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护所业务工作计划十篇

时间:2023-04-04 17:00:54

养护所业务工作计划

养护所业务工作计划篇1

【关键词】公路养护;会计核算;会计制度;事业单位

在我国改革开放继续深入和管理体制不断完善的情况下,公路养护和财政管理体制也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已经无法直接、准确、全面的反映一些经济事项。在更加重视新会计制度的更新和完善的同时,通过努力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和新的会计核算模式来不断的加强和完善未来公路养护业务的财务管理。以往的会计核算管理中的一些问题阻碍了公路养护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所以需要对公路养护业务的会计核算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更深入的革新和完善,提高财务管理的整体水平,指引公路养护行业的更好发展。

一、公路养护业务会计核算的特点

1.对公路养路费是由省、市、自治区的公路管理部门进行管理,按照收支两条线和统收统支的方式进行财政管理,养路计划收入在年底时由省、市、自治区集中后再统一规划下拨。

2.公路会计依照事业费的管理方法来对属于事业单位性质的公路养路费的收支进行组织会计核算。

3.为发挥资金的使用效果,对提高公路等级、改善现有公路技术状况和改造自然条件的建设投资,如抢修公路水毁工程、公路的保养及大小修和公路的改建等,必须按照要求实行经济核算和企业化管理。

二、公路养护业务会计核算的现状

现行的公路养护相关制度及财务部门所提供的报表无法满足银行、税务等机构对会计信息的使用和行政管理部门的需求。实际工作中当办理贷款申请、税务登记等时需要重新填写财务报表的统一格式以满足其他各方的要求,结果是增加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而且也会不可避免的出现偏差,难以保证财务报告的质量。由省级对养路收支进行统一核算已经不能适应公路养护业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建设和管理的需要。对养路费的支出采用承包责任制的管理方式进行,导致没有合适的会计科目来准确归集和核算地级市公路部门出现的资金结余或者超支情况,结算资金往往被隐藏,会计报表无法反映出公路部门的财务成果和管理能力,也不利于对公路部门的财务分析。在现行的管理制度中,年度终了公路的养护工程支出需要进行全额转销,这不利于全面、系统和连续的核算跨年度的在建工程成本,阻碍了编制跨年度工程的竣工决算工作,影响了对跨年度工程进行的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工作。现阶段公路养护业务的成本核算和管理意识还比较缺乏。公路养护已经向市场化方面迈进。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公路养护部门原先都是事业单位,所有的业务都是按照计划来进行,下面的支出多少取决于上面的支出下达计划,缺乏成本核算和管理意识。所以现有的公路养护业务的会计核算已经无法适应公路事业的发展需要,必须进行市场化的改革和完善,满足公路养护的发展。

三、公路养护业务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1.会计核算存在滞后的情况

在新的会计准则出台后,带来的是整个会计思想与会计核算方式的变化,但是对于公路养护业务的会计核算方式、方法并未给出具体明确的规定和细化,致使财务人员无法对企业财务进行正常的管理和监督,所以公路养护业务的会计核算存在着滞后性。

2.会计报表存在缺憾性

现行的会计核算制度和报表编制的相关规定未能很好的涵盖公路养护部门的财务管理和财务报表的编制,使税务、工商管理等部门无法使用真实、公平、完整的准则与管理条例实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管理的效果。使公路养护企业自身的成本核算、费用管理和固定资产等情况更加复杂,容易造成财务信息非常不真实,影响了公路养护企业的有效管理和繁荣发展。

3.公路养护收支费用实行统一管理

当前公路的收支费用没有考虑到我国的南北经济及企业的管理制度等的差异化仍实行统一管理的现状已经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照现行制度,我国的公路管理部门对公路养护所涉及的费用进行统一的会计核算管理,这就使得会计核算很大程度上具有普遍性,缺乏独立性,使整体的费用管理与拨付比较混乱,超支和结余会出现账实不符的情况,加大了公路养护业务会计核算的困难。

4.工程核算需要改进

通常情况下,要求在年终时把公路养护支出进行全额转销,这种制度的不合理之处在于既不利于对存在跨年工程的成本控制和财务管理,而且对跨年度的在建工程缺乏连续、全面和系统的核算,导致给跨年度工程竣工决算编制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5.缺乏成本核算和管理意识

随着对事业单位的改革不断深入以及限制公路建设市场的准入条件,公路养护也将实现市场化竞争,因此公路养护单位必须具备成本管理理念,强化对成本的管理。过去公路养护单位严重依赖国家拨付的养路费,实际工作中缺少对成本核算和管理意识,支出计划完全是根据上级拨付的多少来决定。

四、针对公路养护业务会计核算存在问题的应对措施

1.转变融资思路,改善公路维修计划的财务管理

公路养护业务需要大量的资金,但目前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公路的养护和建设资金的短缺,导致公路养护工作存在着很大的资金缺口。这就要求各级财政部门和公路养护部门着眼长远、创新工作思路,尽力筹集资金,提高筹措资金和利用资金的能力和效率,保证公路养护工程的资金需要。积极调动公路管理部门和公路养护部门的积极性,坚持国家的投资和加强地方相结合的既定做法,加强资金的持续投入,公路养护单位要承担起相应的管理责任和建设、维护任务,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高工作质量。如相对于公路养护工作,发放无担保公司债券的程序就比较简单、融资成本也相对较低,不仅优化了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中的债务结构,而且有效解决了公路养护工作存在的资金短缺问题。

2.开展内部审计工作

定期开展内部审计工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内部审计单位起着有效的监督作用,同时有利于掌握内部审计单位的相关情况,查明存在问题的原因。对于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必须以书面的形式通知内部审计单位并且根据相关的审计要求责令内部审计单及其会计人员限期进行审计整改。审计整改措施必须对存在问题及时纠正,否则会造成结果更加复杂。会计核算与其他业务之间会存在着矛盾,所以就需要相互之间进行配合,形成一个和谐的氛围。

3.完善内部管理机制

公路养护工作需要在财政改革的逐步深化的基础上并顺应社会经济发展趋势,适应并满足改革发展的需要,不断完善、规范金融市场的管理,使之更加科学、有效。首先,提高公路养护业务的财务管理能力,对公路养护业务的成本和管理费用进行严格有效的控制,使公路养护工程更节约,以满足国家对金融的宏观调控管理,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理念和会计管理职能,形成创造收入和节省开支的良性循环。其次,加强和改善公路养护行业的预算管理,切实提高预算的管理水平,使公路养护行业的财务管理更具科学性、规范性。强化政府集中采购制度,重点对财政的收支分类进行改革。结合各单位的实际情况,实施政府集中采购,通过研讨会和其他方式组织制定政府采购管理办法。进一步提高法律意识,做好“政府采购法”的宣传工作,创造一个有利于政府实施采购制度的良好环境。做好政府集中采购的准备工作,规范政府集中采购的方式和方法。

4.设置合理的会计制度

在制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时还需要合理的设置项目的会计报表,通过电算化软件来保证既要满足会计电算化软件内部管理的需要,又不能增减会计人员的工作量。首先,如果公路养护单位是完全执行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而日常的业务活动又具有一定的行业属性,无法满足实际的需要,因此在总体上以事业单位所实行的会计制度的基础上必须指定公路养护单位实行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或者具体办法。其次,对于一般单位的会计软件系统,设置了报告的道路维修模块、处理模块和道路维修报表模块,并设置了数据传输接口,使它们得以数据库会计凭证。再次,根据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收入支出的明细和总表、资产负债表等各种月度会计报表,同时增设反映公路养护单位特定支出情况的项目支出明细。

5.更新观念,以便能够适应新的发展形势的需要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已经建立的同时,新的会计体系也通过与国际会计体系的接轨而逐步建立起来,并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新的会计体系彻底改变了使公路养护业务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及对部门或行业进行划分从而规范单位统一核算的会计管理体制。公路养护单位的会计人员要根据公路养护行业的特点进一步完善会计核算制度及会计核算方法,在各项会计制度、规范的基础上,总结实践经验,更好的满足公路养护的市场化。对于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变革之处,例如权责发生制的部分引入,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等像企业会计靠拢的内容,应当重点学习并掌握,以适应公路养护会计工作的发展需要。

五、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的公路养护工作还存在诸多的问题,特别是虽然新的会计制度已经出台,但是公路养护会计核算的制度却仍沿用旧的会计制度,不利于公路养护业务会计核算的完善和发展。对于公路养护款项在整体收取和拨付时存在的地区差异对公路养护业务的会计核算的有序实施是一种严重的阻碍,通过不断的对公路养护业务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析并逐步解决和完善公路养护业务财务管理的问题,保证公路养护业务的会计核算工作准确、高效。同时公路养护单位的会计人员需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水平,为公路养护事业的发展打好基础。公路养护业务的会计核算也是一项系统工程,艰巨而又复杂,所以需要对公路养护业务的会计核算模式进行不算探索,提高会计核算水平,促进公路养护工作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家乡,黄兴国.关于公路养护跨级核算的现状及对策思考[J].交通会计,2011(02)

[2]贺旭玲.公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改进建议[J].财会月刊(综合版),2010(18)

养护所业务工作计划篇2

在疗养院里,总务工作从广义上讲是指后勤保障范围的工作,狭义上讲是指疗养科内的后勤工作,俗称“大管家”,通常由科室选派护士来担当,两年更换一次。总务护士有多重职责,一方面要在科领导和护士长的指导下,实施疗养区和服务员的日常工作管理;另一方面,还要管理好疗养科内的各种营具、账目、被服、电器等;同时要履行护士职责,必要时参与疗养员的护理工作。总之,总务护士责任重大,在疗养护理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将工作体会报告如下。

1 正确理解总务护士角色,熟练总务工作

1)总务护士在科领导和护士长的领导和指导下工作,除了按部就班地完成一些常规事务外,还有大量的、经常性的工作需要自己主动地去考虑、去安排,因此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每次经手的事情,都必须做到准确无误,积极圆满完成各项工作。

2)总务护士负责疗区物资的计划、请领、发放、维修及保管。做到发放有据,存放得当,账物相符。

3)总务护士负责服务员的工作分工、专业训练、工作质量监督、考勤登记、工资发放和日常管理。应坚持做到依章管理,处处体贴、关心服务员,掌握她们的思想动态,了解她们平时想什么,干什么,激发其工作积极性。

4)总务护士工作性质特殊,经常要与地方、其他科室、院机关打交道,协调解决各方面的问题,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首先体现在通过加强与上级、机关同事和基层人员的交往和合作,相互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横向、纵向关系。这就要求总务护士要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在工作中正确领悟领导的意图和决策计划,在和其他科室打交道时,能够做到以诚相待,相互沟通和理解,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

2 总务护士的工作方法

1)工作中正确领悟科领导和护士长的意图和决策计划,维护科室领导和护士长的威信和影响力。日常工作中注意收集与工作有关的信息,做科室领导和护士长的左膀右臂。工作中遇到不能自行解决的问题,应及时向科室领导和护士长汇报,切勿自作主张。凡是科室领导交代的事情都要做到有“回声”,不要等到领导问起交代的事情时再汇报,以免影响工作的正常进行。

2)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总务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千头万绪,要使总务工作具有科学性,与其他工作一样有条理的进行。其一,科学使用时间是关键,把手头的工作分为急需要做的、常规性的、一般性的。其二,制定计划,计划的依据可根据上级机关指示、科领导和护士长的要求以及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等等。计划可分为年度、季度、月和周计划。做计划要注重实际、实效,要有一定的弹性,重点突出,抓好落实。

3)疗养科室的物品品种繁多,大到成千上万,小到几毛几分,总务护士要做到心中有数,及时检查各类物品的使用及备用情况,及时计划购买及领取,并保证各物品性能的完好及所供应的物品合格。

4)加强巡视疗养房。疗养房既是疗养员生活的场所,也是服务员工作的场所。总务护士必须坚持每天不定时巡视疗养房,这样既可以了解服务员的工作情况,也可以听到疗养员的反映,及时发现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掌握第一手资料,有的放矢地指导工作。

5)做好服务员的日常管理。服务员是疗养区接受管理的主体,充分调动她们的积极性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总务护士在管理时,要处处尊重她们,当服务员努力工作、取得成绩时,能及时予以赞誉;有不顺心事时,要表示真诚的安慰和帮助等。这样,在频频的关心中,服务员会为你真诚的关心而产生感激心理,并主动与你接触,为你分忧解困,努力工作,主动做到“以科为家”。我科常年以来坚持给每一位服务员过生日,在她们生日时送去祝福;生病时,及时送药,问寒问暖。只有这样才能使服务员爱科、爱工作、爱疗养员,以百分百的爱心、耐心、细心、诚心为科室工作,为疗养员服务。

养护所业务工作计划篇3

第一条为加强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工作,全面提高养护质量,保证农村公路完好畅通,根据《中*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省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及其它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农村公路是指县道、乡道和村道。

第三条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执行国家及省市公路养护管理规定,巩固农村路网建设成果,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农村进步和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

第四条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以县为主、分类养护、依法管理”的原则。

第二章机构与职责

第五条县政府是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责任主体。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在县政府统一领导下,建立以县为主,交通部门负总责,乡镇政府配合的管理责任体系。

第六条县交通局主管全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贯彻执行国家关于公路养护和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依据省、市计划,编制全县的农村公路养护计划和大、中修工程计划。指导和监督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及路政管理工作。县农村公路管理局是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实施主体,负责农村公路的养护和管理工作,具体履行以下职责:

1、贯彻落实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政策;

2、承担全县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拟定农村公路养护工程计划和养护计划,按照批准的计划组织实施落实县乡公路日常养护工作,组织养护工程的招投标和发包工作,检查、验收、评比,考核农村公路养护质量;

3、负责县乡公路路政管理和路产路权保护,指导村公路的养护和路政管理工作;

4、负责农村公路养护队伍及基层管理人员的素质教育,加强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不断引进养护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高公路养护水平。

第七条各乡镇农村公路管理所工作受乡镇政府领导,业务由农村公路管理局指导和考核。乡镇公路管理所的具体职责是:

1、接受县农村公路管理局的行业管理;

2、具体做好本辖区内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环境保障、公路及其附属设施的保护;

3、配合支持县乡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具体负责村公路的日常管理和养护工作;

4、拟定村公路养护工程计划和养护计划对村公路的养护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考核、评比,并指导村公路的路政管理工作。

第三章养护目标与管理

第八条农村公路必须认真贯彻“建养并重、分级管理、健全体制、提高质量、依法治路、保障畅通”的指导方针,坚持“包养到人,全面养护,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投标养护,分项管理,专群结合”的原则,经常保持路面平整坚实,路拱适度,路肩整洁,边坡稳定,边沟畅通,桥涵构造物完好,标志完善齐备,行道树齐全,把农村公路逐步建成高标准文明路。

第九条农村公路养护要根据公路路面结构和等级不同、行车密度不同、养护资金来源不同的实际,突出三个结合:即统一管理与分散作业相结合,集中处治与包养到人相结合,专业养护与其它形式相结合。

一、县公路实行路基、路面养护专业化。养护工作应当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面向社会,公开进行招标、竞标,择优选用。日常养护由专业养护队进行专业化养护,并逐步推向市场。大中修工程按照市场化运行机制进行,通过竞争方式择优选用具有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施工。

二、乡公路日常养护根据路况实际划分成若干个养护标段,

由县农村公路管理局向社会进行公开招标,实行承包,包养到人,进行常年养护。也可在公路沿线招聘养路专业户以段承包进行养护。乡、村公路的大中修工程,由县农村公路管理局采取招投标的办法,面向社会,择优选用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施工。

三、村公路的日常养护工作,由乡镇公路管理所负责,公开招标承包,包养到人,进行常年专业性养护。

第十条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和大中修工程计划,应在年度开始前予以确定,以便早部署、早准备、早实施。

一、县乡公路的日常养护计划,由农村公路管理局编制,县交通局审核,报市交通局审批。由农村公路管理局组织实施。村公路的日常养护计划由乡镇农村公路管理所编制,县农村公路管理局审核,报县交通局批准后由乡镇农村公路管理所予以组织实施。

二、农村公路的大中修工程项目计划,实行分级编报,统一管理,统一实施。县公路大中修工程计划由农村公路管理局编制;乡村公路大中修工程计划由乡镇农村公路管理所编制,统一由县农村公路管理局报县交通局审核,报请市交通局批准,纳入年度建设计划,由县农村公路管理局组织招投标。

三、农村公路的大中修工程和周期性改建是农村公路养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量较大的县、乡公路根据路况实际,做出周期性改建,统筹危险桥涵治理、超龄路段改造、文明路段建设工作,做到年年有安排,年年有落实。

第十一条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和大中修工程建设,必须做到工程有计划,任务有指标,消耗有定额,劳动有考勤,操作有规程,岗位有责任,质量有检查,管理有制度。养护工程质量一次验收合格率必须达到100%。大中修工程、周期性建设工程、水毁恢复工程,单项优良率必须达到50%以上。

第十二条为充分调动各级公路管理机构及养路员工的积极性,各乡镇及交通主管部门,应当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县交通主管部门对全县的公路养护资金拨付、使用和公路养护质量情况进行全面考核,资金的拨付应与公路养护的好路率、综合值挂勾。

县乡公路养护及大中修工程质量,以市交通局的检查评定结果为准;村公路养护及大中修工程质量,以县乡两级交通管理机构的检查评定结果为准。对公路养护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或个人,将给予表彰奖励;对公路养护工作不重视,未完成养护目标和任务养护质量排名末位的乡镇、村或单位,酌情扣减养护补助并通报批评;对因领导责任导致公路失修,造成公路严重损坏,降低使用年限的,应当追究有关领导责任。

第十三条农村公路养护所需砂、石、土料场及取水、用地等,由各乡镇人民政府及村委会负责协调解决。公路养护人员在县政府、乡镇政府及村委会划定的区域内取土、采石、挖砂、取水,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或非法收费。

第十四条农村公路养护质量的检查评定是县交通主管部门和公路管理机构的经常性工作。在检查评定过程中,按照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养护质量检查评定标准》,制定出我县农村公路养护质量检查评定的具体办法,并严格按照要求进行。

第十五条因自然灾害造成公路严重损坏、交通中断时,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村委会应立即动员和组织沿线村民迅速抢修,恢复交通。

第四章路政管理

第十六条农村公路路政管理按照《中*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和《*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的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县交通局主管县道、乡道的路政管理工作,农村公路管理局具体承担县道、乡道的路政管理任务,各村民委员会负责村道的路产路权保护,并接受县公路管理局的指导。

第十八条县道建筑控制区为公路两侧边沟外缘不少于10米,乡道建筑控制区为公路两侧边沟外缘不少于5米,村道建筑控制区为公路两侧边沟外缘不少于3米。

第十九条在农村公路及公路用地范围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车辆的轴载质量或总质量超出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要求的超限运输;

二、设置棚屋、摊点及各类经营场所;

三、倾倒、堆放垃圾、杂物及其它非公路养护施工材料;

四、采石、取土、沤肥、排放污水;

五、打场、晒粮;

六、设置非公路标志、标牌、电杆、通信杆;

七、擅自设置路障;

八、毁坏树木、标志、交通安全设施;

九、挖掘、占用、损坏公路路面及构造物;

十、建造临时、永久性建筑物和地面构造物。

第五章公路绿化

第二十条公路绿化是公路养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绿化、美化应根据“因地制宜、因路制宜”的原则,由县交通部门和林业部门统一规划实施。

第二十一条农村公路绿化工程,应逐年计划,逐年实施。栽植前可聘请有相应资职的技术人员,按照公路工程绿化标准进行设计。绿化、美化公路的标准应是乔灌结合、针叶阔叶结合、花卉绿草结合,实行立体栽植,做到树下有花,花下有绿,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把公路沿线和镇街道建成景色宜人的绿色长廊。

第二十二条行道树应栽植在公路两侧边沟外,急弯内侧、桥头、平交道口中,不得栽植乔木,保证行车视线良好。

第二十三条农村公路绿化、美化,由公路管理所在乡镇、村组织沿线村民按照公路等级绿化标准实施。

第二十四条公路行道树按照谁栽谁有的原则,由县人民政府发给林权证。农村公路两侧树木不得随意砍伐,需要更新砍伐的,由县交通主管部门和林业主管部门批准;依照《森林法》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并完成更新补种任务。对毁坏公路花草树木者,应依法查处。

第六章养护资金来源与使用

第二十五条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分养护工程费和日常养护费。养护工程费主要由省级财政和汽车养路费补助;日常养护费主要由县级财政从中央安排的转移支付资金、地方财政收入和交通部门征收的拖拉机、摩托车养路费等来源中统筹解决。

第二十六条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坚持“专户储存、专款专用”的原则。养护资金的分配,依据省、市交通部门核定的农村公路里程确定。县财政局、交通局和农村公路管理局分别设立“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专户”进行专项核算。

第二十七条县级有关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对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使用应高度负责,严禁转借、挪用或截留。每年第一季度由县审计部门对上一年度的公路养护及大中修工程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确保专款专用。

养护所业务工作计划篇4

一、国外养护管理现状比较

国外美英发达国家的公路基本建设二次大战后基本完成,从20世纪60年代,把公路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逐步转发公路养护管理方面,公路养护投入不断地增加,资金远远超过公路建设,把公路养护管理作为主体任务来抓,延长公路使用寿命,提高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率。目前,国外公路养护归纳为法制化、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及养护作业方式机械化、而在我国,随着公路建设大规模发展,公路养护任务越来越艰巨,公路养护在整个公路建设和管理中所占比例也越来越大,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影响,我国公路养护体制目前仍然带有很大的计划经济的特点,与目前我国完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造成养护资金短缺,公路养护质量差等一系列问题。

二、我市公路养护的管理模式

目前,我市的公路模式主要是管养一体化。该制度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公路的公益性决定着公路的管理与养护施工为一体,称管养一体化这种体制,将清扫保洁及小修维护划归日常养护管理范围,由市公路局直接安排下属单位实施,专项工程和大修工程则由设立的路桥公司和养护中心实施,养护工程任务以下达方式来指示,施工单位的性质为事业单位企业管理。

三、我国公路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市公路养护管理体制绝大多数属于管养一体型,进一步细分为,行政事业性、企业化管理、事企结合以及 “一路一中心”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在公路养护初期做出了一定贡献,其优势是拥有属于自己的养护队伍,能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组织人力、物力进行集中养护维修,提高了公路的抵抗风险能力,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弊端也越来越多,主要表现为:

(一)管养不分离,责任不清;公路管理机构既是养护的管理单位管理者又是养护生产组织者,经营者。一旦发生养护质量问题,很难追究责任,同时,由于职责交叉, 经常发生有问题互相推诿扯皮现象。

(二)缺乏竞争,自我发展意识不强,由于生产属计划安排,经费按人头划拨,设备靠上级配备,职工满足现状养护部门封闭自守,消极心态,陈旧观念严重,自我发展意识不强,很难适应现代化市场经济的运作。

(三)机构臃肿,人员超编。事业性质的公路管理机构设置了“大而全”的养护队伍,人头费挤占了有限的养护资金, 每公里的养护费用一低再低,人与路之间出现尖锐的矛盾,个别单位个别路段上甚至出现了养人不养路的局面。

(四)养护设备技术含量低,养护达不到专业化水平,从整体上来看,我省公路养护维修较大程度上仍然依靠传统的养护作业方式,养护机械化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养护机械完好率,利用率比较低,作业效率和养护质量难以适应现代公路快速养护的需要。主要体现在,机械类型不配套,设备质量不专业,不具规模,由于一般养护设备价格昂贵,先进的养护机械投入力度小甚至没有,养护设备成本高,导致养护设备跟不上公路养护发展需求,总之,养护设备“买不起、用不起、用不好”的现象普遍存在。

(五)养护管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普遍低,专业养护人才匮乏,养护队伍整体素质低,一般从事养护技术人员比例不足30%,掌握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能力差,直接影响了养护的质量和水平,严重阻碍公路养护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六)养护观念陈旧,创新意识淡薄,养护大多为被动型养护,人海战术,以人为主的养护模式,对道路桥梁的使用状况,养护预案,没有科学评价标准,在养护运行模式,养护规划,资金投入,养护安排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要提前应对,不能等路坏了再养护维修,要及早动手,未雨绸缪,通过预防性养护,及早处治路面病害,减少养护投入。

(七)养护资金不足;受传统影响,重建轻养,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养护资金与建设资金相比,建设资金规模大,养护资金少,难以满足不断增加的养护任务。

(八)养护维修工作缺乏科学性,决策性,许多都是出现病害后才制定的计划方案,科学养护管理是建立在长期的跟踪检测和试验的基础上,应根据科学评价决策养护维修工程的计划内容,有些单位,数据不准,可靠性较差,或道路使用性能评价不实际,尚不足制定科学的使用寿命和周期性的养护费用效益的计划。

四、公路养护发展趋势

(一)针对公路养护管理体制上的诸多弊端,必须对体制进行改革。养护体制改革的根本出路在于建立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养护机制,通过市场竞争实现优胜劣汰,实现养护市场化,组建一批设备齐全的专业技术强、作业质量高的专业化养护公司,这样可以优势互补,养护公司面向社会招标,选择实力强,信誉好的养护公司,并与其签订养护合同,实现合同化管理,降低养护成本。

(二)制定强制性的公路养护技术标准

公路养护工作涉及路面、路基、桥梁、安全等所有的公路设施,内容十分复杂,具有好多内容无法用量化指标来评定,路面状况是影响行车的主要因素。所以就要制定强制化养护技术标准,提高公路服务水平。

(三)建立质量数据库

建立质量数据库,使养护质量满足要求,每年初对路面进行一次普查、检测,建立路面数据库,对路面使用性能进行长期的跟踪观察,研究变化规律,分析路面病害形成的原因,提高养护指标。

(四)完善加强合同管理

养护所业务工作计划篇5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固树立“更好地为公众服务”、“让人民群众走更好的路”的工作理念,紧紧围绕公路“管理与服务”主题,以四化管理和“链条式”管理为主线,以“人阳光·路和谐”活动为载体,全面加强公路管理各项工作,推动公路服务品质和服务水平实现新跃升。

总体要求:全市公路系统各部门、各单位要把迎检工作作为今明两年公路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全面查找存在问题和差距的基础上,突出工作重点,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工作措施,力求在养护面貌上实现新突破,在规范管理上实现新突破,在公路创新上实现新突破,在服务公众上实现新突破,努力做到临沂干线公路更畅通、更安全、更和谐、更高效,集中展示阳光和谐的临沂公路新形象。

二、20__年养护计划目标

安全、优质、高效地完成市局下达的上半年养护施工任务。

三、抓住重点,积极全面开展20__年养护施工任务

20__年针对我中心的养护工作,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学习,提升养护理念,强化精细化养护

组织养护人员认真学习《临沂市公路局二0__年公路养护工作要点》和《临沂市公路局精细化养护工作标准》及中心养护科制定的《养护管理办法》等材料。根据我中心的养护施工任务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查找以往工作中的优点和不足,并讨论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通过学习提升养护工作理念,从而达到养护方式的转变,提高养护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对下一步养护施工管理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责任划分。各施工队施工负责人为本队伍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每位负责人都要树立高度的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各施工队主要负责人如下:

(省略,根据自身实际工作情况,自行填写)。

3、细心筹划、精心组织各项养护施工计划

根据市局文中的路面小修工程施工顺序及工程数量控制表的要求,提前做好施工计划,做好人员、机械及原材料的提前准备工作。主动联系管养单位负责人,做好养护维修工程交底及工程监理工作。

养护所业务工作计划篇6

【关键词】公路养护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现状;问题;策略

预算管理作为现代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在公路养护事业单位中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公路养护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管理,不仅有助于确保养护资金收入和支出的合法、合规性,将养护资金的效益充分发挥出现,实现财政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且还有助于公路养护事业单位各个部门协同配合,全面提高公路养护事业单位综合管理水平。

一、公路养护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现状

随着2012年2月7日我国财政部颁布了《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以及交通部门颁布了《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办法》后,我国各级公路养护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主要根据上述规则和办法编制年度财务收支计划。对公路养护事业单位而言,预算管理主要由收入预算、支出预算等内容构成。近年来,公路养护事业单位改变了传统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预算管理模式,适当地引入了一些市场经济成份,较过去相比,预算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程度提高。

二、公路养护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公路养护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关于具体公路养护过程中涉及的资金支出等现象,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对预算管理的高度重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已认识到了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且能够很好的进行预算编制。相关财务管理人员尚未认识到财务预算与实际情况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各个部门协调不够,严重影响了公路养护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质量。

2.预算管理体制不畅通,编制和执行差异较大

就我国绝大部分公路养护事业单位来看,从事计划编制的部门和财务部门是分开设置的,如此便容易导致两个部门之间的衔接不当,从而降低了财务部门编制预算计划的效率和质量,导致财务资金不能按照计划落到实处。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公路养护事业单位在开展部门预算过程中,常常凭借过去的经验计划使用资金,并未按照要求完善内部控制,以至于部门预算执行形式化严重。

3.预算编制方法落后,预算内容不够精细

在公路养护事业单位发展的过程中,其预算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受到预算编制方法的影响。

4.预算执行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对预算而言,主要发挥着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的作用,但是就公路养护单位预算过程来看,还未能将预算管理事中监督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三、公路养护事业单位进一步提高预算管理的策略

1.提高对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

人的行动往往是由人的思想所控制,因此要想确保公路养护单位预算管理工作落到实处,首先便应从人的思想方面入手,提高对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将预算管理工作融入至公路养护单位各项经营活动中,并明确划分好各部门的职责范围,提出相应的奖惩制度,从而让全体职工深刻意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在单位中营造预算管理的良好氛围,确保公路养护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

2.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构建预算考核制度

公路养护单位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自身生产经营目标得以实现,全面预算管理涉及到单位中的每一个部门和职工,需要在各个部门的协调配合下实现信息、资金、业务的整合,并通过适当的权利划分和授权实现资源的合理配配置,最终实现公路养护单位科学发展。全面预算管理的最大优势为覆盖面广,实现了全员、全程、全方位的管理。公路养护单位的全面预算管理少不了预算考核制度作保障,为此,公路养护单位还应该构建预算考核制度,要将预算申报、预算调整、预算批复、预算执行以及预算分析等环节纳入该制度中。

3.采用科学预算管理方法,细化预算内容

具体来讲,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实施“零基预算”。公路养护事业单位在编制预算时,不能全部将去年的预算作为基础,而是应该采取“零基预算”为主,其他预算编制方法为辅的方法。第二,细化预算的内容。公路养护事业单位从事预算管理的部门应该进一步细化收入和支出,尽量细化到款、项、目、节,在编制预算时,需要将每一项财政收支落实到最末一级科目上,然后再将其分解到各个部门中,落实在具体的养护项目中,增强预算的执行力,提高预算的可信度。第三,积极推行项目库预算管理方法。公路养护事业单位应该针对公路养护建立预防性数据库,严格审查项目,根据养护轻重缓急安排养护;实现养护项目的动态管理,然后再根据每年实际情况更新数据。在编制预算时,还应该做好当前财力匹配项目的筛选和确定等工作,针对跨年度的项目,在编制预算时需要考虑工程的资金需求量,然后根据年度对预算进行划分,鉴于公路养护行业的特殊性,还必须预留一定资金用于突况的应急处理支出,实现预算执行平衡。

4.构建预算管理监督体制

公路养护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是否能够得到有效地贯彻和执行,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预算监督和考核。对此,笔者建议,公路养护事业单位应该在设置预算管理监督这一部门,并聘请专业人员担任,该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全过程监控本单位以及下属基层单位预算管理,从而确保专款专用,避免资金盲目使用的情况。针对预算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成本超额等情况,预算管理监督部门必须要对其进行严格的审查,找出超额的原因,以确保公路养护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公路养护事业单位的性质为公益性,而预算管理作为公路养护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需得到重视。虽然当前公路养护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是笔者坚信,只要找准问题,从问题的根源入手采取解决措施,便能够提高公路养护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效益和效率,推动公路养护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步入新台阶。

参考文献:

养护所业务工作计划篇7

【论文摘要】上海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护理需求增加,如何保证“老有所养”成为一个急迫的问题。与此同时。家庭结构的变迁、人口流动性的加大,传统的家庭照顾模式又面临挑战。医疗护理与生活护理的边界不清,带来过度住院问题,造成医疗保险基金的严重压力。建立老年护理制度,成为探索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一种途径。

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医疗卫生条件的不断进步,人口预期寿命不断提高,同时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生育率大幅下降,导致中国从1999年末就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社会的护理需求日益紧迫。

1老年护理保险制度建立的必要性

家庭养老难以为继,而设施养老不仅不符合中国人“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且严重不足。至2006年末,上海共有养老机构560家,床位6.98万张。设施养老供求之间存在较大矛盾,只能以社会化的居家养老方式应对未来更为严重的老龄化趋势。即使在发达国家,也以居家养老为主,90%以上的老人仍然生活在家庭之中,美国95%的老人过着家庭生活,英国只有占2%的老人住在养老院里,因此,我国探寻社会化的居家养老模式就成为一种必然。发达国家在以居家养老为主的同时,也建立相应的服务机构,提供老年人所需各种服务,进行社区照顾,这种家庭与社区结合的模式可以作为我国养老模式的借鉴。

目前我国社会化的居家养老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老年护理服务提供不足;二是护理费用负担沉重。据老龄办13前的《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研究》显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满足率却只有15.9%,其中家政服务满足率为22.61%,护理服务则仅为8.3%。居家护理不足,导致老年人及家人常以医院护理代替居家护理,符合出院指征但是拒绝出院的情况经常发生,理由就是出院后无人照料。仅以上海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为例,其所负担的上海城镇在职职工和退休职工的医疗费用比为1:3.5,医改实施前为1:2。对2001年_2o07年医保支付范围内医疗费用分析可知,在职职工与退休职工的门诊次均费用无显著差别,而住院次均费用有显著差别。老年人医疗费用高,既是生命周期规律的必然,也有可能是由于缺少其他护理途径而过度住院,造成医保基金的浪费。由于医疗护理和生活护理往往并无明确的边界,导致监管困难,而过度监管又会造成社会矛盾,因此,为控制过度住院的费用必须另辟蹊径。

在老年护理保险推出以前,各国无论社会保险还是商业保险均不负担护理费用,参保人为转移护理费用而过度住院,出现制度缺陷下的投机行为。投保疾病保险或养老保险之类保险的老年人将医院当作护理场所,大量老年人长期的住院费用加剧了各国医疗保险支出。为规避道德风险,社会医疗保险和商业保险经营者也希望建立专门的老年护理保险。对此,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纷纷建立老年护理保险,通过护理保险将解决老年人的生活护理问题,既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也节约医疗保险基金。

相同的背景和需求,启示我国建立老年护理保险既有必要也很可行。护理保险是指借助国家或社会力量,对需要照顾的老年人提供相应的生活护理服务。与养老退休金从经济上保障老年人的生活不同,护理保险是集治疗、护理、生活于一体的一种保障方式,通过对老年人的身心护理,使其度过愉快的晚年。通过建立护理保险制度,把护理问题纳入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依靠全社会的力量来解决有护理需求的人员,特别是老年人的护理问题。由于国情和传统不同,各国实施的方法也各具特点,大致有以下四种类型:(1)单独作为法定的护理保险制度,这以德国、以色列等国为代表;(2)作为医疗保险制度的一部分,这以荷兰等国为代表;(3)实施基本以实物给付的护理服务制度,这以丹麦等国为代表;(4)实行以公费负担的护理津贴制度,这以英国、澳大利亚等国为代表。以上(1)、(2)都具法定地位;(3)是以法律作后盾(生活支援法等),税收作财源(居民税);(4)是以严格的给付条件为基础,属于老人社会福利的组成部分。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德国和日本。

美国以商业性的老年护理保险为主,一般采用现金直接给付护理费用。目前美国老年护理保险与医疗保险一样,有向“管理式看护”方向发展的趋势,许多保险公司介入护理服务市场,将保险服务与护理服务结合起来使得实物护理服务的给付增加。德国建立了单独的老年护理保险制度,实行护理保险跟随医疗保险的原则,所有参加法定医疗保险的人员都必须参加护理保险。护理保险提供在宅和住院两类护理,并承担一些相关的其它费用。日本实施强制性的护理保险,65岁以上人员保险费从养老金中直接扣除,4O~64岁人员在缴纳医疗保险费时缴纳护理保险费。护理保险采取实物给付为主,现金给付为辅,按照专门机构认定的等级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

2上海建立老年护理保险试点的设想

上海进入老龄化社会比全国平均水平更为提前,且呈现出高龄化、发展迅速等特点。根据市统计局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158万人,占总人口的8.9%;15~64岁的人口为1408万人,占79.1%;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212万人,占11.9%。据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检测统计信息的数据,至2006年末,全市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的老年抚养系数为28.1%。虽然尚处于社会经济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但对未来的挑战不容忽视。

为解决高龄老人的养老问题,上海打造“9073”服务格局,即90%家庭养老、7%居家养老、3%机构养老。2008年起居家养老的对象从主要面对6O岁以上、生活自理困难并有低保的老人,放宽到8O周岁以上、独居或纯老家庭的本市城镇户籍、月养老金低于全市城镇企业月平均养老金的老人,经过评估给与养老服务补贴和养老服务专项护理补贴。但相比城镇职工医疗保险退休参保人员,符合目前居家养老申请的老人只占相当小比例,且有相当大部分人群并不重叠。因此,为从根本上解决目前退休职工普遍存在的居家养老问题,有必要进行老年护理保险试点,探索符合上海情况的老年护理保险制度。

2.1制度设计原则

上海从2001年起实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已形成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大制度,实现了对户籍人口的制度全覆盖。医疗保险基本覆盖户籍人口,可以实行护理保险跟随医疗保险制度,使护理保险成为继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后的第六大险种。护理保险可以先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开始试行,首先覆盖6O岁以上人员,同时服务有特殊需要的60岁以下。护理保险试点成熟后,向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参保人群扩展,逐步将全部医疗保险参保人群纳入护理保险中。

2.2主管部门

老年护理保险制度涉及到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民政等部门,在试行时可以由医疗保险机构主管,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员为原始参保数据。条件成熟后由社会保障机构统一管理,参保人员由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员构成。

2.3资金筹集模式

参加护理保险暂不增加目前医疗保险缴费比例,而从个人医疗保险帐户资金中划拨,并从目前结余的工伤保险中划拨一定比例资金,以增加基金利用率。目前上海城镇职工医保基金结构不合理.个人帐户沉淀,严重削弱了基金统筹能力。个人账户由两部分组成,个人按工资水平2%缴纳部分和单位缴费部分。为了改变个人账户资金沉淀的结构,可以从个人账户资金中划拨一部分,如1.5%作为护理保险基金,则有17.5亿。以2007年末城镇职工参保人员为基数,按照12%的退休人员需要护理、月平均护理费用800元、护理保险平均支付比例50%计算,护理保险基金年支出需17.6亿。从职工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中划拨的资金基本与护理保险的支出资金相等,而工伤保险中划拨的资金可以作为风险保障资金。

2.4服务范围

初步考虑护理保险提供的服务范围包括为设施养老和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的医疗护理、生活护理服务项目。为了鼓励居家养老,应把家庭护理,设施养老中的生活护理、医疗护理全部纳入护理保险中。倡导社会化的居家养老模式,以社区为依托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保险服务。

2.5保险支付

护理保险的支付可以采用目前医疗保险的支付形式,确立由医院、养老院、护理机构、社区等组成的定点机构,由护理保险按照一定比例支付向定点机构比例购买护理服务。其中生活护理可以借鉴目前社区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形式,以社区为依托,由助老服务人员上门进行护理服务,护理保险通过社区向助老人员支付费用。同时为鼓励家庭成员照顾,向家庭成员和义工购买护理服务。为防止道德风险,鼓励义工服务,向家庭成员和义工购买的服务不直接支付现金,而是以“时间储蓄”的形式,为将来个人及直系亲属接受护理时抵冲护理时间。

2.1制度设计原则

上海从2001年起实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已形成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大制度,实现了对户籍人口的制度全覆盖。医疗保险基本覆盖户籍人口,可以实行护理保险跟随医疗保险制度,使护理保险成为继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后的第六大险种。护理保险可以先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开始试行,首先覆盖6O岁以上人员,同时服务有特殊需要的60岁以下。护理保险试点成熟后,向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参保人群扩展,逐步将全部医疗保险参保人群纳入护理保险中。

2.2主管部门

老年护理保险制度涉及到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民政等部门,在试行时可以由医疗保险机构主管,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员为原始参保数据。条件成熟后由社会保障机构统一管理,参保人员由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员构成。

2.3资金筹集模式

参加护理保险暂不增加目前医疗保险缴费比例,而从个人医疗保险帐户资金中划拨,并从目前结余的工伤保险中划拨一定比例资金,以增加基金利用率。目前上海城镇职工医保基金结构不合理.个人帐户沉淀,严重削弱了基金统筹能力。个人账户由两部分组成,个人按工资水平2%缴纳部分和单位缴费部分。为了改变个人账户资金沉淀的结构,可以从个人账户资金中划拨一部分,如1.5%作为护理保险基金,则有17.5亿。以2007年末城镇职工参保人员为基数,按照12%的退休人员需要护理、月平均护理费用800元、护理保险平均支付比例50%计算,护理保险基金年支出需17.6亿。从职工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中划拨的资金基本与护理保险的支出资金相等,而工伤保险中划拨的资金可以作为风险保障资金。

2.4服务范围

初步考虑护理保险提供的服务范围包括为设施养老和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的医疗护理、生活护理服务项目。为了鼓励居家养老,应把家庭护理,设施养老中的生活护理、医疗护理全部纳入护理保险中。倡导社会化的居家养老模式,以社区为依托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保险服务。

2.5保险支付

护理保险的支付可以采用目前医疗保险的支付形式,确立由医院、养老院、护理机构、社区等组成的定点机构,由护理保险按照一定比例支付向定点机构比例购买护理服务。其中生活护理可以借鉴目前社区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形式,以社区为依托,由助老服务人员上门进行护理服务,护理保险通过社区向助老人员支付费用。同时为鼓励家庭成员照顾,向家庭成员和义工购买护理服务。为防止道德风险,鼓励义工服务,向家庭成员和义工购买的服务不直接支付现金,而是以“时间储蓄”的形式,为将来个人及直系亲属接受护理时抵冲护理时间。

2.6给付条件

为了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需要按照对参保对象的评估情况设立不同等级的给付比例和时限。评估必须坚持公平、公开,可以由医疗保险机构牵头在医院设立专门评估部门,并有一定的社区工作者参加。每~年或两年重新进行一次评估,以使护理等级适应实际情况。可以参照日本模式,65岁申请护理的参保人必须在限定的情况种类中。65岁以上参保人申请护理时,经过专业机构评估护理等级。可以探讨将ADL作为确定护理级别主要依据的可行性,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等级评估标准。护理保险按评估等级支付相应护理费用,并确定一定的自负比例。

2.7相关措施

护理保险不仅涉及到保险费用给付,更重要的是护理水平的提高和护理服务质量的提升,这就需要增加护理人员包括专业和非专业、增加护理培训,以满足护理需求。护理保险所筹措的资金使用分为三部分:一是支付专业护理机构护理费用;二是支付以社区服务为代表的非专业护理机构服务费用;三是购买其他护理服务。通过资金使用的导向作用,增加社会对护理服务的投入。超级秘书网

卫生和民政部门需要联合制定护理事业发展计划表:首先理清上海目前专业设施护理总量、建立专业护理人员名册。兴办一批专业护理机构,为生活严重不能自理或有特殊需求的老人提供服务。鼓励民间资本投入护理产业,开办民营护理机构,提升护理总量。其次增加专业护理人员,与卫生院校联合培养专业护理人员,为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护理服务。第三,鼓励家庭护理,发展和培训非专业护理人员,推广“时间储蓄”概念,增加社会对护理事业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发展NGO组织和公益性社会团体,提供多种护理渠道。第四,增加社区老年护理服务设施,5年之内,做到2.5公里半径内都设有一所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和助老服务社。

养护所业务工作计划篇8

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包括:,

实行养管分离。在完成施工企业、养护生产单位和其他服务性、经营性单位剥离后,省公路局、名公路总段转化为单纯的公路养护管理事业单位;其主要职能是核定养护工程量,确定投资费用,进行招投标工作和合同管理、路产管理以及统筹规划、掌握政策、信息引导、提供服务、检查监督、指标考核。各公路段作为总段的派出机构,主要行使对公路路产路权的管理和维护;对公路路况、交通量、自然灾害的调查统计;公路小修保养、大中修、减灾工程建议计划的编制;公路养护定额的实地考测;对公路养护工程的现场业主管理等5项职能。

培育和发展养护工程市场。各总段的工程队(路桥公司)和各公路段的养护生产队伍,由总段组织成立公路工程建设养护公司,暂由总段管理,并向正式的企业化公司过渡。各级公路管理机构所属的三产等服务性单位与管理机构分离,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进入市场。对原有的道班、工区进行合并、重组、扩大规模,使其成为具有一定竞争能力的养护企业。同时,发展股份合作等所有制形式的施工、养护企业、路况检测中心、养护机械检测中心、养护工程监理中心,使其进入养护市场,促使养护市场规范化运作。

推行定额养护和计量支付。养护工程采用先内部竞标的方式,过渡到面向社会公开招标、择优选用养护企业;并根据工程完成情况支付工程费用。新建公路再不,设固定的养护队伍,公路管理机构对养护单位的管理,从行政管理变为合同管理。

公路养护生产企业不再套用事业行政级别,可自主根据生产岗位的不同特点决定用工数量、形式和条件,并以合同形式管理。各级公路管理机构要实行定岗定员,全面推行干部聘任制。分流到公路工程建设养护企业的职工,5年内保留原事业人员牌价不变;合制职工的各项劳动保障基金由原单位按规定缴纳,固定职工按有关规定转入社会保障体系。落聘人员按内部退养、承包养护工程劳务、参加各类培训或按下岗对待安置,也可出于本人自愿一次性买断工龄。

养护所业务工作计划篇9

一、改革的总体要求和目标

(一)总体要求。

以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养、管并重原则,明确各级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责任,强化交通主管部门、公路管理机构和镇、乡、街道办事处的管理养护职能,建立健全以省、市、区政府投入为主的养护资金筹措机制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分类养护,依法管理”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确保农村公路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二)总体目标。

完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建立新的运行机制,实现有路必养、养必养好、有路必管、管必到位。

二、改革的内容

(一)机构设置。

通过对汉台区地方公路管理站进行整改优化,将其更名为汉台区农村公路管理局,隶属区交通局领导,为副科级事业单位,具体承担全区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和路政管理工作。汉台区农村公路管理局宜设编制32人(其中含区地方海事处编制2人)。区农村公路管理局设局长1职,副局长2职。内设综合科(3人)、养护科(10人)、工程质监科(7人)、路政稽查大队(7人)4个科队,经费形式为财政全额拨款,退休人员经费供养纳入财政预算。

(二)主要职责。

汉台区农村公路管理局的主要职责是:

1.具体承担全区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工作;

2.拟定农村公路养护工程计划和养护计划,并按照批准的计划组织实施;

3.负责全区农村公路养护工程的招投标和发包工作;

4.检查、验收和考核全区农村公路养护质量;

5.负责全区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和路产路权保护工作;

6.负责全区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使用、管理,编制下达养护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7.指导乡村公路的养护和路政管理工作;

8.完成上级公路管理部门和区交通局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三)人员组成。

农村公路管理局局长、副局长人选由组织人事部门考察任命。工作人员从现汉台区地方公路管理站干部职工中聘用。

1.在镇、乡、办事处落实1名分管领导,设立1至2名公路管理专干(兼职),业务上接受区农村公路管理局的监督指导。各镇、乡、办事处分管领导和公路管理专干,统一由市交通局进行公路养护业务知识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开展乡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

2.每个建制村必须落实1至2名农村公路管护员,负责村道的日常养护工作,由所在村与管护员签订管护责任书,农村公路管理局按季考核,劳动报酬从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经费中列支。

三、落实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责任

(一)区政府是全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责任主体,负责贯彻执行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法规政策,编制农村公路发展规划,筹措和安排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监督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组织协调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有关部门做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

(二)区交通局主管全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负责贯彻执行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法规政策,拟定农村公路发展计划、养护工程计划,组织检查考核养护计划的执行,安排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指导和监督农村公路养护工程招投标工作和发包工作,监督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

(三)区农村公路管理局具体承担农村公路的日常管理和养护工作,拟定农村公路养护工程计划和日常养护计划,组织实施县道和重要乡道及旅游道路的养护管理工作,组织养护工程的招投标和发包工作,检查、验收和考核镇、乡、办事处农村公路的养护质量,负责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和路产路权保护。

(四)镇、乡、办事处和村民委员会负责本辖区一般乡道和所有村道的养护管理工作,并做好必要的养护资金筹措、劳动力投入等工作。

四、建立稳定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投入机制

根据中、省、市要求,结合全区实际,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投入纳入区政府财政预算,由公共财政负担。

省政府《实施意见》规定,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分为养护工程费和日常养护费,其中养护工程费由省交通厅落实解决,养护工程费县道每公里每年15000元,乡道每公里每年6000元,村道每公里每年1000元。经测算,县道92.123公里1381845元,乡道87.792公里526752元,村道450.735公里450735元;日常养护费由市、县(区)人民政府财政安排。按照省市要求的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费县道每公里每年不低于7000元、乡道每公里每年3500元、村道每公里每年1000元的标准和市政府决定的补助30%日常养护费的精神,经核算,全区每年共需安排财政预算98.2万元(其中县道45.1万元,乡道21.5万元,村道31.6元),用于全区农村公路的日常养护。

市、区养护资金由区交通局按计划用于辖区的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省补资金必须用于养护工程费。养护工程费和日常养护费实行分户储存,单独核算,专款专用,接受财政、审计和上级交通部门的监督。

五、建立农村公路管养分离的运行机制

区农村公路管理局负责全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农村公路养护逐步按照市场化运行机制进行合同管理。养护工程投资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工程以招投标方式确定有资质的专业养护队伍进行修建,并实行工程监理制度,强化工程质量管理。投资额在100万元以下的工程,可以采取捆绑方式招标或委托有经验的专业养护队伍承担施工任务。日常养护工作可由道班工人或公路沿线村民承包养护,按养护里程长短和工程量兑现报酬。

养护所业务工作计划篇10

【关键词】公路;养护管理;问题与发展趋势

在“十二五”政策导向下,我国公路养护必将朝着“以构建养护科学决策体系为依托,进一步提高养护科技水平”和“资源节约、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将采取详实全面的管理数据库和有效的道路、桥梁智能评价预测系统,建立优质高效的机械化养护模式;以提高公路的耐久性和抗灾能力,使公路养护维修达到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高机动性的要求,保持公路完好、畅通、整洁、美观,延长公路的使用周期,向公路使用者提供良好的服务。

经过十余年公路养护管理模式及养护市场化运行机制的探索,公路养护市场化的前景已经日益明朗。由于公路养护具有长期性、连续性、区域性、前置性、应急性等不同于公路建设的特性,无法采用常规的统一模式、统一步调推进市场化进程,使得养护管理模式的探索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

一、我国公路养护管理模式的现状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提出了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开始了公路养护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的探索。在不同区域、不同管养单位、养护业务的不同环节,通过横向联系、纵向拓展,至今仍在不断尝试中。

近年来,在“建设是发展,养护管理也是发展,而且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引导下,养护管理人员经过不断的探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在组织结构、人员素质、机械配置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加之国外先进的公路养护经验的引进,更加丰富了公路管理方式和手段。可以说,近年来我国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已逐渐走上健康发展之路。但由于公路养护行业受传统性、地域性等因素制约及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养护管理体制的不健全等因素的影响。目前,仍没有统一的养护管理模式,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养护管理模式缺乏创新

(1)管理与养护简单物理分割;

(2)封闭在小范围内的市场化;

(3)事企不分,体制不顺。

一些地区进行了养护管理模式的探索,但仅是简单的物理分割,将原公路养护管理单位分割为公路运营管理单位和专业的养护公司,管理与养护之间仍然带有明显的上下级色彩。在高等级公路养护领域,大中修及重点结构物的专项养护工程大多采取了市场化模式。但日常养护、小修保养类工程,则直接委派给原管理单位分割出来的养护公司。

这些问题的存在,易导致养护资金被挪用、挤占,机械设备失修甚至流失,非生产人员膨胀,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下降,生产效率低下,养护水平难以提高、质量难以保证。

2、养护管理工作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养护体系不健全

多数管理机构往往是在公路出现严重病害或某些使用功能不足时才考虑制定养护维修计划。科学的养护管理是建立在长期的跟踪检测和评价系统基础上的。根据科学的评价,决定养护维修的计划和内容。目前虽然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道路检测与评价工作,但由于数量不足或数据可靠性差,或者道路使用性能评价预估系统不健全,尚不足以制定科学的、寿命周期内养护费用最小的养护计划。

很大程度上变成了被动,主要表现为疲于应付,缺乏运营使用过程中的路况调查及病害预测、适时养护决策和养护规划。在公路养护过程中随意性、盲目性较为常见。对公路养护质量的计量、检测没有严格的考核计量标准,养护管理与日常养护质量考核评定随意性较大。在养护管理过程中“头痛治头,脚痛医脚”的管理模式依然贯穿于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公路养护管理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办法。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养护工作偏离主旨,造成了养护资源的浪费,只有变被动养护为主动维护,才能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减少养护成本,提高养护效益。

3、养护机械化水平低

公路需要高标准的养护,实现公路养护机械化是推进养护工艺的更新和养护技术提高的重要标志,也是保障和改善公路交通环境的客观要求。但目前我国公路养护维修较大程度上仍然依靠传统的养护作业方式,尤其是国省干线公路及县乡道路,养护机械化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养护机械的完好率和利用率较低,作业效率和养护质量难以适应快速养护作业的要求。其主要表现为机械类型不配套、设备规划落后,管理方式落后、协调调度不力甚至出现设备闲置现象,操作手素质偏低、机械效率不高等。

4、养护专业水平低下

对于国省干线公路及县乡道路,大部分养护管理模式为集路政、养护、施工管理为一体,公路局、公路段、养护道班三级公路养护模式。而由于政府行政机构的人员特征,造成养护专业人员严重不足、养护水平低下,主要体现在:

(1)专业技术性人才严重匮乏,既懂得管理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屈指可数。

(2)缺乏养护工程施工人才,在工程质量监管、技术指导上依赖程度较大。

(3)缺乏施工机械操作手、维修工等专业类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路养护质量和工作进度。

5、有效养护资金投入不足

(1)燃油税费改革后,原有干线公路养护管理机构显得臃肿、人员繁多,有限的养护资金不足以有效的投入到养护中去。

(2)部分高速公路建设成本低、交通量小、效益差,养护资金分配不足。

二、国外公路养护行业发展现状

国外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由于国情不同,差异较大。但管理目标却是一致的。

1、国外养护管理模式

(1)管理和养护分离模式

美国州际公路由联邦政府进行宏观管理。将养护权利及责任下放到州及地方政府。管理机构将养护工程承包给私人养护公司并以业主的身份负责承包工程的谈判,监督合同的执行和验收工作。在这种养护承包市场的模式中,养护承包公司可以跨地区承包公路养护任务,且机械化水平高,配备了成套养护设备,养护作业技术水平高,养护工作人员素质高。

(2)特许经营模式

法国是以国有民营和特许经营公司的方式来组织高速公路的运营和养护。通过成立高速公路特许养护公司来负责高速公路的建设、运营和养护工作。

法国高速公路特许经营公司常采用三级管理模式,即:公司总部,管理部和管理站。高速公路由国家高速公路公共机构统一管理,采用企业化管理方式。通过招投标方式选择建设、养护单位。并有专门的养护服务机械公司,这些公司独立于公路管理部门和养护机构之外,与养护部门建立设备租赁关系,有利于高速公路养护向专业化、机械化、市场化方向发展。

(3)路网养护管理综合承包模式

目前,英国公路养护管理常采用的承包形式是路网养护管理综合承包,即与承包商签订管理承包合同(MAC合同)。基本思路是承包商在承包期间对其养护作业活动负责到底。在管理承包合同中,业主仅雇佣一个实体,政府的管理职责更为清晰,管理内容也更为简洁,但强化了政府的审查、评估、监督等核心职能。

2、养护合同管理模式

各国对公路日常养护多采用总包合同管理模式,采用多年合同、总价合同等方式,确保养护的延续性和养护质量。典型有瑞典的常规养护的长期合同、加拿大的总价承包合同、英国的多样化养护合同。

(1)跨年度长期合同

瑞典常规养护合同期一般为五年,采用三加二或四加一模式,根据承包人工作业绩进行综合评定,以决定是否续签合同或更换承包人。

(2)总价承包合同

加拿大的养护承包合同为总价合同,承包商在基础设施的维护上承担更为综合的责任,承包商受道路使用者及舆论监督,促使承包商提供尽可能好的道路服务,政府则对公路进行宏观管理,养护管理工作的分工也更趋于均匀合理。

(3)多样化养护合同

英国的养护合同与英国的养护制度相结合,不同的合同涵盖不同的养护工作内容,合同管理方式多样化。根据合同涵盖内容的不同,可分为五种形式:第一、单项合同;第二、设计+施工合同;第三、路况检测评价+养护决策分析,以及养护设计+预防性养护+功能性修复(中修)+结构性修复(大修);第四、路况检测评价+养护决策分析+养护设计+预防性养护+功能性修复(中修)+结构性修复(大修);第五,投资+建设+养护+运营合同。

三、对未来公路养护管理发展趋势的思考

近年我国高速公路养护市场也相继出现了一些不同的管理模式。如:陕西省交建集团所辖高速公路,试行了养护设计年度承包合同,即公路运营单位将全年所辖路段养护设计工作打包招标,由设计单位全年跟踪所有路段的养护设计工作,设计费用按照中标费率根据实际完成工程量计算。

安徽省交建集团、平安投资公司所运营管理的高速公路,同样开始尝试多样的养护管理模式。如,安徽省交建集团的高速公路养护设计总承包模式,平安公司提出的养护设计+小修保养跨年度承包模式等。

总的来说,无论是个别省份区域,还是个别公路管理营运单位,采取养护工程总承包、独立路段或重点结构物检测评估、加固设计总承包、加固设计+施工总承包等方式,对公路养护管理模式均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这样的探索经过初期的补充完善,一旦形成固定机制,无论是逐点突破,还是以点带面,必将出现跨年度、跨路段、跨专业、跨业务环节、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路网养护综合总承包模式。

作为公路养护市场的从业主体将更加专业化、市场化,养护从业单位也应以雄厚的技术为核心,通过开发、引进和消化吸收先进成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方法,并以核心技术为龙头,带动公路养护试验检测、设计、施工等相关环节同步发展,成为能够提供一体化养护全产业链服务的综合承包服务单位。

公路养护管理实现事企分开、转变机制、引入竞争,养护从业单位走公司化、社会化、专业化、机械化道路,优点如下:

1、管理层次清楚,责任明确,突出了行政部门的审查和评估职能,把养护管理职能下放给养护企业,全面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2、公路养护管理机构人员精简,人员费用、养护费用降低,养护投资更趋合理;

3、确保养护管理各环节良好衔接,减少管理单位协调工作。

4、长期检测评估 ,实现动态调整养护计划,全寿命覆盖。

5、养护机械实现社会化服务。鼓励建立养护设备租赁公司,集中优势,提供有偿服务,进一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公路养护的机械化程度。

6、加大养护科技研发力度,有利于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成果转化,提升整个养护行业的科技水平。

7、减少招投标过程,避免资源浪费,节约社会成本。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对道路的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需求,国务院明确了“建设重要、养护更加重要”的共识,对公路养护从业者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急需制定更为适合我国目前需要的公路养护管理理念、管理模式,从传统的养护作业方式向国际化养护作业标准的转变,实现公路养护管理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