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构成中的基本形态十篇

时间:2023-08-20 15:07:00

平面构成中的基本形态

平面构成中的基本形态篇1

关键词:建筑设计;平面构成;比例秩序

2020年住宅工程项目累计数量超过7.4万个,为建筑平面设计与精装修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建筑设计融合建筑学、数理学、美学等多门学科,由多种不同形式要素遵循一定规律进行排列组合,以实现结构、形态关系的和谐有序的目标。比例是源于数学学科的基本概念,现应用于建筑学领域并成为影响建筑美感的主要因素之一,仍对当代建筑设计发挥着深远影响。如何合理应用比例秩序来优化建筑设计中的平面构成效果,成为当前建筑设计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1比例相关理论基础

1.1数比关系

古典建筑设计主要遵循数学中的数比关系和几何构型方法,如:借助整数比1:11、2:21、3:33或4:43以及无理数比例、等进行的平面构成的形态划分,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借助圆形、矩形等几何图形进行的建筑平面分割,或基于斐波那契数列1/2、2/3、3/5、5/8等进行的建筑立面设计,由此形成建筑构图中控制线的雏形。将比例秩序应用于现代住宅建筑的平面构成中,常采用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比例关系,营造建筑尺度与空间的秩序感。范·德·拉恩于1960年提出塑性数列理论,即存在塑性数列1、1、1、2、2、3、4、5、7、9、12收敛于无理数x,且x为方程式x3-x=1的解求得x的近似值为1.325,则此时其增量最小,能够实现尺度最优化。勒·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一书中对比例的论证更为丰富,他创造性地提出模数的概念,主张利用控制线实现构图的统一。在现代住宅建筑设计中,运用比例的平面构成方法,常利用n条水平线条进行建筑立面的划分,相邻两线条之间由若干不同比例的方格组合构成平面形态,在各方格内完成窗框规格、形态等细节的设计。其中将相邻水平线条的间距设为H、初始高度为X,已知其符合等比数列Fn=1.3nA,分别依据X、1.3X、1.69X、2.19X的比例进行建筑设计;同时沿水平方向将各方格的宽度设为L,依据调和数列Fn=1/N的平面构成特征,分别依据1/7L、1/8L、1/9L、1/10L、1/11L的比例进行建筑设计。借此利用两个数列分别进行建筑立面形态的组合设计,在整体维持比例秩序的同时,使细节富于变化[1]。但比例秩序在建筑设计中需要一定适用条件,受住宅建筑功能与结构设计需求的影响,通常首层、二层不参与等比数列,避免因层高过矮限制住宅出行及功能空间的正常使用。

1.2数比与几何作图比例

勒·柯布西耶提出将黄金分割法应用于建筑设计中,选取斜率为φ、1/φ的两条直线进行建筑立面构图设计,将两条不同斜率的直线交叉后贯穿建筑立面,沿垂直方向依照4X、X、2X、X、4X的比例进行空间尺度的划分,整体住宅立面由上至下依次由水平阳台、水平带窗、车库以及大门组成,其中在与对角线垂直方向选取6条直线平行排列,组成黄金矩形中的洞口位置,与沿建筑立面垂直方向形成的5条水平带进行交错排列,不同方向均依照整数比进行构图设计,实现数比与几何作图比例的统一。将控制线应用于建筑立面设计中,以黄金矩形为基础进行变式设计,将长、短边依照统一斜率进行叠合设计,同时遵循黄金分割比例进行窗框、阴影区等细节设计,在整体结构形态复杂化的基础上保持细节部位的秩序感。在住宅平面设计中同样需遵循一定的比例秩序,如选用6×6柱网结构进行建筑平面划分,在建筑四周选取3个方向分别布设1个方形庭院A1和2个狭长矩形庭院A2、A3,各庭院面积比遵循以2为倍数的等比数列进行排布,其中庭院设计面积比为4:42:1、体积比为16:67:1,在保持整体柱网结构规整的同时,使局部空间尺度富于变化。

2平面构成的表现形式及应用

2.1比例秩序的形态构成逻辑

平面构成中的形态构成最初适用于二维平面,经由二维平面向二点五维、三维立体转变,赋予建筑构成元素不同厚度,进而完成建筑表皮化的逻辑建构流程,使得最终呈现出的效果富有秩序感和艺术美感。住宅建筑的平面构成形态取决于基本形态和骨骼的相互作用。其中基本形指通过重复、关联、尺度调整等手段完成单元体的设计,在此过程中需注意,控制同一平面或尺度空间范围内的基本形数量,合理选用变异手法,维护整体建筑平面呈现效果的美感;骨骼由平面构成中的基本线状元素组成,用于控制同一平面内基本形的排列与组合方式,并利用基本形完成空间的分割,使平面构成富有逻辑感和秩序感。依托基本形、骨骼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平面构成逻辑的分解,可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重复型。指将单元体依照一定次序、规律进行多次使用,凸显出平面构成的机械感和韵律感,丰富建筑表皮机理。如住宅建筑设计中常用的百叶窗等构件即由规则图形进行重复排列,配合其他构成手段及单元的应用,进一步改善了建筑平面形态、避免过于单调。又比如:将骨骼线与基本形应用于平面形态构成时,沿同一方向依照相同间距进行骨骼线的排布,把整体平面划分为大小相同、数量不等的骨骼单位。通过调整骨骼线的方向及其沿不同方向的比例关系,在此基础上,保证各骨骼线单元内的基本形保持一致,并通过调节各基本形的维度、位置使局部细节富于变化,即可塑造出不同形式的骨骼形态(如图1所示)。图1骨骼线的多种表现形式示意图(2)近似型。指为避免重复的形态构成方法使平面过于单调,可引入近似的构形方法来改变基本形的结构、尺度、方向维度和色彩等要素,并在住宅平面设计中增添装饰性构件,形成同一种变化的建筑美感。在应用该构型手法时需注意控制好变换的尺度,应用骨骼线将平面划分为若干近似的单位,在各单位内部对基本形的结构、大小、关联性进行调整,借助局部减缺、变形等手段进行改良设计,优化建筑立面展示效果[2]。(3)渐变型。指主要遵循一定比例关系进行骨骼线、基本形的排列组合,沿某一方向或多个方向维度进行渐变处理。这是基于均质化思维进行骨骼网络布局,遵循数理变化规律进行的由密到疏或由疏到密的网络结构设计,并沿骨骼线将基本形状的位置、尺度进行变化。在渐变型设计过程中,需确保基本形的变化符合等距关系,避免产生秩序混乱的问题。(4)特异型。指在重复型、近似型等构形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变异,选取局部骨骼线或基本形进行尺度、色彩和方向等参数的调整,以此改变原有平面形态构成方式,形成整体建筑立面中的视觉中心。在此过程中需注意,把握好视觉中心与整体画面的比例关系,确保发生特异部分的局部视觉中心占比远小于整体部分,保证局部细节设计的张力,使其他部位发挥背景衬托作用,完善住宅建筑内部公共空间的设计。在实际设计环节,可先依照重复的构型手法进行骨骼线的排列设计,选取局部进行合并、扭曲或按比例扩大、缩放,保证局部变异部位与整体平面背景遵循统一的形态逻辑,配合完成基本形的变异设计,起到放大局部细节、突出视觉亮点的作用[3]。

2.2平面构成方法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包含点、线、面等,这些元素融入建筑设计领域构成二维平面、三维立体结构。由于住宅建筑设计的自由度有限,常通过段落划分、平面构成等手段营造出建筑立面的组合形态。其中划分法应用于住宅建筑立面设计时,将建筑立面划分为屋顶、中间与基座,运用重叠、分离、组合等表现形式进行元素排列,增强建筑大面的层次感和韵律感。平面构成法关注建筑整体造型的秩序,如在建筑立面轮廓的中间依据1×5的比例增设框架结构,将不同比例的框架依照一定次序和距离进行交接处理,在整体立面上呈现出框与框相互套接的形态特征,有效增强立面的凹凸感和逻辑感。在建筑细节设计上,需兼顾功能空间的组合与立面细节效果,可将平面构成手法应用于建筑窗框设计上,利用不同比例的长方形框进行缩进、层叠设计。如以窗框左下角点位为原点,沿x轴方向进行三等分,取坐标为(2,0)的点位向上延伸出一条直线使之恰好与x轴平行的窗框相交,再沿y轴方向将其进行三等分,取坐标为(2,1)的点位向右延伸出一条直线使之恰好与y轴平行的窗框相交,由此将原本3×3的窗框划分为2×3、1×2、1×1三部分,实现整体平面的比例分割。此外,还可通过色彩组合进行住宅立面划分。如对建筑大墙面可选用米白色真石漆进行框架装饰,对窗下板选用棕色人造石或咖啡色装饰木线进行搭配,增强住宅平面构成的秩序感,塑造出极简主义的美学风格。

2.3基于方法论维度的住宅建筑设计要点

从方法论维度出发,当代住宅建筑的形态逻辑、表现尺度、构件形态及组成元素等均发生明显变化,因此在实际建筑设计环节,还需对传统理论进行改良,融入艺术学科中的平面、立面构成相关理论,综合运用比例与尺度关系来进行建筑形式美的营造。在建筑平面构成类型划分上,可运用散点式、横线式、竖线式、均格式、穿插式、错动式、跳跃式、渐变式、图案式等多种构成类型。以其中的散点式类型为例,在建筑整体立面上可运用窗户、洞口等视觉元素作为散落点,遵循一定的均衡比例与疏密关系进行平面构型设计。在建筑材料、装饰色彩设计上遵循统一风格,并且将同一平面内的散点尺寸控制在1~3个左右,避免整体形态过于杂乱,配合增加窗套、选用具有质感的建筑外墙装饰材料等措施,增强整体平面构成效果的活泼感。在建筑立体构成类型划分上,包含动态式、块体式、折面式等不同构成类型。以其中的块体式类型为例,考虑到住宅建筑中包含数量较多的重复性空间,易在建筑设计效果上呈现出单调、死板等缺陷。因此将立体化构成类型应用于建筑设计中,可对原有均匀的矩形块进行内凹或外凸设计,或仿照积木堆叠状态呈现建筑形态,保持不同体块在同一建筑体上整体比例与尺度关系的和谐统一,在此基础上,对细节部位可采取局部扭转、建筑材料创新或色彩变换等方法,打造出Jurčkova住宅、马赛白色公寓等不同住宅的外立面呈现形态,更好地丰富建筑设计效果。

3结语

综上所述,住宅建筑设计效果取决于建筑材料、结构形式、设备工程、建筑策划等多个方面,当前建筑设计领域的审美价值取向已经实现由理性向艺术、自由化领域的过渡。虽然社会多元文化的发展使得传统普遍性设计法则被逐步消解,但仍需明确比例秩序在平面构成中的基础性地位,合理应用比例这一构型手段进行建筑平面空间、立体空间的营造,并且在局部细节、设计理念上融入创新元素及现实需求功能,更好地服务于住宅建筑设计领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燕,王勇.城市住宅建筑设计改进与创新策略分析[J].城市住宅,2021,28(8):125-126.

[2]杨尹.建筑设计中平面构成形式要素的应用[J].美术大观,2012(2):137.

平面构成中的基本形态篇2

关键词:平面构成 抽象 美感 教学 重要性

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并称为三大构成,在各类设计领域中备受重视和关注。平面构成是设计专业必修的基础课,是由点、线、面这些元素构成,他注重在二维空间中培养创造力、想象力和对视觉美的认知能力。立体构成同样包含这些内容,但立体构成是三维的,他是研究立体造型各元素的构成法则,揭示立体造型的基本规律,阐明立体设计的基本原理。而色彩构成的内容包含:色面积、色形态及色情感等方面的知识,强调颜色的属性,分析色彩的明度、纯度、色相,是依附在面和体上所体现的。三大构成相辅相成,在各类设计领域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在计算机图形图像制作专业中,平面构成作为设计基础课程,是所有所学设计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他的学习和掌握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观、训练抽象思维能力和综合设计能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平面构成

构成是一个近代造型的概念,其含义是指将不同或相同形态的多个单元重新组合成为一个新的单元,构成对象的主要形态,他可以包括自然形态、几何形态和抽象形态。平面构成是指在二维平面中进行的创造活动,打破人造物最基本的对称构成形式,他运用构成元素中的点、线、面,按照一定的均衡、变化等法则,用规则或不规则的方法创造出新的、美的形态,使人产生有规则的起伏、有节奏的韵律、有条理的动感和新颖、奇特的视觉感受。平面构成是构成艺术设计的一部分,也是现代艺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他是一门研究艺术设计各专业共同基础要素的理性训练课程。作为设计基础训练的一个方面,平面构成很早就被设计师和设计教育者所重视,并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完善起来。同时,平面构成也是学好视觉传达设计的关键课程。他是在二维平面内创造理想形态,或是将既有的形态(具体形态和抽象形态)按照一定原理进行分解、组合,从而构成多种理想的视觉形态。平面构成探讨的是二度空间的视觉法则。其构成形式主要有重复、近似、浙变、变异、对比、集结、发射、特异、空间与矛盾空间、分割、肌理及错视等等。

平面构成是设计的基础,他所研究的是点、线、面、肌理、方向、位置、空间等内容,是任何设计都离不开的基本元素。平面构成作为具有设计基础特性的同时,也决定了他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对美感的体验和对形态的认知及表现形式等方面,他不受具体的功能、工艺或材料等因素的限制,是一种较为纯粹的、不带任何功利目的的对形态元素进行抽象或具象、有序或无序的研究和探讨。对于今天我们能够进行平面构成这门课程的教学,要感激包豪斯做出的贡献。包豪斯“创造了当今工业设计的模式,并且为此制定了标准;他是现代建筑的助产士;他改变了一切东西的模样,从你现在正坐在上面的椅子,一直到你正在读的书”。这正是对包豪斯设计教育思想的最大赞赏和肯定。

(二)平面构成表现手法的多元化

在网络时代的今天,电脑网络对教育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网络冲击着传统的教育和学习方式,并对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挑战,使专业教学的内容、方式和方法都发生了改变。在现实授课中,传统教学模式正逐渐被自主学习、实操教学、课题教学、多媒体教学等诸多方式所替代,教学过程变得更加直观、丰富,并富于动感,学生接受知识的渠道逐渐增多,效率也大大提高。同时,电脑也为课题教学和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现代社会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提倡多元化设计、多元化手段、多元化形式共存。所以,应该大胆的将突出的、优秀的方式方法融入到的设计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

在平面构成教学过程中,主张学生以手绘为主,加强动手实践能力,手绘是设计表现的基本功,学生通过在动手实践的学习过程中,可以提升自身的创造意识,从而帮助学生打开设计思路,培养学生自己做实验的能力,从实验当中去发现美,创造美。加强动手能力的训练,可以大大增强学生脑与手的协调能力,进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也是辅助设计构思的有效手段,具有体验丰富、印象深刻、随意性强、强化动手能力等优点。今天电脑在设计领域的灵活应用,也给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以启示,将电脑融入到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在平面构成教学过程中,利用网络可以搜索到一些国内外优秀作品,并进行赏析,从中让学生学习并借鉴设计者的设计思路及理念。就学生完成作业的方式而言,可以用手绘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电脑辅助来完成。后者作业完成速度会大大加快,可以用较少的时间完成较大的作业量,但也有一定的弊端,用电脑个性语言不强,细节交待不突出,容易抹杀人的性格与个性特点等。现今在教育教学整个过程中,应逐步打破设计基础课程的传统的手绘模式,提倡大胆的应用电脑网络为教育教学服务,一改以往较单一封闭的教学模式,向着多元化局面的方向发展。

(三)平面构成在设计领域的广泛应用

平面构成是视觉元素在二次元的平面上,按照美的视觉效果,力学的原理,进行编排和组合的。他是以理性和逻辑推理来创造形象、研究形象与形象之间的排列方法,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产物。目前常见的平面设计项目,大体可以归纳为十大类:网页设计、包装设计、DM广告设计、海报设计、平面媒体广告设计、POP广告设计、样本设计、书籍设计、刊物设计、VI设计。在这些设计中,由于受到二维空间的限制,每幅平面设计作品就要求设计者必须具有独特的“创意”来表现设计的初衷。同时,结合平面设计的应用原则,才能够设计出优秀的作品。平面构成具有共性的设计语言,能够被大众所接受。当今已被社会各类艺术、设计门类所应用,平面构成与其他应用设计的学科一样,都是为了完善与创造更赋予现代感的设计理论和表现形式。平面构成以一个全新的造型观念,给艺术设计课堂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现今高科技的融入,大大的拓展了设计艺术的视觉审美领域,丰富了设计的思维及表现手段。

作为教育者的我们讲授平面构成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基础造型能力,使其掌握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设计方法,拓展设计思维,灵活应用于设计中,为专业设计提供方法和途径,将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设计者。同时也为各艺术设计领域提供技法支持,为今后学生在专业设计领域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平面构成中的基本形态篇3

关键词:动态;照明;平面构造;立体构造

1 动态艺术照明形式的概述

动态的艺术照明形式有很多种类。比如说灯光的自身变化,灯具造型的自身变化,灯具和灯光外力作用下的运动和变化或其他因素下的变化。人们将灯具的照明效果与灯具艺术造型相结合,以点、线、面、体,为基本形态表现出来的运动变化着的艺术造型叫做景观动态艺术照明。

在现实生活中,周围的景观动态艺术照明形成了各式各样的格局,有的形成了动态整体的布局,有的则表现城市中细节的动态艺术照明。细节的动态艺术照明是一些基本元素,而整体的动态艺术照明则是由细节动态艺术照明组成,连贯性,统一性景观照明。所以要产生城市夜间的动态照明效果,就必须将这些视觉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有规律性,连续的优美的造型,才能形成优秀动态的艺术照明景观。

2 动态艺术照明形式的分类

2.1 动态光源的平面构成

2.1.1 平面构成的含义。平面构成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在二维平面上进行的分解、组合,从而得到的理想效果。平面构成是在现代美学的基础之上,综合了光学、物理学、美学等领域。平面构成主要是探讨二维空间的形式。包括:重复、渐变、对比、变异等。

2.1.2 平面构成的应用。夜景动态照明平面构成的形式很多。比如说渐变是以类似的基本形或骨骼,循序渐进地逐步变化,呈现一种有阶段性、调和的秩序。

常用的有动态轮廓照明灯具有:白炽灯、霓虹灯管、美耐灯、光纤管等。灯可形成各种文字、图案、通过开关,形成各种动态。其中灯照明的颜色丰富,夜间动态的效果非常好,常用于商业、娱乐建筑物立面。(如图1)

平面构成及其特有的视觉形态和构成方式带给人们一种特殊的艺术美感,其形态的有序性和产生不同视觉引导作用的构成形式,组成了紧凑而赋有节奏律动之感的画面,营造一种动态,感性之美,抽象之美。

2.2 动态光源的立体构成

2.2.1 立体构成的含义。立体构成也称为空间构成是1个三维空间,既有幅度,有深度。立体构成是用一些材料、以视觉为基础,力学为依据,将造型的元素,按照一定的构成原则,组合成美的形体的构成方法。构成体的造型形态的基本要素是:物质材料的体量和所占有的空间,观察者的视角和光源,材料和重心规律的运动。立体构成的组合形式有:交叉、叠加、切割等。

2.2.2 立体构成的应用。立体构成的灯具照明由装饰材料和光源组合而成,也称气氛照明,主要是通过一些色彩和动感上的变化,以及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等达到照明气氛,其主要作用就是美化环境,创造意境,所以灯具的艺术造型很重要。新的设计思想强调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以满足人们提出的环境优美、亮度适宜、空间层次感舒适、立体感丰富等多个层面的要求。

例如去年备受关注的广州国际灯光节,多处景观使用光纤立体造型:因为光纤的可塑性强,颜色多变,塑料光纤材质还很柔软,能更好地体现立体效果。(如图2)

3 动态艺术照明形式注意事项

在构想造型时应注意,灯具的材质和设计风格变化要与周围景观主题相统一,还要与人的感情和情调相统一。特别是立体形态的灯具,可以由一些金属、玻璃、木材、铝合金等材料制成,在动态灯光的照射下,更能突出灯具的肌理和形态。不同的地域文化的差异,灯具的风格各不相同。

4 结语

一个城市的夜晚动态景观艺术照明形式是这个城市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展示现代化城市的一个重要手段。合理化的城市景观动态艺术照明形式既要使用环保的材料又要注重人文氛围,强调以点、线、面、体为基础的形态表现出来的运用变化着的艺术造型与周围的景观形成一个和谐、舒适的环境。希望把更多的艺术照明手法和艺术造型灯具运用到城市景观艺术照明领域中,展现每个城市独特的夜晚文化特色。

参考文献

平面构成中的基本形态篇4

[关键词]嘉峪关长城博物馆;展览立面;平面构成

[中图分类号]G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4)10-0014-03

嘉峪关长城博物馆(新馆)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新华南路,于2009年10月1日向社会免费开放。馆内基本陈列“中华之魂――长城历史文化陈列”采用多种方式展示了中国长城文化,着重突出河西汉、明长城及河西长城与丝绸之路。{1}嘉峪关长城博物馆地域性与整体性结合,历史性与时代性互补,在展示长城全貌的同时,突出了河西长城的历史地位。{2}

“中华之魂――长城历史文化陈列”展览立面之平面构成方法运用合理,有效地传达出了展示信息,激发观众对展示物所蕴含的深刻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思考,并具有相当的审美价值,将展示设计功能性、艺术性和技术性有机结合,顺畅表现,值得展览执行人员进行深入研究与思考。

一、面与平面构成

(一)面的概念

面是指二维(二度)空间的概念,从动的定义出发,面是线移动轨迹形成的结果;从静的定义理解,面是线的围合形成的形态。面具有幅度感,由于在各个方向的幅度、比例、曲直的不同就产生各种不同的形,形是面的主要视觉特征,凡是面都具有特定的形。{3}在平面设计里,面具有两方面的含义,即作为容纳其他造型元素的二维空间的面和作为基本造型元素的面,前者指的是进行各种平面设计的基础平面,后者指的是进行造型的平面化元素。{4}

(二)平面构成{5}

构成是一个近代造型概念,其广义与造型相同,而狭义则是组合的意思。即从造型要素中抽出那些纯粹的形态要素来加以研究。在二维平面内创造理想形态,或是将既有形态(包括具象形态和抽象形态)按照一定法则进行分解、组合,从而构成理想形态造型设计。{6}平面构成以知觉为基础,是一种高度强调理性的活动,是自觉的、有意识的再创造过程。{7}平面构成的构成法则主要分为规律性构成法则和非规律性构成法则。规律性构成法则是指构成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有机地组合起来的法则,包括重复构成、特异构成、渐变构成、发射构成、对比构成和密集构成;非规律性构成法则是指构成元素不按规律自由地组合起来的法则,包括空间构成、肌理构成和想象构成。{8}

二、“中华之魂――长城历史文化陈列”平面构成特点

(一)以矩形为绝对构图基础

1.矩形的使用:100%

实景所摄作为资料使用的53幅图片中,均使用矩形。矩形(包括正方形)在视觉传达上,给人以稳定、厚重、坚实、阳刚之感觉,有效地契合长城历史文化的展览内容,体现自西汉以来的悠久而富有内涵的长城文化。其次,矩形造型流畅简洁,易造易行,方便陈设。除矩形外,部分圆形与曲线的运用,增加了构图的多样性,增强了立面的灵动性,使之更加平易近人,易于展示信息向观众的传达。

2.矩形的嵌套:41.51%

展览各分区标题及解说词采用矩形展板,衬以白色微凸背景板,进一步凸显文字内容,形式上,类似于传统书画装裱形式,具有文化艺术美感。

(二)规律性构成法则的运用

1.重复构成的大量使用:52.83%{9}

重复构成的使用增强了秩序感,强化了视觉形象,形成了同意整体的视觉效果。

2.特异构成:11.32%

特异构成的使用强化突出了部分画面,可增强多样性,丰富构成。

3.渐变构成:1.89%

渐变构成具有规律性,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4.发射构成:1.89%

发射构成具有发散效果,可引导视线延伸。

5.对比构成:22.64%

对比构成强化视觉中心,增强肯定,增强画面生动感。

6.密集构成:32.8%

密集构成相对自由的构成形式,使画面整体视觉冲击力增强。

三、“中华之魂――长城历史文化陈列”平面构成特点分析

(一)比例

矩形在构成中的绝对地位更易于导致使规律性构成法则的运用;其组合适宜,使整体风格严谨规整。但与此同时其中规中矩的表现过于单调,显出沉闷。缺乏非规律性构成法则,空间深度及拓展、材质肌理、创意创新发挥不足,弱化了展示物品的立体性、生动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观众的想象力,不利于文化氛围的营造以及深刻文化内涵的传达。

(二)节奏与平衡

在展览立面平面构成中,以矩形为基础,通过各种不同原则进行平面构成,使整个立面展示具有节奏性与动态美感。而在整体空间布局上,这些节奏和其所依附的基础平面的“留白”,形成不同种类的平衡。节奏与平衡使其立面展示富于美感,给观众带来良好的审美享受,可以有效地促成长城文化环境的形成,增强观众对中国长城历史文化的理解与思考。

(三)第一重要性与不可复制性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案只讨论立面平面构成的问题,没有涉及颜色这一与形状密切相关的问题。{10}而所谓第一重要性,是指展示内容具有第一重要性,形式设计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展示内容,不可将形式设计抬高至超乎内容本身的高度,{11}抑或将二者生硬分离。

不可复制性意指本案的平面构成式样具有独特性和唯一性,是属于当时环境的一种历史选择,不必也不会成为某种美学标准,{12}本案只做赏析与评价案例,意在从美学角度出发审视博物馆立面之平面构成,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与解读方法。

四、结语

面(平面、立面)是造型艺术的基础,良好的平面构成在陈列设计中的运用,将会为展示信息的转达与文化环境的营造增光添彩。嘉峪关长城博物馆展览立面之平面构成独具特色,在历史类博物馆陈列中具有相当的代表性,观其利弊可知,重视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中的平面构成,合理运用平面构成法则,培养发散性思维,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必将成为展览执行人员应有的基本素养。

[注 释]

①王蓉:《谈嘉峪关长城博物馆的文物陈列及资源利用》,《丝绸之路》,2004年增刊第2期。

{2}胡杨:《中国长城第一馆嘉峪关长城博物馆》,《丝绸之路》,2003年第6期。

{3}安晓波、王晓芬等编:《艺术设计造型基础》,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4}刘晶主编:《设计基础》,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5}本文分析长城历史文化陈列展览立面,可视之为平面。

{6}杨毅柳、马云主编:《平面构成》,西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刘晶主编:《设计基础》,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8}文健、钟卓丽、李飞天主编:《设计类专业平面构成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9}各构成法则或有重叠,总计不等于100%。

{10}颜色会影响人们对形状的视觉认知。

平面构成中的基本形态篇5

Abstract: The plane composition is to study the time spac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of form combined to form decomposition and ideal form. It's one of the most basic modelling activity. When we use the concept of planar formation to look at a real space of the physical, it will be one of the object abstraction, with this concept to the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can avoid physical factors to the design thoughts of itself bring limit, improve the the ability of design personnel to create "abstract form" and deal with combination relations.

关键词:平面构成;平面构成原理;点线面原理;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

Key words: plane composition;plane structure principle;theory of point, line and area;environmental art and design;interior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97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5-0322-01

0引言

构成作为现代设计的理念是在德国包豪斯学院的设计教育中确立的。包豪斯设计体系对美学、心理学、工程学、材料学都进行了科学的研究,他们认为艺术可以用科学的方式分解成基本元素:点、线、面以及空间、色彩,它寻求的是形态之间的组合关系,使艺术脱离了传统的装饰手段,从而充分运用现代构成抽象地表现客观世界。这种风格和理论对构成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发展到现在包豪斯设计教育思想仍影响着当今世界设计的发展。

50年代初,包豪斯的设计体系在世界各国设计界和工业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70年代末,中国的艺术院校对传统的图案教学及四大变化{色彩变化、花卉变化、风景变化、人物变化},进行了调整充分的肯定了包豪斯的教育体系,开设了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作为艺术院校的设计基础教程。

基础构成设计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部分的内容。其基本视觉元素都强调事物存在的形态由点、线、面、体等元素组成。在艺术创作中讲求处理好个元素之间的关系,把握形式美感,所以,要想创作好的作品就需要我们综合各方面的审美判断能力。其中,平面构成形态要素主要包括造型要素和形式要素。平面构成构筑于现代科技美学基础之上,它综合了现代物理学、光学、数学、心理学、美学等诸多领域的成就,带来新鲜的观念要素,并且它已成功应用于艺术设计诸多领域,不能不成为现代艺术设计基础的必经的途径。

1点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环境艺术设计中室内的地板、墙面、吊顶,室外的广场、绿地等都可以视为平面构成中的结构平面。而室内空间环境中的,家具、装饰品、灯具等都可以被视为平面构成中的“点”形态;室外空间中的树木、山石、雕塑、亭台等也可被视为平面构成中的“点”形态。根据点的构成原理我们可以运用不同大小、疏密的点混合排列,可以成为散点式的构成形式;将大小一致的点按一定的方向进行有规律的排列,给人的视觉留下一种由点的移动而产生线化的感觉;以由大到小的点按一定的轨迹、方向进行变化,使之产生一种优美的韵律感;把点以大小不同的形式,进行有序的排列,产生点的面化感觉;将大小一致的点以相对的方向,逐渐重合,产生微妙的动态视觉。充分把平面构成的点构成原理应用到环境艺术设计中。

2线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室内空间环境中,线的表现形式极为丰富。一般常见的有实线,是实体形态形成的,如家具、门窗、柱梁等;虚线是实体中的空间线,即实体间的缝隙、实体中凹入的部分,如墙角线、窗型线等;轮廓线是体、面的外缘相互交接而形成的线,表现在事物使我外在形象上。室内的线可分为功能线和装饰划分线,功能线承担着具体的功能,因要求的不同形成或水平、垂直、倾斜的线型;装饰划分线将面划分为若干部分,使整体出现新的变化图形。面化的线、疏密变化的线、透视空间的线、虚实空间的视觉效果错觉化的线、立体化的线、不规则的线都可以在室内设计过程中加以运用从而突出不同的设计风格。

在室外空间环境中,有相对长度和方向的道路、长廊、围墙、栏杆、溪流、驳岸、曲桥等都可视为线。线最善于表现动和静,直线表现静,曲线表现动,曲折线则有不安定的感觉。直线具有男性的特点,有力度、稳定、刚毅,通常被运用于主题相对严肃的规矩式园林景观中,如纪念性公园、城市中心具有集会功能的园林等。曲线富有女性化的特征,具有丰满、柔软、优雅、浑然之感。几何曲线具有对称和秩序的、规整的美,常被使用在以娱乐、游憩为主的悠闲景观中。

3面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面有两种作用:一是作为体的表面表现体的形态;另一种是作为片状形态独立出现。屋面、墙面、地面是限定空间的主要要素,但它依附于建筑体的表面存在;室外环境中的湖面、广场、草坪等则以片状独立存在。面的形状、大小、封闭方式直接影响着由它限定的空间的特性。面的造型还可采用挖空、划分、互相穿插、重叠等构成方法,变换空间的造型特点。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按照美的形式法则和基本原理将功能要求、材料使用、工艺流程、艺术风格、装饰造价与预算等各种综合因素描绘在平面初步方案图纸上。在进行空间的平面布局时起着指导性的作用,从平面构成的角度分析空间的序列设计,可发现使空间组织合理有序的内在的规律性,也可以从宏观上使把握空间规划的方法。所运用的形式美的基本法则有重复、和谐、对比、对称、平衡、比例、重心、节奏和韵律等。

平面构成中的点线面原理在环境艺术设计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初涉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应加强对平面构成的重视;对于教授艺术设计专业的专职教师们也应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平面基础构成在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的应用。构成基础教学应不断创新,以适应环境艺术设计领域日新月异的变化与发展,是这一基础学科不断发挥出其应用的作用,不能是这一基础教育浮于表面脱离设计的实质领域,应使其更好的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这也需要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在此仅以一名多年从事基础教学的老师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也希望同仁多提宝贵意见。

参考文献:

[1]靳逮强.视觉传达设计实践.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9月第1次版.

[2]王伟.21世纪环境设计教育系列—平面设计.辽宁美术出版社,2003年5月第一次版.

[3]卢少夫.平面构成.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05月.

平面构成中的基本形态篇6

关键词:建筑设计;平面;构成;形式;设计;要素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一、建筑平面的形态构成

这里所说的“构成,有很多含义,比如“组织、重合、组装”等等,构成是一种造型活动,同时也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结合的一种方式。构成包含了两种,一种是平面构成,一种是立体构成,将不同形态、不同材料进行组合,从而形成新的概念和内容。同时也在其中赋予了视觉化以及力学的一些概念,而且它是现代造型设计中的一个用语。在建筑平面形态当中,主要由点、线、面等二维基本元素所组成,本文对其形态进行了分析,具体如下。

1.基本几何形态

基本几何形态是建筑平面当中最基础、最简单的一种形态,但是它的逻辑性却非常强。它有几种形式,比如矩形形态、圆形形态、三角形态等等,在平常的建筑物中,福建、台湾、广东一带的客家土楼就是采用圆形形态。

在基本几何形态的建筑物中,都有墙体将其包围,仅仅留下可供通气透风的一扇小门和小窗,而且没有和外界联系的通道,所以感觉非常的封闭。但是,客家的土楼却体现出了团结一心、抵御外族的含义。

2.如何对基本几何进行变形

在应用各种基本几何的时候,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方式对其进行重新的组合,比如旋转、扭曲、倾斜等方式,对这些基本的几何原形进行组合可以体现出非常更加丰富视觉效果。国外很多建筑物采用了这样的方法,比如迪拜阿联酋的旋转塔,就采用的外翻和旋转的方法,这就将建筑物的含义所体现了出来。

3.对基本几何原形进行分割和重组

为了塑造出更多、更丰富的平面空间,可以充分的利用每一个几何原形的交错、平行、引力等关系。比如,瑞士特辛的斯塔比奥圆房子,在几何原形的平面之上,专门设计了一条裂缝,其目的是将光线引入圆房子的内部当中。这样一来,既体现了建筑物的特立独行,又不会使建筑物脱离实际 。

二、建筑平面形态设计的方法

(一)在进行形态设计的时候,充分考虑功能需求

在对建筑物的平面形态进行设计的时候,除了要考虑艺术感和美感,还要充分的考虑实用的功能。一般情况下,常常采用的形态设计方法是,从建筑物的工程需求角度出发,构思出建筑平面的创意,然后再将功能需求放入形态设计当中去。从而防止出现这样的情况,仅仅只体现出了平面创意,不能实现建筑物的功能。最典型的代表是美国的古根海姆博物馆建筑物,建筑设计师在分析了博物馆人流线路之后,采取了弯曲的螺旋平面状态,使展览的物品布置在螺旋形态的墙壁上,这样就会产生新颖的感觉。另外,设计师还将线面的向心性和离心性统一在一个平面当中。这样一来,除了形成螺旋式上升平面形态,而且还塑造了螺旋式展览的内部功能,将富有艺术感的平面形态以及功能融为一体。后来,很多的设计师都从该建筑物当中找到了灵感。

(二)在形态设计当中融入传统符号

这里所说的传统符号,指的是建筑物所在地的文化、特色等等。在对形态进行设计的时候,必须强调的性格特征塑造,在其中融入传统符号。只有具备当地特色和风格的建筑物,才能够吸引人的注意力。在印度,一位叫查尔斯·柯里亚的建筑设计师,他在设计之前对当地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进行了观察,发现当地的自然条件非常优越,除了有天然的山水之外,还有很多具有伊斯兰教特色的建筑物,其中就有桑奇佛塔。在这其中,查尔斯·柯里亚获得了非常多的灵感。因此,在进行形态设计的时候,他提取了印度和伊斯兰教文化中曼佗罗图案的传统符号元素,并且想到了采用九宫格的方式来设计。他用圆形来作为建筑平面的基本形态,再将建筑物分成庭院、下议院、图书馆、厅堂、综合厅等不同的部分,厅堂和庭院形成十字形的平面,下议院、图书馆、综合厅则安之在十字形的每一个角落当中。同时还设置了3条互相不交叉的进行路线,在行走的过程中,可以体会到伊斯兰教的文化魅力。如今,该建筑物也成了印度最有特色、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物之一。

(三)在形态设计当中融入心理感受

在对建筑物的形态进行设计的时候,不仅仅只考虑视觉效果,还要将形态设计的内涵传递给观看者。也就是说,大家在平时所看到的一些形状扭曲的建筑物,并非是天马行空的设计,而是为了产生某种震撼的效果。比如,日本有一个“真言宗本福寺水御堂”,这个建筑物坐落在日本兵库县东浦市内。建筑设计人员希望设计出现代而感性的寺庙,他对印度佛教进行了研究,发现印度佛教中的水生莲花是释迦牟尼开悟的象征,能够带给人干净、包容的心理感受。所以,设计人员将该寺庙建立在莲花池下,从而体现出佛文化的博大精深。该建筑物的平面形态,是将寺庙的大厅安置在地的下面,上面是种满了浮莲的水池。前来参拜的人可以沿着楼梯下去,给人以置身于莲花之中的感觉,而且也体现了超凡脱俗的艺术感。

三、建筑物平面形态设计的具体方法

在建筑物平面形态设计当中,其基本概念元素是点、线、面,其视觉元素则包括了位置、形态、机理、方向、色彩、大小等等。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将概念元素和视觉元素巧妙的组合起来,这样才能形成完整的建筑物形态。比如,平面形态设计中的最小元素是点,每一个点之间有序的进行排列,就能够形成一个几何形体。如果散落的点之间疏落有致、高低起伏,就能够形成非规律性的形态。点在位置方面的处理是节点、端点,它能够起到呼应和联系、点缀的作用,比如建筑物的阳台、雨棚、入口等等。还有线,线直接的决定了整个建筑物的形象,而且还可以对建筑物的平面框架进行分割。同时,线还可以丰富建筑物的肢体语言,比如檐口、柱子、屋脊等等,产生水平和倾斜的视觉效果。

还有一些设计师,充分的利用了曲线的柔性美、弹性美,体现出了建筑物的韵律之美。从上面的点、线例子可以看出,基本概念元素以及视觉形态必须要共同存在,一般情况下,很多设计师会在列出形态、机理、色彩、位置、大小等形式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来安排概念元素的排列顺序。

四、总结与体会

在对建筑物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不仅仅要考虑建筑物的机能需求,还要设计出具备优美形态的的建筑物。因此,设计人员必须注意各个元素的协调配合,并且合理的运用各个元素,这样才能体现出建筑物的特点,达到设计的要求,并且充分吸引参观者的注意。

参考文献:

[1]刘存发.建筑设计中平面构成形式要素的应用[J].江苏商报·建筑界,2013(17):182-183.

[2]杨尹.建筑设计中平面构成形式要素的应用[J].美术大观,2012(2):137-137.

[3]官学萍.高层建筑底部空间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分析[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1(2):230-230.

[4]王陈韩.高层建筑中不规则平面结构设计措施探讨[J].建筑知识:学术刊,2013(B07):75-75,448.

平面构成中的基本形态篇7

关键词:构成;三大构成;设计

三大构成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在教学中,首先,需要理清各构成课程内部的知识体系;其次,需要整理和建立好三大构成之间的关系;再次,需要将三大构成与后续专业课程联系起来,体现三大构成的基石作用,这样才能实现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衔接。构成作为一门传统学科在艺术设计基础教学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对学生在进入专业学习前的思维启发与观念传导。

平面构成是一门研究形象在二度空间里的变化构成的科学,是探求二维空间的视觉规律、形象的建立、骨格的组织、各种元素的构成规律,造成既严谨又有无穷律动变化的装饰构图。它构筑于现代科技美学基础之上,它综合了现代物理学、光学、数学、心理学、美学等诸多领域的成就,带来新鲜的观念要素,并且它已成功应用于艺术设计诸多领域,不能不成为现代艺术设计基础的必经的途径。

    平面构成是三大构成中的基础,它主要要求我们掌握点线面的构图问题把具象的东西进行抽象化······如果扎实地通过了平面构成以后在色彩构成中的骨格跟立体构成中的构造等环节就容易解决了。

色彩构成就是根据人们长期形成的对色彩的感觉,而产生的一种思维定势,不同颜色的搭配,能够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而色彩构成就是将这些思维定势总结出来。主要是色彩的基本性质及在设计中的运用,首先要求我们掌握色彩的3大性质,然后就是色彩的各种搭配(如对比搭配、冷暖搭配、邻近搭配互补搭配、类似搭配·····)还有色彩的调性(灰、低、中、高、亮等调子问题),还有色彩感情等等问题。

    立体构成是一门研究在三维空间中如何将立体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成赋予个性的美的立体型态的学科。全般立体构成的过程是1个分割到组合或组合到分割的过程。任何形态可以还原到点、线、面,而点、线、面又可以组合成任何形态。立体构成的探求包括对质料形、色、质等SL效能的探求和质料强度的探求,加工工艺等物理效能的探求如许几个方面。立体构成是对实际的空间和形体之间的关系举行研究和切磋的过程。空间的规模决定了人的总称活动和保存的世界,而空间却又受占据空间的形体的限制,艺术家要在空间里表述自己的假想,自然要创造空间里的形体。立体构成中形态与外形有着本质的区别,物体中的某个外形仅是形态的无数面向中的1个面向的外廓,而形态是由无数外形构成的一个综合体。

事实上三大构成的作用不仅仅停留在设计领域,纯艺术里也要遵循三大构成与形式美法则。在画面中的构图都应该符合平面构成的原则---均 变 (构图) 。只要画里用到颜色就要考虑色彩的相互作用也就等于要运用色彩构成原则去利用颜色。要运用到了立体构成的原则营造空间感、光感、质感、厚重感以及其他对人的心理感受。

对三大构成的研究应建立三者及其与其他课程的联系,都能提高学生对形态和色彩的理性认识,设计出符合功能和形式要求的设计作品。因此,对三大构成课程的教学是至关重要的,是为后期设计课程打下良好基础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赵殿泽《构成艺术》,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

平面构成中的基本形态篇8

关键词:美术创作;构图;布局

我国的绘画历史源远流长,在数千年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中,中国画是其中最为耀眼的明珠之一。在美术创作过程中,构图是其中至关重要的基础步骤。只有先作出完善优美的构图,才能绘制出富有艺术内涵和艺术美感的优秀作品。但是,当下有许多绘画功底扎实的美术创作工作者,却因缺乏对构图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和不清楚构图具体的实践方法而创作不出符合作品内涵和艺术美感的满意作品。

一、构图美的概述

构图就是艺术创作对象在画面中占有的位置空间所形成的画面分割形式。也就是说艺术形象创作的线条、点、明暗、色彩等艺术元素在画面结构的布局形式。构图美是艺术创作者将自己的创作理念通过各种艺术元素在艺术作品中具体体现出自身的审美情趣与作品内涵。艺术工作者需要把人、物等各个作品元素的关系和位置合理安排,组合成整体的作品,这就是构图具体过程。构图直接影响作品的最终效果。在艺术创作中,创作者常为作品中具体的点、线、明暗、虚实、色彩的综合展现百般斟酌。现实中,常有一些美术工作者虽然美术功底好,但是却常常忽略了作品的构图美,导致作品效果与内涵出现偏差。由此可见,构图美是艺术创作品必不可少的主要元素。

二、影响构图美的原因

(一)线条的形态感

在美术创作中,线条的各种形态表达的是不同的意境。水平线的形态给人平静、安宁、静止之意;水平线表现湖面、河面、海面时,表达了风平浪静之意;水平线又经常被用来表现开阔、平坦,一望无垠或者用来抑制画面中的波动。在古典的创作画法中,垂直线条的形态感带给人的是创作对象的高耸、挺拔、刚直的特性,表达是庄重、悲壮、严肃的作品内涵;锯齿线、波浪线在画面中表达的是紧张、凶险、剧烈的作品语言和痛苦、扭曲的作品人物的内心感觉。

(二)分割面的形态感

艺术作品由线条组成各种分割面。各分割面的形式有许多种,如正方形、三角形和正方体、长方体、球形、柱形等。在作品的具体创作过程中,整体画面中不同分割面的妥善安排,表达了不同的作品意境。有些作品在表现分割面的形态感时,比较含蓄,例如山水写意。有的作品在表现面的形态感时,却又十分夸张,如抽象画。分割面的各种形态有、三角、圆形、V形、S形等。分割面的各种形态表达了不同的作品语言和艺术内涵。杰出成就的美术家在构图上总能恰到好处地汲取他人的长处,并结合自身特点作出独一无二的创新,从而赋予作品更深更新的内涵,带给人们全新的艺术享受。

(三)色彩明暗的层次感

美术作品创作的构图除了点、线、面三大要素。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元素就是作品色彩明暗的层次感。画面中创作对象色彩的明暗的准确安排直接影响作品的完成效果。色彩的明暗在素描作品和我国传统的基本水墨画表现更为明显。因为这两类基础画的色彩单一,作品色彩层次仅凭一、两种色彩明暗、浓淡来表现作品的层次感、对象的远近等。在素描作品中,光线明暗的表现力更强,作品的亮面、暗面、物品的远近等都是以色彩的明暗来具体表现。

三、构图美在美术创作中的体现

(一)古典画法

古典画法的构图大多数以水平、静态的排列,并且以最大限度还原现象、景物、人物形象的真实形态,以此来表达艺术工作者的创作意愿。比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这部作品中运用的正是传统的构图方法,将创作主体置于画面的中心,为了使人物自然真实,画家采用了远近法,并将人物、景物有效的分工、表现适当的构图空间美。与此同时,画家将视觉焦点与画面置于同一水平面上,展现了古典画法中构图宁静自然的基本原则。

(二)平面化流派

在文艺复兴之前,美术创作是以图象学构图的具体呈现。美术作品中的所有内容在平面上基本不会产生冲突,如古老的壁画等。但是在文艺复兴之后,虽然科学进步了,并由此发展了透视学和解剖学。不过,艺术表现方式方法却仍拘于再现对象的规律上,因此失去了平面画的创作自由。自现代绘画崛起后,特别是自亚洲艺术和非洲艺术在西方国家展出后,绘画史上开始产生了平面化的构图方式。这种平面化画法产生了两种流派:一种是对空间进行再构图的平面化方法,另一种是装饰性的平面化方法。

(三)立体化构图

美术创作中的立体化构图起源于1908年著名大师毕加索的《三个女人》和布拉克的《埃斯塔克风景》。这两部作品的特点是以塞尚的“自然物都可以还原

成球形、圆锥形和圆筒形”这句话为基本创作原理。在作品的构图中用几何形态的立体形态还原创作对象,采用视点移动的平面化技法对画面的整体进行构图。立体化构图又分为两类:一类为分析立体化构图,这类构图技法达到的是几何图形排列组合的美感;另一类为综合立体化构图,采用的是实物拼接手法,达到构图的多样性美感。

(四)超现实构图

超现实构图比较容易理解,即超出常规,跳出现实生活的美术作品构图。超现实主义的艺术家认为,在现实世界之外,还有一个超自然、超现实的自由世界存生,比如梦境、幻觉、灵感等。由此,这些超现实的艺术家们展开了天马行空的想象,采用不拘于生活常态、事物常态的无边界自由主义创作出脱离现实生活的,具有一定形式美的美术作品,以此来表现个人的梦境、幻觉、狂想等。例如,达利的《记忆的延续》、几米的超现实漫画等。

四、结语

美术创作中的构图与房屋建筑中的主体结构的作用相同。房屋建筑中如果没有科学、牢固的主体结构,那么房屋的具体构建过程将十分艰难,其建筑的最终效果必然十分低劣。因此,美术创作中完整、合理的构图是主要基础,通过恰当的点、线、面与色彩的明暗的合理归置,为最大限度地完美完成美术作品创作,奠定其坚实的创作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静.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图景:知识与行动的质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2]熊胜利.谈美术创作中的构图美[J].孝感学院学报,2012,(02):93-95.

平面构成中的基本形态篇9

关键词: 平面构成;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4-0073-021简述平面构成与景观设计

1.1 平面构成平面构成主要是运用点、线、面和律动组成结构严谨,富有极强的抽象性和形式感。又具有多方面的实用特点和创造力的设计作品,与具象表现形式相比较,它更具有广泛性。是在实际设计运用之前必须要学会运用的视觉的艺术语言,进行视觉方面的创造,了解造型观念,训练培养各种熟练的构成技巧和表现方法,培养审美观及美的修养和感觉,提高创作活动和造型能力,拓展思路。同时也是视觉形象的一种构成。主要研究对象是平面构成设计中如何创造、处理形象与形象之间的联系,并且掌握美的形式法则按照美的形式法则不知设计图形,提高创作者创造抽象形态和处理组合关系的能力。

平面构成在历史的长河中被赋予了深刻的思想涵义,因为它是一种革命性的创新性的艺术形式,表现的元素就是抽象,最主要的表达途径就是凭借着要素和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阐释与表达。它的实现是历史社会发展必须阶段,是以创新革命的方式表达我们为人所知的主题,以现代的思维去阐述我们已有的主题,为止得到一个新的装作空间;同时平面构成也把古典形象表现为抽象的形式,以怀旧的形态元素营造所追求的有意境的氛围。借助支离的形体,使人们感觉既有个性又模棱两可,从而也让人觉得可亲可敬。

1.2 景观设计景观,landscape,基本解释指某地区或某种类型的自然景色,也指人工创造的景色。通常我们把景观理解为视觉审美过程的对象、人类生活的环境;具有内在外在联系和结构功能的有机系统;即在人类过往表达希望理想和寄托的空间,它是多功能的载体。景观的概念在西方的发展史上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和演变,但是在中国的城市建设发展史上却是一个新鲜的词汇。它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由生物圈、人类文化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具备时间属性的动态整体系统。当今的景观概念已经涉足了很多的方面,比如我们熟知的园林、建筑、生态、艺术、美术等等。由于它是指导性的学科,所以要求打破我们人们之前固有的那些思维模式,大范围的跨越不同的相关领域界限,并且在它们中间提炼共同的基础。足可见,景观既是对我们当今生活的空间和系统,也记载了我们历史过往的点滴印记,更是我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规划。

俞孔坚说:“景观设计是关于土地的分析、规划、设计、管理、保护和恢复的科学和艺术。”所以景观设计既是科学又是艺术,两者不矛盾并且缺一不可。随着人们对自然不断研究和深入,人们将景观设计分为两方面的内容:景观规划和景观设计。在我们专业领域和非专业领域都会有设计者们将这两个概念混淆,所以我们就从这个两个词汇的概念谈起。景观规划的内容可以包括场地、土地、环境的规划以及城市的设计,要本着可持续发展保护自然环境整体体系的目标去操作,所以说景观规划是指的大范围大规模大尺度的规划,需要一个整体的把握过程,是对人类居住区的总体规划,同时起到了联系人和自然协调两者关系的作用。景观规划的概念直接决定了景观设计的概念,景观设计的设计对象主要是城市绿地、广场、居住区以及城市滨水带等。它不仅要满足了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更要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

2平面构成与景观设计相依相伴

在人类的发展历史长河中,东西方的景观设计都是以自然的有机形式出现的,没有刻意人为的几何秩序。在一定时期我们过分的强调了对自然的关注从而忽视了对形式美的追求,过于“师法自然”而放弃了创造性的精神。最好的设计不仅仅能让我们赏心悦目同时更应该满足人们的某种需求。从20世纪当代景观起萌到现在的成熟,许许多多的设计师们为突出形式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赖特曾经说过:“设计师自然的提炼——以一种纯几何方式出现的元素。”于是平面构成顺理成章的成为了设计师们所惯用的手法。

2.1 形式法则与景观布局法则形式法则,是人们长期在生活实践中积累而来的,它是人们经验的结晶,是所累积出来的美的表现形式。景观平面布局最主要的作用是建立秩序,即建立组织排序,是将平面的组成要素通过各种方法相互间进行融合,形成一个各个部分相关联的整体,它运用平面构成的手法、遵从平面构成理论中的形式法则,从而构成平面中的点、线、面等元素。景观设计的关键问题,就是在整个平面维度内安排好空间维度的功能,让各个元素之间相互协调,构成一种和谐的秩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最常见的就是对比呼应、均衡变化、相互统一的原则,它符合人们的视觉规律,给人以舒适的感觉。

2.2 造型要素与景观形态要素造型要素与景观形态要素塑造造型,可以解释为“创造物体形象”,也解释为“创造出来的物体形象”。造型要素指构成形体的基本知觉元素。包括形态、肌理、色彩三个部分。景观要素是指构成景观整体的单个要素,正是这些要素构成了景观的全部内容。形态是构成造型的主要元素之一,主要是各个要素统一之后的集合体,它并不单只物体的外部空间结构,所以不能将它与通常所讲的形态混为一谈。由于景观平面设计是一种高度抽象思维,所以在景观平面设计中一般采用抽象形态。其功能特性决定了其理性的一面。造型要素是提供景观要素形态塑造的基本单位,也是行形态塑造的基本单位。景观平面形态不一而足,有些只是一些简单的形体,这些景观的构造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主要是些基本图形;而有些景观则是由多个简单景观构成的,看起来比较复杂。

2.3 平面构成形式与其功能平面构成形式与其功能形式的不同设计对象的功能也就不同。从设计的起源来讲,最初的设计产品形式就是功能,功能也就是它的形式,二者是密不可分的。这是受到早起西方设计者的影响,把使用价值作为设计的目标。这种思想影响了整个20世纪,工业文明以后,有过一段时期人们将功能性和装饰性分离,近人们才意识到要努力的将两者重新的有机结合起来。在人们对审美和功能的要求不断提升中,设计者们意识到产品的功能是实现功利的前提,艺术设计不只是供欣赏的艺术品更要满足功利的需要。所以将形式与功能很好的综合在一起,既能满足功能的需要又能达到艺术审美的要求。我们将花坛设计为曲面弧度设计,不仅增加了美感,也能让人们在休息栖息的时候有独立的空间感。我们将广场的铺装设计为几何秩序,让人们直线的视线能产生变化,从而不觉得乏味单调。让小区的凉椅设计成曲线,符合人体工程学更加的舒适美观。

3平面构成是景观设计的风骨

风骨,解释很多。中国古代文论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实质是对文学作品内容和文辞的美学要求。也可以只人的品格性格刚直不阿。既然我们小标题用了风骨这个中国古代的词汇我们就从中国传统的角度来看一下平面构成在中国景观设计中潜移默化的演变。“风骨”也可以把这个词理解成为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在景观设计中,我们常以传统文化背景作为后盾,为了使景观更具有思想和生命力,融入一些文化的色彩,这样做不仅使景观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充实,还能增加哲学和艺术气息,它赋予了苍白的点、线、面以生命和精神,传统文化的气派也由此得以彰显。

同时,点、线、面也成为了大千景观的灵魂。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评董源的画:“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灿然,幽情远思,如睹异境。”从“构成”角度看,它们即以“点”的形式来平衡布局,弥补散漫,增加气氛。宋代杰出画家米莆对“点”的独特运用形成了风格突出的“米”点山水。这是点在我国山水画运笔用墨中的体现;从南北朝时期顾恺之用线“以形写神”,陆探微“秀骨清像”至隋唐时期阎之本“铁线深色”的帝王像,吴道子“吴带当风”的壁画……都是传流绘画“线”的美的集中表现,不同画家不同的描线技法与形象组合在一起产生不同质感、量感、运动感、虚实感等。与“点”、“线”相比较,传统绘画中“面”的运用更高地表现在画面的布局、构图、位置经营,即画面的构成上。汉代的画像石、画像砖就是面的构成的典型形式。生活在南齐时代的谢赫的“经营位置”为传统绘画理论中的构图形式作出了艺术标准。从“构成”角度看,“位置经营”就是处理画面中黑与白、虚与实、虚面与实面的布局、分割。由此可见,不难看出平面构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早已潜移默化的存在,中国的传统哲学和文化思想家早已运用的深入境界,将中国传统文化的风骨表现的淋淋尽致。

4结束语

通过对平面构成和景观设计基本理论的认识和研究,分析他们的理论应用,总结了国内外平面构成和景观设计的发展,我们深切得知,平面构成可以很好的解决景观设计只满足功能而无序的状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不仅满足了我们对景观在功能上的追求,同时,也成为一种具有欣赏价值的艺术品。

参考文献:

[1]阿苏荣.风景园林设计与平面构成[D].北京林业大学,2007,(02).

平面构成中的基本形态篇10

关键词:平面构成 艺术设计 多向适应性

当代艺术是一个异彩纷呈的万花筒,多元化的艺术思潮昭示着时代的发展风向和人们精神追求的主旋律。在这个百花齐放的艺术世界里,无论是艺术理念、情感、行为、表现方式等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元和共融。人们难以定义和描述它,却又不知不觉地受其影响,现代艺术的思想和观念总能迅速地渗透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引导和改变着人们的审美观念和视觉习惯。这一切要归功于当代艺术与设计的紧密联系和高科技现代化的传播渠道,同时也要归功于学院美术教育多向适应性的美育功能及艺术普及的强大趋势。

20世纪初成立于德国的包豪斯设计学院是现代艺术设计和设计教育的里程碑,它所倡导的艺术教育,面向社会需求,注重艺术设计与工业生产技术相结合以及对前卫艺术思潮的兼容并包,多向性发展的教育理念也深刻影响了当代美术教育的发展方向。而包豪斯设计学院的经典设计基础课程“三大构成”的理念,更是影响至今。并且由于构成理论对造型元素的理性分析和对形态组合排列方式的理性研究,已成为造型艺术思维训练的基本规律性理论,对现代艺术诸多领域,尤其是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有着深刻的影响。平面构成作为构成课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现代设计及现代造型艺术的基础理论和思维启蒙训练最重要的必修课之一。

近两年,笔者在高专美术教育专业的平面构成课程中进行了实验性的教学实践。通过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在教学中加大学生创新意识,使平面构成能更充分体现造型基础课程的多向适应性,并且在阶段性教学中安排了一些实验性的艺术创意元素。

一、开拓思维,训练慧眼

平面构成是按照形式美的法则,以点、线、面等抽象造型元素重新审视世界万物的形态,并将它们概括提炼,重新组织在二维空间里的设计思维训练过程。学生从对自然形态的观察与表现过渡到对几何形态和抽象形态的概括和运用,思维模式很难迅速转换,这就需要观看和分析大量视觉作品的范例,并以启发学生联想的练习来刺激学生的大脑思维。因此,笔者在教学活动中给学生安排了两份筹集图片的练习。首先在讲解平面构成的构成元素、构成形态和形态组织原理及形式美法则的理论时,充分结合优秀的设计或艺术作品,把各种构成形式的理性知识同实践作品联系起来研究和分析。引导学生以平面构成的视角来理解和诠释设计及艺术作品,如赏析平面设计作品的具体内容和视觉形象时用点、线、面等抽象元素来分析其艺术构思和形式规律,比如,以点或线的特点来分析其如何排列文字,以面的运用方式来分析大面积的图形和图片构成规律,并结合作品内涵,分析画面构成和设计语言等。接着,让学生做相关的思维训练:

练习一,让学生从20幅不同类型的经典艺术作品(包括具象、抽象绘画,平面设计作品、雕塑、建筑、摄影、影视作品)中找出抽象的点、线、面的造型元素,并用小草图分析其构成规律。

练,让学生从日常生活(生活用品、食物、动植物等的细节)中寻找,并拍成照片,用电脑平面软件简单处理,提炼出各种形态的点、线、面元素和综合元素构成各10张图片。经过这种构成理念和设计思维的启蒙训练后,再让学生进入造型元素的构成练习和独立创作中。这样带着思考去赏析作品和观察生活,发掘灵感,使学生能更主动、更迅速地转变造型观念,进入设计思维的语境。

平面构成课程为开发学生的设计思维提供了理性指导和思维训练的途径。在教学的初始阶段,启发学生思考的练习比表现形式练习更重要。通过系列搜图和思考练习的学习方式,开阔了学生的思路和眼界,使他们更理性、更直观地认识了造型规律和形态组织原则。学生在分析作品和处理照片的过程中也潜移默化地对设计语言有了初步的理解和认识。

在平面构成课程中各种启发联想和创意的思维训练方式的综合应用,对艺术设计各领域和其他门类的艺术创作都是培养艺术素养的良方。

二、传统手绘、数码辅助、手工制作“三位一体”教学方式

传统的平面构成训练都是以手绘的方式完成练习的。手绘是一种眼、脑、手密切配合的思维创作活动,在生动表达创意的同时,能很好地训练个人的造型表现能力和技巧。但在构成练习中为了追求精致的表现效果往往会耗时费力,在有限的学时里,纯手绘的练习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束缚了思维创想的表达,使平面构成的学习变成了绘制工整的工匠手艺式的课程。对于平面构成的学习目标来说是舍本逐末。而且传统手绘的构成设计过于理性,轻视具象造型和影像图片的运用,表现机械、冷酷,构思创意和表现形式贫乏,已无法适应当代多元化的艺术设计理念。

日本构成学教育家朝仓直巳说:“一位优秀的艺术设计家,需要有敏锐的美感及丰富的创意,最重要是有创新思维。”创造美的、有意味的形式,才是平面构成课程研究的主题。在当今数字化、高科技的时代里,构成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也要跟上时展的步伐。因此,以创新为理念、以多元化的表现方法为手段的构成教学才更适合未来人才的多向性发展需要。根据课程内容需要和教学条件的可操作性,目前,在平面构成的教学训练中以手绘、电脑软件辅助制作和手工制作等多种手段和方法来进行课程训练,有助于学生更充分地发挥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开拓思维和设计构思,丰富设计表现语言,锻炼动手能力,激励学生积极利用新技术、新科技手段完成创意构想。

(一)创意生动、独特的手绘

虽然手绘形式的构成训练会受到表现技巧优劣和耗费时间等因素的影响,但是手绘永远是人类艺术创作和设计最生动、最本能的情感、思维表现方式,有着独具个性的原创性和艺术表现风格的不可替代性。在当下,平面构成课程训练中,抛弃机械的手工劳作,充分发挥自然、生动、独特的手绘方式来表现构成创意仍有着如下积极的意义。

1.随时随地、才思泉涌的手绘设计草图,会给设计创想带来无尽的灵感,也是艺术创作者和设计师的艺术素养和最重要的创作素材和笔记。

2.提倡造型生动、表现性强的手绘构成训练,有利于学生在基础训练中有意识地培养自己个性化的设计品位和表现语言,并为培养手绘效果图的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3.奇思妙想的手绘创意能创造更鲜活的构成形态,手绘创意有着其他方式不可比拟的鲜活感和自由性。如可以根据各种不同工具材料和技法绘制出各种生动自由的构成图形,彰显个性风格,创造奇妙的、富有想象力的构成形态;还可以尝试以图形创意课程中的方法将手绘和拼贴结合的手段表现一个形象的不同部位,或直接在图片上添加手绘创意等,这样的视觉感受非常新奇,有趣味性。由此既可以提高学生对手绘创意的兴趣,又进一步拓展了平面构成与其他相关专业学科的联系,让学生真正理解手绘的真正意义。

(二) 数字化时代电脑软件辅助练习在平面构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在数字化的时代里,随着新技术新科技的迅速发展和更新,创新是观念、是核心,而技术几乎无所不能。因此,在平面构成课程中积极地运用电脑软件来替代部分手绘技术训练是一种与时俱进的趋势。

1.用Photoshop、CorelDraw等电脑软件代替如基本形的制作、群化、骨骼、重复、发射、分割等相关形式法则的构成练习,使学生应用便捷的手段即可完成复杂的构成作业。不仅速度快、质量好,而且可反复修改,摆脱了用手工繁琐的劳作,把时间和精力集中于构思和创意上。

2.电脑软件的运用可以拓宽构成形态的表现内容和丰富表现语言。由于Photoshop、CorelDraw等电脑软件具有强大的图形、文字处理功能,使得我们在构成练习时能更轻松地处理复杂生动的具象形态和有构成感的摄影或影像图片,使之用于构成创意和设计构思中,丰富了构成形态的表现范畴,更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如Photoshop的修图功能、图层处理和各种艺术效果,可以使学生轻松快捷地将任意具象或抽象的图片、图形根据自己的设计构思做出一系列的创意作品,并不断地修改完善,形成创意新颖、构成形式完美的作品。

3.电脑软件的运用拓展了我们对二维平面构成的认识和理解。过去我们对二维空间的理解是平面静止的。而电脑软件却让我们看到怎么让平面构成的图形动起来。利用Flash软件,我们可以把简洁概括的平面图形制作成生动有趣的二维动漫。在平面构成的形象渐变练习中,我们也可以把传统手绘练习所作的静止图形用Flash制作成动态形象,使平面构成作品更具有创新意识。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其他相关软件进行更多视幻效果的构成作品练习。电脑软件的运用也更突出体现了平面构成课程的多项适应性,使得平面构成的学科内容更直接深入地与其他相关的应用设计学科接轨。

(三)材质丰富的手工制作

平面构成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训练,并且通过分析、实验各种构思和表达方式的完美结合完成创意,培养一种创新思维和创造观念。深层次地理解形式美的原理与法则,各种构成技巧和形式手法的系统训练,都是为提高设计综合能力打下基础。而材质丰富、技艺独特、构思巧妙的手工制作,也是培养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以及工艺水平的最好的综合训练方法。丰富的材质和巧妙的构思及技巧,使作品呈现出朴拙的肌理美和独具匠心的设计感。生动有趣的手工制作习作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

1.各种综合材料的拼贴构成。各类的纸质材料、图片、布料、装饰材料,轻薄的工业产品、废料、生活用品、蛋壳、植物、沙子、玩具等所有我们能想象得到的、可以利用的物品都是学生创作的灵感源泉。在表现技法上,还可以吸收一些民间手工艺的方法,如剪纸、编织等。拼贴的方法使平面构成作品更具有层次感和材质肌理的形式美感。在点、线、面造型基本形训练和分割、重复、近似、特异、密集、肌理等构成法则的练习中,都是最灵活便捷,形态自由、生动,视觉效果强烈的表现方法。如曾经有学生用彩色曲别针制作成各种抽象简洁、生动的基本形,再用于群化、近似、渐变等一系列的练习中,作品非常新颖。

2.综合技法的表现。有时我们可以实践运用多种材料和表现方法来完成创作构想,如拓印、熏烧、刮蜡、浸染、刺绣和其他材料的绘制等。有些学生用闪亮的指甲油来做自由点的练习,用橡皮图章来做密集构成。这些丰富多彩、奇思妙想的制作激发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对材料运用的创想,也启发学生把平面构成的构思与材料的工艺制作、产品的应用设计联系起来。

3.在不同形制的物品表面进行的平面构成设计。这样的构成训练,目的是培养学生间接设计的思维理念。比如让学生在空白的纸杯、纸碟、器皿、环保袋、光碟、丝巾等物品上以平面构成的形态进行设计装饰,学生会发现构成元素的大小、疏密、明暗等因素都会随着物品所处的立体空间的比例、方位、实际物品表面的起伏变化、透视角度等原因产生变化。利用这些变化构思出巧妙有趣,可随物品用途、形状多变的形态,使设计的平面构成形态适合运用于实物。这样的构成练习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设计作品真正的视觉传达效果并不是在平面纸张上,而是在观者使用时的视觉感受中,因此我们要有间接设计的思维意识。同时也提示学生,设计理念不用拘泥于某种空间概念,设计构思最终要符合实际需要,注重设计的人性化。

结语

平面构成是视觉元素在二维平面上依据美的视觉效果、力学的原理,进行排列和组合的视觉艺术。它以理性和逻辑推理来分析和创造形象,研究形象与形象之间的排列,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产物,是设计中最基本的训练。无论是何种表现手段及训练方法,都不能独自完善、片面推崇,综合、系统地训练各种构成技巧和形式手法,才能释放学生的创造力,发掘学生的艺术天赋。其终极目标在于通过思维方式的开发,培养一种创造观念、创新思维。而训练有素的创新思维能力,无论是在应用设计还是其他艺术门类和与创意息息相关的行业里,都是受用不尽的资源。因此在平面构成的教学中应积极地探索创新的理念,针对课程的多向适应性特点,以全新的思维模式和教学手段来开发和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想能力,为社会造就更符合时展需要的、具有多项发展能力和优质潜力的艺术创新人才。

当然,关于平面构成多向适应性的教学模式还有许多问题和难题有待深入研究、实践并改善,使之合理化。如与艺术教育整体课程的协调安排,提高学生对电脑设计软件的整体掌握水平,教学资源和设施情况的不断完善更新,以及合理的课程设置、学时安排等都需要与课程协调,才能充分提升平面构成课程的延展价值,使其成为顺应时代、能培养多项性发展人才的、开拓创新的基础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