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行业发展前景十篇

时间:2023-07-07 17:32:54

水利工程行业发展前景

水利工程行业发展前景篇1

关键词:农田水利;乡村景观;融合

1、前言 农业发展对我国的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虽然近些年来,我国的农田水利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对乡村自然景观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因此,要在发展农田水利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探索出农田水利和乡村景观的融合,开展乡村景观规划建设,能够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增强农业综合生产发展能力,美化村容村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构筑和谐村镇,为开展生态、民俗、观光旅游和农民通过生态建设扩大就业奠定基础,对全面推进城乡绿化美化一体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筹城乡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乡村景观和农田水利的分析 2.1 乡村景观的概念及表现

村落是大地景观重要的组成部分,依据景观学对景观含义的定义及描述,景观首先是一种格局。最主要的表现是反映现阶段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使用,而历史的记录则成为了乡村景观中最有历史价值的内容。主要表现有:

乡村景观泛指城市以外的所有景观空间,包括了郊区、乡村、景观野生地域的范围。

乡村景观是由乡村形成聚落、聚落有经济活动、聚落的文化积淀以及自然环境构成的景观环境整体。

乡村景观是人文和自然景观的融合,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的影响程度较低、自然景观的属性和特征保持的较强,在景观中占据主体位置,具有深远性和宽广性。

乡村景观区别于其他定义上的景观来说,最关键的的不同在于乡村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生产景观和粗放型经济下土地利用的景观以及乡村特有的田园文化和田园背景。其次,乡村景观是一种可以开发利用的资源,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乡村的优势、摆脱乡村农业为主的产业发展模式、成为推动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城镇化一体建设的重要途径。

2.2 农田水利的概念及特点

1)概念

农田水利是以农业增产为目的,发展灌溉排水,调节地区水情,改善农田水分状况,防治旱、涝、盐、碱灾害,以促进农业稳产高产的综合性科学技术。农田水利任务是通过工程技术措施对农业水资源进行拦蓄、调控、分配和使用,并结合农业技术措施进行改土培肥,扩大土地利用,以达到农业高产稳产的目的。

2)特点

(1)需高度重视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简单明了的将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表达了出来。有了完善的基本农田水利措施,其他耕作,施肥等先进的现代农业技术才能更好的发挥出其效果。但是,这些最基本的农业措施由于前期投入比较大,收益慢,而且直接受益不明显,而如今很多地方对这些基本的农田水利建设已经非常的重视,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视力度。

(2)具有很高的群众性

农田水利建设作为一项群众性的事业,广发的遍布在全国每一个乡村,并与每一位农民的生产生活紧密相关。每年为了兴建水利设施,都要发动大量的劳动力来参与。由此可见,群众性是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一个特点。

(3)具有较强的公益性

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涉及面非常广,极有各种兴利功能(如农田灌溉、生活供水等),又包括各种除害减灾功能,另外,还包括各种高附加值产业服务(如花卉、养鱼等)。此外,还要承担大田作物灌排等工作。由此可见,我国农田水利具有较强的公益性,需要我国城府的大力扶持。

3、农田水利与乡村景观的融合方式

3.1 工程景观融合

乡村景观与农田水利工程的有机融合,既保证了水利工程的灌溉和有效的防洪,也为农村居民营造了良好的视觉环境,使农村经济水平得以提高,文化环境也得到有效维护。工程景观的融合,顾名思义就是指在农田水利工程开展的基础上与乡村景观进行融合,如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堤坝建设中,有效结合农村地形,并将乡村景观与堤坝建设进行有机融合,通过这样的水利工程设计方法,实现农村的工程景观融合。通过将农田水利工程与乡村景观进行工程景观融合,不仅能够保证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对农业发展的有效推动力,还能在工程建设基础上有效维持乡村景观对农民的视觉影响。需要注意的是,在工程景观融合过程中,应对农民的乡村景观开发加以引导。由于工程景观融合过程中,强调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基础上进行乡村景观建设,因此,在对乡村景观进行开发的同时很可能影响到农田水利工程的稳固性,因此,为有效保障水利工程结构的稳固,在农民开展对乡村景观开发过程中的指导是十分必要的。

3.2 文化景观融合

开展农田水利一乡村景观的融合,不仅能够实现工程的进一步美化,还能有效保障农村的人文历史和传统文化。文化景观融合的含义,是指在农田水利工程与乡村景观融合过程中,注重工程与农村文化的有机融合,在工程融合中创新设计思路,使得农村文化在工程建设中得以充分体现。由于乡村景观建设能够更为直接的反应农村的人文环境,因此在文化景观融合中,更加偏重于乡村景观建设。为有效实现农田水利和乡村景观的文化景观融合,应注重开展农田水利创新发展,有效结合农村建设中的美学设计,并以农村的文化背景为建设基础,开展乡村景观与农田水利的文化景观融合。

结束语

农田水利与乡村景观的的融合对发展我国农村经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都能够发挥出巨大作用,两者的有效结合,对于未来发展农村,为农村的经济进一步发展有着深远和持久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钊.农田水利与乡村景观融合方式研究 [D].东北农业大学 ,2012.

水利工程行业发展前景篇2

[关键词]水利风景区;认识;保障措施

中图分类号:F426.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1-0396-01

水利风景区是以水域(水体)或水利工程为依托,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风景资源和环境条件,可以开展观光、娱乐、休闲、度假或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区域。水利风景区在维护工程安全、涵养水源、保护生态、改善人居环境、拉动区域经济发展诸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功能作用。加强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1 基本情况

西吉县位于宁夏南部山区、六盘山西麓的黄土高原中心地带,县境东接固原市原州区,西靠甘肃省会宁县,南接隆德县和甘肃省静宁县,北邻海原县。东西宽67km、南北长74km,总土地面积3144 km2。共辖16个乡、3个镇,308个行政村。国道309线、省道202线穿境而过,是连通甘宁两省直接通道,距西安等地较近,是陕甘宁省会西安、兰州、银川的三角中心。多年平均降水量420mm,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891mm(E601),平均气温6.8℃,冬季多西北风,夏季多东南风。

2 西吉县水利风景区资源概况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的关怀、支持下,经全县人民的艰苦奋斗和共同努力,目前,在西吉县域内已修建中、小型水库共计59座,水保骨干坝105座,淤地坝88座,建集中供水工程40处,发展灌溉面积1.187万hm2,完成小流域综合治理61条,建堤防工程18.13km。这些水利工程在发挥其基本功能的同时,也形成了大量的水利风景资源,为水利风景区的发展和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条件。但长期以来,这些风景资源大多处于闲置或粗放开发状态,缺乏有效的保护和利用,亟待加强开发利用和保护。

3 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现状

西吉县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在3144km2的国土上,有葫芦河、清水河、祖历河、滥泥河4大水系。各类水利设施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各个水系,初步形成了灌溉、防洪、供水、水土保持等工程体系,多个流域已开展了观光、娱乐、休闲、度假或科学、文教等活动。葫芦河中上游有庙儿岔、永清湖、夏褰、夏家大路等水利风景区,中下游有车路沟、将台、什字等水利风景区,祖历河流域有震湖水利风景区。伴随着这些水利风景区建设的推进,全县人民对水利风景区有了初步的认识,从实践成效上看,不仅较好地带动了当地经济和旅游产为的发展,而且其独特的保护水源,修复生态、维护工程安全运行的功能作用越来越明显。但在水利风景区建设方面还明显存在着经验不足、投资缺陷等问题;在管理方面还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没有形成管理体系。

4 水利风景区建设与发展存在的问题

4.1思想认识不够

尽管西吉县水利风景区建设的成效初显端倪,但部分单位和部门对水利风景区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等的认识还不够,对水利风景资源的珍贵价值认识不高,从而导致其对水利风景区的建设不理解、不重视、不支持。

4.2规划工作薄弱

水利风景区的建设与管理,涉及水工程安全,水源、水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等问题,有其特殊的内容和要求,需要以规划来保障,目前,全县的水利风景区规划编制还不够完善,有明显的不足和缺陷。

4.3资金投放不足

水利风景区的基本目的和作用,在于水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水工程安全的维护,对这一公益性的工作,各级政府还都囿于财力所限,缺乏应有的经费支持,致使景区建设的投融资渠道不畅通,规划难以实现。

4.4经营管理粗放,没有形成专业化管理

全县现有的水利风景区经营管理与水资源或水工程的管理成一体化,分工不明,责任不清,机制不活,缺乏人才,没有形成专业化管理,经营管理工作严重滞后。

5 对水利风景区建设的认识

5.1 充分认识水利风景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5.1.1水利风景区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水利风景区秉承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坚持人水和谐发展,以优化水资源配置、保护水环境、修复水生态、营造水景观、弘扬水文化为内涵,成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5.1.2水利风景区建设是民生水利的主要体现

水利风景区依托水域(水体)或水利工程而建,集水功能提升、水利文化弘扬、水利科技知识普及于一体,使人们在享受优美水环境的同时,了解除全县的治水历史和丰富的水利知识,感受当代水利事业的巨大成就,达到热爱水利、关心水利、支持水利、弘扬水利精神和水文化的目的,是民生水利的重要举措。

5.1.3水利风景区建设是水利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

水利风景区建设有利于促进工程效益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也是地方党委政府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水利的社会服务功能和经济支撑作用将得到进一步的强化。“以开发促保护,以保护促发展”的水利风景区建设与发展理念必将越来越为社会所认可。

5.2明确水利风景区建设的指导思想

水利风景区建设要以水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全面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科学规划、有序开发、合理利用、有效保护水利风景资源,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积极营造山更青、水更秀、景更美、人水更和谐的良好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建设美丽西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5.3把握水利风景区建设的基本原则

水利风景区建设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服务民生,满足人民群众对改善生态环境的需求;坚持人水和谐、科学发展,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然恢复能力,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统筹兼顾、规划引领,开发与保护并重,实现社会、生态、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坚持因地制宜、因水制宜,突出水利特点、地域特色和水文化内涵,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5.4 做好项目前期工作

水行政主管部门要科学编制水利风景区发展规划,并将水利风景区发展规划纳入水利发展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其他水利专项规划相衔接。在水利工程项目论证、规划、设计等环节统筹考虑水利风景区项目建设,力求将水利工程建设为生态工程、环境保护工程。健全规划评价体系,完善规划实施保障制度。要在确保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前提下,科学编制水利风景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5.5 切实搞好景区基础设施建设

要密切结合县域内江河湖库水系连通、中小河流治理、水资源保护、水土保持、河湖生态修复、灌区改造等水利工程建设,切实搞好水利风景区基础设施建设。

5.6健全机构,加强景区的运行管理

要建立健全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单位,抓好项目的实施与落实,强化水安全、水生态与水资源保护意识,严格水环境保护,加强对水利风景区内可能影响生态或景观的工程建设活动的监管,要协同各有关部门加强对社会治安、卫生防疫、紧急救援和消防设施等安全检查,及时消除隐患,抓好各项防洪措施的落实,严肃处理各种违法行为,确保景区安全。

6 推进水利风景区建设的保障措施

6.1加强组织领导

县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水利风景区的建设与管理,加强领导,健全机构,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水行政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纳入水利重要工作统一部署,把水利风景区工作纳入年度工作任务统一考核。要明确管理职能,完善组织机构,健全工作机制,逐级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逐项落实建设目标任务。

6.2创新投融资模式

水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争取发改、政财、国土、环保、建设和旅游部门的支持,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按排一定数量的引导奖励资金,专门用于水利风景区公益性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促进水利风景资源保护项目开展。要进一步引入市场机制,广泛开辟资金渠道,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水利风景区建设。

6.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科学建设

水行政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做好人才发展规划,积极引进景区规划、设计、管理、经营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加大对从业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力度,将景区人员培训纳入水利行业年度培训计划;择优选择合格人员及达到一定水平的规划单位参与景区规划编制工作;积极配合有关科研院所加强水利风景区应用基础理论和前沿技术研究,运用先进技术为水利风景区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水利工程行业发展前景篇3

关键词:工业遗址;三峡大坝枢纽;规划

1 引言

三峡大坝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如防洪效益最为显著的水利工程,世界建筑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世界施工难度最大的水利工程等,在国内外都是一个具有时代的标识重点工程。在经历了十年的建设历程,三峡工程管理区已经由建设时期向运行期转型,并且通过景观生态、形象优化、旅游游憩发展等方面的规划,全力打造世界级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型水利风景区。在此之中,如何对建设中遗留下来的,承载三峡工程历史信息的工业遗产甄别价值标准并保护性利用,是需要不断思考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2工业遗产用地规划设计的内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工业遗产的界定是:工业遗产不仅包括磨坊和工厂,而且包含由新技术带来的社会效益与工程意义上的成就,如工业市镇,运河,铁路,桥梁以及运输和动力工程的其他物质载体(UNESCO,2003)。

3 国内外工业遗产规划设计的相关研究

3.1 国外工业遗址规划的理论研究

工业遗址景观设计是欧美发达国家在 20 世纪 60 ~ 70 年代逐步兴起,90 年代获得迅速发展的一个景观设计领域。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国外就已开始对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的研究。工业遗产保护运动开始于英国。

从研究的主要内容看,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工业遗产的管理及利用研究,如Alfrey J&Putnam T的《工业遗产、管理资源利用》;二是工业遗产的保护研究,如Bowditch J、Hendricks J、EClark R、DeCorte B将博物馆作为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重要主体研究。

从研究的主要成果看,突出表现在遗产管理利用及保护方面,通常以个案研究为主,如GdaniecC对巴塞罗那前工业城区、FLeloup和LMoyart对比利时Hainaut老工业区。

3.2 国内工业遗址规划的理论研究

我国正处于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伴随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资源渐趋枯竭,工业废弃地和衰败工业区迅速增加。综合运用生态与景观设计等策略和方法推进工业废弃地的景观更新和工业遗产资源的保护与再利用成为我国目前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国内在工业起步较早的城市,如上海、无锡等城市也对工业遗址地规划及设计进行了探索性尝试,当前尚处于起步阶段。

从研究的主要内容看,主要体现为工业厂房的功能置换和美化,发展旅游、创意产业的研究,如上海市对江南造船厂进行改造,多产业尤其是创意产业的研究与实践。

从研究的主要成果看,从过去对相关概念诠释、理论介绍、案例借鉴,逐步过渡到探索我国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以及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并于2006年4月18日在无锡举行的首届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形成了《无锡建议》。虽然国内相关研究取得了成效,但是仍有许多不足,例如较少涉及到中部地区,较为注重个案的规划研究,特别较少涉及水利工程的研究,为弥补此类的不足,本文结合三峡水电公园项目的总体规划,对水利工业遗址的规划进行初步的研究。

4 关于工业遗产用地景观规划设计的工程实例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规模之大在中国及世界历史上是具有时代性的浩大工程。在建设施工完成后,将由施工期过渡到运营管理期。目前三峡工程除了再建的左岸的升船机工程和右岸的地下电厂工程之外,大坝工程基本已经几经接近尾声。原有的工程设施用地将会逐步减少,转换功能,并且遗留下来很多具有历史、社会、科技、美学、独特性等价值特征的工业遗迹。

因此,后建坝时代,在完善安全防护体系的前提下,管理区主导功能定位是依托区位及功能优势,利用其独特的人文、自然景观资源和文化积淀,将其建设成为以防洪、蓄电、航运为核心的,集运行管理、生态体验、培训展示、会议会晤、动感娱乐、人文观光等功能为一体的世界级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型水利风景区。在规划的同时,切实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工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4.1 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策略

1.将现有文化及工业遗产进行分类、分区、分级,形成完整的保护与利用规划体系。在此基础上对文化遗产逐个提出了保护与利用建议、措施,并对规划实施提供了相应建议。(见图1)

图1

2.引入泛博物馆概念,通过建设博物馆序列,系统整体的展现三峡工程从筹划、建设到运行的时间历程和宏大场景,达到综合保护与利用的目标,并努力创造世界级水利工程的“泛博物馆”。

3.依托长江流域丰富的生态自然资源和历史人文,构建三峡文化长廊,实现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生态恢复,教育体验等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综合目标。

4.2 工业遗产价值重塑

1.工业设施的再利用

后建坝时期,伴随功能转变,那些废弃的工业设施虽然基本丧失原来的功能,但其工业特色和历史特色,能唤起人们对往昔的回忆,对这些设施的再利用主要采取四种处理方式形成体验公园。

1)入馆保护利用,对承载重要历史信息,不适于室外保存的工业设施,以及生产工艺流程、手工技能、原料配方等进入博物馆展示。

2)局部保留,保留下来的废弃工业构筑物或设施,利用具有典型意义的,代表工业性格特征的工业景观,可处理城场地上的雕塑或铺装,或进行功能改装或置换,形成具有互动功能的艺术装置。

3)构件保留,保留一座建筑物、构筑物、设施结构或构造上的一部分,如墙、基础、框架、桁架等构件,通过扭曲、变形、装饰、历史场景再现等戏剧性的处理,引起人们的联想和记忆。

2.工业旅游线路的组织

立足于三峡枢纽主体的安全运行,对旅游参观线路实施强制准入管理,因此考虑到安全区域及游线合理性,将工业遗产进行有组织串联及区域性主题分区,结合地理环境及生态元素,进行合理配置和有组织联系。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构件互动体验的主题工业旅游路线。

参考文献:

[1]TICCIH N T Charter for the Industrial Heritage 2003

水利工程行业发展前景篇4

总干渠引黄条件便利,水资源丰富,优势明显。首先是总干渠全年灌溉期近8个月,年引黄水量50多亿立方米,保证了总干渠常年有水,可以通过水权置换用于工业、城镇、生态供水等,而且潜力很大。其次是总干渠大多数段落为地下渠或半地下渠,非灌溉期回归、侧渗水水量较大。第三是总干渠全年灌溉期可为沿线补充地下水近3亿立方米,不但有效改善了当地的地下水质,同时也储备了丰富的地下水源。第四是水能潜力大。总干渠上共有四座分水枢纽,灌溉行水期各枢纽上下游都有水位落差,可以利用这些水位落差,兴建水电站,可把水资源转化为电能源创造利润。第五是总干渠具备引用黄河槽蓄水、分洪水的能力,为黄河的开封河凌汛期缓解一定压力,如果工程措施到位,年引水能力有望达到1亿立方米左右,这部分水能够合理利用,可扩大生态补水及工业用水的规模。

二、全面提升服务巴彦淖尔市水务市场化的能力

立足于总干渠的水资源优势,按照市委、总局大水利的工作部署,我局积极创新发展理念,逐步探索由管理向经营、服务转变,着力在科学配置水资源、做好水文章、提升水服务上下功夫。结合总干渠的实际,在具体工作中我们逐步向“一渠、五化”目标发展。

“一渠”就是围绕总干渠做好水文章,也就是坚持确保总干渠正常输水、安全行水,确保农业适时灌溉这个中心不变,在这个前提下,积极开展其它涉水事务。

“五化”就是工程效益化、渠道绿色化、渠系景观化、供水多元化、渠堤标准化。

第一,工程效益化。近年来,在总局的大力支持下,累计投资3000多万元,对总干渠进行了整治,我局每年也投入不少于50万元,对总干渠工程建筑物进行了维修加固。解决了一批关键工程的安全运行隐患,并通过建、管、养并举,确保了总干渠安全运行,保证了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

第二,渠道绿色化。总干渠防护林建设是实现固堤护岸、平衡生态、保障总干渠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从20*年至今,我局每年投入造林资金40万元,累计栽植各类高杆30多万株,育苗230亩,实现旱台地退耕还林2600多亩。目前,总干渠的林木存活量达40多万株,绿化长度达160公里,一条贯通河套灌区东西的总干渠绿色长廊已基本形成。工程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日益凸显。

第三,渠系景观化。总干渠上有四座分水枢纽、18座桥涵,沿线自然风光优美,加之总干渠横穿五个旗县区,处于城乡结合部,区位优势明显。近三年来,我局积极筹资,每年完成一座分水枢纽闸的景观建设,目前一、二、三闸区景观得到较大改善。按照我局长远发展规划,逐步将一些重点的段落建成景观带,并结合临河城市水系景观工程,经营总干渠道两侧一定范围内的土地开发,有望建成沿线群众的休闲景观风景带,从而带动水景观旅游的发展,促进和推动水利经济的大力发展。

第四,供水多元化。随着城镇化建设和工业强市战略的稳步推进,城镇生活用水、工业用水、生态用水量将会大量增加,近年来,我们积极树立经营理念,着力在用好总干渠水资源上下功夫,实现了“多水”的统筹利用。在农业用水上,为了管好水资源,我们积极提倡科学化管理,实行精细化管理,推进信息化管理,从而高质量的完成了灌区农业生产输水任务。在工业供水上,我局在总干渠沿线各供水项目实施和运行中,本着化解矛盾,保证进度、保障供水的原则,充分发挥自身条件优势,做到了最大限度的支持和配合。一是积极建言献策。对总干渠沿线各工作供水项目,提前制定水资源和工程建设参考方案,及时准确提供基本资料和数据,参与实地勘测,为项目的科学合理规划和实施积极建言献策。二是全力支持配合。工程实施前期,积极动员集资、入股,提供施工用地,帮助解决社会矛盾,积极协调各方关系解决供水工程中的征地赔偿、道路使用、后勤保障、过铁道等矛盾;为避免工地附近农民因浇地造成施工单位湿地施工,管理局指派专人走访农户进行协调;为便于施工单位就近施工,基层管理所提供房屋和食堂,安排施工单位入住。在我局的积极协调和配合下,总干渠沿线的各供水工程顺利完工。三是全力保障冬季工业供水。我局重点从工程维护、机电设备检修、所段值班

、制度健全等方面进行了落实。通过参与冬季工业供水全体干部职工的大干加巧干,总干渠历史上的首次冬季工业供水,到现在已平稳有序运行了近3个多月,截至2月底,总干渠在冬季累计向各工业取水口专项供水4355万立方米,确保了冬季工业供水圆满结束。

与此同时,我局在二闸水电站的申报、立项、实施过程中做了大量建设性工作,在经后的

实施过程中我们将一如既往支持配合水电站建设,争取使之早日并网发电。在生态供水上,我局采取强有力的工程保障措施,不断提高引黄河槽蓄水、凌汛水和灌溉间隙水的能力,积极为灌区内诸多海子、湿地补水,维护当地生态平衡,促进人水和谐。

第五,渠堤标准化。从2010年起,开展标准化渠堤建设以来。经过五年的积极整治,共开通总干渠历史上不能通车段落48公里,整平渠堤250多公里(单线),完成整背土方4万多立方米,建成砂石路面的标准渠堤148公里,实现了总干渠两侧渠堤(除无堤背段落)全线通车。

总干渠标注化堤的建成,一是进一步提高了总干渠工程的安全级别,尤其减轻了地上渠道的防洪防汛压力,提升了总干渠的安全运行能力。二是防洪减灾作用凸显。三是可以提升沿线区位优势,增加发展后劲。四是拉大城市框架,改善城区交通网结构,特别是可使沿线城区、乡镇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在黄河以北、包兰铁路以南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带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也必将为全市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三、努力开创水务市场化的新局面

水务市场化建设对我们来讲仍是一项新生事物,需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提高。结合总干渠的实际,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积极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水务工作的稳步推进。

(一)加快水务市场发展,认识是基础。着力推进大水利进程,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提供水资源支撑和保证。为此,我们要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站在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全局的高度,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市委、政府和河灌总局的总体部署上来,要跳出农业找市场,顺着水路找财路,充分挖掘和利用总干渠水资源优势,努力把水务工作做大、做强。

(二)加快水务市场发展,领导是关键。继续强化对水务工作的组织领导,在原管理局水务市场化建设领导小组的基础上,组建成立水电站建设、非农业供水以及水经营三个项目推进办公室,从全局范围选调有关人员,专职专项抓好项目工作。

(三)加快水务市场发展,创新是手段。要创新工作思路,在工程建设上,积极配合总局,立足长远,分轻中缓急,统筹对总干渠整治进行总体规划,进一步完善总干渠整治远景规划和近期实施规划,与灌区工程建设规划相协调。

水利工程行业发展前景篇5

论文关键词:风景园林教育 中国特色 学科建设

论文摘要:社会的发展与城市化的进程为风景园林专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同时也向风景园林教育提出了挑战。通过分析我国风景园林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论述了我国风景园林教育的发展趋势,并就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风景园林学科提出建议。

一、我国风景园林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园林教育开始于本世纪20年代中叶。最近20年来,我国处于大规模建设时期,对风景园林专业的人才需求比较大,很多院校开设了相关专业。目前,高等院校从事风景园林教育主要包括五大方面:建筑院校的城市规划与建筑学专业;农林院校的园林、观赏园艺专业;艺术院校的环境艺术专业;资源环境院校的资源生态专业。这些专业根据各自的条件和对园林教育的理解,在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等方面各不相同,水平相差各异。城市规划专业、环境艺术专业涉及的相关园林内容很少,真正涉及我国园林人才培养的只有农林院校的园林专业。目前,我国风景园林教育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

(一)风景园林教育指导思想落伍

我国园林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首先是教学指导思想方面。一种是受传统中国古典园林理论的禁锢,过分强调诗情画意,亭台楼阁;另一种是盲目的追求形式上的园林景观,比如近年来很多地方盲目借鉴西方园林形式,不注重实用性。

风景园林应该是一门协调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关系的科学艺术,通过科技力量,采用最经济有效的方式来保护、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创造生态健全、景观优美、反映时代特征和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应该从宏观控制,再到微观设计,而不是见缝插针的创造景观。同时,要加强行业道德建设,加强对社会的普及知识教育。不能一味的追求景观效果,或为了提高产值而大量求新,忽视实用性以及整体环境的景观效应。¨

(二)风景园林教育课程设置缺乏广度和深度

我国农林院校的园林专业多脱胎于园艺或观赏园艺专业,转为园林专业后,其课程体系大多是承袭了20世纪50-60年代北京林学院造园学科的课程体系,其后虽有一些改进,但总体上还没有脱离传统园林学的框架。目前我国风景园林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广’度不够

现代园林学无论是内涵还是外延均有了长足的发展,已发展成一门融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人文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它涉及规划、建筑、旅游、社会、经济、环境、心理、历史、艺术、林学、观赏园艺等学科,似乎更像一个学科群,现代园林学专业的核心是广义的景观规划与设计,其设计实践至少应该包括“狭义景观设计”、“大地景观设计”和“行为心理景观设计”三个层面。而我国园林专业现有的设计类课程体系设置仅仅停留在“狭义景观设计”即景观感受层面,由于缺乏其他层面的设计实践,致使现有的园林专业口径过窄,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

2.“深”度不足

我国园林专业现有的设计类课程体系看上去比较注重纵深方向的研究,实际上大多停留于表面形式,如增设规划类课程,多只介绍景区规划、绿地规划等内容,而在与之相关的资源、环境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性开发方面研究不够深入;植物造景方面更多是注重形式美学,在真正合乎生态规律的种植设计方面缺乏深入研究。

3.教学方式原始

在信息时代,计算机辅助设计对园林领域的冲击是广泛而深刻的,现有课程体系对此缺乏应有的估计和准备,唯一开设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只停留在将计算机作为表现工具的水平,远没有进入真正的辅助设计水平。美国哈佛的LA教育早在十多年前就开设了利用信息技术于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地理信息系统等为园林设计作辅助的相关课程,我们的教学方式呈现相对落后态势。主要表现在计算机在制图中的作用、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应用方面。

制图是园林教育重要的一环,包括手工制图和计算机制图两个方面。手工制图是计算机制图的基础,而计算机制图又是今后工作和从事复杂设计不可或缺的技能。所以,二者要并重。制图技能培训应贯穿于整个教育的每个环节,目前很多学校开设的计算机制图课程只是作为选修而已。

园林专业知识信息容量大,实践性强,在教学实践中,很多平面、文字已经不能满足要求,而像CAD绘制平面或建模、用3DMAX渲染,用Photoshop环境合成、AuthorWare进行后期艺术合成等多媒体教学方式还没有广泛的应用到教学中,甚至有些教职员工对这些多媒体还不熟悉。

二、我国风景园林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系统化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LA)专业,在国际教育界是作为一个完整的学科而设立的,这个学科体系的建立对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人才培养以及环境、景观工程实践都有积极的意义。我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正经历着最重大的变革。

1.风景园林专业的内涵

风景园林专业是应用艺术、科学和技术三个类型的知识来规划、设计和管理土地的一门学科。从事该专业的工作者——景观设计师,运用人文科学知识来考虑资源的管理和经营,创造一个令人愉快的生存环境。职业内容包括土地经营管理、城市扩展控制、资源保护与经营管理、城市扩展控制、中心老城区复兴。设计主题有:居住区、商住发展、公司厂房和机构部门、校园、度假旅游胜地、公园、城市广场、交通网络和滨水区域发展等内容。

该专业应学习艺术、设计理论、土木工程、场址分析、土地规划过程、生态分析,以及影响设计过程的社会、经济、法律、环境和政策的问题。该学科理论建立在人文学科和生态学分析之上,其艺术在于创造有意义的场所,其伦理是关爱土地以及居住其中的人。

2.风景园林专业的教育目标

风景园林专业致力于探索并提供:有信息、程序和技术所组成的、用于景观规划设计职业的应用知识;与相关的社会学、自然科学专家进行语言和图形交流的能力;理解由文化决定人类行为,以及社会、政治、经济和法律上对土地利用及决策的影响;理解形成土地合理利用和设计的两大决定因素——自然因素和生态因素。

3.风景园林专业的培养方向

当今中国风景园林学科正在迅速扩展。传统园林专业局限于园里植物和园林规划的局面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由于风景园林是一门集艺术、科学和技术于一身的学科,因此必然要和这三个领域发生联系,这就大大的拓展了传统风景园林专业的范围,使其从单一专业扩展为综合专业。

为培养未来负责环境设计的领头人,学生要从建筑学、风景园林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等三个学科的交叉中受益,并在课程中求得深入全面发展。这些课程有:人类学、生物工程、农业工程、比较文学、土壤学、生态学、环境伦理学、森林资源学、地理学、地质学、房屋供给与消费者经济学、哲学、社会服务学和社会学等。

(二)风景园林专业教育国际化

风景园林专业的国际化主要可以借鉴美国哈佛LA的教育作法。现代园林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日益综合的学科,它需要一个科学的课程体系作为支撑。借鉴国外先进教学经验,可以将整个体系分为三大体系,即基本知识体系、理论修养体系、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每个体系再设置若干相应课程(分门类、分层次)。

与国际接轨是指课程设置应完全把握现代园林的内涵,符合现代园林的发展。主要增设以下方面的课程:

1.大地景观规划类课程

现代园林的研究对象已经扩大到整个大地资源,增设大地景观规划类课程是园林学科和人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大地景观规划设计环境、生态、资源层面的规划。相关课程设置有:景观于区域规划水文学、城乡土地利用规划、可持续环境、景观生态专题、景观分析与评估、景观资源利用与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2.行为心理景观规划方面课程

“以人为本”的现代景观规划需要研究人类行为、心理及与之相关的文化历史和艺术层面的内容。这类课程有:户外游憩设计、游戏及娱乐规划、旅游策划规划、景观行为学、景观与文化专题等。

3.其他课程

理论修养类课程:建筑史、中国历史文化专题等;工程实践类:建筑技术、景观技术等;计算机类课程:计算机辅助园林设计CALD、地理信息系统GIS、景观遥感等。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风景园林学科

我国国土之大,各地气候、土壤、植被等条件各不相同,更兼有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由此形成了各自的地域特色。我国许多著名的园林古建筑无不包含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底蕴,其设计思想无一不折射出独特的人文理念,这也是引起人们无限遐想的根本原因。弄清楚国学的内涵在园林教育中的作用,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园林专业,培养合格的园林专业人才具有现实意义。

(一)我国传统的园林设计方法

《园冶》中记载,相地、立基、屋宇、装拆为园林设计的步骤。我国园林传统的创作路线和方法讲究综合性和实事求是,表现在:(1)总在处理着一个个的具体空间以及这些空间之间的联系,而不是图纸;(2)在做出任何一个判断和决策时,已经照顾到方方面面;(3)时时刻刻离不开对现场的调查、理解和分析。可以说,我国园林文化大大超越了迄今为止的西方发展水平,这也是一些世界大师对中国传统园林十分佩服的根本原因。

当然,传统的园林创作方法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它比较适于小型私人园林的创造,不善于处理大片平地,不适于大面积的规划等等。但是我们的祖先并不是没有这种本领,从秦汉的上林苑到清朝的圆明园和避暑山庄,我们看见的仍然是综合性和实事求是的创作路线和方法。

(二)风水与中国园林

中国古代的园林设计,从本质而言,与现代风景园林设计无异,探讨的都是“天人(自然与人)关系”。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风水学说的集大成者,其中很多原理都与现代科技有“巧合”之处。例如,建筑对风向的处理不当,不仅不利于人体健康,也不利于安全与美观。中国园林设计,一直遵循着“坐北朝南”的地理原则,可以避免对人不利的“阴风”(北风),这也顺应了中国的季风型气候。

古代风水学中关于水的认识,大多符合科学道理,如可选择河流岸的台地上,且要高于常年洪水水位之上,避免在水流湍急、河床不稳定、死水沼泽之处建房等。除此之外,对水源水质也要详加注意。另外,风水学中符合医学科学的内容也很多。例如,住宅建筑前屋低、后屋高,符合人们对于光照的需要,配合“坐北朝南”进行采光。

从根本上说,在去除风水中迷信的糟粕部分,中国园林的风水,深深浸透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精神。它们讲求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和生态因素,适当保留有景观特色的自然地形地貌,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使中国东、西、南、北、中的园林景观各具特色,美不胜收。

水利工程行业发展前景篇6

关键词:建设 坝塘水库水利风景区

笔者认为,坝塘水库依托山地丘陵而建,又地处新村林场腹地,只30分钟的车程。远离市区闹境,周围山峦起伏,林木苍翠,库内水面宽阔,水质清纯,山水交相辉映,清新优美;这是当今生活在暄闹城镇中的人们工作之余寻求休闲的理想之地。综上所述,坝塘水库极具休闲、观光开发潜力。若能在这方面打开思路,在库区范围修建凉亭、水树、钓台观阁、憩园别墅等。把其建成东川的第一个水利风景区,无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将大为可观。

一、坝塘水库概况

坝塘水库工程是一项跨流域引水的中型水利工程。整个工程由引水、蓄水、输水和移民安置工程四部分组成。从发源于轿子山的小清河箐水地筑低坝引水至乌龙镇坝塘村境内利用天然凹盆经防渗处理后蓄水,设计库容1840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3.15万亩,每年可提供城市供水1976万立方米。工程于2002年开工建设,2007年8月试蓄水,进入运行管理阶段。

二、坝塘水库的作用

坝塘水库工程是一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都十分显著的综合利用工程,是东川赖以解决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不可替代的工程项目。特别是在东川再就业特区建设中充当着生力军角色,承担着向四方地工业园区和三座梯级水电站供水的重任。可增加和改善灌溉面积3.15万亩,向城市提供生产、生活用水1976万方立米/年,以解决工业用水及城市生活用水日益尖锐的矛盾,对实现我区高稳农田建设目标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美化城市、增加城市环境容量、促进东川经济发展,把东川建成农业独具特色、工业结构优化、商贸旅游活跃、城市功能完善、具有亚热带风光特色的昆明新区产生深远影响。

三、开发水库资源创意

随着工程建设目标的逐一实现,我所的职能将从原来的工程建设管理向运行管理过渡。如何使水利工程达到在建一项水利工程造福一方百姓的同时,又不再使国家背上沉重的管护包袱,达到三方共赢的理想境界?这成为我的苦苦思索。

纵观东川由市变区的发展史,历史的教训使我清楚地知道任何一种单一的经济发展模式都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如何在市场经济下发展壮大水利产业呢?我认为,大力发展综合经营是水利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走水利综合经营这条路,实现产业升级发展的良性循环之路,也才是我所的发展振兴之路。为进一步加强坝塘水库经营管理工作,深入贯彻新时期的治水思路,促进水利工程的良性运行和水管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增强水管单位经济实力,提高职工收入水平,保障和推动水利事业的良性发展,更好地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开发水利风景资源,发展水利旅游业是可行的。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将成为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的消费热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指出“加大旅游市场促销和新产品开发力度,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改善服务质量,促进旅游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旅游业将在我区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依托水库拥有的大量水利工程所形成的风景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水利旅游业,为城乡居民提供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产品,是实现党中央、国务院战略决策的措施之一。

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我想应积极运用市场机制,合理开发水利资源,大力发展水利经济,即按照“一环、二点、八区”的功能特点——把坝塘水库建成东川第一个水利风景区。

水利风景区,是指以水域(水体)或水利工程为依托,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风景资源与环境条件,可以开展观光、娱乐、休闲、度假或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区域。水利风景区的基本目的和作用在于水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水工程安全的维护,其在维护工程安全、涵养水源、保护生态、改善人居环境、拉动区域经济发展诸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功能作用。有计划、有步骤、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和保护水利风景资源,以人水和谐发展支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实现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建设水利风景区不仅可较好地带动当地经济及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其独特的保护水源、修复生态、维护工程安全运行的功能作用越来越明显。“以开发促保护,以保护促发展”的水利风景区建设与发展理念,越来越为社会所认可。加强水利风景区的建设与管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一)拟建水利风景区的条件

坝塘水库是东川区目前唯一的一座中型水库,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及与城区良好的互邻关系(仅20公里),区内目前又缺乏居民生活所必须的绿化活动场所,水库建成后,将为整个东川区带来最大的生态栖息地。水库蓄水区为一洼地,四周是连绵的山体,水库南部有一块较高的山包,水库蓄水后已形成一座绿岛。距离水库南面约一公里是移民新区。水库西面为小清河六级水电站和水库管理所。水库的北面地势较高,生态环境较好。水库东面座拥七级电站,除了大脑包为较高山包外,其它用地比较平缓,部分坡地已种植了果树,成为未来由城区至水库库区的景观入口。

坝塘水库四周群山环抱,空气清新,环境幽静无污染,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优良。特别是库区高低起伏,郁郁葱葱的山体,加上碧波荡漾的水库湖面,水库中间绿岛耸峙,通过在水库适当地开发和水岸周边山体大面积的绿化,使得坝塘水库库区具备不可多得的自然环境条件。

拟以各独立的功能分区为板块,大自然的山水森林为背景基质,环绕水库道路为廊道,构建山、水、人和谐发展的生态格局。

在不破坏原有自然生态环境和在环境容量及水源保护允许的前提下,建设功能完善的坝塘水库旅游服务区。在水源保护区外部创建各种类型的户外游憩区和康体活动区,并完善相关的旅游配套设施,以满足不同层次群体活动游憩的需求,以疏散水库核心区的各项压力,逐渐实行“区内游,区外住”,杜绝环境污染和视觉污染,确保水库库区高质量的自然生态环境。

坝塘水库四周群山环绕,层峦叠障,具有丰富的山、水、林等自然旅游资源的优势。旨在通过合理的区域划分,不同等级的配套基础设施布局,使得游人既亲近自然,又不破坏自然。

(二)开发策略

坝塘水库水利风景区的规划及开发建设,应立足于以下几点:

1.充分利用与东川城区的区位优势,立足于优良的自然生态及环境优势,将坝塘水库库区建设成为一个以水源储备、农田灌溉功能为主,兼有生态旅游和一定的休闲康体活动的功能区。区内的建设项目首先要与“缓解东川区城市供水及农田灌溉用水压力”的基本宗旨相吻合,在确保这一根本宗旨的基础上,再进行科学、有序、适度的旅游开发。

2.采取开发型的积极保护措施(如对区内移民新区、水利设施、自然环境、林地等的保护和利用),将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机融合。

3.以坝塘水库库区建设为带动,通过一系列配套项目的建设和游览内容的策划运作,使坝塘水库库区具备针对东川城区乃至更大范围内旅游服务中心的职能和相应的游览吸引力。

4.通过坝塘水库库区的旅游开发(农家乐、水库观光、生态旅游、山地自行车赛道等)和公共服务设施(餐饮、农家体验、休闲娱乐、康体健身等)的建设,提高整个坝塘水库库区的旅游品质,同时又为新区移民的生产生活经营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机会,解决了他们的生存发展问题。

(三)开发建设方式

主题: 自然、宁静、和谐、健康

四大主题的规划目标最终有利于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有利于营造水库景区“碧水蓝天、宁静雅致、健康向上、意境悠远”的生态自然氛围。

坝塘水库库区建水利风景区的总体定位:

特质鲜明的风景区:塑造柔性绿色生态库区,丰富城市的环境品质内涵,突出坝塘水库库区做为东川“绿肺”的功能地位。

心灵净化的乐土:通过对水库水源区的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打造,营造一个有别于喧嚣都市的宁静空间,使其成为城市居民释放压力、身心停泊的精神乐土。

山水交融的风景区:恢复、保护水库库区的山体林地,绿山净水,加强库区山地多样的绿化树种配置,突出水库库区的绿化景观特色,强化水库库区独特的山水格局,使库区绿树成荫,山水交融,相映成趣。

人性亲和的风景区:强调人与自然和谐

共生,利用规划手段,从多个层面上体现人

性关怀,构建人性亲和的库区,最终创造“亲

水、亲绿、亲地”,使游人留连忘返的人性亲

和库区。

拟建成水库型。水工程建筑气势恢宏,

泄流磅礴,科技含量高,人文景观丰富,观

赏性强。景区建设可以结合工程建设和改造,

绿化、美化工程设施,改善交通、通讯、供

水、供电等基础设施条件。核心景区建设应

重点加强景区的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同时,

结合水利工程管理,突出对水科技、水文化

的宣传展示。

水利风景区的功能作用有多种,惠及全

社会,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动员全

社会力量参与水利风景区的建设与管理。在

保证资源统一管理、统一调度支配和有效保

护的条件下,水利风景资源的使用权和所有

权可以适当分离。可以将水利资源实行资产

化管理,在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条件下,

从共赢思想出发,创建多元化建设管理投融

资模式,或股份合作,或委托经营,或租赁

承包。

结语

综上所述,我认为将坝塘水库建成水利

风景区的思路是可行的。将整个水库库区的

保护与生态旅游开发统筹考虑,水库的生态

保护是所有工作的必要前提,在保护水库的

水质、生态系统完好的基础上,适度的水库

生态旅游开发又是水库建设的有力补充,两

者相辅相成。

党的十七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

要求,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市政府

作出了现代新昆明建设、加快北部五县区发

展的战略决策,我区要成为全国资源枯绝型

城市转型典范、昆明进川入渝的北大门,这

些部将为我区提供前所未有的外部发展机

遇。与此同时,我所也有自身的独特优势;

近年来,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干

事创业氛围日益浓厚。库区周围基础设施也

有了较大改善,随着坝新柏油公路的建成通

车,水库的蓄水、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库区周围环境的改善,辐射带动,坝塘水库

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彰显,对外开放空间将逐

步扩大,水利经济还有较大发展空间,这一

切部为建设水利风景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想,只要“依托资源优势,加速资源

转换,坚持市场导向,积极调整结构,加强

经营管理,努力扩张总量,同步提高效益”。

在搞好主导产业的同时,围绕生态区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加强水利风景区

建设,立足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

量管理,力争“建一处工程,形成一个亮丽

的景点”。将坝塘水库建成集、供水、观光、

休闲于一体的“亲水乐园”。

最终将坝塘水库库区建设成东川区第一

个以生态保护、农田灌溉、城市用水供给、

水利发电为主要功能,集移民居住生活、休

闲康体、观光旅游为一体的水利风景区。“一

潭清泉水、一条经济带、一根产业链、一道

风景线”坝塘水库将成为东川区经济社会的

“名片”和生态水利建设的亮点。

参考文献:

《东川市志》;

《东川区水利志》;

《东川坝塘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

水利工程行业发展前景篇7

关键词:园林施工园林产业发展特点存在问题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园林业是以廷设、维护和调整园林并提供服务为主要技术构成的从业人员及相关物资的集合,目的是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利用天然山水地形地貌或人为改造山水地貌,将建筑布置与植物配植相结合,辅以园林小品、灯光等,从而营造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及活动的环境。随着人们生活水品和对自然环境认识水品的不断提高,对园林相关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园林业起源与农林业,主要包括花舟、苗圃业和园林绿化施工、养护管理,还包括各类园艺资材、园林机械及园林规划设计的相关服务等。是一个综合的技术经济系统。园林绿化是是我国城镇化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城市园林绿化通过丰富的植物配植,结合园林建筑,灯光照明,雕塑、假山、水景等园林景观布置,构成完整的绿地系统和优美的景观环境,对于治理环境污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提升城市的形象,为人民群众提供游览休息的活动环境,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我国园林业的发展现状

而今,城市园林行业己被公认为“永远的朝阳产业”,其特有的绿色环保的生态概念和价值获得愈来愈多的认可推崇,展现出越来越广阔的市场前景。风景园林在中国古已有之,但过去都是皇家园林或达官贵人私家园林,而城市园林绿化成为一项事业,是新中国成立后才幵始发展起来,并随着改革幵放的进程,逐渐进入蓬勃的发展阶段,尤其是在20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城市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城市园林绿化对美化环境、改善城市风貌和环境生态水平,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性。全国各地都将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当作重要工作来抓,从而促进了我国园林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城市绿化的重视大大推动了园林业的发展。我国园林工程企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日渐壮大并逐渐走向成熟。据建设部的《中国城市园林绿化企业经营状况调查报告2008-2009年度》,截止2009年1月20 12 ,具有等级资质的园林企业已经达到16000余家。企业规模也迅速扩大,截至2011年1月具有园林绿化一级资质的企业的数量已经达到454 (根据建设部各年的获得园林绿化一级资质的企业名单推算而出,未考虑2010年相关特殊情况,如2007年获得一级资质的少数企业申请延续资质未获审批、企业倒闭)家。最近几年,一些园林绿化龙头企业陆续上市,如云南绿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棕榈园林、东方园林,它们已经成为园林工程企业的龙头企业。但是总体而言,中国园林行业依然处于初级阶段。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的调查显示,总资产超过2亿元的园林公司仅有5家,由此可见我国园林业依然处于起步阶段。我国的园林企业总体状况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大规模企业占比低,企业盈利能力差,新品种、新材料、样产品开发能力差,管理水平低下是我国当前园林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我国应加强风景园林科技研发和创新,制定行业科技发展纲要,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提升园林行业的科技水平和和生产水平,并完善加强管理,促进行业良性发展,增强园林行业实力。

3当前中国园林行业的特点与主要问题问题分析

3.1当前中国园林业的特点

(1)园林企业越来越多。全国拥有一级和二级以上的园林企业近一两年呈现出膨胀式增长,但企业规模都不算大,仅有的几家上市园林企业尽管在某一区域特定市场占据较大市场份额,但无法垄断市场,市场空缺由各企业激烈竞争补充。

(2)园林施工养护市场逐步开放。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来由城市园林主管部门垄断的的政府投资类市政园林施工和养护项目,将逐步开放,进入公开招标市场。

(3)各种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在园林项目中越来越得到广泛使用。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园林项目中越来越多的新工艺,新材料被广泛使用,甚至引领园林行业的发展。

(4)园林企业趋向于走开发和养护综合发展的道路。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越来越多的园林企业趋向于苗木和设计与施工养护一体化的模式发展,以增强企业自身实力。

(5)其他专业的施工企业也承揽园林专业施工,出现了一大批综合资质的施工单位。随着我国园林市场幵放,进入这个行业的单位越来越多,园林行业结构也逐渐变化,如建筑装饰业和工艺美术等单位也纷纷介入,一些园林公司成为拥有多项专业资质的综合性企业,园林业也与其它专业有更多的交融,同时大型跨国企业如易道、贝尔高林等也纷纷看好我国市场,他们的到来给我国园林业带来挑战,也带来新的园林理念,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3.2当前园林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设计和施工经常脱节。园林企业施工项目中,经常存在园林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经常不能很好地结合起来。且我国大多数园林公司不进行自行设计,施工方与设计方相分离,且我国大多数设计单位技术力量薄弱,造成施工方与设计方协商不足,施工方往往不能完全按照设计要求来施工。

(2)设计中存在利益驱动。一般来说,除甲方要求指定外,成功的设计不会在自己施工设计中对某些材料指定生产厂家或供应商。但如今,很多的设计单位往往为了自身利益而丧失了职业道德,在设计中对某些材料指定了特定品牌,如果施工方在施工中使用该材料,设计方就会得到材料供应商一定的经济报酬。

(3)恶性投标竞争现象较严重。近些年来,园林施工企业快速增长,工程施工中出现了 “僧多粥少”的失衡局面,一个工程招投标中经常存在十几个乃至是几十个的潜在的投标单位,招投标严重供小于求,为了减少投资成本,恶意压低栏标价,甚至栏标价小于成本价。投标单位为了中标,更是不择手段的压低报价,报价一家比一家低,恶性竞争现象严重。但是中标单位为了保证自身利益,则在施工时减少施工成本,偷工减料,倒致施工质量不能保证。另外,招标方存在随意提高竞争门滥,甚至出现许多违反规定的行为,如投标前收取履约保证金、投标保证金,甚至存在收受贿赂等现象。

(4)缺乏专业施工队伍。园林工程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包含很多方面的分工程,例如景观小品工程、水电安装工程、绿化栽植工程、广场园路铺装工程等,景观小品工程内容广泛,包括廊架工程、亭台楼阁、景观喷泉、景观大门、假山工程等各种工程,这样的综合工程如果没有专业技术人员和专业施工队伍将会很难创造出精品的工程。大多数园林施工企业因为没有自己的专业施工队伍,在工程的施工中,施工方往往拼凑一些临时工人,技术基础薄弱,无法满足工程施工的需求,所以施工水平不高,不能很好地体现设计方的意图,景观效果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周竹梅.结合我国城市园林建设现状谈其未来的创新与发展[J] .建材与装饰,2007.

水利工程行业发展前景篇8

水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不仅可以满足人的日常需求,用作养殖水禽,还能做成景观供人观赏。它的最主要特点就是依靠良好水质和浩渺水面,形成以水生动植物生态群体为主的天然景观。既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又有优美的观赏效益。因此,水体的质量对整体环境质量至关重要,水域景观在旅游景观构成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具有开阔水面的区域将会变成深受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喜好的休闲地域,并构成了开放空间与水道紧密结合的优越环境。水利建设中必须对水体要格外珍视,一条有代表性的河流,其重要性完全胜过一般的道路。但目前不少水利工程并没有意识到占用河道面积开发房地产所获得的暂时利益,远远低于河道风景及其环境效益带来的增益。因此,在水利建设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对水体的开发与保护。

2水利水电工程中景观设计新理念的实践探索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房建、公路、广场等施工面积日益增大,也要求河道泄洪能力适应性的增大。为了满足这种需求,最好的办法便是对河底及河坡进行混凝土浇固,但这又会影响河中生物的正常生活,破坏了生物链的循环。此外,硬化会影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流通,毁坏了原有的水循环。只考虑河道的整治、疏挖、通畅;未考虑河道与湖泊、湿地、低地、绿地等连通起来,以增加其调蓄能力以及生物的生存能力和多样性;使生态系统处于分割、孤立的状态、为了获得更好的水环境,必要时应打破“两堤河”的传统模式,让雨洪从过去的直接入河,变为在土地上分散储存。要尊重河道的自然形态,在规划设计中要运用河弯、曲折、浅滩、瀑布、深潭、沼泽等手段、要重视非工程建设,例如视觉效果的考虑———如倒影、夜景、透视等,综上所述,虽然景观河流技术刚兴起,但其在实际水利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我们必须对景观河流技术不断进行深入研究,创造最先进、最创新的水利建设技术。

3水利水电工程景观设计的要点

旅游业作为我国现今的支柱性产业,也带动了水利旅游的发展,水利旅游中山水结合的美、人造水利工程的浩大、烟波浩渺的水面美都成为水利旅游吸引众多游客的优势,成为旅游业中的新星。但我国现今的水利旅游都是建设在水利工程竣工后,进行再建设或多次修改,对附近的植被、建筑物、原始地貌等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对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恶劣的影响,还要认识到我国旅游资源利用率低,产品单调、缺乏厚重人文景观的现状。

针对我国现今水利景观建设迷茫的现状,水利从业者必须不断深入研究,积极制订创新型的解决方案,更好的促进水利建设的发展。水利水电工程景观设计包含了水利工程设计和景观设计两个方面,工程设计需要掌握水利工程专业知识,景观设计需要掌握人类社会学、环境科学、景观规划、建筑学、艺术学、心理学、地理学、林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知识、此外景观设计牵扯到环境、生态、经济,是涉及多方利益和价值观的工作,因此在其规划设计时,需要和城建、水利、环保、园林等不同专业和部门协调沟通、根据许多国家建设水利风景区的经验,结合我国水利业发展的现状,我们更加明确了水利建设的范围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独有的特点。在制订景观设计方案时,要注意到景观设计的深层因素,合理展望景观业发展的趋势,对景观设计的整体性原则、地方性原则、生态可持续原则、独特性原则和单体优化原则以及水体景观、水工建筑物景观和绿化景观的设计要有准确的把握。

4结束语

水利工程行业发展前景篇9

我国水资源相对匮乏,因此必须加强水资源在开发和使用中的效率。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协调生态环境和水利工程建设的和谐性,将生态景观和生态环境纳入水利工程的设计之中,并融入文化元素,使得水利工程更具人文素养和以人为本的理念,更好地为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服务。本文探析了生态景观和文化元素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并提出一些见解以供参考。

关键词:

水利工程设计;生态景观;文化元素

1引言

在水利工程之中运用生态景观和文化的元素是较为新颖的设计思路,在实际的运用中显示了新的活力和优势,因此生态景观和文化元素的结合关系也是一项新型的研究项目和研究课题。它促使人们在进行工程项目建设的时候要同时考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提升人工建筑物在自然环境中的建设和谐度,使得水利工程建筑物与自然融为一体,提升水利工程的作业效率,提升水利工程建设的经济价值意义。

2水利工程设计中生态景观和文化元素构成的原则组成

2.1注重以人为本的原则

水利工程建设的初衷便是提升水利资源的利用效率,使得其更好地为人类社会服务。在我国现代水利工程设计工作中,要想使得生态景观和文化元素在水利工程中协调共同发展,就必须注重以人为本原则的实现。水利工程设计人员在实际的设计研究中,要综合考虑工程项目与人文精神的协调发展,在满足水利工程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将休闲、娱乐、观赏等人文文化因素和自然景观相结合,增强文化元素的使用效率。

2.2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水利工程的原则就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虽然将生态景观和文化因素融入进水利工程设计中是为了提升水利工程的人文和谐程度,但是不能只是简单地进行景观工程的设计,忽略水利工程的实用性、科学性和长期性。而是要将可持续发展的水利工程作为施工的目标,建设建成高质量、高效率的水利工程,坚持综合设计、统一开发建设和提升利用时长的目标为基本原则,将可持续发展纳入水利工程设计的基本环节。

2.3注重工程安全性和经济性提升原则

现代水利工程建设的另一个追求目标便是提升安全性和经济性,力求用最少的资源进行建设和发展,使得水利工程在既符合本身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尽量提升安全性能以及经济效益。在生态景观和文化元素融入的情况下更使得这三者的结合程度要求更高,在保障水利工程设计融入生态景观和文化因素后,也要符合水利学和工程力学的规律,使得水利工程可以顺利运行和工作。

2.4生态系统自我设计和自我恢复原则

大自然具有一定的自我恢复能力,因此在进行生态景观和文化元素融入水利工程设计的过程中要注重利用大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和自我设计能力。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可以相对地利用这一自我设计和自我恢复能力树立全新的水利工程设计理念,善用自然中积极的自我恢复因素,因地制宜地根据当地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总体设计,使得生态景观和文化元素在生态系统自我恢复中能更好地发展。

3加强生态景观和文化元素发展的应用分析

生态景观和文化元素的应用可以很好的协调人与自然的发展,促进现代水利工程取得更好地运行效果,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对水资源进行整合提升,将现代水利工程实际利用价值和美学价值得到更好结合。

3.1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水利工程的设计在融入生态景观和文化元素的同时也要时刻践行创新的观念,跟进时代的步伐进行建设设计的更新,在设计的过程中要进行不断地摸索和研究。水利工程生态景观与文化元素设计的融合同其他行业是有相关联的,所以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可以进行融合借鉴,对其他行业融合的情况进行创新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也考虑保持水利工程自身的特点,进行多角度综合发展。

3.2提升水利工程设计人员技术水平

我国水利工程设计队伍的设计水平和设计理念整体水平较差,并不能很好地将生态景观和文化元素融合设计进水利工程设计之中,使得水利工程生态景观和文化元素应用程度不高。因此在选用设计人员的时候应当加强人员专业素质的审核,选用设计水平较高,责任心强和工作热情较高的人员参与设计,同时也要要求人员严格按照既定计划和目标进行水利工程的设计和规划,定期完成目标。

3.3水利工程的生态景观现代化治理

水利工程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目的是为了城市对水资源利用程度的优化和提升。城市具有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极高的特点,这一特点导致了水资源供给和排水压力极大,而水资源在城市和经济发展的道路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制约着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因此在水利工程设计时要注重考虑现代化宏观设计理念,对生态景观型水利工程建设做出明确治理手段和要求,使得水利工程设计可以达到现代化的目标。

3.4水利工程周围绿化和景观设计

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水资源周围的环境会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在水利工程建设完工后要对水资源周围的滩地、斜坡和水土流失易发点进行规划整理,考虑自然景观的发掘和使用设计,建设大众舒适的,休闲亲水空间,综合考虑水资源周围的工程环境恢复、破坏管理和气候影响等重要因素,进行总体绿化和景观设计,使用涵养水源的树种和植被,保护水资源周围的生态环境,提升水利工程的强度、安全性和持久性。在设计时一方面可以利用有益植物进行生物净水净化水质,同时又可以通过人为生态景观的构建,创造一个生物和谐共存的生态环境。

4结束语

现代水利工程的设计融合入生态景观和文化元素可以使得水利工程调节水资源利用效率大大提升,并构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又不失人类文化气息的景观性和实用性工程建筑,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和使用效益。但是这一工程的设计也需要进行仔细的考虑和周密的设计,首先在设计时要进行因地制宜的工程建设条件考察,对于不同的环境要做出不同的设计安排,其次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在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指导下进行设计工作,同时要注意选用设计水平较高较好的设计人员进行工程设计,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程的可行性和设计水平效果,力争将生态景观和文化因素进行较好的整合,达到水利工程自然和谐化设计的目的。

作者:韩炜 单位:银川市水电勘测设计院

参考文献:

水利工程行业发展前景篇10

关键词 水利旅游;园林规划;问题;设计原则;作用

中图分类号 F59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3-0177-01

近年来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期,以水为基础的旅游资源也被逐步开发。例如,长江经济带的安庆段,依托三峡水利工程发展水上旅游,安徽舒城龙河口水库开发了AAA级万佛湖风景区,都是水利旅游开发的典范。发展水利旅游对于促进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以及可持续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保证防洪和抗旱的同时增加经济效益,应不断完善水利旅游的开发。但园林规划工作薄弱以及盲目开发不仅破坏了宝贵的水土资源,而且不利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认识园林规划在水利旅游开发中的重要性,并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是促进水利旅游发展的重要保障。

1 水利旅游存在的问题

1.1 对水利景区价值缺乏认识

由于水利旅游发展起步较晚,景区的综合价值尚未得到充分认识。一些景区的管理部门对水利景区快速增长的需求及水利景区的资源价值认识不足,水利景区申报和筹建工作的积极性不高[1]。以长江中下游地区(安徽皖江片、江苏南京片)为例,长江蕴含了丰富的水文化资源,可以说这些地区的水利景区有着很大的优势,但是到目前为止,苏、皖2个省的水利景区并不多,而且缺乏全面的可持续发展规划,从而影响了这些地区水利景区的快速开发。

1.2 景区规划缺乏科学性

水利风景区的建设和管理关系到水利工程的安全、水源和水环境的保护以及水土的保持等问题,如有特殊要求,必须通过科学规划加以保障。但是,有很多水利景区的规划明显不科学,在开发的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一些景区规划忽视了水利工程原本的防洪抗旱功能,大量度假别墅的建造严重影响了水库正常功能的发挥。一些水源功能的水资源遭到错误的开发,导致居民用水污染,造成了水质破坏。水利景区盲目的开发和管理,使得水库的水体承受多方面的压力,例如机动船、废物排泄等,这些压力远远大于水体环境的容量能力,最后使得水质频繁遭到污染。河湖以及湿地的开发和规划不善,导致水质下降,水量减少,使得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也受到了影响。这些都是因为在开发水利旅游过程中没有做好园林规划或者缺乏管理导致的。

2 园林规划的设计原则

2.1 因地制宜原则

根据当地的气候和文化特点进行水利旅游园林规划,在详细地制定园林规划方案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特色进行规划。长江中下游区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这里有古朴的秦淮河风情和独具特色的徽派建筑,在这些地区进行水利旅游开发时应当根据当地的文化进行整体规划,保证园林规划和水利工程的协调发展。

2.2 节约环保原则

在开发水利旅游的过程中,用地和用水如果规划不合理,就会造成水土资源的浪费,甚至引发水污染。因此,规划要合理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最大程度发挥园林的生态功能。在选择园林规划的树种时,应尽量坚持适地适树原则,避免导致成本增加,同时减少对土壤的破坏。园林规划时,对于水利工程周围的环境要加强重视,防止建设破坏生态环境,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在园林规划时要做好园林建设节能和环保工作。

2.3 加强管理

要保证园林规划实现高品质、高质量和高标准,就要严格制定管理制度,在开发水利旅游时强化监督力度,避免管理松懈的情况。在规划设计的源头要把好关,以最科学的人力和财力,发挥最大的园林规划效益[2]。

3 园林规划在水利旅游中的作用

3.1 做好园林规划可以保护景区资源

水利旅游景区开发的规划工作不足和盲目开发,会导致水利工程周围的资源遭到破坏。水利风景区的建设管理与水工程的安全和水源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3],水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等生态问题是水利旅游开发建设中重要且特殊的内容,园林规划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些地区由于未制定合理的园林规划,在发展水利旅游开发的过程中,造成景区的资源遭到破坏,严重阻碍了水利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2 园林规划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保证

很多水利风景区的资源开发只认识到水利本身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这是静态和短时效的认识。在水利景区建成后,没有考虑到人类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规划园林时缺乏长远考虑,直接影响了水利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充分重视这些问题,做好园林规划,在设计中遵循生态园林设计原则,才能既发展旅游,又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3 有利于美化环境,丰富水利旅游内涵

在开发水利旅游时,做好园林规划要从景区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景区的文化和自然特色,有针对性地进行规划,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有利于丰富水利旅游的内涵。在进行园林规划时要与当地的总体旅游规划相协调,突出水利旅游的特色,同时做好水利旅游环境保护措施,充分考虑水利景区的生态环境承载力[4]。

4 结语

旅游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水利旅游的发展使得水利景区的开发前景光明。水利旅游产业的开发有着其独特的特点,如何在不影响水利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提高水利旅游的地位,是园林规划和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丰富旅游景观和保证旅游资源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发展水利旅游时一定要加强对园林规划的重视。

5 参考文献

[1] 廖军华.浅析当前我国农家乐旅游的发展[J].湖北农业科学,2009(9):2322-2324.

[2] 罗美洁,黄权生.鄂西水利文化及其水利旅游形象定位探讨[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14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