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员工作总结十篇

时间:2023-04-10 13:26:57

信息管理员工作总结

信息管理员工作总结篇1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实施工作日臻完善的大背景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实施方案》中“各级公务员主管部门要建立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的要求,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印发了《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方案》并共同召开“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视频会议”进行工作部署。**日,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共同召开“全省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视频会议”,对建设全省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进行部署。

根据中央、省里统一安排部署,市公务员管理信息库建设工作于七月上旬正式启动,此项建设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在上级领导的精心指导及各单位操作人员的全力配合下,我市人保部门不仅汇集了全面充分的建库数据,而且践行了按时上报数据信息的建库要求,较好地完成了分级建设管理的初期任务。公务员管理信息的建库工作,是一项包括信息采集,处理录入逻辑关系,涉及行政管理学范畴,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细活,之所以能按上报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主要是在做好我市公务员管理信息库建设的过程中,准确、科学与辩证的工作思路是其最为重要的保障因素,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而言,它们也构成了完善此项建设工作的哲学维度。

一、本体论:建设中的准确――以事实为依据

在本体论上,德国哲学家康德将人的理性称为“追溯本原的能力”,而本原,就是“放在第一的事物”。对作为必须具备理性素质的行政工作人员来说,“客观事实”就是所谓的本原,即“放在第一位的事物”,而重视、追溯与恪守“客观事实”的能力,就是行政工作人员的理性。在我市本次公务员管理信息库的建构过程中,以事实为依据,准确地采集信息、充分地整理信息以及规范地审核信息成为了建库工作的首要原则。作为“二个中心”之一,市公务员局要求各采集单位工作人员严格按照统一标准(60-131项信息)完成本单位全体公务员的数据采集、校核及录入工作,并进一步审核各基础信息源上报的公务员人员汇总名单及身份证明材料,在具体的操作实践上,以各市直单位及各县为独立文件库,掌握了63份详实的电子版与纸质版文字材料,以确保数据准确无误、信息客观真实。

二、方法论:建设中的科学――从实际操作出发

毋庸置疑,在当代科学哲学中,哲学是作为科学的方法论。其中,实证主义至今仍是科学发展的重要方法论之一,它所强调的科学的两大支柱是观察和逻辑(或理性),换言之,对任何事物合乎科学的理解必须有意义并且同实际观察相符,两者缺一不可。对于我市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而言,科学地学习、研究进而应用好《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软件是实践操作中最关键的环节,基于系统软件开发的阶段性与特殊性,许多工作人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都遇到了不尽相同的疑点与难点,在经过相互交流与学习之后,本着科学观察、逻辑分析以及实证校验相结合的方法论思路,最终基本解决了软件应用上的疑难部分。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上饶市交通运输局以及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的同志们经过反复操作实践,提出了备份与接收双向合并的科学方式,从实际操作出发,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信息录入、架构、管理、汇集和上报工作的畅达、精准与快捷。

三、认识论:建设中的辩证――坚持发展的观点

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光辉下,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公务员队伍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人员的更替、机构的调整以及政策法规的变化都影响到对公务员队伍进行管理的各个环节,因此,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与时俱进,保持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对于构建科学完善、功能齐备的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意义非凡。就目前《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标准单机版)的使用功能而言,其对于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作用主要依托于“系统管理中心”、“机构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管理系统”这三个功能模块,因此还基本停留在汇总的意义之上。笔者认为,随着公务员管理需求的逐步扩大,“工资管理”、“综合查询分析”等功能模块将会为公务员管理工作提供更加充分的实际意义,这也将是今后系统建设和管理工作人员继续学习的方向和关注的焦点,而最终形成一个动态、同步而智能的信息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已非远在八荒之外。以上这些坚持发展的认识,也正是做好公务员管理信息库建设的辩证哲学之依据所在。

信息管理员工作总结篇2

1总则

1.1为凝聚职工,促进企业发展,从了解人入手,完善服务职工群众的工作机制,特制定本办法。1.2职工需求和关注点是指职工对物质、精神、文化、政治等方面的需求、期望以及在工作和生活中普遍关心和关注的问题;职工需求和关注点信息的收集、管理,是开发总公司党委推进“凝聚力工程”建设,深入职工、了解职工、服务职工的有效载体。

1.3制定本办法的指导思想: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企业,结合XX总公司改革改制、加快发展、促进稳定、实现“把XX总公司建设成具有强大市场竞争力的生产服务集成企业和冶金综合利用优势企业”的战略目标,加强对职工需求和关注点信息的收集、管理,使信息管理逐步走上系统化、常态化、科学化的轨道,以更好地为职工群众服务,促进职工与企业共同发展。

2信息内容

2.1职工对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重大事件,对党和国家重要政策、法律、法规,对集团公司或本企业、本单位发展以及所面临内外环境、条件变化的知情需求或共同关心议论的问题。

2.2职工对企业改革改制、创新发展,对完成生产经营任务的参与需求或共同关心议论的问题。

2.3职工对个人学习培训、工作条件、晋升发展机会等职业发展方面的需求以及普遍性反映。

2.4职工对企业管理方式、企业文化建设、价值取向、反腐倡廉、沟通方式、用人制度、激励制度、人际关系(特别是领导人员、管理人员与职工群众的关系)、文化生活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需求或普遍性意见和建议。

2.5职工对薪酬、福利、安全、健康、家庭等方面的物质需求或普遍性反映。

3信息收集

3.1职工需求和关注点信息分类收集,即分综合性信息和专项性信息两类。

3.2综合性信息由XX总公司工会负责收集,专项性信息由XX总公司机关有关职能部门负责收集。

3.3综合性信息主要由每年1-2次的职工有关情况调研和每季度一次的《XX总公司职工动态性需求和关注点信息》组成。职工有关情况调研根据集团公司的要求并结合XX总公司的特点,不定期地进行,由XX总公司工会牵头组织,各二级单位、有关职能部门配合。每季度的信息收集在每季月首实施,主要收集即期职工所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

3.4专项性信息收集。专项性信息由有关职能部门结合管理职能定期或不定期地收集。

3.4.1XX总公司党委办公室、经理办公室、办公室负责职工群众来信来访的汇总、分析,定期形成专题报告(重要情况不定期随时报)。

3.4.2纪委、监察室及有关部门负责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方面的信息收集,按照倾向性问题报告制度执行。

3.4.3组织处、人事处结合每年的领导人员绩效评价工作,形成领导人员需求和关注点专题报告;结合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工作,每年一次形成专业技术人员需求和关注点报告。

3.4.4宣传处、教培中心结合每年的党员教育培训、职工政治轮训,包括中青年干部培训、作业长岗位等培训班情况,收集学员意见和建议,并形成报告。

3.4.5统战部门每年对统战对象的需求和关注点实施调查研究,形成专题报告。

3.4.6团委定期了解团员青年的需求和关注点,形成专题报告。

3.4.7XX总公司机关党委对机关总部职工的需求和关注点进行调查研究,适时进行专题报告。

3.4.8其他职能部门根据管理职能,分别开展专项调研,形成专题报告。

4信息管理

4.1责任体系。XX总公司职工需求和关注点信息实行党委领导、 党政工团各级组织和部门密切配合分工的责任体系。各二级单位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建立本单位的职工需求和关注点信息管理办法。

4.2信息使用。职工需求和关注点信息除特定信息由于目的和用途的专一性,不宜公开外,其他信息原则上实行XX总公司内部资源共享,使其成为各级组织、各级管理部门制定企业管理、思想政治工作、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计划和解决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需要问题的重要依据。

4.3信息处理。凡纳入管理、需要解决的职工需求和关注点信息,责任部门应提出处理方案,报XX总公司领导审定;其中个性化信息由各责任部门根据制度、政策、法规进行处理。

4.4管理要求。各级组织和领导人员要高度重视职工需求和关注点信息的管理。

4.4.1要把调查收集、综合分析、正确使用职工需求和关注点信息,作为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企业改革改制、提升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和转变领导人员作风、提高领导人员管理能力的一项重要措施来落实。

4.4.2要处理好各类专项调查和深入现场、深入实际与职工群众面对面进行沟通交流的关系。

信息管理员工作总结篇3

【关键词】学生党员;数据库;高职院校

随着Web 应用技术日趋成熟,国内外许多高校和科研机构将Web 技术应用于日常行政管理。高校党建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建管理信息化是各级党组织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

一、国家政府有关要求及规定

根据党的十会议精神要求,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党员质量,是建设先进党、纯洁党的关键,要严格按照和发展党员工作有关规定,在培养、考察、政审、审批等每一个环节上严格要求、严格把关,不断提高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科学化水平。

党员管理是党组织按照和党内的有关规定,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手段,使党员认真履行义务,正确行使权利的活动。其具体工作主要是:根据党员数量、分布和流动情况,建立党的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审查和鉴定;严格党员的组织生活,加强监督和整顿纪律;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表彰优秀党员,清除党内腐败分子,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等。

二、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现状及分析

随着高校在校学生人数的逐年增加,高校中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及正式党员人数的日益增加,随之而来的对党员信息的管理问题也逐渐显现。因学生毕业导致党员流动频繁,要管理好全校的党员信息极为不便;同时由于管理人员的更替,党员信息资料复杂且繁多,党员信息管理一般通过纸质档案的形式进行,然而,在当今世界电脑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如果继续使用单一的纸质文档管理党员信息,将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源。因此,研究和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提高党员信息组织和管理的工作效率,以节约人力、物力和时间已经成为当前的迫切需要。

三、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数据库流程控制

党员入党程序全流程管理,从入党申请、积极分子、预备党员、正式党员和调动等各环节的信息管理和控制,以及对各个环节中产生的信息流转的管理,可对每个党员情况全面了解和管理。通过网络实现对高校党员信息采集、分析处理、查询统计和灵活输出,实现党员信息日常工作的科学化和管理工作的自动化,优化工作方式,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效率。主要功能包括统计汇总、数据批量导入、数据录入、权限管理、查询检索、系统设置等几大模块,采用自上而下的查询管理方式,能够方便信息的管理和综合汇总、智能数据分析。

四、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数据库建设

基于高校网络化建设,结合学生党员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依托校园网络资源,系统地采用先进的技术,开发党员数据库,提高管理效率,开创学生党员管理工作的新局面,提高管理水平。

(一)数据库采用的方法

开发数据库存采用B/S模式,开发语言:ASP+ JavaScript,采样ACCESS2003数据库,操作系统使用Windows2000 Server;Web服务器:MS IIS5.0;客户端浏览器:IE6.0以上,开发工具:Macromedia Dreamweaver MX;数据库设计:数据库采用ACCESS2003数据库系统,对其配置、设计及开发均统一规划,达到高性能、稳定性、安全性的完美结合。

数据库运行高速稳定,采用微软公司开发的Microsoft SQL Server数据库和ADO数据库访问技术,且采用目前流行的编程技术作为系统内核程序开发的核心技术。数据库访问均采用存储过程进行数据的读取和输入,在提高信息系统稳定性的同时也很好地提高系统的访问速度,当信息系统首次加载一个查询语句的时候,服务器操作系统自动把查询语句记入服务器的内存,方便下次再次加载查询语句的时候直接从内存读取,且百人千人访问的速度跟一个人访问的速度是一样的,使系统高速稳定地运行。

(二)数据库的主要功能模块

系统桌面:登录系统后系统桌面自动统计出系统里存储的学院数量、专业数量、班级数量、学生总人数、男生数量、女生数量及党员数量,从而直观地了解整个系统的信息概况。

统计汇总:统计汇总是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统计汇总包括数据分析和名单汇总两个部分;统计汇总能够根据获奖情况、资助情况、困难程度等12个条件组合进行、组合查询和分析,并且根据各部门各老师的需要有选择性地进行字段显示选择,全面、准确地对系统的学生信息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并对需要的信息进行打印。名单汇总能够按照指定的条件进行信息的批量检索查询,方便老师和学校的相关管理部门进行信息的查询和筛选。

权限管理功能:系统采用多角色分权限管理,方便学校的综合管理,共采用三级角色七级权限把数据库划分为三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拥有不同权限和功能模块,三个子系统之间能够很好地实现数据交换和数据共享。

信息检索查询:信息检索和查询能够方便快捷地查询出老师需要的信息,可以单条件和多条件地进行查询,比如要查询某学生入党资料情况,在查询党员栏目中输入党员名字,点击查询就可以把这些信息查询出来并点击打印。

系统设置:系统初始化时候可事先设置好系统的学院、班级和党员情况方便信息添加、修改和信息查询和分析,而且随着学校专业和班级的改动和增加,可对系统进行设置修改,使系统管理更人性化和智能化。

五、结语

数据库系统现已应用于我院系学生党员信息化管理,也可适用于同类高职院校的学生党员管理工作,为高校党建工作人员提供决策参考,可供全体党员积极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党的十工作报告,新.

[2] 李静.党员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子设计工程,2013(8).

信息管理员工作总结篇4

关键词:NET平台 三层体系结构 人力资源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管理水平的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系统(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HRMS)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计算机工具,可以将企业中从人员招聘、岗位和组织机构的设置、培训、技能、薪金和福利、绩效到离职管理等几乎所有与企业的人相关的信息用数据库统一管理起来,使企业内人力资源的管理得以走向标准化、科学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发挥网络效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1. 需求分析

基于.NET平台采用B/S(Browser/Server)浏览器和服务器模式组建三层体系Web应用系统。

(1) 设计目标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既要符合企业的生产经营的管理体制,又要符合计算机软件本身的特点,首先综合考虑企业的现行管理制度下各职能部门的要求,把关系紧要、数据采集、交换、加工分析路径最短、业务相对独立的一些职能划归为一个子系统;其次有利于子系统的开发、设计和维护,各子系统之间应相对的独立和相对稳定。系统总体目标实现员工的个人基本信息的录入、查询、管理、汇总。

(2) 功能分析

本文对企业的调研为基础,进行了HRMS分析设计,主要业务内容如下:人事信息管理、员工工资管理、员工报到、合同管理、员工离职、绩效考核、员工招聘、教育培训、员工自助、员工考勤。

2. 系统设计

(1) 系统模块结构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分八个子系统:人事信息管理、考勤管理、培训管理、员工服务管理、绩效考核管理、招聘管理、系统维护管理、统计管理。

(2) 数据库服务层的设计

在三层结构模型中,数据服务层是位于系统的后台,对数据服务进行访问的技术是采用.NET Framework中的数据访问技术。数据源则采用大型关系数据库Oracle 9i来实现。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中涉及到数据访问组件设计,主要包括设计通用数据访问组件,为了实现对不同数据库的可移植性,开发过程中运用了Factory Method模式的思想,将特定于不同数据源的代码封装在类层中,使得应用程序的其他部分独立于数据库服务器端。

(3) 数据流图

参照上述的功能分析,作各个模块的数据流图。(略)仅列出员工自助管理流图,如图1。

3. 系统实现

以人事管理为例,介绍系统的实现。绩效考核管理要实现的功能如下:

人事信息管理子系统提供实时、高效的数据访问方式,所有人事管理功能均可通过Internet/Intranet实现,它包括档案、履历、人员变动以及职位的管理。人事信息管理模块图如图2所示。

人事信息管理功能如下:

(1) 组织结构管理

可以根据公司的需要将组织结构进行重新设置、维护、扩展,人力资源部管理人员可在权限范围内对本公司结构进行管理。可实现机构的规划和设计,同时还能实现机构的撤消、合并和划转,满足机构改革的需要,适应公司的不断发展进步。部门信息以树状结构显示,可对部门信息进行汇总,以图表的形式显示。

(2) 岗位管理

对岗位的信息进行管理,能够灵活调整和管理各岗位职务级别、岗位职责、任职资格、岗位编制等信息。

(3) 人事调配

可对员工的岗位调动、退休、临时员工转正、人员异动等人事活动进行管理。当员工岗位调动时,将员工基本信息写入岗位调动信息表,记录调动前后的岗位,调动时间以及审批人等信息。员工离职时,将员工信息记入离职表,记录离职原因、审批人以及相关信息。临时员工转正时,将该临时人员信息从临时人员表删除掉,并将该员工的基本信息记录到员工基本信息表,签定劳动合同,交纳相关保险。人员异动指的是员工职务发生变化,要将职务变更信息记录到职务调动信息表,将每次员工职务调动信息都记录在案。

(4) 档案管理

人力资源部对临时员工的信息、正式员工的信息、招聘人员的信息以及离职人员的信息进行管理。同时还记录员工从入职到离职全过程的历史记录,包括奖惩情况、教育经历、工作经历、培训经历等。并且可对员工信息进行查询,可采用自定义查询、组合条件查询及模糊查询,可分类或在同一界面查看员工在企业工作期间的所有信息(包括各类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员工照片等,以及记录员工的教育培训经历,奖惩、合同、休假、绩效考核、工资、家庭情况等其它信息),并对其档案信息进行维护。

信息管理员工作总结篇5

【关键词】MBA中心 管理信息系统 系统设计

研究背景

管理信息化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高校为解决各类不同事务,设计、开发了许多信息管理系统。这些系统改变了过去的工作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服务质量。高校目前存在诸多信息管理系统,如教务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等。从高校MBA中心管理的信息类别上来看,它既涉及学生的信息管理,又涉及到教师信息管理,同时,它还涉及诸如招生宣传等方面的信息管理工作。因此,设计开发一个适用于MBA中心信息管理工作,业务特色鲜明的管理信息系统实践意义重大。

另外,我国高校MBA教育发展时间不长,各高校的MBA教育发展无论是从规模还是速度上都不尽相同,信息管理工作相对滞后且不够完善。故而,研究和设计一个专门针对高校MBA中心的管理信息系统是迫切而有必要的。

研究现状

在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上,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理论研究的成果被很好地应用在了社会实践之中,反过来,社会实践活动又为范围更广、层次更深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1)国内研究现状

张新(2012)[1]认为管理信息系统经历了五个主流体系,即MRP(物料需求计划)、 MRPII(制造资源计划)、ERP(企业资源计划)、CRM(客户关系管理) 和SCM(供应链管理)等。章以佥(2013)[2]采用共词分析法,以9本国际管理信息系统权威期刊中12年所载文章信息为数据源,对信息管理系统研究领域的热点和趋势进行了深入研究。卢险峰(2009)[3]撰文指出,开发人员应在正确认识当前管理信息系统发展方向的基础上,抓住其核心实现技术,全局把握。邱均平(2013)[4]认为信息管理学在蓬勃发展和逐渐走向成熟,竞争情报信息资源管理、知识管理、信息系统、企业信息检索等是信息管理学的重要内容。周晓燕(2009)[5]提出中国信息管理学在吸收国外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完成了从舶来到本土化的过程,形成了不同的研究流派。

(2)国外研究现状

Eva Chamorro[6]等人分析了管理信息系统当前的研究现状、热点问题和发展趋势,为准确把握该学科发展趋势和方向提供了参考依据。Gholamreza Moussavi,Sadegh Talebi[7]利用共词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不同时间段管理信息系统领域的相关文献,揭示了管理信息系统领域研究核心的变化情况与一致性。Cooper R・B[8]总结了管理信息系统研究的主要内容为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信息系统应用、信息技术和其他相关内容。Nord・J・H[9]从不同角度对管理信息系统领域的期刊进行分析和评估,最终确定了17种管理信息系统领域的顶级期刊。Lee B・Barua A,Whinston・A・B[10]通过研究,详细论证了在管理信息系统研究过程中存在的理论、方法论、认知缺失问题。

系统分析

1.结构分析

本系统主要包括四个部分:招生推广、学生管理、教师管理和学位论文管理。招生推广需求:建立报考学生信息数据库,有效管理各类学生信息,实现信息采集、查询、统计等功能;学生管理需求:信息的录入、增加、删除、修改、查询、统计等;教师管理需求:与教师相关的各种信息的录入、增加、删除、修改、查询、统计等;学位论文管理需要系统能够实现开题、审题、选题、信息浏览、留言等功能。本系统的总体结构图如图1所示:

2.用户需求分析

本系统主要有三类用户,分别是学生、教师和系统管理员。从用户的角度来考虑,系统需要满足他们的下列需求:

(1)系统管理人员需求:这类用户需要进行大量的信息录入工作,如学生信息、课程信息、教师信息等。

(2)教师用户需求:对教师用户主要考虑了他们对开课信息的查询、个人账户的密码修改、所带学生信息查询、修改以及期末考试后学生成绩的录入、修改、查看和删除,教师工作量信息的查询、核对等。

(3)学生用户需求:这类用户主要是对课程、成绩、个人信息等进行查询,使学生能够根据需要复制、保存、打印自己需要的相关信息。

3.功能与非功能需求

系统的功能需求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信息管理功能:本功能主要任务是原始数据的录入与数据库中数据的管理。原始数据的录入主要包括报考学生数据、当年录取学生数据、在校学生数据、毕业学生数据、教师基本信息、教师科研信息、教师工作量信息、教师授课信息、用户信息等。

信息浏览与查询功能:用户能通过这一功能实现相应信息的查询与浏览。如学生能对自己的成绩信息进行查询与浏览;教师能对自己授课的相关信息进行查询与浏览;管理员能对其管理的各类用户信息进行查询与浏览等。

信息维护功能:这一功能主要是对数据库中已经录入的数据信息进行增加、删除、修改、禁用等操作。录入信息时不可避免会发生错误,如果出现错误,通过该功能就能实现及时修改。

用户操作功能:本系统的使用用户主要有管理员、教师和学生。他们在进行操作之前,系统管理员都需要对他们的权限进行设置与划分。

在网站主页上要有能够体现出MBA特色项目的功能项目,诸如设立MBA联合会项目,实现联合会信息公开;设立学员风采项目,展现学员平时学习生活的真实一面;设立学员感言项目,方便学员倾吐心声;设立游学项目,记录学员实践学习过程;设立校友行踪项目,增进与保持校友间开放式的了解。

系统的非功能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系统安全性需要得到保障。系统中的数据需要改变时,需要操作者具有相应的权限,没有操作权限的人,系统应拒接其改变数据的请求。其次,系统在对用户的操作响应上不能有太长时间的延迟。再次,系统应具有可维护性。

系统设计

1.模块设计

通过前期的研究分析,本系统可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划分为四个功能模块:教师模块、学生模块、招生推广模块和管理员模块。图2就展示了本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划分情况。

教师模块管理的是教师的相关信息和学生的成绩信息。主要包括:教师账户密码修、个人基本信息录入、查询与修改、授课信息查询、工作量信息查询、科研信息录入、查询与修改、学生成绩录入、查询、修改、统计、打印等。

学生模块管理的是学生的相关信息。主要包括:学生个人基本信息的录入与查询、选课、学生课程信息查询、成绩信息查询、学生账户信息修改、总体学业安排与当前进度查询等。

管理员模块管理的是教师、学生的信息,同时系统维护也是其主要工作。这个模块主要功能有:管理员对教师、学生上报的个人基本信息进行审核、对教师上报的个人科研信息进行审核、对教师工作量进行统计计算、对学生成绩进行修改与查询、对教师和学生用户进行权限分配、对管理员账户进行修改与保存、对系统进行日常维护等。

招生推广模块管理的是MBA中心的招生考试信息。主要功能包括:本中心历年招生分数和考试科目信息、相关专业介绍、相关法律法规介绍、最新信息公告等。

学位论文管理模块主要管理的是MBA中心的学位论文信息。主要功能包括:实现开题、审题、选题、信息浏览、留言等功能。同时,教师、学员和管理员还要能够对这些信息进行插入、删除、修改、查询、回复等权限内的操作。学员之窗模块主要是在网站主页上,设置相关项目,体现MBA的特色。项目内容主要包括:MBA联合会、学员风采、学员感言、校友行踪、学员交流、游学等。

2.数据模型设计

本系统中涉及到的四个主要的实体是:学生实体、教师实体、管理员实体和课程实体。教师实体与学生实体、课程实体之间的关系是教授关系,学生实体与课程实体之间的关系是学习关系,管理员实体与教师实体、学生实体、课程实体之间的关系是管理关系。这四个实体之间的关系组成,构成了本系统的总体实体关系。系统总体E-R图如图3所示。

3.数据库表设计

本系统的数据库采用的是关系型数据库。数据库中集中了大量的数据库表,这些表以二维结构存储信息,一个关系就对应着数据库中的一张数据信息表。通过对二维表的定义就能很清楚地界定关系中的相关属性,如字段名、取值类型、长度、描述信息、备注等。

根据系统需求和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划分,有必要对数据库表作详细的设计。受篇幅所限,下面仅展示本系统三类用户信息表结构的设计情况。

(1)教师信息表。本表主要设定了与教师这一实体相关的一些常用属性,教师信息表结构如表1所示。

(2)学生信息表。本表主要记录在校学生的个人信息。学生信息表结构如表2所示。

(3)管理员表。该表主要存放管理员管理的用户的相关信息。管理员表结构如表3所示。

总结与展望

本文对高校MBA中心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了设计研究。通过模块化设计思想,把本系统分作五大主要模块,即教师模块、学生模块、管理员模块、招生推广模块和学位论文管理模块。在系统总的总体结构设计上,以B/S结构为系统结构,使用浏览器来访问数据库,达到信息使用与管理的目的。

结合高校MBA中心信息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了以B/S结构以实现网络化信息管理的系统模式。对MBA中心日常主要业务作详尽的需求分析。在需求分析方面,做了系统需求、用户需求、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等几方面的分析工作。提出以三类基本用户(教师、学生、管理员)的需求为系统的主要需求,系统业务的展开也是以这三类基本用户为基础的。概括来说,教师的主要需求就是上课信息、工作量信息、科研信息和个人基本信息的管理与应用。学生的主要需求就是课程信息、成绩信息、账户信息和个人基本信息的管理与应用。管理员的主要需求就是对教师相关信息、学生相关信息、课程相关信息的管理。对系统架构与数据库作出了合理、准确、细致的设计。随着移动互联终端设备的高速发展与普及,本系统如能满足诸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的需求,进一步将系统目前存在的缺憾进行弥补,那么,本系统必将为用户提供更为多样、便捷、高效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张新:《管理信息系统》,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2]章以佥、宗乾进、袁勤俭:《国际管理信息系统研究热点及趋势》,《情报杂志》2013年第4期。

[3]卢险峰:《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态势及实现技术研究》,《消费导刊》2009年第21期。

[4]邱均平、余厚强、王菲菲:《我国信息管理学发展现状与趋势》,《情报杂志》2013年第3期。

[5]周晓燕:《从信息管理学著作看中国信息管理学理论研究的发展》,《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年第3期。

信息管理员工作总结篇6

关键词 管理信息系统 建设 策略

abstract the lessons and experienc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 for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s are summarized. the coordinated configuration between hardware platform and system software of mi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construction of hardware platfor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pplication software are analyzed. the principle for mis construction which should be followed, i.e., construction by stages, effectiveness for a given period and endurance, is put forward, the basis of the principle and the result of applying it in practical works are expounded.

key words mis; construction; strategy

电力企业信息网络和管理信息系统(mis)工程的组织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探索一条符合我国电力企业特点,能满足电力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需要的电力信息网络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之路,是从事这一系统工程的决策者和技术人员的职责。本文在结合组织东北电力信息网络及mis建设工作的实践,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具有“阶段性、时效性、持久性”的建设原则,并用以指导东北电力信息网络及mis建设实践,带动各基层单位的mis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为企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管理的手段与工具。

1 正确认识、吸取历史经验教训

利用图1所示的在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提出的“诺兰(nolan)模型”来分析东北电力集团公司及其所属单位所处的信息系统发展阶段,可以发现大部分单位处于初、中级阶段,少部分单位处于由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过程之中。其表现是:

(1)分散的、独立运行的事务处理(tps)较多,应用之间交换数据多数是采用手工方式,只有少数单位设有数据转换口或共享数据库。

图1 企业mis发展阶段的诺兰(nolan)模型

(2)少数单位有小规模的管理信息系统(mis),还没有中等规模的(即能覆盖几个职能域、信息共享的)mis,而且单位内部的数据还缺乏规范化。

(3)全系统的信息联网困难很大,除了通信和计算机设施方面的原因外,更重要的是没有建立全系统的信息标准化管理。

(4)人们的信息观念、意识还需进一步提高,传统的管理方式阻碍了信息系统的快速发展与应用。

图2为90年代初的研究成果“米歇(mische)模型”,它进一步指出,企业综合信息技术应用的发展应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起步阶段、增长阶段、成熟阶段和更新阶段。这些阶段的特征不只表现在数据处理工作的增加和管理标准化建设方面,而且涉及知识、哲理、信息技术的综合水平及其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的作用,以及信息技术服务机构提供成本效益的实时性好的解决方案的能力。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应从5个方面来衡量发展阶段:

(1)企业信息基础设施状况及支撑力度;

图2 分析信息系统发展水平的“米歇(mische)”模型

(2)企业核心业务应用和集成程度;

(3)数据库和存取能力;

(4)信息技术组织机构和企业信息意识;

(5)全员文化素质、态度和信息技术视野。

在相当长时期内,由于未能按信息工程的客观规律办事,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成功的例子不多,因而使一些企业领导心有余悸,从事这项工作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信心也不足。

2 企业mis实用化困难原因分析

在我国开展管理信息系统实用化工作的难度大,成功率低。经研究分析认为有以下原因:

(1)人类经济发展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农业型经济阶段,工业型经济阶段,信息(知识)型经济阶段。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型经济阶段,同时向信息(知识)型经济阶段过渡。信息化起步较美国晚25~30年,较日本、法国等发达国家晚10~20年。我国企业对管理信息系统的认识、观念、意识以及信息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差距较明显。

(2)自从1946年美国应用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开始,从计算机网络的综合布线,计算机及网络设备从生产到网络协议、规约、规范、操作系统、数据库及各种应用平台软件投放市场、更新开发不断升级、不断改进等,几乎全是按照西方人的习惯而研制和开发应用的,并均由西方发达国家所控制。这对于东方人,特别是以汉语为母语、写方块字的中国人来说,在应用开发、网上信息交流等方面困难很大,加之我们对此认识较晚,汉化的工具开发研制没跟上,信息交流的难度就更大。

(3)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制对象或服务对象是人与运行机制,这与电力工业信息化的其它方面如调度自动化、无人值班变电所、火电厂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和机炉协调控制系统(ccs)、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以及计算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等信息化诸方面的研究对象和设备或系统相比,受人为因素影响大,呈现多变性、随机性的特征,因而在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中实际应用的难度是显而易见的。

(4)我国改革的力度和深度是世人可见的。传统的管理信息系统无法适应,企业组织机构、机制、人员等多方面的变化,使得管理信息网络系统形成后,应用效果不理想,造成浪费。虽然一些单项应用已经趋于成熟,但是大型企业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成功地用于生产实践的范例很少。

(5)在进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同时,没有进行企业数据环境建设,没有按照自上而下、面向数据的方式进行企业总体数据规划和建设企业数据环境,进而指导自下而上,面向对象进行mis系统集成开发。一些mis扩展到一定规模后,网络就难以运行和管理,数据加载难度大,应用无法实现数据共享与及时交流。

3 坚持mis建设“阶段性、时效性、持久性”的原则

如何在现有条件下,遵循信息工程的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地确定发展目标,采用信息工程方法,科学地实施mis工程控制策略,是作好这一工作的关键。本文总结了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阶段性、时效性、持久性”原则,并以此较好地指导了在这一领域工作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mis建设的阶段性

计算机及网络设备市场价格在不断变化,操作系统与数据库平台开发工具在不断升级,而人们对信息网络系统及mis的认识与需求尚未达到成熟阶段,网络设备与信息资源开发组织也还不够协调,在此情况下要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全系统信息管理的统一标准是不可能的,应分阶段进行。在初级阶段,采用集成与开发相结合,或先将原有设备与信息资源进行集成,为第二阶段实现统一标准、较高的数据共享打下基础。确定目标时一定要结合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情况。

大型企业要在较短时间内达到包括企业全面业务信息过程管理也是不可能的,要集中精力解决企业领导最关心的、直接影响企业效益和效率、生产、经营和管理的突出矛盾以及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的重点工作和内容。例如mis实用化验收的必备子系统就是第一阶段的基本要求。此阶段内所建设的项目不必多,但要用好,以提高企业领导及各类人员的认识。在资金投入、人员素质提高等方面可以逐步加以解决。

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的一个十分重要和关键的问题是要应用,要解决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中的急需。一旦目标确定就应在总体数据规划指导下,尽快组织开发,形成成果并迅速组织应用,成熟一个应用一个,使繁杂的日常工作不断地被计算机及信息网络所取代。调动和激励业务技术人员主动参与mis建设的积极性。衡量阶段性成果好坏的标志,就是集成开发的系统是否能解决实际问题,是否能逐步成为企业不可缺少的现代化管理手段和工具。

(2)mis建设的时效性

由于我国企业目前处于改革的新时期,新、旧机制的转变,机构、人员变动较大,因此一个mis开发的周期越长,成功的概率就越低。这就要求在一个相对稳定时期内抓紧工作,在短期内实现阶段性目标并尽快投入实际应用,待用户需求提高后重新起动,保持经常性的使用。这样,企业领导就会感到投资效果好、见效快;应用者就会感受到确实解决了实际问题;对开发者来说其工作成果得到了社会承认,增强了信心。这为下一阶段的工作创造了条件。

(3)mis建设的持久性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技术复杂、实现难度较大,这就需要企业领导、各级干部、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与信息工程开发与管理部门密切配合才能完成。

1)企业领导的支持与重视,是这一工作成败的关键。企业领导对管理信息系统的指导参与程度,直接影响mis形成后的可用程度和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深度。

2)有一批热爱这一工作,熟悉本企业业务和具有较高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软件开发能力的骨干,以不断进取、埋头苦干的精神使mis得以不断完善,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保证。

3)企业进行mis建设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投资较大,约束条件较多。由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发展快,因此就需要不断地投入资金,以保证开发、维护和管理的费用,使固定资产发挥作用。否则投资虽较大,作用越来越小,将造成前期投资的浪费。 4 实践与成果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包括现代通信网和计算机信息网,以及信息资源网和网络化的管理系统。后者较前者更重要,实现更困难。需要计算机信息系统分析人员、编程人员与各专业部门的专家相结合,互相学习,才能不断地完善mis的集成开发成果。同时必须协调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信息主干网络与广域网建设的关系,系统软、硬支撑与应用软件系统应用的关系,原有子系统的集成与新系统的开发的关系,总体数据规划与应用子系统开发的关系,集团公司与基层单位mis实用化的关系,近期mis建设与长期mis建设目标的关系等。

东北电力集团公司于1998年初适时进行企业总体数据规划百日工作,抓住机遇,全面组织培养信息化意识,努力压缩“起步”、“蔓延”和“控制”各阶段时间,采用领导动员与专业技术讲座相结合、系统分析人员与业务代表相结合、集中研讨与分散交流相结合等方法,配合总体数据规划工作的同时完善信息网络建设,在全局范围内进行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培训。整个工程经过22名系统分析人员和36个部门的70多名业务分析人员奋战100多天,产生了由47个主题数据库和280个基本表组成的13个系统中的全域数据模型。

在总体数据规划过程中,注意了系统网络的建设与机关干部、业务技术人员的培训同步进行。根据原有子系统的应用情况和工作急需程度,选择一部分子系统进行先期集成开发。在集成开发工作中,充分利用总体数据规划阶段性成果,减少后期修改。在信息资源开发和数据库工程中,强调了总体数据规划成果对后续应用开发的指导作用,由信息中心专业人员和程序设计人员以及业务专家组成56人的集成开发队伍,各个子系统开发小组结合各阶段的工作重点,提出了每周的工作计划,多次滚动修正,确保总体目标的完成。课题领导小组定期对工程进度、质量进行全面协调与检查。1998年9月底,东北电力集团公司mis的20个子系统中已经部分或全部投入试运行,平均数据加载已达60%,初步应用效果已经得到用户的肯定,完成了第二个100天的工作任务。现在东北电力信息网主干网络已联接38个部门1050台桌面计算机和82台网络打印机。广域网络联接国家电力公司和吉林、黑龙江省电力公司及电力企业有关单位的82个局域网,联接桌面计算机达28000台,基本构成了跨省、跨地区的超大型企业信息网络系统。

东北电力集团公司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注重企业数据环境的建设,在总体数据规划的规范下,建立了适应生产、经营和管理需要的数据库系统,形成了统一的信息分类编码体系。集成了办公自动化、计划统计、电网实时信息等20个子系统,积累了3至10年的主要历史数据,运用internet技术,建设了internet站点和“浏览器/web服务器”应用服务体系,实现了综合信息的浏览查询,利用先进的系统平台与软件实现了对系统资源及网络系统的在线监视管理。1998年11月18日,中国东北电力集团公司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了由国家电力公司组织的实用化验收,并被授予mis实用化达标单位的称号。

5 结束语

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动态的系统工程。工程组织的各种关系如何协调处理,直接影响到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的成败。

(1)前期准备粗、细结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程必须进行可行性论证,提出总体方案。由于因素影响多,现状调查和业务目标分析只能作较粗的处理,但目标与任务必须明确,资金与进度要有一定的裕度,以利于实践中进行修正。

(2)服务器、网络设备与操作系统、数据库的选择要匹配,否则就影响其中某项功能的充分发挥。要优先选择当前市场主推产品、成长性好的厂家,软、硬件支持与技术服务良好的供应商作为合作伙伴。

(3)进行企业总体数据规划是搞好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战略性选择。总体数据规划过程也应成为企业领导和业务人员提高信息意识、观念的过程。要正确处理好总体数据规划与数据库设计及子系统应用开发的关系,要充分发挥总体数据规划对应用系统集成开发的指导作用,同时应用开发也要不断补充与完善总体数据规划。

(4)一旦工程项目确定,则应尽快组织网络建设。网络水平是通过应用来检验的。网络建设可分期进行,只要具备条件就应立即运行公共网络信息,例如intranet浏览器、e-mail、ftp、办公自动化等,这样既可检验网络平台建设水平,又可以起到计算机应用人员在网上自我培训的作用,增强使用者利用网上进行信息交换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支持数据库及子系统开发的数据加载、系统调试等工作。

(5)在进行大规模网络建设中,要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加快主干网的建设,适时开通广域网,使网上信息资源尽快交流。通信网络建设也要尽量超前,如果专线通信条件不具备,也应使现有通信信道联网运行,以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信息管理员工作总结篇7

关键词 管理信息系统 建设 策略

abstract the lessons and experienc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 for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s are summarized. the coordinated configuration between hardware platform and system software of mi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construction of hardware platfor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pplication software are analyzed. the principle for mis construction which should be followed, i.e., construction by stages, effectiveness for a given period and endurance, is put forward, the basis of the principle and the result of applying it in practical works are expounded.

key words mis; construction; strategy

电力企业信息网络和管理信息系统(mis)工程的组织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探索一条符合我国电力企业特点,能满足电力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需要的电力信息网络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之路,是从事这一系统工程的决策者和技术人员的职责。本文在结合组织东北电力信息网络及mis建设工作的实践,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具有“阶段性、时效性、持久性”的建设原则,并用以指导东北电力信息网络及mis建设实践,带动各基层单位的mis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为企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管理的手段与工具。

1 正确认识、吸取历史经验教训

利用图1所示的在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提出的“诺兰(nolan)模型”来分析东北电力集团公司及其所属单位所处的信息系统发展阶段,可以发现大部分单位处于初、中级阶段,少部分单位处于由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过程之中。其表现是:

(1)分散的、独立运行的事务处理(tps)较多,应用之间交换数据多数是采用手工方式,只有少数单位设有数据转换口或共享数据库。

图1 企业mis发展阶段的诺兰(nolan)模型

(2)少数单位有小规模的管理信息系统(mis),还没有中等规模的(即能覆盖几个职能域、信息共享的)mis,而且单位内部的数据还缺乏规范化。

(3)全系统的信息联网困难很大,除了通信和计算机设施方面的原因外,更重要的是没有建立全系统的信息标准化管理。

(4)人们的信息观念、意识还需进一步提高,传统的管理方式阻碍了信息系统的快速发展与应用。

图2为90年代初的研究成果“米歇(mische)模型”,它进一步指出,企业综合信息技术应用的发展应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起步阶段、增长阶段、成熟阶段和更新阶段。这些阶段的特征不只表现在数据处理工作的增加和管理标准化建设方面,而且涉及知识、哲理、信息技术的综合水平及其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的作用,以及信息技术服务机构提供成本效益的实时性好的解决方案的能力。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应从5个方面来衡量发展阶段:

(1)企业信息基础设施状况及支撑力度;

图2 分析信息系统发展水平的“米歇(mische)”模型

(2)企业核心业务应用和集成程度;

(3)数据库和存取能力;

(4)信息技术组织机构和企业信息意识;

(5)全员文化素质、态度和信息技术视野。

在相当长时期内,由于未能按信息工程的客观规律办事,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成功的例子不多,因而使一些企业领导心有余悸,从事这项工作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信心也不足。

2 企业mis实用化困难原因分析

在我国开展管理信息系统实用化工作的难度大,成功率低。经研究分析认为有以下原因:

(1)人类经济发展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农业型经济阶段,工业型经济阶段,信息(知识)型经济阶段。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型经济阶段,同时向信息(知识)型经济阶段过渡。信息化起步较美国晚25~30年,较日本、法国等发达国家晚10~20年。我国企业对管理信息系统的认识、观念、意识以及信息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差距较明显。

(2)自从1946年美国应用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开始,从计算机网络的综合布线,计算机及网络设备从生产到网络协议、规约、规范、操作系统、数据库及各种应用平台软件投放市场、更新开发不断升级、不断改进等,几乎全是按照西方人的习惯而研制和开发应用的,并均由西方发达国家所控制。这对于东方人,特别是以汉语为母语、写方块字的中国人来说,在应用开发、网上信息交流等方面困难很大,加之我们对此认识较晚,汉化的工具开发研制没跟上,信息交流的难度就更大。

(3)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制对象或服务对象是人与运行机制,这与电力工业信息化的其它方面如调度自动化、无人值班变电所、火电厂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和机炉协调控制系统(ccs)、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以及计算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等信息化诸方面的研究对象和设备或系统相比,受人为因素影响大,呈现多变性、随机性的特征,因而在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中实际应用的难度是显而易见的。

(4)我国改革的力度和深度是世人可见的。传统的管理信息系统无法适应,企业组织机构、机制、人员等多方面的变化,使得管理信息网络系统形成后,应用效果不理想,造成浪费。虽然一些单项应用已经趋于成熟,但是大型企业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成功地用于生产实践的范例很少。

(5)在进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同时,没有进行企业数据环境建设,没有按照自上而下、面向数据的方式进行企业总体数据规划和建设企业数据环境,进而指导自下而上,面向对象进行mis系统集成开发。一些mis扩展到一定规模后,网络就难以运行和管理,数据加载难度大,应用无法实现数据共享与及时交流。

3 坚持mis建设“阶段性、时效性、持久性”的原则

如何在现有条件下,遵循信息工程的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地确定发展目标,采用信息工程方法,科学地实施mis工程控制策略,是作好这一工作的关键。本文总结了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阶段性、时效性、持久性”原则,并以此较好地指导了在这一领域工作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mis建设的阶段性

计算机及网络设备市场价格在不断变化,操作系统与数据库平台开发工具在不断升级,而人们对信息网络系统及mis的认识与需求尚未达到成熟阶段,网络设备与信息资源开发组织也还不够协调,在此情况下要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全系统信息管理的统一标准是不可能的,应分阶段进行。在初级阶段,采用集成与开发相结合,或先将原有设备与信息资源进行集成,为第二阶段实现统一标准、较高的数据共享打下基础。确定目标时一定要结合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情况。

大型企业要在较短时间内达到包括企业全面业务信息过程管理也是不可能的,要集中精力解决企业领导最关心的、直接影响企业效益和效率、生产、经营和管理的突出矛盾以及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的重点工作和内容。例如mis实用化验收的必备子系统就是第一阶段的基本要求。此阶段内所建设的项目不必多,但要用好,以提高企业领导及各类人员的认识。在资金投入、人员素质提高等方面可以逐步加以解决。

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的一个十分重要和关键的问题是要应用,要解决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中的急需。一旦目标确定就应在总体数据规划指导下,尽快组织开发,形成成果并迅速组织应用,成熟一个应用一个,使繁杂的日常工作不断地被计算机及信息网络所取代。调动和激励业务技术人员主动参与mis建设的积极性。衡量阶段性成果好坏的标志,就是集成开发的系统是否能解决实际问题,是否能逐步成为企业不可缺少的现代化管理手段和工具。

(2)mis建设的时效性

由于我国企业目前处于改革的新时期,新、旧机制的转变,机构、人员变动较大,因此一个mis开发的周期越长,成功的概率就越低。这就要求在一个相对稳定时期内抓紧工作,在短期内实现阶段性目标并尽快投入实际应用,待用户需求提高后重新起动,保持经常性的使用。这样,企业领导就会感到投资效果好、见效快;应用者就会感受到确实解决了实际问题;对开发者来说其工作成果得到了社会承认,增强了信心。这为下一阶段的工作创造了条件。

(3)mis建设的持久性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技术复杂、实现难度较大,这就需要企业领导、各级干部、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与信息工程开发与管理部门密切配合才能完成。

1)企业领导的支持与重视,是这一工作成败的关键。企业领导对管理信息系统的指导参与程度,直接影响mis形成后的可用程度和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深度。

2)有一批热爱这一工作,熟悉本企业业务和具有较高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软件开发能力的骨干,以不断进取、埋头苦干的精神使mis得以不断完善,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保证。

3)企业进行mis建设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投资较大,约束条件较多。由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发展快,因此就需要不断地投入资金,以保证开发、维护和管理的费用,使固定资产发挥作用。否则投资虽较大,作用越来越小,将造成前期投资的浪费。 4 实践与成果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包括现代通信网和计算机信息网,以及信息资源网和网络化的管理系统。后者较前者更重要,实现更困难。需要计算机信息系统分析人员、编程人员与各专业部门的专家相结合,互相学习,才能不断地完善mis的集成开发成果。同时必须协调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信息主干网络与广域网建设的关系,系统软、硬支撑与应用软件系统应用的关系,原有子系统的集成与新系统的开发的关系,总体数据规划与应用子系统开发的关系,集团公司与基层单位mis实用化的关系,近期mis建设与长期mis建设目标的关系等。

东北电力集团公司于1998年初适时进行企业总体数据规划百日工作,抓住机遇,全面组织培养信息化意识,努力压缩“起步”、“蔓延”和“控制”各阶段时间,采用领导动员与专业技术讲座相结合、系统分析人员与业务代表相结合、集中研讨与分散交流相结合等方法,配合总体数据规划工作的同时完善信息网络建设,在全局范围内进行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培训。整个工程经过22名系统分析人员和36个部门的70多名业务分析人员奋战100多天,产生了由47个主题数据库和280个基本表组成的13个系统中的全域数据模型。

在总体数据规划过程中,注意了系统网络的建设与机关干部、业务技术人员的培训同步进行。根据原有子系统的应用情况和工作急需程度,选择一部分子系统进行先期集成开发。在集成开发工作中,充分利用总体数据规划阶段性成果,减少后期修改。在信息资源开发和数据库工程中,强调了总体数据规划成果对后续应用开发的指导作用,由信息中心专业人员和程序设计人员以及业务专家组成56人的集成开发队伍,各个子系统开发小组结合各阶段的工作重点,提出了每周的工作计划,多次滚动修正,确保总体目标的完成。课题领导小组定期对工程进度、质量进行全面协调与检查。1998年9月底,东北电力集团公司mis的20个子系统中已经部分或全部投入试运行,平均数据加载已达60%,初步应用效果已经得到用户的肯定,完成了第二个100天的工作任务。现在东北电力信息网主干网络已联接38个部门1050台桌面计算机和82台网络打印机。广域网络联接国家电力公司和吉林、黑龙江省电力公司及电力企业有关单位的82个局域网,联接桌面计算机达28000台,基本构成了跨省、跨地区的超大型企业信息网络系统。

东北电力集团公司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注重企业数据环境的建设,在总体数据规划的规范下,建立了适应生产、经营和管理需要的数据库系统,形成了统一的信息分类编码体系。集成了办公自动化、计划统计、电网实时信息等20个子系统,积累了3至10年的主要历史数据,运用internet技术,建设了internet站点和“浏览器/web服务器”应用服务体系,实现了综合信息的浏览查询,利用先进的系统平台与软件实现了对系统资源及网络系统的在线监视管理。1998年11月18日,中国东北电力集团公司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了由国家电力公司组织的实用化验收,并被授予mis实用化达标单位的称号。

5 结束语

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动态的系统工程。工程组织的各种关系如何协调处理,直接影响到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的成败。

(1)前期准备粗、细结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程必须进行可行性论证,提出总体方案。由于因素影响多,现状调查和业务目标分析只能作较粗的处理,但目标与任务必须明确,资金与进度要有一定的裕度,以利于实践中进行修正。

(2)服务器、网络设备与操作系统、数据库的选择要匹配,否则就影响其中某项功能的充分发挥。要优先选择当前市场主推产品、成长性好的厂家,软、硬件支持与技术服务良好的供应商作为合作伙伴。

(3)进行企业总体数据规划是搞好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战略性选择。总体数据规划过程也应成为企业领导和业务人员提高信息意识、观念的过程。要正确处理好总体数据规划与数据库设计及子系统应用开发的关系,要充分发挥总体数据规划对应用系统集成开发的指导作用,同时应用开发也要不断补充与完善总体数据规划。

(4)一旦工程项目确定,则应尽快组织网络建设。网络水平是通过应用来检验的。网络建设可分期进行,只要具备条件就应立即运行公共网络信息,例如intranet浏览器、e-mail、ftp、办公自动化等,这样既可检验网络平台建设水平,又可以起到计算机应用人员在网上自我培训的作用,增强使用者利用网上进行信息交换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支持数据库及子系统开发的数据加载、系统调试等工作。

(5)在进行大规模网络建设中,要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加快主干网的建设,适时开通广域网,使网上信息资源尽快交流。通信网络建设也要尽量超前,如果专线通信条件不具备,也应使现有通信信道联网运行,以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信息管理员工作总结篇8

在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数据库设计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设计规范、良好的数据库不仅能带来系统数据处理效率的极大提升,更重要的是在系统正式运行后能大大简化后期的数据更新维护工作,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目前大多数酒店提供的服务多种多样,规模大小也各不相同,较为典型的酒店服务业务一般都包括饮食、住宿和娱乐等方面,下面该文从这些典型的酒店业务逻辑出发,分析和探讨数据库的设计方案。

1数据库需求分析

数据库设计的第一步是做好需求分析。在此阶段需要准确了解和分析用户的具体需求,包括数据需求和处理需求,这是整个数据库设计过程的基础,也是最困难、最耗费时间的一步。

1.1数据流图分析

典型的酒店管理一般包括饮食部门、住宿管理部门、娱乐管理部门和经理部门,下面简要分析各部门的业务逻辑。饮食部门是酒店基本部门之一,所提供服务的特点是实时性强、持续时间短、强调效率。此处需要重点处理的信息是与饮食有关的财务数据,一方面便于定期的账目汇总,另一方面也便于及时向酒店管理层汇报。住宿管理部门也是酒店基本部门之一。其主要职责包括:(1)布置房间设施、分类、编号、制定收费标准、分配服务人员;(2)登记旅客信息,记录其入住、退房时间;(3)统计各类房间的客满程度;(4)处理本部门的财务信息。娱乐部门需要处理的业务主要包括:(1)制定收费标准,分配负责人;(2)收入支出财务处理等。经理部门的功能是必不可少的。主要职责有:(1)员工管理;(2)部门划分;(3)各部门的财务核算;(4)酒店营业收益的定期核算。从上面各个部门的业务分析可以看出,不同部门都有财务处理的需求,因此归总设计一个统一的“财务子系统”。而饮食部门因为所需要的业务功能都已包含在“财务子系统”中,故而去掉该功能模块。最终设计酒店信息管理系统分为四个子模块:经理子系统、财务子系统、住宿子系统和娱乐子系统。根据前面对业务逻辑的详细分析,画出各子系统的数据流图,例如图1所示为财务子系统的数据流图。

1.2数据字典设计

数据字典是数据库中各类数据描述的集合,需要设计人员对所开发系统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才能得到。数据字典内容一般包括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和数据处理过程。下面列举几例:数据项如:员工号(编号:1,数据项名称:员工号,说明部分:整数类型,有唯一性)数据结构如:员工信息(编号:1,数据结构名:员工信息,属性:包括员工号、姓名、性别、年龄、工龄、级别、部门、职务、备注)数据流如:员工基本信息(编号:1,数据流名:员工基本信息,输入:招新员工,输出:员工信息)数据存储如:员工信息(数据存储名:员工信息,输入数据流:员工基本信息,输出数据流:工资结算)处理过程如:招新员工(处理过程名:招新员工,输入数据流:终端,输出数据流:员工基本信息)……

2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常用方法有自底向上和自顶向下两种。该文采用自底向上的设计方法,即首先定义各局部应用的概念结构,然后将它们集成,得到全局概念结构。

2.1局部概念结构设计

下面以财务管理子系统为例,分析子系统的功能,设计局部概念结构,并且对该局部概念结构进行合理优化调整。财务管理子系统的功能为:首先对各部门上交的收支情况进行汇总,得出各部门的收益情况;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整体汇总,得到整个酒店的收益信息;最后将酒店的收益情况下发给各个部门,公开账目。根据该分析,得到描述财务管理子系统概念结构的E-R模型如图2所示。E-R模型调整的准则:(1)现实世界中的事物能作为属性对待的尽量作为属性对待;(2)属性中不具有需要描述的信息,即属性是不可分的数据项,不再包含其他信息。根据原则分析,员工应对应一个领导关系,但为了简便起见,就用员工的“等级”属性来表达员工之间的领导关系。

2.2数据视图集成

完成各子系统的分E-R图设计及优化之后,接下来需要将所有的分E-R图综合集成为一个总的E-R图。由于本系统中各分E-R图的规模较小,所以合成过程采用了一次集成方式。整个过程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合并。将各分E-R图合并生成初步E-R图,解决各分E-R图间可能存在的属性冲突、命名冲突或结构冲突。第二步:修改和重构。消除不必要的冗余,生成基本E-R图。由于本系统涵盖的内容比较少,基本不存在冗余的现象,所以初步E-R图就是基本E-R图,不必再进行调整。

3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3.1生成关系模式

根据E-R图向关系模式的映射法则,可以将2.2中得到的系统总体E-R图转换为一组关系模式。转换过程简单描述如下:一个实体直接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如:员工(员工号,姓名,性别,年龄,工龄,级别,部门号,职务,备注);工资(员工号,等级,实际工资,基本工资,出勤工资);……实体与实体之间的一对一联系或一对多联系可以直接合并到实体所对应的关系模式中,而实体之间的多对多联系则必须转换为一个单独的关系模式。根据这两条原则,对系统总体E-R图中的所有联系进行转换。工资和员工之间的1:1联系与员工实体所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员工和部门之间的n:1联系与员工实体所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客房和订单之间n:m的预约联系转化为:预约(订单号,客房号,始定时间,结束时间);顾客和房间之间n:m的住宿联系转化为:住宿(顾客号,房间号码,住宿时间)

3.2关系模式优化

将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式后,还应该根据关系规范化理论对所有关系模式进行优化,以得到更为科学合理的关系模式。一般而言,在函数依赖的范畴之内,关系模式达到3NF或BCNF层次即可。下面对3.1中的关系模式进行分析:(1)在顾客关系模式“顾客(顾客编号、级别、姓名、年龄、性别、证件号码、证件名称、所选项目、使用时间、备注)”中,因为“使用时间”对于顾客的必要性不强,且该属性在别的关系中可以查询得到,所以将“使用时间”属性删除。分析可得,“顾客”关系模式属于BCNF。(2)在总账关系模式“总账(总账编号、部门号、财务状况编号、收入、支出、净利、日期、经手人号、备注)”中,“净利”属性可以根据收入和支出计算得到,并且不需要经常性的查询,所以将该属性删除。该关系模式也属于BCNF。(3)在财务状况关系模式“财务状况(财务状况编号、时期、总收入、总支出、净利润)”中,虽然“净利润”也可以通过计算得到,但由于在这一项上查询比较频繁,如果每次查询都计算,必然使得系统性能降低,故保留下来。(4)在员工关系模式“员工(员工号、姓名、性别、年龄、工龄、级别、部门号、职务、备注)”中,用户查询时,一般只需查询自己所属单位的员工信息,故可将其按部门水平分解为三个模式,以提高查询效率。负责人员(员工号、姓名、性别、年龄、工龄、级别、部门号、职务、备注);服务人员(员工号、姓名、性别、年龄、工龄、级别、部门号、职务、备注);经手人员(员工号、姓名、性别、年龄、工龄、级别、部门号、职务、备注);

3.3用户子模式设计

得到优化后的总体逻辑结构后,还应该根据局部应用需求,结合具体的DBMS特点,设计用户的子模式。设计过程如下:(1)因为经理对于员工的次要信息不会经常关注,因此将员工信息中最主要的内容映射过来,在经理子系统上设立员工关系子模式。员工(员工号、姓名、级别、部门号、职务、部门经理、实际工资);(2)因为酒店员工经常使用的只有客房的主要信息,所以在住宿子系统上设立客房关系子模式。客房(客房号、位置、设备、收费标准、管理人员号、状态);(3)因为酒店管理人员对于顾客的情况管理经常使用的只有部分信息,所以在经营管理子系统上设立顾客关系子模式。顾客(顾客编号、住宿号、姓名、级别、应收款、使用时间、备注)

4物理结构设计

4.1存储结构设计

通过对典型酒店中的信息处理需求进行分析,可以得到如下需求特点:饮食、住宿、娱乐三大部门的数据不仅经常需要查询,而且更新速度快;各个部门信息要求共享的较多,如员工信息、来客信息等,但财务信息一般不共享;经理部门有一定的特殊职能,如汇总财务信息、级联删除辞退员工等。针对这些特点,设计如下:首先要确定数据库的存放位置。为了提高系统性能,根据应用情况将数据按照易变部分和稳定部分、经常存取部分和存取频率较低的部分分别在两个磁盘上存放。经常存取部分包括员工、工资、客房、款项、折扣规则、项目、顾客等;而信息存取频率较低的部分包括部门、账单、订单、总账、财务状况等。同时考虑到本系统是多用户的,为了提高效率,数据库的备份的数据和日志文件将保存在磁带中。然后要确定系统配置。酒店管理系统需要的微机数量和规模都不必太大,但在系统设计时应考虑到酒店的发展需求,在选择硬件设备、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时都考虑到能够逐步扩展。本酒店管理系统选用了WindowsXP操作系统,后台数据库选用目前应用最多的ORACLE10g。由于涉及到酒店的财务管理,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显得尤其重要,为了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需要每天进行数据备份。数据备份需要严格按照制定的备份与故障恢复策略进行,并落实备份登记和检查措施。

4.2存取路径设计

首先确定数据的存取方式。对饮食、住宿、娱乐三个子系统的各个关系最经常的操作是查找,假设现有n个住宿房间的信息,如果采取顺序查找,平均查找n/2次;建立B+树索引,则平均查找次数为B+树的层数log2n+1,所以选择B+树作为索引,具体设计如下:(1)对经常在查询中出现的关系码建立索引。包括员工、工资、部门、客房、款项、折扣规则和财务状况等关系。(2)对经常需要进行连接操作的关系码建立索引。包括员工号、客房号和部门号等。(3)对于更新频率很高的关系模式,不宜在其上定义索引。包括顾客、订单和账单等。

4.3设计评价及说明

上述设计对时间效率,空间效率,维护代价和用户的实际需求做出了较好的权衡。实际方案还需要根据酒店管理的真实环境,以时间效率和用户需求为根本,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信息管理员工作总结篇9

随着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广泛运用,信息化已迅速渗透到我们生活工作中的方方面面,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新时期下,单位的党建工作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与信息化建设接轨,不断创新方式和方法,对促进单位的生产和发展将具有现实而重要的意义。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结合所在单位情况,对如何加强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做了一些思考。

一、加强党建信息化、创新党建工作的意义

党建工作信息化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借助信息网络的传播技术和数据库的管理系统,可实现在党务管理、干部工作、人才培训、党建宣传以及组织工作的日常业务处理等方面静态管理和动态管理的统一;能改变传统党建工作存在着信息渠道少、效率低、覆盖面窄、时效性差、交互性弱等问题;能让党务工作者、干部、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单位的生产建设、经营管理、技术创新等领域,并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能在单位内部实现搭建各层级党组织之间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互助平台,实现办公自动化和网络化,提高现代办公效率,节约资源。

二、推进党建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党建信息化建设工程是一项技术含量高、工作难度大的工程。在推进党建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我们总结发现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从党务干部队伍上看,各级党务工作者对信息化认知有一定的差距。部分党务工作者没有真正认识到信息化这个载体给职工思想、科研生产、企业文化等各个层面带来的积极影响,不能很好的将信息化工作与当前工作有效结合。如在党的基本信息管理系统管理中,有的建库单位的信息数据录入不饱满、不准确、不及时,给年底党内统计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有的数据成了“神仙数”,给所在单位真实掌握全体党员构成情况带来了影响;有的建库单位对系统功能使用还不太熟悉,或者习惯了传统式的手工记录,系统的作用没有得到完全的发挥。

(二)从配套的软硬件等设备看,各级党务部门之间还没有形成较为对称的信息网络。一是由于计算机软硬件等设备长期不更新、不升级,造成配置落后,工作效率得不到提高;计算机病毒时常侵害电脑,威胁了数据库的正常运转,影响了工作的开展。二是各系统数据库各自为阵。统计工作人员基本上是一名同志操作多个数据库,往往造成了不必要的重复统计,由于数据库维护需要录入的信息量大、信息种类多,要保证数据的准确,需要的时间较长,加上还要处理手中其它工作,容易造成数据漏统、错统、重复统。如在每年干部数据库和党员数据库维护中,党员和干部的基本信息大部分是可以统一的,而数据库却要进行分别录入和维护。如果建立统一系统的管理软件,实现库与库之间、各建库单位之间数据自由倒接,我们的工作将事半功倍,我们的党建工作也将正式进入“低碳时代”。三是在网络系统方面,组织部门上下级之间还没有完全形成共建互联的网络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建设形成及时、有效的网上办公系统。四是在“党建网站”建设方面,还没有自己独立的党建网站或党建专栏,缺少与各兄弟单位间横向沟通、信息资源共享的平台。

三、对加强党建工作信息化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党建信息化牵涉到方方面面,它不仅是解决一些技术难题,更是涉及党建工作方式的改变,管理上的创新,需要各单位党建部门的积极参与和密切配合。我们既要着眼于未来,又要脚踏实地,要不断收集现有的优秀做法,借鉴其他单位的先进经验,加以推广运用。党建信息化建设要从党建管理网络化和党建管理信息系统化两方面入手,统筹规划,努力建设党建信息化整体工程。

(一)建立党建信息网站,加强纵横向沟通交流

根据单位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建立起一个内外网兼有、系统的党建网站,以满足不同时间、不同群体的需要。“党建外网”是加强对外交流沟通的门户、是宣传单位形象和党建工作的窗口;“党建内网”是规范内部管理的载体、是推进党务公开的重要途径和获取广大党员和职工群众理解支持的平台。

在借鉴其它单位优秀网站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将各单位的党建内容、资源进行整合,建立党建外网,内容可以包括党建之声、纪检之窗、员工之家、青春风采、企业文化、专题新闻、公示公告、大事记、组织机构、党委中心组学习、理论园地、党建论坛等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栏目。

“党建外网”通过党建之声,宣传党的核心价值,传达党的方针政策;通过纪检之窗,宣传纪检动态、效能监察、法律法规、纪检制度;通过员工之家,工会制度、工作动态及与员工利益密切相关的信息;通过青春风采,展示基层团建工作的亮点;通过企业文化,大力宣传单位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廉洁文化、群众文化;通过专题新闻,让广大党员、干部、职工了解相关的专题新闻和报道,如领导讲话、反腐专题等;通过大事记,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单位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重要事件和重大里程碑;通过组织结构,介绍党组织机构的组成,包括各党委、纪委、工会、团委;通过友情链接,搭建更广阔的视角平台,了解其他相关单位的党建情况;通过党委中心组学习栏目,可达到随时上网浏览党委中心组学习材料,以更加机动灵活的方式进行学习,即使中心组学习成员在外出差,只要有网络也可以进行学习。

“党建内网”可搭建在现有的0A内网系统平台上,建立专门的党建信息栏目和内容。

通过班子建设,使领导班子作风建设不断改进、能力不断提高、战斗力不断增强;通过党建动态,传达党的方针政策、了解时事,反映单位近期党建工作情况;通过基层党建,开展党员谈心活动和思想交流,举行党内选举、党员考核、民主评议,开展网上申请入党、网上思想汇报;通过党员风采,宣传党员先锋模范事迹,弘扬企业精神;通过党员教育,进一步加强党员教育学习,营造学习氛围,提升党员素质;通过干部之窗,公布组织工作的重大事项、有关干部任用的方针政策、工作路线、工作开展情况、干部任免信息,加强干部教育和培训;通过干部监督,让广大党员群众行使对领导干部的民主监督权;通过党风廉政建设,宣传党的优良作风,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经常性的教育;通过党建论坛,倾听党员群众干部的心声,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群众工作的深入开展;通过资源共享,建立制度建设、公文写作、党报党刊等子栏目,让职工群众了解相关方面的制度规定,学习掌握业务知识和技能。要把“党建内网”作为党务公开的重要途径,使之成为广大党员群众扩大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的重要渠道,不断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群众的多样化需求,吸引更多的党员和群众访问和参与,征得更多的党员和群众理解支持党建工作。

(二)开发党建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党建信息精细统一管理

党建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庞大、有序的系统。从管理模式上来看,是分级分层的(从院级――所级――各科室、部门);从管理功能上来看,是要把党建管理中涉及到的相关人员和各种信息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提高工作效率,使党建工作更加规范。

通过分层分级建立统一的党委工作管理系统、党支部工作管理系统、党的基本信息管理系统、工作部署系统、文件管理系统、安全保密管理系统、网站维护系统、基础信息维护系统等一整套管理系统软件,实现党建信息一体化管理的具体设想。系统架构如下:

1、党委工作管理系统。包括中心组学习、民主生活会、党员代表大会、党员大会、党委会、党政联席会、党委工作计划、党委工作总结、党内重大活动、组织争先创优、统战工作等方面。

2、支部工作管理系统。包括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党课、民主评议、谈心活动、讲评活动、支部工作计划、支部工作总结、支部人员、组织生活、支部工作统计、支部领导统计。

3、党的基本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党组织信息管理(建立党组织日期、领导班子当选日期、届满日期、班子成员、组织奖惩、单位信息)、党员信息管理(党员基本信息、学习经历、工作经历、家庭成员和社会关系、职务岗位变更、党员信息查询、党员信息导出、奖惩情况、组织关系介绍信管理、组织关系转出、组织关系转入、、自动退党、劝退、党员死亡)、申请入党人信息管理、统计报表、报表设计、系统维护。

4、工作部署管理系统。主要是完成上级部署下级的工作和上下级之间的文件传递。

5、文件管理系统。主要对本单位或部门的各种文件分门别类进行管理,方便查找和保存。包括文件栏目维护和文件维护。

6、安全管理系统、网站维护系统和基础信息维护系统。这三个系统是工具系统,主要是对其他系统正常运行进行实时监控、维护。

党建管理信息系统一旦实现与内网的对接,其信息数据的交互和共享变得非常方便,各级党委更能随时把握党的建设“脉搏”和党员队伍发展动态,为及时制订有关政策规定提供了快速、准确、科学的信息。同时,要建立一套适合我院党建工作的管理模式和操作流程,使党务管理工作的运作程序和办事程序更加简明、畅通,有利于基层管理人员按照科学的管理标准和流程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三)强化措施,切实加强党建信息化建设的指导

1、注重管理,强化党建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更新和维护。一是要加大软硬件建设的投入力度,强化信息化平台建设。配备好服务器和专用电脑及相应的软硬件设施;建立起完善的网管理制度,对操作规程等做出明确规定;要建立有效的防卫系统,防止各种不良信息和病毒入侵,确保网络运行安全。二是要建立一系列的网络管理制度,做好网络系统地维护和管理。①是对上网内容、操作规程、网络运行作明确的规定;②是建立了有效的防卫系统,防止各种不良信息和病毒的入侵,确保网络运作安全;③是严格上网材料的审批制度,保障信息安全;④是建立网站维护职责,明确整个网站总管部门、责任人,并通过定期更新管理维护系统运行。三是要激发各级党务部门和党务工作者对信息化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提建议、谈想法、报素材。

2、搞好培训,积极打造具有现代信息化意识和技能的党务工作者队伍。要培养一批既懂信息技术,又懂党务工作的复合型人才。要教育引导全体党务工作者深刻认识推进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迎接党建工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要把网络信息技能应用水平作为党务工作者业务考核的重要标准之一,加强技能和业务培训,使党务工作者充分掌握运用信息网络的本领,使信息化建设所带来的支撑作用真正得以体现。

信息管理员工作总结篇10

㈠指导思想

全省党员和党组织信息数据库建设以省委组织部、旗帜软件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党内信息管理系统》为平台,以基层党(工)委为基本建库单位,通过建立党员和党组织全员信息数据库,推进组织系统信息化工作的基础性建设;充分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创新组织工作手段,改进组织工作方式,不断提高组织工作的质量、效率和服务水平,为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和技术服务。

建立党员和党组织信息数据库,利用现代化手段实现对党员和党组织的日常管理,是信息化时代组织工作的必然选择。党员和党组织信息数据库建成后,不仅可以对基层组织建设、党员发展、党员学习培训、组织生活、党员和党费管理、党内统计等工作实现动态管理,还可以对党代会代表选举等工作提供快速、准确、科学的信息依据,促进党内管理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

㈡目标要求

为认真落实省委、市委组织部关于“全省党组织、党员信息库争取2007年底之前建成并投入使用”的要求,市直机关各基层党组织从2007年11月中旬到11月底,对本单位所属党员和党组织信息库进行升级和各类信息的补充完善,确保实现年度统计数据由信息库直接生成。整个工作共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市直机关工委在调研的基础上,成立工作机构,召开会议部署工作任务,做好动员、软件订购和培训工作,并指导各基层党组织提前和填写发放各类信息采集表,做好信息采集准备;安装、升级好数据库。11月15日前完成。

第二阶段:信息采集和补充完善。各基层党组织按照党员、党组织和单位信息采集表的要求,对本单位党员和党组织信息库进行信息采集、录入和补充完善。11月20日前完成。

第三阶段:数据整理。市直机关工委指导所属机关党委、党总支、独立部门支部,各党委、总支指导所属党支部对采集的信息进行整理、补充、规范、核对,对资料进行整理、存档,并保证做到利用信息库进行党内统计直接汇总,11月25日前完成。

第四阶段:数据上报和验收。各基层党组织对本单位的信息库验收合格后,层层上报汇总到上级党组织,最后以党委、总支和独立单位支部为单位上报市直机关工委。11月30日前完成。

㈢组织领导

这次党员和党组织信息库建设和升级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各基层党组织一定结合实际,迅速成立相应的信息库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工作机构,专门负责本单位数据库建设工作,保证高水平、高质量地完成本单位的数据库建设工作。

在数据库建设过程中,机关工委将对各基层党组织建库工作进行经常性指导、日常调度、督促、答疑、技术咨询和质量监督等工作。在这里重点强调:各单位必须把信息库建设作为年度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切实抓紧抓好,坚决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建库和上报任务;决不允许任何单位以任何理论和借口来推脱信息库建设工作,对不能按规定时间完成信息库建设和上报任务的,基层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要到机关工委说明原因;年底党务考核,市委组织部和市直机关工委将对各单位信息库建设进行重点检查和考核。

二、设备配置、环境要求

㈠硬件设备

党员和党组织信息数据库建设所需设备主要是计算机、打印机、存储介质等。微机设备主要担负着信息库的建设、维护、更新、查询和应用任务,最低要求能运行WINXP操作系统。建议配置:P4-2.0CPU/512M内存/80G硬盘以上。上述设备各基层党委、总支和支部必需配备。党员数量较多基层党组织也可根据工作需要选配更高的配置。

㈡软件配置

1、系统软件可以采用WINDOWSXP、WINDOWS2000或WINDOWS2003。

2、应用软件:软件采用由省委组织部主持、旗帜软件有限公司开发的《党内信息管理系统》。该软件可以实现与中组部信息管理等版本软件的上传和下载,能满足党务管理多功能、高效率的工作需要。

3、软件订购:应用软件《党内信息管理系统》所需经费自行解决,由各单位直接向旗帜软件公司订购(780元/套)。党员不超过50人的建库单位可使用《党内信息管理系统》试用版(免费)。联系电话:0531-88874605/88874607,网站:。

三、具体工作流程

本次信息库升级和信息补充完善工作共分以下三步:

(一)信息采集

1、信息采集的范围

(1)建库单位管辖范围内的各级党的组织和机构;

(2)建库单位管辖范围内所有建立党组织的单位和没建立党组织的法人单位;

(3)党组织关系在建库单位的全体党员、当年度减少的党员;

(4)向建库单位各级党组织申请入党的人员;

2、信息采集表和填写说明

党员和党组织信息采集表分为党组织基层信息采集表、单位基本信息采集表和人员基本信息采集表三类,共10张,采集表表样、指标解释和结构标准附后。

信息采集表中的所列的黑体指标项为信息库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必填指标。斜体项各单位可根据情况选择填写。

3、信息采集填写

首次安装数据库的单位,要组织所属单位党组织和党员按照要求认真填写信息采集表,必填的指标一定要填写完整、真实、准确。填表过程中如遇不清楚的指标可请上级党组织答疑。人员信息以身份证号码作为人员的唯一性标识。如确有重复,请公安部门解决。在信息录入前要对信息采集表进行审核,检查指标采集是否全面,填写是否正确规范。

2006年已建库的基层党组织,在对旧库升级后,可对已经录入微机的人员、单位和组织信息,直接打印标准信息采集表,进行反馈,一是补充采集未录入信息库的必填指标项。二是检查已经录入的信息是否有变动,是否正确。对于新增加的人同、单位、组织,要及时进行信息采集。

(二)数据录入及处理

数据录入是将信息采集表的各项信息根据程序输入微机的过程,是信息数据库建设中的关键环节。在信息录入前,要对信息采集表进行审核,检查指标采集是否全面规范,准确无误。数据录入及处理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根据单位信息采集表建立单位结构。有下级部门的系统单位,机关本身要单独建立一个单位,建立党组织的各种单位和没有建立党组织的法人都要录入,单位信息采集表的各项信息要录全,非法人单位的各项属性可与所属法人相同。

第二,根据党组织信息采集表建立党组织结构。所有党组织都要建立在对应并唯一的单位上,然后录入与组织有关的各项信息。

第三,将人员信息数据录入微机。为加快工作进度,信息采集、编码、审核、录入可同时进行;

第四,微机逻辑审核并打印错误报表,并对审核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错误进行修改;

第五,数据试汇总。对信息库直接统计,并打印各种花名册和汇总、统计表格和用于反馈的信息采集表。

第六、信息反馈。信息反馈原则上做到“三见面”,即人员信息要与本人见面,单位信息要与本单位见面,组织信息要与本组织见面。见面后要求本人、单位负责人和组织负责检查无误后签字。对反馈后的错误要进行认真核对、修改。

(三)数据整理审核

整理审核是一个对数据进行再次修正的过程,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初步汇总后,打印出各种统计表格,做到“三对照”:一是录入信息与采集表对照;二是统计数据与去年统计年报表对照;三是生成的花名册与以往各种花名册对照。通过对照,检查是否有重复登记、漏采的组织、单位和党员,单位、组织和党员的各项信息是否录全。报表的各项数据特别是党组织数量、党员总数以及各种比例要与去年党内统计数据进行一一比较,检查是否一致,有差别的要分析原因。

党员和党组织信息库建设暨升级工作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做好数据备份,以防数据丢失。

(四)质量控制

数据库信息的准确性关系着整个信息数据库建设的成败,综上所述,质量控制贯穿于建库过程的每一环节,各单位一定要切实把质量控制放在首位。综合汇总单位要加强对基层单位的质量控制。整个信息数据库建设的质量控制主要有以下五个环节:

1、信息采集表的审核。主要审核信息采集表的各项指标是否完整,各指标项是否填写正确、清晰。

2、微机程序审核。利用微机程序,审核填表和录入中出现的逻辑错误。

4、信息反馈。即上述“三见面”。

5、信息确认。对录入信息进行校对确保无误后,要打印成信息采集表,再由本人和责任人签字后存档。

四、检查验收

信息数据库建设工作基本完成后,综合汇总单位要对下级建库单位的信息数据库进行检查验收。

检查验收的内容主要包括:

1、采集表是否清晰准确,装订是否规范、整洁;

2、采集表信息与数据库信息是否一致;

3、信息反馈是否到位;

4、用微机审核程序检验数据是否正确;

5、信息安全保密措施是否到位。

五、日常管理与应用

党员和党组织信息数据库建成后,其信息资源将成为我们党建工作制定规划、宏观决策、日常管理的基本信息,要根据中组部和省委、市委组织部制定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研究制定相应的管理、使用和维护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以科学、规范、严密的制度来保证信息系统的可靠运行。全市信息数据库的更新一般结合年底党内统计工作每年一次,如遇特殊情况,如党代会、人大会、各种专项调查等,可随时对全市数据进行更新。信息数据库的日常管理,坚持谁使用谁维护的原则,按照工作职能和党员管理权限,设置维护、使用、管理权限,保证数据库的及时更新和正常应用,以应用促发展,不断提高党建工作信息化水平。

六、保密工作

各单位要切实制定保密措施,确保信息安全。

1、严守秘密,不得以任何方式向无关人员散布、泄漏采集表和数据信息;不得向其他采集单位打听、过问非本人工作职责内的信息和数据;禁止携带数据到与工作无关的场所;不得在公共场所谈论秘密事项。

2、制订并遵守采集表和数据介质的登记和保密制度。采集表要存放在有保密设施的文件柜内,计算机中的秘密数据必须设置口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