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感想和体会十篇

时间:2023-03-29 16:35:41

两会感想和体会

两会感想和体会篇1

一、创设情境,架设情感的桥梁

很多孩子虽无长期与母亲离别的经历,但不少人或外出旅游,或外出活动,都有暂别母亲的体验,这是他们走进文本的桥梁。新课导入可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让学生叙心声,谈感受。继而引导:①母亲是我们的保护伞,是我们的守护神。我们中的不少人,肯定有过与母亲暂别的经历,起先你可能没什么感觉,然而用不了三天,你对母亲思念就会日趋强烈,你有这方面的经历吗?――回忆离别情感,抒发思念之情。②课文《怀念母亲》表达的是怎样的一种思念,怎样的一种情感呢?今天我们要走进课文去感受,走近作者去体会。

二、自读课文,理清情感的脉络

先自由朗读,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接着默读思考:课文中“母亲”的内涵是怎样随着地点的变化而变化的?你怎样理解这种变化?――把握内容,理清思路:作者去城里居住,思念家乡的母亲;作者去德国留学,思念家乡母亲和祖国母亲。再细读课文,画出写怀念母亲和祖国的句子,并反复朗读,体会句子包含的情感,弄清作者是怎样凭借对事情的叙述,对景物的描写抒发这种情感的。

三、走进情境,感受情感的真挚

1?郾感受身居城市对母亲的怀念。过早地离开母亲,后又成为没有母亲的孤儿,使作者深感“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使他“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为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城中对母亲的怀念,可抓住第2自然段中的重点句子细读深思,想象情境,具体感受:

“我六岁离开我的生母,到城里去住。中间曾回故乡两次,都是奔丧,只在母亲身边待了几天,仍然回到城里。”①你从这段话中感受到了什么?(很小离开母亲,很少见到母亲。)②六岁离开母亲,曾回家两次,几天后就又离开,你能想象母子分别的情景吗?(分别的依依不舍,母子的浓浓深情。)

“在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①仔细读读这段话,你从中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从这些画面中感受到了什么?(想象痛不欲生的场景,感受对母亲的怀念。)②推想作者没能实现的愿望是什么,理解作者“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的原因。

2?郾感受身居国外对两个母亲的怀念。从国内到了国外,作者对生“我”的母亲和祖国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主要是借梦境折射、日记表达、散文抒发的。可引导学生在想象梦境、阅读日记、欣赏散文中去体会,去感受。

(1)“梦境”中感受。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我的生母”与“祖国母亲”频来入梦,集中表现了作者对两个母亲的怀念。①“频来入梦”是什么意思?母亲会怎样“频来入梦”?能想象描述梦境吗?(母亲或是询问饮食起居,或是关注学习生活;作者或是问候生活状况,或是叮嘱保重身体。)②祖国母亲会怎样“频来入梦”?能想象情境吗?(想象作者在祖国的生活,梦中想到家乡、想到亲人、想到朋友,体会祖国母亲对海外赤子的关爱和希望,体会海外赤子对祖国母亲的敬意和爱慕。

(2)“日记”中体会。身居国外,别离故乡,作者对两个母亲的思念之情是如影随形,文中的4个日记片段,相隔仅13天,足见作者的思念是何等强烈,何等急切。可引导走进情境,细心感受,用心揣摩。①身处异国,漂泊他乡,作者常触景生情,睹物思人,从日记片段可清晰地感受到这一点,可引导细读日记,画出写景、写人的句子,体会怀念之情的真切。②对写景句子“暗夜渐渐织上天空,织上对面的屋顶。一切都沉在朦胧的薄暗中”,“我仰躺在沙发上,听风路过窗外。风里夹着雨。天色阴得如黑夜”,可引导阅读想象,叙谈感受。(由暗夜的朦胧,雨天的阴晦,想象心中的惆怅,游子的孤独,感受此情此景下,作者对家乡、对母亲、对祖国的怀念之情。)③对房东太太的描写,可引导自读思考:这是怎样的母亲?看到这样的母亲作者有什么表现?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由房东太太的“高兴”和“沮丧”,感受天下慈母心对孩子的想念和牵挂,感受儿女在母亲心目中的位置;由作者的“想起”和“想哭”,感受天下游子情:对母亲的思念和挂念,感受母亲在儿女心目中的位置。)④感受怀念的甜蜜。日记中这样叙述:“我的心往往在沉静到不能再沉静的时候,活动起来。我想到故乡,故乡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这里怀念之情的真实表露,为什么“凄凉”而又“甜蜜”呢?这是理解的重点和难点,可这样引导:如果是你,孤身一人到国外求学,肯定也有很多时候思念祖国的家乡,思念亲人和朋友,哪些时候呢?(明月高悬,清风徐来时;夜深人静,万籁俱寂时;逢年过节,千家团圆时;生活不顺,遇到坎坷时……)你能想象某个时候思念母亲、思念朋友、思念祖国的情景吗?(盼望朋友会聚,问候家乡母亲,想念祖国母亲,盼望早日归国……)为什么“我”想到故乡、老朋友时,心里感到凄凉,却又是甜蜜的?(山水阻隔难相见,时空阻断难会面,孤独与忧伤中感到凄凉;山水阻不断思念,时空隔不了怀念。想象中的会面,幻想中的团聚,能消除自己的孤寂,给自己带来慰藉;能消除异国的惆怅,让自己感到甜蜜。)

(3)“散文”中体察。白天难以归国,难见母亲,难遇朋友,作者只能把希望寄托于梦中。可见,《寻梦》是怀念之情的集中体现:“夜里梦到母亲,我哭着醒来。醒来再想捉住这梦的时候,梦却早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天哪!连一个清清楚楚的梦都不给我吗?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奇妙的梦境,给作者诸多的寄托;梦境的破灭,让作者无限的惆怅。要引导学生细心阅读,反复体会,想象与母亲相见的神奇梦境,感受与母亲相见的无限幸福。继而引导讨论:在你的想象中,母亲的面影是怎样的?引导具体描述,抒发对母亲的怀念和感激。

四、创设情境,促进情感的升华

课文最后一段,交代了空间距离的变化与母亲内涵的变更,在国内,只怀念一个母亲,在国外,怀念中又增添了祖国母亲,且对两个母亲的怀念伴随他在欧洲度过了十一年。教学时可让学生朗读体会其中深深的怀念之情。在此基础上,创设情境,激发想象,引导表述:同学们,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回归祖国、回归家乡的时刻,盼来了投入母亲怀抱的时候,如果你就是作者,登上了归国的轮船,站在甲板上,遥望东方,对着自己的母亲,对着自己的祖国,你有什么想说呢?――叙述心中的话语,表达真切的思念。

两会感想和体会篇2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五感归一”系统工程

为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从2011年开始进行了“五感归一”系统工程创新研究和探索。

“五感归一”系统工程总体思路是:利用课外时间,以“五感归一”为抓手,以“红色点亮青春”为主题,引导学生了解社会、深入生活,在学生中推行“听红色讲座,看红色经典,触社会现状,品志愿人生,秀(嗅)爱国热情”的系列实践活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主线,以帮助学生确立科学世界观、人生价值观为目标,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能力。

“五感归一”系统工程具体而言,包括以下五个相辅相成的方面和环节。

一、听一次红色讲座

(一)开展此项活动的目的

由于思想政治课程的内容理论性较强,而且在课堂上,教师往往受制于教材,无法真正就某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讲解,因此,我们希望通过让学生听相关专题讲座的方式,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同时与思想政治理论相结合,让学生能真正接受这些内容,而非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二)特点及教学方式

红色讲座是通过有较深造诣的老师专题讲座或知名学者的网络视频讲座,讲授与“两课”相关、学生直接关注的问题;同时主持老师可以现场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也可以通过网络互动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三)学生参与形式

红色讲座每月一期,讲座内容涉及面广,思想开阔,并且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紧密结合,同时与学生兴趣高度契合。设有“红色讲座”交流信箱和在线交流QQ,供同学们与老师交流。

二、看红色经典

此项活动包括阅读一本红色题材书籍和看一部红色题材电影。

(一)特点及教学方式

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老师在“两课在线”网站实践教学栏目推出百部“红色经典”馆藏书目,设计思考问题,通过读书活动,激发学生读红色书的兴趣。

(二)学生参与形式

要求学生每学期至少读一本红色题材书籍,看一部红色题材电影,学生完成读后感和观后感。每两周周末在报告厅(容纳500人)播放一部红色题材电影,每学期末组织一次读书交流活动。学生可以到现场参加互动。

三、触社会现状

触社会现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一个创举,是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基础上的一个综合实践过程。鼓励学生走进社会、了解社会现状、接触社会,培养运用正确的世界观观察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一)特点及教学方式

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多接触社会,多联系实际,老师在“两课在线”网站实践教学栏目布置寒暑假社会实践题目,引导学生参加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也可以在学校期间参加校内外社会实践,之后由学生写成社会实践报告。

(二)学生参与形式

要求学生每学期至少参与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自发组织或独自参加。

1.基本任务

(1)“两课”教师在学生社会实践前按《“两课”社会实践》的基本要求给学生布置任务,社会实践结束后要对学生社会实践情况进行评定,并对总体实施情况进行全面的总结。

(2)学生在社会实践前要根据“两课”教学内容,在社会实践指导教师的安排和指导下,选择“两课”社会实践参考题目,在社会实践结束后撰写“两课”社会实践报告。

2.实施途径

触社会现状主要是通过以下两个途径实现。

(1)校内实践。利用课余时间,结合团委、学生会组织的校园文化建设等活动,让学生分析校园内实际问题,并通过集体讨论、交流,由学生自己表达、交流个人观点,并且在彼此交流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认识。

(2)校外实践。结合课堂理论教学涉及到的内容,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进行相应的参观活动,增加学生的亲身体验与感受,增强理论渗透的效果。主要采取两种形式:①社会调查(生活观察):要求学生组队深入到街道、社区、观察社会生活,感悟人间冷暖。②不固定地由“两课”学生社团带队,组织一些学生到一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或者法制教育基地进行参观实践活动。

3.考核办法

学生撰写《“两课”社会实践报告》(两个:一个校内实践或调查报告、一个校外社会实践报告)并填写《“两课”社会实践总结表》,“两课”社会实践指导老师根据学生的实践报告及实践过程中的表现评分。优秀实践报告已经集结成册。

四、品志愿人生

(一)指导思想

通过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弘扬雷锋精神,激发青年学生的热情,在校园内外形成关爱互助的风气,为学习和生活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

(二)组织方式

“两课”教研室以课程班级为单位组织安排活动。

(三)特点及教学方式

两会感想和体会篇3

微笑的魅力是无穷的。在与学生交往时,脸上常带三分笑,就能得到学生的好感,学生会感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而更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引导。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微笑和称赞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善意的微笑,都会让学生感到教师的亲近。特别是我们体育教师做示范动作时,情绪不良会严重影响到示范动作的准确性,体力也会明显不支,若学生看到教师做示范动作都显得力不从心,就会对所学知识信心不足。同理,学生看到教师经常拉着脸,心里感到害怕,做动作就容易变形。因此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要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带着微笑去引发、促进学生的积极情感。

案例:由于学校马上要期末考试,班主任对学生的文化课学习抓的很紧,下午第一节课前,班主任还要督促学生上20分钟的自习,导致部分学生上体育课迟到,为这事领导批评过我们体育教师好几次,我们也很窝火,班主任不让来,又不是我们没有要求。周三下午的体育课又有几个学生迟到了,我气不打一处来,正要发火时,这几个学生急急忙忙地跑来了,看到他们上气不接下气的样子,我既好气又好笑,是发火还是不发火呢,最后理智战胜了冲动。我笑着对他们说:“给你们反复说了多次,怎么还迟到啊”?平时最不敢和老师说话的王同学却突然开口说:“老师,其实我们也想早来,体育课同学们都喜欢上,但班主任不让来啊”,我说:“这次不要紧,下来我给你们班主任说说,归队吧”。到下一节体育课时,这几个同学果然没有再迟到,其实,我把给班主任说的这事都忘了,是学生自己跟班主任说的。

启示:作为教师,在面对师生之间的摩擦时,不仅要面带微笑,而且要帮助学生解决思想上和实际学习与生活中的困难,要以饱满、乐观、热情、向上的情感去面对学生,亲近学生,感染学生,不能把低沉、恶劣的态度带进体育课堂,更不能对学生闹情绪。案例中我给学生的仅仅是一个承诺,学生就已经改正了错误,如果我们把学生的困难放在心上,真正去帮助学生,师生之间哪还会有摩擦。

二、就事论事感化学生

教师表扬学生时,可以顺带提起过去的优点,以激励其更大的上进心。但批评学生时,切忌新帐旧账一起算。否则,学生会认为教师是带着“有色眼镜”故意找他的茬,一种反抗的情绪油然而生,不但不能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而且还会埋下怨恨的种子。

案例:张同学是所有老师公认的一个问题学生,不良习惯很多:衣冠不整,集体观念不强,纪律松散,卫生不打扫,抽烟,搞小集体等。一次体育课上,因一件小事他又把本班的一个同学踢了一脚,我瞪着眼睛对他说:“你平时不遵守纪律,拉帮结派,体育课上也横行霸道吗”?说完,我等着张同学的回答,没想到张同学对自己踢人的错误认识很到位,但对我批评他时提及以前的错误很反感,我及时收回了我的批评,和张同学就事论事,张同学的态度也缓和了许多。

启示:我们处理师生间的摩擦时,要针对眼前发生的事,推心置腹地帮助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因眼前的错误带出以往的问题,这样学生才更愿意和教师一起探讨和解决问题,摩擦才能消除。

三、换位思考唤醒学生

很多学生不会站在教师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他们往往只考虑自己的感受,所以当教师给他们提一些合理的要求或建议时,他们有时候想不来,有抵触情绪,有的甚至和教师对着干,因此,让学生和教师多做换位思考,才能让他们感受教师的育人角色,理解教师的良苦用心,从而化解师生间不必要的摩擦。

案例:一次上课集合时,有两个女生站在集合队伍附近说闲话,我怎么吹哨她们两个都充耳不闻,就是不过来集合,我让体育委员过去叫过来,我想她们两个应该很不好意思,但我观察的结果是她们根本没有这样的想法。于是,我把这两个女生叫到队伍前面,把我的哨子交给她俩,让她俩当老师,我当学生,重现刚才集合时的情境。我走到这两个学生不过来集合的位置,让这两个学生吹哨叫我,不管她俩怎么吹哨我就是不去集合,在原地模仿她俩刚才的动作,惹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这两个女生感觉很难为情。过了半分钟后,我回到队伍跟前,问这两个女生的感受,尽管这两个女生没有回答,但从她们的表情我判断刚才的换位情景剧表演已经起到了教育的作用,于是,我开始上课。在接下来的几节课上,我有意观察这两个女生的表现,再也没有发现她们的违纪行为,到这学期结束也一直没有再犯错误。

两会感想和体会篇4

双头人出世

1990年3月16日,美国明尼苏达州西皮埃尔小镇的女教师帕提,在医院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女婴。然而,让医生和护士都大吃一惊的是,这对姐妹虽然有两个脑袋,却共用着一个身体,是个“双头连体”双胞胎。

经检查,这对双头女婴有两个头颅、两个大脑和两根在骨盆处融合的脊柱,但却只有一个身体、两个乳腺。因此,这两个姐妹要共用两只胳膊、两条腿和一个肝脏、一条大肠、一条小肠、一个膀胱、一个子宫和一个阴道。不过,在这个身体内却有两颗心脏、四叶肺、三个肾脏和两个胃。医生告诉帕提,世界上曾报告过两例此类病例,但婴儿全都没有活过24小时。帕提对医生叫道:“这是我的孩子,既然我生了她们,就必须对她们尽到做母亲的责任!我要让她们活下去!”

在母亲的精心看护下,24小时过去了,孩子的生命体征一切正常;一个星期、一个月过去了,也没有发生意外。帕提把孩子抱到州立医院再做检查,发现她们除了生理上先天性与正常人不一样外,生命体征正常,并且因为有两个心脏、四叶肺、两个胃,她们甚至比正常婴儿的生命力更强。帕提感到很高兴,她和丈夫迈克尔商量后,给右边那个脑袋起名叫阿比盖尔,左边那个脑袋叫布莱塔妮。

姐妹俩分别控制着自己半边的手臂和腿,对另一边的手臂和腿却毫无感觉。她们各有各的思想,身体上却分不开,所以必须“高度团结”,事事替对方着想。一天晚上,姐妹俩刚刚睡下,阿比盖尔又想上卫生间,睡眼惺忪的布莱塔妮只得冒着严寒“陪”着她。方便之后,布莱塔妮觉得对方没有把屁股处理干净,而屁股是两人共用的器官,于是就跟阿比盖尔吵了起来。最后两人竟然动起了手。

妈妈帕提连忙过来劝架,但她们谁也不听。帕提生气了,抬手就打了她们的屁股。这下姐妹俩都不干了,都说对方有错,妈妈不该打自己的屁股。帕提这才想到,两个孩子的屁股根本分不开,自己同时打了两个人的屁股。这样的事情最初经常发生,因为她们虽然只有一套排泄系统,可以共用这套系统“各自”大小便,可是,因为她们有两个胃,各有一套神经系统,所以经常是其中一个想大便,另一个却没有这个要求。

姐妹俩7岁时,到镇上一所私立教会学校读书。开始时,她们经常遭到同学们的议论和围观,但她们毫不介意,和别的孩子一样爱玩、爱笑、爱吃零食……大家觉得她们除了身体之外,与正常人并没有区别,很快就不把她们当成“怪物”了。

适应了学校生活后,姐妹俩开始像正常的孩子一样玩耍游戏。因为游戏需要全身心投入,这对两个人的配合要求也越来越高。没想到这种玩耍和游戏成了姐妹俩练习配合的最大动力,当看到别的小朋友都会游泳和骑自行车后,姐妹俩也缠着让妈妈教。在妈妈的帮助下,她们只用了不到20天就学会了游泳,1个月能骑着自行车上路。

这两次配合成功之后,姐妹俩一鼓作气,又先后学会了打篮球、排球、乒乓球及弹钢琴,上了中学之后,她们又学会联手在电脑上写电子邮件和发短信。

随着慢慢长大,生理和心理都很正常的她们也怀起了春,经常在一起议论男孩子。她们也知道因为姐妹俩只有一组生殖器官,这会给她们将来的恋爱、结婚和生孩子带来很多不便,但谁也不愿意为此就放弃爱情。

尴尬的恋爱

然而,爱情是世界上最自私的事情,选择爱人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你喜欢的人,她不一定喜欢。

17岁那年,两人决定学习机动车驾驶。在驾校学驾驶的时候,教官是个名叫库尼的年轻小伙子,他精力旺盛,活力四射。跟库尼学车的第一天,阿比盖尔就悄悄喜欢上了这个阳光男孩,但她没告诉布莱塔妮,也没有跟库尼挑明,两个人只是眉来眼去。

经过90天的学习,两人通过两次考试,都拿到了驾照,每人一本。那天傍晚,她们高高兴兴地回家,路过电影院时,阿比盖尔忽然提出:“库尼为教我们学车,付出了很多心血,我们是不是请他看一场电影以示感谢?”布莱塔妮答应了。

阿比盖尔打电话约来库尼,看电影的时候,他们依然眉来眼去,阿比盖尔还往库尼的嘴里塞吃的。库尼显然也很喜欢阿比盖尔,不光跟她眉目传情,还轻轻地拉住了属于阿比盖尔的那只手。直到那家伙伸过胳膊来要揽她腰肢的时候,布莱塔妮才怒声叫道:“你们俩怎么样我不管,但你干吗要搂我的腰?”库尼尴尬了好半天都没回过神来。

看完电影在回家的路上,阿比盖尔表示,她已经爱上了库尼,问布莱塔妮该怎么办。布莱塔妮有些生气地说:“你爱上了他为什么不早告诉我?我可是对他一点那方面的感觉也没有!”两人为这事又闹起了不愉快。

谁知这只是事情的开始。虽然布莱塔妮对库尼没有感觉,阿比盖尔却非常喜欢库尼,库尼也喜欢她,两个人很快就陷入了热恋,而他们俩无论做什么,布莱塔妮都必须陪着。一天,两人在阿比盖尔和布莱塔妮的家里约会,两人亲热时,布莱塔妮只好把头拧到一边去,用自己的那只手玩电脑。不料两个恋人亲热越来越过火,他们先是接吻,然后库尼又去摸阿比盖尔的。本来这也没什么,因为库尼抚摸阿比盖尔的布莱塔妮并没有感觉。谁知由于库尼的抚摸,阿比盖尔的生殖器有了反应,因为两人共用一套生殖器官,所以阿比盖尔的生殖器有了反应,就等于布莱塔妮的生殖器也有了感觉,她很快就有了一种莫名的耳热心跳,亢奋得难以把持。布莱塔妮实在有些受不了了,抬手给了库尼一耳光,叫道:“你们俩亲热,干吗影响到我?你给我住手!”

见库尼一脸尴尬的样子,正在兴头上的阿比盖尔不干了:“我们俩亲热,关你什么事?谁让你跟我在一起的?”两个人大吵了起来,然后是互不理睬。由于姐妹俩性格不同,爱好也不一样,阿比盖尔喜欢粉红色,布莱塔妮却不喜欢,阿比盖尔跟库尼约会时,想穿粉红色衣服,布莱塔妮就不同意,并不愿意陪她去约会。

母亲帕提流着眼泪对姐妹俩说:“孩子,这都是命啊!命运安排你们俩这辈子都无法分开,你们一定要理解和支持对方。”经母亲再三做工作,两人才原谅了对方。

读高二时,布莱塔妮悄悄喜欢上了学校棒球队长胡安,他在球场上的潇洒让她特别着迷,胡安也不止一次地跟布莱塔妮眉来眼去,还悄悄地塞给她一封情书。看情书当然瞒不过阿比盖尔,然而,阿比盖尔却对胡安没有什么好感:“他每天打完球浑身都是汗臭,我可受不了那种滋味,让他滚远点!”布莱塔妮说:“你能爱库尼,我为什么不能爱胡安?”不过,将心比心,这才有些理解阿比盖尔,两人只好静下心来理性地讨论恋爱的事。

一天,阿比盖尔又跟库尼约会时,见阿比盖尔歪着头跟库尼一会儿说悄悄话,一会儿亲吻,亲热得不得了,布莱塔妮又尴尬又着急,她干脆也打电话把胡安约了过来。这样一来,她们的身边一边一个男孩,四个人约会却只有三个身体。姐妹俩跟自己的恋人都有一年多的感情了,亲热不久,冲动之下,库尼竟然掏出了,表示想跟阿比盖尔。而阿比盖尔竟然也红着脸表示同意。

虽然姐妹两人各有一套神经系统,所以在大小便和生殖系统方面,各自都能控制自己,如果对方跟男孩亲热,自己的生殖系统也会有所反应,但并不强烈。然而,因为两人共用一个阴道,如果对方跟男友,就算自己一点感觉都没有,但需要把整个身体暴露在他面前,并配合他,更重要的是那也是自己的生殖器官,那么他是在跟对方,还是在跟自己?如果有了孩子,那么这个孩子到底属于谁?所以布莱塔妮坚决不同意,表示自己无法接受这样的。胡安也表示,那个生殖器有一半属于自己的女友,不能由阿比盖尔一个人说了算。

阿比盖尔和库尼都感到特别扫兴,但他们也没有办法。四个人冷静下来商量了半天,都觉得无论如何也摆不平这事,又不知道怎么办。最后还是阿比盖尔想了个办法:“我看这样,我们去找医生和相关专家进行咨询,也许他们有办法解决这事。”

痛并快乐着

由于姐妹俩的情况非常罕见,当初为她们接生的明尼苏达州立医院后来成立了一个科研小组,专门对她们进行跟踪观察和研究,其中除了医生,还有社会研究者和法律工作者,姐妹俩跟他们很熟。于是找了个机会,姐妹俩找到科研小组,把自己的苦恼说了出来。

专家建议其中一人放弃自己的所爱,两人只爱一个男孩,因为这样的话,事情会简单一些,但感情这种事情,并不是说放就能放弃的。最后,专家们只得建议她们,如果她们一定要各自找自己的男友的话,唯一的办法是把时的精神和肉体感觉分开,更看重精神上的感受而不是肉体,因为对一个成熟的人来说,爱这种事,主要还是精神上的,肉体说到底只是个“臭皮囊”。当然,专家们还在进一步研究。

两会感想和体会篇5

关键词:阅读;教学;朗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1-242-01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教学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有要求“有感情的朗读”。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同时,朗读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注重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是每个语文教师上好语文课的必要前提。

一、注重教师范读

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这就需要教师认真研究朗读,掌握朗读的技巧。朗读好课文,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师生才能全身心地共同进入角色。教师范读要抑扬顿挫,让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正确听出节奏、停顿和语速,轻重缓急,让学生进人意境。特别像《怀念母亲》和《再见了,亲人》这类感彩很浓厚的课文,更应该通过朗读来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如果教师在学生面前朗读得平平淡淡,甚至结结巴巴,那就无法表达出母子之间的深深的爱,更难体会到中朝两国人民同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依依惜别之情,也就体会不到中朝两国人民之间用生命和鲜血凝成的深情厚意。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前,自己必须学会声情并茂的朗读。只有这样,才能感染学生,从而为理解课文奠定基础。

二、认真指导朗读

朗读作为一项阅读基本功,教师必须依据教材,根据不同文体的课文进行朗读指导。朗读指导要讲究方法,注意有的放矢地组织训练。在分析课文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多读,让学

生自己去咀嚼,品尝。同时还要指导学生用恰当的情感去朗读课文,训练语感。对高年级学生来说,在指导朗读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每篇课文的教学充分发挥朗读在理解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陶冶情操方面的作用。尤其像《草原》、《林海》等这类意境深远、情感浓郁、文字优美的课文,更要让学生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基础上,用恰当的语调、语速,有感情地朗读。如教学《草原》时,文中“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表示我的愉快”时,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要正确地停顿;二是要读出重音。“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通过这样的朗读指导,学生就会感受到草原的天的晴朗和开阔,叫人心情特别愉快。学生有了这种体会,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这种意境,也就会无拘无束地读出作者那种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就文体来说,课文中有诗歌、散文、小说、童话、寓言、说明文等.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在指导朗读时,就要根据不同的文体进行朗读指导。如朗读感情浓郁,语言优美,笔调活泼的《桂林山水》,就必须采取鲜明的节奏,抑扬的语调,一气呵成的语势去朗读,从而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抒发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美好的情感。对于说明文,如果还照《桂林山水)那样的节奏、语调、语势、情感来读就欠妥。这种文体的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层次清楚,从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从读中发展思维和语言,只要读得正确、流利.层次清楚就可以了。

三、着重抓好重点段落朗读

语文教学的第一要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让学生会读会写会说,任何一堂阅读课都不可以脱离这个“第一要务”。以理解、品味句子为教学重点,意在引导学生学会读写优美句子,学会读写含义深刻的句子,提高理解、品味、运用语言的能力。课文的重点段中,一般用词准确,句子含义深刻,对表现中心思想作用较大。指导学生读好这些词语、句段,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如《怀念母亲》中的第一自然段就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两个母亲的崇高敬意和真挚的爱慕的思想感情,教师在指导朗读时,要着重指导学生读懂句中蕴含的情感,然后让学生反复朗读,读出作者对两位母亲的怀念之情。

又如教学《将相和》一文时,可找出廉颇说的话来读一读。要引导学生抓住“很不服气”这个词来理解整段话,突出他有“计较个人地位”的思想。如“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要读得急重些;“得给他个下不去”要读得缓重些来突出廉颇对蔺相如地位比自己高而不服气。而蔺相如又是怎样对待廉颇的呢?要引导学生认真朗读蔺相如说的那段话。“秦王我都不怕,还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国之所以不敢进攻赵国,就是因为我们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泰国必然乘机攻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的利益啊!”教师要特别指导学生读好第一句,可用两种不同的语气来指导,第一种用读普通反问句时的高声调、重语气来读,第二种用沉缓的语气来读,让学生对比,哪一种语气让人觉得蔺相如是在自吹自擂,哪一种语气更能反映出蔺相如对敌无畏,对己团结的高尚品质。通过这样的朗读训练,把学生的学路直接引向文章的思路,从而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教师通过对重点语句和段落的朗读指导,既可以加快学生对文中心思想的掌握,又可以促进对重点段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意思的理解,从而达到训练语感,为真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熟读成诵

两会感想和体会篇6

一.关注文本本味,读出情感基调

我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一开始就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过两三遍后,我提醒学生注意课文中的几个词语:“欣然起行”中的“欣然”;“念无与乐者”中的“念”;“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中的“寻”;“怀民亦未寝”中的“亦”。我让学生在读中体味这些词语的意思、潜在的感情,反复朗读这些词句,一次次朗读体悟后,学生自然而然地把作者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被贬的悲凉和人生的感慨等思想和情感渐渐品读出来了,课文的本味和情感基调也就水到渠成地感悟出来了。叶圣陶说过:“吟诵时,对于研究所得的不仅理智的了解,而且亲切的体会,不知不觉间,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

二.展开丰富想象,读出作者境遇

语文老师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借助于对文本的读,引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让学生在读中展开合理的联想想象,通过个性化的自我联想和想象,对文字或者文本“穿越”式的体验,引发学生心灵跨越时空界限,在读中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在读中捕捉作者的人格魅力,在读中激起与作者的情感共鸣,在读中悟出作者起承转合的人生境遇。真正能达到“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的境界。笔者在引导学生读的时候,让学生进行“穿越”,想象自己就是当年月下的苏轼,走进文本,感悟苏轼写这篇文章时的内心世界。回归了这样的“本我阅读”后,课堂上就形成了“情感场”,学生在区区八十四个字的文本中寻找到作者的感情变化,渐渐走进了苏轼的精神世界、情感世界,进而产生了解苏轼境遇的强烈愿望,此时教师再对苏轼当年被贬黄州的背景资料适当穿插介绍,学生自然会读出更多的感悟,丰富、深化自己“读”的境界,对感悟文本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品味重点词句,读出深刻内涵

文章的“文眼”、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往往是通过一些重点词语或重点句子体现出来的,高明的老师一定是积极引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抓住这些重点词句,启发学生在朗读中领悟这些词句所包含的深刻内涵,让学生用心灵促动心灵,用心灵感悟心灵,用心灵走进心灵,从而体会出作者在文章中所包涵的深刻而独特的思想感情。在《记承天诗夜游》一文中,笔者抓住“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句话,重点引导学生在读中关注两个问题:一是作者为什么连发两问,却不回答呢?“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包含了作者哪些复杂的心情?对于第一个问题,我运用上下文互相比照的方法引导学生,上文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美妙的景色和此处“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两问之间的关系,启发学生明白这两问,是为下面作者抒发复杂的感慨做铺垫的。作者连发两问,却不直接回答。月色常有,竹柏亦常有,但像作者这样赏月的“闲人”却不可多得啊!答案不言自明。对于第二个问题,学生在细致深入的阅读后逐渐融入课文,从“闲人”的字面意思,渐渐深入挖掘出“闲人”之“闲”在随缘自适的心情,排遣苦闷的心绪,旷达乐观的心胸。通过这样带着问题反复诵读,学生渐渐走进作品,进而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了解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刻内涵。

四.领悟作品之美,读出最高境界

两会感想和体会篇7

关键词:批评性话语分析 积极性话语分析 “两会”

批评性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由批评语言学(Critical Linguistics)发展而来。英国语言学家Roger Fowler发表了Linguistic Criticism和Notes on Critical Linguistics系统介绍批评话语分析的理论和方法。英国语言学家Fairclough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描写语言的概念功能。Van Dijk(1998)认为意识形态是社会结构和话语结构的社会认知界面。虽然批评性话语分析者把“批评”解释为“评论”和“评价”等中性概念,但事实上他们对社会矛盾多采用解构性的分析。针对这一现象,Martin提出了积极话语分析的概念。积极话语分析的重点是协调说话者与听话者之间的关系,力图建立一个能与批评话语分析互补的“积极话语分析”体系。

本文用Fairclough的批评话语分析三维模式(描写、说明、解释)为主要框架,对两篇报道进行文本、话语实践、社会实践三个层面的分析,同时结合Martin的评价理论对词汇进行介入及态度分析。

文本层面分析

分类系统。语篇的分类系统主要指语篇对人物和事件的命名和描述,体现为词的选择。词的语体色彩、词性等方面蕴涵说话者及其所属阶层的意识形态。

词语的语体色彩:《人民日报》报道中有18个明显带有书面色彩的词语:“齐聚、见证、共襄、盛宴、聚焦、蓝图设计者、风暴、视角、背负、远途、一抹抹、履职、相左、欣然、事无巨细、披星戴月、不甚相熟、闪耀”,约占全文词语数(约250个)的7.2%。文章呈现出庄重的书面语色彩。《纽约时报》的报道中有11个明显带有书面色彩的词语:“quasi(类似的)、remarkably(显著地)、legislatures(立法机关)、high-gloss(高光)、impenetrable(无法透视的)、kin(亲属)、ceremonial(礼仪的)、glistening(闪光的)、flair(魅力)、wry(啼笑皆非的)、parliamentary(议会的)”,占全文词语总数(268)的4.1%。说明《纽约时报》的记者不像中国记者那样把“两会”看得很正式。

词性分析:《人民日报》采用大量的动词,如“齐聚、共襄、聚焦、共掀、见证、搁下、修改、整理、履职、戴、讨论、表达、接纳、探讨、递、成长、提醒”等,集中表现“两会”代表及记者工作的繁忙及认真,而《纽约时报》中涉及代表动态的记录只有“arrived(到达)、posed(摆姿势)、took snapshots(拍照)、took notes(记笔记)、snoozing(打盹)、reunite(重逢)”,真正与工作有关的只有“took notes”,这一点表明中国记者关心会议中代表的交流和付出,而美国记者关心会议花絮。

称呼系统:《人民日报》对代表的称呼有“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国家蓝图设计者、委员、他、女委员们、新时代女性、委员们、这些精英人物”,对代表们采用的是褒义与中性的称呼,一共提到九次,这说明《人民日报》的报道对象主体是“两会”代表。《纽约时报》一共只提到四次代表,两次用delegates(代表),另外两次用one、many,均是中性,没有突出代表们。

情态系统

在Fairclough的话语分析中,情态是说话人对命题的可能性的判断,是语言表达人际功能的主要成分,考察语篇的情态系统主要有两个目的:弄清说话者对话语命题真实性所承担的责任的程度和对未来行为作出的承诺或承担的义务;了解说话者对听话者和情景成分的态度、说话者与听话者之间的社会距离和权力关系等。

在《人民日报》中表现情态的部分主要体现于动词“难忘”,名词“见证”,副词“都”“会”“仍然”“还将”,表明了记者对“两会”的肯定性评价,表明中国记者与代表的社会距离较近。而《纽约时报》中表现情态的部分主要体现于副词“remarkably(显著的)”“quite(相当)”“particularly(尤其)”“first(首先)”,强调了会场的表演性、安全性,“onlylike(有点像)”强调了会议的神秘性。文章末尾又用动词“seem(似乎)”“guess(猜想)”,来指出其观点的不确定,表明美国记者对“两会”的距离感,只想对会议报道承担部分责任。

话语实践层面

在话语实践层面,我们对两个文本消息来源、转述形式进行分析,联系语篇与语篇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分析语篇的生成过程。

消息来源。《人民日报》的记者是“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网记者”,一心“想做网民关注两会的眼睛、耳朵和心”,直接对会议场内场外作报道,有很强的主体性。而《纽约时报》的报道来自记者Macdonald,采访摄影记者Fukada做的报道,信息来源是Fukada拍摄的一组15张照片,照片内容突出会场严谨的气氛、色彩的鲜明。Fukada仿佛是看戏的观众,表现出一种陌生的感觉以及想进一步了解的愿望。

转述形式。转述是新闻语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可以增强报道的真实感,显示报道的客观性,同时也可以使得读者确信报道未掺杂个人的观点。Fairclough认为转述引语表面上是一些语法和语义上的技术特征,而这些特征再现了某些社会决定因素及其作用。《人民日报》无转述部分,所记的均是记者所见所感。《纽约时报》有直接引语两处,间接引语三处,均来自摄影师对其所拍的“两会”场景及人物的评价。《纽约时报》用的转述动词为“said(说)”、“found(发现)”、“notice(注意)”、“caught(当场看见)”,指出文章是记者依据Fukada亲眼目睹的会议现场而写就的。

评价理论层面

Martin的评价理论中的态度包括三大系统:介入(engagement)、态度(attitude)和级差(graduation),其中介入、态度是对批评话语分析中“消息来源”、“情态”的深化,这一部分我们主要做介入及态度分析。

语篇的介入分析。语言使用者利用介入手段调节其对所说或所写内容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介入分为自言与借言,自言部分包含disclaim(否认)、proclaim(宣布),借言部分包含entertain(引用与自己相似的观点,有一点不确定)、attribute(引用外部客观的观点)。我们发现《人民日报》报道使用的介入手段属于自言方式中的宣布型,是一种内心独白,对阅读对象也只有一处提及,“做网民关注两会的眼睛、耳朵和心”,文章多次用“难忘”,多次用“见证”,言之凿凿,表示一种对“两会”的认同的态度,不容读者怀疑。而《纽约时报》的介入手段主要为entertain(引用相同观点),主要是记者和摄影师Fukada的谈话,二人观点一致,另外色彩鲜明的图片充当了外部客观的证明,而Fukada的谈话中有两个“声音”,一个是强调“两会”的形式化特征,仿佛把“两会”说成是一个上层人士的聚会,充满正式性、神秘性与戏剧性的复杂气氛;而另一个声音是说她认为所有的政治活动都一样。我们发现美国记者对政治的态度比较中立,他们的报道很注意给读者以想象,留下对话的空间。

语篇的态度系统分析。态度系统又分为三个子系统:判断(judgement)、情感(affect)和鉴赏(appreciation)系统,其中判断主要集中于行为方式、道德伦理方面,情感集中于情绪表达、对行动的反馈,鉴赏集中于审美、复杂程度、价值方面。

情感系统:《人民日报》报道的情感基调体现为积极的情感。标题用三个褒义词概括“两会”的意义:“光荣、友谊、梦想”。用“认真、鲜亮、自信干练、骄傲、欣然、披星戴月、事无巨细”等褒义词描绘“两会”代表及记者、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用抒情的笔调赞颂了会场的互动情况:“难忘数个小组讨论会现场,委员们意见相左时突然高起来的声音,表示赞同时又欣然响起来的掌声。”

《纽约时报》的情感是一种复杂的消极情感:好奇加紧张。属于情感系统中的不安全感(insecurity)、不满意感(dissatisfaction)。《纽约时报》的所有图片中只有代表拍照片时是笑的,别的都是很严肃的表情,而“high level of security(高度的安全感)、sensitive(敏感)”等词加重了文章的紧张感,“theatrica(戏剧的)、mysterious(神秘的)、lengthy(长)”等词表明记者的不满意感,报道中Fukada说“I feel like I’m only seeing like a part of it”(我好像只看到会场的一部分),表明她想多看到一些。

判断系统:《人民日报》正文部分用了“政治盛宴”、“舆论风暴”两个词来概括“两会”涉及面之广,用判断句“女委员们自信干练的形象,是新时代女性的光荣见证”展现一种肯定女委员的态度。

《纽约时报》相对而言对会议没有明确的判断,用“But I guess that’s how it is in all politics(但是我猜想所有的政治会议都是这样吧)”结束全文。

鉴赏系统:《人民日报》报道由于记者极强的参与意识,没有对会议作旁观的审美、复杂程度等鉴赏,而《纽约时报》中突出了一个“看”字,“theatrical(戏剧的)、ceremonial(礼仪的)、mysterious(神秘的)、dramatic(戏剧的)”,这些词汇和图片一起强调会议表面的神秘性及戏剧性,表现出极强的鉴赏意味。文章强调会场准备工作的紧张、神秘,多次展现代表们正式的服装。

社会实践层面

中美关系在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后进入一个微妙的时期,美国媒体在妖魔化中国、鼓吹中国之外出现了一些松动,他们开始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与此同时,中国人也在迫切地寻求世界认同、理解,在中国商务部的“made in China”中国产品宣传片后,又在纽约播放中国国家形象片展现中国的“软实力”,中国还放宽了外国记者在境内采访的限制,想借助国际媒体来客观报道中国的国内形势。

在这样的媒体寻求对话的语境中,我们看到《人民日报》用“手记”的形式强调代表们认真准备、认真讨论、努力解决问题,想以个人亲身经历破除人们对会议形式化的误解。而《纽约时报》的报道是略带好奇地记录让他们不解的中国“两会”的气氛:正式性和戏剧性的统一,更看重会场的情趣性,二者刚好可以互补。

当今世界格局多元,迫切需要对话和沟通,这给国际传播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读者解读新闻提出了挑战。我们一方面要提高批评性语篇阅读的能力,清醒地看到有些西方媒体在报道中国的关键问题上操纵语言的情况;另一方面也要理解外国记者看问题的角度、传播技巧和我们不同的地方。对国内的媒体我们应该看到他们增强凝聚力的作用,也要看到其传播技巧有待改进的部分。惟其如此,才能实现从宣传向传播的转变,实现中西媒体间的相互沟通,消除误解,共同营造良好的国际传播环境。

参考文献:

1.朱瑶:《记者手记:13天,见证光荣、友谊与梦想》,http://省略,2011年3月13日23:40。

2.Kerri Macdonald Tension and Theater at China’s Congress,《纽约时报》,March14,2011,5:00am,http://省略.

3.徐有志:《重视语篇的批评性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23~125页。

4.Fairclough,N.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the critical study of language,London/New York:Longman,1995.

5.Van Dijk opinions and ideology in the press.In Allan Bell and Peter Carrett,Approaches to Media Discourse.Oxford Blackwell,1998年版,21~63页。

6.MARTIN J R.Positive Discourse Analysis:Solidarity and Change.Revista Canariade Estudios Ingleses,2004.

7.MARTIN J R,WHITE P R R.The Language of Ealuation Appraisal in English.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5.

8.陈晓冬:《对外传播中的“术”与“爱”》,《国际公关》,2010(6)。

两会感想和体会篇8

一、精心咀嚼文字,赏析古诗词的语言美

语文教师应该着力于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体验的能力,运用语言文字唤醒学生沉睡的生活体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要引导学生去仔细品味古诗词语言的凝练美,体会诗的深意。例如,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有这样一句诗: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这句词中的前半句,平白如话且只有寥寥六个字,却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清新绮丽的山村夏夜图:宁静的山村夏夜,明月朗照,月亮悄悄升起,投下如水的月光,惊醒了枝头的乌鹊,鹊儿的惊飞不定,不是盘旋在一般树头,而是飞绕在横斜突兀的枝干之上。其中的“惊”字就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诗眼,我们既可以从“惊”字作一些相关联想,也许是月光太亮,惊醒了熟睡中的乌鹊,让它们感到分外的惊讶;也许是这皎洁的银辉来得过于突然了,引起了鸟儿的惊惶;亦或是月儿圆得有些出奇,不由得使鸟儿莫名的惊恐。同时,又可作逆向联想,莫不是鸟儿为能依偎在暖融融的家里,在朗照的月光中,欣赏它们白天无法观赏到的美景而惊喜呢!试想,如果只是单纯地翻译字句:月亮出来了,惊起了树上的乌鹊,就不能体会“惊”字带来的无穷的韵味儿了。

二、展开联想想象,体会古诗词的画面美

联想和想象是理解欣赏古诗词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 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在脑海里描绘出诗词中的事物,根据个人的生活阅历,和主观体验把诗的文字转化为一幅幅充满着诗情画意图画。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而且拉近了和诗人的心理距离。如:对王维诗句“大漠孤烟直,黄河落日圆”进行赏析时,笔者先介绍了《红楼梦》四十八回记香菱学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后的感想:“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这段话可算道出了这两句诗高超的艺术境界。然后让学生赏析这两个字。这两个字,让学生有了如下的体会:描绘了边塞大漠壮阔雄奇的景象,意境开阔,气象雄浑。黄沙漫漫,无边无际。不见草木,断绝行旅。诗人昂首苍穹,万里长空寂寥苍凉,极目远眺,惟见一缕孤烟在天际间升腾。一个“直”字写出在碧天黄沙之间,平添一柱白烟,成为整个画面的中心,成了点睛之笔。给孤寂落寞的诗人带来一丝快意!“长河落日”这是一个特写镜头,仅用一个“圆”字,就将落日悬浮在蜿蜒的黄河之上景色跃然眼前。恍然红日就出入于长河之中,这就平添了河水吞吐日月的恢宏气势,使整个画面更显得雄奇瑰丽。一“直”一“圆”可谓妙到极致,妙不可言了。

三、玩赏文字,领悟古诗词的意境美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意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人所描绘的客观景物。二者是有机融合的整体。古诗词的文字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有时仅一个字的改动,就能创造出妙不可言的优美意境。如:贾岛诗“僧推月下门”一句中的“推”字经过反复锤炼改成了“敲”字即:“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个“敲”字使寂静,深沉的夜突然间有了声响,灵动空灵之感,以声衬静,更显夜的幽静,使诗的意境更为优美;又如:“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这两句既写竹,又写桂,过于具体实在,语言上又显生硬。林逋只改了两字,将“竹”改成“疏”,将“桂”改成“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疏影”轻轻一笔勾勒出梅之骨,梅之轻盈之态,下句浓墨描摹出梅之韵,“暗香”写其无形而香,随风而至,如同捉迷藏一样富有情趣,渲染出迷人意境。这“点睛”之笔,使梅花形神活现。

两会感想和体会篇9

一、授之以渔,感受节奏美

音乐与诗歌这两种艺术形式,是一对永不分离的孪生兄弟,又是并蒂莲、姐妹花,它们相生相依,装饰着人类的梦想,愉悦着我们的心灵。因此,诗歌本身就有一定的节奏韵律,像音乐一样。教学现代诗首要任务便是要学生通过有节奏的朗读感受其优美的韵律。在这一点上,教师要教给学生把握节奏的方法,运用方法融入自己的体会,大部分学生便会有节奏的读诗了。例如,在教学《有的人》时,我给了这样的方法指导:仔细读一读,体会体会,在每一句诗中,你想把哪个词读得突出一点,就在这个词语的下面加上小圆点,这个点在朗读中叫“重音符号”。(板书)一句诗中你认为在哪个词语后面该停顿,就在这个词语后画一条斜线“/”,这条线叫“间隔线”。比如第一小节,我体会着应该这样读。(师范读),投影出示: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下面自己体会着读一读这首诗,把你的体会用这两个符号标出来。因为掌握了方法,学生也想急于运用方法,学习兴趣极高,纷纷尝试有节奏的读诗。在接下来的交流朗读中,学生大部分教能够有节奏有韵味地读诗了,也初步感受到了诗歌的魅力。

二、感知内容,体会情感美

诗歌是情感的艺术,每一首诗都寄托了作者一定的情感,情感美也是诗歌最大的魅力。感知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是诗歌教学的重点内容。在初步感知了诗歌的节奏美之后,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诗作,感知内容并体会作者强烈的情感。在这一环节,教师要借助必要的背景介绍,引导想象联想,调动学生的情感,引起情感共鸣,并以一定的语气、表情朗读表现出来。

例如,在《有的人》教学中,我简单介绍了创作背景后,问学生诗中写了哪两类人,对这两类人作者的态度是怎样的?学生回答后,又让他们把作者的这两种不同的态度放在诗句中,用不同的语气,不同的表情读出来。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重点引导朗读“骑”“俯”“不能活”“更好地活”“烂”“青青”“很高很高”等这些感彩鲜明的词语,“一切尽在无言中”,无需枯燥的讲解,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便全融入在朗读中了。

三、巧设问题,感悟含蓄美

千百年来,诗歌之所以为众多的读者所喜爱,其主要原因之一是诗歌语言凝练,内涵丰富,具有浓厚的耐人寻味的含蓄美。而感悟这一点对于生活经验缺乏、思维能力正在形成时期的小学生来说,是一大难点。如何找到诗歌中与学生认知相符的“突破口”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从而引发他们思考,这需要我们的精心设计。在教学《有的人》时,我让学生对比朗读两种人的做法与命运结果,之后又让他们对照朗读不同做法换来的不同命运结果,紧接着问:你愿意做怎样的人,为什么?以此引发他们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之后,又问他们,诗歌是为纪念鲁迅而写,可不可以把诗歌中“有的人”换作“鲁迅”,为什么?经过激烈地讨论,举例,他们深深感受到了诗人的独具匠心,也感悟到了诗歌丰厚的内涵。

四、方法指导,享受创作美

巴尔扎克说过:“诗句是一些种子,应当在别人心底开花。”用诗歌的美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之后,顺势引导学生创作自已的小诗,会在教学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有的人》教学后,我给出了一组对比鲜明的词语:美丽――丑陋、健全――残疾、伟大――渺小、贫穷――富有。让学生针对身边人的做法,围绕一组反义词谈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讲到:刘大铭身体是残疾的,但他的梦想、精神是健全的;有的学生讲到:拾荒老人刘盛兰生活是贫穷的,但他有那么多的孩子,他的生活又是富有的。学生充分交流之后,我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创作《有的人》,要求仿照藏克家的《有的人》,先写生活中两类人的人生价值,再写他们不同行为,最后写他们的命运结果。学生纷纷讨论创作,小诗创作得是有板有眼。

两会感想和体会篇10

引子

今天在这个世纪交替之际,海峡两岸是一片改革的声音,我们很容易忘记这种声音是近20年才响亮起来的。在这以前,改革的声音是很微弱的。长时期笼罩中国的是革命的声音。今天回顾20世纪的历史发展,谁也不能否认中国人在这个世纪的大部份时间是花在"革命的道路"上。中国人,特别是知识分子,是如何走上这条革命的思想道路,而没有走上改革的道路?这就是我们要讨论的问题。

在进入正题以前,我想先对革命这个现象做一个简单而基本的说明。大约说来,近代世界的革命有两种:一种可称之为"小革命"或"政治革命",它是指以暴力推翻或夺取现有政权,而达到转变现存的政治秩序为目的的革命,最显

著的例子是1776年的美国革命,和1911年中国辛亥革命;另一种是所谓的"大革命"或"社会革命",它不但要以暴力改变现存政治秩序,而且要以政治的力量很迅速地改变现存的社会与文化秩序,最显著的例子是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与1917年的俄国革命,中国共产主义革命也属此类,我今天要谈的"革命道路"主要是指这共产主义大革命的思想道路。

历史的回顾

从今天回头看,这条革命的思想道路是极漫长的。大致说来,它的起始点可以推到整整100年以前,1895年前后,也就是我所谓的转型时代初期(1895年至1920年初)。在这以前,中国自从19世纪中对外开放以后,只有改革与保守的论争。1895年以后,改革的阵营逐渐分化为改革和革命两股思潮,也因此展开了百年来革命与改革的论战。在这场论争的过程中,革命派很快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在本世纪初年,中国思想界开始出现革命崇拜的现象,最好的例子就是邹容的"革命军"。随着革命的声浪日渐扩大,革命崇拜日渐散布,中国思想界出现了激化的现象,到了五四后期,20年代初,这激化已经相当普遍,终而形成中国文化界、思想界在20年代至40年代间大规模的左转,而革命崇拜也逐渐激化成为一种革命宗教,像燎原的野火在当时吞卷着中国,几乎把改革的声音完全掩盖掉。因此这条革命道路有着长达半个世纪的发展。而形成这条道路的关键是转型时代(1895年至1920年)出现的激化现象:我在进一步讨论这个激化的现象时,先说明一下激化的原因。

激化与革命崇拜

大约说来,思想激化的形成有好几层原因:首先,就思想层面而言,一个重要的原因是1895年以后所谓的西学开始大规模地输入。现在重要的意识形态,如民族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自由主义,以及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等等,多半在转型时期进人中国而大量地散布。这自然是刺激思想激化的一个原因。但要了解激化,仅看思想层面的原因是不够的,我们必须也要考虑一些非思想层面的原因。大约而言,非思想层面的原因有三种:最显著的当然是当时的空前政治危机。这危机是双重的,一方面帝国主义的侵略在1895年以后由慢性的蚕食剥削,突然升高到领土的掠夺,而且步步进逼,造成当时国家有被瓜分的恐慌,同时国内的政局也急转直下,传统政治秩序陷入分崩瓦解。在这内忧外患双重危机的交迫之下,任何局部与渐进的政治改造,都是捉襟见肘,很难成功的。而中国近现代的实际政治发展也清楚地显示:政治改造从自强运动,到维新运动,到辛亥革命,以及后来国民党的"国民革命",都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这些政治改造,每失败一次就是不可避免地使人对现状更为不满,使人觉得需要对现状做进一步更彻底的改造。中国思想的激化可以说是政治的双重危机和一连串现实政治改造失败一步一步逼出来的。另外一层原因也与当时的中国所面临的危机性质很有关系。方才我提到中国的政治危机在当时有着空前的升高,同时它的文化秩序的基础也在西方文化冲击之下逐渐瓦解,形成我所谓的文化取向危机。政治危机与文化危机两者同时出现,二者之间的互动,也是促成激化的一个因素。现在让我进一步说明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前面我特别指出中国在1895年以后由于空前的内忧外患所造成的传统政治社会秩序瓦解。这瓦解的过程,自然在中国人生活上造成极大的震荡不安;焦虑和恐惧、羞辱与愤怒,各种激情与感愤纷至沓来,充斥当时人的思想世界,而同时由于文化基本秩序的崩溃,传统的世界观与价值规范都已动摇而失去旧有的文化功能,无法把当时政治与社会危机所引发的各种激情和感触加以绳范、疏导与化解。因此政治与文化两种危机交织互动的结果是各种激情和感愤变得脱序、游离而泛滥,非常容易把当时人对各种问题与大小危机的回应弄得情绪化、极端化。这种趋势自然也是助长激化的一个因素。

最后要认识中国现代思想激化也需考虑到现代知识分子的政治与社会困境,这是现代思想激化的第三因素。大体而言,中国共产主义革命是由两种社会力量推动的:知识分子与农民。在这两者之间,知识分子毫无疑问是主导力量。而现代知识分子,由于他们的政治与社会困境,也时有一些思想激化的倾向。什么是他们的政治社会困境?要认识这个困境,我们必须把他们的政治社会地位与他们的前身一一传统士绅阶层做一个比较。大家知道,中国现代知识阶层出现大约是1895年以后的转型时代,他们主要是从士绅阶级分化出来的。中国传统士绅阶层是造成社会政治稳定的一个基本力量,这其间的枢纽就是传统考试制度。透过这个制度的媒介,他们上可以晋身中央权力结构,下可以以乡绅的地位进人地方权力结构,因此他们的政治社会立场常常是保守的,是支持现存政治社会秩序的。但1905年以后,也就是转型时代初期,考试制度被废除了,诚如余英时先生指出,现代知识分子参加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的管道也因此被切除了,他们的政治社会地位被边缘化了。同时我要进步指出,知识分子的文化地位与影响力并未因此而降落,反而有升高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透过转型时代出现的新型学校、报刊杂志以及各种自由结社所形成的学会和社团,他们在文化思想上的地位和影响力,较之传统士绅阶级可以说是有增无减。因此形成一种困境:一方面他们仍然拥有文化思想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他们失去以前拥有的政治社会地位与影响力。这种不平衡,自然造成一种失落感,无形中促使他们对现存政治社会秩序时有愤激不平的感觉,也因而无形中促使他们的思想激化。所以中国知识分子走上哥激化思想的道路,是由文化思想层面上与政治社会层面上好几种因素结合起来促成的。

激化与历史的理想主义心态

现在让我们看看这激化的过程。这激化的起点就是转型时代初期出现的思想气氛或心态,我们称之为历史的理想主义。它认为历史是朝向一个光明美好的未来发展。在这发展的过程中,当前的时代是一个基本的转换点,而人的精神和思想就是这发展的基本动力。现在对这历史的理想主义心态做进一步的说明。它的最大特色是摆脱了传统的循环史观而接受了主要来自西方的单向直线发展史观,认为历史是由过去通向理想的未来做有目的性的发展。在这发展中,当前的时代是一个历史性转变的关头。因此在这发展史观的核心有一份强烈的时代感,这份时代感的最大特色,是它充满了一种特殊的危机意识。这特殊的危机意识有两种成分:一个是1895年以后由空前国难所带来的强烈危亡感。重要的是,这份危亡感是与一份新的契机感相并而来。人们意识到在面对危亡的同时,中国也进人一个空前未有的变局,与机运无穷的新时代。这份新的契机感是传统与西方思想影响的合产物。来自传统的契机感有两个基本成分,一个是儒家道德理想主义带来的生命与世界的二重观:理想生命与现实生命的对照。一个是由传统宗教带来对生命与死亡的一种辩证循环观念:生命终于死亡,但死亡也可以转为复活与再生,特别是精神生命。重要的是这契机感的两个传统成分被它来自西方的成分一一演进的历史观一一所吸收,化为空前的乐观的前瞻意识,不但使中国人觉得眼前的危难孕育着复活与新生的契机,而这复活与新生也是通向未来的理想世界的契机。因此,新的契机感不再沦于传统的生死循环的观念窠臼。

基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新时代感,有着一个理想主义的三段架构:一方面是对当前现实状况的悲观,另一方面是对未来理想社会的乐观期待;二者之间是由悲观的现实通向理想的未来的途径,这就是我所谓的历史理想主义心态。在这种心态笼罩之下,当时知识分子的关怀自然集中在如何由悲观的现实走向理想的未来。这个途径的问题就是中国现代改革与革命之论争的起始点。

我方才指出,在这场论争中,革命的观念很快就取得了优势。到了五四后期,革命崇拜的现象已经很普遍,这主要是因为我所谓的激化趋势的出现。这激化把历史的理想主义心态转化为激进的理想主义心态。五四以后的"革命思潮"就是这种激进理想主义心态激发起来的。因此要了解革命对当时人的意义,我们必须了解激进理想主义所代表的思想。

激化与激进的理想主义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在这激进的理想主义的核心是一种两极心态。这心态是我方才提到的时代感所含的危机意识经过激化、凝聚而成的。它认为当前的时代是中国乃至人类命运的转换点,而当前世界的基本局势是由双重的两极对立形成的。一种是纵式的对立,指现实的黑暗与未来的光明是一无法由缓进过渡的对立与鸿沟,只有以断然的急进和暴烈行动才能飞跨这鸿沟。同时,当前时代的基本形势也呈现一种横式的两极对立,那就是现今世界是两种势力对峙做生死斗争:一方面是爱好和平、代表进步的民主思想;一方面是内而残民、外而侵略的军国主义;一方面是压迫的统治阶级,另一方面是被压迫的劳苦大众;一方面是侵略成性的帝国主义,另一方面是被侵略的弱小民族;一言以蔽之,用当时的话,就是强权与公理的对立与斗争。斗争的结果势必是公理战胜强权,从而扫除现实世界的黑暗,使人类跃向光明。因此纵式的两极对立是与横式两极对立紧紧地衔接在一起。这种世界观我们称之为两极心态。它携带着强烈的情感,从五四时代开始,在中国的思想空气里激荡、散布。

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孤立地去看这两极心态,环绕着它的还有一些别的思想。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两组思想,这两组思想来自历史的理想主义里面的两个基本成分:群体意识和个人的自我观念。他们经过激化以后,产生一些观念,常常以两极心态为核心,在五四以后的思想空气里回旋扩散,形成那时代所谓的"革命思潮"。因此要了解当时日益高涨的革命思潮与这思潮后面的激进理想主义心态,我们必须对这两组激化的思想做一些根本的说明。

群体意识的激化

1895年以后,"群"这个观念突然在中国士大夫圈中开始变得很重要,它代表当时的人意识到中国在未来需要一新的政治社会组织和秩序。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群体意识从开始就有一激化的趋势,大约表现在下面两种思想发展:

(一)前瞻意识中的未来政治社会秩序是两层的。

A、民族主义:最显著的一层当然是由民族主义所投射的国家富强观念。民族主义在中国近现代是以两种形式出现的,一种是激进的,一种是保守的。在转型时代,民族主义常常以激进的形式出现。所谓激进形式是认为:为了民族的生存、国家的富强,中国应该不计代价地去改变现存的政治社会秩序与文化传统。这自然是刺激思想激化的一个极重要的因素。

B、乌托邦主义:不可忘记的是中国知识分子瞩目未来,不仅期盼民族主义,他们时而也期盼一个大同社会,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这是历史学者常常不注意的一面,但却是很重要的一面,其重要性不下于民族主义。不论是转型时代初期的改革思想与革命思想,或者五四时代的思想都有这一面。

大约而言,这时代的乌托邦思想可分为两类:积极型和消极型。消极型的乌托邦主义相信乌托邦理想是随着历史的演进逐渐实现,有乌托邦信仰的人自己并不能立刻积极地去推动,促成其尽快实现(例如康有为、胡适)。积极型的乌托邦主义相信有这种信仰的人应该以积极的行动去推动历史,尽快地促成其实现,而不该消极地静候历史,遵循其固有的次序节奏,做缓慢的演进(以邹容为例)。

重要的是,在转型时代,由初期至末期,积极型的乌托邦思想日趋重要。在辛亥革命前,这些思想尚只限于少数激进分子(如无政府主义)。五四时代开始进入知识阶层的主流,有着广泛的影响。李大钊的思想最能代表这种积极型的乌托邦思想,他认为世界在当时进入一个"新纪元",他说1914年以来,世界大战的血,1917年俄国革命的血,1918年德奥革命的血,好比做一场大洪水一一诺亚以后最大的洪水一一洗来洗去,洗出一个新纪元来。这个新纪元带来新生活、新文化、新世界,和1914年以前的生活、文明世界大不相同,仿佛隔几个世纪一样。正是在这种气氛之下,他和当时许多青年知识分子从事各种结社组织、团体运动如新村运动、工读互助团等。他们的信念可以恽代英为代表,他强调在当时努力推动社会改革的重要,他说:"从根本上用功,则黄金世界弹指可现矣。 "这就是他所谓的"未来之梦"。这种梦也就是"大同之梦"。这种积极型的"大同之梦"自然也是对当时思想激化的一个重要推动力。

(二)中国知识分子心目中的未来理想社会,不论是民族国家或者是乌托邦的大同社会,都常常是以民主为内涵,而民主这个观念在1895年以后的转型时代也有激化的趋势,反映在民主观念发展的两方面。首先,在转型时代有一种越来越强烈的感觉:认为民主不但是中国未来的政治社会的远景和发展趋势,而且也是当前时代横扫世界不可抗拒的浪潮。在这种情形之下,中国只有一条路可以走,就是立刻投人这浪潮,接受民主的洗礼。从转型时代初期的邹容、陈天华到五四时代的新潮杂志,这种对民主迫不及待的热望是越来越强烈,很能表现那时代思想的激化。但这激化不但表现于人们对民主发展的急切期待,也表现于人们对民主观念内涵的认识。当时人的民主观念是什么?让我在讨论这个问题以前,先简单说明一下西方近现代对民主的基本观念。大约而言,这基本观念可以分为两型。一种是"共和主义(republicanism)的民主观",它是以古代希腊、罗马的城邦政治为典型而突显的一个理念,那就是以人们参政为民主的主要涵义,并强调人之所以为人的德性一一公德只有透过政治参与才能实现。另一种是"自由主义的民主观"( liberaldemocracy ),它是以个人主义与天赋人权的观念为前提,而特别强调西方自由主义的一个重要观念,那就是民主的主要目的是保护个人与社团的具体权益,以免于政府及其他人的侵犯与压制。这里我要指出的是,从转型时代开始,中国知识分子对民主的认识是偏重于共和主义。

重要的是,转型时代的共和主义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两种趋势。一是直接民主的观念,认为民主就是主权在民,主权在民落实表现于人民参政,而人民参政最好的方式是不假借人民的代表,不透过代议政体而由人民直接投入政治,参与选举立法与政治决策。这种直接民主观在转型时代后期逐渐流行,主要是因为辛亥革命以后所建立的民主代议制,由于当时军阀政客的糟蹋,信誉破产(当时的议员有"猪仔议员"之称,可见一般),一般人不信任民主代议制,要跳越代议制度而实行直接民主。孙中山先生在三民主义中谈的直接民主就很反映这个趋势。其实当时不只是他有这个观念,就是五四的知识分子,如李大钊、陈独秀也很有这方面的倾向。

共和主义的另外一个趋势就是强调民主的精神以别于民主的形式和制度,认为民主能否实现,主要靠人民的精神而不在于外在的形式与制度。中国知识分子从接受民主开始就常常认为民主主要是人心中的理想与认识,制度只是这些观念的表现形式。在转型时代后期,也就是民国初年以后,这种民主观念日益增强,主要的背景也是当时人对民国初年的共和政体不满,认为它只是外在的形式,而无实质的功能。民主制度如议会、政党、选举仅是军阀政客玩弄政治的工具,虚有其表。因此当时有不少拥护民主的人唱出民主的实质是精神而非制度的论调。他们强调民主实现主要靠人民的意志和精神,必须人民经过一番精神的自觉和觉悟,把人民在政治上当家作主的意志与决心表现出来才是民主。

总之,转型时代后期大家对民主共和认识有两种趋势:强调直接民主与强调民主实质在于精神而不在于制度。这两种趋势在五四前后汇合起来形成当时一个极为流行的民主观念一一全民政治(Populism)。所谓全民政治,简单的说就是以直接民主去表现全体人民的意志与发挥人民的精神,从而实现主权在民的理想。这是一种浪漫型的民主思想,同时也是很危险的民主思想。因为浪漫型的全民主义很容易变成先知型的全民主义,这是当时中国革命思潮中很重要的一环,值得在此稍做深人的讨论。

按照全民主义的构想,民主就是全体人民意志与精神的表现,但是人民的总体意志(也就是西方思想家卢梭所谓的general will),在任何社会里都是一个很空泛而难以捉摸的东西,因为人民不可避免地分成许多不同的阶级和社群,各有不同的社会立场与利益观点。如何找到他们的共同意志本来就是很难的事,何况在中国这样一个国家里,大多数人民没有受过教育,文化水平很低,要在这样广大而复杂的人民群众里集合一个共同意志更是难乎其难。中国现代接受民主观念的知识分子也并非不知道这其中的困难,因此从转型时代初年的梁启超、严复到五四的陈独秀,一方面要宣扬西方的民主观念,另一方面也深知人民的教育和文化水平落后,因此同时强调他们自己有梁启超所谓的"先知觉后"的使命去教育人民,要提高他们所谓的"民智与民德"。这种"先知觉后"的使命感是一种精英领导的心态,是与他们的全民主义的理想相抵触的,因此不可避免地形成一种思想困境。

面对这种困境,浪漫型的全民主义很容易发展为先知型的全民主义。因为要解决这个思想困境,一些知识分子很自然有这样的想法:既然全体人民的总体意志与精神难以捉摸,只有以少数先知先觉的精英的理想做为他们的总体意志,认为他们的理想真正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即使人民一时不能了解与认同这些理想也没有关系,甚至在必要时可以强迫他们接受这些理想。顺着这个想法推下去,很自然达到以开明专制来领导全民的观念,这就是先知型的全民主义,已离马列主义的"民主集中"观念很近了。从这条思想发展来看,全民主义式的民主观很显然是群体意识激化的一大因素。

个人观念的激化

与两极心态相并而来的不仅是一些激化的群体意识,同时也有一些激化的个人观念。最能反映当时这方面的激化思想是一种个人自觉的意识,所谓自觉意识是指转型时代的一个很普遍的感觉:随着新时代的来到,中国人不但应该有新的国家与社会,也应该有新的人格,一种现代"新人"与新时代配合。从转型时代初期的梁启超提出"新民"观念到五四时代的"新青年"观念都是反映当时时代感里的个人自觉意识。

这份自觉意识大约包括两个成分:一是由西方传进来的自由观念,由于这个观念的散布,当时一般人都觉得,现代新人应该讲自由,服膺自由的理念。但中国当时所认识的自由观念却与西方的自由观念颇有距离,而呈现一些特征。这些特征中最突出,同时最反映激化趋势的是自由观念被群体意识所渗透而时有集体主义的倾向。这种倾向表现于自由观念的两方面:一方面是当时人常常谈的个人参政自由,你若追问个人参政自由的意义何在?答案多半是参政自由可以增加个人对国家的向心力,从而促进国家社会的富强。足见在个人参政的观念后面常常隐藏着一些集体主义的倾向。另外一方面是当时人重视的精神和自由观,把个人自由跟人格独立、自尊、自任、自立这些观念混为一谈。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精神自由与这些相关的概念后面常常是来自儒家传统的双层自我的观念。用传统的话说,就是"大我"、"小我"之分。用一位五四知识分子的话,就是"精神我"和"躯体我"之分。精神自由就是突显精神我,或大我的中心地位与统御小我与躯体我的功能。而在中国人的思想里,所谓精神我或者大我,就算与社会整体不是等同,至少也是紧密地衔结在一起;换言之,精神自由落实地讲,常常就是群体应该放在第一位而个人应该放在第二位的意思。这自然也是一种集体主义的倾向。因此,转型时代的自由观念常与我方才讲的全民主义的直接民主观念,互相搭配,相辅相成,是把当时群体意识与个人自觉意识推向激化的一大动力。

自觉意识除了自由这个思想成分之外,还包含一种极端的人本意识(radical anthro-pocentarism)。它是指人自视为宇宙万物的中心的观念。这种人的自我意识是从传统儒家思想吸收了人为万物之灵的"人极意识",而抛弃了传统人极意识后面的超越的天道观念,同时也吸收了近代西方文化中的"浮普精神"飞。所谓"浮普精神"(Faustian-Prometheanism)西方近代一种极端的人本意识,认为人已取代神为宇窗万物之主,因此相信人性无限、人力无边、人定胜天,人应该宰制万物,征服宇窗口总之,极端的人本意识是中国传统的"人极意识"与西方的"浮普精神"的合产物,它主要表现为两种观念:

(一)一种是志士精神,这是中国现代极有影响力的人格思想。不论是20世纪初期的维新派与革命派,或者后来的国民党与共产党,志士都是世人所向往的人格典型。它的出发点是传统儒家的道德理想主义所形成的使命感,认为人是为了实现崇高的道德思想而活的,必须把生命无条件地奉献出来,透过政治去实现道德理想。因此志士作为人格理想含有一份道德绝对主义的精神,很类似威伯所谓的信念伦理(ethics of conviction),认为为了实现道德信念,应该只问目的,不计后果与代价。

(二)另一种是戡世精神。认为人有能力征服世界做万物之主,这征服的对象不只是自然世界,同时也是指人文世界而言。因此戡世精神不仅意味征服自然,同时也意味改造社会世界,转化人的生命,形成理想社会。总之,这份精神反映当时人对人力有着无限的自信,相信发挥人力,可以无所不能、无所不知,因而应该取代传统思想中的神的地位。在这种戡世精神笼罩之下,人已有自我神化的倾向。

总之,不论戡世精神或志士精神,都是反映人极端的自信,一个是反映对自己的能力智力的自信,一个是反映对自己道德的自信,都是表现我所谓的极端的人本意识。而这份人本意识,与我方才提到的自由观念都是当时个人自觉的主要成分。就当时思想的激化而言,这种个人自觉的催化作用不下于我方才讨论的那些群体观念。

总结我对这点的讨论,我认为历史理想主义,经过一番激化,形成一些个人自觉(如自由的观念与极端的人本意识)与群体意识(如激进的民族主义、积极的乌托邦思想和全民主义式的民主观)。这两组思想,以两极心态为核心,就是我所谓的激进理想主义,也就是五四后期"革命思潮"的主体。

激进理想主义与共产主义革命思潮

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这种革命思潮,以激进的理想主义心态为基础,变成马列主义在五四后期进人中国的踏脚石,也形成中国共产主义散布的思想媒介。重要的是,这激进理想主义不但为共产主义铺路,而且进入共产主义的思想内层。也就是说,中国共产主义是以激进理想主义的心态为基础去吸收马列主义,因此在中国共产主义思想里,凡是与激进理想主义心态接近的马列主义观念,如斗争、演进史观等,就被吸收并作为其思想核心。凡是与这激进理想主义心态不接近的,就常常只有边缘性的地位。

从这个观点去看,我们不但可以了解为何共产主义革命思潮以五四的自由民主思想为出发点,而最后却接受马列思想的权威主义与集体主义。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何这革命思潮最终会走上狂热的乌托邦主义与人的神化思想道路。这里我要进一步指出,从这个观点我们也可以认识为何毛泽东的革命观念对30年代到70年代的人有这样的魅力和影响力。为何这革命思潮能长期掀起高度的狂热与激情。

"激进的理想主义"之所以能替我们对革命思潮展开这样一个新的视野,主要是因为它让我们从"内观"的角度深入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结构。所谓内观的角度是把自己设身处地放在毛泽东思想的信仰者和革命的参与者的地位,然后从他们的内部立场去认识这革命思潮的意义。一旦采取这样一个内观的角度,我们就会看到毛泽东思想与激进的理想主义一样,也有一个三段结构。一方面是对现状彻底的不满与全面的否定,另一方面是对未来有极度乐观的前瞻意识,而当今的时代正是由黑暗的现状,透过革命跃向理想的未来的关键时刻。

在这样一个思想结构里,革命的核心地位是很显然的,因为革命就是全面摧毁万恶的旧世界的唯一工具,同时它也是跃向光明美好的未来世界的唯一途径。这里必须指出的是,革命的观念在毛泽东的晚年更显重要,因为毛泽东在50年代后期,对1949年革命以后的所谓社会主义建设感到很不满。他已深表怀疑:人是否能仅靠一次社会革命就能把中国一劳永逸地推向理想社会口因此他在大跃进与文革期间提出"不断的革命"、"永远的革命"这些观念。他认为社会矛盾是不可能永远消除的。基于此,一个根绝社会矛盾、十全十美的乌托邦社会几乎是不可能的。人只有永远靠着不断地革命去不断地克服社会矛盾与改造社会,因此人的终极命运不是停止在未来一个理想社会,而是不断地革命。也可说毛泽东已经将人类的最终理想由静态的乌托邦转变成功态的乌托邦。至此,革命不但是中国共产主义达到最后目的的手段和途径,也是它的最后目的,"毛泽东思想"已经完全笼罩在革命这个观念下。

如前所说,共产主义的革命思想一方面指出现实世界的沉沦和腐烂,另一方面指向一个灿烂的未来,而革命就是衔接两者的途径。同时,共产主义也不认为它的革命思想仅是主观的冥想或愿望,而是符合世界的历史潮流的。毛泽东的革命思想能够发挥宗教的两种功能:一方面使人相信他可以从现实的"苦海"中获救,同时这个信仰也可以使人从对生命的迷茫与困惑中化解出来。而中国现代社会的双重危机在中国人的心中正引发这获救与化解的两种强烈需要。首先是中国自1895年以后所面对的日益深重的政治社会危机,使得中国人亟需从民族的危亡与社会的沉沦中解救出来;再者,文化取向危机也使人亟需从思想与情感迷惘、混乱与失落中化解出来。而马列主义的革命观与它后面的发展史观正诉诸这两种时代危机所产生的强烈需要,它的革命观的三段结构告诉人们如何从现实的苦难获救,同时也使人从中找到方向感、认同感与归宿感,从而化解他们在文化危机中所感到的迷惘、混乱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