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的安全管理十篇

时间:2023-07-28 17:50:07

旅游景区的安全管理

旅游景区的安全管理篇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旅游越来越受到普通大众的喜爱,然而伴随而来的还有各种旅游安全事故的增加,旅游

>> 智慧旅游下烟台旅行社的发展研究 旅行社旅游线路设计的创新研究 关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旅行社实习的思考 与游客签订书面旅游合同是旅行社的法律义务 面向散客旅游服务的旅行社敏捷供应链管理研究 以旅行社为核心的旅游供应链管理研究 《旅游法》对旅行社经营管理的影响研究 关于旅行社品牌建设的研究探讨 旅游景区对游客的安全保障义务 基于SCM的旅行社管理对策研究 中国旅行社危机管理的误区研究 基于旅游者行为的旅行社相亲旅游产品开发与设计 浅谈旅行社连锁的管理 浅议旅行社的存货管理 中小旅行社的出路研究 分析旅游者选择旅行社的因素及对策 浅谈旅行社应对旅游黄金周和旅游淡季的促销策略 基于景区视角的旅行社与景区关系分析 浅议新《旅行社条例》对旅行社经营管理的影响 旅游法的颁布对旅行社的影响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3-8-20。

[2]新浪网.今年“五一”黄金周时,一些景点相继发生安全事故,这些事故的发生让旅游保险成为近期的热门话题旅游保险为何无人买账?[EB/OL].http://.cn/c/2006-05-14/01288917675s.shtml,2013-8-20。

[3]陈现杰.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精髓诠释(下)[M],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20。

[4]奚晓明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条文理解与适用[M],人民法院出版社,2010. 269。

旅游景区的安全管理篇2

关键词:旅游安全;旅游安全事故;旅游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12-0048-02

旅游安全是旅游的生命线,它不仅关系到旅游者的生命财产,而且还关系到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形象,是旅游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是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理念的必然要求。随着旅游活动规模的急剧扩大,以及散客自助旅游、探险旅游等旅游形式的蓬勃发展,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日趋复杂化,旅游安全事故呈现出高发态势。尤其是在黄金周期间,由于旅游设施、从业人员均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旅游安全事故更是频繁发展,使得旅游安全成为影响旅游业持续发展的一个核心因素。

1 旅游安全事故敲响了旅游安全的警钟

据中国旅游报报道,近期(从2006年4月底至2007年10月间)全国发生重大旅游安全事故16起,涉及范围较为广泛,涵盖了全国12个省(市、区),既有边境的云南、、内蒙古、新疆等省(区),也有内陆的湖北、江苏、安徽、河南、重庆等省(市),还有沿海的山东省;事发地不仅涉及山区、郊野自然景区,也涉及市区人文景点,有的甚至发生在旅游途中(详见表1)。一些安全事故属于天灾,不可抗拒;而有些则是人们可以预见的。

频繁发生的旅游安全事故,既造成了重大的游客人身财产损失,又严重地影响了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形象,阻碍了旅游业的正常发展,给旅游安全管理敲响了警钟。随着旅游社市场的不断开放,国内旅游社的竞争愈演愈烈,旅游安全形势将更加严峻,传统的旅游安全管理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旅游安全正在成为旅游业的重中之重,旅游安全已成为社会个方面关注的焦点。

2 旅游安全事故诊断

2.1 旅游安全事故类型剖析

旅游的实质就是旅游者要离开居住或工作的地方,短暂地到一个目的地进行活动,同时,旅游目的地要提供各种旅游接待设施以满足其需求。这就决定了旅游安全问题贯彻于旅游活动的始终:一是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脱离了原来熟悉的生存环境而进入较为陌生的环境,因而存在着一定的环境安全;二是旅游者在旅游的过程中需要频繁使用交通、游乐等各类服务设施,因而存在着一定的交通安全与设施安全;三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需要付出高于日常生活的体力消耗,因而存在着一定的健康安全;四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容易与当地居民、旅游从业人员发生利益冲突,因而存在着一定的治安安全;五是旅游者在旅游活动的中,由于生理的需要必然要与提供餐饮、食宿的部门发生关系,因而存在着一定的食品卫生安全(详见表1)。

2.2 旅游安全事故原因诊断

2.2.1 旅游景区安全管理意识淡漠

有些旅游景区过分追求经济效益,没有正确处理好生产、发展、效益与安全的关系,重视旅游生产而忽略旅游安全管理,造成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安全技术落后、安全设施不足、安全设备老化,从而导致在交通、治安、消防、饮食等方面存在安全隐患。

有些旅游景区应急救援机制不健全,应急救援体系不完善,旅游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滞后于旅游发展;对旅游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旅游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普及程度不高,旅游安全培训工作不够深入细致。

2.2.2 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监管不力

一些地区对景区的安全监管制度不健全,安全监管力量薄弱,人员、经费和设备不足,技术手段滞后,以至安全监管工作不能及时和到位,安全监管手段有待创新;还有的地区监管机构太多而导致集体不作为的弊端。

2.2.3 旅游者自身旅游安全防范意识不强

不少旅游者对自己的旅游活动场所的安全隐患了解不足,在旅游活动中又常常麻痹大意,在没有做好充足准备的情况下,盲目活动,冒险行动,以至于酿成安全事故。

3 旅游安全管理方略

3.1 旅游景区要强化旅游企业安全管理

一是要坚决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旅游景区要对安全工作高度重视,对景区应有全面、系统的旅游安全规划,对可能发生的旅游事故制定出相应的应急预案。二是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对旅游设施的安全检查和巡查,排除安全隐患。要加强对主要游览路段和游客集中区域的看防,同时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对安全事故责任单位、责任人给予处罚。三是要加强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制度建设,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立统一指挥、职责分明、反应灵敏、运转协调的景区安全应急救援体系,建设高效的专业化救援队伍,配备必要的装备,提高特大事故的抢救救援能力。

3.2 政府应建立旅游安全预警机制

政府部门、景区管理部门要严格执行国务院《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家旅游局《旅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①②,针对旅游地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按照“以人为本、救援第一”、“属地救护、就近处置”的原则,科学合理的制定事故应急预案及疏散避难预案。政府部门、各级旅游景区管理部门要结合自身制定的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应急管理领导组织和应急救援队伍,根据旅游安全事故的性质和等级开展相应的应急救援工作。政府部门、各级旅游景区管理部门要定期、不定期组织应急队伍进行应急救援演练,增强各级应对突发旅游安全事故的能力,熟练掌握应急方法和应急组织程序,确保应急救援工作及时、迅速、高效。尽快建立完善的旅游救援体系,完善的救援体系应该是:政府 + 保险公司 + 救援机构的模式,由政府充当组织、协调者,并负责组织部分救援基金。救援机构与保险公司联合,由救援机构作为保险公司的协议单位施行救助,再由保险公司事后赔付。

3.3 大力普及旅游安全教育

3.3.1 开展多种形式的旅游安全宣传工作

举办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宣传活动,带动景区旅游安全宣传工作。要通过举办旅游安全指导培训、免费发放专门的旅游安全手册、及时旅游安全警示、在各类旅游宣传手册和广告中强制推行安全提示内容等措施,将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到基层每位职工和旅游者,形成人人关注旅游安全的良好氛围。在旅游系统和全民中树立起“没有安全就没有旅游”的意识,主动防范各类旅游安全事故的发生。

3.3.2 加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

组织开展旅游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增强景区从业人员的旅游安全意识,提高旅游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索道、观光电梯、游船等游览设施的安全运行制度和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持证上岗等各项旅游安全管理制度。建立景区自查、职能部门定期检查、行业统一巡查的旅游安全制度,基本形成旅游景区系统由上至下、从行业管理部门到旅游景区的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体系,保证景区安全有序运营。

3.3.3 加强对游客安全文化宣传教育

加强法制教育,引导游客遵纪守法;加强道德宣传教育,引导游客礼服谦让;加强防火防盗宣传教育,告诫游客管理好火源火种,在林区不要抽烟,保管好自己的财物。要充分发挥处在工作最前沿、与游客接触最紧密的旅行社导游员、车辆驾驶员、宾馆服务员等的宣传优势,要求他们在宣传景区景点时,必须告知安全事项,提醒游客安全旅行。同时,充分利用景区旅游服务系统、环保客运车载电视等,向游客进行安全知识的宣传。

3.3.4 旅游者要增强安全意识

每一位旅游者都要提高自身素质,杜绝把一些不利于景区安全的坏习惯带到旅游目的地中来。在旅游过程中,自觉听从有关服务与管理人员的指挥,要本着对自己负责、对亲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来规范自己在旅游景区内的行为。在从事徒步穿越、攀爬等户外旅游项目时,一定要做好充分的物质和心理准备,并且要有经验丰富的领队来组织安排。在陌生区域行动时,一定要请熟悉地形的当地向导带路,一旦发生意外,也可以及时进行自救,将损失降到最小程度。

参考文献

[1]杨军. 安全: 旅游的生命线[N]. 中国旅游报, 2007-04-27(4).

[2]仪孝法. 关于景区旅游安全问题的探讨[N]. 中国旅游报, 2007-07-06.

旅游景区的安全管理篇3

第一条 为加强对旅游景区的管理,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有效保护、科学开发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国家、自治区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旅游景区,是**行政区域内具有参观游览、休闲度假、**健身等功能,具备相应旅游服务设施并提供相应旅游服务的空间或地域。

第三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旅游景区的保护、规划、开发、管理和经营活动适用本规定。

第四条 旅游景区管理坚持注重保护、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

第五条 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旅游业促进与发展、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经营与服务、旅游者活动的指导和相关监督管理。

乡、场、镇人民政府负责协助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做好辖区内旅游景区管理的有关工作。国土资源、水利、环保、规划、建设、林业、民族宗教、文物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助做好旅游景区开发、建设、管理的有关工作。

第二章 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建设

第六条 开发建设旅游景区,应当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及旅游业发展规划。旅游景区开发建设和保护规划应由具有相应规划资质的单位编制,经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同意后,按规定程序报批。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旅游资源的义务,有对破坏旅游资源行为进行制止、检举、控 告的权利。

第七条 旅游区及旅游建设项目的开发建设,应当符合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规划,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协调发展。

第八条 开发建设(包括新建、扩建、改建)旅游区,应当经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对其旅游价值、环境质量等进行评价并出具评价意见。

第九条 旅游区和重点旅游建设项目的建设,建设单位在申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前,应当取得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核意见。

第十条 在旅游景区内新建、改建、扩建旅游建设项目,应当严格按照控制性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进行,应当充分论证,合理布局;项目完工后,应当经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参与验收并签署意见。

第十一条 禁止在旅游区建设污染环境、破坏景观和生态的项目;禁止在旅游景区从事污染环境、破坏景观和生态的生产经营活动。

第十二条 旅游景区建设选址必须符合全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开发建设单位在向国土资源部门申请用地前,必须将旅游景区项目规划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三条 旅游景区管理机构应当制定旅游区管理制度,加强对旅游区的管理,维护正常旅游秩序,保持旅游设施完好和清洁卫生,完善服务设施。

第十四条 开发建设旅游景区,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损害旅游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以及景区风貌;

(二)在旅游景区内进行开山、开荒、采石、开矿、修坟立碑等破坏景观、植被、地形地貌的活动;

(三)盲目、重复建设,或者未经有关部门批准建设旅游景区项目及配套设施;

(四)在核心旅游景区内建设宾馆、饭店、招待所、培训中心、疗养院等与旅游资源保护无关的建筑物。

第十五条 利用自然资源开发旅游项目,应当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不得破坏景观、污染环境;开发旅游景区建设项目,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其建筑规模和风格应当与周围景观相协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破坏旅游资源。

第三章 管理与经营

第十六条 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管理旅游景区应履行下列职责:

(一)宣传有关法律、法规;

(二)监督旅游景区经营者保护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

(三)监督旅游景区经营者制定景区管理制度;

(四)监督管理旅游景区经营者的旅游服务活动;

(五)维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并接受其投诉;

(六)其他依法应履行的职责。

第十七条 旅游景区的经营者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公平竞争的原则,合法经营,接受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和管理。

第十八条 旅游景区的旅游从业人员应当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国家规定应当具备岗位资格或职业资格的,必须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持证上岗。

第十九条 旅游景区的经营者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制定景区旅游管理制度或措施,并负责落实;

(二)设置为旅游者提供服务和受理投诉的游客服务中心和符合国家标准的公共信息图形标志;

(三)公开服务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保证服务质量,不得对旅游者进行欺诈、勒索、胁迫或误导;

(四)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配备与安全管理工作相适应的专(兼)职人员和必要的安全设备、设施;

(五)对具有危险性的场所或项目设立明显的提示或者警示标志,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六)负责旅游景区的环境卫生工作;

(七)其他依法应履行的义务;

第二十条 旅游景区的经营者对发生的旅游安全事故应及时采取救护措施,并向旅游、公安、安全生产的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第二十一条 在旅游景区从事经营和服务,不得有下列侵害旅游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一)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与旅游者的合同或者约定;

(二)不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提供服务;

(三)强迫旅游者接受服务;

(四)对服务范围、内容、标准等作虚假的、引人误解的宣传;

(五)提供质次价高的服务;

(六)出售假冒伪劣的商品;

(七)侵害旅游者人身和财产安全;

(八)其他侵害旅游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第二十二条 旅游景区的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对侵犯其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检举和控告。

第二十一条 旅游者在旅游景区内进行旅游活动时,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尊重当地民族风俗习惯;保护旅游资源、环境和设施;遵守旅游景区安全、卫生等规定。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第二十三条 拒绝、阻碍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构成违反治安处罚条例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罚;以暴力、威胁阻碍旅游管理部门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旅游景区的安全管理篇4

【关键词】风景区 公共安全管理 公共安全事件

一、研究背景

近几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假期出游的人员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而风景名胜区因其风景优美、环境宜人,越来越成为旅游者尤其是生态旅游者追逐的热点。这也就意味着,风景区已逐渐成为一个众多人聚集的场所,相应的公共安全隐患也就逐步暴露出来。 2008年国家旅游局共收到各地报送的旅游突发公共事件48起(包括1起发生于2007年),共造成147人死亡,4人失踪,401人受伤。其中旅游重大突发公共事件6起,88人死亡,4人失踪,132人受伤;较大事件35起,59人死亡,231人受伤;一般事件7起,38人受伤。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数字,使人们在叹息之余,更清楚地认识到旅游安全不容忽视。旅游景区安全是旅游景区发展的基本保障,没有安全就没有旅游景区的发展。旅游景区安全是旅游的生命线,是旅游景区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是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理念的必然要求。当前,频繁发生的旅游安全事故,既造成了重大的游客人身财产损失,又严重地影响了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形象,阻碍了旅游业的正常发展,给旅游安全管理敲响了警钟。随着旅游活动规模的急剧扩大,以及散客自助旅游、探险旅游等旅游形式的蓬勃发展,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日趋复杂化,旅游景区安全事故呈现出高发态势。旅游景区安全正在成为旅游业的重中之重。

二、研究意义

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但同时也带来了威胁与挑战。其中,中国的公共安全面临着最为严峻的考验。多元经济模式与多元文化的融合与冲突,人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自然资源的攫取与毁坏,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由各类风险转化或引发的公共安全危机事件频频发生,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失衡等,都大大加剧了公共安全的风险。这也就意味着对公共安全管理的研究日趋重要。随着我国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学者对于风景区旅游的关注与研究越来越多。但这些研究多是从环境管理、自然资源保护性利用、可持续发展等角度进行深入探讨,对于风景区的公共安全管理问题鲜有涉及。风景区的公共安全管理包括自然灾害管理、人为灾害管理、治安管理及安全管理等多个方面,是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体系。因此,本文将从一个全新的、系统的角度对风景区的公共安全现状做出客观评价,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三、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一)关于景区环境影响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初,台湾学者刘儒渊等(1991)在塔山公园进行了10年的定点观测实验,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成果。大陆研究90年代后期陆续出现,比较重要的研究成果有程占红(2006)、刘鸿雁(1997)、李贞(1998)、冯学钢等(1999)关于景区植被影响的研究。

(二)关于风景区管理理念和方法的研究。

马彦(2006)认为,开发者的盲目、低水平、掠夺性破坏行为,经营管理者的短期经济行为、低层次的管理,旅游者的贪婪放纵的享受和不文明行为等。问题早已出现,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已不少,业界也在逐渐加大投入以改变现状.但自然风景区的退化仍屡见不鲜,其中重要的原因是:旅游学术界缺乏对自然风景区旅游资源和环境成体系的深入的研究,已有的成果集中在旅游对环境有没有影响、如何影响、表现在那些方面和环境保护、环境治理上。至于对策研究则多般是个案研究和宏观策略研究,个案研究是救火不防火、治病不治根,且不具有普遍意义;宏观策略研究不具有可行性。旅游业界普遍对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关系、生态美等可从思想上改善现状的理念缺乏认识或认识不到位,管理水平一直不高,甚至为了经济利益不惜破坏旅游资源及其环境。

(三)关于风景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及安全预警的研究。

缪春燕(2007)分析提出了历史城区建筑遗产公共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实施步骤、基本原则、组织框架和系统结构。 其次,分析了历史城区建筑遗产面临的主要灾害事件和形成原因;界定了历史城区建筑遗产公共安全事件的概念特征;建立了基于建筑安全事件、环境安全事件和风貌安全事件的历史城区建筑遗产公共安全事件识别模块;并根据灾害风险分析原理,对历史城区建筑遗产公共安全事件的风险构成因素、风险形成机制、风险分析内容和风险分析流程进行了研究。 然后,提出了历史城区建筑遗产公共安全可持续预警管理系统和预警管理流程;重点分析构建了历史城区建筑遗产公共安全事件预警的数学模型、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提出了基于 DEA 模型的历史城区建筑遗产公共安全预警评价方法。 最后,以武汉市青山区街坊建筑遗产为例进行了实证评价和安全预警,并针对青山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青山区建筑遗产公共安全管理的组织框架、预警管理流程和预警管理系统。

综上,我国学者从多个角度对风景区进行了广泛研究,具有深刻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振海,陈洪泉,雷仲敏.城市公共安全管理.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5.

[2]周虹.旅游开发对风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及对策[D].北京林业大学, 2004,05.

旅游景区的安全管理篇5

系统是普遍存在的,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各个领域都广泛存在着各种类型、不同层次的系统。旅游系统是各种旅游事象的集合体,是通过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使各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实现旅游价值的整体功能。因此,旅游系统论把旅游视为一个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综合体来研究能够分析出事物之间存在的联系和影响,是一种全面的、整体的考虑问题的方式。

2景区旅游系统

虽然景区的外在形态表现千差万别,但还是存在一些共性的东西。李洪波提出了景区系统的概念,构建了景区系统。他认为景区系统由居民、经营者、游客、吸引物和当地政府构成。但是这个系统没有明确指出景区系统的内部运行,而且没有考虑环境对景区经营管理的影响,忽略了外部支持系统的功能和作用。田世政则认为景区系统是旅游资源、旅游设施、生态环境、旅游者、旅游经营管理者、社区居民、旅游服务等要素的有机构成。把在景区存在之前就已经存在的土地、自然环境、原住居民、旅游资源称为原生要素,把经过开发之后产生的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旅游者、景区经营管理与服务者称为再生要素。要素之间存在的相互联系和作用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并指出了景区与外部系统之间存在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关系。

在前人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景区旅游系统由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客体(旅游对象)、旅游介体(旅游服务机构)、旅游载体(旅游环境)4个部分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其中,旅游主体指的是景区旅游者,旅游介体指的是提供旅游产品的一系列组织的总和,包括旅行社和旅游交通部门,涉及到的人员是旅游从业人员。旅游客体即旅游对象,包括旅游产品和旅游资源。旅游载体指的是保证旅游活动正常开展的旅游环境,包括旅游景区的内部环境、景区的运作环境和宏观的外部环境。

从景区旅游系统中也可以清晰的看出景区旅游危机的成因:不安全的旅游环境和不安全的旅游行为,其中不安全的旅游环境包括景区内部环境、景区的运作环境和宏观的外部环境;不安全的旅游行为包括旅游者的不安全行为、旅游从业者的不安全行为和当地居民的不安全行为。

3基于景区旅游系统的旅游危机防控管理系统的构建

景区旅游系统涉及的是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介体和旅游载体,因此基于景区旅游系统角度思考的景区防控管理系统更注重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载体的考虑,危机事件的发生即是旅游环境发生了变化,也就是旅游载体发生了改变,在危机防控管理系统构建方面危机事件和旅游载体可以结合起来考虑,因此可以把景区旅游危机防控管理系统的建构归结为3个子系统的建构:旅游主体子系统、旅游危机事件子系统和旅游客体子系统。3个子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任何一个要素出现问题,都会对其他要素产生影响。根据三者存在的关系,可以把防控管理系统建构如图2所示。

3.1旅游主体子系统

旅游主体指的是旅游者,但是旅游活动的开展也离不开旅游从业人员、旅游管理者和当地居民。旅游主体是3个系统中最活跃的,同时对旅游管理过程而言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因此旅游主体子系统指的是对旅游者、旅游从业人员、旅游管理者和当地居民的危机意识的培养和行为的控制。通过宣传教育,强化旅游者的危机意识和保险意识,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旅游安全教育和培训,培训的内容除了完成旅游服务之外,还应包括应对旅游危机事件的旅游安全救援知识和基本的救护知识,并对旅游事故进行警示和演练,不断的培养旅游从业人员和旅游管理人员的安全观念。当地居民对环境比较熟悉,在旅游危机救援过程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3.2旅游危机事件子系统

旅游危机事件对人(旅游者、旅游从业人员以及当地居民)起着警示的作用,同时对物(旅游资源和旅游设施设备)产生影响,也是导致人和物造成实际损失的主要原因。根据旅游危机生命周期理论以及旅游危机的处理过程,将旅游危机事件分为3个阶段:危机前的预防、危机中的应对和危机后的恢复,这3个环节都涉及到人和物,需要“人”来执行,并受到“物”的制约,同时对两者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

3.2.1预警系统

危机前的预警系统是预防的表现,也是旅游危机事件子系统的起始步骤,是贯彻“预防为主,安全第一”原则的重要体现,对景区旅游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危机带来的危害后果。减小危机影响的最佳方法就是事先做好充分准备,因此危机预警系统对旅游危机管理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景区危机预警系统是一种对景区危机进行超前管理的系统,致力于从根本上防止危机的形成和爆发。

3.2.2应急救援系统

应急救援系统的功能主要是根据危机事件发生之前制定的计划和应急措施,充分的利用一切可能的力量,在危机事件发生之后,能够迅速的控制事态的发展,尽可能的减弱危机事件带来的损害,将危机事件对旅游者和旅游环境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3.2.3善后处理系统

善后处理指的是在应急救援处理完之后,对事发现场的进一步处理,使景区的旅游形象得到尽快的恢复,恢复旅游者的旅游信心。旅游危机事件的发生会对旅游者、旅游景区造成负面的影响,而善后处理是减少危机事件负面影响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3.3旅游客体系统

旅游景区的安全管理篇6

一、抓紧理论学习,提高队伍素质。

一年来,班子领导亲自抓带头学,深入学习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9月份邀请梁世干同志为全体机关干部职工旅游企业负责人上“文明礼仪诚信”专题教育课,通过学习在干部职工中大力倡导尽职业责任、讲职业道德、守职业纪律、树行业新风。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深入开展各类业务学习培训活动如:行政执法资格培训、旅游区质量等级评定员培训、旅游规划员培训,《风景名胜区条例》宣传贯彻培训,*年1月12日邀请*市风景名胜区协会赵章培副会长为我们授课参加学习的对象有景区范围内的行政村双委领导、下属企业、宗教寺院负责人及本单位全体职工,本次学习活动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乐清日报、乐清电视台给予专题报道。通过学习培训,使全体干部职工乃至景区各部门的管理者的政治素质和文化专业知识明显得到提高。

二、加强民主管理,深化廉政建设。

我们严格执行政务公开管理制度,按照国家建设部对风景名胜区管理要求“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十六字方针,依法办事。设立政务公开栏,对建设行政审批事项、“一书两证”发放程序进行公布,同时设立监督投诉电话。以勤政务实、廉洁自律、敬岗爱业、规范服务作为我们的服务承诺,一年来投诉率为零。

狠抓旅游行业服务管理,落实旅游行风建设监督机制。成立旅游行业管理行风建设领导小组,聘请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为*山景区旅游行业管理行风建设监督员,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得到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肯定,被*旅游局评为“20*年度全市旅游行业管理先进单位、旅游行风建设先进单位”。

三、加大投入,完善设施,发展*为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服务。

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我们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打造*山旅游品牌为乐清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服务。

(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山景区。

在05年底成功的评为三A旅游区的基础上,为了提高*山知名度和美誉度,推进*山风景区的规范化建设。今年我们提出了申报国家四A级旅游区的工作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开展工作。增设垃圾桶并统一形式,增设四角亭、六角亭、秋千、木平台等建筑小品。对公厕进行改造使之更符合创A要求。制作各种公共信息符号图牌45个,交通指示牌21个,景点介绍牌、指示牌18个。现已通过省旅游局四A旅游区点评定组的评定。

加强景区的规划编制和景区内村庄规划编制的指导。*山景区的总体规划已于今年10月份通过建设部审查。完成东漈和西漈、三湖详细规划编制已通过会审。开始对北大门与杨八洞景区的详细规划编制,已完成杨八洞景区的地形测绘。下马岭村的村庄规划已由乐清市城乡规划设计院设计会审通过并报*建设局审核。*村的村庄规划由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编制,目前已拿出初步方案。

加强三个景点的检查监督,指导他们按规划实施开发建设。20*年,茗山景区吸引民资200多万元建成通往茗山的公路2.5km,天坛一个。高友玑墓已升为部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加大宣传促销力度,打造*旅游品牌。

今年我们加大宣传促销力度挖掘旅游市场,利用多方媒体宣传*推广*,来*观光游览的游客指数不断增长。

全力推广宣传*秀丽风光。通过参加各地的旅交会,通过网络推广等宣传手段。投资20万元在高速公路*大桥进口处设立了大型广告宣传牌。与*国旅、*旅游集散中心合作推出*旅游专线车。通过报社、电视台、艺术界等新闻媒介的广泛宣传,在广大游客中提高*知名度。今年游客面有了很大扩充,除*地区游客外,北京、上海、山东、宁波、*、福建等地的游客也慕名而来。

(三)、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确保*平稳发展。

1、确定目标明确责任

根据领导干部的变动及时调整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健全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制订*山安全生产工作应急预案,并针对不同时期制订游览高峰期安全处置预案、防汛预案和森林防火预案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并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能。严格按照安全生产工作要求,确定目标、明确责任,并把安全生产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各科室,责任到人。

2、安全管理,层层落实。

(1)、分片管理责任到位。

根据景区发展与安全生产工作需要,把*七大景区发分为五个保护管理区实施管理,同时与当地行政村对景区管理工作做到紧密衔接。管理责任到组到人,工作成效明显。

(2)、游览安全监管工作措施到位。

每个黄金周前组织各科室人员分三组到景区进行安全大巡查,检查内容主要以游览安全、环境卫生、饮食卫生、森林防火、消防安全等项目为主,同时发放宣传资料,张贴森林防火通告等。做到安全检查与安全宣传教育并举,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发现问题及时把安全隐患反馈给企业主和单位负责人并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同时下达书面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要求在一周内整改完毕接受复查。

加强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在重大节假日前召集*车队各车主,召开交通安全管理协调会议,对交通安全进行重点部署。专门组建交通管理组配合交警部门对景区交通运行进行严格管理,确保良好的交通运行秩序。

加强森林防火工作,今年景区内砍伐36条防火隔离带以及沿游路防火带共计划17.4KM,散发张贴森林防火通告1200份,栽种防火树木荷3.5万株,定期组织森林灭火业务技能培训。共投入森林防火经费21万元。

加强景区治安管理,今年我们专项投资15万元在西漈、玉甑、三湖景区安装了景区监管信息系统,对景区24小时进行监控,与白石派出所加强合作,配备安全保卫员12名,兼职流动保卫员22名。安排人员在景区内巡逻,及时消除治安隐患,确保游客的人身财产不受侵犯,确保*山景区平稳发展。

(四)、规范景区管理工作,凸现*资源品位。

旅游景区的安全管理篇7

全面落实旅游景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各方责任。一是落实餐饮服务主体责任。通过专项整治,进一步落实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规范旅游景区餐饮服务提供者食品加工经营行为,及时发现并消除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有效防控旅游景区群体性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二是落实监管责任。进一步强化部门监管责任,加大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切实消除旅游景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的盲区和空白,提升旅游景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水平,确保游客饮食安全,确保旅游景区不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三是落实景区管理责任。进一步落实园林、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及景区管理主体对景区内餐饮服务市场、服务质量、维护游客合法权益的责任,规范景区内餐饮服务单位和从业人员的经营与服务行为。

二、整治范围

全市旅游景区内及周边、以游客为主要服务对象的餐饮服务单位,包括农家乐、旅游特色餐饮街区等。

三、工作内容

(一)规范许可管理。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和《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及相关许可审查规范的规定,规范餐饮服务许可行为,把好餐饮服务事前准入关口。要摸清旅游景区及周边餐饮服务单位底数,认真核查餐饮服务单位状况,严厉查处无证经营,擅自改变经营地址、许可类别、备注项目,转让、涂改、出借、倒卖、出租《餐饮服务许可证》等违法违规行为。

(二)加强日常监管。重点检查旅游景区及周边餐饮服务单位是否符合场所环境和布局流程要求,是否配备符合要求和取得相关资质的专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从业人员是否经过培训并持有效健康证明上岗,食品制作加工过程是否符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餐饮具清洗消毒、设施设备运转是否按要求操作,餐厨废弃物是否按规定存放并及时处理等。在节假日期间、旅游旺季等重要时段,要加大日常监督检查力度,督促餐饮服务单位强化过程管理,防控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严格执行相关管理制度。要督促旅游景区及周边餐饮服务单位建立并执行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强化食品的可追溯管理。要按照食品添加剂专人采购、专人保管、专人领用、专人登记、专柜保存的规定,加强食品添加剂采购、贮存、使用的管理。

(四)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要认真排查食品安全风险因素,及时消除风险隐患,严厉查处采购、使用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制品行为,严厉查处采购、使用不明来源食用油行为,严厉查处采购、使用不合格餐饮具行为,严厉查处食品中使用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对因旅游景区食品安全管理不到位等主观因素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的,在依法实施处罚的同时应追究景区经营单位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五)引导理性消费。旅游管理部门要督促各旅行社安排旅游团队就餐应选择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等级B级以上的餐饮服务单位,对于接待安排已超过供餐能力的餐饮服务单位不予安排就餐餐次。

(六)完善应急管理。各地监管部门要与园林、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加强配合,完善旅游景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应急预案,严格执行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事故信息报送制度,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旅游景区不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确保一旦发生涉及旅游景区的食品安全事故能及时有效应对处置。

四、工作步骤

专项整治分三个阶段。

(一)调查摸底(4月21日至24日)。各地组织对辖区内旅游景区及周边餐饮服务单位进行摸底调查,掌握基本情况,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步骤。

(二)集中整治(4月25日至5月16日)。各地集中力量,周密部署,对辖区内旅游景区及周边餐饮服务单位开展统一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

(三)督查整改(5月16日至23日)。各地对专项整治情况进行复查,建立健全旅游景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由于受经济利益驱使等因素影响,省内外旅游景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从我市来看,旅游景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上也存在薄弱环节和盲区。要强化组织领导,密切部门协调配合,采取有力措施,层层落实监管责任,不断提高旅游景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水平。

(二)注重整治实效。要按照《方案》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不搞走过场,扎实开展专项整治。通过专项整治,着力排除系统性、区域性食品安全风险隐患,进一步规范旅游景区餐饮服务市场秩序,确保专项整治成果得到巩固。

旅游景区的安全管理篇8

秦安县凤山景区管理所

关于国家4A旅游景区复核自查工作的报告

秦安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近年来,秦安县凤山景区在秦安县委、县政府“旅游兴县”战略的推动下,结合我市大景区建设和智慧景区建设的大好时机,在省、市、县旅游部门的业务指导和各相关单位的大力配合下,推动凤山旅游景区服务质量稳步提升,进一步巩固国家4A旅游景区工作成果活动。近日,按照省、市、县文化和旅游局统一安排部署,秦安县凤山景区高度重视,认真部署,依据《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管理办法》(旅办发【2012】66号)、《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GB/T17775-2003)国家标准,根据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关于开展2019年全国A级旅游景区复核有关工作事宜的函》有关要求,景区开展自检自查,对各个项目进行自查自评打分,并对开展的游客问卷调查进行了汇总和统计,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总体得分

细则一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得分912分,细则二景观质量得分81分,细则三游客意见得分80.54分,完全符合国家4A级标准分值850分以上要求。

二、自查情况

现按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GB/T17775-2003)国家标准,重点从景区安全管理、服务质量、厕所革命、公共基础设施、讲解服务、景区价格、环境卫生、资源保护、诚信经营、智慧景区等十个方面认真自查,系统梳理,并提出整改措施,认真狠抓整改落实,使其全面达到相应国家A级旅游景区标准。现将近年来所做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景区安全管理

凤山景区管理所机构健全,职责分明,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并且贯彻落实。有文物保护单位、林业保护单位和旅游单位,经营、质量、卫生、环保、统计等规章制度健全。

景区管理设有安全保护机构,设有专门的警务室,各项安全预案健全,安全保卫制度与人员健全,工作落实。设立24小时值班制度及巡检制度,专职安全保护人员8人,流动安全保护人员数量4人。

凤山景区管理所在青莲念佛堂下东北处设有消防监控中心室,并派有专职人员负责24小时值班,2019年秦安县政府实施了泰山庙古建筑群消防安全工程;目前景区管理所消防安全配置有符合景区规模、特点的一定种类和数量的消防监控系统一套,设备已安装到位,消防水池选址设计工作正在进行之中;原有器材设施30具,泰山庙古建筑群26具,后山游客中心4具并保持完好有效;高大建筑物“蓬莱阁”及古建筑物上都装置有避雷针并保持完好;对明火、电及易燃物品管理严格,彻底杜绝火灾隐患;配置有兼职消防队伍,兼职消防人员为景区全体干职工,熟练掌握专业技能;景区全体人员都参加接受救火灾的培训,具有良好的防救火灾意识和本领;消防安全出口、通道时刻保持畅通并有明显标志,无火灾事故发生。

医疗服务方面设有专门的医务室,突发事故处理及时、妥当,档案记录完整,配备游客常用药品。救护等设备齐全、完好、有效。

游客人生安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游览通道,特别是狭窄、危险地段设保护围栏和警示标志;游览旺季和游人拥挤时,有专人负责疏导,不发生游人伤害事故;销售的食品饮料无毒、无污染。

财物财产安全室内配有有效的报警装置;确保单位财产无重大损失。

至目前消防、防盗、交通、机电等设备完好,运行正常,无安全隐患。

(二)厕所革命

结合4A旅游景区创建,参照《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修建了5处旅游厕所,增加卫生清洁人员,在每座厕所上贴有通用图标志和中英文对照标志。标识清楚,指示明确。每个厕所都有专人负责保洁,10小时保洁制度,在开放时间内专人分区负责随时清扫。景区新建旅游厕所数量充足,布局较合理,采用水冲式厕所,数量基本能满足游客高峰期需求;厕所外观、色彩、造型与景观环境协调,厕所80%具备水冲设备,并保持完好。厕所地面干净无污渍、积水、纸屑比较整洁。墙壁无蛛网、尘积和乱涂乱画痕迹。洁具洁净、无污垢、及时冲洗,无堵塞。无蚊蝇、异味。每日喷洒消毒药水、除臭剂或空气清新剂。保持厕所内设施设备完好,冲水箱正常可用,门窗完好,便具无损坏。厕所内配有洗手池并保证有水,面镜、挂衣钩、干手设备、清新剂、洗手液、驱蚊蝇、手纸等配置,干净卫生。均固定专人进行管理,以2A级标准进行配置,内设有残疾人厕位,洁具质量较好。

为了方便广大游客在进入景区后第一时间找到旅游厕所,景区管理所与7月份完成了旅游厕所百度地图上传工作。

(三)公共基础设施

凤山景区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县上下高度重视,在文广局的指导下,景区做了以下两方面的精心准备。

(1)景区强化内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一是加强领导管理,认真开展业务知识培训。邀请县旅游局有关专业人员对景区管理工作人员进行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业务知识的系统培训,使景区工作人员对A级旅游管理服务基本规范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增强了景区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提升了景区工作人员服务水平。

二是健全完善景区相关工作资料和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和完善了景区的各项管理制度,及时运转各类资料,明确了值班巡查制度,责任到人,24小时不定时进行值班现场巡查,每天8:00——18:00不间断保洁,并签写了工作日志和记录簿。设立了投诉台、投诉电话和游客意见簿等监督平台,定期咨询游客意见和建议并及时整改完善。

三是完善、更新各类标识指示牌,各种规章制度上墙。景区内增添了可以360°旋转的景点标准导向牌和指示牌;在一些危险路段,设置“注意安全”、“小心路滑”等安全警示标识标牌;增添了“下坡台阶”、“水深危险,请勿戏水”、“110报警、120急救、119火警”报警牌;划分了吸烟区与非吸烟区,并设置了“禁止吸烟”标识;更换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的各类不醒目的标识;对游客中心重新布局,内设票务中心、咨询服务台、导游讲解、多媒体、游客休憩设施等;单独设立了医务室、警务室、服务监督台;更新更换了前后山导游线路图;各类规章制度上墙。

四是协调县电视台修改了景区宣传片。景区纸质宣传资料上架,电子版宣传资料每天8:00——18:00进行滚动播放。       

(2)加大建设力度,完善服务设施

一是增添景区沿线交通安全设施。为了方便游客安全出行,从原交警到景区后山入口急弯处,景区内主干道急弯处,购置并安装了8面会车镜,沿线增添指示标识标牌。

二是购置景区功能设施提升景区内部形象。为了提升景区形象,统一制作了工牌;游客中心选购安装服务台、陈列柜、游客休闲椅,安装两台电子触摸屏,方便游客查询;购买雨伞架并配备雨伞,方便游客应急使用;资料架上摆放景区宣传资料和报刊杂志,方便游客休息时阅读;景区先后建设了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和企鹅QQ号,加强景区宣传力度。

三是景区主入口处设置了减速带,方便游客通行。协调县住建局、公共事业管理所、环卫所等部门和单位,在景区前山主入口处、明清古街上关入口处划了减速带,方便游客通过。

(四)服务质量

交通基础服务景区地处秦安县城区内,内外交通道路畅通;景区内景物景观和公共设施各类标牌设置齐全(包括名牌、说明牌、警示牌、道路引导牌。)所有景物景观设置名牌和说明牌。在各类公共设施游览通道适当位置设引导牌。危险路段设警示牌。景区工作人员按照要求佩带工作号牌;游客中心提供各类咨询服务;景区摊点管理有专人负责协调和管理。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密切配合,对游览参观点的摊点进行严格有效的管理,商品经营服务公平交易,价格合理,明码标价;商摊区干净卫生,无果皮、废纸,包装箱不乱放。保持商摊区公共秩序和交通正常,无聚众斗欧吵闹,交通堵塞现象。服务态度热情周到,不与顾客争吵。不尾随顾客,没有发生强行追售现象。

游览参观点内建筑有独特风格,并与周围环境和谐一致,被保护的文物景观附近50米内无乱搭乱建的临时建筑,旅游旺季和高峰时间游人控制与引导得当,符合环境定量标准。游人秩序井然。景区各项游览服务设施注重细节,突出特色,给人以独特、和谐、舒适的游览氛围。

(五)讲解服务

凤山景区有讲解服务的兼职人员4名。讲解服务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推进景区旅游讲解,讲解服务人员应佩戴好本景区讲解员的上岗标志;应做好游览前、游览过程中与游客的沟通,微笑贯穿始终,言谈举止应文明稳重,自然而不做作。讲解服务人员热爱本职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能够使用普通话进行景区内容的讲解,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口齿清楚,发音准确,表达逻辑清楚,用语礼貌自然,能实现语言的适度生动;具有广博的知识和文化素养,努力学习和把握与讲解内容有关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法律法规、政策,熟悉相关的自然和人文知识及风土习俗,并将其运用于讲解工作,具有相应的应变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六)景区价格

2012年下半年,重新设计了以景区蓬莱阁为背景的成套邮资门票,背面有游览简图,显著位置标有旅游投诉电话、旅游咨询电话、景区救援电话和景区形象标志,制作精美,深受游客好评。在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开展邮政纪念服务,提供纪念戳、本地纪念封、明信片纪念邮票等,公用电话数量充足,设置合理,标志美观、醒目,与环境相协调,接受信号装置隐蔽,不影响自然景观,电话信号覆盖整个景区。

自2018年9月27日,天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了《关于取消秦安县凤山景区门票价格的通知》,秦安县凤山景区从9月27日起免费向社会开放。现在只保留有一项由秦安县物价局批复的秦价发[2015]12号关于凤山景区停车场停车服务收费标准。在出入口设收费处,并设有收费员佩带明显的标志。收费严格按照物价局核发的标准,出具正式票据。

景区所有商品要求实行明码标价。

(七)环境卫生

景区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基本上达到每100米设有一个垃圾箱,淘汰旧式垃圾箱,配置两箱式和三箱式垃圾箱300多个,垃圾清运车1辆,做到垃圾及时处理,无外溢现象,表面干净无污迹。采取划段包干,提高卫生检查标准,不间断清洁,注重废弃物管理,做到无乱堆、乱放,无污水、污物现象,门前及内部地面无果皮、纸屑、烟头、痰迹。环境比较整洁,无污垢,空气清新、无异味。垃圾管理上做到垃圾清扫日产日清不留陈垃圾,垃圾集中处理场地远离旅游景区,不从在就地掩埋。吸烟区域合理设置,划分为吸烟区与非吸烟区,标志清楚且管理到位。游览通道和各类角落里无垃圾和其他堆积物。垃圾箱设置位置摆放合理,数量充足,景区内厅堂的门窗每日擦拭,无明显灰尘污迹。厅堂内的陈列台要天天擦拭,无灰尘。灯具美观大方无积尘,墙壁天花板无蛛网灰尘,定期粉刷。做好花草树木定期浇水、修剪、抗旱、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工作,秋冬季割草防火工作,冬季树木的涂白、保暖工作,保持草坪绿篱干净整齐,无脏物散落,保持规整。

(八)资源保护

凤山景区分为生态水域景观、太平堡“青莲念佛堂”、泰山庙古建筑群、春场行宫、上关明清古街五大部分组成,占地面积约1340余亩。2011年和2012年两次评定天水市A级旅游景区先进单位。以其独特的观赏、游憩、科考、历史价值,在国内外均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已形成了科学考察、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相结合的旅游胜地。近三年来,年综合接待游客均在60万人次以上。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景区在旅游交通、卫生、游览、旅游安全、邮电服务、旅游购物、综合管理、资源与环境保护方面投入了大量建设资金,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功能日趋完善设施,管理和服务质量显著提升,知名度、市场吸引力和游客满意度不断提高,取得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凤山景区人文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古建筑、文物较多,景区植被丰厚,物种丰富。近年来,景区健全保护制度、完善设施设备,投入大量资金采取防火、防盗、古建筑修缮、古树名木保护、限制机动车辆进入中心景区等措施加强对生态系统、文物、建筑、水源的保护,景区空气质量、地表水质量、噪音指标为国家一级标准和一类标准;景区主体建筑、出入口与景观相协调。

(九)诚信经营

景点购物场所相对比较集中,管理所加强对商品经营人员的管理,开展业务培训,要求实行明码标价,无围追兜售、强买强卖的经营户,通过不定期的抽查管理,景区购物场所环境整洁、秩序良好,商品种类繁多,地区特色浓厚。

(十)智慧景区建设

按照天水市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天水市智慧文化旅游建设管理运营实施方案的通知》(天旅领发〔2017〕19号)精神,县文化广播影视局按照建设内容和要求,与市文化和旅游局积极衔接,结合实际,制定了《秦安县智慧景区建设实施方案》。自2018年2月开始建设以来,至目前已建成五大建设项目,并已投入使用。共投资230多万元,建设内容包括景区视频监控系统、智能票务管理系统、智能停车场系统、 LED屏幕信息系统、指挥中心、无线Wi-Fi覆盖、建设远程视频会议系统、数字化广播系统、二维码导览、大数据中心、手机APP客户端等十一项内容。凤山智慧景区对于推进秦安智慧旅游整体建设,推进信息技术与旅游业的融合,加快旅游业管理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对于实现秦安整个旅游产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自查中发现的问题

(一)供水没有保障,严重制约景区生态建设。

(二)景区功能不完备,不能够完全满足游客的需求。

(三)景区亮化滞后,主要游客栈道夜间没有路灯照明。

(四)泰山庙内燃香化纸点位置不规范,数量过多。

(五)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有待进一步提升。

四、整改措施

(一)加强与水务部门的联系,及时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二)在景区延伸段修建有地域特色的农家乐、休闲度假酒店、综合性游乐场、书画交流中心等休闲娱乐和文化交流场所;配备功能齐全的旅游商店和景区生态垃圾桶。

(三)配备一批造型独特,设计各异的太阳能路灯,方便广大市民夜游出行。

(四)合理规范泰山庙内燃香化纸点位置,减少数量。

(五)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

特此报告

旅游景区的安全管理篇9

(一)指导思想

根据市委五届十二次全会精神,今年全市旅游系统的工作,要继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的目标和“增强三力、率先崛起”的战略,努力加快“三带十区”建设,着力推进旅游产品由单一型向复合型、特色型发展升级,旅游产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发展升级,不断巩固拓展长三角旅游市场、入境旅游和华东线长途旅游市场,切实提升旅游接待服务水平,逐步形成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和专项特色旅游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把*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越、文化个性鲜明、旅游产品丰富、基础设施一流、社会服务优良、在长三角极具竞争力和吸引力的生态旅游强市。

(二)主要指标

20*年,全市确保接待国内旅游人次增长12%,入境旅游人次增长30%,主要景区(点)门票收入增长25%,旅游经济总收入增长15%,力争各项指标有更高的增长。

(三)工作重点

20*年全市旅游业发展要力争在四个方面有重大突破。一要大力推进休闲度假设施建设,在发展中高端休闲度假旅游,形成旅游经济新增长点上有突破。二要抓好景区景点建设,在发展复合型、特色型旅游产品,打造*旅游“明月”上有突破。三要开拓新的客源市场,在发展长途旅游、入境旅游,延长游客逗留时间上有突破。四要强化行业内部建设,在转变政府管理方式,打造*旅游目的地上有突破。具体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1.围绕三带十区的空间布局,推进旅游景区景点建设。根据《*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继续围绕“三带十区”,有重点地编制景区景点规划和区域控制规划,高质量地做好招商项目策划,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组织好中国和浙江省旅游投资洽谈会。重点抓好一批大项目,特别是整体带动性项目,推进太湖旅游度假区国际会展中心、度假区高尔夫、长田漾湿地公园等项目建设;*区妙峰山茶文化旅游区、*谷生态旅游区、*漾景区建设;南浔区古镇旅游区晶街、新开河、国际度假中心等项目以及和孚漾的开发建设;安吉县天荒坪、黄浦江源、大竹海三大复合型景区及相关项目建设;*县仙山湖湿地公园、顾渚山大唐贡茶院、扬子鳄野生湿地放归、十里古银杏长廊风情馆、金钉子历史长河景观廊、图影宏普等项目建设;德清县阳光生态园二期、黄洄山旅游项目、何村主题公园、*儒商园等的建设。强化景区评定工作,推进景区景点标准化精品建设,安吉中南百草园争取通过国家4A级旅游景区验收,德清下渚湖争创4A级旅游景区,*新四军苏浙军区、寿圣寺争创3A级旅游景区。进一步推进景区“卫生革命”,建设一批星级化、生态化旅游厕所。加强全市旅游规划、景区管理队伍建设,通过培训、评比提高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

2.围绕新农村实验示范区建设,推进乡村旅游大发展。以“20*年中国和谐城乡游”为主题,积极扶持引导乡村旅游,推进*新农村实验示范区建设。组织开展乡村旅游调研,编制全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进一步理清思路和抓实工作。重点策划几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逐步推向市场。组织乡村旅游点、农家乐示范村和示范户参加大型旅交会及促销活动。各县区建立健全农家乐管理协调机构,加强对农家乐从业人员的培训,规范农家乐的管理和服务,逐步建立农家乐日常监管和投诉受理机制,提升农家乐接待水平和服务质量。全市开展一次以“优化环境,安全卫生”为重点的农家乐环境综合整治活动,逐步解决农家乐餐饮卫生问题。依托生态高效农业项目,推进农庄、渔庄等的建设,累计创建12个市级以上农家乐示范村,70家以上“农家乐”示范户。加快农业旅游景区建设,增加休闲、采摘、娱乐等参与性项目,提升接待管理水平。

3.围绕一心四片的接待网络,推进旅游设施不断完善。进一步整合现有旅游服务资源,发展城市购物步行街区、高星级宾馆、高档次休闲娱乐场所,完善*中心城区和四个县区首位镇的旅游功能。推进旅游交通建设,完善旅游中介服务业,力争多方面满足游客需求。重点建设一批休闲度假村和宾馆饭店,提升旅游接待水平。加强旅游星级饭店的评定与管理,新评定三星级以上饭店3—4家。推进*中心城区商贸街区、衣裳街传统街区建设,发展传统民俗和商品购物旅游。努力实施好市区陆上旅游交通规划,串联*中心城市及周边的旅游景点,逐步改变*中心城区旅游“冷”的状况。进一步完善旅游交通指示牌。发展水上旅游,开辟环城水上游线路。

旅游景区的安全管理篇10

一、旅游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以创建“5A”级旅游景区为切入点,以提升*县景区旅游服务整体水平和竞争力为重点,以“吃、住、行、游、购、娱”标准化服务为主要内容,以提升旅游服务业整体水平和竞争力为目标。围绕我县旅游服务业的结构优化和产业发展,加快旅游服务标准的制定、实施和推广,建立健全旅游服务标准体系,实现旅游服务业与国际接轨,以点带面,加速推进我县旅游国际化进程。

(二)工作目标

以创建*“5A”级景区为契机,以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为目标,在贯彻执行现行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我县旅游特点,加速旅游服务标准的研究与制定,构建特种设备安全和食品质量安全两大安全体系,大力推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全面推进旅游服务标准化工作,力争达到国际一流服务质量水平。

二、旅游标准化建设的工作内容及具体要求

(一)工作内容

建设*旅游服务标准化示范区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①确保两大安全:确保特种设备安全可靠;提高食品质量的安全;

②实施标准:实施与旅游服务有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③制定标准:逐步制定一些符合*县旅游发展的地方标准;

④实现认证:景区整体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⑤培养队伍:培养一支质量管理和标准化的骨干队伍;

⑥培育品牌:培育*景区成为世界级旅游服务精品项目和服务品牌;

⑦探索模式:探索旅游景区的标准化运行模式。

(二)具体要求

1.提高特种设备监察到位率,确保特种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

一是要对景区特种设备进行全面的调查摸底,列出重点监察对象,提高监察到位率;二是要明确分工,落实责任,规范监察行为,实施特种设备现场安全检查制度;三是要建立特种设备动态监管网络,提高监管能力,增强有效性;四是对特种设备重大危险源和重点监控对象开展专项整治,消除安全隐患,减少安全事故;五是对作业人员及相关人员开展广泛的业务培训,提高专业技能素质和法律责任意识。(责任单位:县旅发委、县质监局、县安监局)

2.实施食品安全监管,提高食品安全质量

一是调查摸底,准确掌握景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状况,建立数据库;二是通过定区域、定任务、定人员、定责任“四定”,建立监管员、协管员和信息员的“三员”队伍,通过食品生产企业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等形式,落实食品安全区域监管责任制;三是严格执行食品质量市场准入即“QS”制度,做好食品生产许可证产品的监督和无证产品的检查,确保无证食品不进景区;四是加大对假冒伪劣食品的打击力度。(责任单位:县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县农业委、县质监局、县工商局、县卫生局等部门)

3.建立旅游服务标准体系,贯彻实施旅游服务类标准,促进景区管理规范化

围绕*县旅游服务业,建立以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为主体,地方标准为补充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内容涵盖景区管理、旅客接待、安全卫生、旅客投诉、环境卫生、徽文化旅游产品等方面,涉及服务设施、标志、环境、管理、服务质量等全过程。

充分发挥标准化的职能作用和技术支撑作用,提升旅游服务标准化工作的水平,促进景区各项管理的规范化。

(责任单位:县旅发委、县质监局、县工商局、县卫生局、县交通局、县农业委等县直有关部门、*旅游服务公司)

4.制定一些符合*县旅游特点的地方标准

①《*旅游景区导游词规范》

②《*旅游景区服务质量规范》

③《旅游者损害赔偿标准》

④《旅游服务质量争议受理程序》

⑤《旅游安全管理规范》

⑥《旅游购物点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

⑦《家庭旅馆质量等级划分标准》等地方标准。

(责任单位:县旅发委、县质监局等县直有关部门、*镇政府、*旅游服务公司)

5.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活动,提升景区的质量管理水平

开展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活动,根据景区的特点,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为内部认证阶段:到20*年7月前,*旅游景区(点)按IS09001的要求,实行内部管理并通过管委会的内部认证,使企业走上科学管理、自我监督、持续改进的发展轨道。第一阶段,到20*年11月末,制定一套符合IS09001要求的“*旅游景区(点)质量管理手册”及相关技术文件(作业指导书等),开展培训、咨询和审核,进行总结、修改、完善;第二阶段,从12月开始,全面推广。第三阶段,到20*年7月,全部完成内部认证。第四阶段,到20*年8月,监督检查,改进、巩固,提高。第二步为第三方认证阶段:到20*年9月末,*旅游景区全面贯彻实施ISO0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整体通过权威机构组织的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评审,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得到不断提高。(责任单位:县旅发委、县质监局、*镇政府、*旅游服务公司)

6.开展广泛的专业知识培训,培养一支业务骨干队伍

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通用和专业两促进的方法,大力开展特种设备安全技能、标准化方法、质量管理知识的教育培训工作,重点培养基层服务标准化管理人员,形成既有标准化知识、又了解行业情况的旅游服务标准化工作核心,使其成为旅游服务标准实施和示范的重要力量。(责任单位:县旅发委、县质监局等县直有关部门、*镇政府、*旅游服务公司)

7.培育旅游服务精品项目,打造旅游服务品牌

依托世界文化遗产品牌优势,紧紧围绕创建服务品牌、打造服务名牌,引导旅游公司参与国家和国际服务标准化活动,积极采用国际标准,不断夯实标准化基础,扩大企业规模,提高质量水平,强力打造旅游名牌。

(责任单位:县旅发委、县质监局等县直有关部门、*镇政府、*旅游服务公司)

8.总结工作方法和运行机制,探索服务标准化运行模式

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环境竞争力,实现旅游安全等硬件服务质量,到坚持以人为本,开展服务组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等软件服务质量方面,全面开展旅游服务标准化工作,贯彻实施服务标准体系,促进旅游景区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和法制化,不断改进、总结和提炼旅游景区的服务标准化工作的方式、方法,探索旅游区的服务标准化的运行模式,示范、带动其他旅游景区服务标准化工作。(责任单位:县旅发委、县质监局等县直有关部门、*镇政府)

三、实施步骤

(一)宣传动员阶段(20*年4月-20*年9月)

广泛动员,加大对服务标准化工作的宣传力度,使各部门、服务企业、旅游景区以及广大消费者认识到开展服务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开展对*旅游景区进行调查研究,摸清相关行业标准化工作的现状,论证和编制完成旅游服务标准体系框架。

针对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但全省急需规范的事项,组织制定服务地方标准;应针对所提供的服务产品,积极开展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构建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相衔接的服务标准体系。

(二)全面实施阶段(20*年9月-2009年9月)

各级政府、各部门应对旅游服务标准化工作给予重视和支持,有关主管部门、协会和社会团体积极开展旅游服务标准的宣传、培训和贯彻实施工作,不断完善旅游服务标准体系,保证标准得到有效实施。

以实施IS09001体系认证为主要手段,强化各级服务标准的实施,提高旅游景区的标准化意识和质量管理水平。组织*旅游公司开展顾客满意度测评,树立企业品牌形象,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积极帮助企业培育服务名牌。

(三)检查总结阶段(2009年9月-2009年12月)

政府各职能部门对各级服务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重点检查旅游服务标准的实施情况,及时总结,并将检查情况向社会公布。对取得显著成绩部门进行通报表扬,对开展服务标准化工作不力的部门进行通报批评。

四、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对服务标准化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服务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实施方案,协调有关工作,检查督促各项计划实施的进展情况,配置经费,向上级请示汇报工作等。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承担示范区建设日常工作。景区要将服务标准化示范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示范区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真正做到认识到位,领导到位、经费到位、措施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