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的源头十篇

时间:2023-08-16 17:39:10

科学技术的源头

科学技术的源头篇1

因为看到了村内资源在科普方面的巨大价值,以及周边地区在青少年科技教育方面的巨大需求,滕头村在1998年11月成立了滕头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下文简称“滕头基地”)。多年来,滕头基地充分挖掘滕头村和周边地区的科普资源优势,利用科普展馆、高科技农业示范园、拓展野营基地等设施,根据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学生认知能力和兴趣爱好设计活动。其中,与环境保护和现代农业有关的科普活动,是滕头基地在传播科学方面最大的亮点。

科普资源的“自选超市”

拥有多项荣誉的滕头基地,并非一座展示各类科技知识的科普展馆,更不是深度介绍某一方面知识的展示场所。基地本身拥有大批各具特色的优秀科普场馆。2012年,基地还对展馆进行了扩建,在明清奉帮石窗馆、天文掺望台、科普探究实验室、滕头村文化展厅等现有展厅的基础上,投资兴建了人防展厅、禁毒展厅和科技馆,为青少年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内容。

不过,滕头基地能够提供的最具特色的科普服务,还是在滕头村。或者说,滕头基地更接近于一个科普资源信息的整合平台:滕头村拥有的环保、现代农业、国防教育等各种科普资源,以及滕头村周边的工业企业、医院等机构,再加上蕴含在全村文化中的“滕头精神”,都被滕头基地开发成科普资源,使来此参观的青少年可以各取所需。

正是因为滕头基地自身所掌握的科普资源多样化,它能够为从幼儿园到大学的不同年龄层次群体,提供“主题化设计、模块化操作、自主化实践”的科普服务。来到滕头基地参加活动的青少年,无论处在哪个年龄段,都可以从环保、现代农业、天文、人民防空、国防等不同主题之下的各项资源里,挑选自己喜爱的进行活动。由于大多数青少年都会在基地留宿,因此他们大多会选择几种不同主题的资源进行活动。由于每一个主题之下还有若干子活动,算下来滕头基地总共可以提供100多个科普项目,供青少年尽情选择。如此丰富的科普资源使滕头基地更像一座传播科学的“自选超市”。

环保调研独具魅力

资源种类格外丰富的滕头基地,在科普活动设计方面也别具一格。这里的绝大多数科普都以“走访实践”的形式进行。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活动中的自主程度也会有所变化。也就是说,越高年级的青少年,他们在“实践”中得到的指导就越少,他们需要通过思考独立完成调研的部分就越多。比如说,同样是环保方面的活动,初中生和小学生通常会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水质或空气质量测量,或者沿着街道收集废电池、废碟片等容易污染环境的垃圾,再听取关于垃圾分类、废物再利用等方面知识的讲座。但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或许就会自行设计一个环保方面的小课题,比如尝试绘制出滕头村垃圾分类和处理的“路线图”。这样的设计,充分考虑了高年级学生希望掌握更多自的心理特点。

具体来说,前来参加活动的高中生,通常会依兴趣以10人为单位组成小组,分头开展调研。比如,一组高中生想要调查滕头村使用新能源的情况,那么小组成员就需要先统计村内太阳能路灯和其他新能源装置的数量,了解这些装置在同类物品中所占的比例。用大约45个小时完成这项任务后,他们再拿出自己的数据,与相关技术人员探讨新能源的优势。在“调研”结束之后,他们要完成研究报告,并交给随行的指导老师,第二天由基地的科技教师进行点评。

亲近自然学到科学

滕头村闻名全球,很大程度上赖于它优美的环境。另一方面,也有赖于当地现代农业的进步。持续多年的建设,使滕头村拥有了世界先进的农业设施,以及先进的农作方法。

在以现代农业为主题的活动中。青少年可以了解植物组培技术,以及奇花异果棚、蔬菜瓜果种子繁育基地等生产设施背后蕴含的高科技。

这些将生产劳动与科普相结合的活动项目,不仅可以让青少年感受到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结出的累累硕果,而且也会让他们有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向着更深层次的领域探索。

举例而言,当一批青少年来到滕头基地的时候,其中对农业感兴趣的青少年,就可以提前表示出自己的兴趣需求,并被编入农业兴趣小组,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走进农业生产大棚“调研”,深入基层了解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滕头村内代表着农业生产先进技术的温室大棚,可以让青少年亲自观察农作物的生长、灌溉、除虫等养护过程。负责这些大棚运作的农业技术人员,则作为一项“活”的科普资源,以自身经验传播农业生产知识。

工作人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滕头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了解植物组培技术,参观高科技下的产物奇花异果棚、蔬菜瓜果种子繁育基地、采果尝鲜,在快乐农庄里学习各种农活,编草鞋、推磨、踩水车、打年糕等;参观植物园、盆景园,了解各类植物性能特征、生长期等;在农艺师、园艺师指导下,学习无土栽培、植物无性繁殖技术,亲自动手给植物修剪、整枝、盆景造型、植物上盆等,让广大青少年广泛接触社会,亲近大自然,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真正感受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滕头精神”融入科普 激励年轻一代

滕头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成立10余年来,科普教育工作赢得了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这座科普教育基地以普通学校不可能具备的独特资源,为周边地区的广大青少年,特别是高中生群体,提供了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绝佳平台。

而对于有幸来到滕头村,利用滕头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资源开展活动的青少年来说,每一次参观之旅虽然短暂,却是对他们头脑的洗礼。亲眼所见的事实告诉他们,“农村”再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破旧平房和纯粹的“靠天吃饭”。现代科技对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的介入,已经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农村的面貌,而滕头村只是这一切的缩影。

更重要的是,在与滕头村人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们也受到了“滕头精神”的感召。“一犁耕到头、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滕头精神”,与滕头村人关注环保的理念,潜移默化地传承给了年轻一代。

【基地简介】

滕头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也是宁波市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它是宁波市、奉化市两级教育行政部门直接领导下的,集参观旅游、社会实践、军事训练等于一体的学生校外素质教育基地。基地成立于1998年11月,坐落在“全球生态500佳”“世界十佳和谐乡村”滕头村内,总面积2km2,分为生态旅游区、教学综合楼、展馆以及拓展野营基地等模块。多年来,基地承接了奉化及宁波部分地区小学五年级、初二、高二学生的社会实践以及高一学生的军训工作,并根据不同年龄层次学生的个性特征及兴趣爱好,结合实际设计了百余项集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创新性、教育性于一体的学生社会实践项目。

科学技术的源头篇2

【关键词】重点学科;优化整合;科室合作

医学科学技术是个大系统概念,它是由多种学科共同构成的一个庞大体系。尤其在综合性医院,由于学科门类繁多,医院不可能在所有学科门类上齐头并进处在同一水平,即使有各自的优势和特色,也难免有劣势和弱项。另一方面,在特定时间、空间、条件下,社会对不同学科的需求度也在不断变化,有着主次、轻重和缓急之分。因此,如何能够在较短时期内“寻求科室战略合作,实现强弱共同发展”就成为当前新型大型医院,尤其是民营医疗机构突出重围的指南针。

1.科室经营内容及资源整合形式

医院品牌和效益与科室经营水平相关,而科室经营与其专科建设模式相关。衡量专科建设的指标有二:一是技术高度,二是顾客人数。所谓技术高度,就是相比主要竞争对手,专科专病的诊疗手段、诊疗效果是否居于领先地位。所谓顾客人数,就是专科专病的诊疗效果能够满足其需求的顾客的数量。医院的业务根据专科技术的高度和服务人数又分基础业务和品牌业务。

基础业务:医保、新农合制度的实施,使得常见病、多发病的医疗门槛越来越低,技术通过临床路径被标准化、规范化,价格更加公开、透明,医院必须通过服务的特色即差异化来为顾客提供更高的附加价值。这样的业务因为顾客的众多,可以成为医院品牌传播的媒介,并为专科中一些拥有高附加值业务的科室提供顾客资源。

品牌业务:技术水平越高,顾客人数一般会越少,虽然这些顾客的支付能力较高,价值较大,但也存在着医院需支付的人力资源薪酬水平高、设备成本摊销数值大、风险相对较高等高成本特点。因此,这样的业务或者专病治疗的开展,其主要目的是医院为了培育自身的名医从而带动学科发展。由高技术专病治疗培育名医,由名医带动整个专科发展,由专科发展带动整个医院发展,这是技术高度决定品牌高度的逻辑,也是与主要竞争对手,或者实力强大的竞争对手进行差异化竞争的主要方式。因此,在专科业务选择中,必须有这样的品牌业务的存在。

以技术促学术,再以学术反哺临床,基础业务提炼品牌业务,品牌业务提升基础业务,联合多学科,组建团队,攻关新课题,积极开展创新研究,不断铸牢学术强势品牌。

为促进医院的学科建设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各学科在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中应加强与各相关科室的合作,利用重点学科在这些方面的丰富经验,作好传帮带工作,带领大家一起进步、共同发展。积极鼓励各科室开拓思维,寻求与重点学科的交叉点,找出本科室的短缺和借助重点学科的病源资源参与本科室的合作,以提升科室某方面创新能力,达到科室整体实力的进一步提高。

科室资源整合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以疾病分类为主进行科室体制整合;二是以多学科协作为形式的整合(这种方式是各临床科室的体制并不发生变化,只是在接诊重危急病人时,需要各个相关学科一起到场,进行综合判断和会诊,以最短的时间作出最合理、最有效的诊治方案);三是在医院建立中心化科室的整合形式(即以系统/器官为基础,重新构架医院并建立“中心化”医疗、教育和管理的流程与模式)。第三种形式是最为彻底的整合,是医院科室体制上的重新排列组合,要产生“医生围着病人转,方法根据病情选”的诊治运转方式。

2.重点学科建设及学科带头人作用

临床学科是医院的基本组成单位,学科发展是医院发展的基础,重点学科是医院品牌的象征,主导着医院的发展方向,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实践证明,在以往的重点学科建设中,通过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基地建设,加快了学科的发展,促进了医院的整体发展。所以,重点学科建设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但在医院发展过程中由于人力、物力的倾斜,往往会造成强的更强,弱的更弱,“大小腿现象”更加突出,如果不从现在就拉上弱势科室共同跑,造成今后差距过大,弱势科室将难以维系。因此重点学科作为医院学科发展的龙头,独善其身显然是不够的,必须充分发挥其先导作用,带动医院相关专业技术学科的发展,努力将重点学科的单一优势扩大成相关学科的群体优势,从而促进全院的学科建设。

科室间的合作说穿了还是人与人的合作,是学科带头人与学科带头人的合作。一个好的学科带头人,可以促进整个科室技术水平的提高,带动整个科室的全面进步,选好学科带头人是非常关键的。在选拔学科带头人时,既要看其是否具有高超的专业技术水平,强烈的创新精神,能否率领全科人员共同努力使科室达到并保持一定的先进水平及领先地位,还要看其是否具有高尚的医德、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否具有一定的领导和组织能力。好的学科带头人是科室进步的保证和希望所在。

医院现在经常会出现跨科室收治病人,或者把病人控着不放,无论科室有多少经济指标亟待完成,这都是对病人极端不负责任的表现,无论是哪科的医生,对自己本专业以外的领域都是弱项。医乃仁术,目的是救治一切含灵之苦。正确的诊断、合理的治疗、快速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或不出现并发症,达到最高的效价比,是目前社会对医院所期望的完美目标。

3.同仁医院学科建设及外院发展启示

我院自开业以来,致力传承母院北京同仁“精诚勤和”的百年优良传统,开展一脉相承的眼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这两个重点学科的建设,并以此为龙头和依托,带动全院其他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和技术辐射作用,增强医院科研实力和后劲,为医院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他学科与重点学科的互动进一步促进和推动重点学科走向更高更远。拿我院耳鼻喉头颈外科和儿科的合作为例:两科室施行联动合作后,儿科每月为耳鼻喉输送几百号门诊病人、近百号住院病人,有力地弥补了起初耳鼻喉头颈外科的病源不足,儿科在耳鼻喉重点学科的带动下,在当地很快声名鹊起,门庭若市。

2011年4 月16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国家重点学科的挂牌更推动了优势学科的上升势头,与眼科中心一样成为了南京同仁的品牌科室,共同带动其他科室向前发展。一个综合医院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依托多学科的支撑,不是单纯的专科医院,要有更多的重点学科、优势学科脱颖而出,要大多数科室能齐头并进、共同发展。每所医院的各学科之间发展普遍存在不平衡的现象,但悬殊不能过大,尤其是临床起支柱作用的基础学科。目前,从学术和技术层面看我院发展最好的是眼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口腔科,其他科室在响应医院“打造重点优势学科”号召下积极配合,给予重点科室多方面的支持,而在这几个重点学科的带动和帮扶下,儿科、妇产科、神经内科、普外科、消化内科等科室不论是学术科研、就诊人数还是经济效益都得到了较大幅度的上升。

重点学科带动其他科室全面发展是医院的战略发展方向,强弱科室之间的多层面合作将打破科室间壁垒森严、各自为阵现象。下面是几个科室资源整合的成功例子,值得借鉴。

北京某医院率先尝试“内外科联合管理”,(下转第170页)(上接第168页)在技术上将资源整合,将原来的内、外科医务人员集中在一个办公室办公、一同查房。医生们可以随时讨论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在制度上保证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让患者可以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不换病房,并且同时得到内、外科治疗。无论是内科医生还是外科医生,包括麻醉师以及相关的辅助科室,内外联合管理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取长补短的平台,让他们可以互相为对方提供保障,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同时,双方还可以学习对方领域的专业知识,对自身提高和学科建设也提供了方便条件。实行的内、外科资源共享无障碍诊疗方式,通过提高诊疗质量,缩短住院周期,不但提供了更好、更近的远期疗效,还明显减轻了患者及家属的经济负担。

四军大的西京医院通过四年的实践,充分证明了通过科室资源整合的集约融合给医院发展带来的机遇,创新性地实施学科发展院中院、一体化和层次化建设,以融合求突破,形成了具有西京特质的学科发展模式。

医生往前多走一步,患者就能少走很多冤枉路。一次挂号,享受多个科室的顶尖专家会诊,这是北京协和医院新成立的特需疑难病会诊中心提供的最新服务。建立疑难病会诊中心,是北京协和医院对有效开展跨学科协作诊疗活动所进行的组织运作模式上的一种探索,可以使患者减少等候时间、提高诊治质量、从根本上说是降低了医疗费用;对医院来说,可以大大促进各相关学科的发展,起到带动医生学术水平的整体提高,促进医院培养全面思维的医学人才等作用。

4.结语

医学不仅仅是生物科学,更主要的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医学不是单单讲求技术就能得到可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一条重要途径就是相互之间进行整合。整合是一个医学发展或者说是医院发展的趋势,是医院发展的战略途径,如今医院面临着如何整合优势学科资源、调整学科结构,为学科发展搭建理想平台的课题。学科间彼此的分割实际上已经影响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影响临床决策的最优化,影响人性化的医疗。

医院管理者只有通过对科室经营的深入分析,科室资源的最优整合,发挥重点学科及优秀学科带头人的带动作用,寻求科室之间的战略合作,才有望实现强弱共同发展、产生优势学科群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马炬明.整合优势资源推进重点学科建设[J].医院管理杂志,2011,18(1):7-8.

[2]高春芳.发挥特色专科作用促进学科建设发展[J].医院管理杂志,2010,17(1):7-9.

[3]医界博客.培养合格科主任,促进专科建设[OL].2011-07-15.

[4]医界博客.“中心制”让资源整合成为现实[OL].2011-07-15.

[5]医界博客.全面剖析医院重点学科建设基本问题[OL].2011-07-14.

[6]医界博客.探究西京医院的学科发展模式[OL].2011-07-14.

科学技术的源头篇3

【关键词】生态赤字 农业 可持续发展

生态赤字是衡量一个地区生态可持续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来说,一个地区生态可持续发展水平由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二者共同决定。生态承载力反映一个地区生态系统资源的丰富程度,生态足迹反映人类活动的强度,二者的差值即为生态盈余(赤字),反映该地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脆弱性)。如果一个地区生态承载力小于生态足迹,就出现生态赤字,表明该地区的人类负荷超过了其生态容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发展模式处于相对不可持续状态。

第三,加大发展生态农业的宣传力度,尤其加强对无公害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宣传力度,向农民公布当前环境污染的严重危害,让广大民众真正意识到发展生态农业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使生态农业的理念深入人心。

2.2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第一,保护耕地,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减少非农业占用耕地,促进土地复垦,种植农田防护林带,积极引导 农民使用有机化肥,减少化肥对土地的侵害。保护水资源,控制水环境污染,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适当用污水灌溉农田。合理开发和利用沼气、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情节能源。保护生物多样性。

第二,,改善农业资源环境。严格控制乡镇企业的污染源,防止工业“三废”直接排入农业环境而造成危害。控制农业自身的污染源,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尤其是高残毒农药的使用,提高农药化肥的利用率,减少化学产品对土壤、水质、大气及农产品造成的污染。减少农膜的使用,降低“白色污染”。无害化处理畜禽粪便,提高粪便还田和综合利用比例,加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水平。

2.3 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产业化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

首先,龙头企业是关键,它肩负着开拓市场、科技创新、提升管理水平和带动基地发展的任务。应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牵引作用。实行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一种是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种养加销综合经营;一种是“公司+农户”、“订单农业”等组织形式。不论哪种形式的龙头企业,只要能带动农户发展生产,就应给予扶持。

其次,无论采取哪种形式经营,都必须实行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努力形成当地的主导产品。有了规模,才能造就出产业,种养加工销售才会配套,龙头企业才可发育出来;公司与农户和基地才会逐渐组成“风险共担,利益公沾”的经济共同体。寿光的蔬菜、诸城的肉鸡就是靠市场和规模发展起来的。宝鸡农村也应以培育龙头企业为切入点,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壮大县域主导产业,努力在发展特色产业上有新突破。

第三,要在培育本地主导产品基础之上,加快规模化、专业化、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和活力。要抓紧建设一批大型绿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大力推进绿色农产品的开发,突出高附加值产品、精深产品开发,加强特色产品、有机食品和生态食品开发。建立高效的绿色农产品产业政策扶持体系,鼓励农业企业走出去,拓展农业产业发展的新空间。

第四、要加强合作意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推进农村经营体制创新。依托龙头企业、专业大户、经营能人组建合作社,集中采购原材料并销售产品;依托基层供销部门组建合作社,发挥场地和经营优势;依托基层农技部门组建合作社,发挥技术和服务优势;加快特色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搞好特色农产品的中介和流通。

2.4 用科技武装农业,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

现代农业的实质是发达的科技型农业,科技进步可以全面提高农业生产中要素的利用率,没有科技进步,就无法深入挖掘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内在潜力,就不能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就很难迅速提高农村各类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无从谈起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和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目前,农村传统的土地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经济增长中仍起决定性作用。但是,地区间竞争的实质是科技的竞争,随着科技发展,许多新科技在农业中很快得到应用,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有些生物技术和产品已经用于实践,大大提高农业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贡献越来越高。改造传统农业的出路在于向农业领域引入现代科学技术,使农业投资变得有利可图,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质量和效益。

首先,科学技术可以通过改变农业生产要素来推动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农业中的种子、化肥、土壤、工具、饲料等各个要素都需要科学技术的渗透和推动。要实现农作物、牲畜、鱼类、林木的良种化,就必须利用现代育种学、遗传学的科学成就;要对中低产田进行改造,就要采用现代改良土壤的先进科学和技术;通过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促进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有助于抢农时,提高作业质量;通过先进技术和手段的使用,有效地对森林、草原、山地等资源加以综合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科学技术还通过提高农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劳动者及其素质来推动农业的发展。通过农业各生产要素的改变,达到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目的。

其次,科学技术可以通过改变农业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来推动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在生产环节上,依靠科学技术才能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防止水土流失和干旱沙化,促进农业的良性生态循环,实现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和生产组织的科学化、社会化;在加工环节上,依靠科学技术才能开发出多品种、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在流通环节上,依靠科学技术才能发展先进的交通工具和设施,建立多功能、多渠道的市场信息网络;在服务环节上,依靠科学技术才能为产前、产中、产后的管理工作提供高质量的服务。通过各个环节的改变,才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科学技术的源头篇4

术创新的重任只能由农业龙头企业来承担。而企业技术创新的组织类型直接影响其创新能力和绩效,本文在对中国农

业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其技术创新的组织模式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组织

1 中国农业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现状

我国农业是以小规模的、分散的家庭式小农生产为主,这种模式难以容纳先进的科学技术,技术创新的重任只能由农业龙头企业来承担。只有通过龙头企业联合、带动其他中小企业和个体农户,形成群体规模,最大程度地集成、利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使高新技术成果大量进入商品化农业生产,以提高生产率,提高产品质量,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

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我国已形成了国家重点龙头企业580多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000多家,中小型龙头企业数万家。[1]农业龙头企业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把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销售紧密地联系起来,全面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通过较高收入促进农业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形成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

中国龙头企业技术创新虽然在不断发展,但总体上创新能力还不强,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少。

2 我国农业龙头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现代的农业发展要求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相互融合。我国农业科技资源基本上分布于公共的科研体系中,由于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激励机制失效,研究开发与农业生产经营脱节,人们的技术创新意识不强,科技成果转化率一直不高。同时,农业生产经营中实际需要的技术问题也没有科技人员开展研究,尤其是农业的储藏、保鲜、筛选分级和加工等产后服务技术严重滞后,制约着农业生产经营的发展。而中国农业企业总体上规模偏小,且盈利水平不高,绝大多数龙头企业目前尚未建立起自身的技术创新体系,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因此导致企业在育种、加工、保鲜等方面缺乏高新技术而使产品质量不高,或缺乏先进的包装技术、推销手段落后等而使销售受阻,真正叫得响的具有竞争力的名牌不多。原因有如下几方面。

2.1 龙头企业自身方面的原因

第一,在技术创新的理念上,许多龙头企业的技术创新没有真正面向市场,技术项目缺乏预见性,最终损失了资金失去了市场。在技术引进方面,单纯地为生产而引进,缺乏对技术的吸收、消化和提高。

第二,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技术创新机制。我国很多龙头企业没有独立的科研部门,科研投入不足。

第三,企业本身发展状况的限制。我国的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缓慢,除了上述主观因素之外,还因其客观上规模过小、实力不强,难以充分利用企业的有效资源进行技术创新。

2.2 龙头企业外部环境方面的原因

优良的外部环境是滋生新技术的土壤,然而就现阶段来说,我国龙头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也存在着许多不利于其技术创新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我国在农业科研方面投入的经费严重不足。一组数据表明:1985~2003年,我国农业科研投入年均增长率只有3.8%,低于同期农业4%的增长率。农业科研投入只占全国科研经费的5.6%,而同期农业GDP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农业科研投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比重由1985年的0.51%下降到2003年的0.39%。我国的农业科技投入在农业GDP中的比重仅占0.44%,不仅远低于高收入国家平均3.29%、中等收入国家1.37%的水平,也低于0.58%的世界平均水平。[2]而农业科研投入不足的后果就是使许多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缺乏必需的基本物质条件和技术条件,创新乏力。这导致农业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不多,重大突破性成果很少,农业领域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已经连续7年空缺。

第二,没有真正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科研主体。我国很多农业院校和研究机构,科研取向不是面向市场而是向政府和上级部门争取资金或为自己获取职称。

第三,人才是关键。毫无疑问,在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最关键的是人才因素。现阶段我国农业科研人才供给不足。我国每万农村人口中仅有4名农业科技人员,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则有40多名。在农业科研队伍中,具有学士学位的科研人员所占比重不到30%,具有硕士学位的科研人员所占比重不到3%,而博士学位获得者仅占0.5%。并且我国的人才培养本身就存在很大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学校很多教学内容与实际严重脱节,重理论轻实际,造成许多学生技艺不精,业无专长,更谈不上在技术创新方面有所作为。[3]

第四,就农技推广人员而言,由于环境及待遇不好,基层农技部门很难吸引到高学历人才,加上一些非专业人员进入,造成农技队伍中整体知识水平低,且80%集中在种养等产中阶段,而产前咨询,产后加工、保鲜等领域专业人员极少,推广队伍结构不合理,难以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缺乏知识更新和进修深造机会,专业知识老化现象普遍存在,难以跟上现代农业新技术发展的步伐。

由于我国农业龙头企业技术创新遇到了以上的种种问题,阻碍了其发展,这就需找到一种适合龙头企业发展的技术创新模式,推动其健康快速发展。

3 我国农业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的组织选择

组织类型、组织结构约束着企业创新能力和绩效。农业龙头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技术创新组织,以提高生产能力获取高效益。鉴于目前的情况,我认为中国农业龙头企业有以下几种组织选择:

3.1 层级组织安排

即内部性主体创新模式,指企业设立自己的研发部门,开展技术创新。企业要及时追踪市场发展动态,根据市场需求态势、产品领域技术发展趋势以及政府产业政策的导向,确定本行业技术创新的目标。在企业中建立科研中心、科研基地,聘请高新技术人才,根据市场需要进行技术研究,开拓市场。如四川光友薯业有限公司。它位于四川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于1992年,是一家以薯类深加工为主的高新技术型、科技产业型民营企业,公司主要从事以红薯、马铃薯为原料的方便粉丝生产、食品机械制造和食品工艺技术研究,下设光友薯类技术中心、光友薯类综合开发培训中心、光友方便粉丝厂、光友薯类食品机械厂等机构。

这种模式以企业自身为创新主体,其优点可根据自身及市场的需求,进行有目的地研究开发。组建自身的研究开发机构,增加研究开发投入,优化技术创新资源配置,开发新品种、新工艺,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盈利能力。

3.2 市场型的组织安排

指企业委托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等承担研究开发,由企业把研发成果引入市场。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科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企业

很少参与农业科技创新和开发,这种科研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科研与生产、科研与市场的脱节,造成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滞后,也造成了企业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创新能力的弱化。改变这一现状的重要途径就是让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科研机构合作,共同发展。如山东龙丰集团,为了提高公司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及时掌握制粉行业的最新技术动态,专门成立了技术开发中心。先后与中国粮食科研所、上海医科大学营养食品研究中心、山东轻工业学院、山东农业大学、中国人民总后勤部等科研院所建立厂协作关系,并聘请了美国、瑞士、日本、韩国等国的专家担任高级技术顾问。此外,公司每年都派出3~5批专业技术人员到国外考察培训,跟踪掌握国际同类科技的最新动态。不断引进国内外的先进科技。

这种相互合作的模式,使新技术应用于产品当中,占领了市场,使龙头企业获得了更大的发展,同时也充分发挥了科研院所的研究职能。

3.3 企业技术联盟

企业技术联盟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互相致力于技术开发的行为。中国农业龙头企业一般规模不大,人才匮乏,企业内部主体创新较困难,而采取技术联盟方式,获取适用技术是一最佳选择。以联盟作为技术创新的组织形式,可突破企业规模对技术创新的限制,分散研发成本、缩短研发时间,降低技术创新的风险。这种组织形式在我国暂无资料证明其存在,但应是我国农业龙头企业今后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

3.4 面向市场的政府组织安排

这种组织模式是国家计划部门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机会,综合确定国家重点创新计划,或者由某些农业科技创新单位,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机会确定农业技术创新项目,向政府计划部门申请列入国家重点农业技术创新计划,争取国家计划资助。这将大大提高农业技术创新效率,提高技术创新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使市场需求与政府计划有机结合。这种模式既可以为企业获得国家的资金支持,一旦成功后,又能为企业创造财富。

这种模式的代表就是金健米业,1999年,公司科研人员独立承担了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早籼米深加工及其副产品综合利用。其中两个子项目“99NKY1002―3保鲜方便米粉”和“99NKY1002―4补血、降血脂米片”的研究在短短一年时间里获得了成功,2000年3月顺利通过了部级技术鉴定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这一成果的取得标志着金健米业的科技创新步人了良性发展轨道,为解决中国常年积压的上百亿公斤早籼米找到了出路,为企业的增产增效找到了新的利润增长点,为带动农民增收创效找到了落脚点。[4]

4 政策建议

首先,要加强对农业技术创新的投入。由于农业科研基础性、社会性和公益性的特点,决定了世界各国政府的科研机构在其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中占主导地位,并由国家给予巨额资助。在法国,几乎所有的农业科研机构都由政府包办,其经费90%源于政府。日本国立农业科研机构的经费几乎100%来自国家政府,公立农业科研机构经费90%以上来自当地政府。连美国这样的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其农业科研经费中公共拨款也接近50%,自1958年以来,大约都以8%的速度逐年增加。

其次,完善相关法规与政策。这方面可借鉴美国的一些做法。美国为解决知识产权和产业创新停滞不前的问题,1980年国会通过了贝赫一多尔法案,规定大学利用联邦政府资金开发出来的技术成果,其知识产权属大学所有,商品化权利也屑大学,大学须负责将研究成果投入使用也成为接受联邦政府研究基金的条件之一。同时规定,大学可以保留出售发明和转让许可证的经济收入。贝赫一多尔法案成功地调整了学术界与产业界的关系,使学术界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源泉。80年代以后,学术界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了技术转移工作,建立技术转移办公室,聘请产业界的科学家或交给律师新的任务,推销教授们在研究活动中开发出来的技术。企业也纷纷改变各自为政的做法,或建立技术转移办公室,跟踪大学和国家实验室的研究情况;或与学术界组成联合体,协同开发和促销技术;或购买专利,开发新产品,这就打破了部门、机构、行业之间的界限,解决了单个企业依靠自己的力量无法有效、低成本、迅速解决的问题,解决了科技创新、研究开发、产品开发和市场脱节的问题。政府、产业和学术界紧密结合、相互合作是美国农业技术创新的体系模式。

第三,鼓励企业增加对研究开发的投入。政府要通过制定政策措施来鼓励企业增加研究开发的投人,实施技术创新。

第四,农业时滞性强风险大,往往难以吸收私人投资,政府有必要选择性地介入技术研究与开发,进行宏观引导与调控,并适时地参股建立一些龙头企业急需而自身又难以完成的技术创新项目。

第五,为龙头企业的融资创造良好的环境,开辟多种经费来源,形成以龙头企业自身积累为主,包括科技贷款、社会投人等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农业技术创新投入体系。培育和发展技术创新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特别是要利用股票市场分散技术创新投资风险的功能,鼓励社会各种力量投入龙头企业的技术创新事业。

参考文献

[1] 三农数据网.www.sannong.gov.cn.

[2] 黄大防.农技站空空的,连桌子都没有[N/OL].人民网,

2005-03-11.

[3] 丁巨涛.当前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主要障碍因素及对策

[EB/OL].(2004-03-25).http://www.chinainfo.gov.cn/data/

200403/1 2004032576959.hmd.

科学技术的源头篇5

文献标识码:A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依靠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更好地服务于潍坊市经济建设,提升我市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地跨越式发展。我们认为,发展地方经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着力点,以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为动力,促进潍坊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劳动者素质的全面进步与提升。

一、地方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

地方科技工作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促进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的重要力量,是一项具有战略性和长期性的重要工作。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充分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出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合配置科技资源,制订符合区域特点的地方科技政策,促进科技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实现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和区域科技均衡发展。当前,应着重实施以下战略重点。

一是培育地方科技人才与提升劳动力素质。地方人才与素质战略是指地方行政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劳动力队伍等方面的人才与素质整体性的、长远发展构想。其任务是培养、吸引和使用人才,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突出提高行政管理人才、科技专业人才和劳动者科技素质三个层次重点,做到人才队伍一起抓,分类指导,整体推进。

二是推动地方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基础设施是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活动的基础支撑条件,是国家重要的科技战略资源,是技术创新的平台和源泉。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为了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而侧重于整个组织的全面绩效和运作能力的提高,以及一个组织适应变化能力的加强。

三是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创新体系是创新活动的支撑系统,是把创新从理念引向实践的一个重要途径,即由于基础性研究的不确定性、科技多方面的关联性、投资额度的巨大性及成果的共享性等因素的影响,使得那些关系产业长远发展、国家经济稳定和安全需要的产品创新活动,需要由政府牵头,通过政策支撑、投人引导,集成国家或地区各部门的创新资源而构建的创新体系。

四是发展特色产业经济。为推动县域特色产业的发展,科技工作应围绕特色产业的发展,重点开展以下四方面工作:做好特色产业的培育工作;推进县市特色产业技术支撑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特色产业的产业化工作;特色产业发展的技术人才培训。

二、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劳动者素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一)潍坊市科技工作现状

改期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潍坊市的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一大批高新技术产业与企业崛起,比如山东海化、晨明集团、潍柴动力、兰天纺织、亚星化学、北汽福田、歌尔电子、弘润石化等等。但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紧迫要求以及应担当的使命相比,尚存在较大差距。科教资源开发利用不足,科教优势未能充分发挥,科技供给能力不足与企业对科技成果吸纳力不强的矛盾较为突出;科技与经济的耦合度不高,科技对经济的拉动力不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偏低,社会公益类科技工作和基层科技工作薄弱,科技投入不足与科技资源分散浪费并存,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已严重影响到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科技对地方经济的推动作用,势必影响到地方经济建设的发展后劲。

(二)树立科学发展观,将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总理指出,经济和社会发展要依靠科技,科技进步要依靠创新,科技创新要依靠人才。只有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发展才能具有新思路、打开新局面。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必须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以科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方向,以引导和促进新型工业化为中心,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把科技进步作为加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三)坚持以人为本,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

国家已经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到战略层次来认识,把人才强国作为国家发展的基本战略。坚持以人为本,必须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优化人才成长和鼓励创新的环境,改变“重物轻人”的观念,把“以人为本”思想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中去。。进一步营造科技政策环境,加快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改进科技评价办法,弘扬创新文化,使科技创新和人才成长环境明显改善。

三、实施科技进步工程,提升地方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提升地方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的措施:

1 实施科技进步领导工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关键在领导。各级领导首先是党政一把手均须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真正把科技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解决实际困难。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科技知识,用现代科技知识武装头脑,不断提高科学决策的能力与水平

2 实施技术进步工程。要紧紧抓住“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这个主题,以高科技项目、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为龙头,坚持做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改造传统产业相结合,与实行精品名牌战略相结合,探索并形成具有地方经济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之路。

3 实施金桥工程。首先,要大力发挥当地政府科技咨询服务专家的科技智囊作用,不断介绍引进成熟的科技成果,乡镇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在发挥“土专家、田秀才”科技致富带头作用的同时,适时邀请、引进一批深受农民欢迎的专业科技人才直接到农户开展面对面的技术服务。其次,要整合科技资源,加强科技协作。特别是在高新技术产业化、农业产业化、社会发展等当地经济社会牵动作用较大的领域,要继续加强与有关的高等院校的联合攻关,借他人智慧促进开发创新。

总之,“发展是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大力发展各类职业教育、培养数以万计的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级各类应用型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只有不断加强科技重视、科技投入及科技对生产力的转化;才能通过高新技术发展新型工业,通过农业技术培训发展特色农业,才能真正实现科技人才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参考文献:

1 信息化时代中小企业的危机与生机,中国企业报

科学技术的源头篇6

关键词:高校技术转移中心 建设实践 创新

国家创新体系就是科学知识与技术知识的生产者、传播者、使用者以及政府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科学技术知识在整个社会范围内的循环流转。核心是三件事: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知识创新能力;有效的技术转移。[1]笔者认为,《决策科学辞典》中给出的定义较为全面准确地把握了技术转移的内涵和外延: 技术转移是“指科学技术在国家间、地区间、行业间以及在科学技术自身的系统内输出与输入的活动过程。技术转移的内容包括科学知识、技术成果、科技信息以及科技能力的转让、移植、引进、交流和推广普及。技术转移的方式分无偿转移和有偿转移两种, 前者不索取代价, 包括技术交流、技术馈赠、技术援助等方式, 后者是把技术作为商品进行交易, 包括技术转让和技术引进等方式。”[2]但是我国创新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是技术转移。为此,2007年12 月5 日科技部、教育部、中科院联合《关于印发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国科发火字[2007]609 号),我校2009年启动扬州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工作,2010年10月获得江苏省高校(扬州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建设项目,2011年年底“中心”顺利通过了江苏省科技厅组织的集中考评验收,2012年获得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014年以优良成绩通过江苏省科技厅绩效考评。回顾扬州大学技术转移中心的建设发展历程,我们着重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科技创新源头建设,抓好强本固基工程,催生技术转移的内在动力

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积极发展技术市场,促进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按照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联合了《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管理办法》、《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实施方案》、《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评价指标体系》文件精神。学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方针,按照“着眼长远发展、优化整体布局、完善体制机制、提升创新能力”的总体原则,认真按照江苏省科技厅科技工作规划和学校“十二五”规划的要求,依据学校科技工作的水平和科技创新的实力,结合学校所处苏中区域环境,针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切实按照“立足扬州、优先苏中、聚焦苏北、辐射全国”的科技服务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学校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人才优势、科技优势和综合优势,不断整合各种资源,精心打造集成创新科技服务团队,加速技术转移,加强“产学研”合作工作,着力提升科技服务的能力,积极探索“科教兴(乡)镇、科教兴(县)市”的新路,努力推动区域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与繁荣。

学校通过加强科技创新源头的建设,使学校的技术转移工作获得了强大的内生动力,也是有效实施技术转移工作的源泉所在。与此同时,“中心”通过加强基础建设,完善内部机制,加深科技创新服务团队建设,有效整合学校科技资源,增强持续创新服务能力和运行体制机制建设等工作,目前服务设施条件齐全,场地、仪器设备条件符合要求,服务功能完善,建成了“中心”独立网站和相关数据库等,强化了“中心”的主体地位,实现了强本固基工程,为技术转移服务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2.加强校地科技资源整合,抓好枝繁叶茂工程,促进技术转移的关键环节

学校通过与地方科技资源整合,积极开展科技紧密合作, 学校的党政领导和各有关职能部门,也积极参加技术转移分支机构和分中心建立工作,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先后在省内外建立了技术转移分支机构和技术转移分中心31个,其中,有部分技术转移分中心与农村服务超市合作共建,有部分技术转移分中心与地方产业研究院合作共建,扬州市百诺科源技术转移有限公司和扬大(常熟)现代农业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已实体化运营。

学校技术转移分支机构和分中心的建立,实现了校地(企)技术转移无缝对接,加强了学校与地方的交流接触,使学校更加了解地方的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特色产业,进一步挖掘企业和产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校教师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减少对接障碍,实现直接无缝对接服务。

学校技术转移分支机构和分中心的建立,整合了校地(企)技术转移多种资源,可以通过有效整合校地双方资源,人才资源、科技资源,形成有机互补,为学校发展提供资源保障,为人才培养提供实践育人的场所,同时也可以为地方解决发展过程中实际难题,也为地方提供输送人才,解决学生就业奠定了基础。

学校技术转移分支机构和分中心的建立,加强了校地研发平台和科技合作,形成共促共建的良好局面,加强成果转化、技术转移、科技推广,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也为学校拓展生存发展空间营造良好的环境,达到校地合作共建多赢格局。

与此同时,学校还通过与地方共建创新载体、与地方共享创新人才、与地方共促创新项目、与地方共育创新成果、与地方共担育人重任、与地方共推协同创新等多种合作方式,加强与地方合作共建工作,取得实质性地进展,增加了技术转移的途径,加速了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进一步畅通了校地技术转移的渠道,拓展了技术转移的领域和发展空间。

3.强化校地联合共创共建,抓好开花结果工程,实现技术转移的建设目标

我校是较早开展“农科教相结合”的高校之一,长期以来为江苏经济特别是苏北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取得了社会效益,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学校发挥合并办学的优势和学科优势特色,以科技和人才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为“三个扬州”建设和江苏实现“两个率先”做出了一定的成绩。

学校按照“学科链对接产业链、学科群服务产业群,组建大团队服务大产业、搭建大平台推进大协同”的工作思路,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学科群长期服务“长三角”地区,以张洪程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与兄弟单位共同承担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在水稻技术创新、技术集成与大面积示范以及推广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和重要进展,为江苏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国家的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成果获得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学校也被科技部表彰为“粮食丰产工程实施先进单位”。

预防兽医学学科以刘秀梵院士牵头,成立院士企业工作站,长期服务国药集团-扬州市威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全国7家企业以及与国内外兽医企事业单位开展科技合作和技术服务工作,刘秀梵院士团队的研究成果“禽流感(H9亚型)灭活疫苗”累计生产15亿羽份,在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的主要养禽地区得到推广应用,为控制禽流感的蔓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培育出国家新品种―京海黄鸡和扬州鹅,长期服务国家龙头企业京海集团、扬州天歌鹅业有限公司、常州康乐农牧有限公司等,其中王金玉教授与京海集团合作开发的京海黄鸡新品种,已成功繁育出2000多万只配套系苗鸡,“京海黄鸡快速扩繁及其规模化饲养技术的中试与示范”被科技部、发改委、省科技厅列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予以资金重点支持,为企业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水利工程学科多年来服务全国各地水利事业,为保障国家的水利安全,水资源的优化调度提供技术保障和技术服务工作,尤其是在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建设中,陆林广教授领衔团队的研究成果“南水北调工程大型高效泵装置优化水力设计理论与应用”获得2012年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该成果服务东线工程新建的21座泵站中的15座,主要是优化水力设计研究,使泵装置效益提高了7%,按每年运行5000小时计算,每年可节电13000万千瓦时。

化学学科近年来服务上市企业宝胜集团、中盐化工、扬州市伊丽特高分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省内外多家军用、民用化工企业,其团队的科研成果新型水性涂料、油墨胶乳的合成技术、干法再生橡胶制品等,在相关企业生产后,难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我校积极参与并实施了省委省政府组织的“送科技下乡、促农民增收”、“挂县强农富民”、“淮北科技扶贫”、“科技入户”等工程,每年有60多名农业专家教授奔波在我省苏北苏中各县,他们带着科研成果与地方有关部门积极开展科技协作、科技扶贫工作,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通过现场指导与集中培训相结合,注重树典型,强化示范辐射,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学校还多次被表彰为“‘十一五’期间获重大科技成果奖励成绩显著高等学校”、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送科技下乡 促农民增收”科技富民突出贡献单位、江苏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先进单位、江苏省“三下乡”工作先进集体、省高校科学技术协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和称号。

4.强化校地需求信息沟通,抓好交流互动工程,助推技术转移的根本保障

技术转移工作是学校科技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多个部门共同参与,要从组织上予以强化和健全,从体制上进行理顺和整合。现已形成了“全员参与、集成创新、统一管理、上下联动、整体推进、高效运作、互利共赢、推动发展的技术转移服务模式”。积极开展技术转移工作,参加与地方的联系、对接和交流,策划组织各项技术转移活动,参加地方企业技术需求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参与地方各类创新载体的联络和协调,参加网络平台的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技术转移工作的外部环境和舆论环境。

高校具有科技、人才、技术优势,在技术创新体系中承担着提供知识源的任务,企业具有资金、资源等优势,科技队伍也越来越庞大,在技术创新体系中是主体。而技术转移工作是实现两者有机结合的桥梁和纽带,因此,学校要与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为创新目标,探索紧密结合协同创新的机制,及时加强技术需求信息交流和互动机制,畅通需求信息互动机制,为技术转移工作搭建快速通畅的信息桥梁,为地方产业、区域的协同创新发展,推进区域资源的共享,将“协同创新”理念融入到学校和地方共同发展的实践之中。

总之,在深化与地方科技合作和技术转移工作中,我们只有做到“四真”:工作上“真抓实干”,研究上“真刀实枪”,资金上“真金白银”、服务上“真心实意”,才能实现四个满意:政府满意、企业满意、学校满意、教师满意,才能实现我校科研、人才优势与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对接,实现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深度融合,真正走出一条具有扬州大学特色的高水平高质量服务地方的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1]李国杰,技术转移的战略思考[J],创新与发展,2009.3:18-22

[2]萧浩辉主编.决策科学辞典[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558.http://k.i ne t/re fbook/deta i.l aspx?rec id=R2006080690001735& d =CRFD&D icdId=R200608069.

科学技术的源头篇7

几十年来,新乡市农科院在党和政府的指引下,围绕党的中心工作与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历经风雨,艰苦创业,专心致力于农业科学技术研究,科研成果推陈出新。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九五”以来,农科院领导班子大胆探索,积极调整科研方向与任务,确立了以科技创新为中心,以服务三农为己任,紧紧围绕优化农业种植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效增加农民收入这个重要目标,相继承担了国家及省、市重大、重点科技项目201项,累计获得各类科技成果奖344项,先后选育出各类农作物品种170个,创造了多项全国、全省第一;先后获得“省级”文明单位、科普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农业科研先进单位、全国农业科研机构综合科研能力百强院所等多项殊荣。

近十年来,在保证科研、生活正常进行的同时,新乡市农科院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加大科研投入、改善科研条件、强化基础建设,提升了科技创新能力,形成了育种研究、栽培技术研究、实用新技术研究相结合的多学科发展格局,并建成以农作物新品种研发为主的种业、农化、园艺和农产品加工等四个支柱产业,为我国的农业科研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机制创新,促进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快速发展

新乡市农科院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目前共有2个国家综合试验站、1个国家星火计划科技成果转化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个省级综合试验站、1个市级科技创新中心和5个市级工程技术中心,科技创新建设的载体和实施主体基本形成。其中,工程技术中心在我院科技工作中具有核心地位,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科技人员中,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6名,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岗位专家2人,河南省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岗位专家1人,河南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人,河南省优秀专家1人,河南省首席专家2人,河南省三农活动优秀专家3人,新乡市学术和技术带头人7人,新乡市优秀专家17人,从而形成了一支以技术带头人、科技骨干和研究生组成的科技创新群体,年平均科研人力资源位居全国地市级科研院所前列,科研综合实力2006年跻身“全国科研综合能力百强院所”,2008年被河南省委、省政府授予“河南省五好科研院所”。1978年以来,该院先后获得国家科技成果奖9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54项,地市级科技成果奖183项。

队伍建设是课题建设和科技创新的核心,没有一流的人才队伍,就不可能建设一流的科研院所,也不可能开展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活动,更产生不出一流的成果。实现科技创新的核心是人,是队伍,是团队。没有优秀的人才,没有由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组成的富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优秀团队,实现科技创新是不可能的。新乡市农科院始终狠抓科技队伍的建设,他们的具体做法是:

1、树立新的人才观,提高科技队伍的综合素质,这些素质包括学术水平、学术潜力、职业道德和责任感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完善科研质量评价综合体系,改革和规范科技人员选拔、评聘、管理和考核制度,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在人事制度方面,打破管理岗位和科研岗位的界限,强调科研工作是提高专业业务水平所必需的要素。

2、本着以人为本、鼓励创新、长短(期)结合的原则,根据学科(课题)发展需要,制定优惠政策,形成优秀的学术带头人及其学术梯队;创造有利条件,整合人力资源,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优化学术梯队,建立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团队,使一批有影响的学术带头人脱颖而出。

3、利用各种机会,同国内外优秀人才建立联系,吸引他们加盟,进行科研合作和技术交流。建立联系网络,采取优惠政策,多渠道、多方式引进优秀科技人才,特别是做好拔尖人才的引进工作。

4、建立重大科研项目管理人制度,对一些重大科研项目实行学术负责人和项目管理人共同负责制,由项目管理人对涉及项目的人力资源、研究经费、项目进展及其成果等进行总体管理和协调,学术负责人负责涉及项目的专业技术问题的总体管理和协调。并且从政策上承认和激励项目管理人的劳动。

5、加快优秀创新人才的培养,鼓励科技人员通过攻读硕士、博士,培养自身科技创新能力。加强与科研实力强的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培养高水平科技人才。鼓励科研人员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的相关工作,以利于培养接近市场、熟悉市场的复合型人才。

该院为建立一支高素质科研队伍,以适应农业全球化趋势,还进一步扩大了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近十年来,相继有美国、英国等国家的6名外国专家来院开展小麦、水稻育种等技术交流与合作;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天津水稻所、河南省农科院等部级、省级、市级的100多个科研单位和中国农大、郑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的专家、学者先后来院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派出30余名专家到省内外先进科研单位进修学习和技术交流;与国内100多所大学、研究机构、企业建立了多种形式的科技合作关系,承担了一批科技合作项目。通过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使该院在国内外、省内外的声誉和地位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科技创新,使学科建设不断上水平、增效益

新乡农科院科技发展的实践证明,只有不断进行科技创新,才能使科研工作不断上水平、增效益。

农业科研院所是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综合示范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群体,农业科研单位的科技创新活动以及在科技发展中所取得的重大突破,都和学科(课题)的发展与创新密切相关。所以,学科(课题)建设是实现科技创新的基础,没有一流的学科,没有特色和创新的学科,就很难实现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而科技创新的关键是瞄准国家、省、市现代农业建设和农业经济发展目标,结合学科(课题)建设,抓项目、建基地、促人才,抓住重点,真正体现“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指导思想。新乡农科院领导班子充分认识到结合国家、省、市科技发展目标,积极争取和承担国家、省、市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的重要性。通过承担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可以凝聚科技队伍、巩固研究基地,形成和发展研究方向。因此,该院强调以承担重大科研项目为纽带,依托国家、省级重点课题,以凝练课题方向为主导,以自主创新为目标,以拔尖人才为学术带头人,凝聚学术骨干,整合优质资源,加强组织协调,推动科技创新,形成结构合理的科技创新团队。通过项目研究,加强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和农业实用新技术研究,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新模式,拓宽合作科研和应用开发的新路子,使整体科研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在学科建设上,该院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突出自身优势和特点,以重点学科(课题)建设为重点,提出了学科建设实现三个转变,即实现已有优势学科从国内先进水平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转变,实现常规育种方式向生物工程育种方式的转变,实现以育种为主的学科结构向综合型学科结构的全面转变。同时,在传统优势课题、新课题和交叉课题三个方面实现扇形辐射,真正做到学科(课题)建设的闪光点从重大项目中产生,把有限的资源真正用于体现科研单位水平和地位的学科、学科带头人和创新团队上,为科研单位的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建立了良好的平台,从而增强了科研实力,提高了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十五”期间,该院科研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百强院所行列。

在学科(课题)的创新性、交叉性、融合性,发挥综合优势方面,该院根据地域特色,设立了综合性、跨学科的新乡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探索和开展跨学科、跨部门开展科学研究的实践;并且利用高新技术育种方法改造常规育种,不仅使传统的育种学科向新兴的生命科学和现代农业科学渗透,而且形成了学科(课题)新的增长点。

目前,新乡市农科院在学科(课题)建设方面已经形成自身特色,育种研究、栽培技术研究、实用新技术研究相结合的多学科发展格局。小麦、玉米、水稻、蔬菜作物育种居国内先进水平,食用菌、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实用技术研究居全省先进行列。

“八五”以来,新乡市农科院共承担国家“863”高新技术、农业部跨越计划、河南省重大专项等各类项目153项,累计从国家、省和有关部门争取各类项目资金3260.98万元。其中部级科研项目41项,省级科研项目56项,市级科研项目56项。科技经费自2002年以来逐年递增,2009年科技经费达到400万元以上。

三、观念创新,建立从科研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完整机制

新乡市农科院为使科研紧密地联系农业生产,为广大农民提供及时有效的科技服务,下大力气狠抓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从科研到成果转化、进而实现产业化的完整机制。

近年来,该院在进一步完善已有国家试验站、省工程技术中心、省试验站和市工程技术中心的同时,积极拓展研究方向和领域,建成成果转化中心、示范展示中心等与产业和新乡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新型研发基地。通过与上市种业公司的“强强联合”,将科技成果转化的几项基本要素(主要包括技术、人才、资金、市场和管理)进行有效的整合,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形成了“科企联姻”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运作模式。大力拓展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开展科技合作,先后与省内外100余家单位建立了良好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合作关系,同时建立了一些地区性的以新产品开发和应用技术为主要目标的联合研发机构。通过合作,集中优势力量从事科技项目的研究,拓宽了科技创新渠道。例如,该院与河南农业大学合作过程中,不仅建立了河南农业大学水稻工程技术中心新乡分中心,而且为该校水稻栽培育种重大项目承担了重要研究任务,从而实现了科研院所和知名高等院校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强强联合。

该院为进一步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利用科技和人才优势,先后组建了新乡市新科农化有限公司、新乡市新科园艺有限公司、新乡市新科农业技术有限公司等4个经济实体,孵化了农作物、蔬菜种子、农化、园艺、农产品加工、农业科技咨询等多个项目,已基本形成了以农作物新品种研发为主的种业、农化、园艺和农产品加工等四个支柱产业。

2004年,该院通过招商引资,组建了河南敦煌种业新科种子有限公司,进一步加大从科研到成果再到产业化的转化力度。2006年,该公司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全国种业五十强”企业。

四、管理创新,为科学研究提供有效的组织保证

在科技管理体制中,新乡市农科院注重正确把握和处理科技管理的集中与分散的关系、学术管理与组织协调的关系、激励与规范的关系,从而在制度上为科技创新创造有利的条件,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有效的组织保证。

1、强化院所在组织重大项目上的调控能力

通过一定的调控手段,使得院所主要科研力量集中于符合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发展的研究方向,并通过投入一定经费,引导和组织承担国家、省、市重大科研项目。从2000年开始,该院专门设立“培植计划”,主要用于支持科研人员和创新团队为争取国家重大项目而开展的前期预研工作,检验项目完成好坏的主要标准看是否争取到国家、省、市重大项目。根据不同的学科和条件,规定了一定的投入产出比,允许一定的失败率。在该计划的实施中,该院特别注意结合国家、省目标进行项目策划和组织多学科(课题)合作。通过实施“培植计划”,研究项目与国家、省、市目标结合更加紧密,同时使该院的科研力量也实现了有效的跨学科联合。

2、充分发挥科研项目负责人的积极性

在科技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坚持项目负责人负责制的管理机制,项目负责人可以根据所进行的科研项目的具体情况,整合与项目有关的科技资源。

3、实行相应的人事改革配套制度

在人事管理方面,打破管理岗位和科研岗位的界限,坚持固定人员和流动人员相结合的原则,加大科技人员的流动与交流。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和必要的实验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采用固定人员编制,其他大部分研究人员采用流动人员编制,结合研究任务的进展进行聘任,逐步形成“能上能下”、“能走能留”、用科研项目进行人员管理的局面。在人员工作考核中,本着以人为本、实事求是、鼓励创新、长短(期)结合的原则,正确处理量和质的关系,更加关注科研工作的过程考核,努力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4、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与管理

建立激励机制,支持科技人员的发明创造,鼓励不同学术观点的存在和竞争,提倡学术思想交流,重视多课题交叉和非共识研究项目所具有的创新潜力;积极鼓励院内科研力量瞄准国家目标和市场需求,与种业企业合作,联合承担国家、省重大科技和工程项目或相应配套项目,提高集成创新的能力,使科研单位或科技企业掌握更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同时建立学术规范制度,树立正确的学术道德观和价值观,尊重科研人员的劳动,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对以科技成果、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与外单位联合组建的科技开发实体,实行规范管理。一方面积极推进科研工作与产业界和地方经济的联合;另一方面通过政策和条例进行统一规范和引导。

正因为坚持开拓进取、不断创新,新乡市农科院在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进程中,迈出了一串串坚实的脚步,取得了一个个令人瞩目的成绩,获得了众多殊荣,已成为豫北广袤大地上一颗熠熠闪光的农业科技明珠。我们应该为之欢欣鼓舞。但是,在我国农业科技快速、持续发展的今天,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该院在推进科技创新方面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和自身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1、由于该院是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吸引高水平人才存在一定困难,学术队伍相对国内同类研究机构,尚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为博士少、拔尖的年轻学术带头人少。因此,发现、引进和培养高水平青年学术带头人和科技骨干已成当务之急。

2、课题结构不平衡,学科的主要优势还仍然集中在育种方面,缺少能够真正适应21世纪主导学科发展的科研基础,学科结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3、在管理体制方面,缺少灵活有效促进交叉课题、新课题发展的机制。课题内部和课题之间互相较为封闭,严重制约课题交叉与融合,影响了科学研究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科学技术的源头篇8

【关键词】桥头堡战略;科技创新型人才;人才培养;对策

Abstract:Innovation is the source of power in the national and local development, and the talents are the key to develop the innovativ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conomy. Based on the “bridgehead strategy” of Yunnan province, economic development faces further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and structure strategic adjustment, including the cultiv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ve talents, which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current achievements and deficienci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ve talents training in Yunnan province, and then provided the further training target with relate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Key words: Bridgehead strate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ve talents; Personnel training; Countermeasure

“桥头堡”战略是推进我国面向西南开放、实现睦邻友好的战略需要,也是云南省推进“兴边富民”工程、实现边疆少数民族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现实需要,对促进云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实施“桥头堡”战略,要求云南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科技企业,以推进科技产业结构优化为杠杆,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大力扶持高新科技产业,提高科技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全面促进云南省经济发展。作为科技创新转型经济的核心,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是科技产业发展的需求与保证。

一、云南省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现状

自“桥头堡”战略实施以来,云南省在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道路上积极探索,多方实践,目前已取得一定成效,并从中收获不少经验,主要有:

(一)初步形成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引体系

2008年云南省科技厅联合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和省财政厅共同启动实施了“云南省高端科技人才引进计划”。2014年,云南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创新体制机制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围绕云南省重点产业、优势特色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积极实施科技创新型人才推进计划,加大高端科技人才引进、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创新团队培育、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技术创新人才培养选拔力度,创新引才机制、完善引才平台、营造引才氛围,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云南特色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引体系,通过体系引进高端科技人才,充分发挥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智力资源优势,在云南省重点产业、支柱产业发展、学科建设等方面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二)多方位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

近年来,云南省实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相继出台《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及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实施细则》、《云南省科技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办法》,每年通过竞争择优、推荐评选的方式,在全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选拔若干优秀科技人才作为培养对象,将人才培养与承担项目相结合,通过项目带动、团队建设、院士带培、研修交流、奖励推荐、成果推介等方式,对科技人才进行素质培养费资助、出国进修、学位教育、业务培训等方式的培养,致力于培养一批有实力竞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后备人才,在培养周期之内,提供专项培养经费,用于支持开展科学研究、学术交流、进修培训等工作。培养周期结束后经考核合格,由省政府授予“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和“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称号,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

二、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问题

(一)缺乏以人为本的培养方式

目前云南省对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主要以项目孵化为主要培养思路及方式,缺乏以人为本的培养体系。项目孵化型的培养具有较强的成果导向性,培养效果的最终量化很大程度取决于该项目核心竞争力与创新点,与其他科技项目扶持计划存在客观上的重叠。另外,倾向于将项目完成状况成为衡量培养成效的单一指标,使得项目负责人及参与者实际能力与创新素养的提高,并不能够通过项目得到有效引导,而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总结出的科学方法、创新理念、思路等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科技人才素养的内容,则几乎不会在最终呈现的项目成果中展示,人才培养资源调配在一定程度上不甚合理,更多科技人才难以从中受益,较少一部分水平素质较高的科技人才成为受培养对象之后,平均分布于各行业之中,对行业有公平激励的作用,但客观上对行业科技创新的领导带头左右有限。

(二)激励机制较单一

目前云南省对科技创新型人才的激励,主要形式仍是项目经费、津贴、进修费用等可价格化的经费,以及向上一级项目、职务、荣誉推荐资格等等。这些较传统的激励方式,在人才流动性越来越强的当代社会,可能变相为人才竞争价码,人才流动与地区之间培养经费投入关系过密,缺少非经济利益的人才吸引力地方优势,难以令创新型人才培养形成良性循环,影响科技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缺乏科学的评估体系

目前,云南省在对受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推荐选拔、考核评估上,缺乏科学的评估体系。高校及研究机构的科技创新型人才,评估选拔时仍以论文、项目、专利数量的多寡为主要指标;而科技企业的创新型人才,评估时未照顾不同行业利润率、边际价值上升转折点的不同,仅较笼统地规定创办时间及营收限额作为参评指标,并不能真实反映受培养人及所在团体、行业的创新能力及潜在素质。

(四)学术与生产难以转化

目前云南省对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学术理论型人才上多有偏重,立意与立论的创新固然处于先导地位,但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已推进一段时间以后,若仍然以带头人、领跑者的培养作为致力方向,容易使理论衔接集约化生产的关键环节薄弱,导致优秀的科技创新理念、发明无法有效推广,削弱了科技创新的真正价值,更让科技创新项目的再完善无从进行。

三、对策研究

针对云南省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如下:

(一)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

引进科学的人才评估模型,将科技创新型人才的显性能力与潜在能力同时纳入评估体系,并根据人才所在领域学科背景,联系实际需要,给予不同优先程度及评估系数的培养扶持。重点在云南特色经济领域,如烟草生产、特色农副产品种植、生物医药及生物制品加工、有色金属开采加工、新兴原材料研发与生产等具有特殊资源或关键资源优势的行业中,优先给予培养资源。在已确定的受培养人当中,展开自我评价与客观数据评估、专家组意见相结合的阶段性考核方式,并由专业统计评估团队不定期走访,以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系统常模团体信息。

(二)完善人才培养计划

结合云南省“桥头堡”战略对科技创新型人才需求,在培养、吸引高精尖科技人才的同时,培养具有多学科背景的综合性人才,尤其是具备基础学科与管理类背景,同时具备高新科技素养的人才。建立区域科技创新型人才协作培养体系,联合东盟经济区及省内高校、实验室,建立专业人才实训基地,加强各单位间的横向联系与交互合作,在扶持科技创新领军人物的同时,培养一批年轻有为的后备人才。以人才带项目,带头人与团队并重,发挥领军人才的种子优势,建立长期、有效并具备可持续性的人才培引政策措施。

(三)完善激励机制

发挥云南省地区优势,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改善科技创新型人才供需环境,提高创新型人才从事相关生产制造业的匹配程度,将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纳入薪酬分配,建立开放式的薪酬体系。打破学校与研究机构封闭式人才管理体制,鼓励科技企业吸纳高层次科技创新型人才,给予科技企业资源、土地、税收方面扶持。创造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营造友好高效的科技创新氛围,形成有利于科技人才成长、公平竞争、自由流动的宏观环境,

(四)建立以为人本服务平台

建立围绕科技创新型人才职业生涯的服务平台,实现人才培养资源优化配置。在科技创新知识内容管理方面,建立以企业和研发机构为核心的技术创新系统、研究型大学和科研机构为核心的知识元系统、知识应用系统,给予科技人才继续学习提高的平台。在科技人才职业发展方面,开放交流平台,鼓励受培养人项目日志,积极与行业内机构及企业交流沟通,鼓励受培养人起好带头作用,在学术与理论方法上为科技人才提供示范教育,鼓励更多不同层面的科技人才参与后备培养,不忽视科技工作基础岗位的重要意义,完善理论与生产衔接协作模式,促进理论向生产集约转化。面向公众,讲述科技创新历程,培育良好的科技创新公众环境。完善知识产权立法,保护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王贝贝.创新型科技人才特征:结构维度、相互影响及其在评价中的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

[2]应海敏.科技创新型人才激励问题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12)

[3]杜威.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研究[J].商情,2014.(10)

[4]麻盼盼.创新型科技人才及其素质特征[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2)

[5]刘莉.实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推动创新型云南建设[J].科技与生活,2012.(18)

[6]邹凡,彭靖里,赵明辉.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进云南省跨越式发展的对策建议[J].云南科技管理,2012.25(5)

科学技术的源头篇9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广泛开展科学素质宣传教育活动

一是大力宣传我镇科技事业发展成就,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营造崇尚科学、鼓励创新的社会氛围,加快提升公民科学素养,增强经济社会发展软实力,为我镇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引导科技工作者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无私奉献、报效祖国的精神,鼓励科技工作者、科普志愿者积极开展科学素质宣传教育。(科协、各成员单位)

二是深入开展主题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围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工作主题,组织引导广大公民积极参与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创新实践。组织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文化科技卫生法律四下乡”等重点活动。继续开展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等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科协、各成员单位)

三是针对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生态文明、食品安全、医学保健等社会热点焦点中的科技问题,及时开展科普宣传,回应社会关切,引导公民用科学精神、科学方法来认识问题、指导生产生活,推动形成科学理性的社会氛围。(经济发展办、科协、卫生院、食品药品监管所、安监中队、环保所、宣传科、文化站)

二、加大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力度,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基础性作用

一是继续深化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的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实施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加强对学生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指导,充分运用科技场馆、科普教育基地等资源,开展科技教育培训和科普活动等。(教委办、科协、团委、妇联)

二是围绕城镇化发展,提高城镇新居民科学素质,深入实施城镇劳动者和社区居民科学素质行动。创新社区科普活动载体,推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内容列入城镇化发展规划,完善我镇城镇社区科普组织体系,建设一批科普活动阵地。大力开展针对性强、形式多样的职业技能培训。(宣传科、劳动保障所、经济发展办、总工会、科协、教委办)

三是提升农民生产致富和科学生活水平,深入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大农业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农民科学生产、科学生活的综合素质。大力加强农村妇女科学素质工作,推动“巾帼创业行动”等工作深入持续开展。着力加强农村基层科普组织服务能力建设,推进科普惠农、“科普双百”工程贯彻实施。(宣传科、财政所、农技站、林果站、妇联、科协)

四是深入实施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抓好各级领导干部科学素质教育培训,在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工作及公务员考录中,体现科学素质方面的要求。充分发挥各类学习载体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培训中的阵地作用。(组织科、劳动保障所、科协)

三、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大众

一是进一步优化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加强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条件建设。抓好科技教师培训,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科学培训教材的质量。(教委办、科协)

二是大力推动优质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编印一批科普图书,开发原创性和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基层的优秀科普展教品。搭建科普资源交流共享平台。(科协、文化站)

三是进一步提升各级各类科普基础设施的综合服务能力。加大对科普教育基地的支持力度。利用整合各部门和高校实验室、展教室等科普资源,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富有创意的科普教育基地。(科协、财政所、教委办、文化站)

四是进一步提高大众传媒的科技传播质量和效益。报纸、电台和电视台等主要媒体,增加科学素质宣传内容的播出时间及频率。加大《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宣传报道力度。发挥新兴媒体的科技传播功能,鼓励新兴媒体研究开发“网络科普”、“移动科普”,扩大实施“数字科普工程”。(宣传科、文化站、科协、信息室)

五是推动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开展高层次科普专门人才试点工作。进一步调动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普的积极性。深化科学传播专家团队和志愿者队伍建设。(经济发展办、科协、卫生院、计生办)

四、创新科普技术和手段,促进科技传播能力提升

当今时代,信息革命突飞猛进,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提供了最便捷、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要紧跟时代潮流,创新工作方式,在遵循科学传播及互联网运营规律基础上,积极推进网络科普向移动化、视频化、游戏化、社交化发展,推动社交媒体、网络搜索、二维码等新形式开展科技传播,通过互联网、微博、微信、微电影、移动多媒体等方式传播科学知识、科技成果,满足公众对科学知识日益增长的需求,不断营造我镇创新文化氛围。加强科普与艺术的结合,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漫画、动画、电影、电视等艺术形式,传播科学知识,增强科普工作的吸引力。(科协、各成员单位)

五、加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长效机制建设,确保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深入推进公民科学素质共建机制建设。镇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与各级、各成员单位签署责任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各级、各成员单位对《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工作的成绩和经验,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培育形成资源共享、多元投入、动员激励、联合协作等机制,做到机构、人员、经费三落实。

二是开展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考核。今年,省、枣庄市将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纳入各级党政科学发展综合考核,滕州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具体的工作目标和考核规范。各级、各成员单位要高度重视,形成合力,切实抓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贯彻落实。

20xx年度乡镇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计划(二)为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进一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和科普服务能力,明确“xx”期间我镇全民科学素质的主要目标任务。根据常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常熟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xx—20xx年)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指导方针,紧紧围绕镇党委、镇政府“创新驱动、可持续发展”六大战略的实施,大力推进科教兴镇战略,突出“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的工作主题,以提升科普服务能力为核心,以科普资源共建共享为抓手,以竭诚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科技人员为着力点,完善体制机制,创新方式方法,活化工作载体,进一步推动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努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二、总体目标

到20xx年,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在“xx”基础上取得长足发展,公众获取科学技术知识渠道进一步拓宽,对科学技术的态度更加理性和科学,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组织实施体系、基础设施体系、条件保障体系基本形成,使全镇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2%以上,明显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位于全省前列。

——促进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突出工作主题,关注民生科普,大力宣传低碳生活、绿色经济、防灾减灾、公共安全、食品卫生等知识,倡导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使科学发展观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成为人们主动的价值追求。

——五大重点人群科学素质整体水平持续提升。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者、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社区居民科学素质水平显著提升,城乡居民之间科学素质差距逐步缩小。

——科普公共服务能力大幅提升。科学教育与培训体系不断完善,大众传媒、科普基础设施的科技传播与普及力度不断增强,科普资源更加丰富,科普人才队伍发展壮大,公民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机会与途径显著增多。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机制不断创新。政策支撑、经费投入、资源共享、考核激励、联合协作、社会参与等机制进一步健全;积极探索公益性科普事业与经营性科普产业并举的体制,使科学素质工作社会合力显著增强,推动形成科普工作社会化工作格局。

三、主要任务 (一)实施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

(1)在幼儿园日常教育中融入科学启蒙教育。通过游戏、活动等方式,将科学启蒙教育融入幼儿园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结合幼儿的特点,利用日常的科技现象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开发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认知能力。

(2)规范义务教育阶段科学素质教育手段。实施新的科学课程标准,使科学课程和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核心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普遍提高,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推广科学教育的经验和成果,扩大科学教育方法创新与实验,鼓励学生通过参与、体验、实践和动手制作等方式提高科学素质。

(3)提高青少年科技活动水平。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科普场馆、科技素质培训示范基地的作用,开展“大手拉小手” 活动、科普进校园(社区)、走进实验室等科技传播行动,组织专家教授、科普志愿者与青少年面对面的科技交流活动。不断提高青少年“金钥匙”科技竞赛、科技创新大赛和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水平,不断扩大参与面和社会影响力。

(4)营造崇尚科学的文化氛围。在创建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绿色学校、和谐校园活动的同时,开展科技特色教育学校(幼儿园)的创建活动。宣传普及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能源资源、心理生理健康、防灾避险自救等知识,加强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和崇尚科学文明、反对愚昧迷信的宣传教育。通过定期举办校园科技节、科普宣传周、全国科普日等主题教育活动,设立科普教育画廊、板报,建立科普论坛和小院士讲堂,营造崇尚科学思想,热爱科技活动,积极参与的浓厚科学文化氛围。

(5)建立青少年校外科技辅导服务中心(站),组织开展青少年各类科技培训,重点保护面向单亲家庭和农民工子女,开展学业辅导、亲情陪伴、自我保护教育等各类志愿者服务,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引导市民开展隔代科技教育心得和经验交流活动,使家庭、学校和社区共同联合,形成未成年人科学教育新手段、新方法。

(6)发挥家庭教育在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中的作用。鼓励和引导家长为未成年人进行科学实践提供条件,引导未成年人广泛接触自然,走近社会,养成热爱科学的良好习惯。

具体分工:

牵头部门:镇教育办、镇科协、镇团委、镇妇联。

参与单位:镇宣统办、镇劳动所、镇合管所、镇卫生办、镇文体办、镇环保办、镇计生办、镇党校。

(二)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

(1)构筑农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进一步加强镇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站)和科协组织建设。培育和发展新型的农业生产和流通服务组织,发展培育130个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重点扶持2个农技协;加强对农技推广员和专兼职科普宣传员的培训,提高农村实用技术的推广能力、实践能力和传播能力。组织农业科技服务团和科普志愿者队伍开展服务“三农”活动,发挥农技专家、科技特派员、大学生村官的科普宣传、科技咨询服务作用,建立健全科技人员服务“三农”的保障机制。

(2)不断拓展农民培训渠道,大力培育有文化、讲道德、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充分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利用各种载体,广泛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民培训,使全镇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创业能力、致富能力、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转移就业能力明显提升。依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平台,开展以实用技术为主体的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科技素质培训,组织实施农民培训工程,广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农民创业培训和农业信息技能培训,到20xx年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130期以上,培训农民1.3万人次,举办农民创业培训46期以上,培训0.8万人次,开展农业信息技能培训25期以上,培训农民0.16万人次;依托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科技素质培训示范基地等,举办农业生产技术培训现场会,帮助农户解决生产环节中的技术难题,到20xx年开展25多场次培训,培育农业技能人才0.5万人次,260个科技示范户(基地),辐射带动0.39万个农户;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训,到20xx年培训合作经济组织成员2.5万人次;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到20xx年培训农村劳动力和失地农民6万人次,实现3万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3)加强农村科普能力建设,为开展农村科普教育提供有力支撑。进一步加强 “一站一栏一员”(科普宣传站、科普宣传栏、科普宣传员)科普服务站建设。结合新农村建设,加快农家书屋、科普惠农服务站的建设,为广大农民接受技术培训、科普教育、从事科普活动提供阵地保障。

(4)加强农村科普示范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园、农科教示范基地、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农村科普带头人的示范作用,不断培育新的典型。深入开展科普示范镇创建活动,到20xx年虞山镇力争达到省级科普示范镇的标准。

(5)加大科技兴农富民工程实施力度,进一步提高农民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的能力。大力开展强农富民主题实践活动,实施新一轮“科技专家进村入户兴农富民工程”,组织动员科技专家,明确5个村,100户科技示范户,对接实施5个兴农富民项目,重点培育1个省级项目和2个苏州市级项目,以点带面,辐射带动3000多个农户,使农民实现科技致富,年纯收入增长20%以上;大力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培育和资助一批优秀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农村科普带头人,并择优向省科协和苏州市科协推荐一批先进典型,争取有更多的项目得到上级资金的支持。组织开展农村妇女“双学双比”竞赛活动,多形式、多渠道、多载体实施巾帼科技致富工程,到20xx年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140期,就业指导培训班700多期,培训妇女1.2万人次,转移妇女劳动力0.5万人次。

(6)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农村科普活动,拓宽农民科学素质教育的渠道。以科普宣传周、全国科普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文化惠民村村行等活动为载体,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农村科普活动。继续实施节能减排科普行动,大力开展节约资源、综合利用农业废弃物和“剿杀一支黄花”等宣传活动,大力开展反对封建迷信、反对邪教、远离“黄赌毒”的科普活动。

具体分工:

牵头部门:镇农业、镇科协、镇妇联。

参与单位:镇组织人事、镇宣统办、镇教育办、镇劳动所、镇团委

(三)实施城镇劳动者科学素质行动

(1)加强对劳动者科技教育培训的管理。将科学素质内容纳入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培训课程,将有关科学素质的要求纳入职业标准,作为各类职业培训、考核和鉴定的内容。用人单位要加强对科学素质工作的重视,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带薪学习制度,鼓励职工在职学习。

(2)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预备制培训、再就业培训、职业资格培训、创业培训,加强对在岗职工、新成长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特种作业岗位等职业技能培训。“xx”期间,全镇培训下岗、失业人员1万人次,培训高素质技能型人才1.26万余人次,开展创业培训0.22万人次,培训企业经营管理人员0.15万人次。

(3)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围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信息产业、能源管理、安全工程等领域,举办专业技术人员高级研修班,建立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长效机制,实现专业技术人员从单科型向复合型、从经验型向研究型、从传统型向创新型的转变,进一步促进专业技术人员能力水平和科学素质的全面提升。“xx”期间,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完成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和知识更新培训0.4万人次。

(4)开展技术培训、技能竞赛、技术革新和创造发明活动。深入推进“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树新时代职工形象”等活动,创新工作方法,全面提高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素养,着力打造一批学习型、创新型、技能型团队。继续深入开展“万名职工岗位练兵,千名选手专业比武,百个工种技能竞赛”、科技人员创新行动等活动,打造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的品牌和亮点。“xx”期间,参与大练兵的职工达1.5万人次以上,使我镇高级技工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30%左右。同时,围绕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现代服务业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通过职工学历培训、专业证书培训、继续教育、短期培训、岗位技能培训、名师带高徒等多种形式,使0.5万名职工在学历上提高一个等次,0.5万名职工在技能上提升一个技术等级,0.2万名技术工人成为企业技术标兵。

(5)开展经常性职工科普教育活动。充分发挥企业科协、职工技协、职工之家、产品陈列室、研发中心等机构组织的作用,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教育。举办面向职工的专题讲座,在企业内部刊物、电子屏幕开办科普专栏,设立科普橱窗、职工书屋等;加大面向广大职工和科技工作者的健康知识科普宣传,关注进城务工青年的情感需求和心理问题,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具体分工:

牵头部门:镇总工会。

参与单位:镇宣统办、镇劳动所、镇教育办、镇科协、镇合管所、镇环保办、镇安监办、镇团委、镇妇联、镇科技。

(四)实施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

(1)加强规划,把提高科学素质作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技教育培训的长期任务。贯彻落实《20xx-20xx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20xx—20xx年公务员培训纲要》,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倡科学态度、讲究科学方法作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抓好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教育,将科学素质教育内容列为党政领导干部培训主修课程之一,“xx”期间,科级领导干部至少全部轮训一次,股级及股级以下公务员参训率达到100%。

(2)依托干部培训基地,加强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的培训。镇党校将科学素质教育内容列入教学计划,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举行专题讲座。

(3)开展各类科普活动,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普及现代科技知识。举办全镇领导干部科学素质专题讲座,通过举办科技论坛、科普报告会、科技讲座、科学素质竞赛、领导干部菜单式学习讲座和领导干部在线学习等活动来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科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要带头参加科普活动,带头参与科学技术的普及、科技成果的推广活动,用科技成果惠及更多的居民。

具体分工:

牵头部门:镇组织人事办、镇宣统办

参与单位:镇科协、镇党校、镇科技、镇合管所、镇环保办、镇团委、镇妇联。

(五)实施社区居民科学素质行动

(1)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和教育活动。围绕食品安全、养生保健、节能环保、低碳生活、防灾减灾等内容,开展科普知识进社区、医疗卫生进社区、全民健康科普行动、社区科普大讲堂、节能减排社区行、心理健康咨询等活动。发挥社区在提高劳动者科学素质、服务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作用,面向老年人、未成年人开展科学生活、安全生活、健康生活等宣传和教育活动。面向农民工、新常熟人开展提升自身素质、适应城市生活的宣传和教育活动。面向老年人开展隔代教育的科学方法、存在问题、解决对策的宣传和教育活动。

(2)实施社区科普益民计划,提升社区科普能力。充分依托社区公共服务场所和设施,加快推进社区科普惠民服务站建设,建立完善社区科普活动室、科普图书室、科普画廊等基础设施,定期举办科普讲座和科技培训,建立长效教育机制。加强科普画廊的建设和管理,建立定期更换制度,通过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寓教寓乐的形式,重点宣传和普及市民关注热点和应急科学知识。结合社区信息化建设,发挥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络电视等新型传媒在科普教育中的功能。不断壮大社区科普宣传员和科普志愿者队伍。建立覆盖各类人群的多渠道、全方位的社区科普服务体系,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科学素质。

(3)建立共建共享机制,搭建社会化的社区科普工作格局。鼓励学校、科研院所、科普场馆、科技素质培训示范基地、科普教育基地、企事业单位、驻常部队积极参与社区的科普活动,有效整合,集成资源,大力开展科普文明示范街道、科普文明示范社区、科普楼宇、科普文明家庭的创建活动。

具体分工:

牵头部门:镇民政办、镇宣统办、镇科协

参与单位:镇教育办、镇科技、镇财政所、镇合管所、镇文体办、镇环保办、镇团委、镇妇联。

(六)实施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

(1)大力提高教师的科学素质。着力培养从事科学教育的专门师资,对在职教师的定期培训和进修,增加科学教育的内容,加强科学教育骨干教师培训;推进中小学教师科学素质与课程实施能力建设,广泛开展中小学科学教师之间的业务交流,提高实施科学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2)提高和优化科学教育与培训的教学内容。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标准,进一步提高科学课程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和互动性。根据五大重点人群的特点和需求,分类指导,加强各类人群科学教育培训教材,开发制作适合我镇科学素质教育的课件、科教片。

(3)改进科学教育与培训的教学方法。加强对中小学科学教育研究,促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变革,广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与先进教学理念,增强教学效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针对不同人群开展科学教育培训,改革与探索科技教育教学方式,提高培训效果。

(4)加强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省教育厅相关规定,高标准建设好中小学实验室、图书室,不断充实科学实验仪器、教具、音像设备、计算机、科普图书等。继续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网络资源建设,扩大科学教育资源的容量。加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科学教育资源建设。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动员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各类科普场馆、图书馆等公共机构和设施对公众进行分类教育和培训,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教育培训基地。

(5)加快推进公共实训基地的规划和建设工作。对接经济转型和产业调整,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符合我镇产业布局的实训基地,具备教学、培训、鉴定和生产等多种功能,全面提高职业培训及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评价水平,提升职业技能培训的规模和培训质量,为实现素质就业探索道路,为经济发展输送合格的技能人才。

具体分工:

牵头部门:镇教育办

参与单位:镇宣统办、镇科技、镇团委、镇妇联、镇科协。

(七)实施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

(1)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科普作品创作。发挥科技、教育、传媒工作者科普创作的积极性,把科普作品的创作纳入业绩考核范围;建立将政府重大科技项目成果及时转化为科学教育传播与科普资源的机制。将科普作品纳入科技进步奖评审范围,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科普资源。积极探索将学术交流与科普活动紧密结合的新途径,选择适宜向公众传播的科技成果,探索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科普资源的机制。鼓励和支持科研项目承担单位和负责人将科研成果向社会公众传播,扩大科研成果对社会的惠及面。

(2)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科普资源。促进各类科研项目成果的传播和普及工作,提高公众对重大工程项目、科技计划项目产生的创新成果的关注度和知晓率。推动科技项目验收时对科普效果进行评价。充分发挥企业科协联系科技工作者及科普创作团队的作用。借鉴先进科普创作理念和方法,促进我镇科普创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3)建立科普资源共享交流平台。组织和购置一批国内外优秀科普影视资料光盘,建立科普光盘库,采取免费借用的方式,提供给村(社区)、学校、企业等单位使用;将科学素质教育纳入创建农村远程教育示范点争创的考核内容;有效集成各类科普场馆设施、科普展教品、科普器材、科普人才队伍等科普资源,以分散存储、统一菜单服务为资源共享形式,推动全社会优质科普资源集成共享,鼓励各类科技、教育等资源有效转化为科普资源。

(4)加强科普展览、教育、活动资源的开发与共享。开展主题科普展览巡回展出,推动展览和展品在各基层单位的交流。开展简便易行、具有特色的科普展览和科普活动。

具体分工:

牵头部门:镇科技、镇科协。

参与单位:镇组织人事办、镇宣统办、镇教育办

(八)实施科普基础设施工程

(1)加快推进虞山镇科普场馆建设。按照《科学技术馆建设标准》,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加强展览和教育活动的设计策划,力争建成富有特色、功能互补、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的科普馆;各管理区要结合本区域的特色,建设规模适度的专业、主题科普场馆;对科普教育功能薄弱的设施进行更新改造,完善基层科普设施功能。

(2)完善科普基础设施。将社区科普画廊建设纳入到社区建设规划的审批范围,新开发建设的居民小区都要配套一处以上科普画廊;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推进电子科普画廊的建设,“xx”期间,在城区力争建成一定数量的电子科普画廊。

(3)进一步推进科技素质培训示范基地建设。加强对原建设的科技素质培训示范基地实施动态管理,跟踪“xx”期间 要再培育1—2个科技素质培训示范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进一步推动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面向社会开放开展科普活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面向公众开放研发机构、生产设施(流程)或展览馆,建设专门科普场所;开辟公园科普角、科普长廊,强化科普教育功能。

(4)拓展基层科普设施服务能力。推动建设具备科普教育、培训、展示等功能的综合性科普活动场所。在充分利用和整合不同情况现有资源的基础上,镇、管理区、行政村、社区的科普活动站(室)要不断充实科普设施和功能,拓展科普服务能力。到20xx年末,有50%以上的社区建成苏州市级科普惠民服务站。加强对现代远程教育接受站点的管理和维护,定期开展科学素质教育培训。加强村、社区科普画廊、科普宣传栏的管理和维护,宣传内容每年更新4次以上。有条件的社区要建立社区科普大学,全镇中小学、社区要利用现有的教育培训场所100%建立青少年科学工作室。

具体分工:

牵头部门:镇科协、镇教育办。

参与单位:镇组织人事办、镇民政办、镇财政所。

(十)实施科普人才建设工程

(1)建立健全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结合中小学科学课程和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普活动,重点在中小学、少年宫、科普场馆建立专职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每两年开展一次科技园丁评比表彰活动。依托科技专家、大学生志愿者、老科技工作者等建立兼职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加强对青少年科技辅导员的培训,提高其开展科学技术教育、组织策划科普活动的能力。

(2)加强农村实用科普人才培养。积极发展农村科普宣传员队伍,向群众传递科技信息,组织群众参与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活动。利用农技推广站、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科技素质培训示范基地、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普惠农服务站等,采取培训、示范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农村实用科普人才,发挥农村科普带头人的示范作用,提高科普服务能力。

(3)建立健全企业科普人才队伍。充分发挥企业科协、职工技协、研发中心等组织和机构的作用,开展职工职业技能提升活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等,培养和造就企业实用科普人才。

(4)建立健全社区科普人才队伍。结合社区科普惠民计划,建立社区科普宣传员队伍。依托高校、科研院所、科普场馆、科技团体等,建设社区科普人才培养、培训基地。鼓励学校、学会、科研院所、科普场馆、科普教育基地等企事业单位的专业人才积极参与社区科普活动,建立社区科普人才队伍交流协作机制。

(5)加大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力度。推动建立科普志愿者协会、科普志愿者服务站等组织形式,为科普志愿者施展才能提供服务平台。吸引老科技工作者、高校师生、在职科研人员、传媒从业者参加科普志愿者队伍。在组织大型主题科普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科普志愿者的作用,为其他们提供参与科普实践的机会。

具体分工:

牵头部门:镇组织人事办、镇科协

参与单位:镇宣统办、镇党校、镇教育办、镇科技

四、工作要求

(1)按照《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方案》的要求,镇相应成立由政府牵头、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科学素质领导小组,各相关部门要按照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总体部署,将有关任务纳入相应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充分履行工作职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切实推进公民科学素质建设。

科学技术的源头篇10

关键词:城乡统筹;科技资源;扩散;支撑体系

中图分类号:F12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9)02-0092-05

一、重庆构建城市科技资源扩散支撑体系的必要性

城乡统筹发展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许多国家的经验表明,当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速,国民经济发展到工业对农业反哺期时,如果及时加强城乡科技资源扩散,通过城市科技反哺农业,整个国民经济就会健康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如美国通过构建城市科技资源扩散支撑体系,加大对农业的科技投入,就以不到全球7%的耕地、5%的人口,生产出占世界农业总产值12,6%的农产品,占全美生产总值的20%。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因此加快科技资源扩散体系建设,对于解决重庆农村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同样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新需要

重庆中小企业,特别是乡镇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创新科技资源。重庆市农村产业从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发展起步到今天,已经形成跨越第二、三产业,囊括建材、化工等多种行业,并在汽车、摩配等行业甚至形成了具有国际竞争力产业集群的局面。但新时期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需要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以帮助企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提高人员素质、实施技术创新,提高产品国际竞争能力的目标。

2 农业经营方式变化的新要求

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大幅度提高农村生产力需要科技支撑,重庆必须加快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转变,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促进形成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实现农村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迫切要求加速科技进步和大力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新时期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不断发展,对科技及服务提出了多学科及多功能的需求。

3 农村实现科学发展的新任务

重庆是大农村,又有三峡库区。很多农村地处偏僻:关注和解决不同农村地区中影响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各种问题,包括各类灾害的侵害,重大工程移民,一些地方性疾病,恶劣自然环境侵害,土壤、水体、空气污染危害等需要有科学技术作为支撑。同时,引导区域各类产业实现资源节约和有效利用;贯彻清洁生产,保护环境;科学规划村、镇建设;全面改善农村条件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对江河、湖泊沿线、草原、森林、湿地等特殊区域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开发等也需要丰富的科技资源为依托。

4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的新期盼

统筹城乡发展就必须使生活在这个区域中所有人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提高。依靠科技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工作、社区管理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科技手段。通过培训教育,提高农民科学素质;依靠科技,提高收入,满足消费需求;提高医疗卫生、保健水平,降低发病率,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改进农村社区环境,使农民和城市居民一样,享有文化娱乐、旅游休闲,提高农民的精神生活质量。

二、重庆构建城市科技资源扩散支撑体系的可行性

重庆作为一个市情特殊的直辖市,大城市大农村的特点十分明显。但通过十多年的努力,重庆的城市技术创新对整个区域的发展已经具有强大的供给作用,已经具备构建城市科技资源扩散支撑体系的基础条件。

1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经过多年的努力,重庆已经形成以工业为支柱产业,门类齐全、综合配套能力强的工业体系,国有大中型企业数量和固定资产规模均居全国前列。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4112亿元,五年平均增长12.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000美元,比2002年翻了一番。地方财政收入达到788.6亿元。增长4倍。

2 科技人才不断丰富

截至2006年底,全市科技活动人员达到77616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54147人。全市现有科技机构715个,科技机构中科技人员36717人,科学家和工程师25300人。2002年至2007年,全市专业技术人才增长15.2%,引进外国专家1.1万人次。与此同时,重庆各高等院校为创新输送了大量的后备人才。

3 科技经费逐步增长

2006年全市科技经费筹集总额达到了85.23亿元,全社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90.81亿元,比上年增长12%。从经费筹集来源看,企业资金占69.9%,政府资金占15.8%,金融机构贷款、其余来源分别占8.3%、6%。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总额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为全国第。3位,新产品产值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30.81%,位居全国第2位。

4 创新能力日益提高

截至2007年底,全市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增加到11个,取得了家蚕功能基因组研究、混合动力汽车、2兆瓦风力发电机组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近五年来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050件。王鸿举市长在08年3月举行的全市科技奖励大会上指出:“过去5年全市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提高到全国第12位,高于我市经济总量在全国的排位,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的良性互动。”

三、重庆构建科技资源扩散支撑体系的主要障碍

1 财政税收政策不配套

财政税收政策对新技术,特别是农村新技术应用的产品化、商品化、产业化阶段支持不够、针对性不强。针对乡镇企业和农村市场的风险投资,贷款担保工作滞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及扩散贷款难。农村技术创新融资渠道狭窄,商业银行对创新特别是农村的技术创新的支持有限。

2 中介服务市场不发达

经过多年的发展,重庆市科技资源扩散的中介服务机构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存在着规模小、人员少,投资小、资源少的状况。除西南信息中心、重庆市科技信息中心、重庆市高技术创业中心及其他少数中介服务机构外,其他中介服务机构规模则相当小。正由于其规模小、投资少,因而基础设施、服务资源较差,从而难以形成区域性科技资源推广的“发动机”。

3 农技推广机制不健全

农村科技推广体系由于组织上条块分割、各自为政,职能交叉、重复研究过多,相互渗透、协作不够,研究工作的同水平甚至低水平重复现象比较普遍,难以集中资源解决急需的农村技术创新问题。由于缺少有效的密切合作,在城市科技供给与农村技术需求之间缺乏有效的双,向交流与沟通机制,导致农村研究领域与农产品的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变化的需要不完全相适应。经济脱节的局面不能得到根本改变,农村技术供求 上存在总量和结构的双重失衡,成果转化效率不高。同时农村技术推广与农民科技培训工作严重滞后。由此造成多数基层农技推广难、经费来源缺乏。

4 村科技投入严重不足

农村借贷体系不完备,致使农民使用新技术资金严重不足,阻碍了农村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目前,政府对农村科研和推广的投资强度远远低于发达地区,对农村科研的投资强度不及发达地区平均数的60%,推广科技资源的强度也仅为发达地区的60%~70%。项目选择和资金配置呈现出愈来愈离开农村,向上级部门和城市集中的趋势。

5 农民文化素质整体不高

农民整体文化素质较低,致使接受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差、愿望低。目前,全市劳动者人均受教育年限为6.62年,仅列全国第20位,26岁及以上人口中大专以上学历所占的比例列全国倒数第4位。农村整体较低的文化素质严重制约了其接受新技术的能力。而且全市农村的各种行业协会和合作组织很不健全,信息渠道不畅,农民参与受到限制。

四、着眼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努力构建城市科技资源扩散支撑体系

重庆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就必须要走出常规的发展模式,探索新的发展道路。要有区别于传统的新型资源观念,要有立足城乡的新型发展理念,要有支撑起城乡科技资源流动的扩散体系。为此必须建立起主城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县域中心城市的三级科技资源扩散体系(图1),以重庆主城九区作为城市科技资源扩散的中心源:以万州、涪陵、黔江、永川、江津、合川等6个区域中心城市为科技资源扩散的二级源,分别建立技术转移中心带动和辐射周边县乡的产业升级和新技术应用,以铜梁,开县等25个县域中心城市为科技资源扩散的三级支撑点。

通过科技资源的扩散,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同时,也不断推动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实现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及城乡社会、经济、文化的持续协调发展,进而促进城市和农村的全面发展,形成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城市技术创新功能。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城市技术创新功能是城市技术创新本身所具有的功能,这些功能的运行,即形成了城市技术创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路径。而它的支撑体系则包括政策、中介和社会三个层面(图2)。

(一)构建城市科技资源扩散政策支撑体系

科技扩散政策体系,是政府为了影响或者改变技术创新扩散的速度、方向和规模而采取的一系列公共政策的组合(图3)。其主要目标是通过激励企业、农村、农业组织、农户对科技资源的利用,来实现技术成果从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从而实现科技资源从城市向农村转移。

1 优化财政税收政策

实施乡镇企业新产品开发扶持政策。针对全市乡镇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力度不强、技术使用和开发率低的情况,建议有针对性地加大优惠扶持政策的力度,对乡镇中小企业的新技术开发、新技术应用等,采取企业申请、相关部门联合认定方式,按新增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的适当比例予以补贴。调动企业引进消化吸收的积极性,引导促进乡镇产业等的发展。

设立农村产业技术、应用技术研发专项资金。确保资金额度逐年稳定增长,并适度加大基数。增强政府对农村产业升级的引导导向力度,促进农村的结构调整。参照部分省市的做法,设立引进农村产业吸收再创新专项资金。建议由政府综合管理部门牵头制定并组织实施农村产业新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计划,强化对其中的关键新技术的研究掌握及提高,为我所用,加快提高我市农村产业技术水平。

支持乡镇重点企业研发体系的建立。推动乡镇企业技术应用中心建设,促进乡镇企业真正成为农村技术推广的主体。设立乡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专项资金,对乡镇重点企业的技术应用项目给予引导支持,促进重点企业优化完善技术应用基础设施。促进政府与企业的互动和交流,加大对税收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打破两者信息不对称的现状,将税收优惠政策落到实处。精简办理优惠税收政策的手续,提高办事效率。

2 调整金融支持政策

利用基金、贴息、担保等方式,使乡镇企业能够真正得到优惠政策的支持。建立担保机构的资本金补充和多层次风险分担机制,探索创立多种担保方式,改善乡镇企业科技创新的金融服务。积极支持有条件的乡镇企业优先进入全市拟上市企业储备库,充实完善市联合产权交易所的功能,支持开展对乡镇企业和农村产业的保险服务。加强农村信用体系、担保体系建设,强化信贷指导,加强信用环境建设,为农村产业升级和乡镇企业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金融支持。一是由政府牵头设立农村技术信贷担保基金,向农村的技术型企业提供信贷担保以帮助它们获得发展资金,从而促进技术型的中小企业和风险企业的增长。二是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创新灵活的机制,吸引多渠道的资金投入,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贷款为支撑、社会集资和引进外资为补充的多元参与的投融资体系。

3 构建产业扶持政策

要加速科技资源扩散,就必须解决城乡产业脱节的问题。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村二、三产业,实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要大力培育龙头企业,积极为龙头企业发展创造条件,重点扶植和培育一批骨干龙头企业,对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要在财政、信贷及其他政策方面予以重点扶持。

要依托城市在资本、信息、人才、科技、市场等方面的优势,以农村资源为基础、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产业化为抓手,将城市与农村市场融为一体,促进农业与其他产业日益融合,推动农产品生产、加工、营销、服务相互配套,逐步建立具有经济、生态、文化多种功能的农业综合开发系统。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支持,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以配送连锁、电子交易、期货交易等现代市场流通业态为先导,以批发市场为中心,以集贸市场、零售经营门店和超市为基础,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让市场信息“自由流动”,使农民方便快捷的获得及时和全面的市场信息。

(二)构建城市科技资源中介支撑体系

由于我国尚处在经济与社会转型期,市场机制发育不成熟,特别是针对农村市场的创新中介机构缺乏,政府在创新中介机构发展中的宏观管理、政策法规体制体系建设、市场培育、规范运行等方面,还必须发挥至关重要的推动和引导作用。建设服务城乡统筹配套体系的技术扩散、成果转化、科技评估、创新资源配置、创新决策和管理咨询等专业化服务机构(图4)。

1 建设城市科技资源扩散技术转移中心

为了更好推进全市科技资源扩散,建议在主城区设立技术转移中心,并在万州、涪陵、黔江、永川、江津、合川等六区设立技术转移工作中心,其所从事的主要业务内容包括:加强对技术交易人员和民间技术转移机构的登记、支持和管理,组建常设的城乡技术交易市场,从事技术转移中介和仲裁业务,提供、收集、分析技术交易和评价信息,加强区域之间 人才交流和技术交易,构筑与技术交易机构\评价机构和转移机构的综合联系机制等(图5)。

技术转移中心应该是政府、金融机构、风险投资企业和相关组织共同打造的市场化运作平台。其主要任务是有效地促进技术扩散和技术商业化,运用市场化运作模式降低城乡技术转移扩散的交易成本,让城市的科技资源能够方便快捷的在城乡流动,在城乡之间建立起有效的科技资源扩散通道。为了推动城市科技资源通过技术市场的转移,政府应在程序和方法上提出具体方案,以确保成果公证、有序地向农村市场转让,并保护有关研究机构及个人权益。通过减免税收和融资的办法,促进城市的技术转移和技术输出。

2 加快推进城乡科技信息平台网络化

政府要尽快解决城乡信息渠道不畅、供应不足的问题,打破信息封闭,整合政府部门、科研单位、信息、研究分析机构的信息资源,建立区域性公共信息网络,并制定实施科技资源的共享制度,降低收费标准。建立起有利于知识、技术、信息以及人才交流的网络组织结构体系,鼓励城乡之间进行技术交流合作。发挥重庆市对周边地区的区位优势,加强先进技术的引进和转化,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活力。建立完善区域双向资源信息库和技术转移服务体系的建设,以重庆的几大城市为中心,创建辐射全市、服务区县农村的信息平台和服务平台。积极拓展与其他地区的科技合作渠道,建立和完善科技合作网络和中介服务体系,为区域吸引人才、资金、项目创造优良条件。

3 努力实现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市场化

应按照“服务专业化、发展规模化、运行规范化”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中介服务机构,加快推进技术创新服务的市场化进程。首先,政府应该在资金投入、业务骨干培训、宣传和业务指导等方面要加强宏观管理和指导,重点支持一批专业服务水平高、组织协调能力强、已经树立服务品牌和信誉的中介服务机构。其次,加强对现有中介服务机构的内部改革,促进它们往企业化方向发展。对现有中介服务机构要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做到产权明晰,要真正与政府分离,使之成为真正能够承担法律责任的机构。最后,大力发展民营化中介服务机构。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社会团体建立各种中介服务机构,鼓励一批科研院所向服务性企业发展,鼓励科学家、工程师开展业余咨询服务活动。通过建立一批民营化的中介服务机构,带动和促进我市中介服务行业的市场化,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服务手段和组织方式。

(三)构建城市科技资源扩散社会支撑体系(图6)

1 建立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重庆农村人口比例大,而且占总人口70%的农村人口是由近600万个农户组成的,处于分散状态下的小农户无力承担市场变化带来的风险。只有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起来了,农民共同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增强了,农村经济市场化的步伐才能加快,统筹城乡发展的物质基础才能建立起来。

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是当前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探索建立“支部加协会”的工作模式,这一模式是在党的领导下,以农户为基础,以产业为依托,以专业协会为载体,以富民为目的,通过支部抓协会、协会带农户,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一种新的工作模式。同时积极鼓励龙头企业、农技组织、种养大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兴办和合办专业合作社,不断健全专业合作社的功能和机制。引导有能力和实力的龙头企业牵头兴办农产品行业技术协会,把同类农产品的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组织进来,发挥其行业代表、行业服务、行业自律、行业协调等方面的职能,加大技术集成,提高产、加、销能力,提高行业的凝聚力和整体竞争力。

2 全面实施统筹城乡的人才战略

设立专门的科技人才到农村的激励基金,鼓励科技人才到农村开展科技培训、技术应用等,建立经常性的人才输出机制,为农村的产业化升级持续不断的提供技术人才。通过实施科技人才战略,加快培养复合型科技人才,鼓励科技人员走出校(所)门,领办、创办涉农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必要资助、管理培训、融资服务等多种扶植手段,壮大农业创业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科技中介人才队伍,通过培养造就一批农业学科带头人和一流农业创新型人才,培育创新人才群体和创新团队,为全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此外,还要加大对农村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力度,为农村提供科技人才支持。以农村信息员、农村科技中介机构、从业人员、农产品经纪人等为重点,不断提高农村科技服务人员的素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科技服务人员队伍。

3 着力打造农村科技信息推广平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