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十篇

时间:2023-08-11 17:37:39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篇1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政治价值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B-0099-02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和政治集团,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人们实施意识形态的影响,以转变人们的思想和指导人们行动的社会行为。思想政治教育从其属性而言应当属于政治学范畴,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价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从它的价值构成分析,可以分为政治的引导、渗透、传递、控制、纠偏、组织等价值。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引导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引导价值,主要是其在政治上对广大人民群众社会主义方向的引导。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理应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充分有效地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把全国各族人民引导到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上,引导到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征程中,实现中华民族的和平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是世界各国通用的意识形态强化手段,只是在称呼和形式上有所区别。中国共产党历来有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善于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工作,深入人民群众的意识形态领域,使广大人民的思想发生变化,自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立场上,对社会主义事业作出选择。近代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就成功证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引导价值的效用。当前,我国正处于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西方各种思潮涌入,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受市场经济、竞争意识、国际规则等的影响,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产生了一定的疑惑,甚至有少数人人认为我们不再需要社会主义制度了。在这种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更应该利用它的政治引导价值,澄清各种错误倾向,发挥社会主义导向,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有关认识,将全国各族人民群众坚定不移地引导到社会主义的方向上,保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渗透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价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通过大力倡导马克思主义及社会主义的主流政治思想,使它渗透到其他各种非主流政治思想之中的作用。主流政治思想在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中占主导地位,它所反映的是社会与国家政治思想的性质与面貌。当代中国,这种主流政治思想指的是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的马克思列宁主义,除此之外,还包括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这些思想理论都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与建设中将马克思主义继承和发展的产物,是指引我们前进的旗帜、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带有非常重的阶级性和政治性色彩,是完成主流政治思想渗透工作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在各种非主流政治思想的影响下,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开展全面有效的渗透工作,扩大主流政治思想的影响力,增强它的感召力,发挥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同时,我们可以看到主流政治思想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它的渗透工作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渗透价值就在于发挥渗透作用,将主流政治思想渗透到广大人民群众之中,保证党的政治思想的主流地位和正确方向。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传递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传递价值是指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所承载所蕴涵的政治内容,主要包括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与认识、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与体制、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与法规、当今中国的政治文明等一系列有关思想意识和政治领域内的知识、认识。这些涉及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内容客观存在于我们生活、工作的社会各个领域之中,是外在于人的主观意识以外的政治文明,有别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它正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实现了政治文明等在人脑中的内化,转变成了人民群众自身的东西。这一外化到内化的过程,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传递价值,也只有实现了这种内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才能实现。一定的阶级和政治集团,为了维护其自身的统治,必须进行强有力的意识形态传输,以达到本阶级本集团的政治纲领的传递、延续。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正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实现这种传输,如各级党委政府的思想政治工作、各个领域各条战线上的思想政治工作等,达到对不同阶层不同行业的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控制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控制价值主要表现在它是中国共产党进行社会意识形态控制的一种方式。中国共产党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将自己的价值观念、政治信念用于主导社会意识形态,借以对受教育的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教育和行为规范,使其生成符合党和国家政治需要、道德要求的认知、情感、信仰和行为方式,形成一定的政治信息辨别、评估、价值取向的能力,从而达到政治控制目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日益增强,每一个民众都力图从个人与社会的需要出发,按自己的需要追求政治利益,对于原来的政治意识也会产生不同的评价。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控制价值,加强党的价值观念的强化与灌输,维护社会主义主流政治意识的主导地位,将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意识控制在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范围之内。

五、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纠偏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纠偏价值是承接与政治控制价值的,当政治控制出现一些漏洞或是力不从心时,可以通过政治纠偏的作用以弥补不足。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纠偏价值就在于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对主义的政治倾向及非主流政治意识的偏离等政治失调现象进行有效的纠正、挽救。政治失调发展到一定程度将会导致社会安定的动荡、统治基础的动摇,所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纠偏价值显得尤为迫切。党中央针对某些组织分子的转化工作实际上就是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纠偏价值,对主义的错误倾向进行纠偏。同时,我们还应看到,资本主义的糟粕和封建主义遗毒也将对我们的人民群众发生干扰,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尤其是政治文明建设起阻碍作用。为此,当前要积极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纠偏价值,促使人们树立正确的政治意识,提高政治选择能力。

六、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组织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组织价值即具有组织完成政治活动、政治生活、政治任务的职能和作用。我国的许多政治活动、政治生活、政治任务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媒介完成的。例如,在政策的贯彻过程之中各级党委政府较多地采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完成政治动员工作,很多政治任务、政治活动在开展之前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先行。除此之外,党内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很多也是由思想政治教育承担完成的,正是有了思想政治教育,我们的组织工作的完成才增添了有效的辅助手段。在各种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都能起到组织作用,很多组织者尤其是党的组织非常善于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完成工作任务,特别是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在思想上、组织上广泛支持的政治工作,只有利用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教、鼓动,充分调动群众基础,才能将群众的力量组织起来。例如,在抗洪救灾等需要巨大人力、财力、物力的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组织价值便可以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沈根华.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2(5)

[2]曾盛聪.试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价值[J].思想教育研究,2002(7)

[3]王勤.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J].教学与研究,2003(3)

[4]潘玉腾.思想政治教育在经济建设中的价值定位[J].福建学刊,1997(3)

[5]项久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人的价值[J].教学与研究,2002(12)

[6]马毅松,王雄杰.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结构[J].思想教育研究,2002(2)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篇2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价值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价值。研究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具体表现形式及其实现条件,对于人们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内涵及特征

(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人和社会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认识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以主体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为尺度的一种客观的主客体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及其性质是否与人的本性、目的和发展需要等相一致、相适合、相接近的关系。这种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其活动和社会关系中合乎主体全面发展(尤其是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尤其是精神文明的进步)的目的而呈现出的一种肯定的意义关系。

(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具有如下特征。

1.效用性

价值最显著的特征,无疑是其效用性,即某种事物对人的有用性,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要。在新的世纪,思想政治教育起着动员、组织、教育人民群众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实现党的总任务和总目标服务的作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可靠保

2.客观性

这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得到说明:一是价值关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属性是客观的,标志着其价值来源的客观性。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象本身的需要和能力是客观的,并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关系、价值形成过程的客观性。三是价值关系中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结果,最终表现为一种客观事实,即价值事实。

3.对象性

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本质,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对现实人的需要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的满足关系,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为工作对象服务并满足了其需要,才能最终体现自己的价值。

4.社会历史性

价值具有社会性、历史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更是如此,而且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根据不同历史时期教育对象的具体需要进行,才能满足教育对象的需要,实现自身的价值。

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具体体现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样一个伟大的发展阶段,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价值。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综合国力的竞争,有赖于民族凝聚力的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增强,有赖于思想政治教育。民族精神是民族凝聚力的核心,民族精神也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只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才能用共同的理想。。价值追求、统一意志来统一人心,增强民族团结。因此,可以这样讲,增强综合国力,要增强民族凝聚力;增强民族凝聚力,需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2.提高人的综合素质

经济的持续发展,有赖于政治的持续稳定和人的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而政治的持续稳定和人的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有赖于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发展战略阶段,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目标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就必须使我国社会经济得到持续快速稳定的发展。而经济要想得到持续快速稳定的发展,首先得有赖于一个稳定的环境。稳定是前提,没有稳定,什么事情也办不成。其次,得有赖于人的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因为人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没有人的全面发展,就没有社会的全面发展。要提高人的素质就必须以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因为思想政治素质是其他素质的灵魂。而要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就必须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可以这样讲,经济的持续发展有赖于人的政治素质的持续发展,有赖于人的精神资源的持续发展;而人的政治素质和精神资源的持续发展,又有赖于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3.激发人的社会主义积极性

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导致人们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上升,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时代性的一个重要体现。激发人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既要靠正确的经济手段,又要靠有效的精神激励,要靠思想政治教育。片面夸大物质利益原则,忽视精神的作用;或者片面强调精神的能动性,忽视物质利益原则都是错误的。无论物质激励,证是精神激励,都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引导,二者都是思想政治教育激励功能的一部分。

4.调适人们的心理状态

高技术需要高情感相平衡,调适人们的心理状态,培养与这种高技术相适应的高情感也高不开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否认,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的生活水平提高带来了诸多方便,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技术的发展与人的发展不平衡,技术发展越来越先进,而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却越来越深,人与人之间缺少必要的交流与沟通,以至于大家都像是一个“装在套子里的人”,而不是一个社会的人;高技术的发展导致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而心理的发展赶不上技术的发展,导致了对高技术的恐惧感。这种对高技术的恐惧感不仅存在于一般的老百姓之中,而且存在于从事高新技术行业的人群之中。要解决上述存在的种种问题,除了要努力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知识,加深人们对科学技术的了解与认识之外,还必须对人们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解决人们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引导人们正确地运用和对待科学技术。

三、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条件

尽管在新的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价值,但这些价值的实现并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而是需要诸多条件的。。

1.培育人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前提

思想政治教育从本质上来讲仍然是属于教育这一大类的。因此,它必须以教育人、培育人为出发点和根本落脚点。无论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发展还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是以人为主体的,都是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提高为前提的。因此,只有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才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促进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面发展,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得以充分实现。从这个角度而言,培育人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前提。

2. 开发精神资源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重点

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直接创造生产力,其价值主要是通过开发人的精神资源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其他方面的发展来体现。在当前的教育过程中,就存在重智力开发轻思想道德开发,重个体素质开发而轻团队精神开发这一误区。一些人认为,思想道德开发和团队精神的培养教育作用不大,可有可无,实则不然。因为人力资源不仅包括智力资源,还包括精神资源。。而精神资源又包括团队精神、竞争意识、创新精神、献身精神等。笔者以为,在现代社会中,精神资源开发比智力资源开发所起的作用还要大。因为精神资源具有共享性、持久性和重复性,它是经济发展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资源,是经济发展需要不断开发的资源。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开发精神资源就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重点。

3. 提高知识含量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基础

对人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空洞的口号和形式上,而要有科学的实际内容,并且这些内容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不同而不同。只有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含量、科学技术含量才能事半功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顺利地实现其价值;而只有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知识含量和科学技术含量,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含量。为此,就要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培养一支业务过硬、素质优良的专业化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参考文献

[1]勒诺.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实践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黄蓉生. 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M].重庆: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王长明,王少华, 浅论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J]. 理论与改革,2006,(1):22-25.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篇3

随着经济建设日益成为社会的主导因素,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劳动所创造的能促进社会经济增长和发展,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效应。(P)思想政治教育有没有经济价值,实际上要回答的是思想政治教育能否服务于经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总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表示怀疑,自觉不自觉地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经济建设分离开来,对立起来,甚至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解决不了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反而是浪费时间。这正是导致有些地方和单位出现经济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一手软、一手硬”,业务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两张皮”现象的认识根源。因此,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从理论上澄清一些模糊的问题,对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经济价值的理论依据

.从物质与精神的相互转化来看。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在揭示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时,充分肯定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对历史发展进程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又指出思想理论对社会发展有着巨大的能动作用,影响着历史的发展并往往决定着历史进程的特点和特殊的形式。马克思曾经说过:“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P)马克思这里所说的理论说服人,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而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就是说理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经济价值。

马克思关于物质与精神可以相互转化的思想,得到了马克思主义后继者们的继承与发展。毛泽东明确指出:“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P、)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根据现代中国社会的实际,提出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揭示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互为条件、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即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精神文明能动地反作用于物质文明。这种反作用不仅集中表现在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等方面,而且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所传播的思想理论、道德观念直接为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服务,作为一种精神力量直接参与物质文明的创造,并使精神文明的成果在物质生产过程中转化为物质成果。江泽民同志也多次强调精神文明、先进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经济建设的重要推动作用,并从综合国力的高度论述了精神力量的价值。“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综合国力,主要是经济实力、技术实力,这种物质力量是基础,但也离不开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大的精神力量不仅可以促进物质技术力量的发展,而且可以使一定的物质技术力量发挥出更好更大的作用”。(P)这些精辟的论述,对我们更好地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无疑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启示。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与转化,是在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实现的。人的实践需要思想、理论的指导,正确的思想、理论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思想政治教育正是实现这种转化的重要途径与方式。

.从经济与文化、道德的相互作用来看。

任何一种经济体制都有自己的道德基础或价值意义,经济发展需要一定的社会政治、文化和道德的条件。从历史发展来看,经济生活既对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念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社会的精神力量、文化价值取向也对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马克斯·韦伯曾对此作过深入而专门的探讨,明确指出资本主义在欧洲的萌芽与发展归功于新教伦理,是这种被称之为资本主义精神的伦理、价值观念推动了西欧经济的发展,使资本主义在当时并不发达和强大的欧洲产生。他认为,在任何一种经济模式背后都必然存在着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与这种经济模式的文化背景有密切的渊源。在一定条件下,这种精神、价值观念决定着这种经济模式的成败兴衰。当代西方一些“发展论”学者认为,在现代社会,社会科学中的思想理论、伦理价值观念、政治思想等,越来越成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这些因素。正是在此意义上,“发展论”学者们认为,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政治思想理论与产权理论、国家理论一样,构成了现代经济制度变迁的三大支柱。即使以定量分析为特征的“知识经济学”,也把人的价值观念作为重要因素纳入经济科学的视野。政治思想理论作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协调、整合、规范和激励功能等方面。

市场经济不仅是法制经济,也是道德经济。合理健康的道德信念和规范构成了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必要的公共伦理信念和道德规范,是市场经济普遍可能和持久进行的前提条件之一。诚实守信之于交易行为,勤劳节俭之于资本积累,团队精神之于企业的组织和发展,社会道义和人道精神之于经济管理等,就是最好的说明。许多研究表明,道德资源是一种可以转化的特殊社会资本,道德力量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著名学者福山在其近著《信任——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一书中,通过对欧美、日本和其他东南亚国家的社会信任度差异的实证审察和分析,揭示了诸如诚信一类的“社会美德”在这些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化经济生活中所产生的不同作用和效果。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认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除了通常所说的市场调节(“无形之手”)和政府调节(“有形之手”)两种资源配置方式和调节手段之外,还存在着介于“无形之手”与“有形之手”之间的第三种调节,即习惯与道德调节。道德力量不仅影响资源的配置与经济活动的效率,规范经济行为和提供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而且关系到社会公平与正义(包括分配公平),影响社会协调发展与生活质量的提高。他在《超越市场与超越政府——论道德力量在经济中的作用》一书中明确指出:“通过分析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即使在市场经济中,在市场调节与政府调节都起作用的场合,在法律产生并被执行的场合,习惯与道德调节不仅存在着,而且它的作用是市场调节与政府调节所替代不了的。”(P)而倡导良好的社会风尚,营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道德环境,提高个体思想道德素质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与使命。

.从人的素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来看。

在所有资源中,人力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人力资源不仅由人的数量来表示,

   

而且也由人的素质来表示。在技术水平既定的前提下,效率的真正源泉在于人的作用的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以往在效率源泉问题的研究中,通常只看重经济因素与技术因素而忽略非经济因素与非技术因素,只注意利益的影响而不注意社会责任感与公共目标的作用,只强调物的价值实现而忽视人的价值实现”。(P)这显然是十分片面的。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是经济活动的主体,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其根本任务就是要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即人的思想水平、道德面貌、劳动态度以及事业心、责任感、敬业精神等,不仅直接影响生产力及其要素的作用方式和人自身的发展状况,而且还决定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性质和方向,影响人的智力和体力发挥的程度,影响劳动者技术水平、劳动能力和创造性的发挥。从这个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与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价值的创造密切相关。

智利知识界领袖萨拉扎·班迪博士回顾发展中国家追求现代化的道路时,曾深刻指出:落后和不发达不仅仅是一堆能勾勒出社会经济图画的统计指数,也是一种心理状态。当国民心理和精神还被牢固地封锁在传统意识之中时,就会构成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一个国家可以从国外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方式乃至政府机构形式、教育制度等,但是,“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能赋予这些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着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P)这充分说明了人的素质的改变是获取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功能就体现在通过“人”这一中介来参与社会生活,影响经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很大程度上也是通过提高人的素质、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来实现的。

二、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具体体现

从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于经济的层次来看,可以分为宏观层次和微观层次。所谓宏观作用层次,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能够形成一定的经济文化、经济道德和经济思想,即一定社会的意识形态,以此影响整个社会的经济行为的价值取向。思想政治教育除了在宏观层次上作用于经济以外,还在微观层次上对经济的发展直接发挥作用。人是经济的主体,作为具有思想意识的人,他们的经济行为、经济生活总要受到一定思想意识的支配。在现代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激发人们的主体意识和竞争意识,帮助人们确立现代观念,提高自身素质,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全面进步。(P)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思想政治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价值导向。

思想理论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解放生产力,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思想前提。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实践充分表明,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同人们思想的解放、理论的创新和民族精神状态的深刻变化紧密相联。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实现中华腾飞的宏伟蓝图,开拓进取、奋发图强的民族自立精神,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总是以其特有的价值导向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人类文明发展史来看,任何一种社会,在经济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都要以自己的思想体系影响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方向。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既要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又要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衡量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价值标准。思想政治教育通过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传播,通过法律、法规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以及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教育,为保证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和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行发挥着自身的作用。

邓小平一再指出,发展是硬道理,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解决中国所有的问题要靠自己的发展。江泽民同志也多次强调,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对我们都很紧要。思想政治教育要站在面向新世纪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高度,告诉人们世界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赢得主动、赢得优势的关键所在,揭示发展经济对民族和国家的意义。从而激发人们对民族、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树立为中国的繁荣昌盛奋发图强的信念,振兴和加快民族经济的发展。在中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后,针对社会上出现的“富而忘本”、“小成即满”、“小富即安”的思想,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教育活动,使人们从“思源”中领会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必要性,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继续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富而思进”,加快发展。为中国经济的“第二次创业”提供精神动力,为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更高阶段作好必要的思想准备。

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弘扬先进的经济文化、经济伦理和经济思想,在全社会倡导进步的发展观、生产观和消费观,树立经济可持续发展观念,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物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关系,提倡科学合理的消费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特别要重视形成一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经济精神。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是一种新的经济制度确立和完善的过程,而且还是一个适应与引导市场经济的健康社会心理、现代经济精神的形成过程。现代经济精神是贯穿在现代经济全过程,影响乃至决定经济发展方向的无形力量。具体地说,它包括经济行为合理、高尚的动机,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经济交往中的信誉,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意识,健康、文明的精神追求等。树立现代经济精神,要求在经济活动中从五个方面实现精神转变,即:必须把贪欲财富的物质冲动、单纯谋利动机转变为一种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成就感,使全民族的经济行为有一个更高尚的动机;必须把庸俗化的重商主义转变为一种实业精神;在经济交往中,必须把以邻为壑、损人利己的观念转变为一种互惠互利观念;必须从只把自然当成劳动对象、资源对象的意识转变为人与环境统一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树立生态伦理精神;在财富面前,必须把安逸、享乐意识转变为一种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价值和生活意义的意识。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现代经济精神形成、倡导现代经济精神方面应该并且能够发挥积极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为经济进步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篇4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中介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是教育主体能动选择的结果,正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对教育中介的精心选择和科学运用,才使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卓有成效地开展。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对中介的选择和运用日益呈现人本价值取向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尊重人的个性、关注人的社会性、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等方面,其目标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思想政治教育中介的人本价值取向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折射出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正如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强调的:“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参照系”,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落实以人为本的基本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落实以人为本的基本目标,首先必须贯彻中介选择的差异性原则。马克思曾经说过:“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为了实现所有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首先必须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要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遵循各自的实际需要、适应个人的本质特点。思想政治教育中介选择与运用的人本原则必须基于每个教育对象的需要和特点,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选择和运用中介时,要尽量考虑到教育客体在接受教育中介上的差异性,尊重教育对象的兴趣差异、智力差异和性格差异,因材施教地选择教育中介,最大程度地适应教育对象的个性特点,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中介求同的较多,个性化的较少:一样的课程教材,一样的教学计划,一样的教育方式,一样的教育环境。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千人一面,缺乏针对性和创造性。从教育对象的角度看,不顾人的层次性、差异性,不能尊重人的个性,也就是说不能贯彻以人为本的中介选择原则,更不能促进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中介选择的第一个也是最基本的原则便是差异性原则,即针对教育对象的实际差异而选择合适的中介。

其次,是生活教育原则。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最本质的属性是社会性,人不能离开社会生活,社会生活影响人、教育人。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就是生活教育的过程。生活教育的原理和方法包括生产劳动在内的各种社会实践的总和,生活教育除学校教育外,还包括社会、家庭和终身教育,“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遵循了人的社会性,包容了人的差异性,使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都能生动活泼地接受教育,在浩瀚的社会生活海洋中给教育对象以广阔的发展空间,促使他们达到全面而健康的发展。正如党的十六大报告所指出的:“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3]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活教育原则的生命力所在。思想政治的“生活”教育不仅仅指教材、广播、影视、网络等载体中介,还包括现实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介和环境中介。这些中介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生活”教育的中介系统。这个系统时刻影响、改造着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好的生活教育所形成的环境将对人们的心理结构和心理素质以及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产生信息辐射与功能辐射作用,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再次,是审美性原则。在现实生活中,美是无处不在的。现实生活中的人,无不喜爱美、追求美。美和其他事物一样,有着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运用美的力量和审美的原理来丰富和改进自身的工作,对于增强教育效果、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整个历史,既是自然界向人生成的历史,又是人类自我塑造、自我完善的历史。这一切都离不开审美这个必要的中介。审美教育对于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能力、丰富人的本质与完善人格等有着独特的作用,是人的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思想政治教育要依托美的载体、美的环境和艺术化的方法等中介,努力促进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当前,尤其要积极发挥先进文化载体的审美教育功能。先进的文化通过大众传媒,担负着“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神圣使命,为人们提供适合不同群众需要的文化娱乐服务,寓教于闻,寓教于读,寓教于视,寓教于乐,在富有感染力和美的先进文化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思想文化素质,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正如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的,“发展先进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4]。为了贯彻审美性原则,必须“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5],使人们在先进文化所创造的优美环境中实现全面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中介的选择在贯彻人本原则的基础上,还必须积极探索以人为本的教育实践途径。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隐形化就是以人为本在教育实践中的一种体现。隐形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教育主体在运用中介系统时,通过比较隐蔽的形式,使教育对象在无意识间获得某种思想意识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遵循了人的无意识模仿性,尊重了教育对象的自主选择性,给教育对象的个性以充分发展的空间 ,在贯彻“生活教育”原则的同时给人以美的感受。无疑,隐形教育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隐形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把教育主体的“权威”思想强行灌输到教育对象的头脑中,而是尊重教育对象的独立性、自主性,通过教育对象的自我感知与内化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一方面,具有渗透性的隐形教育内容符合“生活教育”原则。教育主体把需要教育的思想和观点“隐藏”得十分巧妙,通过多种渗透附着于一定的环境、文化、活动等中介之上,对教育对象进行某方面特定的教育,宛如用糖衣裹着的“良药”,让人们在不知不觉间接受这种思想和理论,从而避免了因显性教育所引起的逆反心理,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另一方面,具有宜人性的隐形教育方式符合审美性原则。显形的教育常常运用主题明确的外显方式,诸如上课、作报告等手段进行公开的“说理”,对受教育者进行直接的灌输与启迪,旨在要求教育对象“言听计从”;而隐形教育则往往采用似乎与教育主题不太相干的模糊性活动,包括谈心、娱乐、旅游、参观等令人愉悦的方式,不拘一格地对教育对象进行细致入微的“融情”工作,使受教育者自觉自愿接受某种特定的思想和理论。人是有情感的,教育者通过精心设置的宜人环境、娱乐活动等中介,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意念、想象、情感等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作用,使人感到如入春风化雨之境,自然乐于接受某种思想和理论的熏陶。此外,隐形教育综合运用了多种教育中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介系统的整体作用下,适应了教育对象需要和特点的差异性,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具有了一定的包容性。这样,隐形教育既尊重了教育对象的独立自主性,为教育对象的思想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是教育对象进行自我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对当前促进教育对象全面发展的一种积极探索。

思想政治教育中介的隐形化,究其本质而论,是教育过程中注重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由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贯彻以人为本就必须把人置于具体的、现实的社会关系中加以考察。在我们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教育对象都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活生生的人,他们处于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家庭状况、不同的个人经历和文化素质,他们的性格特点形形。尤其在当前我国处于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人们思想和观念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更为突出。我们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尊重人的差异性,考虑到人民群众的实际思想状况与各种特殊的个人感受,允许人们有一个适应、转变的过程。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必须摈弃“一刀切”的教育内容和教育者主观性、强制性的教育方式,采取因人而异的教育形式,包括心理咨询、参观访问、娱乐活动等。隐形教育集人的差异性、社会性和审美性于一体,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正是因为隐形教育的人本特色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所产生的良好效果,当今的美国、日本、俄罗斯、英国、法国以及新加坡等国家,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里格外青睐隐形教育,他们习惯于通过升旗仪式、节日庆典、文艺演出、参观访问、祭扫烈士陵园等活动,向人们“灌输爱国主义和效忠国家的思想”,培养国民的团队精神、报国意识以及民主法制观念等。这一点正是当前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介创新实践中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最后要提到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中介的人本价值取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生动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广泛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6]思想政治教育正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通过科学的理论、正确的舆论、高尚的精神和优秀的作品等中介实现为人民服务的崇高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第42-43页。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篇5

所具有的内在品格特征入手,阐述了人生境界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表现为内化的人性丰富、完善与超越的价值。

关键词:人生境界 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

人生境界是指主体以内以本性为根据,在一定的时空情境下,内在精神修养所达到的水平和境域,是人生活于其中的意义领域和心意状态以及人性所能达到的层次和高度。它标志着人的生活所达到的意义视域及精神升华的不同层面。人生境界的价值可以分为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两个方面,内在价值表现为内化的人性价值,外在价值表现为现实的社会价值。分析人生境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一方面,有利于对人生境界价值作出合理评价,另一方面,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以人生境界的提升为契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人生境界的品格特征

人生境界作为人生活的一种精神状态,之所以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主要缘于人生境界所具有的内在品格特征,这些品格特征使人生境界具有天然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功能。

1.自由性品格。境界的自由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表现在它的开放性。不同的实践主体都可以从人的存在中体验、感悟到不同的人生意义,从而使人的境界在现实中体现出多样性的特征。二是表现在它的创造性。境界无疑是最具创造性的,境界本身就是创造的产物,而对境界的欣赏又给了欣赏者很大的创造自由,因而面对同样的实践对象,不同的主体所产生的真善美的境界是不一样的。

2.超越性品格。人生境界既是一个科学的范畴,也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作为科学范畴,它反映了不同社会、不同历史阶段人类面临的发展目标和丰富人生的共同任务和追求。作为历史范畴的人生境界,在内容上总会打上特定的时代和社会的烙印,这意味着人生境界的有限性或非圆满性。人生不会停留在现实性的层面,而总是把实现精神的自由作为人的理想境界,因而为人生境界的超越提供了可能。

3.正义性品格。生活在关系中的社会人,如何解决矛盾,体现出一个主体所内含的境界性质与境界层次。当主体处于正境界或高境界层次时,他就能自由地化矛盾为动力,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当他处于负境界或在低层次境界时,就会被动地去适应或回避矛盾,因而也无法促进自身的进步。人类社会发展史表明,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不断的超越负境界或低层次境界,自动地调适自身的思维与行为方式,就在于人的境界具有正义品格,正义品格使人的存在总能校正偏差。

4.实践性品格。人生境界不是先验的,它是实践的产物。境界的实践性表现在其变动性上,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高层次境界对低层次境界的超越;二是高层次境界逆转为低层次境界。随着实践的不断进步,人生境界总体上趋向于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境界逐步升华。

5.批判性品格。人生理想境界的建构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艰难的选择、判断、内化的践履过程。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认为,两种或几种思想理论比较其优越性,只能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们能够解释更多的东西;二是它们能够更好地接受检验,而这种检验是指“可以用我们的全部知识和我们所能想到的一切诘难,特别是根据为了批判理论而设计的观察或经验检验,对它们进行更充分和属于批判的讨论。”也就是说,批判是达到思想理论正确性的手段,也是检验不同思想理论孰优孰劣的标准,批判精神为人生境界的建构提供一个孰优孰劣的价值选择。

6.意识形态性。人生境界可以超越意识形态,但这并不代表人生境界没有意识形态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存在于一定社会中的人生境界,总是会受到该社会主导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的影响。只有符合社会主导价值取向的人生境界才能获得社会的承认,并被认为是正确的、高尚的人生境界。

二、人生境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表现

人的存在的矛盾性和复杂性决定了人性的演变既有自觉的创造性一面,又有盲目的破坏性一面,因而体现人性品质的境界,在实践关系中也表现出自觉与非自觉、正面与负面、理性与非理性、崇高与低俗的多样性存在。人性的演化相对于社会经济生活条件具有被动性、受制约性的一面,而人性相对于人的心理的变化又具有主动性、决定性的一面。人性的内涵决定着人生境界的本质,同样,人生境界对人性内涵的价值实现也具有能动作用。

1.人生境界的求真维度使人性内涵不断被丰富。人生境界的求真维度不仅包含着认识之真,同时也包含着实践之真,也就是说,人们应“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及其产生情况来理解事物”而“不附加以任何外来的成分”。人的求真性总是表现着一个不断追寻真理的过程。在人类伊始,物我不分,形成了原始的“天人合一”人性观。随着人类对自然认识和改造能力的增强,人性超越了物性的内涵,原始的“天人合一”被“神人合一”的人性观超越。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科学“已把人类的思想训练到能够理解以前几世纪中有教养的人所不能理解的逻辑关系”。人由过去对“自然与神”的崇拜变为现在对“人自身”的崇拜,人性的价值被归结为“个体的存在”。而“个体的存在性”推崇在现代社会却导致了人类的生态危机,这就必然要求我们从哲学的高度重新反思“存在先于本质”的人性观。人类应在认识与改造世界实践关系中理解和实现人性的价值。人生境界的求真维度在从“经验之真”到“科学之真”再到“哲学之真”的不断发展中,使人性价值的内涵得以不断地被丰富和延伸。

2.人生境界的向善维度使人性内涵不断被完善。人生境界的向善维度所表现的就是人对善之价值的自觉程度与实现善之价值的自愿程度。马克思指出,人作为“类的存在物”,具有和其他的“类”相区别的特性,这种人所共有的特性叫做“人的一般本性”。休谟也指出,“在各国各代,人类的行为有很大的同一性,而且人性的原则和作用基本上是没有变化的。同样的动机产生同样的行为;同样的事情常跟随着同一的原因而来。”在这里,马克思和休谟向我们表明,人作为与动物相区别的“类”存在,具有“类”的一般性、普遍性特征。作为类存在的人的人性指向是什么?概括起来分为三类,一是绝对为自己;二是绝对为社会;三是个体与社会的结合。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人。”因而,人性价值实现的最高目标是“为共同的目标而劳动”。人生境界的向善维度所表现的就是人对善之价值自觉程度与实现善之价值自愿程度的追寻,这一点正好同人性善的价值追寻是相一致的。当人的向善境界从“非善境界”到“他善境界”到“我善境界”再到“至善境界”不断递升时,这个递升的过程也促使人性价值不断地由“绝对的个体或社会”转向“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3.人生境界的心灵审美维度使人性内涵不断被超越。主客体的统一不仅包括主体认识客体以求真,主体改造

客体以向善,而且包括主体鉴赏客体以趋向美。人生境界的审美维度是指在求真、向善基础上达到的更高境界的主客体统一。人生境界的审美维度,其一,它是对人的理想人格的一种追求。人的实践活动是有目的的自由创造活动,但人在实践中的目的总是为物欲所遮蔽而成为有限目的,人的创造自由总是由于工具系统的客观必然性所限而成为有限的自由。其二,它对现实的生存具有提升意义。现实生活中的人类,并不仅仅局限于个体生存的科学认知性与道德完满性,还在于人生的感受性。这种感受性不仅包括对现今生活中的真与善的感受,而且还包括对未来生活的感受,从而引导人们向善趋美,追求一种更好的真善美相统一的理想生存方式,寻找到一种精神的家园。

三、和谐文化视野下的理想人生境界建构

境界的基本内涵是着眼于人的求真、向善、爱美的素质及人格培育、塑造、提高和发展。“人是文化的存在”。“人在自己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文化,而文化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具有客观力量的模具和生存环境,规定着社会成员中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情感情绪、社会活动、人格特征及社会结构和历史发展。”“世间并没有‘自然的人’,因为人性的由来就是在于接受文化的模塑。”文化塑造着人,使人成为社会的人,文化模塑着人所拥有的境界,使人成为有境界的人。

首先,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价值取向是文化体系的核心和运思神经,是统摄和影响整个文化的根本因素。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美国文化哲学家卡西尔在《人论》中宣称:“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类文化,可以被称之为人不断解放的历程。”这些精辟论断阐明了文化和境界之间的精神,即:文化的价值目标是实现人的境界提升,先进文化建设是达到崇高境界的途径、形式、手段。

其次,积极开展各种丰富有益的文化活动。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大力倡导科学精神,在丰富人们精神生活、充实心灵的同时,为信仰构筑起科学、理性的精神堡垒。我们在致力加强社会正面主流文化建设,强化主旋律的同时,下大力气去进行大众的文化建设,这对于促进公民文化素质的整体提高、正确引导大众境界建设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注意对民间宗教境界激浊扬清,弘扬其群众性、文化性、入世性,强化人们的社会意识,积极引导它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相适应,引导它与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实生活相适应。

再次,坚持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共同发展。信仰有崇高与平实之分,我们所要构建的境界也并非是绝对的崇高境界,也应包涵着大众生活境界。境界建构离不开文化建设,而文化有双重性,它既有感性经验的欲望层面,又有超感性心灵的层面。前者为“俗文化”,后者为“雅文化”。俗文化是指在基层民众,大众中流行和传播的不自觉的没有系统理论形式的文化,如:神话、谚语、歌谣等;雅文化是指在知识分子和上层统治阶级当中流行的具有一定系统性、自觉性的文化。通俗文化往往良莠不齐,好坏并出,易使文化走向低谷,这就需要高雅文化,高雅文化会使整个文化得以净化、纯洁化,给整个文化发展规定了一个自觉的合理的发展路向。所以,先进文化建设必须坚持通俗文化与高雅文化的协调一致,无论崇高境界的建构,还是生活境界的建构都离不开先进文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卡尔•波普:《猜想与反驳》,傅纪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人民出版社,1972。

[3]赖欣巴哈:《科学哲学的兴起》,伯尼译,商务印书馆,1996。

[4]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

[5]休 谟:《人性的断裂》,冯援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96。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7。

[7]刘进田:《文化哲学导论》,法律出版社,1999。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篇6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一、 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依据和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而需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需要理论二者的结合,其基本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存需要是人的最基础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然而在这些需要中,最基础的、最低层次的需要是生存资料的需要,如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要。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讲到:“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就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可见,生存需要是人首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人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2、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有三个层次的需要即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三个层次的需要有如下关系:第一,三者之间是一种递进关系。生存需要是第一需要,也是最基本、最低层次的需要,人在解决了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后才会追求精神方面的享受,也才会进一步去发展自己,即就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要。第二,三者的存在是并存关系。三个层次中某一层次需要的满足并不是说这一层次的需要已经不存在了,而是说明需要层次之间的优势发生了变化。第三,发展需要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生存需要和享受需要是人类生活的手段,发展需要才是人类生存的目的,体现了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马克思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人的最高层次需要并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1]此句话是马克思关于人最高层次需要的论述,说明了发展需要是人最高层次的需要。可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即是一种递进、并存、有目标追求的需要。

3、人的需要受条件的制约

人的需要的产生和满足,不仅受主体自身素质的制约,还受一定时空和其它客观历史条件的制约。马克思指出“我们的需要和享受是由社会产生的,因此,我们对于需要和享受是以社会的尺度,而不是以满足它们的物品去衡量的,我们的需要和享受具有社会性质。”[2]二是人的需要受阶级条件的限制。在特定的阶级社会和阶层,各阶级和各阶层间的追求是不一样的,所以他们的原动力需求也是不一样,存在阶级性和阶层性的特点。三是人的需要受自身素质的影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这与现实的个人素质是息息相关的。

4、人的价值是通过需要的满足来实现的

人的本质具有社会性,人要通过社会的方式来创造自己所需要的基本的生存资料。只有通过人的创造活动,物才具有满足人的需要的价值意义。物具有满足人的需要的功能,这说明人创造价值的活动具有满足自己需要的功能。通过创造物质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是人满足自己需要的特殊方式,而这种特殊方式实现了人本身的价值。

二、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的原则

1、坚持疏导原则

疏导原则可用公式“激发―节制―诱导”加以表示。首先,坚持正面教育,多鼓励、引导,启发人们独立思考和自我教育的思想。同时也要激发人们正当而合理的需要,使之成为提高人们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动力;其次,节制人们不合理的需要,降低暂时不能够满足的一些需要。最后,发挥人们自我意识的调节作用,明辨是非,端正态度,把原利己性的需要诱导上升到为人民、集体和国家的思想境界上来。

2、坚持感化原则

感化原则就是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真诚的情感,可以打动人,也可以解开人们闭锁的心灵。引导人们把个人需要、集体需要、国家需要三者统一起来,置换人们的需要。这种置换,不但可以在物质需要之间进行,也可以在精神需要之间进行,甚至还可以在物质和精神两种需要之间进行。

3、坚持递进原则

递进原则是根据不同的对象来确定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通过各种有益的活动进行教育,即通过心理的环境去加温。通过个体从众心理,去启动需要结构层次的不断递进上升,使之被集体高层次的需要强烈吸引,削弱个体低层次的需要,在不知不觉中达到教育的效果。论道而不说教,使富有教育意义的哲理,通过对活动的体验而发挥出来。组织优秀的集体,创造完善的心理环境,融化个人主义的坚冰,使之递进到集体主义的思想境界中去。

三、 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1、了解人的需要是预测思想动机和引导行为的先决条件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注重调查研究,了解工作对象的心理需要和其内心世界,这样才能因势利导,进而达到解决思想问题的目的。了解人的需要,要尊重和满足人的需要,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以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为出发点和基本原则,最大可能地满足人们合理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把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与解决人们的实际需要二者结合起来。

2、运用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把握人们精神需要的发展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宣传教育和一系列的具体工作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准确把握人的需要规律。研究党的主张与个人需要之间的一致与矛盾,以便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工作来克服矛盾。需要明白的是这些矛盾解决后,又会产生新的矛盾,又要去解决。矛盾不断地被克服,又不断地产生的过程,就是思想工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者把与社会要求相符合的意识内化为对象的意识结构,使社会要求同对象个人的某种需要相一致,并引导人们的需要向更高层次发展,培养人们正确的思想动机和高尚的行为。”[3]

3、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需要观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人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在与外部世界发生交往的过程中,必然产生各种各样的需要,但在一定时期内这种需要心理是不平衡的,总是表现为某种需要处于优势地位,其他的需要就处于劣势低位,这对主体的思想认识和行为动机会产生最为强烈的影响。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通过对人们工作、生活中各种行为表现的观察和分析,深入其内心世界,找出引起行为表现的心理因素,把准思想脉搏。面对人们多样的需要,找出一定时期主体的优势需要,然后对症下药,具体问题具体解决,增强其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

4、坚持马克思主义需要观,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从广义上说,人的行为是一种实践过程,而人的需要、思想动机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因而,行为的结果必然反作用于人的思想,影响人的思想动机和需要,使人们的思想进一步丰富、升华。我们知道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了自己的主观世界。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既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工作对象的需要心理,探求他们的思想动机,预测他们的行为,从而把思想工作做在人的行为之前,同时又要善于帮助人们从自身的行为结果中总结经验教训,加强思想认识,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作者单位: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胡艳梅,蒋明伟.思想政治教育应重视人的需要―基于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的探讨[J].理论与实践,2009,(5).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篇7

Wu Fengting

(Huangsh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uangshi 435003,China)

摘要: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事关改革发展全局,同时又是党思想政治教育的薄弱环节。从价值论的角度分析、梳理和诠释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本质和特征,分析现状以及探索当前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Abstrac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untryside is crucial to the overall reform and development. Meanwhile, it is also the weak point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mmunist party. Therefore, it is realistically meaningful to analyze and interpret its na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o study how to realize the value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untrysid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alue.

关键词: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 实现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untryside; value; realization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4-0275-02

0引言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十分重视农村问题,始终从战略全局的高度来看待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在改革、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始终把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摆在农村全局工作非常突出的位置。随着中国农村社会改革发展的全面深入,农村社会发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变革。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它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因此,从价值论的视角去分析、梳理和诠释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价值及其实现,就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本质和规定性

1.1 价值、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涵义正如马克思所阐述的,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是人(其主体部分是农民)和社会在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认识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以主体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为尺度的一种客观和主客体关系,是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及其性质是否与人(农民)的本性、目的和发展需要相一致、相适合、相接近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社会关系中合乎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全面发展和农村社会进步(尤其是农村精神文明进步)的目的而呈现出的一种肯定的“意义”关系,其最主要的价值是农民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和农村精神文明的进步。

1.2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本质及其规定性

1.2.1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本质是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体的需要――尤其是思想政治品德社会化的需要,与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属性――尤其是满足思想政治品德社会化的属性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总和,是两者的质的规定性联系而成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质的规定性的综合统一。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相对的范畴,主要是指中国农村社会这个环境或区域。

在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主客体关系中,“主体”是农村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倡导者和组织者,归根到底是农村社会的“人”。一般而论,其倡导者和组织者是农村基层人民政府和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我国,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广义的价值主体是农村的广大农民群众。“客体”就是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本身。其内容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过程,教育环境等因素。

1.2.2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具有如下规定性客观性:是指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存在性和可感知性,广泛地、客观地存在于农村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从认识论层面上看,它对农村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而产生的效益,是感性的存在,是可感知,可认识,可研究的,可以对其实效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

主体性:在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中,农民群众是中心。农民群众利益和需要的满足,农村社会发展,农民自身发展等主体需要决定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价值的大小。同时,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又要依赖于农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精神。由此决定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农民群众”的最广大利益为本。

农村性:它必然要受到一定的农村社会因素的制约,要受到包括农村社会状况和面貌、农村生产方式、农村地理环境、农村人口的增长、农村社会变迁、农村历史传统、农村风俗习惯等农村社会历史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实践性: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本身及其价值实现,最终要依靠中国广大农民群众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使农民群众化思想政治理论为自觉的行为。实践性是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和创造的基础。“实践、认知,再实践、再认识”,由此推动思想认识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发展。

历史性:这种历史性突出地表现在历史发展阶段性和连续性、发展性方面。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随着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深入,党在各阶段不同历史任务的实现而不断提高,不断地提出新的要求,因而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2当前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其价值分析

2.1 当前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问题。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近一些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农业和农村发展出现了积极变化,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当前农业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解决‘三农’问题仍然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1]

与此相适应,党的十六大以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三贴近”入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保持了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形成的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趋势,又适应形势及发展要求,打开了新的局面。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农村基层思想政治教育有所加强和改进,农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思想道德文化素质整体有所提高,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表现了可贵的创业革新精神和主人翁责任感,为农村改革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农村社会环境和农民思想观念前所未有的变化,各种思想观念相互激荡,使当前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总体而言,当前农村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也是党思想政治工作的薄弱环节。

当前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2.1.1 思想观念上不重视一些农村基层领导重视农村经济工作,不重视抓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思想认识上没有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

2.1.2 工作体制机制滞后随着农村机构改革和农税改革,农村乡镇合并,管理区撤销,村组撤并,干部的调整或离岗分流等等,原有的工作机制被打乱,新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机构与人员出现了“断链”现象。

2.1.3 教育对象主体在结构上的变化农村生产经营方式改革,农民社会活动空间扩大,人员流动越来越快,许多青壮年农民长年在外打工,使教育对象主体――农民的很大一部分长期脱离原有组织,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盲区”。

2.1.4 工作方法及内容没有适应新形势税费改革后实行村民自治,农民思想观念越来越活跃,农民对干部依赖性降低,干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难度加大。传统的依靠行政命令的方法不可用,报纸、文件、会议等内容日显单调,不能满足农民思想文化发展需要。

2.1.5 农村社会化程度加深,宣传主阵地影响力下降宣传阵地缺乏管理,宣传队伍人员减少,封建思想、迷信思想等腐朽落后的东西沉渣泛起,农村文化生活贫乏等。

2.2 从历史与现实的视野,深刻认识当前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社会变革从某种意义上说首先是思想先行的变革。农业是中国社会的基础,农民是中国社会的最大主体,是中国社会变革与发展的主力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如果不用先进的思想武装农民群众,不重视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看不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巨大价值,那么和谐农村建设将是空想。

从我党历史发展来看,中国共产党自创立以来十分重视农民问题。“农民问题是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中国革命实际上是农民革命,中心问题是解放农民。”[2]对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在中国革命中始终都是极其重要的问题。在革命时期对农民进行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并巩固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政治基础,为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1978年以后,邓小平充分肯定了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仍是我们的生命线的思想,并把它置于新的历史条件加以考虑,赋予新的内容。他认为“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这里我主要讲思想政治教育,不单纯是对学校、青年学生,是泛指对人民的教育。”[3]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一直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首位,指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要结合贯彻党的农业和农村政策一道去做,大力宣传党的各项政策,保证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政治积极性。2005年中共指出,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开展农村形势和政策教育,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提出了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在全国农村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学习贯彻,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宗旨,要结合农村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正面教育,解决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等具体要求。

总结历史经验,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价值可以概括为如下方面:①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对农村社会、对农民,具有明确的导向价值。②对农村社会、对农民个人,具有巨大的动力价值,其社会价值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个人价值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的“新型农民”。③对农村社会、对农民群体具有合理的整合协调价值。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那么,要保持农村社会稳定,稳定农村社会秩序等等是很难实现的。

3当前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

3.1 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统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党价值观的形成。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价值观建设的基本方略是树立共产主义价值观念。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中国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邓小平为旗帜的价值导向。从价值角度看,邓小平理论对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的新阐发是“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为此,要把创新、发展作为教育的价值导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在这个意义上,要把推动农村社会不断进步社会和农民的全面发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追求。

当前中国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作为为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为此,必须遵循以下基本理念:①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更是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宗旨;②坚持农村社会进步和农民的全面发展,是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价值目标和应遵循的重要价值原则;3、要根据现代农村社会发展的要求,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引导农民立足长远发展,在关注现实利益的同时,坚持现实价值与理想价值的统一。

具体到实际工作中,加强和改进当前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是:①坚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根本指针,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农村的基本政策;②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服务;③必须坚持从农村的实际出发,以改革的精神开拓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④必须坚持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为目标,提高农村干部和农民综合素质;⑤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充分发挥农民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3.2 探求当前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途径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开展农村形势和政策教育,认真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积极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村镇创建活动。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提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农村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总结历史的经验和全国农村的实践经验,可以概括为以下方面:

3.2.1 不断丰富农民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在农村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社会秩序,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在教育内容上,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宣传党的基本路线、农村基本政策和形势教育,及时化解农村矛盾,建立化解矛盾的长效机制;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加强劳动致富教育和科普知识宣传教育;建章立制,制定乡规民约,加强农民道德教育。开展“三德”教育,组织“五好”家庭,邻里互助活动;反对封建迷信和封建宗族活动,树立农村新风,移风易俗;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开展城乡共建活动;开展文明村镇、文明户创建活动,开展节日性的文化体育活动。

3.2.2 加强农村基层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农村基层干部直接面对广大农民群众,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工作的成效。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知识能力强、工作作风硬的基层工作队伍,树立基层干部的新形象,加强基层干部的培训,又要注意不断调整、充实和提高。

3.2.3 抓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建设基本的要求是抓好宣传主阵地,创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办好设施完整、功能齐全的乡镇文化科技中心和村文化室;建立农村通讯员队伍,加强农村书报刊发行网络建设;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的管理,建立齐抓共管机制,净化农村文化市场。

3.2.4 发扬优秀传统,充分开发乡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必须明确的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村曾经是中国传统核心价值观生成和传承的土壤。从中国社会发展状况来看,中国农村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坚实,最肥沃的土壤。中国农民身上更多地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农村广博的土地上承载着许多尚未被开发出来的优秀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如乡村文化、节日文化、民间艺术等历史文化资源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充分挖掘和利用的。

3.2.5 加强领导,深入研究,因地制宜,不讲求形式主义,讲求阶段性和层次性尤其是各级党委、农村基层政府要加强对农村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认真部署,以促进农村的繁荣和稳定。

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部分,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事关中国社会发展全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是全民族的美好理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创造力的社会,是全民族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的社会,整个社会显现出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和谐、有序的状态,激发全社会的创造力离不开中国农民的精神力量,而这也就是农村思想政治教育魅力之所在。

参考文献:

[1]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篇8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现实意义

人类自跨入阶级社会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就以其特殊的形式,在人类文明嬗变的历程中演绎着自身的价值逻辑。然而,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人们或是把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视而不见,或是狭隘的定义为政治价值,将其活生生的生命价值扭曲或异化为政治斗争的装饰品,片面地认为,其价值功能只是解决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强调:“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1](P374-375)生态文明从更高的境界和更广阔的视野将人类与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融合在一起。生态价值是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中需要关注的一个新型价值,重视其生态教育价值的效用,这是时代赋予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新任务,也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内涵的创新和外延的拓展。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是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信念、倾向、态度和主张的基本观点,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存在意义的一种评价标准和评判标准的思想体系,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问题所持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2](P75)那么,生态价值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表现为:1、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是判断社会价值的一种价值取向。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生态环境教育的过程中,基于生态的价值之上,通过对人们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和环境法制教育,使生态意识渗透到实践活动中,使人明确地认识人在生物圈中,以及维护生态环境对人的发展。2、树立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责任。规范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稳步发展,积极地作出协调对策,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生态文明道德意识是人与自然之间道德关系的要求和体现,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社会公德,要求人们自觉承担起对自然环境保护的责任,体现了人类道德进步的新境界,体现了人类自我完善的新发展。”[3]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一个重要价值取向。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中一种新的价值形态,它把“生态特殊价值”与“思想政治教育一般价值”联系起来,在于将人们的生态意识自觉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树立生态道德责任而作出积极的对策。

每当人类取得一点进步,人类就陶醉于“人定胜天”的自我欣赏中,不知不觉中被自己创造的文明引向了困境。结果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水资源的短缺,人与自然的对立和冲突,直接威胁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亲手破坏了自己生存的家园,这就无疑是自掘坟墓。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泉,哺育着人类和天地间万千生物,是社会发展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重要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目前,全世界的淡水资源仅占其总水量的2.5%,其中70%以上被冻结在南极和北极的冰盖中,加上难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冻积雪,有87%的淡水资源难以被利用。而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只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小部分,约占地球总水量的0.26%。有限的淡水资源分布又非常不均匀,世界每年约有65%的水资源集中在不到10个国家中,而占世界总人口40%的80个国家却严重缺水。

一、生态价值成为衡量人类生存发展的健康指标

水对保证人类健康至关重要,健康状况的改善则是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先决条件。世界银行官员克劳迪娅?萨多夫指出:“水问题是一个国家在实现经济增长方面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而联合国提供的有关数据却让人很不乐观:目前全世界有11亿人得不到干净、安全的饮用水,每天大约有5000名儿童死于不卫生的水和不合格的卫生及清洁条件所引起的疾病,这相当于每天有20架大型客机坠毁。在发展中国家,不卫生的水和不清洁的环境成为人们患病的主要原因,每年因为饮用不安全的水、卫生条件差而死亡的人数超过200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言人曾说:“全世界半数的学校缺乏安全的饮用水和清洁的厕所等最基本的卫生条件。”

与此同时,全世界每天有200吨垃圾倒进河流、湖泊和小溪,每升废水会污染8升淡水;所有流经亚洲城市的河流均已被污染;美国40%的水资源流域被加工食品废料、金属、肥料和杀虫剂污染。

二、水资源不仅是一个环境和经济问题,同时也是社会和政治问题

由于“生命之水”枯竭,全球的“环境难民”数量不断增加。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全世界有3/4的农民和1/5的城市人口,全年得不到足够的生活淡水。我国也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由于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列世界第88位,从淡水资源看,世界人均占有量为12900立方米,我国仅为2695立方米,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因水危机而致的经济损失约占我国GDP的2.3%。

在江苏省无锡市举办的2009全球人居环境论坛上,联合国友好理事会主席努尔?布朗指出:“预计到2015年,近40%的全球人口将生活在水资源紧张的国家。到2025年,全球约2/3的人口将生活在水资源不足或水源质量低下的国家。随着水资源的日渐缺乏,不同水源使用者之间的紧张局面将激化。当今世界所面临的最紧迫问题是如何提供安全饮用水和卫生用水的问题。如果人类没有安全的水环境,就无法实现初等教育、疾病控制、环境可持续性以及根除贫困,水危机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祸首。”[4]

三、解决水资源缺乏的问题,是一场全球性的运动

寻找新水源、重新分配水资源、提高人们节水意识、开发循环利用新技术、增强国际合作等等至关重要的工作,都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参与。而提高人们珍惜水、节约水、爱护水资源意识,建立和谐的“人水情缘”与整个环境保护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恩格斯早在《自然辩证法》中告诫:“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5](P383)

面对如此严峻的生态危机和挑战,作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生态意识和科学自然观,有助于珍惜水、节约水、爱护水资源环保意识的形成。意识不是人脑中天生存在的东西,而是对存在的反映,正确的生态意识必须通过教育才能习得。应对新科技革命所带来的人类生存危机,思想政治教育将生态教育纳入其教育范畴,将生态文化与生态知识教育贯穿始终,通过一系列生态科学知识与环境科学知识的教育,纠正了千百年来,人类与自然关系中存在的“人定胜天”的极端思想,正确论证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树立了科学的自然观,唤醒了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和保护环境的生态意识,提高了人们对环境和环境保护的认识水平和认知程度,从而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长远利益,并更好地保护自然、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以及相应的生态道德文明习惯。

倡导人们自觉珍惜水、节约水、爱护水资源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一种以节约用水作为主要手段,降低对水资源污染的新概念环保方式,目的旨在水资源短缺和污染对环境与人类生存所造成的压力。珍惜生命之夜、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改善环境、树立“生命之水”理念,这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完全一致的。

四、环境问题既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的过程

治理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不但是个认识问题,而且是个社会实践问题。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 “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届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5](P383-384)

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人们树立生态责任感和正确利益观,有助于惜水、节水责任感的树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人,是做人的工作,触动的是人的精神层面。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致力于探索人的思想道德同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的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教育人们树立整体利益观念,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的关系,倡导人们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积极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还以全面、协调的观念研究经济、环境、生态中人的思想道德情结,使爱护自然环境、保护生态系统平衡成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的道德行为,使生态责任感能够在全社会,在每个人心中巍然耸立。通过其转化功能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还能帮助人们把不得不遵守的道德规范的观念、想法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良心,让生态的责任感潜移默化的深入人的内心世界,并与道德责任相融合,成为一种道德约束力,从而变被动为主动,以人类发自于内心的自觉行为来保证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树立“生命之水”理念,实际就是鼓励人们践行一种珍惜水、节约水、爱护水资源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减少对地球水资源的浪费和破坏,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人们树立生态责任感,让保护环境成为自身使命,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是一种内在驱动力,推动人们自觉地、积极地实践珍惜水、节约水、爱护水资源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总之,我们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通过舆论宣传工作,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和环境法制教育,建构生态道德责任感,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使节俭意识和环保理念转化为国民的自觉行动。在全社会倡导珍惜水、节约水、爱护水资源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让全社会充分认识“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这一战略定位,旨在通过加强对地球水资源的保护,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以及有意识的节约日常用水,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06

[2]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05

[3]惠光启.可持续发展战略呼唤生态文明道德意识[J].《淮海文汇》2004年2月刊

[4]《21世纪的水与人居环境无锡宣言》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篇9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个人价值;社会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二元价值包括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辨证统一的关系。社会价值固然重要,但个人价值也不容忽视。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充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二元价值,为此我们必须改变原有的重社会价值、轻个人价值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模式,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不但要像过去那样一如既往地重视社会价值的实现,同时也注意个人价值的实现,惟有如此,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本文试图运用分析归纳的方法,从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上探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个人价值的必要性。

一、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个人价值的充分实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的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非常重要,它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只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才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和无比优越性;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也是辨证统一的,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的发展,是解决社会发展问题的有效方略;人的全面发展还是我党在新时代执政地位的合法性根据。而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充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人价值。

二、社会的全面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个人价值的充分实现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自然,我们党也就将社会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当今的主题,做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广义的社会发展指的是社会的整体发展,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在内的社会生活的全面进步,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社会的物质文明程度和精神文明程度的同步提高。只有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党的执政地位才能得到巩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抵制世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才会有更坚实的基础,和谐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才能早日实现。

要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需要充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人价值。

1、经济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个人价值的实现

在影响经济发展的诸多因素中,科学技术无疑是最重要的因素,科学技术的水平决定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从而也决定着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发展科学技术的关键在创新,科技创新问题,说到底还是人才问题。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合格的人才,不仅要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还需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另外,促进经济发展的其他因素,如改变增长方式,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不断深化体制改革和创新等等,都取决于我们能否培养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只有对劳动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激发他们的精神动力,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使他们形成崇高丰富的精神境界,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质,在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个人价值的应有功能,才能使他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作为理性经济人的作用,我国经济才有可能持续、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2、政治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个人价值的实现

政治文明的发展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政治文明发展包括政治意识文明发展、政治制度文明发展和政治行为文明发展三个组成部分。

首先,政治意识文明的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个人价值的实现

政治意识是政治领域的一种精神现象,是公民对政治生活和政治活动的心理反映,包括人们在一定社会中形成的政治认识、政治态度、政治信念、政治习惯和政治价值等,它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政治主体的行为起着巨大的影响,它促进和制约着政治发展。

3、文化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个人价值的实现

在推进经济、政治发展的过程中,能否推进文化发展,能否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关系到能否为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提供持久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从而关系到能否实现持久、协调和稳定的社会发展。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作为一种生产力,她已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从而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但我们切记文化不管具有怎样的重要作用,它从来都不是一个抽象物,它是由镌刻在历史丰碑上的无数伟人的名字所支撑起来的宏伟大厦。人民群众是文化的创造者,离开具有高尚品德和渊博知识的个体,文化的创造和发展就会成为天方夜谭。正因为如此,要想使社会主义文化得到发展,就必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人价值。

首先,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与发展的主体既然是个人,因此,只有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调动他们的创新积极性,培养他们相信科学坚持真理的品性,民族文化优良传统才能得到发扬,内容和形式才能得到积极创新,才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和大众的文化,精神文明建设才有可能顺利进行。

其次,弘扬民族精神也有赖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人价值。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魂,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只有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个人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才能培养个人积极拼搏、开拓进取、发奋图强和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这些民族精神一旦内化为个体的思想道德品质,时代先锋和优秀楷模就会大量涌现,这会进一步促进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再次,只有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个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意识,培养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抵御各种腐朽文化的侵蚀,社会整体的思想道德素质才有可能得到较大的提高,才有可能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精神风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方略才能实现。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篇10

关键词: 文化走出去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

民族精神是一种深层性文化精华,是民族文化的力量源泉,是一个民族获得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的根本所在。同志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1]“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2]“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3]以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为传承动因,民族精神在民族文化发展史中沉淀凝聚,随着文明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传承发展。当前,文化与社会政治和社会经济相互渗透、相互融合,[4]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文化走出去不仅有其发展的政治价值和经济价值,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层面上,文化走出去也对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巨大价值。

一、“文化走出去”能增强青年大学生的民族精神认同感

民族精神的认同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前提和基础。在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信息时代,文化传播的穿透力越来越强,跨境文化传播成为一个明显的社会现象。目前,文化在国际政治经济的竞争与合作中的地位提升:文化不仅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成为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重要目标。“文化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和财富,谁掌握了先进的知识和技术,谁就占据未来全球文化发展的主导权,谁就抢占了未来社会发展的制高点。”[5]一些西方国家利用经济和技术优势,积极进行“文化争夺”和“文化渗透”,这使得总体上处在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上面临巨大的压力,而且在文化发展上面临严峻的挑战。我国加入WTO后,思想文化渗透的渠道和机会进一步增加,而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和“分化”我国的意图不死,必然也会通过种种渠道加紧对青年大学生的争夺。美国中央情报局在对付社会主义的《十条戒命》中说道:“一定要尽一切可能,做好宣传工作,包括电影、书籍、电视、无线电波……和新式的宗教传布。只要他们向往我们的衣、食、住、行娱乐和教育方式,就是成功的一半。”[6]他们通过各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对我们的主体思想,特别是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理想信念、道德伦理、民族认同感进行扭曲、侵蚀和消磨,使思想教育工作效果受到极大的削弱。增进大学生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认同,提高文化安全意识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热点。文化外交可以起到激活国民的文化安全意识的作用,而这种文化安全意识的觉醒成为提高民族文化凝聚力的重要发端。跨文化接触,不仅是一个不断的吸收、借鉴别的民族的特色,不断融入整个世界发展潮流的过程,而且是自身的文化意识觉醒,珍视民族文化,使得本民族特色获得新的超越、新的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两种相向运动的趋势:一种是逐步减少民族特色的过程和趋势,一种是进一步展开民族特色的过程和趋势”。[7]国际化和本土化成为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跨文化的范围越广,自身文化认同越强烈,文化撞击力越大,文化保护意识越强烈。近年来,中外文化交流日趋频繁,文化走出去促使越来越多的青年大学生把民族精神,特别是爱国的精神、团结的精神、自强的精神,以及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共同发展的和平的精神作为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积极挖掘自身文化的内涵,开展具有吸引力的文化活动,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文化情感,演绎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精神认同得到很大的提高。

二、“文化走出去”能激励青年大学生培育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种文化实践,是一定社会历史生活条件的反映,民族精神在社会历史实践中形成,又在社会历史实践中发展,时展的潮流推动了民族精神的培育。每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随着社会历史的向前发展,都对以往的民族精神进行了扬弃,既保留其合理的精华的要素,又依据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要求,增添了新的内容。文化在交流中发展,民族精神的培育离不开跨文化接触,“国民要在世界各民族的文化比较中反观本民族所处的文化地位、文化氛围,在确立民族文化的主体地位的同时,要从民族的实际出发,在历史、现实、未来所建构的三维文化背景中找到民族精神的时代基点,融汇古今中外的文化精华,培育新的民族精神”。[8]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培育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民族意识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以文化外交为媒介,采取分析、鉴别、借鉴、汲取、利用的策略,把他国文明成果如:民主法制、公平竞争、效率效益、信息公关、文明消费、照章纳税等观念和我国改革开放实践相结合,进行文化创新,使之成为我国社会主义道德的组成部分,将是我们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捷径。

国际社会存在的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国际犯罪等全球性问题不断加剧,和谐共存、和平共处、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目标,我国文化外交所倡导的文化多样性与“和而不同”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再一次使得“和”文化价值熠熠闪光。“早在17世纪初,英国学者罗伯特·勃顿就在其著作中称赞中国人‘和平而安静’。上个世纪30年代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在他的《中国问题》一书中写道:‘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这些品质中我认为和气是第一位的。’这种品质‘若能够被全世界采纳,地球上肯定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9]当代英国学者汤因比认为:“人类已经掌握了可以毁灭自己的高度的技术文明手段,同时又处于极端的政治意识形态营垒,最重要的精神就是中国文明的精髓——和谐。”[10]民族精神的培育离不开文化的自信,大学生对于民族文化和时展的认识和实践成为民族精神培育的重要部分。

三、“文化走出去能推动青年大学生弘扬民族精神

弘,扩充、广大的意思。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曾子则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民族精神的“弘扬”,就是指民族精神的“发扬光大”。利用跨文化的传播发展文化外交,树立和平和自由、讲信义、负责任、宽厚人道的文明国家形象,本身就是一种民族精神的弘扬。青年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既是民族精神的重要传承者,更肩负着提升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历史使命。民族精神是在交流、探讨和提炼中传播的,民族精神的弘扬离不开相应的文化环境培育。在网络信息时代,现代传媒手段成为青年大学生获得信息的重要手段。据、全国学联与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共同的《2004中国大学生消费与生活形态研究报告》揭示:中国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互联网,占56.4%,报纸、人际传播、电视分别占55.1%、53.1%和49.8%。现代传媒手段的开放性、便捷性,尤其是互联网的全球性,为民族精神的传播提供了一条新的重要发展渠道。青年大学生即使是不走出国门,也能从国际信息传播中感受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形象。一方面,中国文化外交的重要对象,台湾同胞、海外华人、亚洲各文化同源国的人民,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都有深刻的理解、认同和热爱,这种文化情结在文化外交的引领下能涌动起一股文化浪潮,与青年大学生对民族精神的认识产生互动,将会使其得以大力弘扬。另一方面,文化外交可以赢得外部世界对我们的理解和尊重,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亲和力。将这种文化信息通过外部反馈传递给青年大学生,必然会促使以弘扬民族精神为己任,提高民族自觉,提高自我文化修养,主动提高文化素质和养成文明生活习惯,为我国国际形象的树立再添光彩。

上世纪初,我国近代享有国际盛誉的著名学者王国维指出:“欲完全知此土之哲学,势不可不研究彼土之哲学。”[11]2003年12月在哈佛大学演讲,提出广泛开展文明对话和文化交流:“人类正处在社会急剧大变动的时代,回溯源头,传承命脉,相互学习,开拓创新,是各国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明智选择。”[12]我们倡导:在“和而不同”的中国文化引领下,以积极、进取、开放的精神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N].人民日报,2002-11-18.

[2]邓小平论思想政治工作[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0.42-43.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N].人民日报,2002-11-18.

[4]李忠杰.“三个代表”和世界眼光[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1.25.

[5]转白志斌.谭盛风.加入WTO与中国文化建议[J].学术探索,2002,(1).

[6]李忠杰.“三个代表”和世界眼光[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1.5.

[7]温宪元,陈金龙.民族精神的实现途径[N].光明日报,2003-5-6.

[8]李瑞环.和睦相处和谐共进——在英中贸易协会欢迎午宴上的演讲(2002年5月28日).[J]中国政协,2002,(6).

[9]姚申.东亚:经济、政治和文化阐释[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