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十篇

时间:2023-07-27 17:00:06

亚洲金融危机影响

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篇1

【关键词】金融危机 启示

随着亚太地区逐步从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复苏,席卷欧洲经济的危机又掀起了该地区对出口接连受创和金融资产流动受限的新一轮恐惧。针对这一场危机,亚洲各国政府正在着手各自的对策,并可能向亚洲开发银行寻求金融支持和政策建议。文章讨论了欧洲危机对亚洲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亚行和其他国际金融机构开展的危机应对评估所带来的启示。

一、欧洲危机的影响和风险

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对亚洲的影响比之前担心的要小得多,但是由于一个国家退出欧元区而引发的危机(虽然可能性不大)带来的影响则可能更加深远。这样的事件可能会改变其他国家对欧元的认可程度,从而进一步减缓欧洲的经济增长,增加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并导致美元资产价格的飞升。本文认为受欧洲危机的影响,目前低迷的亚洲经济形势将进一步加剧。的确,对亚洲各国而言,应对欧洲急剧的经济衰退可能会比应对漫长的经济放缓更加困难,因为后一种情形至少为亚洲出口商提供了寻求替代市场的时间。

正如在2008~2009年全球经济金融危机中一样,贸易也许是主要的危机传播途径。孟加拉国、斯里兰卡、泰国和越南由于高度依赖欧洲市场而被认为非常脆弱。而即使对于那些依赖度较低的国家,全面蔓延的欧洲危机所带来的风险也不可忽视。如果随之发生国际商品价格下降,同样也会使矿石出口商面临着较高的风险,这样,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哈萨克斯坦、蒙古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将受到冲击。同样的影响也会发生在那些依赖旅游经济和汇付经济的亚行成员国家身上,如柬埔寨、吉尔吉斯、蒙古、塔吉克斯坦、泰国、东帝汶、越南和一些较小的岛国。

如果信用和资产价格飞升、出口急剧下降,很多亚洲国家的金融产业将受到显著的影响。持有较低的国外资产和较低的欧元区债券可以保护亚洲新兴市场的银行体系,但如果欧洲银行因近来增加的风险而减少对亚洲的信贷投放,则会加剧亚洲地区发展中国家金融机构的脆弱性。因此,虽然从总体看亚洲地区的贫困问题受到的影响可能相对温和,但对于小国而言,其影响则是非常严重的,并会直接影响到大国的弱势群体。

二、发展中国家的危机准备和应对

欧洲危机会从多大程度影响亚行各成员国家,不仅取决于各个国家的脆弱性,还有赖于他们的机构、货币和财政政策的强度,金融部门的健康程度以及社会安全网的水平。

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亚洲的宏观经济和金融部门政策不断改进和完善,旨在增强这一地区应对未来紧急情况的能力。即使在全球经济衰退的2008~2009年,面临严重的出口下滑,亚洲仍保持了可观的经济增长态势。主要亚洲经济体也不断增强汇率的灵活性(特别是最近几年)。因此,亚洲大部分的新兴经济体已形成了竞争性的汇率,并相应放缓了资本项目的开放进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资本流动对汇率和经济的影响。同时多数国家建立了充足的外汇储备体系,银行和公司部门的制度不断完善,风险加权资本充足率要求也有所提高。除此之外,这些国家减少了曾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产生大量现金流和期限错配的短期外债,并相应通过丰富资产的多样性减少金融市场风险。即便如此,亚洲特别是中亚转型国家的金融体系仍有相当空间加强和完善。

自亚洲金融危机后,通货膨胀在大多数国家得到有效控制。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扩散和蔓延,一些亚洲国家在2008年下半年迅速下调利率以释放流动性。一些国家物价上涨的压力显现,但通货膨胀率在2012年初回归到了预警水平以内。因此,这些国家在面对新一轮金融危机时,还有调整应对的空间,例如降低现金储备率和利率水平以鼓励银行业刺激经济发展。

财政赤字的下降,在2008至2009年间为大部分亚洲国家提供了实施扩张性政策措施应对金融危机的空间。虽然在面临此次欧洲危机时,亚洲大部分国家同样拥有进行扩张性财政政策的自由,但是居高不下的政府赤字,使得这些国家的政策制定者面临一个两难的困境。高赤字可能会削弱信心,而此时收缩财政可能进一步恶化全球经济波动负面冲击的影响。因而宏观经济的稳定性、持续性以及政府逆周期的财政支出一篮子计划显得尤为重要。为了确保经济增长目标,逆周期的支出(特别是消费类支出)必须是可逆的,同时,人力资本和实物资本的投资应带来生产效益。

在2008~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跨地区和亚洲各国之间高度的国际合作成为了有利的危机应对措施。面对欧洲危机,同样需要通过国家之间通力协作以阻止危机的传染和蔓延。下一步合作的一个重要领域将是推动公司和银行部门间制度的国际合作以适应亚洲新兴经济体的需要。发展中国家间的共同应对措施将减少金融危机对亚洲地区的影响。亚洲新兴经济体的飞速发展和有效的金融整合使得亚洲在应对全球性危机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同时也意味着亚洲将在其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欧元区的危机生动地暴露了在不同国家之间实行固定汇率体系的弊端和危害。与之相比,亚洲国家在收入水平、金融体系和法律、政治制度上更为多种多样。这样的多样性使得推动货币整合受到严苛的条约和制度安排限制。在变化莫测的全球环境下凸显了亚洲国家坚持浮动汇率制和独立货币政策的优越性。

GDP:国内生产总值;区内均值经过GDP加权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

三、危机应对给亚行和发展中国家的启示

亚行和其他国际金融机构对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应对进行的评估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启示。专栏1指出了未来发展中国家、亚行和国际金融机构将如何应对,评估机构将如何更加有效。

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篇2

1.美国金融危机的背景

①美国的宏观调控政策。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裂时,由于担心可能发生的通货紧缩,加上高起的储蓄率,联邦基准利率被维持在一个相当低的水平,作为衡量银行风险定价重要指标的存贷款利率差降至历史低点。美国的房地产业格外繁荣,同时带来美元的持续疲软,通胀压力增大以及流动性泛滥,宏观经济风险例如通货膨胀,房地产价格扭转在这段时间内被显著低估。为此从2006年,美联储不断加息,联邦基金利率从1%~5.25%,同时贷款利率升高,房地产贷款违约率升高。

②金融创新。资产证券化以及无数新的衍生金融工具在金融机构中广泛应用。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的一些银行利用金融市场迅速扩张贷款的规模。这些银行把放出的贷款进行分类归集并打包出售给一些非银行类金融机构(例如SIV,SPV等),SIV再将这些贷款在资本市场上抵押发行债券。通过这样一系列行为,银行不但摆脱了对储蓄存款的绝对依赖,而且将贷款移除资产负债表表从而转移了风险。这种起初为了摆脱巴塞尔协议对银行资本限制的业务模式逐渐被银行界广泛采用,并逐渐扩散到欧洲的银行业。

③风险信用评级机制。信用评级是按照评级者的信用风险归类评价的,由于“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对象”没有很好的资信记录和抵押资产,而且贷款规模小,因此采用信用评级软件进行设计,前期成本较小,但事后违约率较高。因此贷款机构选择资产组合的方式去分散风险,为此增加贷款的数目,这样很容易引起过渡贷款,造成房地产的泡沫升级。但是一旦宏观经济状况出现逆转,金融机构的资金链很容易断裂,个别风险和系统风险会同时增大。

2.亚洲金融危机的背景

亚洲金融危机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25年之后,在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区域集团化,金融贸易自由化进一步加深的情况下发生的。

①经济全球化、区域集团化对金融的连带作用。全球经济相互依存、合作、竞争和发展,使得各国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相互影响也在加深。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金融出问题,必然会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其它国家,造成地区性或者全球性的动荡。

②金融自由化带来的负面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国际资本跨国性的转移愈加频繁,规模日益扩大,迫使西方国家不得不放松管制,金融自由化的趋势不可逆转。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扩张的速度大大超过经济贸易增长的速度。国际金融交易的基础原本是国际贸易,但是数以万亿计美元的巨额资金活跃在股票、债券、外汇和黄金市场的投机交易中,这些热钱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19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风暴,除去其自身的内因,则与国际资本的快速、频繁大进大出,兴风作浪不无关系。

③对外资的过分依赖,经济结构失调导致经济泡沫。亚太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过分依赖外资,而这些资金主要投放在非生产性的房地产和证券市场上,利用率很低,加剧了经济结构的不合理和经济的泡沫成份。利用外资盲目追求经济高速增长,导致结构性生产过剩及经济泡沫是这场亚洲金融危机的根源。特别是以出口为主导的外向型经济模式,又进一步造成了出口贸易结构的失调。

3.从两次金融危机发生背景的比较分析来看,金融系统都扮演了很关键的角色

当它正常运转时,可以将拥有闲余资金的人的资金导向需要资金进行生产性投资的人。金融系统圆满完成这项工作的主要障碍是信息不对称,即金融合约的其中一方与另一方得到的信息存在差异,这会导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如果从不对称信息的角度来理解金融危机,则可以将金融危机定义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不对称信息问题严重恶化,使金融市场无法有效发挥有效性。促使不对称信息问题恶化并导致金融危机的关键影响因素是资产负债状况的恶化,特别是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状况。

在这次美国金融危机中,一方面,次贷市场的存在保证了次级按揭贷款市场的繁荣,为标的资产和衍生资产的定价打好基础,满足了不同投资者的投资偏好;另一方面,次级债市场的过度竞争,以及资产证券化过程中显示出来的信息不对称,难以保证市场的有效性完全发挥,更无法做到信息的准确和风险定价的无误,这必然会引起系统性风险传染加大,造成更大的损失。

这两次金融危机又都是在金融创新日益频繁以及流动性过剩现象日益严重的情况下产生的,宏观调控政策和现代微观金融市场资配置方式之间产生了“有效性冲突”。一方面,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同时也放大了货币流动性,从而引起宏观经济层面上的波动。例如,通胀率的急剧上升以及资产价格泡沫的迅速膨胀等,都会迫使政府采取力度比较大的宏观调控政策,从而造成宏观调控的成本提高。另一方面,针对宏观经济指标的调控措施的实施(比如因通胀上所引起的持续加息等),很容易改变市场对金融风险的定价能力,甚至可能会造成市场参与者支付交易能力的急剧恶化,从而引起像“次级债风波”那样的“系统性风险”,使监管部门不得不放弃针对宏经济指标的调控措施而被动地执行反向操作————投放流动性。

二、两次金融危机的发展阶段及表现

1.美国金融危机的三个发展阶段及表现第一阶段:2007年4月,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宣布破产,次级抵押信贷市场风险出现,2007年7月以来,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风暴,已经刮向欧洲、亚洲和澳洲。

第二阶段:2008年9月以来,美国金融市场风云再起,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破产、美洲银行收购美林集团、AIG集团陷入危机,强烈震撼了美国金融市场,并在国际金融市场掀起滔天巨浪,旷日持久的美国次贷危机转化为严峻的世纪性金融危机。

第三阶段:金融危机已经对全球实体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2008年之后世界经济已明显放缓,下行风险逐步加大,前景更加不确定。欧美的企业倒闭、裁员、减薪已经屡见不鲜,消费和对经济的信心都大幅下降。目前的情况并不是简单地降息或者注入资金所能解决的,风险厌恶情绪的高涨也已经充分地表现在全球资本市场之上。

具体表现:①世界各地股市剧烈震荡,自2007年2月到2008年10月,美国的道琼斯工业指数跌幅33%,NASDAQ跌幅31%;欧洲的法兰克福指数跌幅35%,巴黎CAC40指数跌幅35%;韩国指数跌幅24%;日经225指数跌幅37%;我国香港的恒生指数跌幅36%,我国内地的上证指数跌幅29%,期间还曾创出6124.04的历史以来最高点位,如果从最高点计算的话,短短一年时间跌幅达60%。②对金融机构产生巨大影响,大量的金融机构破产。2007年3月,新世纪金融公司破产,2008年3月,贝尔斯登猝死,2008年9月,美国政府出手接管两房,雷曼兄弟破产,美国银行收购美林,AIG国有化,华盛顿互惠银行倒闭。③对经济发展产生很大影响,金融危机导致欧美国家的社会失业率持续增加、市场需求萎缩、企业融资困难、个人信用消费减少、许多人由于无力偿还信用债务而导致资产被收回。④各国积极采取措施来应对金融危机,欧美国家联合行动应对次级抵押贷款信贷危机,为缓解美国次级债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市场流动性所造成的过大压力,欧元区央行和美联储于2007年8月9日、10日先后发表声明,宣布为市场提供充足的流动性,并迅速付诸行动。美联储联合其他五央行共同降息50基点,美联储9000亿输血银行体系。欧盟共同降息50基点,欧盟各国将提高最低存款担保额度,欧洲央行加大对金融系统注资力度。英国宣布新救市方案,动用五千亿英镑。日本首相下令研拟追加经济对策,规模庞大,日本央行一日内3次注资货币市场。俄罗斯向银行大规模注资9500亿卢布,俄罗斯对股市设立新的涨跌幅限制。澳央行降息100个基点,幅度为16年之最。中国也下调了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10月9日起暂免征收个人储蓄存款利息税。

2.亚洲金融危机的三个发展阶段及表现

1997年6月,一场金融危机在亚洲爆发,这场危机的发展过程十分复杂。到1998年年底,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引发了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菲律宾比索、印度尼西亚盾、马来西亚林吉特相继成为国际炒家的攻击对象。10月下旬,国际炒家移师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矛头直指香港联系汇率制,接着,11月中旬,东亚的韩国也爆发金融风暴。韩元危机也冲击了在韩国有大量投资的日本金融业。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银行和证券公司相继破产。于是,东南亚金融风暴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

第二阶段:1998年初,印尼金融风暴再起,受其影响,东南亚汇市再起波澜,新元、马币、泰铢、菲律宾比索等纷纷下跌。日元的大幅贬值,使得国际金融形势更加不明朗,亚洲金融危机继续深化。

第三阶段:1998年8月初,美国股市动荡、日元汇率持续下跌之际,国际炒家对香港发动新一轮进攻。恒生指数一直跌至6600多点。香港特区政府予以回击,国际炒家在香港失利,在俄罗斯更遭惨败,使得在俄罗斯股市投下巨额资金的国际炒家大伤元气,并带动了欧美国家股市和汇市的全面剧烈波动。

其主要表现为:①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外汇市场和股票市场剧烈动荡。②大批企业、金融机构破产和倒闭。③国际资本大量外逃,据估计印尼、马来西亚、韩国、泰国和菲律宾私人资本净流入由1996年的938亿美元转为1998年的净流出246亿美元,仅私人资本一项的资金逆转就超过1000亿美元。④受东南亚危机影响,1998年日元汇率剧烈动荡,6月和8月日元兑美元分别跌至146.75和147.25日元,为近年来的最低点,造成西方外汇市场的动荡。⑤危机扩散蔓延,1998年5月俄罗斯爆发了股市、债市剧跌的风潮,卢布大幅度贬值,资本大量外逃。造成美国、欧洲、日本乃至拉美的股市动荡。⑥1998年9月,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在这场危机中兴风作良,出现巨额亏损,后由美联储出面组织大商业银行出资相救,才免于倒闭。⑦1999年1月巴西雷亚尔大幅度贬值,资本大量外逃,股市和债市都大幅度下跌,对拉美和美国经济造成很大冲击。⑧除了直接影响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使得一些国家出现负增长之外,还造成全球经济增长放慢。⑨受危机影响的国家由于自身无法摆脱困境,不得不向国际金融机构求助。泰、韩、菲、印尼、俄罗斯、巴西等国家向国际货币基金、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的贷款协议总额接近2000亿美元。

无论规模和范围,还是深度及影响,这场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起的全球性金融危机都远远超过了10年前的亚洲金融风暴。首先,当前的金融危机波及面广,已演变成了世界金融危机,不仅波及到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还波及到了部分新兴发展中国家。而亚洲金融风暴受害的只是发展中的新兴市场国家。其次,影响深度深,美国的这次金融危机先后影响了信贷市场,资本市场,商品市场,而且对很多国家的实体经济的影响也逐步显现出来,近几年的经济衰退已成定局。而亚洲金融危机并不是它的实体经济出现问题,而是制度模式的局限性造成的。

三、中国在这两次危机中的表现

1.中国在美国金融危机中的表现

①美元资产的价格暴跌,造成我国财富量的缩水,我们现在的外汇储备主要购买的是美国的国债以及美国的一些企业股权,由于美元的贬值和部分债券的违约,我国遭受了不少的损失。如果美国金融危机持续恶化,我国将遭受的损失将更加难以估算。②我国的出口拉动效应减弱,我国外贸对美国的出口占我国外贸的1/3,美国经济的衰退必然引起我国出口的减少从而导致国内企业减产、工人失业,企业大规模亏损。随着美元的不断贬值,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上升会导致我国对美国的出口持续收到冲击。

③外资的撤离。由于不少外国金融机构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损失巨大,因此不得不抛售海外的资产回收投资来救急。外资的撤离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我国资本市场的稳定性,我国采取了一系列补救措施,来阻止股市和楼市价格的下滑。

2.中国在亚洲金融危机中的表现

①由于中国有四道防线:外贸顺差(1997年为400亿美元)、外债结构以中长期为主(87%)、外汇储备较多(1997年底1400亿美元)、资本项目尚未完全开放等,中国在这次亚洲金融风暴中未受到直接冲击,人民币没有贬值。

②中国是亚洲的一部分,与亚洲经济的关联度相当高,因此,中国实际上已经间接受到影响:GDP增长率降低,进口增速,出口减少,盈余收窄;内部消费疲软、失业率上升、通胀增幅不大,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加速,利率处于历史低水平,但仍高于国际利率水平;外汇储备在1400亿美元的基数上增长幅度会大大放慢;在亚洲金融危机发生之后中国政府多次表明人民币在两年内不贬值。从这两次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来看,中国国际化程度已经非常高,贸易份额占全球的7%,外汇储备居世界之首,金融危机一旦发生,中国都难免会收到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

四、两次危机对中国的启示

1.加强对金融衍生产品的研究、监管和适当利用

美国等西方国家金融创新使衍生产品层出不穷,这有利于分散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但也容易招致金融风险甚至危机,随着我国对外金融开放力度的加大,更多外国金融部门及衍生产品将进人我国,对此我国应加快建立风险防范机制,筑好金融衍生工具的防火墙。同时,有选择地运用金融衍生工具为我国分散和减轻相关金融风险。我国需要通过发展本国的证券化和金融市场结构,使金融市场从结构和品种都得到深化,从而利用各种金融手段,妥善安排好未来的风险。

2.有效利用外汇

在这场由美国次级债危机所引起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中,由于我国的外汇储备主要为美元资产,导致我国的财富量缩水严重,因此我们必须调整好我国外汇储备的结构和规模。要有效的使用外汇储备,一方面,可以提高企业的外汇留存比例,鼓励国内企业利用外汇资金进行海外直接投资;另一方面,当一国货币贬值时,如果该国的外债负担过于沉重,可能引发企业偿债危机甚至金融经济危机,因此适当地降低外债水平可以降低该国的外汇风险和金融风险。

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篇3

现代大公司目标是全世界

国家实力体现在企业集团

桑兹卓姆(世界银行常务副行长):全球化已经发生了。我们无法扭转全球化这一趋势,因为促进全球化发展的科技进步无法倒退。实际上,全球化的速度正不断加快,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弗雷泽(澳大利亚前总理):现在的全球化公司将具有完全不同的结构。其产品和服务也同样如此。它不是将每个不同国家中的民族单位分开,而只有一个统一的销售单位———全世界。公司活动中的某些方面显然是在地方上安排的,但公司的总框架将在全球的基础上组织,并在全球的范围内,从现有最佳途径中获得不同的生产要素。在今日的世界上,政府政策的制定必须满足国际市场的愿望。

诺伦(英国剑桥大学“中国管理办公室”高级经济学家):在当今社会,国家间的经济竞争实际上是每个国家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间的竞争。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集中并表现在该国大型企业和集团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上。现实中的国际经济冲突表明,如果一个国家拥有几个大型企业或集团,它就能在世界经济秩序中保持一定的市场份额,并能占据一个稳固的地位。例如,美国就依靠了通用汽车公司、波音公司、杜邦公司以及其它一批跨国公司。日本依靠6家大型企业集团,而韩国则依靠了10家大型商业企业集团。

马西雷(博茨瓦纳前总统):在世界范围内,领导人们正越来越意识到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在闭关锁国中生存,没有国际合作就不会实现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跨越国界的贸易、政治、外交、艺术和文化协作在地区经济一体化中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这正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

司空壹(韩国全球经济研究所总裁及首席执行长官):经济全球化所包含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世界金融市场一体化,即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是使亚洲金融危机传播至整个世界的罪魁祸首。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外汇交易日成交量为2万亿美元,但其中与实际经济活动直接相关的成交量则微乎其微,其余大部分都是纯粹金融投机的结果。

宫崎勇(日本大和总研特别顾问、日中经济知识交流会顾问):“经济国际化”的背景有三个潮流变化:第一,人们的价值观变化,即人们从关心战争转为关心和平,对经济发展的期待感发生了变化;第二,几乎所有国家都在实行现代化改革,使国内经济结构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同时,采取贸易、资本、技术等的对外开放政策,其结果是市场经济超越国境,成为世界范围的市场经济;第三,促使第二潮流变化的信息革命的进展。

学习控制经济全球化进程

贫富间不平等正不断扩大

放任金融系统将导致崩溃

不平等引发新的国际矛盾

桑兹卓姆:全球化影响每个人,而且与严峻的经济动荡的风险和繁荣与危机的周期性循环密切相连。总的来说,纵观这些循环过程,我们认为全球化对发展和扶贫工作是有益的。另外,全球化是一个需要我们学习如何去控制的过程。提高经济管理的能力,就可以降低经济动荡的风险。各国可以通过本国的政策和制度更好地利用全球化的动力为贫困人口服务。那些对公平有顾虑的国家不应为此而回避全球化。他们不应否认全球化给他们带来的益处。现在的挑战就是如何使这些益处包含的内容更为广泛。

拉曼军(泰国前副总理兼财政部长、泰国先锋农业公司董事长):现在我们经常听到有关工业化程度高、经济发达的富裕国家要求进入工业化程度低、经济欠发达国家市场的话题。但我们很少听到发达国家向欠发达国家进一步开放市场的情况。发达国家中以前受保护的接受补贴的行业部门现在仍然受到高度保护、获得高额补贴。所以,双边谈判或多边谈判中谈及的贸易自由化是一种单向而非双向的过程。例如,发达国家中如下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到高度保护、获得高额补贴:纺织、服装、食品加工、渔业及农产品。然而与此同时,我们欠发达国家却一直承受着开放高科技产品、农产品、香烟、烟叶以及酒精饮料市场的巨大压力。

发达国家在研究开发投资方面有着巨大优势。因此,他们主张要大力保护知识产权。工业化程度不高的国家被迫修改其法律和司法体系,以换取对富裕国家的已有市场准入权。由于知识产权受到严格保护,导致了垄断与源自不发达国家的高额垄断利润的产生。在医药与医疗器械方面,发达国家根本不考虑人道主义因素;在其它方面,欠发达国家的消费者权益得不到保障。因此,在穷国与富国之间以及在一个国家内部富人与穷人之间,出现了巨额贸易利润分配极不平衡的现象。

弗雷泽:如果放任运用高举债率投机基金操作的长期资本管理,任其自生自灭,整个金融系统就会导致系统性的崩溃。

乔治·索罗斯已对我们发出过警示。他写道:“尽管我已经在金融市场上赚了钱,但现在我担心,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的不受限制的无穷扩张,以及市场价值向我们生活的所有方面的渗入,会危及到我们这个开放和民主的社会……过多的竞争,过少的合作,会导致令人难以忍受的不平等和不稳定。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的信条是,公共利益是通过对个人利益的无穷追求实现的。除非我们认识到某种共同利益,需要置于个人的特定利益之前,我们目前的系统就很可能会崩溃。”

博戈莫洛夫(俄罗斯科学院国际经济政治研究所名誉所长):如果有的国家总是处于不利状态,得不到国际间联系所带来的利益,不平等、不对称相互依赖的不良后果将引发国际矛盾。自从1980年以来,有60个国家的国力日渐衰落。这些失败了的边际化国家可能会成为暴力民族主义、政局动荡、揭竿而起、恐怖主义的温床。

图巴尔(埃及扎卡吉克大学经济学教授、民族财经委员会主任):随着商品、服务和资本流动之前壁垒和限制的取消、信息和通讯的革命、现代技术的进步和跨国公司活动范围的扩展,国家将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对国家的限制将是什么呢?发达国家能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一段较长时期来发展他们的经济吗?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在给发展中国家以金融和技术支持方面应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中央银行的传统手段和政策还能具有效力吗?或者说,有必要发展能够帮助中央银行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护货币平衡的新式手段吗?能够帮助保护货币平衡的金融手段又是什么呢?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受到质疑

应建立起一套危机缓冲机制

瓦南迪(印度尼西亚国际和战略问题研究中心管理委员会成员):不稳定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剧烈的国际经济动荡。要想解决它,不能期待一个新的全球金融架构来消除国际经济循环的作用,也不能树起保护主义的贸易和投资流向壁垒来把经济同外部动荡隔离起来,我们只能建立起一套机构和政策来缓冲下一轮动荡的冲击,比如建立起强大而监督完善的银行系统、备用国际信用额度网络、能够回击外部动荡的影响而不是使其扩大化的公共预算编制程序和机构,以及化解外部动荡冲击的一套外汇机制。

公共部门机构是经济改革中的黑洞,因为它吸收的人力、物力和投资对社会产生的收益很低,扰乱劳动力市场,降低国家总体生产力,破坏国际竞争力,并且很容易沦为即得利益的牺牲品。它们往往处在侵蚀政治体制的腐败的中心。同时,不良的机构也是发展中国家提高生活水平的主要障碍。这就是为什么在许多慎重公共开支的经济部门中,放松管制和减少政府调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一些问题。

弗雷泽:1997年开始的亚洲经济危机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反思的机会。我们还需要特别指出,拒绝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限制条件的马来西亚看来恢复得很好。这就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现在被作为不可违背的普遍原则接受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则的普遍适用性问题。

中国在整个亚洲金融风暴的过程中一直保持其货币不贬值,这也为如何保持经济稳定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例子。通过保持其货币价值,中国稳定了它的金融市场,阻止了亚洲金融风暴进一步蔓延。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典型的例子:政府的判断如何超越具有不受限制的自由影响力的市场施加的影响。这一事例比其它任何事例都能更清晰地促使我们质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则和作法的普遍适用性。

拉曼军:当马来西亚于1998年启动其经济复苏计划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金融家及投资商认为,大量资本外流将最终导致马来西亚经济瘫痪,永无复苏希望。结果,他们全都错了。相反,与马来西亚相比,泰国与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复苏周期要长一些。韩国的情况不同,恢复时间更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信誉至少在东亚地区已经丧失殆尽。

司空壹:自从亚洲金融危机在泰国爆发以后,建立全球金融新格局便成了国际社会的一个重要政策问题,提出了各种改变旧金融体制的具体建议,并且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是,在旧格局的三个重要方面,还没有采取决定性的步骤,这三个方面是:短期资本流动、私人参与危机的预防与化解、建立主要货币汇率机制。

亚洲金融危机告诉我们:宏观经济基本面再好,如居民储蓄高、投资力度大、财务纪律好,也不能保证国家不发生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说明了制度因素的重要性,其中包括良好的治理结构,法治以及法制的合理运用。另外,还需要有良好的宏观经济基本面,以防止危机的发生。

改革势在必行

不能操之过急

呼唤新的规则

拉曼军:亚洲国家必须接受广泛传播的信息新技术与金融革新措施,但是我们不能操之过急,应该一步一步朝着那个方向迈进,同时还要努力避免短期的负面效应。市场全球主义的鼓吹者经常把全球化说成是一种“不走向彻底,就一无所得”的理论。各国能够,也应该依据国家大小、发展水平或政治、社会与文化实际情况,在对资本实行部分控制的前提下,推行市场自由化。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许多国家,如新加坡、马来西亚,在一定程度上也包括泰国,遵循了这一原则。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安全网,可以确保国内市场免受来自投机商与外来不稳定因素的影响。

上次亚洲经济危机期间,亚洲发展银行在防范危机,帮助受危机打击国家恢复经济方面发挥的作用极为有限。从本质上讲,亚洲发展银行的作用仅是世界银行的一个翻版。虽然它是一个地区性发展银行,但它对当地经济的分析能力比全球性金融机构好不了多少。我们没有听说亚洲发展银行提出过现实性和建设性的经济发展建议。亚洲发展银行要发展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地区性金融机构,改革势在必行。

弗雷泽:现在的国际经济体系迫切需要进行改革,制定更加严格和审慎的国际监督和控制规则。过去的事例一再表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只能在危机出现后作出反应。它作的只是亡羊补牢之举,不能有效地避免危机。如果这种情况的发生是其规定所致,那问题就值得进一步考察了。目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运作方式确实存在问题。

非银行金融领域、派生性和投机性的金融市场的操作规模极为庞大,其影响也根本无法预知。在这些市场运作的公司常常可以完全逃脱正常监督系统的监督,因为这些监督系统只是针对官方的银行领域的。所以,这些方面承受的风险极大,如果我们没有建立处理它们的结构系统,可能会引起系统性的崩溃。

我们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国际组织,由它在一个全球化的环境下制定公平贸易的规则。这一国际组织的创建,得益最大者当是中等规模或小规模的国家

公共部门机构是经济改革中的黑洞,因为它吸收的人力、物力和投资对社会产生的收益很低,扰乱劳动力市场,降低国家总体生产力,破坏国际竞争力,并且很容易沦为即得利益的牺牲品。它们往往处在侵蚀政治体制的腐败的中心。同时,不良的机构也是发展中国家提高生活水平的主要障碍。这就是为什么在许多慎重公共开支的经济部门中,放松管制和减少政府调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一些问题。

弗雷泽:1997年开始的亚洲经济危机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反思的机会。我们还需要特别指出,拒绝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限制条件的马来西亚看来恢复得很好。这就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现在被作为不可违背的普遍原则接受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则的普遍适用性问题。

中国在整个亚洲金融风暴的过程中一直保持其货币不贬值,这也为如何保持经济稳定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例子。通过保持其货币价值,中国稳定了它的金融市场,阻止了亚洲金融风暴进一步蔓延。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典型的例子:政府的判断如何超越具有不受限制的自由影响力的市场施加的影响。这一事例比其它任何事例都能更清晰地促使我们质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则和作法的普遍适用性。

拉曼军:当马来西亚于1998年启动其经济复苏计划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金融家及投资商认为,大量资本外流将最终导致马来西亚经济瘫痪,永无复苏希望。结果,他们全都错了。相反,与马来西亚相比,泰国与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复苏周期要长一些。韩国的情况不同,恢复时间更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信誉至少在东亚地区已经丧失殆尽。

司空壹:自从亚洲金融危机在泰国爆发以后,建立全球金融新格局便成了国际社会的一个重要政策问题,提出了各种改变旧金融体制的具体建议,并且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是,在旧格局的三个重要方面,还没有采取决定性的步骤,这三个方面是:短期资本流动、私人参与危机的预防与化解、建立主要货币汇率机制。

亚洲金融危机告诉我们:宏观经济基本面再好,如居民储蓄高、投资力度大、财务纪律好,也不能保证国家不发生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说明了制度因素的重要性,其中包括良好的治理结构,法治以及法制的合理运用。另外,还需要有良好的宏观经济基本面,以防止危机的发生。

改革势在必行

不能操之过急

呼唤新的规则

拉曼军:亚洲国家必须接受广泛传播的信息新技术与金融革新措施,但是我们不能操之过急,应该一步一步朝着那个方向迈进,同时还要努力避免短期的负面效应。市场全球主义的鼓吹者经常把全球化说成是一种“不走向彻底,就一无所得”的理论。各国能够,也应该依据国家大小、发展水平或政治、社会与文化实际情况,在对资本实行部分控制的前提下,推行市场自由化。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许多国家,如新加坡、马来西亚,在一定程度上也包括泰国,遵循了这一原则。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安全网,可以确保国内市场免受来自投机商与外来不稳定因素的影响。

上次亚洲经济危机期间,亚洲发展银行在防范危机,帮助受危机打击国家恢复经济方面发挥的作用极为有限。从本质上讲,亚洲发展银行的作用仅是世界银行的一个翻版。虽然它是一个地区性发展银行,但它对当地经济的分析能力比全球性金融机构好不了多少。我们没有听说亚洲发展银行提出过现实性和建设性的经济发展建议。亚洲发展银行要发展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地区性金融机构,改革势在必行。

弗雷泽:现在的国际经济体系迫切需要进行改革,制定更加严格和审慎的国际监督和控制规则。过去的事例一再表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只能在危机出现后作出反应。它作的只是亡羊补牢之举,不能有效地避免危机。如果这种情况的发生是其规定所致,那问题就值得进一步考察了。目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运作方式确实存在问题。

非银行金融领域、派生性和投机性的金融市场的操作规模极为庞大,其影响也根本无法预知。在这些市场运作的公司常常可以完全逃脱正常监督系统的监督,因为这些监督系统只是针对官方的银行领域的。所以,这些方面承受的风险极大,如果我们没有建立处理它们的结构系统,可能会引起系统性的崩溃。

我们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国际组织,由它在一个全球化的环境下制定公平贸易的规则。这一国际组织的创建,得益最大者当是中等规模或小规模的国家

公共部门机构是经济改革中的黑洞,因为它吸收的人力、物力和投资对社会产生的收益很低,扰乱劳动力市场,降低国家总体生产力,破坏国际竞争力,并且很容易沦为即得利益的牺牲品。它们往往处在侵蚀政治体制的腐败的中心。同时,不良的机构也是发展中国家提高生活水平的主要障碍。这就是为什么在许多慎重公共开支的经济部门中,放松管制和减少政府调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一些问题。

弗雷泽:1997年开始的亚洲经济危机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反思的机会。我们还需要特别指出,拒绝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限制条件的马来西亚看来恢复得很好。这就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现在被作为不可违背的普遍原则接受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则的普遍适用性问题。

中国在整个亚洲金融风暴的过程中一直保持其货币不贬值,这也为如何保持经济稳定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例子。通过保持其货币价值,中国稳定了它的金融市场,阻止了亚洲金融风暴进一步蔓延。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典型的例子:政府的判断如何超越具有不受限制的自由影响力的市场施加的影响。这一事例比其它任何事例都能更清晰地促使我们质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则和作法的普遍适用性。

拉曼军:当马来西亚于1998年启动其经济复苏计划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金融家及投资商认为,大量资本外流将最终导致马来西亚经济瘫痪,永无复苏希望。结果,他们全都错了。相反,与马来西亚相比,泰国与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复苏周期要长一些。韩国的情况不同,恢复时间更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信誉至少在东亚地区已经丧失殆尽。

司空壹:自从亚洲金融危机在泰国爆发以后,建立全球金融新格局便成了国际社会的一个重要政策问题,提出了各种改变旧金融体制的具体建议,并且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是,在旧格局的三个重要方面,还没有采取决定性的步骤,这三个方面是:短期资本流动、私人参与危机的预防与化解、建立主要货币汇率机制。

亚洲金融危机告诉我们:宏观经济基本面再好,如居民储蓄高、投资力度大、财务纪律好,也不能保证国家不发生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说明了制度因素的重要性,其中包括良好的治理结构,法治以及法制的合理运用。另外,还需要有良好的宏观经济基本面,以防止危机的发生。

改革势在必行

不能操之过急

呼唤新的规则

拉曼军:亚洲国家必须接受广泛传播的信息新技术与金融革新措施,但是我们不能操之过急,应该一步一步朝着那个方向迈进,同时还要努力避免短期的负面效应。市场全球主义的鼓吹者经常把全球化说成是一种“不走向彻底,就一无所得”的理论。各国能够,也应该依据国家大小、发展水平或政治、社会与文化实际情况,在对资本实行部分控制的前提下,推行市场自由化。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许多国家,如新加坡、马来西亚,在一定程度上也包括泰国,遵循了这一原则。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安全网,可以确保国内市场免受来自投机商与外来不稳定因素的影响。

上次亚洲经济危机期间,亚洲发展银行在防范危机,帮助受危机打击国家恢复经济方面发挥的作用极为有限。从本质上讲,亚洲发展银行的作用仅是世界银行的一个翻版。虽然它是一个地区性发展银行,但它对当地经济的分析能力比全球性金融机构好不了多少。我们没有听说亚洲发展银行提出过现实性和建设性的经济发展建议。亚洲发展银行要发展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地区性金融机构,改革势在必行。

弗雷泽:现在的国际经济体系迫切需要进行改革,制定更加严格和审慎的国际监督和控制规则。过去的事例一再表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只能在危机出现后作出反应。它作的只是亡羊补牢之举,不能有效地避免危机。如果这种情况的发生是其规定所致,那问题就值得进一步考察了。目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运作方式确实存在问题。

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篇4

关键词:金融危机;能源贸易;中国

中图分类号:F7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894(2010)02-0051-12

一、危机之后能源贸易日益凸显重要性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得美欧等发达国家经济陷入衰退,随着雷曼倒闭,贝尔斯登、美林等投行也相继崩溃,全球信用紧缩导致的投资不足、需求下滑使得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工业生产均出现急剧萎缩。美国供应管理协会最新的调查显示,2008年12月美国制造业PMI指数由9月份的43.5降至32.4。当前根据最新数据,2009年3月该指数为36.3%,总体经济连续6个月收缩。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国家也面临经济下行的压力,2008年11月,中国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大幅度回落,外贸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09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仅0.3%,预计到2010年上升到3%。新兴国家2009年的经济增长率将从2008年的6.25%下降到3.25%,出口和融资需求仍然疲软,商品价格处于低迷态势。其中预计中国2009年增长率为6.7%,预计2010年将达到8%。

据美国能源情报署(EIA)预测,当经济危机的负面影响逐渐减弱,世界经济开始恢复,对能源的需求也会回升。2010-2013年是经济恢复的阶段,预计到2015年石油价格会反弹到110美元/桶,2030年升至130美元/桶。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对能源的需求也不断减弱,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迅速崛起成为能源需求的新增长点。中国和印度在能源市场上的影响力不断变大,预计到201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

2008年国际油价变化趋势:基本呈倒V字型变化。2008年国际油价起伏跌宕,国际油价从2008年初的98美元/桶连续6个月上涨至144美元/桶。随后从7月中旬到11月的100天时间里,油价跌幅近60%。

从价格上涨的方面来看,一方面,长期以来国际石油市场投机气氛很浓,研究表明,当前石油价格大幅上扬的主要原因是石油投机基金作用。目前石油期货投机达到2/3,假使国际市场油价上涨10美元,其中投机性因素占涨幅的70%。近年来,由于全球房市、股市暴跌,大量国际游资涌向石油期货市场,投机炒作对于油价涨跌的影响日益增强。欧佩克组织的官员们,甚至美国“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都在公开场合指出,目前国际石油高价的背后受投机行为推波助澜,短期内价格不会回落。另一方面,2007年8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后,各方资金纷纷涌向石油期货市场寻求套期保值的机会,造成石油价格一路飙升。

2008年石油价格升至每桶145美元,之后油价进入滑坡轨道。8月以后,金融危机爆发,投资收益下降,对冲基金纷纷退出商品市场,导致油价大幅下滑。9月飓风艾克登陆美国墨西哥湾,造成美国近22%的石油停产,国际油价大趺。几乎同一时间,美国次贷危机愈演愈烈,引发市场对美国经济的担忧,市场信心严重受挫。之后随着美国政府出7 000亿救市资金,市场对美国经济可能带来的作用和影响产生了各种猜测,而油价也随之上下波动。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元持续走强对于国际油价的影响。从2008年7月15日~11月21日,美元指数由71.5涨至88.5。这一时期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商品价格均出现暴跌。由于世界大多数商品都以美元标价,因此美元指数的变化与大宗商品价格呈现负相关关系。最近几个月,美元走强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金融危机爆发后,投资者纷纷抛售股票、大宗商品期货等高风险资产,换成相对安全的美元来避险;二是解除杠杆金融交易需要大量买进美元,导致美元需求增加。此外还有政策层面的因素,美国新总统奥巴马上任之后为了使美国安全度过金融危机,不惜一切代价力保美元强势地位。以上种种因素表明,在金融危机没有化解之前,只要美元汇率一路保持强势态势,那么对于石油价格的波动将是一个沉重的打压,从图1可以看出,2001年以来,国际原油现货价格一路攀升。图2中,2007~2009年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呈明显的倒V字型,2008年7月达到近10年最高价143.95美元/桶,之后一路震荡下跌。

二、 两次金融危机下能源产业和能源贸易的对比分析

(一)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

亚洲金融危机从1997年7月爆发,到1999年7月基本结束,历时近两年。首先从泰国爆发,继而席卷整个东南亚,使东南亚各国和地区金融市场严重受挫,货币大幅贬值,股市急剧下跌。之后转向东北亚,迫使日本和韩国沦为重灾区,企业大量倒闭,韩国也被迫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紧急求援。1998年8月后,亚洲金融危机波及世界经济,俄罗斯、巴西、哥伦比亚等国家的股市和汇市暴跌,甚至发生了严重的经济衰退。1998年第4季度开始亚洲地区的金融市场和主要经济指标呈现回升态势,1999年上半年,大部分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开始出现正增长,东南亚各国逐步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1998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同比下降约2个百分点。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同样也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对我国对外贸易冲击较大,使我国出口增速大幅下降,1998年前6个月,中国内地出口额同比仅增7.6%,远低于上年同期26.2%的增长率。其中,中国对韩国、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的出口同比分别下降了30.2%、20.8%、41.9%、12.4%。同时,外资利用受到限制,外商直接投资大幅下降。

而这次美国金融危机与当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很大区别就是美国在世界金融体系当中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美国政府利用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特性,大量发行美元,美元就会贬值,就会形成全球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当时的亚洲金融危机是资金从亚洲市场抽走,资金外流,造成亚洲经济的衰减。亚洲国家没有“世界货币”发行权,资金抽走直接导致该地区货币供应紧张,造成该地区经济运行中的资金链断裂,后果是直接导致该地区经济的衰减,从而影响需求、影响贸易伙伴国(中国)经济的发展,导致中国能源需求的减少,引起我国煤炭行业

陷入困境。此外亚洲金融危机对亚洲乃至世界,特别是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石油化工业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1 国际石油价格 如图3所示,1997年以后国际石油价格急剧下趺,跌至12年来的最低点。世界均价1998年12月创历史最低8.72美元/桶,12月布伦特原油也创下了1986年以来的最低纪录:9.33美元/桶。

图4显示的是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非欧佩克国家和中国的石油现货价。可以看出,两个价格的走势基本一致,非欧佩克国家的价格在1998年12月低至9.07美元/桶,中国的价格在同时期为9.9美元/桶。

2 金融危机对能源企业和能源贸易的影响 金融危机对石油生产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低油价使石油销售收入大幅下降。1998年欧佩克11个成员国石油收入同比减少了36%,为1989年以来最低。从对我国的不利影响来看,石油需求出现多年来的首次负增长,成品油价下跌,炼油厂开工率下降。1998年我国原油出口量同比减少21.3%,轻柴油出口同比下降56.9%。1998年上半年我国石油化工行业首次出现全行业亏损,石油石化企业出现效益下降局面。

3 石油生产和消费:与上年相比,降幅明显 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中国的石油生产和消费受到严重打击。1998年和1999年石油减产非常明显。与上年相比。1998年石油生产量仅增加0.03%,1999年仅增加0.02%。从石油消费来看,1998年消费量仅比上年增加0.51%。

4 中国石油进出口贸易:出口量变化明显,进口量低位震荡 各国化工产品向其他国家出口大幅增长。金融危机爆发后,由于亚洲一些国家(尤其是韩国)的货币贬值,产品出口竞争力增强,加之内需萎缩,急需增加出口换汇清偿外债,这些国家的化工产品出口大增。亚洲石油和化工出口产品先是涌向我国,对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形成了较大冲击。成品油、原油和汽油的出口也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以原油的变化最为明显。由于周边国家的石油厂商在金融危机期间以低价大量抛售产品,甚至采取倾销手段,我国石油出口严重受阻。1998年以来,中国原油出口一直处于下滑态势,5月跌至46万吨,之后飞速上扬,6月升至历年来最高点280万吨,之后再次进入下挫趋势,不停震荡变化。

从进口方面看,除汽油变动趋势几滑之外,原油和成品油变动十分明显。1998年金融危机以来,原油进口在10月低至114万吨,之后在1999年4月达到433万吨。

,我国应对措施:积极促进石油业发展,鼓励出口贸易

为了缓解亚洲金融危机造成的重大不利影响,我国石油行业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及时出台有利于中国石油克服困难稳定发展的措施和政策。1998年下半年,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中国石油业发展的有效措施。一是控制原油加工总量,打击成品油走私,暂停汽柴油进口,建立原油成品油市场定价机制,赋予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原油成品油进口自,并负责国内成品油批发业务等。二是积极推进行业兼并重组,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1998年国内石油和化工行业进行了一系列兼并重组,并在中石油、中石化两大总公司的基础上互换了部分油田和炼化企业等,重新组建成立了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重组后,两大集团的公司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都得到增强。

(二)2008年金融危机

东南亚金融危机后的几年时间里,我国石油行业陷入困境,主要原因是东南亚地区是我国主要的贸易伙伴,东南亚地区的金融危机使当地经济发展速度大减,需求大减,因此直接影响我国的出口,从而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也减少了对石油的需求,使得东南亚金融危机后的几年时间里,我国石油行业陷入困境。目前我国的处境应该和当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类似,因为目前美国是我国主要的贸易伙伴,美国的金融危机使得美国本国以及世界很多地方经济发展速度大减,需求大减,因此直接影响我国的出口,从而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影响对能源的需求。

1 世界石油供求量 从世界石油供需量来看,2004年以来石油需求量逐年上升,进入2007年,虽然第2季度和第3季度有所回落,但在第4季度达到近年来最大量,870.1万桶/天,进入2008年,石油需求开始逐渐减少。而从石油供给情况看,历年来的供不应求形势在2008年第2季度之后得以扭转,供给量超过需求量。可以看出,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国内石油需求大减,进而波及全球石油需求量。

2 国际石油价格 国际石油价格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呈现前所未有的下滑态势(如图5所示)。2006年以来,世界石油价格一路稳步上扬,2008年7月到达最高点137.11美元/桶,之后开始急剧下跌,同年12月跌至40.99美元/桶,创近年来最低纪录。2009年之后,油价开始缓慢走出谷底。从中国情况来看,2009年1月石油现货价格跌至35.65美元/桶。

3 我国石油生产和消费 与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相比,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石油产量和消费量的影响稍有缓解。如图6所示,从石油消费来看,2006年消费强劲,较上年增加近8个百分点,2007年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国内石油消费有所下滑,较上年仅增加4%。从石油生产来看,与2005年相比,2006和2007两年的生产量增加率均呈下降趋势。2006年增加1.57%,而2007年增加1.62%。

4 中国石油进出口贸易 受本轮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中国能源产品出口也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以成品油为例,2007年9月~2008年5月出口量处于持续低迷状态。从进口方面来看,成品油进口量一路小幅震荡,2007年5月~2008年3月持续低迷。同时期成品油的进口也呈低迷态势。

三、金融危机下我国能源贸易面临新的机遇

(一)需求激增,我国能源供不应求

根据IMF统计,2008年石油价格从7月份最高值回落,跌幅达60%。据IMF预测,2009年石油价格约为50美元/桶,2010年可能升至60美元左右/桶。

近年来,中国的年能源需求均以两位数增长,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和生产国,而石油依存度接近60%。从图7可以看出,2005年以来我国石油一直供不应求,需求量已经远远超出国内的供应量。面对油价、油源、油路和地缘政治风险,以及美国金融危机的扩大,中国是在极大困难和复杂的环境下为自身的发展谋求海外能源。

从表1可以看出,按照美国能源情报署的预测,中国的能源产量(石油和天然气)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巨大的能源需求缺口。由此,积极开展能源贸易有着非常重要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

(二)危机当前,我国积极寻求能源贸易机会

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在“危”中积极寻求“机”,通过利用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效应变动,在能源贸易方面开展了多项努力工作。

1 中国伊朗两国签署17.6亿美元石油开发协议 2009年1月14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伊朗国家石油公司签署了价值17.6亿美元的伊朗北阿扎德油田开发协议。该油田位于

伊朗西部胡齐斯坦省,预计原油储量达7亿桶,可连续25年每天开采7.5万桶,是世界最大的油田之一。

中伊协议采取的是回购条款模式,中石油在开发完成后将把油田运营权交给伊朗,并在若干年内从石油产品中获得利润以支付其投资。预计第一阶段的开发和偿还和第二阶段将持续12~17年。根据协议,中石油将分两个阶段开发此油田,开发计划的两个阶段结束后,油田的日产量将达到15万桶。

2 中俄250亿美元“贷款换石油”协议 2009年2月1了日,俄罗斯和中国签署了价值250亿美元的大型能源协议,从而确保了未来20年获得来自俄罗斯的石油供给。同时,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将向俄方提供250亿美元贷款。有专家指出,金融危机中俄罗斯经济的恶化是促成这一大单的重要原因。俄罗斯2009年财政预算的重要参考指标是国际石油价格底线为75美元,当国际油价为每桶60美元时,财政收入开始出现赤字;低于50美元时,赤字将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1%。此轮油价暴跌对俄罗斯外汇储备影响惨重。俄罗斯石油公司曾为收购破产的尤科斯石油公司的资产大量举债,且需大量资金投资购买新油田。而俄罗斯管道运输公司则需大量资金投资购买管道,因此急需大量资金。这样的背景下,中俄双方的谈判进程加快并迅速达成协议。根据协议,俄罗斯将在201l-2030年间,每年向中国通过管道输送1500万吨石油,这一规模相当于2008年中国石油进口量的1/10左右。此次中俄石油贸易大单的签订是中国建立能源战略储备的重要一举。

由于中俄贸易以大宗商品为主,此次协议对进一步扩大中俄贸易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当前全球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

3 中非能源合作增加新内涵 2008年10月26日和27日,中国石油分别在乍得和尼日尔举行了炼油厂奠基仪式,这两个合资炼油厂的建设将从根本上改变两国长期进口成品油的历史。

非洲被誉为“第二个中东”,其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233.8亿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2%,到2010年有望上升到20%。目前非洲大陆原油日产量达800多万桶,约占世界原油日产量11%,到2010年,非洲石油产量在世界石油总产量中的比例有望上升到20%。因此非洲成为全球“黑色黄金”大棋局中的重要一环。

非洲蕴藏的轻质石油非常适宜中国本土的炼油企业,目前,非洲石油占中国总石油进口的1/3,并且还有较大的增长趋势。中国同时在非洲地区拥有数十个油气勘探开发和生产建设项目,年获取权益原油产量上千万吨。业内人士评价,平等互利的政策是中国争取到非洲稳定的石油供应的关键,这令许多意在争取非洲石油资源的西方石油企业相形见绌。苏丹是中国石油企业较早进入的国家,目前,中国石油集团在苏丹拥有的6个产油区块及输油管网和炼油厂,是其最大的海外资产。中国石油已将苏丹最大炼油厂的原油日处理能力扩充至10万桶。作为中国第一大原油供应伙伴的安哥拉已经从中国进出口银行获得了30亿美元的贷款,用于重建该国深受战火摧残的基础设施。中国石化表示,同意出资6.92亿美元购入安哥拉3个深海石油区块的股权,并在该国修建一座炼油厂,以帮助满足当地的石油产品需求。尼日利亚石油部长在接受道琼斯通讯社采访时表示,他们已基本决定将石油区块交由中国海油开采,作为回报,中国将向尼日利亚提供25亿美元贷款。中国海油有望获得该国海上石油区块国际招标中的优先购买权。中国石油去年早些时候也在尼日利亚购入了4个区块。同时还同意为该国的卡杜纳炼油厂投资20亿美元。乍得原油日产量约为17万桶,石油资源还有很大部分待字闺中,一旦中国石油企业成功收购乍得的石油资产,修建一条起点在乍得或邻国尼日尔、终点在苏丹港口的石油管线的可能性就会增加,中国也因此将再添一条海外原油进口通道。

4 中日能源合作

2007年中石油和日本石油公司,中海油与日本三井物产分别签署合作协议。4家公司将拓展在能源领域的进一步合作,根据协议,4家公司将共同进行海上石油和天然气的开发工作、交换石油精炼和石化产品技术,并扩大在石油产品方面的贸易,寻求并加强在可再生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合作。

四、中国未来能源贸易的政策建议

金融危机对能源产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价格、能源供需量以及进出口贸易量等方面。对比两次金融危机可以看出,经济滑坡对能源经济的负面影响非常突出。两次金融危机期间,石油价格均大幅震荡下跌,并一度触底。由于经济不景气,各工业国国内对能源产品的生产、消费和贸易需求也不断减少,导致产量和价格双重下滑。此外,受周边国家经济变动和货币币值波动的影响,各国能源产品进出口贸易也受到严重影响。

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为了减轻经济滑坡对我国石油企业的负面冲击,政府和企业都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与亚洲金融危机相比,我国能源企业在此次危机中体现出了较好的抗风险能力。本轮经济危机下政府的政策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中国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尤其以石油消费最为明显。1993年之前我国是石油净出口国,对石油需求的快速增加导致我国石油进口量不断增加,1993年之后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并且净进口增长幅度较大。因此,国际石油价格变动对我国的影响越来越突出,此外还有亚洲溢价的因素。当前油价不单纯受供求关系影响,还受到投机炒作影响。“亚洲溢价”增加丁东亚地区原油进口成本,过去10年,从中东销往东北亚地区的轻质原油价格比销往欧洲的价格平均高1.01美元/桶,与销往美国市场的相比,差距有时达3美元/桶以上。

时隔10年,通过对比两次金融危机对世界和中国能源(以石油为主)经济的影响,如何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找寻机遇,推进能源产业迈向新的发展途径,积极开展能源贸易,并维护我国的能源安全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有如下几点值得思考:

1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实现能源渠道多元化 当前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我国已经在能源贸易上日益开放并采取新的贸易方式获得石油供应源。通过与俄罗斯、日本、非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我国的石油进口来源日益多元化,通过利用我们的资金、技术到世界其他国家去勘探、开采,并积极与外方进行合作,逐渐减少对中东地区原油的依赖。

此外,还应推进运输方式多元化,保证能源进口渠道的安全性。中国的石油运输大多数是海上运输,管道运输很少,而在海运中,中国大约4/5的海上石油运输经过马六甲海峡。还需要积极推进运输渠道的多元化。目前中国进口石油的一半以上来自中东地区,近80%的石油进口需经过马六甲海峡,而该地区及附近地区的海盗活动非常猖獗,对通行船舶构成严重威胁,此外,马六甲海峡的交通秩序比较混乱,穿越海峡的客货运输及随意性极大的渔船已严重影响船舶航行的安全。因此加快建设原油进口四大运输通道很重要:即中哈和中俄陆路原油运输通道、马六甲海峡和中缅海上原油运输通道。

2 建立原油期货市场,争取石油定价权 1980年里根政府放松金融管制,开放货币、期货及衍生工具市场后,石油期货交易逐渐成为国际石油的定价手段,油价的定价权也开始

由欧佩克逐渐向纽约商品交易所等三大期货交易所转移。目前以期货价格作为世界大宗商品的定价基准已经成为世界通行规则,据标准普尔分析,中国对国际石油价格的影响度不到0.1%,其中燃料油是对国际油价产生影响的一种产品。上海期货交易所推出燃油期货,为争取在国际石油定价体系中拥有一席之地迈出了第一步。

据标准普尔分析,拥有石油定价的发言权至少能让中国企业节约1~3美元/桶的石油进口成本,因此,中国要积极适应国际规则,通过建立和发展我国的石油期货市场,参与规则制定,使国际油价的形成过程能反映我国的市场供求关系,体现我国的国家利益。亚洲市场至今没有一个能与NYMEX、IPE相竞争的,能够反映亚洲原油供需情况,代表亚洲国家利益的原油期货市场。日本和印度先后推出了自己的原油期货,争夺定价权,意图改变亚洲在原油进口贸易中的被动局面。2004年8月25日,中国成立了上海石油交易所,推出燃料油期货,由于没有原油期货,所以其发展规模受到很大限制。中国也应利用这个机会,建立和发展自己的原油期货市场,利用监管权和规则制定权来对市场施加一定的影响,使油价的形成过程能反映我国石油市场的供求关系。从参与原油定价角度说,亚洲地区缺乏一个原油定价中心,中国国内巨大的原油需求及由此产生的套期保值和投机需要足以支撑中国建立自己的原油期货市场,并进而成为亚洲地区的定价中心。

3 加强能源战略储备,提高抗风险能力 首先要加快国内石油储备体系建设。中国计划建立4级石油储备体系,分别是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各地方政府石油储备、三大石油公司的商业石油储备和中小型公司的石油储备。2001年3月国家“十五”规划提出“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有浙江镇海、浙江岱山、山东黄岛和辽宁大连。镇海被认为是四大战略石油储备基地中规模最大、工程进度最快的一个。按照国家的计划,中国四大石油储备基地建成以后,总共能形成约10余天原油进口量的政府战略石油储备能力。再加上全国石油系统内部21天进口量的商用石油储备能力,中国总的石油储备能力将超过30天原油进口量。截至2009年,库容达2 680万立方米的石油储备二期工程已规划完毕,今年中国还将开建锦州等8个战略石油储备基地。2007年12月18日国家石油储备中心成立。

其次可以利用当前经济危机下的国际石油市场购买廉价的战略性资源。2008年以来,金融危机的升级使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引发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一趺,据专家预测,全球经济逐渐复苏的过程中,一个商品牛市可能来临。因此,中国可以抓住全球经济进入衰退期商品价格处于相对低位的有利时机,以相对低廉的价格购买原油、金属等战略性资源。

再次可以通过海外并购获取能源储备。当前经济低迷、油价下滑,全球油气行业投资处于低谷,近期是我国加快海外油气资产收购的战略机遇期。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很多国际石油公司都曾进行油气资源并购活动。由于国际油价的大幅下跌,石油企业资产大幅下跌,这使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成本大幅降低,此外,金融危机的加深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石油公司的融资能力,银行信贷收缩、资本市场的低迷也使股权融资困难重重,许多境外石油企业迫切需要现金流,这使中国石油企业海外并购的阻力有所下降。当前国际油价基本稳定,国内外企业对并购标的的定价比较容易确定,这也为我国能源企业加速进行海外并购创造了条件,降低了时间成本。

同时,由于近年来美元贬值,我国巨额外汇储备面临风险,可以考虑将部分外汇储备变成蓄势而涨的油气资源储备,增强我国油气资源储备能力。正如国际能源署称,在长期,经济预期是乐观的。新的供应、新的基础设施建设、新的技术进步虽然会被延迟,但是终归会产生。许多能源企业可以利用目前能源产品的低价实行兼并收购,获得廉价的资产。

参照已建立战略石油储备的美、日、德、法等发达国家,其政府储备加上民间储备,他们的石油储备量分别相当于本国158天、161天、117天和96天的石油消费。国际能源署建议成员国的战略石油储备标准是90天的石油净进口量,中国石油储备的远期目标也应参照此标准予以逐步完善。

4 推动能源价格机制改革,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篇5

一、亚洲金融合作的背景

1、东亚金融危机的教训--金融危机的传染性;原有的救援机制如IMF表现令人失望;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反映出“传染效应”在区域性金融危机中的重要作用。传染效应是指:一个国家或经济实体陷入金融危机,危机将迅速向其他国家(经济实体)和地区传播,导致相邻国家(经济实体)也随之陷入危机。金融危机扩散的传递机制包括: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倾销、投资者信心和通货膨胀预期等。所谓收入效应是指危机的发生将导致危机发生国收入的下降,进而导致国内需求包括对邻国出口需求的减少。所谓替代效应是指危机国出口竞争力因货币贬值而得到加强,邻国出口被危机国出口所取代。危机国企业由于严重的支付危机和流动性危机,为了避免倒闭,往往不惜血本在邻国和第三国进行倾销以换取硬通货。由于危机国与邻国之间经济体制、经济结构和经济政策的相似性,当一个国家发生金融危机之后,国际投资者往往会对其邻国的经济稳定丧失信心,进而停止对邻国的投资或是撤出资金。由于外部经济环境恶化,特别是危机国货币大幅度贬值,其邻国往往不得不使本国货币贬值。因而,一旦一个国家货币贬值,国际投资者就会预期其邻国的货币也会贬值。这种贬值预期往往使国际资本急剧流出危机国的邻国,从而使这些邻国(尽管其经济基本面可能并无严重问题)也陷入国际收支危机、货币危机和金融危机。大量经验研究证明,传染效应确实是许多东亚国家发生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秦朵(2000a,2000b)通过计量分析发现,1997年韩国金融危机的关键原因并不是人们普遍相信的企业过度负债,而是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传染效应。

金融危机的传染性使得金融危机日益成为一种区域性的现象,其防范和解决已日益成为一个超越国界的区域性问题。传统上当一国发生金融危机候往往只能求助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但是,在这次金融危机的发展过程中,IMF的表现使东亚国家大失所望。首先,由于对东亚金融危机的严重程度和可能的后果估计错误,来自IMF的救援来得太晚而且救援力度太小。其次,由于IMF的条件主要是为了维护贷款人(西方发达国家)的利益,同时由于IMF的条件具有浓重的意识形态色彩而忽视了危机国的具体国情,许多IMF强加的改革措施不仅没有缓解危机,反而使危机进一步恶化。例如,在建立存款人保险制度之前,IMF匆匆在印度尼西亚关闭了一系列银行,结果引起了金融恐慌。此外,IMF在印度尼西亚还取消燃油、食品的补贴,使大量民众的生活下降到贫困线以下。

2. 全球货币体系--全球货币体系中的美国霸权;欧元的崛起;蒙代尔预言在20年内将出现美元、欧元和亚洲货币区三足鼎立的局面

尽管区域金融合作的主张在亚洲是对亚洲金融危机的一种反应。但在世界的其他地区,区域金融合作的主张已有很长的历史。发展区域金融合作,特别是发展区域货币合作的思想源远流长。欧洲货币合作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于美元的霸权地位的挑战。长期以来,美国用贬值了的美元支付其国际贸易逆差,向全世界征收铸币税,即通过其独有的货币发行权占有其他国家的资源。在流通中的美元大致有4000亿,其中在美国境内流通的美元大致只有400亿到600亿。由于美元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储备货币,美国得以用美元支付巨额贸易逆差并累积起1.5万亿美元的外债。与此相对应,其他国家不得不以牺牲自身的实际资源为代价,而持有大量美元外汇储备。

欧元的启动在一定程度上挑战了美元的霸权。欧元区现有11个国家,希腊、英国、瑞典、丹麦等国很快也将加入。考虑到其他欧洲国家正在积极谋求加入欧盟,预计在未来10年内,欧元区可能扩展会到28个国家。此外,中非和西非的13个CFA 法郎区国家通过钉住法郎,实际上间接地钉住了欧元。如果北非和中东的部分国家也选择钉住欧元,那么欧元区可能扩展到50国,总人口超过5亿,总的GDP规模将大于美国。

蒙代尔(Mundell,2000)预言,在未来10年内将出现三大货币区,即欧元区、美元区和亚洲货币区,即“稳定性三岛”。欧元区和美元区的发展紧锣密鼓。与此相比,亚洲的货币合作却仍然在讨论和交换观点的阶段,如果在未来10年或更长的时间内,亚元区可以脱颖而出,亚洲国家将因一个更为平等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出现而受益。

二、亚洲金融合作的内容及其理论基础

亚洲的金融合作实际上有四个不同的层次:国际的经济政策协调、区域性解救危机的机构、固定的汇率区、单一货币区。

1. 政策协调:

之所以需要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是由于国家之间存在政策的外部性,一国采取的政策行为会影响其他国家。由于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目前区内贸易和投资比例已分别占到其贸易和投资总额的一半以上。由于亚洲经济的高度相互依赖,经济政策的有效性和可信性与其他国家的可能反应密切相关,一国政府的政策制定必须充分考虑其它国家的战略选择。在经济高度依赖的情况下,不合作的成本会越来越高,而货币合作会给双方带来共同利益。

亚洲国家需要增加本国经济政策的透明度并且定期协调彼此的宏观经济政策。在贸易政策方面,亚洲国家应该协调各自的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建立区域内的国际分工体系,这样可以防止过度的竞争和资源浪费,保证各国出口的可持续性和经常账户的平衡。在宏观经济政策方面,亚洲各国应定期研究和交流贸易伙伴国的宏观经济状况并根据这些研究和交流协调彼此的宏观经济政策,同时,各国还应该在金融监管和建立早期预警体系等问题上加强合作。

2.区域性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的机制

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篇6

日前,在国贸大厦36层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MF)驻华代表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研究部副主任查尔斯・克林斯接受了本报记者独家专访,就亚洲新兴市场面临的金融风险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维持金融稳定方面的作用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近年来,流向亚洲新兴市场,例如印度、中国的资金增长非常迅猛”,克林斯对记者说:“IMF的数据显示,亚洲新兴市场的外商投资增长很快。这些资金的流入会给资金输入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例如导致国内信贷、投资增长过快等。”“但是,我们很难判断这其中究竟哪部分是热钱,”克林斯认为,包括沙特在内的一些石油输出国,由于经常项目盈余充裕,它们在全球的投资范围很大,包括中欧、东欧、亚洲等国家,并且投资数目很大,所以这一部分可能是大家所谈论的热钱。克林斯认为,不管是否是热钱,只要是资金大量进入,这都会对资金输入国的银行系统带来压力。因为这可能会刺激银行的放贷量增多。克林斯提醒,资金输入国银行在决定是否借贷时必须十分小心。资金大量涌入的另外一个负面影响就是,由于这些资金可能会在短时间内非常快速地撤出,因此,各国监管者必须在资金大量突然撤出之前采取相应的措施。克林斯建议,亚洲各国都应确保自身对海外资本流入不过分依赖。

面对目前流入亚洲地区的大量资金,联合国上周的一份报告称,在1997年金融危机中遭受沉重打击的部分亚洲国家,有再次出现资本突然外流的风险,进而可能引发货币危机。“我还没有看到这份报告,但是对此我感到很吃惊。”克林斯对记者表示“我认为,亚洲经济目前运行得很不错,并没有存在诸如1997年那样大的金融风险。”

那么,对于泰国去年底面对游资泛滥所采取的强制措施,克林斯又有何看法呢?克林斯对记者表示,泰国政府去年所采取的措施“设计得不好”,这些措施影响了所有资本流动,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导致资本大量撤离泰国,泰国股市、汇市相继大跌,整个金融市场出现动荡。克林斯提醒说,各国政府在采取资本管制这一手段时,必须更加谨慎。

在预防金融危机方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能够并且应该充当何种“角色”呢?对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否感到其在职能方面的局限性呢?“IMF的角色是一个‘顾问’,我们给各个国家提出建议,但各国有权选择是否采纳或者遵循这些政策建议。”克林斯表示,“有些时候,一些国家认为它们不需要按照IMF的建议去做,所以它们有权将IMF的建议放在一边。”克林斯认为,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前,IMF曾经提出过一些政策建议,比如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也曾经指出一些国家在财政和金融方面存在的漏洞。因此,不能将亚洲金融危机归结为IMF的失误。同时,从另一方面来看,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一些国家认识到IMF政策建议的正确性,从而更多采纳了IMF的政策建议,“这也是近年来亚洲金融市场保持发展,金融风险降低的原因之一。”克林斯说。 “IMF无论是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不会充当一种‘强制性’的角色,”克林斯接着表示,“因为各个国家都是独立自主的,有权处理自己本国内的各项事务。”克林斯认为,IMF的主要角色是提出建议。如果有国家出现经济困难,IMF将通过提供贷款的方式给予帮助。但是在上述国家在获得这些贷款的时候,必须遵循其所附带的一些条件。IMF通过这些贷款条件来确保这些国家能够克服困难,并且有能力偿还贷款。“如今,大多数国家经济运行情况都很好,因此各国对于我们的贷款需求不再像以前那样大了。”克林斯说,“我们认为IMF的这种‘顾问’的角色定位是很好的一项政策,无论是对于IMF还是全球各国,都是非常好的。”

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篇7

20世纪以来主要金融危机回顾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

因美国股票市场投机过度导致股票暴跌,引发1929~933年的世界金融危机,使得全美证券贬值总额达到840亿美元。危机期间,美国抽回了大量对德国的投资,通过资金链的传导作用,引发德国经济崩溃。受累于英国在德国的大量投资,英国也被推入了金融危机的深渊。这场危机重创了全球,使得各国生产出现严重衰退。

危机爆发的原因在于:一是贫富差距加剧了借贷消费,使得消费品市场过度膨胀发展。当借贷消费放缓并受阻时,一方面导致消费品生产减少和生产过剩,引发社会购买力不足;另一方面投资锐减,造成资本过剩。二是投资者对经济前景的看好并不反映在实体经济中,而是表现在股票市场上。银行信用助推了股市繁荣,至1929年,道琼斯指数从75点上升至最高的363点,上涨了4.84倍。股市泡沫高涨加速大量资金撤出再生产部门,转向更高回报率的证券投资领域。三是金融创新加快和金融监管不当。危机前,美国投资者只需支付10%的保证金就可以购买股票,余额由其经纪人支付,增大了整个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金融监管部门没有对危机期间的银行倒闭采取干预措施,使得银行业出现倒闭―挤兑―倒闭的恶性循环。美国金融监管部门对有问题的金融机构救助迟缓助推了这次危机的蔓延。

1982~1983年的拉美债务危机

20世纪60年代,许多拉美发展中国家为了发展国内经济,举借了大量外债。但由于资金使用、制度约束等多方面因素限制,债务资金并没有提高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反而造成了还本付息的困难。1982年8月,墨西哥政府宣布无力偿还到期的外债本息,请求国外银行准许延期,遭到拒绝后,墨西哥政府宣布无限期关闭外汇市场的汇兑业务,暂停偿付外债等措施,引发市场恐慌,爆发了债务危机。随后,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等拉美国家也相继因债务问题陷入危机。

危机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是两次石油危机推高了国际油价,拉美国家对石油进口依赖性很强,而石油价格的上涨又会增加这些国家的通货膨胀水平。二是拉美国家私人银行贷款增速很快,超过了政府和金融机构贷款的增速;短期和长期贷款结构不合理,短期贷款比重增长迅猛,而中长期贷款比重大幅下降;此外,贷款利率大多采用固定利率,增大了利率风险。三是因为国际金融市场风险压力增大,国际信贷紧缩,美国实行高利率,加重了拉美国家的债务负担。

1987~1992年美国储贷危机

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房屋市场价格得到了逐步修正,同时,美联储加息造成了银行贷款违约率持续攀升,引发了对美国经济影响深远的储贷危机。储贷银行本质上是通过赚取存贷利率差进行运营的,但是由于美国80年代初期升息步伐加快,投资者纷纷将定期存款转投到货币基金中,增大了银行资金压力。而银行又面临着短期市场利率持续走高,长期贷款利率不变的利率错配状况。80年代美国还允许储贷机构开展商业贷款和消费性贷款业务,增加其获利能力,同时放松了对房贷授信条件以及风险管理控制,储贷银行还开展了投资不动产等活动,增大了储贷银行的经营风险。

导致储贷危机爆发的原因主要有:一是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后,美国实行单一银行体制,法律禁止金融机构异地设立分支机构,迫使了大多数银行只能服务于相对狭窄的区域市场,不利于银行业分散风险,使得银行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区域性经济发展的影响。二是银行业内部监控机制不健全、过度信贷扩张,超出了银行控制范围。美国银行在80年代的过度信贷扩张,酝酿和集聚了进入风险。三是外部金融监管不力。美国的不同监管机构在监管理念、资本金要求、市场准入、处置措施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缺乏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增大了市场的道德风险。允许实际已经破产的储贷机构继续经营,增大了储贷机构在新竞争环境中破产的概率。

1990~2003年的日本银行危机

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金融机构放松了对企业贷款的审查,发放了大量房地产抵押贷款,促成了日本股市和房地产价格暴涨,集聚了严重的房地产泡沫。银行也因管理不善积累了大量坏账,加上金融监管当局监管和改革的滞后,经济泡沫最终在1990年破灭,造成90年代日本银行危机爆发。危机恶化了日本经济环境,监管当局没有及时地控制风险,使得银行危机升级恶化,促使日本经济严重衰退,走上经济衰退增大银行坏账这种恶性循环的道路,加快了日本金融机构的倒闭风潮。

1992~1993年欧洲货币体系危机

东德和西德的合并增强了德国经济。虽然德国马克在欧洲货币单位中的份额不变,但由于马克对美元升值,使得马克在欧洲货币单位中的相对份额不断提高。马克币值变化对德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的经济就产生了很大影响。当时英国、意大利的经济发展缓慢,需要实行低利率刺激经济发展,而德国因合并出现巨额赤字,如果实行低利率则会引发通胀,德国和其他欧共体成员的经济矛盾不断加深。德国在1992年6月将其贴现率升至为8.75%,随即市场上出现了抛售英镑、里拉抢购马克的投机性攻击,致使里拉和英镑汇率大跌。尽管欧共体放宽了汇率目标区的中心汇率浮动宽幅,但仍挡不住市场的投机性攻击,造成了区域性的货币危机。

造成危机的主要原因如下:一是从经济环境来看,美国为刺激经济复苏,采取降低利率手段。大幅度利率差使得市场投资者抛售美元,买进马克;而期初德国东部经济增长缓慢,德国股票市场资金转投马克,导致马克汇率大幅上升,引发了欧洲汇率机制长达1年的动荡。二是欧共体各成员国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宏观经济政策的不协调,不同国家采取不同的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从根本上违背了联合浮动汇率机制的要求。危机造成马克币值坚挺,英镑、里拉等币种贬值,导致英镑和里拉被迫退出欧洲汇率机制。

1994~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

墨西哥在20世纪80年代债务危机后采取了多项经济改革措施,使得经济取得了较快发展,但引进巨额外资为它1994年发生的金融危机埋下了隐患。当美国提高利率时,墨西哥比索面临巨大的贬值压力,加上国外投资者对墨西哥经济发展前景缺乏信心,大量抛售比索抢购美元使得墨西哥陷入了更深危机中。危机迅速地传染到整个拉美国家,甚至波及到了欧洲、亚洲国家。

墨西哥再次发生金融危机是因为:一是进口大幅增加,耗费了墨西哥大量外汇储备;在解除资本管制后,盯住汇率制度的隐性“汇率保障”吸引了大规模私人资本流入,虽然弥补了墨西哥经常项目逆差,增加了外汇储备,但这些私人资本流入后,主要投机在有价证券上,而这些资金具有极强的流动性和不稳定性。二是民间投资严重不足,投资主要流向不动产、商业和金融市场,产业发展极不平衡;快速私有化进程迫使大量国有资产流失,国家调控经济的能力受到严重削弱,经济结构失衡问题突出;生产性投资不断下降,推动了投机性投资膨胀,经济泡沫现象严重。三是国内政治冲突以及国际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墨西哥发生的一系列暴力事件动摇了市场投资者的信心。美国利率提高和经济恢复造成墨西哥经济环境恶化,引起大量资本抽逃。

1997~1998的亚洲金融危机

1997年2月至5月,国际投机资金对泰铢进行投机攻击,泰国国内银行出现挤兑事件,泰铢兑美元跌至当时10年来的最低点。泰国财政部长辞职加剧了更大规模的投机狂潮,迫使泰国央行放弃1984年以来一直实行的固定汇率制度。而由于东盟各国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相似性和相关性,在投机者的投机攻击下,菲律宾比索、马来西亚林吉特也宣布贬值和放宽浮动范围。随后东南亚各国货币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贬值。资本净流出增大使得东南亚危机国家外汇储备下降,国内利率暴涨,约束了流动性和增大了债务还本付息的困难。

以下是导致危机的重要原因:一是东南亚国家大多采用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但是这些国家的进出口结构不合理,使得它们的汇率制度更容易受到美元对日元、美元对其他欧洲货币变化的影响,增大了货币当局的调控难度。二是银行对私人部门和企业信贷的持续快速增长,使得资产负债率大大超过了国际平均水平,由于缺乏完善的内控机制,泡沫经济破灭后,增大了银行的不良贷款金额。三是因缺乏新的主导产业,大量资金转向投机与证券市场、房地产市场,集聚了大量金融和房地产泡沫。四是东亚各国对国外银行债务额巨大,且短期外债居多。但是国内银行对企业所拥有的是按本币计价的中长期债权,巨额外债期限的不合理搭配,增大了东南亚国家外债面临的外汇波动风险。

1998~1999年俄罗斯金融危机

1992年初,俄罗斯实施“休克疗法”进行经济改革,但却造成了俄罗斯国内生产连续降低,这种情形一直延续到1997年才有所改善,但生产增长的幅度仍然很小。俄罗斯在1996年开始对外资开放,市场投资者看好其金融市场,严重的投机使得股市和债市纷纷走高,俄罗斯的股市涨幅惊人,集聚了大量泡沫,完全有别于当时亚洲各国股票市场严重受挫的表现。

危机爆发的原因在于:一是经济政策失误。俄罗斯的经济政策中采取了激进的“休克疗法”造成恶性通货膨胀,而财政紧缩又导致了流动性不足,投资大幅降低,最终造成经济长期衰退和政府偿债能力不足。二是经济结构发展不合理。俄罗斯轻工业和重工业发展比例严重失调;主要依靠出口能源、基本原材料来增加外汇储备收入。产业结构和出口结构不合理,增大了俄罗斯国民经济对外贸的依存度。三是复杂的政治因素。俄罗斯政府更迭起伏,政局动荡加剧,对金融危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001~2002年阿根廷金融危机

2001年3月,阿根廷出现了一个较小的偿债高峰,但是市场却怀疑阿根廷借新债还旧债的能力。7月份,阿根廷汇率市场发生了剧烈波动,印证了此前的市场预期,比索币值出现大幅贬值。随着市场预期的恶化,国内资本出现了大规模外逃,利率大幅上扬。为了抑制金融危机,政府采取了限制居民提款和防止资金外逃的措施,但这反而加剧了金融恐慌。期间,阿根廷政治上的混乱也将其金融危机推向了深渊。

危机爆发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一是贸易自由化、经济自由化加重了国民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在阿根廷推行私有化的过程中,严重削弱了政府的干预能力,并没有采取措施限制外资的自由流入和流出。二是政府没有根据实际情形对汇率政策做恰当的调整,错过了产业升级的机会。通过举借外债发展经济的方式,反而致使阿根廷背负了沉重的外债负担。

2007~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

在2006年之前,由于美国住房市场持续繁荣,美国利率水平较低,加速了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发展。但是,随着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提高,增大了次级抵押贷款的还款利率,加重了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同时,住房市场的持续降温也使购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过抵押住房再融资变得困难。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大批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进而引发“次贷危机”。金融风暴很快从抵押贷款机构、投资银行蔓延到保险公司、储蓄机构和商业银行,最终蔓延为全球金融危机。

此次危机有着深刻的原因:一是由于过度追逐高额利润,次级信用住房抵押贷款债务证券化被开发出来后,放贷部门将贷款的风险转移出去,并利用收回的资金继续放贷。金融市场放贷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房地产泡沫风险也被不断放大。二是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了股价和房价上涨,股价、房价相互推动的泡沫越来越大。同时,美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不平衡,通过贸易、金融、预期等渠道将危机传染给其他国家。三是评级机构高估了次级产品的评级,极大地促进了次贷市场的发展。但利益冲突无法让评级机构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当市场认知和机构评级发生冲突时,信任危机加大了市场恐慌心理。四是《金融服务现代化法》等法案放松了金融管制,金融市场的激烈竞争诱使大量不具备还款能力的消费者纷纷通过按揭手段,借钱涌入住房市场。

2009年至今欧洲债务危机

2009年末,全球三大评级公司下调了希腊评级,投资者抛售大量希腊国债。在市场情绪带动下,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债券收益率也大幅攀升,迫使欧元和欧洲股市双双大幅下跌,2010年起欧洲其它国家相继陷入危机,欧洲债务危机全面爆发。

虽然欧洲各国危机严重程度不同,但具有相似的原因:一是欧元大幅升值使得欧债产品更加受到市场青睐,大大降低了举债成本,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下债务危机国的大举借债行为。二是以希腊、葡萄牙为代表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国家在追求高福利时,迫使政府和私人部门的负债率大幅提升。政府的巨额财政赤字也超出了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的规定。三是全球金融危机消极影响的持续存在,促发了房地产市场不景气,银行体系的坏账数量增加,举债和偿债能力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四是欧元区缺乏统一的财政政策,难以调各个国家的财政政策来应对危机。

金融危机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

1929年危机促进了新的国际经济与金融体系产生

危机在美国爆发后,很快传到了欧洲、日本、北美,许多殖民地国家和地区也未能幸免。由于美国抽离在德国的大量投资,使得德国经济受到重创;相对美国而言,英国受危机影响较轻,日本受危机冲击时间较短,法国受危机影响时间最长。英、德、日等国在应对危机时,采取了及时措施,使得它们国际市场贸易份额显著提高;而美、法两国对这次危机应相对迟缓,使其国际市场贸易份额大幅下降。

这次危机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美国的经济政策,通过了一系列法案,如《银行紧急救助法令》、《联邦证券法》、《格拉斯―斯第格尔法》等,这些法律决定了美国今后的金融发展方向。苏联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使苏联建成了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并从农业国转变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强国。绝大多数国家在这次危机后放弃了金本位货币制度,并在1944年形成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形成了新的世界经济秩序和货币体系。

欧洲货币体系危机促进了欧盟经济发展

这次危机深刻反映了欧共体中不同国家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并由此带来了各个政府间的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不协调问题。但是,这次危机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并在1993年,欧共体更名为欧盟。欧洲货币局、欧洲央行以及欧元体系相继建立,再次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欧元区的建立增强了西欧国家对东欧国家经济与金融的控制和影响。欧元逐渐成为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重要货币,改变了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货币体系,并引领着经济全球化向新型模式转变,同时为其他国家关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提供了重要参考。

这次危机发生后,欧盟各国在货币政策制定上取得了较为统一的意见,但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国就财政政策的制定而言,仍然存在着很大分歧。虽然危机后,欧洲各国保持了暂时的平衡,但是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仍然存在,为日后的欧债危机爆发,埋下了隐患。

亚洲金融危机打破亚洲产业格局,加快东盟一体化进程

广场协议后,日元持续升值,使得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产生了大量的经济泡沫,日本经济陷入困境;而此时美国打算走强势美元的道路。这种情形下,日本推动日元贬值,美国和日本就完全融入到“倒V”型的模式中。日元贬值增强了日本商品的出口优势,改变了亚太经济格局。

金融危机的爆发后,危机冲击了所有参与产业分工的国家和地区。我国经济陷入了通货紧缩的困境,由于良好经济预期和改革稳步实施,反而使得我国经济在动荡的外部环境下有了长足的发展。危机还进一步促进了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成立,建立了东盟与区外国家的自由贸易区、东盟成员国与区外国家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亚洲各国货币竞相贬值,积累了大量外汇储备,为今后的金融动荡提供了一定保护,但也恶化了东南亚各国的贸易条件。

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加剧了国际分工和国际间经济摩擦

世界经济格局在亚洲金融危机后发生了很大变化,受此影响俄罗斯、日本、欧洲相继陷入困境。由于中国未完全开放金融市场,躲过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美国经济也经历了长期的繁荣发展,但其降息政策导致了经济泡沫膨胀,增大经济风险的同时,扭曲了市场发展。当利率政策引发通货膨胀时,美联储迅速提高利率,成为次贷危机导火索。

全球金融危机改变了美国掌控的经济全球化进程。美元主导的货币体系受到强烈冲击,各国强烈呼吁改革并构建新的国际货币体系。新兴市场国家的兴起取得了更多的话语权,欧元区向包括中国、印度和巴西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寻求援助,G20取代G7成为全球经济的支柱,全球经济主导力量已经开始从美欧经济体向新兴市场国家转向。

欧债危机的恶化打击了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发展的三大引擎(美、日、欧)。欧债危机的消极影响正通过贸易传染渠道、金融渠道传递给其他国家,使得新兴市场国家在全球的经济影响力增大的同时,也加剧了这些国家经济下滑的风险。发达经济体经济放缓,大大降低了对其他国家的进口需求,尤其对新兴市场国家的出口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了在危机中寻求发展和出路,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国家都在努力扩大自己的出口,吸引投资。不同国家间的经济摩擦、贸易保护主义也不断增强。预计这一情形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

世界经济格局由“点”向“面”发展

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对美国、欧洲的影响,直接改变着全球资本流动和贸易结构的发展方向。美国、欧洲持续去杠杆,会极力削减第三产业尤其是金融业中的负债,积极实施转型策略,加快发展第一、第二产业。这将对全球资本流动的结构和流量产生巨大影响。跨国公司的资本回归,会对主要依靠国际资本投资发展经济的新兴市场国家构成威胁。经济、金融、贸易等方面的摩擦也由发达经济体与新兴市场国家的两极冲突,演变为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及其内部的多极冲突。

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篇8

新的艺术消费者会在此时登场

赵力:现在我们都在说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对亚洲艺术市场影响到底确多大?我们先从韩同说起,然后日本和东南亚的情况到底是什么样?

赵成龙:这里面分做两个市场来,一个是亚洲当代艺术在亚洲内部的销售市场,也就是亚洲艺术品在以包括中、日、韩、东南亚等亚洲氛围内的销售市场。另外,就是亚洲当代艺术在世界范围内的销售市场,也就是亚洲艺术品在以欧美等其他地区的销售市场。我想重点谈谈后者。

亚洲艺术品对外销售的市场在这样的经济情况下有三个不同的情况:

第一、在金融危机下那些有很多泡沫的艺术品的价格会降低。尤其是700万美金到1,000万美金之间的那些艺术品的价格,在这样的市场情况下,泡沫会慢慢变小。比如说中国最有名的几个当代艺术家的作品,还有印度的身价最高的艺术家古普塔的作品,在这几个月中,价格都会受到很大影响。在这里面可能是艺术市场内部的原因,价格走的太高了就会出现下行的预期。

第二、印尼、越南、土耳其艺术家的作品在拍卖行上更受欢迎。因为他们水平高,但是价格就比较合理。去年香港佳士得的秋拍中,那些估价在700万到1,00075港币的高价位作品很多都流拍了。但是价格比较合理的、水平高的艺术家的作品都卖得很好。这等于说,在这种经济情况下,这些水平高、价格比较低的那些艺术家的作品比较受欢迎。

第三、亚洲的那些年轻艺术家越来越多的受到买家的关注。在市场只关注那些成名焦点艺术家的时候,韩国、日本的一些新艺术家的作品是很难进入到拍卖行的。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年轻艺术家参与到拍卖市场中,而且非常受欢迎。这使得亚洲艺术家参与到市场的规模在不断的扩大,而不是人们猜测的市场份额在缩水,这对亚洲当代艺术品在国际市场中的发展,意义非凡。这会使亚洲艺术品在世界上的位置逐步的扩大。

另外、出现了新当代艺术的消费群。在目前的艺术品收藏群体中,刚刚进入艺术市场、只买过一件艺术品的客人占到了20%。另外只购买过5件以下的客人又占收藏群体的20%。这样有40%的客户都算是艺术收藏的新群体。他们购买艺术品有一定的方式,一个就是以喜爱为目的,不管是什么艺术家,他们只要喜欢,就会买;另外就是在成名艺术家作品降到合理的价格时,会出手购买,以收藏为目的。

目前,这产生了某种变化。以前是那些比较有经验的的收藏者主导了市场的去向,在如今的情况下,很可能这40%新的购买群他们会引导整个市场。最近在网上购买艺术品的那些收藏家比去年多了1.5倍,这就能够证明艺术消费的群体在扩大。

刚说的三个情况和新消费者的登场,是在目前经济情况下的一个重要的变化。

人物档案:赵成龙

1964年出生,韩国KIST文化技术博士、EM Corp(株)副会长、EM Art Beljing代表、韩国文化产业销售协会副会长、韩国文化艺术经营学会宣传理事、韩国京喜大学经营学院文化艺术经营学科教授、亚洲当代美术研究会(AARESO)副会长。

每个国家受到金融危机的程度不同

赵力:这次金融危机是从美国开始越征的,它怎么对亚洲市场会产生影响?你怎么来石现存所谓的艺术市场一体化或者全球化这样一个概念?是不是这次的金融危机的影响,就是这种所谓全球化市场的一个证据?

赵成龙:金融危机的原因就是美国金融市场里犹太人的影响比较大,他们金融界里犹太人的情况不太好了,然后就产生了这种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三、四年前已经开始有这种情况。德国的犹太人和美国金融界的犹太人互相竞争,结果后来美国犹太人的情况就不太好了,因为近几年德国那边的经济情况比美国好,也比较安定。从那个时候就开始,就有这种潜在的危机存在了。

然后美国金融界的犹太人把钱借给新加坡和香港的那些企业,所以当美国犹太人的情况不太好了,就对亚洲金融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亚洲的大企业和个人购买美国金融产品的份额是很大的,他们的资产受到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所以也影响了他们对艺术品的购买力,从而影响到艺术市场。比如说韩国艺术市场,韩国很多大企业是购买艺术品的大收藏家。但是,他们由于这种金融危机,没有办法再购买这些艺术品了,就导致整个艺术市场的成交受阻。但是,日本那边的企业从美国借的比较少,对他们的影响也自然少一点,所以对他们的艺术市场产生的影响也比较少。

赵成龙:中国的艺术市场在亚洲艺术市场里面占有很大的部分,中国艺术市场的发展导致了整个亚洲艺术市场的发展,这是个明显的事实。因为金融危机跟那些收藏家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就导致了整个艺术市场的不景气。

第一、以前艺术家的作品都是按照苏富比、俸士得的拍卖价确定价格水平。在拍卖行里面,国外的华侨又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艺术品的价格。中国的当代艺术于白卖产生最高价的地方就是香港。然后香港的价格比英国和美国佳士得的价格还要高。因为这些华侨都是为了想要买自己国家的作品,然后把中国的艺术品推得很高。他们是所谓的操盘手,存股市里面有这种人,在艺术品市场也有这种收藏家圈。九十年代以后,这些人就开始操纵艺术品的价格,然后一些人也从中得到这些利益。

股市上有一个指数叫标准普尔指数,艺术品市场在美国也有梅墨指数,很多人就参考这个指数进行投资,当然涉及当代艺术投资的只是很少一部分,大多数在古董行业。他们的投资使价格

第一、有些人像以前那样,不管多少钱,反正是自己想要投资,再贵的艺术品都会买,第二、收藏甲等价位的,价位比较合理的艺术品。第三、为了装饰自己的房子,购买了艺术品,不管真的还是假的,反正无所谓,都是为了装饰房子而购买的,第四、专门购买新艺术家的,不管它的艺术价值如何,反正自己喜欢的,就去收藏。

有调查显示,80%以上的收藏者心里都会对自己收藏的作品有升值期待。不管价位高低,购买了艺术品后,都期待它能升值。针对这些新的收藏家群进行研究,他们会更加看重低价位、有潜力的艺术家。比如印尼非常有名的艺术家,一张作品现在10万美金就能买到,受金融危机影响不大的收藏家肯定会购买印尼艺术家的作品,因为他们在未来升值潜力会很大。所以,我觉得整个亚洲艺术市场的泡沫会变小,然后那些新艺术家,比如印度、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的新艺术家的比较好的作品,会卖得更好。

抬高以致产生泡沫。由于泡沫是部分犹太人和华侨起合作的结果,而现在犹太人的情况不太好,所以这个泡沫会变小。这泡沫变小了以后,这市场变成那种实际的收藏家。

我个人认为高价的艺术品市场会变小,但是整个艺术品市场会变大。因为那些新的艺术家和那些有潜力的艺术家的市场变大了,整个美术品市场也会跟着增大,艺术品的交易量会变大。

现在收藏家的类型会更多元,艺术消费者会细化,这个市场会变得更大更丰富。这个时候会产生消费者的价值收减,按照消费者的意见,市场会针对不同的阶层进行销售。

赵力:看来您对亚洲艺术市场还是很乐观的,您乐观的理由是什么的?

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篇9

一、金融危机重创后的非洲经济

非洲经济受到巨大冲击,出口收人大幅下降,外部投资、援助、旅游和侨汇等收入锐减,经济发展的融资缺口进一步扩大,能源、旅游、制造业和农业等产业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国际慈善组织“行动援助”的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底,国际金融危机将导致非洲各经济体损失约490亿美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卡恩也警告,金融危机可能使非洲数百万人口重新陷入贫困,基本生活难以为继。

(一)经济增速大幅下降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0年1月的《世界经济展望》,2009年非洲经济增长率由过去五年年均6%的水平下降到1.9%,其中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增长率仅为1.6%。由于经济基础不同,非洲各地区在金融危机下的经济表现也不相同。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和非洲联盟2009年5月28日共同发表的《2009年非洲经济报告》预测,由于南部非洲工业化程度较高,因而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最大,预计该地区今年经济增长率仅为1.2%;西部非洲和北部非洲受影响次之,预计2009年经济增长率将在3.1%左右;东部非洲经济以农业为主,因而受影响最轻,该地区2009年经济增长率预计为3.8%。

(二)外部援助减少

对许多非洲国家来说,西方援助是其经济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之一。经合组织发展援助委员会(DAC)的统计显示,2007年有22个非洲国家接受的援助额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超过10%。受金融危机冲击,西方国家为节省开支,不同程度地削减了对非洲的发展援助。据非洲开发银行负责人介绍,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世界各大银行收紧银根,向非洲提供的资金大幅减少,使一些非洲国家正在实施的港口、电力等基础设施项目陷入停滞。

(三)对外贸易下降形势堪忧

由于原油等矿产资源价格下跌及发达国家需求骤减,非洲国家对外贸易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非洲开发银行2010年3月预测,2009年和2010年非洲出口额将分别下降2510亿美元和2770亿美元;联合国机构2009年10月预测,2009年非洲进出口额将比2008年减少1513亿和2910亿美元。贸易额下降对非洲国家尤其是低收入国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吸收外资不容乐观

受金融危机影响,国际资本流动大幅下降,发达国家对非洲地区的投资有明显下降。乌干达《箴言报》2009年4月9日撰文指出,由于投资高而回报少,埃索(ESSO),阿吉普(Agip),美孚(Mobil),英国石油(BP),壳牌(Shell)等世界石油巨头纷纷从非洲20多个国家退出。联合国贸发会议2010年1月报告称,2009年非洲外国直接投资净流人量由2008年顶峰时的876亿美元大幅下降到559亿美元,降幅高达36.2%,其中流入33个最不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均大幅下降。国际直接投资是非洲大陆资本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国际直接投资流入在非洲总固定资本形成中的比例高达29%,对非洲经济长期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国际直接投资流入减少对非洲经济复苏提出严峻挑战。

(五)非洲国家采取措施积极应对金融危机

在呼吁发达国家信守援助承诺,继续寻求国际援助之外,自2008年下半年起,非洲国家召开了一系列会议,探讨应对金融危机的办法,会议议题主要围绕投资、贸易、基础设施、援助等直接关系到非洲发展和减贫的问题,并从实际出发采取应对措施,如成立应对危机的专门机构,向金融体系注入流动性,加强外汇市场管理,出台经济刺激计划等,力争维持国民经济稳定运行。此外,非洲国家加快区域经济合作进程,提高非洲在国际社会的整体地位,同时加强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合作,特别是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这些措施对应对金融危机冲击起到了积极作用。当前,世界经济出现复苏迹象,全球贸易和商品价格快速回升,对非洲经济走势的乐观预期也进一步增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0年4月《世界经济展望》预计,2010年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增幅可望恢复到4.7%,2011年进一步提高到5.9%。然而,尽管目前世界经济复苏已经“站稳脚跟”,但仍然缺乏足够动力,非洲经济实现稳定复苏仍然征途漫漫。

二、中国投资推动非洲经济复苏

中国政府鼓励和支持有实力、有信誉的各类企业到非洲国家投资兴业,为非洲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增加对非洲的技术转让,在当地承担更多社会责任,为非洲经济社会发展多做贡献。进入21世纪以来,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中国企业对非洲直接投资呈快速增长趋势,2008年破纪录地达到了54.9亿美元。尽管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直接投资迅速下滑,中国对非洲投资仍然保持增长趋势。2009年,中国对非洲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3.6亿美元,同比增长36.8%,非洲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中国对非洲投资逆势增长对弥补非洲融资缺口,培育当地人力资源优势,带动东道国产业结构优化,促进非洲经济复苏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弥补融资缺口

近年来,非洲经济改革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果,然而要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所确定的减贫目标,非洲还面临巨大的融资缺口。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非洲面临更加严峻的融资困难,尤其是存在巨大的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缺口。非洲开发银行称,为恢复到危机前的增长率,除了监管和治理改革外,非洲还需要500亿美元为其投资一储蓄缺口融资。为实现千年发展目标,非洲必须达到7%的增长率,相应的融资缺口就会增加到1170亿美元。中国一直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予非洲融资支持,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以及中非经贸合作的深入,

中国对非洲的融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已经成为非洲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融资方。

金融危机以来,流入非洲的外资大幅减少,然而来自中国的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却呈快速增长趋势。2008年中国对非投资占非洲接收外资的6.3%,2009年对非洲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同比增长36.8%,这无疑对缓解非洲巨大的融资缺口起到了积极作用。中国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决定成立中非发展基金,为企业投资非洲提供资金支持。当前,中非发展基金对引导中国企业投资非洲、缓解非洲融资缺口的作用已经初步显现。截至2009年底,中非发展基金已经带动中国企业对非投资30多亿美元。中国在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进一步宣布,将设立规模为10亿美元的非洲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贷款,也将为促进当地中小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注重能力建设

基础设施落后一直是制约非洲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薄弱的电力、供水、道路及信息和通信技术基础设施,使其国民经济增速每年下降两个百分点,生产率降幅高达40%。非盟第十二届峰会把“非洲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主题,表明非洲国家对改善非洲基础设施建设的高度重视和迫切愿望。中国在非洲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根据世界银行《2008年发展报告》,中国同35个非洲国家签订了建设大型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的协议,如苏丹麦洛维水电站、埃塞俄比亚泰克泽水电站、加纳布维水电站、尼日利亚铁路现代化项目等。中国工商银行人股南非标准银行后,双方在非洲开展了一系列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在内的大型项目投资合作。这些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对提高非洲自主发展能力大有裨益。

人力资源是一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经营的过程中,除了向东道国转让合适的技术和设备外,还通过员工培训、选派优秀员工赴华培训、建立地区研发中心和培训中心、加大当地采购等多种方式直接或间接地为东道国创造就业,培训熟练技术人员和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客观上推动了东道国人力资源开发,为非洲国家长期经济发展培育人才优势。例如,中国为阿尔及利亚各类投资企业培训各类人员累计5000人次,其中中石化的投资项目的350个子合同中有219个是与当地分包商签署的,中石油将中国先进的催化剂技术应用于所承揽的项目,大大促进了阿尔及利亚在该领域的技术进步。华为在非洲设立了4个地区总部、20个代表处、2个研发中心和6个培训中心,员工本地化比率超过60%。目前已有1.2万名来自非洲不同国家的学员接受了培训,成为电信行业的骨干,担当起促进当地电信业发展的重任。此外,华为还通过与1000个当地分包商开展合作,间接增加了1万多个工作岗位并提高了分包商的相关技术配套能力。

(三)带动产业结构优化

尽管近年来非洲经济增长速度较快,总体来说,多数非洲国家经济发展仍然相当落后,工业基础薄弱,存在大量的产业空白。中国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提出在非洲建立经贸合作区的举措,积极引导中国企业对非洲集群式投资。目前,中国正在赞比亚、毛里求斯、尼日利亚、埃及和埃塞俄比亚建设6个经贸合作区。其中,赞比亚中国经贸合作区成功引进中色非洲矿业等13家企业,涉及采矿、勘探、有色金属加工、化工制造、金属加工、建筑等领域;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将建成以石油装备、纺织服装、运输工具、机械电子和新型材料为主,加工制造、物流、商贸、保税、技术研发和综合配套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园区,这将对吸引当地企业入驻、延长当地产业链条、优化产业结构起到积极作用。

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经营的过程中,注意通过设立合资公司、当地采购、委托加工等方式加强与当地企业的合作,对填补当地产业空白、延长产业链、发展生产、提高产品附加值、优化产业结构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中石油在投资苏丹的过程中,帮助苏丹形成了涵盖勘探开发、管理运输、炼油化工和油品销售等上下游一体化、技术先进、规模配套的现代石油工业体系,使苏丹从原油进口国变成原油、成品油和石化产品出口国。埃塞俄比亚汉盛玻璃厂是埃塞第一个玻璃生产项目,每年可为埃塞提供4.3万吨平板玻璃,结束了埃塞乃至东非地区不能自主生产玻璃的历史。马拉维棉花种植项目可带动当地近10万农户就业,促进棉花单产提高近70%,并有效增强轧花、纺纱、榨油等配套产业的生产加工能力。

(四)携手应对金融危机

2008年底,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西方跨国公司纷纷关闭矿山或大幅减产裁员。与之相反,一些中国企业不仅没有撤资或减产,还增加了对非洲的投资,有的企业还庄重承诺“不减产、不裁员、不撤资”,保证企业正常经营和员工岗位待遇,对东道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卢安夏铜业公司原来是赞比亚影响力最大的铜企业之一。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有色金属价格急剧下跌,该公司生产经营面临巨大困难,2008年12月公司全面停产,大量资产闲置,3000多名赞籍工人面临失业,给当地的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带来巨大影响。2009年6月,中国有色集团通过国际竞标的方式收购了赞比亚卢安夏铜业公司80%的股权,并实现“当年接收、当年复产”,解决2210名赞籍员工的就业问题,并把职工家属组织起来从事服装加工,增加吸纳就业两千多人,对中赞两国携手应对金融危机、实现共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深化中非互利共赢投资合作

中国投资对非洲国家经济复苏的积极作用受到非洲国家的赞誉和国际社会的肯定。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进非洲,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经营的过程中,应综合考虑自身优势和东道国经济特点的协调促进,努力扩大中非双方利益的交汇点,帮助东道国提高自主发展能力,带动国际社会更加关注非洲,在促进非洲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深化双方投资合作,最终实现双方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一)因地制宜,促进投资多元化

非洲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但各国资源禀赋、经济基础、人口密集程度和消费水平千差万别,市场机会和发展前景也有巨大差异。中石油投资苏丹、中非发展基金投资埃塞俄比亚汉盛玻璃厂和马拉维棉花种植项目,均充分利用了东道国的资源优势和经济特点,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收益,又对东道国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收益。随着中非经贸关系不断发展,中国企业应充分考虑到非洲国家的多样性,因地制宜,将东道国经济特点和企业自身优势相结合,继续发展能源矿产领域投资,加大农业、制造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加强服务业、尤其是生产业投资,促进对非投资多元化发展。

(二)集中优势。提高投资竞争力

中非经济互补性很强。中国制造业中的轻纺、家电、通信、电子机械等部门不仅具备较强的比较优势,而且具有相当规模的加工制造能力,很多产品的技术和质量非常适合非洲的市场需求。中国家电和通信产业已经成功实现对非洲的投资和产业转移,中非发展基金和经贸合作区对企业投资非洲的带动作用也日益显现。未来,中国企业应借助国家鼓励企业对外投资,尤其是集群式对外投资的契机,进一步加强中国优势产业对非洲转移,充分利用非洲劳动力和市场优势,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竞争力。

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篇10

关键词:东亚金融危机;量化宽松;监管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基于索罗模型与货币危机模型对东亚金融危机的再认识

收录日期:2013年7月22日

一、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发展过程

回观20世纪六十年代,亚洲的经济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东亚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率飙升成为了全球经济关注的焦点。那时的亚洲从战争、疾病与贫困的阴影中苏醒过来,社会与经济都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创造了备受世人瞩目和赞誉的“亚洲奇迹”。(图1)图1中明显可以看出20世纪中期亚洲四小龙的对外出口额有了明显的上升。从1960年到1980年日本的年均增长率高达14%以上,最高达到了21.8%。新兴工业化经济体(NIEs)的年均增速在8%以上,NIEs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在1960年为美国的16%,但1995年升至77%。

就在亚洲经济一片蓬勃发展,欣欣向荣之际,国际上却传来了质疑的声音。当时克鲁格曼发表在《亚洲奇迹的神话》发表于《外交》双月刊时,引起的争议和批评都曾是空前的,指出:“亚洲奇迹其实是建立在浮沙之上,迟早要幻灭”。他认为东亚的经济增长是长期以来增加资本投入的结构。然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实际上微乎其微,只有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可以带来长期的繁荣,而非资本投入。克鲁格曼的预言很快得到了证实,被1997年惨痛的金融危机所印证。

1997年7月,泰国放弃固定汇率制后,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下降了17%。菲律宾比索、印度尼西亚盾、马来西亚林吉特相也都成为了国际炒家的攻击对象。香港、韩国、日本也受到冲击,一系列银行与证券公司相继破产。1998年年初印尼陷入了政治经济双重的危机中,波及新元、马币、泰铢、菲律宾比索等纷纷下跌。一时间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都兵荒马乱,怏怏然地溃败成一盘散沙。(图2)

危机中各国汇率节节攀升,以1998年3月底与1997年7月初的汇率比较,各国股市都缩水1/3以上。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跌幅在10%~70%以上,受打击最大的是泰铢、韩圆、印尼盾和马来西亚令吉,分别贬值39%、36%、72%和40%。

危机中各国GDP增长态势缓慢,甚至出现了15%的倒退与缩水。亚洲的货币发生大幅贬值,导致大批企业、金融机构破产和倒闭。泰国发生危机一年后,破产停业公司、企业超过万家,失业人数达270万,印尼失业人数达2,000万。资本大量外逃。(图3、图4)

二、亚洲金融危机理论模型基础

关于东亚金融危机的理论模型很多,大致有货币危机模型、道德风险模型、金融恐慌模型、金融系统不稳定性模型、流动性市场无效率模型、危机传染模型、孪生危机模型、羊群危机模型,等等。本文将主要从货币危机模型和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两个角度来描绘亚洲金融危机理论模型基础。

先从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说起。在亚洲经济一片欣欣向荣发展之际,克鲁格曼对于亚洲经济的悲观质疑一部分就是建立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之上。克鲁格曼认为,当时东亚经济增长是长期增加资本投入的结果。然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实际上微乎其微。克鲁格曼认为,只有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可以带来长期繁荣,而非资本投入。已有文献指出,索罗模型中,Y(t)=F{K(t),A(t)L(t)},经济增长由资本投入贡献K(t),劳动投入贡献L(t)和技术进步贡献A(t)即全生产要素组成。但当克鲁格曼用全要素生产函数对东亚经济检验后得出,当时20世纪东亚经济腾飞的国家中没有明显的技术创新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就是说,在影响产出Y(t)的三个因素里,这样的经济增长是在相对短的时间投入大量资本K(t)和人力L(t)而获得的大量产出。举个最浅显的例子,就像我国六十年代的,所有百姓田不种了、猪不养了,砸锅卖铁的开始炼钢,如此短时间内大量的劳动力和资本投入并没有获得预想中的结果。

但是,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也有一定的缺陷,新古典模型中由不可知的技术进步和人口增长决定,如何量化其中的技术进步有一定的困难程度。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一个隐含的前提假设表明,引入人力资本社会分工和技术创新等因素,并不会必然产生长期的经济增长。为了产生长期的正的稳态经济增长,社会必须创造相应的条件,比如通过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科研体制等提高其生产效率,这样才能真正促进经济长期稳定增长。

第二个理论模型是货币危机模型,在克鲁格曼的货币危机模型中,其根源在于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是过度扩张的货币政策与稳定汇率政策之间的不协调。当政府所追求的宏观经济政策与稳定汇率政策不协调时,理性的投机攻击就会发生。一般实行扩张货币政策又有稳定汇率政策时,政府一般都存在大量的赤字,因此中央银行必然增发货币为财政赤字融资。如此,随着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本币就会发生贬值,而当公众发现本币和外币的收益率出现差异时,公众就会调整资产结构,增加对外币的购买。这样就会造成恶性循环,随着政府持续地为财政赤字融资,国际上许多炒家就会乘虚而入,在理性的投机攻击之下,不管初始的外汇储备有多大,终有一天会耗竭外汇储备,固定汇率就会发生崩溃。但是,就货币危机模型而言,本身忽视了危机与宏观经济基础变量之间的联系,以至于无法很好地解释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货币危机模型中的理性预期假设。

三、对东亚金融危机的再认识

以上是笔者认为亚洲金融危机背景中最重要的两个理论模型,下面回头看一下亚洲金融危机在现实中的原因:一是从制度角度来看,东南亚国家当时为了吸引投资采用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而另一方面又保持着固定汇率制度,使得国际炒家乘虚而入;二是从监管层面来看,政府缺乏对金融中介的监管。宏观和微观管理不善,经济过热。

先从制度的角度来看,当时东南亚各国政府为了经济增长而是用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金融自由化、大规模的外资流入、金融中介信用过度扩张、过度风险投资与资产泡沫化。比如,当时的泰国为了吸引外资,在本国金融体系没有理顺之前,于1992年取消了对资本市场的管制,使短期资金的流动畅通无阻,一方面又保持固定汇率的政策,一方面又扩大金融自由化,当时的国外炒家,就是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进行游资的冲击。全球范围内大约有7万亿美元的流动国际资本。国际炒家一旦发现在哪个国家或地区有利可图,马上就会冲击该国或地区的货币,以在短期内获取暴利。泰国就为外国炒家炒作泰铢提供了条件。

而当泰国发现外来的游资对固定汇率制度形成冲击时,为了维持固定汇率制,长期动用外汇储备来弥补逆差,导致外债的增加。外债增加了以后,这些国家的债务结构便变得不合理。在中期、短期债务较多的情况下,一旦外资流出超过外资流入,而本国的外汇储备又不足以弥补其不足,泰铢的货币贬值便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从监管层面来说,对金融中介缺乏谨慎监管也是导致东亚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政府对国内银行负债的隐性担保,不仅导致了政府负债规模庞大,资产结构恶化,同时还会导致国内银行借贷时的道德风险问题。道德风险使得国内银行的不良贷款增加,因而会引发金融危机。由于有政府的隐性担保,国外投资者以较低的利率借款给国内银行,国内银行仗着有政府的隐性担保而有恃无恐,用国外投资者借来的钱高枕无忧地投资于高风险领域,导致资产泡沫化。当资产泡沫化破灭时,由于国内银行资产过度投资高风险领域,导致贷款收益率低下,使其资产负债急剧恶化,陷入困境,不良贷款急剧增加。由于政府对于国内银行的隐性担保体制,同时又对银行的借贷规模没有很好的谨慎审查和控制,政府最终成为了国内银行所持有的巨额不良贷款的买单者。由此,从本质上来看,国内银行由于自己道德风险而造成的不良贷款与国家的财政支出是等价的。因此,即使没有第一条所陈述的过度的量化货币宽松政策和固定汇率制度的冲击,由于对于银行体系的不利监管和政府对于银行恶性贷款的隐性担保政策,亚洲金融危机也会发生。

这样的经济增长模式也和1950年的苏联非常相似,只不过当时的苏联依靠的是计划经济,彼时的东亚国家,靠的则是亚洲价值观。而这样由亚洲价值观引导,在短时间内大量投入资本与劳动力的做法已被证实并不可取。大量的资本自由流入和流出对东亚国家原本的固定汇率程度造成巨大冲击。而在有如此大量资本的基础上,亚洲价值观普遍偏好的高投入高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有了危险的温床,大量的热钱导致了政府的财政赤字和经常项目的恶化。经济体中弥漫着道德风险。由于政府对与其关联的金融、非金融企业存在隐含担保,这些机构大肆举借短期外债,然后投入到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中,推动了泡沫的形成。

四、经验与教训

上文中我们已经阐述了两个符合东亚金融危机的理论模型,分别是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由于短时间内密集投入资本和劳动而没有技术进步因此导致的经济虚假繁荣;货币危机模型,过度扩张的量化宽松政策和固定汇率之间的不协调性给予国际炒家乘虚而入的机会。我们也列出了三个现实中推动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分别是不协调性导致的流动性过剩,对银行体系缺乏监管但政府又承担着银行恶性贷款的隐性担保,以及亚洲价值观在背后的推动力。政府应加强金融中介的监管,防止银行恶性贷款的膨胀。密切关注自身的财政政策和汇率制度的结合,不给国际炒家乘虚而入的机会。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要有技术生产力的提高,而并非全依靠短时期内的资本和劳动力投入带动经济的繁荣。为此,国家应结合公共政策辅助经济的长远发展,例如:(1)环境和资源的保护;(2)公平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3)传统文化的保留;(4)优良的治理制度,等等。

笔者认为,还可以结合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和东亚金融危机对我国的经济现状进行反思。第一,无论是在亚洲金融危机还是美国次贷危机期间,我国的贸易出口都受到了影响。出口环境的恶化是外因,根本原因在于长期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高,一旦国际市场发生影响,贸易的波动就会变得很大。应该着力于调整宏观结构,把经济重点放到扩大内需上,挖掘国内的消费潜力,同时调整出口商品的结构,发展资本密集型和高技术含量的行业,并且更新产品结构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第二,加强金融市场的监管力度,亚洲金融危机与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金融监管不利,金融体系不健全。在金融自由化的今天,开放和管制都各有利弊,过度开放或过度管制都不足取。应在监管的范围内进行金融创新,不要使金融衍生品成为投机者兴风作浪的工具。同时,也应注意在资本市场上要合理引导外资流入,适度利用外资,防止一旦外资撤走以后对我国经济带来破坏性的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1]蔡大鹏.亚洲四小龙以欧共体、美国、日本出口行为的分析.经济经纬,1996.1.

[2]克鲁格曼.亚洲奇迹的神话.外交双月刊,1994.

[3]克鲁格曼,张铭.亚洲奇迹的背后.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5.7.

[4]王德文.人口转变与东亚奇迹:经验与启示.21世纪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5]韩秀云,吴栋,王辉.东亚金融危机与香港.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4.

[6]吴崇伯.印尼新政府振兴经济的政策举措与前景透视.南洋问题研究,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