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领导调研工作计划十篇

时间:2023-04-02 22:00:59

小学领导调研工作计划

小学领导调研工作计划篇1

领导小组组长由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担任,副组长由副主任孙志刚、副主任陈啸宏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吴刚担任。小组成员包括国家卫计委办公厅主任于学军、国家卫计委规划与信息司司长侯岩、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局长王羽、国家卫计委宣传司司长毛群安、国务院医改办专职副主任梁万年、国家卫计委统计信息中心主任孟群等。

在“领导小组职责”部分,《通知》指出,国家卫生计生委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是国家卫生计生委信息化整体建设的议事协调机构,主要负责统筹管理卫生计生信息化总体建设,组织制订和审议卫生计生信息化建设的战略规划、重大项目和综合政策,研究确定年度计划、重点任务和责任分工,督促检查各地区、系统内各单位相关部署落实情况和任务完成情况,统筹协调解决建设任务落实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规划与信息司,办公室主任由侯岩担任。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总体规划、顶层设计、重点项目立项、标准安全、监管评估等具体事项,承担全行业信息化认证认可和安全保障审批的具体工作,指导各业务司局应用系统建设。

《通知》还确立了领导小组会议制度。全体会议每半年召开一次,必要时可由领导小组临时召集,专题会议由领导小组根据工作需要不定期召开。

小学领导调研工作计划篇2

国务院办公厅

【代码】101

一、主要职责

国务院办公厅是协助领导同志处理国务院日常工作的机构。

国务院办公厅的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国务院会议的准备工作,协助国务院领导同志组织会议决定事项的实施。

(二)协助国务院领导同志组织起草或审核以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名义的公文。

(三)研究国务院各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请示国务院的问题,提出审核意见,报国务院领导同志审批。

(四)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指示,对国务院部门间出现的争议问题提出处理意见,报国务院领导同志决定。

(五)督促检查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对国务院公文、会议决定事项及国务院领导同志有关指示的执行落实情况并跟踪调研,及时向国务院领导同志报告。

(六)协助国务院领导同志组织处理需由国务院直接处理的突发事件和重大事故。

(七)处理群众来信,接待群众来访,及时向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报告来信来访中提出重要建议和反映的重要问题,办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交办的有关事项。

(八)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指示,组织专题调查研究,及时反映情况,提出建议。

(九)负责国务院值班工作,及时向国务院领导同志报告重要情况,协助处理各部门和各地区向国务院反映的重要问题。

(十)做好行政事务工作,为国务院领导同志服务。

(十一)办理国务院领导同志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内设机构

根据以上职责,国务院办公厅设6个职能司局。

(一)秘书一局

办理文电收发运转、国徽印鉴管理、国务院全体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和总理办公会议等会议会务及国务院领导同志内事活动、国务院值班、信息、档案和数据管理、办公厅保密、公文核稿、文印、督查、机要通信和办公自动化、《国务院公报》编辑等方面的工作。

(二)秘书二局

办理发展计划、经贸、工业(含国防工业)、财税、劳动和社会保障、国土资源、建设、交通、铁道、民航、信息产业、水利、农业、林业、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金融证券、审计、海关、环保、统计、工商管理、质量技术监督、药品监督管理、旅游、供销、体改、气象等经济方面的文电、会务和督查工作。

(三)秘书三局

办理教育、科技、外事、政法、法制、监察、民政、人事、文化、卫生、体育、计划生育、地震、民族宗教、港澳台侨、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知识产权、机构编制等社会事业方面的文电、会务、督查及联合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军队等方面的工作。

(四)中办国办局

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确定的工作范围,处理群众来信,接待群众来访,向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提供群众来信来访中反映的重要信息,办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交办的有关事项;指导部门和地方的业务工作;处理跨部门、跨地区的疑难问题。

(五)人事司

负责国务院办公厅的人事管理和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办理工作人员的出国手续;负责国务院领导同志办公室的人事工作;负责挂靠单位的人事管理工作。

(六)行政司

负责在中南海北区办公的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服务事务以及机关后勤管理工作。

(七)机关党委。

负责国务院办公厅及其挂靠单位和国务院外事办公室的党群工作。

外交部

【代码】102

内设机构及其职能

(一)办公厅

协助部领导处理日常事务;协调部内业务工作,沟通各方面的情况;综合办理文电运转、信息处理等工作。

(二)政策研究司

研究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中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问题,研究规划外交政策,研究世界和地区经济金融形势和经济外交工作;协调部内各单位和驻外使领馆的调研工作;起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部领导的有关外交工作的重要文稿;研究和指导编写中国外交史。

(三)亚洲司

掌握、研究亚洲地区和国家的情况和形势;负责与这一地区、国家外交往来及相关涉外事务的具体事宜;协调同这一地区、国家双边往来的具体政策;指导我驻本地区使领馆的外交业务工作。

(四)西亚北非司

掌握、研究西亚北非地区和国家的情况和形势;负责与这一地区、国家外交往来及相关涉外事务的具体事宜;协调同这一地区、国家双边往来的具体政策;指导我驻本地区使领馆的外交业务工作。

(五)非洲司

掌握、研究撒哈拉以南地区和国家的情况和形势;负责与这一地区、国家外交往来及相关涉外事务的具体事宜;协调同这一地区、国家双边往来的具体政策;指导我驻本地区使领馆的外交业务工作。

(六)欧亚司

掌握、研究欧亚地区和国家的情况及形势;负责与这一地区、国家外交往来及相关涉外事务的具体事宜;协调同这一地区国家双边往来的具体政策;指导我驻本地区使领馆的外交业务工作。

(七)欧洲司

掌握、研究欧洲地区和国家的情况和形势;负责与这一地区、国家外交往来及相关涉外事务的具体事宜;协调同这一地区国家双边往来的具体政策;指导我驻本地区使领馆的外交业务工作。

(八)北美大洋洲司

掌握、研究北美、大洋洲地区和国家的情况和形势;负责与这一地区、国家外交往来及相关涉外事务的具体事宜;协调同这一地区国家双边往来的具体政策;指导我驻本地区使领馆的外交业务工作。

(九)拉丁美洲司

掌握、研究拉美地区和国家的情况和形势;负责与这一地区、国家外交往来及相关涉外事务的具体事宜;协调同这一地区国家双边往来的具体政策;指导我驻本地区使领馆的外交业务工作。

(十)国际司

调研多边外交领域的形势和发展趋势;负责处理联合国及其它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有关问题。

(十一)军控司

负责军控、裁军、核不扩散和出口控制以及全球和地区安全等问题,执行上述领域的方针、政策和处理上述领域的外交事务。

(十二)条约法律司

研究和处理外交工作中的条约、法律方面的问题;办理各种涉及条约、法律以及领土、边界、地图等涉外案件;负责办理或参加有关条约、法律的国际会议和双边谈判;协助有关部门审核国内制定的涉外法规。

(十三)新闻司

负责就中国外交政策和中国对外关系、国际问题新闻和阐述立场;对外国常驻记者和临时来华外国记者采访给予协助;协调外交部公众外交工作;负责外交部网站建设等。

(十四)礼宾司

主管国家对外礼仪事项;负责研究和处理外国驻华外交机构在华的礼遇、外交特权和豁免问题;指导我驻外使领馆和地方外办办理涉外工作中的礼宾问题。

(十五)领事司

主管同外国谈判签订领事条约、设领协议和其他有关领事方面的协议等;指导地方外办管理外国在华领馆有关事务;指导我驻外领事机构的领事侨务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处理重大涉外案件;颁发护照和签证;办理公证、认证及通过外交途径送达法律文书等。

(十六)港澳台司

在外交方面贯彻执行中央关于港澳台问题的方针政策;协调处理有关港澳台问题的涉外事务。

(十七)翻译室

负责重要外交文件、文书的英、法文笔译与外交部安排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其他重要外事活动的英、法文口译;承担外交部组织的国际会议的同声传译;培训英、法文高级译员。

(十八)外事管理司

办理各地区和各部门报送国务院的有关外事问题的请示、报告;拟定和修订外事工作的法规;对外事管理工作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建议。

(十九)涉外安全事务司

执行我外交涉及非传统安全领域的方针政策;主管有关调研工作;协调和处理相关涉外事务。

(二十)干部司

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对干部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负责公务员制度和外交队伍的建设;主管机构设置和干部的编制、计划录用、审查、调配、培训、职称、考核、任免、晋升、奖惩、工资、福利、离退休等工作。

(二十一)离退休干部局

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离退休干部政策;负责离退休干部的日常管理。

(二十二)行政司

规划、管理外交部后勤工作;归口管理部机关和部属单位基建计划;管理部机关物资、设备及部内、驻外使领馆房地产;承办外国驻华使领馆房地产的审核和谈判等。

(二十三)财务司

贯彻执行国家的财政政策和法规;经管和核算外事、行政、事业、教育经费和预算外资金,管理部属国有资产;归口管理、指导我驻外机构和部属单位的财会业务等。

(二十四)档案馆

外交部档案馆属部门档案馆,是永久保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档案的基地。其主要职能是:负责收集并永久管理外交部及其直属单位形成的档案,对部内、部属各单位和我驻外使领馆、团、处、驻港公署的档案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负责为部内各单位和驻外机构采选、配发与外交工作有关的种类书籍、报刊和工具书,并进行管理和提供服务。档案馆具有对本部门档案业务的行政管理职能。

(二十五)机关党委

负责外交部机关和部属单位党组织的建设及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工作,围绕外交中心任务开展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政治理论培训,指导工、青、妇等群众组织开展工作。

(二十六)监察局

检查各行政职能部门在遵守和执行法律、法规和人民政府决定、命令中的问题;受理对各行政职能部门、国家公务员和外交部各行政职能部门任命的其他人员违反行政纪律行为的控告、检举;调查处理各行政职能部门,国家公务员和各行政职能部门任命的其他人员违反行政纪律的行为;受理国家公务员和各行政职能部门任命的其他人员不服主管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决定的申诉,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由监察机关受理的申诉;依照行政法规由监察机关履行的其他职责。

(二十七)国外工作局

指导驻外使领馆的政治理论学习和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指导驻外使领馆的思想政治工作。

(二十八)服务局

外交部机关及驻外机构服务局是外交部机关直属事业单位,成立于1994年1月24日。除局机关外,下设有业务处、交通处、综合服务处、楼宇管理处、驻外机构供应处、驻外机构物资供应处、华风宾馆等单位。主要担负为外交部机关工作服务、为我驻外使领馆服务的任务。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代码】104

一、主要职责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作为国务院的组成部门,是综合研究拟订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进行

总量平衡,指导总体经济体制改革的宏观调控部门。

(一)拟订并组织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提出国民经济发展和优化重大经济结构的目标和政策;提出运用各种经济手段和政策的建议;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

(二)研究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发展情况,进行宏观经济的预测、预警;研究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问题,提出宏观调控政策建议,综合协调经济社会发展;负责日常经济运行的调节,组织解决经济运行中的有关重大问题。

(三)负责汇总和分析财政、金融等方面的情况,参与制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拟订并组织实施产业政策和价格政策;综合分析财政、金融、产业、价格政策的执行效果,监督检查产业政策、价格政策的执行;制定和调整少数由国家管理的重要商品价格和重要收费标准;负责全口径外债的总量控制、结构优化和监测工作,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四)研究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重大问题,组织拟订综合性经济体制改革方案,协调有关专项经济体制改革方案;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改革开放促进发展的建议,指导和推进总体经济体制改革。

(五)提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规划重大项目和生产力布局;安排国家财政性建设资金,指导和监督国外贷款建设资金的使用,指导和监督政策性贷款的使用方向;引导民间资金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方向;研究提出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的战略、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的目标和政策;安排国家拨款的建设项目和重大建设项目、重大外资项目、境外资源开发类和大额用汇投资项目;组织和管理重大项目稽察特派员工作。

(六)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升级;提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的发展战略和规划;研究并协调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关重大问题,衔接农村专项规划和政策;指导工业发展,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制定工业行业规划,指导行业技术法规和行业标准的拟订;拟订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等能源发展规划;推动高技术产业发展,实施技术进步和产业现代化的宏观指导;指导引进的重大技术和重大成套装备的消化创新工作。

(七)研究分析区域经济和城镇化发展情况,提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规划,提出城镇化发展战略和重大政策措施;负责地区经济协作的统筹协调,指导地区经济协作工作。

(八)研究分析国内外市场状况,负责重要商品的总量平衡和宏观调控;编制重要农产品、工业品和原材料进出口总量计划,监督计划执行情况,并根据经济运行情况对进出口总量计划进行调整;管理粮食、棉花、食糖、石油和药品等重要物资和商品的国家储备;提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战略和规划。

(九)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以及国防建设与国民经济发展的衔接平衡;提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政策,协调社会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

(十)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拟订资源节约综合利用规划,参与编制生态建设规划,提出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的政策,协调生态建设和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的重大问题;组织协调环保产业工作。

(十一)研究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状况,提出优化所有制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的建议,促进各种所有制企业的公平竞争和共同发展;研究提出促进中小企业和非国有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宏观指导,协调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十二)研究提出促进就业、调整收入分配、完善社会保障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协调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的重大问题。

(十三)拟订和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的有关行政法规和规章,参与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起草和实施。

(十四)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十五)根据国务院规定,管理国家粮食局、国家烟草专卖局。

二、内设机构

根据主要职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内设26个职能机构(司、局):

(一)办公厅

负责会议组织、文电运转、档案管理、保密、秘书事务和政务信息等委机关日常政务以及委机关财务、资产管理、安全保卫等行政事务;负责机关电子政务的组织实施和工作。

(二)政策研究室

负责重要文件起草和信息工作;组织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改革开放和国际经济的重大问题。

(三)发展规划司

研究提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规划生产力布局的建议;提出国民经济和社会中长期发展、总量平衡和结构调整的目标和政策;提出推进城镇化的发展战略和重大政策措施;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组织编制和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专项规划、区域规划。

(四)国民经济综合司

分析研究国内外经济形势,进行宏观经济的预测、预警,提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对策建议;组织研究并提出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包括年度总量平衡、结构调整和重要商品平衡的目标和政策;提出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调控目标,以及运用各种经济手段和政策的建议;拟订并协调国家重要物资储备计划。

(五)经济运行局(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

监测分析工交行业经济运行态势,组织解决工交行业经济运行的有关重大问题,研究提出工交行业经济运行方面的政策建议;组织重要物资的紧急调度和交通运输协调工作;提出动用国家物资储备的建议;管理国家药品储备;承担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部际联席会议的日常工作。

(六)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

研究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重大问题;组织拟订综合性经济体制改革方案,协调有关专项改革方案;提出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议。

(七)固定资产投资司

监测分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状况,研究提出固定资产投资的总规模、结构和资金来源,提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调控政策;提出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建议;安排国家拨款的建设项目和重大建设项目。

(八)产业政策司

研究分析产业发展的情况,组织拟订综合性产业政策,组织和协调专项产业政策的制定,监督产业政策落实情况;提出国家鼓励、限制和淘汰的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指导目录;研究服务业的发展战略和重大政策,协调服务业发展;提出优化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的政策建议。

(九)国外资金利用司

研究国际资本的动态,监测分析我国利用外资的状况,提出利用外资战略,研究协调有关重大政策;负责全口径外债的总量控制、结构优化和监测工作;提出利用外资规划,提出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贷款规划和限额以上备选项目;商有关部门拟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安排限额以上外商投资重大项目;提出对境外投资的战略、总量、结构、用汇的规划和政策;安排在境外的资源开发类和大额用汇投资项目。

(十)地区经济司(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办公室)

组织拟订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协调国土整治、开发、利用和保护政策,参与编制水资源平衡与节约规划、生态建设与环境整治规划;协调地区经济发展,指导地区经济协作,协调经济特区和开放地区的重大问题;编制“老”、“少”、“边”、“穷”地区经济开发计划和以工代赈计划;承担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的日常工作。

(十一)农村经济司

研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重大问题;提出农村经济发展战略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建议;衔接平衡农业、林业、水利、气象等的发展规划和政策。

(十二)能源局(国家石油储备办公室)

研究国内外能源开发利用情况,提出能源发展战略和重大政策;拟订能源发展规划,提出相关体制改革的建议;实施对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等能源的管理;管理国家石油储备;提出能源节约和发展新能源的政策措施。

(十三)交通运输司

研究交通运输发展的状况,提出交通运输发展战略、规划和体制改革建议;拟订促进交通运输技术进步的政策,对交通运输现代化实施宏观指导。

(十四)工业司

分析工业发展情况,研究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拟订主要工业行业规划和产业政策,提出相关体制改革建议,对工业现代化实施宏观指导;指导行业技术法规和行业标准的拟订;指导引进的重大技术和重大成套装备的消化创新工作;承担国家履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的组织协调工作;承办稀土行业发展的有关工作;负责盐业行政管理工作。

(十五)高技术产业司

研究高技术产业及产业技术的发展动向,提出高技术产业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的战略、规划、政策、重点领域和相关建设项目;提出支持重点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组织可促进和带动国民经济素质提高的重大产业化示范工程和重大成套装备的研制开发;组织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学研联合,推动国民经济新产业的形成。

(十六)中小企业司

研究中小企业、非国有经济发展的有关问题,促进多种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研究提出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和具体措施,加大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宏观指导和扶持;指导和促进中小企业的对外合作,健全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协调中小企业和非国有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十七)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司

研究解决经济、社会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出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政策;编制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规划,参与编制环境保护规划;组织协调环保产业有关工作,依法组织协调清洁生产促进工作;组织协调相关重大示范工程和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应用。

(十八)社会发展司

提出社会发展战略,拟订和协调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协调人口、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广播影视、旅游、政法、民政等发展政策;协调社会事业发展和改革的重大问题。

(十九)经济贸易司

监测分析国内外市场状况,负责重要商品总量平衡和宏观调控;编制重要农产品、工业品和原材料进出口总量计划,监督计划执行情况并根据经济运行情况对进出口总量计划进行调整;管理国家粮食、棉花等储备,指导监督国家订货、储备、轮换和投放;提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战略和规划,协调流通体制改革中的重大问题。

(二十)财政金融司

研究分析全社会资金平衡;研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及财政、金融体制改革的问题,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执行情况并提出建议;提出直接融资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参与确定有价证券的发行总规模、结构和投向;研究提出企业债券的发行总量和资金投向。

(二十一)价格司

监测预测价格总水平变动,提出价格总水平的调控目标、调控政策和价格改革建议;起草商品价格和收费方面的法律、法规;拟订重要商品价格和收费政策并组织实施;提出价格管理的范围、原则和办法;拟订和调整中央政府管理的商品价格和收费标准;组织重要农产品成本调查。

(二十二)价格监督检查司

指导价格监督检查工作,组织实施价格检查,依法处理商品价格和收费的违法行为和违法案件;承担中央各部门、省级人民政府和中央企业的价格违法案件的审理工作;起草价格监督检查的行政法规、规章,按规定受理价格处罚的复议案件和申诉案件。

(二十三)就业和收入分配司

研究就业、居民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的情况,提出就业规划,提出促进就业、调整收入分配、完善社会保障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组织拟订和论证相关体制改革方案,协调解决相关的重大问题。

(二十四)法规司组织起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负责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执行情况的调查研究;负责相关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

(二十五)外事司

负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国际组织、外国政府及机构合作的有关事宜;协助有关司推进重大涉外项目,开展国际经济调研;负责委机关日常外事工作。

(二十六)人事司

按管理权限,负责委机关及委属单位的干部管理和人事工作。

(二十七)机关党委。负责委机关、委管国家局和委属单位的党群工作。

教育部

【代码】106

一、主要职责

教育部是主管教育事业和语言文字工作的国务院组成部门。

教育部的主要职责是:

(一)研究拟定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起草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草案。

(二)研究提出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和全国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拟定教育体制改革的政策以及教育发展的重点、结构、速度,指导并协调实施工作。

(三)统筹管理本部门教育经费;参与拟定筹措教育经费、教育拨款、教育基建投资的方针、政策;监测全国教育经费的筹措和使用情况;按有关规定管理国外对我国的教育援助、教育贷款。

(四)研究提出中等和初等教育各类学校的设置标准、教学基本要求、教学基本文件;组织审定中等和初等学校的统编教材;指导中等及中等以下各类教育的教育教学改革;组织对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的督导与评估。

(五)统筹管理普通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以及高等职业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社会力量举办的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和继续教育等工作。研究提出高等学校设置标准,审核高等学校的设置、更名、撤销与调整;制定学科专业目录、教学基本文件,指导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高等教育评估工作;负责"211工程"的实施和协调工作。

(六)统筹和指导少数民族教育工作,协调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援助。

(七)规划并指导高等学校的党建工作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品德教育工作、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工作及国防教育工作。

(八)主管全国的教师工作,制定各级各类教师资格标准并指导实施;研究提出各级各类学校的编制标准;统筹规划学校教师和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工作。

(九)统筹管理各类高等学历教育的招生考试工作;制定各类高等学校招生计划;负责各类高等学历教育的学籍管理工作;归口管理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拟定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组织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分配工作。

(十)规划并指导高等学校的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宏观指导高等学校的高新技术应用研究与推广、科研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结合等工作;协调并指导高等学校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国防科技攻关项目的实施工作;指导高等学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的发展建设。

(十一)统筹管理并协调、指导教育系统的外事工作,拟定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规划并协调、指导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指导我驻外教育机构的工作。负责协调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的教育交流。

(十二)负责教育基本信息的统计、分析和。

(十三)拟定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编制语言文字工作中长期规划;制定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并组织协调监督检查;指导推广普通话和普通话测试工作。

(十四)统筹规划学位工作,起草有关学位工作的法规;负责实施国家的学位制度;负责国际间学位对等、学位互认等工作;承办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有关具体工作。

(十五)负责协调“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各委员单位及其他部门、机构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展教育、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负责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亚太地区办事处、驻京办事处的联系与交流;负责与我国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常设代表团的联络并指导其工作。

(十六)承办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交办事项。

(十七)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内设机构

(一)办公厅

综合协调部机关重要政务、事务,负责文件运转和管理;负责部长办公会、部级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的组织安排并督办;负责新闻宣传以及文秘、档案、保密、、保卫等工作。

(二)政策研究与法制建设司

负责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的研究并就重大问题进行政策调研;规划并起草综合性教育法律、法规草案。

(三)发展规划司

制定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负责全国教育基本信息统计、分析;负责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的调整;拟定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研究提出各类高等学校设置标准,审核高等学校的设置、撤销和更名;负责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的有关工作;管理直属高等学校和直属单位的基建投资。

(四)直属高校工作办公室

指导直属高校制定发展战略规划;指导、协调直属高校管理体制调整、改革工作;负责与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共建直属高校的有关工作;组织实施高校领导干部培训工作;就直属高校改革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展专题调研,沟通、反映有关情况和问题;配合有关司局核定中、长期发展规模;配合有关司局,做好直属高校重点建设的有关工作;负责直属高校领导班子建设调研、年度考核、特邀联络员等工作;汇总、分析直属高校年度事业发展基本数据和有关信息;负责两院院士候选人的部门遴选工作;承担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秘书处的日常工作,负责咨询委员会全体会议组织筹备工作。

(五)人事司

负责直属高等学校、部机关与直属单位、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等干部人事、机构编制工作,规划并指导教师和教育行政干部队伍建设工作;协调并指导直属高等学校内部人事与分配制度改革。

(六)财务司

参与拟定教育经费筹措和管理的方针、政策;统计并监测全国教育经费投入情况和执行情况;编制直属高等学校和直属单位经费的预算和决算;负责直属高等学校和直属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并监督资本运营;负责有关工商税务、财务检查、内部审计等方面的协调工作。

(七)基础教育司

宏观指导基础教育工作和重点推动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制定基础教育的基本教学文件及评估标准,指导教育教学改革;组织审定统编教材,规划教材建设工作;指导中小学电化教育、图书和教学仪器设备配备工作;指导中小学德育工作、幼儿教育工作、残疾少年儿童的特殊教育工作。指导社会力量举办基础教育各类学校及教育机构的工作。

(八)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职业教育/成人教育)

统筹管理普通及成人中等职业学历教育、化技术教育,编制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目录和教学指导文件;制定教学评估标准并指导实施工作;指导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指导社会力量举办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工作以及职业证书考试。

(九)高等教育司

统筹管理各类高等教育,规划并指导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制定学科专业设置目录、教学指导文件、指导性教材建设规划、教学仪器和实验设备基本配备标准;指导社会力量举办高等学校的工作。

(十)民族教育司

指导并协调少数民族教育的特殊性工作;统筹规划并指导少数民“双语”教学和教材建设;负责协调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援助。

(十一)师范教育司

指导普通师范教育和在职教师的培训工作;制定各级各类师范院校培养目标、规格及师范教育基本专业目录,指导师范教育教学改革和师资培训工作。

(十二)教育督导团办公室

承办教育督导团的日常工作,组织国家督学对各地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的督导评估和检查验收,宏观指导各地的督导工作。

(十三)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

规划高等学校杜会科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建设工作并指导实施;负责高等学校党建、学生与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稳定工作;规划并指导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建设;负责直属高等学校和直属单位出版物的监督管理。

(十四)高校学生司

负责各类高等学校的招生及全国统一考试工作;负责各类高等教育学历和学籍管理工作;负责制定高校毕业生就业计划井组织实施,组织实施少量国家急需、应予保证的高校毕业生指令性分配计划。

(十五)科学技术司

拟定高等学校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划;组织高等学校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并指导实施;协调并指导高等学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及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产学研”结合等工作;负责教育系统信息化建设;在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指导下和本部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无线电管理工作;协调教育系统有关版权和专利等方面的工作。

(十六)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体育卫生/艺术国防)

宏观指导学校体育、卫生健康和艺术教育工作,制定有关体育、卫生、艺术教育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协调大中学学校及学生参加国际体育竞赛和艺术教育等交流活动;规划并指导有关的专业教材建设、专业师资培训;指导并协调学校国防教育和学生军训工作。

(十七)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

拟定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和中长期规划;监督检查语言文字的应用情况;指导语言文字改革;组织推行《汉语拼音方案》,指导推广普通话工作以及普通话师资培训工作。

(十八)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

研究并审定语言文字标准和规范,制定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标准;指导地方文字规范化建设;负责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指导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的研究与应用。

(十九)国际合作与交流司

负责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统筹管理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工作;按有关规定管理教育援外和外援项目;规划并指导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指导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的业务工作。开展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的教育交流工作。

(二十)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

组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统筹规范并归口管理全国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负责“211工程”的实施和协调工作。

机关党委。负责部机关和在京直属单位的党群工作。

科学技术部

【代码】107

一、基本职能

(一)组织编制全国民用科学技术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

(二)研究提出科技体制改革的方针、政策和措施;推动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科技创新体制和科技创新机制;指导部门、地方科技体制改革。

(三)研究多渠道增加科技投入的措施;优化科技资源的配置;负责归口管理的科学事业费、科技“三项费”和科技外事经费等有关费用的预、决算。

(四)研究制订加强基础性研究、高新技术发展的政策措施;负责重大基础性研究计划、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科技攻关计划、科技创新工程和社会发展科技计划的制定与组织实施。

(五)强化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应用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工作;指导科技成果转化;管理部级高新技术重点新产品工作;负责火炬计划、星火计划、成果推广计划等科技开发计划指南的制定并指导实施;管理部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促进高新技术出口及相关政策的制定。

(六)参与编制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等科技基地的建设规划;编制和实施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基地的计划。

(七)研究科技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出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积极性、创造科技人才成长良好环境的相关政策。

(八)研究制订我国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的方针、政策;负责双边和多边政府及有关国际组织之间的科技合作计划;指导驻外科技机构的工作;负责驻外使领馆科技干部的选派与管理;管理外国政府、国际科技组织有关对华科技援助和我国对外科技援助的工作;负责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及澳门、台湾地区的科技合作与交流工作。

(九)研究提出制订科技法律、法规的建议;归口管理全国科技成果、科技奖励、科技保密、技术市场、与科技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等工作;制定科学技术普及工作规划,实行政策引导,推动科普工作发展;促进科技咨询、招标、评估等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推动科技服务体系的建立。

(十)负责科技信息、科技统计和科技期刊管理工作;审核科研机构的组建和调整。

(十一)指导协调国务院各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科技管理工作。

(十二)代管科技日报社。

(十三)承担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交办的有关工作。

(十四)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内设机构和职能

(一)办公厅

承办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交办的有关工作;负责有关重要文件起草、调研工作;负责会议组织、文电处理、秘书事务、文书档案管理和、保密等政务工作;负责科技宣传和新闻工作。围绕部中心工作,开展软科学研究。

(二)人事司

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部机关及直属单位的干部队伍建设和有关人事、机构编制工作;负责驻外科技干部的选派与管理等工作。

(三)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司

研究全国科技工作、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方针和政策,创造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环境;组织研究科技体制改革的总体规划和政策措施,指导、推动部门和地方科研院所的体制改革工作;研究起草有关科技法律、法规,研究提出加强有关科技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合同仲裁、科技咨询等工作的政策措施;研究科技人员有关政策,推动科技管理干部培训及科普工作;对科研机构的组建和调整进行审核。

(四)发展计划司

研究科技发展战略,组织编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组织编制国家各项科技发展计划、科技开发计划指南和国家工程中心等科技基地组建计划;提出国家各项科技计划的协调、综合平衡和经费配置的建议。研究提出科技成果登记、评价、鉴定、奖励、保密、技术市场、技术出口等政策、条例和管理办法;参与编制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的建设规划;管理部级高新技术重点新产品工作;负责科技统计工作。

(五)条件财务司

研究多渠道增加科技投入的政策措施,负责开辟科技经费渠道、筹措科技资金;负责编制归口管理的科学事业费、科技“三项费”和科技外事经费等有关费用的预、决算;推动科技经费的财务改革和财务会计制度的实施工作,对经费的使用管理进行监督;研究科研条件保障方面的方针、政策和规划;负责科技期刊管理工作;编制和管理机关基建计划;监管直属单位的国有资产。

(六)国际合作司

研究国际科技合作的方针、政策及有关规章、制度;组织实施政府双边和多边及有关国际组织之间的科技合作计划、官方科技合作协议等外事工作,审核与协调重要民间科技合作交流项目;组织实施外国政府、国际组织有关对华科技援助和我国对外科技援助;指导驻外科技机构工作,联系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驻华科技机构,联系对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有关科技工作。

(七)基础研究司

研究国家基础研究的发展战略、方针和政策;组织提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实施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组织推荐和实施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及重点基础研究基地建设;规划并指导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推动基础研究机构的科技体制改革工作;承办基础研究的有关工作。

(八)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

研究工业领域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的方针政策;组织提出工业领域高新技术发展规划和计划;组织实施信息、自动化、能源和新材料等领域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组织实施工业领域国家重大科技攻关计划和科技创新工程;承担部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及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宏观管理工作;推动工业领域的科技体制改革工作和生产力促进中心等技术服务体系的建设。

(九)农村与社会发展司

研究科技促进农村和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组织实施生物、海洋领域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组织实施农村与社会发展方面的国家重大科技攻关计划和社会发展计划;指导农村重大科技产业的示范;指导涉及人口、资源、环境、医药卫生、科技扶贫、科技兴市(县)和可持续发展综合试验区等科技工作;推动相关领域的科技体制改革工作。

(十)直属机关党委

(十一)监察局

(十二)离退休干部局

1.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方针、政策,并根据离退休干部统一管理,待遇分开的原则,具体拟定本部门的实施办法。

2.组织离退休干部阅读、学习文件和参加政治活动。负责离退休干部的医疗保健、生活福利、休养和用车等服务的安排。有组织有领导地发挥离退休干部在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3.会同有关部门办理离退休干部的丧葬和善后处理事宜。

4.负责对直属单位的离退休干部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并转发和传达有关文件。

5.承担部门交办的其他有关离退休干部工作的事宜。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

【代码】108

一、主要职责

(一)研究拟定国防科技工业和民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制定国防科技工业及行业管理规章;

(二)组织研究和实施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组织军工企事业单位实施战略性重组;组织国防科技工业的结构、布局、能力调整、企业集团发展和企业改革工作;

(三)研究制定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规划、结构布局、总体目标;组织编制国防科技工业建设、民规划和行业发展规划;

(四)组织管理国防科技工业质量、安全、计量、标准、统计、档案、重大科研及其推广;

(五)拟定核、航天、航空、船舶、兵器工业的产业和技术政策、发展规划,实施行业管理;指导军工电子的行业管理;负责国家核电建设、同位素生产和民用爆破器材生产流通的行政管理;

(六)负责组织管理国防科技工业的对外交流与国际合作;代表中国政府参加有关国际组织及其有关活动;负责军工企事业单位的军品出口管理。

二、内设机构

办公厅、政策法规司、体制改革司、综合计划司、财务司、科技质量司、系统工程司、民品发展司、民爆器材监督管理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际合作司、人事教育司、机关党委、离退休干部局、纪检组监察局等。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代码】109

一、工作职能

国家民委承担着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努力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政治、教育、文化、科技等事业的发展,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维护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健康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任务。根据国务院的规定,国家民委有如下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民族工作的方针、政策,当好党中央、国务院在民族工作方面的参谋助手。

(二)研究并提出有关民族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发展战略,拟定国家有关民族事务管理的法律法规,健全民族法律体系。

(三)组织开展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和民族问题等重大课题的调查研究,开展民族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并监督贯彻执行。组织对有关国家民族政策、民族问题的研究。

(四)监督实施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设,监督办理少数民族权益保障事宜,组织指导民族自治地方逢10周年庆祝活动。

(五)研究拟定协调民族关系的原则方法,促进各民族间的平等团结、互助合作,协调处理民族关系中的重大事宜,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组织和承办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活动。

(六)组织对我国少数民族人权状况、妇女儿童状况和散杂居少数民族情况的调查研究,配合有关部门拟定向联合国发出的关于我国少数民族人权公约报告等事宜。

(七)分析民族地区经济运行情况、经济发展规划,研究提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特殊政策和措施。组织调查研究牧区、边境地区、贫困地区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中的有关问题,配合承办民族地区扶贫事宜。组织协调民族地区科技发展、对口支援经济技术协作和民族贸易、民族特需用品生产。

(八)在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指导下,研究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卫生、体育、新闻出版等方面的特殊问题并提出相关意见,承办相应事务。

(九)管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指导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翻译、出版和民族古籍的收集、整理、出版工作。

(十)在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总体规划指导下,研究民族教育改革发展问题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帮助解决民族教育中的特殊困难,配合教育主管部门承办对民族地区的教育援助和国家民族教育扶持的有关事宜。

(十一)对政府系统民族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加强同民族自治地方的联系,组织接待少数民族学习、参观、考察等事宜。

(十二)联系少数民族干部,协助有关部门作好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教育和使用等工作。负责委机关和直属单位人事、机构编制管理及党群工作。

(十三)组织协调民族工作领域有关对外交流与合作,协助开展少数民族对外宣传和办理涉香港特别行政区及澳门、台湾地区等有关事宜,办理居住境外的少数民族同胞有关回国探亲、旅游、定居等事宜。

二、内设机构

(一)办公厅

协助委领导处理日常工作;负责机关政务、事务的综合协调和行政后勤管理工作;组织委内重要文件起草;负责委机关文秘、信息、档案、、保密、保卫、财务、行政管理、办公自动化等工作;组织和承办民族自治地方逢十周年庆祝活动;组织接待少数民族重要学习、参观、考察团组;为直属单位提供有关服务。

(二)政策法规司

研究提出有关民族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发展战略,研究拟定国家民族事务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逐步健全民族法律体系;指导与促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设;制定并监督执行保障少数民族各项权利和处理民族关系方面的有关政策和措施,承办民族团结进步表彰事宜;组织调研我国少数民族人权状况,参加涉及我国少数民族人权的国际活动,配合拟定向联合国发出的有关情况报告;组织研究散杂居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妇女儿童保护等问题并提出有关特殊政策措施,办理民族乡的有关事宜;组织开展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和民族问题的调查研究,整理、编撰民族工作方面的重要文献,联系民族研究学术团体。

(三)经济发展司

组织分析民族地区经济运行情况,配合制定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辑《中国民族统计年鉴》;研究提出涉及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金融、税收、经贸等方面的特殊政策措施,牵头指导和协调民族贸易、民族特需用品生产及国家对这方面实行的优惠政策的组织实施,协助推进民族地区的科技发展和对口支援及经济技术合作;组织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改革与发展中的有关问题调查研究,提出特殊政策措施,配合国家扶贫管理部门承担民族地区扶贫有关事宜,负责委机关的定点扶贫工作。

(四)文化宣传司

在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指导下,研究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体育、卫生和语言文字、新闻出版的特殊问题并提出相关意见;配合制定少数民族文化、体育、卫生等有关发展政策和规划,主办重大民族文化活动,承办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协助民族医药的挖掘整理和民族文物的保护工作;管理全国民族语言文字和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工作,指导民族语文翻译、出版、广播、影视等工作;开展我国各民族之间的文化艺术合作与交流;按规定权限管理委属文化艺术团体和新闻出版、古籍整理单位并提供有关服务。

(五)教育科技司

在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规划下,研究民族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参与研究与制定民族教育的有关政策法规和规划,提出民族教育发展的特殊意见和建议;配合教育主管部门承担对民族地区的教育援助和国家对民族教育扶持的有关事宜;协助推进民族地区的科技发展;参与研究和制订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有关政策、法规和规划;配合有关部门在民族地区开展科学普及和科技推广工作;协调和指导国家民委系统科技工作。按规定权限管理委属民族院校。

(六)国际司

组织协调民族工作领域有关对外学术和人才交流、经济技术合作,监督审核、协调处理涉及民族政策和民族关系等有关重大涉外事宜;指导协调委属单位的对外联络,承担“中国少数民族对外交流协会”的工作任务;组织协调民间形式的对外交流活动;了解掌握我国少数民族同胞在境外的有关情况;负责委机关的涉外事务。

(七)规划财务司

拟定并监督检查委属事业经费、专项拨款、国有资产、专用物资、基建投资的管理办法;拟定财务规章制度并监督执行;管理委属单位的有关财务工作。

(八)人事司(机关党委)

联系少数民族干部,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教育、选拔推荐工作;按干部管理权限,负责委机关和直属单位的人事管理及机构编制事宜;承办机关党委的日常工作。

(九)机关党委

负责委机关和在京直属单位的党群工作,办事机构设在人事司。

(十)中央纪委监察部驻国家民委纪检组监察局

驻国家民委纪检组主要职责为:按照《中国共产程》和《行政监察法》的规定,在中央纪委、监察部和国家民委党组的领导下,监督检查国家民委及所属单位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情况;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执行国务院决策情况;对委党组及其成员和其他领导干部实行监督;协助委党组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指导委属单位各级纪委开展对党员的党风廉政教育;监督、检查国家民委制订本系统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措施;检查和处理党的组织和党员违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重要或复杂的案件;决定或取消对这些案件中的党员的处分;受理党员的控告和申诉;完成中纪委、监察部和国家民委党组交办的其他事项。

派驻监察局的职责为:按照《行政监察法》的规定,在中纪委、监察部和国家民委党组的领导下,监督检查行政监察对象(委机关司局领导班子及其以下公务员、下属单位中由国家民委党组任命的司局级行政领导班子及成员)在遵守和执行法律、法规政策方面的情况;指导委属单位监察机构依法开展行政监察工作;受理对监察对象违反行政纪律行为的控告、检举;调查处理监察对象违反行政纪律的行为;受理监察对象不服主管单位给予行政处分决定的申诉,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由监察机关受理的申述;法律、法规规定由监察机关履行的其他职责;完成中纪委、监察部和国家民委党组、行政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派驻国家民委纪检组、监察局合署办公,内设综合室、案件检查室两个工作机构。人员编制为七名。

(十一)离退休干部局

(十二)民族问题研究中心(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

(十三)信息中心

(十四)机关服务中心(局)

(十五)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

公安部

【代码】110

一、主要职责

中国公安机关的职责是: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犯罪活动;防范、打击恐怖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制止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管理交通、消防、危险物品;管理户口、居民身份证、国籍、入境事务和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居留、旅行的有关事务;维护国(边)境地区的治安秩序;警卫国家规定的特定人员、守卫重要场所和设施;管理集会、游行和示威活动;监督管理公共信息网络的安全监察工作;指导和监督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重点建设工程的治安保卫工作,指导治安保卫委员会等群众性治安保卫组织的治安防范工作。

二、内设机构

公安部设有办公厅、警务督察、人事训练、宣传、经济犯罪侦查、治安管理、边防管理、刑事侦查、出入境管理、消防、警卫、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监所管理、交通管理、法制、外事、装备财务、禁毒、科技、反恐怖、信息通信等局级机构,分别承担有关业务工作。铁道部、交通部、民航总局、国家林业局的公安局和海关总署缉私局列入公安部序列,接受主管部门和公安部双重领导。

民政部

【代码】113

一、主要职责

(一)拟定民政工作的基本方针、政策、规章和法律、法规,研究提出民政事业发展规划,指导民政工作的改革与发展。

(二)负责全国性社团、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社团、在内地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及澳门、台湾同胞社团、外国人在华社团、国际性社团在华机构的登记和年度检查;研究提出会费标准和财务管理办法;监督社团活动,查处社团组织的违法行为和未经登记而以社团名义开展活动的非法组织;指导、监督地方社团的登记管理工作。

(三)负责中央单位所属和挂靠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登记和年度检查;研究提出有关财务、收费管理办法;查处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违法行为和未经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指导、监督地方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

(四)组织、指导拥军优属活动;研究提出各类优抚对象优待、抚恤、补助标准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伤亡抚恤标准;拟定革命烈士、因公伤亡人员褒扬办法;审核报批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承担全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

(五)拟定退伍义务兵、转业志愿兵、复员干部、移交地方安置的军队离退休干部和军队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安置计划及实施方案,研究提出有关生活待遇标准;拟定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管理办法和军供站设置规划;指导军地两用人才保护单位。

(六)组织、协调救灾工作;组织核查灾情,统一灾情,管理、分配中央救灾款物并监督使用;组织、指导救灾捐赠;承担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日常工作,拟定并组织实施减灾规划,开展国际减灾合作。

(七)建立和实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组织和指导扶贫济困等社会互助活动,审批全国性社会福利募捐义演;指导地方社会救济工作。

(八)研究提出加强和改进基层政权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指导村民委员会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工作,推动村务公开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指导城市居民委员会建设,制定社区工作及社区服务管理办法和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社区建设。

(九)拟定国内及涉外婚姻管理的方针、政策、规章;制定婚姻服务机构管理办法;指导婚姻管理工作;倡导婚姻习俗改革。

(十)拟定行政区划总体规划;负责县以上行政区域的设立、撤销、调整、更名和界线变更及政府驻地迁移的审核报批;负责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排列顺序及简称的审核报批。

(十一)承办县以上行政区划名称、重要的自然地理实体、国际公有领域、天体地理实体和边境地名命名、更名的审核报批;拟定少数民族语地名和国外地名的汉字译写规则;规范全国地名标志的设置和管理;负责国内外标准地名图书资料的审定。

(十二)组织、协调、指导省县级行政区域界线的勘定和管理;负责省际边界争议的调查和调处。

(十三)承担老年人、孤儿、五保户等特殊困难群体权益保护的行政管理工作,指导残疾人的权益保障工作,拟定有关方针、政策、法规、规章;拟定社会福利事业发展规划和各类福利设施标准;研究提出社会福利企业认定标准和扶持保护政策;研究提出福利(中国社会福利有奖募捐券)发展规划、发行额度和管理办法,管理本级福利资金。

(十四)拟定殡葬工作方针政策,推行殡葬改革。

(十五)拟定儿童收养管理的方针、政策;指导国内及涉外收养工作。

(十六)拟定和监督实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的方针、政策;指导全国救助管理站的工作。

(十七)参加与民政有关的国际组织和国际活动;管理民政工作领域的政府、民间组织和国际经援机构的多边、双边国际交流与合作;负责在华国际难民的安置和遣返事宜。

(十八)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内设机构

(一)办公厅

协助部领导协调和处理政务工作和机关日常工作,承办部重要会议的组织服务工作;组织草拟民政事业发展规划和综合性文件,组织协调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和调研活动及民政系统先进单位表彰活动;组织草拟民政工作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负责部机关督查督办工作;负责部新闻宣传、出版发行、期刊管理和政务信息工作;负责部机关公文运转、机要保密、档案管理、和办公自动化工作。

下设:法制办公室、综合处、秘书处、新闻办公室、办公室

(二)民间组织管理局

拟定社团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的方针、政策、规章并监督实施。负责全国性社团、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社团、在内地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及澳门和台湾同胞社团、外国人在华社团、国际性社团在华机构的登记和年度检查;研究提出会费标准和财务管理办法;监督社团活动,查处社团组织的违法行为和未经登记而以社团名义开展活动的非法组织;指导和监督地方社团的登记管理工作。研究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规划,拟定管理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政策措施;负责中央单位所属和挂靠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登记和年度检查;研究提出有关财务、收费管理办法;查处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违法行为和未经注册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指导和监督地方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

下设:办公室、社团登记处、社团管理处、民办非企业处

(三)优抚安置局

拟定拥军优属、优待抚恤和退伍义务兵、转业志愿兵、复员干部、移交政府管理的军队离退休干部和军队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安置的方针、政策、规章并监督实施。组织、指导拥军优属活动,支援军队和国防建设;研究提出各类优抚对象优待、抚恤、补助标准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伤亡抚恤标准;拟定革命烈士、因公伤亡人员褒扬办法,负责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的审核报批。研究提出军队离退休干部和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生活待遇标准,拟定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管理办法;拟定军地两用人才培训、使用规划和政策;拟定军供站设置规划,指导地方军供工作。承担全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领导小组的有关日常工作。

下设:综合处、优抚处、军休干部安置处、退役士兵安置处、双拥办秘书处、双拥办政研处

(四)救灾救济司(中国国际减灾委员会办公室)

拟定救灾工作和社会救济的方针、政策、规章并监督实施;组织、协调救灾工作;统一灾情,管理、分配中央救灾款物并监督检查使用情况;组织核查灾情、慰问灾民;组织和指导救灾捐赠;承担国内外对中央政府捐赠款物的接收和分配工作。建立和实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拟定相关配套政策,组织和指导扶贫济困等社会互助活动,拟定保障五保户和特困户等特殊困难群体社会救济的方针、政策、规章并指导实施,指导各地社会救济工作。承担中国国际减灾委员会办公室的工作。

下设:综合处(减灾办秘书处)、救灾处、社会救济处

(五)最低生活保障司

拟定和监督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及相关的生活救助方针、政策和规章;管理、分配中央财政最低生活保障投入资金并监督检查使用情况,建立资金发放核查制度;拟定和组织实施最低生活保障社会化管理服务规划和信息管理系统规划、规范及标准。

下设:综合(信息)处、农村处、城市处

(六)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

研究提出加强和改进基层政权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拟定城乡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社区建设的方针、政策、规章并指导实施。指导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社区组织干部的培训和表彰工作;指导村(居)民委员会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工作,推动村(居)民自治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指导社区服务管理工作,推动社区建设。拟定婚姻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婚姻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倡导婚姻习俗改革。

下设:婚姻管理处(综合处)、农村工作处、城市工作处

(七)区划地名司

拟定行政区划、地名管理的方针、政策、规章并监督实施;提出行政区划总体方案和体制改革建议;负责县以上行政区域的设立、撤销、调整、更名和界线变更及政府驻地迁移的审核报批;负责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排列顺序及简称的审核报批。承办县以上行政区划名称、重要自然地理实体、国际公有领域和天体地理实体的地名命名、更名以及边境地名的审核报批;拟定我国少数民族语地名和国外地名的汉字译写规则;规范全国地名标志的设置和管理;负责国内外标准地名资料的编辑和审定;参加联合国和国际地名组织地名标准化建设活动。组织、协调和指导省、县级行政区域界线的勘定和管理;负责省际边界争议的调查和调处。

下设:区划管理处、边界管理处、地名管理(综合)处

(八)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

拟定保障老年人、残疾人、孤儿等特殊困难群体社会福利救济的方针、政策、规章并指导实施;拟定社会福利事业发展规划和各类福利机构标准及管理规范,拟定政府对福利单位的资助办法;研究提出社会福利企业认定标准和扶持保护政策;负责本级社会福利资金资助项目评审的日常工作。拟定殡葬工作方针政策,推行殡葬改革。拟定和监督实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的方针、政策。拟定收养政策,指导国内及涉外收养工作。

下设:综合处、社会福利处、社会事务处、救助站管理处

(九)财务和机关事务司

拟定民政事业费管理办法和民政财务规章制度,监督民政事业费使用,负责部机关及直属单位民政事业经费、机关行政经费的预决算和日常管理;管理部机关及直属单位的国有资产和基建工作。负责民政统计工作。负责部机关事务、后勤保障工作的管理与协调。

下设:综合处、财务处、基建房管物资处

(十)外事司

参加与民政有关的国际组织和国际活动;研究处理与民政业务有关的国际公约和建议书;管理民政工作领域的政府、民间和国际机构的双边、多边国际交流与合作和涉香港特别行政区及澳门和台湾事务。负责在华国际难民的安置和遣返事宜。

下设:一处、二处

(十一)人事教育司

小学领导调研工作计划篇3

为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确保学习调研取得成效,根据市、县委和省、市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结合当前我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实际,认真开展深入调查研究,通过深入乡镇、村组农户走访等多种形式查找突出问题,探索加快人口计生工作发展的新路子。以“坚持科学发展、稳定低生育水平”为主题,突出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重点,不断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机制改革创新,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切实增强人口计生机关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各个方面,使计划生育工作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二、调研内容

(一)影响和制约我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包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人口和计划生育长效工作机制建设,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综合治理、出生缺陷预防等重点工作情况等。

(二)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包括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和奖励优惠政策落实情况,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开展情况,群众生殖健康状况,群众人口和计划生育权益维护情况。

(三)人口计生系统干部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和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突出问题。包括各级党委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及人民群众对我县人口计生工作的评价和建议以及人口计生干部对自身工作的认识和评价。

三、调研方式

(一)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调研。通过问卷调查、座谈研讨等多种形式征求各级党政领导、相关部门、人口计生系统、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计生工作科学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二)与开展重点工作研究相结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开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机制创新研究、探索人口计生工作如何关注和服务民生、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新措施、人口计生系统基层队伍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人口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现状及对策、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和考核方法创新初探、探索流动人口计生服务和管理机制的建立完善、切实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队伍建设和作风建设、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和利益导向体系建设等突出问题等九个重点工作研究,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四、调研分工

第一组:局长南登林同志、工会主席张庆棠同志带办公室就当前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思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机制创新研究等工作进行专题调研。

第二组:党委书记、副局长王光辉同志、副书记周永红同志带政工股、法规股、县直股、执法大队、流动人口管理站就人口和计划生育队伍建设、依法行政、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及“两非”案件查处、社区和流动人口管理等工作进行专题调研。

第三组:副局长张东方同志带领规划统计股就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和考核方法创新、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落实等工作进行专题调研。

第四组:副局长余月林同志带领技术股、计生协会办公室和计划生育服务站就人口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现状及对策,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基层协会组织工作开展情况等工作进行专题调研。

第五组:纪委书记冯秋明同志带宣传教育股、财务股、监察室就干部作风建设,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关爱女孩,财务管理等工作进行专题调研。

五、有关要求

(一)明确责任。活动办公室负责制定专题调研方案,第一组调研调查问卷由办公室制订,第二组调查问卷由政工股和法规股制订,第三组调查问卷由规划统计股制订,第四组调查问卷由技术股制订,第五组由宣传教育股制订。所有问卷制订情况必须在4月14日前完成。

(二)求真务实。不简单听取工作汇报,要深入到基层乡(镇)、村、农户,融入到群众中去,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要找准问题,研究思路,探索规律。要敢于摸实情,勇于讲实话,善于提实策。

小学领导调研工作计划篇4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局“推进教育均衡发展、聚焦课堂、深化二期课改”文件精神,继续贯彻“以崇高的师德立身、以精湛的业务立足、以真诚的服务立信”的学院精神和“勤奋踏实、团结协作、开拓创新、讲究实效”的部门形象要求。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工作目标,以新课程实施中的案例研究为载体,总结、推广新课程实施中的有效经验,保障杨浦区小学新课程的稳步推进。

二、工作要点:

在小学教研工作计划中,各学科教研员要进一步明确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和研究意识。各学科教研员要深入研读学科课程标准,在日常工作中关注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成功经验,研究有效的学科教学策略。

1. 加强常规教研,聚焦课堂教学

(1) 提高以“三个一”相结合的教研员工作方式的效益。

Ø 根据学科教学中的主要问题,认真设计区级教研活动的主题和内容,增强学科教研的实效;

Ø 按照对分片教研活动的管理细则,加强对分片教研活动的指导,提高分片教研活动的质量;

Ø 加大对蹲点学校学科教研组活动的指导力度,共同参与学校教研组的课题研究和骨干教师的培养。

(2) 深入基层学校,增加随堂听课的力度,观察、分析新教材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与基层教师开展教学策略的互动研讨。

(3) 通过教学调研,全面了解学校新课程实施的现状,为制定学科教师培训方案积累资料。本学期拟对二联小学(第13周)进行全学科调研,对20所小学进行分学科调研(第4、11周)。

2. 开展教师培训,保障课改实施

(1) 根据学科教学的需要,继续开展针对学校教学分管领导、学科教研组长和执教教师层面的分层培训。

Ø 对执教教师的培训:落实三年级第二学期新教材执教教师培训工作计划,做好新教材实施年级的资源库建设和教学指导工作,保证新教材的顺利实施;思考四年级新教材执教教师培训计划,落实培训的前期准备工作。

Ø 对学校学科教研组长的培训:结合新教材试点校教师的教研活动,开展对学科教研组长的培训(由各学科组分别制订并落实培训计划)。

Ø 对学校教学分管领导的培训:与干训部合作,设计培训课程,以专题讲座、现场观摩等形式,开展对小学教学分管领导的专项培训。

(2) 做好“杨浦区小学第二届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培训的各项工作,按照研修班培训计划,重点落实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模块的研修计划;以学、研、看、用、写相结合的研修模式,促进骨干教师的专业化进程。

(3) 各学科组制定并落实学科中心组的研究计划,发挥中心组成员的骨干引领作用,促进学科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3. 参与教育科研,丰富教研内涵

(1)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各学科继续开展对新课程教育教学策略的研究,增强学科教研的针对性和适切性。

(2) 积极参与学院“区域推进二期课改”的市级课题研究。按“杨浦区小学拓展型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课题研究计划,继续开展“资源共享、跨校教研”的实验研究,并做好学校校本拓展型课程实施方案的完善工作。

4. 组织教学评比,促进教师发展

(1) 建立杨浦区小学“百花杯”教学评比学科评委资源库;进一步规范区小学“百花杯”教学评比的组织管理条例;(3月)

(2) 做好区小学第九届“百花杯”(品德与社会、英语学科)教学评比复赛、决赛工作(4~5月)。

(3) 制定杨浦区小学新教材教学案例评比条例;做好首届杨浦区小学新教材教学案例评比的动员、组织工作。

5. 开展质量监控,提高评价效度

(1) 质量监控是教学流程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教研员要加强对学科测试内容与方法的研究,认真做好测试后的质量分析,为全面了解区和学校学科教学质量变化趋势提供参考依据。

(2) 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将在本学期期中对五年级,期末对一、三年级进行质量监控。

(3) 其余学科思考学科教学质量监控的内容与实施方法,积极稳妥地实施学科教学质量监控。

6. 其它工作

(1) 以创建上海市示范性教师进修院校为契机,进一步规范教研室工作管理,及时做好资料收集、整理工作。

小学领导调研工作计划篇5

在机关工作中,有一项需要综合能力并能够展示水平的重要任务,就是组织承办研究制定比较重要的规划、纲要或方案。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机关工作者如何拟制“十四五”规划,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如何拟制“十四五”规划

在机关工作中,有一项需要综合能力并能够展示水平的重要任务,就是组织承办研究制定比较重要的规划、纲要或方案。例如组织制定一个行业或一个单位的发展规划;研究编制一项事业或一种体制的改革方案;调研提出加强一项工作或一个系统全面建设的指导性意见;调研拟制一项政策性或一部法规性文件等。这既不单纯是撰写一份文件材料,也不是组织办理一次事务性活动,而是一个计划设计、需求分析、调研论证、编制方案、评价选优、会审定稿和上报审批的完整过程。

我们以研究拟制一个单位或行业的发展建设规划为例,介绍组织承办这类工作的一般程序和作法。

1.总体设计和制定工作计划

如果拟制一项事业的5年全面发展规划,一般需要用1年左右的时间,因此应首先进行总体设计安排和制定一个拟制工作的具体计划,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成立组织领导机构。制定规划是一个单位的大事,应由单位最高领导牵头,各有关部门领导和首席专家参加,组成规划拟制领导小组。下设规划拟制组、专家论证组和若干分课题研究组。在领导小组的组织领导下,规划拟制组具体协调,按分工负责互相配合共同完成规划拟制任务。

明确工作项目步骤和进度。研究拟制一个全面发展建设规划大体上要经过以下步骤:总体设计和制定工作计划;形势、任务、需求、现状和条件分析与研究;总体思路与目标体系研究;进行分课题(子规划)研究;组织拟制总体规划初稿(草案);重要项目建设方案分析、评价与选优;专家组论证和广泛征求意见;领导班子会审和上报审批。

以上这些工作内容项目,大体上是从先到后,有的要同时并行,有的要反复进行,要计划好开始和完成的时间节点。为便于工作开展和检查,最好划岀拟制工作统筹图。

提出要求和注意事项。规划拟制工作涉及单位人员多,需用时间较长,应在工作原则、工作态度、工作质量和相互协调配合等方面,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供参加拟制工作的人员遵照执行。

2.形势任务需求和现状分析研究

拟制发展规划,首先要弄清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机遇和挑战,弄清楚本系统的现状和条件。至少应系统收集和深入分析研究以下几方面的情况:

国内外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包括国际国内相关行业的动态、成果、发展趋势与前景、经验和教训,以及对本系统本单位的影响、启示和借鉴作用。

国家和上级的有关指示与要求。包括国家现有和即将出台的有关政策、法规、规划和纲要;上级赋予的任务和明确应达到目标指标;有关领导提出的指示与要求等。

本单位本行业现状与条件。包括基本力量、可利用可开发资源、已有成果或成就、经验与教训、存在问题与差距及原因分析等。

3.初步研究提出规划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体系

在深入研究了形势任务需求和分析清楚了现状与条件的基础上,规划拟制组应集中力量研究拿出一个规划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体系的初稿,经领导小组初步审定后,供分课题研究和具体编制规划参考使用。这个初稿的内容是:

规划期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或指导原则。一般内容高度概括的称为指导思想,分条表述的称为指导原则,两种都有的称为总的指导思想和几项基本指导原则。因为是初稿,可先不过多考虑文字篇幅的长短,主要把思想内容表述完整清楚即可。

主要任务和总要求。规划期的主要任务可以分若干项,总要求一般概括一段话。

总目标及指标体系。总目标可以根据规划事业的性质特点和包含的范围恰当表述,有的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有的用一段文字表述;指标体系通常用倒树形结构表示,在总目标下面有若干分指标,在每一个分指标下面有若干子指标。指标体系一般分三层,某些指标需要四层、五层均可。

目标和指标能够定量的尽量定量,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4.进行分课题研究

根据总目标和主要任务,可将整个规划分解为若干课题或子规划,由几个课题组分别进行深入具体地研究。课题的划分一般是按照规划包含几个方面的主要任务或主要措施考虑,例如某大学的5年发展规划划分了以下课题:

(1)教学改革与创新工作研究。

(2)学科与专业建设发展研究。

(3)教学保障资源设施建设研究。

(4)科研学术工作发展研究。

(5)对外交流与合作发展研究。

(6)人才队伍建设与发展研究。

(7)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研究。

(8)后勤保障与服务工作发展研究。

(9)学校管理体制与机构改革研究。

(10)思想工作与组织建设研究。

(11)分校建设与发展研究。

分课题的研究程序与步骤大体上与总规划相同,相当于一个子规划的研究拟制。各分课题研究组及时将研究报告提交总体规划拟制组。

5.组织拟制总体规划初稿(草案)

在总体思路、目标和若干分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就可以集中力量拟制总体规划初稿(草案)。各种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内容提纲也有一个大同小异的模式,我们以一个大学的“十四五”发展规划提纲为例,看一下发展规划的写法格式。

XX大学“十四五”发展规划

一、新时期面临的使命、机遇与挑战

(主要写学校在“十四五”期间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需求,承担的主要使命和任务,有什么历史性机遇和挑战等。这部分内容一般比较简要,可不分小标题。)

二、“十一五”建设的主要成就、经验与差距

(这部分是现状分析,可分条总结成绩成果、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与差距。)

三、“十四五”发展建设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总的指导思想

2.几项基本原则

四、总目标和具体工作目标

1.总的发展目标

2.具体工作目标和指标

五、主要工作任务

1.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水平

2.加强学科专业建设

3.进一步发展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

4.推进科技创新,提高学术水平

5.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6.完善教学科研条件,加强教育资源建设

7.大力发展校园文化

8.抓紧搞好分校建设,稳步扩展培养能力

六、主要保障措施

1.思想与组织保障

2.后勤与服务保障

3.体制与制度保障

4.领导作风与管理方式保障

附表:“十四五”主要发展建设项目及进度一览表

6.重要规划项目可行性分析与评估

对规划中的重要建设与发展项目,都要在综合平衡、系统配套和协调发展的原则下,进行专门的可行性分析、效益评估和多方案选优。一是进一步论证建设项目的必要性,分析该项目对于整体规划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是进一步论证建设项目实现的可能性,弄清楚发展条件是否具备,技术途径是否可行,时间进度是否允许,经费保障能否到位,需要什么配套措施等。

三是进一步进行社会经济效益分析,对投入和产出作定性和定量的研究论证,必要时建立数学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对项目的规模、数量、指标及成本等进行优化设计。

四是对大型复杂项目,可研究拟制多个建设方案,运用综合评价、专家打分等科学方法进行评估选优,确定一个或两个方案提交下一步统一研究决策。尽量做到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五是对全部项目统一进行整体优化平衡的分析和调整,防止和避免重复建设与相互干扰,力求实现规划建设项目的系统配套和整体优化。

7.提交专家组评审论证把关

应集中本行业和相关专业的资深专家,组成规划拟制专家论证组,了解和参与规划拟制工作的全过程,在关键环节和阶段发挥作用。

对重点科技项目的分析论证,可主要依靠专家组进行,或先由专家组专家组织相关专业的其他专家,分别承担不同项目的论证,然后再汇总到专家组统一论证。

重点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基本完成和总体规划初稿形成后,一般应首先提交规划拟制专家论证组,进行集中统一的专家会审把关,并根据会审意见进行修改调整,形成规划的征求意见稿。

8.广泛征求意见和领导班子集体决策

整个规划征求意见稿出来后,广泛征求意见和领导班子集体会审可同时并交叉进行。这个过程一般要经过“三上两下”:

第一步,将征求意见稿(第一稿)提交领导班子集体讨论会审,并同时下发所属各部门各单位,包括必要的相关部门,广泛征求意见。

第二步,对第一轮会审和征求提出的意见,进行汇总研究并对规划稿进行修改,形成第二稿,再次提交领导班子会审,同时第二次印发有关单位征求意见。

第三步,对第二轮会审和征求提出的意见,再进行汇总意见并对规划稿进行修改,形成第三稿,提交领导班子作第三次集体会审后,整理完善并办理上报审批手续。

小学领导调研工作计划篇6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精心部署安排。

人口计生局高度重视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工作,专门召开会议进行研究,提出了明确目标要求。为加强对学习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成立了人口计生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局长任组长、党支部书记任副组长、三名副局长及相关人员为成员,下设了办公室。领导小组全面负起责任,多次召开会议,认真传达学习县委关于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指导精神,及时组织学习实践活动,协调解决活动中的具体问题。按照县委要求,紧密结合人口计生局工作实际制定了《××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方案》、《××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工作流程》。召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动员大会,局领导向全体党员干部职工传达了××县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方案,开设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栏。全体党员都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投入到学习实践活动之中,全局上下迅速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二)行动迅速,动员到位。

认真围绕学习调研阶段的要求,做好动员发动工作,使广大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通过学习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实质,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上级党委的部署和要求上来。

3月25日县动员大会召开后,我局于3月30日上午召开县人口计生局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县人口计生局局长、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张赵萍作动员。县委第六指导检查组组长杨洪章同志出席会议并对学习实践活动提出了工作要求。张赵萍就县人口计生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重点阐明了五个方面的意见:一是要深刻认识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意义;二是准确把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各项要求;三是要明确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总体安排和方法步骤;四是要紧密联系实际,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明显成效;五是要解放思想,进一步提高我县人口计生系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水平。县委第六指导检查组组长杨洪章对县人口计生局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提出要求:一是要深刻认识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增强参加学习实践活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要正确把握学习实践活动的主要原则和目标任务;三是要求真务实,坚持从部门的特点出发,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同时指出深入学习实践活动要做到“四个正确把握”:一要正确把握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二要正确把握学习实践活动的主要原则;三要正确把握学习实践活动的目标要求;四要正确把握学习实践活动的总体安排和方法步骤,着力做到“四个注重”:一要注重解放思想;二要注重联系实际;三要注重解决突出问题;四要注重贯彻群众路线;

(三)领导带头,氛围浓厚。

我局通过组织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开展专题辅导与领导干部宣讲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开展学习教育活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为确保学习质量和效果,为参学对象统一配发了科学发展观学习资料、笔记本,要求大家认真做好学习笔记,撰写心得体会。局领导班了成员以身作则,做到了“五个带头”,即带头系统学习、带头讨论发言、带头撰写心得体会、带头听取意见、带头遵守学习纪律;做到了“五个结合”即:一是把学习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相结合,大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全力做好人口计生工作,为全县经济发展营造良好人口环境;二是把学习科学发展观同学习人口理论相结合,进一步明确新时期坚定不移地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三是把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同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精神相结合;四是把学习科学发展观同全县当前人口计生工作实际相结合,重点围绕“一二三四”总体思路,即:要坚持“一条主线”,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推进“两大统筹”,即:统筹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统筹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三个更加注重”,即更加注重利益引导,更加注重服务关怀,更加注重宣传倡导。促进“四个转变”,即:全面认识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积极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科学把握人口因素变化对经济发展趋势的影响,不断提高人口素质特别是劳动者的综合素质,积极促进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着力解决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积极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由单纯控制人口数量向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转变;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积极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制和方法的转变。五是把学习科学发展观与学习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相结合、全面开展爱民、为民、亲民、助民的人口计生工作,每次集中学习讨论都以普通党员干部身份参加,自觉接受一般党员干部监督,为学习实践活动的扎实开展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形成了良好学风,起到很好的标杆示范作用,有力地推动学习实践活动向纵深推进。

全体党员干部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认认真真地阅读规定读物和辅助资料,坚持联系实际,边学边做、以干促学,突出科学发展观的实践特征,在学习中促进实践、在实践中深化认识,善于融会贯通,真正使科学发展的理念、观念融化到每个党员干部的灵魂深处,成为规范和指引大家做好工作的准则和指南,真正推动工作的开展提高。每个党员都写撰一份心得体会,每个干部职工都做了不少于5000字的读书笔记。

(四)丰富载体,成效明显。

我局积极探索创新学习活动形式和载体,从单位的工作实际出发,找准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方面的结合点、切入点,把学习调研、查找问题、听取意见、边学边改等工作和要求融为一体,体现了学习与实践的互相促进、互相转化,更好地发挥综合效应,提升活动的整体效果。在活动过程中,我局坚持联系实际、统筹安排的原则,严格做好各项规定的任务,做到不移步、不走过场、不遗漏任何一个环节和步骤,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1、开展调研活动。县人口计生局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制定了《××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方案》,做到调研目的明确,调研内容清楚、调研方式可行,求真务实、明确五个调研课题。调研活动采取学习实践活动调研与推进实际工作相结合的方式和问卷调查、设置意见箱和座谈研讨等多种形式,扎实开展调研活动。一是与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相结合起来。坚持一条主线: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把握两个统筹:统筹解决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结构、人口迁移等人口问题,统筹解决人口计生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注重三个导向:更加注重利益导向,更加注重生育关怀导向,更加注重宣传导向;二是与探索建立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制度机制相结合,认真开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体制机制创新、综合改革长效工作机制建设、人口发展重大战略问题研究、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综合治理、出生缺陷预防等重点工作,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新机制建设。三是与维护群众利益相结合,积极落实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和奖励优惠政策、民生普惠政策与计划生育家庭优先优惠政策衔接,突出问题和不稳定因素的排查以及群众生殖健康状况及需求、优生优育开展情况,推动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全覆盖目标的实现。四是与探索科学发展思路相结合,主动到矛盾比较集中、困难比较多、群众意见比较大的地方,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梳理出在科学发展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找准并解决影响和制约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科学发展、涉及群众切身利益以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形成5篇针对性、操作性和创新性强的调研报告。

2、开展“三照三查找差距”活动。根据泸学办[2009]5号文件《关于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调研阶段开展“三照三查找差距活动的通知》精神,紧紧围绕“对照科学发展思路查找思想认识差距、对照科学民主决策查找能力差距、对照县域经济发展环境查找体制机制差距”的活动重点,通过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对比、广泛征求意见、清整改思路。深入查找人口计生局在维护和发展群众利益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并以此引导和促进广大党员干部联系工作岗位和工作实际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启发和丰富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突出问题的工作思路。“七个方面”看差距、“四个理念”明思路。“七个方面”看差距,即:一是发展本领方面。存在学习不扎实、不深入,发展本领不强的问题,要坚持学干结合,以学促干,不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炼就克难攻坚、干成大事的过硬本领。二是发展思路方面。存在人口计生事业科学发展思想不重视、认识不到位,凭经验办事,提出的工作要求与实际情况相脱节,造成基层难落实的问题,要正确处理好稳定低生育水平与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两者的关系,重视人口结构、分布、素质的问题,促进人口与经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三是服务大局方面。存在全局意识不强,不能在全局工作中找准自身的方位,不能紧贴中心开展工作的问题,要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推动和服务人口计生事业科学发展。四是改革创新方面。存在发展观念陈旧,进取精神不强,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勇气等问题,深入研究新情况新问题,要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推动人口计生工作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完善人口计生目标管理和“黄牌警告”“一票否决”制。五是服务基层方面。存在执政为民意识不强,不重视维护群众合法利益,服务态度不够好,检查、考核流于一般的问题,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多为群众办看得见、摸得着、促进和谐发展的实事。六是效能建设方面。存在办事拖拉、工作效率和质量不高,勤俭节约意识不强的问题,要认真组织开展以“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服务质量和降低公务支出、降低行政成本”为主题的“两提高、两降低”活动,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扎实推进机关效能建设。七是党性党纪方面。存在党员意识不强,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漠等问题,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带头讲党性、正党风、作表率,树立人口计生系统清廉、务实、为民的良好形象。“四个理念”明思路,即:一是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计划生育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尊重人、帮助人、满足人,真正把人民群众当作计划生育的主体。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障制度和各种利益引导机制,帮助计划生育家庭解决老有所养的问题,使群众在履行计划生育义务的同时,切实感受到实行计划生育的好处,努力实现群众生育意愿和国家政策的“双赢”。二是树立宣传引导的理念。坚持把宣传教育作为计划生育的治本措施,不断创新宣传载体和方式方法,通过舆论宣传、环境宣传、面对面宣传,增强全体公民的国策意识、人均意识和遵守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意识,消除对女孩和纯女户家庭的歧视现象,在全社会形成关注母亲、关爱女孩、关心计划生育家庭的良好社会氛围,逐步改变群众的婚育观念,努力缩小群众生育愿望和国家政策之间的差距。三是树立优质服务的理念。努力创造符合人性化的服务条件,在生育、节育、生产、生活方面为群众提供规范、安全、舒适的技术服务。实行分类管理,加强孕前服务,加快县乡计划生育服务站所的建设步伐,开展技术人员培训等措施,在生育管理、节育措施落实和生产生活等各个环节为群众提供良好服务。四是树立统筹发展的理念。统筹运用政策法律、经济技术、管理服务等方法推进计划生育工作,落实《决定》和《条例》规定的各项奖励优待政策,逐步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统筹社会和部门政策、资金为补充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和政策保障体系,扩大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等四项制度的覆盖范围,处理好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长远利益与现实利益关系,确保人口数量、结构、素质均衡发展。

3、开展“科学发展情系民生”主题实践活动。县人口计生局为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根据《××县开展“科学发展情系民生”主题实践活动方案》的通知精神,紧紧围绕“科学发展情系民生”这一主题,结合“三照三查找差距”活动,开展“五个一”实践活动,做到“进农家门、解农家难、暖农人心”,使群众真切感受到学习实践活动实实在在的成果。

一是征求群众意见。在活动中把《××县人口计生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征求意见表》202份发放到全县各委、办、局;乡镇党委政府、计生办、村委会、社区及部分育龄群众手中进行意见征求。成立五个调研组,分别深入到八个乡镇开展调研活动进行意见征求,在调研活动中,分别召开乡镇领导、计生办、计生服务人员、村委会计划生育宣传员参加的座谈会10佘次,121人参加座谈会,在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座谈会的同时还设置了征求意见箱、开通了征求意见电话等形式,找准人口计生局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人口计生工作的意见建议。

二是宣讲惠农政策。4月24日,人口计生局22名党员,深入到中枢镇逸圃村委会开展宣讲惠农政策活动,活动中每一名党员深入一家农户,针对农户的不同情况,就人口计生工作的法律法规、优生优育、出生缺陷干预、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奖优免补”等惠农政策面对面地进行了宣讲。

三是为基层做实事。本着深入基层、了解群众、解决问题的原则,深入到中枢镇逸圃村委会全面了解逸圃村委会新农村建设情况,并为逸圃村委会筹措3000元新农村建设资金。

四是走访困难群众。4月24日下午,人口计生局22名党员,深入到中枢镇逸圃村委会开展结对帮扶困难群众活动,通过深入调研,全面掌握并确定帮扶对象,活动中每名党员走访一户贫困农户,共计走访农户22户,并做到走访活动与送温暖活动一并进行,每名党员向走访的贫困农户资助100元的生产资金。

五是交了农民朋友。深入农户家走访活动,结交了24名农民朋友,每名党员真心实意地与农民群众交朋友,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存在困难,及时帮助他们理清脱贫致富思路,并鼓励农民朋友参加各种技能培训,投入到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来。

4、认真开展阳宗海砷污染事件和7.19孟连事件案例分析活动

4月29日下午,××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把阳宗海砷污染事件和7.19孟连事件,作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点案例进行案例分析。局领导班子成员、党支部委员及党员干部针对这两起事件,对照科学发展观,进行了广泛深入地讨论。案例分析活动中,党员干部运用科学发展观,围绕这两起事件反映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领导干部正确政绩观问题、社会责任问题、执政为民问题等展开热烈的讨论。大家认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审视和把握经济发展途径,探索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要在工作中时刻牢记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通过讨论,大家形成共识:阳宗海和孟连事件是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忽视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的典型案例,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最现实的反面教材。通过对发生在身边的这一沉痛教训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科学发展观具有真理的力量。我们要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贯彻落实到我们的实际工作中。

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一阶段存在问题

总的来看,人口计生局学习调研阶段的各项任务已基本完成,为深入开展下一阶段的学习实践活动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和理论基础。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和薄弱环节,主要是:少数党员对开展学习实践活动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深刻、不够到位,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还有待于增强;在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解决具体问题上力度还不够大,学习实践的质量和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对学习实践活动开展情况的宣传报道和与实践办的沟通以及争取指导上还有待加强;在具体组织实施、不断把学习实践活动引向深入上也还需要加强和改进等。这都需要我们在下一步的学习实践活动中,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三、下步工作分析检查阶段的主要工作(5月9日-至6月21日)。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征求意见、找准问题、分析原因、明确方向。突出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征求群众意见。采取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听取各级干部、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派、企业干部职工、基层群众对人口计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要开展“三问三访知不足”活动,通过公开征集意见形式开展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和走访基层群众、走访服务对象、走访党外人士,全面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二)汇总分析突出问题。对深入调研掌握的情况、征求到的意见建议,做到“四对照、四查找”,即对照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认真查找在运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对照县内外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认真查找人口计生局在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中存在的差距;对照工作实际,认真查找人口计生局发展思路、发展战略、体制机制和工作举措等方面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照人民群众的发展愿望,认真查找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突出问题是否得到及时有效解决。

(三)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要召开检查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情况的专题民主生活会。民主生活会前,局领导班子成员要相互谈心,交换看法,虚心听取群众意见,认真撰写发言提纲,做好充分准备。民主生活会上,要对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检查班子和个人存在的不足,重在分析问题、总结经验、明确方向。党支部要安排好、组织好普通党员参加的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的组织生活会。

小学领导调研工作计划篇7

一、动员部署及时,组织领导有力,全系统从思想上、行动上形成对乡整乡推进族整族帮扶的工作合力

从年省、州两级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全面展开乡整乡推进族整族帮扶工作,并将州旅游局列入州乡整乡推进族整族帮扶综合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以来,我局领导就十分重视对乡的旅游帮扶工作,在第一时间段就下到乡展开了全面、深入的调研,借鉴国内旅游景区开发成功经验,结合未来旅游发展趋势,依托旅游资源特色,与县旅游部门就如何做好旅游帮扶工作进行了研究分析和重点讨论,形成了共识。同时通过学习、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就乡整乡推进族整族帮扶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在全局职工中进行了广泛宣传和动员,让每一个职工及时、全面掌握和了解各级党委、政府在此项工作上的方针、政策、计划、部署和要求,切实把全局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州委、州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对乡整乡推进族整族帮扶工作上来。

为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以及相关规划建设部门对乡旅游帮扶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我局领导多次就乡开发原则、方向、思路、重点以及如何通过旅游开发实现乡可持续发展、加快解决族脱贫致富等问题进行了汇报、沟通和协调,始终坚持不解决就不放弃的精神,游说于各相关部门之间,通过坚持不懈努力,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既解决了资金问题,也引起了上级的高度重视。省旅游局规划发展处处长在我局相关科室人员的陪同下,于年底进入乡进行了摸底调研,撰写了《关于对旅游产业扶贫发展的专题调研报告》;年省旅游局副局长在我局主要领导、县旅游局局长兰慧明的陪同下,利用10多天时间,深入进行全面、综合考察调研,考察期间每天冒雨徒步前行,走遍了乡的每一个村寨。一位副厅级领导干部能克服诸多困难,长时间深入边远贫困地区进行走访调研这在发展史上实属首例。

按州乡整乡推进族整族帮扶综合发展领导小组的工作要求,州、县旅游局克服人少事多,任务繁重的困难,分别抽调熟悉规划发展业务、工作能力强的干部下派到乡全力开展帮扶工作。州旅游局规划发展科一人一科,多岗多职,下派工作队后所有业务都转驾到其他科室。

今年春节来临之际,尽管“黄金周”各项工作已全面启动,各项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但省旅游局局长前往,出席了省委副书记组织召开的整乡推进族整族帮扶工作推进会,局长对旅游帮扶工作提出了相关要求,并就具体工作作了安排部署。

二、决策谋划到位,工作措施有力,乡整乡推进族整族帮扶工作积极稳妥推进

(一)资金按工作进程及时到位

乡整乡推进族整族帮扶综合发展行动计划在资金方面安排了旅游总体规划和五个民族特色村修建性详细规划费370万元。

年5月6日至12日,省旅游局、省审计厅组成的“年度省旅游发展资金”检查组一行4人深入到我州,采取“走、听、查、看、审”等多种方式,就旅游项目发展资金到位及使用情况进行了实地检查审计。

(二)以规划建设为重点加强旅游安全管理

为确保乡各项规划及建设项目的全面实施及顺利推进,进一步加强旅游安全工作,树立和维护安全、健康、和谐的旅游形象,确保旅游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州旅游局一方面报请州人民政府同意,于年9月9日了关于暂停游客进入乡旅游的公告,另一方面积极做好对旅客的相关宣传、解释工作,同时要求各旅行社要结合实际,规范经营行为,不带旅客进入不安全地带,各项措施取得了较好成效,从建设至今没有出现旅游安全事故。

(三)在深入调研基础上提高规划的科学性

要实现旅游业的持续、协调发展,必须要有科学规划作为引领,本着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的建设目标,为做好《区域旅游开发建设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体规划》)和《县乡五个旅游特色村修建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特色村规划》),省、州、县旅游局领导、工作人员多次深入开展调研,了解民意,掌握民情,普查资源,搜集资料,为规划决策提供基础数据和原始素材。

1、《特色村规划》:年6月30日,省旅游局召开了乡五个旅游特色村修建性详细规划的评审会,会议评审通过了《县乡五个旅游特色村修建性详细规划》,省旅游局党组书记云同志、省旅游局局长同志、省旅游局副局长同志,州政府分管领导、州旅游局领导及相关工作人员,县政府、县旅游局领导,我州相关专家评委出席了评审会

2、《总体规划》:年10月12日至21日,省旅游局副局长率领省旅游局规划发展处、产业促进处、规划研究院和《总体规划》编制中标单位昆明智鼎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编制相关人员,再次深入乡调研考察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设施与村镇建设、历史文化与民族文化、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旅游资源及开发前景等方面的情况,为指导编制好《总体规划》和实施好《特色村规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考察调研中,省旅游局副局长就开发建设阶段如何做好环境、设施、接待、饮食、文化等方面的保护、规范、防范等工作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要求。

年12月31日由省旅游局主持的《县乡暨国际生态旅游区和开发建设总体规划》评审会在昆明举行,会议由省旅游局副局长主持,省旅游局党组书记、人民政府副州长、旅游局副局长白丽华、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刘正华、县旅游局等领导参加了评审会,专家评审组来自省旅游管理、政策社科、城乡建设、规划设计、林业环保、统计、发改委、民委扶贫办、大专院校等单位和部门,由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田里教授任组长,昆明理工大学建筑系车震宇教授任秘书长。专家学者认真听取了规划汇报和审阅图纸基础上,就《县乡暨国际生态旅游区和开发建设总体规划》发表了评审意见,专家组认为:

(1)《乡旅游总体规划》是一个包含旅游发展和开发建设的整合规划,在对旅游区现状情况深入全面系统调研基础上,对该区域的发展环境、资源条件、旅游开发价值、客源市场进行了深入分析。总体规划对乡旅游开发和开发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战略进行了定位,战略选择模式可行、目标具体,项目策划内容丰富,体现了旅游业为引导的乡整乡推进族整族帮扶的综合发展特色思路,并兼顾到生态保育、文化保护、社区参与、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综合功能,规划具有相对较好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2)《乡旅游总体规划》对旅游区空间结构划分、功能配置和线路设计合理,各个功能区的开发主题突出、功能区的开发重点和建设项目可行,部分建筑形式体现了生态旅游为主的地方建筑特色,《规划》充分体现了旅游发展与生态保护相辅相成的主题,规划中对配套设施、环境营造等的规划设计达到了改善旅游环境和乡村环境的目标,能适应目前乡社会发展建设中进行生态环境、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紧迫性。

(3)《乡旅游总体规划》绘制图纸丰富,文本、说明书较为规范,符合《旅游规划通则》等相关规定的要求,专家们原则同意《乡旅游总体规划》通过评审。

(四)超前谋划,大力开展从业人员技能培训

1、农家乐服务培训:为加快乡的旅游开发建设工作,根据《乡五个旅游特色村》一村一品牌、一村一特色的原则,本着早规划、早培训、创特色、建品牌的宗旨,州旅游局于年10月4日—10月9日组织乡五个旅游特色村农家乐经营户前往、、等地进行考察、培训、学习。考察团一行14人在旅游局的带领下,通过听、看、访、品等多种方式,分别到的“葛丹松赞林寺”、“普达措国家公园”、“藏民家访”、的“家乐园农家乐”、的“稻花香农家乐”等地,就农家乐设施建设、环境营造、服务接待过程、饮食搭配和民俗文化的挖掘打造等内容进行了参观、考察和学习。

10月9日考察团回到六库后,州旅游局领导亲自带队,分别到泸水县两个特色不同、风格各异的农家乐进行座谈总结。会上,州旅游局就乡五个特色村农家乐的建设提出要立足实际,在特色上下功夫,要充分挖掘特色、体现特色、创造特色,把农家乐建成地域特色突出、设施设备完善、服务功能齐全的旅游服务接待点。生态旅行社负责人和十佳导游代表分别就游客的实际需求,从不同角度对如何经营好五个特农家乐提出了建议和意见;参加培训的农家乐经营户纷纷表示,通过此次考察培训,深深感受到外地州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看到了农家乐经营给农家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也学习到了许多在农家乐建设、经营和服务中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并表示将此次考察学习中学到东西带回去,积极为乡的发展做贡献。

州旅游局要求参加培训的农户,一是要不断更新观念,自强不息,靠自已解决问题,不能等、靠、要;二是要努力提高素质,加强市场经济意识,不断增强服务技能;三是积极改变环境,美化家庭环境,美化村容村貌;四是要积极行动,不断为农家乐建设创造条件;五是要树立宾客至上的意识,认真搞好旅游服务。他最后希望,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重视下,通过此次参训农户的示范带头作用,为乡人民开辟一条新的致富之路,全面促进乡整乡推进、整族帮扶工作。

旅游人才规划培训:一是会同省旅游局和旅游职业学院开展族人才培养计划,年内组织旅游从业人员培训三期,每期30~40人,该项工作正抓紧进行。二是结合乡一直比较闭塞,信息交流不畅等问题,州旅游局决定改变培训方法和对象,改变对成年人轰炸式的培训转而对品学兼优的中小学生进行拓展视野和意识提升培训,拟定于年7月、8月分别安排乡10名品学兼优的小学生在省内开展“益智教育”主题夏令营活动;安排乡、丙中洛乡5名品学兼优的中学学生到北京参加“我在北京上大学”主题夏令营活动。前期准备工作已就续,活动即将全面展开。

(五)工作队员帮扶工作基本情况

州旅游部门十分重视乡旅游帮扶工作,抽调了业务熟练、办事能力强的副科级干部参加了乡整乡推进族整族帮扶工作队,工作队会同县旅游局下派的工作人员,积极服从指挥部组织领导和工作安排,进驻乡开展旅游帮扶工作。

一是在深入各村寨走访农户、调查研究,开展基础性资料的收集汇总基础上,积极协助、参与完成了《乡五个旅游特色村》《乡旅游总体规划》的编制,并积极配合完成了两个重点规划的评审、论证工作。

二是针对巴坡、马扒拉、米里王村民小组和孟顶、木兰当、斯拉洛、独务当、拉王夺村民小组现状进行了深入全面调研,就各个村民小组基本情况、存在的困难问题、在今后发展中的建议等方面形成了综合性的调研报告,我局将此报告以政务信息形式上报到省旅游局,分别被省旅游局、省政府办公厅采纳。

三是为加大对乡旅游人才培养工作力度,根据局领导的安排,积极协调组织乡五个旅游特色村农家乐经营户开展了服务技能、礼仪礼节培训,筹备完成了乡“益智教育”主题夏令营活动和“我在北京上大学”主题夏令营活动的组织工作。

四是参与完成了孔当村委会村规民约、村组管理制度的制定、修改和完善,并就孔当村委会村规民约提交州旅游局各科室进行了相关意见征求。

五是在指挥部和乡党委、政府的统一组织、领导下,根据农户“8有”、自然村“8有”、行政村“8有”目标,克服气候反常,常年降雨,地质灾害频发,特别是“8.18”特大泥石流地质灾害等困难,积极参与开展了安居温饱、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素质提高、环境保护与建设六大帮扶工程,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

小学领导调研工作计划篇8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精神、《中国共产党》、同志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讲话,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着力提高领导干部的理论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头脑,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上来,为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培育高素质的干部、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持和思想保证。

二、学习形式及方式

着眼于提升领导干部领导创新的能力,创新学习的形式和手段,做到有计划有安排,坚持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学习理论与调查研究相结合、专家辅导和专题讨论相结合,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一)集中学习。中心组学习按年度计划组织实施,集中学习可采取专题报告、讨论交流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坚持每月集中学习研讨一次,适时邀请专家举行专题讲座,具体安排上机动灵活。

(二)个人自学。围绕学习计划安排的学习内容,中心组成员通过自学,较系统掌握基本理论,结合实际思考问题。

(三)中心发言。结合工作实际,共同研讨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四)调查研究。从工作实际出发,结合自己所分管的具体工作,紧扣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坚持学习与调研结合,学习与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结合。

三、学习要求

(一)进一步提高理论学习的自觉性。切实把理论学习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首要问题来抓,作为提高领导干部素质的一项战略性、基础性工作来抓。认真参加理论学习,增强学习理论的自觉性。

(二)进一步发挥表率带动作用。党组中心组成员要积极参加中心组的集中学习,努力搞好个人自学,认真做好读书笔记,积极撰写学习体会或理论研讨文章,努力使自己的学习做到经常化、规范化,做认真学习、深入学习的表率。

(三)进一步联系实际创新方法。中心组成员要按照局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等有关规定,加强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始终把调查研究贯穿于党组中心组学习的全过程,结合我局实际,着眼研究解决带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每个中心组成员要立足分管的工作选取专题深入调研,形成有深度理论分析、有坚实实践基础、有科学解决方法的研究成果,为科学决策奠定坚实的基础。

小学领导调研工作计划篇9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全会精神、《中国共产党》、同志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讲话,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着力提高领导干部的理论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头脑,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上来,为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培育高素质的干部、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持和思想保证。

二、学习形式及方式

着眼于提升领导干部领导创新的能力,创新学习的形式和手段,做到有计划有安排,坚持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学习理论与调查研究相结合、专家辅导和专题讨论相结合,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一)集中学习。中心组学习按年度计划组织实施,集中学习可采取专题报告、讨论交流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坚持每月集中学习研讨一次,适时邀请专家举行专题讲座,具体安排上机动灵活。

(二)个人自学。围绕学习计划安排的学习内容,中心组成员通过自学,较系统掌握基本理论,结合实际思考问题。

(三)中心发言。结合工作实际,共同研讨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四)调查研究。从工作实际出发,结合自己所分管的具体工作,紧扣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坚持学习与调研结合,学习与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结合。

三、学习要求

(一)进一步提高理论学习的自觉性。切实把理论学习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首要问题来抓,作为提高领导干部素质的一项战略性、基础性工作来抓。认真参加理论学习,增强学习理论的自觉性。

(二)进一步发挥表率带动作用。党组中心组成员要积极参加中心组的集中学习,努力搞好个人自学,认真做好读书笔记,积极撰写学习体会或理论研讨文章,努力使自己的学习做到经常化、规范化,做认真学习、深入学习的表率。

(三)进一步联系实际创新方法。中心组成员要按照局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等有关规定,加强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始终把调查研究贯穿于党委中心组学习的全过程,结合我局实际,着眼研究解决带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每个中心组成员要立足分管的工作选取专题深入调研,形成有深度理论分析、有坚实实践基础、有科学解决方法的研究成果,为科学决策奠定坚实的基础。

小学领导调研工作计划篇10

>>>全国各省各高校2017年考博考试时间汇总

>>>全国各省各高校2017年考博考试科目汇总

2017考博英语通用签约全程班【直播+录播】!!点击免费试听<<<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是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为规范博士研究生招生管理,严肃招生纪律,保证招生质量,确保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国家和四川省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博士研究生招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教育部、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教育考试院及学校有关规定,在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坚持德、智、体全面衡量,坚持按需招生,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

第三条 招收博士生的选拔主要为学校统一考试。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初试和复试都是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统一考试是指初试所有考试科目由学校统一命制试题、组织考试、统一阅卷、统一划分录取最低分数线。复试具体安排由校内各学院组织实施。

第四条 博士研究生分为定向培养和非定向培养两种。定向培养的博士研究生按定向协议的工作单位就业,非定向培养的博士研究生按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就业。

第二章 招生机构及工作职责

第五条 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由学校、学院分级负责,共同协作完成,学校负责宏观管理,各学院负责具体事项组织实施。

1.研究生院是学校负责博士研究生招生的职能管理部门,在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和主管校长的领导下全面负责学校的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具体业务由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组织实施。

2.各学院成立由院长、党委书记、主管院长、博士学位授权点负责人、博士生导师代表等构成的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招生过程的监控、协调和管理,由主管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院长负责博士研究生招生事宜,具体业务工作由学院相关工作人员组织实施。

第三章 招生计划

第六条 博士招生计划是招生工作的导向,须公平、公开、公正地执行。

1.根据各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和条件保障等因素和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以下简称博导)的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及质量考核等情况,合理分配学科及博导的招生计划。每位博士生导师最多指导2名新招收的博士研究生。每位博导指导博士研究生(包含在读博士研究生)限额6名。

2.博士招生计划以学院、学科或博导进行分配、公布。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中公布的学院、学科或博导招生计划为参考招生计划,具体执行计划需国家下达招生计划后,由学校研究生招生领导工作小组根据招生专业目录公布的招生计划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综合因素,调整学院、学科或博导的招生计划。

第四章 编制招生专业目录

第七条 编制招生专业目录

1.根据国家、四川省的相关规定以及学校的具体情况,在学校研究生招生领导工作小组的领导下,由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实施制定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编制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2.初试、复试外国语种限选英语语种参考。

3.招生导师、专业、研究方向和招生计划、考试科目等信息以四川师范大学当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形式通过研究生院网站和教育部研究生招生信息平台向考生和社会公布。

第五章 学费、学制及奖助

第八条 学制、学费、住宿及奖助学金参评资格

1.定向培养学制为4年,非定向培养学制为3年。

2.博士研究生实行收费制。文学、教育学类专业学费标准每生每年9000元,数学类专业每生每年10000元,按学制期内前3年缴纳。

3.定向培养博士研究生可由学校提供4年住宿(2人间)并按照学校规定缴纳住宿费;非定向培养博士研究生可由学校提供3年住宿(2人间)并按照学校规定缴纳住宿费。

4. 定向培养博士研究生享受学制期内前3年奖学金参评资格,非定向培养博士研究生享受学制期内3年奖、助学金参评资格。

第九条 助学政策

1.按照国家、四川省和我校的规定,博士研究生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按月发放,每年共计10000元。

2.学校已建立研究生助教、助研、助管(简称“三助”)制度,博士研究生可通过参与“三助”获得相应经济报酬。

3.符合条件的博士研究生可以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根据《财政部、教育部、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关于调整完善国家助学贷款相关政策措施的通知》(教[2014]180号 ),非定向博士研究生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不超过12000元;年度学费和住宿费标准总和低于12000元的,贷款额度可按照学费和住宿费标准总和确定。

4.学校还通过发放临时困难补助、开辟入学“绿色通道”等方式,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博士研究生的资助力度,确保不让博士研究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第十条 奖学政策

按照国家和四川省有关政策规定,我校博士研究生奖学金共设置有以下几种:

1.学校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奖励为每生3万元。每年评审确定后一次性发放。

2.学校设有学业奖学金。共三个等级,一等学业奖学金12000元,二等学业奖学金10000元,三等学业奖学金8000元。每年评审确定后一次性发放。

3. 学校设有校长奖学金。每人每年奖励为该生该学年应交学费金额。每年评审确定后一次性发放。

4.学校设有励志奖学金。共两个等级,一等奖励志奖学金为每人每年5000元,二等励志奖学金为每人每年3000元。在每年评审确定后一次性发放。

第六章 报名

第十一条 报名

一、博士研究生招生每年进行一次。报考条件如下: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全日制硕士生,最迟须在入学前毕业并取得硕士学位); 学位只获得学士学位6年以上(含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之日起到博士生入学之日)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考生,复试时须按规定加试政治理论课和两门报考学科硕士生主干课程;获得硕士学位但未获得硕士研究生学历的考生,复试时须按规定加试政治理论课和两门报考学科硕士生主干课程。

3.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学校招生规定。

二、报名日期和地点

博士研究生报名实行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只完成网上报名,但未办理现场确认手续的,报名无效。博士研究生须进行统一报名。

1.网上报名时间和报名网址:届时在研究生院网站查询。

2.现场确认时间和地点:现场确认时间届时在研究生院网站查询。现场确认地点为:四川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狮子山校区第二办公楼二楼211室)。

三、报名手续

1.考生于规定时间内由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指定规定的网站上报名,填写报名信息,打印《报名信息确认表》、《报考登记表》。

2.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持:⑴《报名信息确认表》、⑵《报考登记表》、⑶《政治审查表》、⑷两位《专家推荐书》、⑸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⑹本科毕业证书复印件、⑺硕士毕业证书复印件(应届硕士生交验学生证复印件,入学时交验硕士毕业证书)、⑻学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硕士生入学时交验硕士学位证书)、⑼硕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硕士生入学时交验硕士学)、⑽硕士阶段成绩单、⑾硕士学位论文(应届硕士生在录取检查阶段提供)、⑿硕士学位论文评议书(应届硕士生在录取检查阶段提供)、⒀本科阶段成绩单(学士学历报考)、⒁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预研究计划、⒂体检表等材料,进行现场确认并缴纳报名费180元。

考生应如实填写有关资料,交所在学习或工作单位审查、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应届硕士生报考还须提交所在学校研究生管理部门开具的报考资格审查通过证明。

四、学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对考生报考信息、现场确认材料和报考条件进行全面审查。

第七章 命题、初试

第十二条 命题

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所有科目均由学校自行命题,命题工作由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统一组织进行。

第十三条 初试考试

1.考试科目为三门:英语和两门业务课,业务课考试包含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每门课程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满分为100分。考试方式均为笔试。

2.考生须按照四川师范大学当年公布的博士生招生专业目录规定的考试科目准备考试,如业务课有选考科目的,请注明选择的选考科目代码和名称,不选者由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指定。

3.初试考试时间:以《准考证》通知为准。考生自行在规定时间到研究生招生办公室领取,学校不再寄送。

4.初试考试地点:以《准考证》通知为准。由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统一安排。

第八章 评卷

第十四条 评卷

1.评卷工作由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统一组织各学院在规定时间、地点集中评阅。

2.查阅试卷规定。考生本人不准查阅试卷。如对评卷结果有异议,可在成绩公布后3日内向学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提出书面申请和理由,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根据情况组织专门人员进行复查,并将复查结果通知考生本人。

3.入学考试成绩实行网上公布,考生可以在研究生院网站查询,成绩公布时间一般在每年4月。

第九章 复试

第十五条 复试主要考查考生的创新能力、科研能力、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等,是博士研究生录取的必要环节。复试方法包括初试完毕后复试或由学校划定复试最低分数线后再复试,各学院可以自行选择,但需在初试前向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备案。复试成绩由各学院公布具体的单项成绩和复试总成绩。

第十六条 复试时间由报考专业所在学院安排,进入复试的考生主动与报考学院联系,按学院规定时间按时参加复试。复试考生需带齐复试所需身份证、准考证、参与科研情况、公开发表(出版)的论文(专著)、科研成果证明书、学习(工作)中获奖证书、自我评价材料、博士期间预研究计划等,复试专家小组将对考生以上材料进行审核和评估,审核评估结果作为评定复试成绩和录取与否的重要依据。

第十七条 复试内容包括:面试、笔试、英语口语、攻读博士期间预研究计划等,各项具体的分值由各学院自行决定,同一学院须采用同一标准。学校研究生招生领导工作小组认为有必要时,可对考生再次复试。

第十八条 所有参加报名的考生均需按要求参加体检,现场确认时考生需提供符合要求的体检表。体检标准按照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要求和《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 学院全面审查拟录取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认真审核拟录取考生的人事档案、现实表现等材料。

第二十条 加试在复试期间进行,内容为至少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硕士研究生主干课程和政治理论科目。加试方式为笔试,每科满分为100分,60分为合格。加试成绩不计入考生总成绩。

第九章 录取

第二十一条 按照初试业务科目总成绩占50%,复试总成绩占50%计算考生的综合成绩,即:综合成绩=初试总分+复试总成绩。其中初试两门课总分200分,复试满分200分。初试科目中的外国语成绩只划定最低要求分数线,不计入初试、复试的总成绩。

根据考生的综合成绩排名顺序和导师核定的招生计划进行录取。如有拟录取的考生放弃录取,则按照综合成绩排序,经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决定,报考同一研究方向且同一博士生导师的考生依次替补录取。如没有符合要求的替补考生,考生、博士生导师可以进行双向选择,经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决定,允许初试科目相同的一级学科内进行调剂录取。如调剂录取仍不能完成招生计划,经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决定,可以将此未完成的招生计划调整到其他学科或学院,以完成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

以下情况均不予录取:⑴初试单科成绩未达到全校统一划分的最低分数线要求者、⑵复试任一单项成绩不及格者、⑶加试科目单科成绩不及格者、⑷政审不合格者、⑸体检不合格者、⑹报名材料未提供完备者、⑺报名材料信息虚假者、⑻报名资格审查不合格者、⑼应届硕士研究生入学时不具有硕士毕业证和硕士学位证者均不予录取。如录取后(包括已经毕业了博士研究生),学校发现考生不符合国家的录取政策,学校可以在任意时候取消其录取资格。

第二十二条 录取为非定向的博士研究生,须全日制脱产学习,人事档案材料全部转到学校,毕业后按国家就业政策重新就业;需保留工作单位,毕业后回定向单位工作的博士研究生,需在规定时间内签订定向协议和提供政审材料。

第二十三条 经学校批准同意拟录取的博士研究生名单将在研究生院网站上进行公示,公示期为10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后上报四川省教育考试院和教育部正式录取。公示结束后,拟录取考生须到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办理录取相关手续。

第二十四条 录取通知书一般在6月下旬左右寄发。被录取的新生应按时报到。如有特殊原因不能报到者,须持原单位的证明,向学校请假,无故逾期两周不报到者,取消入学资格。

第十章 招生咨询及申诉渠道

第二十五条 招生咨询及申诉渠道

1.博士研究生考生对考试科目、研究方向、博导、复试和录取等具体事宜有疑问的,请直接与相关学院联系。

2.有关博士研究生招生的报名、考试、成绩查询和打印、调剂、复试和录取等信息和有关通知全部实行网上公布,不再另行通知考生本人,考生需密切关注学校研究生院网站的相关信息。

3.博士招生工作接受纪检监察部门和社会监督,努力营造招生工作公平、公正、公开的良好环境,切实维护广大考生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学校声誉。考生申诉和纪检监督联系方式如下:

⑴学校纪委:电话:028-84760624,通讯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静安路5号,四川师范大学纪检(监察处);邮政编码:610068。

⑵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电话:028-84760693,通讯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静安路5号,四川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邮政编码:610068。

4.我校博士研究生教育在狮子山校区。

5.各学院联系方式以四川师范大学当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公布为准。

6.四川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网站:yjsc.sicnu.edu.cn。

第十一章 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