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审计和专项审计十篇

时间:2023-07-25 17:18:50

年度审计和专项审计

年度审计和专项审计篇1

根据上级审计机关20**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安排意见,结合我县实际,本着科学合理、量力而行的原则,对20**年度全县审计项目计划安排提出如下意见:

一、财政收支审计

根据省审计厅要求,我县今年安排12个财政收支审计项目,包括:

1、本级预算执行审计7个,即对县财政局、民政局、人口和计划生育局、法院、检察院、经贸局、局进行预算执行审计。

2、地税系统审计1个,并延伸审计啤酒有限公司、石材有限公司、液压机械有限公司、山水房地产有限公司、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县网通公司、创业集团公司、纺织有限公司、县烟草公司、县信用合作联社、县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县第六建筑公司12户纳税企业。

3、乡镇财政决算审计4个,即对镇、乡、镇进行财政决算审计。

二、经济责任审计

经与县委组织部商定,今年将结合其他专业审计,加大任中审计力度,共安排任中经济责任审计项目11个,即对县交通局、科技局、统计局、招商局、畜牧局、文体局、财办、扶贫开发办、工会、第二实验小学、职教中心的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任中经济责任审计。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根据县委组织部安排随时进行。

三、财务收支审计

全年共安排7个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审计项目。

1、市局项目2个,对县物价局、水利局进行财务收支审计。

2、县局项目5个,对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县供销合作联社、民营办、实验中学、中心卫生医院的XX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

四、资产、负债、损益审计

全年安排资产负债损益审计项目2个,即对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自来水公司进行资产负债损益审计。

五、投资审计

市局全年安排投资审计项目6个,即对三中搬迁跟踪审计、经济适用房决算审计、房地产开发企业行政性收费基金缴纳情况审计、镇中小学标准化建设项目决算审计、农村公路建设及管理养护收支审计和审计调查、已建成污水处理项目效益审计调查。

年度审计和专项审计篇2

一、抓好重点资金、重点单位、重点项目的审计是搞好农业专项资金审计的关键

(一)抓好重点资金的审计。从近几年农业专项资金审计的实践看,抓住重点资金审计,一方面能反映出农业资金管理使用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另一方面能引起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对“三农”方面存在问题的重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近些年来,市审计局组织开展了对同发展资金、“两化”资金、扶持龙头资金、扶贫资金、水利资金、农业专项发展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等重点资金的审计,不仅揭露查处了专项资金运用方面存在的问题,规范了专项资金的使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也引起政府部门对相关问题的重视。如通过我处去年对农业专项资金的审计,不仅使政府有关部门加强了对农业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也促进了政府有关部门重视农业专项资金的规范管理,出台规范性文件,建章立制,完善规章制度,审计建议也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采纳。

(二)抓住重点单位的审计。农业专项资金分布点多面广,其中财政、农业主管部门不仅拥有农业资金的分配使用权,而且拥有农业资金的监督权。抓住了重点单位审计,就抓住了龙头。如在去年我们重点对某局下属单位的农业专项资金审计中,查出该单位挤占农业专项资金33.38万元,主要用于列支加班和招待费以及另一下属单位虚报专项经费10万元等问题,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三)抓好重点项目的审计。重点项目资金投入量大,而且具有代表性,加强重点项目的审计对提高农业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解决好农业发展中重大的、宏观性的和政策性的问题是非常必要的。如外口公寓、通用厂房,水利工程,道路等,投资额少则几十万元,多则上千万元,工程建设对促进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起到重要作用。如在对同发展项目的专项资金审计中,我们选定了同发展补助资金100万元以上的9个项目进行审计调查,发现部分建设项目进度缓慢或未按规定实行工程招投标;由于建设项目选址不慎或政府规划调整等原因,导致2个项目无法开工;个别区部分同发展补助资金未能及时拨付到位以及农业专项资金使用单位核算不规范等问题,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

二、行之有效的审计是搞好农业专项资金审计的保证

(一)坚持审计和审计调查相结合,发挥各自所长,提高农业审计监督效果。

审计相对审计调查来讲,在审计深度上具有优势,利于进行“解剖麻雀式”的审计监督,容易查深查透和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明确责任归属,处理力度也一般较大,加上被审计单位相对单一,便于敦促整改,见效较快,但具有范围相对狭窄的缺陷,延伸审计相对困难。审计调查具有范围广涉及面宽,而且相对来说,调查的事项限制较少,容易合理展开和延伸调查,能够从相对较大的层面上把握情况,掌握许多带有共性和普遍性的问题,代表性强,利于整体把握事物全貌,但相对来说,深度方面不如审计。正是由于审计和审计调查各有所长,《审计署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将来要实现审计和审计调查项目各占一半的比例。

农业审计由于行业的特殊性,许多项目属于资金量小涉及面广的类型,在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时,必须保证合理的监督面,因此客观上应多开展审计调查,在调查的过程中,若发现确实有必要进行深入解剖的,再转入审计项目,这样将两者结合起来,更有利于提高农业审计的整体效果。

(二)采用性复核、现场实地调查、点面结合等多种审计方法,将账面审计与深入乡镇、农户调查结合起来,以核实资金支出的真实性。农业专项资金的财务往往集中在财政或有关的实施主管部门,就帐、表、证进行账面审计,以摸清农业专项资金投入的总体规模,掌握支出的结构是非常必要的;在此基础上必须延着资金流向,深入乡镇、农户及项目实施地进行检查,才能最终核实资金支出的真实性。如我们在某单位农业专项资金审计中,发现有一农场以种植牧草为由,向该单位申请补助经费10万元,通过账面审计与延伸调查相结合,深入农场和基地,发现该农场并未组织牧草种植,而是将75亩土地租给肉牛饲养场经营,至年底该专款仍未使用,虚报经费补助10万元。又如某食品冷冻公司向财政申请建设冷冻库房补助资金30万元,经现场检查,发现该单位并未建设冷库,而是将补助用金用于建设食堂和内部招待所,未经批准擅自改变了项目的建设用途,挤占挪用了项目建设资金。因此运用分析性复核方法,深入现场实地调查了解,才能发现用款单位是否存在虚报项目骗取财政资金或挤占、挪用项目建设资金的问题。

(三)将专项资金审计与基本建设项目审计相结合,以核实项目支出的正确性。农业专项资金多数是以建筑工程、水利工程、道路建设等形式实施的,多数项目都可通过审计工程决算的办法,核实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审计必须牢牢抓住项目和资金、工程决算和财务决运行和资金运用的轨迹来进行监督,全面客观地反映项目的建设情况。审计除了对资金拨付环节进行审计外,还应加强对项目建设情况的审计。一方面审计有关项目建设支出账,检查支出的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另一方面深入项目建设现场,对项目质量、项目数量等进行实地核对,对照项目计划书中建设审核其完成情况,看其是否符合计划要求,有无旧工程新决算、小工程大决算等套取国家专项资金等违法违规问题。因此将农业专项资金审计与基本建设项目审计结合起来,是深化专项资金审计的需要。

(四)在专项资金分配环节改事后审计为事前审计,即对分配方案进行审计,检查分配方案是否合理、合法,是否有利于农业,有无侵害农民利益。现行农业专项资金分配环节的审计均为事后审计,即对分配结果进行审计,而非分配方案进行审计。由于各地在分配农业专项资金时,受自身认识的局限或是从自身利益出发对国家政策掌握不一,导致各地某些专项资金分配的不平衡。

三、提出切实可行的审计建议是提升农业专项资金审计成果的途径

农业专项资金审计的目的是促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强化资金管理,落实国家的农业政策,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因此在深入查处的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审计建议是达到审计目的的关键,也是提升专项资金审计成果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在统一组织的农业专项资金审计中,均要求各区在全面掌握情况、认真查处问题的基础上,问题产生的原因,深入进行,提出加强管理、完善政策的意见和建议,亦取得了较好效果。

如何提出切实可行的审计建议,提升农业专项资金审计成果呢?我们认为重点应突出以下两方面:一是突出原因分析。面对审计发展的新阶段,农业专项资金审计必须跳出就事论事,重审计处理处罚,轻揭露宏观管理问题的思维定势。对重大问题要深刻揭露,并在大量占有审计资料中分析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自下而上综合分析制约和发展、农民增收方面的政策、制度缺陷,确实把存在问题的原因从宏观、微观方面分析透彻,从加强宏观管理,完善政策、法规,促进改革,提高效率的角度,提出针对性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这样才能引起各级领导重视,进入领导决策,发挥审计监督的建设性作用。二是突出信息挖掘。充分利用好既有的审计资料,对每个分散的专项资金审计项目材料必须进行收集、整理、提炼,从中归纳带有倾向性、普遍性、苗头性的问题,及时上报有一定深度的综合性信息或专报,提出高层次的意见和建议,为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宏观决策提供服务。

四、开展效益审计是农业专项资金审计的方向

年度审计和专项审计篇3

一、财政资金绩效审计的现状

1.绩效审计的全球化发展趋势。

绩效审计这个概念源自于美国,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对政府要求更加公开透明,并对人民负责。因此,像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市场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对绩效审计均已经有了丰富的实践。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席卷全球,绩效审计的发展日新月异。新公共管理运动重视绩效管理,要求对政府部门提供服务的同时对其进行有效监督,评估标准与绩效审计的“3E”标准大体一致,以达到降低政府运作成本,提高行政能力为目的。

各国绩效审计发展情况不同,评价标准体系也就有所差异。但是总体而言,各国都比较注重相关的规范建立。美国早在1972年颁布了《政府的机构、计划、项目、活动和职责的审计准则》,这是比较完善的一套审计准则。加拿大在1977年就颁布了新《审计法》,绩效审计在综合审计中的比重和地位也在日益增长。

2.我国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现状。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审计理论界就开始探讨绩效审计,并提出审计工作应向绩效审计转变,但实际,政府审计主要还是围绕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性范畴开展,绩效审计一直未付诸实践。2001年,国家审计署组织的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程资金审计、农村电网审计以及2002年组织的重点机场审计,在专项资金的使用效果和有关政策的完善性方面,开始进行试点。《审计署2008~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提出全面推进绩效审计,着力构建绩效审计评价及方法体系。审计署《“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明确要深化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审计与绩效审计的结合,全面推进绩效审计,提高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推动建立健全政府绩效管理制度,促进提高政府绩效管理水平和建立健全政府部门责任追究制。刘家义审计长在北京举行的“2010世界审计组织第六届绩效审计研讨会”上表示,到2012年,中国所有的审计项目都将开展绩效审计。总体而言,我国实施绩效审计的起步较晚,存在审计覆盖面较窄,规范程度较低,缺乏明确适用的绩效审计准则与评价指标体系等问题,目前仍处于摸索阶段。

二、我国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难点

1.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的基础薄弱。

绩效审计是建立在绩效管理基础之上,其审计评价是对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目标管理的鉴证与再评价,因此绩效管理是探索和开展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重要保证。而目前,我国相关政府部门还存在专项项目决策论证不够科学、绩效目标执行不到位、绩效管理资料不全、控制管理效果不佳、招投标程序流于形式等问题,绩效审计缺乏必要的审计依据与“抓手”。

2.绩效审计法律法规的不明确。

目前中国还没有一套完整法规体系适用于绩效审计,已出台的法律法规中涉及绩效审计的内容较少,除了一些地方制定的条例外,无一套有权威的并适合中国审计的绩效审计操作指南。1994年《审计法》第二条第三款只是原则性地规定审计机关对“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依法进行审计监督”,因为《审计法》并没有明确授予审计机关开展绩效审计的权限,对财政财务收支的效益性审计也没有明确具体内容,审计机关在这种法律框架下开展绩效审计存在许多障碍。《审计法》在2006年修订时仅在第一条中增加“提高公共资金使用效益”的提法,但绩效审计的法律授权实属不够充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对于绩效审计在第六条中虽有体现,但仍未以一个专门的准则来规范绩效审计,绩效审计审什么、怎么审、怎样衡量和控制其质量等都没有明确规定,这使得具体实施缺乏足够的法律依据和行为规范。

3.绩效审计目标和内容的深度不足。

中国绩效审计无论是认识上还是实践上,都比较肤浅,在目标范围的确定,计划的制订以及程序、方法等方面还没有形成一套适合绩效审计的模式。目前的绩效审计仅以揭露问题为主,重点揭露管理不善、决策失误造成的严重损失浪费和国有资产流失问题,而不能像国外那样搞全面的绩效审计和政策性绩效审计。同时,绩效审计的主要类型非完全意义上的绩效审计,而是融进了一些绩效审计目标和内容的传统审计:要么是传统的财政财务审计与绩效审计密切结合,使真实、合法、绩效目标和内容融为一体;要么是绩效审计与审计调查密切结合,诸如审计署近年来开展机场建设审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审计等审计项目就是融进了绩效理念的审计调查。

4.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的不健全。

目前开展绩效审计最大的难题就是缺少统一且公正权威的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和可供遵循的准则与程序,绩效审计评价的标准与指标难以确定。评价财政专项资金项目的绩效,既有货币量化衡量的经济效益,又有不易于货币量化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对专项资金项目本身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评价的复杂性等,都给绩效审计增加了难度和风险性。

5.审计观念与人才建设的滞后。

受传统审计模式的影响,审计人员习惯于对会计资料的真实性以及经济活动的合规性、合法性进行审查与判断,对经济活动效益性的分析与评价尚缺乏一定的经验积累。由于绩效审计工作立足于宏观,着眼于微观管理与效果分析,若审计思路宏观性不够,审计结果揭示的问题往往深度不够,代表性也不强,导致绩效审计评价的充分性与恰当性存在一定的控制风险。

审计人员是绩效审计实践的主体,也是关键要素。不仅审计观念的转变,而且开展绩效审计所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和胜任能力,都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绩效审计需要对被审计单位与项目资金实现政策目标的经济性、效率性与效果性进行分析评价,不仅要有综合的审计工作能力,还要有创新的审计技术方法,需要审计人员具有多学科和多领域的知识结构。目前传统领域的审计人员视野相对狭窄,缺乏必要的评价财政绩效的意识、知识及技术技能。我国审计队伍中,绝大多数是财务、审计类知识结构背景,而其他方面的专业人才比重明显偏低,复合型人才更是紧缺。

三、推进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对策

笔者认为,推进我国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首先应明确责任主体与审计思路,即项目建设单位是绩效目标管理主体,财政部门及主管单位是绩效评价主体,而审计部门则是绩效目标管理与评价的监督主体。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主要对绩效目标管理与绩效评价情况进行鉴证监督。其次,要转变观念突出重点。既要摆脱绩效审计“高不可攀”的畏难情绪,又要在正确理解把握依法审计的同时,勇于开拓创新,摸索总结绩效审计的方式方法与实施经验。在审计过程中,要紧紧抓住资金流程这个主线,从立项、拨付、管理等环节着手进行检查,评价投资效果,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以及实现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如何。再次,应不断健全统一绩效审计评价的指标体系,使推进绩效审计有据可依。具体来说,推进我国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对策如下:

1.加强绩效管理夯实绩效审计基础。

加强财政资金的绩效管理,是推进绩效审计的前置性工作与基础。虽然审计部门在实施绩效审计时强调审计监督的“关口前移”、“过程延伸”,但毕竟审计人力资源与时间有限,在审计项目时间紧任务重情况下,绩效审计主要还是以事后监督为主,对绩效管理薄弱的财政专项资金项目实施绩效审计存在较大的困难。因此,只有不断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管理工作,增强有关部门单位绩效管理的意识,健全并有效执行绩效管理相关制度,如:推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与预算绩效管理,落实财政资金项目的绩效目标管理,严格执行绩效评价制度等,在完善绩效管理上优化绩效审计外部环境,进而促进绩效审计的顺利实施并趋向成熟。

2.建立健全绩效审计的法律法规。

强化绩效审计理论研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让绩效审计有法可依,有据可考。应在《审计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中对国家审计机关开展绩效审计的法律地位、审计权限、范围、目标等加以明确,以便在最大程度上保障国家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为开展绩效审计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还要认真总结以往经济责任审计和专项资金审计中效益评价方面的经验,结合财务收支审计的审计准则,制定比较系统、操作性较强的绩效审计准则。在准则中要对绩效审计对象、审计目的、审计程序、审计报告基本形式等作出具体规定。

3.拓展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目标和内容。

我国近年来逐步加强与完善了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管理,为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开展提供了有效“抓手”与载体。通过分析财政专项资金项目的特点,其使用方向与决策审批涉及到权力的运行,资金使用支出的管理控制与监督情况,梳理出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着力点,即:围绕“权力使用”与“职责履行”,紧扣“项目进程”与“资金流向”的主线。具体来说,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立项决策审计。首先,查看立项论证情况,看立项是否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内容是否完整、技术经济论证是否充分、立项条件是否具备、有没有脱离本地实际违背发展规律而盲目上项目的问题。其次,查看申报程序,看有没有虚假立项、重复申报的问题。最后,查看项目概预算情况,判断是否经济合理,有没有高估冒算、虚列概算等问题。在项目立项与审批决策的绩效审计中,重点关注权力运用与职责履行情况,即资金投向上是否正确,是否向民生、社保以及基础设施改善等重要领域倾斜,将有限的财政资金是否用在“刀刃”上。

专项资金的管理绩效审计。对专项资金管理的审计,首先要全面掌握资金项目整体规划、实施计划和上级部门的批复,并以此为依据审查资金分配是否与上级部门批复的项目名称、投资额度相符,有没有不按计划分配资金的问题;然后检查各环节应到位及已到位资金、数额是否真实及其到位时间;同时揭示各级主管部门是否按指标、计划、进度或规定程序,及时、足额地拨付了资金,具体查看有无滞留、截留、挤占、挪用等现象。重点关注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健全与执行情况,监管措施与程序落实是否到位,确保财政专项资金在使用方向与用途上不走样,符合政策规定与要求。

支出绩效审计。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是决定专项资金效率的关键,因此这一环节的审计工作应该是重中之重。主要审查项目包括使用过程中项目执行单位是否按规定的用途和范围对专项资金进行了使用,是否存在截留、克扣、挪用及虚报冒领等情况;检查资金使用过程是否存在随意扩大项目规模、随意提高建设标准、高估冒算、扩大项目建设成本等资金浪费的现象;更重要的是对使用专项资金实施项目的质量与效果进行评价,是否实现了预期目标和效益。

4.构建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评价体系。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既要科学合理,又要简明易懂,可操作性强。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应包括管理控制指标、业务指标、财务指标以及效益效果指标等。此外,还应注意定性定量指标、长短期指标与正负面指标的结合,综合考虑财政专项资金项目的经济社会效益、当前与长远利益。借鉴西方国家有关公共投资后评价的实践经验,我国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分析评价主要应包括以下四个维度:

过程评价。亦称立项决策评价,主要对财政专项资金投资项目运营情况分析,评价项目决策的合理性。具体要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预期目标以及立项审批决策程序进行比较分析,其方法主要是对比分析法,即:将项目可行性分析的预期目标与项目实际运营结果进行比较,以找出差异变化及其原因。

经济效益评价。经济效益评价主要是对财政专项资金投资项目进行盈利能力、清偿能力、投入产出比、资源利用率等方面的分析,在进行效益评价时,其主要方法为定量分析法。

社会影响评价。主要是对财政专项资金投资项目在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有形、无形效益和结果的一种评价。重点评价投资项目对所在地区、行业经济发展和项目周边环境资源的影响,以及对民生改善、重要物资保障供应、基础设施利用、生态恢复等社会环境的影响等,其评价方法一般采用定性分析法。

持续性评价。即评价财政专项资金投资项目完成后,项目所规定的目标是否可以继续,项目是否可以持续发挥作用等,主要包括分析政府政策、管理、生态环境及外部政治经济环境等,其评价方法主要为定性分析法。

5.加强审计系统人力资源开发。

绩效审计不同于传统审计,需要新的观念、新的技术、新的方法。实施绩效审计要求审计人员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与多种专业知识结构,否则只能停留在理论研究和良好愿望之上。因此,绩效审计需要加强人员培训,培养一批具备带领多方面专家组成的审计小组完成预定审计任务能力的绩效审计骨干。针对目前审计队伍中会计、审计类人才占主体的现状,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要加强经济管理、工程和计算机等方面的知识培训,提高审计人员评价政府工作绩效的意识,使其能够深刻地理解政府的工作。在出现专门性需求和临时性需求的情况下,以控制审计风险为前提,对一些涉及国计民生和社会关注的绩效审计项目,还可以选择经验丰富、公众信任的审计中介机构合作完成,以保证审计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年度审计和专项审计篇4

关键词:加强;企业;专项扶持资金;审计;制度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17(c)-0074-01

企业专项扶持资金是党和政府为推动国民经济和各类企业发展的财政专项支出,具有政策性强、实效性高的特点,它的有效使用关系到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能否贯彻落实,关系到国民经济和各类企业能否得到良性发展的问题,因此,强化对这部分资金的监督管理是审计机关的职责所在,也是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能够充分发挥审计在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中的“免疫系统”功能。

一、企业专项扶持资金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我国政府扶持企业资金种类繁多,目前除额度较大的中央专项扶持资金有专项审计调查或专项资金审计项目外,很多专项资金一般只在下级决算审计时会波及其皮毛,没有形成严密的审计监督制度,甚至游离于监督之外。目前在审计中发现企业专项扶持资金存在以下问题:(一)立项缺乏科学性。受不当政绩观的影响,一些地方政府的部门领导为了争取中央及省的专项扶持资金,在项目立项上,不能科学、客观地分析企业自身条件、市场实际和项目的效益情况,一味地争取资金,盲目申报项目。(二)配套资金缺位。国家在下达项目计划时,均要求地方财政予以一定比例的配套资金。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为了得到项目,就承诺配套,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配套资金大部分不足,导致项目概算不足、资金规模留有缺口、项目建设工期拖长,形成“胡子工程”。(三)使用管理不规范。1、挤占挪用资金现象时有发生。资金主管部门利用其管理资金调度、拨付的便利条件,以“前期工作费”、“业务费”、“培训费”或将一些与资金相关的检查、接待等变相在该项资金中列支。2、企业存在虚报工程支出、转移专项资金现象。资金使用单位为完成概算投资,应付上级检查,或虚假列支并未实施的建设内容,或多报工程建设量及投资额,以达到其转移资金、用于其他支出的目的。3、企业随意调整项目计划、建设内容、工程概算。审计发现部分资金拨到企业后,就和其他资金混在一起,未能按原计划使用,而是用在其他某些项目上,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虚报项目、骗取资金的问题。

二、企业专项扶持资金审计存在的难点:(一)审计深度、广度不易把握。企业专项扶持资金项目繁多,除大中型企业外,还涉及小型企业、私营企业和乡镇企业,必须深入到项目企业进行审计,才能发挥“免疫功能”。而审计部门则受人力、时间、责任心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只能采取抽查方式,抽查项目时一般根据资金量大小而定,不一定能代表整个项目情况,审计的深度、广度不易把握。(二)审计目标不易实现。虽然对专项资金要求必须专户存储,但通过近几年对企业专项扶持资金的审计发现,这种管理办法不能有效解决贴息资金的管理监督,加上有些私营企业财务核算不健全,很难核实到专项资金使用的真实情况,审计目标不易实现。(三)审计处理难。企业专项资金审计处理难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违纪问题处理难。审计查出的问题,既涉及主管部门利益,又涉及企业内部职工的群体利益,既有管理部门,又有分管领导的行政干预,造成责任追究难。二是审计结果落实难。近几年查出的企业专项资金被挤占、挪用等问题,除企业内控制度不健全之外,往往与决策部门有直接关系,造成审计决定落实难。三是审计信息反馈难。在实际工作中,审计结果须先征求当地政府的同意,才能上报,审计的真实情况往往不能及时向上级反映。

三、加强企业专项扶持资金审计的对策:(一)把好事前决策关。重点监督“专项”的立项是否科学,是否存在为争资金、争投入而脱离实际,不讲效益的主观立项和假立项,认真审查项目投资决策环节。1、检查程序的履行情况及相关文件,审查项目的论证是否充分,可行性研究是否确实可行,项目的立项、设计、施工、监理等环节是否规范、有效。2、对招投标文件、评标办法的内容是否合法、合规进行审核。3、对项目的现场进行勘查,检查项目是否按照批准的建设内容和年度计划组织建设。(二)做好事中执行关。重点监督财政专项资金是否得到专项使用,有无巧立名目挪作他用,专项资金是否得到节约使用。1、审查中央和省级、地级下达的专项资金的指标情况。摸清专项资金的性质、主管部门、来源渠道、构成及具体用途等情况。2、审查资金实际拨付和到位情况,有无截留、挪用、滞拨等问题。3、审查专项资金是否做到专账专户管理,资金有无改变或扩大开支范围的问题。4、审查地方配套资金是否与专项资金同步到位。5、审查与专项资金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措施的健全性及其预算管理、资金管理和财务监督检查的有效性审查内控制度健全性、有效性,核查专项资金在使用等环节内控制度发挥的作用。(三)看好事后结束关。通过对项目开展绩效审计,检查项目资金及项目本身所预计的经济目标和社会效益是否得到实现。1、审计经济效果,对专项资金使用、项目完成后的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判。评测是否增加了财政收入。2、审计环境影响,对专项资金使用、项目完成后的环境影响进行综合评判。主要审计该项目节约能源,改善环境,增加公共福利的数量和质量,增加社区公共设施的数量和质量,对引导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作用以及对提高本地区竞争能力和经济发展速度的影响。3、审计社会影响,对专项资金使用、项目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影响进行综合评判。主要是审计提供就业情况。

作为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审计机关,只有把维护国家利益作为首要任务,才能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实现审计系统的服务效应。所以我们要通过创新审计理念和审计模式,关注各类企业专项扶持资金,敏锐地发现风险和隐患,更好地为政府科学决策、科学管理和建设服务型政府提供审计支持。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行署审计局

参考文献:

[1]《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效益审计的内容与方法》于文国《当代审计》2008年第2期45-46页

[2]《完善企业财政补贴审计制度》申香华《中国财政》2008年14期77-78页

年度审计和专项审计篇5

一、基本情况

2010年上半年,我局坚持“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审计工作方针,坚持解放思想和创新工作相结合,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把推进法治、维护民生、推动改革、促进发展作为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抓好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扩大内需项目资金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专项资金的审计调查以及自治区审计厅统一组织及授权审计的项目,审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今年上半年,我局共完成审计(调查)项目9个,审计查出违纪违规金额442万元,管理不规范金额1358万元。基建工程预结算审核项目69个(其中工程预算52个),送审总金额17472万元,审定总金额15704万元,核减1768万元,核减率10.1%。审计后出具审计(调查)报告9篇,提出建议17条,被采纳17条。提交审计专题、综合性报告和信息简报10篇,被批示、采用5篇次。

(一)以强化预算管理为目标,做“深”财政审计。我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总结历年审计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构建大财政审计理念,对我市2009年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全面审计,并延伸审计了清湾镇和新荣镇人民政府及所属单位2009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市经贸局、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和市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及下属单位等单位2009年度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财务收支情况。在审计工作中,做到了“三个注重”:一是注重调整审计思路。把着力点放在促进加强财政管理和财政制度改革上来,推进依法理财、依法治税的进程,由查错纠弊向揭露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建议上转变;二是注重突出审计重点。加强对财政部门内控制度、财政预算编制、财政资金分配的审计监督,注重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建立社会主义公共财政制度为目标,紧紧抓住“预算执行”这条主线,实现由收支审计并重向支出审计为主转变。三是注重审计调查。由以会计核算中心查账、从上至下顺延审计为主,向注重审计延伸、抓住重点线索、发现问题、由下向上各个突破转变。重点监督是否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和公共财政要求,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各种专项投资结构,提出促进全市经济和社会科学发展快速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此项目审计查帐工作已结束,已进入征求意见阶段。

(二)以监督权力运行为目标,做“优”经济责任审计。我局根据市委组织部的委托,上半年,已对市水利局、交通局、塘岸镇、清水口镇等4个单位5名党政领导干部开展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在审计过程中,除抓好被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外,还特别注重对领导干部在廉洁自律等方面进行审计,并作出客观评价,为市委、市政府正确使用干部提供了可靠依据。在已审计结的4个项目中,共查出违规资金435万元,管理不规范金额1358万元,查补漏缴税费11万元,补缴财政金额259万元。针对存在的问题,对被审计对象应承担的责任作出了实事求是的界定和客观公正的评价,向被审计单位提出了整改意见,对违规问题依法作出了审计处理决定。

(三)以扩大内需建设项目为重点,做“大”政府投资审计。1—6月,全市已完成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核)69项,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78%,主要是扩大内需建设审计项目大幅增加。送审投资总额17472万元,审定投资总额15704万元,审计核减金额1768万元。主要存在工程价款不实、概预算编报不规范等问题。我局严格执行《北流市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和实施意见,全面落实重大建设项目必审制和跟踪审计制,重点保证对扩大内需建设项目和资金的全程跟踪审计。在继续发挥工程投资竣工决算审计优势的同时,依法开展了工程量结算计价招标及标底预算审计。按照“抓住源头,审计关口前移”的原则,对新开工的项目,开展工程发包前工程量结算及预算控制价和标底预算审计,不但进行投标价或工程量清单审计,还进行建设过程中的设计变更、现场变更签证审计。上半年,共对52个新开工的项目进行预算审计,送审投资总额12197万元,审定投资总额11308万元,核减高估冒算、多计工程量及多计材料调差价等889万元。

(四)以维护民生为己任,做“强”专项资金审计调查。我们继续以维护民生,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为目标,加强对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种专项资金的审计。上半年主要做好审前调查相关工作,组织审计人员参加了区厅举办的中小学校舍安全专项资金审计调查、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和退耕还林专项资金的审计调查培训会,为扎实开展这三项审计调查工作作好准备。

(五)积极完成区厅交办的任务,做“活”授权审计(调查)项目。上半年,组织开展了中央扩大内需投资建设项目资金跟踪审计调查和城区给水工程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调查等工作,目前,这两项工作正在进行中。下半年,我们将按照区厅的安排,开展社会保险基金审计、救灾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市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项目情况跟踪审计调查(续审)、市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情况跟踪审计调查(续审)等项目。

(六)以市委、市政府工作为中心,做“好”交办的各项工作。今年以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精神,认真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以及其他部门委托的其他审计核实工作。一是抽调人员积极配合市人大做好民生项目调查。二是派出专人到挂钩村指导各项新农村建设工作。三是派员参加扩大内需建设项目异地督查工作。工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以及其他部门的充分肯定,审计核实的结果得到了有效的利用。除此,还派出专门人员加强对我市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工作和政府采购工作的监督。

二、主要做法

(一)抓好领导班子建设和队伍建设,努力构建团结、创新、奋进的领导集体。一是加强学习,领导班子除了学好政治理论学习外,还把加强党性锻炼,提高领导班子的执政水平作为班子建设的重要性议程来抓。二是加强思想交流和沟通,搞好团结。班子成员自觉维护团结,经常主动沟通与交流、相互理解和支持。三是充分利用每一位领导干部的专长,调动各自工作的积极性,同心同德干事业。四是积极推荐优秀干部,培养优秀专业人才,整个审计队伍呈现出积极、团结、向上的良好状态。

(二)抓好全体职工的学习培训,全面提升整体素质。一是学习方法灵活多样。每周五上午为学习日,以会代训,采用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自学与培训相结合,业余学习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法,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二是学习内容丰富多彩。学政治理论知识。使干部职工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质;学习审计新业务知识。开展专业技术知识培训,并定期举办审计项目交流汇报会,促使大家钻研业务,努力提高审计水平和审计质量,增强开拓创新能力。今年以来,参加区厅和玉林市局组织的各种业务培训12人次。三是学法律法规知识。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宪法》、《审计法》、新《审计法实施条例》、《公务员依法行政读本》等法律知识,增强了干部职工的法制观念,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审计的水平。四是提倡学历教育。我们创条件、给时间,积极鼓励干部参加各种形式的学历教育,以提升审计人员学历层次,增加自身知识含量。五是学习好计算机知识。狠抓电脑培训,组织审计人员学习计算机知识,学习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和OA管理知识,努力提升现代审计技能,提高整体审计工作管理水平。

同时,我们以学习为契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今年以来,我局认真抓好领导班子中心组和干部的理论学习。年初制定理论学习方案,分专题深入学习。上半年,主要开展各级“两会”精神、《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四项监督制度》等专题学习,我们通过多次集中学习、自学、上专题辅导课、参观学习、座谈讨论等多种形式的学习,力求从总体上把握、从内容上加领会和理解,在行动上自觉用法律、规定指导各项审计工作。通过学习,我局干部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思想得到了解放,创新意识增强,工作作风有了明显的改进,审计工作的水平和效率有了进一步提高。

(三)抓好业务建设,提高审计质量和水平。一是进一步严格审计程序,例如加强审前调查;审计通知书附上承诺书,实行双向承诺,分清相关的责任;提出时限要求,以确保审计的质量和效率。二是加大学习培训力度,开展领导带学、同志帮学、专家讲学等形式多样的专业学习活动。三是加强与人事、组织、纪委、检察院等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加大查处违法违纪行为的力度。

(四)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确保廉洁审计。一是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年初,成立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专门召开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学习传达了全国、全区审计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9年廉政建设工作,研究部署2010年工作。二是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局党组书记与党组成员、各股负责人签订责任状,层层抓落实。三是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学习有关党纪条规。四是实行审计纪律公示制和回访制,从严管理审计队伍,确保廉洁从审。审计期间,不定期到被审计单位调查回访审计人员遵纪守法情况,以此加强审计人员的廉政执法监督。

(五)扎实推进绩效建设工作深入开展。我局积极转变审计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完善规章制度、规范行为,把绩效建设工作落到实处,更好地发挥了审计监督作用。一是坚持制度建设。修订完善上下班制度、请销假制度等制度。坚持不定期查岗,每周不少于二次。保证在上班时间不玩游戏、不串岗聊天、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项。二是审计效率建设。审计项目实行就地审计与送达审计相结合,对时间紧的审计项目,由分管领导和审计组长亲自抓,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审计进度。三是审计组建设。强化班子成员责任制。每个审计项目都有局分管领导参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了审计工作效能,做到廉洁从审。四是审计联席会议建设。定期召开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组织、纪检、监察和审计部门审前交流沟通,审初联合进点,审中互通情况,审后联合督查,形成审计监督合力。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年度审计和专项审计篇6

同志们:这次全县审计工作会议,是经县政府常务会研究同意召开的。刚才,**同志组织学习了国务院总理听取审计署工作汇报时作的重要指示和市委书记***对审计工作的批示;**同志传达了全省、市审计工作会议精神;江县长作了重要讲话,我们一定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努力工作以实际行动回报县委、县政府对审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下面,我对20*年和今年1-5月份全县审计工作作个小结,并就如何贯彻落实全国、省、市审计工作会议精神和县政府常务会议精神,全面推进审计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20*年及今年1—5月全县审计工作情况

20*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审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省市审计工作会议精神,围绕**赶超发展大局,坚持“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工作方针,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能,进一步加大了对重点领域、重点资金、重大违规问题的查处力度,取得了较好成绩,共完成审计项目286个(含村级财务审计),查出违规违纪金额4002.95万元,已上缴财政258.52万元,归还原资金渠道2760万元,规范整改项目126个,整改资金1026万元,建设项目审计58个,核减投资额726.8万元,向司法机关移送违法违纪案件1件,提交审计信息、综合审计报告186篇,各类审计报告、信息被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和上级审计机关采用66篇。今年1—5月份,县审计局已完成审计项目71个,查出违规违纪金额2121万元,已上缴财政110.6万元,归还原资金渠道1536万元,规范整改项目12个,整改资金585万元,为政府投资项目审计32个,核减项目资金312.6万元。20*年县审计局被评为全省审计宣传先进单位,全市廉政建设、信息宣传、审计项目、审计质量先进单位和全市审计系统综合目标考评第一名等荣誉。为维护群众利益、促进廉政建设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㈠强化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突出一个“细”字。按照上级审计部门要求认真对县乡(镇)本级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做到了“三个注重”:一是注重调整审计思路。把着力点放在促进加强财政管理和财政制度改革上来,推进依法理财、依法治税的进程,由查错纠弊向揭露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建议上转变;二是注重突出审计重点。加强对财政部门内控制度、财政预算编制、财政资金分配的审计监督,注重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建立社会主义公共财政制度为目标,紧紧抓住“预算执行”这条主线,实现由收支审计并重向支出审计为主转变。三是注重审计调查。由以会计核算中心查账、从上至下顺延审计为主,向注重审计延伸、抓住重点线索、发现问题、由下向上各个突破转变。重点监督是否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和公共财政要求,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各种专项投资结构,提出促进**经济和社会赶超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㈡强化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突出一个“实”字。根据上级审计部门和县政府的要求,我局派出人员到*、*、*等县(区)学习,一是依法开展了竣工决算审计。严格执行国家和我省现行工程造价政策及法律法规,坚持现场办公、专家指导、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去年共审计建设项目58个,送审金额7182万元,审定金额6455.2万元,核减金额726.8万元,核减率为10.12%。今年1—5月又审计建设项目32个,核减项目资金312.6万元。二是依法开展了工程量结算计价招标及标底预算审计。按照“抓住源头,审计关口前移”的原则,积极开展工程发包前工程量结算及预算控制价和标底预算审计,审计建设项目3个,建设资金2162万元,核减高估冒算、多计工程量及多计材料调差价等218万元。三是依法开展建设项目投资效益审计。重点把好“六道关”。即审查立项程序,把好投资决算关;审查筹资情况,把好资金筹措关;审查招标投标环节,把好施工队伍资质和工程物资采购关;审查建设项目合同,把好合同签订及实施关;审查项目资金流向,把好资金结算关;审查项目运营状况,把好项目效益关。通过对项目建成后的投入运营状况分析,客观评价项目的工作成效,分析影响项目效益的诸多因素,更好地促进固投效益的提高。

㈢强化经济责任审计,突出一个“稳”字。按照“积极稳妥、勇于探索、重在规范、确保质量”的原则,进一步规范了审计内容、改进审计方法、提高审计质量、完善了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和审计成果运用。一是稳步推进村级经济责任审计。根据县委、县政府城发[20*]20号文件要求,去年对全县第六届150个村和21个居委会三年任期内(2005年10月至20*年9月)的财务进行全面审计,有效地规范了村级财务管理,给村干部一个清白,给村民一个明白。二是稳步推进科级经济责任审计。受县委组织部的委托,去年元月份分别对县政府办公室、县经贸委、县党史办、县保密局主要领导同志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4月份分别对外贸局和株良镇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进行经济责任审计;7月份对徐家乡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8月至9月,分别对县卫生局、县教育局、县一中、县职高、县农业局、县农开办、县中医院、县文广局、县残联、县农机局的主要负责同志,实行任中经济责任或离任审计。今年元月份对县直8名主要领导进行了离任审计,前不久又对8个乡(镇)1个县直单位的11名主要领导实行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县中层主要负责同志的任期经济责任,规范了有关部门的财务管理。三是稳步推进县级领导经济责任协助审计。去年10月份开始,我局配合市审计局对县公、检、法主要领导任中情况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客观公正地评价了有关单位领导的功过是非,认真划分了前任责任与现任责任、案件责任与个人责任、主管责任与直接责任、主观责任与客观责任的关系,规避了审计风险,减轻了工作压力,保证了审计质量。

㈣强化专项资金审计,突出一个“严”字。按照上级审计机关和县政府的要求,我局重点进行了“普九”债务审计锁定,惠农、抗冰救灾、扶贫、移民等专项资金审计,工作中我们根据项目性质,认真进行疏理,注重了“四严”。一是严把审计项目关。按照上级业务部门的要求,对项目资金重点审计六个方面的资料:1、项目建议书及批复;2、项目可行性报告及批复;3、项目可研性报告评估资料;4、项目设计任务书初步设计概算批复;5、概算调整上报资料批复;6、施工组织设计及批复。二是严把审计内容关。对每一项专项资金审计都认真核查目标和任务,着重掌握好五种情况:1、财务收支情况;2、生产经营和发包情况;3、资金去向情况;4、配套资金投入情况;5、上级划拨(转移支付)或接受社会捐赠情况。三是严把审计程序关。严格依规依法办事,着力四个注重,即:注重审前公告、注重审计调查、注重审计延伸、注重审计效果。四是严把审计质量关。按照审计署6号令要求,从防范审计风险、细化审计责任、提高审计水平入手,着力抓好“二落实”。即:落实审计准则。主要落实《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审计执法责任制》、《审计质量检查办法》,增强依法审计能力;落实审计证据,做到审计承诺的真实性,取证方法的广泛性,证据资料的相关性,证据理由的充分性。

㈤强化上级授权审计,突出一个“优”字。认真完成上级审计部门安排的授权审计项目以及临时交办的审计任务,积极配合并参与全市统一组织的审计项目。一是优化社会环境,按时完成省厅交办的授权审计任务。20*年省厅授权我县对县工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和交通稽查征费所进行财务收支审计,我们着重从优化社会环境,建设和谐审计入手,认真开展审计工作,本着查找问题从重、处理问题从轻、教育从严、处罚从宽的原则,帮助兄弟单位疏理财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规范财务管理行为,增进了友谊,提升了审计效果。二是优化绩效环境,按时完成市审计局临时交办的审计任务。去年市审计局在我县开展了教育、粮食、移民、防疫、林业世行贷款等资金审计,我局在人员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派出了精干力量积极配合上级审计部门工作,提升了审计效能。三是优化工作环境,按时完成了县政府交办的土地审计任务。去年7月,县政府授权县审计局牵头,会同国土局、监察局、建设局、建昌镇、天井源乡,对县城规划区2007年至20*年已征用土地情况进行了核查。为加强县城规划区土地管理,发展“两区”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及上级审计部门重视,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各兄弟单位,兄弟姐妹支持、配合的结果,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县审计局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深感在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少差距和不足:一是上级审计部门的要求和兄弟单位要求的矛盾十分突出;二是审计任务与审计力量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三是审计整改与屡审屡犯的矛盾十分突出;四是审计管理与社会期望的矛盾十分突出;五是客观审计条件与主观审计要求矛盾十分突出;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加以解决。

二、2010年全县审计工作的总体安排

2010年是建国60周年,是全面启动内需抵御金融危机的关键年,也是推进**赶超发展的重要一年。今年我县审计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及全国、省、市审计工作会议精神,围绕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着力实施民生工程审计,加大政府投资项目的效益审计和专项审计的力度,从体制、机制、制度的更深层面发现和分析问题,充分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按照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上要求的“行政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就落实到哪里;财政资金运用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和上级审计部门的要求认真执行县政府城府字(2010)2号文件,着重加大五方面的审计力度。

一是加大对财政资金征收、分配、管理和使用情况的审计力度,促进积极财政政策贯彻落实。今年国家审计署授权对邮政、烟草和金融部门进行财务收支审计,省厅授权市局对信用联社、工商、交警、食品药品监督、新华书店等进行财务收支审计,今年市局不对我县财政收支预决算进行审计而是对崇仁、乐安、东乡、广昌、*县政府和金巢经济开发区管委会2007年及20*年度财政收支预决算组织管理进行专项审计,根据市审计局安排,县审计局对本县财政进行同级审,同时对有财政预算安排的单位进行审计,着重围绕预算执行的真实性,完整性和科学性,以预算管理和资金分配为重点,监督检查积极财政政策的贯彻情况和效果,特别是20*年底至今新增项目投资分配和拨付情况,促进各项投资尽快启动和落到实处。税收征管审计重点关注金融危机导致对税收政策和征收管理工作的影响,注重揭露税收征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提高征管质量,推动税收体制改革,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税收征管制度。

二是加大对重大投资项目的审计力度,促进提高投资效益,实现政策效果。省审计厅对农网改造、污水处理、垃圾场新建进行预决算审计;市审计局安排对安居工程和重大水利设施项目进行审计;县局根据上级审计部门的要求,将认真贯彻执行县政府城府发(20*)1号文件精神,对县政府投资新建项目10万元以上,改建项目5万元以上工程进行决算审计,根据最近县政府常务会议要求加大重点项目预算审计、现场勘察、项目质量审计力度。通过审计,核减不实费用,纠正违规问题,防止浪费,促进建设单位加强投资管理,节约建设资金,提高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并对项目建成后的效益进行审计评价。同时继续搞好跟踪审计,按照量力而行,稳步并进的审计原则,积极创新审计思路,改进审计方法,规避审计风险,推进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三是加大对民生资金和重大民生工程的审计力度,促进改善民生、建设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今年省审计厅安排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社会保险基金、就业培训资金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专项资金审计。市审计局继续安排了低温雨雪冰冻专项救灾资金和物资专项审计,还安排了公路专项审计、全市民政资金专项审计、退耕还林专项资金审计、农村人畜饮水补助资金专项审计、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审计调查、部分中央单位防洪保安资金征缴专项审计、土地整理项目专项资金审计、病险水库专项资金审计、及2007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资金审计,县审计局除配合上级审计部门搞好以上审计外,着重抓好3项审计和3项审计调查,即:全县耕地占补平衡资金专项审计、全县移民资金专项审计、全县社保、低保资金专项审计;乡(镇)村公路专项审计调查、全县畜牧水产专项资金审计调查、全县农业开发项目资金审计调查。通过审计,检查资金拨付情况,评价资金安排的科学性;检查资金管理情况,评价资金管理的规范性;检查资金使用情况,评价资金使用的效益性。通过创新审计方法,加大审计监督力度,检查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严肃查处各种侵害群众合法权益的行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促进各项惠民政策的贯彻落实,让广大人民群众切实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四是加大对中层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的审计力度,推动建立健全问责机制和科学的干部考核、责任追究制度,促进提高执政能力和管理能力。国家审计署长沙特派办和武汉特派办正在我省开展维持半年的省长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并开始延伸审计到市、县(区),省审计厅今年将对2-3个市长进行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市审计局已确定今年对3个县(区)长和对*、黎川、资溪公安局长,对*、*、黎川、资溪和*县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进行任中经济责任审计,我局将按照县委组织部的委托,继续坚持“积极稳妥、量力而行、提高质量、预防风险”的原则,进一步加大中层主要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力度,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引导和促进县中层主要领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切实履行经济责任审计为目标,不断深化和规范审计内容,努力提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层次和水平。

五是加大对“小金库”的查处力度,促进政府资金更好地为民多办事、办好事、办实事。前不久中纪委、监察部、财政部、国家审计署联合召开了全国“小金库”清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强调了清理小金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省、市审计部门都专门召开了会议,研究了清理措施,县审计局将根据省、市要求做好三项工作:1、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入开展“小金库”清理工作意见》和中纪委、监察部、财政部、审计署联合印发的《关于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开展“小金库”专项清理工作的实施办法》,结合财务收支审计,坚决查处和纠正各种形式的“小金库”;2、对重点部门、重点单位的“小金库”清查,重点搞好审计调查和审计延伸;3、已经查出单位“小金库”,坚决按文件要求,将线索移交有关执纪、执法部门,“以贪污公款论处”。

三、优化环境,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审计工作

刘家义审计长曾提出:审计的本质是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作为“免疫系统”就必须具备三大功能,即:防御、抵御、揭露三大功能,要发挥三大功能,必须优化审计环境。

一要理解审计工作。审计“免疫系统”发挥着提醒警示—揭露揭示—处理处罚—恢复健康的作用。这其中规避风险、揭露问题、处理处罚是审计的本质要求。总理指出:“只有通过审计发现问题、揭示问题、作出处理,发挥审计的批判性作用,才能体现审计机关最基本的职责”。刘家义审计长指出,没有批判性,审计就没有存在的必要。这说明审计的批判性作用十分重要,审计对各单位的处理处罚实际上帮助被审计单位更好地纠正问题、改进问题,有句话叫做“苦口良药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审计发挥批判性作用,也是为了从问题中吸取经验教训,更好地发挥预防性作用,并不是与被审计单位“过不去”的问题,请各位领导予以理解。

二要支持审计工作。一是要强化审计决定的落实。要严格执行县政府办发[20*]1号《关于确保审计决定全面落实的通知》精神,县审计局将按政府办文件要求,对审计决定落实情况实行公告制度,将定期、不定期对被审单位审计决定落实执行情况予以公告,对拒不执行审计决定的单位或个人,将上报上一级审计机关处理。二是要强化审计结果的运用。对审计部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被审单位要进行认真研究分析,通过解剖“麻雀”、疏理问题、找出原因、提出改进问题的措施和方法,从个别和特殊性中提炼出具有一般和普遍性的东西,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避免屡审屡犯现象发生。三是要强化审计成果共享。对拒不执行审计决定的单位和个人,在规范审计行为、防范审计风险的基础上,在逐步加大向社会公告审计结果的力度,增强审计工作透明度的同时,对问题重大、情节严重、证据确凿的个别单位和个人,我们将根据《审计法》和城检联发[2010]1号《关于检察机关和审计机关之间案件移送处理和加强协作配合工作的暂行规定》,将线索移交给县检察机关处理。

三要加强审计自身建设。一是加强审计机关班子建设,不断提高班子业务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加强审计机关队伍建设,克服人少、工作多的矛盾,实行以人定岗、以岗定责、一人多岗的目标管理责任制,着力培养一批检查问题的能手、分析问题的高手、计算机应用的强手和精通管理的行家里手,不断提高审计队伍实战能力。三是加强审计机关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审计纪律“八不准”,建立和完善自律机制,坚决查处各种违纪违法行为,完善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检查措施,建立健全惩治机制。四是加强审计机关制度建设。健全和完善各种管理制度,提高行政效能,积极推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制度,加大办事的透明度,把审计干部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五是加强审计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妥善处理与被审单位的关系,既要坚持原则、又要以理服人,不断增强审计人员的责任感、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营造和谐的审计机关环境。

年度审计和专项审计篇7

一、财政收支审计

根据省审计厅要求,我县今年安排12个财政收支审计项目,包括:

1、本级预算执行审计7个,即对县财政局、民政局、人口和计划生育局、法院、检察院、经贸局、信访局进行预算执行审计。

2、地税系统审计1个,并延伸审计啤酒有限公司、石材有限公司、液压机械有限公司、山水房地产有限公司、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县网通公司、创业集团公司、纺织有限公司、县烟草公司、县信用合作联社、县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县第六建筑公司12户纳税企业。

3、乡镇财政决算审计4个,即对镇、乡、镇进行财政决算审计。

二、经济责任审计

经与县委组织部商定,今年将结合其他专业审计,加大任中审计力度,共安排任中经济责任审计项目11个,即对县交通局、科技局、统计局、招商局、畜牧局、文体局、财办、扶贫开发办、工会、第二实验小学、职教中心的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任中经济责任审计。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根据县委组织部安排随时进行。

三、财务收支审计

全年共安排7个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审计项目。

1、市局项目2个,对县物价局、水利局进行财务收支审计。

3、县局项目5个,对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县供销合作联社、民营办、实验中学、中心卫生医院的XX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

四、资产、负债、损益审计

全年安排资产负债损益审计项目2个,即对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自来水公司进行资产负债损益审计。

五、投资审计

市局全年安排投资审计项目6个,即对三中搬迁跟踪审计、经济适用房决算审计、房地产开发企业行政性收费基金缴纳情况审计、镇中小学标准化建设项目决算审计、农村公路建设及管理养护收支审计和审计调查、已建成污水处理项目效益审计调查。

年度审计和专项审计篇8

一、财政收支审计

根据省审计厅要求,我县今年安排12个财政收支审计项目,包括:

1、本级预算执行审计7个,即对县财政局、民政局、人口和计划生育局、法院、检察院、经贸局、局进行预算执行审计。

3、乡镇财政决算审计4个,即对镇、乡、镇进行财政决算审计。

二、经济责任审计

经与县委组织部商定,今年将结合其他专业审计,加大任中审计力度,共安排任中经济责任审计项目11个,即对县交通局、科技局、统计局、招商局、畜牧局、文体局、财办、扶贫开发办、工会、第二实验小学、职教中心的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任中经济责任审计。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根据县委组织部安排随时进行。

三、财务收支审计

全年共安排7个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审计项目。

1、市局项目2个,对县物价局、水利局进行财务收支审计。

3、县局项目5个,对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县供销合作联社、民营办、实验中学、中心卫生医院的xx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

四、资产、负债、损益审计

全年安排资产负债损益审计项目2个,即对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自来水公司进行资产负债损益审计。

五、投资审计

市局全年安排投资审计项目6个,即对三中搬迁跟踪审计、经济适用房决算审计、房地产开发企业行政性收费基金缴纳情况审计、镇中小学标准化建设项目决算审计、农村公路建设及管理养护收支审计和审计调查、已建成污水处理项目效益审计调查。

年度审计和专项审计篇9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各位代表:

按照区人大常委会的安排,现将自己从20xx年任期以来履职履责及勤政廉洁情况进行述职,请予评议。

20xx年2月换届以来,在区委、区政府和市审计局的领导下,在区人大和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依靠全局职工的支持配合,与班子成员一道,尽心竭力,尽职尽责,带领全体审计干部认真贯彻落实依法审计,突出重点,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求真务实的审计工作方针,紧紧围绕构建成都工业高地,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发展战略。时刻关注社会热点、焦点及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在加强财政预(决)算审计;强化专项资金审计;完善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加大对政府投入建设项目的审计力度。

搞好国有企业资产、负债、损益审计等方面,强化审计监督,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审计质量,切实做到依法审计、敢于审计、善于审计,充分发挥审计机关经济秩序的维护者、经济运行的监督者、经济决策的参谋者和廉政建设的促进者的作用。同时,规范内部管理,着力提高审计队伍的整体素质,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三年来,共完成国家审计项目 183项,计划内43项,交办项目140项。其中:财政审计16项,行政事业及专项审计26项,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22项,固定资产投资审计110项,企业审计3项,外资审计2项,金融审计2项,审计调查2项。共查处违规金额6042。47万元,应纠正金额1521。00万元,收缴财政入库2759。87万元,为财政节约资金2218。56万元。为我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一、始终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作为审计第一要务,认真履行各项职责。

从1971年参加工作,到1995年5月担任审计局长。自己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党组织的培养教育,离不开干部和群众对我的信任与重托。尽管自己先后从事过农业财务、部队财务、财政管理工作,对审计业务比较熟悉,又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如何在新形势下创新审计方法,抓住审计工作重点,提高审计质量,更好地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深感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懈怠。因此,自己始终将全面提高个人素质放在首位,高度重视政治理论的学习和业务知识的更新,与时俱进。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省、市、区的各项决策和决议。积极参加中心学习组的学习,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报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必读文章、省八次党代会和市十次党代会报告。在西南财大会计与审计专业研修班,系统地学习了新形势下审计、财政、税收、金融、经济和行政管理方面的知识。通过学习与探索,提高了认识,开拓了视野,更新了观念,业务知识得到了更新与强化,解决新情况、新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二、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方针,着力搞好七个方面的审计工作。

1、注重四个结合,推进财政一体化审计,使财政预(决)算审计力度更大。一直以来,审计部门在规范财政预、决算审计,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向区委、区政府报送了较高质量的综合报告,为领导决策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一是按照《审计法》的规定,紧紧抓住财政审计这一重点,强化预算执行审计一体化工作思想,紧紧围绕增收节支,强化预算约束,促进财政部门分配行为公正、透明和规范,以严格预算管理,制止铺张浪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目标。工作中注重抓好四个结合:即预算执行审计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审计相结合;同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同专项资金审计相结合;同投资审计相结合。实现了由收支审计并重转向支出审计,保证了预算收支审计任务的完成。

按时向区政府提交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结果报告,及时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预算执行情况和其它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报告。并根据人大常委会的决定,认真抓好问题的整改和落实,为维护经济秩序起到了积极作用。二是加强乡(镇)财政决算审计,三年来,我局紧紧围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战略目标,把理顺上下级财政分配关系,清理银行帐户,三农资金使用作为审计监督的重点。注重上、下审计相结合,严肃查处了挤占挪用、截留上级收入、固定资产不上帐等违规问题。使水利建设资金、微水治旱、扶贫开发、抗旱救灾、乡村道路、天然林保护、两免一补等专项资金落实到具体项目,维护了财经纪律,防止了国有资产流失,提高了财政财务管理水平。

2、突出重点领域,创新审计手段,行政事业单位审计面更广。三年来紧紧围绕领导高度重视,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在改进工作方法上下功夫,在提高工作质量上做文章。一是加大对支农资金、农网改造资金、环保资金、民政资金、国土资金、教育资金、征地拆迁补偿资金、社保资金等专项资金的审计力度。揭露了截留、挤占挪用、隐瞒等问题。二是加强预算外资金的审计和银行帐户清理,为加强收支两条线管理,实现财政集中支付,创造了条件。切实帮助被审计单位加强资金管理,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保证了专款专用,提高了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起到了一审、二帮、三促进的积极作用。

述职人:xxx

20xx年xx月xx

审计局局长述职报告范文二

20xx年,在县委、县政府及市局的领导下,我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履行《审计法》赋予的职责,按照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方针,不断强化审计监督力度,进一步加强审计法制及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审计工作质量,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在治理和遏制经济领域违法违纪、促进机关党风廉政建设、推进依法行政等方面作用。05年,我局再次被省厅授予全省审计系统精神文明先进集体,被县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等。现将一年来的主要履职情况报告如下:

认真履行《审计法》赋予的职责,不断强化审计监督力度

20xx年,我带领全局审计人员认真履行《审计法》赋予的职责,在市局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审计工作,全年共开展了68个项目(单位)的审计及审计调查,审计涉及部门、单位193个,查出违纪违规金额3146万元,管理不规范资金981万元,损失浪费金额17万元,收缴财政72万元,应归还渠道资金1912万元,应调账处理金额1161万元,应自行纠正金额2690万元;审计移交县纪检监察部门1人;基建工程决算审计平均核减率23.36%;向县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提交审计报告16篇,上报审计信息被纳用24篇;向被审计单位及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意见及建议100余条,基本得到采纳和落实,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围绕国家宏观政策,深化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及乡镇资金审计。05年,对全县近20个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及2个乡镇财政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审计查处违纪违规资金603万元,并针对部分预算内、外资金管理、使用不合规等问题,审计分别依法依律作出了审计处理意见及建议。

(二)围绕执政为民政策及社会关注的焦点,加大专项资金审计及审计调查。专项资金是有专门用途、专项使用的资金,其使用情况倍受领导和社会关注。05年,我按照上级精神,对县防汛救灾资金、移民迁建资金等十多项专项资金进行了审计及调查,并采取审计公示制,将审计监督透明化。审计深入了全县17个乡镇51个行政村,调查走访农户500余户(人)。针对审计发现的部分单位及乡镇违反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原则问题,及时提出了整改意见及建议,并跟踪问效。部分审计报告得到了市、县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对报告作了重要批示。使违纪违规问题及时得到纠正,将问题化解在基层萌芽状态,促使其及时、正确使用资金,维护了国家政策、保护了人民群众利益,确保了专项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较好地发挥了专项资金应有的社会效益。

(三)围绕党风廉政建设,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及行政事业单位审计。根据组织委托,05年开展了16户经济责任审计,查出违纪违规金额832万元,管理不规范资金142万元,应收缴财政资金23.48万元,应追回被侵占挪用资金51万元,移交纪检监察部门1人;审计针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及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并提出了改进意见和建议40余,对被审计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作了客观公证的评价,为加强对领导干部权利的监督和制约、促进我县党风廉政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四)围绕整顿规范建筑秩序,加强基建工程竣工决算审计。05年,对县交警队等部分工程及全县中小学危房改造项目工程竣工决算进行了审计。工程决算审计,平均审计核减率达23.36%,其中某某办公大楼工程决算审计核减额达50%,有效地节约建设资金。在危改项目审计上,审计人员努力克服阴雨、炎热天气及乡村道路不便因素,深入全县17个乡镇,110所学校及教学点,审计建筑面积8.63万平方米,审计核定金额3448.77万元,有效地控制了高估冒算、虚套冒领危改资金问题,地促进了危改工程的顺利实施。

(五)围绕县企业改制工作,抓好重点企业资产负债审计。05年,对县酒厂、医药公司等单位资产负债进行了审计。审计发现部分企业资产质量低下、亏损严重,并存在费用支出比例偏大、漏交税金等现象,对此审计逐项提出了处理意见及建议,为我县企业改制提供了一手资料。

(六)积极完成领导交办任务。

一是抽调骨干人员参与了全县乡镇债权债务清理、计划生育清理、教育资金清理等专项工作;二是抽调人员参与对某某镇某某村、某某乡某某村上访案件的财务清查;三是组织人员对县某某公司审计;四是根据省厅、市局安排,组织骨干力量,赴某某区对某某信用联社职工养老保险金征缴情况、赴某某区对某某蓄洪区补偿资金等进行异地审计调查。

(七)强化自身建设,提高执政质量。

一是加强学习。05年,我按照党中央努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要求,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掌握其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努力在理论水平上获得新的提高和突破,不断完善了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了自己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增强了自己明辨是非和驾驭全局的执政能力。工作上,我紧密联系某某县情及我局实际情况,以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宗旨,以促进某某经济发展为目标,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立场、观点来解决问题。通过学习,增强了党性观念,提高了依法行政的执政能力及开拓创新意识;改进了工作作风,促进了班子的团结,有效地促进了全县审计工作的发展和创新。

二是加强审计现代化建设。05年,按照上级审计机关的要求,结合我县审计发展情况,我带领导班子经多方努力,争取政策及资金,加强了审计基础设施建设及审计现代化建设,为审计人员每个办公室配备一台电脑,并开通了局域网,达到了审计资源共享,初步实现了审计办公现代化,审计信息网络化。

三是开展警示教育。05年,我认真组织开展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活动,组织局干部职工观看警示教育电教片、阅看典型反面案例,并通过分析、剖析其危害根源来进一步提高审计干部廉洁自律意识,通过活动加强了审计行风建设及局机关党风廉政建设。

四是推行审计公示制度。我对涉及面大的、影响大的审计项目,积极推行审计公示制,以增强审计透明度,提高审计质量。如05年对四项资金审计、检察院系统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均实行了审计公示制,将审计的对象、内容、举所电话及审计人员、审计纪律等向被审计单位及社会公示,接受被审计单位及社会监督。

四是实行重大问题集体审定制。对审计涉及问题较大的项目及单位,审计结论集体审定,防止个人主观意识,保证审计结论的准确无误,提高审计质量。如对县某某公司领导人的经济责任审计,经领导班子集体审定后,依法移交县纪检监察部门。

2005年,我工作上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亟待解决,如经济责任审计机构虽已成立,但人员尚未配置到位,机构尚未正式运行,人力不足与任务繁重的矛盾十分突出;审计人员专业化程度还不够,审计手段与现代化审计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审计执法力度有待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利用不足等,有待今后进一步改进和提高。针对工作中的不足,2006年,我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贯彻十六大及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紧密围绕我县经济建设的中心,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原则,按照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不断改进审计工作方式方法,进一步提高审计的监督服务作用,使我县审计工作再创新的局面。

述职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审计局局长述职报告范文三

XX年度,在局主要领导的团结带领下,在分管各科室积极配合下,本人分管的各项工作任务已顺利完成。根据此次的述职述廉述学述法考核要求,现将近一年的工作学习及执行廉政纪律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履行职责情况

一是认真履行职责,完成全年审计工作任务。在全面实施建设项目预决算审计的基础上,将重大项目的审计列为重点,强化审计监督力度,促进加强投资管理,提高投资效益。累计完成审计总投资4.3亿万元,审计核减1.23亿元。二是监督与服务并举,服务全区发展。照三主动、三服务的工作要求,寓服务于监督之中,审计中发现问题及时向被审计单位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帮助被审计单位整改纠正。三是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审计影响。加大信息宣传工作的督查考核力度,提高信息宣传的积极性。在信息报送上,实行信息报送三级审核制度,统一扎口,严把信息质量关。全局在中央、省市媒体发表信息77篇,本人发表20篇,为审计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二、廉洁自律情况

严格遵守审计纪律,提高廉洁自律意识,从未发生在被审计单位有拿、卡、要的现象,拒绝接受礼金、有价证券和各类代币券(卡)、宴请等;从末参加公款支付的营业性歌舞厅、夜总会等公共场所的娱乐性活动和健身活动,从未在任何单位报销各项费用,坚持客观、公正审计。做为副局长,严格遵守财务纪律,从末在单位报销应由私人承担的招待费等各项费用,从未用公款出国(境)或国内旅游;遵守公务用车的有关规定,未用公务车办私事;未拖欠公款,未将公款借给亲友,未在企业兼职。

三、学习情况

一是学习党的七届五中全会精神,领会党和政府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并认真撰写了2万字读书笔记,撰写理论文章2篇。二是认真学习专业知识,自学工程审计相关知识,参加审计系统计算机审计培训,审计业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四、学法情况

先后学习《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法》、等有关内容,重点学习了《审计法》、《xx市建设项目审计监督办法》等业务法律法规。通过学习,法律知识、法治理念有了进一步提高,依法决策、依法办事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在实践中能自觉运用法律法规来规范和指导工作。

年度审计和专项审计篇10

关键词:涉农专项资金;效益审计;审计方法;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F23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8-0155-03

2015年4月中央2台“经济半小时”用一周的时间报道了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使用效果存在的问题,其中,4月7日报道山西省水利厅2011年建成的提黄灌溉工程――高家湾和马家湾工程。该工程目的是把黄河水引到山上灌溉,预计投资5 027万元,实际投资7 000多万元。但建成已4年村民们没用过该工程的引水,储水池长满了草,工程后期管理无人问,惠民工程成了摆设,令人痛心。如今涉农资金已成为“重点资金”,国家2011―2013年投资1万多亿元资金用于水利工程,涉农专项资金是否运行得有效益,需要通过效益审计进行审查和评价。由于效益审计在实际运用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因此,针对目前涉农专项资金效益审计谈几点意见。

一、健全涉农资金管理制度和效益审计机制

涉农专项资金管理和效益审计制度不健全。涉农专项资金的特点是数量大、面广,资金来源渠道多、管理部门多、涉及单位多,造成资金投入分散,影响投资效果。

对涉农资金管理、使用责任缺乏明确、有效的约束机制,目标考核、激励奖惩、验收评价机制不健全,造成责任人效益观念淡薄、责任意识缺乏,造成资金损失浪费、被截留挪用等无效结果。此外,在实际进行涉农资金效益审计操作时缺乏必要的规范和评价依据。

应通过制度建设,从源头上保证涉农资金效益,为涉农资金效益审计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使效益审计法制化,使效益审计既合法又有权威性;并将涉农专项资金效益审计结果纳入资金管理部门领导干部的考评体系,将其作为责任追究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和政府官员政绩考核体系的一个指标,增强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防止屡审屡犯问题发生。

二、改革涉农专项资金效益审计用人机制

开展涉农专项资金效益审计涉及政策、法规、财务、农业、管理、工程等各个方面,涉及资金量大、范围广,审计程序与方法更加复杂。目前,既懂财政财务、法律法规,又熟悉农业政策、工程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奇缺,因此,要改革涉农专项资金效益审计用人机制。

(一)改进审计单位内部用人机制

审计机关要打破部门科室限制,建立审计人员合理使用机制;淡化单位和科室的专业限制,建立项目组运行机制,按任务安排人员组合,统一使用,合理调配审计力量;建立审计人员合理流动机制,横向流动制度与纵向流动制度相结合。实行审计人员全员轮岗,防止审计干部“审计疲劳”,丰富审计经历。加大审计人才引进力度,增强队伍活力。

(二)建立外聘兼职审计人才库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审计服务。审计队伍除具有财务、审计专业人才外,还应有工程类、畜牧业、养殖业等专业知识的审计人才,储备各个专业人才,审计机关可以采取向高等院校和有关专业技术机构聘请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等方法,参与审计工作,弥补审计机关专业人才不足的问题。

三、健全完善涉农专项资金效益审计评价内容和评价指标

目前,涉农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存在只有财务指标,没有非财务指标;有简单的经济效益指标,没有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指标;只有历史指标,没有未来价值指标等现象,造成效益审计评价结果不全面、准确性差,评价依据不充分,增加了审计人员准确判断和科学表述涉农专项资金效益的难度,影响效益审计的质量和审计结论的可信度。

(一)经济效益审计评价内容和指标

主要审查评价涉农专项资金拨付到位率、审查有无存在截留、应配套的资金是否及时配套到位、指标有资金到位率等;审查实际用于农业方面的专项资金发挥效益的比率,是否有资金被挤占挪用、发生损失浪费等现象,指标有专项资金有效利用率、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报率等,如水利工程的蓄水能力、灌溉能力等。从项目决策、建设、运营各个环节审查,有无决策失误、工程质量隐患,是否存在建设进度缓慢、项目闲置难以运营等不经济情况。

(二)社会效益审计评价内容和指标

主要从项目是否有利于社会安定团结、是否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是否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社会效益出发。如通过新建道路、水利设施、架设输电线路等工程,评价指标可用提升了土地价值、缩短了出行时间、新增灌溉面积,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新增就业率、新增区域GDP等指标,社效益等多个角度来构建效益审计评价指标。社会效益多数难以用货币计量价值,因此,应多以实物、时间或劳动量指标为主。

(三)环境效益审计评价内容和指标

在生物科学中,环境指的是生物的栖息地和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生存与发展的各种因素。工程施工和竣工后对环境将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自然的修复与调节,能够达到新的结构平衡,而人类活动的增强,如旅游活动的开展,必将影响及打破新的平衡,形成动态的环境系统结构。

因此,在审计施工方案设计、实施时,应把重点放在是否具有自主的环境保护意识。比如,对历史悠久的自然景观的破坏;对区域人类生活水平及原有动物、植物存在数量的影响等,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否引起水质的变化、空气质量的变化等;利用水指标和空气指标评价等。

四、运用先进的审计方式方法

目前,涉农专项资金效益审计的方式、方法简单落后,基层审计人员相对老化,观念落后,知识陈旧,审计技术方法仍为就地手工搜集、整理、复核及分析等,并未充分利用现代审计新技术。因此,要搞好涉农专项资金效益审计,审计人员要转变审计理念,摆脱传统的就账查账思维方式,遵循从宏观到微观,再从微观到宏观的审计思维方式,要跳出账本搞审计,多从体制、机制和管理层面上查找问题。审计人员必须在账面审计基础上,除了通过走访调查、实地察看和业务核对外,还要运用现代审计技术。采取多种审计方式方法,真正弄清涉农专项资金使用的真实情况。

(一)现代审计技术

利用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等进行在线审计,加快建立农业资金审计信息数据库的步伐,充分利用计算机审计的查询、分析、筛选功能,提高涉农资金审计获取信息的能力,系统地反映资金在分配、使用中的不规范的问题,促进规范资金管理,利用航空测量、GPS等技术进行实物量的审查。先进的审计技术方法,还包括风险评估及重要性确定、利用各种数学和统计方法进行定性分析等。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具有特殊性,涉及农田改造、水利工程、节水改造、农业科技示范推广等建设、环境评估、质量评价等业务性问题。这些业务专业性强,需要聘请专家参与检查并指导审计工作,不断提高涉农资金效益审计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二)进行延伸审计

根据资金的流向向被审单位以外的单位和个人调查了解情况。资金的主管部门长期滞留资金的问题比较普遍,是审计调查的重点。滞留涉农专项资金主要表现为:一是财政部门大量长期结转。在审计中要审查2―3个年度专项资金管理台账或其他相关资料,逐笔审核结转资金和结转项目。二是以虚列支出方式长期滞留专项资金。重点关注资金往来、特别是年末规模较大的资金往来。三是财政部门通过过渡专户滞留专项资金。对存在的问题调查取证并分析产生的原因。

(三)重大项目采用全程跟踪问效审计模式

审计监督滞后,特别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生态环境保护等许多项目的隐蔽工程由于事前没有参与监督,工程量的真实性和工程质量的好坏很难确定,使审计的效果大打折扣。如许多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从申报立项到竣工验收长达几年,常常发生人事变动、市场价格变化、经营场地变化等诸多变化,导致审计过程中出现收集资料难、找人调查难、取证难等。因此,对重大涉农专项资金采用跟踪问效审计模式,变事后审计为事前事中审计,既能及时查处和纠正资金在拨付、使用、管理中存在的违规问题,又能适时监督资金使用效益,对有重大管理缺失、损失浪费、改变资金用途等问题能够及时制止,确保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

五、加强审计与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