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营销策略十篇

时间:2023-09-03 15:09:53

互联网金融营销策略

互联网金融营销策略篇1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带动了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模式不仅能够提高金融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而且还能够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因而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就互联网金融营销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如何改进互联网金融的营销策略提出了若干意见。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现状和问题;营销策略

互联网金融以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核心,其具有网络金融交易成本低、信息传递速度快、时效性强等特征,给我国人发的金融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在营销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求改变营销策略,从而进一步扩大互联网金融的影响力。

1互联网金融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1.1营销机构的营销观念较为落后

一方面,营销机构对于金融营销的认识还有待加强。不少人对互联网金融营销产生了错误的认识,他们认为互联网金融营销只是将互联网金融做成广告或者仅仅是营销部门应该做的事,但是实际上,互联网金融的营销内涵还有待更加全面;另一方面,从机构的互联网金融营销战略目标来看,不少机构在发展互联网金融过程中均是定位当前,发展战略目标不够长远[1]。此外,机构的顾客意识还不够强烈,没有充分从顾客的角度进行考虑,导致顾客的需求没有得到较好的满足。

1.2营销体制还有待完善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范围已经扩展到多个方面,如银行、企业、中介机构等,但是这些互联网金融机构在营销方面建立的体制还明显存在缺陷。首先,安全风险意识较为薄弱。以商业银行为例,互联网金融虽然有着诸多优势,如效率高、成本低等,但是也存在明显的漏洞,那就是互联网金融的风险较高。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商业银行不仅需要创新运营模式,还要加强对客户资料的安全管理,以防止出现安全风险。其次,技术性人才缺失。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这些人才不仅要精通金融方面的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计算机能力和互联网金融营销能力。很显然,从这方面来说,我国互联网金融营销发展亟需的人才较为缺乏。

1.3互联网金融营销方式单一

互联网金融的营销战略实际上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来拓宽互联网金融营销渠道,但是实际上我国不少金融机构与机构的营销意识较为驳所,营销方式较为单一,因此导致营销效果一般[2]。大部分金融机构不会主动去寻找新客源,产品促销和推广工作也不够到位,网友在官方网站上甚至找不到相关的联系方式或者具体信息[3]。这种营销形式严重制约了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导致互联网金融营销效率较差。

1.4互联网金融产品开发力度不足

在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开发项目上,我国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开发还存在较多的不足。相对国外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开发来看,我国互联网金融产品只是简单的将线下的金融产品放在网络中,缺乏新意,且没有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进行产品研发,导致客户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满意度不高,制约了互联网金融的长远发展。

2互联网金融的营销策略

2.1创新营销观念

要促进互联网金融的营销首先需要转变人们的互联网金融营销观念。要让互联网金融机构能够认识到顾客在互联网金融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无论是哪种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金融机构在发展过程中均要坚持以顾客为中心,从顾客的消费需求出发,为顾客制定个性化的互联网金融营销策略,促进互联网金融营销[3]。例如,商业银行在建立网络平台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客户的兴趣爱好不同对客户进行分组,这样客户还可以在商业银行的网络平台中形成自己的朋友圈,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从而吸引更多的新客户。也可以建立网络平台,通过接受客户提出的建议和需求不断改良新的产品和服务。

2.2完善互联网金融营销体制

在新时展下,互联网金融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联网金融营销体制的完善。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是技术的创新。从人才培养方面来看,互联网金融机构在发展过程中应该要加大对人才的资金投入,大量引进高素质人才,加强对员工的专业素质培训,切实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4]。互联网金融营销需要人才不仅能够具有较佳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丰富的金融知识,还需要掌握现代化市场营销手段,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5]。此外,在技术方面,联网金融机构必须要加大技术投入,降低互联网金融营销中的风险,保证互联网金融的营销质量。

2.3创新营销方式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联网金融可以采用的营销方式较为多样,如可以利用人们的手机客户端进行产品推广,可以与微博等影响力较强的网站进行合作,本机构新开发的金融产品或者更新的金融信息等。此外,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并不是要求完全摒弃传统的营销模式,而是应该学会将网络营销和市场营销相结合[5]。例如,在网络营销中,人们可以通过在线问答的形式来进行网络咨询或者预约,而在传统的营销手段利用中,人们依然可以使用拨打热线电话的方式来进行预约,实现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再以网络购物为例,客户既可以在网络上通过网上银行和快捷支付进行网络购物,也可以在实体店中进行刷卡消费。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行为习惯和具体情况而选择任意一种形式的操作,购物更加便捷。线上和线下形式的主要运用区别在于,线上服务可以节省客户的时间,也可以方便客户在世界各地进行即时操作,可以明显降低客户进行商业银行产品购买和接受产品服务的时间和财力,成本较低,因此深受广大客户的欢迎。

2.4加强对新产品的开发新产品的开发

需要注意几点。首先,要重视产品的组合研发。通过组合研发的形式进行产品开发可以起到较好的连续性效应,带动多种金融产品的共同发展。此外,在组合开发过程中,机构还需要加强对服务质量的提高和创新,以便更好地满足顾客的个性化服务需求,同时推动金融产品的促销。其次,在产品研发过程中,要加强对信息技术的使用[6]。例如,金融机构可以建立完善的信息收集系统,对不同客户的消费习惯进行分析和整合,并科学分析客户的消费行为心理,然后为客户开发具有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如为客户提供汽车消费信贷服务、信用卡信贷服务等。最后,新产品的开发需要体现出金融服务的品牌化和个性化。无论是什么样的互联网金融机构,在新时展下金融机构均需要跟上时展的脚步来开发新产品,并大力发展自己的品牌产品。互联网金融加剧了金融市场的竞争,各金融机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想要获得地位,扩大自己在金融市场中的影响力就必须要发展自己的品牌特色产品,不断开发新的金融产品,才能在金融市场中占据优势地位[7]。当然,要新开发品牌产品并不容易,金融主体不仅需要根据对客户信息的收集,不时为客户推动一些适宜客户的产品链接,以加强产品推广,提高产品的接受率,还需要加强对客户信息的多层次、立体分析,然后总本金融机构的发展特色进行新产品的开发,创建品牌产品,巩固和提高自己在金融市场当中的地位。

3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获得了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时代下人们的金融交易更加便捷,获得的金融服务也更加全面。但是与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的互联网金融营销发展相比,我国互联网金融在营销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我国互联网金融营销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第一,营销机构的营销观念较为落后;第二,营销体制还有待完善;第三,互联网金融营销方式单一;第四,互联网金融产品开发力度不足。要改变这种现状,实现互联网金融的更好发展需要互联网金融机构能够调整当前的营销策略,创新营销观念,完善互联网金融营销体制,创新营销方式,并加强对新产品的开发。

参考文献:

[1]赵璧归.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和企业营销策略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5(15).

[2]张萍,党怀清.互联网金融创新扩散中的策略错配与监管机制[J].管理世界,2015(09).

[3]李欣,于洁,蒋华泽,等.互联网金融冲击下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研究[J].华北金融,2015(05).

[4]柳欣.在互联网金融发展中借助微博营销的策略研究——以哈尔滨银行为例[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5(06).

[5]薛聪.互联网金融差异化营销模式构建——基于SIVA模型[J].商业时代,2014(23).

[6]谢治春.互联网金融与我国商业银行零售金融业务营销渠道的变革[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6).

互联网金融营销策略篇2

一、引言

作为金融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金融始于信息革命和大数据时代,自2013年以来发展非常迅速。凭借信息技术的优势,互联网金融显示出强大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它的特殊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整个金融行业的创新。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的影响更加严重和直接。互联网金融甚至改变了商业银行的市场格局和发展模式。如何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将直接影响到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的生存与发展。营销被认为是互联网金融实践的主要内容。在互联网金融的背景下,商业银行营销成为经济管理,科学技术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指导商业银行提高市场效率。有了金融科技的帮助,借助大数据挖掘技术,商业银行可以分析大量数据,这些数据可以精确地定位客户的需求,并实现将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人的目的。所以说,精准营销为商业银行在市场环境下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 互联网金融、大数据分析和精确营销

(一)互联网金融

强调数据驱动的操作的互联网金融通常是指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融资的行为。它主要依靠数据挖掘,云计算,移动支付和其他互联网工具来实现融资,支付和信息中介。它的核心价值观是“开放,平等,合作和共享”;它还强调了“以客户为中心”和“客户体验”的经营理念。通过逐步重建市场,客户,产品和价值链,互联网金融正在全面改变传统银行业产业链的面貌。

(二)大数据分析

银行业务特征注定拥有大量数据。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进步,数据收集和使用已被上升到战略高度。如何收集、保存、维护、管理、分析和共享数据,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挑战。大数据的意义在于:人类可以大量增加对数据的分析和使用,通过交换,集成和分析这些数据,进而发现新知识并创造新价值。更重要的是,随着大数据的快速增长,人们正在尝试使用数据进行决策,使用数据进行管理以及使用数据进行创新。通过数据挖掘实现商业银行创新发展是大数据的意义之一。通过特定的算法自动分析大量数据,该算法可以揭示数据的隐藏历史规律和未来趋势,并为决策者提供政策参考。

(三)精准营销

菲利普·科特勒提出了精确的营销概念。精准营销是建立在个性化客户定位基础上,依托数据分析信息系统的个性化客户沟通服务系统。精确营销的核心思想在于精确,即针对目标客户,采用更精确的营销方法以获得可衡量的营销结果。精准营销建立个性化营销通过精确评估营销链上的一系列因素以及精确定位和数据分析来制定计划。通过可以操纵和评估的精确度量,它努力准确反映营销过程并实现精确的客户营销。与传统营销相比,精确营销更加关注业务活动的有效成功率。

三、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营销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飞速发展,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受到了系统性和持续性的影响,其盈利能力也受到了严重影响。商业银行不仅需要面对科技进步带来的挑战,而且还需要分析自身情况,同时抓住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契机。商业银行应该引导客户更多地关注效率和成本,因为它具有独特的优势。最重要的是,商业银行应该更加重视客户体验,并为客户提供各种金融产品,服务和个性化服务。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营销业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客户为中心

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以客户为中心,其产品设计和业务实践均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处理。在同一时间,它可以关注单个消费者群体。互联网金融使市场结构升级到买方市场。商业银行作为卖方,需要在日常业务活动中进一步关注个人消费者。

(二)金融服务中介化

“脱中介”通常是指直接在供需双方之间发生的交易并跳过所有中介。在传统的金融体系中,支付和结算必须通过商业银行来实现。但是在互联网金融时代,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发展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了一定程度的金融服务中介化,这使得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遭受了巨大的冲击。商业银行必须改变传统的业务模式,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以最低的成本争取最大的价值。

(三)业务环境虚拟化

商业银行的传统营销主要是通过客户经理的线下宣传和促销以及媒体广告。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全面发展,互联网金融企业打破了商业银行进入的壁垒,无需任何物理网络就可以完成网络营销。客户可以选择互联网金融企业平台提供的银行产品,并通过支付宝,微信支付,快速支付等便捷方式在家中完成支付,这有助于客户在体验过程中逐渐养成新的金融消费习惯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在关注传统营销渠道的同时,要更加注重虚拟营销渠道的建设。

(四)基于数据的营销决策

科学决策需要一定数量的信息来支持,并且大多数信息来自数据或隐藏在数据中。整个营销过程无法与数据分开,正确使用数据通常会决定营销的实际效果。在金融脱媒的背景下,银行资金中的中介功能将大大削弱,信息中介功能将继续增强,数据已成为银行的核心资产,数据利用能力将成为核心竞争力之一。商业银行应具有依靠数据决策的意识,通过直观的感受,经验判断来改变传统的实施管理方式,并通过数据分析来辅助管理决策。

四、 商业银行的精确营销策略

营销在商业银行业务流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不断变化的营销环境中,深入了解消费者的行为并制定精确的营销策略已成为商业银行在营销过程中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对于商业银行,首先,应该有清晰的自我意识;其次,应该对用户的需求有一个全面的掌握,并了解他们的想法和行为。最后,通过实施精确的营销策略来提高商业银行的营销效率和竞争能力。

(一)精确的客户需求分析

在互联网金融时代,有可能收集和存储大量数据。充分利用数据信息,建设能够满足数据存储,分析和检索要求的信息系统,是商业银行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现实问题。可以从数据中恢复所有客户的信息,借助大数据,商业银行甚至可以比自己更好地了解客户的需求。商业银行产品的研究应从构思之初就考虑到客户的需求。只有金融产品有效地满足个性化客户的需求并迅速创新并推出产品服务,商业银行才能在长期竞争中保持优势。商业银行应建立大客户数据信息平台中心,以供各分支机构共享,每个分支机构还应从基层收集客户信息,并将其收集到大数据平台中心。大数据信息平台应该对客户数据信息和从各种渠道获取的主数据库信息进行深度挖掘和统计分析。商业银行应探索在互联网上捕获和过滤信息的有效方法,通过第三方数据服务提供商获得有效信息,并提高处理损坏数据的技术水平。基于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资源的集成,商业银行可以完整地描绘出客户的肖像,计算出客户的风险偏好,消费习惯,嗜好和其他个人信息,找到营销点,发现客户需求。如此,商业银行就有可能根据分析结果将满足客户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向客户,从而实现差异化营销。

(二)精确的市场细分和定位

精确的市场细分和定位是要使商业银行的产品或服务形象在客户心中占据重要位置。当客户有相关需求时,他们可以立即考虑产品和服务,并做出购买决定。在金融科技的背景下,精确营销要求商业银行使用大数据来完善市场细分。商业银行应通过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关联规则、对应关系分析、回归分析、方差分析、决策树和协作过滤进行市场细分。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的使用是为了实现客户细分,从而为客户提供针对性的服务。通过使用这些技术,商业银行可以了解目标客户的特征,将目标客户群划分为不同的群体,判断消费者行为模型和目标群体的价值并进一步细分,并区分忠实客户和普通客户。在此基础上,商业银行分析目标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并指导其随后的市场定位活动。商业银行应为客户建立服务档案,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客户提供适当的服务和产品组合方案。商业银行应根据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对新事物的认知能力和服务满意度来了解客户的需求。同时,还应收集消费习惯,投资理念和偏好行为,挖掘消费者需求。通过准确定位用户,商业银行业务将变得更有针对性,这有助于大大降低商业银行成本。

(三)精细的营销组合

商业银行应根据不同客户群的特点和喜好,建立精确的营销组合,综合运用个性化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组合策略,促销策略,实现精确的营销。

1、产品策略

基于各种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以及与客户相关的数据分析,商业银行可以找出规律和潜在模型,结合客户的特征,专注于提高客户价值。客户细分后,商业银行可以根据不同的客户标签设计属于客户群的不同产品。在对目标客户需求进行深入分析后,使产品的属性尽可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为客户组成最佳的产品搭配,并有效地刺激客户的购买欲望。一方面,客户可以体验个性化产品;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还可以有效地组合各种金融产品。

2、价格策略

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不是盲目定价,它们需要充分收集消费者需求数据,衡量竞争对手的定价因素,然后根据对商业银行目标利润和成本的分析来进行差异定价。

3、渠道策略

科技的进步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通过网络渠道满足他们的需求,人们倾向于在互联网上购买需要的产品,而只把商店当作展览平台。银行的主要竞争策略是创造和转移客户价值。商业银行只有接近客户的价值需求时,才具有市场竞争力。建立实体渠道,成为客户咨询的平台,沟通与客户体验互动站点,加强自助智能渠道建设,促进业务联动处理,实现线上线下渠道的深度整合,形成良性互动。在大数据时代,客户越来越多地参与创造价值的过程,他们已成为核心价值创造。商业银行应根据客户的行为特点和个性偏好与客户进行沟通,通过客户的行为打动那些具有明显消费特征的客户。收集数据,分析消费者的个人需求。商业银行借助电子邮件,SNS,网络帐户和DSP的帮助,采用个性化推送技术,该技术基于方法、平台、内容以个性化推荐产品或服务,帮助客户避免浏览大量无用的信息,商业银行允许客户亲自参与产品的生产和指定,从而实现客户的全面定制需求。用户体验是客户购买或使用产品过程中所构建的主观感觉,它决定了客户是否将继续购买产品并成为商业银行的忠实客户。商业银行应找出客户最关注和关心的因素,为这些因素提供相应的改善和服务,并改善用户体验和客户满意度。

(四)准确的控制和评估

商业银行应建立精确的业务营销控制和评估系统,采用有效的监控手段和客户信息反馈机制,并及时调整策略。在客户购买产品或服务之前,商业银行应举行各种用户体验活动。在体验过程中,他们为选定的精确客户提供一对一的体验服务,并培养客户的消费习惯和依赖路径。当客户选择商业银行的产品时,商业银行应帮助客户感受增值过程,从而使他们能够找到服务水平和所付价格之间的平衡点;商业银行为客户完成服务后,应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通过完善的售后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商业银行应及时回应客户的评价,通过实时互动对话,引导客户发送有关产品或服务的正面信息,从而提高服务质量;应利用声誉影响客户来引导公众舆论,不仅有助于改善商业银行的品牌形象,同时也增强了客户的存在感以及对品牌和服务的感知,从而成为了忠实的客户;商业银行应建立完善的客户生命周期评估系统,分析相关客户信息,测试信息质量,整合系统数据,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并预测客户行为。

五,总结

本文以金融科技背景下的商业银行创新发展战略为研究对象,着眼于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营销发展策略,主要结果如下:

互联网金融营销策略篇3

【关键词】营销体系;机遇与挑战;重构;互联网

随着经济步入新常态,市场变化加剧,以及技术的不断快速进步,整个金融环境正充满着挑战和机遇。对市场的预测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是做好市场营销的基础。但是,商业银行在调整、改革或构建新营销体系过程中,怎样把握机遇、抓住核心、适应形势、顺利转型,必须深入思考和周密准备。

一、当前商业银行营销体系建设的新探索

从我国银行业发展国情来看,国家的政策或监管政策对银行业的营销体系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随着经济金融环境和监管政策变化,各家银行的总行和分行的部门设置也一直在变化和调整。2000年后,国有银行分批上市,引入世界上较强的战略投资人;股份制银行在中国银行业扮演的角色越发重要;外资银行大批进入中国,特别在私人银行业务方面带来示范效应。与此同时,国家的金融开放程度不断提高,政策逐步放宽,银行在整个经济体系建设中作用和参与经济活动面都不断提升与扩大。

1银行业的事业部制体系建设在尝试中走向成熟

企业事业部制最早起源于美国,在GE公司和大型银行都已成功实践。银行的事业部制改革,就是从行政化、部门化、科层化的传统银行治理模式向专业化、扁平化、流程化的“客户中心型”治理模式转型,重构银行销售体系,建立新的客户经营方式,实现银行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国内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和招商银行都在事业部体系架构方面进行了尝试,并各自形成了较为有效和有特色的做法。以民生银行为例,其公司银行大事业部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有三方面:一是总部划分为战略规划、客户线、产品线、风险管理、资产管理和管理支撑六个模块;二是分行整合金融事业部(地产金融事业部除外)、产品事业部及分行公司业务的市场营销、产品支持、区域业务组织推动及风险管理相关职能,并成立公司与投资银行事业部;三是建立总分行矩阵式管理模式,明确事业部产品线与客户线协同销售,双向计价的关系,并在风险管理模式、资产负债与财务管理模式、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等方面,对事业部的监督管理体系,总部与分行的管理体系,事业部与其他条线关系等多方面做出明确规定。

2.改变支行及网点的营销方式探索

由于技术进步,网点的自助设备正在迅速智能化,设备取代人正在快速推进。然而,传统的营销方式仍然有其存在的生命力。关键在于如何重构营业网点的营销模式,使其在提高效益的同时,给客户和银行带来更多的价值。目前对绝大多数银行来说,支行还是一线营销主体。总行给分行下达各类指标,分行再把指标分解到支行。支行行长是所在区域的营销主管,市场营销好坏与支行负责人能力密切相关。但招商银行南京分行对南京同城分支行职能的营销功能分类(全能支行、有选择公司及零售业务、仅零售业务)改革,已经取得了效果,目前正考虑推广异地二级分行。

3.互联网平台营销方式的探索

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已经改变了传统银行的营销方式和盈利模式。与传统银行网点的营销方式不同,互联网强调生态建设――公司业务要求产业链和供应链搭建,使得信息与交易结算在一个闭环上实现;个人业务要求场景和关联的支付便捷。在互联网营销体系建设方面,国有大型银行,尤其是工行、建行、交行起步较早。此外,互联网公司开展金融业务已经对银行业构成很大威胁,由于客户量大、交易活跃,而且与商品交易绑定,已导致银行业传统业务难以获得客户的交易资金;而平安银行从金融业务角度引入了购房、购车、医疗等平台,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4.大数据与人面对面接触相融合,创建O2O营销模式

目前,大数据应用已经取得了初步的较为显著的成果。对于金额比较大的业务或综合价值比较高的业务,大数据可以帮助银行更全面的了解客户情况,尤其使得小金融业务受理成为可能。目前,各家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客户获取、零售业务的小额信贷、互联网金融的授信及小额贷款都应用了大数据分析来辅助降低成本。

二、重构银行营销体系的问题与挑战

随着银行业务功能不断增加,各商业银行总行应当通过战略发展思路调整,优化或重构组织架构等,直面营销体系的问题与挑战。重构银行营销体系要面对的问题和挑战主要如下:

一是文化的建立和弘扬。在经济进入新常态时,银行传统的思维和做法已不适应当前的形势。为此就要考虑银行的战略定位和转型发展方向。企业文化及营销文化对事业的发展能起到关键引领作用,如何建立并弘扬银行的企业文化特色是值得思考和解决的课题。

二是支行营销职能的重构问题。成立时间较长的支行负责人或市场人员与客户建立了多年的关系,由于关系营销所带来的客户私有化问题是变革的最大障碍。在传统的经营模式和营利模式发生变化后,如果不改变现状,许多新业务的推广就很难落地。

三是如何建立互联网金融的组织架构和营销模式的挑战。按照目前体制,各银行总行建立平台和相应的职能部门,互联网客户和交易的增加靠下任务的方式来实现,同时平台内容的增加和维护与互联网平台的经营情况相差较大。

四是如何搭建符合要求客户管理平台和营销平台的挑战。现代科技为银行的客户管理和销售管理提供了技术保障,而业务部门需要研究国内国际先进做法,去分析目前的客户管理和销售管理的现状。

五是信息更新滞后、信息获取与创新互动关系有待建立的问题。市场营销即要了解市场、了解客户,了解的结果形成信息。然而目前商业银行中还没有形成银行员工、平台、客户三者的互动机制,与业务发展要求相差甚远。产品创新的源泉是对市场和客户需求的了解、把握,然后形成设计思路和模型;一线人员拼搏在市场的前沿,如何将一线人员的信息传递到产品设计部门,并形成互动,对产品创新和产品优化非常重要。

六是市场营销如何形成全局联动态势的挑战。如果商业银行的总行与分行联动态势不够有力,分行职能部门对市场营销的推动作用也不够理想,支行客户经理基本上散兵游勇搞营销、单打独斗推业务,进而导致业务营销推进合力不足,难以形成营销特色和品牌特色。

三、对重构银行营销体系的思考

营销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近十多年,各家银行都在积极探索营销体系和组织架构的改革,有成功的范例,也有失败的教训。现阶段,银行传统的赚取息差的商业模式空间被压缩,面对资产质素转坏,同时监管机构也提出更高的资本要求,经营风险与回报已不成正比。只有从改革提高效率、节流等方面入手,用更先进的架构体系替代落后的模式,才能实现业务快速并且平稳的发展,使自身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

1.支行及营业网点的营销职能改革

对于传统银行的组织架构,支行是各类经营指标的承接者,也是银行按照支行所在区域的经营中心和最小核算机构。事业制改革最终的落点都在支行。为此,要处理好如下几方面:

第一要统一认识,厘清客户与银行多年存在的关系图谱。在考虑组织架构和人员配置时,以“关系型银行”的理念把客户与银行的相关信息建立好,通过对客户的深度了解获得主动权。第二应协调好新的业务处理流程。调整理顺责权利关系,使得前中后业务实现平稳过渡,有序推进。第三应选好分行事业部的负责人。统领一个城市的营销总指挥,综合素质必须要高,才能统领全局,贯彻落实总分行各项政策。第四要重视市场营销策略的研究。根据市场和客户的差异化选择,结合本行所能提供的产品特色和服务能力,给客户提供一站式的全方位产品包,逐步形成个性化的营销模式。第五,核算和考核体系要配套。矩阵式的管理方式要有相应的核算体系来支撑。第六,建立科学灵活的营销定价机制。利率市场化后,要有配套的计价模型和系统支持,才能提高营销决策的科学性。最后,需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营销队伍建设,使其业务拓展能力越来越强。

2.构建特色互联网金融营销体系

互联网技术的推广应用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金融交易方式,部分互联网金融场景已经被大的公司所垄断,例如PC支付市场、移动二维码支付市场、微信支付市场等场景,阿里巴巴和腾迅两个公司牢牢占据大部分市场。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建设与推广,首先要厘清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支付方式等;其次是互联网生态的建立依赖线下持之以恒的努力,每个场景都要去对接。

互联网金融市场不断变化,机会随时出现,银行也有自己的发展空间。目前银行的组织架构体系多数是人工销售模式,难以适应互联网金融的运作。目前业内在互联网金融做得有特色的银行,都是另建体系。互联网平台的内容要由专门的人员管理,形成总、分、支联动机制。

3.构建大数据营销体系,提高营销管理能力

大数据(含非结构化数据)能够实现对客户的精准刻画,使营销工作效率更高。而且,大数据具有时效性、个性化、性价比高,关联性强等特点。大数据营销体系建设的目标是:一是平台能够对客户行为与特征较为准确的分析。二是平台能够实现各种营销信息的精准推送。三是分析结果能够适合客户需求去引导产品推荐和策划营销活动。四是平台具有对竞争对手产品及销售情况进行实时跟踪监测。五是对营销活动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预警。六是平台通过对客户的动态分析使得客户体验更满意,并且对重点客户进行筛选,调节营销方向,提高效益。七是根据系统设定,自动实现对客户的分层管理。八是平台能够对市场营销和客户行为综合分析后给出产品开发的思路。

4.构建智能营销体系

高级预测性分析技术(包括机器学习)的应用未来将快速增长。大数据侧重分析并对人为管理提供决策依据,而认知是基于对行业的了解和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结合并利用外界的各种信息和历史数据进行训练学习,从而驱动计算功能进行类似人类思维模式的业务活动,使之达到对业务经营的预判、决策、运营、避免负面事件发生。

未来智能化营销体系的建设,可以采用机器学习的办法,打造智能专家系统,其设计面向客户、营销人员、服务人员、管理人员。智能系统可以实现根据客户需求,设置处理流程自动处理,并提供个性化建议等;也可为市场人员提供专家支持;可用于风险跟踪和预防,推进营销活动;还可为管理服务、模拟流程重塑经营。

参考文献:

农业银行江苏省分行营业部课题组,李欣. 对公业务营销体系建设研究[J]. 现代金融,2014,No.37707:33-34.

王秋燕,尹德利. 商业银行对公客户经理队伍营销技能建设的优化策略[J]. 上海金融,2014,No.40403:112-114+119.

互联网金融营销策略篇4

(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摘 要: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产品的营销策略的各个环节进行了简析。

关键词 :金融产品;金融营销;营销策略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28-0132-01

1.引言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在我国,金融产品已经得到迅速的发展并为广大人民所熟悉金融产品是金融业生产出的商品。在当前,金融产品的发行商有很多,但是最具活力的还是商业银行发行的金融产品。其中,金融产品是专门针对广大人民群众设计而成。它的营销策略直接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

2.个人金融产品的营销环节

对金融产品的营销分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是十分重要。

(1)产品策略

无论从任何角度来讲,金融产品的产品策略都占有重要的因素。金融产品的产品策略决定了这个金融产品所服务的人群和对象。只有这个金融产品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这个金融产品才会在市场上获得成功。现如今,有大量的商业银行,采用非常灵活的措施结合本地区的特色进行产品设计。如,光业银行就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推出了“节能减排项目贷款”[2]。这个贷款的市场反响远远超过当初的预计,一经推出立刻全部额度全部贷出。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功的同时也为促进该地区的社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持,受到一致好评。这一事例真实无比地阐述了金融产品设计的重要性。

(2)价格策略

无论一个金融产品它的产品策略是什么。对于一个商品,价格策略始终是重点。该策略决定了商品的获利程度。金融企业不会发行一款产品策略很好但是却无法盈利的金融产品。金融企业会在利润和风险中取得平衡确定价格。一般而言,越是长期的金融产品往往利润相对较低。价格策略也直接决定了金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当前,我国的金融产品的利润受到严格的监控。对于商业银行间,其金融产品的价格策略没有太本质的区别。

(3)分销渠道策略

对于商业银行,采用何种分销渠道策略是十分灵活的。对于传统的分销渠道策略建立足够多的分支机构、营业网点是保证自己分销渠道畅通的重要方法。但是,建立分子机构、营业网点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员投入。包括场地的租用与购买,安全设施的布置,管理人员的培训,常驻人员的安排等。伴随而来的就是分售渠道的效率。传统分销渠道的维护费用以及投入产出比均较高。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传统分销渠道的弊端越来越大。随着互联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网络银行、销售点终端机这些新的方式在不断涌出。与传统销售渠道相比,这些新兴渠道的架设成本较低,布置较为灵活,服务时间较长,综合费用十分低廉。因此,新兴渠道日益受到商业银行的重视。新兴渠道虽然蓬勃发展呈现出非常大的活力。但是,其缺点也非常突出。对于新兴渠道来讲,其安全问题也十分突出。由于网络的特性,商家和客户无法进行面对面的交易。借助于互联网的交易,容易被不法分子对其中的信息进行截取、破译,然后从中牟取私利。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这种风险在不断地扩大。因此,新兴渠道虽然发展迅速,但是还是无法完全取得传统渠道。

(4)促销策略

促销策略决定了金融产品的销售范围。一般来讲,商业银行更愿意对自身的金融产品采用广告的方式让广大群众了解。在金融产品同质化异常严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哪家商业银行促销策略做得好就决定了其占有的市场份额的多少,进而决定了其生存。因此,促销策略向来在金融产品营销策略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促销策略的选择也是十分慎重,因为无论采用何种促销策略方法,都有其成本,如果促销策略的成本过大,会给企业盈利带来巨大的压力。但是对于商业银行来讲,促销策略形成的品牌认知的优势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商业银行对促销策略往往都会进行巨大的投入,以产生累积性的优势。

(5)过程策略

过程策略是直接负责商业银行和消费者之间直接沟通的程序。金融销售策略的种种策略都是为了能够让客户和商业银行进入交易。虽然进入交易过程中,基本上意味着交易已经成立,但是,如果交易过程过于繁复,以致于让客户的体验充满了不愉快感。则交易仍然非常可能失败。商业银行以往制定的种种策略都没有实际的意义。因此,过程策略受到了商业银行的重视。在当前,商业银行都在尽量采用更适合的过程策略,减少交易环节,以美满地完成交易。

(6)有形展示

有形展示一般用在传统销售渠道的销售网点方面。销售网点的布置本身就是对银行形象、银行实力的展示和广告。对于商业银行来讲,它们已经尽量地缩减销售网点节约费用。那么在剩余的销售网点上,商业银行往往倾向于投入重金进行包装,以给客户非常优良的服务与体验。让客户对本商业银行充满正面感觉。

参考文献:

[1] 李君.交通银行南宁分行个人金融产品营销研究——以“沃 德财富”为例[D].广西大学,2008.

互联网金融营销策略篇5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模式;保险营销;保险行业

1互联网金融模式的风险

互联网金融模式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一定程度的风险[1]。互联网金融模式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而产生,目前我国的网络环境仍不十分成熟,造成人们在办理金融业务时受到蒙蔽甚至欺骗,直接造成客户经济上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的不成熟对我国保险业发展影响巨大,因此,保险行业要想克服互联网的弊端,促进自身更好发展,就必须做好保险行业的营销工作,在充分利用互联网金融模式这一新平台的情况下,转劣势为优势,更好的服务于保险行业。

2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保险销售的发展现状分析

保险营销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发展使得消费者的选择变得多样化,消费方式也从被动式消费转变成主动选择消费。得益于积极的消费环境,众多保险公司在互联网上进行营销,并且销售方式变得多种多样。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保险的销售方式主要有平台直销、专业互联网公司、第三方平台销售及手机进行投保。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意识到互联网营销的好处,比如成本低、推广难度小、销售便利。表1的相关数据表明:2011年与2013年互联网保险业务规模的变化,数据从业务公司数量、保险保额以及投保客户人数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对比。

3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保险营销现状问题分析

A.保险营销缺乏创新能力。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而保险行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营销策略相对比较闭塞和落后。因为营销策略缺乏创新精神,已经不能适应互联网金融行业自身发展的要求。在传统的保险营销中,一般在制定营销策略时都是照抄照搬,不能分析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制定营销策略。因此,保险营销欠缺创新能力。

B.保险行业市场营销观念落后。社会在不断前进,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随之进步,但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保险销售观念没有及时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显得比较落后。一直以来,保险行业的市场销售模式都是采用传统的营销理念及营销手段。在当前形势下,人们的理财观念也在随着思想的变化而变得越来越先进,传统的市场销售模式及观念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也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我国保险营销工作的开展。

C.保险产品与服务单一,服务体系不健全。当前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保险公司的主要产品是附加值较低而且容易销售的产品,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对保险业务的多样化需求。另外,保险产品的附加值无法实现,而保险公司服务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就是附加值,只有充分发挥附加值的作用才能够满足当今社会客户多元化的需求,由于传统保险业营销模式的局限使得这一服务标准大打折扣。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客户一般在网上进行投保,虽然在投保方面方便了客户,但实际理赔却无法在互联网上实现,一般还是需要到保险公司才能解决相关后续问题。服务体系的不完善,使得客户不能真正享受到精准化的专业服务。

D.保险行业营销模式不能与互联网融合,营销风险较多。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保险行业主要通过建立互联网销售平台和第三方平台的方式,虽然都可以获得有效的客户信息,但是缺乏控制权,而要保险企业自建互联网销售平台,投入费用及维护费用都较高,没有真正做到保险营销模式和互联网保险相匹配。而保险公司未能针对网络营销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网络营销风险较大,已经成为阻碍保险行业发展的因素之一。

4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保险营销的解决路径

A.实现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保险营销的创新。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使得保险行业必须加大创新力度,才能跟上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需求。保险行业的创新分为两种:第一种,在保险行业的发展进程中,要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发展进程不断开展创新营销活动。这些营销创新必须基于能够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为目标。第二种,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利用互联网搭建营销平台,专人负责平台运转,为潜在客户解答问题,为老客户做好售后服务,为新客户介绍产品等相关服务。以上两种方法大大增强了客户与企业的互动,必将成为保险业营销创新实现的最主要渠道。

B.更新保险行业营销理念,增强创建品牌意识。基于互联网模式下的保险行业要实现快速可持续发展,必须时刻更新营销理念,树立品牌观念,这样才能满足保险行业的营销要求。第一步,从事保险行业的营销人员必须对市场充分调研,并立足市场实际,从市场的角度出发,改变传统营销理念。第二步,对保险产品质量严格把关,全面提升产品的质量。加强保险产品质量管理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为保险行业提供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更有助于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实现。第三步,保险行业要树立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理念,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加强客户与保险企业的互动,从增强客户体验和利益保障入手,为保险行业赢得越来越多的客户资源。保险行业的品牌是行业的无形资产,价值巨大,是保险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保险行业要得到长足的发展,必须树立创建品牌的观念。保险行业树立品牌的过程,要坚持以客户为本的思想理念,加大对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的投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3]。

C.实现产品定制性,完善客户服务体系建设。保险客户的需求呈多元化发展,这种多元化的客户需求为保险行业带来无限的商机。大数据时代,可以对客户的行为特征等进行记录和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定制符合客户需求的保险产品,以此达到满足客户需求的针对性定制。在实现针对的前提下,再加以人性化的服务,这样客户群体就能享受到最好的购买体验,进而吸引大量的客户群体。经济的快速增长,物质水平的提高,使客户越来越重视享受服务的过程,因此服务水平的高低是保险公司能否生存的关键因素。正因为如此,需要保险行业完善客户服务体系,通过移动终端、语音服务、社交网络等方式加强与客户之间的互动,用完善的服务体系服务客户,打动客户。

D.营销模式与互联网实现对接,加强风险控制。针对网联网金融,保险公司可以成立专门的电商业务部门,将产品转移至互联网大环境中,实现产品差异化,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与互联网充分对接。保险行业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规避风险,实现保险行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5结语

互联网金融模式一方面给保险业带来了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对保险业提出了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保险行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并积极开展营销活动,实现保险营销模式的不断创新,更新行业营销理念,创建行业品牌,加强风险预估及多方面管理,确保保险行业稳定前行并获得长久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剑锋.论混业经营与互联网金融趋势下保险营销员的管理创新[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6,(02):54-57.

[2]唐勇.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保险营面临的问题及机遇[J].经贸实践,2016,(04):164.

互联网金融营销策略篇6

在信息技术催生的互联网金融时期,以电商平台、支付宝、财付通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异军崛起,正在扭转着商业银行的金融生态,对于商业银行承载的交易媒介、支付手腕等金融功能带来冲击以及挑战。

商业银行如何转型立异,以应答互联网时期新的金融格局?如何实现立异思路、产品利用、营销策略?缭绕这1话题,中国农业银行湖北分行副行长李新平近期接受了本刊记者专访。

打破传统,精准服务

《支点》:农行湖北分行率先利用E商管家、掌e付挪动商务产品,体现出对于互联网金融充沛的市场敏感性,其立异思路是怎么的?

李新平:互联网金融其实不简单是金融电子化技术以及渠道革新,而是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模式的1种全新的金融业态。传统银行面对于互联网金融时期的挑战,必需以立异转型的思路加以应答,其实不断加快互联网金融立异利用步伐。

最近几年来,农行湖北分行高度注重互联网金融立异与利用工作,在推动互联网金融利用实践方面作了1些有利探索。

1是立足客户体验晋升,立异金融产品。不仅主导客户习气的培育以及跨行业利用合作,并将之体现在产品设计中。例如咱们不但在柜面摆满信誉卡、理财或者者其他产品,还给客户提供1个全天候使用终端(PC、手机、IPAD、自助服务终端),除了最基本的使用功能外,还能依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增添功能模块。

2是精准服务提高效力,立异管理模式。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给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带来了开放合作的契机。1些电商企业通过精准定位零售客户的偏好,向其推送包含金融产品在内的各种消费品以及服务,可以降低银行微零售本钱,或者间接带来银行日常涵盖不到的客户。“余额宝”的胜利就是实例。

立异探索,“网”上掘金

《支点》:湖北农行在互联网金融的立异与利用上有哪些具体实践?

李新平:互联网金融催生了大量新的产品以及新的业务模式,从而增进银行产品结构以及业务结构的扭转。湖北分行以电商金融、挪动金融、门户金融为突破口,踊跃探索发展新模式,不断挖掘新的业务增长点。

在电商金融利用方面,今年四月,农行“E商管家”全渠道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率先在湖北推出,为传统企业转型电商提供集供应链管理、多渠道支付结算、线上线下1体化、云服务等于1体的定制化商务金融综合服务。到九月末,已经有一九七家企业胜利上线利用了“E商管家”电商平台,新增电子商务客户数系统内排名第1,累计交易金额达二二.六亿元。

在挪动金融利用方面,湖北农行与银联公司合作,在今年八月正式推出“掌e付”等挪动商务产品。作为“E商管家”电商平台的延伸,“掌e付”能全面买通实体渠道与网络销售、定单采集与资金收付、出产经营与市场营销,有助于客户实现对于本身和供应链上下游财务结算、采购销售、营销配送等全方位管理。

在门户金融利用方面,为提高营销效力以及电子银行为户率,我行依靠数据发掘以及信息平台,开创精准直销管理平台。通过这些系统平台,咱们对于六0万贵宾客户、一万高端客户以及一0万对于公客户进行数据分析,提供差异化服务,展开网银理财营销,培养客户通过网银自助购买理财产品交易习气。

截至九月末,我行电子银行客户总量一七六九万户,同比增长二九%,网银动户率晋升四个百分点,实现短佩服务收入八七九0万元,同比增长四五%,网银理财销售占比达六二%,同比晋升四二个百分点。

夯实推行,有效传布

《支点》:互联网金融的利用推行离不开营销,如何让农行电子商务与传统企业对于接并融入经营,湖北分行在这方面的营销策略是怎么的?

李新平:农业银行如果能及早地融入到互联网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过程,找到企业传统需求与网络化数字化技术的对于接法子以及解决方案,势必博得市场以及未来发展的先机。为此,湖北分行踊跃推动电子商务营销,应用E商管家将现在的农业银行服务与企业经营发展高度融会。

互联网金融营销策略篇7

内容摘要:互联网经济时代交织着经济全球化进程,正推动国际贸易环境与业态发生质变,我国国际贸易战略需尽快适应并转向电商主导型国际贸易,以适应互联网技术条件下的国际市场新需求。本文阐述了互联网冲击下我国国际贸易体系变革的意义;从价值研判和环境研判两个层面解读互联网冲击下的国际贸易战略创新基础;给出创新国际贸易电子政务战略,深挖国际贸易后发优势战略和探索国际贸易供给侧变革策略等创新路径。

关键词:互联网经济时代国际贸易战略后发优势比较优势

作者:马峥(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开封475004)

互联网经济时代国际贸易战略创新基础解读

(一)国际贸易战略创新的价值研判

第一,基于互联网的国际贸易增强我国国际贸易企业市场竞争力。覆盖全球的互联网与面向世界的国际贸易之间具有天然契合点,其典型代表是以互联网技术为引领的跨境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基于网络平台所展开的跨境商贸物流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全球经济一体化,促进了传统国际贸易商务活动的信息化和透明化。跨境电商具有面向世界、覆盖全球、信息高速传播和运作成本较低等多重优势,它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国际贸易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改革,大幅扩展了我国实体产业的国际市场营销新渠道,实现了传统出口加工型贸易的转型升级。

第二,基于互联网的国际贸易改变全球贸易价值链格局。随着互联网国际贸易交易模式的崛起,电商型国际贸易成为世界贸易市场的主导者。传统的金字塔型国际贸易分销结构逐步演变为扁平化分销结构乃至直销结构,中间商在传统国际贸易结构中的重要地位被逐步削弱甚至被取缔。这导致原本被中间商盘剥的产业利润中的一部分回流到实体经济领域,助推我国产业结构变革;另一部分利润则以厂商让利的方式转移给普通消费者,用以增进消费者的剩余价值,提升消费者对我国出口商及其产品的认同度。

(二)国际贸易战略创新的环境研判

互联网时代国际贸易战略与国际政治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国际贸易是在国家间展开的商贸经济活动,其经营成果直接影响参与各方的获利水平,各国出于维系本国利益最优化目标而采取的贸易保护政策,势必影响电子商务型国际贸易战略的落实。贸易保护政策所保护的对象是那些对维系本国经济独立自主有重要意义的产业,这类产业通常为幼稚工业或关切民生型产业,其保护手段则为关税壁垒或非关税的绿色壁垒等形式。基于互联网的国际直销业务提供了绕开各国关税壁垒的新销售渠道,为此,大力推进“互联网+国际贸易”战略有助于我国实体企业通过网络直销

渠道依法绕开各国不公平的贸易保护政策的规制,有助于为我国拓展庞大的实体经济营造良好的国际市场竞争环境。

互联网经济时代国际贸易战略创新路径探索

(一)创新国际贸易领域的电子政务战略

落实建立国际贸易电商化战略的电子政务战略。从新经济角度来审视,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型公司实质上是异于传统公司的电子公司,电子公司的功用在于将传统产业和新兴的互联网产业相融合,运用熟知领域的知识和能力来帮助传统企业借助新技术与网络空间上的其它传统企业沟通交流。而传统的政府行政管理机构则习惯于管理传统领域的产业企业。因此,建立适应互联网技术的电子政务系统有助于推动电商型国际贸易业务。由于电子政务系统可以借助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来超越时空局限性,优化既有政府组织运作结构和政务操作流程,为跨国电子商务企业提供高效、快捷、公平的政务服务,所以可以有效节约跨国电子商务企业的制度成本,提升其国际竞争力。

提升通关环节电子政务运作效能。货物通关是国际贸易诸环节中业务复杂度较高和运作风险较大的环节,强化该关键环节的电子政务运作效能有助于打破国际贸易业务操作过程中的瓶颈制约。比如口岸管理应当借鉴欧美发达国家口岸电子政务系统的先进经验,在既有全国性金关工程基础上继续推进口岸通信技术升级改造,打造更适合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一站式”通过服务系统和“单服务窗口”式通关平台,全方位落实无纸化通关战略,尽快将线下通关业务转移到网络平台上,切实节约国际贸易从业者的通关成本。考虑到电子政务上交易主体更为庞大和交易者历史信用信息更模糊的现实问题,通关环节的电子政务系统应建立针对跨境电商企业的风险管控数据库,深度分析口岸后台数据并建立信用评级模型,落实对跨境电商企业的分级分类信用管理。通关电子政务系统还应当提高与商务、外管、银行、工商、税务、国检等部门的数据交换强度和频度,建立跨部门的国际贸易相关政务云数据平台,将跨境电商业务相关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信息整合处理,强化对不良企业走私、偷逃税行为的打击力度,净化跨境电商市场环境,为优良企业营造良好的市场空间。

(二)深挖国际贸易领域的后发优势战略

着眼技术突破来落实国际贸易后发优势战略。国际贸易的历史强国虽然依靠其先发优势地位占据了国际贸易市场中的较大份额,但在互联网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下,依托物理性营销渠道的传统国际贸易市场分配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依托互联网营销渠道的新型国际贸易市场份额分配规则正在确立。部分学者批评了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将比较优势视为比较优势的“陷阱”,并指出这类比较优势事实上并无助于促进所有战略实施国的国家利益最优化目标的实现,而仅有助于那些处于国际分工体系中较高位置的强势国家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一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劣势地位实际上是在既定的技术环境下,后发国家与先发国家在既定技术发展水平上的差距所产生的“势差”,在技术环境变量不改变的情形下,后发国家难以有效超越先发国家。但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技术环境变革使得后发国家与先发国家处于同等竞争地位,从根本上消除了先发与后发国家之间的技术“代差”劣势。在此背景下,我国国际贸易应当紧抓互联网技术发展契机,结合我国国际贸易资源禀赋优势,及时切入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国际贸易新模式。

着眼制度突破来落实国际贸易后发优势战略。国际贸易制度实质上是一套从事国际贸易商务活动的行动规则。根据新制度经济学,互联网技术革命所支持的国际贸易交易新制度的创新有助于降低国际贸易市场中的交易费用,会影响国际贸易体系中的各类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的资源配置效率。从成本轴与收益轴构成的二维结构分析中可知,先发国家在旧国际贸易制度体系中投入巨大的资源,这份资源随着经济与技术环境的变化而逐步演变为沉淀成本,故此先发国家缺乏了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改造现有国际贸易秩序的能动性,而后发国家因其在旧的国际贸易制度体系中所投入的资源远少于先发国家,使后发国家因率先采用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国际贸易制度体系而额外产生的制度成本远低于先发国家。这就决定了后发国家较先发国家更有运用互联网技术改造既有国际贸易制度体系的意愿。为此,我国发展国际贸易应当积极通过放开对互联网行业管制的策略,来培育互联网技术内生的制度创新力量,运用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来形成互联网技术支持的、适合本国资源禀赋优势的国际贸易新制度体系。

(三)探索国际贸易领域的供给侧变革策略

大力培育新型国际贸易商业模式。在新常态经济背景下和全球经济缓慢复苏形势下,作为驱动我国宏观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的国际贸易增长出现下降,国际贸易领域的供给侧变革迫在眉睫。推进跨境电商产业的迅速发展有助于在传统的国际贸易营销渠道之上培育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国际贸易营销渠道,为我国多数发达地区经济健康成长的过剩产能开辟新的路子。考虑到跨境电商产业的经营模式和发展态势迥异于传统产业,各级监管部门不可运用传统的监管手段来规范跨境电商产业的发展。而是应当结合互联网产业特征来制定适合跨境电商产业特征的行政监管与服务职能,为跨境电商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制度环境。工商部门应当摒弃对跨境电商企业经营范围的严格限制,在宽放其业务边界的同时从财税优惠政策制定方面来加大对跨境电商的扶持力度。

积极推进国际贸易领域的产融联合体战略。传统的国际贸易产业与金融产业彼此独立运营,二者虽然围绕具体的国际贸易业务有相互支持的行动,但从系统层面而言缺乏有机整合。随着国际市场竞争格局的逐步升级,单个企业间的竞争正逐步消失,以企业联合体为主要特征的国际竞争新格局正逐步形成,打造适应当代国际贸易市场竞争格局的产融联合体正当其时。产融联合体要求从事国际贸易的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以股权关系为纽带,以控股为形式,以人事参与和核心资产相互支持为手段来推进二者融合。从发达国家国际贸易市场发展的历史路径分析,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合具有必然性,因为这二者的融合是以产融联合体参与各方的各自利益最优化为目标,以提升产融联合体整体资源配置效率为目标。为此,金融监管部门应当放开对网络金融机构或类金融机构的经营牌照发放范围、提升跨境电商单笔货款支付限额和交易笔数限制,增强跨境电商系统内部的产供销系统和金融系统的融合度,以提升其在国际贸易市场中的整体竞争实力。考虑到国际电商业务中交易各方的信用问题是影响跨境交易的重要障碍,跨境电商在融合实体产业与金融业务的同时,可以建构跨境交易参与各方的历史交易行为信用数据库,凭此来客观评估交易者的信用水平并给其合理的跨境交易授信额度,切实维护跨境交易金融系统的稳健性,促进电子商务型国际贸易业务的健康与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熊福梦,张义.“互联网+”时代国际贸易新方向跨境电商发展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6(3)

互联网金融营销策略篇8

一、商业银行营销的特点

于蓉(2000)认为“商业银行的零售业务主要是面向小企业和家庭,为其提供金融服务”。

钱用道(2000)分别从市场细分、市场调查、银行产品开发与定价、市场促销等方面对商业银行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得出商业银行营销过程一般包括产品开发、市场调研、产品定价以及售后服务、信息沟通和反馈等过程。

彭雷清(2002)在研究中得出商业银行应该按照市场环境的变化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设定金融产品的开发和定价策略,并相应地调整自己的营销策略。另外,彭雷清还研究了在互联网时代和金融全球化时代下的网上银行营销模式。

综上得出,商业银行营销就是专门向个人和家庭或企业为单位的客户提供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包括市场调查、产品开发等过程,是一种比一般零售企业更为复杂的营销模式。

二、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产品营销中存在的困境

佟翠玲通过与银行有关业务人员谈话、登录银行网站查询信息等辅助的调查方式,总结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在营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技术主创性产品和名牌产品奇缺;

2.营销渠道结构不够合理;

3.缺少促销组合决策;

4.从事银行金融产品营销的业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服务质量有待改善。

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商品的特殊企业,其分销渠道也是特殊的,这体现在银行主要通过自身营业网点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金融产品和服务。总的来说,商业银行里重要的市场资源便是营业网点,实现分销网络的健全可以使整个市场上大部分现实的和潜在的客户都能体验银行产品和服务,从而使银行金融产品或服务的销售达到最大化。实际上,随着各方面营销环境的变化,银行营销网点这种比较传统的分销渠道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若银行不采取措施调整营销网点的战略性结构,这种分销渠道资源的价值将会严重退化,银行也会失去一条获得利润的重要渠道。

三、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战略研究

常雯(2007)通过比较国内外商业银行金融产品营销业务发展现状,从理财产品、服务客户的定位、市场环境等方面探析了我国商业银行进行产品营销业务的欠缺。据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和思路:1、找准市场定位;2、尝试建立完备的客户关系管理制度;3、丰富金融产品的种类;4、尝试制定创新品牌策略。

田丽媛(2007)认为商业银行是第三产业,作为典型的服务型行业,其产品或服务具有同时性和无形性的特征,使得商业银行在金融产品营销与提供服务之间相互影响,甚至是互为一体。据此提出“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调整并改造业务流程、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在组织上和制度上使商业银行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快速高效的完成银行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营销业务。

陈美芸(2007)分析了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因素,指出影响其发展的外部因素包括环境限制、渠道局限和空间局限这三方面;银行内部制约因素包括:认识局限性、人力局限性、品种局限性、科技局限性等方面。

毛瑜、许慧帽(2007)基于价值创新的角度研究了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问题,提出经过成本优先和差异化可以帮助提升客户价值和零售银行价值,从而在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

四、结论

根据上述研究人员所提出的策略,我国商业银行应该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市场情况,针对以上金融产品营销中存在的问题选择适当的营销策略:

(一)打造理财品牌及形象

商业银行的信誉度可以通过一个成功的金融品牌得到有效地维护。香港银行在争取金融产品服务的对象目标时十分重视建立和推广品牌形象,通过宣传口号和服务名称来建立形象。

(二)开拓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和服务营销的分销渠道

新技术对个人理财业务未来发展的促进作用是不可小觑的。银行在金融产品和服务营销时,除了利用营业网点这种比较传统的分销渠道外,还应在金融服务中加入新技术元素,加速向电子化银行的转化,利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带动互联网金融的进步。可以借鉴北上广地区在这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创新,不断提升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服务系统。

(三)完善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和服务营销的组织体系

在银行内部营销方面,要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分配营销资本,重新整合各部门的业务,建立一个优化的金融类专职营销单位。其次,各部分要做好分工,总行营销机构要以开发新的产品为主线,从战略的高度分析市场的需求,进行市场的细分,使开发的金融产品更具针对性。基层银行、分行网点的理财中心和营销部门以服务营销的方式为主,针对不同的顾客,采取更具针对性的个性化营销方式。

互联网金融营销策略篇9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中小银行;影响;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08.053

1 互联网金融概念

互联网金融是将互联网和金融两者相结合所得出的全新领域,主要是指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相合作,通过利用互联网的相关技术来实现资金的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等等服务的一种新型金融业务模式。互联网金融并不单单是将互联网和金融行业简单结合,而是在网络技术水平实现了安全、移动的前提之下,在用户对电子商务熟悉并且能够接受以后,通过网格化的关系,形成资源共享、信息交互、优势互补,并通过数据挖掘技术进行信息处理之后,自然而然产生出的新模式和新业务,所以互联网金融虽然是以互联网技术来作为必要的支持,但绝不仅仅是“利用互联网技术的金融”,而是“借助互联网思想而产生的金融”。

2 互联网金融给中小银行带来的影响

2.1 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机遇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是对中小银行未来发展的一种启示,也为中小银行的发展方向指出了一条明路。它能够迅速抢占中小银行的盈利来源,夺走中小银行的客户资源,并在中小银行难以发挥优势且并不重视的小微企业风生水起,必有其优势,值得中小银行学习与借鉴;而中小银行被其抢占生存空间,使其能够快速发现自身发展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促使中小银行开始采取措施进行弥补与完善,甚至转变发展方向或是变革求生存,这同时使得中小银行能够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

2.2 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冲击

2.2.1 互联网金融冲击中小银行支付中介

一方面,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出现,逐渐改变了信息传递的方式和传播的途径,弥补了时间和空间在资金融通方面的限制,大大减少了获取信息所花费的成本以及交易的成本,分流了中小银行融资中介的服务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中小银行发挥金融中介的职能。中小银行的主要职能就是以存款的方式吸收社会闲散资金,并以贷款的方式使其得以充分的利用,从而有力的保证了资金的流动性和赢利性,这主要是在通过利用人们在债权债务清偿活动中时间上的不吻合和空间上的分离的方式来实现的。但是互联网金融拥有大量的客户金融信息来作为基础,且更加的方便快捷,操作流程更加简单易懂,准入门槛更低,业务范围更广,所以人们更愿意选择互联网金融企业而舍弃中小银行。这种趋势一旦形成规模,必定会对中小银行金融中介地位产生威胁。

另一方面,互联网技术产生出更多便捷的支付渠道,这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中小银行的支付功能。中小银行提供支付服务的前提,主要是依靠在债权债务的清偿活动中时间上的不一致和空间上的分隔。但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其大力发展衍生出来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的活跃,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互联网在线支付规模呈现出了爆炸性的增长,第三方支付平台上的流通量和交易量不断加大,所涉及的用户也越来越多,脱离了传统金融机构中介,使得资金供求双方可以直接进行交易,资金可以在传统中小银行体系之外进行循环,银行支付功能被曝冷门,第三方支付平台替代银行支付成为必然。这在相当程度上冲击着中小银行,颠覆了中小银行长期以来所处的支付中介的地位。第三方支付已经成为了一个庞大的金融产业,中小银行在支付功能上所能发挥的作用正在被进一步的弱化。

2.2.2 互联网金融冲击中小银行经营模式

在营销渠道方面:互联网金融企业通过利用大数据来开展金融产品的营销策略,去抢占销售市场的份额。互联网金融全新的营销模式完全不同于传统中小银行单一的销售模式,其借助于第三方网络平台的优势,打破传统的物理营销渠道,向处于各个交易环节的不同客户提供打包销售的组合型产品,中小银行零售营销模式正在遭受着互联网金融的营销理念与分销渠道的冲击,并已经从物理渠道逐渐延伸到虚拟渠道上来。关于锁定相关客户这一方面,大量的数据资料的积累以及系统化程序化的处理技术为互联网金融企业在进行批量化分销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使用者在访问互联网是产生的数据通过一系列的程序,如分析客户的行为、筛选出目标客户、挖掘数据并进行处理,评估出客户的需求,这使得在定位目标客户上可以做到更加的准确,在管理市场方面也更加的精细。

在盈利模式方面:中小银行大多都是通过存款与贷款之间的利润差额来获得利润,由于缺乏创新型的中间业务,盈利模式也就相对的过于单一。而如今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网络借贷和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崛起,不断挤占中小银行的收入来源,使得中小银行的传统中间业务和信贷业务都面临着新的竞争,其生存空间愈加狭窄。在存款利率大大高于银行存款利率的余额宝的一经推出以后,岑寂一度致使中小银行存款剧减。此外,中小企业是有着巨大潜力的长尾市场,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 95%,中小企业占企业总税收的 60%,而致力于中小企业信贷的阿里小贷将会分流银行的客户群,对银行的利差收入来源造成严重影响。

3 中小银行应采取的对策

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与不断发展敲响了中小银行改革的警钟。面对互联网金融对传统中小银行的强势冲击,中小银行如果无所作为,则面临着失去竞争力和逐渐被行业淘汰的危机;而如果他们顺应时代潮流,积极采取措施主动变革,则有很多的困难需要面对,传统中小银行需要对他原来的业务服务、产品业务以及经营模式进行全方位的升级转型。对于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危机,传统中小银行首先应该不断加深对其的认识和了解,再根据自身所具备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环境进行利弊的权衡,从而选择出更加适合自己的一条发展道路与发展模式,在形成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最终能够保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大丰收。针对这一现象,首先,我们应该加速中小银行的金融脱媒化的进程。其次,我们应该加强对中小银行的相关信贷业务的补充。最后,我们应该设法促使中小银行对产业进行创新与改革。

3.1 以变谋发展

3.1.1 转变理念,追求融合

对于中小银行来说,一是研究与实践。银行要加强对网上银行这一相关部门的建立,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程要加大研究力度,并且尽快采取措施建立起能够使得客户更加适应的银行发展的一种全新的金融模式;二是学习和转型。中小银行应该积极加强对互联网企业的网络营销方法和策略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在对客户的交易数据进行分析的能力,从而能够获得一整套较为完善的信用数据库和信用评价体系。中小银行应该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的实力来吸引到优势的资源以及合作伙伴的加入,即便两者是竞争对手,只要加强双方的合作,且方法得当,同样也是可以共同开辟出新的市场。

3.1.2 转变方向,整合平台

一是发挥信用中介功能。类似于支付宝这一类的第三方支付产品的出现,主要是为互联网企业以及个人交易需求的客户提供金融支付这一方面的相关服务。在社会中,银行主要是发挥信用中介这一职能,更加应该加强在支付功能方面的发挥与继承,凭借自身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庞大的客户资源群,为各类电子商务企业与互联网企业提供交易支付的平台。二是突出电子银行功能。在网络金融盛行的时代,中小银行首先就应该改变对电子银行的原有的认知,将其放在战略高度上来看待,应要提升电子银行的地位。三是加强资源整合与服务功能。中小银行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信息收集、 整理、分析工具,整合有限的资源并对客户的交易行为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为客户的融资、理财和物流需求提供全程的服务,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

3.1.3 转变流程,提升服务

目前我国的互联网金融主要具备尊重客户体验、主张平台开放、强调交互式营销等新特点。因此,中小银行应该积极学习其优点,要以客户需求作为自己的目标,能够在第一时间根据客户的需求对互联网上的相关金融产品与服务进行改进,在商业模式方面不断进行创新,架构出具有鲜明特点的价值链。首先,中小银行应该加强智能网点的建设,提升自身客户的价值。中小银行可以将自己原有的物理网点作为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基础,加大对于网上网点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其次,中小银行应该对于操作界面进行优化,为客户提供尝鲜体验。中小银行要设立客户体验部,定期以及不定期将客户对于网络操作界面的一些意见和建议收集整合起来,使得自身能够针对客户意见,及时做出相关调整,使自己的操作页面能最大程度上符合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和感官体验。接着,中小银行应该简化一些业务流程,免去一些繁琐不必要的手续,为客户提供便捷服务。

3.1.4 重视安全,防范风险

中小银行还应该从风险防范这一方面寻求变革,将网络业务的创新和发展与金融风险防范有机的结合起来,加大对交叉风险的防范力度。对于所面临的金融风险,中小银行应该加强重视,其并不会因为如今将互联网与金融产品的创新结合而消失。但是,中小银行可以凭借互联网创新技术,开创出全新的更加便捷与多元化的风险防控的方式,对于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分门别类的监管。如果是利率市场化所带来的风险,中小银行可以采取差异化的方式以及更加灵活的定价模式;如果是由于互联网技术所带来的风险并且由于互联网使得风险迅速蔓延,中小银行应该不断完善自身的预警机制和应急机制,从而降低风险蔓延概率以及对其恶化程度进行控制;如果是由于信息不对称使得客户违约的风险加大,中小银行应要加大违约处罚力度,提高相关业务人员的风险意识。

3.2 以不变应万变

除了变革转型以外,还可以依据自身情况,采取以不变应万变的对策。相对于一些大型银行来说,中小银行在进行转型发展方面并不具备突出的优势。因此,文章认为,中小银行不应该一味地追随互联网金融的潮流,盲目地寻求变革,而应该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可以通过在内部管理以及经营管理方面实现差异化发展这种方式来应对互联网金融,实现以不变应万变。中小银行完全可以将原先“小而全”的管理模式逐渐过度到“专特精”的广利模式,实现从粗放化精细化的经营模式的转变,避免同质化的竞争,走上专业化的道路。

4 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由此看出互联网技术发展到今天,通过云计算来进行的信息存储、分享和挖掘手段改变了传统产业的商业和价值模式。在金融领域,“互联网金融模式”的概念已经被提出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因此,对互联网金融相关基础理论、行业发展动态、传统金融机构应对策略的研究显得尤为迫切。

参考文献

互联网金融营销策略篇10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利率市场化;SWOT分析法

引言

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就曾经预言:“如果传统商业银行不改变的话,他们就是21世纪一群要灭亡的恐龙。”这句话正验证了目前我国传统商业银行面对的困境,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崛起,传统商业银行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其依赖息差的传统盈利模式岌岌可危,转型互联网化轻资产、发力资产管理业务及创新型中间业务需求日益迫切。

1、互联网金融的主要优势

自2013年以来,互联网金融这个包含着强大的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以及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基础的新鲜概念迅速在我国传统金融业流行起来并引起了激烈的讨论。互联网金融具有传统商业银行不可比拟的营销优势,比如准入门槛低,便捷高效,创新能力强,强调客户体验以及成本低廉等。另外互联网金融拥有巨大的潜在市场空间,日新月异的迭代速度,强大的融合渗透能力,普惠制的金融服务方式和广泛的客户资源覆盖面等竞争能力。

2、传统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浪潮下受到的影响分析

2.1货币基金,分流活期存款

2013年以来,余额宝的风靡带动了投资货币基金的热潮,较之于传统活期存款,货币基金可以在保证3%-4%年化收益率的基础上实现T+0赎回,优势突出。商业银行的个人活期存款作为低成本资金来源的一部分,在货币基金的冲击下规模骤减。

2.2P2P网贷,引导金融脱媒

P2P利用互联网作为信息平台,直接对接了个人资金需求方与供给方,以其为代表的直接融资平台发展迅猛,未来将对传统金融机构的中介地位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商业银行所受波及更大。

2.3网售基金,颠覆传统渠道

自2015年以来,互联网基金销售平台的销售额持续爆发,不断刷新了市场对互联网金融爆发力的认知,其轻资产、广用户的互联网渠道对以银行为主的传统基金销售渠道的颠覆和替代仍将延续。

3、基于SWOT分析法,分析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传统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形势和主要的机会与挑战

图略

4、传统商业银行面对互联网金融浪潮冲击下的策略

应对面对错综复杂的互联网发展形势,传统商业银行传统的业务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必须做出重大改变,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融入互联网金融前进的大潮中去。不仅仅是建设互联网银行、直销银行、或者建立电商平台,简单地复制互联网金融模式,更重要的是学习互联网金融的思维。传统商业银行要加强金融产品的创新力度和品牌形象,从而优化用户体验;加强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合作,建立互利互惠的合作关系,优势互补,在合作中谋求共赢。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4.1SO战略:凭借自身资金和技术上的优势,加快推动互联网金融创新业务发展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多元化发展,传统商业银行应当抓住机遇,利用自身得天独厚的资金和技术上的优势(由表1知),加快推动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互联网金融创新业务和技术研发部门,吸引和培养更多高素质互联网专业人才,最大限度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利用大数据处理技术将现有客户的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处理,从而为业务部门提供具有高质量参考价值的业务发展建议;其次要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金融超市、电子商务和在线融资平台,走差异化道路,尽量避免金融产品同质化问题,利用云技术处理自身客户交易记录,摸索出一条基于传统商业银行自身特色的互联网金融发展道路。内部分析外部分析优势(S)资金和技术优势客户资源、市场份额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劣势(W)网点覆盖率低经营成本高用户体验性差息差收入占比高机会(O)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相关金融领域的发展SO战略发挥优势,利用机会WO战略克服劣势,利用机会威胁(T)同质化产品及服务增多利率市场化改革金融脱媒化ST战略利用优势,回避威胁WT战略减少劣势,回避威胁。

4.2WO战略:树立互联网思维,优化用户体验互联网既是一种技术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模式。从技术手段的角度上讲,互联网有非常强的覆盖用户的能力,不受地域的限制而且成本更低;从思维模式的角度上讲,互联网更注重用户体验,甚至是免费的用户。通过群体之间的实时互动,共同协作来实现用户信息平台化、网络化,从而向用户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验,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不断改进创新,始终走在时展的前列。反观传统商业银行,其服务理念是远远落后于时展的,没有把服务和用户体验放在首位(由表1知),给用户的感觉是冰冷的,高高在上的,最终的结果就是用户不断的流失。传统商业银行必须从经营理念上谋求转变,抓住互联网思维模式的精髓所在,提高对用户的重视程度,通过加强和群体用户之间的互动沟通,更好的满足用户需求。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向进行:第一,根据用户消费偏好的差异,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用户类型进行细分,提供多样化、差异化的金融服务;第二,加强与战略合作伙伴的业务联盟,将不同的优质信息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创造一个全方位的开放性金融平台,通过“一条龙全方面服务”,更好的满足用户需求;

4.3ST战略:加强与第三方互联网金融企业合作,优势互补,实现共赢在经济新常态与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商业银行首先应该迅速调整、改变对互联网金融的认识及应对态度。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的有益补充,而不是颠覆传统金融。传统商业银行与互联网企业是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两者之间是能够实现共赢的“非零和”博弈的。传统商业银行要懂得与竞争对手建立互利互惠的合作关系,努力研发更加人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来应战同质产品的泛滥(由表1知);与互联网企业在竞争与合作的进程中寻求共赢的局面,而不是采用恶意竞争的方式排挤互联网企业,或者在竞争中选择逃避。具体的合作模式可以参考一下两种模式:第一,客户资源信息共享。互联网企业通过购物网站,第三方支付平台获取丰富的客户资源信息,而商业银行因为其多年的经营,累积了很多各行各业的龙头企业的信息(由表1知)。双方应增加资源共享的力度、进行优势互补,从而实现交叉销售。第二,共同打造小微企业在线融资平台。传统商业银行可以共享小微企业在电商平台的经营数据和经营者的信息,由电商平台向传统商业银行推荐有贷款意向的优质企业,传统商业银行通过交易流水、买卖双方评价等信息,确定小微企业自信水平,给予授信额度;由于小微企业融资难度比大型企业高得多,因此小微企业为了获得融资愿意接受较高的融资成本,从而银行从小微企业信贷业务获得更多的利差收益。

4.4WT战略:加快战略转型,拓展多元业务,降低息差所占比重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化(由表1知)趋势将不断压缩传统商业银行的息差收入,故传统商业银行必须开拓新的收入来源,加大非利息收入的比重。从资金中介转向综合化金融服务机构,加强产品及金融服务创新,为客户提供投行承销、财富管理、资金托管、交易结算等多元化服务,通过服务创造价值,带动中间业务收入的增长,避免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盈利模式产生巨大冲击。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进行:第一,继续巩固、拓展传统的优势基础业务,比如保险、代付业务、基金托管等发展比较大、风险低、客户基础好的“基础性”业务;第二,健立健全服务体系,发展新兴中间业务。向小微企业或个人提供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如投资咨询、财务顾问等。

5、结束语

本文通过SWOT分析,结合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传统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形势和主要的机会与挑战,为传统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浪潮的冲击提出可行性策略建议。传统银行业通过引入互联网思维,将有利于传统金融产业的转型升级,也符合国家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政策。

参考文献:

[1]巴曙松,谌鹏.互动与融合:互联网金融时代的竞争新格局[J].中国农村金融,2012(24):15-17

[2]孙秀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中小商业银行竞争策略分析[J].时代金融,2015[601]71-72

[3]鲁小明.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分析[J].现代商业,2014,(23)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