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监理结论十篇

时间:2023-08-30 17:13:12

工程监理结论

工程监理结论篇1

【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详细阐述了高层建筑地下室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处理与施工监测措施,探讨了在场地条件限制下,采用钻孔桩和钢板桩,钢筋混凝土水平支撑和工字钢水平支撑两种不同的支护结构体系结构设计要点和科学验算,对其施工技术进行了扼要介绍,对支护结构施工效果进行了监测和评析。

【关键词】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支撑;监测

1.工程概况湖南住宅建筑工程东面为小区道路,距路边约20m;南面为单层临建某酒店,间距约5.5m,该临建基础采用600喷粉桩,桩长约15m,但现场观察有部分墙体有不同程度的开裂,是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如果地下室深基坑支护结构有较大变化,就会对该酒店造成较大不利影响;西面为围墙,距离约10m,北面是八层宿舍楼,间距约13m。该建筑物占地成矩形,长55.52m,宽18.5m。总建筑面积约15500m2,楼高15层,设一层地下室,地下室层高分别为4.4m和3.4m,但外露0.9m在地面上。场地自然标高约为-0.90m,地下室基础承台垫层底标高分别为-6.4m和-7.35m,即地下室挖土深度分别为5.5m及6.45m,具体布置详见图1。图1地下室围堰平面图

2.地质条件

按地质钻探资料提示,地质情况按孔深分层如下:0~3.7m为杂填土,松散;3.7~16.7m为淤泥质粘土,饱和流塑;16.7~24.1m为中细砂角砾层,饱和,中细砂松散,角砾稍密;24.1~26.6m为粉质粘土,饱和硬塑;26.6~29.3m为粉质土层,湿坚硬;29.3~55.5m为强风化花岗片麻岩。地下水位较高,地表下约0.84m。

3.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方案的选择

根据该建筑物地形及钻探资料,综合分析该地下基坑有如下几个特点:

(1)基坑开挖深度大。

(2)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是杂填土、淤泥,土性差;地下水位较高。

(3)地下室南面距某酒店只有5.5m,且酒店有约3.0宽洗车槽场地及海鲜水池设在此5.5m范围内。钻孔桩,喷粉桩等机械无法靠近施工。并且一定要保证酒店正常营业,地下室施工时要保证该酒店建筑物的安全。

通过对多种方案综合分析,最后确定地下室基坑南面采用拉森Ⅲ型钢板桩围护,其余三面采用钻孔桩800间距1100围护,钻孔桩外侧采用500、400喷粉桩联成止水帷幕。钻孔桩除基坑底为-7.35m部分采用两层水平支撑外,其余钻孔桩均采用一层水平支撑设计,钢板桩采用两层水平支撑设计。第一层支撑体系采用钢筋混凝土梁(其中钢板桩仍使用HK300C工字钢作腰梁,节点利用焊接钢筋锚入支撑混凝土中),中间设φ800钻孔支承桩。第二层支撑体系采用HK300C工字钢。由于部分基础承台阻挡节在二层支撑的支撑桩上,考虑到不能拖延加设支撑的时间,因而先加设支撑,然后支撑与承台混凝土一起浇筑

此设计方案本着“安全、经济、施工方便”的原则,一方面采用钻孔桩及钢筋混凝土支撑,经济合理,节省工程开支,又能保证基坑支护结构有足够的刚度和整体性;另一方面,钢板桩可接驳加长,使桩锤能悬空施打板桩,以解决场地限制问题;另外,钢板桩的抗渗性能较好,钢支撑安拆方便,施工速度快,且钢板及钢支撑可重复使用。

4.支护结构设计的验算取值

4.1钻孔桩的计算(按等值梁法计算)

4.1.1r、Ck、ψk按20m范围内的加权平均值计算,求得:r=15.9KN/m,ψK=120;主动土压力系数Ka=tg2(45-12/2)=0.66;被动土压力系数Kp=tg2(45+12/2)=1.52;查表得K=1.28;eAh=rhKa=15.9×5.5×0.66=57.7KN/m2;eAq=qKa=2.64KN/m2;

4.1.2基坑面以下支护结构的反弯点取在土压力零的d点,视为一个等值梁的一个铰支点,计算桩上土压力强度等于零的点离基坑底面下的距离为:y=Pb/r(K·Kp-Ka)=2.94m。

4.1.3按简支梁计算等值梁的两支点反力,求得:Po=127.3KN/m,Ra=134.6KN/m。

4.1.4计算钻孔桩最小入土深度to=X+Y,X=10m,求得:to=12.94m;t=1.13×to=14.62m;Lh+t=5.5+14.62=20.12m。综合考虑桩长取L=20m。

4.1.5按剪力为零处弯矩最大,求得最大弯距:Mmax=246.8KN/m。

4.1.6采用800径钻孔桩,每隔1100mm布置,最大弯矩设计值:Mmax=246.8×1.1×1.2=325.8KN/m桩混凝土等级为C25,通过常规方法计算,钻孔桩选配1620(对称配筋,承受最大弯矩每侧配密)。

4.2水平支撑GL1的截面设计。水平支撑GL1的截面尺寸定为500×900mm,作用于GL1的竖向荷载包括GL1的结构自重g=1.25KN/m和支撑顶面的施工荷载q=9.7KN/m2,作用在支撑结构上的水平力包括由土压力和坑外地面荷载引起的围护墙对腰梁QL1的侧向力。可按围护墙沿腰梁长度方向分布的水平乘以支撑中心距确定,即支撑的轴向力为NO=7.5Ra=7.5×134.6=1009.5KN。

水平支撑GL1按偏心受压构件计算。取内力标准值综合系数为1.2,则GL1上的弯矩M=1.2×(g+q)lo2/8=219.1KN/m;轴力为N=1.2No=1211.4Kn,为了构造简便,GL1采用对称截面配筋,经按常规方法计算,GL1上下各选配625,(四肢)。

4.3腰梁QL1的截面设计。

QL1梁的截面尺寸定为500×800mm,围护墙沿QL1梁长度方向分布的水力为q=Ra=134.6KN/m,考虑八字撑的影响,QL1梁的计算跨度按规范取lo=(l+l1)/2=5.0m,QL1梁按连续梁考虑。查表知Mmax=0.107qlo2×1.2=504.75KN/m,最大剪力Qmax=0.607,qlo=408.5KN。通过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及斜截面抗能力计算,选配625(每侧),(四肢)。

4.4工字钢I30的强度验算。查表Wx=472.3×103mm2;(f)=215MPa,得f=Mmax/Wx=106.9MPa<(f)),所以,采用I30工字钢偏于安全。

4.5钢板桩的计算。基坑深6.5m,经验算是一层内支撑不满足要求,为此要用第二层内支支撑。采用现在拉森Ⅲ型钢板桩,其截面特性:Wx=1600×103;f=200N/mm2;最大弯矩设计值:Mmax=1.2189.2=227.04KNm/m;f=Mmax/Wx=142﹤200N/mm2;考虑到现有钢板桩规格等因素,经验算桩长设计为20m,保证深基坑支护结构安全。

4.6第二道腰梁QL2的截面设计。设计采用H钢HK300C,其截面特征值:A=225.1×102mm2;Ix=40948×104mm4;Iy=13734×104mm4;Wx=2559×103mm3;Wy=900×103mm3;ix=135mm;iy=78mm;沿QL2梁上分布水平力q=1.2×243.2=291.8KN/m;M=0.107qLo2=780.7KNm;f=M/Wx=305<315N/mm2。4.7第二层水平支撑QL2截面设计。GL2梁采用HK300C钢梁,其自重q=1.77KN/m;自重产生弯矩M=22.2KN/m;轴向力No=7.5RB=2188.8KN;ε=M·A/N;W=0.089<30;λ=lo/iy=117;ψb=0.374;f=260N/mm2﹤315N/mm2。以上结构设计理论值经验算,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5.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处理措施要点

5.1钢板桩的施工。

为避免施工打工程桩时震动及土壤挤压对酒店的基础影响,所以靠近酒店(平行于A轴)的钢板在工程桩施工前先打,打完钢板桩后在板桩背后做排水沟。

5.2钻孔桩及喷粉桩施工。全部钻孔桩均在工程桩完成后才进行钻孔施工,钻孔桩采用“跳打”的方式施工。喷粉桩按钻孔桩的施工进度分段插入施工。

5.3挖土施工及支撑的设置和拆除

5.3.1钻孔桩完成后,降土约1.3m深(即支撑梁面标高-2.2m),制作第一层支撑,该层支撑完成后大面积回填300mm厚土,支撑面为不少于300mm厚的准石粉石渣,这样一方面保护支撑不被机械压坏,另一方面有利于运泥车在场上行走。

5.3.2地下室大面积降土时,根据加设第一层支撑后,未加设第二层支撑之前,保证钢板桩安全的验算挖土深度来开挖土方,并且通过研究核算决定,除坑底设计标高为-7.35m的部分和靠A轴至钢板桩的范围内挖土至-5.9m深,并按I-I剖面图所示在靠近钢板桩留设土台外,其余部位均大面积降土至标高-6.4m。这样,通过预留土台,增加被动土压力的土坑力,保证钢板桩的安全,充分利用机械挖土,加快施工速度。实践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但不同的土质其留设的土台的宽度不同。

5.3.3第二层支撑应在挖土后两天内加设完成,不能拖延时间,保证整个支护结构安全。

5.3.4全部桩承台施工完毕后,用石粉、石渣将基坑回填至于-5.9m处,这样,使整个基坑底回复于一层支撑的深度,然后拆除第二层支撑,继续填土至能施工地下室底板为止。

5.3.5第一层支撑(-2.2m)待±0.00楼面施工完毕,围堰桩与地下室外壁回填土方至-3.00标高外才拆除。

5.4降排水处理措施。基坑上部采用集水井和排水沟联合排水,虽然钢板桩及粉喷桩止水帷幕抗渗性能较好,但为防止基坑开挖时的雨水、少量渗水及土层含水量的影响,基坑底四周共设8个集水井,井壁用砖砌筑,但砖缝必须疏水,井内径为1.0m,井底标高比施工面低0.8m,井内设潜水泵,集水井用排水沟纵横联接。这样,由排水沟、集水井和抽水设备组成一个简易的降排水系统将地下水位降低至6.0m以下。

5.5钢板桩的回收。完成±0.00楼面,全部支撑拆除后,采用吊车在A~B轴的楼面行车回收钢板桩。

6.施工监测为及时掌握基坑支护工程的变化动态,对该项工程采取专门监测,对所定的监测内容定时进行观测,印制标准表格,进行数据整理,绘制位移(沉降)-时间坐标图,以观察各参数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及时反馈信息,指导土方开挖和后续工程施工。

观察项目包括:

(1)观察南面酒店及北面八层宿舍楼的轴线标高变化,在靠近基坑支护工程的墙转角及中间各设四个三角标志;

(2)观察东面小区道路及西面围墙的标高位移变化,各设两个标志;

(3)钢板桩墙及钻孔桩墙每隔15m设一点,观察水平位移和垂直度。

监测结果表明:从挖土到地下室工程完工,共进行18次监测,在整个监测过程中,围堰的位移、倾斜、支撑变化均正常,周围建筑物、道路、管线安全。主要监测结果如下:

(1)南面酒店的轴线无变化,最大沉降量为3mm。

(2)东面小区道路及西面围墙无明显变化。

(3)钢板桩最大倾斜13mm,最大移位为18mm;钻孔桩的最大位移为4mm,无明显倾斜面。监测结果也说明此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方案是十分成功的,并且说明采用钢板桩和钻孔桩,钢支撑和钢筋砼支撑所组成的基坑支护结构,刚度及整体性良好。

7.基坑支护结构技术经济分析

该基坑支护结构的总造价约为252万元,总设计基坑支护长度为156.95m,平均每延长米的费用为1.6万。基坑支护结构施工工期为52d。这对于主要土层内磨擦角仅为9°且挖土深度超过6m的地下室基坑支护工程来说是比较经济和省时的。

8.设计体会与监理结论

8.1地下室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必须满足强度和变形两个方面的要求,特别是变形问题。

8.2针对不同的情况,采用因地制宜的围护措施,不仅能达到围护目的,而且安全经济省时。本工程基坑围护针对不同现场情况,不同开挖深度,综合采用了钻孔桩、钢板桩、卸土、挖土预留土台、钢筋混凝土内支撑和钢内支撑等方法,即达到设计的目的,而且围护费也合理。

8.3内支撑的设置不仅满足整个支护结构计算内力的合理性,同时还要为方便施工创造条件。本工程设上、下两层支撑均采用对撑及角撑,不仅满足设计内力要求,而且有利于机械挖土,且第二层支撑采用工字钢,用电焊联接,施工灵活方便,缩短工期;工字钢可回收重复使用,降低基坑支护费用。

工程监理结论篇2

【关键词】桥梁工程;施工监控;监控理论

桥梁建设的施工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要想做好桥梁的施工建设工程,施工监测是一项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在桥梁建设的施工建设当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桥梁施工监测的好坏,能不能发挥好施工监测的作用直接影响着整个桥梁的质量和桥梁建设的成败。目前,桥梁结构施工阶段的监控监测已成为控制桥梁施工质量不可缺少的主要手段。准确的应力测试以及标高控制不仅是控制结构安全的重要依据,也是进行监控计算、确定监控指令在的基本参数,将起到确保桥梁施工安全、运营安全的作用,并能通过早期发现桥梁病害,以节约桥梁的维修费用,提高桥梁的综合使用效益。

1.桥梁施工监测的目的

施工监控的目的,就是建立以施工为中心,且拥有实用的测试技术和现场计算分析技术的施工监测和控制技术系统,实时监测各施工阶段的主要控制参数,并通过计算分析及时预测得出各施工阶段的主要控制参数,指导和控制下阶段施工,控制桥梁线形,确保桥梁内力满足设计要求,并保证桥梁正常使用的安全性。根据桥梁本身的结构形式和力学特征,选择合理的监测控制截面,在所选截面的适当位置预埋温度应变传感器或布设变形测点,并适时采集数据。然后,把现场实测结果与监控计算结果相验证,在计入误差和变量调整后,由监控人员分析每阶段乃至竣工后桥梁结构的实际状态,预测今后施工可能出现的应力分布和线形,确定是否需要该施工阶段对可调变量实施调整。对于变截面连续箱梁来说,施工监控的目的就是确保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安全,保证桥梁结构形成后的外形和内力状态符合设计要求。桥梁施工监控的目的另一方面是为合理成桥状态提供技术数据,准确给定和及时调整梁端立模标高,确保合龙精度,使成桥后的结构线型和内力满足设计要求。通过理论计算和施工线形测量相结合,进行高程偏差调整和预测,得到合理的施工预拱度,控制桥梁的线形接近设计线形。对实际结构进行测试,掌握实际结构的真实应力,通过应力分析,发现可能出现裂纹的部位,对应力不足或危险截面采取补救措施,防患于未然。

2.桥梁施工监测的内容

桥梁施工监控的内容包括应力控制和变形控制,其中变形控制即标高控制,主要体现在施工控制模拟结构分析、施工监测以及施工误差分析等方面。它可以实时监测桥梁内部结构的受力状态,形象反映箱梁成型和受力数据,指导控制施工过程,将桥梁设计者的意图很好地贯彻到桥梁施工中,保证桥梁的结构稳定,结构分析是施工控制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该项工作根据施工过程与成桥运营情况来完成各施工状态及成桥后的内力、应力与位移计算,进而确定出结构各施工阶段的应力与位移理论值。桥梁施工监控是在确保施工安全的前提下,通过结构模拟计算分析、现场监测、参数识别、模型修正、控制立模标高等手段,确保桥梁成桥线形及受力状态符合设计要求,保证桥梁施工安全和正常运营。

3.施工监控的主要监控理论

施工监测的科学有效的进行是建立在正确的监测理论体系基础之上的,只有有了正确而强大的监测理论才能确保整个桥梁在建设过程中的安全,才能保证建成后桥梁的高质量、高安全。必须通过施工与监控的有机结合,来保证全桥主要控制截面应力值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处于安全范围内,保证桥梁的施工安全和正常运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是桥梁中的一种典型桥梁,被广泛的运用到交通建设当中。它的施工监控包括变形监控和内力监控。变形监控就是严格控制每一节段箱梁的竖向挠度及其横向偏移,若出现偏差且偏差较大时,就必须立即进行误差分析并确定调整方法,为下一阶段的施工做好准备工作。对于连续梁,主梁在悬浇施工中各截面上下缘的应力随工况的不同而不断变化。主梁在悬浇过程中可按静定结构考虑控制截面,悬浇完成后结构体系转换,此时应按超静定结构考虑控制截面,在这些截面内布置传感元件,进行应力测试和施工控制。用于桥梁施工控制的理论和方法主要有:设计参数的识别和调整、kalman滤波法、灰色系统理论法和最小二乘法,分别叙述如下。

3.1参数识别与调整法

主要是根据施工中结构的实测值,对主要设计参数进行估计,然后将被修正后的设计参数反馈到控制计算中去,重新给出施工中的理论期望值,以消除理论值与实际值不一致的主要误差原因。参数识别与调整法是最常采用的施工控制方法之一。

3.2卡尔曼滤波法

卡尔曼(Kalman)滤波是美国学者Kalman于1960年提出的,他将状态空间的概念引入随机估计理论中来,把信号过程视为在白噪音作用下的一个线性系统的输出,并把这种输入输出关系用状态方程来描述。应用kalman滤波法对梁桥施工误差进行调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3灰色系统理论

灰色系统理论就是以灰关联空间为基础的分析体系,它以现有信息或原始数列为基础,通过灰过程及灰元生成对原始数列进行数据加工处理,建立灰微分方程即灰模型(GM模型)为主体的模型体系,来预测系统未来发展变化的一种预测控制方法。少数据建模是灰色系统理论的重要特点。

4.结语

在桥梁建设工程当中悬臂端挂篮和直线段支架的参数对悬臂施工非常重要,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桥梁的外观线形,因此挂篮、支架一定要按照要求进行预压试验,并详细的统计分析试验数据。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预应力施加是桥梁施工中的关键工作,施加预应力所用的张拉设备及仪表应由专人使用和管理,并应定期维护和校验,以提高施加预应力时张拉力的控制精度。监控计算工作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而每座桥梁施工都有其不同的场地、机械和其他环境,所以要对桥梁结构施工现场的临时工况的计算引起重视。桥梁的发展对结构安全要求越来越高,以人工为主的日常监测,尽管目前静载、动载试验已经很完善,也很难对全桥健康状况作出长期的、全面的监测,对其整体性和安全性做出全面、准确、系统的评价。特大桥梁的施工监测监控是一项系统工程,业主、代业主、设计、监理、施工、监控等单位的分工各有不同,这就要求施工过程中明确各方职责,互相协调与配合,各尽其职,才能有效的发挥各自作用,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大桥的建设任务。

【参考文献】

[1]黎双邵,张勇,黄沛.监测与监控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作用[J].中国港湾建设,2008,(5):57-58.

工程监理结论篇3

【关键词】军队财务监督 逻辑起点 理论结构

一、引言

军队财务监督是对军队单位发生的财务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效益性进行的监督。它贯穿于军队财务管理活动整个过程,以提高军费效益为中心,在军队财务管理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目前对军队财务监督研究的人,多数是从实务的角度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很少有人对军队财务监督理论进行系统性地深入研究。本文试图构建一套完整的军队财务监督理论结构,以期抛砖引玉,吸引更多的人对军队财务监督理论展开深入研究。

二、军队财务监督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

所谓逻辑起点,指展开某种逻辑体系赖以推理、论证的最本源的抽象范畴,是构建该学科体系的出发点或建基点,是该学科理论体系中最基本、最抽象、最简单的一个理论要素。它是一个理论结构的起始和首要范畴,对本结构中其他理论要素的构建、发展以及整个理论体系的构建起决定性作用。

(一)逻辑起点的基本特征

逻辑起点具有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一是简单性。逻辑起点必须是理论结构中最基本、最简单的概念,并且它必须清晰可知,能够被人们认识和了解。二是抽象性。逻辑起点必须是关于对象的适度抽象,它不能很具体,但是也不能抽象过度。三是与历史起点的一致性。任何事物在其历史起点上总是最基本、最简单的形态,并且由简单向复杂发展。历史起点的特点正是对逻辑起点的深刻体现,所以二者具有一致性。

(二)军队财务监督理论的逻辑起点

军队财务监督作为军队财务的基本职能之一和实施财务管理的有效手段,对于维护军队财务法规,保证军事经济活动正常进行,合理、合法使用军费具有重要作用。其本质是军队财务监督理论的逻辑起点,决定着军队财务监督理论的其他要素。

(三)军队财务监督本质作为其逻辑起点的原因

军队财务监督本质是其本身所固有的根本属性,决定着军队财务监督的主体、客体和目标等其他要素。军队财务监督本质符合逻辑起点的基本特征,它是军队财务监督理论结构最基本的概念,是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根本特征。

三、军队财务监督理论结构的构成要素

军队财务监督的理论结构由军队财务监督的主体、客体、方法、程序、内容和报告等要素构成,并且各要素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

(一)军队财务监督主体

军队财务监督的主体是本单位财务部门。党委理财是我军财务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军队财务监督也不例外。各级党委是军队财务监督体制运行的指挥者,而各级财务部门则是军队财务监督体制运行的执行者。这个主体,具有组织上的独立地位,工作上他人不得干涉,经费上有专项保障渠道,专职从事军事经济监督,主体是独立的。

(二)军队财务监督客体

军队财务监督的客体是军队系统的财务活动。这里的财务活动包括军费的取得、分配、使用过程中的各种经济行为。具体包括预算经费的请领、分配、供应、报销、结算等行为,预算外经费的收入、支出等行为,库存物资的管理和使用等行为。

(三)军队财务监督方法

军队财务监督的方法是实现军队财务监督目标的手段,是实施军队财务监督的基本方式。军队财务监督的方法,按照不同的标准,分为不同的监督方法。按照监督的时机分类,包括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四)军队财务监督程序

监督程序是进行军队财务监督活动时必须循序的操作规程,是由军队财务管理制度规定的,而不同的监督方式有不同的监督程序。

(五)军队财务监督内容

一是收入监督,指军队财务部门依据财务法规对军队各项资金收入的监督活动,重点是对预算外收入的监督。二是支出监督,指财务部门对各项经费支出的监督,重点是监督各项建设性支出、维持性支出和代管经费支出等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效益性。

(六)军队财务监督报告

军队财务监督报告,指财务监督人员在监督工作完成后向有关军队财务管理负责人提供的关于单位财务监督结果的书面文件。它是军队财务监督理论结构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监督工作的最终成果和体现。

四、军队财务监督理论结构各要素逻辑关系

(一)基本理论部分

本部分包括军队财务监督的本质、目标、主体和客体,是整个理论体系中最基础的部分,能深刻反映军队财务监督的实质。

军队财务监督的本质作为逻辑起点是理论结构要素的最高层次,统领和驾驭结构中的其他要素,对其他要素的构建和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是理论结构的核心内容。军队财务监督的目标是本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同时期可能有不同的监督目标,它受到本质的约束和控制,也因环境的影响而变化。军队财务监督的主体和客体属于基本理论部分的第三层次,只有确定目标,才能确定主体和客体,搞清楚谁来监督,以及对什么监督。

(二)应用理论部分

应用理论部分应是基本理论部分的直观体现,直接指导军队财务监督的实践工作。本部分包括军队财务监督的程序、方法、内容和报告。

军队财务监督程序、方法、内容应属于一个层次,三者都是对军队财务监督工作的具体指导。军队财务监督报告应属于整个理论结构的终点,与逻辑起点遥相呼应。军队财务监督的逻辑起点即本质要求监督人员完成监督工作,就是通过最终报告的生成,实现这一目标。

(三)军队财务监督环境部分

军队财务监督环境是游离于基本理论和实务理论之外的部分,但它是军队财务监督理论结构构成要素。军队财务监督人员应善于利用可控环境中的有利部分,排除不可控环境不利部分,更好的实现军队财务监督目标。

参考文献:

[1]何媛.健全军队财务监督体制的思考[J].中外企业家,2014,2.

工程监理结论篇4

培训工作是中国设备监理协会的重要职能和服务范围之一。近年来,协会在创新培训模式、提升培训效果和质量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重点研究了案例教学模式,将案例搜集、案例选择、师资遴选、组织模式等作为系统工程进行研究和设计。首先,通过借鉴其他行业案例教学经验拓宽思路,征集专家、企业及学员对培训工作的意见,了解培训需求,调整培训模式;其次,挖掘师资潜能,研究设备监理案例教学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研究案例教学组织流程和形式,努力构建设备监理案例教学模式和组织框架。最后,将案例的选择作为重点工作进行研究和设计。在案例的征集、选择与使用中主要从4个方面开展了工作:第一,案例源自于设备监理实际工作中。通过组织专家召开研讨会,确定了在高级设备监理师专业培训考核中由申请者本人提供所经历的设备监理案例的要求,规范案例提供的重点内容和编写格式,在案例模板制作中,充分考虑今后开展案例教学有可能普遍存在的问题和需要讨论的重要工作阶段、重点工作环节等因素。第二,邀请专家对采集的案例进行审阅并给予评议。将采集的案例按照行业或专业分类,请专家进行审阅和评议。选择有特点的、有代表性的案例纳入设备监理案例库,并作为设备监理案例教学的素材。第三,尊重作者原创,做好案例内容的保密工作。除在案例征集时提示作者注意隐去有关保密内容以外,收集到案例以后也做了一系列保密工作。首先,电子版案例专门保存,除供专家审阅以外不对外提供。其次,纸质版案例只用于高级设备监理师面试时专家参考及案例库建设。最后,将拟用于教学的案例涉及有关作者及其单位保密的内容做了隐匿处理。第四,编撰设备监理案例集。将经过专家审阅评定为优秀的案例进行了专门编辑,并制作成册,为设备监理立法提供了素材,同时也是行业内宝贵而生动的研究素材,为开展案例式教学研究和案例教学提供了基础。经过从案例搜集、选择方式、与培训内容的契合点的设计;案例研讨题目、学员讨论分析组织形式、演讲及教师点评方式的策划到学员互动组织模式、培训组织流程的设计,以及师资授课思维方式的转变及悉心备课等基础工作的扎实准备和有序推进,开展案例教学的条件和基础亦逐渐成熟。

2设备监理案例教学尝试

2014年12月,中国设备监理协会在西安摩尔石油工程实验室有限公司培训班上首次就《设备工程监理规范解析与研讨》课程进行了案例教学探索。西安摩尔石油工程实验室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石油工程材料及产品研究开发、设备监理、技术培训与咨询等技术服务的独立机构。公司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以设备监理市场和发展战略为导向,大力实施了人才强企战略,建立了长效的人才培养机制,使人力资源的优势得到有效发挥。2010年以来,公司员工先后参加设备监理培训近200人次。本次培训,公司希望学员能够在设备监理实务能力方面有所提升。协会在了解公司业务开展、人员情况和本次培训需求前提下,列出了培训课程清单,其中对公司遴选的《设备工程监理规范解析与研讨》课程作为案例教学试点进行了尝试。

2.1案例选择密切关联工作实际

在与教师进行有效沟通、确定培训方案后,教师即着手在设备监理案例库中精心选择教学案例。在挑选案例时,重点遵循以下4个宗旨:

(1)案例所呈现的内容与授课内容和重点紧密结合。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本质是为教学目的服务,服从于教学内容,为教学对象所接受,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前提条件。本次案例紧紧围绕与《设备工程监理规范》有关的授课内容进行了甄选。

(2)案例讨论方式与企业和监理人员培训需求紧密结合。案例的选择,以搭建不同观点的碰撞平台、开拓视野、激发智慧、理论指导实践为宗旨,达到博采众长、寻求最佳解决方案之目的,以此达到提高学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之效果,起到实践检验真理,举一反三的作用。

(3)案例难易程度与学员实际情况紧密结合。基于设备监理行业的特点,协会事先了解了学员专业、学历和工作基本情况,选择了具有普遍性、代表性且大多数学员易于接受、理解、便于进行分析讨论的案例。

(4)案例讨论题目的设计与学员考核紧密结合。案例贴近学员的工作实际,更有助于对所学内容进行理解消化。案例教学中,通过分析、分组讨论、演讲等形式,得出小组成绩,作为考核的其中一部分。同时,学员结合本人工作岗位和实践对公司需要改进的工作流程以及发展提出方法或建议,也作为考核成绩的一部分。这些方式,不仅帮助学员运用所学理论,为规范地开展监理工作提供指导,也为公司提高监理服务绩效、优化业务管理流程、改进业务方法和手段提供了有益信息。

2.2授课过程遵循案例教学规律

案例教学过程是以案例为中心,利用适时、适度的提问引出案例,组织学员讨论、自我总结,通过教师讲评,解答学员疑惑,引发学员对解决实际工作中问题的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以此达到提升学员执业能力和水平的目的。案例教学成效既需要学员的积极融入和参与,也需要案例教学的主要策划者——授课教师具有较高的综合能力及个人素养。案例教学的特点要求教师应既要有精湛的专业技术知识,又要有深厚的教学功底;既了解设备监理制度和行业现状,又有丰富的设备监理实践经验;既有较强的自主创新意识,又要有为行业发展乐于奉献的精神;既要有深入研究教学规律和技巧的耐心,又要有不断总结培训经验的执着与热心。此外,了解企业和学员的所知所想,发动学员积极参与分析、讨论,学员的提问愿望和热情等都是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备课和授课过程中,教师遵循了以下3个原则:

(1)案例提问时间适度,有针对性。在设计提问时,教师所提的问题均围绕设备工程监理规范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为教学目的服务,而且问题均针对设备工程监理规范课程所讲内容而设计,问题不过多过难,易于学员及时消化吸收,随时掌握所学的知识点。

(2)案例提问有层次性,充分考虑学员的认知顺序。教师科学设计教学过程,由易而难,逐渐深入,从而使学员达到全面掌握设备工程监理规范,运用规范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目的。

(3)掌控课堂讨论过程,妥善应对学员提问。在教学过程中,学员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员,回答和讲评小组成员讲解案例分析结果时,充分听取绝大多数学员对问题的理解思路,掌握情况循循诱导,尽量让学员自己判断、评价答案正确与否,最终顺理成章地得出正确结论。另外,在互动过程中,对学员意想不到的问题,教师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和实践经验,做出合理解释,使学员心服口服,同时也营造出教学相长的和谐课堂气氛。

2.3培训流程设计循序渐进

培训流程的设计是保证案例教学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本着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实现培训效益最大化的原则,本次培训设计了6个主要环节:

(1)培训前对学员进行分组,并选出本组组长、发言人、记录人。分组可避免各组人员水平参差不齐,讨论或发言时出现冷场,各组之间相互学习和借鉴,提高培训效率。

(2)教师授课1h,并有针对性地将与即将讨论的案例有关的重点内容给予强调。引起学员重视和思考。

(3)结合讲授内容分发相关案例及讨论题,分组研讨案例,并将讨论结果汇总成书面成果,在30min内同时提交,以保证各组讨论时间公平。

(4)由各组派发言人上台讲解本组讨论成果,时间为5min,学员积极踊跃。

(5)各组汇报完毕,教师逐一进行点评,并回答学员的提问。工作人员根据教师点评记录每组成绩。

(6)本案例结束,进行下一环节。本次案例教学共分4个时间段,为期两天,研讨了3个不同方面的设备监理案例的6个专题。培训内容方面,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2.4多方共赢的培训效果

本次案例教学是设备监理培训形式的一次探索,培训效果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透过案例传递学习内容。案例是载体,是讨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由于本次选择的案例均是来自监理实践活动的真实案例,以此作为学习设备工程监理规范内容的传递,学员感受到的不只是学习了案例本身,而是通过学习、思考、讨论案例,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和分析判断,拓展了思考问题的思路和角度,这对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优化本岗位与设备监理规范不符的工作流程、环节、方法等起到了引导、帮助和启发的效果。

(2)通过互动达到多方共赢。案例教学避免了单纯的教师讲授,形式枯燥等弊端,而是让学员融入教学活动中。经过学员的分析判断、思考,去发现案例当中存在的问题或者优秀的方法和技巧。学员分组讨论使组与组之间展开了竞争,不仅本组讨论非常热烈,与其他组代表发言产生的思想碰撞也达到了使学员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效果。通过学员的主动思考和教师的点评反馈,学员较快学习和理解了新的知识,锻炼了沟通能力,强化了团队合作意识。教师在授课、点评和答疑的同时,也获取了学员分析案例的不同角度的思路,为教师今后有针对性地搜集案例和设计讨论题目积累了经验和素材,达到了多方共赢之效果。

(3)转变学习方式,增强学习效果。教师把设备监理规范原理、概念等通过案例的呈现具体化,将它们置于一定的设备监理实践情景之中,学员通过讨论、分析、演讲,可以很好地理解原理和概念且印象深刻,同时引发其对自身工作的思考,找出工作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掌握理论指导实际的思路和方法。结合考核本次培训,还设计了请学员就《设备工程监理规范解析与研讨》的学习,提出对本公司在设备监理工作中需要调整、完善和改进的办法、流程、表格的考核形式,44名学员全部提交了图表或文字材料,学员对公司进一步规范和做好设备监理工作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和意见,既是学员进一步将学习转化为实际工作成果的过程,也为企业发现人才、改进工作提供了一个机会和平台,取得了培训效益的最大化。

3结束语

工程监理结论篇5

关键词: 课岗证合一 《交通建设工程安全监理》 教学改革

一、构建新的课程目标

《交通建设工程安全监理》是一门讲述安全监理基本理论、安全管理基本理论、交通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理要点和案例的课程。该课程在教学的特点比较鲜明:理论性不系统、实践性与针对性较弱、各部分内容衔接性不强。

该门课程并不强调过程,也不强调结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很容易感到迷茫。所以,该门课程并不适合以“行动为导向”进行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相对教学而言,该门课程更适合有一定基础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

对《交通建设工程安全监理》这门课程而言,教学观念应当转变,将课程目标定位为“课岗证合一”。这样就能改变学生在学习中漫无目标的状况,让他们有迹可循。

二、课岗证合一

1.理论教学与岗位职责要求相结合

理论教学应当与具体的工作岗位相适应。理论教学可以对应一个岗位,也可以对应多个岗位。岗位的数量以课程需求为主,不追求数量,不贪大求全。通过理论课程与实际工作岗位的结合,使教学有目标。

2.理论教学与执业证书相结合

课程与职业证书相融通的课程设置,主要考虑到建设部相关从业资格证考试和职称考试融入教学内容和考核标准,建立专业知识和社会认证相结合、课程与职业证书相结合后的课程体系,分成三部分实现:一部分是可以马上报考的证书;一部分是未来需要报考的证书;一部分是未来可能报考的证书。

3.课程考核采用岗位要求和执业考试相结合

课程考核应当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既要注重理论考核,又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考试范围不能局限于书本,要结合岗位知识和考证内容,否则学生将无所适从。

三、教学改革

1.以岗定课

《交通建设工程安全监理》主要面向的岗位是安全监理员。但是安全监理面向比较窄,比较冷门,且可供选择的余地较少。所以,该门课程对应的岗位设定为:监理员、安全员。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应以培养以上两个岗位的岗位技能为核心,并考虑到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所需。

2.以证代课

以证代课应理解为模块化教学,即在该门课程中设置四个模块:基础知识模块、安全员岗位模块、监理员岗位模块、案例分析模块。在安全员与监理员模块中,讲述安全员与监理员考试相关内容,力求兼顾行业标准和要求。值得注意的是,安全员属于建筑员系列,监理员则按交通部标准执行。由于该门课程比较冷门,相应的比赛和技能测试都是空缺,暂不考虑以赛辅助课的形式。

3.效果评价

课程考核采用理论知识、岗位要求和考证题库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考试内容由教材向岗位需求和考证题库转移。考核方式由形成性考核(平时成绩)、知识性考核(理论知识)和职业能力考核(考证题库)组成,考核的比重可按30%、40%和30%设置,考核重点应围绕以下三点进行:

(1)安全意识的培养

《交通建设工程安全监理》课程的实质是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进而实现在工程建设中保证施工安全。对该门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应当致力于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不仅施工安全意识要培养,平时生活中的人生安全意识也要培养,这可以在平时以大作业或者答辩的形式进行考核。

(2)理论知识

引入相关考试题库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有目标可循,但是仅仅是把题库交给学生显然是不够的,教师应当对题库进行挑选,去掉一些无关紧要的部分,使新的题库既能保持学生的兴趣,又能满足考证的需要。这样就能有效利用学生的功力心理作为学习的动力。

(3)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考虑到学以致用,学生学习完该门课程后应当有一定的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即遇到安全事故时如何处置。此类能力应在平时加以培养,通过案例分析与题库中各类题型不断加深印象。

四、结语

《交通建设工程安全监理》是一门授课难度较大的课程,但是采用“课岗证合一的教学改革后,学生将有明确目标作为动力。通过将课程模块化,将课程分解成几个部分,并将各个部分对应到实际工作岗位和执业考试的方式,为学生学习类似课程找到一条有效途径。“课岗证合一”在高职类课程教学中应该占更大的比例,具体难度在于实际课程教学的实施,即如何做好相结合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周青松.高职会计专业“课岗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当代经济,2012.19.

[2]郭颖.“课、岗、证、赛”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14.06.

[3]亓文会.《会计电算化》“课岗证赛”深度融合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3.28.

工程监理结论篇6

【关键字】:工程质量评估;主体结构

Abstract: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general requirements and main content of the quality assessment reports, supervision enterprise should be standardized to write quality assessment report.Key words: assessment of the project quality; the main structure

中图分类号:U41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工程质量评估报告是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及重要的分项工程完工后,在施工单位自检质量合格的基础上监理工程师根据日常巡查、旁站掌握的情况,结合对工程初验的意见,编写对工程质量予以正确评定的报告。它是监理工程师对工程质量客观、真实的评价,是监理资料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质量监督站核验质量等级的重要基础资料。笔者对建筑工程质量评估报告的编写有以下体会:

1工程质量评估报告的总体要求

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应能客观、公正、真实地反映所评估的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状况,能对监理过程进行综合描述,能反映工程的主要质量状况、反映出工程的结构安全、重要使用功能及观感质量等方面的情况。

2应随工程进展阶段编写质量评估报告

监理单位在工程进展到以下阶段时应编写工程质量评估报告:(1)地基与基础分部(包括桩基工程土0.01以下的结构及防水分项)工程工之后、基础土方回填前,应编写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质量评估报告。(2)整个建筑物主体结构完成后、装饰工程施工之前,应编写主体工程分部工程质量评估报告。(3)工程竣工后、各方组织验收前,应编写单位工程(包括安装和装饰工程)的质量评估报告。监理应分阶段编制的质量评估报告主要有:桩基子分部、基础分部、主体分部、幕墙子分部、钢结构子分部、节能分部、预应力分项、内装饰、竣工预验收等9项质量评估内容。

3工程质量评估报告的编制要点

由于目前国家行业主管部门并没有从统一的角度来规范工程质量评估报告的编写模式,包括《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 503 19---2000)中也未明确具体工程质量评估报告的标准格式,《江苏省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监理现场用表》(第四版)也只是泛泛地把主要格式简单描述。根据相关工程建设法规文件、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验收标准,以及多年从事实际监理工作的经验,笔者认为,工程质量评估报告的编制要点,主要应从:工程建设概况;评估依据;评估范围;分部分项工程及质量评定;安全及使用功能检测结论;竣工预验收遗留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复查结果;竣工预验收小组成员名单及分工;质量评估结论等8个部分进行评述较为翔实、客观

3.1工程建设概况。该部分内容是编制工程质量评估报告的开端,应简明扼要地反映出工程的规模、功能、所在地理位置、结构型式、技术复杂程度、装饰特色等,同时还应注明该工程的开(竣)工时间、本工程的质量目标、监理质量评估范围和各有关参建单位的基本情况,让读者能够清楚地了解本工程的基本情况。

3.2质量评估依据。工程质量评估依据既是质量评估工作的法规依据,也是编制质量评估报告的重要依据。它要求严密准确、客观,符合现行法规及标准。按照《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第5.7.1条对工程竣工验收作出的规定,笔者认为,工程施工质量的评估依据综合归纳起来,有以下内容:

3.2.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相关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及其他相关工程建设标准规范;

3.2.2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施工验收规范及相应的国家、地方现行标准

3.2.3国家、地方现行有关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办法、规定等

3.2.4国家关于建设工程的法律、法规、行政性文件的要求;

3.2.5《建筑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

3.2.6设计文件(设计图纸、设计说明、设计变更等);

3.2.7合同文件包括施工承包合同、投标商务标、技术标文件等;

3.3评估范围

评估范围应为整个单体工程。

3.4分部分项工程及质量评定。分部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应叙述分项工程进行划分及施工单位自评质量等级情况,要着重反映监理工程师日常对分项工程质量等级的核查情况。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还应重点说明桩基的施工质量状况,主体工程分部应增加对建筑物沉降观测对混凝土强度的评定情况,砖混结构应说明对砂浆强度的评定情况。编写单位工程质量评估报告时,要简述各分部工程的质量评定情况,设备安装、调试、试运转情况。重点叙述对质量保证资料的审查、观感质量评定等,反映工程的结构、安全、重要使用功能、装饰工程的质量特色等,此外还应说明建筑物有无异常的沉降、裂缝、倾斜等情况。

3.5安全及使用功能检测结论

该部分主要描述各项检测的内容和检测结果,从而反映出各方面是否达到设计或规范的要求。包括桩基检测、地基及基础、主体结构混凝土强度回弹检测、建筑物沉降观测检测、幕墙检测、内装饰检测、室内环境检测、通风与空调调试检测、消防工程检测、线路绝缘电阻、防雷接地测试、建筑排水管道通球试验。

3.6竣工预验收遗留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复查结果

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是在所难免的。有些问题在过程控制中已经得到解决,有些则没有得到解决。对于这些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应当在质量评估报告中提出来。此外,在预验收过程中发现的有些问题,有可能不能一下子解决,监理单位的质量评估报告应当在竣工验收会上将这些问题提出来,向验收组报告,并对如何处理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意见。

3.7、竣工验收小组成员名单及分工

笔者建议分成土建组和安装组两个大组比较好,分别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各专业人员组成。人员名单和分组宜事前明确并形成书面材料。

3.8质量评估结论

按照监理质量评估报告的逻辑性要求,最后就是编制监理质量评估报告的结论性综合意见和建议了。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和《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 50319一2000)的要求,笔者认为在该结论中应该着重强调“单位工程质量的核查评估工作,均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评定合格的基础上进行,施工单位向监理单位提交了《工程竣工报验单》;总监收到工程竣工报验单后,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对工程质量严格进行检查、预验收,并且对施工单位报送的竣工资料认真进行核查,对工程实物和资料上存在的问题,提出限期整改要求、并通过了整改复查”这一严密的工程质量检查与核验程序,然后是依据单位工程施工监理的质量评估,明确完整地核查评述、综合给出监理评估范围内的工程施工质量是否合格或达到合同质量目标要求的结论。

工程监理结论篇7

Zhang Guixiu

(Nancha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Ltd.,Nanchang 330038,China)

摘要:工程质量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对施工质量问题所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对施工单位应采取的措施也进行了阐述。

Abstract: The causes of quality problem of the project are various.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quality issues, and describes the measures that the construction unit should take.

关键词:工程质量原因分析 预防措施

Key words: causes analysis of project quality;prevention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0-0069-01

1质量问题发生的原因

1.1 业主方面的原因①勘测设计阶段,由于设计方案不妥或欠妥,设计深度不够,设计漏项、设计变更过多或设计图错误等设计原因而引起的质量事故不在少数。②招标投标阶段,没有委托有资质的监理单位。很多业主在招标评标时,不能摆正投标价与质量的关系。业主在定标时,大多抛弃了那些报价虽偏高但却是趋于合理的投标者,而选择了一般都是标价不合理偏低的承包商作为中标对象,从而给工程质量埋下了先天不足的隐患。③虽然委托监理单位,但对监理工程师的授权有限。权利与职责不配套,这就使得工程师在履行合同义务时显得捉襟见时,无法在被监理方面前树立自己的权威,无法进行有效的监理。

1.2 承包商及设备、材料供应商方面的原因①不少的承包商素质差,表现为履约意识不强,施工经验不足,技术力量薄弱,质量观念淡薄,机械设备老化陈旧,施工现场管理不力,供应和使用不合格材料,甚至有的施工队伍缺乏应有的施工常识。有的承包商未参加投标而直接参与工程建设;有的虽参加了竞争性投标,但实际进入现场施工的主体却是另外的队伍;还有的工程系私营建筑队挂靠国有建筑企业,却单独承担项目的建设。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任凭施工单位使尽解数,也难以收到应有的成效。②以最低的标价中标后,承包商为挽回低价中标所蒙受的经济损失,在施工中不择手段偷工减料,降底工程质量标准。③工程转包层层剥皮,使得原先就不高的项目造价一降再降,到了最低一级的承包商手中已不足以完成该项目施工所需用的资金。

1.3 监理方面的原因①一些监理单位执业水平低,职业道德败坏,甚至与被监理方沆瀣一气,工程监理变成劣质工程的保护伞。②监理名存实亡。有些项目业主聘用监理纯粹为了应付上级管理部门的检查,工程师被束之高阁,不履行监理的职责,变成了一种摆设。③未参加监理单位的招标投标即进行工程监理。不少监理单位仍依靠上级部门的指令,未经招投标而进行工程监理。监理工程没有纳入市场经济的轨道,这导致监理丧失了竞争意识,执业时应付了事,监理不力,不能有效履行其职责。

2施工项目质量问题分析及采取的措施

2.1 施工项目质量问题分析、处理的措施施工项目质量问题分析、处理的主要目的是:①正确分析和妥善处理所发生的质量问题,以创造正常的施工条件;②保证建巯物、构筑物的安全使用,减少事故的损失;③总结经验教训,预防事故重复发生;④了解结构实际工作状态,为正确选择结构计算简图、构造设计,修订规范、规程和有关技术措施提供依据。

2.2 施工项目质量问题分析处理的措施事故出现之后要及时调查事故并解决处理。调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发现事故的原因,通过调查为事故的分析与处理提供依据,一定要力求全面、准确、客观。将调查出的结果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呈现,其内容包括:①工程概况,主要介绍事故发生部门的情况;②事故情况,事故发生时间、性质、现状及发展变化的情况;③是否需要采取临时应急防护措施;④事故调查中的数据、资料;⑤事故原因的初步判断;⑥事故涉及人员与主要责任者的情况等。

事故的原因分析,要建立在事故情况调查的基础上,避免情况不明就主观分析推断事故的原因。尤其是有此事故,其原因错综复杂,往往涉及到勘察、设计、施工、材质、使用管理等几方面,只有对调查提供的数据、资料进行详细分析后,才能去伪存真,找到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事故的处理要建工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对有此事故时认识不清时,只要事故不致产生严重的恶化,可以继续观察一段时间,做进一步调查分析,不要急于求成:以免造以同一事故多次处理的不良后果。事故处理的基本要求是:安全可靠,不留隐患,满足建筑功能和使用要求,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施工方便。在事故处理中,还必须加强质量检查和验收。对每一个质量事故,无论是否需要处理都要经过分析,作出明确的结论。

2.3 质量问题不作处理的论证施工项目的质量问题,并非都要处理,即使有些质量缺陷,虽已超出了国家标准及规范要求,但也可以针对工程的具体情况,经过分析、论证,作出勿需处理的结论。总之,对质量问题的处理,也要实事求是,既不能掩饰,也不能扩大,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延误工期。

勿需作处理的质量问题常有以下几种情况:①不影响结构安全,生产工艺和使用要求。例如,有的建筑物在施工中发生了错位,若要纠正,困难较大,或将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经分析论证,只要不影响工艺和使用要求,可以不作处理。②检验中的质量问题,经论证后可不作处理。例如,混凝土试块强度偏低,而实际混凝土强度,经测试论证已达到要求,就可不作处理。③某些轻微的质量缺陷,通过后续工序可以弥补的,可不处理。例如,混凝土墙板出现了轻微的蜂窝、麻面,而该缺陷可通过后续工序抹灰、喷涂、刷白筹进行弥补,则勿需对墙板的缺陷进行处理。④对出现的质量问题,经复核验算,仍能满足设计要求者,可不作处理。例如,结构断面被削弱后,仍能满足设计的承载能力,但这种做法实际上在挖设计的潜力,因此需要特别慎重。

2.4 质量问题处理的鉴定质量问题处理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是否留有隐患,需要通过检查验收来作出结论,事故处理质量检查验收,心需严格按施工验收规范中有关规定进行;必要时,还要通过实测、实量,荷载试验,取样试压,仪表检测等方法来获取可靠的数据。这样,才可能对事故作出明确的处理结论。

工程监理结论篇8

关键词:悬索桥;施工监控;参数

1施工监控所需参数及分类

悬索桥施工监控所需参数可以分为几何参数、材料特性参数和环境参数。几何参数是指结构或构件的几何尺寸。材料特性参数主要指与材料力学特性有关的参数,如弹性模量、容重、线膨胀系数等。环境参数是指与施工过程有关的温度、临时荷载、临时支撑与约束等。在这些参数中,有些对于施工监控是敏感的,有些是影响很小的。大跨度悬索桥上部结构施工监控需要的参数,根据其对结构施工敏感性的影响,将其分为3级。敏感性为1级的参数是指该参数有影响,但不突出,其参数变化对所涉及的影响范围(或对象)不敏感,即使该参数采用理论值,对控制目标的实现也是可接受的;敏感性为3级的参数是指该参数对所涉及的影响对象很敏感,施工监控中必须获得实际的参数,监控工作必须以实际参数为准,否则监控目标就很难实现;敏感性2级介于1和3之间,其参数至少应采用理论加经验修正值。

2监控参数获取的方法及要求

悬索桥施工监控参数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拟通过以下方法获取:

(1)实际现场测量

对于涉及到结构的实际坐标、沉降和变形、几何尺寸等方面的参数,应采用现场实际测量的方法获取。对于采用大地测量方式获取的数据,应采用国家一级控制网作为基准,按工程具体情况,设置二等水准控制网。对于结构塔、锚联测,应采用二等水准测量控制网进行测量,达到二等水准测量控制精度。

(2)试验室与工厂测量

对于材料的弹性模量等参数,应采用试验室测量的方式获取;钢丝直径、索股弹性模量、吊索弹性模量等参数,应在加工时进行测量、试验,并进行统计,提出统计确定的参数;对于吊索长度、加劲梁段重量等,则应在加工厂按规范或设计、监理要求,进行测量或称重。

(3)通过现场测试识别

有些参数既无法通过现场测量直接获得,也无法在试验室或工厂直接获取,需要采用间接的方法,通过测试、试验和计算分析,利用参数识别的方法获取。如桥塔塔顶实际的纵向抗推刚度、主缆温度场等。

3监控参数的预测与调整

在施工监控的实际操作中,先将实测修正后的各参数反馈给监控仿真系统,以成桥线形设计参数(锚固点位置和标高、散索鞍位置和标高、塔顶位置和标高、主缆跨中矢高、成桥桥面线形等)为目标状态,监控仿真系统将自动调整施工安装参数,重新计算出构件的理论施工安装状态,同时可以预测出成桥线形状态和内力状态,此时与理论成桥线形和内力相比,除部分参数外(如锚固点位置和标高、散索鞍位置和标高、塔顶位置和标高、主缆跨中矢高、成桥桥面线形等)已有所改变,将此时的预测成桥状态称为修正成桥状态。

只要满足理论施工安装状态,则结构最终自动达到修正成桥状态。以理论施工安装状态为直接施工目标,以修正成桥状态为间接施工目标,进行桥塔施工、钢箱梁架设施工,得到实际施工安装状态。桥塔施工时要考虑桥塔恒载弹性压缩与混凝土收缩徐变。

在桥塔、钢箱梁施工安装完成后,测量主缆丝股锚面中心点、散索鞍滑面和桥塔塔顶的位置和标高以及散索鞍滑面的倾角等实际施工安装状态,与理论施工安装状态相比,两者必然存在着误差。将误差反馈给监控仿真系统,以主缆跨中设计矢高和成桥桥面设计线形为目标状态,监控仿真系统将自动调整索夹安装位置、主缆丝股架设参数和吊索长度,得到理论施工安装状态,同时预测出新的成桥线形状态和内力状态,称为修正成桥状态。与修正成桥状态相比,修正成桥状态的内力和主缆线形、吊索长度将有所变化。

同样只要满足理论施工安装状态,则结构最终自动达到修正成桥状态。以理论施工安装状态进行主缆丝股架设,紧缆后测量主缆线形、主缆丝股锚面中心点、散索鞍滑面和桥塔塔顶的位置和标高以及散索鞍滑面的倾角等实际施工安装状态,与理论施工安装状态相比,两者也存在着误差。将误差反馈给监控仿真系统,以成桥桥面设计线形为目标状态,监控仿真系统将自动调整吊索下料长度及吊索张力,得到理论施工安装状态,同时预测出新的成桥线形状态和内力状态,称为修正成桥状态。与修正成桥状态相比,修正成桥状态的内力和线形、吊索长度同样也有所变化。

只要满足理论施工安装状态,则结构最终自动达到修正成桥状态。在计算机监控仿真系统中以理论安装状态为目标索力状态,提出吊索力的张拉调整方案和索鞍顶推方案,进行各方案的模拟计算,最终得到可行的施工控制索力张拉调整方案。以该方案进行吊索安装和张拉,完成后测量各吊索实际的索力状态和线形得到实际施工安装状态。将实际施工安装状态与理论施工状态间的误差反馈给监控仿真系统,监控仿真系统将计算出新的成桥线形状态和内力状态,称为修正成桥状态,也是理论施工状态。

在实际施工状态上进行桥面铺装、主缆防护等二期恒载,完成后测量结构线形和吊索索力得到实际施工状态。如果实际施工状态中主梁线形不平顺或者主梁内力不理想,表明实际二期恒载与计算采用二期恒载相差较大,将实际施工状态与理论施工状态间的误差反馈给监控仿真系统,在监控仿真系统中调整二期恒载,监控仿真系统将计算出最终的吊索力,将此吊索力与实际施工状态中的吊索力相比较,相差较大的要重新吊索张拉,最后得到实际的成桥状态。

上述成桥线形预测误差反馈参数调整过程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不完全一样,例如二期恒载的重量在吊索张拉前才得以确定,那么此参数误差将在最后才能反馈给施工监控仿真系统。

参考文献: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

[3]《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

[4]《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5]《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

[6]《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7]《公路悬索桥吊索》JT/T449-2001;

工程监理结论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建设工程监理;发展;教学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基础建设力度的不断提升,对监理专业人员提出了较高要求,这就使得高职院校的建设工程监理专业教学遇到了新的挑战。由于本专业具有理论专业化,操作复杂化,涉及法律法规、工程施工、园林规划、植物养护等知识点众多,内容比较枯燥,学习难度也比较大。所以,仅采用传统教学法不能够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满足监理工作岗位需求,在建设工程监理课程教学中,职业院校教师,尤其是专业负责人需要充分认识到存在的问题,进而做出针对性调整,这对监理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设工程监理专业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不够系统

我国监理工作从1984年开工的云南鲁布革水电站引水隧道工程实施开始至今已有近40年,监理制度不断完善,但施工工艺发展迅速,监理制度也需要不断完善。根据现阶段建设工程监理专业的教学现状来说,在课程体系方面还没有系统化,在教学方面对监理工作存在认知偏差,未能够对监理角色、地位以及职权等进行合理定位,这样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监理行为带来影响,还会影响其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对监理地位、组织、实施等进行讲解,使学生可以对投资、质量、进度、安全等进行全方位控制。工程监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而内容比较注重理论化,且在教材的约束下,教学内容不够系统化,这样就会导致内容比较分散,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也很难系统掌握建立课程,进而影响学生的职业素养发展[1]。

(二)理论和实践存在脱节问题

在建设工程监理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有些教师往往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未能够与实践有效结合,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过程中,一些具有实操性内容很难充分理解,这样就无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灵活应用于实践。这方面问题在考试过程中体现得十分明显,不少学生在试卷上能够取得较好的成绩,不过,对知识点的应用情况却无法进行详细论述[2]。不仅如此,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未能够合理应用案例,这样就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有效结合,不仅会降低学生学习热情,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在一些高职院校中,校外实训基地比较缺失,实训室建设力度不足,实验实训使用的设备较市场落后一至两代。校外实训基地同时容纳实习人数较少,教师考虑安全问题较多,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市场要求差距较大,这对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带来了很大影响。而且,学校和企业之间也无法进行深层次合作,大大影响了学生专业能力的发展。

(三)考核方式不够合理

在建设工程监理课程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好课程考核工作。然而,不少教师会采用传统考核方法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这种传统考核方式存在着诸多局限性,往往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未能够充分关注其动手操作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试卷考试方面,有些内容过于片面,案例分析相对较少,题型也比较简单,这样无法真正体现学生的真实水平。不仅如此,在考核过程中,学生平时的学习成绩所占比例比较少,未能够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这样就会导致考核结果不够全面,无法发挥考核评价的真正作用。

二、建设工程监理专业的完善措施

(一)优化教学内容

由于监理工作主要针对施工作业,因此在教学内容方面需要与实际相结合,注重实际操作讲解,从而学生能够在监理过程中进行安全、进度、质量以及投资控制。对于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其一,教师需要对监理工程师考试丛书的相关内容进行充分掌握,尤其要对经典案例进行合理应用,让学生能够理清思路,掌握相应的概念,进而学会举一反三。对监理工程师行为进行讲解时,也需要合理引用经典案例,与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让学生根据施工图纸,结合相应的法律规范指出存在的错误,从而掌握监理流程,以此规范自身的监督行为[3]。其二,合理利用实际工程中的案例进行教学。这类案例具有较强的启发性,对学生课堂参与性提升具有较大帮助,还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在利用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现场的图片以及相关视频进行合理应用,比如,在对道路工程进行质量控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虚拟仿真操作基础层、结合层、面层以及路牙的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要点,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其三,合理利用电视、网络中的案例丰富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教学素材丰富,尤其是案例进行灵活应用,通过对电视或者网络中案例的应用,学生能够进一步学习建设工程监理相关知识点。

(二)创新教学手段

其一,教师需要对多媒体进行合理应用,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挖掘的同时,还需要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积极开展多媒体教学、虚拟仿真教学。比如,对建设工程监理进行讲解时,由于常规章节的标题、关键句等都采用文字叙述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对现场实际视频图片进行合理融入,充分反应监理组织网络图,让学生能够摆脱传统教学的枯燥性,有利于理论知识和实践的结合。前置课程与后置课程的穿插,这样课堂氛围也比较活跃,既能够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也能够提升其人文素养,同时,教师对多媒体课件进行制作的过程中,也应该注意文字画面以及声音的搭配,合理制作成微课视频,这样能够减少多媒体播放时间,为学生提供精华知识点。其二,采用翻转课堂教学。对建设工程监理课程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用翻转课堂形式提高学生兴趣,减少学习压力。比如,在教师对监理目标控制的案例进行分析之前,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为学生提供相应的网络资源,又或者是课程视频等,这样能够让学生更高效的学习,在课堂答疑中也更具有针对性。在课堂翻转的模式下,学生的主动权可以得到可靠保障。教师可以将上半段课堂时间用于视频播放,让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而后半段课堂时间可以作为师生互动,学生在不懂之处能够得到针对性讲解,从而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提升整体教学效率。其三,将手机作为学习终端[4]。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手机的应用频率相对较高,学习通、知网、MOOC等平台对学生具有很大影响。教师可以将这些平台的手机端教学与课堂教学进行密切结合,鼓励学生在课堂中利用手机作为学习终端,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教师进行积极互动,发表真实个人想法。这样也能够让师生之间拉近距离,教师能够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讲解,发挥正面引导作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

(三)加大实践教学力度

在建设工程监理专业课程讲解之后,教师需要带领学生进入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学习,让学生充分了解本专业的工作内容,学生也可以从旁看图纸,了解旁站、验收等诸多环节的具体操作方法。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对监理工作的内容从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认识,促进了学生学习热情。不仅如此,学校也需要对实训基地进行大力建设,对其功能、格局以及技术等进行合理提升,为实现教学相长奠定良好基础。对于实训项目,也需要进行合理改造,将施工现场实际要求与实训基地进行密切结合,这样能够让学生从校园顺利过渡到实际工作。

(四)健全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对于建设工程监理专业,教师在完成知识讲解之后,要想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可以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由于该专业学生毕业后将会成为工程监理人员,所以,教师需要在考核方式上接近注册监理工程师,在考试内容上也要注重案例题,不能仅局限于理论知识,还要突出该学科的应用性,为学生未来参加国家考试奠定基础。同时,在考核评价中,还要将学生的态度、情感、能力、价值观等包括其中,既可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还可以由实习单位进行评价,提倡多元化评价模式。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设工程监理专业课程进行教学时,为了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发展需求,需要在教学内容方面做出相应调整,既要满足学生心理特点,也需要考虑其就业情况。并且,还需要对先进的教学技术进行合理应用,特别要对信息技术进行灵活应用,以此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合理应用课堂翻转,可提升学生的主动性。除此之外,在实践教学方面也要加大力度,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实践,提升其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王春芳.信息时代高职院校专业建设问题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9(32):150-151.

[2]卢雪.高职工程监理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研究[J].科技资讯,2020(33):68-70.

[3]彭聪,吴美琼,李杏.建设工程监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1+X”融合机制的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2019(33):121.

工程监理结论篇10

【关键词】公路工程监理;课程;改革与创新

《公路工程监理》是高职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主要以培养学生从事公路工程施工监理、管理的能力为目标,为培养公路监理员、质检员等技术人才服务。高职学生普遍对理论性知识理解能力差、学习兴趣低。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相对独立的讲授和解析,并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学生很难对公路工程监理的职责、监理的方法系统地把握,以至于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也不愿意选择在监理单位就业。为此,需要对该课程目前存在问题和解决的途径展开探讨,以期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1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教学内容多,安排课时少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标准,多数高职院校的《公路工程监理》课程不超过32学时,而且在一个学期内完成教学任务。但由于该课程具有涉及学科多、内容丰富等特点,再加上近年来公路新材料、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不断更新,加大了教学课时少与内容多之间的矛盾。

1.2 主要采用讲述为主的授课方法

目前,《公路工程监理》课程多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而教学中涉及基本理论、“三控制、三管理、一协调”等众多内容,采用这种传统单一的授课方法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课堂效果不佳。

1.3 严重缺乏实践教学环节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课时安排不足及任课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等原因,导致该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缺失,主要以课堂教学理论知识为主,对实践性的内容学生只能依靠仅有的理论知识去想象和理解,无法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教学效果不理想。

2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原则是: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针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不同特点,合理进行教学设计,推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1 对课时进行科学分配

根据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总目标,可以通过整合《公路工程监理》理论教学内容(即精简教材内容),在课程总课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实践教学学时数,锻炼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2.2 多种理论教学方法灵活运用

针对《公路工程监理》课程教学内容繁多、与其他学科交叉重复的特点,教师以“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为出发点,确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紧扣职业行动领域能力需要,结合职业资格标准重构课程内容,必须全面熟悉和整合教材内容,掌握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教学参与度和学习热情,提高课程和实践教学效果。

2.2.1 以实际工程案例引导教学。课程教学采用大量生产一线典型案例、选取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例讲解,有效地使难以理解的概念简单化、形象化,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并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利用施工监理案例,锻炼学习综合分析能力;将理论内容和具体实践行动紧密联系。

2.2.2 充分应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课堂上,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教学内容、教学案例制作成图文并茂的课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工程现场图片展示、监理工作视频播放、施工视频短片、flash播放等。这种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他们在教室中就能感受到工作实境。课堂外,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课程教学网站,保障自主学习。

2.2.3 加强实践教学的创新。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加强实践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以真实的工程项目管理作为完成教学任务,明确公路工程工作过程与内容,以教、学、做相结合为原则完成教学任务。这样的教学过程,采用实际公路工程的合同文件、施工图纸、施工及监理资料等相关信息作为教学资料,使学生能直接见识监理机构组织、监理文件编写、施工准备阶段的监理控制、施工阶段的监理控制以及工程验收阶段控制等整个项目的监理过程。通过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监理员的岗位技能,提高岗位任职能力。

2.2.4 鼓励任课教师参加实际工程监理工作实践。《公路工程监理》教学改革创新最有效途径就是将教学与科研和生产紧密结合,尽量为学生提供工程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地深化理解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同时,对多数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的问题,要采取“走出去”的方法,创造机会让教师直接参与工程管理,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提高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