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的知识体系十篇

时间:2023-08-10 17:34:43

工程管理的知识体系

工程管理的知识体系篇1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全程管理

建筑智能化系统是一种崭新形式的建筑弱电系统,同时建筑智能化系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管理科学、施工管理技术等学科知识的全面支持。同时,建筑智能化系统建设首先是一项建设工程,必须科学地进行投资、效益、工期规划,并按建设总目标实施全过程的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但是,作为一项新生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在系统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和行业监管方式都与传统的建筑机电系统有所不同,相应的标准和规范还不完善。建筑智能化系统各子系统间、建筑智能化系统与其它机电系统、建筑智能化系统与土建和装饰都有一系列相关的配合与协调。因此,在系统实施过程中,将对系统规划设计、工程施工与管理的人员在工程技术、管理经验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跨越诸多专业技术领域,在工程实施中又有许多相关工程的配合协调要求,且在系统设计、设备选型、工程公司选择、施工安装、工程验收等环节上,现行的标准和规范还不太完善,缺乏有效的质量监督和保证体制。现在大多数系统集成公司从属于IT行业,而设备安装公司又属于建设行业,因己方利益的驱使和行业的局限性,设计院或系统承包商在规划、设计、施工过程中难免犯重技术、轻效益或重设计、轻实施的毛病。造成一方面系统功能盲目升级,增加业主投资,另一方面因缺乏有效的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往往是一流规划与投资、二流施工管理、最终落成三流的系统。施工、调试期间,因设计、施工、集成、设备供应等界面划分不清,造成设计、安装、集成、设备供应各方相互扯皮,业主忙于调解,不堪重负。类似情况严重损害了用户利益,也影响了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健康发展和功效体现。因此利用社会力量对建筑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规划设计、队伍选择、施工管理、调试验收等全过程实施技术咨询与全程管理是确保工期、质量、减少投资的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这在一些重大建设项目的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成功实施中已经被证明了。以下是笔者对在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中如何实施工程全程管理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全程管理的性质和特点

在建筑智能化系统建设过程中,涉及众多单位和机构,它们有业主(或建设单位)、设备生产制造单位(设备供应商)、管线与设备安装单位(安装公司)、系统承包商(工程公司或系统集成公司)、建设或设备全程管理机构,要完成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全程管理工作,首先必须明确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全程管理的职责范围,同时处理好与其它单位和机构的关系。

1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全程管理由谁来做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全程管理可以是工程监理机构、项目总承包商、或专职的项目管理机构,他们受业主委托承接全程管理任务的。经业主授权,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全程管理可代表业主对系统的规划设计、工程承包商的选择、设备选型等提供咨询服务,对系统的安装质量、系统性能、建设工期、投资进行全程管理。所以,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全程管理与业主间关系是一种被委托与委托关系,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全程管理活动是一种特殊的咨询和全程管理服务,该服务贯穿系统的整个建设过程,服务内容在委托合同中体现。

2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全程管理机构与设备供应商、安装公司、系统承包商间关系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全程管理机构之所以能够担任工程全程管理职责是经业主授权,业主应向规划设计部门、设备供应商、安装公司、系统承包商及时通报委托与授权事项,明确那些机构和人员可以代表业主行使工程全程管理的职责,而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全程管理机构与这些单位间不签任何合同,全程管理活动是以业主与这些单位签订的合同为依据,按有关标准和规范执行。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全程管理机构与这些单位间关系是全程管理与被全程管理关系。

3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管理与建设管理间关系

在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中,既有项目建设管理及其分支机构,又有建筑智能化专业全程机构。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的管理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以投资、质量、进度为控制目标。从管理的业务看,建设管理机构通常是对一项基本建设工程进行全过程管理,包括土建和机电设备部分的管理。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管理则仅对其中的建筑弱电系统(智能化系统)进行管理,两种管理的内容有所覆盖,却各有侧重。

四、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全程管理任务

规划设计阶段:帮助业主明确和提出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总目标;对系统的实现目标、投资规模、可行性作出综合评估分析。

系统承包商选择与设备选型阶段: 按业主要求,制订或审核项目招标书;协助业主组织实施招投标工作,提供技术咨询; 审核系统承包商资质、资历、工程业绩;作出系统方案。

施工阶段: 审核承包商施工计划、设备供应计划;协调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与其它工程(如机电、安装、装饰)间进度与关系。

工程管理的知识体系篇2

关键词:公安教育;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建设;学科归属;课程体系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一方面,道路交通安全、拥堵、污染等问题日益严峻,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承担的工作任务日益繁重;另一方面,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虽然交通管理中的传统问题逐步得到破解,但新深层次矛盾不断凸显,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必须进一步提升交警队伍专业素养,以确保科学、合理地开展工作。近年来,全国公安院校纷纷开设了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学历层次也由原来的专科提升为本科。在课程建设方面有二个问题亟需解决,一是判别该专业的学科归属,确定其专业发展方向及教学重点;二是构建起逻辑严密、符合认知规律的课程体系,保证教学质量。

一、公安院校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学科归属

(一)学科归属上存在的争议。学科归属对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发展和课程体系建设影响很大。普通高等院校都将交通相关专业归入工学门类,但它属于机械汽车类还是土木道路类,不同高校曾有不同认识,这给其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带来了不少困扰,导致其专业建设特别是课程体系进行了反复调整①。因此,必须慎重考察专业归属问题。1998年,教育部将原有交通相关专业统一于交通工程和交通运输两个专业,属于工学门类交通运输类,原有道路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在专业目录中被取消。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印发《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正式批准设立公安学、公安技术两个一级学科,并将其分别列入法学和工学门类,同时在公安技术一级学科下设置了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但事实上,公安院校交通相关专业到底归属于管理学、法学还是工学门类的争议②仍然存在着,且仍需要进行讨论。

(二)行业知识需求和学科属性分析。分析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学科归属,应从交通管理工作对知识需求角度出发。根据实际需求和《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负责道路交通安全和秩序管理,参与道路交通规划与组织。做好交通管理工作需要信息技术、新闻传播乃至法医等多个专业领域的人才,而核心需要交通管理专业人才,其对知识的需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程是基础。交通管理对象是人的交通出行行为。研究表明,尽管人是交通系统中最关键的因素,但也是最难改变的因素。③因此,从研究和实践来看,干预交通行为最经济也最符合人本精神的措施仍然是针对交通设施的工程措施。从系统角度看,道路安全、有序、畅通与否,深受交通规划和交通工程设计好坏的影响。大量实践证明,不科学的交通规划和设计严重制约着交通管理水平,且无法通过路面执勤执法加以改善。由此可见,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研究和开展交通管理工作,必须掌握交通规划和设计方面的相关知识,才能与其他部门实现无缝对接,共同为交通有序出行创造一个基础性环境。这就要求公安院校交通相关专业毕业生应当具备扎实的工程学知识基础。但需要注意的是,公安院校毕业生进入公安机关工作,主要是承担社会管理任务,与工科院校交通工程专业以工程师为培养目标不同,后者更加注重具体技术。以智能交通系统为例,公安院校毕业生侧重系统规划和设计,需要对城市交通管理宏观状况有深入的了解,而工科院校毕业生更侧重系统建设,需要掌握具体的实践技术,如计算机编程技术等。

2.管理是统领。管理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工作的基本定位。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不仅包括对驾驶人、车辆的管理,还包括对交通安全、执法活动、交通工程设计等方面的规划、组织和管理。这些工作要求以科学的管理学知识为指导和统领。当然,这种管理还必须建立在对法律特别是工程知识掌握的基础之上,否则将会是空中楼阁、无水之源。

3.执法是职责。执法是公安机关的主要工作职责。对于交通警察来说,其执法任务主要是路面执法和交通事故处理,但“法律不是独立存在,而是深深地嵌入社会”的,因此,执法必须建立在对交通出行行为的客观规律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综上所述,交通管理工程专业是以交通出行行为和道路交通系统为研究对象,以工程知识为基础、管理学知识为统领、法学知识为重要内容,以信息技术等其他知识为支撑或补充的多学科交叉专业。由于工学的基础性地位,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归属工学门类之下,并置于公安技术一级学科之下,体现了公安学和法学特色,而以交通管理工程为专业名称,正是对本专业学科属性的准确描述。

(三)能力培养目标及课程群设置。按照实战部门人才需求和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的学科归属,其培养对象应具有如下四种能力:一线执勤执法能力——掌握法律和交通管理基本知识,能够完成一线执勤执法工作,确保规范、理性执法;事故处理能力——掌握交通安全原理和相关法律知识,具有事故勘查、鉴定、处理、追逃的能力,确保事故得到公正、规范处理;交通工程设计能力——掌握道路交通运行基本原理,能够开展交通工程设计、交通组织优化等工作,以推动交通出行更加安全、有序、畅通;交通管理能力——掌握管理学、系统科学和数据分析等方面的知识,能够对交通管理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和研究,完成交通管理辅助决策任务,提升交通管理科学化水平。鉴于上述能力目标存在较大差异,本着“通专结合”的原则,在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培养后期,以交通工程、交通管理和事故处理为发展方向,将若干门课程设置为一个课程群,进行适度有区别的培养,这也符合一线实战部门存在不同岗位的实际情况以及人才专业化的教育发展趋势。

二、课程体系设置分析

作为多学科交叉专业,交通管理工程专业涉及心理学、工程学、法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门类。这些学科门类的研究方法、思维模式各不相同,给学生认知带来诸多困难,为此,必须要构建逻辑严密的课程体系,才能保证教学质量。

(一)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的知识框架。课程体系设置需要建立在学科知识框架上。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知识框架分为三个层次(见表1)。一是研究个体驾驶行为,以规范出行、保证安全为目的;二是研究群体特征(即交叉口和路段的交通运行特征),用于指导交通工程设计,确保点段交通出行的安全、有序和畅通;三是研究道路交通系统状态及影响因素,以优化道路交通系统结构,提升系统运行效果。上述理论框架是课程设置的基础,但课程体系设置还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课程体系构建和优化的原则。以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为目标,根据系统科学的原理,注意知识的整体性、层次递进性,④结合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的知识特征,提出优化其专业课程体系结构的五点原则和方法。

1.分层次构建体系。通常将专业课程分为理论和应用两部分,修完理论课程后再修应用课程,而交通管理工程专业课程按照研究对象分为三个层次。尽管研究对象之间存在着“个体组成群体,群体构成系统”的规律,但不同层次的理论之间并不存在较强的支撑关系。如研究个体特征的驾驶行为理论虽然为研究点段交通运行的交通流理论提供了部分知识基础,但后者更多地建立在相对独立的研究基础上。各个层次内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理论与实践之间联系十分密切。因此,构建课程体系应充分考虑上述特征,分为三个层次,且每一层次有相应理论课程和应用课程。

2.同一学科背景的课程必须紧密衔接。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属于多学科交叉专业,同一学科不同知识点在不同时间点介入形成若干门课程,但必须注重这若干门课程之间的联系。如智能交通系统的先修课程为信息系统,有的学校将这种关系紧密的课程分割安排在第二个学期和第七个学期,这就破坏了学习的连贯性。因此,构建交通管理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要尽量将同一学科背景的课程紧密衔接起来,前后相隔最多不应超过两个学期。

3.在理论和实践结合中研究并解决对象抽象问题。人、车、路是道路交通系统的三要素,但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并不是以单个元素为研究对象,而是以它们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的。研究内容并非交通系统元素的物理特征,而是系统的运行状态。抽象的研究内容,给学生认知带来了困难。为此,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应按照“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路径,实现感性和理性的统一,不断提升认知深度。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理论学习应建立在实践基础上,实践应置于理论指导之下。如为深入学习交通安全知识,首先,学习驾驶技能,形成对安全驾驶的感性认识;其次,学习交通心理学、道路工程、车辆构造等理论课程,掌握交通安全基本理论;再次,学习事故处理、交通秩序管理等应用课程,掌握事故处理、秩序管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最后,参加交通管理一线实习,在实践中检验知识,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4.区别实务知识体系和教学知识体系,确保教学中认知的系统性。作为多学科交叉专业,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必须突出主干课程,并逐步延伸至支撑课程。如在设置事故处理系列课程时,一种安排是借鉴事故处理的实务流程,先安排事故勘查课程,后安排事故处理与调解课程;另一种安排是先讲授事故处理与调解一般原理,后讲授事故勘查课程。前者虽然符合实践工作流程以及“从具体到抽象”的规律,但由于事故勘查课程距离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主干课程较远,容易造成认知碎片化。而后者的安排可以让学生先对事故处理工作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然后再学习事故处理相关技术细节,符合“由面到点”和“由易而难”的认知科学规律。事实上,实务知识体系是面向工作流程而非认知的,因此,在课程设计中,必须要警惕业务知识体系对课程知识体系的干扰,即实务知识体系对教学知识体系的干扰。

5.强化方法论教育,夯实理论基础,增强对应用知识的理解。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的知识多是通过运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具体交通实践问题而获得的。如交通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方法来研究交通行为的。由此可见,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知识的科学性,是建立在方法正确的前提下的。因此,教学时必须注重课程中的方法论部分,而不仅仅是应用知识部分,否则,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仅会因未能深入理解掌握方法论而增加对应用知识的学习难度,而且还会因缺乏方法论的支撑而不能妥善解决纷繁复杂的现实问题。尽管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属于典型的应用学科,以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为目标,但“应用型”不等于“操作型”,这就要求培养对象在工作中要努力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如实战部门要求交通管理工程专业毕业生不仅要能够执法,更要能够做好说理执法,这就需要执法者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三)主要课程和各学期课程安排。根据上述分析,应结合不同阶段学习目标,安排相关专业课程(见表2)。大一两学期基本不开设专业课程,因此在表中不涉及大一的课程安排。

三、结语

2011年,公安学和公安技术一级学科的设立,是公安高等教育的一大突破,填补了公安高等教育一级学科的空白,为公安学科体系建设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在顶层设计完成后,还需要全国公安教育者为公安学科的丰富、完善添砖加瓦。通过立足当前、面向未来,在对一线实战部门繁杂的知识需求进行梳理概括的基础上,笔者论证了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应归属工科门类的理由,并描述了多学科交叉的具体表现形式,提出了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四个能力培养目标,并建议按照三个发展方向设置课程群,以“通专结合”的方式,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在对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理论知识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根据系统科学原理和专业知识特点,提出了课程体系构建和优化的五点原则,特别是注意到“应用型人才和‘操作型’人才”“交通管理工程和交通工程”“教学知识体系和实务知识体系”的区别,并希望通过科学的课程体系建设,确保课程教学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保证教学质量,培养满足一线实战部门知识需求的人才。

注释:

①朱明轩、孙静怡、曾应昆:《建立科学合理的交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探索》,《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②宁乐然:《公安交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简论》,《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龚鹏飞:《论公安院校交通管理专业的发展》,《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③刘志强、赵艳萍、汪澎:《道路交通安全工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第17页。

工程管理的知识体系篇3

[关键词] 知识管理 体系 和谐性

一、知识管理的概念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给出了知识管理的定义。有的从管理对象的角度进行解释, 定义知识管理为在正确的时间将正确的知识送给正确的人。有的从知识流程的角度定义知识管理为创造、捕捉、分配和使用知识以完成任务的过程。有的从知识管理作用的角度来解释,认为知识管理就是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定义的多样化恰恰说明了知识管理本身的复杂性。从知识管理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企业知识管理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并且还在不断发展中。总的来说,知识管理包括显性知识管理、知识活动管理和员工管理。显性知识可以用语言文字传递和保存,可以由计算机处理。知识活动指知识的采集、整理、审核、共享、应用、创新等过程。员工管理主要包括调查知识在员工中的分布情况,设计员工的工作岗位,建立实践社区,衡量员工知识贡献等。

二、知识管理体系

体系是指相互关联的事物或要素组成的整体。本文从知识管理体系的角度,解释企业知识管理为把人力资本、信息技术资本和组织资本与企业的经营战略等协调统一起来,共同创造和开发知识的价值,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人力资本指的是公司员工所拥有的技能、才智和知识。在知识管理中,负责创造、解释和利用知识的基本主体是人。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知识创新和对已有知识的利用是任何信息系统甚至人工智能所无法替代的。特别是员工的隐性知识是员工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形体动作或感官接受而获得的感觉与体验。知识员工在知识管理体系处于核心地位。

信息技术资本指的是公司的信息系统、网络、软件、技术基础设施、知识库。信息技术是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关键使能因素,为知识管理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实际上,知识管理中的许多任务只有在这些技术的支持下才能开展。通过建立知识库,可以积累和保存信息和知识资产,使知识有序化,从而便于知识的交流和共享。

组织资本包括企业文化、领导力、激励机制、组织结构与流程。企业文化将员工汇集到一个共同的方向,激励员工共同努力完成组织任务。企业领导者要能够帮助员工理解变化并且激励知识共享。优秀的领导者具有卓越的影响力,能够有效地影响和改变被领导者的心理和行为。根据一项主要对大型组织的员工价值、责任心和满意度的调查,良好的领导能力是知识管理成功实践的最重要因素。另外,企业需要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促进员工间的知识交流。组织结构和流程是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组织架构。组织结构通过有意的安排来为特定的行为模式提供约束和激励。组织流程反映组织的顺序。合理的组织流程能够促进部门之间知识流的畅通。

三、知识管理体系和谐性

知识管理是使企业知识管理体系与企业经营战略和谐统一起来,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谐”一词既强调人员、信息、技术和组织的科学合理性,更强调以环境诱导、文化熏陶、员工的自我管理。人是具有精神文化属性的主体,因此不能仅依靠命令和制度来加以控制,更重要的是营造一种激发主动参与和学习的环境。通过将合作精神提高到核心价值高度,企业成员之间的友谊与信任将大大增强。因此,企业知识管理成功的关键在于企业知识管理和谐体系的建立。

首先,企业员工、领导者、技术系统需要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具有合理的组合和匹配。其次,企业需要构建合理的组织体制和结构。宽松民主的组织结构能够充分发挥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企业需要建立起信任、合作、学习的企业文化,从而促进开放、真实的知识交流。另外,企业应该鼓励学习和创新,为员工提供各种学习的途径。最后,企业知识管理体系需要发展自适应机制。企业应能够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管理体系,使企业知识管理体系与外部环境相适应。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有效的领导应使组织战略、组织架构与工作流程适应新的竞争环境。企业应不断根据环境变化制定自己的和谐主题,围绕这一主题设立知识管理的目标,继而从知识管理的目标出发,不断审视企业的知识管理体系,包括人员配置、知识管理技术的选择和应用、业务流程、企业文化等,从而确保企业知识管理体系与环境的和谐以及自身的和谐一致。

四、结束语

知识管理和谐体系的建立的最终目的是营造一种有利于企业全体员工创造和开发知识价值的和谐环境。知识管理体系要保持与环境的动态适应性。知识管理包括对组织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由于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变化过程的管理。知识的创新和开发必须围绕企业的核心能力。因此,成功的知识管理需要建立和谐的知识管理体系,并由此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Bhatt, G. (2000), Organizing knowledge in the knowledge development cycle,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J].Vol. 4 No. 1, pp. 15~26

[2]G.Tomas M.Hult. An integration of thoughts on knowledge management [J].Decision science,34 (2), 2003.189~195

工程管理的知识体系篇4

关键词 知识管理 系统构建 科研院所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Construction Problem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s

TONG Xinrong

(The 5th Electronics Research Institute, the Ministry of Industr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10)

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study on a series of problem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in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s. First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knowledge management, then on this basis to further research the princip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in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s. With the whole article's analysis, put forward three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hoping to be benefit for management work.

Key words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construc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

1 科研院所知识管理工作的特点

要构建适合科研院所的知识管理系统,就必须首先要了解和掌握科研院所知识管理工作的基本特点,并据此有针对性地来开展系统的构建工作。具体说来科研院所所从事的多为研发工作,是知识非常密集的单位,也可以说是人才密集型、智力密集型的知识型组织,因此,概括一下,科研院所知识管理工作的特点主要以下几点:首先,科研院所的工作是以知识工作为主的,与此相对应的,文档也就成为了日常知识管理工作中最为重要的核心资源之一;其次,科院院所的日常工作多是以项目的方式来展开的,因此,项目的整个流程也就成为了日常业务工作的主线;最后,科院院所的工作人员,多为知识工作者,而且随着项目的启动与结束,人员也会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岗位与岗位之间的人员调动十分常见。

在针对科研院所开展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工作时,要始终注意以上所总结的有关科院院所知识管理工作的几个特点,以尽可能地保证所构建的管理系统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2 构建科研院所知识管理系统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首先,业务导向原则。业务导向原则,主要指的是在构建科院院所知识管理系统的过程中,应以科研院所知识管理工作的需求和日常业务运作的需求为基础,结合科研院所当前的信息化状况和工作特点,以业务流程来作为主线来展开具体的系统构建工作,以满足科研院所多级管理工作的需要。

其次,统一规划分段实施的原则。科研院所的知识管理系统工作是一个复杂而繁琐的系统,并非一时一日即可构建完成。而要保证整个系统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进行系统规划和设计时,必须要从全局着眼,从整个管理系统的层次来设计和规划。但与此同时,为了满足本单位的使用需求,可以根据需求的紧迫性和实施难度等因素,对知识管理系统进行科学的分段实施,从而在满足了现有工作需求的同时,确保了系统建设工作的整体性和科学性。

再次,安全保密原则。所构建的知识管理系统必须要具符合安全保密的原则,具有良好的安全保密管理功能,通过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来避免知识资源的遗失或恶意篡改,以切实保证科研院所所拥有的知识资源的安全性。例如:提供统一的系统入口、采用单点登录的方式以及进行有必要的权限控制等多种方式均有助于提高管理系统的安全性能。

最后,简单易用原则。在针对科研院所来构建知识管理系统时,应尽可能地遵循简单易用的原则。也就是说,在构建知识管理系统时,应尽可能地设计友好的用户操作界面,并以科研院所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特点为依据,设计直观易用的人机界面,以保障知识管理系统操作的方便性和快捷性。

3 构建科研院所知识管理系统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1 构建过程中应重视知识管理系统目标的明确

知识管理系统构建目标的明确,是高效、有序地开展知识管理系统构建工作的前提,也是影响所构建的知识管理系统是否科学合理的关键环节之一。因此,在开展知识管理系统构建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知识管理系统构建目标的明确。

而要为科研院所的知识管理系统构建工作设置一个科学合理的建设目标,就要针对科研院所目前的知识生产方式、现有的知识资源的类型以及对知识管理系统的需求和可行性进行综合全面的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之上对相关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安排,通常来说,科研院所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目标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所构建的知识管理系统要能够实现管理的规范化和流程的标准化;其次,所构建的知识管理系统,要能够有助于知识资源的有效积累、共享和运用;最后,所构建的知识管理系统,要能够有助于科研院所的整体管理水平,能够让科研院所的管理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

3.2 构建过程中应注意结合科研院所的业务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

在科研院所的知识管理工作中,项目化运作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与此相对应的,也是知识管理系统构建过程中的主线之一。在构建科研院所知识管理系统的过程中,只有注意结合科研院所的业务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才能保证所构建的知识管理系统的合理性和实效性。因此,在构建科研院所的知识管理系统时,就必须要注意始终围绕着项目的业务管理工作和知识资源管理工作的特点来开展工作,要注意体现科研院所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和以知识资源为主的特点,通过采用设置权限、设置门户等多种技术手段,来科学地实现管理系统多方面的要求,满足科研院所知识管理工作的需求,体现科院院所的业务特点。

3.3 构建过程中应注意知识的积累、共享、交流等问题

在传统科院院所的知识管理工作中,知识不够系统规范、利用效率不高。知识共享不够通畅等问题十分明显,严重影响了科院院所科院管理工作的成效。因此,在构建知识管理系统的过程中,要避免这个问题,就必须要注意知识的积累、共享以及交流等问题。而要实现这一点,由朴素的管理思想可知,知识管理并不是独立于其他管理工作之外的内容,而是与职能管理、业务管理等内容融合在一起的基础管理性质的工作,只有将知识管理工作与日常的业务工作结合起来,才能够不断促进业务过程中知识积累、流通和共享工作,所以,在构建知识管理系统的过程中,应注意遵循朴素的知识管理思想,通过管理系统将知识管理与业务工作结合起来,在业务中积累知识、交流知识、共享知识,在知识的积累、交流和共享中促进业务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司伊康.主动性的科研管理在推动科研院所科技进步中的重要作用[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6(6).

[2] 傅反生,张玉军,曲直,王敬根,蔡金华.试论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管理的创新路径[J].科技管理研究,2011(3).

[3] 季剑平,席与亨,徐玉良,陈善忠.高校科研管理学科建设管理的协调与运作机制[J].科技创业月刊,2006(3).

工程管理的知识体系篇5

关键词:知识管理 知识化监理 知识结构

信息工程监理是最近几年兴起的保障信息化建设质量的一种约束机制。它采用“五控两管一协调”的控制模式,对业主、承建单位的项目行为实施监督,保障信息化建设的质量,避免“豆腐渣”工程,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一、信息化建设与知识管理

信息化建设是以知识管理为核心,信息资源为基础,提高组织核心竞争力为目的的全面整合或再造组织业务流程的过程。知识管理是获取、储存、学习、共享、创新知识的管理控制过程。在信息化建设中,企业、政府等组织通过知识管理,从现有的业务流程和数据中,挖掘、获取并确定各类知识资源,定位拥有专业知识、经验的个体,将个体的知识、经验、信息提升为组织的知识资源,有序传递、整合、规划和有效利用知识资源,有助于提高组织的整体业务、技术和管理水平。

在承建单位实施信息化建设中,知识管理是通过公司内雇员、部门、可能的跨国公司合作、与业主的沟通协调,传递、整合、有效利用本单位的知识资源,运用信息技术,通过设计最优技术方案、控制施工质量,共享和创造知识价值。

在信息化建设中,对组织内各种各类知识进行评估,挖掘、获取真正有用的知识。知识不仅仅是信息,是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集合。通过评估,区分知识和信息、知识管理和信息管理,以实现资源的充分开发与应用。

整合或再造业务流程,是与知识管理密切相关的。1990年美国管理专家michael hammer提出了“业务流程重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的概念,它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信息化、知识化为基础,对用户的业务流程进行再思考、关键性的重新设计和根本的变革,从而获得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业绩的持续改善。在业务流程重组中,信息(知识)的获取、分类、存储、利用,只有与知识管理结合,才能够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知识管理技术贯穿于信息化建设始终,它与信息技术相辅相成。在知识获取、学习、共享、创新的过程中,整合各种信息技术,构建完整的知识管理体系,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的新发展。

二、信息资源规划和整合

信息资源整合(information resource integrating, iri)的前提是进行统一的信息资源规划(information resource planning, irp),消除“信息孤岛”,共享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的规划是实施信息化工程的基础,irp的基础是建立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iri的实质是通过信息技术改造、重建或重构数据环境。信息产业部的《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暂行规定》中定义信息资源系统为“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建立的信息资源采集、储存、处理的资源系统”。

在信息化建设中,信息资源规划是很重要的一环。在组织的生产、经营、服务活动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资料、指标、图纸、报表及其它显性资源,也存在各种各类的知识、拥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个体等隐性资源。信息资源规划是对实施信息化后产生、控制、使用这些资源进行识别和分类;评估、挖掘、获取、共享各类知识;对承载信息资源的信息基础设施进行分析、设计和指导。

(一)信息资源规划的主要任务

信息资源规划的任务是对支撑业务流程的逻辑相关的数据进行分类,建立具有结构化、标准化、一致性的共享数据库。分析业务流程重组后产生、控制和使用的数据,了解各种数据的内容、范围、可靠性等,理解数据的共享要求和应用策略以及数据使用中的问题,使信息资源规划能够满足数据资源的管理要求。

(二)信息资源管理标准

信息资源管理标准是指决定信息系统质量的、进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标准。威廉·德雷尔1985年在其《数据管理》专著中总结了信息资源管理的基础标准———数据管理五项标准,内容如下:

1.数据元素标准。数据元素(data elements)是信息资源中最小的信息单位,是抽象的数据对象。它的质量是构建稳定的数据结构基础的关键。数据元素标准包括数据元素命名标准、标数据元素识标准和数据元素一致性标准。

2.信息分类编码标准。是信息标准中的基础标准。信息分类编码(information classifying and coding)的对象,是一些最重要的数据元素,自动处理、检索、存储和传输信息的质量及效率与这些元素紧密相关。信息分类是根据信息内容的属性或特征,将信息按一定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区分和归类,并建立一定的分类系统和排列顺序,便于管理和使用信息。信息编码就是在信息分类的基础上,将编码对象赋予有一定规律性的、易于计算机和人识别和处理的符号。信息分类编码工作要确定每个编码对象的编码规则、码表结构和代码表。

3.用户视图标准。用户视图(user view)是一些数据元素的集合,表示用户对信息需求和数据实体的最终解释。用户视图是数据的系统外在表现形式,是系统的输入、输出媒介和手段。用户视图与外部数据流是同一词,来自某个数据源或流向某个数据接收端的数据流。常用的用户视图有纸面的,如图纸、单证、表单、报表、账册等;有电子的,如屏幕格式等。

4.概念数据库标准。概念数据库(conceptual database)是用户对数据存储的最终解释。用户的信息需求,应首先界定概念数据库。概念数据库是综合信息资源用户的数据要求构成的全局数据库,表示数据库的整体数据组织状况和逻辑结构。

5.逻辑数据库标准。逻辑数据库(logical database)是系统分析设计人员的解释。在关系数据库模型中,逻辑数据库是一组规范化的基本表(base table),是从概念数据库中映射出的所需信息。逻辑数据库表示的是局部数据的数据库逻辑结构。

(三)信息资源规划方案

在定义数据管理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信息资源规划方案,为业务流程重组提供依据,为系统设计提供基础。

在信息资源规划中,将隐性资源转变为显性资源,有序传递、整合、规划和有效利用各类知识资源。因此,信息资源规划是资源的知识管理规划。信息技术的投资,可能不会给企业带来明显的效益,因为基于信息的竞争优势正在逐渐转变为基于知识管理的竞争优势,以信息资源规划为核心的信息系统规划,如果不实施知识管理,将不会产生显著的信息化效益。

(四)资源整合

资源整合是信息资源规划的关键。不仅仅信息整合,也包括各类显性、隐性知识的整合。如何在整合各类知识资源中创新,是信息资源规划的主要目的。在资源规划中,既要考虑信息化建设前期的知识挖掘、分类、整合;也要考虑信息化实施过程中形成的各类资源的收集、分类、整合,如何有序传递、有效利用;

还应考虑后信息化应用过程中将要形成的分散的、孤立的、相互关联的各类资源的整合。通过资源整合,实现资源最大可能的高度共享和有效利用,使内容和服务提升到新的高度,消灭大量存在的“信息孤岛”或“信息烟囱”,获得信息价值的最大化;使信息技术的投资获得增量,将潜在价值转变为企业发展的动力。

三、基于知识管理的信息工程监理

在信息化建设中,采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是信息工程监理的控制目标。美国质量管理专家费根鲍姆(a. v. fergenbaum)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全面质量管理思想,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营管理的需要逐步发展起来的现代化质量管理学科。其深刻内涵已经远远超出一般意义的质量管理领域,而成为一种综合的、全面的经营管理方式和理念。

如何在信息化建设中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以保障信息系统工程的质量,是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和研究的。信息化建设监理机制是保障信息系统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三控、二管、一协调”及知识产权保护和安全控制是监理的核心,也是在监理过程中实行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

(一)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

全面质量管理在iso 9000族标准中的定义为:“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在知识经济时代,这种管理应向知识管理延伸和发展。建立知识管理体系,是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就是建立质量控制的知识管理体系。

知识管理贯穿信息化建设的始终,在全面质量管理过程中得到体现。通过知识管理,帮助企业从已存在的信息中挖掘、分析、整合有用的知识,发现和创造新的知识,提升质量管理的质量。信息化的特征是技术和服务,在知识管理中实现创新是信息化发展的源动力。

(二)信息工程的知识化监理的内涵

信息工程的知识化监理,融合个人知识(经验、专业、技术等)积累和企业知识(记录、文档、文化等)积累,使质量管理不仅仅停留在文档化、参数化、流程化、制度化的作业中,而具有质的提高,促进个人知识和企业知识的相互转化。

在监理过程中,促成业主与承建方、业主与监理方、业主与业主、承建方与监理方之间的知识转移。在信息化建设中,由于业主缺乏相应的技术、知识、经验等准备,监理的介入可以帮助业主与承建方沟通,了解承建方的技术路线、设计思想、公司实力、技术服务和支持等;帮助业主与已实施信息化的企业交流,学习经验、吸取教训、规避风险;提供对承建方的评价、解决方案的评价、项目实施方法的评价、项目阶段和完成的评价以及技术服务和支持的评价等;提供风险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投资管理、安全管理、文档管理等相应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多样性、多方位、多层次的知识转移。

信息工程监理在信息化工程中,通过实施零缺陷、戴明环、6σ等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提高对质量、质量管理的认识,形成以知识管理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作业流程,保证信息工程的质量。实现信息和知识资产的积累和保存,促进内部信息和知识的流通,达成组织内部知识的共享。

四、信息工程监理的知识结构

(一)信息工程监理的总体架构

信息工程监理的总体架构由5部分构成:⑴监理目标是信息系统工程总体目标和任务,包括五个阶段,即项目孵化、规划设计、项目实施、验收测试和运行维护;⑵监理范围,即监理职能×监理内容;⑶监理实施;⑷监理支撑;⑸系统评测。

(二)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的知识结构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的知识结构,由5个维度的知识空间组成:

1.监理范围。这个知识维度是由监理职能和监理内容构成的一个矩阵。监理范围是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知识结构的核心,其它知识元素都是以监理范围为中心,辐射信息系统工程整个生命周期。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包含7项职能:决策与领导、规划与设计、组织与人事、协调与沟通、控制与监督、投资、评测与创新。主要内容包括: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安全控制、知识产权控制、信息管理、合同管理、组织协调。

2.监理目标。与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总体架构中监理目标是对应的。这个知识维度主要包含两个内容:

(1)信息系统工程的总目标。这个总目标因项目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协助用户在目标选择、制定中,考虑系统的前瞻性、实用性、先进性、可靠性、安全性、业务流程重组或再造等。监理的目标就是支持和保证这个总目标成功实现。

(2)信息系统工程的任务。信息系统工程的主要任务包括项目孵化、规划设计、项目实施、测试验收、运行维护等。监理的目标就是保证工程项目各个阶段任务目标、质量目标、进度目标、投资目标、安全目标、知识产权目标的顺利实现。

3.监理实施。在这个知识维度中,根据工程的特点、用户的需求、进度的安排、资金运用及相关条件等,并参照信息系统工程生命周期内的各个阶段划分监理实施各阶段。监理的实施一般分为4个阶段:前期准备、监理规划、过程控制、监理结束。但监理实施的阶段划分并不一定与信息系统工程生命周期各阶段有对应关系。

4.系统评测。这个知识维度强调信息系统工程生命周期中各个阶段的质量评价、风险评估、安全评测等。评测是在监理范围的知识维度内调控。

5.监理方法论。在监理范围内,根据项目特点,为实现监理目标采用的知识原理、方法、设施、工具、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的集合,是实施监理的依据和手段。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知识结构一般是按照各个维度的知识展开,但5个维度的知识不是相互孤立的,它们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由此构成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知识空间。

信息工程监理,是我国独特的项目管理约束机制。实施知识化监理,是项目管理的延伸和发展。监理单位应注重信息化过程中,在以信息资源规划为核心的信息化规划中展现的知识特点、知识结构和知识转移等,注重企业内部外部的知识积累和共享,用知识指导监理。实现监理过程的知识管理,极大提高信息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郎庆斌等.信息系统工程质量控制[m].人民出版社, 2005.7.

工程管理的知识体系篇6

论文关键词:软件测试,知识管理模型,知识地图

论文摘要:在软件测试组织中,对测试过程中的知识进行有效的管理,是提升组织整体测试水平的关键。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是怎样将知识管理过程与软件测试过程有效集成,从而促进知识资产在软件测试组织中的传播与重用。给出了软件测试领域知识管理子系统的体系结构、主要功能以及使用流程,对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最后,给出了知识地图模块的设计与实现,验证了本文所实现的软件测试领域知识管理系统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知识管理的本质是一个管理问题,但是知识管理的各种功能及服务最终都还得依靠知识管理技术来实现。可以说,没有强大的知识管理技术支持,企业将很难有效实施知识管理,它是构建知识管理系统的基础,也是实现知识管理的强大推动力。从广义的角度看,知识管理技术并不局限于it技术,但现代信息技术才是知识管理得以有效实现的基本前提。十多年的知识管理研究使得相当一部分的知识管理it工具已经推向商业市场,但是这些已有的产品并不都是和企业的具体需求结合在一起,特别是在特定领域的应用,这种脱节表现尤为突出。

软件测试是一个知识密集型的活动,测试人员都属于知识工作者,他们的工作不仅仅是依据测试计划对软件进行测试,与测试相关的知识、技巧、经验和灵感在测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测试人员如果没有开阔的思路,没有丰富的测试经验与测试技巧,测试的质量将无法保证。此外技术的飞速发展,不断出现的新的待测软件产品,常使软件测试人员感到压力重重,力不从心,他们有探寻新的测试知识和技术的紧迫需求。而知识管理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但是软件测试有其自身的特点,虽然现有的通用知识管理理论及技术已或多或少触及了某些问题,但我们更需要用一种与本领域结合更紧密的理论和技术,来重新思考和审视我们的问题,以便寻找出一种解决问题的更有效的方法。

本系统是目前北航软件所的一个软件测试管理平台qesuite2.0项目中的一个子系统,该项目是北航软件所承担的某型号任务的一个子课题。目前,该系统已经完成了原型系统的构建,全部模块及功能已经实现,并在实际工作中试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1软件测试领域的知识管理

1.1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在软件测试领域内实施知识管理的相关研究很少,迄今为止并没有找到在软件测试中实施知识管理的实例。国内知识管理的研究起步晚,同时专门从事软件测试的企业又很少,在测试领域内实施知识管理的需求刚刚出现。

到目前为止,虽然没有发现国外针对软件测试领域实施知识管理的研究和案例,但是从事各领域通用的知识管理的研究已有了很多年的历史,像ibm,microsoft这样居于软件行业领先地位的公司,已经投入了相当规模的资金与人力来进行知识管理的研究,提出了一整套的知识管理理论并开发出相应的软件产品。

此外,国外在与软件测试最相近的软件工程领域对知识管理也有比较深入的相关研究,已经发表了相当数量的论文并开发出了一系列的软件支持工具。目前,每年都举行专门的基于知识的软件工程年会(kbse knowledge-basedsoftware engineering conference),探讨知识管理在软件工程领域的最新进展。

进行软件测试领域知识管理的研究实际上是一个知识管理思想在软件测试领域的it实现问题,也就是开发出一个软件平台来支持软件测试中的知识管理活动。根据gallupe在2000年对现有知识管理系统平台、理论、案例等相关信息的较大范围的研究,现有知识管理系平台要真正实现有效的知识获取、编码、存储和搜索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1.2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作者在北航软件所参与的软件测试项目工作经验,同时结合知识管理的基本原理分析国际上主流软件测试过程,认为目前在软件测试过程中存在五大问题:

1)软件测试知识重用率低。目前,软件测试过程中公共测试知识的积累未能有意识地大规模开展,虽然企业内部有一些用于测试知识和经验积累的数据库,但大多数员工忽视其存在,造成测试知识资源的闲置,导致测试知识和经验的重用率低。

2)软件测试知识传递不畅。现有测试知识的保管模式使得知识的传递不畅,测试知识被动地等人来阅读,而使用者则在知识海洋中苦苦寻觅他所需要的知识,员工无法快速掌握新的测试知识。

3)软件测试知识共享环境差。企业内部尚没有正式的、专用的、有组织的知识共享场所,员工之间缺乏相互沟通与交流的机会,沟通与交流的体制也没有建立起来,软件测试过程中的知识共享氛围也有待于培养形成。

4)软件测试知识流失严重。许多专门经验和技能只是少数人所拥有,没有真正成为企业的公共知识,这不仅使测试知识传递不畅,而且在人员变动时,这些测试知识会随之流失,使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因人员流动而发生波动,给企业带来严重损失。

5)无法快速实现测试组织中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知识管理是人、过程、技术的有机集成,其中人是最主要的,企业的管理者无法对组织中的人员技术特长、知识分布了如指掌,在遇到新的测试项目时,无法根据员工特长,快速搭建出最优的项目团队,从而无法实现组织中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造成了软件测试企业的生产效率不高,对市场的整体响应速度慢,应变能力不强。本人认为以上问题的出现是源于在当前的软件测试过程中缺乏对知识的科学管理,因此在该领域内实施知识管理就显得很有必要。

2系统体系结构及工作流程

北航软件所(sei/buaa)在多年从事软件测试领域的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对知识管理在测试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大量深入的调查、研究,提出了一套针对软件测试领域实施知识管理的思想和方法。

由于软件测试领域的知识管理目前的研究甚少,特别是现成的软件测试知识管理系统更是一片空白,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只能参照通用的或相关领域的已有研究进行。观察国内外知识管理平台的研究,尽管提出的模式纷繁复杂,但基本上每个模式中都包含着诸如知识产生、分类、积累、共享、重用这样的基本流程。

2.1系统体系结构

qesuite2.0在结构上采用的c/s方式,可支持群组协同工作,其中数据收集和分发的部分使用ejb实现,容器使用jboss。qesuite2.0的框架基于插件开发的思想创建,利用多态特性声明可扩展的接口。框架与插件的连接、子类别的实例化过程则利用解释引擎(也称作连接器)在运行时动态完成,框架即可根据模板进行统一调用,具有良好的封装性和可扩展性。基于测试管理平台的以上特点,软件测试过程知识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本系统基于j2ee开放式架构,是一个面向软件测试过程的架构弹性的知识管理平台。系统依循知识生命周期管理,利用软件测试组织中的知识文档,有效帮助企业存储、管理、搜寻、分享各种知识,并通过组织中的知识地图,有效地评估员工的知识程度,使知识地图成为知识型员工的地位象征,并通过统计工具对拥有知识的员工进行肯定,从而促进知识共享的企业文化。

2.2系统工作流程

系统的工作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如图2所示。

(1)首先对本子系统进行初始化,在本系统预定义的基础上,允许用户对软件测试知识分类、知识程度、组织职位定义、项目规模进行自定义。

(2)在交流库中添加文档,用户可以直接编写文档提交交流库,或者在交流库中提出问题,交流库是整个系统的知识文档来源。交流库中筛选出的技术含量较高文档,由知识分析员进行知识分类后,提交知识库。

(3)用户可以自行对知识库中的知识文档进行评估,同时根据知识分析员对文档的评定,以及作者的知识程度、文档的链接程度等加权实现对文档的评定。

(4)知识分析员可以根据组织讨论的结果直接设定组织成员的知识等级,也可以通过编辑组织成员的项目经历,来自动设置成员的知识等级,或者通过成员在组织中发表的知识文档来自动设置成员的知识等级。

(5)知识检索,主要包括知识文档检索和专家检索,通过知识文档元数据可以任意检索知识文档,当用户无法找到需要的知识文档,可以通过专家检索来告诉用户组织中能够解决问题的人。

3几个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3.1基于本体的软件测试领域知识表示方法

本体(ontology)起源于哲学,是关于存在及其本质和规律的学说。在近一二十年,本体被计算机及建模领域所采用,用于知识表示、知识共享和重用。本体论是对概念化对象的明确表示和描述,是对客观世界存在的现实系统化的描述。从本质上讲,本体是一个或几个领域的概念以及反映这些概念的关系的集合,关系反映了概念的约束和联系,而关系本身也是概念,关系之间也可能构成新的关系。

我们以本体来对软件测试领域知识进行表示,描述领域中相关的概念、属性,及其关系。这些本体概念、概念之间的关系定义在文档、参考文献、项目、人员、知识程度共5类本体中。根据以上属性,软件测试领域知识本体如图3所示。

3.2软件测试领域知识管理模型的提出

在针对软件测试过程的知识管理中,需要实现积极、主动的知识传递,建立起组织级的人员之间沟通和交流的渠道,根据软件测试活动中的知识需求,及时地实现相关知识的传递,通过有效的知识传播来改善和提高知识的重用效果。由于组织所需要的知识处于动态变化中,因而需要通过一个有效的基础设施,来满足以上功能需求。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了一个面向软件测试过程的知识管理模型,如图4所示。本模型的要素是“测试组织人员”、“测试组织知识资产”、“测试组织交流场所”。基本思想是在软件测试过程中,建立一个交流场所,记录成员的提出的问题和问题解决过程,以及各种文档。

3.3软件测试领域知识地图的构建方法

知识地图,或称知识分布图(又称作知识黄页簿)是知识的库存目录。知识地图所显示的知识来源,可能是部门名称、小组名称、专家名字、相关人名字、文件名称、参考书目、事件代号、专利号码、或知识库索引等,但却不包含知识的内容本身,它是指南和向导,用以节省员工追踪知识来源的时间。

一个优秀的软件测试知识管理平台软件还应当能够提供强大的软件测试知识分类的能力。根据工程实践经验及swebok分类方法,我们对软件测试领域增加了5大知识域:开发语言、数据库、操作系统、软件测试工具、测试项目相关知识。我们的知识地图中,每一种能力都有5级知识程度:了解、熟悉、熟练、精通、专家级。每一级的程度定义都有描述,务求清晰及易于评价,并避免主观的误差。每个员工的实际能力也依此标准衡量,评估过程应由员工、小组、经理及知识分析员互动完成。

3.4基于本体的知识文档智能检索和排序方法

本体在知识检索子系统中主要扮演知识库的角色,即首先对软件测试领域的概念分类、建立概念之间关系约束的描述,然后以此为基础构建详细的软件测试领域知识库,主要包括软件测试领域的具体概念、概念之间的属性、概念之间的关系以及实例等知识。在知识检索时,根据用户请求的关键词来查找相应的概念或属性,并以此为出发点来检索某条本体信息是否与这些概念或属性相关,从而实现支持逻辑推理的智能检索。

在知识文档检索子系统检索出结果后,必须首先研究检索出来的文档应该按照什么样的顺序进行排列。影响排序的因素有很多,根据研究,我们认为有5类因素是影响排序结果的关键:用户对知识文档的评价、知识分析员对文档的评价、作者的知识程度、文档的链接数,以及文档的打开次数。这五类因素的权值是按次序递减的,可利用递减加权公式来计算各因素的权值。下面是递减加权公式:

知识文档的重要性按下公式来进行计算:

知识文档的重要性=p1×用户对知识文档的评价+p2×知识分析员对文档的评价+p3×作者的知识程度+p4×文档的链接数+p5×文档的打开次数。

通过计算出来的知识文档重要性结果,然后对所有文档按降序排列,就可以将最有价值的知识文档排在前列。

4系统实现

限于篇幅,整个系统各个模块的设计以及实现,这里不做详细介绍了。下面以简单图示的方式给出本系统的核心模块——知识地图模块的类设计和实现界面。知识地图模块分为两个部分:专家网络和搭建测试项目团队。普通用户在该模块可以编辑自己的项目经历,在编辑时可以选择项目导人数据,如果项目不存在,则可以自己编辑项目,然后导入项目数据,再编辑自己的项目经历,包括使用的技术、工作时间,项目职位、项目规模等等。知识分析员有权限选择其他用户编辑项目经历。在项目经历编辑完成之后,系统会根据用户对某些技术的使用时间来自行定义用户在这些知识点的知识程度,但是用户的知识程度最多达到熟练级别,要想达到精通和专家级,必须由知识分析员来编辑用户的知识程度。图5是系统中专家网络定义模块的编辑用户知识程度活动图。

知识地图模块的客户端的设计类图如图6所示。在知识地图模块的客户端中,负责界面消息事务处理的类有三个:edittechdialog,workingexperiencedialog,findpersontostartproject。edittechdialog这个类用来编辑用户的知识程度,只有知识分析员才有权限来调用这个类。workingexperi—encedialog是普通用户可以使用的一个类,用来显示用户的工作经历。类findpersontostartproject是管理人员,通过输入一些数据来得到组织中比较适合新项目的人员,通过类findresultdialog来显示查找结果。

结束语

工程管理的知识体系篇7

1 背景

知识是企业继人、财、物后又一重要的资源,国际一流企业的实践证明,实施知识管理是企业保持领先的有效措施。从总体来看,国外企业的知识管理已日趋成熟。相比较而言,受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制约,国内企业知识管理实践还不成熟,正处于积极发展的态势当中。对于国内许多企业而言,知识管理仍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方式。

国内电力行业企业的知识管理实践应用也由近几年开始起步,浙江省电力试验研究院(以下简称电试院)是浙江省电力公司直属的大型研究机构,作为所在区域电网的技术监督中心、技术服务中心、技术开发中心、技术信息中心,现已发展成为专业门类齐全、技术人才密集、科研手段先进、科技实力雄厚的电力科学研究基地。电试院开展知识管理体系研究建设和应用实施是根据对自身的定位和研究院未来发展的内在要求所提出的,也是积极地响应国家电网公司sg186中提出的信息化发展的要求所建立。电试院期望通过知识管理实践,为国内电力企业知识管理实践进行有益探索,完善当前国内企业知识管理实践中出现的一些不足,形成知识管理实践的方法论和系统建设的体系架构,积极探索电力行业企业知识管理能力提升的方法和路径。

2 知识管理体系的建设

2.1 建设目标

知识管理就是通过努力使“最恰当的知识在最恰当的时间传递给最恰当的人,以便使他们能够作出最好的决策”,来达成这些目标,为企业创造价值。

结合电试院的实际情况,电试院计划在未来3年内基本建成知识管理体系,实现以下目标:

1)知识内容体系有序化:电试院知识内容具有一致的分类体系,灵活的内容组织方式,并形成定期的内容更新和维护,知识内容质量能够满足业务要求。

2)知识管理管理体系制度化:电试院知识管理有明确的推动机构,知识管理推动部门和业务部门在知识管理建设中的定位明确,形成有章可循的运行、考核和激励制度。

3)知识共享自觉化:员工利用多种渠道主动共享和学习知识,知识共享初步成为员工的一种工作方式。

4)知识管理系统工具化:办公平台、协作平台、知识文档管理平台基本建设完成,具备初步的应用系统集成能力,知识管理系统成为员工工作和学习的主要手段。

2.2 建设原则

1)总体规划、分布实施原则

在知识管理的建设中,围绕电试院整体战略、知识管理现状及其需求,做好总体规划,并从关键环节入手,积极推进,分步实施。

2)管理和技术相结合原则

知识管理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还更多地涉及到企业文化、激励制度、业务流程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在建设知识管理时,必须抛弃单纯从技术出发的观念,要将知识管理思想、理念的培育和知识管理技术、系统的建设有效地结合起来。

3)全员参与原则

动员全体员工参与到知识管理的建设中,而不是仅仅靠管理部门来推动,这将有助于加快知识管理的建设。

4)应用性原则

在知识管理应用功能的选择和设计时,必须明晰业务操作的实际需要,了解用户对知识管理系统的使用要求,务必做到系统平稳实施与应用,使系统能真正地服务于业务需要。

5)实用性和先进性平衡原则

在追求知识管理系统先进性的同时,将知识管理的目标和电试院的战略发展目标、管理目标紧密结合,特别是在技术路线选择上,要坚持实用原则。同时,要保证知识管理系统在技术架构、管理思想上的先进性,保证系统不会在未来若干年内落后,使投资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

2.3 建设过程

在工作开展过程中,根据电试院知识领域的特点,采用了综合化策略来推进知识管理的具体建设工作,并在不同阶段建设内容略有侧重,具体来说:

在建设初期,以管理已有显性知识为主——以知识文档库为建设重点,有效管理已有知识,以知识社区建设为辅;

在知识管理文档库步入正轨运行后,加大力度推动知识社区的建设,并以此有效推动知识共享文化的塑造;

最终实现显性、隐性知识良性转化,形成多种形式的知识共享方式,对知识资源全面管理,有效支撑和改善业务。

在实施过程中通过系统规划开展具体的建设工作,逐步落实了制度建设、文化宣传和系统平台建设等工作,初步建成了一个稳定、可持续积累的知识管理体系。整个实践过程共分为“启动与调研”、“知识管理现状分析以及总体策略规划”、“知识管理体系的系统化建设”、“知识管理体系的试运转和完善”四个阶段。

2.4 应用情况

通过近两年的知识管理体系建设实践,初步建成了一个包含文化、组织、管理制度以及系统平台等在内的完整的知识管理体系。

从系统建设与应用角度看,在实施过程中搭建了知识社区,集成了专家博客、交流论坛、知识地图、问题库、我的空间、专家黄页、虚拟团队等应用模块,并实现了与知识库的一体化整合,整个系统平台支持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灵活管理、搜索与共享,并与现有业务系统有机集成。知识社区中还应用了知识地图模块,已经建成办公室、人力资源部、财务部、科研中心、生技部、高压所、热工所以及新能源项目团队相关领域共179张知识地图。外部知识地图引入knet作为院外部企业管理知识库,目前按照企业管理通用分类,实现对外部知识源8万多篇知识文档的结构化展示。

从管理角度看,在显性知识管理层面,确定了《院知识管理分类体系及命名原则》,完成了各专业所2001年后历史电子文档的整理归类,并将其全部存放到知识管理库中。同时,知识的收集和存储实现了与院生产管理流程紧密结合。在隐性知识管理层面,创新性引入行动后总结(aar)、同行帮助、警示报告等隐性知识管理的方法,并配置应用到知识管理社区中,有效推动了对员工隐性知识的挖掘与管理。

3 知识管理体系建设的实施效果

(1)对公司整体层面的价值体现:

知识管理体系,有助于从整个公司的层面上提高知识管理水平,实现知识管理目标,知识管理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决策支持:每个决策和操作均拥有辅助的知识资源来支持,可以在决策和执行体系中发挥集体的知识智慧。

管理能力提升:知识管理直接提升企业对经营环境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决策能力、操作和控制能力。同时还包含提高公司整体凝聚力、降低经营风险、提高公司的整体竞争力和无形资产价值,推动公司可持续发展。

智力资源整合:知识管理体系可以有效管理公司的知识资源、情报资源、内部组织资源、外部关系资源,辅助各个部门及岗位的学习和工作,实现经营管理中的速度、精准和安全。

企业凝聚力增强:知识管理的核心精神在于知识合作与共享,因而知识管理的导入和推行也意味着公司员工团队合作意识的增强,企业凝聚力、向心力的提升。

(2)对职能部门的价值体现

对职能部门而言,知识管理的价值更易体现在业务层面。部门更关注知识管理对部门工作的支撑,以及部门内部管理的提升方面。综合起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

规范部门文档管理及各种标准的执行;

管理部门显性化的文档,避免知识流失,节约查找时间,提高办公效率;

提炼、固定最基础的东西、最值得借鉴的知识和经验,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工作、昂贵的重复创造和反复错误;

运用搜索功能,方便地查找、调阅以往的知识和经验,在满足安全要求的情况下便于各部门的知识共享和应用;

使新员工快速融入新的工作环境,为部门人员的培养提供有力的支持。

(3)对员工的价值体现

知识管理对员工的价值,体现在企业和个人利益长期共荣的基础上。对于研究所的全体员工来说,企业的发展具有前景和保障,个人的发展和利益才能够获得良好的保障。

同时,从员工成长来看,员工实现能力的快速提升,在企业中职业生涯的良好规划,都有赖于知识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相互促进和融合。

从职业分工和日常工作来看,有效的知识管理可以促进跨专业、部门的协同工作有序开展;可以帮助员工更有效率地寻找知识,提高日常工作效率,减少重复劳动;可以帮助各个领域的专家尽量摆脱日常事务性劳动,节省作业时间,投入精力于专业领域的事务处理。

4 知识管理体系建设的创新

与国内同行业知识管理研究和实践相比,电试院知识管理实践体现了如下特征:

(1)知识管理体系建设方法论在电力行业的应用与创新:结合知识管理理论以及国内外先进企业的实践经验,在国内电力行业系统的引入了知识管理理念,初步建设成包含知识管理文化、知识管理组织、知识管理运行及激励制度、知识管理系统四块内容的知识管理体系,并形成了电力行业知识密集型企业知识管理体系建设方法论。

(2)在知识管理系统建设上,通过对知识库与知识社区的一体化整合,实现了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灵活管理。设计了具有行业特点的知识分类体系,并以此为基础配置了知识库,实现了对显性知识的结构化管理。知识社区建设则整合知识交流论坛、知识地图、专家实时在线支持、博客、实践社区、knet(管理知识库)等功能,并与知识库衔接,为院内隐性知识的交流、共享应用与创新提供了支持平台。

(3)首次在电力行业中引入行动后总结(aar)、协同写作、同行帮助等隐性知识管理工具,并配置应用到知识管理系统上,有效推动了对员工隐性知识的挖掘与管理,同时进一步结合专家实时在线支持、交流论坛、knowledge flash(知识周刊)等应用,方便了隐性知识的共享与应用。

5 结语

近几年来,一些电力企业顺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陆续开始实践一些知识管理举措。但这些研究及实践普遍偏工具,轻方法,知识管理实施偏重于知识管理信息技术和软件平台的开发,忽略了对其它配套方法的运用,缺乏对企业知识共享文化的培育以及相应的激励制度。

相比较而言,电试院的知识管理体系建设从实践之初便以形成完整的知识管理体系为最终目标,全面系统地导入知识管理,在系统规划的基础上开展具体的建设工作,落实制度建设、文化宣传和系统平台建设等工作,真正建设了一个稳定的、可持续积累的知识管理体系。并且,在搭建好显性知识管理应用平台后,将知识管理实践重心逐步转移到隐性知识管理上面。电试院的工作是电力企业在隐性知识管理方面的重要探索,设计形成的隐性知识管理工具和方法应用对其他电力企业知识管理也具备良好的借鉴意义。

工程管理的知识体系篇8

关键词:工程管理;课程融合;“三维体系”;平台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6)05-0116-05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当下国内外工程产业界和教育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高校工程管理教育目的是为工程产业界培养合格的工程管理人才,工程管理专业本科阶段综合能力培养是毕业生向合格工程管理人才转变的重要保障[1]。工程管理人才的适用性成为培养目标的重中之重,着眼于当代工程管理专业较强的行业背景,将全生命周期执业能力、能力教育导向和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三个思想理念融入课程体系,以便使平台课程更好地融合。

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出的人才已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市场对工程管理人才的需求。这就使平台之间的课程融合成为重点,现已有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万勇[2](2014)以培养具有工科特色的复合型经济管理类人才为目的,阐述了工科特色与经济管理类专业深度融合的具体内容,构建以解决工业领域内企业经营管理问题为核心的课程教学体系。黄丽艳、吴玲[3](2013)针对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程管理专业,通过对安徽省四所院校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比较分析,构建了“四维平台”课程体系。胡宁[4](2013)从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整合的目标和意义两方面提出课程整合的一些建议。张晓萍[5](2012)针对某一院校工程管理专业管理类课程,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梳理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出课程整合后的教学内容。张朝勇[6](2011)从知识融合的角度,针对目前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知识融合的工程管理专业平台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虽然对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融合的研究文献很多,但大多是从技术、经济、管理某一平台或者技术与经济、技术与法律等两个平台进行分析并提出整合的教学模式,鲜有文献将四个平台整体联系到一起做分析,提出实际性的整合模式。鉴于此,文章以“知识融合”的教学思维为核心,力图从实践教学体系融合、能力导向融合,以及全生命周期融合三个维度,构建工程管理平台课程深度融合的教学体系,从而为新形势下工程管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一、 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融合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由于传统课程体系中四个平台课程之间存在独立性较强、重复内容较多、课程之间逻辑关系不明确等问题,使本已紧张的课程资源存在若干浪费,导致学生学的知识杂而乱,并且不能将所学知识融合在一起应用于实践,学生就业后执业能力差,工作适应期长。为达到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必须以市场人才需求的适用性为原则,建立课程融合体系。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融合体系构建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融合体系是改善传统教学弊端的突破点

专业性质、行业背景等决定了大多数高校在制定培养计划上有所差异,特别是在平台课程的设置上相差甚多,导致的弊端也很多,主要有三点:其一,各高校想通过“广撒网”的形式追求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进而增加过多课程,扩大课程知识范围,造成部分课程间内容重复,学生学习压力过大,学习效率较低。其二,工程管理专业综合性较强,各高校根据自身情况设置在不同的学院,在教学过程中四个平台课程的教师可能来自不同学院,彼此缺乏沟通与交流,教学过程中不能将四个平台课程紧密联系导致学生缺乏融会贯通的能力。其三,部分高校在教学环节中仍然“重理论,轻实践”,实践类课程偏少,学生缺乏实践经验,无法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因此,课程融合成为改善这些弊端的突破点,平台课程融合和开设学科融合性课程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

(二) 课程融合体系能满足培养多元化人才的需求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市场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过渡。大型工程项目需要工程管理者能从事技术类、管理类、造价咨询类等多方面的工作,并参与到项目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对整个项目过程进行组织管理与控制。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四个平台课程分隔开教学,即使融合也仅仅局限于一两个平台之间。当然,要培养对工程技术、经济、管理和法律四个方面都精通的全能人才较为困难,并且由于学生的自身条件、学习基础及接受能力等有所不同,这个目标不具普遍性。因此,根据高校所办专业的特点,制定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分类培养,在同一专业培养不同规格和特长的专业人才,是应对社会专业人才需求多元化的重要举措,也是高校专业办学实力的体现[7]。由此可见,通过课程融合改革教学,才能真正实现对人才的培养,为社会的多元化人才需求提供资源。

(三) 课程融合体系是未来工程管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

自工程管理专业设立以来,已为社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工程管理人才,传统的教学方式培养出的管理人才已经达到社会需求的饱和度,现已出现部分毕业生未能就业的现状,给人们带来工程管理人才供大于求的假像,然而事实是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大型项目的不断涌现,社会对工程管理人才在综合素质上的要求有所提高,传统教学方法培养出的人才不能胜任该工作岗位,导致出现工程管理人才供大于求与供不应求的矛盾局面。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对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对平台课程进行融合,构建课程融合体系,从本质上改革教学方法、理念。

二、工程管理专业平台课程融合的“三维体系”构建

“教学相长”理念中的“教”强调“自强”,通过自我加压,自强不息,提高教学水平。“学”强调“自反”,认识到自我不足,自我反省,提高学习技能[8]。特别是对于工程管理专业这种学科交叉复合而成的学科,既要抓教学自身的方法创新,又要抓受教育者实践与知识运用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两者同时兼顾才能达到最理想的培养目标。

(一)工程管理专业平台课程融合“三维体系”构建的思路

工程管理专业平台课程融合“三维体系”构建的思路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其一,通过调研国内典型高校(重庆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4所“985”高校和重庆交通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科技学院、重庆工程学院等10所行业类院校)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成果,并予以总结归纳,提炼出普适性的平台课程融合思维和操作模式。例如,重庆大学与天津大学强调构建面向全生命周期执业能力的工程管理专业教学体系。同济大学注重以核心知识与能力为基础,提出以工程项目管理为主线,以建设项目全寿命管理、建筑经济与管理为扩展线的课程体系,并围绕主线与扩展线对其核心课程进行梳理[9-10]。东南大学围绕“一体两翼”的专业核心能力,强调以工程技术为基础,以工程法律为依据,以工程经济为关键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 [11]。其二,对相关文献进行文献研究,获取一些重要的融合理念:大工程观念下的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改革[12],借鉴钢筋混凝土形成机理――“渐进式一体化”教学模式[13],将BIM引入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拟现实世界[14],以及采用组织集成将知识管理与网络学习相整合[15]。其三,运用专家咨询法,咨询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典型高等学校的院长、系主任,以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学校工程管理和工程造价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有关专家、委员,以确保工程管理专业平台课程融合引入最新的教学思维和教学方法。

通过上述三方面研究成果整合,以知识融合为核心,以“全生命周期执业能力”和“能力教育”为导向,总结出工程管理专业平台课程融合的三个关键点,即能力融合、实践融合和全生命周期融合,借鉴“三明治”教学[16]与系统层次结构的思维理念,建立实践教学体系融合、能力导向融合及全生命周期融合三个维度,将这三个维度穿插在一起和课程知识相融合,构成新形势下工程管理专业平台课程融合“三维体系”。

(二)工程管理专业平台课程融合“三维体系”的具体构建过程

工程管理专业平台课程融合“三维体系”以知识融合为核心思维,坚持技术为先导,管理为主体,技术与管理并重,统筹经济与法律的理念,将实践教学体系融合维、能力导向融合维及全生命周期融合维三个维度放置在一个空间维里,更形象地体现出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最终实现平台课程深度融合的目标。工程管理专业平台课程融合“三维体系”如图1所示。

1. 实践教学体系融合

工程管理专业具有鲜明的务实性和实践性特征,为此工程管理实践教学体系融合就是将工程实业界、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紧密结合,互相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强大的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先进实践教学体系。考虑到课时安排与课程学习先后顺序,实践教学需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让学生真正从零实践经验到具备从业的相关能力。实践教学体系融合不仅要求学校延续以往的实践方式,即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认知实习等,更要求学校积极与企业、研究机构沟通协作,共建实验室、研发机构及大学生实习基地,形成长期合作关系,让学生在完成学校的认知实习与实验课程后到企业或研究机构进行实地实习,锻炼实际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

2. 能力导向融合

能力导向融合侧重建构工程管理专业应具有的职业能力(项目管理能力、造价编制与成本控制能力、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能力、工程信息化能力)。在能力导向融合的过程中,可以引入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思想。例如,可构建基于BIM等信息化技术所应具备的能力体系,将BIM技术引入多门课程的教学,对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进行实景仿真和重现,学生更形象直观地理解工程项目全过程应该做什么,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才能做得更好,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也使不同知识体系之间分离割裂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要想将该项技术运用于实际建设工程项目中,需要学生拥有全面的建筑知识运用能力、施工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造价管理能力、合同管理能力、软件操作能力等,这些能力构成一个完整的能力体系,并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教学的深化,让学生将零散的能力汇聚以达到质的飞跃。

3. 全生命周期融合

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包括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运营阶段,因此工程管理专业平台课程全生命周期融合强调工程项目生命周期中各个阶段知识的有效融合,侧重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在项目全过程管理能力层面上的系统培养。然而,大多数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院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侧重于实施与设计阶段的教学,学生就业限于建筑企业、施工单位、设计院、造价咨询公司等。全生命周期融合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实际参与到各个阶段,从理论学习到实践再到能力培养都融入工程实际,是参与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的理念,以便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扩大择业和就业面,促进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适应多阶段、多参与主体和多岗位角色的现实要求。

三、工程管理专业平台课程融合“三维体系”的实施性建议

为确保工程管理专业平台课程融合“三维体系”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实现工程管理专业平台课程知识板块、能力板块、执业周期板块的深度融合,确保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具备相应执业能力,成为满足市场需求的合格工程管理人才,基于文献研究法、高校专业调研、典型高校院系主任咨询等方法,研究认为应从以下三个层面推进工程管理专业平台课程融合“三维体系”的具体实施。

(一)坚持以知识融合为核心思维,以学科交叉为重要载体的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知识融合的理念就是基于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四个阶段所应具备的执业能力,将工程管理专业四个平台的知识进行有机融合,注重各个学科核心课程教学的同时抓住学科之间的联系,做到全面覆盖,重点突出。坚持以知识融合为核心,系统构建工程管理专业“全生命周期执业能力”知识体系,增加学科交叉类课程,全面提升工程管理专业全生命周期执业能力的培养效果。在教学中将融合理念传达给学生,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提升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最后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综合提升学生的执业能力。

(二) 重点打造“国际化、博士化、双师型”的工程管理专业教学科研团队

优秀的教学体系需要一支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学科研团队作为支撑,否则学校和专业很难发展,也不能高效地培养出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工程管理人才。各高校应积极引进优秀人才,确保教师团队不落伍,教师团队综合素质提高,才能积极促进教学质量提升,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开展研究,保证学生接受高质量的教学。首先,应大力聘请在国际工程管理领域上具有较高水平的专家学者担任专职或兼职教授,以有效推动工程管理学科的发展。其次,通过实施博士化工程,着力引进理论水平扎实,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年轻博士,为学科专业的持续发展注入动力。最后,进一步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重,鼓励双师型教师参与国内外大中型工程项目管理实践,促进工程管理专业平台课程的知识板块融合和实践能力融合。

(三)注重校企合作,强化社会网络,促进“政产学研”融合

“国际化、博士化、双师型”的教学团队,不仅是为传授给学生更前沿、更全面的理论知识,也能通过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来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探索,从理论到实践形成一条流水线。要从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具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必须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来创新实践教学体系。首先,依旧延续传统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认知实习等实践教学模式。其次,积极与相关单位展开交流合作,让学生到公司或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现场实习,增强实践意识,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操作能力,确保工程管理专业达到“政产学研”一体化的集成发展目标。最后,学校应该安排一定的学时,聘请工程界、实业界有关专家技术人员来校举行专题讲座或兼任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以增强学生对工程管理行业和学科发展前沿的了解和认知,强化工程管理多周期、多主体、多角色知识板块的深度融合[1]。

四、结语

文章结合新形势下工程管理学科和专业的发展特点,立足未来工程管理行业和市场的演变趋势,积极引入工程管理专业教学科研的最新研究成果,站在更高更全面的视角提炼总结出工程管理专业平台课程融合的新思维(工程管理专业教育教学的“知识融合”、“全生命周期执业能力”和“能力教育导向”的思维理念)和新体系(“三维体系”)。现已有部分行业高校(重庆大学、天津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和重庆科技学院)正着手以工程管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为纽带,以工程管理专业平台特色打造为基础,推进“三维体系”,并取了一定的成效。然而,由于工程管理专业平台体系融合问题是工程管理专业教学的新问题和新热点,在未来工程管理专业理论和实践改革创新中仍需不断完善和创新。

参考文献:

[1] 任宏,晏永刚. 建筑工程管理概论[M]. 2版.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2.

[2] 万勇. 工科特色与经济管理类专业深度融合的课程建设与改革研究――基于地方应用型工科高校背景的思考[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8(4):60-65.

[3] 黄丽艳,吴玲. 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四维平台”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 宿州学院学报, 2013, 28(7): 114-118.

[4] 胡宁. 浅谈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整合[J]. 现代企业教育, 2013 (6): 56.

[5] 张晓萍. 工程管理专业管理类课程整合[J]. 中国电力教育, 2012(19): 74-75.

[6] 张朝勇. 基于知识融合的工程管理一体化教学模式探讨[J]. 高等建筑教育, 2011, 20(3): 98-102.

[7] 韩美贵,金德智,赵吉坤. 工程管理本科专业分类培养与课程体系设计初探[J]. 中国农业教育, 2011(2):46-51.

[8] 何长全,段宗志,李国昌. 基于“教学相长”理念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31(2):101-102.

[9] 陈建国,刘德银,李秀明,等. 基于核心知识和能力的高校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 高等建筑教育, 2014, 23(1): 41-45.

[10]陈建国,李秀明,刘德银,等. 工程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大纲及其优化[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3(5):135-139.

[11] 袁竞峰,李启明,杜静. 高校工程管理“一体两翼”专业核心能力结构探析[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4 (4):116-120.

[12] 陈江红. 大工程观理念下的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改革[J]. 高等建筑教育, 2011, 20(5):100-104.

[13] 任宏,晏永刚. 工程管理专业平台课程集成模式与教学体系创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 (2): 80-83.

[14]Peterson F, Hartmann T, Fruchter R, et al. Teaching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with BIM support: experience and lessons learned [J]. 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 2011, 20(2):115-125.

工程管理的知识体系篇9

1物流系列课程的教学体系建设及教学内容改革

通过对工业工程专业课程教学的目的、内容以及达到的要求深入的研究,分析物流知识体系在工业工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形成合理的课程体系建设,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及体现专业特色的要求,对其教学内容的安排进行改革。

1.1物流系列课程的教学目标

物流课程体系的构成不仅培养学生掌握物流管理中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当前物流企业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同时工业工程专业有别于传统的管理专业其具有较强的工程背景,培养其研究企业设施布置和物流系统主要包括生产系统及服务系统的物流分析、设施的位置选择、设施的内部布置与搬运系统的设计等内容。同时应注重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理论内容在实际的应用。并能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当前企业物流系统和物理管理方面的实际问题,为学生将来的后续学习和工作奠定牢固的基础。“物流系列课程”作为工业工程专业课程,在培养方案上设置《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物流管理》两门理论课程及《物流工程仿真实习》一门实践课程。

1.2物流系列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建设

物流系列课程,形成不同方面的企业物流管理方法和技术的知识框架,其中《物流管理》的教学内容包括两方面:第一,物流基本功能的管理,包括仓储及库存控制,运输管理及配送管理。第二,制造型企业物流管理,包括企业供应采购,生产销售及供应链的物流管理。《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教学的重点在于掌握企业物流分析方法,企业布局设计,搬运和仓储系统设计及企业选址。工业工程专业的物流系列课程虽然从学时数到教学内容少于物流专业对物流知识体系的学习,但工业工程专业的物流课程更注重培养企业物流方面的知识体系,更注重物流方法及技术的应用,能够做到紧密结合企业运营管理先进方法的学习。

1.3物流系列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物流系列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学生进行生产实践训练、操作技能、技巧培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锻炼的重要环节。《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和《物流管理》实验主要通过“物流仿真软件”和“物流管理”等实验教学软件,模拟企业物流分析规划及物流管理过程。工业工程实践中心的小型装配线实验设备,可实现物流相关研究型实验,例如生产过程中的物料追溯追踪。同时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继续完善工业工程实践中心的开放和研究型学习。本专业同时设有物流工程与仿真课程设计(实习),实现物流知识体系的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最后通过开展到企业中的实习,实现企业运作管理知识的综合应用。

1.4专业特色增色物流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

课程的教学内容同时要体现专业特色,结合本校海洋特色,物流管理课程除了讲授基本物流管理知识体系,同时针对渔业工程的专业特色,教学内容上增加了关于冷链物流的讲授,同时介绍了渔业物流在仓储,包装,运输管理的特点,并以国家冰岛渔业物流为案例,介绍其水产品冷链物流的优势管理。在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中,教学内容增加以船舶企业为案例进行船舶企业的布局设计及物料控制分析,结合本校学生面向就业为船舶或渔业相关企业的就业形势,在教学内容切合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够在教学内容中以就业为导向。

2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

物流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的改革,为工业工程人才的物流知识体系培养起到了关键作用,但如果单一的教学方法,其教学效果与该课程应达到的教学目的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会有一定的差距,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对知识整体的掌握,应采用多种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

2.1多媒体与板书结合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已经普遍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中。为了加强本科专业以掌握知识为主,同时提高学习兴趣与对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一定要做好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与板书的结合,提高教学效果。多媒体图片、录像、动画的应用达到增加课堂教学内容的信息量并提高学习兴趣,对于理解方面的内容采用PowerPoint进行讲授比较合适。但对于一些重要的概念和计算的过程,宜采用板书教学,提高学生对知识的重点掌握。

2.2录像教学

可以在课堂上结合教学讲课内容来进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对物流知识的感性认识,节省到企业参观的时间与经费开支,也可以让学生了解国内外的先进物流管理方法。教师在教学内容准备上要注重对恰当的教学相关录像的收集。例如在本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播放物流设施设备、企业搬运与仓储和冰岛渔业物流状况等录像,让学生对课程内容有了更好的理解。

2.3案例教学讨论

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具有针对具体授课内容的案例,进行讨论与教学,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案例选择要注重案例的功能与目的,由于学时限制不可能在教学过程中增加过多案例,每章节可以选择小案例补充学生对理论内容的理解及实际应用,大案例进行知识体系的综合应用,例如在企业选址这部分的教学中就可以增加小案例举例企业选址的影响因素,同时案例要针对教学的重点内容。

2.4开展网络教学

通过多媒体教学课件、作业及习题、案例学习资料、课程录像等内容,建立物流系列课程的课程网站,开展网络教学,使得教学活动除了传统的课堂,可以通过网络展开,丰富教学方法。

工程管理的知识体系篇10

一、地物所知识管理系统建设实践及分析

1地物所知识管理系统建设实践在分析了目前通行的6种知识管理系统建设模式(建设专用小系统、利用传统系统引进知识管理、知识门户建设、信息系统知识化建设、知识社区建设、个性化知识管理应用建设)后,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地物所以“流程为纲,知识为体,技术为用”为原则,实施了地物所综合管理协同平台建设,以此推进地物所的知识管理。在构建地物所综合管理协同平台时,首先,结合企业知识管理的3个要素:人、技术和组织,以及涉及的4个方面:知识资产管理、信息管理、业务流程管理、工作方式管理,对地物所科研生产及管理工作进行业务梳理,在地物所综合管理协同平台上规范固化了事务性管理工作流程,将企业管理制度内化到事务性工作流程中。这种方式使地物所的知识管理与管理业务流程紧密结合。一方面,利用流程归档企业管理信息资料,提供查询回溯,进行企业知识资产管理,在提高事务性工作效率的同时,使员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核心的科研工作中,优化了员工的工作方式;另一方面,内嵌在事务性业务流程中的信息流,使知识管理根植在企业的日常运营中,在企业的成长发展中知识管理得以与企业共同演变,保障了知识管理的长效性。历经4年建设,目前地物所共建立14类75个流程,每年归档流程9000多个。同时,业务流程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其次,在利用编码化方法促进个人知识共享时,地物所各业务部门对所辖业务进行分析梳理,建立了以业务导向为主的部门文档目录,对各类信息资料进行归档。通过灵活多变的权限管理满足不同角色员工对信息资料的使用需求,促进了信息资料在地物所的流动,提高了知识共享效率。同时,通过对地物所各级业务部门运行一年后的文档目录进行梳理评估,完善优化地物所文档目录结构,努力使文档目录更为自然地与地物所业务运转紧密结合。目前,在线文档目录546个,累计文档38328篇,每年累计文档1万多篇。第三,建立知识地图。知识地图主要关注企业核心的战略重点性知识,是促进核心知识标准化传播的有力手段。知识地图可以通过丰富有趣的多样性的呈现方式对知识进行标准化和体系化,使其更好地传播。目前,地物所完成了QHSE管理体系的知识地图制作。第四,利用即时通讯工具建立跨部门跨地域的知识交流互动平台,这是实现知识共享个人化方法的有效手段。专业交流社区摆脱了时间和空间限制,方便灵活地聚集了相关专业内的个体,为他们提供了及时的知识交流共享平台。目前,地物所活跃的交流社区有“物探处理系统运维群”和“综合解释系统运维群”。2地物所知识管理系统建设分析尽管综合管理协同平台为地物所的知识管理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技术手段,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推进知识化管理的过程中,地物所也遇到了目前国内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有效地将企业核心知识资产纳入管理,使知识管理成为可持续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手段。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加强知识管理体系建设。在地物所推进知识管理的实践中,我们在保持现有业务逻辑的原则下,从底层技术平台入手,通过优化工作方式和提高工作效率,潜移默化地推行知识管理。这种从底层向上,从周边向核心的推进方式避免了对现有业务的冲击,着眼于业务粒度的细化控制实现,回避了基层单位无法开展核心业务逻辑优化设计的困难。但是,随着知识管理的深入推进,由于缺乏知识管理体系的支撑,地物所综合管理协同平台建设暴露出持续深入推进困难的弊端。由于在建设综合管理协同平台时,知识管理只是在推进流程管理过程中的附带功能,没有明确的知识管理体系构建理念和知识管理目标,仅着眼于利用综合管理协同平台进行触手可及的知识管理,使得地物所的核心业务和核心知识———油气勘探综合研究游离于知识管理之外,无法对地物所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提供支持。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将知识管理体系与企业整体战略进行整合,缺乏以知识管理为中心的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建设。具体而言,油气勘探综合研究是以物探、地质、钻井、测井等专业技术人员为主的利用各类信息系统进行创新协作的知识和数据生产活动。要对这一多学科协作的科研活动进行知识管理,首先,必须依据地物所的发展战略进行学科知识体系规划建设,明确核心知识体系,围绕核心知识体系构建工作支撑环境;其次,更为重要和困难的是,要在科研活动中开展知识管理,必须对业务运行进行分析,消除现有业务逻辑中的不合理之处,以知识管理为核心,依据科研活动的本质规律设计业务流程,规范业务流程执行。这些都需要企业构建以知识管理为基础的新的管理机制,创新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建立符合企业实际的知识管理体系。

二、结语

知识管理顺应知识经济时展而产生,是管理学科的思想和理念向纵深发展的结果,是随着人们对资源认识的不断深化和企业管理能力的不断提高而发展的。在国有大型企业中开展知识管理,需要企业构建以知识管理为基础的新的管理机制,创新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利用知识管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作者:董玉敏张晋楠杨敏单位:新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地球物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