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走向趋势十篇

时间:2023-07-24 17:22:37

经济走向趋势

经济走向趋势篇1

我国是地大人多,但人均资源占有并不丰富的发展中国 家。各地区在自然 资源、 地理 区位以及人文特点等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影响 着各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影响着各地区的 工业 化、现代 化的进程和经济发展的道路。因此,区域经济问题是 中国经济 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邓小平同志对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高度重视,在 总结 前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高瞻远瞩的战略构想。党中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这一重大战略选择,体现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和长远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对区域经济 发展战略 构想的实践和发展。

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与内涵

1956年前后,随着 社会主义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形成了以《论十大关系》为代表的新思路,其中提出了“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以促进内地工业发展的战略构想。这一思想在“二五”计划和中央有关经济方针政策中得以体现。邓小平曾高度评价《论十大关系》所蕴含的宝贵思想,认为“对当前和今后都有很大的针对性和 指导 意义”。

建国后,为了冷战时期备战的需要,国家曾以优惠的 财政 政策 和大量的 投资 加快内地的工业发展。这一政策限制了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而使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逐渐缩小。然而,由于中西部地区自然 环境 和经济环境基础较差,投资回报率明显低于沿海地区,多项数据都表明了这种强调内地发展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牺牲了整体经济发展的效率,表面上缩小了内部差异,实际上导致了中外差异的扩大。

总结建国以来区域经济布局的经验教训,人们理性地认识到,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是矛盾统一的。不顾东西部地区的客观差异,人为地推行均衡发展政策,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邓小平指出:“我们讲共同富裕,但也允许有差别。”他认为搞平均主义的同步富裕、同时富裕,不符合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只是一种空想,其结果只能造成共同贫穷。因此他再三强调:“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

按照 经济学 新古典学派的观点,区域二元结构是 市场 不完善和市场机制失灵的反映。随着市场机制的完善和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市场力量的自由运转将使要素收益均等化。因此,从长期来看,区域经济差异将连同“核心�边缘”结构一同消失。1965年,美国人williamson利用24个国家1940—1961年间的有关 统计 数据,计算 了7个国家人均收入水平的区际不平等程度。结果表明,随着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区际不平等程度大体上呈现出由扩大到缩小的倒“u”型变化。因此,尽管经济发展初期区域经济增长不平衡,区际人均收入水平扩大,但从长期来看,区域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水平倾向于均衡和趋同。这与小平同志提出的区域经济发展由不平衡到平衡的战略构想不谋而合。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内涵,就是倡导一种非均衡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具体的说,有以下几点:

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是一种适度倾斜的发展战略。适度倾斜是指从全国总体布局考虑,把投资和生产布局向沿海适当的倾斜。因为区位条件和 历史 因素决定了东部地区易受海外发达地区的经济辐射和产业梯度转移,起步快、阵痛小,较易迅速成长为亚太地区新兴的经济带。但适度倾斜要求处理好重点开发区域与非重点开发区域之间的关系,既不是均衡布局,也不是简单的扶持东部,而是充分发挥各地优势,扬长避短,共同发展。

非均衡协调发展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战略。非均衡协调发展在国民经济开放体系中不是静态的而是不断运动和发展的。从总体上讲,既要有重点地推进生产力空间布局,以追求投资的高回报率和区域经济的高速增长,又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协调区域间经济关系,协调主导产业同其他产业的关系,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形成合理的东、中、西部区域分工格局,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下,加快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走势与趋向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施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倾斜经济发展战略,在强调经济效益目标中,忽视了平衡目标,投资重心与政策优惠一味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造成区域经济差距扩大和区域利益关系严重扭曲。我国在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行调整和选择时,既不能重蹈覆辙,也不能矫枉过正,另走极端,偏重地区效率,牺牲全国经济发展速度和宏观经济效益为代价。在设计我国区域经济新的发展战略时,应该充分考虑我国复杂和独特的区域问题,以求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统一,把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开发很好地结合起来,以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带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实现沿海与内地、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区域经济持续增长和协调发展。

目前 对我国应该实行何种区域经济 发展 战略主要有以下观点:

一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它要求以“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作为一项基本指导方针,从“九五”计划期间开始,逐步加大中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力度,按照市场经济规律 和经济内在联系及地理自然 特色,突破 行政 界限,在已有经济布局的基础上,以中心城市和 交通 要道为依托,形成多个跨省市区的经济区域,发展各区域优势产业,避免产业结构趋同,促进区域经济在高起点上向前发展。

二是多极增长发展战略

就是在中西部地区选择几个省、市或地区或流域(如长江流域),像过去扶助东部沿海增长极那样,培养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

三是沿江经济带以互助互动为中心的协调发展战略

这一战略主要内容 包括:以水资源开发和利用为先导,把“黄金水道”的开发利用协调与发展灌溉 农业 和发展高能耗、高水耗、大运量工业 体系结合起来;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促进资源利用的互补与协作;一般产业协调与高新技术产业协调,建立沿江经济带市场联合体,协调区域市场,协调 金融 市场,坚持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实施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上述三种观点都有其合理性、科学 性和可行性。考虑到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非均衡的客观事实,也认识到制定发展战略应当从全局出发,重点放在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实现上,同时十分关注我国区域发展中公平与效率问题 ,试图在三者的统一中寻找最佳的区域发展模式,因而笔者认为,我国当前宜采取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

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是指由于我国各地区发展同一产业或者同一产业投入产出效果不尽相同,在国家所掌握的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证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国家必须集中有限的 人力 、物力和财力,采取重点开发的方式,并在资源分配和财政投入上对重点开发地区的重点产业进行倾斜,以此求得中西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共同富裕。

另外,国民经济各地区、各产业之间的发展要保持协调。这就要求国家实行的倾斜政策必须适度,必须以保持地区的产业协调发展为前提,因此,适度倾斜与协调发展相结合就成为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

三、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现实意义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实现经济和社会 目标的需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应的是:启动经济高速发展的车轮,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进一步加速经济发展,实行全局较均衡但局部不均衡的发展战略;保持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实行协调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走向共同富裕的需要。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 文化 需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精髓就是从“先富到后富再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指出:“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并且先富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的发展。”在视察南方讲话中,小平同志又一次强调了这个问题,他说:“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同时,他又指出:“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

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其实质是顺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允许而不是限制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而其最终目的则是实现共同富裕。

经济走向趋势篇2

拉锯走势的表现

作为周期转变的衍生产物,外汇市场短期的拉锯走势与中期的趋势反转如影随形,外汇市场大趋势转向的时点同时构成了拉锯走势的起点。根据国际清算银行公布的月度数据,2009年1至6月美元实际有效汇率分别为97.1点、99.44点、100.21点、97.68点、94.89点和94.46点;美元名义有效汇率则分别为98.4点、100.85点、101.43点、98.92点、95.86点和94.67点,最具代表性的美元汇率走势表明中期趋势的转折点以及短期拉锯走势的起点是2009年3月。

从美元指数每个交易日的收盘价看,拉锯走势的起点大致位于2009年3月9日这一天,美元指数收于89.009点,较2009年初的81.839点上涨了8.77%,前期危机恶化背景下全球避险需求的超常规激增达到了极致,随后,美元指数整体震荡下行。如果将外汇市场笼统地划分为美元和非美元货币,则整体的拉锯走势体现在美元指数自起始日至今显现的三大特征:其一,短期内美元升贬趋势转向频繁,2009年3月9日至7月30日短短3个多月内,美元短期趋势四度大转向,第一次转向是3月9日,美元指数在89.009点的高点由升值转为贬值;第二次转向是6月2日,美元指数在78.404点的阶段低点由贬值转为升值;第三次转向是6月15日,美元指数在81.14的阶段高点由升值转为贬值;第四次转向是7月27日,美元指数在78.626的阶段低点又由贬值转为升值。其二,短期趋势的维持时间越来越短,无节奏的剧烈震荡逐渐取代有节奏的波澜起伏,特别是第二次转向后,随机震荡让趋势阶段的划分愈发模糊起来。其三,短期趋势向中期趋势的转化显得更为挣扎,6月2日之后,美元指数在78点和82点的区间内大起大落,却未能对上限和下限形成有效冲击,拉锯走势尚缺乏醒目的中长期演化特征。

美元指数的特征折射了外汇市场整体的拉锯特点:一是强势货币的轮转极为频繁,美元、欧元和日元等主要币种均在不同时段有过或长或短的强势表现;二是超短期震荡极为明显,每一天都可能发生突然的大幅逆转,而突然逆转的持续时间又非常短;三是拉锯方向不明显,市场的转动并没有一个明显的整体趋势,外汇市场中长期的前景极为模糊。

拉锯走势的成因

拉锯走势的直接成因是市场多空行为的反复角力,由于不确定性的广泛存在,多空任何一方都不具有绝对的压倒性优势,此消彼长之间轮替占据相对强势。而更进一步分析,市场多空行为的反复角力源于宏观经济的多重内生性矛盾以及微观主体对其认知和预期的高频变化。具体而言,拉锯走势的深层成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金融条件恢复和金融风险犹存之间矛盾冲突。虽然一度中东欧的债务危机风声鹤唳,市场中关于金融危机“第二波”的传闻风生水起,但随着IMF估算错误的曝光和局部危机整体影响的淡化,金融危机再次急剧恶化的警报已然解除。更进一步看,金融条件自3月以来显著恢复,一些对危机演化反映灵敏的高频数据甚至先行大幅好转,表征信贷紧缩程度的TED利差、表征市场恐慌程度的VIX指数和表征风险偏好程度的花旗风险回避指数,7月末甚至已经明显恢复至危机初期的温和水平。但与此同时,金融危机余威犹在,金融风险尚未完全出清,虽然大部分美国大型金融机构的2009年中报表现抢眼,但次贷相关资产减少却并未结束,根据Bloomberg的统计数据,7月末全球金融机构的危机损失累计为1.6599万亿美元,距离IMF估算的超过4万亿的预期值还有差距。此外,自6月以来,欧美的金融风险从信贷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转向信用卡市场,信用卡逾期率的普遍上升让市场对金融风险依旧心存戒备。金融体系本身的内部矛盾让外汇市场行为更趋不稳定。

其二,虚拟经济发展和实体经济发展之间趋势错配。周期转变过程中,全球范围内虚拟经济的再膨胀速度大大超出实体经济的再恢复速度,体现为:首先,从基本面看,上半年实体经济整体依旧处于收缩状态;而虚拟经济方面,金融条件指数已恢复至金融危机爆发初期的水平。其次,从关键市场看,上半年实体经济领域的劳动力市场持续萎靡,6月美国和欧元区的失业率上升至9.5%和9.4%,平均工作时间等先行指标显示就业市场还将持续恶化;而虚拟经济领域的信贷市场和股票市场却转强,信贷市场的流动性不足已经有所缓解,而截至7月末全球股市市值较年初膨胀了23%。再次,从物价水平看,上半年实际通缩程度不断加深,美国6月-1.3%的CPI同比增幅创近60年新低;而虚拟经济领域的通胀预期却持续存在,6月的一年通胀预期为3.1%,大大高于2008年末的1.7%。虚拟经济发展和实体经济发展之间的趋势错配导致夹缝中的外汇市场大幅震荡。

其三,美国经济顺势复苏和二次探底之间矛盾冲突。汇率是经济基本面对比的货币反应,其中,美国和欧日的经济对比最为重要,一个普遍的共识是美国将先于欧日复苏,但值得关注的是,经济对比的基础是确定美国经济的走向。但从美国经济的决定要素来看,顺势复苏和二次探底的可能性都存在:一看美国消费,利好信息是减税政策导致个人可支配收入有所增加,消费者信心也不断增强;利空信息则是透支消费模式悄然转变,5月美国家庭储蓄率已升至6.9%。二看美国房市,利好信息是IMF的研究表明房价有望于第4季度触底;利空信息则是高盛的实证研究表明房市将陷入“L”型的停滞。三看美国失业,当失业率升至10%以上,就业市场恶化将通过减少收入抑制消费并通过引发“工资―物价”下降螺旋加大实际通缩压力。在复苏大趋势下,美国复苏形状的不确定性导致外汇市场的经济基本面对比更加模糊。

其四,市场预期向上校准和向下校准之间转换频繁。由于宏观经济数据都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市场参与者往往根据其本身的经济预期选择交易行为,并在滞后数据放出后根据真实数据与此前预期的“校准”来重新调整预期和行为。如果一个经济体的经济指标实际值高于预期,市场参与者将向上修正预期,并相应提高该国的货币信心。由于非理性情绪的存在,预期修正往往会出现调整过度的“超调”现象,并导致随后经济数据的实际值低于向上修正后的预期,并引发预期随后的向下校准,并伴随着该国货币信心的回落。也就是说,货币强弱短期内与经济数据实际走强或走弱并不相互对应,一个走强数据的走强幅度如果低于预期将引发货币贬值,一个走弱数据的走弱幅度如果低于预期则可能引发货币升值,由于周期转折阶段预期在与实际值的比较过程中反复向上校准和向下校准,并经常出现超调现象,因此汇率的震荡频率和幅度都显著加大。

拉锯走势的发展

从拉锯走势的成因分析看,拉锯走势与周期转折阶段宏观局势本身的内生矛盾以及市场主体对其认知和预期的反复调整息息相关。因此,从本质上看,拉锯走势是周期转折阶段外汇市场的伴生特征,拉锯走势的终结取决于周期转折阶段的终结。从全球经济的整体演化和结构特征看,相比历史,本轮经济周期的转变将是一个更加缓慢和曲折的过程,整个2009年下半年都将处于这一特殊阶段,全球经济新趋势和外汇市场新趋势的根本确定可能要在2009年末或2010年初。

经济走向趋势篇3

关键词:证券市场宏现经济联动性

中图分类号:1783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lO)11-089-02

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历史的缩写。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年轻的证券市场经过了近20年的风雨跌宕,逐步走向成熟,逐步与向国际证券市场看齐。回顾和总结中国证券市场多年来的发展史,展望证券市场的发展趋势,分析证券市场与宏观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和措施,将有力地推动中国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回顾几十年来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过程中的跌宕起伏,横向分析证券市场与宏观经济之间的联系,寻找促进证券市场发展的新思路。

一、我国证券市场周期与宏观经济周期运行特征

从国外成熟证券市场来看,证券市场运行周期与经济运行周期是一致的。我国证券市场处于初级阶段,情况比较复杂,存在长期背离,但近来趋同倾向逐步显现。

1.我国证券市场周期运行趋势。回顾历史,中国证券市场起步晚、时间短。1990年年底至今的20年中,证券市场的第一周期是从1990年开始的,1990年12月至1993年2月为周期的上升点,下降阶段为1993年2月至1996年1月;第二个周期是从1996年1月至2005年9月,其中上升阶段是1996年1月至2001年6月,此后股市出现了较大的下跌行情,持续了4年多。2005年6月至2007年股市短期上升,但是2007年以后我国股市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呈现跌宕起伏。

由于证券市场正处于国家主导的市场构建当中,所以周期更多表现为政策周期而非宏观经济周期。证券市场出现的几次动荡主要是有国家政策推动,而非经济推动。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股市逐步走向台周期化的趋势。

我国宏观经济周期运行趋势。经济周期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复苏、繁荣、衰退、萧条,其中,复苏和繁荣阶段构成了经济周期中的扩张期,而经济的衰退和萧条阶段则构成了经济周期中的收缩期。在这里我们选取与证券市场相对应的经济发展周期进行对比分析,分别是1991年至1999年之间的一个周期,以及2000年至2007年的第二周期。

在第一轮宏观经济发展周期(1991-1999年)中,1991年一1992年为经济的上升期,1993年-1999年为下降期。宏观经济在经历了 1978年一1991年的增长高峰后,并未进入周期性低谷,而是以小幅缓收为基调。从1993年下半年步人经济收缩期,GDP增长率平均每年下降仅1个百分点左右。2000年以来,中国各项经济指标均出现较大幅度的回升,经济增长率也由1999年的71%增加到2007年的11%。预示着新的一轮经济周期上升阶段出现。2003年下半年以来,物价开始出现上涨的趋势,直至2008年第三季度,政府通过宏观调控以控制物价上涨及信贷过快增长的趋势,中国经济摆脱了通货紧缩的状态。中国宏观经济步人由于重工业化所带来的高增长周期。

总体来看,我国经济连续在10多年保持高速增长。虽然当前我国经济正在经历宏观调控的考验,国际经济形势不稳定,我国的经济结构正在进行调整,风险依然存在。但是我国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未来经济可能还有20年的持续高增长。

2.证券市场与宏观经济运行二者之间的相互关联。从根本上说,股市的运行与宏观的经济运行应当是一致的,经济的周期决定股市的周期,股市周期的变化反映了经济周期的变动。

我国证券市场由于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主要是以政府的政策调整调控为主,出现了很多背离经济周期发展规律的现象。随着市场的成熟,国家对经济与证券调控手段的变化以及证券监控力度的加大,经济与证券市场的关联度逐步加大。纵观中国证券市场周期与宏观经济周期,在1996年以后出现了背离,股票价格指数并未体现出宏观经济先行指标的功能。由于这种背离的存在,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周期与宏观经济发展周期并不完全吻合,但是随着经济发展的成熟,根据国际一般看法,未来的证券市场与宏观经济形势将逐步趋同,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良好态势将带来证券市场业绩的回升。

二、影响证券市场走势的宏观经济因素

宏观经济走势是影响证券市场水平变量和波动性的最基本因素,国家宏观经济发展主要看经济走势、货币供应量、利率等几个方面的指标,这几个方面的影响对于证券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1.宏观经济走势的变化对证券市场的作用。从理论上讲:宏观经济的周期决定证券市场发展的周期,证券市场的变化反映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在经济衰退时证券市场低迷。在经济危机时证券市场达到最低迷期,在经济复苏是证券市场逐步回升,在经济繁荣时证券市场大幅上涨。

但是在实际运行中,经济走势与证券市场的走势并不是完全同步的,甚至由于其他方面的原因还会出现宏观经济与股市价格周期背离的现象。例如在2001年10月份,我国2002年前三个季度GDP上涨7.9%,但是同期证券市场指数跌幅达到7.9%,二者走势正好背离相反的方向。这主要是因为受到其他因素影响,以及证券周期变化的相对独立性造成的。

2.货币的供应量变化对于证券市场的影响。一般来讲,货币供应量与证券市场理论上应该是成正比,即货币供应量增大则股市上涨,货币供应量减少则股市下跌。国家一般在经济出现通货膨胀的时候,采取货币紧缩政策,使得股市的价格下降,在通货紧缩时期,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促进股市上扬。

但是,货币供应量的调整到目标的实现之间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这种手段本身就是对经济进行调控的间接形式,在过程中货币当局本身并不能直接控制和实现诸如稳定、增长这些目标,它只能借助于货币政策工具、设置中介指标并通过对中介指标的调节和影响最终实现政策目标。其中会有很多不可测、不可控的干扰因素影响。所以,国家的货币供应量的调整变化有时候与证券市场的变化并不同步。例如1994、1995、1998这三年,上证指数的增幅都是负数,而同期我国的货币供应量的增幅分别是34.53%、29.47%、14.87%。原本是强相关的两项指标,却出现了背离现象。

3.银行利率变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一般来说。股市价格与银行利息率成反比,利率下降时,股票的价格就上涨;利率上升时,股票的价格就会下跌。因此,利率的高低以及利率同股票市场的关系,也成为股票投资者据以买进和卖出股票的重要依据。

但是我们也不能绝对化。在股市历史上也有特殊情形。当股票行情暴涨、暴跌时,利率的调整对股价的控制作用就不会很大。1998年12

月,央行决定第六次降低存贷利率,一年内三次降息在历史上也属罕见,但是这次降息没有对股市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1999年6月10日,央行宣布第七次降息,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分别下调1个、0.75个百分点,市场的直接反应却呈现逐步减弱之势。

4.汇率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外汇行情与股票价格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来说。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是实行升值的基本的方针,股价就会上涨。一旦其货币贬值,股价随之下跌。所以外汇的行情会带给股市很大影响。在1987年10月全球股价暴跌风潮来临之前,美国突然公布预算赤字和外贸赤字,并声称要继续调整美元汇率,从而导致了股价暴跌风潮。随着我国的对外开放不断深入。以及世界贸易的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股市受汇率的影响也会越来越显著。

三、证券市场与宏观经济联动性现状

1.证券市场与商品市场联动性趋增。回顾我国的证券市场发展历程,透过与经济周期相背离的主线,依然可以发现证券市场也曾出现与经济周期的短暂回归。在股市周期与经济周期背离的情况下,股市点位越高,蕴藏的风险越大,上升的阻力也越大,产生回归的内在需求也越强烈。

1991年至1996年,我国的证券市场与经济发展同时高速发展,呈现出一致趋同的走势。1996年12月股市与经济周期背离过大,受到股市政策的调节,产生回归。1997年5月至1997年9月,股市周期与经济周期背离过大,受到股市政策的再次调节,产生第二次回归。1998年6月至1998年8月,股市周期与经济周期背离程度过大、时间过长,产生第三次回归。虽然这一时期宏观方针较好,呈现几年以来少有的一致向好的运行态势,但股市与经济周期背离过大,于是在经济周期的内在决定作用下,开始脱离政策周期,向经济周期做合理的回归。1998年11月至1999年5月。因股市政策从紧,导致第四次回归。2001年6月,由于经济在2000年回升之后又一次出现下滑,而股市却屡创新高,炒至2245点,为了消除泡沫风险,不得不推出查资金、查违规及国有股减持等利空的股市政策,使股市连续下跌,向经济周期回归。

近年来,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成熟,以及宏观经济形势的好转,金融危机以后的中国经济出现积极向好的迹象。2010年上半年南华商品指数和恒生指数、上证综合指数的累积收益率走势基本一致,几乎出现同步上涨和同步下跌的现象,商品市场和股票市场的联动性越来越大。

2.联动性趋增的原因分析。证券市场应该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但实际上并不完全同步。根据证券市场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的联动本来就不一定是完全同步的,因为证券市场的运行周期有其独立性。原因在于,股市投资具有一定的预期性。买入股票和卖出股票均包含着投资者对未来经济走势的预测。因此,往往在经济过热还未滑坡时,股市先下跌,而在经济触底,还未回升时,股市先反转。经济周期决定股市周期这一特性往往是从两个周期的同向运动与反向运动等不同方面表现出来的:经济过热,股市下跌;经济收缩,股市继续下跌;经济触底,股市上涨;经济回升市场殷市继续上涨。

四、证券市场与经济联动性增强的政策含义

在对证券市场以及宏观经济进行调整的同时,国家政策应该逐步规范证券市场的秩序,让股市真正成为中国经济的晴雨表,为国家经济调控提供决策的正确信息。

经济走向趋势篇4

《论战》之所以经典,是因为给人许多启迪。股市新兵需要指点,老兵也需要温故而知新。

首先,要明白趋势不同于走势。许多人坚定不移地走基于价值的投资路线。比如有些股票已经贵到离谱。他们仍在那里鼓吹还要上升,这就令^怀疑他们别有用心。曹先生对技术走势也抱有戒心,并且认为技术分析在某些特定的时期会失去效用。但他并不否定技术,反而在理性分析经济发展基本趋势的基础上,合理运用技术分析,在相对确定的方向上不断加大下注力度,以获取较为安全的收益。

其次,要明白趋势是由基本面决定的,离开基本面就无趋势可言。当美股、港股、A股同样在K线图上表现出牛市特征时,为何曹先生一直说只敢确定A股处于牛市,而不愿意对港股做出肯定判断,更明确认为美股不过是熊市反弹?原因就是大陆经济基础走好是不争的事实,而次贷危机对美国的伤害非短期可以消化得掉。技术分析派如果不能明白技术分析最终必然要服从于基本面的道理,误判局势的可能性就会增大。

第三,基于趋势的投资者与基于价值的投资者并非属于截然对立的武林门派。反之,二者之间有很多交叉地带,也有许多值得互相借鉴的地方。无论是基于价值的投资者,还是基于趋势的投资者,都在很大程度上以经济的高增长和企业的成长性为投资的出发点。再便宜的股票,如果成长性一塌糊涂,也不值得买人。这一点,巴菲特和芒格完全改造了格雷厄姆的投资理论。也就是抛弃了单纯以清算价值衡量股票贵与贱的防守型投资理念。因此,对基于价值的投资者而言,如果仅仅考虑到价格问题,而忽略了企业的成长性,也就是价值的核心来源,那么就是伪价值投资者。对于趋势投资者而言,如果仅仅根据技术图形的走势做出决策,而不考虑投资对象的成长性,那么,趋势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风险之大,自不必说。所以,曹先生追求的趋势,建立在经济基本面向好、行业基本面向好、个股成长性向好的基础之上,绝非单纯依赖于技术分析。

最后,无论是牛眼投资法,还是止损不止盈。都是将盈利最大化、损失最小化的具体手段,操作上宜因人而异。也就是说,尽管曹先生可以将这些技术用得活灵活现,但个人投资者用得怎样,还要看自身造化。投资哲学上可以取长补短,但在交易系统方面还是要结合自己的性格特点加以改造,否则,就有可能出现“彼之蜜糖、我之砒霜”的效果。这一点,不可不察。

经济走向趋势篇5

一、特点:各国货币政策跟着美元走

国际金融市场突出的特点是美元调整性扩大,并且超出技术规律,长期的价格把握显示了美元的成熟程度。同时金融市场相对稳定的应对显示全球金融实力的提升,同时也可见未来金融风险的更大破坏力。

(一)美元升值突出,价格侧重铺垫

第一季度的国际金融市场和全球大宗商品市场最为直接和突出的主导作用在于美元汇率,进而明显地呈现出国际金融市场新的组合,即美元升值直接影响国际石油和黄金价格回落,尤其是国际石油价格又直接连接大宗商品价格。美元、石油和黄金、大宗商品三者直接影响世界经济发展。一方面是通胀预期强化,其中美元主线带来的影响预示未来美元贬值将导致严重的通胀前景。因为无数历史阶段验证,美元贬值将导致石油和大宗商品上涨,必将带来全球通胀局面。只是美元调节的幅度和节奏将面临更为复杂的局面,目前严重的流动性过剩是美元贬值重要的基础。因此,美元继续惯用历史上过度贬值的经验,从而导致全球价格难以预期,尤其是全球对美元走势的判断出现错位和错觉,第一季度的美元升值超出预料和历史规律。反之美元在全球舆论的危机预警中有效地掌握了节奏,控制了美元汇率变化的周期,主动掌控美元价格的走势。如果从美国的经济利益和历史实践看,美元贬值的意义更为重要。回顾全球经历的3年以美国为主的新型金融危机,美元兑欧元汇率始终保持1.32-1.34,期间美元有稳定,有升值,但贬值依然是主基调。美元兑欧元汇率最低曾经创1.62,常态在1.50美元,美元贬值幅度达到22.7%,随之美国的贸易逆差从7116亿美元下降到3807亿美元,贸易结构改善后美国舆论集中于财政赤字,严重忽略贸易逆差的改善。因此,美元第一季度的升值态势潜藏着技术和策略的运用,未来美元将急速或大幅度贬值,全球面临的美元风险在于美元的自我规划。

(二)政策焦点突出,市场结构维稳

伴随上述金融市场问题,各国货币政策的关注点集中调整态势,尤其是澳大利亚央行的加息对策引起全球效应,观望加息和实际加息都在酝酿和提前,货币政策的焦点十分突出。一方面是加息预期,但加息基础并不充足,甚至难以确定,各国央行普遍关注的焦点是通胀趋势,甚至澳大利亚央行也节制了加息节奏和周期。另一方面是市场结构依然突出美元力量,美元市场份额依然带来美国国债和投资的关注,进而汇率问题成为焦点和热点,市场争论处于复杂和对立之中,包括欧元、人民币、卢布等有不同程度贬值或升值表现。全球货币政策成为经济复苏和价格预期的敏感因素。

(三)经济上升突出,舆论主导扩大

金融市场的问题根源在于经济基础和前景。世界经济呈现复苏趋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多方经济金融机构的经济预期都显示了的增长,但是经济复杂性扩大,国际舆论在个别发达国家的主导下将世界经济矛盾焦点积聚在发展中国家的欠缺和不足,尤其是对我国经济的巨大压力。人民币汇率只是一个表象,实际则是经济竞争力的比较,尤其是我国在人民币已经升值和或许继续升值的预期中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和风险。当前发达国家将其面临的自我问题转移到发展国家的不足上,并强制发展中国家接受其价格,这并不利于世界经济问题的解决。

二、状况:市场回暖但依然难以预期

国际金融市场明显呈现价格单边趋势,普遍性上涨是主要特点,进而全球关注流动性过剩风险、投机行为扩大以及通货膨胀的前景。国际金融市场各个板块的价格规律继续惯性推进,规律之下融入更强的国家利益需求和战略规划,金融市场难以通过当前价格判断长期价值,并严重忽略长期价值的主导作用,进而使市场错位。

(一)外汇市场美元超长升值突出

第一季度的国际外汇市场表现依然是所有价格的核心,即美元指数定价全球价格。但是美元汇率走向超出历史常规,并且超出价格技术规律,过长的美元升值是一种环境所迫的升值选择,也是美元技术铺垫性的顺势而为,潜藏着长远的深谋远虑。全季度美元指数从74点低位上升到80点高位,上涨幅度达到8.1%。但是美元兑篮子货币汇率走向则有所区别,尤其是主要货币汇率与边缘货币汇率存在反方向的价格趋势。如美元兑欧洲货币和主导货币出现升值,而美元兑其他货币汇率,如澳元等则出现贬值。美元兑日元汇率则基本稳定在92日元水平,日元升值压力在本季度依然较为突出;伴随主要发达国家货币趋势,其他国家货币汇率走向参差不齐,各国货币升值压力随从美元贬值而有所缓解,但是美元对策是具有针对性的,尤其是对人民币,这是国家利益的博弈。

(二)股票市场渐进上(来源:文秘站 )涨逐渐明朗

第一季度全球股票市场渐进上涨突出,美国因素是核心。以来,美国改变过去快速和大幅度的股市调整,改用小幅度渐进的方式拉动股市。一方面是经济和企业前景不确定,方向不明朗是这种对策选择的关键;另一方面是面对国际环境特殊因素,保全美元和控制美元使得股市资金调整处于窄幅之间,股市上涨不能得到足够的支撑,小幅调节有利于自我搭配,并且积聚未来快速调整的基础空间。全球股市上涨趋势和节奏的小幅渐进与外汇市场的状况有关。美国股票价格呈现开门红,3月底结束则为满门红,全线上涨,三大指数表现为:道指从年初的10583.96点上涨到10856.63点,上涨幅度为4.1%;标准普尔指数从1132.99点上涨到1169.43点,上涨幅度为4.9%;纳指从2308.42点上涨到2397.96点,上涨幅度为5.7%。欧洲股市也呈现上涨态势,即使欧洲面临希腊风波,并没有直接打击股市,欧洲主要股市依然为上涨趋势。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股票价格也随着上涨,但幅度有所差别。

(三)黄金市场维稳渐进态势依旧明显

第一季度国际黄金市场价格保持相对稳定,价格波折幅度相对较小,全季度黄金价格从1095.50美元小幅度上涨到1114.50美元,上涨幅度为1.7%,尤其是黄金价格始终稳定于1000美元水准之上。黄金价格稳定的原因在于美元,美元战略的需要影响和牵制黄金价格上涨,黄金与美元挂钩,值得关注的是,黄金并没有因为美元上升而急速下挫,美元指数上升破80点,黄金价格没有跌破1000美元,美元与黄金是美国金融战略的两个筹码,美国不会放弃黄金价格的控制力和黄金储备的“后盾”支撑,这是新形势和新时期美元组合拳的基础组合,这是需要长远关注和应对的。同时黄金价格走向还在于自身技术性的休整需要,技术规避和铺垫性将是未来黄金价格高涨的基础。因此,可以看到国际金融市场对于黄金价格的预期保持高涨,全年总指标将继续创新是普遍预期,阶段性走势也将维持相对高水平,黄金价格走势具有短期市场技术和长期竞争战略的支撑。

(四)石油市场价格波动继续但呈上涨趋势

第一季度的国际石油价格开盘为81.51美元,3月底为83.76美元。整个季度的石油价格是一波三折。国际石油价格走势并非简单,而是具有个别国家全球和全局战略性摆布。目前在全球经济复苏和通胀压力中,加息预期临近,各国货币政策走向是当前石油价格受到控制和抑制的关键,并成为调控货币政策的工具,成为 综合协调控制的重要筹码。因为石油价格的控制力可以影响各国通胀的现实和预期,进而可以实施美元利率的长远战略,即回归美元利率霸权。此次新型金融危机全球发达国家利率博弈的结果是美元利率下降带动全球利率下降,美元利率与自身利率水平比较是更极端,但是却影响国际发达国家利率缩小利差,美元利率调控的结果是扩大利差,而以来美元利率调控的结果是缩小了利差。因此,市场价格并非简单,需要全面和综合考量国家需要,尤其是观察占据市场主导力量国家的战略规划十分重要。

(五)市场利率反转预期逐渐提前,还待观望

第一季度全球利率水平处于敏感和观望状态,但是美元利率变化预期逐渐提前,美联储的对策随时将发生变化与调整。全球利率水平受到的影响主要来自市场价格技术性的修正,价格下跌之后的自然性带动和刺激通胀预期的来临,使得应对通胀成为货币政策反转的核心。同时全球流动性过剩状况的加剧和加重刺激货币政策干预性的职能,加息应对热钱和投机因素成为货币政策的关键因素。第一季度澳大利亚停止了加息进度,俄罗斯继续下降利率,多数国家在酝酿加息的时间,这些都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焦点,并影响价格调节,尤其是突出了某些国家的战略需求。

国际金融市场依然处在调整之中,观望状态和难以预期依然是国际金融市场的状况。

三、原因:美元升值隐藏长远谋略

第一季度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主要受到金融问题乐观与困惑的影响,不确定依然是市场焦点和矛盾。国际金融市场发展趋势的原因主要来自经济基础,同时货币政策也起到了助推的作用。

首先,西方舆论主导的市场认知起到自我调节的需要。以来市场焦点集中在新型金融危机后期发展问题,尤其是美元表面是伴随美国经济复苏趋势而上升,全球对美元的认知处于相反的判断,进而通胀预期和投机因素都起到心理影响的作用。但是各国经济并没有确定性的方向认定,包括美国经济也处于不确定状态,但是市场舆论的这种作用却起到国际战略和策略的调节作用,美元升值是最为突出的现象。实际上,美元升值是未来技术性的一种准备。新型金融危机改变了很多市场状况,但是市场的自然规律并没有改变,尤其是价格涨跌的规律难以抗拒,美元恰恰是抓住了规律,提前和顺势进行调整和调节。一方面为未来美元贬值做准备,美元贬值才是美国经济利益的真正需要。通过金融危机以来3年美国贸易逆差的数量下降,可以看出美元贬值的作用。

其次,美国需求占据主导并潜藏国际战略和策略。美元升值是今年国际外汇市场的焦点,但是并非是美元放弃贬值的策略,而是战略上的准备和铺垫。欧元问题是国际金融今年以来的焦点,欧元区因希腊等国家指标超标面临压力甚至危机,欧元区也因此出现分歧和争论,欧元贬值是心理作用,是美国因素影响导致,美元还将制造欧元更加悲惨的未来。如果此时推高欧元将暴露美元的险恶用心,不利于美元的威信,因为美元已经面临信誉指责。美元正是出于保护自己的需要采取升值策略保全自己和设计别人。

最后,国际焦点错综复杂混乱中加大投机。国际金融焦点关注起伏连绵,尤其是汇率引起的争论扩大,进而导致相关价格起伏错落。一是美元过于简单和短期,进而造成美元难以脱离困惑局面,投机因素不是脱离美元,相反增加了美元品种和资产,美国国债就是最好的例证。二是欧元风险评估操之过急,进而导致市场恐慌,美元份额维持稳定,美元升值就是环境所致。三是对人民币汇率过于偏颇和超出规律,使我国汇率改革压力重大,人民币价格被捆绑是严重的问题所在。

国际金融市场面对价格调整难以判断和预期,投资谨慎和投机扩大是主要特色。但是国际金融规模在不断扩大,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的投资动向引起关注,进而全球市场发展背景原因错综复杂、自成态势。

四、预测:美元贬值将加快和扩大

第一季度国际金融市场的状况将使得未来国际金融市场面临迫切的调整和方向逆转,投资预期和风险控制的难以判断将影响市场价格和政策变化扩大,机构发展方向和资金投向趋势面临风险识别和判断的困惑,局部或个别国家具有较大的风险压力和危机积淀的可能,投资迫切出手以及价格快速反转将使国际金融市场面临震荡和变动的新局面和新风险。

首先是外汇市场美元贬值或将加快和扩大。外汇市场价格规律没有改变,主要货币在积淀了大量技术性因素之后,尤其是美元升值必将导致美元贬值。因为从美元贬值角度看,美国结构性压力在化解,投资偏重和倾斜没有改变,美元过度的货币政策达到了美元稳定的地位,尤其是美国经济复苏逐渐明朗。未来的美元贬值不仅可以刺激和加重欧元货币的问题,甚至更加有利于美元霸权的全面回归,形成美国经济投资信心的强化和经济的保护。因此,预计美元在第二季度将出现贬值趋势,全年美元将以贬值结束交易,贬值幅度和节奏将具有控制力和自我性。预计美元兑欧元汇率将可能下跌到1.40-1.50美元,1.60美元有待观望,美元贬值节奏待定。美元兑日元汇率将走向100-110日元。美元兑英镑汇率将走向1.70-1.80美元,或更低水平。其他货币将随从,澳元和加元汇率上涨动力充足。

其次是股票市场必将加快和扩大上涨趋势。尤其是美国股票市场价格将可能跃上11000点乃1点水平,其他价格指标将随从加大上涨幅度。欧洲股市也具有上涨的空间,但水平和幅度将弱于美国股市;日本股市上涨有限,发展中国家将出现差异性走势,经济基础因素和政策差异性将左右价格差别性调整,而非发达国家的全面上涨趋势。

第三是国际黄金市场可能将回调和再上涨双重走向。预计国际黄金价格有可能跌破1000美元,与美元正相关将突出,同时也存在继续上涨1200美元的可能,但金价下跌趋势大于上涨势头,其中技术因素、投资需求的推动将明显突出,中央银行的储备意愿将继续是黄金价格上涨的重要推力。

第四是国际石油市场或将呈现复杂和难以判断的震荡走势。预计国际石油价格将呈现逐渐上涨和加快上涨趋势,年内高水平有可能再上100美元,更高水平的突破难以确定,石油市场参数错综复杂。石油价格高涨水准存在不确定性,opec预期国际石油价格合理价格在年内为70-80美元,明年或后年为80-100美元。

经济走向趋势篇6

2011年的投资取向是该偏保守还是该进取?不妨对2011年的经济走向和各种投资机会作一些前瞻性的分析和判断。

首先,从全球着眼,总体是正面的。

一是全球经济的复苏应能得以继续稳固。美国、欧洲(以德国为代表)等主要经济体的央行,在通胀相对可控之际,将维持低利率和宽松的货币政策,GDP总体持续正增长而公司的盈利能力普遍上行。新兴经济体得益于相对稳固的经济基础和有力的产能提升,预期将继续跑赢发达国家。

二是全球股票市场的总体趋势应继续向好。公司业绩随全球复苏而明显改善、市场流动性充足、通胀的脚步离欧美等经济体尚远等有利因素,将支持主要股市进一步向上。建议利用市场回调的机会积极参与投资,以获取长期合理回报,新兴市场股市(如亚洲和拉丁美洲)更为看好。 三是美元的弱势似乎难改。美元可能因欧元区的不确定因素而有所反弹,但量化宽松政策造成的美元泛滥和长期的低利率,会令其长期弱势难改。

四是一些发达国家的地产市场可能开始复苏。地产价格会最终随经济的复苏开始走稳。此外,中国等新兴市场房价上涨产生的溢出效应,对发达国家的地产市场会有进一步的支持。

五是主要大宗商品价格会在波动中继续走高。资金面的宽松、复苏的持续和对通胀的预期,将使得大宗商品市场继续处于较好状态。尽管黄金价格向上空间有限,但其他大宗商品,如能源和工业金属,价格极有可能进一步走高。

其次,我国虽面临挑战,但向上的大趋势不改。

从宏观层面来看,经济调结构已迫在眉睫。房地产和以出口为定位的制造业相关行业的双引擎,估计不可能维持原有的高速运转状态了。今后,中国经济的GDP长期增长率将从10%的水平上有明显下降,而调整税收政策和加大社保支出可能会是调结构的重点。

通胀压力最终会消退。近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将货币政策基调由“宽松”转向“稳健”。由M2过快增长带来的正持续昂首上扬的CPI数据,应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人民币小幅升值、加息等组合拳下,最终缓缓低头。

A股走势仍可看好,波动中向上可能是大趋势。尽管股市面临宏观政策收紧的压力,但依然有国内流动性充裕、公司业绩增长势头良好等利好,股市总体估值也非常合理。

风投和创投逐步趋热。投资者 “花钱买风险”的意愿,造就创业板高估值,最终受益的是创业者和在上市前不同阶段参与的风投和创投。这就吸引越来越多的资金参与,风投和创投对实体投资的积极参与,会有利于实体经济结构的调整,而令复苏更可持续。

总体上的财富回报率会降低。目前房价无疑存在泡沫,指望股市大幅上行也不现实。虽有创业板炒作、股指期货投机等结构性机会,但风险自不待言。

经济走向趋势篇7

【关键词】基本趋势 主流偏向 宏观因素 微观因素 股市波动

一、从宏观角度分析2006年至今反身性理论对我国A股市场的运用

我国经济体制是二元经济结构,在二元经济结构中存在“过热”的部门和“过冷”的部门。“过热”的部门会促使中央银行印制大量钞票,引发通货膨胀,使本部门利润膨胀,加大股票市场的波动性;“过冷”的部门相对通货紧缩,利润增长放缓,其股票波动性相对缩小。

从2001年开始到2007年,我国GDP保持10%以上的增长,从而加强了基本趋势,2006年该趋势已经足够强大,并且在上市公司每股收益中表现出来,等到基本趋势被市场认可后,开始得到上升的预期加强,市场仍然非常谨慎,趋势继续发展,此时我国开始施行开放的货币政策,大量虚拟资金涌入使股票市场波动性加大,投资者收益增加,信心开始膨胀。从而使股票价格快速上涨,而股票价格的上涨使投资者财富增加,投资者厌恶风险程度减弱,认为即使股价下跌是损失庄家的金钱,使公司未来自由现金流的贴现率减少,从而股票价格上涨,而股票价格上涨又形成上诉的正反馈环,加剧了股票市场波动性,上证指数仅一年零9个月的时间,迅速从1000点疯狂上升至5000点,CPI从2%升至6%,通货膨胀加速增大,侵蚀了不能转嫁通货膨胀企业的利润,也即“过冷”的部门。

由于种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加剧了基本面恶化,偏向被充分认识到,预期开始下降,当股票价格失去最后的支持时,开始暴跌,基本趋势反转过来,加强下跌的趋势。从2007年10月到2008年3月股票市场缩水50%,市值减少约2.5万亿美元,仅剩下2.4万亿美元左右。到3月底为止上证指数最底报收2990。4月随着上市公司公布业绩,国家宏观经济数据,使过度的市场悲观得到纠正,市场得以稳定下来。到5月17日,上证指数突破3700点,但支撑股票价格波动的实质性因素还在继续恶化,其极其脆弱,回调是短暂的。

二、从微观角度分析2006年至今反身性理论对我国A股市场的运用

2006年上半年中国船舶股票价格在16元附近震荡。中国船舶的经营范围是,船舶行业和柴油机生产行业的投资、民用船舶销售、船舶的专用设备、船舶技术进出口及货物进出口,其主营业务为船用柴油机产品。随着2006年开始中国进出口贸易量迅速增加,加强了基本趋势,直到该趋势已足够强大,并且在每股收益中表现出来,等基本趋势被市场认可后,开始得到上升预期的加强,股票价格小幅上扬。信贷规模不断迅速扩张,市场参与者开始意识到基本趋势,认识上的变化通过投资决策影响股票的市场价格,加强了主流偏向,大量资金涌入迅速推动中国船舶股票价格走高,2006年其股票价格突破100元。

2007年全球船舶成交量和成交金额再创历史新高。2007年全球船舶的需求结构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前三季度散货船的成交量同比增长257%,占世界新船成交量的57%,“中国因素”是推高散货船市场的主要原因,进口铁矿石、钢材出口和全球散货船运力短缺造成散货船成交量和成交价爆增。其每股收益迅速增长,6月30日EPS为0.759,9月30日EPS为4.14,12月30日EPS为5.53。股票净资产也迅速增长。市场信心开始迅速膨胀,股票价格波动从依赖基本趋势转向主流偏向,即使受通货膨胀,雪灾的影响,使收益暂时下挫,也无法动摇市场信心,股票价格2007年下半年受主流偏向和基本趋势共同加强的影响,迅速突破300点。市场认识到预期过度膨胀远离现实,受通货膨胀、雪灾、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影响开始加深,其每股收益开始下降,当市场无法继续这一趋势,偏向被充分认识到,预期开始下降,当股票价格失去最后的支持时,基本趋势反转过来,2008年1月暴跌至150点,3月跌至100点。最后过度的悲观得到纠正,市场得以稳定下来,4月在110点附近震荡。但上证指数估值过高,大盘还会走低,中国船舶还会继续走低。

三、运用反身性理论对我国股票市场未来演化的思考

经济走向趋势篇8

南方基金表示,昨日市场受良好的经济数据和长期资金入市等多重利好的推动强劲上涨,收复近几个交易日调整的失地。而目前货币增速拐点出现,通胀下行趋势确立,本次反弹仍会有反复,反弹力度主要取决于政策的放松力度和经济增速下滑的博弈结果。

南方基金认为,总体来看。在持续一年的宏观调控和经济增速下滑的双重作用下,我国通胀压力已明显减弱,政策已没有进一步紧缩的必要。经济增速回落加快将逐渐取代通胀成为市场首要担心的问题,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放松力度可能超出预期。这将给市场带来反弹的动力。整体来看,去年市场主基调是下跌,今年市场的主基调是反弹。

对于未来市场走势。南方基金认为,今年市场仍会延续蓝筹股价值回归、创业板挤泡沫的格局。上证指数已经开始从底部反弹,而创业板等小盘股仍会在高估值的压力下继续探底。本次反弹仍会有反复,反弹力度主要取决于政策的放松力度和经济增速下滑的博弈结果。

泰达宏利基金:GDP增速仍处放缓趋势中

根据数据显示,四季度工业增加值增长12.8%,出现超预期反弹,2011年12月及4季度出口增速超预期,同时受春节提前影响,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1%,比预期高0.6个百分点。另外,受房地产投资增速回落拖累,12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3%,比11月回落近3个百分点。

泰达宏利基金指出,经济下滑幅度趋缓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流动性改善、二是信贷定向放松、三是春节提前造成备产。以上因素使得目前生产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并未跟随需求出现明显下降。考虑到未来需求恢复水平并不明显,政策放松力度也较微弱,海外经济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泰达宏利基金认为GDP增速依然处在放缓趋势中,且下滑幅度或将再次加大。

招商基金:目前市场已进入筑底阶段

针对近期低迷的A股市场,招商基金基金经理赵龙日前表示,2012年A股市场应该存在结构性机会,但难以产生大的趋势性机会。债券市场则在今年上半年可能较好,其后需要视通胀的情况而定。

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在中国经济不出现大的系统性风险的前提下,股票市场已经具有相当的吸引力,主要的原因是A股市场估值较低,同时经济政策在向相对宽松的方向演变。

赵龙预计,今年A股市场有望逐步企稳回升,但未来主要是结构性行情。目前市场已经进入筑底阶段,流动性紧张情况有所缓解,股票市场估值水平将不再下降,但是因为经济下滑企业盈利增速下降,短期对股价仍有一定压力-。由于宏观政策趋稳和业绩风险释放。2012年一季度股市有望见底,下半年则需警惕通胀反复或者增长重新趋弱风险,具体如何表现取决于政策宽松的力度。

国联安基金:货币供应量将向常态转变

经济走向趋势篇9

2002年美国各类商品价格继续走低,其中企业设备投资价格下跌了1.0%,汽车和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价格下跌了2.4%,服装类产品价格下跌了2.2%,个人电脑价格降幅高达20.9%。而且,价格下趺趋势还从制造业蔓延到美国具有优势的服务业,其中酒店价格下跌了2.1%,飞机机票价格下跌了3.8%,电话服务业的价格指数下趺了4.0%。通货紧缩正成为美国经济面临的新挑战。日本的通货紧缩趋势更加严峻,消费价格指数在1999年以来已经连续4年下跌,跌幅依次为-0.3%、-0.8%、-0.7%和-1.0%。其间,虽然日本采取了实施零利率政策、诱导日元贬值和不断增加货币供应量等旨在导入通货膨胀的措施,但通货紧缩趋势至今没有任何缓解的迹象。欧元区的通货膨胀率虽然由于能源和食品类价格上涨而略高于欧洲中央银行规定的2%的上限,但许多商品和服务价格由于需求不足而面临下跌压力。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以消费价格指数计算的通货膨胀率也降至2%以下,在2000-2002年分别仅为1.1%、1.9%和1.1%,并且至今没有出现通货膨胀的迹象。

目前,只有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以及发生金融动荡的土耳其和阿根廷等拉美国家的通货膨胀率超过两位数,但即使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也趋于稳定和下降。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全球价格指数虽然呈现出明显的持续下降趋势,但一般价格水平仍维持一定的涨幅,说明至今尚未发生严格意义上的全球性通货紧缩。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中,只有日本的价格水平近两三年来呈下跌态势,美、欧、东亚及其他地区的价格水平仍在温和上涨。但是,由于全球通货膨胀率已经持续下降到不足2%的很低水平,许多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近来普遍呈下跌态势,主要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已处于战后历史最低水平,并且几乎不存在任何明显通货膨胀征兆,因此世界经济确实正面临着日益增大的通货紧缩风险,发生全球性通货紧缩的可能性在增大。

二、导致出现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主要原因 不同国家和地区出现价格水平持续走低甚至通货紧缩现象的原因不尽相同,从全球范围来看,以下因素是导致出现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主要原因。 首先,信息技术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产业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降低生产成本和增加产出供给的同时,必然导致产品的相对价格不断下降。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产业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在世界各国产业构成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由于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技术创新层出不穷和产品更新换代快的特点,使其在不断提高技术含量和质量的同时不断降低产品价格。与此同时,信息技术还迅速向其他产业推广普及。传统制造业由 于广泛采用信息技术,其产品的研发制造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使厂商不断降低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服务业在采用信息、网络和现代通讯技术以后,能够以比以往相对低的成本提供更多的个性化服务,服务价格也呈现出下降趋势。

其次,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产业分工和转移模式出现新的变化,全球范围内的竞争日趋激烈,生产能力的扩张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许多产品的价格难以上涨。为适应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新形势,发达国家企业在继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传统产业以腾出空间发展新经济的同时,还将许多高新技术产品的不同生产制造环节,按照成本最低原则尽可能地转移到劳动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自身则专注于技术开发、品牌经营和营销网络建设,通过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赢利水平的目的。发展中国家为适应国际产业分工和转移模式的新变化,充分发挥劳动生产成本低的优势大量引进跨国公司投资,不断提高加工制造技术水平和扩充生产能力,力争加入跨国公司的生产营销网络而分享部分利益。其结果是造成全球许多产品的生产能力过剩和国际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最终导致产品价格的下降。 再次,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全球贫富差距扩大,加剧了总需求不足的矛盾,是造成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处的地位和所分享的利益是截然不同的。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由于控制着产品的核心技术、品牌和营销网络,因此能够获得产品生产销售利润的绝大部分,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只能赚取少量的产品加工费。不仅如此,跨国公司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生产制造工序或采用外包生产方式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也加剧了国内普通就业岗位的竞争,从而压低了普通劳动力的工资水平。其结果是制约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普通劳动者购买力水平的提高,使得全球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日趋尖锐,一般价格水平涨势放缓,以致形成全球性通货紧缩压力。 最后,许多国家长期奉行以反通货膨胀为首要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在有效地降低了全球通货膨胀率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目前全球一般价格水平走势低迷的局面。在20世纪70、80年代,美、欧主要发达国家大多经历过严重的通货膨胀甚至是滞胀,以致90年代的宏观经济政策普遍以抑制和预防通货膨胀为主。在克林顿政府长达8年的执政时期,美国的财政预算政策始终以减少政府开支、削减预算赤字和最终实现财政盈余为目的;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也把重点放在预防经济过热和防止通货膨胀死灰复燃上,只要出现经济过热苗头而有可能引起通货膨胀时就采取预防措施提高利率。

欧盟在向单一货币过渡的近10年时间里,规定了严格的经济趋同标准,要求成员国实行以稳定为导向的宏观经济政策,力争实现低通胀甚至是无通胀条件下的持续经济增长。其中,财政政策以减少政府开支和削减财政赤字为主基凋,最终将财政赤字降至国内生产总值的3%以下,并力争在中期实现预算平衡和略有盈余;货币政策也以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和降低通货膨胀率为主,促进成员国之间通货膨胀率的下降和趋同;工资政策则要求名义工资增长不得导致通货膨胀上升,实际工资增长不得超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欧洲中央银行成立后,在欧元区实施以稳定价格为首要目标的货币政策,规定欧元区的通货膨胀率不得超过2%的上限,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应保持在45%左右。 美、欧发达国家实行的这种以反通胀为主的宏观经济政策也对其他国家产生了示范效应。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以及中东欧国家面对经济转轨过程中出现的严重通货膨胀现象,也大多采取了大幅削减政府开支、减少货币供应量和提高利率的宏观经济政策。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对东亚和拉美发生金融危机国家提供援助贷款时,也要求这些国家采取类似的宏观经济政策。20世纪90年代盛行的以降低通货膨胀来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对当前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世界经济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陷入通货紧缩陷阱 从以上导致全球性通货紧缩趋势的主要因素以及当前世界经济的走势看,造成 目前全球价格水平持续走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都不必然会导致出现严格意义上的全球性通货紧缩。世界经济在可预见的将来出现衰退的可能性很小,也不会陷入通货紧缩陷阱。 首先,由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企业生产营销方式改变,以及经济全球化时代市场竞争加剧等结构性因素所引起的,建立在生产成本下降基础上的产品价格下降,不仅不会必然导致通货紧缩而妨碍世界经济增长,而且具有积极意义,是人类社会生产方式不断进步的必然表现。

从历史上看,发达国家大多经历过因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和生产成本下降而出现价格水平长期下降的阶段,但并未妨碍经济的持续增长。例如,西欧主要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曾经在1874-1895年长达21年的时间内价格水平持续下降,但经济仍在持续增长。美国在1917-1922年间也出现了价格水平持续下跌趋势,同样没有妨碍其经济增长。

从当前的情况看,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虽然导致生产成本和价格水平再度出现较明显的下降趋势,但并未因此影响世界经济的增长,也不是导致个别国家和地区出现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的根本原因。日本的通货紧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泡沫经济破灭后,传统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模式不适应新形势而出现内需长期低迷不振,以及金融系统不良债权激增、信贷收缩等原因所引起的。美国经济的衰退则与新经济泡沫破灭、信息技术产业投资过度,以及恐怖主义袭击等因素有关,东亚和拉美地区近年来出现的经济衰退主要是由于金融体系不健全和金融市场动荡所引起的。

其次,因有效需求不足和部分产业生产能力过剩造成的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和全球价格水平走低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不会必然演变成全球性通货紧缩,可以通过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加以改变。有效需求不足和生产过剩所引起的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失衡是导致一般价格水平下降和经济衰退的直接原因。如果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而不加干预,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就有可能最终导致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然而无论是在当代的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政府都拥有很强的宏观经济调控能力和手段,国际上也已出现各种形式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因此,在面临有效需求不足和生产过剩有可能引发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时,各国政府往往会相应地采取各种形式的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来刺激和扩大需求,避免经济因有效需求不足而陷入衰退或通货紧缩的困境。在产业层次上,经济全球化也为企业加快淘汰过剩生产能力和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创造了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生产能力过剩对经济增长可能产生的持久的不利影响。

事实上,近年来世界各国的政府和企业大多采取类似的积极措施来预防和减缓可能发生的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例如,布什政府上台后,面对美国经济增速下降和有可能滑向周期性衰退,采取了一系列以大规模减税和增加政府开支为特征的财政政策来应对经济下滑,美联储在确认经济面临的主要威胁是需求不足后,同样毫不犹豫地连续12次大幅度降低利率以刺激经济增长,对减缓美国经济的衰退程度和促使经济迅速走向复苏发挥了巨大作用。东亚国家在亚洲金融危机后,则大多采取了以扩大内需为主的宏观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经济增长对外需的依赖,增强了经济增长的自主性。与此同时,世界各国也都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通过淘汰、压缩落后的过剩生产能力和不断发展新兴产业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宏观经济调控和产业结构调整措施,有效地防止了世界经济进一步滑向衰退或通货紧缩,使得世界经济继续保持一定的增长。 再次,现代货币制度是建立在不可兑换的纸币的基础上的,中央银行从理论上说具有创造货币和信用供给的无限能力。因此,中央银行完全有能力对经济运行中所需货币流 通量进行调控。

战后西方国家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践表明,主要采取降低利率和增加货币供应量的办法来刺激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这种以扩张性为主的货币政策往往容易引发通货膨胀;而以反通货膨胀为主要目标的货币主义货币政策则以抬高利率水平和控制货币供应量为主要手段,这种以收缩性为主的货币政 策如果用过了头就可能引发通货紧缩。目前,美、日的货币政策已经转向以刺激经济增长和减缓通货紧缩压力为主。在当前全球出现通货紧缩趋势的情况下,随着各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逐渐趋于宽松,较低的利率水平和不断扩大的货币供应量,不仅为当前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增长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而且也有助于缓解世界经济面临的通货紧缩压力。从中长期看,只要全球货币供应量能够保持适度增长,就不大可能发生全球性通货紧缩。

经济走向趋势篇10

新经济催生的产业生命周期

国有资本的产业调整动向服从和服务于国际经济发展的总趋势。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社会步入网络化、电子化、信息化、知识化的发展阶段,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先导性产业和支柱性产业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变化;国际经济的事例促成了产业结构在国际范围内的调整和位移;对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和新兴产业的崛起改变了传统观念上的产业生命周期。

产业生命周期

产业生命周期是特定产品群或技术系统所构成的产品生命周期和技术生命周期的包络。技术生命周期是指企业开发出所满足的市场需求的出现、成长、成熟与衰退过程,这个过程是以市场价值的变动为依据的,而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企业用以满足该种需求所开发出的产品的市场价值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因而产业生命周期必然包含着产业出现直到完全推出市场经济体系的全过程,包括孕育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处于相应阶段的产业分别称为幼稚产业、朝阳产业、成熟产业和夕阳产业。

一个完整的产业生命周期可用图1所示的一条连续平滑的仅含一个或不含极大值的曲线来表示,代表产业发展变动的长期趋势。不同国家,不同产业的长期发展趋势曲线在定量分析的精确表达中可能存在巨大差异。某产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构成企业战略选择的外部产业环境。基于产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所面临的各种竞争态势,企业具有不同的战略选择。

一般而言,孕育期需要投入大量的先驱成本,在市场前景不明确、风险较大的项目上,只有少数企业才有这个能力,在这个阶段,市场调查与反馈研究是关键;在成长期,产业内竞争开始激化,企业应着重进行横向一体化,以获取规模经济效益,当产业进入成熟期,市场增长潜力有限,企业一般采取纵向一体化或加强型战略提高其竞争地位,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下,一些产业在成熟期已全部或大部分转到发展中国家生产而返回国内销售;在衰退期,企业一般采用防御性收缩战略实行资产退出,或实行多元化经营实现资产转移。

“创造性毁灭”与超竞争

在动态竞争条件下,市场的均衡是暂时的。由于新技术的出现、技术范式的转换、消费者偏好的改变以及政府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和新经济的冲击,使得企业的现存优势并不能长久地持续。一个企业如果总是试图维持固有的竞争优势是十分危险的,正如R·迪阿维尼所说,企业主要的战略目标应该是主动打破产业中已存在的固有资源优势,去发现新的竞争优势;新的竞争优势还包括产业外的市场创新。这个理论就是熊彼特最早提出的“创造性毁灭”,它认为企业必须在“破”和“立”中实现超竞争。在熊彼特发展的企业竞争条件下,产业生命周期跨越技术生命周期的动态模型(见图2),又称超竞争模型。典型的例子是芬兰的诺基亚由一个木桨企业发展成为信息业巨子,其转折点是公司通过购并等扩张形式实现了其相关设备以及移动通讯技术范式的转变。

把握产业生命周期和超竞争对于维持企业的竞争力和持续竞争优势是十分重要的。国有企业面对环境工程、基因工程、新材料和信息技术以及由此引发的创业变革与创新,就该着眼于创造未来的竞争优势,着眼于产业竞争态势和塑造产业构架的竞争力,通过“创造性毁灭”争取产业中的战略优势的获取是一个非常有战略意义的举措。

区位优势与国际动向

随着科技的进步,世界经济正逐渐联结为一个整体,各国的产业结构在国际市场的催生和比较利益的诱导下,正在变成世界产业结构的一个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各国产业结构的相互补充和相互依赖,已成为世界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一个趋势。这一趋势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产业形态的区域性转移把各国紧密地联系为一个整体。每个国家都在致力于整体科技经济实力的提高,本国的产业结构逐渐向新技术产业形态倾斜。而将传统的劳动密集型、普通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等发达程度或者欠发达的国家。以亚洲国家为例,日本在上世纪60年代高速发展后,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四小龙”国家生产,70年代“四小龙”因此迅速成长起来,不得不在80年代将这一产业让位于东南亚国家,形成了日本高技术密集、“四小龙”普通技术密集,东南亚劳动密集的分工态势。

另一方面,区域性集团内部的产业分工合作日趋明显。各种地区性经济集团在创建初期主要是为了避免内部减免关税,对外统一关锐,但目前的趋势表明,集团内部的产业分工日趋明显。例如,欧共体内,传统产业多集中在希腊、葡萄牙,新兴产业多集中在英法等国。

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的深层次原因是国际分工所带来的比较优势决定的。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和国际市场自由化趋势的加强,这种优势较之以前表现得更加明显。在高关税时期,由于有关税壁垒以及非关税壁垒的限制,一国的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潜力十分有限,对一些十分有市场但没有资源优势的项目只有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但这往往受到国外金融政策的限制。消除或减免关税与非关税壁垒之后,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缺乏比较优势的产品必将提高贸易双方的整体福利和贸易净福利。

在比较优势的诱导和国际市场驱动下。国际产业结构调整表现出新的动向,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外向型产业结构优势正进一步显露

所谓外向型产业结构是指本国政府考虑到本国经济在世界中的位置,通过开放性的经济政策,使出口在GDP中占有较大比重的调整。外向型结构是比较利益的直接驱动。以泰国为例,在1983年至1987年的4年中,人均国民收入由810美元增加到879美元,速度十分缓慢。此后,政府把握住80年代中后期世界产业结构调整中出现的一次机遇,把从“四小龙”转移出来的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接受进来,扩大出口产业,1987年到1991年的4年中,年均GDP增长速度维持在30%以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飙升至1680美元。

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步伐进一步加快

传统产业是那些建立较早的基础物质生产部门,包括钢铁、石化、纺织、食品加工、建筑施工等,它为一国发展提供大多数基本物质产品,并在很大程度上支撑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因而传统产业不可能也决不能完全转移出国内从而依赖进口,有必要对其关键部分进行高新技术改造。

技术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

技术转移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本身的要求,同时也是发达国家技术创新和维持超竞争优势的需要。我国已在引进新材料、生物工程、精细化工、微光电子等领域有重大进展,并在出口新兴产品中有重大突破。

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表现可总结为:农轻重比例下降,服务业比重上升,企业内部生产组织方式将从大批量的生产转为发挥人的知识和创造能力;跨国集团发展迅速,产业的区域转移迅速,各国应重视比较利益的驱动获得比较优势;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日益加强。国有资本必须重视对传统产业特别是涉及公共利益性、国家安全性、经济命脉性、自然垄断性的行业进行改造升级。

国企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战略选择

国有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必须顺应世界产业结构调整趋势的要求和国内经济发展需要。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WTO的新成员,我国经济发展的取向是科技是经济增长的制高点,因而必须将国有资本投入到高新技术为先导的产业上来;其次,要注意WTO规则和世界经济趋势的影响。国有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具体可用“五个确保”来表述:

确保搞好大企业

政府要集中财力、物力、人力,有选择性地重点搞好大型国有企业,以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和形成规模效应。拿汽车工业来说,我国现有汽车生产厂商117家,年产量不足200万辆,远远比不上大众、福特等世界级汽车巨头中的任何一家的产量,没有规模经济和竞争力,成本太高,技术创新力量薄弱,产品难以升级换代,最终必然失去生存空间。世界产业结构发展的总趋势是劳动、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过渡,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以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更优质的服务获取竞争优势。因此应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能充分发挥组合优势、综合优势和尖端优势的大型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是国企改革的关键所在。

确保上好大项目

对于改造,交通通讯等大型国有工程项目,必须保证资金落实到位,专款专用和国家控股。大型项目是将新技术引入生产进而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最重要的基础和纽带,是进行技术创新的基础,没有足够的投入是不行的。同时要加强企业间的技术协作,提高整体技术水平。在个别企业,利用技术指导,技术转移和技术共同开发等形式,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并通过企业间“产业技术研究组合体”,提高企业整体技术研究水平,保证在大项目中技术支撑的需要。

确保“走出去”与“引起来”相结合

加入WTO后,市场竞争的国际化,生产和销售从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扩展,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继续实施“引进来”战略向全球化市场提供自己丰富资源的同时,国有企业应积极地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到全球市场上去补充稀缺资源,逐步实现资源配置全球化。“走出去”主要是输出国有资本,以便更好的利用国外资源与市场,特别是我国在一些具有竞争优势又确立了全球化理念的大企业集团如海尔等已经“走出去”并获得了一定的成功。

确保搞好西部大开发

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西部有丰富的资源;国有资本要利用西部的资源优势,加快

进行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建设。国家已经在投资项目、税收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支持,逐步建立长期稳定的西部开发资金渠道。中部地区的国有资本在重组和调整过程中应该利用“近水楼台”的优势,挺进大西部,既能促进国有资本改组,又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

确保中小企业放开搞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