心灵特别敏感,以至于躲避与外界交流,因此无法像正常儿童一样行走于阳关下。很多残疾儿童被父母放弃,福利院、孤儿院似乎成了他们一生的命运所在,而这就使慈善型教育占据教育的主导地位,教育变成了社会有钱人,有地位人给予的施舍和福利,在教育都无法得到充分保障的情况下,学前体育教育就成了天方夜谭的奢望。

1.2 权益型教育虽被普及但程度范围仍很小

我国颁布了《特殊教育法》等法律及文件,使特殊教育发展共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果实,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特殊教育虽取得了进步,但特殊儿童教育仍存在缺失,教育虽有政府法律保障,但是落实效果并未取得预期效果,权益型教育模式成为特殊教育的福音,但覆盖面小,效果明显差与普通教育,地区差异存在,城乡差异存在等系列问题在不断的提醒着权益性型教育的低普及程度。

1.3 融合体育教育模式虽被推广,但特殊体育教育模式仍占据主导地位

据调查统计,我国有部分特殊儿童在普通的幼儿园等教育机构接受学前教育,融合体育教育模式也在此得到推广,特殊儿童在配有特殊体育教育专业训练的教师、医务人员及心理辅导师等组成的专业人员教育下,教育康复工作专业性强,效果也更为理想

1.4 教育思想内化程度差

残疾儿童本身就是一个特殊群体,由于一些主客观原因,家庭及社会对他们的关注度相对较低,在大多数人心中总是会认为他们只要能够自理,基本生活能够得到保障就已经是非常不错的表现了,因此大多数人并未意识到特殊群体也应该要去接受教育,更不用说是学前体育教育了。从众多表现中可以清晰可见,特殊儿童学前体育教育思想并未形成固有观念,内化程度低。

1.5 教学环境并未得到相应保障

据相关数据分析显示,特殊儿童学前教育中,存在教育师资不足,教师队伍专业性相对低,教学相关的一些硬件条件不达标,康复中心并未被及时配备,体育教学场所、设施不齐全,体育用品数量不足等问题参差不齐,良好的教学环境并未得到应有的保障。

2 特殊儿童学前体育教育现状整改措施

2.1 大力推动“托幼一体化”建设,保障特殊儿童学前教育安置

1997年,“托幼一体化”被最早提出,主要是针对正常儿童0~6岁学前整体性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特殊儿童逐渐成为应被重视的一个重要群体。“皮亚杰认为,儿童智慧的发展是同化和顺化之间的平衡,是一??逐渐在量变中发生质变的过程,每一个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自然延伸,而儿童的思维发展也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2]”。特殊儿童学前教育的实现更应注意整体性,连续性及前瞻性。托幼一体化模式不仅要在普通学前教育中开展,还应在特殊儿童学前教育体系中推行,以整体性,规范性及科学性为主导,合理引导特殊儿童进行早期治疗及培训与学习,做到专业性康复。以量变引发质变,使特殊儿童发展过程能在合理、科学的情况中开展。推动“托幼一体化”建设,可以使学前体育得到更好的开展,而体育教育可以培养儿童坚强的意志,开朗的性格,可以有效促进身体机能的强化,增强新陈代谢等,使特殊儿童的身心得到更好的发展。“托幼一体化”的推动可以为特殊儿童学前教育安置提供保障,整体性、规范性及科学性的教育方式将会给特殊儿童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合理引导他们成长。

2.2 形成“特殊-融合-针对”教育模式,将特殊教育大众化

特殊儿童因为身心方面的某些缺陷,使其有些方面异于正常儿童,这就要求教育应该首先考虑其特殊性,先进行特殊性教育,针对其各自特点,进行阶段性的特殊培训康复教学,这里就需要学前体育教育要单独适应个体发展,形成一对一的特殊学前体育教学,通过阶段性的特殊性养成后,接着要进行融合性学前体育教学,就是将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融合教育,众所周知,体育可以拉近彼此间的关系,合理的学前体育的教学,可以使特殊儿童更好的融入普通儿童,例如分组试体育游戏教学,可以使具有相同特殊性的儿童与正常儿童一组,组织不同的游戏,发挥特殊儿童优点,扬长避短,使儿童在游戏中建立自信心。在融合中有针对性,使特殊儿童适应相对的正常学习生活状态,然后根据其各自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特殊教育之所以特殊是由于主体的特殊,而使主体更好的适应正常生活,树立正确的心态对待自己是教育的重点,形成这样的模式教学更好地将特殊教育大众化。

2.3 加大政策投入,合理优化学前体育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包括软环境和硬环境,学前体育教育之所以推进困难主要是因为教学环境相对较差,据调查显示,全国除了少数特殊教育机构具备完整的教育体系及教学环境,大多数特殊教学教学体系不完善,教学环境都相对有欠缺。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投入较少等系列问题,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政府的政策倾向将有效的引导教育的发展,提高特殊教育事业的教师的社会地位,加大财政投入,鼓励社会企业进行特殊教育投资,杜绝利用特殊事业作秀的行为等。

对特殊儿童的教育方法篇8

关键词:学前特殊儿童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 融合教育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12-0098-02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因有一个发展障碍的孩子导致家庭解体的情况屡见不鲜,带有残疾的儿童从出生就被抛弃街头的事情时有耳闻,因为发育迟缓,社会的不理解不认同等方面的因为常常导致一个儿童失去接受教育的机会。可是不管是从构建和谐社会还是从尊重每一个儿童的生存受教育权利来说,还是从国家经济的发展来说都是不小的损失。因此对残疾儿童接受教育的模式和教育安置形式的探讨;在每一种教育安置形式下应该怎么样为残疾儿童提供事宜的特殊教育和相关服务;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康复和补偿训练;努力使他们和正常学生一样,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创造、学会健体、学会审美,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得到良好发展;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为他们参与社会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些工作显得很重要而且必要。

一、学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模式的概述

1.学前特殊儿童的定义

特殊儿童,教育学上有两种解释。广义的解释是:正常儿童之外的所有儿童的教育学,即超常(天才)、低常(智力落后)、有品德缺陷(问题儿童)、器官缺陷(盲、聋、肢残)、儿童精神病和病弱等各种儿童的教育学。狭义的解释是:身心有缺陷儿童的教育学,即盲、聋、弱视、重听、智力落后、言语障碍、肢残、病弱等缺陷儿童的教育学。美、日、苏、联邦德国等许多国家从法律或学术上把特殊儿童教育规定为缺陷儿童教育。广义的特殊儿童教育学又可分为盲童(视觉障碍)教育学、聋童(听觉障碍)教育学、 智力落后儿童教育学、 言语矫正学、天才儿童教育学、问题儿童教育学、多种缺陷儿童教育学等。

2.融合教育定义

融合教育承继了「回归主流的基本理论。简单说,融合教育指的是一种让大多数残障儿童进入普通班,并增进在普通班学习的一种方式。 通过合并普通及特教系统,建立一统整独一的系统以管理教育资源,并将不同种类班级的学生融合在一起。

二、学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的方案策略

结合我们国家学前融合教育的现状,我们国家的安置形式主要是“随班就读”,具体又分为完全的正常班级模式、正常班级加巡回服务模式、正常班级加部分特殊班形式、正常班级加资源教室模式和正常班级加特殊专业服务模式。[6]也仅仅是在残疾人工作纲要中提出和规定,但没有具体的法律来保障实施,到目前我国融合教育开展的现象很不乐观,基本上很少有普通幼儿园接受特殊小朋友,就算有少量的进入了普通幼儿园,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往往停留在“随班就坐”层面上。

1.学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的内容

根据我国国情和学前教育机构的特点,及儿童发展水平,为学前教育机构中的特殊儿童制定的计划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1.1儿童现状分析。包括心理、生理、行为及其他情况。

1.2特殊儿童接受特殊治疗、生存技能及特殊帮助的内容。

1.3特殊儿童参与健全儿童学习的适当内容。

1.4其他需要注意的问题。

2.学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的实施形式

2.1相关部门应努力推动学前融合教育的发展

尽管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一些旨在保障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的相关政策,然而,专门针对学前融合教育的政策几乎没有。建议相关部门出台有关政策,并提供一定的财政支持,以鼓励幼儿园和教师接纳特殊儿童入园(班)学习;宣传部门要积极宣传特殊儿童进入普通幼儿园学习和生活对特殊儿童及普通幼儿健康发展的积极影响,以推动学前融合教育的健康发展。普通班教师与特教班教师的默契配合,形成具有专业水平的教育团队。

在融合教育的过程中,特殊儿童在融合活动中的表现、与正常儿童之间的交流、参加融合教育活动前后的变化与差异等,正常班教师是亲历者,是重要的见证人之一。有时没有特殊班教师的陪同,正常班教师更有资格对特殊儿童参加融合活动的情况做出评价。

2.2相关高校以多种形式开设学前融合教育课程

高校,特别是开设了学前教育专业的高校,可以多种形式开设学 前融合教育相关课程,如开设相关的讲座,将“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学前融合教育”等课程纳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修课或选修课范畴,或在“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心理学”等课程中适度加入学前融合教育的相关知识等。大学生在入职前就了解有关学前融合教育的知识。掌握相关的基本技能,对今后实施学前融合教育是有很大帮助的。

2.3幼儿园努力提高对学前融合教育的接受程度

尤其是幼儿园管理者应清晰地认识到,接纳特殊儿童入园是社会进步的重大表现,要有意识地组织幼儿园教师学习学前融合教育理念和方法。可以开展与特殊儿童教育相关的园本培训,也可以与具有较丰富的学前融合教育经验的幼儿园交流,以提高本园教师开展学前融合教育专业水平。

2.4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以及相关高校应携起手来,共同推动学前融合教育的健康发展

对于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学前融合教育而言,积极构建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以及开设了特殊教育专业的高校三者之间的合作互助平台不失为一种有意义的尝试。借助这个平台,幼儿园可以从特殊教育学校及相关高校得到相应的专业支持,特殊教育学校和相关高校则可与幼儿园合作,共同推动学前融合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三、学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机构与家庭,社区,相关治疗机构及媒介的联合

1.学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机构与家庭的联合

孩子的各种康复训练也主要是在家庭中得到应用和发展,家庭生活环境无疑是重要的转化环节。当我们发现孩子有交往障碍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机构和家庭的个别化教学,强化训练孩子的一些基本能力,分别对孩子进行形式训练,经过训练以后,这些能力都会有所进步。但是,孩子需要综合应用这些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最终还要通过家庭环境的支持,从而迁移到社会生活环境中。所以家园之间应通过教师与家长要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交流,及教师对家长进行一定的培训而紧密联合。

2.学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机构与社区的联合

社区环境也是孩子学习与康复的好场所,对环境的适应也是检验孩子社会性的根本标准。促进特殊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更是在人际环境中实现的。在环境中发现孩子的交往问题,在环境中解决问题,在环境中学习,在环境中进步,最后达到对环境的适应。训练一般将特殊儿童的社会分解为若干独立的方面,进行强化干预训练,而训练成果向生活的延伸,在社会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实现融合教育机构训练向自然生活的迁移。

3.学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机构与治疗机构的联合

因目前我国特殊儿童教师之现状,还尚未能达到特殊儿童教育与康复治疗为一体的水平,所以应很有必要实行学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机构一治疗机构的积极联合。其主要方式为一方面是敦促非凡儿童走出去,接受治疗和康复练习;另一方面是把康复机构的专家请进来。根据非凡儿童的实际情况,定时请专家来进行康复练习,在保教和疗育的齐头并举之下,使学前非凡儿童能尽快地达到他(她)所可以发展的最好水平。

4.学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机构与媒介的联合

媒介(Media)亦称传媒、媒体,指的是在传播途径上有用以复制和传播信息符号的机械和有编辑人员的报刊、电台之类的传播组织居间的传播渠道,具体分为印刷媒介(报纸、杂志和书籍)和电子媒介(电影、广播和战后才出现的电视)。通过这些媒介对学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的实况的对外传播,一方面可引起更多社会性的关注与支持,另一方面,还可促进各届相关专家研究者,一线老师等人士跨国际,跨文化地更广泛地交流,让老师及家长能吸取先进的教育知识,从而用更好更科学的方法来教育每个孩子。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特殊儿童的教育,尤其是早期教育。在特殊儿童的整个早期教育过程中,家庭教育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旦发现孩子出现问题,家长应该正视现实,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必要的治疗和早期教育康复,以取得最大程度改善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效果。实践证明,及早介入教育对于特殊儿童成长有着重要意义。 学前融合教育对于我们从事特殊教育的工作者来说是个更长远,更艰难的挑战。

参考文献

周克: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张霞萍:融合保教对儿童发展的作用.幼儿教育期刊,2003年第3期.

对特殊儿童的教育方法篇9

【关键词】智障儿童 随班就读 试点推广 教学策略 政策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013-01

绪言

特殊儿童随班跟读教育可以满足特殊儿童受教育的权利,提高特殊儿童的入学率,保护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由于我国特殊儿童随班跟读的教学模式才刚刚开展不久,很多资金和技术上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所以出现很多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制定适度的教学目标,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式,真正从学生出发,为学生着想,提高特殊儿童入学率,保证他们的身心健康。

一、农村特殊教育中随班就读的作用

1.随班就读有利于普及智障儿童的义务教育

智障儿童接受义务教育一直是我国政府注重的问题,如果大量建设特殊学校来解决这些问题,会消耗巨大的财力和人力,在短期之内难以实施。但是我国的中小学数量众多,规模比较大,如果每个普通班都能接受一名或几名智障儿童,就可以快速、大范围地提高智障儿童的入学率,促进智障儿童义务教育的普及。除此之外,有些特殊儿童是因为身体原因而不能去读书的,如果他们可以就近入学,随班跟读,就可以排除这些难题,获得受教育的机会。还有一些智障儿童的家长担心孩子进入过智障儿童的学校,被贴上智障儿童的标签,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所以也希望孩子可以在普通学校里获得一个受教育的位置。

2.随班就读有利于实现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结合

当今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与普通教育获得融合贯通。随班就读可以使智障儿童受到最小的社会环境限制,让他们与同龄人一起学习和生活,促进他们和正常学生一体化,更好地融入社会。

二、实际教学中随班就读出现的问题

1.随班就读的支撑力不足

虽然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政府就特殊教育的安置形式制订了大量的法律和法规,并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政府对特殊教育足够重视,但是除了政府政策上的支持,经费的资助,办学设备的更新都没有得到保障,这些情况在农村中的状况更是令人担忧。世界上的先进经验表明,一所成功的有全体接纳性的学校必须具备特殊教育的专门设备和教师配套设施,资源中心,这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要,因地制宜,根据学生的特殊情况来制定适当的教育计划。在我国,政府不能保证特殊教育的经费,这些配套的教育设施和技术人员更成为了一种奢望。

2.师资力量得不到保证

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把特殊儿童安排在普通班级中就读,并不等于满足了他们所需要的要求,因为在心理或者生理上的特殊原因,他们对获得教育的方式也有特殊的需求,除了接受和普通学生一样的教育之外,他们还需要在学习和生活当中获得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健康快乐的成长。这就需要老师能够真正了解每一位特殊儿童的特点、心理,有针对性地开展特殊教育,然而,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特殊儿童的数量也很多,特别是我国农村,有些班级的人数本身就很多,考试压力大,教师很难在分心去关心特殊儿童,而且对于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具备一定的技能,但是在我国西部地区,真正进行过特殊教育培训的教师少之又少。

3.考试评价制度不合理

我国的应试教育中,只有少数分数高的同学才能得到老师的赞赏,大多数成绩一般的学生很少受到老师的关注,更不用说那些智力有障碍的学生,他们很可能被老师同学们遗忘,不能获得应有的关心,背负身心和学习的双重压力,很多特殊儿童不能完成学业。

4.教育方式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很多地区的教育方式还很落后,很多老师使用“一刀切”的方法来管理班集体,不能根据特殊儿童的特殊要求来制定学习计划,这种随班跟读的方法反而会耽误特殊儿童的发展,特殊儿童与老师之间的沟通有障碍,很多老师在面对升学压力的同时,认为特殊儿童没有潜力,不愿意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心他们,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这些都会严重影响到随班跟读的质量,不能使特殊儿童获得应有的发展机会。

三、改革教学,提高随班就读的质量思考

1.巧排位置,教学优先

智障儿童由于其自身的原因,学习能力差,上课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好动等情况,不能很好地进行学习,获得知识。这就需要老师将每个儿童的特殊原因搞清楚,因地制宜地确定学生的课堂座位。

2.制定适度的教学目标,选择个性化的教学方式

制定切实可行的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可以保证特殊儿童获得更多、更有用的知识。个性化教学计划是基于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以及他们对学业、社会行为等方面做出的反映来制定的计划,教师不仅需要对学生的知识能力有一个较准确的把握,还需要考虑到他们分别适合怎样的学习方法。个性化的教育方式可以做成表格,方便老师随时根据学生的反映来做出适当的调整。

3.最大程度上发挥助学伙伴与合作小组作用

特殊学生要想真正的融入到班集体当中,就需要来自老师和同学的共同关注,特殊儿童在进入班级之后,需要一到两名学生作为学习伙伴来帮助其学习和生活,课间可以陪同他们一起玩耍,从心理上给以他们关怀和爱护,使他们感受到来自同龄人的关心,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

4.发挥资源教师的作用

目前,我国真正受过特殊培训的教师并不多,我们要更好地利用这些教师资源,可以让具备特殊教育技能的教师带领普通教师进行学校的教学计划的制定,定期给普通老师做培训,让他们获得更多的这方面技能。

5.注重对随班就读学生的定期考核评估

我们反对智障儿童与普通儿童进行一样的考试,这是不公平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刻意的迁就特殊儿童,不让他们参加各种形式的考试,这就需要我们制定特殊的考核方法,不但对他们的文化知识进行考察,还要对其思想品德、人生观价值观、适应社会的能力方面进行考核,评估是可以适当降低文化知识的比例,或者降低文化知识的分数线,更注重他们对社会的融入水平,这种评估方法可以调动特殊儿童的积极性,使他们享受到成功的结果。

结语

在特殊儿童教育学习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用爱来呵护学生的心灵,时刻记住,特殊儿童更需要我们的爱护和关心。让我们为特殊儿童撑起一片天,让他们享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温暖。

参考文献:

对特殊儿童的教育方法篇10

【关键词】特殊教育 专家指导 特殊教室 班额

毋庸置疑,中美两国是当今世界上强大而进取的国家。但在特殊教育方面,美国为其他各国做出了榜样。

一、中国的特殊教育

中国的特殊教育与美国先前在1975年实施的残疾儿童教育条例相似。在中国,有一些对特殊教育进展影响深远的重要法律法规。1982年,中国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有教育残疾人的义务,这是中国在特殊教育方面的第一个法规。

1986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使这一基础得以巩固(Worrell & Taber,2009),规定所有儿童都有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力――6年小学教育和3年中学教育。特殊学校是为视觉、听觉和智力等方面有障碍的儿童设立的。在1990年实施的《残疾人保护法》中强调:家庭、工作单位和社区组织有关照残疾人的责任。1994年,这一法律被残疾人教育条例落实巩固,实行特殊教师资格证书体制(Deng & Harris, 2008)。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3)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都要求为特殊个体分担教育责任。

中国正为教育残障儿童做更多努力。在中国,普通教育也接受残障儿童,但教育结果却不如人意。“普通教室学习”计划是为能够适应公立学校生活和学习的残障儿童准备的(Worrell & Taber, 2009)。目前,在普通教室中有三种残障:视力障碍、听力障碍和智力障碍。中国在这一计划上入学儿童数量显著增加,成就显著(Worrell & Taber,2009)。

二、美国的特殊教育

1975年以来,美国为所有残障学生保证了免费而相应的教育。《残疾儿童教育法案》认定13种残障,分别是:孤独症、发展迟滞、视力障碍、听力障碍、情绪困扰、创伤性脑损伤、语言和言语障碍、盲或聋、多种障碍、肢体伤残、智力落后、其他的健康损坏和特定的学习障碍。目前为止,发生率最高的是学习障碍(disability , 2011)。

在美国学校,特殊教育一贯坚持实施。教师尝试自己的方法后,根据需要会把学习困难学生转交给“学生研究小组”,这是设立在所有初级学校用来解决问题的一个部门,有时也称“儿童研究小组”或“学生成功小组”。它是一个多元小组,包含学校校长(或其他被校长授权的人)、针对未受到足够关注学生的咨询教师、学生家长、一名特殊教育专家、一名学校心理咨询教师、一名护士和其他必要人员,如双语翻译(如果该生是第二语言受教育)。研究小组先分析学生的课堂作业,在小组内头脑风暴一些措施来帮助该生。他们会先尝试其他方法,当没有最优方法之后,才测试该生是否需要接受特殊教育服务。如果儿童符合特殊教育的条件,将生成关于该生的教育个别化项目(IEP)报告。

IEP会提供给学生上学需要的所有支持,包括为学生量身设计的目标、不受环境限制的教育安排、咨询、辅技术、食宿、行为支持、转学、交通等服务。学生的IEP报告有效期一年。IEP会至少每年1次复查来确定是否需要改变儿童的教育规划。在一学年里家长会收到几个进步报告单,详述儿童在特殊教育目标上的进步。每3年,学生会被重新评估以确定是否仍需特殊教育服务,由学校心理教师和特殊教育专家完成该测试。

在美国,针对学习困难儿童的特殊教育是艰辛的实践,为与已有的法律和规范适应,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但在国家范围内,已确保了特殊教育服务的一致性。

三、中美特殊教育对比

特殊教育在美国执行良好,这归功于2004年《残疾儿童教育法案》,它是美国规范特殊教育的法案。不管儿童在哪入学、学校在城市还是农村、家庭是中产阶级还是贫民,所有的服务都完全一样。而中国在特殊教育方面的执行不够坚持,因为现行中国学校的不同环境和服务与美国不同,对两国系统的对比不好进行。一些中国学校也有IEP,在一些普通学校也有残障儿童,但中国的确认过程还未标准化。

1.方法。中美特殊教育背景虽不同,但可对比中美教师帮助学困学生过程中得到的支持。感谢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支持,让作者有幸到石家庄市两所公立小学参观并与其教师座谈。为了研究中美特殊教育的差异,在这两所学校和美国的三所学校开展了调查,研究对象为自愿参与调查研究的五年级教师,调查内容是如下问题:①您班上有多少学生?②是否有过专家到您的班上指导学习困难儿童?③是否有过学习困难儿童去特殊教室接受指导?

2.调查结果。与中国相比,美国班额明显要小,中、美班额平均数分别为59.46、22.62。美国研究中有74.3%的实施专家指导,然而在中国的研究却没有。美国研究中有89.7%送孩子去特殊教室,但在中国的研究却没有。所有的美国特殊教育都得益于专家指导和送往特殊教室的保障,但中国的研究中却没有。

四、讨论

调查结果中描述的小班教学是美国典型的教室模式(OECD,2009),美国有法律限制班额,1~5年级班额很少超过30。一些州禁止1~3年级班额超过20。中国的班额大可能是因为人口基数大所致,但班额过大使教学个性化的实现受限。

在调查中,美国特殊教育的一贯坚持与中国的不够坚持可能是由于以下因素:美国要求其学校提供一个“统一地点”用于常规教育和特殊教育。此外,所有学校都至少有一名特殊教育专家和一名学校心理咨询教师。

尽管中国实行的“普通教室学习”计划和美国的专家指导有相似性,但仍有诸多不同。美国的政策是基于机会均等、自由政治系统和多元文化,但中国长久以来有层级管理制度,平等和地方自治程度有待提高。中国小学教育目标是让大多数儿童有机会上学(即行使受教育权)。美国的专家指导和送往特殊教室的目的是让儿童平等地接受教育。中国很多有严重障碍或多种障碍的儿童,甚至中度残障的儿童都没有学上。中国特殊教育系统仍简单而缺乏系统性,个性化教育项目、不受环境限制的教育和家长参与教育在中国还不太普遍(Deng, Poon-McBrayer & Farnsworth, 2001)。而且,“普通教室学习”计划并不是专家指导的反映,而恰恰是反映了师资的缺乏和受地域限制。

五、结论

美国残障儿童接受特殊教育的均等性确保了所有儿童能够受到得当教育,美国在这方面为其他国家做出了榜样。中国应该在特殊教育方面做出一些努力。首先,各学校准备“统一地点”用于特殊教育教室。其次,为有残障儿童的大班额班级教师配备协助人力。再次,教师培训也很重要,大学应扩大特殊教育专业规模,增加师资。普通教育中的教师也应接受美国专家指导式培训。最后,应制定法律法规限制班额,减轻教师负担。

【参考文献】

Annual Disability Statistics Compendium. (2011).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