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自然灾害的建议十篇

时间:2023-07-28 17:50:05

防范自然灾害的建议

防范自然灾害的建议篇1

根据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苏发〔2018〕3号)确定的改革目标,2020年我市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指导思想: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四中全会精神和有关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注重打基础促规范,尽快建立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完善自然灾害应急救助机制,扎实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九大工程,推进我市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一、统筹灾害管理,强化责任落实

要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属地为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地方党委和政府主体责任、部门分工负责制和行业管理责任。市、县(市区)减灾委员会要充分发挥统筹指导和综合协调作用,构建统筹应对各灾种、有效覆盖各环节、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的防灾减灾救灾体系。根据“苏发〔2018〕3号”文件要求,市、县(市区)减灾委员会主任一般由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乡镇(街道)要建立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防灾减灾救灾各项工作。县(市区)政府要充分关注机构改革后乡镇街道、村居救灾救助工作体系可能出现的断档问题,在确保原有乡镇防灾减灾救灾职能不变的前提下,强化乡镇街道、村居防灾减灾救灾责任。

二、完善监测预警体系,强化灾害风险防控

积极探索建立健全自然灾害与生产事故风险监测评估会商机制,应急、气象、水利、自然资源和规划、住建(地震)等部门要加强极端天气、汛情旱情、海洋灾害、地质灾害和森林火情、地震监测预警,建立预警信息统一机制,完善分工合理、职责清晰的自然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提升灾害风险预警能力。相关部门和各县(市区)要组织开展自然灾害风险防控工作综合督查和防汛抗旱、地震监测、地质灾害防治、森林防火等专项督查,对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要环节进行全面检查,不留盲区。

三、推进综合减灾工程建设,强化自然灾害防治工作

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决策部署,建立完善市、县(市区)“自然灾害防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召开南通市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市级联席会议,明确相关部门职责,扎实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九大工程建设。加强防灾减灾骨干工程建设,推进危房改造工程,重点做好学校、医院、养老院等加固工作。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水资源,增强城市防涝排涝能力。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督促各地抓紧薄弱隐患水利工程治理及应急修复工作,切实提高防洪能力。加强农业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抗灾能力。推进防灾避难场所建设,充分利用公园、广场、学校、体育场馆、人防工程和大型公共建筑等公共服务设施,因地制宜规划建设防灾避难场所,为受灾群众提供就近安置服务。有关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我市特点,高标准、高质量地研究编制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项目计划,尽早开工建设。发展改革、行政审批等部门要加强服务,做好项目立项、审批指导工作,财政部门要为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提供资金支持。联席会议办公室要加强对联席会议议定事项的跟踪督促落实,及时向各成员单位通报有关工作进展情况。

四、加强预案体系建设,强化救灾准备工作

健全灾害救助预案体系,完成《南通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修订,各地要结合实际,组织修订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三级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进一步规范紧急状态下的救助工作程序。抓紧落实自然灾害专项预案修订工作,市级机关相关部门及县(市区)要根据已印发的市级专项预案,组织修订配套预案。自然灾害应急预案要做到上下配套、左右衔接、运转协调,形成预案体系。要加强预案演练,并根据预案规定,做好灾害救援应急准备工作。

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强化救灾保障能力

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落实年度救灾物资保障计划,做到门类齐全,满足需求,保障供给,调拨快捷。立足常见自然灾害和生产安全事故,加强先进设备和特殊装备器材配备,提高专业化技术装备水平,尽快形成履行综合救援任务的基本能力。要结合南通实际,合理规划和建设市、县(市区)、乡镇各级救灾物资储备库(点),完善市级救灾物资库的仓储条件、设施和功能。各县(市区)要推进救灾物资库建设,满足本行政区域救灾工作需要。健全多元救灾物资储备体系,积极探索多渠道救灾物资社会储备机制。建立“一图两单”,完善救灾物资储备调运机制建设。推进应急物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搭建应急物流网络,提高物资快速保障能力。要充分利用好“民生保险”“农业灾害保险”等,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建立自然灾害损失分担体系。各级财政要加强救灾资金预算管理,保证有足额的资金用于抢险救灾。要组织开展灾害风险普查和综合减灾能力调查,研究防灾减灾项目方案,完成“十四五”防灾减灾规划编制工作,确保防灾减灾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适应,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减灾支持。

六、完善应急响应机制,强化救灾效能

建立完善多灾种综合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及响应机制,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优势,实现灾前、灾中、灾后信息数据互联互通。市、县(市区)减灾委员会与防汛防旱、抗震救灾、森林防火、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防御等主要灾种指挥机构和灾害管理部门之间,要建立工作协同制度,健全工作规程,形成救灾合力。完善军地协调联动机制,建立健全应急指挥协同、常态业务协调、灾情动态通报、灾区联合勘测、救灾力量需求、应急资源保障等机制,实现军地高效有序联动。完善应急值守制度,切实贯彻落实领导带班制、24小时昼夜分班制、首办负责制、不定时点名制、交接班制等值班制度,做好应急值守和突发灾害信息的收集、汇总、上报工作。加强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突出解决乡镇(街道)短板,选择在海门市试点,适时召开现场会推广,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四级灾害救助工作体系。

防范自然灾害的建议篇2

一、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一)地形地貌。隶属管辖,地理坐标:东经80°11′~80°45′11″,北纬44°00′52″~44°50′,市域南北长92.2千米,东西宽45.5千米,总面积1908.55平方千米。东与博乐市、霍城县相连,南与霍城县清水河镇相接,西以河为界与哈萨克斯坦国为界,北依天山与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毗邻。国道312线(上海—口岸)最西端,陇海—兰新铁路国际新通道最西端。北部为科古琴山,山脉走向呈近东西向,总体地势北高南低,南部山前较平坦,处于山前冲积、洪积平原之上,海拔高度750—840米之间。属于大陆性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10.3℃,无霜期183天。

(二)主要灾害点类型及分布。地质灾害(隐患)主要发育类型为滑坡、崩塌和泥石流3种,分布在莫乎尔片区,截至目前已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11处,其中滑坡3处,泥石流7处,崩塌1处。威胁对象共涉49户/145—160人、600—700头牛、400—500头羊、约100匹马。

(三)区域划分。根据地质环境条件、工程设施分布、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现状及危险性、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结果等进行地质灾害防治分区,划分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和不发育区四个区。其中,高易发区分布于开干沟、甲朗阿西沟、木桧沟;中易发区分布于沟中游东侧、玉希布拉克中上游—库鲁斯台沟中上游—木桧沟中上游—切特阿克苏上游的山前黄土丘陵区;低易发区分布于西北部的高山区及沟下游东侧—格干沟下游—玉希布拉克沟下游—库鲁斯台沟下游—木桧沟下游—切特阿克苏中下游两侧黄土丘陵区;不易发区分布于南部山前倾斜平原。

二、地质灾害防治的目标任务

推进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及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系统建设,提高对地质灾害的预防和处置能力;建立地质灾害气象预测预报系统,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范及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加强重点区域以及重点灾害点的防治工作,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地质灾害点进行综合防治,最大限度避免、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2021年汛期突发性地质灾害趋势预报

2019年降水量为196.6mm,2020年降水量200.7mm,预测2021年年降水量偏少,春季气温略偏高,偏高幅度0.9℃左右,降水50—71mm;夏季气温略偏高,偏高幅度1℃左右,降水偏少,降水60—82mm;汛期主要降水时段将出现在6月下旬和8月中下旬。突发性地质灾害可能在以下区域发生:开干沟、甲朗阿西沟、莫乎尔片区三泉沟(玉希布拉克沟)、喀拉萨依沟、木桧沟和格干沟。

四、2021年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易发区(段)预测及防治建议

(1)开干沟右侧支沟泥石流、喀拉萨依沟,坐标:E80°27′06.79″,N44°23′52.85″;灾害类型:泥石流、滑坡;稳定性或易发性:低易发;危害(胁)对象:河道、牧道、过往人员;防治措施建议:避让+群测群防。

(2)甲朗阿西沟,坐标:E80°28'48.1",N44°23'35.7";灾害类型:泥石流;稳定性或易发性:低易发;危害(胁)对象:幼儿园、居民房屋、河道、道路及过往人员;防治措施建议:避让+群测群防。

(3)木桧沟主干沟,坐标:E80°39′55.04″,N44°20′23.69″(中心点);灾害类型:泥石流;稳定性或易发性:低易发;危害(胁)对象:幼儿园、居民房屋、河道、道路及过往人员;防治措施建议:避让+群测群防。

(4)木桧沟饲料队,坐标:E80°39′55.04″,N44°20′23.69″(中心点);灾害类型:滑坡;稳定性或易发性:低易发;危害(胁)对象:居民房屋、河道、道路及过往人员;防治措施建议:避让+群测群防。

(5)格干牧业村牧业二队泥石流,坐标:E80°32′12″,N44°18′12″;灾害类型:泥石流;稳定性或易发性:低易发;危害(胁)对象:居民房屋、河道、道路及过往人员;防治措施建议:避让+群测群防或搬迁+防治项目治理。

(6)玉希布拉克沟,坐标:E80°34′01.62″,N44°25′36.54″;灾害类型:滑坡;稳定性或易发性:低易发;危害(胁)对象:居民房屋、河道、道路及过往人员;防治措施建议:避让+群测群防。

五、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一)健全防灾机构,完善工作制度。各乡(片区)、各相关单位要建立健全管理体系,运用法规、行政、经济、技术手段,预防和治理地质灾害。要完善落实本辖区、本单位的汛期值班制度、灾害防治巡查制度、灾害速报制度。在地质灾害汛期期间,各乡(片区)和自然资源局要实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明确值班地点、联系电话,保障通讯畅通。对已确定的和在排查过程中发现的地质灾害危险点,要逐一制定具体防治措施,逐级签定防治责任书,将监测与防治任务落实到具体单位、具体人员,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对数量大、分布广的地质灾害,要采取群测群防的方法进行监测、防治。地质灾害易发点设立地质灾害警示牌,及时把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发放到相关单位,将“避险明白卡”发放到受地质灾害威胁的群众手中。

(二)做好灾害调查,完善防范措施。各乡(片区)、各相关单位要立足长远,将地质灾害防治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完成地质灾害调查区划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本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在汛期到来前,市自然资源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人员查清地质灾害的现状,对地质灾害隐患区逐一登记建卡,制定防范措施。

(三)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各乡(片区)、各相关单位要认真学习贯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及《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广大群众的地质灾害防治意识。将日常宣传与重点教育结合起来,在进行重点地质灾害隐患调查的同时,向当地群众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和避灾防灾的基本技能,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四)强化灾情速报,提高应急能力。各乡(片区)、各有关单位要及时编制地质灾害防治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指挥机构,在抓好防灾措施落实的同时,不断提高地质灾害应急处置能力。一旦发生地质灾害,应根据灾情大小,按照地质灾害速报制度及时上报市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局、自然资源局等主管部门,迅速启动地质灾害防治应急预案,组织力量赶赴现场进行抢险救灾。

(五)加快实施搬迁避让。各乡(片区)、各有关单位要把地质灾害防治与乡村振兴、生态移民、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土地综合整治等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安排资金,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快地质灾害危险区内群众搬迁避让进度,优先搬迁危害程度高、治理难度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周边群众。要加强对搬迁安置点的选址评估,确保新址不受地质灾害威胁,并为搬迁群众提供长远生产、生活条件。

(六)科学开展工程治理。对一时难以实施搬迁避让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各乡(片区)、各有关单位要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或自筹资金加快开展工程治理,充分发挥专家和专业队伍作用,科学设计,精心施工,保证工程质量,彻底消除地质灾害隐患。

六、地质灾害防治机构体系

(一)组织领导

为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组建高效、有序的地质灾害防治组织领导机构,结合实际,成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自然资源局,办公室主任由同志兼任,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各乡(片区)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切实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二)责任分工

开发区发展改革和经济促进局:负责按照国家标准,补充、完善全市总体规划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内容,审批建设项目时充分考虑项目建设用地条件。

市委宣传部(文旅局):负责组织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以及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组织排查全市旅游景区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督促各景区做好地质灾害预防工作。

开发区社会服务管理局(市教育局):负责组织排查全市各类学校及其周边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隐患,加强广大师生防灾知识教育,提高师生防灾意识,对地质灾害影响师生安全的学校,会同有关乡(片区)做好避让;适时举办地质灾害防治宣讲,组织地质灾害逃生演练。可

开发区财政局:会同有关部门负责资金筹备工作,保证地质灾害防治预算资金、应急救灾资金和应急拨款及时到位。

市自然资源局:负责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和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调查、评价职责,切实做好地质灾害的巡查、监测、预报、预警和防治工作,并为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提供技术支撑;加强对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因水土流失而引发地质灾害地段的植被保护和林地征用管理,并指导和督促林地权属单位制定生物治理方案,恢复植被,控制水土流失。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依法强化工程勘察工作监督管理,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规范进行勘察设计、施工。

市交通运输局:负责指导、协调、监督交通干线特别是公路沿线地质灾害的防灾预案编制和实施,做好防灾抢险人员、防灾物资及撤离人员的紧急运输工作,保障交通干线和抢险救灾重要路线的畅通。

伊犁州生态环境局分局:负责做好地质灾害环境监测和抢险救灾中的环境保护工作,预防可能发生的二次污染。

市应急管理局:负责会同各相关部门拟定本行政区域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适时组织应急演练;抓好矿山安全生产,指导有关企业编制矿山地质灾害防灾预案,并对企业防灾抢险工作进行指导、监督。

市农业农村局:负责指导、协调、监督境内沿河(渠)及各水利设施地质灾害的防灾预案编制和实施。

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地质灾害发生后,组织医疗卫生队伍开展灾区的伤员救治和卫生防疫工作。

市气象局:负责在制定气象发展规划中加入地质灾害气象监测预报内容,做好强降雨事件预报服务工作,与应急管理、自然资源、广电部门合作,及时地质灾害气象警报,并提供抢险现场的气象服务。

乡(片区):负责制定乡(片区)一级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切实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和管理,落实本辖区内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职责。

通信管理部门:负责积极配合做好相关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三)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速报制度

各乡(片区)发生地质灾害后要立即向市人民政府和主管部门报告,1个小时内提交速报报告。根据灾害的不同级别,上报至不同的上级人民政府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

(四)地质灾害的分级标准

1.特大型地质灾害

受地质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0人以上或者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在1亿元以上的地质灾害险情。

因灾死亡和失踪30人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地质灾害灾情。

2.大型地质灾害

受地质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500人以上1000人以下或者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在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

因灾死亡和失踪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者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

3.中型地质灾害

受地质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人以上500人以下或者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在5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

因灾死亡和失踪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

4.小型地质灾害

受地质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人以下或者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在5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

防范自然灾害的建议篇3

会议指出,近年来,各行业、各领域通过企业合并和股权、资产收购等多种形式积极进行整合,企业兼并重组步伐加快,产业组织结构不断优化。但一些行业产业集中度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市场竞争力较弱等问题仍然突出。在资源环境约束日益严重、国际产业竞争更加激烈的新形势下,必须切实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深化企业改革,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增强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会议强调,促进企业兼并重组,必须坚持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充分尊重企业意愿;坚持市场化运作,促进市场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依法妥善解决资产债务处置和职工安置问题,维护企业、社会的和谐稳定。一要消除企业兼并重组的制度障碍。清理废止各种不利于企业兼并重组和妨碍公平竞争的规定,坚决取消地方自行出台的限制外地企业对本地企业实施兼并重组的规定。地区间可签订财税利益分成协议,实现企业兼并重组成果共享。切实向民营资本开放法律法规未禁止进入的行业和领域,加快垄断行业改革,鼓励民营资本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进入垄断行业的竞争性业务领域。二要加强对企业兼并重组的引导和政策扶持。通过兼并重组,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中央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中央企业兼并重组。支持兼并重组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结构调整。充分发挥资本市场推动企业重组的作用,落实税收优惠,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完善土地管理政策。三要改进对兼并重组的管理和服务。坚持政企分开,规范和改进企业兼并重组行政审批。加强风险监控和信息披露,有效防范和打击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行为,保护企业利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做好信息咨询服务,拓宽企业兼并重组供求信息的交流渠道。四要推进企业体制改革,通过企业兼并重组,进一步加强和改善经营管理,促进自主创新,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会议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加强组织领导和指导协调,细化配套政策措施,认真抓好工作落实。

会议听取了对中央企业监督检查和国有企业监事会工作情况的汇报。会议指出,2009年,中央企业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面落实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深化企业改革,着力增强经营活力和创新能力,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保持了生产经营总体平稳运行,发挥了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同时,也存在一些影响企业持续发展和涉及国有资产安全的问题,主要是:部分企业历史欠账多;盲目扩张,财务风险大;效益回升基础不稳固;发展主业不专注,布局结构不合理;企业集团管控力度不足;境外项目缺乏控制;违法违纪违规问题时有发生。下一步,要继续加大监事会监督力度,完善外部监督机制,促进中央企业深化改革,规范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自然灾害救助条例(草案)》。会议指出,我国自然灾害多发频发,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经过多年努力,初步建立了自然灾害救助应急体系。近5年来,平均每年救助受灾群众6000万至8000万人次。为进一步规范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保障受灾人员基本生活,有必要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自然灾害救助条例》。条例草案规定,自然灾害救助工作遵循以人为本、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与受灾人员自救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领导负责制。草案明确了自然灾害救助准备措施,确立了预警响应、应急响应机制和受灾人员灾后生活救助制度,强化了对救助款物的监管。

7月7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2009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工作和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

会议指出,2009年,审计机关依法加强对中央重大政策执行情况、重大投资项目和重点民生资金的跟踪审计,在保证各项财政资金安全有效使用,保障中央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揽子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最近,受国务院委托,审计署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了2009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向社会公布了审计结果。

会议强调,各地区、部门和单位要高度重视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工作,把这项工作作为对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的重大考验。整改工作必须着眼于制度建设,注重从源头上杜绝预算执行中的违规违纪问题。一要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理财,不断完善决策程序,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健全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提高预算执行效果。严格执行各项财经法律法规。二要推进政务公开,强化社会监督。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政府行为的公开透明,比任何监督都有效。要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加大预算编制和执行等方面的公开力度,切实提高预算的透明度。三要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制度执行力和约束力,做到用制度管事、管人、管财,从根本上解决屡审屡犯问题。四要严格问责制度,健全依法行政的领导体制和机制,强化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追究有关责任人员责任。会议要求,审计机关要完善整改跟踪制度,强化监督检查,及时督促整改。有关地区、部门和单位要在10月底前将整改情况报告国务院。国务院将在年底前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

会议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经过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近年来全国安全生产状况总体稳定、趋于好转,但事故总量仍然很大,重特大事故多发频发,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会议强调,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煤矿、非煤矿山、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冶金等行业为重点,全面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一要严格企业安全管理。进一步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及时排查治理安全隐患,特别要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企业领导要轮流现场带班,煤矿和非煤矿山要有矿领导带班并与工人同时下井、升井。全部职工都必须经过培训合格才能上岗。二要严格行业安全准入。制定和完善各行业生产和安全技术标准,以及高危行业从业人员资格标准,实行严格的安全标准核准制度。三要建设坚实的技术保障体系和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在高危行业强制推行一批安全适用的技术装备和防护设施。加快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基地建设,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动态监控和预警预报体系,完善企业应急预案,定期进行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和应急演练。四要实行更加严格的监督管理。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属地管理和建设项目的安全监管。建立事故查处督办制度,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等影响安全生产的行为,加大对发生事故企业及其负责人的处罚力度。五要积极推进重点行业企业重组和矿产资源开发整合,淘汰安全性能低下、危及安全生产的落后产能和落后技术、工艺、装备。会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把安全生产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加强政策引导,严格责任追究,督促企业把安全生产各项要求落实到企业发展和日常工作中,确保安全投入和各项安全措施到位。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7月21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当前防汛抗洪工作。

会议指出,今年入汛以来,我国极端灾害性天气突发多发,江南、华南、西南和江淮等地区先后出现多次大范围强降雨过程,汛情发生早,洪涝灾害种类多,受灾程度重。目前全国正处于防汛抗洪的关键时期,长江、淮河、太湖等江河湖泊仍超警戒水位运行,台风活跃期也已经到来,形势十分严峻。会议强调,做好防汛抗洪工作,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做好防汛抗洪各项工作。一要抓好雨情汛情灾情的监测预警。密切监视天气和汛情变化,加强对暴雨和洪水影响时间、程度、范围的分析会商,为落实应急预案和群众避险防范赢得宝贵时间。二要强化重点目标的安全防范。提前做好山洪、泥石流、滑坡、城市内涝等灾害预防工作,督促各类在建工程落实安全度汛措施。加强应急值守和巡查排险工作,确保大江大河、大中型水库、重要基础设施的防洪安全。三要加大物资和资金支持力度,备足抗洪抢险救灾物资。抓紧补充防汛物资储备,扩大储备规模。加强地方与人民和武警部队的联系协调,落实抢险救灾队伍。四要科学调度。加强水库、湖泊、闸坝和分洪河道、蓄滞洪区等防洪工程调度运用,统筹安排“拦、分、蓄、滞、排”各项措施。做好蓄滞洪区运用准备。五要安排好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和生产恢复。及时组织受灾群众开展恢复重建、生产自救,尽快恢复生产,维护社会稳定。六要加强督促检查,落实防汛抗洪责任制。对因工作不到位、失职渎职等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依纪严肃处理。七要统筹安排抗洪救灾和经济工作,力争全年农业有个好收成。及时修复灾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保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会议指出,经过多年持续建设,我们在大江大河治理上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中小河流防洪标准低,小型水库度汛难度大,山洪灾害防治薄弱,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继续把加强水利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尽快启动水利重点薄弱环节的工程建设。为此,会议决定:(一)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及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同时加强洞庭湖、鄱阳湖重点圩垸整治力度,尽快提高防洪减灾能力。(二)加快实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加强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建立基层防御组织体系,提高山洪灾害防御能力。

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修订草案)》,决定修订草案经进一步修改后,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中国人民现役士兵服役条例(修订草案)》,决定修订草案经进一步修改后,由国务院、中央军委公布施行。

防范自然灾害的建议篇4

[关键词]地质灾害 基层 防治 措施

[中图分类号]P5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7-310-1

1前言

由于地质灾害的发生,国家逐渐完善了地质灾害的防治体系与责任机制,各地区的地质灾害防止水平都有显著的提高。根据国家颁布的地质灾害预防政策,各省市、各地区都纷纷响应,大力着手于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但是防治工作受着很多客观因素的制约,缺少懂得地质问题的专业人员,懂得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并不多,对于地质灾害隐患的巡查力度不够,这些因素都制约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顺利实施。因此,如何真正消除隐患,做到保障人们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国家、省市各部门工作的重点。

2基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现状

近些年来,在国家政府的统一领导之下,各省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都在不断的完善,各省市都划分了主要防治的重点区域,从主要问题入手,找出防治中的问题与差距,从而提高基层地质灾害的防治能力。目前各地区的地质灾害防治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各地区都在不断完善地质灾害防治责任机制与具体的巡排查制度,做到提前预防,提前预警。第二,专业人员逐渐增多,专业机构也逐渐庞大起来,大部分的省市的防治重点地区都设立了专门的地质环境监测站点。第三,由专家组成立的地质灾害预警体系正在逐步完善,在近一两年的时间内,让整个国家的许多地区成功避让了地质灾害,这些灾害全部都是由基层群测群防体系发现的,并做了及时的预警,让当地的居民及工作人员及时撤离,减少了很多损失。第四,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与培训,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已经逐步深入人心,整个社会都对房主地质灾害的工作有了更加全面、更加深刻的认识,逐渐形成了全民共同防灾的局面。

3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3.1群测群防的队伍不够稳定。由于地质灾害的群测群防人员基本都选取的是一些有着一定文化基础的群众,或者是一些村镇干部,当地政府每年都会下拨一定的经费,用作群测群防人员日常的工作开支、培训工作以及与国土资源总局的联系。但是这些人员与政府和国土资源局并没有明确的隶属关系,并且没有专门的合同或者制度对其约束,就导致了群测群防人员的工作内容、权利与义务不够明确。而这些地质灾害的防治队伍是我国防治地质灾害的主要力量,队伍够不够稳定会直接关系到防治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

3.2地质灾害的防治人员缺少专业素养和专业知识。虽然在全国的大部分地区已经建立了专门的地质环境监测站,但是并没有专业的地质人员进行监测,基本上出现的是有牌无人的局面,在监测站的人员又没有专业的监测技术,很难做到对地质灾害的准确监测。同时,选取的群测群防人员虽然有一定的文化知识,但是基本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对于必要的识灾赈灾知识更是匮乏。这些人员在面对一些对专业要求较高、责任较大、任务较重的防治工作时,往往就会显得捉襟见肘。

3.3对于隐患点的巡查力度不够。虽然目前已经有很多已经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各地区也都指明了相关的责任负责人,把这些负责人都纳入了群测群防的体系之中,但是地址灾害的发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也存在着多样性和变化性,有许多没有确定了地质灾害隐患点,在受到了一些自然因素(例如暴雨等)的影响下,仍然会发生地质灾害。如何能够在巡查过程中及时对这些潜在的隐患点进行预警,是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3.4无法有效地监督与防范人为因素引起的地质灾害。现在的许多地质灾害是由人为因素引起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第一,由于农民的收入不断增加,大部分农民选择了扩建房屋,导致监督与防范的难度加大;第二,目前对于许多工程建设对于地质灾害影响的评估、审查与备案工作都采取了分级负责的形式,但是工程项目的监管属于基层,因此导致了工程建设会引起的危害评估信息不共享,加大了监督的难度。

4强化基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建议

在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是基层,他们决定了能否能够最大程度地避免人民的伤亡,减轻人民的财产损失。所以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基层的防治能力,而加强防治能力的核心工作就是加强对于地质灾害的检测、预警、转移等的应急建设。

4.1加强地质灾害防治队伍的建设。首先,对于地质灾害的群测群防人员要以聘用的形式与其签订劳务合同,将其责任与义务做出明确的规定;其次,对于群测群防人员的选择,要以村镇的干部或者群众的骨干为主;再次,财政厅每年都应该拨放用于群测群防培训、装备设施和工资的专项资金,对于群测群防人员的工资要采取直补的的方式;最后,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年度考核,每年都对监测的台账进行检查,对工作较好的人员进行奖励,对不好的施与惩罚,确保群测群防队伍的建设。

4.2提高巡查工作质量。认真做好山区地质灾害隐患地区的调查工作,对于威胁人口较多的灾害隐患点要将其直接划入明确的灾害隐患点,同时要对其作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加强群测群防体系在该地区的建立;对于一些暂时还不能确定危险性的隐患地区,应该将其划入重点巡查的区域,防止由于强降水而造成人员伤亡,并且将这部分区域移交给政府,政府做好安排巡查的工作。

4.3加强监督由人为引发的地质灾害。政府应该都在各地区通过发宣传画、宣讲等形式,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帮助与指导老百姓选取安全的地方进行房屋的建设,教会他们怎样识别地质灾害发生前的征兆和有效的防治措施。老百姓在建房时都要进行土地审批,保证他们建房的地质安全。对于私自建房、没有落实危害评估的单位和个人,都要进行严格的处罚。

5小结

地质灾害防治的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细心的工作,群测群防队伍需要加强自身的专业素质与专业能力,从老百姓的利益角度出发,进行专业、细致的预测与预警,对地质灾害的隐患地区更要加强监测力度,一发现危险,及时安排老百姓转移到安全区域。同时要对老百姓的建房地质给予有效的建议,确保他们的人身安全,减少他们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谢廷勇,白艳萍.广西华锡集团铜坑矿地质灾害评估及防治措施[J].山西建筑,2012(12).

[2]魏璐璐.浅析地质灾害评估的方法与程序[J].民营科技,2012(10).

防范自然灾害的建议篇5

工作思路:始终保持一种“应急”状态,做到枕戈待旦、雷厉风行;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工作,一手抓队伍;确立“三大目标”,建立统一权威高效的应急救援工作机制,牢牢稳住安全生产基本盘,卓有成效地开展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做到“四个始终坚持”,始终突出政治机关坚持讲政治、守规矩,始终突出实战单位坚持强工作、夯基础,始终突出纪律队伍坚持强队伍、优形象,始终突出应急文化坚持重担当、重品行;重点抓好“五项工作”,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攻坚战,加快建设灾害事故防范救援能力体系,着力建设应急管理制度体系,着力提升应急管理基层基础能力,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经得起各种考验的应急管理干部队伍;全面推进“六大建设”,扎实抓好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为开创应急管理事业新局面提供保障。为此,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坚决稳住安全生产基本盘

(一)防范化解安全生产风险。坚持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严格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企业新(改、扩)建项目的安全条件、安全设施设计等“三同时”审查。紧密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淘汰落后产能、工艺和设备,推广应用先进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严格落实高危行业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资格准入标准。持续开展专项治理和综合整治,全面排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环节、重点部位、重点时段的风险隐患,建立危险源信息管理体系。持续推进危化品专家指导服务,严格烟花爆竹零售店安全监管,着力开展粉尘涉爆、液氨制冷、有限空间等作业治理,确保行业领域持续安全。建立重点行业(领域)及工贸行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和安全隐患数据库。

(二)全面推行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按照分级属地的原则,认真落实《县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细则》《省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在全县全面推行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工作,推动落实各地党委政府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全员岗位责任。扎实推进企业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完善告知、申辩、纳入、移出等程序,进一步规范安全生产失信联合惩戒“黑名单”管理。研究制定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安全责任追溯、企业安全生产承诺、企业分级分类监管等制度。

(三)强化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充分发挥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职责,完善联席会议机制,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各乡(镇)政府和县级有关部门安全生产工作。发挥县安办牵头抓总职能,协调推进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民爆物品、特种设备、人员密集场所等行业领域安全监管。统筹研究我县安全生产、消防安全考核工作,制定完善考核方案、考核细则和评分标准,创新考核方式,提升考核的科学化、公开化。按照“突出重点、精准发力”原则,组织实施好全县安全生产巡查,健全约谈、通报、挂牌督办、提级调查等制度,督促各级各部门解决好安全生产突出问题。

(四)加强安全监管执法。着力强化执法队伍建设,加强执法人员能力培训实训,整体提升执法能力、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创新执法方式,建设安全生产监察执法管理系统,承接做好《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流程清单》,推动执法信息化管理,做到行政执法清单化、流程化、规范化,确保执法计划完成、整改复查、行政处罚结案、行政复议达到“四个100%”,强化对执法工作的监督指导。加强安全生产行政复议、应诉工作,维护相对人合法权益。推动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实现执法过程全记录、调查取证可追溯。

(五)组织开展事故调查评估和统计。依据《省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工作手册》,依法规范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依法从严调查、从重追责、从速结案,汲取事故教训,杜绝重特大事故、遏制较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严格按照《生产安全事故统计管理办法》和《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表制度》规定,规范事故直报工作,做到应报尽报、应录尽录。扎实推进企业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强化激励约束,促进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六)强化风险监测预警。建立县本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制度,指导乡(镇)开展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制度建设。完善灾害风险形势综合研判、重要时段专题会商研判和地灾隐患点电话抽查机制,加强自然灾害风险识别、评估、监测、预警,探索建立全县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监测预警机制。全面推进安全生产、自然灾害、城市安全和应急处置现场的感知网络与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提升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风险早期识别和预报预警能力。抓好乡村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提升灾情管理、统计分析、核查和报送工作水平,探索建立“一个口径入、一个口径出、中间分包处理”的灾情管理模式。

(七)加强自然灾害防治工程建设。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县《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和中央财经委第三次会议精神,牵头组织开展自然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协调督促有关部门统筹推进其他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组织开展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试点,会同自然资源、水利、农牧农村、林草、气象等部门研究制订全县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实施方案,指导相关乡(镇)开展普查试点。

(八)全面提升应急救援能力。认真抓好《省应急救援能力提升行动计划(2019—2021年)》的落地落实,优先解决未达到国家标准的问题,重点解决能力短板问题,着力解决应急救援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问题。力争在2021年度启动县乡(镇)应急指挥场所和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县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县综合应急救援基地、森林消防野外直升机起降点等项目建设。做好应急管理“十四五”规划、藏区专项规划和综合防灾减灾规划调研编制工作。

(九)加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开展全县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和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研究,建立完善全县应急救援力量数据库,完成力量分布“一张图”和“一张表”编制工作。

(十)强化灾害事故处置。组织、指导、协调安全生产类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工作和水旱灾害、地质灾害、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地震灾害等自然灾害应急处置工作。开展灾害事故应急辅助决策体系建设。强化应急队伍协调指挥能力,加强与人武部、武警中队对接联系,进一步完善部队兵力提报和调动机制。建立应急指挥“一张图”,健全现场指挥协调机制,研究制定县应对突发事件现场指挥部建设规范。

(十一)扎实做好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建设。制订应急物资储备规划,认真摸排全县应急物资底数,梳理建立全县应急物资台账,理清救灾物资储备职能,做好2020年应急物资采购,积极参与建设应急物资信息平台,配合做好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有力有序做好应急救灾工作,积极争取和及时落实救助资金和物资,科学有效开展冬春生活救助工作。

(十二)加强防震减灾工作。强化地震监测预测,加强全县地震监测基准站和温泉站的管理。强化地震防御,加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努力提高全县广大群众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强化地震应急准备,指导各乡(镇)修订完善地震应急预案,县本级在5月31日前开展1次地震桌面(实战)演练。协调组建“轻骑兵”前突小队,着力解决“断电、断路、无信号”条件下“突不进去、传不出来”等实战难题。适时召开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全体会议和联络员会议,通报震情形势,开展震情会商。结合实际,持续推进地震巨灾保险工作。

(十三)强化应急值班值守。加强应急指挥中心规范化建设,推动县应急指挥中心规范化。严格落实值班值守各项要求,实行职责卡片化、清单化管理,进一步完善应急值班值守制度,加强重大节假日、主汛期等重点时段应急值守,强化各岗位职责清单化管理,明确岗位职责,压紧压实工作责任;进一步加强“每日两次”视频调度管理,优化视频调度方式;切实强化信息报送质效,拓宽信息情报网络,强化报送时效,提高信息质量;建立完整的应急响应遂行出动制度,备勤人员、车辆、后勤物资、装备、通讯等流程化、模块化、清单化,实现应急预案、应急响应手册和应急值守无缝对接,确保战时有效组织、快速反应、高效运转、及时处置。

三、健全完善体制机制

(十四)优化统分结合体制。发挥好应急委、安委会、减灾委“三委”和生产安全事件、抗震救灾、消防安全事件“三个指挥部”的统筹优势、应急管理部门的综合优势、行业部门的专业优势,衔接好“防”和“救”的责任链条,实现内部运转高效,外部衔接顺畅,确保工作无缝对接,形成整体合力。

(十五)建立健全应急指挥机制。建立应急管理部门统筹、相关部门参加的应急联动机制,形成上下联动、部门联动、军地联动、社会联动的应急救援格局。建立与县级有关部门、相关乡(镇)会商研判机制,组织开展风险研判评估,精准预警、精准抢险救援。规范各灾种救援处置流程,完善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应急联动、应急处置、信息等运行机制。指导乡(镇)建立健全应急处置工作机制、推动建立区域协同联动机制、制定应急响应工作手册、制定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工作的指导意见,建立“统一、高效、权威”,符合本地实际、指挥层级清晰、应急响应快速、应急处置有力的应急指挥体系。

(十六)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健全应急预案体系,组织修订《县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专项应急预案,强化应急预案衔接。分片区、分层级组织开展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推动社区、学校、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开展疏散逃生、应急避险等群众性应急演练。

(十七)强化应急管理基层治理。推动乡镇应急机构规范化和应急管理能力标准化建设,积极推进安全风险网格化管理,积极争取创建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支持引导社区居民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和治理,筑牢人民防线。

(十八)建立应急管理综合统计指标体系。探索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消防等综合统计联络机制,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等统计和分析,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决策支撑和数据参考。

(十九)强化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应急指挥信息化体系,初步构建以监测预警和清单制管理为核心的安全生产风险防控信息化体系。优化整合科技资源,支持应急管理领域科研项目,加强应急管理专家库建设,构建应急管理智库体系。

(二十)健全宣教培训体系。推动将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等内容纳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党政领导干部培训内容和年度宣传重点工作,在电视台、政府网站等开设宣传专题。完善应急管理舆情处置及应对机制,开展“最美应急人”评选,加强安全宣传教育,推动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进寺庙,培育和弘扬应急管理特色文化。

四、加强政治机关建设

(二十一)切实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应急管理部门首先是政治机关,对党忠诚是第一位的政治要求。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在中央政治局第19次集体学习会上讲话精神为引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州县委工作要求,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一以贯之落实“坚持党建引领,践行训词精神,担当初心使命,开创应急事业”的党建工作思路,严格履行党组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贯彻落实《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全面建强机关单位和支部建设,做到“一模范三表率”,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建强班子带好队伍,鲜明实说实在实干、从严从实从细、敢抓敢管敢为的工作导向,落实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促进组织生活制度化、规范化。抓实意识形态各项工作。保质保量完成机关党的建设各项任务。

防范自然灾害的建议篇6

关键词 灾害 防御体系 对比研究 启示

中图分类号:S4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近年来,全球各种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使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更严峻考验着各国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水平。中国是世界上遭受各种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与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灾害应急管理方面,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建立灾害应急管理制度较早,并积累了一些很好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研究和借鉴 。

二、美国灾害防御体系分析

(一)法律体系分析。

美国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救灾法律法规体系。1950年,美国政府通过了《联邦灾害救援法》这是美国第一部与灾害有关的法规;1970年颁布的《灾害救助法》是美国第一部综合性的灾害救助法规;1974年,美国国会批准颁布《灾害救济法》,进一步从法律上强化了在救灾活动中联邦政府的责任;1992年,颁布的《美国联邦灾害紧急救援法案》,正式以国家大法的形式确认了美国灾害紧急救援中管理的基本原则、救助的范围和形式,正式明确划分了美国联邦政府与州、市等地方政府在灾害事件中的紧急救援权限。美国的单项灾害法案则是根据现实情况不断的制定,并逐步完善,包括1936年的《防洪法》、1968年的《国家洪水保险法》、《沿海区域管理法》、《联邦灾害法》、《地震灾害减轻法》等等,范围包含了美国经常遭受到的几乎所有灾害种类,对灾害的各个阶段的主要问题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这些法律法规较详细地规定了联邦各部门在应对自然灾害中的责、权、利,明确划分了联邦政府间州以及地方政府之间的职责,以及联邦财政支持的比例、联邦介入重大自然灾害救助的程序等问题。美国的这些救灾法规在应对常规的自然灾害,以及可以有充分准备时间的大灾害是富有成效的。

(二)行政职能层次分析。

美国实行的是联邦制,以联邦和州、地方政府的分权为特征。各级政府之间是指导、合作与制约关系。联邦政府尊重州和地方政府的权力以及州长在本州指挥和协调的权力,其灾害快速响应工作向来是由各州和地方政府负责,联邦政府只是负责提供相关支援。只有当灾害的程度已经超出了当地的承受能力或已经超出受灾当地地方政府的能力范围时,才由当地州长向总统提出支援要求,确定其为特大灾害,联邦政府才能开展救灾活动 。这种救灾体制明确划分了各级政府的职责,体现了西方国家特殊的权力制衡的原则,同时也对地方政府的救灾行动给予了充分的保障。

(三)信息公开渠道分析。

美国法律规定,政府有责任及时向媒体公布灾害事件的真相,而媒体也有义务向社会公众传达准确的事件信息,媒体有独立的权力参与灾害管理的整个过程进行监督,并就某些公众感兴趣的问题做进一步的调查。这就使得政府要提高透明度,充分发挥媒体在救灾中的积极作用,有效沟通政府与社会之间的相关信息,疏导社会公众的情绪。

一旦灾害等突发事件爆发,由突发事件的牵头管理机构负责去选择合适的危机事件发言人,将灾害事件的动态及发展等信息及时向媒体和公众。 与此同时,根据灾害事态的发展,联合信息中心(Joint Information Center)也会迅速建立,它是由相关联邦机构公共事务官员所组成,是突发灾害事件管理信息的权威机构。 在联合信息中心成立之前,先由联邦调查局的战略信息和运作中心负责相关信息的。 政府相关部门在第一时间通过新闻媒体和电邮等方式将相关信息向市民,对各种问题不躲不闪,对于安抚民众情绪,提高民众对抗灾害的信心,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四)志愿者队伍建设与人员结构分析。

美国比较注重对非政府志愿者进行灾害及紧急事件的救援培训及应对教育,在培训合格后录入人员资源库,以供应急时可以调用。志愿者中有医师、护士、退役士兵、司机、消防人员、保险经纪人等各个方面的专业人才,他们主要通过半职业化或临时性工作两种方式参与灾害救援工作。由于包括心理医生在内的广大志愿者的参与,可以对于灾害人们心理伤害的疏导和家园的重建起到军方或警察都难以替代的作用而被写入FEMA的国家灾难恢复框架工作过程中。志愿者参加大型灾害救援一般都带有义务性质,没有具体的报酬,但是国家及相关部门还是会发向志愿者提供相应的补贴。

三、启示与建议

1、加大信息公开和信息沟通力度。在我国,由于政府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依靠上级的政令对社会事务进行控制的制度,使得各种行政信息长期处于官方的集中垄断中。面对上述困境,我们政府应正视问题的客观性及艰巨性,采取更加积极、更加有效的信息公开交流机制,加大灾害信息公开的透明度。更加注重信息公开的时效性,确保信息客观和准确,并视具体情况选择灵活采用诸如微博、举行新闻会等多种信息形式。

2、完善法律法规和管理机构体系。建立起适应我国国情的综合防灾减灾法律法规体系,把政府、社会及个人的抵御灾害活动纳入统一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轨道,使之适应我国目前和未来的灾害管理工作需要。更加清晰地界定从中央到地方的救灾职责,明确各级政府应承担的救灾份额,真正落实以属地管理为主的灾害救助管理体制。

3、鼓励并规范社会力量的协同救灾。建议我国用法律的形式将志愿者组织的管理体制、地位、作用、权利、义务、人员的招募与培训、捐款与合作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等内容固定下来,为志愿者组织提供规范的法律保障,使得志愿者在灾害救援的过程中有可信赖感与安全感,另一方面也加强对志愿者的规范管理,使志愿者组织在救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作者单位:防灾科技学院)

注释:

郭太生.美国公共安全危机事件应急管理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2003,(6) : 16 - 25.

C. Doug las Bass Em ergency Manager. Emergency management in the U.S[R].Fairfax County, Virginia,2005.

唐黎标.美国灾害紧急救援管理的主要特点[J].劳动保护,2004(04).

熊贵彬,柴定红.中美灾害救助体制比较――以汶川地震和卡特里娜飓风为例[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

林宇.美国的灾害紧急救援管理[J].安全与健康,2003(09).

FEMA.Crisis Communications Plan(危机沟通计划)[J].贯彻方案,2012(12).

谢彩云.新时期中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系统研究[M].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18.

谢彩云.美国救灾体制对我国的启示 [M].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

防范自然灾害的建议篇7

关键词:危机管理;应急体系;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1)10-0147-02

近几年来,海啸、地震等地质灾害和飓风、干旱、雨雪等极端气象灾害不断发生,对社会发展造成的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对人们心理造成的严重影响,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每年受灾人口高达3~4亿人(次),因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逐年增加,近几年每年都在2000亿元左右”,[1]如2008年初南方低温冰冻灾害、“5•12”汶川地震,2010年西南地区干旱和“4•14”玉树地震等一些重大的自然灾害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灾害应急管理,是各级政府都应该关注和研究的问题,当然,应对危机也必然成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也是对政府治理能力的重大考验。世界各国在应对灾害的实践中,经过了血与泪的惨痛教训后,积累了不少成功的做法和成功的经验,这些对我国构建合法、合理、合适的危机和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重视预防、预警和监测机制的建立

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危机预防、预警和监测制度的建设,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灾害预防体系和预警机制。

美国在危机和灾害的预防方面非常重视应急预案和应急计划的编定,不但有总体上的联邦应急计划(FRP),还有针对特定事件的运作纲要。FRP详细规定了应对危机和灾害的政策、原则、机构运行模式、处置和重建行动,政府部门及其机构在危机和灾害管理中的职责和协同机制。FRP由12个具有不同的应急支持功能机构组成,各功能由一个主要负责机构及若干辅助机构合作完成其功能,明确了各机构的具体责任范围和响应步骤。在应急预警方面,美国政府把它看作是控制突发公共事件事态扩大的有效手段。另外,还建立起了高效的突发公共事件预警网络,基本形成了纵向垂直协调管理,横向水平互通交流的危机和灾害预警网络。

英国政府在处置和应对危机和自然灾害的实践中,不断改进和调整预防和预警体系,积累了丰富经验,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机制和网络。其预警和监测网络主要由中央和地方两大部分组成。中央预警和监测网络机构包括政府职能部门和全国性专业监测机构,主要负责灾害的分析判断、政策制定、组织协调和信息服务等;地方预警和监测网络机构包括地方行政当局和相关部门,是整个灾害监测网的基本单元,主要负责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发现、报告、跟踪和控制。

俄罗斯非常重视危机预警管理工作,总统则是预防预警体系的核心,任何重大的危机预防和预警方案与行动都必须由总统来决策,而联邦安全会议常设12个跨部门委员会,这十二个跨部门委员会差不多囊括了灾害预警和应对的所有方面,平时收集各方面的信息,还针对部门特点进行专业信息的收集和处理以及评估,使危机预警系统高效运作,使预防措施既有高层的总体设计,也有末端的严格落实。另外,俄罗斯紧急情况部、联邦边防局、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外交部、通讯和信息署等相关机构也在突发事件预防和预警中承担着各自的重要任务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不难看出,科学、完备的突发公共事件应对规划是建设高效的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体系的必然要求,完善的预测预防体系有利于政府对自然灾害等突发公共事件所有事项进行有效的管理,其中包括对危机预警进行科学合理部署,政府部门职责任务细化区分,使突发公共事件预警工作有条不紊。确实实现奥斯本和盖布勒提出的“使用少量的钱预防,而不是花大量的钱治疗”[2]的政府事务处理和政府建设目标。

二、重视构建建制化机构和专业化的力量

设立专门机构,组建专业的应急力量,是国际社会和发达国家应对各种自然灾害的主要方法和发展趋势。

美国突发公共事件管理机构的特点是“强总统,大协调”。它是“以总统为核心,以国家安全委员会(NSC)为决策中枢,国务院、国防部、司法部(及其下属的联邦调查局(FBI)和移民局)等有关部委分工负责,中央情报局(CIA)等跨部委独立机构负责协调,临时性危机决策特别小组发挥关键作用,国会负责监督的综合性、动态组织体系”。[3]1979年成立的联邦突发事件管理总署(FEMA),是政府一个独立的联邦机构,其署长直接由总统提名任命,向总统负责。总统是美国政府突发公共事件预警管理体系的重心;美国联邦突发事件管理总署是“联邦应急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施者。另外,联邦突发事件管理总署的突发事件部设有管理中心,有一支2万人的国民防卫军,58个救援服务部门分布在全国的54个地区,分为129个分队。经过30多年时间的建设,美国建成了一个完全有效的协调系统,这套系统和机构在美国突发事件处理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俄罗斯政府突发公共事件管理机构的特点是“大总统、大安全”。俄罗斯以总统为核心,以联邦安全会议为决策中枢,政府各部门相互协调、分工合作的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体系。总统是中枢指挥系统的核心,并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俄联邦政府在总统的领导下具体处置灾害事件,是保障灾害所需的必要力量、资金和各种资源的主体,联邦权力执行机关依据俄联邦法律及其他法规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参与灾害处置等应急行动。为有效应对日益增加的自然灾害,俄罗斯的联邦民防与应急与消除自然灾害部,是俄罗斯政府突发公共事件预警、应急的专门协调部门,对自然灾害和技术灾害型突发公共事件全面负责。在应急力量配系上,直接指挥着一支由现役军人组成的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确保救援的快速和高效。

日本政府突发公共事件管理模式的特点是“强内阁,大安全”。日本政府于1986年建立的突发公共事件预警管理体系由情报调查室、外政审议室、安全保障室等部门组成。组织指挥和协调方面,内阁首相为其最高指挥官,内阁官方负责总体协调;工作制度方面,主要通过内阁会议、中央防灾会议、阁僚会议和安全保障会议等决策机构制定突发公共事件应对策略,其他各厅依据任务区分完成各自职责,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种类与级别的不同,启动的突发公共事件预警部门也将不尽相同,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从而形成日本官方长官领导下立体高效的突发公共事件预警管理系统。

突发事件处理机构设置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设立超事业部制的中枢机构体系,这个中央机构体系可以有效动员、指挥、协调、调度地区资源应对各自灾难和突发事件。二是常设性危机管理的综合协调部门,协调各种相应事务,会同各方专家,从国家安全高度制定短期的应急计划、策略,制定长期的反危机战略和应急计划等,并在地方各级管理机构设立相关部门。三是有一定数量的应急专业救援队伍,负责进行特殊地域和灾害的专业救援和国际援助。

三、重视应急习惯培养和应急文化建设

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应急习惯的培养和应急文化的建设,将公共安全提升到社会文化的层次,通过多种多样的教育、培训、应急演练和应急活动,以多元化的形式促使应急文化在社会文化中的沉淀,促使应急习惯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行为和基本的应急避险行动取向。

美国注重对应急人员进行正规的培训,注重加强社会宣传强化对民众的应急意识的培养以及应急知识的灌输。同时,还通过加强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来提高国民的应急防范意识,通过互联网、电视、广播、发送公共短信息等方式向公民发送各种应急有关资料和信息。救灾演练是美国应急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通过演练使民众做好处置和应对突发事件和灾难的应急准备,对在突发事件和灾难发生时应当采取的紧急措施、逃生手段、应急处置的程序和途径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娴熟的运用。正是这种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教育工作有效地提高了民众的危机意识和危机应对技能,有效降低了突发公共事件的破坏程度。

日本地方政府主要通过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两种途径来推进应急文化建设。注重普及培育民众突发公共事件意识和培训避险自救互救技能,其应急避险效果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比较突出和有效。

学校教育是指通过在教育机构普遍设立应急教育的课程,对公民从小就进行知识的教育、应急意识和应急能力的培养。社会教育是指通过灾害和灾难宣传、紧急避险培训、社会应急演练等形式进行应急教育,把对国民应急意识的培养融人到常规的教育中。例如,日本将每年的9月1日定为全民“防灾日”,9月1日所在的周为“应急管理周”,全国上下包括各级政府、各居民区、学校、企业都要举行防灾演习。值得一提的是日本专门兴建了灾害体验中心和防灾教育中心,所有这些措施均对普通民众的危机意识的培育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使其在突发公共事件突然来临时能有效降低民众伤亡和财产损失。

德国社会各界认为,在应急事件和灾害的预防、突发事件和灾害发生时的应对以及灾后的恢复重建过程中,广大的公民才是灾害处置和参与的主导力量。因此,德国各级政府非常注重对广大民众进行应急文化的建设和应急知识技能的教育培训。德国政府从三个层次入手强化应急文化的形成:对应急管理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系统的培训;对社会各种应急志愿团体和个人开展深入的应急基本知识培训;对公民进行广泛的应急知识教育和应急基本技能培训。

比较而言,发达国家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比较完善,我们不妨可以从强化预防意识完善各种预案、调整管理体系建立专门机构、注重信息化建设完善预警监测系统、强化救援力量建立专业搜救队伍、强化危机意识提高防灾技能几个方面,着手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 秦大河,孙鸿烈.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总论卷[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

防范自然灾害的建议篇8

一、灾后救助表现对比

无论何种政体的政府,对自然灾害进行救助都是其对社会应承担的义不容辞的公共责任。但由于政治体制、文化历史传统等方面的差异,中日两国在紧急灾害救助的反应方式、组织形式、资源调动方式上都存在重大差别,这在汶川大地震和日本地震海啸救助中得到较为集中的体现。

首先,从国家领导人的介入来看。汶川地震两个小时后,总理即飞往四川,并紧急成立了以他为总指挥的抗震救灾指挥部。地震后的一段时期,他一直坚守在灾区,甚至进入震中地区,进行现场指挥。日本地震发生后,菅直人和内阁大臣除了不停地在东京开会,没有人去灾区视察情况。日本媒体4月30日的最新民意调查结果显示,近八成日本民众不满首相菅直人应对地震、海啸和核事故时的领导力,超过半数地方政府官员不满菅直人应灾表现。

其次,从灾害救援中干部任免来看。汶川地震后,中国及时或破格提拔使用了一批表现突出的干部和普通党员,同时也处置了"不作为"干部,甚至就地免职。都江堰市民政局副局长、蒲江镇原团结村党支部书记等被就地免职。北川县也因组织抗灾不力撤职了几名基层党员干部。广元市几名局长、副局长、机关党委书记,因违纪被组织处理。茂县公安局局长、车管所所长也被撤消或暂停职务。还有一些干部因擅用地震捐款被免职。在日本,由于受到救灾不力的广泛批评,日本首相菅直人提出辞职。在6月27日晚,菅直人组建的灾后重建领导班底名单才终于出台。当晚,菅直人才确定了自己辞职的具体时间。

最后,从灾后大众及媒体的反应来看。在汶川地震的巨大灾难中,中央政府开展了快速、高效救援工作,获得了广泛的赞誉。大众及媒体的批评主要集中在某些企业、公司、明星等的捐助行为方面,以及针对灾区学校、医院等的公共工程质量的质疑。3月11日,地震发生当天,上午日本各大媒体的版面基本都在批评菅直人的政治献金丑闻。菅直人被曝收受在日韩国人104万日元政治献金,而此前外务大臣前原诚司刚刚因为相似原因辞职。支持率连续降低的菅直人原本正在面临巨大的政治信用风波。随着核泄漏危机进一步恶化,对菅直人内阁的指责渐渐显现。3月15日的《朝日新闻》发表文章,尽管报道了菅直人"我们绝对不会临危撤退"的决心,还是毫不客气地指出,"核电站事故增加,对应不足,政权的危机管理能力透露不足"、"相关部门提供的信息和事态把握的状况依然比较混乱"。但是,两过媒体在地震中还是以报道地震相关信息,让民众安心为主。

二、体系差异分析

从以上关于汶川和日本大地震这两个特大自然灾害后两国救灾反应的一系列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更加快速地作出了反应,高效地组织了紧急救灾工作,缓解了灾害所带来的破坏。但我们却不能因此得出结论:我国的救灾体系比日本更加健全。正相反,通过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日本的救灾体系远比中国健全,法制化程度很高。我们可以通过下面几个方面对中日两国灾害应急救助体系进行较深入的比较:

1、地震灾害危机管理体系比较

我国现行救灾体制的管理体制实行的是:政府统一领导,上下分级管理,部门分工负责。中央负责特大救灾问题的决策管理,各级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灾害管理工作。《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七条规定:"县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并立即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不能消除或者不能有效控制……应当及时向上级人民政府报告。上级人民政府应当及时采取措施,统一领导应急处置工作。"实际上这些规定并没有将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在救灾上的责权划分清楚,因为无论灾害大小都得上报情况,而且不能控制和消除的灾害标准也是很模糊的。救灾工作中,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明显表现为职责同构。所谓职责同构是指,中央和地方的职责几乎一致的,上下对口,地方政府各部门的职责几乎是中央政府各部委的翻版,除外交、国防等少数职责由中央专属。在救灾工作中这种职责同构使中央和地方相互掣肘,其不利影响表现在两个向度上:一是中央对地方政府职权的过多干预和限制,对地方申请的救灾经费进行严格控制。灾害发生时,救灾工作的监督体制是自上而下的,中央监督地方,地方监督市县,市县监督乡镇,但社会的监督作用却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挥。紧急情况下,为了保证救灾工作的效率,撤换及提拔部分下级官员成为有效的推动救灾的手段。由此也导致了另一方面的不利影响,即各级政府自下而上对上级政府及至中央的依赖,包括财政资源的依赖和职责上的依赖。地方政府总是尽可能向上级尤其是中央政府争取救助资源,尽量少动用本地资源,以此减轻本地区的灾害损失。由于救灾过程中上级对下级政府的监督控制作用,使下级官员面临灾害时首先得向上级汇报情况,争取资源,听取上级指示。这降低了地方政府的自主性,不能根据当地灾害情况、灾民的实际需求及时地开展救灾活动。

日本的国家危机管理体制大致是这样的:以法律为依托,内阁总理大臣为最高指挥官,内阁官房长官负责整体协调和联络,通过安全保障会议、中央防灾会议以及相关省厅负责人紧急协商会议等决策机构指定危机对策,由国土厅、气象厅、防卫厅和消防厅等职能部门负责具体实施。在这一体制下,中央各部门和地方政府分别建有各自的危机管理体系,当危机发生时,一般根据危机的类型启动不同的危机管理机制。

2、灾害救助法制化程度比较

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全国第十次民政会议以来,我国救灾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这些规范性制度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明确救灾资金的使用范围,对救灾捐助及接收活动的管理,规范救灾款物基层发放程序,制定抗灾救灾领域的国家标准,等等。但是,我国目前这些救灾制度散见于各种指示、决定、意见、通知、办法、规定以及批复执行的报告、请示等等党政机关文件中。我国目前还没有制定一部全国统一的《救灾法》或《灾害救助法》,目前的相关法规是由 SARS 所推动于2007 年出台的《突发事件应对法》,但其还不能代替《救灾法》的作用。由于没有法律法规的明确界定,当前我国救灾工作的很多责、权、利都不明晰,造成部门之间相互推诿,各级政府间进行利益博弈。当前我国救灾工作的开展,主要通过权威政治的推动,而不是主要通过法律明确救灾职责。一次自然灾害能否得到及时有效地救助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灾害的严重程度及其社会影响,二是政府的重视程度及其是否强有力。汶川大地震达到里氏 8.0 级,波及全国很多省市,死亡 8 万多人,其破坏力和社会影响是空前的,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由于我国多年经济高速增长,国力稳步上升,强势政府仍然保持着对社会的强有力控制。因此,汶川地震发生后,我国政府迅速地进行了反应,组织社会各界投入救灾工作,获得了国际社会的一片赞赏。但我国这种救灾体制将可能产生两个负面后果:其一,如果一次灾害的影响不大,或者政府希望控制其影响,进行淡化处理,那么救灾工作将难以有效开展;其二,如果灾害发生时,由于经济衰退,政府控制力衰弱,这时灾难将难以得到及时救助,甚至加剧,并可能进而引发政府合法性危机。因此,推动救灾工作的法制化建设是我国将来的一项重要任务。

作为重灾大国的日本是全球最早指定灾害管理基本法的国家,并已形成一套相对完善的应对灾害的法律法规体系。目前,日本拥有各类危机管理法律40余部,其中涉及减轻地震灾害的法律就有10多部,主要包括《自然灾害对策基本法》、《防止海洋污染及海上灾害法》、《活动火山对策基本法》、《水灾防止法》、《灾难救助法》等。针对可能发生的大规模地震灾害,日本政府还出台了《大规模地震对策特别措施法》和《关于地震防灾的国家财政特别措施法》等相关法律,对地震灾害的预防、应对措施、信息传递、灾后重建以及财政金融措施等做出了具体规定。

三、健全我过灾害救助体系的对策

综上所述,针对我国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存在的问题,结合日本灾害救助体系的经验,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应对意见。

1、灾害救助要以人为本

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作为自然灾害紧急处置的首要任务,最大限度的减少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的威胁和危害,这是灾害救助的最基本原则。在汶川抗震救灾中,生命被作为最高价值诠释着、实践着。"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救人仍是重中之重"、"一线希望百倍努力",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地震刚刚发生、"黄金救援时期"已过、生命已达极限时间这三个关键时刻及时发出的最高指令。这充分体现了灾害救助以人为本的原则。

但是,救助以人为本的原则还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保障灾民的知情权。政府的灾害救助政策规定、补助标准、安置模式应该要公开化、透明化,并充分征求灾民的意见。(2)保障灾民的平等参与权,是指在指定临时过渡性和灾后重建安置方案、灾害移民预案和具体实施的整个过程中,灾民应具有平等的参与协商、决策方案选择的权利。平等的参与权还表现在灾民在参与各种救助事务时,其所持有的传统习俗、价值观和受到尊重和理解,不受歧视。(3)保障灾民的表达权。灾民在参与救助活动时有权表达其作为一个参与者所关注的问题和对于救助工作的有关建议、意见,灾民拥有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诉救助和重建过程中的问题并获得回复的权利。

2、完善相关法规和应急机制,提高灾害应对能力

目前我国虽有《防震减灾法》等指导地震预防和灾后救助的法律规范,但有关指导和规范灾后重建的法律法规依旧缺位,导致有关灾后重建的部门规章普遍没有较大的执行力。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或国务院制定和颁布指导灾后重建的法律法规,提高规范的法律位阶,增强规范的法律效力。同时要提高防洪和防震等基础设施建设基准,加强对防范灾害的宣传教育,完善突发灾害的应急机制,防患于未然。

3、建立分担灾害风险的长效机制

在面对象地震这样的巨型灾难时,个体由于力量有限,很难承担巨额损失,而完全依靠国家的救助也不现实。因此应当考虑建立分担灾害风险的市场机制,分化巨灾风险,弥补个体损失。

第一,建立多元化巨灾保险制度。我国目前没有地震保险等市场化巨灾保险制度,缺乏自然灾害的风险分担和转嫁渠道。借此地震灾害,可探索建立巨灾保险制度,设立巨灾保险的再保险制度,扩充自然灾害保险制度的容纳范围,完善灾害防范和救助体系,增强全社会抵御风险的能力,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第二,设立巨灾风险准备金制度。可从中央和地方财政每年提取一定比例资金作为风险准备金,逐步建立应对巨灾风险的长效机制。当发生巨灾时,除了有保险公司的理赔外,还可利用巨灾风险准备金来补贴灾民,分担损失。

第三,建立规范的社会救济和援助系统。巨灾造成巨大损失,除了由国家补助、保险赔付和个体承担外,应充分利用社会的力量开展救济和援助,通过建立规范的社会救济和援助系统,来为受灾的人群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艾萌. 日本阪神大地震灾后重建经验[J]. 中国农村科技,2008,(6): 54-57.

防范自然灾害的建议篇9

【关键词】电力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措施

引言

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地质环境多样且复杂,导致了我国地质灾害频发。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工作是保护人民根本利益、减轻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有效手段,并且合理有效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可以为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帮助。鉴于以上原因,我国相继颁布了《地质灾害管理办法》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等法律,相关法律规定了建设项目在施工前要进行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并且危险性评估的结果要得到省级以上的地质主管单位的的认定。法律同时要求分级进行我国的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工作。但是,由于相关的法律规定没有对建设项目的分类标准进行明确的区分和界定,这就导致了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工作很难落实。其中电力项目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重中之重,自然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所以,做好电力工程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对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我国现阶段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相关技术的要求

现阶段,我国执行的电力工程自然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标准是《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这部法律对我国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进行了规定。另外,电力工程相关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还要依据规范《火力发电厂岩土工程勘测技术规程》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以及《架空送电线路大跨越工程勘测技术规范》等相关条款进行。并且就相关的勘察区域来说,不仅要对建设项目的占地区域进行相关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还要对工程的建设状况和当地的地理环境特点进行相关方面的勘察。

二、我国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进行

现阶段,我国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分级进行,这样做极大的提高了评估工作的效率,减少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工作量。评估工作是严格按照《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进行的,该法律将我国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分为三级。通过三个等级的设定,极大的提高了我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效率。

首先,是一级评估,一级评估有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工程建设能否引发当地的地质灾害。第二,当地的地质灾害是否能对工程建设的安全造成威胁。第三,要对工程建设花费在治理当地地质灾害上的资金进行细致的评估。

其次,是二级评估。该级评估首先要对当地的地面沉降、裂纹、塌陷,山体的滑坡、泥石流以及崩塌等自然地质灾害进行全面的了解,对相关地质灾害的分布范围、灾害种类以及灾害对工程建设的影响进行明确。然后,要充分的考虑建设项目与地质灾害之间的相互影响。最后,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区域内的可能发生的重大的地质灾害按照前面讲到的一级评估规定进行相关的评价。

最后,是三级评估。所谓的三级评估,就是对工程建设范围内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以及潜在的地质灾害进行明确。另外,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周期,所以在进行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时,一定要考虑时间这一因素。

三、我国电力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电力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起步较晚,目前,我国有很多已经开始施工的建设项目的危险性评估工作是后来补做的。由于评估的方法不同,出发点不一样,所以造成了危险性评估的结果与现场勘测的结论不一致。这种现象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建设项目的施工。

就电力工程的地震灾害危险性评估来说,同样存在着相类似的问题。第一,评估工作起步较晚,并且技术相对落后,这严重影响了评估工作的进行。其次,电力工程地质灾害的种类较多,涵盖了地面、地壳、地下的多种运动变形灾害。同时,有关电力工程的灾害评估同样具有较多的种类,这些地质灾害极大的提高了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难度。最后,在可行性方案的选择上存在缺乏沟通、审议时间过长等问题。通过电力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完成,相关方案也随之制定出来,然而在后期的审议过程同样存在许许多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同样阻碍了我国现阶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进行。

四、完善我国电力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措施

首先,我国的电力行业之间应该加强危害性评估工作的技术交流。对于我国的电力部门来说,应该有步骤的进行电力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资格的申请。通过获取有关的从业资格,提高电力工程地质灾害的防治能力,最后各个部门之间进行技术层面的交流与切磋,提高我国电力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水平。在高压线路的危险性评估工作中,尤其应该引起电力部门的重视。高压线路在传输电力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一旦发生危险,其后果十分严重。所以,电力部门应该加强高压线路的危险性评估工作。一方面,在高压线路施工过程一定要按照设计标准进行施工。另一方面,提高高压线路危险性评估工作的技术水平,充分保障高压线路的输电安全。

其次,电力工程自然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需要我国电力部门与地质部门密切的合作。地质部门通过相关的现场勘查把确切的数据资料提供给电力部门,然后才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关的电力工程设计与施工。同时,在施工方面,一定要对施工现场做好监理工作,这影响到我国的电力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的发展。

最后,电力工程有关单位以及地质勘查单位应该对电力工程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对电力行业中的大规模发电厂、发电厂与用户之间的输电线路、乡镇的变电室以及输电线路中的相关工程进行细致的灾害评估工作,确保建设项目的安全。

五、结束语

近几年,由于我国的地质灾害的发生次数逐年上升,电力工程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工作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重视。但由于我国的危险性评估工作起步较晚,所以技术方面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电力工程方面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需要电力部门和地质部门部门的密切联系,二者可以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共同提高我国电力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水平,促进我国电力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钧,刘小青. 电力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研究[J]. 电力勘测,2002,03:7-12.

[2]陈昌彦,,王维理. 废弃矿山植被恢复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关键问题分析[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1,02:76-81.

[3]陈孟春,黄成民,张骏.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方法探讨-以某电力工程为例[J]. 工程勘察,2006,S1:316-321.

防范自然灾害的建议篇10

1 问题的提出

《规范》第5.10条明确规定:“有关……矿山生产中排土场、矸石山、废渣堆、尾矿库发生的各种灾害和问题,不作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内容,可在地质环境条件中进行论述,并在评估报告中建议具有相关资质的单位按专业规范和要求进行专项评价”。由于相关专业规范并未规范等问题导致该条款执行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中介机构在编制评估报告时,将上述对象无论规模大小均不加选择地不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最终导致未评估未设计;二是我国矿山排土场规模大的上千万立方米,小的不足一千立方米,如果不分大小均委托专业机构进行专项评价和设计,不仅增加了企业负担,实际也难以操作;三是根据调查,主管部门实际仅对规模较大的排土场要求必须进行专项评价和专项设计。矿山企业认为,对于个别小型排土场完全有能力自行设计并确保安全。这套做法虽行之有效但并未认可,并进而导致监管、责任不明确等问题。

可见,上述问题主要归于多大规模的排土场应进行专项评价和专项设计?

2 排土场定义

《规范》中并没有对排土场、废渣堆进行定义。《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对排土场定义为“集中排放矿山剥离和掘进过程中产生的腐植表土、风化岩土、坚硬岩石及其混合物和贫矿等的场所”。《有色金属矿山排土场设计规范》(GB50421-2007)对排土场定义为“堆放剥离物的场所,也称废石场,是指矿山采矿排弃物集中排放的场所”。《水泥原料矿山工程设计规范》(GB50598-2010)对废石场定义为“集中排放矿山基建时期的剥离物,以及正常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石的场所”。显然,废石场与排土场只是习语不同,本质是相同的。而废渣堆则较不正式,矿山企业常将废石、坑口手捡废石、粗选抛尾弃渣称为废渣堆。可见,无论是废石场、废渣堆都可归类于排土场。

3 排土场相关专业规范、规定

根据《规范》,涉及矿山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不再对排土场、废石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而是由专业机构根据专业规范进行专项评价。经笔者整理研究,这些专业规范及规定主要有《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金属非金属矿山排土场安全生产规则》《有色金属矿山排土场设计规范》以及其他采矿方面的设计规范。这些规范以《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为主体标准,《金属非金属矿山排土场安全生产规则》《有色金属矿山排土场设计规范》则为细化标准,其他规范和规定均引用上述标准。虽然相关规范虽多,但都未解决排土场规模界定问题。

4 相关资质专业机构内涵

根据上述相关规范,显然《规范》所指相关资质专业机构所指应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资质。即只有具有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资质方可对排土场进行专项设计。

5 排土场规模划分及建议

我国排土场数量众多,规模差异更大,大的上千万立方米,小的不足一千立方米。上述规范中仅有《有色金属矿山排土场设计规范》根据单个排土场容积划分了排土场的设计等级,详见表1。

上表中对于总容量在100万立方米以下或堆置高度在50 m以下的排土场划为四等进行管理。然而对于大多数中小型矿山企业来说,排土场规模超过100万立方米的少之又少且多为数千至数万立方米之间,如均按此规定进行专项设计,其必要性值得商榷。

考虑到排土场引发的地质灾害(事故)多表现为整体滑坡或因雨季滑坡进而形成泥石流。《规范》根据易发性(可能性)、危害程度将地质灾害危险性划分为大、中、小三级并要求有针对性的开展防治措施。根据行业经验,一般来说大型地质灾害体、灾害源对应着大的危险性,需要进行重点防治,相应的防治难度大。小型地质灾害体、灾害源对应小的危险性,进行一般性防治,相应的防治难度小。《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根据滑体体积将滑坡规模划分为5个等别,详见表2。

从表2可知,规模在10万立方米以下的排土场如产生滑坡一般为小型,其危险性也小,防治难度小,工程技术措施简单。

综上所述,笔者建议对排土场规模下限确定为10万立方米。即小于10万立方米的排土场应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中评价并进行初步治理工程设计,不再编制专项设计,并可由矿业权人自行或委托治理工程施工单位施工。而对于10万立方米以上的排土场,仍执行现行政策和规范。对于排土场规模的认定,可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初步设计中确定的库容为依据。老矿山排土场扩容超过上述标准则应补充进行专项设计,未补充专项设计擅自超设计堆放则进行处罚。同时,主管部门应加强排土场监管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