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经济发展内涵十篇

时间:2023-07-24 17:22:38

高质量经济发展内涵

高质量经济发展内涵篇1

关键词:高职教育;内涵建设;历史演进;要素构成;发展特征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6)04-0034-06

一、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历史演进

所谓内涵发展,是指以事物的内部因素作为资源和动力的发展模式,在发展形态上,事物内在属性的发展是其主要表现,如规模适度、质量提升、实力增强、结构协调及水平提高等。

20世纪90年代之前,我国高校并未充分重视内涵建设,教育部的一些重要文件也未出现“内涵建设”的字样。2006年教育部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高职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加强素质教育,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和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等。文件中虽然并没有提及内涵建设的概念,但已明确高职教育必须以专业建设为切入点,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把加强内涵建设和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改革与发展的重点。

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颁布的《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提出要“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整体实力”,首次明确使用“内涵建设”一词。《教育部2010年工作要点》中连续三次提及“内涵建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立足国情,把握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尊重教育规律,夯实基础,优化结构,调整布局,提升内涵,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内涵建设从2007年开始逐步成为国家发展高等教育的侧重点。

高职教育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经过90年代的扩张之后,高职教育在规模上已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从量到质的发展已成为高职教育提升办学水平的必然趋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要把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上;教育部2010年在杭州召开的高职教育全国性工作会议上指出,今后十年高职教育必须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实现内涵建设的历史性跨越。这意味着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的发展重心应由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转向注重提高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成效的内涵建设上来。

如果说“十一五”期间高职教育是以规模为主、兼顾内涵发展的话,那么“十二五”期间高职教育是以内涵为主、兼顾规模发展,今后将由规模发展逐步过渡到向内涵发展转变。高职院校也必须顺应这一趋势,及时调整思路,从规模数量扩张尽快转向办学质量提高,走以内涵式发展为标志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概念及必然性

(一)内涵与外延

在逻辑学上,“内涵”与“外延”是相对范畴,原指概念的两种基本属性。《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概念的内涵指的是事物本质属性的总和,而概念的外延指的是事物所指对象的范围。在高职教育实践中,外延指学校的办学规模、条件、设施等“硬件”,是显性指标,内涵建设则更关注办学的质量,要求在办学理念、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等“软件”上提高。

学校外延的不断扩展,如学生人数的增多、投资力度的加大、校园面积的扩增,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学校办学实力的增强,是学校发展的外在表现,也体现学校竞争力的增强。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更关注学校的长远发展、特色发展及创新发展,是办学理念、办学思想的反映和物化,是在一定的办学理念下形成的。但外延发展需要内涵建设的匹配,如果只注重外延发展而不注重内涵建设,有可能使学校的发展步入文化缺失、人才培养质量低下的恶性循环,最终会威胁到学校的生存。因此,高职院校在发展中应注重外延拓展与内涵充实的结合,使办学规模扩张与教学质量提高相得益彰。

(二)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必然性

高职教育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已经成功完成 了外延扩张过程,目前全国大多数地市至少有一所高职院校。但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不少高职院校在办学中也暴露出办学思路模糊、生源质量参差不齐、专业设置随意性大、学生实践能力差等问题。因此,从扩大规模转到注重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提高办学质量,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要求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建设中涉及各个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综合来看与人才培养质量有密切关系。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教育的生存之本,要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赢得社会声誉,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快内涵建设,促进高职教育办学能力的全面提升。

2.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有助于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型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这也是高职院校办学宗旨和方针的体现。要实现社会服务能力的提高,就必须注重教学能力和科技开发,注重教学管理和文化建设等全方位因素,这些正是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内在要求。因此,加快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将有助于提高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为区域经济社会管理和发展创新提供高效、便捷、优质的服务。

3.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承担着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使命

当前,中国经济处于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一方面需要大量的技术型人才,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毕业生出现就业质量不高的问题,就业形势堪忧。为缓解“用工荒”,同时也为提高高职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高职院校亟需加强内涵建设,这既是它的使命,也是它生存与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当前招生与就业的严峻形势下,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是一项长期性、持久性、战略性的工程,是高职院校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由之路。

4.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有助于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高职院校起步时间较短,处于中职教育与本科教育之间,如果定位不明确,核心竞争力不强,就有可能被淘汰,同时对每所高职院校而言,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提高办学内涵,经过多层次、分阶段、全方面的建设,才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彰显高职教育的特色。

5.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有助于提高高职教育的吸引力

作为高职教育的实践者,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不仅影响高职院校本身,也体现着高职教育的质量,而办学质量提高决定于内涵建设的成功与否。成功、高效的内涵建设必然会改善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进而带动整个高职教育办学质量的提高,高职院校的吸引力与社会影响力也会由此迈上新的台阶。

三、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要素框架构成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具体体现在系统要素上。不同的专家学者对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存在着认识、理解角度及层次的差异。在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要素界定方面,有的学者认为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也有的学者认为课程改革是内涵建设的核心,还有人认为师资队伍、教学质量等是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核心,并且围绕各自的核心要素阐述了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理念、体系以及建设方法与措施等。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和大发展时期。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纵深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正处在产业转型的关键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深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全方位发展,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加快,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就显出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国民素质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面阐述了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必要性及要素构成,再结合各位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高职教育的发展实际以及中国的经济发展情况,可以发现,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由四类要素构成,即核心要素、基本要素、提升要素及保障要素,这四类要素构成中国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指标体系。

(一)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要素

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有关文件中都明确要求,教育发展观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任务;鼓励学校注重内涵建设,塑造名师、培育英才,办出特色、办出水平;高校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要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要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从人才培养来看,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端专门人才、提高科学技术文化水平、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因此,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也可以说,办学质量是高职院校教育活动的生命线,是高职院校办学效益的基础与前提,是影响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

(二)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基本要素

内涵是事物内部隐藏的实质,是内在的、隐藏在事物深处的东西,内涵建设也是高职院校的灵魂工程。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完善五年一次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体系,在评估过程中要将“双证书”获取率与获取质量、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职业素质养成、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和顶岗实习落实情况等内容作为重要考核指标。这些内容实际上就是内涵建设所反映的精髓。只有着力加强内涵建设,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进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职业教育要面向社会、面向大众,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同时注重职业道德和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结构调整要求和发展方式转变、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中高职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经济、产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满足人民大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

也就是说,高职院校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上要面向区域产业,要适应和服务于区域产业发展的需要,明确高职院校的功能定位,构建符合区域产业发展实际的专业发展格局,建立起以专业为纽带的产学研结合机制。要从市场的多元需要和学校自身的发展实际出发,找到自己的合理定位和存在空间。

此外,信息化建设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可以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还有助于学生接受新知识,拓展新视野,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提升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高职教育建设质上的突破和改变。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基本要素大致可以概括为:“双证书”获取率与获取质量、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职业素质养成、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信息化水平等。

(三)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提升要素

高职院校毕业生大多数将走向社会,走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就业是评价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基本要素。但需要注意的是,除就业外,也有一部分学生希望能够继续深造,追求更高的学历和学位。因此,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的升学对接、完善的升学对接渠道和较高的升学对接成效将是评价高职教育办学水平的重要因素,在构建高职教育内涵建设指标时也应考虑在内,可以将其归结为内涵建设的提升要素。

在教育部的相关文件中,可以发现加强国际合作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期许。高职院校应通过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扩大国际影响。要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形式各异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探索以多种方式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要通过建立中外大学间的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学位互授和教师互派机制,吸引境外知名院校和科研机构以及企业合作设立教学或研究项目、机构等;要通过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做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五、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应注意的事项

内涵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项规模庞大的系统工程,要依据发展阶段的奋斗目标,学校、政府、行业、企业共同参与,行政和专任全体教师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因此,高职院校要把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核心任务与长期工作,并着重处理好以下注意事项。

(一)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应符合区域发展水平

高职教育服务于地区经济的发展,不同的区域产业发展水平需要不同的高职教育培育适应的人才,并且不同的产业发展门类和区域文化、经济背景的不同需要不同形式和不同功能的高职教育。因此,高职院校需要根据当地经济、产业发展的需要,结合自身学校特点,合理地对内涵建设进行调整,突出特色,强调重点。

(二)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具有长期性

现代技能人才培养的实践性和复杂性决定高职教育内涵建设必然是长期的。目前,高素质技能人才的紧缺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和产业发展的瓶颈。一方面技能人才紧缺,一方面大批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就业对口率较低的状态并存。现代产业发展对高素质技能人才既要求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又要求有现代拼搏精神;既要求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又要求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这是人才培养综合、全面的要求,在短时间内实现这一目标比较困难,高职院校内涵建设需要在成长机制、过程管理、结果评价等方面建立一套严谨科学的制度,而制度建设必然是长期性的工作。

(三)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实质是文化建设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目的在于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所有高职院校都达到了内涵建设的高级阶段,自然而然会形成中国高职教育的特色文化,使高职教育被全社会所认同,全社会重视技能。因此,高职教育内涵建设实质是一种文化建设,要通过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实践提高高职教育的社会地位,使高职教育深入人心,扩大其社会影响,这是高职教育的历史使命,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

正由于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多样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任务必然是十分艰巨的,既不能采取同一样板、同一模式,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快速完成,更不能忽略不同区域、不同高职院校的发展实际,必须遵循高职教育发展规律,依据社会和市场需求去建设。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以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从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入手,以人才培养及输出质量为重要的衡量指标,在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中不断推动中国高职教育大胆创新,立足国内,放眼世界,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发挥其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应有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象成,王红彬.高等职业院校内涵建设与核心竞争力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5(2):35-37.

[2]刘延隆.校企合作对高职院系内涵建设的作用机制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4(6):24-27.

[3]卢俊松.高职院校内涵建设路径探索[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4(10):138-140.

[4]王冲,刘锦翠.内涵建设背景下高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研究[J].职教通讯,2014(32):42-45.

[5]孙谅.高职院校亟需加强校园文化内涵建设[J].新西部(理论版),2014(23):36-39.

[6]陈洪连.新形势下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内涵建设的策略建构[J].职教论坛,2013(36):43-44.

[7]尹曦,杨放敏.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建设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4(9):15-16.

[8]钟秉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等学校内涵建设的核心[J].高等教育研究,2013(11):71-76.

[9]王勇.对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1):45-47.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and Measurement of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LI Fu

(Wuxi Institute of Commerce, Wuxi Jiangsu 214153,China)

高质量经济发展内涵篇2

关键词: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评价因子

最近几年,内蒙古的国民经济进入了高速增长时期。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内蒙古城镇化水平也得到了稳步提高。截止到2012年底,内蒙古的城镇化水平达到56.9%。根据美国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1976)的城市化规律理论,当城镇化达到30~60%的时候,是城镇化的加速发展阶段。根据城镇化水平的评判标准,内蒙古已经进入城镇化的加速发展阶段。虽然内蒙古城镇化发展正进入加速发展时期,人口城镇化进程迅速,但是反映城镇化本质的城镇化质量却和人口城镇化进程没有对等。如果内蒙古城镇化质量得不到充分的提高,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内蒙古未来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认真把握城镇化的内涵,建立有针对性的内蒙古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对内蒙古城镇化质量进行评价分析,为内蒙古城镇化发展提供对策和理论参考。

一、城镇化质量的内涵

城镇化质量的内涵应从三个角度去考虑,即城镇发展质量、城镇化效率、城乡一体化的程度。就城镇发展质量来说,城镇化的内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城镇经济的快速发展,二是要为城镇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三是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四是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就城镇化效率来说,城镇化的内涵应该更加侧重于资金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而不能片面地追求城镇规模和城镇化率,不能走粗放式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就城乡一体化的角度来说,城镇化的内涵就是指城镇和乡村应该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充分发挥城镇和乡村的比较优势,协调发展,共同进步。

本文根据城镇化的内涵及推进城镇化的目的,认为,城镇化质量的内涵就是通过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移以及通过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这一历史过程使得城镇的规模不断扩大,城镇结构和城镇功能不断完善,城镇环境和城镇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的改善,最终实现城镇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城镇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二、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我们将衡量城镇化质量的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分为三大类,二级指标分为十二个小类:第一大类:经济水平指标。主要包括4个指标:人均GDP、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人均地方财政支出和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人。第二大类:基础设施水平指标。包括4个指标: 铁路网和公路网密度和、百人拥有电话机的数量、万人拥有医生数、万人拥有公共交通数量。第三大类:关于人的水平指标。包括4个指标:城镇人口与乡村人口的比例、万人拥有在校大学生数、人均居住使用面积以及每万人。

根据上述三大类十二个指标组成的衡量城镇化质量的评价体系,我们可以用综合评价法来分析内蒙古城镇化质量水平。第一步,根据三大类十二个指标的重要性,运用主观分析法对各个指标分别赋予权重。第二步,确定各指标城镇化质量的目标值。第三步,计算城镇化质量得分。第四步,城镇化质量水平评价。

三、内蒙古城镇化质量问题分析

首先,总体来看,内蒙古整体城镇化质量水平比较低。随着时间的推移内蒙古的城镇化质量水平逐渐由初步城镇化质量发展到了中等城镇化质量,说明西部大开发战略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西部和中东部地区的差距。

其次,从城镇化质量的三大类指标对比来看,所有选取的各个年份,在经济水平的得分,均高于基础设施和人的指标,表明了内蒙古的城镇化质量的提高没有兼顾经济的发展与人的发展,从而造成了不同方面城镇化质量水平巨大差异。

最后, 在三大类指标中,经济是推动城镇化的主要决定因素。在经济水平指标中,内蒙古4项指标与目标值差距是非常巨大的,这直接决定了内蒙古的城镇化质量水平。在关于人的这一指标方面,远远落后于目标值,可以说这是内蒙古城镇化质量不高的重要因素。需要指出的是,关于人的指标当中不仅包括我们选择的这些容易计量的硬指标,还包括人的道德观念,人的素养、人的品质这些软指标,这也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

四、提高内蒙古城镇化质量的对策

(一)多方面促进经济发展

从上述城镇化质量评价分析中可以看出经济基础对城镇化进程和城镇化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要从多方面促进经济增长以此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内蒙古的发展应当以呼和浩特为中心,以鄂尔多斯、包头等几个大的城镇为重点,通过这些大城镇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内蒙古城镇质量的提高。产业结构对经济的发展也非常重要,内蒙古第三产业所在比重还是比较低的,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第二产业支撑不够,没有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打好良好的基础。而第二产业羸弱的原因这是因为在国企改革时期由技术含量低管理落后的原因导致的。为此,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在结构调整的同时更加重视产业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为经济的发展提业结构上的支持,从而促进城镇化质量的提高。

(二)增加基础设施建设

内蒙古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尤其是基础公共设施,人均可享有基础公共设施的服务与城镇化质量高的地方有明显的差距。提高基础设施现代化的前提是要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提供基础建设资金支持,为城镇现代化提供现代化载体。此外,内蒙古在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还需要兼顾环境的保护,因为环境能够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进而影响城镇化质量。

(三)努力提高人的城镇化质量

内蒙古城镇化质量的发展不仅仅表现为经济的增长,基础设施的完善,还应该兼顾人的发展。为此,首先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大城市要继续发挥吸收外来人口的重任,中、小城镇要从农民的实际出发,适当的放宽落户条件,并且保证落户局面享有同等的基础待遇和公共服务。要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不能脱离实际,更不能搞强迫命令。其次,必须加大教育投资力度,完善教育制度。要保证每一个适龄儿童能够及时的接受到义务教育,对于贫困学生,尤其是贫困大学,要做好贫困助学贷款的有效执行、贫困助学金的及时发放。最后,要做好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具体包括住房条件,居住环境以及城镇环境的改善。同时要做好城镇规划与城镇环境治理等工作,杜绝为了业绩,为了数据指标而乱修路、乱改造的做法。人的城镇化质量的发展是城镇化质量的终极目标,所以我们要逐步把人的发展放到城镇化建设的首位。(作者单位:内蒙古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叶裕明.中国软科学[J].中国城市化质量研究,2001

[2] 俞芳.经济论坛[J].城市化质量内涵述评,2012

[3] 郭叶波.学习与实践[J]. 城市化质量的本质内涵与评价指标体系,2013

[4] 内蒙古统计年鉴(2013)[M].中国统计年鉴,2013

高质量经济发展内涵篇3

关键词:节约型 学校 建设 内涵式发展

中图分类号:G47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6.050

1 内涵式发展是学校必然提出的发展要求

内涵式发展仍然是我们这个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内涵式发展”是指从事物内在的本质属性出发,取得实在的“质”的发展。内涵式发展主要从事物内部的组成结构、品质质量、自身实力上取得突破,是一种与事物内在规律相符合的发展路径。学校内涵式发展路径主要通过内部的变革与改革,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时间渐进式量变过程中不断引发办学质量的变化,从而最终实现学校办学质量的跨越式发展。外延式发展和内涵式发展相对应,它主要是为了适应外在入学需求而表现出的规模扩张,这样的发展更加注重办学规模扩大和学生数量增长。

内涵式发展为什么会成为学校普遍提出的发展要求呢?就我们北碚区而言,学校通过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的“普六普九”建设,21世纪初期的“普六普九”成果巩固,近几年的“均衡发展”和学校“标准化”建设几个阶段,学校规划布局以及硬件条件的“标准化”建设完成,内涵式发展道路便成为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

学校教育的发展水平可用一系列指标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得出。学校规模的大小、办学条件的好坏、管理的优劣、办学历史的长短、质量的高低以及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相适应程度等等,都可看作教育发展水平的指标。这些指标既有数量的也有质量的,既有低效取得也有高效取得。因此,其中的质量指标和效益指标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因素,是考核学校教育内涵式发展水平的关键性指标。

质量和数量反映了事物发展的不同方面,我们进一步来分析学校教育发展的质量与数量。以学生个体发展为例,质量是指个人的身体素质、道德品格以及大脑思维等机能的提升;而数量指学生个人的岁数、体重和身高等发生变化。如果从学校管理活动的过程来考察,以办学理念为核心,以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制度、规章等有效执行手段达成管理目标和师生高满意度表现为质量;而学校在管理和教育教学这个过程中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的多少,就是数量。从学校教育主阵地――课堂活动上看,教学课堂内容的选择、课堂的设计以及教育方法的选择是否适应学生表现为课堂质量;完成课堂内容的时间多少就是数量。如果从学校教育活动的结果和学校综合办学水平来看,质量是指教育工作有效转化给学生的实际能力,包括身心发展水平、各种适应能力、继续学习的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等;学校的教育装备、设施、场地等可计量资源则表现为学校教育发展的数量。

从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看,学校内涵式发展有四个着力点:一是以观念更新为先导,继承、弘扬和创新学校历史积淀下来的办学精神和校园文化。二是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不断提供学校教育发展与创新的智慧源泉。三是以学科教学和课程建设为重点,不断增强学校办学实力。四是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 更新办学理念,让节约观念深入人心

节约型办学是指学校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以节约资源为出发点,以高效利用资源为重点,建立起节约型的管理机制,提高教育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全校师生从领导到教师到学生都树立起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教育消费观念。节约型学校建设的前提是观念的改变,重点是管理制度的落实和节约行为习惯的养成。学校在硬件建设特别是教育装备建设过程中要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必须要借助各种节能设备或技术。因而在教育装备的采购环节和使用环节上下工夫是节约型学校建设的重要突破口。

办学理念的更新是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关键点之首,节约型学校建设理念应作为普遍性特征嵌入学校内涵发展思想之中。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关键是基于节约前提的走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内涵式道路。

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低碳发展应运而生。低碳发展的特征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在此背景下,“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生活方式”、“低碳世界”、“低碳社会”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陆续出现。“低碳校园”也应成为学校建设的重要方向。节约型学校理念符合低碳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原则,加强节约型学校建设可使学校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推进器和示范者。

3 正确认识消费、消耗与浪费三者之间的关系

目前,我国处在发展转型时期,正努力建设内部消费主导发展型社会。即以国内消费为主导,改变过度依赖出口拉动模式;以国内人民自身发展需要为核心,以满足人民群众物质和文化需求为标准;以注重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技术创新提高效率为优势的社会发展方式。它的好处之一是物质需求降低与精神文化需求增加,实质是经济数量增长向经济质量增长转型,全社会更加注重消费公平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说,消费是一个中性的词。正因为人类要生存要发展,必然要产生消费。消费必然带来消耗。地球只有一个,可供人类消耗的资源有限,消耗一点少一点。可持续发展就成为人类发展生死攸关的大问题。在消费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浪费。浪费指对人力、财物、时间等用得不当或没有节制不充分利用,不珍惜资源,不必要地废弃资源。这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相悖。浪费是一个贬义的词,浪费是可耻的,是我们所反对的。

学校存在着正常的教育消费。如何节约教育资源,避免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构建节约型学校,意义十分重大。学校跟社会一样,发展道路的选择意味着发展结果的必然。内涵式发展道路符合教育发展规律;通过节约型学校的建设,又可以很好地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玫.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1,(6).

高质量经济发展内涵篇4

1、引言

2012年中国城镇化率为52.57%,已达到世界平均水平,改革开放后城镇化进程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在传统城镇化进程中注重“量”的提高,忽视了“质”的提升,导致城乡差距拉大等系列问题,城镇化发展质量广受诟病。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如何提升城镇化的质量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城镇化质量评价是了解城镇化发展质量的科学方法,传统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已难以适应“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因此适时构建符合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的质量评价体系就显得尤为必要。

2、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2.1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

新型城镇化是相对传统城镇化而言的,“新”简要的说是指城镇化发展的观念更新、体制革新、技术创新和文化复新;“型”是指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关于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理论界并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认为是以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为发展原则,以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为推动机制,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良性互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形成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城乡一体的集约、智慧、低碳、绿色城镇化道路[1]。

2.2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研究评述

关于城镇化质量评价方面的研究,国内外很多学者和相关部门都发表过相关研究成果,国外研究成果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联合国人居中心的城镇发展指数(cdi)[2]和城镇指标准则(uig)[3],cdi是从基础设施、废弃物处理、健康、教育及生产5个方面评价城镇化质量,uig中包括居住、社会发展和消除贫困、环境治理、经济发展和经济管制等5个方面的指标;国内学者中最早研究城市化质量的是叶裕民,她从城市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两个方面的相关指标评价城市化质量[4]。最新的城镇化质量研究中有代表性的有:张春梅等在界定城镇化质量内涵的基础上,从经济竞争度、民生幸福度、城乡统筹度和持续发展度四个方面构建发达地区城镇化质量综合测评指标体系,以江苏省为例进行测评分析[5]。何平等在已有相关城镇化质量测评研究的基础上,从城镇化内涵和城镇化质量内涵的角度出发构建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包括7个方面,分别是人口就业、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公共安全、居民生活、资源环境及城乡一体化,较好的体现新型城镇化内涵中人的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6]。

相关研究中对城镇化质量的评价各具特色、百花齐放,但目前仍缺少针对新型城镇化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依据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在综合考虑评价数据能够统计得到的前提下构建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丰富城镇化质量研究的成果。

3、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构建

在对城镇化质量评价相关文献评述和深刻理解新型城镇化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构建出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该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6项准则下属24项指标。指标层以反映新型城镇化基本特征和数据容易量化获取为原则,以正确评价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为目标来选取。

参考文献:

[1]王素斋.新型城镇化科学发展的内涵、目标与路径.理论月刊2013年第04期:165~168.

[2]united nations human habitat. the state of the world’s cities report 2001[r].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publications, 2002: 116-118.

[3] united nations human habitat. urban indicators guideliners[c]//united nations human settlement programme.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publications, 2004: 8-9

[4]叶裕民.中国城市化质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1(7):27-31.

[5]张春梅等.发达地区城镇化质量的测度及其提升对策——以江苏省为例[j].经济地理,2012年7月,第32卷第7期:50-55.

[6]何平等.中国城镇化质量研究.统计研究,2013年6月,第30卷第6期:11-18.

作者简介:1.张高岭(1989——),男,汉族,河南驻马店人,重庆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建筑技术经济及管理。

高质量经济发展内涵篇5

关键词 城镇化质量 财政支出 市民意识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截至2012年底,中国城镇人口达到7.12亿,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52.57%,然而中国的城镇化在快速推进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使得城镇化质量越来越被重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21世纪头20年的“中国梦”,促进惠及亿万农民群众的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是扩大内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在这个过程中,公共财政是必不可少的支持后盾。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民的发展问题,让农民真正变成市民,不仅是物质生活而且是精神生活。这就要求财政在支出的过程中要注重公共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使得这种支出更多的向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文化水平方面倾斜,而不是一味的扩大城市规模。本文将就与促进农民发展息息相关的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四个方面的财政支出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利用面板数据作相关实证分析,并丰富了城镇化质量的内涵,针对现有的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提出改进建议。

二、文献综述

(一)城镇化质量内涵。

中国社会科学院在2013年3月的《中国城镇化质量报告》中指出,所谓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聚集、城镇规模扩大以及由此引起一系列经济社会变化的过程,其实质是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变迁。城镇化质量是指在城镇化进程中与城镇化数量相对的反映城镇化优劣程度的一个综合概念,从本质内涵上讲,城镇化质量包括城镇自身的发展质量、城镇化推进的效率和城乡协调发展程度三个方面。中国社科院对城镇化质量内涵的阐释已经涵盖了大多数学者的观点,下面介绍一下其他学者更为广阔的视角。

朱洪祥(2007)认为城镇化质量的内涵包括动力表征即城市发展能力、公平表征即城乡差异程度、质量表征即物质精神方面的发展水平和集约表征即发展资源利用集约化程度。陈明(2012)认为城镇化质量的内涵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高、城镇化推进效率持续改善和城镇化推进机制不断完善,并特别指出城镇化在推进过程中的财税体制、土地管理、社会管理等机制要与快速推进城镇化的现实需要相适应,以避免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环境污染、“城中村”、城市“大拆大建”等问题。张春梅(2012)等认为城镇化质量的内涵具体包括城镇的经济发展质量、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城乡一体化发展程度和城镇发展的可持续性,并指出生态文明的建设是城镇持续发展的保障,也是城镇化质量的重要体现。

笔者认为,除上述学者对城镇化质量内涵的解释之外,其内涵还应包括农民在变成市民后的市民意识的强弱,这里指的市民意识不仅是对城市竞争、压力、风险这种状态的适应,而且是对自己成为一个城市市民的一种自我素质的要求,这是对城镇自身发展质量的一种精神文明层面上的衡量。较高的城镇化质量要求市民有着政治上的积极参与意识和日益强化的公共意识,他们愿意并且有渠道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并且对自己不直接占有的生产资料具有自觉的关心爱护行为。当今社会人们市民意识的缺失并不是个例,一部分人仍有一种“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和缺乏自律的小农意识,既然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就要使精神文明的发展与物质文明的发展同步,重视市民意识的培育,但这并不是要把农民和市民割裂开来认为农民不需要提高精神文明素养,而是不同的环境对人们的要求不同,不同行为产生的影响也不同。

(二)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

中国社科院《中国城镇化质量报告》中采用的评价体系较全面且系统、具有代表性,从城镇发展质量指数(包括经济发展质量、社会发展质量、空间发展质量)、城镇化效率指数(包括经济社会效率和生态环境效率)和城乡协调指数(包括收入协调和公共服务协调)三个方面来评价。

另外,比较有代表性的,陈鸿彬(2003)在评价体系中引入了人民生活(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信息化综合指数),朱洪祥(2007)在城镇化质量指标评价体系中引入人口就业(暂住人口占城镇人口比重)、生态环境(空气质量良好率),朱洪祥等(2011)在城镇化质量指数别引入了开放程度(外贸依存度)、社会安全(万人刑事案件立案数)、保障水平(城镇职工社会保障覆盖率和住房保障覆盖率),杨梅(2012)在评价体系中加入居民生活指标(人均储蓄额)、空间集约指标(人口密度),郭叶波(2013)在评价体系中加入GDP含金量(全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占GDP比重)、人口城镇化适度性(城镇人口增长率与建设用地增长率的比重、非农就业比重与城镇人口比重的比值)、人口城镇化稳定性(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率)、人口城镇化完整性(举家城镇化迁移率、农村留守儿童比例)、人口城镇化包容性(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的收入差异、外来人口社会保障差异率、农民工子女与本地学生受教育权利差异),等等。以上学者对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设都做了很大的贡献,尽量用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来衡量城镇化质量的内涵,对城镇化内涵阐释的侧重使得评价指标均侧重对城镇化过程中居民的物质生活的衡量,而缺少反映其精神文明程度的指标,因此笔者建议,随着城镇化发展的不断深化,发展阶段的不断前进,市民意识这一反映城镇自身社会发展质量的更高层面的指标应该被纳入进来。根据指标选取的可操作性、代表性原则,联系现实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市民意识进行解释的三级指标,比如平均每天监测到的违反交通规则的次数(逆向型)等,虽然意识的形成和改变受经济发展程度、受教育程度、文化习俗、个人习惯等因素的影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严格的规则的设定和执行对意识的改变产生的外部推动作用不可忽视。

(三)城镇财政与城镇化质量。

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在社会经济体系中的辩证统一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转型时期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必然要求,城镇公共财政作为公共经济体制的主要组成部分,要求财政对推进城镇化进程进行适当的干预和支持,城镇财政对城镇化的支持主要体现在财政支出规模、财政支出结构两个方面,财政支出效率是关键。

根据国际经验,城镇化水平在30%-60%之间是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在城镇化的初期和快速发展阶段,城市的设定、分区的设置、制度权限的规定、人口的管理等都需要依靠政府,目前,我国城镇化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并且这种态势还将保持较长一段时间,基本设施的建设、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和治理等都需要政府资金的投入,而且资金缺口一直存在,无论与民间资本如何分配,财政支出的规模都需要继续扩大,以保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

财政支出结构与城镇化质量的保证提高密切相关,能否改变以往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人口城镇化率虚高、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就业问题难以解决等问题,离不开城镇财政在社会保障及保障房建设、污染治理城镇绿化、职业教育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山东省数据显示,在科、教、文、卫四个科目中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最大,其次是医疗卫生支出,科技支出与文体支出占比重很小且每年增长速度低于教育支出和医疗卫生支出所占比重。

财政支出效率力求在相同的财政支出水平和结构下对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产生最大的促进作用,影响财政支出效率的因素有很多,蔡卫红和王燕武(2009)以福建省为例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和面板数据得出教育水平对财政效率的影响显著为正的结论,政府规模对财政支出效率有显著负影响;陈仲常和张峥(2011)得出GDP增长率和市场化程度对财政支出效率有显著正影响;另外,唐齐鸣和王彪(2012)通过对我国26个省级地方政府30年的财政支出效率的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人口密度越大、地方财政自主性越低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效率越高。因此,在城镇化的过程中,为了使财政支持产生的效率最高,应着重增加教育支出以提高教育水平,控制政府规模在适度范围内,保证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并培育开放、融合的市场环境。

三、实证分析

(一)数据收集与处理。

本文采用山东省十七个地市2003-2011年的统计数据,各地市城镇化质量的数据来源分别是:2003-2007年的数据来自山东省建设发展研究院王志燕的《山东省城镇化质量区域比较研究》,2008-2011年的数据来自各年的《山东省城镇化发展报告》,对城镇化质量的评分采用百分制的形式,样本总数为153个。

我们将山东省十七地市的科、教、文、卫支出占当年本市财政支出的比例分别作为分析城镇化质量影响因素影响程度大小的解释变量,分别记为K,J,W,WEI,将十七地市九年间的城镇化质量作为被解释变量,记为Y,并用自然对数进行转换,记为LY,LK,LJ,LW,LWEI,分别以其系数(分别是a1,a2,a3,a4)来进行相应经济含义的解释。对数函数的系数能够表示一种特殊的经济含义:当自变量变化1%时,因变量的反映程度即为经济学上的弹性,本文重点解释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经济关系。

(二)实证分析结果。

由于对城镇化质量的关注以及内涵的提出在国内较晚,因此与城镇化质量有关的数据有限,九年的数据经平稳性检验具有平稳性。

首先,由于选择了山东省所有十七个地市,反映的是总体的效应,应该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同时通过Hausman检验也得出P值通过了5%的显著性水平,即应选择固定效应模型。

然后,对四个解释变量分别与被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得出结果如下:

a1: 0.114*;a2: 0.083***;a3: ―0.191***;a4: 0.334*** (其中,* 、* * 和* * *分别表示10%、5%和1%的显著性水平)。

最后,从以上统计结果中我们可以分析得出:

1、医疗卫生支出与城镇化质量成正相关关系,且在科、教、文、卫中贡献率最大,医疗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城镇化质量则增加0.334个百分点,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效果乐观。这个结果与实际的情况相符合,医疗卫生水平是衡量城市自身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也是居民迫切需要满足的基本因素,不仅要关注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而且要关注更加公平有效率的分配医疗资源。金荣学和宋弦(2012)通过对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公共医疗卫生支出的效率进行实证分析得出,2009年我国省级公共医疗卫生支出技术效率水平较高,其中山东省等九个省份的支出技术效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科技支出与城镇化质量成正相关关系,科技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城镇化质量则增加0.114个百分点,但只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程度仅次于医疗卫生支出。城镇化的发展需要产业的支撑,新型城镇化要求产业发展是集约的低碳的绿色的智能的,科技要发挥引导作用,政府在进行科技财政支持时应加强对经费使用的监管和绩效的评价,提高财政支出效率。

3、教育支出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为正效应,但影响程度较小,因此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程度并不与所占财政支出比重呈正相关。同时文化支出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为负效应,即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增加,城镇化质量反而下降。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城镇化要立足这一实际,且尽管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0%以上,但若以是否获得养老、医疗等方面的待遇为标准,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实质城镇化为35%左右,而专家的统计数据则更低,在26%左右,因此在城镇化质量的发展方面我国尚未处于较高水平。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当人们低层次的需要未得到满足时,低层次的需要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人们此时可能同样追求高层次的需要,但在既定的经济发展、文化和教育水平下,满足低层次需要的动机性更强。另一方面,现阶段城镇化质量指标更多的还是衡量农民身份变成市民后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程度,而对精神生活水平的衡量除“市辖区百人公共图书馆藏书”与此有关外,并没有其他指标能测度出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人们对物质和精神追求的脱节程度。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医疗卫生支出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程度大于教育和科技支出。

四、结语

对城镇化质量内涵的解释决定了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当我们看到社会中的种种违反秩序、对自身权利和义务认识不清、不符合和谐社会发展要求的现象时,不能忽视了对精神文明的考量,不足的是目前对于解释市民意识的三级指标如违反交通规则的次数等在技术上虽易于统计,但并未统一纳入规划中。

通过对面板数据的分析发现,占财政支出比重的高低与对城镇化质量影响程度的大小并不一致,且文化支出为负效应,除了发展阶段的制约和评价体系的不完善外,还应结合现阶段教育、科技、文化支出存在的问题进行积极的反思和改进,为城镇化质量的提高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吉林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本科生)

参考文献:

[1]朱洪祥. 山东省城镇化发展质量测度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7-09-26

[2]陈明. 中国城镇化发展质量研究评述.[J].规划师,2012-07-01

[3]张春梅等. 发达地区城镇化质量的测度及提升对策――以江苏省为例.[J].经济地理,2012-07-26

[4]胡玉海. 市民意识与农民意识.[J].辽宁大学学报,1998-12-15

[5]陈鸿彬. 农村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经济经纬,2003-09-25

[6]朱洪祥. 山东省城镇化发展质量测度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7-09-26

[7]朱洪祥等. 基于预警指标体系的城镇化质量评价――对山东省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的深化.[J].城市发展研究,2011-12-26

[8]杨梅. 湖北长江经济带城镇化质量研究.[J].长江论坛,2012-02-15

[9]郭叶波. 城镇化质量的本质内涵与评价指标体系.[J].学习与实践,2013-03-15

[10]金花. 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主要矛盾.[J].经济纵横,2011-11-10

[11]蔡卫红、王燕武. 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效率与影响因素分析――以福建省为例的实证研究.[J].福建论坛,2009-12-15

[12]陈仲常、张峥. 我国地方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DEA―Tobit模型的实证研究.[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1-09-20

[13]唐齐鸣、王彪. 中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效率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12-02-25

高质量经济发展内涵篇6

关键词:经济增长;转型升级;资源环境;主成分分析;专家赋值法

一、引言

中国经济在多年的高速增长中,低端制造业和低附加值贸易、房地产以及基础设施投资这三大传统动力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高投入、高能耗、低产出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近几年中国经济正在探寻新的发展模式,优化产业结构,提升资源使用效率,改善收入分配模式,实现经济更有质量、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发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试图从经济增长质量内涵出发,基于转型升级的视角,构建指标体系测度中国各省份经济增长质量。

二、文献综述

国内外研究经济增长质量的文献较丰富,但对于经济增长质量内涵尚未达成共识,相关研究也是基于对内涵的不同理解而进行的。近些年,大部分文献都认为经济增长质量具有多维度的丰富内涵。国内钞小静等(2009,2011,2012,2014等)关于经济增长质量的研究成果颇丰。其中,钞小静等(2011)构建了包括经济增长率、经济结构、资源环境、收入分配、居民福利等多指标来研究经济增长质量,认为经济增长质量内涵丰富,其所构建的指标只能反映主要方面,并不能完全涵盖。钞小静等(2012,2014)分别研究了资源环境和城乡收入差距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显著。本文也将从广义的角度理解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从多个维度来刻画经济转型时期的经济增长质量。经济增长质量测度是将经济增长质量进行量化的过程。综合指标评价体系通常从多个维度来反映经济增长质量,已成为当前学术研究的主流。通过选取基础指标,采用不同的方法赋予权重,经逐步加权得到经济增长质量。从现有文献看,研究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角度比较多元,本文尝试从转型升级的视角构建多维度指标体系,考察我国各省经济增长质量。

三、指标设定

经济增长既要考察经济结构的优化、创新活动的效果等动态过程,也要反映出收入分配、质量效益等发展结果。此外,经济增长的实现也付出了资源高投入、低产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代价,何强(2014)及钞小静等(2012)均对资源环境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认为资源环境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有显著影响。因此,转型升级背景下的经济增长质量除了涉及经济发展,更多的是考量结构调整、技术创新、资源节约、环境改善以及收入分配更趋公平。在经济增长质量内涵的基础上,参考国家统计局2015年的“基于需求的反映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统计指标体系”,本文构建了5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分别包含了经济稳定、结构优化、创新驱动、资源环境、收入分配等方面。

1.经济稳定。经济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是转型升级的必要保障。西方经济学认为,宏观经济调控有4大基本目标,分别是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据此,本文分别使用GDP增长率、城镇调查失业率、CPI等三个指标来反映各地经济稳定情况,使用税收占GDP的比重作为辅助指标,补充衡量经济发展情况。

2.结构优化。结构优化着重反映宏观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情况,是体现转型升级、经济增长质量效果的重要方面。结构优化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投资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资源配置更加合理,生产率更高。本文通过如下6个指标来反映各地结构优化情况,分别是全员劳动生产率、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居民消费率、城镇化率、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货物出口额比重、GDP与固定资产投资之比。

3.创新驱动。创新驱动是本文衡量转型升级时期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反映指标。进入新常态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依赖的要素禀赋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创新是带动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有效途径。钞小静等(2011)认为技术进步可以改变生产要素的组合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使收益递增,从而改善经济增长质量。本文的创新驱动侧重于考察技术创新,采用R&D经费与GDP之比、每万名就业人员R&D人员全时当量、R&D经费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发明专利申请授权量与R&D经费之比、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等5个指标来衡量。

4.资源环境。资源环境是经济增长的条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但是粗放型的增长模式对资源环境过度开发和利用,降低了居民的福利水平,增加了企业和居民的生产生活成本,影响了经济增长质量,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钞小静等(2012)研究认为中国经济转型期资源环境代价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何强(2014)研究资源环境和要素禀赋后指出,能源消耗是我国经济增长质量面临的重要约束之一。

本文选取单位GDP能耗、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单位GDP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森林覆盖率等4个指标来衡量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质量的关系。5.收入分配。增加居民的收入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经济增长的目标之一,若只有部分人享受到经济增长的成果,贫富差距悬殊,那么这种经济增长是低质量的。本文使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GDP之比、城乡收入比、居民消费水平与人均GDP之比来衡量居民消费能力,进而衡量收入水平和收入分配的公平性。

四、研究方法和数据处理

1.研究方法。本文将分别测算各省的总体经济增长质量,以及各省各个维度上的质量。在研究指标评价的文献中,熵值法、专家打分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法都有较成熟的使用,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而选用不同方法。相比较而言,主成分分析法与因子分析法都是根据数据自身的特征而非人的主观判断来确定权重结构,可以很好地避免指标之间的高度相关性和权重确定的主观性。但是对于包含多个维度的经济增长质量测度而言,因子分析法无法准确刻画出各个维度的具体变化情况,只能得到公共因子的变动趋势,而主成分分析法却能够获得构成经济增长质量各个维度的量化结果,所形成的权重结构可以充分反映经济增长质量各维度各基础指标对于形成总指数的贡献大小。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我国30个省市的总体经济增长质量。同时,依据主成分分析法的计量结果,结合经济转型升级的特点,对指标体系中各二级指标设定权重,加权得出5个维度的指标值。

2.数据处理。本文使用SPSS16版本软件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对经过标准化处理的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显示,税收占GDP的比重以及结构优化和创新驱动两个维度的指标对总指标影响较大。因此,相对赋予较大权重。此外,结合转型升级时期经济的特点,本文对GDP增长率、单位GDP能耗、城乡收入比和居民消费水平也赋予相对较高的权重。同样使用经过标准化后的数据和相应的权重,进行加权平均,得到各省份每个维度上的指标值,以及各经济增长质量综合指标值。为方便理解,本文所呈现的计算结果均经过处理。这里需要说明的,由于的某些数据不完整,本文的研究中,暂时不包括。本文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各地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等。

五、测算结果

本文基于当前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构建了测度我国经济质量的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专家赋值法相结合的方法,对22个指标的权重进行赋值,测算了2014年各省份经济增长质量及各个维度的指标值,具体结果如下。

第一,总体经济增长质量。本文分别测算了2014年和2006年各省份总体经济增长质量,从转型升级的视角看,2014年各省份的经济增长质量总体好于2006年,表明经过近10年的发展,各省的经济增长质量均有所提高。同时,经济增长质量表现相对较好的省份均为经济发达省份,北京的经济增长质量最高,上海次之,接下来是天津、广东、浙江、江苏等地。这与这些地区的经济基础和经济发展特征相符。两个年份相比较而言,重庆、湖北、海南在经济转型升级中的经济增长质量进步较大。第二,在经济稳定性方面,各地相差较小。北京表现最佳,其次是海南、上海、贵州、广东、青海。北上广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经济稳定维度上的各指标表现也一直平稳;贵州和青海是西部经济相对欠发达的省份,但是经济稳定维度上的指标表现较好。相比较来说,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区在经济稳定性方面有更大的进步空间。

第三,在结构优化方面,表现最佳的是上海、北京、广东、天津、江苏。这几个地区都是经济发展较好,人均收入水平较高,城镇化水平较高,在经济增长质量方面也是最好的几个地区。其余省份在这个维度上相差不大,说明我国大部分省份在结构优化方面还有较大发展空间。第四,在创新驱动方面,表现最好的是北京,接下来依次是上海、浙江、天津、广东、江苏,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情况较好,人才优势明显,市场环境相对较好,创新和研发的储备力量较强,发展动力更大。其他地区在创新驱动维度上表现相差较小,从创新驱动角度提升经济增长质量有较大发展空间。

第五,在资源环境方面,各地差别较小,这说明各地在发展经济中都开始注重环境保护,资源节约、高效利用能源。表现最好的是上海,依次是福建、广东、北京、吉林。山西和新疆两地资源较丰富,在节约资源、降低能耗方面有更大发展空间。

第六,在收入分配方面,大部分地区差别较小。除内蒙古自治区外,其余省份的收入分配维度的值均位于79~81,其中有18个省份的值位于80~81,表明我国各省份在收入分配方面发展程度相当。总体来看,无论是综合指标还是各维度的指标预测结果,经济发达省份在当前转型升级阶段的经济增长质量好于其他地区。其中,各省份在经济稳定、结构优化和创新驱动方面发展程度差距相对较大,可以在相关领域采取措施,提升水平,使经济增长更有质量、更有效益,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钞小静,惠康.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测度[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6):75-86.

[2]钞小静,任保平.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时序变化与地区差异分析[J].经济研究,2011(4):26-40.

[3]钞小静,任保平.资源环境约束下的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4):102-107.

[4]钞小静,任保平.城乡收入差距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J].财贸研究,2014(5):1-9.

[5]何强.要素禀赋、内在约束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J].统计研究,2014(1):70-77.

高质量经济发展内涵篇7

[关键词]校园文化 高职院校 内涵建设 创新

[作者简介]徐令(1971- ),男,江苏盐城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艺术史。(江苏 南京 21001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9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重点项目“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3-37)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0-0027-03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是打造具有国际水平的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继承和传播社会先进思想文化的校园文化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是高职院校提升内涵的源泉,是高职院校可持续性发展的根本。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内涵建设贯彻国家“以内涵建设为中心”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政策,彰显“职教性与高教性相统一”的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为高职院校实现良性、快速发展提供重要的文化指引与精神保障,是影响高职教育发展的基础建设、战略规划和特色创新的关键。同时,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直接影响高职学生人文素质、职业修养的培养。因此,高职校园文化内涵建设的质量与创新的力度,对高职院校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高职校园文化内涵建设要求高职院校继承优良的传统文化,发扬先进文化精神和创新高职特色的文化体系,以便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职业人才,使高等职业教育真正具有整合资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优秀人才的实力、活力与竞争力。

一、传承与发展高职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和观念

高职校园文化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价值观、信仰、活动和制度等的综合,是高职院校继承、发扬和引领文化发展的社会功能的体现。只有充分认识并积极继承、发扬校园文化,培育和发展创新文化,高职院校才能够真正地自主创新,实现以内涵建设为中心的发展目标。《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文件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切实把改革与发展的重点放到加强内涵建设和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提出“把学校的发展重心放到内涵建设、提高质量上来”,广大高职院校以教学育人、思想政治、文化发展等为中心加强内涵建设,努力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质量优良、特色鲜明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文件又再次强调高职院校“以内涵建设为着力点”。那么,什么是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它与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内涵建设有什么样的关系?

在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新时期,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是在科学发展观思想指导和理论背景下提出的一种具有深刻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建设的发展理念。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主要看人才的培养质量”“更主要是看是否将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所以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重点是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职业人才。这意味着高职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旨在实现学校的科学、持续、和谐发展,为社会培养符合国家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的职业人才。因此,推进文化建设,创新校园文化,是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打造坚实的基础与提供有力的保证,契合现代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继承、发扬和创新自身特色文化的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实力所在,也是构成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内部驱动力。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内涵建设是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传承历史的同时发扬先进文化。

首先,校园文化是在高职院校发展中不断沉淀、积累、提炼形成的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在内的文化模式。它的核心部分是通过历史积累与选择获得的观念和价值,代表着高职院校的显著成就,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宝贵财富。

其次,在高职院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等活动开展中,校园文化发挥示范功能、约束与熏陶功能、导向与凝聚功能、平衡与协调功能、扬弃与创造功能,指导规范校园师生主体行为。它强大的影响力与活力来自于从高职院校的历史经验中创造积累的使命、传统、标准、价值观、物质环境、办学实践、信仰等。它们既是高职院校各项活动的产物,又是推进高职院校进一步发展活动的决定因素。尤其是在高职院校最重要的培养高职人才的活动中,凝聚校园文化的价值体系与知识体系外化为物化的校园环境,同时,又内化成整个高职院校的艺术情趣、学术氛围和科学的人文精神,形成以人为本的积极乐观向上的院校精神与氛围。

最后,推进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内涵建设,不仅要继承历史积累的价值与观念,还要发扬先进文化的思想理念。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要在先进文化引领下不断创新校园文化内涵与功能。创新的校园文化具有科学、和谐的精神文化内涵,着重对知识、价值和职业道德等的追求,积极向上,是先进文化在校园环境中的积极体现。总之,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职业人才”培养的“发动机”,先进文化的创新、培育和传播的主体,高职院校必然要继承、发展、引领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与观念,贯彻落实国家对高职教育的发展要求,力求从文化层面上全面发挥高职院校的各项功能。要深化与创新高职校园文化内涵建设,就要在继承优秀的历史传统基础上,以科学、批判、创造性的态度追求先进文化的发展,使高职院校的文化能够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最高水平的体现。

二、批判与创新高职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

我国的高职院校普遍发展历史较短,缺少文化积淀,在文化建设中不同程度地效仿普通高校,造成许多高职院校从教室景观到校训等都是对普通高校的翻版,没有形成鲜明的职业特色。这种校园文化定位的失真使得高职教育丧失了与自身职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致性,导致内涵建设片面化、浅层化。再加上对文化教育的轻视,使得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缺少鲜明的高等职业教育性,没有准确的文化定位规范性,具体文化活动内容缺少核心的集合性,导致文化建设迟滞于形势发展的要求。面对建设工作中的客观不足,对有关高职校园文化内涵建设的价值取向、人才培养目标、模式等进行批判创新是高职院校刻不容缓的任务。

首先,作为精神文化现象,体现一定意识形态的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的精神文化是高职校园文化的核心。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校园文化的内涵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共同引导下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情操、职业观、制度等的和谐发展,“与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在理想追求、价值取向上具有内在一致性。”创新型的校园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坚持以人为本,普及人文精神,培养职业道德观,将高职教育的核心价值、科学精神、制度建设、人文关怀、舆论宣传等融为一体,积极构建科学理论指引下的和谐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境界。一方面,批判并继承传统高等职业文化教育的知识与价值体系;另一方面,在先进文化理论的指导下大胆创新,通过引进行业文化等手段,凝练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的品牌文化,以品牌文化建设带动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

其次,高职校园文化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高教性与职教性相统一”的典型代表。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普通高校一样,高职院校承担培养人才、教学技术研发和服务社会的高等教育功能。所以,高职校园文化具有普通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共性,追求科学、真理,强调以人为本等。但与普通高校不同,高等职业教育强调依托行业、企业和社会区域,为社会输送面向基层的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因此,服务于社会是高职院校的宗旨。“将更多的职业特征、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理想和职业人文素质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这是高职校园文化不同于普通高校的亮点。”

最后,在吸纳人文理念的前提下改良高职教育的唯工具理性,实现高素质的职业人才培养的文化内在的完善,并真正地落实在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等四个具体层面上。客观地批判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并在崇尚创新、勇于创新、激励创新、保障创新的价值观念、制度行为与环境氛围下创新校园文化内涵建设,使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能够围绕高等职业教育的高教性、职业性,是高职校园文化内涵建设创新的健康有序、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集中力量加强内涵和特色建设,在高等教育的平台上围绕职业教育的核心,突出职业教育的目标、重点、策略与手段,打造出具有职业人文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

三、高职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创新的途径

许多高职院校在经过前些年的外延式发展后,面对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要求,必然要转向内涵式发展,这意味着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大力开展文化建设,创新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通过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实现自身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在校园文化内涵建设创新的具体工作中,科学定位高素质职业人才的标准,将校园文化与行业文化对接,构建人文主义高等职业教育的价值观,都可以帮助实现高职院校以内涵发展为中心的建设目标。

(一)科学定位高素质职业人才的标准

正如前文所说,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职业人才更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首要目标,为社会输送的毕业生的质量是文化内涵建设的重要体现,衡量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标准是所培养的职业人才的质量。新时期知识经济发展和终身型学习社会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高职教育也从“能力本位”转向“素质本位”的职业教育观。“素质本位”的职业教育观提倡“通过对学生全面职业素质的提高,完善其个人品格,培养新型的适应知识经济社会需要的具有综合职业素质的人”。高职院校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必须融入素质为本的文化内涵,强化包括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在内的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

(二)对接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

创新高职校园文化,在提高人才培养的共同基础上将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相互对接,不仅能丰富高职校园文化的内涵,也能促使院校提升管理层次,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是企业经长期生产经营实践积累形成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价值标准、文化修养,以及孕育在企业规章、企业管理和企业生产之中的文化积淀,它的核心内容是经营策略和企业精神的价值标准。将企业文化引入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中,意味着在一般意义上的校园文化的功能、内容、方法和手段等的育人特性上,结合企业文化的针对性要求,引入资本经营观念与市场管理的制度,将高职教育的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都纳入以行业导向性和应用性为中心的文化体系中,实现高职的办学思想与服务企业核心价值取向的有机融合。这种高职校园文化内涵的企业化建设,将校园文化与行业文化有效对接,使文化体系的构建围绕高职教育的“职业化”本质,使高职校园文化在亚文化的层面上与实践性的企业文化碰撞、融合与升华,构成具有强大内部驱动力的高职文化。

(三)构建职业性人文主义的价值观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推行“素质本位”只是近年来的事情,不少高职院校在内涵特色建设中忽略人文教育,导致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出现,偏离了高等职业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与功能,校园文化工作常流于简单的任务完成。要改变这种文化载体工具化的倾向和唯工具理性的价值观,需要树立“职业性”的人文教育主义价值观,使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能够紧密围绕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为社会更好地服务。树立职业性人文主义的价值观,需要采取推进素质教育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措施,从而建设推广包括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等在内的职业价值体系。在具体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在对接企业文化的基础上,采取体现人文精神的文化举措,推广人文主义倾向的价值判断与基础性人文知识,改变过于重视实用性、专业性、技术性的活动标准,利用各种传媒手段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审美能力、爱国爱业情怀、职业素养等,完善人格,使学生的知识、情感、人性、道德等得到全面发展。

批判、创新高职校园文化内涵建设,是提升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增强软实力的要求,也是文化建设作为高职院校进步发展的动力源的必然结果。正如先进文化推动和引领人类社会的每一次政治、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变革一样,在高职院校发展历史上沉淀的校园文化与高职院校的发展密切联系,并在先进文化发展与自身创新的推动下,引领促进高职院校的内在发展,积极提升其内涵建设。然而,文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关系着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校园文化内涵建设面临着各种因素的冲击与推进。坚持以先进文化的指引,坚持批判与创新并重,坚持高等职业教育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中心点,校园文化内涵建设必然会不断取得创新,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金南冬,田乃清,孙俭.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的新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9(20).

[2]李长真.大学文化与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研究[DB/OL].http:///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dfd&dbname=cdfd2007&filename=2007014161.nh&uid=&p=,2006-10-01.

[3]王清宣.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特殊内涵及建设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10(1).

高质量经济发展内涵篇8

关键词: 技工学校 内涵建设 有效措施

技工学校作为职业院校的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技工学校在国家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教育教学能力大大提升,社会信誉度得到提高。但总体来说,还不能与高职院校、高校相比,与它们存在很大的差距。技工学校要进一步提升在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方面的地位,必须加强学校的内涵建设,多方位提升学校各项工作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

1.技工学校内涵建设的含义

要知道技工学校内涵建设的涵义,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内涵。

什么是内涵?内涵是一种抽象的感觉,是对一个人或某件事的一种认知感觉,内涵不是广义的,是局限在某一特定人对待某一人或某一事的看法。内涵不是表面上的东西,而是内在的,隐藏在事物深处的东西,需要探索、挖掘才可以看到。哲学上,内涵是指事物内在因素的总和。

知道了什么是内涵,那么技工学校内涵建设的含义是什么呢?我认为,技工学校内涵建设是指为提升技工学校的综合实力而进行的各方面的工作,包括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专业学科建设水平,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社会知名度,等等。

2.技工学校加强内涵建设的迫切性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越来越大,特别是高技能人才,成为企业急需的人才。为了使学校培养的人才符合社会的需求,就要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从而培养出企业需要、社会认可的技能型人才。

2.1政策的导向。

政策是导向,政策是保障。近年来,国家和各级政府认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大力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在这种机遇和挑战同时并存的大好时机,技工学校提高自身的各项工作水平,加强内涵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虽然当前技工教育形势良好,但生源数量下降,致使一些技工学校发展处于进退的十字路口,面临着重新洗牌,有实力者兼并他人,反之被淘汰。在政策的导向下,技工学校要加强内涵建设,提升社会形象,从而保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2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社会的快速发展,职业院校的同质化,技工学校的竞争能力越来越差,竞争优势越来越弱,竞争空间越来越小。技工学校要寻求新的发展,抓住新的机遇,唯有加强内涵建设,更新思想观念来加快学校发展的步伐,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一致。

2.3技工学校自身的弱项。

技工学校是职业教育的组成部分,是高职院校的组成部分,但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公平性:同是职业教育,财政供给不公平;同是政府办学,项目投入力度不公平;同是为了改善民生、惠及民众,招生入学门槛不公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技工学校的发展和壮大,加上技工学校本身就起步晚,规模小,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小,处于弱势地位。在这种形势下,技工学校应该审时度势,加强内涵建设,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

3.当前技工学校加强内涵建设的有效措施

技工学校要想在教育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加强内涵建设,与时俱进,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强大自己,从而更好更稳地立于不败之地。技工学校加强内涵建设,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有效措施。

3.1专业设置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专业设置要以地方经济结构为导向,始终围绕培养社会需求的专业技术工人这个基点,即充分体现按需办学。没有需求,存在就没有意义。只有有了社会需求,才能培养出一批适应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因此,技工学校专业设置应以市场为出发点。在改造旧专业、开发新专业时进行调研,善于捕捉市场信息,还要深入企业生产第一线,开展人才需求调研。然后进行相应专业策划与设置。专业设置对口,因为有市场前景会吸引一批学生前来就读,市场有需求,毕业生就好就业,学生也有积极性。社会知名度大大提升,学校内涵不断加强。

3.2深化校企合作,探索“零对接”合作模式。

技工学校与普通高校在办学定位、教育模式、专业设置、招生依据等方面有着根本的不同。技工学校需要与企业互动合作,才能保持其生命力。校企合作,是技工学校的生存大计,也是技工学校发展的重要保障。技工学校要善于与用人单位联合办学,与企业之间建立起一种结合机制,使两者真正融为一体,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可以与企业进行订单式培养、冠名班式培养,实行“零对接”合作模式。还可以让学生在校期间进行顶岗实习,让学生提前融入企业中去,感受企业的氛围。还可以与企业合作建设实训基地,把企业的车间建在学校,作为教学课堂,提高学生实实在在的动手能力。通过校企合作,技工学校的教育教学就有了目标,内涵建设就会得到进一步加强。

3.3积极推行“一体化”教学改革。

邓小平说过:只有改革,才能发展。近年来,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一体化教学就是在进行专业技能教学时,在教师的组织下,按照目标教学法的要求进行互动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任务,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内涵建设会进一步得到加强。因此,技工学校应充分认识到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性,积极推行“一体化”教学改革。虽然涉及面广,前期投入大,工作量多,但一定要积极推行,不能回避,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学校的内涵建设。

3.4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

近年来,随着技工学校规模扩大和资源整合,师资力量不容乐观。为了解决师资问题,许多学校从大专院校引进毕业生。这些毕业生对企业没有什么印象,缺少技能的实践经验,操作技能的教学显得力不从心。因此,要加强内涵建设,必须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老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通过在企业的实践,提高操作技能,从而提高实习教学水平。二是引进企业专业人才。企业里有一大批有知识、懂技术的技术型师资,我们可以通过引进这部分人才,来充实技工学校的师资队伍,增加一体化教师的数量。

技工学校要发展,就要不断进步,只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能培养为核心,深化校企合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自身的内涵得到进一步的升华,才能实现技工学校的科学发展。

高质量经济发展内涵篇9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旅游文化;可持续旅游发展

近20多年,我国旅游产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经过对传统发展观的反思,人们意识到经济增长只是手段,经济发展才是目的,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成为普遍关注的中心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为旅游业的未来发展指出了一条光明之路。旅游产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从而构筑旅游业发展的新优势,实现旅游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文化内涵的阐释

现代旅游是在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后,主动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方式而出现的一种综合性大众活动,文化要素对旅游活动影响很大。

文化的内涵,一直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笔者结合众多学者的观点和理解,总体上对文化的内涵得出以下认识:

1.文化的广泛性。文化是一个大的范畴,包括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人们对文化多角度、多侧面的研究也正说明文化内容丰富,外延宽广。从不同视角可以把文化进行细分,旅游文化是其中的一个分支。

2.文化的层次性。文化具备特有的层次结构,包括表层的物质文化、核心层的精神文化、中间层的制度文化和中介层的教育文化。所以“物态文化和心态文化互为表里地对立统一于整个旅游活动中。而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则是由物态到心态的中间性过渡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制度文化是保证服务质量,提高旅游层次,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具有保证方向和指南的意义”。因此,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应当多方位、多层次思考。

3.文化的模糊性。由于文化涵盖面广泛,有学者提出文化天然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其内容既具体又抽象,“模糊的文化和文化的模糊,使得我们在理解、研究文化时,有时不得不不求甚解”。理解和掌握旅游文化内涵必须分门别类,层层递进。

4.文化的差异性和发展性。文化是历史发展中各地区各民族实践中创造的产物,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文化作为一个不断进行物质和信息交换的动态开放系统,在稳定与发展的对立中不断实现自我保持和自我更新。文化与时俱进的发展进程中,人居于中心地位。要以人为本,客观地看待由旅游人群流动带来的文化交流,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的文化差异并不能说明两地文化孰优孰劣。

结合旅游产业理解文化,旅游文化不是旅游与文化的简单叠加,它不仅仅局限在民族传统文化的领域,也不是仅仅关注文化旅游这类文化表征比较明显的旅游形式,而是要将旅游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进一步揭示其内在的固有规律,以利于其可持续发展。旅游文化和一般文化形式相同,也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多层次结构体系,“既涉及历史、地理、民族宗教、饮食服务、园林建筑、民俗娱乐与自然景观等旅游客体文化领域;又涉及旅游者自身文化素质、兴趣爱好、行为方式、思想信仰等文化主体领域;更涉及旅游业的服务文化、商品文化、管理文化、导游文化、政策法规等旅游介体文化”。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旅游的文化内涵,将使旅游文化建设更具目的性、针对性和实际可操作性。

二、文化在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先进的旅游文化引领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旅游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的文化本质特征必然要求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优先发展旅游文化,用先进文化引领旅游可持续发展。现代旅游是旅游者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文化需要而实施的一种高级消费,旅游者最大的收获就是精神的愉悦和一段回味无穷的美好记忆,所以没有文化就没有旅游,旅游产品和旅游产业的经济性、文化性是统一的。只有充分重视旅游产品的文化性,挖掘其文化内涵,展示文化特色,提高文化品位和文化含量,才能吸引旅游者,才能带来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2.文化是旅游经济竞争的核心。旅游业的竞争本质上是文化的竞争,文化因素成为旅游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物质方面的需求是较低级的需求,易于满足;但是其最终目标是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属于高级而复杂的需求,较难于满足。由于各地域、各民族的文化差异性往往为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所独有,很难模仿和复制,可比性较低,易于创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形成发展旅游强有力的竞争能力,文化中所带有的民族和地域的独特信息,往往是不可再生也是不可替代的,突出旅游文化特色形成区域间文化特质,是培植旅游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随着旅游开发逐渐向深度发展,文化象一只无形的手支配着旅游经济活动,只有通过文化创新才能保持旅游经济基业长青。

3.文化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知识经济时代,文化经济一体化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重视文化因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世界性现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强调:实现发展的动力实际上存在于文化之中,文化是发展的摇篮。国际旅游发展的经验显示,旅游业的收益越来越不依靠人数的增加,而来自于多元文化含量的旅游产品和特色旅游服务,旅游与文化交流结合程度愈高、旅游文化因素越多,旅游经济越发达。以北京大观园为例,从160万元《红楼梦》电视连续剧的制景费起家,不断发掘红楼文化,按《红楼梦》小说中的菜谱开发红楼宴、红楼宴舞,靠挖掘文化内涵使得企业发展成为国内旅游企业的知名品牌。在旅游资源走过普遍开发阶段之后,文化成为将旅游业发展引向深入的重要驱动力。

4.文化旅游是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我国旅游业在近年的迅猛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我国悠久深厚的文化资源。2002年,海外游客对中国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调查中,五种游客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文化类型就占了四种,其中对华侨的调查,文物古迹名列第一位。这体现了旅游对文化的依附性以及它本身具有的文化属性,中国独有的历史文化延续性、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繁多的文化资源种类,有利于开发结构完善、选择适应面广的旅游产品,形成优质品牌。目前,文化旅游市场开发方兴未艾,大力发展旅游文化、开发以文化为特色的旅游景点和旅游活动内容,可以满足游客的高层次文化需求,是中国旅游面向国际市场和竞争的必然选择,推进文化旅游的发展,才能使我国由旅游大国成为旅游强国。

5.旅游与文化相互作用。旅游者通过旅行活动,学习了解到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同时也将自己本地区的文化带给了旅游目的地的居民,传播和交流了两地的文化。同时,为了吸引旅游者,旅游目的地也日益重视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这对于文化的发展无疑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众多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的有关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旅游者大规模持续来访,对旅游目的地文化影响更多的是消极部分,最明显的是使当地文化不正常的商品化,这类变化对于那些原本以独具特色的文化和地方社会风情民俗为基本的旅游资源吸引旅游者来访的目的地是致命的,它将使这些目的地失去原有吸引力,失去旅游产业持续发展乃至维持其基本生存的基础。

三、旅游文化内涵建设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

实现旅游产业利益最大化和不断发展,关键在于开发利用各种文化资源,满足人们对旅游产品和服务中的文化需求,在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的过程中,建立产业良性的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发展关系,从而提升产业素质,获得可持续发展。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旅游发展观念。我国旅游业起步较晚,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提出“以旅游养旅游”、“五个一齐上”等发展思路,曾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使人们对旅游从外事接待到事业再到产业的认识逐渐明晰,一些项目在一定时期内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这种外延式扩张的粗放型发展,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于旅游目的地的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造成的破坏难以用经济数字来计量。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旅游产业发展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和效益型,通过挖掘旅游文化内涵、提升产品附加价值,向深度发展。

2.坚持政府主导全面发挥旅游产业功能。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条件下,形成了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并由此形成的政府主导、市场主体、企业运作、全民参与的产业发展态势,在旅游目的地,旅游投资经营者、游客、当地居民三者之间的利益交织在一起,只有政府才能协调好他们之间的现实矛盾,追求并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文化效益的统一,因此,政府管理部门要提高管理的专业化、科学化水平,摒弃短期行为,做先进文化的代表,引导当地旅游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并由此全面发挥旅游产业功能。

3.构建旅游企业文化营造和谐旅游环境。随着我国旅游法制建设的逐步健全,促进了旅游市场环境的规范,但是旅游行业恶性竞争、虚假广告、合同欺诈等各种短期行为仍然在侵蚀着旅游经济本不健壮的肌体,严重威胁着旅游产业的长远发展。营造诚信公平的经营环境,改善旅游行业形象,是旅游经营企业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依法治旅完善旅游法律法规建设,可以一定程度地规范市场秩序,更重要的是依靠旅游经营企业的自律,通过构建旅游经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倡导诚信守法经营。

4.深度开发旅游资源以品牌促发展。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文化内涵开发是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手段。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核心是文化创意,在分析地方文脉的基础上确定文化的开发方向和主题格调,明确定位围绕主题进行内容组织,进而通过旅游产品加以体现,并不断丰富文化内涵,进行创造性的升级改造。其中,对旅游资源文化主题的感知和把握并经由旅游产品外显是关键,其本质在于对旅游文化资源进行概括、发掘、升华最终凝聚区域特色的个性化精神,然后通过物化、创新,实现更深层次的整合,将文化内涵渗透、表现在旅游产品的各个层面,形成特色品牌,强化旅游吸引力。

5.重视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做好前瞻性研究。我国旅游产业起步较晚,旅游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缺乏市场的纵深拓展能力;另一方面,羽翼尚未丰满,恰逢中国加入WTO的巨大变革,刚刚蹒跚学步就面临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挑战,客观上使得中国旅游产业不可能亦步亦趋照搬照抄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同时,正是由于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历史很短,旅游产业发展的焦点集中在经济领域,加上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不如它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那么直接和易于察觉,往往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其结果才逐渐显现出来,可一旦结果显现,其后果也就无可挽回,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远远落后于旅游对经济和环境影响的问题研究。我们必须重视这个现象并做好前瞻性研究,现阶段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旅游接待地区社会文化商品化问题、传统文化衰退问题、民族文化异化问题以及游客带来的文化示范对旅游接待地的文化影响问题等等,从事这些研究的不仅包括旅游工作者,还包括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所以还应当重视做好成果共享和研究成果在实践中的应用推广。

6.加快人才培养夯实旅游产业发展基础。旅游产业链较长,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人才培养,提高劳动者素质,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长期以来,我国旅游专业教育是置于经济学范畴内的,旅游文化还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对旅游人才文化素质的提高重视不够。而实际上旅游产品设计、资源开发和规划、旅游服务都是基于文化基础上的,但旅游从业人员文化层次偏低,对文化的认知度不够,旅游文化内涵的“白化”环节缺失,无法做到帮助不同文化背景旅游者感悟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旅游活动只能停留观光的浅显层面,不能适应现代旅游的发展要求。因此,要加快旅游人才培养,逐步从单纯的生产性投资转向人力资本投资,提高旅游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提高他们对所处环境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了解程度,既要做好服务员,又要做好讲解员,通过每一位旅游工作者的一言一行给与游客全方位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提升旅游文化品位。

旅游产业是兼有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四大功能的产业,但是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文化及其他功能的现象在很多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旅游资源的适度开发和永续利用要求提升产业素质,整合文化要素,进行品牌运作。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研究精神文化,开发物质文化,打造制度文化和管理文化,推进教育文化,由政府以及与旅游产业有关各方参与,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积极实践,促使旅游产业走向成熟,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春山.旅游文化——中国旅游业参与国际竞争成败的关键[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3).

[2]安宇,沈山.和谐社会的区域文化战略:江苏建设文化大省与发展文化产业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高质量经济发展内涵篇10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旅游文化;可持续旅游发展

近20多年,我国旅游产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经过对传统发展观的反思,人们意识到经济增长只是手段,经济发展才是目的,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成为普遍关注的中心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为旅游业的未来发展指出了一条光明之路。旅游产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从而构筑旅游业发展的新优势,实现旅游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文化内涵的阐释

现代旅游是在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后,主动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方式而出现的一种综合性大众活动,文化要素对旅游活动影响很大。

文化的内涵,一直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笔者结合众多学者的观点和理解,总体上对文化的内涵得出以下认识:

1.文化的广泛性。文化是一个大的范畴,包括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人们对文化多角度、多侧面的研究也正说明文化内容丰富,外延宽广。从不同视角可以把文化进行细分,旅游文化是其中的一个分支。

2.文化的层次性。文化具备特有的层次结构,包括表层的物质文化、核心层的精神文化、中间层的制度文化和中介层的教育文化。所以“物态文化和心态文化互为表里地对立统一于整个旅游活动中。而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则是由物态到心态的中间性过渡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制度文化是保证服务质量,提高旅游层次,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具有保证方向和指南的意义”。因此,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应当多方位、多层次思考。

3.文化的模糊性。由于文化涵盖面广泛,有学者提出文化天然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其内容既具体又抽象,“模糊的文化和文化的模糊,使得我们在理解、研究文化时,有时不得不不求甚解”。理解和掌握旅游文化内涵必须分门别类,层层递进。

4.文化的差异性和发展性。文化是历史发展中各地区各民族实践中创造的产物,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文化作为一个不断进行物质和信息交换的动态开放系统,在稳定与发展的对立中不断实现自我保持和自我更新。文化与时俱进的发展进程中,人居于中心地位。要以人为本,客观地看待由旅游人群流动带来的文化交流,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的文化差异并不能说明两地文化孰优孰劣。

结合旅游产业理解文化,旅游文化不是旅游与文化的简单叠加,它不仅仅局限在民族传统文化的领域,也不是仅仅关注文化旅游这类文化表征比较明显的旅游形式,而是要将旅游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进一步揭示其内在的固有规律,以利于其可持续发展。旅游文化和一般文化形式相同,也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多层次结构体系,“既涉及历史、地理、民族宗教、饮食服务、园林建筑、民俗娱乐与自然景观等旅游客体文化领域;又涉及旅游者自身文化素质、兴趣爱好、行为方式、思想信仰等文化主体领域;更涉及旅游业的服务文化、商品文化、管理文化、导游文化、政策法规等旅游介体文化”。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旅游的文化内涵,将使旅游文化建设更具目的性、针对性和实际可操作性。

二、文化在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先进的旅游文化引领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旅游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的文化本质特征必然要求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优先发展旅游文化,用先进文化引领旅游可持续发展。现代旅游是旅游者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文化需要而实施的一种高级消费,旅游者最大的收获就是精神的愉悦和一段回味无穷的美好记忆,所以没有文化就没有旅游,旅游产品和旅游产业的经济性、文化性是统一的。只有充分重视旅游产品的文化性,挖掘其文化内涵,展示文化特色,提高文化品位和文化含量,才能吸引旅游者,才能带来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2.文化是旅游经济竞争的核心。旅游业的竞争本质上是文化的竞争,文化因素成为旅游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物质方面的需求是较低级的需求,易于满足;但是其最终目标是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属于高级而复杂的需求,较难于满足。由于各地域、各民族的文化差异性往往为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所独有,很难模仿和复制,可比性较低,易于创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形成发展旅游强有力的竞争能力,文化中所带有的民族和地域的独特信息,往往是不可再生也是不可替代的,突出旅游文化特色形成区域间文化特质,是培植旅游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随着旅游开发逐渐向深度发展,文化象一只无形的手支配着旅游经济活动,只有通过文化创新才能保持旅游经济基业长青。

3.文化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知识经济时代,文化经济一体化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重视文化因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世界性现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强调:实现发展的动力实际上存在于文化之中,文化是发展的摇篮。国际旅游发展的经验显示,旅游业的收益越来越不依靠人数的增加,而来自于多元文化含量的旅游产品和特色旅游服务,旅游与文化交流结合程度愈高、旅游文化因素越多,旅游经济越发达。以北京大观园为例,从160万元《红楼梦》电视连续剧的制景费起家,不断发掘红楼文化,按《红楼梦》小说中的菜谱开发红楼宴、红楼宴舞,靠挖掘文化内涵使得企业发展成为国内旅游企业的知名品牌。在旅游资源走过普遍开发阶段之后,文化成为将旅游业发展引向深入的重要驱动力。

4.文化旅游是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我国旅游业在近年的迅猛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我国悠久深厚的文化资源。2002年,海外游客对中国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调查中,五种游客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文化类型就占了四种,其中对华侨的调查,文物古迹名列第一位。这体现了旅游对文化的依附性以及它本身具有的文化属性,中国独有的历史文化延续性、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繁多的文化资源种类,有利于开发结构完善、选择适应面广的旅游产品,形成优质品牌。目前,文化旅游市场开发方兴未艾,大力发展旅游文化、开发以文化为特色的旅游景点和旅游活动内容,可以满足游客的高层次文化需求,是中国旅游面向国际市场和竞争的必然选择,推进文化旅游的发展,才能使我国由旅游大国成为旅游强国。

5.旅游与文化相互作用。旅游者通过旅行活动,学习了解到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同时也将自己本地区的文化带给了旅游目的地的居民,传播和交流了两地的文化。同时,为了吸引旅游者,旅游目的地也日益重视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这对于文化的发展无疑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众多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的有关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旅游者大规模持续来访,对旅游目的地文化影响更多的是消极部分,最明显的是使当地文化不正常的商品化,这类变化对于那些原本以独具特色的文化和地方社会风情民俗为基本的旅游资源吸引旅游者来访的目的地是致命的,它将使这些目的地失去原有吸引力,失去旅游产业持续发展乃至维持其基本生存的基础。

三、旅游文化内涵建设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

实现旅游产业利益最大化和不断发展,关键在于开发利用各种文化资源,满足人们对旅游产品和服务中的文化需求,在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的过程中,建立产业良性的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发展关系,从而提升产业素质,获得可持续发展。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旅游发展观念。我国旅游业起步较晚,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提出“以旅游养旅游”、“五个一齐上”等发展思路,曾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使人们对旅游从外事接待到事业再到产业的认识逐渐明晰,一些项目在一定时期内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这种外延式扩张的粗放型发展,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于旅游目的地的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造成的破坏难以用经济数字来计量。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旅游产业发展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和效益型,通过挖掘旅游文化内涵、提升产品附加价值,向深度发展。 2.坚持政府主导全面发挥旅游产业功能。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条件下,形成了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并由此形成的政府主导、市场主体、企业运作、全民参与的产业发展态势,在旅游目的地,旅游投资经营者、游客、当地居民三者之间的利益交织在一起,只有政府才能协调好他们之间的现实矛盾,追求并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文化效益的统一,因此,政府管理部门要提高管理的专业化、科学化水平,摒弃短期行为,做先进文化的代表,引导当地旅游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并由此全面发挥旅游产业功能。

3.构建旅游企业文化营造和谐旅游环境。随着我国旅游法制建设的逐步健全,促进了旅游市场环境的规范,但是旅游行业恶性竞争、虚假广告、合同欺诈等各种短期行为仍然在侵蚀着旅游经济本不健壮的肌体,严重威胁着旅游产业的长远发展。营造诚信公平的经营环境,改善旅游行业形象,是旅游经营企业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依法治旅完善旅游法律法规建设,可以一定程度地规范市场秩序,更重要的是依靠旅游经营企业的自律,通过构建旅游经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倡导诚信守法经营。

4.深度开发旅游资源以品牌促发展。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文化内涵开发是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手段。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核心是文化创意,在分析地方文脉的基础上确定文化的开发方向和主题格调,明确定位围绕主题进行内容组织,进而通过旅游产品加以体现,并不断丰富文化内涵,进行创造性的升级改造。其中,对旅游资源文化主题的感知和把握并经由旅游产品外显是关键,其本质在于对旅游文化资源进行概括、发掘、升华最终凝聚区域特色的个性化精神,然后通过物化、创新,实现更深层次的整合,将文化内涵渗透、表现在旅游产品的各个层面,形成特色品牌,强化旅游吸引力。

5.重视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做好前瞻性研究。我国旅游产业起步较晚,旅游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缺乏市场的纵深拓展能力;另一方面,羽翼尚未丰满,恰逢中国加入wto的巨大变革,刚刚蹒跚学步就面临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挑战,客观上使得中国旅游产业不可能亦步亦趋照搬照抄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同时,正是由于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历史很短,旅游产业发展的焦点集中在经济领域,加上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不如它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那么直接和易于察觉,往往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其结果才逐渐显现出来,可一旦结果显现,其后果也就无可挽回,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远远落后于旅游对经济和环境影响的问题研究。我们必须重视这个现象并做好前瞻性研究,现阶段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旅游接待地区社会文化商品化问题、传统文化衰退问题、民族文化异化问题以及游客带来的文化示范对旅游接待地的文化影响问题等等,从事这些研究的不仅包括旅游工作者,还包括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所以还应当重视做好成果共享和研究成果在实践中的应用推广。

6.加快人才培养夯实旅游产业发展基础。旅游产业链较长,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人才培养,提高劳动者素质,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长期以来,我国旅游专业教育是置于经济学范畴内的,旅游文化还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对旅游人才文化素质的提高重视不够。而实际上旅游产品设计、资源开发和规划、旅游服务都是基于文化基础上的,但旅游从业人员文化层次偏低,对文化的认知度不够,旅游文化内涵的“白化”环节缺失,无法做到帮助不同文化背景旅游者感悟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旅游活动只能停留观光的浅显层面,不能适应现代旅游的发展要求。因此,要加快旅游人才培养,逐步从单纯的生产性投资转向人力资本投资,提高旅游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提高他们对所处环境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了解程度,既要做好服务员,又要做好讲解员,通过每一位旅游工作者的一言一行给与游客全方位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提升旅游文化品位。

旅游产业是兼有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四大功能的产业,但是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文化及其他功能的现象在很多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旅游资源的适度开发和永续利用要求提升产业素质,整合文化要素,进行品牌运作。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研究精神文化,开发物质文化,打造制度文化和管理文化,推进教育文化,由政府以及与旅游产业有关各方参与,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积极实践,促使旅游产业走向成熟,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春山.旅游文化——中国旅游业参与国际竞争成败的关键[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3).

[2]安宇,沈山.和谐社会的区域文化战略:江苏建设文化大省与发展文化产业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