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阅读课堂十篇

时间:2023-08-29 17:16:52

小学阅读课堂

小学阅读课堂篇1

[关键词]以读为本 细心慢读 读书

针对语文课堂上出现教师满堂灌的现象,许多有识之士呼吁阅读教学要返朴归真,实行“以读为本”,要让朗朗的书声回到教室。“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些古人教育名言,广为人们所引用,为当前“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作注脚。新课标也进一步强调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一、通读感知

我们拿到课文,毫无疑问,总是先通读一遍,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这是最自然不过的。然而以往的课堂教学,我们很少听到教师课始就说“自由高声朗读,把课文读准确、读流畅。”当然,做得好,这样会使课堂更灵活,更能发挥师生的创造性,提高阅读效益。但也有许多课前的导入,不是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而标新立异,让人有一种“作秀”之嫌。譬如课堂伊始,教师就问学生:“你最喜欢读那个段落?为什么喜欢?”试想,学生没有对课文的充分阅读,何来的感悟?为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一)这种读具全面性全体性。让全班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由地朗读课文,他想怎么读就怎么读,但注意要出声读、大声读。这时速度快的可以多读几遍。

(二)选择读。这种读是在点上着力。在自由读的基础上,让同学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来读,或选择认为自己读得最好的一段来读。这一环节可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充分地展示自己。学生会无形中学会选择,学会评价。同时,也可促进同学间的互相学习与共同提高。

(三)接段读。这是点面结合式的朗读。因为课堂时间有限,选择性地读范围较小,不能让大多数学生都得以展示,因此无法满足全班同学的愿望。这就可采用接段读的方式,即让学生喜欢读第一段的同学站起来读,读完后坐下,再让喜欢读第二段的站起业接着读。

(四)分角色试读。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见读书感悟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读课文,在自读课文中有所发现,有所感悟,并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让学生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受到启发,得到提高。

二、细心慢读

通过细读,梳理文章脉络,理解课文内容及表现形式,做到有所感悟,这是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必须强调的是“细心慢读”,既要悟语言所传达的思想内容,也要悟语言的表现形式,即学生在阅读活动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并能透过内容,有所感触而领悟,包括对一些道理或思想感情及表达方法等的领悟,体现了语言文字的工具性和思想内容的人文性的内在统一。

(一)读思结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问题有时可以是教师点拨的,但更需要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有意识地将课文与先前的生活经验、阅读经验联系起来,就能找到所学课文的异点,从而发现问题。有了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读书,目标明确,就读有所得,读有所悟,达到大纲所要求的“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

(二)读议结合。课堂就是同学们交流的平台,读书要与讨论交流相结合,要强调师生、生生互动。当前,《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少不了课堂的交流。没有交流,与文本的对话就无法开展,交流会促使阅读活动更加深入,交流也会使学生在一些阅读误区中返回过来。教师适时点拨、导读,正确处理“自主感悟”与“价值观导向”之间的关系,肯定正确,纠正错误,平等对话,又发挥好“平等中的首席”的作用。读议结合,以议促读,以读促悟,以悟导读,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自由地开展阅读活动。

(三)读练结合。阅读教学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训练,各种训练都要以读为基础。练习并非都是要学生拿起笔来写,通过比较读、对比读、换词读、删词读等的精心设计,都是体悟语言,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有效的训练。

三、品读悟情

有了对课文内容和作者语言特色的理解,我们就会自然地从心中产生一种与课文内容相和谐的激情,有一种与作者心灵的沟通的需要,这就要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实现。对课文进行品赏玩味地读,更深入地去感悟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更进一步地升华思想,陶冶情感。

四、诵读积累

“多美的文章,你想把它读背吗?”教师一煽动,学生跃跃欲试,这也是课堂教学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为之喝彩。“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哪一位文学家不依赖于对语言的积累来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具有具象性的特点,熟读甚至是背诵课文比系统的分析讲解更有效,更需要对“语言材料”的积累。学生在理解感悟基础上熟读成诵,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吸收,发展语感。

小学阅读课堂篇2

一、当下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在当下,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有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来自于学生,也来自于教材本身,当然也有些问题来自于老师,这些问题都要一一解决。为了让学生提高各方面的素质,我们应该紧紧抓住这些问题的关键点,解决这些问题,努力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小学生都喜欢在课堂上搞小动作,所以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听讲时容易分散注意力,当老师在上面讲课时,学生的思想不知道跑到哪儿去了,学生的思想不能紧紧地跟着老师的讲课模式,这就导致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在老师讲《火烧云》这一课时,本来这一课是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是由于学生没有兴趣,所以说学生就不会听老师讲什么。除了学生的问题,还有老师自身的一些问题,比如老师在讲课时含糊不清等,这也就间接地导致了学生对于课堂没有兴趣,课堂效率当然就下降了。我们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要紧紧抓住各方面的问题,努力做好各方面的工作,让学生的阅读能力赶上去。

二、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1.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用新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很多老师使用的是以前老旧的教学方法,所以这就导致了很多问题的出现,在当下我们要紧紧抓住课改的步伐,使用新的教学模式,努力把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就以小学四年级人教版语文为例,在学习《鸟的天堂》这节课文时,很多老师会让学生去朗读课文,然后自己去讲授,所以导致很多学生对于课文内容是一知半解,所以这就要求老师改变教学方式,不能一味地让学生去读课文,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课堂的学习中,让学生用自己的思想去理解课文内容,当然有一些学生会提出一些很有意思的问题,比如会有学生问:“这么多的鸟到底有多少种类?”在面对这些问题时,老师要引导学生用自己去解决问题,通过恰当的方式让学生很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这样不但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提高了课堂效率。

2.不断提高学生课堂学生兴趣,从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小学阅读课堂篇3

关键词:阅读理解;教学方法;阅读兴趣

语文阅读理解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内容,是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形成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开展语文阅读理解学习,可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品质以及意志品质等。但是目前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教学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强化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的开展。

一、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课堂教学的现状

当前虽然素质教育不断推进,学生的个性化教育仍没有得到太多教师的关注和重视。教师在语文阅读理解教学中往往会忽视学生的个性化特点,依旧使用应试教育的方法,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死板,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参与程度也不高,语文阅读理解教学的重点依旧局限在考试的对错上,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并没有得到改变和提升,教学过程枯燥乏味,学生的抵触心理比较强烈。

由于小学生的年纪比较小,认知能力还不到位,对于语文阅读理解的学习依赖性还比较强,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忽视了学生实际情况,语文阅读理解教学要么过于简单,要么过于繁杂,不能与学生的实际相适应,语文阅读理解课堂教学的效果自然就不理想。

二、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课堂教学方法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在阅读文章内容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只是让学生靠着自己的想象去感受文章,学生很难理解,尤其是一些学生根本没见过、听过的内容,学生头脑中很难浮现出相应的形象,容易打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为学生展示生动、形象的画面,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感受课文的意境,更加轻松地理解文章内容。

例如,在学习《彩色的翅膀》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创设情境,在图片的旁边可以配备一些词语,让学生仔细认读,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蝴蝶与西瓜之间的授粉联系。通过情境创设,自然巧妙地引出学习的内容,通过语言与音乐作为阅读教学的辅助手段,实现了意境的交融,给学生身临其境之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理解文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课文内容,领悟了其中所要讲解的核心理念。

2.强化阅读教学中的朗读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认识到朗读对于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语文教学心理学研究指出,小学生在阅读时注意力的稳定性不强,大声朗读能够使他们的注意力保持稳定,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等也有着很好的作用。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也是这个道理。大量的阅读能够使学生的视野进一步开阔,不管是口头和书面表达都需要学生的用词准确、连贯、句式灵活多变,内容具体、清楚。朗读能够使学生对文字的印象更加深刻,通过朗读,学生能够对语言材料进行积累,把握好各种句式,实现写作能力的提升。

在阅读理解教学中,教师也应为学生提供一定的阅读背景,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使学生对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行体会,让学生在一定的环境中反复朗读课文,从而感悟出作者的情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教师也可以进行范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促进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3.科学设计问题,实现学生自主学习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是十分重要的手段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这一手段,把握好整堂课的节奏与方向,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感悟文本。有疑问才会有思考,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有目的地为学生设置各种问题,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为学生认识制造一定的矛盾,强化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和研究。

例如,在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时,教师就可以这样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阅读课文,然后边读边想,学生能够有目的地进行阅读学习,更加深刻地认识和体会到其中的内涵,了解文字背后的含义,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理解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阅读理解学习的效果将会对学生的理解以及表达能力等产生影响,甚至会影响到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采用科学的方法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与文章作者实现心灵上的沟通,更好地感悟和体会文章内容,促进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课堂教学效果的顺利实现。

小学阅读课堂篇4

俗话说,多读书,便能悟出其中的道理。由此我们便知阅读的重要性,再难理解的东西,多读几遍,它的含义也会跃然纸上。并且,阅读可以提升人的思想境界,开拓视野,提高审美,同时,对于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所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迫在眉睫。要切实的提高阅读,老师的作用尤为重要。在阅读初期,教师应该抓住学生天真烂漫的天性,从引导学生的好奇心开始,以学生喜欢的童话故事为切入点,声情并茂的领读学生,让学生融入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循循教导,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且老师应该调整固有的教学方式,以适应新课标为目的,使课堂活跃起来,让学生切身感觉处在课堂像是在游乐场里,那样,教学的效果将事半功倍。

一、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改变以往整个课堂以老师为中心的旧观念,放开整个课堂,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让学生感觉到在整个课堂的存在感。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交流、思考,掌握所学的内容。让整个课堂都活跃起来,让所有学生都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让学生真实的爱上课堂。放弃填鸭式的旧的教学方式,一味的对学生进行灌输,那样只会适得其反。比如,在学习完简单的生词之后,教师应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如果时间充裕,可以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进行对话。这样,整个课堂就活跃起来了。学生积极的参与进来,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加深对新学的生词的印象,还能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与此同时,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此时,教师应该适当的给予点评,找出其中的闪光点和不足,让学生在娱乐的同时提高了阅读兴趣,提高了语文水平。

二、以提升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为目标

小学生的思想体系及思维模式还处在构建的初级阶段,他们的阅读量极少,知识有限,并且心理特征很单纯,这些限制了他们提问的水平,同时阻碍了他们阅读思考的能力。如果没有正确地加以引导,他们思考,提问的方式只能是停留在表面的现象,不能进一步的扩大他们的知识面,更不能启发他们的阅读思考能力。所以此时教师应该以提升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为目标,适时的指导他们,让学生的提问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意义。并且,还应该让学生具有对事情的质疑态度,对不懂的事物,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这样,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无形中就提升了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从而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最终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母亲》一课时,作者写到母亲把一盘昂贵的新鲜的荔枝和一盘被削的不成形的烂沙果同时放在桌子上给来访的老师和同学吃时,脸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那么,老师可以提问为什么母亲对于同时出现在桌子上价格不同的水果毫无难堪之色?为什么母亲在客人来时,没有把昂贵的新鲜的荔枝藏起来?如果是学生自己碰到这样的事,他们会怎么样处理?学生可以就这三个问题展开思考,给予他们充分的思考时间去想,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让他们自由的去想象,没有正确答案,只有最好的答案。回答问题时,教师应该就学生回答的问题本身给予指导,适当的鼓励学生的思维闪光点,让学生体会到阅读思考的乐趣。更进一步的挖掘,激发出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提升他们的阅读思考水平。

三、巧妙利用现代科技

小学阅读课堂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方法

群文阅读,顾名思义,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将多篇相似、相关的文章组织、结合在一起,并引导学生进行系统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积极思索、积累知识、提升能力的一种阅读方式与阅读教学模式。群文阅读作为一种高效的阅读方式,是在阅读教学领域的一种创新与探索,在指导小学生阅读时展现出很大的优势,近年来愈加受到语文教育者的重视与青睐。

一、群文阅读教学的相关内容介绍

围绕某个主题,并做出时间限制,要求小学生在时间内完成几篇文章的阅读量,基于教师的科学引导,使小学生完成构建知识、达成共识的过程,该阅读模式被称为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模式。经过大量的群文阅读教学实践研究,通常45分钟内,学生经过训练能够完成5篇文章的阅读量。由此可见,群文阅读教学模式能够起到对小学生阅读效率进行有效提升的作用,从根本上丰富了其知识面。在群文阅读中,小学生往往能够获得一个满足的阅读感受,这对于其阅读兴趣的激发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意义。群文阅读教学模式严格限制了阅读的时间,并要求阅读效率,因此,小学生在刚开始可能阅读效率达不到预期标准,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以及小学生自身的努力,学生在阅读能力方面均能够表现出显著的提升。与此同时,小学生在群文阅读教学模式下,也能够改变以往的被动阅读状态,即化被动为主动。在自主的阅读中,实现了阅读与思考的同步,使其能够更好的理解文章的主旨,与作者产生思想共鸣。基于此,群文阅读能够解决传统文章阅读分析中的诟病,更能够使阅读教学由量变完成质变的飞跃。

二、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1.根据文章主题进行分类

群文阅读教学第一步需要做的就是根据不同的主题来选择文章。把文章按照不同的主题划分。文章的主题是根据文章内容、作者表达的主题或者是文章的内涵来确定的。第一,根据文章的内容来确定主题。比如都是写狐狸的文章《狐狸马》《狐狸分奶酪》等。都以民族特色为主题的《北京的春节》《藏戏》《和田的维吾尔》。第二,根据文章的内涵确定主题。比如以珍爱生命为主题。有《生命的价值》《尊重生命》。热爱自然为主题的《只有一个地球》《鹿和狼的故事》《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第三,根据作者的写作手法确定主题。比如,人物描写白描一组,《刷子李》《人物描写一组》《金钱的魔力》,小说古文为主题,比如,《将相和》《草船借剑》《猴王出世》《景阳冈》等。

2.精妙设置比较与冲突性强的课堂问题

在选择好群文阅读的文章之后,教师即将步入群文阅读的重难点,即教会学生群文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从文章中提取阅读信息、整合阅读信息的能力,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实施群文阅读过程中精巧设置问题,将几篇文章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阅读与探索欲,设置比较性与冲突性强的课堂阅读问题是最常用、最有效的方式。教师可从以下两点做起:一是善巧设比较性问题。常见比较问题的的比较方式有纵向比较、横向比较、文章内容与艺术手法比较等。如,《富饶的西沙群岛》《观潮》《鸟的天堂》同样的是写景文章,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这几篇文章写景的顺利有什么相同与不同,各个文章的侧重点在何处?”这一比较性问题一出,学生便很快投入阅读,了解各文章写景特点,继而循序渐进地得出答案。二是设置冲突性问题。群文阅读是借助各文章的相似之处展开的,但其存在着不同与冲突之处,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冲突,设置问题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合理安排,提高群文阅读的价值

古人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群文阅读方式初次应用到教学中,教师不必过分总结强调文章思想!情感!结构等,只需要求学生阅读多篇已整合好的文章。语文阅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好的。在教师为主导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群文阅读方式组织学生进行思路清晰,主题明确的阅读。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最大程度的发挥群文阅读的作用,学生就能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阅读。教师亦可指导学生总结群文的相似点和不同点,并对文章的表达方式,思想感情进行分析,这种方法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举一反三的阅读能力。在阅读数量方面,经过学生逐日累增的阅读,思维敏感度和活跃度也会大大提升。

4.引导学生做好阅读后的积累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能够促进小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并使其自我表达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均得到有效的提升。为此,任课教师可以尽可能的设计多个环节,来增加学生抒发自己阅读感受的机会。首先,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待学生群文阅读结束后,给予充足的时间,鼓励生生之间对阅读后的感悟进行讨论,要求小学生在表达自身感悟时要尽可能的保证自己的语文通顺,从而提升其语言表达能力;其次,任课教可以选择适当的时间,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朗读自己认为优美的片段或文章,继而邀大家一起对该文章进行赏析,以此来优化群文阅读效果;最后,任课教师可以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导入问题情境,来优化学生间的合作探究与独立思考,需要注意的是,任课教师要把握好学生的阅读情况和进度,从而为小学生群文阅读进行正确的指导,最终实现对阅读积累的目的,并快速提升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写作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群文阅读是传统阅读基础上的升级发展,是对课堂教学的短板补充。群文阅读高效教学活动的开展,使教学内容得到了创新、教学空间得到了拓展,更是成为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有力保障,这也是当前新课题的主旨所在。科学设计、合理开展群文阅读,为学生营造生态、健康、开放的阅读环境,使群文阅读的优越性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淋漓发挥是值得教育部门深入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小学阅读课堂篇6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为学生开辟一个交流的平台,鼓励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心得与体会,展开充分的交流与讨论,来共同分享阅读的乐趣。在课堂上,我们可以每隔一段时间抽出一定的时间,供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畅所欲言,将各自的阅读体会和同学分享。例如,一个学生要推荐某本书给大家,他将他的阅读感受讲给大家,大家通过对他的阅读感受产生兴趣,这样才能让其他的学生愿意去读被推荐的书目。同时还可以开展各种各样的阅读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让学生继续保持长期阅读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养成长期阅读的习惯,这样就能够保证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二、读书重在悟读

教师的领读与范读是把学生带进课文所设置的情境之中,让学生走进课文所呈现的精神世界。教师引导学生动情地读课文,用自己真实的感情品味语言,才能感受到语文课文所创设的魅力情境,所表达的丰富意蕴。在领读时,要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领悟,不要多考虑技巧,重点是情感的把握和情感的投入。我在指导《鸟的天堂》中“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的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树叶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一段的朗读时,针对一些学生把“颤动”一词作重音重读强调的现象,作了引导:“同学们,刚才读得不错,不过请大家再读读这句话,想象一下,这是一幅怎样的情境?是什么在颤动?这样重读‘颤动’是否符合这样的情境?”在学生想象到这一句话所表现出来的情境,感受到“生命的轻微的颤动”后,我又不失时机地说:“同学们,请你们带着这种感受边想边读。”结果,很多学生不由自主地读“颤动”前作了一个稍长的气息停顿,再轻读“颤动”,其效果不言而喻。

三、确立学生阅读的主体性

个性化阅读并不是教师对学生的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学生主体参与基础之上。实现学生的主体参与,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实现个性化阅读的核心环节。因此,在教学中要实现个性化阅读,首先必须要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对文章的讲读式分析、填鸭式教学,而是将课堂的主体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阅读的主体,为学生营造一种平等、和谐而融洽的教学氛围,这样才能激起学生的主体参与,才能真正实现个性化阅读。我们要深入落实新课标所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要从高高在上的教者、不容质疑的师者转换成与学生平等的学习主体,与学生真正站在平等的位置上,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要让学生明白,自己并不是教师的附属,而是与教师有着平等权利的共同参与者,是阅读的主人,是主动的行为者,而不是被动的追随者。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参与到阅读中来,不是教师要我们读什么,怎么读,而是我们需要读什么,应该怎么读。这样学生才能以主体身份展开阅读,才能真正地走进文本,与教师、文本进行积极的互动。为了保障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提高和教学方式进步,一定要建立相关的评价机制。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建立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考评机制,通过该考评的标准对教学活动进行评估,找出成功和不足,对于不足之处就要积极思考,做出转变教学思路,调整或改变教学方式,来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进步,提升小学生语文知识阅读和运用能力。

四、增加课外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首次对于小学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提出了要求,不少于145万字。对课外阅读量的要求,为的是让学生多读,多感受生活。但多读还不行,还应多写,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小学生年龄小,正处于智力以及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对事物尚未形成整体与完整的感知能力,因此在进行课外阅读时,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应该下工夫。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应该选择一些相对容易理解,故事性、趣味性比较强的阅读材料,比如,《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等。同时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阅读的材料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要逐渐适应学生的理解能力与阅读水平。简单说来,阅读材料选择所应该依据的要求就是思想健康、内容与学科结合、适合自己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同时我们要与家长联合起来,一起为学生制定具有个性化的阅读计划,这样的课外阅读才能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体现学生阅读的个性化,这样才能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整体提高。

五、总结

小学阅读课堂篇7

一、激发阅读兴趣是课堂高效阅读的基础

细节决定成败。学生阅读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学生的注意力,取决于学生即时阅读的兴趣。课堂阅读教学中,我们都要根据文本主题,精心设计导入语、过渡语、评价语、小结语,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巧妙的导入语、过渡语能自然地将学生带入文本意境当中,让学生未接触文本就有一种要探询究竟的欲望;激励性的评价语和蕴含哲理而又意味深长的小结语,自然更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欲望。

二、引导自主探究是课堂高效阅读的核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理解的东西,才能成为他自己的东西,才是他真正掌握的东西。”学生在课堂上自主阅读探究,是高效语文阅读课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核心。传统阅读教学的弊端之一,就是颠倒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跟着教师转,不仅教学效益低下,而且严重影响了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高效的阅读课堂不是关注教师讲得多么精彩,而是关注学生学得多么主动,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这样,他们才会自主学习、思考、探究,才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形成能力,从学习中获取知识,从而提高语文课堂阅读效率。

三、诱发大胆思考是课堂高效阅读的催化剂

教育家杜威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阅读教学绝不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高效的阅读课堂必然是思考的课堂,思考是高效阅读课堂的催化剂,是高效学习的助跑器。在课堂上,我们要鼓励学生从各个角度质疑,如此一来,学生的心、脑、口就动起来了,问题就多起来了,创新的思维就活起来了。

四、合作交流展示是课堂高效阅读的灵魂

实践证明,在阅读教学中,重视小组间的合作学习能够显著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合作学习不仅要求教师成为合作小组中的一员,与学生保持双向的交流,同时也要鼓励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这样,合作学习就增强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社会性和效率,也就提高了学习的活跃性和有效性。合作学习是阅读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小组汇报展示又是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关键所在。我们要根据不同的阅读内容和阅读要求,积极为学生搭建各种展示才华的舞台,包括听、看、说、读、思、写、演等,激扬学生生命个体的潜能和活力,让他们合作交流,使课堂真正地“活”起来。合作交流展示是一个动态的、多元的过程,需要教师加以指导、引导和培训,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灵活多变地确定汇报展示的形式。例如在教学《尊严》时,各小组展示异彩纷呈:展示课文朗读的小组,能根据人物的特点分角色朗读,活灵活现地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示精彩句段的小组,能结合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等。

五、注重阅读积累是课堂高效阅读的不竭动力

小学阅读课堂篇8

小班化背景下阅读教学的优势

有利于阅读活动的开展 小班化的课堂教学与大班化课堂教学之间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学生的数量。在小班化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数量少,教师有足够的时间来与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教学互动。例如,教师可以组织班级学生参与阅读配图、角色扮演、改写剧本以及“英语角”交流等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开展阅读的兴趣,为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创设适宜的条件。

有利于分层教学的开展 通常而言,教师开展分层教学之前,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水平、学习方式、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进行充分了解。由于大班化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人数过多,教师很难对每个同学的情况进行了解,进而不利于分层教学的开展,但是小班化教学则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可以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教师也可以在充分了解学生个性和学习情况的基础上,为学生制定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以顺应学生的个性发展。

有利于个性化评价的开展 个性化评价是学生开展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小班化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为每个同学制定一个专门的阅读档案袋,对学生每次的阅读方式、阅读篇目、阅读速度以及解决阅读过程中所遇到问题的方法等进行详细记录。教师通过对学生专门的阅读档案进行分析,可以及时了解各个学生的阅读学习情况,对于存在问题的学生可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小班化课堂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求知欲 传统的英语教学形式单一、内容枯燥乏味,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小班化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依据教材内容,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来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自主投入到英语阅读教学中,逐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英语阅读的特点。此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多创设一些富有悬念或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充分思考,进而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因此,在开展小班化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借助事物、多媒体以及情景表演等方式来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对英语阅读进行分析和思考,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例如,教师在讲授有关“white pollution”类型的阅读理解的时候,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些白色污染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的影片,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白色污染的危害,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能增加学生的环保意识。

扩增活动形式,提高积极性 小班化英语阅读课堂教学具有人数少、易于开展的优势。教师可以充分抓住小班化课堂教学的特点,为学生设计一些知识性、趣味性、生活性与创新性并存的阅读任务,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制作英文网站、英文海报、英文PPT以及英文问卷调查等活动,让学生在各种与英文有关的活动中提高自身的英语阅读能力。此外,为了提高小班化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的质量,英语教师组织学生举办一个“English corner”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或者为学生举办一个“English comprehension text”锻炼学生英语阅读的实际运用能力等。例如,教师在讲解有关“Natural disaster”类型的阅读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搜集一些有关的英文素材,并用英语小作文的形式来加以整理,这时候学生可能以“Earthquake”“typhoon”等灾害为主体进行相关文章的写作,而学生搜集资料的过程实际上也是阅读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开展合作阅读,活跃课堂氛围 合作阅读的教学方式不同于传统机械化的教学形式,它彻底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沉闷性,营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阅读氛围,同时也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机会,有利于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鉴于小班化课堂教学的特点,学生彼此之间的接触更加频繁,这为合作阅读奠定了理论基础。因此,在开展小班化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同构采取多种形式的合作阅读形式来提高小班化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的质量。例如,在开展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阅读教材的排版组织学生进行接力阅读的合作形式,可以让学生一人一句,也可以按照每人一段的方式进行英文的阅读,这样可以有助于活跃课堂的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

小班化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有利于学生制定层次性的教学方案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有利于教师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殷明.小班化背景下的英语阅读教学策略[J].中学生英语,2012,24(6):29-30.

小学阅读课堂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品质课堂

高品质课堂的打造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要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要将学生内心的阅读欲望充分激发出来,使其在课堂的阅读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得阅读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得到保证。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学习兴趣出发,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进而打造高效的阅读课堂,为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提供条件,为其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结合学生实际,制订教学计划

因材施教是当前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也是实现高效教学的前提。教师在教学时要从实际出发,设计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环节,从而使得他们可以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才能称得上高效的课堂。在设计教学内容与环节时,教师要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并在计划的指导下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教学,从而使得课堂教学的效果得到保证,使得学生的学习卓有成效。

例如,在教学课文《惊弓之鸟》时,由于有些学生在之前的课外学习中就曾经了解过这个故事,那么教师就可以改变以往的教学形式,让学生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将自己了解的内容分享给其他同学,对于不恰当的部分,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纠正与补充,从而让其他学生也能够积极地学习这篇课文,使得课堂的学习氛围十分浓厚。考虑到学生的感性与直观思维比较强,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视频,将这个动画片播放出来,从而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其可以更好地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与思考中。这样的教学环节既新颖有趣,又可以大大地提高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也有助于高品质课堂的打造。

二、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教要将课堂的导入环节重视起来,精心地设计课堂导入,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使其在学习之初就对所学的内容充满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他们就会自主地投入课堂学习中,从而为接下来的高效教学奠定基础。语文教材中的阅读教学内容十分丰富,教师可以结合不同的教材内容与题材设计相应的导入方式,从而使得导入教学新颖而生动,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提供保障。

例如,在教学课文《珍珠鸟》时,教师就可以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出示几张珍珠鸟的图片,他们在看到这么可爱的鸟儿时心情就会变得十分兴奋喜悦,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描述一下看到的珍珠鸟的特点,在描述中学生抒发自己的情感,从而使得课堂氛围和谐而浓厚。在学生充满了积极的情绪时,教师就可以引导他们阅读课文的内容,通过自己的介绍与课文的对比,学生不仅可以发现课文中语言文字的美妙,还可以体会到珍珠鸟的可爱、感受到作者对珍珠鸟的呵护与喜爱,从而使得学生的阅读卓有成效,也使得他们的阅读质量得到显著的提升。

三、巧用提问启思,培养探究意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是一个不断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并启发学生进行思考,而课堂提问就是有效的手段之一。经过教师的引导与提问,学生的大脑会飞速地旋转,他们的思维也会得到培养与锻炼,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与探究意识,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课文《晏子使楚》时,教师就可以以互动提问的方式引起学生的思考与讨论,从而使其在思考探究中对课文的内容有深入的理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依次提出以下几个问题:(1)如果别人侮辱你,你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待?是反击还是忍受呢?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回击呢?(2)课文中主要讲述了什么事?(3)你觉得晏子是个怎样的人?从哪里看出来的?通过适时地提出这几个问题,既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又能使其有针对性地阅读课文,从而有助于提升学生阅读效率,使其在思考与探究中锻炼自己的学习能力与探究意识,同时为高效阅读教学的实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运用激励评价,增强学生的信心

在教学中运用激励评价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得他们积极地投入课堂的学习中。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的肯定与鼓励可以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收获与不足,从而有助于他们在积极的心态下进行学习。语文教师不仅要具备较高的语文专业素质,还要具有一定的心理知识,能够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恰当的评价,从而真正地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打造高品质的语文阅读课堂。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对教师的依赖性还很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能牵动学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保持良好的行为与心态,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和谐的环境是十分重要的,这也是激发学生内心兴趣的主要手段之一。教师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时,要尽量使评价中肯全面,让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评价全面地认识自己,从而完善自己不足的地方,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为其全面素质的提升奠定基础,也为接下来的阅读教学提供基本的保证。

总之,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打造高品质的课堂是语文教师的基本教学目标,也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必然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时要结合学生实际,制订教学计划;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巧用提问启思,培养探究意识;运用激励评价,增强学生信心,从而使得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发挥自己的能力,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并在收获知识的同时得到能力的培养,进而真正提升学生的阅读效果,为其今后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而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艳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提问艺术[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4).

小学阅读课堂篇10

【关键词】语文课堂 快乐阅读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098-01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能力提高,不但能够加强小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够让小学生去理解、鉴赏文学作品,从而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同时通过阅读这一个性化行为,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所以在完成课内阅读的基础上,也要加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可是面对小学生不喜欢阅读,被动阅读的现状,如何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激发兴趣,快乐阅读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情景,能引起学生阅读的极大兴趣。小学生对什么事物都怀有一种好奇心,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求知欲望,我就抓住他们的这种心理,精心设计阅读课文的情景设置,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例如:我在教学《珍珠鸟》这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播放了许多动听的鸟叫,随着音乐的响起,学生仿佛进入了鸟的世界,再通过老师范读,把对文章的把握融入到阅读的情感之中,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欲望,让学生有了阅读的要求,从而能进行快乐的阅读。

二、声情并茂,激情范读

教师范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利用声情并茂的范读,去感染学生,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情不自禁地融入到文章之中,用朗朗的读书声表达对人物的理解,对文章感情的把握,快乐地去阅读、去感悟。如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课文第三自然段,描写五个壮士把敌人引上绝路。为了不让敌人发现人民群众的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还有五位壮士跳崖时呼喊发出壮烈豪迈的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当教师用激昂的语气范读完。同学们早已被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深深感染了,自己完全变为一名为了革命的胜利不惜牺牲一切的红军战士。教师因势利导:谁能像五壮士那样为了与敌人抗战到底,为了体现你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发出你的号召。学生的兴趣猛然提高,个个把小手举得高高的,一个个小班长,小壮士发出了自己的号召。那种语气,那种情感,绝不亚于老师的范读水平,有的甚至比老师读得还好。

三、多样阅读,以读代讲

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以读为本”,引导学生学会“读书”,所以阅读教学的重点就是“以读为本。”读的次数、内容多、形式多,有利于感悟和积累,以读代讲组织多种多样的读书活动,让学生读中悟,悟中明,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课文时,如果自始至终让学生运用单一的阅读方式进行学习,学生很快会产生厌倦的感觉,但如果在教学中运用多样的阅读方法进行教学,那学生就会在快乐中阅读,阅读兴趣高涨。如在教学《诚实和信任》一课中,通过学生默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作者在开车的时候不小心把别人车子的反光镜撞碎,因为车主不在,自己就留下了纸条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和姓名,也表达了自己的诚意和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老师可以运用多种形式的阅读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做人的深刻道理。

四、方法指导,学会阅读

(一)默读法

默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言,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而是快速地观其外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浏览中,要集中精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利用默读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

(二)略读法

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

(三)精读法

所谓的精读法,就是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有的文章语言隽永,引经据典,情节生动。我们可以利用这些作品为依据,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五、开展活动,拓展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想要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仅靠课内阅读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还要加大课外阅读量,可是怎样把学生的课外阅读动力调动起来,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让多数学生带着兴趣去参与课外阅读,并能做到持之以恒。为此,在教学中,我注重了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利用周一班会时间,组织美文诵读、古诗文诵读、散文诗诵读、故事大王、笑话大王、谜语大王等丰富多彩的阅读比赛活动。

六、丰富积累,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