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教学笔记十篇

时间:2023-07-30 10:28:48

七年级地理教学笔记

七年级地理教学笔记篇1

关键词:七年级;学生;数学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7-0032

一、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内容

根据学生学习的几个环节(预习、听课、复习巩固与作业、总结),从宏观上对学习方法分层次、分步骤指导。这种学习方法具有普遍性,可适用其他学科。

1. 预习方法的指导

七年级学生往往不善于预习,也不知道预习起什么作用,预习仅是流于形式,草草看一遍,看不出问题和疑点。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应要求学生做到:一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掌握本节知识的概貌。二细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作出记号,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方法上可采用随课预习或单元预习。预习前教师先布置预习提纲,使学生有的放矢。实践证明,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能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 听课方法的指导

在听课方法的指导方面要处理好“听”、“思”、“记”的关系。 “听”是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识,应指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听知识引入及知识形成过程;听懂重点、难点剖析(尤其是预习中的疑点);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听好课后小结。教师讲课要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要注意防止“注入式”、“满堂灌”,掌握最佳讲授时间,使学生听之有效。

“思”是指学生思维。没有思维,就发挥不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思维方法指导时,应使学生注意:多思、勤思,随听随思;深思,即追根溯源地思考,善于大胆提出问题;善思,由听和观察去联想、猜想、归纳;树立批判意识,学会反思。可以说“听”是“思”的基础关键,“思”是“听”的深化,是学习方法的核心和本质的内容,会思维才会学习。

“记”是指学生课堂笔记。七年级学生一般不会合理记笔记,通常是教师黑板上写什么学生就抄什么,往往是用“记”代替“听”和“思”。有的笔记虽然记得很全,但收效甚微。因此,在指导学生作笔记时应要求学生:记笔记服从听讲,要掌握记录时机;记要点、记疑问、记解题思路和方法;记小结、记课后思考题。使学生明确“记”是为“听”和“思”服务的。掌握好这三者的关系,就能使课堂这一数学学习主要环节达到较完美的境界。课堂学习指导是学法中最重要的。同时还要结合不同的授课内容进行相应的学法指导。

3. 深后复习巩固及完成作业方法的指导

七年级学生课后往往容易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以致出现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的现象,造成为交作业而做作业,起不到作业的练习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应有作用。为此,在这个环节的学法指导上要求学生每天先阅读教材,结合笔记记录的重点、难点,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同时记忆公式、定理(记忆方法有类比记忆、联想记忆、直观记忆等)。然后独立完成作业,解题后再反思。在作业书写方面也应注意“写法”指导,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要规范、条理要清楚。七年级学生做到这点很困难。指导时应教会学生:(1)如何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2)如何将推理思考过程用文字书写表达;(3)正确地由条件画出图形。这里教师的示范作用极为重要,开始可有意让学生模仿、训练,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这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十分重要。

4. 小结或总结方法的指导

在进行单元小结或学期总结时,七年级学生容易依赖教师,习惯教师带着复结。笔者认为从七年级开始就应培养学生学会自己总结的方法。在具体指导时可给出复结的途径。要做到一看:看书、看笔记、看习题,通过看,回忆、熟悉所学内容;二列:列出相关的知识点,标出重点、难点,列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相当于写出总结要点;三做: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解一些各种档次、类型的习题,通过解题再反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归纳出体现所学知识的各种题型及解题方法。应该说学会总结是数学学习的最高层次。学生总结与教师总结应该结合,教师总结更应达到精炼、提高的目的,使学生水平向更高层发展。

二、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形式

1. 讲授式。它包括课程式和讲座式。课程式是在七年级新生入学的前几周内安排几次向学生介绍如何学习数学,提出数学学习常规要求的课。讲座式可分专题进行,可每月搞一至两次,如介绍“怎样听课”、“如何学习概念”、“解题思维训练”等。

七年级地理教学笔记篇2

进入中学后,科目增加、内容拓宽、知识深化,尤其是数学从具体发展到抽象,从文字发展到符号,由静态发展到动态……学生认知结构发生根本变化。致使有些学生因不会学习或学不得法而成绩逐渐下降,久而久之失去学习信心和兴趣,开始陷入厌学的困境。这也往往是八年级阶段学生明显出现“两极分化”的原因。因此重视对七年级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

根据学生学习的几个环节,即预习、听课、作业、问题、总结。

一、预习

七年级学生很多没有预习的习惯,即使预习也仅是流于形式,草草看一遍,看不出问题和疑点,更不能完成课后的练习。因此,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应要求学生做到:一、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掌握本节知识的概貌。二、细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做出记号,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三、练习,那就是能独立完成课后的练习和简单的习题。如有不能完成的作业,学生可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听课和学习。实践证明,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能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利于以后的学习。

二、听课

在听课方法的指导方面要处理好“听”、“思”、“记”的关系。

“听”是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识,应重点听:(1)听懂重点、难点剖析(尤其是预习中的疑点);(2)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3)听好课后小结。教师讲课要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要注意防止“注入式”、“满堂灌”,一定掌握最佳讲授时间,使学生听之有效。

“思”是指学生思维。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关键。在思维方法指导时,应使学生注意:(1)多思、随听随思;(2)深思,即追根溯源地思考;(3)善思,由听和观察去联想、猜想、归纳善于大胆提出问题。可以说“听”是“思”的基础,“思”是“听”的深化。

“记”是指学生课堂笔记。七年级学生一般不会合理记笔记,因此在指导学生作笔记时应要求学生:(1)记笔记要掌握记录时机;(2)记要点、记疑问、记解题思路和方法;(3)记小结、记课后思考题。使学生明确“记”是为“听”和“思”服务的。

三、作业

七年级学生课后往往容易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造成为交作业而做作业,起不到作业的练习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应有作用。在作业书写方面也应注意“写法”指导,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要规范、条理要清楚。初一学生做到这点很困难。指导时应教会学生(1)如何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2)如何将推理思考过程用简洁的文字书写表达;(3)如何由条件画出图形。这里教师的示范作用极为重要,开始可有意让学生模仿、训练,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这对今后的学习十分重要。

四、问题

七年级学生由于要掌握大量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在学习中总会遇到很多自己无法解决的难题,所以,向老师或者学生请教数学难题是经常的事,也是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要鼓励学生问题,要耐心讲解每一个疑问,做到有问必答,随问随答,并指导学生在解决问题后一定要总结自己通过这次问题所得到的收获。达到问一题,悟十题,解百题的效果。

五、总结

七年级地理教学笔记篇3

关键词:直观教学 初中英语 单词教学

对初中学生来说,特别是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具体形象的东西比抽象的东西更容易记忆。所以平时在教新单词时,最好多利用实物、图片、动作等直观方法教学,这样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一、借用实物和图片

许多英语单词可用一些实物和图片来表示,这主要是因为词义可以简单、明了、快捷地展现出来,学生们可以在听这些单词读音的同时看到这些物体,听觉和视觉相结合,强化了单词的学习和记忆。我充分利用教室里的物体和一些容易带入教室的实物,并且准备了大量的彩色图片来辅助单词教学。七年级的学生对实物和图片最感兴趣,当他们看见那些令人垂涎欲滴的apples,oranges,bananas,cakes...时,他们个个睁大了眼睛,笑眯眯地,连读单词的声音都增大了好几倍,课后你若问他们这些单词的意思,不用看书,他们一个也不会答错。有时我还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图片,因为图是自己画的,所以上课时就更注意听,如果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对图片的赞扬,热情就更高。七年级的学生好奇、爱动,好看的、好玩的东西总是爱自己拿拿摸摸,我就把这些实物、图片发给每一个学生,让他们自己拿着实物或图片进行操练,这样不但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还增加了他们开口操练的机会,起到互帮互学的作用,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借助简笔画

在直观教学别值得一提的是简笔画。教师在上课时用粉笔简单几笔画出来的画,使用起来比较灵活。教师既可以画人,也可以画物,既可以画动作,也可以画表情,既可以画状态,也可以画景色,而且教师动笔时最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教学“swim”时,用简笔画在黑板上画个学生在游泳。教师说:“This is a boy,He’s swimming. swim,swim...”让学生跟着读,再问学生:“Can you swim?”学生便会答:“Yes,I can.”或“No,I can’t。”这种方法具有直观的优越性,增添了学习词汇的趣味性。

三、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使用电化手段进行教学,容量大,简明,学生接受快。如七年级Unit 6 It’s raining!学的是有关天气的知识。我用电脑中的Flas配合刮风、下雨等自然界的声音来学习单词,一开始就抓住了学生的心,很快学生就学会了sunny,cloudy,windy等单词。在单词教学过程中,录音机,录像机等既方便又有趣,还可以节省大量时间,而且他们的语音、语调更应模仿和学习。

四、运用形体语言

七年级地理教学笔记篇4

一、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内容

1.预习方法的指导

七年级学生往往不善于预习,不明确预习的目的,预习仅是流于形式、应付任务,看不出问题和疑点。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应要求学生做到:一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掌握本节知识的大体内容;二细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作上记号,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教师提前布置预习提纲,使学生有的放矢。实践证明,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能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听课方法的指导

在听课方法的指导方面要处理好“听”、“思”、“记”的关系,“听”是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识,应指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

(1)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

(2)听知识形成过程。

(3)听懂重点、难点剖析。

(4)听例题的解题思路的分析。

(5)听课后小结。教师讲课要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要注意防止“注入式”、“满堂灌”。

“思”是指学生思维。在思维方法指导上,应让学生注意:

(1)多思、勤思,随听随思。

(2)深思,即追根溯源地思考,善于大胆提出问题。

(3)善思,由听和观察去联想、猜想、归纳。

(4)学会反思。“听”是“思”的基础、关键,“思”是“听”的深化,是学习方法的核心和本质的内容,会思维才会学习。

“记”是指学生课堂笔记。七年级学生一般不会合理地记笔记,因此,在指导学生做笔记时应该做到:

(1)记笔记认真听讲,记要点、记疑问、记解题思路和方法。

(2)记小结,记课后思考题、典型例题、中考常见题型,使学生明确“记”是为“听”和“思”服务的。

3.复习巩固及完成作业方法的指导

七年级学生课后往往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以致出现照例题模仿、凭感觉做题、套公式解题的现象,造成为交作业而做作业,起不到练习巩固应有的作用。为此,在这个环节的学法指导上要求学生每天先阅读教材,结合笔记记录的重点、难点,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同时记忆公式、定理,然后独立完成作业,解题后再反思。

在作业书写方面也应注意“写法”指导,要求学生规范书写格式、条理要清楚、书写要工整。指导时应教会学生:

(1)如何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

(2)如何将推理过程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

(3)正确地由条件画出图形。这里教师的示范作用非常重要,期初让学生模仿、训练,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4.小结或总结方法的指导

在进行章小结或学期总结时,教师应培养学生学会自己总结的方法。在具体指导时可给出复结的途径,要做到一看:看书、看笔记、看习题,通过看,回忆、熟悉所学内容;二列:列出相关的知识点,标出重点、难点,列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三做: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解一些各种档次、类型的习题,通过解题再反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归纳出体现所学知识的各种题型及解题方法。学生总结与教师总结应该相结合,教师总结更应达到精练、提高的目的,使学生水平向更高层发展。

二、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形式

1.讲授式

它包括课程式和讲座式。课程式是在七年级新生入学的前几周内安排几次向学生介绍如何学习数学、提出数学学习常规要求的课。讲座式可分专题进行,可每月进行一至二次,如介绍“怎样听课”、“如何学习概念”、“解题思维训练”等。

2.交流式

即让学生相互交流,介绍各自的学习方法,让本班、本年级的学生介绍数学学习方法、体会、经验。这种方式学生容易接受,气氛活跃,不求大而全,只求有一得,使交流真正起到相互学习、促进的作用。

3.辅导式

七年级地理教学笔记篇5

随着全区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江苏洋思和栟茶的成功经验在我市教育领域如火如荼地推广开来,平凉九中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我校目前的现状和洋思发展的初期非常相似,综合校情分析,我们发现英语是制约教学质量全面提高的主要学科。为落实“洋思经验”在我校的全面推广,使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在2011年年初,就“平凉九中中学生英语学科学习习惯”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

二、结果与分析

(一)对象: 平凉九中七、八年级的学生,人数600人,其中八年级280 人 ,七年级320人,发放问卷 600份,收回有效问卷500份,占总问卷的83 .8%。

(二)方法:采用问卷法,根据学习习惯相关内容自行设计,由25个问题单元组成。分预习、上课、作业、复习、考试和阅读六个方面学习习惯展开问卷分析。

1.预习习惯。参与问卷调查学生中通常没有预习习惯的有360名,占72%。七年级课前预习45名,占14%,八年级课前预习50名,占18%;不经常预习的分别为39%和35%,多数学生只把新知识的学习依赖于课堂上老师的灌输。

2.上课习惯。中学生每天在校学习的时间约为8—10小时,其中上课的时间占5—6小时。可见,上课是学生学习的中心环节,能否有效利用课堂45分钟是掌握教材内容的关键。下面的数据反映出了我校七、八年级学生英语课上整体的习惯现状:注意力。非常集中的占30%;偶尔开小差的占46%;经常走神的占21% ;睡觉或玩手机的占5%。做笔记。常做笔记42%,且有整理;18%有做笔记,但很少整理,40%的人没有做笔记的习惯。答问情况。积极举手答问的占50%;老师点名才回答的占36%;很少回答的占38%,从不回答问题的占2%。提问情况。很多次的占30%;不多的占52%;从没问过的占18% 。小组合作对话练习积极主动的占40%,较喜欢参与的占30%,不大喜欢参与的占20%, 从不参与的占10%。

3.作业与练习习惯。书写:字迹潦草、无法辨认,七年级占20%, 八年级占22%;句首字母不大写、标点符号与汉语混淆等,七年级占15%,八年级占10%;对待学案作业的态度, 85%学生能按时上交,65%的学生重视并能及时矫正错题;独立完成作业情况,13%的学生有时不能独立完成 ,18%的学生在练习中遇到困难选择放弃,20%的学生选择抄袭他人的。

家庭作业:据调查有46%的人专心学习,32%的人边看电视边学习,20%的人学习心不在焉,2%的人根本不学习,第二天早读前匆匆抄袭他人作业应付老师检查。

4.复习与考试习惯。复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据调查统计表明,能自觉复习的人占总人数的40%,八年级学生复习情况略好,大多数学生没有养成这个习惯,考前不会复习或不知所措的七、八年级均占到20%,考前遇到疑难问题放弃的七年级占15%,八年级占20%。考试测验时,80%的学生能独立思考,认真答卷。成绩不理想时,60%的学生能分析原因,改进学习方法,不断努力。成绩不够理想时,有40%的学生不敢告诉家长,这样会失去家长的有效监督。

5.阅读的习惯。多数学生在英语阅读中遇生词时能采取积极的态度,以合理的策略处理,使阅读处于良好状态中继续进行,部分学生在阅读时过分地依赖工具书。因而学生中自觉阅读课外书的情况并不令人满意。七年级积累的词汇量阅读量偏少,能自觉阅读的学生仅为31%,尤其是英语类的刊物杂志就更少,八年级能自觉阅读占33%,英语类的刊物杂志仅为15%。课外阅读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但由于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对课外阅读未能引起足够重视。

三、原因分析

1.平凉九中位于崆峒区东郊城乡结合部,地理位置独特 ,学校生源复杂:本地生源、外来务工子女和留守儿童各占1/3。部分学生家庭学习环境较差,缺少父母关爱。

2.个别教师责任心不强,对学生疏于管教,致使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对策建议

1.充分认识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性,营造积极的氛围,增强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技能,在全校掀起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热潮。

七年级地理教学笔记篇6

一、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搞好中小学数学系统知识衔接

1.立足于课程标准和教材,尊重学生实际,实行分层次教学。七年级数学中有许多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如负数、几何证明等,对七年级新生来讲确实困难较大。因此,在教学中,应从七年级学生实际出发,采用“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层落实。在速度上,放慢起始进度,逐步加快教学节奏;在知识导入上,多由实例和已知引入;在知识落实上,先落实“死”课本,后变通延用活课本;在难点知识讲解上,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实际出发,对教材做必要的层次处理和知识铺垫,并对知识的理解要点和应用注意点做必要的总结及举例说明。

2.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网络。中小学数学有很多衔接知识点,如有理数、三角形等,到初中,它们有的加深了,有的研究范围扩大了,有些在小学成立的结论到初中可能不成立。因此,在讲授新知识时,我们有意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识,复习和区别旧知识,特别注重对那些容易出错易容混淆的知识加以分析、比较和区别,这样可以达到温故知新、温故而探新的效果。

3.重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方法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初中数学较小学抽象性强,应用灵活,这就要求学生对知识理解要透彻,应用要活,不能只停留在对知识结论的死记硬套上,这就要求教师应向学生展示新知识和新解法的产生背景、形成和探索过程,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方法的本质,提高应用的灵活性,而且还使学生学会如何质疑和解疑的思想方法,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4.重视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初中数学概括性强,题目灵活多变,只靠课上听懂是不够的,需要课后进行认真消化,认真总结归纳,这就要求学生应具备善于自我反思和自我总结的能力。

5.重视专题教学。利用专题教学,集中精力攻克难点,强化重点和弥补弱点,系统归纳总结某一类问题的前后知识、应用形式、解决方法和解题规律。并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有意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二、加强学法指导

1.预习方法的指导

七年级学生往往不善于预习,也不知道预习起什么作用,预习仅是流于形式,草草看一遍,看不出问题和疑点。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应要求学生做到:(一)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掌握本节知识的概况。(二)细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做记号,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可以采用每节课预习或单元预习,预习前教师可以先布置预习提纲,使学生有的放矢。实践证明,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能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听课方法的指导

在听课方法的指导方面要处理好“听”、“思”、“记”的关系。

“听”是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识,应指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①听好每节课的学习要求;②听好知识引入及知识形成过程;③听懂重点、难点剖析(尤其是预习中的疑点);④听懂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⑤听好课后小结。教师讲课要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要注意防止“填鸭式”、“满堂灌”,一定掌握最佳讲授时间,使学生听之有效。

“思”是指学生思维。没有思维,就发挥不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思维方法指导时,应使学生注意:①多思、勤思,边听边思考;②深思,即追根溯源地思考,善于大胆提出问题;③善思,由听到的和观察到的去联想、猜想、归纳;④树立批判意识,学会反思。可以说“听”是“思”的基础关键,“思”是“听”的深化,是学习方法的核心和本质的内容,会思维才会学习。

“记”是指学生课堂笔记。初一学生一般不会合理记笔记,通常是教师在黑板上写什么学生就抄什么,往往是用“记”代替“听”和“思”。有的笔记虽然记得很全,但收效甚微。课堂学习指导是学法中最重要的。同时还要结合不同的授课内容进行相应的学法指导。

3.课后复习巩固及完成作业方法的指导

七年级学生课后往往容易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以致出现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的现象,造成为交作业而做作业,起不到作业的练习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应有作用。为此在这个环节的学法指导上要求学生每天先阅读教材,结合笔记记录的重点、难点,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同时记忆公式、定理(记忆方法有类比记忆、联想记忆、直观记忆等)。然后独立完成作业,解题后再反思。在作业书写方面也应注意“写法”指导,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要规范、条理要清楚。七年级学生做到这点很困难。

4.小结或总结方法的指导

在进行单元小结或学期总结时,七年级学生容易依赖老师,习惯教师带着去复结。我认为从七年级开始就应培养学生学会自己总结。在具体指导时可给出复结的途径。要做到:一看,看书、看笔记、看习题,通过看回忆、熟悉所学内容;二列,列出相关的知识点,标出重点、难点,列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相当于写出总结要点;三做,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解一些各种档次、类型的习题,通过解题再反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归纳出体现所学知识的各种题目的类型及解题方法。应该说学会总结是数学学习的最高层次。学生总结与教师总结应该结合,教师总结更应达到精练、提高的目的,使学生水平向更高层发展。

七年级地理教学笔记篇7

关键词:视唱练耳 听 说 读 写 形象记忆

“听、说、读、写”是视唱练耳教学的手段和形式,也是视唱练耳教学的内容,是形象记忆的必要补充。过去,人们习惯于在学习外语时用“听、说、读、写”,实践证明在视唱练耳学习中,同样需要“听、说、读、写”与“形象记忆”。

笔者就在艺术职业学院视唱练耳教学过程中,关于“听、说、读、写”与“形象记忆”的体会与探索陈述如下。

传统的视唱练耳教学方法是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坐着听。尽管老师在讲台上挥汗如雨、非常卖力,但教学效果却不太好。有的学生交头接耳,有的学生趴在桌子上睡觉,有的学生形在则神不在。由于从幼儿园到大学大多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是一种纯理性的东西,而音乐是感性的,感性的东西是动态的,不是静态的。年轻人由于内在的生理变化,又更多地需要动态,这样才能精神焕发、朝气蓬勃,才能集中注意力。从2007年起,笔者先从“读、说、听、写”开始,在视唱练耳课上进行了一些改革。笔者把学生的课桌排成“井”字形,教师站在中间,然后布置任务。对于初级学生来说,先让他们大声地朗读,先读节奏、后读旋律。当充分读熟后再进行唱读,唱读时要求学生注意音准与语感,着重解决学生的识谱能力。当这些初级问题解决后,就进入高一级的练习,即听辨能力训练。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欣赏者需要用耳朵来欣赏、感受音乐演奏家,更需要通过音乐听觉来把握、鉴别所演奏、演唱的音乐。人们对音乐的感知是通过耳朵的感受来进行的,所以在音乐活动中,听觉能力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首先让学生听,并让学生指出听到作品的不同部分和相同部分在什么地方,有哪些不同等。然后,再进行写的训练,适当进入音乐理论指导,譬如,什么是旋律,什么是旋律音程,以及对于旋律音程度数的判断及分辨等。还要学会从中说明这段旋律的创作手法、特点以及它和民歌、戏曲、曲艺音乐的区别与联系。这样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积极性。由于这些方法还不能彻底解决学生上课时的动态需求,要解决此类问题,就只能靠“形象性”,也就是视唱练习课中的最佳练习,即肢体语言与听辨记忆相结合的训练。可分为以下三种。

一、单音听辨

传统的单音听辨是以一个标准音为参照物继而听辨另一个单音,以此作为主要练习手段,每个单音的音高位置是比照标准音来确定的,需要让学生回答其音高位置。但倘若离开标准音,学生就无所适从(仅限于初学者)。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把钢琴放到教室“井”字形中间,并以人的五官七孔作为音阶基础,并以此作为比照,要求学生练习听觉。练熟之后可组成“单音音组”或旋律进行练习。学生通过五官七孔中的音的位置练习,首先可加强形象感知,其次可增强对练耳学习的趣味性,再次,也提高了学生的感觉记忆,即那种保持感觉信息极其短暂的记忆(又称瞬时记忆),从而为长时记忆奠定基础。比如,要求学生在人的面部找出re音、so音的位置等,这样使学生既有感性又有理性的教法,学生很感兴趣,并能很快掌握。

二、和声音程听辨

在“井”字形教室里,以相对两排作为音程的根音和冠音。横向的根音和冠音两排各自发音,纵向两排听辨横向的两排音准,并要求纵向听的学生指出横向发音的两排学生的音准(含口型、音高及节奏时值等)。等横向学生练完―个周期,再让纵向两排学生发音,横向学生听辨,并指出其正误。这样通过几次练习,全班同学的音程训练的效果会大幅提高,学生的听力越来越准确。这种相对“形象”的教学不仅是“口”动,更是全身的协调配合,也更好地刺激了学生的感觉记忆。这种从过滤器的衰减模型变成多通道模型的记忆,对音程的记忆具有极强的特殊性。比如,外界的大量信息(音)都要通过人的神经系统、高级中枢的加工和调节,这些信息(音)进入高级分析阶段后需要过滤器调节,这种过滤器的作用体现出注意的功能。当横向两排的学生在吟唱do-sol两音时,纵向两排学生的过滤器在期待,因此凡为人所期待的信息(音)容易受到注意。笔者曾经作过以下双音听觉技术实验:给某一学生双耳呈现不同的乐音刺激,要求被试者要同时注意双耳所听到的每个音,被试正确率为59%―68%,双耳的结果十分接近。这个结果反映出了以下内容:(1)用双耳听,同时注意双耳;(2)只用左耳听,只注意左耳;(3)只用右耳听,只注意右耳。因此,当横向两排学生发音时,纵向两排学生的双耳及身体要注意听辨,这样就会有良好的识别率。

七年级地理教学笔记篇8

关键词: 七年级几何教学 平面几何 逻辑推理能力

平面几何是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研究平面图形性质的一门学科。因此,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是平面几何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学生学几何的关键,也是学生学几何的难点。虽然学生在小学里接触过一些几何图形,对于一些简单的如角度的计算、线段长度的计算等问题,能够通过摸索计算出正确的答案,但他们对于逻辑推理的思维方法和过程是完全陌生的。尽管七年级上册还没有要求进行逻辑推理形式的书写,但是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如果学生在几何的初学阶段不打好基础,那么在以后做几何证明题时必然会出现书写不规范、逻辑性不严密、步骤跳跃等问题,对以后的几何学习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在七年级做好几何的推理论证的教学,为今后的几何学习打好扎实的基础。通过对七年级几何教学的摸索实践,我发现了一些提高学生学习几何兴趣、逻辑推理能力及规范学生书写的方法。

一、创造几何学习环境,引领学生进入几何乐园

几何教学是在七年级下学期开设的,七年级学生在经历了摸索的第一个学期之后,学习已经步入正轨,基本适应初中老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也对初中学习有了认识。“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初始教学阶段,教师让学生感受到几何是一门非常古老而又有趣的学科,让学生对几何产生浓厚的兴趣,引领他们进入几何乐园。在教学中,利用书中的知识云图、导图等信息传达丰富的几何背景,如数学小故事、数学家的成长等。

趣味题1:18世纪时,欧洲有一个风景秀丽的小城哥尼斯堡,那里有七座桥。如左图所示:河中的小岛A与河的左岸B、右岸C各有两座桥相连接,河中两支流间的陆地D与A、B、C各有一座桥相连接。当时哥尼斯堡的居民中流传着一道难题:

一个人怎样才能一次走遍七座桥,每座桥只走过一次,最后回到出发点?大家都试图找出问题的答案,但是谁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七桥问题引起了著名数学家欧拉(1707—1783)的关注。他把具体七桥布局化归为右图所示的简单图形,于是,七桥问题就变成一个一笔画问题:怎样才能从A、B、C、D中的某一点出发,一笔画出这个简单图形(即笔不离开纸,而且a、b、c、d、e、f、g各条线只画一次不准重复),并且最后回到起点?欧拉经过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图2是不能一笔画出的图形。这就是说,七桥问题是无解的。

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自己体会几何和数学充满无穷的乐趣,让他们对几何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抓好知识节点,重视概念和性质的教学

在几何初始学习阶段,学生会接触到许多全新的几何概念,那么如何让学生快速地接受和消化这些知识节点,并且把节点相互连起来,形成一张无形的知识网络呢?这是教师应该思考的细节问题。在概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让学生自己探索图形特征和关系,寻找特殊性,师生共同得出结论,再由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陈述,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在学习了相关的几条概念之后,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整理归类,并会进行比较,这样学生的知识节点就不会孤立,有助于学生对整个几何系统知识形成完整认识。

案例1: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多边形的内角和知识点的教学。在掌握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个知识点后,学生通过添加多边形的对角线把多边形拆分成三角形,n边形从一条对角线出发可以连接(n-3)条对角线,分成(n-2)个三角形,那么这(n-2)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多边形的内角和,即多边形内角和计算公式可以写成:(n-2)×180°。当n=3时,就是三角形,则内角和为(3-2)×180°=180°,通过这个特殊情况,让学生把三角形内角和与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有机结合起来,方便学生快速记忆。在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高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出不同类型的三角形的相应线段,在作图过程中掌握这三种线段的性质及它们的区别。

通过对相似知识点的对比总结,学生可以比较清楚地区分不同的几何概念和几何性质,再通过一定量的练习,形成更加完整的认识。

三、丰富学生的几何语言,加强符号语言运用的训练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特有的语言,几何通过一些符号和字母来表达,它们抽象、精确、简便,这是几何语言的优点和特点。要跨入几何的大门,首先就要过好“语言关”,为此,我安排了如下训练。

1.要求学生理解和熟记几何常用语,教材开始就明确地给出一些常用语,如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A,直线AB经过点C,经过即通过。对这些语句进行“咬文嚼字”,可加强学生的理解。为了让学生熟记“几何常用语”,我经常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学说和朗读,旨在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2.给出基本语句,学生画出图形。如延长线段AB到点C,是BC=AB。在线段AB的反向延长线上取一点C,使CA=AB。在线段AB上取一点C,过点C作CD垂直于AB。

四、强化常规模块化证明过程,形成证明的层次性

七年级地理教学笔记篇9

 

关键词:形象记忆;英语课堂;感性认识

英语教学过程中,常听到学生抱怨:“我昨天还能背出的对话,今天怎么就忘了呢?”遗忘是记忆的天敌,如何让学生能长久有效地记忆学过的英语单词和课文内容,成为教师们努力的方向。

英语作为我们的第二语言,由于其发音、语法等与汉语相距甚远,加上生活中几乎没有运用英语的机会,导致很多同学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产生畏难情绪,逐渐掉队。而学习离不开记忆,如何让学生们发挥出自身的记忆潜能,并将其运用到英语学习当中呢?笔者尝试着在英语课堂上充分利用形象记忆来帮助同学们轻松地学习课文内容。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意思是直观形象的事物给人的印象较为深刻。识记过程也是如此,直观形象的材料比枯燥抽象的材料容易让人记住。为什么形象的事物容易记忆呢?这得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谈起。人们认识客观事物依靠感知器官,而感知正是从直观形象开始的。实物的记忆是最原始的,而对抽象概念系统知识的记忆则需要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做基础。形象感知是记忆的根本。它是指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它是以感性材料,包括事物的形状、体积、质地、颜色、声音、气味等具体形象的识记、保持和重现。它带有显著的直观性和鲜明性。人的记忆都是从形象记忆开始的,形象记忆是有感知到思维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

        现代教学工具多种多样,有挂图、幻灯片、录音带、录像带和多媒体等,目的都是为了从听觉、视觉和触觉等方面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而学习者的学习类型也各有千秋,最常见的可分为视觉学习类型、听觉学习类型和触觉动觉学习类型。大多数学习者是复合类型。教师只有从各个方面入手给予不同的刺激,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发挥出记忆潜力。 

下面是笔者针对不同的学习类型,让信息分别以视觉形式、听觉形式、动觉形式和视听结合或视动结合等形式呈现,在课堂上运用形象记忆法帮助学生高效记忆的尝试。

图片资料使用方便简单,易于搜集,是笔者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工具。如在教学八年级下Unit 3 Section B 3里的故事时,教材里只有一幅配套图片。因为该故事人物较多,情节变化曲折,就像一个小品。如果只提供关键词,虽然也能起到提示作用,但太单调抽象。于是笔者请来一位美术教师按照故事情节设计了七幅图画,每幅图画对应故事中的不同阶段出现的人物和动作。平均一幅图画可以说上一至两句话,只要把每幅图画的主要内容表达清楚,整个故事就能完整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为了降低难度,笔者先是一次提供一幅图片,并配上关键词提示。在大多数同学能准确地分别描述每幅图片后,笔者再提供去掉关键词的单张图片,让同学记住相应的动词短语及表达方式。最后再一齐呈现七幅图片,让他们能一口气把整个故事讲述完整。课堂上学生们兴趣盎然,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很快就能流利顺畅地口述整篇文章。

在课文复述这个环节,有些教师喜欢采用提供关键词的方法,笔者更倾向于利用图片、简笔画或图片与文字两者相结合的方法以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让学生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地熟悉课文。教材里有些文章故事性强或者平面感强,但配套的图片没有,复述时学生感觉难度较大。通常,笔者会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出相应的图片来帮助同学记忆。例如《新目标》七年级下册Unit 2 Section B 3A的导游词中,每一句话都包含一个刚学的方位介词短语,内容非常的抽象。为了让学生能更好辨清导游行走的方向和路径,笔者设计了一幅简单的图片,把文中提到的街道、公园、旅店和花园等都包括在内,并按着方向用箭头和虚线把行程显示出来。然后一边说导游词,一边手指着箭头移动,非常形象地完成了一次“导游”。这样示范一遍后,学生立刻觉得文章生动起来,不再是抽象的文字,而是立体的场景。学生们口头练习了几分钟后,大部分同学就能看着图片把这段文字顺利地讲出来。

 听力材料同样是语言教学中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资源。新教材中有很多课堂听力练习,除了利用它们来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笔者要求学生尽量模仿里面的发音和语调,以增加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喜欢利用英文歌曲来结合要教的各单元内容。如七年级开学时刚接触英语的部分农村学生记不住26个英文字母,于是教唱ABC SONG,结果只要会唱这首歌的同学马上就能顺利地背下这26个字母,而且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对英语学习的兴趣陡然增加。

        美国有句格言:Tell me and I will forget; Show me and I will remember; Involve me and I will learn.(我听了就忘了,我看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学会了。) 因此,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培养其语言的运用能力,笔者尽量要求学生手、脑、口并用,做到“君子动口又动手”,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进去,乐此不疲。如八年级下Unit 3 Section B 4b中要求学生根据图片自编情节和台词,进行警察审讯小偷的角色表演,学生表现得很积极。课前,笔者还特意去借来一顶保安用的大盖帽。记得当时有几位平时很少主动发言的男同学为了体会戴警帽的威风,憋足了一股劲拼命背诵准备好的对话。为了鼓励他们,笔者也让他们分别上台表演。其他同学也为他们的积极表现热烈鼓掌。课后检查发现,学生对该对话内容掌握得很好。

在教学八年级上册Unit 7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时,考虑到很多同学在生活中很少会使用到榨汁机,为加深他们的印象,笔者特意从家里带来一台九阳多功能料理机和水果等原材料。先自己示范了一遍,做了一杯香蕉奶昔。再让几位最先用英语复述出操作步骤的同学亲手在课堂上尝试了一次,并让全班同学品尝了他们制作的奶昔。由于课堂时间有限,笔者让其他同学在课后分组制作他们喜欢的食品。在第二堂复习课时,大部分同学都能轻松地复述出制作过程的各个环节。

七年级地理教学笔记篇10

一、课前预习,多想问题是学好政治的基础

预习好课本内容能为听课打好基础。预习要带着问题去看书,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教材内容,把教材中自己认为重要的句子、段落画出来,想一想本课涉及了哪些方面的问题,会出现一些什么问题……这些都是课前应该多想的内容。例如初二法律在谈到“依法制裁侵犯公私财产的违法犯罪”时,就会涉及七年级下册第七课“法律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征”,八年级下册第七课“国家依法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等内容,还涉及九年级第八课“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八年级下册第一课“依法行使公民权利”等内容。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教师在课前引导学生多想问题,有助于学生上课时更有效地听懂教师所讲授的知识,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活跃思维,调动他们学习政治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专心听课,做好笔记,积极思考,多问问题是学好政治的关键

即专心看(书、黑板、屏幕)、听(老师讲解和同学们发言)、记(记好笔记)、积极参与(积极动脑,和老师形成零距离互动),还要考虑预习时所确定的听课重点。看、听、记、参与等形式都必须动脑,这是衡量专心与否的重要标志。如果这些做不好,就不可能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

学生听课要紧跟教师的讲课思路,把握教师如何分析重点、难点和疑点问题。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要主动思考,寻找答案。还可利用课本的练习、“相关链接”等栏目促进思考,帮助深化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长期坚持下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整体性和创造性就能得到锻炼和发展。

做好课堂笔记是课堂听讲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记记忆法是强化记忆的最佳方法之一。俗语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笔记是一份永恒的笔录,可以克服大脑记忆方面的限制,为学生提供宝贵的学习和复习资料。同时记笔记能充分调动耳、眼、手、心等器官协同工作,提高学习效率。因此为了学好政治课,必须记笔记。

有的学生不知道怎么思考问题,这点实际上也不难。大家都知道,政治出题不外乎三类大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思考问题时,多从这三大方面来考虑即可。

上课是学习过程的中心环节,开放性考试也带来了开放性的教学,课堂上留给学生的时间更多了,这就更需要多问。学生可以问自己,问同学,问老师,其中最重要的应是问自己——自问自答,实在不懂才去问老师或同学,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问”还要联系时政热点,多角度多层次地问。

三、做好练习和作业是学好政治的必备条件

练习和作业是提高思维能力,复习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解题速度的途径。有的学生上课时明明听懂了,但遇到题目却不会做,考试成绩也不理想。这就需要学生加强平时练习和作业的训练,注意掌握各种不同题型(单项选择题、简答题、辨析题和论述题)的解题方法,通过审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达到训练和巩固检验自己,从而提高成绩的目的。

对于教师不要求交的练习,学生如果有时间还是要做的,自己先思考一下,简单写答案要点,然后再对照参考答案,一定要分析自己所写的跟参考答案有什么不同,从中学习答题技巧。如果时间实在有限,也可以在看题后先自己思考一下应该用哪些知识点来回答(即打腹稿),然后直接去对照参考答案。当然这种方法肯定没有前面的方法好,不过这也是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比较好的办法了。

四、课后及时复习是学好政治的保障

孔子云:“温故而知新。”但考前的“临时抱佛脚”作用不大,特别是对于初中课程,由于内容比较丰富,更需要重视平时的复习。学生复习时需要做到精读教材,回忆老师所讲的重点、难点和要点,多看参考书以补充知识。复习并不是只复习一次即可,而是要循环复习,这样才有利于记忆,提高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