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德育的核心十篇

时间:2023-06-25 17:17:10

现代德育的核心

现代德育的核心篇1

德育的核心价值就是教人做人,学做真人,德育是做人的工作。人既是道德产生的原因,也是道德的载体。所以,从道德与人的关系看,德育必须以人为本。教师要深刻认识到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每个人都需要学习和提高,而且教师要敢于承认自己在某些问题上不如学生,充分认可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分辨能力。相信他们在某些问题的认识上有超过自己的思考,主动与学生交流,虚心接受学生意见,与学生平等沟通,共同提高。学生要消除对教师、对家长的依赖思想,真正认识到自己是个人道德生活的主体,以对本人负责的态度和责任感,主动进行道德学习,自觉磨炼道德意志,积极投身道德实践,以一种积极进取、自觉成长的生活观,与教师相互探讨,共同思考,日益走向道德成熟。我们以这样的德育核心价值取向为指导,学校德育的方法可以采取民主对话、主题辩论、质疑答疑、师生研讨、情感沟通、心理咨询、两难问题抉择、价值观辨析等方法,调动师生积极性,以情感为纽带,通过双向互动,实现道德的共同进步。

二、 抓好德育的本质,回归生活,重在体验

道德是生活中的道德,道德离不开生活;生活是道德的沃土,道德源于斯、长于斯,与生活“同呼吸、共命运”,没有生活,也就无所谓道德,生活的过程就是道德学习的过程,生活的教育包括道德的教育。正是在生活的过程中,人们习得作为品德历史积累的规范,即“拥有德性”。同时,人的德性又必须以德行加以确证,即通过生活过程展现自己的德性。也就是说,“德性之知”不同于“见闻之知”,是来源于真实的生活体验并通过生活过程加以确证的实践之知,是一种“亲知”,而不是“闻知”或“说知”。所以,从道德与生活的关系看,德育必须回归生活,重情感体验。德育曾经是庄严神圣的“道德高标”和抽象虚无的“宏大叙事”,近年来,德育开始回归它本来的面目――将德育工作落实到具体的活动和细节中,把生活化的德育交还给学生,通过活动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催生内化体验,激发崇高追求,实现德育与生活的沟通,课内与课外的打通,德育与其他学科的整合。爱因斯坦说过:“当一个人忘掉了她在学校接受的每一样东西,剩下来的才是教育。”现代教育是越来越注重挖掘“剩下的东西”。“剩下来的东西”就包括“个性思维、道德养成、人格感染”等非智力因素,让孩子具有远景发展、潜能发展、创造能力、服务于社会公共福利的品质和才能。无论怎么放大升学率崇拜,教师和教育也不能将孩子的剩下来的东西扔到一边。这是教育和教师不可或缺的独立信仰,也是教育的底线。

三、抓好三个“主”字,为学生发展奠基

“主旋律”。这个主旋律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要高扬;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要高扬。

现代德育的核心篇2

一定的价值观指导一定的行为,某种行为的背后总反映人们的某种价值观。当前,在价值相对论和价值多元化相互交融的今天,我们应充分意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重要性,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评定和指导高校的德育教育工作。

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地位从德育的目标、内容等方面来看,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和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体的学校德育其实质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正如鲁洁在《德育新论》中说:“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的系统活动过程[1]。”德育在主体上反映了个体和社会的双重要求,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本质上的要求是一致的。罗国杰在《伦理学》中也说“道德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它在个体生活和群体生活中,给人们指出什么是理想的和应该做的[2]。”也就是说“德育过程实际上也是德育对象在道德等方面的建构的过程。德育应该是环境与成长的统一,价值引导与个人价值建构的统一[3]。”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我国高校德育的核心内容,它统领我国高校德育教育的工作。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当前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使命和核心内容,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问题的研究,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也必将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色彩浓厚,政治性倾向明显,容易受到大学生的抵触和逆反,在实效性上就会大打折扣。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领思想政治教育,既能实现与世界其他国家高等改革教育思路的接轨,也能结合新时期我国对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要求,以关注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价值意识发展、健康人格塑造、思想品质提升和身心健康成长为主要目标,造就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作用高校德育教育要引导大学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理论基础,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现实着力点,“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4]。”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德育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许多西方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逐渐渗透到我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多元化的思想方式和价值取向使许多大学生无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在目前高校一些大学生中快速蔓延。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能为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更能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起到指导作用,引领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前进。因此,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当代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中,就要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正确的理论导向。只有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并贯彻到当代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中,才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高校德育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帮助大学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首先要对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作为大学生的奋斗目标,为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指明方向,更加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支撑条件。其中,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这也是维系我国团结统一发展的重要条件,教育工作者应当将民族精神归纳到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当中;时代精神的核心是创新改革,这也是我国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获得的巨大精神财富。要使大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就必须树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树立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有利于大学生将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行为准则。“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当代大学生明确指出了在当前社会中应当提倡什么、抵制什么,这些内容为大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大学生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学习群体,高校应当将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行为准则,归纳入德育教育课程当中,有利于大学生更好的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德育教育中的途径

2.1构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校园环境个人价值观念的形成过程较为复杂,能以多种方式进行,不论是在整个大社会当中,还是在个人生活的社会圈子里,一个人在形成价值观念的过程中都会通过模仿他人或遵从教诲等方式,自主作出选择,并且努力将这种价值观付诸实践,一旦得到认可,就会成为固定的看法和态度,此时价值观也就形成。而当代大学生的社会经验并不丰富,十分容易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例如走在大学校园中,随时可以看见到处张贴的广告,其内容无非是办理各种假证、兜售考试答案等等,这些对于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极为不利。因此,高校应当着重构建一个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校园环境,这也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的首要途径。只有把高校校园文化环境营造得公平公正、健康和谐、积极向上,在这个环境中生活的大学生才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而形成充满正能量的积极健康、努力向善的年轻一代人。

2.2构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舆论环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意识的一种,能正确反映出各种客观的社会现实状况,而这种社会现实状况在某种层面上来说也是一种教育,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真正的教育应当是以社会的需要和规律为前提,以认识事实为基础,从而进行的一种引导。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不仅要具有扎实的客观基础,还必须具有真理性的认识,这样才能让价值观更加可靠与实现。因此,必须要构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舆论环境,这对于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意义。

2.3创建有利于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平台只有融入社会生活,价值体系才能在实践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总的来说,实践才是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5]。教育工作者应当利用科学合理的实践机制,将理想教育与感性教育完美结合,让大学生将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才能够在不断的实践中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进行升华,同时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价值判断力,成为坚定的核心价值观信仰者,积极实践并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言,实践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但是要想完整的发挥出实践的作用,就必须建立长效的科学实践指导机制,并且科学合理的对实践内容进行安排。(1)应当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制度化的建设。将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学校整体教育规划的内容之一,建立完善的相关规划,包括对社会实践指导思想、方法途径、形式内容、成绩评估等方面的明确规定,并且随着不断的实践进行补充修订,让实践活动更加贴近现实。(2)要将大学生的实践活动程序加以完善。例如借鉴小组社会工作的方法和技术,从社会实践活动的设计、准备、实施到评估等制定一套具有完整性、可行性、规范性的程序。(3)多样化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在掌握当代大学生社会实践特征和规律的基础上,将实践活动的形式不断多样化,内容不断深入化。例如在实践规模上,将个体活动引向团队活动,或者在实践内容上,利用科学技术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发明等形式。

3结语

现代德育的核心篇3

关 键 词 多元文化碰撞;核心价值观;德育实践

作者简介 陈新叶,山东女子学院教育学院,教授;赵雪,山东女子学院讲师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强国”。[1]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培养已成为当今和未来我国道德教育所肩负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因为德育的根本功能在于实现个体乃至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培养与塑造,构建民族文化品格与民族精神信仰,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当前,面对多元文化碰撞、多元价值抉择的境遇,我们如何实现在多元文化碰撞中的价值抉择和德育自觉呢?这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的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重大课题。

一、文化自觉、价值自觉与

德育实践的理性逻辑

文化的核心功能在于通过对个体的观念与行为的价值规范与引领以塑造其文化品格,文化自觉归根于价值自觉。德育的功能在于使教育对象在多元文化碰撞中学会正确处理多元文化生态中的各种文化关系,自觉自律地进行价值抉择,从而概括化为德性,具体化为德行。德育的本质在于实现文化的教化意义。在当下的多元文化生态中,自觉的德育实践之过程,就是与时俱进地将文化建设的主要结果自觉主动地向受教育者进行全员、全程、全景、全息式的传播,使其得到充分沐浴、熏染,并能自觉地选择主流本质文化范式,同时自觉地认知、内化主流本质文化所承载着的核心价值观,从而达到文化自觉、价值自觉。

德育是第一性、统帅性的教育,是诸多具象教育上的一般教育。德育实践的本质在于使个体就核心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与理想进行内化积淀而文化化、信念化、情结化、普遍化、品格化;德育之归宿在于民族与个人的文化养成、品格形成。对于个体而言,德育过程是形成个人价值、为人成人的过程,最终是内化为那些有利于维护人们共生共荣的社会秩序的核心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与理想,并自觉成长为精神、品格的过程。体现社会关系、承载价值观念的文化具有传承性、自新性、境域性,决定了道德教育的革新实质上是文化传统的自我更新,使自我的文化生命在合理的、必然的境域选择下,在自我自觉选择的时空绵延体上,完成基于自我发展的张力使然的自然的、生态的、新生性的蜕变。显然,文化自觉、价值自觉与自觉的德育实践是有机统一、辩证统一的内部应然关系。

二、价值抉择与德育实践

必然应对的文化生态

文化是品格塑造的土壤、空气、水,是品格生成的生态的、自然的境域。文化的多元化与碰撞是必然的。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只能在多元文化的交互、冲突、碰撞中,汇聚养分以促进自身的发展。文化的多元从根本上讲是价值取向的多元,必然导致人们价值观念与体系、态度与行为方式的多元化。因此,多元文化的碰撞是价值抉择与德育实践必然应对的文化生态。面对多元文化碰撞的现实,我们对于事物的价值不可以就表面而情绪性地、机械地、二元论式地进行判断和抉择,主观盲目的拿来主义和否定主义都是错误的。

在多元文化境遇中,当下主导文化发展的方向和机理在于,在合理的碰撞、冲突中自觉自信地去整合包容,以形成新的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规范,从而引领人们自觉地进行态度与行为方式的自主调整。当然这些调整必须是推动社会向着发展方向递进、演进的。发展是硬道理,发展中的碰撞与冲突、整合与包容也是硬道理。因此,如何在碰撞与冲突中使当下的本根文化韬光养晦,使核心价值观新陈代谢,是为要务。这需要价值澄清、文化新生的伟大的创建实践,需要民族的自觉、自省、自信的文化大建设与主导文化的重构,需要通过道德教育使个体在这一不断发展着的文化的滋养中自觉完成核心价值取向的选择与内化,从而使道德教育完美地实践“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之道。通过道德教育实现文化选择、价值构建、品格塑造,培养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培养自由、民主、自律的新民。所以,承载民族文化自省与重建这一重大时代责任的道德教育,要直面多元化的社会事实及其价值影响,自觉而理性地迎接多元文化生态的挑战,切实肩负起促进新时代的民族及个体的价值观与品格的健康发展和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提供精神支持的历史重任。

三、多元文化关系中核心价值的

抉择与构建

面对文化多元化的生态事实,梳理与辨明多元文化间的内在关系,以兼容并包的态度融合多元文化的同一性、差异性、多样性特征,最终实现核心价值的抉择与构建,是完成道德教育承载的实现文化自觉、价值自觉之重任的应然路径,亦为德育实践的始点与归宿。任何民族的文化个性都是在长期的历史文化内化中而形成的,其文化本根性与核心价值观赖以持续发展的纵向和横向的繁荣大道,需要在多元文化生态中通过动态的、循环交互式的碰撞与整合而铺就,从而实现其出淤泥而不染,经砥砺而成为美玉,自然、自觉、自信、自扬,最终自秀于世界民族之林。

(一)弘扬民族主导文化,兼容外来文化

道德教育的根本功能和价值取向在于根基于既有的民族文化传统,自觉创造出新的民族文化价值,实现文化承续与文化创新,规训民族与个人完成文化与价值的内化而自觉化,亦为德性自觉。在多元文化碰撞的生态境域中,道德教育应立足于民族传统文化,理性地应对多元文化的碰撞、冲突,合理吸收、弃旧纳新、共生融通、壮我本体;以民族文化为基础,以外来文化为参照和给养物,实现多元文化的相互理解与共生,实现核心价值的抉择与构建。

作为民族精神内核的民族主导文化是实现民族文化精神延续与拓展的基石、脊柱、脊梁。在认知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时,要确信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在当下时代和未来的多元化的碰撞与整合中,正沿其精髓实现自觉自主的、螺旋演进的提升与发展。当下中国特色德育的重要使命是要立足于民族文化基础,自觉地在多元文化、多元价值之间的碰撞、融合中求同存异,保持坚持民族文化的精华和勇于否定自身糟粕的自觉性,合理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使发展着的民族文化内秀于本民族又可推己于全人类。历史事实和现实足以证明,多元文化的冲突与整合是伟大的文化和伟大的社会实践的活力源、动力机。民族主导文化要主动地吸纳外来文化的时代精神与积极要素,就像星云、恒星的形成一样在吸纳中凝聚、在碰撞中纳新,实现聚能而自强。百家争鸣后的秦汉王朝,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交融后的大唐盛世,汉儒文化与多民族多元文化汇通后的康乾帝国,无一不是弘扬民族主导文化与兼容外来文化再整合创新后屡结硕果的不争之证。没有多元文化的碰撞,就不会有新精神、新品格孕育诞生的内外环境、内生力源和外动力源。

(二)内化传统本根文化,构建核心价值观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其文化本根性,它是民族文化继往开来、代际传承的文化基因,是当下文化新生的起点,也是民族文化创生、创造、创新的自然前提。任何一个民族从本质上是保持其本根文化的独立性并在多样性文化境域中适者生存着的。经过一代一代人的文化选择、融合、凝聚、积淀而生成的主导文化图式和核心价值观,历经大浪淘沙、洪流砥砺、熔融锻造、藏古纳新,有机有效地进行着对历史传统与当下文化的同化与顺应。在此意义上,文化的本根性及其赖以存续的核心价值构成,作为内聚的共性意识,会在时代的洪流冲击中内化为民族与个体的心理的暗能量,自觉地选择并核聚式吸纳本根文化外的文化资源,吸其精华,养我本体。

一个民族文化精神的内核是核心价值观,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塑造民族灵魂与民族品格,其关键是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民族德育的任务在于培养自觉价值选择的综合素养与能力,实现民族自我与个体自我的文化生命的存续。因此,凸显民族文化与基本精神的核心价值观是本民族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面对多元文化的碰撞、交汇,自觉地建构和内化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保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风骨与气质,是当下品格教育的伟大任务。

(三)建构主流核心文化,养成文化自觉与价值自觉

不同文化间的碰撞、交流,会对彼此的发展带来生命活力或助推力,自然也会产生新的价值取向、文化品质。以梳理、传承文化精神与资源为根本内容和任务的道德教育,应立足于多元文化的生态事实,遵循和而不同、包容共荣的原则,建构主流核心文化,倡导核心价值观,尊重文化与价值多元性,培养文化自觉与价值自觉;弘扬传统的发展着的民族的主流文化、包容外来的现代的以及亚文化的发展;承担起树立民族本根文化、主导文化的历史使命,同时也要担负起营建保持文化多样性、生态性发展态势的重大责任。

在营建多元文化生态关系的实践中,首先要确立主导性的、先进性的、公理性的文化,而后在遵循和而不同、包容共生、坚持多样性与差异性统一的原则下,实践文化自觉与价值自觉的多元生态统一。在德育实践中,应树立和而不同、扬长取长的自觉意识,建构一种基于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主流文化与亚文化共生并存,本根主导性、主体多样性与价值多元性和谐相处的目标体系与实践体系。换言之,应确立既尊重差异以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又坚持认同追求文化的统一性的原则,[2]着力于建构主流核心文化,实现培养民族与个体的文化自觉与价值自觉的历史使命和时代重任。

四、营建文化建设与

道德建设的生态系统

(一)建设塑造德性的文化生态情境

在全球化、多元性发展的今天,现代文化愈来愈具有共享性品质。[3]这里需要特别指明的是,由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主导价值与核心价值取向构成的民族传统主流文化,是价值与文化多样性、差异性、有序性统一的基础,是推动民族创造性、创新性发展进步的核能,是创设统一文化建设、价值建设、道德建设为一体的德性发展情境的根本指针。

在文化主体与文化类型多元化的时代,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使命在于发展个体的道德判断能力,使其学会在多元文化中进行自主价值选择。[4]在德育实践中,应以道德素养、价值意识的元认知能力培养为基础,培养个体自觉地进行价值判断、澄清与选择,学会多元价值与文化比较,完成主导价值的自我构建,确认自己的文化归属,形成具有普遍意义和广泛推动社会发展作用的核心价值观,塑造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良好的文化个性和民族品格。

文化建设、价值建设、道德建设浑然一体,价值建设是本根,文化建设是灵魂,道德建设是本体主干。目前,我国的道德教育应引导社会及个体在汲取传统文化精要、民族精神精华的基础上,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导航,引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习得、内化一些普遍的核心价值,如诚信、自尊、自立、勤奋、自强、责任、正义、合作等,形成自觉建构主导文化品格的意识与观念,养成自觉独立的价值抉择、道德判断与践行的能力。

民族的道德教育应坚持内敛于传统、创新于当下、创生于未来的指导思想,坚持始于人之初、起于家庭与重构于社会文化大熔炉相结合的实践原则,实现家庭文化、学校文化、社会文化的自然的生态的统一,积极营建主导文化彰显、多元文化鲜活繁荣的文化生态环境。由此,基于个体德育发展历程而言,在生命早期的道德教育中,应立足其生活实践与文化生态事实,通过“遇物而教”让其自然体会,逐步培养其对多元文化与价值的分析、比较、鉴别、同化的实践能力,使其自主建构明确而坚定的价值体系,最终养成德性而实现德行自觉。

(二)构建全息式的道德教育实践体系

面对多元价值、多元文化并存的现实,道德教育实践中需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全息式地培养受教育者的道德知性、道德情感性、道德意志品质和道德行为素养,塑造受教育者与时俱进的价值自觉、文化自觉、道德自觉。

全息式地培养个体的德性及其价值自觉、文化自觉的一体性,需要构建全息式的道德教育实践体系。一是明确价值抉择、文化与德性自觉的核心时期为青春期至青年初期,德育实践一定要抓住这一发展的关键期,走在发展的前面。二是围绕世界观、价值观、理想、信念、态度与行为方式等核心范畴,重构民族品格特质的塑造系统,培养个体学会在价值与文化多元时代实现文化认同与价值自觉。三是立足于个体成长的家庭、幼儿园、学校及社会这一自然环境,立足于婴幼儿、小学、中学、大学到进入社会这一自然成长与生存的生命全过程,实现发展环境与成熟阶段的横纵交互、生态交互、循环交互的发展统一,建构民族的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并使其彰显于社会生活的宏观与微观的鲜活的核心环境之中,让文化价值的空气和着道德自觉的自然之风,随时随地沁人心脾。四是评价德育成败的核心标准在于,个体是否自觉地以普遍的良心和道德原则的热血铸就了自己的主体性道德人格。五是进行教育规训的核心机制是,形成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一体化的良好的自主自动的心理联系与意识流,形成自觉自由的价值选择与道德作为的意识与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1-10-19.

[2]于海.价值观的多元化与道德教育的多层次[J].复旦教育论坛,2005(3).

现代德育的核心篇4

一、德育内容体系及其结构探究

“德育即育德,也就是有意识地实现社会思想道德的个体内化,或者说有目的地促进个体思想品德社会化。”具体来说:“德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求,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在受教育者自觉积极参与的互动中。通过内化与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因而,德育自身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并形成了一个完备的内容体系。

(一)德育基本内容的界定

由于对德育内涵理解的不同,对于德育基本内容的界定,目前学术界存在不同的阐述。概而言之:主要有狭义(小德育)和广义(大德育)之分。狭义的德育与道德教育同义,认为德育就是对德育对象进行有关道德意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等方面的教育。广义的德育,其内容范围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以及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1990年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词典―教育学》卷的释义为:“德育旨在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在社会主义中国,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当前我国教育理论界比较认同广义的德育内容界定,即德育主要应该包含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健康教育四个方面。

思想教育是要解决德育对象主观客观相符合的问题,主要包含世界观教育和方法论教育两个方面。其中,世界观教育就是用先进的思想武装人和引导人,“而方法论教育就是在世界观教育的基础上让教育对象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和自身,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与时俱进,从而形成科学的思想意识。”政治教育主要是要解决德育对象对国家、阶级、社会制度等重大政治问题的立场和态度,包括政治理想、政治信念、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情感等方面的教育。其中政治信念教育是核心,政治情感教育是目标。道德教育是对德育对象进行行为规范方面的教育,主要包括道德观念、道德判断、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等方面的教育。心理教育主要是提高德育对象心理素质的教育,内容就是对德育对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使德育对象具备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健康的情感、乐观的心态和坚强的意志。

(二)德育内容体系结构

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构成了当前德育的主要内容,根据各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它们在德育实施过程中的不同地位,以及在其实施过程中德育对象和教育重点的差异,可以将德育结构体系规划为不同的类型,即政治主导型、思想主导型、道德主导型和心理主导型。每一种结构类型都有各自相应的核心内容,并通过这一核心内容来支配、带动和影响其他教育内容。可以说这四种结构类型,体现了德育实施过程中内容上的差异性和倾向性。一般来说合适的类型模式是由德育对象的实际情况和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来决定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德育过程中要注重针对性,避免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

二、德育内容结构体系优化的标准

通过前文对德育内容体系及其结构类型的阐述,我们不难发现德育内容结构状况的好坏对德育实效性的大小和德育目标实现的程度将会产生直接影响。为了科学实施德育,有效实现德育目标和发挥德育的最佳功能,必须不断优化德育的内容结构。笔者认为德育内容体系结构的优化主要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一)核心原则

所谓核心原则,就是说在德育内容体系结构的安排中要突出某项核心内容,这是由德育对象的不同特点所决定的,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基本原理在德育内容结构安排中的体现。核心内容的确定是能否实现德育目标和取得德育实效的关键。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讲德育的核心内容并不是忽视德育其他内容的合理作用,而是要将其他德育内容与核心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来共同实现德育的目标。

(二)系统原则

德育内容体系结构的优化,需要在我们强调核心内容的同时还要善于完善其内容体系,努力提高德育的整体效应。系统原则便是这一要求的具体体现,也是对德育内容体系结构优化核心原则的有益补充。它是指在德育实施过程中,我们既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同时也不能忽视其他教育内容的辅助作用。否则德育内容结构体系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将会受到质疑。当前情况下优化德育的内容体系结构就是要求我们德育工作者必须具有整体性思路,既要把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系统化为一个有机的德育内容体系,使其涵盖德育领域的各个方面,还要完善和拓宽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等每一个子系统的内容。

(三)过程原则

德育内容体系结构的优化是一个过程,我们必须用动态的视角来审视这一过程。恩格斯在揭示黑格尔哲学体系中辩证法的合理因素时指出:“―个伟大的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因而,对于德育内容体系结构的优化,我们决不能仅仅满足于现阶段所取得的成就,应该将优化过程进行下去,并充分汲取每一阶段的有益成果,加快德育内容体系结构优化的速度。

(四)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是现代德育的特性之一,面向世界是德育发展的大趋势。人类道德本来具有共同性,社会道德的形成与发展,个体道德品质的形成发展,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德育的发展、德育理论的发展和德育内容的发展都具有共同的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来临,世界上各个民族、各个国家早已打破了原有的界限,真正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学会关心、学会合作、环境保护、和平与发展等已属于全人类的道德要求。”因而,开放性原则成为当前实现德育内容体系结构优化的重要原则。

三、德育内容结构优化的具体路向

德育内容体系结构优化原则的设定为其最终目标的实现指明了方向,具体来说,德育内容结构优化的具体实施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突出德育的核心内容

突出德育的核心内容是德育内容体系结构优化主导性原则的具体体现。如前所述,德育内容虽然丰富多彩,但是各种教育内容的地位与功能并不是相同的。其中,政治教育是整个德育过程的政

治保障。因此,在德育内容实施过程中,必须始终以政治教育为主导。

德育过程坚持以政治教育为主导,就必须始终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德育的核心内容,对德育对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科学发展观方面的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新时期立足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价值认同系统,它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当前意识形态方面的本质属性;而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二者结合起来就为德育的正确发展方向提供了政治保障。因此,针对当前德育界普遍存在的那种德育应该淡化、弱化政治教育的思想,我们应该从根本看清其观点的“虚弱性”。纵观当今世界各国的德育历程,不难发现:尽管不同国家之间的阶级性质、意识形态方面存在着差异,但政治性始终是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德育的最显著特征。因而,将政治教育视为德育的核心内容,是由其客观历史地位决定的,也是德育自身特殊性的必然要求。

(二)完善德育内容体系

我们在强调政治教育作为德育核心内容的同时,对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以及心理教育也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前者是为了体现德育的根本意识形态属性和本质功能,后者则是德育能够发挥整体效应的保证。

首先,如前文所述,我们应该将德育的内容视为一个有机系统,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作为这个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当前德育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问题和心理问题日渐突出的形势,加大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的力度。这不仅仅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同时也是完善德育内容体系的需要,是实现德育整体效应的有力保证。其次,在强调德育的整体效应的同时,还要完善德育内容的每一个子系统,即在德育实施过程中要勇于拓宽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教育以及心理教育每一方面的领域。

(三)一与时俱进,发展德育内容

现代德育的核心篇5

关键字:德育 教学 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31

1、前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德育教学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德育教学,是如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的教学工作,主要就是德育教学,德育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教学,再让学生充分掌握知识的同时,使学生能够在思想道德上也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这就要求在德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入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德育教学的结合,才能够使学生在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素质,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在各个方面均衡发展,成为社会所真正需要的人。

2、德育教学背景下核心价值观培训模式现状分析

2.1德育教学使学生开阔了视野,德育教学使学生跟社会的接触更多了。德育教学使学生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跟社会的接触也变得更加的频繁,所以,德育教学其实是有利也有弊的,并不总是有力的方面,也有很多对学生不利的方面。随着学生和社会的接触的日益的频繁,问题也就随之而来了,德育教学在带给学生更多的机会的同时,也同样带来了危险。德育教学正在建设的过程中,其中嫩免有些方面会和学生的需求有所偏差,所以,严重的时候,甚至会使学生在道德上有所迷惑,在道德的认知上,难免会因为不成熟,不能够充分的认识到,这时候,就要求核心价值观来帮助学生进行矫正错误的认知。

2.2德育教学的发展目前还不够完善。德育教学,如果想培养出真正有用的人才,就必须结合核心价值观的力量。德育教学,需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所以核心价值观在德育教学的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缺少了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作用,就有可能使学生在观念的形成阶段受到误导,从而不能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而学生一旦带着这些不正确的观念进入到社会中,将会对学生的成长,以及以后的学习生活,所造成的恶劣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所以德育背景下核心价值观培养模式如何顺利地进行是值得深思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3、德育教学背景下核心价值观培训模式现状研究

3.1充分发挥核心价值观在德育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德育教学旨在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而在德育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道德的教育,是教育的一大重点,同时也是教育的一大难点,道德不像是科学文化知识,能够通过书本来更加清楚的认识,道德是一种很抽象的东西,它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道德的教育还要回到生活中,这就要求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作用,通过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使学生在形成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过程中,能够得到很好的引导,不至于犯错。

3.2是核心价值观融入道德与教学中,两者更好的结合起来。德育教学,旨在全面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人才培养的质量能够有所提升。这其中和核心价值观是分不开的。脱离了核心价值观的德育教学是不完整的,是没有办法更好的实施的。相对应的,核心价值观也需要依托于德育教学而更加深入,而且广泛的深入到学生的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去。没有了核心价值观,德育教学没有办法更好地实施,相应的,脱离了德育教学的背景,核心价值观也不好更加的深入和发展,所以核心价值观与德育教学是分不开的,而且核心价值观一定要和德育教学相结合,才能够使彼此的作用能够相得益彰,都能够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核心价值观应该在德育的教学中被充分的深入,然后德育教学也应该充分的利用核心价值观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是新一代的学生能够形成更好地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能够更加全面的发展,使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能够得到很好的提升,处于一个相当高的水平。成为新一代的综合素质更高的学生。

4、总结

总而言之,核心价值观一定要和德育教学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学校的核心价值观的熏陶下,能够更好的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在德育的背景下,充分的渗透核心价值观,充分的引导学生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尽量的避免学生误入歧途,对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行为等诸多的方面,及时的通过核心价值观进行矫正。是学生能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能够肩负起中华人民的伟大复兴的重任。

参考文献

现代德育的核心篇6

关键词:公安现役院校;德育教育;实效性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教育领域提出“立德树人”的要求,强调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党中央在深化各领域改革的关键时期突出德育教育,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公安现役院校作为为党和国家培养公安现役警官的摇篮,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公安现役院校要立足于学员的职业身份特点,努力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培养具有爱心、胸怀开阔、责任感强的优秀公安现役干部。

一、公安现役院校德育教育的特点

公安现役院校人才培养的任务决定其德育教育有着区别于一般院校的特点。准确把握公安现役院校德育教育的特点,有助于运用科学的理念和正确的方法开展德育教育,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一)鲜明的政治性

公安现役部队是在党的绝对领导下的武装力量,其在打击违法犯罪、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等方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公安现役干部是否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和理想信念,直接影响着其职能的发挥。这就要求作为警官摇篮的公安现役院校所开展的德育教育必须具备鲜明的政治性,要贯彻高度的党性观念,将坚持党对公安现役部队的绝对领导作为德育教育的基础,把党风、党史、党纪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把提高公安现役院校学员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责任感作为德育教育的首要任务。

(二)突出的职业性

公安现役院校人才培养的定向性较强,其德育教育具有突出的职业性特点。公安现役院校要紧密结合公安现役部队的岗位特点和工作需求开展对学员的德育教育,多以英雄人物及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警察为典型事例,把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与勤勤恳恳、一心为群众的奉献精神贯穿于教育的始终,使他们牢固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从警观,为学员毕业后的第一任职打下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

(三)广泛的关联性

公安现役院校并不是封闭孤立的环境,其德育教育具有广泛的关联性。德育教育的效果受到社会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这就要求公安现役院校在德育教育工作中要认真考虑各种因素对德育教育产生的影响,对积极因素要加以利用和放大,做到因势利导,对消极因素要给予客观的评判,教育学员正确对待,同时还要善于将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提高公安现役院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二、公安现役院校德育教育的不足及原因

从目前来看,公安现役院校德育教育流于形式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在教育过程中存在形式主义倾向,有些活动甚至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被动开展,标准较低;德育教育方式单一,照本宣科,把德育的内容视为僵化的东西,只注重道理的传授,不注重思想行为的观察与检验,与学员的实际生活严重脱节,德育教育的成果没有充分内化为学员自身坚定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表现,实效性不强。究其原因,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因素造成:

(一)德育教育的内容设计不够合理

德育教育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针对不同群体开展德育教育的内容势必要考虑这个群体的身份、年龄、职业、社会地位等各方面的因素。当前,公安现役院校德育教育内容还没有形成自身完备的体系,一些院校在德育教育工作中主要借鉴地方高校、院校,内容上东拼西凑,特色不明显。在德育教育安排上也没有形成稳定机制,往往是刮一阵风抓一阵教育,虎头蛇尾,没有突出重点,缺乏针对性,经常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教育效果不明显,实效性的提升受到限制。

(二)德育教育的路径不够宽

当前公安现役院校开展德育教育的路径还没有充分扩宽,方式手段比较单一。习惯于运用传统的课堂式、讲座式、报告式的教育手段对学员进行填鸭式道德灌输,没有充分利用校园环境、师德、管理制度等各种隐形的德育教育资源,没有形成全方位的德育教育体系。狭窄的教育路径制约着公安现役院校德育教育实效性的提高。

(三)德育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

德育教育理论不能充分反映社会变革所引发的道德观念更新,致使德育教育的部分内容脱离实际而缺乏应有的可接受性;德育工作者满足于道德知识、价值准则等的宣讲、忽视了学员主体的能力培养,从而导致了德育分数高而实践表现差的双重人格现象。

三、提高公安现役院校德育教育实效性的路径

提高公安现役院校德育教育实效性,要从教育理念、内容设计、教育途径和教育成果保障等环节入手,树立全局性的德育教育理念,突出重点,增强德育教育的渗透性和互动性。

(一)优化德育教育理念

要提高德育水平,必须以人为本,贯彻为了人、依靠人、尊重人和发展人的思想。公安现役院校德育教育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围绕学员的思维方式、成长需求、性格特点开展德育工作,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要走出单纯填鸭式的教育模式困境,尊重学员的个性发展,围绕学员的未来工作需求,立足学员的生活环境,提高德育教育对学员的吸引力,逐步改变被动的德育教育模式。要结合当前关于人生观、价值观等社会讨论的重点问题和军队、公安系统的热点问题,充分结合不同社会思潮的影响,不讲大话空话,不做表面文章,真真切切围绕学员道德塑造的现实需求和现实矛盾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工作。要在德育教育中启迪学员的智慧,培养学员健康完整的人格,帮助学员形成对自我、对职业、对人生、对社会和对价值的正确认识。

(二)突出德育教育的重点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大学德育教育的基本内容。中共中央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贯穿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各领域,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覆盖到所有学校和受教育者[1]。公安现役院校要积极承担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重要责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德育教育的基础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依托构建学员的思想道德体系。要将课堂学习和课外宣传相结合,将理论灌输和环境熏陶相结合,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整体氛围,使学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普遍的、高度的认同。

2.加强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教育

加强对学员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是一所军队院校德育教育的核心任务。公安现役院校学员最重要的身份属性即军人属性,其职业特点要求公安现役院校学员必须按照一名军人的思想品质塑造自己。加强对公安现役院校学员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要充分结合我军优良传统教育,结合党史、党性、党风教育,增强公安现役院校学员对军人身份的自豪感和对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要在教育中深入分析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结合时代特色赋予其新的定位,找到这一价值观与当代公安现役院校学员性格、思维的切合点,强化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对公安现役院校学员道德塑造和行为养成的指导效果。

3.加强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教育

以“忠诚、为民、公正、廉洁”为主要内容的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深刻反映了一名公安干警应具有的职业道德,是公安现役院校德育教育内容的主题和精髓。当前,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和不同社会思潮的相互碰撞,公安队伍中出现了一些、执法不公、以公谋私等违法犯罪现象,山西省社科联的课题“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研究”的成果显示,74.5%的民警认为价值观扭曲是这些不良现象的根本原因[2]。而当前广大民警对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因此,公安现役院校将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培育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势在必行。要教育学员明确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基本价值取向,树立为民谋利的根本工作方向,增强学员对警察职业的自豪感,培养维护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念,打好执法公平、清正廉洁等职业道德的根基。

(三)充分利用德育教育的渗透性

1.挖掘隐性课程的德育教育功能

隐性课程即隐藏在科学文化等常规的学科课程之中对德育教育具有促进作用的因素。在对学员的德育教育中,隐性课程可产生主体性教育的内驱力与外动力,利于形成集生存需求、职业理想和成才目标为一体的主体意识,不断激发和培养学员积极向上的动机与志趣、健康的情感、善良的性格和坚强的意志品质[3]。公安现役院校在德育教育工作中要善于挖掘隐性课程的德育教育功能,首先要在课程的备课、教学等过程中有意识地融入有关德育教育的因素,扩宽科学文化以及专业知识课程与德育教育的联系面;其次要通过引导教员进行课程延伸、组织学员进行讨论交流等方式放大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使教学活动中渗透的道德理念在潜移默化中被学员所吸收。

2.发挥教职员工的示范引领作用

公安现役院校要抓好教师队伍、行政干部队伍建设,完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三结合的榜样育人机制。教师在大学德育教育中扮演着尤为重要的角色,他们的教学思想、人格魅力、学术道德、对学员的期望要求以及师生关系都会影响学员的道德塑造。公安现役院校行政干部队伍特别是基层学员队干部对学员道德的塑造也起着重要作用,他们扮演着学员监护人的角色,是“一家之长”。抓好公安现役院校学员的德育教育工作,教员和行政干部必须树立良好的榜样,爱岗敬业,恪守职业道德,关心爱护学员,严格规范自身的言行,营造良好的工作作风,做好公安现役院校学员道德修养的引航人。

3.注重校园文化育人的功能

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软实力的凝结,对学员自身的道德修养发挥着启迪、示范、引导和激励作用,也是大学德育教育的有效载体。公安现役院校校园文化要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入手加强文化育人功能。加强对校园硬件的文化投入,树立标语、名人名言、宣传栏等,将文化与教学楼、图书馆、射击馆、操场等教学训练硬件有机结合。结合实际开展经常性的文化活动,建立科学有效的文化机制,在国庆、建党纪念日、青年节、学雷锋日等有代表性的日期开展专门活动。要在文化建设中明确对学员进行德育教育的目标,紧紧把握公安现役院校的人才培养脉络,突出特色,围绕军人和警察的职业特点建设优质校园文化。要特别注重大学精神对学员道德塑造的引领和激励作用,以强烈的党性观念、鲜明的职业精神、厚重的人文特质、严谨的治学作风培育大学精神,使之成为学员的精神支撑和培育高尚道德的催化剂。

(四)增强德育教育的互动性

1.在社会公益活动中加强德育教育的互动

公安现役院校要积极鼓励学员参加志愿者活动、社会调研、社区服务等各类社会公益活动,建立学员参与社会实践的稳定机制,做好其中的协调、引荐和平台搭建工作。要引导学员在社会公益活动中将自我的内在修养付诸于行动,形成更完整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信念,在与社会的互动中形成对自我的正确定位、对社会结构与规范的正确认识以及对于道德行为方式的正确选择,将自己培养成一名具有社会责任感、社会公德和社会爱心的公民。要引导学员深入基层群众,培养对群众的热爱和服务群众的责任感、充实感、快乐感,使学员在社会实践中学会坚持和强化自我的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找准自身定位,以一名道德品质高尚的社会公民的角色要求自己,展现崇高的道德风尚,增强道德荣誉感。

2.在专业实习中加强德育教育的互动

实习是公安现役院校统一安排下的社会实践活动,其在德育教育层面的目的主要是培育学员的职业道德,包括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良心和职业荣誉等内容。公安现役院校要充分结合自身所担负的培养现代警官的任务特点开展德育实践,在德育教育工作的社会实践环节上通过紧紧把握社会形势、紧贴警察职能使命、紧密结合学员行为特点,寻求德育工作在层面上的突破点,实现公安现役院校德育工作自内向外的自然延伸,使德育教育成果在外层得到展现。学员在实习中要将自身的德育教育积淀成果与基层工作相结合,在实习中唱响道德主旋律,特别是面对一些不良现象时坚守道德标准,勇于担负起在公安现役基层单位弘扬传播院校所倡导的高尚职业道德的任务。

四、结语

指出,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华民族崇高的价值追求。公安现役院校要以的论述为指导,高度重视德育教育工作,深入挖掘德育教育资源,优化德育教育方法,努力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为党和国家培养优秀的公安现役事业接班人,为提高公安现役事业建设水平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Z].2013.

[2]樊爱霞,王利斌.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问卷调查与分析[J].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0):27.

现代德育的核心篇7

关键词:新时代;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理论;实践

师德是教师素质构成中的首要因素。良好的师德不仅能够对学生的品德产生“身教”的作用,更能成为坚守社会道德的排头兵。2014年9月,在与北京师范大学的师生进行座谈时,强调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教师师德建设的指引,鼓励教师们从自我做起,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加强自身师德建设[1]。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实现全程德育和全面德育[2]。关于师德的重要讲话,为在新时代进行师德建设提出了新方向。2018年3月,教育部联合多部委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明确了今后五年教师教育振兴的目标、任务和计划[3]。其中,师德养成全面推进计划是教育振兴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行教师培养的地方高校师范专业所应担负的光荣而又有挑战性的使命和责任。

一、新时代背景下地方高校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新意义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养成,即为培养。师德不是一天就能形成的,需要在日常的教育、学习和生活中,从点滴做起,教育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并经过道德认知、体验、情感等心理过程而内化,形成师德观念和品质。

(一)教师素质完善和提升的必然要求师范生是未来教师的生力军,应勇于担当起新时代拥有良好风貌和完善的教师素质的重任,成为新时代教育教学实践、研究和教育改革的中坚力量。教师的职业道德,亦即师德,作为教师素质的核心内容,对教师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首先,教师的职业道德有助于师范生形成职业意识,培养职业情感。爱教、乐教、爱岗敬业等,本身作为一种职业意识和职业情感,更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其次,教师的职业道德有助于教师完善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在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促使教师勇于发现自身的不足,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与时俱进,实现不断地自我发展和超越。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作为内在的推动,教师很容易自我满足,陶醉于过去,从而被时代所淘汰;最后,教师的职业道德有助于形成职业理想和信念。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仅关注“教学是什么”等实然状态,更强调一种应然状态,如“应怎样教育会更好”“在教育中我应该追求什么”等,帮助教师对未来自我形象、理想、追求等进行设定,从而形成崇高的职业理想和信念[4]。

(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需要师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时代背景下社会普遍的道德在教育领域的反映和体现。当前,以为中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同心共进,共筑梦想,将中国的社会和发展带进了新时期。从道德层面上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完善,凝聚着全社会共同的道德和价值追求,是社会道德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新反映。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体系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属于公民个人道德规范部分[5]。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的基本价值标准。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教师的道德水平和价值追求一直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和期待。因此,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教师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对社会其他行业来说更具有重要的表率作用。师德作为社会道德的一部分,也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与时俱进,勇于接受时代赋予的新内涵,充分发挥其对于教师和教育事业的道德与价值引领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新时代的师德建设和师德养成教育,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需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育领域的本质反映[6]。

(三)当前教师师德问题的现实要求拥有良好的师德是教师自身不断的道德要求,更是家长与社会的殷切期盼。然而,从现实层面来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以及社会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并存,少数教师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有所迷失。近年来师德建设引起了教育领域以及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深刻思考。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7]中指出,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已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强调,要加强对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及师德师风的考核,强化师德考评,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等,以促进解决师德失范与学术不端等问题。因此,加强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也是解决当前师德问题凸显、促进师德师风根本改善的现实要求。

二、当前地方高校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师范生德育管理体制缺失对于师范生的师德养成教育及其管理,需要地方高校建立与之配套的师德教育管理部门。然而,当前不管是在师范院校还是在非师范类综合高校中,都缺乏专门性的、统一的师德管理部门。各二级学院对本专业的师范生师德教育与管理,往往由本专业的党总支书记或辅导员等负责。如美术教育专业的师范生师德教育与管理,由美术学院的党总支书记或辅导员负责,其他二级学院情况类似。各二级学院往往在工作上相互独立,因此在师德养成教育的措施、成效及管理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也很难进行相互借鉴与学习。更重要的一点是,由于相关管理人员的认识误区,使师德养成教育在现实中,往往被安全教育、纪律教育、问题总结等所取代。可以说,地方高校在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和管理上,缺乏统一的管理和实施机构,更广泛地存在着师德管理教育不落地的不良现象[8]。

(二)专业定位受市场冲击而淡化为了迎合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很多高校在办学定位上都开始朝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方向转型。一方面,大量增加就业前景较好的热门专业;另一方面,相应减少与市场关系较远的传统专业。同时,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也朝着应用型一路高歌猛进。就师范专业来说,无论是人才培养模式还是人才培养目标,往往都重应用、重培训、重能力,而轻思想、轻道德、轻理论,在师德养成教育和管理上毫无特色。以中文学院所属的中文教育专业为例,中文教育专业的师范生在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及目标上,与非师范类的中文专业差别极小。总之,在市场与就业这两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下,师范生的专业定位渐渐失去了原有的特点。

(三)师德养成教育课程流于形式教师职业道德课程,是对师范类学生进行专门的职业道德传授与教育的课程,对师范生职业道德的形成具有基础而重要的作用。教师职业道德课程,一般应包括课内教学与课外主题活动,如案例分析、专题研讨、师德规范训练等。更重要的一点是,师德养成教育课程,绝不是师德养成教育的全部内容。因为真正的师德养成教育是对师范生日常学习、生活、交往所进行的全面师德考量、监督、培养和教育。而现实的情况是,首先,在很多师范类专业的必修课中,都没有教师职业道德的课程设置,仿佛教师的职业道德可有可无或者可以自学完成;其次,即使教师职业道德课程以必修课的方式被开设了,该课程的教师在授课时,基本上都是满足于课内教学,课上完了也就完成任务了。至于课外活动,最多是走走过场;最后,对师范生的全面师德考量、监督、培养和教育,更是鲜见。

三、新时代背景下地方高校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实践创新

(一)健全领导机制,实施多元化管理地方高校的师范类专业,往往分散在学校所属的各二级学院中进行,造成工作上互不来往,缺乏统一认识和统一行动。因此,应以高校教育管理部门为依托,设置专门的教师(师范类学生)教育科以及更细化的师德管理岗位,对各二级学院的师范生进行统一管理。师德管理岗的管理人员与各二级学院的相关领导、思想政治教师,辅导员以及班主任,共同构成师德管理的五元管理模式,对所有师范生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师德养成教育与管理。在工作中应做到:一是要正确认识和尊重道德教育与师德养成的特点与规律,开展师德养成教育的相关活动,切不可以安全教育、纪律教育或问题总结等取代师德养成教育;二是管理者要结合时代脉搏,与时俱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开拓师德养成教育的新内涵;三是要在工作中勇于创新内容、方式、方法等,使师德养成教育更易于为学生所接受;四是师德养成教育应做到教育与监督相结合、监督与反馈相结合、教育与考核相结合,使师德养成教育贯穿于师范生在校学习和生活的始终。

现代德育的核心篇8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医德医风教育

医疗行为关系到人的健康与生命,医护人员医德医风建设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是关系党和政府威信的大事,也是医院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树立窗口形象的基础。因此,医德医风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常常形成舆论的热点,如何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杜绝行业不正之风就成为医疗机构常抓不懈的课题。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职业卫生学校学生深入学习,提高认识,认真对待,不断提高医学生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和作风行为,真正树立医学生“防病治病,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

一、当前医德医风教育存在的问题

对医德医风存在的问题,有人进行了一次调查。根据调查和座谈讨论情况看,“医德医风的主要问题:一是服务态度比较生、冷,占14.3%;二是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不到位,占13.2%;三是过度检查、不合理用药,占10.0%。其他问题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根据这次调查,我们可以看出群众反映较多的医德医风问题是关于服务态度和沟通方面的,而参考以往调查,过去排在首位的过度检查、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收费,现已位于第三位和第四位,说明医德医风有了新的改观,同时也面临全新的形势。我们认为当前医德医风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1.医学院校对医学生的医德医风教育存在欠缺

医学院校对医学生进行医德医风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医德医风教育的形式单一。医学院校现阶段的课程设置大部分是关于基础和临床医学知识的教学,而临床类学生的人文教育非常欠缺,开设的《医学伦理学》、《医学导论》、《医学史》等人文社科类课程也为选修课,为考查类科目,导致学生不重视,课程设置也变得意义不大。医德医风教育只是德育教师的教学工作,医学专业课教师和其他的学校管理人员缺乏对学生进行医德医风教育的意识。没有针对医学生专业特点,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医德医风教育。

2.医院管理体制影响着医德医风教育

(1)医务人员配置不足。医师配置不达标,护士严重不足。医师、注册护士占卫生技术人员比例分别为46.88%和32.79%,医护比例倒置。医务人员超负荷、超强度劳动,任务繁重,责任重大,精神高度紧张,缺乏足够休息,对患者既缺乏足够沟通时间,也缺乏足够耐心。

(2)劳动报酬分配不尽合理。从事医疗行业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是高风险、低回报的一种职业。医务人员承担的责任、义务和风险与他们的收入比例偏差较大,其实际收入远远小于实际付出。在这种心态下,部分医务人员就会通过其他渠道来增加自己的收入,就易受物质利益的诱惑,做出有损于医德医风的不良举动。

3.市场经济影响着医德医风教育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既担负着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任务,又要为自身生存和发展参与市场竞争。在激烈竞争的条件下,出现了一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悖的医德行为。如收红包、开大处方、用贵药和做不必要的检查等现象,这些现象给医德医风教育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在这些影响下学生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一切向钱看,学生的医学道德意识淡漠了,救死扶伤的职业思想也动摇了。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医德医风教育的有效途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由于医学院校的学生还不够成熟,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强,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对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增强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树立正确的医德医风。

1.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医学生在医德医风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坚持医学生医德医风教育的方向,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和教育学生,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引进课堂;引导学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路线、纲领,武装学生的头脑;引导学生学习中国发展的历史、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形势政策、了解社会发展规律、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另外,还要积极引导医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2.在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过程中确立医德医风

共同理想是一个民族的指路明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的共同理想。大学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要牢牢把握医学生医德医风教育,不断创新医学生医德医风教育的形式、途径和方法,要通过多渠道帮助医学生提高认识,带领学生走出校园,指导医学生服务于社会,在医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认识,增长才干。当然,社会主义医学事业在蓬勃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而自觉认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转化医学生的价值目标、价值追求、价值取向,树立为社会主义医学事业努力奋斗的信念,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才能大有作为。

现代德育的核心篇9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校园文化 德育体系

中共中央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大学生是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承担着推动我国走向世界强国之林的历史使命。随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国内形势发生的新变化和大学生的自身特点,都要求他们必须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主力军,抓好大学生教育关系国家发展的百年大计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共同夙愿和期盼。实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两个100年宏伟目标,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脚踏实地为之共同努力和奋斗。当代中国大学生将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国家发展的未来,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主力军。大学生群体充满朝气活力,思想开放且富有创造力,正如《沁园春・长沙》诗句:“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这就是青年大学生们激昂向上的青春风貌的鲜明写照。

展望未来,21世纪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各种高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对教育的重视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数量及在校生人数稳步增长,当前我国在校本科生及研究生规模已分别到达2000多万和100多万。如何将大学生们培育为有理想、有能力、有担当的未来中国力量,不断提高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将人才大国建设为人才强国,关系到国家长远发展、民族复兴的百年大计,是我们高校工作的首要目标与光荣使命。

二、高校育人必先树德,高尚的品德是学生一生的财富

大学生思想多元、开放,在人格和个性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可塑性,正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是很容易受到各种社会外部环境等的影响,网络、报刊、电视和广播等媒体宣传的观点以及父母、老师、朋友和公众名人的观点与行为都会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产生影响。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期出现了诸多道德失范的问题(其中也包括个别高校教师),许多消极负面的东西不可避免的影响到高校,影响到青年大学生群体。各种精神空虚,缺乏信仰,基本的道德缺失、社会底线被频频打破成为当今中国社会典型的问题,甚至可以称为社会的一种“病态”。著名学者易中天评论到:中国现在的现象是什么呢?经济发达了,精神空虚了,我用16个字来概括,叫做“身强力壮,东张西望,钱包鼓鼓,六神无主。”

反思我国高校教育,一段时期以来,高校德育工作确实有所削弱,表现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单一,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不感兴趣,只想学习专业知识,个人的发展规划也仅仅是学历水平的提升和考取各种资格证书,学生中功利主义,现实主义盛行,一些高校教师也忽视了自身的道德修养,忽视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形成了高校里重教书,轻育人,重授业,轻传道的现象。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呈现出“一强一弱”的不平衡现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了学生培养中明显的“短板”。2013年,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投毒案的发生,令人扼腕叹息,虽然仅是一个个体案件,但也折射出许多教育中的问题,值得全体高校教育工作者认真反思和警醒。

高校作为年轻人追求理想和真理的殿堂,必须坚持育人必先树德的原则,牢牢把握青年一代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引导青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向学生释放和传递“正能量”,要与时俱进,创新思想教育模式,探索高效的工作方法,针对现有中国应试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要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在大学生教育培养中抓紧“补齐短板”,教导学生认清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持之以恒地不放松学生的思想教育,为学生指明人生发展的正确方向,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潜移默化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为国家培养合格公民,在大学生离开校园走向社会之时,给予其受用一生的财富――高尚的品德。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灵魂

党的十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全社会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具体化,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契合一致,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一脉相承。国家文化软实力不同与国家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是一个国家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力量,是一种十分特殊而又非常重要的力量。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讲话中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

高校要当好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必须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灵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向广大学生传递的“中国正能量”。

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大学生的成长教育中,校园文化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广义的理解,大学校园文化是指校容校貌、校风校纪、教学管理、全校师生员工所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以及由此形成的学校精神氛围,涵盖了物质、精神、制度和行为文化层面,是社会文化为基础的,以校园为空间的一种亚文化。校园文化时刻伴随、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成长,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而高校必须将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和着力点加以高度重视。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通过校园文化熏陶人、培训人,通过共同的文化认同,进而实现共同的价值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流价值体系和科学道德规范,从理论基础角度、文化传承方向和道德约束指标等角度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思路,通过学习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基本内容,有助于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摒弃商业化、世俗化、边缘化倾向,纠正校园里片面强调个性自由,忽略漠视公共道德和社会责任的错误思潮。为大学生营造自信自强、自尊自爱、健康向上、融洽和谐的校园文化气氛,让大学生领会大学精神,自觉接受真理,实现文化育人目标。

五、健全高校引导和培育大学生认知、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德育体系

完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需要高校积极探索、不断创新,着力健全引导和培育大学生认知、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德育体系,具体应该把握好以下方面:

一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在高校德育工作的领导、核心、堡垒作用。我国的高等学校全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高校各级党组织要充分发挥领导、核心、堡垒作用,牢牢掌握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坚持党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的领导,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师生员工头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要围绕“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塑造学生基本道德规范。高校德育工作要注重抓好、抓实基础,从培养大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一员做起,培养大学生作为一名中国人的深深爱国情怀;培养学生作为今后行业栋梁的爱岗敬业的职业操守;在学习、考试、科研中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诚信学风;让学生在与老师、同学共同学习生活中结下师生谊、同窗情,感悟和学会友善待人。

三要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合格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全面提升学校德育教育水平。“打铁还需自身硬”,高校要啃下德育工作这块看似容易但实则非常困难的“硬骨头”,要真正能够在德育工作中敢于下深水,出实招、见实效,必须抓好自身教师队伍建设,这其中包括了三类教师:一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二是从事学科知识教学的教师(导师);三是从事学生日常管理的教师(特别是辅导员)。高校在抓队伍建设中,尤其要注意结合三类教师各自工作特点,努力形成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共同打造思想教育领域的高水平团队。

四要突出问题导向,坚持实践中教育,践行中成长的培养模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们来讲认知、认同不是问题,关键问题是践行,解决好知行合一的问题。德育教育工作中,要紧抓实践工作,才能使德育工作不流于形式,德育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高校应积极组织开展以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并使之制度化、长效化,让青年大学生在齐心协力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快乐中收获人生感悟,认识真善美,实现成长进步。这方面,南京青奥会“小青柠”,2014“最美乡村教师”团队清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都是很好的大学生实践教育范例。

参考文献:

[1].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北京:新华社,2014-2-25.

[2].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新华社,2014-5-4.

[3]王婕妤.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之我见.才智,2014,(7):173.

现代德育的核心篇10

一、立足时代特征,大力弘扬学校德育主旋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维度凝练了社会主义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价值理念,它既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一脉相承,又与社会建设和现代文明水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

党的十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指明了教育工作的根本方向。这意味着,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道德发展是其首要目标;对于“树人”的教育工作者而言,“立德”是其首要任务。《意见》回应了立什么德、树什么人这个教育根本问题,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灵魂和主线,贯穿于中小学教育教学全过程,这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意见》是自2004年贯彻中央八号文件实施意见以来,教育部出台的又一个中小学德育的综合性文件,标志着中小学德育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成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主旋律。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中小学德育工作,努力开创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二、突出五个重点,努力打造学校德育升级版

面对新形势,我们必须从学生的思想道德实际和身心发展规律出发,引导学生处理好以下五个关系,重点抓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公民意识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工作。

一是突出优秀传统教育。《意见》强调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要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引导学生理解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并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将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具有很强的时代价值,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必须充分继承和发扬。

二是突出公民意识教育。《意见》强调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大力开展公民意识教育,培养公民美德,发扬社会公德,增强国家认同,引导广大学生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塑造合格公民才能培育良序社会,培养现代公民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意见》专门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反映了对于个人与社会良性关系的高度关注,希望通过公民意识教育逐步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观念,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三是突出生态文明教育。《意见》强调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要普遍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养成勤俭节约、低碳环保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面对着自然环境日益恶化和资源约束日益趋紧,在中小学普遍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已经迫在眉睫。实现提出的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中国,必须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必须依靠我们每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实际行动。

四是突出心理健康教育。《意见》强调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要认真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全面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即将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是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为基础的,学校教育也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幸福感,在这个以人为本的时代,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广泛普及和深入开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和了解自我,挖掘心理潜能,注重预防和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心理行为问题,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五是突出网络育人功能。《意见》强调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要不断探索网络环境下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虚拟世界,合理使用互联网、手机以及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在信息社会,可以说是无人不网、无时不网、无处不网,我们必须更加重视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工作。网络是双刃剑,教育学生学会利用网络,正确处理好个人和网络的关系,能极大地丰富学习、生活、交往,享受方便、快捷、高效,不正确对待网络,便会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产生消极和负面影响。

三、推进三项改革,着力提升学校德育有效性

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全国上下吹响了新一轮改革的号角,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也在深入推进,中小学德育改革面临着重大的战略机遇期。《意见》体现了明确的德育工作改革导向,各级教育部门和德育工作者要把握机遇、乘势而上,借改革东风,改进德育工作,以改革推动发展,以改革增强活力,以改革提升育人实效。

一是改革学校育人模式。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把握德育规律性的前提下,积极构建横向沟通、纵向衔接、全面育人的立体化德育体系。不仅突出直接德育,也要体现间接德育,不仅突出显性德育,也要重视隐性德育。引导学生从课上走到课下,从校内走向校外,从思想认知到亲身体验,从亲身的实践体验逐步内化为受益终身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自觉。注重全员育人,明确提出探索推行德育导师制,让每一位教师都担负起育人的职责,而不是只有班主任在育人。注重全程育人,综合运用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管理育人等载体,在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自然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注重全方位育人,空间上学校、家庭、社会形成育人合力,时间上从低到高各年级德育内容形成体系。