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过程指导十篇

时间:2023-07-07 17:33:44

毕业设计过程指导

毕业设计过程指导篇1

关键词:过程装备控制技术;行动导向法;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0-0241-02

引言:

从企业对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毕业学生在控制方面需掌握的知识结构及发展需求来看,不仅需要设计设备本体,更需要设计机电一体化产品。但目前毕业生的现状是,对设备本体设计尚可,但对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存在困难,主要原因是控制类课程理论程度高,与实际应用有一定差距,所以对控制类课程进行优化,尤其是对过程装备控制技术这门核心专业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提高其教学质量显得尤为紧迫。通过实施教学改革,有望拓宽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毕业学生就业范围,使学生对设备本体设计及自动化控制设计两方面都能得心应手,大大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综上所述,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进行《过程装备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确立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实现过程装备:化―机―电一体化的专业培养特色和模式,构建“行动导向”新的教学体系,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迫在眉睫的任务。

一、行动导向法

“行动导向法”,是指教师不再按照传统的学科体系来传授教学内容,而是按照行为或工作任务来确定学习内容、目标,设置学习情境,组织教学。教学内容以职业活动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者,通过行动来获得实际职业环境中所需要的能力。“行为导向”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课堂教学,主要的包括“635”教学法,“头脑风暴”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及其角色扮演法、情境教学法、实验法等。行动导向法的引入,旨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同时使学生具备综合职业能力。本文旨在根据现代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将“行动导向”教学法应用于《过程装备控制技术及应用》课程的毕业设计教学中,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过程装备控制技术》在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中的地位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特色是基于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生能力的要求,将“过程”、“装备”与“控制”这三个知识领域有机结合在一起,以机械为主,工艺与控制为辅的“一体两翼”的复合型交叉专业。我院本专业控制方面的核心教材主要采用《过程装备控制技术及应用》,与以前的《过程控制及自动化仪表》或与《自动检测技术》相比较,该书包含的内容要广,内容较新。该书覆盖了过程装备传感器检测技术、气动和电动仪表、计算机过程控制技术、可编程控制器及其应用、典型过程控制系统等方面。从使用的情况来看,该书控制方面内容涉及很宽,但是在讲授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讲解知识点较广,但有些知识点感觉只是点到为止,并不深入,使学生在工作时不敢用。如何吃透它,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本文从过程装备控制技术在毕业设计中的应用角度出发,采用行动导向法教学模式从选题、方案的设计及各种仪表的选择等方面做了阐述。希望能对学生的毕业设计有些帮助。

三、行动导向法指导下的《过程装备控制技术》在毕业设计中的设计思想

1.通过选题确定职业岗位。对社会需求的调查与分析是教学设计的起点,以便确定专业岗位。毕业设计的选题应围绕这些专业岗位并符合专业培养目标,难度要适宜。毕业生可以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自主选题,也可以结合毕业去向进行选题。选题应本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原则。

2.分析岗位职责,分解任务。通过对岗位职责分析,确定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所需的职业能力,从而进行任务分解,建立设计控制系统的框架。下面以设计隔焰式隧道窑温度控制系统这个项目为例进行介绍。设计时主要包括:(1)控制系统方案的设计。在充分熟悉了隔焰式隧道窑生产工艺流程的基础上,确定了窑道的烧成带的烧结温度为生产中的主要控制指标后,对要控制的对象――隔焰式隧道窑进行干扰因素分析,最后通过对各种控制方案优劣的比较,确定采用串级控制的方案。(2)确定系统的被控变量和操作变量。被控变量是生产中需控制的关键性变量,操作变量则是起控制作用的变量。选择时可根据被控变量和操作变量的基本选择原则,从多个变量中选择一个合适的变量作为被控变量或操作变量。该项目隔焰式隧道窑温度串级控制系统中,学生通过对隔焰式隧道窑具体工艺及质量指标的分析,选定窑道烧成带的温度作为主被控变量,以燃烧室温度为副被控变量,将燃料的流量作为操纵变量。(3)被控对象数学模型的建立。建立被控对象数学模型的目的是为了进行控制器参数的整定和系统的调试以及利用数学模型进行仿真研究。该项目学生采用实测建模在副对象(燃烧室)、主对象(隔焰板、烧成带)的输入端分别加上激励信号,得到输出的响应曲线,然后利用先验知识分析曲线,根据曲线的特点用数学的方法归纳出主、副对象的数学模型。(4)控制器控制规律的选择。控制器是对控制系统中信息经过运算处理发出控制信号,对控制质量起决定性的作用。了解常用的几种控制规律(位式、P、I、D)的选择原则及其优缺点是选择适当控制规律的前提。该项目隔焰式隧道窑温度串级控制系统中有两个控制器,一个主控制器,一个副控制器。因为主变量烧成带的温度工艺对它的精度要求高,一般要求达到1300℃,偏差不得超过±5℃,且主对象容量滞后较大,所以主控制器选用PID控制规律;副调节器的任务是要快动作以迅速抵消落在副环内的二次扰动,而且副变量燃烧室温度并不要求无差,所以选了P调节器。(5)测量变送装置及控制阀的选择。测量变送装置的作用是将工业生产过程的参数(如流量、压力、温度、物位和成分等)经检测并转换为标准信号。对测量变送装置的基本要求是准确、迅速和可靠。控制阀的选择包括:控制阀结构形式的选择;控制阀流量特性的选择;气开式与气关式的选择;控制阀口径的选择。选择时要综合考虑各方面,选择出合适的测量变送装置及控制阀。该项目隔焰式隧道窑温度串级控制系统中,主、副变量的温度均高于600℃,所以学生一般多选用热电偶温度变送器,热电偶的型号为铂铑30-铂铑6;考虑到生产的安全,控制阀选择“气开”工作方式的直通单座阀。(6)控制系统整定方法的选择。一旦系统按所设计的方案安装就绪,对象的特性和干扰位置等因素基本固定下来,这时系统的质量主要取决于控制器参数的整定。该项目隔焰式隧道窑温度串级控制系统的整定学生们采用先副环后主环的两步整定法,具体整定的方法上可用经验凑试法。(7)通过系统仿真验证控制方案的成败。计算机仿真在系统研究中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经济而且安全可靠。如可使用MATLAB软件里的Simulink仿真工具,构造仿真模型,针对目标知识点进行仿真,得到仿真曲线来评价所设计控制方案的质量。质量完全满足要求,则控制方案设计是合理的。该项目隔焰式隧道窑温度串级控制系统学生们采用MATLAB软件里的Simulink构建仿真模型,得到的仿真曲线基本满足工艺提出的品质指标的要求。

3.将行动领域转换成学习内容。以上是对一个完整的工作进程中每个具体行为所需要的职业能力进行了阐述和学习,从而将行动领域转换成学习内容。具体采用行动导向法的哪种教学方法应根据教学设计内容灵活选择使用。

4.对项目结果的汇报、演示、评估。最后,通过毕业答辩,对该项目的结果进行汇报、演示,由老师和学生联合评估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如何解决,结果中哪些好,哪些有待改进等等。

四、结束语

总之,行动导向教学法中学习是个体的行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行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咨询者,为了“行动”来学习并通过“行动”来学习,从而达到教、学、做一体化。行动导向教学法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在教学中重视“案例”教学,重视“解决实际问题”及“自我管理式的学习”。这种教学方法的作用,不仅使学生更快地掌握了专业技能,同时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方法能力、与人协作共事的社会能力和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张早校.过程装备控制技术及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2]徐兆军,陆荣建,华洁.对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控制课程内容的思考[J].科教文汇,2010,06(下旬刊):47转84.

[3]邵泽波,宋树波.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5,(6):6-8.

毕业设计过程指导篇2

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是以学校为主体,利用学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把理论教学和生产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培养对社会、对企业有用的大学毕业生[3]。下面本文对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的优势进行了总结。

1.企业培养人才的需要[1]。企业都想招聘到优秀的大学毕业生,而传统的招聘主要是看学生简历和两次左右的简短面试。可想而知,通过这样的程序很难真正招聘到合适的毕业生。学生到企业做毕业设计,企业可以在近半年对学生的考察中选聘出优秀的学生作为自己的员工,这样就节省了新员工试用期和培训期,避免了社会招聘和校园招聘所存在的不足。另外,可以和高校进行密切、深入的合作,提高企业的科技竞争力。

2.高校具有较高的积极性[1]。首先,教育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明确提出鼓励高校和企业联合进行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能够培养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优秀毕业生,有利于促进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其次,很多高校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特别是年轻教师,让他们与企业的工程师一起指导工程课题的毕业设计,可以提高他们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对于学校而言,通过和企业的密切接触,能够认识到企业的技术难题和对于人才的特定需求,从而指导本科教学工作,培养对社会、对企业有用的本科毕业生。

3.学生就业的需要。很多学生对学校的学习生活过于麻木,具有很强的厌学情绪。另外,目前的毕业设计问题严重,学生已形成了“应付”毕业设计的习惯。而校企联合指导本科毕业设计,使得学生能够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正好能够运用学校里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到企业去做毕业设计,既可以学到学校学不到的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又完成了毕业设计任务,学生表现出的热情是非常高的。另外,到企业去做毕业设计,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独立工作和社会适应能力,加速了学生成材[4]。

二、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具有无可争辩的优越性,但是对于一项颠覆传统毕业设计思路的新模式,在其执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1.没有固定的、合格的毕业设计实践基地[5]。目前,只有少数高校开展了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的工作,有部分学校的教师自己联系了临时的毕业设计企业,从中可以发现很多的问题,比如企业没有达到指导毕业设计的硬件条件、企业没有特定的指导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学校和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毕业设计保障制度等,有的甚至是学生扮演打工者的角色。在这种情况下根本发挥不到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的优势,反而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2.过程管理协调不合理。通过调研和查阅文献发现,目前所开展的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工作普遍存在过程管理协调不合理的情况[6]。比如选题时企业和校内指导教师没有很好地沟通,有的甚至是校内指导教师自己定的题目;做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学校联系学生不方便,管理困难,学校难以控制毕业设计的进度状况和完成情况,毕业设计的质量难以保证。

三、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的保障措施

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有优越性,也存在因制度不健全导致的一系列问题。总的来说,到企业做毕业设计顺应了目前的潮流,其积极意义和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但要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来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

1.共建校企联合毕业设计实践基地[7]。毕业设计实践基地有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能够满足学生毕业设计所需的硬件要求,这些条件包括设计室、资料室、指导教师等,这是完成毕业设计的必要条件,学校首先应对企业能够提供的硬件条件进行审查。另外,学生进入企业后,应该能够分配到合适的企业指导教师及合适的岗位开展毕业设计工作。因此,在学生进企业之前,学校应该同企业落实好相关工作,这样学生才能得到锻炼,企业也能从学生中真正选择到所需要的人才。

2.毕业设计采用双导师制[8]。在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应由学校和企业各选派一名指导教师,两者指导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不能互相代替。校内导师可以按照传统的指导教师选聘条件来确定,企业应该由工程师以上的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担任指导。由于学生的毕业设计过程主要在企业完成,因此应该以企业指导教师为主,校内指导教师为辅。企业指导教师在学生选题、设计内容的技术性问题方面起主要作用,校内指导教师侧重于毕业设计的规范化管理,定期与企业指导教师、学生加强联系,及时了解学生毕业设计的进展情况,出现问题及时处理。

3.选题是毕业设计关键的一步。毕业设计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选题,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的题目主要应该由企业指导教师拟定[9]。选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设计的方向、角度和范围,它是确保完成高质量毕业设计的前提和条件。一般情况下,选题应该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但由于企业指导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对毕业设计在本科生培养中所起的作用不能够很好的理解,因而容易出现选题难易程度、工作量大小掌握不好的情形。校内指导教师要做好把关,使得选题较好地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教学基本要求,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使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得到充分锻炼。

4.毕业设计过程的管理是保证[3]。对于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而言,监控与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是保证毕业设计顺利完成和毕业设计质量的必要手段。为了加强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工作进程的控制与管理,在企业指导教师指导的同时,校内指导教师应全面跟踪学生在企业毕业设计的工作进度、设计质量及毕业论文撰写方面的内容。毕业设计划分为三大环节: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毕业论文撰写。针对每一个环节,学校和企业应该建立有相应的监控机制。合理的过程管理能及时发现特殊情况,从而进行调整,确保设计任务的完成。

毕业设计过程指导篇3

关键词:毕业设计;质量控制;卓越工程师计划

中图分类号:G642?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0-0121-02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我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2011年开始启动卓越工程师培养试点,探索适合于培养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的模式与方法。毕业设计是教学培养过程最后阶段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不仅可以考察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各种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全面、系统、严格的技术及基本能力的练习,毕业设计环节质量的控制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作者近些年指导毕业设计过程中接触到的问题,对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所采取的监控措施进行初步探讨。

一、当前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质量参差不齐,各院校在引进师资时主要考察教师的学术水平和科研成果,对教师的工程背景关注较少。在近些年的毕业设计过程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有:①许多同学由于基础理论掌握不好,对工程标准和专业规范不熟悉,毕业设计时无从下手,不能提出合理完整的设计方案,设计过程参考已有的设计计算书或参考书模板进行生搬硬套,虽然设计计算过程有很多,但对其中的一些设计参数不理解,对其背后的理论意义不清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②部分学生存在抄袭现象,在毕业设计分组时经常是几位学生完成同样的题目,所以同学之间抄袭比较容易,同时网络上存在许多毕业设计图纸和计算书等资料,使学生的抄袭内容更加难以被发现;③毕业设计时有些考研同学参加研究生复试,而有些同学为了找工作而提前到企事业单位实习,占用了大量的毕业设计时间,影响了毕业设计进度和质量;④有一部分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缺乏工程背景,指导过程中存在脱离工程实际的现象;⑤部分指导教师教学科研任务很重,派自己的研究生指导本科生,对学生投入的辅导时间不够。

二、毕业设计质量监控措施

针对上述毕业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系从设计教师遴选、设计选题、指导过程、评阅答辩等各个环节进行了质量监控。

1.指导教师资格遴选。指导教师必须具备讲师(或相当职称)及以上职称,具有硕士学位的助教不得独立指导本科毕业设计,初次指导毕业设计的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不能同时指导超过4个学生。为了使毕业设计更接近工程实际,采取校外导师独立指导或校内外导师联合指导的方式,积极联系建筑企业、勘察设计机构及工程技术人员参与指导毕业设计,每届有15%左右的学生由校外导师指导。

2.毕业设计选题。毕业设计的选题应能够反映社会对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新需求和学科的新发展,毕业设计必须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涵盖专业的基本训练,难度适当,工作量饱满。为了避免抄袭,做到学生一人一题。有部分学生毕业设计时已经达成了初步就业意向,毕业设计题目应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就业方向,根据学生今后的工作内容进行师生双向选择设计题目,系部再适当调整。

3.指导过程控制。指导教师至少每周与学生见面2次进行指导,每周每生的指导时间不少于1小时,对指导过程要有详细的记录。系部对学生做好考勤记录,严格把握学生请假情况,对学生的请假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办理,严格按照毕业设计(论文)评分标准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考勤纳入批阅评语和成绩中。设计中期进行中期检查,指导教师分组交换学生进行检查,检查完后指导教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交换意见,并尽快解决问题。设计后期严格按撰写要求进行毕业设计说明书和计算书的撰写,提交完整的设计资料。

4.评阅答辩质量控制。答辩前由教师交换评阅设计成果,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与水平进行客观公正评价,拟评优的毕业设计必须有校外专家进行独立评阅。学院成立答辩工作领导小组(不少于5人),专业成立答辩委员会(不少于10人)。根据专业方向先进行小组答辩,通过答辩,审查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成果,检查有无抄袭、外文翻译是否准确、成果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小组答辩成绩不及格和优秀的学生,再进行一次大组答辩,大组答辩由全系老师和校外专家组成,对评优的学生和不及格学生进行再一次审核,对学生的答辩过程进行客观的评判。综合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答辩表现及毕业设计过程进行成绩评定。优秀毕业设计的评选,以学生对工程设计能力的掌握程度为主要参考依据。设计所采用的工程技术及其有关参数符合现行的有关设计规范,设计计算书和设计说明书的内容与格式符合有关要求,设计图纸规范,表述清楚,设计工作量充足。

5.教务处、学院、系在毕业设计中的监控管理。教务处负责制订或修订毕业设计质量及管理标准,明确学校毕业设计工作整体目标;掌握工作动态,进行宏观管理、指导和协调工作;组织学校视导团或专家组成员进行前期、中期、后期工作检查和质量监督,组织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教学管理考核。学院根据专业特点,制订质量监控实施细则,审定指导教师资格,对指导教师工作提出明确要求;组织学院专家对毕业设计全过程进行检查和督导,对前期、中期、后期工作的各个环节要跟踪检查、指导、落实;根据各课题指导教师工作情况评定指导教师工作质量,考核指导教师的工作。系部主要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组织确定课题并对课题进行论证,保证课题适当,课题的更新率及与生产实际、教师科研课题结合率满足规定的要求;检查督促教师对学生的考勤与指导,组织答辩小组(确定组长),进行毕业设计答辩和成绩评定。

三、结语

卓越工程师培养是学校根据社会需求和行业标准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工程人才,需要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学生的培养过程。毕业设计环节最能体现学生实践综合能力,因此对毕业设计环节的监控措施和模式不断进行探索和研究,使毕业设计环节的开展更加符合工程实际,不断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对建筑类高校的毕业生培养和就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毕业设计过程指导篇4

(1)毕业设计模式改革内容。传统的毕业设计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对于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而言,主要从毕业设计选题、指导方式、毕业设计内容、毕业设计工程监控、考核制度等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尝试,通过校企联合培养的方式,全面提高毕业设计质量。(2)实施方案。对校企联合培养下的毕业设计进行改革与实践,按照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要求,结合教学改革模式,主要采取的具体方法如下:①毕业设计选题模式的改革。在毕业设计中,一个合适的课题是关键,很大程度上决定毕业设计的内容。合适的题目要能够覆盖相关的专业知识内容,同时能够体现技术的先进性,要优化选题设计,讲究科学选题。毕业设计的选题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选题来源于工程实践,实现真题真做;让企业参与毕业设计课题的制定;毕业设计题目要体现专业知识先进性;毕业设计内容要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②改革毕业设计管理制度。学校要把毕业设计工作与课程教学工作放在并重的位置,对毕业设计工作进行严格考核,并将它作为学生毕业设计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广大师生认识到毕业设计管理是整个教学管理中的重要环节。A.加强毕业设计过程管理。第一,要从规范管理入手,把过程质量监控作为毕业设计质量的保证,结合毕业设计内容,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第二,要求学生记录毕业设计日志,明确毕业设计的目的与阶段目标,加强毕业设计的组织管理,为毕业设计质量提供保障;第三,在校内外老师联合指导下,加大对毕业设计过程的监控,定期对毕业设计工作的进度及质量B.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建立毕业设计工作委员会,具体负责毕业设计的日常组织和管理工作。校内外指导教师要加强沟通,及时获取学生毕业设计的相关信息,以便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C.建立教学过程管理的指标体系。对毕业设计的题目论证、任务书、进度、答辩等环节进行监督管理,通过定量分析毕业设计的质量。D.建立健全指导教师管理体系。确定承担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资格标准并严格执行,尤其要加强对校外指导教师的资格审查。明确教师的职责,确保校外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工作,保障毕业设计的质量。③改革毕业设计指导模式。在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下,要充分利用企业的经费、场地和技术力量,完成企业需要的技术课题,同时应以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为主,校内教师指导为辅。校内指导教师主要负责过程监控,校外指导教师则负责协调学生与工作现场、设计单位的关系,对学生的毕业设计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帮助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工作。④改革考核制度,规范答辩程序。实施校企联合培养下毕业设计模式,要建立严格的毕业设计考核制度,规范答辩程序,具体做法有:第一,邀请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人员参与答辩工作,这对学生毕业设计成绩评判更加公正,客观,也是对高校指导教师的一种激励,有利于推动毕业设计质量的提高。第二,量化毕业设计成绩评定标准,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第三,对参加毕业设计的学生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

2改革效果

学校将该毕业设计改革方案应用于2013届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对该届毕业生及其毕业设计调查显示,该改革方案取得了良好成效。首先,学生从态度上高度重视毕业设计。其次,校外指导教师可以将行业最前沿的信息带到毕业设计中,通过真题真做,很大程度上缩短了学生工作后的社会适应期。最后,毕业设计的质量具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3结语

毕业设计过程指导篇5

Abstract: Graduation projec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actice teaching of civil engineering specialty.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graduation project and based on the teaching reform practice of graduation project in the past few year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measures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graduation project from several aspects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关键词: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质量

Key words: civil engineering;graduation project;quality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9-0232-02

0 引言

毕业设计是满足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主要内容,它是对大学四年所学课程的一次大练兵,也是学生走入工作岗位之前的工作预演。可以说,毕业设计是连接专业知识与工程实践的一条纽带。通过毕业设计的实践过程,使学生掌握如何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建设当中去,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目的,为今后走向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1]。近几年来,在学校教学过程中,由于某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普遍存在着毕业设计质量下滑的现象,因此本人总结了独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方法与成功的实践经验,与同行们交流探讨。

1 存在问题

1.1 高等院校扩大招生的影响 高等院校扩招让更多的学生得到了进入高校学习的机会。公立院校招生名额有限,民办独立学院成为学生进入高校学习另一途径。独立学院全部办学经费自筹自支,故招生人数较多,教师人数配备相对较少,导致师生比例失衡,在客观上降低了学生的质量,是毕业设计质量下滑的因素之一。

1.2 学生重视程度不够 社会就业的不公平,社会风气不正导致部分学生认为毕业设计好坏与找工作关系不大,有的学生学习很差,工作却不错;有的学生认为只要与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不管毕业设计质量如何,学校都得让其毕业;个别情况还出现花钱买毕业设计论文的现象,这些情况对保证毕业设计质量造成极坏的影响。

1.3 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投入不足 由于扩招,学生人数相对教师比例增大,对毕业设计指导不得不外聘教师来完成。有的教师科研教学任务较重;有的教师有自己的公司,做买卖搞经营;导致投入指导毕业设计的精力不足,有的教师专业应用水平较薄弱,工程实际经验不足,加上责任心不强,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指导毕业设计上,这直接导致毕业设计质量下滑。

1.4 客观外界因素对学生影响 毕业设计阶段刚好是某些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的黄金时间,迫于就业的压力,学生不得不奔波于各种招聘会;有的学生为了能与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不得不屈从于一些单位要求学生提前上班实习的不合理要求;还有考研的学生在毕业设计阶段要抽出时间参加考研复试等等,这些现象打乱了毕业设计的进度安排,直接影响毕业设计的质量。

1.5 毕业设计内容与实际工程有差距 毕业设计一般是在学校里完成,与外界联系较少,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较少,设计内容相对实际工程简单,导致用人单位反映刚毕业的学生没有工作经验,解决问题能力不高,若被聘用,需要单位培养很长一段时间才能独立工作,这样学生通过毕业设计得到能力的锻炼有限,这也是导致学生对毕业设计兴趣不足的原因。因此要解决单位找不到合适毕业生,学生没有单位要的尴尬局面,必须在毕业设计阶段与用人单位密切联系,加强校企合作[1]。

2 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

2.1 毕业设计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及意义 建议毕业设计的全过程不是在学校里做,而是在和学生所学专业对口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招投标造价部门、监理单位等去完成。毕业设计的全部内容应是实际正在建设的工程项目,采取“真题真做”的毕业设计形式[1]。学校与企业签署合作协议,把企业单位作为实践教学基地:租用企业办公室,增添电脑办公桌椅等设备,购买规范图集及专业参考书籍,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采用“校企合作”的联合培养模式[1]。采取这种形式,能够激发学生对毕业设计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工作中与其它各专业配合及与外界关系协调处理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增加学生对工作的责任感,对学习新规范、新工艺、新技术的紧迫感。另外,通过联合培养,可以使学校及时了解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及需求情况,企业单位也能够通过毕业设计这一环节对学生有一个更全面、更准确的了解,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处理好毕业设计与学生找工作或去单位实习相矛盾等问题。同时也对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式,课程体系建设,课堂教学质量起到监督、检查和促进作用。

2.2 毕业设计题目的确定与选择 根据目前已签署了协议的实践教学基地,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与企业总工或主要技术负责人依据现有的在建工程项目协商确定毕业设计题目。考虑到学生没有更多的实践经历和经验,“真题真做”的方式既要保证所做工程内容完成时间,又要保证质量。因此毕业设计题目要尽量考虑那些建筑规模(面积、层数)相对较小(7000m2以下,六层以内),结构形式比较单一,结构构件布置较规则的建设项目;对于较大型复杂的工程项目,可以考虑拿出其中相对独立的一部分作为毕业设计的内容,以保证毕业设计成果的质量。针对选好的项目,指导教师从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工程预算编制、工程监理等几个方面确定毕业设计题目供学生选择。采取“公布题目,双向选择,院系调控”的做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某个方面的兴趣,自身发展的需要(例如已经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协议,知道以后要从事的工作内容)选择毕业设计题目,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院系从宏观上根据对选择每个题目的学生人数,实践基地设备配备情况,师资力量情况进行调控,尽量达到均衡合理,确保毕业设计顺利进行。

2.3 指导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毕业设计每个题目的指导教师由学校自有教师和负责该工程项目的技术负责人或总工校外指导教师担任,采取“联合指导”的方式进行,这样可以解决校内指导教师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校内指导教师应该具有多年丰富的理论教学经验,副高级以上职称,“双师型”的教师,主要负责毕业设计内容的理论指导;校外指导教师应该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中级以上职称,负责培养学生对工程实际问题的处理能力和与外界的沟通能力。指导教师工作责任心强,严谨,认真,具有创新精神,这是毕业设计成功的关键。

2.4 毕业设计指导过程的控制

2.4.1 提高认识,积极准备。通过毕业设计的训练,学生可以把在校期间学习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和验证,使其更加完整和系统,从而巩固自己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运算、绘图、计算机操作技能,提高使用工具书和参考书的能力,熟悉相关的设计、施工、监理规范和工程概预算定额,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后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造有利条件。有了这方面的认识,毕业设计开始前,指导教师和学生要做一些准备工作。毕业设计题目的确定和题目的选择应在大四上学期期末完成。学生拿到毕业设计题目后,要搜集熟悉相关资料,对所要做的工程内容和使用的规范尽可能多的了解;复习巩固基础知识,了解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的相关知识,提高查阅规范、手册、图集的能力,为完成实际工程项目做准备[2]。

2.4.2 采取正确、科学的指导方法并及时监督检查。指导毕业设计是一项繁重的工作,除了要求指导教师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外,还要求他们采取正确、科学的指导方法。指导教师应做好学生的思想动员工作,让学生充分了解毕业设计的目的、任务、进度等基本要求。在每一阶段工程项目任务开始之前,指导教师应针对实际项目的特点,讲授这一阶段应注意的问题和采取的设计计算方法。项目开始后,教师应每天坚持定期到实习基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具体指导过程采取“多环节”的指导方法[2],即指导教师指导一部分,学生做一部分,指导教师检查一部分。只有当指导教师检查认为学生这部分工程内容完成的没有问题了,才允许学生做下一部分的工作内容。如此循环,直到全部毕业设计内容完成。这样做,一方面指导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所做的工程内容的进展情况,另一方面学生也能及早知道自己的工作有无原则性错误,避免前功尽弃,延误工期。如果由于学生某些计算内容错误,反复地修改,造成完成任务进度缓慢,老师应要求学生必须加班加点,保证满足实际工程进度要求才行。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培养和锻炼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工作作风和坚强的意志品格。在每一阶段工程项目进行当中,涉及到与其它专业配合、交圈的地方,由单位总工或负责人出面协调处理,保证学生所做的毕业设计成果准确无误,确保工程质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掌握了本专业的知识与其它各专业之间的相互联系,加深了对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整体认识。

2.4.3 对毕业设计成果的严格考核。毕业设计成绩按100分计,60分以上为合格。毕业设计成绩组成如下:由指导教师给出的平时成绩占40分,毕业答辩成绩占60分。指导教师根据学生遵守纪律情况,工作态度,独立工作能力,任务完成情况及企业单位对学生的评价给出平时成绩。平时成绩达到及格分数24分以上方可参加毕业答辩。毕业答辩小组成员由学校指导教师和聘请的总工或单位技术负责人组成。每个答辩小组里教师2~3人,其中高级职称不少于1人,单位总工或技术负责1人。毕业答辩时,先由学生自我介绍毕业设计成果10分钟左右,接着答辩老师根据学生的报告情况,计算书所完成的内容和绘制的设计图纸进行提问,学生对答辩教师提出的问题作出简明扼要的回答,答辩老师根据学生仪态,回答问题的正确程度等情况进行评分。

3 教学改革实践成果

从2007年开始实施教学改革以来,经过几年教改经验不断的摸索与总结,使得我院毕业设计质量得到大幅提高。由于毕业设计采取“校企联合”“真题真做”方式[1],使同学们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得到了实际工程的训练,最后的设计成果完全达到了工程项目实施的合格标准。在2007~2013年期间,吉林省教育厅高教处、吉林省土木建筑协会联合主办了五次吉林省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竞赛,在竞赛中,我院学生共获一等奖11名,二等奖9名,三等奖5名的好成绩。这充分说明了实施的教学改革方案对提高毕业生毕业设计质量是成功的。

4 结束语

随着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提高毕业设计质量,为社会输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这是大家一直关注的问题。而重视毕业设计环节,改革毕业设计模式,完善毕业设计管理制度,提高指导教师的责任心,做好毕业设计选题、答辩、成绩评定等工作都将有助于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参考文献:

[1]吴建华.提高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探讨[J].建筑结构,2008(9):375.

毕业设计过程指导篇6

关键词:毕业设计;机械类;电类;毕设选题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217-02

本科毕业设计是大学教学计划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一个关键的实践教学环节。毕业设计对于本科毕业生来说不仅仅是一项决定学生能否取得学位的任务,更重要的是,它直接影响着学生今后的成长。因此,作为指导教师,应该认真指导每一位毕业生做好毕业设计。目前,许多高校都本着“宽口径,厚基础”的基本原则制定和执行教学计划。一方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并使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迫使学生整天忙于大量的课程学习、备考,学生因此感到抓不住重点,同时也感到所学知识和未来就业脱节。针对这种状况,授课教师在平时上课时可以通过调整教学重点,丰富教学方式,理论联系实践等措施来缓解。另外,充分利用好毕业设计这一关键环节,也可以起到同样的作用,使学生的能力有质的提高。那么,如何才能指导学生做出合格甚至优秀的毕业设计,使该环节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是每一位有责任心的指导教师都会反复思考的一个问题。对于所学专业与毕业设计题目完全匹配的情况下如何指导毕业生做好毕业设计,已经有很多教师进行过研究,并且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1-3]。本文以机械类本科毕业生做电类毕业设计为例,对所学专业与毕业设计题目不完全匹配情况下如何进行指导进行了探讨。

一、学生特点及毕业设计分析

机械类的毕业生既有应届毕业生的共性特点,也有其个性特点。与其他毕业生一样,机械类的毕业生在做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承受着毕业、就业、考研的心理压力,因此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指导毕业设计,还要指导学生如何择业、考研,如何端正态度、调整心态。另外,经过大学三年多的学习,由于个体基础与目标的差异,导致毕业生心态、能力各不相同,因此指导教师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方法去指导不同的学生。与其他毕业生不同的是,机械类的学生开设的课程以机械相关课程为主,其它课程如电类课程为辅。有的学校甚至把电类课程设置为选修课。这就造成了学生主观上的“重机轻电”思想。然而,社会对纯粹机械方面的本科毕业生需求是呈下降趋势的,更需要的是综合性人才。这一现实又促使高校必须鼓励综合类设计题目。

毕业设计的过程通常是先由指导教师设计若干备选题目,并撰写任务书,待学院审核通过后交由毕设生自由选择。教师、学生双向选择对应关系确定后,由教师指导学生制定进度计划,之后按顺序依次完成调研、设计、撰写、答辩等一系列过程。要想指导出合格的甚至优秀的毕业生,指导教师必须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并且在主要环节有所创新才行。[4]文中把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关键因素总结为5项,分别是重视程度不够、投入精力不足、成绩评定要求不严、选题不当、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题目脱节。针对专业、毕业设计题目不完全匹配的毕业设计指导,作者认为后两项的作用至关重要,因此本文以作者指导的机械类学生为研究对象,主要从这两个方面以及具体指导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

二、如何选好毕设题目

评判选题优劣的依据主要是看题目是否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是否具有工程性、科学性和综合性,是否可以培养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5]指导教师在设计题目时,应该兼顾学生培养计划,学生实际水平与教师本身兴趣、特长,同时应该注意尽量与生产实际结合。设计电类题目时要参考学生培养计划,尽量不要完全脱离机械。比如类似“基于51单片机的无线数据采集系统设计”“小功率反激式开关电源设计”的题目,对于机械类的学生是不太恰当的。“家用扫地机器人设计”“健身发电单车设计”之类的题目则更适合。另外,设计题目时应该使之有一定的弹性,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在该题目上都能多多少少做一些工作。比如“基于CAN总线的汽车运行状态监控系统设计”,这个题目只有在学生对CAN总线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才能顺利完成,因此适合面很窄。若改成“汽车运行状态监控系统设计”则有很大弹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不同的方案来完成设计。从教师兴趣来说,作者发现许多教师喜欢从自己的研究课题或研发项目中抽出并简化得到题目。这种方式在有些情况下可以使学生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在有些情况下也可能成为教师选题时“偷懒”的方法。例如,若机械方向的教师设计了一个“基于数据融合理论的机械故障诊断系统设计”肯定是不恰当的。对于本科生来说,这个题目偏深。总之,优秀的题目不是凭空想出来的,应该来源于教师的工程、科研实践,应该具有工程背景、意义,且能使学生能力得到提升。

三、如何指导

指导毕业设计的关键是“导”。指导教师在任务书中已经明确为学生指定要做什么,至于如何做,这不应该是指导教师教给学生的,而是学生设计,指导教师给出评价和建议。这一点指导教师一定要明确,这和授课时的目标是有区别的。机械类的学生,必需的电学基础都是有的,只是由于学生或学院对其重视不够,导致学生从心理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即使如此,这也不会影响到学生出色地完成电类题目。机械类课程和电类课程在学习、设计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指导教师要引导毕业生用同样的思维方式去思考电类问题。每年都有许多毕业生抱怨没有电学基础或相关课程没学好。此时指导教师一定要鼓励和相信他们,并且让他们独立制定计划。若指导教师发现计划不合理,一定不要直接给出计划,要让他们首先明白自己的计划为什么不合理,符合什么样的标准才是合理的计划,然后重新制定,直至达到要求。

四、总结

本文通过分析机械类毕业生的特点,对如何指导机械类学生做好电类毕业设计题目进行了讨论,主要围绕如何选题和如何指导进行探讨,同时也对毕业设计过程中的其它问题进行了总结。另外,要使学生出色地完成毕业设计,除了以上两方面外,还应该从说明书撰写,图纸的绘制,答辩技巧等方面进行指导。

经过作者几年的指导经历证明,只要指导教师有耐心、决心和爱心,并且能认真处理好上述几项关键环节,一般都会取得满意的指导效果。

致谢:本论文得到河南工业大学校高层次人才基金项目(2010BS049)的资助,在此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武卫莉,提高大雪山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质量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2):153-155.

[2]李秋霞,范柳先,周志明等.在毕业设计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问题的探讨[M].中国建设教育,2007,(6):43-46.

[3]符杰,宋文武.工科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高等教育研究,2011,28(2):49-51.

毕业设计过程指导篇7

关键词:应用性人才培养;土木工程;教学改革;毕业设计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基础,系统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方法,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具备工程项目设计、施工与管理的基本能力,并具有结构抗震研究与开发的初步能力,能够在设计、施工、地震工程研究等部门从事技术与管理工作的、适应性强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专门人才,这是防灾科技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防灾科技学院的土木工程专业是学院重点建设专业之一,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毕业设计是将大学四年所学知识重新梳理、综合应用的过程,是由理论走向实践的重要桥梁,是培养合格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

一、土木工程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选题太单一,缺乏创新,与工程实际脱节。毕业设计通常是教师分组自拟若干题目,以工程设计居多,大部分为办公楼、教学楼、医院以及住宅等的设计,要求学生完成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大多数题目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设计,形式单一。学生设计出来的建筑大多四方块,毫无美感。结构计算就参照已有模板改数据,计算方法相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受到约束,没有创新。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面貌不断更新,城市设计及建设者应具备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课题也应随之变化。通过对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发现和提炼,在毕业设计中解决这些问题,不断提高创新能力。目前,建筑工程中出现了多种多样的结构形式,如钢结构、剪力墙结构、框剪结构以及筒体结构等,它们主要用于高层建筑中,毕业设计选题时也可以考虑这些结构形式。

2.学生忙于找工作和考研,积极性不高。毕业设计的关键阶段放在本科教学计划的第8学期,这个时期一部分学生在找工作,另一部分学生在准备考研复试,因此他们没有心思进行毕业设计,在毕业设计中投入的时间太少。现在多数学生认为毕业设计不重要,认为找到工作才是关键,加上学校对毕业设计要求不严,做得好坏都能毕业。因此学生学习没有积极性,没有独立钻研的精神,只是机械地照着模板改参数,毕业设计质量无法提高。

3.指导教师的责任心不强,实际的经验欠缺。教师除了指导毕业设计,还有教学及科研任务,这使得指导教师精力分配不足,再加上部分教师责任心不强,指导次数很少,对学生要求不严。另一方面,部分青年指导教师从学校毕业直接到学校任教,没有参加过实际工程,缺乏对工程设计整个过程的认识,也不了解新的规范、新的计算方法以及新的施工技术。因此在指导毕业设计时难以正确指导,这也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

4.毕业设计时间太短,学生企图蒙混过关。毕业设计周期长,内容多,学生还要准备研究生复试、工作面试等,因此没有把心思放在毕业设计上。前期不做,拖到后期连夜赶工,这种前松后紧的做法无法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

5.毕业设计成绩评定不合理。我校毕业设计成绩评定分三部分:指导教师评分、评阅教师评分和答辩成绩。答辩成绩起决定作用,这种评定方式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有的学生设计不认真,但答辩时发挥较好,其成绩就会偏高。而有些学生平时勤勤恳恳在做设计,但是答辩时发挥不好,其成绩就会偏低,因此不能单独依据最后的成果及答辩,也要考虑设计过程。

二、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改革措施

1.结合实际,选题多样化。指导教师应结合本专业领域的发展水平和前沿动态,精心选题,使学生真正了解、参与工程设计。对于已确定工作的毕业生,在选题时尽量选择与其将从事的工作相关的设计题目,一方面使学生尽快熟悉工作性质和工作流程,另一方面有目的性地去设计,提高学生设计的兴趣。我校学生在第6学期进行生产实习,可以鼓励学生从生产实习接触的实际项目中选择自己的毕业设计题目,这样学生就能更有目的性地去实习,看图纸,了解施工工艺,找出设计以及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将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充分结合。指导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参与自己的科研课题。选择一部分对教师科研课题感兴趣的学生,由指导教师带领他们参与课题研究,锻炼学生科研思维能力以及动手能力。

2.提高学生素质,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增强他们对专业以及就业的认识,提高毕业设计的主观能动性。毕业设计前期要进行毕业设计动员,安排一些毕业设计及就业的讲座,提高学生对毕业设计的认识,明确毕业设计与就业的联系,充分调动学生毕业设计的积极性。

3.加强监督,提高指导教师素质,与校外工程师联合指导。学校可以成立本专业毕业设计督导组,要求指导教师一周至少指导两次,并要求指导教师填写指导手册,并随时抽查,督促教师对学生要全面的指导,提高指导教师的责任心。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加建设部组织的执业资格考试,让青年教师脱产进修,鼓励他们参与到工程实践中,尽快提高指导教师的工程设计经验。也可以建立多个产学研基地,跟校外的生产、设计单位合作指导学生,将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师聘请进来,或者将学生送到这些校外单位去,使学生的设计更具有实践价值。

4.提早布置、定期检查。毕业生在第7学期只有前8周有课,除了考研的学生在复习考研外,大部分学生有大把的空闲时间。因此可以将毕业设计题目提前布置给学生,让他们收集资料,熟悉有关的规范、规程等,初步确定设计方案。然后分阶段布置设计任务,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订详细的实施计划与考核细则。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督促和指导学生完成分阶段设计工作,并严格按照考核细则定期检查设计成果,让他们利用剩下的时间以及寒假完成一定的工作量,这样即使第8学期有事情耽误,也能保证毕业设计的时间充足。

5.最终成果与过程控制综合评定。土木工程毕业设计的周期长,前后有14周,时间跨度大,因此一定要加强学生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学生的设计态度、出勤次数等应作为毕业设计成绩的评定因素。因此,应将过程控制与最终成果结合起来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

总之,学校要通过毕业设计使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及运用,使他们具备结构工程师的基本能力,为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谢群,彭亚萍,于华强.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模式剖析[J].高等建筑教育,2009,18(2):121-123.

[2]冯郑红.土木工程专业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0):68-70.

[3]郝哲.对提高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思考[J].理工高教研究,2008,27(1):100-104.

[4]徐岩.提高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探讨[J].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2009(11):425-427.

[5]史文海,杨柯.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改革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2(3):136-139.

毕业设计过程指导篇8

[论文摘要] 毕业设计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本文针对建筑学专业的专业特点,分析了影响本科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的主要环节,提出了对毕业设计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环节建立质量监控方法,并通过教学实践进行了验证。

一、毕业设计重要性

毕业设计是完成本科教学计划、实现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学生对建筑学专业全部理论课程及设计课程学习后的综合训练,也是学生在校期间的一次综合性最强、最接近工程实际和社会实际的实践教学环节。我校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课程设置在第十学期,共16周,其中包括毕业设计实习2周。

二、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特点

由于建筑学专业不仅需要建筑、水、暖、电等的相关专业知识,还需要包括美学、社会学、(行为)心理学、教育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是具有多学科性边缘学科和运用性学科的特点。一个建筑作品的评判就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找到最佳平衡点,拿出最佳方案。所以建筑作品也往往是“一题多解”,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因此,针对建筑学专业的专业特点,构建科学、合理、规范的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监控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三、 毕业设计选题阶段的质量监控

(一) 确定毕业设计选题原则

毕业设计选题应遵循以下原则:(1)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及基本业务要求;(2)使学生能够全面地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3)面向学科前沿及当前地域环境发展面临的问题;(4)依托学校具有甲级建筑设计研究院的优势,尽量与实际项目结合,鼓励学生进行社会调研和实践。

(二) 提前确定毕业设计选题题目

毕业设计应由学术水平较高、科研能力较强的中高级职务教师或者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建筑设计院总工担任指导教师。在学院的统一规划下,指导教师必须于第九学期提出选题,填写毕业设计立题申报表,学院成立毕业设计审题小组对毕业设计题目进行审核。题目审核通过后,在第九学期末提前公布毕业设计题目及指导教师名单,并报送教学办公室备案。

(三) 打破传统教学模式

在毕业设计课程中,我们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尝试进行了挂牌教学,即:在第九学期提前向学生公布通过审查的毕业设计题目及指导教师名单,在毕业生向指导教师咨询、商量的基础上选报指导教师及设计题目,再由教师对学生进行挑选,最后由教学办公室协调、平衡各组人数(每个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数不宜超过8名),力争使所有学生与教师都满意。未通过审查或无人报名的教师不能参加毕业设计指导。

在毕业设计中强调不同专业教师的介入与合作,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关注相关学科的渗透和知识的交叉。

(四)教学任务和学习任务的安排与落实

对于每个毕业设计题目,指导教师均应制定并填写毕业设计任务书,毕业设计指导书、毕业实习指导书以及毕业设计立题申报表,并于第十学期开学第一周内提交。明确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的内容和深度方面的阶段性要求,学生需提交设计图纸的内容及数量,并提供必要的设计、研究、创作基本资料等。

四、 毕业设计中期阶段的质量监控

毕业设计中期检查的主要任务是检查毕业设计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了解学生在毕业设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保证毕业设计能够按计划完成阶段性任务。

(一)严格毕业设计的考勤管理

指导教师要严格按要求对学生进行考勤,定期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答疑,每周指导和答疑的次数不应少于3次,并将每周的指导和答疑时间地点上报教学办公室备案,以方便教学办公室和毕业设计督导组进行抽查。

(二)毕业设计的中期检查

中期检查的主要任务是检查毕业设计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主要分学院中期答辩和学校督导抽查两个阶段进行。

学院成立答辩委员会负责毕业设计的中期答辩和最终答辩工作,答辩委员会主任由主管教学院长担任,答辩委员会委员由副教授以上的教师担任。在答辩委员会下设立一定数量的答辩小组,每个答辩小组由3~4名专业教师组成,且每个答辩小组成员并非每组参加答辩学生的指导教师。中期答辩成绩由中期答辩小组评定。中期答辩成绩不及格者将取消毕业设计资格。 转贴于

学校督导组在中期答辩之后也会深入学院调阅有关资料,召开座谈会,随即抽取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材料,并对其进行面试。

五、毕业设计答辩工作和成绩评定工作的质量监控

(一)毕业设计大评图

为促进毕业设计小组之间成绩的公平、公开和公正,在毕业设计最终答辩前三天将毕业设计最终图纸收齐,由教学办公室负责将全部图纸抹去学生及指导教师信息后集中悬挂展示,再由毕业设计评图小组双向匿名给出评阅成绩。毕业设计评图小组共由10名未参加本年度毕业设计指导的专业教师组成,每份毕业设计的图面成绩为10名教师分别给出的成绩平均后得出。

(二)毕业设计最终答辩

毕业设计最终答辩前一周对学生的答辩资格进行审查。此时,学生应将整理装订成册的毕业设计成果交给指导教师审阅。指导教师审阅并写出评语后交答辩小组认定合格后方可参加毕业设计最终答辩。

答辩小组教师应认真听取学生的陈述,全面考察学生提交的成果以及学生在答辩中的总体表现,对学生进行考核和评定,并及时记录学生答辩的主要内容。此外,学院还专门邀请教学督导组深入答辩小组认真考察整个答辩过程,听取学生答辩,对答辩过程进行监督。答辩工作全部完毕后,答辩小组将评定的答辩成绩及相关报表在两天内上报学院答辩委员会,经答辩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汇总上报教务处。

(三)毕业设计成绩评定

由于建筑设计方案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建筑作品也往往是“一题多解”,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为促进毕业设计小组之间的成绩的公开、公平、公正,我们对学校拟定的毕业设计成绩考核和评分标准进行了适当的改革,降低了指导教师评分所占的比例,增加了评阅组评分环节,并将中期答辩和最终答辩成绩也纳入到总成绩当中,具体内容和比例如下:

1)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由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评定,采用百分制。

2)中期答辩:占总成绩的10%,由毕业设计中期答辩小组评定,采用百分制。

3)图面成绩:占总成绩的40%,由毕业设计评图小组教师评定,采用百分制。

4)答辩成绩:占总成绩的20%,由毕业设计答辩小组评定,采用百分制。

六、实践效果

经过对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监控体系的不断探索与实践,我院学生在各类毕业设计竞赛中屡创佳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院学子在当今世界建筑学专业学生的最高规格竞赛——UIA世界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中先后7次获奖;在由陕西土建学会组织的土建专业优秀毕业设计评选活动中,共38次获奖,获奖率高达69.57%。

参考文献:

毕业设计过程指导篇9

关键词: 毕业设计 校企联合 工程能力 改革和探索

引言

毕业设计是高等院校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综合运用四年所学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在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科学研究或工程实践,并取得相应成果的不可或缺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的有效教学手段。由于毕业设计环节的重要地位,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毕业设计质量越来越重视,对毕业设计工作的改革与实践给予了极大关注。新形势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抓好毕业设计这一实践性环节,加强对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与监控,探索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新模式,切实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是高等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1.新形势下毕业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师资力量短缺

近年来,随着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师资力量相对短缺,师生比例偏小,出现了一些教师指导毕业设计学生人数过多的现象。有的专业出现了一个教师同时指导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学生的现象,导致教师负担过重,人均精力投入远远不够。此外,在指导毕业设计的同时,教师还承担着其他教学和科研任务,精力过于分散,导致在毕业设计过程中缺乏对学生必要的指导、检查和督促,使毕业设计质量严重下降。[1]

1.2指导教师水平良莠不齐

由于高校在校人数的急剧膨胀,急需大批教师上岗。一些年轻教师未经系统培训就仓促上阵,虽然对新观念、新软件比较熟悉,但是由于刚出校门,没有进行过各个教学环节的实际训练,大多存在科研与工程实践经验缺乏、工程实践背景欠缺等问题;而一些老教师多年深居校园,不会运用流行软件,部分选题陈旧,严重脱离实际,选题缺乏创新性和现实意义,学生没有兴趣,造成毕业设计质量的下降。

1.3就业压力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恶化,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毕业设计期间正是企事业单位招聘人员的高峰期,急于求职的毕业生穿梭于大小招聘会,无心做毕业设计,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毕业设计的时间投入和精力投入,是造成毕业设计质量下降的另一主要原因。

2.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的优势

教育部于2010年6月启动了针对工科院校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常州工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第二批参与该计划的试点专业。本专业一直立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性质和学科优势,立足于服务地方产业的优势,是江苏省“十二五“重点专业类建设单位,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和较鲜明的特色。因此,为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合格大学生,为实现我院提出的“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的培养目标,高度重视毕业设计的改革,开辟出一条解决现存问题的新途径,探索出指导毕业设计的创新模式势在必行。

参与“卓越计划”的学生最后一学期已在企业实习,大多数学生找到了工作,让学生到企业做毕业设计,实行校企联合指导方式,利用企业雄厚的技术力量、现代化的专用设备、齐全的专业参考资料,在老师和企业工程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企业需要的技术课题,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次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实训机会,而且为企业考察人才提供了充分的时间,是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一条有效途径。

2.1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是学校和企业的双赢

作为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我院自始至终在教学中推行与工程实践零距离接触的教学理念。学生进企业做毕业设计,一方面,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严谨的工作态度、高度的团队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为学生树立了榜样。随着实际课题的深入,可以培养学生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能调动学生的工作热情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另一方面,在人才紧缺的当下,可使用人单位和学生较早互相了解,不仅有利于企业较早地选拔人才,也有利于学生就业后尽早地进入工作角色[2]。通过我院2009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施,作为人才培养的一种新模式,这种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模式受到了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高度认可和接受。企业通过三个多月的毕业设计,了解了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和协作精神。学生通过三个多月的学习,展现了自己的能力,了解了企业的文化,认清了自己的差距。学生们不用四处求职,只要定心在企业完成毕业设计,实习结束时,大多数学生愉快地和企业签署了就业协议。那些没有签署就业协议的学生,一方面是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因为有了这一次的工程实践,在求职的路上会顺利得多。所以,从学校、企业、学生看都是一种双赢的模式。

2.2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避免了目前毕业设计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改变了由纯粹理论性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设计的现状,避免了脱离生产实际,闭门造车的尴尬。每个学生不仅配备校内指导教师,还聘请既有丰富的工程实践工作经验、又具有较强的知识传授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毕业设计兼职指导教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3]。主要工程技术指导以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为主、校内教师侧重于理论指导、协调和管理工作,有效地解决了扩招后教师指导学生人数过多导致毕业设计质量下降的问题。通过联合指导毕业设计,广大教师深入企业,不仅了解了本专业最新的发展动态,熟悉了现行设计规范和工程设计方法,了解了本专业最新的仪器设备和应用软件,可促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快知识更新,从而促进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一些专业教师帮助企业解决了技术难题,获得了企业的认可,使企业进一步提高了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支持。

3.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的保证措施

3.1优选合作企业

根据学校地处苏南经济发达地区的优势,拥有制造业基础雄厚等得天独厚的条件,坚持就近就地、相对稳定和节约开支等原则下,将合作单位定位于具有一定的层次、一定的技术力量、一定的精良设备、一定的完整资料,而且制度健全、管理规范,能够保证毕业设计质量的优质企业。此外,由于这些企业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学生在该企业完成毕业设计的“工作经历”能够得到同行的认可,有利于学生将来更好地就业。

3.2加强校企合作

学校应鼓励本院教师加强与企业和工程技术人员沟通,使企业认识并感受到在合作过程中不仅是付出,还能够在优秀毕业生引进、学术思想交流和合作、弥补短期人力资源紧缺等方面有所收益[4]、达成共识,从而在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得到企业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全力配合。学校应花大力气探索社会服务、教学、科研相结合的原则,将合作企业建设成为产、学、研三结合的重要场所,积极探索实践教学改革的新模式,为优秀人才培养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3.3把关兼职导师

高素质的指导教师是培养出高水平学生的关键。在聘请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时,应严格掌握标准,注重理论和实际水平兼顾。聘请为兼职教师的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承担过企业技改项目。为使学生真正得到高水平的指导,兼职指导教师还应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愿意无私地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学生;校内指导教师要起积极发挥纽带作用,不仅帮助他们尽快熟悉教学规律,掌握教学方法,而且在必要的时候辅助他们进行毕业设计,保证毕业设计的顺利完成。在接触工程实践中,提高自身的工程知识素养,有助于改进课程教学。

3.4提高学生素质

学生在企业的表现,不仅关系到其本人毕业设计质量的高低,还涉及学校声誉,甚至影响到学校与企业能否维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因此应在遵守企业规章制度、尊敬企业员工、工作积极主动、具有团队意识等方面提前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使校企联合毕业设计常态化、稳态化,保证毕业设计的顺利进行。

3.5强化过程管理工作

强化毕业设计管理工作,既可防止出现少数学生毕业设计时“偷工减料”、甚至直接抄袭企业现有资料,又可避免个别企业将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和绘图机器,而无法达到毕业设计的要求。校内指导教师应全程了解毕业设计的指导力度、设计进度、资料使用情况、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及时与兼职指导教师进行沟通、交换意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调整和改进指导方法,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保证高质量地顺利完成毕业设计。

3.6调整教学要求

在积累了校企联合毕业设计的经验和广泛接触生产实际的基础上,为培养出现代加工业的需求、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毕业生,适时调整教学计划,使其更趋合理、更完善,为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结语

现阶段由于扩招和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毕业设计质量的下滑已引起了各高等院校的重视,为改变毕业设计的现状,加强了对该实践性环节的改革和探索,但至今仍未寻求出切实有效的方法,仍未形成一套完整的改革方案。作为应用型本科理工科类的毕业设计,紧密联系工程实践,扩大学生眼界,培养其创新能力,达到毕业设计的根本目标已经达成共识。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切实解决目前毕业设计出现的问题,为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奠定基础。通过该课题的研究,为改变毕业设计质量逐年下滑的现状探索出新思路、新模式,保证新形势下毕业设计的质量,为培养出满足地方经济需求的优秀人才奠定基础。该课题的成功,可以在工科院校的相关专业中全面推广,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赵新,郭晓琴,张锐.优化毕业设计组织积极推行联合指导毕业设计.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2.4:142-144.

[2]陈红毅,李东如.增强机械类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探索装备制造技术,2010.9:213-214.

毕业设计过程指导篇10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是该专业本科培养计划中最后一个主要的教学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综合性教学事件,目的是通过毕业设计这一段时间较长、相对集中的专门训练,培养毕业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也是对毕业生所学专业知识的全面检验和系统的训练。那么,如何在这关键的环节培养出合格的设计人才,使学生更快适应社会,达到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的无缝衔接,满足国家对环艺设计发展的需求。

应用型本科院校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能设计、会施工、懂管理”的综合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强调在完成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设计创意思维能力的训练,强调理论结合实践、教学结合市场。通过近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在毕业设计这个关键的教学环节中,以“校企互动”的教学模式让高校与设计公司携手,在真实项目中教育和锻炼学生,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 当前毕业设计环节存在的问题分析

毕业设计是学生四年学习中最重要的实践环节,在提高实践能力以及全面、系统的检查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教学环节实施过程中出现以下问题,从而影响教学正常实施,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1.1 毕业设计选题单一、脱离实际。常规题目偏多,指导教师实际项目少,课题来源不足,以至于假题居多,题目脱离实际,不利于学生适岗就业。

1.2 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整体能力有待提高。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具有典型的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因此也要求毕业设计指导教师队伍专业背景应该是多元化的,不仅有本专业知识背景的教师,也应该包括与其相关专业背景教师,不仅需要指导教师的理论指导能力,也应该具备相应的工程背景和工作实践经验,否则,不能够很好地指导毕业设计工作。

1.3 完成毕业设计与找工作时间上的冲突。大多数毕业设计课程安排在本科的最后一学期进行,然而在这一时期,大多数学生都在外实习或找工作,为毕业后的上岗提前作准备,大部分同学很难集中极力完成毕业设计这一过程。加之集中授课时间有限,中间环节过于宽松,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形同虚设,影响了毕业生的设计水平和正常教学环节的实施,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1.4 重论文轻设计的指导方式。为了顺利通过省里毕业论文盲审和学校部门的抽检,为了学生顺利毕业,指导教师更多注重毕业设计论文的辅导,从论文结构到遣词造句,反复修改、润色,而忽视对毕业设计的指导,甚至出现毕业设计作品过于平庸,都不如平时课程作业的现象。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特点就是应用性、实践性,通过实际工程项目完成对设计能力训练、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学生毕业设计作品中能够很好的检验其对理论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掌握程度。

因此,怎样保证课题符合实际需求、指导教师队伍的多元化?保证毕业设计教学与学生就业互相推进,实现教学与市场就业相一致?实现有效的毕业设计教学环节?本文提出了毕业设计教学“校企互动”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校与设计公司的不同职能,缓解学校教学资源和实践能力不足,力求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使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课程教学形成特色,并赶上国内本专业设计先进水平。

2 “校企互动”教学模式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中的应用

2.1 “校企互动”教学模式。对于应用性极强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校企互动”是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极好选择。“校企互动”主要表现形式是高校主动派学生和教师参与企业的实践,企业主动参与高校的课程建设、教学计划的制订乃至人才培养方案的设定[1]。一方面,方便学校与企业的沟通交流,便于从企业掌握行业动态、获取人才需求信息及时更新知识结构,调整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避免“教”、“学”与社会脱节,有利于毕业设计课程设计与学生就业有机结合,并弥补学校教师实际项目少,课题来源不足的问题。同时,根据校企合作协议,企业向院方推荐一名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校外实习指导老师,完成对学生实习过程监督和关键问题的指导弥补毕业设计指导不得力的情况。另一方面,学生去企业实习有利于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锻炼,积累实际工程项目经验,缩短学校学习与社会需求的距离,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增加他们就业机会。同时也有利于企业找到工作能力强、专业技能过硬的优秀员工,从而实现学校教学、学生就业、企业招聘三赢。

2.2 毕业设计“校企互动”教学改革思路。毕业设计“校企互动”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尝试与本专业相关的企业单位加强交流,开放毕业设计教学环境,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聘请公司有丰富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为毕业设计校外指导教师,与校内专业教师配合,形成携手企业优势互补的“双导师”制,即校内指导教师和校外指导教师(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双向指导,并以“项目式”教学来统筹毕业设计教学,联合有经验的教师和企业设计师双向指导,以实际项目为依托,使学生在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思维一直保持在实战状态,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的不同职能,缓解校内实践教学资源的不足[2]。学校需要企业提供实践性及时效性强的工程项目,企业也需要项目式教学的工作成果,因此,“项目式”教学是实现校企合作的良好形式,也是“校企互动”的载体。毕业设计课程具有周期长、灵活性大、实践性强的特点,在这个环境下“项目式”教学模式也容易实现。

2.3 具体改革技术路线。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特点,重点围绕设计综合素质的培养、实践能力的提高进行改革,通过项目的选择与制定、展开与实施以及制度化管理三个方面加强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标。

2.3.1 项目的选择与制定是做好毕业设计的关键

项目作为此教学模式的核心,其优劣程度决定了教学改革的成败。对于“校企互动”下的毕业设计来说,项目要满足毕业设计内容要求同时也要关系企业的实际需求。因此在项目的选择上应该注意:①代表性与可操作性。不是说企业的任意一个实际项目都适合用于毕业设计教学,如果太容易,达不到毕业设计的工作量,太难,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又不能很好的完成项目,容易产生挫败感。项目在具有明确的目的或有形的任务目标下,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且在1或3人左右团队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够很好的完成任务,这不仅能够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也给学生带来了成就感。②综合性。毕业设计是对之前四年所学知识的综合,因此项目应该能够较全面地锻炼学生的整体能力,能将之前所有课程的内容、原理得到运用,并能够全面考察学生在实际项目中实际分析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适应市场和社会的能力,并能够拓展专业知识面。

2.3.2 项目的展开与实施是高质量毕业设计的程序保障

除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课题外,教师有效的组织和引导也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在校企互动模式下,“组织者”和“引导者”由校内指导教师和校外指导教师(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共同担当,即明确校内、外双向指导的“双导师”制度。校外实习指导老师有较丰富的实际经验,在指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适应当下社会的能力上有优势,弥补校内指导教师实践不足的缺点,避免理论脱离实际,有利于毕业设计的全面提高。同时,院方按照毕业设计要求向企业提供学生实习考核表,希望校外实习指导老师完成对学生实习过程的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工作态度、实地调研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完成项目程度以及任务量等方面的考核,并将表格按时提交给校内指导教师并由其汇总,再根据学生毕业设计过程资料收集情况、设计构思、创新点研究等方面给予理论指导并完成校内平时成绩考核。其中,校方组织对毕业设计进行期中检查,检查采取学生汇报、“双导师”评价和领导小组成员审阅相结合的方式,检查重点在于毕业设计的进度、质量和任务完成情况,督促学生的工作进度,保证毕业设计质量。学生毕业设计最终成绩由校内、外指导教师考核成绩、中期成果、最终答辩成绩组成,分别按照60%(校外指导教师评分25%、校内指导教师评分35%)、20%、20%的比率分配。这一评分标准体现了“校企互动”的教学模式的实践性、过程性,强调对资料收集、场地勘查、理论研究、方案设计完稿这一过程的综合性考核,既加强了校内外对学生整个毕业设计过程的有效管理,确保毕业设计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就业的机会,实现毕业生顺利完成毕业设计和毕业就业的“双赢”。

2.3.3 制度化管理是高质量毕业设计的成果保障

强化毕业设计制度化管理,避免出现学生在企业实习严重失控、擅自旷工离职的问题。学生在下企业前,学校有关部门应该结合毕业设计、就业,制定相应的计划书和与企业合作合同,对毕业生进行毕业实习动员及纪律教育,制止部分学生在毕业设计实习期间随意跳槽现象,否则实习单位指导老师将有所变更,影响校外考核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学校监管和评分的公正性,加强对学生的自律、诚信的教育,避免伪造签名、评分的现象[3]。鼓励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单位,但其务必从该企业取得有单位盖章和由单位指定的实习指导老师签名的回执单,经学院批准后才能去该企业实习,并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保证学校有效的监督学生。

学校要加强对企业的监督,防止部分企业没有履行应尽的允诺,而把学生当成免费的劳动力任意使用,使学生没时间全身心的投入毕业设计,没精力深入研究,不能利用实践能力的培养,最终影响学生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