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档案自我鉴定十篇

时间:2023-04-04 06:27:21

大学档案自我鉴定

大学档案自我鉴定篇1

大学生档案自我鉴定范文1

光阴似箭,转眼间两年的大学生活就快要结束了。在这两年里,我觉得自己还是过得比较充实有意义!因为校园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我也积极得参加校园举行的活动当中。

本人在大学里能做到不早退、旷课,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认真完成。为人坦诚、乐观、处事冷静,乐于助人,人际关系良好,能与同学们友好相处、合作。做事认真负责,能尽最大努力做好每一件事,能够积极上进并主动挑战困难。但本人处事不够果断,有时面临选择时会比较茫然,不知所措,有待去改进。前几学期都能准时去上课,但可能最后一个学期做了兼职后,有时早上上课会迟到。而且最不好就是晚上有晚睡的坏习惯。这些都是需要我去改善的。

作为班干部小组长之一的我,工作认真负责,做好班里的签到工作,是老师的好助手。能和其他班干部团结合作,搞好班里的工作,受到老师的好评。作为一名舍长,做好榜样,搞好宿舍的清洁,并能带动到舍友。为了锻炼自我、提升自己的能力、想认识更加多的朋友,我加入了管理学院学生会的学习部,并成为一名学习部干事。在学习部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积极参加了很多活动,使我获益良多。如参加新生演讲比赛,荣获个人优秀奖;参加新生辩论赛,荣获团体优秀奖;参加管理学院举行的跑步活动,荣获团体三等奖。

为了更加丰富校园生活,进一步去锻炼自己,我还加入了自律委员会,担任层长职务。主要工作就是有关宿舍的管理。我主要是负责我住的那一层的宿舍,不过同时也兼顾其它一些工作。在里面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同时收益也很多。

本人学习比较认真,上课能认真听讲,成绩比较优异,因此在期末考试成绩都在班的前十名。在班里工作认真,做好团员职责,荣获管理学院的“优秀共青团员”称号。作为层长,工作态度认真,荣获“优秀层长"称号。平时积极参加管理学院的活动,而且态度良好,工作认真负责,因此荣获XX年度"活动积极份子”和“先进个人”称号。

大学的生活即将要结束了,心里当然会有很多的不舍得。不舍得读了两年的大学,不舍得大学里的老师和同学,不舍得同居了两年的舍友等。因此我会更加珍惜剩下的日子。在这两年里,自己积极过也努力过,并积极参与学校的活动,使自己增长了见识,提高了自身素质,锻炼了自我能力,在各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在以后的日子里,做得好的我会继续发扬,做不好的我会努力去改进自己。我会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努力做到最好。为未来的生活打下坚定地基础,向着自己的理想奋斗前进!

大学生档案自我鉴定范文2

通过四年的大学生活,我成长了很多。在即将毕业之时,我对自己这四年来的收获和感受作一个小结,并以此为我今后行动的指南。

思想方面,我追求上进,思想觉悟有了很大的提高。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决拥护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我觉得一个人的价值是由他对社会对别人所做的贡献来衡量的,我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原因也是要努力实现自我价值。我认真学习党的各种理论,并努力把他们付之于实践,对党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学习方面,我觉得大学生的首要任务还是学好文化知识,所以在学习上我踏踏实实,一点也不放松。我认为好的学习方法对学好知识很有帮助,所以在每次考试后,我都会总结一下学习经验。一份耕耘一分收获,每每看到自己可喜的成绩,我就会感叹只要你有决心,没有什么事是不可能的。对于我们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光光学好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利用课余时间经常阅览计算机类的书籍,并参加了一些计算机水平的资格考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我认为学习是学生的职业,这份职业同样需要有智慧、毅力和恒心。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我们只有不断汲取新知识,才不会落后。

学习固然重要,一个人能力的培养也不容忽视。四年的大学生活给了我很多挑战自我的机会,如系学生会的竞选,院里组织的演讲比赛,文化艺术节的文艺汇演、英语演讲比赛等。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我结交了一些很好的朋友,学到了为人处事的方法,锻炼了自己的能力。这些经历使我明白有些事情如果尝试了,成功的机会就有一半,如果不去尝试,成功的几率只能为零。机会来临时,我们就要好好地把握住。

大学校园就是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我们扮演着被培养对象的角色。老师是我们的长辈,所以我对他们尊敬有加。同学们就像兄弟姐妹,我们一起学习,一起娱乐,互帮互助,和睦的相处。集体生活使我懂得了要主动去体谅别人和关心别人,也使我变得更加坚强和独立。我觉得自己的事情就应该由自己负责,别人最多只能给你一些建议。遇到事情要冷静地思考,不要急躁。不轻易的承诺,承诺了就要努力去兑现。生活需要自己来勾画,不一样的方式就有不一样的人生。

四年的大学生活是我人生中美好的回忆,我迈步向前的时候不会忘记回首凝望曾经的岁月。

大学生档案自我鉴定范文3

时光如驹,弹指之间,三年已过。大学光阴,亦笑过,亦哭过;亦学过,亦玩过,亦留下苦楚,亦留下回忆。点点滴滴,难言于书。时不再来,但我却无曾后悔过;大学已过,而我却自认无愧。留下的是回忆,带走的是满满的知识行李,同行的是熟练的实际操作!

于思想品德言,我积极上进,热爱自己的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各项方针政策,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多次聆听曾峥党委书记座谈会,并在党校学习中顺利结业和被评为“优秀学员”,善于自我批评,在反省中前进,在前进中反省,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于学习言,我崇尚理论联系实际,实际检验理论。学活书,活学书。我刻苦钻研、勤奋好学、目标明确,牢固的掌握了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考取了会计从业资格证。除了掌握专业知识外,我还熟练办公软件操作,并基本地掌握photoshop、网页制作等方面的知识,不断开拓视野,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素质。并名列综合测评前几!

于工作言,我深知在其职必尽其责之理。在担任校团委社团部副部长时,我认真负责,表现出色,责任心强,并多次配合部长出色的完成了院团委一系列活动。我在前人工作基础上不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发展。由于工作积极努力,成绩突出,被评为院“优秀共青团员”,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大学档案自我鉴定篇2

【摘要题】档案鉴定

【关键词】档案价值/档案鉴定/鉴定理论/本位原则

【正文】

关于我国档案鉴定理论,理论界一致认为理论研究比较薄弱。在我国档案鉴定中,有人说我国没有自己的鉴定理论和做法,我国的档案鉴定理论都是泊来品,如年龄鉴定论、双重价值鉴定论、职能鉴定论、苏联鉴定四原则等。其实在我国档案鉴定的实践中,已有自己的鉴定理论,有一系列鉴定标准和规则,有些已被归纳而上升到理论层次的,如和宝荣的相对价值鉴定标准理论就是一例,但是还有一些在我国流行的鉴定方法末作为标准和原则提出而变为所谓的理论。我国的档案鉴定工作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档案鉴定工作。长期以来,档案室工作是我国档案工作中心,档案鉴定主要停留在档案室阶段,而西方档案鉴定工作是以档案馆鉴定为主,他们的档案鉴定理论是从档案馆的角度提出的。那么在长期的以档案室工作为中心的中国,档案鉴定已进行了几十年的实践,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档案鉴定的法则,我在这里提出一条在我国档案室归档鉴定中常用的原则——本位原则。

一、本位原则的内涵

本位原则的内涵就是档案价值应该围绕文件对形成单位(主体)是否有保存的必要来鉴定文件价值。

档案价值,是指档案与人们对它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因而,档案的价值从其表现看,也应该属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范围,可以表达为是档案自身具有的属性对主体需要的满足,是主体需要对档案自身属性的肯定关系。是指档案这一客体存在对人们所有的实用性和有益性。鉴定就是判断档案对主体有用或无用。

本位价值鉴定中的主体,有他特殊的地方,这里的主体有双重身份,它是文件的形成者,又是文件的价值评判者。因为,判定文件的价值就是看文件是否对本机关有用还是无用。本位鉴定原则中的主体,他是文件的形成机关,它形成了文件,同时它又对这些文件是否有保存价值进行鉴定。

附图

这种主体自身是双重的,既是文件的形成者,又对文件价值进行评判。它不同于一般的档案馆鉴定。档案馆对档案的鉴定时,主体不是文件的形成者,只是档案价值的评判者。因而,档案馆鉴定档案的关系是

附图

这种档案价值关系,就是主体(人)对档案(客体)的对应关系,因此,它评判档案的价值,要从社会的角度来认知档案的价值,即档案对社会有用性的考虑,那么这种鉴定价值主要受到鉴定者的知识水平,主体状态,阶级立场等的影响。人们为了对这种复杂的鉴定进行规定和约束制定“导标”,形成了不少鉴定理论,这种理论来源于档案馆工作本身。

相比较而言,本位价值鉴定中的主体,它既是现实价值关系的一个主要方面,又对档案价值潜在和长远价值关系进行评价和判别的执行者。因而档案室的鉴定,往往考虑“为我用”的价值,把“为我”性放在首位。因此,这种本位价值标准,要求档案室在档案价值鉴定时,不能不考虑和分析本位的本身的需要,只有了解需要什么和能够接受什么,才能对档案价值关系作出科学判断。这就是档案鉴定的本位原则。本位原则有3个特点:

(1)“为我”性。既以我为主,在档案客体既定的情况下,鉴定的关键问题是主体及主体需要。在本位鉴定原则中,主体的身份是双重的,它既是价值关系的一个方面,又是对档案价值潜在和长远价值关系评价和判别的具体执行者。因此,档案价值鉴定,往往考虑“为我用”价值,把“为我”性放在首位。因此,一个机关对档案价值的考虑,首先是从为本机关各项工作服务这一点出发。

(2)“兼顾”性。本位为主,并非本位唯一,必须兼顾社会需要。因为,任何一个文件形成单位都只是社会的一分子,一个细胞,其档案价值的走向是从第一价值走向第二价值,即从本位走向社会,本位在开展鉴定时,要把主体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同时要把本位的需要,放在整个社会需要中去分析,衡量和评价。

(3)多样性。本位原则,意味着尊重档案价值的独特性多样性,因为本位的需要是多样化的,本位也具有多种多样的个性,承认因本位多样性的需要要而存在档案价值的多样性,那么在鉴定档案时,要牢牢把握本位具体特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全面深入的认识档案的自身价值。

二、本位原则的实践基础

确定档案价值鉴定原则的基本要求就是要符合我国档案鉴定的实际情况,又要符合我国档案鉴定工作的实际。本位原则的理论就是来源于我国档案工作的实践。

1.我国档案鉴定工作的中心在档案室,重点在归档鉴定。我国档案鉴定工作如下:

档案价值鉴定:档案室:归档鉴定

存毁鉴定

档案馆:进馆鉴定

存毁鉴定

等级鉴定

开放鉴定

从以上看出,我国的档案鉴定按档案鉴定运动规律分有归档鉴定、进馆鉴定、等级鉴定、存毁鉴定等。从档案鉴定工作的组织来看有档案室鉴定和档案馆鉴定两方面。从我国档案鉴定实际来看,虽然档案鉴定工作贯彻穿插于整个档案工作之中,鉴定工作是整个档案工作的一个首要的独立的环节,但我国的档案鉴定工作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我国的档案鉴定工作,其中心还在档案室,档案馆鉴定并不突出。而档案室鉴定就是归档鉴定。我国档案鉴定从组织上看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次,在文件立卷归档之时,由文书部门或业务部门进行的,可以说这是整个档案价值鉴定的基础,文件历程中最重要的一次鉴定,整个档案鉴定的基础就是在此时奠定的,因为此时既要对无保存价值文件进行剔除,又要对有保存价值的文件划分保管期限,并据此分别立卷。第二个层次是当案卷保存期满,尤其是将移交档案馆之前,在机关档案室进行的。主要内容是对立卷归档确定的保存期限进行复查。第三个层次是在档案馆中进行的,一般是属于定期复查的性质,对保存期不妥的档案进行调整以至销毁。这3个层次鉴定第一层次最为重要,后两个层次的鉴定实际上只是对第一层次的鉴定起着修正和补充作用。这也即是说,在我国档案鉴定中归档鉴定是最为重要的,我国档案鉴定工作的重点在归档鉴定我们鉴定工作中心在档案室。而不是同西方国家那样鉴定工作的中心在档案馆,其鉴定理论也不是从档案馆鉴定的角度提出的。在长期进行归档鉴定的实践中我国已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档案鉴定的原则和标准。

2.许多档案理论工作者,对如何做好本机关的档案鉴定工作,都提出相同的经验和做法——以本机关文件为主。

濮德祥在《档案学概论》一书中,指出:“档案鉴定工作要体现以本机关制成的文件为重点,根据文件的内容,用全面的、历史的观点认真分析研究档案的价值。”“鉴定档案价值,要突出本机关的档案,体现本机关制成文件为重点,这是多年鉴定工作积累的,一条重要经验”。

和宝荣在《档案管理学基础》中也认为:“机关在档案鉴定时,应注意区分不同的作者。一般说来,各机关应该主要保存本机关制成的文件,对于外来文件,则应在分析外来文件与本机关的关系及来文内容与本机关职能活动的关系后再做评价。

为什么他们会提出这种观点呢,因为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一个文件形成机关,其文件包含4个部分:本部门文件、上级来文、下级来文、平行机关来文。这就是说一个文件形成机关除本机关文件外,还有外来文件。尤其是在一个小机关,本单位一年发不了几份文件,大量的是上下级和平行机关的来文。那么,怎样保存这些文件呢。过去很多机关都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一,有文必档。许多文书和业务部门的人员,凡是文件都归档,统统保存,似乎每份文件都有价值无法舍弃。二,上下砍光。偏面强调本机关文件的价值,只保存本机关制成的文件,而不保存或基本上不存上下级机关的文件。三,玉石不分。只要是红头文件就归档,上级红头文件归档,下级红头文件也归档。在文书档案中有许多和本机关毫无关系的文件(如领导讲话、学习文件、开会通知等)充斥档案。另一方面,对本机关中形成的非红头文件,尽管很重要,但没有归档保存。如本单位的统计报表、调研材料等。

正是基于上述情况,我国的档案理论学者提出了以保存本机关文件为主的档案鉴定的工作经验,实际上人们在鉴定档案时在划分档案的保管期限中,一般都有意或无意地将本机关文件作为重点保存,只是没有作为一条原则或标准来说明而已,档案鉴定的本位原则的提出就是源于中国档案工作的长期实践。

三、本位原则的理论支持

本位原则虽然来源于实践,但这种原则的提出是否立得住,还必须从理论上予以证明。

濮德祥在谈到以保存本机关文件为主的档案鉴定的工作经验时,指出这是因为:第一,从国家整体来看,由于各机关根据社会的分工,都有自己不同的职责范围,因而形成的档案,也都反映了各机关不同的特点。一个机关把自己工作活动中产生的档案保存完整了,国家的全部档案就有了可靠的基础。第二,一个机关工作活动形成的文件很多,有本机关的,也有上下级机关的,还有隶属机关的。要了解和检查一个机关贯彻执行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了解生产建设和历史情况,主要是研究考察本机关的档案文件。第三,上级和下级机关的文件,只有和本机关工作活动联系起来,才能判定其价值如何。如果把上级和下级及平级文件保管期限划得过宽,势必造成档案的臃肿。第四,对上级和下级机关的文件,划得严,销毁以后如果要利用还可以收集,然而,本机关文件销毁了,就难以收集补充。

海认为:从鉴定的层次上看,对档案文件的鉴定应首先站在本单位角度分析和判断,因为文件对立档单位的使用价值是档案最基本的价值,档案在社会上的使用价值是这一价值延伸,两者是统一的。一般地说,只要正确确定文件在立档单位的使用价值,也会兼顾到社会的使用价值。

方荣在分析了文件与档案的关系时指出档案文件都有3种价值:过去价值(也就是文件的原始价值或第一价值),现实价值和未来价值(也就是文件的从属价值或第二价值)。三者的关系是:档案的过去价值决定档案的现实价值和未来价值;档案的现实价值和未来价值和等于档案价值。因此,档案的过去价值,也就是文件的第一价值决定文件的第二价值,或者说文件的原始价值决定从属价值。由此不难看出,档案的价值是由档案的过去价值决定的,换句话说,文件的第二价值是由文件的第一价值决定的,至于档案的现实价值和未来价值,都包含在档案的过去价值之中,无须再作专门的衡量和预测,事实上也无法预测和衡量。因此,对文件保存价值的鉴定就是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是档案鉴定的重点所在。而在归档鉴定中,档案价值的鉴定就是得看文件是否有保存价值,是从反映文件形成单位主要职能活动和维护其基本历史真实面貌出发,以件或卷为单位划定保管期限而确定保存价值的,因此,这种价值鉴定都是围绕文件形成单位这个主体来预测档案价值。

中外传统的档案学理论都认为一个文件形成单位的档案有两个价值,即对本单位的有用性和对社会的有用性,又称为档案的第一价值和第二价值。从这两个价值的关系看出,很明显第一价值是基础,然后再过渡到第二价值的。这也是本位鉴定原则的理论基础之一。

四、本位原则在实践中的运用标准

本位原则是在实践中整理出来的,反过来必须运用于指导实践中的档案鉴定工作,档案鉴定的实践,须寄希望于档案鉴定理论的建立。本位原则的意义在于以鉴定标准的形式来规范档案鉴定工作。

1.体现“为我”性,以我为主。就是说,从一个单位的形成来看出,应该确定永久保存的主要是本机关的档案,是本机关形成的重要文件,对于外来文件,则应在分析来文机关的与本机关的关系的以及来文内容与本机关的职能关系后,再作决定。上级来文,主要看出是否有专指性,专门针对本单位的文件,永久保存。下级机关来文,主要是本单位予以答复的文件为永久保存。

2.体现“兼顾”性,以我为主并非“上下砍光”,上级和下级的文件也要适当的留存一点。对于上级机关的指导性文件、批示性文件,尽管是普发的,非专指的,也要适当的留存一点。对于下级机关的来文,凡是反映重大事件、重要典型者要保存。

五、关于本位鉴定论的思考

理论来源于实践,总是滞后于实践,理论的研究与发展受国家体制影响较大,整个档案工作的重点长期在档案室,档案室工作是中国特色,必然有自己特色理论,因为存在决定意识。有人认为,中国没有自己的鉴定理论?关于这一点,我同意邓绍兴的观点,他认为中国在自己多年的鉴定实践中,已有了自己的鉴定原则和方法,并且在长期实践证明中是可行的,只是没有认真的总结上升到理论。因此,中国的档案鉴定理论研究显得薄弱,已经落后于广泛开展的鉴定实际。档案鉴定理论研究应当更加深入,引起理论界的探讨,就象前些年的档案资产论、档案商品论等一样,通过理论创新,结合中国实际,中国档案鉴定理论必将发掘出来并走向世界。

有人认为一个国家的档案学理论特色太多难以走向世界,但我认为没有特色是不可能的。吴宝康指出:全面地建设档案学的任务提出,无意取消各个国家档案学的发展,相反,全面建设档案学以各个国家对档案学的研究为基础。没有各个国家对档案学的研究不可能有全面地、世界性的档案学。这一论述可以作为我们处理档案学建设中个性与共性关系的基础,我们今后在全面建设者档案学理论中,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是应当坚持的,不能因为全面建设中国档案学理论而无视中国档案学的特色。不结合中国的实际就没有中国的特色。

【参考文献】

1.邓绍兴:《中国没有鉴定理论吗》,《档案》1999年第3期。

2.海:《对档案鉴定重点和方法的探讨》,《档案学研究》1999年第3期。

大学档案自我鉴定篇3

【关键词】档案鉴定  标准  确立  执行

档案鉴定作为一种价值评价活动,主要表现为主体以一定的评价尺度或标准来衡量被鉴定的档案价值这一客体的活动过程。在此过程中,由于参与评价的主体存在着学识水平、分析问题能力等的差异,加上档案的自身价值存在多样性、相对性和潜在性等特点,因此在对档案进行价值鉴定时,易出现不同的鉴定意见或结果。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鉴定工作的科学性及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必须首先确立明确的档案鉴定标准,以此为依据,方能保证档案鉴定工作的有序进行。本文拟对中外档案界长期形成的一些档案鉴定标准进行简要列举,并在此基础上简析我国的档案鉴定理论与实践,明确其所存在的不足及应采取的一些改进措施。

一、档案鉴定标准简介

总的说来,档案鉴定标准可分为两大类,即理论性标准和技术性标准。

(一)理论性标准

理论性标准是档案价值鉴定的基本标准和理论依据,综观中外档案学界长期以来形成的理论研究成果,档案鉴定的理论性标准主要包括:

1、德国档案学家迈斯奈尔提出的年龄鉴定标准和来源鉴定标准。

(1)年龄鉴定标准:即“高龄案卷应当受到尊重”。迈斯奈尔主张:每一个国家应设置一个禁销档案的“界限年份”,应对在此年份前形成的档案加以高度重视、妥善保管,而不应擅自毁弃。

(2)来源鉴定标准:强调不能把案卷当作零碎的材料孤立地、分别地单独评判,而应当以它们固有的行政关系为具体背景进行鉴定,即在鉴定时,应该考虑各行政单位在政府结构中所处的地位,其活动性质,以及这种活动与上下级行政单位活动的关系。

2、波兰档案学家卡林斯基提出的“职能鉴定论”。这是在研究继承迈斯奈尔来源鉴定标准的基础上提出的,主张按照形成档案的机关在政府体系中的地位和职能的重要性来确定文件的价值及保管期限。

3、美国档案学家谢伦伯格提出的文件双重价值鉴定标准。指出文件价值中存在着第一价值和第二价值的区别,这是按利用文件的主体为参照进行划分的。指出公共文件的价值首先体现为对原机关的原始价值,即第一价值,具体体现为行政管理、财务、法律和科研价值;而后再体现为对其它机关及非政府方面使用者的从属价值,即第二价值,分为证据性价值和情报性价值两种形式。对这两种不同价值,在鉴定时应予以充分考虑。

4、宏观职能鉴定标准。这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电子文件大量涌现后的产物。“此时鉴定的注意力首先不是形成者来源,而是能够反映社会需要的各种社会职能活动过程或其主题”①;“宏观鉴定法所面对的不再是单份文件,而是某种职能的文件”②。

5、效益标准。这是欧美国家近些年来在鉴定中奉行的一条原则,主张在鉴定档案保存价值时应考虑到档案的保管费用。从其发展历程看,效益标准已从出现伊始的饱受批判转变为被各种鉴定体系广泛采用,显示出了其实用科学的一面。

6、相对价值标准。这是我国档案学界提出的一种档案价值鉴定标准,即在承认文件的价值取决于档案客体属性及其满足利用者需要的程度之前提下,适当分析全宗和全宗群内档案的完整程度,从全宗和全宗群范围内来观察档案被保存的状况。通常情况下,全宗和全宗群档案的完整程度越高、绝对数量越多,每一份文件的价值就相对越低,反之则越高。即:在一定情况下某些文件的保存价值和保管期限可以相对地提升或降低。相对价值标准的提出,旨在使档案鉴定工作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避免机械主义和教条主义。

(二)技术性标准

技术性标准是档案鉴定实践中用以参照的具体标准,主要有文件材料的归档和不归档范围、档案保管期限表、档案鉴定工作制度等。

我国目前的档案保管期限表可分通用档案保管期限表、专门档案保管期限表、同系统机关档案保管期限表、同类型档案保管期限表和机关档案保管期限表五种类型。它们是各机关、档案馆鉴定档案价值、确定档案保管期限的依据和标准,以此作为参考,文书立卷人员能较容易地区分文件的不同保存价值,初步确定其保管期限,为以后档案馆鉴定档案的价值打下基础。至于档案鉴定工作制度,则包括制发鉴定档案的标准文件、档案鉴定工作的组织领导和销毁档案的标准与监销制度等几方面内容。一种健全的档案鉴定工作制度,可以有效保证档案鉴定工作的质量和防止有意破坏档案,使档案的鉴定和销毁工作有组织、有监督地进行。事实证明,这些技术性标准在文书档案人员的具体鉴定工作中起到了有力作用。

二、我国档案鉴定理论的发展及档案鉴定标准的确立过程

大学档案自我鉴定篇4

公元前六世纪的代书人制度是公证制度的起源,历经宗教公证的完善,发展到现在的国家公证人的现代公证制度。由于其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无可取代的地位,而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公证文书作为公证制度的最终成果体现,具有无可置疑的证据力和执行力,在现代各国都将其作为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公正文书的鉴定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公证档案是公证人员和当事人在具体时间、具体地点、具体行为记录,也就是说当事人当时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由公证人员以文字形式记载下来,并确定其真实合法性。文件档案鉴定是评价主体以一定的评价尺度或标准来衡量被鉴定的文件档案这一客体价值的活动过程。在档案鉴定过程中,由于文件档案自身价值存在多样性、相对性和潜在性等特点,再加上参与评价的主体在学识水平、分析问题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就会出现对同一鉴定客体得出不同鉴定结果或意见的情况。面对此种情况,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鉴定工作的科学性及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必须确立明确的档案鉴定标准依据,特设鉴定机构、统一鉴定程序、科学化管理方式,保证档案鉴定工作的有序进行。

二、公正文书档案的重要性

公证处存档的公证档案,有重要的利用价值,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机密档案,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大部分文件档案的履行都要持续一段时间,有些可长达几十年,在这期间,人们受客观外界的影响,以及形势的变化,可能在主观上会出现某些偏差,不履行或不能履行自己的义务。公证文书档案就像一个非常有威信的监督者,默默地约束着当事人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调解和诉讼通常是解决矛盾和纠纷的办法。因为档案客观记录了以往发生的事情,当时的状态、当时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可以澄清有关事实,所以公证书连同公证档案的作用非同一般。在大量调解和诉讼实践中,司法机关和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对公证档案一般都给予采纳。

三、现行公证文书档案鉴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鉴定理论问题

我国的档案鉴定理论是结合我国档案工作实践,学习原苏联档案学理论的基础上,吸收民国时期档案学有关档案鉴定理论上形成的。建国以来长期形成并得以贯彻的具有我国特色的档案鉴定理论,虽在实践中证明了其价值,但同时也证明了这些理论自身存在着的不足之处:造成“档案价值”概念的模糊,鉴定理论的框架构建不完善;对应用技术研究的不足,造成具体操作中的技术、标准、鉴定质量的检查与控制的方法空白或残缺,忽略了档案价值中实际存在着的数量关系,缺乏足够的定量分析的成分,显然存在着具体操作上的困难。由于鉴定理论的缺陷使鉴定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2.待鉴定的文书档案数量繁多

2.1进馆问题

档案界一直把馆藏量为档案馆的重点,衡量档案馆的规模以及达标升级评定中,馆藏量均为主要硬件之一,使丰富馆藏成为各档案馆追求的主要目标。在增加馆藏的片面指标下,一些不具有进馆价值的档案也随之入馆,造成进馆档案质量不高。由于上述原因,档案馆需要鉴定的已不仅仅是有鉴定价值的到期档案,还有相当一部分冠以长期、永久之名,却无实际保存价值的档案。

2.2认识问题

另一方面,档案馆没有做到有计划、周期性地开展鉴定工作,导致需要鉴定的档案日益增多。由于鉴定工作费时费力且见成效,档案馆未将鉴定工作放到应有位置,致使鉴定负担越来越重。

2.3鉴定程序问题

鉴定程序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鉴定程序复杂。目前,档案采取的是案卷装订法。在具体鉴定过程中,若发现卷中若有不符合保管期限的文件,就必须按照处理手进行处理。首先进行拆卷,将不需继续留存的文件剔出,并在卷内文件目录上注明。然后调整档号,保管期限的调整、案卷的变化,需要重新编排档号才能保证管理和利用。最后调整检索工具,案卷目录、全引目录、专题目录等检索工具都需作相应调整、更改。这一系列复杂繁琐的操作工作,令许多鉴定工作人员望而却步。

2.4鉴定标准问题

我国现行的文书档案的鉴定标准依据的是1987年颁布的《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此保管期限表虽然在多年的文书档案的接收、立卷、鉴定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实践证明,文书档案内容庞杂,涉及面广,在鉴定时困难较大,不便于鉴定人员操作,影响了鉴定工作的开展。其次,文书档案的珍贵程度鉴定不准。对于同一份文书档案材料,不同的档案管理机构的鉴定期限有一定的差异,有的作为永久收藏,而有的可能作长期甚至短期保存,而一份真正的、有价值的文件材料应该从历史的角度、从社会的角度综合评定它的价值,这样才有利于珍贵档案的保存,才能体现档案管理机构的作用和地位。

2.5归档文书档案的问题

首先,文书档案是工作活动的原始记录,但不一定是真实的记录。这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工作领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档案工作者不可能、也不允许改正档案材料原始内容,但有责任也有义务对其进行鉴别、评价,以指导利用者。其次,不少单位除综合部门形成的红头文件外,对于其他部门的文档往往长时间没有文件归档。个别文件材料还不完整,编号文件本身连接不上,缺附件、少底稿等现象普遍存在。这样,在不同程度上造成了归档文件材料不完整。

2.6管理方式问题

装订式案卷是目前档案保存的一种基本形式。这种形式影响鉴定工作的顺利开展,现在对档案鉴定后,如发现失去保存价值需剔除的档案,即使仅有一份,也要全卷拆开,页号重编、目录索引重新搞,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工作量十分大。因此,很多情况下,明明知道有些案卷的档案已失去保存价值,但考虑到牵一发而动全身,即停止剔除工作因而滞后了鉴定工作的经常开展。

2.7期限问题

长期以来,档案部门一直承袭这样的理论与办法,即上级机关下发的文件除对本机关颁发和形成的外,其保管期限为长期或短期,并认为“这样会减少重复档案的数量”,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上,并没有达到减少库存的目的效果。目前档案室、馆中文书档案中长期卷的比例十分大,有的同一份文件可能会在同一档案馆的多个卷中找到,同一馆内重复性就这样大,加之上一级的档案馆也要长期或永久保存这部分档案,因此,这也是造成重复性归档的现象的重要原因。

3.提高公正文书档案鉴定工作质量的策略

3.1完善鉴定理论

我国现行的鉴定理论侧重于对鉴定的原则、保管期限、一般分析方法和保管期限表以及鉴定工作组织的研究,而对档案鉴定中的基本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等方面做的不够深刻,缺乏足够的实用性,可操作性不强,在实际工作中就显得空泛。因此,要完善档案鉴定理论,使其更具有实践操作性,逐步实现鉴定标准的多元化,更有效地指导实践。借鉴西方相对成熟的鉴定理论体系时,要加以正确的吸收与借鉴,同时要结合我国档案工作实际情况加以发展、完善,形成具有针对性的档案鉴定理论,以引导鉴定实践前行。

3.2设立专门鉴定机构

为了确保鉴定工作顺利进行,在档案馆内应健全必要的组织机构,专人负责鉴定工作,建立必要的监督机制,严格鉴定销毁制度。对馆藏到期档案进行统计,对馆(室)藏的文书档案的珍贵程度、文书档案的质量评价和保管期限的鉴定工作,主要是制定鉴定计划,对虽未到期但实践证明已无利用价值的档案进行分析、甄别,提出鉴定意见,确保鉴定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为当事人保密是公证处的义务和职责,为确保这项职责的正确遵守,公证机构应设专人保管公证档案材料,防止遗失或泄密。

3.3细化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

各级档案室可以依据国家关于档案保管期限的规定,并结合本机关的实际情况及档案特色细化保管期限表条款,制定出条款清晰、内容丰富精练、层次分明、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即符合全面、系统、准确要求的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也可以在条款附上详细说明或举例,使条款规定更加明确具体、便于操作。特别注意的是,档案室细化的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需经本机关领导人审查批准后,要以书面形式上报档案行政管理机关或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组织机构,经过审查批准后才可实施。

3.4规范鉴定程序

3.4.1重视进馆质量

加强在档案进馆之前的鉴定工作。在立卷、确定保管期限时的筛选、鉴定,档案指导部门定期对案卷质量检查时涉及到的鉴定,档案馆接收之前对案卷进行的检查这三个环节上加强鉴定力度,确保案卷质量的关键,为保证档案进馆质量。

3.4.2完善鉴定程序

改变档案鉴定工作的一次鉴定制,规范为二次复核制、三次确定制。第一,由文书处理部门在鉴定当中,按照国家档案局颁发的机关文件材料归档和不归档的范围等规定划分,剔除无保存价值的文件,划分档案的保管期限后将应归档文件移交档案室。第二,由档案室鉴定人员复核归档档案保管期限划分的准确性,对移交进室的档案进行再鉴定,以提高鉴定的准确性。三是在档案局确定进馆单位的前提下,由档案局专门鉴定人员指导、监督、协助机关档案室人员对应移交进馆的到期档案、销毁档案等做最后的价值审查及保管期限确定。此外,对按手续办理准备销毁的文件要坚决销毁,使其尽量减少差错,以保证档案馆藏的质量。

3.5加强信息技术在文书档案鉴定工作中的运用

3.5.1数据库技术在文书档案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

首先我们要建立档案数据库,将所有库藏的档案资源按照一定的著录格式与标准进行计算机存储。具体来说,文书档案数据库一般具备档案数据的录入、修改、查询、删除、统计显示和输出等功能。用户界面要简洁直观,档案材料的所有著录项都能在屏上显示,并且著录项中的内容和排列顺序与纸质档案排列一致,符合录入人员的习惯,便于校对鉴定。数据库应当具有较强的自动纠错功能,有效地避免数据录入及人工校改中出现的差错,确保档案数据存储的质量,力求准确、规范。

大学档案自我鉴定篇5

二、档案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研究方向、研究内容:

(一)档案学基础理论

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是理论档案学的核心,也是应用档案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本方向研究档案与档案管理(事业)中的基础性、宏观性、前沿性的理论问题,主要包括:档案这一社会事物的内涵、外延及档案的价值、特点,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管理,档案学科体系的内容、结构,档案管理基本理论等。

(二)电子文件管理

本研究方向旨在面对电子文件的出现在文件与档案管理、司法认同、技术支持方面引发的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开展全方位的理论探讨和创新研究。主要研究电子文件概念、种类和特点,电子文件管理原则、模式和标准,电子文件管理流程、方法和技术,以及电子文件的利用等。

(三)企业档案管理

本研究方向在研究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基础上,以企业档案管理、科技档案管理和知识管理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和研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档案管理、信息管理、知识管理的原则、模式、方法与技术,并为企业提供适用的档案管理、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解决方案。

(四)历史档案与史学研究

档案学与历史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历史档案的种类、分布、价值及其管理理论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的史学研究。

(五)档案保护技术

档案保护技术是档案学专业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方向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档案载体及记录材料结构、成分、性质及耐久性;环境条件对档案载体耐久性的影响;有害生物对档案载体耐久性的影响及防治;档案修复技术;现代信息安全性研究。

那么,就一般意义讲,什么是衡量档案学热点问题的标准呢我认为基本的标准包括以下几种.

第一,近年来相对比较集中探讨的档案学前沿性理论和实践问题.学术研究是有规律可循的.每门科学的建设和发展都有其自身的内在矛盾规律.这种矛盾规律往往是通过一些前沿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表现出来的.比如,我国进入21世纪以后,档案学研究的前沿性问题之一就是电子文件问题.这是因为我国的档案工作对象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电子文件大量出现,且因其具有许多不同于以往传统形态档案的特点,传统档案学管理理论已经无法合理地解释和说明这种新的档案现象,更无法科学地回答它所提出的各种具有挑战性的管理理论和实践问题.正是由于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这种矛盾的存在,才引发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方面的研究,并将大量的外国档案学的相关成果介绍进来,同时结合我国的国情,进行整理,吸收,改造和发展.

第二,对新世纪档案学术研究具有一定导向性与前瞻性的理论问题.

第三,具有一定公众关注度的实践和理论问题.

二,档案学热点问题举要

(一)与电子文件管理有关的基础理论问题

1.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原始性"维护问题.两种重要管理理论的研究——电子文件全程管理理论和文件连续体模型理论.可参见《档案学》2003第二期,傅荣校,周林女的"电子文件管理中的热点理论问题研究类举".对这两种理论,我国档案界目前只是停留在介绍阶段,深入的研究尚未开展.

2.前端控制理论.与这种理论相关的研究课题有许多.如:

(1)档案管理的前端控制思想;

(2)档案鉴定中的前端控制;

(3)档案集中过程中的前端控制;

(4)档案保护的前端控制;

(5)档案编目的前端控制;

(6)档案利用的前端控制;

(7)在文件生命周期中档案工作者的干预时机的选择;

(8)电子政务建设中文档前端控制思想的应用;

(9)电子文件管理与纸质文件管理中前端控制思想的比较等.

3.来源原则问题.来源原则所强调的"来源共同性",在电子文件的管理过程中,受到了质疑.有的学者认为:"源于各种不同结构组织体的数据的产生,改变了单一来源的概念.电子计算机信息系统已经超越了传统的组织机构的界限,而来源原则和尊重全宗原则恰恰是由这个界限所决定的."特里·库克认为:"电子时代档案来源的概念需要重新考虑,酝酿和定义,它不仅指文件的形成机关,更包括其形成目的,形成活动,过程,处理程序和职能范围等."档案人员的关注点从"实体来源",转变为"变动,临时,甚至''''虚拟''''的机构中文件形成者的职能和业务活动为重点的概念来源."库克的"概念来源",实际上指的是文件的形成过程及背景,即文件是谁,在什么条件下,运用哪些数据,为了什么目的,采用了何种结构形成的等方面的信息.那么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究竟应当如何对待这种新的观念,难道我们也必须以"概念来源"的新来源观取代"机构或实体"来源观吗

4.电子文件的特点问题.如"信息与载体可分离性"问题.刘东斌,刘伟的"电子文件具有信息与载体可分离性吗"对人们普遍认可的电子文件的"信息与载体可分离性"的观点,提出质疑.他们认为:"这一观点与事实大相径庭,完全不符合事实.不仅电子文件的信息与载体不可分离,事实上与载体分离的信息根本就不会存在."

5.电子文件的元数据问题.戴维·比尔曼最早将元数据的概念引入档案学,并将文件和元数据形象地比作信函的内容与信封,文件是元数据封装起来的对象,元数据加上文件内容就构成了有证据作用的文件.元数据具有维护电子文件原始性,真实性和凭证性的作用.但是,目前人们对元数据的理解不同,主要观点包括:

(1)元数据是关于文件的背景信息和结构的数据,是有关电子文件的技术性信息.[ICA]

(2)元数据是关于电子文件背景的描述信息.[澳大利亚]

(3)元数据是关于文件和文件集合的背景及其相互关系的结构化描述和编目数据.[英国]

(4)元数据是指构成电子文件数据的数据,例如格式信息,字型,字体,数据词典,数据库描述,逻辑和物理模型,系统平台和软件资料等一切与生成和恢复电子文件有关的数据,具有隐含性.[中国]

(5)元数据是"由电子文件系统自动记录的关于文件形成时间,地点,人员,活动,文件系统,结构及内容等方面的具体数据."[中国]

6.数字档案馆的建设与发展问题.

7.电子政务条件下的文档一体化管理问题.

8.电子文件的运动周期的划分问题.

(二)档案学传统热点——持续性和发展性的理性思考

1.文件与档案的关系问题."转化"关系的探讨."半现行文件"概念的争论.

2.档案本质和本质属性的纷争."历史的原始记录"说,"保存备查性"等.

3.档案概念的拓展问题.档案概念的外延的扩大与缩小争论.何嘉荪是"扩大外延"说的代表,主张把"收发文登记"宣布为"归档","把全部现行文件都宣布为档案".黄存勋认为:"可以借鉴美国等国家档案界的意见,延伸文件的前档案阶段,以''''进馆''''作为文件转化为档案的标志.换言之,应该缩小档案概念外延,仅将保存在档案馆的或已进入永久保存阶段的文件视为档案."

4."实物档案","口述档案"概念之争.

5.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是否适用于我国的理论之争.有人认为:"该理论对我国并不适用."因为"我国没有半现行文件这一概念",也没有"文件中心".有的则认为,该理论是现代档案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是构建文件与档案学的重要理论基石,是我国档案事业发展与变革的重要路标与指南之一.

6.文件中心在我国建设与发展之争论.有的认为它的建立会增加机构和资源浪费,而且同我国的文件与档案管理理论不适应.有的则将它视为我国档案机构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有的认为我国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档案室体系,根本没有必要改掉后从新建立一套文件中心体系.有的则认为两者都是中间过渡性文档管理机构,可以在不同的情况下并存.

7.文件中心的建设与模式选择,运作方式问题.

8.电子网络条件下,文件中心的发展命运问题.

9.文件运动的"回流"问题之争.吴品才提出之后受到一些同志的挑战.焦点在于"文件运动是否应与文件的实体形态联系在一起讨论".

10.档案价值理论的争论.主要涉及档案价值的实质及档案价值概念的表述问题,特别是"劳动价值问题".

11.档案管理体制的变革问题.

12.档案工作原则与规则的关系问题.

13.档案种类划分问题.

14.虚拟利用方式与传统利用方式的关系.

15.馆藏建设中的"官方文化"现象的变革.

16.确保电子文档信息长期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利用性的战略问题.

17.信息时代,使档案成为可供大众利用的,最为广泛的信息资源的问题.

18.档案学理论和实践的关系.理论是高于实践还是实践高于理论的问题始终在我们的档案学研究中困扰着我们.一些同志往往以某种做法不符合"档案学理论"为由,排斥实践中出现的新观点,新做法;而不是自觉地检讨相关档案学理论是不是还能够具有指导实践,解决新矛盾,新问题的品格.还有的同志以违背"马列主义"为由,片面地抵制或消极对待外国的文化思想和先进的文档管理理念.有的同志以制造辞藻的形式,打造出所谓的理论,让人们不知所云.例如,有的同志提出信息管理的"多源性,多媒体性,多语义性,多价值性,多时空性,多尺度性,多维性,多类别,多变量和多应用主题……",一口气列举了十个"多",不知这种所谓的新理念对实际工作有何指导意义

(三)档案学自身的基础理论问题

1.档案学研究对象的表述问题.

2.档案学的学科性质问题.

3.档案学与文书学的关系问题.

4.档案学的研究方法问题.如"二律背反","形而上"等提法问题.

5.现代管理理论对档案学研究的影响.

(四)档案管理信息化问题

1.档案网络建设中的信息管理问题.

2.文档信息化服务中的技术因素与非技术性因素问题.

3.文档信息化与文档有效管理问题.

4.文档核心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

5.网上档案信息的法律地位问题.

6.档案信息网络安全问题.

7.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核心问题.资源建设:档案目录数据库和部分开放文档的全文数据库建设问题;电子文档信息资源的组织问题.

8.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和维护问题.效益与成本问题.

9.档案管理信息化时代,档案工作者的角色转变问题.

(五)档案实体管理应用理论研究中的热点及难点

1.关于保管期限粗分与细分之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两分法"(进馆,不进馆)和"三分法"(永,长,短)之争.有的主张与文件生命周期联系,在分阶段多次鉴定的基础上,考虑保管期限的划分问题,每次以两分为主,在同一档次内部再细分.例如,归档前鉴定主要区分归档与不归档,进馆前鉴定主要区分进馆与不进馆,档案馆定期鉴定主要区分销毁与继续保存.在归档,进馆和继续保存等档次内部,再根据有关档案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考虑是否再细分具体的保管年限.同一保管年限的档案,还可按重要程度进一步细分.档案馆档案开放前的鉴定,在区分开放与控制使用的同时,还可结合复查原定保管期限.

2.关于保管期限的标时与否的争论.

3.关于档案鉴定方法的争论.直接鉴定法受到一定的挑战.另外,职能鉴定法与内容鉴定法的研究,以及对"宏观鉴定战略","文献鉴定战略"的质疑等.对"宏观职能鉴定理论"的质疑,代表性的观点包括:"宏观职能鉴定理论的立论基础尚不严密,且未提供切实有效的职能分析方法";"宏观职能鉴定理论的理论实质有悖于现有的基础理论","宏观职能鉴定论实质上正是以''''实体价值论''''(即档案价值是独立于主体之外而存在的,它随档案的产生而产生,不论人们利用与否都是客观存在的)作为其档案价值观的.以这种片面的档案价值观为理论实质的宏观职能鉴定论显然存在着重大的理论缺陷.宏观职能鉴定论仅从第一价值的角度出发来判定文件价值的大小,并未虑及文件的第二价值,这样就明显违背了双重价值论."对鉴定过程的实质问题:鉴定的过程是赋予文件价值的过程吗如何处理好职能鉴定与内容鉴定的关系档案鉴定是否存在"国家模式"和"社会模式"呢即使不是完善的鉴定决定或鉴定程序,也要优于文件的自生自灭吗

4.电子文件的集中与捕获问题.

5.电子文件的集中管理问题与分布式管理控制问题.

6.归档制度的建立与完善问题.

7.档案实体分类方案的编制与应用问题.

8.档案分类的客观性与一级类目分类标准的确定问题.

9.成套性与客体全宗问题.

10.实体分类与信息分类问题.

11.传统著录与电子文件著录的区别问题.

12.信息社会中档案编研工作的特点问题.

(六)档案信息管理应用理论研究热点

1.公民权利与现行文件公开,保密问题.

2.开展现行文件利用服务过程中,档案部门的角色定位问题.

3.知识管理与档案信息利用服务工作的关系问题.

4.现行文件利用服务中心的建设与发展实践对传统档案管理理论的挑战

(七)档案史学研究方面热点问题

1.档案的起源问题.

2."档案"的辞源问题.

3."信息","文件","公文"的辞源问题.

4.甲骨档案中的"贞人"问题.

5.甲骨档案的内容结构问题.

6.文书档案连锁法的重新评价问题.

7.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我国档案学理论研究的主要历史成就问题.

8.简牍档案的发现及其史料价值问题.

9.建国前我国档案教育的成就与历史教训.

(八)专门档案管理领域的热点问题

1.专门档案的定义问题.姚军认为:"专门档案就是指人们在社会和自然活动中某些专门领域形成的,用较为系统的,成熟的专门管理方法进行管理的,或某些特殊形式,载体的档案的总称."

2.专门档案的种类划分问题."依据专门档案的派生和分离情况为原则,将目前各种专门档案归入文书档案范畴专门档案,科技档案范畴专门档案和特殊载体专门档案三大类."

3.人事档案管理问题.

(1)现行人事档案管理弊端:分散多头管理.

(2)建立国家人事档案中心问题.

(3)擅自建档,造档问题.

(4)擅自扣档问题.

(5)擅自弃档问题.

(九)档案管理制度建设,标准建设方面的热点问题.

1.《归档文件整理规则》的讨论.内容涉及取消立卷"是否有助于保持文件之间有机联系"规则推荐的联合分类法中的分类标准问题

2.《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的讨论.

3.《档案法》的修订.如档案的开放期问题.有的同志认为:"为了全方位的,系统的开放档案,笔者建议:不设置30年的开放期;而是档案从形成之日起就对社会,公民开放.""同时在开放之时要制定''''安全例外''''与''''一般例外''''."再如,档案的开放原则问题.有的同志认为:"档案开放原则,是指国家一切公民都有权利用国家档案馆的档案文件."而有的同志则认为:"档案的开放原则将发展为:国家一切公民都有权利利用国家档案部门(包括档案馆和档案室)保存的档案文件."

大学档案自我鉴定篇6

宏观鉴定中的“职能”概念作为其中心理论假设,揭示了什么是有价值的什么没有价值,什么值得被社会铭记什么不值得,什么应成为档案永久保存什么可以销毁。今天我将聚焦宏观鉴定的职能分析,重点阐述怎样运用它把“公民”放置到公民一国家这对关系当中,在鉴定中确认出那些应长久保存的档案。

宏观鉴定源自处理部级政府的档案文件,因此,它涉及这级政府所对应的较为广泛的公民――国家关系。在今天的演讲中我会一直使用“公民――国家”这个术语,但我的假设是,宏观鉴定也同样适用于其他层级的政府部门(这些部门也确实采用了宏观鉴定法),不仅如此,它还适用于鉴定工商企业、大中小学、医院、工会、教会等任何现代组织的档案文件,而这对关系术语会相应变化为:公司与客户、学校与学生、医院与病人、工会与会员、教会与教友等,不一而足。国家政府是我今天要举的例子,但这并非宏观鉴定限定的基础或唯一的实施领域。

先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加拿大语境下的宏观鉴定有下列10个关键前提:

1 鉴定应是对具有档案价值的文件

(指具有永久价值的档案――泽者注)进行确认的一个主动的、有计划的过程,而不是对文件管理人员(指机关档案管理人员――译者注)请求准许销毁文件的被动答复。

2 档案文件的鉴定应由档案工作者根据若干预定的“价值”标准来直接确认,而不是间接或被动地接收形成者销毁后剩余下来的文件。坚决抵制詹金逊把鉴定责任交给文件形成者的做法。

3 档案工作者在鉴定中最不该做的是考虑研究者潜在的利用可能。谢伦伯格强调档案工作者主要根据现实的或预见的研究趋势来判定文件的“信息(情报)价值”,这一做法具有根本性的缺陷,只构成宏观鉴定法中最后的例外步骤。

4 鉴于每天形成的现代文件数量巨大和形式复杂,档案工作者不针对每份文件甚至每个文件系列进行鉴定,而是鉴定它们的各种形成背景和为形成者当下所用的状况:也即文件的虚拟或职能来源。这样一来,某一特定职能在所有载体所有地点上形成的文件便可以同时被综合性地加以鉴定。

5 因此,宏观鉴定要求档案工作者对组织文化和机构职能,对文件管理体系、信息流、记录载体以及它们在时空转换中的变化进行深入的研究。如果说鉴定乃是判定文件的长期价值,那么宏观鉴定则是对形成者形成和利用这些文件的职能――组织背景和工作文化进行价值判定,对公民如何与这个背景和文化互动、如何受其影响进行价值判定。

6 鉴定是决定文件是否应长期保存以及哪些文件应予销毁的价值判定过程;不应把它与收集混为一谈,后者是确定已被鉴定为档案的文件实际能否移交到和保存进档案馆;也不应把它与文件采集或文件管理(指机关文件和档案管理―泽者注)相提并论,后者是一个有关联但却不同的智能过程。

7 倘若没有关于鉴定“价值”的缜密的理论或概念,任何鉴定策略或方法既得不到连贯的实施,其鉴定结果也无法经得起日益挑剔的公众的审视或满足几百年后人们对我们留下的档案遗产的理解。

8 鉴定理论与档案理论没有直接关系,而且它们似乎可被视作对立的双方:鉴定理论研究文件对社会和机构记忆的价值,而档案理论则研究文件作为可靠证据的特性。当然,没有可靠“价值”的文件几乎不会被判定具有“鉴定”价值,但这反而产生一个疑问,即无数确实显示出具有可靠档案(证据)价值的文件是否也具有鉴定(记忆)价值。

9 鉴定不可避免地是一个主观过程,任何“价值”判断都会随着时间、地点、政府结构/定位,以及社会和民族文化的变化而变化:现在的档案工作者正在建构未来将要知道的过去。

10 由于鉴定的复杂性、鉴定的社会重要性以及鉴定的主观性,档案工作者及其所在的机构应该通过对背景研究、鉴定过程、存――毁决定以及最终的档案文件移交等做出充分和透明的记录,以保证他们对鉴定决定的负责;应该制订能够规范和评判鉴定过程的基准标准,并严格遵照执行。

鉴定是档案工作者肩负的最大的社会责任。当我们进行档案鉴定时,我们实际上在塑造受我们管辖的文献遗产的未来。我们在决定什么将被记忆什么将被遗忘,社会上谁将留名于史谁将被忽视,谁将发出声音谁将无声无息。宏观鉴定是确定哪些文件形成者、职能、工作项目以及活动――因而也是哪些相关的文件―肾反映在档案之中的过程,同时也是完全、终极地确定哪些人和事将不被载入档案。从文字上说,我们档案工作者在共同创建档案。我们在形成历史,我们在行使对记忆的权力。这远非过去所认为的档案工作者是行政管理自然和有机遗存物的中立的、不偏不倚的、客观的保管者或--守护者这个神话。

让我们更加具体地剖析T我所指出的这些区别。鉴定理论从哲学角度讲是探索档案工作者根据哪些元素或受什么影响来判定文件的“价值”或“意义”或“重要性”。如果一份文件具有“价值”,那么人们必然会问道:对谁有价值?采用什么样的标准?为什么?鉴定战略和方法论则是工具,在实际工作中可以用它来确认和实践理论或哲学上定义的“价值”。先有理论,再从中获取战略和方法,然后付诸实践。否则的话,鉴定工作就没有合乎逻辑或自我辩护的核心。

我建立的宏观鉴定理论借鉴了德国前辈档案理论家汉斯・布姆斯的见解,提出了应该把社会价值列为档案鉴定的基础。尽管没有人能够直接确切地知道这些社会价值是什么,但档案工作者可以制定鉴定战略和鉴定方法,规定适当的基准流程,从而保证按照这个过程移交到档案馆的文件更有可能准确地反映这些社会价值。做到这一点是有可能的,方法是,既有意识地记录政府的职能又有意识地记录它的各项工作活动;特别要记录公民与国家职能行为的互动程度:即公民如何接受、拒绝、抗议、申诉、改变、修正以及影响这些职能工作的,他们又是如何受到其影响。当然,在“全景档案”(total archives)框架内,对私人领域档案文件的鉴定是对公共领域档案文献的辅助和补充。但由于时间关系,今天我就不谈这个话题了。

让我们回到构成宏观鉴定概念支撑或理论支撑的社会性焦点,社会学家发现在西方社会存在着社会组织、社会功能以及公民(或是个人或是各种社会团

体中的成员)这个三方互动关系。宏观鉴定相应的试图说明,档案工作者如何通过分析特定交互关系(有时是冲突)的属性和交点,在实际工作中使这些社会价值得到确定:(1)文件形成者(即组织、机构、人);(2)社会――历史过程(即职能、项目、活动以及形成者代表公民所进行的事务处理);(3)公民、客户或群体,他们受到职能和组织的影响,反过来也直接或间接、明显或不明显地影响到职能和组织。宏观鉴定由此成为基于来源的鉴定法,在此,形成文件的社会背景和文件的当下利用(而非预测的研究利用)确立了文件的相关价值。

现在可以谈谈支撑这一宏观鉴定理论的操作背景。机构具有民主社会通过议会代表以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等形式所赋予和指定给它们的正式的及内部建立起来的职能;这样,这些机构就成为社会趋势、社会活动、社会需要、社会观念、社会愿望以及社会“珍视”的那些事物和概念的过滤器(和镜子)。这些价值和愿望借助非常宏观的若干类大职能得以表达,比如(就国家政府而言)社会职能、文化/遗产职能、经济发展职能、自然资源开发职能、国防和外交职能等。这些大的宏观职能中的一部分通常再由内阁或枢密院或某个非常高层的中央机构分派给不同的组织,往往首先是大部,然后是通过这些大部向上报告的较小规模的机构(但并非总是如此)。针对这些指派的职能,相关机构要确定各项分职能,然后再把它们分派给机构内部不同的行政部门或办公室,授权一个部门履行或实施一个职能或一个职能的一部分或若干职能的若干部分。这些重要的职能部门(在加拿大被称为Offices of Primary Interest)为了履行他们的职能任务,进而又制订和开展各项持续性或一次性的工作项目和活动,而这些项目和活动又引发具体的行动和事务处理,同时为了有效地处理这些事务,建立了信息系统。公民、客户、团体、公司、协会――在宏观鉴定理论中统称为“公民”――与这些职能、组织、项目、活动发生互动,凭借互动所能达到的高度和灵活度,他们反过来又在不同程度上直接对这些工作提出挑战并加以塑造和修改,从而通过这―直接的互动式职能行为对社会价值再次产生有力的影响。数字社会媒体的出现,使这种互动在现今远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普遍得多。在所有这些职能步骤和过程中,文件本身是那些事务处理信息系统以及公民/社会与国家互动的信息系统中最终的证据。

以上所做的简单的职能解构意味着形成档案文件的背景取决于所有这些元素:宏观职能,职能,分职能,组织(及重要职能部门),工作项目,活动,行动,事务处理,特别是客户互动,以及文件形成过程,文档管理系统,记录介质和技术。通过把档案鉴定研究的焦点放在分析――也就是“鉴别”――数量上可掌控的这些职能、项目、活动以及公民互动的重要性上,而不是去鉴定数量庞大难以计数的文件或成千上万的系统,那么,档案工作者就能够看到整片森林而不是几棵树木。知晓整个背景最终意味着那些价值不大的和重叠的文件更容易被辨认和剔除,而重要职能部门形成的并且记录在最佳介质上的那些最简明、最准确、最重要的文件更容易被迅速锁定(或鉴别出来),以作为档案长久保存。如果说对文件价值的判定传统上被称为“鉴定”,那么,对这个职能大宇宙的判定最佳的称谓就是“宏观鉴定”。

那么,依据上面的逻辑可以说,宏观鉴定方法把鉴定最初和最主要的焦点从文件一以及文件本身所具有的任何研究特征或研究价值――转移到了形成文件的职能背景上,也即文件的概念来源、虚拟来源或职能来源上。通过对机构职能进行分析,其中包括对职能与组织的互动、组织文化的动力、文档管理系统、公民/客户的参与及其与机构或职能的互动等进行分析,并运用从分析中获得的知识,对档案工作者而言,主要的鉴定问题就变为:第一,形成者的哪些职能和活动应该被记录(而不是哪些文件应该被保存)?第二,谁―在制定和执行关键职能、项目计划以及机构事务处理中――会有动机和责任去形成文件,可能是那种类型的文件,该法人在此文件的形成或使用中与谁发生了互动?这两个问题又提出了第三个问题:哪些文件形成者或“职能”(而不是文件本身)最为重要?只有回答了这些问题后档案工作者才能够从“宏观鉴定”的角度按照他们认定的详细程度(或者按传统鉴定所采用的诸如年代、广度、唯一性、时间跨度、完整性、破损度、可靠性等“判定标准”)来切实锁定那些可能最具有潜在档案价值的文件或文件系列。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够确定,哪些私人领域的文件形成者可以用来充实或补充政府档案,从而实现覆盖社会治理的“全景档案”综合体。此外,鉴于这些宏观层面的问题是在政府一方回答的,这便意味着大量的文件不用做细致调查即可被销毁,从而节省机构和档案馆用在鉴定和文件处置工作上的大量的时间、空间和资金。这便是为什么宏观鉴定宣称,档案工作者在鉴定档案文件时最不适合做的就是鉴定档案文件。

必须清楚地了解,我们说宏观鉴定是基于职能的鉴定方法而不是基于文件的鉴定方法,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不可从字面上去理解,否则就会谬之千里。首先,宏观鉴定不仅聚焦职能,它还聚焦职能、组织以及公民的三方互动,这三个方面的结合反映了政府在公民社会中的职能行为,也就是说政府的治理。其次,用来评判(或鉴定)职能的职能法是评估一个项目计划对社会的重要性(进而也是其文件的重要性)的手段。鉴定理论的焦点在于社会性,也即要鉴定(或鉴别)那些为政府有力影响社会提供证据的文件,而不是为政府职能本身提供证据的文件。最重要的是聚焦社会(公民)治理和公民一政府互动,而不仅仅是记录政府的职能。

大学档案自我鉴定篇7

关键词:档案鉴定 档案 鉴定 建议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b)-0218-02

档案鉴定开放工作在整个档案工作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不断加强开放鉴定工作才能将档案保管收集的作用凸显出来,只有能利用到档案,其管理才有意义。而档案的开放鉴定也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因此,更需要我们对这项工作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实践。

1 档案鉴定开放工作的意义

档案鉴定开放在档案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档案工作信息化的不断加深,人们档案查找利用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档案只有被利用了,才能发挥其价值和意义。具体来说,档案鉴定开放工作的意义有以下几点。

1.1 档案开放的过程是档案馆实现社会价值的过程

对于不同的人群来说开放档案的利用价值体现在不同的方面。档案具有重要史料价值,为历史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一些学者们可以在档案的查找中获得第一手资料;而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查阅档案更多的是为了解决自身利益相关的问题,如办理养老保险需要查找过去工作单位出具的证明;还有部分群众是为了查找先辈的足迹,在档案资料中寻找自己先辈的事迹。

1.2 档案鉴定开放工作促进档案开放鉴定标准的完善

档案开放鉴定的标准也是随着档案开放工作的不断深入而逐渐完善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档案开放鉴定的重点从只关注涉及敏感信息的控制,逐渐扩大到将开放鉴定与公民知情权、隐私权保护相结合。这种关注的重点对于鉴定开放标准的不断变化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1.3 档案鉴定开放促进档案馆其他工作的开展

档案鉴定开放工作可以促进档案馆其他工作的开展,这项工作需要不断完善,要对档案的内容进行详细分析和审查,全面考虑档案的内容和价值,从而更好的实现社会价值。档案在移交过程中,作为档案移交单位必须出解密函,解密函是档案接收进馆的首要条件,档案馆要认真积极做好档案接收工作,重视档案的日常管理工作和加强安全防范意识,从而推进档案鉴定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此外,要完善检索工具,推进档案信息系统的数字化,优化查档流程。检索体系的简历也是基于鉴定开放的档案内容设立的,所以在这个层面上来讲,鉴定开放工作的推动也促进了档案信息化的建设。

2 档案鉴定开放工作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方案

档案开放鉴定是档案发挥作用程度大小的重要环节,也是档案馆工作发展的重点。由于档案馆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档案鉴定开放工作中去,因此,在档案鉴定开放工作中面临着一些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2.1 如何掌握鉴定标准

为确保档案质量,在进行开放档案鉴定工作过程中,对遇到的新情况要及时审查。从鉴定工作实践看,省级以下国家综合档案馆涉及到国家秘密档案其实不多。对于鉴定工作来说并不困难。而在建国后档案中,由于历史的特殊性,许多事不是十分准确,存在一些局限性,严重影响了可信度。一些事情的当事人限于与涉事各方的利益关系,使有些回忆材料参杂太多主观感情因素。档案中存在着大量涉及个人名誉及隐私的材料不能十分把握。档案馆开放档案之前,都要求进行划控鉴定。由于一些制度和主观因素,在工作中存在一些质量不到位问题,因此,要提高档案划控鉴定水平。根据档案鉴定划控工作实际,可采取“案例”的方法,作为鉴定工作的指导―― 即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分析和研究鉴定过程中遇到的典型案例,编写若干“划控工作实例”,便于鉴定工作人员掌握,从而提高鉴定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作为鉴定工作人员也要不断更新知识,总结经验,从而提升档案划控鉴定水平。

2.2 对于开放档案的开放期限不能明确

随着《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公众对于政府信息的公开需求进一步提升,这与《档案法》中对于开放档案的规定有很多矛盾的地方。比如在档案的开放期限上,《档案法》规定:“文件自形成之日起满三十年向社会开放”。但信息公开的环境下却要求现行文件即时开放,以实现利用的“零时限”。这就要求档案开放鉴定标准应在档案形成之日,对档案的开放期限做出明确处置,即时进行开放鉴定。可以将开放档案的期限细化确定为“即时开放档案、定期开放档案、不开放档案”三种期限。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等类档案向社会开放的期限,可以少于三十年。涉及党和国家秘密或重大利益不宜开放的档案向社会开放的期限可以多余三十年。定期开放档案期限是指对于涉及党和国家秘密以及法人、自然人利益的档案,按照《国家秘密保密期限的规定》第三条规定:“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有特殊规定外,绝密级事项不超过三十年,机密级事项不超过二十年,秘密级事项不超过十年。”与此相对应,可划分为“10年、20年、30年”可开放的档案类别,逐步与信息公开时限接轨;不开放档案期限是指对于涉及党和国家的重要机密,关系国家和社会安全以及重大利益,与公民的隐私息息相关的档案。在实际开放鉴定中,即便已满30年,直接作不开放档案处置,以维护党和国家的利益,尊重公民的隐私权。

2.3 档案公开内容的控制不利于全卷的开放鉴定

在档案开放鉴定中往往一卷中的部分内容不能公开,则整卷档案都会被划归为控制内容。这种控制也影响了对开放档案的利用。

面对这一问题,在手工操作的年代是无法克服的,但随着档案数字化进程的加快,我们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部分控制,将扫面件部分公开,并不会影响对开放档案的内容查找和利用。由于档案馆保存的档案数量大,采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手段整合档案信息资源,构造档案信息化体系,从而更快顺应社会信息化发展的趋势。档案馆的每个案卷组合质量不一样,对于质量高、利用率高的档案组卷在档案数字化过程中要优先录入,要从利用者的角度出发,筛选切实有用的文件,既节约了查阅时间又降低了成本。

档案部门要了解用户需求,不要盲目将档案全部数字化,有需求的档案制定数字化计划。确保数字化内容的的适用性、数字化图像的清晰度和目录与全文关联检索的准确率。从实际出发做好筛选工作把好数字化的入口,不能重扫描,轻利用,要抓好档案数字化的质量和利用率。

3 加强档案开放鉴定工作对策

3.1 为档案开放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随着档案数量的增加和档案开放步伐的加快,在政府信息公开坏境下,要转变观念,做好档案开放鉴定工作。加大鉴定工作力度,制定相应的强硬措施。在政府信息公开环境下,树立正确的开放观念对待档案的开放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档案部门要紧密依托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做好定期开展划控鉴定和开放工作,杜绝临时观念,力争档案开放环境与档案开放理念相一致。建立健全的业务监督和检查制度,严格把关,力争档案的划控标准与信息公开的限制使用相一致。档案馆要按期开放档案,作为档案法的执法机关要全力监督和检查各级国家档案馆的划控开放工作,加大监督指导,促进档案馆做好工作。

3.2 提供多种途径加强档案开放鉴定工作

在档案开放鉴定工作中,由于各档案馆对开放档案的标准和内容掌握不一致,工作态度不一样,从而使得开放比率和质量不高,影响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效率。为提高档案利用率和确保开放档案质量,在进行档案开放鉴定工作过程中,要组织小组人员对档案进行讨论,对没有把握的档案要进行多次复审。档案部门要加大现行文件的收集力度,根据上级批复情况,进行开放档案标识,编制电子、纸质开放档案目录,方便查询者的网络利用。开放档案,除按国家有关保密的规定和其他有关规定需要保密或者控制利用外,可以根据不同情况,不同时间向社会开放。档案馆对利用者的手续非常严格,在实际工作中,参照政府信息公开的作法,以现行文件的开放为参考,以实现档案的有效利用为目的积极推进档案开放进程。对于政府信息的公开,只要不属党和国家机密,都要向社会公开。作为公民,有获取政府信息的知情权和保守国家机密的基本义务。把握开放与保密度,不论是政府信息还是档案开放,需要保密的不宜开放的,一定要做好保密工作。

3.3 坚持以人为本,整合档案资源

越来越多的百姓的档案意识比以前加强了。民生档案渐行渐近,已成为近年来档案利用工作的一个新热点。作为档案部门,要通过整合档案资源,增加民生档案的比例。凡是与民生相关的档案要优先收集整理起来,优先数字化,优先化控和利用,为百姓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档案鉴定开放工作要与时俱进,要解放思想,变控制为主向开放为主。在可开放的范围内尽量开放从而满足对档案利用的需求。只有不断树立这种意识,才能真正做到将档案开放鉴定工作与信息公开相结合,实现档案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桂霞.档案鉴定中的现存问题及对策[J].山西档案,2012(4):57-60.

[2] 范丹妮.档案开放鉴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的趋势[C].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2012.

[3] 邓海洲,唐建国.论档案开放鉴定[J].档案学通讯,1991(4):11-13.

[4] 赵喜红.档案鉴定与开放新论[C].回顾与展望:2010年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论文集(上),2010.

大学档案自我鉴定篇8

关键词:档案鉴定 重要标准 全宗 整合

征集流散在各机关、各部门、个人与国外的有价值的各种历史档案和相关资料,是档案馆收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补充手段,分为非强制性的和强制性的两种。一般采取在协商的基础上,通过复制、交换、捐赠、有偿转让等方式,将档案集中到档案馆;在特殊情况下,集体和个人所有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或需保密的档案,当其保管条件恶劣或者由于其他原因被认为可能导致档案严重损毁和不安全时,国家可将其收购或征购入馆,也可代为保管。

一、档案的收集

档案馆(室)取得和积累档案及有关资料的一项工作,是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其手段主要有接收、征集和寄存3种形式。按照法定的原则、程序和规定的制度移交和接收档案,是档案馆和档案室补充档案资源的最基本形式。其基本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1)各级国家机关和各种社会组织的档案室,按照规定接收本机关业务部门和文书处理部门办理完毕移交归档的文件;

(2)各级各类档案馆依据国家法律和有关规定接收现行机关和撤销机关的档案。

接收的范围和要求:①档案室接收本机关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门类和载体的档案,包括科学技术档案、会计档案等各种专门档案,录音带、录像带、照片等各种特殊载体的档案;②各级档案馆接收本级各机关、团体及其所属单位具有长远保存价值的档案,以及与档案有关的资料。我国省以上档案馆接收具有永久保存价值的、在立档单位保管已满20年左右的档案,省辖市和县级档案馆接收永久和长期保管的、在立档单位保管已满10年左右的档案。

寄存一般是通过协议的形式将档案存放到档案馆。寄存档案的单位或个人不失其所有权,并享有优先使用权以及能否准许其他人利用的决定权。已保存在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等单位的,同时也是档案的文物或图书资料等,一般由其自行管理。

二、间接鉴定法与相关理论

间接鉴定法以新职能鉴定论为主要理论依据。该理论的基本思想是:档案应体现文件之间业已形成的相互关系。档案价值取决于社会结构,通过社会职能得以体现。新职能鉴定论有它的深刻和独到之处:

首先,这种理论把档案鉴定提升到了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下,鉴定的着眼点不再是具体文件,也不再是文件的内容,而是文件所从属的职能、任务或活动。其次,这种理论体现在方法上,是一种前端控和批量任务或活动。其次,这种理论体现在方法上,是一种前端控制和批量进行的间接鉴定法,有简便易行、效率较高的特点。由于它适应了电子文件大量出现的情况,为中外许多档案学者所认同。但是,这种理论与方法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主要表现在:就方法而言,因其是一种间接鉴定法,故无法对文件的具体情况进行微观分析,可能导致鉴定中的简单化、片面性和一刀切;就理论而言,某种职能本身如何定位,即如何确定其重要程度或社会意义,甚至可能比内容分析更复杂,更困难。因此,新职能鉴定论与间接鉴定法主要适用于前端鉴定,对于多次的后续鉴定,我们还需同时借助其他鉴定理论与方法。

三、需求预测法与相关理论

需求预测法以“利用决定论”和“主体需求主导论”为理论基础。这类理论的基本思想是:档案的价值不是档案本身所固有的、内在的,而是由人们或人类社会的利用需求决定的。换言之,它将利用者的利用者的利用需求视为鉴定档案的最重要标准。这类理论体现在鉴定方法上便是需求预测法。它强调鉴定工作要考虑利用者的需求,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其局限性也是十分明显的:一方面,它使鉴定过程带有很大的主管随意性;另一方面,它使鉴定标准脱离了文件及其形成者本身,并且在实际上破坏了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从而削弱了鉴定者对文件来源的重视。因此,这种理论与方法在鉴定工作中实际上是不能单独使用的,要与其他理论与方法配合使用。

我们认为,整合、深化后的鉴定理论与方法,应该形成一个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多种理论与方法可以有序组合。又例如,在一个单位鉴定档案时,首先要应用间接鉴定法与相关理论来解决宏观问题,前端控制和批量鉴定的问题。在宏观鉴定的基础上,再应用直接鉴定法及其相关理论,同时考虑主体需求,以解决微观鉴定的问题。只有微观与宏观视角并用,才能使鉴定工作尽可能地做到客观、正确。

四、直接鉴定法与相关理论

直接鉴定法认可关系价值论的客体属性决定论为主要理论依据。该理论的基本思想是:档案价值关系由主客体两个方面构成,其中,客体即档案自身的状况及其属性对档案价值起决定作用,主体需求则只对档案价值有制约作用。

与这种理论相连接的直接鉴定法,要求直接对档案文件的内容、形成过程(含档案所丛书的职能或项目等)、形成者和其他因素进行具体分析,能全面把握档案自身状况及其属性,因此,其鉴定结论相对来说比较准确、全面、中肯。在档案价值的微观鉴定、后续鉴定(包括归档鉴定、进馆鉴定、分级鉴定、期满鉴定和开放鉴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它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它往往偏重于分析单份文件、单个案卷的价值,却可能忽略单份文件或单个案卷的保存与销毁对相关全宗、相关馆(室)库藏,乃至整个国家档案资源建设的影响,难以从宏观层次即全社会或档案馆整体的视角去把握;逐卷逐件逐页地审阅和处置档案,效率较低;它还是一种滞后的坚定,不适合当代电子文件数量巨大、动态易逝的特点。因此,这种鉴定理论与方法需要和其他理论与方法相融合。

从上述我们可以看到,种种鉴定理论与方法各有其优点与缺陷,没有任何一种理论与方法可以解决档案鉴定中的一切问题。它们之间并不相互排斥和否定,而是相互融合与渗透,换言之,可以互补,可以兼容,可以并存。例如,文件双重价值论、比例鉴定法、选样保留法等,都可以成为整合后的档案鉴定理论与方法的有机组成部分。

大学档案自我鉴定篇9

一、保管费用的含义及与管理效益之间的关系

众所周知,保管文件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做基础,即有很多方面的费用支出,如保存空间、装具、人力等,这些因素会影响着档案的鉴定,即档案鉴定人员在判定档案价值时必须考虑保管费用因素。所谓保管费用,是指对以后保管档案过程中所需各种费用的估计,它包括库房费用、处理费用、保护费用和参考费用。其中,库房费用是指建筑库房所需的费用;处理费用是指每立方英尺文件对其进行处理和编目所需的工时,它是档案鉴定中的一个永恒的和决定性的因素;保护费用是指文件在保护或修复过程中所需设备和材料的费用。①由此,档案人员必须权衡经费来源与所保存文件未来的用途。保存费用与研究价值的比较是鉴定人员鉴定档案的一个不变因素,若是两种材料包含基本相同的信息,则保存体积较小的,它可以节省库房面积。同时,若是一份或几份文件从宏观或微观上发挥作用的价值低于保存所付出的代价时,亦只能忍痛割爱。

二、保管费用是确定档案鉴定原则和鉴定标准的重要因素

鉴定标准是人们在鉴定活动中应用于对象的价值尺度和界限。这些标准不是档案工作人员主观随意的产物,它是档案工作人员在长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中总结出来的历史性结论。因此,它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的,它的内容是客观的。长期以来,国内外档案学者对档案属性的标准以及主客体需要的标准都作了深入的研究,并对实际工作起到了指导和依据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档案数量的急剧增长,保存档案的物质条件虽然有很大改善但仍显得力不从心,这使得档案的鉴定者们不得不在鉴定档案时,考虑该档案的利用价值与保存其所付出的费用之间的比例。换言之,只有当档案发挥作用所带来的利益,超过因保存档案所付出的代价时,它才具有保存价值。这就是近些年来国内外档案界提出的效益标准。效益标准的提出丰富了现时期的档案鉴定理论,这是对谢伦伯格鉴定思想的进一步发扬。早在50年代,谢伦伯格就认为,任何一份档案都可能在某个时候、某种场合发挥作用,但是不可能把它们都保存下来。社会用于保管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因此,美国档案学者菲利普·鲍尔提出:“价值一定要同费用放在一起权衡”。他指出:“一种严格而实在的费用核算是所有例行鉴定工作的一个必要条件。”②在国内,有许多档案学者也提出了同样的观点。《档案工作基本知识》、《档案管理学基础》的作者陈兆??、和宝荣教授根据实际工作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必须研究保存效益的观点。冯惠玲教授亦认为:“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个国家所能提供的档案保存能力都是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因素必然直接制约档案保存的质量和数量。因此,在鉴定工作中应摒弃不计成本、多多益善的观点,要考虑一下每份档案是否值得保存,值得保存多久。”③

由此看来,保管费用因素是确定档案鉴定原则和标准的重要因素,它体现了档案保管必须注重效益的指导思想,这是一种客观必然要求所致。但有人认为,保管费用作为鉴定的系数之一,会影响鉴定工作的客观性,使鉴定标准受到经济市场的影响。其实,鉴定本质上是解决档案数量的无限增长性与人类有限的保存能力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的最终解决体现的将是档案管理的效益问题,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部分。其中,社会效益在鉴定标准中主要是在档案内容属性标准及主客体需要标准中体现。但是作为经济效益方面在前两者中无法体现,所以,要想完整地体现档案管理的效益必须使用反映量化经济效益的保管费用因素,来作为衡量的客观标准,这不但不会影响鉴定工作的客观性,相反,它是确定档案保管价值的最客观的标准,它是完整的判定档案价值标准中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特别是对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而言,用量化的标准确切地体现经济效益不仅是一种社会发展的必然,而且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认识到这一点,对档案鉴定理论是一种丰富,同时,对目前经济转型时期的档案工作解决一些实际性的问题将起到不可忽视的依据作用。

三、重视费用因素将效益标准贯彻到档案鉴定中的对策

1转变观念,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辩证统一。人们将档案作为信息存储、保管和提供利用,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为了追求某种效益,所存档案若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或者保存档案的付出与满足的需求相比得不偿失,那么保管档案就变成了无效劳动。当然,这种效益中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方面。所谓以最小的投入达到最大的产出,自然包含着那些可能是潜在的、间接的但又是非常重要的社会效益,同时,现实存在的保管档案信息所付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是否具有合理性,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为其论证结果既能向人们展示档案管理活动对社会的贡献,又可为档案部门的投资提供依据。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在档案部门财力有限,库房内又存诸多无须保存档案的状况下,更需转变原有的只重视社会效益而忽视经济效益的观念和作法,从总体上考察档案管理活动在经济上的合理性,重视保管费用因素对效益的影响,切实将其贯彻到鉴定工作中去,这对目前档案工作中优化馆藏提高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2加强档案鉴定理论的研究,使其更有利于指导实践。由于效益因素在档案管理中的重要性和客观性,它应该在档案的鉴定依据——鉴定标准中体现出来,即鉴定档案的标准除了档案属性标准、主客体需要标准,还应有效益标准,以此来作为鉴定档案价值时衡量费用因素的理论依据。此外,档案部门应注重研究一些操作性强的工作规范和工作标准,并在制订细则时考虑到保管费用因素,如可修改现有保管期限表,将保管期限的划分进一步细分为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5年、7年、25年、75年、100年、永久等,在确定该文件究竟该保存多久时,应将费用因素考虑进去,这样在鉴定的具体工作标准中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扰,使其更具有科学性,更能体现效益因素。

3完善鉴定组织和方法,提高管理效益。解决大量过期档案滞留在昂贵的库房中造成管理困难的一个最有效的方法是建立起经常性的档案专业鉴定秩序。即应在各级档案机构中成立档案鉴定机构,由档案行政管理机关、档案馆的鉴定专家以及富有较多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员组成,专职负责档案鉴定、存留与销毁问题的研究及经常性的档案销毁鉴定工作,以保证档案始终处于被选择的状态中,从而提高管理效益。另外,鉴定的方法也应采用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相结合。定性分析法是运用自身特定的概念系统、特定的理性和规律从抽象思维中概括出来,它有利于对档案价值社会效益的评价。而定量分析法则是用数理方法或计量方法来体现成本/效益、功能/费用的关系,从而有利于档案价值经济效益的评价。当然,在采用定量方法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它毕竟不同于质能系统,档案作为信息本身的统计也不同于物质和能量,有时信息的投入与产出难以用确定的量来表达,这是由信息和信息活动带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因而很难确

定计量单位和评价标准造成的。④因此,建议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例如对科技档案或专门档案的价值的评定用定量分析法比较准确,当评定文书档案或党政档案时用定性分析法。在评价效益的过程中运用定性分析得出的结论可以指导定量分析,运用定量分析得出的数量指标可以为定性分析提供基础和进一步的证明,以引起有关部门和档案管理部门的重视,从而提高其效益意识,减少投入增加产出。

①转引自韩玉梅主编《外国现代档案管理教程》1版,83-84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

②转引自美国档案工作者协会《档案工作的理论与方法》,1版,23页,档案出版社,1998年。

大学档案自我鉴定篇10

摘 要 本文阐述档案价值鉴定标准及发展现状,论述了如何准确有效的在档案管理全过程中开展鉴定工作。

关键词 档案价值 鉴定 思考

自从德国柏林机密档案馆馆长迈斯奈尔于1901年第一个提出档案鉴定体系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有用”是档案价值的核心表现,要以全面的、历史的、发展的、效益的观点来判定档案的价值,做好档案归档与保管利用的质量控制。一直以来,档案工作者都把档案鉴定工作作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到实践都展开了广泛研讨,如何准确有效的在档案的全过程中开展鉴定工作,做到不漏掉有价值的档案、不多存一件垃圾档案,科学地保管档案,有效的提供利用,成为了档案工作者研究的又一课题。

一、拓展档案工作重点,提升档案鉴定意识

(一)认识档案价值鉴定的特征

首先,档案具有“为我”性,在档案鉴定中既关系着档案的现实价值,又对潜在价值和长远价值进行评价和判别。在对档案价值的鉴定时要着重考虑“为我用”的价值,把“为我”性放在第一。

其次,鉴定是对档案价值有意识的评价和认识,对所产生的可能性及后果有一定的预见和推断。确信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社会活动之间存在着认识档案的自身价值,更深刻和全面地把握档案的本质特点和规律和相互的作用。

再次,鉴定具有不确定性,鉴定标准具有预测性。对档案价值的鉴定,必须符合社会发展及利用者的需求,符合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标准。同时在一定的范围、时间和条件下鉴定工作具有相对稳定性。

(二)建立看的见、摸得着、实在的档案属性标准

1.档案来源标准,根据形成者的地位、作用和职能可影响甚至决定档案的价值,如:最高级别的单位与一般单位形成的文件,其价值应有所不同。本单位档案部门应保存反映公司有关主要职能及基本历史面貌的文件材料,证明单位的存在与发展,对其职能有凭证、评价的作用。文件的价值应充分体现档案形成者的重要地位,本单位形成的文件材料应当是保存的重点。在鉴定文件的价值时,重点要看它是本单位产生的,还是外单位产生的,而不能简单地认为上级的就比本级的重要。

2.档案的内容标准。在鉴定过程中,文件内容的重要性、信息的新颖性、综合性、可理解性和时效性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内容标准是指强调内容的重要性和独一性。在分析文件的内容时,主要是看它的重要程度如何,是方针政策性的、重大事件的,还是一般行政事务的;是主要职能的,还是非主要职能;是反映全面和全局工作的,还是反映局部工作的;是有针对性的,还是普发性的;是有效时间内的,还是失去时效的;是典型的,还是一般的。同时还应注意基础数据、典型材料、原始数据、专题材料的价值。其中,信息的可理解性在电子文件鉴定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档案的形式特征标准。档案的形式特征通常是指档案的名称、形成的时间、载体形态和记录方式等。这些形式特征在某种情况下会对档案的价值产生一定影响。

4.相对价值标准。相对价值是指被鉴定的档案与其他档案相比较而存在的价值,在一定情况下,某些档案的保存价值可以相对提升或降低。相对价值的高低主要依据档案群体的完整程度。因此,档案鉴定不能只着眼于档案个体本身,还应综合考虑全宗的完整程度。

5.效益标准。这是一个新的具有实用性的鉴定标准。效益标准认为鉴定档案的价值应考虑保管档案的投入与利用档案产品之间的比率。效益标准的提出和接受,是档案鉴定标准日趋实用化的重要表现。

(三)运用新职能鉴定论,适应电子文件管理时代的发展

波兰档案学家卡林斯基提出了“职能鉴定论”,把档案文件分成两类:A类与B类,前者需要永久保存,后者属于一定时间内保存。到80年代,把职能鉴定因素跟来源原则密切关联起来,分析和鉴定职能、计划、活动和业务的重要性。鉴定的着眼点不是集中在单份文件上,而是集中在生成文件的政府职、任务和活动上,以解决大批量文件的鉴定问题。这一设想与电子文件的“批处理”思想不谋而合。新职能鉴定思想不仅仅适应档案馆在新利用趋势下的馆藏档案接收战略,更适应电子文件管理时代的鉴定需要。

二、建立以鉴定为重心的档案工作格局,优化档案管理

(一)树立档案馆藏精炼意识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在不断增多的管理机构的活动中,记录着各类社会活动的文件数量日益膨胀,档案人员要意识到,丰富馆藏并不等于盲目扩大收集档案的种类,不能只讲数量,不求质量。在大量产生的文件中真正作为档案永久保存的数量与比例是很小的,要使档案鉴定与档案优化直接联系在一起,通过比例鉴定法、选样保管法、文件中心加快对半现行文件的处置等措施达到档案优化的目的。

(二)树立档案收藏的成本意识

在档案价值鉴定工作中需考虑保管费用,这是档案价值鉴定的效益观点体现。不论是对于单位还是整个社会,在档案工作中的花费都会计入到管理成本中。如果在接收档案时,不做好前端控制,保管期限一律就长;到期档案不及时鉴定,该销毁的档案不予处理,使已无保存价值的档案继续占据库房等,就会加大管理成本,降低整体效益。

(三)加强依法治档,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以数字化为载体的文档管理已经成为主流,电子文件的海量存贮,减轻实体档案鉴定工作压力,而鉴定电子档案的真实性又成为了一个比较新的课题。电子档案的真实性从技术上,利用数字签名、身份识别等手段来完成校验、鉴别电子档案的真实和完整性。通过对电子档案的形成、处理与利用全过程的控制,建立电子档案管理员、身份识别、权限控制的程序档案,利用系统自动捕获等功能,收集档案文件的元数据。按照电子档案的认证技术及相关标准,根据电子档案复杂的技术性,制定符合实际工作的技术标准,使电子档案的鉴定、保管和利用更趋于科学化。

三、做好档案价值鉴定,提高馆藏质量

(一)继续完善档案鉴定法规及工作标准

档案鉴定在档案工作中占有重要位置的,应在《档案法》等法规标准中增加档案鉴定工作的内容,将档案鉴定写进“档案机构及其职责”,在强调“禁止擅自销毁档案”的同时,对进馆档案做到“精炼”,加强有序、适时地开展档案价值鉴定和失去保存价值档案的销毁工作等。

(二)培养专家型的鉴定人员

由于档案价值主体是利用者,而档案价值判断的主体是档案工作者,是代表利用者来认识档案价值的,在进行档案价值鉴定r,应考虑不同层次在各个领域中的需求,有深度和广度的挖掘档案的价值所在,做到鉴定标准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增强鉴定工作的科学性,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对分级管理有统一的认识,这就要求,档案人员必须具有档案鉴定工作知识,熟悉鉴定标准,对所鉴定的档案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同时还需具备多方面的知识。

(三)完善各种档案保管期限表

在档案鉴定中,档案保管期限是档案鉴定的重要标准,对鉴定工作具有指导意见,影响鉴定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保管期限表的制定应全面分析本单位形成档案的现实作用和历史价值,统筹考虑各类档案的管理要求及档案种类内容的变化,在细则上要更具操作性,做到用语准确,条款排列更有逻辑性。

综上所述,档案价值鉴定是档案工作的核心,它关系到企业档案的发展,应高度重视,找准差距,采取有效措施,使现代档案管理思想和档案鉴定理论在档案馆业务工作和组织变革中相互应用、融合与体现,提升管理思想、调整工作思路,开辟出全新的工作模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